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贫困脱贫退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33:38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贫困退出工作汇报材料

贫困退出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景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认真做好开展扶贫开发成效和贫困退出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景福镇党委、景福镇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迎接贫困退出考核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迎接贫困退出考核相关工作,对照考核内容及标准,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景福镇2016年度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及贫困退出工作汇报如下:

一、景福镇基本情况

景福镇地处无量山腹地,辖区面积30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6006亩,主要产业有烤烟、核桃、茶叶、蚕桑、畜牧业,201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62元。辖13个村190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2114人, 2011年,我镇共识别出贫困户2338户8069人,贫困发生率36.4%,是建档立卡贫困乡镇。2014年建档立卡户1611户5182人,被列为2017年扶贫整乡推进项目乡镇。2014年至2015年脱贫503户1530人,今年“回头看”后,全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67户3611人;今年计划脱贫123户406人。年末,剩建档立卡户944户3205人,贫困发生率14.5%。

二、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

通过产业扶持初见成效

1.合理计划,贫困退出目标明确。景福镇围绕贫困人口退出6条标准、贫困村退出9条标准,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是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勐片村)脱贫出列,全镇406人贫困人口脱贫。

2.对标对表,减贫成效初显。

(1)贫困人口退出达标

①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2016年,景福镇纳入预脱贫的123户406人,通过享受易地搬迁、产业扶持项目(11户易地搬迁户补助1000元/户,其他建档立卡户补助4210元/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②有安全稳固的住房。

通过修缮农户住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2016年纳入预脱贫的123户对象中,C级危房户有14户,现已完成13户,完成率93%;D级危房户5户,已完成3户,完成率60%,剩余农户将于2017年3月15日前完工。其余人口房屋结构体系基本安全。

③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

已调查核实,纳入预脱贫的123户406人家中无孩童辍学情况,有在校生的均能享受到教育扶持和政策补贴。

④基本医疗有保障。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100%参加了新农合。

⑤社会养老有保障。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中已经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⑥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已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且享受了一项以上的支农惠民政策。

(2)贫困村退出达标

2016年勐片村脱贫出列,全村建立精准建档立卡户70户215人,今年如期脱贫49户144人,贫困发生率2.91﹪。

对照贫困户脱贫认定6条标准:

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勐片村70户215人建档立卡户全部覆盖产业项目,其中,22户易地搬迁户户均产业补助1000元,其他48户户均产业补助4210元,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贫困户均有产业保障,其中,扶持养牛7户、养猪13户、养鸡29户。同时,镇党委、政府立足70户建档立卡户原有的泡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产业进行因村因户施策,确保贫困户经济支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050元,平均达到3500元以上。

②有安全稳固住房:勐片村70户215人建档立卡户已全部纳入民房建设和修缮的项目中,有3户住房安全,有22户享受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有1户享受D级危房重建政策,有44户享受了民房修缮政策,现已全部竣工。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均享受了住房建设政策。

③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④基本医疗有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参合率可以达到100%。

⑤社会养老有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⑥ 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在享受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均享受了两项以上的扶贫政策。

对照贫困村脱贫认定9条标准:

①勐片村建档立卡户全部覆盖产业项目,镇党委、政府立足立足本村泡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产业进行因村因户施策,其发展规模持续壮大,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050元。

②从村委会至镇政府公路15公里为柏油路,从油路上村委会340米,于2016年4月份硬化。

③已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

④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⑤网络覆盖了勐片村委会和勐片完小。

⑥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人畜安全饮水有保障,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上、中、下庄坡,河坝子,宋家,胡家铺,大地,豆腐塘,山头和三家村10个村民小组人畜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将于2017年3月15日前投入使用。

⑦村级卫生室正在装修中,将于2017年2月30日前投入使用;标配2名乡村医生。

⑧村级活动室已投入使用,三家村200人以上村民的小组活动室,文蚌组、家铺组10人以上党员的村民小组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完成。

⑨全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2016年扶贫工作的做法及措施

我镇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及各村支书主任为成员;县委下派了1名副书记、市委组织部下派了1名副镇长专抓扶贫攻坚工作;镇党委、政府专设扶贫攻坚办公室,配齐了办公设施,专设2名副主任,抽调了5名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村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运转有序。

景福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首先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抓扶贫。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与“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相结合,将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总召集人,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镇长和副书记、分管扶贫副镇长为召集人,其余班子成员及相关中心(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景福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联席会议,设立了由分管扶贫副镇长任主任的联席会议办公室,主抓该项工作。并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抓紧落实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员选派、任职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普组明电〔2015〕34号)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各村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等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增强了组织保障。

上图为县政协何献春主席到贫困户家帮助出谋划策指导建房

通过易地搬迁建房贫困户住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其次是政策明晰宣传到位抓扶贫。景福镇于2016年9月1日召开“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培训会,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各村挂钩工作组长;各村支书、主任,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参加会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培春对“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作了全面培训:会议传达省、市、县扶 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镇上下准确把握“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重点,要求全镇干部职工求真务实,确保“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成效。

第三,人员到位快速推进抓扶贫。一是按照县委、政府《县级领导扶贫攻坚包乡帮村方案》和《县级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省、市驻景单位扶贫攻坚挂包帮贫困村方案》文件精神及县挂联领导的指示安排,四级部门共计834人,分别挂13个村,包190个村民小组,帮扶1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182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合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处级领导挂联不少于5户,科级干部不少于4户,站所负责人不少于3户,一般工作人员挂联2户以上,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二是从2016年9月20日开展第一轮“转走访”,走访中认真填写《景东县遍访贫困村访谈问卷》、《景东县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重点查看了有没有饭吃,吃些什么?有没有肉吃,粮从哪里来。查看了贫困户的住房破不破、安不安全、有没有危险,并且引导农户通过勤劳自筹一些钱,争取民居保安工程的支持,解决有房住的问题。查看了有没有劳力,存不存在好吃懒做,或者找不到活计做等情况,存不存在因病致贫的情况。查看了有没有因娃娃读书导致贫困的情况,已于2016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一轮1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工作;三是根据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积极推广“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及发展措施明白卡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第二轮走访,认真填写了《景东彝族自治县“挂包帮”结对扶贫及发展措施明白卡》;四是按“回头看”工作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再识别再筛查,做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通过“回头看”,全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67户3611人。根据县委、政府工作部署,确定年末脱贫123户406人。之后,全镇建档立卡户944户3205人,贫困发生率14.5%。

第四,科学谋划扶贫整乡推进项目。我镇的整乡项目规划总投资1.88亿元,省级以上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6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5亿元,群众筹资161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000.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604.2万元,比例30.21%;基础设施1031.8万元,比例51.59%,安居工程投资364万元,比例18.20%。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项目落地时间相对较晚,推进速度慢,存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

二是部分攻坚对象不具备社会兜底条件,但懒惰、酗酒、享乐成性,完全放弃了自身管理,得过且过,靠家中老人生活补助苟活,存在返贫隐患。

三是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补助标准低,群众自筹能力弱,扶贫攻坚任务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镇上下将紧紧围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安居工程、深度贫困人口解困”这四项重点,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五大工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抓重点、解难题,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做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一)精准施策促脱贫。继续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精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实现贫困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真正瞄准贫困户所需、所急,实施到户扶贫,争取实现“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的目标。逐步完善扶贫到户机制,加快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措施和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到户、扶贫培训到户、扶贫搬迁到户、贷款贴息到户、资金互助到户”等项目扶持到户的方式,彻底改善贫困面貌。

(二)真抓实干促脱贫。深入践行“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抓实镇村两级队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作用。

(三)产业支撑促脱贫。立足贫困户实际,充分利用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合理施策,科学配套扶持产业。同时,抓实镇农业科技服务单位科技培训和进户指导工作,确保措施、人员、服务到位。

(四)合力攻坚促脱贫。一是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岔河村建档立卡村扶贫发展规划项目进入全县项目规划盘子,并优先启动实施,如期完成岔河村脱贫任务。二是实施好在建项目工程。三是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加强对各单位各村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的考核评价。加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出口信用社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县中医院,银生中学,县水务局湾水河水库管理所,邮政集团景东公司,县法院,县政协,县人社局,景东二中等挂钩联系单位的联络、协调和服务,争取更多政策机遇和项目配套。

(五)营造氛围促脱贫。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作风建设,健全制度机制,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切实发挥好扶贫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以作风建设促进扶贫资金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向贫困人口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力度,帮助他们转变“等、靠、要”思想,要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为扶贫攻坚加油鼓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阅读 154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推荐第2篇:脱贫退出告知书

脱贫退出告知书

同志:

经过您全家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 年你家家庭总收入为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国家现行脱贫标准。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现书面告知你家贫困人口自 年1月1日退出贫困户行列,但在脱贫攻坚期内仍可享受贫困人员相关扶持政策。

本人(签字): 村委员会

年 月 日

----------------脱贫退出告知书(村盖章)---------------

脱贫退出告知书

同志:

经过您全家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 年你家家庭总收入为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国家现行脱贫标准。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现书面告知你家贫困人口自 年1月1日退出贫困户行列,但在脱贫攻坚期内仍可享受贫困人员相关扶持政策。

本人(签字): 村委员会

年 月 日

推荐第3篇:全区脱贫退出重点工作

2018年度全区脱贫退出重点工作

对标自查通报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项目进展情况

截止8月25日,安置房建设考核排名及存在的个性问题:

第一名,黑山镇。存在问题是:安置点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工作滞后,河堤工程未动工建设。

第二名,腰市镇。存在问题是:腰市村集中安置点二期“小配套”进展较慢,江山村安置点用地批复未办理到位。

第三名,陈塬街道办事处。存在问题是:“小配套”建设进度缓慢,项目管理不规范,“一书两证”及施工许可证仍未办理到位。

第四名,板桥镇。存在问题是:板桥镇二期、李河村安置点“小配套”未招标到位,板桥镇安置点卫生室未动工,李河村集中安置点供水、河堤、幼儿园未动工;龙王庙改造项目中1人户安置房建设滞后。

第五名,北宽坪镇。存在问题是:2个安置点“小配套”建设进度较慢,宽坪三期项目河堤、供水工程未动工。

第六名,三岔河镇。存在问题是:3个项目的用地批复未办理到位,“小配套”项目推进较慢,河堤工程未动工。

第七名,夜村镇。存在问题是:安置点施工人力不足,粉刷及水电安装工程进度缓慢,护坡挡墙工程未动工,社区中心进度较慢。

第八名,杨峪河镇。存在问题是:下赵塬项目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工作滞后;杨峪河镇安置点“三证”和用地批复未办理到位,整体进度还有差距。

第九名,麻街镇。存在问题是:肖塬安置点“小配套”工程未动工,堤防工程未开工。

第十名,闫村镇。存在问题是:安武集中安置点“小配套”和磨沟安置点建设进度较慢,护坡挡墙、卫生室、供水、河堤工程未动工。

第十一名,杨斜镇。存在问题是:3个安置点的“小配套”推进较慢,月亮湾、海棠岔门窗安装和外墙保温进展缓慢,海棠岔安置点卫生室、供水、河堤工程未动工,月亮湾安置点幼儿园未动工。

第十二名,刘湾街道办事处。存在问题是:杨湾一期“小配套”工程进展较慢,安置点供水工程、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尚未动工,幼儿园建设推进缓慢;杨湾二期项目招投标未完成,“三证”还未办理到位。

第十三名,牧护关镇。存在问题是:秦关四期安置点整体进度较慢,饮水、河堤工程未动工。

第十四名,沙河子镇。存在问题是:教堂片区、李堡子小沟口安置点用地批复、用地规划许可证未办理到位,建设进度缓慢,李堡子小沟口安置点供水工程未动工。

第十五名,大荆镇。存在问题是:西荆五期项目供水工程未动工,“小配套”未动工,大荆五六期项目整体进度较慢。

第十六名,大赵峪街道办事处。存在问题是:招投标工作严重滞后,施工许可证、用地批复未办理到位,护坡挡墙工程未动工,“小配套”未招标。

金陵寺镇、城关办事处两个镇办2017—2018年无项目建设任务。

(二)存在的共性突出问题

从通报和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区移民搬迁工作目前还存在以下四方面共性问题:

一是建设进度不平衡。除杨峪河镇下赵塬、吴庄、麻街镇、黑山镇4个安置点已竣工并交钥匙外,其余安置点建设进度较慢,特别是杨峪河镇安置点的

3、

4、6号楼,刘湾杨湾二期的6号楼、沙河子镇李堡子、闫村镇磨沟村安置点、大荆镇五六期、西荆五期、牧护关秦关四期8个项目进度相对滞后,对标省市9月底前“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合格,具备入住条件且交钥匙”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定风险。

二是项目管理不规范化。刘湾杨湾二期、大赵峪泸河涧2个安置点未招标到位,杨峪河镇、陈塬凤山二期、大赵峪泸河涧安置点、沙河子教堂片区安置点、小沟口安置点、腰市江山、三岔河一二期及灯塔安置点等安置点工程手续不完善,已经完工的板桥镇一期、岳村集中安置点、杨峪河下赵塬、牧护关松沟安置点的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工作未完成。

三是配套设施不到位。刘湾杨湾一期、陈塬凤山二期、腰市镇二期、麻街镇肖塬等安置点“小配套”建设进展缓慢;杨湾一期、北宽坪三期、沙河子李堡子、板桥镇李河、大荆镇西荆五期、杨斜海棠岔等安置点的供水工程,夜村镇安置点的社区服务中心,杨湾一期、杨斜月亮湾、板桥镇李河幼儿园项目,黑山集中安置点、麻街肖塬、闫村磨沟、杨斜海棠岔安置点河堤工程等“大配套”项目建设滞后,影响了整体项目按期交付使用。

四是问题整改不彻底。大赵峪办事处、刘湾街道办事处、陈塬街道办事处、腰市镇、沙河子镇对易地扶贫搬迁历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不重视,整改流于形式,集中安置点招投标、“一书两证”、用地批复等关键资料不完善,特别是大荆镇、沙河子镇对资金专项检查中发现的未分项目建账、记账不及时、拆借挪用专项资金、白条入账、决算审计不及时等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整改不彻底。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各镇办、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以扎实的举措、有力的行动和过硬的作风,聚焦突出问题、下茬立势整改,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

一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各镇办要重点围绕年度目标、建设任务、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紧盯“竣工率、配套率、入住率”三项关键指标,抢抓有效施工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制定阶段性工期控制指标,高度衔接各个工序交叉施工,压茬推进安置房建设和“大小配套”建设,聚力补齐项目建设短板,9月底前所有在建的多层安置项目全面竣工,达到入住条件并交付使用,10月底前5个高层安置项目全部竣工,确保2018年减贫计划中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安置房全面达到入住条件,经竣工验收后100%达到脱贫攻坚考核验收标准。

二要切实强化设施配套。交通、水务、国土、电力、文广、城管、教体、卫计、民政、商务等部门是集中安置点“大配套”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根据4月20日一季度推进会上交办的240个“大配套项目清单”,合理安排,统筹做好规划设计、资金调度和建设落实工作,精心组织实施,不得推诿扯皮,确保所有涉及的大配套项目必须与集中安置项目同步建成交付使用。

三要对标抓好问题整改。各镇办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整改工作为重点,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项目管理不规范、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不到位、旧宅基地腾退困难等问题,坚决摒弃侥幸心理,以整改的彻底性杜绝问题的反复性,坚持红线、守住底线,实实在在地整改,真正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内业资料,确保整改经得起各级检验。区住建局要立足职能职责,8月30日前,会同国土商州分局、区移民办对“十二五”以来的移民搬迁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作开展一次大彻底、大核查,通过监督检查,厘清责任,督促整改,消除隐患。

四要扎实开展旧宅腾退。各镇办要进一步加大拆旧复垦政策和资金补偿办法的宣传力度,发动村组力量,多做政策宣传和群众动员工作,让群众切实看到益处,得到实惠,积极引导群众腾退。区移民办要摸清底子,9月底前完成腾退台账的建立,国土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和项目报备,各镇办要依照基础信息、按照奖补政策对已实际入住对象抓紧落实拆旧任务,扎实开展腾退复垦。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引导搬迁群众合法、合规平稳实施拆旧复垦。

五要严格督查考核问效。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区移民办,继续坚持现场对表奖罚、每周工作汇报、每月督查通报、季度考核点评、年终奖惩兑现五项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安置点项目和“大配套”项目建设的督查考核力度,强化结果运用,对

8、9月竣工交钥匙的项目管理处进行奖励,对10月底未达到交房标准的有关项目建设管理处负责人全区通报批评,对未完成工作任务影响全区考核成绩的镇办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程序。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移民办要将通报存在问题逐镇办、逐单位下发专项督办通知,建立落实台账,限期整改销号。

