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创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58:05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祁阳县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汇 报

祁阳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8日)

今年以来,祁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全程质量监管。我县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等环节入手,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监管体系

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作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好抓实。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祁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和联系农业的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业局、财政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主管,确定了专人专抓。二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2008年,县绿办加挂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实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并办公。后来为了理顺业务部门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县农业市场信息站牵头组织实施。今年,根据《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农业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永政办发[2011]16号)文件精神,县农业局已上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单独设立,拟定编3人,为全额拨款正股级事业单位。每个镇农技站同时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还配备了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干,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县财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全年安排了29.6万元工作经费,比上年增加4万元,县农业局安排8万元工作经费,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地开展。四是进一步强化责任机制。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为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抓出成效,制定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责任和职责,加强了督促检查,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为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断营造人人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县今年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在元旦、春节、“3.15”、“五一”、端午及高考等重大节假日及特定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在6月中旬《食品安全法》实施两周年之际,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引导市民安全生产和消费。今年上半年来,我县共出动宣传车辆50

2 余台次,深入全县20多个乡镇农贸市场及重点区域,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资料》、《食品安全法》、《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标志管理》等宣传资料5万多份,张贴公告2000余份。在宣传过程中采取流动宣传和固定咨询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解答广大市民遇到的各类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培训,推动基地建设

一是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培训。为搞好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县农业局抽调了20多名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联户”小分队,经常深入基地和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科技培训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的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解决农户在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基地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各联户小分队共上门技术指导6000余次,现场指导和培训农民2.6万余人次,完成标准化培训8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份,制作标准卡5000张,确保标准入户率、培训率在90%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标准化生产能力。二是积极推动“三品”监测基地建设。我县紧紧围绕发展绿色水稻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三品”监

3 测基地,2011年在肖家村镇又新建绿色水稻基地3万亩。直到目前,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测面积达30万亩,其中:水稻基地认证面积14.3万亩、油茶基地认证10万亩;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73.5万亩,具体为:水稻43.3万亩、水果22万亩、茶叶1.1万亩、旱粮4万亩、蔬菜3.1万亩。全县三品监测面积达120万亩。

四、加强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

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保障源头安全。农业投入品监管乃农产品质量安全之基础。为加强农资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县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着重加大了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和进入市场的监管。今年上半年来,共检查农资经营网点300多个;送检化肥15个,查处不合格化肥 5 个;检查农药批发商15个,农资经营店150家,农药品种280个;突出以对标签标识、质量抽样送检为重点措施,共查处标签标识违规农药25 个,假劣农药 5个,通过执法监管,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和五种禁用农药的销售与使用。二是加强农产品入市管理,保障流通安全。我县制定的《祁阳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要求在城镇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重点抓好县城农贸市场、超市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引导农贸市场和超市与基地实现产销对接,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台帐、质量自检、档案记录、标签标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并在万联和步步高超市实行农产品标识化流通。同时,加强入市农产品

4 的管理,除对有效期内、标识规范的认证农产品和与市场建立产销对接的农产品免检进入市场销售外,其它农产品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并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区,实行分类经营,分类管理,有力地保障了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县绿色食品办公室将定期或不定期进入超市,对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就“三品”农产品的标签、标识的规范使用及有效期进行执法检查,对违规使用“三品”标志的实行强制下架和限期整改。三是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保障餐桌安全。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订了《祁阳县2011年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科学确定1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点基础上,合理确定了3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点,面积覆盖全县各个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超市、学校、宾馆及酒店,按照每月4次例行监测与重大活动、节假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抽检了青椒、白菜、苋菜、菠菜、豆角、茄子等四十多个蔬菜、水果品种,建立健全抽样、检测台账,做到检测结果及时反馈、报告,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追溯源头并妥善处理。截止7月上旬,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764个(其中水果268个),总合格率为99.57%,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简报12期,预计全年可完成检测样品5600余个。同时,积极配合农业部和省市检测中心搞好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全县农产品质量达到了省市制订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8%以下,水果、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2%以下,

5 大米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全县未发生一起因食用农残超标蔬菜而导致的中毒事件。

五、加强认证,打造优质品牌

我县近年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培育了天龙、银光、金浩3家全国驰名商标、2家中国名牌产品;去年银光粮油被评为全省十佳粮食加工企业,这是全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大米加工企业;湘妹种植协会被评为全省十佳种植协会,体现了我县绿色水稻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果。今年,新培育了“九龙福”等一批农业产品品牌,“七里香”大米也获得了湖南省著名商标。我县今年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3个;神怡米业、天圣有机农业公司绿色食品续展也正在办理之中。目前,全县已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有120余个,三品认证产品年产量近40万吨,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近8000万元。

六、加强整治,确保食品安全

根据农业部农质发[2011]号文件、《湖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的通知》(湘农发[2011]93号)精神,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执法责任人,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公开了举报电话,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健全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备案制度,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进销台帐和农产品检测台帐检查,加大了对县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蔬菜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抽样检测,重点加

6 强对蔬菜、稻谷、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向县食安委汇报材料10期,检测样品1444个,其中蔬菜样品1045个,水果样品361个,稻谷样品20个,茶叶样品18个,检测合格率均在99.4%以上,尚未收到群众对这方面问题的反映。

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开展整治活动时,企业的抵触情绪明显,工作开展存在困难;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工作还留有死角;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项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农业大县的需要;四是农业执法和检测队伍还不健全,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市场准入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今后,我们将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克难奋进,再接再厉,使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推荐第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农林局 2010年4月19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宣传,我们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林、卫生、公安、监察、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环节、落实到个人,特别是为加强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并下发了专门文件,并成立上海世博会期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坚决落实各项监管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对相关的监管人员、规模种植与养殖基地管理人员、各企业等有关人员开展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并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4次,在3月10日-12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4000份。同时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常向阳教授开展《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的专题培训、邀请市农委专家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宿豫区农林局相关人员到乡镇开展技术指导,迄今培训2000人次。

二、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一是通过建立完善农产品“从田头到市场”的全过程监管链条,推行质量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等,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区、乡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配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32名,并逐步落实村级协管员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三是将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挂牌机构改为独立设置机构,2009年10月,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关于成立宿豫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批复》(宿豫编发„2009‟16号),明确了单位性质、级别及人员编制与经费保障等,同时加强检测室建设,购置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等,形成以区级检测中心为基础、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速测站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三、以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与农业品牌化发展

我们切实加强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基地农民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以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是在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规模种养基地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休药期制度。二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与产地准出制度。加强蔬菜产地、农贸市场、与企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督促指导江苏益客、罐头食品等企业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检测室,配备检测设备,培训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对新建的规模蔬菜基地,要求必须建设有检测室、有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备专门的检测人员。目前正在筹建的华东农业批发市场建立蔬菜质量检测中心,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检测人员以及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出具检测报告,市场建成后可以达到每批进入市场的蔬菜都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三是强化监督抽检,准确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积极配合市级做好例行监测工作,对全区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城区市场、超市开展每月四次定期抽样快速检测,并及时报告和通报检测结果,以便及时处理和整改。我区检测合格率98.9% ,其中生产基地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农贸市场取样检测合格率98.4%,实行月检月报制度,并及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发布通报。四是试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产品产地安全、生产记录、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目前,全区已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围绕标准化建设,加大了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目前全区共认证了无公害农产品56个、绿色食品25个、有机农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2件、市知名商标5件,在提升宿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提升了宿豫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

