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44:3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导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链条、扶智扶技、很抓落实。

X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

1.检查指导县市区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载体。从XX年1月中旬开始,我局牵头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等部门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确定特色果蔬、中药材、富硒稻、茶叶、桑蚕、生猪、肉鸡、肉鸭、油茶等为主导产业,并组织召开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对接会,23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攻坚大行动,确保种养得出、销售得了、加工得好、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益、企业能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针对XX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115个贫困村1062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349户58072人、水田万亩、旱坡地万亩、山林地万亩的特点,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反复调查研究和召开联席会议,拟定了《贵港市XX年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讨论稿)》,并转发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2日,我局印发实施《贵港市农业产业脱贫XX春季大行动工作方案》(贵农业通〔XX〕13号),派出组织5个工作组分赴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种苗繁育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准备工作。从2月初开始,我局组织市蚕种场、桂平市汇鑫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围绕百香果产业扶贫进行繁育种苗达120万株以上。同时,1月31日、3月4日先后两次到挂点联系乡镇平南县大坡镇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座谈会,指导帮助贫困村落实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已落实种植水果1200多亩、富硒优质稻1500多亩。3月9日,组织大坡镇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委主任到桂平市安担村、百香果加工企业和港南区高庆村参观学习,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和坚定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4.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订单扶贫”模式。组织金沙果蔬专业合作社、深禾丰公司利用自己的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和入股等,多形式增加贫困户入收。3月8日,我局在港北区庆丰镇深禾丰公司蔬菜基地召开全市蔬菜产业扶贫暨春季大行动推进会,推广种植高产高效蔬菜,着力解决XX年计划脱困群众收入问题。

5.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专业合作社。为指导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产业扶贫手册》,重点介绍我市扶贫主导产业、增收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实体注册登记和产业扶贫政策等。推介一批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典型范例,如港南区八塘镇高庆屯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流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蔬菜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现将我县果茶产业扶贫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果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XX年底,全县果业总面积万亩,其中柑橘面积万亩,脐橙面积万亩;水果总产量万吨,其中脐橙 万吨。建成了四个万亩标准化脐橙生态示范基地,形成了贡江、梅江两江流域10万亩脐橙产业带。茶叶总面积9820亩,年产干茶430吨。

二、产业扶贫主要措施及成效

1、制定了《县贫困村XX-2020年果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对象范围,将贫困村中有发展产业意愿且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明确了目标任务,计划开发果业扶贫基地3万亩。规划落实到了具体的乡(镇)、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建设一批以脐橙、大盒柿为主的产业扶贫基地。细化了工作措施。提出了“统一思想,广泛动员”、“优惠政策扶持”、“建立帮扶机制”、“统一山地流转,落实山地经营权”、“确保开发质量,建设生态果园”、“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推广与创新”等六项举措。

2、开展了入户调查

据入户调查初步统计,我县有果茶产业发展意愿的扶贫户约6000户,计划发展脐橙、大盒柿、茶叶、杨梅、葡萄等果茶产业种植3-5万亩。

3、开展了技术培训

开展了两期县级培训班和50余期乡(镇)级培训班,培训果农及有意向发展脐橙产业的农户3000余人次。

4、制定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

一是在推进赣南脐橙产业转型升级中,优先扶持贫困户土地流转、开发种植。二是对在册贫困户实行免费供应无病毒柑橘苗木。三是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柑橘项目的实施,优先支持从事脐橙种植的贫困户开展标准果园建设。四是对从事脐橙产业的贫困家庭开展免费种植技术培训,并加强脐橙种植、防病、防虫等技术指导。五是从事果业产业开发的贫困户按照有关办法专项申请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资金,柑橘整地按每亩300元、改善基地道路按每公里2万元给予补助,架设供电线路按每公里2万元给予补助,建50立方蓄水池每个补助5000元。六是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脐橙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果园务工计酬,保障贫困户收入。安排一定的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对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进行帖息扶持,带动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七是整合财政惠农信贷通、农行扶贫贷、产业贴息金、扶贫互助金,优先支持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优先支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优先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支持开拓国际市场的果业“走出去”项目。

5、打造示范基地,建立产业扶贫典型样板

为全力推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XX年在贡江镇红峰村、禾丰镇黄村等地建设扶贫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按照统一山地流转、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苗木供应、统一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分户经营模式,重点安排贫困户开发种植。为确保示范基地扶贫效果,县、镇、村三级加大扶持力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柑橘黄龙病防控形势还不容乐观。

2、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3、部分老果园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

4、柑橘苗木供应能力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

1、科学规划,提高建园水平。对新建产业扶贫基地,按照“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的原则,合理规划作业小区,坚持“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山底养殖”立体开发。

2、继续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

3、全力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战,确保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深化市场营销,提高果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保障果农增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英山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链条、扶智扶技、很抓落实。20XX年共投入资金184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21万元,自筹资金1200万元,共扶持产业项目99个,使全县贫困村面貌大变,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扶贫为主,以旅游产业扶贫和打工经济扶贫为辅的“一机两翼”的扶贫格局。圆满完成了全年扶贫开发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巩固特色产业 着力提高质效

(一)构建产业开发模式,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我县已经形成了以茶为主,桑、药、栗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今年我们继续巩固扶贫成果,一个模式抓到头,一张蓝图画到底,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6万亩。其中,新建和改造茶园3万亩,新发展桑、药、栗等特色产业基地3万亩。全县特色基地达到60。8万亩,人均1。5亩。其中茶叶面积19。83万亩,系列产值过10亿元,位居全国第

四、全省第一,蚕桑面积7。5万亩,药材面积20。5万亩,板栗面积14。22万亩。

在产业结构上,我们主攻茶叶产业,建成了4个万亩“茶叶走廊”,5个重点茶叶乡镇、10个千亩茶叶小区、100个茶叶重点专业村和219个百亩茶园基地,种茶农户7。8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87。8%。每年新建苗圃150余亩,扦插茶苗4000万株以上,茶叶基地规模以5000亩至10000亩的速度扩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良种茶园和茶苗繁育基地。同时蚕桑、药材和板栗三园建设也突飞猛进,今年药材行情看涨,石镇、草盘、金铺、杨柳、雷店等8个乡镇,162个村都大兴药园,种植户新增1万户,面积1。5万亩。全县茯苓种植达500万窖,总面积达11000余亩,总产潮苓3000万斤,亩平收入4050元。种植苍术6000亩。陶河乡以推进道地药材GAP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推广茯苓、苍术、天麻、桔梗GAP高产种植科技项目,茯苓品牌已经通过国家GAP认证,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品种。孔家坊乡是全县的蚕桑大乡,今年2600户种桑养蚕,带动周边3个乡镇新发展桑园3000亩。特色产业规模扩张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效。县域经济仅有量的扩张远远不够,必须向质效的提高转变。我们锁定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一下牵住了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绿色食品、纺织丝绸和建筑建材五大新型产业集群。今年我们为志顺、绿屏、绿羽等一大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争取扶贫贷款额度2。55亿元,申请扶贫贴息额300多万元。我们的大力扶持,使全县10多家民营茶叶公司、30多家骨干茶场和 20多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的加工设备提档升级,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春茶生产中,名优茶占据85%的比重,年销售收入家家过千万元,其中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过6000万元。有2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认证,取得QS标志,有3个企业通过了ISO9001-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3个企业品牌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有3个企业品牌通过了有机茶产品认证。有2个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有1个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雪屏牌、志顺牌、团黄牌、野山香牌英山云雾茶荣获第二届华中茶叶博览会产品金奖,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加快了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县户平年特色产业收入由过去的3000元上升到5000元,农民64。6%的收入取自特色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也同步增长到3668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9。3%。茶、桑、药、栗四大产业多元互补,壮大了经济实力,使广大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三)协会搭建产品市场,渠道通达货畅其流。为了解决市场销售这个瓶颈问题,我们参与组织指导全县成立了由经济能人、科技带头人组建的茶叶、蚕桑、药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拥有固定资产6700万元,带动农户2。92万户,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300元,形成“百社带万户”的良好局面。草盘镇宏业中药材种植协会网络会员500多人,带动全镇种植药材8000多亩,与省外贸公司实行订单农业,年创外汇300多万元。东冲河村组建生态农业合作社后,以会员入股形式发展猕猴桃120亩,协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规模生产、统一收购包装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带动了黄家湾、东夹铺等邻近乡村猕猴桃基地的发展。协会引领市场、市场拉动产业,产业带动脱贫,这种领跑机制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二、发展旅游产业 拉长扶贫链条

我县通过产业扶贫,开发出60万亩茶叶、板栗、蚕桑和药材基地,同时还有桃、杏、李、柿、葡萄和猕猴桃,小果园大基地让村村添绿,大地铺秀,加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是天然大氧吧,可以过滤快节奏的城市工作带来的繁忙和焦虑,释放紧张的心情。“绿色就是经济,生态就是效益”。特色产业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催生观光农业,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促进脱贫致富。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大战略决策之一的旅游活县,对产业扶贫后端实行深度开发,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英山被喻为鄂东旅游的“支撑点”、大武汉的“后花园”。

(一)打造乌云山公园。我们斥资40万元,整合各部门资金200万元,对全省百名旅游名村温泉镇乌云山村进行全面改造装修,自五月份以来实施环境改造,一是对路边农户建筑房屋进行仿古装修,一律模仿徽式建筑,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二是沿水库垒岸兴建亲水平台和环库道路,三是兴建乌云山广场和新门楼。经过穿衣换帽,乌云山以崭新的姿容坐落在万顷茶叶中,与已有的“月牙湖”、“碧玉湖”、“仙人池”、品茗亭”、“望仙亭”、“茶轩亭”交相呼应,形成制茶、品茶、购茶、旅游、休闲、垂钓于一体的茶叶公园。目前,该园已被国家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今年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在这里隆重举行,“茶乡放歌”主会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奇山秀水衬古寺,新村亭阁缀画图。 今年以来,乌云山“茶之旅”十分火爆,接待游客20多万人,农民创旅游收入XX多万元。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外国友人和商人也慕名而来。他们品茗赏景之余,还喜欢进茶园、到车间,体验采茶、制茶的劳动乐趣。

(二)鼓励兴建农家乐。我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培育,以创建“湖北旅游强县”和“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以“一泉(温泉)两山(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桃花冲风景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旅游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契机,为了加快发展“农家乐”,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拓展产业,我们专门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农民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强力整合农家乐旅游项目资金,对贫困户每发展一家农家乐补助一万元,全县兴起农家乐250户,我们奖补250万元。乌云山村依托旅游资源和茶叶优势,发展农家乐31家,每年吸引3万多人进园观光旅游,年收入达到300多万元。温泉镇梅岩村是个贫困村,我们指导农民投资50万元,创办农家乐28家,每户每天收入XX至3000元,效益可观,群众基本脱贫。

(三)大力招商引资。我们抢抓大别山生态旅游公路建设和武英高速通车的机遇,联合旅游局着力推进“一泉两山”旅游景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叫响了“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品牌。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使投资2亿元的卢家湾温泉开发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大别山主峰索道项目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签约落户。投资100多万元的大别山高空滑索正式对外营业。投资500万元的桃花冲漂流项目开业营运。

大旅游带来大扶贫,今年全县1-11月,全县共接待游客9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比去年分别增加13。6万人和2300万元。旅游开发惠及农户,茶叶、山野菜、丝绸制品、贵重药材销路大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落实“雨露计划 ” 推行打工扶贫

培植具备实用技术的产业大军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社会工程,实践证明培养一个产业工人,就可以解救一家的贫困,这是扶贫的核心工作。我们围绕“县有土专家、乡有土秀才、村有致富能人、户有科技明白人”的目标,针对全县1万多农村富余青壮年,大力推行雨露计划,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打破地区界限,与外地职业院校联姻。我们依靠黄冈电子信息学校和县卫东职校为平台,通过2+1的形式联合办学,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二是根据社会需要拓展就业市场,坚持“以需定培、以培供需”,推行“扶贫办+学校+基地+农户”的办学模式,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体系,实行“订单教育”、“产教结合”,大力提高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发达地区缺乏车、刨、钻、铣、焊、钳、数控等方面的产业工人,我们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培养了一大批出校门就进厂门的适用人才。三是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有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高初中毕业生进行充电。今年完成了1。3万人的技能培训工作任务,向农民发放科技书籍1万余册,使全县85%以上的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

打工经济培植了庞大的产业大军,他们输出到全国各大城市就业,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今年全县实现劳动力转移的1。2万人。预计今年全县打工经济收入可达10亿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全县通过雨露计划培训后的打工人员中,产生千万富豪6人,拥有百万资产的23人,从一贫如洗的打工仔到当老板的213人,进入白领阶层的2134人。余阳是石正镇一个家徒四壁的中学生,经过培训学熟车工后,借钱搭车到浙江温州申通阀门厂,由于有一技之长,很快升迁为厂里的工会主席,年薪20万元。今年他又独立门户办厂,成了拥有千万资产的富豪。

