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1 08:32:27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冉庄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8月6日——8月15日

调查地点:西城办冉庄村

调查内容:现代农村发展道路

调查方式:询问,采访,亲身体验

利用这个暑假,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对西城办冉庄村50余户家庭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颇有收获和体会。品味到了纯情朴实的农村生活,也体验到了“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我们了解到了冉庄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的实践活动。

据介绍,冉庄村位于西城街道办事处南部,总面积1467亩,人口2173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农业、建筑机械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树木成林鸟语花香,古村踩水车、学推磨、坐花轿等游乐项目,另外,还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旅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时尚选择。旅游业的开发,不仅能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还能推进环境治理,营造文明向上氛围,挖掘能供游览的景观特色,不断塑造区域绚丽多姿的美感,吸引游客观光。前卫生态农业旅游区农家旅游项目,正是在社会化旅游大格局不断形成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脱颖而出的。本着政府搭台,农户唱戏,为民办事,大众参与,协调管理的原则,旨在绿化、净化、美化村庄,加大生态农业全球500佳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小区市级文明功能优势,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致富百姓,展示前卫精神文明建设风采的宗旨。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旅委、镇党委的直接关心支持下,金秋十月隆重推出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学农家活,享农家乐”活动一炮打响,赢得了声誉,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开发农家游旅游特色项目,深得都市游人的欢迎,其开发市场广阔,前景无限美好。据有关人员介绍,计划3年内通过不断建设和自我完善,使前卫生态村农家游成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休闲新景点。

在采访了有关的领导之后得知,“农家游”在上海地区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考察总结四川成都“农家游”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前卫生态“农家游”经营机制。准备组建“农家游”旅游接待服务公司,其职责主要是与大西洋旅行社合作,对外宣传促销,组织团队,对内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并成立旅游接待处和综合服务队。其次是提高服务水准。“农家游”虽不象宾馆那样正规,但在服务接待上,严格按照宾馆的服务体系,贯穿于整个接待的始终。一是服务上体现优质化。加强对接待人员和农户的培训,提高其综合接待素质。在接待过程中既要体现农家的热情好客,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在操作上形成规范化。游客统一在旅游接待处登记,选择所食宿的农家。对团队游客,导游(讲解)员按照接待程序组织游览和各项参与性娱乐活动,对散客,由接待员负责做好旅游向导;三是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成立“农家游”督查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负责接待的农户、警务室、“农家游”招待所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整个接待过程安全、合理、卫生;四是在菜肴上形成特色化。推出酱瓜白扁豆、煮豆节等崇明农家特色时令菜肴。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实践使我对前卫村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意义颇大。相信随着崇明的大开发、大开放,前卫村的前景也将更加灿烂,期待的同时我也祝愿这个美丽的地方。

蔡丽华

2010.2.3

推荐第2篇: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

关于家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工程管理2010孙著峰

摘要:如今,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制度上的不完善,有的是因为农民的自身素质较差,还有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继续快速发展,究出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村发展的进一步重视,我国农村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以家乡农村经济发展为例,谈一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现在家乡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趋势:

一,多样化发展。记得小时候眼里的种地就是种小麦和大豆,每家每户都只种这两样作物,放眼望去,整个山坡上也单调的很。那时候农民们安于现状,不积极寻求突破,沿着老一代的耕种模式一步一步往下走。省吃俭用,拼死拼活的,一年到头收入仅仅聊补支出。而现在,年青一代加入农民行业,不仅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一定的科学技术,还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敢闯敢拼的干劲。再加上国家的大力扶持,政府有意引进新品种、新项目,使得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大大增加。现在,传统的小麦已经很少有人种植了,大多数人都转而种一些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而且在随着市场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新品种,改良新技术。还有一些有条件的人家选择直接放弃种田,做起了养殖业,效益颇丰。

二,特色项目重点发展。家乡的人参与木耳产业乃是一大特色,但之前由于技术与销售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不愿意投身到这个投资高风险大的行业,从而导致其发展严重受阻,仅有几个散户小本经营维持生计。这几年,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该项目的发展,不仅时常请来专家为种植的农户讲解技术,还积极联络买家,解决销售方面问题。有了政府的大力帮助,不少农户相继加入该行业之中,使之蓬勃发展。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农户靠种参、种植黑木耳不仅脱贫,还实现了致富的目的。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三,科技渗透无处不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且电脑等工具的普及,使得农民对知识更加渴望,索求也更加方便。再加上当地政府经常会请来专家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辅导,农民可以较为容易的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原先看似只会靠天吃饭的农民也知道拿起科学武器进行“维权”,这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虽然农村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发展中的弊端不可避免。现就我自己的看法,提几点意见:

一,应向规模化发展。农村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种植项目不集中就是其中一个。就如我们村子,有养牛的,有种参的,有种木耳的,当然还有种地的。而种地的之中,又有种粮油的,如玉米、大豆;种经济作物的,如角瓜、水飞蓟等。这样不仅不易于管理,还使销售成了每年秋收后农民面临的一大难题。种植该作物的人少,相关信息就少,更容易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而收获量少,买家就不太注意,不愿去当地收购,或故意压低收购价,使农民卖粮时十分被动。如果形成了规模,不仅耕种收获时方便快捷,还可以利用规模效用增加农民的收益。这一点需要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二,提供更多的科学技术与销售信息。脚下踩着的黑土地是一块丰富的宝藏,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养育出许多高效益的作物。但农民之所以不去选择种植,一是因为没技术,不会管理;二是因为害怕销售不出去。现在虽然不时会有专家来给农民讲解种植技术,但相对于农民知识的缺乏明显还是不够。农民往往会因为技术不过关而蒙受巨大损失,从而丧失积极性。所以应该加大知识技术的普及力度,除了专家讲解外,还可以广发相关书籍,甚至是办培训

班都是可行的。至于销售问题,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联系厂家,与之签订合同,保证产品的销售量及售价。这样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他们也就可以全心且放心的经营自己的产业,效益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

三,提高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如前文所说,农民因为害怕风险,害怕损失,显得畏首畏尾。很多人不敢做这个,又不敢碰那个,就知道按部就班的种地卖粮,这样很难走上致富之路。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已经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重要工作。只有积极性有了,做事才能有干劲,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自己的事。应该依靠宣传和相关书籍开阔农民的视野,让他们的目光放长远一些。多介绍一些好的投资项目,多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比多给农民发几百块钱的补助款要有用的多。同时,借鉴先富带后富的思路,也可以先重点建设某些农户的产业,让他们做大做强。其他农户见到做这行有甜头,也一定会积极参加进来。到时可以让有经验的几户再与后加入的分享经验,共同走上致富路。这样既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经验上的严重缺乏状况。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对农村的发展与改革是一个极大地契机。当地政府以及广大农民都应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当然改革就需要不断地探索,而探索就免不了会出现弊端与错误,这时我们应该坦然面对,积极改正补救,尽量做到是损失最小化,以更快的速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上观点均属个人看法,只是希望自己可以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出一点有用的建议,做出一点贡献,希望家乡及所有的农村都可以稳步快速的发展,农民都可以尽早过上好的生活。

推荐第3篇: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2月3日

调查地点;崇明前卫村

调查内容;现代农村发展道路

调查方式;询问,采访,亲身体验

用这个寒假,我前往了崇明的前卫村,在观光游玩的同时体验了一回农家的生活,颇有收获和体会。品味到了纯情朴实的农村生活,也体验到了“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久居喧嚣闹市的城里人到此一游,可以一洗烦嚣,陶冶性情,使身心得到调养。我这次的实践主要是当了回小导游,当导游当然先要了解前卫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调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这次的实践活动。

据介绍,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于1969从一片滩涂中围垦而成,总面积3671亩,人口753人,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目前已形成集农、工、副、商、游全面发展的生态村,投资规模达1.2亿元。昔日一片荒凉的沉寂小村,如今是既具城市风光,又有田园诗意,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花果绕村争香斗艳,碧波锦鳞鳖蟹嬉水,大棚喷灌一派风光,树木成林鸟语花香,漫步绿茵深处健身苑之间,疑是桃花源中行,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前卫将工业下脚、菜园黄枯,人畜粪水等废物变成了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使工业、农业、副业、旅游业等产业得到协调发展,国内外农业专家近年纷纷前往前卫村参观调查,对这里的生态工程赞不绝口,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钅容基、尉健行、温家宝、吴邦国、黄菊、李铁映等都亲自来村检查视察。自1984年以来该村连续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标兵村”,95年又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96年被联合国在土耳其授于“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

