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生态调查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6:55:56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家乡生态调查

家乡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郝晓静 0

8、于亚男 36.调查时间:2013.10.3—3013.10.12.

调查地点:白云镇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含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结构和实际行动。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生态文明建设和与新农村建设

1.1、建设文明生态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农村自然环境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粮食产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现象严重;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能源缺乏,生活方式落后等等。

1.2、建设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心灵与环境之美的统一。其实生态文明村的美不仅美在青山绿水,碧瓦红墙,更美在这里人们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落后,卫生服务水平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村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村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形成了“爱知识、爱环境、爱他人、爱生活”文明的新村风。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往往有这样的流行话:“楼高了,人情淡了;马路宽了,人心窄了”,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决不能用物质生产取代了人情道德。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集体劳动的那种热火朝天,挥锹扬镐的热闹场面你能亲身感受到农民之间那种友善、团结、淳朴的民风。

1.3、建设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社会的和谐即使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活动的结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均衡和有序的产物。

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一方面把“产业化”作为其中心任务。要求各村必须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就是要求农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然而,生态文明村建设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生态文明村”模式充满了理想和智慧,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尤其在党的十六届五中提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的大背景下,更为我们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白云镇整体概况

白云镇地处平坝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公里,东邻羊昌乡,南与西秀区黄腊乡、刘官乡接壤,西接天龙镇及西秀区大西桥镇、北交城关镇。总面积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11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98亩。水资源丰富,有槎白河、邢江河流经全境,镇内有洋西龙潭、肖家流水冲、金坪水库。 白云镇通过几年来健康有序的发展,其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

就农业而言,作为全省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农业产业极具特色,主要以“三元杂交猪”、“商品牛饲养基地”、“优质大米种植基地”、金坪村列入折耳根原产地名录等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全镇在平坝属典型的农业大镇。

就工业而言,白云镇系而依托黎阳公司第

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交通便捷,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从县城到白云镇肖家的公路已改造成三级油路,直达西秀区。乡镇企业发展也较快,有兴平、广平、天马三家水泥厂,闽星、金梯2家砖厂,将军山等6家砂石场企业及隆兴铁厂、湘黔气体厂、忠芳茶场等。

还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秀丽多姿的邢江河自然风景区,竹树葱绿、河水清澈,集垂钓、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神秘的飞虎山是新石器时期遗址,对于发掘、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明末清初水利专家、翰林学士陈法墓葬位于邢江河畔;平庄、肖家的汉墓群均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肖家片区属屯堡文化范畴。这些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白云镇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加快产业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提升白云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财税基础,实现白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作为该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同时,着力于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业产品”,壮大畜牧业,巩固建材工业,发展旅游业、中药材种植。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节能减排、环境预警、污染治理,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三驾马车”。平坝县的发展以该目标为中心,切实从6个方面展开工作,其污染防治取得有效进展。

一是以创建文明县城为目标,以“卫生与秩序”整治工作为载体,集中精力综合治理县

城脏乱差,打造卫生文明新平坝。经过连续多年的集中整治,平坝县的城市环境大为改观,市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反映的烟尘控制和噪音控制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以解决重点和区域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平坝县以“让人民喝上放心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为宗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对平坝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点音关桥、白水龙、龙井划定

一、二级保护区,并设置界碑界桩进行保护。加强对红枫湖百花湖两湖上游区的环境保护,对两湖二级保护区内的重点污染源如天峰公司等加强日常监控和重点管制,通过种种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入湖水质,为贵阳市的饮水安全作出贡献。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在天龙镇芦车坝村和白云镇元河村着力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和农村生态示范点,开展了朝田生态园和夏云生态园的建设工作,通过示范带路,全县三年来共建设沼气池2710口,结合改厕改圈,人畜粪便和生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三是以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加强有证排污、按证排污、无证取缔的工作,按照环境容量、功能区划、治污能力的实际,合理分配环境容量到各相关企业。加强环境执法,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全县四家水泥企业,在实施“一控双达标”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改进,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对污染较轻的项目简化手续、精简程序、提高效率,对热点敏感区域的项目,遵循“与人为本”的原则,审慎对待、严格把关,真正实现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是以排污收费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合理治污。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颁布后,平坝县逐步拓宽征收范围,加大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排污费征收力度逐年加大,并规范了排污申报审核和登记制度,全县有21家工业企业纳入了按月申报的范围,真正体现了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五是以环保专项行动为利剑,斩断不法排污浊流。自2003年来,全县先后开展了“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危化物品、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危险废物的专项执法等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通过精心组织,强势执法,从根本上斩断不法排污浊流,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

六是以实施林业“六大工程”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全县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主线,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控制人为生态环境破坏为重点,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齐抓共管,对淡水、土地、森林、矿产、动植物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生态的建设。三年来通过重点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共退耕还林311110亩,建设天保工程公益林37162亩,森林覆盖率现已达35.4%。

二、政策支持

1、纳入国家盘子,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投入额度,扩大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建设规模;

2、强化基层政权服务,配齐配强村镇规划建设机构;

3、真正取消县、乡(镇)财政对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县、乡(镇)财政压力。

三、白云镇生态环境规划

白云镇将着力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业产品”,壮大畜牧业,巩固建材工业,发展旅游业、中药材种植。同时,将以优质的服务,谒诚欢迎各地投资者到白云镇投资发展。

白云镇的生态环境规划

在我们的这次专业实习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白云镇到现今为止还没有关于生态环境规

划的这方面的正式的文献,但是他们在平时地工作中已然在做着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因为上级政府没有发出一些正式的文献而忽视在这方面应投入的心力和精力。

在白云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白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提到有“强化森林防火,推进生态建设”。在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关于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体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完成邢江村白杨冲以植代播重造150亩。

2、完成王下村封山育林人工促进补植补造425亩,落实封山育林管护面积7266亩。

3、制定森林防火预案,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防火小分队,村级也相应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森林防火巡防队。

在白云镇的“白云镇2011-2020总体发展思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关的白云镇在做着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的相关信息。在其发展思路的第四大点的目标及重大项目中有着这样的内容: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停车场、码头、接待中心、公厕等建设)。

2、交通设施建设达到9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通村油路建设有:车头——下小河、元河——天台山、肖家——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经金坪、高寨)、南山箐口——吉昌(经南山、汪井)、路家庄——马卯。

3、开展石漠化治理。主要分布在花柱、汪井、高寨、金坪、茂柏、白云凉山等村寨。

4、完善必须的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槎柏河流域治理、人饮安全(花柱、金梯、新场、大寨)、山塘水库建设等。

5、全镇80%的村按新农村规划进行建设

从以上的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白云镇在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规划的工作已慢慢形成雏形并在不断的成长当中,相信将来白云镇的人们会在白云镇政府的带领下在其生态环境规划这一工作方面做得更好。

四、白云镇自然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国策之一,应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规划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白云镇的发展目标及重大项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道路,因为在农村道路是人民出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白云镇要发展的前提,所以建设道路是最重要的工作。另外由于有发展旅游业,所以会有很有自驾游的游客会来白云镇,所以停车场的建设也是一项必须的工作。要想对外发展就要有接待中心,同时在贵州省的政策下,贵阳已经在全市修建了200多所公厕,农村也要抓紧步伐,为人民的生活起居提供方便。另外,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等环保项目也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2、通设施建设达到90%以上

行政村通油路:车头——下小河、元河——天台山、肖家——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经金坪、高寨)、山箐口——吉昌(经南山、汪井)、家庄——马卯等路都铺上通油路。

3、展石漠化治理

主要分布在花柱、汪井、高寨、金坪、茂柏、白云凉亭

4、善必须的水利设施,基础农田建设,槎柏河流域治理、人饮安全(花柱、金梯、新场、

大寨)山塘水库建设

白云镇的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潜在的环境问题。

白云镇金梯村,是一个航空工业基地,这里建有航空研究所和航空加工工厂,这个航空工业基地已经坐落在金梯村3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航空加工车间坐落在山上,利用山下村民的饮用水源来进行加工,多年来,航空加工厂已经对当地村民的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当地村民反映,当地的村民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很多老年人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但是到医院检查之后就会被确诊是癌症晚期。这些已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和生活危机。

另外,在白云镇有很多的水泥厂,水泥厂的生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经济发展,但是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同时,养猪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支柱,也给当地的环境来带了黄色预警。

五、白云镇污染控制规划

1、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2、水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研究水体污染主要是研究水质污染,同时也研究底质和水生生物体污染。要制定区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另外要做到如下几点:

(1)减少污染因子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2)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3)调整工业布局 改革产品结构

(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3、大气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大气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提出有关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地环境进行全面管理,以求做到经济合理的发展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

1.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1) 改变燃料构成

2) 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4)合理布局工业

5)绿化造林

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因为植物有吸收各种有害有毒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气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

另外绿化造林对白云镇来说也是比较现实的一个方法,可行性很高。

六、发展预测展望及结束语

在今后一个时期,坚持科学发展,弘扬‘三苦’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基础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揽,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致力在跨越发展中铸就绿色崛起的价值坐标。

推荐第2篇:生态文明村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X镇驻地东北部,全村156户,551人,耕地670亩,有党员26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XX镇XX村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加大整治力度,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乡风文明、改革创新四个方面,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优势,多措并举,生态经济持续发展。村党支部坚持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根据本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棉花等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了硬桃、苹果等特色林果,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此外,该村村民外出打工达到300余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2012年村集体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700元。

二、加大投入,完善配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新农村建设,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扎实苦干,积极作为,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村两委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力抓好“五化”工程实施,让农村人也拥有城里人优美的生活环境。借助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机遇,想方设法筹措资金18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2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投资2万余元,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000余株,绿化了房前屋后,入村公路,美化家园,打造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使村庄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新建了垃圾池,砌垒了下水管道,使生活垃圾和污水能够得到集中有效处理。健全了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卫生门前三包,并定期检查评比,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完成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全村实行集中供水。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互联网。08年,投资13万元,在村内主要道路按照太阳能路灯26盏,在小巷安装路灯20盏,解决了道路照明问题,实现了村内白天靓化、晚上亮化,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为确保群众庭院卫生整洁,重抓了沼气建设,户户建起了沼气池,既有效利用了能源,又方便了群众生活。09年,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投资3万元建设了文化娱乐广场一处,方便了群众健身和文化娱乐。11年投资2万元,安装了电子监控,改善了村内治安环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铺开。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

三、创新载体,强化宣传,乡风文明持续好转。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为宗旨,着力抓好公民道德养成教育,扎实开展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生态示范户”、“子女教育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在群众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了“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民中没有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围绕“四德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通过制作“四德工程”建设宣传一条街,图文并茂宣传“爱、诚、孝、仁”文化,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内涵深入人心。树立了良好的村风民风,村民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村内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夯实了农村社会治安基础,全力打造平安乡村。多年来,村内无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受到党委、政府的隆重表彰。村级班子达到了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做到了“三高三强”。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利用和发挥自身条件和优势,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

四、组团发展,健全阵地,改革创新持续加强。为了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上的难题,使农产品尽快进入市场,XX村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引导农民成立各种生产、加工、销售合作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合作社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产品滞销、渠道不畅、信息不灵”等难题

推荐第3篇:生态科技工作汇报

东台市环保局生态科技工作汇报

一、前期工作汇报

1、积极指导生态创建。我市已有头灶、安丰2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镇,梁垛镇梁南村等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头灶、安丰、三仓、时堰、梁垛、富安、弶港等7个镇被命名为盐城市环境优美镇,三仓镇新五村等28个村先后被命名为盐城市生态村。2011年5月新街、许河2镇以及弶港镇花舍村等18个村通过盐城市环境优美镇、生态村考核验收。

2、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2001年,我市启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市建设工作。2005年10月,东台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现场考核验收。2006 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东台为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发„2006‟43号)。先后委托南京林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编制、修编了《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年,根据新的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再次组织对《规划》进行修编,目前正在委托资质单位修编。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东台市生态市建设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了相关工作机制。

3、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六清六建”、“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各类试点村的整治工作。指导五烈镇甘港村等9个省级农村环境 1

整治试点村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成功争取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资金155万元。推进三仓镇新五村、富安镇北街村、五烈镇甘港村、梁垛镇梁垛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在台城周围引导、鼓励个体老板建立了15个草片场,专门收购稻草等秸秆。扶持时堰绿澄草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多渠道的秸秆综合利用措施。

