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气象局中心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11:5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市气象局工作汇报

以思想大解放掀起XX气象事业新一轮大发展

多年来,XX气象局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主题和气象防灾减灾的职能,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积极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不断开创气象工作新局面。连续多年获“市级文明单位”、“XX市文明行业”、“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称号,多次获得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目标考核“特别优秀达标单位”和市政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称号,2007年又被授予“全市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称号和“安徽省第八届文明单位”。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XX市气象局十分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奉行一个“团结高效、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是带动各项工作建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的理念。局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素质建设入手,进行政治理论、法律、业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班子成员的党性意识,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和领导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局里的大事和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集中集体智慧。在勤政廉政建设方面,班子成员树立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思想,不断完善防腐规章,公开办事程序,严格审批手续,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了“XX市气象局反腐败三不工作体系”,即不想腐败教育工作体系,不能腐败管理工作体系,不敢腐败监督与查处工作体系,深入持久

1 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为增加政务公开的透明度,设立三块政务公开栏,对局里的大事、要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重大的财务收支及以干部的选拔等定期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2006年,为加强基本业务工作,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我局制定了“三个一”工作制度、“三会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XX市气象台汛期气象服务预案》、《XX市气象台气象决策服务规范》、《XX市灾情上报规定》、《XX市气象台管理细则》、《XX市气象台天气会商制度》等。规范化的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探测手段更加先进。

近年来,在市气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XX气象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已全面建成了由气象综合探测、气象信息网络、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和气象信息技术服务组成的气象业务技术体系,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台站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

1.气象业务综合探测系统逐步完善

全市全面建成了由地面气象探测、农业气象观测、酸雨观测、雷达探测、闪电定位观测、GPS卫星定位系统、卫星云图接收和卫星遥感资料接收系统等组成的综合观测系统。一市三县先后完成7要素自动观测站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了5个气象卫星地面站、2个省级农气观测站、1个太阳辐射观测站、1个闪电定位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航空危险报发报站点、50个

2 自动雨量站;17个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风云二号卫星接收系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正在筹建当中。

2.建立健全了全市气象信息网络

全市全面建成了以电信公用通信网为主,卫星专用通信网为辅,有线无线相结合,国内外相连接的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市--县及单位内部均实现了计算机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联,能及时收集、加工和分发全球气象资料和信息产品。目前XX市气象系统已全面建成了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即9210工程),覆盖面广,通信量大。网中任何两个卫星通信站之间可作快速数据、图形、图像传输,进行话音、传真通信,实现气象信息共享。全市气象台站全部开通了电信宽带网,建成了省、市、县天气预报可视会商系统和流媒体广播系统。

3.建立了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

全市已建立了市、县2级分工,自下而上采集信息,逐级技术指导,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在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以数值分析和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的综合应用多种气象信息的预报业务流程,并以各种形式向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及广大公众提供决策、公益及专业服务。

三、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可靠保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市

3 气象局党组紧密团结、通力合作,带领全体气象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狠抓气象基本业务建设、努力提高气象预报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安徽农网”等高科技手段为“三农”服务。

全市初步建成了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分析应用,科技辐射,农业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等多种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气象服务体系。

1.决策服务进一步加强: 以汛期气象服务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全方位为地方领导制定防汛抗旱决策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在午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及时向地方党政领导提供气象决策服务,为其科学指挥农业生产当好参谋和助手。今年以来,市气象局向有关部门提供《重要气象信息专报》41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材料》15期、《生态气象服务专题材料》16期、《灾害性天气评估材料》8期,气候评价材料1期,向社会公开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39次(7月6次),春季、汛期长期天气预测预报3期,专业气象服务需要的《天气周报》26期、《旬天气预报》18期、《月天气趋势预报》报6期。关键时段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天两次当面向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领导汇报天气情况和雨情信息,电话口头服务不计其数。

2.公众服务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电

4 话、手机短信等现代化传播手段为市民提供气象预报信息,深受广大社会公众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努力,全市开通了有主持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生动,气象影视节目主持人在全市已家喻户晓。经过协商,在《淮河晨刊》开通了“气象与服务”专版。全面开通了“12121”等气象信息电话服务和手机短信息服务,并开始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气象服务。

近年来我市气象为20多项重点工程护航保驾、为城市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服务,涉及面广。特别是为XX军用机场提供航空安全保障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在全市范围内建设“XX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项目能对气象灾害天气过程实行预测,并通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进行发布,使有关部门能及时采取针对性应急措施,把握防灾减灾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该项目除了对气象灾害实行监测预警外,还可为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突发、应急事件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为各部门制定和采取补救措施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减轻各类灾害、灾难和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3.为“三农”服务不断深化:积极配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制度改革、农业商品粮棉油肉蛋奶基地建设和种子工程等,开展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大力实施

5 安徽农网信息入乡工程,市县先后成立了“农网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农网简报》、信息栏、信息机为市农业部门、涉农企业提供农业科技、市场资讯、信息咨询等服务。全市所有乡镇均设立了“农网信息服务站”,直接为农民提供农业种养植信息和市场行情等服务,引导农民运用市场信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展网上交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市领导指挥农业生产需要,结合卫星遥感应用分析,主动发布《农业气象月报》,刊发农作物估产、苗情长势、灾情分析等专题情报服务。

4.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迅速:为适应国民经济行业专业需求,不断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目前,我市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扩展到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环保、保险等10多个行业,服务面覆盖了国民经济各大门类,在广度、深度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

5.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绩显著:一市三县先后成立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气象局。配备了人影作业用车三辆,火箭五门,专业队伍20人。几年来,每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均在三次以上,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人工影响天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市、县政府通报表彰。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文明行业形象。

1.坚持科教兴气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开发工

6 作。XX市气象局立足用好现有人才,稳定、激励骨干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努力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将骨干人才合理地分布到各岗位,确保事业发展,人尽其才。在培育人才方面,鼓励学习,建设学习型单位,制定了《XX市气象局在职继续学习有关规定》,鼓励和要求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素质。近年来,全区参加学历教育学习的职工人数达30多人,参加各类岗位培训人员达百余人(次)。

在引进人才方面,近两年先后有近1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加入到XX气象局团队;在干部交流和青年干部培养方面,先后有两人到省气象局挂职锻炼(1人到省气象台,1人到省业务处);有两名任职期满县局长进行交流;市局、县局之间有5名骨干互派挂职(任职)锻炼;两名科技服务人员赴山东学习。在全区公开选拔县局副局长和市局中层干部等,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近年来市气象局科研、科技合作开发项目成果显著,《XX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系统》项目已投入服务使用,效果良好;《云能天编码软件》在全省推广; 2005年市气象局自立科研课题9个,主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1个。

2.推进行服务承诺制,社会形象逐年提高。号召全局职工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爱局如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全局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严谨有序,人人使用文明用语,个个热情礼貌待人。

7 通过建立评优评差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激发了职工争创文明行业的自觉性,强化了服务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为加大内外监督力度,内设举报意见箱,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公布服务标准和承诺条件,经常征求收集反馈批评意见和建议,促进行业风气不断优化。2005年进行社会问卷调查两次,发放问卷400份。评测结果显示,领导机关和群众对气象决策服务、公益服务的满意率均达90%以上。

3.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局围绕创建“四型”单位和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扎实开展,职工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XXX县气象局申报第七届省级文明单位已经公示确定上报,市气象局、XX气象局评为XX市第十届市级文明单位,XX局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市气象局还被市文明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受到通报表彰。

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防雷执法和氢气球施放市场监管。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防雷减灾事业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形成以气象部门为主,建设、公安、消防、安监等多部门支持配合的协作机制。市县两级政府不断加强防雷工作的组织领导,批准成立防雷减灾局,与气象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市气象局在全省率先建成闪电定位监测系统,开展雷电监测和防雷技术研究,努力提高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水平;各级气象部门经常性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雷电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公众

8 防雷意识。

经过多年来努力,防雷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构建\"平安和谐XX\"做出应有的贡献。2001-2005年,开展安全检测服务约1300多家次,检测合格率约65%;检查易燃易爆场所80多个单位,合格率70%,共发整改通知书20个;对240个项目进行设计审核,共发现防雷安全隐患600余处,提出整改意见360余条。经过努力,大部分防雷安全隐患得到整改,防雷装置合格率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减少了因雷击可能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在氢气球施放管理方面,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气球施放培训班一次,气球施放工作安全会议一次,氢气球施放执法检查四次,制止违法施放一次,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使违规业主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违规施放氢气球的危害,表示要加强学习,取得相关资质后再开展此项业务。

六、积极推进气象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XX市作为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皖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XX市地处淮河中游,受地理和气候因素共同影响,洪涝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历史上多次发生大堤决口和大面积洪涝灾害,是全国首批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从XX的城市地位及气象防震减灾的需求,气象和突出气象功能的服务理念,紧密联系气象工作实际,围绕中国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认真思考加快

9 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措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人才建设和拓展领域工作为重点,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气象项目建设,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向更高目标迈进。

1.XX气象中心、XX新一代天气雷达、大气探测基地(气象科普公园)项目

XX气象中心综合楼占地15.53亩,已于去年底完成征地工作。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包括综合探测系统建设、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气象水文预测预报及服务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

XX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建设总投资4157万。雷达天线塔楼和雷达信息处理中心分两处建设,雷达塔楼在锥子山建设,总建筑面积2417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6.6米(包括天线罩),塔楼顶端海拔高度为149.6米,为XX最高建筑物;雷达信息处理中心与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综合楼合建,建筑面积7900平方米。

大气探测基地(气象科普公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6.25亩,投资1241万;建筑面积5160平方米,分两期实施,一期南楼3160平方米,二期北馆2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XX市大气探测基地、面向一市三县的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以及集青少年科普教育、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气象科普教育主题公园。

今年2月8日,我局发布了上述项目施工单位公开招标的公告;3月22日,完成招投标工作;3月26日,举行了上述三大项目的奠基仪式。当前三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锥

10 子山雷达塔楼山体爆破已完成,水、电、通讯设施已到位。气象科普公园前期工作已完成,地槽已通过验收。淮河流域气象中心综合楼施工单位已进场。

2.XX、XX县气象局整体搬迁

今后,XX市气象局将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牢固树立“公共气象、资源气象、安全气XX县气象局新址办公楼主体建设已通过验收,外装修和内部装饰也已基本完工,场地绿化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XXX县气象局由国家一般站升格为国家气候观象台,新址征地工作已完成,围墙已建好。新址办公楼规划设计方案已通知审批,即将开工建设。

推荐第2篇:泗阳县气象局第一季度工作汇报

泗阳县气象局第一季度工作汇报

一季度,我局在市局党组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局年初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现将一季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础业务

测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我局根据各岗位职责制定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个人,并出台相应的考核办法。每月定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加强业务人员对新技术、新规定的学习,注重转折性天气的学习和复杂天气处理的经验交流。同时开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各项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认真做好突发性设备故障处理和人工编发报的演练,提高值班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为迎接全省测报业务考试,我局召开测报业务考试动员会,并针对业务技能要求开展每周两次集体学习,为顺利通过本次考试做充分准备。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地面测报工错情0条,报表预审无错情。

二、气象服务工作

我局积极开展“决策服务领导满意,公众服务群众满意,专业服务用户满意”的三满意气象服务活动。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千方百计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注重抓好农事重要季节、转折性天气和灾害性天气以及重点建设项目的气象保障服务。在各类重大灾害性天气到来前,均能及时

向县委、县政府、防指办及有关部门发布《重要天气报告》,尤其在春节前后长时间连续阴雨雪灾害天气中,我局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对每一次重要天气过程都作了准确地预报,并及时通过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等途径向交通、建设、农口部门以及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1-3月共制作重大活动专题气象预报15期,春运专题预报20期,共向地方各级领导发送手机气象信息共7200次。

三、科技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一)雷击风险评估步入正轨

我局以县规划局关于雷击风险评估文件为抓手,加大宣传力度,对新规划建设项目进行前臵把关,上门联系,宣传政策。同时,今年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颁布设施为契机,突破以往对建筑体量、规模、性质等限制,要求所有新开工建筑都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争取此项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防雷工作得到地方政府重视

年初我县正式出台了《县政府关于印发泗阳县城区建筑工程施工图综合审查和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制度的通知》(泗政发[2010]24号),首次以文件的形式将防雷工作正式纳入建筑图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法定程序内,对防雷工作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防雷工作更加得到地方领导和建设单位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防雷工作进一步开展。

四、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

为认真做好迎接文明行业考核验收各项准备工作,我局严格对照《文明行业测评标准》中规定的综合效益显著增强、思想道德风尚良好、行业管理科学有效、行业文化特色鲜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等六项创建指标进行逐项自查,对2007—2009年度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并完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各类档案,对原始资料进行汇编成册,并请县文明办对我局文明创建工作给予指导,积极做好文明创建考核验收工作。

春节慰问退休老职工 在2010年春节前夕,局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亲切看望慰问了退休老职工,并亲自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他们的手中,并祝他们节日快乐。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为丰富节日期间干部职工的娱乐生活,在元旦、新春佳节,我局举行兵乓球、扑克牌等文娱活动,全局干部职工纷纷踊跃参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同志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增强部门的凝聚力。

积极开展慈善助医捐助活动 3月中旬,由县慈善总会发起的“伸出你的援手,奉献你的爱心,让社会充满爱”慈善助医活动得到了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我局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其他职工也纷纷慷慨解囊,为帮助贫困重病患者及家庭走出困境献出一份爱心。

五、宣传工作稳步推进

(一)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3月23日上午,我局积极组织开展“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为主题的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活动中,我局通过设立

展板、发放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册等向社会广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其中重点宣传今年年初在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上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努力增强社会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气象应急处臵能力和应对防范水平。

(二)宣传信息工作初见成效 一季度,我局进一步增强信息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信息宣传工作质量,及时宣传报道部门工作动态,一季度各类报道累计共14篇,其中,被中国气象报刊登1篇,江苏省气象局门户网站采用1篇。

(三)树立部门对外形象 自我局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后,我局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专人维护,进一步提升部门对外形象、扩大知名度。

六、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为了确保2010年我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年初我局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工作落实。为贯彻落实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前后我局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重点开展办公、电力、氢气库、人影设备库、生活区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全年安全工作无事故。

七、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一)及时调整充实党支部班子成员 三月份,我局由于人事变动,党支部实行支部书记改选,经过召开党内民

主大会,选举华仁和局长担任局支部书记,党支部班子成员得到及时的调整充实,支部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年初,我局有两名年轻同志被列入本年度发展对象,一名同志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党员发展工作上,严把质量关,规范发展程序,切实加强对入党积子和发展对象的培训、教育和考察,并集中组织参加县机关党委举办的入党对象培训班。

八、存在问题

一季度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要加强年青同志的培养,充分发挥年青人的潜力。近几年,我局进了不少年青同志,他们富有朝气,干劲足。但如果引导不好,会挫伤年青人的积极性,影响事业的发展。我们将经常开展谈心教育活动,老同志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并让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在气象业务和气象科技产业工作中锻炼成长,使他们早日成为气象工作的主力军。

二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增强气象服务的主动性,突出准确性和精细化,切实为传统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

三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工作,我局年青同志多,并有三名同志积极要求进步,我局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焕发年青同志的热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要多和市局财务核算中心沟通,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财务水平,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

九、二季度主要工作安排

1、在第三届中国杨树节暨杨树产业博览会(5月28日)重大活动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筹备本次活动气象保障及氛围营造工作,细化方案,明确责任,确保气象预报准确及时,氢气球安全施放。

2、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发布重要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牢牢把握主动权,确保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尤其是春末夏初,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冰雹、大风、雷电时有发生,我局将严阵以待,密切监测,用心服务,确保将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重点抓好科技服务工作,实现创收总量进一步增长,同时加大力度抓创收到帐率。一是雷击风险评估突破以往对建筑体量、规模、性质等限制,对所有新开工建筑都将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争取此项工作在去年基础上有更大突破;二是加大检测力度,力争今年检测有较大突破;三是以二季度将开展的第三届中国杨树节为契机,积极争取气球广告业务,力争气球广告创收再创新高。

4、业务上要确保各项基础业务质量达到考核指标,在气象服务方面注重三个“提高”,提高监测预报准确性,提高灾害预警实效性,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主动性。

5、为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工作,争取尽早出台新的食堂管理办法,并计划于五月上旬正式运行。

6、强化内部管理力度,加强对职工的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

7、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狠抓落实,严明工作纪律,认真抓好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三人决策小组”的职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坚持在市局党组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高昂的斗志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争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泗阳气象工作新局面!

