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14 07:59:50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 调研时间:12.10.1日—12.10.2日

关键词:地形限制

教育经济

水利运输

企业迁移 摘要:以池州市东至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地方规划与用地的合理布局角度出发,分析了县城的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建设规划设计,得出县城规划应与人口密度、建筑功能、活动范围相统一,自然和人工相统一,达到高效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调研目的:收集县城新区规划的相关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城市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研究先进新区的课借鉴之处,为以后我们自己的城市规划提供参照。通过对调研案例的研究,做到理论利息实际,培养调研小组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规划水平。

正文: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东与贵池区,石台县祁门县接壤西北与望江,安庆隔江相望,南与江西省毗邻。(见右图)

东至县是安徽省最西南部的县,处于江南丘陵,据卫星云图来看,县城的周围基本为山岭,根据我的估计,主要有两点原因:

1:丘陵地形限制了县城的发展,所以,从地图上看,东至县的发展模式为条带状的,而且现在正在建设的县城新区也处于县城的北部,因此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以后会更加明显东至县城环山临水,城市建设用地十分有限。(见下图)

2:还有一个原因,开始我并没有发现,后来,调研的时候察觉东至县城新区里的企业单位

几乎很少见,基本上全部分

布在下属乡镇,县城里

安徽省县市分布

基本为政府机关,学校,以及各类小型店铺商

业,除了少数的几个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几乎没有。后来查看了一下县城全地图,再结合在东至与合肥来回时在路上的所见,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即长江经过我县,在我县境内的有80多公

东至县卫星云图

里的河道,因此企业单位基本分布于靠近长江的几个乡镇,这对于他们的货物运输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县城里的企业基本都迁移至长江沿岸,详细的说,基本位于东流镇以及大渡口镇这

两个长江沿岸城镇,市镇沿江设立了很多码头渡口,这对于厂区的货物的物流运输大有裨益。

县城里没有什么企业单位,因此,东至县发展的是教育经济,城中的居民区,商业区虽然混杂,但是基本都围绕学校,以学校为中心构成了一个个的区域,我认为东至县教育经济是一大特点。

这点特点在我还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在学校周围居民生活比较便利,因为基本的商业,服务设施,例如:医院,超市,宾馆等,围绕在学校附近,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我家就生活在东至县四中附近,生活很是便利。

区位分析:东至县城新区位于东至县东北部,地势平坦,池塘众多,沟渠纵横,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新区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景优美。如今有政府大楼,公安局,法院等机关,未来五年预计将在校园建设细节上进行再建设。这点特点在县城新区很是显著,除了几个特定的政府机关外,其余的居民区,商业所,基本是围绕着已经完工的东至县二中新校区和城南小学。

东至县二中新校区

城南小学效果图 •

• 存在困难及突出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县新城区建设发展较快,城区面貌有了新的很大变化,但在新城区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加快土地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县级财政困难,上级补助资金有限,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二是项目推进速度不快,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是多方面的,原因有、施工方式不被当地百姓接受、土地征收难等问题,导致项目推进速度缓慢。 三是群众思想认识不高。有的群众甚是一些干部,对县城新区开发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城南新区开发为时过早。 东至县人口不多,城区再大也就那些人,开发出那么多空间也很被难完全利用。

• 根据这次的调研可以得出未来东至县的规划发展模式:

• 1:除老城区外,成片可利用地主要位于尧渡老河以北(现状已经大规模开发)、城西南部高速出入口附近、站前区沿国道两侧、尧渡河下游栗桥附近以及建东沿省道327两侧,地形相对平坦,有一定的腹地 。

• 2:对旧城区进行发展以及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立新型的规划体系

县城新区作为全县新的标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下为县城新区几座标志性建筑,分别为,政府大楼。公安局:

政府大楼

县公安局

虽然为县城新区,可是由于居民主要还是位于老城区,还有本县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因此新区基本还是比较冷清的,根据合肥的政务新区来看,这基本是新区所固有的情况,我在调研的时候经过县城新区,而且又是在中午的时候,路上基本没有看见什么行人,要想使县城新区居民数增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1: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和拓宽经营思路,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强化项目经营理念,拓宽经营思路。2:精心编制详细规划,明确和完善城区定位在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精心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县城新区分期开发的建设方案,可为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可以集中带动两边的发展,做好行政区、商贸区、企业总部、文化教育培训区、居住区等五个片区的修建性详规便于城南小学、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等急需建设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如此一来,将会更加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和城区定位。

建设县城新区是推动我县城市化进程,实现东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县城,加快县城扩容步伐,凸显县城特色,完善县城功能,,提升东至县城形象,提高城区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和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现如今县城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东至县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东至城市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县城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东至县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东至县城现如今正在努力进入巢湖的城市圈,一旦进入城市圈,对东至县城的发展有莫大益处。

• 通过调研所得出的结论:

• 1:做规划不能仅仅只了解地形对城区发展的影响,还应当考虑周边环境对所规划区域的经济效益的利弊。

2:做规划应当由一个着力点,也就是有一个规划中心,要了解规划区域的详细情况,以着重点为中心,结合地形,经济效益等因素来规划建设。

城市是经济社会综合体。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发展应该包含以下内涵:

1: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东流镇,大渡口镇等乡镇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合理完善的城乡体系,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2: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注重城市形态的提升、城市色彩的研究和城市雕塑、建筑造型、街头小品、路边广告等城市细节的设计,做到处处体现独具匠心,体现城市风格和大气协调,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的传世之作”。 3:生态城市是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相得益彰。

我们离开大学之后就真正要进入社会,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积累一定的经验是必要的。那就需要在大学期间多多“充电”,积极地提高自己能力,提高自身境界。我们要学会给自己把握机会创造一个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平台。

推荐第2篇: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附录:

老年人交往活动户外环境调查问卷

亲爱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为了了解您们日常户外活动情况及对户外活动环境的满意程度,特对本地区进行调查。

填写时不用署名,这次调查所有问卷均为匿名调查。并严格遵循《统计法》第三章 14 条“属于私人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漏”的规定。谢谢您的合作! (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方框内画“√”,谢谢)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

□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

3.您的学历: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大专/大学4.您的家庭结构:

□单身(孤寡)□夫妻两口之家□与子女同住□三代同堂 5.您的月收入:

□500元以下□500—1000□1000—1500□1500以上 6.您的家庭月收入:

□1000元以下□1000一2000元□2000一3000元□3000一4000元□4000一5000元□5000一6000元□6000元以上

二、户外活动需求调查:

7.您是否愿意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

8.如果有以下活动,您喜欢哪个(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 □舞蹈歌咏□钓鱼

三、活动实况调查:

9.您是否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是□否

10.您出门活动的时间一般是以下哪些时间点: 11.您一般在户外做什么活动(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

本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老人们很难选出3个选项,题目改为“您最经常在户外做什么活动?”

□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舞蹈歌咏□钓鱼 四.户外环境满意度调查:

12.您对当前居住社区户外活动环境状况是否满意: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13.使您不想参加户外活动的原因以下哪个最重要:

□缺少室外活动场地□过于脏乱□嘈杂、心烦□交通干扰□缺少活动、休憩设施□没有组织活动□需要在家照顾小孩 14.您最喜欢的室外环境(限选一项):

□绿地□硬质铺地□水体□树木□亭廊、花架 15.你会选择去西湖活动吗: □会□不会

16.如果第17题选择“会”,您去西湖都做什么活动(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舞蹈歌咏□钓鱼 17.如果第17题选择“不会”,您不去西湖的最主要原因: □路程太远□活动设施不够□路上车多不安全

18.您认为夜晚小区的照明如何?

□太黑,有些危险□有点黑,不适宜活动□可以,活动方便 □太亮,影响休息□其它

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谢谢!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5.您的月收入:

7.您是否愿意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8.如果有以下活动,您喜欢哪个(选择3个选项):

13.使您不想参加户外活动的原因以下哪个最重要:

15.你会选择去西湖活动吗:

16.如果第17题选择“会”,您去西湖都做什么活动(选择3个选项):

推荐第3篇: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场地调研报告

——以南京龙江地区为例

目录

摘要 关键词--------------------1 1调研基本情况----------------1

1.1调研背景-----------------1

1.2调研目的和意义--------1

1.3调研思路和方法--------1

1.3.1调研方法----------1

1.3.2调研流程----------2 2调研对象选择及使用现状-2

2.1调研区域简介-----------2

2.2各调研对象现状--------3

2.3各调研对象场地使用现状---------------------------4 3社区健身场地的空间环境分析--------------------------5

3.1场地选址分析-----------5

3.2空间尺度分析-----------6

3.2.1场地规模----------6

3.2.2与周围环境的相对尺度-----------------------7

3.3围合方式分析-----------7

3.3.1平面围合----------7

3.3.2垂直界面围合----8 4社区健身路径场地规划设计的建议--------------------9 5结语----------------------------9

附件1 调查问卷--------------10 附件2 观察记录表----------- ------------------------------11 附件3 访谈记录典型案例--12

推荐第4篇:城市规划调研报告22

老年人交往活动户外环境调查问卷

亲爱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为了了解您们日常户外活动情况及对户外活动环境的满意程度,特对本地区进行调查。

填写时不用署名,这次调查所有问卷均为匿名调查。并严格遵循《统计法》第三章 14 条“属于私人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漏”的规定。谢谢您的合作! (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的方框内画“√”,谢谢)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

□60—69岁□70—79岁□80岁以上3.您的学历: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大专/大学4.您的家庭结构:

□单身(孤寡)□夫妻两口之家□与子女同住□三代同堂 5.您的月收入:

□500元以下□500—1000□1000—1500□1500以上 6.您的家庭月收入:

□1000元以下□1000一2000元□2000一3000元□3000一4000元□4000一5000元□5000一6000元□6000元以上

二、户外活动需求调查:

7.您是否愿意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

8.如果有以下活动,您喜欢哪个(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 □舞蹈歌咏□钓鱼

三、活动实况调查:

9.您是否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是□否

11.您一般在户外做什么活动(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舞蹈歌咏□钓鱼 四.户外环境满意度调查: 

本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老人们很难选出3个选项,题目改为“您最经常在户外做什么活动?”

12.您对当前居住社区户外活动环境状况是否满意: □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13.使您不想参加户外活动的原因以下哪个最重要:

□缺少室外活动场地□过于脏乱□嘈杂、心烦□交通干扰□缺少活动、休憩设施□没有组织活动□需要在家照顾小孩 14.您最喜欢的室外环境(限选一项):

□绿地□硬质铺地□水体□树木□亭廊、花架 15.你会选择去西湖活动吗: □会□不会

16.如果第17题选择“会”,您去西湖都做什么活动(选择3个选项):

□聊天散步□赏景休息□棋牌□运动器械活动□一起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球类活动(柔力球、地掷球)□舞蹈歌咏□钓鱼 17.如果第17题选择“不会”,您不去西湖的最主要原因: □路程太远□活动设施不够□路上车多不安全18.您认为夜晚小区的照明如何?

