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2 08:38:34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县尤为明显,从学生在班上学习的状况和家访情况调查得出。本校学生家长80%外出务工,也就是说我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发人深思。

一、调查结果

1、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辈代为监护,断代教育、生活自理。

2、祖辈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祖辈只负责孩子的饱暖,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

3、很多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4、是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5、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依靠自身的自觉程度;

6、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祖辈甚至认为如果“亏待”了孩子会影响到子女将来对自己敬孝,因而造成很多留守生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发展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

5、是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在43-71岁之间,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在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事大多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

6、祖辈的封建思想严重,羞于启齿谈“性”,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这些孩子。

二、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影响明显

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低年纪的留守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成绩相对优秀的并不占多数,且优秀的成绩多是靠学生的自觉努力得来的。

三、单亲家庭教育对留守生的成长特别是完整性格培养不利 我班的留守生儿童中,有一半左右的留守生是父母双方一方在外务工,另一方留在家中,不少的家庭单亲在外打工,长期不归,同孩子间缺乏沟通。他们与外出父母的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另外,留守在家的单身父或母承担着养老扶幼的重任,身挑农活和

家务活两副重担,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单亲外出两三年杳无音讯,有的干脆多次调换工作地点,从此断绝一切联系,留守在家的一方自暴自弃打牌赌博,不思进取,把孩子的冷暖教育丢弃一边。

四、社会关爱不足,使他们彷徨在社会的边缘,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没有社会的关爱,社会教育欠缺,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很不规范,思想修养方面出现严重偏差。继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之后,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来自于社会。然而,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堪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这又引起了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留守儿童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谓之环环相扣,留守儿童年龄均不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长期不在身

边,学校,家庭之间的安全链接被迫中断,使留守儿童极易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诸如留守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沦为街头小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最后,要改变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家庭、学校要齐抓共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而制定的措施都难逃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况。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单亲儿童”或是“孤儿”,他们的处境着实令人同情,怜悯。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好,就如同自毁前程。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关注国家明天的发展。

推荐第2篇: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状况分析(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状况分析

廖小凤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我国农村离婚事件猛增,离婚率上升,婚姻危机和由此而引发的家庭危机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安宁与稳定的重要原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率猛增的原因,并找寻到解决此问题的一剂良方,本人对岑巩县大有乡的离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简介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调查地点在贵州省岑巩县大有乡人民政府。

三、调查内容

(一)、外出务工人员离婚事件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国离婚事件猛增,离婚率上升,婚姻危机和由此而引发的家庭危机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宁与稳定的重要原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比例偏高,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较大,致使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多数青年男女结婚前就长期在外打工,受传统婚俗习惯的影响和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中自由恋爱结婚的比重较小,大多数农村男女青年的婚姻以父母包办、媒人介绍为主,这就容易造成双方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没有感情基础,婚后夫妻或一方或双方又匆忙外出打工,多数情况下夫妻二人都难有相聚的机会,长期的分居生活,难以继续培养夫妻感情,易产生矛盾,又无调和矛盾的感情基础,动辄对簿公堂,导致离婚率上升。

1、离婚当事人结婚时间比较短

当前离婚以结婚后5年内离婚率最高,五年以后则进入相对稳定期,离婚人数减少。其实,这也是因为外出务工人员离婚增多所致,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农村的青年在外打工的比较多, 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见的世面比原来的要宽阔的多,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加上现在的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对离婚的事件及离婚程序了解的比较清楚,夫妻之间实在和不来,能够比较理智的通过诉讼程序来解决;另一个方面,由于受到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一些人开始对自己在家务农的结发之妻感到不满,想方设法通过婚外情来寻找满足,有的想干脆加以抛弃,前文说到,受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的影响,大多数农村青年在外打工,又因传统婚俗习惯之影响,大多数刚刚结婚的青年夫妻间缺乏感情基础,婚后便容易互相猜忌,产生矛盾,所以刚刚结婚不久便要离婚,而只要熬过了这段时

间,夫妻双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感情较为牢靠了,便不大容易轻言离婚了。

2、女性提出离婚较多

在当前离婚事件中,女性提出离婚较多,可占到70%左右,男性则只占30%左右。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妇女在家庭中经济地位提高,不再忍气吞声,一旦对婚姻不满,就可依自己的意愿提出离婚,离婚后,妇女有能力自己独立生活;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男人对外交往比较多,接触危及婚姻关系的不良因素的几率比较大,相对女方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比如有的丈夫养成了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有的丈夫不尊重妻子,对妻子任意打骂,还有的与他人同居,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其实这也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有关,在大有,男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结婚后,大部分都是男方外出打工,女方在家管理耕地,抚养孩子,因此,女方较男方更容易产生猜忌和不满。

(二)、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离婚事件增多的原因

1、经济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不公平因素大量存在是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离婚事件增多的根本原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国民财富的创造者,但是由于城乡差距及户籍歧视的存在,他们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又比如,目前我国正式职工都享受双休日、节假日和专门的探亲假,而这些休假待遇正是维系正常家庭关系,提高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可是那些积年累月有家不能回的外出务工人员对此却可望而不可及,长期的在外打工生活使他们不能与家人团聚,感情逐渐疏淡,家庭出现裂痕却又因为没有机会进行沟通而造成危机,这对他们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2、社会原因

俗话说,饱暖则思淫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良现象正日益侵蚀着社会风气,如非法同居、包二奶、找情人等,然而社会对这些现象认识不到位,纠正不及时,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默许态度,使得这些不良风气对婚姻家庭稳定冲击较大,加之传统的家庭美德逐渐被淡化,有些人只求一时刺激,不顾后果,只图索取,不尽义务,家庭责任感、婚姻道德逐渐淡薄,导致离婚率升高。

(三)思想原因

1、社会舆论对离婚的评价趋向中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婚姻自由度增加,过去被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流动到城市中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也与城市人一样,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离婚是件丢人的事了,比如在一起离婚事件中,起初男方在外打工,女方留守在家,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女方感觉丈夫独自在外自己不放心,便也随同出去,但一接触外边的花花世界,就经受不住诱惑了,产生了婚外情。这是导致外出务

工人员离婚率逐年上升的社会文化与舆论背景。

2、对婚姻的情感期待值逐渐升高

走出封闭的乡村,眼界逐渐开阔,见识逐步增多,城乡环境的巨大反差,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夫妻从两性结合的经济合作共同体向情感伦理实体转变,情感(爱情)在夫妻关系中的作用逐渐加大,提高婚姻质量、强调夫妻双方感情融洽开始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追求目标,期待婚姻能给予自己更多的满足,一旦夫妻双方在“感情不合”的情况下,更容易通过离婚来追求自己幸福的生活,因此,性格不和(感情不和)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的主要原因。

3、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进城务工使农村女性经济上相对独立,减弱了对男性的依附性,又对《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强了婚姻自主意识和冲破不幸婚姻追求个人幸福的勇气,在主动提出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上争取合法权益,这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中女方主动提出离婚比例高于男性的重要原因。

4、个人原因

(1)父母方面的原因

虽然我国婚姻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婚姻自主的原则,但广大农村青年的父母多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加之他们没受过什么教育,对婚姻法根本不了解,因此仍从传统习惯出发,为子女包办婚姻,使得子女在父母的压力下结婚,婚后夫妻之间缺乏感情,易产生矛盾,从而导致离婚。

