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1 08:35:51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为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民工数量、流向、结构、就业、收支、居住、社会保障等情况,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底建立了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制度。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民工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①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上年相比,农民工总量增加436万人,增长1.9%。调查还表明,2009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889万人,由于季节因素,比第三季度末减少309万人,但仍比第一季度末增加170万人。本文将重点报告农民工年度情况,详细结果如下: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

据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3.4%;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增加107万人,增长3.7%。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减少56万,下降0.7%。

表1:农民工数量

单位:万人、%

2009年

2008年

增减

增长

农民工总量

22978

22

542436

1.9

1.外出农民工

1453

31404

1492

3.5

(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

11567

11182

385

3.4

(2)举家外出农民工

2966

2859

107

3.7

2.本地农民工

8445

8501

-56

-0.7

(二)东部地区②农民工数量及增幅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表2:2009年各地区农民工占全国比重及增幅

单位:%

东部

中部

西部

各地区农民工所占比重

农民工

43.6

31.1

25.3

1.外出农民工

31.9

36.5

31.6

2.本地农民工

63.7

21.9

14.4

2009年比2008年农民工增幅

农民工

3.1

0.9

1.2

1.外出农民工

7.1

2.0

1.2

2.本地农民工

-0.5

-2.3

1.2

二、外出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③

(一)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

从输入地④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外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图1: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单位:%)

(二)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务工农民工减少

2009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2816万人,比上年减少238万人,减少7.8%,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3282万人,比上年减少954万人,减少22.5%。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19.4%和22.6%,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大幅减少,是2009年下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为7441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减少0.6%,占全国的51.2%;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为7092万人,比上年增加535万人,增长8.2%,占全国的48.8%。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2008年上升2.1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增加,主要是在省内就近转移的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民工仍以在省内务工为主,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大多数在省外务工,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省内就近务工的比例明显增加。

表3:不同地区外出农民工在省内、省外务工的分布

单位:%

地区

2009年

2008年

省内

省外

省内

省外

东部地区

79.6

20.

479.7

20.

3中部地区

30.6

69.4

29.0

71.0

西部地区

40.9

59.

137.0

63.0

(四)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占9.1%,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9.8%,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4.4%,在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8.5%,在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占13.8%,在其他地区务工的占4.4%。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3.3%,比上年略降0.3个百分点。

三、外出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外出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已婚者占多数

分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0-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二)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图2:不同年龄组受教育情况(单位:%)

(三)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

从外出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情况看,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文化程度越低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也越低,在文盲半文盲农民工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6.3%,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35.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的占48%,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分别为54.8%和62.5%。

(四)外出农民工仍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但从事制造业的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建筑业、批零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均有所增长。

(五)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以受雇形式从业

在外出农民工中,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农民工占93.6%,自营者占6.4%,自营者比例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务工地点看,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自营比例分别为5.6%、7.9%和8.6%。

四、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及居住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收入增加,受雇者的收入和自营者的收入差异明显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受雇人员的收入和自营人员的收入差异明显,受雇人员月均收入1389元,自营人员的月均收入为1837元。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长较快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422元,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50元,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1378元。从务工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156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425元,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分别为1402元、1359元和1348元。从不同地区务工收入的增幅来看,西部地区的增长要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表4: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

单位:元、%

2009年

2008年

增减

增幅

全国

1417

1340

77

5.7

东部地区

142

21352

70

5.2

中部地区

1350

127

575

5.9

西部地区

1378

127

3105

8.3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偏低,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671元、1640元和1625元;收入较低的分别是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1264元、1276元和1331元。从收入增幅看,增幅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是住宿餐饮业和建筑业,增幅分别为8.1%和5.9%;收入增幅较低的是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分别增长3.3%和4.5%。

图3:不同行业月均收入水平及增幅(单位:元、%)

(四)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房为主,四成外出农民工的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从外出农民工住所类型看,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宿舍的占33.9%,在工地或工棚居住的占10.3%,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7.6%,与人合租住房的占17.5%,独立租赁住房的占17.1%,有9.3%的外出农民工在乡镇以外从业但每天回家居住,仅有0.8%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

从外出农民工的居住成本看,50.5%的农民工由雇主或单位提供免费住宿;7.4%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但有住房补贴;42.1%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雇主或单位不提供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每人月均居住支出245元。

五、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一)拖欠工资状况有所改善,拖欠工资情况仍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成效。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仅占1.8%,比2008年的4.1%下降了2.3个百分点。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主要还是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二)外出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行业差异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从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8.2小时,建筑业59.4小时,服务业58.5小时,住宿餐饮业61.3小时,批发零售业59.6小时。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

(三)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2009年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2.8%。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高,占74%,制造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49.3%,服务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3.9%,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分别为65.2%和66%。

(四)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但明显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

图4: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单位:%)

(五)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的情况相对较好。值得关注的是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仅为15.6%,离《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行业,参保比例分别为1.8%、4.4%和1%。

表5:不同行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

单位:%

行业

养老

保险

工伤

保险

医疗

保险

失业

保险

生育

保险

制造业

8.8

27.

514.7

4.

22.

4建筑业

1.8

15.6

4.4

1.0

0.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7

27.2

15.4

6.

13.5

批发和零售业

6.1

11.6

8.

33.1

1.8

住宿和餐饮业

3.6

11.7

7.1

1.7

0.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8

14.2

9.4

2.7

1.6

六、小结

综上所述,对2009年农民工总体规模、基本特征、流向分布、就业情况、外出收入和居住情况、权益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结果小结如下:

(一)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农民工总量达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

(二)农民工的外出流动格局发生了变化,一是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政策措施的影响,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而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转移加快。

(三)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低年龄组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但是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仍然占多数,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机会也较少。

(四)外出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快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制造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受雇人员的收入和自营人员的收入差异明显。

(五)拖欠工资状况有所改善,但农民工劳动时间偏长,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外出农民工占89.8%。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仍然较低,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六)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总体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注:

①、年度农民工数量包括年内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和本地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两部分。年度农民工与年末(季末)外出务工劳动力口径不同,年末(季末)数据是指调查时点在外从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包括了外出不满6个月的人。

②、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③、本报告第二至第五部分中有关外出农民工的详细的分类数据是根据对住户中外出农民工的调查结果推算。

④、外出农民工的输入地分布,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外,另有0.3%的外出农民工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从业。

推荐第2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收入提升快 权利改善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28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潘旭涛)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人,收入较去年明显增加。但专家认为,农民工的诸多权利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工融入城市还需翻越层层制度障碍。

【 农民工总数达2.6亿 】

“报告”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加510万人,增长5.4%。

关于农民工流向,报告显示,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较快增长,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下降。对此,“报告”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生活开支较大、收入结余少,因此农民工更倾向选择就近就业。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告诉本报记者,这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结果。

此外,去往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农民工比重下降,去往地级市的农民工比重提高。王春光认为这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地级市的枢纽作用凸显。

【 增收源于市场而非政策 】

“报告”指出,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561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2277元,增加236元;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分别为2240元和2204元,分别增加229元和222元。

在收入提高的同时,拖欠工资状况继续改善。“报告”表示,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例逐年下降,解决和遏制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农民工收入增加明显,”王春光说,“但是增收是得益于市场压力,而不是政策环境的改善。”王春光认为,农民工的权利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改善不明显。

“报告”印证了王春光的观点:四成外出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

【 出路是实施综合改革 】

“一道无形的墙,让我融入不了城市生活,就像两个世界的人。”在甘肃兰州打工的李真同说。工资及时领到了,收入明显增加了,但是不少农民工发现,当初设想的幸福并未如期而至,迎面横陈的是一道道制度的高墙。

“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就要改善对农民工的政策环境,就必须对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四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综合改革。”王春光这样建言。

王春光解释说,中国户籍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现在已经到了取消的时候了;农村必须通过土地制度改革,让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同等的市场待遇;财政体制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地方政府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社保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城乡统筹。

推荐第3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学习调查报告

一、引言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为认真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以年龄在25—16岁之间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

二、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

在一些工厂,厂家也提供食宿,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和吃饭压力比较小,虽然他们较多的反应工厂住宿空间小、环境差;食堂的饭菜单

一、不好吃等问题。至于医疗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予考虑,一年到头他们基本不会生病。当问到“总还是会生病的呀,那该怎么办?”新生代农民工无奈的回答告诉了笔者事实并非不会生病“我们不敢生病,也生不起病。”“生病就会务工,会没有工资,甚至会被解雇,况且去一趟医院要多少钱!”

(一)社会保障情况: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

据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没有社会保险,特别是临时聘用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是不可能拥有社会保险。一般而言,进入比较 1

正规的企业,企业会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或是医疗保险,如

果是事业单位或是有知名度的企业,单位会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正常

的“五险”,但这样的情况属于凤毛麟角。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

现,部分企业是给新生代农民工办理了一定的保险,然而由于诸多原

因,新生代农民工主动要求不参加保险。究其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务

工时间短,退保、转保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社会保险却不能根据具体

的情况作出快捷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对此感到厌倦。

(二)生活感受

据调查得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感受较多的呈现出“兴奋

-无聊-冷漠”的发展变化,也有少数表现为“兴奋-无聊-兴奋”的发

展变化。在城市中先前的几个月新生代农民工对大城市充满了美好前

途的向往,对工作也比较热心,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但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工作任务的熟练以及工作强度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就会逐渐

丧失对工作的热情,生活感受也逐渐向“无聊、无奈”的消极情绪转

化。

三、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历不高、技术不成熟严重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

新生代现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是,过剩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

整的复杂局面,先前学习的很多技术都成了“屠龙之技”,新的产业

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学习尽快掌握新技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

争力。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和老一代农民工竞争岗位,还要和

另一个群体大学生来竞争岗位。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

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

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

市发展必然受到严重的挑战。

(二)社会保障不健全,严重侵害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要想实现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生活的目标,就必须至少享有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其一为解决年老

和疾病时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二为解决失业后暂时生

活困难的失业保险;其三为防范沦入贫困境地的最后一张保障网——

最低生活保障。户籍制度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

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户

籍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居住地,还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变迁和资