4、积极引导环保认证。先后有盐城神农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的20种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新弘扬精细有机肥2007年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市经济开发区等近20家单位通过ISO14000认证。2009年东台市德辉节能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水性涂料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5、强化重要生态功能保护。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调整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函„2007‟58号)中界定我市境内的珍禽保护区属于试验区,具体范围是:沿王港垦区、竹川垦区西海堤向南,跨川东港河(北起与大丰交界处),向西至老海堤复河,沿老海堤折向东南,沿老海堤复河,从原东台河闸跨东台河沿金东台农场西老海堤河向南。沿老海堤向南跨三仓河至新海堤公路,沿新海堤公路至南通市界,沿市界向东进入海域。东台境内区域均为实验区。在强化珍禽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同时,参与珍禽保护区实验区新一轮的调整。根据上级的具体要求,积极配合南京林业大学考察组开展科考、探勘以及调整方案的确定。目前上报的调整方

案为:“东台新规划的临海高等级公路东500米以西,梁垛河闸同纬度向东沿条子泥垦区东北界以南全部调出保护区,其它保留。共调出面积40260公顷”,“将东沙岛中部地区38953 hm2区域划为实验区,其中大丰面积为25773 hm2,占66.20%,东台面积为13180 hm2,占33.80%。”

6、开展环保新技术的推广。积极宣传、推广环保新技术的及时应用,成功在三禾纸业以及造纸二厂推广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并于2008年通过盐城市环保局组织的验收。

二、工作难点

1、省级以上生态镇、村创建门槛提高。根据盐城市环保局转达的3月31日省环保厅召开的会议精神,创建国家、省级生态镇的必须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运行半个月以上才可以申报。同时,省级以上生态村建设也必须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才可以申报。同时,生态型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省里不认可,必须建设常规生活污水处理厂。

2、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难度大、时间紧、进展慢。根据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的要求,我市各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普遍进展缓慢,根据目前进度,难以如期运行。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难以突破。目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存在多部门多牵头的现象。环保部门牵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住建部门牵头农村环境整治,卫生部门牵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环保部门牵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市

里缺少一个统一的组织单位,一般都是各部门各自为战,以涉及本部门的职能为主,难以整合全部资源。

4、秸秆禁烧工作任重道远。目前我市虽然推广了一些秸秆综合利用措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相当部分秸秆仍难以有效消化。在收获季节,紧靠行政命令和处罚,难以有效根除秸秆露天焚烧现象。

三、近期工作打算

1、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2011年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动员大会,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节点要求等内容。我局将与市监察、住建、城管等单位积极做好生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督查指导,加快考核指标的达标建设。

2、全面开展生态创建。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基本条件之一是80%的镇建成国家生态镇,即在申请省级考核前,我市必须有12个镇建成国家生态镇。对照此项条件,我市基础工作很差,目前没有1家国家级生态镇。因此,在积极推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根据盐城市要求继续做好盐城市级生态镇、村建设工作。

3、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时做好与上级部门的衔接、沟通,确定我市的试点村,完成上级下达的整治任务。与住建、城管、农委等部门协调做好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整治工作。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做到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4、继续做好珍禽保护区得保护与调整工作。根据领导

要求及时落实珍禽保护区保护与调整的有关工作。

四、建议

1、市、镇财政加大对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垃圾中转站的投入力度,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建成运行,为创建省级以上生态镇做好基础工作。

2、加大对生态镇、村建设的奖补力度,出台将具体奖补政策。

3、根据有关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4、全市成立全面牵头包括农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绿化、河道保洁、改厕、畜禽粪便治理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组织,整合所有相关部门的资源,统一开展治理工作。

推荐第4篇:新乡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新乡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摘 要:生态旅游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旅游形式,对于在全国生态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城市来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行相应的开发,是值得思考的.本文就以新乡市为例,对其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乡市开展生态旅游时要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设施配套建设,组合特色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宣传促销等措施.希望能为新乡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同时能够给该类市县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

发展

一、旅游资源的概况 (一)旅游产品资源

在2003年全省统一组织的旅游资源普查中,新乡市旅游资源总量居全省第四位,占全省近10%是一个旅游资源市。其中,以八里沟、万仙山、关山、回龙、白云寺等景区为代表的南太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雄、险、奇、秀;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王陵、比干庙、陈桥驿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文化底蕴深厚;以名人(史来贺、刘志华、吴金印、张荣、耿瑞先、梁修昌、许福卿)名村(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卫辉市唐庄、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凤凰区耿庄、新乡县七里营龙泉村、获嘉县照镜镇楼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极具典型性;以华北最大的国家级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河南省唯一的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乡黄河故道以及植物茂密的南太行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景色优美,自然和谐;以河南新飞电器集团、小冀京华园、刘庄、龙泉村、耿庄等5个全国工农业示范预园为代表的工农业旅游资源发展迅速。 (二)旅游服务设施

1.旅游交通。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为国家级二级枢纽城,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交通发达便利,已形成了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纵横贯通、快捷方便的交通运输网。

2.旅游餐饮。民以食为先,餐饮业不仅能满足旅游者饮食的基本需求,而且能形成旅游区吸引游客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饮食文化的旅游区可以构成一种旅游资源。如罗锅酱肉、杜记牛肉、牛忠喜烧饼、赵记馄饨、新乡烧鸡、原阳烩面、长垣霜打馍、卫辉空心面等都是新乡有特色的风味美食。

3.旅游住宿。饭店业在新乡较为发达,共有星级饭店16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7家,二星级饭店6家,家庭旅馆床位5000余张。总的来说,新乡各景区(点)所在城镇的饭店也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游客规模的需要。

4.旅游购物。旅游区的旅游纪念品、美术工艺品、土特产品、影视作品等均为旅游购物的内容,它既可增加旅游区的收入,又可通过旅游商品的独特性树立旅游区的品牌。

二、新乡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简介

在政府主导战略指导下,新乡的旅游资源正在全方位、多渠道的进行开发,初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目前,新乡已经开发建设的景区15个,其中4A景区2个,3A景区3个,2A景区6个。一部分旅游资源已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向产业优势转化,全市旅游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04年新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10.5%,旅游业成为新乡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为满足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发挥新乡农业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新乡大力开发建设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共启动农业旅游建设项目近20个,初步形成了名人名村、林业风光、高效农业等名牌农业旅游景区。农业旅游点的开放,大大提高了新乡旅游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深化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目前,新乡已有4个景区(刘庄、景华国、回龙、耿庄)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跑马岭景区位于卫辉市狮豹头乡境内。景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具有优越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河南省地质遗迹重点保护区。门票38元。京华园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新乡市西南15公里处,占地300余亩,90多个景观和旅游点。东临107国道,“京华园”旅游区是一部简明的,立体的,形象的,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文化史的精品长卷,构思奇特,设景自然。叠山理水,宛自天成。亭台楼榭,曲径通幽,长廊相接石栏相连,水露迷蒙,鱼帆点点,松竹苍翠,百花争艳,生机盎然。

三、生态旅游资源面临的威胁

1、态旅游区粗放经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生态性:一方面,部分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者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另一方面,经营者目光短浅,不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盲目扩大游客数量、建筑数量等;盲目发展机动车辆,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

2、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受传统经济学发展观影响,许多开发商将生态旅游当成一种时髦的旅游产品,不顾生态旅游的质量及其基本原则而盲目开发。在生态旅游实践中以接待定开发,没有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不注意资源保护,环境质量下降,原本是“生态旅游”的产品到最后也失去了“生态”的特征,造成了“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如景区的城市化倾向,将使自然景区和区中居民的观赏价值大大降低,最终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另外,旅游开发商处于利益的驱动还可能调整传统生活方式,让服饰、歌舞、节庆和手工艺品等带上利益的色彩来迎合游客的需要,使景区的特色文化受到冲击。

3、政府宏观管理混乱或管理无力: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区涉及多个政府职能,而且划分不明确,导致生态旅游区多头管理。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除在生态旅游区开发旅游外,还在其中开采矿产资源,兴建水电设施等,即政府想最大潜力地挖掘生态旅游区的各种资源,然而,这样只会使生态旅游区遭到破坏,而旅游主管部门又无力制止或干涉。

4、国民生态意识淡薄,旅游行为非生态化:由于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或淡薄,可以说旅游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因为旅行社和各级政府把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等同起来。在缺乏全局的自然保护规划和不征求当地社区意见的前提下,全民发展生态旅游。又是在生态旅游的招牌下,将无序旅游肆无忌惮地扩展到自然保护区的每一个角落。黄金旅游周期间许多生态景区游客爆满,其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部分游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果皮饮料瓶等、攀折花木、恐吓动物等,都是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的体现。

5、污染防治与控制等措施不到位:与传统旅游业不同,由于生态旅游一般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明显特征,而作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主要措施的污染防治与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亦与其他工业或城市污染的防治显著不同,但目前从许多生态旅游景区来看,其对废水、废气、废渣及动植物资源与地质地貌、自然遗迹等生态旅游环境资源均缺乏必要的基本保护设施。

6、生态旅游法规与生态旅游环境质量标准等不健全:在生态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其相关的国家旅游法规体系比较完备。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国家性的专门政策法规尚未出台,仅针对我国主要生态旅游目的地类型颁发了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管理条例。但是面对全国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政策和意见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等要求和需求。特别是有关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旅游监督管理、生态旅游景区生态破坏与生态恢复等规定以及生态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标准等急需颁布出台。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1、倡导和坚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基于各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是人类反思其历史经验,谋求在人类未来发展中实现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客观需求和规律。根据可持续发展规律,生态旅游开发商,经营管理者和消费者都要对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级的形式和产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行动,应充分考虑它对资源和环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

2、认真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是应用生态旅游经济学,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合理布局,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地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旅游地公平发展和各方面利益兼顾等原则展开,在不破坏生态旅游环境基本原则指导下,分析生态旅游地重要性,化出功能分区,确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实施步骤,制定旅游线路,选择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旅游和居民居住的规划方案。

3、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政府生态旅游宏观管理包括制定相应法规、政策、审批开发项目、监督、评估管理者和宣传教育工作。首先政府要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政策,这是发展的先导,是进行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在经济政策方面,支持那些有利于提高景观生态多样性,增强地方生态旅游特色,可以吸引更多生态旅游者的产业;在环境政策方面,加强对生态旅游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有关法规征收一定环境税或颁发无污染奖金;在技术政策上,提倡保留一些民间技术和生产部门,尽量使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使生态旅游区更具有吸引力;在社会政策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生态旅游活动走上科学化,生态化的道路。

4、加强教育,提高履行职责与义务的自觉性:一方面,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加强生态旅游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态观。注意增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责任感。例如,可在景区入口处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告诫游客“除了照片之外,你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之外,你什么也别留下”,以此来增强游客的环保责任感。第三,适当添置一些有利于唤醒人们环保意识的设施。例如,国外就出现了造型滑稽的青蛙垃圾箱,垃圾投入青蛙口后,会自动发出“真好吃,再给些”的优美声音。这样以来好奇的游客,尤其是孩子会受到鼓励,很高兴将果皮等垃圾扔进垃圾箱内。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往往是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引导者和监督者。首先应对他们实施生态旅游教育。其次,生态旅游开发者、管理者还要调整理顺管理体制,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的有效性。最后,生态旅游管理必须加强生态旅游法规条例的建立和执行。例如,规定生态旅游的消费模式、征收生态区的生态环境费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森木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

5、完善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生态旅游的发展涉及到众多利益层面的关系,这些关系的确定和协调除了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和文化机制进行控制外,还必须依赖于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因此,在现已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各省(市、区)尽快制订出台《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法》、《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与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地方行政法规等。同时各省(市、区)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并具有本省(市、区)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管理规章与政策。

五、新乡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资源需要经过开发、加工,能转化为产品。旅游资源要变成旅游产品,必须根据客源场需求进行筛选、加工、创新,才能组合成适销对路的产品。

(一)重点开发建设南太行山旅游区

现代旅游以休闲活动为核心,太行山清新的空气、宜人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风民俗和优美的风景,是一处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目前,对省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南太行山旅游区的山水自然风光要进一步优化、深化、创新和整合,其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利用太行山自然形成的开展攀岩、登山活动;利用其丰富水体,开展垂钓活动;用其山青水秀的环境,开展疗养活动;利用其丰富的植被,行果实采摘、品尝活动;利用其深山洞穴,开展探险活动,将太行山建设成集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区,把它培育成新乡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使其成为河南人游河南、新乡人游新乡的首个目的地。

