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16:17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业带动就业情况汇报

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创业推进就业,就业关系民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按照“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搭建培训、政策、资金、服务、项目和舆论六个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市创业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的通知》(国发„2008‟5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鲁政发„2008‟58号)文件精神,8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8‟71号),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扩展、延续、完善和充实。

新政策按照鲁政发„2008‟58号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延续执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通知》(烟政发„2006‟43号)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意见》(烟政发„2007‟101号)的基础上,对鲁政发„2008‟58号文件中有关政策规定予以细化、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一是突出了依法促进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政绩考核力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是突出了优惠政策的普惠化。覆盖到登记失业的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成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其他人员、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以及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等八类人员。

三是突出了政策扶持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企业招用困难群体就业、困难群体灵活就业和鼓励自主创业,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文件规定,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视情况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在领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将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发给本人;城乡创业者创办企业并吸纳除就业困难群体以外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吸纳一名失业人员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文件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促进创业工作,完善创业指导功能,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维权等服

2 务。各级要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政府扶持、企业与个人开发创业项目的市场评估制度,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工作模式,面向社会征集并推介创业项目。要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臵厂房(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经营场所的创业者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帮助其顺利实现创业。

二、经验做法

(一)抓宣传,强化舆论引导。一是开展了创业小老板系列宣传。通过在烟台电视台、《烟台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失业职工、农民工、军转干部、大学生的创业事迹,在全市培植起了以“敢闯敢拼的韩秀娟”、“转岗自救的梁兆前”、“科技创业的赵升乐”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典型,树立起了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观念,努力营造为顺利者加油,为困难者鼓劲,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打气的创业环境。二是举办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近日,市劳动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和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烟台市创业带动就业竞赛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竞赛面向全市城乡各类创业者。大赛按照县市区组织初赛,晋级参加市级决赛的程序,通过创业者在创业经历、企业发展规划、创业知识等方面的竞赛,将评选出第

一、第

二、第三名和优胜奖,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和2000元

3 创业扶持资金奖励,来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市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创业致富。

(二)抓培训,提高创业本领。一是通过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市已建立起长期短期兼顾、高中低结合、面向各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网络,拥有4所高等职业学校、75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技工学校和604个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年培训能力23万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创业能力培训。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批创业培训中心,培育了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际劳工组织要求,标准化施教,综合提升了创业人员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725期,培训学员18109人,其中失业人员16025人,农民1947人,大专院校学生62人,与妇联联合培训巾帼创业者75人。已有7758人成功创业,有3585人实现自谋职业,共创造就业岗位30313个,吸纳失业职工11799人。

(三)抓政策,强化创业扶持。全面整合国家及省市鼓励创业扶持政策,建立起以小额担保货款为重点、以税费减免为支撑、以社会保险补贴为补充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培植了一批创业孵化园区,为创业者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2003年以来,全市共为2.8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7450万

4 元,减免各项收费5700多万元,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700万元。

(四)抓服务,构筑五大平台。一是专家咨询指导平台。通过广告招聘、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法,按照自愿、无偿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德才兼备的专家志愿者。我们对县市区专家志愿团建设做了明确规定,要求专家志愿团规模芝罘区要达到100人以上,其他县市区初期不少于30人,并按照学员人数及创业项目的多少,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全市组建专家志愿团11个,共有专家330多人。专家志愿团在指导学员制定《创办计划书》、选择场地、开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创业项目储备平台。为给学员创业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要求培训人数相对较多的县市区,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创业项目的开发。目前全市通过向社会征集、加盟连锁、有偿购买等形式,已储备了400多个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经营的项目,供学员选择,受到了创业学员的欢迎。三是创业跟踪服务平台。各县市区按照市里统一要求,成立了跟踪服务部门,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后续跟踪服务制度,包括学员档案管理、注册企业、企业经营、享受优惠政策和定期回访等五个方面,对学员的创业实行动态管理和全程服务,做到学员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关注,出现问题有人帮助,优惠政策有人落实。四是创业成果展示平台。为增强失业人员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我们要求创业培训基地都要建立创业成果展示厅,以图片、影

5 像、文字、实物等形式将创业成功学员的成果进行展示,弘扬他们的创业精神,使失业人员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同时还利用展示厅召开“创业项目成果推介会”,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五是创业学员互助平台。为给创业成功的学员创造一个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互帮互助的机会,根据创业学员的要求和创业培训发展的需要,成立“创业者联谊会”组织,吸收创业成功的学员为会员,定期组织活动,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烟台市劳动就业办公室

推荐第2篇:创业带动就业资料

以创业带动就业 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天祝县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转移良好成效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转移就是致富之路,培训就是增添后劲,创业就是发展事业。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培训创业工作,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务协作为纽带,基地建设为基础,品牌建设为抓手,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突破,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引导更多的人走出去、稳下来、能致富的劳务输转之路。

一、基本情况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2005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天祝藏族自治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从资金、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2005年以来,先后有1200多名农民工返乡后实现了创业。其中:从事建筑行业的300多人、从事制造业的20多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200多人、从事商业的200多人、从事餐饮业的接近100人、从事电气焊的100多人、从事特色种养殖等其他行业的接近10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这一产业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二、主要做法

(一)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各乡镇劳务工作站等宣传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回乡创业的典型、经验,弘扬创业精神。同时,继续做好回乡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评选推荐和表彰工作,对做出贡献的回乡创业先进人员,给予

一定奖励。

(二)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发挥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和乡镇劳务工作站的作用多渠道收集市场信息,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送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类市场信息,对农民回乡创业进行积极引导。

(三)放宽准入条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我县对回乡创业者创办的企业且属于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或行业的,适当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降低工商登记门槛,对在农村合法经营的小商小贩,免于工商登记。

(四)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农村回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降低反担保门槛,不断扩大担保基金规模和贷款覆盖面。

(五)开展创业培训。近年来,我县积极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将回乡创业者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三、对策建议

一是正确处理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之间的关系,实行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方针。

二是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及时处理和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作出贡献的企业,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

四是健全创业辅导和培训、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培训、

信息与技术服务,形成多方参与的中小企业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网络。

推荐第3篇: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创新创业为社会就业增添动力

——邵东县创业新村家居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典型材料

邵东县创业新村家居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为抓手,积极响应落实上级政策,在促进创新创业的同时,为带动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授人以渔,教会一项创新创业就业技能

坚持把提升创业主体能力素质作为解决就业问题,增强创业人员发展后劲,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区委党校、职教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SI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项目,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通过在全区范围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创业人员的类型和特点,分类施教,对文化程度较低、资金能力有限的人群,以普及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电焊、缝纫、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能力;对有一定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人员,开展创业能力、市场评估、资产评估、利润分析和人员组织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能力。通过采取“菜单式”点题培训、“送学式”普及推广、“联络式”实践跟踪、“交流式”观摩互比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创业者的思路,让创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提高了农民工、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劳动力外出 1

务工和创业的能力水平。至目前,全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17期、培训人员 28142人,举办SIYB创业培训班11期13班次、培训人员350人。为进一步拓展创业的理念,提高创业的能力,我们还邀请了省行政学院王玮教授举办全民创业专题辅导讲座,从创业理念的内涵、创业的动力、创业的条件、创业失败的原因和成大事的九种品性等方面对创业理念及创业能力知识,结合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与会人员了解了创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创业的实践运用。

一、因势利导,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就业平台

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类型,区委、区政府成立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等9个创业工作组,分行业指导全民创业。各工作组整合中央和省、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创业政策,通过放宽投资领域、降低登记门槛、制定税费减免政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区国税局为196户企业减免增值税3837万元,为276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776万元,为864户次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16万元,车辆购臵税免税46户、205万元,减税2716户、355万元;区地税局为26户企业减免税款1427万元,为20户残疾人、181户再就业人员、8户军转人员减免税款52万元,有效保护了“初创”成活率和创业后的生命力。企业创新业工作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金融机构联系沟通,联合制定《XX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计划至2013年 2

对全区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企业进行100%的信贷支持,预计发放贷款9.5亿元。9个创业工作组共筛选适合我区创业的各类项目200多项进行重点推荐,编印《创业指南》,为创业、就业人员开展指导服务。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上下功夫。梁家墩镇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省市区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示范点,每座补助10000元,协调银行贷款2万元,镇政府承担两年的贷款利息;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钢屋架圆型拱棚示范点,每亩补助3000元,并优先配套温室卷帘器、覆盖棉被、设施农业保险、节水滴灌等,从政策上扶持引导设施农业发展。甘浚镇在祁连村一社北沙滩规划建设养殖区50万平方米,对进驻养殖区的养殖户补贴5000元,鼓励群众利用闲臵荒滩发展养殖业。平山湖乡克服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植了集种植、畜牧养殖、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已投资380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4栋,牛羊育肥圈舍2栋,蔬菜大棚温室一座,商业门店2栋,蒙古包4座、种植饲草地280亩,并成立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创业者的带动下,先后吸收农牧户20户、70人入驻该养殖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在全民创业年活动中,全区涌现出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鸿翔种猪养殖场等创业典型,在全区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带动了社会就业。

二、持之以恒,构建一条创新创业就业通道

坚持把“行政效能建设年”、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制度成效和好经验、好做法贯彻到全民创业中,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创业、就业人员构建一条“绿色通道”。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政务大厅设立全民创业服务窗口,公开服务承诺,全面推行“三零”服务制度,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等待”、生产“零干扰”,为创业者提供高效服务。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组织开展“打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打击假币犯罪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量裁标准(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文明的法制环境。同时,以弘扬创业精神为主,在全区范围先后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战役”、集中宣传日等大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尊敬创业者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督查组通过采取经常性督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工作作风、优化创业环境和创新体制机制五个方面进行督查,在XX电子监察网设立督查情况反映及通报专栏,进行实时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干部创事业工作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结合机关干部业务特长,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比服务、比奉献、比创新、建功立业创一流”的“三比一创”活动,引导干部在完成重点项目、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中心工作中搞服 4

务、解难题、办实事、作贡献。毕业生创业工作组结合“河西学院春季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宣传周”、普通高校“五大类”考试注册登记等一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万余册,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思路,熟悉创业就业的流程。新墩镇实行“三卡”(提示卡、质询卡、问责卡)制度,开展“十先八创”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致富增收、科技兴农、弘扬新风、脱贫治愚、优质服务、解放思想、构建和谐、育人成才、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十个方面率先行动,并将具体内容通过党员承诺和设岗定责纳入每个党员年度评议中,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结合起来,动态监督和督促党员带头示范,引导带动全镇群众发家致富。

三、百花齐放,涌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热潮

“全民创业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开展送资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落实优惠政策的“五送一落实”服务活动,依托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等手段,不断激励和鼓舞创业、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学会创业、能够就业,懂得创业、带动就业,在全区上下涌现出红红火火的创业就业热潮。各乡镇、街道、部门和各工作组紧密结合创业者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以满足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加强融资服务和政府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尽最大力量扶持创业,激发创业活力。军转人员创业工作组结合摸底调查信息,筹措资金10万元对有创 5

业意向的军转人员进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工作组共筹集小额担保基金270万元,为577名自主创业人员和一户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29万元。残疾人创业工作组在中心广场举办了“关爱贫困残疾人,扶持残疾人创业”主题活动,向城镇下岗、失业、零就业残疾人发放钉鞋机80台、配匙机20台,为6名新创业残疾人发放创业补助每户1500元,援助2名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补助金每人2000元。明永乡对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户,每户扶持2000元;对发展规模养殖的农户,每户扶持1000元,扶持发展100头以上的养牛户30户。安阳乡政府列出扶持资金6万元对创业人员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同时对创业人员临时用地,随报随批,减免用地管理费等。止目前,全区共新注册个体工商户2510家,新建私营企业261家,新注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8个,直接扶持42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634人,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8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7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84人。

推荐第4篇:创新助力创业 创业带动就业

让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为就业、创业助推器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团区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党政工作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年创业、就业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自身优势,举全团之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激发青年的创业激情,提升青年创业素质,积极营造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新格局,全面推动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扎实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加强引导,增强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意识。长期以来,团区委始终把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作为青年创业行动的首要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融入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各项工作中,抓住为青年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扎实开展“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广泛开展择业观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和择业观,帮助青年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正确的创业取向和诚实守信的观念,要“不嫌小、不畏大”。比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团组织就要适时地引导广大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到广阔的农村中去勇于创新,艰苦创业,建功成才,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团结带领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要加强典型引导,鼓励青年勇当创业先锋,突出优秀青年创业典型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年创业事迹报告会等多种有效形式,让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事迹中受到启迪,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强化培训,提高广大青年的创业、就业本领。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青年创业、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成功创业、就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团区委把增强青年的创业和就业能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坚持以市场和青年的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群体,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如以企业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为载体,激活青年创新能力。建立青年技术创新实践团队,由科研、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青年的智力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青年职工技能培训,引导青年职工学技成才,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创新,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效能力。大力实施“百名农村青年人才培训工程”,三期共招收学员214人,并将成绩优秀的青年纳入农村青年人才储备库。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员获得了由团市委颁发的“农村基层团干部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同时取得了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农村青年队伍逐渐形成,农村青年的就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以“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在