□太黑,有些危险□有点黑,不适宜活动□可以,活动方便 □太亮,影响休息□其它

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谢谢!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1.您的性别:

3.您的学历:

4.您的家庭结构:

6.您的家庭月收入:

7.您是否愿意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9.您是否经常参加户外活动:

11.您最经常在户外做什么活动:

12.您对当前居住社区户外活动环境状况是否满意:

15.你会选择去西湖活动吗:

推荐第5篇:城市规划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一、目的:

本课程属于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内容,主要围绕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各相关方面展开,通过本环节的实践,学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的种种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统计、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结合社会发展要求提出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理论知识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文字表达水平及调查报告写作能力。

二、要求

1、选择合理的调研方向。

2、综合运用调研方法。

3、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4、撰写与表达调研报告及成果。

三、内容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密度的开发带来了交通需求量的剧增,城市交通系统已经由步行交通、机动交通的传统结构逐渐向网络化的轨道交通结构转变,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城市交通枢纽地区往往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峰值地区,尤其是枢纽站点服务核心区域。在城市中,沿着这些线形道路的同一种功能序列的出现和发展是非常普遍的,人们在城市空间内的移动轨迹总是发生在公共的通勤沿线。比如说,零售商业总是沿着线性的街道发展,单一的商业功能将沿着街道产生,物业升值带动了产业聚集,成为大型商业地产建设的敏感地带。

1、昆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及对上位规划的整体分析,横向案例资料收集比较分析;

2、沿轨道交通发展用地现状调研,包括用地现状、商业业态、站点现状用地

性质等等;

2、根据选线线路与现状道路交通的整合情况,结合站点位置进行评估预测,包括站点对周边商业业态影响半径及其范围,站点换乘范围内静态交通分析;

3、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

四、进程安排

1、12月26日(周一):讲课;布置任务、分组,3人一组。

2、12月29日(周四):讲课:交调研报告提纲及规划研究报告

调研报告提纲内容:

a、确定调研对象区域范围及内容

b、调研方法及技术路线;问卷内容及形式审查

c、确定各小组中每个人的工作量,请附日程安排及分工表d、预计成果

3、12月26日—1月3日: 现场调查

4、1月4日—1月6日:调研报告撰写及成果制作。

5、1月6日:提交

五、成果要求

Word文档,约20页,图文并茂:

1、封面

2、目录、摘要、关键词、调研点区位图

3、调研分析过程

4、报告正文(文字及图表)

具体内容:

 现状评述

 问题

 原因分析

 提出解决途径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等

推荐第6篇:城市规划调研实习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黄德伟17

(南京工业大学、规划1101班)

调研地点:贵州省安顺市、重庆市 调研时间:16.3.1日—16.3.15日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 乡村规划设计 自然与城市设计

摘要:以贵州省安顺市屯堡文化集聚圈、安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重庆市中心城区 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与城市历史遗存保护、自然风景与城市设计分析 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设计协调处理自然、历史、社会、城市空间的做法,并探索 在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与协调的相关要素 和相应的处理办法。

调研目的:

收集城市设计中的相关规划手法,巩固加深城市更新设计相关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学习。通过研究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结合实地考察,并作为鲍屯村发展规划的参考。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概叙

1、旧城更新的实践及相关理论演变

1.1中国的旧城更新发展

旧城是指城市建成区中经济衰退、房屋年久残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为了使其恢复经济活力、改善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必须调整原有的结构体系,补偿物质缺损,调整人口分布,一般称为旧城更新。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土地使用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城市建设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总体来说,中国的旧城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更新的重点在老旧工业区改上;80 年代以后,旧城区的更新开发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后者强调居住区的更新,未从全局着眼,不是整体的旧城更新体系。中国的“旧城更新”长期以来被简单理解为对物质环境的“改造”,“旧城保护”则是“什么也不许动”,成了改造的对立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旧城更新的实施在拆除改造和完全保留这两极端之间转换。中国近现代城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旧城更新的侧重点在于物质环境的改善和促进经济的提高。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在更新过程中被拆毁,传统城市空间和文化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改变了历史环境恶化了自身生存的文化环境。因此,如何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更好的保护历史文脉和文化特性,使城市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学科不断努力的方向。

二、调研案例

1、洪崖洞

1.1简介

洪崖洞地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半岛的北端,北临嘉陵江边,南起沧白路城墙石崖,是一片具有山城民居特色的传统街区。该地区在重庆历史上曾经是城市“关厢”地带,是在江边的纸盐码头与城门之间形成的一片商业、居住区,曾因水上运输的发达而繁华一时,建国后逐渐衰落。区内建筑和道路依山就势,其布局和建筑形式体现出强烈的山地聚居环境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隔江望去,建筑密布于山崖江水之间,颇具写意山水画的神韵,在清末民初以巴渝十二景之一“洪崖滴翠”而声名远扬。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庆目前只有洪崖洞等为数不多的几处传统街区,还留下了一丝可以追溯城市发展脉络的历史信息,这对于我们研究城市社会文化的变迁,有着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1.2更新背景

洪崖洞地区在解放后,随着沿江码头,特别是临江门、千厮码头逐渐衰落,洪崖洞失去往日的热闹,渐渐成为破败的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房屋质量差,居民生活水平低下等问题使得洪崖洞成为了贫民窟。 1.3定位

集巴渝民俗文化和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复合,满足一站式消费要求的综合商业街区 1.4功能

洪崖洞总体上汇集了商业休闲街、酒店、博物馆、休闲观光、码头等功能。设计修缮了江溢炮台、洪崖闭门、纸岩码头、明代城墙、辛亥碑文、洪崖翠滴、嘉陵夕照等历史遗迹。其汇集巴渝剧院,郭选昌雕塑陈列馆等大型民俗文化展览中心。另外打造了巴蜀名小吃暨土特产一条街,古玩字画精品收集、琉璃馆、易卦馆、中药坊等民俗业态。还添加洪崖洞大酒店、酒吧、餐厅、咖啡厅等新业态。 1.5建筑风貌

洪崖洞地区的建筑风格形式多样,除个别建筑物为近年建造的砖混单元式楼房外,其余全部为低层砖木结构房,以及简易捆绑房。虽然年久失修,建筑质量低下,但是房屋依山而建,空间分布自由,蕴藏着不少山地民居特色,特别是形式多样的吊脚楼,突出地体现了山城建筑意韵。建筑作为空间的实体部分,与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自由灵活的建筑布局和造型,才塑造出洪崖洞地区独具一格的空间形态。 1.6整体空间

1.6.1总体空间规划布局

规划首先把握的是原有的空间意象,避免将其改造为只有建筑立面皮毛的仿古商业街。规划基本保留现状“三横八纵”的街道格局,并强化纸盐河街、洪崖洞街、天成巷3条横街的贯通性,以此为主干,辅以若干纵向梯道,共同构成以“街”为主的外部空间。为解决消防和人流的要求,横向步道设计宽度为6m~8m,纵向梯道为4m~6m。在地区内主要出入口和中心位置,街道空间适度放宽,以产生变化,供人停留。 1.6.2与山地关系

洪崖洞贴合山体而建,高低错落,并且形成立体景观。加之不同高度的建筑与建筑类型,外加不同的室外景观,如添加瀑布设计等,使得空间富有趣味与特色。依洪崖洞地区的具体地形条件,以及保持传统性街区风貌的总体规划要求,其内部交通联系仍然由步行梯道承担,充分体现重庆山城步梯盘山的特色。。 1.6.3与嘉陵江的关系

洪崖洞和江是相互呼应的关系,水中倒影建筑,水中的船的视点能完整的观察到洪崖洞的设计特色。而在洪崖洞建筑空间与室外空间可以感受到开阔的江面,江中的船,跨江的桥,对岸的城市景观,并且在不同高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2、天龙屯堡

2.1、简介 天龙屯堡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古称“饭笼铺”,其是历史上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明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在此大量屯兵,促进了其建设和发展。全镇现有6199户,22113人。天龙屯堡文化积淀深厚,文脉特点突出。2009年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01年开始进行旅游开发2011年旅游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78.9%。876户居民从事文化旅游项目经营,天龙屯堡已成为小有名气的旅游景区。

2.2、分布构成

屯堡街巷防御色彩浓厚、战时布局特征突出,对建筑的聚集起着组织和驾驭的作用,使屯堡呈现出内外皆封闭的格局。

天龙全屯由一条主街贯穿,街宽3-5m不等,可供单向车辆通行,而支巷仅能步行通过。主街串联着门楼、演武堂、驿茶坊、沈万三后裔故居、郑家院练兵场以及屯堡名人故居等。以屯中练武场为中心,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的街巷;主街和支巷把各交通处理家各户有机相连,支巷时收时放,从不通透。巷道细长幽深、吁陌曲折且宽窄不一,最窄的宽仅一米,却长达几十米;两旁为石头砌筑高而结实的墙体,墙上很小的窗户是由枪眼演变而来,皆有采光通气和防御作战的功能。支巷之间的上方建有相通的空中通道以便往来,而两端多有圆形的门以供御敌,每条街巷能单独或联合形成整体防御。因为完全按战时要求设计,进入巷中就如进了迷宫,陌生人很难转出来,匠心独运而防范有道。天龙屯堡的现状较好的保留了历史的保护结构,其空间格局与现今的旅游空间秩序有较好的契合。 风貌

2.3、屯堡中的建筑及建筑布局

一、保留江南水乡的特点。石板路的一侧是石围墙、石屋、古石桥,还有绵延向前的小河,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再现。

二、军事防御的功能。屯军的建筑不仅有居住功能,并且还有重要的军用功能,如楼房的四周均分布着不等的枪眼。屯堡建筑的布局也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民居都是户靠户地紧挨着,狭长的街巷不但纵横交错,而且在巷子的两端大多做有圆形的用来御敌的门。这样,每条街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联合御敌。

三、石头的世界。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影响了江南建筑文化,如石板四合院取代了江南的青砖四合院,特别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礁窝石头的缸”,这一段精辟的民间顺口溜道出了屯堡村寨的石头魅力。在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是石。

天龙屯堡在旅游开发中,保护的原有风貌优秀的建筑,并且对历史建筑做了较好的保护处理。而对新建建筑,其采取的风貌协调的手段,提炼了屯堡建筑的文化特色,运用了其石板屋顶,木石结构的建筑构件手法。

参考文献:

[1] 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 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4] 张松,王骏.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思 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5] 常青.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李宏利.历史环境的管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期刊文章

[7]夏固萍.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赢——以天龙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为例 [8] 刘征.山地传统聚居地的空间重塑——重庆市洪崖洞传统民居风貌区规划设计

推荐第7篇:城市规划毕业设计调研报告范本

城市规划毕业设计调研报告范本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调研报告设 计 名 称 山西规划调研报告学 院 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专 业 城市规划班 级 班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指导教师职称 要求:字数 3000—5000,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背景、目的、意义

二、规划对象的现状分析

三、调研结论

四、设计方案与设想

五、参考文献(格式要求:按上述五个一级标题编写,一级标题为黑体四号居中,二级标题为楷体小四号,三级标题为宋体小四号,正文为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单倍行距,具体格式规范参照理科毕业论文模板)范例如下: 山西规划(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一、设计背景、目的、意义(黑体四号居中)

1、设计背景(楷体小四号) 运城,古称河东,运城市位于山西省南端,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 (宋体小四号) (部分要求对规划对象的基本情况作扼要交代,并阐述规划设计的相关背景情况,包括甲方要求等。 )

2、设计目的与意义 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抓住运城市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面向二十一世纪,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将本项目建设成为……,有极大吸引力与窗口效应的现代化文化型、生态型居住小区。

二、对象的现状分析 运城是山西新兴的工业基地。……。 本案位于水库东路西,国良街以南……,提升城市的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建设用地为 303436M2 。 (本部分要求对规划对象的具体位置、规划面积、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地块内部与周边的建设情况、地形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作出比较细致的分析。)

三、调研结论 依据上述调研,本案的规划设计应突出“文化、生态”的理念,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景观、功能完备的文化型、生态型现代化精品居住小区。 (本部分要求针对上一部分的分析,特别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研的结论和规划理念。)

四、设计方案与设想

1、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结构根据……,形成“一环、一轴、两带、三中心、三区块”的布局形态。

(1)“一环”(宋体小四号) ……(2)“一轴” ……(3)“两带” ……(4)“三个中心” ……

(5)“三个区块” ……

2、公共设施配套 区块内公共配套设施包括……等。……。完善的配套为小区的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提升了地块的价值。

3、道路交通规划 ……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

5、绿地系统规划与小品设计 …… (本部分要求结合地块形状,依据规划理念,提出规划方案的初步构想。)

五、参考文献1 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5-96.(宋体五号)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64-491.3 惠 晓 实 , 王 凯 航 , 陆 舟 等 .一 种 基 于 … … 的 设 计 〔 J 〕 .国 外 城 市 规划2000171:84-86..............................导师意见:备注:调研报告一式两份,一份留学院,一份送交教务处实践科

推荐第8篇: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 总开头

阳协发(2012)8 号

政协阳曲县委员会

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阳曲县城市规划及建设管理水平,根据县政协今年重点调研课题的要求,经主席会议研究,县政协组织40余名委员,从8月24日开始,对我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研。

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依照《政协章程》,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把我县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此次调研分三个小组,县政协主席,各副主席及秘书长分组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制订及执行情况、县城重点项目及园区政务大厅建设进展情况、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询问等形式,深入太原市转型发展园区、规划大厅、德和盛小区、双龙商厦改造项目、朝阳路片区改造项目、大运路南出口绿化建设进行集中视察,分组深入到供热、供水、煤气、天然气等单位以及正在施工建设的项目实地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按照高点定位、建管并举、提质扩容的思路,在城市规模上向北扩展、向东延伸,在提升建设品位上注重自然、人文,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实施,城市功能建设取得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亮点明显,城乡公用事业快速发展,极大地完善了县城功能、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优化了发展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从长远发展看来,以及与周边县市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委员们在调研后针对性提出了具体建议。(各组报告附后)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阳曲县城市建设必定能够紧紧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为建设一流县域城市,实现富强、和谐、宜居新阳曲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各小组调研报告

