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34:50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龙华镇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统

一、科学和 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如有不能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列入年底绩效考核中。

2.培训宣传: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在各社区范围内进行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3.建档方式:(1)门诊接诊:采用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首页、第1页、第2页、第3页中的查体(妇科除外)接诊人员必须填写,带有*号的是选填的(如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化验结果就必须填写)。(2)在各村委会领导下,与各村委会配合,到

辖区采集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档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户采集的时候,为了得到辖区居民的配合,应加多宣传,加深辖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可以在村委会的配合下,与村干部、村医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4)健康体检:通过下乡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做登记,利用每年的妇女检查、儿童随防、慢非病人随访、老年人健康检查等方式进行采集

4.建档要求:(1)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起步,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3)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础内容无缺失。

5.信息录入:开始信息录入前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由各卫生站医生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档案录入。并保证录入的档案合格率达到100%

龙华镇卫生院

2011年12月15日

推荐第2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为了您的健康,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为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

(二)健康教育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6.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1、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3.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并及时进行补种。

2、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或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四、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二)服务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婴幼儿健康管理。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5.健康问题处理。

五、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1.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中期健康管理。3.孕晚期健康管理。4.产后访视。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健康指导。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

1、筛查: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

2、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3、分类干预。

4、健康体检。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1、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2、随访评估: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3、分类干预。

4、健康体检: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具体内容参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二)服务内容:

1、患者信息管理。

2、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

3、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状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4、健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确诊的常住肺结核患者。

(二)服务内容:

1、筛查及推介转诊:对辖区内前来就诊的居民或患者,如发现有慢性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或发热、盗汗、胸痛或不明原因消瘦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填写“双向转诊单”。

2、第一次入户随访。

3、督导服药和随访管理:1.督导服药。2.随访评估。3.分类干预。

4、结案评估:当患者停止抗结核治疗后,要对其进行结案评估,包括:记录患者停止治疗的时间及原因;对其全程服药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收集和上报患者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服药卡”。同时将患者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转归评估,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是否前去就诊及确诊结果。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1、按照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2、对0-36个月儿童向家长提供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在儿童

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

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十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十三、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1.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发现或怀疑有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及时报告。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3.学校卫生服务。协助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4.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协助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报告。5.计划生育相关信息报告。协助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定期对辖区内计划生育机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巡查,协助对辖区内与计划生育相关的活动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报告。

推荐第3篇:居民健康色标管理

为促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分类标识化,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黎城县卫生局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管理色标图谱,对全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实行色标管理。

全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在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做到“一户一档”的基础上,结合每家每户居民组成实际情况,对每户健康档案实行色标管理,即:家庭组成中有0-6岁儿童的,用黄色标记;家庭组成中有孕产妇的,用绿色标记;家庭组成中有65岁老年人的,用红色标记;家庭组成中有高血压患者的,用粉红色标记;家庭组成中有糖尿病患者的,用蓝色标记;家庭组成中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用紫色标记。同时,色标图谱中还设有备用白色色标,对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实行色标管理不仅能够了解全县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基本情况,而且使健康档案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方便,为今后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规范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4篇:居民健康管理协议书2

居民健康管理协议书

甲方:大同市矿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全科医师

联系方式:固定电话手机乙方:社区居民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家庭健康档案号: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签订此协议,接受以下条款的约定:

一、甲方作为乙方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者,将向乙方提供以下具体服务:

服务项目

签约居民可在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热情、周到的优先优惠服务:

1、健康评估和指导规划。每年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健康指导规划。

2、健康信息早知道。及时为签约居民发放健教资料;及时将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信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居民;鼓励并帮助签约居民参与健教活动。

3、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主动提供健康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四次。

4、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5、优惠服务积极做。慢性病患者可享受高血压患者每半年免费查血脂一次,糖尿病患者每月免费查血糖一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含化验项目)。

6、提供电话咨询服务。

7、优先享受国务院规定的相关优惠服务项目。

二、甲方应尊重乙方的隐私权及要求,未经乙方同意不得随意泄漏其健康信息和隐私。

三、乙方自愿接受以上服务,主动将现存问题毫无保留地告知甲方并及时将健康状况的变化告知甲方,积极配合甲方的服务。

四、以上服务项目为基本服务项目,不收取费用。乙方如有需求可经双方协商增加或细化服务内容,如涉及收费项目,则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乙方现存健康问题1.高血压□2.糖尿病□3.冠心病□

4、脑血管病□ 5.肿瘤□ 6.重症精神病□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其他疾病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年12月31日。如乙方在协议有效期内想解约,可和甲方协商后解约,如在本协议期满后不再续约者则应在期满前30日内告知甲方,双方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甲方(盖章):年月日 乙方(盖章):年月日

解约时间:解约原因:甲方确认:乙方确认:

推荐第5篇:杭锦后旗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杭锦后旗2011年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开展,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根据《规范》要求,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杭锦后旗2011年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杭锦后旗2011年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一、2011年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辖区居民健康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生活方式、用药情况等健康指导。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

三、时间安排

2011年全年。

四、服务内容

包括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调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等。

(一)生活方式调查:①吸烟;②饮酒;③体育锻炼;④饮食;

(二)健康状况调查:①所患疾病;②治病情况;③目前用药情况;

(三)进行体格检查:①询问慢性疾病常见症状;②测身高、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腰围、臀围;③一般体检检查包括皮肤、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检查;④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四)为辖区居民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等;

(五)辅助检查:对筛查出的重点人群进行①检查一次空腹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胸部X线片、肝功能等,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

(六)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工作计划《杭锦后旗2011年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①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健康管理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②及时告知居民体检结果;③告知居民进行下一次健康检查的时间。

五、筛查出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要求

(一)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新农合等相关部门联系,掌握辖区内重点人群信息变化。

(二)加强宣传,告知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做到人手一份,使更多的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居民愿意接受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

(三)组织相关医务人员,组成2-3个服务团队,以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活动为载体,进村入户开展。包括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调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

(四)完整填写《健康体检表》,记录相关健康信息、健康状况的评估与处理:①存在危险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复查,指出干预措施;②无异常发现告知下一次检查的时间及地点。

(五)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六)体检结果分类整理归档,专人专职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新;

(七)表格填写:内容真实,填写完整,记录规范;