同时留守本县的产业工人也成了工业经济的主力军。随着我县产业化规模的进一步壮大,质效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茧丝绸、汽车配件、建筑建材等产业集群涌入工业园区,一期落户园区的21家企业建成投产。我们培训的农民进入县工业企业,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在农业产业化基地上,全县转移培训的农民成了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200多个贫困农民参训后成为名优茶制作能手,他们以滚雪球方式在300多个茶场传技,将普通绿茶质量提高了两个等级,高中档茶由50%上升到92%,每亩茶叶平均效益翻了两番,英山云雾茶荣获中国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和100多次 “中茶杯”、“陆羽杯”金奖。

但是,我们的产业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认识有待加强。由于有的乡镇、村组干部对产业扶贫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重视程度不同,反映到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群众参与程度上差别大。个别村组班子较弱,组织发动和带领群众能力不强,致使群众积极性不高,这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工作的成效所在。

二是整合部门资金难度较大。产业扶贫需要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但各部门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可变因素多,需求难以对接,到位率低,到位时间晚。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各村项目的实施和进度,另一方面造成资金缺口大,项目实施完成后村级背上债务负担。

三是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各村自然环境、村情不同,导致各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进展不平衡,有的村项目进展较快,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程度高,有的村项目进展较慢,效果不突出,群众意见大。

四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非常匮乏,加之部分货款回笼速度慢,资金占用时间长,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五是政策不配套。推进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现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产品基地,在财政、信贷、税收、物资、能源、出口等方面缺乏优惠待遇。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没有全部落到实处,部门之间和条块之间存在行业分割、部门封锁、相互掣肘现象。

回首今年,我们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奋力拼搏,成果丰硕。展望明年,我们精神振奋,迎难而上,信心百倍。新的“十二五”目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狠抓产业扶贫到户,政策落实到户,效益凸显到户,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第2篇:扶贫基地建设

PX县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的报告

基地扶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残疾人扶贫方式,它具有扶贫面广、见效快、稳定性强等优点。我联结合农村残疾人的特点,以实施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安置残疾人就业为重点,强化扶持,建立了适合残疾人操作的各类种养殖业基地。使一些残疾人在基地的扶持下,不仅脱了贫,而且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扶贫基地基本情况

我联从 年开始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到目前为止,共建立扶贫基地3个。分别为:PX县绿洲农牧有限公司、PX县星光种鸡场、PX县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

1、PX县星光种鸡场(法人韩孟典,肢体残疾)主要经营种鸡、种蛋、雏鸡和饲料销售,占地200亩,固定资产800万元,2006年被定为平乡县残疾人扶贫基地,现有职工59人,其中残疾职工13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18户。年产值 1100万元。该场场长韩PP曾荣获“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2、PX县绿洲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法人吴金辉),2007年被定为PX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公司占地260余亩,职工43人,其中残疾员工10人,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11户。下设绿洲种羊厂、绿洲农场、绿洲杂粮加

工厂三个分支,年产值 650 万元。

3、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西红柿、韭菜、芹菜、辣椒、黄瓜、豆角等四季蔬菜,经济效益可观。现有大棚65个,其中残疾人经营大棚12个,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户22户,年产值200万元。

二、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取得的实践经验

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为使扶贫基地能给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联对申报基地的经营项目都进行了认真考察、反复论证,对于确有发展前途的才给予确认和扶持。绿洲农牧公司位于我县土地肥沃区,土质好,水质好,生长的各类农产品品质高,营养全面,口味独特,在附近及周边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且销售量大,便于辐射临近残疾人致富。星光种鸡场具有优良的品种鸡,适合当地和各地域群众饲养,经济效益显著,又是市知名企业,残疾人就业无失业风险。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距离县城和县蔬菜批发市场较近,有便捷的销售渠道,并且当地农民有丰富的蔬菜种植传统和种植经验。建立北张庄大棚菜扶贫基地,便于残疾人接受,更便于辐射其他残疾人参与到蔬菜种植中来。实践证明,选对了扶贫基地的经营项目,就是找出了一条残疾人致富的捷径。

2、爱心是确定基地的根据。

基地为残疾人服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如技术指导,资金扶助等,所以,基地负责人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星光种鸡场法人韩孟典,身为残疾,对残疾人的理解更为深刻,年年要无偿送给残疾人近万只雏鸡,还建立了扶残助残基金,每

年拿出几万元来,帮助残疾人搞副业。46岁的张书敏、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致残,全家有6口人,原本生活就困难,为治病,还拉下了2万元的外债,孩子们即使过春节也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穿。星光种鸡场免费送给张书敏800只鸡苗和鸡笼,并手把手的传授给他养殖技术,头一年,他就净赚了9000多元,第二年就还清了外债。广宗县的肢残人李少龙听到星光种鸡场扶残助残的动人事迹后,便寻求帮助。场长韩中原亲自驾车送去1000只鸡苗,帮他建起了家庭养鸡场。现在李少龙不但成了村里的富裕户,还娶了妻,成了家。

3、选择的基地要有辐射效应

基地不但要能安置残疾人就业,还要有较大的辐射效应。三个基地的建设,不但安排了一批残疾人,而且使更多残疾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加入了致富的行列。DD村贫困聋哑人许广进看到大棚菜使群众致了富,便和家人来到残联,表明了也想种植大棚菜的愿望。理事长陈岳立即召开临时党组会议,决定给于7000元予以支持,还委托北张庄大棚菜种植基地派专人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当年,许广进就净收入2万多元。北DD残疾人周挺怀原是绿洲种羊场的职工,学到技术后自己想建家庭养羊场,但担心销路。绿洲公司就赠送饲料和药品来鼓励他,还和他签订了购销合同以解除他的后顾之忧。现在周挺怀的养羊厂已成规模,还安排了一名残疾人来他这里就业。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基地的帮助支持,想要走上小康道路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

4、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自我发展能力

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的基地,才能保证残疾人收入的可靠性和工作的稳定性,才能最大限度安排残疾人的就业。只有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基地才能产生最大的辐射效应,带动残疾人走向富裕,脱离贫困。

5、要加强对基地的监管

为保护基地和残疾人就业从业人员的利益,我联和基地都签订了协议,明确基地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要安置多少残疾人,要辐射多少户残疾人,安置的残疾人月工资不得少于多少,在基地就业的残疾人工作年限,要为残疾人缴纳医疗保险等。基地要有扶持贫困残疾人的方案,并明确扶持方式、人数和预期扶持效果,帮扶协议、帮扶情况记录等。还对基地进行不定期检查,年终进行考核。

6、要最大限度地给基地以支持

基地是帮扶残疾人的载体,基地的发展就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此,我联根据基地工作性质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期对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个体素质。除在资金、生产资料上给予支持外,还邀请省农科院、畜牧局、科技局等深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基地和其他单位的关系,为基地找信息,为基地排忧解难,解决基地的后顾之忧,调动基地帮扶残疾人的积极性。

三、扶贫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扶贫资金严重不足

我县经济较落后,残疾人所占人口比例较大,需要帮扶的残疾人数众多,三个基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建立更多的基地,仅

仅凭借县残联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现有基地仍需发展,我联目前对基地资金、生产资料的支持依然是杯水车薪。建议金融、财政等部门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政策上向基地倾斜。

2、一些企业负责人助残思想觉悟不高

残疾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残疾,一般工作效率低于健全人的较多,并且需要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一些企业领导人单纯从企业利益出发,宁肯缴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或不接受残疾人就业从业。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早日出台相关政策,对具备接纳残疾人就业从业和具备作为残疾人扶贫基地的企业,除了政策上给予优惠鼓励外,同时施压加压,来拓宽残疾人的就业从业渠道。

3、如何建立风险规避制度

对于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来说,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如养殖业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的侵袭,种植业可能遇到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产品价格会有骤降的现象等。如何减少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的损失,就需要建立风险规避制度。建议采取残联出大头,政府出小头,有关部门凑零头的办法筹建“基地建设风险资金”,专项用于遭受风险的基地和受害残疾人的补助。保险公司要开辟新险种,优惠保费,从而增强基地和残疾人从业者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4、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企业家

我县的扶贫基地都有一个或几个甘于奉献的经营领头人,象绿洲公司的法人吴金辉,星光种鸡场的韩孟典和韩中原。这些人意识到帮

助残疾人脱贫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他们在不断发展自身事业的同时,也为残疾人贡献了自己的技术、市场、信息及经营组织才干,他们付出了许多精力和财力。目前,农村这类能人还不多。因而,建议各级政府积极扶持、发现和培养。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在经济上不让或少让他们吃亏,在政治上要给予一定的待遇。要通过多种媒体,宣传他们思想和事迹,在经营上则要多为他们提供优惠优质的服务,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协调的外部环境。

平乡县残疾人联合会 2009年4月18日

推荐第3篇: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

三、多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改为\"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将\"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调整为\"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二维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相关性 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将\"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调整为\"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 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将\"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调整为\"1.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

念和性质\"---- 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和条件密度.会求与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 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将\"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的概念,掌握离散型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独立的条件\"调整为\"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理解其中参数的概率意义.

4. 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将\"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调整为\"4.会求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

布,会求多个相互独立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客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和标准差及其性质 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 矩、协方差 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2.会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Chebyshev)不等式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伯努利大数定律 辛钦(Khinchine)大数定律 棣莫弗-拉普拉斯(De Moivre-…lace)定理 列维-林德伯格(Levy-Undbe)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将\"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的大数定律)\"调整为\"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将\"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

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调整为\"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 个体 简单随机样本 统计量 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 x2分布 F分布 分位数 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

一、扶贫基地的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残疾人家庭57户,依托土地流转、有机米专业合作社为帮扶载体,加快推进了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转土地1860亩,(其中残疾家庭342亩)组建了自主经营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了“黄金村”商标,生产的有机软米被国家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产品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农产品和中国北京、深圳国际礼品展销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江苏省名优农产品、海峡两岸重点推荐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六省两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员每股收益达1200元。

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制度、帮扶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信息支持和优先照顾。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保障 问题,现在残疾人都参加了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实现了病有所报、老有所养。为残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协调、奖学金机制,培训或推荐就业。村委会组织开展“一帮一扶残”扶贫活动,为残疾人筹资金、选项目、带技术、谋出路,,坚持做到“三心”党员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残疾家庭有信心,激发残疾人自救发展的热情。

三、扶贫基地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做到每年两次邀请农服、畜禽、科技人员来村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我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残疾人需求相结合,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服务保障,计划在2012年内达到每个残疾家庭拥有1个增收项目、一名工资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残疾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贫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我村的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金坛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常州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但残疾人帮扶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始终做到危中寻机,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在上级领导和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想尽一切破解困难的办法,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项目,借鉴一切先进典型的发展经验,实现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新跨越;达到江苏省省级扶贫基地的发展要求。完成市党代会提出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培训就业、自主创业的方法,借助领导关心、老区帮扶、结对帮扶、品牌荣誉、为黄金村残疾人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加快黄金村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推荐第4篇: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镇2018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0户1785人,2个贫困村,其中已脱贫330户1322人,未脱贫140户463,未出列贫困村1个。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农户按产业帮扶、医疗救助、教育培训、易地搬迁、政策兜底“五个一批”方式因户施策,贫困村以“九大体系”为目标,因村制宜制定脱贫规划,大力发展产业,现将我镇产业扶贫情况汇报如下。

一、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我镇产业扶贫主要是贫困户创业、公司吸纳贫困户入股、扶贫车间务工就业方式等。2017年全镇贫困户种养殖户96户,发放产产业奖补资金24万元。上栗县珍友烟花压模烟花新材料有限公司、小埠村上游花炮制造有限公司、杨坊村彭家冲种养专业合作社等等企业都参与精准扶贫,设立扶贫车间,吸纳就近贫困人口在企业就业增收。**东冲果园种养合作社、**榨油专业合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入股,确保贫困户入股增收。镇有一个全体贫困户入股的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投资分红受益。

二、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1、大力宣传产业扶贫政策,把上级各项产业扶贫优惠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2016年以来市县下发的各项产业扶贫政策镇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村委会主任、扶贫专干学习,并将文件印发到村,村宣传到户。去年有96户发展产业,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4万元,今年通过入户调查摸底,有125户已发展养殖、种植产业,并由驻村第一书记协助他们申报产业奖补资金,预计将发放奖补资金28万元。

2、积极发展“两业”扶贫。**、**2个贫困村利用上级产业扶贫资金和各自资源优势,分别成立了**东冲果园种植合作社和**村榨油坊合作社,将全村所有贫困户(59户)吸纳为股东。**东冲果园合作社的柚子园已挂果,预计明年可以盛产;**村榨油合作社正在积极协调机器安装,与邮政电商平台洽谈,准备将合作社生产的食用油借助中国邮政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在**、**村的带动下,其他非贫困村也积极响应,如**、**也已发展了各自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以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或贫困户入股(有13户贫困户股东)。镇政府利用上级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成立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每户可贷款3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能享受1200到1500元的红利,目前有395户符合贷款条件的已贷款1185万元、17户放弃、67户不符合贷款条件(按剔除之前479户计算),已产生红利22万余元。