千禧年之际,前卫生态村隆重推出“农家游”旅游项目,让游客“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做一天真正的崇明人,享一回有趣的“农家乐”。目前,前卫村共有28家接待农户,其中4家为AAA级,15家为AA级,“农家乐”上了新的台阶。在领略田园风光之际,亦有观赏斗鸡、鱼鹰表演,到古村踩水车、学推磨、坐花轿等游乐项目,另外,还有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还在建设之中。

旅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时尚选择。旅游业的开发,不仅能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还能推进环境治理,营造文明向上氛围,挖掘能供游览的景观特色,不断塑造区域绚丽多姿的美感,吸引游客观光。前卫生态农业旅游区农家旅游项目,正是在社会化旅游大格局不断形成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脱颖而出的。本着政府搭台,农户唱戏,为民办事,大众参与,协调管理的原则,旨在绿化、净化、美化村庄,加大生态农业全球500佳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小区市级文明功能优势,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致富百姓,展示前卫精神文明建设风采的宗旨。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旅委、镇党委的直接关心支持下,金秋十月隆重推出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学农家活,享农家乐”活动一炮打响,赢得了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开发农家游旅游特色项目,深得都市游人的欢迎,其开发市场广阔,前景无限美好。据有关人员介绍,计划3年内通过不断建设和自我完善,使前卫生态村农家游成为上海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休闲新景点。

在采访了有关的领导之后得知,“农家游”在上海地区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在考察总结四川成都“农家游”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前卫生态“农家游”经营机制。准备组建“农家游”旅游接待服务公司,其职责主要是与大西洋旅行社合作,对外宣传促销,组织团队,对内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并成立旅游接待处和综合服务队。其次是提高服务水准。“农家游”虽不象宾馆那样正规,但在服务接待上,严格按照宾馆的服务体系,贯穿于整个接待的始终。一是服务上体现优质化。加强对接待人员和农户的培训,提高其综合接待素质。在接待过程中既要体现农家的热情好客,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在操作上形成规范化。游客统一在旅游接待处登记,选择所食宿的

农家。对团队游客,导游(讲解)员按照接待程序组织游览和各项参与性娱乐活动,对散客,由接待员负责做好旅游向导;三是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成立“农家游”督查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负责接待的农户、警务室、“农家游”招待所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整个接待过程安全、合理、卫生;四是在菜肴上形成特色化。推出酱瓜白扁豆、煮豆节等崇明农家特色时令菜肴。

通过这次的调查和实践使我对前卫村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锻炼了我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意义颇大。相信随着崇明的大开发、大开放,前卫村的前景也将更加灿烂,期待的同时我也祝愿这个美丽的地方。

蔡丽华

2010.2.3

推荐第4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

(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

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制、新聘教师合同制、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二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村卫生室的条件改善,增加医疗设备,解决就医难问题。

四、促进农户增收建议

(一)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乡主要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所以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要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加强农业指导;二要注重农产品加工,比如土豆、马铃薯等进行深加工制成成品销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吸纳富余劳动力;三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全乡养猪、牛、鸡、羊的农户逐渐增多呈现良好势头,有的还经营了养殖场,但是规模不大,资金紧缺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帮助在畜牧业上快速发展。

(三)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不发达影响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使村难以走出去引进来,只有交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只有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从事劳力劳动,提高积极性。

推荐第5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特色景观

重庆巫山县福田镇高桥村境内,有一五龙观,现只留下部分建筑遗迹。高桥五龙观位于五龙山上。五龙山因有五条山脉形似五条蛟龙而得名,位于正中位置的山脉上有一突起的小山峰,形似龙头,高约三十米。五龙观就修建在此山峰上面。小山峰下面平台修建有观音殿,其旁边为灵官殿。山顶建有祖师殿,供奉张三丰圣像,当地人称祖师菩萨,这与五龙的传说是一种暗合。

在五龙观有一龙头香,龙头香上雕刻的花纹来看云朵,龙头朝向正南方向,离地面约30米高,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无人管理。据当地人回忆,在1975年因为雷击断裂掉落在地上。现场丈量此龙头香地面部分240厘米,高宽均为30厘米,龙头为25×25×38厘米,龙头上方有向下向内雕刻有13×13×11厘米孔径的香炉;通过目测,山顶边缘道观前方悬崖处还残存约60厘米。据此计算,此龙头香的长度正好也是三米,宽三十厘米。

五龙观修建年代不详。因为*毁损成为平地,无法查找到任何文字记载。经走访当地一位80岁的老人卢成明,初步推断五龙观建于明末。据卢成明老人回忆当时在世老人的口传,自建成后香火旺盛,但在反白莲教起义时,由于观上道士自称神兵造反,在嘉庆十年前后被清兵一把大火全部焚毁,后又重修。至1930年前后,卢成明已能清楚记事,当时由贺善人(卢成明舅外公)主持观上事务,可以容纳近三百人的朝拜,但所收香火供奉全部由当时国民党派驻的胡团守把持。他亲眼所见,有信徒为了还愿,四肢戴上铁链,两腮用一柄小宝剑横穿而过,不远数十乃至数百里步行登山而上,到达观顶,便单膝跪下,虔诚地走上龙头香,焚香叩拜。所见烧龙头香者,未曾有人从龙头香上掉下。解放后,仍有香客朝拜,后于*“破四旧”,被红卫兵彻底毁坏,圣像被掀至五龙山下,被水冲走,至今仅存部分石材散落遍地,顶上有一用旧砖修建的简易小观,偶有信徒参拜。

三、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差。每年基本上有旱灾侵袭,有的年份极度缺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当遇到狂风骤雨时,农民只能看着庄稼被毁,束手无策。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加上交通不便,无法实行机械化耕种,只能是肩挑背扛的传统模式,十分辛苦。农村基础设施极少,配套不完善。

(二)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土地资源。

(三)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每星期的上访人员极少,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

(四)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

四、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制、新聘教师合同制、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二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

果,加快村卫生室的条件改善,增加医疗设备,解决就医难问题。

五、促进农户增收建议

(一)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桥村主要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所以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要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加强农业指导;二要注重农产品加工,比如土豆、马铃薯等进行深加工制成成品销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吸纳富余劳动力;三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高桥村养猪、牛、鸡、羊的农户逐渐增多呈现良好势头,有的还经营了养殖场,但是规模不大,资金紧缺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帮助在畜牧业上快速发展。

(三)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不发达影响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使村难以走出去引进来,只有交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只有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从事劳力劳动,提高积极性。

(四)适当发展旅游业。对五龙观进行整改重修,对外宣传,吸引外来游客,促进经济发展。

推荐第6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三桃乡三桃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条件差。每年基本上有旱灾侵袭,有的年份极度缺水,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当遇到狂风骤雨时,农民只能看着庄稼被毁,束手无策。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大多集中在高半山地区,山高坡陡,土壤贫瘠,肥力低下,加上交通不便,无法实行机械化耕种,只能是肩挑背扛的传统模式,十分辛苦。农村基础设施极少,配套不完善。

(二)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了土地资源。

(三)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每星期的上访人员极少,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

(四)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

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

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资格准入制、竞争上岗制、新聘教师合同制、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二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村卫生室的条件改善,增加医疗设备,解决就医难问题。

四、促进农户增收建议

(一)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桥村主要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所以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要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加强农业指导;二要注重农产品加工,比如土豆、马铃薯等进

行深加工制成成品销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吸纳富余劳动力;三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特色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二)大力发展畜牧业。现在高桥村养猪、牛、鸡、羊的农户逐渐增多呈现良好势头,有的还经营了养殖场,但是规模不大,资金紧缺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帮助在畜牧业上快速发展。

(三)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不发达影响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使村难以走出去引进来,只有交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只有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从事劳力劳动,提高积极性。

推荐第7篇: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

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那么在我的家乡,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二、调查目的

准确了解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实状况,并及时掌握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心声和期盼。

三、调查的意义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了解广大村民的真实心理意愿,以求为人民谋福利,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调查方法及时间

调查方法:通过进行调查问卷、翻阅资料、当面访问等方式了解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5日至2月3日