源获取能力。农民工在就业、养老、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文化设施

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不能获得平等的权益保障,造成了他们诸

多的困境。

四、对策和建议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文化需求

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

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国家的

存在源于人们美好生活愿景的缔结,作为国家载体的政府有责任来平

衡每一个有志公民向上发展的机会,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创造单靠其自

身无法改变的外在环境和发展种子。国家行政执法部门就必须要切实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尊重企业的发展,保护权利人的

合法权益。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要求用人单位尊重其意愿,不断改

善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所必须的的物质基础和文化需要。(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新生代农民的人文关怀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

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

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加强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必将极大地提

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生活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热情。首先,

各企业应坚决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歧视环境,为他们营造一个平

等、和睦、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

五、结论

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虽然他们的家在农村、根在农村,但是却

与农村日益疏远。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并在不断的想城市靠拢,

但在现阶段城市似乎还没有作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全国不少城市正在

逐渐放松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制度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

工转为城市户口,但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依然是极为森严,大多有着硬性的限制性条件。比起父辈,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了更为先进的教育,就业技能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新生代农民工所获得的报酬和其他福利始终不能与正式员工相比。如今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赚钱的速度与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但因户籍制度的阻挡,他们不仅很少能享受城市的住房政策补贴,不能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而且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现阶段关于向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违法行为日渐增多,然而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却找不到相应的使用条款,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无奈侵犯。

推荐第4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关键字:改变现实生活 现实与理想差距

主题词: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农民工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所以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各项调查。

1.调查农民工的主因:

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

2.4亿人,其中离开家到较远大城市的农民工有1.4亿至1.5亿人,他们户籍仍在农村,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被称为“农民工”,从事行业主要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在很多人眼里,“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普遍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庞大群体,尤其是80后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对于本市农民工展开了调查。

2.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近日,“三农问题”专家韩俊表示,根据最新的研究,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2.4亿人,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经过九天的调查了解到,20位被调查者中百分之六十的人工龄都有好几年,都表示愿意留在城市,不愿回到农村,然而对社会对自己的未来茫然,对自己的生活不抱任何希望,都安于现状。之所以出来打工35%是因为当初上学的时候觉得念书太累意识冲动就不念了或者是家里负担重念不起就出来闯荡,另外有35%是家里地少人多,收入少才出来打工,而出来后,城里生活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在城市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总是美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不残酷,也是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一方面在市里没有亲朋好友,另一方面,自己的学历低,

工资高的工作自己胜任不了,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难,在调查过程中有发现,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的工作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介绍的,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只是很少,找工作只局限于自己亲自跑。结果是,他们大约70%的人的工资都较低,都集中在1500元左右,而面对这样一份工资,大部分人都抱怨城市消费水平太高,工资自己花了,就没剩下多少,没剩余的用于储蓄或者寄回家里人。他们65%的人住的都是单位包住,但是条件比较差,都称自己一辈子也不可能买上房子,车子,对于其中已经处于成家年龄的80后来说,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在城市里,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很多人不太认可这部分人,有些城里人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人,这令他们很烦恼。经过调查,还有一个发现就是,他们中大部分人对政府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或权益保障法规不太清楚或根本不了解不关心。这也是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交谈中了解到,老板经常会有拖欠他们工资的情况,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作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在他们身上自然有着跟老一辈农民工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大多没有干过农活。城市生活使他们学会了穿着打扮,不像上辈节衣缩食,消费从俭。除了打工,他们还想长见识、寻机会,更注重自我发展,不像上辈进城打工只是为了赚钱;新生代农民工不想再像父辈们一样只做城市的候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想在城市“扎根”下来,成为“城里人”。可是在追求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无奈与困惑,不得不面对一直处于城市边缘的现实。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不愿意选择回到农村去,他们逐渐习惯于城市的繁华,难以忍受农村的破旧、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虽然觉得自己的“根”仍是农村,但又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

3.结论与建议

大约一亿的80、90后农民工,作为现在农民工中的庞大群体,国家不得不引起注意,2010年初,中国政府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应从政府,农民工其自身双管齐下。

㈠政府角度

⑴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从中西部农村进城就业的一些农民工,在异地经受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洗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人力资本。他

们返乡创业,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特别是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前景广阔。因此,应在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和培训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促进农民工输出与回流创业的良性互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应实行尊重创业、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完善服务的方针。尊重创业,就是尊重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权利,保护其合法权益;因势利导,就是引导农民工服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准创业门路;积极支持,就是把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回家乡创办各类企业的,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予以鼓励支持;完善服务,就是强化服务理念,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普遍遇到的突出问题,改善创业环境。

⑵坚持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企业自主用工的要求,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城乡统

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为劳资双方搭建平等谈判的平台,引导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⑶全面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和社会上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和小时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及时调整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⑷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是规范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有关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

⑸积极推进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和管理城乡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城乡就业的组织体系、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公共就业服

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所有城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应向农民工免费开放。进一步扩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办法。通过逐步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为农民工铺设一条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

⑹加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免除农民工后顾之忧的\"安全网\",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调节器\"。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各统筹地区要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继续贯彻国务院提出的\"两为主\"原则,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从制度上研究解决这个关系未来的重大问题。

⑻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工伤和职业病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农民工就业后最担心发生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劳动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农民工应当增强劳动安全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禁止使用童工。

⑼切实落实优秀农民工落户制度。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户籍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逐步适当放宽农民工落户条件;大城市应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对农民工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高级技工、技师,以及其他有突出贡献者,应优先准予落户。同时,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⑽认真执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制度。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可以委托代耕或以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任何地方不得以农民外出务工为由收回其承包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流转,也不得截

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其土地流转收益。

⑾建立农民工信息统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和整合统计、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的资源,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统计指标体系,推进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⑿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制度。加快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快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特别要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居住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㈡农民工自身角度

⑴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多了解一些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法规。才能更好保护自己的权益。

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才可能胜任高工资的好工作。

⑶发扬想老一辈人一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结:城市之中新生代的农民工现在更加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时代正在发展,未来的建设更加需要这些农民工的辛勤汗水。只有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有着新的推动,才可以把问题变成优势。人口庞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现实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中国家这个定义也伴随着我们很久。只有各种群体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荐第5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2000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推荐第6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家人口的大部分。而农民工是推动社会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主要对我县农民工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让发展农民工学习做了一些建议。

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市作为民工吸取大门之一,自然也重视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作为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我们在学习好课本知识的前提下,也应以实际行动来关注我们身边农民工的学习问题,因此我们想通过实地调查本市的农民工人员,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为农民工的学习生活等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与建议。

近几年,农民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企业规模增大,本市创业人士增多,劳动力供不应求现象显得尤为突出,今年因员工荒的问题,平均所有农民工收入及生活坏境和设施都有很大提高及改善。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外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较多担心,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签订劳动合同比例较小,农民工人员与用工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人数占20%;拥有工伤等社会保险人数占40%,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缺乏基础。

二、是从劳动时间上看,每天工作时长达10-12小时的占60%;遭受同工不同酬等不公正待遇的占60%以上,农民工基本上都是没有劳动保障的“工作狂”。

三、是许多用工单位没给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提供工伤费用。

四、是拖欠民工工资情况有所好转,但拖欠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民工受歧视的现象仍有发生。

六、是民工法律意识仍很淡薄对学习需求来看,刚开始的回答都有点空洞,虽然一致回答说“是“或者“愿意”,但一般好像言不由衷,但了解到学习培训的内容后都还是表示有机会,有条件很愿意参加培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技术、技能,毕竟这肯定对自己有好处,对提高自己的待遇、工资就业的机会都有帮助。尤其这些民工其实更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是被大家认同的价值。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意识中对于学习的需求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只是选择短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程度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将这种不太容易实现的渴望转嫁在了自己的子女、弟妹身上,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获取更好的环境,以改变寥赖的生活。当然,当前农村青年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问卷调查结论:青年农民工现状不乐观。第一,生活艰难,1500元以下的月收入,除了房租和吃饭剩无几。温饱都难,难顾其他。第二,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国成人继续教育方面,贡献卓越,举世共睹。但它也应与时俱进,淡化学历教育,用电大的丰富资源向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方面发展,再创电大的辉煌!

推荐第7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

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农民工问题,是指中国大陆农民进城从事非农工作,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政府和市民对农民进城务工的自私荒谬认识和依靠自己的垄断权力而排斥农民,以及国家长期实行二元户籍制度和一系列愚蠢的歧视政策等造成的。

当前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又有哪些呢?从我收集的资料和看过的新闻报道来看,我感觉应有一下四个问题:拖欠工资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养老保险问题,医疗保险问题。

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这将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这次调研我对农民工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的认识: 一,拖欠工资的问题的产生原因 农民工之所以出来打工就是缺钱花,而很多人却以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高,就想方设法的克扣农民工的工资。甚至还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建立施工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2严格规范新建项目的审批手续。对建设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办理项目审批,不予立项、不予开工建设,做到新帐不欠,老帐限期付清。

3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档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清欠不力,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房地产和建筑业企业,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二,子女教育问题

在我国,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自己子女的期待都很高,而现阶段只有教育是对农民工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农民工外输打工带着孩子,方便照顾孩子,也希望子女有像城里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是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里,对城市孩子造成很大的入学压力,再加上城市的教育设施有限,不能满足人的受教育权利,只好给农民工一些限制,这就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

解决方法

1扩大农民工教育规模,增加教育设施。有必要的话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配备师资和硬件设施。

2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在硬件和师资方面,因为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遏制很多农村的学校的师资条件不够,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带孩子外出打工并让他们在当地上学的原因。

三,养老保险问题

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一辈子活,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够过上好生活,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

的老年生活有所保障,而城市人都有自己的养老保险,而在城市里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却不能有养老保险,对自己老以后的问题无法解决,于是就产生了养老保险问题

解决方法

1增加养老补助,走访中得知农村主要承担养老责任的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必须增加养老补助,以解决孩子的负担。

2对孝顺的孩子给与奖励,在某些方面多给与补助,这样激励孩子的尊老养老的热情,从而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

四,医疗保险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难免会有一些小病出现,这就需要医院看病,而大城市的医疗费很贵,但是城市居民有自己的医疗保险,而收入微薄的农民工却不得不服高昂的医疗费用,这就产生了医疗问题。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