积极收集劳务信息,优先考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目前已举办两期精准扶贫专题招聘会。通过**、**、**村3个扶贫车间的建立,已吸纳25个劳动力就近就业。

3、积极推进金融扶贫贷款。我镇扶贫工作站及时与银行沟通对接,对申请贷款的贫困户及时联系银行业务员进村入户实地调查,对符合条件及时向上申报。前已25户申请贷款,通过入户核查有23户初步符合贷款条件,预计月底贷款可发放到位。

4、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通过与县发改委等部门的对接,目前我镇两个“十三五”贫困村已建设了装机容量为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已投入运行并产生效益,下阶段将“十二五”贫困村也将积极推进光伏发电站建设,预计每年将为贫困村带来5万元的收入。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1、将以**龙虾、鱼等养殖基地为龙头,建立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龙虾、鱼类养殖产业,鼓励有产业发展意向的贫困户加入龙虾养殖行业(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并负责销售,贫困户只需要付出劳力,预计每亩年收入3000-5000元)。

2、邀请县科协蜜蜂养殖等相关技术人员来我镇为贫困户授课,同时入户面授技术,针对有蜜蜂养殖意愿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已与县科协取得联系,可由他们负责技术和销售,争取在8月份开展一期技术培训,发展5户以上蜂蜜养殖户。

3、继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车间,吸收贫困户就业,力争做到扶贫车间全覆盖,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4、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力争让每一个贫困劳动力有稳定的工作,赚取稳定的收入,确保早入步入小康生活。

四、存在的问题

1、贫困户思想认识落后。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产业愿望不强烈,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存在。

2、扶贫产业较为单一。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造成其不愿发展产业。

通过全体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我镇的产业扶贫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离百姓的期望仍有差距,今后我们仍继续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抓手,结合各自家庭实际,确定适合各自家庭发展的产业,确保贫困家庭早日奔向小康生活。

2018年7月23日

推荐第5篇:乡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乡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精准识别后制定了精确规划,市扶贫工作队与乡挂点干部逐户上门采集帮扶对象基本信息,并充分摸清了贫困户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需要帮扶的项目计划,制定并落实了贫困户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计划;

(二)乡里多次召集了各村书记、主任就下一步产业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就各村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走出各村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的含金量释放出来,做到“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二、产业扶贫下一步具体措施

下一步我乡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和资源,挖掘产业特色,做到"一村一法""一户一策":

(一)以井冈山融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XX为契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争取2015年在XX新种大棚蔬菜100亩,新种生态蔬菜400亩,通过高效农业的发展来带动XX村、观上村等周边村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二)依托我乡招商帮扶企业XX菌草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我乡XX村、XX村和XX村三个村,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食用菌种植,实行贫困户统一种植和分户种植相结合,把这三个村的36户红卡户全部吸收到合作社,并要求专业合作社与所有入股的贫困户签订《贫困户入股协议书》,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除现金入股外,还可以以土地做价入股,享受相关同等收益,所有入股协议书的签订一律通过公证处公证,从法律上确保了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的“两保障”,即本金的保值和利润的保障,这就彻底解决了所有贫困户的后顾之忧。专业合作社确保每户入股的贫困户每年的收益达到股本金的10%以上,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XX村、XX村和XX村利用自身资源条件,着手发展“水里养鱼、水面养鸭、山里养鸡”的立体养殖基地,目前已有专人牵头,并与农户签好了土地租赁协议,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把贫困户吸收到合作社,基地建成后,可使两个村的所有贫困户通过养殖就地脱贫,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XX村、XX村具有种植油茶的悠久历史,为提高油茶产量,重点依托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着力抓好油茶低改,提高茶油生产质量和茶油品质及出油率,让茶农增收致富。

(五)XX村计划把村里14户红卡户和部分蓝卡户全部吸收进来,利用山场计划种植30亩猕猴桃,让贫困户增收致富。

推荐第6篇:财政扶贫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蔬菜)

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2年财政扶贫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实 施 方 案

根据扶贫开发部门安排给我专业社的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实施理由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蔬菜是我国菜篮子工程中最重要的主要农产品。XX县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富含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是蔬菜种植适宜区域。近年来,XX县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蔬菜产业已成为XX县继烤烟、柑橘之后第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3月,2008年4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是XX县第一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注册登记和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社注册资本200万元,现有社员103户。合作社的主营业务是从事各类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开展与蔬菜有关的技术服务,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和同类生产经营者生产的蔬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易和咨询服务,2011年合作社种植蔬菜共2000亩,年产蔬菜4000吨,年销售收入1258.26万元,实现利润

104.38万元。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加入的社员不断增加,从成立时的11人,增加到现在的103户社员,合作社辐射范围扩大,逐步建立了以XX街道油菜坪XX乡为主体,覆盖4个乡镇7个村组的蔬菜种植基地。2008年曾被XXXX部门授于“千社千品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2010年被xx省委、省政府授于“省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连续二年被XX县委、县政府授于“优秀专业合作社”称号。合作社理事长向杰同志被xx省供销社、共青团xx省委授入“湖南省100佳农村经纪人”称号。

2、项目实施理由

Xx蔬菜产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蔬菜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亟待解决,主要问题有:一是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山地蔬菜发展条件较差,水渠、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还处于“种菜靠天”的被动局面,直接影响蔬菜生产效益的稳定。二是蔬菜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蔬菜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农户小规模分散种植的蔬菜,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松散,导致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品种有待更新。农民新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对农业实用新技术了解少,

运用得不够,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新品种引进推广得不多。虽然近来年我县蔬菜生产推广了一些新品种,但是这新品种多是满足当地的风味和需求,适应跨区域销售的优良品种不多,符合出口标准的品种更无从谈起,蔬菜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民种菜的经济效益低。四是蔬菜质量参差不齐安全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普及科学种菜技术,对蔬菜安全质量认识不到位,在生产中有盲目用药,特别是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月份里,蔬菜病虫害发生较重,个别菜农随意加大农药用量,有的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给上市的蔬菜产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我县蔬菜质检体系也很不完备,县级质检站设备落后,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商场多数没有建立质检站(室),蔬菜基地乡、村基本上没有检测手段,对蔬菜质量无法实施有效监控。五是蔬菜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包装有待加强。全县建有各类大小蔬菜加工企业7家。这些企业的蔬菜加工规模小,加工设施相对落后,全县蔬菜年加工量不足2万吨,不到全县蔬菜生产总量的1%。且加工档次较低,至今未能形成较多的拳头产品,与基地规模发展还不能配套,全县无一个加工企业获得自主出口权,有的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工艺简单,配方欠科学。

项目建设以解决蔬菜基地建设的上述问题为着力点,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继续组织农户入社,与广大蔬菜种植户

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办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对基地实行“统一选种,统一培管,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销售。”的“五统一”建设模式,提升基地的标准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户走管理提升、技术提高、品质增强、品牌扩大的集约化发展路子。

二、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为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面积2000亩。项目选址xx县xx乡xx村,直接带动农户数1000户,示范带动数约4000亩。

1、持持项目建设内容

①推广蔬菜新品种种植2000亩。 ②技术培训200人次。 ③测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④田间集中培管。

2、扶持方式及扶持标准

请求财政扶持部门对基地良种选购和农民培训进行扶持,扶持标准为每亩100元。共20万元

3、项目实施时间 2012年2月—6月。

三、项目抽奖概算及资金来源

1、项目投资概算

总投资为132万元,具体构成为: ①推广新品种:每亩60元,共12万元。

②化肥:每亩100公斤,计200吨,3200元/吨,共64万元。

③技术培训400人次,按每人次培训费用200元计算,共8万元。

④农药:每亩200元,共40万元。 ⑤种植培管、采收人员工资:8万元。

2、项目资金来源

①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和选购良种。

②专业社和农户自筹112万元。

四、项目责任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各项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领导小组由xx任组长,负责项目建设的全盘工作,xxx任技术总监,负责技术指导,对技术工作负责,xxx任财务总监,xx任合作社监事会主任,负责项目监督工作。xx为质量监督员。

龙山县绿康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推荐第7篇: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村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改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基层建设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制定和落实科学发展规划,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按照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制定了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特别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开发,包括村级公路、农村电网改造、水利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培育专业大户和示范户等,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加强村级管理,促进精神文明和和谐农村建设

坚持做到党务、财务、村务公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化解村级矛盾纠纷,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增强群众懂法守法护法意识。组织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在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保证精神文明不落后,群众们对此活动都积极参加,且反映良好。

三、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帮扶弱势群体,解决特困户吃饭、住房问题,关注残疾人、五保户生活情况,定期定点组织乡镇企业家和村干部到以上村民家进行慰问。宣传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的惠民之处,挨家挨户组织缴纳,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确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做好农村清洁工程,每户一个化粪池,每隔一段距离建设一个垃圾池,教育群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做到将垃圾入池。

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党支部书记为首,加强自身教育管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密切内部凝聚力,增强村支部战斗力。牵头单位加强工作指导,发挥牵头和组织协调作用;联村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具体问题。尽力组织资金、项目和物资支持联点村,按照年初工作规划和协调会议精神,自筹资金落实到位。工作组长每月到村两次以上,队员坚持与驻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按照规定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资金不留缺口、项目不留尾巴;扶贫资金使用公开,群众满意。

推荐第8篇: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汇报(材料)

黄金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情况汇报

一、扶贫基地的建设情况

2009年10月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残疾人家庭57户,依托土地流转、有机米专业合作社为帮扶载体,加快推进了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工程。到目前已流转土地1860亩,(其中残疾家庭342亩)组建了自主经营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注册了“黄金村”商标,生产的有机软米被国家有机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产品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常州市优质农产品和中国北京、深圳国际礼品展销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江苏省名优农产品、海峡两岸重点推荐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六省两市,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利润180万元,成员每股收益达1200元。

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

全村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成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建立帮扶制度、帮扶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信息支持和优先照顾。解决了残疾人生活保障 问题,现在残疾人都参加了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实现了病有所报、老有所养。为残疾家庭子女提供助学协调、奖学金机制,培训或推荐就业。村委会组织开展“一帮一扶残”扶贫活动,为残疾人筹资金、选项目、带技术、谋出路,,坚持做到“三心”党员干部有信心、村民骨干有真心、残疾家庭有信心,激发残疾人自救发展的热情。

三、扶贫基地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进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大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脱贫技能和致富素质,是提高残疾人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做到每年两次邀请农服、畜禽、科技人员来村授课、指导。依托产业发展带动和我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残疾人需求相结合,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开展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服务保障,计划在2012年内达到每个残疾家庭拥有1个增收项目、一名工资收入。到2011年末全村残疾家庭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创业。实现了残疾家庭人均收入8700元。

四、扶贫基地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技能培训、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我村的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金坛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常州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但残疾人帮扶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任务,我们将始终做到危中寻机,快人一拍,先人一步,在上级领导和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想尽一切破解困难的办法,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项目,借鉴一切先进典型的发展经验,实现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新跨越;达到江苏省省级扶贫基地的发展要求。完成市党代会提出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通过土地流转、培训就业、自主创业的方法,借助领导关心、老区帮扶、结对帮扶、品牌荣誉、为黄金村残疾人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加快黄金村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推荐第9篇:镇上半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镇产业扶贫情况汇报

(2017年7月7日)

近年来,**镇始终坚持“农民增收、产业富镇”战略,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局面。现将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高度重视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帮扶举措有实效,真正使贫困户提前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我镇坚持市场导向,紧紧围绕水产养殖、林下经济等种养殖特色富民产业,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产业发展“主心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镇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镇村工作队员入户开展走访调查,根据各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脱贫需求,量身定制脱贫计划,积极推进贫困户发展贷款产业扶持、加入合作社“创业+分红”、“公司+农户,工资+股息”等精准扶贫新模式,让贫困户聚集在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上实现脱贫致富。

二、因村施策,精心谋划

今年以来,我镇在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确定前逐村进行摸底调研和项目论证。切合实际,利用村域优势,打造良好的项目建设,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取得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万元,将两贫困村闲置的老校舍进行改造

维修,分别租赁给*公司和*企业,该项目的建设可给两村村集体年增加收入6万余元,一期合同已签定十年。目前项目建设已近尾期,七月份可投入正常运行,不仅给村级增加固定收入,同时能带动大部分贫困户及周边农户就业脱贫致富。

三、严格程序,广泛宣传

一是依据上级产业扶贫工作要求,从去年底逐村逐户积极宣传贫困户户用光伏项目实施方案,将户用光伏名单申报,逐村进行公示,报经上级扶贫机构批准后实施。今年新建贫困户户用光伏分别在我镇*村落户,共计*户,336KW。已于6月底建造完成且并网发电,可给我镇低保贫困户、特困贫困户*户户均年增加收入*元。为贫困户顺利脱贫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保障。二是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广泛宣传贫困户小额贷款政策,用活扶贫小额贷款体现公司+农户脱贫模式,今年我镇计划安排给未脱贫且又未安排光伏项目的100户贫困户办理小额贷款500万元,采取户贷企用的模式将贷款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九芙蓉公司下属合作社农林生态加工企业,该企业每年回馈每户贫困户不少于3000元的红利收入,目前已完成54户,270万小额贷款任务。同时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该企业务工,准备在国庆前开展一次集中回馈贫困户红利活动,确保贫困户贷的放心,领的开心。三是做好贫困户特色种养殖业扶贫项目申报服务工