2010年5月17日

推荐第3篇: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材料]

萧山区气象局工作汇报

近年来,萧山区气象局围绕政府工作中心,依靠上级气象部门正确领导,按照“三年行动、二次创业”规划目标,确立“一中心二分局三基地”发展主线,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引导,努力构筑萧山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临浦和江东气象分局以及临浦、临江、湘湖三大气象综合监测基地,打造以各镇街道、新农村示范村、农业五大特色产业、森林火险防御区和地质灾害防御区为节点,区域功能完善、服务品质优越、开放式、现代化的萧山公共气象服务新格局,实现向“气象强区”的跨越,台站建设、气象分局建设、气象综合监测基地筹建、多媒体综合信息接收平台建设、现代气象业务建设以及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程等各领域均有一定亮点,已基本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一、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全面启动一中心二分局三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区域服务新平台

1、筹建气象科技中心,构筑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萧山气象科技中心项目总投资概算2069.15万元,该项目经区发改局萧发改投资[2009]1143号、萧发改投资[2010]1470号批复,总建筑面积4642.9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设有地下停车架空层。目前,土建工程主体已结顶,进入收尾阶段,将于2012年投入使用。气象科技中心项目新建后,将整合资源,构筑集天气变化监测、资料处理分析和信息发布传播、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充分体现现代气象自动化、集约型和高效性等特点。

2、建设临浦和江东分局,构筑创新创业平台。按照萧山“一心三区七新城”建设总体框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向中心镇延伸,创

1 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体系。2009年已筹建临浦气象分局,分局地处临浦镇东藩路,面积600余平方米。分局设立以来,紧紧依靠上级气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气象业务、服务建设,目前临浦分局新建的20米×20米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已于2010年1月投入运行;业务服务平台已基本达到省内同级县(市)先进水平;区域内布建自动气象站17个、天博气象传媒12块,基本建成网格化气象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积极推进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建成了全区首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立了临浦组团8镇分镇气象预报、预警与灾情收集评估服务工作机制,建成当地特色产业(杨梅)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了防雷技术服务“绿色通道”,累计发放防雷检测报告1274份。江东气象分局也在积极筹划中。

3、打造三大综合监测基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近年来,正按计划、有步骤地筹建三个综合监测基地。目前,临浦、湘湖综合监测基地已经投入使用,临江综合监测基地他湘湖基地已初步成型。

(二)全方位深化公共气象服务,着力加强民生保障。

1、大力建设为农服务新基地,打造服务示范点。根据萧山茶果、蔬菜、苗木、水产、养殖五大特色农业生产在全区种植分布情况,围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和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全方位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新格局。已在传化大地、钱江农场部队后勤基地、头蓬蔬菜基地、所前杜家杨梅和茶叶基地分别建立特种气象观测站,开展作物生长气象资料监测分析,制作专门服务产品,为服务单位更好防御气象灾害、实现生产增效,提供针对性的特色气象服务。

2、大力加强短信服务,建设气象电子显示屏。推进多媒体气象显示屏向镇街、农村、农业园区、防汛部门延伸。到目前全区共建

2 成52块气象显示屏,进一步扩大了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加强气象短信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涵盖区四套班子领导、镇街部门领导、气象协理员、信息员、联络员、农业种养殖大户、防雷重点单位安全员等2000多人的重要气象短信服务库。2010年来累计发布服务短信100余万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及时科学的服务保障。

(三)全面强化社会化管理,着力推进部门联动机制

1、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全区已有气象协理员、信息员1200余人,涉及全区28个镇街道、564个行政村(社区)。同时全面开展培训,实施奖励制度,各协理员、信息员在接到气象部门预警信息后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所在辖区,充分发挥气象情报员、宣传员、传递员和灾情上报员、安全员等职能。部门合作进一步加强,气象与农业、水利、电力、交通、国土等多个多部门常态化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2010年与国土局等23个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做好城市、农村、重要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和灾害多发区域。

2、气象行政审批主动融入政府行政管理序列。气象行政审批工作已进驻政府行政审批大厅,涉及新建项目的防雷图纸审核和防雷竣工验收行政许可项目纳入了政府行政审批项目。2010年参加由政府组织的建设项目联审会议94次,受理425个建设项目,审核防雷设计图纸1326套。为近1200万平方米建筑物履行了防雷工程验收手续。

3、防雷工作纳入“平安浙江”建设考核。防雷安全工作已纳入“平安浙江”地方平安市县建设考核体系。新建项目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管理为建设项目管理的必备程序,防雷装置的

3 定期安全检测、防雷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同时,防雷科普村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建2个防雷科普村。

4、防灾减灾标准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积极推进。按照《浙江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标准》,已有临浦等10个镇创成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街道)。在创建过程,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措施、灾后救援、灾后重建等各环节,编制各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提高全社会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实施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区气象灾害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台风、暴雨、雷电、大雾等主要气象灾害和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的普查和影响分析,以及台风、暴雨等灾种风险区划。

(四)全面实施气象业务现代化,着力提升气象科技支撑

1、区域自动站已实现镇街全覆盖。近年来,切实加强防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成了网格化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已建自动气象站41个,站点平均网格间距达到10平方公里一个。

2、特种气象观测网进一步完善。相继增加了大风、能见度、闪电定位、大气负氧离子等相关观测项目,新建设大风站2个、能见度站3个、大气电场强度监测站3个、闪电定位仪站2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2个,累计建设投资近400多万元。

3、专业监测网络开始起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境内地质灾害点、森林防火区、农业园区、交通干线等领域的监测开始起步,农业气象、交通气象、生态气象等专业气象观测网站建设已经启动,有效地提升了监测密度、频次和时空分辨率。当前,正规划筹建灰霾监测为重点的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力争建成3-5个大气灰霾监测站或生态小气候观测站;筹建钱塘江、浦阳江流域生态湿地气象监

4 测网和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站网。交通气象监测站网、水上气象观测系统、电力、冰雪气象监测网等也在筹建当中。

二、今后工作方向与重点

“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拉高了萧山气象发展标杆,“十二五”期间,全局将进一步强化发展举措,突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主线,突出防灾决策和民生保障,突出公共气象服务战略带动,突出社会管理创新,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推进萧山气象新发展。

(一)建设公共气象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中心

围绕气象科技发展转型,大力推进萧山“数字气象”现代化建设,建设专业、直观、高效的实时资料收集分析监视系统、电子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开发萧山气候数据动态处理系统、气象信息共享与Web发布信息系统以及气象灾害信息系统等应用产品。开展网络集成的气象实时和历史数据查询、气象灾害信息查询、境内自动站点视频显示、手机气象订阅,气象短信发布和各镇街道社区电子显示牌信息发布,以充分体现现代气象的自动化、集约型和高效性等特点。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要求,完善气象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城市安全、生态安全、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等城乡发展需求,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内容,提供系列化、针对性、多媒体可视化的气象服务。推出生活气象服务类、城市气象服务类、旅游气象服务类、医疗气象服务类、特种气象服务类共5大类气象服务指数。做深做细生活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医疗气象、“节庆”气象、商业气象服务等。

(二)完善新城气象分局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萧山江东分局建设,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合作,做好江东分局今后筹划的细化工作,

5 排出分年度实施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二是决战临江综合气象监测基地建设,争取临江综合气象监测站尽快进入运行阶段,推进杭州东部平原台风(龙卷风)观测实验基地、雷击实验基地建设,为当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完善湘湖气象生态站(湘湖气象基地)建设,开展湘湖核心景区气象服务保障工程,应用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联合景区管委会、游船海事等部门,及时发布各类气象服务信息,服务萧山休闲旅游集聚区。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萧山气象服务渗透到南、中、东北三个片区,努力使平台建设成为萧山气象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成为服务萧山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阵地。

(三)继续推进气象综合信息发布工程建设

完善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系统,扩展多媒体气象电子屏,构建全新数字多媒体气象与农业信息多媒体显示发布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社会全覆盖,确保气象信息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在3-5年内续建气象与农业信息多媒体显示屏100余块,完善车站码头、中小学校、城区中心广场、重要景区等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区域多媒体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接入通道建设,基本达到城镇每5平方公里1套。加强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政府多部门综合信息发布,整体提升和强化萧山气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

(四)持续推进基层气象管理社会化

以落实“平安浙江”和“新农村建设”两项考核为契机,不断增强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部门主动推动”,引领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每年按照预案开展灾害演练。积极创建防灾减灾标准化镇街、示范

6 村(社区),推进气象工作向基层和农村延伸。按照《浙江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标准》扩大创建防灾减灾标准化镇街,并创建4个气象科普村,积极开展各种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

推荐第4篇:气象局大探中心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气象局大探中心2006年工作总结

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紧密围绕省局党组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具体安排部署,一年来积极工作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业务技术体制改革重要意义

1、审视现状,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

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大探中心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带领广大职工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和机制建设,创造和谐工作氛围,为技术装备保障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气象技术装备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任务从来就没有象现在这样繁重,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增加,各种新技术新装备大量涌入,多轨道业务的开展,突发性技术保障任务应接不暇,提高装备保障的技术含量和优质服务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二是科技进步对气象技术保障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种学科交叉融合,新的科技前沿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我们必须提升科技、业务、服务水平,否则我们将会失去发展机遇。因此,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在改革的实践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用一流的工作业绩不断提升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2、把握改革重点,突出发展第一要务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气象工作者必须有所作为。一年来,中心首先深入实施“拓展领域”战略,大力发展多轨道业务,结合中心实际,在多轨道业务中,对技术保障服务,技术支持,突发应急业务、研究型业务,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实施,不断提高轨道业务的科技内涵,不断巩固和扩大拓展领域的成果。第二,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着力构建研究型业务的体制和机制,在实践体现出技术保障业务的科技属性,这也是气象事业科技型定位的具体体现,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一年来我们主要是坚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发挥科研先导作用,提高业务和服务质量。第三,构建起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技术保障体系,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及时性,搞好技术保障队伍系统建设,建立起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

3、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搞好本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中心围绕省局的安排部署,认真搞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工作,首先,是调整业务结构,做到内设机构到位。通过调整,目的是大力加强多轨道业务发展。二是,大力加强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三是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资源,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调整了中心科室人员。五是实行了竞争上岗,把一批德才兼备、专业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的同志选拔出来,同时妥善安置各类人员。为单位发展增加了生机和活力。

4、转变运行机制,建立与新的体制配套的管理办法

体制决定机制,机制服务于体制。中心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按照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加强各项套制度的建设,转变运行机制,增添了发展活力,保证了改革成效。

二、认真部署,狠抓目标任务落实

按照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的安排和省局党组的要求,我中心对全年目标任务认真部署狠抓落实。在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一是转变思维观念、紧跟改革发展步伐,着重掌握气象及其相关领域近年来使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二是积极探索,寻找机遇,进一步拓展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服务领域,密切关注全省业务服务的发展动态;三是努力提高研发能力,大力提升技术装备工作的水平。要继续开发完善单气象要素自动探测设备,向成系列、上规模的方向发展;四是努力提高技术装备工作的技术含量,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有一种紧迫感和压力,主动适应新时代,尽快从传统的办公方式中走出来;五是推行人才战略,加强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真贯彻“德才兼备”、“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我们对省局下达我中心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了细化、补充和分解,分别下达各科室。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详尽的管理与考核办法,加大了奖惩力度和激励措施。使全中心工作人员普遍感到了存在着工作压力和危机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多数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

三、规范业务行为主动做好技术装备保障

管理是核心,制度是保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相继投入业务运行,要发挥这些新设备的作用必须做好相应的技术保障工作。因此,中心在原有制度办法的基础上,又增加和完善了新的制度办法,为了督促各业务科室主动做好所管辖范围内的技

术保障工作,各科室制定相应的“服务承诺”,主动接受基层和客户的监督,汛期前将“服务承诺”发往各有关单位,以便对我中心的技术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在中国气象局汛期业务检查中对中心保障服务承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加强预检维护做好汛期保障

为了搞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掌握各单位技术装备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有故障的

设备,我中心从3月份开始已安排对各市地及各单位现有技术装备和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修和维护。

1、器材供应和备品备件

(1)今年器材经费认真执行了器材供应管理规定和国家零预算结算要求,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以满足基层台站的业务服务为基本出发点,严格掌握合理使用资金。做到了定货有计划,采购有依据,出库入库有验收,按时向各台站发放器材及消耗材料,保证了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转。

(2)今年购置气象器材使用经费为8837909.2万元,其中探空业务购置使用经费482685万元,奥运加密观测使用经费56980元。

(3)2006年供应站与北京、上海及厂家签定的定货合同全部兑现,完成了定货任务的100。

(4)为汛期应急保障准备了一至两个台站的全套备份仪器,随时准备突发事件的应急技术保障,做到了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2、计量检定与自动站标校

(1)今年共校准自动站26个,其中国家基准基本站18个,一般站8个,根据中国气象局监网司和省局监网处的安排,今年校准中对国家基本站所用采集器主板进行了更换,使采集器由以前的只能保存正点小时数据升级为可以保存分钟数据,同时,观测项目增加了草温;

(2)检定工作从5月开始截止10月中旬完成。各种仪器检定情况为:检定水银气压表、空合气压计、毛发湿度计、毛发湿度表、温度计、其它温度表共计2005件,合格1842件,报废163件;

(3)检定供应站仪器574件,合格424件;

(4)抽检仪器138件合格138件;

(5)全年排除自动站故障51起,下台站77/次;

(6)汛期前对沙尘暴站进行了检查,维护,有效保障了设备的运行。

3、技术装备保障及维修

(1)搞好单收站技术保障工作。完成了培训中心远程教育工程卫星接收和视频教育系统相关设备的建设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保障;

(2)为了迎接中国气象局业务大检查,对我省单收站接收系统进行了全面维修;

(3)为全省基层台站安装自动站15个,在汛期业务中发挥了作用;

(4)及时排除湿度站故障6台次,使全年设备故障率低于5;我们做到了及时响应、迅速维修。对大部分故障均做到了立即响应、24小时内修复,最长的修复时间也未超过48小时。

(5)汛期前对我省701测风雷达和晋城测雨雷达、太原、临汾多普勒雷达进行了标定和维护,并制定了应急保障预案,为汛期业务提供了及时、可靠的观测数据;

(6)为10个地市的300余个乡镇安装了中心自行研制的全自动雨量遥测仪,为我省雨情观测提供了准确数据。今年还为4个台站建设了五要素站,运转情况良好;

(7)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今年与省气候中心、省气科所、太原市环科所等部门进行了业务合作,中心研发的新型风自记产品在许多大气探测和气候环评中得到应用。

4、全力以赴搞好环境安全工作

(1)今年5月分别对太原市辖区内气象办公楼、业务楼的综合防雷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测维护,并写出了书面检测报告,同时提出了整改方案。

(2)清理整顿郝庄气象器材仓库院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维修了渗水房屋,保证了仓库安全无事故。

五、实施科技兴气象,积极加强人才培养

1、鼓励科研开发倡导激励机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气象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在不断的提高。新技术、新装备在各级台站广泛使用,对技术装备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中心为提高现有职工的创新能力,相继出台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内设研究项目指南”,并下达了指令性研究项目,要求高级工程师、青年大学毕业生必须承担科研任务,撰写技术总结或论文。工程师也要积极参与课题和项目,并能写出技术总结、科普材料和工作报道。技术人员的论文和成果将作为考核、评先、评优和聘用、晋升的重要依据。

目前,在我中心出现了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中心科技人员承担省局研究课题七项,中心自立开发项目九项,主持研究开发项目的有十余人,参加项目研究的有近20人。

2、大力拓展领域,初显一定效益

为了保障**省雨情尤其是灾害性雨情的观测,今年由我中心科技人员研发的“全自动雨量遥测仪“在我省得到了广泛应用,截止11月已在我省的10个地市的300余个乡镇安装了此设备,并全面负责站网的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工作,同时还建立起了18个不同规模的雨情监测中心,为我省的雨情观测提供了可靠数据。

3、落实人才战略,队伍素质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中心十分重视队伍建设。严把进人关,新进人员必须是大学本科以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每年接收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2001年省局机构改革前,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是: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3人,占全体职工总数的48。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生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到目前为止,全中心在职在岗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全体在职在岗职工总数的50。其中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六名,高级工程师二名。其所学专业主要为计算机应用、电子工程、气象计量、行政管理。因此,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