1扩大补助范围,走访中注意到城市的医院大部分都很昂贵,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将医药费降下来,将医疗补助提上去。

2增加新农村定点治疗医院,农民工说定点医院很少,有事找医院需要很长的时间。 通过这次对农民工的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国现在在农民工方面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现在我国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我希望政府能够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8篇: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调查报告

(一)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卖血,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农民工调查报告

(二)

一、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我们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我们走出了书斋,走出了校门,担当起了一个青少年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我们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调查内容:

时下正值酷寒的严冬季节,当大多数市民呆在暖乎乎的被窝里时,而那些民工兄弟却饱受严寒的在冰冷冷的工地上干工,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

在书上看到一篇报导,跟5个老乡租住在xx一带的小李今年20岁,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李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这里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这样,小李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小李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费的只有70元。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而且,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农民工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中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农民工调查报告

(三)

中国网4月27日讯 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公布20**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25278万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2.6%;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6.8%。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5.9%。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10790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42.7%;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4.2%,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1.4%;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6.7%,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5.9%。

二、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53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增长2.0%,占农民工总量的65.4%,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8.1%,占农民工总量的17.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9.6%,占农民工总量的1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分省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4个省吸纳的农民工占到全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一半。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3%,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7.4万人,增长0.1%,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3.1%和20.1%,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8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10.1%,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2.9%;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3.2%,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7.1%。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20**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3%,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5%,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3.9%,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20**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3.4%,其中,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90.2%,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58.2%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60.4%,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18.2%。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外出缺少竞争力,而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积极性减弱。

(三)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占61.1%,高中文化程度占13.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8%。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本地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最高,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工群体。

(四)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更倾向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

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四、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业占17.7%,服务业占12.2%,批发零售业占10.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6%,住宿餐饮业占5.3%。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7.7%,从事制造业的比重则趋于下降。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但比重下降

从农民工的从业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占44.8%,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3.0%和15.4%,比上年上升0.6和0.4个百分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就业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三)受雇人员的增长快于自营人员的增长,自营比重下降

在外出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94.8%,自营人员占5.2%;在本地农民工中,受雇人员占71.9%,自营人员占28.1%。自营人员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占39.2%;其次是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占17.8%。近几年,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中自营人员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20**年,本地受雇人员和外出受雇人员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4.4%,本地自营和外出自营分别比上年减少2.1%和11.8%。

(四)农民工就业稳定性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在外出农民工中,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龄为26.7岁。从事现职的平均时间为2.7年,从事现职累计不满1年的占22.7%,1-2年的占43.1%,3-5年的占20.9%,5年以上的占13.3%。从不同年龄组来看,16-20岁年龄组中从事现职5年以上的占1.3%,21-30岁的占7.6%,31-40岁的占22.3%,41-50岁的占24.5%,50岁以上的占21.9%,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稳定性也提高。从从事的工作种类看,>企业管理人员、个体经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现职累计时间在5年以上的比重要明显高于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推荐第9篇:关于农民工调查报告

农民工家人生活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原因:众所周知,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的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力

量,他们在创建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我是一名农村来的学生,有时总在想缺少了劳动力的农活怎么干,农民工的孩子有谁来管教?调查时间:2008年8月20日-2008年8月30日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指导老师:

从繁华都市到卫星城市,到处都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搞建筑,送牛奶,卖小吃,当服务员,做清洁工等等,他们就是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的劳动力,就是为生活而到处劳碌奔波的农民,即“农民工”。置身繁华都市,漫步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梦想中洒下汗水,但我们却看不到与他们相隔千里缺少关爱的孩子和无人照料的老人,这些“留守孩子”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 对“留守孩子”的关注

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抚养,这部分老人不仅年龄大,而且文化程度低,严重欠缺教育孙辈的能力,他们简单的认为养孩子就是给让孩子吃饱穿暖,有时还扭曲了孩子的教育。

现在读二年级的李加,是一个典型的叛逆男孩,其父母在无锡打工,与爷爷奶奶生活。他身体强健,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很顽皮,很霸气。他是唯一的孙子,被奉为掌上明珠,这很自然地导致了他性格的放纵,蛮横。周围小朋友都怕他,家里家外是小霸王。听奶奶说加加去年出去玩的时候欺负别人,对方也不甘示弱就打了起来,慌乱中被对方手中的金属钉刺伤眼球,后经检查右眼已失明。后来虽然也做了眼球移植,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在村里除父母都外出打工外,父亲或母亲单独外出打工的现象占有很大比例,这就是新型的“单亲家庭”现象。

以我的姐姐来说吧!姐姐出去打工了,我姐夫在家除了下地干活,还要做中介工作。大外甥8岁了,暑假就是看电视,把电视节目制作成了课程表,从早看到晚,吃饭就是随便吃一些就又跑回电视机旁继续当节目的忠实观众。小外甥4

岁了,虽然不像他的哥哥那样每天迷电视,就是太贪玩,玩的不知道吃饭,每次就是你把从外边拉回来他就随便吃几口,就又跑了,他们兄弟两个吃饭都是那么费劲。吃不好饭当然身体也不会怎么沾光,总是爱感冒,提起这来你两个孩子,姐夫总是觉得力不从心!

在外出打工的父母中,把子女托付给亲戚照管也占有很大比例,即寄人篱下。由于寄人篱下,不少孩子往往性格内向,不愿与人沟通,甚至自暴自弃。他们往往自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波林今年 10 岁,爸妈外出打工后和姑姑生活在一起。他是个懂事的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帮姑姑做家务。但波林有时候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波林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上课经常走神,这一切都让姑姑很担心,但姑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波林说他不喜欢上学,认为学习是件很头疼的事,感觉枯燥无味,在学校也不愿与别人交往,总觉得背后有人议论他,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虽然姑姑待自己很好,但很想爸爸妈妈。

二 对“留守老人”的关怀

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孝顺,其实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绝对不可以把他当朋友去处。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大家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多的青壮年抛下父母孩子走进了繁华的大城市。于是,留守老人的问题就显现了。

8月25日我来到了村里的王大爷家。一进门就看到王大爷躺在小床上,两眼微闭,脸色也不怎么好。我轻声叫了声王大爷,他慢慢地睁开了眼,从其话语中我得知,他生病了,发烧感冒,女儿昨天来过了,无奈家中也有一大堆的活要干,帮忙买了点药就回去了。父母都操劳一辈子了,到了晚年还得看孩子,下地干活,连生病了都没有个人在身边照顾,真是很凄凉。

三 个人总结

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隔代教育”导致的性格缺陷的孩子而惋惜,为“单亲家庭”中孩子的艰苦生活而深深牵挂着,为“寄人篱下”导致心理疾病的孩子而担忧着,为孤苦无依的老人而无奈。

对社会来说,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城市政府有责任担负起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样,“留守孩子”才有可能来到父母身边,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便于接受亲情教育,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家庭来说,父母要常回家看看,经常和孩子保持电话和书信联系,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让他们重回父母温暖怀抱,让孩子生活在爱的阳光下,才能健全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伸出一只手,牵着留守孩子走,关心照顾他们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会社会的真情,人间的温暖。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一样的童年,一样的世界。

留守老人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索的,为人子女让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时应尽的义务,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享受,要得是儿女的悉心照顾,要得是孤苦无依时的陪伴,我真切地期望广大外出打工的大哥大姐们能够早日意识到这个问题。

推荐第10篇: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农民工子女调查报告

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世界

---苏北四市外出民工子女生存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

调查地点:宿迁、淮安、盐城、徐州。

调查人员: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调查主题:苏北四市外出民工子女生存现状。

从繁华都市到卫星城镇,到处都有这么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搞建筑,送牛奶,卖小吃,当服务员,做清洁工„„他们不知疲倦风雨无阻,承担了城里人最不愿意干的脏活、苦活、累活;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就是从农村流入到城镇的劳动力;他们,就是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被人们约定俗成为“农民工”,简称“民工”。

置身繁华都市,漫步大街小巷,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忙碌而又不知疲倦的身影,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工作的劳累,可以看到他们在追寻梦想和希望中洒下的辛勤汗水,但我们却看不到与他们相隔千里、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这些“留守孩子”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他们的身体、心理、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今年暑假,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近淮安、宿迁、盐城、徐州四市,深入苏北农村,与这些孩子进行面对面地接触,零距离地交流,去倾听一个个辛酸而又无奈的故事„„淮安: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孩子

在苏北广大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大都由爷爷奶奶照养,农村里的这部分老人,不仅年龄大,与孩子之间存在较大的代沟,而且他们中的教育程度偏低,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局限性,他们欠缺教育孙辈的能力,有的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教育,他们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却在其他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隔代教育”现象。

Xxxx年x月xx日,我们来到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龙窝村进行采访,全村共1400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就达378人,其子女大多由爷爷奶奶照管。现读一年级的李加农,是一个典型的叛逆男孩,其父母在无锡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生活。他身体强健、皮肤黑亮,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就是很顽皮、很霸气。由于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子,因此被奉为掌上明珠,倍加宠爱,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要月亮不敢给星星”的意思,这导致了他放纵、狂妄、蛮横的性格。周围的小朋友都很怕他,家里家外是个小霸主,听奶奶说,去年加农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欺负别人,没想到对方也不甘示弱,两个人就打了起来,慌乱中被对方手中的金属钉刺伤了眼球,后经医生检查右眼已失明,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前途,家中花了好几万元在上海为他做眼球移植,即便如此,奶奶还是担心的说:“小小年纪就做出这种事情,长大了怎么得了啊?村里人会怎么评价他啊?恐怕连媳妇也难讨啊!”就因为这件事,妈妈和爷爷奶奶大吵大闹了一场,埋怨其管教不力;也因为这件事,学校劝其退学回家,可是没有别的学校愿意接收他,如今仍辍学在家,看着别人快乐的上学放学,这个昔日的“小霸王”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经过这件事后,爷爷奶奶也开始意识到应对他加强管教了,每天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消磨他任性、霸道的性格。如今,理菜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了,在我们离开的时候终于听到好消息:经与校方多次请求,小加农又可以重返他向往已久的课堂了。