二、危旧房改造对标自查情况

(一)危旧房改造进展情况

2018年危房改造任务1816户(c级668户、d级1148户),截止8月24日,开工1805户,还有11户未开工(板桥镇2户,三岔河镇5户,杨斜镇2户,黑山镇1户,大赵峪办事处1户);竣工1783户,竣工率98.18%;达到入住条件1629户,占全部任务的89.7%。其中,年度计划脱贫户863户,开工862户,竣工860户、竣工率99.65%,达到入住条件843户,占97.7%;摘帽村任务313户,开工313户、竣工312户、入住308户。

从任务竣工率、入住率、档案上传及预警信息纠正等指标考量,截止8月24日,各镇办进度综合排名情况依次是:第1名牧护关镇,第2名腰市镇,第3名北宽坪镇,第4名板桥镇,第5名麻街镇,第6名大赵峪办事处,第7名陈塬办事处,第8名大荆镇,第9名刘湾办事处,第10名闫村镇,第11名金陵寺镇,第12名三岔河镇,第13名夜村镇,第14名杨峪河镇,第15名城关办事处,第16名黑山镇,第17名杨斜镇,第18名沙河子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共性问题(七个方面)

一是入住率偏低。目前镇办上报达到入住条件1629户,占全部任务的89.7%。7月31日启动的第一轮入住验收,目前除金陵寺镇未完成内墙粉刷推后验收、杨斜镇正在验收外,其他16个镇办已验收入住达标1100多户。验收中发现大赵峪办、金陵寺镇、黑山镇存在内墙未粉刷,但贫困户已实际入住的问题。这种情况属于危改不彻底,不能通过达标验收,3个镇办必须督促尽快完成内墙粉刷,整改到位后,区住建局再安排人员予以验收。

二是超面积问题仍然存在。2018年政策针对超面积不验收、不兑付,各镇办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超面积改造的行为,有的严重超标,比如:三岔河1户6口人,建房二层、面积约300平米,超标192平米;沙河子1户,2口人,面积约140平米,超标80平米。

三是预警问题整改不彻底。今年7月省危改监管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要求危改台账要进入监管信息系统,系统信息必须与扶贫系统一致,一户一档13张表要扫描上传,不能出现逻辑关系、缺项少项问题,否则系统予以错误预警。截止8月23日市危改办反馈我区预警问题11项,分别是:未录入39户、身份证重复或重复享受危改122户、改造后面积超标122户、4类重点对象补贴类型为非中央补助2户、c级危房重建70户、应标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无房户15户、竣工日期大于当前日期10户、超面积预警的156户等,有些问题不应该出现,是工作不实不细造成的,具体问题已反馈各镇办,要专人负责,立行立改、彻底整改。

四是个别镇办工作人员不足。夜村镇只有分管业务镇长一人,没有专门的业务干部,工作一直被动;有的镇办把业务靠给一个人,工作时有延误。

五是问题整改不彻底。审计发现的15户违规享受危改补助问题,目前区上已在拨付危改资金中进行了扣减,但杨峪河、大荆、闫村等涉及退还镇办财政危改资金的相关佐证资料还没有收集。

六是卫生厕所竣工率低。部分镇办还存在重视程度不高,卫生厕所推进慢,落实不到位现象,出现重房屋改造,轻卫生厕所建设的一头沉现象。从全区完成情况来看,腰市镇已全面完成任务,其它还没有完成的镇办,特别是欠账较大的三岔河镇、闫村镇、杨斜镇、黑山镇,要抓紧推进,尽快赶上危改验收步伐。

七是土坯房摸底不准,鉴定工作进展缓慢。按照“三卡”、“五不摸”开展土坯户摸底调查工作,第一轮调查摸底工作,明显存在数字反映不真,调查对象不准等问题,进行的第二轮再核实,经过核减,全区共摸出土坯房对象14869户,其中贫困村对象8737户。全区土坯房数量偏大,鉴定工作偏慢。土坯房等级鉴定工作以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形式进行,原计划在8月底完成,目前与完成任务还有较大差距。

2.个性问题

(1)城关办:任务15户,全部达到入住条件。 (2)大赵峪办:任务44户,有2户未竣工未达到入住条件。

(3)陈塬办:任务32户,4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4)刘湾办:任务17户,4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5)沙河子镇:任务90户,5户未竣工,9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2户未竣工,2户未达到入住条件,摘帽村1户未竣工未入住。

(6)杨峪河镇:任务44户,6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1户未达到入住条件,摘帽村2户未入住。

(7)夜村镇:任务162户,8户未竣工,22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6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8)大荆镇:任务321户,3户未竣工,56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2户未达到入住条件,摘帽村2户未入住。

(9)板桥镇:任务120户,2户未竣工,4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10)腰市镇:任务175户,10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11)北宽坪镇:任务17户,全部竣工和入住。 (12)三岔河镇:任务103户,5户未竣工未达到入住条件。

(13)牧护关镇:任务67户,已全部竣工和入住。 (14)金陵寺镇:任务77户,17户未竣工。 (15)麻街镇:任务84户,2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16)杨斜镇:任务261户,6户未竣工,34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1户未竣工、未入住。

(17)黑山镇:任务51户,2户未竣工,6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18)闫村镇:任务136户,6户未达到入住条件,年度脱贫4户未达到入住条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抓改造进度促入住。对标8月底全部入住时间节点和脱贫退出户“577”标准,各镇办要夯实包抓责任,督促工队、自建户加快进度,确保月底前全部入住。要坚决杜绝超面积违规建房,坚决执行超面积不验收、不补助的政策要求,坚决摒弃贫困户因建房有负债或不能消除债务而再次致贫或返贫。

二是抓竣工验收促兑付。区住建局要督促第三方加快入住验收进度,及时向镇办反馈验收结果,督导镇办报送验收名单,及时汇总拟补助到户名册。区财政局要按资金拨付规范和要求,落实资金配套并及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各镇办要按区住建局竣工验收拟补助到户名册和区财政下拨到镇办的补助资金,及时拨付补助到农户或工队,9月底前补助拨付到位。

三是抓档案管理促规范。8月24号全省危房改造推进会要求,要进一步规范户纸质档案和系统数据档案,确保农户信息真实和准确,2018年计划脱贫户、深度贫困村和摘帽村要作为重点预警和督办。区住建局要做好业务指导和工作督促。各镇办要确定专人负责,规范档案录入,务必按期完成,确保系统和户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9月底前档案规范到位。

四是抓预警问题促落实。区住建局要以周五例会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从计划脱贫户和摘帽村、档案建立、卫生厕所建设四个方面抓推进,对各镇办周进度进行排名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力、责任不实、拖沓不前、作风敷衍的镇办要及时下发督办函,限期整改。要及时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及时反馈指导各镇办,建立信息预警整改台账,狠抓问题整改落实,确保9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

五是抓土坯房摸底要准确。各镇办要严格落实“三卡”和“五不摸”要求,对土坯房上报情况从严从实再核定。要做好第三方鉴定工作配合,务必于9月中旬前,完成贫困村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调查、等级鉴定和土坯房鉴定工作,真实反映农村土坯房现状,为确保住房安全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三、村级班子建设、“四支队伍”整合、党员作用发挥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关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情况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坚持强化领导指导,注重拓宽选人渠道,严格按照换届程序和纪律办事,目前所有村(社区)“两委”换届全部结束,新当选的“两委”班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16.7%,较上届提高6.8%;45岁以下委员达41.1%,较上届提高10.6%;村委会成员中党员达30.3%,较上届提高3.4%;初中学历占29.9%,较上届下降4.1%;55岁以上占18.9%,较上届下降17.8%;村委会成员中非党人员占69.7%,较上届下降3.4%,实现了“三升三降”的目标,质量明显好于往届。

但在工作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村“两委”班子工作还不够熟悉。虽然对全区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全员培训,但根据日常督查和集中培训测试效果来看,部分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对党建业务和脱贫攻坚政策掌握不扎实。二是少数村“两委”班子能力不强。少数村干部学历不高,政策理论水平有限,准确传达上级政策有差距;个别村干部发展意识不强,带富能力有限,在帮助群众致富脱贫上能力不足。三是村干部管理有宽和软的现象。部分镇办党委从严管党治党力度不大,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不力,对村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以软,不敢严格大胆管理,压力传递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四是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不足。因年轻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外出较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储备数量不足,能充实到村级组织中的新鲜血液不多。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一是推进支部标准化,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全区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各领域党建工作标准和星级标准化党组织考核验收办法,通过查问题、强弱项、补短板,夯实基层基础,提升组织力。拟在8月中旬召开全区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二是加强培训指导,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有针对性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党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持续深化“双强双补”活动,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促脱贫模式和“党员+合作社(协会)+贫困户”党员示范带动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产业短板,逐步消除薄弱村空壳村。三是健全完善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制定《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主体责任考核办法》,健全完善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主体责任考评体系。出台《商州区村干部从严管理十条规定》,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建立村级班子定期研判制度,建立村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对不称职不胜任的村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四是拓宽选用渠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中充实后备干部力量。建立结对联系村级后备干部制度,确保每名村级后备干部有人帮有人带,开展实践锻炼,促进后备干部培养有目标、有实效。

(二)关于有效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情况

成立区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和驻村工作队管理办公室、脱贫攻坚督察团和六个常态化干部纪律督查组,为全区124个贫困村和53个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非贫困村调整选派177名第一书记,选拔抽调270名优秀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出台了《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从严管理十条规定》,召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动员会、培训会两次,运用“三项机制”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71名,为区扶贫局调整充实科级领导5名,表彰奖励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名、脱贫攻坚先锋50名。组织召开贫困村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专题组织生活会177场次,下发整改通知通知书124份,整改通报1期,约谈单位负责人15人次,党纪立案1人,持续传导压力。

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驻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个别第一书记基层工作经验少,对驻村帮扶“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无数,存在履职信心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二是驻村帮扶干部作风不够扎实。从督查检查情况看,部分驻村工作队存在走读现象;个别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不严不实,存在脱贫产业底子不清、政策不熟、出勤不出力等问题。三是个别驻村工作队帮扶合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多个单位包扶一个村时,力量整合不够,存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问题。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一是夯实职责任务,促进担当作为。根据包扶村情实际,明确驻村工作队工作计划和年度任务,切实做到目标任务、时限要求、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主体“五个明确”。多个单位包扶一个村的,及时组织选派单位召开联席会,明确工作队长为第一责任人,统筹管理好驻村干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履职实效。重点围绕脱贫政策、“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组织举办观摩会、座谈会和培训会,进一步增强驻村帮扶干部履职能力。三是强化监督监管,推动工作落实。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十条规定”,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督察团和六个常态化干部纪律督查组作用,逐月通报各级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及时召回调整不称职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持续传导压力。

(三)关于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情况

制定《全区“党员+”融合教育实施方案》,出台《商州区农村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商州区基层党组织“一报二审三查”管理考核办法》,创新主题党日形式,推行党员承诺践诺、积分管理、民主评议“三位一体”党员管理体系,探索“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促脱贫模式,全面推行“党员+合作社(协会)+贫困户”党员示范带动模式,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50个、产业大户230户;完善党组织党员帮扶带动机制,138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6898户20963人,促进联产联业联营,增强了“造血”功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得到彰显。 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少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党员致富带头人、党员产业大户较少,帮带作用发挥不够。二是部分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不足。部分党员自身致富能力不强,比较贫困,没有能力帮助别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不足。

下一步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一是进一步提升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优势,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和致富技能学习,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及时跟进服务。二是进一步创新党员教育模式。持续深化“党员+”融合教育,探索开发“智慧党建”,发挥远程教育站点优势,办好党建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主题党日”方式内容,拓宽党员教育路径。三是进一步增强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四支队伍管理,分期轮训各领域党组织书记,抓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双强双补”党建领航脱贫攻坚主题活动,鼓励扶持党员发展产业、创办领办项目。精心挖掘农村致富带富党员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不断激发党员的干事创业动力,努力形成了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

四、扶志扶智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按照脱贫攻坚任务要求,今年全区拟脱贫的63个贫困村必须创建成区级以上文明村,同时在扶志扶智宣传教育方面选树典型、加强宣传。围绕这两项任务,多次召开工作协调推进会,专门部署、统筹推进。制定下发《商州区“三强化三提升”扶贫扶志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志扶智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全区扶志扶智工作,深化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对镇办(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三强化三提升”扶志扶智工作、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下发问题清单,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两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总体来看,全区上半年扶志扶智工作整体平稳向好,三岔河镇、金陵寺镇、牧护关镇、大荆镇重视程度高,工作创新力度大,成效显著。

(一)存在问题

一是安排多落实少。深入一线的次数偏少,到偏远村督查还不够。镇办对扶贫扶志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责任落得不实,工作推进缓慢,特色亮点不突出。

二是基层文化建设资金短缺、人力不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需要资金支持,村上普遍反映开展文化活动缺少资金支持,也缺乏专业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力度不大,积极性不高。文广系统专业人才短缺、年龄结构偏大,制约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

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全区大部分镇办对扶贫扶志宣传教育和乡俗文化建设工作认识到位,比如刘湾办事处虽然做了工作,但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扶贫扶志工作的制度框架还不够完善,板桥镇、夜村镇在扶志扶智认识上还有误区,城区各办事处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大部分镇办没有举行“道德讲堂”,没有考虑让群众精神也“富”起来的需求,没有把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工作看成是凝聚人心、移风易俗的大好机遇来抓,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造成精神文化建设滞后,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抓督查促落实。按照“三强化三提升”扶贫扶志工作方案安排,每季度对各镇办进行一次督查检查,紧盯63个拟脱贫村,督促落实好扶贫扶志宣传教育、乡俗文化建设和文明村创建工作。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对工作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指导,从严传递压力,确保真正把文化惠民、扶贫扶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二是抓文明转民风。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十佳道德评议会、十佳红白理事会评选活动,突出典型示范引领,将“一约四会”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使其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建好用好村(社区)“道德讲堂”和“善行义举榜”,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期道德讲堂,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现身说法,促进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

三是抓宣传助扶贫。发挥“两课堂两团队”作用,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发挥“五老”余热,组建扶贫工作群众宣讲团,到各镇办开展巡回宣讲。同时督促各镇办宣讲工作队在辖区内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每村不少于2次。充分利用好商州二台、“商州宣传”、“美丽商州”等媒体平台,策划扶贫专题,深入一线挖掘典型,及时跟进报道。重视抓好市以上媒体专题宣传,深入挖掘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特色亮点,积极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开展脱贫攻坚、扶志扶智专题宣传报道。继续深入开展“记者下基层”活动,真正把群众身边的脱贫励志典型和道德模范找出来、传出去。

四是抓文化惠民生。持续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为群众送文化、送技术、送卫生,帮助农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并对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情况进行督查,继续完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文化阵地和文化队伍建设上双用力。制定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管理办法,强化引导管理,支持民间文艺服务农村,带动农村文化提升发展。

五、健康扶贫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健康扶贫政策严格兑现到位。2018年政府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94124人,资助资金1788余万元,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农合疗、大病保险全覆盖。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四重保障体系,实现了全区6月份以前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总费用的90%以上,6月份以后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合规医疗费用的80%。区贫困人口政策兑现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三个点设置的“一站式”窗口即时结算运行通畅,截止7月底已累计救助11263人次,救助金额6740.61万元,其中政府兜底资金778.13万元。组建了121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二是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顺利推进。2018年63个拟脱贫退出村卫生室全部竣工并于近期陆续投入使用;2019年56个拟脱贫退出村和全区122个非贫困村两类标准化卫生室,需建设153个(新建119个,改建34个),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7月份办理前期手续,8月份开工建设,9月份投入使用,截止8月24日,已开工115个,未开工38个。结合开工率、环境保障、工作对接等情况综合排名如下:第一名:板桥镇、杨斜镇、北宽坪镇、黑山镇、大赵峪办事处、三岔河镇;第二名:大荆镇;第三名:金陵寺镇;第四名:腰市镇;第五名:闫村镇;第六名:刘湾街道办事处;第七名:杨峪河镇;第八名:陈塬街道办事处;第九名:夜村镇;第十名:牧护关镇;第十一名:麻街镇;第十二名:城关街道办事处;第十三名:沙河子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重保障”政策宣传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健康扶贫对象对健康扶贫政策了解不全面甚至有偏差,包扶干部入户宣传仅仅是发放宣传单,没有面对面地把政策向群众讲透讲清。二是“四重保障”民政部门在信息系统未全面共享,非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动态化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存在重签约轻服务现象,还需要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四是2019年拟脱贫村退出村和全区非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方面存在三方面问题:1.卫生室建设项目设计不及时,特别是改建卫生室不能及时跟进完成。2.个别镇办因道路施工不畅、杆线需迁移、建设用地落实难等方面的环境保障配合不力。3.施工队人员力量薄弱,没有做到主动对接及时开工。截止8月27日,村级卫生室未开工建设11个,贫困村2个(金陵寺镇熊耳山村,陈塬街道办邵涧村),非贫困村9个(腰市镇北街村,沙河子镇长川村,牧护关镇洪门河村,夜村镇高桥村、于塬村、涝峪村、李河滩村,杨峪河镇谢塬社区,城关街道办付村村),除牧护关镇红门河村和夜村镇涝峪村选址不合理,设计院未出图纸,其余9个均未落实建设用地。五是健康扶贫领域仍存在工作作风不实、群众获得感不强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强化部门统筹协作。扶贫、民政、卫计、人社、残联、保险等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以部门间信息共享为支撑,继续健全完善“四重保障”,巩固“一站式”结算成果,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合规医疗费用的80%以上。区卫计局要定期与区扶贫局核实因病致贫人口,精准把握帮扶对象,进一步提升健康扶贫信息动态化管理水平,确保非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继续减少因病致贫增量。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合理确定以慢性病防治为核心的服务项目,规范提供签约服务,细化签约服务评价考核体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贫困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进一步发挥“四支队伍”、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和计生专干宣传引导作用,多种形式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及传播健康科普知识,让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村入户、入脑入心,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率。

