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9 08:36:37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1

税费改制 少去稍补

回家的第一天就看到了夏季税费征收通知单,发现与以往有很大区别:一是交费方式:以前是交政府定购的公粮来抵扣农业税和其他费。实际上往往采取粮十袋{因为粮往往不够税费} ,粮食是定购,从几年前开始允许以钱代粮 。 而现在不再订购粮食,全让交钱。 二是交费项目: 以前项目繁多,主要有农业税三提五统, 水费, 建路,养老基金, 劳力钱 {很早以前是出工,自从有了挖掘机改为劳力钱} 仅三提五统就八份,而现在统改为农业税+附加{一张通知单}+水费劳力钱(一张通知单)。三是交费金额比以前大为降低,对我们而言,去今年的收费情况(单位均为元)如下:

年度

农业税

附加

2003

358.30

143.32

2004

155.10

62.05

年度

水费

义务工代劳款

教育集资

2003秋征

123.75

72.00

100.00

2004夏征

104.50

36.00

无此项目

少交了:农业税214.98元, 附加81.27元,水费19.25元,义务工36.00元教育集资100元,比去年共减少大于606.75元,每人降低100元。 但是并不是全村所有人都这样, 因为收费的主要依据变了,以前是乡里分到大队(其依据不祥)然后按人口分到户,(但此事也由乡里办事处去做,因此村里无权按地收钱)。我们这里地并不平均:一队少,仅1.3亩/每人,而二队 为1.5亩/每人, 三队则达到2.0亩/每人。 因以往三队受益, 而现在按地收钱, 因此三队所交钱与往年相比并不少,甚至长了许多。但这似乎公平了许多 ,正如雍正的“摊丁入亩”受人尊敬一样。现在农民的负担确实下降了不少。

再就是种粮补贴了, 根据我对周围村庄的考察 , 我们周围村庄都发了种粮补贴 ,我们村也有。惠民县各乡镇可能均为13元/每亩粮田。这对我们这里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受去年棉价上涨的影响, 人们种棉积极性空前高涨,远大于种粮。 但是专家预测今年棉价不会很高, 尽管我们这里有魏桥棉纺织集团(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棉纺织集团),不仅不高,据我所知此集团去年还常常采取手段(故意不收,诈骗性降价)欺骗农民, 控制市场, 低价收购 。对此我认为应加以制止, 但是总种粮补贴政策是落实了。

2

非农经济农民致富

乡镇企业的确有了很大发展,就我村而言,在2000年以前一家企业也没有,现在有两家正规企业,有个体户(经销,修理,五金,馒头等)共计8个,个体经济非常活跃,这些个体户属第三产业。由此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修理据我所知02年以前根本没有兴起的必要,因为我村仅有两个三轮摩托,一个旧摩托(花了200元买的)。但不知怎么回事,03年一场摩托车风暴袭来,首先种韭菜的都买了摩托车,结婚的买了两轮,接着几乎所有年轻人都骑上了摩托车。骑三轮上坡普及,数量都不好算了。现在如果想买摩托只需到陈集(原乡政府驻地),没有钱也可推一辆3000-4000元的摩托。此外04年令人震惊的是机动喷雾器的推广,我村几乎1/3的农户买了机动喷雾器,在人们看来400多块钱是钱但实在不到哪里。此外邻村的一个人从临沂批来喷雾器也是兴起这股潮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只是积聚因素,即将热潮集中于04 年,因此可知这些个体经济来自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除少数地区外还不足以带动农民增收。那么农民收入增在哪里?

普遍的养蚕是促进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从惠民推广养蚕以来,养蚕成为农民收入一大经济支柱,养蚕业的半政府性,公司性管理解决了农民无技术无信息的弱点,不愁卖,只管养(这也是农村让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思路)。蚕一年可养四季,好的时候(前几年)一斤茧8-10元,有的户春蚕就收入2000-3000元,但近年来不知为什么,价格一直下滑,加上去年棉花价格高,农民厌倦养蚕的过于累(的确太累,风雨无阻,没黑没白),因此近二年来桑蚕面积下降,但仍为一大经济支柱。既然农民厌倦养蚕,那么有什么致富路子呢——打工。就我们这里看,打工去向主要有:到天津烧碱厂,到外地搞建筑和其他工作,去年冬天开始上劳务也成为一大热点,由于滨州地区建开发区,上劳务得以发展,短长工都有,短工为主,每天20-50 不等,以30为多。但随着今年国家限制开发区以及滨州市限制机动大三轮载人,农民上劳务限制很大,数量急减。但上劳务提高了工价,使在本地干建筑的人工价上涨,因为干劳务没有赔(只要不掉了锨)。因此对于当前因为事故而限制机动三轮载人,本人表示不赞同。无论是出外还是在本地打工,年龄大的农民多是从事体力活——无技术,而年轻的特别是20岁以下的,多是通过技校到滨州的工厂(在滨州主要有魏棉,滨印,滨活等),也有的是通过学校到外地例如青岛等地去,亦有通过劳动局出去的,但是在职校内并不会学到真正的技术,而且与所安排的工作也大不对路,但却要交纳大量的金钱(一般一万元左右),而通过劳动局出去的数量较少,因而我认为政府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缔此类“中介式学校”,而由劳动局负责组织,让广大农村年轻人得以用少量的钱(几千元即可)学到一点技术找到工作,对农村对政府都有好处,但要注意一是要廉洁,二是要发展,对此可以发展一下“惠民模式”学一下“阳光工程”,研究一下私营学校的做法。劳务输出成为一大支柱未免不可,农村适应此输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允许土地承包权的流动,而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允许不要地,也不用交各类钱,交给村里,村里在包给其他或是组建公有性农场(另文有详述)。

此外农村养殖业也有发展,地毯加工较多。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丰富,技术缺乏,信息不畅的状况,我认为振兴落后农村经济应从以下着手:一是鼓励农民尤其是年轻人走出去,这主要是上面把提到的劳动局着手;二是鼓励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成为重要消费品,政府应该组建类似于桑蚕业一样的公司负责(县地市级为好)一方面组织自己的大型养殖厂,另一方面实行分散式少养殖统购包销,技术指导;三是提供优良种,饲料(具体方法等另文详述),在这个方面,沾化县(知沾化冬枣吗?)太差劲,只知收税不知趁机发展,实太气人;三是大力发展地毯,编织,纺织等劳动力密集产业,地毯编织宜采用分散小区方式,纺织应建大厂,此外轻工业品加工也可初步建立;四是巩固养蚕食用菌;五是针对劳动力状况,采取组建农村的公有性农场养殖场(如二)。(另文有述)

3

区间交通公共事业

政区间的交通问题实是一个大问题,就我地附近而言就有三处因为政区交界而不通的公路,一个是乡——乡间,一个是县——县间 ,一个竟是村——村间,协商修路处处难谈,之所以这么难就是因为一个“钱”字,并非各政府珍惜钱而是各政府没有钱,就陈集而言,来一个乡长必须带着一百多万的贷款,否则是干不下去,就这样教师,公务员的工资还是发不下去,为什么会这样,且贪而且虚夸报政绩,就胡集而言上报说超过100万的企业有10个,50万以上的企业50个,实际呢,只有也不过几个,因为“钱”各区谈不通,但也并非如此,比如本来,那个县县间的公路会修,因为有一个地区小官回家,必须经此路,款地区都要下播了,指示也下来了,但此官一不留心成了车下鬼,于是次公路又不了了之。可见是政府不努力。

公共工程在农村主要是修路,但质量和思路的确很差,就我们这里而言 ,由于上次{也是首次}修的柏油路质量太差, 因此省里要求重修,并且规定与乡里各出一半钱, 乡里钱够了路开修了才发。 但是乡里钱迟迟没有, 最后拖到秋天, 乡里无奈才修。但是那时候天气已经很冷, 工程质量很差:出现了许多大坑。但是据农林建业站长介绍,省里已验收合格,公路比上一次有的地方还难走,不过这次还好,据说乡里扣了修路的建筑队资金20万元,让其再补修。于是今年7月份又补修了,但亦是应付了事。他们不用炒料,却用层铺法, 大洞虽补 ,小洞犹存。在此一提的是,修路工人就是近村的,却也是应付了事,真是气人。

还有一件事就是医院,几年前县里乡里协议建乡医院,县乡各出30万,乡里资金到位时县里即发播。但是乡里乡里并不给院里钱,而是让其自行筹集{职工每人一万}, 并命令其签了收款合同,骗得了县里钱。现在医院楼盖好了, 但是乡里资金仅给了9万。据赵院长介绍,乡医院困难重重, 资金不足, 门庭不旺。分析一下,原因有:1.人员太多但真正有用的人少,且不好裁(关系太多);2.高医术的人少,实际上,只有赵院长医术高超, 但是也只不过是赤脚医生而已 ;3.工作态度,作风 ,定价不良。以上应该改革,否则乡医院只能租出去 ,卖出去——如胡集乡医院一样 ——老百姓都找不到敢放心就医的地方了!

