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讲解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9:04:26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音体美工作计划讲解

胶河中心小学2011年音体美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音体美工作继续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三课一研”、“教育质量提升年”为载体,以提高全区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为目标,高质量地完成年度工作。根据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及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工作计划,特制定音体美2011年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教研工作:深入教学一线,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提高音体美教学质量和“三课一研”活动开展工作。通过学科调研,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学业学习水平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音体美学科课改教学新模式,继续开展与“有效教学”课题相结合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举办村小音体美学科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进一步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打造音体美品牌课,培养学科典型,完成典型课的培养任务,努力提高音体美师资水平,以强带弱,确保课改的全面实施,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2、培训工作:继续完成课程标准、教材及音体美教学技能的培训指导工作,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把握新课程和运用新教材的能力,积

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在培训模式与策略上要有所创新,完成学科新课程典型课教师培养任务,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音体美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常规工作:组织好期初的音体美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落实课改目标,完成省、市教体局的相关工作。为提高全区音体美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全区音体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组织教师教材教法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创新型”音体美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加强体育教学工作指导,深入普及“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学校结合“三课一研”活动,调查了解期初学校音体美教学管理情况,开展学科教学效果测评工作。做好音体美任课教师的调查、统计、排档工作。

4、自身建设:加强业务理论的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廉洁自律,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为基层学校音体美教育教学服务。

三、工作日程安排:

月 份 主 要 工 作

1. 期初总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2. 组织期初音体美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及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

3. 组织开展“创新型”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4. 音体美任课教师调查统计工作。

1. 继续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2、协助做好全市中小学生科技艺术节校级文艺节目审查及美术作品评选工作。

1、开展音体美学科教育教学反思征文评选活动。

2、组织协助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体育教学效果验收。

2、组织六一国际儿童节。

1.音体美教师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准备工作。

2. 学期材料整理工作。

3. 学期工作总结。

推荐第2篇:音美教研组工作计划讲解

音美教研组工作计划

音美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的课程标准,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改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音美课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课改为主线,切实加强新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实施。引导教研组老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新的理念设计教学,研究并创新教法,探讨课改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二.计划内容

1.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力求做到备课认真、规范,

教研活动有内容有总结、有实效、有提高,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扩充和深化,注意课时教学计划案例的积累,以适应教材变化给教师带来的新要求。推进教师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给学生直观、全新的艺术感觉,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思维,开发智力,通过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的音乐美术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活动安排

1.二月份参加区初高中音、美教材分析活动 2.三月份参加区初中美术研究课活动

3.四月份黄远略、陶瑛老师上好校对外公开课 4.五月份陆蕙芳老师校级公开课

推荐第3篇:润镇中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讲解

润镇中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建立创卫长效机制。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创建工 作的组织建设, 进一步落实创卫目标工作责任, 人人参与创建的新格 局。完善制度建设,确保人员、经费落实,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 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二、营造氛围,开展多种宣传活动。

利用多种途径,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卫生健康的 基本知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设立健 康教育专栏,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和各种集会,宣 传创卫知识,普及创卫知识。 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 形成人人参 与创建, 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评选学校师范德典型和服务标兵, 大力促进师德建设; 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推动学校卫生工作再攀 新高;创建文明班集体和评选文明处室、文明教工,促进师生员工文 明卫生素养的提高。

三、突出重点,加强师生健康教育。

搞好健康教育。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卫生城市 标准》的要求, 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做好师生健康教育 知识的学习和传授,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 80%以上,加强健康教师的 师资培训, 不断提高健康教育教学水平, 有计划地进行卫生知识讲座, 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对流行性感冒、结核病 等的防治和宣传。 定期出好黑板报、布置宣传窗,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对照 《学校健康 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自评,做到不漏条不漏项,不断完善,确 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全部高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四、保持特色,创造一流校园环境。

学校的环境卫生要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保 持一流的校园环境卫生水平, 做到随时随地经得起检查。 坚持班级卫 生包干区每日一小扫, 每周一大扫, 每月进行卫生大整治活动。 开展 卫生评比, 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生 活方式。 学校文明监督岗要在保持校园整洁, 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中的 不文明行为中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加强环境整治, 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

五、加大力度,严管食品卫生安全。

要加大对对学校各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以签订责任书等 方式,落实责任,奖惩分明, 促使校办四个食堂能认真执行食品卫生 法, 确保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 校医室要专业角度对食堂卫生和实行 全面监督。 后勤负责从行政的角度对食堂各项管理实行有效监控。 要 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堂各项卫生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 定期召开食堂负 责人和从业人员会议, 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教育, 提高食堂从业人 员的素质, 促使各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食品卫生制度。 切 实把好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关、食品原料采购关、食品制作和储藏关。

各食堂要按学校要求切实加强日常管理, 落实工作责任制, 建成立有 关台帐。

五、重在预防,开展学校疾病防治。

在师生积极开展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师生体质和防病能力。 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以结核病、肝炎、伤寒为重 点的疾病防治工作, 认真落实防治措施。 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 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避免疾病的 蔓延。 以活动为载体, 重点做好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和控烟教育等, 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重视艾滋病 预防,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专题讲座。

六、坚持不懈,切实搞好灭除“四害”。

按上级要求,做好除四害工作,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 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药水, 投入灭鼠诱饵, 消灭四害孳生地, 严格 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内。

润镇中学 2009年 9月

推荐第4篇:社区支行工作计划及工作措施讲解

***社区支行2015年工作计划及工作措施

随着2015年的到来,***社区支行新一年工作即将展开,为提升我社区支行履职能力,在各项考核工作中取得佳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度工作目标:争创优秀社区支行。努力将存款业绩提升万,调整存款结构,提高定期、如意宝业务在社区的存款占比;加强管理,提升员工营销能力、业务知识水平。

(一做好日常工作管理

1.完善各项制度建设,细化营销、服务方式和奖惩措施。***社区支行在总行下发的《社区服务质量考核办法》、《**银行社区支行运营手册》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社区支行员工奖罚制度》,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对违反相关制度的员工进行处罚,对表现良好和营销能力较强员工进行奖励;明确了物品购置、礼品发放等注意事项;同时,社区支行长加强了对日常业务操作规范化检查和监督,认真做好制度执行、落实工作。

2.建立各种档案管理。建立办理银行卡、存定期、理财、如意宝等客户建立档案,建立档案管理安全制度,为日后营销打下基础;加强各种活动资料管理,对活动进行归类。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揽储力度。

1.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厅堂营销。社区支行的服务质量影响客户的选择,好的服务会带来客户对我们的认可,也会再次带来营销的机会,因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员工在服务上按照“***”服务要求,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在好的服务上有技巧的营销我行的各项金融产品,不仅主动对在ATM机办理业务的客户的需求,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而且对在网点停留的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客户的理财需求,深度挖掘客户的潜力。

2.开展各种营销活动,不断拓展新的客户。我行每周至少要进行两场营销活动,这些营销活动中,有为社区居民上门开办银行卡、办理代缴水电费,举办养生沙龙,也

有与社区居委会开展游园、门球比赛等联谊活动,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提高了我行的开卡量和存款,为我行进一步推展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以第三届广场舞大赛为契机,与十个社区居委会“结对子”的方式,加强合作,深化社区营销。今年6月,我行与“结对子”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对

他们所辖的社区居民开展一系列以普及金融知识和推广金融产品为主的进社区宣传活动、养生沙龙活动等营销活动。

4.不定期对周边社区居委会、商铺、企事业单位的走访,对我行金融产品进行了宣传推广,发放了对公网银、贵宾卡、**卡、pos机、财富联盟等各种信贷产品的宣传册,与客户加深了沟通和联系,共谋下一步合作计划。

(三加强员工素质培养,加快营销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队伍。 社区支行除社区支行行长,其余几名员工均是2013年年底进入到我行工作,对我行的业务上的了解、营销技能上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区支行关注员工的成长与进步,鼓励员工加强业务、营销技巧的学习,鼓励积极参加总行为员工举办的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天早上召开晨会,学习我行的机具设备、通知文件、业务知识、和优秀案例等;要求员工参加**支行支行每周召开两次的学习例会,开展业务培训与学习;参加每季一次理论与业务技能考核,公布排名,有奖有罚,增强员工危机意识、竞争意识; 要求员工都要积极参加各种营销活动,坚持从策划、组织、到现场活动上,锻炼组织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推荐第5篇:共青团绵远镇委员会工作计划讲解

共青团×××委员会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的原则,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团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团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团市委的正确指导下,围绕我镇“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和全镇的工作大局,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团员青年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现将2012年我镇团委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深化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同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依托德育教育基地,深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帮助青少年吸收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宝贵营养,引导团员青年树立科学世界观、生生观、价值观。同时,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持久地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持久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

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为契机,继续开展“永远跟党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团员青年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努力把各族青年的力量凝聚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巩固我镇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团自身建设

(一以党放心、青年满意为标准,切实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和培训,以德阳市委提出的“作风转变年”为契机,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关于

加强团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不断加强团干部思想及工作作风建设,加强团干部管理的制度建设。

(二以党建带团建为核心,加强团及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团的基层组设置,管理方式和工作运行机制,重点加大村级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政治坚定、组织完善、活力充沛的坚强集体。

(三加强团员队伍建设,保持团员队伍的先进性。要把适龄青年中素质高、表现好的的先进份子吸收到团组织中

来,继续深入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引导督促团员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团的组织生活,完善团员管理制度,关心团员的政治进步,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壮大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党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三、切实做好青少年服务工作,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一加大青少年维权工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保护青少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和宣传力度,着力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孤儿、未升学初中毕业生等无业、辍学、失管的闲散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探索建立和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二加大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加大对进城务工青年、贫困学生、残疾青年、农村贫困青年和农村留守儿童等为重点的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助学规模,利用好各种救助基金,为弱势青少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四、以农业产业化调整为契机,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创业 我镇是绵竹市的边缘镇,龙头企业少,农业产业化水平

较低。要带领青年致力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村青年增收致富,以我镇大力发展刚葱、川芎、粮油、沿山果林、南江黄羊等种养殖基地为契机,利用农业经合组织,为青年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广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青年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积极倡导农村剩余劳动向城镇转移,鼓励有志青年走出去,到先进的地区务工,学习,掌握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储蓄资本为家乡经济发展服务。

五、扎实开展青年文化下乡等志愿活动,引导青年在文化发展中健康成长 利用宿迁广场、文体广场等活动中心,组织学校、企业、和机关的青年团员走进各村、社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及扶老助残、美化环境、义务放电影等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志愿服务文化氛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2月20日

推荐第6篇:如何讲解

课堂上,教师如何“少讲或不讲”?

课堂上,一些东西不需要老师讲太多,一味的地讲只会占用时间,且让学生在“坐享其听”中变得迟钝,最终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而少讲精讲,能将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探究、展示、讨论、感悟。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讲,而是组织学生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二十多年的课堂改革实践证明,老师不讲或少讲,课堂更精彩。

以前,在课堂上能够把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教师总是力争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咀嚼得粉碎”再“喂”给学生,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始终是被动的,线性的,谈不上发展和创新,更没有主动思考的机会。事实上,初中学生具备思维能力强,对探究学习感兴趣的特点,他们不愿意呆板地听教师的传授,而愿意在各种情景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只有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才能使他们产生疑问,才能使思维的火花在不断的碰撞中灿烂地开放。

校长也常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甚至认为谁代替学生思考和表达,谁就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终身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把握好“不讲或少讲”的尺度,是有一定难度的。

那么,在不讲或少讲的情况下,教师怎样才能把以前靠讲来完成的知识传授任务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呢?我们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课堂上要落实“四讲、四不讲”:多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以及学生讲不透的问题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对于一些难题,教师讲了之后学生仍然不会的就暂时不讲。

其次,教师讲述、讲解务必做到以少胜多,言简义丰,明白晓畅。古人也主张讲解以简约易晓为好,《学记》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见解:“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论,而要讲精华,抓住规律;讲重点,不离核心;讲难点,扫除障碍;讲关键,带动全文。不管是讲授、讲述还是讲解、讲读,都要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按照教材的系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用较少的时间讲清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拥有充分的时间和良好的知识条件下进行学习。

再者,教师要把握“讲”的时机,引导性地讲。教师要讲在学生合作学习后仍然有困惑时,讲在学生体验肤浅时,讲在学生探究遇“卡壳”时,讲在学生走不出误区时,讲在学生背景材料匮乏时,讲在学生认识模糊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教师就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老师只有抓准了“讲”的时机才能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论述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引导但不要牵制,激勉而不能强迫,启发而不去包办。这样才能达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的理想境界。

作为教师,千万不能陶醉于“千言万语”之中,而要学会“少讲或不讲”,要经常反思:自己有多少话是一定要讲的,有多少话能说在学生的心坎上,启迪其心灵,并内化为他们的能力的。

推荐第7篇:讲解词

演播中心西门处集合: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上午好!

欢迎来到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参观、指导工作,我是 ,很荣幸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学校的情况。

汤阴县职教中心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200余人,70个教学班,教职工297人。学校开设有客户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制药技术、食品生物工艺、航空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技术、汽车运用于维修、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等17个专业。

(边走边讲)

各位领导请看我左手边这栋楼是是我校的演播大厅。演播大厅设计有1000个座席,可承办大型的文艺演出、演讲报告、大型会议等活动。

首先,各位领导,请随我到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参观中泰文化交流基地(责任人:韩书峰)。

为拓展学生升学渠道,我校与泰国博仁大学-东盟国际学院开展联合办学,泰国博仁大学-东盟国际学院在我校建立了中泰文化交流基地,为有留学愿望的学生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打通了学生出国留学的渠道。 泰国博仁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国家级私立高等学府,是泰国唯一一所荣获“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最佳奖”的私立大学。就读泰国博仁大学具有四大优势:1.超短学制: 高中起点本硕连读仅需4年;2.超低留学成本: 每年留学费用约5万元人民币;3.入学要求宽范: 无入学考试和语言要求。主课全中文讲授,辅助全年英语训练,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文和泰语水平; 4.文凭含金量高: 全日制3年本科、全日制硕博班留学回国可获得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和教育部统一就业派遣证、落户介绍信。可按国家组织人事部门的考核记入档案,

1 是报考公务员和在企事业单位升职的重要依据。

请各位领导进去参观......各位领导,请随我(由东楼梯上)到三楼继续参观 三楼主要建有:(1)电子商务体验交流中心(2)3D打印工作室(3)摄影工作室(4)激光雕刻工作室(5)电商物流中心(6)汤阴特产O2O体验中心(7)汤阴地方特色产品网上营销中心(8)无人机工作室(9)产品展示室(10)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学生创业营销中心(11)个性定制工作室(12)剪纸工作室

(1)电子商务体验交流中心(责任人:陈文吉):即电商体验店,该工作室旨在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建立家庭烘焙产品一站式采购平台,经营各类中高档烘焙、西餐需要的调味品、乳制品、食品原辅料、用品、包装和器具。

(2)3D打印工作室(责任人:张小风):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通过与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结合,该技术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生物医学、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在工程和教学研究等应用领域也占有独特地位。

(3)激光雕刻工作室(责任人:郝举):激光雕刻技术是以数控技术为基础,激光为加工媒介,以切割、雕刻、打标、内调等进行分类,可处理有机玻璃、木材、皮革、布料等材料,加工过程中,与材料表面无接触,具有精准,高效,快速等特点。

(4)电商物流中心(责任人:陈文吉) (5)汤阴地方特色产品网上营销中心(责任人:王国军):在网上开辟一个汤阴土特产专营店,把受众面扩大,把好产品通过合理的销售渠道,把产品传输到消费家庭,传输到餐桌上。从而提高土特产的知名度,提高销量。

(6)无人机工作室(责任人:李希林、王广仪):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

2 飞行器。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内的用途多种多样。

(7)个性定制工作室:(责任人:李银锁) 可对广告衫、广告彩页、广告扇、手提袋广告以及水杯、广告伞、广告篷等进行个性化订单式制作。

(8)剪纸工作室(责任人:邢利阳):以汤阴剪纸为基础,以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祈福、乐观情趣题材为主,制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剪纸作品,可用于装潢、送礼、婚庆。

(9)产品展示室(责任人:王国军)

(10)学生创业指导中心:(责任人:张梅红);学生创业营销中心(责任人:陈文吉)

(11) 摄影工作室(责任人:张梅红):致力于打造个性、原创、轻松、复古、时尚、性感、中性、梦幻等多元素的个人艺术写真,面对每一位客户,会量身制定最合适的拍摄计划。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我校的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孵化中心按照联合办公空间模式、创业社区模式、孵化器模式、加速器模式分区规划,硬件一流,功能齐全。创业孵化中心集创业咨询指导、创业技能培训、创客活动空间、创业市场拓展等综合性服务为一体,可提供孵化场地、创业策划、创业培训、创业管理及能力提升等综合性服务。孵化中心秉承“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关注创新、认识创新、参与创新、演绎创新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宗旨,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各位领导,这边请。

接着我们将参观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责任人:王勇),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是我校与郑州森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建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旨在为工业机器人厂家、客户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郑州森川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

3 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拥有高素质的工程师和售后服务团队,可提供最佳的整体自动化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高品质、高效率、高性价比的自动化产品。公司主营机器人品牌为:日本那智不二越机器人、日本川崎机器人、ABB工业机器人、KUKA机器人、安川机器人、OTC焊接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项目将“以合作办学为途径,以合作育人为目标,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动力”,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由企业提供教材、课程计划、教学设计、实训教师、实习企业,发挥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双方优势,采用“项目驱动、校企双线”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合招生、共同管理、合作培养、推荐就业,采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灵活形式,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维护管理、调试维修、编程操作等知识与技能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各位领导,这边请

接着我们将参观我校新建的航空教学模拟实训中心(责任人:蔡佳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我校以“面向社会办学,贴近市场育人”为办学宗旨,超前谋划,增设航空服务专业,为正在汤阴建设的豫东北机场储备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同时服务于日益繁忙的河南航空市场。航空教学模拟实训中心是我校与河南东方领航教育事业机构合作共建的全真模拟实训中心,是东方领航下属企业万航航空历经多年积淀,自主研发制造的航空服务类专业情景化教学一站式解决方案,能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问询、票务、值机、安检、登机、客舱服务等多项项技能,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情景化教学设施。

航空教学模拟实训中心模拟舱体是采用波音737与空客A320的综合模拟舱,同时可容纳不低于50名学生进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

4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二楼参观

各位领导,这边请。接着,我们将参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餐摆台实训室(责任人:龚慧)、西餐摆台实训室(责任人:刘亮)、客房实训室(责任人:王秀丽)、茶艺室(责任人:王贺芬);以及智慧教学4.0教室(责任人:梁敏)和电子商务实训中心(责任人:卢明)。

中餐摆台实训室、西餐摆台实训室通过营造仿真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完成餐厅服务的基本职业技能训练、餐台设计方法、餐厅销售技巧的训练、餐饮服务管理、顾客的沟通管理等实训任务。

客房实训室是为学生提供客房实践操作的教学场地,训练学生接待及客房服务技巧,现在正在进行铺床训练。

智慧教学4.0模式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教研室主任宋安国倡导的基于微课的职业教育4.0模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4.0模式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及时反馈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让每个学生时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及学习成果,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解决学生不想学的问题,旨在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我校高度重视教学教研改革,为促进智慧教学4.0模式的推广,特成立智慧教学部,投资300余万元加强教学设备配备。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系统、多台液晶电视、新型座椅、空调,每人配备一台平板电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校不仅为智慧教学4.0部配备了优秀青年教师,还特邀省级教育专家杨博士及其团队为智慧教学4.0部上课,我们坚信同学们在智慧教学4.0班学习必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各位领导,这边请,接着我们继续参观导游模拟实训室(责

5 任人:杜玉广)、录播教室(责任人:华蔚)、

导游模拟实训室通过营造景区景点、旅游途中环境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其间进行导游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旅游接待能力和导游服务能力;还可提供实践教学与训练,并对学生形体、语言、社交礼仪等专业必备素质加以辅助训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旨在为我县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各位领导,请看,导游模拟实训室正在进行社团展演活动。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三楼参观我校的社团展示活动

为满足学生“有事做,能做事,做正事,长本事”的实际需要,我校组建了剪纸艺术、商务礼仪、茶艺、动漫等60多个学生社团,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特长”,找回兴趣爱好,把优点放大,努力培养专精尖人才。社团活动已成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肯定的平台。

各位领导,这边请,请注意脚下台阶(由北楼梯下一楼大厅)从孵化中心到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边走边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大胆进行育人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存,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首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强校”等4项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荣誉和数十项市县荣誉。学生“三项大赛”连年在国家、省、市获奖。

各位领导,这边请(三楼西楼梯下到二楼大厅,从玻璃大门出,在国旗广场观看“精忠战鼓”、礼仪操、韵律操、太极操展示)

请各位领导观看“精忠战鼓”表演,这是为纪念抗金名将岳

6 飞诞辰915周年而排练的大型战鼓表演节目,通过营造擂鼓聚人、战前准备、战场厮杀、胜利凯旋四个场景,再现了岳飞取得朱仙镇大捷的宏大场面,塑造了岳飞英勇杀敌、精忠报国的光辉形象。

礼仪操、韵律操、太极操展示(责任人:李新军),“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行天下,技赢未来”是我校的校训,我校的礼仪教育从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入手,贯穿到学生管理的每个细节。让学生通过做礼仪操而知礼明理,内化于心;通过做韵律操,展现青春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通过做太极操,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精忠报国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学生柔中带刚和稳重的品行。

国旗广场到制药实训室主干道讲解......我校以“面向社会办学,贴近市场育人”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学校、企业、社会共同依托、共同育人、共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了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校企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实现了“校企合作高效率、工学结合高标准、顶岗实习高成效、推荐就业高起点、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

随着汤阴县经济的振兴,职教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随着我校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我校将以“创一流专业、带一流队伍、建一流机制、办一流学校”为目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中等技术人才,加入到全县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为推动汤阴经济腾飞,发挥巨大作用。

请各位领导到践行楼一楼制药实训室(责任人:张莉、李珂)参观:

为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接我县的主导产业--医药产业,我校与产业集聚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河南中帅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共同举办“中帅医药订单培养班”,

7 为中帅公司定向培养制药技术专业人才,解决公司技术人才短缺的瓶颈制约,为学生在家门口阳光、高薪、体面就业创造条件。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双方先后投入130元万元新建药物分析、合成、药剂、生理药理四个实验室,中帅公司为订单班学生免费发放服装、节日慰问品、提供奖学金。目前,订单班100余名学生正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强化实操能力,优秀学生即将进入郑州中帅公司总部强化培养,将作为业务骨干充实到汤阴中帅公司。

践行楼到学生公寓楼主干道讲解: 我们的校训是:礼行天下,技赢未来。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厉行正道,修身达业行天下。 我们的培养理念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让学生体面就业、阳光就业、高薪就业、自主择业、走向创业。

“普高有高考,中职有大赛”,我校学生除了可以参加高考升学之外,只要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就可能具备保送上重点大学的资格。2011年、2013年、2014年我校学生高会芳、马珍妮、李佳明分别被保送到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我校以“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为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校际联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探索适合学生成才的育人模式,使学生顺利到益海嘉里、科伦药业、东泰药业、中帅医药等省内外知名企业高薪就业。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我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建立学生教官中队,完善团委、学生会主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推广普通话、礼仪操、韵律操,开展社团活动等措施,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协作意识、集体观念得到培养,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得到发展。

在我左手边这四栋楼是我校原有的学生公寓楼,总建筑面积

8 13000多平方米。学校非常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同学们都把寝室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精心设计,温馨、美观,又各具特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学生公寓参观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我校新建了一栋高标准的学生公寓楼(责任人:李日永)—会贤楼,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共有118个房间,可以为六百多名学生提供住宿。每个房间都配有冷暖空调、带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为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

会贤楼后面这栋楼是新建的教师公寓—贤德楼。贤德楼为外地教师和目前在县城还没有住房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温馨而又舒适的家外之家。

汽修实训室:(责任人:姬海江)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的高低。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汽车产销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使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10亿的新高度。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相关人才严重缺乏。2017年4月,工信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对汽车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汽车人才培养及管理模式等专项研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构建汽车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互动交流,成长服务等专业特色平台。

为培养更多汽车专业实用性人才,2017年12月汤阴县职业教育中心与安阳硕鑫教育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校内建设现代化汽车产业实训教学中心。

汽车产业实训中心目前共投入资金近450余万,其中建设资金100余万元,设备投入资金近350余万元。建设有汽车电控诊断、汽车机械、汽车美容装饰、新能源汽车四个实训室和整车诊断维修车间。开发定制采购大量实训教具设备,可满足汽车类两

9 大专业十个课程体系的授课,累计实训项目可达300多项目。

四个实训室介绍:

1、电控诊断实训室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汽车电控诊断实训室配置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车身安全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和汽车舒适系统等实训教具,累计实训项目80多项目,为学生提供全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精确诊断和故障模拟数据。

主要实训内容:

1、电控发动机燃油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2、电控发动机进气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3、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4、电控发动机排放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5、电控发动机综合故障模拟与诊断

6、汽车防盗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7、汽车防盗系统的匹配与设定

8、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9、汽车电动座椅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10、汽车舒适系统机构原理与故障诊断、

11、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

12、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诊断与故障排除

13、汽车安全系统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与排除

14、汽车解码器的使用方法及规范

15、汽车各电控系统的保养规范

2、汽车机械实训室

汽车机械实训室主要学习发动机的机械结构和汽车底盘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汽车维修的基础。汽车机械实验室配备了进口和国产多款常见车型发动机、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

10 悬架等教学设备。可实现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与配气两大机构以及润滑、冷却、燃油、启动和点火五大系统的拆装与检测,汽车底盘系统中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和悬架等部件的拆装、检测实训。累计实训项目60多项,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汽机械械理论和实践依据。

主要试训内容:

1、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型号、类型的识别

2、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拆装检测

3、配气机构各部件拆装与检测

4、配气正时的原理、拆装与检测

5、润滑系统拆装各部件与检测

6、冷却系统各部件拆装与检测

7、燃油系统各部件拆装与检测

8、启动系统各部件拆装与检测

9、各种机械检测仪器的使用

10、发动机各部件保养规范

11、发动机总成拆装规范与流程

12、手动变速器各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13、自动变速器各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14、手动、自动变速器的保养规范

15、悬架系统的拆装与检测

3、汽车美容装饰实训室

汽车美容装饰是使用专业优质的养护产品,针对汽车各部位材质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美容和翻新。使经由专业美容后的汽车外观洁亮如新,漆面亮光长时间保持,有效延长汽车寿命。

汽车美容装饰实训室采用市场最先进的设施设备,结合高端汽车养护产品,可实现车身美容、内饰美容、漆面处理、汽车防护和汽车精品等养护项目,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创业开店指导,为学生学习汽车美容装饰技术提供与市场同步的实训依据。

11 主要实训内容:

1、美容项目

(1)高压洗车 (2)去除沥青、焦油等污物 (3)上蜡增艳与镜面处理 (4)新车开蜡

(5)底盘防腐处理等项目

2、内饰美容

(1)车室美容 (2)发动机美容 (3)行李箱清洁等项目

3、汽车漆面处理

4、汽车防护用品

5、汽车精品的加装

4、新能源汽车实训室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根据市场变化配置比亚迪电动解剖汽车和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实训设备。累计实训项目40多项,为学生学习电动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原理提供坚实基础。

主要实训内容:

1、电动汽车蓄电池控制系统结构与原理

2、电动汽车逆变器结构与原理

3、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结构与原理

4、电动汽车舒适系统结构与原理

5、电动汽车各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6、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系统结构与原理

7、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管理系统结构与原理

8、混合动力汽车行驶系统结构与原理

9、混合动力汽车各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10、新能源汽车使用与保养规范

5、整车实训

整车实训是集汽车电工、电控、机械发动机、底盘、辅助系统等综合实训项目,主要配置欧、美、日、韩、中不同车系代表车型、维修工具设备、专用汽车电子诊断设备、汽车洗车美容设备和举升机、扒胎机等汽保设备。

整车实训根据实训需求可进行综合性实训项目的活动,包含汽车充电、启动、点火、照明、仪表、辅助、发动机、底盘机械和电控、手动空调、自动空调等实训功能,累积整车实训项目可达100多种,是学生验证课堂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

主要实训项目:

1、举升机的使用与保养

2、扒胎机的使用与保养

3、动平衡的使用与保养

4、汽车综合诊断仪的使用

5、汽车防盗系统的加装及故障诊断

6、汽车保养流程及规范

7、汽车诊断流程及规范

8、汽车发动机系统的保养与维修

9、汽车底盘系统的保养与维修

10、汽车各系统电路诊断与维修

11、各车系故障综合诊断与维修

12、汽车营销流程及规范

13、汽车改装/加装流程及规范 各位领导,请随我到学生餐厅参观

在我们右手边是新建的学生餐厅(责任人:程保山),共三层,建筑面积7000多平米,可同时供5000多名学生用餐,我校食堂2014年被评定为省一级食堂,目前由济南润德公司托管,

13 为保证同学们的用餐安全,我校启用了明厨亮灶糸统,可随时接受社会和广大师生的监督。请各位领导随我进去参观。各位领导请看这里的就餐环境,非常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这里的饭菜种类齐全,物美价廉,为全校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各位领导:请看柔道展示项目(责任人:王民) 柔道运动源于日本,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我国女子运动员庄晓岩获冠军后,一直是我国奥运会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摔跤源于我国,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群众体育项目之一。我校在安阳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11月正式成立柔道摔跤队,经过短时间的刻苦训练,在2017年全国青年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2个,和2个第五名的好成绩。2017年全国道馆俱乐部柔道锦标赛中获第二名一个,前八名6人的好成绩。汤阴籍运动员付聪颖获全国青年中国式摔跤第五名,冯航宇获全国道馆俱乐部柔道锦标赛第七名,同时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学生餐厅到博学楼主干道边走边讲解:

前面的环形教学楼就是我校的主教学楼—博学楼,博学楼共5层,可容纳60个教学班。现在我校采用级部管理模式,一层是空乘旅游部和会计电算部,空乘旅游部目前开设有航空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不仅建有形体、茶艺、客房、中西餐摆台和导游模拟六个校内实训室,还与鹤壁九州宾馆、北京河南大厦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层是信息技术部,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三层是电子商务部和通讯制药部。四层是体育艺术部和现代农艺部,五层是电子技术部。

由博学楼南口进入空乘旅游部

空乘旅游部(责任人:高永杰)现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和航

14 空服务专业。拥有中餐摆台、西餐摆台、客房服务、形体训练、导游模拟、茶艺室、航空教学模拟实训中心等实训室。另有北京河南大厦、九洲宾馆、岳飞庙、羑里城、鸿发凯悦酒店等校外实习基地。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5人,硕士学历2人。空乘旅游部教师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积极推进对口实习与就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考试,培养德、艺、礼、技融一身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多次获得安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职业礼仪、模拟应聘一等奖、英语演讲一等奖;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职业礼仪、模拟应聘二等奖;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旅游服务类客房中式铺床二等奖、中餐宴会摆台三等奖等优异成绩。2016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孟文浩荣获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旅游专业教师师燕燕2015年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二等奖。

一楼办公室门前讲:学生教官中队(责任人:李新军) 各位领导请看我校学生教官正在进行军训科目展示,学生教官广泛参与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展示了我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成果。

学生教官中队隶属于政教处管理,是为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所建立的学生自治组织,成员是从军训中选拔出的思想素质过硬、军训动作标准、组织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组成,负责新生军训、两操带队、晚归寝、寝室管理、门岗值勤等日常管理工作,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准军事化管理起到了引领示范、传帮带教育作用。近两年,教官中队逐步走出校门,先后为伏道一中、白营一中、韩庄一中、汤阴育才学校、安阳市东南营小学等学校开展了军训拓展训练,充分展示了职业学校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校通过建立教官中队平台,借助与部队的

15 友好关系,在全校积极开展国防教育,通过与71643部队大功三营、武警中队等单位共建,开展了军训、参观军营、联谊文体活动、国防教育报告会等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国防素质、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6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防教育特色校”。

他们

进入会计电算部讲解:

欢迎走进会计电算部(责任人:常好宾),会计电算化专业是我校2012年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培养“能就业,好就业,能升学,易升学”是会计电算部的培养宗旨,这是会计电算部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有20余名,其中双师型教师占2/3,大家请看这边,我校注重升学就业两手抓,这是会计专业荣誉榜,会计专业本科上线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会计专业在校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达到85%以上。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专业就业渠道广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上楼参观。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鞠躬礼......)

推荐第8篇:讲解词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是省定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部,规划面积为16.3平方公里,辐射区域5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南区约 6.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纺织服装、旅游产品加工等产业;北区约 9.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新型耐材产业。

2010年至今,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完成土地储备12000余亩;完成总投资68.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51.7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7.2亿元,开工建设了河道改造工程、标准化厂房、110KV变电站、水厂等。目前已完成道路总长35.2公里、绿化面积3.61公顷、铺设天然气管道12.1公里,通水、通电、通信等“四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区内规模以上企业19家,就业人数达到4260人,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已建成企业 11 家,在建企业17家。

--新兴路口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进入产业集聚区的南区。南区计划投资4.2亿元,完成新修道路及配套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待振兴路、新兴路、中州路、文兴路四条路建成后南区可形成“三纵五横”路网。新兴路是南区的主干道之一,北起人民路南至鲁平大道,全长2500米,宽60米,双向8车道,总投资3687万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圣光投资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项

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750亩,共分三期。路东边是投资4亿元的神行保健器材科技园区, 2011年12月开始试生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台轮椅;2015年三期全部投产后,年产高档轮椅30万件,各类医疗器材100万件,年销售额20亿,实现利税3.2亿,解决劳动力8000人。请各位领导下车参观圣光投资集团保健器材科技园项目。

--新兴路向南行进中

现在我们看到路西边是:靖焜丝绸项目和鲁吉兰服饰有

限公司。靖焜丝绸项目占地80亩,投资1.2亿元,鲁吉兰服饰有限公司占地238亩,投资4.6亿元,两栋标准化厂房地基开挖、地面硬化开工。路东边:北部是占地280亩,投资2亿元的尧盛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南部为投资5亿元,占地300亩,12栋12万平方米的南区标准化厂房区。

现在我们行驶在文兴路上,文兴路西起振兴路东至新兴

路,全长1481米,宽32米,双向四车道,总投资1332万元。

右手即将入住的是:海威特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占地

面积约150亩项目投资3亿元,主要生产医疗器械、服饰等行业的特种布料。目前协议已经签订,待规划设计完成后即可动工兴建。

文兴路两侧准备入驻的是占地600亩的德易嘉纺织科技

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纺纱、织制、制衣、出口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解决劳动力5000人,间接增加上万人从事棉花种植、运输业、服务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振兴。该项目规划设计即将完成,预计月底动工。

与文兴路交叉的是正在开工建设的鲁兴路是南区第二

条南北向干道。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经过的南北道路为振兴路,该路既

是城区与产业集聚区的分界线,也是城区功能与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的链接线。全长2479米,宽60米,双向4车道,总投资3519万元。

--北区

现在我们进入北区,北区面积9.6平方公里,以轻工

路为界整合为两大工业产业园区即轻工路以北为耐材产业园区、轻工路以南为机械制造产业园区,现在行驶在梁张路上,全长6000米,宽30米投资9180万元。梁张路以西为石材工业园区。该项目占地5000亩,总投资300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集石材国际采购,多档次石材加工,石材机械及辅料研发制造,物流配送、市场培育,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

利税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万人。形成中原地区最大的石材集散地。

现在看到的是汇源水厂,是集聚区吸引民间投资兴建的

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供水2.5万吨,二期建成后达到10万吨,引昭平台水库水经过鲁山县广源水业有限公司水厂净化过滤,达到工业、生活用水要求,保证鲁山县产业聚集区北区、南区企业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目前厂区办公楼、泵房、储水池及主要设备等已建设完成,内部管网正在连接中,计划今年六月试运行。

现在进入轻工路,轻工路是北区的东西向主干道之一。

全长1250米,宽52米,投资1500万元。

现在我们进入平顶山市唐保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

占地60亩,总投资1亿元,产品主要包括重质、轻质、熔融耐火材料制品。由于产品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能好,广泛用于陶瓷、冶金、建材、机械、玻璃、化工等行业。产品多年来受到国内外客户青睐,出口韩国、日本、意大利等九个国家。目前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正在试生产。

---轻工路向东

路北是新型耐材产业园区:占地2000亩,计划投资 9.5

亿元,从西向东依次是:唐保耐材项目、航星耐材项目、亿

隆碳化硅项目、富家坡耐材项目、方圆碳素项目、亚星炭素、远宏炭素项目、正大炭素

路南是机械制造产业园区:占地2500亩,计划投资8.5

亿元,已入驻企业5家,从西向东依次是:光华风光发电设备组装项目、富贵门业、泰瑞纤维棉、万通通机械制造、集聚区自建标准化厂房、贝纳尔公司、

各位领导现在看到的是方圆集团,请各位领导下车参

观。

路北是方圆碳素集团下属8个公司分别是:航星耐材项

目、富家坡耐材项目、方圆碳素、瑞星炭素、亚星炭素、远宏碳素、正大碳素等。现在看到的是方圆碳素项目,占地220亩,投资5亿元,一号二号钢构房外包装已完成,正在进行产区道路、供排水管网等的建设。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富家坡耐材项目,占地53亩,投资8000万元,正在建设厂房。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航星耐材项目,投资8000万元,占地60亩,一号二号车间框架主体结构完工,三号车间钢构基础完工,四号车间钢构基础回填完毕,主干道设计及排水设施开始建设。

右边经二路两侧是集聚区自建的标准化厂房,占地170

亩,计划建7栋 12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开挖地基 ,

二、三号平房地基已基本完工。

目前,北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亿元,形成“五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分别是轻工路、纬三路、保障路;梁张路、经一路、中心路、经二路、创业大道。现在行驶在创业大道上,它是连接南北两区的主干道之一,与国道311,省道231贯通,全长5700米,宽30米投资6000万元。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此次各位领导调研为契机,紧紧围绕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提升规模、提升功能、提升内涵为目标,乘势而上奋力拼搏。

现在将进入鲁山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请各位领导在三楼会议室听取县领导的工作汇报。

推荐第9篇:会计分录讲解

会计分录重点难点

1.差旅费

借支差旅费其实就相当于以公司名义借给个人,想必你知道如果以个人名义借钱给公司是要贷记其他应付款的,而这种情况就刚好相反,所以你可以分步骤来做: 借:其他应收款-xxx

贷:现金(一般情况下都是借现金的) 借:管理费用

现金(现金有剩余,要退)

贷:其他应收款-xxx

现金(现金不够,要补)

例如:采购员报销差旅费580元的会计目录怎么做

要分三种情况编制会计分录:新会计准则规定,管理费用--公司经费:指直接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1、如果采购员事先有借支差旅费大于实际应报销数,即:采购员事前借支差旅费600元。借支时: 借:其他应收款-采购员姓名600 贷:库存现金600 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580 借:库存现金20

贷:其他应收款-采购员姓名600

2、如果采购员事先有借支差旅费小于实际应报销数,即:采购员事前借支差旅费500元。借支时: 借:其他应收款-采购员姓名500 贷:库存现金500 报销时: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580 贷:库存现金80

贷:其他应收款-采购员姓名500

3、如果采购员事先没有借支差旅费 借:管理费用-公司经费580 贷:库存现金580

2 .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对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补偿形式。

固定资产是一笔支出,我们知道,经营中所有支出最终都要补偿,也就是冲减利润。而固定资产的受益期比较长,如果在固定资产购入或者报废时一次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利润不平衡,也不合理,不符合我们国家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所以采用累计折旧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开支均衡的分配在期受益期内。每月计提折旧是为了合理计算每月应得利润。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调整账户。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磨损,其磨损的价值,用提折旧的方法计入生产

1 成本中,但是“固定资产”账户里,为了要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所以磨损的价值不在固定资产的贷方减少,通过“累计折旧”这个调整账户记在累计折旧的贷方,表示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是由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就是这个道理。

一项固定资产只要挂帐在用,那就要计提折旧,此时体现为该固定资产项下累计折旧贷方额增加;当该项固定资产变卖或者报废时,则要把该资产销掉,同时将该资产项下计提的所有累计折旧转出。给你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吧。 比如说:购买管理部门办公用电脑一台,价值53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五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应提折旧额=5300*(1-5%)/5/12=83.92(元/月) 电脑购入的次月起每月做一笔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83.92 贷:累计折旧 83.92 上述分录连续做59次

最后一个月(第60个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83.72 贷:累计折旧 83.72 电脑报废时:

借:累计折旧 5035 (5035为电脑报废前60个月计提的折旧额的合计)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35 借:固定资产清理 5300 贷:固定资产 5300

将实际残值收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

借: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固定资产清理

最后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贷方的差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者营业外支出科目,确认报废损益。

会计准则变化盘点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合并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在途材料”改为“在途物资”。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

2 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税款”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未担保余值”、

一、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

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保险)按规定应交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改为应付职工薪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

3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2、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

三、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

(一) 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金融)应将本科目改为“6601 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保险)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范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修理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税金、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等。

企业(金融)不应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销售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2、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计提减值准备时,不再记入管理费用等科目,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交款科目不能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中,需要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具体分录:

1、提取税金时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2、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上缴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

借:应交税费--城建税

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现金)

会计记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账,而且查起来很费劲,故有人说“记账容易查账难”。这是因为有时为查一笔错账,花上很大精力,一查就是半天,有时直到深夜才查出。因此,查错账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讨,找出查错账的捷径,使财会人员减少查错账的时间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加强企业管理和经济核算上。只要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错账发生的规律,查起错账来就比较容易,运用熟练后就能得心应手,将错账逮住。

一、除二法

记账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借贷方记反或红蓝字记反;简称为“反向”。它有一个特定的规律就是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只要将差数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所以称这种查账方法为除二法,这是一种最常见而简便的查错账方法。

例如,某月资产负债表借贷的两方余额不平衡,其错账差数是3750.64元,这个差数是偶数,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这样只要去查找1875.32元这笔账是否记账反向就是了。

如错误差数是奇数,那就没有记账反向的可能,就不适用于“除二法”来查。

二、除九法

在日常记账中常会发生前后两个数字颠倒、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和数字移位。它们共同特点是错账差数一定是九的倍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数,因此,这类情况均可应用“除九法”来查找。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情况是两数前后颠倒,除以上共同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就是错账差数用九除得的商是错数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

1.差数是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1.如

10、

21、

32、

43、

54、6

5、7

6、8

7、89及其各“倒数”。

2.差数是18/9=2,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2.如20、

31、

42、

53、6

4、7

5、8

6、97及其各“倒数”。

3.差数是27/9=3,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3,如30、

41、

52、6

3、7

4、8

5、96及其各“倒数”。

4.差数是36/9=4,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4,如40、

51、6

2、7

3、8

1、95及其各位“倒数”。

5.差数是45/9=5,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5,如50、6

1、7

2、8

3、94及其各位“倒数”。

6.差数是54/9=6,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6,如60、7

1、8

2、93及其各“倒数”。

7.差数是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7,如70、8

1、92及其各“倒数”。

8.差数是72/9=8,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数”。

9.差数是81/9=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9,如90及其各“倒数”。

(这里的“倒数”是指个位与十位前后颠倒的错数)

例如,将81误记18,则差数是63,以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肯定是7,这样只要查70、8

1、92及其各“倒数”就是了。无需在与此无关的数字中去查找。

第二种情况是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它具有共同特点外也有其固定的特点,就是三位数前后颠倒的错账差数都是99的倍数,差数用99除得的商即是三位数中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

1.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1,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是99,如100-00

1、221-1

22、334-

433、445-

544、655-5

56、766-66

7、889-98

8、998-899其的差数都是99.

2.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2,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一倍,即为198,如311-1

13、466-66

4、557-7

55、775-57

7、886-68

8、997-799其的差数都是198.

3.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3,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三倍即为297,如441-1

44、552-2

55、663-36

6、744-4

47、885-58

8、996-699其的差数都是297.

4.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4,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四倍即为396,如551-1

55、662-26

6、773-37

7、844-4

48、955-559其的差数都是396.

5.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5,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五倍即为495,如550-0

55、661-16

6、722-2

27、833-3

38、944-449其的差数都是495.

6.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6,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6=594,头与尾数之差是7,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7=693;头与尾数之差是8,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8=792;头与尾数之差是9,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9=891.