主题词: 调研城市建设报告

抄报:市政协

抄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

政协阳曲县委员会办公室二O一二年九月十三日印发

共印45份

推荐第9篇: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调研报告

2006年7月10日至16日,城管执法系统科(分队)长培训优秀学员第一批南方考察团一行24人,赴上海、南京、苏州和扬州等城市进行公务考察。这些城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中好的作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沪苏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总体印象

城乡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了职能、结构恰当,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的城镇网络。生产力布局优化,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强。城市统一规划,区域合理分工,促进优化组合,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空间配置新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城市市容环境良好。城市建设已经相对稳定,大拆大建的情况并不多见,基本上不存在扬尘、风沙等现象。城市美化工作也比较出色,街道整洁干净,乱涂乱画的现象很少,随便乱扔烟头和废弃物,散发、张贴小广告的人也不多。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全面保护。这几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良好。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力度较大,延续历史文化,体现文化底蕴。保护整个古城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风景名胜区。内容包括:控制古城容量,改善环境;保护古城风貌;完善职能,改善、改造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服务设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保留改造农村历史、自然风貌。如果说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建筑是\"明星演员\",那么,相对集中的江南民居和自然村落则是\"群众演员\"。注重保留改造,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突出地域特色。从清洁家园、改善环境的基础工作入手,保持农村风貌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密不可分

城市是一定区域政治、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现代城市的形式和发展除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不断建设和有效的管理。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管理的直接依据。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和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如何自觉依据规划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即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

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城市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每天人们以城市为载体,进行着学习、工作、休闲。城市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如何使这些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特别是如何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达到和保持预期的效果,高性能的城市管理是重要的保障和手段。城市管理的效果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

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城市管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难度比规划和建设更大一些。比如,有些城市存在着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等现象,使一些区域脏乱差。政府组织力量清理后,但很快就回潮,形成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

三、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城市管理应坚持法制化、系统化、全面化。要制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实施细则,将行政处罚的依据、行政办案的程序、管辖范围加以明确规定。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徒法无以自行\"。再好的法律法规,制度不落实,如一纸空文。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一个正确合理,系统的管理运行机制。行政执法就是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性,城市管理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是管理好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到城市中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整个城市系统中的每一个细节,尽量做到管理的全面化,使整个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应注重规范化、生态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城市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前期设计工作。在编制前期,应首先对所要规划的城市进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等因素的考察。在规划过程中,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时代发展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实现我国的城市规划实现规范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融合,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必须保护,不能破坏。这些都是城市的无价之宝,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不允许随意侵占、吞食、破坏。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个性特色必须鲜明,不能忽视。每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其城市个性特色也应当是不同的。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越是有个性特色的城市,越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城市越现代化,特色也越重要。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如果城市管理者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那么城市管理有可能就会出现众多的诸如执法不严、乱砸乱罚等现象,使用城市管理主体在客体中的形象荡然无存。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行政执法工作要始终围绕\"执法为民,服务经济\"这个宗旨,依法行政,管理好城市。通过行政执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最终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确实将人文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经济与生态相结合,使之得到健康和谐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批赴上海考察团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日

推荐第10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顺利完成地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确定的今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任务,提前做好明年工作计划安排,地区建设局组织了由***、***副局长带队,局各科室领导及地区设计院院长胡忠等8人参加的督察调研组,于9月4日至5日到市规划局、建设局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调查组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现场讨论等多

种方法了解情况,交流思想,达到共识。调研之后,调研组同志坐下来,按照“开始怎样、中间怎样、后来又怎样”的方法,剖析了今年城建工作的全过程,理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一)城市规划

1、总规修编情况2006年5月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市总体规划》,8月中旬对总规进行了专家讨论,8月28日向**地区、**市和兵团、铁路、石油等部门领导汇报了大纲,计划10月30日完成正式成果,年底完成报批工作。

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结合总规修编的同时进行,年底完成报自治区建设厅审批、备案。

3、专项规划编制情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市防灾减灾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供热规划、城市燃气规划、城市供水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和城市公交系统规划。

4、城市详规编制情况控制性详规完成了八一路、天山南路、环城路、阿牙路的编制工作。修建性详规完成了向阳路、中阿牙片区、天马路等29项编制工作。

(二)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1、计划内开工项目16项,截止8月底,已开工14项,未开工两项(1项是劳动力市场,此项工程已取消;另一项是巷道建设,拟9月上旬开工),完成投资32945.5万元。在开工的14项工程中,已完工的有5项。

2、计划外建设项目14项,完成投资1988.8万元。

3、城市拆迁实施拆迁项目20项,拆迁总面积21.32万m2。

4、城市绿化建设——栽植各种树木48万株,种植乔灌木53万株,花卉33万株,新增绿地面积29.25公顷。——拆墙透绿面积18万平方米。——三圃建设植苗158905株,培育花卉16万株。——庭院绿化已取得“绿化合格单位”132个,其中花园式单位50个,绿化合格单位占可绿化单位(市区可绿化单位183个)72.17,花园式单位占可绿化单位27.12。——按市建成区面积32.1km2计算(过去均按26km2计算),绿化覆盖率为36.01,绿地率为31.6,人均公共绿地9.39m2。

(三)城市改革

1、城建投资运作体制改革迈开了坚实步伐,城投公司取得了开门红,建设路资金筹措运作使以城养城,以路养路尝试成功,为今后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

2、自来水公司特许经营权转让拉开了市政公用事业企业改革的帷幕。

(四)城市管理

1、城市规划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城市规划法》及自治区相关法规、规定办理,到8月底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7件,建设用地许可证28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5件,临时建设工程许可证56件。

2、城市建筑业管理、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房地产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按照中央、自治区要求规范进行,行业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纵观**市2006年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力度大、速度快、有创新、有突破,上了新的台阶和档次,归纳起来主要是:

1、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了地委、行署的正确决策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城建工作思路和运作上始终与地委、行署保持一致,一手抓规划,一手抓以两水一路为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市城建工作在06年实现了新的突破,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工作魄力大,善于知难而进,能够紧紧牵住城市建设的牛鼻子,坚定的走“生态城市”道路,通过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扩地增绿,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扩大了绿量,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3、**市建设局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群众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吃大苦、耐大劳、战严寒、斗酷署,保证了城建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今年城建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4、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融合方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兵地融合、铁地融合、油地融合、共建**,取得了双赢。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今后发展建议

(一)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1、资金短缺。城市近

期建设规划、详规受资金制约迟迟不能到位,农村规划资金没有着落,靠“化缘”解决不了长远问题,城市建设由于多年沉积,历史欠帐已成为“老大难”问题,市财政资金运作十分紧张,有限的财政资金既要“清欠”,还历史旧帐,又要发展,安排新的建设项目,已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地步,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突出问题。

2、

规划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市城乡规划滞后,规划和建设脱节,次序颠倒,位置错移,不是规划指导建设,而是先建设后规划,盲目性较大,导致建设项目不能一步到位,出现了重复建设、拉练路面,道路经常破肚,浪费极大,群众很有意见,形象的调侃为:“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瓜,**的道路天天挖”。

3、人才匮乏。特别是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短缺,许多该做的工作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至使耽搁和不能开展,城市设计“克隆”现象严重,“嫁接”多,未能很好的体现**的民族特色、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缺乏特色,城建技工队伍在个别工种上出现了断代,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隐性问题,市建设局为适应今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算将市政公司资质等级由三级提高到二级,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工人才,迟迟不能就位。

(二)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个性问题

1、城市规划⑴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市规划局编制为事业单位,未纳入政府行政序列,按国家现行规定,不能履行行政执法权,执法力度不够,后遗症也多。⑵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一切建设活动必须受城市规划指导和监督,由于多种因素,城市规划监督的作用尚不能及时到位,形成盲点(兵团、铁路、石油),为城市发展增大了负面作用。

2、城市建设⑴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骨架没有完全搭起来,市区存在较多的丁字路、拐把路、断头路,影响城市交通通畅和便捷。⑵水资源紧缺。**市现有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夏季,缺水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市民颇有怨声,对政府也有微词和议论。⑶污水厂缺乏经费,收缴的污水费仅够还债,设备无法运作,形成虚设和摆设,污水不能转换为中水继续污染环境,周边村民意见较大。⑷城市绿化虽已步入全疆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不高,城市景点、景观少,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绿化不到位,立体空间绿化更谈不上。⑸东西河坝蚕食严重,植被逐年减少,功能弱化,后续建设已成迫在眉捷的问题。⑹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力度不大,至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须进一步加大力度。

3、城市管理⑴多头执法,协调不够,互相推诿,利益至上,致使执法工作不到位或断档。⑵占道经营,垃圾围城,广告泛滥,“牛皮癣”随处可见,广告牌匾杂乱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严重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希望在今后城市建设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编制就位,在今后城市建设工作中,舞活规划“龙头”,加强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尽快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持审批一支笔,提高“一书两证”的覆盖面,建立公平的区域合作成本补偿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规划机构建设,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落实”,把规划管理部门纳入政府行政序列,制定人才培训教育计划及吸引、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适度提高待遇,延揽人才。

(二)从区域整体出发,走集约发展和外延扩能相结合的路子,实现思维创新,找准城市建设的切入点,选准突破口,解决城市建设难点;强化载体功能,解决城市建设的重点;经营城市,解决城市建设的盲点。紧紧抓住312国道改扩建为高速公路的契机,按照新的城市规划,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整理城市丁字路、拐把路,打通城市断头路,按照“五纵六横”搭好道路骨架,统筹安排供排水管网建设,提高城市供排水覆盖率,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完善配套政策,提高收费标准。加大污水费收缴力度(特别是铁路地区),使污水处理厂运转起来,与此同时,抓好垃圾处理厂建设、集中供热建设和供气入户建设,提高城市综合载体能力。

(三)以东西河坝为主轴,以312国道和303省道生态防风林为屏障,以行道绿化为重点,以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以开放式的公园、游园、广场为景点,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扩地增绿等手段,增加城市绿量,真正做到点、面、线相结合,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构建凸现新疆东部地区绿洲城市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全过程,努力整合城市执法资源,理顺建管机制,推动法制化、情感化、互动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把今年地区村庄整治的一套成功做法输入城市,加大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继续搞好地面建筑物的穿衣戴帽,彻底解决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垃圾围城、广告泛滥、交通无序的现象,创造整洁、文明、生机、和谐、绿色的城市形象。

(五)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尽快将城市公用事业企业改造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市场主体,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或出售等方式,建立特许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公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六)适应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努力建设循环型经济建设城市,重点抓好城市节能和城市节水工作。

三、对2007年城建工作的几点建议2006年,**市城建工作开了一个好的头,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2007年**市城建工作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城市规划

1、在总编修编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要安排好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最紧迫的问题是编制东西河坝环境治理专项规划。东西河坝在**绿洲形成中,其重要作用已为社会各界和市民共识,保护、建设东西河坝刻不容缓,当前第一步工作先是通过编制控制性详规,把东西河坝控制起来,没有资金,先把位子留出来,然后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改造和建设东西河坝,使**市的两叶肺脉永远吐故纳新。

2、按照总规和近期城市建设规划要求,抓紧控制性详规和建设性详规编制工作,为城市建设和今后发展提供依据。(项目见表一)

(二)城市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抓好两水一路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城市道路建设要以规划为依据,搭好道路骨架,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青年路、融合路顶端断头路问题。供水建设要积极做好**市第三水厂选址及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要抓好供水管网的改造、换代、升级和延伸工作,确保一水厂、二水厂设备正常运行,安全供水。排水建设在抓好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排污费征缴力度,在保证偿还“欠款”的同时,使污水厂及时运作起来,让污水转换为中水,为民所用,造福周边群众。(项目见表

