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24:4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年工作回顾

年是靖港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镇经济实力提升最快、镇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640万元,同比增长35%;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同比增长12%,富民强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基础产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全年新建镇村公路13公里;投入180万元完成了镇域内14处机台的更新改造;投入5500万元完成了前榜和新峰1.1万亩土地综合整理;投入70万元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在中格线、新集镇、靖格线配备垃圾桶368个,并成立了26人的专业环卫队伍,加强了环境整治;投入700万元建成古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1200吨;投入30万元打造了复胜、农溪和石毫1000亩油菜示范基地;吸纳股金280万元的渔业合作社被评为省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芦江牌腊制品获得国家专利并已对外销售;石毫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5000头,居全县前列;成功引进两家投资过千万的生态农庄落户,全镇土地经营流转面积达1200亩以上。

(二)旅游开发成效显著,靖港模式活力凸显。

一年来,靖港古镇的开发引人瞩目,机关干部“5加

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工作理念,短期内完成核心景区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上级部门与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靖港模式”。一期建设圆满完成。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开发”的原则,古镇第一期保护性开发全面竣工,一年内,基本完成了古镇大景区框架建设和核心区景点打造,东西两广场、麻石步行街、环湖游道向游人开放。整治后的哑河和夹河共同形成了古镇宁静雅致的水乡特色,“两厢三带两片一湖一路”的大景区格局基本形成。开街庆典隆重举行。9月25日,(靖港)全国超轻型飞机锦标赛暨靖港古镇开街庆典隆重举行,仅当天就有超过十万的观众前来观看,国庆长假每天游客量逾3万人。营销融资卓有成效。成功引进恐龙化石馆、毛主席手迹馆、民俗文物馆等景点项目及铜官窑、中国红、根雕、剪纸等民间工艺入驻,重点扶持香干、布鞋、铁铺、圆木、酿酒作坊、小钵子甜酒等本土特色产业,沿街400余个门面俱已开张营业。篝火节、土菜节、全鱼宴、新年狂欢节等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

(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发展后劲有效提升。

年是我镇的“项目建设年”,我们着重把握项目申报、手续办理、资金组织、具体落实等四个关键环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湘船重工项目扎实推进。我们按照长沙市政府XX年第103号令、县政府年第11号文的要求,严格执行征地折迁安置相关政策,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宣传,累计发放政策法规资料800余册,书写宣传标语、横幅400余幅并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5月份完成了项目一期河滩用地(含原车铃厂58亩)363亩的全部征拆并移交船厂。10月初启动项目二期湘江大堤内196.91亩用地的征收,共需动迁房屋69栋82户,拆迁房屋合法建筑面积13300m2,现大部分拆迁户均已按要求拆除房屋,预计本月底征拆交地任务将全面完成。重建安置用地的建设正在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填土等工程施工,春节前完成拆迁户抓阄分缝工作。目前,河滩用地吹填工程基本完工,项目方已在吹填区域开始造船作业。景观大道项目抓紧建设。大道全长约6公里,现已完成从新集镇至古镇西广场4公里的麻石护砌工程,正在进行景观桥梁基础施工,改建路段农历年前将全线硬化通车;另外2公里新建路段已做好测量和征拆等前期工作,填土工程正在抓紧进行。政府办公楼项目加快建设。六月份完成项目申报手续,先期启动的计生服务楼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政府行政办公楼的建设正在抓紧施工,预计明年“五一”前实现新址搬迁办公。廉租房项目昼夜施工。七月份启动廉租房建设,规划用地9.46亩,计划投资750万元,建设廉租住房120套。项目因涉及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用电配套等原因,11月份才正式启动建设,现施工方正在昼夜加班,以确保3栋房屋主体在春节前竣工验收。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惠民政策全部落实。

社会保险参保扩面明显,全年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02人,新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909人,收取合作医疗基金53.4万元,发放住院补偿271万元,大病医疗救助80人,救助金额25万余元。劳动保障工作成绩斐然,积极开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之路,累计转移就业530余人次;城乡低保及时足额到位,共发放保障金221万元,敬老院入住五保老人59人,优抚安置、安居工程、慈善助学等工作全面落实。以“计生百日行动”为重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全面落实流动人口“一盘棋”,集中整治计划外生育行为,全年共落实四项手术279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16万元,计生率达到96.3%,计生工作进入先进行列。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落实,镇财政投入180万元完善靖港中学各类配套设施,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化学校验收完全达标。投资达500万元的镇中心卫生院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附属设施加紧完善,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就医。积极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全年镇域范围内没有出现流感传播。民兵预备役、村级民兵营阵地建设开展顺利;水利、农机、农调、动物防疫、经管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老干、科协、关协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镇各单位切实履职,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政府职能全面履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县委开展的“两帮两促”“双优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社区换届工作,选派了2名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分别担任芦江社区书记、第一书记,进一步优化社区班子结构。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依法治理工作迈出新步伐,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起,有效息访复退军人、下岗职工、拆迁群众上访事件20次。加强食品安全整治,组织清查问题食品,加快食品信用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奖罚措施。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烟花爆竹、油站气站、工程建设等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率达100%,群众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大得多,但取得的成绩比预期要好得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镇上下和衷共济、克难致胜、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靖港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和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为明显的投入型和粗放型,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产业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够;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还缺乏有力支撑;三是由于社会转型、体制变革、征地拆迁、利益调整等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年工作目标任务

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xxx”规划的最后一年,更是我镇进一步“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争进位”的关键之年。做好年政府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农业稳镇、项目活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激发项目建设活力,为把靖港打造成为省会城区的“后花园”、“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和生态文明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牢牢把握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这个主题,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找准惠民富民切入点。

靖港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关键是要创新工作方法。抓招商,做好产业文章。招商引资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更新招商理念,由撒网式招商向特色化招商转变、由单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由政策招商向服务招商转变;要突出招商重点,围绕“两型社会”和壮大第三产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招商;要改进招商方式,充分利用政府推介、媒体宣传、游客接待等形式和现有企业资源,开展上门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抓项目,保障稳定财源。按照“高位协调、积极沟通、稳步推进、强化管理”的要求,加大湘船重工的建设力度,要积极协调、协助长沙船舶厂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加速企业改制进程,延伸企业产品链条,加快厂房码头建设,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力争年新厂全面建成投产,实现税收入库。抓特色,做大古镇旅游。古镇已成功开街,后段加强产业经营和管理迫在眉捷,我们要充分利用古镇底蕴、特色水乡等独特的历史人文优势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这一“无烟工业”,全力争取市、县财政更大支持,积极破解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等难题,将古镇打造成适合省会及周边地区的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基地、5a级旅游景区。抓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我们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主动联系重点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阻工闹事、索拿卡要、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营造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群众致富路。

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大众垸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国家优质粮工程,建设好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区,稳定优质稻种植面积。突出发展水产养殖、瓜果蔬菜和优质畜禽三大规模产业。重点扶持都遨生态农庄、长辉生态农庄规模经营,积极协助庆湘食品扩大再生产。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实施以土地综合整理为主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年将对农溪、金星、福塘三个村1万亩左右的耕地进行土地综合整理,并对龙江渠、红叶子渠进行全面疏竣、护砌,三年内还将完成幸福渠和龙公渠的疏浚、护砌。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转变土地流转方式,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分阶段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革生态种养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动植物防疫、保险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病抗灾能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切实关注民生民利,打造安定和谐新局面。

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合格化学校建设。大力抓好民间文化、艺术、体育等事业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生活需求。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救援体系,不断提高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抓好计生服务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计生动态管理和综合治理机制,人口自然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扎实推进社保工作。继续实施医疗、工伤、生育、养老、失业五大保险扩面工作。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廉租房建设,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健全低保、灾害救助和特困救助等制度,切实保障和关爱弱势群体生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切实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要及时掌握情报信息,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把握工作主动权,将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靖港”创建活动和严打整治行动。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努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

(四)不断优化政务环境,确保群众满意显实效。

靖港正处在大步迈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全局、执政为民的能力。一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推进经济发展的决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建设加快、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大思路谋划发展,大力度推进工作。要迈开双脚,走进村组,深入群众,破解难题。要创新考评机制,强化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做到“落地有声、抓铁留痕”,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建设民本政府是我们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要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下功夫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环境方面出实招、求实效,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要让人民群众满意政府的工作作风。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创造一个开放、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切实纠正不正之风,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树立起“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形势催人奋进,目标令人鼓舞、发展刻不容缓,推进产业升级,实现富民强镇,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精诚团结,上下一心,扎实苦干,锐意进取,为建设和谐靖港、大美靖港而努力奋斗!

推荐第2篇: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之年。一年来,镇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次会议和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围绕“打基储创环境,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求***,强作风、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克服前进中的重重困难,强力推进“五区五镇”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科学率先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今年全镇完成地方工业总产值2553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764.24万元,增长23%;完成工业增加值580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8万元,增长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亿元,增长%。

一、围绕科学转型抓经济发展,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一)抓支柱求规模,狠抓煤矿整合兼并重组。按市、县审批方案,我镇由年初的7个煤矿整合兼并重组为4个。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工作,目前已完成3对煤矿的整合兼并重组,还有1对矿井正在进行协商。煤矿整合兼并重组以后,我镇单个煤矿的年生产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同时,今年来投入2530万元,加大煤矿的技改投入力度,尽管受8月份以来停产的影响,我镇今年煤炭产量还是有望突破20万吨。

(二)打基础创环境,努力打造经济转型平台。加快工业小区的建设步伐,把工业小区的建设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来抓,今年重点做好了打鼓岭、黄花水、肖家、乐塘一带工业小区的规划以及工业土地利用调标等基础性工作,有效地提升承接产业发展承接力。狠抓污染企业的整治,按照“关闭取缔一批、限期整改一批、规范保留一批”的原则,对黄花水一带工业小区13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关闭或限期转型、转产,使黄花水工业小区污染现状得到了解决,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调结构保增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按照“稳稻、扩烟、发展特色农业”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今年,全镇种植烤烟2200余亩,完成5500担,山口凤、双珠两个村新种植桉树1100余亩,全镇桉树种植达8000多亩,水稻、生猪、等其它农副产品、畜牧产品的产量均比去年有所增长,农业产业进程步伐进一步加大。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村支两委主要干部到宁远、桂阳等地考察金银花产业,目前,全镇各村组织发展金银花产业热情高涨。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共核实山林面积5800余亩,加大森林防火、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农村经济得到逐步优化。

二、围绕基础设施抓镇村一体,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进镇村一体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一些的问题,镇政府全力以赴,举全镇之力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全面完成了行肖公路的扫尾工程,启动并完成了肖周公路镇区段的硬化及下水道工程整修、乐塘大桥的改造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的建设,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在今年完成了。全力维护衡武高速建设施工环境,目前,肖家镇内段路基已成型。基础设施建设是近十年来镇财政投入最大、工程数量最多,且人民群众反映最好的一年。

(二)以乐塘村新区建设为示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扎实推进乐塘村新区的建设,年内投入600多万元,完成村综合大楼、新区水电路讯、绿化、广尝五保之家、休闲娱乐,旧村道路、线路、自来水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乐塘村新农村建设正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推介,工作受到了盛市、县各级领导肯定。镇内各村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肖家村完成自来水工程建设,新队村启动了环村路工程,乐岭头搬迁逐步推进,坌头村通村公路正积极筹划。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肖家、乐塘等几个村配备了保洁员和环卫生设施。

(三)以农田水利建设为载体,农业基础有力夯实。今年,完成白茅等村山塘清淤1000余方、渠道维修1800米,水库大坝整修23处;为改善滑洛、乐塘、乔田三个村的农田灌溉,邀请专家对打鼓岭隧道进行了勘查、评审和设计工作。

三、围绕改善民生抓***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打防结合保稳定。扎实开展“大下访、大回访、大调处”、“乡镇干部下基层”等活动,调处纠纷隐患58起,化解群体性矛盾2起,化解上访问题12件,严抓违法犯罪,协助公安部门捣毁赌博场所3个,抓获涉赌人员22人;发生刑事案件5起,破5起,治安案件22起,抓涉案人员36人,刑拘16人,工作汇报《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加强对重点敏感区域、学校的监控,投入5万余元,在镇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一年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满意度、安全感明显提升,民调在市里调查中排139位,比去年前进了39位,在县里调查中排第4位,比去年略有上升。

(二)综合治理抓计生。继续按照“底子摸实、阵地夯实、责任落实、工作做实、队伍建实”的要求,抓好基础性工作。突出宣传教育、三查四术、依法严惩违法生育这三个工作重点,尤其是注重依法行政,对乐塘村一计生对象通过依法行政一次性征收社会抚养费10万元,社会影响效果良好。同时严抓责任落实,继续推行季度考核预否决制、党员干部联系计生对象和有奖举报制、计生第一审批权制度,做到了方式方法创新,综合治理规范,形成了多数人做少数人工作的计生工作格局。今年来,共召开计生奖罚大会3次,落实三查1325例、结扎109例、上环75例、引流68例、征收社会抚养费近70万元,在县里连续三个季度计生考核中均位居前列,在省检中作为样榜点为县实现年初计生工作目标作出应有贡献。今年我镇计生工作有望保“一类”。

(三)勤征细管促征收。加强税收源头征管,对煤矿、煤场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加大对砖厂、石场等小额税费的征收力度,切实维护烤烟收购市场秩序,税费跑、冒、滴、漏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镇机关开展了“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镇财政在项目资金投入巨大的不利情况下,确保了工资性支出、机构正常运作和专项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村账镇代理工作有序正常开展,开展两次财务大清理活动,推进了农村公共资产资源摸底工作,农村财务资产得到了规范,***理财氛围日渐浓烈。到11月底,全镇已完成财政税收1388.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72.6万元,地税收入413.7万元,财政收入5万元,烤烟税收97.2万元,预计到月底,在煤炭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有望完成全年1840.3万元的任务。

(四)强化措施抓安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和安全技能大比武等形式,分批次对煤矿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期,参培人员达600余人次,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严格安全监察和责任处罚,共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860余条,并及时督促进行整改,违法生产行为处罚金额达多万元。开展专项行动3次,严厉打击非法冶炼、洗锰、乱踩滥挖露头煤等各类非法生产行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非煤矿山等安全生产工作。对镇内的加油站、烟花炮竹经销店、网吧、学校等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大督察活动和消防安全整治活动,配合县人大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大检查,通过整治全镇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基本消除。今年安全生产虽然发生了一起死亡2人事故,但全镇安全生产总体上保持了平稳,没有出现较大安全事故。

(五)以人为本保民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农村转移支付、粮食直补资金、粮种补贴资金、家电下乡补助资金、城镇及农村低保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全面完成了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完成了5个行政村“降氟改炉”工程,1460余户得到了实惠。2010年全镇8590名农户参加了新农合,新农合参合率达,共补助人,补助资金达万元,口并狂犬并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十分关注势群体,对五保、低保户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取消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28户、五保户14户,新增低保128户、五保11户,发放救济资金4.5万元,增发低保资金9610元;加大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对11户民房进行重建,资金达8.6万元;规范社会救助济,完成镇民政办和5个村规范化建设,社会救助工作更加***。

推荐第3篇:乡镇政府工作汇报

政府工作汇报

乡人大主席团:

自2006年换届以来,乡人民政府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乡人大的大力监督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双增工程”为目标,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改善民生为重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四个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现就三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农业结构调整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农业摆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立足群众的种植习惯、土壤气候现状和上级扶持政策的走向,确定了以“蚕桑、葛根、生猪、水产”四大产业为主,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在壮大发展上,改变过去行政干预的强制性手段,强化示范带动、政策驱动、市场引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形成了蚕桑、葛根、生猪、水产并进的良好产业布局。2008年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产业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经济工作二等奖。

1.蚕桑生产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我们根据我乡蚕桑生产的现状,及时出台《蚕桑生产实施意见》,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调动广大蚕农的种桑养蚕积极性。在恢复蚕桑发展上,一是实行规模种植。2006年上半年,全乡通过育苗500亩,“一步成园”新栽桑1400亩、从**购买10万株补栽400亩“围边桑”实现蚕桑稳步持续发展。二 1

是加大了桑树管护力度,提高了产出效益。强化对现有桑树的管理,以***和***等村为重点,从翻园、施肥、修枝、刷干四方面加大管桑力度,科学化管理效果明显。三是大力改劣换优。近年来,我们购买优质穗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改劣换优320万株;每年发种2000张,产蚕5.5万公斤;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1个。

2.稳妥发展发展葛(薯)业。我乡是全县确定的十个首先发展葛薯业示范乡镇之一,现全乡栽植葛根1200亩。目前成立葛薯专业合作社一个,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工作,会员涉及7个乡镇,207户。我乡的葛根产业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3、大力发展生猪、水产业。生猪、水产养殖是我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为巩固其发展,我们把乡内的

1、

4、

6、10村作为生猪、水产发展重点村,通过培育专重户不折不扣落实生猪保险、生猪饲养奖扶政策,带动生猪、水产养殖蓬勃发展。同时强化畜禽疫病防治、疫苗注射,确保乡内无重大疫病发生。2008年全乡生猪出栏万头以上,水产养殖产量达到30万公斤。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乡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增强