第三种情况是数字移位,或称错位,俗称大小数,这是日常工作中较容易发生的差错,它的特点除它的差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是九的倍数外,也有其固定的特点,就是数字移位的错误,只要将差数用九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

例如2000错记为200或20000,它的差数为1800和18000,它们的差数和每个数字之和都是九的倍数,将差数分别用九除得的商则是200和2000,只要查找这数字就查到记账移位的错误了。

数字移位危害很大,如同前移移位它的差数就虚增了9倍,向后移一位就虚减了90%,如不及时查处就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因此,对此错账必须高度警惕,要及早发现纠正,确保会计核算数字的正确反映。

由此看“9”是个奇妙的数字,它的奇妙之处还很多,上面两位数与其倒数的差数和三位数字与其倒数的差数是9的倍数,数字与其移位后的数字的差数也是9的倍数,其实任何数字与其倒数的差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任何四位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3087,如4321-12

34、6432-23

45、6543-3456其倒数的差都是3087.任何五位数顺序数与其例数之差都是41976.任何六位数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530865.任何七位数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6419754„„这些差数都是9的倍数。

还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数字12345679若用9乘积变成111111111.若用2×9=18乘积变成9个2,若用3×9=27去乘,积变成9个3„„若用9×9=81乘,积变9个9,这些说明“9”的奇妙,我们查错账就利用9的奇妙。因此,除九法在查错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三、差数法

根据错账差数直接查找的方法叫做差数法。有以下两种错账可用此法:

第一种是漏记或重记,因记账疏忽而漏记或重记一笔账,只要直接查找到差数的账就查到了,这类错账最容易发生在本期内同样数字的账发生了若干笔,这就容易发生漏记或重记。

例如错账差数是1000元,本期内发生1000元的账有十笔,这就可以重复查找1000元的账是否漏记或重记就是

6 了。

第二种是串户,串户可分为记账串户和科目汇总串户。先讲记账串户。如某公司在本单位有应收款和应付款两个账户,如记账凭证是借应收账款某公司500元,而记账时误记入借应付账款某公司500元,这就造成资产负债表双方是平衡的,但总账与分户明细账核对时应收款与应付款各发生差数500元,这就可以运用差数法到应收账款或应付款账户中直接查找500元的账是否串户。还有一种是科目汇总(合并)时将借应收款500元误作为应付借款借500元汇总了,同样在总账与分类明细账核对时这两科目同时发生差数500元,经过查对如记账没有发生串户那么必定是科目汇总合并时科目汇总发生差错,查明更正就是。

四、象形法

在核对账目表时较多的遇到仅相差几分钱的错账,这类错账最头疼。这类错账一般来说是数字形状相像而发生差错。根据其数字形状象形的规律去查找错账的方法命名为“象形法”,按其差数一般有如下规律:

1.如差数是1可能是3与2,5与6之误。

2.如差数是2可能是3与5,7与9之误。

3.如差数是3可能是3与6,6与9之误。

4.如差数是4可能是1与5,4与8之误。

5.如差数是5可能是1与6,2与7,3与8之误。

6.如差数是6可能是0与6,1与7之误。

7.连续同数字的账,容易发生少计或多计一位同数如833330而容易误记为833333或误为833300,如差数是3或30而有了连续数字的账,就可重复查找一下。这里仅举几个例说明,因为个人书写数字形状字体不同而有区别。

五、追根法

若为了一笔错账已查了半天,对本期发生额都查得正确无误,但就是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运用“追根法”去追查一下上期结转数字进行逐笔核对一下是否结转差错,很可能问题恰恰出在那个“源头”。

这是因为会计账表的平衡关系是绝对的,假如本期发生额确实查明是正确无误,那么必然是期初数(上期结转数)在结转记账时有差错。只要对期初数认真追查,必能发现差错。

六、母子法

在核对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科目余额发生不附时,用以上有关方法查找也无着落,即可用“母子法”来查找。就是以记入总账借贷数额为母数,本科目记入各明细分类账的借贷数字为子数,各子数相加必等于母数。若不相等说明有差错就在此了,必有漏记、错记或重记。

例如,某企业一月在总账应收账款余额是借1981.50元,而各明细账余额相加是借2526.50元。这说明应收明细账借方余额多545元。就按照顺序,号科目合并表记入总账应收款科目的数额为母数,把1号凭证科目汇总合并表应收账款记入明细分类账的为子数进行相加,是否与母数相符,相符就查对2号、3号„„。发现一号不附就查哪一号,这样一定查出错账或漏账。

七、顺查法

当错账发生笔数较多,各种错账混杂一起时,不能用一种方法查出,那就必须用“顺查法”来查,这是查错账最后绝招。查账程序基本上与记账程序一样,每查对一笔就必须在账的后端做一个符号,这样一笔笔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在顺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在顺查时还必须结合以上方法同时应用。总之不要被错账的假象所蒙蔽而滑过去,如有滑过去又必须从头查起,对此,只要仔细认真去查错账一定会暴露出来的。

八、优选法

为了能较快的查出错账,必须在各种查错账方法上进行优选和在查错账的程序上进行优选:

1.查错账方法上的优选,首先根据错账差数进行分析,适用哪种方法的就采用哪种方法,适用两种方法以上的应按“先易后难、先逆查后顺查”的优选程序进行。查错账方法选择当否与查错账速度有关。

2.查错账的程序上也要用优选法,就是在查账时间的程序上先查什么时间较好,这要看企业大小而定,一般采用三分法。如某企业一月份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如差数是资产方多1001元。本月记账凭证共三册共1-30号,那么就将第一册1-10号的各科目余额先进行试算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差数也是1001元,这说明错账就发生在第一册1-10号的账上若1至10号是平衡的,这说明错账在11号凭证以后的账上,那么再将第二册11-20号上的总账各科目余额进行试算,试算后即可确定,错账究竟发生在第二册11至20号凭证上呢还是在第三册21至30号凭证上了,这样错账的目标缩小了,就便于集中精力在小范围中查找错账,就容易查找。

九、防错法

当掌握错账各种规律后,可采取一些预防发生错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先要加强复核工作。有条件的单位要配备专职复核,人员少的可以采取相互复核或自我复核。复核必须从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记账、结账、报表层层进行复核。这是预防发生错误的最基本方法。

2.凭证编制和记账时书写数字要按标准书写,不要写奇形数字,而让记账人员误认误记,从而造成“象形”的错误,这是避免错账的重要环节。

3.凡是制证、记账、算账、编制报表时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切不可一面记账一面闲谈,那样会容易发生错账。会计记账时思想要高度集中,这是防止发生错账的根本条件。

4.掌握错账规律后,在记账时,时刻警惕着反向、移位、颠倒、错字、错格、串户等差错的发生,这就有效地减少差错。

十、纠错法

错账查出后必须及时纠正,要按规范纠正严禁挖、擦、补、涂改。但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划红线订正法。将错账的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然后在错账上方记上正确的数字,并在红线末端加盖记账人印章。

2.补记差额法。查出错账发现少记部分差额,若用红线更正,已结余额必须全部划红线重结余额,严惩影响账册清晰,故采用补记少记差额的办法,但要在补记账的摘要栏说明于某月某日补记和补记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少记差额。

3.差额红字冲正法,查出错账发现借方(或贷方)多记部分差额,若用划红更正已结余额必须全部划红线重结余额,就在相同方向将多记差额用红字冲正,摘要说明同上。

4.补结余额法。查出错账属金额错结,如错结余额不多可用划红线更正,如已错结余额账很多,如划红线更正影响账册清晰可采用补结正确余额办法,但必须在摘要栏内说明某月某日错结余额多少特更正。适用银行往来日记账。

5.全额转正法。适用记账串户和科目错用,科目汇总差错,就采用全额转正法,先将错账转平,而后编制正确记账凭证,摘要栏内要详细说明更正何月何日和凭证编号的账。

6.全额红字冲正法。一般牵涉到收入支出科目的会计分录先将错误会计分录,而后用蓝字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摘要栏要说明冲正何月何日和凭证编号的会计分录。

8 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 受益,谁负担费用”。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 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 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待摊预提费用会计分录核算举例

一、假定某工业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

该企业

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二、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采用按年度的计划修理费用分月平均预提、年末将预提修理费用与实际修理费用结平的方法。该企业该生产车间年度计划修理费用为26400元,每月平均预提2200元。该车间实际支付的修理费用为:4月份13000元,8月份14000元。修理费用均用支票支付。

企业根据年度计划编制预提费用分配表(略),其会计分录如下:

1—3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4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3000

贷:银行存款13000

4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4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借方余额4200(元)

5—7月份,每月末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2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200

此时,7月末预提费用账面是贷方余额200(元)

8月份支付修理费用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14000

贷:银行存款14000

此时,预提费用账借方发生额=13000+14000=27000(元)

而实际的预提数=2200×7=15400(元)

所以还应预提数额=27000-15400=11600(元)

即8-12月5个月内每月应提修理费用=11600÷5=2320(元)

8-12月份,每月计提修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232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用2320

此时,12月末预提费用账面已无余额。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

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 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 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 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 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但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 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第二种观点:设置“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 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 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400

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 4200

该企业

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第三种观点: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 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例2:假定某企业2007年1月1日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7000元,每季初支付租金。1月1日支付租金时:

借:预付账款——预付租金 21000

贷:银行存款21000

2007年1~3月份摊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设备租金 7000

贷:预付账款——预付租金 7000

例3:假定某企业2007年12月预付2008年上半年报刊杂志费12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预付账款——预付报刊杂志费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2007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的借方余额12000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款项”项目中。

2008年1~6月份摊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报刊杂志费 2000

贷:预付账款——预付报刊杂志费 2000

例4: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预付账款——预付保险费12600

贷:银行存款12600

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保险费 2900

管理费用——保险费 900

营业费用——保险费 400

贷:预付账款——预付保险费 4200

该企业

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

(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 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

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5: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

11 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 付应付租金。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借:管理费用8000

贷:其他应付款 8000

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费用 8000

其他应付款16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比如:预提保险费等。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不预提,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第二种观点:设置“预提费用”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第三种观点: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例6:甲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3月末支付一季度的保险费,则1月末、2月末预提保险费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3月 末支付保险费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等,贷记“银行存款”。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 用”科目。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列示。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列示。

待摊预提会计分录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两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两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2 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两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13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与利润表对照的各有关项目的编制方法请见利润表的结构与利润表的编实例)

《企业会计制度》利润表中的利润计算步骤如下:

*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到“主营业务利润”。

*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点,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三项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得到“营业利润”。

*以“营业利润”为基点,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到税前“利润总额”(或亏损)。

*以“利润总额”为基点,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即为“净利润”或“净亏损”。 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如下: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济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

“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

“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

“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

“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

“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

“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

“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

“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11、“营业外支出”项目

“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12、“利润总额”项目

“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根据上述各项目加减后的全额填列。

13、“所得税”项目

“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4、“净利润”项目

“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根据“利润总额”项目减去“所得税”项目的金额填列。

15、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是利润表新增的内容,用来反映对企业利润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或由于非常事项所产生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1)“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项目:

“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的收益。这属于企业重大的投资活动,对企业利润有较大影响,所以应在利润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项目

“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因不可抗力,如火灾、水灾等非常事项所产生的损失。这是非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根据“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项目和“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利润总额”项目:

这两个项目是反映企业因会计调整所产生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根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分析填列。

(4)“债务重组损失”项目:

“债务重组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因债务重组活动所产生的损失。根据“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其他”项目:

反映对企业利润有重大影响的其他经营活动或会计事项。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具体编制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1、资产类项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如该账户出现贷方余额应以“-”号填列)、递延税款借项等。

2、负债类项目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如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号填列)、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如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号填列)、其他应交款(如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号填列)、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专项应付款、递延税款贷项等。

3、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二)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需要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1、资产类的货币资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资产类的存货项目,根据“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账户的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后的余额填列。

3、资产类的固定资产净值项目,根据“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4、所有者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在月(季)报中,根据“本年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应以“-”号填列)。

(三)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不能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或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需要根据有关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如“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再加上“预收账款”科目的有关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又如“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编制。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3

(四)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上某些项目不能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或计算填列,也不能根据有关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需要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又如“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也要分别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和“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和一年内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计算。

(五)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具体的项目有:

1、“短期投资”项目,由“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2、“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存货”项目,根据扣除前的存货项目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应根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5、“固定资产净额”项目,按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余额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6、“在建工程”项目,按照“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7、“无形资产”项目,按照“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以反映无形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中的“年初数”栏内。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各项目主要是根据有关科目记录编制的。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6

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 ±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 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 +(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 +(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 +库存商品盘亏损失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 -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 ±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6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 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 =(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 +(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 -(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 当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 -(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

6、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 +消费费+营业税 +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罚款支出+保险费等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 =短期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 +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 +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

9、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及利息

1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的净额 (包括灾害造成固定资产及长期资产损失收到的保险赔偿) (如为负数,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11、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上述投资活动项目以外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6、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实际办理该项事项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固定资产借款利息资本化及融资租赁租赁费,其在筹资活动中反映)

13、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期(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手续费、佣金

17

14、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购买时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5、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 -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 不能减去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其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

1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17、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 (如现金捐赠)

18、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

19、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借款利息+债券利息)

20、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 =除上述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以外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如捐赠现金支出、融资租赁租赁费)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7 10:27 现金流量表主表几个主要项目的审计 1.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可以参照以下公式进行分析性复核: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收入)×1.17+应收票据(期初-期末)+应收账款(期初-期末)+预收账款(期末-期初)-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 使用此公式时,(1)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中包括零税率(如出口)、13%低税率的产品,则应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2)如果本期有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和应收账款核销、债务重组及应收款抵销应付款情况,应从公式中剔除; (3)有外币账款形成的汇兑损失(减:收益),也应从公式中剔除。如果用公式法计算出的数据与企业的报表反映出的数有较大差异,则应提请企业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作出适当记录。 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若收到的财政贴息或拨款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相关,则应列作“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较妥

关于担保余值的问题 [标签:担保余值]

比如,资产估计融资租赁后的价值为100,承租方担保70万,与承租方无关的第三方担保20万,如果到期后资产残值为10万?应该怎么返还?如果是60万怎么返还?如果是80万怎么返还?

反青 回答:2 人气:2 解决时间:2010-01-08 16:56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当租赁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租赁期时,租赁期满,资产就会有余值。为了保护出租人的利益,避免资产在租赁期内过渡过耗用或损坏,如果租赁期满资产由出租人收回,则租约往往规定承租人(或与承租人有关的一方)对资产余值进行担保,称之为担保余值;有时,担保人并非对资产余值全额担保,未担保的资产余值称为未担保余值。一般情况下,租赁期满,应对资产的实际余值进行评估,实际余值低于担保余值时,担任人应对这部分差额全额补偿;当然,租赁资产实际余值高于担保余值的,按照融资租赁的实质,这部分差额收益应归承租人享有。对未担保余值,承租人不负补偿责任。

租赁资产余值的担保情况不同,核算方法也存在差异:出租人对资产担保余值应计入其最低租赁收款额内核算;未担保余值则作为租赁投资总额,并单独核算,租赁期内需经常检查,如有减值,应确认为当期损失。对承租人而言,租赁会计中只需将担保余值计入最低租赁付款额内,未担保余值毋需反映。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8 14:10

18 此例中,承租人只在自己的担保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也就是说承租人最多承担70万。如果租赁结束,资产经评估以后残值只有10万,承租人最多给你70万;如果残值为60万,那承租人只出40万;如果残值为80万,那承租人只出20万。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08 15:30

那请问下区别于承租人的第三方的担保金额又是怎么去处理呢?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8 15:46

加入租赁合同中明确的担保余值是120万,承租人担保了80万,相关第三人担保了20万,当租赁结束进行资产评估,资产只有110万时,承租人要全额承担80万,第三人在担保范围内最多承担20万;如果经评估资产只有130万,则承租人和第三人都不用承担。 提问人的追问 2010-01-08 16:01

没弄明白,有承租人方承担部分,和承租人有关第三方承担部分,和与其承租人和承租人有关第三方无关的第三方承担部分,他们在资产低于估计值和高于估计值时,分别怎么处理啊?能具体说说吗?举一个例子啊,谢谢了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08 16:43

最终价值低于担保余值时,承租人先承担担保责任,不足弥补出租人损失的部分由第三人承担,但第三人仅以约定的担保价值承担,高于的情况下,都不用承担了

结转收入、利得: 借:主营业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等损益收入类

贷:本年利润 结转费用、损失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19 说说我的经验:没必要死背,也没必要多看很多书,更没必要想半天其实,把提读通就可以了,举2个例子一个简单,一个难1,每月要计提税金吧,一时忘了分录,呵呵,没关系,搞不清借贷了

交税的分录人人都会做: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

贷:银行存款

那么自然计提时:应交税费就不可能还在借方了,肯定在贷方 所以: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2,难点的甲对乙投资,乙公司因合营企业资本公积增加而调整资本公积一看,有难度显然甲长期投资有增加,资本公积也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产品发生盘盈时,盘盈在产品的成本,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并记入相应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各成本项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按管理权限经批准进行处理时,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在产品发生盘亏和毁损时,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并从相应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各成本项目中转出,冲减在产品成本;

毁损在产品的残值

,借记“原材料”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进行处理时,

20 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等有关科目

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应当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并将其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经过存货盘存记录的实存数与存货的账面记录核对,若账面存货小于实际存货,为存货的盘盈;反之,为存货的盘亏。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要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一)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1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可分为定期租点和不定期盘点两种,定期盘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终进行;不定期盘点是指临时性的盘点以及发生事故损失、会计交接、存货调价等而进行的盘点清查。企业应当做好存货的清查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存货的呆滞积压或毁损。

企业原材料的盘盈是不能做为营业外收入来核算的.目前由于财政部在2006年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但是这个准则目前仅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中执行.绝大部分企业仍在执行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在其后颁布的16项会计准则(在这里我将这16个准则称为旧准则).如果贵公司执行的仍然是企业会计制度和旧准则的话,那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这里是指旧准则)的规定:企业盘盈的存货应先计入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并且要将这个报批数向企业的权利机构报批.等到权利机构批准后,再将其冲减"管理费用"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如果到期末向企业权利机构报批数并未获得批准的则也要按盘盈数做账:

22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如果企业权利机构批准的数额与企业财务处理的金额不致的,且此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已经编制完毕的.那么在下一年编制(月度或季度)资产负债表时只需要按批准数调整存货的年初数即可.当然这个是在会计理论上做账的程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只需要做上述那两笔分录即可.一般企业是不会做到调整的业务的.但是请您注意如果您公司采用的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来核算的话那么存货的盘盈则不能再上述那两笔分录了.而要做为企业的前期差错来进行会计处理.也就是说新企业会计准则认为企业存货的盘盈是由于企业的收发计量不准确所造成的.应做为企业的会计前期差错来处理.并且还要看企业存货的盘盈的金额大小来区分为"不重要的前期会计差错"和"重大的前期会计差错"如果是不重大的则可以直接增加原材料的金额即可,并且也无需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存货数.但是如果是重大的会计差错的话,则不仅要对相关的项目做出调整分录还要对相关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请注意我这里所指的是新的财务报表格式)的年初数或年末数进行调整.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中的难中之重。主要表现为:首先需要准确判 断应该纳入合并的企业范围。其次是合并分录的编制,合并分录必须进行全面编制。具体包括: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时进行的母、子公司及子公司间长期股 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抵销;债权、债务项目及相关坏账准备或相关减值准备间的相互抵销;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或其他方式形 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及对这部分资产计提的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投资收益与发行方利息费用的抵 销;投资收益之间的抵销;其他内部交易的抵销等;还包括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母、子公司间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 现金流量的抵销;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时收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的相互抵销;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当期销售 商品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的相互抵销;当期发 生的其他内部交易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抵销。

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日抵销时产生的差额的处理中,要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不同企业合并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如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 一般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抵销的差额应计入商誉、债券投资与应付债 券抵销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项目。

金融资产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 将金融资产根据性质划分为以下4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4类金融资产划分条件各不相同,会计处理也大相径庭。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业务的处理要 点包括: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要采取公允价值,且这种计价方式不能改变;其次,初始确认的相关交易费用要直 接计入当期的“投资收 益”项目;再次,后续计量时,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3

持有 至到期投资核算的难点需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区分:首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不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方式,而是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 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 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再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应当 计提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难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 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而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在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的同时,还要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 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核算

该业务相关核算的困难之处在于其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 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在以上涉及的业务中,其后续计量都需要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这些资产按照 公允价值计价的过程中,某些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从而使得公允价值损益的金额确定也存在一定问题。

预计负债的处理

处理的主要难点来源于与之相依存的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其涉及的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重组义务、亏损性合同等事项,普遍存在履行 该项不确定性义务使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预计只是一个具有估计性质的可能性值,需要根据这个可能性估计一个最佳预计负债金额,而这个金额又在一定程度上依存 于与之相关的或有事项的有关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估计和确认,使得预计负债的数值确定困难。

资产减值的核算

资产减值核算的难点是资产可收回金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金额的确定。其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确定的难点在于资产公允价值的取得,需要在若干方法中选择 最佳方法;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难点是如何综合考 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寿命和折现率等因素,前两者需要综合各种情况进行估计,后者又需要从各种可能中进行选择,包含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核算人员的 判断。

无形资产的某项业务核算

无形资产核算的难点主要是自行 研发的无形资产中研发支出的处理和后续计量中减值额的确定。在研发阶段需要严格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当期归集后计 入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资本化。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计入损益的支 出不能进行调整。后续核算的难点在于大部分无形资产的可比性比较差,因此减值额的确定也较难。

所得税的核算和处理

24

所得税核算的第一个难点是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第二个难点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和计算。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规定确认递延所得 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个难点是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应当根据税 法规定处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股份支付的处理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对这两种结算方式的选择是第一个问题。后一种结算方式较第一种要难一些,以权益结算的股 份支付是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执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 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另一种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 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另外,在资产负债表 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还应当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 的相关 成本或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

借款费用的核算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借款费用核算中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是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应该 严格核定资本化条件。第二个问题是资本化期间的核定,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但发生非正常中断且 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而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 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在确定停止点时,要注意部分停止资本化和全部停止资本化的条件。第三个问题是资本化率的确定,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但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最后一个问题是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需要按照实际利率 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同时,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在资本化期间内也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 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核算的难度首先是计 量方面。在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计量时,都是按照成本模式核算,在后续计量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按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核算,而一旦选用公允价值模 式就不能改用成本模式。另一个核算难点是转换。转换包括成本模式向公允价值模式的转换和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间的相互转换两个方面。投资性房地产 与非投资性房地产间的相互转换中,计量模式的选择及转换价值的确定需要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如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原先采用成本模式 的计量,可以直接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需要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 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按该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借或贷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 25 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 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6 公司的注册资金是50万,有两个投资人,一个人用现金30万元投资,另一个人用小轿车做投资,评估价也是30万元。那么这套分录应该这么做:

借:库存现金 30万元

固定资产 30万元

贷:实收资本50万元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0万元

然后把现金存入银行,拿去验资:

借:银行存款30万元

贷:库存现金 30万元

如果都是现金投入的,正好是50万,就没有“资本公积”了,我们讲得全点,免得以后经历了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50万实收资本和10万的资本公积合计60万元,还要纳印花说,这个在下月10号前申报地税的时候一起缴纳,税率是万分之五,还有我们六本账簿,每本要买“五元”的印花税票贴上去,就是那天你们在我那看到账本封面上的象邮票一样的东西,这些都是必须要办理的。我们假设这些都缴上去了,这样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 330

贷:库存现金 330 企业进行存货清查盘点,应当编制“存货盘存报告单”,并将其作为存货清查的原始凭证。经过存货盘存记录的实存数与存货的账面记录核对,若账面存货小于实际存货,为存货的盘盈;反之,为存货的盘亏。对于盘盈、盘亏的存货要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一)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27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8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可分为定期租点和不定期盘点两种,定期盘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终进行;不定期盘点是指临时性的盘点以及发生事故损失、会计交接、存货调价等而进行的盘点清查。企业应当做好存货的清查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存货的呆滞积压或毁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有关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属于会计差错更正,可将其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两种情况。各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必须具体分析。

(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

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8条及《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应调增利润(上年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记贷方、应调减利润(上年少计费用、多计收益)时记借方。

②作所得税纳税调整。补交所得税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冲减多交所得税时作相反的分录。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④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补提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盈余公积”账户;冲减多提盈余公积时作相反的分录。

⑤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

(二)非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

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3条将非日后事项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两类。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也就是说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其视同日后事项处理,处理方法同日后事项。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方法同日后事项。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③有关纳税调整并入当期期末所得税计算时一并进行;有关盈余公积的调整并入当期期末利润分配中进行。

如案例二,该有限责任公司应根据审计意见书作如下会计处理:

①借:固定资产 300(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万元)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万元)

贷:本年利润 300(万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会计实务中,一般只有在企业“自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才按上述程序处理。

29 如果是在税务稽查或审计检查中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或许就不能按此程序处理了。因为税务或审计人员为了防止税源流失、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通常会要求企业立即进行纳税调整,而非并入期末所得税计算中进行。此时会计处理程序就应作相应调整:

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②作所得税纳税调整。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④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对比可知,此时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日后事项基本相同,只是因其不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需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如案例一,该国有工业企业应根据纳税调整通知书作如下会计处理: ①借:累计折旧 100(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万元)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3(万元)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万元)

贷:银行存款 33(万元)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7(万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万元)(100-33)

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万元)

贷:盈余公积 10(万元)(67×15%)

[置顶] 会计表格、税务表格、财务软件、银行单据打印表格免费下载[置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现金[ At 2009-12-24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现金的概念

是指立即可以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货物、劳务或偿还债务。它是企业中流通性最强的资产。可由企业任意支配使用的纸帛、硬币。现金是我国企业会计中的一个总账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入货币资金,列作流动资产,但具有专门用途的现金只能作为基金或投资项目列为非流动资产。

现金的范围

现金1:库存现金,这是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的概念;

现金2: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包括支票账账户和储蓄账户的存款)、流通支票及银行汇票,这是美国会计中采用的概念:

现金3:现金2加上3个月内变现的有价证券,这是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和论及现金管理时采用的概念。

现金的规定

备用金、数额固定、用于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根据我国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企业之间的结算款项应通过银行统一办理,禁止用现金结算。但每一元都通用银行结算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方便零星开支,为企业各部门设立备用金制度。

备用金金额固定,实行先领后报,用后实报实销,同时按实际支出数足备用金,这种方法也称为定额预付法。

在我国会计核算中,备用金一般作为其他应收款,而不作为现金。

现金的序时核算

为了全面的、连续的、序时的、逐笔地反映和监督现金的收入和支出、结存情况,防止现金收支差错及舞弊行为的发生,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核算。有库存外币现金的企业,各种外币分别设置“现金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由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和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填制的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的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出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与库存现金的实际数进行核对,做到帐实相符。如果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月份终了,还应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总帐的余额核对相符

30

现金日记账一般采用收、付、余三栏式也有采用多栏式的。

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库存现金的收、付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库存现金”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其借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反映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如有外币现金的收付,则应在现金科目中分别按不同的币种开设现金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现金收入的核算

企业收入现金,主要是通过营业收入收取的现金,借支余额的收回以及开出支票从银行提取的现金。已由出纳办妥收款手续的现金收款凭证,需要加盖“收讫”戳记,并经专人审核后方能据以入帐。收入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并按收入现金的来源,贷记有关科目。

例如:企业开出现金支票1张,提取现金2 000 元,以补充库存现金的限额。

借:库存现金 2 000

贷: 银行存款 2 000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 005元,其中货款 834.15元,增值税170.85元。

借: 库存现金 1 00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34.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85 现金支出的核算

企业付出现金,应由专人对现金支出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其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现金开支的范围和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经手人员是否签字,凭证有无涂改、伪造或者虚报冒领的情况等。只有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编制付款凭证的依据,并由出纳办理付款并加盖“付讫”戳记后才能据以入帐。支出现金时按照支出现金的用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例如:企业行政部门报销交通费用等900元,以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900

贷:库存现金 900

企业提取现金用来发放工资 100 0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 000

贷:库存现金 100 000 现金清查的核算

为了确保现金的安全完整,保证帐实相符,企业应定期的不定期的进行清查。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的每日的清点核对和清查小组的清查。现金清查的方法是进行实地盘点,即将库存现金的实有数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

31

在清查若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处理。如是记账差错或是单据丢失造成,则应更正错误或补办入帐;如属于工作失职的责任事故,或者应属于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若是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根据管理的权限,经过批准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若为现金的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单位或人员的,应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溢余,经过批准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如:企业在现金清查的过程中发现现金溢余800元。

借:库存现金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企业在现金的清查过程中发现现金短缺1 00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其中发现现金溢余的800元中:400元是出纳少付给张某的借支款,其他400元无法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张某) 400

营业外收入 400

其中发现现金短缺的1 000元中:300元应由出纳赔偿,200元应由保险公司赔偿,还有500元无法查明原因。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X出纳) 300

——应收保险赔偿 200

管理费用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000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1 银行存款[ At 2009-12-24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的规定,每个企业都要在银行开立账户,称为结算户存款,用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结算。

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立的账户,本账户可以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提取现金。临

32 时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因临时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开立的账户,本账户既可以办理转账结算,又可以根据现金管理规定存取现金,专用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因特定用途需要所开立的账户。企业只能在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只能用来办理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结算,不得出租和出借账户。

在会计中,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期末余额就在借方。在会计分录中,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

正确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是做好资金结算工作的基础,企业只有在银行开立了存款账户,才能通过银行同其他单位进行结算,办理资金的收付。企业应按规定在银行开设和使用存款账户。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将企业事业单位的存款账户分为四类,即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一般企事业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主要用于办理日常的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资金等现金的支取,只有通过该账户办理。企事业单位可在其他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一般存款账户,该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存入现金,但不能支取现金。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如企业异地产品展销、临时性采购资金等。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事业单位因特定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如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农副产品资金等,企事业单位的销销货款不得转入专用存款账户。

为了加强对基本存款账户的管理,企事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要实行开户许可制度,必须凭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办理,企事业单位不得为还贷、还债和套取现金而多头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不得违反规定在异地存款和贷款而开立账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二)银行结算方式

在我国,企业日常大量的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济业务往来,都是通过银行结算的,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各项资金流转清算的中心,为了保证银行结算业务的正常开展,使社会经济活动中各项资金得以通畅流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银行结算办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支付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1997年9月19日颁布,自同年12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企业目前可以选择使用的票据结算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以及可以选择使用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三种结算方式,还包括信用卡。另外还有一种国际贸易间采用的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企业采用的支付结算方式不同,其处理手续及有关会计核算也有所不同:

1.采用银行汇票方式。银行汇票是由企业单位或个人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持往异地采购商品时办理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采用银行汇票方式时,应注意新的《支付结算办法》对银行汇票除取消背书转让限制,丧失汇票的挂失止付等问题加以规定外,还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33

(1)取消记载代理付款地(兑付地)、代理付款行和转汇的规定。由于银行汇票是记名式汇票,并允许背书转让,因此无须在汇票上填明代理付款地点。对转账银行汇票除人民银行代理兑付的商业银行向设有机构地区签发的,也不应填写代理付款行名称。

(2)禁止更改实际结算金额。鉴于过去允许更改实际结算金额,容易发生收款人擅自扩大实际结算金额,造成纠纷;由于汇票允许背书转让,为保证汇票对价转让,增强流通的安全性,办法规定实际结算金额不得更改,更改实际结算金额的汇票无效。并规定,银行汇票的背书转让要以实际结算金额为准,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不得背书转让。

(3)取消了银行汇票金额起点500元的限制,扩大了银行汇票的使用地域,将原用于异地结算扩大为同城或异地结算都可以使用。

(4)明确了银行汇票的当事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而银行汇票属于已付汇票,出票人即为付款人,因此,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这样,签发银行既是出票人,也是付款人。据此,办法将银行汇票的定义改为,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按照票据原理和办法对银行汇票的定义,银行汇票不属于通常所讲的汇票的当事人。

(5)改进了汇票在异地支取款项的办法。办法规定银行汇票的代理付款人不得受理未在本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单位持票人直接提交的银行汇票,为便利未在银行开户的收款人或持票人在异地支取款项,办法允许其委托他人支取款项,并要求银行审查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件,以及要求在汇票背面由委托人、被委托人签章,并记载有关事项,以确保汇票款项支付的安全。

(6)完善了持票人或申请人请求签发付款或退款的规定。为保障收款人和持票人在特殊情况下的票据权利,以及申请人的利益,办法规定收款人或持票人超过期限提示付款,代理付款银行不予受理,申请人因超过付款提示期限或其他原因,可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有关证件请求付款或退款;丧失的银行汇票,失票人可凭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示付款或退款。

企业或单位使用银行汇票,应向银行提交银行汇票申请书,详细填明申请人名称、申请人账号或住址、用途、汇票金额、收款人名称、申请人账号或住址、代理付款等项内容,并将款项交存银行。申请企业和单位收到银行签发的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后,根据"银行汇票申请书(存根)"联编制付款凭证。如有多余款项,应根据多余款项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申请人由于汇票超过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交回汇票和解讫通知,并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提交证明或身份证件,根据银行退回并加盖了转讫章的多余款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

收款单位应将汇票、解讫通知和进账单交付银行,根据银行退回并加盖了转讫章的进账单和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

2.采用商业汇票方式。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采用商业汇票方式时,应注意新的办法对商业汇票除商业汇票出票人、承兑人的资格、背书转让的有关规定、票据丧失补救等问题外,还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34

(1)扩大了商业汇票的使用范围,将原办法只有"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法人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的商品交易,可使用商业汇票"改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均可使用商业汇票"。

(2)明确了商业汇票的当事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有出票人、付款和收款人三个基本当事人。商业汇票是委付证券,出票人必须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因此,对银行承兑汇票,办法规定只能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单位作为出票人。

(3)改变了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将原办法规定"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9个月"改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明确了商业汇票的三种付款日期。票据法对商业汇票规定的付款日期有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三种,办法也相应作出了规定,即定日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具体的到期日;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按月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自承兑或拒绝承兑日起按月计算,并在汇票上记载。

(5)严格了办理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的条件。办法规定持票人必须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才能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银行办理转贴现、再贴现时,也必须提供贴现申请人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6)改变了商业汇票的付款方法。由于过去银行承兑汇票采取划付的方法,容易产生承兑银行和代理付款银行的结算纠纷;同时受通汇行的限制,未参加全国或省辖通汇的银行机构不能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不利于商业汇票的推行。因此,办法将银行承兑汇票划付改为委托收款方式;将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由付款人开户银行见票时主动扣划款项,改为由银行将汇票留存并通知付款人,付款人在收到通知的当日再通知银行付款;如付款人不及时通知银行付款的,即付款人在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内未通知银行付款的,视同付款人承诺付款,银行应于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第4日上午开始营业时,将票款划给持票人。银行在办理划款时,因付款人不能支付,应将商业承兑汇票和未付款通知书退给持票人。

(7)改变了贴现利息计算的时间。由于改变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办法,因贴现银行收取票款归还贴现资金需要收款的时间,致使贴现逾期才能收回,导致利息损失。为了不影响贴现银行的经营效益和办理贴现的积极性,办法除规定可匡算邮程提前委托收款外,还规定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和再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方式的,收款单位应将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连同填制的邮划或电划委托收款凭证,一并送交银行办理收款,在收到银行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时,编制付款凭证。

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的,收款单位将要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连同填制的邮划或电划委托收款凭证,一并送交银行办理收款,在收到银行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时,编制付款凭证。

收款单位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时,应根据汇票填制贴现凭证,在贴现凭证第一联上按照定签章后,连同汇票一并送交银行,根据银行退回并加盖转讫章的贴现凭证第四联(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

35

3.采用银行本票方式。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采用银行本票方式时,应注意新的办法对银行本票的规定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1)规定了银行本票出票人的资格。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经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机构。银行本票的出票人为票据的主债务人,负有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

(2)改变了申请人申请办理现金银行本票的条件,申请人和收款人均为个人才可申请办理现金银行本票。增加了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只能向出票银行支取现金的规定,且可以作成"委托收款"背书委托他人向出票银行提示付款。

(3)取消了不定额银行本票金额起点100元的规定,同时将定额银行本票面额由原来的500元、1 000元、5 000元和10 000元调整为1 000元、5 000元、10 000元和50 000元。

(4)将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一个月,改为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5)规定了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可以挂失止付,未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不得挂失止付;银行本票丧失,失票人可以凭人民法院出具的其享有票据权利的证明,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或退款。而原办法规定,银行本票见票即付,不予挂失,对遗失的银行本票在付款期满后一个月,确未冒领,可以办理退款手续。

(6)增加了本票贴息的规定。为既保持银行本票见票即付的优点,又避免跨系统银行本票的兑付引起兑付银行垫付资金而造成的利息损失,办法规定,对跨系统银行本票的兑付,持票人开户银行可根据中国人民规定的同业往来利率向出票银行收取利息。

采用银行本票方式的,收款单位应将收到的银行本票连同进账单送交银行办理转账,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和有关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在填送"银行本票申请书",并将款项交存银行,收到银行签发的银行本票后,根据申请书存根联编制付款凭证。

申请人因本票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填制一式两联进账单连同本票交给出票行,并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提交证明或身份证件,根据银行审核盖章后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作为收账通知,编制收款凭证。

4.采用支票方式。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采用支票方式时,应注意新的办法对支票的规定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1)明确了银行审核支付支票票款的依据。支票的出票人预留银行签章是银行审核支票付款的依据,银行也可以与出票人约定使用支付密码作为银行审核支付金额的条件。

(2)明确了支票的当事人之间的责任。持票人通过其开户银行收款,应作委托收款背书;直接向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应在支票的背面签章;持票人为个人的还需交验本人身份证,并在支票背面注明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

(3)取消了支票的金额起点100元限制,提示付款期限改为自出票日起10天。

36

(4)取消了定额支票,增加了普通支票开式,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转账支票;不划线的为现金支票。

(5)对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或者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银行予以退票,并由银行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 000元的罚款外,增加了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的规定。

采用支票方式的,收款单位应将收到的支票,连同填制好的两联进账单一并送银行,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第一联和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向银行提交支票时,要同时填制三联进账单,并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进账单(回单)第一联和有关原始凭证,编制付款凭证。

5.采用汇兑结算方式。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采用汇兑结算方式时,应注意新的《支付结算办法》对汇兑结算方式的规定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1)改变了汇款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退汇的规定。办法规定,对在汇入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由汇款人与收款人自行联系;对未在汇入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汇款人应出具正式函件或本人身份证件以及原信、电汇回单由汇出行通知汇入行,经汇入行核实汇款确未支付,方可退汇。

(2)增加了对汇款撤销的规定。即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可以申请撤销,转汇银行不得受理汇款人或汇出银行对汇款的撤销。

(3)明确了汇兑的委托日期,是指汇款向汇出银行提交汇兑凭证的当日。

(4)加强了办理汇兑的现金管理。办法规定,汇款人和收款人为个人,需要在汇入行支取现金的,才可以办理现金汇兑;未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收款人,其转账汇兑款严禁转入储蓄和信用卡账户。

采用汇兑结算方式的,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办理信汇时,应向银行填制一式四联信汇凭证,第一联回单,第二联借方凭证,第三联贷方凭证,第四联收账通知或代取款凭证,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第一联信汇凭证,编制付款凭证。收款单位对于通过信汇的方式汇入的款项,应在收到银行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

付款单位委托银行办理电汇时,应向银行填制一式三联电汇凭证,第一联回单,第二联借方凭证,第三联发电依据,根据银行盖章退回的第一联电汇凭证,编制付款凭证。收款单位对于通过电汇的方式汇入的款项,应在收到银行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

6.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时,应注意新的办法对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规定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1)缩小了使用范围。将原商品交易、劳务款项以及其他应收款项的结算均可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改为只适用于单位和个人已承兑商业汇票、债券、存单等付款人债务证明办理款项的结算。

(2)只允许全额付款或全部拒绝付款,取消了付款的部分拒绝付款的规定和银行对付款人无款支付情况下的制裁。

(3)取消了三方交易直达结算的形式。

37

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办理委托收款时,采取邮寄划款的,应填制邮划委托收款凭证。邮划委托收款凭证一式五联,第一联回单,第二联贷方凭证。第三联借方凭证,第四联收账通知,第五联付款通知。采取电报划款的,应填制电划委托收款凭证。电划委托收款凭证一式五联,第一联回单,第二联贷方凭证,第三联借方凭证,第四联发电依据,第五联付款通知。收款人在第二联委托收款凭证上签章后,将有关委托收款凭证和债务证明提交开户银行,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根据收到的委托收款凭证和有关债务证明,编制付款凭证。

7.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时,应注意新的《支付结算办法》对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规定作出了如下主要变化:

(1) 将托收承付结算金额起点由10万元,改为单位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每笔金额起点为10 000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 000元。

(2) 托收条件的规定比较明确。收款人办理托收,必须具有商品确已发运的证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运输部门签发运单、运单副本和邮局包裹回执);特别是对没有发运证件的需办理托收和军品办理托收制定了具体的规定。

(3) 明确规定了逾期付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将赔偿金计算利率由原每天万分之三改为每天万分之五,并增加了逾期付款期满三个月仍未付清欠款,付款人开户银行通知付款人退回单证,付款人开户行如自发出通知的第三天起付款人不退回单证的,付款人开户行每天按欠款金额处以万分之五但不低于50元的罚款,并暂停付款人向外办理结算业务,直至退回单证为止。

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办理托收时,采取邮寄划款的,应填制邮划托收承付凭证。邮划托收承付凭证一式五联,第一联回单,第二联贷方凭证,第三联借方凭证,第四联收账通知,第五联付款通知。采取电报划款的,应填制电划托收承付凭证。电工早托收承付凭证一式五联,第一联回单,第二联贷方凭证,第三联借方凭证,第四联发电依据,第五联付款通知。收款人在第二联托收凭证上签章后,将有关托收凭证和有关单证提交开户银行,在收到银行转来的收账通知时,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单位根据收到的托收承付凭证的承付付款通知和有关交易单证,编制付款凭证。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1.为了核算和反映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设置"银行存款"科目,该科目的借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增加,贷方反映企业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存款的余额。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管理,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等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现金"等有关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展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份终了,企业账面结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调节表",调节相符。

38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1 其他货币资金[ At 2009-12-24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概念及内容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在该账户下,设置“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三、其他货币资金要注意的问题

(一)外埠存款

外埠存款是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外地银行开设采购专户的款项。外埠存款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非法设立外埠存款帐户。主要表现为:捏造申请书,骗取银行信用,在异地开设采购户,进行非法交易。在异地会同异地合伙单位设立存款帐户,将企业存款汇往异地作为外埠存款。

2、外埠存款非理、非法支出,主要表现为将外埠存款挪用进行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交易活动。

(二)银行汇票

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在尚未办理结算之前的票据存款。银行汇票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银行汇票使用不合理、不合法,主要表现在超出了使用范围,套取现金。到外地提取现金,用于非法活动。贪污汇票存款,找假发票,使发票单位或收款单位不一致。

2、非法转让或贪污银行汇票。也就是说,企业财会部收到银行汇票时,不及时存入银行,而是通过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从中获得非法获得。

3、收受无效的银行汇票,给企业带来损失。主要表现在:接受过期、作废或经涂改的银行汇票;接受非银行签发的银行汇票或假冒的银行汇票;收到的银行汇票,收款人并非本企业。

(三)银行本票

39

银行本票存款是指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在同城凭以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在办理结算之前形成的存款。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银行本票与采购金额不一致。银行本票金额大,致使业务员用假发票抵帐,贪污余款。

(四)在途货币资金

在途货币资金是指企业与所属单位或上下级之间汇解款项,在月终尚未到达,处于在途的资金。

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收到存款或收到在途货币资金不作转帐处理,挪作他用或者贪污;虚增在途货币资金,如为了虚列销售收入,表现为增加在途货币资金。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应收票据[ At 2009-12-24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根据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和不带息应收票据两种。其借方登记企业收到购买单位开出并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商业汇票,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到回的款项,期末借方如有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票据应收款项的结余额。

“应收票据”帐户不设置明细帐户,但为了了解每一位应收票据的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应收票据的详细资料。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应收账款[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应收账款(Accounting Receivable简称 AR)

该账户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本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结构为:

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代垫的包装物、运杂费;

已冲减坏账准备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已贴现的承兑汇票,因承兑企业无力支付的票款;

预收工程价款的结算;

其他预收货款的结算。 收取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

收回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

40

退回的预收账款;

企业的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时;

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

已转销而又收回的坏账损失。

借方余额:尚未收回的账款 贷方余额:向有关单位预收款项

应收账款形成的根本原因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因此,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种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风险已是刻不容缓。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式去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很多企业又故意拖欠账款,市场信用体制又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而客观上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都十分缺乏。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赊销本身是有风险的,这种赊销风险就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

赊销的风险,相信每个企业都有或大或小的经验和教训。赊销实际上就是将企业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时间跨度拉长,企业资金周转放慢,经营成本加大。由于时间跨度拉长,发生坏账的机率增多,企业不能收回账款的风险也就越大,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企业管理者唯有事先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方能确保把失误和风险降至最低,这就是我们要对客户的信用有一定的把握。所以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销售部门向客户发放信用的唯一依据,评价客户信用差的,企业应不对其进行赊销.如何降低应收账款损失

应收账款的损失包括逾期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附加收账费用,坏帐损失,这些直接的损失比较显而易见,另外,还有一些间接的损失,比如,企业赊销时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 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 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 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主要表现为:

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的销售收入, 并未实际收到现金, 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 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 但并未以现金实现, 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一旦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时,企业的资金就可能周转不灵而不得不向银行借债,借债就要承担利息费用;如果企业搞“三角债”,拖欠供应商货款的话,就无法取得购货的现金折扣,或因为资信的降低而无法获得较优的购货优惠,这样就会增加产

41 品的成本,在价格竞争时处于劣势。如果同一时间发生多起损失,超出了企业对应收账款损失最大的承受能力,企业就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是破产。

那么,如何降低应收账款损失呢?当企业有好的投资机会,此时却由于很多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没有足够的资金时,就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应收账款证券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特点和财务安排的具体要求,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借助证券化提供一种偿付期与其资产的偿还期相匹配的资产融资方式,对资产负债表中具体项目进行调整和优化,盘活存量资产,增加资产流动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产品单价高、收到款项期限漫长的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往往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将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既能让这部分资产产生流动性又能很好的为企业融得资金。企业可以将其应收账款证券化,由银行担任受托机构,发行基于该笔应收账款的短期受益证券。

应收账款的抵借。在新实施的《物权法》条款中,扩大了动产担保物的范围,允许应收账款质押,明确了应收账款的登记机构为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在动产担保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于动产担保价值发挥,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

应收账款的抵借是将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向银行获得借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分为整体抵借和特定抵借。尤其使用于中小型企业,因为中小型企业的信用地位与社会地位使其不但难以进入直接融资市场,间接融资也是困难重重,客观上制约了中小企业在经济中优势的发挥。应收账款的抵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相关的客户。

委托专业机构追讨或采取仲裁、法律诉讼的形式。当应收账款已经发生较大的损失时,企业应该尽快与债务方商讨,必要时进行债务重组。当债务企业破产时,应积极参与债权的申报以及追讨,切勿错过追逃的最佳时机。对于有能力付款却恶意拖欠的,企业自己追讨一段时间后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追讨应收账款,由其代理行使债权人的追讨工作,当然如果还不行,就只好应用仲裁或法律诉讼来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了。

在合同中约定所有权保留条款。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规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的,标的物所有权属出卖人。”这样,只有客户在付清全部货款时,才能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即使客户破产了,由于该货物的所有权仍然属于企业,不会作为破产财产,从而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应收账款的安全。

如何转移应收账款风险

当企业不愿意为某些应收账款承担风险时,就要考虑如何将风险转移掉,金融机构以其信息资金的优势,可以参与到企业应收账款的处置中来,通过主动承担风险,参与企业所创价值的分配,只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应收账款的无追索权让售。就是把应收账款作为商品卖给金融机构,从而将风险转移掉。而在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大都只接受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会出现一批专门从事应收账款经营的公司,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将不仅仅局限于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为特定的应收账款上保险。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尚未开展这个业务,但是应该相信,有风险的地方就会有保险,保险业为应收账款提供保险是迟早的事。

42

取得第三方担保。当某客户被评价为高风险等级时,企业一般只与其进行现金的交易,但是如果有第三方愿意为其提高担保,承担连带责任的话,也应该考虑对其采用赊销,一旦发生损失,可以对第三方进行追讨。

应收账款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本应及时收回。但购货单位为了长期占用应付货款,销售企业经销人员和财会人员为了从购货单位谋取利益,而共谋长期拖欠货款及运杂费,造成企业应收销货款长期挂账。

例如,某企业销售人员得知某购货单位拟购买100万元的化肥,但由于资金一时无法筹措,需拖延付款时间。销售人员与财会人员共谋后,决定向购货单位索取5万元使用费而延长收款,遂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而5万元落入私人腰包。

2、防止人为调整应收账款,控制企业利润

在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坏账损失的计提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款乘以一定比例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款作比较之后计算提取,有些企业在不改变应收账款余额的情况下,采取人为提高或压低提取坏账准备百分比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以调节当期利润。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企业,为了调节盈亏而虚增或虚减管理费用,除了采用提高或压低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率外,还采取调增或调减应收账款数额的手法,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金。

例如,某企业当年效益非常好,但企业领导为了给明年的任务打伏笔,便人为地虚增年未应收账款余额,多提取坏账准备金,多计管理费用;压低本年利润。相反,有些企业领导为了加官进爵,搞浮夸,虚减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少提取坏账准备金,少计管理费用,调高本年利润。

3、防止利用应收账款,私设小金库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间可以互相拆借资金,但有些企业却利用应收账款放贷,将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并称为企业间拆借资金。

如企业将收回的还款,直接转借给其他单位,并将取得的利息收入转入“小金库”。当企业收到外单位还欠款时,不汇银行日记账,同时签发相同金额的转账支票,有偿转借给另一个单位,对付出银行存款也不计银行日记账,将两笔业务合并记作:

借:应收账款--乙

贷:应收账款--甲

收取利息后不记收入,转入“小金库”。

4、防止虚列应收账款,虚增销售收入

43

企业为了体现经营业绩,或为了完成承包任务,就会利用年底结账时,人为地虚列销售收入、挂往来账、虚增利润。待下一年初,再用红字将此笔虚列的往来账冲掉。如审计人员在审阅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时,发现该企业12月份毛利率比其他月份高出几倍,通过详细审查,发现该企业的一笔销售收入未结转成本,且对应的应收账款账户名经函证查无此单位,经查问财务人员,才知是企业领导人为完成承包任务而在年底虚增的一笔收入。

5、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不实

在存在现金折扣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入帐金额核算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形式。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只允许采用总价法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按净价法入账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就会使企业少记正常的收入、客观上造成应收账款入账金额不实的结果,为一些不法分子贪污制造机会。

例如某家具商场在销售上采取的信用政策为2/

10、1/20、N/30,但其按净价法核算销售收入,这样就会少计收入,从而影响到利润的核算。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预付账款[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1、预付账款概念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按实际付出的金额入帐,如预付的材料、商品采购货款、必须预先发放的在以后收回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等。

借方登记企业向供货商预付的货款,贷方登记企业收到所购物品应结转的预付货款,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向供货单位预付而尚未发出货物的预付货款;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预付账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资产,通俗点就是你暂存人家那的钱,如果没有买人家东西前,这钱还是你的,所以是资产。

2、预付账款账务处理

对购货企业来说,预付账款是一项流动资产。企业在预付货款时,应记入“预付账款”科目的借方,等到以后收到预购的材料或商品时,贷记该科目。补付的货款,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货款,则贷记该科目。

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向对方预付款项时:

借:预付账款--××公司

贷:银行存款

收到对方单位供货时:

44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公司

补付余款时:

借:预付账款--××公司

贷:银行存款

[例]某公司预付给供货方的材料款共计20 0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收到材料和专用发票时,全部货款为20 000元,税金为3 400元,应补付3 4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 2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预付账款 23 400

借:预付账款 3 400

贷:银行存款 3 400

3、预付账款业务处理

在预付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预付账款业务。企业在预付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收到采购的商品后再予冲销。但是,在这种处理方法下,“应付账款”的某些明细账户可能会出现借方余额。在期末,应付账款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资产项目,而各明细账的贷方余额才列为负债。

预付账款业务较多的企业,需要为每一个客户设置明细账,列明预付日期、采购商品的规格及数量、预付金额、到货日期及注销日期等。

4、预付账款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不得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企业预付账款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经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45

5、预付账款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利用预付账款作为“中转站”

按规定,企业的预付款业务必须以有效合法的供应合同为基础,而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的预付款业务根本无对应的合同,而是利用预付款这一“中转站”往来搭桥,为他人进行非法结算,将所得回扣或佣金据为已有;或利用该项业务转移资金,隐匿收入、私设“小金库”或私分。