三是继续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大现有医技人员培训力度,切实做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扶作用,定期派驻医疗队,经常性开展医疗下乡和巡回义诊,为贫困人口提供“家门口”诊疗服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减少不必要额外费用,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做好新建、改建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的投入使用、监管等工作,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常用、常备药品,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镇办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积极推进2019年拟脱贫退出村和非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城投公司要加强施工力量,加快建设进度;镇办要做好环境保障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区设计院要加强人员投入力度;区卫计局要加大督查力度,各部门各镇办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区疾控中心要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做好水质监测,及时提供工作参考依据。

四是继续打造过硬工作队伍。聚焦疫苗事件反映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在卫计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以“五查五改”为内容的“查漏洞、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卫计系统内各级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落实有力、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区卫计局要联合区扶贫局对从事健康扶贫的干部组织轮训,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重点针对基层干部培训各类健康扶贫政策,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健康扶贫干部队伍。

五是继续健全有效健康扶贫机制。一是全面落实巩固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二是按照中省市规定,尽早拟定贫困人口合疗补贴办法,对2019年合疗工作早谋划早安排顺利推进。三是加强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完善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健康服务。四是积极探索村医准入、退出机制,不断巩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六、产业脱贫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产业脱贫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7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进度较慢,均未达到年初建设计划;2017年已签订三方带动协议的经营主体协议数量与实际菌袋生产规模不符,甚至个别经营主体未投入生产(如黑山天钺、北宽坪隆圣),部分食用菌经营主体基础设施,特别是产业路建设缓慢(如:杨斜镇宝芝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腰市镇洺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塬办事处鑫程绿特等基地产业路至今未规划),闫村镇等11个镇办贫困户认领覆盖率不足50%。朝天椒种植仅完成3610亩,与年初计划相差较远。

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经营主体对农业产业的自身投入不够,对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分红热情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带动贫困户,思想上有畏难情绪。镇办宣传不充分,落实“认领+认贷”、“认领+劳务”不到位,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三是产业脱贫数据质量较低。产业脱贫大数据平台中贫困户产业数据录入工作进展缓慢,录入更新不及时;精准度不高,疑似错误项较多,特别是数据库中有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覆盖率低,影响全区脱贫攻坚数据质量。

四是工作衔接配合不到位。各镇办和相关部门与区产业脱贫办公室配合不紧密,业务衔接不到位,信息报送不及时,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镇办对食用菌基地建设工作指导不够,协调保障不够有力,报送相关数据及凭证不及时,影响全区产业工作推进进度。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快建设进度。7个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管理处和经营主体要制定周密的进度计划和工作推进方案,根据建设任务合理安排,增加人员、机械等施工力量,倒排工期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在9月10日前7个种植基地全部完成设施建设,9月底正式投产。各镇办要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宣传动员,加强协调保障,9月20日前完成贫困户认领工作,并督促各食用菌经营主体要按照《三方带动合同》中的带动规模快速推进,完成菌袋生产任务。

二是提升数据信息质量。各镇办、驻村工作队要结合各自研判,将贫困户家中的中长期产业信息精准录入系统,坚持信息更新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提高系统中贫困户产业覆盖率。

三是加强联系沟通。各镇办、产业脱贫各成员单位要夯实产业脱贫信息工作人员责任,扎实做好产业政策落实、各类数据报送、信息更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区产业脱贫办公室的对接沟通,做到无缝衔接,确保产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录入精准无误。

四是完善档案资料。各镇办要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文件、企业带动资料、自主经营资料、生产建设进度督查验收记录、资金兑付花名册等专项档案的收集整理,并督促各经营主体要做好带动资料、生产建设记录、分红资金兑付花名册等档案收集归档,健全规范会计账务。各镇办8月底前将分红资金兑付资料和技术员补贴资金兑付资料复印件报区食用菌产业脱贫办公室存档。

七、安全饮水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止2018年7月底,全区2018年计划退出的63个村安全饮水,按照贫困村安全饮水四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任务。2019年计划退出的56个村的饮水工程,有27个村完成建设任务,29个村工程已于8月20日前开工在建。全区122个非贫困村,已实施饮水工程的村32个,大荆集中供水涉及13个非贫困村和腰市集中供水涉及10个非贫困村巩固提升工程已完成,剩余的67个非贫困村饮水工程,正在作工程的前期规划。

(二)存在问题

一是前期规划不到位,压茬推进进展缓慢。农村安全饮水涉及村多、面大、工程分散,区水务局在工作中存在统筹协调不够紧密,局各包片领导对工程进度统计不及时、不准确等,对工程前期规划相对滞后。

二是工作合力没有完全形成。镇(办)、村、组在饮水工程实施中,对于占地、青苗补偿等协调配合不到位,特别是在管道埋设过程中,因占地难以协调,很多村组要求改变设计路线,导致工程推进缓慢,影响工程进度。

三是建后管理流于形式。区政府先后下发了《商州区村镇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的通知》两个文件,但各镇办普遍存在思想重视不够,有畏难情绪。目前仅有大荆、腰市2个镇和夜村镇夜村村成立了镇供水公司和管理站、人员、机构、制度到位,其余镇办均未组建机构,工作流于形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快工程进度。一是对今年已完成的工程,特别是对计划退出的63个贫困村的工程,按照退出的四条标准,区水务局牵头,疾控中心配合,在9月15日前逐村进行水质检测,出具报告;二是对2019年退出的剩余29个贫困村的饮水工程,落实包抓领导和干部,在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对非贫困村饮水工程,抓紧编制设计方案,项目前期工作在9月底前完成,10月初动工,年底前完成工作建设任务。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推动工程进展。各镇办要落实领导和干部力量,做好饮水工程占地、青苗补偿等协调和环境保障工作。区水务局要继续按照科级领导分片包抓,下属单位包镇(办),饮水办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实行一周一汇报、一周一交账,确保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镇(办)加快推进《商州区村镇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在镇(办)的实施进度,按照要求8月底前,镇(办)供水公司、村级管水人员等机构人员和制度全部到位,并正常开展工作,9月10日前政府督查室会同区水务局就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全区通报。

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重视不够。从督查情况看,大部分镇办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工作重视不够,在区上动员培训会后,镇办没有及时安排部署,没有开展宣传培训,镇村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的具体内容不清楚、对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流程把握不准,群众参与度低,工作推进缓慢。大荆镇、沙河子镇、刘湾办事处等镇办直到8月初才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和培训。闫村镇闫村村、华良沟村等几个试点村截止8月份区上督查时,清产核资报表还原封不动的放在档案柜里。

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村普遍存在清产核资不彻底,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身份界定及股权量化工作滞后。2018年计划退出的63个贫困村中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份量化、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的村35个,28个村没有登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已完成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的村中,还有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制度性改革不完善,需要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股份量化上补课。截止8月10号,全区完成清产核资的村有138个,占总任务的50.5%,其中北宽坪镇、三岔河镇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腰市镇、金陵寺镇、麻街镇、杨斜镇、杨峪河镇、牧护关镇完成任务达到了一半以上;夜村镇、城关办事处、板桥镇、大荆镇完成20%以上,大赵峪办事处、沙河子镇、刘湾办事处完成任务不足20%;79个试点村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的镇办有金陵寺镇、三岔河镇、牧护关镇、陈源办事处、刘湾办事处、大荆镇、城关办事处;完成成员界定工作50%以上的镇办有腰市镇、杨斜镇、杨峪河镇、夜村镇、闫村镇、麻街镇;完成成员界定工作不足50%镇办有黑山镇、北宽坪镇、沙河子镇、板桥镇。试点村股权量化工作全区仅完成39%。

三是项目资金使用率低。2017年确定的“三变”试点村项目资金下达后,大部分村没有确定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确定了发展项目的没有组织实施,造成资金闲置。2018年下达的“宁商”协作资金有的还滞留在镇办财政所;下达的村集体光伏认领资金大部分镇办直接拨付区城投公司,各村没有和企业签订光伏认购协议。

四是档案资料不全。各村普遍存在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等关键环节档案资料不完善,项目资金使用后的财务、账务资料收集不完整。

五是对政策理解不透彻。镇办领导、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对清产核资方法、步骤把握不准,报表内容吃不透,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关系搞不清,把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区分不清,村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财务相互混淆。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要加快工作进度。各镇办要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工作包抓机制,细化工作职责,夯实工作责任,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责任清单,确保10月底完成年度改革任务。

二要分层次开展培训。一是区产改办和“三变”办要加强学习培训,8月底前组建一支业务精通、指导有力的指导员队伍,巡回各镇办、各试点村指导工作。9月5日前组织对镇办业务人员再进行一次专题培训。二是各镇办要对村组干部和镇办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区“三变”办要派业务人员现场指导,通过业务培训解决村组干部政策不清、方向不明、程序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区“三变”办要对照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责任清单和操作性强的督查工作方案。建立周通报制度,各镇办要确定专人负责,每周五下午4时前将本镇办工作进展情况汇总上报区“三变”办,每月25日将“三变”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上报区“三变”办。区“三变”办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工作实行周排名通报,月督查汇总、年终按照年度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

九、低保扩面工作对标自查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落实各项社保兜底政策。2018上半年度,全区新增农村低保对象433户1104人,截至第二季度全区共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728户12827人(其中A类1335户2157人;B类2386户5039人;C类2007户5631人),保障率3.29%,分类施保救助人数4460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100.1万元(含取暖费)。根据各镇办上报情况,全区第三季度拟增加农村低保对象480余户1300余人,增加后农村低保对象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48%,较上季度增加0.32%(二季度为3.16%)。目前,相关资料正在审批中。

一是各项社保兜底救助资金发放到位。全区上半年新增五保对象123人,死亡取消五保对象95人,截至第二季度,全区共有五保对象2222人,比2017年增长5.53%(其中集中供养对象288人,散居供养对象1934人),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757.478万元。

二是从6月份开始,临时救助由原来的季度审批变成月审批。截止7月底,对突发性、临时性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1834户4113人,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15.4986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低保对象“回头看”。按照分类施保、应保尽保的原则,及时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兜底对象排查及农村低保分类施保专项核查的紧急通知》《关于在全区开展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渐退帮扶”政策的通知》《商州区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开展全区农村低保家庭“回头望”工作,为289人补发2016年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农村低保分类施保救助资金47.6145万元。同时,为7849户14742名农村五保、低保对象缴纳2018年度农合疗参保费280.098万元,确保了农村五保、低保对象参合不漏一人。

四是爱心超市建设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区124个贫困村,已全部建立爱心超市,物资配送到位,达到了全覆盖。

五是积极开展残疾人保障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级鉴定,严把办证关,目前,已新办理残疾证1000余个。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及重度护理补贴18530人,发放补贴资金909.258万(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人数8940人,发放金额332.655万;重度护理补贴发放人数9590人,发放金额576.603万)。

六是实现医疗救助购买服务。按照全市安排,从3月1日起,医疗救助由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商洛分公司承办具体业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多层次、多方式的医疗救助服务,实现了医疗救助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即时结算。截止7月30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19017人次,共计发放资金1148.86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爱心超市管理不规范。虽然爱心超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已实现全覆盖,但爱心超市制度不健全、标识不醒目、管理不规范,超市物资品种单一,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不够,镇村不能够严格按照积分管理办法开展工作,绝大多数爱心超市成为摆设。

二是兜底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对政策知晓率不高,甚至还有部分残疾人不知道新政策的实施,兜底保障对象对医疗救助、低保、五保的标准等兜底政策了解不清楚,存在死角死面。

三是兜底保障对象的排查开展不平衡。部分镇办担心兜底保障对象的排查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对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对兜底保障对象排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进展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大对兜底保障对象的核查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全年兜底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兜底保障政策宣传。积极做好农村低保、五保与兜底脱贫政策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低保、五保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因家庭成员患重病刚性支出比较大或遭遇急难事件导致短期家庭贫困的,可首先纳入临时救助、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及时给予急难性救助。

三是畅通社会救助绿色通道。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工作与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履行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统筹职责,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十、教育扶贫对标自查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控辍保学镇村职责落的不实。目前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44558人,其中建档立卡学生7020人,控辍保学量大面广,但镇办对此了解不清,重视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七长”责任制的职能作用。

二是教育扶贫政策宣传领会不准。板桥、闫村等镇少数村干部及贫困群众对教育扶贫资助项目和标准说不清,理解不精准,掌握有差距。

三是异地学生资助兑现台账不全。在区外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6055人,根据资助随学籍走的原则,资助兑现情况掌握不全面,相关台账建立不健全,掌握并建立台账的学生为4752名。

四是扶智扶志结对帮扶效果不佳。夜村镇、板桥镇中心校在落实师生结对帮扶和引导贫困学生消除内心贫穷、心理自卑,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方面方法单一,激发贫困学生家庭内生动力效果不佳。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强化控辍保学责任。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夯实镇办、村两委会的工作责任,持续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行动,9月15日前完成贫困退出义务教育达标认定,确保义务教育无辍学学生。

二是加强教育资助管理。建立教育资助精准信息库,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学生应享尽享,应助尽助。切实做好大学生4000元的政府资助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及泛海助学行动257名建档立卡大学新生每人5000元的资助工作。各镇办和驻村工作队要对异地就读的贫困学生及资助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进一步健全规范资助档案,全面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

三是拓展技能培训平台。继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开展差异化劳动技能培训,使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打造一批劳务、创业、就业品牌,提高贫困学生就业率。在区职业高级中学推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双百工程”、校地合作,结合我区经济产业结构实际,培训一批技术型职业农民。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黑山镇药王坪村、杨斜镇月亮湾村、板桥镇李河村、杨峪河镇下赵塬村、刘湾办杨湾村等5个村幼儿园建设进度,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新建区中、第六小学、第十二幼儿园、第十五小学、第十三幼儿园等5个校建项目进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大班额问题。

五是深化资助政策宣传。脱贫攻坚四支队伍要认真学习领会教育扶贫政策,积极利用上门入户及发放教育扶持政策兑现告知单等形式,就资助的标准、程序和相关规定进行再宣传、再解读,着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六是坚持扶智扶志并举。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大手拉小手”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贫困人口思想、文化、智力、志向的帮教,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十一、交通扶贫对标自查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环境保障不力。板桥镇、夜村镇在道路建设环境保障方面人力投入不足,在征地、拆迁方面协调力度不大,致使七星村通村路、夜村镇“油返砂”项目、孝义大桥项目工程推进缓慢。

二是技术指导不够。各镇办公用事业服务站人员对道路日常监管指导不到位,区交通局技术指导覆盖不全面,对杨峪河镇麻仁路技术指导不及时,多次出现违规操作问题。

三是资金争取不足。全区在建交通扶贫项目64个211公里,总投资22343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0082万元。沙砚路、铁管路项目缺口资金7100万元,征地补偿资金短缺780万元。杨峪河镇民主村“油返砂”项目因原料价格上涨,出现资金短缺,目前停工待料。

四是养护管理不细。刘湾办叶庙村路、杨峪河镇麻仁路路边堆占严重,镇村对通村路监管养护不精细、不全面。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不断加快交通扶贫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一是抓建设,促进度。加快深度贫困村通组公路建设,尽快完成前期工作,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动员镇村协助交通部门完成通组路路基改造,确保2018年计划退出的板桥镇桃岔河村、杨峪河镇吴庄村、三岔河镇杨峪沟村9条12.5千米深度贫困村通组路项目9月中旬启动建设。通村公路“油返砂”项目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高效快速推进,9月底前完成剩余的牧护关镇西沟村、秦岭村和韩胡路,夜村镇两水寺村、杨峪河镇民主村、麻街镇肖塬村6条路建设任务,确保63个计划退出贫困村通村道路顺利达标。