(八)全科医生专(兼)职专项管理人员要做好随访,预约门诊、家庭入户访视、电话追踪等。

(九)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十)卫生院要根据《规范》的要求,制定年度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开展的时间,人员、路线安排,宣传发动,组织等工作。此项工作结束后,必须有工作总结包括辖区内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基本信息,健康管理宣传,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健康体检基本情况,体检结果的分类,健康指导干预等。

推荐第6篇:城市健康服务工作汇报

建设健康城市是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部分,也是巩固创卫成果、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举措。自去年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在一年半时间里,我市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形成了一些特色。作为专项工作小组,我们健康服务组的主要职责是优化健康服务,保障健康城市建设。下面,我代表健康服

务组,向大家简要汇报专项组的有关工作情况。

一、健康服务专项组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健康服务组的各位成员(来自卫生、民政、老龄、医保、残联、红十字会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对照健康服务各项任务开展工作,基本构建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实施“公卫优先”战略,做强公共卫生

一是卫生投入不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断提高,新增的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2008年,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为5.19亿元,较上年增幅为35.2%,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比率。

二是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了四级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五大体系。

三是重大疾病防控取得突出成绩。加大了艾滋病、乙肝、结核病、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落实免疫规划任务,预防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重点传染病监测覆盖率达100%。

四是精神卫生工作实现突破。以贯彻实施《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为契机,巩固发展精神卫生工作“杭州模式”,创办《杭州精神卫生》报纸,加大精神心理知识宣传,扩大心理危机干预,在去年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中发挥积极作用,受到卫生部等领导的肯定和国内多家媒体报道。

五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在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了“四免”服务。并从卫生领域拉动内需的新途径,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放了专项用于青少年牙齿窝沟封闭的健康券,受益人群覆盖市区20万中小学生。

(二)定位“病有所医”目标,做强医疗服务

一是构建医疗服务网络。通过推进卫生强区(县、市)建设,创建了一批卫生强乡镇(街道),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7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9家,村卫生室17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91个,城市已基本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上达到每个建制乡镇(街道)均有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是有效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实行医疗资源增量放大和存量盘活,加快6家市级新医院建设。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县(市)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了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基本完成市级医院新增医疗用房建设和各区、县(市)第一医院迁扩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迅速,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开设民营医疗机构865家,构建了多元投资兴办医疗机构的新格局。

三是探索实施市属医院集团化管理。根据功能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要求,成功实施市一医院与市妇保院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又吸纳了市四医院。市六医院、市十医院和市儿童医院实行“三院一体”的集团化管理也进一步推进,不仅扩展了单个医院的服务空间,更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实力。优化调整市级医院功能,与浙医二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建立协作关系。

(三)健全危机处置机制,做强应急管理

一是及时控制突发疫情。去年以来,积极做好麻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和蔓延。4月下旬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是5月31日我市发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人后,我们始终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和“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地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用最短的时间采取了最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了不发生本地感染的二代病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维护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7月7日8时,我市累计发现输入性确诊病例32例。

二是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去年以来,对数起重大交通事故和地铁塌陷等事件实施紧急医疗救治,为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作出了贡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妥善处置发生在医院内的几起意外事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是健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立了公共卫生应急办公室,充实人员力量,同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并通过经常性的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此外,医保、民政、红会等部门积极履行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加强社会化康复体系建设,协同深化了健康服务的内涵。

二、健康服务组下一步工作计划

建设健康城市是坚持“环境立市”、更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彰显城市特色的需要,是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生活品质和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发挥环境与人的双向作用,更好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老百姓幸福感的客观需要。下一步,健康服务组将立足健康城市建设各项目标,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市公共卫生中心能力建设,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尤其要以我市实施慢性病干预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全人群健康素质。结合医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重点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全民医保覆盖率,提高医保水平。

二是重视基层基础,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开展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站)”。深入实施“万名医师下基层”工程和省市医院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工作,实施农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开展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工作,委托浙江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定向培养卫生技术人员。

三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培训实践,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重视预案的队伍建设和演练工作,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良好局面。

四是优化服务质量。在加快新医院建设基础上,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机构服务环境,简化诊疗服务流程,方便人民群众求医问药。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

推荐第7篇:城市健康服务工作汇报

城市健康服务工作汇报

建设健康城市是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有机部分,也是巩固创卫成果、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举措。自去年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在一年半时间里,我市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形成了一些特色。作为专项工作小组,我们健康服务组的主要职责是优化健康服务,保障健康城市建设。下面,我代表健康服

务组,向大家简要汇报专项组的有关工作情况。

一、健康服务专项组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来,健康服务组的各位成员(来自卫生、民政、

老龄、医保、残联、红十字会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对照健康服务各项任务开展工作,基本构建完善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实施“公卫优先”战略,做强公共卫生

一是卫生投入不断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断提高,新增的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2008年,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为亿元,较上年增幅为%,高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比率。

二是构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了四级公共卫生管理组织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信息监测报告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五大体系。

三是重大疾病防控取得突出成绩。加大了艾滋病、乙肝、结核病、以霍乱

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落实免疫规划任务,预防控制各类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重点传染病监测覆盖率达100%。

四是精神卫生工作实现突破。以贯彻实施《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为契机,巩固发展精神卫生工作“杭州模式”,创办《杭州精神卫生》报纸,加大精神心理知识宣传,扩大心理危机干预,在去年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中发挥积极作用,受到卫生部等领导的肯定和国内多家媒体报道。

五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在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了“四免”服务。并从卫生领域拉动内需的新途径,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放了专项用于青少年牙齿窝沟封闭的健康券,受益人群覆盖市区20万中小学生。

(二)定位“病有所医”目标,做强

医疗服务

一是构建医疗服务网络。通过推进卫生强区(县、市)建设,创建了一批卫生强乡镇(街道),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7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9家,村卫生室17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91个,城市已基本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上达到每个建制乡镇(街道)均有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是有效整合医疗服务资源。实行医疗资源增量放大和存量盘活,加快6家市级新医院建设。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县(市)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了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基本完成市级医院新增医疗用房建设和各区、县(市)第一医院迁扩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迅速,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开设民营医疗机构865家,构建了多元投资兴办医疗机构的新格局。

三是探索实施市属医院集团化管理。根据功能布局和专业设置调整的要求,成功实施市一医院与市妇保院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又吸纳了市四医院。市六医院、市十医院和市儿童医院实行“三院一体”的集团化管理也进一步推进,不仅扩展了单个医院的服务空间,更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实力。优化调整市级医院功能,与浙医二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建立协作关系。