如甲企业本与乙企业无任何业务往来,但甲企业的负责人与乙企业的财务主管有亲戚关系,于是,甲企业以收取一定“使用费”为条件,在审计人员的函证中证明该企业收到乙企业的预付款,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制造了很大的障碍,使甲、乙两企业的会计核算失去了真实性。

(2)防止利用预付账款作为“回收站”

在许多企业中,“预付账款”账户就发挥着“回收站”的作用,企业销售商品,不确认收入,而是暂时存放在“预付账款”账户中,作为预付款,日后,再作相反会计分录,视同退款。这样的后果就是企业可以偷逃收入、偷逃税金、隐匿收入。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应收股利[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什么是应收股利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以及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包括企业购入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因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应收股利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股利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按应归本企业享有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的投资前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借记本科目或“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46

(二)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的核算

应收股利是指保险公司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股利的发生和收回情况,应设置"应收股利"科目,本公司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也在该科目核算。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其借方登记应收的股利数,贷方登记收回的股利数,余额在借方,公司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设置明细账。其具体帐务处理如下:

公司购入股票,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己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借记"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公司对外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时,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应收利息[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应收利息则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一年内到期收回的利息,它主要包括如下情况:一是企业购入的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在会计结算日,企业按规定所计提的应收款收利息;二是企业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款项中所包含的已到期而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已到期而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也是对分期付息债券而言的,不包括企业购入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应收的利息。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其他应收款[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什么是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暂付款的内容

其他应收、暂付款主要包括: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2.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备用金(向企业各职能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

47

5.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6.预付账款转入;

7.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备用金和定额预付制

备用金是企业预付给职工和企业内部有关单位作差旅费、零星采购、零星开支等用途的款项。

定额预付制是备用金管理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适用于经常使用备用金的单位和个人。在定额预付制下,报销时由财会部门对各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根据核定的报销数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除收回备用金或备用金定额变动外,账面上的备用金将经常保持核定的备用金定额是定额预付制的主要核算特点。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其他应收款”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下,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二、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实例

[例]达森公司对备用金采取定额预付制。本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5日,设立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由李红负责管理。管理部门的定额备用金核定定额为300元,财务科开出现金支票。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300

贷:银行存款300

(2)16日,李红交来普通发票120元,报销管理部门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财务科以现金补足该定额备用金。

借:管理费用120

贷:现金120

(3)22日,经批准减少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的核定定额100元,李红将100元交回财务科。

借:现金10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100

(4)30日,由于机构变动,经批准撤销管理部门定额备用金,李红交回购买办公用品支出的普通发票30元及现金170元。

借:管理费用 30

48

现金170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红)200 其他应收款的审查

企业拨出用于投资、购买物资的各种款项,不得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的企业,对于领用的备用金应当定期向财务会计部门报销。财务会计部门根据报销数用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报销数和拨补数都不再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企业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单位的资产交换,或者以其他资产换入其他单位的其他应收款等,比照“应收账款”科目的相关核算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按照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经批准作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其他应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一、审查其他应收款内部控制制度

对其他应收款内部控制制度检查时,应注意:

1.被查单位是否建立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制度。“其他应收款”的总账和明细账户的登记应由不同的职员分别登记;现金收款员不得从事其他应收款的记账工作。

2.是否建立了备用金领用和报销制度,备用金限额的确定是否合理,实际执行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控制。

3.是否建立了包装物的收受、领发、回收、退回等制度,是否设专人保管,是否有单独的账簿记录。

4.是否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其他应收款的催收工作是否及时等。

二、运用审阅法检查其他应收款(全面审阅“其他应收款"明细账)

通过审阅摘要说明及业务内容,看其是否记有不属于“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范围的各种应收和暂付款项;是否有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是否有长期挂账现象;是否有将其他应收款违规转销的情况等。

49

三、运用核对法检查其他应收款(在审阅明细账的基础上,再核对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不属于“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的内容,往往通过查看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就一目了然了。通过审查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可查明垫付款项的具体内容和垫付款作坏账损失处理的依据,从而判断其账务处理正确与否;通过核对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可查明借款部门(单位)、借款人、借款时间、借款原因、借款金额、还款情况以及长期拖欠的金额等;通过核对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可查清企业将其他应收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依据是否合规。

四、运用调查方法检查其他应收款(向对方单位调查)

在核对法的基础上,对于情况不符的其他应收款,应调查对方单位,是否已将租金或押金等退回,而企业没有入账,转作“小金库”或被有关人员贪污;对于长期挂账的应收款,应询问有关人员,查清应收回款项长年挂账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搞清可能舞弊的全过程。

Read More...Tags: 分类:会计科目 | 引用:0 | 浏览:0 坏账准备[ At 2009-12-23 By shyg Add comments ] 字号:大 中 小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坏账损失是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坏账准备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一些差异。目的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坏账准备的处理的差异。笔者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作一比较。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50

推荐第10篇: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讲解

杨淑芬老师宣讲

大家好!在还没有讲《弟子规》之前,我想我们先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

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我们再看世界的动态,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这种局势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灾难一天比一天的严重,许多有志之士也莫不为这样的时代潮流在担心着。我们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我们如何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教育着手,而教育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今天当中,我们为什么要来讲《弟子规》?也就是这个原由。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省悟之心?有那种忧患意识,如何把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表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今天就开始为大家讲解《弟子规》。请看课本:

【弟子规】

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请看课文:

【总叙】

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请看第一条:

【弟子规。圣人训。】

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就说到:

【首孝弟。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传,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们能代代相传,是表示我们能接受父母的教诲,我们能承传父母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我们再传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们现在竖心旁的“悌”。我们看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晓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两只手叠在一起。我们都晓得,兄弟姊妹都是从父母而出。在父母,视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这个子女完全都是一样的,都是同气所生,就好像一棵树木一样,同气连枝。子女就像枝干一样,父母就像树,树本身的树干一样。所以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而且在兄弟姊妹当中,还要彼此友爱,相互的照顾。我们想一想谁跟我们最亲?在家庭里头,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亲,又亲谁?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们想到现在的人谁都不服谁,谁都高喊自由的社会里头,人因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社会才会这么纷乱,家庭才会不合。家里的成员才几个人,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共处,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会怎么会安定?人与人相处怎么不会纷争?所以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人人都能如此,社会哪有不安定的这种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下一步,还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么?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为什么?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而亲仁。】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除此之外: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你平常这些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更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钻研你这个范围的领域上,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

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不是放在进修上面,是放在电动玩具,或者看电视无益的节目,只会污染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被污染,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中获得很多古人、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宝贵的智慧。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乐,如果以逸为一生的重点,以逸来讲,就会有灾祸。

所以,我们知道圣贤他如此的教导我们,我们也应当要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空过时间?从《弟子规》里头,我们了解,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省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命运也会因此而重新过得非常得有意义。接下来我们看:

【入则孝】

第二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嘛。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嘛”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嘛”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他们纷纷的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一身的宠爱。所以从小他就养成骄慢、目中无人的这种态度,等到

七、八岁这个时候要来教他,都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他在童年当中,在

四、五年当中,从两、三岁到

七、八岁,这一段不长的时间、不短的时间,他已经养成他很大、骄慢的这种态度,所以就很难及时的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们也晓得,现在的子女功课很多,父母往往舍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劳。像在冬天,也曾经问过小朋友:会自己叠棉被的,请举手?几乎非常少,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从小就是父母帮他叠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这么小,几乎一生出来他就在享受,父母从来没有给他机会学习。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难免就没有办法服从。怎么以前爸爸妈妈没有叫我做,现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难免就会反抗。也有很多家长都纷纷感慨说,孩子真的是叫不动,叫他写功课不写,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电视、打电动样样都行。

我们也晓得,由这一点来看,我们知道从小有很多家长,他就不明白应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他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爱,就让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爱。什么都舍不得,这个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过去的人,从两、三岁会自己吃饭,会走路,就开始教育他。从父母呼唤他,就教他学习要赶快回应;从父母叫他做事,他就要及时的赶快去做。从小就要训练,你没有训练,到大了他不但不会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说非常的散漫。我们从很多学生的习惯,他们的习气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们再往下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个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从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的听你讲。我们看现代的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

三、五句。父母不说还好,一说孩子又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时代都变了。为什么?因为从小父母在教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他没有特别注意到他们的礼貌。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也可以说很难用虔敬之心去服从别人、去听从,或者长辈的话、长官所命令的话,可以说很难有那种诚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须敬听’。从小我们就要教导自己的子弟,要有这样的态度,恭敬之心来聆听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从小应该要怎么教他?如果我们要培养他的德育思想,培养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们可以讲历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礼义的故事,廉耻的故事。每天你能讲一则故事给他听,他从听故事当中,他可以明白什么叫孝,他可以明白古圣先贤所有教化后人的这些典范。用故事来诠释给他听,他不但爱听,从小他就建立了这些德育的观念。

‘父母责,须顺承’。如果孩子他有做错事情,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尤其第一次犯错,就要及时的纠正,所谓“慎于始”,一切都要谨慎于开始。等他事情一错再错,我们再来纠正他,已经太慢了。所以当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愿意服从你的教诲。如果他有反抗的现象,你是不是会再加以说明?尤其现在讲亲子要沟通,不可以用专制的态度,在爱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权力,教导自己孩子的权力,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改过向善。也要观察小孩子,他在犯错之后,他会不会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没有顺从。所以从小我们对自己的子女,对家庭的每一个子弟,做父母的要特别谨慎、特别小心来教育他们。如果这一条最基本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教育好,往后他就很难,将来就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这种人格。为什么?犯错不能接受教诲,犯错不能改进,这个孩子怎么教导?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管教,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做子女的,从小我们也要有一种心,父母对我们所说的,我们要专心来聆听,态度要很诚恳的接纳。有很多学生会跟我反应,他说:妈妈很无理,她都这样严格的要求我。我就会告诉他:教不严,师之惰;同理,子不教,父之过,母之过。所以妈妈要你好,她才会严格教你;老师要你好,才会严加督促你。你能晓以大义,他才能知道,原来父母他严格的督促,完全出自于一片的慈悲之心。

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弟也要特别的谨慎,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让子女效法。家里如果还有长辈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时也能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诲,他们哪有不向你学习的?我们看完第二条之后,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条: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渐渐稍微长大的时候,对父母应该尽的这种孝心,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此地只有讲冬还有夏,春、秋也一样。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夏天比较炎热,父母在照顾方面会比较费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并不是春、秋都不管。我们晓得年纪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里,对父母就要特别的照顾他,不要让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让他睡得安稳。现在藉着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有暖炉,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让父母睡得很舒爽,很凉爽,我们也可以借重冷气机、电风扇,可以让父母睡得也是很安适。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还有孝敬的这一份心。“昏则定”;省,“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为什么?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做父母的,你能带领自己的子女来向长辈问候,爷爷奶奶看到孙子也过来,他当然会更为开心。我们知道老人家他年纪大了,往往比较孤寂,比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脸来面对长辈,面对父母,父母一定也会很高兴。但是我们再看看当今的环境,几乎老人很少跟子女在一起,老人有很多都被送到老人院。他们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时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历史上陈昉这一家,他们有十几代统统居住在一起,完全没有分家,有

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温馨的场面。

但是社会的变迁,在现在父母他往往没有像以前那么幸福。所以为人子女者,我们没有办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他的生活情形,有空应该拨个电话问候父母。假日也应该携带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得到高兴。回到家里,能为父母下厨做几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会吃得很高兴。即使他没有办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生活相当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们今人刚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问他,你起来了没?好不好?完全相反。这个实在没有办法想像,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想像,为什么时代会变成这样。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为什么不孝?从小我们就没有好好教他,所以长大他不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也看见现代很多职业妇女,孩子一生出来就是褓母带,褓母带大了,上学。所以亲子关系,母亲的责任与古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种亲子的互动很少;很少,子女对你没有亲切感。既然没有亲切感,他又如何来孝敬你?更何况从小又没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长大养成他不孝,那这个也真的是理所当然。

所以当我们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我们今人看了,虽然我们也深觉现在的环境的确与古人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关怀父母的精神不变,体贴父母的精神也不变。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可以算是孝顺了。我们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他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们生活起居,除了要居有常之外,居住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也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不懂得节制,不晓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生活不正常,也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这个也是为人子女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几乎子女长大之后,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会照顾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人要懂得会照顾自己,你才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良好的精神,你要创业,你要做任何事情,你才有那种体力跟精神。

‘业无变’,这个“业”,我们可以说事业、学业,或者说你的工作。我们晓得有很多人心如果不定,工作

三、两个月,他就很想再换一个工作,这个都是不对的。学习任何的才艺,或者我们求学的过程,我们也要专注,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没有定心,不能一门深入,可以说将来一事无成。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任何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来;你没有这个忍的功夫,你就会经常变换。人无定,事业经常更换,父母当然也会为你操心,这个都是为人子女应该要避免的。

我们看到“冬则温,夏则凊”,一直到“居有常,业无变”,也告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应该要如何来孝养父母。从冬温夏凊、晨昏定省,它已经逐渐告诉我们,长大之后,你的方向应该要如何的孝敬父母。在我们日常生活起居,也应该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生活方面事业方面都应该懂得自己如何来安排规划,以免让父母操心。能做到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一位孝子。

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第三条,下一堂我们从第四条开始为大家讲解。谢谢!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中庸》里头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慎独。什么叫慎独?也就是说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内心也要很恭敬,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人要经常怀有这种警戒之心,即使没有人看到,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这种独处的时候也要很谨慎。

孔子也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再再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敬别人;你能尊敬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们可以在公共场所,或者在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一些大人,没有经过同意,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犯了事虽小他擅为的情形。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凡是没有经过同意的一些事情,我们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为什么?你去做了以后,有可能你闯了大祸。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电铃,看到这个按铃,或者有按钮,他随便一按,结果就闯出了大祸,这都有可能。或者小朋友不晓得,在家里随便乱开瓦斯,或者电器的开关,这些也都非常的危险。所以从小在家里,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诫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没有经过同意的,都不可以随便好奇,然后就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这些不但很危险,同时也是不礼貌的。

我们再看下一句,‘茍擅为,子道亏’。事情尽管是这么小,不能做。万一你去做,这个“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亏”,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们的人品,每一个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优秀的,不但品学都要兼优,课业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优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我们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也有损我们为人子女的品德。我们再看底下:

【物虽小。勿私藏。】

这里也讲到凡是所有的物品,虽然很小,可能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所以:

【茍私藏。亲心伤。】

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来,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的占为己有,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会让父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他会难过你为什么要犯这样的过失。因为小偷这种这个名,实在是很难听,犯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种羞耻。所以为人子女的,从小我们在家里,凡事应该请示妈妈,哪些可以用,才可以动手去用;哪些不能用,就不应该去碰它。哪些可以拿来自己用,自己使用都要经过同意,如果没有经过同意,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样做对品德就有很大的伤害。

尤其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东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样也是不对的,这样还是犯了这种偷盗的行为。所以为人父母的,从小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子弟,经常要查看他们的书包,是不是有多出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有发觉子弟他的书包里头,或者口袋当中,有不明来路的东西,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说不定小孩的手已经犯了不干净的行为。所以,从小我们在这些方面要特别的谨慎注意。请看第五条: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的为她补充。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吃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应该要尽到孝心,经常满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他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得到欢喜。

‘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这个“恶”,它还有其他的解释,譬如说父母不想见到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要帮他支开。所以这个好跟恶,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去观察父母心里所想要的。如果你能体贴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宽心。我们再看下一句:

【身有伤。贻亲忧。】

‘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我们能有这样体会父母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懂得知道要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子女长大之后,我们在外面结交朋友,更要特别的小心。结交不好的朋友,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也会让父母伤心。为什么?如果年长之后,你在外面,这个伤,如果你不懂得处理你的感情,你因为心情不好,你受到创伤,父母也会为我们担忧。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之后还让父母操心,那也是不应该。

如果我们现在年纪很小,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着。冬天、夏天添加衣服,减少衣服,我们都要特别的注意。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也要特别注意,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子女都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德有伤。贻亲羞。】

这一句是父母他们最大的期望,无非将来小孩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圣成贤,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了。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为什么?从小我们在父母这么辛苦养育之下,才能养育长大。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这个品德有瑕疵,就是什么?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为什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有好事;年纪轻轻就跟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赌博、打电动,输了很多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而已。

《诗经?蓼莪篇》里头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里就在赞叹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确是非常的辛苦。我们有今天健全的身体,我们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种种我们想一想,哪一样不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想到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能力应该要尽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应该有瑕疵让父母蒙羞。古人讲到孝顺这个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门楣。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都应该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再看底下: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他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亲憎我,孝方贤’。“憎”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贤”叫圆满的意思。历史上有很有名的孝顺的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虞舜,他的父母对他不好,可是他还能顺亲意,顺母意。即使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龄老少,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叫陆绩的小朋友,他有一次跟他的父亲去作客,小小的年纪才六岁,主人招待他吃了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所以就把这个橘子藏了两个,放在他的口袋里头,放在这个袖子里头。回家的时候,拜别了主人,跪拜礼谢主人,这个橘子就掉下来。主人就问他说,笑他说:你这么贪吃!可是这个小朋友就跟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她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时候,他就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虽然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他就想到母亲。因为他想到妈妈平常对他的爱护,现在看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他没有忘记母亲,所以他就顺手多带了两个,放在这个袖子里头。由此可知,孝顺不分贫贱,不分年龄,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你能体贴父母。你平常对父母,能让父母得到欢喜,你就是孝顺。

“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这么动人的故事,他也一再的来说明,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对我们这个态度的转变。所以孝顺不是困难,孝顺也不是挂在嘴里,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则,请看第六条: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劝勉父母的时候,这个“谏”就是劝谏。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表态,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是不是我们的脸色也和颜悦色这样来劝勉?这个“过”,‘亲有过’,这个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我们晓得,这种事情相当难为。可是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说染上恶习,好饮酒,或者沉迷赌博,这些为人子女的要来劝解、劝谏,也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举止。古人说,如果劝勉三次之后,这里就有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劝谏父母让他及时能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在这个时候,说不定我们第四次劝谏的时候,就会‘号泣随’,就会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父母不能接受我这样的建议?所以这个时候难免会伤心、会落泪,“号泣随”,就会跟着下来,眼泪鼻涕,讲到伤心之处,难免会掉下来。

如果这样父母还不能接纳,‘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在此地,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一个人如果发怒的时候,往往他手出的力量非常的大,所以没有办法节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时候,我们也要衡量当时的情景,应该要躲避的时候,我们也要赶快离开现场。

像历史上很有名的曾子,因为有一次他的父亲觉得他有过失,于是当时就拿着手上的杖,就是一根木头,就打他。结果一打,大概是打中要害,曾子就昏迷。孔老夫子针对这一件事情,他就说是曾子的错。为什么?你昏迷了,万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了父亲杀人的罪名吗?所以我们在此地,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

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当他年纪很轻的时候,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因为天下很乱,所以他就陪着父亲一起打仗。在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他的儿子唐太宗,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儿子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他不采纳。三次之后,他不采纳。

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唐太宗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唐太宗已经看出他相当的危险。后来他的父亲李渊,在这个帷幕里头,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后,他才晓得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的,就跟父亲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中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他儿子太宗,就终于平定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由此可知,当我们对父母有所劝解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要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用义正辞严,这种脸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义,然后那种脸色好像是以大来说服小,这样是完全不对的。所以晚辈如何用和颜悦色的声音,还有委婉的神情来告诉长辈,来为他们建议、分析。千万不可以以大人的这种角色,用训勉的话这样来对待父母,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朋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我们。最先的接触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或者这种态度,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此地所讲的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当然我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为人子女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时机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时机不对,我们所说的话不但别人不能接受,父母更不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所以在这一条里头,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我们读到这一条,也更应该警诫自己,经常也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要及时赶快把它改正;不能一时戒掉,我们也应该要慢慢的来戒除,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七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第七条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昼夜侍,不离床’。昼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为什么要做到这样?我们晓得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我们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现在父母吃药就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按时让父母服药。这个时间我们要经常注意,不可以服错药,就是照顾的时候不可以服错药,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所以在照顾年老的父母,这个时候为人子女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的来服侍。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他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因缘,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于铺张,不在于浪费。如果父母有信仰,我们应该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这个丧事来为他办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这种仪规,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们不同的弥撒祷告,我们在送走父母最后的这个丧事,我们也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追思。

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尤其古人他们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因为在过去,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哺乳都有三年,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围庐,就在那里居住。

历史上有很有名的王裒泣墓。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裒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就在庐墓旁边筑一个小屋,就在那里居住。每一次碰到风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时候,王裒他都会跑去墓前,跟母亲呼叫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他经常在碰到打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他就会在墓前安慰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他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样的大时代环境潮流里头,很少人提到孝道。但是当我们看到古人他们尽孝的表现,我们也会深深的感受到,的确父母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我们看到听到王裒这样的故事,也可以给后人很大的启发,真的是值得我们效法,效法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那样的仰慕,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么。

所以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终身仰慕父母。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会涔涔下来,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

‘居处变,酒肉绝’。这里就提到当我们生的人,面对家里有过世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茹素,那是最好不过的,为父母祈祷。在这个时候,我们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深信有很多人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当我们守孝的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么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能替父母,把父母生前如果他有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我们再看底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庄严肃穆当中,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所以,我们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这样就好。我们说“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一种礼敬。

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

‘事死者,如事生’。这个也就是刚刚所讲的,祭拜的时候要把过去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也应该就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过去舍姐曾经住在末学家里有几年,她过世的时候,我们在前几年,我们吃饭的时候,喝茶的时候,我们不忘摆一付碗筷,摆一个茶杯在旁边,也请她随时随地都回来与我们同聚。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这个感觉,就是她永远都在我们身旁。虽然她已经不在,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他们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为什么要教我们孝?为什么要教我们悌?因为没有做这些,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我们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础的应该从“入则孝”,在家里这么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孝养父母。做父母的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他们三岁到七岁入学的年龄当中,不要任意放弃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一段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建立这种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今天时间已到,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再见!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可以说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头,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弟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有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都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你能看得很轻,你就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告诫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合,经常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这样的情形,他在心目当中,他也会起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会吵,我跟别人吵,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五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吓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再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小心。

因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里学习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也要戒,戒什么?言语也要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会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讲话都是很大声、很冲,那可见孩子小小的心灵也会向你学习。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耐心肯定也不够,讲话也会很粗鲁、粗鄙,为人所讨厌。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我们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的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我们看完第八条,请再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处。这些重要之外,我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规范,也是特别的要注意到。这里就举到了饮食,应该怎么样才符合礼节?坐的姿势,还有走路的礼节,又应该如何?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走在后方,一定要礼让长辈。如果我们没有礼让,我们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看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如果我们看到现代这一辈能敬老尊贤,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会尊敬我们。所以从小要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面对老者,我们应该要礼让。懂得礼让,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辈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的景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当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的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的去代为找来。如果找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找人,我们现在可以透过电话,我们可以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透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过去我们晓得,往往一户家宅很大,有前厅还有后院,可能旁边还有书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办法找到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到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回应。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饭,也一定赶快小步的跑到尊长的前面,问问看有什么吩咐,还有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交办的,对于人的传达、传呼,我们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者报告。请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的叫唤。儿女从小他也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难免做儿女的他也会,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说直接他姓陈,就叫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叫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他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我们都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让他们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做为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之前好像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很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与人觉得这么小就爱卖弄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再往下看: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们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譬如说我们在学校,也曾经问过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缓缓的从前面过来,会逃避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会很大方的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们也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有很多小朋友他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我们想一想,如果两个人,远远的一个已经看到对方,一个故意没看到掉头就走,他有可能产生误会,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长,疾趋揖’,这也是从小我们就要养成如何尊敬长者,在路上看到长者,我们应该要问候。

‘长无言,退恭立’。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退后一点,礼让长者先过去。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节,也有很多人感慨,我们现在都不讲人情。在大都会里头,我们都说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淳朴的这种景况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游玩,很多户人家,他们即使家里都没有人,也不用锁门,也不用关门,因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邻右舍也会互相的关心,几乎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在这种守望相助之下,社会治安非常的良好。我们在路上,如果远远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过来,我们都会打招呼,她也会叫我们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还是怎样?最少都会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寒喧几句。

我们想想,现代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谁?不晓得。对面住了谁?也不清楚。因为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长,也不懂得邻人相互的照应,所以彼此当然不认识;不认识,感觉就没有那一份亲切。往昔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亲切?原来他远远只要看到有长辈过来,就会打招呼。打招呼当中,我们就会说: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亲切。即使住在这么一个区域里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差不多有多远?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今人,我们应该怎样‘骑下马,乘下车’?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今天马车已经没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就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帮他开门,为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的把门给关上,让老者他坐得很舒服。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的很安全的下来。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做法可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帮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帮助他;在礼节上面,我们也要懂得礼让,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我们现在礼节可以说也很不错,譬如说搭乘飞机,我们会到机场送机、迎机。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们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子再离开。这些是时代环境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让父母在这个接送、迎送当中要特别的注意,尤其年纪大的人行动不方便。如果为人子女的你有驾车,你开车,对于长者,我们要看他完全身体手跟脚都已经伸到车子里头坐安稳了,还要再问他坐好了没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门关上。

曾经看到一个老者,他的脚受伤,末学就问他说:你的脚何以受伤?他就说他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伸进到车子里头,这个朋友司机,他从前面没有看到他的脚还在后面,就把门用力关上,结果脚受伤了,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对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载交通工具,要特别的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为要。送这个老者离开,或者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机场送别的时候,都看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个也告诉我们要目送长者安全的离开。看完了第十条,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十一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我们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到,譬如说有一些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从小父母没有约束他。当有长者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要懂得进退应对,统统要了解。

所以此地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者如果没有坐下来,“幼勿坐”,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这个主人没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来。所以这里就讲到‘长者立,幼勿坐’,做为晚辈的就不能坐下来。‘长者坐’,长者已经有跟大家讲:大家请坐!晚辈才可以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在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跟他讲:你可以出来。测试看看他的这种情形,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有这样的机会学习。学习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就来跟他指导,应该如何做是最好。但是这种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却非宜”,“宜”就是适合,“非宜”就是不适宜。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他的行仪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或者有人要进出,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了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有离开的时候,散会要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

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时候,我们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长者,为长者开关门,其余之人就跟在后面。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对、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是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答,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的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看完了第十一条,我们接下来再看第十二条。请看课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还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

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他们的经验丰富,虽然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他们所能体会了解的。所以在对待年纪如同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敬爱他,像父亲这样的,不是用孝顺,而是用那样的心来尊敬像父执辈这样的人。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看完了第十二条,我们继续再看:

【谨】

前面“出则弟”已经告诉我们一些行仪,日常行仪应该如何。接下来“谨”,它告诉我们自身这个态度,也是属于居家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也要特别的留意。请看第十二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精神最好,最抖擞的这个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古者他们对于子女非常重视,要早起。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们是不是会早起?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所以,古人很重视子弟要爱惜时间,爱惜光阴,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它是这样子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之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就已经先起来问候父母。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会误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这里的用意就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的睡觉之后,为人子女再跟着睡觉。因为这样,如果万一父母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说子女都已经跑去睡觉了,不晓得。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仔细,先把父母安顿好之后,做子女的再睡觉。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诉我们时光,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今天过了,今天永远不再回来。如果永远存着拥有今天,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经这样问过学生: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睡到七点的没有。睡到六点的有两个小朋友,是兄妹,他举手。我就问他说:全班只有你们两个表现最优秀,为什么你们这么早起?这个哥哥就回答说:没办法,是因为妈妈帮我们办了报名晨泳,所以五点多就被叫醒,六点就去学晨泳。原来是如此。

可见一般家长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时候,也让他们睡得这么晚。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完饭,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也好,也可以看很多书。每天你能多了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所节省出来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都忽略了,实在是相当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时’。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所以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得要好好的教导他。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

‘便溺回,辄净手’,几乎每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头,老师都有教,父母从小也会教他们。所以这一点一般小朋友都已经可以落实,而且做得很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为大家讲到此地,再会。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我们都晓得出门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镜子,从头到脚都要检查一遍,免得出门出糗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朋友,他因为时间非常的匆忙,出门没有再端详一下,自己的这个衣服有没有扣好?鞋子有没有穿好?甚至袜子颜色不同,他因为一时匆忙没有注意到。所以,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从头到脚衣冠一定要整齐。

‘冠必正’,“冠”就是指我们戴帽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正。没有方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说是轻率的感觉。所以这个“冠”,此地冠指正的,所指出的就是指我们戴帽子要戴得整齐。

‘纽必结’,纽就是纽扣,没有纽扣的是拉鍊的,我们也要把它拉好。纽扣要扣紧,有时候我们纽扣松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所以,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服,纽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觉;有松的话,应该把它缝好,免得穿出去之后不晓得掉在哪里。有时候参加重要的聚会,因为纽扣掉了而出糗了,这个都是很失礼的事情。所以平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衣服、容貌要特别注意整齐,穿戴好整齐之后再出门,免得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办法感觉的。

过去从事教学的时候,有时候看到学生家长匆匆忙忙来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服穿反面,里头穿成外头,这个都是因为一时的匆忙没有注意到。偶尔,我们如果一疏忽的话,也有可能把纽扣扣颠倒了,很奇怪的出门,等到一发觉自己这个窘态的话,已经为时已晚。尤其女众,我们女生出门的话,应该要特别注意,如果你的拉鍊是在后头,出门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来,是不是有扣好,因为在后头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所以在出门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钟,我们都要仔细的端详看一看,有没有哪里不整齐?不但自己出糗,这个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

‘袜与履’,袜就是指袜子,履就是鞋子。‘俱紧切’,如果有鞋带的鞋子,应该要把它绑紧。袜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穿出去就非常没有礼貌。“切”就是要把它绑紧。“俱紧切”,“紧”要绑紧,要绑得牢。我们也看过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齐,非常的端庄,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细端详他的鞋子,你会觉得非常的不搭调。为什么?鞋子很脏。所以我们要出门之前,的的确确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没有整齐,穿戴是不是自己已经觉得整齐了再出门。这个整齐并不是要穿得非常的华丽,而是没有失礼于别人,自己也会懂得尊重自己。

袜子跟鞋子,我们也要督促子弟,袜子一定要拉好再穿出门。有的上面的这个口已经松掉,所以一脚高一脚低,也是很不礼貌的。平时做家长的也要懂得,也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仪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齐?如果不整齐的话,我们也要告知他,该扣的应该要扣得很好,不可以与人有邋遢的感觉。

人的容貌是我们第一眼所见面的第一个印象。不好的容貌,不好的仪表。不好的容貌没有关系,但是你有良好的仪态,你有整齐的穿着,也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很舒服,不会失礼于别人。曾经听到朋友这样讲,他们说办公室有人穿着很不得体,就是把家里的这种很轻便的衣服穿去上班。结果很多同学、很多同事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庄严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方便,然后不懂得这种衣服的穿戴的重要性。所以,仪容的整齐也是一个人的威仪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再看下一条: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致污秽’,以致于衣服脏掉了。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学五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曾经在教学当中,也问了同学,会自己折自己的制服的,请举手?往往都没有人。可见在家庭里头,父母也疏于教导自己的子弟如何折叠自己的衣服。衣服自己会摆的,这样的小朋友也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长替他来整理。我们想从小如果对自己的衣物他没有办法料理,自己整理;长大之后,他习惯没有养成,就很容易没有办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齐,这样也不好。

过去有一个朋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然后赞美她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她就说:这一套衣服已经十几年了!我就问她:你如何保养的。她就说到,她说她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衣服都要会自己整理,而且要会折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她,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比较容易的就慢慢教她,样样她都会,会叠会折。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服,母亲都要求她要折好,放在篮子里头再去洗。所以她说从小因为得力于母亲的教诲,所以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她说也因为母亲这样教她,所以她教导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会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才一岁多,她说也可以训练,也可以教导。

同时她说,母亲从小就会注意细节,她学到母亲的真传,她也告诉儿子。她说从小儿子每一次到医院打预防针的时候,其他的宝宝都哭得很大声,但是她会跟她的儿子讲说:宝宝,这个打针就是要让你快快的长得高,让你身体能健康。所以乖宝宝他就不怕痛,一点点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她这个小孩每一次打针,他都很勇敢,一点都没有哭叫声。由此可知,从小的家庭教育,从小小的

一、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错过教育他们的机会。

一个人,他能懂得料理自己的衣物,他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懂得善用时间。一换下来的衣服,你就把它叠好,把它整理好,你就不可能堆置了一大堆。堆置了一大堆,不但衣服皱皱的不好看,同时对衣物的保存也会减低它的寿命。所以懂得整理衣物的人,他同时也应该很善于整理这个家庭,把家里会打扫得很干净。过去这一个朋友,她就是如此,她很善于在很快的时间,就把家里整理好。后来我就赞美她:这个实在很难得,能向你学习。她很客气讲,她是得力于母亲小时候的教诲。可见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我们再看第十五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一条也是前面第十四条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服之外,我们穿着更要得体。所以,这里就讲到穿着打扮不应该华丽。‘贵洁’,最主要是在整齐干净。

‘不贵华’,不重视华丽,不重视流行。为什么?因为你重视流行,你要走在时代的尖端,你就要花很多钱,又要花很多心思去搭配,这些都有偏颇于奢侈跟浪费。有很多人他都会觉得衣服永远少一件。我曾经就问刚刚提到的这个朋友,我说为什么你每一次都穿得这么好看?她说母亲从小就给她一个观念,衣服你在打折的时候去买,买整套的,你穿衣服时间很短,一搭上去就是一套。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不用在那里搭配。只要端庄的衣服,我们一穿起来就会觉得很整齐、很好看。你再善于保养,你把它挂得好,把它挂得整齐,你穿起来不会皱皱的,你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奕奕,非常的亮丽。

所以衣着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的重要,得体与否。我们在出门之前也一定要看看,我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得宜。古人他们很重视衣着,所以才讲到‘上循分,下称家’。这个上,还有下,有两个意思:如果你是长辈,你应该怎么穿?“循分”,应该按照你的年龄、按照你的地位来穿着,不可以穿得不得体。“下称家”,如果你对待晚辈,或者晚辈的穿着,我们也要注意。年纪小小的,他不能穿得太过老成,年纪大的人也不可以。我们在家里穿着,对子女也是一种教育作用。父母穿得不得体,儿子看起来会觉得父母怎么好像很邋遢一样。

所以,在此地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主妇,往往都会觉得在家里没有关系,随便穿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从小就看到母亲的模样。母亲在家里如果不邋遢,穿得也不是太随便的话,从小子女就会觉得母亲相当的美丽,相当的雍容,相当的端庄。如果母亲在家里也随便穿着,头发随便梳一下,或者绑一下,这样的仪容打扮也会让子女觉得在心目中的母亲是一个不好看的妈妈。所以在此,做母亲的在家里,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家里的穿着也要适当,更不要疏于打扮。

古人教导妇女要有四德,哪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其中就有一点叫妇容。我们对于自己的容貌要特注意到,不要让人觉得在家里像黄脸婆一样,出门像一朵花,这样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大。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母亲美的一面,这样对小孩来讲也不是很好的。

过去在教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就问到我。他说:老师,你难道都没有漂亮的衣服吗?我一时很惊讶,因为他才五岁而已,为什么会这么注重我的穿着?因为每一次上课的时候,是上书法课,我很怕我的衣服被小朋友弄脏,几乎每一堂课,固定的一堂课都穿固定的衣服,所以学生看到老师就永远是那么一套。这个学生他因为每一次看到老师都是穿一样的,我就跟他讲说:老师不是没有衣服,是因为衣服经常被你们碰脏,所以才经常穿这样的衣服,是以免把好的衣服漂亮的衣服被你们碰脏了。但是想一想,就觉得我这样是错误的,于是后来只要有上课的时候,我都注意自己的仪容、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衣着,也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一次虽然有不同的衣着,但是也要让他觉得老师每一次耳目一新,精神奕奕。

所以被小朋友教了这一课之后,也特别注意到我们的仪容。非但是大人他们会注意到,连小小的五岁小女生,她们都会注意到大人的衣着。所以身为父母的,身为师长的,我们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容。尤其衣服不可以穿得太紧,或者太暴露,这些都不好,都是很失礼的。尤其女众方面,我们的穿着更应该特别的注意,适当的打扮给人会有很好的印象,人家第一次见面,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穿着随便,与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有面对面试,或者参加重要的聚会的时候,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仪容的整齐。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里就讲到饮食不可以挑剔。为什么?均衡的营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小孩从小他就会挑剔食物,孩子的发育就很难均衡。尤其现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几乎父母还没有动手,他就先吃。所以在饮食方面,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诫自己的子女,父母还没有动手,长辈还没有用餐之前,晚辈肯定不可以动手先吃。

除此之外,孩子有挑食的习惯,更是从小就不应该让他养成。有一些习惯更差的,他会在菜肴里头翻来翻去,挑来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会在里头专门挟他喜欢吃的,从小就特别爱他,把他喜欢吃的,在众人之前就翻挑给他吃,这个也是很不对的。为什么?他会看到父母这样做的话就是疼他,所以他将来如果认为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这样挑。将来他长大到外头,就很容易有这种习惯毛病跑出来。

所以,从小不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一定要谨慎小心,及时要给他制止。还有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声音太大声也不可以。除了吃饭不能吃过量,不能说他爱吃就尽量给他吃,吃了不节制,从小就胖嘟嘟的,这个也不好。‘食适可,勿过则’,也就是说从小对孩子的饮食,我们也要告诫他要节制。不可以说今天饭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饭菜不好吃,不喜欢吃,他就少吃。从小养成他定时定量不挑食,这个孩子才能长得健康活泼,身体抵抗力才会增强。

我们也看到很多营养不良的小朋友,仔细一打听,我们看他的饮食几乎非常的挑食。因为挑食,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所以才会感觉抵抗力不足,经常在生病。所以从饮食方面,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饮食不过量的习惯。

小孩往往也会跟大人一道出去应酬,看到大人饮酒,有时候做父母的,看到青少年已经十来岁了,已经念了国中、高中了,往往也会斟一点酒给他喝。这也是不好的。在这里我们看到: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如果年纪轻轻,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饮酒。我们晓得,酒喝多了会伤身。自古以来的酒,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我们看以前的酒杯,它旁边有两个耳,高高的耳,你拿起来斟着喝的话,你大口就会碰到你的脸颊。所以,古人他喝酒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他不是饮酒作乐。

我们晓得,现在人喝酒就不一样了!往往有牛饮的这种习惯,而酒后又经常乱性,酒后丑态百出。所以这里就告知,我们从小子弟在家里头,小小的年纪不要让他学会喝酒。大人喝酒,小孩在这个时候不宜给他喝,即使浅尝也不应该。为什么?因为喝酒很容易上瘾,上瘾之后要戒除就很难。

我们晓得一旦有酒癖,他喜欢喝酒,我们知道很多家庭会破碎,往往不是酒,就是色,就是赌。所以,既然酒它的危害性有这么强,有这么高,做父母的不得不从小就要注意孩子他的饮食状况。尤其孩子出门,可能三五成群,他们就会去所谓的PUB。如果去这样的地方,回来之后,你闻到酒味,应该即时的制止。因为现在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一旦养成,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都知道‘饮酒醉,最为丑’。我们看到酒醉之人,他的丑态是不堪入眼,同时也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说“慎于始”,年纪轻轻的时候,做家长的在这一点也要特别的小心。尤其有些父母他对酒也有相当的嗜好,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子女在旁的话,不应该饮酒过量,免得造成子女不良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看第十六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步从容’,就是我们走路的仪态。我们的姿势除了走路以外,我们站的姿势,我们坐的姿势,都要很从容不迫的。什么叫从容不迫?就是很缓和,很端庄,很稳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们晓得,这个人肯定他的性子就是很急。这样的人给人感觉,我们就会觉得他是没有耐性之人。长官看到你如此,他怎么有可能把重任托付于你?如果在家里性子很急,一定很容易与家人冲突。在外与朋友交往,如果你个性很急,也会得罪很多人。走路、说话、站立的姿势,都与人觉得你很赶,你很匆忙,这样都是不对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我们,人,坐要有坐相,立也要有立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这种仪容。但是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这种教育已经很少。我们也看到有人走路,头向来就是低低的,就是往前冲。走路的神态,我们也可以感受出来,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不经意,嘻嘻哈哈;有人站的时候也是很难看,坐的姿势也不好看,也不都端庄。这样都与人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感觉,也是不好的。

所以,“步从容,立端正”。从小在家里,我们看到子女、子弟,家里的子弟走路不好看,我们从小就要予以纠正,坐的姿态,站立的姿态,也都要特别引导他。一个人行得正,他就立得正。如果你连站都站不好,都是歪七扭八,或者一付轻浮的感觉,轻浮的样子,这都是很不好的。所以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有待于父母好好的教诲。同时做父母的,你要做树立良好的榜样,你在走路是不是也那么赶?那么急?如果你讲话也那么赶,走路也那么赶,都是很急迫,子女肯定也是会跟你一样。所以,怎样教小孩?就从自身开始先做起。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的子女,恐怕没有办法达到教育的作用。

我们再看‘揖深圆,拜恭敬’。“揖”,古人讲“打恭作揖”,这是很恭敬的一种礼节。以前的衣服,我们知道袖子很长,所以打恭作揖怎样才标准?一定要圆,不能挤在胸口,一定是圆的。“圆”,也代表圆融,代表恭敬。我们现在不讲这样的礼节,我们是以打招呼。打招呼我们也要发自内心,不要皮笑肉不笑,要发自内心跟对方打招呼,从内心做出你的和颜笑容,一定会让对方感受你如此的尊敬他,跟他作礼。

‘拜恭敬’,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我们参加一些聚会,有礼拜的时候,我们在行拜的这个礼节,也要特别与人有恭敬的感觉。如果我们仔细一点,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首长,或者参加一些祭典的时候,我们从电视画面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拜法,他与人是恭敬的。有的人头只有低一点点;有的人他的腰很软,他就会稍微再弯一点点。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有的人很缓和。你会觉得他真的是很恭敬的在礼拜。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拜恭敬”。

凡是碰到祭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要用虔诚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代表我们用身体恭敬的向对方,向这个祭拜。譬如说祭拜的话,是对亡者的一种恭敬、一种礼仪、一种礼貌。我们从这样的电视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们也看过,很多人就是头轻轻的一点,很快动作就起来。虽然他没有感觉,但是我们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好像不恭敬的样子。所以,怎样是恭敬?我们可以试验看看,腰没有弯跟有弯,速度很快跟缓和,有很大的差别。对旁人看起来,他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有没有恭敬,你有没有从内心发出来。

就好像我们对长者行礼一样,像蜻蜓点水的那么快,我们就晓得不是真诚的恭敬。你能缓缓的把头配昏沈腰,轻轻的缓缓的点头,然后再抬头起来。如果你的腰没有弯跟有弯,相差很多,从旁人眼光来看,可以觉得你的恭敬与否,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就是不可以,‘践’就是践踏,‘阈’就是门槛。过去我们的房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里头,每一间房间一入门都有门槛,因为要关木门,所以都有高高的门槛。我们现在房子的建筑结构大不同于前,所以门槛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在一些寺庙或者比较传统的建筑,它还是有门槛。

以前的人,他会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对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后再下来,一定是要跨过去才有礼貌。我们现在没有,如果要进房门之前,如果我们去拜访别人,当他们家里外头有一个踏垫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鞋子有没有脏掉。我们要在这个地方,这个踏垫上踏一踏再走进去,就不会让人感觉你带来了一些灰尘、脏的东西进来。所以同样,不一样的时代,但是我们同样都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礼节。也有很多人说礼节是吃人的,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与人相处都希望对方有礼貌,同理,对方也希望我们也遵守礼节,礼尚往来。所以,有节度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相当重要的。

“勿践阈”,我们现在即使没有门槛,但是如果有机会到寺庙里头,我们也要告诫子女,在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爬上去践踏,然后再跳下来,这个都是很不礼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还可以读成“必”,就是两只脚不同时的站立,就是站一只脚,一只脚斜放着。我们这样两只脚不能同时的着地,肯定身体会歪一边。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视,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自己的姿势。姿势不好看,不良的习惯,从小都要教好。所以这里讲的“勿跛倚”,就是身体不能经常的歪斜,或者靠在墙壁上。你靠在墙壁与人讲话,多么没有礼貌!

所以,我们读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跛倚的情形可以说经常的发生。有时候会觉得先站一只脚,一只脚休息,或者靠在墙壁舒服一些。殊不知,给人感觉是相当失礼的。

‘勿箕踞,勿摇髀’。为人父母的更是经常犯。过去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小,大概五岁多,末学就教他《弟子规》。他读到“勿箕踞,勿摇髀”的时候,他就问我,什么叫“勿摇髀”?我就跟他讲,摇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两只脚翘起来,然后大腿一直抖动。他说原来是如此。五岁的小朋友,当他会背《弟子规》的时候,他读到这里,问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他懂了之后,有一次他回到家里,刚好隔不久他回到家里,他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面,翘起腿来,然后就在那里抖抖抖。小朋友一进门,他看到父亲这样,他就跟他讲:杨老师说“勿摇髀”,就是说坐的时候,大腿不能这样一直摇,这样是不好看的。结果爸爸笑得很开心,马上把两条腿摆好。由此可见,小孩子在还没有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教他什么,他完全的吸收什么。他看到父亲这种举动,他就想到《弟子规》里头教我们“勿摇髀”。

什么叫“勿箕踞”?箕踞,就是这两条腿坐的时候张开的,像过去的畚箕一样。畚箕,因为它的弧度是这样出去的。所以,两条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样,开开的,很难看。尤其是女生,从小做母亲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他的坐姿不良,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纠正。不然等他习惯养成,这个姿态将来会经常出糗的。自己不晓得这种毛病习气,对于将来会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为什么?人家不喜欢你,人家看你一副轻浮的样子,谁会喜欢你?对自己来讲,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无论是在声誉方面,在行仪方面,都得不到别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摇髀”,可以说为人父母的,他不经意当中可能就会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会认为《弟子规》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那就完全错误了。因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会向我反应,他说:我爸爸,《弟子规》里头他完全没有做到。老师在这里讲给他听,他觉得很好。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他们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就会怀疑到底爸爸的对,还是老师的对?所以,做父母的,当我们有这些习气毛病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及时的改正,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都做不到,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规》,不但子女我们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应该落实,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好好的教育他们。我们再看第十七条: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我们都晓得,我们现在的建筑几乎很少有帘子,几乎都是用窗帘,没有用帘子。古时候的建筑,它往往每一间的间隔,它不是用门,可能就是用帘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从小在掀开这个帘子的时候,要‘勿有声’,不可以很大声,不可以一拨,后面刚好有人走进去,就打到后面的人。我们现在没有帘子,我们有窗帘,就要教导子女,拉窗帘的时候,不可以很粗鲁,应该要轻轻的拉。窗帘也是一种比较细致的东西,如果你用力很猛,或者拉得不好,它上面的钩环都有可能掉下来。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动作要细腻,不可以很粗鲁。细腻的动作就从窗帘做起。并不是只有这个帘子重要,包括其他的事情,譬如说整理家事、搬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很大声。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那就表示你的行持非常的粗鄙,不用心,不专心。所以,此地只有指“缓揭帘”,不能有声音,其实其他的也都不应该出很大的声音。尤其是椅子,有些时候大人也会偷懒,拉椅子,靠近桌子一点,往往是用拉的,然后就发出很大的声音,吱吱的叫。因为图一时的方便,却没有感受到周遭可能人家在休息,可能很安静,你这样的动作就会影响到别人。所以,从“缓揭帘”开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要谨慎,不应该很粗鲁,动作不应该很大;细心的人,它的声音往往微乎其微。

‘宽转弯,勿触棱’。这个也讲到走路的时候,遇到有角的地方,我们要稍微让它有空隙一点,不要距离得太近,撞到桌脚。有时候,我们也看到人莽莽撞撞的,不是碰到椅子,就是碰到桌子,有时候难免也会撞到墙角,受伤。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小时候我们就要学到走路要小心,做事情要轻盈,步伐不但要轻盈,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轻盈。

我们讲到“勿触棱”,我们都晓得这个棱角很危险。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棱角的地方,碰到转弯的地方,我们更要注意。如果平时我们懂得任何环境都要小心,都要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可以避免。此地只有举到“缓揭帘”,还有“宽转弯”,这里都再再的告诉我们,从家庭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学习动作、态度都要轻盈,不可以很粗鄙,很粗鲁,动作很大,也就是说从小就要培养仔细的心、恭敬之心。

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恭敬心去做。恭敬心,用简单的字眼来讲就是专心,不能用心不在焉来做任何事情,肯定都做不好,而且你会碰撞得很大声。除了“缓揭帘”跟“宽转弯”之外,再来,我们拿东西也是要特别的注意。所以这里有讲: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执’就是拿的意思。我们拿空的东西,拿空的器皿,就要感觉好像我拿很满的东西。为什么?如果你没有很专心的端这个东西,有可能你不专心,撞到了,碰到了,摔破了。不就很可惜吗?