(二)继续加大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

新乡发达的农业,悠久的开发历史,众多的名村,典型的北方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是城市居民解脱疲惫、轻松身体和心情,回眸传统社会农家生活的自然乐趣,体验劳动的快乐,展望高科技农业的目的地。在开发时,要根据目标市场———城市居民和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开发出集原始性、多样性、娱乐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特色项目。如距新乡10公里的龙泉,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文明村。村里开发了集名优新特水果、花卉种植以及集农事活动、农业教育、观光农业等内容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区。其主要特点是水果的采摘和观赏,但体验性和参与性不足,可以观赏的景物有限。可进一步拓展一些项目,如:利用园区的良好环境,挂一些人工制作的鸟笼(造型别致,要有特色);在果树间隙(或专门开辟),科学利用套作技术,种植一些花生和红薯等,让游人参加栽培、管理、收获,也可以承包的形式包租给客人;在小河内养殖一些鱼、虾、蟹,增加垂钓的内容;在餐馆内,为游客加工他们通过劳动收获的产品,并增加一些农家菜肴,如:糊涂条、煎饼等等,同时也可让游客动手参与;开辟农业生活展示区,如:利用新乡县是全国商品棉基地的优势,把传统手工织棉布技术的全过程展现出来:纺花———浆线———染色———织布,再把棉布加工成床单、沙发布、沙发靠垫、棉布睡衣、衬衣、鞋垫,而这些又是深受城市居民喜欢的特色产品。

(三)深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新乡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总体上看,新乡的文物古迹较多,但不少古迹呈散点分布,资源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对其开发也常局限于静态的展示,游客缺少参与和体验,对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受不深刻,因而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文化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新乡应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对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要以历史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加强包装和推介,打造新乡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和文化古都安阳、开封、郑州、洛阳等市进行交流合作;将新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城市中心的现代都市风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 (四)保护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由于生态环境具有的保护性、自然性、参与性等特点,新乡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适度,要保护性地开发。

1.森林旅游。在“回归自然”这种旅游心态下,森林旅游的发展前途极为可观。新乡市有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如植物有1100多种的八里沟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的万仙山景区、辉县市西部太行山无人区等,其森林旅游正在规划开发中。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功能区,对服务设施和建筑规模、风格、分布等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崇尚自然、遵循规律。

2.黄河观光游。新乡境内的黄河地跨原阳县、封丘县和长垣县,河岸线在我省是最长的。沿黄河大堤一路行来,可以观赏雄伟的悬河风光、千里长堤以及防洪工程、引黄工程、跨河交通工程,还可以观赏大堤两边的田野风光、防护林景色。临近水边,则可观长河落日、看鸟鹭飞翔、听鸟虫鸣叫,冬季还可看到高雅的天鹅在水面游弋、在水上飞翔的景致,严冬时节有时还可观赏到冰封黄龙或黄河凌汛时惊心动魄的景象。大力发展黄河滩区综合开发和沿黄旅游景点建设,将黄河沿岸建设成为一条集观光、休闲、生态、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带,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增知增智的旅游需求。 3.湿地旅游。位于卫辉市与延津县接壤处的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280公顷,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知鸟类130余种,植物256种,是内陆中原地带罕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封丘的青龙湖湿地,占地6000余亩,水面4000余亩,水量丰富,面积辽阔,水生植物和鸟类繁盛,是河南、山东沿黄河流域最大的一处自然湖,历经200多年未曾干涸过,素以清净淡雅著称,有着非常大的开发潜力。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深刻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城市的民族化、现代化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报(网络版)·新乡,中国中部崛起的城市 [2]中国商业地产信息网·新乡市情况分析

[3]李俊清、石金莲、刘金海《生态旅游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阎春梅《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6]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推荐第5篇: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生态县建设的原动力。因此,在创建生态县的过程中,我们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创建生态县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环境氛围。

1、决策管理与体制文化建设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一是在决策层中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我们通过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列入环保内容、在各种党训班和干训班中开设环保课程、结合环境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着力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环境渗透教育。我们将环境教育列入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定购了统编教材。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目前,我县已建成3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30所县级

绿色学校,其中8所在城区,36所在乡镇。三是在社会公众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辟环保专栏,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型人和事,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环境道德水准。

三、环境伦理与心态文化建设一是以开展评选“绿色家庭”“环保卫士”等活动为载体,以城区市民学校、乡镇人口学校为主课堂,充分发挥环保宣教专业队伍和环保支援者队伍的作用,大力进行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加强环境道德和个人修养建设,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貌。二是以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活动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以及实施循环经济等方式,努力建立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我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5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

产审核,2家企业分别实施了工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试点。三是以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村”为着力点,编写了“绿色社区”和“生态村”建设指导手册,下发了建设标准,制定了环保公约,大力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和循环再生的消费行为,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和农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目前,我们已建成了2个“绿色社区”,12个省级“生态村”,32个市级“生态村”。

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推荐第6篇: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生态县建设的原动力。因此,在创建生态县的过程中,我们着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创建生态县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环境氛围。

1、决策管理与体制文化建设一是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县社会和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措施,经县人大审议后颁布实施。同时,为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XX的工作意见》,并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二是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重大环境决策听证会制度,向社会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生态建设中的问题,对有关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和相关渠道进行通报、宣传和教育。

二、素质教育与认知文化建设一是在决策层中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我们通过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列入环保内容、在各种党训班和干训班中开设环保课程、结合环境日和科普宣传周等重大节日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着力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加强环境渗透教育。我们将环境教育列入了全县中小学校的校本课程,并定购了统编教材。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目前,我县已建成3所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30所县级绿色学校,其中8所在城区,36所在乡镇。三是在社会公众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开辟环保专栏,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典型人和事,倡导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环境道德水准。

三、环境伦理与心态文化建设一是以开展评选“绿色家庭”“环保卫士”等活动为载体,以城区市民学校、乡镇人口学校为主课堂,充分发挥环保宣教专业队伍和环保支援者队伍的作用,大力进行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加强环境道德和个人修养建设,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貌。二是以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活动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以及实施循环经济等方式,努力建立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目前,我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5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2家企业分别实施了工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试点。三是以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村”为着力点,编写了“绿色社区” 和“生态村”建设指导手册,下发了建设标准,制定了环保公约,大力倡导简朴和谐的消费观念和循环再生的消费行为,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和农民广泛参与生态建设,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目前,我们已建成了2个“绿色社区”,12个省级“生态村”,32个市级“生态村”。

推荐第7篇:生态经济区工作汇报(定稿)

工 作 汇 报

中共鄱阳县委

鄱阳县人民政府

(2010年3月18日)

2008年3月8日, 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全世界人民宣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让鄱阳150万人民倍感欢欣、备受鼓舞。鄱阳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巨大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鄱阳湖发展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努力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程中争当“先行区、示范区和快速崛起区”。下面,将我县两年来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汇报如下:

一、先行先试,抢抓先机,努力争当先行区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后,我们不等不靠,积极行动,先学先干,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主要做了六件事:

一是打造中国湖城。为了在工作思路、工作理念上全面接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我们依托“县与湖同名”的先天优势和境内1067个湖泊的生态优势,把鄱阳定位为“中国湖城”,提出建设湖产业、湖文化、湖旅游、湖宜居名城,为与湖命运相连、生息与共的鄱阳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

一、相促进的发展新模式。2008年4月28日,我们邀请省政协、省社联在鄱阳举办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论坛”。7月19日,邀请中国作家

1 协会在鄱阳举办了“名家写名湖”采风活动。 2009年4月26日,举办了鄱阳湖国际湿地旅游文化节,举行了“欢乐中国行-魅力鄱阳湖”大型文艺晚会,初步树立了“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中国湖城鄱阳的城市品牌,向各界传递了鄱阳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决心、努力和实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12月20日,我们在全县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以“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国湖城发展水平”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邀请了省发改委起草规划的同志来鄱举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报告会,详细解读规划,让全县领导干部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思想、战略意图,在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实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无缝对接、合拍共振,努力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是打造生态渔村。为了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2008年5月10日,我们全面启动了生态渔村建设,把沿湖岸线257公里纵深2公里范围内的300多个自然村打造成生态渔村。建设内容主要是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目标是实现泥沙不流失到鄱阳湖、垃圾不流落到鄱阳湖、污水不流入到鄱阳湖。目前已建成了100个生态渔村示范点,今年启动了第三批50个生态渔村建设。生态渔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和备受游客青睐的渔家乐景点。渔村生态工程不仅建立了渔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的让渔民更加热爱母亲湖鄱阳 2 湖,保护鄱阳湖已经在渔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县也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三是打造湿地公园。省委、省政府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构想后,我们预感到一个面向全球的、前所未有的鄱阳湖旅游时代已经来临。一个月后,2008年4月我们迅速启动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聘请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当年11月获得了建设“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批文。目前,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已投入1000多万元编制了一系列概念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投入5000多万元打通了城区到景区的旅游快速通道,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游船码头等基础设施,投入6000多万元正在建设鄱阳湖湿地科学园、小南海湿地风情园项目。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旅游重点企业,已签定正式合同投资超10亿的项目有3个。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鄱阳湖生态旅游的窗口,中国湖泊生态旅游的代表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的科普基地。与此同时,在旅游规划上我们以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一体的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利用鄱阳的1067个湖资源,湖优势,重点打造湖景观游、湖侯鸟游、湖美食游、湖运动游、湖文化游、湖度假游六大系列,对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产品功能进行整体布局,重点建设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改善旅游环境,努力构建天蓝水清、树秀花艳、鸟美鱼鲜、湖甲天下的鄱阳湖生态湖城特色。

3 四是打造生态工业。我们深知,生态是鄱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园区建设上,投资2000多万元在全省建成了首个县级专业污水处理厂,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园区;在产业选择上,我们把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作为主导产业紧紧抓住不放松,绿色能源方面,2009年建成投产了佳辉光电、凯迪生物质能发电企业,正在推进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及风电场开发项目,正在推进中国国电集团在鄱阳核电选址的初可研工作,正在推进全省首家垃圾发电厂的前期工作,正在向上申报建设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县。绿色食品方面,建成了饶州酒业、太粮米业等一批投资过亿元项目,大米加工能力达到了40万吨。

五是打造绿色家园。认真落实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决策部署,按照“沿路一条带、环湖一个圈、山上一整块、田园一张网、城镇一大片”的目标,两年时间完成了30万亩造林任务。在造林绿化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建设生态与发展产业有机统一,建成了10.5万亩泡桐基地,成为江南泡桐大县。

六是打造生态文化。作为2200多年来的鄱阳湖东北岸重要支点城市,鄱阳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是鄱阳湖根文化的起源地,悠久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鄱阳湖文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出台后,我们迅速对鄱阳湖精神作了提炼、挖掘和总结,提出新时期鄱阳湖四大精神是: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我们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鄱阳湖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鄱阳湖的

4 渔俗文化、湿地文化、战争文化、移民文化、戏曲文化和人文文化。积极向上申报鄱阳湖博物馆、鄱阳湖渔业生产民俗保护区等项目,举办了鄱阳湖国际湿地旅游文化节、赣剧(饶河调)艺术节等活动,大力弘扬了鄱阳湖的生态文化,努力将鄱阳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知名度、美誉度的代表性湖文化名城。

二、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争当示范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全国首开先河,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我们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在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有机统一上趟出一条新路来。

一是营造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来守护“一湖清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会议和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宣传活动,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干部、每个老百姓的心头,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同,使保护好“一湖清水”成为每个鄱阳人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一年多来,鄱阳街头以鄱阳湖命名的各行各业店铺、房地产开发项目鳞次栉比、蜂涌而出,鄱阳人谈必以鄱阳湖为傲,言必以湖城为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开启了鄱阳人的梦想,让落后百年的鄱阳看到了复兴历史上富饶2000多年、重新崛起的希望。

二是创新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作理念来守护“一湖清水”。我们深知,守护“一湖清水”仅靠政府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运用市场的办法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保护。我们引进了全省首

5 家生物质能发电、全省首家垃圾发电企业;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生态渔村,两年时间共有4000多万元社会资金投入到生态渔村建设上来;引进社会资金造林绿化,引进造林万亩以上的企业4家、造林千亩以上的大户56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引导农民洗脚上岸,减少过度捕捞、采沙放牧行为,转变湖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景区逐渐成熟后,我们还将在湿地公园以及后续旅游景点开发项目中,引导农民成立旅游服务游船公司、物流公司、导游服务等相关公司,让农民从农场进入市场、从农田进入公园,从渔区进入景区,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成为直接惠农的战略、富农的战略。