二、三产业就业,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将一批道德品质好、有能力、有技术、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植对象,促其发展,用其带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致富带头人,逐步建成了一支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人才队伍,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搭建平台,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团区委把实施“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组织、人才、联系广泛等优势和特点,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为广大青年创业搭建平台。倡导创业、就业新理念。组织开展“滨海·创富”青年创业论坛、青年创业能力大赛等活动,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倡导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创业、就业观念,增强青年的创业意识,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以评选表彰“汉沽青年创业奖”为统揽,开展“青年创业先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社会影响,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年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实现自我创业、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青年就业。加快建设见习基地。广泛发动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积极参与见习基地创建活动,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打造培训指导中心。联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青年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组织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有创业潜能的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技能,逐步完善其扶助青年创业、择业、交流、开发、培训、储备等各种服务功能。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参与青年创业贷款的融资和管理。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社会性的原则,利用团市委即将建立的“天津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为青年就业和创业提供启动资金,降低青年创业门槛。联合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系统“青年文明号”单位,切实维护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能够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青年创业就业取得实效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真正了解和掌握青年创业、就业的基本状况和具体需求,扎扎实实地为青年创业、就业出实招、办实事。团区委对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紧,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逐个项目逐个青年地去落实。在政府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与广大青年之间架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引导有志青年自主创业、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先富青年二次创业,为广大青年寻找创业载体。要善于发现基层的好经验、好典型,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对策,真正把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工作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服务青年创业成才上。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合众志能深谋远虑,齐众心可攻坚克难”。一方面,团区委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好社会资源,借助各方面力量推进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密切与劳动、工商、金融等部门的合作,主动自觉地接受他们的工作指导,争取他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形成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劳动、工商、税务、金融、财政等部门,要站在事关汉沽长远发展的高度,支持青年创业行动,尤其要积极帮助青年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切实把青年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只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汉沽青年创业、就业行动就一定会取得新的业绩,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也必将为汉沽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是共青团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贯彻“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要求的全局性工作,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一项重点工作。团区委将组织各级团组织着眼于工作的长期性,充分发挥团组织推动发展、服务青年、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努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将“汉沽区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各项工作措施与区委、区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整体部署和政策法规接轨,为服务广大青年、开创青年创业就业新局面,带领全区各界青年为实现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要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5篇: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全民创业为社会就业增添动力

——甘州区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材料

甘州区以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为抓手,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在促进全民创业的同时,为带动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授人以渔,教会一项创业就业技能。坚持把提升创业主体能力素质作为解决就业问题,增强创业人员发展后劲,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区委党校、职教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培训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SI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项目,深入推进“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通过在全区范围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创业人员的类型和特点,分类施教,对文化程度较低、资金能力有限的人群,以普及实用技术为重点,开展电焊、缝纫、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增强就业能力;对有一定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人员,开展创业能力、市场评估、资产评估、利润分析和人员组织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创业能力。通过采取“菜单式”点题培训、“送学式”普及推广、“联络式”实践跟踪、“交流式”观摩互比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创业者的思路,让创业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提高了农民工、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创业的能力水平。至目前,全 1

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17期、培训人员 28142人,举办SIYB创业培训班11期13班次、培训人员350人。为进一步拓展创业的理念,提高创业的能力,我们还邀请了省行政学院王玮教授举办全民创业专题辅导讲座,从创业理念的内涵、创业的动力、创业的条件、创业失败的原因和成大事的九种品性等方面对创业理念及创业能力知识,结合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与会人员了解了创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创业的实践运用。

因势利导,提供一个创业就业平台。根据创业主体的不同类型,区委、区政府成立百姓创家业、企业创新业等9个创业工作组,分行业指导全民创业。各工作组整合中央和省、市、区出台的各项扶持创业政策,通过放宽投资领域、降低登记门槛、制定税费减免政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创业能人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区国税局为196户企业减免增值税3837万元,为276户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776万元,为864户次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16万元,车辆购臵税免税46户、205万元,减税2716户、355万元;区地税局为26户企业减免税款1427万元,为20户残疾人、181户再就业人员、8户军转人员减免税款52万元,有效保护了“初创”成活率和创业后的生命力。企业创新业工作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金融机构联系沟通,联合制定《甘州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计划至2013年对全区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企 2

业进行100%的信贷支持,预计发放贷款9.5亿元。9个创业工作组共筛选适合我区创业的各类项目200多项进行重点推荐,编印《创业指南》,为创业、就业人员开展指导服务。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上下功夫。梁家墩镇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省市区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日光温室示范点,每座补助10000元,协调银行贷款2万元,镇政府承担两年的贷款利息;对连片建造100亩以上的钢屋架圆型拱棚示范点,每亩补助3000元,并优先配套温室卷帘器、覆盖棉被、设施农业保险、节水滴灌等,从政策上扶持引导设施农业发展。甘浚镇在祁连村一社北沙滩规划建设养殖区50万平方米,对进驻养殖区的养殖户补贴5000元,鼓励群众利用闲臵荒滩发展养殖业。平山湖乡克服基础条件差等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植了集种植、畜牧养殖、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已投资380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4栋,牛羊育肥圈舍2栋,蔬菜大棚温室一座,商业门店2栋,蒙古包4座、种植饲草地280亩,并成立合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创业者的带动下,先后吸收农牧户20户、70人入驻该养殖小区,进行规模化养殖。在全民创业年活动中,全区涌现出上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鸿翔种猪养殖场等创业典型,在全区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带动了社会就业。

持之以恒,构建一条创业就业通道。坚持把“行政效能建设 3

年”、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制度成效和好经验、好做法贯彻到全民创业中,用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创业、就业人员构建一条“绿色通道”。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条龙”服务模式,在政务大厅设立全民创业服务窗口,公开服务承诺,全面推行“三零”服务制度,做到服务“零距离”、办事“零等待”、生产“零干扰”,为创业者提供高效服务。深入推进“平安甘州”建设,组织开展“打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打击假币犯罪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量裁标准(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文明的法制环境。同时,以弘扬创业精神为主,在全区范围先后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战役”、集中宣传日等大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尊敬创业者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督查组通过采取经常性督查、专项督查、综合督查、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工作作风、优化创业环境和创新体制机制五个方面进行督查,在甘州电子监察网设立督查情况反映及通报专栏,进行实时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督促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干部创事业工作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结合机关干部业务特长,在机关干部中开展服务企业发展“比服务、比奉献、比创新、建功立业创一流”的“三比一创”活动,引导干部在完成重点项目、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中心工作中搞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作贡献。毕业生创业工作组结合“河西学院春季招聘会”、“高校毕业 4

生就业服务宣传周”、普通高校“五大类”考试注册登记等一系列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5万余册,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思路,熟悉创业就业的流程。新墩镇实行“三卡”(提示卡、质询卡、问责卡)制度,开展“十先八创”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在致富增收、科技兴农、弘扬新风、脱贫治愚、优质服务、解放思想、构建和谐、育人成才、保护环境、诚实守信十个方面率先行动,并将具体内容通过党员承诺和设岗定责纳入每个党员年度评议中,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动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结合起来,动态监督和督促党员带头示范,引导带动全镇群众发家致富。

百花齐放,涌现创业带动就业热潮。“全民创业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开展送资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落实优惠政策的“五送一落实”服务活动,依托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等手段,不断激励和鼓舞创业、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让他们学会创业、能够就业,懂得创业、带动就业,在全区上下涌现出红红火火的创业就业热潮。各乡镇、街道、部门和各工作组紧密结合创业者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以满足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加强融资服务和政府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尽最大力量扶持创业,激发创业活力。军转人员创业工作组结合摸底调查信息,筹措资金10万元对有创业意向的军转人员进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工作组共筹集小额担保基金270万元,为577 5

名自主创业人员和一户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29万元。残疾人创业工作组在中心广场举办了“关爱贫困残疾人,扶持残疾人创业”主题活动,向城镇下岗、失业、零就业残疾人发放钉鞋机80台、配匙机20台,为6名新创业残疾人发放创业补助每户1500元,援助2名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补助金每人2000元。明永乡对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户,每户扶持2000元;对发展规模养殖的农户,每户扶持1000元,扶持发展100头以上的养牛户30户。安阳乡政府列出扶持资金6万元对创业人员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同时对创业人员临时用地,随报随批,减免用地管理费等。止目前,全区共新注册个体工商户2510家,新建私营企业261家,新注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8个,直接扶持421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7634人,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84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174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984人。

推荐第6篇:创业带动就业 推动经济发展

创业带动就业 推动经济发展

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

——关于泗县以创业促就业的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抓好创业带动就业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是十七大作出的旨在破解就业难题,实现广大劳动者充分就业,从而不断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不仅首次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就业进行重在扩大的谋略、安排,而且还鲜明地揭示了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崭新的路径选择,即以创业促进就业。鼓励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就业推动经济,将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是我县县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一大重点。

我县实施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

在政策的落实上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创业环境,我县认真落实了“非公经济36条”和“民间投资36条” 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新创企业开创行业领域,“十一五”以来,除传统行业得到巩固和加强外,已扩展到一些新兴行业。

2、扩大创业融资,针对企业初创、发展、壮大等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融资需要,分别采取小额贷款及贴息、担保机构担保、银行支持等方式进行扶持,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创业融资体系。一是发放小额贷款,2001年,额贷款工作,当年发放创业贷款万;二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200 年,我县组建了第一家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资金。三是加大融资力度。大力扶持小岗失业人员、城镇军队退役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和少地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创办实体,自主创业。

3、强化创业服务,着力加强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就业服务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到2010年底,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平台,在创业培训方面,积极整合人社、经信委等部门培训项目和资金,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到目前已培训人。

4、加大财税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加强创业基地的建设,扶持初创企业的发展和全民创业活动,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方面,为新创业者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5、全方面提供创业服务。泗县以由劳动部门牵头组织的“农民创业专家咨询团”为主要形式,开通24小时农民创业咨询热线,工商、税务等部门开设“农民创业绿色通道”,确保为每一个创业人员提供保姆式的全程服务。

政策实施带来的积极效果:

1、创业主持续扩大,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创业活动的主战场,到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户。截至到3月底,城镇新增就业3075人,再就业39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创业领域明显拓宽,受“非禁即入“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个体私营积极的发展壮大,创业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展,除极少数垄断行业

外,我县非公积极已全面进入。

3、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在包括“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在内的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作用下,我县较好的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就业的平稳增长,从就业行业看,非公积极的快速发展,为带动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二、面临的现状

1、人力资源过剩与就业岗位缺乏的矛盾

一是我县属于偏远农村贫困县,位于宿州市东部,人口92万,耕地面积11.1万公顷,农业劳动人口达45万,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达26万。地少人多,客观上造成大量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每年2000左右的大中专毕业生构成新增劳动力,三是体制改革、征收土地等原因造成的下岗失业失地人员等。庞大的劳动人口需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同农业一样,第

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足,体力密集型岗位供给力很低,企业科研水平和能力不高,对科技人才的吸纳力不强;第三产业规模小且形式单一,除去饭店、超市等普通服务型企业外,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经济组织廖廖无几。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贫乏的就业岗位、关键岗位的空缺与科技人才的缺乏,双重矛盾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家庭增收,制约了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2、特色资源丰富与创业开发不足的矛盾

我县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如山芋粉丝、油桃、草莓、板材、棉纺织等,先后有 个农产品获无公害食品品牌、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品牌认证,个农产品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泗县是久负盛名的特色之乡。其中我县的芦竹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根状茎。秆直立,有分枝。叶稍无毛;叶舌膜质,截平,顶端具短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扁平,长30~60cm,宽 2~6cm,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安徽白山羊,系黄淮山羊的一个地方类群,该羊肉皮兼用,板皮属“汉口路”,质量优良,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成年公羊体重30kg左右,成年母羊体重22kg左右;繁殖力较高。特产丁湖螃蟹。地处淮河北岸的沱河,水质清澈,水草丰美,无污染。这里生产的绿色产品“丁湖蟹”远近闻名等等。但这些极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仍然缺乏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和工业精深加工,没有形成大规模、高科技、深加工的龙头产业,没有实现特色农业品牌向绿色工业经济转变,相应地制约了就业岗位的开发。

3、县级财力薄弱与创业意识淡薄的矛盾

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县级财力薄弱,财政支撑力不强,这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与基本县情相应,人们家庭收入偏低,创业资金不足,抵御创业风险能力脆弱,加之人们整体素质偏低,视野狭窄,就业取向单一,创业意识淡薄,“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绝大部分都把“吃财政饭”作为一种“荣耀”和就业的首选,文化素质偏低的没有创业能力,文化素质较高的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千方百计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愿意拿稳定工资而不愿冒创业风险,从而使就业与创业陷入涡流。

4、经济发展滞后与创业氛围不浓的矛盾。

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劣势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相对闭塞的环境,使人们的思维意识受限,对创业还存在着陌生、模糊、畏惧甚至鄙视的态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创业氛围差异显

著。同时,政府的宣传引导不够,鼓励扶持不够,优惠政策不够,没有给创业者开创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本地小额投资创业者小项目看不到,大项目上不了,外来投资者对极具潜力的特色投资项目了解不够,对政府提供的创业环境信心不足,稍遇阻力便撤之大吉,创业氛围总体上讲不够浓厚。本地的创业者也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者能力较弱,这是制约我县创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者普遍缺乏创业激情,自我发展,经营管理,自主创新,市场开发等创业能力不强。二是创业门槛较高,创办企业程序复杂,审批环节过多行业准入标准杂乱,融资信贷艰难、创业成本较高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者的信心及积极性。如:小额贷款政策规定,担保人必须是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而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是有限的,不是所有需要贷款的人都有这方面的人脉关系,,所以最需要贷款的人反而因各种政策等方面的限制贷不到款,政策的“门槛”无疑会让相当一部分人望贷兴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信心。三是创业公共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服务市场不健全、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且大多数服务机械的集中在盈利性领域,为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机构极少,“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创业平台总体上还跟不上创业者的需要。

