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57:1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授课教师

姓名

学号

系别

日期

成绩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

摘要: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改革进程:第一

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目的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二阶段是1998年开始推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其目的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前我国的财政层次过多,是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正常运行和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议取消乡镇财政,实行乡财县管;取消市级(地级市)财政对县级财政的管理,实行省级财政直接管理县级财政。这样一来,全国的财政级次变为三级,即中央、省(市、自治区)和县(地级市、县级市)三级,增强各级财政的调控能力。

关键词:改革;财政体制;趋势分析

正文: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构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框架,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不完善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体制运行中的不适应、不配套、不协调等矛盾开始激化和暴露出来,需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当前财经形势发展的需要。

1.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回顾

综观我国近十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改革进程:第一阶段是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目的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和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二阶段是1998年开始推行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其目的是转变财政职能,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这两个阶段的改革都获得了很大成功,取得了积极成效。

1.1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分析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其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和简化税制的原则,改革工商税收制度;二是把地方财政包干制改革为能够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税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个税收体系。

在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首先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改革之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税种较多、税率难定、重复征税、随意减免等问题十分突出,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过实践的检验,我国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建立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这一改革的成功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实行的以减税让利和财政退让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支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步增强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二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快速增长的双赢的财政体制,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近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对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镇统筹费等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先期试点的地方改革表明,这项改革规范了农村的分配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人均减负率一般在30%左右,农村“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进一步调整税制。

1.2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进展分析

1998年以后,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向财政支出体制,目标是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在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推行部门预算;二是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三是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四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实行部门预算,增强了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外资金)全部在一本预算中编制,所有收支项目都在预算中反映出来。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是将所有的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直接支付,取消各部门和单位在银行设立的收支账户。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克服了过去分散采购的许多弊端,如采购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脱节,无法有效进行监督;采购效益不高,采购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价高质次;采购过程不透明、不公开,容易滋生腐败,等等。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收入方面,防止了部门和单位乱收、滥罚及坐收坐支;从支出方面,执收单位上缴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有利于执收单位公正执法。

与此同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国各级财政逐步减少了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支出,加大了教、科、文、卫、社保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重点支出,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向公共支出转变。总之,经过近五年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优化了支出结构,增加了财政支出管理的科学性,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2.今后我国财政改革的侧重点和趋势分析

过去的财政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新的财政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协调、不适应、不规范等问题。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今后必须在以下方面继续深化财政改革:

2.1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

经过1998年以来的财政支出体制改革,我国虽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但离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仍有较大距离。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察和分析:一是财政的主要职能和基本定位。二是财政的运行机制。三是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监督。在这三个层次中,预算管理是核心。首先,财政的职能要通过预算的安排体现出来,即通过预算得以实现;其次,科学、细化、规范的预算管理,是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集中采购正常运行的基础;再次,预算是财政监督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必须要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我国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等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改革,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这使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核心和攻坚的阶段,即深化预算改革阶段。

财政支出预算是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集中采购以及加强财政监督的依据,也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关键,因此,必须要细化预算的编制。目前的预算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固定部分,即人员工资和共用经费部分;二是活的部分,即专项经费部分;三是转移支付部分,即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

2.2按照财权、事权对等的原则,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以来,逐渐暴露出来的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基层财政越来越困难。

近年来的情况显示,现在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的结果是,财力逐步向上集中,但事权仍在基层,甚至呈扩大的趋势。尤其是许多该财政承担的支出,农民负担过重已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税费改革,这部分支出开始回归财政,基层财政的事权反而在扩大。因此,在这两个反方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县、乡财政困难的矛盾开始激化。

分税制财政体制能够成功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各级政府有自己的主体收入,用自己的财力办自己的事情。依赖不断增强和上移的必然结果,分税制财政体制自然消亡,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转化为“跑上”的积极性。因此,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解决基层财政的实

际困难,核心是确立一级财政,就要使这级财政有能够基本满足自己需要的自主财力,在辅之少量的转移支付财力的情况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议取消乡镇财政,实行乡财县管;取消市级(地级市)财政对县级财政的管理,实行省级财政直接管理县级财政。这样一来,全国的财政级次变为三级,即中央、省(市、自治区)和县(地级市、县级市)三级,增强各级财政的调控能力。

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相对称,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正常运行的又一基本要求。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一是中央财政的职责重大,另一个是县级财政的职责重大。所以,完善目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要增加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扩大税收分享中县级财政分享的比例,同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大幅度增强县级财政的实力。

2.3按照公共财政和城乡一体原则,继续改革农村财税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其主要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遏制农村“三乱”现象的发生。从试点情况看,农村税费改革确实实现了上述目标,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现在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1958年左右形成的农村税收体系,农村仍然实行有别于城市的税收制度。

从税收负担看,目前农村居民普遍相对高于城市居民。许多工商税都有起征点和免征额,如增值税、营业税等,但农业税没有,无论农业生产的成本多大,也无论农业生产的净收入是多少,都需要缴纳固定比例的农业税。目前,许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不如城市居民的“低保”水平,尤其在很多贫困地区,但在城市享受照顾,而在农村确要纳税。因此,相对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税收负担是重的,也是不公平的,在税制上设置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待遇。从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目标出发,必须继续深化我国的农村税收制度改革。长远的目标,应是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协调的税收制度,将农业税改为体现农民纯收益的具有和城市个人所得税有大致相同的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新型收益税。当前,“三农”问题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恢复乏力,已严重影响了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张。目前,增加农民收入,已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为此,在农村新的税制改革到位以前,建议目前免除一切农业税。

在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中,财政与农民的关系,主导的观念是财政支农。这是带有浓厚计划经济时期特征的观念,是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仍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早已过时的观念。

财政支农的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很不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国有经济,还是集体经济、个体经济或者私营经济,都是市场经济中的活动主体,都有义务按照国家统一税法的规定,积极主动地向国家纳税,同时也有权利享受国家一视同仁地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其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政策已逐步从区别性的政策走向共同性的政策。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农民应该和城市居民一样同等地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这就必然要求彻底抛弃带有区别性和歧视性的财政支农观念。

3.结语

农村的许多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不仅在属性上与城市公共产品是一样的,而且许多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也不局限于农村居民,甚至城市居民的受益还要大于农村居民的受益。因此,在供给的方式上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政策,但现在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较大区别,农村的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自己负担。这种厚此薄彼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必然造成城乡居民发展机会的不均等,进一步拉大城乡的差别。所以,今后的财政政策调整,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尤其是目前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饮用水、医疗卫生、养老救济等农村急迫需要的公共产品,要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康(主持):《地方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白景明、贾康:《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载于《财政研究》2003年第8期

[3]傅光明:《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载于《财政研究》2006年第2期

[4]赵福军、王逸辉:《政府规制、财政体制与中国县乡财政困难》,载于《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5]杨之刚:《中国分税财政体制:问题成因和改革建议》,载于《财贸经济》2004年第10期

[6]寇铁军:《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思考》,载于《财贸经济》2004年第5期

[7]许善达等:《中国税权研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3版

[8]贾康、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载于《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9]杨之刚、张斌:《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政府级次问题》,载于《财贸经济》2006年第3期

[10]王振宁:《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性”研究》,载于《财政研究》2006年第8期

推荐第2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乡财县代管”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地规范乡镇政府的收支行为,增强乡镇保障能力,遏制乡镇新增债务的发生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帮助乡镇财政摆脱困境。我县在陆坊、浒湾两乡镇进行“乡财县代管”试点工作,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县13个乡镇全面铺开,目前运行顺利,成效显著。

一、主要做法

(一)把握“三个不变”,维护乡镇“四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保持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乡镇政府在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维持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乡镇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维持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属于乡镇财政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程序审批,维持财务审批权不变。

(二)扣住 “七个统一”,规范资金运行。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执行,具体做到“七个统一”。即统一编制预算,县财政局按照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乡镇年度收支计划和财力状况,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性意见。乡镇财政所根据预算安排的指导性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送县财政局审核,经乡镇人大会审核通过后发文执行。统一设置帐户,全面清理和取消乡镇所有会计核算帐户,由县乡财局在县信用社新区分社重新开设财政专户,具体五个帐户为:结算专户、工资专户、支出专户、涉农专项资金专户、村级资金专户。统一收付方式,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乡镇财政纳入预算的各项收入,全部通过乡镇国库经收处,直接缴入县级国库。县财政局预算股每月按进度将属于乡镇的财政支出款项全部拨入“乡镇财政结算专户”。由乡财局根据资金性质分解到乡镇的各个专户。统一办理采购业务,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财政局审核后,县政府采购中心集中统一采购。统一票据管理,乡镇使用的各项罚没收入票据、行政性收费票据、完税凭证等所有票据,全部在县乡财局统一领发,实行专人管理、专人领用,专人结报,票款同行,以票管收。统一发放人员工资,乡镇人员工资实行县级财政统发。每月由乡镇财政所提供乡镇人员工资发放名单,县乡财局将资金统一拨付至“乡镇财政工资专户”。统一管理村级资金,村级的各项资金由县乡财政局拨付至各乡镇信用社“村级资金”专户,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监督执行,实行村财乡代理,确保村级资金专款专用。

(三)搭建“一个平台”,创新发放机制。2007年9月,县投入三十余万元资金为各乡镇购置电脑及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租用电信光纤,建立了县乡网络平台,借助乡财县代管的有利条件,创建了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即所有惠农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凡惠农补贴资金均拨入乡财局的乡镇财政涉农专项资金专户,由乡财局审核属于一卡通发放的资金及时拨入各乡镇的涉农资金专户,再直接打入农户的一卡通存折。建立了“一卡通”数据报送制度,每项资金发放均要经县乡财局审核、汇总并上传省厅、市局;一卡通资金实行专人核算专户管理、软件发放;强化督查监管,经常通过内网对一卡通资金发放进度、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严格督查,确保了我县惠农政策及时到位,2008年我县该项工作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截止2008年12月31日,我县通过惠农“一卡通”软件发放的补贴资金共计8611.4万元,发放率达100%。

二、主要成效

一是维护了乡镇的和谐稳定。设立了乡镇人员工资专户,乡镇经费首先用于确保人员工资,每月将资金及时足额拨入至工资专户,由银行直接划入个人账户,保证了每月工资的发放,提高了干职工的积极性和维护了乡镇的和谐稳定。

二是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了乡镇的票据管理,成立了专人专管,从源头上控管了乡镇的预算外资金;二是撤消了乡镇原有账户。撤消了除村级账户和涉农专户以外的所有账户,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乡镇私设小金库的温床;三是实行一个漏斗向下拨付资金。乡镇所有资金都通过乡镇结算专户,按照资金性质分解至各资金专户,统一规范了资金管理,并确保了专款专用。

三是严格了经费报账审核制度。每笔资金的拨付和报账,都按照严格的五道程序办理,即:经办人初核,财政所长复核,乡镇长审签,乡财股稽核及分管局长审批,然后才能拨付,通过层层把关,多人审核,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四是国家惠农政策得以安全落实。实施“乡财县代管”后,票据得到规范,以票管收,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现象,银行账户得到规范管理,全县专设涉农专项资金专户,畅通涉农补贴渠道,各项惠农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从制度和程序上杜绝了截留、挪用、抵扣现象,使国家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是乡村债务得以有效遏制。通过清理,锁定了乡镇以前的债务,改革后,实行支出事前监督,杜绝不规范票据报账,禁止无预算开支,专款专用,严格项目审批,杜绝新债发生,同时消化了一些旧债,如干职工工资旧欠等债务,遏制了乡镇债务膨胀的势头。

六是乡镇财政职能得以转换发挥。推行“乡财县代管”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乡镇财政干部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财政监督和服务上来,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管理,提高了对农户的服务,强化了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管,完善了非税收入的管理,严格了财经监督,使财政职能得到了强化。

推荐第3篇: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摘要:

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断完善,这也从我国经济总水平不断上涨的现象看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从1949年建国初期到现在,政府也在逐步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从当初的解决基础设施及温饱问题到现在的民生财政。本文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民生财政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以飞快的速度增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第八第九的位置上升到了第三的位置,2010年更是超越日本位于世界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当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民生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的华章,是代表委员的“永恒话题”。翻检历史,也许从没有哪个年代像今天这么强调民生。民生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在此语境中,今年民生支出将占中央财政2/3,无疑振奋人心,具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

一、我国财政改革历史

1978-1994年通过“放权让利”激发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几乎窒息的国民经济的活力。在改革初期,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政上的管理权;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这一改革思路与财税体制自身的改革任务——由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打破或改变“财权集中过度、分配统收统支,税种过于单一”的传统体制格局——相对接。

