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54:3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创造宜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宜居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

海星镇兴旺村

孙景振

为着力改变我村的村容村貌,营建宜居环境,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镇党委、政府的整体部署,结合我村实际,2014年,围绕创建省级卫生村屯目标,紧紧抓住提升街道整体功能,整治村容村貌两条主线,强力开展街容秩序专项治理,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对脏乱差现象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基本实现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交通有序。为全村百姓创造优美、宽松、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体做了以下几点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成立由我负总责,各个屯长具体负责的村屯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有关环境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形成长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村屯卫生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定期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村干部敢于面对矛盾,敢于碰硬。集中时间、集中人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了整治任务的如期完成。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全员发动,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全村百姓关注和参与村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形成人人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结合我村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整治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限要求,切实抓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街道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短时间内完成主街路建设任务;卫生要有专人管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洁队对主要街路要做到全天保洁。2.做好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运输工作。主要街路和街道实行专人清扫保洁,维护环境,组织群众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道路旁,村口和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不留死角。同时,教育广大群众不要乱倒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主要街道要达到“六无一有”的标准(即:无暴露垃圾,无残墙坡房,无粪坑厕所,无废品杂物,无牲畜拴养,无柴草堆放;有绿化美化景观),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安全文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美好家园。

动员和组织村民开展环境治理活动,清理占道堆放的建筑材料、粪堆、土堆、柴堆及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清除道路两侧垃圾;组织农户对村屯的街路巷道进行维修养护,做到路平、沟直,对农户住宅周边卫生进行清理,彻底整治私搭乱建、乱泼乱倒、畜禽散养等现象;村屯主街卫生清洁,无白色污染,无鼠害;做到院墙规范,绿化美化。此次综合整治活动共投入资金10余万元,动用人工300余人次,出动车辆80余台次,清运垃圾200余吨,新建垃圾点8个,清理边沟12000多米,清理粪堆、柴草垛、砖垛80余处,对村办公室墙体刮了大白,对村所地在裕安屯正街两侧及南北道两侧1800多延长米的铁栅栏进行了喷漆。在裕安屯屯前栽植人中杨1000余棵,对所有村屯防护林进行了粉刷。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四)强化督导,务求实效。

村屯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抓好环境卫生长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建设,督促加强日常管理和经常性维护,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

整治村屯环境卫生,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家园、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整治活动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实现全村面貌的新突破。为百姓创造宜居环境,为百姓建设美好家园。

推荐第2篇:乡镇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乡镇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美丽XX·宜居环境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和XX市宜居环境建设暨“两违”综合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点线面”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打造“宜居和谐幸福深沪”,根据XX省、XX市、XX市三级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并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我镇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强化品质意识,完善城镇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强化城镇功能,提高环境质量,以“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镇区中心节点、群众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和特色景观带整治建设、景观提升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在“五城同创”中打造深沪升级版的总要求,按照XX市关于晋南辅城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我镇依山面海、山水交融、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推进宜居生态城镇化,推动“点”从城乡社区向城镇“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沿线、绿道向镇域内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滨海区域和旅游景区拓展,加快建设闽南特色、滨海风情和生态环保的“峙海金狮”,打造一座令“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现代化小城镇。

二、重点任务

(一)“点”从城乡社区向城镇“三边三节点”、美丽乡村拓展

1、建设美丽乡村

(1)紧抓“六大工程”。按照“环境优美宜居、农民增收致富、民生保障有力、乡风文明和谐、体制机制健全”的总体目标,全力组织实施“美丽乡村”六大工程,努力建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2)突出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发挥运伙、科任、华海、华峰等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其他村(社区)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华文伟公园、狮峰公园、科任滨海公园等村级公园建设进度,打造一批示范村、特色村。

(3)强化卫生考评。农村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要加强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加大城乡环卫保洁经费投入,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加大城乡环卫保洁考评工作力度,实行环卫保洁“六个一”工作机制,推行城乡环卫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全镇环境卫生。

2、整治“三边三节点”。依据《XX省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三边三节点”项目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闽宜居指办〔2014〕6号),把握三个突出,开展相应环境整治内容。“三边三节点”(即山边、水边、路边、镇区中心节点、群众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要突出“见景互联”,体现“显山、露水、透绿”的景观整治要求,做到亲山近水、织绿成网,打造城镇特色景观走廊;突出“功能完善”,体现各类设施的合理布局,满足群众的生活、工作、休憩、交通等功能;突出“要素整治”,体现城镇天际线、城镇色彩、公共空间、视线廊道、建筑风格、夜景照明、环境雕塑、广告标识等景观整治内容,打造现代化城镇形象。

3、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点带面,继续掀起小城镇建设新高潮,探索就地城镇化道路,通过旧区改造盘活低效用地,完善镇区功能配套。健全完善路网系统,科学规划公交网络,新建一批公交停靠站,方便群众工作和生活出行。着手规划设计深沪渔业休闲文化广场和烟墩山公园,提升绿化档次。继续推进镇域骨干公路亮化及绿化景观提升。加快凯歌体育管理学院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城镇建设品位。

4、加快危旧房改造。城乡危旧房改造是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德政工程,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要抢抓当前中央、省上各级重视棚户区改造、石结构房屋改造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加快改造步伐。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

(二)“线”从公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

1、实施市政工程提升。雨污管网方面。要深入开展专项普查,完善配套,连线成网,积极配合市里面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供水管网方面,要全面完成中心镇区旧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有效减少漏失率。同时,合理扩大供水区域,有效提高覆盖率。城镇道路方面,重点要疏通“断头路”、改造重要交通节点,形成方格网交通格局,畅通镇区内外交通衔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推进绿道网络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加快交通道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加快完成金深公路绿化景观提升。

3、打造特色景观廊道。积极打造沿海大通道、大深线、金深路、华科路和疏港路拓宽景观提升带,作为宜居环境建设的精品示范工程。

(三)“面”上工作要治污治乱治违

1、治污。要抓紧抓好整治项目,加强现场监测和执法检查。总结之前小流域整治经验,进一步扩大整治规模,持续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开展近海水域和沟渠清淤整治,保护好河道、海湾生态环境,营造水清岸绿宜人城镇环境。

2、治乱。一是加强重点文保单位和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服务设施水平,规范提升购物、餐饮等经营场所。二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强化镇区车辆停放,全面整治违规广告牌。三是继续加强渣土车专项治理,规范渣土车运营。四是全面严厉打击盗采海沙行为。

3、治违。抓“两违”专项整治。按属地负责原则,强力而不失时机地深入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两违”零增长。一方面,对现行“两违”,一律责令停止施工,依法坚决予以拆除;另一方面,要抓常态、促长效。要抓紧制定完善个人建房管理规定,畅通建房审批渠道,解决群众自建住房的合理需求。要严格落实省两办《关于深入开展违法建房整治工作的通知》,通过三年综合治理,“两违”蔓延势头得到全面遏制,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1月-4月)。一是制定“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及时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二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激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一是重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要根据实际,分轻重缓急,先明确一批项目,重点推进。二是分期分批,有序推进。要成熟一批,建设一批,改造一批,循序渐进推进宜居环境综合建设。三是全面铺开。集中时间和人员,按照工作方案和目标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注重提升城建管理水平。四是开展跟踪督促检查。要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3、总结提升阶段(年底)。进行全面回顾,按照方案要求对各村(社区)和镇直各单位落实情况开展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评选奖励先进。同时,要力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强化保障

宜居环境建设行动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必须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制度保障,促进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镇政府将成立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由许文倡镇长任总指挥,蔡建明武装部长、柯康灿组织委员、蔡开阳宣传委员、曾振奋副镇长、周先进副镇长、林金龙副镇长、朱志新副镇长任副总指挥。 二要强化协同协作。由规划建设办总牵头,镇直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工作,切实把各自的工作抓实、抓到位。规划建设办要抓好各项规划编制,指导各村(社区)深化和完善各项具体设计内容,确保规划有内容、设计有章法、实施无偏差。

三要强化资金保障。财政资金要给予优先保障,加强资金统筹归集,向宜居建设倾斜。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与上级部门多沟通、多争取。对于社会资金,要再放开一些领域和项目,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

四是强化督查考评。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推进会,实行月通报、季考核,抓时效、抓调度、抓形象、抓进度。坚持定期督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针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督促整改,及时追踪复查,严格问责问效。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要努力扩大宣传实效,加强引导,激发全民支持参与宜居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生动局面。

推荐第3篇:建设城市精品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精品工程彰显城市魅力

抓好精品工程建设,以精品工程打造城市亮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魅力,才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我们通过精品路段、精品区域和精品项目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精品城市建设进程。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融入“件件是精品、个个是亮点”的理念,建设了惠源东区、天山水榭花都、东坡家园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建设了宏达路、泰安商业步行街、省级园林街道惠源路、玉兰大街、樱花大道、西南外环绿化带、神州岛、交通公园等一批精品街道和景观,城市建设亮点纷呈、精品频出,城市功能和形象不断提升,彰显了城市魅力。今年我们又实施了人民公园、樱花公园和大桥路升级改造三项重点城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改善人居生活环境。目前,三项重点城建工程中,樱花公园提前15天竣工,并正式开园;大桥路升级改造工程也提前竣工通车;人民公园一期工程月底可竣工。