招商引资是改变落后面貌、壮大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我乡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机会抓招商。为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扶持,做到亲商、安商、富商。进一步加大我乡环境招商、资源招商的政策宣传力度,以生猪养殖招商为重点,

新引进业主5户,投资1000万元。今年1月,投资800万元的野猪养殖项目正式落户踏坡梁村,将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又一个项目转化。三年来,全乡整体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过去的三年,是我乡社会各项事业投资最大、建设项目最多、发展最快的三年。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农田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彻底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投资200万元,在***村完成土地整理项目;投资400万元,在

5、6村完成1000亩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利用国家投资37万元完成场镇供水工程改造。二是加强公路建设,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上级的各项政策机遇,争取投资50万元完成了**至**砂砾石路面建设;投资120万元新修村、社道路3.4公里、维修道路19.5公里,基本做到了村村通路,晴雨通车;投资280万元完成**路四级油路建设;三是争取扶贫项目建文明新村。投资50万元,完成了***村山、水、路改造,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50万元基本完成了***村扶贫新村建设。四是改善了教学条件。争取资金55万元,新建面积1109m的教学楼,目前已投入使用。五是改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条件。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扶贫建联户供水工程5处,红层打井454口,整治、

2维修石河堰3处,山坪塘2口,新建蓄水池5口,维修蓄水池35口。

四、努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认真抓好救灾救济工作。我们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三年来全乡共发放各种救灾救济款达120万元,救济困难群众3987人次。投资20万元,新建面积368平方米老年公寓楼一座;投资10万元,对敬老院房屋进行了维修改造,实施了庭院绿化,极大地改善了集中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条件,也为下一步我乡五保老人全面实行集中供养奠定了基础。另外,文化、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也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围绕和谐社会构建,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1、努力维护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乡、村调解网络建设,落实信访、调解工作责任,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民情日记制度、信访接待制度、纠纷排查调处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工作中,我们狠抓“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按照“积极解决老问题,坚决不留新问题”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以解决。同时强化责任制,在工作开展中考虑细节,绝不拖泥带水,防止了新问题的发生。几年来,做到

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信访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平安创建成效明显。以“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为基础,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把“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平安创建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平安是硬任务”的工作理念,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强化治安防范,全面落实“平安进万家”的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和谐建设,为构建和谐**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06年、08年被市评为“平安示范乡镇”、08年被县委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2、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项预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整治活动,防止了重大突发事件和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全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六、以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契机,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干部作风改进

1、加强和提升执政能力,树立政府新形象。以“争先创优”、“三级联创”、“三满意”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放在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树立起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府新形象。

2、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及其延伸工作,强化民主监督。坚持“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原则,强化干部管理,大力整顿和规范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抓落实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了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行政效率。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工小农弱财政穷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收入渠道狭窄,可用财力不足,财政状况仍然没有走出困境;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压力较大;五是个别村的班子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个别乡机关工作人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作风懒散、业务不熟、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现象。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乡人民政府

二0年 月 日

推荐第4篇:乡镇政府半年工作汇报

兴镇党委政府2010年前半年工作汇报

兴镇地域面积4900公顷,辖18个村民委员会,9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6558户,总人口28686人,其中居民2638人。总耕地面积48600亩,小麦面积45000亩,果园面积5500亩,其中,优质酥梨3800亩。棉花播种面积2154亩,玉米播种面积2060亩,其中春玉米15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2元。

2010年,我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争进位”的工作思路为目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两大主题,重点抓好工业发展提速、城镇功能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三大工程,以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劲头,努力推进兴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1、固定资产投资:全镇固定资产投入任务1800万元,截止6月份完成了954万,其中化木奶牛场完成804万元,中低产田改造完成150万元。道路建设项目完成党家村1.3公里的水泥硬化;田村完成

1.3公里的路基处理工作;桑楼村完成860米,宽8米的石子路面铺修;鲍寨村完成1.1公里的沙石硬化道路任务。完成了兴西寄宿制学校卫生厕所建设任务,铺修校内道路620米。兴隆、寨子村的村级阵地建设主体基本完成,尖角村村级阵地建设已经开始动工。

2、花炮公司建设:截止目前,已验收花炮企业52家。其中,验收合法公司38家,全部取得资格证,待发证公司14家。我们按照宣传、排查、监督的要求,主要抓了花炮公司的规范化建设和打击非法生产工作。配合县花炮局组织安全知识培训2次,参训人数300余人,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坚持定期排查监管,及时上报。前半年花炮总产值达到1.5亿元。

3、重点工作:化木奶牛养殖场二期工程前期已投资300余万元,新建牛舍1座,料库一个,产房1个,增加奶牛200头,奶牛存栏达

到600头以上。富瑞纸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的新型花炮用纸生产线已经于6月底投产使用。新建现代化肉鸡养殖棚一个。新建存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九龙塬抽水站工程已经开工,抽黄田间配套渠道基础工程正在进行,有望在10月份完成改造中、低产田3000亩的工程任务。

4、劳务输出: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24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5人。

5、全年营业收入任务是23487万,现已完成5839万元,因兴镇的花炮企业、造纸企业等生产旺季在后半年,预计后期将能顺利完成营业收入任务。

6、信访稳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排查信访矛盾隐患,掌握上访人员家庭情况及精神动态,了解他们的实情,尽力为群众排扰解难,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了一些矛盾纠纷,消除了越级上访。前半年,我镇无重大越级访发生。

7、防汛工作:近期,我镇投入7000多元,加强了防汛物资配备,完善了镇、两级防汛预案。加强应急值班工作,要求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特别是加强昼夜值班,对镇区涝池,安排专人负责,随时监控。8月12日,特大暴雨,我们及时撤离遇险群众40余人,安置危漏房住户60人,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暴雨期间,镇区街道和村庄不被淹,交通、通讯、电力供应不中断,危漏房屋不死人,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暴雨之后,我们安排全体机关干部进行查灾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排解险情,把防汛减灾工作做在平常,防患于未然。

推荐第5篇:乡镇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为加强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更好地促进代表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县人大常委会成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利用两天时间分别深入到全县十六个代表活动小组,开展联系代表工作调研。

一、联系活动采取的形式和内容

在调研中,我们采取“看、听、议”相结合的方式。

看:与参加

活动的代表视察本乡镇的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项目、养殖及种植项目,县直代表小组视察了县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

听:即听汇报,组织召开了有县人大代表、乡镇主要领导及人大主席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各乡镇年初以来人大及政府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的汇报;

议:即座谈讨论,结合“看、听”和本次活动的要求,代表介绍开展“两带、五个一”活动情况,并相互交换了意见,交流了经验,同时征求代表对县“一府两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对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的反映。

二、联系代表活动的成果。

(一)各乡镇政府年初以来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年初以来,各乡镇政府按照县党代表会议和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3331”发展战略,立足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快速、稳定、和谐三个要求,大力发展禽类养殖、设施农业和脱水蔬菜等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1、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各乡镇以“布局合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体现特色”的工作思路,抓住突出产业方展,基础改变和环境提升为重点,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坚持“试点为主、率先突破”的原则,全县30个新农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2、以设施农业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循序渐进。全县各乡镇以农牧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抓住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重点项目建设,特别在禽类养殖小区、生猪小区、食用菌栽培及蔬菜小区等项建设上投入多、进度快,各具特色。正如人大代表说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有干头,有看头,干部群众有奔头!

(二)各代表小组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围绕经济建设开展了代表活动,按照“两带五个一”的要求,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发展禽类养殖及设施农业项目,引导农民学习种植、养殖新技术,指导农民寻找致富门路,以“人民选我当代表,帮扶奉献为人民”的思想开展活动,树立了人民代表的威信;二是围绕乡镇党委中心工作,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对本地的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及种植养殖等重点工作开展了视察和调查活动,代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三是加强了代表培训工作,各乡镇人大组织代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日常学习进行了安排,提高了代表素质,增强了履职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活动看,全县代表活动开展开始向规范化、程序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但个别代表小组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代表小组的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到位。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代表法》办法的规定,代表小组活动的次数一般每年不得少于两次,个别代表小组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效果不同。

二是部分乡镇人大工作安排的不够具体,特别在信息报送方面,不积极,不主动。

三是代表自身参与没有到位。个别代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履职热情不高,对自己约束不严。

三、对今后开展代表工作的思路和想法

1、各乡镇人大主席要切实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摆正位置,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当前,各乡镇人大主席都是在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中分管一定的中心工作,有的分管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工作,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下,乡镇人大主席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参与党委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相互兼顾的原则,达到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两不误”的目的,改变人大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

2、为切实提高乡镇人大主席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一方面人大主席要自加压力,知难而进,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法律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县人大常委会也将要加强对乡镇人大主席进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履行职能;

3、加强代表学习培训。要对代表进行有关代表大会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能和代表的职责等,提高代表的思想水平和代表意识。做到政治成熟、通晓法律知识、民主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

推荐第6篇:乡镇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效能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初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机关效能建设,教育机关干部树立公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重点,以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督查考评,有效地推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一、前阶段效能建设开展情况

自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后,安各庄镇党委政府紧急部署,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充分发挥

各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机关的制度、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制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推动我镇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深入宣传,强化教育

为了开展好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我们首先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学好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全县效能建设动员会的要求和部署,通过镇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进行认真深刻的领会。其次是在各宣传窗中张贴标语等各种类型的宣传形式,进一步营造机关效能建设浓厚氛围,使全镇干部提高对开展机关效能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实行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群

众监督打下基础。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机关效能建设,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强对机关效能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迅速成立了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研究,及时向全镇转发了县效能建设工作规则,出台了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意见,针对效能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提出了“喊响‘四个一切’,落实‘四个强化’”的总体工作目标。一要牢固树立发展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经济抓提速。效能建设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和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加快发展镇域经济。二要牢固树立为民高于一切的思想,强化服务抓提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

质要求,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把着力点放在主动为民服务,热心承办实事,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三要牢固树立创新融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管理抓提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管理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四要牢固树立责任大于一切的思想,强化监督抓提效。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分解目标任务,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实行组织协调,真正把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要求领导干部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度,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大事来抓,从我做起,敢抓、敢管,做出榜样。对违反机关纪律

制度的现象坚决制止、纠正,确保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有良好形象,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做到组织健全、责任到位、制度完善、措施有力、奖罚分明。

建章立制,强化督查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基础工程”。我镇根据上级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安各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守则》,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乡镇干部队伍。这些制度包括出勤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学习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努力做到细化、量化,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镇还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并进行职位分类,按岗设人,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抓住重点,强化服务

要求全体机关干部紧紧围绕“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紧扣效能建设工作实质,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努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那一世范文网

1、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强化对机关干部的监督管理。我镇认真执行县委有关规定,加大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推荐第7篇:乡镇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乡党委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目标,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等方面着手,坚持“五个提升”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一、坚持提升村干部的干事动力

为促进全乡广大村级干部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年初,该乡党委将村干部的工作业绩、行为规范、思想道德

等3个方面共14项内容列入村级干部在职履职的工作承诺内容,村干部违反在职履职承诺中任何一项则自动辞去所任职务。并且将村干部履职承诺情况作为村干部年度考核作为重要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误工补贴、福利待遇、评先评优、班子调整等挂钩。该制度推行后,该乡动起真格,严格执行辞职承诺制度的落实,对不按规定履行村干部义务、办事不力的村干部及时启动辞职程序,予以免职。今年上半年,该乡有3名村干部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被免职。在全乡产生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二、坚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

今年来,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村干部在联系群众、熟悉群众、服务群众上取得突破。该乡党委推行了村级定期“集中办公”制度,要求所有支、村两委班子无特殊情况必须到村委会办公,主要开展集体议事、集中审批、分析民情、便民服务等工作,从而为村级组织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民主

决定平台、村务公开平台、沟通民情平台和服务群众的平台。另外,该乡还建立了乡、村民情分析办理机制,要求村干部定期对村情民意进行收集、分析、交办,促进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和基层矛盾的化解。建立党员干部责任包干制度,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均设立包干责任区,联系若干个村民小组和困难群众,倾听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坚持提升支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

村级财务运行情况是群众关注的重点。为确保村级财务运行公开、透明,让群众对村干部的印象不打折扣,该乡党委全面实行村级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制度,所有帐目按“日记账”形式公开。建立村民代表专项评议村务制度,对违反规定且情节严重的村干部,坚决予以撤换、责令辞职或停职处理。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久拖不决的难点问题、权力制约的重点问题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

益的问题,按照“动议、审议、报审、民决、告知”的程序进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了村民会议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中的主导作用。

四、坚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

健全关爱机制,全面落实村干部误工报酬最低保障制度、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障制度和访贫问苦、扶贫帮困等党内关爱的各项措施,使农村党员干部在职有报酬、退职有保障、受损有补偿、贫困有救助,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暖,从而提升了农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形成了引导和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导向。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以“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让在岗党员、致富党员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给予精神鼓励,同时在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予以全面帮扶,助困难党员早日脱贫脱困。

五、坚持提升农村党员的影响力

为保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该

乡党委认真把好党员进入关,全面推行在年纪轻、文化程度高、“双带”能力强的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今年该乡党委共发展素质忧、能力强、口碑好的中共预备党员21名,确保了农村新党员的质量。同时,该乡党委还积极推行了农村流动党员外出登记、行前教育、联系通报、回归报告等四项制度,对不合格党员,采取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等帮教措施,对多次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今年6月该乡党委根据《党内处分条例》对李家村村民李强作出了开除党籍的处理决定。

推荐第8篇:语言组工作汇报

喀拉托别学校语言组工作汇报

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

时间飞快,转眼间从开学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学期了,现将语言组自开学到现在的工作汇报如下:主要从备课、作业、听课、活动四个方面进行。

一、备课

教案优点:

1、整体情况良好,项目全,内容完整。所有老师都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了备课量,课时量达到了教学计划的要求,并能够超备2-3课时,特别是马玉凤老师备课认真、详细。教师教案撰写环节清楚,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有板书设计,有课后小结。

2、作业形式丰富,有实效,作业量适中。大部分学生书写认真,教师批阅规范,且细致、及时。中、低段学生以单词、句子书写为主,作业上有教师对学生书写的示范和指导。教师批改规范,学生书写习惯较好。.高段学生以习题练习为主,学生有纠错、有教师讲解的批注,大部分高段学生的作业干净,书写美观。

存在的问题:

1、个别老师的教案略显简单,部分教师教案书写还内容不够详细,有些教师教学反思过于简单,也有几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套话多,在每一节课后,不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失误之处以及改进措施记下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使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对于重点知识的呈现、如何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语言并运用、内化语言缺乏具体活动安排。

2、板书设计相对简单。可以更合理地设计板书,明确各节课的重点、难点,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各节课重点知识的整体把握,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3、部分学生的作业批改后学生没有及时订正错误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个细节。学生不及时改正错误,就很有可能延续错误,造成失误,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及时订正错误的良好习惯,有错就改。

二、作业情况:

1、好的方面:

大部分教师作业布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订正,并及时做出二次批改,多数学生作业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

2、存在的问题:

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许多学生的书写不够认真,作业本比较脏乱。

三、听评课方面

本组成员均能认真参加教研活动,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并且能够积极地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及时记下授课教师的优缺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听完课后,没有及时地去和授课教师沟通。

四、活动方面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四月份,我们组只组织了一次学生活动(英语规范书写比赛),这次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锻炼和施展他们的机会;对于老师而言,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重视学生们的书写规范。并且在后半学期中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调动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

反思过去,憧憬未来

我有如下几项措施和建议:

1、每位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教案书写,务必做到教案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序,同时在作业方面也能严格要求学生,尽量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书写,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完善教学设计。教师只有先备好课,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真正实现高效课堂。在备课时,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反复打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基础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只有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能学得更快更好。

3、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同时备课要有针对性,反思需有价值。

4、作业批语要有针对性。教师批改完作业后,要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近期的学习情况写出有针对性的批语,明确的告诉学生存在的问题。语言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

5、每位教师的听课记录都比较详细,但是希望在评课的时候,

少些空话套话,多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真正指出授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有实践性和价值的建议。并且安排好组内公开课人员。

一学期一半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头想想我们的收获真不少,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改进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教研组计划中涉及的有关工作完成得也很不错,无论从教学还是学科活动,大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后半学期,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1)更加认真踏实地做好日常教学,让学校满意家长满意。

(3)务实的做好口语操练工作,使之真正的服务于英语教学、汉语教学。

(4)思考出更好的学科活动,以活动促进英语、汉语的学习。

(5)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使用英语、汉语的习惯。相信在学校领导下,在语言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今后的工作会取得更大成绩。

2014年5月4日

推荐第9篇:语言文字工作工作汇报

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创建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自评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我校检查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作汇报。

一、组织领导

我们城西分校自建校以来一贯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我校以贯彻实施生态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贯彻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全校就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工作定位和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以下共识:学校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语言文字工作,定期主持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解决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问题,创新工作机制,营造规范、和谐、文明、健康的语言文字校园环境。