1994-1998年财政体制改革踏上了制度创新之路——税制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政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在此之前所推出的财税体制改革举措,多是围绕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展开的。而且也是在整体改革目标定位尚待明晰的背景下而谋划的。这次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放权让利”思路的束缚,走上了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之路。从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入手,在改革内容与范围的取舍上,既包含有利益格局的适当调整,更注重新型财税体制的建立,着重财税运行机制的转换。

1998-2003年,公共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行。多年的改革变迁人们发现,能够统领所有财政改革线索、覆盖所有财税改革事项的概念,只有公共财政。于是,以1998年12月1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为契机,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从那时起,作为整个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目标的明确定位,带有整体改革布局性质的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正式进入财税体制改革的轨道。

2003年至今,我国财政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并且将逐步向民生财政转型。

从改革初期的让利放权,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提出,以及当前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外部冲击而出台的以民生为核心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我国财政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进行的适时调整,有别于西方国家简单的反周期调节。“民生财政”正是基于此种逻辑和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应运而生的。

二、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与民生财政 1.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加大以民生为本的财政支出。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 2.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并不否定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公共财政的一种完善。其实市场经济所匹配的是公共财政,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去为民生着想,那么我想在这样的财政体制下我们的经济会发展的更好的。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又是市场经济,那么我们必然要将我们的公共财政制度推向民生财政,这才是我们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财政体制也逐步实现了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在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更应凸显其社会主义属性,这就要求财政职能的重心逐步由公共化向民生化转移。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适合现代经济要求的体制基础与管理模式也是承载民生财政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确立公共财政制度,才有可能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民生财政。 3.财政制度转型的必然性

著名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我想应该能够解释我国财政体制转型的必然性。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认为托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是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这样一来,改革初期实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所以政府支出处于长期投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该解决人们的人权问题和民生问题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基层是生存问题,然后是安全再往上面才是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完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大部分人们的生存为题解决了,人们的观念就会慢慢从最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最终导向还是民生问题。 4.民生财政是财政本质的回归

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达10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支出首次超过10万亿元规模。在“支出压力很大”的形势下,保民生、减差距、压经费成为今年财政支出的重要落点。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

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8万亿元”台阶(83080.32亿元),今年,财政支出将进入“10万亿元”时代。我们看到,民生投入基本集中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三农、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预期的是,一旦这些真金白银落到了实处,并发挥了效用,老百姓所期盼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失有所助……”将不再是飘渺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深有所感的美好现实。

公共财政本来就应该是民生财政,财政支出向民生不断倾斜,说明我国公共财政正在回归其本质。明确规定民生支出占中央财政三分之二,让这种回归有了更具体和明确的目标。

三、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及财政改革

从我国近年来屡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来讲,我认为从需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但是我们居然出现了这样的食品安全危机。近些年我国市场上食品安全乱象,“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绝育黄瓜,爆炸西瓜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我们现在想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更好的发展经济,而是我们还能吃什么。食品问题暴露了我国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监管机制的松懈。既然我们的改革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民生,那么人们就不应该再担心这些在人生存之本的食品上的一些问题了,而我们还在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头疼。我想我国目前最要紧的是应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来整治这次食品危机。我们只有把这最基础的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去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实现民生财政。

推荐第4篇: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文章标题: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十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进展。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

财税体制改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

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增进社会福利,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加强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实施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等重要作用,并具有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性,平等非歧视的公平性,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以法制为基础的规范性等属性特征。因此,需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认识和把握财税体制改革的意义与作用。

财税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财政税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多予少取”,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完善关税和出口退税等制度,促进外贸健康发展,有利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财税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动力。财税体制改革直接涉及国家与企业和个人之间[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ˇ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等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还要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以创造有利的改革环境。财税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举措。政以财立,国以财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汲取能力,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财政收支活动具体直观地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是连接人民日常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增强财政资金筹集和分配使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高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让社会公众了解国家财政资金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审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改革创新的主旋律贯穿“十五”时期财税工作实践“十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税体制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了新的步伐。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取消农业税,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在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将农村义务教育等公共产品逐步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从2004年开始,改革粮食风险基金使用方式,将原来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同时实施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为提高其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积累了经验。围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有针对性地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改革出口退税机制,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近年来,先后调高了若干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关税,对部分纺织品相机加征或取消出口关税,对少数能源、资源性产品调低进口关税或实行免税等。2004年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2005年又适当降低地方负担比例,解决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出口欠退税问题,促进了外贸代理制改革和外贸健康发展。自2004年7月1日起,对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等8大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减轻了企业负担。自2006年1月1日起,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增加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资源税等税收制度也不断优化。税收制度正向着更加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方向转变。围绕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财政有保有压,不断减少一般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入,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向“三

农”倾斜,向教科文和社保等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围绕提高基层行政能力,创新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机制。在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专门安排一部分资金,实施以“三奖一补”为核心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建立了激励约束新机制,调动地方各级政府财

力安排向基层倾斜、发展经济、精简机构和人员、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积极性,对解决部分县乡财政困难这个多年积累的问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围绕政务公开和依法理财,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截至2005年,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到所有中央部门,有非税收入的中央部门也全部纳入收入收缴管理改革范围;36个省区市、计划单列市本级和相当一部分市县,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管采分离、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这些改革措施,加快了我国传统预算管理制度向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转变,进一步将公平、公正、公开、效率等公共管理原则落实到财政收支运行中,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实现“十一五”规划为目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十一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共化为取向,以均等化为主线,以规范化为原则,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服务。抓紧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研究划分各级政府尤其是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特别是尽快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出责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特别是要加强和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完善省级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监督评价体系,确保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省以下财政体制管理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奖补机制,切实增强县乡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逐步形成合理的纵向与横向财力分布格局。完善财税制度和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税收制度,抓紧推进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在全国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建立促进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对使用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施限制或惩罚性税收制度。制定实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财税机制。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并与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相衔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推荐第5篇:财政工作汇报

关于龙居镇

2011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情况的汇报

龙居镇财税所

(2011年7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初财政工作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将主要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收入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多变的税收政策,镇财税所主动应对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上半年,联合区地税局对辖区内20多家企业的税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催缴拖欠税款,为税收全额、足额缴纳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我镇地税收入任务700万元,国税收入任务202万元,财政收入任务120万元。截止6月底,地税收入完成364万元,国税收入90万元,财政收入62万元,实 1

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镇各项建设。上半年,镇财税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累计为三网工程、采摘节、新型城郊农业、桑蚕等项目提供政财资金987万元,有力保障了我镇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为黄河民居、村镇公路、敬老院建设、教育设施改建等民生工程提供政财资金660万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上半年,镇财政所严格预算执行,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及村书记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调整工资政策;确保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法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民政、支农、补贴等各项专款及时足额到位,保障了群众的利益;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款、债务按比例按计划支付,维护了政府信誉。

(四)完善工作程序,及时发放涉农资金。上半年,镇财税所加大支农力度,累计兑付各类惠农资金351万元,确保了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其中,兑付小麦良种及农资综合补贴5336户,12922.96亩,直补惠民资金107.4万元;兑付棉花良种补贴6125户,63918亩,直补惠民资金95.9万元;兑付玉米及水稻良种补贴4073户,16635亩,直补惠民资金19万元;兑付汽车补贴299辆,直补惠民资金106.2万元;摩托车补贴69辆,直补惠民资金4.5万元;家电补贴967台,直补

惠民资金18万元。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镇人大机关及全体代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各项费用,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审计、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我镇财力不断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薄弱,骨干财源不稳;收入任务高位运行,总量较小,增量有限;财力十分有限,刚性支出过快,缺口难以缝合;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基本无力支持财源建设,财政抵御重大事件的能较力差。

二、下半年财政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镇财政工作将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依法治税。

(二)保障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

理,强化预算约束,积极筹措、调度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

(三)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针对财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财政监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机制,将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资金审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和培训。弘扬职业道德,改进工作作风,营造竞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信任、开放的工作方式,推进财政形象建设,树立具有特点的整体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示,在镇人大及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6篇:财政工作汇报

财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认真学习新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财政政策,切实领会吃透文件精神,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力做好所分管的纪检监察和农税工作。

1、认真搞好农业两税征管工作

一是经常带领农税人员深入乡镇、小区了解耕地占用税、契税税源情况,建立动态税源档案;二是规范契税减免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杜决收人情税、关系税;三是与国土、房管部门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确保“先税后证”应收尽收,及时足额把两税上解国库;四是建立契税集中纳税申报和集中纳税评估制度,切实保证纳税的客观公正,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1-6月份共完成农业两税收入1383万元,为年预算的94.9%,同比增长126%。

2、认真搞好农村三资服务代理工作

根据豫纪发[2008]18号《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纪委、监察局作好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目前,自查已经结束,代理服务软件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代理服务中心人员已经培训上岗,各种报表数据正在录入中。

3、积极做好省财政厅组织的重点财政政策检查工作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厅“财政监督管理年”活动安排,省厅组织200多人,对全省扩大内需等财政专项资金及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确保我县的检查顺利进行,积极协调涉及到的单位,按照检查组的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账目和资料,对于查出的问题,和检查组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保证了我县的检查工作圆满完成。

4、认真做好“小金库”清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清理“小金库”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小金库”清查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开展重点检查。

尽管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做出新成绩。

推荐第7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华县卫生局

今年以来,在华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周密部署下,华县卫生系统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药品“三统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核心,狠抓医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县卫生系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努力推进医改工作

为抓好卫生系统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我局年初召开了医改工作会议,签定了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改目标责任书,成立了系统医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为李宪社局长,办公室在防保股,负责日常工作。

二、医改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新农合参合率稳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

2011年我县农业人口260364人,参合农民251542人,参合率达到96.68%。比上年94.56%有所提高,报销比例为75%,特困救助比例为90%,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建立健全新农合长效筹资机制,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提高筹资水平、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积极开展门诊统筹,4月份在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先行开展了试点,现在已全面开展,扩大了新农合的受益面。同时,加强了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即时结算。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基金管理使用,合理控制基金结余,保障基金安全。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了药品三统一工作。

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100%、基本配送率达80%,制定了《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华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华县药品三统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担任。为加强领导,理顺职责,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在今年6月份,县政府决定对县药品三统一有关领导机构进行整合,撤销华县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三统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杨翠红县长担任,办公室设在了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长李满荣兼任。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统一牌匾、统一目录、统一品种、统一规格、统一价格向群众进行公示,并公布县药品统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纪检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我局在今年4月、8月、10月, 多次对我县的13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督导检查,要求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到100%以上,原库存药品清零率基本达到100%以上,并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 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赤水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工程内外装饰已经完成并交付使用,金堆中心卫生院已完工,等待交付。占地面积100亩,建筑总面积24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华县人民医院扩建项目主体正在建设。建筑面积6976平方米,七层框架结构的华县中医医院门诊楼工程已完工,

现正在装修。投资1235万元、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华县卫生综合楼(卫生监督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主体已完工。

二是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内涵建设工作。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软件建设。对全县村卫生室的药品目录、卫防妇幼资料、合疗监督公示、处方、门诊日志等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发放,达到了诊断、治疗、用药、收费等就诊流程的规范化。

三是采用多种方式,充实村卫生室业务技术人员,县卫生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乡医进行了阶段性的培训。对无资质的乡医组织其学习、考试。对无技术人员的卫生室采取聘请、卫生院托管等方式,建立长效考核机制,确保卫生室在达到标准化建设后能给村民提供长远、有力的健康保障。

(四)抓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

1、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全县14个乡镇建卡建证率、卡介苗率、糖丸服苗率、百白破接种率、麻风二联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脑疫苗接种率、甲肝疫苗种率均达到100%。 完成了“4.25”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工作,设立咨询点17个、悬挂横幅22条、制作宣传展板10余块、书写宣传标语500余条,发放宣传画2000余张,宣传小折页100余份、宣传专栏30余块。为了全面落实消除麻疹计划,根据省市麻疹查漏补种工作安排,我县对405名漏种儿童进行了补种,补种率100%。

2、妇幼保健工作效果良好。妇幼保健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妇幼卫生工作各项任务,深入开展项目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强化管理,扎实工作。一是继续以“母亲健康快车”为载体,广泛开展妇幼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开展了免费妇女病普查及《母婴保健法》等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为城区12所托幼机构3——6岁的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二是规范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补助率和全免率。