由于在实际业务中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以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对全体职工形成了一种有效压力。中心职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主要业务技术岗位的人员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机”。通过外派培训、单位培训、知识竞赛、本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提高了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

六、搞好气象文化建设,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1、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单位知名度。我中心非常重视宣传工作,曾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上半年我中心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稿件为,《**气象信息》75条、《**省气象局政务网》151篇、《中国气象局网站》1篇。

2、创建学习型单位,搞好气象廉政文化建设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职工中展开了倡导“八荣八耻”和自觉抵制商业贿赂活动,让讲政治,讲正气在中心蔚然成风。中心还围绕建立学习型单位做知识型职工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广大职工积极撰写廉政春联、参加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和省局的安排部署,中心职工积极参加“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远程培训考试和党章知识问答竞赛活动,文艺汇演、广播操比赛、组织了单位职工文化娱乐活动,活跃了气氛,增加了凝聚力。中心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省局主办的捐款献爱心活动。

3、关心、体贴老同志,严格执行老干部政策,得到老干部的好评。今年以来,中心组织老干部参加了省局春季运动会、摄影比赛并取得好成绩,由中心老干部专管人员带队组织老同志外出旅游,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国庆节、重阳节还组织老干部聚餐茶话会,让他们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及时为干部传达改革精神,上门为老干部送福利送慰问,主动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得到老干部好评。

4、安全生产和产业创收。努力做好仓库大院和车辆的安全保障工作,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记录。截止11月份年科技产业创收约()万元。

5、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无论是预算编制、项目自查、项目编制,还是日常开支、政府采购等各项财务工作都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并按时报送有关报表。

6、党建与气象文化建设。积极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按时报送了有关材料。领导班子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与各科室签定了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了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定期进行公开,并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2006年我中心全体职工积极工作,争创一流,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我们要乘改革东风乘胜前进,一是要进一步学习,深刻领会业务技术改革的精神实质;二是要加强创新能力,增强凝聚力,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四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五是要做到改革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总之,我们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气象局大探中心2006年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气象局大探中心2006年工作总结。

推荐第5篇:气象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

提高职工素质奉献一流服务

为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芜湖市气象局

2011年5月16日

根据市文明委统一部署,我局积极投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活动,大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和意义,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素质,全力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一、加强创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重点和目标

坚持“一把手”工程,做到组织、制度、活动、经费四落实。建立了“三个只要”的创建长效机制:只要是涉及文明创建需要研究的事项,及时解决,不拖拉;只要是文明创建需要开展的工作,认真开展,不走过场;只要是文明创建需要投入的经费,大胆投入,不吝啬。

我局把进一步增强职工素质、丰富创建内涵,树立部门形象、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创建重点;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四个一流”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把创建“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作风与和谐单位”作为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 - 1 -

水平、改善气象服务手段和方式作为文明创建的主要途径。

在创建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领导班子成员中树立“视发展为天职、视团结为生命、视纪律为利剑”的作风。做到团结务实、勤政廉洁,努力成为领导芜湖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意识

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召开了全局职工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的和意义。组织职工多次进入社区,以座谈交流、上门入户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宣扬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和市民应知的文明礼仪,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市民对创建全国文明活动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为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时还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芜湖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三优一和谐”(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和谐部门)的总体目标,芜湖气象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精细工作、和谐共事、快乐生活),芜湖气象人“三视”(视发展为天职、视团结为生命、视纪律为利剑)、“五和”(待人上,和颜悦色多谦让;管理上,和风细雨多沟通;工作上,和衷共济多协助;生活上,和蔼共处多包容;发展上,和谐发展多创新)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成为激发职工努

力工作的动力和爱岗奉献热情的标杆,使得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三、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踊跃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市容整治年活动。从2010年6月起,自筹资金数万元建成了具有自主发布权的气象短信预警平台。利用该平台每天至少一次向市领导、各部门和防汛责任人发送天气预报短信,同时在天气预报短信内容中一同发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口号,积极宣传城市创建成果,营造创建氛围,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市容整治活动出一份力。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4月中旬,共发布文明创建短信300次左右,接收人数达到数万人次。我局还按照市文明办的部署,通过短信平台积极宣传“我们的节日:中秋、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专题”;雨雪天气期间,利用短信号召全市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上街扫雪;植树节期间号召大家踊跃参加义务植树等。

2010年,我局在市区500余辆公交车和260多个公共场所的移动电视上开通了《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利用该栏目制作文明创建专题,日收视人群超过10万人。我局还利用建成的社区气象服务站、门户网站、全市党政机关的50余块气象信息显示屏等广泛宣传文明创建,此举受到市文明办的通报表扬。

四、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向社会献爱心

积极参与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组织志愿者参加了“红绿灯、文明行”交通劝导活动和市容整治活动;组织志愿者上街头、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系列服务活动,进一步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参与所在街道和社区开展的各项便民服务活动。开展向地震灾区受灾同胞捐款和捐赠“一日薪”活动。

积极开展志愿者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因病特困职工活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长期积极支持社区爱心帮扶,每逢重大节日都上门慰问结对帮扶的困难群众和空巢老人,定期为帮扶对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局机关支部与社区党建共建取得丰硕成果,在杏园、光明两个社区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向社区捐赠科技图书,免费安装气象信息显示屏,赠送电脑,聘请社区气象信息员等活动。

推荐第6篇:关于针对滨州市气象局工作汇报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滨州市气象局2006年工作汇报

2006年滨州市气象局在滨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会议和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现将06年度主要工作简单汇报如下:

一、2006年主要工作简单回顾

(一)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取得一定效果 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是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重要部署,市局对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高度重视,在全市气象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专门部署和要求。6月20日滨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滨政发[2006]38号文件),通过国务院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和政府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今年市委、市政府书记、市长、纪委书记先后到气象局检查指导工作,把气象工作纳入滨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2006年市政府先后下发了《进一步加强防雷工作的通知》、《防雷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气

1 象灾害应急服务预案》、《滨州市加密自动站管理使用的通知》等文件。各级政府区域自动站建设投入资金139万元,

(二)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今年上半年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滨州市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6月底基本完成了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第一阶段的工作,机构、人员、组织基本到位。加强各个业务轨道学习,进一步明确各轨道的业务流程、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建立和制订各个规定业务技术流程。

“三站四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省局建设区域加密自动站任务要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经费和政策支持,上半年按时完成了全市26个多要素、60个两要素的自动站建设任务,自动站资料通过外网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共享。加强三站升级业务技术培训,制订了专门培训方案,从11月份开始,升级台站按照新的业务运行体制进行工作,确保正式运行不出差错。

(三)业务质量稳中有升、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基础业务稳中有升,预报质量进一步提高。坚持基础业务第一的观点,始终把提高业务质量作为工作中心,制订年初制订了全员人员学习计划,业务人员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省测报和业务技术竞赛中分别取得了团体第三名和总成绩第八名的较好成绩。截止目前为止除地面测报和酸雨业务质量出现综合目标扣分外,其他业务质量自查考核全部满分。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汛期气象服务会议精神,全力作好2 汛期气象服务。强化气象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开展突发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应急水平和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联防,提高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努力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能力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市气象局编印了滨州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预案,市政府印发了《滨州市气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把气象自然灾害纳入政府工作。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调研,掌握新农村建设对气象需求,使气象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四)认真作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2006年全市共防雹作业14次,发射炮弹7749发,保护面积7000平方公里,减少损失8000余万元,全市增雨作业13次,发射炮弹379发,影响面积9000余平方公里,增加降水2200余万吨;其中6月16日-17日我市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强雷暴天气,连续作业12小时,共发射炮弹5697发,火箭弹30枚,有效地遏制了雹云的发展,保护区未出现雹灾。

(五)党风廉正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进一步落实

按照省局、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学党章、维护党章、遵守党章“五个一”活动,在全市气象系统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上讲话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六)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3 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局项目,今年上级无偿支持台站建设经费180万元,使我市各级气象台站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的沿海自动气象观测站,年底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招商到位资金1530万元。

二、明年工作打算和思路

(七)发挥信息宣传部职能,做好滨北开发的宣传工作

在市府调研室的指导下,积极与滨州日报合作开展“北带开发”成果新闻系列报道,与市“北带”开发办公室联合开发完成的北带开发网站(www.beidai.net)已经在互联网开通,气象局购置了专用服务器,实现了北带开发网站在滨州政务网内同步运行。充分利用北带开发网站,发布有关信息,做好网站本身的宣传和维护工作,保证系统运行正常。抽调专门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市政府调研室、滨州军分区进行中国滨州多媒体沙盘的制作,项目综合利用声光电、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北带开发建设成果、规划建设方案直观地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滨州的巨大变化和美好未来,为宣传北带开发搭建了先进平台。

二、2007年工作打算

总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严格执行省气象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全面做好2007年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三号文件,积极落实省、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4 气象事业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和理解,积极推进各个业务轨道建设。在全面落实省局下达我局的六条业务轨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天气业务轨道和人影轨道建设方面有所突破。

(三)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实施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努力做好新农村建设公共气象服务,做好为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工作。做好“三夏”、“秋收秋种”等农事关键季节的气象服务,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预报、测报、农气、气象通讯等业务岗位人员素质,以适应各个轨道建设的需求,提高基础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积极开展机关党建和文明创建活动,为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尽快缓解人才不足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一是加大处、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二是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七)认真落实省局党组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分配的工作部署,确保领导干部既干事,又干净。

(八)进一步完善综合观测能力建设,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积极规划移动气象台建设的立项,力争2007年政府投资,建立移动气象台。

5

滨州市气象局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6

推荐第7篇:政务中心气象局窗口年度工作总结

政务中心气象局窗口年度工作总结

新的一年新的收获,气象局窗口随着时间的脚步在不断地进取,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掌握服务理念,在业务中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共办件41件,其中《防雷装置设计审核》23件,《防雷装置竣工验收》16件,《施放气球作业许可》2件。在办件过程中遵循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原则,一再缩减要件,减少环节,压缩时限,能当日审批完的项目绝不拖到次日。并为两个单位做到了容缺受理和延时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无论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装在心间。不徇私情秉公办事,站好岗,履行好职责,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做事,对得起自己从事的职业。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自己的素质,时刻认清自己的位置。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来访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时刻笑脸相迎,给他们一个座位,耐心细致的解答问题,使群众尽量得到满意的结果。紧紧抓住“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认真履行行政审批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等职能,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深入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依据中心的“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代表丰南形象”的服务理念,以增强本窗口工作人员责任感,以及提升服务水平,办事效率为目标,从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树立本窗口的良好服务形象,为中心服务形象增添光彩。 2016年工作目标:

1.营造人人讲礼仪、处处讲文明服务窗口;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2.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审批时间。

3.完善服务设施,创造优质环境;为群众提供好必备用具,花镜、笔、印泥等。

4.进一步强化一次性告知;切实解决办事对象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

推荐第8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

2006年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年会(初步日程)

(2007年1月25-26日)

1月25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09:00-09:30

开幕式 中国气象局领导致辞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领导致辞 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致辞 大会合影

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

亚洲夏季风的多尺度变化

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 (题目待定)

张小曳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于ENSO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穆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Climatic Regime Change and Decadal Anomalous Event in China

钱维宏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林而达研究员,农科院环境发展研究所

1月25日下午

分会报告 1月26日全天

分会报告

1月26日下午17:30

大会总结

(分会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注册事将多媒体演示提交会务人员)

第一分会 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1月25日下午13:30-18:00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emiannual Oscilla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张祖强,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Song Yang,Qin Zhang,Vernon E.Kousky,NOAA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USA

夏季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异常的遥相关及其海气耦合关系分析

覃军,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王盘兴

段明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2006年汛期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柳艳香

王 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气通量交换系数研究

闫俊岳

唐志毅

姚华栋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南海季风对第4号热带风暴“碧利斯”降雨量贡献及湘东南成灾因子探讨 赵福华

李超,湖南省气候中心

1 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顾伟宗,山东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Zonally Seasonal Oscillations of the Subtropical Asia-Pacific Climate 韩荣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阻塞高压变化特征与华北盛夏旱涝 史印山

池俊成

张延宾,河北省气象台

湖北省2006年夏季干旱的主要成因分析以及雨带变迁的探讨 高正旭,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局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刘瑜

黄玮,云南省气候中心;赵尔旭,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2005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水汽特征分析 陈晓红

余金龙

邱学兴等,安徽省气象台

拉尼娜对深圳气候的影响 杨 琳,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

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段长春,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朱勇,云南省气候中心;尤卫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万日金,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吴国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江淮梅雨空间分布和周期演变及其年代际变化 周后福,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大连地区冬季气温异常与前期印度洋海温的关系

张黎红

王玲玲,大连市气象局;王谦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辽宁地区第一对流层顶气候特征分析

蔡福

李辑,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谷秀杰,河南省气象台

1月26日上午08:30-12:0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

Simulations of the Tropical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Sensitivity to Diabatic Heating Profiles 贾小龙,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2 一个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北印度洋经向环流及其热输送气候态

吴方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李薇

刘海龙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式模拟

赵珊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Simulations of the impact of orbital forcing and ocean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Holocene 李跃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李伟平

王在志

董文杰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区域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

高荣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模式和耦合模式中的应用

肖 潺

俞永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南海三维变分海洋同化模式及其验证

肖贤俊

王东晓,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闫长香

朱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动力相似预报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任宏利

张培群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释用分析 李卉,内蒙古自治区彦淖尔市气象局

月动力模式产品在天津夏季降水预报中的解释应用 谢均

郭军,天津市气候中心

WRF中微物理过程对降水模拟的影响

刘术艳

戴永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张华,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夏季风指数及其应用

吕心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秀芝,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SVM方法在热带气旋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毛燕军

樊高峰,浙江省气候中心;严洌娜,浙江省气象台

天气概率预报的社会风险

万金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1月26日下午13:30-17:3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对风电场风速预报在中国的首次尝试

孙川永

朱蓉

罗勇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海南省及其近海风能资源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邢旭煌,海南省气象局;朱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翟盘茂,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三种风速威布尔分布参数算法的比较 徐卫民

孔新红,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006年春季亚洲沙尘气溶胶入海通量的数值模拟 申彦波

石广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城市地表能量平衡参数化方案(TEB)的研究与应用 何晓凤

蒋维楣,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CAR和SVM方法在郑州冬半年大雾气候趋势预测中的试应用

常军,河南省气候中心;黄玉超,洛阳市气象局;李素萍,河南省专业气象台

层次分析法在降水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冯波,江西省德安县气象局

1.3 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 重庆严重伏旱气候初步分析

江玉华

程炳岩

向鸣等,重庆市气象局

秦岭地区秋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侯建忠 陶建玲等,陕西省气象台

河北省雨水资源及其应用浅析 高霞,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

北疆汛期降水异常偏多、偏少年前期环流的差异

江远安

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谭艳梅,新疆气象台

基于信息扩散和模糊集方法的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综合评价 张顺谦

侯美亭

王素艳,西南区域气候中心

山东省2003年秋汛和2006年秋旱的环流特征对比分析

杨晓霞

李昌义,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汤子东,山东省气候中心

4 河北省冬麦区干热风特征及成因分析

尤凤春,河北省气象台;郝立生,衡水市气象局;史印山等,河北省气象台

江西气候与人体健康初步分析 胡菊芳,江西省气候中心

秦皇岛区域几类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探讨

孙丽华,河北省秦皇岛市气象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宝贵,秦皇岛市气象局

压力式自动雨量计的设计

唐慧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

17:30 大会总结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第二分会 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1月25日下午13:30-18:00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

气候变化观测上的不确定性

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热点分析

徐影

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F.Giorgi,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Trieste, Italy

1960s中期亚非夏季风减弱的全球气候背景异常分析

宋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季劲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国江淮流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检测

田 红

鲁 俊

江双五,安徽省气候中心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研究

任福民

王小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基于SPOT/VEGETATION数据的植被变化敏感区监测方法研究——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阴山北麓地区为例

范锦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文波,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刘成林,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套区域土壤湿度与短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张秀芝,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