二、工作机构

学校设有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建立了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责任制度,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推进工作的好措施和好方法。认真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工作方针,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到位”,“全方位”切实提高推广普通话的功效。 各部门的正职负责人和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是本部门语言文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对本部门的文书、材料进行一次严格检查,包括签名、批注和手写体,均应使用规范汉字。

三、法规建设

(一)普及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规范汉字作为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培养目标、常规管理、教学训练。

(二)学校要把语言文字工作同素质教育、社区文化、师生形象工程、教育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

(三)要把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同教师的业务考核、晋级、评优、上优质课等工作结合起来。

(四)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等,明确工作责任制。

四、资料管理

有各级语言文字工作文件及各项标准,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有推普宣传活动的资料,如:语言文字书籍、期刊、音像资料,每学期有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和总结。

五、学习宣传工作

(一)学校环境:学校定期组织学习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法规,近期主要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定期组织学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

(二)社会宣传:开展社会宣传或咨询服务活动,参与推普周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各级语言文字竞赛活动。

(三) 规范用字情况。学校设有永久性标语牌,班级有相关的学习园地、板报、推普角等。校园内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和已废止的简化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除外)。学校校牌、标牌、印章、宣传栏、张贴物、布告、课堂板书以及各种活动的会标等均能100%使用规范文字,校内的公文,学校出版的各种书报、刊物、电子出版物、招生广告、奖状和证书、以及各种宣传资料等均能使用规范用字

六、教学活动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必须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用语用字要规范。领导评课要有规范意识,做到正字正音。

(二)课外活动: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校园文化活动。积极鼓励各班级举办各类主持人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多项与规范语言文字有关的活动。课外训练有计划有要求有内容,学生覆盖面80%以上。

(三)教改和科研:学校有语言文字的教改项目或科研课题,并投入人力物力和经费。

(四)学校领导、教职员在教学、集体活动中使用规范的普通话。教师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即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水平,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五)学生正确熟练认读拼音,正确认识并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应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

七、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

(一)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牌,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环境。每年推普活动周在校大门口、校围墙上悬挂宣传标语,校园内张贴宣传海报,让师生处处被浓烈的推普气息所感染。

(二)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和网络系统,制作的各种节目不断地在视觉听觉上让师生接受推普信息,营造推普氛围。

(三)学校内,丰富多彩的校级的、年级组的、班级的各项活动,推进了推普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推普环境。

各位领导,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语委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对照市级验收评估标准,一如既往地加强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力争在上新台阶。

以上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2011-5-16

推荐第10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2005年,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负重奋进、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工作成效明显,业绩显著,亮点纷呈,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镇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农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

2005年主要工作

一、加大扶持力度,农业和农村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2005年,我们坚持以农业为本,按照“梯度开发,多元发展”的构想,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引导农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和状大镇域经济。

(一)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力推广对虾高位池养、水稻规范化种植、甘蔗地膜覆盖种植、香蕉试管苗种植等有效措施和实用农业技术,通过引进良种示范种植,促进我镇农业向效益型农业迈进。2005年虽受干旱和台风的影响,但全镇干群上下同心协力,积极打井抗旱,确保大旱不减收,大灾不减产。据统计,2005年我镇粮食种植亩,总产量吨,增产吨;香蕉种植亩,总产量吨;甘蔗种植亩,总产量吨;水产养殖亩,产值元;外运菜种植亩,产量吨;菠萝种植亩,产量吨。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起色。首先是根据甘蔗价格提高幅度大的特点,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种植,重点是发展高旱田种植和优质品种种植,保证群众增产增收;其次是引导和鼓励群众种植节水耐干旱的经济作物,如香蕉、菠萝、茶叶、蚕桑等,与去年相比,2005年全镇香蕉、菠萝种植面积明显增多,群众增收明显;三是引导群众利用冬闲田发展外运菜,引进北运菜、西红柿、雪豆、节瓜、冬瓜、南瓜、木瓜等作物新品种种植,使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四是根据自然优势,充分利用海岸线、水面、山塘、林间草地等条件,养殖三鸟、养鱼、养猪牛羊等,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产业。

(三)做好农村土地延包工作。8月份,我镇狠抓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镇政府和各村委会都成立了农村土地延长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二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了《**镇农村土地延长承包期30年工作方案》和《**镇农村土地延包承包期30年工作干部包片责任制》,明确规定了工作步骤、包干形式,包干责任,奖励和处罚制度;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是采取措施,确保“四到户”。据统计,全镇共签订合同份,

(四)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加深群众对农村合医疗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使群众意识到农村合作医疗有利于深化农村卫生机构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难问题。据统计,2005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有人,占总人口数的,其中五保参保人数人(含应保未保的),特困户参保人数人,贫困户参保人数人。

(五)加强劳动力输出,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和引导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扩大就业渠道,积极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战略。一是联系劳动部门,介绍农村富余劳力外出;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通过智力扶贫,对农村青年进行电脑、家电维修等方面技能培训,增加年青劳力就业机会;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我镇通过各类渠道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达多人,对年青劳力进行技能培训人次,农村仅此项就增收万元。

二、坚持统筹兼顾,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

一年来,我们克服一系列问题,主动出击,进一步调整思路,明确发展新理念,同时我们突出产业优势,进一步树立发展工业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使财税金融工作稳步推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增长。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上不懈努力,积极创造政策环境,以坚定发展的决心、开放的信心、招商的诚心、合作的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努力,有拟投资上千万元的胶板合厂落户**,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前期准备阶段,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对带动**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进一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动非公经济的发展,为非公经济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采取措施,主动配合搞好**糖厂搞好甘蔗管理等工作,确保榨季及时开榨、顺利生产。三源淀粉厂、**红砖厂和木材加工、茶叶加工、粮食加工、石场开采等民办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和加大技改力度,生产经营有了新发展,产品远销各地。2005年,全镇非公经济生产总值达万元,与2004年同比增长。

(三)财税金融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市委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完成市提出的税收增长18的目标。通过培植新

税源,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税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加强生猪屠宰税的征收管理;二是加强对建筑工程税的征收;三是加强对矿石场的征税力度;四是在政策范围内提高商贸业税收标准;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纳税人的意识。2005年共完成财政收入万元,比2004年增长,其中地税收入万元,增长,国税收入万元,增长。顺利地完成了市委提出的目标

任务。

三、狠抓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一年来,在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我们立足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好“吃饭、建设、还债”三者关系,多渠道筹集万元,加大水利、交通、农电、通信、市政等方面投入,进一步完善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水利方面)

二是(交通)

三是(通讯)

(四)加强对圩区卫生环境的管理和整治。我们重视和做好圩区卫生工作,把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落实人员、资金,配强卫生清理工作队伍;二是经常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开展突击治理,大力整治圩区环境卫生;三是采取措施强制隔除群众在街道放养禽畜的习惯,改善卫生面貌;四是投资27万元整治集贸市场;五是投资10万元整治街道排污沟;六是投资20万元改建镇府前路和大门口。

四、创建“平安**”,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放在首位,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措施来抓,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工作要求,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了一方平安。

(一)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对任何隐患和苗头坚持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调处。一是建立排查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对有可能发生上访、闹事的人群进行重点排查,力争从源头上及时发现纠纷隐患。二是分工包户包案。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分工包户,一抓到底。三是制订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确保及时依法妥善处理。

(二)重点管理,排除不稳定因素。明确管理重点,防止上访、群斗、偷抢、赌博等行为的发生。一是重点做好退伍军人越级上访工作;二是重点做好大群和下海、山前和山后两村土地纠纷工作;三是重点做好刑满释放人员教育工作;四是重点做好节假日社会治安工作。

(三)严厉打击,确保长治久安。对那些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不法分子坚决予以严厉打击。2005年,全镇共调处民间纠纷起,调解成功率%;查处治安案件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起,捕获犯罪嫌疑人个。

(四)加强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重点是检查学校、卫生院、食品、交通、矿石厂场等部门行业。全年共发出整改通知书份,立整立改项目个,确保一年里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五、抓党建工作,加强作风建设。

2005年,我们结合以村级换届选举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与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切实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一)依法开展村级换届选举工作。2005年5月份开始,全镇村级“两委”干部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铺开,我镇利用这次换届选举,撤换掉一批带领群众奔康致富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在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不敢做工作,怕得罪人;敢于做工作,但方法不多,处理问题方式粗暴简单,常得罪群众的干部。补充了一批年轻、有文化、会做工作的农村干部。据统计,在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中,共撤换掉30名村干部,其中书记1人,主任3人,副书记8人,副主任3人。

(二)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05年,雷州市直机关8个单位抽调19名干部组成8个工作组,进驻我镇8个村委会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一年里,工作队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三查二建一发展”的工作主题,在加强村班子建设、壮大党员干部队伍、寻求发展经济路子、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群众办了大批好事实事,解决许多热点难点问题,博得了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据统计,8个工作组共投入资金61多万元,办好实事116件,其中投入计生工作资金21万元,抗旱资金18万元,村级换届选举资金3万元,慰问资金3万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资金16万元。

(三)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镇从2005年7月份开始,在全镇机关党支部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整个活动中,**镇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认真组织,积极筹划,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自主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取得明显效果,达到党员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的目的。据统计,在整个活动中,各党支部和党员共办好事实事132件;投入资金70多万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4个;共慰问走访群众51户,落实帮扶资金8万多元。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机关作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增强干部廉政意识。制定和执行机关干部上班考勤制、会议考勤制、干部请假制等规章制度,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深受群众好评。

六、坚持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5年,农村各项工作虽然压力大,困难重重,但全镇上下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

(一)保持长期高压态势,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今年是市计生工作摘牌年,我镇以优质服务为出发点,抓热点、攻难点,全社会齐参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有效地扭转计生工作被动局面,计生“四术”清库、年报、“一校二室三栏”建设等方面工作都得到较好的发展。2005年,全镇计划生育率为,人口出生率为‰,自然增长率为,三大指标均控制在上级工作要求之内,顺利地通过了省、湛江市、雷州市的考核验收。

(二)继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深化殡葬改革。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上级殡葬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切实抓好殡葬管理工作,制订殡改工作奖惩制度,确保殡改任务的完成。2005年,共完成火化任务例,其中自然火化例,起尸火化例,火化率达。

此外,在学校“改薄”、生态文明村建设、民政、电视广播、环保、武装、共青团、妇联、档案、老干、统计、监察、国土、打假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05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防灾抗灾能力不强;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产、生活条件需进一步改善。二是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够理想;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总体实力不强、质量不高。三是财政增收乏力,收支矛盾加剧,资金紧缺仍然困扰着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四是计生、殡改等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五是农村土地、山林权属纠纷时有发生,社会治安不稳定因素得不到全面消除,形势仍然严峻。这些问题和困难,都要在今后扎实有效的工作中一一加以妥善解决。

2006年发展思路和重要工作举措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十一五”的总体要求,力争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总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人口增长率控制在‰之内。主要抓好以下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二是要利用市场调节手段,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农业、订单农业。主要是抓好甘蔗种植、香蕉种植、经济林种植、海水产品养殖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管理,继续加强对水库、沟道等水利设施的修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民外出创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立足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广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以资源经济为支撑,加快建设工业强镇。立足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镇”战略,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主攻点。制定和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市政建设,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培育壮大民营企业。二是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扩大农业、工业投入的主渠道。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镇通村道路硬底化建设。二是强化管理,大力治理圩区脏、乱、差,绿化美化亮化圩容圩貌,使城镇面貌和环境有大的改观。三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加强生态文明村、特色文化村建设,改善群众聚居环境。

(四)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五)抓好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主要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税收、计生、殡改、合作医疗等方面工作。

第11篇: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镇上下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会议精神为统揽,认真贯彻县委九届七次全会“保增长、保民生、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精诚团结,克难攻坚,以“抓调整、促增长、重民生、创和谐”为工作中心,突出“农业扩规模、工业抓项目、民生增投入、基层组织强班子”四项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xxxx万元,同比增长18%。工业销售收入完成xxxx万元,同比增长22.2%。财政收入完成xxxx万元,同比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增长xxx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xxxx万元。

(一)园区引领、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突出“园区强载体、项目抓服务、投资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园区规划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共投入xxx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了镇工业园区上水、下水、路、电、广电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县供电公司,建成11万千伏变电站,并于年初通电使用,实现园区企业双电源供电。集办公、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园区综合商务楼正式交付使用,大大优化了园区服务功能。此外,积极协调六个村街的农户,完成了静陈路和吕官屯22万千伏变电站的征地工作,目前,两项工程已开工建设,为xxx镇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打造基础硬件同时,我镇积极建设企业服务软环境。实行镇级领导包企业制度,定期走进企业解难题,大力营造亲商氛围。园区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全年共新上项目10个,技改项目9个,总投入xxxx万元,吸引内资实际到位达xxxx万元。为应对经济危机,我镇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认真开展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服务活动,镇村各级倾尽全力扶助企业,各企业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使全镇企业克服了外部经济形势的不良影响,全镇经济始终保持了平稳上升的良好态势。此外,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认真开展季节性安全检查和重点行业重点督查,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良好。与县环保部门一同开展了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有力推进了企业的规范经营。

(二)大胆引导、优化结构,全力推进富民工程

继续集中力量在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上做文章,引导调动农民大力转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年来,全镇高效蔬菜大棚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西钓台设施农业园已完成500亩五代温室和130亩冷棚建设,目前五代温室业已全部发挥效益,冷棚也基本完成后期建设。09年又新建了五代温室300亩,设施农业园的面积达到千亩以上,蔬菜品种也从单一的黄瓜发展到10多个品种。西钓台村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产、销、资金、技术等整体服务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发挥,已逐步成为农民种菜致富的重要平台,其成功经验坚定了周边村庄发展棚菜的信心。在大力发展棚菜同时,我镇植树工作依然保持旺盛势头。09年全镇植树xxxx亩,48万株,今春将再植4000亩,使全镇3年新植树木达到3万亩,实现人均一亩树的奋斗目标。镇村两级也正在积极寻找发展林地经济的突破口,开发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我们还积极落实好上级的惠农利农政策,特别是在今年的粮食补贴和粮种补贴工作中,我们抽出了专门的人员和精力,认真登记、细致核查、足额发放,努力将中央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关注民生,改善环境,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投入740万元,完成三街、张官屯等6个村街8公里路面硬化和吕官屯南运河桥、北长屯争光渠桥等5座桥梁的大修,改善群众行路条件。对5个村上下水进行了改造,解决吃水难、排水难问题。投资130余万元,完成西钓台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二是深入开展创卫清整活动。完善镇村两级环卫队伍,认真落实《xxx镇村级环境卫生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坚持按照规定每月进行村街互查、镇政府检查,确保了创卫实效。三是搞好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工作。年内投资280万元,对全镇中小学教学楼进行了加固,大力改善了办学条件。扎实推进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和农村健康工程。组织力量开展了甲流防控工作,效果良好。深入开展村街文娱阵地建设。年内成立了xxx镇书画协会。新建了8个村民健身广场,自有广场的村街达到15个。充分发挥现有17支民间花会队伍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于春节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民间花会艺术节,今年我镇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优质服务工作继续保持全县第一档次。四是认真开展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开展“入户谈心”活动,推行镇机关包村干部包两户制度,及时解民忧解民困。镇政府还完善10万元助困专项基金,目前已解决二百余户困难群众生活难题。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民政、征兵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县下达任务。我镇获得行政执法优秀乡镇和民政工作先进乡镇。此外,认真推行镇村联动,群防并举,治保会、调委会、治安巡逻作用不断加强,治安环境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四)强化管理、夯实基础,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紧密依托村街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努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首先狠抓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去年上半年,我们在公开、公正、公平组织选举基础上,选出了新一届群众基础牢、工作能力强的村街两委干部。随即灵活运用理论培训、实地参观学习,镇领导谈话等多种形式,并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教育培训。先后共举办各类培训、观摩40多期,参训2400余人次。其次狠抓建章立制。我们将换届选举与“六制一体”工作实施和制度建设做到有力结合,从班子工作之初就能照章理事、依规办事。特别是认真抓好村帐镇代理工作,让村街财务公开透明、管理规范有序。以制度促廉政,以廉政促工作,收到了很好效果。第三狠抓活动阵地建设。全年筹措80余万元,完成了8个村街活动场所的维修配套,9个村街活动场所的改扩建,并对全镇24个村统一制定了公开栏,工作制度统一上墙。同时完善了24个村街的远程教育网点,并建成了15个农家书屋,做到了“场地、制度、人员、质量”四落实。新一届的两委班子工作有力,干劲十足,完成了引黄济津工程,治理违法占地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要归功于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在座的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镇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各位代表、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xxx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全镇农业生产水平仍比较落后,设施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努力形成地区优势。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仍缺少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后劲不足。在社会环境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镇村干部、企业经营者、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解放程度有待提高,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传统保守意识仍比较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大力量认真加以解决。近期县委召开了九届八次全会,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今后,我们将结合本镇实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镇经济及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提出“实施倍增计划,苦战三年打造崭新静海”的奋斗目标,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努力抓好“植树、建棚、修路、创卫、上项目”五项重点工作,全面促进镇域稳定和发展。