五、总体状况及原因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村社会发展现状

“经岭肚不饱,辛苦收成少;小伙媳难找,姑娘往外跑。”这一句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

家乡过去的贫困窘况。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党委紧紧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深入学习调研、推动思想解放为抓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边查边改,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和谐发展,呈现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互动发展的喜人局面。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实现宽裕型小康村,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00万元,农业总产值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村财政收入50万元。先后荣获福建省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原因分析

建好村级组织。加强基层组织,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村党委注重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制、促规范,加强自身建设,为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重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开展“双培双带”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努力把年轻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或党员,9名村两委成员有8人为经济能人或致富能手;着力规范村级权力运作,健全落实村两委工作、财务管理、村民决策议事等制度,在处理旧村改造、土地出让、集体经济发展、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时,均举行民主听证会;大力推行“月汇报、周交流”和村干部“坐班”等制度,确保每位村干部都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村务工作。

做强村级产业。实现农村科学发展上水平,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中心任务。近几年来,村党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通过落实念好山经、建好园区、组建公司等措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展。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麻竹1000多亩,创办绿色食品加工厂,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麻竹产业。采取“土地出租转让制”方式,创办工业区2期共500亩,成立“福建省经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业区招商引资

和集贸小区项目建设。引进的英发工艺品公司落地投产后,员工有1500多人,年产值达3.35亿元,年创税2000多万元,带动了净水厂、餐饮店、外来工公寓等服务行业发展,解决了3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据统计,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6亿元,村集体收入1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42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6倍、2.3倍和1.4倍。

夯实民生工程。农民群众是否得实惠,是衡量创先争优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村党委深入实施“115便民服务工程”,即建立1个便民服务站,发放1张便民服务卡,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便民协办、服务承诺、运作联动等5项制度,先后为村民办实事350多件,村民满意率达100%;推行党员民情日记制度,坚持“四必访”(党员群众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及时反馈解决村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移风移俗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户”,倡导文明新风;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拓建硬化村主干公路、角落公路10公里,建设文化广场、农民公园、阅报亭等,对全村进行绿化、亮化。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全村旧貌换新颜, 200多座白石红砖的钢筋水泥结构房和90多座小洋楼别墅拔地而起,农民群众真切地体会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

六、当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发展不协调。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速度太快,可能造成畸形发展;农业发展较迟缓,机械化程度不高,可能最终制约其它产业的发展;服务业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特色游等方式来吸引外来人员来村观光。

2、赌博现象普遍存在。在我这次的调查中,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

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否则不利于社会风气的纯正,可能最终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3、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民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村里的传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如果不加以整治任由其在人民面前传播,后果将不堪设想。其次,大多数村民都信仰佛教,本来有信仰是好的。可是,有一些人利用村民的这一信仰,别有用心的编造了一些违背科学的事实,引诱村民拿钱消灾。如果任由这种行为继续,势必对村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七、对策建议

以上是我所调查的家乡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使村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

是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条件。而不能因为是乡村学校就不加配制应有的教学器件。还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

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推荐第8篇:苏北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苏北新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键词:苏北 新农村 机制 比较 对策

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本文以苏北地区农村为抽样个案, 通过对苏北18个县市农村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村现状,对于新农村的认知以及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提出建议。

调查背景及目的: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意义更深刻,任务更艰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而不是一项短暂的阶段性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伟大创举,而没有固定的模式经验;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场单兵作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等于\"新村建设\"或\"村庄建设\", 不仅要关注农村,更要关注农民和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领域,是在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也只是应为如此, 深刻了解和把握农村中现存的状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地点:江苏省泰兴市滨江村。

调查内容与方式:通过调查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图书馆资料的查阅、村里同学、父母、亲戚及亲身的经历。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有改变与新农村要求有差距。两年前滨江村内和多数的苏中农村一样,污水横流,乱搭乱建,村内没有硬质道路。现在,在滨江镇领导和滨江村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滨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道路,改建池塘,规划房屋,农民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要和我们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环境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突出表现在农民家住环境方面。通过亲身感受及查阅资料,就发现在苏中地区有80%以上的住户,庭院乱堆乱放,房屋凌乱不堪。在滨江村仍有小部分农户没有洗衣机、电冰箱等一些标志生活水平提高的家用电器。

(2)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总体情况较之城镇居民而言仍显偏低。在滨江镇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滨江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变化,人均年收入达7500多元。大部分的村民认为自己的收入与前两年相比,有所增加。但在农村同样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贫富差距过大。另外由于滨江村靠近市区这无形增加了村民的消费支出。村民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来源单一。和大部分苏中农村一样农民农产品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占村民收入的比例就高达88.2%,这其中农产品收入又占到56.2%。众所周知,农产品绝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竞争能

力弱,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农民收入的极不稳定。

(3)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乡村企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4)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滨江村附近地区频繁引进化工厂,其中相当大部分都是被国外取缔的重污染企业,为了片面的追求GDP镇政府不息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结果给给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巨大的包袱,空气浑浊、河水污染。同时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也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乡村企

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3)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4)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展开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娟 信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期刊论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8) 。

2、申端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2006(2)。

3、贺雪峰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 2004 。

推荐第9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班级9国经济与贸易1班姓名胡伟学号2009040341

31关于此次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调查报告,主要着手点在于农村近几年在种植,水产,养殖,畜牧,务工及各种副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进行调研。通过近几年的收入比例的对比边可得出以下结论,而且找出导致这种收入比例的原因,并对于这一些列的情况采取适当可行的措施来进行最有效的调节,从而引导农村经济朝着一个更科学、合理、健康、协调,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农名群众。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以下便是我村在2006年-——2011年期间的各项数据(按收入构成比例划分)

1.作物种植的比例随着年数的不断后延呈现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由最初的85%下降到40%,降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而导致农村种植业劳动力的不断减少,以至于引起农村劳动力的缺乏,自然作物的种植面积就会相应减少。再这些涌入城市的民工心里有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想法。那就是在外面挣钱总比在家里种庄稼生钱快得多而且还要划算的多。出门务工所需的成本要比在家种植东西所需要的成本要少,而且务工的好处就是劳动与收益的直接挂钩。所以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自然种植主产收入在总收入的比例中就会持续走低。

2.畜牧和水产的收入比例一直都比较稳定。这是由于畜牧和水产一直以来都不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我们村的土地和山林并不适合大量放牧,缺少牧草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无市场可言。若是大力发展水产则会更困难,据

调查得知我们村可以进行小量鱼类养殖的池塘和河流不多,大多数面临打捞难度大的问题。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得知畜牧和水产的收入比例不大就可以理解了。

3.由此数据我们又可以看出大棚种植所带来的收入比例确实不断地走高。大棚种植虽属于种植,但为了说明这一新兴种植在乡村说如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单独提出来进行比较。简要的分析一下导致其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的物价是不断涨高,看到这样的契机,集中的小型种菜未尝不是一种增收的好方法。(2)由于劳工的大量出现会相应的导致一些闲置土地的出现,这样便为集中的大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3)科学技术的推广及运用一直是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这里也不会例外。新技术的利用不仅仅让大棚种植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使其产量大幅增加,间接性的实现了创收目的。

4.最后一个重点要指出的则是“其他收入”这一项。从数据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是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所说的其他收入就包括了务工的收入,由于作物种植的收入比例的减少自然务工收入便会相应的增长。作物种植行业的劳动力流入劳工行业,必然导致务工人数增长,人数增长则会带动收入增长。而这部分收入则归于其他收入这一块,所以自然其他收入就会持续走高。若是继续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其他收入这项的收入百分比预测还会继续增长,直到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

这次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相对极端的增长方式。虽然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收入比例却不容乐观。换句话说这样的增长方式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可是虽然有一定的问题,还是有可喜的地方,只是从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及运用还是很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增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注重趋利避害,扬其长而避其短,这样才会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加可观的成果。

推荐第10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三农问题一直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我认为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民的小康致富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并且我也是在农村长大,因此对农村我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做调查就更有必要了。中国现有8亿农民,对此我想到应该盯住这个庞大的市场,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好拉动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的巨大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利用寒假时间对我所处的农村经济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农村经济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前政府对农村发展所实施的政策,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现状,研究提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方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调查对象:

由于青年人长时间在外,对村里的发展不是很了解,故调查的对象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稍低,在被调查人群中1/2的人只具有初中以下文凭。从婚姻状况来看,90%都已婚。

从职业状况来看, 80%的调查者的职业都是务农。

三.调查内容:

个人一般情况,家庭财政收支方面,家庭设施方面,家庭消费方面,国家政策方面以及农民对农村的发展建设的意见。

四.调查方式:

由于部分村民文化程度的关系,我主要对本村被调查的农户进行访谈式调查。

五.调查时间:2013年一月底。

六.调查地点:XXX

七.调查结果:

通过对农民们的谈话,已基本了解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如下:家庭年收入约50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农,每户有可劳动人口约2人,且多为40岁以上。

居民每月各项总支出所占比: 种类

日常生活必需

教育支出

赡养老人

农业成本

其它 比例 40% 20% 9% 20% 11%

,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基本全部落实到位,所有人都能享受医疗报销,并且现有许多帮助农民的政策,例如粮补等,农民可以更不用担心成本问题,可以更加放心得挣钱。

从大多数农民得知,当前,农村的交通还是个重要问题,住稍偏的居民还是出行不便,交通工具无法到达家门口,并且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家电下乡”就存在欠缺。

总体来说,当前农村发速度正稳步提升,当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部分地区的交通及政策落实问题。

八.调查体会:

政策方面:我发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政策的方向及目的是为老百姓谋福利,但是其执行到地方以后已经有所变味。

(一)﹑据本次调查所知,很多的村民反映有地方的医保政策就存在较多不透明的现象。乡卫生所的药物的价格更是高出当地药房药品价格的几倍。并且有些村级医疗合作社的医生在村民购买药品时,不愿意为其进行优惠。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其政策的制定上更加完善。新农村医疗合作政策是一项解决农村治病难﹑看病难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而制定的,可是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一些地方,它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那种效果。

(二)﹑ 在前几年,刚了解到家电下乡政策之后,认为这是一项利民的政策,可是走遍市内各个大型商场及走访农民得知,享受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家用电器种类少且偏低端产品,并且优惠款额较低,50%的人认为这不会影响他们是

否购买家电的意愿,并且优惠款额很难返还到村民手中,并且手续繁杂。

农村收入来源方面:在农村调查的这几天,我发现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靠种地获取粮食收入,但所占农民收入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民收入来源中有外出打工收入,在本地企业工作的收入,以及少数卖土地所有权所得。在农户收入中,粮食收入差距不大,但是其他的收入差距差距却很明显。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来自农村,并作为当代大学生,也了解农村,每天都在感受着它的日新月异,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是无时不刻在关注家乡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今年寒假,我选择新农村建设作为自己的调查主题之一,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作了为期几天的调查。通过实地调查,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农户及村委进行访问调查。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资金实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干部素质不高,没有调动村民的热情,村民文化活动单调等,建议要调动普通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11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发展好农村经济,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对农村进行三次重大政策改革,再到彻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这个中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民——这批占全国总人数7成的人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村民的的谈论中,我看到了家乡经济的发展,但也感受到了城乡经济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农村、经济、收入、问题

正文

为了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考察保定市农村的变化和发展,在12月4号和5号这两天,对保定市北市区村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方面。我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多。

我这次调查是选取的是王庄村、前辛庄村、后辛庄村、冯庄村、,尚庄村五村。每个村发放20份调查问卷,共100份。调查问卷的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发放问卷方式是随机抽出五排,每排隔五户发放一份。

问卷资料

第 1 题 您的职业是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答卷比例 A.务农 42 42% B.乡镇企事业单位 25 25% C.政府机关 5 5% D.个体 12 12% E.农民工 10 10% F.其他 6 6% 第 2 题

您家一个月的总收入大概是多少 ?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答卷比例 A.1000元以下 42 42% B.1000元-3000元 44 44% C.3000元-5000元 10 10% D..5000元以上 4 4% 第 3 题

您收入的主要来源 :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农产品收入 28 28% B.养殖业 20 20% C.本地乡村企业收入 23 23% D.外出打工 12 12% E.自己的企业 8 8% F.其它 9 9 % 第 4 题

您认为农村家庭最想得到的社会保障: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基本养老保险 28 28% B.最低生活保障 9 9% C.农村合作医疗 45 45% D.其它 18 18% 第 5 题

你的家庭主要采用的耕种方法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答卷比例 答卷比例 答卷比例 A.机器播种 78 78% B.家养牲畜耕种 22 22% 第 6 题

您希望孩子的受教育程度达到那种水平: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答卷比例 A.初中 5 5% B.高中 15 15% C.本科 68 68% D.硕士及以上 12 12% 第 7 题

您觉得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收入有变化吗?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上涨了很多 79 79% B.没多大变化 20 20% C.下降了 1 1% 第 8 题

您的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是: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子女的婚姻 5 5% B.子女的教育 34 34% C.医疗 15 15% D.房子 10 10%

答卷比例 答卷比例

E.购车 7 7% F.家庭日常开支 19 19% G.购买生产资料 10 10% 第 9 题

您家一个月的总支出大概是多少 ?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500元以下 30 30% B.500-1000元 54 54% C.1500-2000元 13 13% D.2000元以上 3 3% 第 10 题

如果您有余收入,想提高您的生活质量,您倾向于哪方面的消费: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温饱 9 9% B.房屋建设 27 27% C.子女教育或家庭成员的学习36 36% D.婚嫁 3 3% E.家用所需的其他物质消费 25 25% 第11题:

您认为村里的道路建设情况怎样?

题目选项 答卷数量 A.道路太窄 65 65%

答卷比例 答卷比例答卷比例

B.还行 23 23% C.很好 12 12%

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中显示,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的对于经济与教育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影射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1)农村人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从问题1和5显示,,在村务农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小,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思想变活了,并不是一味地将自己束缚在农田上,很多人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向城市,由农转居,由农转工;或者是转变为个体工商业者,自己经营一些商品等,农村人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2)新型农业进入家乡经济

问题5显示,大多数的家庭开始采用机器耕种,代替传统的耕种方式。科技兴农战略已经开始深入民心。有许多村民由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转向科技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做新型农民,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3).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从问题2中,农村村民的收入正逐渐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走向小康水平,党的政策和正确领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问题9 中, 大部分村民的收入减支出有节余,说明村民大多有储蓄已备不时之需。农民低收入比重较低,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道路利用率低,道路普遍较窄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问题11中可知农村的道路相对于国路或是市区的道路普遍较窄,不利于与外界的交流合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2)社会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对“三农”的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下,和谐农村建设还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撑。 问题4中大多数人想得到社会保障,说明农村有些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度低,医疗保障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加重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的积极性,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村民的教育意识有所提升,但相对城市来说受教育程度仍较低 从问题6中,农村人的开始逐渐对提高了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且问题8中家庭收入中用于教育的比例也有了提高,说明村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一些提高,但是这个比例相对于全国的来说还是较低的,因此政府还是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的教育意识。我国已经提出了要科技兴农,在农村中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可是如果没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又如何利用科技提高农业水平呢?虽然与以前相比,农村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民现在的经济状况和教育水平仍然远不能与城市居民相比,这意味着缩小两极分化的任务仍任重道远,不可怠慢。

4) 经济收入增长与消费需求发展不平衡

问题7大多数村民认为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收入上涨了很多,这说明虽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映射出了一个问题,当今社会物价上涨速度较快,而农村村民的消费水平相对降低,改革开放直接导致了物价上涨,农民的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相对下降。我们必须看到农村生活水平相较于城市仍然十分滞后。就比如说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其中涉及了一个很专业的经济没名词——恩格尔系数。而让我们失望和忧心的是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很高,现今我国已经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目前农村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才刚刚及上温饱。不只如此,其他的有关民生问题也多多少少影射出了我国农村有着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

解决措施

经这次调查,在发现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 多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改善的力度,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1)要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要求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道路交通质量,提高农村道路利用率,加宽路面,加大硬化力度和保养力度。同时,加强道路乡乡通,村村通建设,打造乡村城镇立体化交通网络。

2)政府要加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村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资源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大力开发农 村资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 村资源开发应该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为依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使资源开发和资源环境相协调。

3)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要求扩大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生产产品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引进资本投入,进行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合理的供产销产业化链条。