近五十年中国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

王志伟,山西省气候中心;翟盘茂,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5

气候变暖背景下浙江干旱特征研究

樊高峰

毛燕军,浙江省气候中心;苗长明,浙江省气象局

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

周雅清,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石家庄地区气温变化和热岛效应分析 刘学锋

阮新

谷永利,河北省气候中心

大连市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

王秀萍

祝青林,大连市气象台;宋军,大连市气象局

近46年重庆市降水及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浅析 周浩

杨宝钢

程炳岩,重庆市气候中心

近45年中国高空温度的趋势估计和突变分析

张建军,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周后福,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近40年来吉林省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北半球表面温度异常的关系 于秀晶,吉林省气候中心

山西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气温日较差序列的影响

郭雪梅,兰州大学;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赵春雨

张运福

王颖,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1月26日上午 08:30-12:00 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时间分布与灾害特征 陈正洪

刘来林,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江滢

罗勇

赵宗慈,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国家气候中心

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赵春雨

张运福

王颖,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环鄱阳湖区风能资源监测网建设方案探讨

贺志明

聂秋生

徐卫民,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

中国21世纪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最新预估

江志红

陈威霖

王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6

中国风速变化评估和预估初探

赵宗慈

罗勇

江滢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WEST在中国风能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张德

朱蓉

罗勇,国家气候中心

IPCC-AR4模式对中国区域极端降水事件模拟能力的评估

陈威霖

江志红

王冀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全球增暖背景下2050年前长江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趋势预估 姜 彤

曾小凡

张增信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区域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研究

朱蓉,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王郁

徐大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近年主要空气污染物演化的小波分析 高鸿,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东部地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试验的初步结果分析

石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学杰,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IPCC-AR4模式对极端气温事件模拟能力的评估

王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青藏高原及其铁路沿线未来50年气候变化趋势预测 李栋梁,中国科学院寒旱所

武汉区域未来3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史瑞琴

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陈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PRECIS模式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与分析

尤莉,内蒙古气候中心;许吟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阿克苏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前期大气环流指数因子分析及年径流量预测 毛炜峄

王铁

江远安等,新疆气候中心

1月26日下午13:30-17:30 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分析

范锦龙

李贵才

张艳等,中国气象局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何磊

刘寿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赵艳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OC of arable land to temperature raising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its stock in China 张称意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近46年气候变化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白美兰,内蒙古气候中心

气候变暖对宁夏降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豫英

陈楠,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郑广芬,宁夏气象台

华北玉米生育期CO2浓度和通量特征 郭建侠

卞林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鄱阳湖区域气候资源合理利用及特色农业布局的研究 王保生

刘文英

杜莜玲,江西省气象台

新疆昌吉州近45a作物生长期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傅玮东

姚艳丽,新疆气候中心

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可能影响分析 李兰,新疆气候中心;杜军,新疆防雷中心

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气温变化及其影响评估

李青春

郑祚芳

王迎春等,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黑龙江省近代气候变化与气候异常及产生的影响 宋丽华,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江西省近55年台风降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彭静

王怀清

胡菊芳等,江西省气候中心

风与城市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的关系分析

赵丽平

秦爱民,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拽英,山西省气象局

湖南阴霾天气状况分析与防治对策建议

廖玉芳

赵福华,湖南省气候中心;祝燕德,湖南省气象局

17:30 大会总结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推荐第9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

2006年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学术年会日程

(2007年1月25-26日)

1月25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09:0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李维京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

巢清尘副司长 致辞 大会合影

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

主持人:李维京 亚洲夏季风的多尺度变化

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

近千年中国气温序列的建立 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关于ENSO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穆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Climatic Regime Change and Decadal Anomalous Event in China

钱维宏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林而达研究员,农科院环境发展研究所

12:00-13:30

午餐午休

1月25日下午

分会报告 1月26日全天

分会报告

(分会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人员) 1月25日18:00开始

招待会(地点:育园餐厅,中国气象局北气院二楼)

1月26日下午17:10

大会总结

第一分会 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1月25日下午13:30-17:45

(一)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

主持人:李栋梁 张祖强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emiannual Oscilla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张祖强,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Song Yang,Qin Zhang,Vernon E.Kousky,NOAA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USA

2006年汛期主要气候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柳艳香

王 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和ENSO循环的关系 李栋梁,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气通量交换系数研究

闫俊岳

唐志毅

姚华栋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东亚夏季风指数及其应用

吕心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秀芝,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1 Zonally Seasonal Oscillations of the Subtropical Asia-Pacific Climate 韩荣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阻塞高压变化特征与华北盛夏旱涝 史印山

池俊成

张延宾,河北省气象台

湖北省2006年夏季干旱的主要成因分析以及雨带变迁的探讨 高正旭,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局

初夏孟加拉湾风暴与云南雨季开始期

刘 瑜

黄 玮,云南省气候中心;赵尔旭,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2005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水汽特征分析 陈晓红

余金龙

邱学兴等,安徽省气象台

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

段长春,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朱勇,云南省气候中心;尤卫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 球科学学院

江南春雨的时空分布

万日金,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吴国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月26日上午08:30-12:0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二)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

主持人:张培群

吴统文

一个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的北印度洋经向环流及其热输送气候态

吴方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李薇

刘海龙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式模拟

赵珊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Simulations of the impact of orbital forcing and ocean o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Holocene 李跃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

年际时间尺度上全球植被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李伟平

王在志

董文杰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区域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

高 荣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保形平流方案在海洋模式和耦合模式中的应用

肖 潺

俞永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2 WRF中微物理过程对降水模拟的影响

刘术艳

戴永久,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张华,中国气象局气候开放实验室

“初始”土壤湿度对后期降水的影响研究-区域气候模式试验 史学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

河套区域土壤湿度与短期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

南海三维变分海洋同化模式及其验证

肖贤俊

王东晓,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闫长香

朱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动力相似预报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任宏利

张培群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

12:00-13:30

午餐午休

1月26日下午13:30-17:00 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东楼)

主持人:封国林 闫宇平

2006年春季亚洲沙尘气溶胶入海通量的数值模拟 申彦波

石广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SVM方法在热带气旋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毛燕军

樊高峰,浙江省气候中心;严洌娜,浙江省气象台

CAR和SVM方法在郑州冬半年大雾气候趋势预测中的试应用

常 军,河南省气候中心;黄玉超,洛阳市气象局;李素萍,河南省专业气象台

(三)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

重庆严重伏旱气候初步分析

江玉华

程炳岩

向鸣等,重庆市气象局

秦岭地区秋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侯建忠 陶建玲等,陕西省气象台

河北省雨水资源及其应用浅析 高 霞,河北省保定市气象局

北疆汛期降水异常偏多、偏少年前期环流的差异

江远安

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谭艳梅,新疆气象台

基于信息扩散和模糊集方法的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综合评价 张顺谦

侯美亭

王素艳,西南区域气候中心

河北省冬麦区干热风特征及成因分析

尤凤春,河北省气象台;郝立生,衡水市气象局;史印山等,河北省气象台

3 第二分会 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1月25日下午13:30-17:45

(一)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

主持人:任国玉 姜 彤 气候变化观测上的不确定性

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热点分析

徐 影

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F.Giorgi,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Trieste, Italy

1960s中期亚非夏季风减弱的全球气候背景异常分析

宋 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季劲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国江淮流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检测

田 红

鲁 俊

江双五,安徽省气候中心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研究

任福民

王小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基于SPOT/VEGETATION数据的植被变化敏感区监测方法研究——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阴山北麓地区为例

范锦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文波,电子科技大学地表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刘成林,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近五十年中国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

王志伟,山西省气候中心;翟盘茂,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

周雅清,山西省晋中市气象局;任国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气候变暖背景下浙江干旱特征研究

樊高峰

毛燕军,浙江省气候中心;苗长明,浙江省气象局

石家庄地区气温变化和热岛效应分析 刘学锋

阮新

谷永利,河北省气候中心

大连市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

王秀萍

祝青林,大连市气象台;宋 军,大连市气象局

近46年重庆市降水及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浅析 周 浩

杨宝钢

程炳岩,重庆市气候中心

近45年中国高空温度的趋势估计和突变分析

张建军,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周后福,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近40年来吉林省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北半球表面温度异常的关系 于秀晶,吉林省气候中心

4 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赵春雨

张运福

王颖,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1982-2003年若尔盖湿地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严晓瑜

何 勇

董文杰,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压力式自动雨量计的设计

唐慧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

1月26日上午 08:30-12:00

主持人:江志红 朱 蓉

(二)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

中国21世纪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最新预估

江志红

陈威霖

王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全球增暖背景下2050年前长江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趋势预估 姜 彤

曾小凡

张增信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区域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研究

朱 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王 郁

徐大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深圳市近年主要空气污染物演化的小波分析 高 鸿,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东部地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试验的初步结果分析

石 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学杰,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武汉区域未来3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史瑞琴

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陈波,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PRECIS模式对内蒙古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与分析

尤 莉,内蒙古气候中心;许吟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风速变化评估和预估初探

赵宗慈

罗勇

江滢等,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江 滢

罗 勇

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时间分布与灾害特征 陈正洪

刘来林,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高平分辨率模式在风能预报领域的初步研究

孙川永

朱蓉

罗勇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WEST在中国风能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张 德

朱 蓉

罗 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海南省及其近海风能资源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邢旭煌,海南省气象局;朱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翟盘茂,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5 河西走廊风速变化及风能资源 王毅荣,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建设我国海洋气候综合观测系统的建议

闫俊岳

张秀芝,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12:00-13:30

午餐午休

1月26日下午13:30-17:00

(三)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

主持人:刘洪滨 高 歌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分析

范锦龙

李贵才

张艳等,中国气象局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与评价

何 磊

刘寿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赵艳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OC of arable land to temperature raising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its stock in China 张称意

李维京,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阿克苏河年径流量年际变化的前期大气环流指数因子分析及年径流量预测 毛炜峄

王 铁

江远安等,新疆气候中心

气候变暖对宁夏降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豫英

陈楠,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郑广芬,宁夏气象台

华北玉米生育期CO2浓度和通量特征

郭建侠

北京师范大学;卞林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候变化背景下北京气温变化及其影响评估

李青春

郑祚芳

王迎春等,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黑龙江省近代气候变化与气候异常及产生的影响 宋丽华,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江西省近55年台风降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彭 静

王怀清

胡菊芳等,江西省气候中心

风与城市工业企业合理布局的关系分析

赵丽平

秦爱民,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拽英,山西省气象局

17:10 大会总结(罗勇)

主持人:李维京 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推荐第10篇:物业中心工作汇报

物业中心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关于物业中心工作汇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xx物业管理中心从年初正式接管四方景园五区项目部以来,在村委会和开发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根据~年工作计划,在全体员工努力下,使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回顾前期的物业管理工作,成功与失败、欢乐和苦恼、喜悦与忧患、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令人感慨万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现将前期物业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xx年对于“金九成”这个“年轻”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迎接挑战、自我加压、探索新课题的过程。回首过去的管理工作,我们正在逐步地适应村委会体制改革以及开发单位对我们的信任。结合项目情况和借鉴均豪管理模式,努力探索项目内部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标志。坚持对客服务多种经营的思路,全面提高各级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及开发商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以安全文明服务为基础,以“业主无抱怨、服务无缺憾、管理无盲点、工程无缺陷”为工作标准,通过积极的探索以及不懈的努力,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提高服务质量、职工

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办理入住的情况:住宅509户,底商8户,物业管理费收入 元。

2.办理装修494户,装修管理费收入 元。

3.停车场因价格及其他原因,出租情况不佳,故没有收入。争取后期加强租售力度,争取有所突破。

4.提倡勤俭持家、降低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经营效益,项目部将采取严格有效措施。控制各项开支,积极想办法扩大收入、力争赢利,保障项目部的正常运营。

物业管理情况

①共办理入住509户,入住率℅

②完成了园区内保洁开荒,通过开荒、对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

③培训了18名电梯司机,全部合格并持证上岗。

④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园区内保洁服务合同,完成项目日常保洁服务。

⑤针对装修期间的施工垃圾、进行了专项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保持了良好的卫生环境。

⑥接待业主投诉 80 起左右,针对投诉内容、分类由相应部门处理。争取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杜绝“鸡肋服务”。

⑦配合其他部门、对突发事故的处理,积极协调、认真登记、调查分清责任主动解决赔偿,让业主感到满意。

⑧准备好一切相关手续、迎接底商的入住。

⑨主动和开发商联系,沟通、相关的销售资料,移交给物业。

⑩建立了物业业主的数据库,相关信息输入、查询便捷、快速、详实、并不断更新,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11随着装修高峰即将过去,如何开展深层次服务。我们正在制定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以满足业主的需求。

○12准备组织人员、了解、征询,对物业服务工作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并认真分析、改善服务工作中的不足,使业户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安全管理措施

1、消防管理:火灾是物业安全管理的最大“敌人”,一旦发生火灾,人身和财产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①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了防火组织,并确定相应的防火责任人,将防火责任分解到各户,由各业主、住户、装修单位等个人或团体负责所属物业范围内的防火责任。建立起了“一条龙”的消防管理体制。

②每日进行防火检查,根据检查出的火险隐患制定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

③以保安部为中心组建义务消防组织,实施严格的消防

监督管理。

④定期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巡检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⑤建立和健全防火安全制度,向住户、员工落实应急疏散程序等消防常识。并即将对保安、车场管理员,消防中控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消防演习,培养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1、个人要在持续反思中去强化责任心、热情和对人的尊重。

2、有意识去感受工作乐趣,追求大家合作成就一番事业的幸福感。

3、对自身能力要扬长补短,将自己不足之处列成清单,逐项改进。

4、重视工作的模式。注意总结改进工作方法,把成功做法形成模式,运用到同类问题的处理。

5、树立经营意识,珍惜资源,要患得患失,重视投入产出关系。

6、强化项目管理能力。

明年是金九成物业管理中心,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关键的一年,如何适应市场,得到业主认可,关键在“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开发与村委会提供的平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

地做好每一件工作。增加“金九成”的知名度,让开发和村委会感到“我们行、我们一定行” !

第11篇:电教中心工作汇报

电教中心汇报

我县共建设远程教育站点267个,其中县级平台1个,乡镇站点9个,村级站点257个。拥有专兼职站点管理人员325人,举办电教干部、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5次,培训人数400余人。制作拍摄远教片50余部,向省市上报32部。撰写上报电教信息12篇。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有27个村涉及“文化资源共享”项目,涉及村远教设备、文化共享设备齐全且全部能正常使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有三项,一是制定《依托“四个覆盖”建设大电教格局实施意见》,目前已完成初稿,尹主任正在进行润色。二是根据河北省文化厅 “文化资源共享之星” 上报要求,经过协商选定梁村镇张冬艳作为典型,并专门制作了专题片,现已上报市委组织部审核。三是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更好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沧州市决定开展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要求10月15日之前上报,为此我们正在搜集遴选优秀电教片,现在已初步选定3部。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本着“电教平台网络化、课件内容多元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开展五项工作:

一、制发《依托“四个覆盖”建设大电教格局实施意见》。积极与省、市电教处,文广新局、网通公司等部门专家进行沟通,征询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大电教实施意见》。

二、建立完善电教平台。坚持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完善“一栏三网”。即与县电视台,开辟党建专栏、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完善远程教育网、增设专家视频服务系统,强化肃宁党建网、联合网通公司,开发党建专网。构建涵盖内容更丰富,传播形式更多样,运转更灵活的“大电教”平台,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

三、丰富课件资源。按照服务党员、干部、人才的要求,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引进省市电教片。同时,积极组织开发富有肃宁特色的“乡土教材”,结合“四个覆盖”工作、创先争优、基层建设年等工作,积极制作优秀党员、党组织、村民代表、致富能人、综治区长等典型人物的电教片,用身边优秀人、典型事进行教育培训,激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学习兴趣。同时,开发涵盖农业技术、法律常识、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讲座和专题片,提供致富信息、实用技术、科普知识,为各类人才的发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四、建立电教收看制度。建立电教管理“两簿一册”制度,即电教设备维护簿、收看情况簿、党员点名册。争取全部行政村达到“四有”标准,即有播放场所、有站点设施、有专人管理、有播放收看制度。

五、规范管理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以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村计生专干为主体的终端站点管理和服务队伍。举办专项业务培训,提高骨干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激励和保障机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第12篇: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职教中心得到了县委、政府、县教育局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班子空前团结,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招生、管理质量年为工作中心,在县三项活动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开拓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职教中心工作汇报。现将2010工作总结以及今后的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10年主要工作

1、招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生源少,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学校把握春秋两季招生的关键时机,组织全体教师,辐射周边五县,走村入户,共招收新生600余人。