‘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不可以随便。为什么不可以随便?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也要感觉有人在。有很多人对于别人的东西,他都很随便。所以这里也再再的告诉我们,拿东西都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拿不好就碎掉。或者你端菜,母亲叫你端菜,你端不好,碎掉了。所以这种细心的行为,这种细心的精神、专注的精神,从小就要养成。在没有人的地方,也更应该要教导子女懂得尊敬别人,即使没有人看到,我们也要教他“慎独”。没有人的地方,更应该谨慎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起了偷盗之心?是不是起了不应该起的念头?随便碰别人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很不尊重别人的态度,所以要特别的小心。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再会!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先看‘事勿忙,忙多错’。我想每一个人,他都能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得到最后可以说是没有头绪,所以就会错误百出。所以这一段话“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什么是优先次序?我们都要明了,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我们应该要先做。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紧张来把它完成。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整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为人父母的在家里头,教导自己的子女,我们平常也要有让他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机会教育,要让他做家事,或者做家里的一些事情,请小孩也一起来参与,让他有历事炼心的这种磨炼机会。

什么叫历事炼心?在做事情的当中,教导他如何来观看你的心。过去末学经常举办家族性的夏令营。每当暑假的时候,所有的家亲眷属,这些小朋友就会聚集在这个家里头,就会教他们。从哪里开始教起?从擦桌子,教他们怎么擦,摆碗筷怎么摆。吃饱之后,教他们怎么收拾;收拾完以后,要教导他们如何洗碗。像这一套,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的机会全部把他剥夺了;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很多,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让他没有机会来做。你没有机会让他做事情,他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难料理,往往都会忙成一团。

别的不说,我们就光看孩子的功课。如果他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功课累积了很多,一旦要考试,匆匆忙忙的在那里临时抱佛脚,像这些都是平常做父母的疏于对孩子的观察。所以“事勿忙,忙多错”,事情我们不要与人感觉就是匆匆忙忙的,因为忙乱当中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古人告诉我们“欲速不达”,做任何事情,应该从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时间去稍微计划,我们事情应该怎么做,免得事到临头,挤在一起忙,乱在一堆,这个都很不好;而且个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犯这一句话。

我们再往下看,‘勿畏难,勿轻略’。“勿畏难”也是在说我们做事或者学习,在课业也好,或者在处理事情也好,我们要有不畏困难的这种心态。人往往都会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难的大部分都会畏缩,不敢前进。也因为这种心态,所以人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往往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也看到很多小朋友,对他的课业,尤其是理科、数学这一方面,还没有算就先投降,说:我不会,然后就把题目推到父母那里,请父母或者请哥哥姊姊教他。碰到这种情形,我通常都会先告诉学生,要先把自己怕困难的这种心去除掉。这种害怕的心理,自己先要有勇气来克服它。为什么?碰到困难的事情,我们冷静一点,头脑冷静一点,能反覆再三的学习,肯定可以做好。

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数学也不太好。大概小学

四、五年级,当他背到《中庸》里头的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他读到这里的的时候,他就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就举例跟他讲: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覆的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一样的行。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会做到,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这个小朋友他突然豁然开通,他说:我终于明了了,我的数学为什么都考得不好?就是我很害怕它,我做得太少。我说:你很聪明,你能懂得这个意思,你就会运用;碰到任何困难,没有办法突破的地方,你能多学习,你就会了。

所以“勿畏难”,也是我们做人处世相当重要的一种鼓励,要鼓励自己不要怕困难,要经常勉励自己,向自己挑战。果能如此,经常向自己挑战,你的才学都会慢慢的进步,更为提升。

但是也不可以有骄慢的心态。“勿轻略”,这个“轻略”就是轻视、忽略。有很多小朋友从小父母就给他上才艺班,或者其他语言班,所以他因为已经事前学习了,每当学校再有上同样的课的时候,他往往就会比较傲慢,因为他已经都会了。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轻慢,轻慢的态度,不能谦虚,不能谦虚就不会努力用功去学习。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的任何事情或者学业,我们不能有轻慢、有轻忽的这种心态,我们都要用恭敬心求教于别人。看到别人做任何事情,我们应该要敬重他,千万不能轻视,别人做的事情就是比较差,就是比较不好。所以这个轻略的心态,往往很多做父母的他们也都会忽略掉。所以,子女从小也会向着父母学习,对于任何事情,他不在乎,不看在眼里。这些都是不好的示范,我们应该要特别的注意。接下来我们再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这个‘斗闹场’,在过去,在古时候,有一些竞技的地方,譬如说有斗鸡的地方,斗一些小动物的地方。“闹”就是非常热闹,很繁华的地方。‘绝勿近’,从小我们要告知自己的子女,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要接近?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犯罪,犯罪的地方往往都聚集在这里,它会经常发生斗殴的现象,有斗殴的情形发生,可以说是是非之地。我们看现在社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地方,譬如说声色场所,歌厅、舞厅这一类的。这一类的场所,它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不是那个年龄的人,肯定不可以去,那是违法的。

如果子女经常去这种地方,我们晓得很多犯罪的地方,它所汇集的往往就在这里,因为这里去的人三教九流统统有,可以说出入的分子非常的复杂。自己的子弟如果经常到这种地方,为人父母的应该要谨慎小心。为什么?声色场所很容易令人堕落。很多不良的嗜好、不良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在这里所学到、所污染到的。所以为人父母不得不注意,自己小孩出入场所的这种地方,应该要好好的注意。

我们都晓得孟母,她为了教育孟子,希望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孟母有三迁。搬迁到最后一个地方,学校附近,才看到孟子每天会跟这些学生学习,所以环境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居家环境,是不是很接近这些斗闹环境,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环境不好,很容易令人污染而不晓得。有道是“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所以环境对一个人,可以说非常的有影响力,我们不可以不对环境重视。

‘邪僻事,绝勿问’。从小,父母如果有讲一些比较怪异孩子不应该听的话,也不应该在自己子弟面前讲这些话。所谓怪力乱神这些,或者是有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比较奇怪的、比较偏颇的、比较偏激的这种言论,我们都应该告诫孩子们不要接触;不仅不要接触,更不要去问它。如果孩子很好奇,我们应该跟他讲:你听了这些话,晚上做恶梦,你睡不着,你会怕;你听了之后,你半夜不敢起来上厕所,所以对你来讲都是不好的。如果孩子从小有好奇心,对不好的这种行为言论,我们都要告诫他,千万不要去了解,了解之后对他身心都有严重的污染,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我们看完十七条可以清楚的了解,从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还有他的内心精神方面,都已经一一的陈述出来。尤其“事勿忙,忙多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我们看到现代人工作压力很重,事业非常的忙碌,所以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内心也经常的惶恐不安。当我们读到这一条的时候,无论你是家长或者是社会人士,我们应该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我们就可以改正自己这些忙碌紧张的这种习惯。请看第十八条: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生活礼仪,有很多孩子他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每一次妈妈到我房间,她都不敲门。我就问他说:为什么不敲门?他说:她会偷进来,突击检查我有没有在看书。我就跟他说:一定你有曾经不在里头看书,看其他漫画故事,看其他课本,所以妈妈才会突击。他就跟我讲说:我之后我就门把锁起来,让妈妈无法进来。这件事妈妈也跟我投诉说:我女儿一进房间就把门锁起来,不让我进去,我怎么敲门,女儿就是不让我进去。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亲子当中沟通不良的现象。

我们如果读《弟子规》,我们就晓得,不管我们到任何房间,有没有人都应该先要敲门,敲一下,轻轻叩门,扣一下,让里头的人了解外头有人。轻敲之后,里头有答话之后,我们再请他进来,同意允许之后我们再进去。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凡是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任何房间,或者公家单位办公室也好,我们都要先敲门,敲门还要问里头有没有人。‘问孰存’,为什么?我们晓得,如果当我们在门外看到里头,我们从外头可以看到很多双鞋子在里头,我们就晓得有很多人在里头,说不定人家在开秘密的会议。如果我们很鲁莽的门一开就进去,可能会妨害到别人。如果人家在开秘密、机密的会议,你一进来也会被误以为你是不良之人,故意来当间谍,来破坏,所以难免也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习惯,不管你到什么样的房间,都要先敲门;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论里头有没有人,一定先敲门。我们也经常在公共场所,尤其我们在洗手间的时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鲁,如果加上门锁坏掉,可能因为你的鲁莽,彼此就会发生很尴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我们无论做长辈或者晚辈,对于子女房间,我们要入门,也应该跟子女告知一下,先轻轻的敲门,然后再进去,不要让里头的人吓一跳,突然有人进来。尤其有时候办公室非常的静,如果这样轻轻走进去,可能人家会吓一跳。所以“将入门,问孰存”。有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在此我们提出来,做为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从家里做起。

‘将上堂,声必扬’。这里也讲到“上堂”,大厅或办公室比较大的,往往要进去之前,譬如,敲门说:我是谁,我来了;或者说:大家好,让里头的人了解有人,出声一下。“声必扬”,一定要让对方知道有人进来。譬如说我们求学的阶段,进了办公室一定说“报告”,然后才进去,让里头的老师、师长知道有学生进来,这是一种礼貌,同时也告知里头的人,知道有人将要进来。千万不可以很隐密的这样走进去,如果万一人家有掉了东西,我们就有可能变成嫌疑人。所以“将上堂”,要记住,一定要出声音。声音也应该要出得和缓,不可以很急,不可以很急的答应,这都是不好的。我们敲门进去之后,或者还没有进去,当别人问你:你是谁?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当里头的人回答说:你是谁?我们就要完全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谁?我将找谁?一定要报告清楚,让对方明了。

‘吾与我,不分明’。这里是讲,如果你说“吾”,就是自己的意思,“我”也是自己的意思。“不分明”,如果你回答说:是我、我啦。“我”是谁?别人不晓得。尤其现代家庭都有电铃,我们按了电铃,对方拿起听筒一定会问:你是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具名以告:我是谁,我要找谁,要让对方相信我们是谁之后,表明来意之后,他肯定就会开门。

千万不可以很鲁莽,电铃拼命的按。我们按电铃也是要轻轻缓缓的,不可以很猛很用力拼命的按。有很多小朋友每一次去上课,有时候他那个电铃按得非常急,很难听,往往我都会告诫学生,按电铃也要有气质,不可以拼命一直按。我跟他们说:你按完电铃一定要停一下,让里头的人,譬如说他在房间、在客厅、在厨房,他听到以后,一定要走路过来,才能为你开门,回答你。千万不可以认为你按了人家马上就要回答,这是很不礼貌的,因为不可能每一个人他都守在电铃的旁边。

这样的告诫学生之后,学生也能遵守这样的礼貌,按了以后稍微停一下。如果停了差不多二十秒、一分钟,没有人,我们再按一下,说不定在阳台后面没听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再按。千万不可以很用力的很快速的这样按,非常的吵,也会吵到别人。

“吾与我,不分明”,除了入门之外,我们在这里也附带说一下,每一次到了教师节,总会收到学生很多的卡片,问候的卡片。有很多学生以前在一起的时候,跟他很熟,现在长大了,他已经没有办法上课了,他对老师的怀念就会写个卡片送给老师,顺便问候老师。可是往往他们都没有具姓,只有写名叫某某,事隔那么久,学生又那么多,做老师的实在很难想起这个人姓什么?所以“吾与我,不分明”,对方知道我自己对老师的一种礼貌,要写信问候老师,可是老师他没有办法记住那么多的学生。

所以在此,我们也告诉所有的小朋友,所有的学生,如果五年十年以后,你还相当怀念你的老师,写信给老师,写卡片送给老师,一定要具姓跟名,把姓名完全写得清清楚楚,让老师清楚你是几年前的学生。千万不要只写名字,写名字有时候又有很多同名的学生。所以这里也附带提出来,没有具姓就“不分明”,没有办法辨别你是哪一位学生。我们再往下看下一句: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这里也讲到一般人的习气毛病,往往手先拿着对方的东西,说:请借我用一下。不是先问,问了人家已经同意了,再动手拿。往往都是先拿,然后再讲,这个也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这里就再再的告诫我们,当你需要跟别人借东西,要使用别人的东西,自己没有这样东西,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须’就是必须,一定要先让对方同意你,同意借你使用,你才可以动手去拿。

‘倘不问,即为偷’。如果你没有问,你拿了就用,就等于是小偷没有两样,就好像是小偷一样,没有两样。曾经一位母亲跟我讲,她说:这个《弟子规》很好用。我就问她:何以说?她说今天她的一双女儿,老大大概小学二年级,老二大概

四、五岁左右,两个人吵架。妹妹就哭得很伤心,过来跟妈妈说,姊姊骂她凶她,所以她很难过,她就哭了,请妈妈替她出气。妈妈很明理,她就问小女儿说:你到底有犯了哪些错误,所以姊姊才会骂你?这个妹妹就跟妈妈说:我只不过拿了姊姊的玩具而已,姊姊就不让我玩,就骂我,就凶我。

妈妈就跟她讲说:好,我们来背《弟子规》第十八条“用人物”。然后下来就接着让她念,这个小女生说:“须明求”。妈妈说:接着呢?她就说:“倘不问”。最后一句,“即为偷”,让这个妹妹讲。结果妹妹就哭得更大声:妈妈我不愿意当小偷,我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乘姊姊去上学的时候,我偷偷的去拿她的玩具来玩,又没有把姊姊的玩具放好。所以,当这个五岁的女生她读“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她就晓得她的行为是错误的。

母亲看到小女生,她读到这里更为伤心,就跟妈妈讲说“我不是小偷”。妈妈就安慰她:你当然不是小偷,做错事情,“过能改,归于无”。所以她就跟妹妹说:你知道你的错误,赶快去跟姊姊道歉,道歉之后,你以后不再犯,你就没有罪过了。所以,由这个小小的故事里头,我们可以晓得,我们千万不要看小小年纪她不懂,她熟透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五岁的小女生,她读到这一条,她知道她自己的行为错误。我们做大人的更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在用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会犯这种很急躁的毛病,先拿了再说,拿了之后再向他报告,或者手上先拿着:借我一下!然后掉头就跑。我们在团体里头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人,这个都是很不尊重别人的一种态度,我们也要特别的注意到。

另外还有一个很小的小朋友,年纪大概在小班左右。每一次我上完课,我都会请小朋友吃一点小东西,吃酸梅。这个小朋友她每到下课时候,她就自己会去拿一包,拿到我的面前,拿一颗起来,就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吃?第一次她这样的动作。因为以前都是我请他们,有时候我很忙,这个小朋友会按耐不住,她知道酸梅放在哪里,所以她就自己去拿。拿了之后,到我面前,我就跟她说:《弟子规》里头,有一句话说,没有经过同意,你拿了就好像是小偷一样。她就说:对不起,我错了。

我就跟她说:凡是你要吃东西,吃老师的东西,虽然每一次上课你们都可以吃,但是首先一定要先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吃,在家里也一样。我就跟这个小朋友,小小的年纪,我跟她讲:在家里,你要吃任何的东西,你也要问妈妈或者爸爸,我可不可以吃?而且吃的时候要从长辈先请,请到最后你自己才吃。这位小朋友经过我这样一次教诲之后,每一次她就先来问,她会说:老师下课了,请问我可不可以吃酸梅?我就说:可以。她去拿了一包酸梅来以后,就拿一颗先送我,先请我吃。吃了以后,我已经有交代,如果有看到其他家长,一定要称呼什么妈妈好,请吃,到最后自己再吃,果然她也是如此。过了不久之后,这个小朋友的母亲告诉我说:我女儿最近特别有礼貌。我说:为什么?最近她一反常态,就是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先请家人吃,大家都吃了以后,自己才吃,这个《弟子规》的功效还真不小!

所以我们听到以上这两则,我们在家里头,的的确确告诫我们的子女,随时随地无处不是教他的时候。《弟子规》里头的所有这些规范,可以说普遍运用得很广,就看贤明的家长,你如何来教导。我们再看下一条: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里就告诉我们,凡是你要借别人的东西;前面是说你要用别人的东西,一定也要明白的告知对方,让对方同意之后才可以拿去使用。此地讲你借人家的东西,‘及时还’。“及时”就是有时间性,譬如说你跟人家讲:我借完之后,我马上还。你就要记住,马上。你如果说:我跟你借三天、借一个礼拜。一定要在三天或者一个礼拜之内,要还给人家清楚。不可以借著然后就忘记了,千万不可以。人最怕没有信用,你没有信用以后,你以后还想再借,因为你的信用不好,人家就不会借你,你再借就有困难。反之,就是这里讲的‘后有急,借不难’。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凡是借人家物品,一定要及时还人家,在时间内要还给别人。千万不要让人来催缴,他说:你欠我的东西,还没有还给我。这都是很不好的,更不可以借了然后就忘了,这更是要不得的。“后有急,借不难”,所以这里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借人家物品,千万要记得一定要有信用;没有信用的话,将来要再借就非常困难了。

尤其成年人借钱这一方面,可以说很多人最忌讳也最怕,借了以后就不闻不问,就好像假装没有这一件事情。所以有很多人,他的声名为什么会败坏,就是借了以后很皮,就好像完全不当一回事,这不但非常没有礼貌,而且也相当不应该。前面我们看完“谨”,接下来再看:

【信】

第十九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没有真诚,没有诚意,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建立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这种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所以所讲出来的话,要以信实为第一。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前,他都会三思,思考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这里又讲到,我们知道讲话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来告诉我们,‘诈与妄,奚可焉’。这个“诈”就是欺骗,“妄”就是不真实的语言,不诚实、不老实的语言。“奚可焉”,“奚”是怎么可以的意思,怎么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讲话已经要很老实了,那么这些欺骗别人,讲不真实的话,怎么可以做?不真实就是谎话,说谎话。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一点,有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子弟,小小年纪肯定不会说谎话。在过去,父母可以这样认为,很有道理,很正确。可是我们晓得,现在环境大不如前,有一些孩子他很聪明,他从电视上、从电影里头学到了很多绝活,欺骗的绝活。老师有时也会被学生欺骗,譬如说作业,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作业放在学校,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去到学校以后,就骗老师说昨天家里有事情,所以作业来不及写;昨天因为家里有重要人物来,所以我们就陪他吃饭,做什么什么,谎话一大堆。所以我们在家里,我们也要看,子女他的言语,你只要看着他的眸子,如果有讲谎话,我们从他的神情当中,也可以窥见出来言词有闪烁,就可以晓得孩子有诈骗的行为。

过去也有一个学生,他写暑假功课。我看了这个功课以后,我发觉为什么他的生字、生词还有造词这么少,明明课文有两三面,照理讲我看到里面生词有很多,但是他才少少几行就没了。后来我就说:来来来,我要看你的课本,要对照一下。凡是画线的地方,就是要写生词的地方,我就看了一下,我看到很多用铅笔画的画线被擦掉了,有被擦过的痕迹。所以我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面对小孩子,不要小看他,年纪小小的,在现今社会里,他们在外面被污染的机会相当大,当我们觉得有异样,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因为忙而失于去追查,我们一定要追查,要看看。

所以这个“诈跟妄”,从小我们就要告诫自己的子弟,千万不可以说谎话,一发觉,一定要马上处理。处理管教的方式,前面讲“父母责,须顺承”。你要看孩子他有没有接纳你,有没有接受你的教诲,你从你跟他的对应当中,你就可以清楚,可以了解。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眼神是瞪着你,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你要再稍为调适一下。如果你在教小孩,你发觉孩子的眼神,他没有忏悔,没有悔改,心里怀恨会表现在颜面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观察孩子的习性,有的吃软不吃硬,有的是一定要吃硬不吃软。所以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一定标准,你要善于观察小孩。我们再往下看: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里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话,太多话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都晓得话传来传去,讲来说去,到最后都变质了。所以我们深深感受到讲话当中,彼此之间都有可能马上当场就听错;听错之后,它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大。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受困于流言,或者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到最后都惹出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深深了解,话讲多了容易出毛病,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经验。有这样经验,我们今天读到《弟子规》了,一定要切戒之,一定要戒除自己这种毛病,讲话多说无益。

如果要说话,‘惟其是,勿佞巧’。这个“惟其是,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要把握一个纲领,凡是无意义的话,我们不要讲;有意义的话,可以彼此互相勉励。真实之话,我们可以多说;鼓励的话,彼此修身养性可以互相提携的言语,朋友之间可以多说无妨。讲好的话,讲真实的话,讲善良的话,这些都很好。“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当中,有的人讲话八九不离十都是讲一些人我是非,说一些人家是非种种,都是讲这些无意义的话。或者说自己受到委屈,好像别人欺负他,不重视他,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这些话讲得如果有偏颇的话,都会变成佞巧。为什么?因为有人讲话就是到处告状,不真实的话他到处讲。佞,就是不真实,偏颇。巧是巧辩,讲一些不应该讲的话语,这些都是不好的。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奸巧语’,奸巧也是不真实之话。有时候我们总会感觉我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坏,讲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一般人所谓讲话狠毒,一般人就会感受到有些人讲话真的会伤人会刺人,这些都属于“奸巧语”,相当不好。有一句话提到“利刀割体痕易合”,就是被刀子割到,伤痕很容易愈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语去伤害别人,往往让他一生都觉得非常痛苦,很遗憾。所以这种恨会怀恨在心,往往他也会伺机报复。

所以我们在言语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的这些言语都一定要确实的戒,不能讲。如果父母经常在子弟面前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子弟将来也会养成看到什么他也会不平则鸣。我们晓得,不平则鸣也很容易得罪别人。所以在言语上面,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

‘秽污词’,就是不好的言语,粗鲁的言语。有人骂人会讲一些脏话,甚至帮别人封一个不好听、不文雅的绰号,这些都相当不好。尤其同学之间,小朋友当中,都很容易犯这种毛病。什么毛病?随便取绰号来取笑别人,这些都是属于“秽污词”,孩子千万不可以有这样的习气毛病。如果在家里,父母发觉自己的子弟经常口出恶言,也要很谨慎小心的来教导他。一定要告诉他:你不喜欢别人讲你不好,不喜欢听别人骂你;同理,你也不可以用这样的言词来加与别人。

‘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前面的这些,可以说是一般人,市井小民。这里“凡出言”到“奸巧语,秽污词”,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应该要切实的改正过来。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学《弟子规》也就是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好。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再会。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一条相当相当的重要。何以说?我们都晓得人与人相处,最难的就是贵在相知。与人相处当中,最为遗憾的,就是朋友之间,听到谣言之后,朋友引起误会。所以与人相处当中,难免就会有纠纷,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追根究柢,可以说是从口舌是非所开始的。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每一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什么?我们看到事情之后,内心就会起了分别、起了执着,于是就会把话讲出来。讲了之后,这些话往往还会再散播出去,就好像往池塘里丢石头,你丢了,噗通一下,一个小小的漩涡,慢慢慢慢就扩散到整个池塘。所以人与人之间,我们在言语方面,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

古人在此告诉我们,‘见未真,勿轻言’。就是你看到事情,你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是很明确,你不可以妄加揣测。妄加揣摩,然后轻易的把话传开;传开之后,话愈传愈离谱。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声誉,让这个人非常难过。

‘知未的,勿轻传’。“未的”就是不是很明了,真相不是大白;这个“的”就是清楚明了。“勿轻传”,传就是把这件事情传开出来。所以这二句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相当相当的重要。

深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痛苦的经验,就是被这些毁谤的谣言所困扰着。即使明明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总是会听到很多谣言,把你传得很难听;没有这样的事实,也被捏造成有这样的情形。所以人与人之间往往疏于言语,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朋友之间的误会,家庭当中的误解。误解之后,一定会争吵;争吵之后,小者争吵没事,大者会引起斗殴。

所以言语上,我们一定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即使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你所明白的是事情的真相,也不可以轻易的讲出来。我们一定要有智慧,讲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句话讲了之后,它有没有后遗症?会不会毁谤对方?会不会影响整个民心?所以事情的大小,我们都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以为所欲为,看到什么讲什么。看到别人好像不对,但是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讲出去,讲出去害了对方,对自己也很不好。

对这样的言语,我们也要知道,凡是讲是非者一定是是非人,我们也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语。为什么?小者,这些言语影响一个团体的和谐;大者,影响整个国家,让人心惶惶,都不对。尤其现在舆论媒体传播非常的快,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整个民生生计,这是属于比较大件的;小,则会影响个人的声誉。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很谨慎很小心,即使我们看到的是正确的,所了解也是正确的,我们肯定也要想一想,它到底有没有利害关系?会不会影响别人?会不会破坏人的声誉?会不会破坏整个团结和谐?都要谨慎小心。

这一条最值得借镜的、警惕的,我想应该是大人。在这一条,如果我们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很深的感触,在这一生当中,我们难免也会受到流言的困扰,我们读到这一条应该要特别的谨慎小心。除了与人相处,这个言语之外;另外,如果是为人师表,你对这个内容不是很清楚,不是很了解;做学问,对于这个学问里头有所怀疑,你不是很清楚,也不可以轻易的传授。因为你轻易传授,会误导学生,误导弟子。所以在我们知见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看法不是很明了的时候,我们做为师长的,对于教导子弟或是学生,这一点也应该要谨慎小心,要实事求是才对。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条: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这里也讲到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晓得人要有爱心,要有包容之心。在团体里头,我们有时候要借重别人的帮忙,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圆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帮助一定是很好的美德。此地讲‘事非宜’,“非宜”就是不妥,不是很恰当,这个事情不是很好的事情。我们在答应之前,一定要想想看,这个事情你帮助他是对还是错?我们要建立在这个智慧之上。一定要明白,你这样做是对的,是真的帮助他,还是在助他为虐?这个都要很清楚。譬如说你明知道这个人他好赌,他现在赌光了,再跟你借钱,你再把钱借给他,就很明显,你这是助纣为虐。你不是在帮助他,你是更进一步的在陷害他。

所以,我们面对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衡量这一件事情它的对错,千万不可以变成帮凶。我们知道有一些小朋友,他到书局去看书,一些比较大的大哥哥、大姊姊,他就讲说:我这一本书先寄在你这里。等一下忘记,走出去以后,就变成这一个人他被误以为是小偷。所以这种事,我们没有经验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一旦明了之后,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我们不要答应得太快。这里是讲‘勿轻诺’,“轻诺”就是轻易的承诺,轻易的答应。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免得招惹灾难到头。

‘茍轻诺,进退错’。如果我们没有明辨是非,我们不晓得,轻易的答应之后,“进退错”,进就是做也不是,退就是不做,都错。为什么?我们讲话首先要有信用,没有信用,我们又会觉得面子挂不住。所以这一条,它告诉我,在与人应对进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拒绝也是一种艺术,很高的学问。如果你没有办法达到,你要婉转,讲得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很严峻的拒绝他,也要让他下得了台。千万不要口气非常的强硬,这样也不好。

在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时候我们与人方便,别人却变成随便。因为我们帮助了他,却反而造成反效果;有时我们一直同情他,你帮助他以后,反而让他更进一步造作罪孽。所以我们在帮忙别人做事的时候,在答应之前,我们要详细的问看看,他这个内容是什么,不要先答应之后再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这里也特别的告诉我们,我想很多人对于财物的借贷,往往都会有痛苦的经验。当好朋友或者亲人向你开口,向你借贷,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上。如果他是一时有困难,他的确是真的遭遇到困难,我们义不容辞,一定要雪中送炭,一定要帮助他。如果我们看到这件事情,它的影响,它有后遗症,它的危害很大,我们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能帮。肯定不看人情,一定要严加的拒绝,免得造成往后的遗憾。我们再看下一段: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里也提到讲话的时候,‘凡道字’,“道”是讲话的意思。‘凡道字,重且舒’,这个“重”,一定要把重点讲出来,“舒”就是要流畅,把你交代的这些话语要流畅,要把重点讲清楚。不可以讲了一大堆,不晓得交代的事情为何,这样就等于白讲。同时也让对方没有办法明了,你所交代的是什么事。所以,此地也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团体里头,或者你是主管,或者你是部属,面对这样的沟通,有这种上对下或者下对上的沟通,我们一定抓住到讲话要清楚、要明白,尤其很重要的事情更应该要特别谨慎。

末学过去曾服务于公职,如果长官从远地打电话回来,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会再重复、再反覆反述一次,让长官明白我所听到的,我从电话中所听到的是不是真实。为什么?从电话当中,有时候我们会听错。言语当中有很多的字音发音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很仔细,有时候我们也会会错意,这种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讲话一定要清楚明白,让对方听懂,他的感觉是完完全全的清楚明了。

‘勿急疾,勿模糊’。它就告诉我们,讲话不可以太急躁。有时候很急,漏掉关键的一句话,或者一两个很关键的字,结果你因为太赶,漏掉了,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言语上面,一定要把握住一个要领,当你在交代或者传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吐字清不清楚。讲得不清楚,让对方做错是我们害他,不能责怪对方。讲得不明白,交代得不清楚,往往会有很大的后遗症出来,可能所做的全部都错误。

所以在言词当中,我们讲话要清晰、要明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你说话的声音速度太快的话,对方没有办法吸收,没有办法听清楚。尤其老师也要很注意。记得小时候上数学课,老师的乡音非常重,往往到很重要的几何数学时,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因为不明了老师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此地我们也呼吁,凡是为人师表者,你在讲话、在授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到音声速度的快慢。太快学生听不懂,太慢可能人家要打瞌睡。所以这种音声的传达,一定要把握住重点要讲到。而且这个“舒”就是要流畅,把你的言语要表达清楚,免得让人没办法理解你所说为何物。

有的人讲话速度非常快,像连珠炮一样,从电话当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滴滴答答讲完,讲完我们也忘了他刚刚讲的是什么。所以碰到这种情形,如果我们接电话的人,我们也不要紧张,一定要缓和下来,反覆再问他。因为如果交代我们是负责传话的人,在这一方面把关更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尤其是重要的事情,我们更不能忽略掉。所以在此地,我们看到这一条,如果讲话时很快,这个语音有模糊的地方,我们也要特别谨慎小心。如果你没有把握,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话语,我们也要告知他说:我这样讲你听得懂吗?如果不懂请你可以反问,哪里不太清楚。因为有时候人一急,或者一兴奋,很多话他有时候会漏掉,或者讲得太快,都会与人觉得你讲得词不达意,这样就很不好。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段: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什么话都不谈,只是讲一些是非人我。此地也特别告诉我们,当你有听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五成群在讲一些不好听的话。所谓不好听的话,就是在讲别人的是非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插进去,不要再去讲,把这个是非扩散。有时候,我们听到刚好别人讲的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好朋友,都会觉得很难过。所以我们耳根清净,不听其他不好听的话,不听闲言是非,可以让我们不但耳根清净,而且心也会很安定。

再者,如果没有人我是非的困扰,我们这一生也会过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流言的困扰往往很令人难过,甚至会难过一辈子。尤其伤害很深的言语,往往都是因为大家爱说话,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变了质,等你听到的时候,都已经不堪入耳,这个时候反而内心会很难过。所以当人家在讲话的时候,不关自己,千万“莫闲管”,千万不要去管他。不要闲着没事,电话拿起来就找朋友聊天。有时候就在你聊天当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朋友把你的话再传出去,这个是非就扩散出来了。

所以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多读书,或者学一些才艺,学种菜,学烹饪,学中国传统的书艺,学画画,都很好。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宝贵时间,浪费在彼此的闲聊当中,不但造口业,也对自己很不好。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祸从口出”,我们要深深的警惕自己,言语一定要特别小心。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十一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前面第二十条告诉我们,言语特别的重要,要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心量。‘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我们说“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要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要向他学习才对。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即使我们做不到,能力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做到,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以渐跻”,希望渐渐的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像他这样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样勉励自己?我想人都希望自己的境界、生活都会逐渐的提升。当我们看到人家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做过;我们看到这么美的事情,我们把美的事情,自己也能变成这些美好的事情,不是很好吗?所以这里就鼓励我们见贤思齐。有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表现不错,往往都吝于鼓励,我想我们也应该要修正自己的一些观念。为什么?我们想想,我们大人在外面工作,如果我们表现得不错,主管或者长官对我们的奖励,我们也会感到非常的安慰,非常的高兴,觉得我付出、我所努力有了代价。

当小孩表现得不错,我们也要适时的奖励他。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表现得不错,我通常都会赞美他:不错,要再接再励。我最经常奖励学生的就是卡片。卡片里头,写了一些历史上的名言,或者鼓励他的话,我希望他能做到更好,他能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得了不少的奖卡。他的母亲说,他的儿子自从得到这些奖卡之后,他都默默的把它保存起来,每天晚上他会一再的看这些鼓励的字眼。这些鼓励的话对他的功课、对他的为人,母亲观察之后说有很大的效益。

所以为人父母的,当你看到美好的句子,或者鼓励人的这些励志的言语,我们也可以随时把它摘录下来,适时的鼓励自己的小孩。做老师的也不吝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好的言语,说不定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他可以得力于这一句话,一生精进不懈,这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平常看到好的,我们也应该把这些好的故事,把它收集起来,随时随地可以讲给子女们听,或者讲给学生听,也都是非常好的,因为它的鼓励作用非常的高。这里讲到我们看到好的要向他学习。如果看到不好的,我们应该如何?这里就提到: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恶”就是有过失、有不对、有不法的情形,‘即内省’,这个时候立即要先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这样的过失。

所以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不是真的三个人,而是指: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跟恶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借镜,也就是我们很好的老师;看到好的我们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能跟他一样的犯错。所以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不对的时候,第一个不是骂人家,不是批评别人,而是要赶快的自己想一想看,反省自己,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有则改,无加警’。如果我们也同样的犯这样的过失,这样的错误,就要赶快及时改正。“无加警”,没有的话也要自己勉励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做这样不好的事情。

人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可是却很容易看到别人过失的一面。所以看别人的造作,看到别人不管是善或者是恶,可以说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每天我们都看得到,世间的种种,镜子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如何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有很多人说我的能力很微浅,我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世间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本身做起。本身做得好,影响所及,你的家人也会向你学习,也会向你效法;扩充到整个社会,你影响的就是在你的团体。人人能如此,社会风气也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渐渐的改善。

所以,当我们看到善的,一定要再加以发扬光大,从内心做起;看到不好的,从内心反省。这样这个社会善良的就会愈来愈多,善事扩充层面也会愈大;不好的也会逐渐的萎缩,逐渐的减少。所以读了《弟子规》,我们仔细想一想,的确是一本非常好的生活宝典。我们再看下一则,第二十二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从前面我们知道,人要扩充自己的心量之后,我们也要向这个好人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反思自己。我们都晓得,做人最重要的要有德行;你有德行的话,你能服众。你在家里有德,你这些孩子也会向你学习。我们说祖上有德,《易经》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就讲到如何扩充自己的德行,‘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个“德学”,我们所谓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八德。所以好的这种德行,好的德能,不但自己要能扩充,要能学习,要能效法;同时,如果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该要勉励自己,好好在德学方面要加强。最简单的就是从孝悌开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做为儿女的、做为学生的,做儿女的在家里懂得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做学生的在学校明白自己学业一定要认真,像这样也是德学的一种。因为你能尽自己的力量,达成应尽的责任,这个就是德学。

“才艺”如果不如人,应该要‘当自砺’。这个才艺我们都晓得,现今的人很重视子女学有才艺,拥有才华的人,他在社会上往往比较吃香。如果你能一门深入,就变成这种才艺的专家。我们看到别人很有才华,他的才艺非常的高超,我们不能只有羡慕,我们都晓得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很多的血汗所堆积成的。所以我们在才德方面、学艺方面输给别人,这个所谓“输”,并不是你一定要跟他竞争。而是你觉得别人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学得那么好,我们应该要想一想,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所以才做得不好,才学得不好,成绩才会一落千丈。

此地是告诉我们,随时要勉励自己,看到人家好的,看到人家学业好、功课好、品德好、才艺好,我们都要反观自省,想一想我尽心了吗?我尽力了吗?如果你没有达到尽心尽力,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好,就应该要向他学习,甚至请教他都可以。

我们说“好学近乎智”。很好学的话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辈子不好学,我们没有能力,不但立身处世很困难,就是连照顾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从小就要努力好好的学习。尤其在德行方面,做父母的更要加以谨慎的教导。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就讲到品德才学,这些非常的重要,一定看到别人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质的享受方面,我们就要降低我们的享受。不要看到别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准很高,然后拼命向他追求学习,这个是不对的。

曾经有很多有钱的人家,看到你穿名牌,明天我也穿名牌,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物质享受,这是无底洞的欲望。人唯有能降低自己的欲望,他对生活来讲会更为安舒,更为快乐。而快乐也不是建筑在物质生活上,一杯清茶,看看书,或者听听音乐,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的惬意,已经是相当的快乐。

所以人要懂得知足,唯有知足的人,才是最能享受到人间的快乐。这里讲到你的衣服、饮食,实际上这里所讲的应该是指我们的生活,物质生活,不是只有在衣服。还有行的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曾经有家长向我反应,他的孩子说:爸爸,你不用去学校接我了,因为你开的那个烂车,我很丢脸,人家别的同学他们开的都是名牌的轿车,你不用来接我了。结果这个父母听了非常的难过,也由这一点我们也要谨慎小心。为什么?小小的年纪他就懂得追求物质的享受,长大之后,他这个欲望怎么能填满?欲望可以说无止尽。

所以从小我们给予子女的,我们要晓得,如果衣服,老大衣服老二可以穿,我们应该要留给老二穿。老二穿完觉得还不错,家亲眷属有人也是适合,也可以穿,我们也可以再把它转送出去。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要把衣服保存好,免得失礼。所以如果能养成勤俭的美德,对于我们一生,我们对物质享受就不会很重视,就可以清淡。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在物质的给予方面,也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让他有勤俭的观念。

‘勿生戚’。这个“戚”就是觉得难为情,觉得脸上挂不住,很难过。物质享受比别人差会起了这种羡慕难过之心,这些都不对。所以从小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给他非常的安适,不见得是好的一面,反而有助长他欲望增加的这种嫌疑。为什么?我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如何让孩子有勤俭的观念,从小我们就要培养他,不可以从小让他过得相当的舒服。这个所谓相当舒服,就是给他都是最好的。给他都是最好的,他将来长大,万一环境没有这么好,影响所及,都有可能变成作奸犯科。所以在这一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注意,从小孩子他这个物质方面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再看下面的第二十三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又提到了人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彼此见面,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讲好话,我们也讲好话回应对方。可是我们难免也会听到,有人会直接讲我们的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诚如这一条所说的,你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的;当别人专门讲你不好的,你会很生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好的朋友会渐渐的远离你。

这里就讲到“闻”,就是你听到,“过”就是直接讲你不对的地方,你听到很生气;你听到人家赞誉你,赞美你,你很高兴。这样就是‘损友来,益友却’。因为你喜欢听好听的,这就会引来很多专门讲好话给你听的,你永远看不到你的过失,损友会渐渐的接近你。“益友却”,好的朋友也会逐渐的疏远于你。

人会讲别人的过失,如果没有到达一个程度,往往他不轻易来跟你讲你有哪里的不对。每次如果他看你不对,他讲你,你很生气。他讲了一次,下一次肯定他不会再讲。为什么?他怕跟你结怨,结怨仇。我们刚刚有提到,人很难明白自己哪里有过失、有缺失。如果你不能接受朋友规劝你的,讲你不对的,你没有这样的雅量来接纳,你的朋友、好的朋友当然会渐渐远离你而去。不好的朋友,损友就是不好的朋友,他会渐渐的接近你。

我们都晓得交朋友非常的重要,如果朋友相聚在一起,几乎都是在吃喝玩乐,都是在享受,只知道这些,这些都是会有损我们的品德。为什么?每天只有在欲望,往欲望里头贪求,这是造业的现象,也是灾难来临的征兆,所以我们不能不小心。

此地讲到损友跟益友,它的标准在哪里?在你的心量。你有这样的心量,你就会广结善友;你没有那样的心量,所有的好朋友都会远离而去,不好的朋友,他就会接近于你。因为你只想听你爱听的,你不想听真话,人家就用虚伪的话来欺骗你。最后,你潦倒,你祸害来临,你都不晓得。所以,朋友当中的交往,我们也要谨慎小心。

孔夫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也有三,也有三类,所以我们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这是讲到不好的朋友有这三类,专门讲好听的话,专门找你去吃喝玩乐,专门讲一些虚假的话,用这些话来欺骗你、诱惑你、蛊惑你,这些都属于损友。所以,结交朋友非常的重要。

在一生当中,朋友也是五伦之一。朋友,他在我们人生的历程当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很大的关键。有时候我们受到委屈,有挫折,往往第一个想要倾吐的,不是父母,也不是长辈,往往就是比较亲的朋友,相处共事比较好的朋友,我们往往会跟他切磋探讨。所以好的朋友,他讲信义,他讲信用,他会真正的帮助你,规范你,让你在危难的时候,他也会适时的站出来替你讲话,或者让你有所依靠。

所以,我们在选择朋友也要特别的小心。为人父母的,从小也要告诫小孩。像有的父母,他不了解自己子女在外面交友的情形,等到接到警察通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外面干了些坏事。所以有一些贤明的家长,他也会去了解,他的朋友是哪些人,往往也会邀请他到家里来观察。如果像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相当的保险。为什么?我们知道他的朋友是好还是不好,做父母的也可以在这个时候来机会教育,告诉子女哪一类的是好朋友,哪一类是不可以结交,应该要疏远的。所以,此地也讲到一个标准,好朋友我们要接纳他的规劝;不好的朋友,我们记得要远离他。我们再看: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这里就讲到当我们听到有人赞美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怀有恐惧之感。为什么?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时候,他会很高兴,有时候那种骄慢的态度,他就会因而生起。

‘闻过欣’。听到人家讲你不好,你会觉得很安慰,会觉得很欣慰,因为我做错事情有人肯愿意跟我指出,让你更为提升,这是非常难得的。就好像唐太宗跟魏征一样,唐太宗他有宽广的心量,接纳魏征跟他规劝一些不是的地方。如果没有唐太宗的心量,魏征老早就不敢给皇帝讲这些真话。皇帝如果有过失,他都会及时来加以制止。

所以,这里就讲到‘直谅士,渐相亲’。“直谅士”就是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他会渐渐的与你接近。我们都晓得,人一生不可能没有犯错,但是你听到别人对你有所过失会肯跟你讲,我们第一个应该要感激他。为什么?他没有让你罪上加罪,恶上加恶。尤其做错一件事情,你侥幸没有人发觉,你下一次再犯,你会觉得大家都不晓得,你这些罪恶就一直往下堕落。如果我们今天第一次做,第一次就过失,第一次就不对,就有人来告诉你。你应该要庆幸,因为你无心的过失,别人肯这样的帮你忙,让你能及时的制止,不再继续造作恶业下去。

所以我们对于肯告诉我们过失的人,要抱着感恩的心,一定要感激他,不要气他。有很多小朋友做错事情,听到别人跟他讲,他就很难过跑来跟我讲,他说:别人说我怎样。听了以后,我分析给他听说:是你的错,别人愿意讲出你的不对、你的不是,你应该觉得高兴。为什么?因为你将来会变得很好很好。孩子听到以后,他就觉得很安慰。

这里我们也要提出一点,当我们如果要讲对方不是的时候,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容貌一定要和颜,不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在骂我。也要记得时间场合,如果在公共场所当中,你让那一个人下不了台,直接指责他,或者指出他过失所在,不给对方面子,这也是很不好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好朋友有过失,我们也要知道让他有楼梯下,让他觉得这样不会难为情。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规过于室”。要规劝别人,尽量在单独的地方,让他能缓和自己的心情,同时也不要让他太难堪。这里也是相当重要的。今天时间已到,再会!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何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首先要了解,怎样的过失称为“错”?怎样不对的事情,我们称为“恶”?这里最大的分别在于你的心,在于你的起心动念。此地讲‘无心非’,你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去做的,这些称为错误、过失。“无心非”,非就是错。不对的事情,不对的言语,或者不对的造作,我们称为错,是无心的;有心去造作,我们就称为恶。这里它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每一个人,我们想一想,这一生都有过失,都有过错。如果无心所犯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存着感激之心,及时的改正自己错误的言语,错误的思想。如果你有心去做,故意去为非作歹,那就是相当的不好。这是有意造作恶业,他的结果灾难肯定会到来。有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心地要纯善;没有纯善,我们也要向善人学习。即使我们今天知道自己有过失,你能改正过来,可以说这是好人一个。我们也不要在于自己曾经犯了过失,就非常的难过,难过到终日没有办法原谅自己,这样也是错误的。所以,此地讲到: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这里讲到有过失不要怕,只要你能改过,不再犯,这个过就永远不再造作;不再造作,这些过失就等于没有了。因为你能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对,你能及时的改正过来。像孔老夫子就非常赞叹颜回,他说颜回是一个不贰过之人。什么叫不贰过?就是同样的过失不再犯,知道自己有过失,肯定不再造像以前这样的过失,不再重复,不再重蹈覆辙。

‘倘掩饰,增一辜’。如果你有过失,你有过错,你故意再去掩饰,不要让人知道你曾经做错事情,像这样的人也不对,有这样的心态更是不对。因为“倘掩饰”,如果你再去掩饰,再去讲一些谎言来弥补你的过失,同时“增一辜”,辜就是再增一条罪。你就增了哪一条罪?谎言之罪。

因为人很怕人家指证他有过失,也很怕改过向善,这是一般人的通病。过去的人,往昔之人,他们对自己的过失,他们很在意。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有过失,我们要及时改正,不要怕改。有道是“知耻近乎勇”,知道过失不是一件耻辱,知道过失能及时改正向善,就代表我们是不断往上追求之人,我们不是往下堕落之人。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条,对于自己有无心的过失,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有意的犯错更应该避免,更不应该有这种心态,故意去害人,做出一些不当的言论或者行为,都是相当不好。

人一生最难得的就是能清清白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此地也勉励我们有过失不要怕,要能及时的改过。同时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我们也要怀着宽恕的心情来对待别人。尤其是别人无心的过错,我们要原谅他没有那种智慧,他因为一时不小心,我们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也要有宽恕的心情来原谅对方。千万不要恶上加恶,把别人逼到没有地方伸展,这也是很不对的。所以,除了勉励自己有过失及时改正之外,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哲理。

我们看过了第二十四条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扩展我们的心胸。怎样扩展?就是要有慈悲,要有爱心,对待世间的一切众人,我们要怀着这样的爱心来对待一切众人。所以,此地接下来讲的就是:

【泛爱众。】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这个“众”,我们此地讲的是众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请看下一条课文,第二十五条: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一条也指出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仰天一看天空,你我都是一样的;我们站在地上,都是同一个地球上面,所以人应该要彼此的珍惜。尤其最近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互动更为接近,地球就快要成为地球村了。所以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和睦共处,族群与族群当中也应该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尊重。不要认为我这个民族比较优越,我的家庭也比较富有,就有那种侵略别人之心,轻忽别人的心态,往往都是纷争的开始。所以人为什么会有争斗,就是彼此不能包容,彼此不往来,彼此不互相尊重,才会引起这样的争端。假使人都能互相的包容,从个人开始做起,家庭一定幸福美满,社会也会一片祥和。

我们如果能爱护一切动物,爱护一切花草树木,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看到天空的云彩,我们会感觉大地非常的美。我们再看这么漂亮的花草树木,我们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看到花长得这么漂亮,我们内心也都会觉得非常的喜悦。我们再看看动物,天空飞的,我们听到鸟儿在唱歌,我们听到植物上面的虫鸣,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很安心,很宽慰?所以在此地,如果我们能把爱心扩展到动物,也能爱惜一切动物,爱惜世间的一切植物,爱惜这些花、这些树,人间一定会更美好。人看到这么好的环境,生活也会更为完美,更为幸福。我们再看下一条,第二十六条: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别人的推崇与尊重?就是那一个人品德涵养都很好,他足以服众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他的举止,就会从内心不由自主的敬仰他、尊敬他。为什么?因为他有德行,他有修行,他有涵养。所以这一条也告诉我们‘行高者’,就是内涵、品行,你的品德。品德修养到达一个程度,一个修养很高的人,他的名声、他的威望自然相对的提升。这种从内心发出来的敬仰仰慕之心,不假外力,不是说他用权势来希望大家能服从他,敬仰他。