二、表五)2、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实行项目滚动发展,做到建设项目不断线,成熟一个,上报一个,争取国家建设资金。3、绿化建设应按照今年的思路走下去,集中力量抓好道路绿地、公共绿地、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扩地增绿和庭院绿化工作。(项目见表三)——东西河坝要夯实管理基石,河管委要及时调整、充实组成单位、人员,履行职责。河管处要切实负起责任,依法强化管理力度,严防绿地被进一步蚕食,造成灾难性后果。——结合地区供电公司围墙拆除,通盘考虑光明路、融合路绿带建设,清除城市道路绿带建设盲点,爱国路、胜利路两侧应考虑扩展绿地容量。——应把单位、庭院绿化列为重点,建章立制,采取措施,把单位、庭院绿化提上去,使**市尽快绿起来、美起来。——可考虑把马场二十连河坝占地征用过来,建**市植物园,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如果征用有困难,可否采取合股形式经营,由二十连出土地,市园林处出技术、资金、劳力解决问题。——在引南增水库区内,完善城市小游园设施,为市民提供避暑和游乐。——以城市主干道为重点,建设一批街心休闲绿地。如:八一路与前进西路交叉口两侧、光明路与爱国路交叉处三角地带、融合路供电公司拆除围墙建成绿地、建国路客运站加油站迁址改为绿地、天山北路原机电公司停车场改为绿地等,力争每一条城市主干道都建有一个街心小型休闲绿地,并增加城市雕塑小品建设,以提升城市品味,为市民增加休闲娱乐场地。——加大绿化建设科技投入,提高绿化档次和质量,在主干道增设绿化景点、景观,在市区广场、公园和各大单位提倡和搞好立体绿化,增加**的秀色。

(三)城市管理

1、整合城市执法资源,先从市规划局、建设局内部开始,形成执法合力,减少阻力。

2、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对今年已经实施的城市主要建筑物穿衣戴帽工程要坚持下去,要下决心整治马路市场、垃圾围城,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垃圾堆放和拉运问题。同时,统一规划广告牌匾制作、挂放工作,下决心清除城市小广告,特别是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城市主干道两侧广告、灯箱、牌匾形成“侧看一条线、横看一个面”的新格局。(见表四)

3、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力度。

(四)城市改革

1、加大城市建设资金投运作体制改革力度,在这方面,我们今年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尝试,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要坚持按照此思路走下去,并将这种形式引伸到城市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城市发展“助推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经营。

2、尽快成立商业银行,投入运作,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3、加大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力度,市环卫处、园林处争取明年按照国家建设部和自治区建设厅要完成改革工作,市政公司要把养护职能剥离出来,另成立市政工程养护公司,解决重建轻管的问题。

(五)原跑马场未按规划进行建设,土地闲置,内尘裸露,给城市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应督促业主按规划续建或由相关部门依据《城市规划法》,按闲置用地收回。附件:建议**市2007年城市详细规划项目一览表(表一)建议**市2007年城市项目计划表(表二)建议**市2007年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一览表(表三)建议**市2007年城市街景改造项目一览表(表四)建议**市2007年城市道路建设一览表(表五)**地区建设局二○○六年九月七日

第11篇:福州城市规划基地调研报告.(定稿)

基地调研报告 一.规划背景

1.区域性规划(福州总体规划)

1、规划范围与层次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3、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4、发展总目标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5、发展战略

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社会和谐发展策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建立资源供应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6、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

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 (3)市域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

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 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

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 (4)市域产业布局

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5)市域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7、城市性质

福州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强化和突显“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三大城市职能。

8、城市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

9、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区”:即一个中心区(三环以内区域),主要承担市级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商务中心、鳌峰洲金融街、会展岛等六个公建中心。

“三轴”:即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传统城市服务轴”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海滨延伸的区域发展,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城区、海滨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

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八新城”:即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新店、荆溪、亭江-琅岐八个新城,在八个新城分别培育新城中心。

中心城区划分为“优化整合区(中心区),重点拓展区(东部新城、上街大学城、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改造提升区(马尾新城、新店新城)、适度开发区(荆溪、亭江-琅岐两个新城)”四个政策分区。

10、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

优先安排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提供用地保障;分级配置,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形成“市级中心、新城中心”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市级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轴线和闽江两岸东西轴线为核心,结合老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形成与商务、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贸服务中心。

新城中心:分别为东部新城中心、科学城中心、大学城中心、汽车城中心、新店新城中心、马尾新城中心、荆溪新城中心、亭江-琅岐新城中心。

11、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对外交通体系:构建由沿海交通走廊和内陆交通走廊构成的“T”字型区域快速运输通

道,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港口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

向型交通发展模式。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落实城市跨越式发展策略,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复合交通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针对老城区及城市各功能组团规划布局、发展目标、资源条件、交通特性及服务需求的不同,以不同的交通供给方式和不同的管理政策,塑造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和交通发展环境。

1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依据“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规划理念,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绿化系统。

“一环八楔”: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形成楔状绿地,渗透入中心城区内部座位城市新城之间的绿带。

“两带一网”:以闽江、乌龙江两岸的滨江绿带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条重要的绿化廊道。同时,结合中心城区内丰富的河网水系,形成沿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河流构建的滨水绿化网络。

“十一山多园”:中心城区内的乌山、于山、屏山、高盖山等作为城市主要的山林公园、以西湖公园、金鸡山公园、温泉公园、金山公园等三十个主要城市综合性公园构成城市公园绿地主体,形成山园相连。

中心城区规划的30处市级公园包括:西湖公园、温泉公园、乌山公园、于山公园、屏山公园、五一广场公园、左海公园、金牛山公园、西禅寺公园、茶亭公园、南公园、闽江公园(北)、闽江公园(南)、烟台山公园、金山公园、高盖山公园、城门山公园、清凉山公园、湿地公园、金鸡山公园、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鳝溪公园、天马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大学城公园、科学城滨水公园和汽车城公园。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相同,从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和文物古

迹三个层次对名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格局和风貌等进行严格保护,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并对传统文化提出保护措施。

中心城区要以“山城合抱、派江吻海”的大山水背景为依托,构筑“一城七镇(村)、一江二湖、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重点保护“一城七镇(村)两轴线”的城镇空间格局,“一城七镇”即以福州历史城区和外围现存较为完整的七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闽安、马尾、林浦、螺州、阳岐、洪塘、南屿)为主体,包括散步在市区的若干历史建筑群在内的历史城镇体系,“两轴线”即八一七传统文化轴和闽江历史文化轴。

历史城区由福州古城区和滨江地区(台江片区、仓前片区)组成,要从整体上保护历史城区“一路串两厢”的用地形态和“三山鼎力、二塔对峙、样楼独秀、一线贯串、内水萦绕、襟江带湖”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其中,古城区应重点保护和展示“三山两塔一条街”的空间格局,延续“两山两街区”的肌理、尺度和历史风貌,合理控制古城高度和城市景观线。滨江地区应处理好闽江地带历史风貌保护和滨水景观建设的关系。

规划划定23处历史地段,根据风貌与格局的完整性、保存文物及历史建筑的数量与规模、历史文化价值与影响等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历史文化街区。共三处,分别为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二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十三处,分别为烟台山近代建筑风貌区和屏山、乌山、于山、西湖、冶山五处山水遗址风貌区以及马尾、闽安、洪塘、阳岐、林浦、螺州、南屿七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三是历史建筑群。共七处,分别为福建协和大学、大桥头台江讯、马厂街、公园路及跑马场、禅臣花园、泛船浦和晋安鼓岭等建筑群。针对各历史地段的具体情况,规划进一步确定保护区划,明确保护的重点要素,提出保护整治的主要措施和道路红线调整建议等

1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到2020年,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为驱动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健康持续的生态支持体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体现社会文明安定的生态人文体系等六大体系的建设,将福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供水:闽江两岸布置十个主要取水口,分别为甘蔗化龙、上街侯官、洪山桥、南港建

新、鳌峰、城门蒋宅、青口、福清峡南、长乐炎山和马尾旺岐取水口。规划到2020年共建成18座水厂,总供水能力为258.5万m3/d,其中保留10座,扩建2座,新建6座。

排水:规划到2020年,共建成15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64.6万m3/d,其中保

留4座,扩建3座,新建8座。

电力: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设3座50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025万伏安,其中新建1座,改扩建1座;设24座22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218万伏安,其中新建13座,改扩建7座;设76座11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009.4万伏安,其中新建43座,改扩建20座。

电信:新建仓山片区、南屿-南通科学城、亭江-琅岐新城的电信母局,新建福建省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局和大学城电信母局,东部新城林浦片区和三江口片区各新建一个电信母局。

广电:保留现有的福建省广电中心、福州电视中心和金辉大厦广电中心、九个广电传输基站以及在大学城正在建设的大学城广电中心、在东部新城已预留的广电中心,规划期内在金山片区、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马尾新城、亭江-琅岐新城分别增建广电传输基站,构建以四个广电中心(枢纽基站)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基站骨干环网。

邮政:在东部新城建设福州邮政第二枢纽,在福州火车站和火车南站各建一座邮件转运站,并规划在新店新城、晋安新城、仓山片区、金山片区、东部新城各新建一个邮政分局。在规划区内按1.5km服务半径设置邮政支局。

燃气: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天然气管道化,重点城镇优先采用天然气管道供气。加密中心城区中压管网系统,完成中压管网的升压改造。在中心城区建设8座高中压调压站、22座加气站。

环卫:保留现有红庙岭垃圾焚烧厂和闽侯甘蔗已选址的垃圾焚烧厂,在青口和长乐古槐分别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甘蔗垃圾焚烧厂远期扩容至600吨/天,青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远期扩容至1200吨/天,长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远景控制处理规模1200吨/ 天。改造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闽侯甘蔗垃圾卫生填埋场和长乐车里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增青口和长乐古槐垃圾卫生填埋场。 二.长乐市总体规划

1、发展定位

(一)期限内目标(2011——2030年)

1、福州都市区重要的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临空、临港的双重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和临港物流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

2、福州都市区东部门户。

科学规划和逐步推进以福州火车东站为枢纽的东部门户建设。使其在本期限内成为带动和提升滨海地区城市综合功能的活力中心。

3、福州都市区重要的会议中心。

充分利用外文武垦区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和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省会福州重要的会议中心。

4、福州都市区重要的滨海休闲养生地。

充分利用良好的山海旅游资源,整合提升下沙度假基地、海峡高尔夫球场、十八孔湖(文武砂水库)、外文武高端旅游基地和会议中心,南阳山、董奉山等生态人文资源,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优秀的旅游度假基地。

(二)远景(2030年之后)

福州都市区滨海辅城,是福州打造滨海城市的核心区。

2、发展规模

本规划区远期(203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5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控制在4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为90%。

至期末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达6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达130.24㎡/人。

3、城镇空间结构

根据滨海地区现有基础、用地条件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以及未来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可能。规划建议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式:“一带、两心、三轴、五片区”的空间构架。

1、一带:北至大鹤森林公园,南至松下御国山,绵延约25公里,沿线有大鹤森林公园、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南北澳阳光浴场、滨海新城中央商务金融区、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休闲区(包括高尔夫球场、体育中心、滨海森林公园等),外文武休闲娱乐与会议中心、下沙度假区,松下康宏休闲度假区以及御国山景区和松下港作业区。通过以上要素使“一带”成为福州最重要的滨海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及会议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景观带。

2、两心:即福州滨海商务、金融服务中心和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

福州滨海商务金融中心为远景发展的战略目标。其利用漳港南部开阔的土地条件,向海环抱海湾的景观资源,西接长乐和福州市区的高效交通条件(机场铁路线、机场高速、东滨快速路、跨江向海中部主干道等),在此打造未来大福州最重要的商务金融中心,是未来福州打造海滨城市的象征和地标;是未来福州打造国际性城市的重要节点。本区以商务、金融为主体,形成商务办公、金融、信息服务、旅游度假、商业购物、文化娱乐及居住综合的城市综合发展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

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利用福州高铁东站的建设和未来国家交通主动脉在此汇集的条件,打造福州未来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商务商贸中心,成为福州对外交通的重要门户区。门户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

3、三轴:一是两港互动发展轴,依托现有的两港线,北至空港工业区,南至松下港区,以区域快速路为主体交通,形成纵贯南北的滨海地区沿海经济发展轴线。二是滨海城镇发展主轴线,依托现有的福北线,形成北接鹤上高速落地出入口,南至松下对台商贸区,南北长约29公里,贯穿沿线主要城镇生活新区的城镇发展轴线,是近中期带动滨海城镇建设发展轴线。三是跨江向海发展轴,在滨海未来核心区中部,开避一条城市主干道,东至滨海新城中央商务金融区,西连长乐市区,跨江至马尾与福州北江滨大道对接,实现与福州主城生活区互动,是实现 “跨江面海”的战略发展轴线。

4、五片区

未来滨海地区除重点打造两个综合服务中心以外,整体空间上还将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五大片区”。 (1)福州东站综合发展区