4

抢粮强税鸟枪换炮

早些年政府下去征粮都是小分队,因此今年电视上一再禁止小分队下乡,的确禁住了小分队,但他们变本加厉改成了所谓的“征税大队”,一下就是七八辆大车30多个看似流氓的人,假山三个穿警服的加上三个村干部共计40来个人,浩浩荡荡之况可与当年日本抢粮大队相媲美。

5

农资市场 文后闲谈

今年农资价格急剧上涨,就肥料而言,尿素03年以前价格一般为一袋-60元,而今年一跃上涨至95——100元每袋。仅此一项就可以将中央的扶贫政策抵消。广大农民对此不理解,对政府极为不满,认为是“这里减了那里找”,同时种田也就极为困难了,其它农资亦是如此。再加上青菜价格高,导致农民的粮价上涨幅度不如农资,消费品上涨幅度,农民收入或有下降。农资为什么涨价,我没有统计资料 ,不能准确知道, 因此不谈。

农资市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实在太多: 假肥, 假药众多, 有些肥料农民明知是假的(如磷酸二氢钾), 但由于没处可买真货,所以只能购买假货,而且由于假货充斥市场导致真货很难销售。这导致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创新思想受损, 对此我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革。采取什么措施?我认为应该组建像电信业一样的寡头垄断农资市场(另文有述),可以自己思考一下。

最后再谈一下, 农村中赌博之风又起, 宗教泛滥{ 基督}, 村干部贪污浪费(下酒店)严重,以机动车枪牛羊的大有,以高利诱惑的经济骗局时有发生。

张丰智

2004年8月22日

推荐第2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2003年2月8日,《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胡锦涛、温家宝以及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

目前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针对于次,我特在家乡做了小调查,以家乡为例来展示三农问题的改观以及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的: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加强实践,提高认知,学习实践知识,增长才干。 调查时间:2011年8月7日至2011年8月24日

调查地点:小庄及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大量农民及村委会

调查方式:访谈法

(一)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辅以副业如养猪、养鸡、养牛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0%。农作物包括小麦种植,经济作物包括蔬菜、花生、油菜、黄豆等。自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该村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农忙时运用大型机械操作,其余时间外出务工,其中老人和孩子在家中做些基本的手工或养猪、养鸡、养牛等获得收入。

(二)受教育状况

我就农村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教育消费负担过重,儿童失学情况严重;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村民中有81%受过初等教育、8%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的3000多口人有近40个大学生。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粮油、蔬菜、烧柴都自给,只买一些食盐、肉制品等,

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80元以下。

(四)当前问题

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是污染严重;基础设

施薄弱;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思想

观念陈旧。

(五)村委会采取相应措施

(1)“农民”方面

村委会注重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县、

乡镇党委、党政府大力宣传并支持农村劳动力的输出。目前,我村劳动力的输出

方向有三:第一,进住中小城市经商;第二,向工业发达的大城市流动务工;第

三,向国外对口输出劳务。此外,村委会还特别重视提高农民的素质,积极响应

县、乡镇政府采取得一系列文明修身活动和具体措施。如:村民委员会以村民组

为单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化娱乐活动。

(2)“农业”方面

我国政府采取了逐年减免农业税的措施,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村委会也积极

贯彻落实,确实保护农民的根本的利益。另外,村委会还结合实际做了农业产业

化结构调整。对大批干旱农田和育苗耕地实行了农作物改种,如:花生、豆种、

小麦和一些树苗的间作、套作等,这样既充分发挥了耕地、和农田的创收价值,

也充分满足了农作物日照需要,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村委会还鼓励发展畜

牧业,在行政村提倡和鼓励一家一户最少喂养一头猪。村委会还积极贯彻实行农

业土地制度创新,全面实现了土地的承包、转让。

(3)“农村”方面

村委会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农村用电、修路等。由于所在村在工业方面

比较薄弱,政府便鼓励农民创办民营企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于2007

年建立两个农村工厂。村委会还施行“村村合并”方针,使村向小城镇发展,以促

进村里的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

(六)家乡献计

从实践开始到实践结束,我的心经历过一次次的感慨、震撼,一遍遍的心

潮澎湃。在与父老乡亲们零距离的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父老乡亲们对我关

怀无微不至,把我视如亲生儿女,我体会到父老乡亲们淳朴的情怀,更能感受、

理解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想尽自己的最

大努力为本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然而现今我只能在实践中宣传村的一点点

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要确保村村通公路,村镇连接,打开与外面世界的通道。做

到村村通公路,极大方便村民;路旁还可以栽种银杏、枣树等经济作物。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七)总结

通过实践发现三农问题较以前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物质水平,精神文化都有所提高。然而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政府

和农民都要致力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而奋斗。

推荐第3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河南、湖北、安徽、山东四个农业大省的十二个市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涉及到政策的落实推广情况、农民的收支情况、土地的使用情况、农业教育情况,并设置三个访谈提纲和一个数据统计题。调查对象为农村地区有代表性(如多子女,有子女在外上学,或有家庭成员在外打工)的农村家庭,调查地区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中的代表性地区,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358份,回收率98.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的了解如下情况:

(一)政策宣传与农民接受情况

1、农民对新政策的了解情况

从问卷第二题的选择情况来看,对于国家有关三农方面的政策,84%的农民部分了解,其中安徽省普及情况较好(93.8%部分了解);在完全了解新政策的农民人数中最高的为河南省(18.2%),安徽省最低,仅4.7%。

2、农业税减免情况

四省份基本做到了农业税全免(65.9%),其中河南省落实情况较好(90.5%)而且没有变相收税现象。安徽省最差,虽然100%的农民承认农业税全免,但有46.9%的农民反映有变相收税现象。山东、湖北两省有的地区农业税部分减免。

3、种田补贴情况

72.6%的农民认为,有一些补贴,但不知道是否足额。全额补贴的占24%,四省份的情况基本相同。安徽、湖北较好,全额补贴占到了34%左右。

4、技术支持情况

基本没有技术支持的占59.8%,认为情况一般的占36.6%。其中安徽最好(上述两项比例分别为37.5%和57.8%),河南最差(76.8%和18.9%)。山东、湖北情况一般。

(二)农民的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

农民收入的总体情况:68.4%的农民收入在2000-10000元,在四省份中,只有安徽省农民有57.8%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其余三省与总体情况大致相同,收入呈正态分布,高、低收入人数都较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农业收入,数据显示57.3%的收入来自农产品种植业,其中安徽此项比例最高(82.8%),湖北比例最少,但仍有41.4%,其次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占29.6%。

2、支出情况

农民支出的主要方面,44.8%的支出是为子女上学,其余27%和23.9%的支出是在农业投资和日常生活开支。河南农民在子女上学投资比例最大(48.8%),山东最少为37.7%,但山东农民在农业投资上较多,占到38.1%。

3、新政策对农民收支情况的影响

在增收方面,54.2%的农民表示有少量增加,有明显增加的为22.9%,剩余的22.1%认为无明显变化。湖北省农民有明显增加的占44.4%,比例最高。河南省最低,仅占10.5%。

4、农业原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在农业原料价格变化后,认为收入稍有增加的农民比例为42.2%,明显增加、无增加和负增加的比例各占20%左右。安徽省明显增加比例较高(32.8%),河南省负增加现象严重(44.2%),山东、湖北与总体情况一致。