四、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加大宣传与引导,开展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全区范围内加强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不断加大农产品执法力度,狠抓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批发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销售的蔬菜、果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突出重点时节、重点环节、重点产品,抽查监管,对益客食品、肉联厂派员驻厂监管。特别是在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督指导基础上,还采取了下面两方面措施,确保世博期间入沪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开展“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供沪单位情况。共完成全区39家“三品”生产单位、10家蔬菜生产基地的单位名称、种植面积、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乡镇监管员及联系电话及“三品”认证情况核实,建立了详细的监管档案。二是实现全区生产基地“一对一”监管。区农林执法大队、农检中心、动物监督所、蔬菜办联合行动,加强对全区49家种植基地监管,按照供沪企业“四有” 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设立区级、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实行“一对一”监管,并逐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建立了田间跟踪档案,详细掌握其使用的投入品品种及其用量等信息资料。对于检查不合格的生产基地,下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

五、创新机制,有效实现全程质量监管与控制 2009以来年,全区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肉禽规模养殖场107个,目前已建120个,肉禽养殖能力近5000万羽。我区肉鸡产品畅销全国。在肉鸡生产加工上,我们切实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禽类产品质量水平。

首先是从源头抓起,实行养殖准入制度,符合动物防疫、生态健康养殖生产及技术标准的才能从事生产。

二是建设监控中心,实现实时视频全程监控。为加强全区肉禽产业监管,按照“政府投入、全面覆盖、集中监控”的原则,宿豫区建设了全区肉鸡养殖实时视频监控系统,全区120个规模场全部编号存档,予以GPS定位,第一批80个规模场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通过整个系统的应用,可全面、直观、及时、有效地对养殖场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三是生产、管理相结合,质量控制由被动变主动、由节点变全程。在饲养、饲料、加工环节严格按照标准程序控制疫病及药残,而重点是控制商品鸡饲养环节。支持、配合企业以合同形式约定投入品使用种类和程序、数量,对各规模肉禽养殖场,由农林局组织,配合相关部门与龙头企业建立统一生产流程,规范饲养技术,全面推广 HACCP 现场管理体系,农林局等部门在对农户、企业进行集中和分散的宣传、培训,帮助他们在掌握肉鸡标准化饲养技术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肉鸡生产操作规范,肉鸡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供药品,统一防疫程序,统一回收屠宰”,对肉鸡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预先分析,从雏鸡入舍到毛鸡进厂,主要确定控制点实行现场视频和专人监控,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屠宰,从根本上保证了禽类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屠宰过程批次管理,建立追溯体系。加工企业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及时做好批次间隔、单独分割、单独存放的加工厂合格原料可追溯管理体系,并投巨资建立起了苏北唯一的现代化的化验检测中心,化验中心在企业内有独立的运作机制,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而且我区已建或正在引进饲料、药品加工企业,并准备联合这些投入品企业与加工、流通企业共同建立起肉鸡产业质量安全网。

四是强化产业配套,消灭一切影响质量安全的不利因素,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严格要求各养殖场不得随意处置禽类粪便,不得宰杀、出售、乱抛病死鸡,不得随意向场外排污,对养殖场的病死鸡,将安排专人、专用运输工具和设备统一收缴,经湿化处理后用作饲料或有机肥原料。采取养殖前先签约形式,保证鸡粪被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加工厂100%收购,既有效防止环境及产品污染,减少疫病发生,又提升养殖附加效益,提高禽粪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创优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推荐第3篇: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赣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赣市府发“2011”29号、《瑞金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瑞农粮发“2012”7号)文件要求,以‚坚持不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实抓好,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努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保障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现汇报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我局于2011年成立了瑞金市农业和粮食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有关整治行动,今年根据工作分工进行了调整,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农技、植保、土肥、畜牧、水产、种子、质检、执法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2、周密部署、妥善安排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局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下发了《瑞金市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明确了工作重点,做到有

1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1、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工作;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节日值守制度,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投诉电话,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并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妥善处理,防止问题扩大蔓延。

二是市财政安排了预算内资金30万元农产品质量监管专项资金,其中包括农产品监管工作经费10万元,检测经费20万元,为我市农产品检测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制度,包括:市场监管制度、农产品抽检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档案管理中分别建立了农产品种植企业档案、农产品养殖企业档案和各项检测工作档案等。

2、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及规模种养基地的监管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市通过农业标准化建设相关项目如标准粮田建设、土壤有机质提升、养殖场标准化创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二是抓好可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我局一方面加强对农业种养生产基地的监管,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派出技术人员驻场监管,指导其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规模养殖场重新登记备案;另一方面加强农资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农产品生产者不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第三对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从生产源头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抓好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我局根据农产品生产特点,在春耕备耕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和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防止发生群体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药市场以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为主进行拉网式检查;兽(渔)药市场重点清查瘦肉精,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限用药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市场重点清查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和化学品;猪牛的生产投入品中严禁使用‚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品,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杜绝违禁药物和化学品的销售和使用,从生产投入品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3、强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监测

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样监测,把好农产品质量关,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半年来共检测蔬菜水果等农产品612批次,剔除不合格产品35批次,检测猪牛‚瘦肉精‛2356头次:一方面加大对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生鲜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增加监测的品种和次数,每月开展农残抽检,范围包括花菜、包菜、菜心、黄芽白、上海青、芥兰、豆苗、白萝白、芥菜、油麦、黄瓜、茄子等二十多个品种共307批次;4月中旬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等重大接待抽检小白菜、大蒜、生菜、西兰花、荷兰豆、白萝卜等果蔬品种134批次,剔除不合格产品10个;元月10日、5月29日配合赣州市农产品检测抽样工作,抽检171个果蔬品种;另一方面加强猪牛屠宰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半年来在生猪生产环节‚瘦肉精‛抽样检测344头,屠宰环节检测2012头(检测全部合格)。

4、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

根据《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赣府厅发“2010”3号),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和推广。一是加强企业‚三品认证‛,我市主要有养宝公司和东升蛋鸡场、香山生态园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五星食品公司与正德和食品公司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目前五星食品公司批准为市级龙头企业;二是对我市‚三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产地环境、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管理记录、标识使用情况等;三是与‚三品‛企业签订承诺书要求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依法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强化综合执法,加强农资产品的监督检查

我局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今年我局农业综合执法队积极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沟通协作,密切配合,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农资专项打假‛等活动,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为重点,对全市各个乡镇的农资市场、经营门店和市场摊点进行了多次拉网式全覆盖清理清查专项整顿,对违规经营农资案件依法立案查处,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农资市场,充分发挥了‚打假护农、维权增收‛的作用,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6、大力宣传,营造农产品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自我学习,参加省市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三品一标‛业务培训。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并充分利用《瑞金报》,《瑞金农业信息网》、瑞金电视台等媒体,积极发挥消费引导生产和舆论监督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瑞金报》刊登了‚我市加大对上市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保证市民‘菜蓝子’安全‛实验室农残检测图片报道等;

三是及时在赣州三农网等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及编印简报等。

四是我局结合阳光工程等活动,到乡村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五是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安排科技人员深入武阳、谢坊、九堡、壬田、云石山等乡镇圩场宣讲农业实用技术,赠送科学书籍和手册等12000份,接受群众技术咨询达3200人次,张贴宣传标语22条,印发《选购农资产品应注意事项》、《给农民朋友一封信》等执法宣传资料1万多份。

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1、抓好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建设,建成500㎡的实验大楼,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53台(套),项目建成后实现从产地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测,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养殖水面的水质等方面进行检验检测和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成立了瑞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负责对全市农产品样品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协助接待中央领导来瑞及各项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对粮食、蔬菜、水果、豆类等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以及畜禽和水产品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三、存在问题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根据省市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包括: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是行政执法;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主要是技术检测,分别要有机构和适当专职人员;

2、农产品生产企业自身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企业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基础设施薄弱,安全工作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大。

3、需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投入。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要保证检测费用,同时要增加监管工作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正常开展。

4、‚三品‛认证有待进一步推广开发,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

5、农产品检测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检测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系统技术培训。