(2)婚姻当事人自身原因

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他们受教育时间少,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守法意识不强,由于常年在外,其具体生活情况很难把握,又容易受到城市各种不良思想及各种利益的诱惑,但其婚事却又是父母一手包办,自己则在父母的要求下回家相亲、结婚,导致问题重重,比如有这样一个案例,男方很早便外出打工,父母在家便为其定了一门亲事,其并未表示反对,且回家举行了婚礼,但婚后女方外出探望其时,却发现他在外已经成婚。

(三)、应对外出务工人员高离婚率之对策

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将在一定阶段内继续上升并持续下去,所以外出务工人员的高离婚率现象不会自行消失,这就需要我们的法律与社会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状况给予更大的关注,尽最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认为,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我国婚姻法以及实施了将近三十年之久,其间虽有两个司法解释出台,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婚姻法的相关制度已难以适应我国离婚现状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在离婚后产生后遗症。

(2)、完善相关社会立法

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对外来务工人员身份的限制和歧视。户籍制度使外来务工人员遭到很多不公正待遇,导致他们强烈的不平衡心理,从而产生大量有犯罪事实的婚姻。所以,取消户籍限制势在必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户口附加条件,消除不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婚姻的体制和政策性障碍。

其次,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外出务工人员的包括工伤保险、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提供坚实的保证。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与实际可操作性着手,按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提供社会保障,优先解决突出的、基本的保障问题。

最后,要提供给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公平的机会。机会是否均等是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婚姻的一个重要因子,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外出务工人员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和提高经济收入,能否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等,这种机会的平等,包括就业机会的公平、劳动报酬的同等、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均等等。政府要引导全社会正确对待外出务工人员,消除外出务工人员与市民的矛盾,使他们自愿为城市发展服务;各地区要保证进城外出务工人员能得到相应的权利,要在条件许可的地方,为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夫妻房”、“外出务工人员公寓”等,尊重和满足外出务工人员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要加强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回乡创业打下基础;同时,农村地区也要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和优惠政策,以吸引进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或者吸引农民在农村工作,以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这不仅有利于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稳定,而且有利于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政府和社会应为和谐家庭创造有利环境

(1)加强普法宣传,逐步改变农村传统婚俗

尽管我国婚姻法已实施多年,但传统婚姻习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普遍流行,大多数农村青年结婚仍就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结婚,后恋爱,夫妻之间缺乏感情基础,婚前双方相互之间不了解,婚后一旦对方缺点显露,则易产生矛盾。尤其是对于现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之间,双方更是缺乏交流与沟通,动辄夫妻反目、对簿公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逐步改变农村的婚俗习惯,使广大青年能够自由恋爱,在培养起感情之后再结婚,使夫妻之间有得以长期维系家庭的感情基础。而要做到这一切,就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

广大农民知法懂法,了解我国的婚姻自由政策,减少父母对子女婚姻问题的不当干涉,使广大农村青年能够做到有情人终成眷属。对此,政府应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庭美德,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

(2)加大对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素质不高,道德自律能力较差是诱发外出务工人员婚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当务之急,要关心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开展有益的工余活动,帮助和引导其正确处理婚姻家庭关系;应以居住地为主、以工作地为辅开展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村委会等有关部门的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要加强普及法律知识,使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城市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也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力度,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努力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文明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念,塑造健康向上的心态,这是缓解外出务工人员婚姻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3)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

首先,要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居住地附近就业的机会,实现劳动力本地或就近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从而减少因夫妻两地分居而引起的离婚情况。

其次,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农业发展投资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及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劳动力有信心留在本地发展。

俗话说,民事事件无小事,单个离婚事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其实不然,在民事事件中,离婚事件不仅在数量上占据较大的比例,而且离婚事件也是最为复杂,且属最为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类事件,如果处理不好或不妥,极易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

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问题依然凸显,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问题其实就是外出务工人员本身的问题,只要外出务工人员的问题解决了,其婚姻问题也就应然而解了,所以,要从法规保障、政府引导和社会努力等渠道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稳定,以利于维护社会安宁与稳定、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推荐第3篇:外出务工人员问卷调查表

平川镇三二村外出务工人员问卷调查

您好!为进一步了解和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切身问题,特组织此项调查。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相应答案上划“√”或填写具体内容,谢谢!

1.性别:

A.男B.女

2.年龄:

A.16-20岁B.21-25岁C.26-35岁D.36-45岁E.46岁以上

3.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及中专、中技D.大专以上

4.你现在务工的地点属于:A.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 B.中小城市(建制市) C.县城 D乡镇或就近

5.婚姻子女状况: A.未婚B.已婚C.已婚并有子女D.离异

6.您家子女目前的抚养和教育状况是:

A.在务工所在地抚养和教育B.交给家里的老人抚养和教育C.住读在当地学校

D.委托亲戚照看E.辍学在家F.暂无子女或其他(请写上)

7.您家老人目前的赡养和照顾状况是:

A.在务工所在地赡养和照顾B.按时寄给生活费C.完全自理

D.委托亲戚照看E.在敬老院F.暂无老人或其他(请写上)

8.您务工时的住房属于:

A.租房B.自建房C.商品房D.工棚E.单位宿舍F.住亲戚朋友家

9.您配偶的状况是:

A.与你在同一城市务工B.与你不在同一城市务工C.留在家里务农D.暂无配偶

10.您家的承包土地目前是:

A.退耕还林还草B.流转给他人耕种C.废弃抛荒D.自己家其他人员耕种

E.其他(请写上)

11.您务工前是否参加过相关的职业培训:A.是B.否

12.您在城市务工的感觉是:

A.自己也算是城里人B.自己还是农村人C.既不是农村人也不算城里人D.喜欢与城里人打交道

视的感觉。

13.您目前的状况是:

A.长年在外有较稳定的工作B.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家务农

C.即使难找工作也不愿回家务农D.找不到工作就回家务农

E.其它(请写上)

14.您外出务工的目的是 (可多选):

A.养家糊口B.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C.换个环境,施展才干,发展自己

D.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发展E.跟着他人一起出来,没有什么目的F.其他

15.您外出务工累计时间:

A.1年以下B.1—3年C.3—5年D.5—10年E.10年以上

16.至今变动工作的次数:

A.0次B.1-2次C.3-4次D.5次及以上

17.您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

A.建筑、装修等B.生产一线工人C.餐饮、酒店服务人员D.家政钟点服务E.医护工作人员

G.IT技术等H.个体工商零售业I.企业行政人员J.零散用工

K.其他:

18.您每天工作时间为:

A.8小时以下B.8-10小时C.10-12小时D.12小时以上

19.您一个月有多少休息日:

A.8天B.4天C.1-2天D.基本不休息

20.年均务工时间?A.1-3个月B.3-6个月C.6-9个月D.9-12个月

21.您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

A.没签合同B.签了1-2年合同C.签了3-5年合同D.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

22.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获得工作:

A.学校毕业直接分配B.单位现场招工应聘C.父母亲戚帮助介绍D.老乡、朋友帮助介绍

职业中介机构介绍F.报纸、网络、电视等招聘信息G.其他方式

23.您现在每月的收入(包括各种奖金、补贴)大约为:

A.1000元以下B.1001元-2000元C.2001元-3000元

D.3001元-4000元E.4001元-6000元F.6000元以上

24.外出务工收入是否是您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A.是B.否

25.除了基本生活支出外,您的收入主要用于(可多选):