3、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加强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和村卫生室内涵建设,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开展病历书写培训和书写质量考核评比,规范基本医疗服务技术,全面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继续实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工作。

4、积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了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完善工作考核机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调整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规范,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人民群众得到高质量的公共医疗保健服务。卫生局已制定印发了考核办法,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制定了工作计划、实施细则,完善考核方案,加大对各自负责范围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考核力度,卫生局依据其考核结果拨付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兑现服务经费。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惩处。

三,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切实做好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确保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严防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加强了对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落实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方案,充实应急处置队伍,加强应急演练、示范和督查,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县乡村卫生机构应急体制机制,落实工作措施,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和队伍建设,在全县建立了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应急网络。

切实加强母婴保健工作。完成了“孕免”、“叶酸发放”、“妇幼卫生监测”、“宫颈癌筛查”、“降消”、“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等妇幼卫生重大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保障妇女儿童健康,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全面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监管工作,实施好职业病防治项目。加强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检查。推进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升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环境。

四、培育壮大卫生人才队伍,全力实施人才强卫工程。

一是加强卫生人才培训。采取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卫生支农、全科医生培训、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等形式,强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认真实施人才强卫工程。继续实施从医从教、人才振兴计划、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等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努力充实壮大人才队伍,为促进全县卫生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11年,上级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2名。我局将按照上级要求,及时与报考定向免费医学生的考生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完成招生任务。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建设,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我县共参加医学教育184人,参学率90%以上;县卫校和陕西中医学院联合举办大专(本)学历教育,注册学生68人。三是通过公开考试招聘了19名卫生专业人员,全部充实到乡镇卫生院,缓解了基层卫生人员短缺问题。四是针对人才强卫工程,我局还向县政府呈报了《关于急需充实卫生技术人才的意见》。同时,我局会同县编办,对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开展、床位设置、人员现状及专业人才短缺情况进行了调研,县编办已按医改目标责任要求,拟订出华县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草案,正在向县上主要领导汇报。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1、卫生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我县有13个乡镇卫生院,应编制490人,目前实际只有240人。由于缺少正规卫生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上级配发的一些设备因缺少技术人员而无法使用。县医院、中医院共设床位680张,应编制952人,目前两院正式职工仅仅只有337人,缺编609人。导致临床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极易发生医疗事故

2、“三统一”及公共卫生补偿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对医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对卫生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及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使医改工作顺利、全面、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县卫生系统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同时也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较全面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我们将不断完善,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推荐第8篇: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探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对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及其弊端

计划经济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由于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职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系统是政府的整个计划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机制大致如下:政府首先制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然后计划部门据此来确定人才需求计划,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财政部门再根据招生计划的定额确定高等教育的拨款计划。高等学校必须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计划要求来确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课程设置计划和教学计划。经过按计划培养过程,国家再制定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计划,用人单位根据国家计划接受统一分配的学生。[1]在这种体制下,国家包揽高等教育办学。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这种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实行“统一列支、分级管理”的体制。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被称为“统收统支”,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核算。中央政府集中全部的财政收入并制定一个包括全部下级政府的统一预算。这种财政安排也将教育部门包括进来。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实行统一领导,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分级管理的体制。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办法分别给各部门、各地区核定教育经费。中央各部委所属院校的经费由财政部拨到有关部委,然后再经过各部委下达到学校。地方所属院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中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指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管理。

第二,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实行“专款专用、结余上缴”的原则。财政部在按照“定员定额”法核定高等教育经费的同时,对经费的使用范围实行严格的限制,即“专款专用、结余上缴”。“定员定额”法核算教育经费,包括两个部分:(1)教职工人员经费开支,其中有标准工资、补助工资以及职工福利费三项;(2)学生经费开支,其中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修缮费、助(奖)学金。此外,还设有一些专项拨款。[2]这种拨款方法保证了人员经费的开支,但在制定各项经费开支标准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例如,教学业务费不能用于教学设备购置,行政公务费不能用于教学业务,造成了学校有限资金的分散、割裂。学校对此无统筹安排,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缺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积极性。加上在年终决算后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高等学校本身缺乏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许多学校往往是年终决算前“突击花钱”,力求把分到手的钱全部花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费使用不当,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采用“基数加发展”的拨款方式。所谓“基数加发展”的方式,就是以各校前一年度所得的经费份额为基数,考虑当年度各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力的可能,确定当年的经费分配额度。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式。这种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在制定预算时,决策机构参照的是往年的支出基数,往年支出越多,可能得到的经费就越多,助长了高校花钱不顾效益,形成学校追求成本最大化的现象。同时,这种经费分配方式缺乏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基数的确定主观性因素极大。一些高校对决策部门的影响往往起相当大的作用。事实上,在“基数加发展”的经费分配模式下,各高等院校学生人均经费差别较大。

这种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曾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

第一,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国家财政及指令性计划的严格约束,高等院校的一切活动必须以按计划分配的资源为条件。学校缺乏主动筹集经费的自主权和积极性。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在这种体制下只能为很少的一部分人提供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对各种专门人才的需求。此外,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中央各部委根据行业的发展计划和相应的人才需求计划设置为本行业服务的高等院校,促使各部门所管辖的高等教育机构自成体系,搞小而全,院校和专业重复设置,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高等教育成了部门经济、产品经济的附属物。同时也造成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不合理和高等教育科类、专业分布不合理状况。重视人才培养的部门给所属高等院校的投资就多,反之,投资就少。这样逐渐形成的人才拥有和培养状况不平衡,导致人才供求矛盾尖锐化,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部门投资和部门办学导致专业设置过窄,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宽,适应性不强。此外,人才的培养与分配为投资部门所有,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所带来的人才积压、用非所学、高才低用、近亲繁殖等消极后果也很严重,使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投资得到的宏观效益不高。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区别就在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是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计划对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配置,后者则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应符合三项基本的原则:(1)透明性原则,即资源配置的标准和机制应确定且公开;

(3)公平性原则,即资源配置要使各院校和不同社会群体得到公平的对待;(3)效益性原则,即资源配置要有利于激励高等教育系统在资源筹集和使用方面提高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原有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一,高等教育拨款体制的改革。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转轨客观上要求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以便各地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这种客观要求反映到财政体制改革上,即由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全国“吃大锅饭”的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改变成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灶吃饭”新体制。按照这种安排,财政收入按来源被分为中央固定财政收入、地方固定财政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财政收入。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拨款也相应地由中央和地方两级切块安排,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由中央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下达教育事业费支出指标的管理体制。这种高等教育经费拨款的改革,实质是中央财政只负责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地方高等院校的经费需求完全由地方财政供给。[3]在新体制下,中央财政的任务更多是宏观调控和规划。这样就把对地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管理的自主权赋予了地方政府,从而调动了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本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数目有了明显增长,就是这种扩大地方自主权的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第二,高等学校经费使用制度的改革。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不仅要求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而且要求赋予高等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得高等院校能够主动适应千变万化的人才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主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的经费使用制度由“专款专用、结余上缴”改为“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即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年度预算经费,包干使用,年终结余全部留归高等学校结转下年度使用。这项改革赋予了高等学校在资金使用方面的自主权,形成促进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激励机制,使得学校能够把提高办学效益同自身利益有机地集合起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第三,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源配置上的透明性和公平性。过去“基数加发展”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是以以往的支出结果为依据,而不是基于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人为的非制度化因素很多,缺乏透明的公平竞争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原则不相适应。因此,教育财政改革的又一主要方面就是经费分配方式的改革,即由“基数加发展”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新方式。这一经费分配方法由“综合定额拨款”和“专项拨款”两个部分组成。“综合定额”指由财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培养成本确定教育经费的定额标准,区别各类层次高等院校、各系科和专业,定额标准有所不同。“综合定额”部分包括:教职工人员经费、学生奖贷学金、行政公务费、教学业务费、设备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几个项目。“专项拨款”部分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是根据各个高等学校的特殊发展需要,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另行单独安排给高校使用的专项经费,包括:专业设备补充费、长期外籍专家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世界银行贷款设备维护费和特殊项目补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中央拨款即为专项拨款中的一项。该专项的内容为:从1999年起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60多亿元,分别用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的重点建设。该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实施中所需支出的人员经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该计划的实施程序为项目单位按有关规定向教育部申请项目预算,报财政部、教育部审批,然后按批准的预算和现行财政渠道请领、使用资金,最后按照有关规定编制项目资金决算。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按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专项资金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但是考虑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程作为特殊专项,有关学校在报请教育部批准后。可在不改变项目总预算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内部调整,所做调整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由此可

见,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在资金的分配方面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

总之,“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方式基于对高等院校的初步成本分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等院校的成本行为规律,在透明性和公正性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尽管这种拨款方式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缺陷,毕竟这一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第四,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革。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拨款是高等学校经费的唯一来源。个人和企事业单位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收益是统合在整个国家利益之中的,其相对独立的经济收益并未显露出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成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国家的分配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由原来的藏富于国转变为藏富于民。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从1978年的31.25%下降到1995年的10.7%.虽然到1999年逐步回升到14%[4],但是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到个人的比例从1979年的45%上升到1998年的68%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统包高等院校的全部办学经费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实的。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的新格局,按照市场经济的“受益者应根据其支付能力分组成本”的原则,改革过去那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等九个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财”是指国家财政拨款。高等教育投资不仅可以为受教育者个人带来收益,而且可以为全社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政府是全社会的代表,其拨款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费”是指高等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合理学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显提高。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分担高等教育的部分成本是必要的和可能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税”是指企事业单位等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根据《教育法》规定交纳的用于高等教育的税费或税收性质的资金。“产”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从校办企业取得的收入。“社”是指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社会各界向高等学校提供的捐赠。“基”是指各种教育基金所形成的收入。“科”是指高等学校通过承接科研课题,或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提供科技开发、科技咨询、科技成果转让等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贷”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通过金融机构获得的用于学校发展的贷款。“息”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对临时沉淀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运作,从资本市场上取得的利息收入。这些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各个渠道所占的比重也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着。

第五,与高等教育拨款渠道相关的管理体制改革。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导致了高等教育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部门之间人才分布不合理,以及人才难以流动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按照“共建、合作、合并、调整”的方针进行了改革,即采取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化转为地方管理、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对公办高等院校进行调整。截至2000年8月,全国共有600多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00多所。原国务院50多个部委直属的400多所高校除极少数改为教育部管理,多数院校下放地方或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绝大多数中央部门不再办学。[5]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被彻底打破。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学校的经费来源仍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则给予相应资助。

三、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在客观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将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应对WTO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我们要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克服原有计划经济条件下遗留的问题以及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高等教育财政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

第一,加大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的教育机构和跨国公司将会进入中国这一巨大的教育市场。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树立市场意识,提高竞争力。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企业和个人倾斜,导致教育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3%之间。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为了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要确保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教育拨款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逐步增长,以及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利用国际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层次会进一步多样化。不同层次的学校、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他们的成本行为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由于办学主体不同。国际间的联系不同,成本行为不同。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行为规律、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经费的分配方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透明、公正和有效,我国目前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在“透明性”和“公平性”方面较过去的“基数加发展”的“渐进式”分配方式有较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综合定额”是一种以学生数为单一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过于粗糙,未能全面反映高校的成本行为,也未能反映出高校之间的差别。以学生人数作为唯一的政策参数,学生多则意味着得到的经费多,致使一些高校为获得较多经费不切实际地增加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然而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配置跟不上,结果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为此,我们要改革按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把教员及其结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学生数、以及建筑面积等纳入到拨款公式中来建立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这将是今后高教财政体制改革的定向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改革的方向。

第三,促使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要进一步制度化。政府除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外,还应该通过立法,通过一定程度的减税和免税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推动高教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在全面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使学校创收收入稳步增长。要完善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制度,使高等学校的收费较好地反映高等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同时学费的制定应考虑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高等学校收费比例有所不同,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原则。[6]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

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高等教育应积极地组织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与此同时,银行、金融、保险等行业将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规范,在新的条件下能否利用、以及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教育基金,比如发行教育债券、建立与发展教育投资基金。以及更加积极地开展教育基金保值、增值投资活动是我们需进一步认真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闵维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J].高等教育研究,2001,(5)。

[2][3]王善迈,周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拨款体制[J].教育与研究,1991,(4)。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左春明,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J].神州学人,2000,(10)。