三是探索了小湖养大湖、内湖养外湖的运作模式来守护“一湖清水”。为了保护鄱阳湖,我们在县内小湖、内湖搞旅游开发,发展高效养殖。在大湖则有效控制捕捞,严禁采沙和非法围堰养殖行为。通过小湖养大湖,以减少人为干扰。

四是形成了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方式来守护“一湖清水”。一方面,我们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另一方面,凡是对生态构成威胁、环保不达标企业,不管项目多大、经济效益多高,一律拒之门外,推进产业经济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争当快速崛起区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初步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

6 一是园区迅猛发展。2009年,工业园区当年有22家企业建成投产。园区工业用电量增长224%、工业销售收入增长88.7%、工业税收增长137%、就业人数翻了一番。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7%,外贸出口增长23%。2010年,我们将按照“新落户20家、新投产20家、新增20亿销售收入、税收翻一番”的目标,快速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并努力实现亿元以上销售企业零的突破,达到10家的目标。

二是城区特色彰显。围绕建设“鄱阳湖畔中等城市”的目标,两年来我们实施了60多个城市建设项目,累计投资20多亿元。一方面,不断拉开城市框架。在县城东部拓展了7.6平方公里湖城新区,在城西拉开了2平方公里的框架,在城北启动了2平方公里城市新战场,使城区面积扩大到27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2万人。另一方面,彰显湖城特色。通过对规划区内五个城中湖的改造,建设了东湖城市湿地公园、姜夔文化主题公园、鄱阳湖公园,优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把县城打造成为“浪花上的城市”。

三是景区强势起步。围绕“三年内建成1至2个4A级景区”的目标,我们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平台拉开了鄱阳湖旅游的序幕,实现了鄱阳旅游业“从无到有”的起步。我们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做好鄱阳湖旅游的大文章,成为赣北名山、名村、名城、名湖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环。2009年是我们首次接待游客之年,当年游客就突破了10万人次。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30万人次。

7 四是基础更加扎实。大力开展了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12座渡改桥,其中4座大桥已建成通车;开展了“千里通村公路大会战”,建设通村公路1500余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将在我县召开。两年建成了2座220千伏输变电站,极大改善了用电环境。推进了22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了畬湾联圩、中洲圩的除险加固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改善。

五是改革顺利推进。2009年,我们完成了13家国有企业改制任务,成功置换了2959名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完成了国有农场改制,将175名场编干部和305名场编教师安置到位;推进了二轻、粮食、商业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置换了1549名职工身份,并全部纳入社保。在企业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改制问题到县委、县政府的集体访。

六是社会日益和谐。全面完成了8个方面81项民生工程指标。尤其是作为人口大县和地域大县,一直困扰我们的社会治安、信访、计划生育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在社会稳定上,五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一起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我县连续四年均列全省20位之前、全市前2位,并获得了全省平安县和全省安全感调查公众满意县称号。在计划生育工作上,一年一个台阶,2007年首次获得了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2008年获得了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2009年又获得了全省人口与计划

8 生育工作先进奖。在信访工作上,我们抓基础、抓基层、抓苗头,摆脱了信访大县的被动局面,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的滞后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缺少大产业、大项目的支撑;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公共财政在保障民生和促进发展方面面临较大压力等,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深入开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升中国湖城发展水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实现发展理念上的对接;抓紧制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项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实现发展规划上的对接;精心谋划建设百个湖城建设重点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上的对接;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对接。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中,鄱阳将努力建设成为湖形象展示中心、湖文化体验中心、湖旅游接待中心,实现鄱阳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快速崛起,成为鄱阳湖畔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

推荐第8篇:全市生态创建工作汇报

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XX年,我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足会同实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扎实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生态创建工作综合评比中,我县由XX年的第12位跃居第1位,实现了重大突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开展生态创建工作是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创建工作的主体是广大群众,只有全民共同参入,创建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为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狠抓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一是以宣传促共识。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简报、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各种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生态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先进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生态创建活动当中。全年累计在县电视台播放生态创建新闻85条,编印简报9期,制作专栏11期,悬挂横幅56条,张贴标语1100余份,散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二是以活动促共建。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当中,寓教于乐,乐教结合,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生态创建的重大意义,自觉树立现代生态理念,不断夯实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XX年3月5日,组织全县50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建生态家园”大型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生态创建倡议书;4月20日,举办了县直机关“生态杯”篮球赛,借势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及生态创建工作的知名度;6月5日,举行了由1XX余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集会活动,共同庆祝第34个“世界环境日”,使生态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按照“攻难点、扫干净、摆整齐、保持好”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了县城综合整治行动,城区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广泛开展“创绿”系列活动,在坪村镇方园村启动了“生态文明村”创建试点工作,组织会同二中、若水中学、地灵中学、粟裕希望小学等学校申报“绿色学校”,引导林业宾馆、凯诚矿业公司等单位创建“绿色单位”,完成了高椅乡、团河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申报工作。三是以调研促共谋。在全县广泛开展了“我为生态创建献一计”征文活动,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共同探讨和谋划我县生态创建工作,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文章20余篇。如«努力将生态经济培育成后发展山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构筑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等文章先后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注重规划引导,狠抓生态项目实施

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标准地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XX—2020年)»,响亮地提出了把会同建设成为“全国生态县”的奋斗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规划»确定了51个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并采取相关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将生态创建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把生态县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了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重点发展地位,确立了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高椅古民居、生态工业园等12个近期示范工程项目。同时,县直相关部门根据生态县总体规划要求,结合专题规划,把生态建设项目纳入本部门的“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建立规划落实机制。实行“县长全面抓,分管副县长专门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规划实施责任体系,由县生态办负责综合协调,按照生态县建设“三步走”的要求,做好各阶段目标、任务、项目的逐年分解落实,明确各乡镇、各部门的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三是加强生态项目建设。按照每年“安排落实一批、储备推介一批”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项目库管理,加大向国家、省、市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XX年共申报各类重点建设项目22个,落实建设资金3167.6万元,其中贤胜油业等3个项目被列入湘西地区开发重点扶持规划。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把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列入招商引资优先考虑的范畴,切实加大招商力度。XX年,全县共签约高涌洞电站、大康牧业万头瘦肉猪养殖等18个生态建设项目,引进县外境内资金2.86亿元。四是健全完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国家投资、地方配套、民间投入、招商引资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了国家投资和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增加了县财政配套资金和启动资金的投入比例,并利用市场运作方式,制定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吸引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创建。XX年,共筹集资金5400万元,圆满完成了林纸一体化、林业种苗基地、有机食用油开发等10个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生态创建实事项目建设任务。

三、坚持分类指导,着力发展生态产业

在生态创建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理念,坚持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效益转化为产业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209国道沿线建立了10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带,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改进耕作方式,保护地力资源。按照“稳杉稳杂,扩松扩竹”的林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全县马尾松、楠竹面积已分别达到35万亩和36万亩。目前,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14.5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6个25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25万亩,形成了竹木、草食牲畜、柑桔、蚕桑、花卉苗木、中药材、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烤烟、茶叶、辣椒等11大优势农业产业带。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发展新型工业的要求,多方筹集资金,大力改造技术简单、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的企业生产线,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资源增值链。宝庆恒达公司在原有生产规模、工艺水平的基础上,投资4200万元进行环保治理与平衡配套等技改扩建工程,将成为我县第一个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贤胜油业公司投资XX万元实施技改工程,建成年产1.5万吨木本精炼植物油生产线,年产值可望达1.5亿元以上。按照“木头财政向水电财政转变”的战略构想,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切实加大小水电开发力度,鼓励外资和本地民间资本投入小水电开发。XX年,成功引进并启动了高涌洞电站、塘翁电站、广坪电站、长岭电站等10余个小水电建设项目,总投资达7000万元。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1.2亿元的若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第一台机组即将并网发电。同时,还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按照环保有关规定,严把项目审批关,新建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采取过硬措施,实行“关、停、并、转”,全年共关闭和取缔“五小”企业56家。特别是重点突出对5家市控企业的治理,关闭了长城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对金裕、汇森公司实行停产整顿。为此,尽管县里每年损失税利近300万元,但我们认为,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付出再大的牺牲也值得。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依托鹰嘴界自然保护区、高椅古民居、粟裕故居、侗苗文化等资源,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开辟了民俗风情、自然生态、农村休闲等旅游项目。通过异地举办画展、设置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力打造会同生态旅游品牌,一项充满希望的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城镇。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县城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绿城”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造绿与清洁活动,基本形成了城、山、水、绿相融合的生态县城新格局。

推荐第9篇:生态林地监理工作汇报

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工程监理工作汇报

一、工程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

2、建设地点:崇明东滩启动区

3、建设单位: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施工单位: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景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工程概况:

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位于东滩启动区东北部,南部边界为东滩启动区集建区北部边界,北临二通港水系。以团旺河为界,分为东区、西区2大部分。东区林地西以团旺河规划蓝线为界,东到随塘河。西区林地东、西边界均紧邻已建设完成的通道防护林工程,二个项目连为一体,形成“东滩启动区”完整的东西向生态走廊。

本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造林、土方、养护便道、桥、雨水生物处理系统、总体给排水及电气等。崇明东滩生态林地总面积:90.52公顷。其中东区北块用地面积为24.19公顷,东区南块用地面积为38.59公顷,西区用地面积为27.74公顷。

本工程计划工期:2015年11月4日—2016年11月30日。 质量标准:合格。 绿地养护两年。

三、监理工作范围:

工程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涉及的全部工程内容。

四、监理组织机构情况: 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监理部由以下人员组成: 总监:傅建明, 总监代表;王长根 及各专业监理人员配备基本齐全共九名。

五、监理委托合同履行情况:

根据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要求,项目监理部对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工程进行了监理。监理范围和监理工作内容为:施工阶段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投资控制与信息管理,协调各方关系,即“三控三管一协调”。

项目监理部在监理本工程期间,能够按照设计图纸、规范、和强制性标准以及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监理交底、安全交底的内容,按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工程范围内监理业务和工作,并按合同约定的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监理工作。

在工程展开期间,根据监理依据、监理工作目标和范围,认真勤奋工作,为业主提供其水平相适应的意见、建议,公正维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

六、监理目标和监理工作完成情况:

项目监理部在监理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工程中,做到了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微信公众号,对工地现场施工、监理工作情况每日进行报道。由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的努力,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已完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安全事故频率为零,监理目标顺利实现。

七、工程质量的检测和评价:

本工程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设计文件、规范和强制性标准组织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坚持材料报审制和工序报验制,按规范要求项目监理部对各检验批进行了预控和验收,监理对有关材料进行了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并按照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要求已完成了绿化土方造型工程分部初步验收工作。

项目监理部在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工程中采取了平行检查、巡视或抽检,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进行了旁站,对隐蔽工程检查率100﹪。

按照市政工程、绿化工程检测标准及频率,对各分部工程工程实体、材料等检测情况如下:

(一)、工序审查:

种植工程:

乔木、灌木:放线位置准确,树木的规格,品种,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乔木树干较顺直,分支点合理,种植根系舒展,带土球苗木不散台,相邻植株规格、高度搭配合理,生长势较好,树木支撑稳定,苗木按需要进行修剪。所有苗木进场均有检疫证明。

(二)、材料复试及工程实验:

绿化工程:

苗木:检疫证明合计279份,苗木分别来自浙江、江苏、崇明本地、各种苗木检疫证出库单齐全。

土建:钢筋、砼试块、砖、砂石料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并进行监理平行检测,做到先检测后使用。

(三)、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真实,基本齐全、与工程同步,具有追溯性,符合工程对质保资料的要求。

八、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执行情况:

为了履行监理合同,及时组建了项目监理部,并按监理合同的约定,按时进驻现场,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依据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实施了监理工作,监理规划及执行情况如下:

1、熟悉工程项目概况:了解业主对项目建设、使用的总体要求,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优化监理工作并付诸实施。

2、监理工作范围:按照监理合同,完成了监理范围内的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投资资控制及信息管理。

3、监理工作内容:项目监理部依据监理合同明确了监理内容,制定了工程项目的监理程序,制定了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参加了第一次工地会议,进行了监理交底,参加了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审核了施工组织设计,查验了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检查了施工单位现场的质量、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审查了开工报告。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了控制与管理,对安全及其他事项进行管理和协调。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了必要的改进意见并监督实施,对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部位及材料进行了纠正,保证了施工活动及产品处于有序可控状态。全面考虑业主要求、外部条件等诸多因素,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协调承包商、供货商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工作关系,在工序交叉,成品保护、现场文明施工等方面保证施工工作顺畅