A.朋友交往应酬等费用B.电话费、上网费C.寄回老家D.旅游休闲等费用E.存入银行

F.股票基金等投资G.参加教育培训等H.身体保健等I.其他 E.经常有被城市人歧F.销售业务等 E.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6.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否合格:A.是B.否

27.对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否满意:A.是B.否

28.您所参加的培训组织方式是:A.用工单位组织B.政府组织C.自己联系D.其它

29.您休息时间主要用于:

A.在家休息B.逛街购物C.上网聊天、玩游戏D.外出旅游E.参加老乡会等聚会活动

F.学习,提升自己G.其他30.如果您没有参加社会保险,您的理由是:

A.费率太高,承担不起B.如果缴社保,不知道以后会怎样C.所在单位不给缴纳

D.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E.不知道异地转移或接续不方便F.对社保政策不了解

31.您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备将来养老(可多选):

A.在老家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B.在打工的单位参加了养老保险C.购买了商业保险

D.定期存钱养老E.养儿防老F.目前没考虑,等老了再说G.其他32.进城务工后最大的困惑是:

A.工作及生活条件恶劣B.工作太辛苦C.工资待遇低,生活费用高D.工资被拖欠或克扣E.怕失业找不到工作F.小孩入托入学难G.没有社会保障生病没钱医治H.遭本地人歧视排挤I.缺少朋友,感情孤独J.其他

33.您遭遇过哪些您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可多选):

A.随意加班加点B.加班后不给或少给报酬C.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D.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E.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发工资F.业余时间不准外出G.因公受伤单位不出钱医治H.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I.聘用时限定婚姻状况J.打骂等人身攻击K.其他:

34、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公正对待您会怎么做

A.忍气吞声B.采取暴力方式报复C.向单位领导反映D.寻求法律援助

E.向有关政府部门投诉F.辞掉工作,去别的单位G.其他方式:35.您知道下列哪些法律救济途径:

A.12333劳动保障热线B.劳动保障部门C.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

D.法律援助机构E.企业、居委会、街道办等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36.您认为在寻求法律救济过程中最困难的是:

A.不清楚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跑冤枉路B.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时间长

C.不能得到公平、公正对待D.可能被威胁,得不到人身保障

37.您认为最需要政府/单位帮助解决的问题是(可多选):

A.改善生活工作条件B.监督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C.参加社会保险D.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工资E.子女进城读书问题F.当遇到特殊困难时,政府进行救济G.其他

38.您对下列哪些感到满意(可多选):

A.目前的生活B.目前的工作C.居住条件D.经济收入E.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

F.受人尊重程度G.学习进修机会H.与单位领导的关系I.与周围同事之间的关系

J.与老乡朋友的关系K.事业发展前景L.单位管理方式M.以上均不满意

39.2012年务工的打算:

A.继续到上一年务工单位务工B.重新找单位C.再不打算外出务工D.其他

为更好解决你们的切身问题,您对政府的服务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或你期望政府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谢谢您的配合,祝生活愉快!

被调查人签名:

推荐第4篇: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1、外出务工队伍要建立治保组织,设治保员,接受综治小组领导,加强自我管理。

2.外出人员须服从保卫部门管理,遵守规章制度。未经保卫部门同意,不得私自留宿他人;严禁在宿舍内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等危险品和淫秽物品。

3.外出务工人员不得赌博、打架斗殴,酗酒闹事,不得影响他人工作和正常生活。

4.外出务工人员离校,随行物品须经保卫干部检查。

5.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规法纪和安全防范教育。

推荐第5篇: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沈荣根

残酷的七月,我们小组顶着烈日,进行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这一实践活动。我们几人利用暑期时间在顺丰勤工俭学,并且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简单的调查活动。在这炎热的夏季,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活跃在烈日之下的滋味,通过烈日和暴雨的双重考验,我们战胜了怯弱的心魔,迎来了活动预期的成果。这一过程是成长的过程,亦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顺丰之中的他们还算是比较幸福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干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正式员工的工资在3000以上,但是忙碌时候的程序化操作让一些热血青年感觉枯燥乏味,所以留下来的大多是一些比较老的员工,他们不想再闯,只想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多数人坦言,在顺丰工作是他们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工作,但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毕竟总是缺少那么点激情。而且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白天睡觉,夜晚上班,生活作息经常由于工作需要,处于不正常状态中。笔者认为:社会应逐步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从打工到专业技能,知识观念更新,市场经济学习过程的转变,同时探索多渠道且有效技能培训方式,努力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成考,自学考试,网络课程实现文化水平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缓和务工流动性、劳动强度过大等问题,保证他们的健康及生活的安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经此事,不长其智。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用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他们中间不乏过得惬意的,而且情况类似。但大多数外来务工者过得相当艰辛,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出生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不同,家庭状况也各异。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没有家乡感,也没有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他们大多抱着一种过客心态,认为现在只是在这里挣钱,最终归属还是自己的故土。这种过客心理使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无法融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中,无法真正关心城市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是什么使他们辛勤劳动却依然生活在贫穷里,是什么让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创造的美丽,是什么让这些平等的人拥有不一样的平等呢?是他们的出生造成本身拥有较少的资源,他们或许是未经开发的璞玉,拥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却没有外在的条件去促成其自身发展,也没有伯乐遇见千里马的幸运。由于经济条件的有限使精神文化教育受到极大的限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科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学技术知识的武装,他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获得微薄的报酬。所以说,经济条件与知识文化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同时起作用,而且互为因果。

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应给与足够重视。他们是活跃在生产战线的主力军,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我认为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通过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使命与目标,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形象口号等,让其深入到每一位外来工的心中,在平等的理念﹑宽松的环境﹑政治重视﹑经济关心的氛围中提高企业责任感﹑生产主动性,可以缓和外来务工的流动心里,与企业同风险共辉煌。企业应加大对外来低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重视提高培训质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扩展企业未来发展空间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掌握技术对工作相对稳定、生活安定有利,可以实现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双赢。

而且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的问题也比较多。农民工子女就学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子女往往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换而流动,有的甚至中途转学,“来无信,去无踪”给学校师资、设施的配备造成被动。学校与家长沟通困难。从学校反映中我们得知,留守儿童的父

母在外打工,许多人没有固定的地址和电话,学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联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生活自理能力差、临时监护不到位,凡是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学校,都要尽量解决留守儿童的住校寄宿问题,名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留守儿童每年需要的生活费用可采取以家长为主、各级财政适当补贴的方式解决。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几天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但是也充满着欢声和笑语。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 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推荐第6篇:外出务工人员先进材料

优秀进城务工创业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燃烧青春

铸就辉煌

——记xx县xx镇

xx行政村xxx同志

燃烧青春

铸就辉煌

——记xx县xx镇xx行政村xxx同志

xxx同志,男,1974年生,西华县西夏镇朱湾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郑州市xxxx有限公司总经理。

xx同志从小家庭困难,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是守家务农,另一条是离开黄土,加入打工的行列。心疼他的母亲一直想把他留在身边,但他还是选择了外出打工。1993年春节刚过,他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怀憧憬和理想,离开故乡,来到一直向往又陌生的大城市——郑州。转眼已19个年头了,在党和政府以及家乡父老的帮助下,他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是党的好政策,使他逐步脱贫致富,走向小康;是党组织的培养,使他赢得了崇高的荣誉:2008年荣获郑州市“文明经商