该村的凯旅是一个8岁的小男孩,上小学一年级,凯旅在三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开了他到苏州打工,如今已有5年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他对父母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常年的分离而越来越浓,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淡,他说父母不疼他,他也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把“凶狠”这个词用在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身上本身就是残忍的,但我们所见的一切却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这个词:他和比他壮一点的孩子发生了矛盾,在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先是装输,然后又乘对方不备的情况下拿起板凳向对方砸去,真是令人胆战心惊。亏得我们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让我们费解的是,听村里人说,这种危险的事情经常发生,却得不到爷爷奶奶的阻止, 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对待别人,他说,是爷

爷教的,爷爷曾经用一把铁叉把他和姐姐扎得浑身是伤,他说:“不这样就会遭别人欺负,包括我爷爷!”说着说着,指着头上的伤疤说:“看,这就是我在学校和别人打架留下的。”二婶告诉我们说,凯旅今年数学考了48.5分,爸爸认为这样子与他的名字出入太大,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准备让他辍学回家,放牛放羊,家里的情况不是很好,一方面,祖父母岁数大了,生活很拮据,舍不得花钱买菜吃,甚至连油也舍不得放;另一方面,爷爷与爸爸矛盾重重,因此孩子就成了他们之间的牺牲品,凯旅的生活起居还要看爷爷的脸色,这对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极不合理的,不过凯旅也能吃,不

挑食,看,这么青的西红柿他也吃得津津有味的。

第11篇: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1班 田雨 20080210420104

农民工问题是我近几年来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在寒假做了一回农民工,并通过寒假时间,对农民工这一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因这次是和那些各年龄的劳动者密切的交谈,因此结果较实际。我的家在农村,这几年每年暑假回去,发现家乡的人越来越少了,据了解大部份都有进城打工了,因此造成人们所说的农村就剩下“703861”这种现象。不过笔者看现在甚至“38”这一人群也所剩不多了。经常是很多户人家就剩下老人带着些刚学走路的小孩了。通过对那些外出打工的人群的交谈,发现一普通的问题就是,大部份的农民工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打工的,农民能吃苦,肯出力,勤奋进取,任劳任怨且廉价。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各个行业,各条战线,都有农民工在劳动。现在的矿山,建筑工地,真正第一线工作的80%—90%是农民工。举凡城市里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大多是农民工在默默地干。农民工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然而现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农民的贡献是在工作环境很不正常,各方面条件很不利的情况现做出来的。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管理制度。这种一国两策的格局,至今并没有根本改革,虽然农民进城了,在城里的二三产业工作了,但农民的户籍仍是农业户口,农民的身份没有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出去赚钱,捎回养家糊口。然而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了,但过年回来家里仍是连过年的钱也很难拿出。咎其原因,据几个农民工说他们虽然是每天都在辛苦地劳动,但是工资却很低,即便是省着点花也攒不到什么钱,加之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也就只能是混混自已的嘴巴。通过对农村熟悉的了解,我还发现个极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家长期在外打工,其子女读书问题很难解决,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但却很难落实。所以很难让农民工的小孩进城里学习,也就只好扔在乡下随他们发展了,这就造成大批人没念完初中就回家了。这样下去,农民问题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严重了。

“农民工”是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的家业劳动力转到工厂成为工人。通常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八十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扩展到城市,城里的二三产业大步发展,二三产业需要劳动力,于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大量涌现。据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估计,二00二年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约为九千四百六十万。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结构优化,大约已有三千万人下岗。据有关调查表明,有些企业把城镇户籍的职工精简了,因工作还需要,找农民工来替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这些企业不仅在搞“减员增效”,而且也在搞“换员增效”。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农民工已经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农民工进城打工,有利于沟通城乡关系,调整城乡社会结构,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我国人多地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民工进城打工,使他们有了出路,也得到一定的收入,然而我们许多不健全的体制或是以前的不够重视,使之出现如今困拢的农民工问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农民工问题表面看是要解决保护粗心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就业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给予农民工应有

的国民待遇等问题,其实质上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建设一个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维持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问题。

针对农民工问题,我们国家也逐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实施的关于解决农民工工资历拖欠问题,这一措施见效颇明显,为许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能高高兴兴地领到工资历回家过,解决了原来那种辛辛苦苦地工作,到头来却领不到一分钱的现象。另外,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在开展的“再就业培训”,它为许多农民工能学到一技之长,能使他们成为有一定素质的打工仔。再看由于各地政府近年重视了解决了部分农民工的在家乡的就业问题和国家对农村的改革,是很多的农民不用离开家乡就能有较高的收入,使很多要外出打工的农民留了下来,导致了沿海城市的民工荒。如果还不城市还不重视农民工的权益而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与加大投资,将使民工荒的问题持续,并导致其经济增长受到限制。

除这些外,我想我有些自己的建议:第一,现行的户籍制度,是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民业户口两类,实际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许多问题由此发出来,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涉及到人口流动,迁徙等全局性问题,必须由国家审度势,做出决策,在全国实行,才能解决。第二,农民工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已有十多年历史,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到上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且关系到用工单位、用工城市有关部门和城市居民的利益,改革的难度很大。要制定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总体规划,出台若干政策和措施分步骤解决农民工问题。可选若干城市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实施。在城市财富积累日益丰厚的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国家在新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与突出社会公平的取向。换言之,是社会与政治环境发生了向前发展的变化,而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在觉醒。因此,农民工即使现在的境况较以往要好,其遭遇的不公待遇仍然会全面地充分地被暴露出来,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农民工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农民工问题的严重化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境遇不如以前,恰恰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第12篇:农民工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工收入调查报告

导言:

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是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类特殊的群体。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大约有两亿的农民工。农民工群体在社会生产上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和生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暑假期间,我走访了长株潭部分农民工的集中地区,调查了他们的就业状况,薪酬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农民工的工作薪酬在长株潭地区内还是有待改善的,与本地工人的薪酬相比,农民工的工资相对较低,而且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大多是在建筑及服装等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行业,这些地方工作环境艰苦,工作量也相对较大。经过国家最近几年对农民工的关怀与帮助,我们也发现,像类似于拖欠工资与工伤赔偿等劳务纠纷问题也相对少了许多。另外,农民工在类似于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等工作待遇上与本地劳务工人并没有享受同等待遇,他们大多没有这方面的保障。最后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教育这方面也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再次呼吁社会对农民工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实际的帮助,为农民工兄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调查背景及目的:

现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各个职业,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他们工作勤劳刻苦,但往往得不到最公正的待遇,他们是社会的顶梁柱,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城市的正常运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对于他们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暑假期间,我对长株潭地区就本地的农民工工作生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发现农民工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更加了解现实,同时引起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兄弟,为农民工兄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一视同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锻炼我的调查能力,观察能力,协调交际能力等工作能力,为以后出身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日至8月7日

调查地点:湘潭市株洲市长沙市

调查方式:实地走访,网上资料

调查过程:首先,简单的规划了采访路线以及想要了解的问题,其次,和同学一起慢慢的走访农民工聚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做好笔录,并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所见到的情况,回家后开始整理材料。

材料:

根据调查表明,我国的农民工工资始终在最低工资线上徘徊。即便是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最近十几年来的工资也只是上涨了几百元,考虑的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的物价飞涨,实际上农民工工资可以说的上没有涨,还呈现下降趋势。

根据06年国务院调查的一份报告表明,我国的农民工月工资集中在500~800元之间。其中,月收入的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500元之间的占29.26%;500~800元之间的占39.26%;800元以上的占27.9%。(没有找到最新资料,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农民工工资继续上涨, 月收入突破1800元。这也不能说明真正的农民工工资状况,像有些人一月几万元工资,把他们分摊到一个月只有1000元左右的基层农民工身上,一个人就可以将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拉上来。想2006年月收入在800及以下的占农民工总数的72.1%。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工的工资地道何等程度。不能将少数高收入农民工的工资平均算到那些多数收入低得农民工身上。)农民工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时间唱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工作。其中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而且大多数的农民工在节假日工作没有加班费。

材料分析:

农民工的工资何以如此低?其中用工单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们拼命压低农民工的工资,还用包吃包住和不签合同这等没有法律依据的手段来欺骗农民工,因为农民工大多数不懂法,给予这些用工单位有空子可钻。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工资司的解释,农民工只要履行了正常的劳动义务,收入就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提供包吃包住等非货币性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并不包括在最低工资内。

对于民工的工资状况,农民工工作报酬的计酬方式主要为计件制和计时制,计时制有按小时和按日两种。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按工作的强度、技术要求、个人能力等有较大差别,从800元到3000元不等。但是一般都没有奖金、公积金、社会福利、医疗保险。薪资的发放有三种情况:打短工的一般是在完工以后一次

性发放,不过可以预支一些作为生活费;建筑行业一般分为两部分,每月发放一部分生活费,年末或工程结束时再发放另一部分;工厂以及服务业一般按月发放,但会扣留一定的保证金。

对于农民工讨薪问题,出现工资拖欠的比例不高,而且多为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黑工头等不正规的雇主。工厂、工地往往会因为资金没有到位而出现短时间拖欠工资,但都能很快补发。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主要有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技术上的原因有上家汇款迟延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等;道德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工头卷款逃跑、有的是老板无视农民工的权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农民工在遇到长时间老板拖欠工资时,所采取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直接向老板抗议、请工会之类的组织进行调解、向新闻媒体曝光、找政府部门投诉、求助于司法、仲裁等,其中,比较极端的有“跳楼秀”、绑架老板、报复包工头等,但一般很少会有人选择这种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向政府部门投诉,因为一旦发生拖欠,向老板抗议或进行调解很少有实际效果,申请仲裁和诉诸于司法对农民工来说都成本太高,要上媒体又需要事情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找政府部门不但成本较低且成功几率也比较高。各地方政府都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并设有监察大队(纠察大队)专门处理这类案件,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减少侵害的发生。从调查来看,各地政府部门都能比较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一经调查认定,坚决追讨回欠款,案件成功解决的几率在98%以上,而且对违规单位有处罚、教育等手段。为了减少事件的发生政府还有日常的巡查,主动进行监察工作,平时也经常展开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还有现在统计局说农民工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这是的农民工的高收入者占据了大头。这是因为这些农民工有技术,他们虽然还被称为农民工,但有些人实际上不能算在农民工这个阶层中了。据调查,有技术和没技术的农民工相比,后者平均工资不到前者的60%。最典型的比如说:木工、瓦工等技术性工种每天的收入是那些辅助性的小工收入的2倍还要多一点。还有些人技术更硬,我觉得这已经脱离农民工这一阶层了。比如江西籍的打工妹罗冬香,1992年进入浙江省温州市一家服装厂做工人。由于她刻苦钻研技术,很快被提升为技术主管,后来这工厂倒闭后她应聘到另一家工资,她又是在钻研技术,在2001年中途换了几家公司后被东阳市服饰有限公司聘任为主管生产技术的产长,年薪60万元。这还是十年前得事情,这种人才也被称为农民工,怪不得2011年国家统计局调