力度。通过改造虾池、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养殖技能,增加了贫困户在养殖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因村因地制宜,依托我镇农林生态大户,发展特色林业种植。通过龙头企业引领、资金技术的投入以及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有序协调引导,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以为低收入劳动力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为抓手,积极与**企业商会沟通协调,通过帮扶企业、扶贫车间建立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效应,加快贫困人口就业步伐。

四是借力优惠政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九芙蓉农村生态投资公司在产、供、销的网络销售由该公司下属合作社负责,同时建立农副产品销售网络,贫困户订单生产的农副产品将由该公司统一收购、优先收购、统一销售。贫困户在种植管理上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发展电商扶贫,依托**电商产业园,通过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设立电商扶贫绿色通道,有效提升弱势群体收入,探索社会群体服务于贫困户,为我镇的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作出贡献。

推荐第10篇:镇上半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镇产业扶贫情况汇报

(2017年7月7日)

近年来,**镇始终坚持“农民增收、产业富镇”战略,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局面。现将我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高度重视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帮扶举措有实效,真正使贫困户提前摆脱贫困,走上富裕路,我镇坚持市场导向,紧紧围绕水产养殖、林下经济等种养殖特色富民产业,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产业发展“主心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镇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镇村工作队员入户开展走访调查,根据各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脱贫需求,量身定制脱贫计划,积极推进贫困户发展贷款产业扶持、加入合作社“创业+分红”、“公司+农户,工资+股息”等精准扶贫新模式,让贫困户聚集在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上实现脱贫致富。

二、因村施策,精心谋划

今年以来,我镇在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确定前逐村进行摸底调研和项目论证。切合实际,利用村域优势,打造良好的项目建设,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取得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万元,将两贫困村闲置的老校舍进行改造

维修,分别租赁给*公司和*企业,该项目的建设可给两村村集体年增加收入6万余元,一期合同已签定十年。目前项目建设已近尾期,七月份可投入正常运行,不仅给村级增加固定收入,同时能带动大部分贫困户及周边农户就业脱贫致富。

三、严格程序,广泛宣传

一是依据上级产业扶贫工作要求,从去年底逐村逐户积极宣传贫困户户用光伏项目实施方案,将户用光伏名单申报,逐村进行公示,报经上级扶贫机构批准后实施。今年新建贫困户户用光伏分别在我镇*村落户,共计*户,336KW。已于6月底建造完成且并网发电,可给我镇低保贫困户、特困贫困户*户户均年增加收入*元。为贫困户顺利脱贫提供了有效的经济保障。二是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广泛宣传贫困户小额贷款政策,用活扶贫小额贷款体现公司+农户脱贫模式,今年我镇计划安排给未脱贫且又未安排光伏项目的100户贫困户办理小额贷款500万元,采取户贷企用的模式将贷款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到九芙蓉公司下属合作社农林生态加工企业,该企业每年回馈每户贫困户不少于3000元的红利收入,目前已完成54户,270万小额贷款任务。同时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该企业务工,准备在国庆前开展一次集中回馈贫困户红利活动,确保贫困户贷的放心,领的开心。三是做好贫困户特色种养殖业扶贫项目申报服务工

作,采取村级摸底项目公示逐级上报审核。今年我镇共申报贫困户种养植业281户,补助资金36.4604万元,已于六月底发放到户。

四、强化保障,取得实效

我镇抓住上级惠农支农政策的契机,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培训推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养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要求,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家乐第三产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大户+贫困户”、“帮扶干部+贫困户”发展致富路子。镇党政班子成员、政府职工、各村两委干部分头包片联系到户到人,落实党员结对帮扶举措,尤其是注重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等弱势群体全覆盖、一对一帮扶,确保整个脱贫攻坚行动不流于形式,不做表面文章,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五、存在问题。由于村级产业扶贫资金量少,数额有限,导致村级产业项目不能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扶贫资金无法安排,使贫困户的特色种养业不能形成规模,没有长效的保障措施,使脱贫后的贫困户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六、下步打算

一是立足圩区优势,大力发展贫困户稻虾混养产业。对于有水面和有能力从事养殖的贫困户,加大了资金技术扶持

力度。通过改造虾池、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养殖技能,增加了贫困户在养殖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因村因地制宜,依托我镇农林生态大户,发展特色林业种植。通过龙头企业引领、资金技术的投入以及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有序协调引导,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以为低收入劳动力提供优质就业服务为抓手,积极与**企业商会沟通协调,通过帮扶企业、扶贫车间建立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效应,加快贫困人口就业步伐。

四是借力优惠政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九芙蓉农村生态投资公司在产、供、销的网络销售由该公司下属合作社负责,同时建立农副产品销售网络,贫困户订单生产的农副产品将由该公司统一收购、优先收购、统一销售。贫困户在种植管理上由该公司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发展电商扶贫,依托**电商产业园,通过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设立电商扶贫绿色通道,有效提升弱势群体收入,探索社会群体服务于贫困户,为我镇的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作出贡献。

第11篇: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汇报

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汇报

为了更好的开展好基地单元的基地建设工作,使基地单元各个地区的烟叶生产上一个水平,管理上一个层次,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统领,以稳定全站烟叶种植规模为目标,提高烟叶质量,彰显山地烟叶特色,严格控制总量,注重质量,确保烟农种烟效益,努力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和水平全面提升,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现将基地单元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地单元基本情况

基地单元辖区覆盖茅坪、红岩、农车、塔泥、洛塔、他砂、洗车、苗市、靛房共9个乡镇,76个行政村。茅坪基地单元下辖茅坪、农车、洛塔、洗车、他砂、坡脚6个烟组。基地单元队伍建设配备站长1名,副站长3名,综合管理员3名,烟叶技术员14名,其中本科生5名,大专生6名,高级工1名,中级工2名,经济员5名。

2011年茅坪基地单元计划种植烟叶面积1.85万亩,收购烟叶5.09万担,中上等烟比例达85%以上,上部烟比例控制在45%以内,等级合格率达85%以上。

二、当前主要工作措施

(一)、合理规划烟叶生产布局

根据近年来茅坪基地单元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烟叶生产布局,以打造龙山烟叶品牌,发展优质山地特色烟叶为目标,选择气候适宜、病虫害发生率低、具有质量特色的烟叶种植区。

今年将县局分配的1.85万亩生产计划,合理进行分解,下达到各个乡镇、到村、到人,针对病虫害较多的种烟老区适当调减烟叶种植计划,大力推广轮作,种植绿肥,改善老区烟土的土壤结构。同时,稳定和发展烟叶新区,确保茅坪基地单元的烟叶质量特色。

(二)、加强育苗管理

全面实行两段式集约化育苗,对品种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今年茅坪基地单元常规漂浮大棚共有77个,工场化温室大棚8个。

800米以下低海拔地区在2月15—17日全面完成播种工作,8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在2月18—20日全面完成播种工作。

针对育苗工作,制定了相关的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3月份将对每个大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局,执行到位。

(三)加强政策宣传,落实烟农贷款工作

目前,我基地单元已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的烟农贷款工作,6个烟组共完成烟农贷款1.47万亩,其中茅坪完成4314亩,农车2404亩,洛塔3022亩,洗车1814亩,他砂715亩,坡脚2445亩。

(四)强化管理体系,提高烟叶工作执行力。以“四要”工作作风为抓手,改变从烟人员精神面貌。加强从烟人员作风建设,把“标准要高、节奏要快、状态要好、工作要实”的作为从烟人员工作准则,建立严格工作追踪制度,奖优罚劣,改变从烟人员的精神面貌,促使从烟员工很好地履行本职工作。

基地单元2011年3月5日

第12篇:县产业扶贫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县产业扶贫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澄城地处渭北旱塬东北部,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万亩,辖9镇1办163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其中农业人口30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县。2016年17个贫困村摘帽,5817户21182人脱贫,现有贫困村77个,贫困户7700户25435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因村制定,因户施策,在产业扶贫工作上有思路、有办法、有实招、有看点,产业培育主业突出、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种产业扶贫模式。

实施“支部+产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在产业帮扶中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结合资源禀赋,通过支部引领,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特色产业,配套实施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提升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通过扶持,打造出了澄城县柏门村冬枣产业扶贫园、寺前镇和家楼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吉安城村苹果产业示范基地、段庄村金银花示范基地等。截止目前,发放产业直补资金3063万元,扶贫10000余户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大棚、特色产业等。

实施“财政+银行+贫困户”扶贫模式。成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和《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撬动银行贷款,对有劳动能力、技能素质和个人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三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截止目前,全县风险补偿金达到1400万元,累计发放到位扶贫小额贷款资金1.2亿元,扶持和引导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

实施“贫困村+互助协会+会员户”互助运作模式。在贫困村建立互助协会,既填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解决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支部引领,协会资金支持,对有劳动能力、需求资金少、年龄偏大、在金融机构贷不到款的贫困户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建立1个县级互助协会和105个村级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7278户,其中贫困户4615户,贫困户入会率达62%。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4858万元,累计为4100户会员发放借款7962万元。扶持设施大棚420座,标准化圈舍260座,发展庭院式养殖1840余户,新栽苹果8500亩,杂果5300亩,种植中药材6600亩,有效解决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不足难题,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助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实施“合作社+银行+贫困户”产业带动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采取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在澄城县新农富专业合作社,选定40户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利用贫困户贷款,合作社担保,每户贷款5万元交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一次为其提供30头仔猪(每年二个批次),同时搞好生猪的防疫、饲料配送、育肥猪保险等服务,确定出栏保护价和保底利益保障(100元/头),使贫困户彻底摆脱市场风险和疫病困扰,在无需投资的情况下,保证户均最少2万元利润收入,帮助带动贫困户发展生猪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实施“光伏+贴息+贫困户”分红扶贫模式。采取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群众分红的办法,投资10亿元建设了拓日新能农光互补项目,对3418户贫困户进行扶持,每户每年可获得3500多元分红。项目建成后,贫困户可以在土地流转中受益,可以得到入股分红,可以在农光互补项目中打工,实现了多层次收益,确保了稳定脱贫。

实施“支部+三变改革+园区+贫困户”带动模式。通过村支部组织村民确定产业,主导“三变改革,成立村级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建扶贫园,吸纳本村所有贫困户入园参与经营。全县共有27个村1082户贫困户依托园区有了增收产业。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重要举措,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今后,我们一定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第13篇: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禁毒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设于中学内,设电教室(200个座位)、展览厅(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平方米)及大型活动场(与中学共用主席台和操场,可容纳3000人)各一个,于3月1日挂牌。基地由任顾问,担任主任,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高效的工作班子。该基地投入使用后,镇禁毒教育实现了现代化、系统化、经常化,成为禁毒教育文化的载体、禁毒教育活动的阵地、禁毒教育工作的依托,为全镇禁毒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现将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以基地为载体,建设禁毒教育文化

吸毒不仅仅是一种医学现象或一种违法行为,也已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当前一些年轻人被抓到在歌厅等场所集体吸毒,这其实已经变成了他们一种新的危险的娱乐方式、交友方式、解压方式,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用文化的载体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努力倡导健康的娱乐方式、正确的交友方式、阳光的解压方式,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镇禁毒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场地和人才优势,调集精兵强将,在建设特色的禁毒教育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一是自主创作禁毒文艺节目。抽调全镇的文化笔杆子、文艺台柱子,共同创作了与禁毒有关的快板、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5个,并在“六一”文艺汇演、禁毒签名大会、禁毒知识讲座、禁毒展览等场合公演11次。现正准备创作一台主创人员全部来自本土的禁毒文艺晚会。二是精心设计禁毒宣传资料。抽调全镇精兵强将,每季度更新基地的禁毒知识展览内容,从内容的选取到程序的安排,从资料的搜集到图片的拍摄,从栏目的设计的美术的编排,都力求使作品精益求精,力求使观众耳目一新,力求使青少年喜闻乐见。三是积极打造禁毒教育创作团队。与梅山文学社、碧荷文学社、湄滨文学社等文学社团紧密合作,基地为各文学社活动提供场地和适量活动经费,各文学社组织社员积极开展禁毒文学作品创作,在刊物上刊载禁毒教育知识。

