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16 08:36:13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关于小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日新月异,公路、马路、步行街的建设四通八达,汽车也逐渐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对群众安全意识的一个考验。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学校里做了一次关于小学生出行方式的调查。

学生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1、学校前后门街道狭窄,车辆多,缺乏交通管制,学生出门拥挤,安全隐患大。

2、学校大门附近,各种商铺、摆摊设点的多,学生、车辆穿梭往来,很不安全。

3、少数家长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只考虑自身工作繁忙,不考虑孩子自己安全问题。从而无人接送,让其自己回家。

5、接送学生的车辆不规范,多而杂,有自行车、有电动车、有汽车,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情况不得而知,超载现象也时有发生。

6、学生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防范能力弱。

推荐第2篇: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报告定稿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关于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校:平谷电大

年 级:12春行管专 学 号:1211001405515

名:李建

指导教师:李勇

关于北京市平谷区居民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发生改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5%,其中,40%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城镇。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发生分解,家庭规模普遍缩小。加之子女在外面工作老人,子女养老能力有限的老人(孩子残疾和弱智),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不结婚和结婚不育),残疾老人的比例在不段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保障作用,改变了传统大家庭相互辅助和相互依存的结构关系。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此急需建立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调查者拟通过对平谷区城区部分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以准确把握平谷区城镇居民对目前养老方式的认可度。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内容和方式

1、调查时间:2011.2.1

2、调查地点:北京市平谷区城区

3、调查对象:北京市平谷区城区部分城镇居民

4、调查内容:平谷区城区部分群众对当地城镇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

5、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我的考虑是,问卷调查方式优点明显,节约人力成本、数据统计准确性,具有较强的保密性,能掌握调查对象自然最真实的想法。

三、调查的过程

2011年2月1日,本人在北京市平谷区城区进行开展了调查问卷。我在平谷区城区人口比较密集的国泰商场共发出调查问卷107份,回收107份,其中有效问卷107份。涉及调查的人员中,年龄在28岁以下的青年人为30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8%, 年龄在29-59岁的中年人为12人,调查对象总数的11%,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6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61%。(如图一)

(图一)

四、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对象对当前养老方式满意度认同程度(如图二)

100.00%50.00%中年人0.00%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老年人青年人

(图二)

由图

(二)所得的数据可以看出,超过84%的青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92%的中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85%的老年人对当前社会养老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不平衡。在调查的对象中,有大约15%左右的人员还没有购买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依靠养儿防老的传统保险方式。主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法定的基本养老保制度,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城镇区、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执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劳动者基本上还没有实行法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和集体企业中的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工,以及区县以下集体与私营企业、新产生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劳动者,至今没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办法。

青年人11%老年人61%中年人28%2.社会养老保险投入较低。在这次调查中,有50%的人养老保险投入不过2000元,45%的对象养老保险投入在2000元以上,还有5%左右的人根本是零投入。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待遇,受统包统配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无论企业经济效益好坏,收人多少,均实行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这种待遇结构与活跃的市场经济极不适应,一方面不利于控制待遇水平,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城镇居民的积极性。

3.养老保险意识淡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浓厚,家庭式养老目前仍然占据社会的主流。因此,在受调查对象中,有超过5%左右的人没有养老保险相关计划,甚至是零投入,极个别的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内容,还有的低收入群体,虽然想购买养老保险,但是经济基础薄弱73.8%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更重视为低收入者提供养老保障。

六、对策与建议

1.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招用人员和劳动者自主择业都通过市场进行选择。这种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劳动力管理方式,可以使各类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合理地流动。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类职工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城镇所有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2.要多方筹集养老保险资金。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宜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要制定出财政牵头,社会投入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缴费方式,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

3.加强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养老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在现代社会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完全胜任人口老年化的压力,而机构养老也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养老模式成为当前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小结

对于此次调查,虽然调查范围有局限性,但是对我自己而言是感受颇深。首先,我初步了解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思想,自己在社会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进程中都在无形的用运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而加深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的老人养老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还需要各级各继续指导、选喜欢,我觉得自己真正以主人翁的地位来发现问题,并绞尽脑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在我应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培养道德品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微薄之力。

推荐第3篇:青岛居民出行调查

青岛2011居民出行调查

每天在路上超过半小时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范围为市内七区的城市常住人口,采用均匀抽样方法,采取家访入户调查方式,被调查户约3.7万户,调查人数约11万人,平均抽样率达3%。主要分析结论如下:

家庭小汽车拥有率:被调查家庭的小汽车拥有率达到20%,而2002年(第一次调查时间)家庭小汽车拥有率只有4.1%,年均增长率25.4%。同时,约10%的被调查户有购车意愿,家庭小汽车拥有率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总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包括6岁以下儿童)的平均出行次数为2.13次/日,比2002年的1.98次/日提高了0.15次/日;常住人口一日出行总量为778.2万次/日,比2002年的538万人次增加了44.6%。

出行方式结构:2010年,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达28.4%,出行分担率上升了17.8个百分点,小汽车出行分担率过快增长。同时,摩托车和自行车出行比重呈下降趋势。

出行时间分布:居民出行的早高峰时段为7:00-8:30,早高峰时段出行量占全天的27.8%;晚高峰时段为17:00-18:00,晚高峰时段出行量占全天的20.2%,中午小高峰不明显。7:00-19:00的12小时全方式出行量占全天的87.5%。从几种市民主要出行方式时间分布来看,市民乘坐公交、开车的高峰时段一般都重合在一起。

出行时耗中心城区居民出行平均时耗为31.8分钟,较2002年的25.5分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城市空间范围扩大和交通拥堵加剧。

在青外地人半数是“省内”

根据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本次调查采取分层的随机抽样调查,以把握典型、掌握特性为目的,共调查流动人口5000余人次,主要调查地点为机场、火车站和汽车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流动人口出行特征如下:

来源地分布:流动人口来源以省内为主,占54.8%,其中来自青岛郊市(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的占20.6%,本省其它地区的占34.2%;来自外省市及其他地区的占45.2%。

来青目的:流动人口来青岛的目的以旅游娱乐为主,占24.3%,务工、公务、探亲访友出行目的分别占19.2%、15.9%、15.1%。

驻青时间:流动人口在青岛逗留时间主要集中在1周以内,占总量的56.8%,其次是只在青逗留1天的,占20.6%。

多路口高峰时车流量饱和

调查选取中心城区13个主要道路交叉口,分车种、分方向观测12小时(7:00-19:00)的车流情况。调查交叉口都是各个区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交叉口,能够反映各区域主要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市南沿海一线、李沧中心区等人口、岗位密集区的道路交叉口饱和度普遍较高,多个路口高峰时段达到或接近饱和。同一交叉口的不同进口道以及相同进口道的不同流向之间高峰小时的交通饱和度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存在一定的“短板效应”。

台东站一天8.7万人上下车

公交跟车客流调查动用1000多名学生对中心城区188条公交线路进行16小时 (6:00-22:00)的跟车客流调查。主要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截至2010年6月,青岛市中心城区拥有各类公交营运车辆4348辆,折合标准车5184标台。常住人口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为14.2标台/万人,较2001年的13.8标台/万人略有增加。截至2010年6月,青岛市中心城区共有公交线路188条,线路总长3558.6公里。

东西向最大公交客流走廊为莱阳路-文登路-香港路,最大断面客流达到6.8万人次,南北向最大公交客流走廊为威海路-人民路-四流路,最大断面客流达到5万人次。黄岛区客流呈“U”形,主要分布在嘉陵江路、江山路和黄河路。

公交站点日集散量在2万人次以上的有12个,其中台东站日客流集散量最大,达

8.7万人次。

目前,青岛市市内中心城区共有出租车营运企业31家,车辆保有量9241辆。出租车常住人口万人拥有量为25.3辆。2009年出租车载客里程74244万公里,载客次数13534万车次。

不少道路车流量翻倍

选定山东路-重庆路、李村河-张村河、唐山路、洪江河、齐长城路5条核查线,分时段观测与核查线相交的53个道路断面16小时(6:00至22:00)的流量情况。

通过山东路—重庆路核查线上各条道路断面观测得出的车流量数据来看,2002年,宁夏路(观测断面为山东路相交处)上在16个小时内的车流量7万多辆次,而到2010年接

近14万辆车,东西快速路的通车和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成了宁夏路上车流量翻倍的主要原因。2002年,香港路(观测面为与山东路相交处)车流量为16小时内5.8万辆车,到了2010年约6.2万辆次,虽然增加不是太大,主要是因为目前的车流量已经超过了香港路当初的设计通行能力,所以上下班高峰时拥堵严重。

通过观测,鞍山路上的车辆增加也很快,2002年16小时内鞍山路(观测面与山东路交叉处)车流量约3.5万辆次,到了2010年超过7万辆次。

海尔路的车辆增加迅速,2002年16小时内海尔路(张村河观测面)车流量约4.2万辆次,到2010年增加到8.1万辆次。黑龙江路(张村河上观测面)2002年16小时内车流量3.8万辆次,到2010年增加到6.1万辆次。

青银高速(张村河上观测面)车辆更是增加迅猛。2002年16小时内车流量0.7万辆次,2010年增加到4万辆次。

道路上车辆各断面出行方式构成最高的是小客车,平均达65%,市内四区的出租车构成比例相对较高,达15.6%。

一天21万辆车出入青岛

选定13个青岛市中心城区主要对外出入口,分方向、分车种观测各出入口16小时(6:00-22:00)的车流情况。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日全天出入青岛市境的机动车总量约为21万辆。出入青岛市境的车流中客车比重最高,占60.02%,较2002年提高17.7% ;货 车 比 重 为25.61%,较2002年下降10.7%。出入市境车辆(不包括摩托车)中,本地车辆占78.6%,外地车辆 (包括市域5个郊市)占21.4%。

从车流时间分布看,早高峰时间为9:00-10:00,晚高峰时间为17:00-18:00。总体来看,16小时流量分布相对均衡,入境与出境在时间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4000人次采集100万条信息

本次调查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客流吸引点调查、核查线调查、主要路口调查、出入境调查、公交跟车客流调查、车速及延误调查等8个大项,涉及30余个政府部门,共有调查技术人员50余人、调查人员约4000人次参与了调查活动,共调查了

3.7万户居民、约11万人,道路交通流量观测点100余处,获得近100万条数据信息。调查成果翔实地反映了青岛市城市交通发展的各项特征及供需变化情况,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为全面、系统地了解青岛市的交通现状、了解市民的出行需求和

特征,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科学制定全市交通发展规划,确保青岛“十二五”计划各项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任务的顺利实现,经市政府批准,开展本次交通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6种调查方式。一是抽样家访调查方式,调查员对抽到的家庭户(集体户)各成员在调查日24小时内发生的出行进行调查。二是对抽到的流动人口在调查日24小时内发生的出行进行调查。三是观测选定的核查线相交道路断面的车流量。四是配备调查人员在市境出入口道路对所有的进、出口处作全样的分车种的车辆数观测。五是派调查员坐在抽样的公交车上,记录每一车站的上下车人数量,调查时段为从第一班车开始到最后一班车结束。六是在城区主要道路上,派调查员登车,记录车速和延误情况。

【调查意义】

服务规划建设

2010年开始实施的第二次交通出行调查,是市政府确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旨在把握新时期的青岛市城市交通特征,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十二五”期间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调查涉及面广、推动力度大、取得成果丰富,是青岛市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出行调查,调查所得的数据对青岛的各项基础规划和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招并举破解交通困局

本次调查还为车多路堵等困局提出具体建议。调查首先建议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力度,重点推进轨道交通M3线的建设,确保首期工程2014年底通车运营,加快推进轨道交通M2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力争早日开工。

切实保障公交优先

建议市政府切实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以快捷、方便、优质的公交服务应对小汽车的强势挑战。坚定不移地执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做到大容量公交设施优先建设、用地配置优先、公交路权优先、政策支持优先和科技投入优先。实现七区公交统筹发展,完成线路班车公交化改造,全面实现主城区与城阳及高新区间的公交联系,实现主城区与黄岛区的公交对接。利用城市边缘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高等级公路,开辟基于快速道路系统的快速公交线路。整合既有普通公交专用道,在主要客流走廊上开辟新的公交专用道。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车辆更新。结合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建设一批换乘枢纽,促进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有机衔接。

编制快速路路网

建议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推进云南路和四川路隧道、快速路三期工程、新疆路高架工程、海湾大桥连接线等工程的建设,确保与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同步通车。加快重庆路快速路的研究和建设,增加城市南北向对外通道能力。继续完善前湾港疏港快速路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和建设董家口港的疏港交通系统。

促进停车场的投资建设

建议政府配合停车场建设实施税费减免,提供贷款等政策优惠措施,促进停车场的投资建设。

推荐第4篇:居民出行交通问卷调查方案

居民出行交通问卷调查方案

居民出行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当前全市交通建设、运行和发展现状,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拟对现状交通特征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经营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定量分析基础。

居民出行调查一般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即“户特征”、“意向性问题”、“个人特征”和“出行特征”。其中“户特征”包括住房类型、车辆拥有情况等被调查户的基本特征:“意向性问题”包括被调查者以上下班或上下学最经常使用的交通方式以及对交通的总体评价、道路公交等方面应改善的主要问题。“个人特征”则包括被调查户所有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上班(学)地址等内容:“出行特征”包括被调查人调查前一工作日(“昨天”)凌晨5点到次日(“今天”)凌晨5点的24小时内每一次出行,如出行的起止点、出行目的,使用的交通方式以及所用的行程时间等。

1.请问您有没有试过冲红灯?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2.请问您过马路是不是走斑马线?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3.请问您有没有试过逆向行驶?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4.请问您有没有试过骑自行车搭人?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5.请问您知不知道有流动电子警察,及其作用?