查说农民工月工资收入超1800元了。你不想想看,有这样“高级”农民工的收入拿去平均,可以提高月收入多少水平。像这样的“高级”农民工每月收入以罗冬香为例,哪怕她十年来不怎么涨工资现在月收入恐怕最少也得18万元,1800元和18万元,相当于这样的“高级”农民工一月的收入顶的上100个人均农民工的收入,我们可以想象的是还有多少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的工资是何等的稀少。可以将这些“高级”农民工的高工资给拖到人均1800元上去了。

农民工的工资低得这么可怜,可那些用人单位或者包工头还要千方百计的从农民工身上多盘剥一番。他们特别是包工头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厚道。他们采取的手段主要有2种:一是隐匿收入,二是用假币代替真币发给农民工。隐匿收入指的是包工头代替农民工去用人单位领回工资,却谎称用人单位没有给足,从中克扣了一部分。用假币代替真币就更简单了。反正验钞机是包工头自己准备的,那是假验钞机。

还有就是干完了活却拿不到钱。那些工地打工的农民工最容易碰到这种情况。2009年7月16日,来是四川的3名农民工在一个工地起早贪黑的干完活后得到的是3张欠条,但就是无法变成现金。在那边苦等了一个月还没有得到解决。在他们3个人身上发生的情形几乎没有那个农民工没有遇到过。

据全国工会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末,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被拖欠的工资总额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主要发生在建筑施工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农民工欠薪成了司空见惯,追薪成了家常便饭。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农民工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非常低的,而就是这些低的工资却常常被拖欠。这些用人单位怎么这样?我不太懂这个方面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国家应当在农民工立法上面多为农民工考虑一下,那些用人单位也考虑一下农民工的难处,不要到处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有可能这就是农民工一家赖以生活的费用,而对于你们来说还远远谈不上没有这些小钱就活不了了。而农民工也要提高自身技能,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

我认为,社会在得到农民工如此多的给予之后,理应付出对等的回报,给予他们更多实际的关爱和帮助。首先,就应该切实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让他们享有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对于侵害其劳动权利的个人与单位,进行有效的惩处,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

第13篇: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

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1亿人8大问题待解决

核心提示

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助其发展的对策。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传统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67.2%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七成外出前往东部就业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

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

2010年5—6月,全总研究室在全国25个城市(区)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获取的4453个有效样本中,新生代农民工为2711人,传统农民工为1742人,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9%,这一比例基本接近国家统计局的数字61.6%,说明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比较高,能基本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客观情况。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其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例为67.2%,高出传统农民工相应数字18.2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从接受教育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62.5%)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而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中专、中技、职高、大专、高职)的比重尚不足四成(37.5%)。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过半新生代农民工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20岁—30岁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成家,39.5%的人已婚有配偶,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人数比例为93%,高出新生代53.5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多在东部、沿海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70.9%)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超过3/4(76.2%)在沿海城市务工,均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

超过八成(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18%)在第三产业。从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注册登记类型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集聚度较高,为84.3%,高出传统农民工12.2个百分点。

八大问题待解决

收入为城镇企业职工的57.4%,加入工会组织比率为44.6%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偏低,在接受调查的1000家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比传统农民工(1915.14元)低167.27元。在与企业发生过劳动争议的新生代农民工中,31.6%的人认为“劳动报酬”是引发争议的最重要因素。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88.5%)4.0个百分点。

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人数比例偏低。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家已建工会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入会率为44.6%,低于传统农民工11.4个百分点。此外,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职业培训不理想、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也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重要问题。

为解决难题支招

扩大参保面,实施职业技能培训

为推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报告着重在工资分配、社会保障、职业培训、进城落户、发展入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针对农民工关注的薪酬问题,报告建议,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工资分配有关问题的劳动监察力度。

另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保险法规落实,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参保面。加大源头参与和监督力度,推动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落实。重点加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的参保工作,进一步扩大职工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职工社会保险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

同时,还要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此外,报告还建议通过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式,优先考虑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问题;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等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要求特别强烈,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用工环境、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他们,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14篇: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经过一周多紧张有序的走访、调查以及宣传,迎来了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结束,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受到了理想效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政策的了解。我们走访了劳动局、就业保障局,在xx局长等的交谈下了解到了黄陂区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并且了解到与农民工相关的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的条件以及贷款金额,就业培训的相关部门及政策,农民工个人保险灯政策。而且我们拿到了黄陂区劳动局根据自身情况编目的关于农民工的政策与指导,因还未出版,没有具体的书名,只是一份稿件。

其次,我们走访了阳光电脑培训中心、黄陂技术学校等培训机构,了解到了机构培训的对象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

再次,我们通过xx区劳动局的介绍,走访了xx养猪场及其附近的凉亭村、晨龙电子公司及其所在的油岗村、同建电子公司及同建村,从城市来到边远地区,再回到城市边缘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通过与村长交谈了解本村的政策、农民工就业等基本情况,通过与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交谈更直接的了解了他们的现状与需求,并介绍了政府的相关政策。另外,我们还大范围的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具体数据来科学的分析农民工的现状与需求,更具有科学性、真实性。

另外,我们进行了宣传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关注与支持,有很多农民工主动上来咨询,我们耐心的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宣传了相关政策,还发放了与他们相关的政策文件指南,例如:小额担保贷款办事指南、创业培训办事指南等。

最后,我们回访了劳动局,向他们反馈了我们的调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而且,我们咨询了关于农民工政策的更加详细的内容,使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锻炼了自己,包括自己的交际能力等,并且初步关注社会、近距离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这使得我们大学生受益匪浅,对于我们未来踏入社会时有很大帮助。

另外我们也真正收获了具体的事情。从偏远地区凉亭村与近郊区油岗村的走访中发现:在近郊区农民工的年龄范围广,人数多,而且参加过培训机构,技术含量高,总体来说是思想觉悟高,在此基础上,在经济危机下就业情况收影响较小;然而在偏远地区,农民工集中是青壮年,但是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他们宁愿投亲靠友也不相信培训机构,尽管政府出资每天10元的补助费。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改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应该首抓偏远地区,而且应该从思想觉悟上开始着手,大量宣传开放的思想,鼓励创新的思想等。所以我们应该“开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15篇:农民工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工作问题调查报告

----基于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研究

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但从事着非农业的工作;他们是生活工作在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类特殊的群体。现在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广义上有两亿农民工。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上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同时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农民工的就业生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寒假期间,我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对各自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就他们的就业情况,薪酬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农民工的工作薪酬在苏南这一片区域内还是相对不错的,基本与本地工人的薪酬相差无几,但是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大多是在制造,建筑及服装行业,而且工作环境苦,工作量也相对较大,经过国家最近几年对农民工的关怀与帮助,我们也发现,像类似于拖欠工资与工伤赔偿等劳务纠纷问题也相对少了许多。但是农民工在类似于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等工作待遇上与本地劳务工人并没有享受相同待遇,他们大多没有这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对农民工的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办实事,为农民工兄弟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调查背景和调查目的

现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各个职业,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他们工作勤劳刻苦,但往往得不到最公正的待遇,他们是社会的顶梁柱,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城市的正常运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对于他们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寒假期间,我们小组几个成员在各自的地区就本地的农民工工作生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更加了解现实,同时引起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兄弟,为农民工兄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一视同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11年1月25日至1月29日

调查地点:江苏宜兴(属于无锡) 江苏金坛(属于常州) 江苏丹阳(属于镇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见附录),采访,上网查资料

调查过程:我们小组首先进行了前期的准备工作,确定调查主题并上网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成员分头行动,在各自家乡进行调查问卷以及采访,最后,小 1

组成员汇总,讨论,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小组全体人员(3人)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一共调查了60位农民工,较为全面地调查了农民工的生活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很低,基本都是初中及小学文化,两者的比例相当。农民工的年龄范围很广,从20岁以下至50岁以上都有,25至45岁之间的占了大多数,这部分人群处于中青年,是劳动的主力军。

2.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农村收入少,同时城镇有更大的发展前途而且就业的选择更多,其次,农村太苦而且生活单调也是农民工离家打工的原因。农民工大多是通过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服装业,餐饮业等。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更是家常便饭,比比皆是。

4.农民工的薪酬在苏南还是比较不错的,大多数在1500元到2500元,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也不少,说明苏南经济发达,整体工资水平较高。

5.农民工收入的支出主要在住房和饮食,而且居住环境较差,居住的房子基本是租赁的,同时,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支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6.农民工大多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多签订了工伤保险,说明苏南企业还是比较具有法律意识的。然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大多数是自己投保或者未投保。

7.拖欠工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主要有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技术上的原因有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等;道德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工头卷款逃跑、有的是老板无视农民工的权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

8.农民工在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时,所采取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直接向老板抗议、请工会之类的组织进行调解、找政府部门投诉等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选择找老板理论,通过工会或者法律途径的很少。说明工会并没有得到农民工的信任,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也有待加强。

9.虽然农民工子女大多与普通城镇小孩接受同等教育,但是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满意程度依然很低,说明歧视依然存在,有时这种歧视是无形的。

10.大多数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这对他们有了较大的帮助。

11.调查的农民工绝大多数都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到比较满意,说明苏南这一带的打工环境还是相当不错的。

四.调查得出的结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承担了城市中大部分城市人不愿干的累活、脏活 ,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年后的“用工荒”可以完全看出,城市少了农民工是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的,农民工也是城市合理的一份子,理应受到公平公正对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虽然近几年形势有了较好的改善,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问题依然存在不少。许多农民工勤劳地工作,却只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艰难的生活,而且还时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相比于他们工作的强度是很低的,这仅仅是农民工收入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时就连这微薄的工资农民工也难以得到兑现!