涵盖古槐新镇、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贸中心、福州滨海工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近期应充分利用试点镇的相关有利政策,加快古槐新镇的发展;并积极促进雪人制冷、东南IC产业等重点项目在此落地,加快高新产业的发展与集聚,逐步提升现有产业的结构。中、远期应充分利用建设福州火车东站的战略机遇,高起点建设站前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促进滨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周边发展的新引擎。至规划期末,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13万人左右。 (2)江田新镇发展区

充分利用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近期以建设长乐南乡服务中心的为重点,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支撑,中、远期以打造宜居新镇和滨海旅游休闲地为发展主要方向,成为福州滨海大众休闲的主要目的地,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12万人。 (3)松下临港发展区

是长乐未来临港产业的重要基地。以滨海产业集中区

三、四期以及鑫海钢铁等主要产业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纺织上游、装备制造和钢铁、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依托优良的松下深水港的建设,大力发展粮油加工和临港物流产业,打造我省主要的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口物流区。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6.5万人左右。

(4)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区

充分利用文武砂水库地带不可多得的区位、交通、土地、生态环境及周边产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山海旅游的资源;充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功能的外溢与服务提

升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滨海地区在两岸合作中形成的良好平台的优势,在此打造省会窗口的会议及旅游服务中心和海峡奥林匹克休闲区,并预留省会城市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的体育中心用地(约2.4平方公里)。保护好大片的沿海防护林带,逐步提升防护林带的植被品质,建设海峡森林公园。通过以上项目的互动和整合,在此打造福建沿海最佳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即环湖(十八孔湖或称文武湖)休闲区。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约7.5万人左右。 (5)滨海辅城核心区

本区是福州都市区建设滨海辅城的核心战略储备空间,是打造海滨生态城的核心所在。其涵盖了前至提及的海港城地区两心之一的滨海商务金融中心,总规划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可容纳居住人口约40万人左右。在本规划期限内(至2030年末)人口规模控制在4万人以内,发展区域重点围绕在机场城际铁路鹤上站和滨海站附近地带。

二.规划地块的综合分析

地块职能:打造成为福州东部融经济,办公,休闲等等中心,作为福州东部休闲生态中心。

地块定位:1.福州东部市区重要的产业基地中心枢纽点

充分发挥临空、临港的双重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 和临港物流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 2.福州东部都市区,滨海区靓丽的风景线

科学规划规划地域与北部长乐飞机场,福州铁路之间的联系,使其 为提升和带动福州东部滨海地区的综合生产力与魅力。

3、福州都市区重要的办公中心。

充分利用规划地块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和不可多得的土地资 源,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省会福州重要的办公中心。

4、福州都市区重要的滨海休闲养生地。

充分利用地块良好的山海旅游资源,与此同时整合提升下沙度假基地、海峡高尔夫球场、十八孔湖(文武砂水库)、外文武高端旅游基地和会议中心,南阳山、董奉山等生态人文资源,从而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优秀的旅游度假基地。

第12篇:城市规划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8级用

昭宗社区规划调研专题实习调研任务书

使用班级:城规08

1、0822011年6月27日~2009年7月8日(两周)

一、实习性质

对城市的认知调查是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规划设计及相关专业课之前,通过实地考察与资料查阅相结合,学会认识与把握城市基本特点的方法,训练和提高分析城市问题的能力,为下阶段课程的学习增加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的目的:

1、学会运用综合、全面、系统观点和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分析城市现状和问题;

2、能够从整体或局部对具体城市进行分析、评价。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相关的原理、知识和理论来认识和分析城市发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城乡和类似的城乡结合部功能片区规划设计的调研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统计、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对空间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理论知识与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文字表达水平及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结合社会发展要求提出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三、实习的要求

通过研读《城乡规划法》,加强对规划法规的编制定原则与深入理解,对昭宗社区进行专题调研(包含相关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行为活动的调查),了解调研实体的上位规划(市镇体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规)的编制与执行情况;并对国内外城乡结合部规划资料进行搜集分析,撰写实习报告。

1、选择合理的调研方向:(每组同学可选报2个方向,由指导教师指定最后方向)

 昭宗社区空间形态分析(用地的外部几何形态、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街

巷、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请用图体方式研究

 昭宗社区主要社会形态分析

 昭宗社区土地开发强度指标有无状况以及开发强度指标控制的基础资料收

集对比与说明(规划局、市政局收集资料)

 昭宗社区“失地农民问题”(调查从区、村、农户三个层面展开),对于解决

社区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入户调查)

 昭宗社区土地征购问题

(说明昭宗社区实施土地征购的现状与对策、补偿安置模式)

 昭宗社区土地流转问题(个案调查)

 昭宗社区市容环境问题(对比调查)

 昭宗社区交通问题与规划重点。分为内部交通结构、及其外部与城市的交通

系统的关系研究(2个调研组,以图体、比例指标关系及文字进行分析)  昭宗社区土地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包括了土

地利用性质、土地类型构成

 昭宗社区开发建设中的合法建设程序(土地、规划、环保、建设局等相关手

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可主要针对一种类型建设用地进行分析)

 昭宗社区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状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 昭宗社区绿地及休闲设施配置情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 昭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问题及分析(至少包括2个特征案例)  昭宗社区动迁问题(开发案例)

 昭宗社区改造给当地村民带来的影响(生活方面、情绪方面、人际方面)  昭宗社区改造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 昭宗社区改造的基本情况(从“城中村”所在的片区总体把握新建设施的内容

和规模。包括居住设施、片区配套的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生活服务设施。公共领域的建设内容是城中村改造的一个核心环节。)

 昭宗社区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 昭宗社区改造与居民拆迁安置后的生存发展研究

 昭宗小村的可持续发展路线问题探析(现有的历史背景是否有旅游价值,是

否具备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等等……..图1调查范围

昭宗社区隶属于五华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管辖内,原为昭宗村,区划变更后,改为昭宗社区。社区辖属6个自然村组,依次为依禄村、小村一组、小村二组、大村、河底村和小团村。其中岷山公园在昭宗地界内,但并不由其管辖,而是由西山林场管辖。

2、综合运用调研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统计、案例分析等)。

3、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4、撰写调研报告及表达成果(PPT)。

四、进程安排

1、6月27日(周一下午2:00):布置任务、分组,考虑专业的合作性特点,每份调查报告允许4 人以下(含4 人)合作完成。

2、7月1日(周五8:30):提交调研工作计划书

调研工作计划书内容:

a、确定调研内容及对象区域范围

b、调研方法及技术路线;相关资料收集、问卷内容及形式审查c、确定各小组中每个人的工作量,请附日程安排及分工表d、预计成果

3、6月28日-7月1日: 现场调查

4、7月4日-7月8日:整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 着手准备调研报告的撰写及成果制作调研报告撰写及成果制作

6、7月8日(周五14:30):调研报告答辩及成果提交

五、成果要求

A4文本一本,计算机彩色打印稿,图文并茂:

注:每人需至少独立完成5页调查报告并单独署名。

1、封面

2、目录、摘要、关键词、

3、报告正文(文字及图表)

4、成果汇报PPT

具体内容:

 前言

 概述(或绪论)

 现状调研与分析

 总结与建议

 附录

第13篇:城市规划原理课程 调研报告 任务书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调研任务书

为了使学生能更快地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特强调了此次城市实地考察与调研。

一. 调研目标

结合课程所学内容,从城市发展历史沿革,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空间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方面对选定的城市进行考察调研。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动态,形成对一个城市整体规划的了解评述报告,也可以针对城市性质,选取有特色的规划点加以深入调查,形成有方向性的调研报告。

二. 内容

根据所选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几方面进行调研。

城市历史:1.通过查阅城市古地图,结合城市的政治地位,区位因素了解城市

的历史概况。

2.整理城市发展的轨迹,了解城市规划发展至今的变化。

城市现状:1.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了解城乡区域划分和城市中心区的定

位。

2.从居住,交通,工作,游憩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城市与人的关系。

3.了解城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

的关系。

4.分析城市特色,以此深入研究,体现城市个性。

未来发展:1.通过目前城市的形势,查阅资料了解城市未来的规划发展趋势。

2.发现并提出城市规划现状中的问题,小议解决措施。

三. 成果

1.作图:选择绘制城市区位分析图,城市区域划分图等需要表现的图纸。

2.以PPT形式展示2000字左右调研报告,要求图文并茂。

四. 进度安排

第十、十一周前期资料收集和分析,确定研究方向

第十

二、十三周实地调研考察,拍摄照片进行深入分析

第十

四、十五周针对调研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与老师交流询问。

继续完整报告内容。

第十六周综合各项资料 ,完善报告。交予班长统一上交。

第14篇:城市规划专业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实习专业及班级 专业: 班级:

实习人数:

二、实习指导教师 ***************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实习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苏州博物馆主入口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外环境

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博物馆空间功能分析

A东北街大门

B主入口庭院 C中央大厅 D莲花池 E塔放瑞光 F晨光熹微 G争伯春秋 H锦绣江南 I都会流韵 J宝藏虎丘 K书斋长物 L陶冶之珍 M攻玉巧技 N文芳雅事 O锦绣浮生 P草堂墨戏 Q庭院竹子 R主庭院 S现代艺术厅 T紫藤茶室 U二层走廊 V吴门书画 W吴门书画 X临展厅

苏州博物馆平面图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地下室设有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卫生间,藏品储藏库等。

体验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与基本形体

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新馆正门对面的 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 苏州博物馆侧视

桃花灿灿。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 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简洁的几何体、现代的建筑工艺,却有着古朴的建筑外形,未入大门,抬头所见的建筑体,粉墙黛瓦,灰色线条与白色墙面,以及用菱形几何体组成的屋顶,用钢结构为支撑的大门,感觉有些新意,但是总觉得有点另类。用混凝土浇注的屋顶,直接浇注出瓦片形状,省去了中式的瓦片,远看像黛瓦结构,近看确是几何体的组成,在功能上确保了博物馆的安防问题,也减少了渗雨漏水现象对展品的破坏。几何体的简洁形成的现代感,让每一个准备来参观历史的人,在尚未踏入大门就感到了我们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是带着现代的心,去回顾历史。

建筑屋顶设计,加入了江南民居及江南园林的元素,很好的传承了当地的文脉。

屋顶

在走廊边上设一个六边形的框子,采用框景的手法,把远处的小亭子及绿化树木包含在内,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在远处的小亭子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得更加美好。恰似一幅镶嵌于镜框中的图画,增加了景色的深度,产生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就像杜 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

是框景的真实写照。 走廊窗子 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

当进入苏州博物馆的时候,顿时觉得凉爽宜人。习惯性的向上张望希望看到空调出风口。可是,我转了一圈也没有看见一个空调出风口。而屋顶的百叶窗却让屋内异常透亮。而为外面35度高温飘洒热度的太阳,却没有随着光线进入屋内,毫不令人拍案叫绝。

百叶窗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身高一般在1.9米之内。也就是说地上2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而屋顶的部分我们是不用考虑降温的。虽然冷空气重量较大。会下沉到地面。但是在上面冷却的温度却浪费了能源。于是,让本身就有空气动力的冷空气直接在人类活动范围循环,会降低能耗。简单的道理,却常被忽略,而这里却没有。

出风口

把外围空间与内部空间之间安装一个空调出风口,空调的自然风,在这里形成了一道空气墙,通过这个隐形墙割断了外界空间和内部空间的温度关系,确保留了人们的视觉需要。

阻热墙

众所周知,我们古代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因此,椽隼结构会让屋顶的观赏性下降,规则而繁琐的屋顶结构,表明了 我国古人的智慧,美观略差。而大师用线

条形成了大块的结构,让简练变得繁,

让他们共同形成了新的现代艺术的简约美。材料就地取用,钢材和玻璃的加入,以及传统的灰白色调,无一不体现出

屋顶

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再点缀更为简单的灯饰,于是,美无处不在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周的实习时间眨眼间就过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感觉受益匪浅。苏州博物馆的建设对于贝聿铭来说完成了一个家乡人的愿望,可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建筑理念却是全新的。从此,我们发现站在空间和时间的不同端,江南园林和江南民居的无限魅力均可有非凡的景象。贝聿铭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敢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画出翻天覆地的故事,并且从此故事将延续。

第15篇: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在所有的专业院校中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18所,占总数的十分之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33所,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院校因办学时间太短或自知办学条件与水平存在差距而未申请参加评估。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对我校建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硬件(实验设备、教学科研面积、教学经费等)不足,软件(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落后,迎评时间短,工作任务重。

2010年6—9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高校,对外校办学经验、评估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在“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与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与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基本问题与建设建议如下。

