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抗联文物遗址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5:44:10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物普查工作汇报11.27

红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

调查阶段工作情况报告

(2009年11月 27日)

尊敬的各级领导,文物工作领域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红山区委、区政府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红山区检查指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级领导和专家多年以来关心和支持红山区文物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也是赤峰市工业、商贸和科教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2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5万人,辖2镇、11个街道。红山区因城区东北部有一个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史称红山,蒙语为“乌兰哈达”,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地。悠久的历史衍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截至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前,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单位3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26处。

红山区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历时2年多,在市文化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普查、复查和数据整理录入工作。现将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切实保障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对于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主要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一)健全组织机构。

2006年,红山区被列为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地区,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红山区文物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协调文物普查工作,使第三次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并在技术标准、工作方法、经费管理、组织保障、新技术运用等方面为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式开展后,红山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文物普查工作更是高度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文物部门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此次普查任务。

2008年4月,红山区政府下发了《赤峰市红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通知》(赤红政字〔2008〕5号),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正式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各有关单位为成员的红山区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局

2 (以下简称三普办),同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内文物普查〔2007〕1号)的要求,制定了切合红山区实际情况的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壮大普查队伍。

红山区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普查任务繁重。为了更好地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经红山区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赤峰学院研究决定,由赤峰学院历史系和红山区文物管理所组建联合普查队,共同开展红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008年5月20日,红山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培训暨赤峰学院历史系与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合作启动仪式在赤峰学院召开。赤峰学院、赤峰市文化局、红山区政府有关领导、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赤峰学院历史系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的全体师生和新闻媒体的6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阐述了国家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意义,对普查工作提出了要求,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区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普查培训。

为确保普查资料详实无误,红山区三普办在普查队正式进入田野前,对普查队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强化培训,为了使队员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三普办还带领队员们到西水

3 泉遗址进行实地演练,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指导。通过室内外相结合的普查培训方式,使队员们对文物普查中的相关标准规范有了细致的领会,夯实了他们的业务知识,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资金投入。

为确保普查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推进,红山区财政对普查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臵所需设备。普查办公室为每个普查小组配备了对讲机、GPS定位仪、数码照相机、1:5万地图、指北针等普查设备,改善了普查工作条件,确保了普查结果真实准确。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圆满完成各阶段的普查任务

我区的普查工作分田野调查、复查和室内整理三个阶段进行,在完成前两个阶段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了四个“精心”,保障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做好普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我区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少走弯路,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根据红山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普查计划和工作方案。普查队还查阅了大量现有文史材料,为文物普查工作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二)精心编制普查工作方案。

为了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红山区政府组织文物部门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上级文物部门和有关专

4 家的指导下,详细具体的安排了普查任务、普查路线及工作模式。对红山区全部27个行政村进行了拉网式普查,在普查中,我们坚持实现了“四个不漏”即:不漏一个自然村、不漏一个山头、不漏一个自然河沟、不漏一个台地,做到了“四勤”,即:手勤(多记)、腿勤(多跑)、嘴勤(多问)、脑勤(多思考),确保了普查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三)注重舆论宣传,营造普查氛围。

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文物普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红山区文化局精心制作了文物普查宣传策划方案,通过制作板面、图片、印刷文物普查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普查期间,红山区三普办通过内蒙古晨报、赤峰日报、红山晚报、赤峰市广播电台、赤峰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介绍文物普查的意义、目的、指导思想和普查对象等。这些宣传,不仅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对文物普查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文物普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文物普查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四)做好重点遗址的田野复查工作。

2008年底,红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基本完成,转入到室内资料整理阶段。2009年3月,针对室内整理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普查队再次进入田野进行复查,由于复查任务繁重而人员严重不足,红山区文物管理所再次

5 和赤峰学院进行联合,对27个行政村中的重点遗址进行复查,并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了所有复查项目的文字撰写、GPS测点、平面图及位臵图绘制、登记表填写等。复查工作的顺利完成,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获得了较为翔实的资料。

三、实地调查初见成效,文物普查结硕果

红山区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一直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三普办抢时间、争实效,合理安排,周密部署,在各镇(办)和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文物普查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普查工作显成效。

红山区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82处,其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50处,复查遗址点32处,包括古墓葬8处、古建筑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全部采集了准确的信息数据,包括文物内涵、图纸、照片、标本等,并制作了电子文本。这次普查,不仅基本摸清了我区文化遗产家底,而且还发现了一处保存较好的、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

(二)野外调查取得重大成果。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现,可以说是此次野外调查所发现的重要成果。魏家窝铺村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南部,距市区不足20公里,遗址位于魏家窝铺村东北1公里

6 的山坡上,属于近山坡顶部的三级台地。经专家确认,魏家窝铺遗址是典型的文化性质相对单纯的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此遗址规模大、布局完整,对研究红山文化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10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了勘测钻探。2009年7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部分师生联合组成了考古队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9月末,完成了今年的发掘和后期整理任务。试发掘区域虽由于曾用作耕地而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遗址格局保存完好,对研究红山文化遗址聚落形态,布局以及当时的生产生活形态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红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规划利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三普办、市三普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并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等重点文物进行重新规划、保护并开发利用。

两年来,在自治区三普办和市三普办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在全体普查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三普工作通过合理调度,科学组织安排,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夯实了基础,摸清了文物家底,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今后保护利用研究文

7 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了文物队伍整体素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和知识面,对文物保护理念有了更新更好的理解和实践。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红山区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自治区三普办和市三普办要求,以及和兄弟旗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更好地借鉴各兄弟旗县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进取,努力把红山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推荐第2篇: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在*副主任带领下,不辞辛苦来到***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市《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西南缘,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辖区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等民族,总人口21万人。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聚居、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给***市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目前,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3处、古墓葬21处(约500座)、古建筑3处,并有草原石人、岩画等具有浓郁游牧文化特征的文物资源。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此外有馆藏文物数十件。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多措并举,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普查、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使《文物保护法》得到切实有效贯彻执行,文物保护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

(一)、领导重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多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精神,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把文物保护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一定的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文物事业;市委、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农牧区巡视各文物点,并通过巡查及时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市委、政府领导下,我市文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04被自治区评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

(二)、加强教育,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市委、政府将《文物保护法》纳入“三五”、“四五”普法活动中,要求干部、群众始终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学习新法中关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养、修缮等规定同学习《建筑法》有关内容结合起来;二是将学习文物“法律责任”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同学习《刑法》有关内容结合起来;三是将学习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环境保护的规定同学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法》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文物保护法》,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增强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同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在土地开发、市政建设中始终把保护文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好保护措施,进行严格审批。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有文物的土地建设中要避免破坏文物的做法。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文物保护工作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的有效手段在于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文物法规宣传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不懈努力,全市干部、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性明显提高。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宣传《文物保护法》时主要抓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注重对各乡(场)镇领导干部的宣传。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和专业机构经常到乡(场)镇给各级领导宣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强了对城区单位及市民的宣传。尤其是对一些施工单位加大了宣传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三是加强了对农牧民的宣传。我市文物点主要分布在农牧区,而农牧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对较差,为此,***市把对农牧民《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作为重点,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利用“文物保护宣传周”、“5.18国际文博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单、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图片展览、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以营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文物保护法》及文物保护的意义。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也以各种形式宣传报道文物保护工作。市广播电视局于2002年专门制作了一部反映***市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电视散文《远去的呼唤》。2002年4 月,新疆电视台“走进新疆”栏目在我市拍摄了以介绍****市岩画、古墓葬为主题的专题节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也向自治区、乃至全国宣传了****市丰富的文物资源,对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多措并举,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根据我市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在全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一是充实文物管理所人员,使文管所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如今的4个专业编制;二是在各乡(场)镇设置了管理人员,由各乡(场)镇文化站站长、干事、派出所所长、文化室专干担任文物监管员。三是各乡(场)镇、村文物监管员与市文物管理所签定了文物保护责任书,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乡(场)镇的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并对在

文物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使文物保护工作由文管所一家单位参与扩展到全社会关注。目前全市各乡(场)镇已有文物监管员200余名,初步形成了以文物管理所为中心的辐射全市范围的文物保护网。

(五)、突出重点,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和普查工作

全面做好文物普查、登记、征集等工作。近年来,我市文物工作人员深入偏远农牧区、克服野外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对全市辖区内文物分布情况作了较详细的了解和准确的统计,并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掌握散落于民间的文物,说服群众自愿将手中的文物上缴或捐赠给文物保护部门,由于工作细致扎实,不仅丰富了馆藏文物,还使散落于民间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对文物开展保护性的考古发掘。2003年6月,为配合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奎-赛(奎屯—赛里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需要,避免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苏市辖区内的沿线古墓葬造成破坏,我市对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抢救过程中,市委、政府领导多次前往考古现场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尤其是****镇文物考古发掘工作,组织了三十余名公安干警在古墓葬附近方圆十公里安营扎寨,拉上警戒线,调用附近农村推土机、农用车辆、雇请民工860人次,拉运土方近30000立方。共发掘古墓葬14座,出土了金银器、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铁器126件,为研究******一带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我市现有文物资源情况。2004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文物普查,对原有文物点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作了详细的登记,并绘制草图,拍摄图片,进行了归档。通过普查,不仅使我市原有的文物资料得到充实,规范了文物档案,还极大的巩固了文物保护成果,成功申报了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和****古墓葬。

(六)、因地制宜,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

多年来,****市文物工作不断探索、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了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两利”目标,走上了以文物保护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文物保护的良性循环轨道。寺、****牧场的*******庙遗址,是****市境内具有影响的文物景点,近年来,通过旅游开发,前往参观的游客不断增加,已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 促进了文物保护, 实现了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因我市财政困难,没有过多的财力投入文物保护,文物所办公场地狭小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文物已上缴到上级文物部门。

(二)、文物监管员队伍不够稳定,因全市各乡(场)镇,村、队的文物监管员至今均为义务监管员,没有专业文物监管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队伍不稳定、文物保护力度不够。

以上是我市《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的简要汇报,总之,我市文物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履行职责,全面推进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稳步发展。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阳曲县文物旅游工作汇报

阳曲县文物旅游工作报告

--2011年月日阳曲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

阳曲县文物旅游局局长 杨继福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向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做阳曲县文物旅游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全县文物旅游概况。

阳曲,地处忻定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石岭,天门,赤塘三关雄风犹存,悬泉寺、三藏寺、开花寺古韵传承,历史名人众多,有在人民币上书写中国人民银行的马文蔚,等等,文物古迹遍及全县。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57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曾于2006年被评为全国66个历史文化大县的称号。

文物资源丰富,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元时代的不二寺,其现存正殿的建筑风格。是除晋祠的‚献殿‛外,太原市第2座金代建筑物。座落在汾河河畔的悬泉寺,背靠悬崖,面临汾河,石岩建寺,美妙神奇。据传是唐三藏西天取经曾路过的三藏寺。另外还有明代艺术风格的开花寺等,近年来,以菁草坡、龙池山庄、宏旺生态、安阳山庄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新的亮点,逐渐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文物旅游工作总体思路就是‚一保一创‛,简单来说是文物上加强保护,旅游上创新开放。

(一)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文物保护。

1、切实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在技防方面加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投资4.6万元为不二寺和文物库房安装了监控设施,投资10万元完成了不二寺和悬泉寺的消防、技防设计方案编制并胜利通过省文物专家组的评审;为全县22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了干粉灭火器140个,消防沙桶、水桶各10个;投资2.6万元为市保单位贾庄玉皇庙安装了电子监控;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文保员发放一键报警手机28部。对新挖掘的文物进行抢时安全保护,顺利完成了大西高速北留段考古发掘工作并将出土的98件文物入库工作;对北留出土的清代将军墓棺木的日常保护工作等等。

2、有序推进重点文物修缮。一是投资260万元完成了悬泉寺约30000平方米的危岩治理和380米的栈道修复。二是配合市文物局投资18万元完成了店子底佛庙的维修工程。三是拟国保单位大王庙整体维修工程开工。四是投资4万元编制了白龙庙维修方案。

3、深入细致挖掘历史文化。一是阳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历时四年多的阳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基本信息、数据也已复核确认,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603处,国家普查办最终审定579处,其中:复查238处,新发现341处,同时为深化‚三普‛成果,组织人员对全县的古建筑、传统民居的楹联和匾额进行了调查和登录。二是申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并制作文本128份,光盘128个。三是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县三晋石刻编撰工作,对全县的石刻进行重新摸底,统计出重要石碑446通,墓志铭碑1000通左右,目前已完成拓片276份,修改、断句80余篇。四是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内涵,举办明清文物研究有奖征文比赛活动,征集阳曲县境内明清时期的文物古迹(包括建筑、壁画、塑像、家具等)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三晋文化研究会》刊登七篇。

4、全面展开重点项目申报。申报的‚十二五‛文物保护规划重点项目包括:不二寺消防技防和环境整治、青龙古镇和三畛古村的本体维修及环境整治、新建文物库和出土文物的修复。一般项目包括:悬泉寺消防、技防工程;历史博物馆消防、技防工程和环境整治;轩辕庙本体维修;草堂寺本体维修;编制南高庄保护规划和环境整治。

(二)创新思路、夯实基础,提档升级旅游工作

1、行业管理取得新突破

一是申报阳曲宾馆为三星级饭店,结束了我县无星级饭店的历史。二是加强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圆满完成了节假日旅游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28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青龙古镇、阳曲公园、新阳楼共接待各级领导考察及调研90次。三是按照市县城乡清洁工程整体布署,对全县旅游企业存在的广告、指示牌不规范,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设等现象进行了彻底整治并建立了长效机制。

2、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在中博会期间,北京恒丰美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我县青龙古镇及三藏寺项目有投资意向,投资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中。10月中旬,吕县长亲自带队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商务洽谈会,进行旅游项目洽谈。北京金创联合燃气表有限公司、中稷银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对我县部分旅游项目看好,并来我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3、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

申报‚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重点实施的旅游项目19项。投资260万元完成了悬泉寺汾河二库项目;投资10万元完成了三藏寺旅游厕所建设及部分景区绿化;投资260万元完成了安阳山庄600亩绿化工程,共栽种油松10万株。