城市建设工程,不建则已,建就得建成精品。建设城市精品,必须将精品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工程建设环节, 大手笔、大动作,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精品,为城市增添新的亮点,不断彰显城市新的魅力。

一是建设城市精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城市建筑、广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在考虑视觉效果

的同时,坚持宜居舒适原则,要注重在细节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改善民生,让人们共享城市建设的成果,真正把工程建设成为利民惠民工程。

二是建设城市精品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瞄准国内外一流水平,突破规划误区,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编制规划,体现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和科学性。按照“繁荣、舒适”目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规划理念和先进技术,充分涵盖地方特点,突出特色,高水平设计,把精品项目打造出来。

三是建设城市精品必须高质量建设。在工程建设中要全程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招投标程序,选择高资质、高水平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建设;强化质量监管,增强科技含量,高标准、严要求,把每项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廉政工程。

四是建设城市精品需要全社会参与。建设城市精品仅靠几个部门的力量的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参与,献计出力,齐手建设美好家园。可以通过公示建设项目,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加强为城市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促进各项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

推荐第4篇:环境宜居问卷设计

环境宜居指标权重测评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关于环境宜居性的问卷调查,请根据你的真实想法和理解进行排序,你的认真回答对我们很重要。

调查者编号:年龄:性别:生活所在区: 学历:(√ )研究生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 职业:( √)企事业管理干部()工人()农民()其他 工作单位性质:( √ )政府机关单位()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其他

1、环境宜居指数由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生态环境、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力、生活宜居与低碳性、环境管理8个方面的指标组成,请对这8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8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8”,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2、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

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3、大气环境主要由空气质量优良率、扬尘控制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清洁能源使用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等7个指标组成,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和理解对这7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7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7”,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4、土地土壤环境主要由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置能力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

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5、声环境主要由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区域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6、生态环境主要由人口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绿化覆盖率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7、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度主要由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GDP能耗、人均生活用电量和单位GDP(工业增加值)水耗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

,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8、生活宜居与低碳性主要由安静小区创建率、绿色社区创建率、智能化地面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率(覆盖社区)、低碳学校创建率、低碳建筑比例等6个指标组成,请对这6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6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6”,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9、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政绩考核问责制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情况;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政府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情况;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执行率;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环境污染信访解决比例、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重点企业低碳审计率、万人环保从业人员等11个指标组成,请对这11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11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11”,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推荐第5篇: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专项用于支持我省加快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的资金,其年度总规模将根据省级财力状况确定。

第三条 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

省财政厅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会同省住建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负责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安排和省级预算执行;

(三)参与拟定年度项目申报通知;

(四)参与拟定项目评审方案;

(五)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省住建厅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根据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确定年度专项资金支持重点;

(二)参与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三)会同省财政厅拟定年度项目申报通知;

(四)会同省财政厅拟定项目评审方案,组织开展项目论证评审或竞争性评审或会商论证;

(五)对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自评。

第四条 专项资金按照“突出重点、奖补结合、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的原则,采取因素分配、项目申报、竞争性分配等办法,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分配。在统筹考虑、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

第五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美丽乡村建设(包含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建设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改善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包含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管网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违”专项治理以及省政府确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专项资金年度的支持方向和分类别的支持规模及其补助标准,根据省政府宜居环境建设年度工作重点确定。省财政厅、住建厅联合制定年度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每年8月底前,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下一年度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申报通知。各地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由县(市、区)住建、财政部门组织申报,对申报的项目审核汇总后于9月底前报设区市住建、财政部门。各设区市住建、财政部门对各县(市、区)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进行汇总,并于10月底前报省住建厅、财政厅。

第八条 下一年度2月底前,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评审或竞争性评审或会商论证,对经评审或会商论证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商省直有关部门后,在省住建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第九条 项目公示期结束后,省住建厅于3月底前以省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印发年度全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作为专项资金补助的依据。

第十条 每年10月底前,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将下一年度专项资金预计数提前下达到市、县(区),下达比例不低于当年专项资金预算数的70%。预算执行年度,根据全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名单,将未提前下达的专项资金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60日内正式下达到市、县(区)。

第十一条 市、县(区)财政、住建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接到专项资金后,应当在30日内将资金及时拨付到具体项目和实施单位;

(二)负责落实地方支持政策措施及应承担的资金;

(三)按规定组织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申报,核实并提供相关材料;

(四)对项目单位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申报期间,省住建厅应当按照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编报绩效目标并提交省财政厅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方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省财政厅应要求其调整、修改。专项资金执行期间,省住建厅应当按照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监督、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执行绩效进行监督检查,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专项资金执行期满后,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对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并向省政府报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编制以后年度部门预算、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支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在市县(区)自查和绩效自评的基础上,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福建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考核抽查办法和奖补实施细则》及相关要求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安排专项资金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本办法的,将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收回专项资金,扣减或取消下一年度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住建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县(区)住建、财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不得用于与宜居环境建设项目无关的支出。对于以虚报、瞒报等方式骗取、套取专项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的,将如数追缴专项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推荐第6篇:打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打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今年以来, XXX镇党委政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统揽,突出集镇长效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倾斜,重点重抓,较好地构建了干净、卫生、有序的集镇形象,整齐优美的村居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

一、集镇长效管理,突出一个恒心。

集镇长效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是一项反复抓,抓反复的动态管理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的民生工程。鉴于此,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上选派工作魄力大、责任心强的班子成员分管此项工作,同时配齐配强村(居)城管、环卫工作人员;从经费保障上优先安排;从制度上突出和谐,严管轻罚,规范,持久,长效;在集镇管理上,我们重点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摆摊设点,对城管、环卫人员划分责任区,明确责、权、利,每月开展城管之星、环卫之星评比,增发奖金,激发内在活力;在抓好集镇管理的同时,我镇还将长效管理关口前移,延伸到村(居),全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体系,确保集镇长效管理一体化,常态化。

二、村庄环境整治,突出一个舒心。

根据省、市、县安排,结合创建生态镇以及改善提高广大群众居住、生活环境的需要,今年以来,我镇不惜投入,

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为确保6月30日前,我镇9个村25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高标准、一次性通过省、市、县验收,镇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题会,现场推进会,外出观摩学习活动,聚全镇之力,全力打造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中,我镇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把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实事办好。在措施上,突出典型引路,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先后培植等村庄环境整治典型。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彰显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尊重民意。我镇针对各个自然村庄的实际情况,在整治“五小”和脏、乱、差的基础上,修建了杨庄村徐庄组和黄花塘村黄花组二个农民小游园,对所有列入整治的村庄菜园,设置了特色鲜明,形态各异,管用实用的木栅栏,竹篱笆,极大提升了整治村庄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使广大群众生活称心、舒心。

尽管我镇在集镇长效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乡镇相比,离上级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学习先进,取长补短,创新方法,力争二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XXXX镇人民政府

二〇XX年XX月XX日

推荐第7篇:县长宜居建设讲话

在创建宜居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许 中 伟 (2011年4月18日)

同志们:

上午我们刚刚召开项目建设决战150天动员大会,下午又紧接在此召开创建宜居城市动员大会,这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三宜一中心”的宏伟战略,开始从谋划步骤向操作步骤转变,从目标阶段向落实阶段延伸;也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抓工作是不断递进、不断细化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把创宜作为打造“三宜一中心”的首要和先导工程,将目标任务系统化、工作举措明晰化,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硬化举措,启动宜居南丰创建,为2015年成功创宜开好头、起好步。刚才,建勤副县长解读了《创宜方案》,这是县委、县政府在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数度修改、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拿出来的,内容详实、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希望大家对照方案,认真抓好落实;6个工作组作了发言,有决心、有举措、有力度,我完全赞同;等下,祝书记还将作十分重要的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析宜居之义,我们差距很大,必须扬鞭奋蹄 创建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它涵盖了居住的舒适感、出行的便利感、环境的优美感、公共的安全感等诸多因素,是生态系统、生活系统、社会系统的有机统一,要求一个地方不仅适宜人的生存繁衍,更适宜人的全面发展。当

- 1桔节和道教盛大妆迎等节庆活动。另一方面,拥有便捷的交通优势,“三纵三横”的主体交通网络日趋成形,赣东南机场正在积极争取落户,南丰沟通长、珠、闽三角,联纵东、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凸显。此外,南丰的民富程度较高,贫富差距不明显,社会和谐程度居省市前列,也是我们一大优势。第三,具备一定基础。主要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一城三区、一江两岸五桥、二横五纵一外环”的城市框架逐步拉开,总体功能、形象、品位逐步提升。“省级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光伏电子、新型材料等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化进程迈入加速期。桔文化、傩文化、福文化、名人文化、美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深入挖掘,旅游产业日益繁荣。

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宜目标,是顺应大势的理性抉择,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但在肯定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离创宜的差距还比较大,主要体现为“三难三差”。

所谓“三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资源承载难。主要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持续发展方面,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年,我们发展方式总体上还是比较粗放的,在赶超崛起的阶段,要快速实现转型发展,在兼顾“速度、质量、效益”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处理起来也有现实难度。二是创建社会文明难。社会文明度的评价标准包括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社区文明等方面。目前,我县的发展环境存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法制观念不强,重监管轻服务、重处罚轻教育等突出问题;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低、管理滞后,仅3家正在运营;社区文化、体育、卫生、