[6]邓娅,闵维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推荐第9篇: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定稿)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权巩固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的核心,与依法治税理财、履行政府公共职能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当今世界,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执政党执政理财的普遍选择。我国的财政体制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改革开放后的财政大包干以及分税制改革后,至1998年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目标,从而确立了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模式。所谓“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或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品的政府财政。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选择与必然要求。故人们把它称作是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财政。公共财政体制是经济和财政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县乡财政是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基础性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为民理财、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面临的矛盾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1 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各级财政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全面总结“十五”时期财政工作与财政改革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财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积极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服务。我国现有2400多个县、4.6万多个乡镇,县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占40%,县乡财政运行对整个国家财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县域范围内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它又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乃至整个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任务的完成。县乡集聚了9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这决定了县乡基层政权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方面担负重要使命。县乡财政关系到我国公共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因此,直面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现状,积极探讨解决对策,深化我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一、我国县乡财政的现状

(一)县乡财政总体实力弱

2 目前我国许多县域经济缺少充满活力、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民营经济比重低,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县乡财政收入总量必然小。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步幅不大,经济效益低下,增长速度慢,使县乡财政收入增长空间狭窄,人均水平低,近年内县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增长较慢。

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是县域经济发展缓慢,造成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特别是内陆欠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工业支撑不强。我国县乡缺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税收贡献多的工业企业;二是农业基础不稳。我国县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慢,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业规模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步伐缓慢;三是三产结构不优。低层次的传统产业占据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地位,占当地GDP的比重相对较大,特别是房地产、信息、现代物流、旅游、金融、保险、教育、中介咨询、社会服务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县乡财政的贡献作用很弱。

(二)县乡财政政策性减收明显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减免税政策,主要有从2004年起省财政对体制下划的省级收入以2003年为基数全额上解,同时对工商税中的主要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 三税按照超收部分的20%划为省级收入,提高国税起征点,农村税费改革等措施,使县乡财政直接、间接获取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性资金大为减少。

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对交通、通讯、能源、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分散掌握在多个部门手中,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项目争取得越多,配套的资金也越多,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权。而且越是困难的县乡,越难以保证配套资金,争取专项资金的难度也越大。如某县2009年获取中央及省级投资项目10个,向上争取资金近3亿元,要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近1.5亿元,而该县2009年度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不过3亿多元,拿出接近一半的“吃饭”钱去投资项目建设,对县级财政的压力可想而知。

(三)县乡财政支出增长快

首先,县乡财政的政策性支出增加较快。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四次出台政策上调了干部职工工资,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农业、科技、教育支出要求按超出同期财政增长比例增加,使县乡财政中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基数越滚越大。其次,县乡财政供给人员多,“僧多粥少”问题严重。

庞大的县乡财政供给人员除带来工资等刚性支出压力外,社会保障以及调整收入分配等相关隐性支出的压力也随之增长,成为县乡财政发展的沉重包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县

4 乡财政收支缺口。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过多,机构膨胀,工资性支出大,超出了县乡财政的承受能力。目前县乡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左右,但财政供养人员却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的71%。县乡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并存。一方面,为数不少的县乡财政资金依然滞留在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承担了一些本应由市场、社会和个人所负担的支出,另一方面必须由县乡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又没钱保障,加剧了县乡财政资金紧张的矛盾。

(四)县乡财政职能弱 财权事权不对称

我国地方税体系不完善,地方税中缺乏稳定且有规模的税种,税收管理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县乡增减财政收入的自主权很小。省以下分税制体制建设严重滞后,对县乡财政来说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没有明确和严格的事权为依据,随意性大。同时,专项转移支付需要的配套资金,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实际上剥夺了县乡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另外,国家确定实行农业税减免政策后,对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乡财政来说,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财政自主权。

我国县乡财政在财权向上一级政府集中的同时,事权却一直停留在县乡政府。县乡财政一方面要提供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物品,

5 另一方面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对并不宽裕的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近年来,我国共发行国债6600亿元,其中用到农业和农村的资金1897亿元,只占28.7%.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上,中央、省、县、乡分别为2%、11%、9%、78%。

(五)现行财政体制不配套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是财力层层向上集中的机制。在实行分税制之后,对县乡财政来说,是划出的多、划入的少。留归县乡的固定收入,大多是税源分散、额度零星、稳定性差的小税种,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增收潜力小,收入来源不稳定,对县乡财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央集中的程度显著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左右。中央财政收入集中的程度过大,集中的速度过快,必然会对县乡财政造成负面影响。第二,分税制改革后,省、地市两级政府的财力集中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一个共同点是采取层层集中的策略,尽可能多地从下级财政抽取资金,将收入多、增长潜力大的税种全部或高比例地上收。中央和省的财政收入在我国的财政总收入中占有绝对支配地位,超过60%,而县乡财政收入一般只占20%左右,可支配的财力过少。

(六)县乡债务包袱重

6 特别是乡镇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根源复杂、牵涉面广、化解难度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镇负债面达70%以上,债务总额保守估计也在2000亿元以上。在全国近4.6万个乡镇中,平均每个乡镇负债近450万元。

二、解决我国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大学》中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说的是生财自有正大的道理,在职的官吏人数不多,耗费财政费用的人就少,国家采用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国库的储蓄就可丰盈,财用也富裕不竭。因此,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比较符合实际、比较规范、比较科学的财政体制是重要的一环。按照公共支出均等的要求,保证县乡财政基本支出需要,缩小乡镇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差距,针对此目标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合理界定地方政府间事权范围,划分财政支出责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作为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财政收支活动要致力于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一脉相承,公共财政制度建设有利于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财政政策是推进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先导,要通过调整完善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体制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体制层面

7 上研究界定县乡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优化配置财政资源,从而有效缓解县乡财政紧张的局面。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涉及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先将重点事权在各级政府间进行配置划分,在着重分析县级相关财政支出应占多大比例适宜。

第一,合理划分农村义务教育事权在各级政府间的配置。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重要作用。为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国家决定从2006年起首先从西部省份开始在全国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一是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面学杂费所需资金,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性支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共同负担的办法,乡镇和村一般不再负责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建议对一般财政状况的县级市,中央、省、市、县分担比例为6:2:1:1为宜。建议教育布局的调整

8 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农村人口将大量转入城市等现实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搞好机构性调整,并尽可能的将学校向城市和农村中心集镇集聚。应允许和鼓励农民选择学校,送子女进入城市求学,这可以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

第二,合理进行社会保障事权在县乡级政府间配置。社会保障是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尤其是经济转轨时期,稳定与发展已成为政府职能最主要的方面,应考虑改革与转轨对社会保障规模、范围的重要影响。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最后解决转轨过程中成本和征缴问题,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市场调节无法提供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坚持统筹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模式,将基本医保制度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政府将为全民提供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并计划在2010年之前将这一体制推广到全国,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和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县级负责执行本管辖区域内的养老、失业、最低生活保障、对收入的税收调节等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预防、抗御与救济等民政管理;按属地原则负责在中央规定的保障标准、运行机制和筹资方式下公费医疗及医疗保险的集体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及瘟疫防治管理,负责本辖区卫生规

9 划的实施,按照隶属关系分工负责实施公益性医疗机构建设,负责辖区内城镇和农村饮水卫生标准的组织实施和初级医师资格认定,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指导监督。对养老及失业保险所需资金,由于关系到被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来源而且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应该为中央、省、市、县共同承担的责任。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可由省市两级共同承担。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医疗的投入。每个乡镇卫生院改造支出可由县以上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以省、市县为主。

第三,合理进行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在县乡级政府间配置。集体组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正常防汛、农技推广、农田基建、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等有很大区域性而外溢性较小的一般农业经济管理责权;通过提供公共设施、外部环境等市场建设保障条件来保证本辖区内第三产业发展,通过财政政策引导其发展,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鼓励其发展;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本辖区内的城镇建设,促进本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承担县、乡、村道的交通道路建设和维护等责权;承担本区域、流域内的环境保护管理责权;承担国家资源开发政策的集体执行与一般管理监督责权。要确保对农业项目的投入,就要整合支农资金,以地方和产业发展为平台,将中央、省、市财政预算安排下拨的支农资金与地方财政、农口部门安排的支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集中财力

10 办大事。对农业的专项投入应坚持“总量增加,上下结合,部门对口,集中投入”的总体原则,具体讲,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内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同级财政部门结合,确定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规划,逐级上报到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结合全省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项目进行初步整合,确定一家牵头部门,在部门内部建立农业发展项目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由省级财政部门与省农业主管部门结合,确定年度支持的具体项目。项目预算经批准后,及时下达到市县财政部门,确保除防汛、抗旱等不可预见的灾情外,农业项目确定一项,建成一项,见效一项。整合支农资金有利于公共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支农资金的整体效益,更好的缓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进一步完善县市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从制度上确保县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对接。

在分税制体制框架下,各级政府的事权(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适应市场经济而既不“越位”也不“缺位”的职能边界)--财权(在各财政层级上匹配与各级政府事权相呼应的税基,以及在统一税政格局中适当安排各地的税种选择权、税率调整权、收费权等)--财力的配置,可望得到一种与市场经济逻辑贯通、顺理成章的安排。一是要确定合理的税收返还办法。原非税制财政体制中的体制补助基数和体制上解基数是1993年制定的,

11 随着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与目前各地的实际财力状况不相适应,因此建议取消原体制补助和上解,对困难地区实行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改变“两税”税收返还计算方法,实行超出技术部分按增量分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地方财力与收入的同步增长,同时也与所得税改革方案一致。二是应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中央和省以下级财力进一步增强,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涉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预算法》也没有相关条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转移支付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改变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过程中因其不够规范而导致的一些弊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要对现行中央专项拨款进行合理分类,简化和归并过多的专项拨款种类,尽快改进拨款办法,引入“因素法”,增加透明度,以提高专项拨款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效益性。同时要对专项拨款中能打入下级结算体制基数的一律打入体制基数,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综合效益,从制度上杜绝不规范争取资金过程中存在的腐败现象。(2)要适当加大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力度,减少对下级财政支出的政策干预和直接领导,给基层政府更大的自主权,用于解决其他公共服务项目的缺口问题,更好地在财政体制中体现民主。同时要增强一般转移支付的测算和分配的科学性,以便提高财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性和综合性。(3)要提高转移支付的规范化、均等化水平,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基数

12 不平等问题。要淡化基数影响,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基数返还、体制补助等保“既得利益”的不平等政策,从起点上矫正偏差。(4)要对贫困地区县乡在转移支付上给予更大的照顾和倾斜,确保县乡政权机关正常运转所需最低限度的经费,改变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权机关办公经费分配上的严重不平衡现象。(5)要尽快建立政府支出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政府支出效益,避免政府支出效益愈低而得到上级财政补助愈多的不合理现象,维护转移支付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转移支付制度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手段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三是合理确定县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实现县级政府的责权利统一。在目前中央和省集中了主体税种及增量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对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财政支出也应由国家和省负担,按照责权利相对等的原则,对近年来上划到省级管理的地税、工商、计量和质量检验、药品监督等部门的一些经费,不应再由县级财政负担,应划入省级财政支出范围。在进一步研究确定各级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前提下,按照责权利相对等的原则相应调整现行财政体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调动县乡政府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三)积极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责

13 任,发挥省级政府的区域财力调节作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一是财政体制可以不必要与行政体制相配套,在我国地方行政管理层次中,可以设立省、县二级财政体制。二是明晰事权,进一步理顺省与市、省与县、市与县的财政关系,按照凡属于国家事务的事权,划归中央级,属于省事务的,划归省级,属于市县事务的,划归市县级的原则,确立三级政府的事权体系。在理顺省与县的关系上,主要应解决省如何带动县更好发展的问题。省要为县级财政提供更多的服务,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政策,逐步解决体制遗留问题,改善县的发展环境。县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省财政帮助解决突发问题,加快乡财县管步伐,逐步撤销乡镇财政管理层次,整合县乡财力资源。三是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渐进带动行政体制的“扁平化”。财政管理体制的“扁平化”主要体现在以推行省直接管县为核心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减少层级的创新。四是财政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各项资金分配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各项财政资金的分配方案,省财政应对市、县公开,对分配结果不公正的,省财政应及时作出调整。五是修订相关的法律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修订相关法律,完善相关制度,巩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成果。

(四)不断深化“乡财县管”改革。

14 “乡财县管”是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脱乡镇财政困境、规范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某县自2004年在各乡镇实施这一改革以来,通过清理账户、清理票据、清理债务和清理财政供给人员,对乡镇实施“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在“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一些违规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措施、清理账户未完全到位、改革的基础工作急需加强等薄弱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财县管”改革初衷的实现。针对存在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对违规操作的监督、制约措施,逐步规范操作程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二是要建立查处私设账户的监督网络,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手段,在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同时,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三是要夯实“乡财县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动化办公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及时妥善地解决改革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五)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目前我国在税收征管上国税、地税、财政三足鼎立的征管格局,不仅加大了税收的征管成本,而且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经济秩序的紊乱和腐败现象的滋长。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一是要理顺地税部门管理体制,由于地方税