4 今年11月,邀请省市专家实地调研召开了我县旅游发展规划研讨会。

我县的文物旅游工作积极贯彻‚政策引导是关键,大力宣传是手段,搞好服务是保障,转型发展是根本。‛的指导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策引导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工程建设中文物勘探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严禁在文物保护范围内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乱修乱建的通知》等文件,使执法有了依据,为积极发展文物旅游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大力宣传方面:6月11日是全国‚文化遗产日‛,几年来,积极开展《文物保护法》专项宣传活动,以制作文化遗产展示板面、文化遗产图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19个旅游项目被太原市外宣办《太原指南》刊登。7个项目被全国发行刊物《特别文摘》刊登。在影视基地青龙古镇拍摄了《红军东征》、《晋阳秋》、《血滴子》,有力宣传了青龙古镇作为军事重镇、文化古镇、商贸集镇、农耕老镇这一历史品牌。利用5.19中国旅游日以发放旅游地图、书籍、景点扑克牌等进行了宣传,特别是特邀毛主席特型演员赵国良参加了‚建党 90 周年暨纪念解放太原模范支前 62 周年‘农民红歌团’成立誓师大会‛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阳曲文物旅游网站的设立,为向外界展示我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

5 广阔的信息平台。

搞好服务方面:针对我县的资源优势,积极抓好服务,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引进培育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太原市汉波食品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被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评为农业产业化第二批市级龙头企业。我县旭美薯条、汉波枣、贞观红小米、‚郭之源‛系列杂粮、永丰禽业乌鸡蛋、威特美熟肉制品等名牌农产品在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知名度大幅提升,解决了我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另外还组建了阳曲县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以《山西省乡村客栈服务规范》为标准对各景区进行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投资政策,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全县旅游用地管理办法,制定重点旅游项目开发计划,并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开发旅游资源;以观光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可享受农业基本建设的有关优惠政策;银行贷款应优先安排、积极扶持经济效益较好或有开发前景的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

转型发展方面:县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坚持把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

6 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促进经济总量翻番、社会全面进步,打造一流的新型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大县、绿色生态示范县,为建设富强、和谐、宜居的新阳曲而努力奋斗‛指导思想,为文物旅游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由佛教管理,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受到省市文物部门多次批评,如国保单位不二寺、悬泉寺、开化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旅游综合服务的软硬环境有待提升。旅游企业品牌意识不强,营销意识差,人才缺乏,管理粗放,服务质量标准较低。

3、全县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对旅游品牌的宣传有待提高。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为:

(一)文物工作

1、大力推进文物基础性工作。开展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备案工作,对达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资料整理,制作文本,评估、评定、公布工作。为我县申报国

7 保、省保、市保文物保护单位奠定坚实基础。

2、做好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工作,并完成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工作。

3、加大对文物安全技防投入的力度,争取资金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二寺、悬泉寺、开化寺实施消防、技防工程。

(二)旅游工作

1、编制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和行业综合管理。

3、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完善青龙古镇旅游规划,启动青龙古镇项目再建设工程。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推荐第4篇:市《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在*副主任带领下,不辞辛苦来到***市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市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市《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地处***山北麓、****盆地西南缘,是自治区西部大开发扶优扶强、优先发展县(市)之一。全市辖区总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等民族,总人口21万人。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的聚居、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给***市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目前,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13处、古墓葬21处(约500座)、古建筑3处,并有草原石人、岩画等具有浓郁游牧文化特征的文物资源。另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此外有馆藏文物数十件。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多措并举,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普查、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使《文物保护法》得到切实有效贯彻执行,文物保护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

(一)、领导重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多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精神,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把文物保护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在市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投入一定的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文物事业;市委、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农牧区巡视各文物点,并通过巡查及时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wmxz.cn在市委、政府领导下,我市文物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04被自治区评为“文物工作先进集体”。

(二)、加强教育,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市委、政府将《文物保护法》纳入“三五”、“四五”普法活动中,要求干部、群众始终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学习新法中关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养、修缮等规定同学习《建筑法》有关内容结合起来;二是将学习文物“法律责任”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同学习《刑法》有关内容结合起来;三是将学习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环境保护的规定同学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法》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文物保护法》,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增强了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同时,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在土地开发、市政建设中始终把保护文物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建设中,遇到有文物的情况,都进行反复论证,制定好保护措施,进行严格审批。坚持做到有文物的土地不开发,有文物的土地建设中要避免破坏文物的做法。做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工作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文物保护工作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的有效手段在于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文物法规宣传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不懈努力,全市干部、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性明显提高。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宣传《文物保护法》时主要抓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注重对各乡(场)镇领导干部的宣传。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和专业机构经常到乡(场)镇给各级领导宣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强了对城区单位及市民的宣传。尤其是对一些施工单位加大了宣传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三是加强了对农牧民的宣传。我市文物点主要分布在农牧区,而农牧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对较差,为此,***市把对农牧民《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作为重点,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利用“文物保护宣传周”、“5.18国际文博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单、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图片展览、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以营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文物保护法》及文物保护的意义。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也以各种形式宣传报道文物保护工作。市广播电视局于2002年专门制作了一部反映***市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电视散文《远去的呼唤》。2002年4月,新疆电视台“走进新疆”栏目在我市拍摄了以介绍****市岩画、古墓葬为主题的专题节目。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也向自治区、乃至全国宣传了****市丰富的文物资源,对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多措并举,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根据我市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在全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一是充实文物管理所人员,使文管所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如今的4个专业编制;二是在各乡(场)镇设置了管理人员,由各乡(场)镇文化站站长、干事、派出所所长、文化室专干担任文物监管员。三是各乡(场)镇、村文物监管员与市文物管理所签定了文物保护责任书,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乡(场)镇的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并对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

推荐第5篇: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汇报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

今年,我所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文化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政府《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于今年三月底成立普查队,深入到全县23个乡镇和重点文物普查点现场进行文物普查。通过普查,我所进一步掌握了我县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情况,提高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预见性、规划性。现将本次文物普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次文物普查的具体做法

(一)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本次普查工作规模大、范围广、时间短、任务紧,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将全县不移动文物及民间流散文物进行一次性登记,测绘、拍照、文字说明、整理材料,没有一支业务精良、吃苦耐劳、讲求奉献的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为此我们不仅组织了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普查方面的业务知识,邀请文物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还同时开展了“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全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的动员大会,号召全所人员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普查上。通过学习和动员,全体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凭着一种不怕跑断腿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作风,走街串巷,跋山涉水,进行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调查、记录、摄影、测量、编录,克服了交通不便、专职专业人员缺乏等重重困难。

(二)上下联动、宣传到位

本次普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普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县政府成立了由祝美清副县长为组长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祝副县长还在广丰电视台发表了关于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讲话,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支援文物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所还通过张贴海报、悬挂大幅标语、散发文物普查表、举办文物通信员培训班、召开文物爱好者和知情者座谈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得“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次普查工作也因此而得以顺利进行。

二.普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次文物普查工作不仅宣传了有关文物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增强了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并同时查明了一大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现存较为完好的文物。其中不可移动文物有23处。

古建筑:横山镇上孚周氏宗祠、管村乡清淤管氏宗祠、管村乡舵阳管氏宗祠、横山镇24都吴氏宗祠、十都大屋、十都花堂门、少阳俞氏宗祠、泉波黄氏宗祠、比古靖安俞氏宗祠、管村乡石井庙、比古龙华庙、六石岩庙、横山23都万寿宫、嵩峰十都戏台、横山23都戏台。民居:沙田溪头陈氏大屋、沙田潭头苏氏民居、嵩峰十都祝氏大厅。石桥:十都智仁桥、排山望仙桥。遗址:高庄古瓷窑、六石岩古城遗址、高阳古瓷窑遗址。这些古建都有精湛的工艺水平、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十几处书院、楼阁斋轩,因年代久远及天灾人祸而遭受严重摧残。

另外我所还普查到58件流散移动文物,其中有明清木椅、木床、石人、石床、石马、石羊、石猪、古瓷器、铜器等。

三.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计划安排

文物是祖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不仅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教材,也是开发我县旅游事业,促进我县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源。故此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我所将利用这次文物普查的契机,积极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在充分听取有关文物专家的意见之后,我们筛选了五都蛇山头古文化遗址、龙溪祝氏宗祠、清淤管氏宗祠、上孚周氏宗祠、舵阳管氏宗祠、龙溪文昌阁等六处保存较完整,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准备予以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项严谨、细致、繁琐的工作,具体包括现场实测、电脑制图、彩照编排、文字说明、文稿打印等几个过程。我们请有关文物专家对完成上述各项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进行了测算,总共需要人民币十二万元。

总之,在这次普查过程中,我所对全县的文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登记、帐务核对、建档建卡,进一步摸清了我县的文物“家底”,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进一步增强保护我县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全力开创我县文物工作的新局面。

广丰文物管理所

~年8月23日

推荐第6篇: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汇报

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汇报

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汇报2007-02-02 21:57:0

5县委、县人大、县政府:

今年,我所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文化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政府《广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于今年三月底成立普查队,深入到全县个乡镇和重点文物普查点现场进行文物普查。通过普查,我所进一步掌握了我县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情况,提高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预见性、规划性。现将本次文物普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次文物普查的具体做法

(一)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本次普查工作规模大、范围广、时间短、任务紧,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将全县不移动文物及民间流散文物进行一次性登记,测绘、拍照、文字说明、整理材料,没有一支业务精良、吃苦耐劳、讲求奉献的队伍是难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为此我们不仅组织了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普查方面的业务知识,邀请文物专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还同时开展了“心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全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的动员大会,号召全所人员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普查上。通过学习和动员,全体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凭着一种不怕跑断腿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作风,走街串巷,跋山涉水,进行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调查、记录、摄影、测量、编录,克服了交通不便、

专职专业人员缺乏等重重困难。

(二)上下联动、宣传到位

本次普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普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县政府成立了由祝美清副县长为组长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祝副县长还在广丰电视台发表了关于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讲话,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支援文物普查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所还通过张贴海报、悬挂大幅标语、散发文物普查表、举办文物通信员培训班、召开文物爱好者和知情者座谈会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得“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次普查工作也因此而得以顺利进行。

二.普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本次文物普查工作不仅宣传了有

关文物方面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增强了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并同时查明了一大批具有极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现存较为完好的文物。其中不可移动文物有处。

古建筑:横山镇上孚周氏宗祠、管村乡清淤管氏宗祠、管村乡舵阳管氏宗祠、横山镇都吴氏宗祠、十都大屋、十都花堂门、少阳俞氏宗祠、泉波黄氏宗祠、比古靖安俞氏宗祠、管村乡石井庙、比古龙华庙、六石岩庙、横山都万寿宫、嵩峰十都戏台、横山都戏台。民居:沙田溪头陈氏大屋、沙田潭头苏氏民居、嵩峰十都祝氏大厅。石桥:十都智仁桥、排山望仙桥。遗址:高庄古瓷窑、六石岩古城遗址、高阳古瓷窑遗址。这些古建都有精湛的工艺水平、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色彩。有十几处书院、楼阁斋轩,因年代久远及天灾人祸而遭受严重摧残。

另外我所还普查到件流散移动文物,其中有明清木椅、木床、石人、石

床、石马、石羊、石猪、古瓷器、铜器等。

三.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计划安排

文物是祖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不仅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教材,也是开发我县旅游事业,促进我县经济腾飞的重要资源。故此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我所将利用这次文物普查的契机,积极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在充分听取有关文物专家的意见之后,我们筛选了五都蛇山头古文化遗址、龙溪祝氏宗祠、清淤管氏宗祠、上孚周氏宗祠、舵阳管氏宗祠、龙溪文昌阁等六处保存较完整,具有极高历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准备予以申报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项严谨、细致、繁琐的工作,具体包括现场实测、电脑制图、彩照编排、文字说明、文稿打印等几个过程。我们请有关文物专家对完成上述各项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进行了测算,总共需要人民币十二万元。

总之,在这次普查过程中,我所对全县的文物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登记、帐务核对、建档建卡,进一步摸清了我县的文物“家底”,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进一步增强保护我县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责任感,全力开创我县文物工作的新局面。

广丰文物管理所

××年月日

推荐第7篇:东北抗联英雄故事

东北抗联英雄故事

东北抗联密营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

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

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赵尚志。

抗联战士雪地行军

东北抗联“八女

投江” 的带头人冷

云。

八女投江——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

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

东北陆军第十七师骑兵第五旅旅长,黑龙江骑兵总指挥,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东北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重创日军的马占山部队。

赵一曼——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

东北抗日联军骑兵部队。

6

前 言

《东北抗联英雄故事》选取了东北抗战时期抗日联军英雄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英雄事迹。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些故事虽然只是他们经历的战斗中的几个片段。但就是这些片段,已经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对英雄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这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举起了抗日救亡的伟大旗帜,多次迅速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向全国各阶级、各阶 1

层人民发出了抗战的号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首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抗日高潮。东北抗日联军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的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东北抗联经历了中国人民抗战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14年历程。十多年间,东北抗联和日伪军发生了大小战斗66611起,消灭了18万日伪军。牵制了70多万日本关东军,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北抗联在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这 2

就是:不屈外侮、奋起抗敌、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民族精神;忠贞爱国、矢志不渝、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困境求存,险境无畏,绝境赴死的大无畏精神;愈挫弥坚、宁折不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东北人民,也是全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我们怀着对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尽力以生动的笔触,以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再现了英雄们当年浴血奋战的壮丽情景。再现了英雄们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3

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故事,记述的只是无数抗联英雄之中的小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把更多的抗联英雄事迹奉献给大家。我们希望李炉中心校编辑的这本小册子能在学校德育工作和团队工作中发挥作用。由于编辑人员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再所难免,竭诚希望有关人士多提宝贵意见。

4

1.铁血将军杨靖宇…………..1 2.民族英雄赵尚志…………..5 3.跨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9 4.抗联名将李兆麟 …………14 5.抗联英雄周保中 …………19 6.爱国将领马占山 …………23 7.镜泊湖水清亮亮 人民英雄陈翰章………………...........26 8.双龙将军汪亚臣………….30 9.李延禄在鸡东 …………...36 10.中国人民的儿子许亨植40