A.知道B.不知道

6.请问您有没有试过超载?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7.请问您有没有试过酒后驾驶?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8.请问您有没有试过超速驾驶?

A.经常B .有时C 从来没有

9.请问您驾驶机动车是否有驾驶证的吗?

A.有B .没有

10.请问您有没有目睹过交通事故的发生?

A .有B .没有

11.请问您有没有经历过交通事故?

A .有B .没有

12.请问您觉得交通事故是否全都是无可避免的?

A.全都是B.部分是C.全部都不是

14.请您对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个方案?

答:

推荐第5篇: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北京市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现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开展了居民养老方式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增大,老龄化的弊端就开始暴露,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从目前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现状及老人所存在的需求入手,对北京市房山地区居民养老方式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合问卷法与访谈法从对居民养老的了解程度、日常生活照料状况、医疗卫生需求与精神慰藉四大方面进行了困境分析,并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从政府、社区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北京市社区居民养老方式的几点建议。使养老问题得到更完善的改进。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时间

本人于2011年2月6日至3月7日,历时一个月,进行相关调查。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市房山区。房山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地带,北邻门头沟,南与河北省涿洲市接壤,东部和东北部同大兴县、丰台区毗连,西邻河北省涞水县。位于东经115°25\'\'~116°15\'\',北纬39°30\'\'~39°55\'\'。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山区,东南部为平原,以100米等高线为界,山区面积132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5.7%,平原面积691.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4.3%。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这次居民养老方式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房山区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房山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据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北京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已经达到226万,占总人口的18.2%,城市老龄化及北京市养老设施问题也日显突出。

(一)调查现状

对选择养老方式的了解,在调查的房山区老年人群体中,在居住情况方面,家中老人现在住敬老院和依托社区养老的比例很小,两者相加也仅占参与调查者的1.2%,中国老人养老还是更多的依靠家庭。而在期望的养老方式选择上,53%参与调研者希望能够依托社会机构居家养老,入住养老机构和自聘保姆养老的分别占了24.6%和22.4%。从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房山区绝对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问题首选的是社会保险制度。在城市,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方式即依靠子女养老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冲击。

(二)服务需求

我们将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要求分为精神赡养和日常生活照料。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查显示,在房山区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居住在家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因为家庭是其成员享受亲情、实现感情寄托的地方,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2.日常生活照料需求 我们询问了房山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困难,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30%的人认为吃饭是个问题,70%的人认为吃饭不成问题。目前自己做饭的占总数的80%,由子女、钟点工、全职保姆做饭的分别占10%、2%、2%,到社区助餐点、与他人搭伙、叫快餐或去饭店吃饭的分别占0.63%、0.33%、0.11%,其它方式占0.81%。由此可见,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饭的占绝大多数,这与68.5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情况相符合。从中可以看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身边的情况比较多,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在这次房山区的调查的对象中,了解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哪些,其中问及是否了解日托,有33.2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日托所,66.7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日托所也不熟悉。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日托所的介绍后,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9%人会考虑去日托所,这说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日托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样,白天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就餐,日托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低于养老机构,对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

理。由于日托所对于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所以对于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为年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养老机构。

四、满足市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二)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管我市已连续几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因此,要继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四)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五)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市和各区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

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五、小结

随着北京市人口日趋老龄化、高龄化,老年人养老问题是我国必须马上就应当解决的问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势在必行,但它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老人共同参与和努力。目前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因此我们要更加努力“摸石头过河”,循序渐进,大胆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老年人的养老工作稳步推向深入,使老年人经济、安心、舒心的享受晚年生活。

推荐第6篇: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5级学生暑假社会实

践调研报告

关于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调查

系 别:工商管理系 专 业:会计学 姓 名:许泳博 学 号:02150125 班 级:39 完 成 日 期:2016年9月19日

摘要:大多数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是以希望自己和家人朋友能生活的幸福为基础的。每个人对能使自己感到幸福的条件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迅速发展,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可以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生活幸福感受程度有所提升,但是并不是经济持续发展就可以真正满足居民对幸福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居民在某些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居民生活的幸福状况,了解造成幸福感较低的因素,经过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对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有所助益,使社会居民能够切实感受到社会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幸福。

关键词:幸福感 社会保障 主观感情 精神文明

一.调查情况简介 1.调查对象 普通社会居民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网络调查

3.调查时间

2016年9月1日—9月10日 4.调查结果

从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今社会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感到一般或是比较幸福的人数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而感到非常幸福和不幸福的人都是较少数的。对家庭状况以及工作或是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调查得到的结果和对幸福程度调查的结果是类似的。在对幸福生活影响元素的选择中,家庭、事业、健康、财富以及主观性格是被选择几率较大的几项。通过对社会方面影响幸福程度的调查中,我发现发展中的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做得不够令人满意,而严峻的社会生存现状在社保不完善的情况下凸显出对居民生活幸福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主要是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工作问题和生存环境。

以下是部分问题的结果:

1.您觉得您现在幸福吗?

非常幸福·······················································3% 比较幸福·······················································48% 一般···························································35% 比较不幸福·····················································7% 不幸福·························································7%

2.您对您的家庭生活:

非常满意·······················································7% 比较满意·······················································57%

一般···························································10% 比较不满意·····················································16% 不满意·························································10%

3.您对您现在工作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3% 比较满意·······················································40% 一般···························································37% 比较不满意·····················································11% 不满意·························································9%

4.您的身体健康状况:

非常好·························································27% 比较好·························································52% 一般···························································17% 比较差·························································3% 非常差·························································1%

5.您觉得您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多选)

财富与物质·····················································65% 名誉与地位·····················································8% 健康与长寿·····················································78% 自由的生活·····················································56% 美满的家庭·····················································92% 成功的事业·····················································76% 杰出的子女·····················································23% 良师益友·······················································65% 乐观的性格·····················································62% 相比之下的优越感···············································4%

6.您觉得你的幸福感水平和以前相比:

下降了·························································34% 没有变化·······················································32% 提高了·························································34%

7.你觉得你的生活状况和以前相比:

下降了·························································11% 没有变化·······················································28% 提高了·························································61%

8.您认为你所在城市的治安状况:

非常不好·······················································3% 不太好·························································28% 一般···························································64% 非常好·························································5%

9.您认为当前分配政策是否公平?

不公平·······················································70% 公平·························································30%

10.您认为教育机会是否公平:

不公平·······················································86% 公平·························································14%

11.您对居住地的环境感到:

满意·························································39% 一般·························································43% 不满意·······················································18%

12.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

非常满意·····················································0% 满意·························································3% 一般·························································70% 不满意·······················································18% 不清楚·······················································9%

13.您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

社会公平(主要是教育机会及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指医疗) 安全问题(社会治安和食品安全)

14.您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很赞同······················································40% 一般························································43% 不赞同······················································7% 不清楚······················································6%

15.您认为物价水平怎样:

非常高······················································15% 比较高······················································44% 还可以······················································25% 比较低······················································12% 非常低······················································3%

16.城市绿化、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文化场馆建设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38% 满意························································48% 一般························································11% 不满意······················································2% 非常不满意··················································1%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以及上网浏览相关资料可以看出,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在实践领域中,其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因此,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幸福感是十分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调查量化幸福,从而有助于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上居民大部分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幸福,但是这其中感到十分幸福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这说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然而感到不幸福的人也是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直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改善,尽量使每个社会居民感到幸福。基于对相应问题的提问,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事业、健康、财富以及主观性格。通过对家庭生活以及工作或是学习的满意程度调查,我发现这和幸福的感知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从而可以说明家庭和事业是影响人们幸福感高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社会环境方面,大部分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建设是比较满意的。这说明近几年来,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居民对城市治安方面不是很满意。通过报章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我们可以轻易地了解到抢劫、偷盗这些案件是无法禁止,现今有大宗诈骗案件都是团伙作案甚至有重大案件不时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或是降低案件

发生率。

除了以上的问题,我还调查了人们对社会保障问题这一现下热点问题的看法。我们的社会生存现状并不是很能让人乐观。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可是工作却越来越难找;高校连年扩招,学生是否能达到教育的目标;大城市堵车问题严重,中小城市也开始显现这方面的问题;连续曝出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等等。但是我们国家毕竟处于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不会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使国家体制政策更好造福于人民,使更多的人感到生活幸福美满,这是这次调查我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除了社会种种问题影响居民幸福感之外,个人心态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现象,某个人的生活条件在外人看来已经是十分不错,可是其仍然感到不幸福。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可能有: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缺乏信念或是目标,没有奉献精神,对生活不知足,过于焦虑等等。当然并不是幸福的人能够事事如意,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怎么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知也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三、可行的解决方法 1.社会方面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毕

竟民生问题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现今人们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所以社会保障不到位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增强人们的幸福感知在社会方面我们的可以做的就是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我们也都很清楚,加强社会保障力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这需要我们国家财政做出强力支撑,也就是需要保证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其次,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要尽量做到公平、监察、宣扬这几个方面。公平是指对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我所做的调查是在我们河南省,而河南省教育力量薄弱是众所周知的。河南的学生要比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学生多付出多倍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同的回报。所以要增加幸福感,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不可少的,这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还影响到学子的家人们。监察就是要政府部门要切实行使好自己

的职责。例如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药品的检测。近几年,大型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三鹿集团、双汇食品、修正药业等等。民以食为天,良药利于病,如果连这两样安全都无法保证,让民众何来幸福感。除此之外,还有物价的监管等等。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物价的极度变化,这对富有阶层也许不算什么,可是我国大部分的民众是工人阶级或是农民阶级,生活本不富裕,越来越贵的物价使得生活必要支出越来越高,从而减少了在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宣扬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否认的是,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情,个人心态和认知是十分重要

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使国民素质和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国家的形象,还对国家各种秩序有益。例如人们排斥不劳而获、相互真诚相待等等,就可以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医疗保障更好的实行。而民族自豪感提升可以使人民更加热爱国家,愿意付出和奉献,从其中感到幸福感的同时还可以利于国家的发展。

2.个人方面

基于幸福感是是主观感情,单单社会方面进行改善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自身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该学会知足和感恩。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生命中如果只是奔波,没有驻足于美好的风景,再好的生活条件只是徒劳。所谓知足者常乐,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不能只看

到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不能总是攀比。也要学会感恩于现有的生活,我们脚下的热土是无数革命先驱用鲜血换来的,现今的和平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其次,我们要有一个信念。如果只是要追求财富物质,那不能称之为信念。我们的信念应该够“大”,够“远”。我们的信念中应该有着奉献,这样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一缕清香给你带来幸福的感受。

四、总结

幸福感体现的是民众一般的心理体验,它必然受到长期的和短期的、宏观的和微观的、主体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考察幸福感是力求通过其来考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而调整政策取向,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水平也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就更加突出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感作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必要补充。幸福指数作为幸福感的量化指标,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化、夸大化、片面化,认为其有绝对性,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

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和创建者的我们,更加应该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增强自己的精神文明素养,积极投入建设美好未来的队伍中,善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精力,让我们国家永远立于最强民族之林,人民安康而幸福。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完成。

推荐第7篇: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关于**市**区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

学号:*************姓名:***

时间2012.2.10—2012.2.17

地点:******************************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一.首先由我们派发法律意识传单 内容如下: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没有全社会统一的法律意识。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支配作用。各阶级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各阶层、各集团乃至个人所处的具体地

位不同及其他原因,其法律意识也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点上都服从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带湖路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后进屋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辩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信州区五中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

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儿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指导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法律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指导下确立和制定的;司法人员在应用法律规范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对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他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然后我们进行法律意识的调查

问卷如下:

1.您是否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您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通过这次调查您觉得您有必要提高法律意识吗?您会怎么做?