2、以基地为阵地,开展禁毒教育活动

基地作为全镇禁毒教育的主要阵地,积极承办多种形式、不同规模、各种对象的禁毒教育活动,同时还将在基地开展时效果特别好的做法向全镇推广。一是积极承办主题禁毒教育活动。每一年基地都确定一个禁毒教育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成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得宣传教育对象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全面了解禁毒知识,提升禁毒意识。、、的禁毒教育系列活动主题分别是:血泪教训、文明交友、防毒拒毒常识。开展主题禁毒教育的方式主要是观看禁毒展览、电影等。三年多来全镇共有23800多人次参观了基地举办的禁毒教育展览或观看了基地放映的禁毒电影。此外,今年月还开展了全镇范围的禁毒主题>征文和演讲比赛,收到征文322篇,参赛(包括初赛和决赛)选手达62人,观众达11000多人次。二是广泛开展禁毒签名宣传活动。先后在基地举行了6次禁毒签名活动,其中还有三次在基地举行了签名活动以后,又移师全镇学校、街道、乡村巡回签名,总签名人数超过1人。三是经常禁毒知识大型讲座。先后在基地举行了8次禁毒知识大型讲座,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以青少年为主的对象进行禁毒知识讲解,其中还有三次特别精彩的讲座被录像在电视台和全镇各中小学、村组播放,收看超过4万人次。

3、以基地为依托,打造禁毒宣传网络

三年多来,基地不仅成为全镇禁毒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也成为了全镇禁毒宣传网络的主要依托。一是成为禁毒新闻的来源。电视台播放的有关禁毒活动新闻和禁毒知识,90%以上来自基地,三年多来共达52条。二是成为禁毒宣传的样板。在全镇范围散发的各种禁毒传单内容,三年多来共达5种50000份;在全镇广泛张贴的各种禁毒板报内容,全部来自基地,三年多来共达14期190多份;在全镇张挂的各种禁毒标语内容,全部由基地创作,三年多来共达120种400多条。三是成为全镇禁毒>培训的中心。先后在基地组织全镇各部门各村相关负责人禁毒工作培训班7期,总共350余人次。

二、取得成效

1、实现了全面覆盖,全镇禁毒意识普遍提高

通过基地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全镇青少年禁毒教育的全面覆盖,提高了全镇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禁毒意识。一是教育对象全覆盖。全镇青少年都接受过三次以上近距离面对面的禁毒宣传教育,大部分成年人也接受过一次以上禁毒宣传教育;二是教育内容全覆盖。基本做到使教育对象都接受到系统、科学、正确的禁毒知识,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似是而非的禁毒知识;三是教育网络全覆盖。基本做到全镇各中小学期期有活动,各村村村有专栏,各组组组有义务禁毒宣传员。通过严格的问卷抽样调查,表明我镇青少年禁毒常识和禁毒意识普遍大幅度提高,成年人的禁毒知识和禁毒意识也有所提高。同等难度的青少年禁毒调查问卷卷面平均分由前的45分左右提高到了当前的87分左右;成年人禁毒调查问卷卷面平均分由前的65分左右提高到了当前的81分左右。

2、实现了无缝对接,全镇初次吸毒年龄增大由于当前流动人口数量大的现实情况,造成禁毒教育宣传工作难度成倍增加。一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打工或经商、工作,全镇有超过4000名留守儿童;二是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外出打工,容易沾染毒品;三是一部分青少年家庭殷实而父母疏于监管。针对这些情况,基地采取相应措施,力求做到禁毒教育宣传的无缝对接。具体做法是:

1、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关爱,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方式台账,与各中小学合作,定期向远在外地的家长进行通报或寄送资料,一旦发现交友、娱乐方式的异状则迅速通知,三年来基地共向留守儿童家长通报异常情况50多次。

2、对外出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宣传,通过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同时与各村支委、村组长进行合作,对有吸毒可能的外出青少年建立监测机制,以报上级及时处理,三年来共发现和向上级通报苗头性事件20多起。

3、针对一些殷实家庭的家长加强宣传,要求其注意子女的交友方式、娱乐方式,加强亲子互动,适度控制子女的经济支出。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遏制了吸毒人员的低龄化趋势。以前全镇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的比例达到%,年龄最小的为16岁,目前全镇20岁以下的吸毒人员已经基本绝迹。

3、实现了全员参与,全镇禁毒工作联盟形成

三年多来,以基地为核心、依托和阵地,形成了全镇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禁毒工作大联盟。一是建立了广泛参与的义务禁毒宣传员队伍。基地先后培训义务禁毒宣传员350多人次,组成了以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核心,以各村为单位,以各中小学为联系点,以家庭主妇和热心老人为骨干的义务禁毒宣传队伍,实现了组组有义务禁毒宣传员。二是建立了有一定水准的禁毒教育文化创作班子。班子成员包括干部、教师和文学社团中的写作笔杆子、文艺台柱子、演讲金话筒,人数保持在40人左右。三是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禁毒教育的良好氛围。三年多来,机关、单位、企业对禁毒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全镇各站所、村都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各中小学除积极参加各项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外,还自发组织观看禁毒展览、电影及禁毒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镇中心卫生院和大江口水库管理所等单位积极邀请专家前往开展禁毒知识讲座和咨询;不少企业为禁毒教育宣传工作出资出力,如沙坪煤业有限公司为基地捐赠价值2万多元的音响、投影仪等设备。

三、今后打算

基地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一是活动经费缺口仍比较大,二是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三是现代化的禁毒宣传手段仍显匮乏。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整合扩大禁毒联盟,进一步加快创新建设禁毒文化,把基地建设成为我镇禁毒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尽好应尽义务,做出出色贡献!

第14篇:龙泉村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龙泉村2008年度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08年,是龙泉村建设扶贫工作的“变化年”、“项目年”、“关键年”。支村两委严格按照陈泽珲部长“乘十七大东风,借建设扶贫春风,育文明龙泉新风”的指示,通过市建设扶贫工作组向建州同志及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在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及全体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今年来建设扶贫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个简单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龙泉村,地处宁乡西部边远山区,由原板路、龙泉两村合并而成,距县城80公里,全村2200人,705户,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0人,中共党员62人,村干部5人,计生指导员5人。总面积14平方公里,水田890亩,林地12000多亩,玉竹、茶叶和楠竹资源十分丰富。

二、2008年度建设扶贫工作情况

总的来说,2008年的工作成效显著。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强村、产业项目富村、精神文明兴村”的指导方针。

具体从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来看:

(一) 基层组织建设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带全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1、完善了村组班子建设

高度重视班子建设,把之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村班子于上半年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健全了村级组织机构,根据党章规定,在上级党委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支部升总支,并相就成立2个支委,农业支委和商贸支委,同时,成立了团支部、妇代会、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综合治理小组、计生协会、配备计生指导员5名。

2、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村干部联片,组长、计生指导员联组、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是完善了村民会议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经审批制度、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议等制度。同时,因地制宜颁布了“新龙泉、新发展、新贡献”的活动章程、“全村封山育林公约”,有利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秩序的正常好转。

三是健全了目标管理制度。分别对支村两委,党员,群众作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村干部要做到“三有”——工作有激情,做事有落实,办事有创造。党员要做到“六带头”;群众要做到“四遵守”。村干部、组长、计生信息员工作责任落实制。用制度管人,让村干部、组长、计生信息员个个有事

做,个个要做事,用考核计分制论功评赏。

3、创新了“党建促和谐”的工作机制

一是抓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倡导朴实高雅的群众生活方式。把生活作风建设列入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生活作风问题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题,不断改进对党员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监督思路和方式方法,促进党员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的培养和形成,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成为党的形象代言人、社会风尚的领路人。

二是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营造群策群力的干事氛围。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中,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和《龙泉村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和《龙泉村组长岗位责任制》对干部进行责任考核。

三是抓党内民主的贯彻落实,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龙泉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定,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大力营造和谐共事、合力办事的良好氛围。

4、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一是注重培养青年后备干部,通过上党课,新农学堂的开讲,包括送他们外出学习来提高村里青年干部,尤其是共青团支部干部的综合素质,力争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早日向中共党组织靠拢。

二是培养新时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吸收了新鲜的组织血液。上半年村支两委发展了2名新党员——姜才良、刘小香,培养了2名预备党员,确定了2名后备人才——李赞、王志良,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1、8公里月沩公路的拓宽与硬化。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给农村物流、农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在第一书记向建州同志和支村两委的领导下,通过组织义工合作社人员,带领全村村民对全线路基进行进一步夯实、整平,机械施工4个月,申请民爆爆炮5次,放炮1008次,爆破石方10800方,移动土方43750方,使用车辆400余次,终于把我村主道8公里路程全部拓宽完毕。目前已硬化了板路路段,预计10月中旬能竣工,实现月沩公路的全线通车。

2、解决了通信的问题,架设了两座移动发射塔,给龙泉村的村民与外界联系带来了便利。

3、下半年即将要进行的国土整理,这对龙泉村耕地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都是很有好处的。

(三)产业经济发展

着力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在协调好和服务好去年已签约的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开发,密切配合宁乡创建旅游强县的战略。

1、投资21万元的湖南政法潜成励志教育龙泉基地已成功投入使用一年,现已成为未成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园、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成长大师,学生学员日渐增多,社会效应日益加强,政法频道对此加大宣传报导力度,龙泉村的的知名度随之扩大,同时也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带活了地方农副产品消费。

2、长沙市御峰体育户外极限运动公园于上半年也已完成了首期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和征地2000亩,攀岩项目已接待团队多次,其它景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和施工中。给当地的农家乐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200多亩的大沩茶海目前长势良好,正在努力打造品牌。

4、楚源猕猴桃基地扩大到100亩。猕猴桃种植园经省农科院王中炎博士的调研考察论证和陈泽珲部长的亲自批示,已经立项启动,根据因地制宜和专家指导意见,此项目发展前途很大。猕猴桃种植园首种50亩,扶持资金30万元。“新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其长势喜人,社员积极性高,市场前景可观。9月份,“新农学堂”还专门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办了一个“猕猴桃技术讲座”;村里于9月16—9月22日派出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去长沙、陕西进行了技术培训,学习考察。

5、进一步挖掘“国家文化”。充分利用国宝——四羊方尊回乡,在我长沙会展的机会,我们在国宝的挖掘地龙泉规划设计了四羊方尊、战耳垄女氏部落参观点,三关门古战场、王帝、天台等历史文化风景区。

6、龙泉漂流项目初步达成协议。这是今年历时几个月,在向书记等多方面的努力下来引进的大项目,计划在明年打响品牌,将给龙泉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使龙泉成为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7、大力发展养殖业。我们村委以发展牲猪养殖和生态虫子鸡养殖为重点,引进老板入股投资,组建牲猪专业合作社和养鸡合作社,让村民学会科学养猪、科学喂鸡,科学致富。养殖场地首先柳山片,以后根据情况不断发展。并将兑现年初所定的种养奖励政策,南竹抚育20元/亩,棉花10亩连片1000元/亩,鸡、鸭年底存栏1000只以上者,奖励1000元。

(四)社会事业发展

在“文化兴村”战略上,群众“求知、求乐”需求大,我们组织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6次,建立村图书室、广播室、歌乐队,从而满足了村民求知的欲望和娱乐的需求。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市级“文明村” ,争建生态龙泉新村。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由第一书记担任组长,支部书记任主任,支村两委成员为副主任,成员由各组组长,农民义工合作社长组成。

二是明确指导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明新龙泉”制订全年创市“文明村”工作安排,搞好宣传发动,解放思想,学习文明创建,卫生整治,美化环境等专题内容。

三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强化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重点培育和形成龙泉三类文明典型,依靠顽强意志、自强不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变命运,让贫苦农民依托自身努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培养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敢负责任,务实有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基层党员干部。

四是开展卫生村整治活动:制订全村卫生环保公约,积极试点改水改厕,因地制宜修建垃圾站,引导村民说文明话,走平坦路,上卫生厕,住整洁房,饮干净水,争十星户,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五是强化工作分工与责任:按时间推进工作,分阶段督查,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联户方式,逐步落实创市级“文明村”责任制。号召义工合作社,造义

工林10亩,每季度进行一次“扶贫助学”、“老弱病残”义工慰问活动。

六是保证经费投入:经村支两委研究,为确保文明村创建活动落实到位,决定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以后逐年增加。凡是为文明创建作出成绩与贡献的,村给予重奖,村干部创建工作不力,效果不佳者,年度考核视情扣分。

七是积极发挥龙泉广播站的作用。我村于今年8月迎来了一名由中央组织部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给我村支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由她承担广播的任务。通过几次节目的播出,群众反响很好,觉得是劳作之余的一道精神大餐,既丰富了农村生活,更听到了党和国家的富国利民政策,为群众和干部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在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义工合作社”,这个以“服务农村、传播文明”为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的非营利性团体,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去年,义工合作社共出动义工1200个工日,捐款12万元,义务修路5.2公里,造林5亩。今年,义工合作社又投入义务工8个,对临时村部和村务公开栏进行了装修和整理,还即将对村道进行义务绿化。从整体来看,义工合作社使群众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都得到了一个新的提高,淳化了民风。