2、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三月份我校焊接专业被评为石家庄市唯一的焊接骨干专业,仅此专业今年招生100余人,标志着我校的专业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3、积极构建学习型、和谐型校园。学校每天举行《职教宣言》的颂读仪式,并把周三定为全员学习日;开展“同读一本书,共建学习型校园”活动;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走出去,请进来,选派优秀教师外出接受省、市业务骨干培训;聘请职业教育名家、专家到校授课;开展以校长带头搞讲座、全体教师同参与的学习热潮,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4、学校成功举办了成长‘心连心’生命‘手拉手’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以付出、共赢、承诺、欣赏和负责任为主题,感召了家长、学生、教师、义工共4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改变了广大师生的心智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汇报《职教中心工作汇报》。

5、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学校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资18万元,新上315kv变压器一台,解决了焊接专业电力不足的问题。还投入30万元恢复锅炉取暖系统,解决了困扰高邑职教多年的冬季不能取暖问题。

6、积极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开办农村经济建设、脱贫致富双带头人培训、农村养殖、种植、阳光工程培训,并及时组织开班授课,培训学员达3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市局的高度评价。

7、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县域主导产业。与北汽福田、中国重汽、石家庄宏昌天马、石家庄工大、我县力马陶瓷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每周到我县力马陶瓷等企业授课,对职工进行技术、管理、安全等方面培训,把课堂搬进工厂,同时把职业教育专家、企业名家请到课堂为学生开展职业培训,这为我校招生、就业、顶岗实习搭建了平台。

二、2011年工作谋划与十二五规划

1、攻坚克难,招生工作再上新台阶,2011年努力完成650人的招生任务。

2、顺利通过市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验收工作。

3、继续壮大各专业建设,特别是焊接骨干专业建设,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焊接专业升格为省级骨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升级为市级骨干专业。

4、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度培养双师型教师15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大教师队伍学历和能力培训力度,到2015年使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

5、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增加微机数量,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以上投入不低于25万元。

6、重视实训建设,加大技能大赛的投入,力争在一年内,将焊接技能大赛赛场引入我校。

7、进一步巩固省重成果,强抓机遇,跨越发展,力争在2015年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20年达到国家级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位领导,尽管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县市职业学校相比我们还相差甚远,目前的职教仍很薄弱,希望县委、县政府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高邑县职教中心2010年12月21日

第13篇:政务中心工作汇报

政务中心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政务便民中心是县政府派出机构,成立于2001年11月,实行县政务公开办、县政务中心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主要职能是为公民、法人和经济组织提供政务咨询;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及其他管理服务事项;指导各级各部门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村务公开;对进驻中心的各窗口、分厅、代理室进行监督和管理。

中心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组织协调,纪检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部门围绕中心转,股室围绕窗口转,中心围绕群众转”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便民”服务宗旨,全面推行“双章制”、“一审一核制”、“一票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理服务制”运行模式。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驻中心实施同步监督。中心定位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和政务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行为,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成立10年来,累计为社会各界办结审批和服务事项28.3万余件,处理各类投诉件2120件。

目前,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职能157项、服务职能11项;进驻中心的职能部门41个,其中在中心大厅设常驻窗口和委托代理窗口单位24个,设分厅单位6个,设代理室单位11个。中心管理层人员5人,中心大厅窗口工作人员31人,分厅和代理室工作人员78人。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政务中心成立以来,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着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心不断发展壮大,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质量不断深入提高,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也得到市以上各级领导机构的肯定,2005年以来,我县每年都获得市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先进单位荣誉,全省自2005年两年一度的政务公开先进单位评选,我县连续三届都榜上有名,也曾受到中纪委检察组的肯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抓政务公开形成格局。我县抓政务公开实施较早,目前各级各部门机构健全,责任明确,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做到凡属干部、职工、群众关心的事项和收费都能在各单位的公示栏、公示榜、询问台等载体公开;在全省率先组织编写了《衡山政务服务一本通》一书,将有关政务公开、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的文件、政策、行政审批项目、收费依据等汇编印制成书免费向企业、单位发放;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开办了《阳光政务》电视专栏,内设政务透明窗、监督岗、咨询站、优质榜、曝光台等版块,每月在县电视台播出两期,迄今已制作播出62期,50多个科局、乡镇长在栏目中向社会作政务服务公开承诺。我们还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把政务公开、政务中心工作列入重点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每年都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县性大会,会上要通报年度考核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各单位、乡镇行政一把手要与县长签订责任状。目前,全县从县至部门至乡镇至村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2、抓政务中心规范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制度。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和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30多个涉及政务公开、政务中心建设、窗口人员管理、审批职能进驻、非税收入收缴、责任追究和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文件。二是加强督查考核。中心办公室坚持日常值班和工作检查,月月有小结,季度有讲评,年度有考核。与41个进驻单位联系密切,经常约谈工作,并XX县委政府督查室经常开展工作督查。三是狠抓一站式服务。把审批职能进驻中心当作工作重中之重,清理、规范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审批,筛选便民类即办事项督促进驻中心。对进驻不力的,先由中心实施督办,严重的由政府督查室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四是实行内部严格管理。在全市最早实行上下班指纹考勤制度、严格奖惩制度,制订了大厅安全防范措施。及时对窗口人员无论生日、病患、红白喜事以及工作调动、评先评优等予以过问,每年还组织业务考试成绩优秀的窗口人员到外县市参观学习。

3、抓行政权力透明运行。一是每年清理、核准行政许可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今年,我们牵头组织对各部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管理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初步确定全县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277项,将全部在党政门户网站、中心大厅墙上和各职能部门办事公开栏公布。二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实施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所有进驻中心单位明确2人为首席代表a、b角,单位授予授权委托书;实施了建设项目联合审批、联合论证、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制度;实施了重大投资项目全程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明确发改局为立项项目、商务局为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区管委会为进入工业园项目的全程代理窗口单位,实行专人免费代理服务。三是改进服务方式,规范办事行为,制定了“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重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由中心牵头组织相关窗口实行承诺办理、会商办理,符合条件的由代服窗口全程代办,尽量节省客商的时间。在收费方面,去年底开始,实行财政一个窗口机打开票,采用pos机刷卡、收费。通过以上服务,较好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广大群众、企业、特别是投资客商的好评。如近3年来,每年为重大项目开展代理服务都在20件以上,提升了审批速度,减少了审批成本,同时,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一费制制度,受到省市优化办的充分肯定。

4、抓监督考评和投诉办理。每年,我们将政务公开考核方案和政务中心考核方案分解,责任到人,平时加强检查记录,年底考核排类站队。每年还组织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41个进驻单位的政务服务情况进行了测评,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在全县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政务中心与优化环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合署办公时期,群众和客商来投诉、举报、咨询的络绎不绝,我们都热情接待,热心解答,不合理事项组织调查处理。由于政务中心在审批办证上办理比较快捷,收费比较合理,在群众有难处时,能够秉公办事,排忧解难,被群众誉为贴心人,这些年政务中心接受群众送来多面锦旗和感谢信。

三、存在的问题及请求和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对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高看一层。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在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预防惩治腐败和实施高效政务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的22号文件和省政府服务规定,要求拓宽公开领域,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对政务中心的地位、职责、机构、人员配备、运作模式作了明确要求,规定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都要进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目前,省市正在制订落实中央文件的具体措施。为此,我们建议,通过电视台、网站和有关会议加大对政务公开和政务中心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县政务中心是全市最早成立的,目前全市其他县市区都明确了常设机构,我县仍是临时机构,不利工作推进,中央22号文件明确各地政务中心要设置常设行政机构,建议尽早报批。未常设前,请求视同科局部门对待。

(二)审批办证问题。一是职能进驻不完善。窗口只受理、发证不审批的现象较多,首席代表大都有职无权,审批权大多集中在局长、分管副局长手里,部分单位审批手续繁琐,要经过多个股室若干人签字盖章,如房产办证,收费、发证在大厅,填表、评估、测绘、审核在局里,当事人来回要跑

六、七趟。去年清理79项即办事项要求进中心,仍然有些单位未按要求进驻,审批还是在局里,如工商局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药品监督局餐饮卫生许可证办理等,还有的是部门强调网上发证局域网不能连线、审批责任窗口不能担当等理由不肯进驻。二是收费没有完全归拢。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和财政部门努力争取将所有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的收费纳入中心大厅财政窗口一家开票收费,但仍然有些部门在单位有票据自己开自己收,既造成收费混乱,伸缩性大,又会使部分单位的职能无法履行,如建设项目报建,建设系统的规费收取后,其它如经发的“两金”、气象的防雷审核、科技的抗震设防等无法实施。还有一些服务性收费的收取,如规划部门、房产部门的服务性收费,弹性大,自由裁量权高,通过自行领税票收取,群众反映比较大。

对此,我们建议:

1、强化职能进驻,将建设项目报建审批和工商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作为重点集中进驻中心大厅,严格落实去年县政府要求的79项即办事项在中心一站式办理。

2、整合进驻部门职能,重新布局中心大厅、根据现有场地情况,将建设项目报建涉及的部门包括建设、规划、建工、环卫、房产、环保、经发、科技、气象、消防、安监以及发改、商务、开发区保留,其中房产办证需整体进入,不再在局里设审批办事厅,将现有工商注册登记涉及的部门如工商、文化、计生保留,新增药监、质监窗口和工商食品流通许可职能,财政职能不变,公安、林业、劳动、等窗口撤回,在局里设分厅,农业、水利窗口撤回在局里设代理室。整合后,大厅设窗口20个,职能将更完整,效能将更高。

3、加强收费监管。目前在所有规费收取中,建设项目报建收费占比重很大,中心应以此为重点,将所有收费包括服务性收费归拢,其它任何部门不得领票、开票、收费,中心财政窗口要负起监管职责,对不按标准开票、随意减免和遗漏收费行为的打回受理窗口重办。在收费标准的收取上,去年我们通过考察周边县市作法,拟定了建设项目报建的规范方案,提出了相应收费标准,建议县政府研究审定后正式行文执行。对重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规费收取,严格按优惠政策、合同文本XX县政府专题纪要执行。

4、调整窗口人员。前几年,县政府曾下文要求派驻窗口人员必具大专文化、熟悉审批业务、会操作电脑、45岁以下,但目前,大厅人员多数不符条件,最突出的是业务能力不强,不熟悉本单位审批,懂电脑操作的人员很少。窗口整合后特别是今年网上审批系统要建立,人才因素将成为制约政务中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建议窗口人员大调整,要求各单位要选派素质高、能够出任业务骨干的正式在编人员到窗口工作,并由中心进行考察政府统一组织培训后上岗。

(三)场地设施问题。省市要求,县级中心大厅不少于1000㎡,我县中心不足400㎡,10年来,中心大厅的房屋、线路设施和电子、电器设备老化、旧化严重,房屋没有大修,逢大雨漏且鼠患较重,门窗桌椅都已破烂不堪;供电、电话、宽带等线路布局交错,老化严重,电线负荷过大,极易发生安全隐患;6台空调有5台运行了十年,其中两台不能使用,三台效果不佳;办公室三台办公电脑,两台打印机,配置过低,运行速度慢,无专用复印机,群众办事印资料很不方便;显示屏和触摸屏都是早几年的产品,现基本上只能看不能用。请求作好评估后,对房屋进行大修,对全部线路进行改造,重新布局;空调不能用的予以更换;办公电脑再购置三台,使办公室人手一台便于工作,并购一台专用复印机,显示屏和触摸屏如维修后还不能用也建议更换。为此,我们专门作了预算并写出了报告请领导审定。

(四)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要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控系统今年底前要建成,目前,电子政务办在组织实施,请求县政府在预算时将中心的终端设备包括窗口电脑、打印机、视频探头、数据交换机等一并考虑,一同采购。

(五)工作经费和车辆问题。近三年,县政务中心和政务公开办的年度预算一直是33万元,每年都入不敷出,超支严重,主要开支包括窗口人员补助;水电、房租、茶水、电话网络、差旅、房屋小规模修补等办公费用;各级来客公务接待费用;一台公务车,车龄18年,大小毛病不断,油耗高,维持费用大。因此,每年我们的经费都紧张,不得不提前支取下一年度预算以应急。此外《阳光政务》电视专栏是中心指导管理的一个品牌,08年推出后,财政每年安排预算5万元,而该栏目一年维持费用需20多万元,栏目是政务服务性质,不能打广告不能收费,因经费紧张,广电局也有想法。我们请求将政务中心作为一个性质特殊的机构,预算安排请求适当倾斜,请求在年内对办公场地、设施进行大的维修,采购必要设备;请求解决购置新公务车。同时考虑《阳光政务》栏目的请求,适当增加经费。同时,今年是我县政务中心成立十周年,我们想借此机会适当搞一点纪念活动,请领导们予以支持。

第14篇: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四屯镇中心学校2014年工作汇报

一、2014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4年,四屯镇中心学校在上级部门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改进工作作风,继续推动学区间的课堂教学交流,扎实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完善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落地实施一批大项目,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与水平,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延伸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让全体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提升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适应四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创办人民满意的四屯教育。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就

2014年,我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活动为载体,着力改进全体教师的工作作风,从细小言行环节入手,强化好言善行的能量引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言行观、价值观。

2、继续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积极推动学区内优质资源共享,加强校级间教师交流和教研组的同课异构。中心小学学区和苏村小学学区校际间交流教师10人,开展优质示范课交流四次,同课异构研讨活动8次。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学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3、扎实开展校园维稳工作,细化校园安全管理环节,岗位明确,责任到人。学校每月必会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加强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动态化的值班巡逻,开展学生安全自救知识的学习和指导,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教育学生如何更好的处危避险。

4、推动落地实施一批校园规划建设大项目。2014年投资30万元的班班通数字校园化项目建成运行;申请45万元的校园饮水项目工程接近尾声;投资150万元的操场草皮铺设全面完成。我校是全县第一所操场铺设草皮的学校;投入10万元的学校乡村少年宫落成使用。少年宫独具特色的育人功能已初见成效。

5、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4年全镇公、民办幼儿园办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办园理念思路不断跟进,公办园的园内文化建设,民办校园硬件设施设备改造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今年有6所幼儿园累计投入近百万元资金先后购置标准校车,添置课桌凳、教学用电子白板,购置消毒柜、冰箱等设备设施。学前教育环境的改善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

第15篇:文体中心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下面,我就文体中心2006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07年文体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第一部分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是新成立的**油田文化体育中心转变观念、重塑形象、精细管理、打造品牌的一年。文化体育中心在指挥部党委、指挥部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部工会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职能,夯实基础;以推进文体事业发展,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建设和谐**,营造人文氛围为己任,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个阶段的文体工作任务,为指挥部又快又好发展营造了较好的人文环境。今年以来,精心组织了各类节日文化体育活动;策划承办了**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高质量地完成了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的组织;邀请专业文艺团体5个,演出7场;承办长江大学慰问演出2场;邀请国际性球队6个,承办赛事10场;参加哈密地区等文艺演出3场;送文艺下基层、进部队慰问演出3场次;组织指导指挥部各二级单位演出16场次。

一、准确定位,创新理念,提供一流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005年11月,指挥部调整理顺机构,成立了**油田文化体育中心。2006年4月,指挥部进一步理顺机制,将文体场馆与文体中心剥离。中心的定位是:**油田文化体育中心承担着实施和推进指挥部凝聚人心工程的重任,是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也是展示油田企业形象的一个窗口,是整个油田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策划、组织、实施油田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单位。按照这个定位,中心在理顺机构后,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的文体工作理念。一是指导思想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着眼全局,立足油田,统筹谋划。二是工作内容由单一文体活动向贴近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党政中心工作转变,找准主题,找准切点,找准契机。三是工作成效由重形式、重过程向重质量、重效果转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取得实效。以准确的定位、创新的理念,努力做到高起点、高标准,新单位、新气象,推动中心向“提供一流文化服务,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目标迈进。1-4月,中心大胆创新,策划实施了新年晚会、元旦长跑、拔河比赛,春节大型社火表演、焰火晚会以及花灯展,春节期间还举办了为期15天的大型游艺活动,吸引了上万名职工群众参加。与此同时,中心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下发《文化体育中心员工守则》,《文化体育中心员工服务规范》,按照“星级宾馆服务”的要求,推广微笑服务,倡导创新服务。大力提升队伍素质,坚持办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岗位练兵与技术竞赛相结合,广泛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提高职工技能”为内容的“三大一提高”活动,努力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加速提升队伍素质,共组织礼仪、服务、技能、业务等讲座、培训10场次,受训覆盖率达到100%,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业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中心,抬高视点,持续创新,推进文体工作形成新特色