二O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推荐第4篇:靖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4.12)

2010年靖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2010年靖州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三品一标”认证,杨梅、茯苓、超级稻技术操作规程,农产品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检测等方面取得了新成就,较全面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建立了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规范复杂,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长效管理,2010年我局两名工作人员先后到省、市学习培训,现已持证上岗,深入开展农产品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测、农产品标志标识、农资市场等专项监督检查活动。监管队伍成立以来,在指导安全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反馈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地履行了职能。

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全力抓好日常监管,对我县的两个农贸市场及三个超市采取定期的监管,督促其严把进货渠道,严守市场准入制度,按要求建立健全好各种台帐,搞好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等。

二、抓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扩大“三品一标”规模。对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特别是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引导和培训,促使他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自觉成为“三品”申报主体。

2010年我局申报绿色食品3个,分别是:绿源公司的靖州杨梅产品、四通粮油公司的“高山苗米”、贯宝渡村的柑桔。其中“靖州杨梅”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编码LB—18—1103180558A),贯宝渡村的柑桔相关材料也以整理完毕。

2010年我县两家公司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4个。分别是绿源公司的辣椒、芥兰产品和四通粮油公司的油粘米、原生态米共4个农产品。现所有材料都整理完毕,正在进一步申报当中。

2010年申报的靖州杨梅(由杨梅协会申报)已通过地理标志认证(2010年第七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布,中国农业网12月16日)。靖州茯苓地理标志相关材料也已上报,相关申报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

三、制定杨梅、茯苓、超级稻技术操作规程

制定了杨梅、茯苓技术操作规程,其中木洞杨梅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年11月20日发布湖南省地方标准,茯苓菌种生

产技术操作规程于2007年第3期《湖南省食用菌》发布,超级稻技术操作规程正在制定中。2005—2007年通过了坳上镇木洞、响水坝村和太阳坪乡古村、吉利寨村杨梅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四、农产品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检测

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于2009年完成了仪器采购和站房的建设,为更好的开展监测工作,2010年又采购了一批仪器,因受县种子公司改制统一拆迁方案影响,站房建设已于2009年12月停工。为保证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完成省市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 2010年4月,农业局另安排一间办公室用于安装农药残留速测检测设备并启动蔬菜鲜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全年共例行农产品检测147批次,监督检测各种蔬菜、水果897批次,合格率达99%,有力地保障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

靖州县农业局

二0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推荐第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XX县农业局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工 作 总 结

2011年,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针对农产品生产环节,以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为突破口,以强化执法监管为手段,坚持标本兼治,逐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多次对我县农产品进行抽检,合格 率均为100%,全年未出现农产品中毒事件。一年来,我局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科学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了《XX县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方案》、《XX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XX县农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XX县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XX县“瘦肉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县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上下联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县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彭国宾任组长,8个相关专业站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

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12316”三农服务热线以及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基层,采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面对面、点对点的宣传与培训,普及农资法律法规,增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推进诚信建设,曝光典型案例,努力营造社会关心和支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良好氛围。

利用乡镇新型农民及科技示范户培训,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2011年2—3月,我县农业局通过培训班,聘请法律专家专业授课,开展了对全县千名示范户、种田大户关于《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农药安全使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假劣农资鉴别等质量安全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专题讲座13场(次),有力地提高了科技示范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其次,举办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培训班,宣传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每年3月份,以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牵头,组织一期全县农药、化肥,一期种子经营人员培训班,一期全县兽药、饲料经营人员培训班,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有效增强了经营人员依法、守法、懂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农业投入品科学使用指导水平。第三,在各个传统节日来临之前,我局选择在县城农贸市场及主要街道悬挂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横幅共4条,有针对性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三、控制农业投入品,打好准出准入基础

坚持常年整治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市场整治与使用监控相结合,深入持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资市场整治年活动。农业投入品生

产经营单位全面建立进销台帐、标签标识、质量追溯等管理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品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786人次,农资专销门市136个,检查主要水稻种子238个品种,农药580个,肥料18个,责令退市3个品种4360公斤。于上半年和下半年2次配合省畜牧局进行饲料产品抽样检测,共抽检兽药12个,饲料6种,将检测结果反馈生产企业,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经销。

四、抓体系建设,打好安全保障基础

一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今年,我县申报的2012年金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站项目已获省发改委批准,已申报到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县成立了金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010年,建设投资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并派出人员赴省学习检测技术和赴外地考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

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农业局制定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销售档案、农产品包装标识、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 六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农资经营管理、农资经营人员守则、农资经营承诺、农资经营九不准”四项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服务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

四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执法体系,整合执法力量,实行部门综合执法。

五是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我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机构在农技推广机构中一并建设,农技综合服务站人员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每个乡镇配备监管员1名及划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经费1万元。

五、突出“四个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紧紧围绕生产过程控制,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突出问题能管住、关键措施能到位。

一是突出重点农时,在农事关键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和打假护农活动。今年3-4月,以打假护农保春耕为中心,开展种子市场整治,5-6月,8—10月开展农药、肥料、小春用种市场整治,出动执法检查车辆45车次,检查城区及乡镇农资经营单位136个,查出假种子900公斤,未审定种子3000余公斤;查获劣质肥料2个品种,10吨;查获违禁农药0.10吨;兽(渔)药0.05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0.25吨,有效控制了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二是突出重点区域和品种,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如秀谷镇象山南路、象山北路等地种子农药经营店,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产品生产销售记录、包装标识、质量标志等执法监管,确保全县肥料、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100%达到监管。

三是突出重点检测项目。对市场上销售的具有代表性的以及群众反应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或企业的品种进行重点抽检,每月对食用菌、蔬菜等重点农产品快速抽检一次,每次不少于五个样品,每次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时上报。为实施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制度及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坚实基础。抽检鲜活农产品40个样品,检测合格40个,合格率100%;抽取农药样品20个,检测合格18个,合格率90%;抽取肥料样品12个,检测合格9个,合格率75%;抽检猪尿样30份,29份检测合格,合格率96.7%;抽检饲料11个、兽药4个,检测合格率100%。

四是突出重点节日。在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执法人员对城区和中心农贸市场的瓜果,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重要节日无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六、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为及时了解农产品安全状况,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全年对县城范围内农贸市场、XX广场和XX菜市场、XX度假酒店等宾馆、XX镇等蔬菜基地、XX茶叶厂及生猪场进行重点抽检30批次,其中合格29批次,合格率96.67%,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了群众消费安全,全年未出现中毒事件。3月份印刷2000份《严禁使用“瘦肉精”告知书》的紧急通知,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各村委会、村民小组和生猪存栏50头、肉牛存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进行张贴,做到张贴到位,家喻户晓,对全县规模养猪场150斤以上的肥猪进行拉网式抽查,共抽查36家规模养猪场,共计抽检生猪尿30余份。全年配合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抽检农产品1批次,抽检饲料样品11个、兽药样品4个、生猪尿6份、禽蛋4份、茶叶1份、蔬菜6种、食用菌1份及大米2份。配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1次,在全县选定具有代表性的3个乡镇抽取稻谷样10个,送国家稻米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全面了解稻米质量状况,促进粮食生产安全。

七、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监管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仅靠农业部门显得鞭长莫及。县级检测机构设备欠缺,人手不够,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更是不足,素质较低。检测设备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影响监管面。

二是专项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面广,取样数量多,检测费用大,由于缺乏专项经费,制约了工作开展。

三是安全意识不浓。农民生产和居民消费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不高。

四是认证总数不多。由于缺乏必要经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停滞不前,企业对“三品”认证不积极,认为认证更没有给企业带来多大经济效益,花钱费事不讨好。

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坚定信心,增添措施,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指导思想:以农资经营市场清理整顿为基础,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创建“三品”核心示范区;以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检验检测体系为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及流通过程的监控;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为突破口,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为”的监管机制。