三、对策与思考

以创业促就业,实现全民充分广泛地就业,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引导,加强宣传,积极研究,破解难题,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创业环境,才能吸引创业者,留住创业者,让广大创业者放心创业,敢于创业,争先创业。建立起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和全方面、多层次的创业支持体系,形成全民创业、充分就业的新局面。从创业与就业关系来看,创业是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的“原动力”,是扩大城市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般来讲,激励一个人创业,至少可以带动3个以上人就业,可产生几何倍增效应。

1、做大“回引”工程,鼓励回乡创业。

在大力实施劳务培训、劳务输出的同时,建立回引目标制度,并把回引作为考核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业绩的一项指标,从制度上保证回引;在劳务输出中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培训、输出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务人员,让他们在务工中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培养理念,学习管理、积累资金,在泗县籍打工 籍打工者中,成功人士不乏其人,政府适时鼓励他们回乡创业,他们也积极的与政府联系,实现打工者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支持。如泗县长沟镇青年大学毕业后外出打工,但是他没有打“死工”,而是积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千方百计的与老板“套近乎”,用自己的努力工作和诚心实意打动老板,取得了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于2009年到家乡进行创业,投资1000多万元,开办了元大鞋业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对于其他的想创业的有志之士政府要积极为他们找项目,刨路子、出点子,从服务上促进回引;加大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准入标准,帮助建立回乡创业经济协会组织,积极探索集中创业、分散创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创业形式,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结合小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立返乡创业小区,从环境上巩固回引。以回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打造“六无”环境,坚决落实无危害不制止、无举报不追查、无手续不罚款、无特殊不上报、无必须不检查、无先例不否定的“六无”原则,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产业、领域和商品,均可从事生产

经营。引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2、大力吸引外资,促进资源转化

采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和媒体,对外宣传泗县的粮食、山芋、畜牧、板材、面纱等潜力品牌,主动联络国内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声誉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向他们介绍、推荐我县的绿色产品,使他们了解、熟悉我县绿色产品深加工所具有的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巨大的工业开发潜力。如泗县大路口乡积极宣传、创办了粉丝加工园区进行产品的深加工、精包装,“我是你的粉丝,请把我带回家吧”的广告语使泗县粉丝的身价倍增,销量喜人。引进外商、留住外商,让外来创业者在我县扎地生根,使我县的绿色工业枝繁叶茂,促进潜在资源向现实资金转化,加快县域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我县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实现了资源转化,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3、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创业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政府的责任。在我国,各级政府是经济转型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是规范的市场秩序制度的供给者,规范的政府行为本身就是创业者最渴望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对于硬环境,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搞好基础实施建设来改善,加快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建设达到国家级的水平。但是关键还是要改善软环境的,使外资敢于并乐于在泗县这片热土上投资发展。为此我们县委、政府要建立重大项目的工作制度,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的难题,从基础做起,加大对“三乱”问题的查处力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创业环境。回顾我们泗县这几年的招商引资,一方面抽调精兵强将到江浙沪等发达地区驻点招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们泗县的文化品牌优势,与宿州学院联办泗州戏专业,专门培养泗州戏人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办的红红火火。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引来了外商,解决了就业,于此同时,政府要大刀阔斧地破除一切有碍创业、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将思想真正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采取进一步推动创业的积极政策,营造一种鼓励和扶持创业的优良社会环境,“放水养鱼”、富裕他一人,繁荣我一方,扶持创业,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变管理为服务,进一步减少申办工商行政证照手续,减免申办费用。城管部门在执法中,应变粗暴为文明,对创业者以教育、解释、引导、劝戒为主,避免动辄罚款、扣物等蛮横手段。税务机关在依法征税的同时,尽可能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尽量为创业者减免税种和额外税费,劳动保障部门在劳务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上狠下功夫,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劳动保障服务。逐步简化办事程序,形成“创业只进一扇门”的程序格局。全方位地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和谐、民主、开放、规范、透明、温暖的创业环境。

4、加强创业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大创业宣传,渲染创业氛围。(宣传典型)。一人创业,十人受惠;全民创业,国家受惠。宣传部门应加大对“创业是益国益民益已的好事”进行宣传,报道创业事迹,表彰创业人士,颂扬创业精神,努力营造全社会崇尚创业、向往创业的良好氛围,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力颂扬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秉持人人都享有尊严、官员和百姓平等的时代精神,淡化“官本位”,强化“民本位” ,强化公仆意识,努力营造官民互尊,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优良文化,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

创业氛围和“人人都是创业主体,人人都是创业环境”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官荣、民荣、创业者更荣的社会氛围。要为人们提供职业的多样化选择,使更多的人成为创业者。 要引导和支持各类创业协会的发展,为创业者提供相互学习,共享信息,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的平台,引导全社会关注创业,支持创业,帮扶创业,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

5、提供金融支持,培养创业精英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创业相关环节的财政支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范围。金融部门应简化创业者贷款手续,方便创业者贷款创业,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创业精英奖励基金”。出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经济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培养创业精英。扩大税费优惠政策的适应范围,鼓励创业企业扩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对经认定的企业和经省市认定的创业基地,在一定期限内免征相关税费。

6、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泗县经济发展的短板在于民营经济的弱小,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大企业的支持,更需要数量众多的小企业的参与,所以泗县经济要想腾飞壮大,就要力争形成一批规模较大、装备水平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民营经济群体。为此,我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支持扶持等措施,壮大民营经济,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促进小业户群体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强技术革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我县的民营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如南虹棉业集团,通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吸纳了当地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动了泗县北部棉花种植区广大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黄圩镇的武圩工业园区的板材加工,在1992年许明利通过自己自筹5000元资金开办第一家小型板材厂以来,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带动示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目前已达到50余家,形成了皖东北最大的板材市场,产品远销江浙沪等地,与之配套的物流公司也相继创办起来。大庄许伟养鸡场,养鸡场所产的绿壳鸡蛋是高营养保健鸡蛋,不仅打入了一些大型超市,而且获得了专用商标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而创办这个特色养鸡场的许伟,几年前,许伟在贷款支持下独辟蹊径饲养绿壳蛋鸡,不仅自己致了富,而且带动了一批农民跟着致富。许伟也被群众称为“创业明星”。 下岗女工岳喜菊在专项资金扶持下到乡下租了20亩土地,创办了泗县康力兔业公司,带动5000农户发展养兔,岳喜菊的康力兔业公司被评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岳喜菊也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农村致富带头人,并光荣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大路口乡大营村农民邓衍安创办牧业公司,率先开展了养猪人工授精,业务量已遍及周边4县20多个乡镇。这些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广大农民以“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转变了身份,增加了收入,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乡村工业园、农村城镇化、解决劳动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创业,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泗县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科学,设备落后,资金困难等等,为此县委、县政府要采取几项措施:一是要加强创业能力培训工作,利用我们泗县已经成立了泗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技工学校,培训人才,同时也鼓励外商能人办学,如江南技术中专,泗县花

友培训学校,在我们泗县二十年,长期租用我们党校校舍,为我们党校创收的同时,也为我们泗县培训了大量的劳动技术人才;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本地的创业者享受到同外地客商一样的优惠政策。让广大的创业者安心、放心、大胆的创业,解除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要充分考虑到创业、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新群体。扩大税费优惠政策的适应范围,鼓励创业企业扩大规模,,进行技术创新。对经认定的企业和经省市认定的创业基地,在一定期限内免征相关税费。三是不断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并以此带动产业基地和市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市场竞争力。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勇于开拓进取,谋取创新发展,扎实工作,为促进创业就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促进泗县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预祝泗县创建省级创业城市成功!

推荐第7篇: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淮北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始终把创业培训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引导,完善服务机制,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培训网络,打造培训品牌,鼓励自主创业,引导返乡创业,积极构建“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淮北市创业培训工作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范文。2004年以来,开展创业培训5278人,其中有2538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0189人;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240人,成功创业89人,带动就业442人。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完善工作制度,注重政策引导。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创业培训工作的新政策新精神,积极适应就业形势发展新需求,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潜在就业群体向产业工人转化,淮北市大力实施“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创业培训政策体系,并结合市情实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培训学员组织报名和建立健全后续服务工作体系的通知》、《关于对创业培训教学点教学及后续服务工作督查考核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促进淮北市农民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淮北市创业培训服务指导中心的通知》等文件,在推广创业培训目的、参加培训对象、创业培训工作及后续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逐步形成了以培训促创业带就业的政策体系。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http://www.daodoc.com/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创业培训组织机构。为对加强创业培训工作组织领导,淮北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劳动保障、财政、农委、工商、税务等14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淮北市创业促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创业培训组织机构建设,先后成立了淮北市创业培训中心、淮北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同时,淮北市在创业培训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厅“六个统一”模式组织培训,要求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和创业能力,坚持做到每天由学员对当天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调查报告《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制定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包括组织报名、实施培训、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措施。坚持不定期、不定时进行巡查,强化监督,进一步提高了创业培训质量。通过以上科学管理、指导与努力,淮北市创业培训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肯定与认可,2007年淮北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被国家劳动保障部、SYB创业培训国家项目部评为全国创业培训先进单位;2008年淮北市被列入全国一百个创业培训重点联系城市之一;2009年淮北市被列入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城市。

(三)完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培训服务功能。近年来,淮北市创业培训工作逐步将培训对象从下岗失业人员进一步扩大到城市新生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城乡劳动者。并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淮北市职业技术学院、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干校、濉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等6个SYB创业培训教学网点。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强化培训服务功能、提高培训服务信息化水平、构筑社会化培训服务体系,建立了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等“八位一体”的创业服务机制。同时,为积极满足市场培训需求,淮北市启动实施了“创业扶持工程”,不断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培训后的学员入驻创业园区。目前淮北市建成3个创业园区和5条再就业一条街,并对入驻创业者给予“开业不登记、经营免四税、管理不收费、房租给优惠”扶持政策;相山区凤凰山工业园的市级创业基地和濉溪县临涣镇的农民工创业园已正式投入使用;濉溪县刘桥镇、南坪镇的农民工创业园区正在筹建中,预计下半年能正式投入使用。

(四)搭建创业平台,不断畅通全民创业渠道。一是广泛收集了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项目,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分别建立了创业项目推介园和创业项目推介室,为创业培训学员搭建创业项目推荐平台,及时为学员提供创业项目。二是将培训后学员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采取上门咨询等多种形式,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强化社区跟踪服务,全面开展创业培训学员情况回访和跟踪服务。三是成立了淮北市创业者协会,举办创业成果展示、创业企业联谊会、创业项目大赛及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为创业学员搭建一个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平台。四是聘请工商、税务、财政、企业管理、法律以及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专家和教授,建立了淮北市创业培训后续服务专家志愿团,并坚持每月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2次创业咨询服务活动,及时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服务。

下一页

推荐第8篇:台江县创业带动就业情况汇报

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报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就业工作顺利推进。

一、基本情况

全县总人口000万人,辖156个行政村,3个社区。其中农民工000人,占总人口的000%;城镇失业人员000,占总人口的000%,就业困难人员000人。近来年,我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要求,围绕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四大平台”建设,通过各种扶持和保障政策,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城乡的就业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格局。2010年以来,全县高校毕业生创业000人,年创收000万元,带动农村劳动力000人;重新就业人员000人,平均工资福利000元;社会保险缴纳00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88万人(次),工资总收入11.74亿元,人均6650元。其中今年1—9月转移就业6.8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4.17%,工资总收入3.61亿元,人均5270元,预计年底可达70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注重政策宣传,强化政策落实。充分利用电视、宣传栏、工作简报、上街宣传等形式,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在县电视台设就业创业政策专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以及自主创业先进典型;组织人员赶场天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摆设宣传点对就业创业政策进行宣传,热情接待群众前来咨询,并向群众发放《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南》、《政策问答》等各类宣传资料。今年以来,我县共向发放各类资料6000余份。

同时把就业信息发布的阵地延伸到社区(街)组居民和农村村组农民,采取印发资料、张贴就业广告、上门通知等方式,将招聘信息传递到居民和农户手中,广泛宣传动员各类人员创业;撰写和印发就业工作简报发送到乡镇、部门单位及各社区,及时传递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动态及用工信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渠道,目前已印发简报42期,宣传标语3条;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制定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方案》和《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把解决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作为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引导他们就业创业。通过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创业人员从2009年的000人增加到2010年的000人。

(二)拓宽融资渠道,扶持自主创业。不断整合农业、教育、科研、经贸等部门的社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市场分析等帮助,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创业指导工作。启动了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小额贷款工作,主动与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定期沟通联系,交流情况,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的办法和措施,鼓励、引导和支持城镇各类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带头人,以及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等贷款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创业初期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达到“扶持一个人,带动一批人”的目的。自0000年000月启动至今全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000万元,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000人,带动他人就业000多人。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在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坚持把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结合台江实际制定出台推进创业培训工作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进一步完

善创业工作长效机制,积极与县农业局、农广校、科技局等部门单位沟通,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训,达到目标明确化、操作流程化、管理统一化。针对不同劳动者群体的特点,联合举办建筑、电工、焊工、钳工等实用技能培训班,有效为参训人员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与此同时,还加大对创业培训补贴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完善相关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放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有关人员享受创业培训补贴政策的门槛。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8期395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55.6%。其中,城镇失业人员108人,农民工287人。经过培训的群众317人顺利实现了创业就业,就业率达80.1%。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从机构认定、监督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加强经常性管理,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考核和验收,确保培训质量。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不定期抽查和年度检查,对完不成培训任务、教学质量差、培训合格率低、就业安置率低、学员评价差、弄虚作假违反有关规定的,取消定点培训机构资格,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及时纳入。