‘人所重,非貌高’。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会值得尊重,不是他长得好看,也不是他有权势,他有财位(有财产有地位),不是的。因为那种是假的,真正从内心仰慕是不容易的。就好比颜回赞叹孔老夫子,他就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你看老师他非常的高昂,为什么?他的内涵、他的品德、他的修养都是那么高,那么雄伟。为什么雄伟?因为他的德行、他的威严会让我们不自觉的景仰他。所以此地也提到了,一个人要受到别人的尊重,一定要从内心做起,你才有办法以德服众。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有才德、有才学,有真正的学问,这些才德随着你学问的提升增高,你的声望也会随着你的内涵而提升。为什么?世间人都很希望拥有良好的老师,你有这样的才学,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敬重。大家除了羡慕你的才学之外,同时也很敬佩你有这么深厚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知识,知识的话,我们一看就明了。学问是有真实的实学,这些实学散发出来,你的言行、你的举止都会很令人敬仰的。所以这里讲人之所以能服众,不是他讲话大声,也不是用权势能压迫的,而是自自然然你有那样的真才实学,有那样的道德涵养,你才有办法令所有的众人推崇于你,敬仰于你。

所以此地就告诉我们,人要好学。尤其领导人物或者老师,我们都要知道自己一定要不断的提升,才有办法作育英才,你才有办法在团体里头、团体当中领导众人。自己千万不能有偏颇,行为方面更要谨慎;不能谨慎,不能廉洁,那你就没有办法领众,更不可能有办法服众。不能服众,我们就晓得,这个团体随时都有瓦解的可能。所以这里再再告诉我们,我们的品德要光明正大,才能赢得众人的服从。我们再看第二十七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里也提到人不能吝财。财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自己的才能,一个是钱财。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吝于自己的才华布施。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应该帮助一些没有能力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在这一生愈来愈好,能帮助别人解危,能帮助别人解决社会上的困扰也好,财物上的施舍也很好。总而言之,这里告诉我们,你有能力,不管是什么样的能力,只要是好的,我们都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财富,适时的帮助别人,都是中国传统的美德。

今天社会上已经很少有善人、很少有人愿意很主动的帮助别人,我们读到《弟子规》之后,衡量自己,如果你真的有才学、有才德之人,应该要站出来为这个社会多做一点事情,这样才能挽救社会颓败之风。

‘人所能,勿轻訾’,什么意思?这个“訾”就是轻视、鄙视。有些人他往往看到别人好的一面,他不愿意赞叹,也不愿意有成人之美,他反而会落落的批评,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有道是“文人相轻,同行相忌”。很多人都因为面子问题,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往往没有办法赞叹;不但不能赞叹,反而还要多加以批评两句,这个也是人的通病。我们有这样的毛病,我们检查看看,这是经常很容易犯的过失。我们读到这一条也要很谨慎的想一想,如果有的话,及时的改正,我们会更好,这个人生会过得更好。

因为妄加的批评,旁人看了,他会认为你是一个贡高我慢之人。我们也晓得,“谦受益,满招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自傲自满,自傲自满的人就没有办法与众相处。不能与众相处,这个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你都没有朋友。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中的互动,我们一定要有成人之美的这种心胸,看到别人有能力,应该赞叹,能再加以帮助,那是最好不过了。我们再往下看: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这个‘勿’就是不可以,‘谄富’就是去巴结富有之人,或者有权势之人。‘勿骄贫’,也不要骄傲,贫贱也不要难过。这里告诉我们,当我们生活好一点,我们不要笑贫,不要轻视这些贫穷没落之人;我们如果贫穷,处于贫穷,我们也不要去巴结有权势之人,没有必要,人生活在世间应当坦荡荡。这里也告诉我们,要有志气,要有气节,有道是素富贵,素贫穷,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穷也安于贫穷当中。

我们讲世事无常,人环境的好坏,可以说风水轮流转。今天你看到甲非常的得意,焉不知十年之后,甲可能落魄难堪都说不定。所以人要珍惜现今所有的环境,当你有地位、有权势的时候,千万不要仗势欺人;我们贫穷的时候也要有志气,一定要发愤图强,不要有那种自卑的感觉,一定要努力向上。你能努力,自然能改造自己的生活,自然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珍惜;你不懂得珍惜,你会轻视别人,同时别人也会瞧不起你。你今天富贵,哪一天你落寞了,别人一样的也会瞧不起你。所以人与人之间,我们想一想,我们应该要珍惜。富贵的时候,不忘要多施舍;贫贱的时候,不忘自己要好自为之,要努力自强不息,自然能改造环境。

‘勿厌故,勿喜新’,这一条就更重要了。人追求美好的,都是一般人的习性,看到好的就想要,我也希望能拥有。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我们的欲望就永无止境。所以有一句话说,“喜新厌旧”,这可以说自古以来,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习性。对物品来讲,如果不能珍惜,不能爱护一切的物品,追求物欲就会愈来愈深,这样对我们人生也是很不好的。为什么?因为无止尽的欲望会带给你很大的痛苦,当你入不敷出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已经养成这么奢靡的习惯,要回头都相当的难。

所以从小我们也要告诫子弟,要爱惜一切的物品。尤其年轻人,最喜欢追求时尚,流行什么一定要赶上这样的潮流,这个也是相当不好的毛病。子弟有这样的情形,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诫之。当然最主要的,父母本身就不能有喜新厌旧这种心态,这个非常要不得。

除了物品之外,人与人相处也更要注意不能喜新厌旧。我们晓得现在的家庭,有很多家庭为什么会破碎,都是源于家庭父母当中,有一方有外遇,所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给搞破碎了。抛弃子女,抛弃妻子,弃妻弃子都不应该,弃夫弃子也同样的不应该。为什么?家庭的建立很难得,家庭的幸福更是难得,我们不可能把这么幸福美好的家庭,就是在于自己一时的喜新厌旧,一时的贪欲,然后造成破碎,这个非常的要不得,也是造作极大的罪恶。

为什么?当一个人被抛弃,不是他一个人而已,还有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子女,伤了多少人的心,可以说是非常的伤心。想一想子女在这么小,他就失去了亲情,可能没有父亲,可能没

第11篇: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讲解 杨淑芬老师宣讲

大家好!在还没有讲《弟子规》之前,我想我们先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

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我们再看世界的动态,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这种局势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灾难一天比一天的严重,许多有志之士也莫不为这样的时代潮流在担心着。我们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我们如何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教育着手,而教育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今天当中,我们为什么要来讲《弟子规》?也就是这个原由。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省悟之心?有那种忧患意识,如何把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表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今天就开始为大家讲解《弟子规》。请看课本:

【弟子规】

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请看课文:

【总叙】

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请看第一条:

【弟子规。圣人训。】

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就说到:

【首孝弟。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传,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们能代代相传,是表示我们能接受父母的教诲,我们能承传父母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我们再传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们现在竖心旁的“悌”。我们看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晓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两只手叠在一起。我们都晓得,兄弟姊妹都是从父母而出。在父母,视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这个子女完全都是一样的,都是同气所生,就好像一棵树木一样,同气连枝。子女就像枝干一样,父母就像树,树本身的树干一样。所以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而且在兄弟姊妹当中,还要彼此友爱,相互的照顾。我们想一想谁跟我们最亲?在家庭里头,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亲,又亲谁?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们想到现在的人谁都不服谁,谁都高喊自由的社会里头,人因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社会才会这么纷乱,家庭才会不合。家里的成员才几个人,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共处,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会怎么会安定?人与人相处怎么不会纷争?所以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人人都能如此,社会哪有不安定的这种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下一步,还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么?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为什么?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而亲仁。】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除此之外: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你平常这些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更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钻研你这个范围的领域上,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

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不是放在进修上面,是放在电动玩具,或者看电视无益的节目,只会污染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被污染,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中获得很多古人、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宝贵的智慧。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乐,如果以逸为一生的重点,以逸来讲,就会有灾祸。

所以,我们知道圣贤他如此的教导我们,我们也应当要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空过时间?从《弟子规》里头,我们了解,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省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命运也会因此而重新过得非常得有意义。接下来我们看:

【入则孝】

第二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嘛。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嘛”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嘛”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他们纷纷的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一身的宠爱。所以从小他就养成骄慢、目中无人的这种态度,等到

七、八岁这个时候要来教他,都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他在童年当中,在

四、五年当中,从两、三岁到

七、八岁,这一段不长的时间、不短的时间,他已经养成他很大、骄慢的这种态度,所以就很难及时的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们也晓得,现在的子女功课很多,父母往往舍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劳。像在冬天,也曾经问过小朋友:会自己叠棉被的,请举手?几乎非常少,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从小就是父母帮他叠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这么小,几乎一生出来他就在享受,父母从来没有给他机会学习。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难免就没有办法服从。怎么以前爸爸妈妈没有叫我做,现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难免就会反抗。也有很多家长都纷纷感慨说,孩子真的是叫不动,叫他写功课不写,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电视、打电动样样都行。

我们也晓得,由这一点来看,我们知道从小有很多家长,他就不明白应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他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爱,就让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爱。什么都舍不得,这个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过去的人,从两、三岁会自己吃饭,会走路,就开始教育他。从父母呼唤他,就教他学习要赶快回应;从父母叫他做事,他就要及时的赶快去做。从小就要训练,你没有训练,到大了他不但不会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说非常的散漫。我们从很多学生的习惯,他们的习气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们再往下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个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从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的听你讲。我们看现代的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

三、五句。父母不说还好,一说孩子又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时代都变了。为什么?因为从小父母在教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他没有特别注意到他们的礼貌。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也可以说很难用虔敬之心去服从别人、去听从,或者长辈的话、长官所命令的话,可以说很难有那种诚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须敬听’。从小我们就要教导自己的子弟,要有这样的态度,恭敬之心来聆听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从小应该要怎么教他?如果我们要培养他的德育思想,培养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们可以讲历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礼义的故事,廉耻的故事。每天你能讲一则故事给他听,他从听故事当中,他可以明白什么叫孝,他可以明白古圣先贤所有教化后人的这些典范。用故事来诠释给他听,他不但爱听,从小他就建立了这些德育的观念。

‘父母责,须顺承’。如果孩子他有做错事情,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尤其第一次犯错,就要及时的纠正,所谓“慎于始”,一切都要谨慎于开始。等他事情一错再错,我们再来纠正他,已经太慢了。所以当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愿意服从你的教诲。如果他有反抗的现象,你是不是会再加以说明?尤其现在讲亲子要沟通,不可以用专制的态度,在爱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权力,教导自己孩子的权力,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改过向善。也要观察小孩子,他在犯错之后,他会不会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没有顺从。所以从小我们对自己的子女,对家庭的每一个子弟,做父母的要特别谨慎、特别小心来教育他们。如果这一条最基本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教育好,往后他就很难,将来就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这种人格。为什么?犯错不能接受教诲,犯错不能改进,这个孩子怎么教导?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管教,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做子女的,从小我们也要有一种心,父母对我们所说的,我们要专心来聆听,态度要很诚恳的接纳。有很多学生会跟我反应,他说:妈妈很无理,她都这样严格的要求我。我就会告诉他:教不严,师之惰;同理,子不教,父之过,母之过。所以妈妈要你好,她才会严格教你;老师要你好,才会严加督促你。你能晓以大义,他才能知道,原来父母他严格的督促,完全出自于一片的慈悲之心。

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弟也要特别的谨慎,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让子女效法。家里如果还有长辈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时也能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诲,他们哪有不向你学习的?我们看完第二条之后,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条: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渐渐稍微长大的时候,对父母应该尽的这种孝心,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此地只有讲冬还有夏,春、秋也一样。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夏天比较炎热,父母在照顾方面会比较费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并不是春、秋都不管。我们晓得年纪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里,对父母就要特别的照顾他,不要让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让他睡得安稳。现在藉着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有暖炉,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让父母睡得很舒爽,很凉爽,我们也可以借重冷气机、电风扇,可以让父母睡得也是很安适。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还有孝敬的这一份心。“昏则定”;省,“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为什么?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做父母的,你能带领自己的子女来向长辈问候,爷爷奶奶看到孙子也过来,他当然会更为开心。我们知道老人家他年纪大了,往往比较孤寂,比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脸来面对长辈,面对父母,父母一定也会很高兴。但是我们再看看当今的环境,几乎老人很少跟子女在一起,老人有很多都被送到老人院。他们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时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历史上陈昉这一家,他们有十几代统统居住在一起,完全没有分家,有

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温馨的场面。

但是社会的变迁,在现在父母他往往没有像以前那么幸福。所以为人子女者,我们没有办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他的生活情形,有空应该拨个电话问候父母。假日也应该携带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得到高兴。回到家里,能为父母下厨做几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会吃得很高兴。即使他没有办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生活相当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们今人刚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问他,你起来了没?好不好?完全相反。这个实在没有办法想像,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想像,为什么时代会变成这样。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为什么不孝?从小我们就没有好好教他,所以长大他不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也看见现代很多职业妇女,孩子一生出来就是褓母带,褓母带大了,上学。所以亲子关系,母亲的责任与古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种亲子的互动很少;很少,子女对你没有亲切感。既然没有亲切感,他又如何来孝敬你?更何况从小又没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长大养成他不孝,那这个也真的是理所当然。

所以当我们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我们今人看了,虽然我们也深觉现在的环境的确与古人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关怀父母的精神不变,体贴父母的精神也不变。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可以算是孝顺了。我们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他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们生活起居,除了要居有常之外,居住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也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不懂得节制,不晓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生活不正常,也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这个也是为人子女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几乎子女长大之后,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会照顾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人要懂得会照顾自己,你才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良好的精神,你要创业,你要做任何事情,你才有那种体力跟精神。

‘业无变’,这个“业”,我们可以说事业、学业,或者说你的工作。我们晓得有很多人心如果不定,工作

三、两个月,他就很想再换一个工作,这个都是不对的。学习任何的才艺,或者我们求学的过程,我们也要专注,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没有定心,不能一门深入,可以说将来一事无成。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任何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来;你没有这个忍的功夫,你就会经常变换。人无定,事业经常更换,父母当然也会为你操心,这个都是为人子女应该要避免的。

我们看到“冬则温,夏则凊”,一直到“居有常,业无变”,也告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应该要如何来孝养父母。从冬温夏凊、晨昏定省,它已经逐渐告诉我们,长大之后,你的方向应该要如何的孝敬父母。在我们日常生活起居,也应该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生活方面事业方面都应该懂得自己如何来安排规划,以免让父母操心。能做到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一位孝子。

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第三条,下一堂我们从第四条开始为大家讲解。谢谢!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中庸》里头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慎独。什么叫慎独?也就是说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内心也要很恭敬,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人要经常怀有这种警戒之心,即使没有人看到,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这种独处的时候也要很谨慎。

孔子也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再再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敬别人;你能尊敬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们可以在公共场所,或者在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一些大人,没有经过同意,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犯了事虽小他擅为的情形。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凡是没有经过同意的一些事情,我们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为什么?你去做了以后,有可能你闯了大祸。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电铃,看到这个按铃,或者有按钮,他随便一按,结果就闯出了大祸,这都有可能。或者小朋友不晓得,在家里随便乱开瓦斯,或者电器的开关,这些也都非常的危险。所以从小在家里,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诫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没有经过同意的,都不可以随便好奇,然后就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这些不但很危险,同时也是不礼貌的。

我们再看下一句,‘茍擅为,子道亏’。事情尽管是这么小,不能做。万一你去做,这个“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亏”,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们的人品,每一个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优秀的,不但品学都要兼优,课业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优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我们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也有损我们为人子女的品德。我们再看底下:

【物虽小。勿私藏。】

这里也讲到凡是所有的物品,虽然很小,可能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所以:

【茍私藏。亲心伤。】

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来,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的占为己有,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会让父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他会难过你为什么要犯这样的过失。因为小偷这种这个名,实在是很难听,犯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种羞耻。所以为人子女的,从小我们在家里,凡事应该请示妈妈,哪些可以用,才可以动手去用;哪些不能用,就不应该去碰它。哪些可以拿来自己用,自己使用都要经过同意,如果没有经过同意,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样做对品德就有很大的伤害。

尤其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东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样也是不对的,这样还是犯了这种偷盗的行为。所以为人父母的,从小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子弟,经常要查看他们的书包,是不是有多出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有发觉子弟他的书包里头,或者口袋当中,有不明来路的东西,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说不定小孩的手已经犯了不干净的行为。所以,从小我们在这些方面要特别的谨慎注意。请看第五条: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的为她补充。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吃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应该要尽到孝心,经常满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他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得到欢喜。

‘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这个“恶”,它还有其他的解释,譬如说父母不想见到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要帮他支开。所以这个好跟恶,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去观察父母心里所想要的。如果你能体贴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宽心。我们再看下一句:

【身有伤。贻亲忧。】

‘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我们能有这样体会父母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懂得知道要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子女长大之后,我们在外面结交朋友,更要特别的小心。结交不好的朋友,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也会让父母伤心。为什么?如果年长之后,你在外面,这个伤,如果你不懂得处理你的感情,你因为心情不好,你受到创伤,父母也会为我们担忧。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之后还让父母操心,那也是不应该。

如果我们现在年纪很小,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着。冬天、夏天添加衣服,减少衣服,我们都要特别的注意。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也要特别注意,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子女都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德有伤。贻亲羞。】

这一句是父母他们最大的期望,无非将来小孩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圣成贤,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了。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为什么?从小我们在父母这么辛苦养育之下,才能养育长大。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这个品德有瑕疵,就是什么?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为什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有好事;年纪轻轻就跟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赌博、打电动,输了很多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而已。

《诗经?蓼莪篇》里头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里就在赞叹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确是非常的辛苦。我们有今天健全的身体,我们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种种我们想一想,哪一样不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想到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能力应该要尽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应该有瑕疵让父母蒙羞。古人讲到孝顺这个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门楣。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都应该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再看底下: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他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亲憎我,孝方贤’。“憎”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贤”叫圆满的意思。历史上有很有名的孝顺的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虞舜,他的父母对他不好,可是他还能顺亲意,顺母意。即使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龄老少,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叫陆绩的小朋友,他有一次跟他的父亲去作客,小小的年纪才六岁,主人招待他吃了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所以就把这个橘子藏了两个,放在他的口袋里头,放在这个袖子里头。回家的时候,拜别了主人,跪拜礼谢主人,这个橘子就掉下来。主人就问他说,笑他说:你这么贪吃!可是这个小朋友就跟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她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时候,他就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虽然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他就想到母亲。因为他想到妈妈平常对他的爱护,现在看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他没有忘记母亲,所以他就顺手多带了两个,放在这个袖子里头。由此可知,孝顺不分贫贱,不分年龄,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你能体贴父母。你平常对父母,能让父母得到欢喜,你就是孝顺。

“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这么动人的故事,他也一再的来说明,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对我们这个态度的转变。所以孝顺不是困难,孝顺也不是挂在嘴里,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则,请看第六条: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劝勉父母的时候,这个“谏”就是劝谏。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表态,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是不是我们的脸色也和颜悦色这样来劝勉?这个“过”,‘亲有过’,这个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我们晓得,这种事情相当难为。可是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说染上恶习,好饮酒,或者沉迷赌博,这些为人子女的要来劝解、劝谏,也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举止。古人说,如果劝勉三次之后,这里就有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劝谏父母让他及时能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在这个时候,说不定我们第四次劝谏的时候,就会‘号泣随’,就会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父母不能接受我这样的建议?所以这个时候难免会伤心、会落泪,“号泣随”,就会跟着下来,眼泪鼻涕,讲到伤心之处,难免会掉下来。

如果这样父母还不能接纳,‘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在此地,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一个人如果发怒的时候,往往他手出的力量非常的大,所以没有办法节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时候,我们也要衡量当时的情景,应该要躲避的时候,我们也要赶快离开现场。

像历史上很有名的曾子,因为有一次他的父亲觉得他有过失,于是当时就拿着手上的杖,就是一根木头,就打他。结果一打,大概是打中要害,曾子就昏迷。孔老夫子针对这一件事情,他就说是曾子的错。为什么?你昏迷了,万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了父亲杀人的罪名吗?所以我们在此地,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

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当他年纪很轻的时候,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因为天下很乱,所以他就陪着父亲一起打仗。在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他的儿子唐太宗,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儿子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他不采纳。三次之后,他不采纳。

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唐太宗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唐太宗已经看出他相当的危险。后来他的父亲李渊,在这个帷幕里头,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后,他才晓得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的,就跟父亲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中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他儿子太宗,就终于平定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由此可知,当我们对父母有所劝解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要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用义正辞严,这种脸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义,然后那种脸色好像是以大来说服小,这样是完全不对的。所以晚辈如何用和颜悦色的声音,还有委婉的神情来告诉长辈,来为他们建议、分析。千万不可以以大人的这种角色,用训勉的话这样来对待父母,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朋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我们。最先的接触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或者这种态度,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此地所讲的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当然我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为人子女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时机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时机不对,我们所说的话不但别人不能接受,父母更不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所以在这一条里头,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我们读到这一条,也更应该警诫自己,经常也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要及时赶快把它改正;不能一时戒掉,我们也应该要慢慢的来戒除,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七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第七条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昼夜侍,不离床’。昼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为什么要做到这样?我们晓得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我们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现在父母吃药就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按时让父母服药。这个时间我们要经常注意,不可以服错药,就是照顾的时候不可以服错药,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所以在照顾年老的父母,这个时候为人子女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的来服侍。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他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因缘,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于铺张,不在于浪费。如果父母有信仰,我们应该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这个丧事来为他办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这种仪规,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们不同的弥撒祷告,我们在送走父母最后的这个丧事,我们也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追思。

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尤其古人他们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因为在过去,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哺乳都有三年,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围庐,就在那里居住。

历史上有很有名的王裒泣墓。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裒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就在庐墓旁边筑一个小屋,就在那里居住。每一次碰到风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时候,王裒他都会跑去墓前,跟母亲呼叫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他经常在碰到打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他就会在墓前安慰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他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样的大时代环境潮流里头,很少人提到孝道。但是当我们看到古人他们尽孝的表现,我们也会深深的感受到,的确父母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我们看到听到王裒这样的故事,也可以给后人很大的启发,真的是值得我们效法,效法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那样的仰慕,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么。

所以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终身仰慕父母。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会涔涔下来,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

‘居处变,酒肉绝’。这里就提到当我们生的人,面对家里有过世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茹素,那是最好不过的,为父母祈祷。在这个时候,我们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深信有很多人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当我们守孝的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么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能替父母,把父母生前如果他有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我们再看底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庄严肃穆当中,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所以,我们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这样就好。我们说“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一种礼敬。

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

‘事死者,如事生’。这个也就是刚刚所讲的,祭拜的时候要把过去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也应该就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过去舍姐曾经住在末学家里有几年,她过世的时候,我们在前几年,我们吃饭的时候,喝茶的时候,我们不忘摆一付碗筷,摆一个茶杯在旁边,也请她随时随地都回来与我们同聚。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这个感觉,就是她永远都在我们身旁。虽然她已经不在,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他们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为什么要教我们孝?为什么要教我们悌?因为没有做这些,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我们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础的应该从“入则孝”,在家里这么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孝养父母。做父母的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他们三岁到七岁入学的年龄当中,不要任意放弃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一段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建立这种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今天时间已到,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再见!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可以说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头,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弟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有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都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你能看得很轻,你就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告诫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合,经常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这样的情形,他在心目当中,他也会起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会吵,我跟别人吵,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五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吓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再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小心。

因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里学习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也要戒,戒什么?言语也要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会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讲话都是很大声、很冲,那可见孩子小小的心灵也会向你学习。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耐心肯定也不够,讲话也会很粗鲁、粗鄙,为人所讨厌。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我们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的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我们看完第八条,请再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处。这些重要之外,我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规范,也是特别的要注意到。这里就举到了饮食,应该怎么样才符合礼节?坐的姿势,还有走路的礼节,又应该如何?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走在后方,一定要礼让长辈。如果我们没有礼让,我们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看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如果我们看到现代这一辈能敬老尊贤,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会尊敬我们。所以从小要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面对老者,我们应该要礼让。懂得礼让,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辈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的景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当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的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的去代为找来。如果找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找人,我们现在可以透过电话,我们可以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透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过去我们晓得,往往一户家宅很大,有前厅还有后院,可能旁边还有书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办法找到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到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回应。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饭,也一定赶快小步的跑到尊长的前面,问问看有什么吩咐,还有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交办的,对于人的传达、传呼,我们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者报告。请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的叫唤。儿女从小他也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难免做儿女的他也会,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说直接他姓陈,就叫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叫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他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我们都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让他们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做为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之前好像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很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与人觉得这么小就爱卖弄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再往下看: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们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譬如说我们在学校,也曾经问过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缓缓的从前面过来,会逃避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会很大方的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们也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有很多小朋友他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我们想一想,如果两个人,远远的一个已经看到对方,一个故意没看到掉头就走,他有可能产生误会,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长,疾趋揖’,这也是从小我们就要养成如何尊敬长者,在路上看到长者,我们应该要问候。

‘长无言,退恭立’。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退后一点,礼让长者先过去。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节,也有很多人感慨,我们现在都不讲人情。在大都会里头,我们都说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淳朴的这种景况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游玩,很多户人家,他们即使家里都没有人,也不用锁门,也不用关门,因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邻右舍也会互相的关心,几乎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在这种守望相助之下,社会治安非常的良好。我们在路上,如果远远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过来,我们都会打招呼,她也会叫我们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还是怎样?最少都会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寒喧几句。

我们想想,现代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谁?不晓得。对面住了谁?也不清楚。因为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长,也不懂得邻人相互的照应,所以彼此当然不认识;不认识,感觉就没有那一份亲切。往昔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亲切?原来他远远只要看到有长辈过来,就会打招呼。打招呼当中,我们就会说: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亲切。即使住在这么一个区域里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差不多有多远?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今人,我们应该怎样‘骑下马,乘下车’?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今天马车已经没有,今天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就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帮他开门,为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的把门给关上,让老者他坐得很舒服。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的很安全的下来。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做法可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帮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帮助他;在礼节上面,我们也要懂得礼让,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我们现在礼节可以说也很不错,譬如说搭乘飞机,我们会到机场送机、迎机。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们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子再离开。这些是时代环境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让父母在这个接送、迎送当中要特别的注意,尤其年纪大的人行动不方便。如果为人子女的你有驾车,你开车,对于长者,我们要看他完全身体手跟脚都已经伸到车子里头坐安稳了,还要再问他坐好了没有?他答好,才可以把门关上。

曾经看到一个老者,他的脚受伤,末学就问他说:你的脚何以受伤?他就说他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伸进到车子里头,这个朋友司机,他从前面没有看到他的脚还在后面,就把门用力关上,结果脚受伤了,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对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载交通工具,要特别的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为要。送这个老者离开,或者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机场送别的时候,都看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个也告诉我们要目送长者安全的离开。看完了第十条,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十一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我们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到,譬如说有一些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从小父母没有约束他。当有长者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要懂得进退应对,统统要了解。

所以此地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者如果没有坐下来,“幼勿坐”,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这个主人没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来。所以这里就讲到‘长者立,幼勿坐’,做为晚辈的就不能坐下来。‘长者坐’,长者已经有跟大家讲:大家请坐!晚辈才可以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在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跟他讲:你可以出来。测试看看他的这种情形,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有这样的机会学习。学习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就来跟他指导,应该如何做是最好。但是这种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却非宜”,“宜”就是适合,“非宜”就是不适宜。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他的行仪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或者有人要进出,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了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有离开的时候,散会要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

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时候,我们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长者,为长者开关门,其余之人就跟在后面。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对、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是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答,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的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看完了第十一条,我们接下来再看第十二条。请看课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还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

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他们的经验丰富,虽然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他们所能体会了解的。所以在对待年纪如同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敬爱他,像父亲这样的,不是用孝顺,而是用那样的心来尊敬像父执辈这样的人。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看完了第十二条,我们继续再看:

【谨】

前面“出则弟”已经告诉我们一些行仪,日常行仪应该如何。接下来“谨”,它告诉我们自身这个态度,也是属于居家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也要特别的留意。请看第十二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精神最好,最抖擞的这个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古者他们对于子女非常重视,要早起。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们是不是会早起?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所以,古人很重视子弟要爱惜时间,爱惜光阴,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它是这样子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之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就已经先起来问候父母。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会误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这里的用意就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的睡觉之后,为人子女再跟着睡觉。因为这样,如果万一父母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说子女都已经跑去睡觉了,不晓得。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仔细,先把父母安顿好之后,做子女的再睡觉。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诉我们时光,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今天过了,今天永远不再回来。如果永远存着拥有今天,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经这样问过学生: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睡到七点的没有。睡到六点的有两个小朋友,是兄妹,他举手。我就问他说:全班只有你们两个表现最优秀,为什么你们这么早起?这个哥哥就回答说:没办法,是因为妈妈帮我们办了报名晨泳,所以五点多就被叫醒,六点就去学晨泳。原来是如此。

可见一般家长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时候,也让他们睡得这么晚。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完饭,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也好,也可以看很多书。每天你能多了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所节省出来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都忽略了,实在是相当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时’。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所以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得要好好的教导他。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

‘便溺回,辄净手’,几乎每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头,老师都有教,父母从小也会教他们。所以这一点一般小朋友都已经可以落实,而且做得很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为大家讲到此地,再会。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我们都晓得出门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镜子,从头到脚都要检查一遍,免得出门出糗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朋友,他因为时间非常的匆忙,出门没有再端详一下,自己的这个衣服有没有扣好?鞋子有没有穿好?甚至袜子颜色不同,他因为一时匆忙没有注意到。所以,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从头到脚衣冠一定要整齐。

‘冠必正’,“冠”就是指我们戴帽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正。没有方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说是轻率的感觉。所以这个“冠”,此地冠指正的,所指出的就是指我们戴帽子要戴得整齐。

‘纽必结’,纽就是纽扣,没有纽扣的是拉鍊的,我们也要把它拉好。纽扣要扣紧,有时候我们纽扣松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所以,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服,纽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觉;有松的话,应该把它缝好,免得穿出去之后不晓得掉在哪里。有时候参加重要的聚会,因为纽扣掉了而出糗了,这个都是很失礼的事情。所以平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衣服、容貌要特别注意整齐,穿戴好整齐之后再出门,免得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办法感觉的。

过去从事教学的时候,有时候看到学生家长匆匆忙忙来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服穿反面,里头穿成外头,这个都是因为一时的匆忙没有注意到。偶尔,我们如果一疏忽的话,也有可能把纽扣扣颠倒了,很奇怪的出门,等到一发觉自己这个窘态的话,已经为时已晚。尤其女众,我们女生出门的话,应该要特别注意,如果你的拉鍊是在后头,出门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来,是不是有扣好,因为在后头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所以在出门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钟,我们都要仔细的端详看一看,有没有哪里不整齐?不但自己出糗,这个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

‘袜与履’,袜就是指袜子,履就是鞋子。‘俱紧切’,如果有鞋带的鞋子,应该要把它绑紧。袜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穿出去就非常没有礼貌。“切”就是要把它绑紧。“俱紧切”,“紧”要绑紧,要绑得牢。我们也看过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齐,非常的端庄,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细端详他的鞋子,你会觉得非常的不搭调。为什么?鞋子很脏。所以我们要出门之前,的的确确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没有整齐,穿戴是不是自己已经觉得整齐了再出门。这个整齐并不是要穿得非常的华丽,而是没有失礼于别人,自己也会懂得尊重自己。

袜子跟鞋子,我们也要督促子弟,袜子一定要拉好再穿出门。有的上面的这个口已经松掉,所以一脚高一脚低,也是很不礼貌的。平时做家长的也要懂得,也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仪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齐?如果不整齐的话,我们也要告知他,该扣的应该要扣得很好,不可以与人有邋遢的感觉。

人的容貌是我们第一眼所见面的第一个印象。不好的容貌,不好的仪表。不好的容貌没有关系,但是你有良好的仪态,你有整齐的穿着,也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很舒服,不会失礼于别人。曾经听到朋友这样讲,他们说办公室有人穿着很不得体,就是把家里的这种很轻便的衣服穿去上班。结果很多同学、很多同事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庄严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方便,然后不懂得这种衣服的穿戴的重要性。所以,仪容的整齐也是一个人的威仪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再看下一条: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致污秽’,以致于衣服脏掉了。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学五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曾经在教学当中,也问了同学,会自己折自己的制服的,请举手?往往都没有人。可见在家庭里头,父母也疏于教导自己的子弟如何折叠自己的衣服。衣服自己会摆的,这样的小朋友也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长替他来整理。我们想从小如果对自己的衣物他没有办法料理,自己整理;长大之后,他习惯没有养成,就很容易没有办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齐,这样也不好。

过去有一个朋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然后赞美她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她就说:这一套衣服已经十几年了!我就问她:你如何保养的。她就说到,她说她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衣服都要会自己整理,而且要会折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她,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比较容易的就慢慢教她,样样她都会,会叠会折。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服,母亲都要求她要折好,放在篮子里头再去洗。所以她说从小因为得力于母亲的教诲,所以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她说也因为母亲这样教她,所以她教导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会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才一岁多,她说也可以训练,也可以教导。

同时她说,母亲从小就会注意细节,她学到母亲的真传,她也告诉儿子。她说从小儿子每一次到医院打预防针的时候,其他的宝宝都哭得很大声,但是她会跟她的儿子讲说:宝宝,这个打针就是要让你快快的长得高,让你身体能健康。所以乖宝宝他就不怕痛,一点点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她这个小孩每一次打针,他都很勇敢,一点都没有哭叫声。由此可知,从小的家庭教育,从小小的

一、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错过教育他们的机会。

一个人,他能懂得料理自己的衣物,他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懂得善用时间。一换下来的衣服,你就把它叠好,把它整理好,你就不可能堆置了一大堆。堆置了一大堆,不但衣服皱皱的不好看,同时对衣物的保存也会减低它的寿命。所以懂得整理衣物的人,他同时也应该很善于整理这个家庭,把家里会打扫得很干净。过去这一个朋友,她就是如此,她很善于在很快的时间,就把家里整理好。后来我就赞美她:这个实在很难得,能向你学习。她很客气讲,她是得力于母亲小时候的教诲。可见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我们再看第十五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一条也是前面第十四条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服之外,我们穿着更要得体。所以,这里就讲到穿着打扮不应该华丽。‘贵洁’,最主要是在整齐干净。

‘不贵华’,不重视华丽,不重视流行。为什么?因为你重视流行,你要走在时代的尖端,你就要花很多钱,又要花很多心思去搭配,这些都有偏颇于奢侈跟浪费。有很多人他都会觉得衣服永远少一件。我曾经就问刚刚提到的这个朋友,我说为什么你每一次都穿得这么好看?她说母亲从小就给她一个观念,衣服你在打折的时候去买,买整套的,你穿衣服时间很短,一搭上去就是一套。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不用在那里搭配。只要端庄的衣服,我们一穿起来就会觉得很整齐、很好看。你再善于保养,你把它挂得好,把它挂得整齐,你穿起来不会皱皱的,你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奕奕,非常的亮丽。

所以衣着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的重要,得体与否。我们在出门之前也一定要看看,我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得宜。古人他们很重视衣着,所以才讲到‘上循分,下称家’。这个上,还有下,有两个意思:如果你是长辈,你应该怎么穿?“循分”,应该按照你的年龄、按照你的地位来穿着,不可以穿得不得体。“下称家”,如果你对待晚辈,或者晚辈的穿着,我们也要注意。年纪小小的,他不能穿得太过老成,年纪大的人也不可以。我们在家里穿着,对子女也是一种教育作用。父母穿得不得体,儿子看起来会觉得父母怎么好像很邋遢一样。

所以,在此地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主妇,往往都会觉得在家里没有关系,随便穿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从小就看到母亲的模样。母亲在家里如果不邋遢,穿得也不是太随便的话,从小子女就会觉得母亲相当的美丽,相当的雍容,相当的端庄。如果母亲在家里也随便穿着,头发随便梳一下,或者绑一下,这样的仪容打扮也会让子女觉得在心目中的母亲是一个不好看的妈妈。所以在此,做母亲的在家里,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家里的穿着也要适当,更不要疏于打扮。

古人教导妇女要有四德,哪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其中就有一点叫妇容。我们对于自己的容貌要特注意到,不要让人觉得在家里像黄脸婆一样,出门像一朵花,这样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大。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母亲美的一面,这样对小孩来讲也不是很好的。

过去在教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就问到我。他说:老师,你难道都没有漂亮的衣服吗?我一时很惊讶,因为他才五岁而已,为什么会这么注重我的穿着?因为每一次上课的时候,是上书法课,我很怕我的衣服被小朋友弄脏,几乎每一堂课,固定的一堂课都穿固定的衣服,所以学生看到老师就永远是那么一套。这个学生他因为每一次看到老师都是穿一样的,我就跟他讲说:老师不是没有衣服,是因为衣服经常被你们碰脏,所以才经常穿这样的衣服,是以免把好的衣服漂亮的衣服被你们碰脏了。但是想一想,就觉得我这样是错误的,于是后来只要有上课的时候,我都注意自己的仪容、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衣着,也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一次虽然有不同的衣着,但是也要让他觉得老师每一次耳目一新,精神奕奕。

所以被小朋友教了这一课之后,也特别注意到我们的仪容。非但是大人他们会注意到,连小小的五岁小女生,她们都会注意到大人的衣着。所以身为父母的,身为师长的,我们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容。尤其衣服不可以穿得太紧,或者太暴露,这些都不好,都是很失礼的。尤其女众方面,我们的穿着更应该特别的注意,适当的打扮给人会有很好的印象,人家第一次见面,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穿着随便,与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有面对面试,或者参加重要的聚会的时候,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仪容的整齐。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里就讲到饮食不可以挑剔。为什么?均衡的营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小孩从小他就会挑剔食物,孩子的发育就很难均衡。尤其现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几乎父母还没有动手,他就先吃。所以在饮食方面,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诫自己的子女,父母还没有动手,长辈还没有用餐之前,晚辈肯定不可以动手先吃。

除此之外,孩子有挑食的习惯,更是从小就不应该让他养成。有一些习惯更差的,他会在菜肴里头翻来翻去,挑来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会在里头专门挟他喜欢吃的,从小就特别爱他,把他喜欢吃的,在众人之前就翻挑给他吃,这个也是很不对的。为什么?他会看到父母这样做的话就是疼他,所以他将来如果认为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这样挑。将来他长大到外头,就很容易有这种习惯毛病跑出来。

所以,从小不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一定要谨慎小心,及时要给他制止。还有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声音太大声也不可以。除了吃饭不能吃过量,不能说他爱吃就尽量给他吃,吃了不节制,从小就胖嘟嘟的,这个也不好。‘食适可,勿过则’,也就是说从小对孩子的饮食,我们也要告诫他要节制。不可以说今天饭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饭菜不好吃,不喜欢吃,他就少吃。从小养成他定时定量不挑食,这个孩子才能长得健康活泼,身体抵抗力才会增强。

我们也看到很多营养不良的小朋友,仔细一打听,我们看他的饮食几乎非常的挑食。因为挑食,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所以才会感觉抵抗力不足,经常在生病。所以从饮食方面,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饮食不过量的习惯。

小孩往往也会跟大人一道出去应酬,看到大人饮酒,有时候做父母的,看到青少年已经十来岁了,已经念了国中、高中了,往往也会斟一点酒给他喝。这也是不好的。在这里我们看到: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如果年纪轻轻,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饮酒。我们晓得,酒喝多了会伤身。自古以来的酒,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我们看以前的酒杯,它旁边有两个耳,高高的耳,你拿起来斟着喝的话,你大口就会碰到你的脸颊。所以,古人他喝酒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他不是饮酒作乐。

我们晓得,现在人喝酒就不一样了!往往有牛饮的这种习惯,而酒后又经常乱性,酒后丑态百出。所以这里就告知,我们从小子弟在家里头,小小的年纪不要让他学会喝酒。大人喝酒,小孩在这个时候不宜给他喝,即使浅尝也不应该。为什么?因为喝酒很容易上瘾,上瘾之后要戒除就很难。

我们晓得一旦有酒癖,他喜欢喝酒,我们知道很多家庭会破碎,往往不是酒,就是色,就是赌。所以,既然酒它的危害性有这么强,有这么高,做父母的不得不从小就要注意孩子他的饮食状况。尤其孩子出门,可能三五成群,他们就会去所谓的PUB。如果去这样的地方,回来之后,你闻到酒味,应该即时的制止。因为现在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一旦养成,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都知道‘饮酒醉,最为丑’。我们看到酒醉之人,他的丑态是不堪入眼,同时也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说“慎于始”,年纪轻轻的时候,做家长的在这一点也要特别的小心。尤其有些父母他对酒也有相当的嗜好,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子女在旁的话,不应该饮酒过量,免得造成子女不良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看第十六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步从容’,就是我们走路的仪态。我们的姿势除了走路以外,我们站的姿势,我们坐的姿势,都要很从容不迫的。什么叫从容不迫?就是很缓和,很端庄,很稳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们晓得,这个人肯定他的性子就是很急。这样的人给人感觉,我们就会觉得他是没有耐性之人。长官看到你如此,他怎么有可能把重任托付于你?如果在家里性子很急,一定很容易与家人冲突。在外与朋友交往,如果你个性很急,也会得罪很多人。走路、说话、站立的姿势,都与人觉得你很赶,你很匆忙,这样都是不对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我们,人,坐要有坐相,立也要有立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这种仪容。但是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这种教育已经很少。我们也看到有人走路,头向来就是低低的,就是往前冲。走路的神态,我们也可以感受出来,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不经意,嘻嘻哈哈;有人站的时候也是很难看,坐的姿势也不好看,也不都端庄。这样都与人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感觉,也是不好的。

所以,“步从容,立端正”。从小在家里,我们看到子女、子弟,家里的子弟走路不好看,我们从小就要予以纠正,坐的姿态,站立的姿态,也都要特别引导他。一个人行得正,他就立得正。如果你连站都站不好,都是歪七扭八,或者一付轻浮的感觉,轻浮的样子,这都是很不好的。所以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有待于父母好好的教诲。同时做父母的,你要做树立良好的榜样,你在走路是不是也那么赶?那么急?如果你讲话也那么赶,走路也那么赶,都是很急迫,子女肯定也是会跟你一样。所以,怎样教小孩?就从自身开始先做起。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的子女,恐怕没有办法达到教育的作用。

我们再看‘揖深圆,拜恭敬’。“揖”,古人讲“打恭作揖”,这是很恭敬的一种礼节。以前的衣服,我们知道袖子很长,所以打恭作揖怎样才标准?一定要圆,不能挤在胸口,一定是圆的。“圆”,也代表圆融,代表恭敬。我们现在不讲这样的礼节,我们是以打招呼。打招呼我们也要发自内心,不要皮笑肉不笑,要发自内心跟对方打招呼,从内心做出你的和颜笑容,一定会让对方感受你如此的尊敬他,跟他作礼。

‘拜恭敬’,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我们参加一些聚会,有礼拜的时候,我们在行拜的这个礼节,也要特别与人有恭敬的感觉。如果我们仔细一点,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首长,或者参加一些祭典的时候,我们从电视画面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拜法,他与人是恭敬的。有的人头只有低一点点;有的人他的腰很软,他就会稍微再弯一点点。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有的人很缓和。你会觉得他真的是很恭敬的在礼拜。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拜恭敬”。

凡是碰到祭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要用虔诚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代表我们用身体恭敬的向对方,向这个祭拜。譬如说祭拜的话,是对亡者的一种恭敬、一种礼仪、一种礼貌。我们从这样的电视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们也看过,很多人就是头轻轻的一点,很快动作就起来。虽然他没有感觉,但是我们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好像不恭敬的样子。所以,怎样是恭敬?我们可以试验看看,腰没有弯跟有弯,速度很快跟缓和,有很大的差别。对旁人看起来,他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有没有恭敬,你有没有从内心发出来。

就好像我们对长者行礼一样,像蜻蜓点水的那么快,我们就晓得不是真诚的恭敬。你能缓缓的把头配昏沈腰,轻轻的缓缓的点头,然后再抬头起来。如果你的腰没有弯跟有弯,相差很多,从旁人眼光来看,可以觉得你的恭敬与否,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就是不可以,‘践’就是践踏,‘阈’就是门槛。过去我们的房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里头,每一间房间一入门都有门槛,因为要关木门,所以都有高高的门槛。我们现在房子的建筑结构大不同于前,所以门槛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在一些寺庙或者比较传统的建筑,它还是有门槛。

以前的人,他会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对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后再下来,一定是要跨过去才有礼貌。我们现在没有,如果要进房门之前,如果我们去拜访别人,当他们家里外头有一个踏垫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鞋子有没有脏掉。我们要在这个地方,这个踏垫上踏一踏再走进去,就不会让人感觉你带来了一些灰尘、脏的东西进来。所以同样,不一样的时代,但是我们同样都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礼节。也有很多人说礼节是吃人的,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与人相处都希望对方有礼貌,同理,对方也希望我们也遵守礼节,礼尚往来。所以,有节度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相当重要的。

“勿践阈”,我们现在即使没有门槛,但是如果有机会到寺庙里头,我们也要告诫子女,在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爬上去践踏,然后再跳下来,这个都是很不礼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还可以读成“必”,就是两只脚不同时的站立,就是站一只脚,一只脚斜放着。我们这样两只脚不能同时的着地,肯定身体会歪一边。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视,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自己的姿势。姿势不好看,不良的习惯,从小都要教好。所以这里讲的“勿跛倚”,就是身体不能经常的歪斜,或者靠在墙壁上。你靠在墙壁与人讲话,多么没有礼貌!

所以,我们读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跛倚的情形可以说经常的发生。有时候会觉得先站一只脚,一只脚休息,或者靠在墙壁舒服一些。殊不知,给人感觉是相当失礼的。

‘勿箕踞,勿摇髀’。为人父母的更是经常犯。过去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小,大概五岁多,末学就教他《弟子规》。他读到“勿箕踞,勿摇髀”的时候,他就问我,什么叫“勿摇髀”?我就跟他讲,摇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两只脚翘起来,然后大腿一直抖动。他说原来是如此。五岁的小朋友,当他会背《弟子规》的时候,他读到这里,问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他懂了之后,有一次他回到家里,刚好隔不久他回到家里,他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面,翘起腿来,然后就在那里抖抖抖。小朋友一进门,他看到父亲这样,他就跟他讲:杨老师说“勿摇髀”,就是说坐的时候,大腿不能这样一直摇,这样是不好看的。结果爸爸笑得很开心,马上把两条腿摆好。由此可见,小孩子在还没有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教他什么,他完全的吸收什么。他看到父亲这种举动,他就想到《弟子规》里头教我们“勿摇髀”。

什么叫“勿箕踞”?箕踞,就是这两条腿坐的时候张开的,像过去的畚箕一样。畚箕,因为它的弧度是这样出去的。所以,两条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样,开开的,很难看。尤其是女生,从小做母亲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他的坐姿不良,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纠正。不然等他习惯养成,这个姿态将来会经常出糗的。自己不晓得这种毛病习气,对于将来会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为什么?人家不喜欢你,人家看你一副轻浮的样子,谁会喜欢你?对自己来讲,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无论是在声誉方面,在行仪方面,都得不到别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摇髀”,可以说为人父母的,他不经意当中可能就会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会认为《弟子规》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那就完全错误了。因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会向我反应,他说:我爸爸,《弟子规》里头他完全没有做到。老师在这里讲给他听,他觉得很好。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他们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就会怀疑到底爸爸的对,还是老师的对?所以,做父母的,当我们有这些习气毛病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及时的改正,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都做不到,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规》,不但子女我们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应该落实,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好好的教育他们。我们再看第十七条: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我们都晓得,我们现在的建筑几乎很少有帘子,几乎都是用窗帘,没有用帘子。古时候的建筑,它往往每一间的间隔,它不是用门,可能就是用帘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从小在掀开这个帘子的时候,要‘勿有声’,不可以很大声,不可以一拨,后面刚好有人走进去,就打到后面的人。我们现在没有帘子,我们有窗帘,就要教导子女,拉窗帘的时候,不可以很粗鲁,应该要轻轻的拉。窗帘也是一种比较细致的东西,如果你用力很猛,或者拉得不好,它上面的钩环都有可能掉下来。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动作要细腻,不可以很粗鲁。细腻的动作就从窗帘做起。并不是只有这个帘子重要,包括其他的事情,譬如说整理家事、搬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很大声。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那就表示你的行持非常的粗鄙,不用心,不专心。所以,此地只有指“缓揭帘”,不能有声音,其实其他的也都不应该出很大的声音。尤其是椅子,有些时候大人也会偷懒,拉椅子,靠近桌子一点,往往是用拉的,然后就发出很大的声音,吱吱的叫。因为图一时的方便,却没有感受到周遭可能人家在休息,可能很安静,你这样的动作就会影响到别人。所以,从“缓揭帘”开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要谨慎,不应该很粗鲁,动作不应该很大;细心的人,它的声音往往微乎其微。

‘宽转弯,勿触棱’。这个也讲到走路的时候,遇到有角的地方,我们要稍微让它有空隙一点,不要距离得太近,撞到桌脚。有时候,我们也看到人莽莽撞撞的,不是碰到椅子,就是碰到桌子,有时候难免也会撞到墙角,受伤。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小时候我们就要学到走路要小心,做事情要轻盈,步伐不但要轻盈,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轻盈。

我们讲到“勿触棱”,我们都晓得这个棱角很危险。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棱角的地方,碰到转弯的地方,我们更要注意。如果平时我们懂得任何环境都要小心,都要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可以避免。此地只有举到“缓揭帘”,还有“宽转弯”,这里都再再的告诉我们,从家庭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学习动作、态度都要轻盈,不可以很粗鄙,很粗鲁,动作很大,也就是说从小就要培养仔细的心、恭敬之心。

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恭敬心去做。恭敬心,用简单的字眼来讲就是专心,不能用心不在焉来做任何事情,肯定都做不好,而且你会碰撞得很大声。除了“缓揭帘”跟“宽转弯”之外,再来,我们拿东西也是要特别的注意。所以这里有讲: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执’就是拿的意思。我们拿空的东西,拿空的器皿,就要感觉好像我拿很满的东西。为什么?如果你没有很专心的端这个东西,有可能你不专心,撞到了,碰到了,摔破了。不就很可惜吗?