基础的认识如下:

第一题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内容: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功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

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对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公民享有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依靠义务来创造,如果不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民能够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根据公民所尽的义务确定;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根据它所享有的权利确定的。

(3)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地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4)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第二题

1、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法律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这样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坚不可崔的思想行为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则方,欲圆则圆的良好的规范效果。

3、法律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4、法律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质量,普法质量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在立法上,必须在明确是非的法律界线的界定上,一定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能在合法与非法的行为界线的划分上出现一些莫凌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更不能在对违法处罚的裁量上有幅度的现象出现。像现今的法律中经常出现的这样的条款“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对于这些现象应是立法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普法上,对于每一部法律都要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只有知法才能使法律的明示作用,法律的预防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立法是知法的前提。在执法上,对于任何一部法律,不管它制定的多么明确、严密和严厉,普法工作做得多么的广泛而深入人心,如果出现执法不严,对违法者惩处不利(不及时不严厉),再严厉的法律也会成为了一纸空文的,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

三.总结分析报告

居民们都踊跃答题,争先恐后的表明自己的关于法律意识的看法。许多不会写字的老人都进行口述由我们代笔,都纷纷的表明了自己对法律的看法。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居民都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弥补了对法律知识方面的空白。每天活动结束他们都还愿意再多了解一些,都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区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我区居民虽对婚姻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宪法、合同法、诉讼法、选举法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的了解相对较少。如在问卷调查中,各人员对有关公民选举权的资格、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监护责任、赠与合同等问题的选择中,选择正确的比率普遍较低。此外,部分居民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整体法律意识仍有待于加强。有些居民即使认识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了,但对通过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民告官”的案件中,有些居民认为“官官相护”,不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村(居)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于加强我区村(居)干部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他们真心实意带领和帮助群众奔康致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支持。但是,还有一些村(居)干部仍保留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工作方式,搞家长式管理;或者民主作风和法制观念不强,乱作为或不作为;还有个别村(居)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虚报基塘整治面积骗取专项资金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理社区工作的进程。

法制观念不够强的原因分析(1)落后的历史传统禁锢。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封建统治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制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广大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彻底地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没有从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中真正地解放出来。(2)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否认,我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还有待于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比较贫乏。而教育的落后使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对法律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民主法治的思想无法通过知识这个渠道进入农民的头脑。农村地区的文化欠发达,同时给了那些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和封建思想以死灰复燃的条件,而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则往往被排除在农村的大门之外。

法律的社会作用指的就是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下做出的。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就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思想、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制裁,在社会效果上就表现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在社会生活中抑制自己的非法行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对于良好行为的倡导,在社会上的效果则表现为,让大众明白法律的价值取向,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法律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研究法律必须要把法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法律的运作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对法律的评价,这就是说,法律与社会的作用又是相互的。社会行为也会给法律提出各种要求,法律又必须适应社会。但法律也会保持自己应有的价值立场,倡导新的社会思潮。

最后,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法律规范,社会才得以安定,经济才得以发展,人民才得以生活。

推荐第8篇:居民生活环境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实验中学八年级七班

王重阳、吴越

一、时间:2010年2月5日星期五

二、地点:法院

三、调查人员:王重阳,吴越

四、调查过程:

1、法院生活环境:

我们顶着小雪,开始了调查,调查顺序是由南向北。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弊端。具体分以下这么几条:

① 乱写乱画现象:

在院里,我们首先发现了许多乱涂乱写乱画现象。从南面的新楼的墙上,我们就已经发现了许多“城市牛皮癣”。上面的内容有做广告的,也有办证的。既有贴小广告的,也有用笔乱刷的。这无疑大大影响了家属院的形象。而在古老的旧楼上,这种现象更比比皆是。既有办证的,也有贴广告的,又有小朋友乱画画的。居民楼竟然成为了“大众画板”。

②乱倒垃圾现象:

这种现象,是又一有损社区形象的弊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共发现垃圾池四处。虽然近年来设了许多垃圾池,供居民倒垃圾,但是,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为了图一时省事,将垃圾随便一扔,就扬长而去。甚至有的人,还将垃圾倒在他人家门口。导致难以清理。冬天,垃圾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夏天,气候炎热,垃圾恶臭无比,成为苍蝇蚊子的乐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与出行。 ③ 乱养宠物现象严重:

楼内有许多居民,不遵守规定,在居民楼内养宠物,宠物大声鸣叫,严重影响居民的作息,宠物还在楼内随地大小便,严重破坏卫生,也影响了美观。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

④ 乱停车现象严重:

在院内,我们时不时发现,一些居民的车,横七竖八的停在院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有的外来人员的车辆,也乱停在院内,

使人们出行不便增大。这也与看门人看守不严有着一定的关系。甚至有一次,院里的一家发生火灾,由于院内停车无秩序,导致消防车无法进入,使此人家中物品全部烧毁,损失极大,这与居民的乱停乱放有很大关系。后来院内杜绝乱停车,但是乱停乱放仍屡禁不止。

⑤院内外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沿街房,遭到噪声影响更为严重。院外为一条马路,路上人来车往,汽车鸣笛,人员喧哗,都影响到人们作息。院内的小孩,经常喧哗,在人们作息时间,影响休息。甚至在家属院内放鞭炮,为严重噪音污染。

⑥院内房屋大多十年以上,有的地方已出现破损,年久失修,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⑦此外,院内架设电线比较乱,有的电线交错架设,有的横七竖八,甚至绝缘层残缺不全。这些容易引起短路,甚至触电,很不安全。还有的电线已经断了,从空中垂下来,非常危险,对行人安全造成损害。而有关单位十几年来一直对此事置之不理,这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⑧排水状况较差。在雷雨天,有暴雨的情况下,积水很深,因为垃圾堵塞排水管道,积水很难排出。降低了人们出行的效率,尤其是汽车,容易熄火,给出行造成不便。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具体了解了法院的各种未解决的缺陷,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建立和谐昌邑,最主要的是环境。而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就需要人人共同努力。只有人人都尽一份力,我们的环境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昌邑更美好的明天。我相信,经过奋斗,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推荐第9篇:出行方式 改变 英语作文

Changes in the way of travel

As we can see from the above table, the ways of travel had changed a lot in the period from 1990 to 2003.The great changes imply that our citizens becomed more and more wealthy, and witne the procee of our country developing to an industrial country.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raveling modes listing in the chart.Form the statistics, it’s easy to tell that the plane had been widely uesed in our travel, which had rised to 25% in 2003 while it only shred 8% in 1990.It’s the same when it comes to traveling by car, this mode of travel had increased the most in the period that rising from 10% to 32%.

Contray to the above two means, the bike and train had shared le and le in this market.But beacuse of their cheap price and enviroment-friendly advantage, these modes sill attracted a lof people.What’s more, the train were always travellers’ firsr choice even in 2003 that 35% of travellers used it while 58% in 1990.

Since last week, our city have always been the foggy weather.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cut down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If no control measure came into effect, we all will die in the way of developing.Scanning the date above, we can find there were 24% traveller by bike in 1990.Enter 21 centuries, only 8% of traveller went trip by bike in 2003, let alone recent years, cars couldn’t be crowd any more.Even the secondary students drive the electro-bike, there is no hope for an improved invironment.

From the table, we can see the trend of the changes in our citizens’ travel.It is also widely agreed that we should travel in a environment-friendly way.As you can see, some things have been done.For example,there is a public bicycle plot before our school gate, but it’s expensive to apply for an IC card.And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that we can still do to change the current terribl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推荐第10篇:大学生十一出行调查报告

一、摘要

本次调查在互联网发起问卷,从出游意向,从参与调查者的年级,出游地点,旅游的方式,旅游花费以及所关心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此次调查的大部分为11级和12级的同学分别占到了41.03%和35.9%,13级和10级的较少分别为17.95%和

5.13%,他们获得旅游信息渠道主要是是通过身边朋友介绍,上网搜索,只有15.38%的人通过旅行社获取信息,而旅游的费用的范围中集中在200-300元左右,500元以上的很少,出行天数也维持在3天左右,只有12.38%。41.03%人喜欢好友结伴而行,选择自助游和亲朋接待分别为20.51%和23.08%,只有12.83%的人选择旅行社,66%的人在旅游过程中最关注服务要素是交通问题,其次是购物娱乐15.83,住宿餐饮17.56%;在出游意向的调查中,43.59 %的人喜欢自然风光,25.64%的人喜欢人文古迹28.21%的人喜欢大都市。

二、调查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旅游群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半数以上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在十一期间更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主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十一的出游计划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

三、调查目的

对大学生出游意向,旅游方式,出行时间,费用等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出游习惯,出游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以及所关心的问题,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建议,减少大学生出行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出行的安全意识,同时可以像有关部门和旅游市场提供相关数据,以便为大学生推出高性价比的旅游套餐,更好的服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也为了能使大学生有一个安全,放心的旅游软硬环境。

四、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出行费用;出行方式;地点的选择;景点得到类型,出行的时间,所选交通工具;获得旅游信息的渠道;所担心的问题以及出行的障碍等。

五、调查方式

在互联网上发布调查问卷,推广链接来邀请大学生回答问卷

六、报告总结

从参与调查的对象中来看男女比例接近1:1,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喜欢在十一期间离开校园外出游玩,从所在年级来看11级和12级的同学占到了将近80%,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10级的学生将要面临毕业和就业,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过多的放在外出游玩了,而13级的都是刚刚开学不久的新生,大多选择在十一期间回家。

关于出行地点和出行方式的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人选择与同学结伴而行因此出行地点的确定也相应的超过40%为同伴商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学生喜欢群体结伴而行,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一点有助于将来大学生就业后能够与同事合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自助游,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些人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精神,并且有主见,遇到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对于出游地点的类型,43.59%的人选择自然风光,这可能是由于大学校园多建筑于城市中,大学生在假期希望离开城市的喧嚣体验山水间的清新意境。

在出行障碍的题目中,选择资金问题和需要回家的人均超过50%,主要原因是大学生长期在异地求学,十一长假正好有时间回家陪陪父母,而且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而且多超过20岁,但由于诸多原因并无收入来源,还是依靠父母生活,因此在资金方面并不宽裕。也是正式由于这一原因,出行的时间大多在3天左右占90%,花费为300左右占80%,因此在

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大部分为一般火车公交车和大巴,极少的人选择高铁动车、飞机这类消费高的方式。

对旅游地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和朋友同学咨询,旅游期间你的住宿一般是到达之后自己找,这里建议提前预定,因为如果游客太多就可能导致旅店爆满到时遇到困难。

旅游途中最关注的服务要素中,住宿餐饮,交通工具和购物娱乐比重相当,可能由于大部分人选择独自或结伴而行的缘故,旅游中最关心些什么的问题中,选择交通是否便捷的有58.97%,选择景区拥挤程度的有35.9%,选择天气状况的有76.92%选择各类安全因素的有58.97%,选择出游价格上涨的有23.08%。在担心遇到什么中38.46的人选择景区过于拥挤,84.62的人选择被强迫购物,38.46%的人选择住宿餐饮价格上涨质量下降,79.49的人选择各种安全因素,87.18%的选择天气恶劣。

关于纪念品的类型主要是当地工艺品和具有人文价值的小商品,而且查过90%的人出行之后有疲惫感需要半天至一天的休整时间。

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但是,部分人安全意识较弱,主要体现为单独出行和不关心出行安全因素,而且大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属于非强势消费群体,因而对出行费用方面比较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对出行的舒适程度和购物娱乐要求并不高,而是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大学生很少通过旅行社出游,一方面是大学生喜欢自由自在的出行,不希望为导游限制;另一方面,业界认为大学生消费水平低,往往忽略大学生消费市场,制定的旅游套餐不适合大学生,而且价格较高被大学生放弃选择,产生恶性循环。建议业界深入了解现在大学生出行的的现状,推出一些专门为大学生制定的出行计划,虽然大学生个体消费较低,但但从整个大学生群体上看,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很大。

第11篇:自行车出行交通调查报告

自行车出行交通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通过对南京市北京西路与西康路交接的十字路口的自行车出行的调查,了解自行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城市居民生活出行方面的使用情况,针对在混合交通的情况下,对自行车的使用率及使用目的进行分析,提高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推动自行车成为城市中有效、快捷、健康、环保的交通和休闲活动工具。

2.调查内容:对南京市北京西路与西康路交接的十字路口的 自行车出行的调查。

(1)调查方法:路边询问,问卷调查

(2)调查时间:

(3)调查对象:骑自行车的人,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交警

3.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主要在十字路口的四个交点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对骑自行车的不同人群进行出行目的,对自行车的优点,有无私家车调查。调查分为8:00~10:00,10:00~11:30,14:00~四个时间段。

在表1(不同时间段的自行车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百分比)中, 8~10 时间段自行车使用率最高,达33.1%,可以看出早高峰时间段中很多城市居民采用自行车交通工具,这反映了自行车在保障城市居民上班,上学出行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缓解了早高峰的机动车拥堵,从侧面反映了混合交通中拥堵问题的严

重以及居民对这种复杂拥堵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总体来看,前3个调查时间段中的自行车出行量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太大,而15301630时间段中的自行车比例偏小,这主要是由于居民的出行目的时间决定,而这段时间也是车流量少的时间段。这反映了城市居民将自行车出行较多的用于本来存在的高峰时期,目的有一定的倾向性,可以说自行车高峰时段与机动车高峰时段重合。