一、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建设建议

1、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招生数量

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30人以上,满足评估标准。

2、增加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教师数量

按目前的招生规模来计,建筑学专业需要引进10名专业教师,城市规划专业学要引进7专业教师,建议2010年达到1:12左右。

3、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评估前应达到“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本系(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30%,并有正教授2人以上”的评估要求,并需增加2-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

4、扩大职称成果认定范畴

(1)认可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获奖作品,提高其科研级别,划入职称成果认定范畴;(2)增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核心期刊种类。

5、增加教学管理用房

根据生均10平方米的评估要求和其它高校平均水平,我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需教学管理用房的建筑总面积6880 m2。现有设计教室、办公室总建筑2400 m2,需增加面积4280 m2,必须增加以下用房,并满足相应的面积:

(1)教学用房(使用面积2400 m2 建筑面积3500 m2 )

①专业教室20间,按每间容纳30人,每间80 m2 左右,使用面积1600 m2建筑面积XX m2。

②多媒体教室二间 90~100 m2/间

③计算机教室一间 150 m2/间 (现有学院机房70 m2/间)

④评图室一间 90~100 m2/间

⑤报告厅 300 m

2⑥师生展览厅 200 m2

(2)办公管理用房(使用面积290 m2 建筑面积450 m2 )

①教学与行政办公室 250 m2

②接待室 40~50 m2

6、相对独立并集中教学管理用房

(1)方案一:在我校屏峰校区设置独立的建筑系馆,将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室与办公区、实验室集中布置,或分设2处,总建筑面积满足6880平方米即可。

(2)方案二:将邵科馆

2、

3、4楼设置为建筑系的办公与实验用房集中布置,改建成必要的评图室、展览室等必要用房,将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

9、10层统一设置,这不仅是评估需要,更是符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增加学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之必须。

(3)方案三:在新教大楼内

7、

8、

9、10集中设置学生教室及与学生相关密切的模型室、评图室、展室等必要用房,办公室保持现状不变,在建工学院6楼增设实验室。

(4)方案四:将建工学院目前所在的文荟楼北侧增加一排房间用作必要用房的建设,办公维持现状,将20个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

8、

9、10层统一设置。

(5)方案五:在尚德园四楼集中设置办公区、部分实验室和必要用房,将20间学生教师和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实验室集中设置在新教大楼

8、

9、10三层。

(6)方案六:将子良楼a区整块作为建筑系集中、独立设置教师、办公室、必要用房、实验室的独立区域。

二、实验室建设建议

1、建设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

此实验室建设计划已经得到批准,但是由于构造实验室相当于一个基本建设项目,根据现在建筑以及装修材料和费用的增加,原有预算计划偏少,尚需增加模型以及构造节点施工费用约10万元左右。并尽快确定建设场地,需要建筑面积约150平米。

2、新建视觉艺术实验室(或称为建筑摄影实验室)

成立建筑摄影实验室,将原来归属学院实验中心的建筑摄影器材划归该实验室。目前急需购置的设备有:数码相机35台,数码摄像机2台、闪光灯、滤镜、遮光罩、照片打印机以及三脚架等,大约需要投入资金30万元。场地面积需要60平方米。

3、新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实验室

根据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继续建设城市信息技术实验室,可以考虑与计算机cad实验室一起建设,增加cad实验室面积和有关城市信息的软件设备,如arcgis、mapinfo、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cps城市规划软件、ppsv规划总图设计软件、hy_sz市政管线设计软件、光栅拼图软件rvcad、建筑与城市专业信息库等,总计需要投入45万元。

4、建设独立的建筑cad实验室

根据建筑数字教学的要求以及建筑虚拟技术的发展,需要建设独立的cad实验室以及购置相关的软件。拟购置台式电脑45台,服务器1台、大型绘图仪、彩喷仪、扫描仪等设备以及正版cad软件、空间彩绘大师、渲染器等软件,需要试验场地约150平米,需资金投入100万元。

6、对建筑物理实验室增加投入和场地面积

建筑物理实验室共分为建筑声学、建筑热工和建筑光学三个部分,各部分需要独立的实验室以安放试验设备,因此需要增加建筑面积,将三个实验室分别设置,同时按照建筑声学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混响、隔声以及消声室,这只能在新校区的建设中进行考虑,但是目前需要至少三个独立实验室,需要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另需购置天然采光实验用人工天穹、亮度计、驻波管、wbgt、室外气象测试仪等设备,约需资金35万元。

7、建筑模型试验室。

建筑模型试验室尚需增加设备:无绳充电式电钻、数控激光切割机、便携式铣机、大号电刨、高速木工带锯机、大方打磨机、砂带机、22升工业吸尘器、工作台、铣机部件工作台、砂带机部件、折叠式组合工作站机架、组合工作台、锯机、多功能工作台、便携式圆锯、万能线锯机、精雕转轴、钉枪、日豹气泵、切纸机、胶装机等,共计需要投入35万元。面积。。。。。。

8、合计

实验室建设需总资金投入255万元,需空间面积560平方米。

三、图书资料建设建议

1、设立建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

面积不小于250平方米,阅览座位不少于60个。最好设置于建筑系馆内,若无建筑系馆,应与专业教室相对集中布置。

2、补充校馆藏图书、建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藏书

近一年半内,使建筑规划专业书籍总量从目前的2.0512万册,提高到2.4万册,生均纸质专业图书达到40册。需新增纸质专业图书0.35万册,其中外文书籍1500册。以每册200元计,需资金投入70万元。

3、扩订专业外文期刊种类

从09年起,使建筑规划专业外文期刊种类达到15种,需新增外文期刊5种。需资金投入3万元。

4、调整专业中文期刊订刊目录

从09年起,使建筑规划专业中文核心订全。

5、增购现行建筑法规文件资料及工程设计参考资料

近一年半内,增购现行新的建筑法规文件资料40种,120册,以每册40元计,需资金投入4800元。购买工程设计参考资料80套(册),需资金投入2万元。

6、购买及制作教学幻灯片、音像资料和教学模型

需购买教学录像片20部,需资金投入5000元;购买及制作教学实例光盘50张,需资金投入4000元;购买教学模型5个,需资金投入5万。

7、建筑图书分馆或建筑规划专业资料室装修

装修费用按每平方米800元计(含家具),需20万元。

8、合计

专业图书资料建设需总资金投入101.4万元,需空间面积250平方米。

四、科研与课程建设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学科差距

建筑学科争取列入校“重点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列入校“重点扶持学科”。呼吁学校、学院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学科研面积、实验设备和教学经费。对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作品的认可,与国内建筑老八校接轨,确定为一定的科研级别。

2、增加“精品课程”倾斜力度

增加“精品课程”倾斜力度,评估前争取省级精品课程1门,确保建筑学科校级精品课程1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精品课程1门。

3、增加“优秀课程”倾斜力度

增加“优秀课程”倾斜力度,评估前确保建筑学科“校级优秀课程”2-3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优秀课程”2门。

4、增加“教改项目”倾斜力度

增加“教改项目”倾斜力度,评估前确保建筑学科“校级教改项目”增加3-4门、城市规划学科“校级教改项目”增加2-3门。

5、增加专业学术交流机会

评估前,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及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会15次左右,次均费用约1万元,共15万元。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累计30次以上,次均费用约0.5万元,共15万元。

6、建立教师学历提高与进修学习制度

建立教师学历提高与进修学习制度,评估前应达到10次以上,次均补贴0.2万元,共2万元。

7、加强教改论文扶持力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向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的教改论文倾斜。

8、合计

科研与课程建设需总资金投入32万元。

第16篇:关于亮丽城市规划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亮丽城市规划建设的调研报告

从今年4月开始,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为期3个月以“亮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调研活动。先后到各市直单位、三个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以通过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亮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鼎,提出了“亮丽城市规划建设”的主题,近期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以下几方面工作值得充分肯定:

(一)强化规划,突出地方特色。

一是规划先行,结合福鼎市资源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完成福鼎城市规划建设,出台了《福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一环一副、一组五镇”的城市结构,以“三溪(桐山溪、龙山溪、山门溪)、三山(龙山、烟墩山、莲峰山)为绿化的骨架,全面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在多方实地考察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集镇进行规划编制,完成了城市、乡镇规划区外的147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完善了城市规划的覆盖面。

三是聘请专家对福鼎城区交通进行实地调研规划,初步形成《福鼎市城区交通情况调研报告》,完善城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规划。

(二)强化保障,落实配套设施。

一是多投资建设市政设施,结合福鼎城市规划,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桐南片区、桐北片区、环城北路老城区改造,玉塘大道及八尺门大桥,梅澳大道及铁锵大道、内湾大道及内湾大桥新城区建设项目。突出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供水系统、排污系统的投入,建设第三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厂和第三污水厂,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与公交设施,保障城区交通安全。福鼎城乡公路网日益完善,各级公路均有通过,交通路网发达。针对城区停车难、交通堵、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下,交警大队规划新增临时停车位,开展交通拥堵点事故频发点的专项整治工作,规范人力车、电动车的出行管理。公交公司扩大交通线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市民出行难的问题。

三是建设完善城区人文景观和夜景景观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福鼎市重点实施桐山溪、龙山溪“两溪”水环境整治和两岸景观带工程,并初步形成了“两片五园”、“一带三区”的景观机构布局,加强龙山公园、烟墩山公园、鼎文化公园、城东公园、江滨西路的配套景观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面,营造有福鼎特色的绿化景观。严格把新建房地产夜景设计,加大城区的夜景灯修复工作,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四是落实房地产扶持实施,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住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闽七条》等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了对房地产的扶持和引导,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并且大力促进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后续管理工作,保障人民安心住房,推动“和谐人居”建设。

(三)强化统筹,注重多方结合。

一是加强项目推进工作。为促进我市商贸流通发展,推进大型购物广场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大润发、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高铁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改造替身传统流通业,以电商联盟创立卫契机,推进我市互联网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产业升级。近年来,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改变了传统农业的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去乡下体验生活,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福鼎金塘休闲山庄、福鼎恒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鼎市绿野山庄先后或获得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除此之外还结合了福鼎特色的名片效益,开放各式白茶景观、花卉景观、渔业景观,并入选中国“美丽田园”

三是注重宣传造势,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等媒介。市妇联、团市委发动广大妇女、青年开展服务亮丽城市的志愿者服务,参与城市环保清洁、交通引导督导志愿工作。市卫计局利用大众新闻媒介普及各种卫生防病知识和健康知识,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市广电局开展了“三月三海峡畲族文化节”、首次全国马拉松比赛、“拆违”、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等等重大活动,自办《福鼎白茶》专栏,宣传福鼎特色文化,展示福鼎亮丽城市的美好形象。市文明办大力宣传道德模仿、培育文明风尚,市文体新局加强市民健身场所的建设,增加电子阅报栏,提升我市的文化内涵。

(四)强化机制,建立法律规范。

一是部门联合专门执法。检察院、环保、公安、法院多部门联合对环境犯罪事件进行执法,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执法机制。法院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审批庭”,建立涉生态环境案件快立快审机制,有效保障美丽福鼎建设;检察院成立专门“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科”,实行生态环境类案的专门办理,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检察专业化格局。 二是坚持严打严防工作。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猎狐捕鼠”、“亮剑扫毒”、“网上追逃”、“剑盾行动”、“缉枪治暴”、“两违”等专项行动,打击各种违法活动,为亮丽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实行科技执法手段。公安部门增加移动电子警察和固定电子警察系统的投入,加大监控力度,并使用新建的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城市安全建设提供立体化、科技化的技术支持,为亮丽城市建设汇聚智慧力量。

二、存在问题

虽然福鼎亮丽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需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一)各项规划相对滞后,部分专项规划尚未修编

一是我市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迟迟未得到省厅的批准,而旧的城市总体规划相对现在已滞后,制约城市发展,未能很好的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我市虽然2009年已完成《福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但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香味完成修编,城市绿线也未划定,各项专项规划也未完成编制。 三是我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资源闲置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用地供需压力大,对城市各种规划造成不小阻碍。

(二)各个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乏。

一是各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的建设,如第三自来水厂、滨海大道等市政鸡翅设施无法继续推进,桐南片区、桐北片区、环城北路三个老城区的改造工作也由于资金的原因滞后。

二是园林部门的绿地养护经费不足,与标准差距较大,影响城区绿化美化效果。三是我市公交投入经费不够,没有成本补贴机制,影响公交站点的设置。 四是农贸市场资金投入缺乏,市场“脏、乱、堵”现象严重。