二、存在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我县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基本上是被动性的,没有结合自身需求,文化素质低和劳动技能单一,给求职者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乡镇劳动保障办公室人员业务努力有待加强。由于乡镇劳动保障办公室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乡镇劳动就业底数不清,材料上报相对滞后,对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影响。

(三)、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难度较大。目前我县劳务输出主要是亲引亲、朋带友的自发输出模式,外出务工人员对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兴趣不大。

(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总量小,无法扶持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五)、部分县直单位对安置的公益性岗位人员不进行严格管理,甚至在我局去调查到岗到位情况时还存在隐瞒的情况,使我局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清理工作受阻。

通过调研督查,我们认为,两州(市)贯彻中央和省的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工作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应当引起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保山市预计2009年全市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近3万人,失地农民、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新生劳动力等就业群体2万余人,而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只有3万人,实际缺岗达2万个。德宏州预测2009年需要就业再就业人员2.2万人,年新增就业岗位约1.5万个,供求缺口7000人。劳动供求总量与结构上的矛盾长期存在,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县里今年给各州市下达的就业指标任务,时间过半,但有的地方工作进展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仍需努力。

(三)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就业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到位和地方资金配套力度。两州(市)“贷免扶补”政策宣传力度大,工作积极性很高,但上级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中央和县里按规定到位的就业资金,由于地方

财力相对薄弱,投入有限,也影响了就业工作的推进。

(四)对中央和省有关就业和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宣传不够深入,有的企业负责人、创业人员对有关创业促就业的政策理解、掌握和运用没有完全到位。

三、今后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确保中央和省就业政策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促进全县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加快发展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促进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等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扩大就业再就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处理好发展与就业的关系,以大发展促进大就业,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力求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就业持续扩大形成良性互动。

(二)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使中央和县里一系列就业政策和优惠措施深入社区、学校、工厂,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和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教育大中专毕业生和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发挥创业

带动就业政策的更大社会效应。

(三)加大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一要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创业促就业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对“贷免扶补”等措施,要加快拨付力度,使其更加快捷简便,发挥其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二要加强对就业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加大就业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三要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系统配套服务体系,开展有针对性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工作,大力扶持创业,逐步提高社会的就业再就业水平。

(四)加强基层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对基层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力量分散,经费不足的矛盾需引起足够重视,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加强力量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推荐第9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研究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研究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 发布日期:2008-09-11 字体大小:【大】【中】【小】

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它不仅能解决劳动者的自身就业,还能通过带动就业产生倍增效应。本文围绕创业带动就业战略问题试作粗浅研究探讨。

一、创业带动就业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创业带动就业的内涵关于创业带动就业,根据《副部长张小建在2008中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界定,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关于创业。创业是指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通过自筹资金、自找项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创办企业、合作组织或者开办新的项目、开展个体经营的活动。第二,关于创业带动就业。是指创业者创办的新企业和新项目,既实现了自身就业,同时又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第三,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和治理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积极就业政策中最活跃、最具能动作用的一种机制。政府应该对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积极鼓励,优化创业环境,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从过去消极被动的对待甚至是束缚创业的态度,转变为积极去推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由此构建就业工作的新格局。

(二)创业带动就业提出背景 国家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在总结近年来就业工作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报道,创业带动就业的提出主要有三大因素:

首先,是针对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的特点提出来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十五\"时期下降到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其次,是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劳动者在创业的时候,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时,许多下岗职工不是等着国家或企业给自己重新分配岗位,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艰苦创业,不但自己当上了创业者,还带动或帮助同自己一起下岗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第三,是着眼于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提出来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我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只有2.5个,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还少22-27个。企业数量少,就业的容量当然也就小。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就业时多数都是托亲靠友,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创业、去办企业。教育部统计表明,2005年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4%。北京作为全国的\"人才大本营\",在2006年17.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也仅有146人,不到毕业生总数的0.1%。这表明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创业精神还很不适应扩大就业的要求,必须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大胆创业。

二、创业带动就业重要的战略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最活跃、最有效的举措,它既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笔者将其归纳为\"一句话、三层次\"内涵。

\"一句话\":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层次\":一是统筹城乡经济,拉动大发展。现今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城乡差距已成为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最大的体制性障碍。当然,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已处于破解过程中,\"十一五\"以及\"十二五\"期间,城乡二元经济的转换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人的问题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开启了冲破二元化牢笼的先机,同时也是终结二元化经济的标志。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我国国情来看,发展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我们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发展实践将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因此,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发展\"创业经济\"也谓\"老板经济\",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创业经济\"将成为城乡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经济发展大格局的形成。

二是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大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的重点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要在开发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实现公平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无差别的就业、培训、维权服务,不断优化就业环境,努力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就业的核心是城乡就业岗位的共同开辟和增加,也就是打破思维定势,既要抓好城镇就业,注重在城镇寻找就业岗位,解决城镇人员就业问题,也要抓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问题,还要注重挖出农村就业的潜力,农村就业空间巨大,就业前景广阔,要将城镇就业向农村延伸。因此,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是统筹城乡就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培训、大就业、大市场,形成市场就业大格局。

三是统筹城乡致富,全面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富民为本。在我国主要是:以十几亿人口为本,而不是以部分人口为本,提高十几亿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他们的人类发展能力,提高他们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机会,提高他们分享发展成果的能力。因此,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是实践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即实现共同富裕,从整体上推进城乡致富,共同致富,从而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国内创业带动就业的实践启示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创业既有利于实现就业持续扩大,增强就业拉动能力,统筹城乡就业,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再促进就业增加。创业带动就业丰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内涵,扩大了就业工作领域的外延。从国际情况看,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创业活动风起云涌。过去的30年美国出现了创业革命,当今美国95%以上的财富是在1980年以后创造出来的。2005年美国有2500多万个企业,其中,99%是小企业,小企业的销售额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就业人数占总数的54%。

从国内情况看,近年来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经济结构条件下,一个职工创业一般可以带动五个人实现就业。据国家小额担保贷款数据显示,自2002年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开办至今,全国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额达175亿元,近三年来每年发放额都超过40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78.9亿元,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累计安排贴息资金19.37亿元,小额担保贷款成为下岗失业人员脱困致富的\"加速器\"和培养各类人才的\"孵化器\",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和帮扶,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能手和致富带头人,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功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扩大就业调控目标的实现。另据资料介绍,浙江省可谓创业大省,其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不仅为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吸纳了75%的就业人口。解读温州模式――\"创业经济\"即\"老板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支撑温州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10万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对温州经济贡献率达90%以上。在温州,一只打火机、一双皮鞋、一个低压电器产品,开发了无穷商机,孕育了数万老板,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再以苏中县级市如皋为例,当前\"创业经济\"也是突飞猛进,这里正在形成\"百姓创家业、能力创企业、企业创大业、创业带就业\"的全民创业热潮,特别苏通大桥开通后,\"大桥时代\"的到来,让正式融入了上海90分钟经济圈、接轨上海\"桥头堡\"区位优势的如皋市\"创业经济\"产生勃勃生机,整个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仅2007年,如皋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2500多人。 2008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民个体工商户8240户,私营企业2821家、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59.53亿元。如皋市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58亿元,财政收入19.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6.8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85元,如皋市因此荣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如皋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人物不胜枚举。由原下岗职工张英田创办的江苏英田集团,从创始初期东拼西凑80元起家的飞达铸造厂发展到如今上亿资产的集团企业,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吸纳人员就业4800多人,集团还下设8家子公司和1家汽车研究所,并跨省组建了\"江西英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目前,集团形成了年产农用车15万辆,柴油机30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值突破30亿元;由如皋藉在锡打工农民马斌返乡创办的南通市神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自1996年创办以来的11年间,发展成果辉煌并成为全国目前最大的输变电密封件、复合空心绝缘子生产企业,输变电密封件市场覆盖率达60%以上,复合空心绝缘子的市场覆盖率达100%,研发的新产品全部填补国内空白, 吸纳人员就业2600多人;由招商引资来如创业的上海藉老板陈强,于2005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落户在如皋港区的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企业实现了创大业的目标,目前累计手持合同订单99条,约1800万载重吨、80多亿美元,进入世界造船企业20强,列中国民营造船企业之冠,特别是主打产品苏伊士型原油轮承接量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约30%。总裁陈强表示,熔盛将打造世界一流的船舶制造基地。熔盛员工已达10800人,最近又新吸收300名大学生和300名技术工人就业,明年就业人数将达20000人以上。另据如皋市小额担保贷款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启动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以来,全市有289名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805万元自主创业,带动就业896人。其中,2007年以来新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490万元,实现创业就业127人,带动就业262人。

综上所述,笔者的启示是:创业将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式,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战略选择。

四、加快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研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为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创业带动就业,认清当前就业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笔者建议,当前要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进创业促就业的通知》精神为主线,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创业理念和创业文化宣传为先导,为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强烈氛围。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关键要靠科学创业理念,弘扬创业文化。创业理念、创业文化宣传,不能仅靠一次会议、一个报告、一篇文章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靠多形式、坚持不懈的潜移默化地宣传引导。创业带动就业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舆论引导,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宣传工作措施。笔者认为,长春市《创业大讲堂》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该市2007年启动了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创业宣传活动--《创业大讲堂》,当地市委宣传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主流媒体《长春晚报》具体承办,驻长春新闻媒体《成功》、《跨跃》、《职教时空》、《创业天下》、《财富》、《民生》等不同媒体广泛加入,成功探索并搭建了部门工作与新闻媒体合作的宣传平台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样,温州人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值得学习推广,在温州人血液中流淌的都是创业因子,温州人愿赚别人看不上眼的小钱,利润哪怕只有一厘,他们一样要赚;温州人并不满足于小打小敲,有的人甚至\"胆大包天\",敢于承包飞机航线等等,温州模式――\"创业经济\"即\"老板经济\"值得解读。因此,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必须多形式,多措并举,除了借鉴长春《创业大讲堂》做法外,还有比如:举办不同规模的创业者论坛、创业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图片展览、创业先进表彰会、创业政策下基层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强化宣传的好形式。总之,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工具和举办专题、专栏、专版等多形式,广泛开展创业及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活动,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要实现从过去的单纯就业\"找饭碗\"到创业\"造饭碗\"的转变,要实现从过去单纯的\"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要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逐步由单纯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家子意识,用自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以创业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在全社会掀起一个全民创业的热潮。

(二)要以培训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为手段,为各类人员成功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条件。全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加强创业技能培训,这是劳动者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手段。首先,必须搭建创业培训平台,注重培训整体规划和具体计划制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师资选拔范围,将具备条件、愿意从事创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吸收到师资队伍中来,改善师资队伍素质结构,并定期开展教研交流、组织观摩教学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以确保创业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必须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对象范围除城镇失业人员外,要向大学生、农村劳动者、复员转业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城乡创业者延伸和拓展;第三,积极开展SYB培训。要按SYB培训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定教材,严格组织教学,并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和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辅资料,采用案例剖析、企业家现身说法以及创业实训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培训,在促进劳动者创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就业观念教育培训贯穿于创业培训的始终,因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劳动者要主动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通过等多形式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

(三)要以创业帮扶和政策完善为抓手,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宽松环境。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必须强化创业帮扶措施,完善创业激励政策。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并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帮扶创业范围。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建议始终坚持\"三结合\"原则:

一是政策创新与帮扶创业相结合。加快实施积极的创业政策,要支持发展个体工商户,因为这是比较适合初始创业者的经营方式;要放宽\"小企业\"准入门槛,对初创小企业,按照行业特点降低注册资本限额,实行注册登记即时办理制,减少注册登记审查环节,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材料要求;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登记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筹资金不足的,给予小额贷款及贴息;对组织起来创办\"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和\"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服务型企业的,要免收管理、登记、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创办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带动就业的,要按政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尽快形成政府推动、社会支持、自主创业和不断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与此同时,要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建立\"八位一体\"的帮扶机制,重点开展\"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提高劳动者创业成功率和稳定创业率。

二是促进初始创业与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相结合。初始创业是创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是更大创业,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资产重组、企业兼并和产业整合,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争创名牌、自主创新,加快形成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互动并进的创业格局。比如:如皋市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企业与全国109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签订人才、技术合作协议429项。并通过企业上市融资、争创名牌等战略实施,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扩大融资方面,与中国银行南通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展开积极合作。2007年完成私募融资3亿美元资本金到账。目前上市工作全面启动,年内完成香港上市。首发募集资金约15亿美金,将投向海洋工程、修船、船用柴油机及配套等项目;在实施品(名)牌战略方面,强化\"熔盛品牌\",先后与挪威DNV、美国ABS、英国LR以及德国GL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方宣传扩大\"熔盛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三是鼓励本地居民创业与吸引外来人员创业相结合。对各类创业主体采取一视同仁的帮扶政策,保证权利平等、创业条件公平、创业成果得到保护,以吸引各类人员来本地创业。比如:随着开放能级的不断升华和大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如皋市在大力鼓励本地居民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同时,积极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吸引外来人员创业。据统计,目前如皋藉在外能人返乡创办的企业有1001家,总投资64.9亿元;2008年上半年,引进市外民资58.74亿元;一些高大新项目竞相涌入,如皋港区4个超亿美元、2个超10亿元的项目,省级如皋经济开发区3个超亿美元、10个超千万美元、8个超亿元的项目相继落户,这必将为如皋市创业带动就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四)要以强化责任和协调服务为基础,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联动保障机制。根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带动就业有三个主体即:创业主体(指全社会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带动就业主体(指劳动者创办新企业包括合作组织、个体经营和项目)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主体(指政府)。对此,创业带动就业三个主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通过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和加强服务,构建一个上下联动、左右配合、政府支持、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方方面面齐抓共管的保障机制。