- 34力争2015年,二产比重占5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工业创税突破10亿元。二是旅游破题要创看点。要围绕“世界桔都,福地南丰”的主题,按照“一体两翼”的结构布局和“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发展定位,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军峰山、70万亩桔海、仙人湖、国际生态养生岛、傅坊温泉、曾巩文化园等六大核心景区开发,加快洽湾“船形古镇”、莱溪“桃源山庄”、石邮傩文化村、仙人洞、仙人石等辅助景点建设,及早推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培育“县域乐”主题模式,打造江西新的旅游目的地,确保2015年来丰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三是现代农业要显特点。按照南丰蜜桔大产业理念,推进实施“品质提升、市场拓展、品牌唱响、产业延伸”四项工程,构筑以南丰蜜桔为根基,“产、销、加、学、研”五个方面互动,“农、工、旅”三大产业融合的地方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品牌声誉的世界桔都。力争至2015年,南丰蜜桔总产突破30亿斤,产业化主营收入突破100亿元。四是三产培育要凸亮点。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增效、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物流业重点新建物流产业园,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群体和物流企业。电子商务重点面向全国建设一批电子商务平台,至2015年县内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60%以上。金融保险重点扶持现有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房地产业重点满足群众安居的需要,并发展商业房产开发。

(二)坚持“四化”联动,在城市形象上实现大提升。一是科学化设计。围绕突出南丰特色和宜居城市两大主题,按照百年要求,注重景观打造,提高城市品味,发掘城市内涵,全面提升我县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以河东综合新区、傩乡大道文化体验区、琴湖公园休闲区、一江两岸休闲景观带为组团空间,以行政服务区、医疗服务区、金融一条街等为区域亮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的控规和详规,构建“整体风格协调、区域各富特色、单体彰显个性”的城建规划体系。二是精细化建设。细节折射城市品位。宜居城市,应注重文化融入,抓好每个细节,大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小到道路规划、水面布局、路砖铺设、绿化搭配、座椅安放,都要精雕细琢,提升城市品味,一眼望去,让人感受良苦用心,使人产生过目不忘,永葆城市的生命力和魅力。在这方面,杭州、苏州等地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三是工程化推进。重点实施“城市增绿、碧水蓝天、污染治理、城乡清洁、人文景观”五大工程,实现城市•人•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确保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积极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扎实开展各项污染整治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指数。加快垃圾填埋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步伐,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继续推行“门前三包”的责任制度,集中清理整治乱摆摊位、乱停车辆、乱扔垃圾、乱贴广告等现象。加快完善新建住宅物业管理制度,规范公交车、出租车运营管理,有效整治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市场化运作。创建宜居城市,投入十分巨大,仅靠县财政来解决,无疑于杯水车薪。要在

- 7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社会保障覆盖率达100%;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改扩建县、乡镇敬老院,新扩建1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四是全覆盖保障群众就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力争2015年,社会就业率达96%以上,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比重达70%。

(四)坚持“四力”促动,在整体推进上实现大跨越。一是努力创建“平安南丰”。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托天网工程,提高视频监控覆盖率,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确保全县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重大案件破案率达100%,居民对城市治安的满意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二是致力健全服务设施。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确保县城亮灯率、水质达标率、有线电视网覆盖率均达100%。加大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力度,加快改造城市危旧房和棚户区,切实提高市民的居住质量。引导建设一批方便居民生活的综合超市、菜市场、餐饮店、药店及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打造良好生活圈,提升市民购物、消费的便利度和舒适度。健全影视、酒吧、舞厅、棋牌等各类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精神文化水平。三是着力打造良好出行。以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道路框架为重点,全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增强全县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在县城新建综合型公路客运站场,各乡镇全面建立客运站所。根据景区建设和发展需求,稳步发展旅游客运专线,确保2015年城区与旅游景区的城市公交线路通达率为100%。四是全力做好资源承载。

- 9到底,坚持下去、坚决不回头。要建立健全严格督查制度,书记、县长督查室,县委、县政府两办及县纪委(监察局)、各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并通报情况,对好的公开表彰、差的公开曝光、问题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确保创宜既要有轰轰烈烈的声势、更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效。

2、要发扬“特别重实干”的作风。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抓住。一是实干必须牢记职责。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场)的主要领导要牢记创建宜居南丰的职责,发扬“抢着干工作”的作风,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创宜任务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迅速成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制定好实施方案,自觉把创建宜居南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实干必须爱岗敬业。实干就是要有体现、有作为、创实绩,实干就是要勤奋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创建宜居南丰中,我们必须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做到把实干作风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着眼长远与抓好当前结合起来,以实干为荣、以实干为责、以实干为重,切实把工作干好。三是实干必须狠抓落实。落实,是一种决心、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有的人能把平凡的事业干得很伟大,而有的人却把伟大的事业干得很平凡。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一个落实能力的问题。现在,创建宜居南丰的任务已经明确,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

3、要建立“工作高效率”的机制。创建宜居南丰需要高效率。目前,我县创宜的速度还不够快、效果还不够好,没有拉开与周边县区的距离,必须开展一场效率革命,别人跑

- 1112 -

推荐第8篇:强化城市管理建设宜居

强化城市管理建设宜居++

——政协++市委员会关于城市管理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载体功能逐步完善,同时也给城市市容管理带来了日益增多的新问题、新压力。 为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发挥城市综合效益,为人民提供整洁美观、功能完备、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市管理现状

通过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我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亮化、园林绿化、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城区街道干净整洁,平整易行,主干道两侧绿树成荫,主干道晚上路灯光彩照人,并向小街巷延伸,昌盛街、胜利路、四明街等主要街道进行了以公益广告为主题的墙体彩绘,使市区容貌焕然一新。摊点乱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得到初步遏制,摊区归市、坐商归店的有序商业市场逐步形成。居民区整齐美观,有专人管理,广场、公园风景宜人,设施齐全。尤其是近三年共投资1042.18万元,全市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9.12公顷,全城绿化面积达到259.86公顷,达16.24%,在我省县级市中名列前茅,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城、城市容貌“燕赵杯”检查金奖、河北省第四届人居环境奖、

+++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银奖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省市级园林备选城市,可以说我市总体上外观齐、视觉亮,感觉好,品位高,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初步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部门和群众把城市管理当作城管一家的事,或者只是打击占道经营,维护城市卫生等小事,没有把城市管理提高到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来认识,对于城管在方便人民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强化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造成有的群众理解、部门支持配合不积极,投入不足,影响城市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2、政策法规不健全。城市管理缺乏详细可行的法律规范,涉及到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及与其他部门职能衔接等事项的法律法规或没有,或过于笼统泛化,可操作性差,或弹性太强,不便于执行和依法管理,易造成管理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有时由于执法主体不同造成宽严不一,引发群众不满。

3、部分市民素质不高。由于部分市民缺乏城市生活的公共道德,习惯性随地乱丢果皮、吐痰、随意破坏街道、广场、公园等地的公共设施;歌厅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高夜间大型车辆速度过快产生巨大噪音,歌厅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高,影响居民休息,部分居民、商店、使用音响设备音量过

大,破坏城市形象。

4、城市功能不完备,影响城市管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功能不完备,小区绿化普遍不达标,按照评选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30%,我市还差220.14公顷。居民区缺乏购物点、社区诊所、小型菜市场等服务场所,垃圾转运站、城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数量不足。公路设计质量不高与水电暖、通讯、电视、网络等脱节,造成部分路面年年挖,部分道路年年架线,且部分单位在道路或便道砖上施工后,不进行恢复或不按要求保质保量地恢复原样,致使便道和绿地损坏严重,且寻找各种方式,逃避处罚,尤其是绿地被损坏后,因为需要一定的生长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原样,破坏了城市景观。

5、占道经营管理难。占道经营管理难是困扰我国多数城市的老大难问题,原因有的是部分城区没有适合的市场,而居民又有需求,自发而成;有的是由于管理不严,造成商贩逐渐扩大范围,侵占道路。

6、城市牛皮癣治理难度较大。由于部分小商贩和非法经营者违法通过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三乱”形式发布广告形成的城市“牛皮癣”影响市容,这也是困扰全国多数城市的通病。

7、城市管理人员及配套资金不足。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范围随之扩大,人员经费均需增加,部分基础设施由于建设较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需改造或更新,城管部门许多设施设备陈旧、车辆、工具严重超龄,耗

损严重,维修费用高,急需更新,需大量资金投入。

三、对城市管理的建议

由于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政策法规性较强,需要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强化,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整洁美观、功能完备、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1、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事关提升城市品味,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能力和吸引力,服务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给予关注和支持。

2、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组织城管局、法律界人士、市民代表、工商企业界代表、公安、工商、法院、街道、居委会等相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的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商讨制定完备、科学性、可操作性、易遵守和执行、与其他部门职能相衔接的城市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城管执法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使城市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素质。通过电台、新++、广播电台、广场和社区宣传栏、街头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生活公共道德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教

育居民自觉维护城区公共卫生和秩序,配合城市管理和执法,形成文明生活的浓厚氛围。加大城管执法管理力度,减少部分居民随地丢垃圾、随意破坏路灯、绿地等市政设施,随意在户外写画等行为的发生;依法查处商店、歌厅使用音响过量,限制大型车辆夜间速度,为居民创造宁静的工作、休闲和休息环境,把++建设成为一个文明美丽和谐宜居的城市。