1

11.“哈东司令”李福林….45 12.坚强无畏的情报员 ……50 13.战斗英雄赵敬夫……….55 14.血洒摩离红山上……….58 15.雷神铲日 浩气长存…..62 16.斗智斗勇 挥戈抗日 ….66 17.神枪队长张文偕 ………71 18.八女英烈流芳千古……76 19.小孤山十二烈士……….81 20.抗日英雄群体十三省...88

2

铁血将军杨靖宇

1939年秋季,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敌人发动伪通化、间岛、奉天“三省联合大讨伐”,对抗联部队发起长时间的大举进攻。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这个“大头目”,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梳篦式”、“踩踏式”的“讨伐”。

1939年冬,日伪军调集4万余兵力集中讨伐抗联第1路军,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转移,杨靖宇带 1

领战士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当部队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迈步都吃力。鞋子跑烂了,只好用榆树条子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战士们只 2

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当时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战士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

杨靖宇采取分散游击等战术,亲率60余人小分队转战桦濛山区50多天战斗60余次。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23日,他辗转来到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多日粒米未进,的他饥寒交迫,身体极度虚弱,步履维艰。下午3时,日伪军“讨伐”队将三道崴子层层包围,反复以高官厚禄诱降,杨 3

靖宇手持双枪回敬以猛烈的子弹。最后在敌人密集的枪弹下,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凶残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竟一粒粮食也没有,满是树皮、草根和棉絮。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伪都长春请赏。杨靖宇率领第1路军在东南满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他“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以身报国”的革命精神,将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4

民族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指挥抗联三军在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二十余县纵横驰骋连续作战,消灭了大批日伪军,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日本侵略者不断发出哀鸣:“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铲除心头大患,日军曾多次派汉奸特务,妄图劝降,暗杀赵尚志,以巨额酬金悬赏捉拿赵尚志,当时曾有“一两骨头一两金,一两肉一两银。”的说法。

1941年秋,赵尚志率领由五人组成的小分队在小兴安岭东麓开展 5

活动。俗语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赵尚志在北部边境地区游动中,不慎吸收了伪装成山货老客的日本特务刘德山加入小分队。

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率队袭击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到达吕家菜园子时,特务刘德山在赵尚志背后向他开了枪,赵尚志腰部中弹跌倒在地,鲜血很快浸透了衣裤。他强忍剧痛,连忙开枪向刘德山打去,使刘德山头部、腹部各中一弹,当即结束了这个特务的狗命。这时,敌人赶来,将吕家菜园子包围起来。赵尚志以坚强的毅力克制令人难以忍受的 6

伤痛,同敌对射,在他的掩护下,一名战士安全转移了,而他却因流血过多,在昏迷中被敌俘获。赵尚志被拉到伪警察分驻所时,伤势已十分严重,子弹从后腰打进斜着从前腹穿出,血流不止。审讯中,赵尚志毫无惧色,与敌人进行最后的顽强斗争。当他看到面前站着的不只是还有一些时,他对着日本人和伪警察痛斥: “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了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说完,他闭口不语,伤痛折磨着他,却听不到他一声呻吟,表现了无产阶级 7

革命志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中华儿女不可侮的民族气节。赵尚志受伤被俘大约8小时后,为中国抗战流尽最后一滴血,时年34岁。

8

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率领抗日战士转战于绥滨铁路以北的侯林乡、宋家店、黑龙宫一带,艰苦卓绝,奋勇杀敌,威镇敌胆。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赵一曼的威名使敌人闻风丧胆,登报悬赏捉拿她这个“挎双枪,骑白马的密林女王”。

1935年11月15日,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赵一曼率150多名战士被敌人包围在左撇子沟,经过一天浴血奋战,击毙日寇30余。激战中,队伍被打散,赵一曼左手腕受伤,后与4名同志潜入小西北沟窝棚里养 9

伤, 3天后,赵一曼腿上中了子弹,右腿被打断,露出了骨头。不幸被敌人逮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对其腿伤进行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 10

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在赵一曼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1936年6月28日,医院的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再次被捕。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军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前后采用了酷刑多达 11

几十种,包括鞭打、灌辣椒水、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脚趾、拔牙齿、压杠子、扭胸肉、搓肋骨等“轻刑”。轮番折磨赵一曼,让她长时间疼痛难忍、汗如雨下却不昏迷。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日寇绝望了,决定把她处死“示众”。 8月2日,赵一曼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 12

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人为纪念她,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

13

抗联名将李兆麟

1910年11月2日,李兆麟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李兆麟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年代。“九·一八”事变后,年轻的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愤怒的火焰在他的心中开始燃烧。

李兆麟说服了家人奔赴北平,认 14

识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地下党员冯基平和夏尚志等同志。根据组织安排,李兆麟回到家乡,利用与当地自发群众武装的联系,领导群众武装抗日。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了,日本关东军对我抗日联军和根据地人民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抗日联军损失惨重,李兆麟率领部队向黑嫩平原进发。

在西征的艰苦岁月里,在百里不见人烟的林海雪原里,李兆麟与抗联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由于长时间缺少粮食,他们只能用野草、枯草充饥; 15

没有住所,不得不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过冬、在雪深没腰的冰雪天中露营。饥饿、严寒及长途跋涉,战士们疲惫不堪,不少战士长眠在皑皑白雪的林海里。每当极端困难的时候,李兆麟总是鼓励大家:“我们的西征就快要到达目的地了,大家要坚持,度过这黎明前的黑暗。”

李兆麟在西征中编写了著名的《露营之歌》,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 16

回我河山。”抗日联军的战士们高唱着这首歌,胸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豪迈的气概,这首歌一直支持抗联的战士们拼搏在抗日救亡的疆场上。

1945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哈尔滨因为其重要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国民党和我党争夺的所在。由于李兆麟经常无情地揭露反动派破坏和平的阴谋和活动,反动派分子对他又恨又怕。1946年3月9日,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在哈尔滨将李兆麟暗杀,李兆麟时年36岁。噩耗传出,中外震惊,人们纷纷谴责国民党特务的滔 17

天罪行。

曾经有人劝李兆麟躲一躲,但他却坚定地说:“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唤醒人民的觉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李兆麟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自己说过的话,也擦亮了人民的眼睛,唤起了人民的觉醒,换来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

18

抗联英雄周保中

带伤指挥

1932年10月中旬的一天,周保中率军攻打宁安县城,守城日寇负隅顽抗,战士们久攻不克。周保中当机立断,组织了一支敢死队,并身先士卒,奋勇冲杀,终于破城而入。刚刚攻进城内,他回头高呼后援部队,正欲继续乘胜前进,却因小腿中弹倒了下去,但他又马上站起来,振臂高呼:“冲啊!同志们快快冲啊!”在他的鼓舞下,战士们似下山猛虎,直杀得日寇丢刀弃枪,狼狈败退。此时,他仍然不顾腿上的伤痛,依旧指挥若 19

定,眼看残敌被打得所剩无几,缴枪投降,他才含笑倒卧在地上。 无麻药取弹

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把周保中背起来,送到指挥部去治伤,因为子弹已穿人腿骨,急需动手术。有的同志劝他说:“这里没有医生,也没有药品和器械,无法取出子弹,最好还是送你去省城的大医院吧。”可他却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不是要做手术吗?那就干脆点,用刀子挖,拿钳子夹,我受得了!”于是,在他 20

的坚持和不断催促下,硬是用刀子钳子将弹头从腿骨中取了出来。

周保中带领敢死队冲进宁安县城、负伤不下火线以及他强忍剧痛刮骨取弹的事,在救国军中传开了,全军战士听后无不深为感动,都称赞参谋长是个英雄好汉,还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刮骨取弹真英雄,胜过昔日关云长。”从此,周保中成了救国军的一员虎将,蜚声东北抗日战场。 神武之师

日军司令部想活捉周保中捉不著,要买周保中的脑袋买不到,只得 21

再次提高赏金,还叫嚣要拿黄金买周保中的肉,即使出一两黄金买一两肉也在所不惜。尽管如此,周保中和抗联部队却依然活跃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经常出没于林海雪原,足迹遍及山村野寨,扩大了党的影响,不屈不挠,直至日本投降。他的队伍所到之处,群众都称颂为“神武救国救民之师”,深受东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22

爱国将领马占山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嫩江桥面,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领中国军队,向发动进攻的日本侵略者奋起反击,打响了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武装抗日的序幕。

马占山又名秀芳,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绿林出身,精于骑射。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当日本关东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嫩江铁桥)时, 23

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向嫩江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部将其击溃。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在日军进犯江桥时,守军将桥破坏三孔。11月3日,马占山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他下令抵抗。由于敌众我寡,没有后援,加上装备简陋,伤亡很大,鏖战了半个月,不得不撤离江桥。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抗击,挫败日军多次进攻。马部血战江桥抗战,给全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马占山的名字,迅速传遍全 24

国,慰问函电如雪片飞来。人们称赞他“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是当代的“爱国军人”和“民族英雄”。但由于日军不断增援,而马部却是孤军奋战,至18日,在消灭日伪军一千余人后,不得不撤往齐齐哈尔。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马占山率部给日伪军以重创,大灭日军侵略气焰

嫩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25

镜泊湖水清亮亮 人民英雄陈翰章

陈翰章是东北抗联一路军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1913年生,敦化县人。“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改造国家,使他独立富强。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这是1930年12月一个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发出的豪迈誓言。10年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26

陈翰章少年聪慧,被称为“小才子”,在敦化敖东中学读书时,曾主编校刊《敖中》。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国民救国军。先后担任抗联二军五师师长、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

陈翰章成功地指挥了寒葱岭伏击战、智取额穆县城等战斗,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人们誉 27

为“镜泊英雄”。 1940年4月,陈翰章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受伤,没有消炎药,伤口发炎化脓,他用一根小木棍把布条捅进伤口里,咬着牙来回拉动布条,把烂肉和脓血全部清理出来。伤好之后继续战斗。日军在频繁军事“讨伐”的同时,也不断对抗联和陈翰章进行政治诱降,但一次次遭到可耻的失败。1940年12月,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翰章和战友们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中。面对敌人“陈翰章,投降吧!给你大官做!”的喊叫,陈翰章用“死也不当亡国奴!”和复 28

仇的子弹回答敌人。战至最后,他的右手和胸部都负伤,扑倒在雪地上。在血泊中,他顽强地靠着一颗大松树坐了起来,准备用左手射击。敌人冲上来夺去了他手中的枪,用短刀在他的脸上乱刺,并剜出了他的双眼。陈翰章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鲜血流尽,倒在血泊中,英勇牺牲了,年仅27岁。

至今,东北仍流传着这样的民歌: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饮水想起英雄汉,见松不忘陈翰章。

29

双龙将军汪亚臣

汪亚臣,1911年出生,号双龙,山东省蓬莱县人,是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幼年随家到东北,15岁当伐木工人。

30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汪亚臣在五常县东南部山区举旗抗日,称为“双龙队”,在五常县南山一带与日伪军进行斗争。汪亚臣感到依靠自己的队伍抗日毕竟势单力薄,于是率领双龙队投靠了宋德林领导的反日山林队,活动于五常县拉林河流域。

1935年,汪亚臣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汪亚臣率领队伍来到五常县北部同三军三师主力汇合后,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汪亚臣被任命为军长。 同年秋,日伪 31

军500余人出现在西关街,汪亚臣命200余名战士上了小土山,其余部队在山脚下设伏。日军发现抗日武装,匆匆直奔小土山,妄图抢占制高点,被山脚下埋伏的战士从两侧夹击。日伪军三面受敌,立刻溃不成军,狼狈逃窜。不到半小时,战斗结束,共打死打伤敌军300余人,缴获步枪300多支,子弹60多箱,小炮一门,机枪7挺,取得重大胜利。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严酷的阶段,敌人封锁山道,以隔断群众与抗联十军的联系,妄图饿死、冻死 32

汪亚臣等抗联十军将士。由于日伪特务王永贵及汉奸告密,日伪军300余人悄悄摸到抗联十军驻地。汪亚臣鉴于敌众我寡,决定转移。人员虽安全撤出,但给养却被敌军焚毁。除夕夜,汪亚臣派战士护送18名送粮老乡回家过年,不幸被汉奸发现,报告了日军守备队。经过两天的战斗,日伪军分3路向河边附近的东山、西山进攻,并占领了东、西山部分地区。这时,汪亚臣一面阻击日伪军,一面命令部队抢占东山,迅速突围。当部队抢占东山时,遭到日伪军的射击,汪亚臣连中数弹,他的左臂、胸、腿 33

部均受重伤,滑下山坡。此时日伪军将他团团围住,汪亚臣毫无惧色,身负重伤被俘,在抬往蛤拉河子途中,壮烈牺牲,光荣殉国。时年30岁。日寇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五常县最繁华的十字街西北角一商店门前电线杆子上。旁边立着一个醒目的木板,上写:“匪首双龙”,而被“示众”3天。

1954年,经中央内务部和文化部批准,哈尔滨市政府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修建汪亚臣烈士墓。祭文中写道“在抗日战争中将军十年如一日,英 34

勇地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自己的生命。将军的崇高品质和英雄气概,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英雄的事迹永垂不朽!”