在表2(自行车各种出行目的所占的百分比)中,“工作”出行占了很大的比例,达34.5%。由于我们主要在周末进行的调查,所以在出行目的中的“上学”,生活购物,探亲访友,休闲所占的比例很接近。在调查中,我觉得有一点比较失误的是出行目的中的“其他”所占的比例太高,这是我们在调查前期没有做好统一调查工作以及调查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沟通的结果,因此,调查出的“其他”主要包括接送小孩,回家这两种出行目的。由数据图表可以看出,自行车使用在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适用于短中距离的交通出行。在调查中,人们认为采取自行车出行的一大优点是方便,这使得自行车出行更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时间损失,使人们在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出行目的中更愿意选择自行车出行。

在表3(不同年龄阶段使用自行车出行所占百分比)中,使用自行车出行的20~30岁的城市居民占35.4%,30~50岁的城市居民占41.4%,而10~20岁以及5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分别占11.2%和12.0%。可以看出,城市居民中采用自行车出行的中年

和青年比重大,结合我们关于有无私家车的调查结果,有一部分中青年有私家车而选择了自行车出行,主要是避开机动车交通拥堵高峰期,他们为了节约时间而骑自行车。这反映了自行车在主要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使用自行车主要以休闲锻炼出行目的为主,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外在表现。不同年龄阶段城市居民的出行目的不同反映出自行车的作用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在不同时间段的出行目的分布饼状图中,8:00~10:00时间段的主要以“上班”为主,10~1130时间段每种出行目的所占百分比相当,14时间段主要以“上班”为主,1530~1630时间段每种出行目的所占百分比相当。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自行车出行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在使用自行车时,不仅考虑了自行车的方便,同时也考虑了自行车的环保等方面,这体现了城市居民对“低碳,绿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4.调查总结:

近些年,伴随我国城镇化、机动化水平快速提高,随之而来的诸如交通拥堵、能耗上升、出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发展“绿色,低碳”的自行车交通方式,成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骑自行车的人,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交警 的咨询

调查,我们了解了一些当前制约自行车出行的因素,比如:1城市交通向私人机动化方向转化趋势明显,造成了自行车使用量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不利作用。2机动车行驶和停放空间随意扩大,恶化了自行车的出行环境,使自行车的通行空间受到挤压,自行车停车设施和空间不足造成停自行车困难3自行车交通是居民最常采用的出行方式,但是没有受到理应的保护和重视。由于制约因素的复杂性,使得自行车出行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自行车诞生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以其不污染环境、不消耗石化能源、占用空间少、经济、方便等特点,成为全世界人们普遍使用的最简单、最实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从最初用于娱乐消遣,到邮差的工作出行工具,再到大众出行的交通方式,一样的交通工具,昨天和今天却代表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自行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回归和发展,它蕴含着现代人对健康、环保、节约和自然生活方式的追求。

第12篇:居民休闲娱乐活动方式调查

居民休闲娱乐活动方式调查 1.除去晚上睡觉时间,您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是:

A 工作劳动B 家事家务C个人护理D学习提高E个人社会交往F娱乐文化体育休闲活动

2.您的休闲方式:

A 体育锻炼B上网C 看电影D 读书看报E在娱乐场所,卡拉等F 逛街购物G户外活动逛公园H 与家人在家I 其他

3.除去工作、家务、睡觉等必要时间花费外,您每天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大约 是:

A 一小时左右B两小时左右 C三小时左右D四小时左右E五小时左右F不确定

4.对于您个人闲暇生活,您的评价是:

A 充分利用时间,内涵丰富B 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C与朋友伙伴增进了友谊D 无所事事,浪费时间E 其他

5.您认为近年来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A 休闲意识提高,知道怎么安排休闲时间B休闲时间增多,活动内容丰富C休闲方式更文明、更充实D休闲消费比重增加了E休闲活动促使自己身心健康F没啥太大变化

6.您认为影响休闲娱乐质量的主要因素:

A 个人休闲观念和认识不到位

B 生活工作压力太大顾不上休闲

C 家务活动及经济状况的制约

D 国家休假制度与政策的不尽合理

E 其他原因

7.您对现在休闲娱乐的状况是否满意:

A 很满意B 比较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

8.为了提高居民休闲娱乐的质量您认为政府当前最应当做的是:

A 提供更多更好的休闲设施,服务居民

B 整治环境交通,方便出行

C 提高居民收入, 使人们有能力进行休闲消费

D 调整当前的工作与休闲制度,增加 休闲时间

E 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福利

F 其他

第13篇:大陆居民赴台方式

赴台方式

一 参团

1、向具有经营赴台旅游资格的旅行社报名

(1)广东省有资格组团赴台旅游的旅行社名单:

(2)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3)深圳市口岸中国旅游社有限公司

(4)广州广之旅国际旅游社股份有限公司

(5)广东省拱北口岸中国旅游社有限公司

(6)中山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7)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8)广东国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9)广东铁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10)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11)深圳市航空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12)深圳市九洲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13)汕头市旅游总公司

(14)广东风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2、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旅游签注(L)

前往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材料:

(1)提交填写完整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码相片检测回执(1个月内有效)及数码光学照片1张(大一寸蓝底彩色照片)。

(2)交验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 交验有资格组团赴台湾旅游的旅行社出具的收费票据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4)收费标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每本30元;3个月一次有效旅游签注,一项20元,多次签注一项100元。

二 自由行

1、办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旅游签注(G)

(1)提交填写完整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地区申请审批表》、广东省出入境证件数码相片检测回执(一个月内有效)及数码光学照片1张(大一寸蓝底彩色照片)。

(2)交验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 交验有资格组团赴台湾旅游的旅行社出具的收费票据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4)收费标准: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每本30元;3个月一次有效旅游签注,一项20元,多次签注一项100元。

2、委托旅行社办理入台证

(1)填写《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个人旅游申请书》

(2)往来台湾通行证扫描件。彩色扫描通行证原件有照片页及签注页(证件有效期必须需为6个月以上)

(3)身份证、户口本本人页正反两面原件彩色扫描(证件有效期必须需为6个

月以上)。

(4)底2寸彩色近照2张:1年内新拍,彩色白色背景正面脱帽,长宽为3.

5公分x4.5公分,脸部自头顶至下巴为3.2—3.6公分之照片

(5)提供紧急联系人身份证、户口本扫描件

(6)提供财力证明(以下三项任选一项)

①5万元以上存款证明。存款日期必须是入台证申请前的一个月或以上,存款余额至递交资料日期间必须达到人民币伍万元(须盖有银行或金融机构章戳原件)。

②信用卡金卡、白金卡正反面彩色扫描件(背面须签有持卡人姓名)。

③12.5万∕年税后收入证明(原件,需加盖单位公章),附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彩色扫描件(需离申请日一个月内开具)。

3、开放自由行的城市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福州、西安、重庆、成都、南京、济南、天津、沈阳、郑州、武汉、苏州、宁波、青岛、石家庄、长春、合肥、长沙、南宁、昆明、泉州共26个城市,其它城市暂时不能申请个人台湾游。

三 应邀前往台湾

1、提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意赴台湾地区批件原件,或经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确认盖章的复印件。

2、申请人在非常住户口所在地申请的,提交工作证明,交验暂住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

3、可以由本人申请办理,也可以由组团单位集中代办,代办人须提交单位介绍信。

第14篇:过年方式调查报告

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活动慢慢地消失了,传统意义中的“年”所具有的价值正在被淡化,人们逐渐用新的方式来度过新年。过年越来越被其它因素诸如经济状况和文化教育等所左右。

生活好了,吃穿自然不再讲究了。家人团聚这一意义仍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多忙,外出打工或上学的人总要赶回来吃年夜饭。但最热闹的这几天一过,很多人就早早回去了,气氛马上冷清了许多。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但由于社会发展,过年方式也并不再单一,而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学生我也对现今人们的过年方式通过网络投票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通过网上统计显示

a.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过;18(90%)

b.回不了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2(10%)

c.除夕会看央视春晚;9(75%)

d.除夕不会看央视春晚,可能玩儿些别的或睡觉;3(25%)

e.年饭自己家人做,在家吃;11(91.67%)

f.年饭找人做或出去吃或订餐送到家里;1(8.33%)

g.春节不外出了,就在家附近会会亲友什么的;10(90.89%)

h.计划旅游、爬山……等外出活动。1(9.11%)

数据表现及其分析

纵观整体,大部分春节活动仍然并无多大变化,与家人团聚,看春晚,在家吃年饭,走亲访友的去拜年仍为多数,但多元化的活动也逐渐萌芽,一些习惯也将逐渐被取代,人们春节期间的活动也将更为丰富,过年方式也出现了向多元化发展的势头。总而言之,人们的过年方式将更为丰富多彩。

在怎样丰富的过年方式,团聚永远是其中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一部分。活动也必以团聚作为基础。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以团聚为主旋律的春节期间,虽然回家和父母家人一起过的占有90%,但仍有10%的参与者因工作各种原因无法与父母家人团聚。团聚的传统开始有些崩裂。相信因无法回家的人们也会以其他活动(如聚餐)来实现“团聚”,共度春节。

央视春晚即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我们过年的活动,自1983年开始,除夕看春晚也逐渐成为了习惯,甚至成为传统。虽然现在人们对央视春晚褒贬不一,春晚也越来越无法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有75%的参与者坚持收看春晚,除夕不会看央视春晚,可能玩儿些别的或睡觉的人占有比例25%。虽然看春晚这一新兴而传统的过年方式开始逐渐被其他活动所取代,但仍占很高比例,可以看出人们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夕期间,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吃年饭是再惬意,温馨不过的事了,人们到是也没有打破共吃年饭的传统,但是场所方式却有所改变,在外吃或订餐的占8.33%。91.67%的人仍然在家里吃年饭,在以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以后不再自己做饭而外出或订餐的比例会整体增加。

在春节期间的活动中,计划爬山,旅游等外出活动的人开始萌生,春节活动逐渐多样化,9.11%的参与者有丰富的春节活动,而90.89%的参与者只仅在家附近会会亲友。但走亲访友也不是春节期间的唯一活动了,丰富的外出娱乐活动也必定将成为新的春节亮点。

对未来过年方式的预测

预测未来几年来的春节,随着经济发展,虽然管理方式将更为人性化,但加班忙于工作的人也将更多,无法与家人团聚的比例也许将会增加。央视春晚虽受挑战,但制作之用心,底蕴之深厚,自是其他电视节目无法相抗衡,向比之下,仍为央视春晚更有滋味,所以收看央视春晚的人数将会减少,然后再回增。在如今思想开放,节奏渐快的社会当中,人们对于饮食也更为随便,年饭是不是一大家人一起做并不甚为重要了,而且饭后的繁复家务也自会另人厌烦,所以以后在外吃或定餐的比例会逐渐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所占比例的增加,人们户外活动也将丰富起来,使得春节期间旅游外出的人也会骤增,以后在过年期间仅走亲访友的比例也将减少。总的来说,过年方式不是单一的停留或单一的向旅游爬山发展,而是各有千秋,过年方式也在向多元化发展。

过年方式多元化的原因

①在大环境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改革开放不仅鼓了人们的腰包,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口味。

②经过改革开放的人们也成为了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解放的人们也逐渐打破一些旧俗,为春节活动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所占份额减少,使得人们对吃喝也就不甚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制作年饭的方式,途径有所改变,繁复的家务也抑制了人们在家吃年饭的想法。使在家中自己做年饭也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了。反而在外吃或订做所占比例却逐渐升高。

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资料所占比例增加。对于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春晚的高要求也是人们对高文化生活追求的反应。旅游爬山等活动中所含的精神上的享受也逐渐为人们所追捧。使外出旅游爬山等活动的风气渐盛

⑤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文化上的繁荣,都对春节活动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那过年丰富多彩的活动又从何谈起?过年方式多元化其实也就是国家稳定发展的表现,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发展才有现在以及将来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

余尝统计于市,无奈风雪冰天,人心不古,拟于公交车站统计之,本趁众侯车时无聊,可供资料,比之求问路人,大为方便,未料二三小时已过,配合者仅六,大多中年妇女,男性配合者仅为一,不屑者,挖苦者,推脱者甚众,感慨人世,天薄地冷,更拟打车问司机以求资料,既用七元,亦无悔矣,后未从之。苦闷阴郁,遂归以求他法。

最近,我们在家在农村的50位在杭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过年方式变化的调查,他们切身感受着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同样,他们的想法,也预示着未来农村过年方式的变化,透视出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的变迁。

传统方式渐行渐远

年夜饭小家吃

在人们的印象中,在农村吃年夜饭,总是一大家人围坐在大圆桌前,上首坐着祖父母,一家子人轮流向二老敬酒、祝寿。但现在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接受调查的人中,在回答“最近几年您家年夜饭在哪里吃”这个问题时,只有13.3%的人回答“在祖父家吃”,6.7%的人回答“未分家,大家庭里面吃”,加起来也只有20%左右,但是有70%的人回答“在自己家里和父母一起吃”,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家过年。传统的大家庭思想、四世五世同堂的观念已经逐渐在农村淡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们更加注重小家年的质量,而不是“大家”的形式。