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强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切实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蔬菜、放心粮油、放心水果、喝上放心茶。

工作安排:

在强化日常监管抽查的同时,紧扣农时,有计划、有步骤重点抓好以下阶段性工作。

(一)2月初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案,并下发到个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每月对农贸市场及部分超市进行农产品快速检测,特别加强对节假日农贸市场及超市农产品进行检测。

(二)1-4月份:(1)对农业投入品加大查处力度,确保我县农资市场不存在国家禁用农药、高毒高残农药;(2)对辖区内农资生产企业、经营户负责人进行《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培训;(3)举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及“农药市场监管年”启动仪式;(4)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

(三)5-6月份:(1)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诚信制度建设,建立监管对象诚信档案;(2)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集中清理工作。

(四)7-10月份:(1)开展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严查和打击高毒、禁用农药的生产、经营;(2)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投入品的检查;(4)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五)11-12月份:(1)邀请有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及农资生产企业、经营户,座谈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农资市场监管,规范经营和优化服务;(2)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会,交流、总结一年工作情况,筹划明年工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推荐第6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XXXXX旗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为做好2013年我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据我旗目前农产品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台我旗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

一、宗旨和目的

以XX副厅长在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我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达到全年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争取达到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旗县标准。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X

办公室设在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XX,办公室负责农产品日常材料收集、整理、总结汇报等工作。

2、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以农产品监管中心为基础,检测中心、绿办、市场准入分别有专人负责,建章立制,分别承担各自的工作任务。同时成立由农业综合

执法大队、植保植检站、多种站、水产站、监管中心组成的农产品综合整治联合小组,日常各自监管的同时,在重大节假日和关键季节对基地和市场进行联合检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无盲点和死角。

3、重视和抓好乡镇监管站的建设。

目前,各个乡镇监管站虽均已挂牌成立,制度上墙,领导确立,但没有真正开展工作。存在监管缺位的现象,因此要花大力气抓好乡镇站的建设工作。结合乡镇农转站建设。一是配备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达到每乡2~3名技术人员,有一台农残快速检测仪(包括药品)。积极争取旗财政的支持,落实工作经费。争取达到“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的五有标准,有条件的村选大学生村官为村监管员。为使工作顺利开展,年内召开2~3次培训会,对乡村监管人员全部进行集中培训。

4、摸清全旗农产品监管工作的实情,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一)摸清旗、乡、村监管机构人员的实情,登记造册,以便及时沟通的了解实情。

(二)摸清农产品监管的工作目标。

① 是市场农资经营门店。对全旗范围内的农资经营门店逐一排查,重点清查禁限用农药假冒伪劣肥料,渔用饲料以及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必须建立农资进出入销售台账。

② 是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要求建立制定安全生产承诺书,准出入制度。生产责任人技术责任人以及内检员要明确上墙公示。建立投入品的进出入台账和统一的生产记录档案。

③是全旗的农产品生产合作组织以及重要的瓜、果、菜生产区域。进行登记备案,明确责任人,挂牌公示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以及农产品安全的相关制度。

5、除隐患,抓好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风险监测力度。

(一)以集中联合整治及宣传为手段,通过监管中心、执法大队等五单位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对生产者,经营者以及使用者在日常巡查的同时关键季节和节假日进行排查、宣传和警示。从源头上杜绝隐患。特别是种子、种苗、农药、肥料、饲料和添加剂、防腐剂、水产品投入品等七类农资产品进行细查严打,绝不允许“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和消费者手中,如有发现必须追根循源,彻底铲除,绝不给农民造成损失。

对于高毒农药要实行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今年特别要重视水产品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严查违禁药物和饲料的使用。

(二)加大例行抽查,专项抽查,监管抽查风险评估工作,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品种。

目前旗检测中心已能正常开展农残快速检测,下一步随着实验室资质认定,可开展定量检测,检测范围可扩展为肉、蛋、奶、水产品以及粮食、土壤、化肥等农畜产品及投入品检测。今年除正常完成420份市里交给的任务外,同时开展2~3次专项抽检,特别增加对水产品食用菌进行10~20份样品抽检。检测范围扩展到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

通过努力争取完善乡镇站和生产基地以及市场的快速检测工作。

争取每个基地和市场都有检测设备和人员。通过武装“前哨”使农产品安全不留死角和盲区。特别针对问题突出的生产销售区域,加大监督检测力度,提高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全旗实际,重点在水产品和水果产品上。

5、加强对“三品一标”工作的申报,复查和宣传工作。

我旗“三品一标”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产品的认证率和标识使用率仍相对较低。今年要通过技术培训和宣传等工作,力争使农产品农产品认证率和标志使用率有新的突破。已认证登记的基地和产品要加强检测力度和管理力度,并监督其标志的使用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其所认证的标志进行生产,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有完备的生产记录档案,投入品出入库记录以及内检员制度等。对到期的严格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标志。

XXXXX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2013年3月12日

推荐第7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

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

一、稳步开展“三品”认证工作

2012年,将重点扶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为企业申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造便利条件,以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开展,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从整体上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加大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

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三品”认证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为重点。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基地生产情况、生产手册记录情况、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用标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求限期整改,对再次检查中拒不改正的我们将给予警告或上报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理。

三、进一步完善检测体系建设

检测体系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2012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我区农业检测体系建设,规范我区农业检测工作。在工作中,将以县农产品检测站检测工作为重点,全面实施对我县蔬菜基地、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的农药残毒检测,充分发挥检测单位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保障我县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四、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2012年,我们将以基地为重点,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与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以此进一步增强人们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农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我区农业安全生产进程。

推荐第8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节假日期间严格落实日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确保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来访来电专人登记、专人处理。

(二)加强源头控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加强农药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检查,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同时,联合农药管理站利用农资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加大对我市农资市场特别是无公害生产基地附近的农资门市的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和高毒农药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高毒以及禁限用农药流入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督促农药经营者和农产品生产者认真做好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及农产品生产记录。

(三)切实加强监管,搞好专项整治

上半年以来,农安科人员深入到全市农资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通过实地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个别农资销售点售出的农药等农资产品登记不详和少数农户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经营户进行了清理整顿,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强化宣传引导,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今年春耕备耕、”3.15”、”五一”期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技术宣传、咨询、培训等活动,重点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工作,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技术培训、接受咨询、销毁假劣农资和不合格农产品等多种形式,向农产品生产者和城区居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如何识别假农资、不合格农产品等相关知识。上半年共发放农业法律法规、科技及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知识专题培训2场次、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5场次,有效地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二、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

1、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管理,加大农产品投入品的管理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面积1.2万亩、产品2个,推动农业向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2、创先争优。

3、重视信息上报工作。

完成情况

1、新增无公害生产基地(**科农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面积333.3公顷,产品石榴1个,正在申报中。

2、争创河南省无公害生产示范县。

3、及时上报蔬菜、水果抽检信息。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要继续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加投入,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心系群众生命健康;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农产品安全意识,(m.depeat.com)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建党员义务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知识,全面增强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思想意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突出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安科将继续开展农产品监测,加强对”三品一标”基地的日常监管,规范基地生产经营行为,不断创新防范机制,建立长效机制,逐步消除不安全因素,依法打击一切违法行为和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平安、社会稳定。

(三)突出农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建立投诉制度。

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流动经营农资和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做到有报必接、有报必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兽药、鱼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行为。

(四)加强对”三品”认证基地的监督管理。

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对”三品”认证企业实行全程质量监管,推进我市”三品”认证工作快速发展。一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换证工作。三是对全市”三品”认定企业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产地环境、生产记录、标识使用管理记录、标识使用情况等。