35

李延禄在鸡东

1932年,李延禄就踏上了鸡东这片英雄的土地。他在这里一面率队打击日寇,一面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抗日,发展壮大抗日力量。1933年7月初,李延禄、张文偕在郝家屯召开抗日游击队和山林队联席会议。这次会议宣布东北抗日救国军改称东北人民革命军,李延禄任军长。在联席会议上李延禄反复向山林队宣传党的“联合起来,共同抗日”的主张,使一些山林队首脑觉醒,表示保护抗日游击区的贫苦农民,打击日寇、汉奸、走狗,从敌伪手中夺取 36

粮食和武器,抗日到底。这次联席会议上还整顿了个别山林队的风纪,李延禄代表军部军法处宣布了对“清洋”土匪队劫掠群众,扰乱地方暴行的严厉惩处,受到群众的拥护。这次联席会议以后,很快收编了5个山林队共400多人,使李延禄领导的抗日队伍进一步壮大。为了有利于发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4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吴平(杨松)来到哈达河(原鸡东县新华乡,现鸡东县东海镇境内),主持召开密山县委扩大会议(鸡东地区当时大部分由密山县管辖),会议 37

决定,密山抗日游击队与抗日革命军合并,组建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12月,李延禄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军部撤出敌人重点扫荡的哈达河地区,转移到勃利大通沟一带活动。但经常游击在鸡东地区,一面发动群众,一面打击敌人,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6年3月,奉中共中央指示,李延禄由郝家屯一带边境入苏联,到莫斯科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工作,11月回国后,被党组织派到上海、南京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李延禄从此离开了他曾经战斗 38

推荐第8篇:东北抗联纪念馆观后感

东北烈士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与同学一起参观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入馆前,门口摆着一个坦克模型,为纪念馆增添几分战争和年代的氛围,斑驳的锈痕吸引我们进入馆内,探寻那段沉痛的历史。

经过打卡存包以后,我们开始了参观。首先看到的是四人的战斗雕像,古铜色的雕像展现了恶劣环境下生存的抗日联军战士,无畏敌人,英勇战斗的坚定信念。指挥者呐喊着,激励着后面的战士们上前战斗。在这我了解到,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但战斗意味着流血与死亡,透过这些文字,我也能感受到东北人民为了抗战的胜利付出的极大的代价。

展馆中,第一部分部分是关于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一个个的时间,一段段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当时落后就挨打的惨痛。最最让人悲愤的是日伪军警在东北制造的一件件惨绝人寰的暴行。上千无辜的百姓被屠杀。那些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恶,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遗忘的。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当时刻牢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馆陈列的展品,既有日军,也用当年联军战士的,对比之下,把东北抗联战士那种虽身处困境,仍艰苦对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物质条件是艰苦的,但精神是永存不倒,可以激励一代代的后人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于是,一个个丰碑屹立在历史长河——赵尚志、赵一曼、杨靖宇.....这些民族英雄用他们自己的行为铸就了中国的精神,他们的骨气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有的。

最让人感到真切的,是那些逼真的蜡像。粗糙的皮肤,破旧的衣服,认真的目光,还有那必胜的信心。真实的为我们反映了那个寒冷的冬天,抗联战士阻击敌人的场景。认真缝补的姑娘,专心看书的孩子,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反击做着贡献。这样的团结不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吗?即便没有先进的武器,充足的物资,但是我们不怕困难,这样的精神不应该值得我们拥有吗?

走出了博物馆,带走的,除了那些照片,最珍贵的是经过先烈血洗的熠熠闪光的精神。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同他们相比幸福的多得多,而这些幸福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这样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同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要根植我们的大脑,忧患可以兴国,树立忧患意识,努力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些贡献。只要我们努力拼搏,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强国,这样就可以为世界和平做更多贡献,战争是残酷的,无论对于哪一方,受到伤害的一定是平民,我们应当阻止世界大战的发生,向往和平。

推荐第9篇:参观抗联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联纪念馆有感

十一国庆期间,带着孩子参观了位于本溪县小市镇的东北抗联纪念馆。虽然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但是看着一幅幅复原的场景,读着历史介绍,让人感慨颇多,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八十年前,在这白山黑水间生活着这样一群勇士,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想个人名利,他们奋斗终生,为了脚下这片深爱的黑土地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只求了却生前天下事,不图最终身后名。他们中有很多人连名字都未来得及留下便离开了世界,不过没关系,他们有着同一个震惊寰宇的名字:东北抗联。

皑皑白雪路,森森林木间,那里留下了他们奋战的足迹,也留下了日寇的铁蹄对我东北人民蹂躏的屈辱历史。东北抗联的先烈们穿着单衣,饿着肚子,经受着严寒的考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落后的武器停不了收复国土的决心;不足的弹药挡不住还我河山的气魄。

纪念馆内,一件件历史文物安静的躺在那里,而我却依稀听到了那个年代的金戈铁马,杨靖宇、赵尚志„看到先烈们牺牲的方式,催人泪下!不过他们依然保存了民族气节,没有向举起的屠刀卑躬;也没有向也没有向扬起的鞭子屈膝,所有的这些在今天看来依然令我们深思,作为如今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光荣的传统。

我们不应记住以往的仇恨,但我们必须牢记过去的屈辱,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纪念馆内的每一幅照片都会牢记心内,每一件文物都会铭记胸中,东北整整沦陷了十四年,这黑暗的十四年虽不堪回首,但我们却也应该常常回首,去回忆,去深思,然后去努力„

时光荏苒,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可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才能无患。过去的种种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如何才不会落后?梁启超云:“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如何让我们的国家富强,尽在我青年人所为。多用心去思考未来,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多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这样才能不让先烈们的鲜血白流,才能不让自己和国家迷失前进的方向。

芦一萌家长 2012年10月4日

推荐第10篇:铁血战歌——“抗联”歌曲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国既不保,家何能存,根本没有和平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来决定崛起呀,中朝民众,千万不要再酣梦既有血,又有铁,只待去冲锋”(《中韩民众联合抗日歌》)在过去的岁月中,我曾多次在东北河山间旅行,沿着长白山麓走,松花江蜿蜒于耸山峻岭中,鸭绿江、图们江紧贴着中朝边境的广袤山地,张广才岭、北部的大、小兴安岭、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的牡丹江流域,我处处发现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留下的史迹,抗联究竟都到过哪儿?有时我凝望东北地图沉思,快找到了——辽阳、本溪、宽甸、丹东、桓仁、通化、清原、和龙、延吉、珲春、汪清、东宁、通化、宁安、穆棱、密山、虎林、饶河、抚远、海伦、绥化、青冈、安达、齐齐哈尔、德惠、尚志、磐石、柳河„„呀,几乎星罗棋布般遍布于辽吉黑三省!多年前,我曾建议一位吉林青年风景画,去画画蒙江县(今靖宇县)郊外密林中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处吧,还有长白山脉中各个留有“抗联遗址”的地方,我想说,东北的青年艺术家们,我们为何要人云亦云地去画呢?画我们身边的土地吧,本土历史吧,选它们做题材吧,哪怕一小块很贫瘠、很不起眼的地方„„什么是伟大的抗战?她对我们时代乃至今天的生活,我们身边昨日的土地都发生了什么影响?„„抗联歌声冲破半个世纪的风云,重新轰响在东北河山之间,研究流源于东北抗战中的歌曲,有助于对于昨日史实尚生疏的我们,取得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认知素材。1927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将一次高级会议上确定的“侵略中国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一带)”的政策,拟成一份绝密文件,奏呈日本天皇,世称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早在当时的抗联的歌曲中,既有所记载(全面抗战1937年爆发,1931年起日本就逐渐先行占领东北三省)——“全世界最大仇敌日帝属头等焚烧掠夺奸淫侮辱亡国且灭种并韩吞中莫非’田中奏折’的兽行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不能让它久逞”我听过苏联二战中留下的诗篇般的歌曲,但看看我们的抗联战歌,毫无逊色!东方的,中国的烽火不息中的诗篇,她们绝不亚于《少共国际师》,也不亚于那首《星条旗进行曲》,一点不!!至今重温这些歌曲的歌词,不能不为她们气吞胡虏的精诚撼动——“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联合钟壮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旌旗所至势如破竹虎虏自熄影阵容强化战线巩固基础早奠定联合呀,中韩民众,互相间本赤诚誓杀到敌人大本营,勇冲锋!*照耀全球灿烂不灭惊人的火星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生这是证明吉凶祝福并非天来定事在人为诚到金开自有曙光逢前进呀,中韩民众,既有始要有终坚持那最后五分钟,猛冲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的歌词,像烽燧长望中一团不灭的火焰,像长天中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 蓝天里高高飘扬的红旗,闪耀着抗日军旗的红色光辉,冲锋啊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啊我们的第一路军!”而《十二烈士山》《莲花泡战役歌》《誓死抗战不投降》《抗日联军真英勇》《抗联四季歌》《杨司令英雄汉》(记录杨靖宇1942年2月13日在长白山脉的蒙江殉国事迹)《追悼歌》(怀念阵亡的战友)《赤旗歌》《宝青山十二烈士苦战记》《击溃侵略者》《誓驱倭冠挽狂澜》等,多均为记叙当时一个个抗战场面的,直接刻画东北战场的具体史实。谁是这些歌的歌词与曲谱的作者呢?有军官、战士、东北老乡,曲谱有自己谱的,但借鉴者为多,录抗日将领李兆麟作词的《露营之歌》——“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勇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华光万丈涌*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躇,冷气侵人夜难眠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铭记抗联主要将领的名字(他们多为抗联写过歌词):杨靖宇,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一军军长兼政委;周保中,五军军长,二路军总指挥;赵尚志,三军军长;李兆麟,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上述的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均已先后为贡献东北抗战,殉出了年轻生命,其中杨靖宇战死时,年仅35岁,李兆麟被日本特务暗杀于哈尔滨,年38岁,赵尚志战死于东北时也只有30出头。不同于后方的抗日“流亡歌曲”的是——这是些“战地铁血歌曲”,作辞作曲者绝大多数都牺牲了!唱这些歌曲的人绝大多数都牺牲了!抗联最后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这些生死关头的歌,枪林弹雨的歌,照红黑暗的歌,却亘古闪耀。尚可记载的辞曲作者有——周保中、季青、王一知、陈翰章、李荆璞(五军一师长)、李延军(四军军长)、冯志钢(六军参谋)、高禹民(下江特委书记)、赵耕夫(三军三师代政治部主任)、关书范(五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张中华(五军宁安留守处主任)、徐志颖、李敏、孟靖清、白江绪、陈雷、赵尚志„尚存完整的220首抗联歌曲中,只有30余首留下了作者姓名,其它的歌曲,连作者姓名也淹没于岁月中了。“穿的更生布呀麻袋片呀吃的树皮野菜团饿死数万千呀哎嗨哟饿死数万千*有心上街买点米警察看见经济犯押在牢里边哎嗨哟押在牢里边”*?四季游击歌》是改编填词的一支古曲:“秋季里游击景物别一年,风萋萋草黄萎鸿雁飞汉关,母依阁父依门个个盼儿还,破巢之下无完卵誓复河山”不少使用古曲填词的,使用的古曲有《满江红》、《落花吟》、《苏武牧羊》等。有一首改编的男女爱情题材的东北民歌,描述分手时年轻妻子对丈夫缱绻恋情、吐露了国破家离的悲伤凄凉,以及赴死抗日的决心,成为一支抗联歌曲:“送情郎送到松花江边手扶栏杆泪儿往里流恨只恨日本鬼儿侵咱中国呀鱼水的夫妻隔水又隔山„„”即使在今天,乘坐性能良好的汽车,沿着崎的山区公路,深入循着当年北抗联的足迹走,还会发现,许多地方至今仍不通车,深山老岳,浓荫蔽日。越过神奇的高山湖泊长白天池,就是朝鲜北部的连绵山地,当年在东北抗联中有不少朝鲜国籍的战士,还有吉林省的朝鲜族人,其中,特别值得永远纪念不忘的是,许多年轻的朝鲜国籍的战士,为支持中国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由朝鲜军官韩仁和谱曲(韩仁和谱曲完成后,不久在黑龙江的江宁县八道冈与日军激战牺牲),此歌后由朝鲜同志译成了朝语,在朝鲜战士中传唱。发生于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的“八女投江”动人故事中也有朝鲜族女战士,最小的才13岁。抗联歌曲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是歌词坚定、节奏铿锵的《东北抗日是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和产生于西征军中李兆麟所作《露营之歌》等,它们由文职官员教习,战士们在战斗间隙练唱,鼓舞士气斗志。抗联歌曲均诞写于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一次行军休息,一位指挥员建议杨将军说“杨将军,你给咱们抗联写一首军歌吧!”由是,杨将军沉吟中思潮澎湃,国家沦亡的惨痛,漫天狂飙和烽烟的飞起,一并注入„„他在草纸上奋笔疾书,一首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平庸与凡响的抗战大音稀声诞生了!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歌词,杨靖宇除了是军人还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所做的这首歌词,堪为20世纪我国歌词的崇高典范。抗联歌曲,是东北抗日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冰封雪野里,搀扶着伤病员,脚穿破烂的“棉乌拉”,戴着狗皮帽,生着冻疮和胃病,冒着零下四十度以上严寒,艰难行进,战士们唱起了战歌“山河欲裂,万里隆隆”,歌声震动荒野,压过松涛,国家将亡,我们还活着做亡国奴干什么?山河破裂,热血男儿不去誓死沙场还有何抉择?更多的战士来源于东北农民,他们没有多少墨水,但他们却懂得和意会这首显得有点“高深”和“文绉绉”的歌辞,他们完全懂得它的全部要意!当年抗联没有纸,军人们用桦树皮来当纸创作或抄录,每一首歌曲都忠实地录记了那一代人的经历,由于戎马倥偬,写作时谁也没想过什么修饰,因而粗糙,所以这些歌的原质极为纯正,这是些蘸着抗联官兵青春热汗鲜血挥写的篇章,很多人所作的词与曲,竟成了他们殉国绝笔——“浩浩荡荡黑龙江,巍巍长白山我祖我先住此地,我们有主权日本铁蹄踏进来,炮火响连天尸骨成山血成河,想起真悲惨„„(《游击队歌》)*“提起这事呀多么难过呀我同胞被残害五万还有零察哈尔呀和绥远呀完全失了去呀进山西又占了太原城*九?一八占了呀东北四省呀一?二八在上海又挑起战争在南方呀上海杀得哇最苦呀八层高楼被炸了个平”(东北民谣改编的抗联歌曲《说个办法大家听》)*这些抗联歌辞,像老旧磁盘的唱片,纹丝细密,真实不改地录记了历史的真相。试图以歌代史,颂扬英杰,把汉奸永久钉在耻柱上——“蒙江泊子树林密啊树林里扎下了大本营伪满宪兵白送死啊红袖头子不中用„„”以下为能查到的一首歌词作者简历:“李红光,朝鲜族,26岁战死,第一军独立师参谋,一师师长,难得的将才。”(更多的作者简历都找不到了)以下是抗联在1937年至1942年最艰危阶段,曾经驻扎过密营的一部分地方(人们未必都知道这些陌生遥远的地方)——应怀着低首河山的崇敬心情,永远铭记这些“到处青山埋忠骨”“一寸河山一寸血”的东三省地名——讷河、北安附近的朝阳山、海伦县东北方向丘陵、八道林子、南岔、汤源、浦鸭河一带、乌苏里江畔饶河附近的暴马顶子、富锦东北方向的大旗干、佳木斯城外数百公里处松花江下游一星垃子、宝清、勃利中间的青山里、穆棱县西北的锅盔山、宁安和敦化之间山中的南胡头、冲河、由宽甸至珲春沿鸭绿江走向的北大顶子,及黑瞎子沟、那尔轰、安图„„