5、农民的收支平衡情况

48%的农民收支基本平衡。收入高于支出,有明显节余的占34.4%。其余的农民负债,占17.6%。收入大于支出的农民比例中,安徽最高(53.1%),山东、湖北农民负债现象较严重,都为21%。

(三) 土地的使用情况

关于土地种植权的变更期限问题,31.8%的农民反映土地从来没变,15%的农民的种植权的变更期限为10-15年,5年以内和5-10年的分别占24%左右。土地变更较为频繁(10年以内)的是山东(66%)和河南(71.5%)。其中变更期限在5年以内的,河南最高(54.7%),山东为31%,安徽省土地变更期限都在10年以上,从来没变的达46.9%。湖北省从来没变和5-10年变更一次的基本各占一半。

如果频繁变更土地,将导致68.7%的农民不满意,40.2%的农民无所谓。安徽省农民的不满意率最高(78%),最低的是河南,但也有64.2%。

将耕地作为它用现象,75%的农民反映有这种现象,其中河南最为严重(96.8%),安徽最低(53%)。

(四)农业教育情况

从来没有接受过农业教育和偶尔接受一点的农民占95%,其中完全没有接受过的占62%。湖北从没接受过农业教育的农民比例较低(52.5%),安徽最高(69%),山东和河南的农民都占65%左右。经常接受教育的农民比例中湖北最高(13%),其他地区仅为2%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的三农政策目的是要让农民减负、增收真正的获得实惠。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税的减免、种田补贴的发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好的土地政策加大了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农产品的价格的提升,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种田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在看到三农问题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三农政策的落实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三农政策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有义务向农民朋友宣传三农政策。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政策推广和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宣传渠道窄、推广力度不够、内容不全面,绝大多数(80%以上)的农民只对新政策部分了解。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宣传途径太少少,基本上看不到宣传栏等相对固定持久的宣传方式,有的地方有类似的宣传栏,但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完全达不到宣传的效果,用扩音喇叭口头传达政策法令虽然比较普遍,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维权意识较差和长期以来被动接受信息的态度也是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地方虽然有地方电视台宣传政策,但农民很少去关注政策,事实上,他们仅仅听说有农业税的减免和有种田补贴,而对补贴数额、技术支持等了解很少,这就直接导致许多农民误解政策,同时宣传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实。

(二) 农民增收困难多

农民收入途径单一,农业教育影响农民增收意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的种植,种植结构单一,而且由于区域性差异,有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只能种植某些农作物,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在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技术教育学校,农民很少接受农业教育,在农业创新方面存在障碍,农民们的种植理念十分落后,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少有农民有将农产品集中后批量加工出售想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就难以让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

1、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变相收税现象仍然存在。从调查情况来看,四个省的基本实行了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农业税减免情况整体较好,但种田补贴还有部分地区不能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变相收税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区以县、乡、村三级排涝水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村级投工投劳等名目收取费用,为农民增收设置了层层障碍。

推荐第4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王林河 11网络工程

摘要: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

“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思想;充分就业;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华岩镇暑期的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一、该地区的基本状况

该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政府扶贫政策难以切实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经济至今仍然发展不起来。该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800元,收入基本上只

1 有两种: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种植业收入占80%以上,种植业者基本上是30—60岁之间的中壮年,外出劳务者基本上是16—30岁之间的青年。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抱民区有一所小学,其他几个村和这4个村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上学。孩子们上完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该地区的村民们缺乏科学种田技术,科学养殖、饲养技术,缺乏市场信息,阻碍了他们尝试新的经济增长的方法。

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

二、给该地区的一些建议

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其次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可以从农村内部着手,事实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这就要做到: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

2 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另外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比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其次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结束语 :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 3 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推荐第5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21012366 曹泽闯21012390 缪贵飞

调查 曹泽闯汇总 缪贵飞

导语: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

“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思想;充分就业;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华岩镇暑期的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一、该地区的基本状况

该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政府扶贫政策难以切实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经济至今仍然发展不起来。该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800元,收入基本上只有两种: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种植业收入占80%以上,种植业者基本上是30—60岁之间的中壮年,外出劳务者基本上是16—30岁之间的青年。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抱民区有一所小学,其他几个村和这4个村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上学。孩子们上完 1

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该地区的村民们缺乏科学种田技术,科学养殖、饲养技术,缺乏市场信息,阻碍了他们尝试新的经济增长的方法。

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

二、给该地区的一些建议

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其次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可以从农村内部着手,事实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这就要做到: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另外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比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其次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结束语 :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参考文献:

[1]《2008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中共重庆工学院委员会学工部编 2008.08

[2] 《三农中国》贺雪峰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01

[3]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白跃世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3

[4] 《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01

[5]《我向百姓说实话》李昌平著 远方出版社2009.06

[6] 《半月谈》2009年第10期 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

推荐第6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电信0704 王顺

摘要: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

“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思想;充分就业;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

1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华岩镇暑期的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一、该地区的基本状况

该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政府扶贫政策难以切实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经济至今仍然发展不起来。该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800元,收入基本上只有两种: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种植业收入占80%以上,种植业者基本上是30—60岁之间的中壮年,外出劳务者基本上是16—30岁之间的青年。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抱民区有一所小学,其他几个村和这4个村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上学。孩子们上完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该地区的村民们缺乏科学种田技术,科学养殖、饲养技术,缺乏市场信息,阻碍了他们尝试新的经济增长的方法。

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

二、给该地区的一些建议

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其次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尽快打破造成城

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可以从农村内部着手,事实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这就要做到: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另外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比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其次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

设。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结束语 :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参考文献:

[1]《2008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中共重庆工学院委员会学工部编 2008.08

[2] 《三农中国》贺雪峰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01

[3]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白跃世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3

[4] 《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01

[5]《我向百姓说实话》李昌平著 远方出版社2009.06

[6] 《半月谈》2009年第10期 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

推荐第7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电信0704 王顺

摘要: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

“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放思想;充分就业;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正文: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 1

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华岩镇暑期的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一、该地区的基本状况

该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由于政府扶贫政策难以切实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经济至今仍然发展不起来。该地区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800元,收入基本上只有两种: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劳务收入。种植业收入占80%以上,种植业者基本上是30—60岁之间的中壮年,外出劳务者基本上是16—30岁之间的青年。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抱民区有一所小学,其他几个村和这4个村的孩子都来这所小学上学。孩子们上完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该地区的村民们缺乏科学种田技术,科学养殖、饲养技术,缺乏市场信息,阻碍了他们尝试新的经济增长的方法。

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

二、给该地区的一些建议

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其次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另外可以从农村内部着手,事实改革,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这就要做到: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

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另外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那么到底如何来实行农业产业化呢?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比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

市场,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建立起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够带动一种或多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可谓“龙头兴,则产业兴”。其次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开发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继续开发潜力的产业。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实行“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基本方针,切实保证在农业产业化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给大本营”的建设。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结束语 :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圆满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参考文献:

[1]《2008年上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学习资料》中共重庆工学院委员会学工部编 2008.08

[2] 《三农中国》贺雪峰 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01

[3]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白跃世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3

[4] 《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01

[5]《我向百姓说实话》李昌平著 远方出版社2009.06

[6] 《半月谈》2009年第10期 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

推荐第8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情况如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三农问题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了解!

今年暑假期间(8月14日—22日),我在家乡(四川省荣县留佳)做了一个关于家乡三农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家乡三农所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更好的把握当前的三农问题,深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加强理解中央的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xx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 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 。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著,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 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三农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它影响了一个国家。我县的经济也是要依靠农业的发展的。国家要“以民为本”,而这个民则是农民占了多数,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增收这个重中之重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兴旺了,农民的生活才有可能提升,那么农村的教育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得到一一的解决。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当前的三农问题,当前的农村是处于一种低下的状态,虽说比起50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严重,农民 依然属于弱势群体,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所以我们就应该关注国家,关注“三农”,国家的兴旺发达就源于此。

前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如何?都有那些农村问题?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的内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时间回家和几位同学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倡导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一些哲学的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广东的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此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希望本文能加深大家对广东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了解如何用哲学知识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主体:

一、背景和调查内容

在“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号召下,本人利用寒假的的时间,既XX年1月20到2月20日。在自己居住的广东省肇庆市莲塘镇和附近的蛟塘镇展开了关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调查。在此同时,湛江海洋大学在广东各地的学生也回到自己居住地做这样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水平、税收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实施情况。此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东各地存在的三农问题,分析其解决的方法,总结一些经验和建议,为省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出谋献策!