4、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和改造规划的制定中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前期充分吸收城市居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业户的意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居民生活和城市功能的影响,按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超前设计,预留出绿化用地及购物点、社区诊所、小型菜市场等服务场所,垃圾转运站、城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用地或配套建好。并严格遵守《城乡规划法》保持规划的稳定性,避免城市建设过程中随意决策对城市功能的不良影响。公路建设规划建立与水电暖、通讯、电视、网络等部门的联系机制,全盘考虑,一次建好布好相关设施,避免一条路年年挖、各种线年年架情况,对于不参与初次规划设计而后需改造的,要先交城市改造保证金,把破坏的设施修复后再返还。

5、疏堵结合,依法治理占道经营。对于部分城区居民确实需要的小型菜市场等,设法解决占地问题,对无法解决的,要合理规划出部分空间和时间,加强管理,使其仅限于便道,避免占据交通主干道,影响通行。对擅自扩大占地范围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迫使其退离主干道。

6、部门联动,逐步消除城市“牛皮癣”。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治理城市“牛皮癣”,一方面在广场、市场和部分小区内开辟免费或低收费的广告发布栏,使一些合法的小广告有发布的渠道。另一方面对不按规定发布的广告,尤其是办假证和其他非法活动的小广告,要求工商、公安、通讯、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尽快查处,一是核实小广告发布者的电话等联系方式,一经查实,要求其清理自身及部分区域的小广告,并依法处罚。二对于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立即将其手机、电话等停机,并由保洁员清除各自责任区内的小广告。三是发动小区内居民自觉清理小广告,使其无容身之处。

7、采取多种模式,加大城市维护资金投入。在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城市管理资金来源渠道,采取出让街道冠名权、绿地认养、鼓励社会捐款等方式有偿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管理中来,为做好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推荐第9篇:打造城乡环境亮点,建设优美宜居乡镇

打造城乡环境亮点

建设优美宜居乡镇

xx区xx镇把整治环境卫生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开展“三成联创”的突破口,坚持教育整治相结合,城乡上下齐互动,加大力度攻薄弱,达到了“整一片、净一片、保一片、亮一片”的目标,使城乡环境大变样。

一、完善机制,强化监管的权威性

为了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有效开展,我们一方面坚持在整治工作的艰巨任务面前考验镇、村各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培养干部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坚持在监管措施上做到落实、落严、落靠,以监管手段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每一环节工作任务,高标准落到实处,具体在完善监管机制上做到了“四个切实落靠”。 一是切实落靠领导保障机制。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主管卫生副镇长为副组长、各办、中心主任、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即要挂帅又要出征,深入综合整治第一线,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亲自解决具体问题,实行了镇村干部包村、包屯、包户、包地段的“一定四包”责任制,把综合整治成果记入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提拔重用的一项重要条件,增强了

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抓整治落实的意识。

二是切实落靠监督考核机制。通过镇环境卫生领导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各村保洁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各村、社区整改落实,做到日检查、周评比、月考核,及时将检查考核结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后进村领导进行问责谈话、限期整改,并通过组织镇村干部进行拉练检查的形式,在每阶段任务完成后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进行现场点评、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强化整改。

三是切实落靠三级交叉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了镇村屯三级管理新模式,把镇清、村管、村民监督三位一体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对整治范围达到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对环境卫生的全面监管。

四是切实落靠管理保洁机制。对各村卫生实行了层层发包,通过保洁公司集中清运,村级密切配合,村民主动监督的办法,实现垃圾每天定时清运,达到了日产日清,改变了过去垃圾乱堆放和卫生反弹现象严重的老大难问题。既规范了卫生整治的领导指挥体系,又使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

二、重点突破,强化整改的彻底性

针对全镇线长、面广、集中整治工作量大、难度大、强度大、要求严、标准高的实际,我们态度积极、满怀信心、毫不松懈动

摇意志和行为,坚持整治工作的标准,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文章,不“雨过地皮湿”,抬高起点、明确重点、突破盲点、精雕细刻打造亮点,实行治理、整顿、监督、检查一条龙,做好治理工作,在打造宜居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清理垃圾,在环境改善上抓落实。出动大型车辆500余台次、人力26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000立方米,柴草垛226 个,废木材240立方米,小广告400余条,挖排水沟3万延长米;对xx桥西两处垃圾场、xx龙九路管线下残雪和垃圾、xx两处垃圾堆、各村主干路两侧的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对龙府小区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进行清理,共清理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10所;对xx温室小区、新区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

二是加大建设力度,在强化基础设施上抓落实。xx村村集体投入1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0万元为近30家特色餐饮业统一更换了牌匾;投入20万元为新区两侧安装宣传板近800块;投入30万元,在老区建设了24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投入50余万元,对学校到环湖路的道路进行改造加宽。共建单位油公司投入142万元,对新区主路两侧进行改造,铺装人行道板和广场7000余平方米。

三是建设通村公路工程,在环境建设上抓落实。xx镇按照“执政为民教育年”活动的要求,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

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期,xx、久青、英勇三个村通村公路工程正式开工。此项通村公路工程总投资375.7万元,将在xx村陈俭屯、三角荒,久青村

一、二屯,英勇村

一、

二、

三、四屯铺设全长13775.63米的红砖路,预计10月上旬可完工。

四是重点突出治理整顿集贸市场,在环境整治上抓落实。龙府小区集贸市场。将龙府小区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和摊床清理到指定区域内,出动4台吊车、板车等大型车辆,共清理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10处,使龙府小区集贸市场秩序得到改善,木材市场。将木材市场迁至市城管局原垃圾场(位于老供应对面)地块作为新场地。组织人员对木材市场内的木材经销、砂石经销业户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核实了具体户数、木材及砂石量等。对66户木材经销户的房屋和35000立方米的木材进行了搬迁。砂石市场。对砂石市场25家经销户下发了搬迁通知单,强制拆除板房14户。二手车市场。共清理罐车84台,拆除板房3个;对沿路工程机械、塔吊架等进行了彻底清理;强制拆除违章建筑16户;协议拆除二公司公房4栋,清理住户12户;对近百台报废车进行拆解。

推荐第10篇:某镇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5年XXX镇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XXX镇地处盘山县北部,绕阳河东岸,距县城20公里,东和南与高升、太平相邻,西与北与北镇市相望。全镇幅员面积9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448亩,下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常住人口16424人。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将以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首先是在镇区建设方面,全力打造示范镇。

一、拆违治乱,加强镇容镇貌管理。

一是我镇要对镇区各种建筑情况,进行统一排查登记,对在排查中发现的违规建筑要限期拆除,拒不拆除的要依法拆除,确保镇区范围内无一例违法建筑。二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升镇区商业街的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三是加大镇区垃圾治理力度,消除垃圾堆和卫生死角。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达到镇区范围内无违法建设、私开门脸,无乱悬乱挂、乱涂乱画,无破坏绿地,无噪声扰民。实现镇区全天候、全覆盖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四是交通秩序管理到位。道路两侧车辆按要求规范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统一摆放。镇区内无占道经营行为,无马路市场、出头市场,商家入室进场经营。

二、镇区建设要做到内容详实、风格独特、整体效果好 以镇区内省道102路为依托,做好镇区一条街的整治工作。

1、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镇区一条街进行高标准规划;

2、镇区一条街两侧房屋全部进行平改坡,外形一致、屋顶颜色一致;

3、镇区一条街两侧户外广告、商业牌匾设置做到规格统

一、风格一致;

4、镇区一条街两侧路灯采用双侧布灯,在道路北侧原有60盏路灯的基础上,在路南侧再安装60盏,实现镇区全面亮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将进一步拉长亮化链条,对镇区至XXX循环经济园区之间进行亮化;

5、镇区一条街两侧边沟采用暗排的方式,铺设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到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排出;

6、镇区一条街两侧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安装座椅、景观小品、雕塑等,在为群众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镇区景观亮点。

7、镇区一条街两侧进行再次绿化,除对冻、病死树进行补植外,在各空闲区域建设绿色景观。

以上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00万元左右。

三、镇区内公共服务项目要达到“七个有”:

1、有学校

我镇现有XXX学校一座,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配套各项设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2、有医院

对现有的镇中心医院扩建,合理设置床位,配齐各种医疗设备,并配备相应的医疗技术人员。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3、有通讯经营机构

依托镇内现有的移动、固话及互联网通讯设施经营机构。

4、有物流公司

根据我镇实际需要,在年内发展一家快递物流公司,为镇内居民提供邮寄、快递等服务。

5、有金融机构

镇内现有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各一家,能够满足镇内居民的需要。

6、有现代化住宅小区

目前,我镇镇区已建成XXX苑、XXX现代化住宅小区两个,入住居民700余户。2015年,我们将依托棚户区改造工程,在镇区东、省道102线南侧高标准建设一个住宅小区。

7、有居民广场

镇区内已有休闲广场一座,下一步对此广场进行扩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并对广场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广场内要配置文化小品、雕塑及各种建设器械。同时,我们还将规划建设一座1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以满足镇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需要。