这同时也反映出老人们的孤寂处境,分家以后,老人们平时和子女的见面机会就少了,要是吃年夜饭时也不能聚在一起的话,那么老人心中会作何感想?对那些丧偶的老人来说,他们心中的孤独尤甚。

过去农村普遍存在着逢年过节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样的风俗,但现在只有36.7%的人表示还有这样的习惯。传统的农村社会,血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现在随着四世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分散为一个个小家庭,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那么紧密了,各家都有各家过年的打算,所以也就很难像过去一样聚到一起吃饭了。

灶神还在送

送灶神、请祖宗、送红包等活动过去在农村中总是很常见,现在仍有40%的人表示村里还有“送灶神”的习俗,“请祖宗”有60%,“送红包”有50%。这些习俗还是比较多地保留了下来。

过去很多农村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小时候每当年关临近,一些养猪的人家就把养肥的猪杀掉,小孩子是不准看的,被大人派去通知亲戚乡邻们。杀好了猪,一半请亲戚乡邻们吃,一半留给自己,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平时很少吃猪肉,所以杀一次“年猪”相当改善了一次生活。

但调查显示这一年俗现在已经在逐渐减少,只有36.7%的人表示村里过年还能见到杀猪。的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猪肉平时就可以经常吃,所以杀年猪就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只是这一习俗还有另一种意义,就是增进亲戚相邻的感情,现在不杀了,各家只顾自己吃买来的猪肉,浓浓的人情味也没了。

与“杀年猪”一样,“舂年糕”的风俗也已经衰退了,只有近1/3的人表示村里还有这风俗,笔者老家现在也很难找到门前放着做年糕用的石臼和木柄石槌的人家了。

年货腌得少

自己制作年货的风俗也在改变,过去在为新年做的准备中,自己腌制或风干点年货是必不可少的。年关将近,家家就会撑起一条竹竿,上面晾满了处理好的鱼、鸡鸭、猪腿、腊肠等;此外家里的盐钵里面,揭开盖子你会发现白花花的盐上面,也放上了一些肉或者鱼之类的。但自从买来了电冰箱以后,鸡鸭鱼肉等都可以吃新鲜的了,腊肠等也可以买现成的,家里嫌麻烦便都不做了。

调查也显示,56.7%的家庭过年还在腌制年货,风干年货则只有近1/3的家庭在做了。过去鸡鸭鱼肉没现在丰富,等到过年买太贵了,而且还可能买不到好的,因此每户家庭都要提前准备;那时又没有冰箱,只好风干起来或腌起来,这样才能保证过年吃到丰盛的大餐。现在东西也丰富了,冰箱也有了,但是感觉怎么也找不回那些东西特有的风味了。

送礼依然风行

像杀年猪、舂年糕、全家族一起吃饭、风干腌制年货这样的习俗,是与过去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联的,时过境迁,这些风俗慢慢消失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有些风俗却不容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送礼。

90%的受调查者表示近几年过年期间送过礼。至于他们送礼的目的,77.8%的人认为是“农村的习俗”,也有近3/4的人认为“维系亲戚间的感情”,可见传统、人情在人们眼中还是很重的。

40.7%表示“对帮助过我们家的人表示感谢”。在农村,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现在更是如此,比如某家的孩子放完暑假要回杭州上学,另一家刚好有人要开车去杭州办事,就可以搭一下便车;作为回报,这家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带点礼物拜访那家,两家的感情就拉近了。

随着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日渐增多,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们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想外出办点事情,可以先托人打听打听;要是有力不能及的事,村里能人不少,可以请他们帮忙。所以人们之间的帮助只会越来越多,作为答谢的送礼也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过年向城里学

娱乐打牌看电视

调查涉及农村居民过年期间的娱乐方式,90%的受调查者选择“看电视”,其次是打牌(73.3%)和打麻将(40%),超过30%的就这三项,说明农村居民空闲时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依然有待提高。此外有益于身心的“体育锻炼”虽然只占10%,但是说明居民们注重健康,注意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已经在形成。

旅游不是新鲜事

调查还涉及农村居民是否选择过年时外出旅游,结果表明有26.7%的家庭出去旅游过,看来最近几年的“旅游热”也影响到了农村。在出去旅游过的人中,去过省内景点(除本地外)的最多,占62.5%,其次是去过本地名胜(37.5%),去过省外的也占到了12.5%。由此看出,居民大多选择方便的短途出游为主。

在传统的意义上,过年主要就是待在家中,享受家人团聚的时光,要外出也是走亲访友,“旅游过年”说明这种传统观念已经在改变了。

记得以前村子里外出闯荡的人少,去过外面的人都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村里人往往会对他们投以羡慕的目光;村里人对外面的了解少,对出门在外总是隐隐约约有着一种恐惧的心态。但现在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居民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外出也不那么希奇了。随着出去的人越来越多,居民外出也有了照应,想到某个地方去,总可以在那里找到亲戚熟人。以前出去,还担心语言不通,但现在家家户户在看电视,普通话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了。有了这些条件,在外旅游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气氛年轻人在闹

“现在过年,都是年轻人在闹了,同学聚会、朋友见面,你来我往添了不少热闹的气氛。”一位受调查者这样感叹。

“临近过年,我的短信、电话,以及qq上的消息也多了起来,很多朋友、同学都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让我到他们家里玩。上初中、高中时有很多农村的同学,去年春节期间,七八个要好的同学结成队,轮流到各自的家里面去玩,那几天可真是过瘾。要招待这么多客人,各家的父母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调查问卷中显示有26.7%的人表示过年是“与老友、老同学聚会的好时机”,这部分人多是年轻人,现在是他们在带动这个过年的气氛了,这与过去不同。

过去过年,老人是受关注的焦点。很多传统的仪式,像祭祀祖宗、全族的人在一起吃饭,主角都是老人。现在随着传统大家庭的分解,全族的人吃饭也不大聚得起来了;祭祀祖宗的风俗仍在,但是这一传统也隐隐有了“断代”的危险。

老家的祠堂里,现在过年时仍然比较热闹,但在祝福祈愿的都是老一辈的人,稍微年轻一点的很少,而且都没有老人们那样的虔诚。

一位被调查者说:“年轻人很少会想到主动去祠堂,我虽然每年都去那边,但都是祖母提醒我去的。去了以后祈愿词我也不会说,是奶奶在一旁替我说,然后我跪下来向祖宗磕头。去祠堂的年轻人少,而且多半是像我这样外出读书的,由老一辈陪同去,希望得到祖宗荫庇,学业有成。很多年轻人都干脆不去那边了,嫌仪式太繁琐,又没什么意思,祭祀的那几天都早早地出去玩了。”

很多地方过去有过年时给老人磕头的习俗,小孩子和年轻人在村子里碰见老人都要磕头,老人是备受尊敬的。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已经由向村里所有老人磕头发展到向自家的老一辈磕头,也有人已经不在乎这种习惯了。

春节的“神圣”不会改变

团圆成第一要素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3.3%的人表示过年是“与家人团聚的重要节日”,而当问及年初一最愿意干什么时,63.3%的人选择“呆家里”,这些说明在人们心目中,过年所代表的“团圆”、与亲人团聚的传统意义仍没有改变。虽然农村的变化很大,但是受调查的农村大学生们都表示,春节在他们心里的重要作用和神圣的价值不会改变。

只是在人们回忆中,过去的年是多么的红火热闹,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它的重要性和全国范围的喜庆环境使人们对年抱有一种期望——今年能像过去一样的红火、热闹。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年了。人们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便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回到老家,经常会听到很多人皱着眉头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年味变淡是事实

调查中也反映了这一点,近2/3的调查对象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当问及年味变淡的原因时,42.1%的人认为是“传统的过年方式过时了”。社会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传统的吃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等人们已司空见惯的过年方式难以推陈出新,跟上变化的潮流。

有1/3的人认为是外出打工、上学的增多,人聚不齐。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容易,人们的生活不再限于农村这个小圈子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百姓的过年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希望大家过年越来越开心!

第15篇: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方式大调查

德化县2012国庆、中秋黄金周自驾游情况调查

随着中秋、国庆假期临近,假日旅游气氛越来越浓。据国家旅游局预测,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旅游市场接待人次约为3.45亿,同比增长15%左右。实际数据显示八天旅游总收入5.56亿元,前七天与去年同比增长13.01%。另据节后统计因新政策出台和各种旅游优惠活动使得自驾游人数有攀升的迹象,出现自驾游“井喷”的现象,比率达到 24.5%。 以下是我们小组对德化县各景区中秋、国庆黄金周自驾游情况:

德化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自驾游成主流。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实现旅游收入6080万元,同比增长14.6%。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一是自驾游明显增加。今年国庆首次实施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高速收费站的相关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进入德化的车辆近4万辆,停车场爆满、游客排队等候等现象在各旅游景区都不同程度出现;停放的车辆大都是来自厦门、泉州、漳州的自驾车。游客自择路线、自组团队、自助旅游、自定时间成为一大亮点。

2.二是生态观光休闲游和乡村游最火。随着省道203线城关至水口段全线贯通,石牛山景区和离城关较进的云龙谷景区倍受游客青睐,两个景区占到游客总量的60%以上;

3.三是游客购物消费增长显著,陶瓷小工艺品的销售额与平时相比增40%以上,农家土特产的销售额增长30%以上。

通过以上各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发展,自驾游已成为旅游的一大趋势,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不仅是自驾游的自主性优点所致,也是旅游方式变革的一大亮点,所以我们相信自驾游在今后日子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成为人们出门旅游的主要方式。

第16篇: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 交通工具 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 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 1 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当时的社会就像从黑夜到了白天,从冬天转到了春天,景象似乎来了一个大翻转,出行普遍走路的人们开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为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当时流行起来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也正因如此,自行车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了,当时的几大自行车品牌在现在仍能引起人们纷纷议论,那时我们可是“自行车王国”。到了80年代中期,靠燃油动力的摩托车开始流行,因为它省时省力,骑起来又非常有面子,成了人们出行的新选择。

(一)品牌自行车大行其道

30多年前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那个时候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一位被询问的老奶奶回忆道:“那时候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 当时人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外,绝大多数都骑自行车或步行。在那时候,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宝马一样。凤凰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三厂出品,一度供不应求,需凭票购买,永久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厂出品,与凤凰牌自行车地位相当。现如今自行车已经慢慢的更变它的作用,从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器具。辛苦一周的学习,在周末叫上几个好友,一起骑着单车旅游时那么的惬意。偶尔会有一些自行车爱好者,骑着自己的爱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会敬佩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佩服他们的毅力,而这个时候自行车代表的是他们的精神象征,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人会这么做,而他们做了。

(二)摩托车成为人们的新宠儿

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当时太扎眼了,我是小区里第一代玩摩托车的人。” 一位大叔告诉我,1980年,他托广州的朋友花1900多元买了一台免税的铃木牌50CC摩托车。“那时骑摩托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还要好。”他笑着说,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很富足,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自己也太容易满足了。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198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喜剧电影《雅马哈鱼档》热播全国,在很多50岁左右的广州人眼里,这可以视作摩托车在广州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爱上了摩托车。当时广州一些比较大的商店,像华侨大厦、友谊商店等,都有摩托车卖,虽然都是雅马哈、本田、铃木等进口车,价格比较昂贵,但一般市民也开始光顾了。

此后,广州摩托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88年,广州市区摩托车上牌数量首次突破10万,1992年又突破20万。到1995年,这个数字再次被改写成361016辆;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401655辆,摩托车已经成了广州市民第二出行工具。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代步工具,飞速“飞入寻常百姓家”,尤其在广州“无处不塞车”的年代。在2004年前,广州中心区登记有牌的摩托车40多万辆,全市的摩托车有100多万辆。现在的人们也许觉得骑摩托车是很落伍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现在社会这个宠儿也会被慢慢的淡忘,摩托车由于它的方便、高效、省力等优点风靡中国一段时间,它的优点是无可厚非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暴露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安全性差,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这时候,人们对一种更安全更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希望也更迫切了。

二、世纪交替下的交通多元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交通工具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出行更快更便捷。进入了21世纪,交通工具在海陆空全面立体覆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现,地球正在逐步的“缩小”。正所谓“读中学时,自行车是基本的;读大学时,火车和公交车是必须的;工作了,打的是经常的;结婚了,私家车是可以有的。” 3 交通工具的多元化见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

(一)私家车的“解禁”与普及

今天,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把轿车当作了生活、出行、谋生的现代化工具。轿车已成为中国最市场化的产业,中国人可以在市场上挑拣几乎所有国际主流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汽车,但是这是30多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想象的事。