诚信服务”商户;2009年被郑州市中原区评为“优秀创业青年标兵”。他从一贫如洗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自主创业的农民企业家,并有幸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他每一次进步无不渗透着自己艰辛的汗水和成功的喜悦,更凝结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厚爱。

初到郑州时,经人介绍,他进入省xx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工作期间,他非常努力,农村孩子的质朴品质与吃苦精神使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业务骨干。对于一个农村务工人员来说,这样的工作使他非常满意,但青春的理想并没有使他停滞不前,因为他认识到,“作为一名打工青年,只要拥有理想和追求,只要愿意学习和奋斗,就一定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正是这种敢闯敢干的精神使他没有满足现状。在工作之余,他努力学习商业和销售知识。对高中毕业的他,这些知识显得那样深奥,但他并没有被吓到,而是坚持学习下去。因为他心中很清楚,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打工永远只能是卖苦力。

打工两年后,他成家了。但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并没有使他忘记自己的梦想,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他毅然决然放弃了目前工作,决心到社会上闯一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积累资本。于是,他进入了汽车销售行业,之后他继续发扬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成为郑州市汽车销售行业的状元,也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极富眼光的他又看到了二手汽车销售市场的潜力,进入了二手车销售领地。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在2000年,他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司——郑州市xxxx有限公司,他自任总经理。万事开头难,自主创业并不是一句话的事,公司创办伊始,重重地困难压向他的肩膀,但坚强的他并没有被面前的困难所吓倒,他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暗自下定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并要干出一点名堂来。就这样,凭着他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终于使公司创办成功,凭借农村人的质朴与厚道,在全省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声誉。现该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拥有员工20人,每年销售200-300台二手车,年营业额达7000-8000万元,年纯收入200万元左右。

xxx同志成功了,但他并没因此而忘记自己农村孩子的出身,也没有忘记在困难时帮助支持过自己党和政府,还有家乡父老乡亲。他说,人富不能忘本,若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没有父老乡亲的帮助,根本就没有我xxx的今天,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回报家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几年来,他引导处于贫困中的家乡人到郑州打工并积极联系工作,自己公司安排不下时,他又托关系安排。他认为,乡亲们来找我,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不能让他们失望。xx村的xx,原本好吃懒做,赌博成习。xxx回家过年时见到他,对他说:“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跟着我干,最起码也能养家糊口。你一直这样下去,老少爷们咋看你呢?”在xxx同志的帮助下,xx痛改前非,在xxx的公司里打工,后来成为xxx的得力助手。xx说:“xxx这样看的起我,又这样帮我,我再不好好干,能对得起他吗?”

逢年过节回家时,xxx总不忘去看望村里的五保户,为五保户办年货,买米买面买油,解决经济困难。村里的五保户xxx、xxx、xx、xxx提起国停来就赞不绝口。xxx常说:“俺没有孩儿,可xxx年年过节来看俺,俺过哩可好哩!去年过年还给了我两百块,xxx是个好人呐!”

当他听说村里有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时,他又出资助学,村里的大学生经他资助的有5人之多,前后共资助学生一万多元。经他资助的大学生xxx和xxx表示,以后自己成材后,也一定像xxx叔那样去回报父老乡亲,更不会忘了xxx叔,没有他,我们哪有机会上大学呀!

去年他听说村里修路资金不足,为给村两委解决困难,他立刻回家捐资一万元,并号召在外务工的村里人为家里捐款修路。在他的组织下,在外务工人员不管是在郑州的还是在广州的纷纷慷慨解囊,筹措资金十多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更支持了村两委的工作。当走上平坦的柏油路,告别了泥泞的“水泥路”,乡亲们都说,xxx真的没有忘记家乡,他为家乡所作的一切真令人佩服。

xxx同志说,我是一个农村娃,金钱固然重要,但帮助别人使我精神上更加充实,这样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在世,不能只为自己,要想怎样在致富后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一个响当当的汉子!

推荐第7篇: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管理办法

超等乡学校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少年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少年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少年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少年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少年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的少年、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少年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少年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少年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对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投亲靠友到本地居住申请来我校入学,或者直接申请到我校住宿入学的,我校各部门要认真接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并且要协助代理监护人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项事宜。

推荐第8篇: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主持词

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主持词

乡亲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给大家介绍两位家乡人,这位是我们梅江镇的党委书记黄应超、党委组织委员彭爱玉。今天,黄书记、彭委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这里看望我们在外务工的乡亲们,非常辛苦。我提议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黄书记、彭委员带着梅江镇党委政府的关爱来到这里。在有着4600多梅江籍人员的洪合镇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目的就是与在外务工人员代表们共话家常、联系感情,倾听我们的心声、了解我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共商梅江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共同为家乡梅江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

今天座谈会的议程主要有三项:

一、梅江镇组织委员彭爱玉同志介绍梅江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请大家谈谈对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意见。

三、梅江镇党委书记黄应超同志作重要讲话。

下面逐项进行,首先,请彭委员为我们介绍梅江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掌声欢迎。

刚才爱玉委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梅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了之后很是振奋,梅江的经济社会在新一届领导的

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们这些身在异乡但却时刻心系家乡建设发展的外出务工人员感到异常的骄傲和自豪。下面请在座的各位针对我镇实际,谈谈对梅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意见,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刚才在座各位都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发言就赞告一段落,有什么想法我们下来还可以继续讨论。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黄书记作重要讲话,欢迎。

刚才黄书记。。。。

今天,黄书记和爱玉委员带着党委政府的关爱来到这里,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我们相信梅江在这一届领导班子、在黄书记的带领下,发展会越来越好,同时我们也将时刻谨记黄书记对我们在外务工人员提出的守法、务实、创业等几点要求,努力奋斗,争取能够早日回家,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推荐第9篇: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

**大学

题目: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2012

社会调查报告年1 月21日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的调查报告 前言:

调查时间:2012年1月8日——2012年1月18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的各个村庄的外出务工子弟及家长,**乡三个大型学校的老师。

调查主题: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状况的调查

调查人员: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以及资料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走访相关人员,在相关网站查阅这三种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家长问卷与老师问卷三种。分别去这三个学校请学校的老师帮忙随机选择出12名外出务工子弟.由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和所在班级的老师做这次的调查。

学生问卷由18个问题构成,询问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条件和环境、子女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情况。学生问卷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家长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家长是否监督和检查学生的作业,学生在家的自觉表现性以及家长的学历、对孩子的了解、对孩子的满意度、希望孩子有个什么样的老师等共16个问题。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

老师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该学生在学校的作业完成情况,在学校与别的同学们的交流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等共10个问题。实际发放36份,回收问卷36份。

走访调查法包括走访**乡其他学校或班级一部分资深老师,以及一部分的学生与家长,问题与问卷调查内容相仿,以此来扩大调查范围,增强结果的可信度。同时走访相关村镇的村子领导,大概了解外出务工人员比重及年龄分布情况。

通过查阅相关的网站,了解到关于外出务工子弟相关政府部门给及的一些特殊政策。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得出了以下的结果:**乡三个学校所在村庄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占3%。外出务工人员中:父亲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为90%,母亲在外务工人员比重约为10%。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约占80%。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属照顾的约占20%,

三、理性思考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状况,为留守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性的锻炼。但同时,也使留守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情况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2%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3%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二)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0——16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和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而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友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儿童因缺少心理慰籍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在问卷中显示,65%的留守儿童表示缺乏安全感,希望父母留在身边,35%的儿童表示理解父母,但希望父母能经常回家看看。