4)政府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加强教育力度

只有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起头并进,总体水平才能提高。中国的发展才能有后劲,我国的远景规划才能实现。全民的素质才能提高。国家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政府要加强农村的 基础教育设施,为农村提供更多大的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适当提高 农村教师的工资,加强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

总结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从这次调查中,我更清楚得认识到了农村发展的现状,看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明显,广大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开始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由单

一、分散、粗放型向综合、集约、效益型转变,这一切都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并发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希望这次调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让村民认识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改进也希望政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农村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国民经济成长中的中国农业》

第12篇:农村广播经济发展作用调查报告

农村广播对溪南村经济发展作用调查报告

摘要:农村广播以其普及性、收听便利、快速的传播速度而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广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入手,探讨农村广播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广播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广播;农村经济;促进发展;调查报告

一、小型加工企业模式的崛起

利用放假的时间在自己住的溪南村兜了一圈,才发现村子里多了很多的小型服装包袋加工厂。连自己的邻居也在楼下开了这样的一家服装包袋加工厂。

张阿姨告诉我说,多年来她都一直在泉州一家外资服装加工企业打工。前年10月,她业了, 只好回家。原本打算到其他地方再找一家服装加工厂,但是一直没着落。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她听了村里的财经广播。里面有提到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在农村里开个小型加工厂的创业模式,给了她启发。她想“我有做衣服的技术, 还不如自己当老板。” 回家后,她先走遍了几个村区进行了市场调查, 经过反复对比, 最后把落脚点定在了自己家的一楼。因为她家刚好处在几条道路的交界处,可顺利通往县城和附近的村区。尤其是距离一些大工厂都比较近。于是,她购回两台电动缝纫机, 贴出“定做衣服, 翻新旧衣, 补衣服换拉链” 的店告示。从去年开张以来, 由于收费合理、做工精细、取件准时, 引来不少顾客, 特别是附近农民工的欢迎。张阿姨说: “刚开始创业,有些时候一天要为50多个农民工和居民缝补衣服, 每件收3-5 元不等, 加上量体裁衣等, 每天有100 多元的纯收入。”后来由于业务的发展,张阿姨就开始与附近的包袋工厂进行了合作,开始揽收一些包袋的加工生意。

由于张阿姨的成功,村里的农村合作办,就把她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播向附近的村区进行了宣传,并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于是才有了先后崛起的农村小型加工经济模式。她们的业务越做越广,已经和泉州及晋江的多家企业有合作关系。

农村小型加工经济模式的成功建设,农村合作办的广播形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村干部老柯感慨地谈到:“农村有线广播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广播节目主要突出了经济建设功能,在20年前是农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当时可村村通广播,乡乡有放大站,并有专人负责维护。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农村广播逐步走向了衰败。当地广电部门工作重心都向有线电视转移,对农村有线广播的投入逐步减少,最终导致了只有极个别地区保留了农村广播系统。这次能够发挥好广播的经济功能,都是由于村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

目前,村部已经下大力气用于设备的改善和广播站点的设置。并征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开

设广播内容。比中午吃饭时间的‘生财有道’就是当时促进张阿姨产生创业灵感的节目。”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因此,农村广播的存在很必要。目前,农村广播在传播实效性方面比电视传播更快、更便捷,无论哪里发生新闻事件,只需打电话到电台,马上就能口播出来,也可以采用新闻记者现场播报的方式,这些优势是目前有些电视台无可比拟的。农村广播不但承担社会宣传的作用,同时,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的主流媒体,肩负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1】。

二、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悄然增长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

【2】在此,农村广播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工具。溪南村的农村广播除了在村子里基础。

“生财有道”中发挥着积极的效应。据村长介绍,今年年底,他们还将一个站点设置在了村子后面面的蔬菜种植园基地。蔬菜种植园基地是刚刚由农村合作社组织,村民自愿捐出土地,合作种植蔬菜的新种植模式。统一种植出来的蔬菜既可用为自家食用,又可将多余的蔬菜集中卖到农贸市场中去的模式。比较适应当前大部分农民不愿意耕种,而又希望自己出钱出地让别人帮忙种植的需要。如果,蔬菜卖上好价格,自己可以不用付钱给农工,还可以自己赚上一笔,还可以按收割季节享受蔬菜。如果,蔬菜没有卖出好价钱,则自己按合同付出一定补工费,但自己同时仍可按收割季节享受蔬菜。这种创新的种植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因此,大家都希望每个蔬菜的季节都能有个好收成和好卖成。当然,按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该蔬菜市场供不应求,市场潜力极大。因为,好收成成了主要的解决问题。

将广播站点设置在蔬菜种植园基地附近,而且广播采用当地的方言。因为种植的小工,一般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留守农村妇女,用方言广播她们比较适听。比如,每天早上9:00,广播的内容为“咱厝人爱打拼,咱厝地好收成”,主要广播内容为讲述一些催人奋进的顺口溜,如“闽南的四边拢是海,青山绿水随阮来,美丽山河咱所爱,毋通乎人来破坏。闽南是生咱的所在,感念感恩在阮心内, 出情意付出爱,代代花蕊代代栽。”就是宣传大家感恩大地,付出真爱才有回报。遇到快下雨,广播就念:“天乌乌,卜落雨。榉锄头,巡水路。海龙王,要娶莫。龟吹萧,鳖打鼓。火荧挑灯来照路,田鲵榉旗唤辛苦,水蛙杠轿目吐吐。”大家在这样一个轻松有趣的劳动环境中自力耕生,自主创业,其乐融融。

今年1月份,刚好赶上芹菜收割。但是在收割前几天却没有看到有人下地收割,大家集中在广播站点下,正认真听着“科学采芹菜经济收益高”的广播:

“芹菜的采收期较长,连根采收是广大种植户普遍采用的收方法之一。省工省时, 便于收获, 批量销售时采用该方法为宜。

采收前1 天先在畦内灌水, 等地面稍干时。在早晨植株含水量大、脆嫩时连根挖起,

洗净根部黏附的泥土, 摘去枯黄腐烂叶片, 扎捆包装上市。

间拔采收。一般在田间栽培密度大、植株生长不整齐, 市场价格较高时, 可采用间拔的采收方法。采收分2—3 次进行, 间拔长大的、具有商品价值的成株上市。留下小株继续生长,待长大后再间拔上市。为了便于农事操作, 也可以采用隔行采收的方式, 但是没有前者的方式效果好。

叶柄分批采收。随着人们生活节凑的加快, 买后就能立即食用的净菜需要量逐渐增加。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需求更大。而芹菜只要管理得当, 分茬分批采收规格一致的叶柄, 不但可以实现一种多收。还可以增加种植收入。当每株芹菜的叶柄长出7—10支、长40 厘米以上时采收。采收时,用一只手扶住根颈部, 用另一只手擗下叶柄。也可以用小刀割取,一次要采下所有长40 厘米以上的叶柄。一般可收3—4次, 直至保护设施内温度太低, 不能生长时为止。擗叶操作要小心, 防止折断叶柄, 影响商品品质。芹菜采收叶柄后, 应立即去除所有病、老、黄叶柄, 然后喷洒一次杀菌剂。待新叶长出3—4 片时, 再酌情浇一次肥水。该方法较适宜秋延迟栽培和越冬保护地栽培的芹菜。采收越晚价格越高, 所以应尽量晚采, 安排在接近元旦和春节时采收, 以增加收入。

割收。如果当地蔬菜紧缺, 价格较高时, 可考虑采用割收。在芹菜长成后, 用割刀割取地上部分扎捆上市, 割茬在生长点以上不要将生长点割除,造成死苗。割后清理枯叶, 并进行浅中耕松土。3—4 天后, 植株伤口愈合, 待新芽长出9—10 厘米高时, 浇水追肥1 次, 20 天后再连根挖采。”

原来村长从《农村科学实验室》中看到这样的一篇文章。为了增加芹菜的经济效益,他特别通过广播向大家进行宣传。在宣传结束后,他还和其他一些村干部一起到田地里指导大家采摘芹菜。在今年的春节里,芹菜就卖出了好价格。同时也为下一期家产品的种植做好了基础准备。