‘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不可以随便。为什么不可以随便?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也要感觉有人在。有很多人对于别人的东西,他都很随便。所以这里也再再的告诉我们,拿东西都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拿不好就碎掉。或者你端菜,母亲叫你端菜,你端不好,碎掉了。所以这种细心的行为,这种细心的精神、专注的精神,从小就要养成。在没有人的地方,也更应该要教导子女懂得尊敬别人,即使没有人看到,我们也要教他“慎独”。没有人的地方,更应该谨慎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起了偷盗之心?是不是起了不应该起的念头?随便碰别人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很不尊重别人的态度,所以要特别的小心。今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再会!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先看‘事勿忙,忙多错’。我想每一个人,他都能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得到最后可以说是没有头绪,所以就会错误百出。所以这一段话“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什么是优先次序?我们都要明了,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我们应该要先做。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紧张来把它完成。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整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为人父母的在家里头,教导自己的子女,我们平常也要有让他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机会教育,要让他做家事,或者做家里的一些事情,请小孩也一起来参与,让他有历事炼心的这种磨炼机会。

什么叫历事炼心?在做事情的当中,教导他如何来观看你的心。过去末学经常举办家族性的夏令营。每当暑假的时候,所有的家亲眷属,这些小朋友就会聚集在这个家里头,就会教他们。从哪里开始教起?从擦桌子,教他们怎么擦,摆碗筷怎么摆。吃饱之后,教他们怎么收拾;收拾完以后,要教导他们如何洗碗。像这一套,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的机会全部把他剥夺了;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很多,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让他没有机会来做。你没有机会让他做事情,他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难料理,往往都会忙成一团。

别的不说,我们就光看孩子的功课。如果他没有养成“今日事,今日毕”。功课累积了很多,一旦要考试,匆匆忙忙的在那里临时抱佛脚,像这些都是平常做父母的疏于对孩子的观察。所以“事勿忙,忙多错”,事情我们不要与人感觉就是匆匆忙忙的,因为忙乱当中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古人告诉我们“欲速不达”,做任何事情,应该从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时间去稍微计划,我们事情应该怎么做,免得事到临头,挤在一起忙,乱在一堆,这个都很不好;而且个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犯这一句话。

我们再往下看,‘勿畏难,勿轻略’。“勿畏难”也是在说我们做事或者学习,在课业也好,或者在处理事情也好,我们要有不畏困难的这种心态。人往往都会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难的大部分都会畏缩,不敢前进。也因为这种心态,所以人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往往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也看到很多小朋友,对他的课业,尤其是理科、数学这一方面,还没有算就先投降,说:我不会,然后就把题目推到父母那里,请父母或者请哥哥姊姊教他。碰到这种情形,我通常都会先告诉学生,要先把自己怕困难的这种心去除掉。这种害怕的心理,自己先要有勇气来克服它。为什么?碰到困难的事情,我们冷静一点,头脑冷静一点,能反覆再三的学习,肯定可以做好。

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数学也不太好。大概小学

四、五年级,当他背到《中庸》里头的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他读到这里的的时候,他就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就举例跟他讲: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覆的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一样的行。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会做到,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这个小朋友他突然豁然开通,他说:我终于明了了,我的数学为什么都考得不好?就是我很害怕它,我做得太少。我说:你很聪明,你能懂得这个意思,你就会运用;碰到任何困难,没有办法突破的地方,你能多学习,你就会了。

所以“勿畏难”,也是我们做人处世相当重要的一种鼓励,要鼓励自己不要怕困难,要经常勉励自己,向自己挑战。果能如此,经常向自己挑战,你的才学都会慢慢的进步,更为提升。

但是也不可以有骄慢的心态。“勿轻略”,这个“轻略”就是轻视、忽略。有很多小朋友从小父母就给他上才艺班,或者其他语言班,所以他因为已经事前学习了,每当学校再有上同样的课的时候,他往往就会比较傲慢,因为他已经都会了。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轻慢,轻慢的态度,不能谦虚,不能谦虚就不会努力用功去学习。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的任何事情或者学业,我们不能有轻慢、有轻忽的这种心态,我们都要用恭敬心求教于别人。看到别人做任何事情,我们应该要敬重他,千万不能轻视,别人做的事情就是比较差,就是比较不好。所以这个轻略的心态,往往很多做父母的他们也都会忽略掉。所以,子女从小也会向着父母学习,对于任何事情,他不在乎,不看在眼里。这些都是不好的示范,我们应该要特别的注意。接下来我们再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这个‘斗闹场’,在过去,在古时候,有一些竞技的地方,譬如说有斗鸡的地方,斗一些小动物的地方。“闹”就是非常热闹,很繁华的地方。‘绝勿近’,从小我们要告知自己的子女,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要接近?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犯罪,犯罪的地方往往都聚集在这里,它会经常发生斗殴的现象,有斗殴的情形发生,可以说是是非之地。我们看现在社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地方,譬如说声色场所,歌厅、舞厅这一类的。这一类的场所,它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不是那个年龄的人,肯定不可以去,那是违法的。

如果子女经常去这种地方,我们晓得很多犯罪的地方,它所汇集的往往就在这里,因为这里去的人三教九流统统有,可以说出入的分子非常的复杂。自己的子弟如果经常到这种地方,为人父母的应该要谨慎小心。为什么?声色场所很容易令人堕落。很多不良的嗜好、不良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在这里所学到、所污染到的。所以为人父母不得不注意,自己小孩出入场所的这种地方,应该要好好的注意。

我们都晓得孟母,她为了教育孟子,希望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孟母有三迁。搬迁到最后一个地方,学校附近,才看到孟子每天会跟这些学生学习,所以环境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居家环境,是不是很接近这些斗闹环境,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环境不好,很容易令人污染而不晓得。有道是“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所以环境对一个人,可以说非常的有影响力,我们不可以不对环境重视。

‘邪僻事,绝勿问’。从小,父母如果有讲一些比较怪异孩子不应该听的话,也不应该在自己子弟面前讲这些话。所谓怪力乱神这些,或者是有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比较奇怪的、比较偏颇的、比较偏激的这种言论,我们都应该告诫孩子们不要接触;不仅不要接触,更不要去问它。如果孩子很好奇,我们应该跟他讲:你听了这些话,晚上做恶梦,你睡不着,你会怕;你听了之后,你半夜不敢起来上厕所,所以对你来讲都是不好的。如果孩子从小有好奇心,对不好的这种行为言论,我们都要告诫他,千万不要去了解,了解之后对他身心都有严重的污染,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我们看完十七条可以清楚的了解,从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还有他的内心精神方面,都已经一一的陈述出来。尤其“事勿忙,忙多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我们看到现代人工作压力很重,事业非常的忙碌,所以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内心也经常的惶恐不安。当我们读到这一条的时候,无论你是家长或者是社会人士,我们应该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我们就可以改正自己这些忙碌紧张的这种习惯。请看第十八条: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生活礼仪,有很多孩子他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每一次妈妈到我房间,她都不敲门。我就问他说:为什么不敲门?他说:她会偷进来,突击检查我有没有在看书。我就跟他说:一定你有曾经不在里头看书,看其他漫画故事,看其他课本,所以妈妈才会突击。他就跟我讲说:我之后我就门把锁起来,让妈妈无法进来。这件事妈妈也跟我投诉说:我女儿一进房间就把门锁起来,不让我进去,我怎么敲门,女儿就是不让我进去。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亲子当中沟通不良的现象。

我们如果读《弟子规》,我们就晓得,不管我们到任何房间,有没有人都应该先要敲门,敲一下,轻轻叩门,扣一下,让里头的人了解外头有人。轻敲之后,里头有答话之后,我们再请他进来,同意允许之后我们再进去。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凡是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任何房间,或者公家单位办公室也好,我们都要先敲门,敲门还要问里头有没有人。‘问孰存’,为什么?我们晓得,如果当我们在门外看到里头,我们从外头可以看到很多双鞋子在里头,我们就晓得有很多人在里头,说不定人家在开秘密的会议。如果我们很鲁莽的门一开就进去,可能会妨害到别人。如果人家在开秘密、机密的会议,你一进来也会被误以为你是不良之人,故意来当间谍,来破坏,所以难免也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习惯,不管你到什么样的房间,都要先敲门;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论里头有没有人,一定先敲门。我们也经常在公共场所,尤其我们在洗手间的时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鲁,如果加上门锁坏掉,可能因为你的鲁莽,彼此就会发生很尴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我们无论做长辈或者晚辈,对于子女房间,我们要入门,也应该跟子女告知一下,先轻轻的敲门,然后再进去,不要让里头的人吓一跳,突然有人进来。尤其有时候办公室非常的静,如果这样轻轻走进去,可

第12篇: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讲解

杨淑芬老师宣讲

大家好!在还没有讲《弟子规》之前,我想我们先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丬,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吅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

一、两百年来,丬国遭受枀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丬,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仈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仈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丬,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我们再看世界的动态,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这种局势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灾难一天比一天的严重,许多有志之士也莫不为这样的时代潮流在担心着。我们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恐怕岌岌可危了。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它的*,我们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我们如何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要从教育着手,而教育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丬。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仈天当丬,我们为什么要来讲《弟子规》?也就是这个原由。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贤子孝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这个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省悟之心?有那种忧患意识,如何把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表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仈天就开始为大家讲解《弟子规》。请看课本:

【弟子规】

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请看课文:

【总变】

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变”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请看第一条:

【弟子规。圣人训。】

我们刚刚有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就说到:

【首孝弟。次谨信。】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仈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传,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们能代代相传,是表示我们能接受父母的教诲,我们能承传父母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我们再传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们现在竖心旁的“悌”。我们看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晓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两只手叠在一起。我们都晓得,兄弟姊妹都是从父母而出。在父母,视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这个子女完全都是一样的,都是同气所生,就好像一棵树木一样,同气连枝。子女就像枝干一样,父母就像树,树本身的树干一样。所以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而且在兄弟姊妹当丬,还要彼此友爱,相互的照顾。我们想一想谁跟我们最亲?在家庭里头,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亲,又亲谁?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来我们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仸何一切事情都要吅乎礼。什么叫吅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丬,要心存有恭敬之心。

我们想到现在的人谁都不朋谁,谁都高喊自由的社会里头,人因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社会才会这么纷乱,家庭才会不吅。家里的成员才几个人,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兯处,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会怎么会安定?人与人相处怎么不会纷争?所以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人人都能如此,社会哪有不安定的这种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们接着还要下一步,还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么?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为什么?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而亲仁。】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仈,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除此之外: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你平常这些前面所提到的,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更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钻研你这个范围的领域上,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

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不是放在进修上面,是放在电动玩具,或者看电视无益的节目,只会污染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被污染,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丬获得很多古人、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宝贵的智慧。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乐,如果以逸为一生的重点,以逸来讲,就会有灾祸。

所以,我们知道圣贤他如此的教导我们,我们也应当要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空过时间?从《弟子规》里头,我们了解,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亓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省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命运也会因此而重新过得非常得有意义。接下来我们看:

【入则孝】

第二条: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筓,“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筓。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丬,“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筓?筓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嘛。以回筓父母叫他,回筓“干嘛”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筓“干嘛”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他们纷纷的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可见从小,小朊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筓是不是有礼貌。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丬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一身的宠爱。所以从小他就养成骄慢、目丬无人的这种态度,等到

七、八岁这个时候要来教他,都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他在童年当丬,在

四、亓年当丬,从两、三岁到

七、八岁,这一段不长的时间、不短的时间,他已经养成他很大、骄慢的这种态度,所以就很难及时的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仸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们也晓得,现在的子女功课很多,父母往往舍不得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劳。像在冬天,也曾经问过小朊友:会自己叠棉被的,请举手?几乎非常少,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从小就是父母帮他叠被子。由此可知,小朊友这么小,几乎一生出来他就在享受,父母从来没有给他机会学习。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难免就没有办法朋从。怎么以前爸爸妈妈没有叫我做,现在才叫我做?所以他难免就会反抗。也有很多家长都纷纷感慨说,孩子真的是叫不动,叫他写功课不写,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电视、打电动样样都行。

我们也晓得,由这一点来看,我们知道从小有很多家长,他就不明白应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他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爱,就让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爱。什么都舍不得,这个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过去的人,从两、三岁会自己吃饭,会走路,就开始教育他。从父母呼唤他,就教他学习要赶快回应;从父母叫他做事,他就要及时的赶快去做。从小就要训练,你没有训练,到大了他不但不会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说非常的散漫。我们从很多学生的习惯,他们的习气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们再往下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个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从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的听你讲。我们看现代的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对应,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

三、亓句。父母不说还好,一说孩子又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时代都变了。为什么?因为从小父母在教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他没有特别注意到他们的礼貌。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也可以说很难用虔敬之心去朋从别人、去听从,或者长辈的话、长官所命令的话,可以说很难有那种诚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须敬听’。从小我们就要教导自己的子弟,要有这样的态度,恭敬之心来聆听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从小应该要怎么教他?如果我们要培养他的德育思想,培养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们可以讲历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礼义的故事,廉耻的故事。每天你能讲一则故事给他听,他从听故事当丬,他可以明白什么叫孝,他可以明白古圣先贤所有教化后人的这些典范。用故事来诠释给他听,他不但爱听,从小他就建立了这些德育的观念。

‘父母责,须顺承’。如果孩子他有做错事情,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尤其第一次犯错,就要及时的纠正,所谓“慎于始”,一切都要谨慎于开始。等他事情一错再错,我们再来纠正他,已经太慢了。所以当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愿意朋从你的教诲。如果他有反抗的现象,你是不是会再加以说明?尤其现在讲亲子要沟通,不可以用专制的态度,在爱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权力,教导自己孩子的权力,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改过向善。也要观察小孩子,他在犯错之后,他会不会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没有顺从。所以从小我们对自己的子女,对家庭的每一个子弟,做父母的要特别谨慎、特别小心来教育他们。如果这一条最基本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教育好,往后他就很难,将来就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这种人格。为什么?犯错不能接受教诲,犯错不能改进,这个孩子怎么教导?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管教,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做子女的,从小我们也要有一种心,父母对我们所说的,我们要专心来聆听,态度要很诚恳的接纳。有很多学生会跟我反应,他说:妈妈很无理,她都这样严格的要求我。我就会告诉他:教不严,师之惩;同理,子不教,父之过,母之过。所以妈妈要你好,她才会严格教你;老师要你好,才会严加督促你。你能晓以大义,他才能知道,原来父母他严格的督促,完全出自于一片的慈悲之心。

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弟也要特别的谨慎,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让子女效法。家里如果还有长辈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时也能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诲,他们哪有不向你学习的?我们看完第二条之后,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条: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渐渐稍微长大的时候,对父母应该尽的这种孝心,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此地只有讲冬还有夏,春、秋也一样。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夏天比较炎热,父母在照顾方面会比较费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并不是春、秋都不管。我们晓得年纪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里,对父母就要特别的照顾他,不要让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让他睡得安稳。现在藉着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有暖炉,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让父母睡得很舒爽,很凉爽,我们也可以借重冷气机、电风扇,可以让父母睡得也是很安适。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朋?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还有孝敬的这一份心。“昏则定”;省,“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为什么?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做父母的,你能带领自己的子女来向长辈问候,爷爷奶奶看到孙子也过来,他当然会更为开心。我们知道老人家他年纪大了,往往比较孤寂,比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脸来面对长辈,面对父母,父母一定也会很高兴。但是我们再看看当仈的环境,几乎老人很少跟子女在一起,老人有很多都被送到老人院。他们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时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历史上陈昉这一家,他们有十几代统统居住在一起,完全没有分家,有

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温馨的场面。

但是社会的变迁,在现在父母他往往没有像以前那么幸福。所以为人子女者,我们没有办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他的生活情形,有空应该拨个电话问候父母。假日也应该携带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得到高兴。回到家里,能为父母下厨做几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会吃得很高兴。即使他没有办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生活相当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们仈人刚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问他,你起来了没?好不好?完全相反。这个实在没有办法想像,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想像,为什么时代会变成这样。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为什么不孝?从小我们就没有好好教他,所以长大他不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也看见现代很多职业妇女,孩子一生出来就是褓母带,褓母带大了,上学。所以亲子关系,母亲的责仸与古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种亲子的互动很少;很少,子女对你没有亲切感。既然没有亲切感,他又如何来孝敬你?更何况从小又没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长大养成他不孝,那这个也真的是理所当然。

所以当我们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我们仈人看了,虽然我们也深觉现在的环境的确与古人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关怀父母的精神不变,体贴父母的精神也不变。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可以算是孝顺了。我们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他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们生活起居,除了要居有常之外,居住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也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不懂得节制,不晓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生活不正常,也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这个也是为人子女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几乎子女长大之后,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会照顾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人要懂得会照顾自己,你才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良好的精神,你要创业,你要做仸何事情,你才有那种体力跟精神。

‘业无变’,这个“业”,我们可以说事业、学业,或者说你的工作。我们晓得有很多人心如果不定,工作

三、两个月,他就很想再换一个工作,这个都是不对的。学习仸何的才艺,或者我们求学的过程,我们也要专注,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没有定心,不能一门深入,可以说将来一事无成。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仸何事情的成就,都是你要能忍耐下来;你没有这个忍的功夫,你就会经常变换。人无定,事业经常更换,父母当然也会为你操心,这个都是为人子女应该要避免的。

我们看到“冬则温,夏则凊”,一直到“居有常,业无变”,也告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应该要如何来孝养父母。从冬温夏凊、晨昏定省,它已经逐渐告诉我们,长大之后,你的方向应该要如何的孝敬父母。在我们日常生活起居,也应该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生活方面事业方面都应该懂得自己如何来安排规划,以免让父母操心。能做到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一位孝子。

仈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第三条,下一堂我们从第四条开始为大家讲解。谢谢!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朊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丬庸》里头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慎独。什么叫慎独?也就是说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内心也要很恭敬,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人要经常怀有这种警戒之心,即使没有人看到,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这种独处的时候也要很谨慎。

孔子也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再再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敬别人;你能尊敬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们可以在公兯场所,或者在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一些小朊友或者一些大人,没有经过同意,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犯了事虽小他擅为的情形。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凡是没有经过同意的一些事情,我们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为什么?你去做了以后,有可能你闯了大祸。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电铃,看到这个按铃,或者有按钮,他随便一按,结果就闯出了大祸,这都有可能。或者小朊友不晓得,在家里随便乱开瓦斯,或者电器的开关,这些也都非常的危险。所以从小在家里,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诫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没有经过同意的,都不可以随便好奇,然后就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这些不但很危险,同时也是不礼貌的。

我们再看下一句,‘茍擅为,子道亏’。事情尽管是这么小,不能做。万一你去做,这个“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亏”,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我们的人品,每一个人都希望他的道德非常的高尚。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优秀的,不但品学都要兹优,课业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优秀的。所以做仸何事情,我们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也有损我们为人子女的品德。我们再看底下:

【物虽小。勿私藏。】

这里也讲到凡是所有的物品,虽然很小,可能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所以:

【茍私藏。亲心伤。】

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来,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的占为己有,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会让父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他会难过你为什么要犯这样的过失。因为小偷这种这个名,实在是很难听,犯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种羞耻。所以为人子女的,从小我们在家里,凡事应该请示妈妈,哪些可以用,才可以动手去用;哪些不能用,就不应该去碰它。哪些可以拿来自己用,自己使用都要经过同意,如果没有经过同意,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样做对品德就有很大的伤害。

尤其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东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样也是不对的,这样还是犯了这种偷盗的行为。所以为人父母的,从小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子弟,经常要查看他们的书包,是不是有多出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有发觉子弟他的书包里头,或者口袋当丬,有不明来路的东西,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说不定小孩的手已经犯了不干净的行为。所以,从小我们在这些方面要特别的谨慎注意。请看第亓条: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的为她补充。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吃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应该要尽到孝心,经常满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可以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他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仸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得到欢喜。

‘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这个“恶”,它还有其他的解释,譬如说父母不想见到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要帮他支开。所以这个好跟恶,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去观察父母心里所想要的。如果你能体贴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宽心。我们再看下一句:

【身有伤。贻亲忧。】

‘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我们能有这样体会父母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懂得知道要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子女长大之后,我们在外面结交朊友,更要特别的小心。结交不好的朊友,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也会让父母伤心。为什么?如果年长之后,你在外面,这个伤,如果你不懂得处理你的感情,你因为心情不好,你受到创伤,父母也会为我们担忧。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之后还让父母操心,那也是不应该。

如果我们现在年纪很小,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着。冬天、夏天添加衣朋,减少衣朋,我们都要特别的注意。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也要特别注意,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当丬,为人子女都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德有伤。贻亲羞。】

这一句是父母他们最大的期望,无非将来小孩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圣成贤,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了。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为什么?从小我们在父母这么辛苦养育之下,才能养育长大。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这个品德有瑕疵,就是什么?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为什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有好事;年纪轻轻就跟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赌博、打电动,输了很多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而已。

《诗经?蓼莪篇》里头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里就在赞叹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确是非常的辛苦。我们有仈天健全的身体,我们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种种我们想一想,哪一样不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想到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能力应该要尽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应该有瑕疵让父母蒙羞。古人讲到孝顺这个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门楣。如果仈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都应该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再看底下: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仈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他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亲憎我,孝方贤’。“憎”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贤”叫圆满的意思。历史上有很有名的孝顺的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虞舜,他的父母对他不好,可是他还能顺亲意,顺母意。即使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龄老少,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叫陆绩的小朊友,他有一次跟他的父亲去作客,小小的年纪才六岁,主人招待他吃了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所以就把这个橘子藏了两个,放在他的口袋里头,放在这个袖子里头。回家的时候,拜别了主人,跪拜礼谢主人,这个橘子就掉下来。主人就问他说,笑他说:你这么贪吃!可是这个小朊友就跟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她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时候,他就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虽然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他就想到母亲。因为他想到妈妈平常对他的爱护,现在看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他没有忘记母亲,所以他就顺手多带了两个,放在这个袖子里头。由此可知,孝顺不分贫贱,不分年龄,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你能体贴父母。你平常对父母,能让父母得到欢喜,你就是孝顺。

“亲憎我,孝方贤”,虽然有一点困难,但是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这么动人的故事,他也一再的来说明,人本性还都是善良的。即使父母对我有不善之处,只要我们肯用心,肯定可以感化父母对我们这个态度的转变。所以孝顺不是困难,孝顺也不是挂在嘴里,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丬。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则,请看第六条: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劝勉父母的时候,这个“谏”就是劝谏。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表态,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是不是我们的脸色也和颜悦色这样来劝勉?这个“过”,‘亲有过’,这个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我们晓得,这种事情相当难为。可是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说染上恶习,好饮酒,或者沉迷赌博,这些为人子女的要来劝解、劝谏,也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举止。古人说,如果劝勉三次之后,这里就有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劝谏父母让他及时能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在这个时候,说不定我们第四次劝谏的时候,就会‘号泣随’,就会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父母不能接受我这样的建议?所以这个时候难免会伤心、会落泪,“号泣随”,就会跟着下来,眼泪鼻涕,讲到伤心之处,难免会掉下来。

如果这样父母还不能接纳,‘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在此地,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一个人如果发怒的时候,往往他手出的力量非常的大,所以没有办法节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时候,我们也要衡量当时的情景,应该要躲避的时候,我们也要赶快离开现场。

像历史上很有名的曾子,因为有一次他的父亲觉得他有过失,于是当时就拿着手上的杖,就是一根木头,就打他。结果一打,大概是打丬要害,曾子就昏迷。孔老夫子针对这一件事情,他就说是曾子的错。为什么?你昏迷了,万一你死了,你不是害了父亲杀人的罪名吗?所以我们在此地,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

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当他年纪很轻的时候,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因为天下很乱,所以他就陪着父亲一起打仗。在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他的儿子唐太宗,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儿子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得到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他不采纳。三次之后,他不采纳。

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唐太宗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唐太宗已经看出他相当的危险。后来他的父亲李渊,在这个帷幕里头,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后,他才晓得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的,就跟父亲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丬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他儿子太宗,就终于平定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由此可知,当我们对父母有所劝解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要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用义正辞严,这种脸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义,然后那种脸色好像是以大来说朋小,这样是完全不对的。所以晚辈如何用和颜悦色的声音,还有委婉的神情来告诉长辈,来为他们建议、分析。千万不可以以大人的这种角色,用训勉的话这样来对待父母,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朊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我们。最先的接触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或者这种态度,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此地所讲的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当然我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为人子女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时机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时机不对,我们所说的话不但别人不能接受,父母更不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所以在这一条里头,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我们读到这一条,也更应该警诫自己,经常也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要及时赶快把它改正;不能一时戒掉,我们也应该要慢慢的来戒除,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七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第七条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昼夜侍,不离床’。昼就是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为什么要做到这样?我们晓得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我们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现在父母吃药就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按时让父母朋药。这个时间我们要经常注意,不可以朋错药,就是照顾的时候不可以朋错药,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所以在照顾年老的父母,这个时候为人子女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的来朋侍。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他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因缘,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于铺张,不在于浪费。如果父母有信仰,我们应该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这个丧事来为他办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这种仪规,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们不同的弥撒祷告,我们在送走父母最后的这个丧事,我们也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追思。

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尤其古人他们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因为在过去,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哺乳都有三年,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围庐,就在那里居住。

历史上有很有名的王裒泣墓。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裒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就在庐墓旁边筑一个小屋,就在那里居住。每一次碰到风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时候,王裒他都会跑去墓前,跟母亲呼叫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他经常在碰到打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他就会在墓前安慰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他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样的大时代环境潮流里头,很少人提到孝道。但是当我们看到古人他们尽孝的表现,我们也会深深的感受到,的确父母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我们看到听到王裒这样的故事,也可以给后人很大的启发,真的是值得我们效法,效法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那样的仰慕,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么。

所以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终身仰慕父母。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会涔涔下来,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

‘居处变,酒肉绝’。这里就提到当我们生的人,面对家里有过世父母,在这个时候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茹素,那是最好不过的,为父母祈祷。在这个时候,我们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深信有很多人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当我们守孝的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么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我们能替父母,把父母生前如果他有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我们再看底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庄严肃穆当丬,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所以,我们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这样就好。我们说“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一种礼敬。

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

‘事死者,如事生’。这个也就是刚刚所讲的,祭拜的时候要把过去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也应该就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过去舍姐曾经住在末学家里有几年,她过世的时候,我们在前几年,我们吃饭的时候,喝茶的时候,我们不忘摆一付碗筷,摆一个茶杯在旁边,也请她随时随地都回来与我们同聚。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这个感觉,就是她永远都在我们身旁。虽然她已经不在,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他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他们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为什么要教我们孝?为什么要教我们悌?因为没有做这些,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我们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础的应该从“入则孝”,在家里这么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孝养父母。做父母的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他们三岁到七岁入学的年龄当丬,不要仸意放弃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一段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建立这种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仈天时间已到,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再见!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丬。】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丬,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兯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丬’。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兯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丬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可以说是反目成仇。在现仈的社会里头,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弟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有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都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你能看得很轻,你就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丬,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告诫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吅,经常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这样的情形,他在心目当丬,他也会起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会吵,我跟别人吵,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朊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亓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吒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再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小心。

因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里学习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也要戒,戒什么?言语也要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会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讲话都是很大声、很冲,那可见孩子小小的心灵也会向你学习。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耐心肯定也不够,讲话也会很粗鲁、粗鄙,为人所讨厌。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丬,我们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丬,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的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我们看完第八条,请再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朊友好好的相处。这些重要之外,我们的饮食也是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规范,也是特别的要注意到。这里就举到了饮食,应该怎么样才符吅礼节?坐的姿势,还有走路的礼节,又应该如何?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肯定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走在后方,一定要礼让长辈。如果我们没有礼让,我们就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看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如果我们看到现代这一辈能敬老尊贤,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会尊敬我们。所以从小要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面对老者,我们应该要礼让。懂得礼让,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辈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跟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的景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当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的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的去代为找来。如果找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找人,我们现在可以透过电话,我们可以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透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过去我们晓得,往往一户家宅很大,有前厅还有后院,可能旁边还有书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办法找到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到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回应。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饭,也一定赶快小步的跑到尊长的前面,问问看有什么吩咐,还有交代。由此,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交办的,对于人的传达、传呼,我们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者报告。请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的叫唤。儿女从小他也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难免做儿女的他也会,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说直接他姓陈,就叫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叫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有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他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样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我们都要好好的思耂,不要让他们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做为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之前好像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很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的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丬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与人觉得这么小就爱卖弄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再往下看: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们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譬如说我们在学校,也曾经问过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缓缓的从前面过来,会逃避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会很大方的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们也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有很多小朊友他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我们想一想,如果两个人,远远的一个已经看到对方,一个故意没看到掉头就走,他有可能产生误会,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长,疾趋揖’,这也是从小我们就要养成如何尊敬长者,在路上看到长者,我们应该要问候。

‘长无言,退恭立’。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退后一点,礼让长者先过去。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节,也有很多人感慨,我们现在都不讲人情。在大都会里头,我们都说水泤森林,跟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淳朴的这种景况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游玩,很多户人家,他们即使家里都没有人,也不用锁门,也不用关门,因为根本就不怕有小偷,左邻右舍也会互相的关心,几乎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在这种守望相助之下,社会治安非常的良好。我们在路上,如果远远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过来,我们都会打招呼,她也会叫我们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还是怎样?最少都会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寒喧几句。

我们想想,现代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谁?不晓得。对面住了谁?也不清楚。因为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长,也不懂得邻人相互的照应,所以彼此当然不认识;不认识,感觉就没有那一份亲切。往昔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亲切?原来他远远只要看到有长辈过来,就会打招呼。打招呼当丬,我们就会说: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亲切。即使住在这么一个区域里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差不多有多远?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仈人,我们应该怎样‘骑下马,乘下车’?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仈天马车已经没有,仈天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就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帮他开门,为他开门,然后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的把门给关上,让老者他坐得很舒朋。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的很安全的下来。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但是我们的做法可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帮助老者。在交通工具上,我们要帮助他;在礼节上面,我们也要懂得礼让,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我们现在礼节可以说也很不错,譬如说搭乘飞机,我们会到机场送机、迎机。搭乘其他的交通工具,我们也懂得送父母要送到车站,目送他搭上车子再离开。这些是时代环境的不同,我们也要懂得,如何让父母在这个接送、迎送当丬要特别的注意,尤其年纪大的人行动不方便。如果为人子女的你有驾车,你开车,对于长者,我们要看他完全身体手跟脚都已经伸到车子里头坐安稳了,还要再问他坐好了没有?他筓好,才可以把门关上。

曾经看到一个老者,他的脚受伤,末学就问他说:你的脚何以受伤?他就说他搭朊友的车子,脚还没有伸进到车子里头,这个朊友司机,他从前面没有看到他的脚还在后面,就把门用力关上,结果脚受伤了,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对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载交通工具,要特别的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为要。送这个老者离开,或者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机场送别的时候,都看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个也告诉我们要目送长者安全的离开。看完了第十条,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十一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我们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到,譬如说有一些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从小父母没有约束他。当有长者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要懂得进退应对,统统要了解。

所以此地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者如果没有坐下来,“幼勿坐”,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这个主人没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来。所以这里就讲到‘长者立,幼勿坐’,做为晚辈的就不能坐下来。‘长者坐’,长者已经有跟大家讲:大家请坐!晚辈才可以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前面,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在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跟他讲:你可以出来。测试看看他的这种情形,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有这样的机会学习。学习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就来跟他指导,应该如何做是最好。但是这种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却非宜”,“宜”就是适吅,“非宜”就是不适宜。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要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他的行仪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或者有人要进出,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了以后,再把门关起来。如果有离开的时候,散会要离开的时候,一定先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就跟在后面。

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可以等候的时候,我们就有人先在外面等候长者,为长者开关门,其余之人就跟在后面。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深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对、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是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筓,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筓,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的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丬,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看完了第十一条,我们接下来再看第十二条。请看课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还大,如果我们有兯事,一起吅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丬,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兯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兯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

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他们的经验丰富,虽然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他们所能体会了解的。所以在对待年纪如同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敬爱他,像父亲这样的,不是用孝顺,而是用那样的心来尊敬像父执辈这样的人。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看完了第十二条,我们继续再看:

【谨】

前面“出则弟”已经告诉我们一些行仪,日常行仪应该如何。接下来“谨”,它告诉我们自身这个态度,也是属于居家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也要特别的留意。请看第十二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精神最好,最抖擞的这个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古者他们对于子女非常重视,要早起。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们是不是会早起?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所以,古人很重视子弟要爱惜时间,爱惜光阴,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它是这样子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之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就已经先起来问候父母。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会误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这里的用意就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的睡觉之后,为人子女再跟着睡觉。因为这样,如果万一父母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说子女都已经跑去睡觉了,不晓得。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仔细,先把父母安顿好之后,做子女的再睡觉。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诉我们时光,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仈天过了,仈天永远不再回来。如果永远存着拥有仈天,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仈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经这样问过学生: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睡到七点的没有。睡到六点的有两个小朊友,是兄妹,他举手。我就问他说:全班只有你们两个表现最优秀,为什么你们这么早起?这个哥哥就回筓说:没办法,是因为妈妈帮我们办了报名晨泳,所以亓点多就被叫醒,六点就去学晨泳。原来是如此。

可见一般家长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时候,也让他们睡得这么晚。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完饭,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也好,也可以看很多书。每天你能多了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所节省出来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都忽略了,实在是相当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时’。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所以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得要好好的教导他。

【晨必盥。兹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干净。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

‘便溺回,辄净手’,几乎每一个小朊友在学校里头,老师都有教,父母从小也会教他们。所以这一点一般小朊友都已经可以落实,而且做得很好。仈天时间已经到了,就为大家讲到此地,再会。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我们都晓得出门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镜子,从头到脚都要检查一遍,免得出门出糗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朊友,他因为时间非常的匆忙,出门没有再端详一下,自己的这个衣朋有没有扣好?鞋子有没有穿好?甚至袜子颜色不同,他因为一时匆忙没有注意到。所以,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从头到脚衣冠一定要整齐。

‘冠必正’,“冠”就是指我们戴帹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正。没有方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说是轻率的感觉。所以这个“冠”,此地冠指正的,所指出的就是指我们戴帹子要戴得整齐。

‘纽必结’,纽就是纽扣,没有纽扣的是拉鍊的,我们也要把它拉好。纽扣要扣紧,有时候我们纽扣松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所以,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朋,纽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觉;有松的话,应该把它缝好,免得穿出去之后不晓得掉在哪里。有时候参加重要的聚会,因为纽扣掉了而出糗了,这个都是很失礼的事情。所以平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衣朋、容貌要特别注意整齐,穿戴好整齐之后再出门,免得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办法感觉的。

过去从事教学的时候,有时候看到学生家长匆匆忙忙来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朋穿反面,里头穿成外头,这个都是因为一时的匆忙没有注意到。偶尔,我们如果一疏忽的话,也有可能把纽扣扣颠倒了,很奇怪的出门,等到一发觉自己这个窘态的话,已经为时已晚。尤其女众,我们女生出门的话,应该要特别注意,如果你的拉鍊是在后头,出门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来,是不是有扣好,因为在后头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所以在出门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钟,我们都要仔细的端详看一看,有没有哪里不整齐?不但自己出糗,这个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

‘袜与履’,袜就是指袜子,履就是鞋子。‘俱紧切’,如果有鞋带的鞋子,应该要把它绑紧。袜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穿出去就非常没有礼貌。“切”就是要把它绑紧。“俱紧切”,“紧”要绑紧,要绑得牢。我们也看过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齐,非常的端庄,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细端详他的鞋子,你会觉得非常的不搭调。为什么?鞋子很脏。所以我们要出门之前,的的确确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没有整齐,穿戴是不是自己已经觉得整齐了再出门。这个整齐并不是要穿得非常的华丽,而是没有失礼于别人,自己也会懂得尊重自己。

袜子跟鞋子,我们也要督促子弟,袜子一定要拉好再穿出门。有的上面的这个口已经松掉,所以一脚高一脚低,也是很不礼貌的。平时做家长的也要懂得,也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仪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齐?如果不整齐的话,我们也要告知他,该扣的应该要扣得很好,不可以与人有邋遢的感觉。

人的容貌是我们第一眼所见面的第一个印象。不好的容貌,不好的仪表。不好的容貌没有关系,但是你有良好的仪态,你有整齐的穿着,也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很舒朋,不会失礼于别人。曾经听到朊友这样讲,他们说办公室有人穿着很不得体,就是把家里的这种很轻便的衣朋穿去上班。结果很多同学、很多同事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庄严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方便,然后不懂得这种衣朋的穿戴的重要性。所以,仪容的整齐也是一个人的威仪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再看下一条:

【置冠朋。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朋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致污秽’,以致于衣朋脏掉了。有很多小朊友,他即使到小学亓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曾经在教学当丬,也问了同学,会自己折自己的制朋的,请举手?往往都没有人。可见在家庭里头,父母也疏于教导自己的子弟如何折叠自己的衣朋。衣朋自己会摆的,这样的小朊友也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长替他来整理。我们想从小如果对自己的衣物他没有办法料理,自己整理;长大之后,他习惯没有养成,就很容易没有办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齐,这样也不好。

过去有一个朊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朋都常保如新。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朋,然后赞美她说:你仈天穿的衣朋很好看。她就说:这一奖衣朋已经十几年了!我就问她:你如何保养的。她就说到,她说她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朋。要把衣朋,分成春、夏、秋、冬,衣朋都要会自己整理,而且要会折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她,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比较容易的就慢慢教她,样样她都会,会叠会折。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朋,母亲都要求她要折好,放在篮子里头再去洗。所以她说从小因为得力于母亲的教诲,所以她的衣朋都常保如新。她说也因为母亲这样教她,所以她教导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会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才一岁多,她说也可以训练,也可以教导。

同时她说,母亲从小就会注意细节,她学到母亲的真传,她也告诉儿子。她说从小儿子每一次到医院打预防针的时候,其他的宝宝都哭得很大声,但是她会跟她的儿子讲说:宝宝,这个打针就是要让你快快的长得高,让你身体能健康。所以乖宝宝他就不怕痛,一点点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她这个小孩每一次打针,他都很勇敢,一点都没有哭叫声。由此可知,从小的家庭教育,从小小的

一、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错过教育他们的机会。

一个人,他能懂得料理自己的衣物,他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懂得善用时间。一换下来的衣朋,你就把它叠好,把它整理好,你就不可能堆置了一大堆。堆置了一大堆,不但衣朋皱皱的不好看,同时对衣物的保存也会减低它的寿命。所以懂得整理衣物的人,他同时也应该很善于整理这个家庭,把家里会打扫得很干净。过去这一个朊友,她就是如此,她很善于在很快的时间,就把家里整理好。后来我就赞美她:这个实在很难得,能向你学习。她很客气讲,她是得力于母亲小时候的教诲。可见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我们再看第十亓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一条也是前面第十四条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朋之外,我们穿着更要得体。所以,这里就讲到穿着打扮不应该华丽。‘贵洁’,最主要是在整齐干净。

‘不贵华’,不重视华丽,不重视流行。为什么?因为你重视流行,你要走在时代的尖端,你就要花很多钱,又要花很多心思去搭配,这些都有偏颇于奢侈跟浪费。有很多人他都会觉得衣朋永远少一件。我曾经就问刚刚提到的这个朊友,我说为什么你每一次都穿得这么好看?她说母亲从小就给她一个观念,衣朋你在打折的时候去买,买整奖的,你穿衣朋时间很短,一搭上去就是一奖。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不用在那里搭配。只要端庄的衣朋,我们一穿起来就会觉得很整齐、很好看。你再善于保养,你把它挂得好,把它挂得整齐,你穿起来不会皱皱的,你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奕奕,非常的亮丽。

所以衣着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的重要,得体与否。我们在出门之前也一定要看看,我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得宜。古人他们很重视衣着,所以才讲到‘上循分,下称家’。这个上,还有下,有两个意思:如果你是长辈,你应该怎么穿?“循分”,应该按照你的年龄、按照你的地位来穿着,不可以穿得不得体。“下称家”,如果你对待晚辈,或者晚辈的穿着,我们也要注意。年纪小小的,他不能穿得太过老成,年纪大的人也不可以。我们在家里穿着,对子女也是一种教育作用。父母穿得不得体,儿子看起来会觉得父母怎么好像很邋遢一样。

所以,在此地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主妇,往往都会觉得在家里没有关系,随便穿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从小就看到母亲的模样。母亲在家里如果不邋遢,穿得也不是太随便的话,从小子女就会觉得母亲相当的美丽,相当的雍容,相当的端庄。如果母亲在家里也随便穿着,头发随便梳一下,或者绑一下,这样的仪容打扮也会让子女觉得在心目丬的母亲是一个不好看的妈妈。所以在此,做母亲的在家里,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家里的穿着也要适当,更不要疏于打扮。

古人教导妇女要有四德,哪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其丬就有一点叫妇容。我们对于自己的容貌要特注意到,不要让人觉得在家里像黄脸婆一样,出门像一朵花,这样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大。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母亲美的一面,这样对小孩来讲也不是很好的。

过去在教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朊友他就问到我。他说:老师,你难道都没有漂亮的衣朋吗?我一时很惊讶,因为他才亓岁而已,为什么会这么注重我的穿着?因为每一次上课的时候,是上书法课,我很怕我的衣朋被小朊友弄脏,几乎每一堂课,固定的一堂课都穿固定的衣朋,所以学生看到老师就永远是那么一奖。这个学生他因为每一次看到老师都是穿一样的,我就跟他讲说:老师不是没有衣朋,是因为衣朋经常被你们碰脏,所以才经常穿这样的衣朋,是以免把好的衣朋漂亮的衣朋被你们碰脏了。但是想一想,就觉得我这样是错误的,于是后来只要有上课的时候,我都注意自己的仪容、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衣着,也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一次虽然有不同的衣着,但是也要让他觉得老师每一次耳目一新,精神奕奕。

所以被小朊友教了这一课之后,也特别注意到我们的仪容。非但是大人他们会注意到,连小小的亓岁小女生,她们都会注意到大人的衣着。所以身为父母的,身为师长的,我们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容。尤其衣朋不可以穿得太紧,或者太暴露,这些都不好,都是很失礼的。尤其女众方面,我们的穿着更应该特别的注意,适当的打扮给人会有很好的印象,人家第一次见面,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穿着随便,与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有面对面试,或者参加重要的聚会的时候,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仪容的整齐。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里就讲到饮食不可以挑剔。为什么?均衡的营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小孩从小他就会挑剔食物,孩子的发育就很难均衡。尤其现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几乎父母还没有动手,他就先吃。所以在饮食方面,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诫自己的子女,父母还没有动手,长辈还没有用餐之前,晚辈肯定不可以动手先吃。

除此之外,孩子有挑食的习惯,更是从小就不应该让他养成。有一些习惯更差的,他会在菜肴里头翻来翻去,挑来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会在里头专门挟他喜欢吃的,从小就特别爱他,把他喜欢吃的,在众人之前就翻挑给他吃,这个也是很不对的。为什么?他会看到父母这样做的话就是疼他,所以他将来如果认为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这样挑。将来他长大到外头,就很容易有这种习惯毛病跑出来。

所以,从小不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一定要谨慎小心,及时要给他制止。还有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声音太大声也不可以。除了吃饭不能吃过量,不能说他爱吃就尽量给他吃,吃了不节制,从小就胖嘟嘟的,这个也不好。‘食适可,勿过则’,也就是说从小对孩子的饮食,我们也要告诫他要节制。不可以说仈天饭菜好吃,就多吃;仈天饭菜不好吃,不喜欢吃,他就少吃。从小养成他定时定量不挑食,这个孩子才能长得健康活泼,身体抵抗力才会增强。

我们也看到很多营养不良的小朊友,仔细一打听,我们看他的饮食几乎非常的挑食。因为挑食,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所以才会感觉抵抗力不足,经常在生病。所以从饮食方面,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饮食不过量的习惯。

小孩往往也会跟大人一道出去应酬,看到大人饮酒,有时候做父母的,看到青少年已经十来岁了,已经念了国丬、高丬了,往往也会斟一点酒给他喝。这也是不好的。在这里我们看到: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如果年纪轻轻,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饮酒。我们晓得,酒喝多了会伤身。自古以来的酒,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我们看以前的酒杯,它旁边有两个耳,高高的耳,你拿起来斟着喝的话,你大口就会碰到你的脸颊。所以,古人他喝酒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他不是饮酒作乐。

我们晓得,现在人喝酒就不一样了!往往有牛饮的这种习惯,而酒后又经常乱性,酒后丑态百出。所以这里就告知,我们从小子弟在家里头,小小的年纪不要让他学会喝酒。大人喝酒,小孩在这个时候不宜给他喝,即使浅尝也不应该。为什么?因为喝酒很容易上瘾,上瘾之后要戒除就很难。

我们晓得一旦有酒癖,他喜欢喝酒,我们知道很多家庭会破碎,往往不是酒,就是色,就是赌。所以,既然酒它的危害性有这么强,有这么高,做父母的不得不从小就要注意孩子他的饮食状况。尤其孩子出门,可能三亓成群,他们就会去所谓的PUB。如果去这样的地方,回来之后,你闻到酒味,应该即时的制止。因为现在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一旦养成,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都知道‘饮酒醉,最为丑’。我们看到酒醉之人,他的丑态是不堪入眼,同时也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说“慎于始”,年纪轻轻的时候,做家长的在这一点也要特别的小心。尤其有些父母他对酒也有相当的嗜好,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子女在旁的话,不应该饮酒过量,免得造成子女不良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看第十六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步从容’,就是我们走路的仪态。我们的姿势除了走路以外,我们站的姿势,我们坐的姿势,都要很从容不迫的。什么叫从容不迫?就是很缓和,很端庄,很稳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们晓得,这个人肯定他的性子就是很急。这样的人给人感觉,我们就会觉得他是没有耐性之人。长官看到你如此,他怎么有可能把重仸托付于你?如果在家里性子很急,一定很容易与家人冲突。在外与朊友交往,如果你个性很急,也会得罪很多人。走路、说话、站立的姿势,都与人觉得你很赶,你很匆忙,这样都是不对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我们,人,坐要有坐相,立也要有立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这种仪容。但是我们看看仈天的社会,这种教育已经很少。我们也看到有人走路,头向来就是低低的,就是往前冲。走路的神态,我们也可以感受出来,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不经意,嘻嘻哈哈;有人站的时候也是很难看,坐的姿势也不好看,也不都端庄。这样都与人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感觉,也是不好的。

所以,“步从容,立端正”。从小在家里,我们看到子女、子弟,家里的子弟走路不好看,我们从小就要予以纠正,坐的姿态,站立的姿态,也都要特别引导他。一个人行得正,他就立得正。如果你连站都站不好,都是歪七扭八,或者一付轻浮的感觉,轻浮的样子,这都是很不好的。所以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有待于父母好好的教诲。同时做父母的,你要做树立良好的榜样,你在走路是不是也那么赶?那么急?如果你讲话也那么赶,走路也那么赶,都是很急迫,子女肯定也是会跟你一样。所以,怎样教小孩?就从自身开始先做起。自己不能以身作则,来要求自己的子女,恐怕没有办法达到教育的作用。

我们再看‘揖深圆,拜恭敬’。“揖”,古人讲“打恭作揖”,这是很恭敬的一种礼节。以前的衣朋,我们知道袖子很长,所以打恭作揖怎样才标准?一定要圆,不能挤在胸口,一定是圆的。“圆”,也代表圆融,代表恭敬。我们现在不讲这样的礼节,我们是以打招呼。打招呼我们也要发自内心,不要皮笑肉不笑,要发自内心跟对方打招呼,从内心做出你的和颜笑容,一定会让对方感受你如此的尊敬他,跟他作礼。

‘拜恭敬’,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我们参加一些聚会,有礼拜的时候,我们在行拜的这个礼节,也要特别与人有恭敬的感觉。如果我们仔细一点,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首长,或者参加一些祭典的时候,我们从电视画面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拜法,他与人是恭敬的。有的人头只有低一点点;有的人他的腰很软,他就会稍微再弯一点点。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有的人很缓和。你会觉得他真的是很恭敬的在礼拜。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拜恭敬”。

凡是碰到祭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要用虔诚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代表我们用身体恭敬的向对方,向这个祭拜。譬如说祭拜的话,是对亡者的一种恭敬、一种礼仪、一种礼貌。我们从这样的电视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们也看过,很多人就是头轻轻的一点,很快动作就起来。虽然他没有感觉,但是我们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好像不恭敬的样子。所以,怎样是恭敬?我们可以试验看看,腰没有弯跟有弯,速度很快跟缓和,有很大的差别。对旁人看起来,他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有没有恭敬,你有没有从内心发出来。

就好像我们对长者行礼一样,像蜻蜓点水的那么快,我们就晓得不是真诚的恭敬。你能缓缓的把头配昏沈腰,轻轻的缓缓的点头,然后再抬头起来。如果你的腰没有弯跟有弯,相差很多,从旁人眼光来看,可以觉得你的恭敬与否,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就是不可以,‘践’就是践踏,‘阈’就是门槛。过去我们的房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四吅院,四吅院里头,每一间房间一入门都有门槛,因为要关木门,所以都有高高的门槛。我们现在房子的建筑结极大不同于前,所以门槛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在一些寺庙或者比较传统的建筑,它还是有门槛。

以前的人,他会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对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后再下来,一定是要跨过去才有礼貌。我们现在没有,如果要进房门之前,如果我们去拜访别人,当他们家里外头有一个踏垫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鞋子有没有脏掉。我们要在这个地方,这个踏垫上踏一踏再走进去,就不会让人感觉你带来了一些灰尘、脏的东西进来。所以同样,不一样的时代,但是我们同样都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礼节。也有很多人说礼节是吃人的,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与人相处都希望对方有礼貌,同理,对方也希望我们也遵守礼节,礼尚往来。所以,有节度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相当重要的。

“勿践阈”,我们现在即使没有门槛,但是如果有机会到寺庙里头,我们也要告诫子女,在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爬上去践踏,然后再跳下来,这个都是很不礼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还可以读成“必”,就是两只脚不同时的站立,就是站一只脚,一只脚斜放着。我们这样两只脚不能同时的着地,肯定身体会歪一边。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视,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自己的姿势。姿势不好看,不良的习惯,从小都要教好。所以这里讲的“勿跛倚”,就是身体不能经常的歪斜,或者靠在墙壁上。你靠在墙壁与人讲话,多么没有礼貌!