(三)性格行为存在缺陷。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在学校常常表现的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诱

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打架、斗殴、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留守儿童年幼无知,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五)政府、社会关注不够。留守儿童在成长期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和引导。目前他们尚处于心智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缺乏对社会生活事物的准确判断,没有父母在身边交流、教育和疏导,让他们面临了更多的疑惑和不安,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调研发现,教育、民政、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工作,但覆盖面还是很小。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村委会也没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花名册,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

四、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安全等问题的产生,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还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城乡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需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大部分外来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

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来民工在外打工,生活的艰辛、经济的拮据,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又限于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疏忽,更没有设置目标。比如说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要求他们对人有礼貌,珍惜时间与生命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就行了,而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树大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则。对子女的学习、品德等方面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使孩子常犯小错误,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管理,孩子出现不良的习惯,没有及时的制止,就会导致孩子以后犯错误越来越严重。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给的零花钱过少,首先想到的是偷家里的钱,家长对此也没有加以制止或惩罚,最后导致敲诈勒索同学,甚至开始抢钱,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

3、学校原因。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里问题。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二)对策和建议

“留守孩子”是当今我国青少年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对我们要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宏伟目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因此,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相关部门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参与,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之中逐

步加以解决,逐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1、从社会职能上,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形成多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利;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新闻宣传,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起全社会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并且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在向留守儿童开展献爱心及“一对一”帮扶、“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创办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代养人家长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子互帮、亲情热线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还要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但如果一人在家,则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因此,父母外出打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甚至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

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和办法,做到挣钱与教育子女两不误。

3、从教育体系上,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地区,试办寄宿制学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形成合力。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并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籍他们残缺的感情。在课程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知法、守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室,专设心理老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五、经验体会: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虽然主要责任在家长。但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深造,在社会上逐步成长。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与逐步发展的社会都有相当重要的责任来帮助家长培育祖国的未来。而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与义务主动地去做一些我们这个年龄与能力所能做的事情,比如:

(一)在周六周日或者是寒暑假义务做一些留守孩子的家教,监督并帮助完成作业;

(二)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提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意见与建议;

(三)在大学生之间推广这种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行动,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这项活动中,以此来帮助学校与社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利的健康的成长环境,保证空巢里的子女也能健康全面发展。

推荐第10篇: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但这些长期在城市的务工人员却无法得到良好的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城市户口、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等一系列得不到解决问题,利用寒假时间来深入他们中间进行实践调查,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困难,及时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们融入城市。为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融入城市 社会保障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在各行各业工作,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和伊梅借着寒假的空闲时间对外来务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4日——2012年2月13日

调查对象: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问卷调查、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菜市场、小区、建筑工地、服装市场、批发市场、餐厅„„

一、张家港市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调查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生活条件、城市户口、医疗保健、子女就学、住房等一系列基本情况,找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融入城市,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安阳市内黄县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内黄县无工业,就业机会少,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大多采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危险最辛苦的活,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权利没有地位,收入微薄,他们为城市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长年生活在城市却得不到城市户口,他们的子女被学校拒之门外,他们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

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业余生活单调。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

劳动报酬偏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农民工正当权益缺乏保障。 ①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检费、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经商,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

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

住房缺乏保障。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出租房里,既然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农民工子女入学难。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通过调查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

二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三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

总之,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进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农民工这个重要而可爱的群体吧!

为了社会中这一部分做出重要贡献却得不到城市待遇的人们出谋划策,为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1篇: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城阳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一、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中,开拓他们新的人生道路,寻找新的生活姿态。为了进一步了解城阳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我通过访问一位在中韩合资企业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做了此番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状况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关键词:工作状况;生活;消费;婚姻;子女受教育;

三、采访内容(A为本人,B为被采访者):

A:您好,很感谢您能抽出休息时间来接受我的采访!

B:不用客气!

A: 那下面我们开始进行采访

B:嗯,好的!

A:哥,方便告诉一下年龄吗

B:袄,没事!我今年26岁了

A:来这几年了啊

B:得有个八九年了

A:十七八就出来了啊,刚上完初中啊!当初为什么选择出来打工呢

B: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想为家里分担点忧愁,另外小伙子不都心高气傲嘛,想出来闯闯,看看弄不好能干出一片天地来

A: 哈哈,跟我们很多大学生一样啊!这点我很佩服你,年轻人就应该有这么一股子劲儿。那您现在也结婚了, 您能说说您现在的一些家庭状况吗

B:我已经结婚六七年了,现在有两个孩子,大的今年要上小学了,我和你嫂子准备过几天把他从老家接过来,我们一块照看她上学。老家还有个小的三岁了,有她爷爷奶奶看管照顾着。

A:小孩儿他爷爷奶奶在家都是做什么的呢

B:都是农村人还能干什么呢,我们那边老人都在家种地,然后帮助外出打工的子女看孩子 A:家里有多少地啊

B:30几亩吧

A:这么多啊,那两个老人家真是辛苦啊

B:还行吧,没办法啊,都没文化只能靠种地赚钱。我们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家里,就出来打工赚点钱,顺便出来见见世面

A:袄,哥我嫂子和你在一个厂上班吗

B:嗯,要不我俩能认识吗?我们都在那个服装厂,她在裁缝科,我在包装科。经一个老乡介绍我俩就认识了

A:奥,缘分啊,哈哈!那你俩一个月的收入怎么样啊

B:哎,整天累死累活的!一个月差不多2000一二百块钱吧

A:奥,你们工作多长时间啊

B:早晨七点半到11点半,然后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下午12点半到5点半,加班的话从六点到10点。也就加班才能挣点钱,不大加班的话一个月每人也就1500左右 A:真是不容易啊!那你们的工资怎么算啊

B:基本工资现在涨了到1240元了,也就是一个小时6.5元左右,加班费一个小时是9元,周末上班的话算是特勤,双倍工资

A:奥,出来赚钱真是够辛苦的啊!公司给你们投保险吗?

B:要干满三年才给投保,我们一般都不入保险,一入保险工资又要被扣掉一部分。你看

你哥我这么健康,也不用投保险!

A:哥,这可不行啊!投了保可是一种保障啊。

B:呵呵……

A:哥你们周末要是休息的话一般干什么啊!

B: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一般就在家睡觉,洗洗衣服,看看电视,去网吧上上网什么的,反正也没什么好干的事!偶尔出去干干零工,一天能赚个60块钱

A:大哥真是好男人啊,周末还不忘挣钱!那你和嫂子不出去玩儿或者去商场溜达溜达吗? B:出来打工挣分钱不容易,每个月挣的钱还要邮寄回家一部分孝敬老人,给孩子点零用钱!哪有什么钱出去玩啊,印象中来青岛这么多年了,也就和你嫂子谈恋爱的那一两年五一的时候去过海边玩过。再就没出去玩过。五一一般都是回家看孩子和老人,给他们带点东西。至于购物嘛,我们一般也不敢去大商场,里面的东西太贵了,像衣服之类的!一般,这不村里都有些小超市嘛,都到那里面买,方便实惠!买衣服村里面也有不少店,随便挑一件穿也就行了,咱不像那些有钱人和大老板,要讲究品牌,讲究时尚!