此外,村部还到其他乡村里通过农村广播加大对本村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从而树立了溪南村农产品的形象。今年就有很多其他村的村民赶到我们这里进行购买。可以说,溪南村农村广播对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的增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现今农村广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事业要发展,首先要有人才。”村干部老柯谈道“现在主持广播的只有两三个有兴趣的中老年人,年青人都不喜欢做这样的一行业余活动。但如果仅是作为业余活动,又不符合经济形势的发展。如果这个职位能设为专职的行业,有专聘的人才,才能保证广播站生命的发展和延续。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最担心的还这一两年广播站所取得的成绩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以后怎样发展还是挺头痛的事情。因此,希望国家能够为这样一些特殊作用的职位做一些考虑,吸引各多的优秀广播人才过来。农村广播事业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力每况愈下。目前,村里广播的自创收入低,政府机关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足,因此农村广播的设施简陋、老化,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就导致了农民对广播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农村广播却存在套数少、信号弱、节目少,极大影响了农村广播的发展。”

在电视、报纸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的挤压下,广播电台尤其是直接面向农村的县级广播电台,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听众不断流失、经济效益下滑、发展举步维艰。办活农村广播节目,就必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明确责任,准确定位,把科学知识、文化精品通过电波传递给广大农民,求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广播的投资力度,确保农村广播建设经费的专款专用。其次,农村广播要寻求新的发展,就要寻得市场的发展空间,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找准自己的听众定位、特点、创新节目设计,打造精品栏目,增强农村广播节目的凝聚力,从而争取得更多的农民大众成为自己的忠实听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广播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探索出农村广播新的发展思路是每位新闻人都应该有的责任。 农村广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基础建设,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1】 见百度百科,“农村广播”相关条文。

【2】 见百度百科,“新农村建设”相关条文。

第13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来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月20日——22日

调查情况:放假后几次访问乡政府,未能取得允许,载20日终于取得办公室人员的接待,得到一些近年来我于家乡经济概况,加以整理,从中学习改革开放对农村的影响。后又在农村中展开调查,访问其生活阅历,了解当时的生活状况,从中发现30年来农村人民生活的巨大转变。

调查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于家乡。于家乡位于井陉西南部太行山区,于家乡辖12个行政村,总面积33.5平方公里。于家乡耕地总面积11851亩,人均耕地1.57亩,其中水浇地3765亩。总人口734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7255人。

报告内容:

(一) 艰苦的前十年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那时,在父辈们激情似火、热火朝天的干“革命”时,我们还未出生。据调查,那时的农村生活情况还是很差的。而我家的情况还算比较好的,父亲是一名人名教师,就在乡里的一所中学任教,刚上岗位的他那时的工资是28.5元,较之今天的近3000元工资,每年的增幅不止8%、10%啊!或许现在我们根本不把这点钱放在眼里,可在当时已经算是不小的“一笔钱”了。当时物价水平低,通常两三分钱就可以买一份菜,而两分钱就可以买一个馒头,一分钱一碗粥,即使是赋予家庭,平均每人每顿饭钱也不超过5角钱,与现在真是无法比拟。那时还有生产队,年轻人要在队里干活儿,挣“工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理解这些字眼了,他们可以上学,但放学回家还不能先写作业,而是去拾粪、挑水„„吃的是大锅饭,大家的土地

大家养!那时虽说已经通上了电,可普通家庭能用得上的唯一的“电器”就是灯泡了,家里的电费也就是在几角钱之间徘徊。那时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厕所都找不到,人们没有卫生纸,能用得上报纸来解决问题的农户就算是高档的了,通常是在所谓的“厕所”里放着一堆白土块„„大家可想而知了

那时我的哥哥已经出生了,他们平时玩的,别说玩具了,“过家家”的东西都难找,可他们说他们的童年依然快乐,甚至比我们今天的孩子们都“快乐”。确实,生活在今天的孩子们恐怕都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东西了,我们也永远无法体会他们的“童趣了”„„

那时的老人们说的最多的不是“苦”,因为更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们说的最多的是“改革”,是“开放”,日子已经一天天好起来了,他们的心中已满是对新生活的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他们干劲儿十足,只为更好的明天。

当时的农业还处在比较低级的水平,可还是有不小的成就。村里农民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存粮,也存在了不少的农业大户,也第一次有了“万元户”的概念,人人都开始为这一目标奋斗。当时人们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黄土地,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少,较之今天,乡里几乎平均每户都有一名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家庭的收入还是比较单一。

而乡村建设也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并未形成规模。村里稍微大一点的青年还记得那一条条“土路”,下雨

后泥泞不堪的路面犹如他们的内心,想大干一场却碍于条件的不成熟,开放初期就是这样,人们的心情总是向着最好,可还是不敢放开视野,甩开膀子!

当时村里甚至乡里都没有几台电视机,更别说看“春晚”,连基本的新闻需求都无法满足。尽管这样,还是不能挡住外面的世界。深圳的情况也被人们传扬。“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口号也曾在乡里喊响!到80年代末期,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这时候的于家乡也才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希望的十年

我是1989年出生,说是“八零”后,其实也差不多是“九零”后了,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已经不一样了。

步入九零年代后,进入了我们这一代的“天地”,生活质量可以说提高了一个大的层次。首先,我们小孩儿一年穿

一次“新衣服”了,家长也再也愁怎么过“年关”了,人们的脸上开始洋溢那些久违的“笑容”了。小孩儿手中拿起了玩具手枪,爱美的村姑穿起了紧身裤,家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家具。家家住进了平房,最次的也是大瓦房,再也不见了破旧的土坯房!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有饮料喝了,今天的什么“可乐”、“橙汁”都没有那时的“麦乳精”、“桔子水”好喝了„„

九十年代里,乡村里除了鸡鸣狗吠之声,多起来的还有拖拉机的轰鸣声。对了,农民已经开始告别牲畜劳动的模式,机械化开始盛行。由开始的手扶拖拉机、简易收割机发展为大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而耕地、播种、施肥更是不用农民在田里摸爬滚打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产量自然节节攀升。而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的兴头也开始高涨起来了!

同时,乡里也开始了道路硬化的工程,已经有一条柏油路贯穿乡镇,公共汽车也由一辆变成了四辆,人们的出行有了很大的保证,对于一个这样山区乡镇来说,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人们的出行要求!

(三) 辉煌的后十年

跨入新世纪后,人民的生活有了更加明显的变化。这里有近两年的几个数据:(数据来自于家乡政府)

2006年,全乡财政预算任务为134.32万元,实际完成17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6%,(税外)可用121.99万元。完成国税90.16万元,增长146%;地税79.84万元,增长154%。

2008年,全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4500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20.5%,农业总产值完成3850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12%,财政收入350万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52.2%,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10元,比2007年人均增加350元。

2009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3006万元,同比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4300万元,同比增长35%;财政收入完

成450万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同比增长10%,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原定项目15项,总投资2850万元,实际完成20项,总投资6350万元。

另外,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乡财政投入为76万元用于建乡卫生院;发行国债资金20万元;改造高级厕所180个;新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5%,新增加97户共153人办理最低保障。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们农村的生活与往昔不可相提并论了。人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城里人可以享受的,也都已经进入农村家庭。人们开始关注时下流行的服装款式,追求“时髦”,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彩电、冰箱、洗衣机更是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心态由“从众”转变为“追求个性”,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村里人们从新世纪开始就装电话了,由原来的村里一两台,发展为户户通电话。而到今天,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机,互相之间的沟通联系再也没有了障碍。时至今日,人们还不满足电话这一简单的沟通媒介,他们要选择网络。实时的网络信息、面对面的交流村里人的又一新话题。虽然现在上网的农户还不多,但在不就得将来,网络的便利一定会惠及每个农家院落!近年来国家启动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工程,让农民们买得起家电、汽车,实在是让农村生活越来越甜了!