(三)健全危机处置机制,做强应急管理

一是及时控制突发疫情。去年以来,积极做好麻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和蔓延。4月下旬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特别是5月31日我市发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人后,我们始终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和“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地开展

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用最短的时间采取了最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了不发生本地感染的二代病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维护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截至7月7日8时,我市累计发现输入性确诊病例32例。

二是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去年以来,对数起重大交通事故和地铁塌陷等事件实施紧急医疗救治,为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作出了贡献。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妥善处置发生在医院内的几起意外事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是健全12全文查看

推荐第8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总结

2014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

工作总结

根据《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精神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建档方式,门诊建档与下村建档相结合。安排合适的下村体检时间,成立由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人员、村医生共同组成体检小组。采取分工协作、分工不分家、边建档边整理。

工作实施方案

一.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各科室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各科室职工的大力支持,主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各科室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并安排专人负责和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镇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村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工作完成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底,我院共为五个行政村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6438份,建档率94.67%。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6438份,录入率100%。老年人600份,高血压390份,糖尿病120份,重性精神病32份,普通人群6757份。

平孟镇中心卫生院北斗分院

2014年12月24日

推荐第9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总结[优秀]

2015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彻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也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为做好此项工作,在卫生局基本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全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2015年的工作。现将我站此项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我镇辖区内有共有人口为24387人,其中城镇居民约5023人,农村居民约19364人。本年度新建档441人。到目前为止共计为24391人建立了纸质和电子档案,其中城镇居民4941人,农村居民19450人,非户籍居民为277人,流动人口97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9%。一般居民健康档案一人一档15个村和社区已全部完成归档,对社区2008年-2011年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了档案更新。对流动人口进行了分类归档管理,流入居民在电脑上标记为非户籍居民,纸质资料上用黄色标签标注;流出居民在电脑上标记为流动人口,纸质资料上用白色标签标注。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

二、工作实施的方法

1、在2014年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基础上,由村医生入户调查为主、医院门诊询问为辅,将以往漏建档案的居民资料上报社区办

公室,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安排统一建档。新建档居民441人,其中254名6岁以下的儿童健康档案,13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 11名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4名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6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

2、坚持居民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在服务中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建档和利用健康档案。

3、坚持规范建档,确保健康档案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完整、规范的记录居民健康问题及其处理过程,逐步体现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以及相关卫生服务活动,保证健康信息动态更新且连续,使医疗服务有证可循。

三、今后工作思路及打算

我镇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服务项目实施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作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群众健康观念不强,自我保健认识水平不高,加之人口流动性大,造成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医务人员工作较为被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宣传,下大力气予以改进。

西坝镇中心卫生院

2015-10-08 2

推荐第10篇: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总结

王店镇凤珍村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在镇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下,我村新居民事务站紧紧围绕年初制定工作思路,坚持统一领导、协调配合,,优化服务、健全网络,完善制度、落实措施,完善新居民事务站职能,加快优化对新居民的服务与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10年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一)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一是领导重视。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新居民服务管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

二、是注重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突出居住证发放工作重点,明确了协管员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督查考核、新居民就业等工作职责,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二)组织架构逐步完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站长由书记魏云龙担任,副站长由村长王金祥担任,组员冶保主任殳月祥、妇女主任张玉和担任,下有十六个联络员由村民小组长担任。

(三)制度建设有效推进。相继出台了《王店镇新居民服务管理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关于加强王店镇新居民专职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开展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四)发证工作全面展开。根据镇重要指示精神,我村配合派出所加大居住证发放力度,对一些符合发证条件的新居民,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上门进行登记和发证,有效提高了发证工作的效能。在加快发证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派出所强化治安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发现的无正当职业、经常变换暂住地址、逃避登记、有违法犯罪前科等高危群体信息,提供给派出所予以打击。

(五)服务管理更加优化。

一、是为新居民维权。在村新居民事务站设立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新居民维权;

二、是丰富新居民精神生活。组织丰富多彩文艺演出、观看免费电影、体育活动等,丰富新居民业余生活。我们还开展法制教育等活动,提高新居民法律意识。

王店镇凤珍村

2010年12月15日

第11篇:居民健康档案年度管理工作总结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建立不仅能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还明显促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融合发展。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档案年度管理工作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居民健康档案年度管理工作总结篇1

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医改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工作,是关系到每个居民身心健康,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事,建好居民健康档案是我们防保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医改工作中的公共卫生项目重大支持,达到所有公共卫生项目全部实现,使全国人民都受益。为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我院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年初工作计划,现将近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扎实推进我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各成员通力协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逐条落实,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克服困难,端正思想,责任到人,有序推进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宣传与培训

20XX年组织专人进行建档培训,系统掌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规范的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需的医学知识、技能,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等。讲解健康档案项目填写要求,即除不需要填写项目外的所有项目必须全部填写,并要准确无误,必须要和居民详细了解信息,以达到档案准确性、完整性。

进行广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使广大居民积极支持我们的建档工作顺利完成。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

1、建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2、建档方式:医生负责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负责对其进行健康调查和体重、身高、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三)健康档案的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人员为管理人员。

2、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3、做好健康档案的备份工作。

4、规范健康档案的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保证方便使用、长期保存、规范管理。

(四)健康档案的工作进程

20XX年辖区常驻人口11700人,已建立健康档案7714份,电子档案数7714份,已登记老年人721人,高血压病人311人,糖尿病病人161人,重症精神病人38人。今年新建档案71人,其中老年人新建档案47人,慢性病3人,重症精神病人4人,0——6岁儿童17人,孕妇11人。

20XX年,我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居民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及意义不是非常了解,对医生的检查询问合作还需要深入,外出务工者,不能够及时将其资料建立,在工作中还存在在许多不足,我院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实践,克服困难,以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下一步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居民健康档案年度管理工作总结篇2

一、组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12月接到县卫生局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后,我院成立了由邵建钦院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全体职工和各村村医为成员,大家通力协作,制订了《武关驿中心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在接到上级主管单位关于开展建档工作的通知后,我院及时召开了“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动员会”,传达了县卫生局居民建档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强调了居民建档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求所有人员工作期间要耐心细致,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建立健康档案的好处,积极主动建立建档,享受辖区医疗服务。

三、完善软、硬件设施。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档工作,我院组建后成立了专门的公共卫生科,不定期的组织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购置了办公桌、档案柜、电脑等办公设施,为顺利开展建档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保障了居民个人信息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居民建档工作目标。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是一项极其繁杂,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基础工程。我镇共有13个行政村,总人口5331人,已建立4835份,录入系统4835人,建档率91%,对于已经建立老年人档案及掌握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定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总之,我院始终按照市、县卫生局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做好了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争取更大进步,使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居民健康档案年度管理工作总结篇3