(一)突出重点,继续抓好生态林业、设施农业建设

全年植树5000亩,在完成南运河、争光渠、前进渠、港团河护堤林带无缝连接基础上,高标准搞好全镇24个村庄环村林建设和基本农田网格绿化,改善生态环境。依托原有林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年内要有所突破。设施农业发展继续依托西钓台设施农业园和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生产标准+市场”的运作模式,引导棚菜生产提高档次上水平,同时继续扩大建棚规模,明年新建五代温室500亩和冷棚1500亩,以西钓台为中心,带动纪庄子、胡辛庄、邹咀、小钓台等周边村庄起步发展。积极探索组建专业合作社的新路子,年内再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组织。

(二)以园区带动,借势发展,促进工业经济上水平

一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搞好园区规划定位。以镇工业园区现有闲置土地、厂房为基础,将镇村全部闲置土地、厂房进行细致筛查摸底,建立储备登记库,实现全镇土地统筹利用、招商项目有计划安置,提高招商、惠商、留商能力。同时借助104国道二线和静陈路规划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快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搞好园区布局规划和产业定位,强化引资能力,壮大镇域工业实力。继续开展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筹备建设污水处理厂,建好园区吸引项目。

二是抓好项目管理,搞好跟踪服务。督促在建项目早建设早投产,严格防止土地长期闲置,加强拟建、在谈项目跟踪,帮助投资者排忧解难,使之早日落地。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营造全民招商、全民服务氛围。

三是加强对企业的扶持监管。积极引导企业抓内部挖潜、抓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经营扩模、增效。加强生产安全、环境污染整治和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重视传统腌制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加大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在企业中开展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活动,引导企业科学经营、规范管理,发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筹备建立全镇劳动力资源及技术人才库,与企业进行对接,更好的为企业用工提供帮助,并为百姓谋取岗位发挥有力作用。

(三)进一步搞好民计民生事业,打造良好环境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创文明生态村2个,其中综合村1个,提高升级1个。继续修路建桥增设施。投资780余万元大修塘大路等10条乡村公路共15.7公里,大修吕官屯争光渠桥、潘村前进渠桥,并建成一条高规格的样板路。规划建设我镇北片的集中供水工程,改善北片群众吃水条件。建设9个村级健身广场,使全镇24个村街自有广场率达到100%。规划建设镇文化活动中心,为15个村街配备文化器材。有效发挥书画协会和现有民间花会队伍作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继续举办xxx镇第四届民间花会艺术节。继续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加强镇区街道综合整治为带动,提高村容整治标准,主要干道进行绿化、美化,主要街道硬化、亮化,胡同里巷要净化。继续加大违法占地治理力度,建立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履行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合理利用我镇土地资源。进一步搞好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充实xxx镇扶贫济困基金,提高帮扶能力,使更多百姓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继续开展“四兴”、“六好”评选活动,凝聚广大党员群众之力,共建美好家园。

(四)深化教育管理,提高保稳定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继续深入推进“六制一体”工作和机关干部包村工作,加强对村街事务的监管,全面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贯彻落实。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建立查问题促整改的长效机制,促进镇村工作不断提高标准争创新水平。加大对镇村干部工作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工作制度办法,督促干部想事干事,凝聚精力共谋发展,为完成全年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力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2010年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011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xx亿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入完成x亿元。财政收入达到xxxx万元,增长15%。文教卫生、计划生育、民政、征兵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更大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同志们,县委九届八次全会对新一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为xxx的新发展努力奋斗!

第12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在县境南部白竹山西,东抵瓦厂乡,南达鸡街乡,西连永平县龙街镇,北与太平、顺濞乡隔顺濞河相望。面积144平方千米。辖##、密古、清河、水竹坪、己路河、富厂、白竹7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人口6172人。居住着彝、汉、白、苗等8个民族,其中彝族占49.97%,白族占19.51%,苗族占4.52%。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450~2150米之间。乡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85千米。 ##乡生态资源、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粮林牧烟均宜,是县内的核桃和烤烟主产区。支柱产业为:核桃、烤烟、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白竹山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苗族、傈僳族歌舞,苗族服饰和婚丧礼仪等。 彝县成立以来,##乡历届党委、政府以“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创造卓越”为理念,立足乡情,按照“打牢基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培植支柱,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培植核桃、烤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科技措施,调优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创新特色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稳步发展。20年来,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2450元,是1985年的9.84倍;粮食总产量287.8万千克,是1985年的2.6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是1985年的7.47倍。

一、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1985年,##仅有3个村13个社通公路,不通电,交通落后,信息闭塞。20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全乡经济的重点工程来抓。投资220万元的龙扎公路于1991年开工,1993年竣工通车,2003年完成弹石路面改造,原来到县城需4个小时的行车时间,现缩短为不到2小时。全乡现有乡村公路7条,村社公路40条,基本实现社社通路。 1998~2000年,投入36.4万元铺设了长400米、宽7米的乡机关驻地、街场的水泥路面,并按设计要求完善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长177米、宽12.5米的商贸街道工程建设,先后发展起了30多户个体户,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集商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沿街铺面;完成了乡政府综合办公楼、中小学教学住宿综合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实施通达工程。至2004年底,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电、通路、通水、通程控电话目标。目前,全乡近千户农户已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是全县普及率最高的一个山区乡。 1993年,我乡率先在全县实施了天然林全面禁伐工作,全面封山育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以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保护经济效益为根本,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积极搞好退耕还林,加强森林防火、生态治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打击零星盗伐行为,大力实施山区改灶工程,加大节能灶、太阳能、沼气等能源建设力度,力求实现生态平衡。至2004年末,全乡森林覆盖率已比上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恢复了昔日##的秀美山川。

二、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力发展核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把以发展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来抓,制定和完善基地建设,狠抓科技试验示范政策落实,鼓励和动员农户采取林粮间作、四旁栽培、铁改泡、高接换优、连片发展等措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切实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同时,依靠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舒适、诚信的人文环境,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优质、高效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235亩核桃生态园1个,发展核桃万元户30户,增加科技含量,扶强龙头。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优良品种核桃已成为山区广大群众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引导,群众支持,为全乡发展壮大核桃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4年底,全乡核桃总面积3.1万亩,泡核桃总产量35万千克,农民人均泡核桃收入721元。二是精心培植烤烟支柱产业,增加财政实力。在烤烟产业发展上,狠抓科技配套服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统一规划地块,提高科技含量,抓好烟水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水浇地烟。至2004年底,建成100亩连片4片、30亩连片38片,标准化烤房680间,烟用水窖1005个,实现烟农收入302.9万元,烟农户均收入5152元,实现烤烟特产税及附加税66.7万元,成为全县烤烟生产重点乡。三是巩固壮大畜牧产业,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地广人稀,气候温和,自然草山宽广,土地肥沃,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20年来,大力发展黑山羊和黄牛养殖,狠抓优质品种改良工作,稳定生猪产业发展,加大畜种改良力度,实施黄牛冻精改良工程,建立肉牛养殖基地,搞好种公羊串换改良和家禽的疫病防治,提高畜牧出栏率及商品率,确保全乡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4年末,全乡肉类总产45万千克,畜牧业产值331万元,使之成为核桃、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组建了稳定的民族体育竞技和民族歌舞表演队伍,对民族歌舞文艺骨干搞好集中培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选拔优秀队员参加县、州、省体育竞技比赛,多次载誉而归,是云南省的体育先进乡。经多年的调查、挖掘、整理,基本形成了系统反映全乡民族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20年来,全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全乡群众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乡有“十星级文明户”98户,“十星工程”示范村1个,“文明单位”7个。

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0年来,历届党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和自身建设,先后开展了“增百致富”、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了“云岭先锋”工程,“六好”乡镇党委、“五好”党支部和“三级联创”等工作,增强了党委的领导能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壮大和纯洁了党员队伍,为促进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996年,##乡的发展经验被县委总结后形成专文,由中共大理州委办公室以专题调研方式印发全州。1998年,##乡被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5年以来,全乡先后有31名党员、12个党组织受上级党委表彰,其中,受中组部表彰的先进个人1名,受州级及以上表彰的党组织15个、先进个人 8名。 春风春雨竹山秀,核桃林掩小康村。历经20年的开发和建设,如今的##已旧貌换新颜,到处呈现核桃满山坡,遍地见牛羊的繁荣景象,农村欣欣向荣,百姓喜笑颜开,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得最好的时期。

第13篇: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年3月31日在洗马林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代表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年政府工作回顾

~年,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并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开放、开发为首要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三个目标,按照“提速、增效、进位”的总要求,立足工业强镇,注重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快里做,~地完成了镇xx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1、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去年,我们紧紧抓住市、县开展“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契机,全镇11个活动村乘势而上,因村制宜,统筹规划,实施了以水利基础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工程、“21世纪工程”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周转羊”为主的畜牧改良,以养殖小区、“周转棚”为主的舍饲农业建设,以“村村通”为主的道路硬化,以劳务输出为主的务工经济等一系列工程,切实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增长。到~年底,全镇11个活动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895元,比去年纯增335元,增收幅度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通过11个活动村的振兴,辐射带动全镇农村经济的振兴。~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996万元,比上年增加2672万元,农业总产值实现574万元,比上年高出4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5元,比上年增加1118元,创造了我镇历史上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投资规模最大、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好成绩。

2、农业基础设施全面增强。一年来,我镇把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来抓,先后投资55万元,完成洗马林村万米防渗渠石头混凝土的XX米的一期工程,新建冰河、杀虎沟、醋柳坪、牛儿湾、堰家沟等村的防渗渠(管)7580米,新打机井一眼,新建蓄水池两座,新增改善水浇地面积3200亩,全镇的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了7171.32万亩。投资8万元,在西沟、西洞两村实施了4000平方米的“周转棚”项目。由于我镇农建工作注重实效,打造精品,在二oo四年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可喜步伐。种植结构趋于优化,优质专业品种增加,高效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全镇玉米制种达到500亩,籽种产量达到38万斤;以洗马林村鲜食玉米种植为重点,全镇鲜食玉米发展到500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种植结构的亮点;以沙地房、辛夭子等村蔬菜种植为重点,瓜菜种植面积达到780亩;畜牧逐步向舍饲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全镇养蜂户发展到32户,蜜蜂2800箱;全年,新建方源奶牛养殖小区,太平湾、榆林沟、南夭养殖小区四处,小区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发展养殖大户13家。通过实施“周转畜”工程,引进大(小)尾寒羊381只。截止年底,全镇的猪、牛、羊的饲养量达到7432头,2720头(其中奶牛130头),23676只。

4、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我镇继续抓住国家投资生态环境治理的机遇,严格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先后实施完成退耕还林1100亩,幼林拓坑抚育1XX余亩,杏树嫁接改造2500亩;“21世纪工程”治理面积33.54平方公里,栽种各类苗木540.1万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990亩,栽植杨树3.8万株,沙棘8.6万株,全镇的山场绿化率达到70%以上。

5、务工经济增势强劲。我镇将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在健全、完善农村就业资源台帐,农村剩余劳动力台帐等资料的基础上,实施了“阳光工程”,对务工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技能培训。通过政府引导和民间自行发展,有力的加快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全年实现劳务输出达2800多人次,其中省外务工人员达到1076人次,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1400万元,务工经济成为非农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二、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1、矿产资源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去年,我镇紧紧围绕矿产资源做文章,围绕矿产招大商,按照“谁有诚意谁开发,谁投资快谁开发,谁投资大谁开发”的原则,广泛招商开发,先后与三家开发商签约,新建投资五百万元以上的采矿企业两家,分别是万全县溢鑫河道开发有限公司和万全县鑫鑫铁矿,仅此一项就引进省外资金70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4万元,一年来,全镇共引进外资1552万元(其中省外资金1020万元),引进技术人才12名(其中省外4名),分别比上年增加204%,200%,招商引资成为我镇近年来成果最大的一年。

2、改制工作取得实效。~年,我镇集中精力,抓住关键,重点突破,顺利完成了农具厂的破产工作,彻底消除了债务包袱,解决了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实现了稳定。在破产的基础上,进行企业重组,成立了万全县农家乐机械厂,为全镇的民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洗马林果品有限公司、张家口市永昌源果仁食品有限公司、三环果脯厂等骨干企业,积极拓宽经营范围,完善运行机制,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个体工商户也实现量的扩大。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家,个体工商户184户,全镇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510万元,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入库税金实现62万元,占到全镇财政收入的78.5%。

三、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计划生育工作

按照“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计生新机制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严把统计求实关口,深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大力宣传晚

婚晚育、优生优育等新型的婚育观念,通过大量艰辛的工作,~完成县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XX年,全镇计生率、上环率、结扎率、统计求实率分别达到了96.75%、94.41%、95.96%、100%。

——综合治理工作

坚持打击与防范并举,治标与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在抓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同时,认真开展了与“qqq”xx组织的斗争,做好练习者监控和转化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进京滋事事件。

——文教卫生工作

为巩固“普九”成果,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年内完成了洗马林中心学区教学楼的二期扫尾工程,使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同时也为下一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矗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深入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逐步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年初,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登记造册、消毒免疫等工作,认真做好禽流感的预防,确保群众财产安全。

——交通工作

按照“镇政府组织、群众参与、村委会实施,多方筹资”的思路,本着“提高总量,改善状况,先易后难,强化管护”的原则,在县交通局的有力指导下,投资184.7万元,全镇10个行政村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硬化道路22.5公里,彻底解决了我镇部分村“行路难”的问题,有力的改变了交通状况。

——民政工作

按章办事,移风易俗,全面推行殡葬改革。~年全镇尸体火化率达100%,同时,围绕救灾抗灾,争取发放救灾粮款,重点保证了“三无户”、“八类户”和困难户的正常生活。及时发放伤残军人的抚恤补贴,进一步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年来,共计发放面粉15吨,救灾款12570元,低保金51495元。

各位代表,回顾和总结~年政府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给予我们工作有效监督支持的全镇人民、各位代表、社会各界人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政府工作:

一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全镇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镇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确保全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一切工作着眼于发展,坚持用发展去解决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三是必须坚持“以开放为首要动力”,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广泛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以抓开放引项目,以抓开放促发展。

四是必须大力弘扬凝聚奉献、谋事实干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快里做,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增效、进位。

五是必须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研究政策、利用政策,努力推动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问题:全镇经济总量小,竞争力较低,没有真正形成立镇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不大,与发达地区先进乡镇相比较效果不明显;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农民增收难问题仍较为突出;对外开放和软件环境仍需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nbs

第14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2007-12-07 12:31:4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乡镇政府工作总结乡镇政府工作总结(2)乡镇政府工作总结##乡在县境南部白竹山西,东抵瓦厂乡,南达鸡街乡,西连永平县龙街镇,北与太平、顺濞乡隔顺濞河相望。面积144平方千米。辖##、密古、清河、水竹坪、己路河、富厂、白竹7个村委会51个村民小组。人口6172人。居住着彝、汉、白、苗等8个民族,其中彝族占,白族占,苗族占。居民点和农田分布于海拔1450~2150米之间。乡人民政府驻地##村,距县城85千米。##乡生态资源、光热资源、土地资源较好,粮林牧烟均宜,是县内的核桃和烤烟主产区。支柱产业为:核桃、烤烟、畜牧;当地知名产品(土特名产):泡核桃、板

栗、柿子等;自然景观主要有:白竹山生态风光;民族风情主要有:白族、彝族、苗族、傈僳族歌舞,苗族服饰和婚丧礼仪等。彝县成立以来,##乡历届党委、政府以“求真务实、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创造卓越”为理念,立足乡情,按照“打牢基础,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培植支柱,加快发展,建设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培植核桃、烤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科技措施,调优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创新特色产业,促进全县经济稳步发展。20年来,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04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人均2450元,是1985年的倍;粮食总产量万千克,是1985年的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285元,是1985年的倍。

一、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1985年,##仅有3个村13个社通公路,不通电,交通落后,信息

闭塞。20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全乡经济的重点工程来抓。投资220万元的龙扎公路于1991年开工,1993年竣工通车,2003年完成弹石路面改造,原来到县城需4个小时的行车时间,现缩短为不到2小时。全乡现有乡村公路7条,村社公路40条,基本实现社社通路。1998~2000年,投入万元铺设了长400米、宽7米的乡机关驻地、街场的水泥路面,并按设计要求完善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长177米、宽米的商贸街道工程建设,先后发展起了30多户个体户,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集商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沿街铺面;完成了乡政府综合办公楼、中小学教学住宿综合楼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实施通达工程。至2004年底,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社社通电、通路、通水、通程控电话目标。目前,全乡近千户农户已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是全县普及率最

高的一个山区乡。1993年,我乡率先在全县实施了天然林全面禁伐工作,全面封山育林,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以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以保护经济效益为根本,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积极搞好退耕还林,加强森林防火、生态治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打击零星盗伐行为,大力实施山区改灶工程,加大节能灶、太阳能、沼气等能源建设力度,力求实现生态平衡。至2004年末,全乡森林覆盖率已比上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恢复了昔日##的秀美山川。