随着国家免除农业税,农民们的负担减轻了很多,农闲时的文化生活就多了起来,现在乡里村村都有公园和一些运动娱乐设施,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在访问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老人们的感受时,他们说做梦都不曾梦到的情景,在今天实现了!满脸的沧桑都写尽了他们对这30年巨大变化的感慨。

调查感想:

改革开放30年,我从食不裹腹到丰衣足食,从低矮的茅草屋搬进了漂亮的小别墅,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各地农村旧貌换新颜,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足以印证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充分说明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英明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

也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有光明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一定要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望着农村的变化,我感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听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预感到我们的祖国将会有巨大的腾飞,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更要努力去奋斗。

第14篇: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调查对象

农村经济、环境问题

一. 调查内容

1.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二.调查结果

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球经济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3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社会商品的通货膨胀影响了人们的购买支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这几年尤为明显。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中国北方城市更是受到雾霾的严重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雾霾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给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过度捕捞及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染,近海渔业资源基近枯竭。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个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三.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英国的泰晤士河污染经过150多年的治理到现在才有所改善,给子孙带来了100多年的伤害。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第15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标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学院:xxx 专业: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以山东省农村经济为例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我国需要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同时,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目的

高 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因素,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Nongcunjingji $#%^%*huanjing&^*(&$

三.调查内容

1.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四.调查结果

Hui一.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1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染。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Ran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

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五.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第16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二、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

(二)城市地域分布不断改善

(三)城市群发展迅速

三、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四、城市功能日渐完善

(一)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二)邮电通信迅速便捷

(三)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3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一)收入水平显著增长

(二)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与建国前相比,不仅城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

——以山东省农村经济为例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我国需要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同时,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 ,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目的

高 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因

素,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Nongcunjingji $#%^%*huanjing&^*(&$

三.调查内容

1.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四.调查结果

Hui一.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

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

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

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1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征日

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

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

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

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

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

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

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

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

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

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

经济区。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

染。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

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

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Ran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

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

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

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

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

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

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

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

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

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

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

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

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五.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第17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版)

关于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写作提纲: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

二、……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情况

(一)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幅提高。

(二)农业生产以粮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反季节蔬菜和咖啡。

(三)选准产业,科学规划。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民小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

(二)信息化程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不健全。

(三)少数民族经济整体上基础薄弱,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

(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四、对促进……村民小组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三)农村经济要发展,基层政府责无旁贷。

关于对…..组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粗浅建议。

关键词:…组;经济;状况;调查;

根据本人在….所学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要求,2012年2月,我结合工作实际对…村民小组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和与村干部、村民座谈的方式进行。另外,还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小组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户做了抽样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

….村民小组位于….,距….中心城区…公里,距….公里。交通方便,在…西边,距村委会所在地…公里,共有村民…户,…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人口…人,共有劳动力..人。全组共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主要种植咖啡、龙眼等经济作物,农作物以水稻、反季节蔬菜、咖啡等为主。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人均收入…元。家庭电话户普及率..,机动车户均…辆。

二、…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情况

(一)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增幅提高。

近年来,本组居民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上级政府扶持并举,在免征农业税、改善就业环境等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较好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进一步发挥优势和特色,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11本组经济总收入达….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农业生产以粮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反季节蔬菜和咖啡。

….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日照充足,气候湿润,终年无霜,俗有“天然温室”之称,蔬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可以“一年三熟”。….组是蔬菜种植发展的最佳适宜区,处于坝区,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本组..多户村民种上了蔬菜,

种植面积达…多亩,主要种植四季豆、无筋豆、黄瓜、番茄等蔬菜,蔬菜亩产量高,品质好,土地效益也高,其中黄瓜每亩实现收入…元,茄子每亩收入达….元,无筋豆等蔬菜亩效益都在…..元以上。蔬菜产品主要通过蔬菜合作社销往北京、石家庄、内蒙古、江苏、浙江等地,为当地菜农销售解除了后顾之忧,并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选准产业,科学规划。

在根据本小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人民政府注重抓好产业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工作。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全村适宜发展哪些经济作物,每种作物宜发展多少规模,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发展,都作出符合实际的规划。首先,在大的布局上把整个小组开发区域划分为北片区和南片区两大片区。北上片区海拔相对较高,主要以发展甘蔗、茶叶和咖啡为主;南片区海拔较低,以发展橡水稻蔬菜为主,并认真做好基地土壤、气候、地表、垦前植被和最适宜品种为主要内容的作物小组规划等,其次,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种植结构,确定了各五年计划中甘蔗、咖啡、水稻面积分别达到多少规模的目标,把单个分散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实现小组之间、山坝之间、的优势互补,把过去的刀耕火种、种卫生田地、广种薄收原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进行规模开发的有益尝试。同时,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多年来,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本组基础设施有了改善。全部实现通电、通邮、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特别是一事一议项目工程的开展实施,村组道路全部得以硬化,下一步准备改善本组饮水问题。

三、……村民小组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组居民经济虽然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镇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加快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农意识强,小富即安,拘泥于传统农业。二是经营理念上,满足于小打小闹,安于现状。三是合作意识差,集体观念淡薄。习惯于一家一户单干,商品经济的思想转变较慢,夫妻共同经营者居多。四是重商轻教,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打算。多数商户重商轻教,民族文化素质亟待提高,思想观念急需进一步转变。

(二)信息化程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不健全。农村专门网站平台还没有搭建,提供给基层农业信息方面却十分欠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尚未健全。群众对农业信息重视程度不够,接收能力差,无法掌握、理解和有效的运用农业信息。同时市场千变万化、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和周期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回避市场风险的难度。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知识、质量安全意识较低,特别咖啡蔬菜产业对消费市场和国际销售渠道的培育重视不够,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抗风险机制和承受能力,在市场价格走低时无力维护种植农户的根本利益,种植农户的利益得不到长期稳定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种植生产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少数民族经济整体上基础薄弱,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

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民族经济起点低。主要表现:一是资金困难。民族经济发展存在融资难的实际困难,多数民族经济发展流动资金主要靠小规模的借贷、集资来解决,大额贷款难以解决。二是技术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乏力,难以持续发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村民接受高等教育者较少。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民村有“家乡宝”的意识,不愿意送子女上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送子女入学的重要性。目前….村适龄儿童虽然基本都实现了“普九”目标,但这是低水平的“普九”,与全面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本村儿童初中辍学率较高,初中毕业继续送去上高中的更少。

四、对促进….村民小组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经济的关键之一。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二字,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对优势产业的反季节蔬菜,要成立蔬菜合作社,以“农户+基地+科技+合作组织”的运作模式,进行无公害、标准化订单生产的新型蔬菜产业基地。实现产业专业化。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大力种植咖啡等经济作物,也可发展特色蔬菜,逐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发展特色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民族要发展,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集中全力办好农村教育,进一步合理布局调整校点,进行集中办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严格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 同时,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林、果木管理、家庭畜养等方面。让更多人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打好发展的根基。

(三)农村经济要发展,基层政府责无旁贷。

特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结构,决定民族发展的特殊性,并且短期内这种结构很难改善,因此,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将各少数民族聚居村纳入新农村建设,加强民族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经济工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大资金投入,在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全力发展民族经济。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通过广播等形式加强宣传,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教育,强化现代观念。其次,要建立起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那些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村民。

提高村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总之,农村经济问题的解决要通过政府与农户的双重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多样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决定了其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状况来分析,…经济发展只是反映了…..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只有立足于当地的实际,在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和农户的共同努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提高节能意识并不断地探索发展途径,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人民富裕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资料):

第18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二、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

(二)城市地域分布不断改善

(三)城市群发展迅速

三、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四、城市功能日渐完善

(一)城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

(二)邮电通信迅速便捷

(三)城市环境更加优美3

五、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一)收入水平显著增长

(二)居住条件大大改善

(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四)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市社会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与建国前相比,不仅城市的市容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衣食住行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

——以山东省农村经济为例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我国需要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同时,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 ,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目的

高 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因素,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Nongcunjingji $#%^%*huanjing&^*(&$

三.调查内容

1.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我国环境现状

3.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4.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四.调查结果

Hui一.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

(1)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但农产品供求紧平衡仍是长期态势。

当前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的短缺与过剩一直会交织存在,对农产品进口的依赖可能相应增长。

(2)2011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好于预期,但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能出现变化。

(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特征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方面,农业农村经济更加与国民经济高度

相关。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日益交融。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和贸易对国内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空气、土地、淡水、海洋。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气排放量的不断增大。从1988年开始,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小或保持相对稳定;然而,二氧化硫和一些工业烟尘的排放量于2003年又重新攀升。 (1)空气

中国空气质量一般来说较低。3/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中。目前,有1/4的中国地区受到酸雨影响,使中国进入世界上受酸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列。

(2)土地

中国19%的陆地面积已遭受土壤侵蚀,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破坏尤其严重,其受侵蚀土地面积高达70%。