一要落实政府部门责任。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创业带动就业,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新时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人民银行、有关商业银行、经贸、工青妇、担保机构和宣传等部门单位担任成员,明确各自相关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定期沟通情况,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和矛盾;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和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统筹规划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落实;要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增加创业指导职能,并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社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服务网络,具体承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工作。建议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增设\"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纳入就业服务体系,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所需经费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要建立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将创业带动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作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通报奖惩制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奖励,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二要注重协调服务工作。首先,要积极引进、开发、推介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经常举办创业项目展洽会,完善创业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的机制,为自主创业者推荐符合地方经济特色、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创业项目开发奖励机制,面向全社会开展各类创业项目的公开征集和评比活动,对创业成功和带动就业项目策划者给予适当奖励;其次,要积极打造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紧密结合,有重点地建设服务功能强、发展前景良好的创业实训孵化基地,要依托现有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充分利用闲置厂房、场地、校舍楼宇等设施,经过改造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实训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第三,要积极开展创业专家咨询评审活动。聘请具有企业管理专业背景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专家教授以及熟悉经济发展和创业政策的政府部门人员,组成创业专家咨询评审队伍,通过上门服务、集中服务、电话服务、面谈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和服务。第四,要跟踪了解创业者的企业经营情况,定期组织创业交流和考察等活动,可引导创业者成立创业联谊会,通过社团组织的建立,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经常沟通创业信息,开展结对互助活动,推动创业健康发展。

三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创业带动就业是个系统工程,仅靠劳动保障部门孤军作战是难已做好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需要动员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依靠方方面面力量支持,才能形成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合力。比如: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业务牵头和统筹协调;财政部门要按政策保障资金到位;工商、税务部门要按规定办理证照、税务登记和落实优惠政策;人民银行、有关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等要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经贸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布局,提供创业有关信息;工、青、妇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创业典型的培育;宣传部门及各新闻媒体要做好宣传工作等等。

作者简介:

马达文,男,1963年7月生,藉贯江苏如皋,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高级(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如皋市劳动就业管理处副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分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就业培训工作;\"191\"就业服务承诺制度、\"333\"如皋模式的提出和创立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百名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全国管理理论创新先进个人,中国共产党如皋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南通市劳动学会会员,如皋市就业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推荐第10篇: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

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西距省会石家庄52公里,全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无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是战国初期廉颇戍兵屯田的处所,也是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的基地,是两汉时期北方望族甄氏家族的发祥地,与无极历史有关的成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着鞭”、“多难兴邦”等至今广为传颂。无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密集。近年来,无极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先后打造了七汲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张段固镇皮革化工、郭庄镇食用菌栽培、北苏镇马桥装饰板材等特色经济园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失业保险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无极县就业服务局连续多年获得“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10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504人,城镇新增就业2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全市要求的4.0%以内,连续几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夯实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一

-1-

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求职者谋出路,想办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中介力度,依法对4家职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并严把招工简章审批关,未经就业局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招工信息。二是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务信息员,及时向各信息站传递信息2600余条,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劳务洽谈会,积极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社区服务、治安员、消防员、环卫工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五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以《失业保险条例》、《河北省失业保险管理办法》为依据,不断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逐步将其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工作力度,挖掘扩面潜力,认真核实缴费基数,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搞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将创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

-2-

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高校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完善创业金融支持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全民创业中的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400多万元。二是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实行创业证照、税费减免、场地扶持等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创业项目推广,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创业小项目。加强创业培训,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树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就无极县而言,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是靠政府救济,安置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淡薄。要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首先要解放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在全县选树创业先进典型31个,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三、多措并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主发动机”作用

-3-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扩大就业三大动力中的“主发动机”。实践证明,一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如能成功实现创办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其倍增效应将会更大。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公共服务。2003年在全县各乡镇、城区四个居委会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2007年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功能全覆盖;2009年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创业咨询、创业扶持、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今年上半年还将投入15万元,为11个乡镇和4个城区工作站,配足配齐办公设备和专职人员,实现全部联网,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二是建立免费创业培训机制,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包括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城乡所有劳动者,实现了“全民化”的普惠制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紧紧围绕皮革、化工、装饰板材、制药、装备制造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目前五大行业中创业者高达1600余人,已形成创业规模、产生创业效应的有231家,带动全县8万多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推动重点人群创业。积极开展“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广泛走访调查,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创业需求,重点对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返

-4-

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结对帮扶,实施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六大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城乡劳动者创业意向,对有创业愿望的,发现一个,支持一个,帮扶一个。

四、结合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2010年,我们开展了多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劳务洽谈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协调,为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6万元。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是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二是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可分别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还可享受半年的失业补助金。三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筛选一批前景好、入门易、收效快、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咨询活动,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南。

此外,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首先,建立农民工档案。召开老乡联谊会、恳谈会、通报会等,

-5-

及时与返乡农民工取得联系,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从业地点、行业、工种、特长、回乡原因及今后打算、需求等信念。其次,在政策衔接方面,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和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在技能培训方面,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结合我县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式和岗前培训。通过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促进返乡农民自立创业和自主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无极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贾振杰 苏江明)

2011年4月

-6-

第11篇:扶持全民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扶持全民创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省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市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现有辖区面积1846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道办事处),1016个村(居)委会,81.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3万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发放小额贷款并予以贴息,引导广大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为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扶持基金6.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

1.6万人,吸纳带动就业5.3万人。

一、鼓励全民创业,制定创业贴息贷款政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并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怎样建设新农村?选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农民增收是“第一难题”,2005年,在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创业和资产经营性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农民创业意识谈薄,资金匮乏。对此,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结合本市实际,把解决农民创业“贷款难”作为促进农民创业的突破口。从2006年至今,市财政每年都拿出部分专项资金建立“全 1

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城乡居民创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贴息,贴息贷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完善管理办法,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社会公平、分类指导、便民高效、责任追究”的原则,切实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其成为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

一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的范围和贴息额度。2006年我市由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建立了“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当年,共扶持3359户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随着贷款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贷款范围的扩大,2009年市财政将扶持基金的规模提高到3000万元,贷款额度也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各镇(街道办事处)也配套了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全民自主创业,同时,贴息的范围又扩大到了持《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具有xx常住户口、有意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用于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贷款均可以申请财政贴息。

二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贴息标准。200

6、2007年我市创业贴息贷款的贴息标准为90%。到2009年,随着贴息范围的扩大,贴息标准进一步细化,确定城乡居民创业贷款贴息年限为1年,投资回收期限长的可延长至2年。贷款3000元至10万元的予以贴息,其中第一年贴息50%,第二年贴息40%,贷款不足三个月

或逾期还贷的不予贴息。持证残疾人、在册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首次创业的,其创业贷款予以90%的贴息。

三是严格创业扶持基金的发放管理。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提出创业贷款申请,由相关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发放贷款,再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贴息申请,对符合贴息条件的贴息对象报理事会办公室备案审核。由理事会办公室将贴息名单汇总至相关金融机构,并由市财政局于每月1日将当月贴息资金拨付到相关金融机构。

四是积极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在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中,我们从改善农户创业金融环境入手,确保小额贷款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并将农民的贷款与创建文明信用户(村、镇)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评出“文明信用镇”10个,“农村文明信用村”160个,评出“农村文明信用户”11万多户,占总户数的50%,凡被评为农村文明信用户的农户,由市农村信用社发给贷款信用证,对持证农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制度。文明信用户的贷款利率国家规定浮动部分最高可下调30%,文明信用村的贷款优先安排,文明信用镇当年新增存款的80%在本镇发放使用,并适当提高该镇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例,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创业者贷款到期归还率达到99%以上。

三、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是有效缓解了创业贷款难的问题。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劳动者创业缺资金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激发了城乡劳动者的创业热情,我市海青镇唐村是远近文明的蔬菜大棚专业村,以前由于缺乏资金,大棚项目无法启动,政策出台以后,农民申请贷款建设了高标准无立柱大棚,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要,20多农户得到贷款资金80万元后,立即动工建设,目前47个高标准无立柱大棚已经基本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二是农村经济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通过建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政府由以前单一的补贴农业生产环节向鼓励引导农民创办项目走向市场转变,促使农民由单纯的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度假区王家台后村一村民去年申请创业贷款3万元开办家庭旅馆,可同时接待40人住宿、就餐,年收入可达14万元。宝山镇小窝洛村的几户农民通过创业贷款购买大型农机,成立了农机协会,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

三是农民创业带动了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开展农民创业扶持工作,改变了原来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单一模式,开辟了一条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有的农民创业项目规模扩大后,吸纳了几十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真正形成了一户创业,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局面。我市王台镇充分发挥创业基金作用,依托全国

纺机工业基地优势,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家庭工厂”,目前全镇“家庭工厂”达到860家,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吸纳近2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实施创业贷款贴息的政策,深受广大城乡创业者的欢迎,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创业项目和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贷款银行积极性高涨,广大创业者在积极创业的同时也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推动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12篇:以创业带动就业调研报告

佛山市高明区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专题调研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解决当前就业空间压缩、缓解长期就业压力具有重大意义。有调查显示:1个人创业一般可以带动5个人实现就业。于是,我们对各类潜在创业者和成功创业者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对潜在创业群体调查的基本情况:

1、深入到学校开展调研。抽样在对200名的潜在创业人员中,选取80名当地职业学院和技工学校的各40名临近毕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2、随机抽取40户家庭成员, 20名进城务工人员和20名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

3、对求职人员进行调研。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重点,选取40名求职人员进行调查。

(二)对成功创业者调查的基本情况:

随机选取创业中心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培训的创业小老板进行了调查

二、情况分析:

(一)对潜在创业人群的分析:

1、潜在创业群体的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率低。希望创业、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人数比例偏低。尤其是在校学生,创业意识最弱,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和市场经验,即使考虑过或正在着手准备创业,真正付诸实际的也占很小比例,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

2、资金和项目是创业的最大障碍。参与调查的潜在创业者和成功创业者都将资金和项目列为个人创业的最大问题。

3、赚钱谋生在创业者思想意识中占重要位置。在调查中,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目的主要有:赚钱谋生、通过创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趁年轻时闯一闯,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4、家庭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成为萌发创业的主要根源。大部分人创业意愿是受家庭影响或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其次受朋友影响和受媒体导向影响的也有一部分。

5、批发零售业成为潜在创业人员的首选。在众多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成为未来创业人员的首选,其次是制造业,这两大类创业项目主要受大中专毕业生青睐;食宿餐饮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也有许多人选择;而农民工则大多数选择农林牧副渔业与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6、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选择行业项目上,更多的人选择了以个人兴趣,其次是选择市场需求、专业对口和对本行业熟悉的。

7、独立创业热情高涨。在创业类型上,选择个人自主创业的占了大多数;在企业所有制形式上,选择个体工商户的居多,选择有限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的也有20%左右;在运作模式上,大部分人偏爱自主经营实体,其次是加盟连锁机构和网络创业。

8、创业前教育和创业指导得到普遍认可。大部分人认为创业者开始创业前有必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人们普遍认为掌握创业专业技能与产品营销一样重要;在创业前指导和创业前培训方面,被调查对象觉得重点应该在企业税费征收和国家的政策上,还有14%的人认为创业前培训应该注重公司的规划指导以及公关等方面。

9、多数人希望创业时得到政府的援助。多数人希望政府在鼓励创业时,应该有具体的扶持政策。特别是税费减免和创业贷款上。

从上述情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而且勇于挑战自我,是潜在创业群体的一个最显著特征。一些学生本来有机会选择稳定职业,但是他们更希望用激情锻造一段充满挑战的人生价值。因此,他们在校时就明确地把创业当成了首选目标,毕业后一旦遇到机会就会果断行动。目前,很多人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讲座培训、进行打工实习、参加创业大赛等为自己的创业积累实践经验。一些年轻的农民工,经过在城里打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希望有机会开创自己的新天地。调查中我们同时发现,潜在创业群体中的多数人都认为,光有创业激情肯定不够,随着创业之路愈来愈宽广,创业方式日益多元化,未来的创业群体正日趋成熟和理性。

(二) 对成功创业人群的分析:

1、失业人员成为创业成功者的主流。目前,在我区创业成功的群体中,失业人员占了大多数,其次是企业人员和农民工。

2、学历与能否创业成功并不起决定性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学历创业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3、在创业成功项目及行业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成功创业者之最,成功创业者最少的是房地产业,此外,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较大。

4、在创业模式上,自主创业成为创业成功主体;在企业所有制形式上,个体工商户占创业成功的大多数,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企业。

5、成功创业者在吸纳就业人员中,平均在6个人以上。其中,吸纳1-3个人的创业公司最多,吸纳4-10人的公司较为平常。

6、以赚钱谋生为主要目的,仍是创业成功者的首选。大部分人创业是为了谋生,有的人创业成功是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出发点,另有的人是以锻炼自己为目的取得创业成功的。

7、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前教育和创业前指导是有必要的,如果能得到专业的创业培训机构培训(如创业中心),那将会对他们的创业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税费减免方面和创业贷款方面的政策,并对自己面对的困难能够帮助解决。

通过对这一人群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创业者普遍对创业持乐观态度。虽然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创业机会更少、成功率更低,但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经济成果、蕴含的众多商机,以及近期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政策文件,使创业者普遍对创业充满信心。不过,有部分成功的创业人士认为,创业过程中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在选择创业前就应该做好承受挫折、承受失败、挑战自我的心理准备。

三、我区在促进创业和优化创业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在创业中心孵化的创业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1、根据企业的规模,创业中心提供一定面积的孵化场地,入驻企业在孵化期内(三年)享受租金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