二是抓管理,促质量。区交通局要将专业技术人员调配到重点项目上,项目所在地镇、村要选派质量监督员,确保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具体任务到人,共同抓好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工程材料的质量安全管控工作,全面推进交通脱贫项目建设。同时,对照全年农村公路养管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镇村养管责任,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三是抓统筹,促保障。区交通部门既要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计划、资金,又要统筹各镇办以及其他部门资源,加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及建设力度,协同镇、村扎实做好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夜村镇和杨峪河镇民主村“油返砂”及板桥镇七星村通村路等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全力推进我区交通项目顺利实施。

推荐第4篇:**县贫困退出情况汇报

**县贫困退出情况汇报

**县有省级贫困村83个,市级贫困村48个;其中2019年预脱贫的省级贫困村16个,市级贫困村15个。**县全社会共有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9006户,38738人,其中纳入兜底保障的14033人(低保的10878人,五保的3155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目前,全县纳入兜底保障的有12619户,20736人(低保户16229人,五保4507人)。

2019年预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823户,844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核定的人均收入标准为年人均3442元;低保核定标准为年人均4764元,比2018年的4176元提高14%;今年将我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以上纳入低保;20%以上纳入低保边缘家庭,实现综合低保兜底率在80%以上。1至6月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纳入低保兜底保障的3513户,5279人,分别占今年预脱贫的建挡立卡贫困户的73%,63%。

**县贫困退出要以总书记脱贫攻坚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指针,以“五个坚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为依托,按照市委市政府“十三项支持政策”以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落实责任,精准施策,合力功坚,全面实现真脱贫,脱真贫的战略目标。

一、

兜底保障是基础。通过“提标扩面”一批,“支出核减”纳入一批,“分类施保”放宽一批,“单独施保”填补一批,“渐进核算”延退一批的五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脱保,脱贫不脱政策,让贫困群众不愁近忧,又解远愁;要通过低保兜底来解决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

坚持标准是底线。不搞锦上添花,只须雪中送炭,保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能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也不能脱离实际,吊高胃口。

三、

产业支撑是关健。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强化“造血”功能,把更多的精力,资金用在产业覆盖上,让更多的贫困户有力所能及的,符合实际的,可持续稳定的精准扶贫项目,即不搞大水漫瀼,也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差异化推进,精准化实施,集小胜为大胜,要在绝对贫困人口上做足文章。

四、

扶“志\"和“扶智”是重点。教育引导有基本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打消“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脱贫致富本领,全面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避免剔头挑子一头热现象,形成良性的积极的“互动”效应。

五、

全方位脱贫是目的。老百姓相信眼晴,不相信耳朵;要走多元化扶贫之路,使更多的贫困群众体验到精准扶贫政策的公共成果,乡村振兴的不断变化。

六、

教育引导是根本。强化宣传发动,让困难群体真正认识到“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思想内涵,消除靠施舍,靠可怜,靠穷就是理的不健康心态;感悟,知政府难;感动,知党恩深;提振贫困群众艰苦奋斗,勇于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七、

长效机制是保障。扶贫攻坚是长期的,与时偕行的,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调整优化扶贫政策,手段和措施,使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健康推进,全天候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要长期重点关注脱贫又返贫的问题。

八、

讲政治顾大局是责任。实现贫困退出,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路上不落一戸,不少一人\"是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嘱托,也是贫困群众的殷切期盼;这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这是党员干部的大责任,必须以一往无前的斗志,功坚克难的勇气,科学有效的举措,超出常规的担当,园满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推荐第5篇: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作者: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9日 03版)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现就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以前有序退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对稳定达到脱贫标准的要及时退出,新增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扶贫范围。注重脱贫质量,坚决防止虚假脱贫,确保贫困退出反映客观实际、经得起检验。

——坚持分级负责。实行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统一的退出标准和程序,负责督促指导、抽查核查、评估考核、备案登记等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本地脱贫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办法,抓好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市(地)县汇总数据,甄别情况,具体落实,确保贫困退出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退出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切实做到程序公开、数据准确、档案完整、结果公正。贫困人口退出必须实行民主评议,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必须进行审核审查,退出结果公示公告,让群众参与评价,做到全程透明。强化监督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可信。

——坚持正向激励。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对提前退出的贫困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制定相应奖励政策,鼓励脱贫摘帽。

三、退出标准和程序

(一)贫困人口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退出,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二)贫困村退出。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原则上贫困 2 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在乡镇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

(三)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包括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退出,市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初审,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确定退出名单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相关力量对地方退出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责成相关地方进行核查处理。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县,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贫困退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认真履行职责。贫困退出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中央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内容。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层层抓落实,精心组织实施。地方各级扶贫部门要认真履职,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协调有关方面做好调查核实、公示公告、备案管理、信息录入等工作。

(二)做好退出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的要求,因地制宜,尽快制定贫困退出具体方案,明确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退出方案要符合脱贫攻坚实际情况,防止片面追求脱贫进度。

(三)完善退出机制。贫困退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要做好跟踪研判,及时发现和解决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认真开展效果评估,确保贫困退出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

(四)强化监督问责。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组织开展扶贫巡查工作,分年度、分阶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和专项检查。对贫困退出工作中发生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问题的,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推荐第6篇:脱贫攻坚资料——贫困对象退出验收评价指标及标准

贫困对象退出验收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贫困县摘帽(“一低三有”)

(一)“一低”。指贫困县摘帽当年贫困发生率低于3%。计算公式为:贫困发生率=(未脱贫人口数+漏评人口数+错退人口数)÷2014年全县公安农业户籍人口数×100%。如无公安公布的农业户籍人口数,按2014年实际农业人口数计算。

(二)“三有”。指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1.有标准中心校。包括五个指标:

(1)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农村小学6—11个班、12—17个班、18—24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42㎡、4.20㎡、3.72㎡、3.68㎡。农村初中12—17个班、18—23个班、24个班及以上生均用房分别不低于5.07㎡、4.39㎡、4.10㎡。

(2)电脑配置。小学每100个学生6台,初中每100个学生8台。

(3)图书配置。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5册。 (4)师生比。省下达编制全部核定到校,无截编现象;教职工编制空编率控制在1%以内。教职工基本编制师生比(教职工编制数:学生数)标准为:县镇、农村小学:1:21。县镇、

- 12地区(含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不低于30平方米。(2)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巡回医生。

其中:①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贫困村结合实际能满足贫困户看病需要,可不设村卫生室;②如在此标准下10%以内,但当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认定其能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展需要,认可当地意见视同达标;③对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市卫计局结合实际决定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的,认可当地意见视同达标。

4.有文化室,包括两个指标:(1)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具备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功能;具备电视机、音响、电脑、等基本文化器材;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村级广播系统;具备一定的可供阅读的出版物;规章制度健全。(2)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内容能及时更新);具备条件的聚居点有相应的体育器材或健身器材。

5.有通信网络,指以窄带(拨号上网、GPRS等)或宽带(ADSL、3G、4G、光纤等)方式,实现至少有一处有互联网覆盖。

补充规定:

1.对因自然灾害、规划布局,原行政村建制取消,农户全部整体搬迁分散安置的,该贫困村视为退出。贫困户相关信息需在系统中及时更新。

2.对因自主移民,农户已全部整体搬迁分散安置的,但原行政村建制虽未取消的,村“五有”不作要求。

3.对因水电库区移民,2019年前纳入规划整体搬迁安置需新建的贫困村,由企业承诺村“五有”建设任务,待达标后退出。

4.对因国家、省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占用农村公路作为施工便道,影响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建设、受损的,贫困村退出该项指标视为达标,待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基本完工后,及时按标准进行建设或修复。

三、贫困户脱贫(“一超六有”)

贫困人口脱贫以农业户籍人口户为单位,实行整户识别、整户脱贫。以简称“一超”、“两不愁”、“三保障”、户“三有”(省标)为主要脱贫指标及标准(又称“一超六有”)。

(一)“一超”,指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4年达2736元、2015年达2855元、2016年达3100元、2017年达3300元以上)。

(二)“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脱贫人口家庭拥有的粮食、副食、蔬菜等食物满足基本需求,全年无缺粮、缺水情况;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齐备,全年无缺换季衣服情况。

(三)“三保障”,指脱贫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

- 56收入不计入。

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离退休金;2.赡养金;3.五保金和一年及以上低保金;4.养老金;5.长期抚恤金;6.稳定性的补贴收入(如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款、生态林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7.残疾补贴;8.三年以上的资产性收入(如土地整治、旅游园区、光伏、设施农业、水利发电、矿产等);9.其他具有稳定长期的转移性收入。

不计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项目,包括:1.政府为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的现金及实物,如产业项目补助资金、奖励资金等,种子、种苗、种畜,化肥、农药等;2.危房改造补助;3.易地扶贫搬迁补助;4.扶贫小额信贷;5.保险赔付资金;6.临时性慰问金;7.临时救助金;8.帮扶干部给予的帮扶资金;9.社会各界给予的帮扶赠与、捐助资金;10.亲友偶尔赠与的资金;11.医疗报销、大病救助补助资金;12.教育补贴;13.“雨露计划”补助;14.“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补贴;15.一年期以下的低保;16.农户牲畜存栏;17.其他。

农户因易地扶贫搬迁负债人均超过2500元的或因危房改造发生大额负债的,不能作为脱贫处理。

推荐第7篇:贫困退出资料参考目录清单

贫困退出资料参考目录清单

一、贫困户退出资料清单

1.农户家庭资料

1.1xx年度贫困户退出申请书

1.2xx年度拟退出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调查表 1.3xx年度拟退出贫困户村级核实表 1.4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

1.5贫困户家庭享受各项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佐证资料(含产业帮扶、入股分红、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大病报销等)

1.6xx年度贫困户脱贫告知书 2.村级资料

2.1全村xx年度退出贫困户名单 2.2xx年度贫困户退出申请书

2.3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资料(包括会议记录、参会的村民代表签到册、贫困户退出民主评议表及汇总表、村民代表名单、会场照片等)

2.4xx年度全村拟退出贫困户名单

2.5xx年度拟退出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情况调查表 2.6xx年度拟退出贫困户村级核实表

- 12

二、贫困村退出资料

1.村级资料

1.1xx年度贫困村退出申请、自查自验报告 1.2xx年度镇级对贫困村退出核实表 1.3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

1.3.1县级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资料

1.3.2县级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佐证资料、市级统计部门出具的当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分析资料

1.3.3县级农业部门出具的村集体经济认定资料

1.3.4县级交通部门出具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认定资料

1.3.5县级水利部门出具的安全饮水认定资料 1.3.6县级发改部门出具的电力入户认定资料 1.3.7县级卫计部门出具的基本医疗有保障认定资料 1.4xx年度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公示及照片资料 1.5xx年度县级对贫困村退出交叉核查表

1.6xx年度市级对贫困村退出抽查表(抽查村做好资料留存) 1.7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向镇级印发的贫困村退出批复、县政府批准退出公告截图 1.8贫困村退出其他佐证资料 2.镇级资料

2.1全镇xx年度退出贫困村名单

2.2xx年度贫困村退出申请、自查自验报告

2.3贫困村退出民主评议会议资料(含会议记录、参会人员签到册、贫困村退出民主评议表及汇总表、会场照片等) 2.4xx年度贫困村退出核实表 2.5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

2.5.1县级扶贫部门出具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资料

2.5.2县级统计部门提供的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佐证资料、市级统计部门出具的当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分析资料

2.5.3县级农业部门出具的村集体经济认定资料

2.5.4县级交通部门出具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认定资料

2.5.5县级水利部门出具的安全饮水认定资料 2.5.6县级发改部门出具的电力入户认定资料 2.5.7县级卫计部门出具的基本医疗有保障认定资料 2.6召开会议审定贫困村退出核实结果,形成拟退出贫困村名单会议记录

2.7xx年度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公示及照片资料 2.8申报贫困村退出的核查请示

2.9县级对贫困村退出交叉核查的工作通知 2.10xx年度县级贫困村退出交叉核查表

2.11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向镇级下达的贫困村退出批复、县政府批准退出公告截图 2.12贫困村退出其他佐证资料

- 56

三、贫困县退出资料

1.县级资料

1.1贫困县退出自查自评方案 1.2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

1.2.1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贫困发生率相关截图及县级扶贫部门核查测算结果

1.2.2县级统计部门出具的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的统计分析资料 1.2.3县级交通部门出具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标认定资料

1.2.4县级水利部门出具的安全饮水达标认定资料 1.2.5县级发改部门出具的电力入户达标认定资料 1.2.6县级住建部门出具的住房安全达标认定资料 1.2.7县级卫计部门出具的基本医疗有保障达标认定资料1.2.8县级农业部门出具的贫困村集体经济达标认定资料 1.3贫困县退出自查自评报告(主要包括①申请退出贫困县的基本情况;②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③中省脱贫攻坚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④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工作安排;⑤贫困县约束机制落实情况;⑥县级退出程序履行情况和自查自评工作情况;⑦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4市级行业部门核查资料

1.5向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请贫困县退出核查的请示,附贫困县退出自查自评报告、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另行装订成册)

1.6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形成贫困县退出意见的会议纪要 1.7贫困县退出其他佐证资料 2.市级资料

2.1县级向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上报申请贫困县退出核查的请示、贫困县退出县级自查自评报告 2.2县级行业部门认定资料 2.3贫困县退出核查工作方案 2.4市级行业部门核查认定资料 2.5省级行业部门抽查认定资料 2.6各核查小组核查报告

2.7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各小组核查结果,形成贫困县退出意见的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

2.8贫困县退出的核查报告(主要包括①申请退出贫困县的基本情况;②脱贫攻坚总体情况,涵盖中省脱贫攻坚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市县脱贫攻坚开展情况、后续帮扶计划及巩固提升工作安排、约束机制等情况;③县级退出程序自查情况、市级核查程序履行情况;④市级核查工作开展情况,行业部门认定情况;⑤市级对贫困县退出的意见;⑥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2.9向省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请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的请示

2.10贫困县退出其他佐证资料

- 9 -

推荐第8篇:畜禽集中退出工作汇报

龙化乡畜禽集中退出工作汇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化乡坚持以“依法推进,注重民生;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畜禽养殖顺利退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龙化乡自2018年9月11日全域内开展养殖业整体退出,共排查确认各类养殖户160户,其中蛋鸡237581羽,羊3384只,猪5724头,牛马156头,鸭及其他家禽4115只,10月31前,全乡106户养殖户完成退出,退出蛋鸡60620羽,羊3302只,猪5082头,牛马60头,鸭及其他家禽4017只。

截止2月21日,龙化尚有未退出养殖户54户养殖户,其中县集中整治名单在册35户,鸡33户、17万只,生猪2户、65头,其他养殖户19户。20日县政府畜禽集中养退出会议召开后,龙化乡面对畜禽资金未奖补到位,蛋鸡数量庞大且全部处于产蛋高峰期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畜禽养殖业整体退出工作。

一、责任担当到位。龙化乡把畜禽退出作为当前全乡中心工作,全面部署。21日乡政府召开包片领导、支部书记、包村干部专题会议,层层传导压力,明确退出时间及退出方案;乡村联动成立分包工作小组,书记、乡长亲自挂帅分包乡养殖规模最大、数量最大的退出最困难户,其他乡村干部每组分包2至3户养殖户,逐户开展走访谈心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讲解白洋淀保护、讲新区建设、讲退出方针政策,要求养殖户按县会议精神有关要求退出。

二、宣传引导到位。印发《关于安新县龙化乡人民政府实行畜禽养殖业退出的通告》200余份,全部在村显要位置位置张;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及各村主要道路悬挂宣传退出标语60余条,逐户发放政策明白纸500份,通过高音喇每天不断循环播放畜禽整治音频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整治退出要求,动员和鼓励养殖户按要求、按时限自行关闭或搬迁养殖场。

三、综合施策到位。坚持以退出为问题导向,逐户梳理了解未退出35养殖户的心理、家庭、养殖规模等基本情况。将关闭搬迁工作细化分解、分门别类,挂图作战,逐户开展细致工作,各养殖户明确提出退出方案及退出时间。重拳打击,对拒不配合未按时间要求提出退出方案的4户养殖户明确为户,我乡与水利部门联合派出所、供电所等部门,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对未退出抱有继续养殖的人员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主动作为,对已经确定退出方案和时间的养殖户,逐户摸排,了解鸡龄,饲料剩余量等情况,主动联系肃宁、饶阳等地收鸡户,粮食收购点,帮助养殖户不低于市场价的前提下,有序售卖蛋鸡和养殖饲料减少经济损失,其中通过乡微信及各类网络渠道帮助养殖户售卖蛋鸡5000余只;强化扶持,对有就业意向的4名退出户,乡政府多渠道沟通联系致友、指北针等服装企业将其吸收就业,对于畜禽养殖退出造成生活困难的2名养殖户,协调民政等部门给予适当救济帮助,对无法舍弃养殖业,想继续从事蛋鸡养殖的退出户,多方联系高阳县硕丰农场及当地有关部门帮助转移设备再生产。