按照指挥部党委“周有活动,月有比赛,季有展览,重大节日有演出,黄金季节送文化、送温暖、送凉爽下基层”的要求,围绕指挥部“三大战略”具体实施,坚持大型与小型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自编自演与专业演出结合的原则,抬高视点,提升品位,突出亮点,形成特色,为建设和谐**提供文化动力。

1、服务大局,把握重点,抓好重大节日文体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凝聚力。围绕服务于指挥部中心工作,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研究各个时段、各个单位、各个层面的文体活动需求,加强策划,精心组织,实施单位联动,尤其抓好指挥部赋予的做稳人心、做旺人气、凝聚力量、创造和谐的根本任务,营造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在建党8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配合党政中心工作,以弘扬劳动者风采,歌咏党团员情怀,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切入点,先后策划组织了多项文艺演出。一是与党委组织部共同组织了指挥部党委“党旗映**”文艺汇演。中心从方案策划、节目排演入手,精益求精、精细组织,先后进行了三次实地彩排,由34个预演节目筛选为18个,分别在鄯善和哈密进行了精彩演出。此次演出,涉及到指挥部所属各二级单位,演出阵容强大,演出格调高雅,节目内容新颖,节目形式多样,受到各方好评。二是组织策划了赴哈密地委文艺演出。选派8个节目代表指挥部参加了哈密地委文艺汇演。其中,《党旗映**》获得一等奖,《百舸争流》、《东方红》获得三等奖,指挥部获得优秀组织奖;6月29日,又精选2个节目参加了哈密地委“庆七一”文艺演出。三是适时邀请高雅艺术乐团来**展演。元旦,邀请甘肃省曲艺团、巴里坤文工团举办新年晚会。5月1日,邀请北京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来**演出。七一前夕,邀请甘肃省交响乐团进行

演出。国庆期间,邀请兰州歌舞剧院参加运动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高雅艺术乐团的演出,提升了职工群众文化品位,陶冶了情操,培育了审美情趣,活跃了文化舞台,强化了职工群众的凝聚力。

2、立足场馆,优选精品,抓好场馆文体活动,进一步强化吸引力。5月4日,在体育馆落成投运之际,中心策划实施了体育馆投运剪彩仪式,来自自治区体育总会、

哈密地委、行署、军分区等上级主管部门、油田周边单位、指挥部、油田公司领导以及2000多名职工群众参加了剪彩仪式。同时,首次邀请哈萨克斯坦国家青年男篮、上海青年男篮、北京青年男篮、新疆广汇青年男篮等4支国际性球队,分别在鄯善和哈密举办国际男子青年篮球邀请赛。9月12日,承办了cba广汇飞虎队**油田表演赛,国际性篮球邀请赛的成功举办,开创了**油田文体发展历史上首次引入国际性体育赛事的先例,满足了油田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观众场场爆满,反响强烈,比赛结束后,迅速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了篮球热,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中心还从策划指导、舞台搭建、音响灯光操作等方面,精心配合了老年大学、哈密物业公司、信息产业处等单位组织的16场次的大型文艺演出。以场馆为阵地,奉献精品,强化了文体活动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

3、贴近群众,走进一线,抓好送文娱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增强向心力。结合油田特色和生产前线的特点,丰富节目形式,扩展节目内容,延伸服务领域,把自己的人,身边的事,融入节目,将具有浓郁油味的节目精品送到前线,送到井场。按照指挥部党委的安排,先后组织文艺小分队走进哈密空军飞行二团、哈密军分区、武警哈密地区支队等驻哈部队进行了“八一”慰问演出。国庆期间,组织了“情系一线、共度国庆”文艺小分队走进三塘湖一线,演出2场,慰问了参加会战的13家基层单位,使一线职工受到鼓舞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指挥部的关心和温暖。下基层活动的不断深入,既融洽了油地情感,又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

三、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和谐奋进,促使综合性体育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6年5月28日,**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在哈密基地体育场隆重开幕。本届运动会是**油田成立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大型职工体育盛会。特别是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场面宏伟、声势浩大、参与人数最多、组织严细,受到油田内外的广泛赞誉。本届运动会的组织实施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

1、领导重视,要求严格。本次职工运动会得到了指挥部、油田公司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指挥部、油田公司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大赛组委会,并成立了由组织、宣传、服务、医疗、保卫等专项负责的6个竞赛小组。指挥部、油田公司党政领导十分关心首届职工运动会的筹备及实施,亲自听取汇报,做出指示,要把运动会作为“共举中国石油旗,同唱**发展歌”的一次实践和探索;作为油田体育运动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大展示;作为深入推进油田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一次总动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办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赛项目最齐全的一次体育盛会,办成载入史册的“精品工程”。

2、主题突出,共同举办。运动会确定的以建设和谐**,倡导健康生活,彰显发展脉律,繁荣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健康、发展、繁荣”主题,全方位诠释了举办运动会的目的和意义。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处处高扬和谐,场场体现合作,时时展示奋进。指挥部、油田公司各部门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多沟通、常交流,求大同、存小异;各单位请教练、抽队员、挤时间、提成绩,保证了运动会的质量和层次。钻井公司、哈密物业公司、鄯善物业公司提供场地和工作人员,累计工作达800余小时;保卫处、**石油大厦、石油医院从安全保卫、人员接待、医疗救护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确保了大赛的圆满成功。

3、精心策划,严密组织。4月28日,策划方案十移其稿,最终被指挥部和油田公司采纳。5月1日,以“和谐奋进”命名的会徽在征集的41幅会徽作品中脱颖而出,象征着指挥部与油田公司携手共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构想,寓意着**石油人“健康、快乐、奋发、进取”的身心愉悦理念,得到组委会的一致认可。5月16日,组委会召开了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筹备工作会议,对本次运动会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安排和分工,为搞好运动会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打下了基础。自5月23日起,组委会每天都要召开例会,落实任务,督察进度,为首运会如期开幕赢得了时间。运动会组委会在周期长、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在场地准备、比赛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给首运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各参赛单位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积极组织运动员训练,踊跃参加每一场比赛,争相展示各单位干部职工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把首运会办成“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4、参与广泛,规模宏大。本次职工运动会设男女1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等14项田径比赛项目;设篮球、男子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门球(中老年组)等6项球类比赛项目;设千人中老年健身操,少儿团体操、重庆铜梁舞龙、太极拳等表演项目。首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由38支代表队的13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00余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开幕式表演,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6岁,观众达5000余人,展现了万人备战首运会的盛况。在运动会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来自指挥部和油田公司的1621名运动员,参加了7个大项31个小项740场次的比赛。在全部31个比赛项目中,共产生金牌、银牌、铜牌各31块,有10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10个单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00名运动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称号,在油田职工体育运动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5、备受关注,影响深远。参加首运会开幕式的既有哈密地市、部队和兄弟油田等上级部门和周边单位,又有基地广大离退休职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家属、学校师生。运动会受到自治区体育总局、中国石油体协、哈密地市的极大关注,相继发来贺信,盛赞油田成功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是油田职工的一件盛事,哈密地区的一件喜事。哈密地委高度评价油田首运会:“唱响和谐发展,携手共进的主旋律,充分展示了**石油人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的魅力,首运会必将成为油地之间共同打造哈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

6、全民健身,再掀热潮。首运会开幕期间,各二级单位在组织参加首运会过程中,采取“以赛代练”的方式,从单位内部多支参赛队中选拔出“最佳队”,精益求精,强中选强,备战首运会。据不完全统计,首运会期间,指挥部各单位举办各类比赛、健身活动82场次,参加人员达8900人次,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达5000人次。首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推动了油田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四、强化督查,严格管理,注重落实,确保中心“安全发展”取得新进步

中心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多、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活动人员相对密集,安全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为了实现公共娱乐场所无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中心加大安全工作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继续保持和落实大型活动时的事前检查、跟班督查、现场清查等好的做法,确保了中心良好的安全态势。一是坚持落实“三同时,三同步”。活动前,在制定策划方案的同时,同步制定应急预案。活动中,在组织文体活动的同时,同步实施跟班督查。活动后,在现场安全清查的同时,同步强化日常安全检查。二是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及时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上级的安全指导方针,全面落实指挥部各阶段的有关安全会议精神,以对基地居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把安全生产当作人命关天的大事,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尤其把指挥部发生的各类事故举一反三,使全体职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三是强化日常安全管理力度。中心把日常现场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制度,坚持执行,定期不定期的对各场馆设备、线路和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每逢指挥部重大活动、传统节日,为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公共娱乐场所安全,中心都要及时对安全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和部署,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督促场馆严格落实,确保了重大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1-11月,中心对文体场馆实施专项督查4次,发现安全隐患16项,发出整改通知单2份,目前文体活动场馆在维修改造的同时,进一步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第二部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系列文体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使得文体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文体队伍得到了有效锻炼,策划组织能力显著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得到提升。

一、节日活动格调高雅。著名文艺团体和专业体育队伍来**演出和比赛,体现了较高的艺术品位。节日活动既有体育赛事,又有文艺大餐。节日文化创新内容,延伸形式,满足了广大职工的精神需求。中心在高雅艺术、知名赛事的引进上具有了独特的视觉。

二、综合策划能力显著增强。本次运动会是一次综合性的体育盛会,也是**油田成立以来的首次运动会,涉及项目多、环节多、单位多、人员多;比赛周期长、战线长、协调难度大。既有专业体育项目,又有文艺表演。本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得中心综合策划能力上升了新的层次。

三、核心策划理念基本形成。今年以来,中心策划的文体活动体现了相同的特点,即领导重视、主题明确、组织严密、视觉新颖、观念超前、运行高效。中心干部队伍在实战中得到了切实锻炼,初步形成了适应文体活动的策划理念。

四、管理程序日臻完善。中心进一步理顺机构,成立了综合办公室和文体办公室两个职能部门,业务全面覆盖综合业务和文体业务。对上,能够与上级部门、机关处室各业务系统对口;对下,能够有效指导各二级单位开展文体业务。从与机关处室的业务衔接到和各二级单位的交流沟通,逐步理顺了程序,细化了流程。标志着中心理顺体制后,快速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从文体活动的效果、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宣传企业文化的角度看,文体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文体专业人才缺乏。从多次的文艺演出活动和本届运动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来看,一方面,文艺骨干人员缺乏;另一方面,裁判员、运动员等专业人才还不能满足比赛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大型演出和实战比赛中锻炼队伍,培养骨干,发现人才,同时,也建议指挥部能够适当引进专业文体人才,带动文体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文体交流活动较少。“文化品牌”已成为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战略,但由于受文体骨干队伍水平限制,参加对外文化体育活动交流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挥部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三、文体场馆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文体场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给提升文体服务质量带来难度。同时,立足于文体场馆组建文艺小分队难度较大,慰问演出只能依托各单位仅有的几名文艺骨干,临时组建演出小分队。由于演出人员单位分散,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不尽相同,协调难度逐渐增大。

四、对文体场馆的督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心建章立制,制定了对文化场馆的督查、考核制度,在每次的督查中,坚持落实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文体中心部分场馆划归哈密物业公司后,中心制定的督查、考核制度还没有完全纳入指挥部考核指标体系,因此,在实际的督查中,督查结果与业绩考核还联系的不够紧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督查的效果,还需要在明年的业绩指标考核体系中明确场馆督查的考核分值。

第三部分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文化体育中心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油田中心工作,着眼企业文化发展趋势,以建设精神小康为追求,弘扬先进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展示精神风貌,推进和谐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以创建“共享文体、特色文体、品牌文体”为目标,大力繁荣大众共享,特色显著,品位独具的油田文化体育事业;以组织落实**油田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为载体,将油田独特的文化积淀,转变为促进发展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人文**、和谐**、奋进**建设,为油田持续有效较快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举办**油田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是油田全面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今年,**油田首届职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油田文化体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油田文化体育活动的统一化、系列化、综合化是保证文化体育活动收益最大化的有效切入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使文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综合费用整体下降。二是主管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有效调动了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和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既展现了单位优势,又扬长避短,弥补了个别比赛项目参赛人员较少的矛盾。三是油田整体举办大型系列活动,对内,强化向心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四是油田全体职工踊跃参加,既沟通了情感,增进了友谊,又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共同发展的意识和信心。此次文化大赛,以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做旺人气为重点,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系列化与规范化相结合,专业演出与职工群众自创、自编、自演相结合的原则,在继承油田多年来举办的传统文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内涵和形式上对各类活动进行整合、创新,使之系列化、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成为油田文化的缩影、企业精神的升华、共同发展的积淀;成为熔铸精神、承扬文明、促进和谐,凝聚力量的文化之旅。

文化大赛以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为节点,由春之韵·人文**,夏之火·激情**,秋之景·奋进**,冬之梦·和谐**四个篇章组成,将各期文化体育活动重点融入四大篇章。

一、文化大赛主题

人文·和谐·奋进

二、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由指挥部、油田公司共同主办,指挥部工会、油田公司工会、文化体育中心承办,各有关部门、相关单位工会协办。

三、大赛主要项目

第一篇章:春之韵·人文**

主要内容:

(一)2007年新年晚会暨第二届职工文化大赛开幕式。届时专门邀请1-2名著名歌手,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演出层次。

(二)春天的问候“庆元旦、迎新年”职工体育系列活动。举办传统的职工集体长跑活动和拔河比赛。

(三)春天的音符“庆元旦、迎新年”音乐会。由指挥部女子管乐团进行专场演出。

(四)春天的祝福“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晚会。由指挥部少年宫进行专场演出。

(五)“福地洞天”丁亥年春节大型社火表演。除各单位在原有社火表演节目和组织形式上有所创新外,计划新增踩高跷、福娃等表演项目,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出资邀请专业社火表演队进行演出。

(六)“福星高照”丁亥年春节焰火晚会。今年,计划新增焰火的花色品种,融入多项新科技成果,在表现晚会主题上争取有新的突破。

(七)“福映百家”丁亥年春节大型灯展。计划新引进四川自贡的瓷器灯、影碟灯等增加白天的观赏效果。同时,提倡各种灯具展览完后由厂家回收,保持费用与往年相比基本不变。

(八)“百福临门”丁亥年春节送春联活动。邀请哈密地区和油田知名书法家撰写对联,进行派送。

(九)“福瑞呈祥”丁亥年春节摄影大赛。以记录油田发展,反映和谐油区为主要内容,春节期间统一展出。

(十)“亲情家园”庆“三八”家庭才艺展示。以“三八”节为契机,通过歌舞、器乐等舞台形式展示家庭才艺,营造和谐家园、和谐家庭的浓厚氛围。

(十一)职工文学征文比赛。以记录油田历史、发展历程,歌咏职工精神风貌、展示企业蓬勃发展为内容,评比结束后,把优秀征文集结成书。

第二篇章:夏之火·激情**

主要内容:

(一)“青春的旗帜”建团85周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以举办青年歌手大赛的形式,隆重庆祝建团85周年。

(二)“我从草原来”专场文艺演出。邀请著名歌星腾格尔及所在苍狼乐队来**进行专场演出。

(三)油田网球邀请赛。计划在二季度,邀请网球爱好者,进行表演赛。

(四)“播种未来的希望”庆“六一”少儿文艺演出。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组织少年宫、各幼儿园在文化广场进行专场演出。

(五)自治区航模队航模表演。“六一”期间,邀请去年获得全国体育大会冠军的自治区著名航模队来**专场表演。

第三篇章:秋之景·奋进**

主要内容:

(一)“庆七一”社区居民大合唱比赛。以社区为单元,组织大合唱比赛,庆祝党的生日。

(二)“安廉文化”职工美术、书法展。以安全文化、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集中油田美术、书法爱好者的作品,在“七一”期间进行展览评比,烘托节日气氛。

(三)“唱响**”大合唱演出。由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常青藤”艺术团将**歌曲集排编成一台节目,赴鄯善、哈密巡回演出。

(四)“美在**”职工服饰大赛。展示职工自己设计、精心裁剪、精细制作的服饰作品。

(五)“欢乐金秋”职工趣味运动会。在开展滚轮胎、“携手同心”等传统趣味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引进部分新项目。

(六)“情系一线”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把大赛产生的优秀节目和邀请的专业团队及时送到一线,送到基层进行慰问演出。