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积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施方案》,建档工作顺利进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项目培训

每月例会,召开由卫生院院长、负责项目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村医生及乡村医生参加的公共卫生会议及培训班。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情况:

今年截止到6月25日完成建档26990人,完成建档率84.65%;电子建档23921人,建档率75.0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人,高血压患者建档人,糖尿病患者建档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74人、

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包村小组,具体负责建档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二、广泛宣传动员。

在全镇范围内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资料、标语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意义。

三、加大督导力度。

我院公共卫生小组,下乡督导20余次,并不定期对已建档居名电话抽查。有效地保证了建档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工作的质量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基层乡村医生缺乏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认真。建档质量、数量较差。

2、档案更新率不达要求。

总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查找制约建档工作的结症,研究制定解决结症的办法,保证健康档案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进行。

第12篇:居民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2011慢病工作又将启动,现将2011年居民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开展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病病人规范管理。开展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及时上报“首诊测血压统计表”“高血压患者统计表”。认真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二:开展慢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当年各专题活动不少于1次,组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病防治知识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使居民重点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三: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和有效干预措施。 四:开展与慢性病相关的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

1:开展以全人群为基础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报告工作,村级正常使用线索登记表,规范填写《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簿》,同时网络直报月报表。

2:开展以全人群为基础的死因登记报告工作,乡村两级规范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时上报死因卡,同时网络直报。

3:开展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慢病登记报告工作,并将登记报告与病人规范管理工作相结合。

第13篇: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将统一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将统一标准

2008年7月27日,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宾馆多功能厅组织召开了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需求会议。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卫生部妇社司妇社处处长王斌、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中国医药基金会公益项目部部长李明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有关领导和各省健康档案试点地区代表及参加方案征集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14个省、市推荐了32家软件开发公司参加方案征集活动,其中,广东省推荐5家、上海推荐4家软件开发公司参加方案征集活动。乐辰科技公司作为我省卫生厅唯一推荐的健康档案软件开发公司参加了方案征集活动。本次会议有五项内容:第一项开幕式;第二项由卫生部妇社司妇社处处长王斌做“社区卫生服务的进展及信息管理有关问题”专题报告;第三项由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做“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需求介绍”;第四项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绍加拿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蓝图;第五项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江门市和佛山市卫生局介绍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情况。

开幕式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主持,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致开幕词。首先,范兵副厅长对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各省、市卫生部门领导和各省健康档案试点地区代表与参加方案征集企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而后,范兵副厅长介绍了陕西省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情况。他说:“2007年陕西省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已经建设完成了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项目已经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当前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如何来规范,如何来统一,如何统一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如何解决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管理、疫情报告等各个方面的卫生信息软件独立开发,互不衔接,形成“信息孤岛”等已经成为当前阻碍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为了破解决这一难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徐勇勇教授带领的卫生信息化科研团队参与了卫生部组织的卫生信息化标准起草工作,并取得成效。我们希望借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全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代表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感谢各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有关领导和各省健康档案试点地区代表及参加方案征集企业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会后将对参加方案征集的方案进行论证,评选出10家企业参与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标准架构与标准化建档工作。中国医药基金会公益项目部部长李明义代表中国医药基金会明确表态,为了统一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解决和预防“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中国医药基金会将在社区卫生标准化建设研究开发等过程当中给与资金支持。

卫生部妇社司妇社处处长王斌在“社区卫生服务的进展及信息管理有关问题”专题报告中出: 2006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的指导意见》,2007 年中央财政对东、西部地区给与一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支持之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2007年全国已经建立社区服务中心6340个、站20132。根据全国各省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情况大体可分三大类型:第一类城市完成布局体系建设功能深化、运行机制探索。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等。第二类城市社区卫生的投入实现“零”突破。各相关部门达成共识,社区卫生服务政策正在落实。如西安、长春、哈尔滨等。第三类城市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小城市属于此类情况。她还指出:社区卫生信息系统面临问题比较多。一是由于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缺乏标准、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和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业务发展快、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上海、杭州、广州等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缓慢的地区对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的要求不高,形成全国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面临很难题。软件系统是否有前瞻性、能否更快的更新换代、软件是否有生存能力、对业务的认知能力等给软件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二是“信息孤岛”的现象十分严重、软件系统过多给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带来大量的、重复的、无效劳动。三是内部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与社保、民政等部门信息脱节。如何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如何占在应用者的角度来做系统软件,研究用户的业务、根据业务需求开发应用软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专家,是对软件公司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她在谈到今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建设的思路时指出:开发社区卫生服务应用软件要符合“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需要,方便、快捷、价廉、人性化,有预见性、有前瞻性,成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绩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激励的工具;成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手段。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做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需求介绍。介绍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他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快捷、实施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的重点是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化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卫生部确定的重点建设“三三五工程”,包括“三个基础”:标准化健康档案、电子病例基本架构、数据字典。“三级平台”:地/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五个业务系统”:医药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医药监管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的难点在于现在已经建立的健康档案堆积如山、五花八门,无法应用,形成“死档”的现状严重,如何将健康档案形成标准化结构、标准化内容、标准化格式、标准化数据集、标准化数据元、标准化代码,如何将“死档”变成活档,需要科学架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模型、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健康档案内容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人档案、家庭档案、社区档案)是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需要突破的难点。 第二部分标准化健康档案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本理论框架、国家卫生数据字典研究、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公共卫生信息分类与基本数据集标准、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研究等取得新进展。在现场试点方面: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试点和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已经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江门市和佛山市卫生局将在会上介绍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情况。第三部分健康档案信息的标准化。一是建立和规范与健康档案内容相关的卫生服务活动(或干预措施)纪录表单。纪录表单的作用是各种卫生服务活动的原始纪录,规范化的记录表单是实现信息共享基础。选择记录表单和规范内容,目前卫生部有关司局和一些单位正在拟订过程之中,将分期、分批进行公布;连同数据集和数据元作为部颁标准,争取年内有较多的突破。二是健康档案中需要研制的最基本数据集及其标准。儿童预防保健系统:出生医学证明数据集标准、出生缺陷监测数据集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集标准、体弱儿童管理数据集标准、儿童系统保健数据集标准、儿童健康体检数据集标准、免疫接种数据集标准。妇女保健系统:婚前保健服务数据集标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集标准、产前筛查与诊断数据集标准、孕产妇保健数据集标准、孕产妇高危管理数据集标准、孕产妇住院分娩数据集标准、妇女病查治数据集标准等等。第四部分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思路。什么是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在研究确定区域卫生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要解决信息从哪里来,怎么来;信息储存在哪里,怎么储存;信息为谁服务,怎么利用。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要建模三个模型(概念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第五部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系统整合。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介绍了加拿大医疗信息化蓝图。加拿大已经由专门的部门制定好了医疗信息化业务架构、机构架构、逻辑结构,达到不同机构的信息、国内国外间信息的交互标准,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江门市和佛山市卫生局分别介绍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情况。