第二是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步伐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镇要严格按照盘锦市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推进,尤其是XXX和XX三个村,我们将重点打造美丽村。

1、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全镇各行政村进行规划设计, 目前,我们已委托大连建筑技术发展中心设计院进行编制,该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2、对各村2014年度绿化地块进行排查,保证栽满栽严,绿化成活率达到90以上。

3、对各村所有道路全部硬化,路面宽度不少于3.5米,同时,对村内边沟继续进行清理和疏通,实现各边沟互通互连,并与生态氧化塘相连,坚决杜绝侵占边沟问题。

4、推进院落围(栏)墙建设,围墙要统一标准、统一颜色、统一样式、简洁大方、整洁美观,各村围(栏)墙建设率达到100%。

5、建设入户桥,每户均要有入户桥,统一样式、规格、标准、美观实用。

6、完成平改坡,XXX村平改坡已经完成,下步重点是完成XXX村、XXX村810户平改坡工作。

7、推进村屯文化广场建设,XXX村已建成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下一步是增加对XXX村文化广场的投入,进行绿化,修建雕塑,安装休闲座椅等,三XX村、绕XX村要建成占地不少于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各一座。

8、对每条村路安装街路标识,如“××街”注明管户人。

9、做好垃圾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日常保洁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留残余。

10、加大污水治理工作,除保证边沟氧化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外,对有扩大条件的氧化塘进行扩大增容确保人均氧化塘面积达到或超过2平方米。

11、全面提高村屯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分工,

明确责任人,保持常态。

第三做到有保障措施、时间节点清晰

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由镇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农户以及群团组织作用,引导群众、企业、单位等自觉参加到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全面推动我镇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进步。同时,按照镇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的要求,各项建设任务时间节点清晰明确,在2015年10月末前,我们力争全面完成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第11篇: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宜居环境

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宜居环境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如何保证城市水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我们吕梁市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区域,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远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立方米的居民用水标准。近年来,我市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水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活和工业取水的90%以上取自地下水,地下水位以年均2米的速度下降。建市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就水的角度 而言,是以超采地下水为代价换来的。二是环境污染加剧了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煤炭工业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据测算,采煤排水平均 为每吨0.88立方米,按年生产能力4000万吨计算,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就达3000多立方米,年排污达5000多万立方米,不仅导致全市80%的河流水域遭受污染,而且带来地面沉降,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三是节水机制不健全,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到2020年,市区将由现在的平方公里扩到平方公里,城市规模将由现在的万人扩大到万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一批新建、改建、扩建的煤、电、化工项目建设,城市的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如何保证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已越来越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课题。要解决好城市水问题,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活动,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2.要积极推行节水型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要按照国家颁发的节水技术标准,制定政策,鼓励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均不得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3.要坚持治理污染,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城市污水白白流失,既污染了水环境,又浪费了水资源。根据规划目标,到 2010 年我国城市排水量将达到 600 亿立方米,我市污水处理厂今年投入使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万立方米。今年又将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4.是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节水理念、节水效益和节水型城市建设重大意义,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节约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增强公众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管理水平

近几年,吕梁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中心,学习借鉴我国节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思路,公众的节水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节水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节水措施行之有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是搞好节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我们在世纪广场开展了大规模的节水宣传活动。设置5块以加大节水减排力度,迎接绿色奥运和吕梁市水资源现状为内容的节水宣传图版;设立节水咨询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传授节水经验和技术;发放节水宣传知识读本、节水宣传手册1万份;利用媒体效应在吕梁市电视台、吕梁日报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在吕梁市主要街道公交站牌张贴节水广告200余份;走进机关、学校、医院宣传节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生活小常识。在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围绕中心工作抓好计划用水管理

(一)新增计划用水单位100户。计划用水管理城市节水工作多核心内容之一,我市始终重视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现市区范围内非居民用水大户以基本都纳入计划用水管理。但仍有部分用水户和新增的餐饮行业属无限制用水,浪费水现象严重。为此,我办组织人员深入走访调研,个别督促逐步将其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对不积极配合、无

理取闹逃避的单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取得了大多数单位的支持。

(二)合理下达计划用水指标,严格计划用水考核。对每个用水单位都建立详细的节水档案。依据国家和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结合我市的水之源状况和用水单位的用水记录,给用水单位下达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并对超计划用水的单位严格按规定收取超计划用水加价费。

今后我们要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节水宣传。节水宣传要在提高市民节水意识的同时,广泛开展节水知识的普及宣传。

2.加大节水管理力度。依靠各级政府,并充分调动各行各业节水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把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组织好实施好。尤其对用水大户进行严格管理。

3.推广应用节水器具、设备。如: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4.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如:中水回用、无水洗车等。中水回用是将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居民家中作杂用水或生活用水,既可减少居民小区的排水量,又可低于自来水水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水源,从而降低水费支出。它是对居民小区用水排水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变原有的居民用水方式,从而达到全方位节约用水的目的。

5、积极为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奠定基础。

我们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

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以节水促减污,以限排促节水,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把我市的节水工作搞好,更上一个台阶。

第12篇:“三城同创” 构建宜居环境

“三城同创” 构建宜居环境

【导语】:今年来,围绕县委“一化四建”发展战略,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果断决策,精心部署开展“三城同创”,即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面提升文明素质,构建宜居环境。

【请看报道】:

【配音】:为加强组织领导,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杨一中任顾问,县委副书记、县长龚琪任组长的专门创建领导班子。分别制定了专门实施方案,明确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今年启动,2013年实现创建目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今年启动,力争2014年验收达标。对照“三城”创建标准,我县首先从改善城市面貌入手,每年规划实施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工程。其中结合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重点规划实施了 “十大”工程项目建设,即城南大道、长城北路、育才路、东风路“四路”建设,城南防洪大堤、城北防洪堤“两堤”建设,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刘晓森林公园“两园”建设,城东行政次中心和金润商业广场建设。该些项目均列入每年全县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范围,每个项目工程明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专抓,实行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调度,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品味。

与此同时,我县巧做“三城”创建有机结合文章,着重在倡导文明新风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下功夫。以“创国卫”为载体,除每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街巷带头清扫卫生外,全面推行“门前四包”机制,明确城区各单位、门面店铺对各自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其次,切实强化宣传教化工作,继县电视台和社区分别开辟专栏、窗橱宣传后,在城区中小学校统一开设环境卫生课堂,定期为3万多名青少年学生传输文明卫生常识,并鼓励他们将文明新风带回家里,在“小手拉大手”工程带动下,10万市民健康卫生和绿化意识由此显著提高。

其次,我县全力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公共绿地、街道绿地达标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实施“见缝插绿”,重点对熊首山、丹山、高坡岭“三山”实施补植绿化,对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单位,要求限期达标市、县花园式单位。

据悉,自今年年初以来,伴随着“三城同创”稳步推进,我县共累计查处违章建筑57起、违章总面积2.2万多平方米,及时督查整改各类“创卫”突出难题200多个;共栽植各类乔木1.5万多株、花卉80多万株,城区绿化率喜提高了5个百分点,县级以上园林式单位超过了15个。更另人欣喜的是,城建“十大工程”进展顺利,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即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第13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美丽宜居乡村内涵及意义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田园美 村庄美 生活美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美丽宜居小镇、村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创造性地做好有关工作。

第14篇: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办法

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农村

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宜居乡村建设,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促进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行政村、涉农街道和社区(以下简称村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适用本办法,应当服从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卫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村镇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村镇环境卫生保洁部门,具体负责本村镇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

镇宜居管理办公室负责各行政村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1 市住建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各县(区)宜居办和综合执法部门的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

第六条 村镇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并有权对违反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 责任分工

第七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所有村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八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工负责:

(一)主次干道、广场、绿地、水域、河道、公共厕所、垃圾收集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等,由乡镇的环境卫生保洁部门负责;

(二)乡镇内商业住宅小区由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三)车站、停车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

(四)集贸市场由市场产权单位、开办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具体负责;

(五)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责任区由

2 其自行负责;

(六)经营性门店、摊点等由经营者负责;

(七)建筑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

(八)家庭庭院、畜牧饲养点、自用厕所以及柴草、垃圾、粪肥堆放的场地,由住户负责;

(九)农作物大棚及其看护房,由产权人或者经营人负责;

(十)村镇负责垃圾的收集及简单分类。其中,可降解垃圾运送至填埋池处理,不可讲解垃圾运送至垃圾存放点;

市环境卫生作业部门负责将各行政村垃圾存放点内不可降解垃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与临街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家庭签订责任书,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明确管理内容和范围,并监督实施。 “门前四包”内容和标准:

(一)包卫生

1、负责房前屋后清洁卫生,保障房屋周围无污水、无油污、无痰迹、无果壳、无纸屑等垃圾,个体商户还需负责经营门市部和摊点周围环境卫生。

2、村民门前、院内及道路两侧无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电线乱拉、杂物乱放等脏、乱、差现象。

3、保持房屋外观整洁,外墙面及时清洁、粉刷,禁止乱贴乱画。

4、牲畜和家禽一律实施圈养,圈舍整洁卫生,无污物秽气。

(二)包绿化

1、负责管护好责任区内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保持门前人行道树木、绿地无损坏、缺株和践踏、无塑料袋、纸屑、杂物等。