4、监理工作目标:

⑴、质量控制目标: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已完工程质量达到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的合格标准。

⑵、工期控制目标:由于施工积极努力、监理调控到位、业主大力支持,预计工期按约定基本达到了业主要求(20

16、

11、30)。

⑶、投资控制目标: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及其变更协议为投资依据,按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图预算和国家及地方有关经济法规和审核工程量。

⑷、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安全事故频率为零。

5、监理工作依据:在监理本工程中以下六点为主要监理依据: ⑴、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及上海实业东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授权

⑵、国家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上海市建设工程的法规和规定。 ⑶、国家和上海市有关建设工程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⑷、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项目相关文件。 ⑸、建设单位签订的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⑹、工程设计图纸、会议纪要及有关设计变更。

6、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监理工作方法:

⑴、旁站:即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检查全过程,及时发现事故的苗头,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关键部位进行了旁站检查。

⑵、巡视:对施工的部位和工序在现场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⑶、平行检查:通过测量等手段对施工放线、关键部位的项目、构件等的几何尺寸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对无法整修的进行返工。

⑷、试验:确认各种材料、半成品的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实验报告、并按要求抽样检测、平行检测。

⑸、指令: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监理通知单”督促整改,从旁进行纠偏,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进行了回复。

监理措施:

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崇明东滩生态林地项目工程达到合格工程要求,为确保这一质量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步:事先预控 ⑴、资质预控

审查了承包单位的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 ⑵、方案审核

工程施工前,审核了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措施,并提出了审查意见,施工单位根据监理部的意见,对方案重新进行了编制。

⑶、图纸审查

监理部参加了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对图纸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 第二步:中间检查

1、检验批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报监理部检查签认,在工程中坚持了“未经监理签认的检验批,一律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对于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监理人员视问题的大小,分别下达“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针对整改通知写出书面整改措施,整改完毕报监理部审查,并按监理通知单所列内容进行回复。

3、每周召开监理例会,由总监主持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重点解决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需要协调的问题,并提出下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九、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情况:

1、对施工单位进行了监理安全和文明施工交底。

2、项目监理部分别对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证体系、安全施工方案、道路交通安全方案进行了审批,审批时特别注意了有无违反强制性标准的问题。

3、在安全资质方面,对企业项目经理、安全负责人、安全员资质、电工、挖掘机等特殊工种上岗证等进行了审查。

4、施工阶段对地下管线、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进行了监理安全预控。

5、现场监理针对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6、每周、每月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资料以及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7、利用监理例会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要求,并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纪要齐全。

十、对下一步施工监理工作重点计划打算

1、督促施工单位按业主要求:在五月底前,绿化工程完成全部乔灌木种植(受桥梁施工影响部位外)。桥梁工程完成下部结构。

2、六月底前,督促施工单位对所有乔灌木支撑进行加固,做好防台防汛准备工作,以防12级台风进行加固。

3、八月底前完成桥梁结构工程,完成整个园路系统,

******************************* ***************

****年**月

推荐第10篇:关于生态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生态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我国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方面:以粮为纲促使毁林垦荒、毁牧开垦、导致森林和草原等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土壤退化和沙化、荒漠化、盐碱化;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植物无法生存。在工业方面:废水、废气、废渣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大量排放,破坏了整体环境的自然形态。在城市建设方面:布局混乱,工业区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人为破坏了区划功能。在资源产业方面:矿业盲目开采,森林乱采滥伐,加之灭绝性地捕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破坏了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无法得到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达到了危机的程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响,种植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投放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村镇的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建设工程不完善等问题。农村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下面主要针对农村生态环境而做的相关了解和分析

一、现阶段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不科学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与破坏。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促进了农业增产、推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但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农产品品质已经带来了明显的危害,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渗出有毒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也很大;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所含化学元素比例失调,打破了原有平衡。

2、农村饮用水污染严重。由于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诸如乡村集中人口地区将生活垃圾倒入水里等一类陋习十分普遍,造成农村河道水质严重恶 1 化;农村个体经营户如牲畜加工经营过程中污水随意流淌,洗衣水等,对周边水体环境影响很大;很多群众不能喝到达标的干净水。

3、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较重。近年来,乡镇企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乡镇企业也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力军”。这些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很大,远远大于环境承载能力。有些企业虽有治污设施,但长期闲置,没有正常运行,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污染现象严重。

4、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使生态功能退化。一些地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仍屡禁不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失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城镇化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环境意识的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镇环保硬件设施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没有跟上,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对其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二、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此外,农村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的消纳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因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缓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2 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三)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拓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力度

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术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鼓励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农业发展,关键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针对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的沼气燃料新能源,发展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通过对农村污染物较简单的污水进行利用,大力开展污水灌溉技术研究与利用;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建设生态示范区,给广大人民群众以生动形象的生态教育,坚定各级领导及人民群众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的信息,从而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4

第11篇:家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调查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家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调查

调查计划

1、观察家乡现在的生态环境(城区垃圾处理情况、河流流量、河水污染、土地植被、耕地利用等),特别是厂矿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采集相关照片)

2、走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以前的景象。

3、针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得到好的解决,把你的想法措施和村中相关负责人沟通一下,希望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前言:沛县是一个普通的苏北小县城,素有山清水秀之称。十年以前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见底,溪边小鱼嬉戏,那是一种现代人十分羡慕的生态状态。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溪里鱼儿绝迹,臭水沟瘴气难闻,农药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泛滥。最近由于降水极少甚至出现河水干枯的现象,对于这十年来环境的变化,相信看到这环境变化的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愧疚。

一.调查过程

时间:2012年5月1日

地点:沛县新城区

对象:办公室主任,清洁工人

1日早上一行三人4点来到主要街道看见清洁工人已经开始工作了,打算问问他们一些详细的情况,但是他们工作很累,忙。就不忍心去打扰啦!等到上班时间我们去了城区环卫处,办公室主任热情的接待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垃圾清运情况,城区环卫处共有1000名左右职工,26辆垃圾清运车,2台高压清洗车,8辆工程装载车和数百辆流动垃圾车.程主任介绍说,长期以来,城区环卫处为家乡的美化、亮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环卫工人不分昼夜奋战在创建卫生城市第一线,以辛勤的工作换来了城市的美好环境。

我们随机以访谈式调研形式了解了几位环卫工人的工作情况.她们每天凌晨四点走上大街,每扫一平米路面要挥动四次扫帚,每日三扫就要挥动40000多次,两天就能用坏一把扫帚。一个8个人的班组要负责整个5000平方米的路面、便道、路沿、绿化带和5条小巷的清扫和保洁任务。在一般人眼中,扫大街就是个辛苦活,没有什么技术讲究,可在殷秀珍和她队友的心里这扫街的学问和技巧还真不少,从扫帚把的长度到握扫帚的姿势、从两手的距离到两手的正反姿势、从挥扫帚的高度到腰部扭转的角度都非常有讲究,否则一天挥几万次、两天用坏一把扫帚的工作量是绝对不可能胜任的。她们倾心打扮的沛县也被评为“全国十大“国家卫生城市”。

主任又介绍我们来到垃圾清运公司.办公室的张干事带我们实地查看了清运公司的车辆和设备.张干事介绍说,近年来沛县的各类生活垃圾的增长量很大,仅生活垃圾一项就达到一天1200多吨。同时配套的垃圾点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仅去年一年就增加了40—50个垃圾点。增长率高达13%以上.目前市区共有400多个垃圾点。其中10%需一天清理三次,20%需一天清理两次,70%需几天清理一次。1000多环卫工人,126辆各类车辆每天奋战在环卫第一线,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年365天从不间断,城市的洁净与他们的辛劳是密不可分的。环卫中心领导介绍,目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合理规划垃圾点和更新设备。

二.调查结果

通过实地的走访,我们真切感受到家乡的环卫工作愈加的人性化,合理化和科技化。通过与环卫中心的领导及普通环卫工人交谈与参观,我们队员进一步深刻的了结了家乡地区垃圾的污染与治理的现状与形势。同时我们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普通环卫工人的辛劳以及他们那无私而伟大的情怀.。

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认识到深入的科学发展,在水污染防治问题,工业污染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处置同样重要的是,今年首次在我国政府浪费为重点的环境工作。每年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处理垃圾,所有的城市有很多的建筑废物处置场,可以说,中国政府尽最大努力来保护城市环境卫生。然而,政府的努力不能跟上中国似乎加快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工业,快速发展的服务行业,这也带来了大增加在垃圾箱中。

三.观点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卫生很重要,这样才能抑制疾病的传播。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保护与发展中和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化生产过程污染控制,总和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控制总量,增产减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让我们也为环保做一点贡献吧!

四.总结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的认识,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上述调查说明了在城市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技术不够发达,意识形态不够合理,难免带来环境方面或多或少的污染,但是只要我们小心改善,合理利用资源努力做好环保工作就能更大的避免污染美化我们的环境。

姓名:李阳

学号:160511113

班级:测控111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第12篇:80后职场生态调查

\"80后\"职场生态调查:财富新生代身后的辛酸无奈

如果以《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准,在1980年到1989年之间出生的人约为2.04亿,就意味着我国约有2亿人口已经涌入或者正在涌入社会,成为新一轮的职场生力军,这支浩荡大军被统称为“80后”。 徐静蕾说,“80后”已从底层开始往上混了。事实上,17岁到26岁的他们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在职场舞台上扮演各自的角色,平凡或是伟大、顺利或是坎坷、快乐或是痛苦,各种人生滋味,他们开始在切实的体验中慢慢感悟、消化,一如他们的前辈。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生活诚然需要回望过去和展望未来,但认清现在的自己恐怕是最为重要的。我们试图通过记录正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因为偶尔打量自己可能有助于继续前行。

换工作像换衣服一样快

职业名片

杨卓妮 女 24岁 北京人 大学本科

北京某公关广告公司见习员工 工作时间:1年半

杨卓妮长得像个洋娃娃,黑黑的眼影,乌黑卷翘的睫毛,一身很“哈韩”的衣服。在与她接触的近3个小时中,包括坐地铁和电梯,有两样东西从没离开过她——MP3和手机,似乎短信从来不会中断。

杨卓妮毕业于北京一所走读大学,到目前为止她几乎一直保持着每3个月换一次工作的频率。小杨回忆,大学毕业后她去了一家IT公司的市场部,当时公司给了她3个月的试用时间。这期间的月薪是1000元。当时公司里的工作非常忙,杨卓妮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逛街和与朋友聚会。有一次本已跟朋友约好了下班看刚上映的电影,而上司要她留下来加班。她跟主管说自己另有要事,而且她不希望工作或者加班影响自己的个人生活。上司很生气,命令她必须把文件处理完才可以走。在几次这样的事情以后,杨卓妮也觉得上司总对自己爱搭不理,还没到试用期结束便跳槽了。

由于各种矛盾和自己的个性,杨卓妮至今没能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虽然现在过着“月光族”的生活,有时想买件衣服还得跟家里要钱,但她并不感到压力重重:“我没什么理想和追求,希望能找到个不错的老公,吃穿不愁就好了,至于自己的事业,至少现在还没什么设想。”

拒绝30万年薪的创业狂人

职业名片

戴志康 男 25岁 黑龙江大庆人 大学本科

北京康盛世纪公司CEO 创业时间:5年

抽中南海香烟、吃大食堂、穿件高中时代的运动服,也许只有看到他坐上那辆银灰色的宝马,在办公室里用老板的眼光打量下属,或者跟其他IT精英对坐谈判的时候,你才发现戴志康不是个郁闷的小青年。从2003年收入几万元,到2004年几十万元,再到2005年的几百万元。现在,戴志康的正式身份是北京康盛世纪公司CEO,身价已经过亿元。

戴志康对电脑编程出奇着迷,但不喜欢上学,大学4年他受到3次纪律处分,15门功课不及格,戴志康的看法是:“我是真正把时间花在我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一个偶然的机会,戴志康发现了社区软件的市场价值,便决定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软件的开发。后来某公司提出30万元年薪邀请他加入,戴志康选择了拒绝,揣着读大学时赚的50万元,来到北京开办自己的公司。

在“80后”新人里,他是第一个买宝马车的。对于财富,戴志康认为:“财富只是用来解决生活必需的问题的,除此之外,就仅仅是个数字了。我现在每个月花费大概三四千元,我从未买过1000元以上的衣服,据我所知,同是80后,身价两亿的李想他们也差不多,都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戴志康表示,“同龄人中,无论择业还是创业,在某一方面做得好我认为都很值得钦佩。但多一些自知之明,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我觉得这点很重要。”“要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

