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国崛起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5: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前言

《大国崛起》记录了五百年间九个大国的兴衰更替。我看《大国崛起》时,不仅从视觉上直接感受到了各个大国的震撼的历史画面,也听到了历史名家、大学教授和讲解人对历史的解读。我看完《大国崛起》后,对世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大国的崛起也有了更多的感想。

(一)海洋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

十五至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了海洋之路,揭开了人类地理大发现的序幕。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发现者纪念碑是 1960年葡萄牙政府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逝世五百周年而建,碑的正面写着“献给恩里克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这是对勇于开拓进取的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如果没有恩里克开启的海上之路,如果没有前仆后继的航海家的冒险航行,那么葡萄牙可能还要局促于不足十万平方公里的资源短缺的陆地上,还要受东邻国家战火的侵扰。恩里克灯塔依然骄傲地矗立在萨格里什的海边,是恩里克对于航海事业的贡献的历史见证。恩里克航海计划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当时葡萄牙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的事业会得到全民的支持,而航海计划是国家计划并在王子的领导下进行的;其次是人才创新和科学指导,恩里克王子的雄才大略和包容使他的麾下聚集了意大利人、阿拉伯人、犹太人、摩尔人,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信仰的专家、学者。他们改进了中国的指南针,改造了传统的欧洲海船,成立了一个由数学家组成的委员会,把数学、天文学的理论应用在航海上,使航海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伊莎贝尔女王统一了西班牙并抓住了历史机遇,赞助了哥伦布的远洋探险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为西班牙的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由此我们也可看到国家的统一和领导人的正确判断对于国家发展命运的重要性。

葡萄牙和西班牙征服了海洋,也获得了世界。然而,他们从海上运来的财富确如潮水般的流走了。因为虽然他们找到了财富,但是没有变通,没有利用财富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即发展工商业。

(二)小国大业——荷兰

17世纪的时候,荷兰被称作 “海上第一强国”。这是因为荷兰人很重视自己的生意,并在竞争中创造着奇迹。 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正是这把小刀使荷兰的鲱鱼畅销欧洲。荷兰人凭借造价更低廉的船成为了欧洲的海上马车夫。作为商人,信用很重要,荷兰商人就是用生命守住了信誉。在一次海运货物的旅程中,巴之仑船长和17名水手经过北极圈内的三文雅时,有8人死去,他们没动用货物中的药品和衣物,而是将货物丝毫无损的送到委托人手中。这使得荷兰商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荷兰人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荷兰共和国,创造了闻所未闻的经济组织即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荷兰能成就小国大业是因为荷兰人找到了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途径,那就是商业贸易。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能凭借暴力集聚财富,而是应该采用贸易经济来富国强民。荷兰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动力。荷兰商人做的很棒!他们在竞争中积极创新,拥有别人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打败对手,并成就了商业帝国。荷兰商人的成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三)走向现代—工业革命——英国

英国的崛起得力于伊丽莎白一世正确的领导。在她的领导下,英国取得了英西海战的胜利,逐渐称霸于海洋。君主专制之所以能带给英国繁荣,是因为权威的伊莉莎白一世很宽容,很开明,她重视民众的支持,在享有君权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义务。但是查理一世忽视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滥用君权,喜战,最终走向了断头台。英国人以“光荣革命”的方式结束了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依法治国,没有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这才是自由的、进步的国家。英国率先走向现代。英国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引领者世界的发展,这是因为当时英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国家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力,而瓦特的蒸汽机正是促进英国工业发展的先进动力。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英国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动机。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水晶宫的万国博览会是英国自由经济发展的如日中天的最佳体现。但是英国没有找到对付自由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对策,大英帝国的太阳落山了。

(四)激情岁月——法国

攻占巴士底狱和拆毁巴士底狱的画面表现了法国大革命的激烈战况。路易十四的雕像表现了一位驰骋天下威武的君王,这位国王在半个多世纪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这从凡尔赛宫可窥一斑。由于特权阶层和第三等级的矛盾的发展,最终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人权宣言》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由此,从巴黎发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从君主专制到张扬人权的革命需要新思想的指导而法国大革命的新理念来源于启蒙运动。法国的沙龙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咖啡馆常是市民们各抒己见的场所。启蒙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沙龙和咖啡馆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拿破仑以军事力量和民族压迫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让法国从称霸欧洲的顶峰,重重地跌落下来。戴高乐坚持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实现了法国的伟大和光荣。

先贤祠是法国的圣地,是法国对伟大思想的尊重。自由、平等和博爱是人类社会美好的理想。正是对于这一伟大社会理想的追求,法国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五)帝国春秋——德国

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拿破仑带走了国门的和平女神,却送来了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李斯特和平渐进的方法虽然没有实现德国的统一,但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在德国统一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俾斯麦看来,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不变的原则,没有任何国家不可以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我觉得俾斯麦是一个狡猾的政治外交家,同时感到国家政治关系的处理对于国家的发展很重要。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是德国找到了教育和科技强国的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在科学和教育的基石之上,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用国家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

(六)百年维新——日本

日本人一直在求学,求新,变法图强。17世纪,荷兰称霸世界,日本弃中国之师兴起了“兰学”。 美国之船闯入横须贺港,就有俩日本人上船求学。涩泽荣一的欧洲的之行,使他从政后,政绩卓越,也使他从商后,被称为“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 岩仓使节团的出访欧美使日本找到了自己借鉴的发展模式。国家的进步需要交流,学习,借鉴,但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思考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的方式。大久保利通的拿来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伊藤博文考虑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解决了大久保利通留下的难题。与此同时,日本也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然而日本军国主义企图依靠武力称雄世界。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日本称雄世界的梦随着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破灭了。日本的百年大国之路应使人们思考,大国之道在于它既造福于本国人民,又无害于他国人民,是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进步的。

(七)寻道图强—风云新途——俄国

为了寻找是国家富强的道路,彼得大帝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强制俄国走向改革之路。叶卡捷琳娜二世采取审时度势的改革。俄罗斯凭借传统的君主统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但却是短暂的。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以巨大的牺牲力挽狂澜,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美国诞生终成世界一极

500年9个世界性大国风云激荡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 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