(七)“约定今生”**油田第五届大型集体婚礼。积极倡导婚事简办,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展示近年来“青年联谊活动”取得的效果,计划组织30对青年男女举行集体婚礼。

第四篇章:冬之梦·和谐**

主要内容:

(一)新疆“达瓦孜”高空走钢丝表演。“十一”前后邀请著名的新疆“达瓦孜”高空走钢丝表演明星来哈密进行专场演出。除高空走钢丝外,地面配合大型文艺演出。

(二)职工羽毛球比赛。今年,首运会没有设羽毛球项目比赛,计划在明年的文化大赛中单独设立。

(三)职工大众健身操比赛。主要是通过比赛,普及全国总工会推广的大众健身操,普及健身运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四)专业体育邀请赛。计划邀请省级联赛排球队或国家级乒乓球队专场表演。

(五)保龄球比赛。充分利用鄯善、哈密保龄球比赛设施,推广休闲类运动。

(六)文化大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对文化大赛产生的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邀请专业团体进行文艺演出。

另外,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以人生励志、企业管理、安全健康、文化发展等内容的大型专家知识讲座。

同时,在全年组织好文化大赛的基础上,一要加大送文娱下基层慰问活动力度。将大赛产生的优秀节目以及专业团体演出分批分期走进基层前线进行慰问演出。二要实施场馆安全督查。专项督查和日常督查相结合,定性考核与业绩挂钩相结合,侧重大型文体活动服务配合、场馆安全、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等三个方面,对场馆实施效能督查。三要抓好骨干培训。根据结合各项比赛实际,提前做好裁判员等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文体工作质量。四要强化费用控制。树立精细管理、“节约发展”意识,在组织各类比赛时,优选资源配置,优化资金分配,降低各项比赛费用,确保费用不超。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16篇:民生中心工作汇报

民生中心1---6月份工作进度汇报

7户,1,贫困家庭疝气,先心病,白血病救治康复计划:申报

等待审批,

2,残障人员“康复工程”:申报3户,审批1户。

3,农村低保第一季度申报168户,等待审批,第二季度申报207户,计划六月底上报。城市低保第一季度申报3户,等待审批。

4,五保户上报4户,审批1户。

5,孤儿上报8户,审批3户。

6, 80岁以上高龄补助上报23户。审批23户

7,重残上报13户,城市6名,农村7名。审批13户 8,退役士兵及重点优抚对象上报7人,审批7人

9,城乡居民临时救助申请37户,审批25户

10,大病医疗救助上报4户,审批1户。

11,2014年度重残人士项目申请计划受助对象上报82人,等待审批。

第17篇:中心卫生院工作汇报

环县中心卫生院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合道中心卫生院的全体职工向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就合道中心卫生院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成绩,存在问题及意见和建议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环县合道乡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位于环县西南部,距县城74公里。全乡总面积582.3平方千米,共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2.35万人。现有职工19人。卫生专业人员18人,高级工1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执业护士5人,专业影像师2人。员士级9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6人。现有大型设备200mAx光机一台、超声诊断仪一台、全自动麻醉机一台、心电监护仪一台、新生儿抢救平台一个、新生儿保温箱一个、120急救车一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尿十一项分析仪等。设有内科、中医科、妇产科、放射科、检验、护理、财务、公共卫生、新农合办等科室。开设病床15张。能开展内、外、妇、儿等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2010年门诊接诊8000人(次)收住住院病人200人(次)业务收入约40万元。

二、主要工作成绩

1、加强机关管理.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实行劳动纪律签到制、政治业务学习签到制、值班人员考勤制、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每天实行上班5分钟签到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得擅自离岗,按时上下班。

2、投资3.8万元,修理及安装了卫生院信息管理系统。

3、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位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做到花最少的钱,买效果最好的药。并坚持24小时应诊制,做到随叫随到,以更好的服务方式服务广大患者。同时注重业务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记业务学习笔记每年不少于2.5万字,政治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

4、坚持财务每季度公开制,做到医院大事、小事院务会决定,有重大的事情全体职工商讨决定,做到医院财务管理透明化、公开化。

5、“四化”建设卓有成效。维修花园,房屋外墙、屋顶,职工每人养花5盆以上,更换部分宣传标语、横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6、加强人才培养,每年选送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7、落实降价工程,对胸腹透视等8项辅助检查、静脉输液等2项诊疗项目降价幅度达20% ,让利于患者5.5万元。

8、投资3万元,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在中小学健康知识讲座6小时,送医药送健康知识进家庭160人次。

9、突出中医特色,投入6万元,扩充了中药房,新购进了煎药机一台﹑理疗床1台(件);

10、村卫生所管理规范化,对所有村所从业人员进行了聘任制﹑补助一律实行绩效制。完善了内部管理,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统一的制度。对项目器械进行了统一配发,建立了专账统一管理。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⑴预防保健工作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村医年龄老化。 ⑵卫生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职工住房紧张。 ⑶资金匮乏。

⑷医技力量主要是近两三年参加工作的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在患者中可信度低,不能够吸引患者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⑸医改部分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乡村一体化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四、今后打算

⑴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建设的项目,解决职工用房紧张的局面,

⑵多方筹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⑶加强对群众的预防保健宣传力度,力争把未就业的大中专,医学院校生吸收到村卫生所工作。

⑷加强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⑸在医院财力能够承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点加入社会医疗事故保险,为医院提供医疗事故风险保障。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七

第18篇: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作为教育基地,时时刻刻都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下面品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心学校的工作汇报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习城乡中心校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与县教育局签订的教育工作责任目标和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另外,还结合本乡实际创造性的开展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XX年工作回顾如下:

一、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出色完成了各项教育工作责任目标。

县教育局与中心校签订目标后,习城乡中心校结合实际,将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校,并与全乡中小学签订教育工作责任目标。根据中心校人员分管工作,明确各自分管目标的落实。中心校采取平时督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目标的落实。中心校人员对所分管的教育工作责任目标时常进行督导,总结反思目标完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为严格控制学生辍学,习城乡中心校实行控责任制,与中小学签订控辍责任书,并进行周周通报,月月总结,年终控辍较好的学校中心校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从而保证我乡小学学生不流失,中学学生流失少的良好局面,我乡入学率、辍学率达到了上级规定要求。安全工作会会讲,时时抓,实行放学路队制,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月报制,安全演练制度化,XX年9月,习城乡中心校在南五庄中心小学召开“平安之星”校园创建工作动员会即学校安全工作现场会,中心校全体成员,中学校长、主抓安全的副校长、学区校长、小学校长和县教育局安全办魏主任共计30余人参加,现场会上学校校长各自介绍安全工作具体做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后,观看了防震安全演练,仅用了59秒400余名学生就从二层教学楼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受到安全办魏主任的高度评价。通过安全工作现场会,全面提高了广大校长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近几年来,我乡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我乡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责任目标督导评估,量化打分,评出中学一名、学区一名、小学三名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获奖单位的校长被确认为优秀校长,教师节大会上,乡党委、政府将予以大力表彰。给中小学校长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形成学校之间比管理水平、比办学效益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扎实开展“双五个一”工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好坏,针对我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老龄化、教师严重欠缺的现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成为日前当务之急,为此,习城乡中心校深入扎实开展“双五个一”工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双五个一”工程,即在教育理论方面:每位教师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或一份教育教学刊物(并读书笔记一本),参加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每月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每学期写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在教学技能方面:每位教师每一学期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每学期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都有一次高水平的主题发言或评课发言,每学期制一份试题,每学期制作一个课件,每周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

年初,中心校规定每位教职工必须订阅一份教育教学刊物,我乡教师订阅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时报课改导刊、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河南教育等教育类刊物共计260余份。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星期一至星期五为分散学习时间,星期六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教育专著。每学期记学习笔记要达到5000字以上,中心校时常督导学习情况,并把督导结果全乡通报,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写一篇论文。由于教师经常学习教育类刊物,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写作技巧得到很大提高,今年,我乡教师6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10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又有

12、20篇论文分别被评为市级、县级优秀教学论文。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心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 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去进行教育反思。教学常规中强调教师要写教学后记,但真正用心去写的不多。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每学期期末,中心校又按照“人人写、大家评、优中选优、逐级推荐”的原则,评选出“十佳教学反思”和“优秀教学案例”。同时在中心校会议室进行展览,以中学、学区为单位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并召开表彰会,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中心校还要求各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都有一次高水平的发言。我乡学校始终坚持靠科研上水平,走“科研兴校”之路。做到人人有课题研究,学校要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向课题研究组倾斜,我乡乡二中的“快速作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准备在全乡推广,胡寨小学的“快速计算”效果显著。我乡积极开展说课、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心校把每年的5月份、11月份定为“说课月”和“优质课评选月”,达到了人人做一节公开课。这些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业务水平,在今年6月份县教育局举办的“研训赛”活动中,中学教师张艳稳等8名同志被评为中学优质课教师,小学教师李凤娟等6位同志被评为小学优质课教师。同时,张艳稳、李凤娟分别在徐镇一中和徐镇中心小学为习城乡、梨园乡和徐镇镇的教师做示范课。另外,郝慧丽、张岩芳两位同志在县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被县教育局推荐参加市优质课比赛,课做的精彩还被评为市级优质课教师,打破了习城乡教育小学没有市级优质课的历史。孔海生、马全峰等12名同志被评为县成教优质课教师。我乡这一做法被濮阳日报教育周刊头版头条刊登,并称为教学“食谱”为教师“强身健体”,相继又被河南教育时报刊登。

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文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校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目标做到方向准、安排细、落实稳。办人民满意文教体事业,推进标准化学校的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做到了全面工作不遗漏,重点工作有特色,总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扎实推进规范化学校向纵深发展。

以xx镇小学为起点,全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在继续完善以多种考级为载体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展板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九个好”和以一日常规落实为载体的养成教育外,下半年重点抓了“五个好”和“活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以学农基地开发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成效显著,卢局长两次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

1、习惯养成教育不断进步。读好书:结合学校图书资源开展了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大阅读量。每天大课间全体阅读,语文课前3分钟班级诵读,班级每两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优秀个人、班级的评选,优秀班级发流动红旗,个人发喜报及证书,并发放奖品。在今年十月份全县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写好字:每天下午课前10分钟坚持每天写一张字,定期评比,张贴表扬。唱好歌:开展了课前3分钟一支歌活动,每班已学会了至少3首以上的歌曲。并聘请文化馆专业人员教授歌曲及乐器。做好操:课间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七彩阳光》,广播操《七彩阳光》现已学会前四节,“眼保健操”已全部学会。卫生好:以“规范化班级”的评比为抓手,实行定期发旗、发奖。不定期评比的方法,由考核小组实施考核,内容涵盖个人卫生、班级所有层面,卫生效果良好。活力+高效课堂: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前3分钟语文进行经典诵读,数学进行口算,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轻负担、高效率中轻松快乐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和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

2、教育装备高效利用。专用教室能充分利用,特别是图书室每周

二、四定期开放,并通过图书定为书香校园的创建助力;xx镇小学的多媒体使用已成常态。

xx镇小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管理已初见成效,并在7月4日的搬迁五周年校庆会上进行了各方面的展示,受到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布局调整三至六年级合并顺利完成。

为加快教育均衡化进程,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我们按照教育局的总体思路,重新规划了全中心布局,制定了布局调整后规范化学校建设方案,配合县文教体局做好宣传工作,确保了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顺利集中到指定学校。并把责任落实到人。具体措施有:

1、向学生详细解释合并年级的理由,指出这项措施的好处;

2、以学生利益为本,讲清楚各学生的指定学校;

3、体会学生的心理,对不同的学生加以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确保学生从心里接受年级合并。

三、牢固抓好学校教学教研工作。

1、全力以赴保障落实教学中心地位。自8月份我县进行布局调整后,我们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为重中之重,中心校每周至少研究一次以上教学工作,对听课要求是“真听、实听、听够”,缺篇处罚。抓实教学常规其他环节,5月16日-5月18日、10月26—28日对中心校各小学(含幼儿园)的作业、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反思进行了两次集中检查展评,收效良好。5月21日、9月28日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赛举行。积极组织多类竞赛,5月17日派出两名在县获得优秀成绩选手到xx市参加了英语奥赛。5月20日和10月29日对全中心的学前教师进行了两次技能评比,作为评优评模的依据。

中心学校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20xx年我中心小学根据县局指示精神,本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我校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我们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校一直优先保障教学经费的使用。改建、补充教学设施设备,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优化教学配置,改善办学条件。

(一)综合活动室投入使用

我校综合活动室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和北京德国使馆学校捐资,由中国建筑设计院设计,专业工程师全程监理的一座260平方米的全钢骨结构综合用房。可抗八级地震,所使用的全部是环保材料,体现了经济、环保、实用的原则。

我们为综合活动室配置了桌椅、电视、dvd钢琴等设施,张挂了名人名言等图片,进行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布置。

现在学生们可能在综合室里用餐,学生可以在里面上音乐课,学校可以举行各种活动。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为高级小学和xx完小更换了全部办公桌椅

高xx小学和xx完小的办公桌椅是从建校时就投入使用的,已有

16、17年了,大多破烂不堪,今年我校投入4万多元为这两所学校更换了全部办公用桌椅,为教师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还为这两所学校的所有办公室配备了电脑。

(三)建起了一座水冲式厕所

xx小学原有一座旱厕,原来校园面积较小,一到夏天整个校园气味十分难闻。今年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建起了全县小学中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卫生、环保的水冲式厕所,美化了校园环境。

此外我们以迎接省督导评估检查为契机,xx小学和xx完小共投入了近4万元粉刷了校园内外、进行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布置,添置了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二、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

(一)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狠抓德育工作

我们坚持“以德治校”的大方向,在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仍全力贯彻我校德育建设的基本路子。即:以课堂学科渗透为主渠道,以日常德育教育为主要督促形式,以专题德育教育为主要强化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养成教育。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广播站,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班队会等相对稳定的德育教育形式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我们结合高级小学承担的市级“十一五”课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开展了以“礼貌星”“守纪星”“正义星”“学习星”“卫生星”为内容的“五星”评比活动,学校在充分征求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又便于操作的评比办法。这些内容涉及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行每天记录,按周、按月评比,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成为“星”的可能,让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都能得到展示。对表现出色的个人和集体及时给予表彰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比的积极性;我们还多次召开家长会,和家长沟通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高级小学住宿制的情况,我们还展开了宿舍卫生、纪律流动红旗的评比。我们每周一小评,挂卫生、纪律流动红旗,每月一大评,按总分挂团体总分流动红旗。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例会制度,每周一中午班主任老师在教导处集中,由值周领导进行分数反馈和情况说明。周三的宿舍会时间,班主任老师深入宿舍结合自己宿舍分数情况教育学生礼貌、谦让、讲卫生。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每天老师一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到宿舍,学生也是尽力做得更好,涌现出了许多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我们通过广播站、校园橱窗等阵地,及时地进行表扬,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于是,校园更整洁了,学生的行为更规范了。

为了让学生能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我校开展了“师生同心,共建和谐校园”活动。首先以高级小学为试点,开展了校黑板报比赛以及教室环境创设比赛,每个班级的布置都有亮点。

我们高级小学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了解到的国家、社会的有关信息很少,结合这一实际,我们以班级为顺序每个星期出一次校报,内容关注焦点、热点新闻,又切合学校实际,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

为了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活跃我校学生的课内外生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每到节日都开展教育活动。如:学年初开展以“迎新生,树榜样”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儿童节开展 “艺术节”活动;教师节开展每一位学生向老师献一份祝词活动;在德国使馆学校慈善工程影响下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慈善教育,让学生知道回报,长大了去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汶川地震时,没等教师组织,学生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短短一天时间就捐款3000多元。

此外,我们还结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即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如“理财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二)全力抓教学工作。

1、我们以省教学评估标准为要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严格教研组和集体备课组的管理。每学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课、测评课、观摩课等活动,为全体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在教学活动上我们要求每个教师确定研讨主题,然后每位教师围绕主题上一节研讨课,达到一课多上、一课异构,摸索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在研讨课的基础上,每教研组择优推选两名教师参加校级优质课评比。

我校逐步落实不经过集体备课教师不进课堂的制度。每次都要有中心发言人,进行主备,其它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确定单元授课方案,在研讨方案的基础上,教师完成自己课时教案,突显自己的个性。