15 收的地方属性,不具有与高层政府或其他区域的公共性或外溢性,因此可以考虑取消地税部门的“条条管理”机制,划归地方政府全权管理,促进税收征管与财政管理相融合,有效避免基层地税部门在税收问题上向当地政府争取不当 “优惠政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为了切实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建议成立地方财税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财政部门与地税部门合署办公,统管当地的财政和地方税收工作。目前,我国浙江、宁波、上海等地在实行财税合并方面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强化了财政预算管理,压缩了税收征管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前车可借之鉴。三是针对当前一些基层地税部门在各乡镇间税收归属划分上的随意性及失廉行为,以及一些乡镇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向基层地税部门拉税、买税的不正常现象,可在当前撤乡并镇的基础上,成立乡镇财税所,统管当地的财税工作,以规范财税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消除部门间经费供给水平的不平衡及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县乡财政收入蛋糕。抓好财源建设,培植和壮大财源基础,做大做强财政经济“蛋糕”,是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根据党的十七三中全会通过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坚

16 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坚持围绕财源抓经济,围绕效益抓财源;坚持财源工作从源头抓起的方针,把财源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深化企业改革与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项目建设和建设经济强县结合起来,抓住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立足自身优势,提升比较优势,巩固支柱财源,培植新兴财源,优化财源结构,逐步建立起立体、多元、有后劲的特色财源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找准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要加强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种植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农业。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企业,为农村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2、巩固支柱财源,培育新财源。注重地方经济的客观实际,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力,重点

17 巩固支柱财源,全面培育新财源。一是抓好工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每个地方都要发挥地方经济和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扶持几个拳头产品,几个利税大户,几个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支柱财源,做好示范,奠定基础,以点带面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通过股份合作、兼并联合、公司制改组等多种形式,加快对县域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时配套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搞好再就业工程,努力使企业增加活力,减少包袱,加快发展。三是要加快发展各类私有、民营、股份制等经济实体,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参与社会事业发展,优化发展机制,提高整体素质,将其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全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县乡工业,以工促农,以工带商,走“工业强县之路”,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五是积极扶持和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地方特色旅游业。

(七)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稳定。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分别指定不同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形式。改变传统的乡镇工作方式,切实提高乡镇工作效能。一是要做好乡镇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工作。据报载,山东省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后,将乡镇党委、政府机构合并设置,

18 提倡党委、政府交叉任职;严格控制乡镇党政行政人员编制;乡镇级不再设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步将这些单位推向社会,办一些经营性的实体。这一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二是通过提前离岗、提前退休、发展设施农业、创办经济实体等渠道,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对创办经济实体的分流人员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一次性买断工龄的分流人员,县乡政府应将这部分支出打入县乡财政预算,如果困难县乡拿不出这笔开支的,高层政府的财政部门应该一次性“兜底”。要千方百计为因改革而分流的人员找出路,谋生路,确保改革卓有成效地运行和大局稳定。三是要给乡镇政权机关职能定好位,彻底从直接干预企业和农民生产经营的领域里退出,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上。四是要打造一支精干的为民服务的队伍。我国当前的干部管理及工资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干部能上不能下,干多干少都一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一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了纳税人所纳税款的极大浪费。因此,笔者认为,在乡镇一级政府应实行干部聘任制,打破干部身份的“终身制”和“铁饭碗”。凡是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欢迎、屡教不改的公职人员,要无情分流,惩一儆百。否则,这一问题处理得不好,不仅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而且是对广大纳税人的极端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犯罪。

19 在精简乡镇机构的同时,笔者认为对省辖市一级的政权机关、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地区的政权机关,可以适当虚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实施“市管县”的初衷是,让中心城市经济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但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不少困难地方的市级政权机关由于受财力和经济条件所限,对县乡财政的宏观调控和扶持不仅没有达到改革的初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近年来,我国浙江、安徽等省市在历经“市管县”后,又重新回归“省管县”财政体制,并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省管县”后,省级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既可避免市级集中县级财力的问题,市级财政也可以突出中心城市的特色,逐步建成城市财政,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于中心城市的发展上。

在精简或虚化某些政府层级方面,笔者认为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撤乡并镇”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笔者认为对一些小规模的县(市)区也应该进行“撤县并市”。如有的县(市)区只有一二十万人,但也是四大班子,众多局委,数千号吃“皇粮”的人。这样不仅年年使数以千万计的税收资源变成了吃饭钱,使本该充满活力的县乡政府变成了 “吃饭财政”、“讨饭财政”,把本该变成农村一座座水库、抽水站、桥梁或一条条道路的钱变成了养人钱,而且由此造成

20 的公共财政缺位还加大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困难程度。因此,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在平原地带、人口密集的地区可以考虑100万人以上建一县级政府,丘陵地带50万人建一县级政府,山区县30万人以上建一县级政府。经过上述调整,每压缩一个小规模的县(市)区,每年将可节约财政资金数千万元。

(八)妥善解决县乡政府债务问题,确保基层政权稳定。由于事权与财权的高度不对称、公共财政职能的严重缺位和越位基层财政越困难的实际国情,我国基层政府的巨额债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乡镇一级。这些债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严重威胁到县乡财政的安全运行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如何建立一种长效还债机制,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化解政府风险,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口径和内容,对乡镇政府债务进行清理核实,核清债权债务主体,分清偿债义务和清偿责任。二是对不同类型的债务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如对过去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积累起来的债务,由于这些债务主要是由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缺位造成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应承担更大的清偿责任。对乡村直接借贷形成的历史债务,凡不是为农民办事的,应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债务人,不得将债务转嫁给乡镇政府。对应由乡镇政府本身化解的债务,可以采取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资

21 源,解决部分债务;也可以通过债权债务转换消除债务;还可以借乡镇企业的改组转制转移偿债义务等。有财力的地方应将乡镇债务列入年度预算逐年予以化解。三是要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防止新增不良债务。对乡镇确需举办的公益事业,应组织有关方面人员进行科学论证和听证公决,并实行“一把手”责任追究制,不得以财政名义举债。乡镇政府一律不准直接办企业,也不准为企业贷款提供任何担保和抵押,更不准让乡镇财政担保。同时要不断完善新增负债决策和审批制度。乡镇因正当理由确需借贷的,必须经乡镇人代会审议通过,并报上一级政府批准后方可进行。四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把乡镇政府债务的增减作为考核乡镇主要负责人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乡镇主要负责人要实行离任审计,防止前任“政绩”变为后任的包袱和群众的负担;对未经批准产生的新增债务,按照“谁决策谁负责,集体决策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对不按规定程序决策、盲目举债和为单位举债担保等造成经济损失的,其乡镇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拔重用,并予以严肃查处。要根除可能导致债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尤其是要从制度上约束乡(镇)领导借款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同时要把化解不良债务列入政绩考核重要内容,树立“增收是政绩、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积极为消化政府债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九)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监察机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运行以来,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测、反馈、调整与制约机制,不仅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造成了改革成效的大打折扣。如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县乡政府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等问题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及效果。另如一些在实践中明显失于合理与公平的个别硬性支出增长指标,一增再增,尽管其不合理性越来越明显,尽管基层反映强烈,但一直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作出明确答复,不仅使一些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为完成任务迫于无奈而纷纷造假,也使党的政策的严肃性受到威胁。

加强财政监督,提高监督效能,对于促进县乡财政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监督是财政的主要职能,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一项手段。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变化,财政管理要从微观管理象宏观管理转化,由单一向全局转变,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及跟踪反馈。在机制创新方面,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在明确各部门职责、划分职权范围的同时,建立以财政部门为核心的组织协调机制,实行联合会议制、定期进行工作联系和沟通。二是建立一套监督保障机制,加强财政监督干部队伍建设,搞好财政监督和组织保障。三是加快财政立法进程,健全财政监督法律体系,为顺利开展财政

23 执法,增强财政监督的权威性、严肃性提供法律保障,使各项财政基金发挥出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文炳勋:政府预算、行政效率和财政民主——兼论我国公共预算改革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2.暴景升: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与各级政府财政职责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张立承:基层财政运行压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困境分析——对农业县(市)基层财政的案例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4.张雪平:试论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财经论丛》2002年03期

5.焦国华:分税制财政体制:评价与建议 《财经论丛》2003年06期

6.李志慧、江杰:我国县乡财政解困的制度构建: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7.吕炜:1998年以来财政体制与政策的宏观评价 《财贸经济》2003年03期

24 8.李茂生、陈昌盛:农民减负、县乡财政解困的财税对策 《财贸经济》2004年01期

9.贾康、马晓玲: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财政改革 《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25

推荐第10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浅析

会同县非税局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这是自分税体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财政体制调整,对于发展中心城市,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这一改革大大增强了县级经济自主权利,激发了其自我发展经济的动力,改善了其经济环境,大大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省直县管”减少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减少了政策执行的“漏斗效应”,保障中央政令更能够在基层保持原样。三是能够更好的消除“权力截留”的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很多地区内容竞争多于合作,特别是市所在的地域“截留”了大量的应该分配给县区的资源。四是县城与农村的联系最为紧密,赋予经济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好地节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合治”的步伐,改变城乡“二元”的格局,很好地发挥带动农村经济的作用。五是减少行政资源的消耗,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前的县有省和市两个“婆婆”,改革后的县只有一个“婆婆”,大大减少了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益,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产出。六是这项改革也和调整行政管理体制、1

减少行政层级、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的总体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七是“省直管县”,省级财政和县级财政之间有了“直通车”,它最大的好处是,省里拨给县里的钱不必像过去那样“弯弯绕”,先省里拨到市里,再由市里拨到县里。对于政府间收支计划、转移支付、资金往来、税收返还等专项拨款补助,县里可以直接向省级财政提出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到县,便于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虽然,“省直管县”从政府间收支划分来看,提高了财政收支划分的效果,避免了市财政对县财政的限制;从资金往来和财政结算来看,市、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发生资金往来和结算关系,有利于提高资金往来和结算的效率;从壮大县域经济来看,“省直管县”体制减少了层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省县互动,加强省对县的了解,增加省对县的支持力度。但是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依然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虽然权力的赋予对于县域经济的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是权力大小要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会造成权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其次,“省直管县”需要省里有实际的控制能力,当省政府不能很好地管制县区的时候,会出现县区权力的膨胀,损害的只能是老百姓的利益。所以,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灵活的省管办法,省管体制市管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省级监管

力量薄弱,一手难遮天的窘境,防止财政管理出现更多空白和漏洞,财政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资金安全运行受到进一步威胁;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市级积极性,稀释“省直管县”以带来抵触情绪,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防止产生新的不均衡和不稳定因素。

三是抓住机会,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财源培植,建立好财政申报资金的项目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解决财政困难,不断壮大我县的财政实力。

四是要积极向省财政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支持。抓住“省直管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财政汇报我县财政收支预算情况、财源建设的不利因素、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等具体问题,争取得到省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五是推行“省直管县”改革,非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势必要作出相应调整,特别是完善非税收入分成结算办法是这次体制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积极向上级汇报非税征收情况,以这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争取最大的利益。

六是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精细理财,积极应对“省直管县”改革,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我县财政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010年11月26日

第11篇:县财政工作汇报

县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

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万元,为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

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农牧业五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非税性收入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营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个人所得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农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牧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契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

⒉基金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万元,土地出让金万元,育林基金万元。

(二)支出完成情况

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

⒈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从支出结构看,个人部分支出万元,占支出总额的;公用经费支出万元,占支出总额的;专项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均按“五保”方针执行,可用财力分配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⒉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万元,为调整预算,同比增长。

三、中央税收完成情况

截止月日,上划中央增值税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

二、××年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县各项建设。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当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万元,农税灾谦减免补助资金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年内共拨付我县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资金万元。

(二)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诸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全县财税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两高于、一突破,即: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和,高于上年增幅和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超出州党委下达增长目标的个百分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比上年增加万元。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国家调整工资政策;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资金的及时发放,年内共拨付资金万元;确保了个人部分的支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个人部分支出和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补贴进行了适当安排,共计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确保了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检法等方面支出的必要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全面铺开。在借鉴内地有关省市部门预算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昭苏县××年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财力捆绑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试行直接支付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选择建设局、教育局、水电局为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截止月底已办理授权支付笔万元,财政直接支付笔万元;非税收入改革试点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在××年完成建设局、人事局、教育局三个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基础上,