第14篇: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督导材料

泾川镇卫生院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报告 被督导单位:(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

机构负责人:督导人员:

现场督导情况: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否开展。是□否□

2、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完成情况,任务数,完成数。真实率:。居民健康档案纸质档与电子档内容是否相符:是□否□。档案填写规范:是□ 否□

3、老年人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任务数,完成数,真实率:。辅助检查采血人数,辅检电子档录入数。档案填写规范:是□否□

4、高血压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任务数,完成数,随访人次,档案填写规范:是□否□。高血压管理真实率:。

5、糖尿病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任务数,完成数,随访人次,档案填写规范:是□否□。糖尿病管理真实率:。

6、精神病管理:项目实施情况,任务数,完成数,随访人次,档案填写规范:是□否□,精神病管理真实率:。

7、健康教育讲座按时开展:是□否□。本年度已开展期,每期人签到, 资料发放:份。活动记录:有□无□,活动照片:有□无□,知晓率达到。健康教育宣传栏是否按时更新内容:是□否□,是否有图片资料:是□否□

个体化健康教育开展:是□否□。签名:有□无□,活动记录:有□无□,活动照片有□无□

8、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准确率。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有□无□。门诊日志登记:有□无□,登记是否规范:是□否□。传染病诊疗处置行为是否规范:是□否□,重点传染病个案调查率,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

结核病患者督导工作是否开展:是□否□,督导是否规范:是□否□。督导任务人,实际督导人,督导记录:有□无□。是否宣传相关健康教育知识:是□否□,有无记录:有□无□。

9、两册建立情况:是否开展(是□否□)户册建册人数,重点人群管理册人数。整改意见与建议:

泾川镇卫生院

2013年7月日

第15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讲义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讲义 •

一、健康档案管理 2011版规范对健康档案的样式作出了变动,相对农村来说变动的不大,只是增加了部分内容;相对城市来说变动的较大,取消了城市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档案模式,变为以个人为单位的档案模式,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要求。 具体要求就是已经建立好的档案就不要求更换为新的档案样式,但城市社区的原有档案中无身份证号码信息,需要进行信息补充。 •

二、健康档案的考核

1、档案合格率和使用率 要求就是不能有空项,特别是必填项,在录入电子档案时有提示。一个正常人的合格健康档案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如果有接诊记录更好(使用率);一个重点人群的合格健康档案需增加健康管理记录。 合格率要求达到95%,档案使用率不低于30%。

2、档案建档率 2012年的建档率要求达到95%,电子档案要与纸质档案同步更新。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三、考核的方法 需被检查单位现场提供健康档案目录。如果不能当场提供纸质的档案目录,本项考核视为0分。在我们之前的检查中出现过 我们要求提供档案目录的时候,告诉我都在电脑里。对于检查来说,档案管理的要求是纸质目录是必须要有的的。如果大家对健康档案怎么管理不清楚,可以参照病历管理的要求。 根据被考核单位提供档案目录,随机抽取10份档案,根据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抽取档案数量的多少核定建立健康档案数。对档案目录要有汇总数据,农村可以以村为单位汇总,城市可以按照片区进行汇总,要求汇总数据必须清楚,依据要充分。 建档人数=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的档案数/10×档案目录人数 检查人员对抽取的档案进行检查,并计算建档率、合格率、使用率和电子建档率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四、其他注意事项

1、重点人群的不同标识管理 •高血压红色、糖尿病蓝色、老年人绿色、精神病人黄色四种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需要用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标记。各单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定标识颜色。 •

2、健康档案号码的编排 •农村以村为单位进行档案号码编排 •城市社区档案号码的编排如果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编排的话,会出现一个号段内人数过多的现象。主张将居委会进行分片管理,以片区(小于100幢楼)为单位进行号码编排。好处是档案编码的时候,可以将一个楼的档案编排在一起,且不受此楼人员增加的影响。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一、服务对象要求 辖区内居住的 0-6岁儿童。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辖区内居住,很多单位的人都向我反应没有那么多的儿童可管理,根据荣成市的出生人口统计每年约有3000多个新生儿,但是按照目前我们各单位上报的数据合计远低于这个数据。孩子都哪里去了?这也许是大家都疑问的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现在的人口流动性太大,造成儿童在每个地方的时间都不长,给人一种找不到的感觉。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妇幼保健院规定了一个土办法就是以户籍为标准,户籍在哪里就归哪个医院管理,虽然给儿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保证了无遗漏现象,对农村地区来说效果尤为突出。2012年的儿童管理对象要求按照市妇幼保健院确定管理对象的办法进行管理。对于城市社区来说,此办法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市妇幼保健院没有对市区的新生儿按照区域进行划分,而且实际划分起来也很麻烦。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加强与居委会的联系,加强走访力度,保证儿童管理到位。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二、服务管理要求 全程共13次保健。新生儿访视1次,入户访视;新生儿满月管理1次,在医疗机构内进行;婴幼儿健康管理8次,在医疗机构内进行,

6、

8、

18、30月龄分别一次血常规检测,

6、

12、

24、36月龄进行听力筛查;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3次,一般在托幼机构内进行,散居的在机构内进行。

三、注意事项

1、机构必须有开展儿童管理的能力,人员、设备和条件。所有的机构都必须开展,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无任何条件都要开展,社区服务站可做摘录和督促工作。

2、开展儿童管理服务工作应与孕产妇产后访视和儿童预防接种相结合。

3、注意免费的监测项目,公共卫生服务表格中都是免费。

4、注意开展工作的场所,除第一次在家中外,其余都在机构内

5、注意健康管理率与系统管理率的区别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基本和儿童一个管理要求,通过孩子 找父母。