通过对三个地方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与监管,由于社会的持续关注,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这与前几年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农民工的权益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也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地劳动,背井离乡,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如果劳动果实得不到兑现的话,于情于理都无法让人接受。

但是,农民工在其他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首先,虽然农民工大多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可是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即使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对其中明显不合理、不合法、差别对待的霸王条款无可奈何。如果不签的话,就可能失去这份工作,自己又得为找工作而发愁,于是,他们基本选择了忍气吞声。我们认为,不能嘲笑农民工的懦弱,如果是我们,在当时的困难情形下肯定也会选择妥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整治与监管,同时,工会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员工的利益着想,签一份公正的合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还存在许多不公正待遇,他们大多没有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没有休息日和假期,长期的超时工作却没有加班补贴。如今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他们做出的贡献形成巨大反差。如果放任这种不公正持续下去,致使农民工不满情绪上升,是大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

为什么农民工会遭受这些不公平待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的学历都很低,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受到侵害也不会维护自己利益,使侵害他们权利和利益的人有恃无恐、趁虚而入。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农民工缺乏维护他们利益的有力组织,政府可以监管签订劳动合同,可是对规范合同内容作用不大,这时,工会理应站出来发出声音,可是我们发现,农民工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很少想到去找工会维权,工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缺乏能够维护自己权力的组织,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身单力薄,处于劣势地位。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等原因,农民工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而且,由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来自五湖四海,从

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有力、团结的组织来保护他们的权益。所以,使得农民工始终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实际上却没有最基本的国民待遇,依然被排除在城市各类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身上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我们感到形势依然很严峻,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关注与努力,早日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五.对于农民工问题我们的建议

1.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他们为了省下更多的钱,大多是多人居住在企业宿舍或是租用廉价住房,各种生活设施都比较落后,我们认为政府以及企业应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政府可以更大力度地推进农民工廉租房,企业可以增加宿舍数量,改善宿舍环境等等。

2.由于农民工的户口以及工作性质等问题,导致了他们工作的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不稳定,工作单位在给他们办理保险上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认为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有关部门应给予特殊照顾,推行一些特殊保险方式来解决这些养老以及医疗保险问题。

3.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也导致了他们就业的局限性,知识是推进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力量,对于我们是这样的,对于他们同样如此。我们认为当地有关部门或者是企业应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都能学到一门或几门手艺,使他们能具有更多的职业技能。

4.关于农民工户口问题,应加大临时户口的推行,同时在各种待遇上,应使他们能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工会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切实为员工的利益着想,成为一个真正保护员工利益的有力组织。

5.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外出工作的同时会带上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也很重要,虽然有些地方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我们还是认为农民工子女应该与当地市民的子女接受同等教育,不应做特殊化处理。同时,应该加强宣传,消除歧视。

6.我们认为,社会在得到农民工如此多的给予之后,理应付出对等的回报, 给予他们更多实际的关爱和帮助。应该切实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让他 们享有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对于侵害其权利的个人与单位,进行有效的惩 处,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

六.本次调查报告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我们已经大三,再过一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就要步入社会。多年以来,我们从书本上学到了专业知识,获得了技能,但我们更要清楚,只有融入了社会,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才能被运用,我们才能生存下来,修身、齐

家、治国乃至平天下。写社会调查报告目的就是要大学生不要只顾死读书,要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工作作点准备。多了解社会才能尽快融入社会工作生活当中去。我们小组做了一则关于农民工的调查,在当今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是客观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爱,农民工为了生存面对着很多问题,例如住房、工资、健康、子女教育等等,调查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来自各地的农民工,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它们生存中所面临的问题深表同情。完成调查后,我们在更加珍惜现有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为这些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做些什么。我们目前只是学生,我们能做的只有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农民工,让这些问题被更多的人了解,从而解决。

这份调查报告是在全体成员不间断的讨论与研究中形成的。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每一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尽自己所长认真投入到这份调查报告中。 通过这次小组合作,我们三人不仅学到互相协作,更多地体会了从杂乱无章的头绪中提炼思想的方法。无论怎样,这份集体智慧的结晶证明了我们集体的凝聚力与我们付出的努力,我们以我们的努力而骄傲!

七.附录

南京理工大学毛概假期社会调查问卷

主题:农民工就业生活问题

调查对象:城镇及乡村外来务工人员

调查时间:

调查者:

调查内容

性别 :年龄 :籍贯:就业所在地:

文化程度:外出务工时间:

1.您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A.收入少 (30)B.农村太苦,农活太累 (24)C.城市发展前途大(26)

D.农村无法学到技术(1) E.农村生活过于单调(20)

2.您外出务工是否携带家属,几位?

3.您家乡的田地如何处置

A.闲置 (0) B.包租 (0) C.卖出(0) D.亲友耕种 (56)E.赠送亲友(3)

4.城镇吸引您的主要原因

A.城镇收入高 (42) B.城镇有更多的发展前途(33)C.城镇的就业选择多 (30)

D.使家人以及子女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 (15) E.提高自身社会地位(0)

F.其他(9)

5.您的就业信息来源

A.中介(0)B.自己外出寻找(4)C.亲友介绍 (56) D.政府的劳动服务组织(0)

6.您从事的职业

A.建筑业(18)B.餐饮服务业(2)C.家政服务(2)D.服装 (9) E.制造(26)F.销售(0)G.其他(3)

7.您目前的工时安排

A.全日制 (24) B.三班倒 (34) C.非全日制兼职 (0) D.自己做生意(2) E.在家待业(0)

8.你的月工资收入

A.1000元以下(2)B.1000到1500元 (15)C.1500元到2500元(34) D.2500元以上(9)

9.您的收入支出主要方向

A.住房 (33) B.饮食(42) C.服装(15)D.医疗 (5) E.寄回老家(5) F.其他(24)

10.您外出打工前的收入较现在的高低状况

A.比现在低(51)B.与现在差不多(6)C.比现在高(2)

11.您现在的居住的房子是

A.自己购买的(2)B.租赁的(57)C.寄住在亲友家中(0)

12.您目前有没有签订工作合同

A.有(45) B.没有(12)

13.您参加工伤保险情况

A.就业单位已投保(42) B.就业单位未投保(16)C.自己已投保(3) D.未投保(12)

14.您参加医疗保险情况

A.就业单位已投保(9)B.就业单位未投保(3)C.自己已投保 (18)D.未投保

(27)

15.您在工作经历中有无遭遇过不公正待遇

A.有(12)B.没有(45)

16.如果有,您遭遇过哪种情况

A.拖欠工资(6) B.工伤医疗纠纷(3) C.相对于本地人工作过于辛苦(9) D.其他(6)

17.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来解决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A.找当地劳工会(2)B.找企业领导理论(25) C.寻求其他工友的帮助(5) D.求助社会新闻媒体(1) E.不了了之(9)F.其他(6)

18.您外出打工是否携带子女

A.携带(36) B.未携带(9)

19.您子女的就学情况

A.和普通城镇小孩接受同等教育(24)B.在当地的农民工自己小学就学(5)

C.暂未接受教育(3)

20.您对您子女接受教育情况满意程度

A.很满意(3) B.满意(9) C.一般(27) D.不满意(5)

21.您对子女学历的要求

A.初中(0) B.高中(9)C.技校(9)D。大专及本科(15)

22.您是否了解当地政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政策

A.了解(0) B.比较了解(3) C.略懂(21) D.不了解(30)

23.您是否参加养老保险

A.是(3) B.考虑中(24) C.不参加(30)

24.您是否参加过职业培训

A.已经参加过(27)B.正在参加(5) C.尚未参加(23)

25.您认为参加职业培训对您的工作收入是否有益处

A.很有帮助(9) B.一般(33)C.无多大变化(6) D.没用(3)

26.您对您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吗

A.满意(5)B.比较满意(42) C.一般(8) D.不满意(2)

第16篇: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 10机制四姓名 周杰学号 2010111426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的各种企业工作。这些通常被城里人俗称为“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或“外来工”的农民们,已经形成独特的社会群体。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是不容忽视的,它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估计已达1亿以上,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我们有理由要去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生活状况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治安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农民工、生活状况、提升

通过调查,从收入状况、居住状况、饮食状况、是否拥有移动通讯工具、闲暇活动、生活感受、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医疗状况八个指标,用数据来说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特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5份,其中合格问卷368份,合格率达到92%。因此样本资料完全符合研究分析需要,可以作为研究的依据。现就本次调查的样本资料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分析。

一、收入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被调查对象总体月平均工资为1056元,月工资超过1300元的人数只占调查人数的36%左右,再根据现阶段市场物价和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可以知道目前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还不是很好,难以支付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开销,因此我觉得政府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扶持,另外也希望老板们也适当提高农民工朋友们的工资。总之,农民工朋友们的薪资待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居住状况

在调查对象中,仅有26.04%的被调查者是和家人在打工地共同居住,没有和家人在打工地共同居住的比例高达73.68%,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摆脱“离家——返乡——分离——团聚”的生活旋律。

在居住的的选择上,被调查者中,居住在“工地工棚”的占10.8%,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的占18.28%,租用他人房屋的占51.81%,居住在“私有房屋”的比例为14.40%,另外还有3.60%采用其他居住形式。

农民工在居住形式选择上更倾向于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自己或和他人一起租用他人房屋居住,可能的一个解释就是农民工所从事的主要是餐饮业等行业,因此主要是居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或在单位附近租用房屋居住。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住房平均面积为43.38平方米,其中最小面积为5平方米,最大值为125平方米。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所占比例为26.88%,其中很不满意的为6.37%,不满意的为20.51%;认为住房条件一般的比例为51.80%;而对自己住房条件满意的比例仅有19.11%,其中比较满意的比例为14.68%,很满意的只有4.43%。