2、制止和劝阻攀折树木、践踏草坪、借助树木搭棚和悬挂衣物、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擅自占用绿地等行为。

(三)包秩序

1、自觉做到并制止他人不乱搭建、乱堆放、乱晾晒、乱悬挂。

2、室外物品堆放整齐,车辆停靠有序。

3、不擅自设置占道标牌、灯箱及户外广告。

4、负责维护房屋周围秩序,不倚门设摊、占道摆摊、占道停(洗)车。

5、不越门占道打麻将、下棋、打牌、喝茶等,并有义务及时劝阻他人在责任区内的不文明行为。

(四)包公共设施

1、维护门前责任区内公共设施不损失、不丢失。

2、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供排水设施。

3、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边沟、入户桥、道板砖、街沿石、护栏、消防栓、垃圾收集池、路灯及通讯设施等设施完好。

临街单位和家庭应当按照责任书的规定,做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三章 村容镇貌管理

第十条 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其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外墙装饰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特色。

第十一条 在村镇设置雕塑或者标志物的,须经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雕塑、牌匾、标志物破损或者污染,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及时修整,保持其完美和整洁。

第十二条 村镇居民住宅临街的围墙应力求统

一、整齐、美观;倒塌的围墙,应当及时修复;现存的用秸秆和树枝形成的简易围栏,应当改造为统

一、整齐的围墙设施。

第十三条 村镇道路路面、广场、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确需临时

5 占用、挖掘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出资修复。

施工单位对挖掘村镇道路、维修管道及清疏管道、沟渠产生的污泥、污物,必须及时出资清运,保持路面整洁。

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修复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修复,所需费用由临时占用、挖掘单位按照本地标准定额支付。对不能及时清运污泥、污物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清运,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需要支付。

第十四条 村镇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和施工标志,材料、机具应当堆(摆)放整齐,渣土、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十五条 村镇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其他地段设置的废品收购站点,废品收购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场地管理,不得影响村容镇貌,污染周围环境。

第十六条 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站停、站牌等设施,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破损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维修;对脱落、倒塌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拆除;超过审批使用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第十七条 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停车场、存车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应设置标志;车辆摆放要整齐,不得妨碍交通。

第十八条 临街的商业橱窗及展品陈列应当整洁、美观,不得在商业橱窗上涂写、刻划和张贴字画。残破的商业橱窗及展品应当及时改造更新。

第十九条 临街单位、门店的牌匾以单体建筑为单位,应当保持尺寸统

一、色彩协调、设施完好、卫生整洁、用字准确规范。

第四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条 村镇应当制定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村镇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村镇环境卫生标准。

第二十一条 各行政村以村民组为单位,每一村民组设定一名专职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作业和公用设施的养护。

村镇保洁员的经费支出在市、县(区)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村镇在进行建设和改造时,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生活废弃物的清扫、收集等环境卫生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先建后拆或者价值补偿的原则,由拆迁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第二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根据村镇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公共场所等特定地区的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改造或者支持有关单位建设、改造公共厕所。

村镇居民家庭用厕所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无公害处理。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总体规划建设村镇可降解垃圾填埋池,填埋池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村镇内主要道路行驶的运载泥土、沙石、水泥等易飞物和液体的机动车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密封措施,防止沿途洒漏。

第二十七条 应当保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对破损、陈

8 旧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及时更新或者修复。

第二十八条 环境卫生管理应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废弃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

第五章 禁止行为

第二十九条 村镇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临街的庭院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猪圈;

(二)擅自对临街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

(三)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上安装突出墙体的护栏;

(四)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

(五)在庭院围墙外堆放柴草、垃圾、粪肥、灰堆和杂物堆;

(六)擅自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分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

(七)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牌匾和从事维修等经营活动;

(八)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村容镇貌的地点停放各类车辆;

(九)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树木上涂写、刻划、张贴宣传品;

(十)随意倾倒垃圾、污水;

(十一)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十二)村镇内,除鸭、鹅等水禽外,其他家禽必须圈养;

(十三)向河道、水体倾倒垃圾、扔废弃物、排放污水等;

(十四)牲畜粪便等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边沟排放;

(十五)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不得乱泼脏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

(十六)在露天公共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它废弃物;

(十七)在垃圾筒、垃圾收集点内捡拾垃圾和在污水井内打捞溲余;

(十八)垃圾未进行分类,直接投放到垃圾填埋池;(十九)其他有碍村镇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第八条、第九条、第二十九条第

(十二)款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

(六)项至第

(九)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

10 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非经营性行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且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经营性行为而无违法所得的,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

(五)项、第

(十)项、第

(十一)项、第

(十三)项至第(十八)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处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清除污染,并处每车次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

(三)项、第

(四)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拆除违法设施;对非经营性行为的,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其损坏设施造价1倍的罚款,其中,非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无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窃取、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

11 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法律、法规、规章有处罚规定的,由相关部门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实施处罚。

第三十七条 侮辱、殴打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者阻碍其执行职务,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实施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环境卫生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各乡镇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 月 日起施行。

第15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方案

ww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方案

为推进我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根据《郁南县“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郁办发„2010‟7号)、郁南县推进和谐宜居试点村(社区)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郁南县“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实施方案》的要求,以郁南县推进和谐宜居试点村(社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结合我镇实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规划城乡建设,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分阶段实施,在我镇营造健康、生态、幸福的美好环境,将我镇打造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乡镇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探索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通过“和谐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建设“健康、生态、幸福、宜居”的新ww。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引导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安居,将ww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乡镇。

(二)具体目标:

1.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打造沙糖桔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实行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蓬勃发展;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改善农村卫生院条件;文体设施建设配套;农村“五保户”供养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人口增长得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3.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脏、乱、差”得到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美化绿化。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乡村公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4.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使ww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创业技能全面提高,法制观念、道德观念、诚信意识不断增强,早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村干部勤政廉洁,农民群众满意。

2 6.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建立起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购买力不断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农民生活达到富裕安康。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增长,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以人为本”为理念,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归宿。

2.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理念,实践科学发展第一要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推广高标准种植无核黄皮、沙糖桔“两大名果”技术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以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科学化生猪养殖基地来优化、提升ww农业生产结构;

3.坚持公共服务的原则。着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推进学校和卫生院改造提升,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

4.坚持全民参与的原则。以“宜居乡村村民建,村民管好宜居村”的理念,激发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引导有序自治,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通过发动群众

3 积极参与,更好地凝聚民智,树立ww人新风貌;以推进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确保我镇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实施,ww镇成立ww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X XX(镇人大主席、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X 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X XX(镇党委副书记)

成 员:X XX(镇党委委员、镇纪委书记)

X XX(镇党委委员) X XX(镇农办)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我镇创建宜居乡村的实施方案,联系市、县有关部门给予指导支持,沟通协调有镇关部门,指导督促ww全面开展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汇报宜居乡村建设情况等。

五、实施办法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可以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惠,从而使和谐宜居示乡村建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宜居乡村中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大小会议、电

4 视广播、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的工作思路,宣传“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中,注意培育和总结如何通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化解历史矛盾纠纷,构建新型的邻里、干群关系,共创和谐新生活的典型,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

(二)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整个和谐宜居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村、组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和组织辖区的干部群众支持、参与建设,使群众成为建设的主体。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发挥群众的“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作用。在规划时,镇村干部召开征询意见会、发放征询意见表,集思广益,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在建设过程中,根据群众的意见建议进行调整、完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美化亮化村庄,大搞清洁卫生工作。

大抓植树种花美化村庄、大搞清洁卫生净化环境,营造洁净村庄、绿色生态家园,打牢宜居村的基础。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干净、整洁。各村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群众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为和谐宜居乡村建设提供洁净的卫生环境。要引导群众在屋前、屋后和

5 山上、山下搞好绿化,体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加强对农村“脏、乱、差”的治理,使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工作。加强乡村道路、乡村改厕、乡村公厕等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新建农村文化舞台、乡村休闲凉亭、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娱乐设施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

(五)打造三大农业生产基地,促进经济发展。打造沙糖桔种植,绿色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三大农业生产项目为基础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长,使和谐宜居乡村具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六)发展观光旅游,打造县城休闲后院。

重点以上坦村为建设主体,将上坦建设成为县城休闲后院。在上坦村建设成宜居乡村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搞好“八个一”建设:建设一条环村信用绿道,建设一个信用活动广场,修建一个大型休闲信用湖,湖中建设一个信用观景亭,建设一个信用蜜味馆,建设一个信用农家书屋,新建一个土猪养

6 殖基地,开发一片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最终把上坦建设成为全国社会主义典型新农村。并以上坦作为ww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样板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ww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提升ww作为郁南休闲娱乐后院的地位。

六、时间安排

ww上坦建设和谐宜居乡村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规划设计阶段(2010年8月20日—9月17日)

①党委书记卢海文多次走到村干、群众中大力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和谐宜居乡村建设可以给群众带来的实际好处和实惠,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谐宜居乡村中的主体作用。②科学做好上坦和谐宜居乡村的规划设计工作,邀请省、市相关领导、专家到上坦进行实地考察,对上坦进行和谐宜居乡村建设提出宝贵意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做好上坦宜居乡村规划设计工作,科学指导上坦进行和谐宜居乡村建设。