职业名片

Linc 男 24岁 北京人 大学本科

通用中国公司软件研发工程师、著名求职培训师 工作时间:4年

约好在国贸星巴克见,Linc晚到了5分钟——他需要给他的速腾找个停车位。聊起他的经历,感觉Linc从刚上大学起就清晰地为自己勾勒出了未来。

Linc说,他的大学生活是在北京一所不起眼的二类本科度过的。从入学起他就意识到,想要靠在这样的学校里做个好学生讨份好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里不是清华北大。他用了大一一年时间成为各种基础办公软件的内行,大二时,Linc开始在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实习,熟练地电脑操作使其成为同事中的佼佼者,他的沟通能力、英语交际以及培训技巧都在那里获得了很大提高,大三时,Linc得到了在一家小公司做软件测试的实习机会。而这些经验的总合最终帮助他在毕业时进入了通用。从软件测试的实习生开始,到现在的软件研发,Linc超越了自己身边很多一流高校的毕业生。

现在Linc同时为一家国际教育咨询机构在大学里做求职培训,主要讲述面试时常见的37个问题。他从来不讲案例,只提供给学生方向,因为案例往往给人误导,比如有学生想进“苹果”,那如果把“苹果”历年所有的面试题给他背过的话,即便他进入了这家公司,

但如果能力不行还是会被淘汰。关于自己的成功过程,Linc也强调,每个人的成功路径都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但有些经验可以借鉴,如果从20岁开始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肯定比到30岁时再去总结失败的教训有意义。

“为了梦想而北漂”

职业名片

张志鹏 男 25岁 山东人 大学本科

北京某四星级饭店大堂经理 工作时间:2年

在酒店大堂里见到张志鹏,是他的上班时间,一身体面的黑色西装,端坐在办公桌前,有外宾问询时,他能用英语从容地解答顾客遇到的难题。举止谈吐间的风度和高雅与他下班后的生活截然不同。

张志鹏住在酒店提供的地下室宿舍里,除了工作用的西装外,他自己的衣服很少。两年前他在山东一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在经历过一次工作变动后他便一直供职于这家酒店。

谈起那次换工作,张志鹏一脸辛酸。他在北京的工作是从酒店的行李员开始的,刚到那家酒店不到两个月,在一次意外中,张志鹏被从摞得高高的行李车上滑落的箱子砸中,造成脚骨骨裂,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张志鹏无法继续工作。但酒店方面却以他还在见习期,非酒店正式员工为由,拒绝提供医疗费用和其养伤期间的生活费。

在脚伤养好以后,张志鹏离开了那家酒店,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了自己追逐梦想的步伐。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志鹏做到了现在的大堂经理。张志鹏坦言,以他现在3000多元的收入,要想在北京买房买车,还是天方夜谭。但自己一直在点点滴滴中积累,总有一天他可以在北京实现自己的梦想。

“硕士毕业让我烦恼更多”

职业名片

赵琳 女 26岁 山西人 硕士研究生

北京某广告公司营销助理 工作时间:半年

赵琳给人的感觉不像媒体所描述的典型“80后”一代。她内敛的谈吐和较为传统的装扮更像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

她今年刚刚拿到四川某大学传播专业的硕士学位。据赵琳自述,她从小便是老师和家长眼中聪明好学的好孩子。上重点高中是保送,大学和研究生考试也都顺利通过。按照赵琳原来的计划,本想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大学母校当老师。可等研究生毕业时她发现,已经很少有

高校接收硕士学历的教师了。她又确实已经厌倦了多年来的求学生活。无奈之下赵琳来到北京就业。

在投出若干简历后,赵琳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可赵琳发现,原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得到应用,本科学历的同龄同事却已经手握3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业务资源,除了底薪比同事高了200元外,自己的高学历对于眼前的工作而言几乎百无一用。这让赵琳着实困惑不已,她琢磨不透,自己苦学了那么多年在重视能力和实践的现实下真的落伍了吗?

她告诉记者,自己仍在考虑是否回学校攻读博士,一个非常矛盾的想法在她心里挣扎:在真正的实践中,自己已经落后于打拼多年的同龄人。这个世界瞬息万变,等自己博士毕业,岂不是被落的更远?万一政策有变,自己将如何立足?即便没有改变,自己如愿当了大学教师,教给学生一大堆理论,学生到了社会上不还是一样无法立足?

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职业名片

魏秀娟 女 25岁 甘肃人 大学本科

重庆开县某乡村中学支教教师 工作时间:1年

“学校距离县城有几十里山路,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魏秀娟告诉记者,开县本是国家级贫困县,学校的教学环境非常差,“我去的时候,学校惟一的图书室只有十几本书,而且都已经破旧不堪。”

学会计的魏秀娟在这所学校里教英语。“去支教前,我也考虑到了当地的艰苦环境,不过刚到时还是很不适应。”魏秀娟告诉记者,在当地,一年四季都有蚊子,而且个头特别大。“买几块肥皂,就要坐半个多小时的黄包车,跑到县城去;在我住的房间里,每天晚上备课时,都有几只老鼠蹿来蹿去的,一开始还有点害怕,最后也习惯了。”

关于选择支教,魏秀娟没有那些常见的表决心的话。“开始时,主要是因为省里推出了鼓励应届大学生赴农村支教的‘3+1+1’免试读研政策,即支教3年,第四年回学校读教育学硕士,最后一年边工作边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完成课程学习,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后自行择业,且学费全免。我觉得对自己而言,这是条不错的出路。而一年以后我对现在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觉得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这里山好水好,有很多资源可以开发。并且目前自己的生存状态并不比城市里每天在压力下打拼的同学差,这里有大把的机会,并具备创富的潜质。现在我发现,创新可以创造新的市场,而中国最广阔的潜在市场,就是农村。”

记者手记:游走在职场的“80后”

这是一项关于“80后”一代职场生态的调查,更关注他们的生存方式和灵魂现状。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记者调查走访了上百位游走在职场的“80后”一代。他们有来自IBM、微软、通用、英特尔、可口可乐、高盛、花旗银行、UPS、北京现代、搜狐等知名公司的白领新贵,有来自煤炭、钢铁、电力等传统垄断行业的基层职员,有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广告公司等传媒产业的新生代,也有支教人员、选调生等新一代“上山下乡”的学子,甚至还有已经走进铁窗的职场新人。这一过程中,面对偌大一个群体,他们的生活点滴可能无法用有限的版面和文字一一描述,但有些数据、有些印象注定让人无法释怀。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经济市场,当许多人还认为是“60后”或“70后”人的天下时,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已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并试图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新一代的崛起。这个人群中包括25岁的MySee公司CEO邓迪,24岁的163888翻唱网CEO郑立、23岁的MaJoy总裁茅侃侃,还有同样25岁身家过亿的李想、戴志康等等。当这样一批20多岁的精英集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不由让人惊呼,“80后”财富新生代正在崛起。但这的确不是全部。事实上我们在对“80后”一代的调查中,68.3%的人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并不满意,22.6%的人觉得还凑合,仅有10.1%的人比较满意。大多数人不满现状的理由主要集中在薪酬低、压力大、人际关系繁琐、上升空间小等几项。现实中很多人觉得无可依靠,只有自己的奋斗是真实的。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很多困难无法克服;他们焦虑,因为担忧而做噩梦、失眠。中国人力资源网近期一项相关调查显示,31.7%的年轻上班族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上海波引特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资深人力资源顾问邱俊介告诉记者,人生中4个时段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择业和就业初期时的定位危机、工作5年左右的晋升危机、40岁时的方向危机、50岁以后的饭碗危机。这其中的两个正在等待“80后”一代面对。他指出,“80后”的职场新人,他们所面对的社会空间和竞争压力是他们的前辈所无法比拟的,但因为成长环境相对顺利,没有经历过他们前辈所经历的那些磨难,抗压力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80后”一代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代,是注定要承受付出转型代价的一代。正如他们强烈感觉到在中学和大学里接受的教育与职场通行游戏规则的矛盾与冲突,在转型期社会的大舞台,个人在扮演自己角色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同的矛盾和斗争,许多人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满意,因而心理不平衡,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这里,我们能说的也许只有4个字——面对现实。

第13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调查问卷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调查问卷

尊敬的市民朋友:

您好!

为建设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你市人民政府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查要求,现对你市进行问卷调查。您被随机抽选为群众代表,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

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每道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请在您选定答案后的“□”内打“√”。我们的问卷调查是不记名的,请您放心。

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城市名称:

发放日期:年月日

城市编码:□□□问卷顺序码:□□□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0-18岁□B.19-44岁□

C.45-59岁□D.60岁以上□

3、您的身份:A.本市居民□B.外地户籍在本市工作□

C.外地人员临时来本市□

4、您的职业:A.党政机关工作人员□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C.企业工作人员□D.进城务工人员□E.待业人员□F.离退休人员□G.在校学生□

H.其他□(请注明)

如您现在或曾经是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或技术人员,请选择□

- 1 -

调查内容

一、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总体评价

1、本市正在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您是否知道?

A.知道□B.有所了解□C.不知道□D.不关心□

如果您知道,请问您最早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A.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

B.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

C.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

D.同事或朋友的介绍□

2、您觉得自本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城市整体面貌变好了吗?

A.有明显改善□B.有一些改善□C.几乎没有变化□

D.比以前更差□

二、对城市绿地数量、分布、功能等方面的评价

3、您觉得本市现有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城市绿地足够多吗?

A.很多□B.比较多□C.一般□D.很少□

4、您出门步行500米(10分钟左右)是否有可供休憩的公园绿地?

A.有,不止一处□B.有一处□C.没有□D.不清楚□

5、您认为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景色是否优美?

A.非常美□B.较好□C.一般□D.没什么美感□

6、您认为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是否具有本地历史、文化特色?

A.特色鲜明□B.特色比较明显□C.一般□

D.没有体现或没感受到□

7、您对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服务设施(座凳、垃圾桶、标志标识等)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8、据您所知,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以及社区绿地设有科普知识宣传栏吗?

A.几乎都有□B.大的公园里有,其它地方很少□

C.少数有□D.都没有□

9、您知道本市组织过节水节电、低碳消费、家庭养花等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园艺栽培体验等活动吗?

A.经常组织□B.组织过,但不多□C.一般□

D.没组织过,或没听说 □

三、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评价

10、按照规定,每个城市须对已经建成及已规划将要建设的绿地进行边界界定,划出边界保护线(即“城市绿线”),并向社会公布。您了解本市绿线的公示情况吗?

A.在电视或报纸等媒体上公示过□

B.听说在规划局政府网站或规划展览馆里公示过□

C.没公示或没听说过□D.不了解情况□

11、按照规定,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地震、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的临时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防灾避险设施,并有明显的道路标牌标识。您的住所和单位附近的公园绿地是否符合这两点基本要求?

A.完全符合 □B.有配套设施但没标牌标识□

C.都不符合 □D.不知道□

12、据您所知,本市政府或有关部门是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现场展示等途径对新建或改造的园林绿化项目进行公示公告?

A.几乎全都公告□B.有些公告,有些没有□

C.没公开过□D.不知道□

13、您对本市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开放时间、环境卫生、便民服务、游园安全等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4、据您所知,本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对擅自移植、砍伐树木、破坏绿地、侵占绿地等违法行为,处理是否及时?

A.非常及时□B.比较及时□C.一般□D.不及时□

15、近3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植树栽花、认养绿地、栽种纪念性树木花卉、庭院(包括阳台、屋顶等)绿化美化等活动?

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

C.想参加但没人组织□D.没参加过或没听说过□

四、对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

16、您对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7、您对本市的市容市貌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8、您感觉在本市出行是否方便?