三、饮食状况

调查中我们收集了被调查者伙食方面的信息,通过分析发现,农民工之间伙食状况没有显著差别,早餐基本以包子馒头辣汤稀饭面条类面食为主,午餐以米饭为主食,菜种类比较复杂,大部分以荤素菜搭配,伙食较差的主要是馒头咸菜等,对于晚餐,他们则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有能填饱肚子就行。

四、是否拥有移动通讯工具

被调查者中,没有手机或小灵通的所占比例为44.04%,拥有手机或小灵通的所占比例达到54.02%。由此可见移动通讯工具在农民工朋友们之中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开来。

五、闲暇活动

在关于闲暇活动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看电视(28.81%),第二位的是睡觉(21.05%),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0.78%),以下依次是:和工友聊天、听音乐、上网、阅读报刊杂志、没有活动、逛街、听广播、其他活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农民工在休息时间已经不是单纯的睡觉聊天打牌等,他们更多的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例如阅读报刊杂志等。另外一些年青农民工容易接受一些新事物,如上网等,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减轻一天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打工城市重复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们羡慕城市的现代生活渴望能够像城市人那样享受现代生活,希望能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这一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农民工朋友们之中注入了一批年轻的朋友们。

六、生活感受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生活没有压力的仅有8.59%,压力较小的比例也仅占8.59%,压力较大的占26.04%,而压力很大的所占比例达到27.41%。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一群体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

调查数据同时表明,被调查者的压力的主要来源排在前三位的是:收入低(36.57%)、就业无保障或找工作难(30.75%)、没有固定经济来源(23.55%),以下依次是:想致富没门路、生活费用上升、看不到个人前途、住房困难、缺少生产技术、看病就医问题、其他压力、社会治安差缺乏安全感、没有知心朋友、同工作伙伴关系紧张。

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他们在城市中彷徨,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压力缓解方面,被调查者中能通过一定方式舒缓压力的比例为59.58%,但是缓解压力的方式却只能是抽烟喝酒睡觉等一些消极方式,而不能自己缓解压力的比例仍占39.06%。

七、是否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在被调查者中,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为4.99%,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占8.03%,享有农村低保的占7.48%,享有社会福利的占2.22%,享有失业保险的占

4.16%,享有农村合作医疗的占27.15%,而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的比例高达52.35%。农民工作为一个边缘群体,脱离了原有的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不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而城市又将这一群体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外。

八、医疗问题

如果身体不舒服,只有18.01%的被调查者会“直接去医院”,11.91%会“找一个私人诊所看”,48.48%会“自己去买药吃”,而仍有21.05%表示“不去医院,实在坚持不下去再看”。农民工在城市中由于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因此,在生病的时候,昂贵的医药费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医院中的 “大处方”乱收费现象也是他们不愿到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在这里我呼吁各个相关部门应该对各大医院加强管理,对违规章程的医院进行严厉打击。以保证农民工和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

综合这八个方面,农民工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希望社会对广大农民工多一份关爱,相信政府也会对他们多一份关照和保护。在这里我真切的希望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蔡群 周虎城 孙卫平《江苏农村经济》 2007 第9期

澹台思鑫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第9期

第17篇:农民工住房问题调查报告

农民工住房问题调查分析及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0802班 马艳玲

摘要:这次调查问卷活动是针对农民工朋友展开,是为了了解农民工朋友的住房状况和住房愿景,其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将作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重要的基础信息,以最终能够尽多地为农民工朋友带去福利与、便利与关怀。我于

7、8月中的几天时间向自家附近的亲友们调查了八份问卷,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包头市。

关键词:农民工 住房问题 住房愿景

本次我调查的八份问卷中,农民工朋友男女分别是三人与五人,年龄分布在30至50岁之间,家乡都是内蒙古自治区且包头市的占一半,他们的出生地都是在农村;文化程度上,女性中有三位是小学或小学为毕业水平,另外两位分别是初中和大专,男性中两位是初中,另外一位是高中水平;他们中只有一位就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且是初级的。由此可见,在我所调查的小范围内,农民工朋友大都出生在农村,且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都不高,尤其是女性,可能只是小学文化而已。

他们务工的城市都是包头,且到了这座城市都是六年获六年以上的,对于在城镇地区累计的务工时间,只有最年轻的那位是3至7年,有两位是10至15年,另外五位全都超过了15年;其中六位是在家务农后开始到城里做工作的,另外两位分别是初中高中毕业后到城里工作的,且只有三位是在农户存老家有其名下的承包责任田。由此可见不论是上学毕业后还是在家务农后来的城镇工作,他们还是非常年轻时就从农村出来打工了,到目前为止大多都至少有15年的在外工作史了(最年轻那位除外)。他们所在的行业有一人选择了建筑业,两人选择了居民服务业,一人选择了制造业,其余四人选择了其他行业;另外他们务工企业的性质有五人的是私营个体企业,两人选择了其他性质企业,只有一人选择了国有企业;而且其中五人的年收入是10000元以下,另三人也只是达到10000—15000元,由此可见,这几位农民工朋友所从事行业的工资相对来说都比较低,其所在企业也大多为私营个体性质的,换句话来说,就是没有其他什么福利,工作也没有太大的保障,而且都只是临时工作而已。

对于目前在城中的住房问题,其中有七人是自己租赁另外一人是自己购买,(由于当地情况特殊,部分被调查者是处于自家房屋刚被被拆迁不久的情况)。

13、14题,有一定的歧义,有的被调查者把这两道题目同时都回答了,即分别假设

自己目前是租房居住和买房居住,然后分别回答,而另有被调查者直选做了一道与自己目前情况相符的那一题,即若目前自己租房居住,则只回答13题而14题空留不做,反之,若目前买房居住,则只回答14题空留13题不做。所以我建议这两题前面应标明两题中只能任选一符合自身的题否则两题都不作答。由调查结果可知,以上目前买房居住的两位农民工朋友便是只回答了14题,所购买的房屋一是属于农房面积大约为48平米,另一属于普通商品房面积将近100平米。另外的,如果目前买房居住,有三位每月房租支出为150元以下,另三位是150—300元,他们中所选住房面积最大也只选了65平米,六人所选的居住房性质都是城中村的私房(这其实是他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接下来的如果目前买房居住,选择小产权房的占多数,,另有一人选择了其他,并注明希望是100平米的两层门帘房。

我所调查的人中全部为已婚并且与妻子或丈夫在这座城市中一起生活,家里有3-5个亲人一起在城里过日子,这样算下来,他们房屋的人均使用面积11-15平米的居多,另也有一位选择7-10平米的,两位选16-20平米的。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农民工朋友们都是与家人一同生活在城里,不过住房相对拥挤,只有一位是楼房,其他都是平房。

被调查者目前的工作地点有七人都在城乡结合部,一人在市中心工作地点附近,都是与所居住地比较近的地方。他们的房屋一般都只有两个房间,只有居住楼房的房屋有独立的卫生间与浴室,其他有的都没有独立的厨房,整套房屋一共住3-5人;对于房屋中所具有的设备,电视机都有,空调都没有,其他的如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电话机、燃气中会有至少一项。他们所居住的房屋的通风、采光、周边公共卫生大多是比较一般,甚至有些是很差,除了居住楼房那家,他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和住房条件都是满意,而其他农民工朋友们要么是不满意,要么就是非常不满意,显而易见,对于以上的住房状况和条件,广大农民工朋友们还是不会知足的,而且希望有更好的条件与生活环境。

针对补助问题,八位被调查者都没有任何所在用工企业或当地政府的住房补助。其中还有被调查者很是愤愤不平,提到了连拆房都没有一平米的安置,更何况是一些补贴了,…绝对不可能。由此可见,在当地,农民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福利待遇少更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对于这一点,农民朋友们甚至都不敢奢望了,甚至想只要找回自己那点应有的权利就不错了。据我所了解到的,当地正处于拆迁中,向他们一样的外地来的农民工有不少都已经在当地落户,本应成为当地正式的一员,可是当地却不承认这一点,平常的一些补贴也就算了,完全惠及不到他们,选举选与被选举权也被无情地剥夺,更甚的是连拆迁补偿款都有千差万别,安置也完全没有他们的份。他们是所谓的新户,可是待遇却是与在当地没有落户的没有什么区别,补偿价格低得令他们难以接受,可是又无力做些什么,或者是竭尽全力去

做了些什么,就为了自己的正义而奋斗,可路途坎坷,各种阻力重重……结果不得而知。恰巧此时,我又在做农民工住房方面的调查,他们不少便很是感慨了一番,由于我自身感触颇深,便在此提及了不少,可能这并不能说明太多什么,可是应该可以代表不少广大农民工朋友的心声,其实他们也只是想找回属于自己的那点应有的权利罢了。

言归正传, 按我个人的理解,30题的题干似乎缺少些限制条件,如应加上“根据您目前的各方面条件和实际状况”,再紧接题干中的“从您的主观意愿出发,在您的务工城市,您更倾向的住房方式是”,否则如果是在完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正常人应该都是更愿意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在此也就是农民工朋友们都倾向于的住房方式是自己买房。可是若考虑到经济条件时,那就情况不同了。如34题中根据他们的条件和家人情况,他们大多只能租得起一张床或一间房了,而事实上这八位农民工朋友们更愿意的住房方式是都是买房,另外,一位被调查者还补充到:现在差距太大。

而对于决定他们买房居住的影响因素中,大多都是把“为家庭或孩子今后在城里的生活考虑、提高生活质量” 放在前面,也有一位把“拥有财产”置于首位,另外两项“心理上的攀比行为、得到城里人的认可”是居于后面的,甚至也有些被调查者都不会把它们列入其中。可见,他们在乎的更多的是是家庭生活方面的而非外人的看法。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有的问卷是被调查员单独做的,我没有在旁边讲解,所以避免不了填写有些错误,(如

31、

32、35题有些他们没有看清题干条件,便都做了)不过在最终的核查及与再询问下,调查问卷被做过一些修正,这样便更加如实与准确地反映了他们的住房状况与住房意愿。如果全家都进城定居,他们中有四人愿意把家里的住房闲置,一般考虑来说,是因为房屋也比较破旧,没有什么其他用途。另有两人会打算卖掉,一人无偿借给他人居住,另一人选择了其他,并注明农村的房是属于父母的。他们对未来的打算有四人选择了争取把家人都接到城里定居发展,不会农村。有两人目前是走一步看一步固定没有固定想法,两人选择其他,一是说现已都在城里,争取发展更好,另一是首先把孩子供养到大足额毕业,在下一题中,他选择了将来打算在家乡附近中小城市定居,上述的一位不回农村发展的也选择了此项。有五位打算将来在目前城市定居,现已全家在城里的那位被调查者未做选择,注明了不一定。总之,这次问卷调查中,也通过与他们的聊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有关农民工的状况,某些情况也实属令人震惊,希望我们做的这次问卷调查,老师们可以多多的出一些成果,更重要的是希望对有关政府部门做这方面决策时有一定的影响,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照下,广大农民工朋友们才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生活,这样的话也算是帮助了占我们中国人中不小比例的人吧。

第18篇: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作业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1、您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有些不满意D.很不满意

2、您外出打工已有多长时间?