第二阶段:协调联动、筹措建设资金阶段(2010年9月17日—10月27日)

①积极联系沟通县财政局、县宜居办、县发展改革与城乡建设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大力指导、支持我镇上坦宜居乡村建设工作。②积极联系沟通上坦村外出相亲支持家乡宜居乡村建设,由镇党委书记亲自

7 带队赴珠三角上坦外出相亲家中,详细介绍有关上坦和谐宜居乡村建设的有关系情况,寻求外出相亲的支持。③激发当地群众建设和谐宜居乡村的热情,让群众共建、共管宜居乡村,积极参与到和谐宜居乡村的建设中去,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在建设中充分展现村民的大局观。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实施阶段(2010年10月1日—2011年1月27日)

重点建设好上坦八大工程:①建设一条环村信用绿道。②建设一个信用活动广场。③修建一个大型休闲信用湖。④湖中建设一个信用观景亭。⑤建设一个信用蜜味馆。⑥建设一个信用农家书屋。⑦新建一个土猪养殖基地。⑧开发一片绿色蔬菜种植基地。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2月1日—2011年2月25日)

①ww镇和谐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对上坦和谐宜居乡村进行现场检查验收。②通过验收达到宜居乡村创建标准后领导小组将对在和谐宜居乡村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先进事迹、突出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ww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8日

第16篇: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指南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指南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要以社区为基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落实各项老龄法规政策,使硬件建设持续改善,服务水平有效提高,老年人能明显感受到社区的宜居特征。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要统筹实现以下六个方面:

一、社区环境优美

老年宜居社区要整洁卫生,绿化美观,环境优美,适宜老年人居住和生活。

(一)卫生清洁。社区内垃圾实行集中收管,分类回收,清运定点及时,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污水流淌或乱扔废弃物现象。社区内住户、企业、餐馆、驻社区单位等油烟、污水排放要符合地方有关规定标准。

(二)安静环保。社区内施工及装修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时间,不在居民休息时间使用噪音过大的机械设备,并采取积极环保措施降低噪音和各种环境污染。

(三)绿化达标。绿化(绿地)面积要大道城镇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要求,区域环境适宜安排居民休憩和组织活动。社区内花草树木修剪整齐,绿地无毁坏,无侵占现象。社区内无违章搭建,无严重破、损、残建筑物,无乱设摊点,庭院内外物品放置整齐有序。

二、社区居住舒适

老年宜居社区的住宅建筑要符合国家建筑标准,设施设备要安全可靠,无障碍出行安全便捷,使老年人居住舒适,生活方便,幸福安逸。

(一)住宅建筑符合标准。社区住房的建设要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老年住宅建设标准》。建筑格局、朝向、楼层、材料和装修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方便和特殊需求以及家庭成员的构成。户型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舒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做到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电梯要安全正常运转,并能够满足急救需求。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住房内走廊、过道和厕所、起居室内要安装安全辅助设施。

(二)无障碍出行安全。社区楼宇内通道和公共区域要达到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坡道、弯路、台阶灯要具备防滑功能。楼房门口要设轮椅通道,满足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和便捷,保证行动的可达性。

(三)设施设备性能可靠。确保社区内设施设备安全,特别是安全电源,提倡安装使用节能环保的设备或有关科技节能环保设施。老年人住房内要安装应急呼叫器或先进的感应系统,洗浴设施和坐便器等要方便安全并安装安全辅助设施。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确保各种设施设备性能安全可靠。

三、社区设施齐全

老年宜居社区的外部设施要齐全,基础设施要完备,专用设施要具备,以适宜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需要。

(一)外部设施齐全。社区居民出行交通便利,公交线路车站标志明显,乘用出租车便捷。周边生活服务网点齐全,包括修理铺、百货店、服装店、饮食店、洗衣店、理发店、浴室、药房、银行、邮局等各种服务网点。

(二)基础设施完备。社区内燃气、电力、自来水供应正常。公共通讯、照明设施完备。便民设施如园林、广播、垃圾箱、座椅(凳)、书报亭、公用电话、邮政信报箱等安放合理且方便易达。鼓励建立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和老年人提供快捷、便利、优质服务,要设立综合多功能问题活动中心(站),供社区居民和老年人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锻炼。

(三)老年设施具备。要设立覆盖整个社区范围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其中包括设立日间照料室、老年食堂、老年阅览室、老年大学(学校)、健身康复室等。有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建立志愿者为老服务站(基地),切实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四、社区服务完善

老年宜居社区的服务功能要完善,满足老年人的基本服务、助老服务和养老服务等各种服务需求。

(一)完善基本服务。社区要规范健全物业服务和家政服务。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开展方便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开展健康教育,举办保健知识讲座,老年群众组织或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文化体育健身需求。

(二)强化助老服务。社区要建立健全助老服务体系。开展面向社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饮食、器具、卫生清洁以及代办各类日常服务。开展低保救助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救助、救济及无偿捐助活动,配备在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等,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老年人减轻思想压力和缓解精神负担,消除心理障碍,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安享晚年。

(三)重视养老服务。当地政府根据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情况,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聘社会青年、下岗人员,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入户为贫困、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社会公益组织和养老服务机构可在社区设立服务站(点),就近为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住养服务或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有偿养老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康复保健以及紧急救助等。

五、社区文明和谐

老年宜居社区要加强文化和治安环境建设,并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价值,为老年人营造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设社区老年大学(学校),加强老年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卫生保健、道德法制、电子信息、生活常识和生态环境等教育或讲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多方面生活技能知识,提高老年人的法律观念、维权意识和环保意识。设立敬老助老传统美德,社区敬老氛围浓厚,文化环境积极、活跃、融洽。

(二)加强治安环境治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渠道畅通,并制定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方案、制度和设施等;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体系,配备有社区警务室(联系点)和社区民居,有适应本地区治安需要的专兼职防巡队伍。社区居民安全感强。老年人家庭和睦,代际和谐。

(三)注重老年参与社会。社区内老年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机制、渠道完善。老年人代表参与业主委员会,银龄行动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人参与群防群治等社区建设,在治安保卫、交通协管、邻里互助、民间调解、传统教育、关心下一代、计划生育等工作中发挥优势和特长,实现其老有所为价值。老年人对社区文化建设满意度较高。

六、社区组织健全

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作,需要有力的推动机制和服务机构以及建立规章制度加以保障。

(一)建立推动机制。要建立起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老龄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街道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工作网络,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将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设立工作经费、建设资金,保障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离退休人员党组织健全,实施社会化管理。

(二)设立服务机构。社区要健全物业管理服务组织、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老年群众文体组织等组织服务机构。

(三)建立服务队伍。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人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医疗卫生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社区广泛建立由社区居民和周边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组成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助老志愿服务。

(四)制定规章制度。社区共驻共建机制完善,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努力为辖区单位和居民做好服务工作,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积极性高。制定实施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社区实行政务、事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制度,确保居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社区居民委员会各项制度健全。社区各服务机构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则办法。

第17篇:宜居建设情况上半年工作总结

大冶市开发区大林山社区滨湖小区宜居

建设情况上半年总结

大林山社区隶属于大冶市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北新区的南侧,东连大冶市区,北枕工业园区,南临三里七湖,西侧正在开发,是一幅建设的热土和发展的高地。其前身是大林山村,共有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607户,2064人,区域面积1.4平方公里,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300元。短短几年来,大林山村由农业村、城郊村、园中村变为城市社区,由靠近城市、进入城市、融入园区,进行了快速转型和华丽转身,见证了大冶市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大冶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缩影。现在正紧锣密鼓建设的滨湖小区,是该社区实施宜居建设的见证。

一、规划科学,高标准建设

依托大冶市城西北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以来由于大林山村8个自然村需分批整体拆迁,根据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充分尊重民意、群众认可的基础上,由大冶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8年1月规划编制了大林山村滨湖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要求,2011年2月由大冶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以大林山社区滨湖小区为核心的大林山1.4平方公里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该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30.32公顷,是大冶市城区规

划建设规模最大的居住区,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为“一心、三带、五片”(一个公建中心;两条滨水景观带及一个防护林带;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五个片区),将大林山等多个园中村的集中还建点纳入其中,形成规模宏大、格调优雅的创新型居住区。2011年5月完成制作了社区1.4平方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缩小模型,占地30平方米,安放在社区群众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供社区群众参观,激发了社区群众热爱社区的热情。

滨湖小区用地面积为279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可入住近3000户1万余人,总投资4.5亿元。滨湖小区分三期建设,一期12栋9万平方米,已建成居住;二期18栋13.5万平方米,2011年底建成入住;三期12栋11.5万平方米,将于2012年建成使用。

根椐规划,滨湖小区已建成并完善了一期建设。该小区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将居住与绿化,商业与服务,休闲与健身,教育与卫生相互配套,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丰富内涵。小区建筑错落有致,中心广场宽阔气派,休闲健身设施齐全,生活出行非常便利,景观绿化体现品位,居住商务安保可靠,社区文化氛围浓郁,管理服务办求有序,囊括了城市小区现代生活的多重元素。