五是教育部门资金缺乏,城区尚缺乏3所规模为2000人的小学,难以满足区域学生就近入学。

(三)部分项目实施难度大,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三个旧城区改造、部分新区建设,安征迁工作开展复杂、难度大影响项目动工建设,此外城市“脏乱堵”现象时而反复,城市管理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彻底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而关于城市绿地的破坏行为,由于管理体制、执法力量不足和执法取证的困难,依旧无法得到解决。

(四)市民参与度不高,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无论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化园林管理还是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都存在群众的阻挠行为,群众的大局意识还不够。我市刑事犯罪依然高发,涉及生态刑事案件的多为孤寡留守老人,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普法力度不够。

三、建议意见

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亮丽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目标,政府当前要着力抓好、加快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完成。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抓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工作,为亮丽城市建设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兵打战是如此,城市建设亦是如此,都少不了资金的投入。因此无论是城建市政、园林、公交、农贸市场还是教育文化等等部门,在实地考察调研该部门项目之后,做好各项项目审批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投入,推进项目完成,为亮丽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规章机制。推进旧城改造安征迁工作的完成,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对于城市“脏乱堵”现象,各个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联合执法,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协调,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引进人才,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塑造福鼎和谐文明城市的形象。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亮丽城市建设的主体是群众。只有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积极采纳市民、群众代表的合理意见,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亮丽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才能凝聚人心、推进城市发展。各个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门、广电局应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亮丽城市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法制部门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为亮丽城市规划建设贡献力量。

第17篇:合肥滨湖新区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关于滨湖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合肥市滨湖新区,即指历次规划中预留控制的东南引风口地带和城市机场南部地带。区域内自然景观良好,水系较多,其具体范围为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以北(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312国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边(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3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南部片区一期建设区面积初定为20—30平方公里。

滨湖新区的建设将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沿巢湖风景线将成合肥的主要特色和魅力所在。新区的核心功能将体现为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和综合居住等。滨湖新区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并通过“十一五”及更长时间的努力将滨湖新区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现代新城区和城市未来的新名片。

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于2006年11月,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启动区确定在紫云东路以南,沪汉蓉高速以东的区域。启动区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水、电、气、热等公共资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和骨干道路网,四通八达。

正文:

一、建设滨湖新区意义重大

1.建设滨湖新区是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现实需要

合肥是中部省会城市中最靠近长三角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枢纽作用显现,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06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1073.8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城市人口258万人,城市化率55.8%。相对自身而言,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仍然靠后。同时,老城区人口过于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依然存在,城市发展空间受阻,虽经多次改造但仍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而发挥巢湖的生态资源优势和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建设一个风景优美、交通发达的生态滨湖新区,提升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形象,可以更多更好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转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

2.建设滨湖新区是形成省会经济圈的重要举措

作为省会,合肥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国内外诸多地区发展的历

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合肥不腾飞,安徽就谈不上崛起,省会经济圈无法形成。“141”城市空间发机的空间结构。而周边城市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合肥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持。如六安的水资源、淮南的煤电能源、巢湖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都成为省会经济圈积聚发展势能的潜力所在。加快合肥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经济首位度必将为尽快形成省会经济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滨湖新区是迎接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各国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

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具有明显的优势。2006年末,我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城市化水平37.1%。按照实现现代化的要求,203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80%。而省会合肥理应成为安徽快速城市化的载体。因此,建设滨湖新区,打造通江达海的安徽“浦东”必将进一步提高合肥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和对外幅射力,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

1.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总体思路,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审、公众

参与和多轮的科学整合,形成了滨湖新区概念性整合规划。一旦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滨湖生态型新都市将屹立在安徽的中部。

规划中的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南部,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

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196.9平方公里。其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居住综合新区等。形象定位是合肥的城市名片,合肥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体现滨水的、生态的、现代的、地方的空间形象。

2.滨湖新区建设进展情况

去年10月,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优先、

社会事业优先、拆迁安置优先、聚集人气优先”,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新老城区发展,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支持,滨湖新区的人气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目前,3.5平方公里的的启动区初见形象,区内11条道路具备了通行条件,连接主城区与滨湖新区的全长12公里的徽州大道和BRT快速公交投入使用;6000人寄宿制高中、3000人初中、3000人小学可在今年秋季招生;拥有3000张床位的三级特等医院、省农产品检测中心、30万平

方米拆迁安置和商贸、旅游、换乘中心、写字楼等一批项目已陆续进区建设。滨湖新区拓展区、临湖区拆迁征地工作也于6月11日正式启动。新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滨湖新区每天都要接待多批来自各地的投资者,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一些重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建设者们创造的体现合肥精神的“滨湖速度”,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赏。

三、提请关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尽快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的编制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滨湖新区建设正在加速进行,

但指导建设的规划却是仍有调整可能的概念性整合规划,从而可能带来无法预见、评估和预防的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问题,给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隐患。因此,当前要尽快在“141”战略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注意其与老城区的衔接、平衡。规划编制好后,一定要按规划要求分期建设,不能随意变动。

(二)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目前,巢湖出现以下不良迹象:巢湖湿地面积逐步减少,沿岸的水土流失及水体淤泥等

日益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湖岸出现塌陷,湖盆变浅、容积缩小,蓄洪防旱能力大大降低。目前最大水深仅3.77米,平均水深仅2.69米,水运能力明显不高。同时,水体污染严

重,湖区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呈重度富营养状态,高温天气产生蓝藻等现象。滨湖新区建设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一方面,滨湖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可以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建设及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不利生态环境的新问题。合肥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滨湖新区要消纳自身产生的污水,还要处理可能流入区内的污水,如果没有处理预案将会对巢湖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是滨湖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为此,建议:

1、滨湖新区建设应做好“规划环评”

区域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的拓展,是对战略规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

境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其目的,是将环境更为系统地纳入宏观的战略决策之中。通过分析、预测和综合的评价,提出最佳的减缓措施和政策建议,并将评价的结论体现在最后的决策当中,提高战略决策的质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区域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对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能够保证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因此,滨湖新区建设应在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价。

根据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注重巢湖水域的全面维护,保持良好的景观与生态环境,加强周边地段建设的控制,协调城市建设风貌。

2、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滨湖新区建设应有计划地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保护与建设巢湖自然生态环境。

(1)按照专家建议,实施好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围绕保护巢湖水质,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城市园林建设应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3)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将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列入国家重点工程投资计划。

(4)加快江淮运河的立项、建设工作,尽快实现长江、巢湖、淮河三水沟通。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统筹机构综合治理巢湖

(三)打好巢湖牌,做好滨湖新区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滨湖新区建设为开发利用巢湖旅游资源,做活水文章带来了契机。围绕如何把滨湖新区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基地”,发挥其旅游会展功能,建议:

1、在滨湖新区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

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发挥滨湖新区市政建设的景观效应,实现建筑景观化、城市功能旅游化。在这方面,外地已有成功例证,如桂林的“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既是恢复桂林生态的杰作,又为桂林增加了新的旅游亮点。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转播塔及杨浦、南浦大桥,更跻身中国“十大经典旅游景点”之列。可见,在重大市政建设中融入旅游内涵,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推进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建设

合肥作为旅游中心城市,首先要把全市特别是滨湖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好。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滨湖新区旅游应和巢湖忠庙、肥东四顶山等旅游项目联合开发,认真遴选、衔接好旅游项目及旅游路线,争取用最小的资金与资源代价,形成最大的旅游产出。

3、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滨湖新区“休闲旅游基地”建设

(四)做好建成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1、理顺发展与管理及服务的关系

随着滨湖新区启动区的快速建成,特别是三所学校的交付使用,在建好新区的同时,做好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已迫在眉睫。但新区往往容易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跛脚现象。要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新区管理体制,对区域建设、发

展和社会事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

2、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

各地新区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新区建设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为此,建议:结合新区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训失地农民,提高他们的文化、文明、技能素质,实现农民向职工、村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五)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是吸引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在一个集中建设的新区,产业集聚、项目带动战略无疑为成功之举。为加快滨湖新区建设进度,建议:一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直部门的支持,争取相关部门将重大项目放在滨湖新区。二要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大滨湖新区的宣传推介力度,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三是根据“141”战略和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将无污染、低能耗项目集中在滨湖新区建设。

第18篇: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调研报告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8月,在所有的专业院校中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有18所,占总数的十分之一;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 有33所,占总数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院校因办学时间太短或自知办学条件与水平存在差距而未申请参加评估。通过对建设部《评估标准》的学习,对我校建筑专 业、城市规划专业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评估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硬件(实验设备、教学科研面积、教学经费等)不足,软件(职称评定、成果认定、绩效考核)落后,迎评时间短,工作任务重。

2010年6—9月,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先后考察浙江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高 校,对外校办学经验、评估经验进行了学习和借鉴,同时在“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与课程建设”四个方面与我校建筑与城市 规划专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提出基本问题与建设建议如下。

一、师生与教学管理用房建设建议

1、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招生数量

提高城市规划专业每年招生人数为30人以上,满足评估标准。

2、增加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教师数量

按目前的招生规模来计,建筑学专业需要引进10名专业教师,城市规划专业学要引进7专业教师,建议2010年达到1:12左右。

3、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评估前应达到“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本系(学院)专职教师总数的30%,并有正教授2人以上”的评估要求,并需增加2-3名副教授以上教师。

4、扩大职称成果认定范畴

(1)认可教师获奖作品和学生竞赛获奖作品,提高其科研级别,划入职称成果认定范畴;(2)增设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核心期刊种类。

5、增加教学管理用房

根据生均10平方米的评估要求和其它高校平均水平,我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需教学管理用房的建筑总面积6880 m2。现有设计教室、办公室总建筑2400 m2,需增加面积4280 m2,必须增加以下用房,并满足相应的面积:

(1)教学用房(使用面积2400 m2 建筑面积3500 m2 )

①专业教室20间,按每间容纳30人,每间80 m2 左右,使用面积1600 m2建筑面积XX m2。

②多媒体教室二间 90~100 m2/间

③计算机教室一间 150 m2/间 (现有学院机房70 m2/间)

④评图室一间 90~100 m2/间

⑤报告厅 300 m

2⑥师生展览厅 200 m2

(2)办公管理用房(使用面积290 m2 建筑面积450 m2 )

①教学与行政办公室 250 m2

②接待室 40~50 m2

6、相对独立并集中教学管理用房

(1)方案一:在我校屏峰校区设置独立的建筑系馆,将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室与办公区、实验室集中布置,或分设2处,总建筑面积满足6880平方米即可。

(2)方案二:将邵科馆

2、

3、4楼设置为建筑系的办公与实验用房集中布置,改建成必要的评图室、展览室等必要用房,将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

9、10层统一设置,这不仅是评估需要,更是符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增加学生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之必须。

(3)方案三:在新教大楼内

7、

8、

9、10集中设置学生教室及与学生相关密切的模型室、评图室、展室等必要用房,办公室保持现状不变,在建工学院6楼增设实验室。

(4)方案四:将建工学院目前所在的文荟楼北侧增加一排房间用作必要用房的建设,办公维持现状,将20个学生教室集中于新教楼

8、

9、10层统一设置。

(5)方案五:在尚德园四楼集中设置办公区、部分实验室和必要用房,将20间学生教师和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实验室集中设置在新教大楼

8、

9、10三层。

(6)方案六:将子良楼a区整块作为建筑系集中、独立设置教师、办公室、必要用房、实验室的独立区域。

二、实验室建设建议

1、建设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

此实验室建设计划已经得到批准,但是由于构造实验室相当于一个基本建设项目,根据现在建筑以及装修材料和费用的增加,原有预算计划偏少,尚需增加模

型以及构造节点施工费用约10万元左右。并尽快确定建设场地,需要建筑面积约150平米。

2、新建视觉艺术实验室(或称为建筑摄影实验室)

成立建筑摄影实验室,将原来归属学院实验中心的建筑摄影器材划归该实验室。目前急需购置的设备有:数码相机35台,数码摄像机2台、闪光灯、滤镜、遮光罩、照片打印机以及三脚架等,大约需要投入资金30万元。场地面积需要60平方米。

3、新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实验室

根 据目前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继续建设城市信息技术实验室,可以考虑与计算机cad实验室一起建设,增加cad实验室面积和有关城市信息的软件设备,如 arcgis、mapinfo、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cps城市规划软件、ppsv规划总图设计软件、hy_sz市政管线设计软件、光栅拼图 软件rvcad、建筑与城市专业信息库等,总计需要投入45万元。