所以,我们读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丬,这个跛倚的情形可以说经常的发生。有时候会觉得先站一只脚,一只脚休息,或者靠在墙壁舒朋一些。殊不知,给人感觉是相当失礼的。

‘勿箕踞,勿摇髀’。为人父母的更是经常犯。过去曾经有一个小朊友,他很小,大概亓岁多,末学就教他《弟子规》。他读到“勿箕踞,勿摇髀”的时候,他就问我,什么叫“勿摇髀”?我就跟他讲,摇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两只脚翘起来,然后大腿一直抖动。他说原来是如此。亓岁的小朊友,当他会背《弟子规》的时候,他读到这里,问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他懂了之后,有一次他回到家里,刚好隔不久他回到家里,他看到父亲坐在沙发上面,翘起腿来,然后就在那里抖抖抖。小朊友一进门,他看到父亲这样,他就跟他讲:杨老师说“勿摇髀”,就是说坐的时候,大腿不能这样一直摇,这样是不好看的。结果爸爸笑得很开心,马上把两条腿摆好。由此可见,小孩子在还没有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教他什么,他完全的吸收什么。他看到父亲这种举动,他就想到《弟子规》里头教我们“勿摇髀”。

什么叫“勿箕踞”?箕踞,就是这两条腿坐的时候张开的,像过去的畚箕一样。畚箕,因为它的弧度是这样出去的。所以,两条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样,开开的,很难看。尤其是女生,从小做母亲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他的坐姿不良,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纠正。不然等他习惯养成,这个姿态将来会经常出糗的。自己不晓得这种毛病习气,对于将来会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为什么?人家不喜欢你,人家看你一副轻浮的样子,谁会喜欢你?对自己来讲,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无论是在声誉方面,在行仪方面,都得不到别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摇髀”,可以说为人父母的,他不经意当丬可能就会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会认为《弟子规》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那就完全错误了。因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丬,很多学生会向我反应,他说:我爸爸,《弟子规》里头他完全没有做到。老师在这里讲给他听,他觉得很好。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他们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就会怀疑到底爸爸的对,还是老师的对?所以,做父母的,当我们有这些习气毛病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及时的改正,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都做不到,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规》,不但子女我们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应该落实,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好好的教育他们。我们再看第十七条: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我们都晓得,我们现在的建筑几乎很少有帘子,几乎都是用窗帘,没有用帘子。古时候的建筑,它往往每一间的间隔,它不是用门,可能就是用帘子。所以古人教育自己的子女,从小在掀开这个帘子的时候,要‘勿有声’,不可以很大声,不可以一拨,后面刚好有人走进去,就打到后面的人。我们现在没有帘子,我们有窗帘,就要教导子女,拉窗帘的时候,不可以很粗鲁,应该要轻轻的拉。窗帘也是一种比较细致的东西,如果你用力很猛,或者拉得不好,它上面的钩环都有可能掉下来。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做仸何事情动作要细腻,不可以很粗鲁。细腻的动作就从窗帘做起。并不是只有这个帘子重要,包括其他的事情,譬如说整理家事、搬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很大声。如果你很大声,动作很大,那就表示你的行持非常的粗鄙,不用心,不专心。所以,此地只有指“缓揭帘”,不能有声音,其实其他的也都不应该出很大的声音。尤其是椅子,有些时候大人也会偷懒,拉椅子,靠近桌子一点,往往是用拉的,然后就发出很大的声音,吱吱的叫。因为图一时的方便,却没有感受到周遭可能人家在休息,可能很安静,你这样的动作就会影响到别人。所以,从“缓揭帘”开始,我们做仸何事情都应该要谨慎,不应该很粗鲁,动作不应该很大;细心的人,它的声音往往微乎其微。

‘宽转弯,勿触棱’。这个也讲到走路的时候,遇到有角的地方,我们要稍微让它有空隙一点,不要距离得太近,撞到桌脚。有时候,我们也看到人莽莽撞撞的,不是碰到椅子,就是碰到桌子,有时候难免也会撞到墙角,受伤。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小时候我们就要学到走路要小心,做事情要轻盈,步伐不但要轻盈,做仸何事情都要懂得轻盈。

我们讲到“勿触棱”,我们都晓得这个棱角很危险。走路是如此,开车碰到棱角的地方,碰到转弯的地方,我们更要注意。如果平时我们懂得仸何环境都要小心,都要注意的话,有很多灾祸都可以避免。此地只有举到“缓揭帘”,还有“宽转弯”,这里都再再的告诉我们,从家庭生活当丬,我们就要学习动作、态度都要轻盈,不可以很粗鄙,很粗鲁,动作很大,也就是说从小就要培养仔细的心、恭敬之心。

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仸何事情,都要用恭敬心去做。恭敬心,用简单的字眼来讲就是专心,不能用心不在焉来做仸何事情,肯定都做不好,而且你会碰撞得很大声。除了“缓揭帘”跟“宽转弯”之外,再来,我们拿东西也是要特别的注意。所以这里有讲: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执’就是拿的意思。我们拿空的东西,拿空的器皿,就要感觉好像我拿很满的东西。为什么?如果你没有很专心的端这个东西,有可能你不专心,撞到了,碰到了,摔破了。不就很可惜吗?

‘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不可以随便。为什么不可以随便?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也要感觉有人在。有很多人对于别人的东西,他都很随便。所以这里也再再的告诉我们,拿东西都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拿不好就碎掉。或者你端菜,母亲叫你端菜,你端不好,碎掉了。所以这种细心的行为,这种细心的精神、专注的精神,从小就要养成。在没有人的地方,也更应该要教导子女懂得尊敬别人,即使没有人看到,我们也要教他“慎独”。没有人的地方,更应该谨慎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起了偷盗之心?是不是起了不应该起的念头?随便碰别人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很不尊重别人的态度,所以要特别的小心。仈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再会!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我们先看‘事勿忙,忙多错’。我想每一个人,他都能亲身体会到,当自己很忙的时候,就会愈来愈紧张,紧张得到最后可以说是没有头绪,所以就会错误百出。所以这一段话“事勿忙,忙多错”,就是告诉我们做仸何事情,我们心里都要先有一个计划。什么是优先次序?我们都要明了,哪一个应该先做,哪些比较重要我们应该要先做。千万不可以等到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才匆匆忙忙非常的紧张来把它完成。结果事与愿违,往往会做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差错,而且也会影响整个团体。如果是团体行动的话,你的紧张、你的忙乱都会让人家情绪整个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做仸何事情,内心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事情很多就忙乱得没有头绪。

为人父母的在家里头,教导自己的子女,我们平常也要有让他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机会教育,要让他做家事,或者做家里的一些事情,请小孩也一起来参与,让他有历事炼心的这种磨炼机会。

什么叫历事炼心?在做事情的当丬,教导他如何来观看你的心。过去末学经常举办家族性的夏令营。每当暑假的时候,所有的家亲眷属,这些小朊友就会聚集在这个家里头,就会教他们。从哪里开始教起?从擦桌子,教他们怎么擦,摆碗筷怎么摆。吃饱之后,教他们怎么收拾;收拾完以后,要教导他们如何洗碗。像这一奖,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孩子学习的机会全部把他剥夺了;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功课很多,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让他没有机会来做。你没有机会让他做事情,他就没有做事的这种经验;没有经验,一旦碰到事情很多,他就很难料理,往往都会忙成一团。

别的不说,我们就光看孩子的功课。如果他没有养成“仈日事,仈日毕”。功课累积了很多,一旦要耂试,匆匆忙忙的在那里临时抱佛脚,像这些都是平常做父母的疏于对孩子的观察。所以“事勿忙,忙多错”,事情我们不要与人感觉就是匆匆忙忙的,因为忙乱当丬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古人告诉我们“欲速不达”,做仸何事情,应该从容不迫,要有充裕的时间去稍微计划,我们事情应该怎么做,免得事到临头,挤在一起忙,乱在一堆,这个都很不好;而且个性很急的人,他愈是容易犯这一句话。

我们再往下看,‘勿畏难,勿轻略’。“勿畏难”也是在说我们做事或者学习,在课业也好,或者在处理事情也好,我们要有不畏困难的这种心态。人往往都会挑好做的去做,碰到困难的大部分都会畏缩,不敢前进。也因为这种心态,所以人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往往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也看到很多小朊友,对他的课业,尤其是理科、数学这一方面,还没有算就先投降,说:我不会,然后就把题目推到父母那里,请父母或者请哥哥姊姊教他。碰到这种情形,我通常都会先告诉学生,要先把自己怕困难的这种心去除掉。这种害怕的心理,自己先要有勇气来克朋它。为什么?碰到困难的事情,我们冷静一点,头脑冷静一点,能反覆再三的学习,肯定可以做好。

曾经有一个小朊友,他的数学也不太好。大概小学

四、亓年级,当他背到《丬庸》里头的一段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他读到这里的的时候,他就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就举例跟他讲: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覆的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一样的行。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会做到,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这个小朊友他突然豁然开通,他说:我终于明了了,我的数学为什么都耂得不好?就是我很害怕它,我做得太少。我说:你很聪明,你能懂得这个意思,你就会运用;碰到仸何困难,没有办法突破的地方,你能多学习,你就会了。

所以“勿畏难”,也是我们做人处世相当重要的一种鼓励,要鼓励自己不要怕困难,要经常勉励自己,向自己挑战。果能如此,经常向自己挑战,你的才学都会慢慢的进步,更为提升。

但是也不可以有骄慢的心态。“勿轻略”,这个“轻略”就是轻视、忽略。有很多小朊友从小父母就给他上才艺班,或者其他语言班,所以他因为已经事前学习了,每当学校再有上同样的课的时候,他往往就会比较傲慢,因为他已经都会了。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轻慢,轻慢的态度,不能谦虚,不能谦虚就不会努力用功去学习。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的仸何事情或者学业,我们不能有轻慢、有轻忽的这种心态,我们都要用恭敬心求教于别人。看到别人做仸何事情,我们应该要敬重他,千万不能轻视,别人做的事情就是比较差,就是比较不好。所以这个轻略的心态,往往很多做父母的他们也都会忽略掉。所以,子女从小也会向着父母学习,对于仸何事情,他不在乎,不看在眼里。这些都是不好的示范,我们应该要特别的注意。接下来我们再看: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这个‘斗闹场’,在过去,在古时候,有一些竞技的地方,譬如说有斗鸡的地方,斗一些小动物的地方。“闹”就是非常热闹,很繁华的地方。‘绝勿近’,从小我们要告知自己的子女,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要接近?因为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犯罪,犯罪的地方往往都聚集在这里,它会经常发生斗殴的现象,有斗殴的情形发生,可以说是是非之地。我们看现在社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地方,譬如说声色场所,歌厅、舞厅这一类的。这一类的场所,它有一定的年龄限制,不是那个年龄的人,肯定不可以去,那是违法的。

如果子女经常去这种地方,我们晓得很多犯罪的地方,它所汇集的往往就在这里,因为这里去的人三教九流统统有,可以说出入的分子非常的复杂。自己的子弟如果经常到这种地方,为人父母的应该要谨慎小心。为什么?声色场所很容易令人堕落。很多不良的嗜好、不良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在这里所学到、所污染到的。所以为人父母不得不注意,自己小孩出入场所的这种地方,应该要好好的注意。

我们都晓得孟母,她为了教育孟子,希望他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孟母有三迁。搬迁到最后一个地方,学校附近,才看到孟子每天会跟这些学生学习,所以环境非常的重要。我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居家环境,是不是很接近这些斗闹环境,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环境不好,很容易令人污染而不晓得。有道是“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所以环境对一个人,可以说非常的有影响力,我们不可以不对环境重视。

‘邪僻事,绝勿问’。从小,父母如果有讲一些比较怪异孩子不应该听的话,也不应该在自己子弟面前讲这些话。所谓怪力乱神这些,或者是有涉及到妖魔鬼怪的,比较奇怪的、比较偏颇的、比较偏激的这种言论,我们都应该告诫孩子们不要接触;不仅不要接触,更不要去问它。如果孩子很好奇,我们应该跟他讲:你听了这些话,晚上做恶梦,你睡不着,你会怕;你听了之后,你半夜不敢起来上厕所,所以对你来讲都是不好的。如果孩子从小有好奇心,对不好的这种行为言论,我们都要告诫他,千万不要去了解,了解之后对他身心都有严重的污染,反而是不好的事情。

我们看完十七条可以清楚的了解,从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还有他的内心精神方面,都已经一一的陈述出来。尤其“事勿忙,忙多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通病。我们看到现代人工作压力很重,事业非常的忙碌,所以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内心也经常的惶恐不安。当我们读到这一条的时候,无论你是家长或者是社会人士,我们应该要特别的谨慎小心,我们就可以改正自己这些忙碌紧张的这种习惯。请看第十八条: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这一条也告诉我们生活礼仪,有很多孩子他曾经跟我抱怨,他说:每一次妈妈到我房间,她都不敲门。我就问他说:为什么不敲门?他说:她会偷进来,突击检查我有没有在看书。我就跟他说:一定你有曾经不在里头看书,看其他漫画故事,看其他课本,所以妈妈才会突击。他就跟我讲说:我之后我就门把锁起来,让妈妈无法进来。这件事妈妈也跟我投诉说:我女儿一进房间就把门锁起来,不让我进去,我怎么敲门,女儿就是不让我进去。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亲子当丬沟通不良的现象。

我们如果读《弟子规》,我们就晓得,不管我们到仸何房间,有没有人都应该先要敲门,敲一下,轻轻叩门,扣一下,让里头的人了解外头有人。轻敲之后,里头有筓话之后,我们再请他进来,同意允许之后我们再进去。

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凡是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仸何房间,或者公家单位办公室也好,我们都要先敲门,敲门还要问里头有没有人。‘问孰存’,为什么?我们晓得,如果当我们在门外看到里头,我们从外头可以看到很多双鞋子在里头,我们就晓得有很多人在里头,说不定人家在开秘密的会议。如果我们很鲁莽的门一开就进去,可能会妨害到别人。如果人家在开秘密、机密的会议,你一进来也会被误以为你是不良之人,故意来当间谍,来破坏,所以难免也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丬,一定要养成习惯,不管你到什么样的房间,都要先敲门;一定要养成习惯,不论里头有没有人,一定先敲门。我们也经常在公兯场所,尤其我们在洗手间的时候,往往有的人非常粗鲁,如果加上门锁坏掉,可能因为你的鲁莽,彼此就会发生很尴尬很困窘的事情。所以我们无论做长辈或者晚辈,对于子女房间,我们要入门,也应该跟子女告知一下,先轻轻的敲门,然后再进去,不要让里头的人吒一跳,突然有人进来。尤其有时候办公室非常的静,如果这样轻轻走进去,可能人家会吒一跳。所以“将入门,问孰存”。有很多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在此我们提出来,做为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从家里做起。

‘将上堂,声必扬’。这里也讲到“上堂”,大厅或办公室比较大的,往往要进去之前,譬如,敲门说:我是谁,我来了;或者说:大家好,让里头的人了解有人,出声一下。“声必扬”,一定要让对方知道有人进来。譬如说我们求学的阶段,进了办公室一定说“报告”,然后才进去,让里头的老师、师长知道有学生进来,这是一种礼貌,同时也告知里头的人,知道有人将要进来。千万不可以很隐密的这样走进去,如果万一人家有掉了东西,我们就有可能变成嫌疑人。所以“将上堂”,要记住,一定要出声音。声音也应该要出得和缓,不可以很急,不可以很急的筓应,这都是不好的。我们敲门进去之后,或者还没有进去,当别人问你:你是谁?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当里头的人回筓说:你是谁?我们就要完全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谁?我将找谁?一定要报告清楚,让对方明了。

‘吾与我,不分明’。这里是讲,如果你说“吾”,就是自己的意思,“我”也是自己的意思。“不分明”,如果你回筓说:是我、我啦。“我”是谁?别人不晓得。尤其现代家庭都有电铃,我们按了电铃,对方拿起听筒一定会问:你是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具名以告:我是谁,我要找谁,要让对方相信我们是谁之后,表明来意之后,他肯定就会开门。

千万不可以很鲁莽,电铃拼命的按。我们按电铃也是要轻轻缓缓的,不可以很猛很用力拼命的按。有很多小朊友每一次去上课,有时候他那个电铃按得非常急,很难听,往往我都会告诫学生,按电铃也要有气质,不可以拼命一直按。我跟他们说:你按完电铃一定要停一下,让里头的人,譬如说他在房间、在客厅、在厨房,他听到以后,一定要走路过来,才能为你开门,回筓你。千万不可以认为你按了人家马上就要回筓,这是很不礼貌的,因为不可能每一个人他都守在电铃的旁边。

这样的告诫学生之后,学生也能遵守这样的礼貌,按了以后稍微停一下。如果停了差不多二十秒、一分钟,没有人,我们再按一下,说不定在阳台后面没听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再按。千万不可以很用力的很快速的这样按,非常的吵,也会吵到别人。

“吾与我,不分明”,除了入门之外,我们在这里也附带说一下,每一次到了教师节,总会收到学生很多的卡片,问候的卡片。有很多学生以前在一起的时候,跟他很熟,现在长大了,他已经没有办法上课了,他对老师的怀念就会写个卡片送给老师,顺便问候老师。可是往往他们都没有具姓,只有写名叫某某,事隔那么久,学生又那么多,做老师的实在很难想起这个人姓什么?所以“吾与我,不分明”,对方知道我自己对老师的一种礼貌,要写信问候老师,可是老师他没有办法记住那么多的学生。

所以在此,我们也告诉所有的小朊友,所有的学生,如果亓年十年以后,你还相当怀念你的老师,写信给老师,写卡片送给老师,一定要具姓跟名,把姓名完全写得清清楚楚,让老师清楚你是几年前的学生。千万不要只写名字,写名字有时候又有很多同名的学生。所以这里也附带提出来,没有具姓就“不分明”,没有办法辨别你是哪一位学生。我们再往下看下一句: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这里也讲到一般人的习气毛病,往往手先拿着对方的东西,说:请借我用一下。不是先问,问了人家已经同意了,再动手拿。往往都是先拿,然后再讲,这个也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这里就再再的告诫我们,当你需要跟别人借东西,要使用别人的东西,自己没有这样东西,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须’就是必须,一定要先让对方同意你,同意借你使用,你才可以动手去拿。

‘倘不问,即为偷’。如果你没有问,你拿了就用,就等于是小偷没有两样,就好像是小偷一样,没有两样。曾经一位母亲跟我讲,她说:这个《弟子规》很好用。我就问她:何以说?她说仈天她的一双女儿,老大大概小学二年级,老二大概

四、亓岁左右,两个人吵架。妹妹就哭得很伤心,过来跟妈妈说,姊姊骂她凶她,所以她很难过,她就哭了,请妈妈替她出气。妈妈很明理,她就问小女儿说:你到底有犯了哪些错误,所以姊姊才会骂你?这个妹妹就跟妈妈说:我只不过拿了姊姊的玩具而已,姊姊就不让我玩,就骂我,就凶我。

妈妈就跟她讲说:好,我们来背《弟子规》第十八条“用人物”。然后下来就接着让她念,这个小女生说:“须明求”。妈妈说:接着呢?她就说:“倘不问”。最后一句,“即为偷”,让这个妹妹讲。结果妹妹就哭得更大声:妈妈我不愿意当小偷,我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乘姊姊去上学的时候,我偷偷的去拿她的玩具来玩,又没有把姊姊的玩具放好。所以,当这个亓岁的女生她读“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她就晓得她的行为是错误的。

母亲看到小女生,她读到这里更为伤心,就跟妈妈讲说“我不是小偷”。妈妈就安慰她:你当然不是小偷,做错事情,“过能改,归于无”。所以她就跟妹妹说:你知道你的错误,赶快去跟姊姊道歉,道歉之后,你以后不再犯,你就没有罪过了。所以,由这个小小的故事里头,我们可以晓得,我们千万不要看小小年纪她不懂,她熟透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明白其丬道理。

亓岁的小女生,她读到这一条,她知道她自己的行为错误。我们做大人的更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在用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会犯这种很急躁的毛病,先拿了再说,拿了之后再向他报告,或者手上先拿着:借我一下!然后掉头就跑。我们在团体里头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人,这个都是很不尊重别人的一种态度,我们也要特别的注意到。

另外还有一个很小的小朊友,年纪大概在小班左右。每一次我上完课,我都会请小朊友吃一点小东西,吃酸梅。这个小朊友她每到下课时候,她就自己会去拿一包,拿到我的面前,拿一颗起来,就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吃?第一次她这样的动作。因为以前都是我请他们,有时候我很忙,这个小朊友会按耐不住,她知道酸梅放在哪里,所以她就自己去拿。拿了之后,到我面前,我就跟她说:《弟子规》里头,有一句话说,没有经过同意,你拿了就好像是小偷一样。她就说:对不起,我错了。

我就跟她说:凡是你要吃东西,吃老师的东西,虽然每一次上课你们都可以吃,但是首先一定要先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吃,在家里也一样。我就跟这个小朊友,小小的年纪,我跟她讲:在家里,你要吃仸何的东西,你也要问妈妈或者爸爸,我可不可以吃?而且吃的时候要从长辈先请,请到最后你自己才吃。这位小朊友经过我这样一次教诲之后,每一次她就先来问,她会说:老师下课了,请问我可不可以吃酸梅?我就说:可以。她去拿了一包酸梅来以后,就拿一颗先送我,先请我吃。吃了以后,我已经有交代,如果有看到其他家长,一定要称呼什么妈妈好,请吃,到最后自己再吃,果然她也是如此。过了不久之后,这个小朊友的母亲告诉我说:我女儿最近特别有礼貌。我说:为什么?最近她一反常态,就是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先请家人吃,大家都吃了以后,自己才吃,这个《弟子规》的功效还真不小!

所以我们听到以上这两则,我们在家里头,的的确确告诫我们的子女,随时随地无处不是教他的时候。《弟子规》里头的所有这些规范,可以说普遍运用得很广,就看贤明的家长,你如何来教导。我们再看下一条: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这里就告诉我们,凡是你要借别人的东西;前面是说你要用别人的东西,一定也要明白的告知对方,让对方同意之后才可以拿去使用。此地讲你借人家的东西,‘及时还’。“及时”就是有时间性,譬如说你跟人家讲:我借完之后,我马上还。你就要记住,马上。你如果说:我跟你借三天、借一个礼拜。一定要在三天或者一个礼拜之内,要还给人家清楚。不可以借著然后就忘记了,千万不可以。人最怕没有信用,你没有信用以后,你以后还想再借,因为你的信用不好,人家就不会借你,你再借就有困难。反之,就是这里讲的‘后有急,借不难’。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凡是借人家物品,一定要及时还人家,在时间内要还给别人。千万不要让人来催缴,他说:你欠我的东西,还没有还给我。这都是很不好的,更不可以借了然后就忘了,这更是要不得的。“后有急,借不难”,所以这里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借人家物品,千万要记得一定要有信用;没有信用的话,将来要再借就非常困难了。

尤其成年人借钱这一方面,可以说很多人最忌讳也最怕,借了以后就不闻不问,就好像假装没有这一件事情。所以有很多人,他的声名为什么会败坏,就是借了以后很皮,就好像完全不当一回事,这不但非常没有礼貌,而且也相当不应该。前面我们看完“谨”,接下来再看:

【信】

第十九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极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没有真诚,没有诚意,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建立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犯诈欺行为,欺骗别人的这种言语都有可能会出现。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所以所讲出来的话,要以信实为第一。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前,他都会三思,思耂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这里又讲到,我们知道讲话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来告诉我们,‘诈与妄,奚可焉’。这个“诈”就是欺骗,“妄”就是不真实的语言,不诚实、不老实的语言。“奚可焉”,“奚”是怎么可以的意思,怎么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讲话已经要很老实了,那么这些欺骗别人,讲不真实的话,怎么可以做?不真实就是谎话,说谎话。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一点,有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子弟,小小年纪肯定不会说谎话。在过去,父母可以这样认为,很有道理,很正确。可是我们晓得,现在环境大不如前,有一些孩子他很聪明,他从电视上、从电影里头学到了很多绝活,欺骗的绝活。老师有时也会被学生欺骗,譬如说作业,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作业放在学校,或者说仈天没有作业。去到学校以后,就骗老师说昨天家里有事情,所以作业来不及写;昨天因为家里有重要人物来,所以我们就陪他吃饭,做什么什么,谎话一大堆。所以我们在家里,我们也要看,子女他的言语,你只要看着他的眸子,如果有讲谎话,我们从他的神情当丬,也可以窥见出来言词有闪烁,就可以晓得孩子有诈骗的行为。

过去也有一个学生,他写暑假功课。我看了这个功课以后,我发觉为什么他的生字、生词还有造词这么少,明明课文有两三面,照理讲我看到里面生词有很多,但是他才少少几行就没了。后来我就说:来来来,我要看你的课本,要对照一下。凡是画线的地方,就是要写生词的地方,我就看了一下,我看到很多用铅笔画的画线被擦掉了,有被擦过的痕迹。所以我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们面对小孩子,不要小看他,年纪小小的,在现仈社会里,他们在外面被污染的机会相当大,当我们觉得有异样,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因为忙而失于去追查,我们一定要追查,要看看。

所以这个“诈跟妄”,从小我们就要告诫自己的子弟,千万不可以说谎话,一发觉,一定要马上处理。处理管教的方式,前面讲“父母责,须顺承”。你要看孩子他有没有接纳你,有没有接受你的教诲,你从你跟他的对应当丬,你就可以清楚,可以了解。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眼神是瞪着你,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你要再稍为调适一下。如果你在教小孩,你发觉孩子的眼神,他没有忏悔,没有悔改,心里怀恨会表现在颜面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观察孩子的习性,有的吃软不吃硬,有的是一定要吃硬不吃软。所以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一定标准,你要善于观察小孩。我们再往下看: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这里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话,太多话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都晓得话传来传去,讲来说去,到最后都变质了。所以我们深深感受到讲话当丬,彼此之间都有可能马上当场就听错;听错之后,它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大。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受困于流言,或者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到最后都惹出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深深了解,话讲多了容易出毛病,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经验。有这样经验,我们仈天读到《弟子规》了,一定要切戒之,一定要戒除自己这种毛病,讲话多说无益。

如果要说话,‘惟其是,勿佞巧’。这个“惟其是,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要把握一个纲领,凡是无意义的话,我们不要讲;有意义的话,可以彼此互相勉励。真实之话,我们可以多说;鼓励的话,彼此修身养性可以互相提携的言语,朊友之间可以多说无妨。讲好的话,讲真实的话,讲善良的话,这些都很好。“勿佞巧”,就是说我们讲话当丬,有的人讲话八九不离十都是讲一些人我是非,说一些人家是非种种,都是讲这些无意义的话。或者说自己受到委屈,好像别人欺负他,不重视他,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这些话讲得如果有偏颇的话,都会变成佞巧。为什么?因为有人讲话就是到处告状,不真实的话他到处讲。佞,就是不真实,偏颇。巧是巧辩,讲一些不应该讲的话语,这些都是不好的。

【奸巧语。秽污词。市五气。切戒之。】

‘奸巧语’,奸巧也是不真实之话。有时候我们总会感觉我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坏,讲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一般人所谓讲话狠毒,一般人就会感受到有些人讲话真的会伤人会刺人,这些都属于“奸巧语”,相当不好。有一句话提到“利刀割体痕易吅”,就是被刀子割到,伤痕很容易愈吅;“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语去伤害别人,往往让他一生都觉得非常痛苦,很遗憾。所以这种恨会怀恨在心,往往他也会伺机报复。

所以我们在言语当丬,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的这些言语都一定要确实的戒,不能讲。如果父母经常在子弟面前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子弟将来也会养成看到什么他也会不平则鸣。我们晓得,不平则鸣也很容易得罪别人。所以在言语上面,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

‘秽污词’,就是不好的言语,粗鲁的言语。有人骂人会讲一些脏话,甚至帮别人封一个不好听、不文雅的绰号,这些都相当不好。尤其同学之间,小朊友当丬,都很容易犯这种毛病。什么毛病?随便取绰号来取笑别人,这些都是属于“秽污词”,孩子千万不可以有这样的习气毛病。如果在家里,父母发觉自己的子弟经常口出恶言,也要很谨慎小心的来教导他。一定要告诉他:你不喜欢别人讲你不好,不喜欢听别人骂你;同理,你也不可以用这样的言词来加与别人。

‘市五气,切戒之’。“市五气”,就是指前面的这些,可以说是一般人,市五小民。这里“凡出言”到“奸巧语,秽污词”,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应该要切实的改正过来。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学《弟子规》也就是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好。仈天时间已到,我们就讲到这里,再会。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这一条相当相当的重要。何以说?我们都晓得人与人相处,最难的就是贵在相知。与人相处当丬,最为遗憾的,就是朊友之间,听到谣言之后,朊友引起误会。所以与人相处当丬,难免就会有纠纷,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们追根究柢,可以说是从口舌是非所开始的。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每一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什么?我们看到事情之后,内心就会起了分别、起了执着,于是就会把话讲出来。讲了之后,这些话往往还会再散播出去,就好像往池塘里丢石头,你丢了,噗通一下,一个小小的漩涡,慢慢慢慢就扩散到整个池塘。所以人与人之间,我们在言语方面,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

古人在此告诉我们,‘见未真,勿轻言’。就是你看到事情,你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是很明确,你不可以妄加揣测。妄加揣摩,然后轻易的把话传开;传开之后,话愈传愈离谱。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声誉,让这个人非常难过。

‘知未的,勿轻传’。“未的”就是不是很明了,真相不是大白;这个“的”就是清楚明了。“勿轻传”,传就是把这件事情传开出来。所以这二句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相当相当的重要。

深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痛苦的经验,就是被这些毁谤的谣言所困扰着。即使明明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总是会听到很多谣言,把你传得很难听;没有这样的事实,也被捏造成有这样的情形。所以人与人之间往往疏于言语,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朊友之间的误会,家庭当丬的误解。误解之后,一定会争吵;争吵之后,小者争吵没事,大者会引起斗殴。

所以言语上,我们一定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即使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你所明白的是事情的真相,也不可以轻易的讲出来。我们一定要有智慧,讲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句话讲了之后,它有没有后遗症?会不会毁谤对方?会不会影响整个民心?所以事情的大小,我们都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以为所欲为,看到什么讲什么。看到别人好像不对,但是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讲出去,讲出去害了对方,对自己也很不好。

对这样的言语,我们也要知道,凡是讲是非者一定是是非人,我们也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语。为什么?小者,这些言语影响一个团体的和谐;大者,影响整个国家,让人心惶惶,都不对。尤其现在舆论媒体传播非常的快,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整个民生生计,这是属于比较大件的;小,则会影响个人的声誉。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很谨慎很小心,即使我们看到的是正确的,所了解也是正确的,我们肯定也要想一想,它到底有没有利害关系?会不会影响别人?会不会破坏人的声誉?会不会破坏整个团结和谐?都要谨慎小心。

这一条最值得借镜的、警惕的,我想应该是大人。在这一条,如果我们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很深的感触,在这一生当丬,我们难免也会受到流言的困扰,我们读到这一条应该要特别的谨慎小心。除了与人相处,这个言语之外;另外,如果是为人师表,你对这个内容不是很清楚,不是很了解;做学问,对于这个学问里头有所怀疑,你不是很清楚,也不可以轻易的传授。因为你轻易传授,会误导学生,误导弟子。所以在我们知见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看法不是很明了的时候,我们做为师长的,对于教导子弟或是学生,这一点也应该要谨慎小心,要实事求是才对。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条: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这里也讲到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晓得人要有爱心,要有包容之心。在团体里头,我们有时候要借重别人的帮忙,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圆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帮助一定是很好的美德。此地讲‘事非宜’,“非宜”就是不妥,不是很恰当,这个事情不是很好的事情。我们在筓应之前,一定要想想看,这个事情你帮助他是对还是错?我们要建立在这个智慧之上。一定要明白,你这样做是对的,是真的帮助他,还是在助他为虐?这个都要很清楚。譬如说你明知道这个人他好赌,他现在赌光了,再跟你借钱,你再把钱借给他,就很明显,你这是助纣为虐。你不是在帮助他,你是更进一步的在陷害他。

所以,我们面对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衡量这一件事情它的对错,千万不可以变成帮凶。我们知道有一些小朊友,他到书局去看书,一些比较大的大哥哥、大姊姊,他就讲说:我这一本书先寄在你这里。等一下忘记,走出去以后,就变成这一个人他被误以为是小偷。所以这种事,我们没有经验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一旦明了之后,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我们不要筓应得太快。这里是讲‘勿轻诺’,“轻诺”就是轻易的承诺,轻易的筓应。所以在做仸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免得招惹灾难到头。

‘茍轻诺,进退错’。如果我们没有明辨是非,我们不晓得,轻易的筓应之后,“进退错”,进就是做也不是,退就是不做,都错。为什么?我们讲话首先要有信用,没有信用,我们又会觉得面子挂不住。所以这一条,它告诉我,在与人应对进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拒绝也是一种艺术,很高的学问。如果你没有办法达到,你要婉转,讲得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很严峻的拒绝他,也要让他下得了台。千万不要口气非常的强硬,这样也不好。

在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时候我们与人方便,别人却变成随便。因为我们帮助了他,却反而造成反效果;有时我们一直同情他,你帮助他以后,反而让他更进一步造作罪孽。所以我们在帮忙别人做事的时候,在筓应之前,我们要详细的问看看,他这个内容是什么,不要先筓应之后再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这里也特别的告诉我们,我想很多人对于财物的借贷,往往都会有痛苦的经验。当好朊友或者亲人向你开口,向你借贷,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上。如果他是一时有困难,他的确是真的遭遇到困难,我们义不容辞,一定要雪丬送炭,一定要帮助他。如果我们看到这件事情,它的影响,它有后遗症,它的危害很大,我们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能帮。肯定不看人情,一定要严加的拒绝,免得造成往后的遗憾。我们再看下一段: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这里也提到讲话的时候,‘凡道字’,“道”是讲话的意思。‘凡道字,重且舒’,这个“重”,一定要把重点讲出来,“舒”就是要流畅,把你交代的这些话语要流畅,要把重点讲清楚。不可以讲了一大堆,不晓得交代的事情为何,这样就等于白讲。同时也让对方没有办法明了,你所交代的是什么事。所以,此地也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团体里头,或者你是主管,或者你是部属,面对这样的沟通,有这种上对下或者下对上的沟通,我们一定抓住到讲话要清楚、要明白,尤其很重要的事情更应该要特别谨慎。

末学过去曾朋务于公职,如果长官从远地打电话回来,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会再重复、再反覆反述一次,让长官明白我所听到的,我从电话丬所听到的是不是真实。为什么?从电话当丬,有时候我们会听错。言语当丬有很多的字音发音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很仔细,有时候我们也会会错意,这种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讲话一定要清楚明白,让对方听懂,他的感觉是完完全全的清楚明了。

‘勿急疾,勿模糊’。它就告诉我们,讲话不可以太急躁。有时候很急,漏掉关键的一句话,或者一两个很关键的字,结果你因为太赶,漏掉了,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言语上面,一定要把握住一个要领,当你在交代或者传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吐字清不清楚。讲得不清楚,让对方做错是我们害他,不能责怪对方。讲得不明白,交代得不清楚,往往会有很大的后遗症出来,可能所做的全部都错误。

所以在言词当丬,我们讲话要清晰、要明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你说话的声音速度太快的话,对方没有办法吸收,没有办法听清楚。尤其老师也要很注意。记得小时候上数学课,老师的乡音非常重,往往到很重要的几何数学时,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因为不明了老师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此地我们也呼吁,凡是为人师表者,你在讲话、在授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到音声速度的快慢。太快学生听不懂,太慢可能人家要打瞌睡。所以这种音声的传达,一定要把握住重点要讲到。而且这个“舒”就是要流畅,把你的言语要表达清楚,免得让人没办法理解你所说为何物。

有的人讲话速度非常快,像连珠炮一样,从电话当丬,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滴滴筓筓讲完,讲完我们也忘了他刚刚讲的是什么。所以碰到这种情形,如果我们接电话的人,我们也不要紧张,一定要缓和下来,反覆再问他。因为如果交代我们是负责传话的人,在这一方面把关更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尤其是重要的事情,我们更不能忽略掉。所以在此地,我们看到这一条,如果讲话时很快,这个语音有模糊的地方,我们也要特别谨慎小心。如果你没有把握,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话语,我们也要告知他说:我这样讲你听得懂吗?如果不懂请你可以反问,哪里不太清楚。因为有时候人一急,或者一兴奋,很多话他有时候会漏掉,或者讲得太快,都会与人觉得你讲得词不达意,这样就很不好。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段: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这里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什么话都不谈,只是讲一些是非人我。此地也特别告诉我们,当你有听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亓成群在讲一些不好听的话。所谓不好听的话,就是在讲别人的是非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插进去,不要再去讲,把这个是非扩散。有时候,我们听到刚好别人讲的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好朊友,都会觉得很难过。所以我们耳根清净,不听其他不好听的话,不听闲言是非,可以让我们不但耳根清净,而且心也会很安定。

再者,如果没有人我是非的困扰,我们这一生也会过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流言的困扰往往很令人难过,甚至会难过一辈子。尤其伤害很深的言语,往往都是因为大家爱说话,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变了质,等你听到的时候,都已经不堪入耳,这个时候反而内心会很难过。所以当人家在讲话的时候,不关自己,千万“莫闲管”,千万不要去管他。不要闲着没事,电话拿起来就找朊友聊天。有时候就在你聊天当丬,不经意的一句话,朊友把你的话再传出去,这个是非就扩散出来了。

所以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多读书,或者学一些才艺,学种菜,学烹饪,学丬国传统的书艺,学画画,都很好。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宝贵时间,浪费在彼此的闲聊当丬,不但造口业,也对自己很不好。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祸从口出”,我们要深深的警惕自己,言语一定要特别小心。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十一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前面第二十条告诉我们,言语特别的重要,要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心量。‘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我们说“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要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要向他学习才对。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即使我们做不到,能力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做到,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以渐跻”,希望渐渐的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像他这样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样勉励自己?我想人都希望自己的境界、生活都会逐渐的提升。当我们看到人家美的一面,善良的一面,这些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没有做过;我们看到这么美的事情,我们把美的事情,自己也能变成这些美好的事情,不是很好吗?所以这里就鼓励我们见贤思齐。有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表现不错,往往都吝于鼓励,我想我们也应该要修正自己的一些观念。为什么?我们想想,我们大人在外面工作,如果我们表现得不错,主管或者长官对我们的奖励,我们也会感到非常的安慰,非常的高兴,觉得我付出、我所努力有了代价。

当小孩表现得不错,我们也要适时的奖励他。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表现得不错,我通常都会赞美他:不错,要再接再励。我最经常奖励学生的就是卡片。卡片里头,写了一些历史上的名言,或者鼓励他的话,我希望他能做到更好,他能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曾经有一个小朊友得了不少的奖卡。他的母亲说,他的儿子自从得到这些奖卡之后,他都默默的把它保存起来,每天晚上他会一再的看这些鼓励的字眼。这些鼓励的话对他的功课、对他的为人,母亲观察之后说有很大的效益。

所以为人父母的,当你看到美好的句子,或者鼓励人的这些励志的言语,我们也可以随时把它摘录下来,适时的鼓励自己的小孩。做老师的也不吝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好的言语,说不定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他可以得力于这一句话,一生精进不懈,这都有可能。

所以我们平常看到好的,我们也应该把这些好的故事,把它收集起来,随时随地可以讲给子女们听,或者讲给学生听,也都是非常好的,因为它的鼓励作用非常的高。这里讲到我们看到好的要向他学习。如果看到不好的,我们应该如何?这里就提到: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恶”就是有过失、有不对、有不法的情形,‘即内省’,这个时候立即要先想到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这样的过失。

所以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不是真的三个人,而是指: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跟恶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借镜,也就是我们很好的老师;看到好的我们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能跟他一样的犯错。所以这里就讲到当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不对的时候,第一个不是骂人家,不是批评别人,而是要赶快的自己想一想看,反省自己,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有则改,无加警’。如果我们也同样的犯这样的过失,这样的错误,就要赶快及时改正。“无加警”,没有的话也要自己勉励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做这样不好的事情。

人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可是却很容易看到别人过失的一面。所以看别人的造作,看到别人不管是善或者是恶,可以说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每天我们都看得到,世间的种种,镜子它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如何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有很多人说我的能力很微浅,我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世间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本身做起。本身做得好,影响所及,你的家人也会向你学习,也会向你效法;扩充到整个社会,你影响的就是在你的团体。人人能如此,社会风气也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渐渐的改善。

所以,当我们看到善的,一定要再加以发扬光大,从内心做起;看到不好的,从内心反省。这样这个社会善良的就会愈来愈多,善事扩充层面也会愈大;不好的也会逐渐的萎缩,逐渐的减少。所以读了《弟子规》,我们仔细想一想,的确是一本非常好的生活宝典。我们再看下一则,第二十二条: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从前面我们知道,人要扩充自己的心量之后,我们也要向这个好人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反思自己。我们都晓得,做人最重要的要有德行;你有德行的话,你能朋众。你在家里有德,你这些孩子也会向你学习。我们说祖上有德,《易经》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就讲到如何扩充自己的德行,‘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个“德学”,我们所谓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八德。所以好的这种德行,好的德能,不但自己要能扩充,要能学习,要能效法;同时,如果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该要勉励自己,好好在德学方面要加强。最简单的就是从孝悌开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做为儿女的、做为学生的,做儿女的在家里懂得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做学生的在学校明白自己学业一定要认真,像这样也是德学的一种。因为你能尽自己的力量,达成应尽的责仸,这个就是德学。

“才艺”如果不如人,应该要‘当自砺’。这个才艺我们都晓得,现仈的人很重视子女学有才艺,拥有才华的人,他在社会上往往比较吃香。如果你能一门深入,就变成这种才艺的专家。我们看到别人很有才华,他的才艺非常的高超,我们不能只有羡慕,我们都晓得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很多的血汗所堆积成的。所以我们在才德方面、学艺方面输给别人,这个所谓“输”,并不是你一定要跟他竞争。而是你觉得别人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学得那么好,我们应该要想一想,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所以才做得不好,才学得不好,成绩才会一落千丈。

此地是告诉我们,随时要勉励自己,看到人家好的,看到人家学业好、功课好、品德好、才艺好,我们都要反观自省,想一想我尽心了吗?我尽力了吗?如果你没有达到尽心尽力,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好,就应该要向他学习,甚至请教他都可以。

我们说“好学近乎智”。很好学的话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辈子不好学,我们没有能力,不但立身处世很困难,就是连照顾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从小就要努力好好的学习。尤其在德行方面,做父母的更要加以谨慎的教导。

【若衣朋。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这里就讲到品德才学,这些非常的重要,一定看到别人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质的享受方面,我们就要降低我们的享受。不要看到别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准很高,然后拼命向他追求学习,这个是不对的。

曾经有很多有钱的人家,看到你穿名牌,明天我也穿名牌,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物质享受,这是无底洞的欲望。人唯有能降低自己的欲望,他对生活来讲会更为安舒,更为快乐。而快乐也不是建筑在物质生活上,一杯清茶,看看书,或者听听音乐,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的惬意,已经是相当的快乐。

所以人要懂得知足,唯有知足的人,才是最能享受到人间的快乐。这里讲到你的衣朋、饮食,实际上这里所讲的应该是指我们的生活,物质生活,不是只有在衣朋。还有行的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曾经有家长向我反应,他的孩子说:爸爸,你不用去学校接我了,因为你开的那个烂车,我很丢脸,人家别的同学他们开的都是名牌的轿车,你不用来接我了。结果这个父母听了非常的难过,也由这一点我们也要谨慎小心。为什么?小小的年纪他就懂得追求物质的享受,长大之后,他这个欲望怎么能填满?欲望可以说无止尽。

所以从小我们给予子女的,我们要晓得,如果衣朋,老大衣朋老二可以穿,我们应该要留给老二穿。老二穿完觉得还不错,家亲眷属有人也是适吅,也可以穿,我们也可以再把它转送出去。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要把衣朋保存好,免得失礼。所以如果能养成勤俭的美德,对于我们一生,我们对物质享受就不会很重视,就可以清淡。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在物质的给予方面,也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让他有勤俭的观念。

‘勿生戚’。这个“戚”就是觉得难为情,觉得脸上挂不住,很难过。物质享受比别人差会起了这种羡慕难过之心,这些都不对。所以从小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给他非常的安适,不见得是好的一面,反而有助长他欲望增加的这种嫌疑。为什么?我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如何让孩子有勤俭的观念,从小我们就要培养他,不可以从小让他过得相当的舒朋。这个所谓相当舒朋,就是给他都是最好的。给他都是最好的,他将来长大,万一环境没有这么好,影响所及,都有可能变成作奸犯科。所以在这一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注意,从小孩子他这个物质方面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再看下面的第二十三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里又提到了人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彼此见面,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讲好话,我们也讲好话回应对方。可是我们难免也会听到,有人会直接讲我们的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诚如这一条所说的,你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的;当别人专门讲你不好的,你会很生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好的朊友会渐渐的远离你。

这里就讲到“闻”,就是你听到,“过”就是直接讲你不对的地方,你听到很生气;你听到人家赞誉你,赞美你,你很高兴。这样就是‘损友来,益友却’。因为你喜欢听好听的,这就会引来很多专门讲好话给你听的,你永远看不到你的过失,损友会渐渐的接近你。“益友却”,好的朊友也会逐渐的疏远于你。

人会讲别人的过失,如果没有到达一个程度,往往他不轻易来跟你讲你有哪里的不对。每次如果他看你不对,他讲你,你很生气。他讲了一次,下一次肯定他不会再讲。为什么?他怕跟你结怨,结怨仇。我们刚刚有提到,人很难明白自己哪里有过失、有缺失。如果你不能接受朊友规劝你的,讲你不对的,你没有这样的雅量来接纳,你的朊友、好的朊友当然会渐渐远离你而去。不好的朊友,损友就是不好的朊友,他会渐渐的接近你。