推荐第9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一、质量监督抽检制度: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对农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实行定期监督抽检,并将抽检结果予以公示。同时,在重点产地、重点季节、重点批发市场要加大抽检力度,不定期组织检查。

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批发市场、超市要在显著位置制作公示牌,对抽检结果进行定期公示。如实标明农产品品种、产地来源和检测结果。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要及时将监测和抽检结果汇总分析,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引导群众安全生产和消费。

三、档案管理制度。要加强种植、养殖生产环节的源头管理,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认证的基地要建立健全种植、养殖生产管理档案和产品检测档案,每月要加强对辖区农产品基地的监督检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和违规处罚为主的产地准出制度。凡无公害基地农产品质量经检验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收回产地认定证书和标牌。

四、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要建立农产品入市检查验收和销售台账制度,检测人员每天对入市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样检测,公布质量安全结果。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向消费者做出承诺,确保销售产品达到安全卫生质量要求。

五、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凡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工商、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市场销售管理,对不合格产品要禁止其销售,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监督销毁,并依法予以处罚;对连续三次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商业零售单位经营的农产品,连续三次抽检不合格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劝其退出经营市场;对瞒报、谎报、漏报等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推荐第10篇: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世纪90年代,台湾农业开始从注重农业生产经营向注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使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产销过程的信息公开且可追溯,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从法治上保证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安全。主要出台了《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农业生产和认证法案》等,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及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20种不同农作物和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你要残留限量标准,牢固构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防链。二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的逆向追踪机制的同时,推行农产品安全认证标章制度,推动CAS优良农产品品质认证、有机农产品验证、优质水产品海宴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安全控制点认证以及优质畜产品认证制度等,并落实农产品安全责任制度。对无论是进口的还是本地生产的农产品或加工农产品,都必须取得认证。三是明确农产品管理部门职责,健全检测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别由农业、卫生、检验等三个部门负责,分别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同时健全了药物残留监测体系,严格把好农产品的生产和入场质量安全关,台湾各市县设有农药检测中心、农药检测站,各镇市农会、合作农场、农产品贸易市场均有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台湾的农民组织在农场、蔬菜市场、超市设置农药残留生化检验站,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并根据农场环境状况和作业、产品外观、贮藏时间、风味、营养成分等推行一系列有机农产品的鉴定方法。台湾的所有蔬果批发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超标快速检验室,对进场交易的果菜进行抽样快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若经确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者,供应人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相关的法律责任,重者可被判刑。 为促进鲜果出口,台湾地区农会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开发检验检疫杀虫处理技术,设置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及相关设施,建立卫生检验与检疫措施的咨询查询系统,建立食品卫生检验查核追踪机制。四是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从科技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台湾建立了台湾农业改良场和台湾农艺作物研究所。农艺作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农作物品种改良、植物保护、科研推广等工作。研究所建立了病虫害防疫体系,推广有机质肥料和标准合理化施肥。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台湾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实际应用。如实施网室设施栽培与穴盘育苗等技术,调节了产期,克服了夏季多雨及病虫害的困扰,保证了品质优良改进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积极推行果、菜、肉食品、渔业食品分级包装技术的改进工作,研制新的分级包装标准。五是健全农产品运销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质量意识 ,从机制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目前台湾各镇区域均设有不同种类的农 产品批发贸易市场,可谓品种齐全、网络健全。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台湾当局对农产品的运销组织体系十分支持,在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的同时,从规划、建设、运行、资金、税费等各方面都大力予以鼓励和扶持。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之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运行较为规范、高效,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同时,十分注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台湾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质量意识较强,都知道不注重农产品质量就会失去市场,就会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因而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如阿里山高山生态茶企业生产者安全意识强烈,坚决不使用农药,而是用辣椒粉、胡椒粉等杀虫,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第1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计划

2015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计划

2015年2月

为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进一步加强2015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特制定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农委和县委、县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以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底线,健全县镇(街道)监管工作网络和检测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工作,推进监管能力、质量追溯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监管,使我县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秩序日趋规范,全面遏制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全市领先水平,优

质安全绿色产业全面发展壮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和安全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全年计划新增“三品一标”30个,全县蔬菜农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专项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强化执法查处。积极配合县食安办在重大节日、重点季节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消除行业“潜规则”生存空间。其中,一是开展重大节日专项检查。在春节、元旦、两会期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蔬菜水果为重点品种,以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直销配送中心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单位,深入排查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让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二是开展夏季高温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在夏季高温季节,突出对豆类、绿叶类和茄果类等高风险蔬菜品种,突出本地棚膜蔬菜和水果,秋季蔬菜和水果等重点生产时段,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检测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铵、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养乐果、水胺硫磷等违禁农药。三是开展“三品一标”基地专项检查。以认证基地年审,新申报认证品种和抽检等契机,开展专项整治。重点对认证面积和产量,包装标识的规范使用、年审合格情况、抽样检测情况、农业投入品分开存放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

(二)强化日常监管。一是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农药

及农药使用专项整治重点针对违规生产经营禁用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违法使用禁用农药、超范围使用限用农药。二是强化日常管理。重点检查生产基地的生产记录和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是否规范,生产物质是否安全储蓄,农残检测开展情况等,加强对生产基地和重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日常质量考核,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全年基地巡查不少于240次,确保监管全覆盖。三是建立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承诺书、保证书等形式,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质量问题约谈制度,强化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强化日常监测和自检。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利用效率。一是积极配合做好国家、农业部、省市例行检测。对全县蔬菜、水果、茶叶各基地的例行检测做好监测规划,按照农产品生产季节、重点用药种类等情况全方位纳入监测。二是督促抓好标准示范基地农残自检。对全县34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农残自检情况进行量化监督,按月对自检情况进行统计通报,对自检开展不及时,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四)强化标准化建设与示范。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已建基地加强管理,融入标准园农业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的规定。对新申报的蔬菜和水果基地,加强技术指导。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建设。继续抓好黄兴、路口、春华、高桥、

北山、黄花等镇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乡镇建设工作。三是做好“三品一标”示范县建设。在做好今年“三品”认证及续展工作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证后及包装标识规范使用等管理。全年新增好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30个。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去年蔬菜、茶叶的重点企业建立全县联网的可追溯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硬件和软件的同步建设,建立全县联网的可追溯体系。一是对农残自检平台进行整合升级,将全县农残自检信息归纳到一个平台,优化数据处理。二是试点农业化学投入品朔源管理。今年初步计划在县内选取连锁经营的农资经营店进行农业化学投入品朔源管理。

(六)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长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要依据预案进行现场演练,通过模拟实战,切实找到短板,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反应能力。

(七)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掌握工作主动。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大力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及其应受到的惩罚,强化全社

会的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振对农产品的消费信心。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大乡镇农产品监管员、协管员的培训力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推广。重点推广动植物安全生产以及病虫害有效防控技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及时为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四、责任落实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农业局主要领导向县政府领导、农业局内部各部门负责人向农业局分管领导、各部门工作人员向部门负责人要逐级签订责任状,与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书。

加强工作督查考核。为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日常监管、信息报送、工作档案的管理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监管工作,力争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12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析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探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任重道远,基于此,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1.1 监管组织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特别是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全国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关注[1]。因此,全国各地都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快了各部分生产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农产品监管工作的组织体系初见雏形。各级农业部门为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人心,也创立了质量安全监管小组,用来配合当地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2]。

1.2 农质量安全检测

将农产品进行安全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近年来,我国各地逐渐完善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力度,提高了检测能力,不合格的农产品一律禁止流入市场。

1.3 农业行政执法不断加强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将采取农业行政执法来实施。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负责日常执法、各相关事业单位有效管理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根据农业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展开了一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从根本上保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3]。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重视

近年来,全国都十分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区也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有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走现代化农业道路,利用先进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水平得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同时,由于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致力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现状与不足