第11篇:东北抗联的意义

(一)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其中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以武力直接灭亡中国的方针,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民族战争的形式反对日本侵略者。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东北地区进行的。“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党立即在全国各地发动抗日救亡运动。九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联合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二十二日,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运动,特别在东北,更应加紧发动群众,组织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 为了加强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党中央从关内抽调了一批优秀干部和党团员派赴东北抗日斗争第一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罗登贤,“九一八”后直接担任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他就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最早的发动者与领导者。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二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周保中,二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以及一路军副指挥魏拯民,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都是事变前后从关内调到东北,又经满洲省委派到游击区去的。

东北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发动与组织了东北各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并把主要力量用于武装斗争。

事变最初

一、二年,东北曾有三十万以上自发抗日的武装参加游击运动。党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些武装力量,发动工、农、学生运动响应、配合他们的抗日斗争;动员、组织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参加他们的队伍;派党团员去协助他们工作。王德林部在延边起义组织救国军时,中共东满特委事先曾派十几名党员参加鼓动与计划起义。起义后,周保中等赴吉林东部作救国军和自卫军的工作。周保中曾任自卫军和救国军联合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救国军前方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亲自部署和指挥过攻打宁安、敦化诸役,获得了重大胜利。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对黑龙江省抗日军队的援助工作。杨靖宇等在南满地区指导游击运动,动员群众支援民众自卫军。李兆麟在耿继周部工作。赵尚志在哈东义勇军孙朝阳部当参谋长。其他抗日武装也多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工作。派到这些部队工作的党团员,除参与组织队伍、指挥作战外,还积极向所在部队领导人提出正确的政治主张及军队建设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各军之间的团结合作也尽了最大努力。

同时,东北党的各级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主要有“盘石游击队,海龙游击队,东满游击队,绥宁游击队,工农抗日义务队,密山游击队,珠河游击队,汤原游击队,饶河游击队,巴彦游击队,海伦游击队等。这些游击队最初人数不多,但素质颇好,战斗力甚强。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信中分析了东北各种抗日武装的性质和前途,认为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是群众性的斗争,包括了四种武装力量。其中,党领导的游击队“是一切游击队伍中最先进最革命最大战斗力的队伍。”它有可能把千百万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胜利的斗争。指示信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在东北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同时,要保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指示信对团结各阶级、各族人民,联合各种抗日力量都提出了具体办法,对争取伪满士兵和侨居东北的日本工人也予以应有的重视。

“一二六指示信”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九三三年夏初,东北自发抗日武装被日军击败,其领导人相继退出东北战场,余部溃散。这时,及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游击队为骨干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族人民踊跃参加游击队;遗散的自发抗日武装余部或纷纷投入游击队,或集合在游击队周围,接受统一指挥。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又向新的高潮发展。从一九三三年起,各地游击队陆续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或反日联合军。

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长征途中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各族同胞,组织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

根据“八一宣言”精神,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游击队,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统一编成东北抗日联军。一九三六年初,建立了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李红光为参谋长。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抗日联军先后组成十一个军,基本队伍四万五千人,另有接受统一指挥的其他抗日部队数万。号称“十大联军十万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党直接掌握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东北抗日联军,分别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敌后,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的大好形势下,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抗联十一个军编为

一、

二、三路军,进一步加强了统一指挥。一九三八年,抗日联军接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报告,各路军领导认真研读,作出决议,按持久抗战精神部署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由于敌人分割包围和严密封锁,东北抗日联军一度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将领、广大党员,靠自觉的、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努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东北人民顽强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九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东北抗日联军闻风而动,配合苏联红军和冀热辽解放军收复了东北。尔后,和由关内来东北的解放军共同组成东北民主联军(后称第四野战军),又为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总之,十四年中,中国共产党为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政治方向,发动并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救亡运动和武装斗争;按照人民军队的宗旨创建了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联军。在抗日联军中,主要成分是农民和工人;共产党员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多时达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各级指挥员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承担了东北地区的抗日任务,并为人民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组织基础。它是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遣队和重要方面军。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比全国抗日战争早六年。“九一八”后,掌握几百万正规军的国民党政府没向东北派出一兵一卒;原驻东北的军队也撤到关内去攻打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十万工农红军大部分在南方诸省,虽力争开赴抗日前线,但因国民党重兵“围剿”,难以如愿。因此,中华民族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东北抗日游击武装的身上。其先遣队作用首先表现在对人民抗日的发动与组织方面。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动员了城乡广大人民,从工人、农民、学生,直至剥削阶级中的爱国者和部分违令抗日的东北军官兵。除先后组织起数十万抗日武装外,还成立了各种反日群众团体。这不但使东北人民走上斗争的道路,而且有利于全国人民的发动。正如朱德所说:“抗日游击队是民众抗日学校,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武装宣传者和组织者。”(朱德《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初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推迟了侵略者对东北的占领和统治秩序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原计划两年“平定满洲”,但抗日的枪声粉碎了他们的妄想。他们每占领一地都要花费多于计划的时间,付出意外的伤亡。直到伪满傀儡政权建立

五、六年之后,日伪统治势力所能控制的地区仍限于交通要道和城市、重要据点而已。东满的延边、吉林东部、牡丹江,南满的通化,北满的三江、哈东、滨北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多属于“共党乐土”。在那里,抗日军民共同建设着“红地盘”(游击根据地),并以“红地盘”为依托,不断向日伪出击。迫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再制定“二年计划”、“三年计划”、“五年计划”“讨伐”这些“治安不良”地带。再次,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先行一步,而且独撑战局六年之久,这就为全国抗战树立了榜样,给全国人民以胜利的信心。它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全国抗战都有参考价值。在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朱德的《抗日游击战争》等指导全国抗战的重要军事论著中,都曾多次引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说明问题。

芦沟桥事变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大举进攻,把东北作为它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全民抗战爆发,关内是主要战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全国抗战的一个方面军,主要任务是配合关内抗战,打击敌兵后方,拖住东北的日伪军,使之不能入关,并同八路军、新四军共同造成对日本侵略军的夹攻之势。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人,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毛泽东选集》横排本385页。) 为了配合关内抗战,东北抗日联军比从前更为活跃,积极主动出击,重创日本侵略者。从敌人残缺不全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抗日联军各部队几乎每天都在战斗,所有驻东北日军师团几乎没有一个不曾吃过抗日联军的苦头。其配合作用除表现为大量杀伤日伪军之外,还表现于对日伪军的牵制方面。据统计,日本用于关内的侵略军总人数为:一九三七年五十万,一九三八年六十八万,一九三九年八十六万,一九四○年八十万,一九四一年六十一万,一九四二年五十五万,一九四三年六十万,一九四四年七十三万,一九四五年一百零八万八千五百。(《人民日报》1951年9月3日。)用于东北的日本正规军人数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五万,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四十万,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五十万,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七十万,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增至百万。(《晋察冀日报》1947年9月20日。)两者不同上下。日军占领东北后,驻军非但不减,反而增加,其原因之一是为了与社会主义苏联为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存在和发展。日军用于“讨伐”和“防范”抗日联军的兵力,经常占其驻东北总兵力的半数以上;数十万伪军则全部用来对付抗日联军。一九三八年十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重点进攻其占领地抗日军民,常以四十万以上兵力“讨伐”抗日联军。此外,抗日联军破坏日伪军工生产,阻碍其交通运输,颠覆、截击其军用车辆,使之被迫停产、停运,也是对关内抗战的一种配合。假如没有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日伪安然统治东北,驻东北日伪军及军用物资顺利向关内调运,势必加重关内人民的灾难和关内抗日军队的负担。东北抗日联军以少于敌军数倍、数十倍的兵力对全国抗战作出如此重大贡献,可谓难能可贵。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华民族抗日的不可缺少的方面军。

(三)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威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生命线”的一把尖刀。 东北,在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全盘计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团早就企图侵占东北,从中寻求“富源”。在它的“大陆政策”中,占领东北是吞并中国、征服世界的前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热衷于对外扩张的日本统治集团中的许多人,荒谬地鼓吹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和“国防线”。而且在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地把手伸进东北来。

“九一八”后,东北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集团一方面把东北作为北攻苏联,南下华北,进占全中国的军事基地,将全部正规军的三分之一放在东北。并在东北筹建各种战略性军事工业和工程设施。另一方面,在“日满经济一体化”口号下,完全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东北农副产品、森林、矿产资源;在东北大规模投资和倾销国内过剩工业品;向东北移民。甚至有把日本首都迁到长春(当时改名新京)之议。可见,在日本侵略集团眼里,东北如心脏一般重要了。

在这样一个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时长达十四年,范围之大,遍及东北城乡。从乌苏里江和图们江、鸭绿江两岸,到兴安岭的原始森林,白山黑水,松辽平原,到处有游击健儿的战迹,到处有侵略者的尸骨。如此广大而激烈的游击战争,对日伪统治不能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关东军被死死绊住。又据日本官方缩小了的统计,十四年中,日本官兵被抗日联军毙伤俘者约十八万人。按我方不完全统计,仅日军被我击毙者即达十八万二千七百人,加上伤、俘者当不下于二十五万人。上面两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可观的。伪军死伤尚未计算在内。

十四年之中,敌人重要军事、经济部门,如厂矿、森林采伐、桥梁、隧道、交通、机场、电站、仓库、通讯设施、兵营、据点„„都不断遭受抗日武装攻击和破坏。仅以交通命脉铁路为例,据伪满铁路总局统计,一九三四年三月至十月,仅半年时间,伪奉天铁路局、长春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洮南铁路局所属各线被我袭击五百三十四次,铁路被破坏一百零一处。这不仅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东北资财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使其屯兵要地和产业中心终年无宁日。

十四年之中,抗日游击战火始终不灭,它吸引着东北的民心,动摇着日伪军心。这是日伪统治无法稳定的关键。东北人民一直把东北抗日联军视为救星,亲切地称之为“救国救民”的军队。日伪用“抗日联军是共产党”,是“赤祸”来恐吓群众,结果适得其反,群众说:“赵司令(尚志)、李主任(兆麟)这样坚决打日本,有武艺,名誉好,东三省多出几个共产党,就不怕日本鬼子了。”(《大公报》1951年7月13日。)侵略者强占了东北土地,但始终征服不了东北人民的心。伪军警因受到抗日救国事业的感召,军心波动,士气低落,有的暗中帮助或直接参加抗日游击战争。一九三二年起,就有伪军警整连整营整团起义抗日的;全国抗战爆发后,起义投向抗日联军的曾络绎不绝。至于帮助抗联购买军火、药品、被服,送情报,掩护伤员,作战时敷衍、放空枪之类事情更层出不穷。据日伪调查,仅一九三七年抗联

三、

五、

八、九军在牡丹江流域从伪军手中购买的各种弹药就有六十余万发。该调查哀叹:“国军及警察成为抗日军使用弹药的来源。”(伪牡丹江省警务厅特务科调查“东北抗日联军的状况”。)日本士兵也有同情、帮助抗日联军的行动。

总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动摇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殖民统治的根基,消耗着侵略者的实力,缩减着日伪的寿命。日本侵略者一直把抗日联军视为劲敌,诅咒抗日联军、共产党是致日伪于死地的一块“癌”,惊呼:“共产‘匪团’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计划巧妙富有组织性,对于组织民众极有功效,实为不可轻视的敌人„„以现实之‘讨伐’部队尚无法摧毁”(一九四○年伪盛京时报)。(转引自《东北日报》1946年4月5日。)

(四)

东北抗日军民的苦战奋斗事迹是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她“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毛泽东选集》横排本386页。)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共产党员、游击战士、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固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用战斗、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壮丽诗篇。其英雄事迹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片纸寸墨只能录其万一。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在特殊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它的敌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这个敌人在东北建立了严密的殖民统治。驻东北的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依靠力量,素有“皇军之花”之称。抗日联军人数、武器装备均无法与之匹敌。东北气候严寒,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加上敌人包围封锁,东北抗日军民外无援兵,内缺粮草,长期孤军奋战。一九四五年,彭真曾说,我们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斗争的二十多年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主力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东北人民和游击战士的革命牺牲精神是惊人的。十四年之中,每天在流血,每天有人战死,却没有一刻停息战斗。东北抗日英雄们从拿起武器的一天起,就没想到胜利后个人会谋得什么私利,甚至没有想到会活着回来。他们唯一的信念是为了祖国独立,人民解放,“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抗日英雄陈翰章》。)一位抗日联军战士说:“我们在十四年的岁月中,在地狱里过着牛马的生活;我们在那冬季的冰天雪地中,在夏季的霪雨蚊阵中,流着我们的血。我们一群群喊着‘祖国万岁’倒在血泊中,又一群群的补允上去。在这十四年中,在东北抗日军的阵地里,几乎牺牲了我们东北人民最优秀的三代人,祖父、父亲和儿子!但我们并没有一刻失掉过对祖国的信心。”(《东北的黑暗与光明》。)正因如此,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法庭上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杨靖宇深山被围,寡不敌众,冷雪寒风中无衣无食,吃下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壮烈捐躯。陈翰章数次粉碎敌人劝降阴谋,宁舍弃全族亲人,战斗到死,不当走狗官。赵一曼被捕后,受尽酷刑,遍体鳞伤,筋折骨断,仍唱着战歌赴刑场。一位朝鲜族女共产党员,被敌人逮捕后,为了拒绝供出党的机密,先后咬断自己的舌头和手指,最后光荣牺牲。周保中在作战中腹部受伤,肠子流出腹外。他一声不响,把肠子送还腹中,敷以山中草药,继续指挥行军作战。他对同志们说:“假如我们在胜利以前倒下了,中央也会来收尸的。”(《人民日报》1964年5月6日。)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豪迈的气概!这样的英雄何止万千。普通老百姓也是如此。黑龙江省珠河县吕老太太,把自己的财产、粮食送给游击队作给养,让两个儿子都参加了游击队。在战斗中,她的两个儿子都牺牲了。但她不露半点悲容,说为了中国人民牺牲是光荣的。方正县七十多岁的老李头,被敌人抓去运送军火,走到江边,他打死押车的伪军,把一车军火推进江里。敌人烧了他的房子,杀了他全家亲人。他悲愤交加,但不灰心。他去给抗联跑交通,双脚踏遍各抗日游击区,沟通抗联各军的联系,掩护了无数抗日将士出入敌人封锁线,被称为“抗联的父亲”、“东北人民的父亲”。在东北,这样的家庭何止吕、李两家。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奋斗事迹也是罕见的。十四个冬天,他们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伴着怒吼的朔风,纷飞的大雪,行军作战。夜里很少能住房屋和帐篷,经常席地而坐,围火而眠。在敌人归屯并户,实行粮食和日用品管制和配给后,游击战士常年缺衣少食。寒冬来临,同志们还穿着单衣夹鞋。几日、十几日、几十日不见斤米粒盐也是常事。为了生存和战斗,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送粮送棉衣;部队出击大村落和小城镇,从敌人手里夺取衣食。但这又定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许多时候,靠打猎为食,草根树皮果腹。他们吃过没有油盐、半生不熟的野兽肉、马肉、马皮、野菜、野果、树皮、草根、菌类,还吃过衣内的棉絮,脚上的皮乌拉。据当年抗联老同志说,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即使如此,我们的游击英雄也没有退缩和愁苦,那些永垂青史的战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建立的。