2、每个学期初各教研组上报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由教导处组织教师梳理、归纳后,选出研究主题。这些主题研究直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比如,语文组进行的是“合作学习”数学组进行的是“数学教学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每一个主题研究结束后,都要求教师写出总结和反思。此外,我们每个教研组还经常性地进行了许多的课例研究,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提供课例,集体听课、互相探讨,随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记录、总结以便提高教学。

3、加强推门听课。推门听课是掌握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最直接手段。我们做到在听完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换听课意见,变评课为议课,变“不应该如何做”为“怎样做会更好”,指明教师努力的方向,使教师内心明白,领导听课是为了自己的迅速成长,发生怕领导听课为主动邀请领导听课的转变。

4、继续办好图书角。

由于我校的大部分老师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文化水平不高,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上有欠缺,因此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学校专门开设了一节阅读课,用于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和教师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推荐一本书”等我们号召学生踊跃捐书,创建班级图书角,并进行检查评比,同时经常性地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全校经常性地举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和作摘抄,并经常进行评比、表彰。现在班级图书角学生人均图书达到了12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5、积极开展器乐进课堂活动XX年度镇中心小学工作汇报XX年度镇中心小学工作汇报。竖笛是一种较小的吹奏乐器,与其它乐器相比,具有价格便宜、便于携带、音色独特、风格鲜明、学习容易、演奏简单、易于推广的优势。适合农村学生使用,我校从20xx年开设了校本课程《竖笛》,由音乐教师任教,要求中年级学生会用竖笛,高年级学生会用横笛,每个班都能合奏八首以上曲子。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今年我们重点抓了校本培训和对教师的全方位考评工作。认真执行校本培训三年规划,要求教师每周坚持二小时政治、业务学习,有笔记;配合上级组织教师按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计算机培训新课标培训、普通话培训等;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落实“师徒结队”制度,由新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结成帮扶队子,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坚持每人每月主持一次教研活动,开展了“我最得意的一堂课”“展示课”交流评比活动。今年我校的xx老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乔凤霞老师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四、抓好安全工作,确保校园稳定。

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抓。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工作进行明确地分工,每次开会必讲,学学校定期对教室、宿舍及各种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要求班级每月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如上学、放学安全教育;防火教育等。

学校还多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家长和教师签定了责任书,加强了门卫和值周教师的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我们在今年取消了全部(XX最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汇报)教学点的小卖部,改建了食堂,并将食堂由个人承包改为学校集体经营,保证了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

我们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以案说法,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做文明学生。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确保了全年安全无事故发生。

以上是我们一年来主要工作的简单汇报,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19篇:中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中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中心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xxxxxx综治工作汇报

二oo七年,xxxxxxxx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西山办事处的关怀和指导下,创建了平安单位,确保了一方稳定,单位内外无一例上访、偷盗、抢劫、吸毒、参与“地下六合彩”赌博等违法行为,形成了一个和谐、稳定和发展的中心。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综治工作,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中心党支部根据市委、市政府以及xx办事处的部署,认真研究了中心的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任组长、

常务副主任任副组长、纪检员任办公室主任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明确进行了分工,组长挂帅,副组长主持,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提供了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了专题会议,向全体干部职工讲述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统一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

二、整章建制,确保一方平安。

针对中心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要求,中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研究了许多办法,制定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创建平安单位实施方案、门卫值班制度、禁毒工作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以及防范和打击”地下六合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与经济利益挂钩,保证了各项措施的到位。在创建平安单位中,中心专门聘请了门卫,二十四小时值班守候,办公室不定期巡查,一是排查安全隐患,二是检查实验室是否按规定执行安全措

施。做到了全年无偷盗、抢劫现象,实验室无安全事故。

三、加强法制学习和宣传教育,坚决抵制不法行为。

中心一方面在制度上约束广大干部职工,另一方面从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入手,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对干部职工的教育,我们先后举办了两期专门的法律知识讲座,除了专业需要的法律知识,还专门组织学习了《公务员管理条例》、《治安处罚条例》、《信访工作条例》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击“地下六合彩”的有关文件,专门开办了宣传窗口,设立了警示牌,张贴和悬挂了宣传标语,全方位构造一个强势打击不法行为的氛围,使全体干部职工时刻警醒,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步伐。

中心的综合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我们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以及办事处的悉心关怀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在来年里我们将继续发奋努力,将中心构建成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心。

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20篇:备灾中心工作汇报

今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备灾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正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明确责任、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圆满地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紧紧围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目标,全面开展

备灾业务建设自年初与厅党组签订年度职能目标责任书后,中心党支部立即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学习,从抓职工的政治思想建设入手,先后组织了执行制度“回头看”、“学习周国知,落实‘五个一’”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全面激发了加强自身建设的热情,确保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成功购置救灾仓库建设用地。我们按照厅党组要求,将救灾物资仓库二期改扩建工作纳入今年各项工作之首,分工一名副主任、两名办事员具体负责,全力抓好落实,取得了初步进展。为了搞好“新沟仓库”的购置工作,我们本着积极、稳妥、高效的原则,多次到省、市、区和新沟镇的土地管理部门走访、了解与该处地产有关的材料,为省政府和厅领导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经过多方努力,于11月20日,成功地完成了对该处地产的竞拍工作,各种地产过户手续正在办理之中,与此同时,有关仓库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也已初步展开。

2、向民政部争取了较大的物资储量。基于我中心在国家的救灾物资储备地位,本着对党和政府、对省灾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年来,我们在厅党组的指导下,在厅机关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五上北京汇报、请示、争取救灾物资储备任务,得到了民政部救灾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信任,在全年国家只采购9.6万顶帐篷的总量里,就分配安排我省3.2万顶的储存任务。

3、仓储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由于原来仓储租赁单位条件简陋,租赁费用较高,在面对购置和建设新仓库工作又一时难以满足救灾物资储备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救灾物资的安全储存,我们本着花少钱,多办事的原则,对武汉市区及周边的14家仓储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比较权衡最后确定将国家储备局孝昌338处作为我省的过渡性仓储单位,并顺利地与该处办理了仓库租赁手续,即节约了资金,又改善了储备环境,仓储工作发生了质的改善。

4、圆满完成了向省内外灾区紧急调运帐篷任务。今年共向省外调运帐篷6000顶。元月2日向青海调运帐篷1000顶;元月22日、也是正月初一的晚上,向新疆八一水库灾区紧急调运帐篷1000顶,在接到调令后,我们在新年之夜找不到运输车辆、劳务人员的情况下,迅速启动紧急预案、协调紧急调运机制,连夜组织列车配空和帐篷装运,保证了救灾物资专列整点启运;8月5日,我们接到向云南洪灾区调运的4000顶帐篷调拨令后,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以建立“社会救助”为己任,以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和忘我牺牲的精神,全员出动,从主任到职工都在装运一线,头顶烈日,抗战酷暑,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为专列的提前启程赢得了时间,从接到调拨指令到帐篷装车到火车启运总共只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创下了全国帐篷调运的纪录,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与此同时,对于下拨省内灾区的救灾物资,都能按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调拨到位,没有出现误点误时现象。

5、省本级紧急救援物资储备有了一定基础。为适应我省社会救助建设需要,总结去年千家坪山体滑坡救灾工作的经验,我们立足现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紧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初步建立起可满足2000人需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这不仅为省内实施有效的紧急救援提供了物资保障,也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6、拓宽了社会捐赠渠道,认真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发放、管理工作。经反复协调,我厅于5月份与教育厅、团省委联合行文,在全省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中开展了“带走知识,留下爱心”的主题捐赠活动,整个活动,仅武汉地区已接收捐赠衣物及学习用品达5万余件。9月份我们又开展了“上门求捐”活动,派专人与市内各大宾馆、棉制品制作企业及在汉商会进行联系,共接收到衣被3万多件。为了加强救灾物资的管理,我们对接收来的衣物实行统一包装、分类存放,确保了救灾物资质量。今年政府启动寒衣被制作的时间比去年晚,任务又比去年多,为了在严冬来临前将防寒衣被发放到群众手中,我们一方面要求生产厂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另一方面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也利用元旦的休息时间,提前将省政府集中采购500万元救灾防寒衣被发放到位。

7、加强了省级救灾帐篷的管理工作力度。今年五月份开始,我们根据《救灾物资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大了省级管理帐篷的检查管理力度,理顺了省、市、县三级对救灾帐篷的管理关系,明确了各级的责任,先后对全省40个县(市)的救灾专用帐篷的使用、回收、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

。同时,对于建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8、法国援建的项目基本结束。在民政部救灾司和中国减灾中心的组织下,该项目收尾工作顺利实施,随着法国政府驻华救灾项目官员博甫先生的离任回国(今年7月份),中、法救灾合作项目的主体工程也随之完成。鉴于进一步合作的需要,根据

法国政府的邀请和民政部的统一安排,10月份我厅又派专人随同民政部考察团对法国灾害管理部门的运行机制作了初步的考察。

9、顺利完成了厅机关局域网的移交工作。上半年我们努力保障厅机关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积极参与厅信息中心的筹建工作,并协助完成了厅机关网络的二期改造工程,承建了机关网络的防病毒工程。在厅信息中心成立后,为了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职责,整合网络资源,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我们与厅机关顺利地办理了民政局域网络系统的整体移交工作。

二、反腐倡廉工作效果明显。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按照厅党组、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从抓干部职工“源头治腐”学习教育入手,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凡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应模范带头,领导率先垂范。今年来,先后结合党的十六届

三、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源头治腐“回头看”评议活动等,联系备灾中心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解剖麻雀”,使大家深刻的认识到做好备灾工作中的反腐倡廉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的要求,是体现“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做好新时期救灾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2.抓“源头治腐”建设,促内部管理规范。我们按照厅党组关于“源头治腐”工作两个《通知》的要求,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规范管理工作,加强了中心大楼的安全生产、保密工作,做到了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一是制定了包括“源头治腐”、内部综合管理、业务建设、岗位责任制等近27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心特点的制度体系、基本达到了工作有制度、岗位有责任,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要求。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制定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在认真总结执行纪律、规章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执行制度回头看”、源头治腐“回头看”学习教育活动,不仅有效的调动了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而且赋予了制度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坚持领导带头。凡制度要求不做的,领导带头不做;制度要求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在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今年在中心接待、车辆使用、晋职晋级、招标采购、租赁拍买等涉及“责、权、利”的工作上,党支部都采取民主决策,透明操作,公开行政,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明显违反制度的现象,群众是满意的。3.强化“源头治腐”意识,把倡廉工作落到实处。备灾工作人员直接与救灾款物打交道,既有救灾款物的招标采购权,又有救灾款物的发放管理权,而且这些所谓的“权力”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关乎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形象。因此,中心党支部始终把从“源头治腐”工作,作为加强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源头治腐”意识,建立“源头治腐”工作的“防火墙”。在7月份接收8个厂家生产的3.2万顶救灾帐篷时,严格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对进库帐篷抽查搭建,对于质量有问题的,全部返厂重做,切实做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救灾防寒衣被的招标采购工作中,中心党支部明确要求相关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不得接收生产厂家的“红包”礼品,不得参加吃请,不得向招投标厂家提供相关信息,违反者严肃处理。

三、狠抓重点,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备灾中心特点的工作思路今年是民政工作全面提升和创新的一年。也是备灾中心迎来全面发展机遇的一年。特别是党组确立的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中心的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对备灾中心的业务建设和政治建设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中心紧紧围绕党组的要求,确立了“围绕中心,狠抓重点,积极推进备灾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的思路和目标。以“三个代表”的思想、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周国知为动力,以构建和谐湖北为目的,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为顺利完成全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我们按照厅党组、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时刻与党组的思想观念保持一致,积极落实党组的要求。支部成员责任明确,忠于职守,积极带领干部群众完成各项工作。在带队伍上,从抓党员学习教育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凡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应模范带头,领导率先垂范,树立了支部良好的风气和形象。今年来,先后结合周国知的学习活动、行政许可法的学习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等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单位、个人的思想、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支委内交心谈心、党员与群众交心谈心、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同时也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大刀阔斧的批评错误的思想和倾向,大张旗鼓地表扬先进的人和事,使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显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2、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向周国知学习的活动。中心党支部严格按照厅党组和厅机关工委要求,利用双休日到枝江市福星工程联系点,开展了“学习周国知,落实‘五个一’”的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并联系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讨论、交心谈心活动。二是组织学习厅党组关于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中心党支部始终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这根主线不放松,紧密结合中心具体管理救灾物资的实际情况,时刻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三是组织开展日记检查、书法比赛等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能力。我们针对中心年轻人较多,普遍写作能力不高的情况,从锻炼培养年轻干部的角度出发,要求大家认真写好日记、练好字,并定期检查。四是组织学习有关业务知识。我们结合救灾备灾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民政部颁发的《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和救灾帐篷实地搭建,注重学习借鉴接收捐赠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参加民政部和厅机关组织的业务知识讲座、培训。同时,今年来还委派了大量人员参与省里和厅里组织的检查组,深入到基层学习和锻炼。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到位。我们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总要求,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把仓库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中。一是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分管副主任主抓安全工作,下设了安全工作办公室,杨和平同志任专职安全管理员。二是专门制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奖惩办法》两部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并坚持按制度办事,做到有考评,有奖惩。7月份,我们针对这两项制度对中心的安全工作进行了半年总结。对未造成后果,但违反制度的同志责令在大会上作自我检讨,并按照《奖惩办法》作了相应处理。10月份又针对仓库出现的漏水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做了处罚,使大家看到了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教育了大家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三是注重加大“综治”建设的投入。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我们做好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一年来,我们基于救灾物资安全的考虑,除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外,加大了对仓库设施的安全投入,先后配置和更新消防安全设施达6万多元。四是注重抓好“综治”中的协调工作。在抓“综治”工作时,我们十分注重与辖区内的公安、城管、综治委、社区、村委会及厅办公室、救灾处、后勤中心的联系协调,同时,为了确保国家救灾物资的管理、调运安全,我们还积极与铁路、仓储、劳务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制定了救灾物资装运的协调机制。一年来,通过多次专项活动,大会小会上的强调,使大家深刻意识到安全工作是备灾中心马虎不得的大事、是要对党组负责的大事,要克服麻痹思想,把“三防”(防火、防水、防脱岗)作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点。

五、存在的问题和明年工作重点我们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去年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厅党组的要求和我们的愿望都还有一点差距。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一是救灾物资的管理还不到位,对市县的指导工作不够;二是对接收的捐赠物品,虽然我们进行了分捡、统一了包装,但清洗消毒等环节还未展开;三是救灾物资调出后,跟踪服务还不到位。05年,省备灾中心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强化为民观念,提高为民本领”为重点,狠抓队伍的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中心职能,重服务,抓创新,强基础,谋发展,围绕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大局开展以下工作。1.全面加强仓库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物资的管理、调运水平,争创全国一流的备灾仓库。一是加强仓库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新购仓库的规划设计,积极争取党组按期落实经费,在此条件下启动第一期6000平方米库容面积的建设工作。二是全面提升救灾储备物资管理水平。作为民政部指定的国家级物资仓库,要严格按《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的要求,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管理好救灾物资。同时,要争取民政部的支持,不断扩大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力争救灾物资存储量位居全国10个仓库的前列。三是继续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救灾物资调运工作。是否能安全、及时地将救灾物资发往受灾地区,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的重要环节。05年我们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全国、服务全省的思想,继续发扬“反应迅速、调运及时”的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做到省外调运10小时内启运,省内物资5小时内到位。2.进一步做好社会捐赠款物的接收与管理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接收社会捐赠工作的宣传力度,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捐赠热情;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接收捐赠工作制度,搞好接收管理;三是要采取定点接收与定向捐赠、集中接收与分散接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扩展接收捐赠的工作面,有目的的开展一些主题捐赠活动;四是要搞好调查研究,为解决多头捐赠问题,建立接收捐赠网络体系探索新路子;五是要严格捐赠款、物的管理工作,对捐赠款物实行专帐、专库、专人管理,并通过省民政厅网站定期公布接收和分配情况。3.加快建立全省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05年,我们将综合考虑灾情分布、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抓住重点,在市、州设立3-4个分库,以此辐射全省的物资储备、调运工作,同时也着手开始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对救灾物资的管理,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和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4.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05年要按照厅党组建设“三型”机关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充实完善中心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制,实现管理工作“零差错”,为建设社会救助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备灾中心工作汇报》

气象局中心工作汇报
《气象局中心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