2、经认定,具备上市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由创业中心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上市(含香港、国内创业版)。

3、对入驻企业中注册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因资金紧张难以一次性认缴注册资本的,可首付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的30%,即可办理开工手续;其余款项须在一年内分期付清。

4、根据入孵企业的规模和项目的科技含量,可获得3—5万元不等的孵化基金。

(二)团区委制定《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办法》,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基础的农村青年,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认可有效担保后可发放专项贷款——农村青年小额贷款,此项贷款可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的方式发放。

四、佛山市高明沧江工业园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的运作模式和主要做法:

佛山市高明沧江工业园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始终本着“服务为主,开发为辅,为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的方针,为国内外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业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科技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通过参股、风险投资、资本运作等多种形式服务于企业。到目前,创业中心已发展成为具有6500平方米的综合型高新技术创业基地。

创业基地设有20多个面积不等的孵化单元;3间小型试验室和生产车间;1间配有多媒体演示系统,可作为报告厅、课室及娱乐联谊的多功能厅;1间小型和1间中型的会议洽谈室。并配套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设施。

为入驻企业提供的服务:

(1)提供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工商年检等多项服务。

(2)为企业提高科研开发、办公、会议、洽谈、产品展示等场地租赁服务。

(3)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科技、经济、财务咨询、投资咨询、市场信息咨询、企业管理、专家诊断等科技服务。

(4)为企业组织项目调研、新技术、新产品鉴定和科技成果的申报、登记;申请各类计划项目,申请创新基金及风险投资基金,争取资金支持;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火炬计划,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5)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引人才等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种科技会展,为企业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6)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管理、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有针对性地组织到国内外考察、培训和参加各类有益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研讨活动,及时帮助企业了解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向及先进管理方法与理念。

(7)帮助入驻企业建设网站,注册互联网域名,提供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因特网访问接入等服务。

(8)为进驻企业提供打字、复印、传真、电话、报刊收发、邮政等商务服务。

(9)提供24小时保安值班,负责管理科技创业中心内人员、货物的进出管理,防火、防盗,并处理其它突发事件;有专职人员负责科技创业中心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创业中心的入驻对象:

本专科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各类经济组织及立志创业的各界人士,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新技术项目而创办的科技企业或研究开发机构可入驻科技创业中心。

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浓烈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创业、支持创业、实施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行全程调度督查。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全程监控,对安排失业职工或困难就业群体及零就业家庭情况,每季度对工作进行调度和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全面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目标。

(三)积极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政策。对成功创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创办企业的规模和吸纳就业的情况,指导创业人员按规定为吸纳的就业人员办理就业登记、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事宜,并按吸纳人数落实创业岗位补贴。对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及时为其落实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四)加强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等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融资扶持、创业问题诊断等系列服务,使劳动者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使创办的小企业和项目得到稳定发展,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大提高。

(五)发挥团区委服务农村青年的作用。为给予创业青年充分支持,同时保障金融机构利益,农村青年创业贷款项目在确保农村创业青年素质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加快创业贷款受理速度,适度降低创业贷款门槛。团区委与联社协商:对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实行“绿色通道”:即优先调查、优先评级、优先授信、优先发放贷款,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吸引和激励更多农村青年自主创业。

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创业带就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一是势头不够强劲,创业带动就业的氛围不浓,存在被动应付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创业的高潮。二是创业前期资金紧张,税费压力让创业者举步维艰。三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毕业学生难以就业,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我们所做的工作与我们所承担的任务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在2009年的政策有效期内,必须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我区创业带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对策建议:

1、充分认识到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是形成全民创业局面的突破口和主要措施。我认为,全民创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就是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的创业带就业工程,是三种创业的结合,是全民创业的深化和扩展。

2、进一步强化鼓励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搞好服务。劳动、财政、工商等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本着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精神,针对创业群体的需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经营场地、开发岗位扶持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手续、拓宽范围、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

3、发挥劳动保障局、高明科技企业创业中心等各服务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创业者给予必要的创业指导、信息服务和政策咨询,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要进一步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灵活用好再就业培训基金,对那些迫切需要得到培训,迫切希望创业和就业的人员,给予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

4、进一步发挥团区委服务青年的作用,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推动农村青年创业,促进农村青年就业,逐步完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有效模式,形成支持青年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的长效机制。

佛山市高明区创业带动就业典型案例:

面包店老板严剑梅的创业之路

苹果园面包店在高明基本人人皆知,因为“苹果园”面包连锁店目前在高明已经发展到6家了。企业的发展,凝聚了老板娘严剑梅的大量心血。

2000年,因为所在公司经营不善,严剑梅放弃了会计的工作开始了“下海”。她看好了当时在高明几乎是空白的“面包店”行业,成立了第一家“苹果园饼店”,从此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时至今日的9年经商历程中,严剑梅碰了不少钉子,也吃了不少苦头,但个性坚强的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9年来,她经营的“苹果园”从当年的面包连锁店发展成为今天的苹果园食品有限公司,全国三星级饼店,苹果园也成为了严剑梅的注册品牌。

回忆9年的创业历程,严剑梅说,自己确实走了不少弯路。首先是买设备就交了不少学费。2000年1月买第一套设备,当时是接别人的旧设备,买了之后3个月才知道原来是不用得,之后就再买多一套全新的。买一套全新的,隔了半年,又换了新的一套。

对于经营方面,严剑梅说,教训也是深刻的。第一年月饼上市,由于自己计划不周,中秋节当晚全家人一起在市场卖月饼的一幕永远难忘。她说:“中秋当晚,搞到全家人要出动,帮我在荷城市场卖月饼,卖到晚上12点,搞到个个都连中秋那餐饭都吃不到,当时叫兄弟姐妹,说你们回去吃饭吧,我自己卖就行了,但是个个都不愿去,个个都想帮我,那时真是感动到哭。而且自己辛苦是不要紧的,但是连家人都一起辛苦,那种感觉好难受。”

万事开头难!严剑梅说,踏出经商的第一步,自己根本无经验,但是,在之后的经历中,善于总结的她就慢慢地积累了经验。

经营面包生意,严剑梅说,对于材料的选用很重要,对此,她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出产好的产品,严剑梅始终坚持自己的经商原则。

在创业过程中,人才的成功挖掘是严剑梅最引以为豪的。在这几年当中,严剑梅从各地挖掘到了不少顶尖的人才,这个,对于苹果园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严剑梅明白,要做大苹果园,必须依靠更多的优秀人才。

现在,严剑梅的苹果面包连锁店已经在高明发展到6家,苹果园也有了面积3000平方米的中央生产工厂,2008年3月,苹果园顺利取得全国工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严剑梅的“苹果园”已经从4个员工的小饼店发展到超过百名员工的规模化食品公司,她用自己的汗水结出了回报的“金苹果”

展望未来,严剑梅说,她的目标是:不断发展壮大苹果园,在打响苹果园品牌的同时,还构想开办一间面包行业的培训学校。

第13篇:某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XX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将学生思想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就业创业工作汇报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XX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按照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科对照检查细则,进行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机构情况:

XXX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于XX年,是一所集职业(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为一体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于XX年被市劳动局认定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机构。培训中心位于XXX城南人民路,固定资产1200万元,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综合服务大厅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办公室26间,总面积为800平方米;理论教室10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实训教室1间,实训教室固定资产总投资1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XX培训中心教学设备先进,专业设备齐全,有各种教学设备220余套(件),果树修剪专业实习场地10余亩。XX年,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撰写了商品营业员、计算机应用、初级电工、电焊工、建筑行业、酒店服务与管理、社区保洁等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顺利通过了榆林市就业培训中心的答辩。

二、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科把加强就业工作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加快建立

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就业创业培训政策要求,制定了培训业务工作流程,落实学员的实名制情况,及时公示学员基本情况,学员签到不允许相互代签,根据培训专业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培训课时,根据培训课时确定补贴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了培训工作,并且把培训学员相关的资料进行归档,建立了台账。

二、培训工作措施落实情况

1、健全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

年初联合人社局印发了《关于下达XX培训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农村劳动力转移指标的通知》,把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继续将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确保就业工作有序扎实推进。

2、抢抓机遇,加强就业培训力度。一是利用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和创业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二是坚持培训一批就业一批的原则,健全完善新一轮就业创业体系,及时做好就业信息的调查、摸底、介绍工作,实时把握动态信息,在企业与群众之间牵线搭桥;三是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依

托师资力量与资源条件较好的培训学校,加强就业培训指导,提升就业培训水平和质量。

3、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近年来,我科着力在提高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将创业培训逐步向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基层延伸,培训对象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先后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特色创业培训班,在优化创业服务上求实效。建立了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

4、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

全面启动了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的“特别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全年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及乡镇,就业培训中心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发证和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实行“三个对接”:即任务分配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培训与技能鉴定对接;培训与就业对接,提高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质量。狠抓转移就业工作,培育特色转移就业品牌,加强与昆山、北京等地区的劳务合作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基础薄弱。目前,我县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滞后,行政村没有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有

配备专职人员,缺乏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满足农村劳动者对就业培训的需求。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全县尚有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由于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意识相对滞后、社会影响较大,家庭困难毕业生未就业带来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3、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面临新的困难。尽管绝大数返城农民工已找到工作,但收入水平下降,工作状况不稳定的情况比较普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和规定,筹集和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好政策和资金在促进就业中的杠杆和导向作用。

2、着力理顺有关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做好促进就业的各项工作。

3、加快我县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尽快将就业服务工作覆盖延伸到基层一线,便于我县就业工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XX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近年来,由于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加上社会经验欠缺,导致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何防范这类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如何对青年大学生就业进行全方位的正确引导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更受到了与之有着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热切关注。由于基本法律知识的缺失而遭到用人单位恶意克扣薪酬、降低待遇条件或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遭到可能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责难,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为深重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便是针对如此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应运而生,其独到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应当能够赢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欢迎,而其基于深厚法律专业性和务实性也应当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法律层面上真正为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强劲助力。

从就业工作实践来看,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屡遭侵犯主要原因在于防范意识不够。因此,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应当提前介入、重在预防,涵盖学生就业求职全过程。在指导过程中要本着“管用”的出发点,注重实效,力争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甚至包括就业派遣后一段时间内的有关法律问题。对于刚刚就业的大学生,只了解法律上的实体权利是不够的,因为劳动争议的解决是由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进行的。许多人由于不能掌握程序的规则,使原本在实体上应当保护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所以发生劳动争议时寻求法律保护的途径、争议解决程序规则也应成为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重要内容。

从大学生就业求职实际来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见面“双选”、签订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就业报到等就业环节,对毕业生合法权益保护来说比较重要,也往往在这些环节中涉及有关法律问题。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应当涉及学生就业全过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择业阶段,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还未形成合同关系、劳动关系的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求职阶段。这个阶段的侵权主要表现在对毕业生平等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的侵犯。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就业歧视问题、就业信息虚假问题及以录取为名乱收费等问题。

签约阶段,即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阶段。这一环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就业协议签订的主体资格问题、就业协议的效力问题、就业协议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补充条款约定违反规定、协议书签订程序不规范、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对接不一致等问题。

就业报到阶段,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应马上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使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这一阶段就业权益的侵犯主要表现为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延迟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不一致、劳动合同不符合规范,具体表现为薪酬问题、保险问题、试用期问题等。

试用期内纠纷,主要表现为试用期过长、试用期辞职与辞退、以试用期合同代替劳动合同、违约金过高及不合理的所谓直接经济损失等问题。时效问题,解决劳动争议的时效是自权利被侵害或应当知道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在仲裁程序中被认定超过申诉时效,在随后的诉讼程序中也会以超过时效为由驳回诉讼请求。一旦发生纠纷,要及时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三方协议的签订程序通常是这样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就该学生毕业后去该单位工作的有关事项达成一致之后,首先是大学生领取就业协议书并如实填写基本情况和应聘意见并签名;然后由用人单位签订意见;最后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主管部门签订意见。

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预约”,而入职用人单位后签订的劳动合同才是受劳动法律调整的“本约”。因此“三方协议”原则上适用我国民法和合同法,但也不能违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就业政策。 在三方协议的内容里既包括了学校对学生的就业过程进行行政管理的内容,例如移转学生档案、发放派遣证等内容,也包括用人单位和学生平等自愿协商的内容,其中关于违约金的内容就是这种双方平等协商后约定的内容。违反这些内容的行为就是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目前,各地大学生就业协议中大都规定有违约金条款,无论协议中哪一方出现违约的情况都应按照协议中的约定承担支付违约金的责任。因此,实践中一些大学生或者用人单位违反了三方协议,应按照三方协议中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交纳违约金。

大学生求职就业不仅仅是找一份工作这样简单,它所折射出的现象关系到社会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的问题,只有在法制健全和完善的前提下,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才会越来越规范。

XX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的过程中,各学院、各位教师纷纷想法设法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积累了众多的宝贵经验,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与先进单位。先进单位、优秀个人代表王生全、吕勤勇、程鹏、郑选荣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加强人才培养,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一、学院班子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共谋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工作“三到位”和“四化”要求,形成了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全员化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和系主任经常到招聘会场,现场指导和推荐学生就业。学院实行毕业生就业导师制,每一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利用自身人际资源优势,负责为所带学生推荐工作。教师中每年最多一人推荐20名学生就业,至少一人推荐1-2名学生就业。副书记和辅导员认真落实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形成对毕业生总体指导。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及时掌握学院就业情况,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转发就业信息,规范学生签约流程,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做到“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学院教工齐上阵,充分发挥老牌学院校友资源优势,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就业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办学传统、学科特色融入人才培养与就业中。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多途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邀请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开设地环讲堂和地环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家、校友为学生做专业素质指导、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规划教育。选拔2名学生参加赴香港科技大学短期访学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搭建竞赛实践平台促进就业。成功举办校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和环保知识竞赛。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培训学生参加模拟招聘大赛,组织学生到就业基地实习实训。各类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职业胜任能力。