二、服务的内容 全程共7次,产前5次,产后2次。 产前访视均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最后两次的产前访视要督促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1次随访并做好记录。前3次产前访视的化验检查要免费,后两次的因不在本机构内进行,需做好随访情况的记录工作。第一次产前访视的免费化验项目较多。 第一产后访视入户访视,产后42天访视在机构内进行,最好都到分娩机构内进行,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

三、注意事项

1、与儿童访视相结合

2、注意健康管理率与系统管理率的区别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截止到2012年的12月31号), 也就是当年内满65周岁都是范围之内的。简单的计算方式就 是2012-65=1947,也就是1947年及之前出生的都是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就是每年一次的体检 今年的关爱老年人免费查体工作将完全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的要求开展。大家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千万别只重视辅助检 查,生活方式评估、体检检查的工作同样重要。 在检查的过程中就没发现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说明大家 都在糊弄。

三、老年人管理率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只要查体了就是管理,但是体检表的完整情况也要考核。老年人的花名册(当年查体)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含减盐防控)

一、服务对象 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等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1、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看当年的门诊日志)

2、对居民食盐摄入量相关因素调查。在健康档案中增加 食盐摄入情况调查表

3、高血压高危人群干预。对筛查确定的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询问了解食盐摄入量及饮食习惯,填写记录表,对其食盐摄入量等高血压危险因素水平作出评估,指导制定控制食盐摄入量、膳食改善及身体锻炼的目标及计划,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变化及进展情况。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含减盐防控) 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为:具有以下≥1项危险因素:①收缩压介于13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5-89mmHg之间;②血脂异常。具有以下≥2项危险因素:①男性≥45岁,女性≥55岁;②肥胖(BMI≥28kg/m2);③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男性

4、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高血压花名册是指当年管理的高血压人员名单,每年不同。 一个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是指当年不少于4次随访记录,且至少有一次入户记录和当年的一次查体记录。如果少于4次或者没有查体就只能说是管理了,不能达到规范管理的标准。

三、考核指标 花名册(否定项)如果没有花名册,本项工作就不得分。 健康管理率=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测算 规范管理率=规范管理的高血压人数/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考核方法就是从你提供的高血压花名册中随机抽取10人,测算规范管理率。 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高血压花名册人数,考核方法也是从随机抽取的10个人中,测算血压空置率。

四、随访记录不需测血糖值了,只需血压值。且需要添加个人膳食表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要求基本与高血压一致,注意体检表的足背动脉。随访记录表中的足背动脉和空腹血糖值必填 影响考核成绩的几个注意事项

1、健康档案的管理:外观、空项、字迹、逻辑性

2、重点人群花名册:必须清晰且分年度更新,注意保存

3、健康教育材料:相片必须真实,有日期。文字材料同等重要

4、指标率必须完成

5、工作人员必须熟知工作流程和要求

6、各种随访表需放到档案中,长期保存。

7、档案的真实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录入管理系统的档案信息一定要真实。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

(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

(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

五、考核指标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民。

二、服务内容

(一)健康教育内容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6.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二)服务形式及要求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1)发放印刷资料 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放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2)播放音像资料 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机构正常应诊的时间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候诊区、观察室、健教室等场所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每个机构每年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身心健康。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

(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

(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健康教育。

(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文件等,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

(五)加强与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社会团体等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

(七)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

五、考核指标

(一)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三)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四)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六、附件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附件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活动主题: 组织者: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 活动内容: 活动总结评价: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 □图片材料 □印刷材料 □影音材料 □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3.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

(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五、考核指标

(一)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二)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

六、附件 1.疫苗免疫程序 2.预防接种卡 附件1 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接种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 /剂次 备 注 乙肝疫苗 0、

1、6月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酵母苗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

1、2剂次间隔≥28天 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疫苗

2、

3、4月龄, 4周岁 4 口服 1粒 第

1、2剂次,第

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百白破疫苗

3、

4、5月龄, 18~24月龄 4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第

1、2剂次,第

2、3剂次间隔均≥28天 白破疫苗 6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 (麻疹疫苗) 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18~24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 8月龄,2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流脑A 6~18月龄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μg/0.5ml 第

1、2剂次间隔3个月 流脑A+C 3周岁,6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μg/0.5ml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甲肝(减毒) 18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ml 出血热疫苗(双价) 16~60周岁 3 上臂外侧三角肌 肌内注射 1ml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炭疽疫苗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滴)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成人第1剂0.5ml, 第2剂1.0ml 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8月龄(2剂次), 2周岁,6周岁 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第

1、2剂次间隔7~10天 甲肝灭活疫苗 18月龄, 24~30月龄 2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肌内注射 0.5ml 2剂次间隔≥6个月 注:1.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μg/ml。 2.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附件2 预防接种卡 姓名 编号□□□-□□□□□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监护人姓名: 与儿童关系: 联系电话: 家庭现住址: 县(区) 乡镇(街道) 户籍地址:1同家庭地址 2 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迁入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原因:

疫苗异常反应史忌::

接传

种染

禁病史: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建卡人: 疫苗与剂次 接种 日期 接种 部位 疫苗 批号 接种 医生 备注 乙肝疫苗 1 2 3 卡介苗 脊灰疫苗 1 2 3 4 百白破疫苗 1 2 3 4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 1 2 麻腮疫苗 麻疹疫苗 1 2 A群流脑 疫苗 1 2 A+C群流脑疫苗 1 2 乙脑(减毒)活疫苗 1 2 乙脑灭活 疫苗 1 2 3 4 甲肝减毒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 1 2 其他疫苗 填表说明 1.姓名:根据儿童居民身份证的姓名填写。可暂缺,儿童取名后应及时补充记录。 2.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如19490101。 3.监护人姓名:只填写一个,并在“与儿童关系”中注明母亲、父亲或其他关系。 4.家庭现住址:只填写至乡级。 5.户籍住址:若同家庭现住址,则在“同家庭现住址”前数字1上划“√”,若不同,请具体填写只填写至乡级。 6.异常反应史、接种禁忌和传染病史:在每次接种前询问后填写。 7.每次完成接种后,接种医生应将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批号、生产企业、接种单位等内容登记到预防接种证中,并及时签名;同时将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批号、接种医生等内容登记到儿童预防接种卡中。其中,“接种部位”只填写注射用疫苗的接种部位:左侧用1表示,右侧用2表示;“有效日期”指有效截止日期。 8.“备注”栏用于记录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的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接种乙肝疫苗的种类(酵母苗/CHO苗)、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种类(全细胞苗/无细胞苗)、特殊情况下的不同接种剂量等等。 9.接种其他疫苗时,按上述内容进行登记。