A:哥,真会过日子啊!对了,刚才听您说小孩儿今年要来这边上学,事情怎么样了啊

B:嗯……怎么说呢,现在孩子上学也很愁人啊,学校不好找,还要给校领导送礼才能进去!你说咱也没文化,也辅导不了孩子,只能看他自己的了

A:大哥,没事!您看您帮了我这么一个忙,我也该帮你啊,要是有需要的话,别的不敢说,辅导小孩功课还是没问题的,有需要的话,尽管说哈!

B:恩,真是非常感谢你兄弟

…………

四、调查问题分析

1、外出打工的原因

外来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所在的地区经济不发达家庭经济负担重多以种地为主,为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而选择外出打工;二是来自自身发展的愿望,年轻人好高骛远,想要到大城市来闯一闯、看一看,争取干出自己的一份事业

2、婚姻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的婚姻多是以在同一单位工作,经朋友介绍而成。婚姻生活稳定但生活状况由于工资问题比较艰辛。

3、法律意识较低

外来务工人员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法律意识都较淡薄。首先关于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违反计划生育,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外生育。其次在生活中,当遇到欺负时,一般以忍让为主,很少通过公安部门或者司法部门解决。还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自身的权利也没有得到保障

4、工资水平偏低,工作时间严重超时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其文化水平较底,所从事大多是苦、脏、累、险的体力工作岗位。因而工资水平普遍较底。有的不得不靠加班加点才能多挣些钱。在工作时间上,许多企业普遍没有星期天,而且大部分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8小时,严重的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

5、娱乐方式单一

外来务工人员平时工作较繁忙,休息时间很少,闲余时间除睡眠外,今本就是看电视,上网聊天,娱乐方式及其单一,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6、子女受教育权没有得到保障

许多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要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致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失学,辍学的较多。

7、消费能力低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工资普遍较低,所以消费能力较低!消费场所多选择就近的小卖部或者小型超市。

五、解决对策

1、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加大相应的投资力度如教育投资等,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保系统,为外来务工者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和设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

2、从用人单位角度

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政府制定的制度;自觉维护《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尽最大可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适时建立住房收费制度

3、从社会的角度

对来到某一地区的新的力量,既是本地区新的发展动力,也是弱势群体;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健康成长,因此,作为本地区的居民,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努力共建和谐社会。

4、从外来务工人员的角度

首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行使自己的权利,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最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做好理财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姚英,李招忠.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问题中的政府职责[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韩宏伟.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缺损与法律保障[J].兰州学刊,2007,(6).

[3]梁聪.劳动法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杨雅华.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贫困及解决对策[J].求实,2006,(1).

第12篇:致外出务工人员慰问信2

金堂县总工会致外出务工人员慰问信 全县各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值此元旦、春节来临之际,金堂县总工会谨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朋友们克服了自身及家庭的困难,远赴外地努力工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也为所在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者和建设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位外出务工的朋友们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提请各位朋友们无论在何地务工必须清楚自身的合法权益与义务,务必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及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方面必要的法律知识。

你们有权加入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所在单位必须依法与你们签订劳动合同,其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都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你们的医疗、交通和生活补助等费用。

各位外出务工的朋友们,若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及时向所在单位工会或地方总工会、社会和劳动保障局投诉,同时可向金堂县总工会投诉(投诉电话:84921851)

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工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天府山水田园城市战略,提出建设全省丘陵地区城乡统筹先进县的目标。经过全县人民(包括外出务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游子思归,凤凰还巢。世上最厚重的是乡土,最深浓的是乡情,这里有你们的至爱亲朋,有你们不变的乡音。家乡的发展需要您们的关注、参与,家乡的发展成果应当让您分享,无论你们身处何地,无论你们走向哪里,金堂县始终是你们的家园,金堂县永远是你们的根。家乡人民将和你们一道,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富裕、更加和谐的新金堂而不懈努力!

祝大家新年愉快、阖家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1月

第13篇: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

全县广大外出务工的朋友们:

你们好!

目前,正值“犁耙水响闹春耕”的时候,巴东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共组建158个工作组,1419名党员干部饱含深情、肩负重托奔赴全县473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工作队秉承“两个全覆盖”的基本原则,确保党员干部的足迹踏进全县所有农户。

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简称“三万活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目的是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促进各级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与农村乡亲们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把你们的冷暖记在心头,把你们的利益当做最高的利益,把你们嘱托的事情办好,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这次活动特别强调,哪怕再偏远的山村,再分散的农户,也要一村不漏、一户不掉,要让每一位乡亲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都能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的阳光普照。

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农民朋友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走访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农户基本情况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好事,帮助贫困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们工作组将用一个月的时间入户调查走访,然后结合春耕生产和夏收夏播,为村组和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驻点村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多年来,你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勇敢地从巴东走向全国各地,以淳朴善良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援了务工地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巴东人的良好形象。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无论你们在何时何地,都阻隔不了绿叶对根的情意。今天,山水秀丽的巴东有你们洒下的汗水,强势崛起的巴东更是凝聚着你们的心血!你们思念着家乡,家乡也无时不在深情地关注着你们!

所以,这项活动要敬请你们积极支持和监督。开展政策宣传、民情调查、兴办实事、建章立制,既是为了农村乡亲们,也离不开农村乡亲们的支持和参与。由于您外出务工,特留信一封,当您返乡之后,随时联系我们。

最后,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早日返乡就业、创业,并祝你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来访人员:联系方式:来访时间:

第14篇: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

致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开信

外出务工的朋友们: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县禁毒委向长年在外务工返乡的朋友们和你们的亲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元旦、春节是亲友团聚的节日。当你们归心似箭踏上家乡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与家人团聚之时,可曾知道,有一些人因贩毒走上犯罪的道路,锒铛入狱,只能在铁窗里度过他们的新年;可曾了解有一些正值花季的年轻人因为吸毒而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和美好的生活;可曾想到,因为毒品,有些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骨肉相残,在毁灭自我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

毒品,犹如毒蛇猛兽,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它危害人民健康,破坏经济持续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社会公害。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度创造了禁绝毒品的奇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毒品问题在我国卷土重来。我国吸毒人数持续上升,且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危害的“高危人群”,形势相当严峻。不乏吸毒者因染上毒品毁了事业,毁了前途,毁了家庭,毁了自己的一生,而且因吸食毒品造成

人格扭曲、道德沦丧,失去了羞耻感,颠倒了是非观,为了获得毒品,不惜采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从而导致各种刑事犯罪的发生。如盗窃、抢劫、抢夺、诈骗、赌博、拐卖妇女儿童、杀人、绑架、敲诈勒索、贪污、贿赂、伪造货币、卖淫等等,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毒品之祸猛于虎!