二、调查对象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广东的农民,而我负责的我莲塘阵和蛟塘镇的,这些农民种田养殖为主,子女有的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而其中的种养大户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三、调查的方法

利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每个镇4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7户人以上,做一分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必须包括最大养殖户、最大种植户、最大打工户、最大砍柴户、最穷户等类型的。由于农民绝大多数不会填表,我们同学三人就一个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获得数据),其他两人分别做填表和记录。最后三人一起整理表格。其中比价重要的一点的就是,要找他们本村的人带路到农户家中,可以是你的朋友,亲戚或者是他们他们村比较相信你的人都可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农户对我们的戒心,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调查的可靠程度!

四、调查的基本数据

莲塘镇

蛟塘镇

125平方公里

130万平方公里

万人

万人

人均年收入XX-3000元

人均年收入1500-XX元

工业园区少,

工业园区多

出外经商,打工多

种养多

基础设施好

基础设施较差

交通相对不好

有国道经过

五、调查过程及讨论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很讲究时间的统安排。早上利用政府办公的时间与他们协调问卷的事情,然后把问卷留下给政府的人填(政府问卷)。了解了一些关于镇上的一些基本情况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调查村委和农户了。我们的资料来源不单是来自政府,还有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方面了解全镇的情况。然后开始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4条村。这样我们的调查就比较全面的反映这里的农民问题。

当然,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农户说得不真实,我们就从他们的子女或临近的人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不过这次调查令我过程最深的在蛟塘镇洞口村的情况。这条村的人主要是种植和养鸡的,而且规模比其他村大很多,一般都有十多亩地的。所以经常回有很多菜和鸡要拿到市场销售的,但这条村的地理位置很偏僻刚好是市界,最近的市场要到佛山的高明区。我到了那条村,每家人都向我抱怨交通不方便的。经了解,该村到市场的路是非常烂的石头路,凹凸不平的,摩托车也经常坏的,我坐车经过那条路的时候也是屁股也疼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修路,他们说路早就说要修了,而且是他们村自己出钱,高明区的村不让他们修水泥路,说地方不是他们的所以不让他们修路!这修路可是好事情,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相互限制就发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经过那条路,我痛的只是屁股,而洞口村的村民,不单是屁股痛,还有那内心无奈的痛!

六、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

(1)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

(3)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

(4)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 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 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七、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新阶段农业特点的判断是从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作出的科学论断。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据此制定的各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要求,既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才能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和要求。

(3)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全面的小康。粮食问题、科教兴农、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

重,同时又要统筹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上述观点的具体体现。

(5)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而且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经营的状态,使农民面向市场而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奔小康。

(6)内外因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好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当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政府积极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

(7)一分为二观点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中国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一定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推荐第9篇:三农问题调查报告(定稿)

近几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决策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到底“三农”问题出在哪里、症结何在?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或缓解它?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与症结

我认为,当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三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

目前的“三农”问题已经和过去的“三农”问题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说过去有“三农”问题,在80年代中期以前,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产量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在现阶段,归结起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主要集中表现在城市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要相对落后。同城市相比,农村发展落后首先体现在投资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供给明显滞后,同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既存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投资差距不仅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还反映在民间投资方面。从1990年到2001年,城市集体和个人名义投资增长了8.8倍,而农村仅增长了4.4倍。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慢,进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不会快。1990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9.7%,年均增长4.45%,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2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38.3%,年均增长7.5%,增速是80年代的2.5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拉大。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

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肯定,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面对城乡发展差距,有人提出,目前中国的农村状况比过去恶化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差。这种说法有些偏激,甚至对农村缺乏起码的了解。从实际情况看,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状况都比过去大大进步了。但是,为什么“三农”问题又突然变尖锐了,关键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与城市人差距扩大到了某种限度,给人的感官视角造成了异常刺激,引起了社会部分群体的心理失衡,危及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三农”问题?我认为是由制度和结构造成的,是由我们的制度设计缺陷和结构转换偏差引起的。

首先从制度看,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用计划经济、依靠行政力量造就了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们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进程和制度安排上偏废了农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8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把主要改革精力从农村转到城市,集中在宏观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对农业、农村的体制改革重视不够,造成了许多问题积重难返。第二,农村制度的变迁受到了抑制。列举四个方面的例子:1、土地不能市场化。2、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限制,造成农村金融从资金总量和机构双重供给不足。3、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限制非国有的市场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4、城乡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形成财权和事权不对称,造成越是基层政府财权越小、事权越大,这引起基层政府向企业和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

再从结构演变方面分析。结构转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之后,结构转换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国家在90年代以后的结构转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不利的。一方面,工业的过度扩张,导致了非农产业在大量抽取农业、农村资源的同时,排斥大量劳动力进入,造成农民占有的资源和财富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受结构转换的影响,财富过度向城市集中,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

首先要强调一点,目前不能用过激的办法来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由历史造成,并在历次体制变动中不断累积起来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企图想一下子彻底解决是完全不可能的,不能操之过急,只能重点突破。

在“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在“三农”之外,我们的改革和政策目标,核心是要实行向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过渡。将来,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是要把城市和农村、政治和社会纳入一体化的进程。为了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人口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和财税政策(包括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这里需要强调:目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不是最终目标,它是一种过渡方案,最终应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税收制度”,尽管目前农村的税费改革有进步,但是它的税制结构设计还是不合理的,仍然是一种歧视性的政策,从长远看是要消除的。

第二是土地市场开放问题。现在土地基本上没有市场可言,一级市场由国家控制,二级市场农民不许进入,农民在土地交易中始终处在被剥夺的地位。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稳定器。今后,如果说土地市场还不开放,还是由国家用低价强制购买土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将会直接干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

第三是“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农民关在城外,是为城市“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这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从国情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搞小城镇,总有一天我国会无地可耕。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而日本的城市化模式值得学习,走“资源密集型”的城市化道路,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和水资源,并能集中使用城市公共设施。

在外部进行改革的同时,农业内部也要进行改革。在世界任何国家,最终农民群体不可能变成零,工业化后仍会有一部分农民留在农村,政府要关注这部分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怎么关注?近期有几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第一,对农民的收入要采取直接的支持政策。间接支持也要搞,但是要有重点。有人反对对农民进行直补,我觉得这里有两个误区需要注意:一是以现行的体制,我们总搞间直接补贴能不能坚持下去?过去对粮食采取的就是一种间接补贴,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越改补贴越多,造成低效益,引起腐败,农民损失大, 支付成本高。二是中国现在实际上需要进行直接补贴的不是多数人而是少数人。我国目前用于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是31991万人,但实际算一下,真正用于种植业的劳动力目前不到2亿,如果剥离一些东部沿海地区,仅剩一些农业主产区,实际需要补贴的就是1亿人。因此“我国是以少数人补贴多数人”是个错误的概念,真正要补的实际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如果进行直接补贴我们还是有能力的。

第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近期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改革思路应该是,粮食出产区的购销要放开,国家的储备粮数量要减到合理界线,国有粮食企业要走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对粮农的保护和补贴要与国有粮食企业划断,采取直接的补贴办法。

第三,农村金融改革。目前,我国推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不够,范围太小,效果也没有农村税费改革那么大。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和城里人一样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我认为,想靠现有的金融体系来解决农村金融贷款难问题根本没有可能,必须通过改革发育新的金融组织。

第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下一步,在土地方面应该优先实行土地市场化,要把土地作为真正的商品进行交易,让土地的所有权真正归还于集体,不要再让一些城市人和一些中介商来非法剥夺农民。

第五,农村公共品供给。目前,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品不是一种“恩赐”行为,而是一种责任。农民跟市民一样有发展权,有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最起码的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财政要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现在到了应该用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时候。

最后,农民要有自己的组织。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但要有政府来保护,有法律来保护,而且要由自己来保护。现在农民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流失,除了政府和法律之外,还必须自己组织起来。农民组织的发展不能太急,也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我主张首先应该鼓励农民成立一些行业组织、专业协会,比如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农业技术协会等,在这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或税收政策予以扶持。

推荐第10篇: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2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㈠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

1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第11篇: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0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㈠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

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

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

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

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

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

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

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

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

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

向他们介绍中央“(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

请保留此标记。)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

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

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

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

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

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

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第12篇: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9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㈠

扶风县概况

1.2人口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第13篇: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的话题,它关系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12年寒假放假,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回到了我们扶风县,进行“三农”政策的再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扶风县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希望能让我们的父老乡亲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提高!