二、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全力发展核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把以发展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点来抓,制定和完善基地建设,狠抓科技试验示范政策落实,鼓励和动员农户采取林粮间作、四旁栽培、铁改泡、高接换优、连片发展等措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切实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同时,依靠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舒适、诚信的人文环境,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优质、高效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235亩核桃生态园1个,发展核桃万元户30户,增加科技含量,扶强龙头。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优良品种核桃已成为山区广大群众开发资源,发挥优势,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引导,群众支持,为全乡发展壮大核桃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04年底,全乡核桃总面积万亩,泡核桃总产量35万千克,农民人均泡核桃收入721元。二是精心培植烤烟支柱产业,增加财政

实力。在烤烟产业发展上,狠抓科技配套服务,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统一规划地块,提高科技含量,抓好烟水工程建设,突出发展水浇地烟。至2004年底,建成100亩连片4片、30亩连片38片,标准化烤房680间,烟用水窖1005个,实现烟农收入万元,烟农户均收入5152元,实现烤烟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第15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乡镇政府2005年度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2005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今年我镇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获得了发展。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

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团结3.4万各族人民,振奋精神,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镇抗洪救灾取得节节胜利,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基本情况

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其中国税完成**万元,地税完成**万元,财政完成**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招商引资文章来自xiexiebang.comhttp://www.daodoc.com/完成**万元,完成任务**万元的233;桑园面积达**亩,其中投产桑园1.5万亩,年养蚕7.85万张,产鲜茧4.88万担,产值达4800万元,创历史新高;水稻种植面积为45028亩,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为42232亩;优质谷面积占水稻面积的93.79,年产稻谷32.90万担,产优质谷30.48万担;甘蔗种植面积为7554亩,实施“吨糖田”建设4510亩,甘蔗估产产量为2.52万吨;完成蔬菜种植12026亩;新植果树550亩,完成低产果园改造1750亩,完成高标准果园建设600亩;肉类总产量5275吨;水产品总产量412吨,分别增长5.61和3.52,生猪出栏63380头,增长7.61,牛出栏4141头,增长12.2,禽类出栏429486羽,增长14.54;完成矿石生产1.2万吨,完成规费征收6.4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88户,新增从业人员238人,注册资金106万元。

二、主要做法、成绩与经验

(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保障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基层政府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今年我镇从实际出发,克服洪涝与干旱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切实的抓好桑蚕、优质谷和甘蔗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用产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90元,比上年增加240元。

1、桑蚕业得到大发展,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今年我们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和蚕茧价格的上涨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着力实施“三化”做大做强做优桑蚕产业。一是实施的产业化经营。我镇蚕农与佳绫公司签订蚕茧购销协议,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解决蚕农售茧问题;二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根据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认真对桑种、蚕种进行鉴定和筛选,推广良种桑、良种蚕,推广方格簇营茧,减少双宫茧、黄斑茧,大力发展小蚕共育,缩短产茧周期,增加养蚕批次,提高蚕茧的质量和产量;三是实施优质化服务。依托桑蚕培训中心和成教学校抓好养蚕技术培训,提高养蚕技术水平,加强蚕茧收购市场管理,打击“四无”贩子,规范蚕茧收购市场。今年全镇桑园面积达到1.82万亩,比上年增加2700亩,产茧量达4.88万担,比上年增加1.14万担,产值达4800万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农民人均获益1100元,创历史新高,桑蚕真正成为我镇的一大优势产业。

2、优质谷生产实现新突破。今年我镇水稻种植面积为45028亩,优质谷面积种植达42232亩,占水稻面积的93.79,优质谷面积比例比上年增加3.8,优质谷产量为3.29万担。优粮食生产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产量向质量转变。在中央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加强宣传引导,将稻谷生产从产量向质量转变,优化品种结构,全镇以种植香粘、粤香粘等优质谷品种为主,优质谷生产面积比重不断增大。二是抓好服务工作,实现增产又增收。农业推广部门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调运和供应,大力推广旱育秧和免耕抛秧等新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定期发布病虫情报,切实为农民群众做好服务,保丰收。粮食部门按规定兑现粮食直补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在优质谷市场价格的拉动和种粮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大批的种粮大户,其中韦日荣、梁振琪两位种粮大户还受到国家农业部的表彰。

3、巩固甘蔗生产。目前,甘蔗生产仍是我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镇党委、政府一直把甘蔗生产作为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一是春种调种。由于去年受霜冻的影响,本镇无法留足蔗种,今年3月份镇党委、政府成立蔗种调运组,从柳州穿山调回蔗种630吨,确保新植面积蔗种需求;二是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技术得到推广。通过政策宣传,价格引导,甘蔗品种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新台

22、

25、

26、27号,桂糖94/119及

桂引9号等高糖高产早熟品种占全镇甘蔗面积的98以上,同时深耕深松、宽行密植,蔗叶还田等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今年甘蔗种植面积为7554亩,受6·21洪灾影响绝收667亩,秋、冬干旱绝收500多亩,初步统计有收面积6300亩,田间有蔗量2.523万吨。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制约

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镇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实施“三通一池”即通路、通自来水、通信息、建沼气池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通路。想致富先修路。今年年初,我们利用扶贫资金修通**至**2.1公里村级公路,修建**1座;受6·21洪灾的袭击,全镇道路损毁严重,我镇及时筹措33.4万元资金,修复**等11条28.5公里公路,以及**桥等16座桥涵,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了全镇的交通。10月,我镇在甘蔗进厂前期,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力抢修村级蔗区公路,铺路料xiexiebang.com站为此篇文章首发网站http://www.daodoc.com/立方米,填埋涵管9条,完成40公里蔗区路的维修,目前,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道路宽阔平坦,成为全县交通最便捷的乡镇之一。

2、通自来水。人畜饮水工程我镇实施的又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全力推进。今年共实施**人饮项目5个,解决5900人的饮水问题,目前全镇已有42个村屯用上自来水,占全镇村屯的56,其中**两个村委所有自然村都通上自来水。

3、通信息。信息是农民致富的催化剂。我镇今年通过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又有**等15个自然村通上闭路电视,目前全镇已有34个自然村通闭路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42.85,通程控电话工作也得到了发展,达到2750部,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镇各村屯,全镇通往外界的信息桥梁基本搭建起来。

4、建沼气池。以水毁民房重建为契机,实施生态家园建设,设沼气池,并推行“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全镇今年利用扶贫资金、国债资金、镇财政资金建设沼气池249座,生态家园建设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三)全力以赴,战胜百年洪灾

今年6月19日至21日,我镇境内普降暴雨,造成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3亿元人民币。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情,我们迎难而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全力以赴抗洪抢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救灾工作取得节节胜利。我镇先后两次为全区灾后水利抢修,水毁民房重建工作现场会提供参观点,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1、以人为本,营救安置灾民。一是千百计,营救被困群众。灾情发生后,房屋倒塌,村庄被摧毁,交通中断,村民被困,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营救被困群众,动用两艘冲锋舟救出被洪水围困近两天的**村130多名群众,同时,还在洪水没有消退的情况下,由镇干部带领部队官兵,绕道步行,对***三个村委的灾民进行解困,由于措施有力,行动及时,在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中全镇无一人因抢救不当造成伤亡。二是运筹帷幄,妥善安置灾民。洪灾发生后,全镇造成3845人无家可归,一时镇政府集聚大批的灾民,我们运筹帷幄,一方面倾全镇财力采购镇内大米和蔬菜,确保灾民的吃饭;一方面全力抢修当时唯一通往外界的通道**桥,使救援物资能够及时进入我镇。全镇及时向灾民放大米**吨,纯净水**桶等救灾物资,搭建灾民简易棚*个,让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确保了每一位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不露宿,病了有药吃。

2、及时恢复生产,在灾害中谋得发展。在严重的灾害面前,我们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变灾害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及时恢复生产,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一是及时抢修水毁水利设施。灾后,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摆布力量,成立农田水利设施抢修组,以机械抢修为主,以人工抢修为辅,夜以继日,24小时连轴转抢修水毁淮坝和渠道,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共投资38.4万元,完成土石方1.45万立方米,修复***淮坝等52处水毁水利设施,恢复农田灌溉用水2.1万亩,保证了早稻用水和晚稻的及时下播。二是抓紧抓好复养复种工作。复养工作,在洪灾中,桑园受灾和蚕房倒塌严重,灾后,我们不等不靠,及时组织群众夏伐桑园6320亩,适时成立大淮村大棚养蚕党员带富帮扶联合体,并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带动全镇受灾户搭建起180多个养蚕大棚,大部分受灾户下半年比正常年份多养一批蚕,实现上半年损失下半年补的目标,为全镇桑蚕生产获得全面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复种工作,在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的基础上,抓好晚稻的下播,晚稻播种面积22010亩,基本与去年持平。其次,对在洪灾中的沙化耕地,动员群众改种旱地作物,下半年全镇共播种秋玉米1000亩,秋花生1500亩,避免了耕地丢荒。全镇还育桑苗300亩,预计产苗30万株,满足明年3000亩桑园扩种的种苗需求。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业产植总产,充分利用冬季闲置耕地开发秋冬菜16003亩。今年全镇实现蚕茧产量4.88万担,晚稻增产27458担,秋冬种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不但在灾害面前保住了“吃饭”并且得到了发展。

3、攻艰克难,全面完成水毁民房重建

在洪灾中全镇房屋全倒455户,因今年全县较大范围受灾,红砖、钢筋等建材十分紧缺,工程队紧张,银行贷款困难,水毁民房重建任务重,时间紧。我镇克服重重困难,全面完成水毁民房建设任务。一是派出三个工作组分别进驻三家砖厂,负责调回红砖,解决我镇水毁民房重建的用砖问题。二是开展结对帮扶,将全镇水毁民房重建帮扶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负责联系的干部切实为重建户解决施工队、建材、贷款等建房中的实际困难,全面推进全镇水毁民房建设。同时,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将灾害变为机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把新村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开展**两个社会主义新村建设,连续加班加点,按照“五化”“五通”“六有”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目前,全镇胜利完成水毁民房和社会主义新村建设任务。

(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镇以开展创建“平安**”活动为载体,确保社会稳定。一是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年保持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有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全镇全年发生刑事案件25起,破获9起,破案率为36,治安案件发生61起,查处48起,查处率79,共打击处理各类违法人员108人次。二是妥善处理“三大纠纷”。充分发挥村级治保会和镇调解委员会二级纠纷调解机构,对受理的纠纷案件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公平、公正组织调解。全年共受理案件22件,成功调解20件,成功率为91,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抓好项目建设中问题的协调处理。下六甲水利枢纽工程是自治区实施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征地面积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协调工作极为艰巨,镇政府组建工程建设协调小组,积极配合业主协调解决征地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今年成功解决长滩地赔偿、**村防护堤赔偿等重大纠纷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五)科教、卫生、计生、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1、科教事业。一是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镇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依托桑蚕培训中心、成教学校,培训、推广养蚕、养猪,水果、甘蔗、蔬菜种植等实用生产技术,共举办78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8900人/次。全镇也涌现出了一批乡土拔尖人才。二是抓好中小学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来抓,加大财力投入力度,切实抓好“两基”工作,巩固\"普九\"成果,严格控制辍学率,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教质量稳步提升,中学今年中考录取人数居全县第一。

2、卫生事业。一是优化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实施门诊综合楼搬迁工程,搬迁工作于明年元月上旬完成。二是抓好妇幼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全年产妇总数为302人,其中参加保健285人,管理率为94,住院分娩率为97,完成“降消”任务。卡介苗、糖丸疫苗等五苗首针接种率为100,全程接种率达98。6.21洪灾发生后,在县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地毯式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了疫病的发生和疫情的蔓延。

3、计生工作。全镇全年人口出生348人,占县下达任务480人的72,其中计划内出生317人,计划生育率为9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完成四种手术522例,长效避节育率为78.6,计生统计合格率为100,参加妇检2700人,妇检率达95,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2760元,计生工作顺利通过区、市、县的检查验收。

4、民政事业。及时按规定兑现优抚金,抚恤金及救济物资,以集中安排五保户为重点,强化民政工作,新建***3个五保村,目前,全镇已有6家“五保村”,解决76位老人的生活安居问题,是我县建成五保村最多的乡镇之一。

(六)以繁荣农村文艺为突破口,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

**文艺已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全镇有业余文艺队9个,业余演员281名,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快板、彩调等文艺节目,宣传计生、环保、征兵、税法等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抨击丑恶,弘扬正气,全年演出达200余场/次,文艺活动寓教于乐,贴切生活,广大群众心灵受到洗礼和感化,情感得到升华。文艺繁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中学被推荐参加市级文明单位评比,**社区***一家被评为自治区级“五好家庭”,**村开展创建并申报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镇学科学、讲文明、树新风、新气象形成。

三、存在的不足和2006年的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支配的财力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今年全面免征农业税,财政收入减少105万元,我可支配财力少,应建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集镇路灯、下水道等公共设施未得到及时的修建,未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新的产业形成难,产业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桑蚕、优质谷、甘蔗是我镇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受土地面积的限制,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新产业难以形成。

3、各方面的利益矛盾,社会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在土地征用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三大纠纷案件有上升的趋势,群众上访事件以及盗窃,伤害案件时有发生,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艰巨。

4、农村无序建房,村容村貌较差。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建房随易性大,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新房零乱无章,加之沼气池入户率低,生活垃圾到处乱堆乱放,造成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5、招商引资项目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慢。受自然、土地资源以及项目报建体制的限制,我镇的招商的项目少,引资数量小,工业化推进速度慢,没有工业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建设受到严重的制约。

(二)2006年的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桑蚕、优质谷、甘蔗、蔬菜产业的发展,确保面积,提高产量,注重品质,提升质量,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财政收入。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业企业,推进全镇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十六届五中会精神,从房屋统一规划建设,生态家园建设,乡风村风建设,经济产业建设四个方面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4、抓好小城镇建设。通过构架新的道路和改造旧城区两种方式并举的办法,按照资本运作的形式,招商引资推进城镇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的人气,凝聚财气。

5、培育、形成旅游产业。做好全镇旅游产业的规划,正确定位我镇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开发出1--2个旅游景点,当年产生效益,使我镇旅游业有突破性发展。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艰辛与成绩同在。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届关心与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干部职工、全镇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打开工作局面,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将**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和美!

《乡镇政府2005年度工作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政府2005年度工作总结。

第16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2009年,***镇政府充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积级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学习,研究制定了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09年的乡镇工作中,我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进行工作,加快转变镇政府职能,塑造新型镇政府,加快全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行政效能,加强财政体制改革保障乡镇政权运转,强化公共

服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努力形成全镇工作新局面。

一、全镇工作介绍

***镇,政府充分学习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了县委、县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2009年,全镇的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城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推动**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全镇2009年经济工作取得成绩

(一)加强引导扶持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2009年,镇政府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1至10月份,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镇政府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

1、优化种植业品种品质。**镇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提升种植业品种品质。在粮食种植方面,优质小麦4.9万亩,产量1.4万吨,同比增长23%;种植经济作物6万余亩,其中,花生1.2万亩,总产416万公斤;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今年蔬菜复种面积5.1万亩,产量2.4亿公斤,同比增长28%。仅种植业,农民户均收入1万余元。

2、发展规模养殖。**镇围绕招商引资肉制品加工项目,实行订单养殖,积极推进品种改良,进一步扩大瘦肉型猪、草鸡、牛、羊及优良水产品的养殖规模,特别是抓住当前生猪市场旺销的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重点发展养猪业。目前,全镇100头以上养猪场**个,生猪出栏量**万头,同比增长8%,可带动农民户均增收***元。

3、加强农产品加工业。**镇引导扶持大红花米厂、液压件有限公司、蔬菜批发市场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拉长产业链,以商招商,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稻米、蔬菜种植,促进种养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今年8月,**镇利用“两节一会”契机,又与外地客商签订了蔬菜深加工、工艺品开发等项目,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企业。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从业农民500余人。

4、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镇立足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此促进就业。依托“中国结”工艺品加工、蔬菜市场、米厂、服装厂、园艺场、加油城、饮食服务等行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近***余人。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劳动保障机构的作用,全镇组织劳务输出***余人,累计全年劳务输出***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实现劳务收入***万元。

(二)镇党委农闲时期组织妇女工作

今年,镇政府在农闲时节,号召广大农村妇女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各显其能,组织全镇**名农村妇女在农闲时期,从事畜禽养殖、稻草编织、服装加工等产业,通过开展以下工作来增加全镇农民经济收入。

1、稻草编织加工。2009年***镇水稻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稻草资源丰富,发展稻草加工业条件得天独厚。农活结束后,镇经贸部门分别在薄庄、高庄等村设立了10多个草制品加工点,并与省内外5家客户签订了供货合同,信用社扶持稻草加工业户购置了草苫、草绳编织机械,***余名农家妇女加入了稻草编织的大军中,随着机器的运转,昔日当作柴火的稻草变成了增收的“金条条”。

2、畜禽养殖。***镇豆墩、尹庄等村广大农户素有养猪的传统,镇妇联等部门开展了巾帼科技致富竞赛活动,组织妇女学习科技养殖知识。农村信用社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先后向农家父女提供小额农贷50多万元,扶持***余户扩建了环保型生猪饲养场,帮助农户淘汰了劣质品种,引进了三元杂交猪等优良品种,推广了生态养殖、快速育肥技术,提高了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全镇养猪业的发展。