A.方便□B.比较方便□C.一般□D.不方便□

19、您对本市人行道、自行车道、停车场的遮荫效果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20、您对您居住的小区绿化、保洁等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问卷回答完毕,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希望您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14篇:生态文明建设调查问卷

目前,气候变暖、沙尘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首要任务。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的,也是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主要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让社会健康发展,让自然自由生长。人是生态文明的享受者,也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否文明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大学生是肩负着国家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而且,生态建设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且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推上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我们应从我们做起,从大学生自己做起,从学校做起,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校园,以崭新的面貌、清新的头脑、创新的素质,迎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

学生的环保活动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不要过多的追求回报,只有自己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端正热忱的环保心,才能更多的去要求别人。大学生首先要转换自己还比较传统的环保观念和意识,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不污染环境, 还包括“不浪费资源”,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等,自觉的把环保习惯容入到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从而去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来关注和参与环保 让环保成为大家共同的生活工作习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将每一件与环保相关的事都落到实处,并非简单喊喊口号。比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践踏草坪;节省用纸,废纸再利用;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等。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环保是日久天长的工夫,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小事情,一步步的实现预定的小目标,最终,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也是大学生可以实现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不需要你是否具有专业的环境知识,也不必看重你是否有国人的环保技能,只要你拥有一颗热忱的环保之心,有一份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志愿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环境保护节日,参加义务植 树、环保宣传、环保下乡实践等活动,提高自身的环保理念,从实践中履行青年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承诺。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和一种生活方式。环境保护不但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也需要公共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你、我、他的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在新形势下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华丽,进行适度消费。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自己,关心学校环境,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世界,关心整个宇宙。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不断实

践,勇于创新,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处自己的一份力!

第15篇:生态问题调查问卷(通用版)

\"寻找城市里的生态\"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天津大学“寻找城市里的生态”主题调研组的成员,首先请原谅耽误了您宝贵的时间。

为了推动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倡导低碳,共建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学习和倡导生态文明。考察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寻找城市中的生态故事,在群众中普及环保知识、倡导低碳理念、推广节能技术、剖析生态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常住人口对生态和生态城的认知,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

我们确保本次调查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您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你的选项前面画“√”。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一、个人信息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段:

□18周岁以下□18~35周岁□35~50周岁□50周岁以上

3.您的学历:

□初中或初中以下□高中□大学本科□大学本科以上

4.您所从事的职业:

□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业□教育、科研□医疗□学生 □其他_______

5.您是:□本城长住居民□外地户籍在此工作或经商 □在此临时出差□来此旅游观光

二、您对日常生活中生态概念的理解

1.您会为垃圾分类吗?(调查居民的环保意识)

□不会,觉得很麻烦□会分类的,这样有利于回收

□想分类,但是不清楚分类标准□视情况而定

2.出行您一般选择:(调查交通需求,显现交通低碳改进重点)

□公交车或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电动车□步行

3.您对居民区所在地公共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市民对城市满意度,考察生态城建设的

必要性)

□非常满意--100分□比较满意--80分左右

□不是很满意—-60分左右□非常不满意—-60分以下

4.您在考虑住所时对以下哪些方面比较看重?(调查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获得相关数

据供参考)

□价格□与市区的距离□学校,医院,超市是否齐全

□社区的环境,绿化□治安,物业

5.您是否考虑过并且尝试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您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居民参

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程度)

□一点都没去想过,认为这不关我的事

□我考虑过,但是只是停留在想法,没有去实践

□我仔细的想过,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了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您对生态城的认知

1.您是否听说或者了解过当地的生态城?(确定问卷的参考价值以及生态城的宣传力度)□知道并了解□听说过□不知道□不关心

2.如果您知道,请问您最早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可多选)(了解生态城的宣传方式)

□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

□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

□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

□同事或朋友的介绍

3.您对现在生态城建设的满意程度:(调查生态城建设的群众满意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4.您有没有感受到生态城的好处和优势?(调查生态城对市民生活的普遍影响效果)

□没有感受到□有一些感受但不是很明显□感受到的好处比较多

5.您了解生态城示范项目吗?(调查群众对生态城的认知度)

□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了解不多□完全不了解

6.您认为生态城的出现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是一种必然?是否能长久发展?(调查生态城的

认可度,了解群众对生态城的认识)

□必然,城市发展的需要,会很好的发展下去

□只是一种模式,并不能说是一种必然,但也不算做跟风

□只是跟风行为,只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

7.你认为,目前法律法规在生态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是否有作用?(调查生态城建设的法律规范性)

□ 没起什么作用,政府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

□ 作用一般,可有可无

□ 作用很好,目前无须再出台新的法律法规

□ 不知道有哪些关于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

8.您认为生态城的建设应重视哪些方面?(多选)(调查居民对生态城哪些方面存在刚性需求)

□绿化环境 □文化风俗保护 □经济发展 □教育

□卫生保健 □旅游 □居民娱乐设施建设 □其他

9.生态城的建设是为了改善环境,稳定生态平衡,您是否会担心人为的改造会适得其反,反而加重环境恶化?(调查生态城相关内容是否深入人心)

□是□不是

10.您认为怎样有利于生态城建设?(多选)(给生态城提出合理建议)

□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学生和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号召更多人行动起来

□政府出台政策,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方法等

□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

□其他

11.您对生态城有何展望与期待?

12.您是如何看待政府在城市生态建设与调节方面的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社会实践的支持,感谢您对生态城的关注,期待您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第16篇:生态移民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生态移民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红寺堡

生态移民,从理论上说可以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是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但对于这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搬迁农户来说,追求自身生活质量的提高才是其原始动力;如果搬迁不能改变其生活水平,那么,那么已搬迁者可能会回迁,未搬迁者也不会选择回迁。而衡量其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其收入水平。因此,为了考察生态移民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我们于2011年8月5~27号对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做了为期22天,对当地的概况和迁入群众进行了调查。

1 红寺堡概况调查:

红寺堡开发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腹地, 位于烟筒山、大罗山和牛首山三山之间, 东临盐池、西接中宁、南起同心、北连利通区、灵武, 东西长约80千米, 南北宽约40千米, 区域面积199912平方千米( 红寺堡开发区志P3) 。海拔1240~ 1450米, 为山间盆地, 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气温年、日较差大, 降水量少而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平均降雨量为277毫米, 多集中于7 月- 9 月, 年平均蒸发量2050毫米。空气干燥, 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52%。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比较多, 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著名的荒漠区。

2 迁入户调查

借助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 在短短7 年的时间内, 在一片荒漠上迅速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依靠政府优惠的移民开发政策, 使祖祖辈辈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西海固”人, 摆脱贫困变成了城里人, 实现了移民开发与城市化同步进行的“ 双赢 ”目标, 降低了扶贫成本, 加快了城镇化步伐。搬迁农民迁入红寺堡后,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由过去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变为现在的灌溉农业) , 而且改变了生活方式, 他们吃上了自来水, 用上了电器, 享受到了开发区提供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 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条件, 他们既可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也可就近打工、经商, 拓宽了脱贫致富的空间, 促进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已开发水浇地40万亩,搬迁安置宁南山区8县贫困群众近20万人,总面积1999.12平方米,其中回族人口占57%。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历经10年的开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近6成土地告别了传统种植模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树造林累计达到119万亩,林木、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9%、75%;工业经济开始起步,长山头、红寺堡2个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建成运行,科冕公司万吨葡萄酿酒生产线有望8月底建成投产,土坡地区泰山阳光年产60万吨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年底建成投产;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万人。

下面是我们对当地的回族村民进行的调查实录:

实例一:

10年前从同心县移民到红寺堡 团结村的马科贵一家住上五间贴有白瓷砖的宽敞豁亮砖瓦房,他告诉说,家里养了两头牛,前些天卖了一头,算是对红寺堡10年移民一朝落户(设区后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户口)表示祝贺

马科贵指着砖瓦房上的太阳能热水器说,“如今咱也过的是城里人的生活!” 实例二: 40岁的康伏海1999年从回族聚居的同心县搬迁定居到红寺堡。“要不是共产党领导下引黄河水灌溉开发出良田,我们哪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康伏海10年移民生活的真情流露。他所说的引黄灌溉工程是始于1995年,一项经国务院批准、为解决宁夏南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而实施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1995年底动工,1998年上半年完成前期工程,同年9月16日,汨汨 黄河水经过三级大功率泵站的逐级提升,以每秒25立方米的速度引到地势高出几十米的千年沉寂不毛之地红寺堡。1999年初开始,中国西部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最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开始陆续实施。大批贫困山区的农民搬到红寺堡 扬黄灌区。10年开发建设,荒原变绿洲。

通过我们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村民,我发现这里聚集的全区8 县的贫困人口, 绝大多数人受教育的程度偏低, 文化水平低, 文盲、半文盲率较高, 农业科技人 才、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视野不宽, 部分居民的卫生意识、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 人口整体素质与其发挥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有较大差距。

总之, 西部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应该有其特殊性和多样性, 然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 没有统筹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不仅难以摆脱贫困, 而且会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生态移民、生态环境建设和地区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产业的支撑, 融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 把脱贫致富与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 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变为城市人口, 贫困地区才能真正纳入城市化轨道。

第17篇:社区文化生态田野调查

小渔村的昨天与今天

09传播学(1)班 王佳 K09270117

调查地点: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高亭镇江南村

调查时间:2012年4月1日—2日

江南村介绍:江南村隶属岱山县高亭镇,村子设在江南山岛上,整个岛为一个村落。江南山岛是舟山群岛1390个大大小小岛屿中有人居住的一个普通的小岛。自清朝以来就有人定居,据传有200余年开发史,2000年岛上共有524户居民,共1345人。

发展逐步深入,住行更加舒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脚步慢慢延伸到了全国各地的各个角落。自2006年中基船业进驻江南村后,近年来,江南村发展步伐加快,该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江南山原本是一个孤岛,一直以来,该村村民出行必须“摆渡”,至高亭单趟需10分钟,若错过一天中最晚船班,就需留宿高亭,出行甚为不便。而且,岛上无河道、水库,家家户户都是一前一后两水渠接雨水喝。由于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江南村村民都是将垃圾倾倒入海中。

2006年,中基船业进驻江南村,为该村开发带来巨大契机。县政府加大了对江南山的开发力度,2007年5月动工建设高亭至江南公路工程,并新建特大桥一座,在2008年9月10日完工。2008年10月1日,江南村村道改造、自来水管网和排污管道建设一齐动工。2008年年底,江南村村道改造和自来水管网、排污管道建设完成总工程。江南山居民从此摆脱了出行必须“摆渡”,接着雨水生活,因为没有自来水而不能设座便器的不方便的日子。

而中基船业的落户还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外来务工人员。随着发展的逐步深入,和对于物质生活,教育的重视,江南村的很大一部分年轻的村民都搬离了江南村,使得江南村的常住居民人数大大减少。而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中基船业打工,而常住在江南村,使得外来人口反而多余江南村本地常住人口。 风俗习惯被淡忘,迷信思想也变淡

本人调查时正值清明假期,村里人说以往清明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带着炮竹、祭品到山上上香祭拜,有时候还会引起几场火灾。有上一辈过世的长辈的家庭往往都会在家里摆宴席祭拜,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而现在由于后山卖给了中基船业,山上的大部分坟墓都被迁至镇上的墓园,就在我调查的这两天,我在江南村里发现很少有家庭还在大肆的摆宴席,大多数人家只在自家的餐桌上摆一个小型的家宴,供上几道菜,点上几道香,还有一些人家更是不摆宴席了,只带着鲜花祭品去镇上的墓园祭拜,更有年轻的家庭趁着难得的假期出门游玩。

因为本人本身就是江南村出生长大的,因此我更亲身感受到了江南村一些传统习俗上的变化。我深刻的记得每年夏天,7月14日那天,每户人家都要拿着一把点燃了的香从村子的这头插到另一头,意思是给孤魂野鬼引路,不要让他们进到家里来。七点过后每个人都要呆在家里不能出门。虽然插地香的原因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孩子们孩子很乐于做这件事的,往往都在吃过晚饭后兴致勃勃的拿着香邀上朋友一起从村头跑到村尾。而现在我定居于镇上,插地香这件事已经好几年没有做过了,老一辈的人虽然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但也只是在自家门口插上几株香了。

江南村村民大多数都信佛,而渔民是一向及其危险的工作,每次渔船出海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在家里祭拜,每户人家家里基本上都供有菩萨,妇女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会定期吃素,有些更虔诚一点的则是常年吃素。每到年底丰收的时候,船老大们会请来戏班子在村子的庙里搭台唱戏,每天唱两场,唱足一个礼拜。而现在虽然大部分人都还是信佛,吃素的习惯也没有变,但是每当渔船出海,家庭里则抛弃了大肆祭拜的方式,则改为了供奉家里的菩萨,到了年底船老大请戏班唱戏的风俗也没有了,庙里除了老人们有时候还去念佛外,很少有人还会去走动。大家更多的是选择了前往镇上的磨星山,那里寺庙修葺一新,供奉的佛像更是众多,香油旺自然让人觉得特别灵验。现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船老大们都会在磨星山上点燃大型的烟花,庆祝自己今年的丰收,抢头香祈祷明年有个好收成。