扶风县概况

1.2人口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第14篇: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广东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及其哲学分析

前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如何?都有那些农村问题?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的内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时间回家和几位同学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倡导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一些哲学的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广东的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此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希望本文能加深大家对广东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了解如何用哲学知识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主体:

一、背景和调查内容

在“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号召下,本人利用寒假的的时间,既2005年1月20到2月20日。在自己居住的广东省肇庆市莲塘镇和附近的蛟塘镇展开了关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调查。在此同时,湛江海洋大学在广东各地的学生也回到自己居住地做这样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水平、税收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实施情况。此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东各地存在的三农问题,分析其解决的方法,总结一些经验和建议,为省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出谋献策!

二、调查对象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广东的农民,而我负责的我莲塘阵和蛟塘镇的,这些农民种田养殖为主,子女有的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而其中的种养大户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三、调查的方法

利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每个镇4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7户人以上,做一分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必须包括最大养殖户、最大种植户、最大打工户、最大砍柴户、最穷户等类型的。由于农民绝大多数不会填表,我们同学三人就一个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获得数据),其他两人分别做填表和记录。最后三人一起整理表格。其中比价重要的一点的就是,要找他们本村的人带路到农户家中,可以是你的朋友,亲戚或者是他们他们村比较相信你的人都可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农户对我们的戒心,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调查的可靠程度!

四、调查的基本数据

莲塘镇

蛟塘镇

125平方公里

130万平方公里

5.7万人

2.9万人

人均年收入2000-3000元

人均年收入1500-2000元

工业园区少,

&nbs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七、哲学分析

(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新阶段农业特点的判断是从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作出的科学论断。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据此制定的各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要求,既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才能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和要求。

(3)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全面的小康。粮食问题、科教兴农、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

(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

重,同时又要统筹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上述观点的具体体现。

(5)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而且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经营的状态,使农民面向市场而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奔小康。

(6)内外因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好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当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政府积极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

(7)一分为二观点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中国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一定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第15篇: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湘阴六塘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湘阴县六塘乡三农问题的调查,希望借此提出一些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用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三农 农民提出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途径 【正文】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合称三农问题,有人把三农问题概括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其实,三农问题不是三个问题,三农问题归结起来是一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穷”。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人来自农村,深知农村之穷,农民之苦,寒假里经过走访调查,查找资料,对三农问题做了一个浅显的分析:

一、农民提出的一些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要想富,先修路。乡村公路前两年才开始修筑,现在正在施工,尚未通车。我们从村里到镇上走的公路真可谓崎岖不平,平时不晕车的都被颠簸的头晕目眩,道路情况可想而知。通向山上村子的山路当然还要更差。缺少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供给也存在中断现象,一些农民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井水来作为生活用水。

2、干部、党员、执法人员作风问题

很多群众反映,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也没有人指导农业生产或是到家里调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党员只是自己顾自己家,没看出和普通群众有什么区别;乡、镇、村干部都干了些什么就更不知道了,很多人都根本没见过这些干部,因为他们从未下来实地调查过,就更别提指导生产或是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了。

1 同时有农民反映许多执法人员借执法之机自己抓收入,像买码、抓赌、计划生育超生等。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不仅仅发生在我们这里,我们期盼的服务型政府离我们还是太远了。

3、教育费用成为农民一大负担

九年制义务教育本不收学费,但当地的小学每年都要收取几百元的杂费,初中的费用还要更高一些,不知道杂费中都包括什么项目,是否都是该收的。由于地处农村地带,所以允许每家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上学时,确实负担很重!

4、农民有致富愿望,但感到致富无门

农民都想致富,这勿庸置疑,但贸易成本高了,出去打工又累收入又低,而且各项权益得不到保障,有些农民茫然了,感到致富无门。这样农民家的情况在当地比较贫困的居民中很有代表性。首先要说的是,他们家能够依靠自己种的粮食解决温饱。但若有意外受伤,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挣到的钱还不够医药费,而且还有孩子读书的话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当谈到如何增加家里的收入,全家显得很无助,一筹莫展

三、如何看待农民提出的问题

5、土地问题

今年以来,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调减农业税,取消部分涉农收费,农民负担得到减轻,粮食价格阶段性回升,种田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不少地方的农民向集体重新要求承包土地,进而引发了土地承包与流转中的一些矛盾、纠纷,并呈上升趋势。前些年,因农民负担重、种田效益差、耕作不方便、发展集体经济等原因一部分组的土地被交由村级经营发包,现在又回过头来要求归还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实行“两田制”的地方没有按规定纠正到位,群众要求将责任田的承包经营权重新落实到户;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要求归还以前抛荒弃耕、甚至当时自愿放弃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个别农户要求归还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备,或者存在强制流转现象的流出土地等。

6、税收问题

以往的农民负担主要分三大块:第一块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税收,主要是农业 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三项;第二块是国家政策规定的乡政府收取的“五

2 统筹”和村级组织收取的“三提留”;第三块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都不 允许的,也就是各地擅自进行的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之类。

7、医疗保障体系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二、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从这些问题当中可以看出,政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措施还很空洞,转变政府职能任重道远。多位当地农民跟我们提起,希望了解一些当地时事热点、气象信息和农业生产知识。干部、党员作用不明显也是农民反映的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两风”建设,希望“两风”建设能够早见成效。还有,部分执法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尤其是工商部门,早就在社会引起了不良反响,但至今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农民苦于致富无门,但我们的干部也没作出什么让群众受益的工作„„转变政府职能还任重而道远啊!

2、这些问题当中也反映了农民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说,农民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有的山区已不适合居住,国家没有足够钱,也不值得给每一座山上通水、电、气等,但当地居民宁可忍受资源的短缺也不愿离开祖辈生活的故土,说明他们的观念过于陈旧保守,需要更新进步。 三、如何帮助农民增收

在实践、调查中发现问题固然重要,但想办法解决问题更为关键。关于帮助农民朋友增收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农民增收

3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为不但农业所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农业更是发展工业的原始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是轻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工业品的广大市场;是稳定社会、支撑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离开农业这个基础,什么事业都不可能发展,这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所以国家更是把“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键又是农民。因为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主体,农民的地位决定着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兴衰。而且农民以占中国大多数人口来算,其收入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GDP水平的高低,所以农民的问题又体现在增加其收入上,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农业的进一步向国外开放,给外国农产品以“国民待遇”,会给中国农业带来很强的冲击,影响农民收入。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现阶段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2、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使农民从务农中受益

随着农业税的逐步减免和粮食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的收入将会增加,所以要坚持抓好粮食生产,使农民从务农中受益。这个途径最直接,而且普遍使用,更重要的是,鼓励农民通过务农增收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一举两得。 抓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指导农民种适于当地生长的农作物。政府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一些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作物进行种植,比如说湘阴许多农民种的芭蕉不结果,投入得不到回报,既浪费了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又影响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第二,指导农民种有市场的农作物。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指导农民农作物的选取,这样农民的劳动果实才能卖上好价钱。而且,政府可以帮助农民找销路,对于消息闭塞、与外界沟通难的农民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这方面的信息。

第三,指导农民科技种田。组织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常下乡看看,对农业生产加以科学指导,这样可以使农民干农活时事半功倍。

3、加大力度帮助农民更新观念

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大部分农民的观念还很落后,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教育使农民转变观念。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帮助下一代更新观念,在科技培训和“三下乡”活动中帮助成年人转变思想。