3、服装厂里打工忙。***镇党委、政府依托**服装厂、***服饰公司、丽泰时装等服装企业,抓住一些妇女拥有服装加工技术的优势,与上海、江苏等地服装加工企业签订了服装加工订单,使我镇***余名农村妇女找到了创收门路。每月工资达到***元。

三、镇政府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

今年,镇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采取“四项措施”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构建领导有力、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使全镇基层党组织的创

第17篇: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政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富民强镇”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积极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镇域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发展,镇域经济稳步提升。我镇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职责,紧紧围绕“富民强镇”工作目标,镇域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经济总量显著提高。2013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万元,比上年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万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完成地税任务***万元,财政收入***万元。二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新增规模企业*家。三是农业产业初显特色,突出抓好了“药材、冬枣、油茶”等特色产业。特别是我镇的冬枣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冬枣之乡”已成为我镇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抓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民利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

1 工作的根本任务。 我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维护民利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从小事、实事做起,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任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交通建设方面:??、??、???等村通村公路已竣工通车,我镇所有通村公路已实现全面硬化,开创我镇交通的新篇章。水利建设方面:投资1000万元的桐江坡耕地改造项目和投资***余万元的小农水工程项目按期保质完成;郦家坪镇自来水厂完成水源置换,为集镇及周边村1万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等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全面完成;电力建设方面:完成了??、??、??等18个村的农网改造;镇35KW变电站项目已在8月开工,预计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营,彻底改变困扰我镇几辈人用电难的问题,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教育卫生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启动九宫中学和九宫桥完小合并工作,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教育;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项目也已破土动工。特别是在今年抗旱救灾工作中,我镇干部为人民群众送水送设备,建设了一批引水、取水工程,赢得了老百姓的普遍赞誉,密切了干群关系,我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3年邵阳县抗旱救灾先进单位。

(三)抓稳定,推进和谐乡镇建设。我始终把社会稳定作为科学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

2 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坚持“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以建设人文、和谐、活力乡镇为根本,多措并举,先后开展了“利剑行动”“飓风行动”专项打击,完善了防控、严打、调解等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成效。2013年,我镇共破获了刑事案件**起,刑事拘留**人,逮捕*人,抓获吸毒贩毒人员**人,强制戒毒**人,破获盗窃案件**起,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二是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建立了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认真落实信访村组信息员制度,有矛盾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不推诿、不上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本着真抓实干的态度,我镇今年解决了???等一批陈年信访老案,???案件也有突破性进展。三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要求,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到每一名领导干部,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重点安全生产行业采取不定期排查。今年以来,我镇特别加强了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食品药品、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将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到位,全镇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第18篇: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2011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乡镇2011政府工作报告。从今年起,我们步入了“十二五”发展新时期,按照县委要求,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将《纲要》(草案)与《政府工作报告》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关于“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的基本估价

过去五年,我们在地委、行署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克服雪凝灾害、金融危机和特大旱灾等“三个百年不遇”带来的不利影响,抢抓机遇、负重拼搏、克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

——经济增长快速高效,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47.9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7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77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2.2亿元,超过了前五十年的总和,是“十五”时期的5.8倍,年均增长27.4%。期末存款余额达到43亿元,年均增长29.7%;贷款余额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37%。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9.75亿元,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思南新港被列为黔东枢纽港建设,“两高一江”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完成水利建设国家投资3.8亿元,有效解决24万人饮水安全。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病险水库治理、洼地排涝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电网建设投资8.54亿元,基本完成县级电网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取得重大进展。覆盖全县的供电网络、通讯网络基本形成。

——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城乡统筹卓有成效。城镇建设加快发展,成功融资6.1亿元。城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路网建设成效明显,万吨水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特色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率提高到30%。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3亿元,年均增长41.17%。思林电站、1.2万吨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经济逐渐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农业总产值累计完成91.9亿元,年均增长10.3%。生态畜牧、生态茶、优质烤烟、无公害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建成种草养畜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5.68万亩、优质烟叶基地5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金银花、吴茱萸等中药材基地1万亩。投入资金1亿多元,减少贫困人口7.86万人。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思南花灯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温泉开发示范区”。成功举办全省第九届杜鹃曲艺节暨第二届乌江文学奖颁奖、思南·乌江风情诗词大赛、中国·思南风光风情(国际)摄影大赛、中国·思南第二届花灯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经济高位增长。金融、房地产、住宿、餐饮、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期末的53.9:17.9:28.1调整为37.5:21.3:41.2。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国企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财政金融税收、人事管理、粮食流通、教育卫生、集体林权制度等各方面改革顺利进行,工作报告《乡镇2011政府工作报告》。 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0倍,年均增长50%。年产120万吨干法旋窑水泥厂、南塑包装厂、汉信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成投产。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五”期末增加6115元,年均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五”期末增加1491元,年均增长15.6%。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投入2.5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465户、廉租房建设17.87万平方米。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顺利启动,城乡低保范围进一步扩大。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服务全面加强。积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普九”债务化解全面完成,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协调发展。期末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阶段入学率114%,高中阶段入学率63.7%,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88.7%。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认真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国中医先进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审评验收。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加快发展,成功创建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科技、体育、人防、统计、工商、审计、物价、质监、气象、新闻、民族宗教、国防教育、“双拥”、文史、档案、地方志、邮政、残疾人救助等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认真执行人大各项决议,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高度重视廉政工作,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所来径,苍茫横翠微”。五年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凭着攻坚克难的勇气、跨越争先的胆识、艰苦创业的干劲,抢出了发展的快速度,拼出了发展的新业绩,闯出了发展的新天地。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民生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全县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瓶颈得到改善、发展优势开始凸显、发展动力蓄势待发,为未来五年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的丰富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盛地的决策部署与我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二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规,以超常规的思路去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三是必须坚持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善于在复杂形势和环境中敏锐地发现机遇,果断地抢抓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四是必须坚持加强团结、真抓实干、顽强拼搏。用团结凝聚起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凝聚起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五是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解民忧、济民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19篇: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建设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过五年的努力,预计到今年底,全州生产总值达到80.7亿元,年均递增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33.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74亿元,年均递增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年均递增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XX元,年均递增1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亿元,年均递增15.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67亿元,年均递增32.6%,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年均递增2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一系列重要发展政策和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总盘子,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农牧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施“农牧互补”,推进“一特四化”,投入5.5亿元,建设示范村267个、联户牧场412个、专业养殖小区63个、专业合作社181个、牲畜暖棚6358座。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投入1.38亿元,建成优质青稞基地25万亩、高产杂交油菜6.25万亩、中藏药材10.21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441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467个,劳务输转累计62.6万人(次),劳务收入合计32.6亿元。减贫9.3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4.7 %。改造农牧村危旧房32088户,灾民建房22353户、维修35367户,建成户用沼气28880户。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突出。五年实施2294个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年均递增33.8%,其中争取落实国家和省上各类项目资金57亿元。夏河机场开工建设。新建、改建二级公路282公里、农牧村公路441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621公里。建成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主变容量40万千伏安,建设、改接输电线路900公里。改造建设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供热、防洪、垃圾处理等设施,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通讯网络和邮政等设施改造升级,城乡通讯通邮条件显著改善。

——基本民生大幅度改善。统筹资金61.3亿元,实施了45项民生工程,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参保率分别达到94.2%、99%、95.4%、96.3%和97%,发放保险金6.98亿元。新农保参保率95%。新农合参合率97%。新增城镇就业2.18万人,14360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落实,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优抚资金、物价补贴等9.34亿元。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9.3亿元。竣工保障性住房15977套,入住13075户。九甸峡库区2062户9338人的移民搬迁安置按期完成。全州干部职工津贴补贴、艰边津贴及其它工资福利待遇和村组干部报酬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落实投资13.78亿元。游牧民定居13732户。草原、森林、湿地保护建设加强。退粮还草26.5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447万亩,森林管护740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荒山造林14万亩,义务植树2.2万亩。投资近4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治、矿山尾矿库及地质灾害环境治理项目106个。淘汰工业企业落后产能22.6万吨,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良好,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完成投资2.5亿元。迭部县列入“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三产业总量和比重提升。建成水电站48座,装机106万千瓦。格萨尔、华羚、安多、雪原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旅游建设项目171个,建立国家3a级以上景区5处,旅游接待累计8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8亿元。非公经济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35%。五年出口创汇2.3亿美元。签约招商项目219项,到位资金112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由731所调整到48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260余所,寄宿制学校增加到146所。全州整体实现“两基”目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支持合作民族师专实现“升本”目标。取得科技成果84项,推广适用技术40项。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3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条件大幅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新建7个县和38个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全州整体实现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建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40家农牧民书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较大改善。“西新工程”有力推进,广播电视20户以上“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94%。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及“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物价、藏语言文字、住房公积金、气象、地震、残疾人、地方志、老龄和边界等工作为全州发展做出新贡献。

——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投资21.6亿元,实施“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74个,全面完成灾民建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的重建任务。截止目前,总投资50.2亿元的“8·8”灾后重建170个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21亿元。白龙江老城区防洪工程和三眼峪山洪泥石流沟道整治等18项工程完工,城乡灾民住房建设、教育卫生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其它县市也实施了一批防洪、地质灾害防治、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XX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狠抓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努力完成州xx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农牧村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

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继续推进,全州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有望达到31%、37%和3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性投入1.76亿元。特色种植业效益增加,设施农业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64个。劳务输转13.2万人次,劳务收入预计11亿元。2万人将实现脱贫。新建农牧村安全饮水工程165处、户用沼气2130户。

投资7.64亿元,实施40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接待游客226万人次,收入8.5亿元,创历史新高。重点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建材企业规模扩大,骨干企业利润增幅达到71%。代古寺等7座水电站投产或部分机组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加快。

第二,重大基础设施和城镇改造建设加快实施。

投资18亿元实施交通大会战。夏河机场完成投资2.5亿元,岷县至合作等3条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30条农村通畅公路开工建设。“引洮入潭”近期开工,“引洮济合”加快前期工作。卓尼县巴都河等4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合作市格河等8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体完工。330千伏多河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舟曲县城110千伏送变电工程等骨干电网建成投运。

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乡镇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投资5.7亿元,实施了25项县城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和迭部等6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碌曲等4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有望年底竣工。中石油天然气入甘南援藏项目主管道工程量完成,舟曲、迭部、碌曲等县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合作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4.5%。

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中央藏区专项资金6.8亿元。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5亿元,省级藏区建设专项资金1.8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1亿元、政法等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3亿元。

第三,社会事业建设和基本民生改善加大力度。

州县财政投入1.8亿元,以碌曲县为代表的“两基”工作高标准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实施43所寄宿制学校和42所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办学条件改善,高考升学率达到85%。夏河县医院住院部等9个县级综合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行启动,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28个农牧民书屋加快建设。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和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广电网络整合有序推进,发展数字化电视用户4000多户。夏河、玛曲等4个中短波实验台建设有力推进。

省州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26件民生实事加快落实。国家补贴6.5亿元,1.5万套保障性住房和1.6万户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实施。2821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新建改建游牧民住房700多套。发放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金2亿多元,物价补贴11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734人,2270名大中专毕业生将实现就业。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继续实施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和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规划。争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8亿元。封山育林4.9万亩、荒山造林5.5万亩、义务植树1.5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森林“三防”工作成效显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

全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夏河安多和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工。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举办腊子口生态文明论坛,8个“生态文明村”试点有序开展。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9个环保项目建成。重点领域和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力度加大。

第五,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排查矛盾纠纷592件,调处化解572件。对118件重大社会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综治维稳基础规范化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有序推进。禁毒工作成效显著。“严打”整治和社会面管控力度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严格实行物价监管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三级预警监控,价格上涨过快势头初步遏制。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实现控制目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交通、矿山、建筑等行业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廉政建设有力推进。

从前十个月的发展趋势看,预计今年全州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级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安干警、驻警驻军、各族各界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五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掘出来,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草原严重超载过牧等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能从根本得到遏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全州跨越发展的最重要“瓶颈”; 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质量水平较低,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物价调控和就业压力较大,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部分干部的纪律作风、办事效率以及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建设发展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强化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改进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方针,结合“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57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3亿元,年均增长35%;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从九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全面实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设青藏高原东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完成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主要建设任务。力争启动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加强重点领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启动实施国家天保二期和藏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加大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全面提升甘南林业生态价值与服务功能。加强玛曲、尕海等重点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重视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救助工作。切实抓好舟曲灾后重建生态恢复治理。实施合作市面山绿化第二轮规划。加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划定基本草原生态保护区,促进草原畜牧业从注重开发利用向生态优先方向转变。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退耕退牧农牧民和生态移民的转产与后续生活保障。加强矿产资源利用、水电资源开发、交通项目建设和砂石料开采等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实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同步设计、实施、验收。抓好迭部“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推动全州国民经济向生态经济方向转型。加强高原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和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限制化肥农药使用,严禁违规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甘南。重点强化格萨尔、忠曲、早子沟金矿等尾矿坝及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快安多、建华、合作热力公司等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和党政机关节约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探索建立以森林、草原、湿地、水体等为主的碳汇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和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监控体系,加大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力度。建设防灾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二)推动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实施“旅游兴州”战略。突出旅游产业的战略主导地位,进一步调整完善全州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本布局,以开发草原湿地、森林峡谷、民俗风情、红色旅游、宗教文化、名胜古迹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旅游线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多方联动的大旅游新格局。打造拉卜楞、冶力关两个年接待百万人次核心旅游景区,申报创建一批3a级以上景区和国家风景名胜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强县和省级旅游示范县。支持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文化旅游。加快建设重点景区道路、给排水、供热、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游客中心、高星级宾馆、餐饮娱乐、购物商场等配套设施,形成功能齐全和设施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功能和接待水平,让旅游业为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经济文化产业的拉动功能和对外开放助推效应,努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把甘南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16年,全州旅游人数力争达到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州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

大力实施“产业富州”战略。加快发展高原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华羚、燎原、科瑞、雪原、天玛、晟羚等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向高原绿色食品产业集团方向发展,支持安多公司建设畜产品产业园区。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加强对外合作,合资并购,上市发展,走向全国。

依法规范水电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全州水电装机容量。争取一定规模地方留存电量,落实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实质推进黄河玛曲段水电资源开发。积极论证和开发建设百万千瓦级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产建材业为目标,加强黄金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开展共伴生矿联合技术攻关和低品位矿产开采选冶开发,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继续加强水泥建材行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高附加值产品、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水泥制品产业链延伸上实现大跨越。

全面规划发展中藏医药特色产业,积极融入甘肃陇药产业发展大格局。扩大中藏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与国内和其它藏区知名大中型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打造甘南藏药知名品牌,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三)突出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大州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演艺中心、数字影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牧村、社区、企业、行业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民族体育运动,提升文化体育综合服务能力。

充分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开发全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各类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拉卜楞寺“申遗”工作。加强州县专业文化文艺团队建设和文艺创作者、农牧村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经纪人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藏语言文字工作。提升藏语影视产品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

加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把现代艺术理念、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有效开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创新传统文化产业,丰富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艺术业态。建立文学艺术评比奖励机制,鼓励文化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文化精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把底蕴深厚、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甘南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

全力突破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围绕重大骨干交通路网和农牧村公路建设这两个重点,实施好三年交通建设大会战,到2013年,夏河机场建成通航,岷县至合作等两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和合作至冶力关等3条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完成卓尼至碌曲、临洮至新城、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前期工作。支持迭九公路、成兰铁路迭部段建设。开发黄河玛曲段和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力争兰州至合作铁路开工建设,加快西宁至合作至川主寺铁路前期工作。到2016年,努力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8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60%的自然村通公路的目标。加强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好路产路权。

加强水利设施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实施“引洮济合”工程,完成“引洮入潭”工程。在洮河、白龙江和大夏河流域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和水资源工程,解决沿岸农牧区生产发展和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州内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城镇防洪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抗旱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和通讯设施建设。完善33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网络,抓好城市、农牧村和国有林区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资源配置和供电保障能力。各县城全部开通天然气,并力争扩大到沿线乡镇、村组、厂矿企业和寺庙。加强通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通信体系,提高信息化保障水平。加快 “三网融合”以及农牧村通信网络和通邮工程建设。

(五)加速农牧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把保护基本草原与保护基本农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并重,落实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科学制定禁牧休牧轮牧计划,落实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机制,实质减少超载牲畜数量,严格以草定畜,基本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加强草原围栏、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全面促进畜牧业和草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

继续实施“一特四化”,加快牦牛藏羊繁育、育肥、乳制品和草产业带建设。加强饲草(料)种植加工、牲畜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龙头企业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六大工程建设。加强特有畜种资源保护和畜禽品种改良。