第16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培训人员:XX社区卫生服务站 培训方式:自学和集中培训相结合

一、按照上级文件的安排,结合我站实际,对我站医务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主要采取集中培训。

二、培训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通过此次的培训,使我站的同志进一步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等内容。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第17篇: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规范化、细致化。2015年2月在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全镇所有乡村医生及全体职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进行集中培训。中心相关科室人员及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全部到场,并签到。全镇五个村室、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村医、公卫科人员共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培训的内容是《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及管理培训班;由中心段主任主持,主要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专题讲解,重点讲解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等内容。培训班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培训,使每个乡村医生都熟悉了项目服务内容和要求,把握了关键环节,掌握了实施项目的步骤和方式方法,能够正确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为在我镇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细致化,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18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培训小结

低庄镇中心医院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培训对象:辖区内所有公共卫生项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卫

生人员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相结合

一、按照上级文件的安排,结合我辖区实际,对我辖区医务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主要采取集中培训。

二、培训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通过此次的培训,使我辖区卫生人员进一步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和考核指标等内容。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2013.12.2

第19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辖区人口数据:82866

2、2011年建档数:60008份

3、2012年9月30日截止:建档总数63482份,新增3474份,增加

5.7个百分点,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76.6%,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合格数60959,合格率85%。

4、未录入计算机的纸质档案:孕产妇958份,儿童6225份,合计7183份。

5、总计建档70665份,建档率85.2%

第20篇: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

13

53、个人信息 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性别、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的顺序填写。

(2)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单位的全称,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须具体注明。 (3)联系人姓名、应填写其家长或亲友姓名。

(4)血型应填写ABO血型对应编号的数字,如不清楚填不详。 (5)药物过敏史:对青霉素、磺胺或链霉素过敏等。 (6)既往史:包括疾病史,如手术史、外伤史和输血史。

(7)家族史,指直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是否患过遗传性或遗传倾向的疾病,可以多选。

13

54、健康体检方面 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一般情况,体温、脉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升高、体重、老年人应检测认识功能。

(2)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有无烟酒嗜好。 (3)脏器功能,检查包括口腔、视力、听力、运动功能。

(4)查体,内容包括:皮肤、巩膜、淋巴结、肺、心、肝、肾、四肢、妇科应检查乳房、生殖器等。

(5)辅助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

(6)现存主要问题:脑血管、肾脏、心脏、血管、眼部、神经系统有无病变。 (7)住院治疗情况:有无住院,用药名称。 13

55、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耳鸣、呼吸困难、心悸胸闷、鼻衄出血不止,四肢发麻、下肢浮肿等。

(2)体征,查血压、体重。

(3)生活方式,有无烟酒嗜好,运动、饮食习惯。 (4)用药情况,有无药物过敏。 13

56、糖尿病患者随访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症状:有无三多一少情况,视力模糊感染、手脚麻木、下肢浮肿。 (2)查血压,体重。

(3)生活方式,有无烟酒嗜好,运动饮食情况。

(4)实验室检查情况: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用药情况、以及其它检查。 13

57、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目前症状:是否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兴奋话多,伤人毁物、无故出走。

(2)自知力:是否完全、不完全或缺失。 (3)睡眠情况:可以、一般或差。

(4)社会功能情况:能否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学习能力、社会人际交往等。 (5)危险行为评估,以级别、具体表现而定。

(6)服药:是否自行服药、家属监督下服药、间断服药、拒绝服药等情况。 13

58、重性精神病患者评估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应填写患者监护人姓名、住址,与患者关系、电话以及辖区村委会联系人电话。 (2)精神疾患家族史,是否曾经患过类似精神病。 (3)既往诊断情况,治疗情况以及治疗结果。

(4)既往主要症状:有无、行为怪异、兴奋烦躁、自语自笑等。

(5)发病时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如攻击他人、毁物、追逐异性、自伤自杀等。 (6)了解生活和劳动能力情况。

(7)目前主要症状,如交流、行为、睡眠、饮食等情况。

(8)社会功能情况:个人生活、家务劳动、学习能力、社会人际交往等情况。 (9)今后治疗康复意见、治疗形式、服用药物等。

十四、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

13

59、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36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答:(1)每年进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3)体格检查;

(4)辅助检查:每年检查1次空腹血糖; (5)告知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6)对所有老年居民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和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和自救等方面的健康指导。 136

1、什么叫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136

2、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要求有哪些? 答:(1)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2)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3)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4)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136

3、什么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是每个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执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36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什么?

答:促进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缩小城乡差距;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 136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增的重大项目: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

继续实施的重大项目: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136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主体分别是什么? 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机构。

136

7、慢性病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答:(1)、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

(2)、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

(3)、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4)、糖尿病患者每季度检测1次指血血糖;

(5)、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干预。 136

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要求有哪些?

答:(1)、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2)、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

(3)、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对于血压值为130~139mmHg/85~89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建议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 (4)、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5)、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136

9、什么叫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覆盖率?

答:管理覆盖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人数×100%

12、什么叫高血压患者健康规范管理率?

答: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13、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答:(1)、2型糖尿病筛查: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2)、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并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若不需转诊,询问症状。测量体重、心率。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3)、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较全面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

14、什么叫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答: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1370、什么叫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

答: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137

1、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内容包括哪些?

答:(1)、建立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包括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关锁情况等。 (2)、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随访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提督导患者服药,指导康复,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协助进行紧急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a.危重情况紧急处理: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b.分类干预:对病情稳定的患者3个月时随访;对病情基本稳定(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调整剂量。调整过剂量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3)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c.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d.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e.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对患者的随访次数。 137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服务要求有哪些?

答:

(一)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

(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137

3、什么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1374什么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1375什么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显好率?

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显好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137

6、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营养工作中承担什么职责?

答: (1)、在县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全县的营养工作。

(2)、负责辖区内(包括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及敬老院等相关机构)营养领域的技术管理、业务指导和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3)、根据国家和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工作任务,负责本县调查点的工作。

(4)、落实上级营养监测计划与方案的具体实施,按照监测样本与质量要求完成监测任务。

(5)、组织对当地居民的营养教育与指导工作。

(6)、负责本地区营养缺乏与营养失衡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7)、负责本地区与营养相关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8)、承担本县营养工作中的相关实验检测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营养检测工作任务。

(9)、配合国家营养工作网络平台,建立县级营养领域的信息系统。

(10)、总结年度营养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提出营养问题的改善建议。

137

7、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专业人员培训工作数量和频数是多少?