1970年,私家车是“禁区”。 刚刚从“*”劫难中走出的中国老百姓,一万个人中间也许都难得找出一个人会梦想能开上私家车的人。当时中国的轿车价格是国际市场的三四倍,大多数工薪族月薪四五十元,不吃不喝攒钱半辈子,也买不起一辆轿车。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0.5辆,在全世界排名最末。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官员用车的级别限制松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使国产轿车不敷需求,各式日本轿车通过合法进口与走私渠道涌进国门,并于1985年达到顶峰。1990年中期,全国社会集团购买力的70%用在公车的消费上,出现了车制造得越多,国家财政越不堪重负的情况。1995年以后,面对合资生产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引进技术生产的天津夏利、长安奥拓以及易货贸易进口的小型车,私人购买量在北京及深圳、广州、温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日益增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具备了汽车消费的能力,不少市民告别了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将私家车作为日常生活出行的交通工具。私家车的大量出现,改变的不仅是出行方式和效率,也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私家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私家车主不用风吹日晒去赶公交车,而且不用担心工作的延误,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另外,私家车的普及也从侧面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已经占到了社会就业总人数的1/6。汽车产业因消费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原因,带动了钢铁机械石化橡胶等156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私家车的普及,强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士则成为关税高达220%的天价高档豪华车的买主,拥有劳斯莱斯、法拉利成为他们的财富标签。

201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年,上海通用的“十万元家轿”——赛欧问世。近年来,私人购买占了汽车总销售的八成,形成了汽车业从生产到消费的良性循环。轿车的生产、消费过程给国民经济创造了巨额的 4 税费和财富,轿车业的波及效应也给上下游相关产业带来众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

但私家车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主要是停车位不够、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污染空气环境、加速了能源损耗等等。对此,不少的私家车主改变了刚买车时天天开车的习惯,改乘公交车或是自己骑自行车。他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出行方式的变化不断在改变。

(二)公共交通工具的推广

1.公交车和“的士”

(1)公交车

20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在上世纪80、90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公共交通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作为市民出行首选的公交车,在最近几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十年前,公交车线路短而少、车辆少。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城市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交通安全等方面出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公交优先”战略的不断实施,公交车的线路和车辆的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公交车车辆的档次也在不断的提升。公交车的作用在日益提升,方便快捷的公交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桥梁。

公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节能和环保的方向迈进。面对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人们不得不改变观念,在公交车环保理念上有质的突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动力、燃料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杭州,公交车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这种新型环保公交车减少了汽油柴油的使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21世纪是和谐社会,和谐公交车要体现其人性化的设计。针对目前人们坐公交车时忘记带钱或者没有零钱的情况,河南平顶山实行“建设事业IC卡密钥管理系统”,用IC卡代替现金支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公交车专门安装了一套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系统。在上车的阶梯安装自动电梯,好让残疾人上车。另外,越来越多的公交车开始在车内安装空调自动调节系统,用来根据车内的温度的情况自动调节车温。

5 智能化是贯穿公交车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在中国,每逢节假日,公交车超载现象非常的严重,乘客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桂林。在公交车,我们可以安装超载测重系统,确保公交车的安全运行。目前公交车也在像节能环保方面发展,主要是改用燃气助力。 (2)的士

的士是承载政府的公共政策、出租车公司利益、司机生活来源、市民出行方便的城市交通工具,是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士是满足消费者特殊出行需要的重要运输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打的是当时最时髦的出行方式。在当时,你想打的还得先买张票,多数司机不像现在的满地拉客。乘客如果不到售票点买票,你根本打不到车,哪像现在怎么方便,随手都可以打到车。当时你想去打的,你必须先去买票,然后由调度员调派出汽车。而且司机实行上班“三班倒”,分早、午、晚三班,“挂牌营业”。现在,的士可以“招手停”了,而且满大街的上去接活。

2.轨道交通和轮船

(1)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根据中国城市公交协会和中德地铁标准研究组的研究,轨道交通在运量、速度、运行方式等方面都优于私人交通和传统公交: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至3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的客运量每小时最多1万人次;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最慢也在30公里/小时以上,地铁行驶的时速最高可达128公里,广州地铁三号线设计的时速是120公里;轨道交通的运行方式舒适、准时、占地面积小、节能、少污染,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动力,基本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轨道交通是显著提高交通运力供给能力的方式,可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根本保障。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是中国4个已有地铁的城市,尽管它们的 6 地铁运营总量远较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落后,但拥有地铁这个事实已经足以令这4个城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中国其他城市的市民蜂拥而至,来到这些城市体验地铁的魅力。在20世纪末,深圳、南京这两个城市也幸运地搭上了地铁项目的最后一班车。深圳雄厚的财政实力与特区窗口的实验功能,令深圳争得地铁项目相对容易。南京从1985年就开始酝酿造地铁并先期投入3.5亿元,但直到1999年12月30日才收到国家计委的批文,当时整个城市的心情可用狂喜来形容。在南京市1999年10件大事评选中,“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批准立项”被500多万南京人评为第一名。“十五”期间,国家计划投资8000亿元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总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其中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2000亿元。

我国的轨道交通,主要经历了从火车、地铁到轻轨和磁悬浮列车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初,铁路线路里程短,线路少,而且当时的火车是没有窗户的,空气不流通。从没窗户、咣咣响的“闷罐车”到有空调、软沙发的“和谐号”,从最高时速60公里到运营时速350公里,从最大载重3000吨到货车重载20000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目前,铁路总里程达到8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变长,延伸到更多的角落,大大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和谐号”CRH动车组列车飞驰在京沪线上,我国铁路建设实现惊人跨越。 1997年至2002年,铁路在先后四次大面积提速的基础上,于2004年、2007年进行了第五次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列车实现“陆地飞行”。1949年,我国铁路旅客每年发送量只有1.02亿人次。2008年底,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4.6亿人次。乘坐火车的旅客数量猛增。 (2)轮船

改革开放初期的轮船,体积小,速度慢,航行路途短。而且,当时的轮船大多是用木头、竹排做成的。现在,轮船已经成为了人们远洋航行的重要工具。现在的轮船,体积大、运量大、适合远洋航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年造船产量仅40万吨左右,占世界造船总产量的1%,世界排名第13位,仅为当时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全国各船厂手持订单最低时只有24万吨。改革开放30年,船舶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1994年,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三,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吨,占世界市场 7 份额提高到了27%;手持船舶订单1.76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5%,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3%,首次超过韩国,居世界首位。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80年代初期,我国万吨级以上船台只有16座,3.5万吨级以上的只有5座,年造船能力80万吨。当时,我国主要以造中小船为主。2007年,我国已有25万吨级以上船坞14座,造船能力超过2000万吨。当年完工船舶中,万吨以下的中小船仅占13.9%。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务院《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开始了一批现代化大型造船设施建设。环渤海湾造船基地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以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大型造船设施建设为标志,中国船舶工业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

3.飞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业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作为目前人类最先进快捷的交通方式——坐飞机,在30多年前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如今,人们坐飞机出行和从前坐火车一样平常,不少商务人士成为时常穿梭于国内各城市间的“空中飞人”,机场的候机大厅永远一派繁忙景象。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航空可以说经历了三个时期:

1978到1987年为第一时期,1978年,中国航空旅客运输量仅为231万人次,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经过9年中国航空业的快速发展,由原来的世界排名第37位上升到第17位,年平均增长率22%,1980年,中国民航购买了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标志飞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后,通过贷款、国际租赁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了一批波音和麦道多种型号的先进水平,使中国民航使用的运输飞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淘汰了一批老型号的飞机,加快了机型更新速度。

第二阶段从1987年1997年,1990年末,中国民航已拥有各型飞机421架,其中运输飞机20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215架,有民航航班运营的机场总数达到110个,其中可起降波音—747型飞机的机场有7个。1995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1.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117万人,货邮运输量101万吨,五年年均增长率为23.4%、25.3%、和22.2%。航线总数达到 797条,有民用飞机总架数达 8 到852架,其中运输飞机41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436架,运输飞机商载总吨位7900吨,飞机座位数6.05万个。1997年民航运输的总周转量86亿吨公里,相比十年前增长了4.3倍,年平均增长率在16%以上,在国际中的排位进一步上升到第10的位置,成为了世界航空大国。

从1997年到现在,国家实施新一轮的管理体制,重点是政企彻底分开、政资彻底分开、民航总局与所属企业彻底“脱钩”,使企业真正走上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进行重大的行业结构调整,组建航空运输集团,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建设民航的积极性。随着这些有利措施的实行,中国民航业在2002年步入飞速发展时段,初步统计,2002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到162亿吨公里、8425万人和19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4.9%、12%和15.8%,均高于年初预期。其中旅客运输量增长率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平均正班客座率、正班载运率为64%、61.1%,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2.7个百分点。通用航空增长也在10%以上。全行业效益比上年有较大增长。航空运输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全线飘红”,运输需求增长较多,此外新增生产能力投入使用也是增长加快的推动因素。 中国民航的增长与世界民航特别是欧美地区民航的增长态势形成鲜明的对比。早在2006年,中国航空就已经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0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6亿人次,居世界第二位。目前,这一改革仍在贯彻落实当中。中国已经成为民航大国,正在向民航强国迈进

30多年来,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加,生活节奏也大大加快,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过去需要几十日乃至更久的漫长旅程,如今只需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就可到达, “清晨轻松地在巴黎喝咖啡,夜晚则到了北京喝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客观反映了这一点。

(三)新型节能交通工具日渐兴起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就包括有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率低,不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等厄待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交通工具逐渐向节能减排方面发展。因为欧洲发达国家的重视与广泛使用,自行车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来,它不再是收入微薄的人群才使用的交通 9 工具,而被作为集健身与环保与一体的优良的交通工具重新受到人们青睐。但是就目前中国情况来说,人们普遍使用的节能交通是电动自行车。有调查显示,电动自行车的节能效果和减排效果明显,远高于摩托车和汽车,因其小巧灵活,价格便宜而受到广大家庭的喜爱。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也是现代节能环保的新产品,目前中国只有较大的城市才建有地铁网络。地铁不一定在地下,也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地铁不仅运量大、建设快、安全和准时,还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节省城市用地。地铁适用于出行距离较长、客运量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域。

磁悬浮交通是一种非轮轨黏着传动,悬浮于地面的交通运输系统。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常导磁铁或超导磁铁产生的吸力或斥力使车辆浮起,用以上的复合技术产生导向力,用直线电机产生牵引动力,使其成为高速、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维护简单、占地少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

除了电力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我国也在积极研发使用太阳能的交通工具,已经取得有效进展,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许多新型节能交通工具将不断涌现,其中包括气垫车和单轮车,高耗能高污染的交通工具必将被高效节能的交通工具所取代。

三、对近30多年交通工具发生变迁的思考

任何大的变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任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的交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以步行为主发展为自行车大军,再发展到后来的机动车辆的流行以及私家车的日益普遍,各种大型运输工具如火车、飞机、大型运输船的蓬勃发展,都有着一系列的因素推动着它们的变革。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政策、经济、思想观念、科技等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交通工具的大变革。

(一)国家政策鼓励

近年来,面对城镇化和机动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国家加大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力度。利用国家政策来规范和鼓励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管理和实施体制的调整,促进可持续交通政策的落实与推行。从优先发展公 10 共交通、机动车排放管理、鼓励发展绿色交通工具和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包括城市和城镇密集地区)等方面入手出台了相应政策,并通过机构改革,以及各种国家和城市层面的行动计划进行推广和实施。

首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在发展过程中对公共交通的认识由纯公有到完全市场化,再到目前的公益性定位,公共交通改革道路异常曲折。同期在自行车和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冲击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分担率大幅度下滑,造成许多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下降到不足10%。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拥堵和城市空间扩 张使公共交通又重新回到城市交通舞台的中心,国家和城市政府给予公共交通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关注,把公共交通发展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民生工程的重点。2004年,建设部(建城[2004]38号)文件明确了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性质和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即5年内,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提高到30%,大中城市达到20%的目标。2005年国办发[2005]46号文件中,更明确提出了合理规划设置场站和配套设施、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公共汽(电)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的运营结构发展政策;车道优先和信号优先为主的路权优先政策;改革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行特许经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服务水平的行业改革方向;规范补贴制度、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使用向公交倾斜,设施用地实行划拨,合理确定公交票价,加大科研投入的扶持政策等。提出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

与此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加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理念的宣传。首届“公共交通周”就吸引了全国110个城市参与。此外,由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推进的“畅通工程”行动也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城市”行动。通过评估组织管理、规划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等多项指标,考察城市或城区人民政府制定的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行动计 11 划的实施效果,以鼓励地方政府在城市交通发展中推行绿色交通。

其次,城市层面的交通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的私人机动车拥有量都以年均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交通拥挤迅速蔓延,城市运行效率快速下降。因此,特大城市成为可持续交通政策的“吃螃蟹者”,率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持续交通政策,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机 动车排放标准、鼓励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调整交通管理机构的职能,完善地方性交通法规与标准,探索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等,为全国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示范。