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白龙江、洮河和大夏河沿岸适宜区域,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优质青稞、高产油菜、中藏药材、高原夏菜和特色经济林果等现代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推广成熟适宜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继续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农牧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干旱草场节水灌溉、以电代燃料、电气化、户用沼气等工程。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改良中低产田和复垦灾毁耕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农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全州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规模化农畜产品专业经营市场,加强商贸流通,完善城乡市场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贫困对象为主体,开发式扶贫为基本方式,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一体,把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温饱和尽快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与农牧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与新农牧村建设、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现代农牧业发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相结合,集中实施“八项扶贫”工程,培育发展贫困片区优势产业。巩固提高整村推进扶贫成效,探索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继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劳务性收入。五年减贫人口10万人。

(六)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藏区教育发展政策,实施新一轮城乡学校改造扩建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学校,加快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合作一中、合作藏中示范性中学创建步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实现学前和高中教育免费。完善教材、师资和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行 “9+3”免费职业教育,申建甘南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继续教育,抓好特殊教育,鼓励民办教育。全力推广国家法定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加强面向民族地区的本科教育和学科建设,拓展内涵发展路子。

切实提高科技支撑服务能力。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拓展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创新合作,大力实施科技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工作,增强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普及推广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加快农牧林科技服务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创建“科技进步示范县”活动。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和广大农牧区,适应甘南地域、气候和人口特点,装备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农牧民参合率和住院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要特别重视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创新发展,大力扶持中藏医药事业,培养高层次中藏医人才,加强中藏医专科建设。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第五期“西新工程”和20户以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农牧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七)科学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全面实施甘南州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加快州府合作市和各县城及建制镇改造建设步伐。重视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和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特色化改造等专项规划配套衔接。在全州大局上统一布局和优化配置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和生产要素流动,提高城乡发展资源配置效能和基础设施共享程度。

以建州60周年大庆为契机,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对农牧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合作市率先建设成为现代高原生态旅游名城,把各县城建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中心集镇建设,把一级乡镇建成旅游、商贸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镇,形成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网络式发展新格局。推进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展示全州城镇文明、开放、和谐的良好形象。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探索适合甘南州情的特殊就业推动政策,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牧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对农牧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农牧村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特殊补贴。加快推进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大力促进面向企业就业、跨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千方百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转向技能型、效能型转变,提高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

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建立健全符合我州实际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和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等多层次的政策性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继续对农牧村危旧房进行全面改造,把城乡居民住房这一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解决好。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保障能力。扩大“五大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补贴和待遇标准。落实被征地农牧民和退耕退牧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州县(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一批基本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项目,健全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养老保障、社会福利、慈善募捐和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

(九)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为实现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实施“稳定安州”战略。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诉求。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把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贯穿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以社会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于萌芽、引导向和谐。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加强政法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装备和队伍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继续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禁毒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县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秩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寺管会班子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把寺庙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好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加快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和风险与绩效评估机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食品药品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3年的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州委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跨越发展、实现长治久安”三大任务的开局之年。明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96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0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20元,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5以内。由于今年全州第四季度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国家和省上对明年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也未做正式部署,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明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迎接建州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面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举全州之力,建设一批建州60周年大庆重大标志性工程。全力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州文化演艺中心、州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等14个州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以提升8个县市城区基础设施与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为重点的22个县市级献礼工程,以优异的业绩向自治州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深入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夏河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试飞创造条件。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加快推进兰州至合作铁路前期工作。完成岷县至合作、尕秀至玛曲、冶峡隧道及接线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合作至冶力关、宕昌南河至迭部、夏河县城至机场3条二级公路和迭九公路二期建设进度。实施6条通乡油路、72条村道通畅工程,开工建设323公里自然村通公路工程。加快推进“一事一议”农牧村公路建设养护试点。全面加强路政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合作市第二热源厂等6项集中供热建设工程。实施8县市城区道路和县城中心区改造及给排水等22项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工程。完成中石油天然气入甘南建设工程,合作、夏河率先入户使用。加强对已建成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建设与管理三位一体的城市经营管理体系。继续实施以县城为主的民族特色化改造和“四化”建设,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引洮入潭”工程全线开工,“引洮济合”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实施好大夏河县城区段、洮河卓尼县城区段、临潭干戈河、迭部县城新区等重点防洪治理与改造建设工程。实施199处农牧村饮水工程,解决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夏河、临潭等5县10项中小河流治理。争取实施卓尼县牧区饲草料示范县和合作市干旱草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推进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投资1.38亿元,实施4项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新建2座35千伏以下开关站、38条输电线路,完成10千伏及以下9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加快推进全州信息化建设。投资1亿元,实施国家自主知识产权td(3g)网络连续覆盖和农牧村移动网络全覆盖工程。投资8000万元,推进电信3g网络、光网城市、农牧村光缆建设,实施电子政务、强农惠农、有线电视传送、平安甘南等十大信息工程建设。投资1亿元,全面提升联通网络保障性能和服务质量。继续加强农牧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三农”网点建设。强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服务管理职能。

(二)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投资1.86亿元,完成甘南黄河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游牧民定居、牛羊育肥小区、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奶牛养殖小区、农牧户养殖设施等年度建设任务,启动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规划项目。加快推进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两大生态建设工程的项目前期工作。

实施好天保二期、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管护森林873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森林抚育4.3万亩,荒山造林1.6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积极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继续做好黄河首曲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健全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每年落实2亿元以上的生态补助奖励资金。加大草原监理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草原生态行为。继续推进绿色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

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实施总投资6000万元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9个国土整治项目。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及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建设基层气象台站,提升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州的环境监测网络及应急监测体系。

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保监控。严格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格禁止有毒物质违规排放,严厉查处环境安全事件。完成年度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推动全州支柱产业的生态经济转型,支持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企业“出城入园”进程。

(三)突出旅游产业战略主导地位,全方位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大力度、超常规推动旅游产业提速发展。全面实施投资3亿元的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维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改造提升冶力关旅游接待服务基础设施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两个百万人次核心景区。支持建设腊子口、米拉日巴佛阁等重点景区晋等升级。继续实施好当周沟、桑科滩和大峪沟景区等10项续建工程。扶持郎木寺、新城等10个专业旅游村和一大批“农家乐”,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州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和合作市森林公园宾馆等一批重点旅游服务项目。组建甘南州香巴拉文化旅游集团。进一步拓宽旅游产业发展领域,加强草原湿地旅游、高原牧业旅游、特色农业旅游、民族民居旅游等,精心设计各类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保持原生态、发掘文化性、赋予新内涵、提高参与度,让旅游者在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旅游活动体验中促进农牧村开放、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

突出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办好“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等重点节庆活动,利用国家级主流媒体、著名演艺活动和精品广告影视作品等,特别是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加大策划包装、品牌塑造和资源促销力度,全力提升“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知名度。挖掘、整理、开发甘南丰富多彩的历史、红色、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保护中挖掘原生态文化资源,在创新中增强旅游文化内涵,全面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型态。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把旅游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加强与周边区域、旅游景区、重点客源市场的有效对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大型旅游企业的合资合作,把甘南丰富独特的原生态旅游资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争取全年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5%和30%以上。

(四)突出加强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甘南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州藏族群艺馆、藏民俗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设,加快州文化新区建设进程。实施州多功能体育馆和州、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项目,新建舟曲、迭部两县博物馆和迭部县体育健身中心,改扩建州体育场(馆),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做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大艺术精品创排力度,支持州县专业艺术院团编排高水平的建州60周年庆典献礼剧目。进一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举办首届民族民间文艺大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和“文化下乡”活动。继续加大对甘加八角城城址等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甘南民歌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力度。实施拉卜楞寺等3处重点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支持群众体育、民族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分批建设5个乡镇社区体育健身活动中心。

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扶持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和腊子口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拉卜楞文化、白龙江流域民俗生态文化和洮河风情文化、洮砚历史文化等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民族服饰、唐卡、藏香制作等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五)继续加强农牧村经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着手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推进草原确权和承包落地到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禁牧880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800万亩,草原鼠害综合治理350万亩。在临潭、卓尼等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进一步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一特四化”,完成160个试点村建设任务,培育联户牧场166个、养殖小区26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6个。继续加强种畜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种植业。以推广优良品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产青稞、优质油菜、中藏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巩固扩大以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开展“三位一体”循环农牧业示范。

落实好牦牛藏羊良种选育、奶牛、能繁母猪、农机具购置等强农惠农补贴扶持政策。把特困乡、村作为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实施好70个以上整村推进和4个连片扶贫开发及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改造农牧村危旧房1.5万户,新建农牧村户用沼气2300户。继续抓好农牧民培训工程,年内培训2.6万人次,劳务收入13亿元。实现2万人脱贫目标。

加强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运输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扩建950个农家店和卓尼等7个商品配送中心,建设56个综合集贸市场和玛曲供销社等7个农资配送中心。扩大玛曲、合作活畜交易市场规模,建设夏河、碌曲、临潭活畜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合作、夏河、临潭、玛曲4县市中藏药材交易市场。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继续落实大中专毕业生“金桥工程”和 “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等就业计划,强化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州级统筹,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向省级统筹过渡,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全国范围有效转移接续。继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实现城乡一体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州内直接结算和异地就医结算。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规范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推动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六)全力推进多元优势产业开发,切实增强地方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调整完善重要干支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规范发展水电产业。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支持骨干水电开发项目,清理违规项目。加强水电站的生态环境监控、安全生产监督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所有建成投运的水电站必须首先保障生态用水充足畅流。同时,要切实妥善处理好投运发电、环境保护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提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水平。加快实施早子沟、大水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格萨尔黄金公司选矿厂尾矿压滤干排工程,提高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继续支持安多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水泥建材产业做强做大。

积极支持安多畜产、雪原食品、雪顿乳业等龙头企业的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帮助华羚、燎原乳业实施整体搬迁新建。支持天玛、安多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提高绿色有机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扶持甘南佛阁等3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向藏医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加快中藏成药、生物制品及特色保健品的研发,提升中藏药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合理有序推进山野珍品的产业化开发营销。

加快发展民族用品加工业。在保持产品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多系列、规模化发展,努力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培育成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文化特点鲜明、产销链条完整、集聚效应显著的青藏高原民族用品加工产业聚集区。

(七)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把教育摆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中小学学校继续向州府、县城和条件好的乡镇集中,学前教育向农牧村适当延伸。实施迭部县藏中等12个校舍建设项目,年内改扩建幼儿园40个,积极申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加快“双语”教学改革,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州从明年秋季起推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州内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国家法定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学校配套设施。整合州属4所中等专业学校,申建甘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1000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引进一批骨干教师和具备先进办学理念的教育管理人员。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加大特色优势农作物新品种、优质畜种本品种选育、牲畜疫病防治技术、草原综合保护技术等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华羚等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重视科技队伍建设,开展科技下乡,推进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创业活动。

继续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成7所县级综合医院和7所中藏医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州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和8县市卫生监督所。启动州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实施州县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抓好州藏医医院组建与基本建设。全面加强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藏医特色优势,在州、县综合医院开设中藏医科,并将中藏医药纳入基本医疗服务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支持舟曲、卓尼两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合作、玛曲两县完成“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任务。继续深化“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州”创建工作。

完成广播电视“西新工程”第四期建设任务,建成玛曲等4个中短波实验台。加快推进州县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为全州1.7万户游牧民配备便携式直播卫星接收一体机。继续做好“清一补一”工作,规范卫星电视转播秩序。

(八)全力抓好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构建全州灾害防治体系

明年是舟曲灾后恢复重建的决战年。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突出加强现场监管,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加快恢复重建项目建设进度。以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建设进程,推进三眼峪、罗家峪生态恢复治理,完成城镇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灾害治理、白龙江和沟道整治等方面的重建任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确保安全越冬,基本生活不发生问题。明年10月份前,总体完成泥石流灾后重建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加快舟曲整县提前脱贫步伐。以中央组织部对口帮扶和省直各厅局及兰州市援建代建为契机,尽快研究制定舟曲县整体扶贫开发规划和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整合各类政策和项目资源,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贫困村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改建、农村电网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和易地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制定和实施促农增收扶贫产业开发专项计划。推进生态移民,大规模培训和转移劳动力,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先期整合各类扶贫和建设发展资金6000万元,着力实施好拱坝河流域5个乡镇扶贫开发和防灾减灾国家级试点。用好3000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扶贫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村中藏药材、林果、无公害蔬菜、设施养殖等特色产业。实施好投资700万元的贫困村能源和养殖棚圈建设。再安排2500万元藏区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基本生产条件改善。

努力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设备设施和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和训练条件,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完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灾害防范自救意识,提高救灾物资储备能力。严格抗震设防监管,加快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深入开展舟曲、迭部、卓尼等县“群策群防十有县”建设。建设防灾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抗灾能力。

(九)全面履行社会监督管理职责,努力建设和谐甘南

按照最大限度激发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各方面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构建以基层党政组织为基础、群众组织为依托、政法组织为骨干的基层工作网络,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高度重视群众诉求,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惠民制度保障、社会治安管理等重要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和群众情绪引导疏解工作,努力及时公正地解决各类社会问题。重视源头预防,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畅通公众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着力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信访工作,密切干群政群关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防控网络,开展“严打”整治和禁毒工作,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局势的控制能力。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合作市创建“两个共同”示范市为载体,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州县创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深入开展交通、消防、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加大物价调控力度,完善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和储备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查处价格违规违法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各位代表,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是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认真执行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各项基本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违法行政责任追究。主动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集体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公示、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依法规范。

努力提升行政效能。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不断规范完善运行机制,开展行政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抓落实、促发展的效率。科学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严格工作目标考核奖罚。强化行政履职问责,坚决杜绝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困难和愿望,研究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政府的每一个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真切意愿。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真实业绩。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规范各类工程招投标、土地资源使用、矿产资源配置、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管理,坚决纠正各类不正之风,依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树立敬业勤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建设成就令人振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充满信心!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描绘了建设“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的宏伟蓝图,隆重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与全州各族人民并肩携手,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共同开创甘南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第20篇: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建设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过五年的努力,预计到今年底,全州生产总值达到80.7亿元,年均递增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33.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7.74亿元,年均递增22.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年均递增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XX元,年均递增1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亿元,年均递增15.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67亿元,年均递增32.6%,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年均递增2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一系列重要发展政策和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总盘子,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

——农牧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实施“农牧互补”,推进“一特四化”,投入5.5亿元,建设示范村267个、联户牧场412个、专业养殖小区63个、专业合作社181个、牲畜暖棚6358座。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投入1.38亿元,建成优质青稞基地25万亩、高产杂交油菜6.25万亩、中藏药材10.21万亩、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3441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467个,劳务输转累计62.6万人(次),劳务收入合计32.6亿元。减贫9.33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4.7 %。改造农牧村危旧房32088户,灾民建房22353户、维修35367户,建成户用沼气28880户。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突出。五年实施2294个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年均递增33.8%,其中争取落实国家和省上各类项目资金57亿元。夏河机场开工建设。新建、改建二级公路282公里、农牧村公路4414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6621公里。建成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主变容量40万千伏安,建设、改接输电线路900公里。改造建设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供热、防洪、垃圾处理等设施,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通讯网络和邮政等设施改造升级,城乡通讯通邮条件显著改善。

——基本民生大幅度改善。统筹资金61.3亿元,实施了45项民生工程,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参保率分别达到94.2%、99%、95.4%、96.3%和97%,发放保险金6.98亿元。新农保参保率95%。新农合参合率97%。新增城镇就业2.18万人,14360名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两免一补”等政策全面落实,寄宿生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发放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五保供养、优抚资金、物价补贴等9.34亿元。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9.3亿元。竣工保障性住房15977套,入住13075户。九甸峡库区2062户9338人的移民搬迁安置按期完成。全州干部职工津贴补贴、艰边津贴及其它工资福利待遇和村组干部报酬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落实投资13.78亿元。游牧民定居13732户。草原、森林、湿地保护建设加强。退粮还草26.5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1447万亩,森林管护740万亩,封山育林28万亩,荒山造林14万亩,义务植树2.2万亩。投资近4亿元,实施土地开发整治、矿山尾矿库及地质灾害环境治理项目106个。淘汰工业企业落后产能22.6万吨,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良好,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完成投资2.5亿元。迭部县列入“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

——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三产业总量和比重提升。建成水电站48座,装机106万千瓦。格萨尔、华羚、安多、雪原等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旅游建设项目171个,建立国家3a级以上景区5处,旅游接待累计8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18亿元。非公经济占全州gdp的比重达到35%。五年出口创汇2.3亿美元。签约招商项目219项,到位资金112亿元。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由731所调整到48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260余所,寄宿制学校增加到146所。全州整体实现“两基”目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支持合作民族师专实现“升本”目标。取得科技成果84项,推广适用技术40项。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3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条件大幅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三项制度”全面落实,新建7个县和38个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全州整体实现省级优质服务县目标。建成3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40家农牧民书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较大改善。“西新工程”有力推进,广播电视20户以上“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94%。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及“双拥”共建取得新成绩。物价、藏语言文字、住房公积金、气象、地震、残疾人、地方志、老龄和边界等工作为全州发展做出新贡献。