答: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专业人员要求年培训率不低于35%,三年轮训率达100%

2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答:专业技能培训包括调查方法、体格测量、营养状况评价、食谱编制及营养教育方法等。

137

8、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与健康调查工作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

(一)工作内容

(1)、一般资料收集:主要收集调查点和被调查人群的有关资料。调查点的有关资料包括人口(结构和密度)、地理环境、卫生状况、医疗水平、疾病统计资料、经济结构和水平、人均收入等;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个人病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吸烟、饮酒、运动、膳食习惯等)、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经济收入等。

(2)、营养与健康状况资料收集:包括膳食调查,了解被调查者各类食物与营养素摄入量、膳食结构变化以及身体活动情况;通过体格及临床检查可获得身高、体重、腰围、疾病状况等资料;通过询问可获得被调查对象的身体活动水平,锻炼的频率与强度;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的测定分析等,以便及早掌握和发现人群中的营养问题及变化的趋势。

(3)、资料的汇总整理:对原始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分类归档保存,用规定的计算机文本格式按期上报电子版调查资料和调查工作报告。

(二)方法

(1)、营养调查信息资料的收集可参阅当地人口、疾病死亡、农业种植及食物生产、居民食物消费等资料。

(2)、膳食调查:可采用24-小时回忆法(或3日24小时回忆法),称量记帐法,食物频度法等。

(3)、体格测量:采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和称量设备,并按测量要求做好质量保证,获得准确的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测量指标数据。

(4)、临床检查:主要进行体征检查,对疾病患者或曾患有某种疾病者可直接收集其病例资料,建议健康检查可在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或可请当地临床医生配合。

(5)、身体活动状况:体力活动水平(以千步记)、锻炼的频率和强度。

(6)、实验室检查:根据工作要求和需要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指标进行分析检测,如血红蛋白等,如有要求需检测其他营养生化指标需要送上级业务部门或专门机构进行检测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要求收集样品并及时送达。

137

9、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与健康调查工作流程和步骤有哪些? 答:(1)、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包括调查工作的组织机构、调查人群和调查点分布等。

(2)、技术培训:组织本辖区内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培训,并按培训教材负责组织本级培训。

(3)、落实调查的准备工作:组建营养调查工作队伍,安排工作用车、仪器设备等。 (4)、组织实施调查的现场工作:组织落实本辖区内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现场调查工作的实施。

(5)、组织收集生物学样品,并实施实验室检测,需要送国家级检测的生物样品则妥善保存,用冷链送达。

(6)、调查资料的汇总和整理:通过各级审核后,将调查表格按统一格式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文件。

(7)、分析调查资料,报告结果:负责向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调查点反馈结果。

(8)、撰写工作总结报告。

1380、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工作督导与考核工作流程和步骤有哪些? 答:(1)、制定督导方案:根据营养工作督导目的,制定督导计划。计划要素应包括督导目标,督导内容,督导时间进度安排,保证督导工作完成得措施等。

(2)、编制督导表:督导表应包括被督导单位、具体人员、时间、内容、督导结果分析、建议、督导人员签字等。

(3)、培训人员:要对参加督导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考核目的、掌握督导方法、标准和要求。

(4)、组织实施督导:根据督导方案,深入乡镇,开展督导工作。督导过程中认真检查,规范记录督导表,及时反馈督导意见。

(5)、督导总结:督导完成后,督导人员应汇总、分析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写出督导报告,向有关部门报告,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反馈被督导单位。督导报告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成绩、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或建议。

(6)、督导资料管理:及时收集汇报材料、相关数据、督导表、督导报告等资料,按档案管理要求立卷归档。

138

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营养工作督导与考核工作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1)、根据督导方案,制定督导表,采取听取汇报,核查资料,现场察看等方法进行督导,并在督导结束时反馈督导信息。督导分为以下两类,即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

(2)、常规督导:人员培训、营养调查、营养教育与指导、营养缺乏与营养失衡的预防和控制等。

(3)、专项督导:如营养不良监测与改善、营养不良重大事件调查处理等工作。

28、我国慢性病基层防治模式是什么?

答:我国慢性病基层防治模式为:在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下,以基层卫生 服务机构为平台,利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两大技术手段,以控制危险因素和慢 性病管理为目标,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辖区居民签订慢性病相关服务合约,为 居民提供连续的、相互衔接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及其它医疗服务。

138

2、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包括哪些? 答:本规范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包括:超重加中心性肥胖者、部分正常高值血 压者、胆固醇边缘升高者、甘油三酯升高者和空腹血糖受损。

138

3、根据《中国慢性病报告》及卫生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哪些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慢病?慢病干预策略有哪些?

答: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慢病,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超重和肥胖是导致上述大多数慢病发生的重要生物学危险因素。对慢性病人和高危人群的管理、合理膳食、中等强度体力活 动和戒烟是三种重要的干预策略。

138

4、慢病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包括哪些?

答:慢病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包括六方面:

1、收集服务人群健康信息;

2、识别高危人群和人群分类;

3、高危人群及患者行为及生物危险因素水平评估;

4、个体化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和患者管理;

5、管理效果评价;

6、人群慢病信息汇总分析。

138

5、什么叫体质指数?指标判断标准是多少? 答:体质指数BMI值=体重( kg)/身高的平方(m2)。 BMI<18.5为体重过低 18.5≤BMI≤23.9为体重正常 24≤BMI≤27.9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138

6、血压评价标准是多少?

答: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且 舒张压<80 mmHg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 舒张压80~89 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 mmHg和(或) 舒张压≥90 mmHg 138

7、高血压患者分级评价标准是多少?

答: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 舒张压90~99 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和(或) 舒张压100~109 mmHg 3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压SBP≥180 mmHg和(或) 舒张压≥110 mmHg 138

8、哪些指标出现可视为慢病高危人群?

答:慢病高危人群需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①超重加中心型肥胖: BMI≥ 24kg/m2和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②正常高值血压:SBP:130-139 或 DBP:85-89mmHg ; ③血脂异常 : TC边缘升高 ≥ 5.18或 TG升高≥2.26 mmol/L ; ④空腹血糖受损:6.1 mmol/L≤FBG

138

9、血糖评价标准是多少?

答:糖尿病 ≥7.0 mmol/L(两次);空腹血糖受损(IFG) ≥6.1 mmol/L且

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汇报
《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