二、设施齐全,严要求管理

滨湖小区于2008年9月,作为大冶市城乡一体化工程,

容纳大林山等园中村拆迁还建户开始动工建设。现已完成并完善了一期的建设,正加紧完善二期的建设,三期建设将于2011年8月份动工。滨湖小区一期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小区内已完成了9米宽主干道路、5-6米宽的支干道全部黑化,绿化率达到35%,亮化工程已全部完成了180盏灯的亮灯,建成了8000平方米宽阔气派的中心广场,灯光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场地等均已建成;各类强弱电,闭路、互联网线、天燃气等已入户。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游园建设一应俱全,并完成了500米长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小区内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安装、投放了50个垃圾箱,并实行门前“四包”,聘请了10名城管人员进行全天候巡逻管理,洒水车进行日不定时洒水,绿化管养人员实行长效管理。小区内还安装了电子眼,设立了监控室,全天候对小区进行监管。

三、区容整洁,大手笔整治

为了美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形象,社区今年上半年对区容区貌进行了大手笔整治。社区群众服务中心大楼进行了装饰装修,对幼儿园进行了配套建设,对社区所有的商业门面房广告牌进行了统一规范设制,对住户防盗网实行规范整治,对有“牛皮癣”的墙面墙体、建筑物、构筑物进行了冲洗,配套建设了提升式垃圾处理池,实施了建设门楼、游园灯、广场灯等景观工程,社区共计投入千万元。按照省城乡

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求,社区所有人员办公室均在社区一楼,建成了社区服务大厅,推行了一站式管理服务,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通过整治,形成了区容整洁,群众满意,领导赞赏的美丽新社区。

上半年,我们所做的工作,离打造滨湖小区宜居环境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下一步我们将借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建设会议的东风,将进一步建设好滨湖小区,为建设宜居的滨湖小区而奋斗!

二〇一一年七月四日

第18篇:水务局“宜居云阳”建设工作总结

云阳县水务局

2010年宜居云阳建设工作总结及

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我局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建设宜居云阳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加大供水经营管理和建设, 构建和谐供水环境,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的建设任务。现就我局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宜居工作

一是强化职能职责,确保供水正常秩序。强化供水服务管理,严格执行企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部门职能职责及办事流程,转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规范办事程序,认真处理用户的来信来访,保证供水的各项工作规范运行。同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水质水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维护了正常的供水秩序,确保安全、有序供水。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正常有序供水。供水企业成立了供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编制完善了供水应急预案,负责对所属供水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加强安装维护管理, 加大供区的拓展力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随着云阳县城区域的不断拓展,给县城供水自来水企业务带来了大好发展机遇,在水务局、水投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下,积极推进了城市拓展区的供水管网安装工作,主要加大了对北部新区、工业园区B区的供水管网铺设及人

和工业园区、复兴场镇供水工作,保证了规划区及复兴场镇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二、全力做好供水工作,服务宜居云阳建设

2010年1-10月,通过水务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县城新增供水管网6.87公里,改造供水管网2.38公里,完成投资911.8万元;新建、改扩建乡镇供水工程完工5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10处,完成总投资8041万元,解决14.79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卫生用水率达到52.5%。

一是强化水质管理,加强日常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县城区内共设置6个水质检测点,由所属水厂化验室负责检测。水源水及出厂水每日检测浑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九项常规指标,管网水每月坚持九项常规指标不少于2次。监测合格率100%。同时,每月委托县疾控中心对管网水29项常规指标和出厂水42项指标不定期抽检一次,并出具检测分析报告。市市政管理委员会每年不定期抽检1——2次。连续3年抽检合格率100%。

二是努力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坚持每小时测定沉淀池、澄清池、滤池、和出厂水浊度、余氯含量,并将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班组,严格滤池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水质达标。

三是及时报送了每个月的信息和统计报表,为领导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提供了依据。

三、存在问题

经过1-10月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部分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供水经营管理尚存在薄弱环节。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管网事故时有发生;供水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安装维护工作任务艰巨,管网漏损率仍然居高不下。

2、供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大、任务重,须得到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四、2011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我局将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做好供水各项工作,在提高售水量、抄表率、水费回收率及降低水损率方面狠下功夫,为宜居云阳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供水各项工作, 保证供水水质、水压、水量符合饮用水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稳定地向市民提供优质合格的自来水。

2、深入抓好供水安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强化员工的技能培训、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营业、安装服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工作业务,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按期完成供水建设的全年目标任务。

3、大力推行优质服务,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及时处理用户投诉来信、来访工作。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19篇: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让“养老”升级成“享老”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让“养老”升级成“享老”

记者 孙洁

日前,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25个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建立安全、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住、行、医、养”等环境更加优化,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与老龄社会要求之间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关系到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尊严、幸福地享受老年生活。因此,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严重滞后的老年居住环境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今后还将以每年将新增老年人口近1000万。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居住条件、公共服务、社区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参与等方面暴露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约因素。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2015)》明确指出,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严重滞后,老年人住房适老化程度低,安全性问题突出,住房内普遍缺乏必要的适老设计及无障碍设施,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由于没有电梯,老年人外出活动、看病就医不方便;社区户外环境适老性欠佳,不少小区,人车混行,管理混乱,户外活动场地及休憩设施匮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养老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沈阳68岁的赵大爷曾就职于事业单位,退休后和与老伴生活在原单位分配的翻新小洋楼中,然而这一福利房并未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赵大爷早年因在田间干活落下了腿脚不利索的毛病,面对着需要徒步攀爬的六楼台阶无能为力,日常出行只能依靠子女或看护的搀扶、抬抱才能上下楼梯。

据记者了解,老年人生活住所多集中在低楼层小区,没有电梯和扶梯成为他们出行的一个巨大阻碍,加之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衰退,独自上下楼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有79.2%的老年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房里,许多社区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难以继续使用。而在新开发的社区里,开发商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了老年人活动场所。从全国老龄办的调研数据来看,我国58.7%的城乡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在农村老年人中这一比例高达63.2%,农村老年人住所不适老问题尤为突出。 曾就职于住建部、参与到我国无障碍设计规划的曹善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的无障碍设计主要只体现在门道的缓坡上,方便了老年人轮椅出入,但盲道等其他措施的效果却甚不理想。加之楼梯、电梯、洗手间等地的无障碍设施并未得到彻底的执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还较为落后。并且我国城市规划普遍存在千篇1律“贪大饼”的问题,许多地方都力图集金融、文化、工业、旅游等诸多元素于一身,建筑多而密,导致城市拥堵、老年人出行不便。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高龄老年人已达2500万,失能老年人突破4000万,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持续增多,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有利于增进老年民生福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宜居环境建设将惠及2.2亿老人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老年友好城市”的理念。2009年,我国在借鉴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友好新理念的基础上,在全国7个省市15个城市开展了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试点。2012年,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写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增加了“宜居环境”一章,成为修法的最大亮点。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从提出理念,到开展试点,再到入法,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关系全体公民老年期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门新增‘宜居环境’一章,将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高到立法的高度,作出了长远安排。”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也指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标配”,不是“高配”。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性和需求,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老年人保持健康、活力、独立的软硬件环境不断优化,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保障、社区支持、家庭氛围、人文环境持续改善。 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我国老龄宜居环境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是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设政策创制的力度加大;二是各地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步伐有所加快,老年宜居项目的市场热度出现陡增,目前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出现了纵深的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在政策、实践以及市场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仍然处在初步阶段,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比如公共政策支持体系也还需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区域发展出现失衡、老年宜居项目偏离市场需求、社区老年宜居水平亟待提升等。

老年宜居环境还需系统化建设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既关乎当前,也关乎未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影响深远的事业。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年轻型社会,环境建设大多基于年轻人口的需要,未来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将逐渐向老龄社会过度。

王深远指出,从社会治理层面看,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其主要问题有六方面: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尚待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区域发展失衡;老年宜居项目偏离市场需求;适老性公共环境远未形成;社区老年宜居水平亟待提升;老年宜居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完善。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因对老年人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加装防护扶手、防滑地板、坐浴椅等防跌倒装置,紧急呼叫和监护网络等紧急救助装置,提升安全系数,降低风险。与此同时,支持适老住宅建设,对开发老年公寓、老少同居的新社区和有适老功能的新型住宅提供相应政策扶持,开发通用住宅,方便老年人和子女共同居住,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安全照护和亲情陪伴。

并且,除了谋划打造适老居住环境外,《指导意见》还在适老出行环境、适老健康支持环境、适老生活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等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板块进行了部署。

下一步,应加快完善公共政策,优化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政策环境,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在各地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中要逐步明确和体现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还应立足市场需求,重视配套服务;努力提高各类公共建筑、空间和设施的适老化程度;着力加强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并加快构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标准体系,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20篇: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 促进生态发展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下一步,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着力精细化地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营造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促进我市生态发展。

一是紧紧结合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大力整治城乡“六乱”,抓好农村“五场”建设(即禽畜集中圈养场、机动车停放场、垃圾收集清运场、建筑材料堆放场、农副产品摆卖场)。二是是建立“六个统一”的保洁队伍(即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设施、统一支付制度),通过落实“六个统一”,实现我市农村“五个没有”(即房前屋后没有零星垃圾,集镇(墟场)村间没有散放垃圾,公路沿线没有散落垃圾,河库塘渠没有漂浮垃圾,田间地头没有有害垃圾)。三是改革和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落实“大分流、细分类、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同时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大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建设力度、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充分履行职责,落实主体责任,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