2.1 监管组织体系建设仍需强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广,任务重,虽然监管组织机构基本建立,但是其人员编制少、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不能达到国家和人民的要求。因此,今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组织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2.2 农产品检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需要速度快、结果准确、技术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尚不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发展。

2.3 加强生产主体行业自律任重道远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力量是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业自律。但目前,我国许多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业自我控制能力比较薄弱。一方面,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且受利益最大化的诱惑、行业潜规则等的影响,造成了农业产品质量安全的不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农业相关部门将重心放在了技术服务、利益共享等产业发展问题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够重视,造成了农业产品质量检测不达标。

3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改进建议与措施

3.1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从始至今,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在保证人民温饱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概念在于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潮流。只有发展现代化、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对农产品生产主体实行责任追溯管理,指导并督促生产主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的监管,切实做到农业标准化生产,不能有退而求其次的心理。其次,培育并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各地政府对当地农业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引导他们生产绿色、健康产品。

3.2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

为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第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职能,农业部门给农产品质量安全配备专业人员,并对人员进行合理调配,进行专业的、有效的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同时,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确保农贸市场上的农产品健康、安全。第二,在各地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应建立完整的质量监管体系、从各个方面来体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完整的体系网,如若出问题,应可以追究到个人或者集体组织、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

3.4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

各地应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要提高应急能力,组织应急队伍,尽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安全隐患。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事件:食用农产品引发急性中毒的;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3.5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沟通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里,各方面信息传播迅速,人们关注自身利益的意识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与经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其信息应该面向大众,做到公开化、透明化。首先,开通网络评论平台,每人应有发言自由,应当有专业的解疑答惑评论团队,为人民解决专业上的问题,再次,通过舆论力量来监督农产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3.6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生产最重要基础,也是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投入品主要是指用于辅助农业生产的各种农药、肥料、兽药和各种饲料添加剂等可能会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物品。要想保证农产品质量,加强对这些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农业产品质量与群众生活紧密有关,是人民生活发展保障的基础。农业产品质量不仅是一项安全性重任,还是社会生活的重任,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落实各项政策与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实落实每个人的法律观念,为人民提供安全的食品,保证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季辉,孙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认识[J].农业质量标准,2011(6).

[2]钱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探析[J].河北农业科技,2012(3).

[3]吴荣平,尚光贞.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尝试与探讨[C].2010年第三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文集[A].2010.

(责任编辑:刘昀)

第13篇: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2013年 ~ 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一、工作主要成效

近年来,省农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全省连续5年蔬菜、水果、食用菌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4年全省蔬菜、水果、食用菌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8.1%、97.9%和99.3%,地产棚膜蔬菜、露地蔬菜、食用菌和粮食专项抽检合格率分别为100%、99.3%、99.5%和100%,总体上看,各类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在较高水平运行,全省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状况良好,有效确保了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的出台,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构建监管工作体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按照每年初提出的全年工作要点,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属地监管任务。三是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权力确权工作,进一步明确行政监管职责和法律授权范围。四是注重责任落实与县域考核联动,将“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列入对全省42个县(市、区)县域经济考核一票否决指标,配合省财经办完成相关考核任务。五是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管理,完成农业部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管理延伸试点省份的绩效考核任务。六是会同东北华北七省区建立了七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的区域联动机制。

(二)抓制度建设,形成工作增压机制。一是印发了《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通报和问题约谈管理办法(试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办,累计下达通报督办单63份。二是全省统一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查记录表》和《农产品生产记录》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性文书。三是推进应急管理,修订完善2011年印发的《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更名为《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各地农业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四是有效利用国家、省级监测结果,实施检打联动,为生产预警提供技术依据。加强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充分发挥监测结果的引导和倒逼作用。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对样品属地进行情况核查和风险分析,必要时跟进监督抽查,并向有关地区分管领导致函,要求尽快查明情况,排查风险隐患,并向省农委有关处室进行情况通报。五是对全省基层速测工作实行月检月报制,全省各地每年完成速测筛查蔬菜样品都在10万个以上。

(三)抓队伍建设,完善监管工作体系。根据农业部加强基层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2013年12月协调省编办出台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编办《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市县两级行政监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质检机构和乡镇监管机构,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的通知》,并进行督导检查。截至2014年底,已有4个市级、44个县级农业部门经编办正式批复,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科),农产品质检站职能得到进一步明确,绝大多数县乡镇农产品监管站得到正式批复,有31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任务,县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全面完成,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负监管责任、农产品生产者负主体责任,行政监管机构牵头组织,农业综合执法、质检机构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为监管工作具体承办机构的工作体系和检打联动、联防联控的监管格局。

(四)抓问题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根据国家农业部和省食安办的部署,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高毒农药监管、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专项整治,对重点品种(棚膜蔬菜、地产蔬菜、秋菜)、重点区域(蔬菜生产重点县和规模化生产基地)、重点时段(国庆、春节节假日)进行重点监管,开展了高毒农药专项检查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专项巡查活动;二是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重点对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造册,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名录,据统计,全省市、县农业部门排查各类生产主体1000多家,并对其开展生产过程检查指导,及时排查隐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三是组织开展农药规范合理使用技术指导,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并将国家禁限用农药目录和推荐使用农药目录印发给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四是开展秋菜上市质量安全专项监管,组织全省各市(州)和重点县对生产基地秋菜进行速测筛查,组织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对重点县(市)秋菜和地产秋季水果进行定量检测,累计定量检测样品1500个,定性快速检测样品约10万个。秋菜和水果合格率均稳定保持在98%以上。通过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了农药市场,有效规范了农药生产经营秩序,放心农药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近三年来,通过国家和省级质检机构对地产蔬菜等鲜活农产品抽检,没有发现在生产中使用高毒禁用农药的现象,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五)抓抽检监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是加大省级监测力度。近三年来,平均年度定量检测样品量在5000个左右。2014年全年共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省级例行监测4次,完成地产春季棚膜瓜菜、夏季露地蔬菜和水果、秋季蔬菜和水果和冬季棚膜蔬菜、春秋两季食用菌、人参、粮油作物和农产品包装物等12次6大类65种产品专项抽检,全年省级定量抽检达到5049个;二是提升基层检测能力,支持指导2013年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的榆树市等3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开展蔬菜等农产品定量检测,完成定量检测样品达到300个;三是做好国家监测与监督抽查的组织配合工作,协助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沈阳)对吉林省内长春、吉林、延边三个城市开展4次例行监测。蔬菜、水果、食用菌平均合格率达到96 %以上,共配合抽样600个;四是启动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蔬菜、食用菌、人参和农产品包装物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共完成风险评估检测样品442个。

自2005年以来,我们从最初的以蔬菜22种农药残留为切入点开展监测工作,延伸到目前对蔬菜和水果中的37种农药,食用菌中21种农药、4种重金属和荧光保鲜剂,人参中的3种农药4种重金属、粮食中的6种农药残留及农产品包装物中的31种参数开展监测,监测类别由单纯的例行监测,拓展到专项抽查、质量安全普查、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监测。

(六)抓农业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一是组织标准制(修)定。近三年来,完成制定并颁布的农业地方标准达到244项。截至2014年底,省农委累计组织制(修)定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2237项,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近50项。二是强化标准实施推广。我们围绕省里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和“健康米、放心肉”工程等重点工作,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为终极目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实施重点,以标准化示范区(县、企业、基地)为载体开展标准实施推广,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应用转化水平,提升农业标准化在全省标准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省先后建成各类各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县、场)203个。三是组织指导开展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整建制创建推进工作。指导德惠、敦化、公主岭、洮南、珲春、舒兰6个国家级示范县开展项目建设,督导项目承担县开展培训、落实核心示范区工作,确保示范项目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四是开展对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价。我委组织申报的《超级稻品种 吉粳88》(DB 22/T 1175-2010)、《地理标志产品 吉林长白山人参》(GB/T 19506―200988)和《生物防治用赤眼蜂》(NY/T 1166-2006)均荣获吉林省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蓝莓栽培技术规程》(DB22/T 1166-2009)和《无公害农产品――人参农药使用规范》(DB 22/T 1233-2011)荣获二等奖,《超级稻品种 吉粳88》还荣获了2012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五是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截至2014年底,有效使用“三品一标”标志产品1129个,“三品一标”产地及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达到694.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12大类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38个。