第12篇: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两会”刚刚结束,各项工件引弓待发。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今天区长一行在百忙之中到财政部门视察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财政工作对于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重要性。各位领导、尤其是新当选的刘区第的到来,更是对我们财政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全体干部诸位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目前,我们财政局机关共有?个业务股室和?个二级局(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程度看,达到本科学历的?人,专科学历的?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人;从专业技术资格看,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人,取得中级职称的?人。局领导班子由名同志组成,平均年龄?岁。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个班子,也是从财税系统基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业务技能和理财水平最强的一个班子。

从月日我局新班子成立,到今天只有八个半月的时间,可以说新班子刚刚上任,就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我县今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县”,二是县委提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新目标。从班子成员组成看,平均年龄不足岁,是历届领导班子最年轻的一届,倍受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财政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及时提出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包括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新班子上任后对全体干部职工“约法三章”并提出“四项要求”。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一般同志能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出现有损财政形象的问题出现。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扩权县”后财政工作角色的转变,以及我县“第三次创业”工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带来的更高要求,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绝不允许不利于工作的现象发生,绝不允许不利于团结的问题出现。“四项要求”是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的句话个字:严于律己,提高能力,当好表率,顾全大局。

“扩权县”之后,我们从“加强工作纪律,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将个主要业务窗口股室集中到一楼和二楼两个楼层,实行透明隔断和通透式办公。机关主要业务通过计算机与财政部、省厅、市局互联互通,并实现网上运行,行政权利通过“触摸屏”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财政业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以考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突出的工作业绩,来赢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前几个月的财政工作是比较突出的。从收入完成情况看,—月份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从财力和支出情况看,按完成全年计划测算,全县可用财力亿元,按完成亿元收入测算,可用财力增加万元。在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深化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在新增机动财力的使用上,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效益优先,注重公平”。

新班子上任之后,财政部门得到省、市领导认可的工作有以下三项:一是粮食直补工作,今年我县共争取粮补资金万元,全县补贴面积万亩,补贴标准每亩元。为确保“直补”资金应发尽发,使每一个种粮农户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局从政策宣传、数据填报、数据核实、资金拨付、款项发放、信息反馈等六个主要环节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力地推进了直补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补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此项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用时最短、效率最快,而且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到省厅的通报表彰,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得到万元的奖励经费。二是政府采购工作。今年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均达到最大化。特别对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购次数为次,采购金额为万元,比预算价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单项节约率最高为。为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招标,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我局科学、规范、完善的招投标工作,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问题上,国家规定的政策性增资全部执行到位,省政府出台的地方职务津贴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份执行,人均月增元

第13篇:上半年财政工作汇报

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镇财政所

一、2012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2012年在财政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

力下,至6月30日止,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904万元,占全年预算1320万元的68%,同比2011年的780万元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0万元,(国税收入62万元、地税收入502万元、非税收入66万元)上划省级收入 24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60万元。收入分系统完成情况为;国税系统完成330万元,地税系统完成518,财政系统完成66万元。支出方面,到6月30日止共完成财政总支出821万元,同比2011年的700万元增长17%。目前,财政收入能按计划要求及时入库,各项支出能得到基本保障,整个财政运行更加稳健、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围绕财政增收,确保财政的正常运行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加强、四个提高。”:

1、加强了收入征管,提高了财政收入质量。今年以来我镇加

大了对本地税收的征收力度,年初我们对本地税收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确定了本地税收征收任务,同时将任务进

行分解,责任到人,采取了征收经费与任务完成挂钩等一

系列奖惩措施,保证了本地税收占到了税收完成数的80%。

2、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科学调度,提高了科学理财水平。新开

镇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迅速,财政资金总量逐年加

大,如何科学地使用财政资金摆在了我们面前,于是,我

们年初通过对几年来的资金调度以及本年度的各项资金来

源的估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科学的资金调度方案,保证

了乡村两级政权的正常运转以及各项民生资金的支付,提

高了科学理财水平。

3、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我们今年争

取和利用县级部门的各项专项资金,对新开镇的农业水利

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为涉及到垃圾处理场的周边村

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强了财政干部管理,提高了财政干部业务水平。我们积

极支持县局对财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安排财政干部分批参

加学习,同时,我们财政所每月组织干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

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仍然不够精细,需进一步深化落实。

2、财政预算工作还停留在提高预算意识的层面,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仍然存在。

3、财政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财务人员的轮岗制度,缺少制度的约束,乡镇财政的资金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个保证二个努力”

“一个保证”是:保证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完成。 一是收入预算计划不折不扣地完成,确保本年度收入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另外压库350万元,为2013年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支出预算按计划保证落实,确保乡村两级及部门的正常运转,确保各项民生资金的发放。

“二个努力”是:

1、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财政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省厅下发的《湖南省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文件,对照我们当前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提高我们财政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努力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涉农资金落实到位。

当前,乡镇财政所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各项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的发放工作,我们将切实转变职能,积极服务于三农,提高财政窗口的服务质量,确保各项涉农资金的落实到位。

第14篇: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两会”刚刚结束,各项工件引弓待发。今天区长一行在百忙之中到财政部门视察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财政工作对于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重要性。各位领导、尤其是新当选的刘区第的到来,更是对我们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全体干部诸位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目前,我们财政局机关共有?个业务股室和?个二级局(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程度看,达到本科学历的?人,专科学历的?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人;从专业技术资格看,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人,取得中级职称的?人。局领导班子由名同志组成,平均年龄?岁。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个班子,也是从财税系统基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业务技能和理财水平最强的一个班子。

从月日我局新班子成立,到今天只有八个半月的时间,可以说新班子刚刚上任,就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我县今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县”,二是县委提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新目标。从班子成员组成看,平均年龄不足岁,是历届领导班子最年轻的一届,倍受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财政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及时提出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包括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新班子上任后对全体干部职工“约法三章”并提出“四项要求”。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一般同志能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出现有损财政形象的问题出现。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扩权县”后财政工作角色的转变,以及我县“第三次创业”工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带来的更高要求,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绝不允许不利于工作的现象发生,绝不允许不利于团结的问题出现。“四项要求”是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的句话个字:严于律己,提高能力,当好表率,顾全大局。

“扩权县”之后,我们从“加强工作纪律,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将个主要业务窗口股室集中到一楼和二楼两个楼层,实行透明隔断和通透式办公。机关主要业务通过计算机与财政部、省厅、市局互联互通,并实现网上运行,行政权利通过“触摸屏”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财政业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以考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突出的工作业绩,来赢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前几个月的财政工作是比较突出的。从收入完成情况看,—月份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从财力和支出情况看,按完成全年计划测算,全县可用财力亿元,按完成亿元收入测算,可用财力增加万元。在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深化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在新增机动财力的使用上,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效益优先,注重公平”。

新班子上任之后,财政部门得到省、市领导认可的工作有以下三项:一是粮食直补工作,今年我县共争取粮补资金万元,全县补贴面积万亩,补贴标准每亩元。为确保“直补”资金应发尽发,使每一个种粮农户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局从政策宣传、数据填报、数据核实、资金拨付、款项发放、信息反馈等六个主要环节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力地推进了直补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补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此项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用时最短、效率最快,而且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到省厅的通报表彰,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得到万元的奖励经费。二是政府采购工作。今年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均达到最大化。特别对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购次数为次,采购金额为万元,比预算价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单项节约率最高为。为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招标,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我局科学、规范、完善的招投标工作,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问题上,国家规定的政策性增资全部执行到位,省政府出台的地方职务津贴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份执行,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开始份执行。从公用部分的支出结构看:体现公共财政职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和支持农业生产等经济建设支出,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还突出两个支持重点:鼓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城建资金投入。

除去正常业务工作外,行风评议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在上半年“优化发展环境”民主测评活动中,以分的成绩,在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

关于后两个月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抢抓住机遇,奋力开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为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主动地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适应乡镇机构改革的新形势,调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最近,省政府已经转发了省财政厅起草的《关于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充分用好、用活这个政策。前几天,我们已经征求了税务部门的意见,并深入各镇、处开展调研,争取在年底之前拿出具体的调整意见,提交县政府研究。

二是及早安排好××年财政预算盘子。在预算管理改革上,尽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与省厅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细致、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特别在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上,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上,过分依赖财政资金的投入,形成部门办事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无形之中加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在编制××年预算时,要以编制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为突破口,特别要加大城市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既要做到“节约财政资金、部门利益平衡”,又要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

三是继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争取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扩权县”后,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找座标。除去确保完成各项收支任务外,省厅安排的其他各项业务都要保持先进,有评比任务的,在个“扩权县”中必须进入前名,并力争前名。

四是加强与省厅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增加感情投入,争取清河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在前几个月的工作效果上已经体现出来。—月份,通过加强与省厅各业务处室的交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万元,已经超过××年全年的专项资金数额(去年全年万元)。从争取项目情况看,“扩权县”之后,我局结合农业、经贸、教育、卫生、司法等职能部门,直接向省财政厅申报各种项目个,目前已批准实施、资金到位的有个。有些项目:如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万元、粮补经费补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项目,都是以前年度所没有的新项目。最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我们多次向省厅经济建设处反映我县的实际情况,争取财政部对我省追加两个产粮大县项目,一个是邯郸的邱县,另一个是我们清河。此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增加财力万元。

以上是我们财政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后两个月的工作思路。除此之外,想借此机会,提出两点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预算超支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尽管我县的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但是各部门、各单位要钱的呼声很高,需办的事情也很多。建议县政府对申报事项分出“轻、重、缓、急”,根据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解决,特别对今年后两个月的支出要对部门讲清楚,必须严加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二是财政队伍建设问题。由于财政工作的业务性、政策性非常强,必须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前一时期,县领导对我们财政干部的支持很大,下一步还需继续支持。一方面要严把“进人”关口,建议进入财政局机关的必须是全日制财经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基层财政所的必须具备财经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另一方面,对财政部门领导干部的提拔,应首先在内部解决。

第15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市4月26日医改工作大会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长会后立即主持召开全县医改工作会,具体安排部署各项医改工作。我局按市县医改要求,积极行动,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系统医改工作,及时召开了全系统医改工作大会,拉出了“XX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具体安排及任务分解表”,配备专门力量,抓好具体工作,确保了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方面:2011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29.0545万人,参合率98.49%。制订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方案,下半年将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已明确乡级新农合经办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由县经办机构直接管理。

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县出台了《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制订了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人事管理具体办法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医改精神,制定完善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及统一配送办法,并按照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工作流程和制订的时 1

间表,积极开展工作。目前,已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库存药品清理和基本药物配送企业招标工作,全县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已全部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纳入基本药物管理的非基本药物。5月31日开始实行了基本药物和增补药品零差率销售,库存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且不得高于政府指导价,并将零差率销售前后的药品价格张榜公布。

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5月15日前,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核编定岗,并通过招考和民主推荐方式,公开选聘了乡镇卫生院院长。落实安置了分流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工作正在实施。

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前我县总投资XXX万元的卫生院门诊楼项目已完工,不久将投入使用。县卫生局、县保健站、疾控中心、监督所“四位一体”工程主体也已完工,7月份可投入使用。全县8所乡镇卫生院2010年经过省市考核验收,全部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截止4月底,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立8.1万人份;建档率25%,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9万份,健康教育服务人次4.8万人;3岁以下儿童建册管理11236人;孕产妇建册管理2413人;老年人保健管理8822人;预防接种率98%;传染率疫情报告率100%;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邢台县、临城等兄弟县市多次派人参观取经,市督导组给予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高度评价,称“XX模式”值得全省推广,并被列为邢台市试点县。今年,我县将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争创省市先进。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目前,我县正在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有激励有约束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和多元化办医的竞争机制,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存在问题

农村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低、待遇低、服务能力差,增加了一体化管理工作难度。需政府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工资补助等政策,提高农村医技人员素质,增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吸引力。

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医改办公室,具体负责医改工作。建立了医改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实行局班子成员分包乡镇责任制,全面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广大医务人员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值得社会尊敬和信赖的队伍。医改当中,具体措施的实施,我们问计于医务人员,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

同时创造更好的职业环境,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医务人员更受尊重,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大工作指导。及时了解上级医改政策,积极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结合本地实际,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实行典型引路,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医改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医改的重要意义和方针政策,宣传医改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使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