三、加大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与能力。探索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实践环节、创业竞赛、创业辅导等环节,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第

一、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定位,通过地环讲堂、地环论坛、创新创业报告会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赢西科”就业创业月系列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选派毕业生参加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培训,前往西安高新区参观“创途在XI\'AN”,积极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理念。XX届1名学生毕业前取得营业执照,回乡从事畜牧养殖,成为我院首位正式创业的本科生。

四、拓展就业市场空间,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年来煤炭行业去产能对我院学生就业极为不利,学院适时调整就业促进方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的长效机制。院领导亲自带队加强校企联合力度,先后与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就业实习基地。邀请甘肃煤田地质局、中国水利水电十五局、陕西中测环保公司等50余家单位来校招聘。立足陕西并先后到新疆、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对4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走访,我院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传承学院优良学风,考研特色促进就业

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教学科研和学生教育管理到位,优良的学风为考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XX、XX年学院被评为学校考研工作先进单位。考研做到五个到位:

1、宣传动员到位。通过职业指导,使每一位备考的学生动机理性,有利于提高考研计划执行力和考研目标的实现率。

2、交流辅导到位。每年为学生举办考研就业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做职业规划讲座,邀请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参加经验交流会。

3、心理疏导到位。学院全程关注考研群体,及时为考研学生做好个体援助和团体辅导。

4、教师指导到位。教师主动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上线学生联络复试、调剂,提高上线学生的录取率。

5、精准帮扶到位。学院选派教师、推荐免试通过的学生组建考前辅导小组答疑解惑。

第14篇:合山市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合山市就业创业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合山是全国第二批国家审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总人口为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万人,农村人口7万元,全市劳动力总数

8.5万人,其中城镇4万人,农村4.5万人,至2010年止,累计在外务工人员约2万人之多,约占劳动力总数25%,于本市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约1万人,约占劳动力总数13%。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来宾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合山人民战胜了金融危机、资源枯竭以及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使就业创业工作得到了持续、平稳向前的发展,2008年以来,在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

(一)新增转移就业方面:2008年转移就业4912人,完成全年任务124.04%;2009年转移就业3394人,完成全年任务113.13%;2010年转移就业3479人,完成全年任务115.97%;2011年1-4月转移就业2681人,完成全年任务41.26%。

(二)城镇新增就业情况方面: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1909人,完成任务102.09%;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1935人,完成任务101.84%;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2402人,完成任务104.43%;2011年1-4月城镇新增就业961人,完成全年任务48.05%。

(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2008年再就业人数333人,完成任务104.10%;2009年再就业人数412人,完成任务 1

105.25%;2010年再就业人数468人,完成任务111.43%;2011年1-4月再就业人数298人,完成全年任务59.6%。

(四)就业援助方面: 2008年新增就业援助人数为144人,完成任务102.90%;2009年新增援助就业人数189人,完成任务135%;2010年新增援助就业人数211人,完成任务234%;2011年1-4月新增援助就业人数74人,完成任务74%;至2011年4月底,累计援助实现就业人数为463人,累计援助实现就业在岗人数340人(其中原合山矿务局79人)。2008年至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能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4.2%以内。

(五)职业技能培训方面:2008年培训3796人,完成任务126.53%;2009年培训3707人,完成任务123.60%;2010年培训3919人,完成任务130.60%;2011年1-4月培训67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3.8%。

(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方面:2008年再就业培训人数490人,完成任务245%;2009年再就业培训人数408年,完成任务102%;2010年再就业培训人数416人,完成任务104%。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结合合山实际,组织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库区移民及返乡农民工等就业创业的专项职业培训。

合山是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受客观因素及自然地理位置的限制,在就业创业方面,我们虽然开展了许多工作,但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特别是合山全市人民的要求相差很远,合山的就业创业工作还十分严峻,还要经受特别的考验,但是我们坚信,有自治区人社厅就业促进处作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好合山就业创业方面的难题。

二、目前合山市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面临挑战

1.由于历史问题和资源枯竭影响,我市企业相继完成了改制,传统的产业大多被淘汰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现象突出,就业创业压力很大。至2011年4月底止,改制破产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在合山市人力资源市场办理档案托管的人数已达4252人次之多(其中原合山矿务局2534人),这些人员,通过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援助,至2011年4月底止累计已实现再就业人数共1355人,其中被当地企业吸纳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实现再就业889人,成功实现异地就业466人;达退休年龄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的人员394人;转出档案的人员449人。现在实有失业人数2054人,其中原合山矿务局下岗失业人员1298人,占失业人员总人数63.9%。

2.下岗失业人员年龄结构偏高,就业困难人员增多,就业困难对象由城镇向乡村漫延,由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向城镇大中专毕业生扩散,就业援助工作任重道远。目前在档案托管人员中,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的“4050”人员为1479人,其中男性936人,女性543人,至2011年4月底止,已实现就业206人,已退休281人,转出档案26人,尚有966人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扶(其中,原合山矿务局865人),占失业人员总数47%。

3.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多,据统计仅合山矿区事务管理处2011年

一、二季度的报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户就有894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总人数为1418人,其中在劳动年龄范围的人员共888人,占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总人数

62.62%,温饱问题,责任重大。

(二)应对措施

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区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09]3号)精神,全面落实和兑现就业扶持政策,使劳动者充分就业创业。

2.继续以劳务输出为日常就业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与劳务输入地的劳务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与劳务输入地的劳务对接,就业扶持政策对接,社会保障关系对接,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合山收入,提高合山人民的生活水平。

3.开展乡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工作,为农村劳动者和来我市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全方位的、高效益的服务工作。

4.进一步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和就业援助力度,使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实现就业或创业。

三、2011年就业创业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预算情况

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0人(其中2010年未结转未到期人数260人,2011年计划新增250人),其他新增就业人数990人,预计需要安排就业资金780万元,其中,岗位补贴约500万元,社保补贴约280万元。

2.实现转移就业新增人数6500人;预计需要安排就业资金20万元(用于开展劳务对接及跟踪服务工作)。

3.计划开展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人数2000人,按平均650元/人的培训补贴标准计算,需安排培训补贴130万元。

4.计划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人数1000人,按平均每人250元

的鉴定补贴标准计算,需安排职业技能鉴定补贴25万元。

5.计划安排职业介绍补贴33万元(预计成功介绍就业人数3000人,每人按110元的职介补贴标准计算)。

以上五项合计,全年需要安排资金约988万元(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社保补贴)。

四、2008年以来资金收支情况

1.2008年,上年结余397万元,本年筹集189万元,本年支出440万元;本年结余146万元。

2.2009年,上年结余146万元,本年筹集503万元,本年支出248万元,本年结余401万元。

3.2010年,上年结余401万元,本年筹集207万元,本年支出367万元,本年结余241万元。

4.2011年,上年结余241万元,本年筹集1-4月筹集702万元(其中上年指标217万元),本年1-4月支出108万元,尚未支付资金97万元(其中社保补贴66万元,培训、鉴定、职介补贴31万元),本年4月底止资金结余738万元。

合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15篇:菏泽市牡丹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就业创业

菏泽市牡丹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就业创业

2011-11-15 12:38:17来源:菏泽市牡丹区劳动就业办公室点击次数:30

....................................近年来,菏泽市牡丹区坚持创新文化产业、搞活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立足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动漫、旅游等文化产业以拉动就业创业。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漫画为表现形式的生产和经营产业,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息息相关。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带动动漫、影视制作、工艺美术设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同时,动漫产业链很长,其真正的市场盈利点在于其衍生产品,如玩具、服装、电子游戏、图书等。动漫产业的发展对这些周边产业有极强的带动和孵化作用,尤其动漫衍生产品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通过其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可以带动大批的失业、无业者实现就业创业。26岁的王英杰是牡丹区沙土镇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动漫之都”杭州从事动漫工作,去年3月,已是公司高管的王英杰突然“急流勇退”,和自己的大学同学在菏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了“菏泽宇生动漫公司”,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我们将主打原创动漫,打造集剧情创意、设计制作、研发生产、外包培训为一体的动漫作品”王英杰如是说。依据菏泽传统文化,他们将制作《孙膑与三十六计》、《牡丹仙子》等系列动画片,期待本土动漫一鸣惊人,同时给社会带来清新的动漫新风。

菏泽市牡丹区紧跟旅游产业建设步伐,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拓宽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响劳务品牌等方式,积极扶持农家院、民族风情园、旅游餐饮、土特产加工等旅游产业建设,突出“先圣帝尧之都,国花牡丹之乡”的旅游主题,大力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农家乐,壮大旅游经济,促进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牡丹区重点发展了以曹州牡丹园为龙头的牡丹文化游,以中华始祖帝尧陵为基地的寻根祭祖游,以黄河生态建设为依托的休闲观光游,以穆李村为代表的乡村风情游。目前,已有14个文化旅游项目建成开放,20多个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发展培育国家3A级景区1处,2A级景区2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带动餐饮、酒店、交通、购物、娱乐等行业一大批人员实现就业。

第16篇:以创新促进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材料)

以创新促进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泰宁县创城工作绩效考评报告

泰宁地处闽西北武夷山脉南麓,居闽赣两省三市交界处,县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自2009年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从领导上重视创业,从舆论上引导创业,从政策上鼓励创业,从服务上支持创业,坚持以 “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旅游兴县,创业富民”创城主题,不断完善“建立一套体系、夯实两方基础、健全三个保障”的“123”工作模式,通过“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方式,认真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及孵化工作,全力做好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和开业指导服务,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至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丰岩、大洋坪和朱口三个创业产业园区,逐步完善了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和金湖旅专创业两个创业培训基地,深度开发了下坊旅游服务、尚书第旅游商贸两个创业孵化园区,全面建立了“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联动机制,基本形成了具有泰宁特色的“旅游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呈现出“政府创新、百姓创业”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之路。

一、创新组织领导机制,全力推动创业

全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能组建了专门的创业工作协调服务班子,充分发挥人事、劳动保障、工会、妇联、工商联等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服务管理职能;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作用,动员各方力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劳动保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起了辐射社会各个阶层的创业组织网络,统

一、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全民自主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创新政策扶持机制,优化创业环境

我县将创业促就业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将全民创业指标列入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中,进行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县全民创业工作会议、创建创业型城县动员大会和全县就业暨农民工工作三次大型会议,制定下发了《泰宁县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意见》(泰政文„2008‟78号)、《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泰政文„2009‟78号)、《关于完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泰劳社„2009‟57号)等相关文件,完成了《泰宁县扶持创业促进就业文件选编》,县总工会、团县委、工商局、妇联、残联等部门都制定下发了具体扶持创业的政策性文件。周密细致、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为全民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为优化创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三、建立创业帮扶机制,搞好创业服务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设立了创业专项基金,资金的投入不仅表明了党委和政府对创业促就业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决心,而且也确实为工作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不断优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办法,为全民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小额担保贷款、小额贴息贷款是解决创业资金的最有效的途径,我县积极创建信用园区,对信用园区推荐的人员取消反担保,千方百计降低贷款门槛。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8万元,扩大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同时加大为吸纳下岗职工占到30%以上比例的企业贷款的力度,将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制定资格审查、反担保审核和银行审贷三个环节不超过一月时间的工作要求,缩短了贷款时限。按金融部门的工作要求,不断增加担保基金,努力配合金融部门的工作。

三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建立满足城乡各类创业人员的培训体系,扩大创业培训范围,为所有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不断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技能和水平。

四是建立创业项目库,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成立创业项目专家评估团,对评估收入项目库并被创业人员利用了的项目,按项目效益的大小进行表彰奖励。

五是在创业培训中请工商、税务部门的人员讲解税费减免政策,县创业办公室人员全程跟踪,全面协调落实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减轻创业成本,增强创业的成功率。

六是设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聘请创业指导师进行开业指导和创业跟踪服务,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由政府贴补场地购买或租赁资金,为创业人员提供全程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创业意识

全县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创业的激情,提高了创业致富的意识,了解和掌握了创业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各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创业标兵,弘扬创业精神,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更多的有志创业人员投身到创业大潮中来。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效宣传机制,为全县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营造了一个“政府创新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良好氛围。

五、创新考核督办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目标管理和创业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加强督办检查,将创业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的升迁任用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经考核统计,截至6月底,全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比例为 ∶ 。为企业发放 笔,金额 万元,带动 人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的比例为 ∶ 。半年已培训创业人员206人,目前报名未培训的接近400人,协调落实减免税费 万元,落实社保补贴 万元,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是最积极的就业。我县将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不断学习借鉴兄弟城县的创建经验,制定完善创业措施和办法,推动全民创业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争取在今年全面完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7篇:以创业带动就业_促进全民创业1

圣源地毯集团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申报材料 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阿克明斯特地毯和传统手工藏毯的大型企业,公司位于美丽的雪域高原青海省西宁市城南开发区,占地300亩,注册资本522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地毯、地毯原辅材料的生产及销售,经营国家指定公司经营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开展进出口代理业务。公司主导产品是阿克明斯特机织系列和手工藏毯,年生产能力分别为300万平方米和5万平方米,主销日本、欧盟、北美地区,国内将以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为主要市场进入。公司宗旨是:以“优质、高效、务实、进取”为企业精神,以“诚”为商业信誉,以“切实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服务目标。