——灾后恢复重建稳步推进。投资21.6亿元,实施“5·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74个,全面完成灾民建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的重建任务。截止目前,总投资50.2亿元的“8·8”灾后重建170个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21亿元。白龙江老城区防洪工程和三眼峪山洪泥石流沟道整治等18项工程完工,城乡灾民住房建设、教育卫生重建、地质灾害治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其它县市也实施了一批防洪、地质灾害防治、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项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XX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总目标,狠抓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件大事,努力完成州xx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第一,农牧村经济和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

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继续推进,全州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有望达到31%、37%和32%。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性投入1.76亿元。特色种植业效益增加,设施农业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64个。劳务输转13.2万人次,劳务收入预计11亿元。2万人将实现脱贫。新建农牧村安全饮水工程165处、户用沼气2130户。

投资7.64亿元,实施40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接待游客226万人次,收入8.5亿元,创历史新高。重点农畜产品加工和矿产建材企业规模扩大,骨干企业利润增幅达到71%。代古寺等7座水电站投产或部分机组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加快。

第二,重大基础设施和城镇改造建设加快实施。

投资18亿元实施交通大会战。夏河机场完成投资2.5亿元,岷县至合作等3条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30条农村通畅公路开工建设。“引洮入潭”近期开工,“引洮济合”加快前期工作。卓尼县巴都河等4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合作市格河等8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总体完工。330千伏多河变电站1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舟曲县城110千伏送变电工程等骨干电网建成投运。

全州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重点乡镇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投资5.7亿元,实施了25项县城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合作集中供热第二热源厂和迭部等6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碌曲等4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有望年底竣工。中石油天然气入甘南援藏项目主管道工程量完成,舟曲、迭部、碌曲等县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合作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加快推进。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4.5%。

争取各类项目建设资金20亿元,其中中央藏区专项资金6.8亿元。争取各类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5亿元,省级藏区建设专项资金1.8亿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1亿元、政法等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3亿元。

第三,社会事业建设和基本民生改善加大力度。

州县财政投入1.8亿元,以碌曲县为代表的“两基”工作高标准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实施43所寄宿制学校和42所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办学条件改善,高考升学率达到85%。夏河县医院住院部等9个县级综合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拉卜楞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行启动,6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28个农牧民书屋加快建设。首届农牧民运动会和第四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广电网络整合有序推进,发展数字化电视用户4000多户。夏河、玛曲等4个中短波实验台建设有力推进。

省州确定的“十大惠民工程”26件民生实事加快落实。国家补贴6.5亿元,1.5万套保障性住房和1.6万户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加快实施。2821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新建改建游牧民住房700多套。发放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金2亿多元,物价补贴11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734人,2270名大中专毕业生将实现就业。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继续实施甘南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42亿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和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规划。争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8亿元。封山育林4.9万亩、荒山造林5.5万亩、义务植树1.5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森林“三防”工作成效显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

全州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启动,夏河安多和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工。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举办腊子口生态文明论坛,8个“生态文明村”试点有序开展。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9个环保项目建成。重点领域和行业环境污染整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力度加大。

第五,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排查矛盾纠纷592件,调处化解572件。对118件重大社会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综治维稳基础规范化和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有序推进。禁毒工作成效显著。“严打”整治和社会面管控力度加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严格实行物价监管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三级预警监控,价格上涨过快势头初步遏制。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实现控制目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面加强。交通、矿山、建筑等行业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廉政建设有力推进。

从前十个月的发展趋势看,预计今年全州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级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安干警、驻警驻军、各族各界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建设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五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认真汲取的教训。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发掘出来,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草原严重超载过牧等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能从根本得到遏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全州跨越发展的最重要“瓶颈”; 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质量水平较低,能力建设还比较薄弱,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物价调控和就业压力较大,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政府自身建设特别是部分干部的纪律作风、办事效率以及依法行政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建设发展的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强化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改进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方针,结合“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157亿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3亿元,年均增长35%;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万元,年均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年均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从九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全面实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建设青藏高原东部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完成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主要建设任务。力争启动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治理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依法规范水电产业发展,合理扩大全州水电装机容量。争取一定规模地方留存电量,落实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实质推进黄河玛曲段水电资源开发。积极论证和开发建设百万千瓦级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形成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产建材业为目标,加强黄金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开展共伴生矿联合技术攻关和低品位矿产开采选冶开发,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继续加强水泥建材行业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在高附加值产品、低能源资源消耗和水泥制品产业链延伸上实现大跨越。

全面规划发展中藏医药特色产业,积极融入甘肃陇药产业发展大格局。扩大中藏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研发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加强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与国内和其它藏区知名大中型医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发展,打造甘南藏药知名品牌,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三)突出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大力实施“文化撑州”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大州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演艺中心、数字影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牧村、社区、企业、行业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民族体育运动,提升文化体育综合服务能力。

充分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开发全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各类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拉卜楞寺“申遗”工作。加强州县专业文化文艺团队建设和文艺创作者、农牧村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经纪人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藏语言文字工作。提升藏语影视产品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

加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把现代艺术理念、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有效开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创新传统文化产业,丰富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艺术业态。建立文学艺术评比奖励机制,鼓励文化艺术创作,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质量文化精品,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打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把底蕴深厚、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甘南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越式发展支撑能力

全力突破重大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围绕重大骨干交通路网和农牧村公路建设这两个重点,实施好三年交通建设大会战,到2013年,夏河机场建成通航,岷县至合作等两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和合作至冶力关等3条二级公路开工建设,完成卓尼至碌曲、临洮至新城、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前期工作。支持迭九公路、成兰铁路迭部段建设。开发黄河玛曲段和洮河九甸峡库区航运。力争兰州至合作铁路开工建设,加快西宁至合作至川主寺铁路前期工作。到2016年,努力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8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60%的自然村通公路的目标。加强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好路产路权。

加强水利设施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实施“引洮济合”工程,完成“引洮入潭”工程。在洮河、白龙江和大夏河流域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和水资源工程,解决沿岸农牧区生产发展和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州内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城镇防洪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抗旱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和通讯设施建设。完善330千伏和110千伏输变电网络,抓好城市、农牧村和国有林区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资源配置和供电保障能力。各县城全部开通天然气,并力争扩大到沿线乡镇、村组、厂矿企业和寺庙。加强通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通信体系,提高信息化保障水平。加快 “三网融合”以及农牧村通信网络和通邮工程建设。

(五)加速农牧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把保护基本草原与保护基本农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和利用并重,落实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推进草场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科学制定禁牧休牧轮牧计划,落实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机制,实质减少超载牲畜数量,严格以草定畜,基本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加强草原围栏、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型。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全面促进畜牧业和草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加快发展。

继续实施“一特四化”,加快牦牛藏羊繁育、育肥、乳制品和草产业带建设。加强饲草(料)种植加工、牲畜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控、龙头企业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六大工程建设。加强特有畜种资源保护和畜禽品种改良。

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白龙江、洮河和大夏河沿岸适宜区域,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和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优质青稞、高产油菜、中藏药材、高原夏菜和特色经济林果等现代种植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推广成熟适宜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继续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农牧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干旱草场节水灌溉、以电代燃料、电气化、户用沼气等工程。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改良中低产田和复垦灾毁耕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农牧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全州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规模化农畜产品专业经营市场,加强商贸流通,完善城乡市场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贫困对象为主体,开发式扶贫为基本方式,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一体,把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温饱和尽快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与农牧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与新农牧村建设、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现代农牧业发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相结合,集中实施“八项扶贫”工程,培育发展贫困片区优势产业。巩固提高整村推进扶贫成效,探索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继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劳务性收入。五年减贫人口10万人。

(六)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用足用好国家支持藏区教育发展政策,实施新一轮城乡学校改造扩建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学校,加快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加快合作一中、合作藏中示范性中学创建步伐。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实现学前和高中教育免费。完善教材、师资和教育模式相适应的“双语”教育体系。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行 “9+3”免费职业教育,申建甘南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继续教育,抓好特殊教育,鼓励民办教育。全力推广国家法定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支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加强面向民族地区的本科教育和学科建设,拓展内涵发展路子。

切实提高科技支撑服务能力。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拓展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创新合作,大力实施科技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工作,增强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普及推广能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加快农牧林科技服务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创建“科技进步示范县”活动。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和广大农牧区,适应甘南地域、气候和人口特点,装备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高农牧民参合率和住院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要特别重视牧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科学合理规划,充分挖掘潜力,加强创新发展,大力扶持中藏医药事业,培养高层次中藏医人才,加强中藏医专科建设。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第五期“西新工程”和20户以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农牧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七)科学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全面实施甘南州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加快州府合作市和各县城及建制镇改造建设步伐。重视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和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特色化改造等专项规划配套衔接。在全州大局上统一布局和优化配置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和生产要素流动,提高城乡发展资源配置效能和基础设施共享程度。

以建州60周年大庆为契机,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进一步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对农牧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合作市率先建设成为现代高原生态旅游名城,把各县城建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城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中心集镇建设,把一级乡镇建成旅游、商贸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镇,形成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网络式发展新格局。推进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展示全州城镇文明、开放、和谐的良好形象。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探索适合甘南州情的特殊就业推动政策,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牧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对农牧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对农牧村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特殊补贴。加快推进就业见习基地和创业基地建设,大力促进面向企业就业、跨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继续千方百计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转向技能型、效能型转变,提高劳动力创业就业能力。

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建立健全符合我州实际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和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等多层次的政策性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继续对农牧村危旧房进行全面改造,把城乡居民住房这一最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解决好。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保障能力。扩大“五大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补贴和待遇标准。落实被征地农牧民和退耕退牧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州县(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一批基本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建设项目,健全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养老保障、社会福利、慈善募捐和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

(九)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为实现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实施“稳定安州”战略。继续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诉求。在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把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贯穿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全过程,以社会民生和谐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于萌芽、引导向和谐。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加强政法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装备和队伍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继续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禁毒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县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秩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寺管会班子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把寺庙纳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好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加快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和风险与绩效评估机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强食品药品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2012年的工作重点

各位代表,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州委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跨越发展、实现长治久安”三大任务的开局之年。明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96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9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0元,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20元,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5以内。由于今年全州第四季度的工作还没有做完,国家和省上对明年的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也未做正式部署,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明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迎接建州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面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举全州之力,建设一批建州60周年大庆重大标志性工程。全力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州文化演艺中心、州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等14个州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以提升8个县市城区基础设施与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为重点的22个县市级献礼工程,以优异的业绩向自治州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助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深入推进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夏河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试飞创造条件。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加快推进兰州至合作铁路前期工作。完成岷县至合作、尕秀至玛曲、冶峡隧道及接线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合作至冶力关、宕昌南河至迭部、夏河县城至机场3条二级公路和迭九公路二期建设进度。实施6条通乡油路、72条村道通畅工程,开工建设323公里自然村通公路工程。加快推进“一事一议”农牧村公路建设养护试点。全面加强路政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完成合作市第二热源厂等6项集中供热建设工程。实施8县市城区道路和县城中心区改造及给排水等22项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工程。完成中石油天然气入甘南建设工程,合作、夏河率先入户使用。加强对已建成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规划、建设与管理三位一体的城市经营管理体系。继续实施以县城为主的民族特色化改造和“四化”建设,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引洮入潭”工程全线开工,“引洮济合”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实施好大夏河县城区段、洮河卓尼县城区段、临潭干戈河、迭部县城新区等重点防洪治理与改造建设工程。实施199处农牧村饮水工程,解决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夏河、临潭等5县10项中小河流治理。争取实施卓尼县牧区饲草料示范县和合作市干旱草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推进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投资1.38亿元,实施4项110千伏送变电工程,新建2座35千伏以下开关站、38条输电线路,完成10千伏及以下9项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加快推进全州信息化建设。投资1亿元,实施国家自主知识产权td(3g)网络连续覆盖和农牧村移动网络全覆盖工程。投资8000万元,推进电信3g网络、光网城市、农牧村光缆建设,实施电子政务、强农惠农、有线电视传送、平安甘南等十大信息工程建设。投资1亿元,全面提升联通网络保障性能和服务质量。继续加强农牧村邮政基础设施和服务“三农”网点建设。强化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服务管理职能。

(二)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投资1.86亿元,完成甘南黄河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游牧民定居、牛羊育肥小区、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奶牛养殖小区、农牧户养殖设施等年度建设任务,启动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规划项目。加快推进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川西北甘南沙化草地综合治理两大生态建设工程的项目前期工作。

实施好天保二期、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管护森林873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森林抚育4.3万亩,荒山造林1.6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积极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继续做好黄河首曲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健全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每年落实2亿元以上的生态补助奖励资金。加大草原监理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草原生态行为。继续推进绿色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

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扶持甘南州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和腊子口生态文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拉卜楞文化、白龙江流域民俗生态文化和洮河风情文化、洮砚历史文化等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民族服饰、唐卡、藏香制作等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

(五)继续加强农牧村经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着手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推进草原确权和承包落地到户,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禁牧880万亩,推行草畜平衡2800万亩,草原鼠害综合治理350万亩。在临潭、卓尼等县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进一步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一特四化”,完成160个试点村建设任务,培育联户牧场166个、养殖小区26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86个。继续加强种畜基地建设。

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种植业。以推广优良品种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产青稞、优质油菜、中藏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巩固扩大以蔬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开展“三位一体”循环农牧业示范。

落实好牦牛藏羊良种选育、奶牛、能繁母猪、农机具购置等强农惠农补贴扶持政策。把特困乡、村作为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实施好70个以上整村推进和4个连片扶贫开发及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改造农牧村危旧房1.5万户,新建农牧村户用沼气2300户。继续抓好农牧民培训工程,年内培训2.6万人次,劳务收入13亿元。实现2万人脱贫目标。

加强商贸流通和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运输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扩建950个农家店和卓尼等7个商品配送中心,建设56个综合集贸市场和玛曲供销社等7个农资配送中心。扩大玛曲、合作活畜交易市场规模,建设夏河、碌曲、临潭活畜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合作、夏河、临潭、玛曲4县市中藏药材交易市场。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继续落实大中专毕业生“金桥工程”和 “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等就业计划,强化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规范基本医疗、失业、生育保险州级统筹,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向省级统筹过渡,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全国范围有效转移接续。继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实现城乡一体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州内直接结算和异地就医结算。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规范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推动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六)全力推进多元优势产业开发,切实增强地方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调整完善重要干支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规范发展水电产业。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支持骨干水电开发项目,清理违规项目。加强水电站的生态环境监控、安全生产监督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所有建成投运的水电站必须首先保障生态用水充足畅流。同时,要切实妥善处理好投运发电、环境保护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

提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水平。加快实施早子沟、大水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格萨尔黄金公司选矿厂尾矿压滤干排工程,提高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继续支持安多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和水泥建材产业做强做大。

积极支持安多畜产、雪原食品、雪顿乳业等龙头企业的高原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帮助华羚、燎原乳业实施整体搬迁新建。支持天玛、安多公司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提高绿色有机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扶持甘南佛阁等3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向藏医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加快中藏成药、生物制品及特色保健品的研发,提升中藏药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合理有序推进山野珍品的产业化开发营销。

加快发展民族用品加工业。在保持产品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多系列、规模化发展,努力把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培育成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文化特点鲜明、产销链条完整、集聚效应显著的青藏高原民族用品加工产业聚集区。

(七)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把教育摆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中小学学校继续向州府、县城和条件好的乡镇集中,学前教育向农牧村适当延伸。实施迭部县藏中等12个校舍建设项目,年内改扩建幼儿园40个,积极申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加快“双语”教学改革,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州从明年秋季起推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州内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国家法定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完善特殊教育学校配套设施。整合州属4所中等专业学校,申建甘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1000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引进一批骨干教师和具备先进办学理念的教育管理人员。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加大特色优势农作物新品种、优质畜种本品种选育、牲畜疫病防治技术、草原综合保护技术等农牧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华羚等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重视科技队伍建设,开展科技下乡,推进科技特派员下基层创业活动。

继续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成7所县级综合医院和7所中藏医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开工建设州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和8县市卫生监督所。启动州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实施州县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快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抓好州藏医医院组建与基本建设。全面加强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藏医特色优势,在州、县综合医院开设中藏医科,并将中藏医药纳入基本医疗服务范围。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支持舟曲、卓尼两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合作、玛曲两县完成“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任务。继续深化“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州”创建工作。

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合作市创建“两个共同”示范市为载体,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州县创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深入开展交通、消防、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继续加大物价调控力度,完善粮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和储备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严厉查处价格违规违法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各位代表,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是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认真执行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各项基本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违法行政责任追究。主动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集体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公示、请示报告等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依法规范。

努力提升行政效能。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不断规范完善运行机制,开展行政绩效评估,切实提高抓落实、促发展的效率。科学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严格工作目标考核奖罚。强化行政履职问责,坚决杜绝失职渎职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困难和愿望,研究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政府的每一个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真切意愿。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群众检验的真实业绩。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规范各类工程招投标、土地资源使用、矿产资源配置、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管理,坚决纠正各类不正之风,依法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树立敬业勤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建设成就令人振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发展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充满信心!州第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描绘了建设“生态甘南、旅游甘南、文化甘南、多元甘南、幸福甘南”的宏伟蓝图,隆重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与全州各族人民并肩携手,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共同开创甘南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乡镇政府语言文字工作汇报
《乡镇政府语言文字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