抗日联军是一个温暖、团结的战斗集体。它集合了汉、朝、蒙、回、满等十来个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同生死,共命运。不论干部、战士,男女老少。都平等、友爱、团结,以诚相待。当寒冷能凝固人的血液时,一件棉衣从地方送到部队,从司令员传给战士,最后盖在伤员身上。当粮食就是生命的时候,一块苞米饼子在干部、战士手里推来推去,谁也不肯吃,只得由指挥员下令煮汤大家喝。战火中,人们争先恐后掩护同志,宁肯自己中弹身亡。这样的集体给人以温暖、快乐和力量,使人们虽苦亦乐,以苦为荣。

十四年苦斗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它是无价之宝,告诉后人:做人、爱国、革命,要有怎样的思想品德、民族气节和精神风貌。

总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第12篇:学习东北抗联精神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熟悉的“八年抗战”将不复存在,以后一律为“十四年抗战”。而今“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无疑会引起人民的兴趣--大家熟知的“八年抗战”为何要改成“十四年抗战”呢?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迅速沦陷,东北各地迅速组织起抗日联盟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世界第一支反轴心国力量。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抗联从1932年至1940年作战154761次,出现人数为2145626人次,因抗击日军而死伤被捕119845人。在14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14年被抗联击毙的日军达到了18270人以上(含伪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在上海挑衅引发局部战争,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事变发生后,驻扎上海的十九路军和奉命驰援的第五军与日军浴血奋战。虽然一二八事变以国际调处下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结束,但事变中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也避免重蹈九一八覆辙。“八年抗战”变成“十四年抗战”,是缅怀不忘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中为抵抗日本侵略牺牲的烈士,是应有之意。战斗中英勇抗战的烈士不应被忘记,中国国家意识的觉醒过程不应被忘记,中国遏制日本全面侵华企图的事迹不应该被排除在记忆之外,将抗战“延长”到14年是给了这段历史一个公正的评价。

东北抗联精神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所铸造和形成的,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民和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传承弘扬,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要广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宝贵精神财富优势释放巨大潜能。我们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不断赋予东北抗联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切实把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勇闯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矢志不移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坚定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树立起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坚定信念。在这一崇高信念的激发下,东北抗联指战员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以“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态度,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始终坚守信念,对党忠贞不渝。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就发出过这样的誓言:“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他在1940年2月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在濛江县三道崴子一高地时,宁死不屈,壮烈牺牲。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八名抗联女战士,为掩护部队撤退被敌人包围在乌斯浑河畔。当最后的子弹打光,她们手挽手悲壮地投入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的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价值永恒。目前,在开启黑龙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攻坚克难勇闯新路

攻坚克难、勇闯新路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体现。东北抗联与日本侵略者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展斗争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斗争最惨烈,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三大艰苦”。东北抗联孤悬敌后,没有任何外来援助,虽然一度发展到11个军、3万多人,但武器简、弹药缺、训练少、补给差,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只有不怕牺牲,以命相搏。东北地处高纬,半载寒冬,抗联战士经常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生活和战斗,而且经常面临给养严重缺乏的困难。在粮食断绝时,他们只得以草根树皮果腹,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1938年冬,为粉碎敌人“大讨伐”,李兆麟组织领导北满抗联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艰苦西征。他们冒着严寒,爬冰卧雪,翻山越岭,最终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目的地。《露营之歌》中所描述的“草枯金风疾、霜晨火不燃”“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真实写照。面对困难和极其不利的斗争环境,东北抗联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当前,黑龙江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在“三期”叠加的重要关口,我们要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东北抗联将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气节为引领,勇于面对困难,积极排除困难,顽强战胜困难,滚石上山、攻坚克难、勇闯新路,奋力把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大业推向前进。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依靠群众凝聚力量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凝聚壮大抗日力量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从抗战初期起,东北抗联就重视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启发他们拿起武器抗日,使之成为东北抗联部队的重要兵源力量。据统计,从1933年秋至1935年10月,仅原珠河一个小县就输送入伍战士1000人以上。东北党组织和它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从东北斗争实际出发,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武装,使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壮大。东北抗联强调维护群众利益和加强组织纪律,提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为驱逐日本出中国而战,为东北三千万民众的利益而战。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就鲜明提出,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打日本就是为了老百姓。赵尚志在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初始,特别注重加强部队的群众纪律和密切群众关系的工作,确立了听从指挥;不许向群众耍态度;不许随便拿群众的东西等纪律。部队缴获的战利品和没收日、伪汉奸的财产,也都要分给群众一部分或大部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这支部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仁义军”。东北抗联植根于人民,特别是抗联队伍中的党员干部,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抗日力量的壮大发展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就要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追求。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为民增福祉作为工作之本,通过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凝聚起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磅礴力量。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鲜明特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地区沦陷,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爱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组成东北抗日武装,挺身而出坚决抵御日军的侵略,担负起抗日救亡的责任。出生云南的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苏联学习结束,被党中央派来东北。他十四年如一日,坚持领导抗战,并决心“要滴最后一滴血来拼斗,要用我们的鲜血骨灰培育民族解放之花。”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万千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长眠于白山黑水,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重伤被俘的赵尚志,坚持与敌斗争,抗日到底,以身殉国。抗联女英雄赵一曼,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酷刑折磨,坚贞不屈,钢铁般的意志令残暴的敌人瞠目惊叹。1938年3月,抗联12名战士在宝清蓝棒山附近的小孤山阵地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至到最后全部牺牲。周保中为悼念十二烈士题诗一首,其中写道,“寇贼凶焰犹未尽,十二壮士陷重围”“竟日鏖战惊天地,胆壮气豪动鬼神”。在惨烈悲壮的斗争中,东北抗联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到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其中军级30余人。拥有为国家、民族命运高度负责担当精神的东北抗联群体,就是这样一支打不垮、剿不灭、困不死的钢铁队伍,他们堪称民族的精英和脊梁。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黑龙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夙夜为公、激情工作、砥砺前行、无私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谱写出壮美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做出积极贡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第13篇:重走抗联路心得体会

重走抗联路心得体会

抗联,一个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名字。

每当听起这个词语,我就会想起家乡,并联想起抗联影响杨靖宇。我的出生地在清河镇矿山村,那里是个充满了抗联故事的地方。矿山村距离杨靖宇指挥的长岗阻击战的战斗地点仅有20多公里。当地流传着很多关于杨靖宇关于抗联的故事。

家中祖父辈的长辈还有一个参加了抗联。从小就有不同的人对我讲起那段被侵略的日子。日本人怎么骑着马,从通化和集安带着伪军和日伪警察到东岔、矿山进行扫荡。在矿山发现石棉矿后,日本人又怎么开着汽车带着人抓壮丁开矿。同抗联发生战斗后,日本人又怎么归屯并户等等……但,这些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不过是猎奇故事,不过是拿枪打鬼子的英雄向往。甚至到了成年,我也认为这都是童年从老一辈人那里听来的谈资。直到一天,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其实,我们中国才仅仅和平了60年。”我突然有了一种警醒的感觉。原来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一切相距不过才是60年。那些长辈带着某种庆幸和炫耀的感觉说着的那些过去的抗联故事,不是在炫耀他们那过去的某种不一样的经历,而是劫后余生的欣喜和对新生活的幸福感。

2016年6月24日,我们组织全体干警重走抗联路活动。顶着绵绵细雨,我又走在了儿时走过的路上。看着抗联遗址,已经成熟的我无法想象当年的抗联指战员是怎样在当时的条件下生活的。饥饿、劳累、病患、伤痛、死亡,这是每个抗联战士在当时都要时时面对的情况。一个理想、一个信念还有一个信仰是他们的唯一支柱。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那年,在这密林深处,有一群衣衫褴褛的战士,瘦弱的身躯,饥黄的面容,与之不相衬的却是他们炯炯有神的目光,稳健的脚步和激扬的斗志。他们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甚至都没有去过东三省以外的地方。但是他们以宁死不作亡国奴的信念,筑起了坚强的血肉防线,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铸就了新的民族魂。

今天,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事着 工作。更要认真学习体会抗联精神中蕴含的最朴素、最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那种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不畏险阻、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千秋万代。

今天中华民族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光大东北抗联的革命精神,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想而奋斗终身。

2016年7月11日

第14篇:不可移动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汇报

淳口镇2012年度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工作汇报

为了加强我镇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安全保护,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市人民政府的要求,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淳口镇已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十一处,其中市级三处、县级八处,根据我镇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情况,保护和管理好我镇不可移动文物,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事业,现将本年度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

镇人民政府的行政首长为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组长:胡汉堂

副组长:罗昌华

成员:朱书先吴信兰庆华姚良微

二、宣传造势

1、做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召开专题会议,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人员专门抓,并与文物保护员签订了责任保证书。

2、对文物点周边群众进行文物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为文物点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

三、文物工作开展情况

1、聘请文物保护员(4人),文物安全督查员(3人),对各文物点的安全进行巡查。

2、举办文物保护员法律和文物知识培训,增强保护员的法律意识和文物常识。

3、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特别是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日做好宣传。

4、办公室按合同建立乡镇文物安全检查台账,采取实地巡查、电话巡查的方式,每个月实地巡查一次,电话巡查两次。切实把我镇各个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好,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做到了文物保护纳入政府预算,实行奖惩兑现。

5、实行精细化管理,层层落实到位,结合公安、规划、城建、国土建设部门紧紧联系在一起实行综合执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确保了我镇十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安全。

第15篇:商都遗址

2012年6月9日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上午9时30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奠基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广智,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郑州市省辖市市长级干部丁世显等领导参加奠基仪式。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规划建设中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内容,项目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东、南城垣内侧,与距今3600多年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比邻而居,是一个集郑州商城遗址展示、宣传、研究和郑州文物保护科研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介绍郑州商代都城发展历史的平台,展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文物的平台,面向市民进行普及教育的平台,开展商代都城遗址及文物保护学术交流的平台。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建设方案于2011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项目总占地面积165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50亩,其余均为绿地,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5.6亿元,工期为2年。这是一座彰显着独特文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的奠基拉开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建设的序幕,见证了郑州沧桑变化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将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省文化和文物系统将举办一系列大型宣传展示活动。

6月5日下午,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省文物局联合在郑州举行了“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主题活动的整体情况。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郑州启动

据了解,6月9日,“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郑州市举办,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将围绕“天地之中”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两大主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充分展现厚重璀璨的中原历史文明,激发广大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系列活动服务观众

6月8日,将举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探秘活动。

6月9日,遗产日当天,在郑东新区举办开幕式,在河南博物院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开幕式。在郑东新区河南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文化遗产日”开幕式、郑州大遗址图片展和郑州重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

9日下午,在登封还将举办三项重要活动,一是嵩阳书院举行世界遗产检测中心揭牌仪式;二是在少林寺塔林前广场举行少林寺塔林保护工程启动仪式;三是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现场举行闭幕式。

“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将与公众见面

我省的文物珍宝也将在遗产日期间进行盛大的集中展示。6月9日——8月9日, “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将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东侧临时展厅与公众见面,免费参观。该展览精选了省内17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精品100余件,许多为近年来重大考古新出土的文物珍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再现华夏文明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描绘一幅生生不息、壮丽辉煌的历史画卷。

相关链接

除主场城市郑州外,全省其他省辖市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各类展览情况:

由省文物局主办,郑州市博物馆承办的“英雄不老——李文祥先进事迹展”已于5月18日在郑州博物馆开展,并将在周口、许昌等10个省辖市进行巡展。

开封市文物商店举办义务鉴定文物活动;平顶山市博物馆举办“鹰城记忆”展览;

安阳市博物馆将举办“殷商社会生活史”图片展; 信阳市博物馆举办“信阳市民间收藏文物展览”;

济源市博物馆举办“济源古代历史文明图片展”、“济源明代壁画墓的壁画艺术”、“济源宋墓中的砖雕艺术”等展览。

2.免费、优惠开放情况: 全省106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

开封市大梁门景区对本地居民实行半价优惠,同时举办“开封的记忆”老照片展。

平顶山市叶县县衙博物馆半价开放。

安阳市殷墟门票半价,志愿者免费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袁林、天宁寺塔、韩魏公祠、昼锦书院景区实行票价七折优惠活动。内黄三扬庄汉代庭院遗址展示馆免费开放;颛顼帝喾陵景区免费开放。

驻马店市梁祝墓、天中山、蔡侯陵等免费开放。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工程的奠基拉开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建设的序幕,见证了郑州沧桑变化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将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工程完工后,新的建筑与商代城墙形成一组景观,将二者融为一体,成为观赏、瞻仰的平台,靠近城墙的一侧将全是透明的大玻璃窗,站在博物院里,就可以看到商城遗址。 商都遗址博物院建成后,将会免费向市民开放。