3、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方法,加快农民掌握农村实用科技与致富本领的步伐,在第一书记的领导下,龙泉村成立了“新农学堂”。该课堂由第一书记担任顾问,村总支书记任学习组长,指定一名总支委员任学习秘书。“新农学堂”根据该村的现实情况,实行“一月一课”,授课老师都是在农业科技上的主要教授。该学堂的主题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参加人员由支村干部、各合作社社长(含关协主席、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团支书、全体党员、各组长组成。学习秘书要制定全年理论学习计划及阶段性学习日程安排,围绕学习内容,安排讨论议题,检查和掌握各成员学习情况。并制订了考核制度:集中学习时设签到簿,学习时严格请假制度;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学习时,必须向党总支书记请假。村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按要求做好学习笔记,每年写一篇理论文章,年终评选优秀论文,获一等奖者干部加5分,其他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党总支每年检查两次学习笔记,并向全村各组通报。学习表现较差者,年终考评取消各类评先资格。

4、着力加强社会文明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实行一季一清理一公布,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干部一个清白。

二是扶贫帮困,扶贫助学。慰问了老村干部姜普宗、刘瑞春,并送上慰问金,4月13日宣传部机关党总支来村帮持困难学生2名,发放慰问金1000元,捐书587本,捐衣服、书包等200余件,市人大、市妇幼保健院捐献了办公桌和日常用品。树立和宣传龙泉精神。用“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创业富民、强我龙泉”的新村精神教育广大村民,积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刻服一切困难,提高经济收入。

三是组织了歌乐团,办好了图书馆,建好了广播室,成立了老年人活动室,不断提高全村人民的精神娱乐、人文素质、科学水平。全村各类民间纠纷村支两委及时调解,全村无刑事案件,无积案,没有一起严重纠纷,无邪教组织活动。 四是计划生育按照政府规定定期落实妇检,无超生、无带养、无非法婚外生育得到了上级好评。

总之今年建设扶贫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班子责任明确,在经济发展上,路子新、步伐快、思路清、工作实。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用文化招商,文化旅游,激活山水文章,迎接崭新的新村风貌,以文化激活为主题,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实现美丽生态新龙泉。争取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第15篇:龙泉村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龙泉村2008年度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08年,是龙泉村建设扶贫工作的“变化年”、“项目年”、“关键年”。支村两委严格按照陈泽珲部长“乘十七大东风,借建设扶贫春风,育文明龙泉新风”的指示,通过市建设扶贫工作组向建州同志及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在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及全体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今年来建设扶贫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个简单的汇报。 一、基本情况

龙泉村,地处宁乡西部边远山区,由原板路、龙泉两村合并而成,距县城80公里,全村2200人,705户,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0人,中共党员62人,村干部5人,计生指导员5人。总面积14平方公里,水田890亩,林地12000多亩,玉竹、茶叶和楠竹资源十分丰富。

二、2008年度建设扶贫工作情况

总的来说,2008年的工作成效显著。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强村、产业项目富村、精神文明兴村”的指导方针。

具体从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来看:

(一) 基层组织建设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带全局,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1、完善了村组班子建设

高度重视班子建设,把之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村班子于上半年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健全了村级组织机构,根据党章规定,在上级党委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支部升总支,并相就成立2个支委,农业支委和商贸支委,同时,成立了团支部、妇代会、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综合治理小组、计生协会、配备计生指导员5名。

2、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村干部联片,组长、计生指导员联组、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是完善了村民会议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经审批制度、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议等制度。同时,因地制宜颁布了“新龙泉、新发展、新贡献”的活动章程、“全村封山育林公约”,有利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秩序的正常好转。

三是健全了目标管理制度。分别对支村两委,党员,群众作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村干部要做到“三有”——工作有激情,做事有落实,办事有创造。党员要做到“六带头”;群众要做到“四遵守”。村干部、组长、计生信息员工作责任落实制。用制度管人,让村干部、组长、计生信息员个个有事做,个个要做事,用考核计分制论功评赏。

3、创新了“党建促和谐”的工作机制

一是抓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倡导朴实高雅的群众生活方式。把生活作风建设列入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生活作风问题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题,不断改进对党员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监督思路和方式方法,促进党员干部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的培养和形成,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成为党的形象代言人、社会风尚的领路人。

二是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营造群策群力的干事氛围。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中,严格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和《龙泉村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和《龙泉村组长岗位责任制》对干部进行责任考核。

三是抓党内民主的贯彻落实,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龙泉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对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定,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大力营造和谐共事、合力办事的良好氛围。

4、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一是注重培养青年后备干部,通过上党课,新农学堂的开讲,包括送他们外出学习来提高村里青年干部,尤其是共青团支部干部的综合素质,力争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早日向中共党组织靠拢。

二是培养新时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吸收了新鲜的组织血液。上半年村支两委发展了2名新党员——姜才良、刘小香,培养了2名预备党员,确定了2名后备人才——李赞、王志良,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1、8公里月沩公路的拓宽与硬化。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给农村物流、农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在第一书记向建州同志和支村两委的领导下,通过组织义工合作社人员,带领全村村民对全线路基进行进一步夯实、整平,机械施工4个月,申请民爆爆炮5次,放炮1008次,爆破石方10800方,移动土方43750方,使用车辆400余次,终于把我村主道8公里路程全部拓宽完毕。目前已硬化了板路路段,预计10月中旬能竣工,实现月沩公路的全线通车。

2、解决了通信的问题,架设了两座移动发射塔,给龙泉村的村民与外界联系带来了便利。

3、下半年即将要进行的国土整理,这对龙泉村耕地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都是很有好处的。

(三) 产业经济发展

着力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在协调好和服务好去年已签约的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开发,密切配合宁乡创建旅游强县的战略。

1、投资21万元的湖南政法潜成励志教育龙泉基地已成功投入使用一年,现已成为未成年、青少年法制教育园、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成长大师,学生学员日渐增多,社会效应日益加强,政法频道对此加大宣传报导力度,龙泉村的的知名度随之扩大,同时也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带活了地方农副产品消费。

2、长沙市御峰体育户外极限运动公园于上半年也已完成了首期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和征地2000亩,攀岩项目已接待团队多次,其它景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和施工中。给当地的农家乐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200多亩的大沩茶海目前长势良好,正在努力打造品牌。

4、楚源猕猴桃基地扩大到100亩。猕猴桃种植园经省农科院王中炎博士的调研考察论证和陈泽珲部长的亲自批示,已经立项启动,根据因地制宜和专家指导意见,此项目发展前途很大。猕猴桃种植园首种50亩,扶持资金30万元。“新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其长势喜人,社员积极性高,市场前景可观。9月份,“新农学堂”还专门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办了一个“猕猴桃技术讲座”;村里于9月16—9月22日派出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去长沙、陕西进行了技术培训,学习考察。

5、进一步挖掘“国家文化”。充分利用国宝——四羊方尊回乡,在我长沙会展的机会,我们在国宝的挖掘地龙泉规划设计了四羊方尊、战耳垄女氏部落参观点,三关门古战场、王帝、天台等历史文化风景区。

6、龙泉漂流项目初步达成协议。这是今年历时几个月,在向书记等多方面的努力下来引进的大项目,计划在明年打响品牌,将给龙泉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使龙泉成为一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7、大力发展养殖业。我们村委以发展牲猪养殖和生态虫子鸡养殖为重点,引进老板入股投资,组建牲猪专业合作社和养鸡合作社,让村民学会科学养猪、科学喂鸡,科学致富。养殖场地首先柳山片,以后根据情况不断发展。并将兑现年初所定的种养奖励政策,南竹抚育20元/亩,棉花10亩连片1000元/亩,鸡、鸭年底存栏1000只以上者,奖励1000元。

(四) 社会事业发展

在“文化兴村”战略上,群众“求知、求乐”需求大,我们组织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6次,建立村图书室、广播室、歌乐队,从而满足了村民求知的欲望和娱乐的需求。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市级“文明村” ,争建生态龙泉新村。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由第一书记担任组长,支部书记任主任,支村两委成员为副主任,成员由各组组长,农民义工合作社长组成。

二是明确指导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文明新龙泉”制订全年创市“文明村”工作安排,搞好宣传发动,解放思想,学习文明创建,卫生整治,美化环境等专题内容。

三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强化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重点培育和形成龙泉三类文明典型,依靠顽强意志、自强不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改变命运,让贫苦农民依托自身努力,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培养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敢负责任,务实有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基层党员干部。

四是开展卫生村整治活动:制订全村卫生环保公约,积极试点改水改厕,因地制宜修建垃圾站,引导村民说文明话,走平坦路,上卫生厕,住整洁房,饮干净水,争十星户,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五是强化工作分工与责任:按时间推进工作,分阶段督查,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党员联户方式,逐步落实创市级“文明村”责任制。号召义工合作社,造义工林10亩,每季度进行一次“扶贫助学”、“老弱病残”义工慰问活动。

六是保证经费投入:经村支两委研究,为确保文明村创建活动落实到位,决定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以后逐年增加。凡是为文明创建作出成绩与贡献的,村给予重奖,村干部创建工作不力,效果不佳者,年度考核视情扣分。 七是积极发挥龙泉广播站的作用。我村于今年8月迎来了一名由中央组织部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给我村支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由她承担广播的任务。通过几次节目的播出,群众反响很好,觉得是劳作之余的一道精神大餐,既丰富了农村生活,更听到了党和国家的富国利民政策,为群众和干部的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在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民义工合作社”,这个以“服务农村、传播文明”为宗旨,倡导“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的非营利性团体,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去年,义工合作社共出动义工1200个工日,捐款12万元,义务修路5.2公里,造林5亩。今年,义工合作社又投入义务工8个,对临时村部和村务公开栏进行了装修和整理,还即将对村道进行义务绿化。从整体来看,义工合作社使群众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都得到了一个新的提高,淳化了民风。

3、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方法,加快农民掌握农村实用科技与致富本领的步伐,在第一书记的领导下,龙泉村成立了“新农学堂”。该课堂由第一书记担任顾问,村总支书记任学习组长,指定一名总支委员任学习秘书。“新农学堂”根据该村的现实情况,实行“一月一课”,授课老师都是在农业科技上的主要教授。该学堂的主题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参加人员由支村干部、各合作社社长(含关协主席、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团支书、全体党员、各组长组成。学习秘书要制定全年理论学习计划及阶段性学习日程安排,围绕学习内容,安排讨论议题,检查和掌握各成员学习情况。并制订了考核制度:集中学习时设签到簿,学习时严格请假制度;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学习时,必须向党总支书记请假。村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按要求做好学习笔记,每年写一篇理论文章,年终评选优秀论文,获一等奖者干部加5分,其他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党总支每年检查两次学习笔记,并向全村各组通报。学习表现较差者,年终考评取消各类评先资格。

4、着力加强社会文明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实行一季一清理一公布,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干部一个清白。

二是扶贫帮困,扶贫助学。慰问了老村干部姜普宗、刘瑞春,并送上慰问金,4月13日宣传部机关党总支来村帮持困难学生2名,发放慰问金1000元,捐书587本,捐衣服、书包等200余件,市人大、市妇幼保健院捐献了办公桌和日常用品。树立和宣传龙泉精神。用“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创业富民、强我龙泉”的新村精神教育广大村民,积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刻服一切困难,提高经济收入。

三是组织了歌乐团,办好了图书馆,建好了广播室,成立了老年人活动室,不断提高全村人民的精神娱乐、人文素质、科学水平。全村各类民间纠纷村支两委及时调解,全村无刑事案件,无积案,没有一起严重纠纷,无邪教组织活动。 四是计划生育按照政府规定定期落实妇检,无超生、无带养、无非法婚外生育得到了上级好评。

总之今年建设扶贫工作有特色,有亮点。班子责任明确,在经济发展上,路子新、步伐快、思路清、工作实。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用文化招商,文化旅游,激活山水文章,迎接崭新的新村风貌,以文化激活为主题,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实现美丽生态新龙泉。争取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第16篇:新河村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新河村建设扶贫工作汇报

2011年是新河村建设扶贫的见成效之年,也是大投入、大挑战、大发展的一年。在长沙市常务副市长、副书记张迎龙同志的亲切关怀、市交通运输局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建设扶贫工作组与新河村支村两委班子围绕“生态示范、产业提质、特色创新、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努力,团结拼搏,扎实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社会创新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谋划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推陈出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前段建设扶贫工作情况

一、加强创先争优,提升干群素质。

我从摸准村情民情入手,结合班子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1、配好村支“两委”,树立班子威信。以品行树威信,以能力促发展,我村认真组织换届选举,做到选好人、选准人。同时创新了支部建设,成立了党总支,将支部设在产业上、合作社里。

2、充分发扬民主,完善村级管理。坚持用制度理事,每季度推行村务公开,让村务工作在阳光下进行,满足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坚持用制度管人,全面实施村干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分考核制。

3、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主题活动。推动城乡结对共建,激发了村级组织活力,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确保了人人安居乐业。创造性地开展了“两联两帮两满意”活动,实行了党员设岗定责,分片负责,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上水平。

4、开办新河讲座,提高村民素质。扶贫重在扶智富脑,通过建设农家书屋、绿色网吧,办好“新河讲座”,开展了各种讲座培训,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实施项目推动,改变乡村面貌。