二0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第16篇: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三河市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推进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增添活力。现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成立了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评剧团、电影公司实现转企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机制改革,广播电视台逐步进行制播分离改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廊坊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三河市立即将会议精神形成专题报告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三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对落实省、廊坊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积极组织实施。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保证改革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并成立办公室具体做好协调督导工作,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专门领导机构直接领导,相关单位尽职尽责真抓实干的工作格局,从而保证了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扎实开展和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搞好调查摸底。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整归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革、对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与经营业务“两分开”改革,对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聘任制改革。为有效搞好各项改革工作,我们对原三河市文化体育局、原三河市广播电视局、原三河市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的职能设置、编制人数和现有干部职工人数,以及原文化体育局下属各单位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召开了文化体育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关于全市宣传文化工作、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工作人员情况协调工作会,认真听取了各单位的宣传文化工作、文化市场执法方面的专题汇报,形成了三河市宣传文化系统单位情况专题报告,从而确保了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有的放矢、科学推进。

三是研究制定方案。领导机构成立后,我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改革精神,结合我市具体实际,研究制定出了《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讨论稿,组织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听取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对《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得以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积极、稳妥进行。

二、宣传发动,做到改革和工作两促进 为使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开展,我市各文化体制改革单位领导干部深入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加强改革政策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支持并积极投入到改革中来,做到了在改革中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一是教育职工正确对待改革。在改革中,我们组织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市广播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和李长春同志考察河北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讲话,深刻领会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精神,认清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统一了早改早主动,不改就被动的认识。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正确对待个人身份变化。各单位党员干部做到了带头推动改革,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讲党性,讲原则,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上级决定,严格按照《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搞好改革任务的落实。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自始至终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做到保证每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深化改革中阳光操作,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了解,保证了文化队伍的稳定。

二是精心组织各项改革工作。我们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一步一步完成改革的既定任务。5月上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单位的调查摸底工作;5月中旬成立了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出了《三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6月28日,三河市举行了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揭牌仪式,正式组建了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7月13日,三河市委常委会对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三河市广播电视台领导班子组成人员进行了任命;7月15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中层以上干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事项做出重点部署。

三是促进当前工作创出佳绩。在改革中,我们坚持“文化繁荣、事业发展、产业升级、队伍稳定”的改革目标,促进改革中部门工作创佳绩、出成果。市评剧团“彩色周末”和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达到百场,市电影公司电影下乡放映已达2000多场。全市网吧、音像零售出租单位、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和印刷装订企业,按照行业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未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域内刘白塔遗址、灵山塔等省级文保单位,东城子、西城子遗址等市级文保单位,以及黄叔院、白果树等一批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得到了有效保护。我市有线电视入网村街达到了24个(不包括西市区),有线电视布网总量已达41000余户。由三河市文联创作,总投资1000万元的20集连续剧《三河行》已经开始筹建摄制组;投资2000万元的60集动漫剧《孙小空历险记》已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动漫资讯》栏目列为重点项目。

三、全面冲刺,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三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成立,标志着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全面冲刺的关键阶段。为此,进入8月份以来,我们加快深入改革步伐,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完成改革。 一是做好再发动。8月6日,廊坊市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调度会后,我市立即行动起来,专门召开了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传达了廊坊市文化体制改革攻坚阶段的工作要求,对我市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最后攻坚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且细化了责任部门的分工,明确了各自职责。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参照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验收标准,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目标任务。围绕我市评剧团、电影公司所要进行的转企改制,广播电视台制播分离组建公司,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等工作,特别要求我市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办、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单位要采取特事特办,全面配合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各相关单位任务目标明确,纷纷表示不折不扣地把改革任务完成好。

二是做好转企改制、制播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等方案制定。为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稳步健康推进,我市在改革方案制定上按照上级精神并结合三河实际,从有利于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制定出了《三河市广播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实施方案》、《三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转企改制实施方案》、《三河市评剧团转企改制实施方案》、《三河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改革方案,体现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工作。在评剧团和电影公司转企方案制定上,我们探索和改进财政对文化企业改革发展的支持方式,在企业实行自负盈亏的情况下, 采取公益文化演出 “补一点”的政策,鼓励企业完成好“彩色周末”和电影文化下乡放映工程,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实现财政资金由养人、养单位逐步向做事业、求发展转变。同时,对于转企的评剧团和电影公司,原有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减,而且还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具体工作需要有所增加,而且明确要求国有文化企业要对资产实现保值增值;院团转企后,职工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的原则妥善安排,确保演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转企后的评剧团和电影公司,演职人员职称评定与事业单位一视同仁。凡是中央和上级所制定的文化扶持政策,我们在方案中充分体现,坚持做到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政策的保障和激励作用。

三是做到急事急办。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任务项共有19项,在廊坊市范围内是数量最多的,面对时间紧迫、任务繁重,需要协调部门多等各种困难,我们不等不靠,按照廊坊市文改办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相关单位的齐心协力,在规定时间内把新成立的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广播电视台、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的三定方案制定出,转企单位领导班子人员进行了任命,为最终完成此次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市评剧团、电影公司在领取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所准备材料和报批手续时间较长,为此我市召集工商、地税等部门领导进行沟通协调,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措施,对转企改制单位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现场办公,一路绿灯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各项规章制度、评剧团和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后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推出。现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的19项工作基本全部完成,一些需要巩固和完善的工作也在加紧实施中,必将取得满意的改革成效。

四、改出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组建了文广电局、广播电视台、文化行政执法队,评剧团、电影公司实现了转企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现了内部机制改革。这些改革,焕发了文化队伍的活力,激发了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文化体育事业逐步壮大。全市网吧、音像门店、歌舞厅发展到100多家,美术、书法、音乐、器乐、舞蹈等艺术培训班发展到60余个,乒乓球、台球、武术健身等体育俱乐部发展到40多个,星级酒店发展到12家,已经成功公布三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个,域内刘白塔遗址、灵山塔、东城子遗址、皇叔院、白果树等一批历史悠久的省级、廊坊市级文保单位得到有效保护。投资80万元完成了城区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工程。行仁庄的十美图、半壁店的大鼓会、新集的吹歌、大枣林的五虎棍、武术协会的通背拳已申列为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山大板作为三河独有的曲艺形式已申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华堂、京华两个高尔夫俱乐部和燕龙马术培训基地,有百世獒园(AA级)、旺星休闲垂钓园(AA级)、灵山寺(AA级)、红嘉业休闲垂钓园、燕郊大石各庄梨园、荣家庄葡萄观光采摘园、明慧观光采摘园等各类中型休闲项目20余个。这些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市为进一步改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成果,我们投资3.5亿元兴建三河市文化中心工程,占地68.19亩,总建筑面积73980㎡。该工程由北京宜和人文开元建筑设计事务所和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该工程采用流线型外观,地下一层,地上递增式五层,主要功能区有博物馆(建筑面积3136㎡)、美术馆(建筑面积2420㎡)、建设成就展厅(建筑面积1170㎡)、影剧院(建筑面积20619㎡)、科技馆(建筑面积4929㎡)、文化馆和文化办公区(建筑面积共12974㎡)、图书馆(建筑面积3271㎡)、档案馆(建筑面积5670㎡)、体育中心(建筑面积3226㎡)等。目前,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施工。文化中心建成后将全面满足我市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休闲需求,极大活跃全市人民文化生活。

二是文化产业稳步增长。作为三河支柱产业的印刷装订业,发展迅猛,带动了全市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印刷装订企业356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76家,装订企业261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9家。印刷装订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达到近15亿元,年印刷能力8000万色令,2009年实现销售总值16亿元,上缴税金1亿多元,从业人员2.5万人,与全国200多家出版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装订之乡”。

作为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的成功(中国)大广场,乘文化体制改革之风,已完成投资1.1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9.8万㎡。成功(中国)大广场是以集旅游观光、休闲、游玩、购物、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娱乐中心。公司休闲娱乐中心项目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型过山车、儿童过山车、高空飞船、动力高峰、高空急速坠降、探险游乐园等青少年游乐设施,大型水上游乐场、双环溜冰场、108道保龄球馆等运动健身设施,28屏电影院及一座立体影院以及商业、餐饮等配套设施。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7.8177亿元人民币。现在该项目已经签定的合同及在招标过程的金额已经超过5.4亿元,工程项目逐步建设中。

三是转企单位充满活力。市评剧团和电影公司转企改制后,因为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不仅解决了老职工的后顾之忧,同时迸发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转企单位通过实行收入与效益挂钩,工作人员的待遇与演出(放映)业务水平挂钩,促使公司所有人员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职工们热爱本职、乐于奉献,尽职尽责完成好自己岗位的每一天工作,“彩色周末”和电影下乡放映场次数量明显增加。干部职工钻研业务知识,节目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不断提高文化下乡节目演出质量和电影下乡放映水平,主动参与文化市场竞争,不但公司和职工收入显著提升,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转企单位上下现如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促进企业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第17篇: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批转《国家医改办关于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医改办【】7号)及附件收悉。根据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现将我委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精神,扎实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对照我市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分解工作,我委结合我市实际,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项目资金测算工作

年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委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做好我市 —年海口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资金测算工作。主要做好农村标准化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机构等卫生医疗设备购置、农村普及卫生厕所等项目资金的测算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为了加快我市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标准化率,我委结合我市财力,将我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列入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安排资金200万元,项目已完成,我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已达50%以上;演丰乡镇卫生院中央投资100万元,我委已及时下达资金,现该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阶段。

三、努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积极筹措市一批卫生重点项目建设。主要完成市120急救中心、疾控中心、中医院、人民医院、旅游医疗服务保障中心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目前除旅游医疗服务保障中心项目主体封顶装修外,其他项目都已竣工投入使用,我市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我市医疗卫生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加快市皮防中心疗养院项目建设。XX年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该项目建设资金500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项目建设资金我 委已下达给市卫生局,现由于项目用地有调整,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3、推进秀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综合楼项目建设。XX年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安排该项目建设资金350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该项目 年我委已安排100万元,区财力也安排了400万元,项目已落实资金合计850万元。现项目正在进行招标阶段。

4、抓好建国等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央投资项目建设。中央投资资金900万元我委已及时下达给市卫生局,目前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中建国卫生社区已完工,海秀社区已开工,城西社区前期工作已完成并准备开工,国兴社区正在项目概算审批阶段。

5、做好农村普及卫生厕所工作。XX年下达农村改厕专项资金200万元,完成农村6000户家庭厕所改造工作。

6、做好年我市医改项目投资计划编制工作。我委已将50家农村卫生室标准化项目,卫生信息化“一卡通”项目,农村改厕项目,以及乡镇卫生院、职防、皮防、疾控、卫生监督机构等设备购置列入年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计划安排基本建设资金XX万元。

四、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医改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影响项目按时开工。如: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中的国兴社区项目,至今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仍未按要求编制完成报审。

2、我委列入年度计划的医改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后但资金未能到位,影响了项目的按原计划实施。如:XX年我委列入市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并下达市卫生局的医改基本建设资金计划XX万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只有1000万元。

五、相关建议

1、建议市卫生局加强督促指导琼山区卫生局加快国兴社区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工作,尽快完成报我委审批。

2、建议市财政局认真执行医改项目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保证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医改项目顺利实施。

第18篇: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大同区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大同区交通局 2009年12月31日

2009年,在大同区委、区政府和市处养护科的关心支持下,我局严格按照省公路局和市交通局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狠抓落实,积极稳妥的推进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各项养护工作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责任,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 通过国家继续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我区区委政府紧紧抓住机遇,继续广泛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是一项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中将发挥着强基固本的作用,是保障农民群众增收、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区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管理养护正成为我区区委政府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主要工作。为此,我区区委政府和交通局,积极主动筹措管护资金,开拓思路,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采

1 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通过两年来的改革,于2009年12月7日下发了《大同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同政发[2009]26号)文。一是目标明确,从而保障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做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确保农村公路完好、安全、畅通;二是明确了运行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三是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各负其责;四是明确了养护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及运行机制;五是建立了管理养护考核制度;六是明确了管理养护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工作。对推动我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我区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进行

根据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交通局管理养护考核责任目标的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农村新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出发,建立起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1、明确目标、设立机构、各负其责:一是认真按照《大同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市交通局管理养护考核责任目标的要求,我区严格按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二是根据同编发[2009]2号文件精神成立大庆市大同区公路管理站,管理站隶属区交通局的财政全额拨款的副科级事业单位,撤消区交通局路政管理