第二,通过榜样的示范带动农民转变观念。鼓励一些家庭当中的剩余劳动力先走出去打工,鼓励一些家先搬出不适宜居住、能源缺乏的山区,在就业和搬迁中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他们生活的改善带动农民转变观念。

第三,通过媒体宣传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媒体的宣传作用是很大的,农民们接触最多的信息渠道就是电视了,所以当地电视台应该多介绍一下外面的世界、到外地打工者的情况,帮助农民开阔视野。

4、鼓励外出打工,从事服务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要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把我国的广大沿海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育他们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后劲。同时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积极发展我乡农业的优势产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恢复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农会),建立健全多种符合我乡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农民的意见和想法、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有通畅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决策的迟缓和失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能够增强农民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抵抗来自于各方面的侵犯农民权益的能力。另外引导农民,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服务业也是一条可行之计。无论是去商场当售货员,还是到酒店当服务员,或是从事家政服务,都不需要过高的文化水平,比较切合农民的实际状况。

5、加强技能培训,将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抓

5 要想使农民外出打工时更容易找到工作并赚到一份可观的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技能培训,使外出打工的农民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据权威人士分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广东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广东是根据市场对各种技术工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每年培训的工种,主要是面向准备外出打工的农民,对一些家庭十分困难、暂时交不起学费的农民实行“先培训,找到工作后再补交学费”的政策,效果很好。另外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

6、妥善处理当前土地承包流转中的矛盾与纠纷

各级政府应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江苏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民利益、稳定农村社会为目的,既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田积极性,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又要实事求是,妥善处理,防止引发更多更大的社会矛盾。

7、调整农业税费

取消\"三提五统\"。 ----将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统筹费、烈军属优抚费、民兵训练费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改为农业税征收。这是因为这四项费用作为一种人头费,承担者是农民,而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而是全社会,其本身属于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是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应该纳入规范化的税收征管体系。 调整农业税, 农业税改革总的方案是:建立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税制,以耕地为农业税计税基础,实行地区差别定额税,将农村\"三提五统\"有关费用并入税收,适当提高农业税负,从总体上减轻农民负担。 另外调整农业特产税, 农业特产税是国家向从事农业特产生产,取得农业特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节种养业收入水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特产税的征收管理没有完善的手段,各地大都采用农业税的征收办法,对农业特产税按土地面积分配任务到户,有些农民并没有多种经营的生产,但仍要缴纳农业特产税,造成农民的实际税收负担与应税收入脱节,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应当取消一个应税品目两道环节(生产、流通)征税,实行一个应税品目只在一个环节征税。

8、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6 据调查表明当地农民有强烈购买医疗保险的愿望。农民普遍认为有必要购买医疗保险,但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缺乏购买医疗保险的渠道,加之对相关政策的不了解,虽有愿望但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建议

(1)、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使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

(3)、在众多医疗保险种类中,应因地制宜,集中力量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地方政府,基层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资金支持的责任。没有基层政府出面组织,合作医疗就会失去组织基础。过去靠低廉的土地价格使乡镇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农民是作了很大牺牲的。

(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实践证明,农村医疗保障不必坚持“一种模式”,而应多种模式并存,毕竟中国地理广阔,各地农村情况大不一样。

9、建设好基础设施设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与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需要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工夫,抓好“水、电、路、气”建设四件事。

1、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

2、完善农村电网,扩大电网供电覆盖率

3、建设农村道路,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

4、实施农村能源工程,为农民提供清洁卫生能源。

10、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2、增加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

3、国家安排投资支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4、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和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为重点,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5、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四、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本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看到了一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

第16篇: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广东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及其哲学分析前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如何?都有那些农村问题?正是本文要阐述的的内容,本人利用寒假的时间回家和几位同学做了一个月的调查(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倡导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一些哲学的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广东的三农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本人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此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希望本文能加深大家对广东三农问题的认识,以及了解如何用哲学知识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体:

一、背景和调查内容在“湛江海洋大学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路径研究课题组”的号召下,本人利用寒假的的时间,既2005年1月20到2月20日。在自己居住的广东省肇庆市莲塘镇和附近的蛟塘镇展开了关于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调查。在此同时,湛江海洋大学在广东各地的学生也回到自己居住地做这样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水平、税收以及各地方的政策实施情况。此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广东各地存在的三农问题,分析其解决的方法,总结一些经验和建议,为省政府新政策的出台出谋献策!

二、调查对象选择及其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广东的农民,而我负责的我莲塘阵和蛟塘镇的,这些农民种田养殖为主,子女有的读书,有的外出打工,而其中的种养大户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三、调查的方法利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每个镇4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7户人以上,做一分比较详细的问卷调查。其中必须包括最大养殖户、最大种植户、最大打工户、最大砍柴户、最穷户等类型的。由于农民绝大多数不会填表,我们同学三人就一个和他们聊天(在聊天中获得数据),其他两人分别做填表和记录。最后三人一起整理表格。其中比价重要的一点的就是,要找他们本村的人带路到农户家中,可以是你的朋友,亲戚或者是他们他们村比较相信你的人都可以。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农户对我们的戒心,大大的提高了我们调查的可靠程度!

四、调查的基本数据莲塘镇 蛟塘镇125平方公里 130万平方公里5.7万人 2.9万人人均年收入2000-3000元 人均年收入1500-2000元工业园区少, 工业园区多出外经商,打工多 种养多基础设施好 基础设施较差交通相对不好 有国道经过

五、调查过程及讨论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很讲究时间的统安排。早上利用政府办公的时间与他们协调问卷的事情,然后把问卷留下给政府的人填(政府问卷)。了解了一些关于镇上的一些基本情况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调查村委和农户了。我们的资料来源不单是来自政府,还有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方面了解全镇的情况。然后开始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4条村。这样我们的调查就比较全面的反映这里的农民问题。当然,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农户说得不真实,我们就从他们的子女或临近的人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不过这次调查令我过程最深的在蛟塘镇洞口村的情况。这条村的人主要是种植和养鸡的,而且规模比其他村大很多,一般都有十多亩地的。所以经常回有很多菜和鸡要拿到市场销售的,但这条村的地理位置很偏僻刚好是市界,最近的市场要到佛山的高明区。我到了那条村,每家人都向我抱怨交通不方便的。经了解,该村到市场的路是非常烂的石头路,凹凸不平的,摩托车也经常坏的,我坐车经过那条路的时候也是屁股也疼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修路,他们说路早就说要修了,而且是他们村自己出钱,高明区的村不让他们修水泥路,说地方不是他们的所以不让他们修路!这修路可是好事情,但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相互限制就发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经过那条路,我痛的只是屁股,而洞口村的村民,不单是屁股痛,还有那内心无奈的痛!

六、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1)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2)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3)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4)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 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 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七、哲学分析(1)一切从实际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新阶段农业特点的判断是从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作出的科学论断。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体现了一

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据此制定的各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都是上述观点的体现。(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要求,既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才能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都体现了上述观点和要求。(3)普遍联系的观点。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要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关系到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全面的小康。粮食问题、科教兴农、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等,都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问题。(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又要统筹解决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这都是上述观点的具体体现。(5)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引起质变,而且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粗放经营的状态,使农民面向市场而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使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奔小康。(6)内外因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搞好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当前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正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是继家庭承包经营和乡镇企业之后的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政府积极扶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体现了内外因的关系。(7)一分为二观点及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中国入世给中国农业带来一定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1]

第17篇: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不适台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否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减轻农民负担,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本文就如何破解“三农”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一、“三农”目题的概念、地位

l、“三农”问题的概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找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处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 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敞,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国民党的统浩,使原本就很羸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的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们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的话题。

2、“三农”问题的地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十六走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2003年《人民日报》用第2版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文章《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这篇文章是温家宝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三农”问题在新领导集体整个施政战略中具有前所未有的分量,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施政理念正在悄然中形成。这是一次不寻常的农村工作会议,这次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特别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以及其他3位新任政治局常委曾庆红、黄菊、李长春都出席了会议,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程度。”会议文件对“三农”问题的提法有了新的表述,称其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此之前的提法是“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会议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中央新领导集体这种“三农”问题的治理理念显然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就是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二、现有的一些错误看法