针对我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认真做好村级发展规划,全面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硬化道路路采用了“政府组织招标、村级购买材料、专业队伍施工、村民代表监督”的建设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共硬化、绿化公路12公里,新修桥3座50延米,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村级交通网络。电力增容变压器两座,水利建设新修了标准渠、对山塘进行了整理、新修维护水坝5座,电排1座,逐步实现排灌标准化,确保旱涝保收。

2、提质中心村居民点。完善了我村村庄建设规划,完善好相关配套设施,完成了中心村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集居点污水工程、200多户“改厕”建设和养殖户的沼气建设。新河完全小学今年进行了省合格化学校建设,现已通过验收,村文体广场突出文化特色,同时配套健身器材、篮球场、大舞台等设施。支持鼓励偏僻山上村民自愿移居到中心村及周边,现有过大半村民在此安居乐业。

3、全面完成土地项目。两千多亩土地综合整治及数万米标准渠道和机耕路的修建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在短时间内无纠纷地分好了田块,且平整后的田块在当年便全部种上了晚稻,没有造成村民损失,这在浏阳土地整理项目中是首例。

4、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组织农民志愿投劳2000多个工日,对村庄进行村容村貌整治,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创建了“中心村垃圾由户分类减量、村收集处理,散居户垃圾由村建处理设施、户分类处理”的模式,建立健全了环卫制度,通过环卫督查、评比、公示也已使村民的环卫意识大大的提高,街道棚户已被拆除,道路两旁整洁美观,民房周边卫生干净,池塘河水清澈见底。

三、推进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

我村现有外出务工人员800多人,为拓宽在家人员收入来源,立足水源保护区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引导群众发展致富。

1、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我们积极推行以土地流转、产业联合、能人带动为载体的新型生产经营机制,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帮助村民创业,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研究制定了种、养殖大户奖励办法。目前,全村专业合作社已达9个,有盟友蔬菜、银秀黑兔、建华优质稻、绿纯油茶、十里香小水果等。这么多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全村产业的大发展。

2、大力发展种养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方式,结合我村已确立的种植、养殖优势产业,依托合作社,通过以奖代补和向上部门争取项目支持重点扶持、培养特色产业的大户和能人,逐步推进“特色+品牌”的产业发展,建设好了高山蔬菜、油茶、小水果、优质稻四个千亩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和一个黑兔特色养殖基地。

3、积极发展加工产业。投入了资金对现有重点发展产业横向整合,现在小河米厂生产的优质米年生产加工产值近千万元,新河竹制品加工厂、小籽茶油加工厂产品市场认同度高,供不应求。现已逐步对蔬菜、油茶、小水果、黑兔等土特产进行加工和包装,形成生态、有机、绿色的品牌和特色,作为生态、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4、促进农民产业转移。一方面依托在我村的小河烟花制造公司、东泰烟花制造公司等花炮企业的提质改造,与厂家组织村民加强业务培训、安全教育,引导了100多村民就近从业,增加劳务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中心村对周边村的的辐射功能,加大商业和服务业的开发力度,现在村上已配套店铺四十余家,二三产业蓬勃发展。

四、突出精神文明,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村不断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增强群众自豪感,共享发展成果。

1、积极开展共建活动。与市交通运输局机关二党支部、市公路管理局团委、林业科技大学、东塘街道牛婆塘社区开展城乡共建、城乡青年手牵手等活动,先后组织电脑书籍捐赠、植树造林、暑期支教、慰问困难群体等活动,建设好了农家书屋和绿色网吧,吸引众多求知的农民学子学技术,增知识,强本领。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中青年魅力军鼓队、龙灯狮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在建党90周年的文艺汇演比赛中名扬全乡,他们服务村级的文化宣传和地方礼仪活动,丰富了群众生产之余的精神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转变,全村呈现出共谋发展、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3、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开展的“十星级”文明组、文明家庭、卫生最清洁户等评比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定期组织文化进门、法制入户、科学普及、政策宣传等活动,弘扬了文明新风,推进了文明村庄建设。

4、突出社会事务建设。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扶贫帮困方面,我们主动到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中上门看望,了解困难,并制定、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同时对村里的弱势群体给以更多的扶持和关爱。

2012年建设扶贫工作思路

2012年是实施三年建设扶贫巩固提升年,按照创建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建好村班子“五新一好”工作目标,我村将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重抓好基层建设,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达到创先争优出典型,建设扶贫出亮点的成效。

一、突出基层建设,树立发展形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给钱给物不如带个好支部,为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成为“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在开展创新争优活动中,着重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发挥班子活力。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要不断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把支村两委班子建设得更好,不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二是增强党员素质。这两年来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不断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素质,通过党员带头,带领群众投身到建设发展中来。三是发挥能人作用。通过建设扶贫,村上着力将一批党员和优秀青年培养成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能人,要充分引导他们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四是办好民生大事。目前全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今年着重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文体广场工程,将山泉水接引到各集中居住点,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的群众文体活动。

二、突出产业特色,加速跨越进程。

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奖补扶植,在种植传统产业烤烟400多亩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五大特色产业”。一是蔬菜和优质稻产业。蔬菜实现大棚种养,增强市场竞争力;稻米发展优质品种,打造绿色品牌。蔬菜基地种植6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突破1000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与水稻研究所、水库管理局合作种植“玉针香”优质水稻1500亩。二是小水果产业。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全面加快十里香水果园的建设,以点带面,调动村民发展水果积极性,力争水果总面积超1000亩。三是油茶林产业。对荒山、火烧山、花炮厂周边进行连片开发,形成产业带,实现油茶种植面积1200亩,将其打造成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四是黑兔特色养殖业。在去年产销两旺、效益明显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社带动重点培养黑兔养殖大户,通过黑兔品种认证,打造成为新的养殖品牌。五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引进资金对现有重点发展产业横向整合,对优质稻、蔬菜、油茶、黑兔等土特产进行加工和包装,形成生态、有机、绿色的品牌和特色,作为生态、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将新河村及周边建成集种养、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群。鼓励和扶持产业大户创办或加入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资金、服务等方面优先支持;积极对接市内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形成龙头企业加农户、生产基地连农户、专业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突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家园。

在近两年环境卫生整治地基础上,不断提高村民生态保护,逐步实现村庄“六化”。一是河水净化。加强小溪河沿线的治理、管理,严禁乱倒垃圾、随意倾倒残余农药、排放生活污水等一切毁坏河道和污染水源的行为,保护株树桥水库源头。二是庭院洁化。全面实施改水、改厕和人畜分离。鼓励村民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引导村民生态养殖,发展庭院经济。三是垃圾无害化。按照“集聚点统一处理、散居户自主解决”的模式,村内在巩固完善中心村及主干道沿线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重点延伸抓好各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推行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四是四旁绿化。把乡村环境、大山风光与城镇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路、水、房、田旁进行绿化,推进荒山荒岭的植树造林工作。五是土地集约化。遵照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实现村民集中居住,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六是长效机制化。通过逐步落实规划,改善老百姓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全方位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力争在省生态村的基础上年内建设成为长沙市卫生十佳村、国家生态村。

总的来说,我村在后段的建设扶贫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迎龙书记的重要指示,抢抓机遇,务实进取,为建设美丽新河、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二0一二年四月

第17篇:主簿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定稿)

主簿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2017年9月22日)

我镇位于岳西县北部,距离县城34公里,105国道贯穿全镇,辖6个行政村,117个村民组,8300人。全镇总面积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8.3万亩,水田面积7800亩,旱地面积1700亩。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13.2℃,全年日照时数2010小时,无霜期180天,四季分明,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乡镇。

近年来,党委、政府通过实施“生态主簿、创新主簿、美丽主簿、富裕主簿”四大战略,形成茭白、猕猴桃、茶叶、中药材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成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茭白)示范镇”、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镇和国家“一村一品(茭白)”示范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牢固支撑。2013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88户2173人,贫困村2个。2016年脱贫167户464人,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6年底剩有贫困户112户203人。

一、缔造产业“主力军”。壮大茭白产业规模。近年来,主簿人民发扬“四种精神”,树立农业错位发展理念,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发展以茭白为主的高山蔬菜产业。从2001年引进试种17.1亩成功以后,历经9年时间,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成为了全国闻名的茭白生产专业镇。目前,主簿镇全镇所有水田都种植了茭白,总面积达到7800亩,农业人口人均一亩茭白,成为全县首个水田不种水稻的乡镇。茭白亩产2000到3000斤,产值7000到8000元,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0元,茭白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是488户一般贫困户的最主要收入来源。探索秸秆利用途径。为有效解决茭白秸秆综合利用问题,镇党委、政府想方设法,结合主簿实际,摸索出了茭白秸秆利用三大途径,即创作精美展品、制作特色工艺品和颗粒燃料加工,成功开启了茭白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探索茭白秸秆养湖羊模式,斥资6万元建成60平方米湖羊养殖基地;加大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外地客商在镇内加工生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新工厂年内即将建成投产。未来,茭白秸秆深加工将成为主簿人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锤炼产业“生力军”。巩固猕猴桃产业。我镇自1998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猕猴桃,现有猕猴桃园4200亩,主要品种有金魁、海沃德、79

5、791系列,猕猴桃亩产1500斤,亩均产值8000元,成为我镇第二大主导产业,曾号称“华东猕猴桃第一镇”。出产的“皖奇”牌有机猕猴桃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南京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目前,我镇已建成3个猕猴桃自摘园,带动6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提升传统茶产业。作为全县知名茶叶产区,我镇现有茶园4200亩。因生长在平均海拔750米、年平均气温13.2℃高寒地区,且品种几乎为清一色地方群体种,茶叶普遍具有芽叶肥壮、幽香四溢、鲜嫩碧绿等特佳品质。现在,全镇各村均建有一座以上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年产茶叶150吨,产值3000万元。

三、建设产业“后备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秋冬季节、农闲时节,我镇从云南、贵州等地运入大批葛根原材料,利用本镇劳动力资源优势,对葛根原材料进行切丁、切片、晾干等深加工,作为中药材成品批发给药材采购商,平均每年每户增收800元。引导转移就业。因我镇茭白产业中老年劳动力居多,年轻劳动力多外出务工,从事基建、销售等行业,每人年创收1万余元。培育新型产业。截止目前,我镇已建成7座100kw集体光伏电站、245座3kw户用光伏电站,出台村集体光伏电站收益分配方案,让贫困户按月“领工资”;发挥小额信贷助力贫困户创业就业作用,引导112户贫困户“带资入股”,让贫困户按年“领分红”;开办了两个扶贫工厂,带动解决16个贫困人口就业。

第18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坚持把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四集一转”要求,瞄准全省先进,拉高发展标杆,整合优质资源,突出创新机制、强化载体、破解瓶颈、融合互动四个着力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规模扩张快、入驻项目多、产业层次高、承载能力强”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集聚综合效应日益显现。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四,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城融合的主纽带、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民生改善的突破口。

一、快速增长、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显着

一是产业规模由小变大。2012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较2009年增长208.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7%,较2009年增长3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80.6亿元,较2009年增长17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4.6%,较2009年增长19.4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9.7%,较2009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层次由低变高。先后实施瑞庆汽车61万台发动机、大江重工装备产业园等360个与优势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项目,产业层次加速由“粗大笨”向“高精尖”转变。2012年,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占全市比重达到85.2%;规模以上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442亿元,占集聚区收入68%,较2009年增加660亿元。

三是产业布局由散变聚。企业集聚,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个,比2009年增加210家,占全市比重由2009年的16.5%提高至33.8%;项目集聚,2012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96个,占全市比重达73.4%,分别较2009年增长460%、44.2%。

四是支撑能力由弱变强。截止2012年底,全市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超200亿元,建成道路695公里、管网1350公里、标准化厂房550万平方米、电网390公里、变电站35座,建成区面积达110.7平方公里,较2009年新增60.84平方公里。

五是集约节约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单位土地面积平均投资强度达到4200万元/公顷、平均产出达到6240万元/公顷,较2009年分别提高28%、3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较2009下降15%以上。

六是产城融合步伐显着加快。截至2012年底,已启动村庄搬迁20个,新建安置小区15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559.4万平方米;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6.6万人,较2009年底增长7.5万人;安置失地农民就业3.8万人次,占失地农民总数的40.4%,年直接提高农民工资性总收入近20亿元。

二、科学谋划、勇于开拓,创造性开展产业集聚区工作

(一)坚持把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强化考核作为坚强保障。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发改、工信、财政等21家市直相关部门;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领导职数实施高规格配备,根据主要发展指标,对经济规模最大、发展迅猛的******、******市产业集聚区,按照“两个正县、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对发展较好、速度较快的******县等产业集聚区,按照“一个正县和两个副县”职数配备。在完善政策支撑方面,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先后制定了《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焦发〔2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补充意见》(焦发〔2012〕5号)和《关于印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的通知》(焦政办〔2012〕96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在强化考核方面,将指标考核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市政府与各产业集聚区签订年度发展目标责任书,对完成指标的给予通报表扬;当年未完成目标的,对县市区和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市政府做出书面检查。对连续两年完成建设目标的给予重奖,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优先提拔重用;连续两年未完成建设目标的,所在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人降一级使用。