(七)抓项目实施,加强监测能力建设。一是开展质检体系建设。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和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共同推动下,全省省、地、县三级农产品质检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省有2个部级中心、1个省级综合中心、9个市级中心和个43县质检站共计55个质检机构获得国家和世行项目支持,陆续开展了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两类投资总计6.3亿元。省农委系统有涉及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和农产品的部级质检中心6家,省级质检站7个,成立了全国农业系统首家省级农产品包装材料监测中心。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本框架。二是组织开展市、县两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对省农科院农业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长春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和榆树、公主岭、白城洮北区和敦化市进行省级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农产品质检机构考核“二合一”认证工作。三是配合世行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项目建设。

(八)抓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配合省食安办组织筹备全省食品药品主题宣传日活动,并派人赴宣传现场咨询。组织全省农业系统积极参加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及全省“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下发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开展了实验室开放日、政策信息发布、专家实地指导等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去年吉林新闻联播、吉林政务信息网、农业部网站、农业部农产品舆情快报等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报导,在《吉林农业》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累计刊发54期,发表政策法规、科普宣传、工作动态文章100余篇。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第14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 你我他共同责任 ——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杨兴虎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法可依的状况,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本文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问题 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里程碑,明确了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监管职责,从法律上确立了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主体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已经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现出来,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1 坚持以人为本和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1.1在生产环节,生产者重产量,轻质量。

1.1.1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淡薄,长期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缺少社会监督和自我约束,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特别在当前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安全农资价格过高、投入与产出比例失调的情况下,生产者为追求防治效果,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农业投入品,盲目用药。在用药时,大剂量、高浓度、多种农药混用,不仅造成浪费,也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甚至有部分种植户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安全生产间隔期内采收农产品上市,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节监管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1.2标准化生产要求生产的各个环节均采用统一的标准来组织实施,而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生产是以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主,由于经营分散、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以及企业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所以农产品生产难以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和统一管理,科学施肥、用药及标准化生产规程很难在生产上完全实施。

2 1.2在流通环节,经营者重利益,轻责任。

一些企业和经营者唯利是图,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置消费者的人身安危于不顾,不但销售国家明令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还使用大量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等药物,加剧了农产品的有毒有害性。特别是在流通销售环节中,不法企业和商贩在产品上再做手脚,肆无忌惮地推销有毒有害及过期变质产品。经营者由于缺少社会组织机构或政府机构监督,一些不法商贩违规使用和销售禁药,造成农产品再次污染。

1.3在消费环节,消费者重健康,轻意识。

部分消费者缺少食品安全意识,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名优产品等认知度还不高而且价格相对较高有难以接受,“放心菜”优质不优价,消费者和媒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有效监督力度不大等种种因素。盲目消费、优价不优质消费、处理降价消费甚多,势必影响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推广。 1.4在管理环节,管理者重职能,轻配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需要农业、工商、公安、卫生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监督。但实际上,进行多部门联合管理,繁多无序低效的交叉管理现象,并未能体现“1+1>2”的成效。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 3 负担,还培养了政府部门相互推诿且无作为的惰性,降低效率,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威信。 1.5在检测环节,检测者重建设,轻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各省、市都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由于省、市级检测机构对农产品生产源头及消费终端没有直接作用,当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多的是依靠县(区)级或以下的检测机构进行保障。而我国目前的县(区)级或以下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普遍滞后,仅少数较发达县、区的检测机构具备定量检测水平,其他地区的县(区)级检测机构要么缺失,要么就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检测设备不配套、检测队伍不健全、检测水平较低、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

2、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点建议

1.1在生产环节,建立长效的绿色农业投入品供给、指导、使用体制。

加强对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组织、指导,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生产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实力雄厚,生产经营网络健全和规范化、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它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在生产资料上包供、生产技术 4 上包教、生产产品上包销的紧密型经济联合体,最终以优质农资换得优质农产品。

1.2在流通环节,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采取对加工类农产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对初级农产品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等措施。从重堵轻疏中摆脱出来,在禁用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时,也要相应地开发一些实用的绿色、无害农业投入品,群众认可后,就不会去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了。要增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份额,就要在“疏”字上多下功夫。可以考虑把几十万亩的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起来,改良土壤或生产饲料;扩大有机肥料的施用量,最终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1.3在消费环节,消费者多渠道自主掌握农产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消费者要经常通过市场、网络、新闻媒体、监测机构等途径,自主了解和掌握近期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安全生产和上市农产品检测结果方面的信息,明白哪些是违法行为,会产生什么样后果,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这样不但可以震慑不法经营者,也能使消费者知晓哪些东西可放心购买,哪些东西要谨慎购买。

1.4在管理环节,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

可从立法上明确各职能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如对农产品的监管,农业部门负责初级产品生产监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农产品市场环节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等,按一个部门

5 监管一个环节的方式进行理顺,彻底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不利局面,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境,建立完善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体系,形成政府主抓、部门共管、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格局,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

1.5在检测环节,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建立了部、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同时开展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各地区也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即使如此农药残留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础薄弱,且数量少,检测技术落后,监督约束机制不全。使许多认证后的品牌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引发公共健康危机和突发性中毒事件,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就必须从设备、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和全民性问题,凭企业或个人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民众认识,整合全社会的可用力量,共同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

6 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3、雷百战 郑玉燕 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8(12)期

第1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级监管平台及

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不断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基本要求,运用现代二维码等信息技术,通过构建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及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将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信息、检验检测信息、产品质量及流向动态、农产品生产、用药、施肥、采收信息、部门监管信息等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及时分析、有效决策。

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当前我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现状逐步推进,2016年在新江蔬菜基地选择有一定规模、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可追溯建设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三品”认证的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区级以上示范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广普及,实现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的全覆盖。

二、工作目标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建设以“农安”民生工程为依托,构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2016年8月起,在新江蔬菜基地选择5个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建设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将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规模生产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内,争取在“十三五”末,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畜禽、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包装农产品实现可追溯全覆盖。

三、主要内容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县级平台及追溯管理示范项目由“一平台三系统”组成,即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农产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三大系统模块,形成集生产、检测、监管、追溯于一体,实行内外网分别管理,外网面向公众,内网由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一)总体架构

系统建设依据不同用户角色权限和功能的不同,分为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生产单位三类用户:

1、监管部门:主要是指区、镇两级监管部门对生产数据、质量安全检测结果进行动态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

2、检测机构:主要是指区、镇二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农产品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和更新维护。

3、生产主体:主要是指已纳入追溯体系管理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生产管理情况、生产档案记录进行日常上传、更新。

(二)三大系统

1、农产品质量追溯监管系统。该系统分成区、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通过权限分配,区、镇两级根据级别、职能和所辖区域进行管理,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查询方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对平台功能模块、操作用户信息等管理参数进行审核设置;对本区域范围的农业生产主体、产品生产、农产品执法巡查和质量检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管理;对农产品生产、安全检测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农产品追溯二维码查询相关信息,以快速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事故)产生的环节,锁定质量问题源头,追踪产品流向,对问题批次进行正向跟踪和逆向追溯,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监测、预警。系统操作用户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