工作种类多样化,家庭收入更乐观 原本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男主人都是渔民,女主人则没有固定的工作,许多都是待在家里做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有时候会去网场织、补渔网赚点家用。现在岛上的年轻的男孩子很少人会继承父亲的捕鱼事业,他们往往都有着比父母一代高的学历,更向往渔民以外的职业。捕鱼是个即危险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并不稳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就业问题上更倾向于其他的工作。女孩子则有更多选择,其中40—55岁的女性目前仍有一部分是家庭主妇,而更多的是随着搬迁到镇上居住之后她们更渴望有一份工作既能补贴家用还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30—40岁的女性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事业,她们很多都是在镇上开店创业,而有些嫁了新一代渔民的女性,特别是丈夫作为船老大的,家境一般较为殷实,她们则成为了新一代的全职家庭主妇。20—30岁的女性,这一代的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往往比较高,很多都是大学毕业的,她们更倾向于在企业单位工作。

江南村应该是生育计划实施的成效较为显著的一个村落,85年后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导致了父母极为宠爱孩子,这一代的人较之以前同年龄段的人更缺乏生活经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再加上男孩子更倾向于从事别的事业,捕鱼事业的继承者越来越少,村里的船只更是逐年减少,以往岸边停靠的船只挤满了码头,从东一直排到西,从里到外能排满三层。而现在,只有主要的两个码头上停靠了船只,虽然船只的质量上去了,但是数量却明显减少了很多。

每户人家的赚钱方式更是变得多样化了。以前只靠男人捕鱼养家,妇女偶尔织、补网补贴家用,孩子们在家最多帮忙干干农活。而现在的家庭的收入是多样的,除了家里有男主人的捕鱼收入,女主人找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孩子们基本上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个客观的收入是由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中基船业并没有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宿的地方,聪明的江南人看到了商机,因为搬出去而没人住的房子有了很大的用处,很多家庭更是花费数万元重新修葺旧房,将房子转租给外来务工人员赚取房租。一进村里,许多民宅门口都贴着房屋出租的告示。有些位置靠近船厂的家庭,房租的收入甚至能够抵上一年的捕鱼收入。

岛上村民变更少,外来人员欢乐多

近几年,常住在江南村的本地村民变得越来越少。一方面,随着连接高亭镇和江南山岛的大桥连通,村民们更意识到物质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再把孩子送到镇上接受更正规的教育的同时也都举家迁往镇上居住,而老年人则更流恋村子也不喜欢城市生活而选择继续留在村子里。另一方面,留在村子里的老人们逐个的去世,寂寞的江南村更显得冷清了。平日里,在外来务工人员在船厂上班的时候,村子里只能看到一些老人坐在自家的前院晒太阳,老头子们有时候还会去老年乐园打打牌聊聊天,老太太们则在家里看看电视,听听越剧,念念佛。那些住在镇上的年轻人也会不时的回村子里来看看老人们,大桥连通之后,公交车也开进了江南村,从镇上回村子里骑电动车也只要10几分钟。以前村子里难得看到几辆自行车,现在几乎家家门口都停了一辆电动车。年轻人们回来的时候老人们是最开心的,但往往都只是留下来吃个饭,在末班公交车的时候或者开电瓶车的晚上八九点之前就回家了。人们也逐渐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江南山岛和高亭镇俨然成为了同一个岛上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外来务工人员回到他们的住处,村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就好像以前许多村民还没搬出去的时候一样。外来务工人员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的强,由于船厂的特殊性,他们在江南村基本上都是长期工作的,因此,很多有商业眼光的外来人员租下了民房开起了各种大超市,饭馆。在废弃的网场更是汇聚成了一个集市,摆小摊的比比皆是,有卖菜的,有卖水果的,有卖现制食物的,也有卖生活日用品的。村政府顺势在网场建起了一间间的活动板房,作为商店,供商贩使用。晚上的时候,是这个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店铺灯火通明,还有大卡车上放着响亮的音乐,年轻人在周围跳舞唱歌。要知道这个地方原本只是村子里妇女们织、补网的网场,白天会有人在这里补网,一到晚上就冷清的很。外来务工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和生活的热情给江南村带来了活力与欢乐。

江南村的变化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虽然人情味变淡了很多,但是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好了很多,而且外来务工人员正在不断给江南村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江南山岛和秀山岛大桥的建立,江南山岛更会和舟山本岛—定海岛相连,江南的变化会更大的,几年之后也许跟现在又很不一样了。

第18篇:生态文明乡村调查问卷

生态文明乡村调查问卷

一、当前基层最迫切的改革问题有哪些?请简要说明理由。(就农村和生态文明体制方面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和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对政府决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当前基层最迫切的改革问题体主要从环境科学基本知识普及、农村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决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

二、推动以上问题的改革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1.农村基础建设教育条件的薄弱,使农民在接受文化教育方面与城市相比差距甚大,与此相适应,农民所受到的环境教育更是严重不足。因此,必须从转变生态伦理价值观出发,通过各种教育及宣传渠道向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普及生态学基础知识,解决农民群众认识环境和培养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解决农民群众“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环境意识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条件的投入,使得农村小孩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进行多样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文化活动、标语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使环境意识、道德深入农民群众心中。 2.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主力是不一样的。从法规体系的健全上 ,各省市应该在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指导下,指定完善一些更适合本区的法规条例。如为了促进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带动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可以考虑尽快制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法》等类似法规;为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展,应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法》、《农村土壤污染防治法》、《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生态保护法》等法律,制定《物种资源保护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法》、《秸秆禁烧条例》等有关条例,并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标准体系的建立,从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权威性。

3.生态文化问题与体制问题的解决应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长远任务,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既要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靠拢学习,又要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投入。同时由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物质建设,精神建设到体制建设,不同层次间并不是截然独立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体制改革也必须置于生态文明体系的整体协调与统一来解决。

三、当前我区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从我国生态建设的已有实践看,中央对农村采取的大多是政策性补偿,而这种补偿大多又是短期性的,并不能使当地农民群众长期建设和致富。也就是说生态建设中国家补贴有一个明确是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怎么办的问题必须解决。

四、如何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改革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有机结合?

1.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尤其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委会和其它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建立并完善村民会议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和程序,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性、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3.城乡决策管理体制要实行联动改革,兼顾起农村决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4.乡镇各级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为契机,承担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切实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调控,简历任务明确、分工协调、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

第19篇:生态文明观调查心得

生态文明观调查心得

本学期老师教给我们一次实践活动,是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调查,这次活动的目地在于增强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意识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有关内容和要求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说出了党的心声和最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了全社会强烈共鸣,受到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小组这次调查就在附近一些学校对当地一些大学生做了调。方式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从这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有环保意识但是意识还不是很强,也没有做出相应的额环保举动,还有一些学生环保意识淡化,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浪费的情况,浪费水电,乱扔垃圾等。这些足以体现出他们的环保意识缺乏责任意识不强。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大学生生的我们有这义务也有这责任区加强我们的环保仪式上,如果我们有了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明确的生态责任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就会有很大的自我实现及强大的号召力。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目的就是要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协调好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我们一直主张绿色色消费,,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 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 “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目前我国面临的日 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作为大学生,应该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明,为建设“绿色中国”作贡献,广泛参与两型社会创建活动,树立两型理念,养成两型习惯。参加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和环保社团活动,全面深入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不断丰富时代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扩大社会影响。开展“倡导文明新风,美化环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农村青年参与城乡环境同治,美化生态环境,同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水节电,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学习、宣传,提高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问题,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A、提高环保意识;B.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守法,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做斗争;C、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

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地球会越来越好。

第20篇:生态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2.10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环卫工作汇报

加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市”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科学组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环境显著改善,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运行体系健全,组织机构、运行经费、监管制度落实,设施完善、运行平稳,基本建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袋装化(不落地收集)、中转压缩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运行管理体系。目前,我市现有大中型压缩转运站5座,中小型中转站105座(其中压缩式85座),各类收集站276座,密闭运输车130台。

(二)全市镇村生活垃圾管理和运行体系不断健全。镇村生活垃圾管理与城市生活垃圾相比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该工作起步晚,收运设施不足,点多线长,收运处理成本高,运行能力薄弱,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对生活垃圾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垃圾乱扔乱倒、垃圾围村等现象。目前,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区县、镇、村”四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全市各乡镇基本建立了环卫机构,大部分建立了环卫所,少部分环卫管理设在建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各镇按要求基本配备了管理和作业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工作;各区县均列一定资金,配套建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和对环卫保洁人员工资进行补贴。桓台县、高新区各村全部配备了环卫作业人员,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80-90%的行政村按照要求配备环卫作业人员,高青县、沂源县20-30%行政村配备环卫作业人员,负责垃圾收集和卫生保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化管理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层级管理、监督和考核制度。

(三)全市乡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镇村设施功能不断完善。镇村环卫设施建设管理是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近几年来,按照市政府部署和要求,各区县加大投入,积极配套建设垃圾收运设施设备,为加快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发展进程积极创造条件。截至目前,全市乡镇拥有垃圾中转站42座(其中压缩式24座),运输车105台,垃圾池(箱、房)3816个。今年,全市计划新建垃圾中转站30座,购臵运输车56台,建设垃圾池(箱、房)3500个。目前,已完成新建压缩中转站11座,新购车辆50台,新增垃圾池(箱、房)1300个,生活垃圾收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四)强化制度建设,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为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城乡生活垃圾管

理长效机制建设,市政府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出台了三个规范性文件:一是《关于做好部分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淄政办发[2008]33号),对各区县转运站和密闭车辆配套,生活垃圾运送数量、处理费结算与支付及运行监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保证淄博垃圾焚烧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二是《关于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清扫、集运和处理的意见》(淄政办发[2008]43号),为进一步理顺体制,明确责任,建立大环卫的工作格局和机制,实现环境卫生“全覆盖、无缝隙”和长效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出台了《关于印发全市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清扫集运和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淄政办发[2009]12号),明确了今后三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年度发展实施计划。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各区县、各乡镇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各镇按照5-10人的标准配备管理人员,至少建设1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配足垃圾收集车辆;各村按照标准配备环卫作业人员,按照2-3座/千人的标准建设垃圾收集池(房);各级环卫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分级管理要求,加强辖区内卫生保洁和垃圾治理的监管,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实现长效管理。这三个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为加快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发展和实现长效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建设不完善,管理不到位。镇办环卫机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力量薄弱,环卫作业非常态

化,标准低、监管不到位;“区县-镇办”环卫管理体系不理顺,致使区县环卫部门对镇办环卫工作的行业指导、监督考核力度不够,影响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发展进程和“大环卫格局”建设。

(二)镇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设施功能不完善。随着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不断发展,镇村的环卫设施配套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和城区设施建设相比差距较大。由于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镇村的垃圾收集、运输和转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收集运输设施设备数量少,垃圾收运能力薄弱,镇域内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比较低,个别区域存在垃圾积存和乱堆现象,影响了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发展。

(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考核奖惩机制不到位。一是对镇村,特别是对农村容貌和环卫工作的管理缺少法律法规依据,对于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违规行为缺少法律制约措施。二是对全市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目前尚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全市特别是镇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环卫管理与执法脱节,削弱了管理力度。对于比较常见的乱堆乱倒生活垃圾,乱拉乱倒城市建筑垃圾,以及运输散装物料车辆未采取密闭措施洒落污染路面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查处,管理力度削弱,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影响了环卫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措施与建议

(一)继续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镇村环卫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和作业人员,严格落实日常管理和环卫作业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能;二是加强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设施功能,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收运能力;三是加大检查监督考核力度,逐步健全“市-区县-镇-村”考核监督体系,实现长效管理;四是共同做好全市环卫规划编制工作,为环卫行业发展和环卫设施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二)加强环卫重点工程建设。一是督导各区县做好全市公厕新建和维修工作,争取部分资金,进一步调动区县环卫部门的积极性;二是做好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和建设中的协调工作;三是督促沂源县做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三期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三)加强市容环卫政策法规建设。一是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尽快出台《淄博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二是《条例》出台后,将重点做好法规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三是拟研究出台《淄博市城乡环境卫生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检查、监督和考核体系,逐步实现长效管理;四是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城乡垃圾处理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

(四)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的责任意识。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化处理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环境责任意识、行为意识,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减量和垃圾管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生态调查工作汇报
《生态调查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