金水区和管城区

商城路附近

第16篇:土司遗址

土司遗址

中国土司遗产分布于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2015年,申遗的“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三处遗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时期的遗存,位于土司地区与中央政权主体地区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汇地带,属典型的多族群文化复合区域,是中国土司遗产中的代表。

本次申遗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土司职级序列中不同等级的土司的治所。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州永顺县灵溪河畔,经国家考古专家认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7年清“改土归流”,世袭二十七代,历时818年。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它在三处遗址中尤其彰显出其显赫的历史地位和“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庞大气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遗址除了中央“衙署区”,其他部分并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几乎就是原址保护。历经五六百年沧桑巨变,能有如此完好的呈现,所以弥足珍贵。

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则被称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好的古军事城堡建筑遗迹之一。三处遗址的组合反映了土司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共同的价值主题和聚落、建筑特点。

湖北恩施咸丰县唐崖-荆南雄镇牌坊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上的千年祖师殿

遵义播州海龙屯-新王宫遗址

第17篇:商都遗址

2012年6月9日是全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上午9时30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奠基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广智,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郑州市省辖市市长级干部丁世显等领导参加奠基仪式。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规划建设中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内容,项目位于郑州商城遗址内城东、南城垣内侧,与距今3600多年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比邻而居,是一个集郑州商城遗址展示、宣传、研究和郑州文物保护科研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介绍郑州商代都城发展历史的平台,展示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文物的平台,面向市民进行普及教育的平台,开展商代都城遗址及文物保护学术交流的平台。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建设方案于2011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项目总占地面积165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50亩,其余均为绿地,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5.6亿元,工期为2年。这是一座彰显着独特文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市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的奠基拉开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建设的序幕,见证了郑州沧桑变化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将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012年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为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省文化和文物系统将举办一系列大型宣传展示活动。

6月5日下午,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省文物局联合在郑州举行了“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主题活动的整体情况。

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郑州启动

据了解,6月9日,“2012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郑州市举办,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将围绕“天地之中”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两大主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充分展现厚重璀璨的中原历史文明,激发广大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系列活动服务观众

6月8日,将举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探秘活动。

6月9日,遗产日当天,在郑东新区举办开幕式,在河南博物院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开幕式。在郑东新区河南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文化遗产日”开幕式、郑州大遗址图片展和郑州重大考古新发现图片展。

9日下午,在登封还将举办三项重要活动,一是嵩阳书院举行世界遗产检测中心揭牌仪式;二是在少林寺塔林前广场举行少林寺塔林保护工程启动仪式;三是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演出现场举行闭幕式。

“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将与公众见面

我省的文物珍宝也将在遗产日期间进行盛大的集中展示。6月9日——8月9日, “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将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东侧临时展厅与公众见面,免费参观。该展览精选了省内17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精品100余件,许多为近年来重大考古新出土的文物珍品,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再现华夏文明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描绘一幅生生不息、壮丽辉煌的历史画卷。

相关链接

除主场城市郑州外,全省其他省辖市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各类展览情况:

由省文物局主办,郑州市博物馆承办的“英雄不老——李文祥先进事迹展”已于5月18日在郑州博物馆开展,并将在周口、许昌等10个省辖市进行巡展。

开封市文物商店举办义务鉴定文物活动;平顶山市博物馆举办“鹰城记忆”展览;

安阳市博物馆将举办“殷商社会生活史”图片展; 信阳市博物馆举办“信阳市民间收藏文物展览”;

济源市博物馆举办“济源古代历史文明图片展”、“济源明代壁画墓的壁画艺术”、“济源宋墓中的砖雕艺术”等展览。

2.免费、优惠开放情况: 全省106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

开封市大梁门景区对本地居民实行半价优惠,同时举办“开封的记忆”老照片展。

平顶山市叶县县衙博物馆半价开放。

安阳市殷墟门票半价,志愿者免费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袁林、天宁寺塔、韩魏公祠、昼锦书院景区实行票价七折优惠活动。内黄三扬庄汉代庭院遗址展示馆免费开放;颛顼帝喾陵景区免费开放。

驻马店市梁祝墓、天中山、蔡侯陵等免费开放。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工程的奠基拉开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建设的序幕,见证了郑州沧桑变化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将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工程完工后,新的建筑与商代城墙形成一组景观,将二者融为一体,成为观赏、瞻仰的平台,靠近城墙的一侧将全是透明的大玻璃窗,站在博物院里,就可以看到商城遗址。 商都遗址博物院建成后,将会免费向市民开放。

金水区和管城区

商城路附近

第18篇:古人类遗址

中国大地上远古人类的出现顺序是:

元谋人

1、时间: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已知境内最早的人类)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二、

北京人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三、山顶洞人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

2、距今年代

约3万年。

石器时代被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具体划分如下:

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认为这段时期在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2、中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中石器时代,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会使用天然火烤熟猎物。

3、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磨制石器为主,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出现文明。

1、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式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遗址中还出土有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早更新世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元谋人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化石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遗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资料最齐全的直立人。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万件以上。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有些学者认为,当时已会制造骨角器。除狩猎外,可食的野果、嫩叶、块根,以及昆虫、鸟、蛙、蛇等小动物也是日常的食物来源。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表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研究发现,北京人通常几十人结成一群。寿命很短,大多数人在14岁之前就夭亡了。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约一千多年时间

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7400年至前

6400

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由于最早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

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碳14

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距今7400年至前

6400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的东北

,距宁波市区约20千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约7000—5000年前)遗址。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片达几十万片,还有陶器、骨器、石器以及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等大量珍贵文物

[1]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据,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仰韶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九公里的仰韶村。1921年在遗址区发现画有红黑色花纹的彩陶和磨光石器。考古界认定,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7000~5000年。

半坡遗址――有6800-63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1]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

[1]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6000-5000年左右,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因首次发现的良渚时期黑陶罐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於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实际上是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瓶窑镇是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年代距今5300-4300年左右。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年,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城南30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为距今5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大汶口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附近,1965年发现。整个遗址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500米,由若干个遗址群组成,距今约4000-4600年。

岳石文化――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绝对年代为距今3900-3600年。文化时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后李遗址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时发现的。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临淄后李、潍坊前埠下、张店彭家庄、章丘小荆山、西河、邹平孙家、西南村、长清月庄等。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大约距今8500——7500年之间,前后延续约一千多年时间

第19篇:文物

像林则徐一样爱自己的祖国————林则徐纪念馆观后感

林则徐是福州人的骄傲,周三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林则徐故居参观。

走进屋内,我仿佛听到了少年时期林则徐的朗朗读书声,仿佛看到了他学习时认真的样子……

缓缓穿梭于各个屋内,林则徐的一生宛如一幅展开的画卷呈现在我们眼前。

林则徐的主要功绩是从英国人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两万箱,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所以,我们甚至在屋内看见了许多向人们说明毒品危害的图片。

林则徐一生中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许多事,他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我们也要向林则徐学习,做一个爱国的人。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杏邙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门外围屏墙内壁嵌有“虎门销烟”大幅浮雕。大门额题“林文忠公祠”。仪门两侧回廊陈列了20多面执事牌,上书林则徐历任官职。御碑亭为方形,内陈列3座御赐石碑,成品字形。正中是清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慰问家属的圣旨。一边是“御赐祭文”,另一边是“御制碑文”。树德堂为祠厅,正中是林则徐官服塑像,楣额挂有清道光皇帝御书“福寿”匾额。曲尺楼现为展览厅。竹柏轩为古式双层楼阁,楼下辟为电化教育场所,可容纳观众 100多人,配合展览,放映故事片、连续剧、纪录片等;楼上为资料室、阅览厅,内藏图书、文物,供馆内外人员研究使用。

该馆展览以反映林则徐一生事迹为基本内容。展品中有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对联、条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笔记等 120多件;还有他使用过的印章、残墨、印盒、政书雕板等遗物。林则徐的手定诗稿和他父亲林宾日手书《析产书》最为珍贵。《衙斋杂录》是林则徐遣戍伊犁时期抄摘的公文和档案,这些公文和档案中有不少重要案卷已经失传。

现在,经过2008-2009年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整修过的林则徐纪念馆已经于2009年6月3日(即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修缮后纪念馆展览总面积由原来的3500平方米扩大到8500平方米,扩大了1倍多,原有的林文忠公祠恢复了祠堂功能。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秘书长翁纪阳介绍,新的林则徐专题展览打破传统,不按照纪年的顺序,突出林则徐的人格魅力,与大事件结合,布置了5个主题陈列。分别是: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共展出文物1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鸦片战争中的火药缸(全国仅2件),以及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四条屏对联,另有复制的一品官服,林公任陕西巡抚时在浦城小住留下的五块匾额等,这些珍贵文物经过了1年多的征集。

游览其中,除了能欣赏“湖广总督衙门”、南后街乡亲欢迎林公回乡、林公流放到新疆坎儿井等逼真的场景外,还可以一睹林则徐的亲笔书画、信札、奏折等实物。最有特色的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手法表现的“虎门销烟”场景,200多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的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虎门销烟的开始;左侧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场景利用投影制造水面波动效果。

【相关简介】由于年代的湮远和城市的变迁,林则徐出生地这一历史遗迹的寻认,曾经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林则徐父亲留下的《析产书》所言,林家早年没有什么房产。林则徐父亲结婚后,辛苦积蓄了两年,才从左营司巷一个姓谢的人家典来小屋一座,外间作蒙馆,内间作女工之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后来林则徐考中举人,作了张师诚幕僚,才凑足十千文钱将屋买断。十千文在当时,只值大米约六七石,足见林家最初所典小屋的简陋。

林则徐是在他父母婚后八年,才生在这座小屋的。据清施鸿保《闽杂记》记载,林则徐出生时,刚好新任命的福建巡抚徐嗣曾鸣锣开道经过此地,林则徐父亲林宾日认为这是好兆头,希望儿子长大后也能象徐嗣曾,于是取名则徐。

林则徐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参加乡试,因眼睛发病未愈,没有考中举人,于是就馆于罗氏,并携林则徐到罗氏试馆读书,直至13岁止。此节在林则徐的回忆中明文提及,由此,罗氏试馆可以确认为林则徐幼年成长的重要场所。

但那间林则徐出生的简陋小屋,却已难以寻认。林则徐回忆小屋的情景是这样写的:“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座,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皲,恒至漏尽。”这种情景,与他父亲所言典来“小屋一座”,半饥半寒度日吻合。这所御寒尚且不足的“破屋三椽”,当然不可能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林家支祠”这等规模。不过,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又提到:“吾宗自迁省治以来,未立支祠,府君舍已宅为祠,买田数亩以供时祭,下及子孙读书膏油之助,章程悉具,不孝等当守而行之。”由此看来,林则徐显达之后,根据他父亲的意愿,对原来的小屋进行增地扩建,改为祠堂,也就顺理成章了。那么“破屋三椽”从那时就已消失。

林公精神今宛在

——寻访林则徐在榕遗迹

许 然 彭望涛 从福厦公路一进福州,首先看到的是庄严肃穆遥望南天的林则徐铜像,接着经过花团锦簇的林则徐广场,再穿行林则徐大道进入市中心。林则徐已成为福州城市形象的象征。

在昏浊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林则徐的许多闪光点异常夺目:禁毒先驱、开眼看世界、廉洁勤政、爱国爱民……这些闪光点中的任何一点,放到今天都仍然熠熠增辉。修复林公遗迹,瞻仰林公形象,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更能激发人类良知和正气。带着这样的心情,我按着时间顺序,遍访了福州市林则徐的主要遗迹。

由于年代的湮远和城市的变迁,这一历史遗迹的寻认,曾经颇费了一番周折。根据林则徐父亲留下的《析产书》所言,林家早年没有什么房产。林则徐父亲结婚后,辛苦积蓄了两年,才从左营司巷一个姓谢的人家典来小屋一座,外间作蒙馆,内间作女工之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后来林则徐考中举人,作了张师诚幕僚,才凑足十千文钱将屋买断。十千文在当时,只值大米约六七石,足见林家最初所典小屋的简陋。 林则徐是在他父母婚后八年,才生在这座小屋的。林父靠在罗氏试馆当塾师维持家计。从林则徐4岁开始,乃父便将他带到试馆中进行启蒙教育,直至13岁。此节在 林则徐的回忆中明文提及,由此,罗氏试馆可以确认为林则徐幼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但那间林则徐出生的简陋小屋,却已难以寻认。林则徐回忆小屋的情景是这样写的:“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座,诵读于斯,女红于斯,肤栗手皲,恒至漏尽。”这种情景,与他父亲所言典来“小屋一座”,半饥半寒度日吻合。这所御寒尚且不足的“破屋三椽”,当然不可能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林家支祠”这等规模。不过,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又提到:“吾宗自迁省治以来,未立支祠,府君舍已宅为祠,买田数亩以供时祭,下及子孙读书膏油之助,章程悉具,不孝等当守而行之。”由此看来,林则徐显达之后,根据他父亲的意愿,对原来的小屋进行增地扩建,改为祠堂,也就顺理成章了。那么“破屋三椽”从那时就已消失。

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演绎了林则徐出生至 28岁赴京前在这里读书、参加科举、完婚、求学、谋生 等一段史迹。

我站立在“林则徐星”纪念碑前,慢慢地低下头默默地思索,林则徐28岁以前都住在左营司的“矮屋三椽”,他在这里,由幼稚走向成熟,从这里起步走入政坛。28年培养和树立了他爱国为民的志向,奠定了做出丰功伟绩的扎实的思想基础,人生多么重要的28年。

鳌峰书院和清朝福建巡抚府衙,这两个地方既然对林则徐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我便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点先去了津门路鳌峰坊,想必该坊是因鳌峰书院而得名。巷坊不长,贯通五一路,我步行往返多次,没有发现书院的痕迹,难道当时赫赫有名的福建高等学府完全消失了,我抱着刨根问底,不信找不到的决心,步入福州师范学校查问,原来该校就坐落在书院旧址。现在是一排排现代化的教学楼,除了一些假山外景几乎见不到什么遗迹。仅有的是,在学校进大门的右手停车场后边,有扇门,在它的上端墙上刊名“鳌峰书院”,前立“鳌峰书院林则徐读书处”石碑。