4、建设独立的建筑cad实验室

根据建筑数字教学的要求以及建筑虚拟技术的发展,需要建设独立的cad实验室以及购置相关的软件。拟购置台式电脑45台,服务器1台、大型绘图仪、彩喷仪、扫描仪等设备以及正版cad软件、空间彩绘大师、渲染器等软件,需要试验场地约150平米,需资金投入100万元。

6、对建筑物理实验室增加投入和场地面积

建 筑物理实验室共分为建筑声学、建筑热工和建筑光学三个部分,各部分需要独立的实验室以安放试验设备,因此需要增加建筑面积,将三个实验室分别设置,同时按 照建筑声学的要求需要有专门的混响、隔声以及消声室,这只能在新校区的建设中进行考虑,但是目前需要至少三个独立实验室,需要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另需 购置天然采光实验用人工天穹、亮度计、驻波管、wbgt、室外气象测试仪等设备,约需资金35万元。

第19篇:提升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调研报告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我局针对近年来县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研究确定了以“提升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品位”为调研课题,并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活动,按照问计于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认真查找我县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认真思索和探讨应对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

体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加大了投资,加强了领导和监管文秘杂烩网力度。一是制定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西南片区控制性详规,为规范城市建设开好了头;二是精心打造新区,拉大了县城框架;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和排污管网建设改造,净化了城市环境;四是湿地公园、人民广场、沿江路景观大道等休闲场所相继建成,教育、医疗、商场、菜市场和服务行业布点合理,县城道路形成网络,城市功能不断提高;五是城市建筑异军突起,建筑风格文秘杂烩网各异,高层、多层、低层文秘杂烩网错落有致,使我县县城环境更优美、更宜居、更人性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规划编制落后,详规覆盖率不到位。其一,我县虽然在2006年重新修订编制了进贤县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有关文秘杂烩网部门审批,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获批,给我县县城规划建设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各项详规的制定没有一个可靠统一的依据。总体规划是母规,详规是子规,子规必须依据母规而制定。没有总体规划为依据详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详规与详规之间难以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城市公用建筑、基础设施布局困难,特别是道路、管网的高程、走向不得相互一致,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片区与片区之间难以接口,甚至无法接口,还可能出现重复建设,既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协调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二,目前我县仅编制完成工业园区4平方公里、西南片区3.94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县城绝大部分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详规覆盖率极低,在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的区域实施建设,很容易导致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不明确,城市建设用地随意性较大,建筑布局混乱,道路、绿化、休闲场所、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布局的不合理,甚至基础设施、公用建筑用地被挤占,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2、违规违章严重,城中村建设混乱。由于利益驱动、审批程序复杂、把关不严、执法不力等原因,造成乱搭乱建、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甚至不批强建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城中村建设更是混乱。表现为:一是,有的开发商以村民建房的名义搞房产开发,批

三、四层建七八层;二是,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公用过道大都被个人挤占;三是,握手楼、搭肩楼、占道楼随处可见,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不配套,道路窄小弯曲,脏乱差现象严重,与县城极为不协调,既影响城市整体美观又给城市管理增加难度。

3、老城区改造问题多,拆迁补偿难度大。我县老城区建设历史久远,由于长期缺乏科学规划,房屋依路而建、因用而设,导致各个年代的建筑交错并立,古今共存;单位大院与私人住宅勾肩搭背,相互拥挤;有的区域危房烂房较多,安全隐患严重;有的大街小巷左拐右折、起伏不平,一些小街小巷,时至现代化的今天,车辆尚不能通达,居民出行只能靠两腿;有的公用设施修了又毁,污水管道通了又堵;集资建房,见缝插针,房屋建筑密度令人咋舌;有的倒闭企业、搬迁单位空地,因管理权限原因,规划协调困难。以上总总都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待于改造。要改造就必定涉及到拆迁,拆迁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事,各种矛盾应运而生。如部分群众城市建设意识、全局观念淡薄,只考虑个人得失,在补偿、安置问题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给拆迁、安置增加难度,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

4、设计理念陈旧,审批把关不严。由于我县具有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少,缺乏必要的竞争,设计单位没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在设计审批上要求不高,把关不严,一些挂靠资质单位的设计人员水平低、要价低,居民又满足于可居住心理,导致我县建筑设计理念整体落后,设计方法陈旧,设计成果质量低下,使我县很大一部分建筑外观单一,建筑面貌雷同,走到哪里都似曾相识。

三、办法与对策

1、加大投入,完善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品位高低。一是要加强沟通协调,尽早出台总体规划,为县城详规编制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县城控制性详规,确保城区布局合理;三是规划编制在出台之前要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县城规划,为县城规划建言献策;四是规划编制一旦出台就要用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如可以由县人大制定关于执行规划编制的法规性文件,

用法规的形式加以保障,确保规划编制真正得以贯彻执行;五是要加强领导力度,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分好地段、划清责任,板子打到人,严厉打击违反规划编制的行为;六是加大对贯彻执行规划编制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上下了解城市规划对城市规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确保全县上下共同维护规划编制的严肃性,确保县城建设规范有序。

2、走出去,请进来,更新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品位。走出去,就是把我们的设计人员派出去看别人的城市建设,学习别人的设计理念;请进来,就是一方面请专家学者来上课,提高我县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在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中吸纳外地设计单位参与,储备多种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在总体布局上做到风格各异,相互协调。在设计审批上要从抗震能力、外观效果、节能环保和结构实用、人性化理念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如在小区规划上,要引进大开发商,扩大规划面积,把小区道路、绿化等公用设施规划在内,运用市场化手段,让开发商承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在城区道路的设计上要减少十字路口,增加丁字路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要远远小于十字路口。

3、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一是规范城中村的建设,把城中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联合城建、城管、镇、村、组按照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划定城中村建设用地红线,按照小区模式规划城中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逐步规范建筑风格,实现建设成果共享,城市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二是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便利为建房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杜绝未批先建;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建设。联合城建、城管、公安等执法单位对县城违规建筑进行清查处理。划定时间界限,对在时间界限以前出现的建筑物采取一补二收三拆的办法。一补,即对符合规划的农民自建住宅采取罚款,限期补办手续的办法,压缩处理工作量;二收,即符合规划,但外观不美、间距不足、楼层超高,属开发性质的由政府收储,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三拆,即违反城市规划的坚决拆除。在时间界限以后建设的,不管是否符合规划,只要是没有批准的建筑一律拆除,并确保不再发生违规建筑,发现一幢拆除一幢,决不手软,坚决打消不法建筑商的饶幸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违章建筑屡屡出现,确保建筑市场规范有序。

4、收储老城区土地,实施成片改造。由政府分轻重缓急成片收储老城区,成片开发改造,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老城区要尽快收储改造。对未实施政府收储的老城区只拆不建。土地收储后的补偿、安置工作要积极稳妥,既要加大对收储拆迁户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解除拆迁户的顾虑,又要从经济上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在县城规划区内划出一块土地专门用于拆迁安置,便于建设,便于管理。

总之,要通过科学规划,提高设计水平,引进建设理念,严格建设管理等方法来科学发展城市,提高城市品位。

第20篇:城市规划实习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城市规划)

实习报 告

实习单位::重庆 学

校: 专

业: 姓

名: 实习岗 位: 企 业 导 师: 完 成 日 期:

XXX规划局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城市规划 XX

用地规划管理办事员(实习生)

XXX

2012年 10 月 19 日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概述

1.1 单位情况

根据学校的实习计划安排,我从七月初到十月中旬,到重庆XXX规划局实习。我分到用地规划管理科实习,科室共有工作人员6名,岗位为科长、主任科员、科员2名、办事员2名。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中心城区,大安、双竹组团,凤凰湖、三教、青峰、港桥工业园区和港桥新城,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各项建设工程(含城市雕塑、广告、市政管线等)及规划区外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

(二)负责审核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中心城区,大安、双竹组团,凤凰湖、三教、青峰、港桥工业园区和港桥新城,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函、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及其附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负责组织编制、评审、审查、报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中心城区,大安、双竹组团,凤凰湖、三教、青峰、港桥工业园区和港桥新城,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各类城乡规划;

(四)负责组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中心城区,大安、双竹组团,凤凰湖、三教、青峰、港桥工业园区和港桥新城,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城乡规划设计招标工作,编制、审定规划技术规范;

1.2 实习岗位

经过在规划局用地规划管理科三个月的办事员实习,使我能比较顺利的从学校向社会工作的过度。为以后工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实习的过程中使我养成了对同事谦虚、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和相互关心等的良好习惯。在整个实习的过程我得到了科员唐老师的悉心指导、培养和无私的帮助!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众多老师对我的影响和栽培下我的人生观、生活心态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积极改变。我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朗,对生命更积极,觉得自己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个人的,我现在也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二部分

实习过程介绍

2.1 实习内容安排

实习开始第一周,规划局与设计院的工作范围和方式有所不同,在学校主要学习的是设计方面的工作,规划局要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和国家、省、市有关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所以就必须学习《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规。

2012年7月—2012年8月初,重点工作是因XXX正在开始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暨主城区城市设计”,我跟随指导老师配合设计单位与相关单位取得相关资料,以备设计之用。

2012年8月—2012年9月初,在规划部门还要参加各项活动,这样自己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这个工作氛围中。还参加一些相关规划项目会议,参加事业单位初进人员培训。

2012年9月初—2012年10月中旬,有了前两个月对用地科的工作初步熟悉,我已经对用地科的简单的件进行处理;还能部分的负责用地科城市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外的重大项目的规划选址等一系列的图则的出图。还有一些整理地形,参与了XX城市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

第三部分

实习小结

3.1 个人体会

2012年7月初至10月中旬,我通过近三个月的自主实习,让我有了与在学校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在这三个月实习的时间里,我受益非浅。 在实习工作中,我熟悉了政府部门的架构和日常运转的机制,了解规划审批的程序和作用,同时学习其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了解政府机关特定人际关系及工作技巧,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批判性的研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实践基础,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掌握人脉资源,丰富社会经验,以期促进自身实际学习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规划。

一般来说,对于新人,一般的单位都不会给予很大的信任,交给你很多的任务去做,因为他们怕把事情给搞坏了!一开始,我也很担心,担心自己在实习单位那里会很闲。但是带我的指导老师对我也很信任,她交代给我很多不同方面的任务,让我从不同方面接触了政府职员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作为新人,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又或者你之前根本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时,老师会很耐心帮助我。在执行一项任务前,他们都会先亲自教我怎么去做,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很信任的放手让我去做这些任务。这样让我这三个月实习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我的实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回想起来,作为一个新人,刚开始进去的时候觉得是兴奋,慢慢的,会觉得很无聊,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找点事做,所以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学会尽快进入你所要是角色,你是带着对这个角色不懂才去那里取经的,你得学会如何去学习。所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学习的能力,就是如何去学习的问题。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学习比学到什么东西更重要。当你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你如何走出所谓的盲障区,如何在那里去取回你所要是真经是一个苦差事,是一门学问。

学会和身边的人沟通。现在你在那里,你如何去得到你的经验呢?学习,只有学习,才可以!你得向这些有经验的老前辈学习,你得去说,跟他们交流,从这些日常的交流中缩短与对方的感情距离,从这些交流中你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工作的方法,工作的态度等等。主动学习才是最直接获得知识的捷径,你不要以一味的在那里等待,让他们在那里唱独角戏,让他们跟你说,他们不知你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她说的也是泛泛的谈,没有针对性,谈一会你也没有了。这样不利于了解知识。所以你自己在心里要好好的想想要了解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你去问,然后去收集你说要的知识,你通过和他的交流。

规划局的工作对我的将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工作中,我不但了解到了政府工作的机制和日常的规划审批流程,还关注到了不同社会层次生活的不同情况,这让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的我有了对社会进一步的认知,从而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了解。

3.2 建议和意见

通过短短的实习时间,让一个先前只有经历过学校小社会的学生对进入大社会有了充分的锻炼。在学校和公司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 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必须得加班,来完成当天的任务。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在实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哪?我正在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价值?

2、我们在做任何事时能否用一颗自然平淡的心去积极负责,打开我们狭小的心量去做最简单的事,越简单的事情但我们赋予一定的条件时,往往事情非我所意;用心去做每件事,你会收到乐趣!

3、工作人员是怎样与实习相结合,如何用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与实践相结合,并能够顺其自然地做。这样有利于把我们培养成为主动、负责、自觉的学习者。

4、在工作中如何沟通,如何与各种人建立关系。做人原则要做得端行得正,这是最起

码的。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