龙化乡在工作中将继续发扬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主动作为,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为县委、县政府保驾护航。

龙化乡人民政府

2019年3月7日

推荐第9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乡脱贫攻坚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南5公里,辖15个行政村(街)、总人口2.77万人,全乡总面积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万亩、水域面积2万亩、林地面积6.9万亩,是“河南省生态示范乡镇”、“河南省旅游示范乡镇”。乡党委下设30个基层党组织(2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5名,其中农村党员483名。

二、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一)减贫情况:**乡有5个贫困村、10个非贫困村, 2014年,全乡农业人口为27744人,有贫困户1020户、3872人,贫困户发生率为13.95%,截止年底,未脱贫890户、3301人,已脱贫130户、571人,贫困户发生率下降到11.88%。截止2015年底,有贫困户1021户、3898人,已脱贫365户、1561人,未脱贫656户、2337人,贫困发生率为8.42%。截止2016年底,有贫困户1115户、4008人,已脱贫475户、2020人,未脱贫640户、2046人,贫困发生率为7.37%。截止2017年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4户、4133人,已脱贫665户、2732人,未脱贫459户、1401人,贫困发生率为5.04%。

(二)贫困户属性分布情况:低保贫困户350户,五保贫困户128户,一般贫困户646户。

(三)致贫原因分布情况:缺技术致贫429户,因病致贫301户,缺劳力致贫为142户,因残致贫109户,缺资金致贫92

1 户,因学致贫36户,其他原因致贫15户。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一)建立扶贫机制

一是全乡15个村(街)分别成立脱贫责任组,班子成员担任贫困村的责任组组长,站所长担任其他各村的责任组长,统筹负责各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二是以乡纪委文件形式明确帮扶责任人的工作纪律、工作职责,以硬要求保证硬任务。

(二) “扶贫先扶志”政策宣传

乡成立由党委书记**同志为团长的政策宣讲报告团,开展“扶贫先扶志”**乡脱贫攻坚政策大宣讲,逐村对群众和帮扶责任人开展扶贫政策宣讲活动。2017年进行了13场宣讲活动,印发**乡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册3500余份,有近2000名群众和300名帮扶责任人参加宣讲活动。通过宣讲活动,加强了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加深了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近期,各村成立政策宣传小分队,制定政策宣传活动方案,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提升群众满意度、政策知晓度。

(三)扶贫档卡

一是积极迎接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督导组检查,对照反馈问题清单,举一反三,建立中央、省、市、乡、村五级整改台账,上报整改情况,并认真整改落实到位。二是由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组织业务能手,通过走访、电话访问、验收档案等形式对

2 15个村(街)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迅速反馈问题清单,要求各村(街)落实整改,规范档卡提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

(四)帮扶力量

2017年,我们对帮扶力量进行了充实,全乡现有帮扶人348人,其中,县级帮扶人104名,乡、村、成功人士三级帮扶人共计244名,确保每名帮扶人帮扶不超过5户(未脱贫户)。以村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学习,加强责任意识,提升帮扶水平。

(五)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贫困村陈洼村、杨大湾村、大栗树村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村卫生室、文化广场,**村、晏岗村已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正在施工中,2018年将全面完成建设;建立农业保险协管员兼职保洁员制度,全乡卫生水平取得到大幅度提升。

(六)村集体经济

各村立足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业”、“一村多业”,建立持续稳定增收机制,实现“造血式扶贫”,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截止目前,**村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杨大湾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晏岗村集体经济加金色农林合作社预计年收入42万元;陈洼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大栗树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

(七)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2017年11月的动态管理工作中,我乡共新识别贫困户16户、74人。对于新识别贫困户,严格把握“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精准识别方法,完善识别程序;深入新识别贫困户家中算清细账、摸清家底,包括贫困户家庭成员、房屋、耕地、林地等情况,做到入户调查过程有图可查,有据可依;在新识别贫困户完成程序后,依照贫困原因,因症施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严格按照《河南省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户档。

在动态调整及问题整改的过程中,我乡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工作,每村确定1名专门的信息录入员,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专门的信息室,有4名专职的信息员,定期召开信息录入工作动员培训会。对于上级反馈和自查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核实、及时修改,最大化的更新全国扶贫开发子系统和河南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中的贫困户信息数据,较好的完成了全乡贫困户动态调整的信息录入工作,确保了贫困户信息的正确率和数据的完整性。

(八)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大力发展油茶、苗木花卉、粮油产业,形成了近万亩的苗木花卉、8000亩的粮油基地、3万亩的油茶种植面积,吸收贫困户近25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鼓励贫困户自助发展产业,利用扶贫贴息贷款为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撑,已为182户贫困户申请贷款705万元;利用各级培训为贫困人口提供实用技术

4 培训,已为368人提供技术培训。

(九)社保政策落实情况

依托县人社局的政策,5-12月份加大慢性病卡工作申报的宣传和组织,已累计有272名贫困群众申报成功;全乡对贫困人口未参加2017年度新农保的情况进行摸排,发现89户未购买新农保的贫困人口,立刻进行补缴。目前,2017年所有贫困户都已购买新农合、新农保和大病医疗补助救助保险。通过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建立起**乡贫困人员就业和培训的“数据库”,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有针对性的制订学习培训、岗位输送、产业开发等帮扶方案,将这些人员对口推介到周边的企业务工。全年解决就业400余人,扶持成立农村淘宝店两家。

(十)危房改造政策落实情况

通过排查,2017年为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报危房改造,危房改造资金共计拨付119.5万元。

(十一)民政政策落实情况

自2017年5月入户普查以后,通过入户普查反馈的情况,对贫困户中符合低保的贫困人口进行优先安排,全乡初步摸排出120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口,先后分两批已全部办理农村低保。将农村鳏寡孤独、因病因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保障其基本生活。

(十二)健康扶贫落实情况

5 **乡因病致贫301户,目前,已大病集中救治83人,慢性病签约284人,重病兜底23人,累计对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214人;全乡住院累计人次3412人,累计补偿费用1142.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四类人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2838人(包括电话预约体检)。

(十三)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乡建档立卡学生总数656人(其中在**学区242人,在外学区414人),保障资助全部落实;申报“雨露计划”的18名贫困人口,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2017年,为6名大学生提供助学资金2.3万元,为28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各类助学贷款证明材料。

(十四)易地搬迁落实情况

目前,晏岗集中安置点18套房屋、槐香园集中安置点20套房屋、分散安置8套房屋已全部建成、入住,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拨付864万元,分散户安置补助资金共49.4万元全部打卡发放。

(十五)交通政策落实情况

珠山、冯河、晏岗、**、项楼、街道、望城、万河、大栗树、王南洼、杨大湾等村积极行动,全年共修建村民组主次道路共28公里,全乡水泥路组组通达到95%。

(十六)电业政策落实情况

6 2017年投入资金新建27台配变台区,完成全乡的户表改造工程。陈洼村新建配变台区6台、大栗村新建配变台区5台、晏岗村新建配变台区7台、**村新建配变台区5台、杨大湾村增容改造:村部台区、杨楼台区、吴岗台区、陈畈台区共计配变台区4台,解决整个村不通三相电和电力不足的问题。投入资金新建陈洼村扶贫光伏发电站1处和5处分布式光伏发电,宣传新能源政策及电价补贴政策,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新建槐香园异地搬迁配变、晏岗新村异地搬迁配变、晏岗移民安置区配变共计3处。

(十七)水利扶贫落实情况

贫困村坑塘改造:杨大湾村三口塘、**村三口塘、大栗树村三口塘、陈洼村三口塘、晏岗村三口塘。坑塘改造资金总计130.6万元,已拨付39.2万。

安全饮水:**村已通自来水,陈洼村、晏岗村二村自来水设施正在维修;大栗树村、杨大湾村自来水工程正在施工。全乡十个非贫困村已全部取样送检,饮水安全质量正在检测中。

(十八)项目实施情况

截止目前,全乡扶贫项目投入资金两千余万元,全乡已完成陈洼、杨大湾、大栗树和**四个村的整村推进工程,总投资280万元;完成了五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总投资86.5万元;陈洼和**两个村卫生室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2万元;**、晏岗、陈洼3个村的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共投资96万元;

7 **和晏岗两个村易地搬迁土地补偿,共98.79万元;易地搬迁集中安置户拨付 864万元,分散户安置补助资金共49.4万元全部打卡发放;危房改造资金共计拨付182.904万元;五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共550万元;2017年冬修坑塘改造15处,共130.605万元。

四、工作亮点

(一)扶贫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一是思想先行。**乡一直把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提振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作为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将脱贫攻坚从扶贫干部的“独角戏”变为帮扶人与被帮扶人的“二人转”;在**街道、政府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可以看到张贴有扶贫贷款、雨露计划、易地搬迁等政策解读;180余条标语树立在村(街)道路两侧以及村民组;由乡党委书记** 二是引导先行。加强宣传引导,有利于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增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自觉,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乡创新引导方式,利用“大美**”公众号和乡、村扶贫微信群发布扶贫相关政策、理论、学习、新闻等,营造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力求将扶贫政策、资金、技术与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浇开脱贫“花”,结下致富“果”。据统计,“大美**”公众号全年共推送公众号消息

8 78条,印发扶贫工作简报20期,向县级上报扶贫工作信息63条,全乡组织学习扶贫政策、知识36次。

三是榜样先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成功案例,立标杆、树榜样,先富带后富,后富学先富,变“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树立了很多不甘贫穷、奋力进取的贫困户典型。有“弱女子顶起一片天”的曹德芝,有“70岁老汉脱贫记”的陈文阶,有“精准扶贫重扬生活风帆”的熊永叶,有“从贫困户到带贫户”的涂德香,这些贫困户典型让全民为之钦佩,动容。**乡还大力宣传大力宣传第一书记、帮扶人、挂职书记、非公企业的先进事迹,有结对帮扶68户贫困户的四方植物油公司,有多次为贫困户提供农资的联兴油茶公司,有“单身汉邓汉平帮扶记”的帮扶人娄佰照,有“风雨兼程扶贫路”的挂职书记陆斌,有“青春建功中国梦”的第一书记马海涛,吸引更多力量合力参与脱贫攻坚。

(二)产业发展,增强持续“造血”能力

1、资金支持是前提

通过扶贫贴息贷款,为34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70万元;全乡贫困户信用体系采集已全部完成,目前有765户获得A级以上授信,有148户贫困户已通过农村信用体系申请贷款,用于发展充绒、家庭种植、养殖等产业;依托“多彩田园”产业扶贫财政奖补政策带动贫困户,将有能力发展

9 产业的贫困户进行筛选,对于已选准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跟进、扶持,确保其通过产业发展增收3500元,可以申请产业扶贫财政奖补资金2000元,目前已有157户农户申报财政奖补资金,合计31.4万元。

联兴油茶公司、四方绿丰合作社、万金河肉牛养殖场、**县新绿园商贸有限公司、竹青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共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550万元,带贫310户;联兴油茶公司、万金河肉牛养殖场、四方植物油公司使用财政整合资金265.3万元,带贫74户。共有384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带贫协议。

2、产业发展是动力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乡依托浅山丘陵的地理优势和邻近县城的区域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帮助贫困户“短跑脱贫、长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构建长效扶贫机制。 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企引领、集中连片、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5万亩油茶、2万亩苗木花卉、2万亩粮油作物。我们可以用三句口号生动地进行总结。

一是党的政策好,脱贫路上跑。《**县“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县财政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产业脱贫政策,精准规划指导、精准配套服务、精准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怕风险、离家不便四大难题。到今

10 年底,整乡脱贫可实现三个“全覆盖”,即贫困村带贫产业支持全覆盖、参与经营的贫困户产业增收全覆盖、政府奖补全覆盖。目前全乡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9个,特色农业基地3个,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种植油茶3万亩,苗木花卉6300亩,油料作物约1.2万亩,已形成油茶、苗木花卉、油料作物三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产业发展已实现1673人脱贫。

二是企业帮扶带,群众致富快。**乡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贫作用,目前全乡已发展油茶、苗木花卉、粮油作物种植三大主导产业,还发展有“稻虾共养”、白茶、鲜桃、肉牛养殖、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全乡带贫5户以上的示范企业有26家,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农产品收购等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户720、2470人致富、增收。四方植物油公司在**乡一对一帮扶贫困户68户,提供就业岗位360个,并出资20万元为杨大湾村新建村级活动场所;苗木花卉基地年用工1200人次,人均增收1800元;在油茶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过程中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300人次,人均可增收2000元;河南联兴油茶公司仅2016年就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100只小山羊、2.3万株油茶种苗,长期免费提供技术支撑,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贫困群众种植的油茶果。

三是百亩茶山万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乡的产业扶

11 贫是“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各项产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效益吸引并带动周边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进来,他们可以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等从产业中间接获得收入,也可通过自主发展产业获得直接收入。我们依托龙头企业、政府部门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全年为380名贫困群众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建立企业或合作社和贫困群众的合作营销模式,保障了贫困群众生产的产品收购问题;通过扶贫贴息贷款,为有能力但缺资金的贫困群众提供产业启动资金,已为35户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165万元,用于发展充绒、家庭种植、养殖等产业;依托“多彩田园”产业扶贫财政奖补政策带动贫困户,将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筛选,对于已选准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跟进、扶持,确保其通过产业发展增收3500元,可以申请产业扶贫财政奖补资金2000元;对于有意向发展产业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进行针对性帮扶,帮助申请扶贫贴息贷款或提供技术培训。

3、科技支撑是保障

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是关键。我们充分利用各级培训为贫困人口提供实用技术培训12批2000余人次,联合企业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进中国林科院亚林所、郑州泡桐研发中心等4家科研单位、5个高新技术项目和10多个科研课题,并聘请全国知名油茶专家姚小华、陈永忠为油茶发展首席专家顾问,为油茶、苗木花卉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

12 的项目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真情倾注,扶贫帮困暖人心

五、下一步扶贫规划

紧紧围绕2018年整体脱贫的目标,落实好、完成好这项政治任务。我们要汇全民之智、举全乡之力,聚焦精准抓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甩掉贫困帽子。一要深化责任精准帮扶。要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严格考评奖罚机制,一户一策,精准扶持,使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扶贫开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使全体贫困群众真正的从扶贫中得到实惠,增加收入,摆脱贫困。二要突出帮扶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贫困村村级道路交通,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要突出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围绕油茶、苗木花卉、电商、旅游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以农户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基地、成规模,加快产业化建设进程。三要强化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积极整合部门技能培训资源,强化农民实用技术、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每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积极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及时入学,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帮助有发展意愿、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为发展提供基础资金保障。四是完善退出机制,总结工作经验。要仔细整理保留贫困户脱贫的相关支撑数据,算好收入账,

13 确保脱贫实事清楚,数据充分,可接受检验。及时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做法,以备推广运用。

特别是着重在“转、扶、搬、保、就”几个方面发力,为2018年全乡脱贫打捞坚实基础:

一是转移就业助脱贫。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劳务合作关系,通过劳务协作对外输出一批。鼓励当地羽绒等行业企业到本乡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形式,使贫困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自主创业,开展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对符合岗位要求、外出就业困难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安置就业。

二是结对帮扶助脱贫。在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每月至少到所联系户四次,在入户时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乡脱指办。让富裕农村党员与贫困户“攀穷亲”,带动贫困户发展商品经济。鼓励本乡在外成功人士与部分贫困户结对,通过送致富信息、送物质、送技术、送发展资金、传授致富经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发展。

三是易地搬迁政策助脱贫。通过采取补贴补助、示范带动等扶贫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搬迁农户面向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等产业脱贫。扶持搬迁贫困人口从事农副产品营销、餐饮、建筑、羽绒加工等服务业,多渠道增加收入促进脱贫。

14 四是完善低保政策助脱贫。全面落实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保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坚持采取定期申报和分类复核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管理,切实做到进出有序、补差适时调整,确保救助公平、公正。

五是临时救助政策助脱贫。对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家庭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期生活救助,同时给予更多的精神鼓励。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助的,应及时提供相关服务。

推荐第10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村情概况

XXX是非贫困村,位于XXX办事处所在地。全村辖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XXX多亩,人均耕地XXX亩。村办企业2个:XXX。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XXX人,帮扶单位是XXX,脱贫攻坚责任组长XXX,驻村

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企业带贫分红XXX户、户贷企用金融扶贫XXX户、劳动力转移就业XXX人、入住老年公寓XXX人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因病致贫:一是实行健康扶贫。对贫困户实行“两化八免一促进”健康扶贫模式,XXX卫生院每年对贫困户群众免费体检两次,实行乡卫生院对贫困户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服务;二是新农合交费每人补贴XXX元;从基本医保基金中每人筹资XXX元,用于大病保险;市县财政为贫困户每人筹资XXX元用于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报销XXX次,这样因病报销比例达到80%。在XXX辖区医院看病实行门诊减免优惠、住院减免住院起付线200元的政策。2018年7月11日,贫困户XXX住院,先住院看病后结算,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三是村集体对住院患者实行按住院费用的XXX%报销。