现在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存在忽视“三农”问题的错误想法,有的认为目前我国农业能基本保证全国粮食需要就可以了,主要发展工业;有的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只要一段时间抓抓就能立竿见影,不需要长抓;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仅仅是涉及面很窄的问题,只要就农论农就可以解决。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是否能持续进行下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它涉及到各个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长期不懈地调整改善,真正下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0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失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扣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着力解决和缓和农民增收这一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矛盾与困难,就显得走为重要和迫切了。我们对“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一定要重视它,一定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它,要有长期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意识。

2、需要减轻农民的负担。2002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坚持采取扩走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对减负的治理,对一些地区和部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情况,曾多次发布文件严加制止,但收效不大,全国各

地到目前为止仍普遍存在“三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委《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其次,要定期开展复查,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3、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颓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农民如何才能富起来?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自由迁徒权利。我们应给农民同等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权利,应给农民同样的贷款权利。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破解不开。

4、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历史证明:每给农民松一个绑,国民经济就有一次大发展,农村经济就有一轮高增长。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有很多,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民离开农村和进入城市的一切收费,取消农村户口。歧视性的政策和不合理收费极走地阻碍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取消对农民休耕的限制政策。将来中国农民要有不生产经营的自由。开通城乡产权交换的渠道,鼓励“资本家”下乡做“地主”,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解放农民就是解放最大的生产力,减负仍不是最终的增收目标,只有在农村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产品产销的机制,实现的增收,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也是脱贫的关键。结合各地实际,大力开展综合农型(林、牧、旅游业)和进行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有市场需求的龙头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盲目,而是指导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要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这样农民就能增收了。对于农业的投入要增加,主要用于品种改良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工程方面。小城镇的建设要慎重,有条件的地方要快上,没有备件的地方,也不能一哄而上。农民进城打工也是一种转移,工作政府要多指导,组织好。对待民工的问题,也要贯彻《劳动法》对待。只有解除套在农民身上的土地枷锁,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实行规模经营,农业才能进入市场经济,农产品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价格。

5、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因地制异。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破解“三

农”难题需要新措施: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

①回报农民—— 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应该进入“以工补农”阶段了。所以,不仅要取消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步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应该进一步减少税费的征收。现在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农民负担。第一,是中国农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还给补贴,我们更应该扶植他们增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第二,中国农业GDP的比重仅占百分之十五,却要养活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根本无力承担税费任务。在可能的情况下停止向农民收取一切税费,用十年时间恢复和提高农村生产力,培育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促进现代农业体系的形成,以应对WTO的加入。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就会冲击我们的农产品,城市不要本国农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危机,也是国家的危机。为什幺我们的农产品价格高?主要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由此带来的机械化、科技水平的差异。美国农业已经农场化了,一般规模是5000亩,我国则是家庭经营,户均不过六,七亩,最是的户也不过

二、三十亩。为什么我国农业不能规模经营?除了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把农民出租、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自主权完全还给农民扣农产品价格过低过,另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农民负担抑制了农村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其实农村改革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一步步地减少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当农民有充分的自由后,很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②尊重农民一重构县乡基层政府。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个基层政府的构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老百姓的要求来构建,绝不可照葫芦画瓢。应当按照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按人民群众意见构建县乡政府和政府部门,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改革”。

③依靠农民让人民群众管理政府。任何一个政府,没有人民群众的监督管理,就会膨胀、腐败,会走向人民的反面。人民群众怎么管理基层政府呢?第一,官员由人民选举产生。第二,财政的钱怎幺花,由当地组织和民间社团讨论,人大决策,政府照着执行,执行过程接受党组织民间组织和人民代表的监督。第三公仆违背了民意,人民有权力罢免。第四,政府所有政务必须公开,随时接受监督,质询。党的基层组织,应依靠人民加强对政府的建设领导和监督,党永远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解决三农和农村经济问题,如果没有大思路,大前提,新战略、新举措,是无所作为的。

6,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要有创新的思维

首先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扭转、多种经营等。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个私经济,已成为推进农业劳力转移的先锋,成为解决农村就业的关键,成为农民最现实,最直接的致富“亮点”。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些“渠道”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赶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

要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要破除“责任田是保命田”、“种田万万年”的旧观念,破除把“承包期30年不变”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引导农民“以土生财”,把资源转化为资本,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八股,使农民成为股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让土地向具有经营资质的种养能手积聚,向具有资本实力的“三资”农业积聚。

第18篇:农村三农问题调查报告[定稿]

自从中共中央对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一一在三湘农村落实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三湘大地日新月异,全国上下都惊叹“三湘巨变”。在2005年“二会”中,“三农”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如今的农村生活,发现和了解如今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竭尽我们的薄力,呼吁人们的关注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出口,2005年4月18日,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列学习研究分会为切实地关注和了解“三湘巨变”和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题为“关注三湘巨变,感受和谐社会”的问卷调查活动。我们——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十六名同学,组成一个调查组,分为三个小组,随着春风,来到宁乡*,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农村调查访问

1. 土地,农民的命根子. <1>.吃饭靠种地,致富得打工. 我们踏入这块土地时,农民伯伯正在地里抛着秧.放眼望去,一棵棵嫩绿的禾苗,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观.只是田地里种的,除了水稻,还是水稻,偶尔能见到一个水塘。经过两天的走访,我们了解到这的地并不多,每人的责任田约六分。水稻是一年两季,一年下来,亩地能收割谷子1000多公斤,化肥和农药等的开销100多块,粮食只能供自家吃。再者,田地里只单调地种水稻,几乎没有其它的经济作物。 村子里的村民,能出去打工的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一位家长说:“农忙时,也用不着回来,在外面打工要划得来得多。再说,田又不多,又是抛秧的,我们俩口子也能忙得过来。”稍年轻一点的中年男子也出去打工了。有个村民刚要出门,碰见了我们,热情地和我们说开了:“到了家忙的时候就回来忙农活,平时就外出打工,”(那一年能赚多少呢?)“其实也赚不了多少,人家是老板,我们只是打工的。” 吃饭靠种地,致富得打工,这已经成了农村的基本情况。现在农民的专业正一步步由种地向打工倾斜。术业有专攻,农民更擅长的是地里的活儿,为什么不能从土地里去寻求致富的道路呢? <2>.农民没了地,吃饭成问题。 走在充满泥土芬芳的田埂上,我们眼前出现一片林子,种植着观赏树,令人赏心悦目。再往前走,在一房子前遇见一位退休教师模样的老爷爷,听了我们的介绍和问题,老爷爷很愤慨地指着眼前的这片树林说:“这个呀,是人家租了我们的地,有十几亩呢,种了这些树,说是十五年后归还,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归还!就算归还了,这地还能种谷子吗!我家也有一亩多地在这儿呢,只剩下一亩多地种水稻。” 在附近我们又碰到另一位老伯,担到这些树,他很平淡地说:“这是人家大老板的,一棵买回来要好几千,能赚好几万呢,我们做不来。要是死了几棵,我们可赔不起啊。” 听着听着,我们原本欢喜的心,凉透了。一方面,农民阶级的地被这样占用了,农民怎么吃饭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致富之路,为什么我们的农民朋友不能走呢? <3>.“三个代表”不能只在嘴上提,农民的利益要摆第一。 那位老爷爷领着我们看了砌在田边的水泥堤,说:“这是记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时修的。好看是好看,但这样砌了以后旁边田野的水就留不住了,肥也随着水流走了,这田就基本作废了。” “三个代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而如今,农民的基本生活人口保障都受到了侵犯,我们还能说维护了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吗? 至人类社会以来,土地一直是人们的命根子,生存的命根子。而农民担任着耕耘土地这一光荣使命。农民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利用土地,从而发展经济。而国家和政府也应该给予积极指导和全力支持,而不应该损害农民的利益。这儿离长沙市近,具有发展种植观赏树的天时与地利,缺少的是“人和”。政府应该提供农民技术,提供部分贷款,就算有风险,农民也可以买保险以减少风险。