2 所、地方养路费征稽站,合入区公路管理站。管理站下设办公室、生产股、机务股、财务股和路政大队,核定人员编制50人。区公路管理站管理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根据乡镇数量和养护工作需要,下设1个养护公司,养护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与区公路管理站签订养护合同,明确责任、自负盈亏。

2、加强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制定下发了《大同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同政发[2009]27号。细则明确了养护管理、养护资金的筹措和使用、路政管理。二是制定下发了《大同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同政办发[2009]58号。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奖惩。

3、对原地方养路费征稽人员进行了安置。2009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监察部、审计署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84号)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成品油价格和费税改革人员安置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9号)精神,结合我区无二级公路收费人员的实际,我们在地方养路费停征后,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安置原则,于2009年12月8日完成地方养路费征稽人员的转岗安置工作,原地方养路费征

3 稽站3名兼职人员不再兼职,6名借用人员停止借用,返回原单位工作。

三、坚持养护改革的实效,以改革的实效为群众服务 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质量,方便群众出行,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区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抓养护改革,一方面抓养护管理”的原则,层层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积极探索管理养护的新思想、新途径、新办法,认真抓好日常养护和抢险救灾保通工作,做到改革、养护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态势。

四、存在问题和下年的工作思路

通过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丞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配套不足、防灾抗灾能力较弱;

2、农村公路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不足,难以适应新体制下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3、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人员变动大,并且都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杂,无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认识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将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公路管理站和乡(镇)农村管理站的运行机制,完善

4 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至少应配备一名养护专职人员,建立健全乡、村公路的管理办法和考评办法及奖励机制,使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逐步规范和完善;三是加强县乡两级公路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技术过硬,甘于奉献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四是加强路政管理工作,建设一支过得硬的路政队伍,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驾护航;五是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扎扎实实抓好明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六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措施、新办法;七是加强相关各部门的联系,确保养护改革顺利完成,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好路率逐年提高,为促进我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努力。

第19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财政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在致力于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调整的同时,着眼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力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本报告拟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进行概括的回顾,对其现状进行粗线条的描述,并简要涉及可能进行的进一步的改革。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中国财政体制的沿革,着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制度的演变;第二部分描述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纵向财力分配,以及地区间横向财力分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

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改革。其中前三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后一次则是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尽管其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1.财政包干体制的沿革

(1)1980年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进行。为了改革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各省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对大多数省份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

(2)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

(3)1988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

2.对财政包干体制评价

(1)财政包干体制的历史作用

首先,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中央各职能部门不再下达指标,地方政府由原来被动安排财政收支转变为主动参与经济管理,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其次,历次的财政体制改革都是对原有体制某种程度的完善,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显示出一定作用。地方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使其有能力增加对本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再次,财政体制改革支持和配合了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出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为其他改革提供了财力支持。 (2)财政包干体制的制度缺陷

包干体制注重政府间收入在所有制关系下的划分,缺乏合理依据,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一对一讨价还价的财政包干体制缺乏必要的公开性。1980-1993年间,中央与省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同时并存多种体制形式。不同体制形式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弹性不一致,体制形式的选择也存在机会不均等,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透明等因素,都导致财力分配不合理。更重要的是财政体制的决策程序采用一对一谈判方式,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财政收支行为也缺乏监督和控制手段。

第二,基数核定方法不科学。基数核定指每一次体制调整都用地方政府以往的既得财力为基数。由于不同的财政体制形式对既得利益的形成作用程度存在差别,因此既得利益并非公正。同时,在税法相对统一,税收征管权力相对集中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着各地方政府的税基规模,因此,既得利益中含有非主观努力的成分。保既得利益的做法将这些因素固定化、合法化了。

第三,注重既得利益导致财政包干体制缺乏横向公平性。保证既得利益一直是贯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线,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始终围绕财力的切割、财权的集散而展开,较少考虑横向财政分配关系,没有完整的横向财政调节机制,调节地区间不平等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没有成为体制设计的政策目标。

第四,财力分散,中央政府缺乏必要的宏观调节能力。财政包干体制包死了上交中央的数额,导致中央财政在新增收入中的份额逐步下降,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同时财政包干体制还对产业政策产生逆向调节,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支持高税率产业发展,导致长线更长、短线瓶颈制约更明显、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3.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1)分税体制的改革目标(略)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成为分税财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

实现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是分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实现横向财政公平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也是分税体制的预想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未能实现。

(2)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划分。结合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作了较大调整: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其次,在政府支出方面,由于政府间事权划分没有新的实质性变化,因此,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维持原有的中央和地方的支出划分格局。

第三,建立税收返还制度。为保证旧体制的地方既得利益格局,中央对地方净上划收入以1993年为基数给予地方政府税收返还;在此之后,税收返还在1993年的基数上逐年递增。如果1994年以后地方净上划收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

第四,保留原体制的上解与补助办法,并在1995年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3)分税体制改革的成效评价

与以往历次财政体制改革不同,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调整利益格局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

首先,分税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分税体制改变了原来的财政包干下多种体制形式并存的格局,使得中央和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

其次,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明显提高。新体制对各级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激励作用较为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央收入比重,以及中央在新增收入中所得份额都有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纵向财力分配机制。

再次,形成了普遍补助格局,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为建立较为规范的横向财力均衡制度打下了基础。

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和问题 1.政府角色的转变

政府的财政收支反映了政府职能的履行,公开的政府需要透明的财政。

经济快速发展中,在政府行为和管理观念转变的同时,必须建立透明的,高效率的税收体制,预算制度和财政政策体系。 2.现行财政体制中的支出结构 中国目前预算内支出总量占GDP的比重,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60和70年代的总体水平。更为重要的是,1980年以来的历次财政改革,都是针对政府收入的划分,而政府支出结构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改革后各项政府支出的比重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经济建设费和国防费比重有所下降,行政事业费和社会文教费比重上升(见表1),但仍只是数量的变化,而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这种非市场经济型的政府支出框架,是改革以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总体经济思维方式在财政部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政府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不应该做什么,仍然是模糊的。整个90年代政府预算内支出的总量规模按当年价格增长了4倍以上,但各项支出仍然处于短缺状态。原因是政府支出中包括了一些应该由市场做,并且市场也可以做好的事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那些应该完全由政府承担,或主要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反而资金投入不足,被称为政府支出中的越位和缺位。特别是在政府重点公共支出上,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管理级次偏下的问题。见专栏1. 3.政府间财政关系中的问题

财政分税体制已经实行了9年,除了当时设计时即已存在的缺陷外,在运行中也不断产生一些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尚待完善,需要配套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1)分税体制改革没有涉及政府间支出划分,现行的政府间支出划分格局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既有中央事务要求地方政府负担或部分负担支出的现象,又有地方事务中央安排支出的情况。中央政府在为委托性事务或共同负担事务提供资金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办法,拨款的确定存在随意性,对其使用效果没有监督机制,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2)收入划分仍不尽合理。地区[1][2][3]下一页

第20篇:审计工作报告透露财政体制改革信号

民生视角看热点

审计工作报告透露财政体制改革信号

本报记者 刘世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8日01 版)

2012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18个省的“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资金高达420亿元,但截至当年年底,这笔本应该在节能减排领域发生效益的资金,还有177.45亿元趴在各级财政或主管部门的账上,没有拨付到位。

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在拨付到项目单位的资金中,居然有7.73亿元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而那些已经拿到钱的项目,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建设进度缓慢,没有按期达到节能目标。

这意味着,420亿元与节能相关的转移支付资金,42%还躺在账面上按兵不动,而花出去的钱也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发挥效益。

这组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字出现在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为了摸清楚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果,2012年,审计署选择“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三款转移支付资金,一直从中央追到地方,首次对某一款资金做到拨付环节的全覆盖审计。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审计署动用700名审计人员、耗时4个月追踪每笔钱的流向,就是为了揭示在当前政府间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背景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力促推进财政体制的改革。

而这个话题,审计署已经连续7年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提及,只不过这一次结合18个省份的财政运行情况更加系统地剖析了现行财政体制运行与当前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不相适应之处。

必须提及的背景是,不管是去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是今年3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都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

财政的越位与缺位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年来,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放缓,但民生等方面的刚性需求却在持续上涨,这就更需要厘清,哪些钱该政府花,哪些该由市场埋单,财政资金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现实的情况是,长期以来,政府的职能范围不够清晰,不该政府花的钱,政府出手了,该政府管的,又出现真空。

审计工作报告指出,有的地方还在用财政资金补贴竞争性企业。被审计的18个省份中,近两年来,有75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补贴或兴办竞争性企业,其中8亿元补给了限制类行业。但另一方面,该政府管的民生等领域却投入不足,抽查的54个县中有47个县的民生投入多项未达标。

在审计署财政审计司马晓方副司长看来,由于没有严格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资金的缺位与越位,严重影响国家的财经秩序和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划清楚的,还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马晓方介绍说,目前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许多事项的支出责任,但教育、卫生、支农等支出责任多数未明确。少数明确了支出责任的事项,却又存在上下级政府交叉安排支出,各级政府职责不清、支出重叠的问题。

在划分清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后,亟待提上改革议事日程的是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权,使得中央、地方间的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各级政府间财权划分不够合理,特别是,地方财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地方政府缺乏收入及预算自主权。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2012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总量比2008年增长近一倍,在缩小东西部地区的财力差距、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转移支付越来越偏离了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比如,中央转移支付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越来越高,专项用途转移支付占一般转移支付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不合理的支出结构为老百姓所说的“跑部钱进”埋下隐患。

马晓方介绍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改革、转移支付的结构优化都是中央政府正在推进的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审计署也建议,当前改革的重点是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能明确的事权尽快通过法律法规确定,暂时不能明确事权的也应界定支出责任。

另外,要按税种的经济属性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充实地方税体系,保障其履行事权所需的财权。在转移支付方面,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清理撤销不属于中央事权的专项转移支付,严格转移支付设立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纳税人的钱有没有用在刀刃上

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刘家义审计长专门指出,“中央本级财政资金闲置较多”,未形成有效需要。如公共财政预算中,近5%的收入不能统筹使用,仅车辆购置税就结余37亿元,还有104个部门本级结余结转396亿元。

基金预算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3项基金连年结转余额累计339亿元,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收入7.69亿元、年底结余7.28亿元。

地方财政资金闲置也较多,抽查的18个省份本级财政专户存款余额相当于其国库存款的44%。

审计署办公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与往年审计报告相比,今年的审计报告不仅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更关注纳税人的钱究竟有没有用在刀刃上、使用的效率如何。

马晓方介绍说,这些“动不了”的钱,说明我国的财政收支结构还存在问题,亟待优化。

除了闲置资金趴在账上动不了,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外,转移支付过程中的责任不清也导致一些财政资金使用存在闲置问题。

420亿元的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转移支付资金没有发挥既定的减排效果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也是转移支付资金普遍存在的“重分配、轻管理”、“重投入、轻效果”的问题。

纳税人的钱没用在刀刃上的另一个直接体现是,一些部门对会议费和因公出国费预算管理不很严格,存在一定铺张。特别是,一些部门未经批准或计划外召开会议、出国;扩大会议或出国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有的还转嫁费用或挤占其他支出。

中央政府早在2006年就要求中央部门开展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估,但截至2012年,中央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项目资金只占项目预算的1.5%。

对此,审计署的建议是,当前优化收支结构的重点是,注重增收节支、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政府财务报告何时试水

究竟哪些钱该纳入国家的钱袋子?从1996年起,我国就开始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建立全口径的预算体系,这意味着所有的政府性收支都要纳入预算进行管理。从1996年的建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到2007年的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到2010年的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目前,我国正在朝着建立涵盖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全口径预算体系迈进。

10多年的改革使得政府的收支基本都归拢到预算的盘子里了,但伴随的问题是,各项预算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导致支出出现交叉重叠。

刘家义在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的扶贫、医疗救助和防汛度汛等支出,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分别安排577亿元、33亿元;对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经济预算分别安排825亿元、1138亿元、128亿元,其中对20户企业的专项补助支持对象相同、项目内容基本类同。

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通过法律明确各本预算收支范围和功能定位,规范各本预算间资金调剂使用的程序,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改革现有预算编制方式,使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更好地用于国家经济重大项目。

2011年的审计报告中曾披露,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地方债务的总额为10.7万亿,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依然对地方债有所着墨,只不过这次是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的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披露。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债务规模增长过快、部分地区债务风险凸显等问题。在马晓方看来,现有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评估不足以反映政府的资产安全性,更能反映地方资产负债情况的可能是政府财务报告。对此,审计署也建议,未来应该试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编制包括政府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内容的政府财务报告,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