(二)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了《******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选择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龙头带动、链式发展。重点实施“21315”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培育了风神轮胎、中内配、多氟多等20个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了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链,实施了厦工机械配套产业园、格林沃特年产125万套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等300个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2012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接近1500亿元,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市工业现代化工等4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和******装备制造、******市经济技术装备制造等8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主要抓手。高度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采取定向招商、图谱招商、大员招商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取得了“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综合带动效应。一是定向招商,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先后引进中国兵装、中国兵器、东风汽车等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邀请国家财政部、国资委领导和50余名央企高管,在京成功举办******对接央企活动,签约国药集团、中海油集团等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在北京举行对接央企活动的县,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并在2012年全省大招商电视电话会上作为全省两个先进县之一做典型发言。二是图谱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抓产业链条缺失环节,突出建链、补链、延链招商工作。******经济经技术产业集聚区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延伸积极与厦工机械、奇瑞汽车等行业龙头产业合作,其中引进投资25亿元的年产61万套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仅用232天,刷新了我国汽车发动机项目建设史上的纪录,创造了“奇瑞速度”,实现了“提升拓展”的新突破。三是大员招商,在全市实行招商引资党政“一把手”工程,市县各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走在招商引资工作一线,做到重要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拜访、招商引资重大问题亲自解决,提高招商效率。******市委书记、市长先后8次赴上海谈判,促成了总投资45亿元的上海宝钢再制造项目成功落地,为******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级再制造基地夯实了基础。

(四)坚持把促进节约集约作为本质要求。我市始终坚持“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的发展理念,合理确定集聚区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标准,不断加强各地土地整理储备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市产业集聚区“引企上山”破解瓶颈,把不适宜农业种植的山前荒坡地变成了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仅此一项就节约耕地8000余亩;******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西部园区充分利用该区北部太行山脉,投入3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10条,总长20公里,平整出土地5000多亩。******县产业集聚区在全县尚有2万余亩土地指标的情况下,严格贯彻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建设占地500亩的标准厂房,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36栋,建筑面积共26万平方米,宁波凯元电器、大正新能源等32个项目先后入驻,较单独供地节约用地1600多亩。******、温县产业集聚区将投资强度提高到280万元/亩,对每一个项目均进行科学测算,严把土地征用关,确保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五)坚持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创新动力。一是加强套合工作,因地制宜地理顺与所在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县于2011年9月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产业集聚区行政村代管体制,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区内5个行政村交由集聚区管委会代管,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县成立龙泉街道办事处并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兼任龙泉党工委书记,集聚区规划范围内9个村所有涉及的人、财、物全部由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所有项目落地由集聚区管委会直接协调土地征迁事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套合。二是落实“直通车”制度,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人员。******县在产业集聚区成立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工商、税务、质监、环保、安监、金融、电力等18个办事服务窗口,将涉企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统一办理,做到“进一个门、办全部事”;同时,建立项目手续“免费代办制”,凡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项目,所有工商、税务等审批事项,由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代办,承诺时限,限时办结,真正让投资者享受到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市集聚办建立“点、线、面”三位一体工作法,点即把握重点,将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规划调整、主导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跟踪督导。线即抓住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为主线,建立对口服务制度,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衔接,真正做到上下互通、部门联动。面即全面推进,统筹全面,协调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强力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对外公布制、工作台帐制四项制度,我市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省政府办公厅以《政府工作快报》转发。******市产业集聚区推行“一线工作法”,由市级领导负责在一线招商,职能部门负责在一线服务,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一线解决问题,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引进、快速实施,东风集团汽车尾气净化器项目签约后,仅用一个月完成用地协调560亩、办理各项手续29项。

(六)坚持把要素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积极组建投融资机构,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目前,我市9个产业集聚区拥有投融资公司18个,总注册资金26.7亿元,累计融资超50亿元,其中******市政府注资5亿元成立******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累计为产业集聚区建设融资超20亿元,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62家,占全市总数的83.8%,比2009年增加36家。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重点推进保税、检验检测、环保、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市产业集聚区现已建成各类公共服务平台47个,综合配套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其中******市产业集聚区投资5.5亿元,建成了我省第二家公共保税中心--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中心具备保税存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六大功能,并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开关运行,******市成为了全省首家拥有“通关口岸”和保税区功能平台的县(市)。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创新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基地,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3名优秀科级干部到产业集聚区担当重任,其中硕士研究生7名,为集聚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实施“保姆式”服务,积极解决户口、住房、待遇、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加入******产业集聚区发展。******县强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引进造纸专家姜丰伟,实现了“一个人才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以江河纸业为龙头16家企业组成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群主营业务收入2012年突破50亿。

(七)坚持把协调联动作为重要推进手段。建立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按照“重在培育、示范带动”的要求,在10个领域分别选择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市发展改委认真履行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综合协调;统计局加强产业集聚区统计队伍建设,全面、准确反映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为产业集聚区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商务局以集聚区为平台,积极引导集聚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打造全市对外开新高地;市重点办强化项目服务,将产业集聚区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配置要素资源,强化协调服务;国土局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集中用于集聚区建设;市工信、人社、科技、住建、质检、工商、税务、电力、通信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联动合作、打总体战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工作合力。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按照“四集一转”内涵要求,围绕省“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抓好“五个强化、两个完善”(强化产业集群培育、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规划引领、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和完善支持政策、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接近万亿,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第19篇: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聚集区建设工作汇报

一、规划调整进展情况

我县原有市级产业聚集区三个分别是:长垣县起重产业聚集区、卫材产业聚集区、新城产业聚集区。其中长垣起重产业聚集区已纳入省级规划,后经衔接,省有关部门同意对我县的产业聚集区进行整合,申报长垣县产业聚集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调整草案如下:

1、布局设置、以城区远期规划为依托(起重园区已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长垣县产业聚集区由南北两部分构成,南部为起重,含起重园区、参木及木岗,北部为新城工贸,含蒲东、蒲西。

2、规划面积:在土地规划修编时,将可调一般农田充分向聚集区周边集中。但为了保证本次申报成功,应遵循省政府产业聚集区的政策,整合后的长垣产业聚集区总面积暂定为40.8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其中起重园区21.8平方公里,蒲西8平方公里,南蒲木岗4平方公里,参木4平方公里,蒲东3平方公里),聚集区所用一般农田外的剩余指标在本次规划区周边预留。

3、建设用地指标使用:省分配我县建设用地指标为7.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要侧重用于城区建设和聚集区建设,暂提以下分配方案:起重园区1.5平方公里,蒲西0.7 1

平方公里,蒲东0.6平方公里,参木0.7平方公里,木岗0.5平方公里,电厂0.8平方公里,合计为4.8平方公里,剩余指标及新争取到的用地指标放在城区建设使用。

4、规划修编工作:已选定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我县产业聚集区规划进行修编,资料采集和经费协商已结束。计划4月27日将规划布局图报领导审定。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2009年计划修建、续建道路18条,计划完成总投资17672.35万.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2条,正在建设16条,累计完成投资2600万元;完成总投资3600万元、面积2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第一初级中学,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完成投资500万元的园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投资450万元的参木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投资8200万元的西客站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汽车检测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的新城工业区域绿化项目和投资600万元的联通信息开发建设项目。

三、招商引资情况

目前招商引资情况整体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的进展。

四、项目建设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新入驻、开工建设企业8家,2009年计划完成总投资万元,参木工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3家,2009

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新城工贸集聚区新入驻企业4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木岗产业集聚区新入驻企业家,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五、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由所辖地的乡(镇、办事处)负责,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鉴于我县产业聚集区布点多,且多头管理,要组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年度建设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科学规划集聚区。对集聚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及其市场趋势等要进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区域环评的编制。产业聚集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本规划相衔接,做到“三规”协调。

(三)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要加大道路、电力、信息、供水、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八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开发深度,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降低中小企业发展成本。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根据我县的优势产业,

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建设,如我县的起重机械装备、卫材、汽车配件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力争多引进投资总量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其次要紧紧盯住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好更多产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同时对引来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成为县(区)产业聚集园区的活广告和“金”字招牌,争取通过老客商引进新客商。第三,要大力实施“总部经济”和“回归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在外长垣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产业集聚区发展

二、三产业。第四,对于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投资的生产性项目,紧盯不懈,具体政策特事特议特办。

(五)大力提升服务功能水平。按照产业类别和产业的关联性分区布局,实现工业逐步向集聚区集中,集聚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一是要承诺服务首问责任制,牢记“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理念,树立起尊重客商、尊重创业者的良好风尚,实现企业与服务机构的扁平化无缝对接。二是要健全落实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及时解决集聚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严格执行“二十五天宁静日”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促进集聚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六)加大督查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展情况季督查、通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各产业集聚区负责

人会议,听取汇报,总结经验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通报。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入驻企业及新上项目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七)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各产业集聚区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多层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谋划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建设资金。每月2日、17日各产业集聚区要将争取上级资金情况上报县发改委。

第20篇:扶贫工作汇报

上翁热提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陈全国书记在2017年4月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情况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执行自治区、地区、县委各项指示,按照实现贫困户“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上翁热提村村,距离乡镇府7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35户,共136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15人,其中2014年脱贫25户98人;2017年拟脱贫70户110人。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道路建设共4公里,其中2公里正在实施中;修建富民安居房300户,其中4户正在实施中;棚圈建设120户;天然气入户120户。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本村范围内共修建6.5公里的防渗渠,3口机电井,棉花地滴灌面积达到10000亩。

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情况:共35人自愿申请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1人到石油职业高中参加培训,2人到米朗厂参加培训。

1 不等“两免贴息”小额信贷,2017年3户正在办理中。

贫困户医疗保障情况:本村贫困户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主要措施:

1、认真摸排,确保精准。积极响应上级指示精神,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第一书记统筹,村干部、工作队及帮扶干部,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复核工作。共摸排出“五类户”8人,其中:村干部0人,工商法人0人,财政供养人员0人,拥有大中型农机具7人;拥有低速交通车辆1人。“五类人员”19人。其中:无户籍新落户0人;特殊人员0人;档外遗漏9人;返贫0人;自然增加7人;自然减少3人。

2、争取资金,项目扶持。以项目扶持提升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推动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收入。我村落实上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目前各项惠民项目正在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进行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对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零容忍”。

3、认真落实“五个一批”,促进增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针对有有富裕劳动力及耕地面积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引导其转变思想,学习技能,实现就地就业,促进增收;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学习并推进特色林果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实现脱贫增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子女上学的,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相应

2 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丧失劳动力的保证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工程。坚持以“两个全覆盖工程”为主要抓手,明确帮扶责任,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本村帮扶单位3个,帮扶干部24人。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数场,让结对帮扶真正落地。积极教育引导帮扶贫困户从思想上转变。结合每户实际情况,细化精准帮扶措施,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5、征求意愿,易地搬迁。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了能够为我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根本上谋取福利,在前期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力宣传和充分征求贫困户意愿,虽然因为客观原因,本村没有贫困户异地搬迁,但宣传到位,对扶贫工作有所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档立卡工作不够扎实。贫困识别不够细致,扶贫对象信息数据不够准确,脱贫信息不够真实、建档立卡工作档案资料不够完整,动态管理落实不及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纸质档案(台账)和信息系统的数据不一致。《全国扶贫开发系统》运行问题导致出现前期数据混乱的现象。

二是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未能做到一户一策,缺少“量体裁衣”的脱贫计划和措施。

三是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贫困群众接受新

3 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跟不上形势发展,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和自我发展的劲头。

四是个别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大局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开展帮扶过程中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工作推进缓慢,帮扶措施成效不明显。

五、脱贫成果基础不牢。脱贫户虽然已经吃穿不愁,生活得到改善,收入超越了贫困线,但转移性收入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相当高,没有持续跟进的扶持措施,还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脱贫状态。

四、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信息档案。根据本次交叉检查的问题清单,及时纠正和完善系统信息数据,保证建档立卡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规范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资料,认真核实信息数据,确保贫困退出资料完整、真实。

2、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在确保使贫困户受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委2017年

1、2号文件规定,坚决防止包办代替现象,充分尊重贫困户知情权、选择权,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结合贫困户实际,因户施策、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发展,着力在标准化、规模化、使贫困群众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增收产业和致富门路。

3、进一步组织好就业大培训。不断加强贫困人口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学文化、学 4 科学,不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激发脱贫致富热情。优秀学员推荐就业。

4、进一步落实帮扶机制。每月组织各帮扶单位召开一次“两个全覆盖工程”工作会议,结合本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工作总结,点出具体问题,同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根据每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所求情况,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5、进一步做好巩固提升。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支持到内地企业务工创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脱贫巩固措施,筑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区内协作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切实做到脱贫攻坚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两促进、两不误,产业扶持上保持力度不减、政策不变,巩固脱贫退出成果,提高贫困退出水平。

6、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各个方面。深入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查摆问题,明确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防治政策措施棚架,切实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工作汇报
《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