A.1年以下B.1—5年C.5—10年D.10年以上

3、您目前每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A.4000以上B.3000—4000C.2000—3000D.2000以下

4、您每月的生活费大概是多少?

A.500以下B.500—1000C.1000以上

5、老板是否拖欠过你们的工资?

A.经常拖欠B.偶尔拖欠C.不拖欠

6、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0小时以上

7、您工作的环境如何?

A.有很多安全隐患B.有些安全隐患C.基本上没安全隐患

8、您对劳动法熟悉吗?

A.了解很多B.不是很熟悉,了解一些C.不熟悉

9、您大约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A.一个月一次B.几个月一次C.一年一次D几年一次

10、您在外打工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A最基本的生存费用B子女受教育的费用C老人的赡养费用

调查人:受调查人:

第19篇: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总队1—2月份市县队调查信息报送要点,我队就“外出农民工务工情况”,于2014年2月24日—25日对工程村、蔺家河村、南井寨村和陈窑村部分外出农民工进行了电话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外出农民工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以男性较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男性8人,占88.9%,女性1人,占11.1%,;50岁以下的8人,占88.9%,50岁以上的1人,占11.1%。

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人,占88.9%,只有1人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1.1%。

三、外出农民工获取工作多以亲朋好友介绍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获取工作多是依靠老乡、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介绍为主,通过职业介绍所的较少。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获取工作全部来自于亲朋好友介绍。例如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他年前到唐山市迁安县某钢铁厂打工,就是通过熟人介绍,了解到务工信息后组织和自己交情不错的老乡出去打工的。

四、从事工作以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种类为主。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务工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缺乏,就业渠道窄,以从事

二、三产业为主,以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种类居多。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在钢铁厂务工的就有7人,占77.8%。

五、工资收入以3000元—4000元居多,收入和生活有一定保障。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的9个农民工中,月收入在3000元—4000元之间的有7人,4000元以上的有2人。工程村外出的6个农民工执行的是日工资,标准是130元/天。陈窑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3000元/月加提成,这7人是按月发放工资,无拖欠、克扣现象;蔺家河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3000元/月,工资无克扣现象,但是延迟一月发放;南井寨村外出的1个农民工工资是6000元/月,每月只发1000元保底工资,其余工资每年11月15日左右或者辞职不干的时候一次性结清,无克扣现象。例如工程村一姓刘民工表示,如果工资低于130元/天,他就不出去打工了。

六、居住和饮食有保障,但条件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的居住和饮食一般都有保障,但是居住条件和饮食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有8人是管吃管住,居住的是集体宿舍和工棚,饮食是集体食堂。 饮食方面。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雇主每天给20元的生活费,由于工作强度和青壮年饭量较大,有些农民工每天20元的伙食补贴大部分都不够吃,也有极个别经济比较困难的、比较节俭的人略有剩余。

居住方面。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雇主给提供住宿,居住的是集体宿舍,每间12㎡的宿舍居住6个,比较拥挤,有时休息不好。

七、工作强度较大。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从业的农民工工作强度一般都比较大,特别是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工程村一姓刘民工介绍,他从事的钢铁厂维修工作每天需要工作10小时,上午7点—11点30分,下午1点—6点30分,并且是日工资,有些农民工为了多挣钱,一般都不休息,即使有个小病小痛也就忍一忍、坚持去上班。

八、合同签订率较低,维权意识和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了解,由于农民工打工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度,绝大多数农民工通常与用工单位或雇主口头协商工资待遇,与用人单位和雇主签订合同的农民工很少,要求缴纳五险一金的更少,用工单位或雇主主动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部分人感到孤立无助,少数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同时他们享受的工作待遇也较少,大部分农民工享受不到法定休息日,节假日也无双倍工资。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有8人没有签定用工合同。被调查的9个外出农民工中只有2人签订了用工合同,只有3人用工单位或雇主给缴纳了工伤保险。只有南井寨村一姓刘民工介绍,用人单位在每年国庆节和中秋节这两个节日给100元过节费。

九、外出农民工精神生活匮乏。

通过调查了解,外出农民工最大的生活感受就是空虚寂寞。他们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闲暇时间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喝酒,年轻人玩手机较多,学习充电的机会很少。例如南井寨村一位20多岁的姓刘民工介绍,他是长期在野外作业,闲暇时间就是看电视、玩手机,无所事事,精神上非常空虚。

十、多数人外出打工意愿明确,但外出务工地点、工作种类尚不固定。

通过调查了解,由于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缺乏,造成就业面窄,就业渠道少,就业消息滞后;部分学历较高人员对职位、工资、待遇要求较高,造成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好找。通过对9个农民工进行调查,了解到他们多数人明确表示仍然想外出务工,但是需要重新找工作,所以外出务工地点和从事工作种类尚不固定。例如陈窑村一女性民工原来在石家庄务工,每月工资是1000元加提成,嫌弃工资低下,通过同学去北京找工作了。

十一、希望和建议:

1、继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

2、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创业条件。

3、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使其知道如何用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确保用工管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5、要继续畅通就业渠道,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支持创业、就业等公共服务。

6、由农民工输入地政府负责,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习和劳动技能提升的场所和环境,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第20篇:农民工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工作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和调查目的

现在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各个职业,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他们工作勤劳刻苦,但往往得不到最公正的待遇,他们是社会的顶梁柱,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城市的正常运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对于他们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寒假期间,我们小组几个成员在各自的地区就本地的农民工工作生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更加了解现实,同时引起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兄弟,为农民工兄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一视同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2014年1月23日至1月27日 调查地点:安徽合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采访,上网查资料 调查人物:我家隔壁邻居所在工地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一共调查了连同我家隔壁邻居在一起一共60位农民工,较为全面地调查了农民工的生活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很低,基本都是初中及小学文化,两者的比例相当。农民工的年龄范围很广,从20岁以下至50岁以上都有,25至45岁之间的占了大多数,这部分人群处于中青年,是劳动的主力军。

2.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农村收入少,同时城镇有更大的发展前途而且就业的选择更多,其次,农村太苦而且生活单调也是农民工离家打工的原因。农民工大多是通过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服装业,餐饮业等。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更是家常便饭,比比皆是。

4.农民工的薪酬在安徽内地还是比较不错的,大多数在1500元到2500元,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也不少

5.农民工收入的支出主要在住房和饮食,而且居住环境较差,居住的房子基本是租赁的,同时,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支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6.农民工大多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多签订了工伤保险,说明苏南企业还是比较具有法律意识的。然而,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大多数是自

1 己投保或者未投保。

7.拖欠工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主要有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技术上的原因有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等;道德上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工头卷款逃跑、有的是老板无视农民工的权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

8.农民工在遇到老板拖欠工资时,所采取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直接向老板抗议、请工会之类的组织进行调解、找政府部门投诉等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选择找老板理论,通过工会或者法律途径的很少。说明工会并没有得到农民工的信任,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也有待加强。

9.虽然农民工子女大多与普通城镇小孩接受同等教育,但是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满意程度依然很低,说明歧视依然存在,有时这种歧视是无形的。有的农名工还有子女上大学,他们的一年的工资也仅仅能够提供子女的学费,一年下来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他们承担了城市中大部分城市人不愿干的累活、脏活 ,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年后的“用工荒”可以完全看出 ,城市少了农民工是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的,农民工也是城市合理的一份子,理应受到公平公正对待。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虽然近几年形势有了较好的改善,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问题依然存在不少。许多农民工勤劳地工作,却只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艰难的生活,而且还时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相比于他们工作的强度是很低的,这仅仅是农民工收入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时就连这微薄的工资农民工也难以得到兑现!

通过对三个地方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与监管,由于社会的持续关注,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这与前几年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农民工的权益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也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毕竟他们辛辛苦苦地劳动,背井离乡,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如果劳动果实得不到兑现的话,于情于理都无法让人接受。

但是,农民工在其他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首先,虽然农民工大多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可是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即使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对其中明显不合理、不合法、差别对待的霸王条款无可奈何。如果不签的话,就可能失去这份工作,自己又得为找工作而发愁,于是,他们基本选择了忍气吞声。我们认为,不能嘲笑农民工的懦弱,如果是我们,在当时的困难情形下肯定也会选择妥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整治与监管,同时,工会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员工的利益着想,签一份公正的合同。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还存在许多不公正待遇,他们大多没有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没有休息日和假期,长期的超时工作却没有加班补贴。如今背井离

2 乡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他们做出的贡献形成巨大反差。如果放任这种不公正持续下去,致使农民工不满情绪上升,是大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

为什么农民工会遭受这些不公平待遇?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工的学历都很低,他们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受到侵害也不会维护自己利益,使侵害他们权利和利益的人有恃无恐、趁虚而入。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农民工缺乏维护他们利益的有力组织,政府可以监管签订劳动合同,可是对规范合同内容作用不大,这时,工会理应站出来发出声音,可是我们发现,农民工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很少想到去找工会维权,工会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缺乏能够维护自己权力的组织,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身单力薄,处于劣势地位。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等原因,农民工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而且,由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来自五湖四海,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有力、团结的组织来保护他们的权益。所以,使得农民工始终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实际上却没有最基本的国民待遇,依然被排除在城市各类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身上存在如此多的问题,我们感到形势依然很严峻,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关注与努力,早日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