(3)淡水

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加上农业和水产养殖业排放的肥料、农药和粪便而造成大面积的富营养化,中国大部分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质较差,而且还在进一步恶化。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的污水排放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中国约有75%的湖泊受到污染。

(4)海洋

中国海洋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并拥有广阔的大陆架以及海岸线外长达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但由于陆地污染物排放、石油溢出和其他海洋活动等,几乎所有的沿海地区都遭到污染。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Ran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

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五.总结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农村可持续发展,才可能让农民持续增收。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努力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

第19篇: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软件学院 软信1103班 刘宇鹏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走势。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我国要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同时,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的大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态势,认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约束因素,倡导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调查对象

辽宁省鞍山市唐家房镇摩云山村

三、调查结果

在前往农村之前,我先在网络上搜索调查过一些现在农村的情况现象。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

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摩云山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摩云山村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的。

调查问题:

(1)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村民中有50%对新农村建设很了解;有35%比较了解;13%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过;还有2%的没听说过新农村建设这一说法。 (2)村民对目前收入状况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14%的村民对自己目前的收入不满意;76%认为比较满意;10%是满意的。 (3)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村民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农业;被调查中66%的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打工所得;20%为个体经营;14%为其他行业收入。 (4)农村的村风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中29%的村民认为村风很好没有不和谐的现象;71%的认为村风比较好,有个别不和谐现象;没有人选择村风比较差或一点都不好. (5)农村的民主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村委对关系村民利益的事情如何决定这一问题,被调查中80%的人选择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或集广大群众意见决定;20%的人选择由村干部决定.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我前去摩云山村向村长说明来意后,得到了村长及村民们的热情款待。

与村长的交流中

在与唐家房镇摩云山村村长的交谈以及走访村民调查得知一些基本情况。摩云山村全村总面积为22700亩,约合15.14平方公里。农业生产情况,主要以种植果树、玉米以及林业为主。其中果园面积11400亩,林业面积8500亩。年水果产量高达1500万斤。我有幸尝到了村民家中自己种植的各种水果蔬菜。

玉米种植田地

摩云山村总人口3350人,全村有1075户居民。其中包括99名党员,以及4名预备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村民委员会12人,包括更夫1人。有享受工资待遇的老干部7名。8个党小组长以及8个居民组长。全村还有60户低保户。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主要道路的硬化率较高,巷道尚有大部分未能硬化;一条河流流经村东,但这并不是村里的主要灌溉水源。2005年以后从未进行挖掘修整,年久失修。

村民家中自己种植的草莓

据村主任介绍,村内信访状况比较稳定,几年来没有越级上访情况。村中正在施工项目包括村内杨柳河清淤,砌护坡墙,文化广场设备的安装。

但是万事都没有完美,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有存在的一些问题。浪费土地现象,建了新房子不返还旧宅基地(即“建新不拆旧”)。这种现象不符合政策规定,也与发展相悖。对农村建设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民们都已盖起了新房

村路两侧去年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在与干部交谈的时候,他们说已经有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要抓紧出台一个指导性意见,加强对农村用地监管。

2、要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重视村庄规划。

3、要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补偿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四、如何发展农村经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首先是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调整个区域粮食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农业生产的结构;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第三,立法方面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

第四,建立生活垃圾回收站,提高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第五,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国的人口仍然还在增加,人民群众的上活质量需要改善,会使农村经济和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唯有及早应对,从根本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紧迫感。加大政府控制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决心

五、总结与个人感受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之前,我并未真正体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但是通过这次实践调查,我终于明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得以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和贫困补助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农民基本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的“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条件,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 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齐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因风宜俗,提倡科学、文化、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

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使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短短时光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但我选择了坚持。七月,我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七月,我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在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磨练了自己的心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才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培养了自己的韧性。“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更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对自身价值有了更客观的评价。我们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2013年8月21日

刘宇鹏

第20篇: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为我国在封建时代树立世界大国的地位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战力,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经济中不适合的生产关系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净瓶,也是导致十九世界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现阶段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世界民主之林就必须首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正在全面推进,进展迅速,势头良好,然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土地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等等。

从根本上来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问题。我国有4.97亿人的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65%。如何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从“十五”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农村人口的平均年龄看,近期内农村劳动力供给仍将继续增加,但增势将趋缓,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外出劳动力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对农民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如农村就业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农村就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业就业人员劳动年龄偏大,农村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快研究和努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一)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这是因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必须以居住集约化为突破口,使各地农村的土地利用达到集约和节约的目的,这在客观上要求节约的土地进入农村工业用地流转;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土地在经营大户手中集中,在客观上也要求土地流转;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业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在客观上要求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所有这些都要求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一是要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即土地农民所有制,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从根本上得到保护。二是要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为物权而不是债权,其涵盖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继承权和转让权等权能,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使用权的物权化包括法定化、固定化、长期化、可继承化和市场化。三是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一方面,要坚决维护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使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取得与国有土地平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四是要严格土地制度的管理。要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防止耕地总量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以下;对征地中的违法行为尤其是对政府在征用土地中的违法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遏止政府谋利的“圈地之风”和集体谋利的“流转之风”;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和收益的分配机制,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加大力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基础,也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重要来源。据调查,一般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年刚性支出需15万元左右,规模相对较小的行政村也不少于10万元。但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现状都不乐观。究其原因,一是受政策性制约,企业改制断了收入,税费改革少了收入,招商引资没了收入;二是经济发展空间小,受制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入不敷出,不可预见性支

出不断攀升,正常运转难以为继。村级集体往往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已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突出难题。而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则几乎还谈不上村级集体经济。一些村级经济不只是零,很多是负数,甚至负债累累。没有村级经济,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柱,这个问题亟待破解。因此,必须加大力度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稳步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使新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三)动员和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广泛动员和大力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很有必要为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对于工商企业资本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应该采取财政补贴、贴息、减免税费等方式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工商企事业单位对农村的纯公益事业的捐助性投入,应给予税前列支政策激励;要鼓励和引导城市工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到农村建设工业原料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抵扣应与一般的工业企业一样,享受公平税负,解决增值税高征低扣的不平等待遇问题。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村经济建设,使工商企业与农民群众能够达到“双赢”,防止“工业剥夺农民”现象的发生。

(四)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党实行的一系列富民政策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但农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是城乡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建设新农村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重点。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讯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农民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投资。国家应该改革目前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农民投资建设为主变成以国家财政投资建设为主,让农民在公共产品享用上能够获得“市民待遇”。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始终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支持、项目支撑的原则,采取农民出工出力、社会扶智扶资、市场方式运作的办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

与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距相比,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更为突出。促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抓紧解决农村教育和卫生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如果不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但不能解决农村现在的贫困,注定将来还会贫困。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除增加对农村社会公共产品的投入外,还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改革的力度,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增加投入与改革并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把增加公共卫生资源和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农村,引导农村建立医疗保障;加快构建最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

(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

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资金极度稀缺是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资金瓶颈。据调查,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大约只有1/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获得5000元以上的借款困难较大。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支持,应走出一条着眼长远,着力根本,整体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子。一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二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三是要增加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四是要鼓励发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抵押担保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其中信贷资金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应充分挖掘潜力。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可采取提供财政贴息或支持贷款担保,鼓励商业银行向农业提供贷款;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业贷款;发展民间信贷,鼓励民间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将主要来自农村的邮政储蓄用之于农等具体措施。同时,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六)加快推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

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直接动因,是推动县域经济良性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比较早地出现在浙江。近些年来,浙江经济的强劲发展,县域经济的活跃越来越引人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支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浙江省一直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市管县”的财政体制,而是长期坚持“省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因为“市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有着明显倾向性,它主要是为市里服务的,县市成为了地级市的“附属行政单位”。一些市的市政府为了在短短任期内搞出政绩,往往集中县市财力建设地级市,从而富了一个地级市,穷了诸多县和乡镇,形成“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市刮县”的局面,进一步加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困难。新农村建设投资巨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县级政府明显“力不从心”。因此,我国要把实现分税制规范化作为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的关键环节,建立中央、省和地方规范化的三级分税制,加快提高分税制的法制化和体系化水平。而加快推进“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势在必行,已经迫在眉捷了。

上述问题以及一些解决办法只是个人对现阶段农村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的看法,只供参考而已,但这也不失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一种方法,希望对我挚爱的祖国有所帮助。

注:上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观点来自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曹新教授,

部分来自百度网。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