津泰路离津门路很近,走路数分钟就到了。一路走一路问,在请教一位长者后得知,现在鼓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大院是过去福建巡抚衙门所在地,进去一看,面貌已全新,只能在想象中追忆林则徐当年留下的足迹。

二 我很早就听说林则徐故居在通湖路。进到那条河边小路,找到一方刻着“林则徐故居”的黑色大理石碑,石碑对面依稀可见两堵年代久远的厚墙。

这所房子,实在是林公官德的见证。中国读书人多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凡读书显达之后,便要求田间舍,在家乡购置华宅美田,以荣耀门楣。福州一带明清时期的高官,多在“三坊七巷”建宅,至今形成一片蔚为壮观的古迹。唯有林则徐,以“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的显赫,却让全家落居在这块极不起眼的低洼地带。

“文藻山”是美化了的书面名称,其实是“簸斗山”福州话“bongdo山”的谐音。“bongd。”在福州话里是垃圾。由于此处地势低洼,经常为大水所浸渍,除了一些平民百姓,一般有钱人家都不愿在此建宅。城内的垃圾,便多往这里倒,堆积如山,故此得名。

林家门前不远,有一条小河横贯而过,由于水流过缓,容易淤积,遇到大雨天或者闽江水涨,便洪水四溢,淹浸民居,所以这里又俗称“大水厝”。在这样的地方居住,生活的不便是可想而知的。 一品大员,晚年因病告退还乡,竟置不起一所舒适的住处,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当后人得知,共推为“清廉”的榜样。曾国藩致其弟曾国荃的信中说“闻林公文忠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以为法。”我辞别林家时,感慨万端:“林公,真不愧让老百姓呼一声„青天‟。”

林则徐故居往北不远,便到了西湖。在西湖公园西角的荷亭旁边,有一处园林味十足的庭院,那就是桂斋。众所周知,桂斋是林则徐中年时期的一处重要遗迹。

1827年,42岁的林则徐回到福州丁父忧。自道光帝即位七年来,林则徐一直很受重用,因而也一直疲于奔命。这次回籍守制,算是他忙碌仕途上的一个小憩站。他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与旧日的亲友话谈桑样,吟诗作文,有时也和他们相约优游于幼时钓游之地。 可是,当他来到西湖追寻旧趣时,年久失修、壅塞淤积的西湖,却又使他闲不住了。他向福建地方官府力倡疏浚。在福建督抚的支持下,精通水利的林则徐参与主持了大规模的浚湖工程。

这一工程的功德,至今为福州人所津津乐道。可以想见,当年林公坐镇荷亭指挥工程时,胸中涌动的,一定是满腔为国为民的神圣感,而这种神圣感再次触发了他与宋朝名相李纲的神契。

那是一种多么富有意味的历史契合,近代抵御外侮第一人的林则徐,远在他能切身体验外患胁逼之前,便已与相距700多年的抗金英雄李纲,结下一段难解的心缘。邵武人李纲誓抗金人的事迹,一次次震撼过少年林则徐的心灵;而李纲在福州的祠墓,则成为滋润林则徐高尚情怀的甘泉。求学鳌峰书院期间,林则徐住处离越王山(即屏山)很近,越王山麓的李纲祠,自然成了林则徐的常游之地。在这里,他敞怀高歌,用李纲恢弘的精神,来冲洗自己的灵魂。

这一次次灵魂的洗礼,积淀了他内心难解的李纲情结。他要亲手让这位福建先贤的遗迹世代长存下去,便趁着西湖工程开工,在荷亭旁建起一座崭新的李纲祠。祠旁另设小屋两间,以李纲故居“桂斋”为名,手书“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的楹联,既表达对李纲的景仰,又借以自励,并常常来此读书休憩。林则徐去世后,福州的父老乡亲在桂斋里供奉林则徐像,桂斋成了最早的林则徐祠。

林则徐亲建的李纲祠和桂斋后来被毁。如今的桂斋重建于1985年,而李纲祠仅剩故址和林则徐手书《新建李忠定公词堂记》碑一方。我曾在这方碑记前肃立很久,对碑文开篇“自古大忠大知不可磨灭之人,其经济文章恒足以动百世下之人,心相以钦,承于无替;而其庙貌祠宇,亦必得山川明秀之地始足以昭诚敬而妥神灵。地以人重,人与地宜,理固然也”之句,感悟良多。

在一个清明节,我瞻仰了林则徐墓。

其实,林则徐墓,毋宁说是林则徐父母的墓,因为,按中国人的习惯,只能以墓葬中辈分最高者为主。所以,自古高官显赫者,一般都单独建陵,但林则徐却选择了与其父母合葬,这是林则徐不趋时尚、不事奢侈的作风的又一见证。 林则徐事亲至孝。1824年,他回乡丁母忧,特为其父母修造了这座大墓。如果说,这时以及后来林则徐回乡丁父忧三年,没有为自己另寻墓地是因为年纪尚轻而未及考虑后事的话,那么,当他63岁因病辞官回乡时,仍未谋建自己的陵墓,说明在他的内心,早就打定了与父母合葬的主意。他的夫人郑氏以及弟弟林需霖先他而逝,都先后葬入此墓,又可证实这一点。于是,这座典型福州规式的坟墓,总共葬有林则徐父母、林则徐夫妇、林霈霖夫妇六人。

在林则徐的主要遗迹中,墓地是保存较完好的,唯墓道碑、牌坊及翁仲被毁。墓宽13.2米,深24.6米,有五层台。因正对五凤山,第二层台正中横案屏题刻“五凤来翔”四字。墓前有咸丰元年“御赐祭文”和“御制碑文”两碑分立左右,其前又相对分立一双狮子,狮子用三合土塑造而非石雕,则又显示出其简朴来。整座用三合土铺注的墓面,因年代久远而长满了绿茵茵的苔藓,尤显古朴庄严,气势雄浑。

我问过很多看过林则徐墓的林则徐研究者,他们都对林则徐与父母合葬而没有自己独立的陵墓而感叹,一个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死后未索取家乡一方坟土,这对一向推崇先贤的中国老百姓,多少有点对于先贤的歉憾。其实联系林则徐一生为人、为官的行迹来看,这更体现出林公垂范千古的品格。

从林则徐墓地回来,又到了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的前身是林文忠公祠,建于林则徐死后五十多年,虽与林则徐生前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建立后,一直是后人纪念林则徐的重要场所。1982年重修改为林则徐纪念馆,馆内增列了大量林则徐的文物和事迹资料,成为林则徐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这里还是凝聚林氏后人的重要中心,每年林家人组织扫墓,都从这里集散。出发扫墓前,他们总是先在纪念馆里聚会,缅怀先祖功德,通报宗亲要闻,勉励后生上进。扫墓结束后,又都回到达里再各自散去。林则徐的直系后裔,至今最小的已发到第八代,总人数将近600人,居福州为多,一部分散居台、港和美国、欧洲等地。“林文忠公后裔”的自豪感,一直是激励他们上进、爱国的动力。 宗亲内诗书相尚,人才辈出,成就斐然,堪称福州望族。这种情况,让人想起林则徐在他故居内的自撰自书的楹联“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又让人想到林则徐早年“破屋三椽”的家中男读女工、奋发进取的生动情景。自古诗书传家久,林则徐开创的家风,可为明证。 本文收笔的时候,林公的后裔林子东先生跟我讲到,乌石山上的神光寺和积翠寺以及闽江口炮台,也是林则徐的重要遗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林公晚年辞官回乡,恰逢英国人违约入福州城内乌石山神光寺租房居住,而福建地方官竟予以认可。林则徐挺身而出,联合一批爱国人士激烈抗争,要求地方官府把英国人驱逐出城。为了防备英国人武装挑衅,林公还以衰病之身,数次泛舟闽江,到五虎门、闽安诸海口考察形势,策划修建炮台。亭江镇的北岸炮台、长乐象屿村的南岸炮台、琅歧金牌炮台和连江长门炮台等,都倾注了林公一腔卫国赤诚和非凡的军事智慧。这些遗迹,同样体现出林则徐一贯誓抗外侮、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崇高精神,相信它们也会受到重视和保护,并在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析产

析产又称财产分析,是指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各共有人所有。析产一般发生在大家庭分家或者夫妻离婚时对财产的处理中。 公民死亡后,共同生活人或者财产共有与继承人就财产如何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解释,一般是先析产后继承。

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20篇:2004年政协考查贵阳文物工作汇报材料

贵阳市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在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全市文物工作者的团结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物管理机构及文物保护单位

贵阳市文化局是全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政府主管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各区、县(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主管本辖区内的文物行政管理工作。

贵阳市文物管理所负责全市文物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各区、县(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负责本辖区文物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目前,除南明、云岩、小河高新区外,全市各区、县(市)均已建立文物管理所(开阳、清镇、白云与文化馆合署办公)。

贵阳市文物商店负责我市流散文物的征集保管工作,为将来我市建立博物馆打下藏品基础。同时从事线下文物的流通和工艺品、文房四宝的经营。

稍具规模的景点均设有管理处负责景区日常经营管理,小景点和未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已由文物管理部门与使用单位或使用人签定了“保护责任书”。

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8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另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

已经修复开放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处,已修复使用及开放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4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

10多处,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若干。其中,息烽集中营旧址,花溪文物管理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由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开放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委党史研究室管理开放的1处,宗教部门使用开放的6处,其它43处。

二、主要工作情况

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和支持,首先是从机构、经费上落实,1991年开始,除保证文物事业费外,每年专门安排100万元用于文物抢救维修。随着经济的发展,2002年增加维修经费至每年150万元。另外,一些的项目还列为每年的政府实事专门安排经费投入,如青岩古镇改造、文昌阁片区改造、息烽集中修复开放、修文阳明园修建等。同时政协、人大对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极为关注,参与意见、指导工作,积极呼吁帮助加强文物保护。因此,近年来,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明显的有了长足进步。

1、文物“四有”基础工作

我市文物工作从80年代初开始,从文物普查、机构建设、文物维修、文物景区开放利用到现在,四有基础工作一直相对滞后。1998年开始,我局加大了基础工作力度,1998年全部完成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的树立。1999—2000年完成了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周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使我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据可依的基本保障。2001—2002年完成了全市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的规范建档工作。2003年市文物管理所又对其中的遗漏进行了续补,使得我市文物保护单位科学记录档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文物普查工作

80年代初,我市曾作了一次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由于当时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有限,难免有遗漏,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未得到保护。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改造的进程,一些文物急待得到抢救保护。因此,我局于2001年组织了文物普查工作,要求在2001年内对全市未列保的古建筑,古墓葬,摩崖石刻、近现代有价值的建筑、革命文物、少数民族文物等再作一次全面调查。2003年、根据各区县申

报的材料,邀请省文物专家对各申报点进行了认真踏勘后,形成了踏勘意见。后经专家反复讨论,在申报的38处中确定了25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向市政府报告后经政府办公会讨论通过,于10月11日正式公布列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文物宣传工作

历年来我们一直重视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每年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开展文物知识法规普及教育。

4、行政工作

1995年我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结合我市实际,在省、市人大的帮助下制定了《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依据《文物法》和《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我们有效地对全市文物加以保护管理,防止破坏和损害文物事件的发生(1999年息烽集中营文物与旅游捆绑经营被制止)。

对文物保护经费的使用管理,为使其更加规范和充分发生效益,我局又制定了“贵阳市文物管理保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上报市政府批准,现已实施。

同时,各区、县(市)文物管理部门和开放景区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30余种,各项工作在建章建制中逐步纳入正轨。

5、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文物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局历来非常重视文物安全工作,严格督促全市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坚持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巡视检查制度和节假日定期安全检查,与消防部门积极配合,对景点进行了电气整改,增设了阻燃管、漏电保护器,修建消防水池,更换消防器材。一些景点还派人到消防队接受培训,组织消防灭火演示等,各地加强了消防安全的检查,每年年底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市组织安全自查一次,并按上级安全工作的部署,加强安全工作检查,历年来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6、文物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物的经济价值也随之愈显重要。文物不论在社会教育和提供人们信息、娱乐等方面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上更是功劳卓著。我市息烽集中营旧址、中共贵州省工委活动旧址、达德学校旧址、林青就就义处、卢焘蒙难处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接待了大批的游客及青少年学生,通过景区介绍和实际展示,集中反映了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斗争历程,极大地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另外其它一些开放景点如甲秀楼、阳明祠、阳明洞、青岩历史文化名镇等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自身特定的价值,通过文物的开放利用,一些景区基本上能不靠政府拨款维持基本经营(维修例外)。

三、存在问题

1、文物保护法宣传不够深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文物的贯彻执行不够重视、以致一些行政行为有悖文物法,而文物管理部门迫于下级服从上级不能据理力争,使得文物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不矛盾没有妥善解决。

2、机构不健全。贵阳市至今没有综合博物馆,无法正常开展可移动文物的征集,研究,展示工作。

3、文物管理所不健全。一是南明、云岩两城区一直未建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部门,两城区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由市文物管理所承担,文物管理所应对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研究、指导和一些重点文物的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两城区文物的直接管理部门。另外小河区也无文物管理部门。二是现有文物管理所机构、人员、经费都还存在问题,如 “四室”建立、专职人员引进、业务经费不落实等,以致业务工作进展慢,质量不高,文物保护研究工作不深入,力量薄弱,设施设备落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等等。

4、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抢救维修经费紧张。贵阳市现有市级及市级以上已列保文物保护单位100处。每年安排维修经费一是市内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养维修;二是区县重要文物的抢救保护投

入;三是临时必须的文物保护支出。而涉及大的环境整治、展览陈列、绿化美化等工作则需申请专款,且要看财政情况能否安排才能确定。因此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市文物保护仍需加大经费投入。

另外,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未理顺关系,一些地方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属地文物管理不能切实履行职责,致使一些文物的保护、修缮、利用没有依法办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一些使用文物的单位由于各种原因对文物不能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以致造成过度开发而损毁文物原貌,破坏文物环境。

下步我们将按“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深入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进一步夯实贵阳市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加快文物保护体制的完善,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规范文物“四有”基础工作、维修工作、开放管理工作,争取贵阳市博物馆馆舍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推进全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以上是我市文物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关心我市的文物事业的发展。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市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文物工作将取得新的成绩,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贵阳市文化局

2004年3月23日

抗联文物遗址工作汇报
《抗联文物遗址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