2、农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各镇检测机构(检测点)在系统中如实录入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时间、样品信息(来源、品种、数量、地点)、检测单位、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等详细信息。定制开发农(兽)药残留检测与溯源一体机等设备的兼容软件程序,实现不经人为修改的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兼容开发已有的实验设备数据接口,包含:液相、气相、酶标仪等设备。该系统可实现对各检测点数据的采集、储存,随时供给各监管部门浏览、查询、统计、决策、打印、发布;供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对问题农产品做出处理,对生产源头实施及时指导,促进农产品生产全程监测规范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系统供各级农产品检测部门、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和农产品生产主体监测点使用。

3、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生产主体通过登录系统,根据追溯要求对生产过程信息进行录入上传,由此实现对追溯试点企业自律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监管部门要求,农业主体在系统中必须录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必填信息,另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可录入选填信息。该系统由农产品生产主体使用。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基地基本信息、投入品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自检信息、追溯码打印管理和视频监控管理等。

四、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

(一)实施计划

屯溪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从2016年8月开始到2017年底,建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系统、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新江蔬菜基地内5个生产主体管理信息系统。以后逐步推进不断扩大范围。

1、准备阶段(2016年8月)

组织开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编制屯溪区区农产品安全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建设内容及经费安排,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作好准备。

2、试点阶段(2016年10月—2017年3月)

按照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组织系统操作培训。在新江蔬菜生产基地建立5个可追溯示范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方法和制度,形成体系建设、人员培训、设备管理、信息维护、监督检查和疫情追溯的可推广模式。

3、全面推进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

在试点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上,总结、完善和调整系统功能,进一步拓展系统应用领域,建成全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二)经费预算(2016年共安排预算45.67万元)

1、区镇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日常维护管理、系统耗材、宣传培训等20.67万元。

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资金预算25万元。在新江蔬菜生产基地建立5个可追溯示范试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每个点补助5万元计,共需投入经费25万元,用于农产品检测设备、追溯系统软硬件安装、系统管理、二维码打印设备、编印管理制度、印制包装标识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和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编制规划,统筹推进。区农委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为监管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扶持力度。除了此次项目建设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补助新江蔬菜基地安装、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今后,对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并规范运行的单位,区农委将在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

(三)加强培训。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技术人员操作技能,各产业单位、实施主体和各镇至少要培训一名以上业务能手或系统管理人员,确保监管、追溯系统规范、正常有序运行。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持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社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等各种载体,多种形式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义,让广大生产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定期发布追溯管理信息,提升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度,扩大品牌效应,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主动索要购物凭证,积极溯源维权,放心消费。

第16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岗位责任制

站长:全面负责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制定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计划及日常管理工作,指导辖区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适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培训。

监管员:在站长领导下实施监管工作,承担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及时提出监管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严格按照信息制度,定期报送信息。

检验员:在站长领导下,负责完成果菜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工作,对出具的检验原始记录负技术责任;负责检验过程中各类原始记录的填写以及出具检验结果,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数据的统计。

第17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

大竹县多举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

2014年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按照农业部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执法监管和标准化生产两手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大竹县畜牧食品局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1、加大农产品质量宣传活动。利用“科普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日”及重大节假日及特定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安全生产和消费。

2、加大投入品监管。一是严格饲料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非法添加及违规使用禁用、限用药物行为;二是加大对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力度,将散户也纳入监测范围。

3、加大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建设力度;二是全面强化乡镇动物防疫监管工作,形成县乡两级监管;三是推动我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健全考核评价、督查督办、责任追究制度。

4、大力推进养殖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稳步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第18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镇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关系到我镇农业产品的生存和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抓好农产品质量的精神,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初步建立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我镇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一是着力构建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区域内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监控范围;二是继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消除风险隐患;三是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蔬菜、水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力度,确保省、市、县对我镇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成立以镇长刘琴为组长,陈端阳、贺青贞、张文峰、王升(常务)、廖雅妮为副组长,以马武深、刘志、陈昌树、马健、袁爱民及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昌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

对全镇内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档案,切实开展监管监测工作,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管

1、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禁用农药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打击。

2、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和技术指导,严防超范围、超剂量滥用、乱用农药现象发生。落实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台账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档案。加快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系统防治。

3、开展农业产地环境安全监管。积极开展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开展定期定点监测,掌握产地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做好农田污染应急预警工作。

(四)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

1、加快地方标准制定(修订)。以制定大宗和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重点,将农业标准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明白纸等,让生产者看的懂、学的会、易操作。

2、加快农业标准推广。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为切入点,积极推广统一品牌和包装标示、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统一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3、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申报和产品认证登记。要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建设,严格“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程序,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证后监管。充分发挥“三品一标”辐射带动作用,以品牌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

1、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完成年度县定监测指标,每月对我镇农产品(蔬菜类、水果类)农残检测不少于10次。协助省、市、县对我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要以蔬菜、水果为重点,全面掌握生产基地各时期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状况,并强化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专项和突击检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加强预警分析突发事件的应对。整合各村(居)委会食品安全成员单位监测资源,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严格信息发布,绝不允许擅自发布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公众。

四、时间安排

(一)2014年3—4月全年分别在3.

15、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日》期间,采取通过媒体报道、张贴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册(单)、宣传车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

(二)2014年5月30号以前对全镇区域内水果、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超市、农贸市场、集市)进行普查、统计,备案存档。

(三)对我镇农产品,如蔬菜类(白菜、百合、小白菜、油菜、菜心、甘蓝、四季豆、豆角、豌豆、辣椒、茄子、胡萝卜、白萝卜、花椰菜、芹菜、空心菜、菠菜、生菜、莴笋、西葫芦等);水果类(桃、李、梨、柑橘、柚子、樱桃、杨梅、草莓、西瓜等)分别在每月的

1、

5、

8、

10、

15、、

18、20、

25、

28、30号进行农残的抽样检测

(四)全年在重要的节假日、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第19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月2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4次全体会议和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严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2011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97.4%、99.6%和96.8%,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制约因素仍较多,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监管,打击非法添加,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全程控制,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会议强调,2012年,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继续实施蔬菜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水产品、农资打假等6项整治行动。对整治行动中所列各项任务,要一一落实,一抓到底;出重拳、用重典,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铲除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毒瘤。

二是全面加强风险评估监测,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项目,注重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支持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创建。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构建统

一、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四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省、地、县监管机构,落实好监管职责。推进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明确机构、落实职能、建立队伍、强化条件保障,确保今年底全国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建立监管机构。

五是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农业投入品管控、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测能力。

六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高向好的现状和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理性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会议要求,当前春耕备耕在即,农资市场购销两旺,要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春耕农资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要做好“瘦肉精”整治的后续清查收缴工作,落实案件移送督办机制。要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变化和舆情动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检验检测和应急值守,严格生产控制,逐步健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20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2013 年XXX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为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林场研究决定,特向你村下达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一、主要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各村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村长是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是本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二、责任目标

(一)确保本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禁止国家规定禁用的高毒农药在种植业产品上使用;禁止国家规定的限用农药在对应的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园艺作物上使用;禁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在畜产品上使用;禁止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在水产品上使用。

(二)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

1、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2、水果、食用菌、茶叶的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3、畜产品的“瘦肉精”等禁用物质和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生鲜乳中的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

4、水产品的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受理率、查处率达到100%.(四)监测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追溯处理率达100%。

(五)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完善的生产档案,实现质量可追溯。

三、考核办法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对农村工作的考核,不定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年终进行综合考核排名并通报。

四、责任追究

(一)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对全年工作实行一票否决。

(二)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因处置不当或放任、引导、协调媒体宣传报道不当,或越权擅自向社会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所涉及到的相关负责人和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进行严肃处理。

XXXX责任人(签名)村负责人(签名)

签订日期:2013年3月19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创建工作汇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创建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