近年来,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就业带动创业为突破口,使企业更具规模化、标准化、让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为着力点,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失业保险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改制,退出国有序列后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年销售额4.5亿元。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集团取得了长足发展。集团公司领导深深懂得,员工的福利和劳动保障如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相应得到改善,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

集团每年都要向社会招收一批下岗职工及各类人才到企业工作,并在省、市劳动部门等举办的劳务洽谈会,人才交流会上推

出竞聘岗位和用工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数百名报名者踊跃前来应聘,现已有大批各类人员进入圣源地毯集团工作。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推行了与市场接轨的人才聘用机制,为各类人才搭起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推行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机制,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尤其对那些外聘过来的企业急需的人才给予宽松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集团发展的过程中,先后解决和安置了企业和社会各类人员300多人就业,在集团现有员工队伍中,既有城市下岗职工,也有农村剩余劳动力,集团给这些员工提供机会,同时也得到这些员工的真情回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华运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应保尽保,努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越来越被员工所关注。为此,公司在认真学习有关社保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理清思路,明确职责,及时调度,做到三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同时还想方设法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员工家中有困难,集团领导带头捐款,专门用于员工本人和家属的困难救助,公司与所有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集团每年拿出近200万元为员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

忧,公司不仅偿还了改制前多年欠缴的养老金及失业金,现在又给员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按月足额向社保,医保部门交纳各类保险费用,员工可以凭证查询有关情况,没有任何拖欠,得到劳动保障部门的肯定。

随着企业改制的完成,企业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成功转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中,人才需求和激励机制应运而生,根据公司董事会提议,公司进行反复讨论测算,推行了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讨论通过的《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基础的工资分配办法》,员工本人依据自己的能力、作用、专业水平应聘适应自己的岗位,原则上在人事部门制定的最高额和最低额之间确定双方都可接受的数额作为员工的月薪来提出自己的报酬,由员工和企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通过双向选择的办法定工资。截止目前,企业员工普遍增加了工资,每个员工都感到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需求的人才引进了,员工凝聚力增强了。

三、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为适应新时期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要求,集团十分重视对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引导他们认真学习理论政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多次派人参加省、市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同时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根本,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

精神,不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在员工中开展“应知应会”、“练兵比武”、“小改小革”、“岗位成才”活动,树立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的榜样,同时还专门成立员工培训学校,对相关人员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劳动保障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岗位技,能培训。

针对企业的特点,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劳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生产和经济建设提在同等重要位置,同计划、同安排、同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及时整改,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如电工、电焊工等还专门送出去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安全合格班组率达到90%以上,近年来没有发现任何重大工伤事故。

集团通过一系列企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举措,有效地保障了企业与员工的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员工凝聚力增强了,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了,职工的收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圣源地毯集团

2012年5月16日

第18篇: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

二、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实施创业带动就业

(一)提供政策支持。(机制、资金)

1、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工作,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成立了宁国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科局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人社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并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此项工作。

2、落实创业政策。一是人社部门与地税、工商等部门协调,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文件;二是地税部门加大税收扶持,优化创业环境,编制了《宁国市支持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工商部门从减免规费,减轻创业负担,降低创业门槛,放宽登记限制,开通绿色办证通道等方面细化操作规程。四是人社部门编制了《宁国市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创业政策汇编》,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创业。五是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了宁国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3、推进小额担保贷款。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全民创业的作用。一是将小额担保贷款的范围由城镇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城镇就业转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城镇复员转业军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带头人、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妇女。二是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为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和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截止2011年12月,全市共为1076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创业人员、18户小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354万元,带动9850多人实现就业。

4、优先安排创业场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我市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尽可能地让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降低成本。同时,我们要求国土、规划、城管等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劳动者创业所需的生产经营场地,搞好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优先保障创业场地。

(二)搭建创业载体。(园区、活动)

1健全创业服务机构。一是成立了“宁国市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对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政策咨询、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企业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建立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和创业项目库,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大力扶持初始创业。三是组建了“宁国市创业专家服务队”,为创业学员与各位专家搭建一个创业交流的平台。四是设立了“创业服务网站”,加大对创业政策、服务项目及创业典型的宣传。

2、开展创业宣传活动。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创业精神大大发扬。我们通过《今日宁国》每月推出一个创业故事专版,在电视台开设“创业路上,与你同行”专题,对全民创业政策、创业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专题报道。人社局开展了“创业之星”有奖征文活动,充分宣传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下岗失业人员段琪国,参加创业培训后,创办了宁国现代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带动了几十个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010年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返乡创业典型周小姣,回乡后创办了宁国市新达电子厂,带动200多名女工就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大学生创业典型余雅丽,2006年毕业后,经过创业培训,到农村创建芦笋种植基地,并带动当地农民共同种植,成立了利隆芦笋专业合作社,她也被评为“宁国市十佳青年创业之星”。通过对大学生余雅丽、农民工周小娇及下岗职工段琪国等创业典型事例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创业者的信心。

3、加快创业园区建设。我市港口创业园作为全省第一批农民工创业园于2009年5月建成,现有2家企业已进园生产。河沥创业园于今年6月建成,已有5家企业入驻。同时,我市还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创业园区,金辉创业园已建成并成功运作,建有标准厂房48000平方米,引进中小企业23家。由浙商投资兴建的佳佳创业园,占地106亩,于2009年建成,现入园企业18家。此外,我市还建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单元面积达7000平方米。目前,在各类创业园内实现成功创业的“创业小老板”有48人,带动就业2800人。

(三)开展创业培训。

1、力保培训质量。一是精心组织学员。每年年初我们就依托乡镇社区精心组织培训人员,要求来参加培训的学员一是要有文化,二是要有经济头脑,三是要有创业想法的这些人。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大学生村官。二是精心组织教学。培训教学是做好创业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聘请有高级创业培训指导师在开班时主讲,又聘请有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作兼职教师客串,还邀请有成功创业人士现身说法,传经送宝。把创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使学员在短短的十天里掌握SYB创办企业的精髓,使他们对创办自己的企业产生激情和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对自己开办企业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创新培训方式。我市创业培训工作,在严格按照省,市的创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在提高培训效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是不论我们在乡村,还是在社区开课,在培训结束前,我们都会带学员去我市一些优秀的企业进行现场考察学习,吸取优秀企业家们的先进理念与经验,开拓学员们的思路与视野。二是人社部门开通了创业服务网站,增设了创业论坛,就是为我们的创业学员与各位专家搭建一个创业交流的平台,使学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相关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及时的与专家沟通。

近年来,我市创业培训从国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逐渐扩展到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两劳回归人员、残疾人、退伍军人等各类人群,凡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者均可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覆盖我市每个乡镇。从2004年开始,累计培训1500余人,成功创业近千人,带动就业50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带头人。

第19篇:大悟县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总体工作方案

2012—2015年大悟县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总体方案(草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悟发[2009]8号)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全县城乡居民的创业意识,激发全体民众的创业热情,强化创业服务,开展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有效地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着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加强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加快形成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政策为推动、创业服务为抓手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新机制,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实现创业主体多元化、创业形式灵活化、创业服务系统化,使各类创业主体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形成全民创业和充分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要求

自2012年起,用3年时间,在全县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以“培养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的全民创业活动为载体,至少对5000人开展创业能力培训,扶持500人成功创业,培育50名创业带头人,带动10000人就业;建立创业项目库,发布200个以上

- 1策上引导,法律上保护,工作上推动?加快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壮大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将调研所得结果,以调研组的名义形成文字材料,提供给县委、县政府作决策参考,用以指导我县全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开展。

1、组织起草调研提纲

围绕全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情况起草调研提纲。

2、设臵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

将全县有创业愿望和正在创业(含创业成功)的人员作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开展全面的问卷调查。

⑴网上问卷。在大悟政府门户网(http://www.daodoc.com/)、大悟就业信息网(http://ldj.hbdawu.gov.cn/)及大悟论坛上开展网上问卷调查。

⑵街头问卷。在县城区、各乡镇街道闹市区开展随机问卷调查。 ⑶目标问卷。组织各乡镇及有关部门通过其工作网络,在各乡镇、社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有目标的问卷调查。

3、走访、召开座谈会

深入乡镇、社区,召开有创业愿望、正在创业及已经创业成功的人士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重点人士进行走访。

4、撰写调研报告

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座谈会、走访调查所得材料,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三)加强创业培训,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1、扩大培训范围。建立健全满足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的创业培训体系,逐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各类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

- 3化功能的中小企业创业扶持基地,以政府名义认定扶持一批“创业示范园、创业示范街、创业示范企业、创业示范村”等多类型的创业基地。

(四)强化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

1、建立“六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围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六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帮助自主创业人员用足用好优惠政策,规避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状况,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创业率。

2、推介创业项目。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和 “创业者信息档案库”,实行微机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定期发布给创业者,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精心筛选一批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影响面大的短平快致富项目,及时提供给创业者,帮助创业者掌握创业技巧,指导创业者制定创业规划与方案,帮助其成功创业。

3、提供创业咨询服务。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注重对创业失败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重树信心,再创新业。成立创业服务指导专兼职队伍。选聘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共同组成我县的创业专家指导团。

4、完善就业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对符合条件参加职业

- 5小企业担保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建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为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年度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四是提高服务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在服务全民创业上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做好文章,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开辟“绿色通道”,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办事手续,提供一切便利和优惠。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创业是富民之路、强县之策。要从讲政治、抓大事、谋全局的高度,把全民创业摆在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臵,将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为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县成立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实施工作,重点搞好宣传调研、培训服务、经验总结、典型推广等。工作人员从县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劳动就业管理局抽调组成。各乡镇要搞好对口衔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自

- 78 -

第20篇:扶持创业保稳定 带动就业促发展

扶持创业保稳定 带动就业促发展

----宜阳县小额担保贷款“三加一减”工作模式成效明显

宜阳是个老工业基地县,破产、半破产企业较多,下岗失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再就业工作始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宜阳县认真落实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有效地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已累计发放贷款 2609 万元;同时,创造了2789个就业岗位。特别是 2009以来,我县小额贷款工作采取“三加一减”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长足高效进展。1-7月份已发放担保贷款1238万元,扶持自主创业402人,带动就业达1200人,占去年全年787万元的158%。发放贷款数量居全市第一位。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那么促就业、保稳定,资金链条决不能断,融资渠道更需不断拓宽。小额贷款虽然投入有限,但效果十分明显,因为扶持一人创业就可带来一家平安。当前,投资500万元建一个企业效益不会立竿见影,假如投入500万元担保基金那么可放贷2500万元,下岗失业人员省去的银行贷款利息会成为自身的利润,确实会帮助那些创业的农民工等渡过难关。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千方百计筹措担保基金,截至目前,已投入担保基金454万元,确保了小额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随着贷款人员范围的拓宽,“人多钱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担保基金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采取:一是低额度,广覆盖,这样能使这项政策惠及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二是提前告知(在媒体向公众告知贷款报名的具体时间),集中报名(持有效手续按照先后顺序登记报名),确保小额贷款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

二、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促进创业项目稳步发展。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小企业开发的系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18期创业创业培训,学员达540名。通过系统的创业培训学习,使创业人员更加科学合理的核算经营成本,减少了库存积压,从而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增加了利润。根据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学习后收效明显。经我们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率明显提高,部分已开始了二次创业。如:寻村镇下岗职工张安超利用自身优势搞机械加工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安排了本村15名青年就业,今年又新上了肉鸽养殖项目,前景非常不错。石村乡退伍军人伊成新在我们的资金扶持下批发部生意做的十分红火,今年又到洛阳发展做起油漆生意,开始了二次创业。农民工阎志红,在武汉打工从事航模制作,去年返乡后在小额贷款的扶持下投资100多万元开办了豫西地区首家航模制造企业。

三、加强宣传引导,促进担保贷款良性循环。小额担保贷款最主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如何规避贷款风险,因为,县财政每年拿出有限的担保资金来进行贷款担保,如果不良贷款达到20%,这项业务就必须叫停,所以要想使我县的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创业资金扶持,作为担保机构必须保障担保的贷款还款率在94%以上。贷款风险如何控制到最低,一是严格控隐性重复贷款。隐性重复贷款不容易被发现,主要是借用几个人的合法手续,借款后由某个人集中使用。这个问题应该说很难处理。一般是在办理手续时我们会察觉,特点是借款人不积极,而中间人忙前忙后。隐性重复贷款只有出现逾期才会彻底暴露。对此,我们主要是对借款人进行风险意识宣传,并让借款人了解出现贷款逾期后会对自己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杜绝合法手续转借。二是加强贷后跟踪服务工作。对新上项目我们会定期对贷款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借款人的创业进度和发展情况,对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会千方百计予以解决。经营2年以上的老项目基本稳定,风险较小,我们主要采取半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即加深了了解又进行了沟通。三是不断加强信用意识宣传教育,为每个借款人建立信用档案,按照是否及时付息,贷款期间更换联系方式是否能及时和我们联系,还款是否按期等来评定个人信用,按照银行的模式进行星级商户评定,对3星以上商户可以降低担保门槛。对于五星商户可以取消反担保。这样既解决部分农民工找担保人难的根本问题,又能够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确保业务良性循环。

四、简化办事程序,高效服务群众。多年来,我们始终抱着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制作版面宣传小额贷款的申报程序,使贷款更进一步公开和透明,并对申请人员发放明白卡,减少贷款人员的往返次数。二是最大限度地简化各类申报表格,减轻申贷人员的经济负担;三是耐心解释热情服务。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等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热情、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服务至关重要。近年来,为了方便群众我们曾3次更换经办银行,使贷款手续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简化,每个申请贷款人员的名字我们工作人员基本能够做到耳熟能详。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汇报
《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