再次,进行交通体制与机制改革。为了提高协调效率,健全协调机制,第十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启动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到2009年,全国各城市也开始了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机构调整,把相近的协调内容调整到同一机构内部,把原来的机构问协调变成机构内部协调,提高了协调效率,强化了国家和城市层面 政策的推行力度。在交通方面,把城乡交通建设与管理职能调整到同一部门,简化了城乡交通协调的程序,提高了城乡交通建设的投融资能力,促进了城乡统 筹和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一体化的建设,特别是通过延伸城市公共交通,使之与长途、郊区客运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规模有序、健康地扩张。

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并致力于推进交通工具的改革,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交通运输部在节能减排、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使中国的交通方式朝着节能、环保、便民等方向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010年3月8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1]交通运输部将组织专门力量, 开展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要求和相关政策措施的研究,切实把节能减排落实到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促进技术性减排、结构性减排、制度性减和消费性减排。这就进一步刺激了交通方式朝着良好的一面发展。

(二)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有上升的趋势并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得尤为明显,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也引发了交通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

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也就是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工业所取得的发展,重工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为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和大型化工产业如石油工业、新型能源的开发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都足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一个大变革的出现,因此,改革开放后各种交通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渐普及。与此同时,各种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新型交通工具的运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交通方式的的变革。因此也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方式的变革。

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交通方式的变化,大三产业对交通方式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公共交通工具的兴起,以及汽车服务业的出现并发展壮大。

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造成了城市交通的拥挤,这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需不需要独自购买私家车。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考虑到坐公交车或者是出租车也是一种可行之法,于是公共交通工具也随之盛行。

此外,汽车服务业的兴起以及发展也是交通方式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汽车服务业包括:汽车修理,汽车导航,汽车美容培训加盟,汽车装饰,汽车改装,旧车翻新,汽车天窗,汽车加热,汽车座椅加热,美容音响,汽车DVD,太阳膜,汽车配件,汽车保险,汽车隔音,汽车封塑,验车验本,保险理赔,培训加盟,汽车俱乐部建立,汽车电台安装使用等。这一系列为汽车服务的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变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于是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出行方式上,这自然也在人们的出行方式上引发了一定的影响。

(三)思想观念变化

改革开放帮助国人开眼看世界,让我们看到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西方的思想文化冲击大大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视野。*时期被当作“禁区”的私家车成为人们向往却遥不可及的对象;人们开始意识到经商不是下等的而是能够发家致富的方式,商务人士增加,生活逐渐忙碌起来,他们又趋于乘坐快捷的交通工具,促进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推广;人们也不再安土重迁的不愿离家太远,而是向往旅游,这也促进了交通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多,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提高生活质量。于是人们就会将多出来的资金去购买私家车,以满足自己以及家人出行方便之需。此外,人们购买私家车还有另外一个心理方面的原因:一部份人会认为,车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车的档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出其主人的身份地位。因此,人们购买私家车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即出于方便出行的需要以及虚荣心理使然。于是,每当一种新的更加便捷高档的交通工具出来,都会引起人们的大力追捧。

随着汽车的逐渐增多,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挤,人们就会意识到再增加私家车,就可能会加剧这种不利于改善生活的局面。同时,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后,他们也会随即着眼于精神生活的提高,试图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得到了提高之后,就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爱慕虚荣,向别人炫耀身份地位的心理也会逐渐消失,于是购买私家车的数量就会随之降低,公共交通方式也日渐兴起。

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出来呼吁使用节能产品。此外,汽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导致资源的短缺,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于是在这些现象的影响下,节能环保的观念也日渐深入人心,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的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所以,公共交通方式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因此,可以说,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四)科技进步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是极为广泛的,在交通运输业中也起着极大的作用。回顾历史上交通工具的变革,无不是以科技的进步为依托的,火车、汽车、轮船的诞生,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以及它们的改进,同样以科技的进步为基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方式的大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培养了大批科技型人才,国民知识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科技力量随之不断提升。国家鼓励企业加快专利的生产运用,每年扶持资助一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加大对优秀发明专利的奖励力度,开展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培养、引进、集聚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形成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引进的人才优先列入省高端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引进的项目优先列入省科技创新项目予以资助,并对重大科研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的特别支持。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大力的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而带动交通产业的发展。

科技对交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技推动了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的革新和成熟,各种新型交通工具得以问世。从改革开放前的自行车,到如今的汽车、飞机、高铁,各种交通工具的技术含量都不断提高,以及它们的性能、质量都因技术的改进而得到了改善。

其次,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各种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和运用。这不仅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还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各种新型交通工具有了维持它们运作的能源基础。

再次,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以安全而又快速地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促进了新型交通工具的研发和应用,也使新型环保能源的已开发利用,使人们的交通方式趋于环保便捷,因此,科技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交通方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15 结 语:随着生活的进步,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虽然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参考文献:

1.郑明光.老北京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与三轮车[N].《中国劳福事业》2012年 第12期

2.李德强.自行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规划.1985(05) 3.周玉.我国摩托车工业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3月1日4.廖志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3月1日

5.夏楷.城市客运出租车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2月1日

6.石臣鹏.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7.老海.奥地利:自行车代步健身省油利环保[J].《环境教育》2010年 第01期 8.丁亮.论电动自行车在我国交通工具中的地位[J].《科技经济市场》2012年第11期

9.交通运输部要求节能减排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N].《资讯驿站》2011年第07期,转载自《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2期,作者不详.

10.曹连付.燃气公交助力广州绿色交通[N].《人民公交》2013年第03期 11.悠悠.未来三种新颖交通工具[J].《今日科苑》科技博览栏2012年第24期 数据:

1.《人民日报》.2010年3月9日 2.凤凰资讯网.http://news.ifeng.com/ 3.中国公路网.http://www.daodoc.com/ 16

第17篇: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材料]

保护环境,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中国社区居民也要懂得保护环境。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1

社区广大居民:

你们好!

环境是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形势日益严峻,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环境问题集中爆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亟待改善。

改善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和配合。当污染来袭时,各级政府已频频发力。作为陕西环境使者,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义不容辞,责任在肩。同时,加快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广大公众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向广大社区居民倡议开展环境保护“五个一”行动: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争做生态文明传播者:三秦大地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她的健康与美丽关乎我们每一个陕西人的福祉。爱护她保护她,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陕西是我们每一位三秦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人人争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和倡导者,每月参加一次环保公益活动,每月学习一次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自觉履行环境义务,誓做美丽陕西奉献者。建设美丽陕西,需要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人人要把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健康、文明、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办公。在日常生活中制定个人和单位的节能减排计划,节约资源能源,少用一次性用品,杜绝铺张浪费,每月少开一天车,每月少用一吨水。

积极维护环境权益,勇做保护环境监督者。我们人人要勇于承担《环保法》赋予的社会责任,争当环保义务监督员。无论是单位和个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还是监督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我们都有权举报违法行为,监督环境保护。力争每月向环境执法部门举报一个环境违法问题,无论是工厂企业违法排污,还是冒着黑烟的汽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我们都要拿起手机、相机,记录污染现象,举报违法事实,制止破坏行为,维护环境质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积极行动,一起加入“向污染宣战,建美丽陕西”的行列,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而努力奋斗!

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2

广大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简单的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从实际生活中去努力,去实践。

一、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

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踊跃担当节能减碳的志愿者,形成科学使用资源、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式,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达成低碳生活共识。

二、做低碳生活的宣传者

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掌握节水和资源回收及废物利用的方法,积极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窍门、低碳生活金点子。

三、做低碳生活的推动者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滴油、一张纸做起。例如: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

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

4、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5、外出用餐自备筷子、勺等便携餐具。

6、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

7、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

8、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公交车。

9、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努力使自己成为低碳一族。

希望广大居民朋友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做低碳生活的表率,户户争做低碳生活的模范,共同携手为构建和谐、生态、绿色家园而努力!

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3

各位尊敬的社区居民们:

你们好!

随着社区的人数增加,我们的海孜社区也不断的繁华起来、热闹起来。但还是有一个让人们担忧的问题,就是社区环境的问题。

我每次上学和放学经过社区时,总是看见许多的垃圾,大多数是我们学生吃完饭后扔下的垃圾,有面盒、塑料袋……

特别是饭后到社区散步最让人头疼,因为,一开始就会看见许多装满垃圾的黑色塑料袋堆在门口,但只要你稍微走一下就可以看见垃圾桶了,但往里面一望,只有一丁点儿垃圾,门口苍蝇飞舞,让我十分难受。以前,我们这还有一个生机勃勃的池塘,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小金鱼,有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十分的美,水中还有很多的小蝌蚪,黑黑的,在水中游来游去,从天上看就像许许多多的小芝麻,我在夏天还时不时的下水走走,十分凉爽,水十分清澈,就连水中的沙子都清晰可见。可现在鱼不见了,蝌蚪死了,水变脏了,还时不时的发出臭味,垃圾在水中漂啊漂,十分的恶心。如果你想拥有好心情的出门就听我的以下建议:

1、多派几个卫生人去扫地,特别是池塘要时不时的捞一下换一下水,再多派几个保安巡逻,希望社区居民也参加。

2、多放几个垃圾桶,也希望小区居民把垃圾扔进垃圾桶。

3、把所有警示牌改一下,改成能让人们能接受的,这样我们才会听你们的。

4、多种草,不踏草,让社区更美好!

各位社区居民们和社区管理员们赶快行动起来,来保护我们的社区吧!

让我们能好好的出门,能好好的体验社区的美吧!

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4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你们好!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这是我们衡水人追求和-谐发展的“宜居梦”。然而当我们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狭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见时——我们要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低碳生活已成为我们急需建立的一种自然、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出行,防止大气污染。市公交总公司的公交车“烧油”改为“用气”的公交车,目前已将达辆,天然气公交车在为市民提供低碳、绿色生活的同时,也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器。为此,向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绿色出行的先行者

我们倡议:“有车族”带头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或公交车上下班,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多步行,多骑车,多乘坐绿色公交车。我们不仅是建设绿色衡水的推动者,也是建设美丽湖城的先行者。

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

只有你我共同的努力,才能减少污染的排放,才能守卫我们共同的蓝天。走低碳之路、建绿色衡水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用智慧去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用良知去阻止环境被破坏,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理念,用勇气去改变生活习惯。

为了你我的健康,为了环保生活,为了绿色地球,希望市民朋友们积极投身到“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行动中来,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些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

中国社区居民出行环保倡议书5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绿色环保 低碳生活》。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我们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大力研发环保,低碳技术。 “低碳生活”理念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这一理念也就渐渐被我们所接受。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人们在享受着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全球变暖等,给了人们当头一击。“环境保护”,成了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不难看出,全球生态危机正在咄咄逼人地向人类迫近,注重环保已是大势所趋。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谁都有这个责任重视环保,重视低碳。环境是每个人的,所以环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不仅仅是环保组织的事,更是我们企业的事。

哥本哈根峰会议在一夜之间让“低碳”的概念广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低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到2010上海世博会各大场馆设计中无所不在的环保理念,“低碳”注定要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

低碳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也是我们企业应该大力发挥集体力量的时候,继续发挥人才优势,努力研发先进科技技术,推广绿色环保理念,普及低碳生活的习惯。我们企业必定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坚持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环保经济,低碳环保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低碳环保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低碳环保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

今天,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齐、舒适、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们企业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共建绿色家园”口号,这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品味的有力展示和实力的综合象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它既是大城城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了,城市的品味和层次提高了,就自然可以吸引和聚集大批的人才,使他们乐于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工作、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青睐,才能大力促进招商引资,更进一步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作为城市的主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号召,齐心协力,共同奏响这曲争当先锋的凯歌!

为了那一片蓝天永远保持蔚蓝,为了使大自然的森林永远郁郁葱葱,为了碧波荡漾的河水永远明净,为了下一代拥有的地球永远美丽,行动吧!