近年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少数人员不堪忍受生活的压力和挫折深陷吸毒的泥淖,还有的人在毒品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走上了制、贩毒的道路。短暂的快乐和荣耀之后,多少个美好的青春,多少个美丽梦想,都在毒品的诱惑中,悄然的画上了句号。此时,原本应该和你们一样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他们,幸福生活全部化为泡影。面对毒品带来的无尽灾难,我们必须百倍警惕,警钟长鸣: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禁绝毒品,匹夫有责。禁毒工作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安定,民族兴旺和国家昌盛,更与你的家庭、亲友和你的幸福息息相关。外出务工的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当你们面对毒品的暴利诱惑和毒品违法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时,一定要牢记:“我坚决不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不让毒品进我家,家中亲人在盼我平安归来。” 希望广大在外务工的朋友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生活情操,自觉抵制毒品,用自己智慧、汗水创造财富。同时,更希望你们能带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义不容辞参加禁毒活动,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为社会营造一

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心连心保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拒绝毒品,参与禁毒!为了家庭的美满,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为彻底肃清毒品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XX县禁毒委

二○一0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15篇: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小节

精神文化生活小节

一、引言

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为城市的发展繁华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在创造城市繁华的同时,他们也品尝了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寂寞,感受自己离城市的精彩很遥远。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对目前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因此,切实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对城市的和谐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单一,长年累月重复“干活、吃饭、睡觉”这样的单调生活,很少有自己的娱乐活动。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单一主要有以下五个障碍因素。一是没有时间,多数务工人员表示没有享受过法定节假日,上班时间也长。二是收入问题,他们微薄工资难以承受相对他们较高的文化娱乐消费费用。三是能力问题,他们文化素质较低,有些文化活动他们很难参与其中。四是观念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精神文化生活对自身生活的重要性,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五是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相关场所和设备,他们所在的单位超过一半不提供用于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备。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引导他们融入城市生活中。

三、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与对策

现阶段,政府和企业在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方面上,总是限于他们的劳动条件、提供工资等,而很少涉及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随着新一代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增大,这个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了。可以说,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是城市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如果不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有可能引发城市生活的不安定。因此,关注和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仅是务工人员的愿望,同样也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需要,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的。

1、重视外出务工人员的“再学习”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一直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外。对于,当地政府要突破户籍限制,从宏观角度和政策制定方面进行规划,将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活动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办外出务工人员的业余学校,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另一方面政府应不断改变公共政策投向,增加对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文化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因地制宜创办务工人员的阅览室,充分利用城市学校淘汰的课本及课外书籍、机关单位的过期报刊等,免费向他们开放。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养,又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设施

尽管城市里有很多文化设施,但需要的费用将相当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拒之门外。因此,城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设身处地地为外出务工人员着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务工人员集中地方建设面向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设施;要求展览馆、博物馆、公园、体育馆等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或廉价门票等优惠;让用人单位将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纳入生产成本,并加强检查督办,不断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3、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

政府应着力建设一批面向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服务项目,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主动服务于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如制定鼓励服务于外出务工人员精神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对为务工人员提供专场演出的文艺团队和影剧院给予补助;经常性地办一些免费或低收费的娱乐活动,设立一些面向外出务工人员的娱乐服务场所;建设一批“外出务工人员俱乐部”,免费或优惠定期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发;将进社区活动延伸到城市建设工地,定期到工地为务工人员慰问演出;组织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工地、深入务工人员当中,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生产出一批切合实际、反映务工人员生活的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4、企业应支持务工人员开展健康的文娱活动

企业在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同时,也要创造条件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企业可以组织务工人员参加卡拉OK比赛、棋牌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形式上要简便易行,在内容上要以地方文化、民间文化、通俗流行文化为主,适当让外来人员演家乡戏,唱家乡歌,说家乡情,以此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考虑到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消费能力,多提供一些廉价运动场地,多组织类似露天电影、纳凉晚会、广场演出,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因地制宜建设简单的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设施,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关注并改善外出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能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第16篇: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材料]

社会调查报告基本格式:

关于XXX的调查

姓名:XXX班级:XXX 学号:XXX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时间、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内容

六、调查结论

七、结论分析

八、心得体会

九、附录(问卷、照片等等)

各部分撰写指南:

一、调查背景

调查对象/现象所处的时代特点、社会特征、当前状态等

二、调查目的

你希望通过本调查得到/实现/完成什么

三、调查时间、对象

1、具体调查的时间

2、对象(调查对象的数量及其主要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教育程度、地理处所等)

四、调查方法

调查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常见的有焦点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五、调查内容

以调查方法为主线,做哪些工作

六、调查结论

总结调查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形成客观的结论

七、结论分析

针对调查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预期有哪些差异,如何解释这些差异

八、心得体会

在假期社会调查实践中的感想

九、附录

在本次调查中所使用的问卷样本、在调查地点的照片等

这是我们学校给的模板,应该差不多也可以用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你的性别是 ( )

A 男 B 女

2.你目前的工作是 ( )

A 在家务农 B 外出务工 C 其它

3.文化程度

A.小学文化 B.初中文化 C.高中(中专)文化D.大专文化及以上

4.是否接受过劳动职业技能培训

A.是B.否

4.请问你家人或你是去什么地方务工 ( )

A 内省 B 外省 C 家乡

5.你每月的收入是多少 ( )

A 4000元以上 B3000—4000元 C 2000—3000元 D 2000元以下

6.请问你或你家人在外务工多久回家一次 ( )

A 一年 B 半年 C 两个月 C 一个月 D 不定

6.你家孩子在家是谁来照顾 ( )

A 父亲 B 母亲 C 爷爷和奶奶 D 其它

7.你家是有几口人 ( )

A 6 B 5 C 4 D 3 E 2

8.你家在生活上面临的困难是(多选) ( )

A就医问题 B养老保险问题 C教育子女问题D子女上学问题 E收入问题 F其它困难 G基本没有

9.你家每天生活营养搭配是 ( )

A鱼肉多 B蔬菜多 C搭配均衡 D全是蔬菜

10.和过去相比较,你是否认为你的物质生活有较大的改善 ( ) A有 B没有

11.最近五年你家添了什么电子产品或电器(多选) ( )

A空调 B 电脑 C微波炉 D电磁炉 E冰箱 F数码相机 G什么也没有添置

12.你关于自身健康关爱,符合你的情况的有 ( )

A定期体检 B大病才看医生 C小病买点药就行了 D花费较多钱的病不治

13.你现在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 )

A身体健康 B经济收入 C文化素质 D业余生活 E其它

14.你每天有多余的业余时间吗 ( )

A有 B没有

15.你的业余时间有多长/小时 ( )

A 5 B 4 C 3 D 2 E 1 F不定 G 没有

16.你每天业余生活一般会从事什么活动 ( )

A看电视 B上网 C逛街 D休息 E学习F打牌 G其它 H没有

17.你是否有外出旅游 ( )

A经常有 B偶尔有 C 很少 D几乎没有 E完全没有

18.你家附近有没有什么可以供业余时间活动的场所 ( )

A有 B没有

19.你对你的业余生活是否感到满意 ( )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满意 D不满意 E比较不满意 F很不满意

20.如果给你现在的生活打分你会打多少分 ( )

A 100 B 95 C 85 D 80 E 75 F 60 G 60以下

第17篇:外出务工人员学籍管理函

外出务工人员学籍管理函

兹有我市乡学校学生,年月日出生,随在贵地务工的父母生活。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请予就读方便并共同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工作。

转出学校(公章)教育局(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第18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法律宣传材料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法律宣传材料

各位外出务工人员:

你们好!

今天借这个机会向你们宣传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提高法律意识,增强自我维权的能力,在外务工时能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有哪些义务?