2、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通过企业带贫,为XXX户贫困户办理了户贷企用金融扶贫,入股分红资金每季度XXX元。二是为XXX户贫困户办理了“到户增收”项目,户均XXX项目资金,目前正在办理中。

3、针对因残致贫:一是2017年以来为vXXX人办理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按时发放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

贴,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共发放残疾补贴资金XXX元;三是2017年先后组织XXX名轻度残疾人参加了认知及适应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训练,使残疾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XXX。

4、针对因学致贫:2018上半年年享受教育补贴XXX人,为1名小学寄宿生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改善补助共XXX元,为2名小学生发放营养改善补助XXX元。

5、针对其他原因致贫: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XXX户困户XXX人经过岗前培训后安排到周边企业和保洁队务工,XXX人在外地务工。

二、村级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公路实现硬化。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道路路面类型为水泥硬化路面,能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2、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公交车从村口经过,方便群众出行。

3、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参与农村农用饮水安全改造,有350米深水井一口,饮水符合安全要求。

4、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全村通农业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二)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1个群众文化活动室、2个文体广场、1个图书室。

3、有标准化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配备有两名医生。

4、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有两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

5、基本实现通宽带。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10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全流转,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农民每月享受XXX元生活补贴。村集体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壮大,每年可为村集体上交利润50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

(四)便民商店

村里目前有便民商店2个,营业总面积50平米,日常生活用品齐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五)环境综合整治

村集体成立一个保洁队,村内有200个垃圾箱,有xxx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打扫村内卫生。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六)组织建设

村两委组织机构健全,现在有村两委成员7名,按要求达到职数,能够认真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重大事项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党员干部能够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压实责任,对全村贫困户实行党员分包贫困户制度,以此提高党支部在群众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2018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xxx还有xxx人贫困,属于低保贫困户,所有贫困户计划xxx年脱贫,下一步要在确保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不返贫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制订可行实施方案,统筹各方面资源,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继续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推进村两委班子“双强”(社会管理能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强化)建设,坚持以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为核心,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坚持以评星定则为核心,推进工作任务目标化;坚持以发挥好作用为核心,推进活动阵地标准化;坚持以建立健全各类组织为核心,推进组织建设体系化。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2018年计划改造xxx米,预计投资xxx万元。

2、老年公寓搭建车棚一座80平方米,新建一个老年文化广

场。

3、改造村委办公用房,覆盖彩钢顶,室内室外重新粉刷,更换门窗。

(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发挥村合作社作用,采取集体耕种的方式,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每月为村民提供粮食补贴。

2、壮大发展村办企业。2个村办企业以创新为手段,以项目为支撑,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量,为全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五)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1、到户增收方面:2018年计划xxx户贫困户全部参与,集体入股企业,享受企业分红。

2、政策兜底方面:计划xxx户低保贫困户通过政府政策和村集体帮扶实现稳定脱贫。

xxx

第11篇:某镇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

XXX2018年整镇脱贫退出汇报材料

中共XXX党委员会 XXX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7日)

尊敬的李书记、李镇长,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X整镇脱贫退出工作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X是XXX七个贫困乡镇之一,地处金沙江畔,位于XXX北部,距镇城109公里,北接己衣镇,西邻东坡傣族乡,西北隔金沙江与元谋镇姜驿镇相望,东南与发窝乡相连,国土面积201.5平方公里,境内地形东高西低,呈三面斜坡状向金沙江右岸倾斜,地形地貌复杂,镇政府驻地海拔1830米,最高海拔2907米,最低海拔898米,年平均气温15.4℃,立体气候明显。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49个村民小组,有乡村人口 4686 户15461人,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傈僳族、傣族等11种民族。2013年,全镇共建档立卡8个贫困行政村145个贫困行政村民小组2151户贫困户8066个贫困人口。2014年脱贫退出375户1479人,2015年脱贫退出 205户764人,2016年脱贫出列102户364人,2017年脱贫退出74户268人,2017年9月,通过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我镇新识别贫困人口189户714人,返贫21户91人,整户删除116户353人。有深度贫困行政村6个,贫困人口达户人,现国办系统贫困人口为2191户8242人。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有力,机制措施有效落实。2016年初调整充实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XXX“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制度措施,要求镇级领导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深入挂包乡镇、挂包村、挂包户抓落实,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督促落实各项重点任务,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党政班子会议每月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1次;研究制定了《XXX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XXX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计划和方案,补齐思想作风、群众主体、对象精准、挂包帮扶、“五个一批”、痕迹档案、指标达标、政策学习、项目建设九大短板,切实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安全住房建设、行业扶贫、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五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和农村安全饮水提升、乡村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通宽带网络、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贫困户安全住房建设、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兜底、生态补偿、金融扶贫、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16项工程,将脱贫攻坚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行业部门、各村委会,建立镇级挂点领导牵头,行业部门、各村委会工作队抓落实的统一指挥、分块作战机制,建立州县挂包单位定点扶贫及州县镇村四级领导、部门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 “挂包帮”长效机制,州、县7家定

2 点及帮扶单位,分别挂包全镇7个贫困行政村和149个贫困行政村民小组,()名干部分别对全镇2191户建档立卡户进行结对帮扶,做到贫困农户帮扶全覆盖;以铁的纪律和作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严格执行楚雄州《关于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通知》(楚办发电〔2017〕64号)规定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每月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题分析研究1次,镇挂点领导每月到挂包村委会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不少于1次,帮扶干部每半月深入所帮户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1次,镇党委、政府定期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不断强化对脱贫攻坚的督促检查,确保了脱贫攻坚的进度和质量。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高位推动,镇村组三级齐抓、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实对象精准,打牢脱贫攻坚基础。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严格按照省、州、县对脱贫攻坚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吃准、吃透省州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政策的基础上,强化政策供给,严格按标准、程序和目标要求,推进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打牢脱贫攻坚基础。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领导;制定下发《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XXX2017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暨扶贫措施信息采集录入资料汇编》等相关文件,专题召开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安排部署,

3 强化政策供给;组建覆盖全镇8支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4期30余场次,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程序,紧紧围绕脱贫出列各项指标,进村入户,一项一项查缺补漏,准确把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各项要求,认真开展贫情分析、入户调查、公开评议、逐级审定、逐级公示等各个阶段工作,将识别不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353人予以剔除、189户714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91人返贫纳入,实现了对象精准目标。

(三)整合资源优势,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贫困农村、贫困人口,着力加大产业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及低保保障等方面投入,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程。

产业扶贫方面。制定《XXX发展生产规划》,立足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2017年分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户5000元、2400元不等的标准安排产业扶持资金,要求每个贫困行政村至少引进一家龙头企业,成立一家种养殖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恒润、桥头厂、云南金拔等企业,发展椪柑、冰糖橙、姬松茸等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4 教育扶贫方面。打造“关爱扶贫、智力扶贫、资助扶贫、就业扶贫”四位一体的教育扶贫攻坚体系,实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加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与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资助尽资助”。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惠民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力创造均等教育机会,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达()%、初中毛入学率达()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2016—2017学年组织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个,建设面积()平方米,投资 ()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安排资金()万元救助贫困学生()名。

健康扶贫方面。及时确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锁定健康扶贫对象。建立家庭医生与重点人群契约服务关系,采取分类分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措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等各项指标任务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镇财政安排资金给予代缴,按时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城居保、城乡医保任务。从2017年1月1 日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协议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取消住院起付金(三级医院8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一级医院20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2191户8242名建档立卡贫

5 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28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类15种大病的都优先得到全额救治。

低保兜底方面。农村低保申报、审核过程中同脱贫攻坚目标紧密结合,对于达不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难于如期脱贫出列且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低保申报审核程序纳入低保保障,做到“应扶尽扶”;高度关注特殊困难户基本生活,对于未进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按照低保申报审核程序纳入保障,必要时给予临时救助和物资救助,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无衣穿无饭吃;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相关要求,对于享受低保已脱贫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稳定发展仍有困难、且仍然符合低保条件的,结合实际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实现稳步脱贫。2017年,全镇结合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建立了精准扶贫台账,认真落实低保等基本保障政策兜底,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99)户(327)人,享受城乡低保残疾人(168)名。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制度,全镇(336)名贫困残疾人按规定享受“两项补贴”,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C、D级危房改造(82)户。2017年共纳入农村低保()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保障()户,()人,

6 发放农村低保资金()万元。

住房保障方面。一是进一步精准搬迁对象。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符合“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6类区域的政策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核实整改,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户()人调整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并纳入美丽乡村项目进行帮扶,将符合政策要求的298户1251人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截至目前,2016年搬迁12户34人已全部完工,入住率达100%,2017年搬迁()户()人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户()人。二是严格超面积整改。我镇()户()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中,符合建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的有()户()人,超面积()套()平方米,通过签订亲属共建、武定县扶贫开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有产权协议等方式,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建房户举债均严格控制在1万元以内。三是认真落实宅基地政策。按照省州县整改方案要求以及《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宅基地用地标准,严格执行 “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严禁“两头占”现象,腾退的宅基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复垦复绿。四是认真落实危房改造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共锁定4类重点对象()户,经危房等级认定有C级危房()户、D级危房()户,计划2018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2017年9月县级下达我镇2017年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175

7 户,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165户。对四类对象的危房户进行再摸底再鉴定,实现今年脱贫出列的岩脚、马德平()个贫困行政村无危房。

生态扶贫方面。整合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陡坡地治理、国家造林补贴、州级产业项目;按天保管护员同工同酬标准,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名生态护林员,下拨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万元;坚持农村能源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安装农村能源建设节能炉()台、太阳能热水器()台,进一步降低森林资源低价值消耗;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万亩,兑现补偿资金()万元,安排管护费补助资金()万元,全镇()万户农户()人从中受益,实现生态受保护和林农得实惠的双赢目标。

金融扶贫方面。2017年,按照户均5万元安排小额到户贷款资金()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滚动实施互助资金规模达()万元,对2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户农户进行种养殖业帮扶,破解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安排培训资金()万元,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劳务实业公司对贫困户进行培训,累计培训贫困人口()人,使贫困户掌握扶贫政策、劳务输出知识和种养殖业技能,切实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

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行动,突出做好8大重点工作和24项重点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融

8 资()万元对()个贫困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个垃圾热解炉采购安装,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3个村委会垃圾全部实现市场化收费运行管理,全镇所有村组建立保洁员制度、垃圾收送制度,明确村(居)民小组保洁员职责和配备保洁员149人,成功创建州为级文明镇城和省级卫生镇城。投资()万元建成集镇公厕()座、村庄公厕()座并免费开放使用;建成垃圾处理场1个,完成公路绿化()公里,加快推行“河长制”,落实“街长制”,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特殊困难户帮扶方面。对不符合“1+N”贫困识别标准但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残疾人生活保障等政策对应落实到位,与贫困户享受同等的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帮扶,实现“卡外消贫”。

(四)抓实服务工作,构筑各方参与新格局。充分发挥各级挂包单位部门、对口帮扶单位在定点、对口帮扶工作中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协调,对定点、对口帮扶的贫困行政村、组及结对帮扶户给予项目、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多形式的帮扶,直接投入帮扶资金906万元、帮助解决挂包村组基础设施建设;所有挂包干部个人出资28.72万元。“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全镇()户企业()户个体工商户参与扶贫工作,推行“党建+扶贫+电商”模式,激发和调动广大创业者的积

9 极性和主动性,建成1个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个物流分拨中心、()个物流配送中心、()个村级配送站点,实现了镇村组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服务全覆盖,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和农村经纪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力度,教会贫困户会卖会买,2017年()多户贫困户通过电商交易户均增收()多元。

(五)做实做细五级规划,建立项目储备库。紧密结合全镇“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编制了《XXX“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滇西边境片区武定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XXX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镇级脱贫规划和《一街乡精准脱贫规划》《马街镇整乡推进精准脱贫规划》2个贫困乡镇脱贫规划、20个贫困行政村整村脱贫规划等系列规划,制定行业扶贫规划10个,做好脱贫攻坚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衔接,明确资金来源、政策支持、部门和干部责任,使扶贫规划成为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同时,由扶贫部门牵头、挂包单位配合、结对帮扶干部和乡村组干部及贫困户共同参与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建立镇、乡、村、组、户五级项目库,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年度重点扶贫项目和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年度统筹整合资金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和分配资金,做到因村、因户精准施策。

(六)强化扶贫资金统筹,加大整合力度。围绕扶

10 贫规划体系,制定出台《XXX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XXX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贫困户走”的整合思路,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的原则,以扶贫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为载体,以贫困户受益为目标,不断加大资金统筹,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制定出台了《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XXX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规范资金管理,项目申报程序。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提高涉农资金在精准扶贫工作领域的使用效益,全面推行公告公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加大专项督查检查力度,形成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的长效机制。多渠道争取和筹集各类资金,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2015—2018年,共筹集各类扶贫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万元,州级财政资金()万元,浦发融资51970万元,发放小额到户贷款()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

(七)抓实群众宣传教育,培养感恩奋进意识。为切实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实现“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结合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印发《XXX脱贫攻坚政策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增强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理解把握,通过开展发

11 放一份倡议书、编印一份宣传提纲、召开一次与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开展一次宣讲活动、召开一次政策培训会、上一堂脱贫攻坚专题党课、开展一次政策考试、挖掘一批先进典型等“十个一”活动,开展习惯教育、风气教育、感恩教育、法纪教育“四个主题”教育以及一篇驻村帮扶工作日记、一部微电影、一场乡村文艺汇演、一个宣传平台“四个宣传”行动,实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四好”创建,不断提高群众知党恩、感党恩、颂党绩、跟党走的意识。将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五好”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让勤劳光荣的意识根植人心,用干部的身影感染群众、用干部的务实作风感化群众,极大地调动了贫困群众自强脱贫意识。

(八)抓实扶贫党建“双推进”,建强脱贫攻坚战斗堡垒。统筹协调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深入推进一街乡、马街镇扶贫与基层党建双推进试点。对全镇8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各给予1万元、5000元不等的培训经费,专项用于贫困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培训教育。以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实产业党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一个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千亩林”产业扶贫,建设党建产业示范基地,真正实现支部领富、党员带富、干部帮富。在全镇创新开展“紧盯脱贫目标、强化基层基础、争做合格党员”活动,通过筑牢七大堡垒、勇担七个先锋、争做合格党员,组织

12 全镇()多个基层党组织、()万名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九)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紧紧围绕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的落实,把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围绕“两明确、三到位、四不准”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严守纪律底线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对照脱贫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对各级检查发现的问题,纪委进行跟踪问效,限期销号,并进行定期通报。开展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两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来解决,开展扶贫领域遵守纪律集体提醒谈话()场次()人次。进一步加大调查处理力度,共立案审查扶贫领域案件()件,给予党纪处分()人,问责()人。制定了《XXX驻村扶贫工作队及队员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做到了让扶贫工作在阳光下推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十)抓实镇级自查评估,目标任务全面实现。根据省、州、县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围绕2018年实现整镇脱贫退出、2个贫困行政村出列(岩脚、马德平)、()名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实现全镇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按照“61085”标准和“三率一度”要求,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13 制定完善了镇、村、组、户四级脱贫规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等行业精准扶贫方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调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严格按照贫困人口、贫困行政村、贫困乡镇退出程序,通过村民代表评议、镇人民政府初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复核等程序,并计划组建10个镇级贫困退出工作组对8个村委会进行自查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全镇()名贫困人口达到了脱贫标准,万德、支卧、胜德、自乌、团碑、马德平、宜安拉、岩脚共8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整镇脱贫退出,圆满完成2018年度贫困退出的目标任务。

二、对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六项考核验收标准查找差距 1.“两不愁”。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400元以上,并且收入稳定,有持续性项目支撑,有必须的口粮、四季衣服和达标饮水。尚未脱贫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且有稳定项目支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人均纯收入尚未达到3400元,或收入已经超过3400元,但是缺乏稳定支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人。

2.住房保障。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镇通过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农村C、D

14 级危房改造175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对 2017年脱贫并计划在镇城集中安臵户和购买保障房安臵未入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过渡性安臵等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安全,实现安全稳固住房的目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自筹资金控制在l万元以内,无建房举债情况。

3.就学保障。2014—2017年脱贫退出的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2018年脱贫退出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均能按时上学接受义务教育,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0,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情况;贫困家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100%;对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坚持把精准持续资助高中以上(含高中)学生就学作为脱贫措施,扣除就学负担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都达到国家现行扶贫标准。

4.医疗保障。全镇国办系统内的建档立卡户2191户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参合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28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个人年度支付的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医疗费用不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类15种大病都优先得到全面救治,镇级医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镇内医院就诊无垫支医药费情况。