2.农村的腐败不可忽视,体制有待改进。 <1>.民主不民主,不能看表面。 当我们提到选举时,老爷爷说:“票是我们投的,可是候选人就只有一个。”我们听了,真是哭笑不得。 当今社会哪都讲民主,农村自然也不例外,而像这样,给每人一张选票,然后让他们参加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这是民主吗? <2>.领导干部,摆正作风;交接工作,理清账目。 老爷爷还提到:“当年,修前面那条公路的时候占用了我们的耕地,说是补贴我们十几万,到后来发下来只剩一点零头。其它的呢,鬼才知道到哪去了!这十几亩树林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退还回来?这都是上一届领导班子留下来的问题,现在又换届了,他们才不会理会这些事呢。新官不理旧账。 前几年的腐败问题抓得紧,却没抓到农村来。在农村,无数农民的血汗钱无故流失,都被揣进了个人的腰包。父母官犯了错,农民到哪讨说法去啊? 一届领导,草草离岗,另一届干部,匆匆一岗,未解决的问题不了了之。 <3>.公有乡镇企业怎会成为私有? “那个砖厂,早些年是我们村公有的。”老爷爷还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弄的,搞什么股份制,我们农民又没有分到股票。股票就掌握在几个人的手里了,这不是私有了吗?而且原来砖厂每年给村里上缴十五万,而现在呢,只有七万多一点!另外的那七万呢?” 国企改革,农村也迈出了一小步,而在这个农村的小角落,这个改革并不完善,可能还有很多电冰箱操作,这些老师有损农民利益的啊,这种又怎能坐视不理呢。 农村的腐败与农村的体制似乎总是容易被大家忽视,而恰恰这又对发展农村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法制,“以法治国”。首先,国家得制订出一套适于农村,针对腐败与乡镇企业体制的法规。再者,都进行大力宣传,像我们大学生,就应该多下乡进行法制宣传,让农民建立起法制意识。农民的意识上去了,对腐败现象也是一种监督,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3.贫富与教育。 <1>.教师与农民. 在访问中,受害最深的农民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倒是一名退休教师的老爷爷,在指出这些问题时忿忿不平,他说:“其实我是吃国家粮的,只是看到这些事情时看不过去而已。” 在访问中,当我们问到村里是否有公布栏时,有的村民说有,但很少去看,有的甚至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布栏。当问到村里的经费从何来,往何去时,他们说:“村干部让交钱就交呗,也不是很清楚这钱干什么去。” 农民伯伯,你们自己都不起来关心和维护你们的权益,岂不是给很多小人可乘之机。 <2>.教育支出,农民的难题 当问到小孩的教育问题时,一个中年的父亲说:“我家的小孩五岁了,现在上幼儿园。”(那以后会不会让他上大学呢?)“以后啊,他要考上了,就贷款也要让他上了,要是没考的话就算了。” 说到教育费用,是很让农民头痛的问题,被访问的一位农民说:“如今农业税是免了,其实农业税免不免没多大关系,也就几十块钱嘛,主要是这小孩子上学,太贵了!”其中被访问的一位村民比较有意思,他说:“现在农村抓这个计划生育没有以前那么严了。现在谁还敢多生啊,到时候小孩子上学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了。” 被访问的村民中,很多人都说他们的小孩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而上高中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读书一直被视为跳出农门的最好的途径.并且,每一个孩子,不论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享有同等的爱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教育经费的过高,而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权利。 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加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和保护自身权益意识。另外,国家应增加教育经费,扩大教育贷款面,让孩子们能通过贷款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呼吁社会上有成就的人士,为祖国的未来投资吧。 带着调查的使命,我们走进农村;带着更艰巨的使命,我们走出农村…… 调查统计: 一:农业及农村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反映情况,该地农民均以水田为主,人均占有水田约0.86亩(局部统计数据,分布于0.5---1.25亩之间)。每亩可产出约800斤粮食,按粮价为1.2元每斤计算,再扣除农药、化肥、种子等成本因素外约收入800元,每年两季共1600元,即人均种水田收入为1600*0.86=1376元。若以前需交纳农业税,则人均收入减少近百元。另外在靠近花明楼景区的农村里情况显然好于其它村子,往往信息流通,副业发展,但人均占有水田偏少,生产成本偏高。总的来说,壹千三百多元的人均收入充分反映了农村生存环境之恶劣,进而说明了农民不玩出打工或发展传统农业以外的副业的话,不可能生存下来。况且这个数据还可能是一个较实际偏高的数据,也是一个平均数据。然而实际情况这一带的副业并不发达,基本上是很不发达,我们猜想是劳动力不足还是人为外出打工较划算的原因(或许这正是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的原因)。另外,我们在手上的长沙市四县经济发展报表中发现,宁乡县第二产业(工业)产值居(湖南省)长沙市第三位,然而在我们走访的几个村庄里却没有一家工厂,不 知识城乡差别还是地域差别? 长沙市所辖四个县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表(2000年) 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 总人口(万人)73.90132.72131.4271.74 GDp(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87.17 17.03 47.98 22.1667.55 17.23 32.07 18.2561.72 19.41 21.67 20.6449.72 12.01 21.60 16.11 人均GDp(元)11780507847216941 农林渔业总产值(亿元)2735273231.6318.36 工业总产值(亿元)4626129216.2913.3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642228315.631275 财政收入(万元)30000272151593914075 财政支出(万元)402394151826463205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267.783052.842928.302513.08 二:生活水平农村的生活水平无论如何是不好多恭维的!虽然我们采访的村民均有电视机、电风扇,有的还有电话、但仍然鲜有电冰箱、洗衣机等,而且很多是有电视机但无线(这意味着他们了解外界的途径还不够宽)。农民们在吃穿住行上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当然,在低保、残疾补助等方面实施还好! 三:受教育情况 除个别情况外,这些村民的孩子都是初中毕业,这证明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工作是有成效的。然而,在这几个村子中却鲜有升上高中、大学的。并且据农民自己的观点是,读书显然是有用的,但孩子们读不起,不愿读(即孩子们认为没有用处)。我想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很多农民认为读书是有用的,用处就在于挣钱,因为他们大多数表示如果能挣钱,不读书也可以。 四:农村基层民主情况 一般来说,每个村都有村干部,这些人都是有村民自己选举产生的,但是据了解候选人一般6——7人,不知是否差不多为等额选举。村民认为村干部工作基本上满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村务(财务)公开这些事。对于村级以上的干部就简直什么也不知道! 五:医疗卫生情况 现在的农民们大多数不再相信迷信,生病之后都想到吃药打针。但是较贵的医疗费用使他们不得不在生病时先拖一拖,或者弄一些土方子来治病,随便买药吃时普遍的现象,上医院检查那是万不得已的事。六:外出务工情况 这无疑是我们采访的值得高兴的事情,应为我们采访的人中没有被拖欠工资的,也没有在城里遇到麻烦的。在外打工的人平均每年可以省下几千至万元以上寄回家。这几乎成了农民生存的根本,因为比农业收入高的多。 “三无人员”应保尽保对农村“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应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因残、因病或因天灾人祸导致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应优先纳入保障范围。最高达1500元/人一年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840元/人一年,散居农村“三无人员”全额享受,其他特困人员差额享受;由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农村“三无人员”则为1200元/人一年。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200元/人一年,散居农村“三无人员”全额享受,其他特困人员差额享受;由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农村“三无人员”为1500元/人一年。

第19篇:作业: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㈣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关系民生国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挑战,而如果从我国农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作为农民的孩子,我对农民的酸甜苦辣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农村的种种变迁有着深切的感受。我很关注“三农”这一问题!当然,我的这篇文章绝对谈不上什么研究,不过是我看到了一

些现象,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经过认真的思考,翻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将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来而已。只要我们的政府、农民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农”问题的解决很快就会变成事实!实现城乡的差距,减少人民不满情绪的发生和蔓延,保持国家的长远高效发展,建造和谐家园,维持社会稳定!

第20篇:家乡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今年暑假期间(8月14日—22日),我在家乡(四川省荣县留佳)做了一个关于家乡三农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家乡三农所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为更好的把握当前的三农问题,深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加强理解中央的这一系列的政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xx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 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 。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著,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 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
《三农问题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