环保发言稿相关文章:

1.环保的演讲稿五篇

2.环保五分钟演讲稿五篇

3.环保从我做起演讲稿范文5篇

4.环保演讲稿

5.环保主题演讲稿五篇

第18篇: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动计划:

阶段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一研究确定课题确定课题

二拟写问卷问卷调查打印好

三社会调查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四分组讨论问卷分析

五总结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娄底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捷的生活。

2、对娄底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

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

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

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

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

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

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

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

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

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娄底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

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

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

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

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

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

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

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

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

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

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

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

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

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娄底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有34%

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

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

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

做家务,补补睡眠等。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

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

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各有6%的

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是什么?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娄底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

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经济学系09级国贸三四班陈倩

第19篇:居民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河北省居民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 宗教概况: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的学科是宗教学。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在中国,全国性的宗教团体有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各宗教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选举、产生领导人和领导机构。

中国各宗教团体自主地办理教务,并根据需要开办宗教院校,印刷发行宗教经典,出版宗教刊物,兴办社会公益服务事业。中国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在国民教育中,不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部分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各宗教组织开办的宗教院校中,根据各教需要进行宗教专业教育。宗教教职人员履行的正常教务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及按宗教习惯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都由宗教组织和教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干涉。、

 河北省宗教概况:

全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25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3%,分布在全省173个县(市、区)。现有正式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3392处,各种教职人员1586人。

河北省有五个宗教团体,即河北省佛教协会、河北省道教协会、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河北省天主教两会(河北省天主教爱国会和河北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河北省基督教两会(河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河北省基督教协会)。有5所宗教院校归以上团体管理,即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省道学院、河北省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省天主教神学院、河北省基督教培训中心。

河北省宗教的主要特点,一是五种宗教俱全,信教人数多,分布广,且多在农村。二我省有些历史悠久的寺庙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影响比较大,如佛教的临济宗祖庭临济寺,赵州禅发祥地赵县柏林寺和藏传佛教重点寺庙承德外八庙等,每年都吸引众多海外教徒来观光朝圣。

 佛教在河北:

佛教传入河北的时间大约在两汉时期。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我省南宫市的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国最早的寺庙,它比号称“中国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的建寺时间还早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代,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这期间,由义玄禅师在我省正定县的临济寺创立了闻名于世的“临济宗”,现在佛教界素有“临济子孙遍天下”之称,其宗派在佛教界的影响之大,略见一斑。另外,由赵州和尚从谂在赵县柏林禅寺开创的“赵州禅”,也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到清代,我省的承德形成了北方的藏传佛教中心。

建立新中国以后,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佛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3年国务院60号文件中,将我省正定临济寺和承德普宁寺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随后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1988年5月18日,省佛教协会成立,为佛教活动正常化、规范化以及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佛教信众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6月初省佛教协会召开了第四次会议,顺利地进行了换届。现任会长为净慧法师(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县柏林禅寺方丈)。

目前,我省共有佛教信徒50余万人,其中藏传佛教16余万人。比丘、比丘尼有580余人,开放的佛教寺院280余座,除省佛协外,市级、县级佛协28个。

 道教在河北:

道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宗教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我省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道教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唐、宋、元时期是河北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从停滞逐渐走向衰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有宫观102座,乾道(道士)、坤道(道姑)共285人。我省较为著名的宫观有曲阳的北岳庙、涉县的娲皇宫、邯郸的黄梁梦、鹿泉的十方院等。

我省的道教工作起步较晚,1995年6月22日省道教协会成立。2000年8月底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完成换届工作。现任会长为黄信阳道长(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常住北京白云观)。全省道教信众8 万多,教职人员200多人,开放的道教宫观有鹿泉十方院、沙河甄泽观等88处。除省道协外,市级、县级道协10个。

 伊斯兰教在河北: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全世界穆斯林约12亿,仅次于基督教(20亿)。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七世纪中叶,即唐永徽二年(公元652年)。我国伊斯兰教也把这一年看作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元。

伊斯兰教传入我省的时间,约始于元代,即公元十三世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我省有回、维吾尔、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保安、东乡、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族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是这10个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属于民族宗教,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基本是全民信仰。正因为如此,许多伊斯兰教的活动、节日等,已逐渐演变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及节日,例如宰牲节、开斋节等。

我省比较著名的清真寺有:定州清真寺,原名礼拜寺,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3年)重建,为我省最古老的清真寺;沧州北大寺,建于明代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占地7400

平方米,为我省最大清真寺之一;泊头清真寺,占地1.12万平方米,为我省最大的清真寺。

我省伊斯兰教工作起步较早,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召开了河北省伊斯兰教第一届代表会议,省伊协宣布成立,“*”中停止活动。1981年,河北省重新恢复伊协组织,随后各市地及回族自治县相继召开伊斯兰教代表会议,成立各级伊协组织。省伊斯兰教协会于2003年12月下旬召开了第五次代表会议,进行了换届。现任会长为张珍山阿訇。

目前,我省穆斯林为58万多人,人数在全国列第六位,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列第一位。阿訇600多人。清真寺418座,其中女寺30余座。除省伊协外,市级、县级协会23个。

 天主教在河北:

明朝末期,天主教从京师(今北京)传入河北省。

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保定府安肃县(今徐水县)安家庄有一安氏人家,在京师广安门外开一纸坊,期间经常听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讲道,逐渐信奉了天主教。后来,利玛窦在这位安氏教徒的协助下,到安肃县的安家庄、帅家庄、遂城及完县(今顺平县)等地传教。自此,河北省有了天主教。据记载,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时,直隶(今河北省)境内的天主教教堂有10座,到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直隶境内天主教教堂有27座。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利后,天主教在直隶境内的传播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据统计,到新中国成立时,河北省内已有天主教徒80多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天主教界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8年起,我省天主教界开始自选自圣主教。1980年10月,河北省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上,决定按行政区划分为8个教区。

目前,河北省有天主教信众100万人,占全国天主教信徒人数的1/4,约有教堂900座。

 基督教在河北:

基督教于1858年传入中国,随后陆续传入河北省。1860年,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柏亨利设立了直隶公理会第一座基督教堂。之后,基督教各教派纷纷在河北建立各自教派的教会和传教区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河北省共有基督教教堂365处,信徒近7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河北省基督教得到较快发展,2003年全省有基督教信徒35万人,活动场所2000多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 附录:

(一)城乡居民宗教信仰状况调查表

1、您觉得宗教离我们是否遥远?是()否()

2、您是否信仰宗教?是()否()[如填否,第

4、

6、

8、9题不用回答]

3、您的亲朋好友中有信仰宗教的吗?有()没有()

4、您信仰哪一种宗教?佛教()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其它[自行填上]______[排名不分先后,纯

属偶然]

5、您为什么会信仰/不信仰这种宗教?(由第二题决定)

家人影响()朋友影响()自主决定()宗教团员宣传()媒体宣传()教规限制()

6、您觉得信仰宗教后是否给您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是()否()

7、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祈求过宗教神明的保佑?是()否()

8、您是否严格遵守教规?完全是()大体上是()心诚就行()

9、您多久去一次宗教场所?定期()有机会就去()

10、您平常去过宗教场所吗?是()否()

11、您觉得宗教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精神寄托()救苦救难()结交朋友()修身养性()

12、您平常会把秘密说给谁听?家人()朋友同学老师()自己憋着()吉祥物品()宗教神明()

13、对于您周围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您持什么态度?不在意()尊重他人选择()劝说他人()要求他人与自己一致()

14、是否会因为他人的宗教信仰状况而影响您与他人的关系?会()不会()

15、如果您信仰某种宗教,但现在您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您会放弃您的宗教信仰吗?会()不会()

视情况而定()

16、您是?共产党员()民主党派人士()群众()

17、您的职业?农民()学生()教师()干部()企业职工()其他_____

18、您的学历?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

19、您是?城镇居民()乡镇居民()

20、您的年龄是?15岁以下()16岁—25岁()26岁—35岁()36岁—45岁()46岁—55岁()56岁—65岁()66岁以上()

感谢您参与调查!谢谢!

第20篇: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娄底市居民消费观调查报告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生产消费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的消耗,从而生产出某种新产品。生活消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繁衍对生活资料的消耗。生活消费按消费需要的主体又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我这里所说的消费就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个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的消费属于物质消费。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艺术欣赏、度假旅游以及享受服务性的消费行为都属于精神文化消费。消费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关于市场、货币、消费等经济生活现象的比较系统、稳定的见解和看法,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活动计划:

阶段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一 研究确定课题 确定课题

二 拟写问卷 问卷调查打印好

三 社会调查 走上社会,调查访问 四 分组讨论 问卷分析

五 总结 书写调查报告

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访调查了一些人对于消费观的看法,结果和分析如下:

1、对娄底市居民的购物方式进行调查的结果,超市以其3倍的优势取代了商场成为了某市人购物的首选场所。90年代初,超市以其自由的购物环境、方便的结帐方法和实惠的商品价格博得了老百姓的青睐,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这是一项成功的尝试,不仅给顾客也给商家带来了“丰收”。当然,商场作为传统的购物场所,还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占据着排行榜的第二位,但以1:3的差距输给超市,是否应该好好想想该怎样重新吸引客源呢?也有很多人选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但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及白领。这说明人们对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了解还不是很普遍。希望未来它能为人们带来更方便、更快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捷的生活。

2、对娄底市居民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因素的调查结果:质量是人们在购物是最注重的因素,这与我预想的相同。可见在做不到“价廉物美”的时候,人们宁可选择“物美”。其次便是“个人喜好”,占到总数的1/4还要多,由此说明某市人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购物已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经济和精神负担。“买自己所爱,爱自己所买”已成为新购物时尚。再次人们的品牌意识渐渐树立,有1/5的被调查对象说他们对名牌商品的质量、信誉比较放心,所以宁可价格稍微贵一点,只要用得放心也就无所谓了。另有5%的人选择了服务,这与以前看售货员脸色买东西的时代大不同;现在哪个营业员敢对顾客不客气,顾客一投诉,那个营业员轻则该月奖金报销,重则被“炒鱿鱼”。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信誉以增加客源,更是对顾客的一种尊重。

3、对娄底市居民购房方式的调查,有39%的的被调查者属于保守派,选择了攒够了钱再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不过有人为了买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奔忙一辈子,到老了买了一所房子却没等享几天福便撒手人寰了,而那所辛苦一辈子得来的屋子便必然转到了其儿女名下,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悲剧吗?其次是选择首期付款+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选择该项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所以这辈人就享受上了,早早地有了私房,住腻了就出租或是转手,得来的钱再买更新的更大的。其中只有13%的人选择了向亲友借钱购房,这与中国传统的“在家靠父母,再外靠朋友”的俗语大相径庭。在现代社会向父母借钱说不出口,毕竟他们养了你二十几年,花的钱和情是你一辈子都换不清的,你还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由于计划生育,亲人也少得可怜,到时候还不了钱,他们又不好意思上门要债,结果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再说朋友,也都是这年纪,这经济 水平,能有什么钱?

4、对娄底市居民度双休日方式的调查,从调查可以看出,有34%的人在双休日里做着我未曾预想到的事,一问才知,他们在双休日里仍要工作或学习,我不得不感叹现代生活真的如此繁忙吗? 接下来,有1/5的人选择了整理家务,选择该项的以中年人居多,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儿女又正于读书阶段,双休日他们便在家陪孩子,做家务,补补睡眠等。还有16%的人选择了上街购物,这和以前的赶集很像,是中国人传统的渡假方式。另有10%的人选择了用上网来度过双休日,这其中有九成以上是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各有6%的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人选择了文化消费和健身运动,这在前几年看来还是浪费时间的事,但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精神文明以及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了。只有5%的人选择了走亲访友,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是过于淡泊了?

5、对“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的评价是什么?有93%的人选择了“没有过时”或“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这两项的意义大致相同,当问及对于应赋予新的内容的理解时,其回答相仿:该花的时候就花,毫不心疼;不该花的时候一分钱也不浪费。我本以为生活在现代都市里人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会认为“勤俭节约”是老一辈人才恪守的道德观念;这代人会认为学习上一代人的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是有违于新新人类“舍我其谁”的准则的。而这次的调查结果实在叫人高兴,我看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好地得到了延续。

6、哪项消费占您个人收入的比重最大?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生活必需品,这类人走向两个极端——离退休人员和刚刚步入社会的打工者。其次是选择文化娱乐健身的,说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再次是有15%的人选择了子女消费,其年龄在25~35岁和35~50岁两个段之间,正于青黄不接之际。而选择应酬交际的4%的人的职业都是私营业主。

7、您会花多少钱在“包装”自己上?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者用于化妆品以及服装、首饰等包装物上的钱占了个人收入(或零花钱)的30%或以下,本小组成员认为这是最恰当的用法。当然不乏因为工作需要或个人喜好特别注重外表的,这些人花一半甚至更多的钱在“包装”自己上。没有人选择用90%的收入去装点自己。

8、您通常送礼是会送什么?最多的是工艺品,有31%,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或者穿着时髦的中年人。这充分说明送工艺品不是酸文人以及富贵人家的专利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体现在亲人好友之间传达情谊。选择“营养保健品”和“普通食品”的大都是中年人,他们比较实际。我很高兴只有8%的人选择了烟酒,这比前几年的大送烟酒的风气好了许多,对健康也有益。当问及烟酒大概都送什么人时,他们回答:生意上的合伙人或者好烟酒的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上司或者不太熟的人。还有8%的人选择鲜花,其职业大都为白领或私营业主。

对问卷上八个问题的分析,最终我得出以下结论:

娄底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开放但却不奢侈,比前人更懂得支配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自己的收入,更国际化,更符合一个某市人的标准——既能善待自己又能“善待存折”。他们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尝试新的活法,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不要定位在同一坐标轴内。他们的生活时时透露出“个性化”的追求,又不乏对社会对环境的责任心。他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则是愈简单愈好,最好能达到返朴归真的效果。这一切本身就是时尚的体现,这是一种好的风气,就让他延续下去吧!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甚至对“消费观”这一词还没有任何概念,这是很可悲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让更多的人对“消费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经济学系09级国贸三四班 陈倩

怀化学院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