15 5.养老保障。全镇国办系统内原有82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有()人,实际参保()人,参保率达100%,2014-2017年脱贫退出750户28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计划2018年脱贫退出的()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人口的参保率达100%。

6.扶持情况。2014—2017年,全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了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实现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全镇1776户658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户均2400元、50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产业发展扶持,全年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3.3万元;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对()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发放小额贴息贷款()万元;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等,()户脱贫户均享受到户项目两项以上,帮扶情况、享受政策措施情况已经完整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三、对标贫困行政村退出十项考核验收标准查找差距

(一)贫困发生率。2018年度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2%,年底前需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别是:万德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卧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胜德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乌村委会2%,需要

16 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团碑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马德平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宜安拉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岩脚村委会2%,需要脱贫退出()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道路硬化到村。从县城到镇人民政府驻地的通乡道路为沥青硬化道路,道路的危险路段已设有防护措施;从镇到8个贫困行政村的道路已全部硬化,共硬化道路8条,合计里程()公里,且危险路段已设有防护措施,能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

(三)贫困行政村通电。全镇145个贫困行政村电力供应均为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从贫困行政村到所辖村民小组通380伏三相动力电均达到()%,确保每个贫困行政村的电力供应运转正常。

(四)贫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全镇计划脱贫出列的8个贫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100%。

(五)贫困行政村通网络宽带。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和学校、卫生室,且网络宽带能正常运行使用,网络宽带覆盖率达100%。

(六)农村饮水有保障。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均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安全基本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力取水半径都不超过1公里。

(七)卫生室建设。全镇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都分

17 别建有农村卫生室,4个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支卧、胜德、自乌、()4个村卫生室正在建设,预计3月底前竣工,将达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目标,医疗设备基本齐全;按照以镇为单位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镇村医生、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的标准,8个贫困行政村辖区总人口15795人,应配备乡镇村医生16名,应配备床位23张,实际配备乡镇村医生()名,实际配备床位()张,且每所村卫生室都有1名以上乡镇村医生执业。

(八)公共活动场所。全镇计划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5月底前,新建的多志力、五个党员活动场所能够完工,将实现党员10人以上或常住人口200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且活动场所都配套相应的设施。

(九)适龄儿童有学上。整镇计划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均能按时上学接受义务教育,无辍学现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到100%,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十)集体经济收入。整镇计划脱贫出列8个贫困行政村出列当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或超过()万元,分别为:万德村委会()万元、支卧村委会()万元、胜德村委会()万元、自乌村委会()万元、团碑村委会()万元、马德平村委会()万元、宜安拉村委会()万元、岩脚村委会()万元。

四、对标贫困乡镇退出八项考核验收标准查找差距

(一)贫困发生率。2018年计划退出贫困乡镇,计划2018年底前脱贫退出()户()人,未脱贫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

(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计划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去年()元增()元,增长()%,增幅高于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三)住房标准。()户C、D级建档立卡危房户中()户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户实施了房屋修缮工程,脱贫户住房均达到“能遮风避雨、安全稳固”标准,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整改,2016年的()户易地扶贫搬迁建房户住房建设全部符合标准,建房自筹资金均控制在1万元以内,无举债建房。

(四)公共设施建设。2018年退出贫困乡镇,已建设有标准镇级卫生院,卫生院有床位数()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以上。从县城到XXX政府驻地108千米已通油路、硬化路面,所属8个行政村已通水泥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镇上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有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村民小组()个,已建设并投入使用活动室()个;辖区内安全饮水均有保障,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全乡所有村民小组、自然村均通广播电视,8个行政村及行政村所在学校和卫生室均通网络宽带。

19 7.义务教育。2018年退出贫困乡镇,有适龄儿童少年()人(其中,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人,分别为小学阶段()人,初中阶段()人),义务教育在校生()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

8.基本医疗和社会养老有保障。2018年退出贫困乡镇,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100%,让每个贫困户的就医得到保障;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让每个贫困人口老有所依;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00%(()户()人)纳入低保救助。

(二)“三率一度”情况

今年6至8月,我镇按照严格按照《云南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云贫组发„2017‟31号)文件要求,严格标准程序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新识别建档立卡189户714人,2014年至2016年返贫21户91人,对象不精准剔除116户353人。同时进一步明确镇级行业部门责任,对特殊困难户进行分类施策。经过两次动态管理后,我镇实现了“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目标。漏评率:0;错退率:0;贫困发生率:()%;群众满意度:()%。

五、存在困难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XXX在脱贫攻坚的探索和实践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镇脱贫摘帽目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新形势下严格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

20 显现。一是少数干部的思想作风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存在对脱贫攻坚工作方面政治站位还不够高、认识还不够深,对脱贫攻坚政策学习掌握不系统不全面;部分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投入的精力不足,存在畏难观望思想,开展挂包帮扶工作不深入不扎实等问题。二是区域性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不紧。这一轮脱贫攻坚核心要义是精准,必须按照“六个精准”来开展脱贫攻坚,但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礼舍江流域等地区贫困面大、程度深,多数地区为山大箐深之地,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生态脆弱,但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倾斜和投入不够。区域性的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十分滞后,无法实现区域性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脱贫难度大,脱贫后也难以巩固。三是部分产业扶贫项目效果不明显。扶持方式单一,效益不够好,贫困户素质不高,科技水平低,青壮年劳力不足,合作化程度不高,产业扶贫项目难以实现高效。四是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安贫懒惰。有的贫困户不愿意脱贫退出,有的是对依靠自身能力稳定脱贫的信心不足,自力更生的内在动力不强。有的贫困户受“救济式”扶贫的影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五是政策措施的调整给脱贫攻坚推进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调整变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工作及进度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同时,脱贫攻坚一些政策

21 指标的未明确性,信息、统计表格的频繁变动,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六是繁重的内业任务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扶贫干部、基层干部的工作精力。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内业占用了扶贫干部、基层干部及贫困群众的很多时间,分散了工作精力。

下步工作中,我镇将紧紧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措施落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工作台账,对标对表,狠抓整改落实,补齐工作短板。

(一)以铁的作风和纪律,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好提精神、强本领、硬作风、抓保障、严纪律、齐攻坚专项行动,深刻认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认真落实“三级书记抓脱贫”,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纪委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纪律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采取五级联动监督平台、五项监督机制“5+5”模式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从严从重从快惩处扶贫领域发生的违纪违规问题。强化专项纪律检查,持续整治 “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扎实开展“村霸”和“慵懒滑贪”村干部专项整治,以严明的纪律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脱贫摘帽”目标实现。

22 一是突出力量保障。认真研读、吃透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最新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脱贫攻坚中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坚持“四个所有、四个一”等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确保我镇如期脱贫摘帽。二是突出易地搬迁。加快集中安置点规划调整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加大资金筹措,对调整出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建房补助资金逐步消化,减轻贫困户压力。三是突出产业扶贫。认真落实《XXX发展生产规划》,积极争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加快项目进度,支持贫困地区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四是突出健康扶贫。确保实现贫困乡镇有达标卫生院,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9类15种大病的优先得到全面救治,镇级医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五是突出教育扶贫。全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辍学,初、高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原因影响继续升学。六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马街镇整乡推进项目、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浦发扶贫贷款、国开行融资贷款、整合涉农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夯实贫困地区水、电、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让非扶贫户也受益。七是突出资金整合。严格

23 按照《XXX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着力夯实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础,2018年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以上。八是突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挂包干部主力军作用,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感恩之心、感恩之举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营造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九是突出痕迹管理。健全完善内业资料,村级台账按户管理,做到一户一档一卡,乡(镇)台账按类管理,做到一类一台账,确保建档立卡结果客观真实、情况准确、信息全面,着力构建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的扶贫档案体系。十是突出督查考核。围绕“六个精准”,按照“61085”贫困退出标准和“三率一度”要求,强化脱贫成效考评问责机制,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地生根,实现抽查检查、帮扶管理、督查工作、项目资金监管、通报曝光“五个常态化”。

(三)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抓好整改。在扎实抓好2017年度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作的基础上,客观总结分析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训,认真对照此次贫困退出考核评估、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组提出意见,紧盯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对标对表”找准“缺项”,科学制定好工作思路和措施,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行动,举全镇之力,

24 坚决破除阻碍脱贫退出考核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强势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

25

第12篇:贫困退出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贫困退出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方面

1、漏评:符合贫困识别标准但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关注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人户、无劳力户;

2、错退:已脱贫户收入未达到3200元/人/年(2017年),或者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重点关注已脱贫户住危房、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适龄儿童未接受义务教育、饮水未安全达标的问题;

3、程序不规范:未按规定程序脱贫,重点关注贫困户脱贫未签字认可、脱贫未开展民主评议、脱贫未公示或公示时间未达7天等问题。

二、贫困村方面

1、退出未达标:贫困村退出未达到“一个确保、两个完善”标准;

2、退出程序不规范:贫困村退出未按村自主申请、乡镇监测上报、县市区审核审批、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签字、市州核查、县市区退出销号;

三、贫困县方面

1、“三率一度”未达标:综合贫困发生率高于2%,脱贫人口错退率高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高于2%和群众认可度低于90%的问题;

2、工作未落实:基础设施、资金项目管理、台账资料、驻村帮扶、政策宣传等不到位的问题

3、摘帽程序不规范:摘帽退出未按贫困县摘帽程序的问题。

第13篇:关于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贫困退出目标任务及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明确2016年脱贫攻坚贫困退出目标任务及相关

工作的通知

黔扶领办通〔2016〕1号各市(州)、贵安新区,各县(市、区、特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层层签订责任状”的要求,各市(州)就贫困人口减少、收入增加,贫困县、乡、村退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五个一批”和“十大行动”等脱贫攻坚目标,与省委、省政府签订了2016年《脱贫攻坚责任状》,同时,省委、省政府委托各市(州)党委、政府与所辖县(市、区、特区)签订了2016年《脱贫攻坚责任状》。为做好相关工作,确保2016年脱贫攻坚贫困退出目标任务完成,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贫困退出目标任务 (一)贫困人口减少

一是2016年全省贫困人口减少预期目标100万人、工作目标115万人,按照115万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退出标准:贫困人口脱贫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有安全住房、家庭无辍学学生为主要衡量指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区,凡纳入低保的家庭,视为脱贫人口。二是2011—2015年已实现“减贫摘帽”及2016年拟实现“减贫摘帽”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幅不低于4.3个百分点。 (二)贫困村退出

退出任务:2000个。按国定标准退出,退出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以内。 (三)贫困乡(镇)退出

退出任务:120个。按省定标准,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年度考核标准。 (四)贫困县退出

退出任务:六枝、独山、赫章、水城、镇宁、黎平、丹寨、锦屏等8个重点县按省定标准退出;桐梓县、湄潭县、凤冈县、赤水市、西秀区、瓮安县等6个片区县按国定标准退出。省定标准:年度贫困发生率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年度考核标准。国定标准:贫困发生率低于4%。

(五)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以《脱贫攻坚责任状》目标为准。

二、退出程序 (一)贫困人口退出程序

按照年初拟定退出对象、年中全程帮扶、年底按程序退出的总体要求,贫困人口以户为单位退出,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在本村内进行第一次公示,经乡镇审核后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县确定后在各村公告,报省、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二)贫困村退出程序

按照“乡申请、县审核、市(州)备案、省抽查”的程序进行。 (三)贫困乡(镇)退出程序

按照“县乡逐级申报、市州考评、省级核实、社会公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认定”的程序进行。 (四)贫困县退出程序

按照“省总体规划、县提出申请、市州初审、省级核查、公示公告、报国家备案”的程序进行。

三、完成相关工作时间安排 (一)贫困人口退出程序

每年11月15日起,各县启动当年贫困人口退出相关工作;每年12月15日前,对年初标识的当年计划脱贫贫困人口帮扶信息、收入等脱贫相关支撑数据进行登记。 (二)贫困村退出程序

每年12月10日前,乡(镇)完成当年计划退出村退出的相关支撑数据登记工作;每年12月中旬,县开展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作标识。 (三)贫困乡(镇)退出程序 每年12月10日前,当年计划退出乡(镇)完成退出相关支撑数据的登记工作;每年12月中旬至月底,市(州)开展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作标识。

(四)贫困县退出程序

每年12月15日前,当年计划退出县完成退出相关支撑数据的登记工作;每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初,省开展考核验收;考核验收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作标识。

四、2016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考核 (一)主要考核内容

1、减贫成效。考核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2、精准识别。考核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退出精准度。

3、精准帮扶。考核群众对进村入户帮扶工作的满意度。

4、扶贫资金。依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办法,重点考核扶贫资金安排、使用、监管和成效等。 (二)数据来源

3、精准帮扶。省委组织部对驻村工作队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情况考核结果。 (三)考核评分

1、考核方式。采取季调度、半年检查、第三方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一是实行过程检查。省扶贫办对各地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情况进行季调度、半年检查,将省扶贫办掌握的各地开展工作情况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反馈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二是实行第三方评估。由省扶贫办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平估,将第三方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依据。三是实行年终考核。2017年1月初,省扶贫办主要以电子信息为依据,对各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相关要求完成对各地的考核评分,如有必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实地核查。

2、评定等次。省扶贫办根据对各地的考核得分以市(州)为单位评定等次。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不参与排名,其他8个市(州)中,排名1—2位的市(州)为A等,排名3—6位的市(州)为B等,排名7—8位的市(州)为C等,未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精准识别精准度和精准帮扶满意度低于考核要求10%以下的、或本年度发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违法行为的,不得参与等次评定。 (四)考核结果运用

1、严格奖惩。对考核为A等的市(州),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通报表扬,并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时给予奖励和倾斜;对考核为C等的市(州),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通报批评;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市(州),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省委、省政府进行预警通知、约谈提醒和诫勉谈话;对不能参与等次评定的市(州),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省委、省政府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2、公开结果。省扶贫办将考核结果按程序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同志签发。省扶贫办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开。2015年12月31日

第14篇:环首都贫困带5年脱贫

环首都贫困带5年脱贫

赵勇事后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的扶贫攻坚打了一套组合拳,比如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搬迁扶贫、科技扶贫等,通过多种方式这两年每年河北有近百万人摆脱贫困。但现在河北还有52个贫困县共7963个村,扶贫对象还有352万人。

赵勇说:“特别是在首都周边还有一个贫困带,有9个贫困县,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他表示,今年河北要把扶贫攻坚作为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扶贫目标要落实到年度,每个年度要有多少人稳定脱贫。要倒排时间表,到2020年这5年时间,让贫困群众全面实现小康。”

赵勇介绍,河北的扶贫也要规划到乡村,要让每户都有征收项目,每个村都有脱贫产业,按照市场规律使贫困地区稳定脱贫。

“过去的扶持是撒胡椒面,资金太分散,本来资金就不够,分到各家几千块钱什么都干不了。所以现在我们集中在农村推股份合作制。”赵勇说,贫困群众可用土地、山场和扶贫资金来入股,这样可以稳定地得到三分收入:保底股金,公司分红,打工的收入,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他同时表示,扶贫采取的系列措施不能浮于表面,要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关键是看贫困群众有没有增收、生活有没有改善,而不是看这个贫困县县城、马路变得怎么样了。

赵勇说,扶贫工作要责任落实到人头,省里给7963个贫困村都派了工作队,工作队也要负起责任,“我们还是有信心,到2020年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第15篇:从“贫困样本”到“脱贫标杆”

从“贫困样本”到“脱贫标杆”

广 安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特困区域,2014年全市识别贫困人口32.48万,82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8.6%,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摆在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广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始终,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严明纪律:盯住“作风”不眨眼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今年2月召开的广安市纪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广安明确主责部门要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全面监管,做到管行业管行风,交任务交纪律,重点整治扶贫领域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以铁的纪律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展开行动。

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群众对帮扶干部作风是否满意?……广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明舟一有空就进村入户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围绕群众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执纪审查等工作中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广安出台严明脱贫攻坚“五个严禁、四个一律和村组零接待”规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为脱贫攻坚工作架起一道纪律“高压线”。

自出台上述规定以来,广安市县两级纪委先后多次组织专项监督检查,共抽查75个村、3个社区,查找出问题293个。整理出问题线索77条,整改18条,移送相关部门调查处理59条。 严格监督:咬住“问题”不松口

“活人领死人的钱,你们管不管?”去年1月,广安市委第二巡察?M在对邻水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时,接到这样一个举报电话。

“当然要管!”接访人员当场答复。时隔一月,巡察结束,巡察组立即将案件线索移交邻水县纪委调查核实。

经调查,群众举报的问题属实。最终,邻水县风垭乡民政所负责人刘凤伟,以不核减、缓报死亡五保人员和虚报低保等方式,贪污惠民资金32万余元,出现活人领“死人”钱的怪象,受到“双开”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凡是胆敢在扶贫领域搞名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在李明舟看来,只有把监督的探头向基层延伸,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才能真正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针对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察,广安共巡察3个区市县7个乡镇26个村,发现基层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履职不到位、套取扶贫项目资金、违反村组“零接待”纪律规定等问题72个,移送问题线索26件,党纪立案1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