(1)、建立职工名册的义务。《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职工名册是记录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名录,内容应包括劳动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住址、文化程度、学历、职业技能等基本情况,劳动合同订立、续订、变更、终止情况等。建立职工名称,有利于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合同的情况。

(2)、告知义务。为了保证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知情权的体现,也是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在劳动关系的运行中,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信息是不对称的。在信息量上,用人单位要优于劳动者,如工作条件、职业危害、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工资分配状况、发展前景等,如用人单位不如实介绍,劳动者一般很难获得,从而难以作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判断。因此,法律赋予劳动者知情权,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

者告知有关情况。用人单位不依法履行告知义务,有可能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承担无效的法律后果。另外,《劳动合同法》也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第19篇:马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

石林彝族自治县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

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规定,结合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重要意义

第二条把外出务工人员的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吸收到党内来,对于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党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是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在通过外出务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成为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培养农村后备人才的需要。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使优秀农民工成为党员、使优秀农民工党员成为村干部,能够拓宽党组织选人用人渠道,解决部分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有利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三)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需要。吸收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便于党组织加强对外出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外出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提升整体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外出人员在劳务输出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章具体要求

第三条区分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为发展党员创造条件。

外出人员相对集中,外出正式党员3人以上,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以同乡会或有经济实力的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为依托建立党组织,由该党组织负责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党员工作。

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用工单位建有党组织的,由外出务工人员向流出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党组织牵头操作入党的相关程序,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向其寄送《关于协助抓好外出务工人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用工单位未建立党组织或零散外出的务工人员,由流出地党组织参照流动党员管理方式进行教育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流出地党组织要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向他们发放“发展党员联合推荐表”,实现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实行发展苗子“联推”,积极分子“联育”,政审考察“联动”的办法,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第四条公安、劳动就业等部门要协助基层党组织摸清外出务工人员的详细情况和最新动态,掌握务工处所、从事工种、文化程度、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台账。按照掌握的底数情况,制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计划,将能人、技工、模范公民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坚持发展标准,按照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型、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发展要求,在流动人员中找有文化、有闯劲的年轻能人,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确保发展的党员年龄、学历、性别、民族等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目标。

第五条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要坚持“团结统

一、接力持续”原则,流出地党组织的培养过程对流入地党组织的培养继续有效,体现持续性,不能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形成“壁垒”或“割据”,出现“两不管”的“真空”地带。

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期间,劳务输出单位、用工单位、流出地党组织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落实培养措施。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等关键环节,有关党组织要协商沟通,统一标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接转制度,有关党组织之间要相互承认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对用工单位发生变化或回原籍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转接档案,使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掌握有关情况,跟上教育培养,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第六条原则上,申请入党的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到县外、地点相对固定、表现突出且满一年以上者,才能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人员被确定

为入党积极分子后,要按照“由哪个党组织发展就以哪个党组织为主”的原则进行教育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端正入党动机。

由流出地党组织发展入党的,按照“一方牵头、两地培养”的要求进行。在确认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流出地党组织要发函征求流入地党组织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则应暂不列为积极分子;在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期间,流出地党组织除要明确两名责任心强的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联系人,要求务工人员定期汇报思想工作外,流出地党组织还要向流入地党组织寄送《关于协助抓好外出务工人员XXX入党工作的函》,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受委托党组织要认真做好如下工作:

(一)确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经常同他们谈心,随时帮助他们进步。

(二)经常组织他们听党课,对他们进行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并吸收他们参加一些党内活动。

(三)给他们分配一定任务,有意识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上,加强锻炼,要求他们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

(四)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劳动技能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等,每季度填写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努力方向。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并存入《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第七条在外出人员中发展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在健全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失误追究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建立“多点考察”、“两地公示”制度,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一)“多点考察”,对确定的发展对象,既要到用工单位进行全面考察,又要到流出地党组织了解情况、征求意见;既考察工作圈,又考察生活圈和社交圈;既考察8小时工作内,又考察8小时工作外。

(二)“两地公示”,即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分别在用工单位、流出地进行公示,接受两地党员群众的监督,在吸收预备党员时,综合发展对象在外表现情况,党的知识测试成绩,培养人鉴定等多方面情况全面考察把关。

第八条落实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要及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实践锻炼,进行教

育和考察。要经常听取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预备期满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转正手续。

第九条外出人员流动频繁,活动区域广,接触社会面广,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本着审慎原则,严把 “四道关口”,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一)严把入党动机关。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党组织派员与其谈心,了解其入党动机,思想状况,生产经营等情况并记载培养考察情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在预审和审批阶段,党委、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入党介绍人的情况介绍,严格按党员标准考察发展对象。

(二)严把现实表现关。外出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是发展中把握的重点。要采取“一看二访三谈”的办法,一看:即看所在组织的鉴定,特别是公安机关、工商、税务部门、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看他们经营档案,看有无偷漏税和违法行为;二访:即访问所在地党组织和执法执纪机关,了解他们在当地的表现;三谈:即与外出人员一起打工的同事或经商的员工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为人,通过全方位了解,为发展对象真实定位。

(三)严把品行作风关。凡作为发展对象的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原则上务工经历要达一年以上,对发展对象要严把品行作风关,做到“组织满意、单位认可、群众公认”,塑造外出务工人员队伍良好的形象。一是联系培养人要为发展对象进行“品行鉴定”,培养人要在发展对象思想汇报材料上如实鉴定包括道德、品行、作风等在内的意见,达到“组织满意”;二是委托务工所在单位定期出示发展对象工作期间的品行鉴定材料,突出“单位认可”;三是建立群众测评机制,体现“群众公认”,条件许可的委托用工单位组织群众对发展对象的品行作风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反馈流出地党组织;条件不许可的利用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机会组织外出人员和当地群众对发展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

(四)严把党员大会表决关。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虽然表现不错,对家乡的工作支持大,但还是应该严格按要求开好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和支部大多数人的意见,表决时要求实行无记名投票,确保表决真实有效。

第十条各基层组织要把培养、吸收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工作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健全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针对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宜发展,发展无用,难以发展等认识误区,

通过会议、督查等形式,提高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发展党员工作氛围。

第十一条坚持发展党员的 “十六字”方针和“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严格程序,严格标准,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绝不能降低标准,盲目发展。

第十二条相互促进、合力发展,注重配套联动。

(一)要与推动日常发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建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的档案,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预审制、资格审查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建立流动党组织等做法,加强外出党员的管理。

(二)要与党团共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

(三)要与推动劳务输出结合起来。既要抓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又要积极主动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做到互相促进。

(四)要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已经积累一定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中共马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20篇:对外出务工人员活动总结

加强对外出 (来)务工人员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外出(来)务工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外出(来)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意识,司法局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如下。

一、成立普法小分队深入开展法律进工地活动

成立了由公证、援助律师、普法宣传等30余名普法专干组成的普法小分队,组织开展“法律进工地”宣传咨询活动。先在厂矿、企业、车站、职业介绍所和农民工聚集地建立固定宣传窗口,通过电子屏幕、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二、拓展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渠道

一是深入厂矿、企业进行农民工维权的法律知识宣传,并通过电视播放农民工喜欢的法制文艺节目这一方法,潜移默化的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农民工的法律素质;二是抓住农民工在农忙时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入村入户,开展义务送法律书籍活动。针对农民工法律知识迫切需求,我们编印了《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问答》和《xx市农民工法律援助》,配以农民工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法律书籍,目前共计赠送法律书籍15000余册,深受农民工欢迎和喜爱。

三、多部门联合,加强重点区域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年初以来,我们联合联合住建局、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门,

1 深入xx城建设工地、中心城区新区等农民工集中地,近距离为农民工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目前已深入工地开展咨询活动11次,向农民工赠送法律书籍15000余册,解答法律咨询11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5余人次,受教育人数20000余人。

统计数字:目前已深入工地开展咨询活动20余次,向农民工赠送法律书籍15000余册,解答法律咨询11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20000余人。

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
《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