针对脱贫攻坚履责不力问题,李明舟直接对武胜、华蓥、前锋3个区市县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约谈。市纪委向区市县党委和市级部门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32份,通报批评4次;区市县纪委约谈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82人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45份、通报批评9次。 严肃执纪:抓住“问责”不撒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纪委太给力了”“真是大快人心”……

近日,广安市纪委集中通报12起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典型案例,广大网友纷纷点赞。这是广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挺纪亮剑的一个缩影。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去年以来,广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各地各单位和党员干部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做到同时调查、同时处理、同时通报。

去年以来,全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问责党组织19个、党员干部168人;立案203件,占立案总数的20.74%;党纪政纪处分218人,同比增长66.9%。围绕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开展深层次剖析,督促主管部门开展系统治理。全市在系统治理中共查处案件74件,党纪政务处分65人,1423人主动说清问题,主动上缴违纪款612.34万元,梳理廉政风险点84个,完善制度机制56项。

“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的重心就延伸跟进到哪里,纪委监委的力量就出现在哪里。”李明舟表示,当前,广安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广安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助力其余三个县脱贫摘帽。

第16篇:贫困村脱贫帮扶工作汇报

****脱贫帮扶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位于****县 西北部,辖区耕地面积8665亩,共有9个自然屯 ,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680人,450户,其中现有低保户29户,低保边缘户30户,五保户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5%。

2、经济发展现状:农业种植主要以玉米主,养殖业发展势态良好,全村肉牛年存栏650头,年存栏百头以上有2户,蛋鸡年存栏千只以上有15户,肉鸡年出栏35万只以上的有25户,全村生猪年存栏1500头,年存栏百头以上的有3户;有4家民营企业,可安排5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200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5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社会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属于贫困村。

二、具体包扶措施

县包扶单位和****镇党委主要领导及驻村干部深入到****进行调查研究,并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查看实际情况,查找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并针对该村的具体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初步帮扶计划,提出了“五个一”工程。

一是建一个棚菜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方式,积极帮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2010年完成设施农业小区2个,扣标准蔬菜大棚50栋,占地150亩,现已完成16栋,预计总投资175万元,其中镇村补

助1万元/栋,可协调贷款1.5万元/栋,群众自筹1万元/栋,镇村需投入资金共50万元。目前急需解决补助资金50万元和棚菜生产技术指导。

二是建一个养殖小区。2101年底将完成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的标准户外养殖小区,建肉蛋鸡禽舍10栋,饲养量可达4万只,预计总投资60万元,其中镇村补助3万元/栋,群众自筹3万元/栋.

三是建一支以修路、建房及手工针织为主的劳务输出队。目前已有120人,计划明年发展到200人,预计年人均可增收2万元。

四是建一批苹果生产示范区。现已落实地块650亩、落实寒富苹果苗木5万株,计划2010年建设15个果园,占地达1000亩,预计总投资80万元,其中群众可自筹资金20万元,每亩地镇补助280元,村补助200元,需帮扶解决缺口资金12万元。

五是修一条环村砂石路。全长5公里,预计总投资35万元,群众可自筹15万元,需帮扶解决资金20万元。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落实责任,各包扶单位要落实具体人员定期到****走访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二是继续协调县级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方案,上报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或物资帮助。三是采取有效形式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

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确保2010年底完成脱贫转化目标。

第17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要求

2012-2013年度省委驻滨帮扶工作队赴镇区开展调研的预备通知。

一、时间安排

3月8号开始,每镇区或部门半天时间

二、调研方式

实地考察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带动类型、增收效果,听取镇区党委书记和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负责人和村(居)党组织书记的情况汇报(主要包括:实施脱贫攻坚的做法、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建议)

三、有关准备

请各镇区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努力做到现场调研有典型性、说服力,会议室谈有数据、实例、有思考、有见地并形成书面材料。

县扶贫办

第18篇: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府办驻崖坑村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下,崖坑村紧紧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核心目标,狠抓“三率一度”、“产业就业”,突出生产发展、生态优美、生活和谐工作主题,加快建设幸福崖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崖坑村位于黄埠镇北部7公处,辖区面积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0亩,山地面积9593亩,7个小组300户1135人,村两委干部3人,28名党员,3个党小组。按照七步法的要求,对照“七个不准”“四个从严”进行精准识别,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83人。全村因缺技术20户76人,占贫困人口的42%;缺劳力8户38人,占贫困人口的21%;因残12户36人,占贫困人口的19%;因病6户20人,占贫困人口的11%;其余因缺资金等3户13人,占7%。低保户31户7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3户,其中贫困户26户68人,占总数的93.2%,非贫困户5户5人。截止2018年底,崖坑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183人降至10人,2018年底综合贫困发生率为0.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

(一)贫困户脱贫情况

1.已脱贫情况。通过实施十大扶贫政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按照精准退出程序,截止2018年底,45户173人实现脱贫,贫困综合发生率为0.88%。分年度看,2015年度22户91人实现脱贫,2016年5户13人实现脱贫,2017年5户20人实现脱贫,2018年13户49人实现脱贫。

2.未脱贫情况。截止2018年底,全村有贫困人口4户10人因贫困程度深,劳动力严重不足或完全不具备劳动力的纯兜底户,将于2019、2020年相继脱贫。

(二)贫困村摘帽退出情况

崖坑村贫困村九大退出指标体系均全部达标。

1.贫困发生率。2018年贫困发生率为0.88%,低于2%,比2015年的16%,降低了15.2%。

2.交通方面。全村7个小组均完成一条3-3.5米以上通组水泥硬化公路,95%的村民修通入户路、入户便道。

3.饮水方面。吃水有保障,用水方式主要有山泉水、井水,水质均达标,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2018年,全村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4.住房方面。实现100%农户住房安全。对居住在土坯房的7户贫困户、非贫困户住房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达到安全标准。

5.用电方面。户户通生活用电,并实现安全用电。

6.通讯方面。村委会所在地已通宽带网络;农户能收看到网络电视。

7.环境建设方面。7个25户以上自然村均有保洁员,全村共配备保洁员22名(含扶贫专岗);7个自然村均有垃圾集中收集点,垃圾收、运、处正常运转;95%以上农户享有无害化卫生厕所。

8.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建成村卫生计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总面积75平方米;9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和小舞台。

9.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67093.44元,来源于光伏发电站(15千瓦),受益17093.44元,龙头蔬菜基地分红5万。

二、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上户调查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对本村49户贫困户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1、落实产业扶贫政策。2017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有27户,共计养殖家禽852羽、养牛10头、养蜂37箱、养鱼4亩、油茶2亩、蔬菜种植4亩、水稻35亩,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58695元;2018年全村享受产业扶贫政策的贫困户共有18户共计养殖家禽500羽,养牛1头,养蜂10箱,养鱼1亩,特色药材种植2.5亩,蔬菜瓜果种植4亩,油茶低改5亩,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6400元。刘青蔬菜基地链接贫困户10户,每年带来租金收益17500元,提供贫困户就业1人;强旺油茶基地链接贫困户15户,每年带来收益45000元。

2、落实就业扶贫政策。我村有19户20人在生态扶贫专岗就业;2017年有37人享受务工交通补贴,享受金额16900元;2018年有39人享受务工交通补贴15900元,进行普惠性培训40人,92人次。

3、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无辍学情况,我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学都有保障,教育部门开展教育扶贫工程,免收教辅资料费、平安保险费、作业本和一套校服费用,我村共有贫困学生43人,18人享有教育扶贫,其中学前教育补助(8人)、义务教育寄宿生补助(4人)、高中减免学杂费用(2人,1人贫困户)、雨露计划(5人)等政策。

4、电力扶贫。为本村49户贫困户每月减免电费10度,共计5880元。

5、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政策,政府代缴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人身意外险,2017年我村有13人享受健康扶贫,报销比例均在90%以上,贫困户自费比例控制在10%以内,2018年贫困户住院报销44人次,报销比例均超过90%。另150平方米卫生室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并配有村家庭签约医生李鹏英、曾凡铕为贫困户提供健康咨询和免费体检。

6、落实安居扶贫。我村2016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套,2016年已入住。2017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套(已入住),贫困户唯一住房为土坯房的“九改”5户,砖混房“七改”37户,非贫困户唯一住房为土坯房的“九改”2户,砖混房改水17户,改厕30户。截止目前,安全住房问题已全面解决。

7、落实兜底扶贫。2017年享受低保35户69人,其中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29户62人,建档立卡扶贫户的低保人数占低保总人数的90%。2018年享受低保31户73人,其中属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26户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人数占低保总人数的93.1%。

三、项目实施情况

1、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一是卫生室正在扩建,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配有“签约医生”1名;二是投入17.3万元打造全村文化活动场所及附属设施,共计1921平米。

2、交通道路。2017年投入82.6万元对坑尾、安子、岗孜、狮姑坪、李屋、余屋通组路进行了硬化。目前村内主干道全面完成了道路硬化,入户路基本完成。

3、环境卫生。该村2016年1月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共拆除危(旧)土坯房17000余平方米,定期组织八员三工对全村的路道、河道、大屋场杂草进行清除,同时要求八员三工分路段负责,确保全村环境干净整洁。

4、村庄环境整治。2018年共计9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个基础项目,共计270万元,目前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成,正在验收结算。

四、驻村工作队及结对帮扶情况

我们驻村工作队黄埠镇人民政府派出,于2017年11月开始驻村的,按市、县、镇要求,每月除双休日外,吃住全部在村,每月在村20天以上。工作队认真学习有关扶贫政策、工作手册、有关文件,宣传党的扶贫政策,特别是“十九大”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宣传,争取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走访贫困户,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协助村委会宣传和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解决矛盾纠纷;协助配合村委会做好秀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参与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与村委会打成一片,努力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崖坑村

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绿化、亮化,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的扶贫政策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道德水准明显提升,同时通过扶贫,帮助提高村级便民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继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防止返贫问题。

2、加大对未脱贫户的帮扶和政策倾斜力度,因户施策,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使他们尽快脱贫。

3、积极向上争资争项,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设施和村里的公共服务设施。

4、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工作,立足本村实际,结合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5、进一步加强村庄环境整治,规范村八员三工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督促其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全面达到“五净一规范”要求。

6、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选树道德典型,弘扬新风尚。

崖坑村委会

2019年2月12日

第19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一

2016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全省、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我县在产业扶贫、乡邻乡贤帮扶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先后被《河南日报》、《农村农业农民》、《信阳日报》、新浪网、腾讯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其中召开300人的大型会议3次,发布了两个脱贫攻坚令,安排了脱贫攻坚六项任务,启动了对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

(二)强化领导,集中攻坚。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四大家领导任副指挥长,县直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高规格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就业创业等10个专项扶贫工作组,明确了各组职能职责、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并在林业局、公安局等19个单位,抽调了20名干部到指挥部办公室,做到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在指挥部单独考核。

(三)锁定目标,精心谋划。2016年我县拟脱贫人口为5883户23712人,2017年全县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退出贫困县序列。面对目标任务,我们科学制定了《“十三五”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规划》、《“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等 ......

第20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XX镇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下发《XX县2016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的部署,我镇再动员,再部署,以开好全镇脱贫攻坚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民主评议会为契机,扎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现就我镇近期工作情况和下步打算简要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情况主要体现在“四个精准”上

1、精准识别,不错不漏。经过精准识别,我镇现有贫困户X户X人,其中低保户X户X人,五保户X户X人。按照“七清四严”和识别标准,删除X户X人,增加X户X人。做到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2、精准脱贫,有保有压。根据和贫困户一起算收入账,我镇20

15、2016两年已脱贫X户X人。对X户未达到脱贫标准的拟作脱贫回退处理,确保应扶尽扶。

3、精准施策,一户一策。我镇主要帮扶措施有三点:一是安居扶贫。我镇住房情况特殊,地处XX规划区的村庄,危房无法新建,只能通过安置房、廉租房和公租房来解决。我镇争取县政府支持,对规划区内符合安置条件的贫困户,在购买安置房上给予政策优

惠,对不符合安置条件或没有能力承担安置房价格的,积极向县政府争取公租房和廉租房,用活改造资金对房屋简单装修,让贫困户顺利入住。目前,我镇共有X户贫困户分配了安置房。二是就业扶贫。紧邻省级高新园区,就业机会多。我镇积极联合县人社局,举办“送岗下乡 就业脱贫”招聘会,有X多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对一些没有劳动能力无法进企业务工的贫困户,我镇专门拿出公路养护、图书管理、矛盾化解、交通疏导等X多个公益性岗位来帮助实现就业目标。三是保障扶贫。加快建成XX镇新敬老、养老院,对现有X户五保贫困户和X户符合条件的单身低保户拟纳入五保户,安排集中供养。

4、精准发力、群策群力。(1)组织保障到位。按照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思路,我镇印发了《XX镇2016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清单》和《整改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了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镇扶贫工作站;成立了作战指挥部,将全镇划分成13个作战区域,挂图作战,由驻村工作队和镇分管领导包片,镇村干部包组包户,层层压实责任,网格式化管理。(2)宣传发动到位。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镇机关大院竖起一张全镇脱贫攻坚作战清单,全镇119个自然村刷写固定性标语130条以上,镇村主干道悬挂横幅40余条,全镇主路口设置3处大型喷

绘。4月底至6月中旬,先后8次召开镇村全体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大会;各村组织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会共13场次;各村小组宣传会达110余场次,确保家家户户知晓。(3)沟通对接到位。我镇真诚沟通对接县直各帮扶责任单位,各单位大力配合,帮扶干部从原有42名增加到90名,县帮扶单位共帮扶139户贫困户。全镇198名结对帮扶干部多次到访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做到了264户贫困户,家家都有政策宣传页、党员干部帮扶明白卡、联系卡等。确保脱贫攻坚的 “两率一度”。(4)软硬件建设到位。在便民服务大厅旁,新建了两间办公室用于镇扶贫工作站,配齐配全了各项办公设施,各项制度全部上墙,脱贫攻坚作战图十分醒目。全镇13个村居按照“五个一”的标准健全了村扶贫工作室。镇财务专门安排了扶贫工作经费10万元,各村各安排1万元工作经费。贫困户档案资料、扶贫信息系统操作标准化进行。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政策帮扶不够精准。十大帮扶政策对贫困户脱贫有直接作用,但政策还应细化,还应加大扶持力度。本县政策只适用于本县,没有省市通行的政策,比如贫困户去九江看病报销比例等。部门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仍是难点,具体每项政策在面对最弱势群体贫困户

上对接还有很多具体问题,帮扶部门的帮扶也有各自为战的情形。

2、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乡镇村组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扶贫资金目前来看也是杯水车薪,乡镇村组很多涉及民生发展的项目,很难得到较大范围实施。一是全镇仍有多个村组道路未硬化改造,出行不方便;二是去年以来的水毁道路、桥梁缺乏资金进行修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三是部分村组引水渠、堰坝受洪灾损毁仍未修复,争取专项资金困难。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贫困户的发展。

3、扶贫干部不够细致。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一些干部精准帮扶不够细致。扶贫靠政策,但力所能及的帮助,帮扶干部要主动作为,有些帮助看似微小,但作用巨大。

4、贫困家庭不够主动。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但也有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思路不清晰,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什么都不重要,关键是缺少主动,缺信心,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的帮扶。

5、一些帮扶单位(工作队)驻村帮扶不够到位。

有个别单位特别是条管单位思想上还不够重视,以单位人少为理由,很少下到村组,连贫困户走访都没有做到,还有个别单位安排到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较少,年龄偏大,扶贫工作力量薄弱,有时候出人不出力,甚至有多次更换人员和人员无法到位等情况。帮扶干部到村到户次数太少,政策宣传不到位,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帮扶效果不好,负面影响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壮大镇村集体经济实力,增添脱贫攻坚活力。通过实现镇、村资产性收益积累,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达到脱贫退出的目标。

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脱贫攻坚合力。整合部门资金,加大对村庄道路、水利、基本农田改造、环境治理的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3、发挥政策帮扶作用,输入脱贫攻坚的动力。对贫困户家庭中有重病、残疾、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的加大保障帮扶。发挥安居扶贫,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XX镇情况特殊,住房保障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认真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可使XX镇脱贫攻坚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力开展就业扶贫帮扶,切实使“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根据XX镇的自身实际,突出抓好政

府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推介两项工作,使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走上就业岗位,彻底解决贫困现状。

4、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激发脱贫攻坚的主力。从思想上、精神上鼓励贫困户,树立人穷志不的信念;加大技能、技术培训,积极提供信息指导,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开展文明新风教育、让贫困群众能够孝亲敬老、懂得感恩社会、感恩国家;让贫困群众明白只有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才会开花结果。

贫困脱贫退出工作汇报
《贫困脱贫退出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