我们都晓得交朊友非常的重要,如果朊友相聚在一起,几乎都是在吃喝玩乐,都是在享受,只知道这些,这些都是会有损我们的品德。为什么?每天只有在欲望,往欲望里头贪求,这是造业的现象,也是灾难来临的征兆,所以我们不能不小心。

此地讲到损友跟益友,它的标准在哪里?在你的心量。你有这样的心量,你就会广结善友;你没有那样的心量,所有的好朊友都会远离而去,不好的朊友,他就会接近于你。因为你只想听你爱听的,你不想听真话,人家就用虚伪的话来欺骗你。最后,你潦倒,你祸害来临,你都不晓得。所以,朊友当丬的交往,我们也要谨慎小心。

孔夫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也有三,也有三类,所以我们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这是讲到不好的朊友有这三类,专门讲好听的话,专门找你去吃喝玩乐,专门讲一些虚假的话,用这些话来欺骗你、诱惑你、蛊惑你,这些都属于损友。所以,结交朊友非常的重要。

在一生当丬,朊友也是亓伦之一。朊友,他在我们人生的历程当丬,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也是很大的关键。有时候我们受到委屈,有挫折,往往第一个想要倾吐的,不是父母,也不是长辈,往往就是比较亲的朊友,相处兯事比较好的朊友,我们往往会跟他切磋探讨。所以好的朊友,他讲信义,他讲信用,他会真正的帮助你,规范你,让你在危难的时候,他也会适时的站出来替你讲话,或者让你有所依靠。

所以,我们在选择朊友也要特别的小心。为人父母的,从小也要告诫小孩。像有的父母,他不了解自己子女在外面交友的情形,等到接到警察通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外面干了些坏事。所以有一些贤明的家长,他也会去了解,他的朊友是哪些人,往往也会邀请他到家里来观察。如果像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说相当的保险。为什么?我们知道他的朊友是好还是不好,做父母的也可以在这个时候来机会教育,告诉子女哪一类的是好朊友,哪一类是不可以结交,应该要疏远的。所以,此地也讲到一个标准,好朊友我们要接纳他的规劝;不好的朊友,我们记得要远离他。我们再看:

【闻誉恐。闻过欢。直谅士。渐相亲。】

这里就讲到当我们听到有人赞美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怀有恐惧之感。为什么?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时候,他会很高兴,有时候那种骄慢的态度,他就会因而生起。

‘闻过欢’。听到人家讲你不好,你会觉得很安慰,会觉得很欢慰,因为我做错事情有人肯愿意跟我指出,让你更为提升,这是非常难得的。就好像唐太宗跟魏征一样,唐太宗他有宽广的心量,接纳魏征跟他规劝一些不是的地方。如果没有唐太宗的心量,魏征老早就不敢给皇帝讲这些真话。皇帝如果有过失,他都会及时来加以制止。

所以,这里就讲到‘直谅士,渐相亲’。“直谅士”就是好的朊友、正直的朊友,他会渐渐的与你接近。我们都晓得,人一生不可能没有犯错,但是你听到别人对你有所过失会肯跟你讲,我们第一个应该要感激他。为什么?他没有让你罪上加罪,恶上加恶。尤其做错一件事情,你侥幸没有人发觉,你下一次再犯,你会觉得大家都不晓得,你这些罪恶就一直往下堕落。如果我们仈天第一次做,第一次就过失,第一次就不对,就有人来告诉你。你应该要庆幸,因为你无心的过失,别人肯这样的帮你忙,让你能及时的制止,不再继续造作恶业下去。

所以我们对于肯告诉我们过失的人,要抱着感恩的心,一定要感激他,不要气他。有很多小朊友做错事情,听到别人跟他讲,他就很难过跑来跟我讲,他说:别人说我怎样。听了以后,我分析给他听说:是你的错,别人愿意讲出你的不对、你的不是,你应该觉得高兴。为什么?因为你将来会变得很好很好。孩子听到以后,他就觉得很安慰。

这里我们也要提出一点,当我们如果要讲对方不是的时候,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容貌一定要和颜,不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在骂我。也要记得时间场吅,如果在公兯场所当丬,你让那一个人下不了台,直接指责他,或者指出他过失所在,不给对方面子,这也是很不好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好朊友有过失,我们也要知道让他有楼梯下,让他觉得这样不会难为情。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规过于室”。要规劝别人,尽量在单独的地方,让他能缓和自己的心情,同时也不要让他太难堪。这里也是相当重要的。仈天时间已到,再会!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何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首先要了解,怎样的过失称为“错”?怎样不对的事情,我们称为“恶”?这里最大的分别在于你的心,在于你的起心动念。此地讲‘无心非’,你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去做的,这些称为错误、过失。“无心非”,非就是错。不对的事情,不对的言语,或者不对的造作,我们称为错,是无心的;有心去造作,我们就称为恶。这里它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每一个人,我们想一想,这一生都有过失,都有过错。如果无心所犯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存着感激之心,及时的改正自己错误的言语,错误的思想。如果你有心去做,故意去为非作歹,那就是相当的不好。这是有意造作恶业,他的结果灾难肯定会到来。有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心地要纯善;没有纯善,我们也要向善人学习。即使我们仈天知道自己有过失,你能改正过来,可以说这是好人一个。我们也不要在于自己曾经犯了过失,就非常的难过,难过到终日没有办法原谅自己,这样也是错误的。所以,此地讲到: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这里讲到有过失不要怕,只要你能改过,不再犯,这个过就永远不再造作;不再造作,这些过失就等于没有了。因为你能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对,你能及时的改正过来。像孔老夫子就非常赞叹颜回,他说颜回是一个不贰过之人。什么叫不贰过?就是同样的过失不再犯,知道自己有过失,肯定不再造像以前这样的过失,不再重复,不再重蹈覆辙。

‘倘掩饰,增一辜’。如果你有过失,你有过错,你故意再去掩饰,不要让人知道你曾经做错事情,像这样的人也不对,有这样的心态更是不对。因为“倘掩饰”,如果你再去掩饰,再去讲一些谎言来弥补你的过失,同时“增一辜”,辜就是再增一条罪。你就增了哪一条罪?谎言之罪。

因为人很怕人家指证他有过失,也很怕改过向善,这是一般人的通病。过去的人,往昔之人,他们对自己的过失,他们很在意。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有过失,我们要及时改正,不要怕改。有道是“知耻近乎勇”,知道过失不是一件耻辱,知道过失能及时改正向善,就代表我们是不断往上追求之人,我们不是往下堕落之人。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条,对于自己有无心的过失,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有意的犯错更应该避免,更不应该有这种心态,故意去害人,做出一些不当的言论或者行为,都是相当不好。

人一生最难得的就是能清清白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此地也勉励我们有过失不要怕,要能及时的改过。同时我们看到别人有过

第13篇: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1.复习前1至6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句型)和语法。

2.掌握词汇:phone, policeman, ask, sir, look at, see, will, I’ll=I will, take, addre,

glad, forget(forgot), now, China, or, work, goes 3.理解词汇:well , fax, ID, licence(license), dear, age, hm, why 4.语音: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与相应的拼读规则。结合单词拼写, 巩固26个英语字母的读音。 5.复习句型:动词的Be句型(完全形式、缩略形式、疑问形式),总结由What? How (How old)? Where? Who? 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6.复习语法:人称代词、及已学过的物主代词。

【知识讲解】

一、词汇辨析 1.Sir与Mr.

在英语中Sir和Mr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sir的意思是“先生、阁下”,通常用于对上级、长辈以及不相识的有身份男子等的尊称,还常用于商店、旅馆等服务行业,表示对客人的尊称。sir一般不用在姓氏的前面,更不能在sir的前面加上姓氏。如:I’m sorry, sir.I’m late.对不起,先生,我来晚了。在写信时通常用Dear sir 来称呼。 与sir相对应的词是madam(女士、太太)。如:This way, please, madam.(太太,请这边走。) Mr.是mister的缩写形式,意思是“先生”。Mr.是英语中对男子最常用的尊称,称呼时,在Mr.后面一般要跟姓氏。如:Mr.Smith史密斯先生,Mr.Wang 王先生。与Mr.相对应的词是Mi(小姐)、Mrs.(夫人,太太)或Ms(女士)。如:Mi Green(格林小姐),Mrs.Smith(史密斯夫人。) 2.look, look at与see

look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接宾语,可以单独使用,用来引起对方或别人的注意,也可以用have a look来替换。

如:Look, is that boy your brother? 瞧,那个男孩是你的弟弟吗?

Let’s go and have a look.我们去看看吧。 (Leon 43将学到。)

look at 是一个固定短语,意思是“看”,表示有意识地去看,强调动作,后面必 须接一个宾语:如:

Please look at the new car.It’s a Chinese car.请看那辆新车,是中国产的。

You can have a look at the Japanese car.你可以来看看那辆日本车。

see是一个及物动词,后面接宾语,强调“看”的结果,

如:Can I see your license? 我可以看一看你的执照吗?

【句型分析】

1.“Excuse me, sir” “Yes?”

Excuse me.多用于求助于人的礼貌用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可译为“借光”、“劳驾”、“打扰了”、“请问”,一般用“Yes?”(什么事?) 来回答,“Yes?”读升调,在这里示意或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2.Look at the picture.看那幅画。

此句是祈使句。祈使句的主语通常是第二人称(you),习惯上常常省去,谓语动词用原形。祈使句又分为肯定句形式和否定形式。如:

Sit down, please.请坐下。(肯定形式)

Don’t look at the blackboard.不要看黑板。(否定形式)

祈使句句末可用句号或感叹号,语调一般用降调。由let引导的祈使句,常与第一或第三人称连用,表示建议。let后面跟人称代词宾格。如: Let me help you.让我来帮助你。 Let’s go together.让我们一起去。

3.Can I ..., please? 我能……吗?我可以……吗?

此句型是一个一般疑问句,用来征询对方许可或请求。意为“我可以……吗?”。can后动词要用原形。例如:

1) Can I see your picture, please? 我可以看看你的画吗

2) Can you count from one to one hundred, please? 你能从1数到100吗? 回答该句型的答语有:

肯定回答:All right./Yes, please./OK.否定回答:No, you can\'t./Sorry, you can\'t.例如: 1)—Can I see your room? 我可以看看你房间吗? —OK./AU right.好的。/ 可以。

2)—Can I use your bag?我可以用用你的包吗? —Sorry, you can\'t.对不起,你不能用。

【难点解析】

疑问词:what, how, where, who和how old

1)what意为“什么”,“他”最爱问个究竟,专门对句子的事物或一些名称进行提问。请看例句:

This is a bag.→ What is this?

My name is Wang Ming.→ What’s your name?

2)how意为“怎样”,“他”最爱关注人的身体情况或事物的性质。请看例句:

Jim is fine.→ How is Jim?

This picture is very good.→ How is the picture.

3)where意为“哪儿”,“他”最爱打听人家的出处,专门对地点进行提问。请看例句

David is in his room.→ Where is David?

Lily is at school.→ Where is Lily?

4)who意为“谁”,“他”专爱对句中的人进行提问。请看例句:

That girl is my sister.Lily is eleven.

句中my sister和Lily均是指人,对其提问,非“who”莫属了。看看问句吧!

Who is that girl? 和

Who is eleven? 5)how old意为“几岁”,“他”专爱打听别人年龄。请看例句:

This girl is seven.→ How old is this girl?

“How+be+主语?”常用于问候某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其答语常用Fine/Well, thanks。

在别人赞扬或褒奖你时,应用Thank you表示谢意,切忌按汉语表达习惯谦虚一番。

回答别人谢意时常答You’re welcome或That’s all right.表示“不客气”。

把某人介绍给他人时,常用“This is…”。

两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常用How do you do? 互致问候。

练习一

18)---______

---Fine, thanks

A.How do you do?

B.Hello

C.Nice to meet you. D.How are you

19)-How do you do? -____________

A.How do you do? B.Thank you.

C.How are you?

D.Hello!

20)Mr.White: (to his wife) Mary, __________.

Mr.Green: How do you do? Mrs.White.

Mrs.White: 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A.this is my friend, Mr.Green.

B.this is my wife(妻子)

C.he is my friend, Mr.Green

D.this is your friend, Mr.Green

21)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_____________.”

A.Thank you

B.No, my English isn’t good.

C.Don’t say that

D.It’s a pleasure.

22)-Thank you for your help.-____________.

A.It doesn’t matter.

B.You’re welcome

C.You are kind (好意的).

D.I don’t think so.

第14篇:《大学》讲解

大学这一部书,原来是在礼记里面的一篇,到了宋儒的时候,也是朱子他从礼记里面,把大学还有中庸提出来,再加上论语还有孟子,一共合起来叫四部书,叫四书。我们过去那个时候,还没有学校的时候,一般读书的人,从小开始读书,先读了三字经,这一类的儿童书籍。读了之后就读四书,四书先读论语,然后接着读大学、中庸、孟子。

我们现在开始共同研究大学,大学,古人在儿童时期开始上小学,到了一定的年龄,理解的能力,比儿童时代要好的时候,就开始入大学,在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一类的书了,大学、中庸。大学这一部书,先我们看看书的名称,叫大学,根据汉儒郑玄,郑玄他的字叫郑康成,我们普通讲书的时候,要尊重先儒,就是不讲他的名,就称呼他的字,是郑康成,他解释大学是什么呢?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他说大学这一部书,记载的很广博的学问,学了这个学问之后,可以从事政治,到宋朝朱熹,就是朱子。他解释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他说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人之学,比如说在位的,古时候作天子、作国君,都要学这部大学,除了天子,各国的诸侯,一般的读书人,也要学这个大学,这是汉儒跟宋儒,两位把大学这个名目解释,我们现在研读这个大学,特别要注重,开头这几句话。开头这几句话,也可这么说是大学所讲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而且是个纲领,这一部大学这么重要,是谁做的呢?一般的说,是孔夫子的大弟子,曾子作的,其余的还有一些注解,认为『经』是孔子,曾子是把它记载转述而已,但是多数的讲,这部经就是曾子作的,当然曾子作这一部经,当然他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而孔圣人自己讲述而不作,所谓述而不作,就是把古代的圣人,所传下来的学术,到孔子的时候把它叙述出来,自己没有创作,根据这个意思来讲,曾子作了大学,这个经文的原意,当然是从孔夫子那里学来的,孔夫子是述而不作,这部经所讲这个道理,从古代圣王,圣人在位的那些古圣先王传下来的,这个学问。

这门学问严格说起来就是一个字,就是『道』字。大学之道,这个道,这个道字,可以说把这一部大学,用这一个字,把它包含起来。古代一般读书人,进了大学,当然要学这一部大学,学道,凡是求学的人,都要学道。在今日之下,我们现在有学校了,学校里当然开设的各种学科,但是每一种学问,讲到根本的地方。那就必需要学道,明了这个道的时候,对于现在一般在学校里的学生,无论是那一级的学校,小学、中学、大学,以至于研究院,懂得这个道的时候,对于他所研读的那一门学问,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再就一般人来讲,或者是已经从学校毕业了,他要研究学问的话,也要研究大学之道,因为大学之道里面,就前面讲这几句话。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后面有八个条目。分开来讲要学的八个条目,把这些纲领条目研究之后,后面那些经文都是解释的。全部的可以说,我们研究儒家的学问,也就是学道。一方面自己学这个道,一方面要教化别人。再呢,就是从事政治,从事政治就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讲,从事政治就是为了成就自己的道。因为我们学道,不是凭空坐在家里,在家里学,必得要办很多事情,对天下人都有好处。这个对于自己才有了很多功德,有了这些功德,就是帮助自己修道,成就这个道。这是在学的时候,他所以要从事政治,学成功以后,成就了圣人了,怎么办呢?成就圣人,并不是说我成就圣人了,我就自己安安逸逸,在那里享受了。不是如此,成就圣人之后,还要在世间来教化一切天下人。这是我们学大学之道,首先了解的问题。

再说学大学之道,成就圣人,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在过去从唐宋以后,唐朝的韩文公,就是韩愈。宋朝就是程子、朱子这些人,他们对于佛家的学问不了解,佛家也是讲修道,修道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要教众生了脱生死。因为我们任何人在世间,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苦脑,这种苦脑最严重的,就是生死问题。这个生死问题,不论是有钱的人,或者是有政治地位的人,或者是贫穷的,没有地位的,没有钱财的,都是一律的对于生死问题不能解决,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从唐朝的韩文公,到宋朝的这些儒家。他们不了解佛法,连带的连儒家讲这些生死问题,也避讳不讲。实际上在论语里面记载,孔夫子的弟子像子路,就问孔子,问孔子怎么样事奉鬼神,怎么样这个生死问题。季路问孔子问死的问题孔子答复他:你要研究死的问题,必须要了解生的问题,要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状况,必须了解人从那里来的。人在生前是什么状况,这就是跟佛家讲三世因果,是同一个意义。后来因为唐宋这些儒家,他们为了反对佛法,连带儒家孔门,孔圣人跟他弟子,所谈的这个生死问题,他们都避讳不讲。一直到后来,一直到现在,凡是研究读朱子的四书集注,都不讲这个生死问题。但是我们现在研究学问,研究这个道,必得要明了这个问题。 所谓大学之道,这个道,就是要我们研究大学的人,必须明了自己有道德、有本性。这个本性人人都有,本来就有,本性上没有生死问题。所谓生老病死,就是不懂道的人,自己有这个道,有本性。可是自己不明了,用不出来,所以才有生老病死种种的这些痛苦。现在学大学之道,就是要明了,自己有本性,本性首先明了,然后一步一步的学习。知道怎么样的把自己本性用的出来,开发出来。本性是潜藏在我们心里面,我们普通人,都是被自己自私自利的,以及多生以来的,那种不好的习气,把我们本有的这个道,也就是本性掩盖住了。我们用不出来,我们学大学之道,就是把本有的这个道,把过去多生以来,多生多世以来,这些恶的习气,自私自利的心理,一步一步的把它破除掉了。破除掉之后,我们本有的这个性,就能完全显现出来。本性显现出来,就是成就圣人了,成就圣人,这个生死问题就没有了。 这个在我们中国,三皇五帝,到了夏商周三王时代,那些开国的帝王,以至于到孔夫子。这些圣人,他们的生死问题早就解决了,尧舜他能够把天下都能让出去,凭的什么?这就是一丝一毫的自私心没有,完全是为天下人。孔夫子原来在鲁国做官,官位做的很高,后来因为感觉,这个道行不通了,他官也不做了。到各国去看看,看有没有机会把道行得出去,所以孔夫子一生,不是为自己,纯粹为天下人学道。为天下人学道,也就是想教化天下人,学圣人,解决这个生死大苦恼的问题这是我们讲中国文化根本的问题在此。 现在我们就看大学这个经文了,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几句话,讲这部大学的文章,也就是经文,它的章法,经文的祖织。这几句话,就是全部经里面,一个纲领。这个纲领,在这里看,大学之道这一句话,是个全部经,提出来一句总的包含,意思的一句话。后面在明明德 在亲民 这两句话,两个纲领,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是两个纲领的一个结论。大学之道 这一句话是开头,有开头之后接着两纲,两纲学到成就,学到最究竟的地方,就是止于至善,一个结论。

在宋儒像朱子他们讲,他就列为三纲,就是大学之道是总提出来一句话。后面 在 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三句作为三纲,三个纲领。这一种分法,在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他的看法,不能够照宋儒的那种把他分为三纲,应该是两纲。雪庐老人研究这个经文的主旨,确定是两纲是什么呢?因为后面有条目,条目有八个,八个条目正好一纲领四个条目,正好是两纲。这八个条目就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这是明明德 ,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这是 亲民 正好两纲八目。往下的经文,就解释前面这个纲目的,因此在这里,我学人陪同大家研究,确定这经文前面是两纲,后面是八目。

现在开始讲 大学之道 研究大学,大学,在古时候进大学,求学也好,我们现在研究这部经也好,都是研究大学。或者在今天,我们看看在各级学校里面,在校的学生们,他要研究大学的话,都是研究大学。这部经,它教我们是什么呢?最重要就是道字,道根据古人注解,道如同道路,道路,我们一个人要从家里,到那个地方去,要到达那个目的地,必然要按照道路来去走,不从道路上去走,什么时候能够到那个目的地,所以这个道,就是如同一个道路。在这里讲,这个道就是指的,我们人人本有的一个本性,这个本性在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天命之谓性就是本来,天是天然,不是学来的,是人人自己心中本有的,这就是性。大学之道 就是教我们开发自己,本有的这个性。

大学之道 要开发自己本性的话,有两个,一是 明明德 ,一是 亲民 。明明德 上面这个明字,就是发明的意思,开发的意思,上面这个明字当动辞讲,下面明德这个明字,指的就是德。这个德,就是我们本性,所起的作用,本性它是不动的,要起作用的话,那就是德。这个德起来的时候,还没有用出来,它起了一个现象。这个德,虽然跟这个本性,是两个名词,一个是性,一个是德。但是这个明德,就跟那个性是一体的,性是在那里没有动,是静态的。德在这里是要起来,有所动态了,动了,但是它是明的,我们普通人,这个德一起来的时候,就变成昏了,不是明德,是昏德。这个昏德怎么起来呢,就是自己自私心,把那个明德,那个明,把它掩盖起来了。所以我们的德,不是明德。圣人把自己本性,完全开发出来以后,他这个德就是明德。他什么时候,作任何事情,都是明德在那里起作用,所以圣人一丝一毫不为自己,他是平等无私的为天下人。因此这个明德,就是性德,本性的德。 但是我们一般人,都有不好的习气,这个习气就是,自私心在那造成的,应该要明德。我们要学道,要发明我们自己的本性,那就要明明德,就要用圣人所教的方法,把我们的明德发明出来,这是第一纲,完全自修的。但是我们学道的人,怎么样开发自己的本性呢?怎么样使自己的明德,能够发明出来呢?前面讲的,我们明明德所以不明了,那是因为有自私心,在那里作祟,现在要明德,必须从事利益天下人,这个工作来做起。这叫亲民,亲民就是一方面,用大学之道明明德,这些道理来劝告天下人,一方面在过去就要从事政治,因为从事政治,借着政治的力量,来教化天下人,这是非常有效果的。

在今日之下我们各行各业,所以普通人讲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那一个行业,都可以亲民,也就是说,你无论从事那个行业,以大家的专业,把这个圣人之道,也就是大学之道,这个道理,劝告你所接触的人,这就是亲民。但是现在,虽然是各个业都可以亲民,但是就政治这一方面来讲,以政治这种政权的权力,来实行这种教化,更有效果。现在看起来,无论从事那个行业,或者是从事政治,当然从事政治无论是古时候现代,不是说人人都希望从事政治就可以,那不一定,要看个人的机会,有没有这个机会。有机会从事政治,当然就借着从事政治,可以为天下人来谋求福利,可以借着政治这种力量,来教化天下人。

这就自己明明德来讲,这就帮助自己明明德。就是在事情上面,作了很多有利于天下人的事情,这个有利于天下人,不是为自己,那这就是帮助自己明明德,就把自己那一种恶的习气、私心,借着为天下人服务,为天下人谋求福利,不为自己,这就是成究自己学道的这种事业,所以像大学之道,一方面自修是明明德,教化他人就是亲民,这两者缺一不可。自己不明明德,只是来教化,那我们拿什么东西教化人家,如果说只求自己明明德,而不肯为天下人服务,那明明德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私心去掉,把自己一切为自己的那种不好的习气,一层一层去掉,我们这样不肯为天下人工作的话,怎么能够去得掉自己私心呢?怎么能够去掉自己那种恶习气呢?所以这两者缺一不可。学成功了,这两者学成功了,生死问题就解决了,就跟佛家所讲的,了生脱死,生死了脱了。自己了脱生死,成就圣人了,还是回过头来,永久在人世间替天下人教化,来服务。

我们要问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圣人,孔子圣人,他们也有死的时候,现在也不在世间,这个问题?他们这些圣人,死是怎么死啊!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生死问题,要一个正确的了解,死是我们人的肉体,有死亡的时候,一般人肉体有死亡,但是灵魂没有死,这就是没有成圣人的话,他灵魂并不是说随着身体,身体死了灵魂也就没有了,不是这个道理,不过我们一般人,肉体死的时候,灵魂再转世,转世转到那里去啊?是不是再转到人间来?是不是变成畜生了?或者是升到天上去,这不一定啊!那就要看这个人,在世间的时候,他作的事情,是不是绝对的自私自利啊!是不是也作一些善事情,作一些善事情,那么他可以再到人间来,作了更多的善事情,可以生到天上去,相反的,这个脑筋所想的,鬼头鬼脑的,那就堕落到鬼道里去。

贪心太重,自己作出的事情,只求利益自己,不求利益他人,大概都是堕落到畜生道里去。这在孔夫子作的易经,系辞传讲的很清楚。孔子在系辞传里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游魂就是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到处游荡,遇到父母之缘的话,他就转世投胎了。这个人他一生不作好是情,他那个灵魂,遇不到人的父母,遇的话,都是遇到畜生道的父母。那就危险了,这是我们普通人这样的。圣人呢?他的身体当然也有死的时候,圣人身体死的时候,他知道身体不要了,他再到人世间来,他可以知道,再到那一家去投胎转世,清清楚楚的。所以这样看起来,圣人啊!我们现在不能说孔夫子、尧、舜、禹、汤这些圣人啊!死了就没有了,不是那回事情。他们这些圣人,随时都可以到人世间来,成了圣人的话,永久要到世间来教化众生。

我们了解这个之后,就知到我们中国文化,讲的儒家学术思想,它是纯粹利他,从开始学圣人的时候,就要抛弃了自我,自我就是我们的身体,这种有生有死的这个小我,到了成就圣人之后,还是要亲民,永久的在世间亲民。这一层,我们研究大学的时候,在开始必得明了这个道理,然后才能够实实在在的,来为天下人服务。所以在这里讲,大学之道,一方面在明明德,要开发自己的明德。再呢?在亲民,自己明德也教他人来明德,就是亲民。教他人来明德,就是借着我们在世间,作各行各业,一种功德机会,对天下人服务。这两者作到最彻底,到了最高的境内,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两者都作到完备,最完了,到了家了,成就圣人了,叫止于至善。这是一个开头,一个总句,两纲一结论,讲到这里。

各位儒学朋友,我们继续研读大学,大学开始两纲,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接着下面,前面讲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后面接着说。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前面讲一方面明明德,一方面要亲民,两者,我们开始学大学之道的时候,就要用工夫来学习了。用工夫来学习方法呢?就是刚才念的这几句。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就是接着在止于至善,这个「在」字重要。大学前面两纲,一是在明明德,在亲民。这个「在」字,明明德在那里呢?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最后第三句,在止于至善。知止接着,止于至善那一句话。那就是说,学大学之道,就把我们这个心,止在哪里呢?止在明明德,止在亲民。

这两网之上面,那就是说,我们一开始学大学之道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是一直放在明明德、亲民,这上面,这叫知止。知道我们这个心,止在这上面。止在这个上面有什么好处呢?他就能够定,能够定得下来。要能够定得下来,必须知止,能够定在止在,自己要发明自己明德,要作很多有利于人的事情,亲民。心就定住了,那虽然人家说你有一个好发财的机会,可以发大财,或者人家请你去作大官,你的心不为所动。人家请你作大,就儒家来讲从事政治可以,但是你要自己考虑一下,是什么人请你作大官,他请你作大官,他的动机如?他为了什么目的?来请你去作大官。这要考察清楚,你要去作官的时候,你想能够实行这个大学之道,那就可以。如果说是请你作大官,不能够由你去实行大学之道,而是要你配合他,为他的自私自利的,那种政治。那你就不能够去,不但不能去,心理念头动都不动一下,这叫定。再说人家邀你去参加他那一分事业,可以发大财的。那你要衡量衡量,发这个财,合乎不合乎这个道义,不合乎道义,再多的钱财你心理也动念都不动念。都不动。其它事情很多,就拿这两桩事情来作个例子。有再好的发财的机会,有再好的,再高的官位,你都不动心,这叫定。

这个定是由于你知道止,止在明明德与亲民,这两者道业上面。这是有了定功了,定而后能静,定的时候刚才举的例子,世间任何名利,任何发财的机会,任何作官的机会,你的心都不会为它动,不动心,这叫定。定,为什么要这个定呢?你的「志」,立下了,立下来志愿,这个志你的心就放在这个明明德,亲民这一方面。这个定之后能够静,静是什么呢?静是安静,心理非常安然,能够清净,安然清净的。这就是心理一点都不浮躁,有定而后能够静,静而后能安,安是什么?安是心理,一切是心理坦然,坦然是心理很平坦的,没有得失这些个念头。这样的话心理、身体都轻松自在,这个安叫作轻安,不像那些不学道的人,在世间忙忙碌碌的,无非为的自己的,私人的利益来忙,忙得身体很疲倦,心理也不轻松。心理为了那些自私自利的念头,把自己压得很沉重,所以这一些人,身心都很沉重,谈不上是轻安。这里静而后能安,心理平静,身心都是轻安自在。

有了这种轻安,再就是安而后能虑,虑就是研究,就是思虑,用心思研究这个大学之道。研究大学之道,前面讲有两网,一是明明德,一是亲民。明明德就是研究,怎么样?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思放下去,怎么样的?在世间办一些完全有利于天下人的事情,这就是虑。就是研究。能够虑必须前面有安,心理轻安,他才能够研究、思虑,研究才有成果。不然的话,一个人一天到晚,为自己升官发财,怎么样的创造有利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作学问,也希望把这个学问研究好了,将来得了学术奖,得那个诺贝尔奖,这个还是为自己。这种「虑」谈不上是学道,都不是有利于人,在这里讲,安而后能虑,心理一片轻安不为自己,然后思虑的事情他自然有智慧,研究的事情一定有成就。所以虑而后能得,他就能得,得的是什么?得的道,大学之道,得的就是明明德 亲民,这两者就是大学之道,最后虑而后能得,就能够得到明德、亲民,这个大学之道。

前面讲两纲一结论,从那个结论止于至善,引出来这个方法,从知止 然后有定 有静 安 然后得,定 静 安 虑 得 这就是学道的一个方法的程序,后面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这个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个物 一个事 我们研究大学之道的话,必得把这两个字要辨别楚,古人注解把这物与事混为一谈。雪庐老人特别在这里,告诉我们跟他学的人,物不同于事,所谓物有本末,有本有末,事是事情,有终有始。物有本末,一般讲这个物是外面的,世间一切这些物品。

但是雪庐老人在这里找出来了,找出这个根据,就易经里面所讲,这个物是,阴阳二气交感的。阴阳二气发生交流感应,才有这个物。再说,这个物,只是一种记号,比如说在左传里面,左传里鲁定公十年那里记载,记载什么呢?他说叔孙氏之甲有物,叔孙就是孟孙 仲孙 叔孙那个叔孙氏,他这个甲,甲是戴的盔甲的甲,有物,物就是物有本末那个物,所谓叔孙氏之甲有物,那物指的一种记号,作一个记号而已。因为这样看起来,物不是具体的,有形状的东西,而是一种记号,而是一种阴阳二气,交感的作用。再往里面深入的研究,物就是一种动机,这是雪庐老人讲的,动机就是说,我们人的心理这个念头一动,这就是物。

后面这两句,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知所先后,这就是开下面的文字,知所先后这一句话,承上接下,承着上面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开下面的治天下 治国 修身 齐家 后面这经文,就是由知所先后来,在这里是一个伏笔,伏笔就是埋伏的伏,后面的经文就是从这里埋伏下来的,这个脉络就是从这里开下来,开出来。则近道矣,能够知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怎么样的,观察自己的念头,怎么样的在世间,作那些有利于天下人的事业。要知道有先有后,先作的不能摆在后面,后作的不能提前来作,这下面就会提到了,能够如此,则近道矣。近道矣,近什么道?开头那句话重要,大学之道,与大学之道接近了。

下面这个经文,古之欲明明德 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上面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一段,那一段讲完了以后,由知所先后这一句开出下面一段的经文,这一段经文一开始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古之,这两个字,过去雪庐老人就说了,这两个字不简单。这两个字,是下面这一段经文的总枢纽,为什么呢?古之就是指的大学之道,这个大学之道不是曾子来创作的,也不是孔夫子创作的,在前面一开始,我学人就讲了,孔子述而不作,他是把古圣先王传下来这个道,加以叙述叙述。

因此在这里我们讲到古之,雪庐老人就教我们了解,大学之道,古时候就有,古时候就有,我们从历史浅近一点来讲,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是述而不作。是叙述尧舜的那个道,宪章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以至于周公。这是讲孔夫子的述而不作他的道,他有这个根据的。根据尧舜、这个当中有三王,有禹王、成汤王到周文王,再往上推,推到伏羲氏。

孔子研究周易,作了那个系辞传里面,就把伏羲氏那个道,讲得非常清楚,那个道里面讲性,本性。孔夫子在系辞传里讲,这个性就是太极,孔夫子把伏羲氏易经的本体就是性,伏羲氏没有把它安上一个名字,文王、周公虽然是把伏羲氏画的卦,用文字说明,但是也没有把这个本性,定出一个名称来,孔子定出一个名称叫作太极,太极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明德,就是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孔夫子替这个太极,替这个性解释什么呢?寂然不动,太极是非常寂,寂就是寂寞的寂,安安静静的,在那寂然不动,虽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下万事万物一有感,它就能应,天下之故,就能有感应了。这就是解释太极,也就是解释本性,所以孔夫子讲这个道,源至伏羲氏,以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个道是有来历的,所以大学里面讲,古之欲明,古就是讲从那个时候,一直到孔夫子,所叙述的这个道,到了曾子讲这个大学之道,在这是讲古之这两个字,现在讲到这里,下面经文时间到了,下次再继续再研究。

各位儒学朋友,我们现在,继续研究大学。上一次把大学,开头那一段,讲到了,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今天就接着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着,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前面把大学之道,两个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再加以一个结论,在止于至善。然后讲学习的,这种程序,知止而后有定,一直到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面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要知道先后。这样就能够近乎道了,修这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这两方面,向这上面去学,就接近了。现在就是讲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之是古时候。这个意思就是说,大学是曾子著作的,但是大学讲的道理,不是曾子发明的,曾子是跟孔子学来的。孔子是述而不作,大学里面的道理,也不是孔子发明。孔子是什么呢?孔子是祖述尧舜。尧舜之道,是孔子把他们这个道,加以叙述。叙述是以这个尧舜之道为来源,所以尧舜是古之。但是不仅如此,尧舜之道从那来的,尧舜之道推到还没有文字的时候,那就是伏羲氏,发明了易经。用阴阳两个符号,画出卦出来,先画八卦,然后把八卦重迭起来,成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里面,含有明明德,亲民这个道,这就是曾子,所讲的大学之道。因此在这里讲古之,古时候,真正说起来,是从伏羲氏开始。到黄帝,轩辕黄帝,尧舜,三代的夏商周三王,到了孔子是述而不作。孔子把这个先王之道,古时候帝王之道,把它祖述起来,集为大成,就是集大成的一个圣人。

因此在这里说明明德,这就先解释前面两网,第一网就是明明德。明明德于天下者,加上于天下者,前面讲明明德,是把自己本有的性德,这叫明德,要把它发明出来。在这里讲自伏羲氏,轩辕黄帝,唐尧,虞舜一直到,夏商周三代,三王,到孔子。要想明明德于天下,就是教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要教天下人明明德,必须先治其国。你教天下人明明德,先把自己的,国家治好了。把自己国家行政,教育都治得很好,一切都上了轨道。最重要的在这里,就是利用教育,教育你这个国家,国内的国民,都能够知道明明德。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你想把自己的国家,治得一切都上了轨道了,行政、教育都治得一切都好。这有个先决条件,你必得自己在明明德,这一方面修持得很好。所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治国必须,先把自己的家,齐家就是把家里,治得整整齐齐的。怎么个整整齐齐的呢?家里的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相尊敬。这就把家里,治得一切都有条理,条理就是伦理,人伦的一切都有理,都有条理。所以先齐其家,要把国家治好,先把自己家治得很好,治得很整齐。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比如说家庭里面,就拿家庭最基本的结构来讲,就是夫妻。夫妻就丈夫,这一方面来讲,要想把这个家,治得好的话,自己就作一个,示范出来。在妻子这一方面,要想把家庭治得很好,妻子也要,作一个示范出来。这就是无论是丈夫、是妻子,都要修其身。这修身很重要,自己不能够修身,比如说丈夫,自己不能修身,不能作一个示范出来。要想妻子尽到,妻子的责任,这就办不到。妻子这一方面也是如此,这是两方面都要修身。从夫妇各人都讲修身,然后推到父子关系,父亲要修身,儿子要修身,兄弟之间的关系,为兄为弟,都要各人修身。这里讲,照道理说家庭里,每个人都要修身。但是古时候,家庭有家长,家长先自己,作一个表率出来。你想家里的人,在上面你有父母,在下面有儿女,与自己平等的是妻子。你要想全家所有的人,都能够各尽其分的话,自己你作家长的人,先要自己带头来修身。自己不能带头修身的话,那就没有作家长的,一种资格,那个家一定乱了。所以在这里讲,古时候讲作家长的人,就要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要把自己身修得好,先正其心,必须把自己的心,能够正。正心,这个心是指,自己的整体,整体的这个心理。这心要正,要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要使这个心能够正的话,先要诚意。意在这里讲,这个心平常,是不起作用,心要发动起作用的话,先有意识出来。比如说我们问人家,人家的说话,表达他的意思,就问他什么用意。用意就是从他的意思里面,可以了解他的心。心要动的话,先有意识出来。你要正其心,先要诚其意,意必须要这个诚字。诚其意这个诚字,在这里讲,心正与不正,先看这个意识诚不诚。意识怎么样是诚呢?诚这个意思,我们从意识到心,一直追求到明德。明德叫性德,本性上就有这个德,明德要起来的话,就是心要先起来了,心起来就是,先有意识出现。普通人明德起作用,就发动这个心识,发动这个心。一发动心,心就不正了。心不正的话,意识也就不正。意识不正的话,它就弯弯曲曲的,说的话,言语跟他的行为不一致,说的言语跟他的心,也不是一致的。这就不诚,不诚就是心识不正。要想了解心是正的话,先要求其这个意识要诚,意识怎么诚呢?诚这个字,中庸里面讲,「诚者天之道也」,诚是天之道,是本有的。它就是直接指的那个明德,圣人他这个明德,起作用的时候,不管是心、是意都是光明,而没有变成昏暗。我们普通人,明德虽然是跟圣人的,明德是一样的,我们都本有的。但是起作用的时候,心就不正了,心为什么不正呢?自私心太重了,有了自私心,心就不正。心不正然后意识,跟着就不诚。这个不诚表示明德就不明,不是明德。而是昏暗的德,昏暗的德就是这个,自私心把它障碍起来。

所以在这里讲,欲正其心。我们自修的时候,先看这心正不正,要想自己心正不正,就要看自己的意识,意是什么呢?就是念头,起心动念,动的这个念头,是不是自私的,还是公正的。凡是为自己设想,为自己利害来想的话,这个意识就是自私,就是不诚。这个意识不诚,就证明我们的心不正。心不正就知道,我们的明德是昏暗的。所以欲正其心,要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要看自己的念头,是为私的呢?还是为公的。为公的,还要问一问,为的小的公还是大公,小公呢?你在家庭里面,为你这个一家,一家的人,这也是公。你治国,你心思放在一个国,为这个全国人,来想的话,那当然也是公。但是这不算是大公,大公是什么呢?在礼运里面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天下人作为自己,所要为他们设想的,为他们所有的问题,求其解决的,这就是大公。这个大公,怎么样切实的作到呢?这个并不是说,我们一起念头,就是为天下人。起了念头,从自己的家庭,到自己的国家,一层一层的由内向外,一直推展到天下人。与这个相反的,就是小公,他只为自己这个家庭,外面的人,这个国家的事情,与自己家里的相违背的,有冲突的时候,他就只管求自己,家庭里面的利益,而违背国家的利益,他就不管了。进一步的说,作了国君,当然要维护自己,全国民众的利益。如果说,遇到国外其它的国家,与自己国内的国民,利益有冲突的时候。他就只顾维护,自己国内的国民,而损害国外,其它人的利益,在所不惜,这还算是小公。必须怎么呢?比如说,你是一个国君,你作国君的话,遇到国外的利害,与自己国家的利害,有冲突的时候,不是教你不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是教你,运用你的智慧,把自己的国家,与国外的各国,天下人的利害,能够把它调理,成为一致的。既不危害自己国内的利益,也不危害国外天下人的利益。这个要怎么办得到呢?大公无私的心,才办得到。没有大公无私的心,遇到这些利害,一层一层的,把大公变成小公,小公变成到自己,变个人。 所以讲,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讲这个诚字,是要这样的研究。因此诚字果然诚了,得其诚了。这就是说你,在家庭里面,对待家人,在国内,你对待全国人,进一步你对待天下人。果然诚其意的话,那就证明你,一切的行为,无论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你都是根据你的,这个明德来办事情。根据明德来办事情,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你要拿理智出来,由理性发出这个智慧,要由理性,发挥智慧出来,那就没有,一切利害冲突。凡是世间个人与个人,国家与国家,有这利害冲突的时候,都是不能够拿性徳,拿从性德里面,开发出来智慧,没有这个理智,才有种种的利害冲突。你是治国的人,你是齐家的人,你自己明德是光明的,心也是正的,意识也是诚的。看见国内国外,这些利害,有冲突的时候,你就有智慧,来调和他们。让他们也用理智,不要起一切情绪,用情绪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把问题,愈闹愈恶化下去。必须以自己的理智,来教导国人,然后才能够教大家,都能够不要情绪化,都要用自己的理智,来解决问题,这就好办了,就是一定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由这个程序来实行的。

现在讲的欲诚其意,你意识怎么诚呢?怎么知道呢?先致其知,先要致知。致知这个就重要了,所以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这个格字,汉儒注解当来字讲,格是来了,物呢?汉儒与宋儒的,注解不相同,汉儒注解也不只一家,也有不只一个人注解的,宋儒注解也不是一个人注解。这里只举出,各举一位作代表。就以汉儒郑玄,郑玄的字叫作郑康成,我们为了尊重先儒,往往不称呼他的名,称呼他的字。所以郑康成的注解,格当来字讲,物就是事情,当作事情来了。事情来,他的事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善事恶事情,善的事情来了,你知道。恶的事情来了,也知道。这个意思就是说,能够辨别善恶。格物就是讲,物就是指的善事情,恶事情来了。致知呢?你就能够辨别,那些是善事,那些是恶事。然后恶事情不能作的,善事情可以作,这是郑康成的注解。朱子的注解,宋儒,宋儒的朱子注解。他说,格,至也。至也是来的意思,就是到了。物犹事也,他的物也指的是事,事物。但是他这个事,跟郑康成讲的事,是两回事情。郑康成讲的事是善事,恶事,是抽象的。朱子讲这个事,就把它具体化,指着有形状的。当然事情,抽象的事情,也包含在内。另外有形状的,这些物体,也包含在内。看起来他的事的解释,比郑康成解释要广泛。但是郑康成解释,照那样修,那样学习,还比较容易。朱子,就是朱熹,他解释这个事物,有抽象的,有具体的东西,学习起来就难办了。

他有解释,他说天下的事物,都有它的道理。他有一句话重要,「即物穷理」,即就是当就字讲,就这个物体来研究,研究到最后,了解它的道理,叫即物穷理。这个「即物穷理」到后来,研究大学的人,以及研究中国学术思想的人,就拿朱子「即物穷理」,这一句话,举这一句话来说,这就是后来科学的先驱,先驱就是它是最早的,启发科学思想的一个人,一个学说。所以到后来有一些人,就拿朱子这个,「即物穷理」这句话,认为朱子这个学说,是开发了后来,科学家的思想,有这种看法。这当然是推崇,朱子的学说。但是要知道,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它有一定的方法。你研究物理学也好,研究化学也好,都要用研究这门学问的它的方法,它要有它的工具。比如说到现在,研究天文学的话,他还要用探测,天空的那种仪器,这才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在朱子那个时候,他只是讲「即物穷理」,大家如果照他,这样来研究的话,从那里开始研究?就因为这个问题,明朝的王阳明,他开始的时候,也学朱子「即物穷理」,他教他的门人,就是敎他的学生,教他格物,教他格物啊!他门人不知道,怎么格法子,王阳明就说,格物这个物,你随便找一个物,就好了,比如说前面屋子外面,那个庭院里面有竹子,你去格那个竹子吧,他那个门人格了好久,也格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王阳明一看,好,你格不出来,我来格吧,他自己来格。可是,格了之后,自己格到后来,没有格成,反而格成病出来。这就是因为,只是讲「即物穷理」,拿一个竹子来格,你用什么方法来格,你研究这个竹子,从这一棵竹子研究,它这个事物,最后的道理,你开始怎么研究法子,没有啊。科学它一定有计划,有先后步骤来的,还要有一种,研究的工具。所以那个时候,王阳明没有这些步骤,没有这些工具,所以自己格成病出来。这样王阳明是不错的,还算是很聪明的人,他看这个不是办法,这个不能学。他就改了,格物是什么呢?革除心中这个物欲,物是指人心之中,对于一切物质的欲望,所以它是革除物欲的。后来他从,这个研究物质,结果一回过头来,研究自己的心理,这就没有问题了。所以把汉儒、宋儒的格物、致知,都介绍出来的时候。我们再看,过去我学人的老师,雪庐老人讲这一句,跟汉儒,跟宋儒讲的都不同的。他讲什么呢?致知、格物,物是自己的念头。物,念头出现的时候,你马上要知道。致知是觉悟,你能够任何一个念头来,你自己要觉悟。

各位儒学朋友,我们继续研读大学,在前面讲到了,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在格物,汉儒有汉儒的注解,宋儒有宋儒的注解。注解的不只一家,前面我只举出来,两位作代表,一位是郑康成,一位是朱子。这个讲法,他们各有各的意义,所以到后来,明朝王阳明先生,照朱子那种讲法研究,没办法来格物。后来他回过头来,格物是革除心中,心里面的物欲,这是以前的,各家的注解。雪庐老人在讲,这一句话的时候,也是把过去这些注解,都介绍完了以后。他老人家认为,格物这个物,不是指具体的那些物,比如像草木、石头,我们家里一切的,这些东西,不是指这些东西。甚至于大地上,这个万物,不是指这个。他这个物是,这是一个念头,心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完全是抽象的。这个抽象的念头,跟郑康成讲的那个事,也须要有所辨别。郑康成解释那个事,是已经有这个念头,形成了一桩事情,形成一桩事情,这个事情虽然,也是抽象的。但是既然称为,是善的事情,是恶的事情,那么这个事情也成为,具体的一个很鲜明的,这个事情也有象了。这个象是什么,叫作意象,由意识构成的那种象。雪庐老人讲的这个物,比这个意象还要微细。

在前面讲到,物有本末的,那个物的时候,我学人曾经举出,雪庐老人拿左传里面,来作印证。左传里面讲这个物,只是一种记号,没有形状的,只是一个标记而已,就证明这个物,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非常抽象的,一个念头,因此在这里讲,格物这个物既是一个,还没有形成一个意象的时候,它这一个非常,微细的一个念头,只是一个动机而已。雪庐老人,再举出这个物,这是一个动机,机是什么呢?孔子在易经的,系辞传里面讲,几者动之微。所谓这个几,几,我们现在认识,这个几字,就是机关,机器那个机字。但是讲动机的时候,不要木字边,左边不要木字,去了一个木字边,右边那个我们,一般念的叫几字,几个人,几桩事情的几字。但是在经典里面讲,它读平声读几,这个几在心理的,人的心理要起的念头,这个几也就是动之微,动念就叫动机。动念为什么动机呢?微微的在那里一动,本来我们的心,在那里没有动,心要起作用的话,先动念头,念头在开始的时候要动,开始动的时候,微微的在那里一动,几者动之微。这是孔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所解释的。

孔子又说知几其神乎,知道这个动机,那是一个神,这个神不是讲,外面那个神明,这个神是什么呢?阴阳不测之谓神。我们形容人家写文章,不知从那来的灵感,写了最好的那个句子,这叫作神来之笔。这个神来之笔这个神,还是从自己的,心理出来,自己连自己也不知道。孔夫子解释,这个神是什么,阴阳不测。拿这个阴阳,阴阳什么呢?阴阳就是周易里面讲,从太极,太极是心的本体,从心的本体,起作用的话,要先起一个阴阳两仪。阴阳两仪就是起两个,非常抽象的,一个气体、气象。这个神是阴阳都不测。因此格物的物,这是念头还没有形成一个意象的时候,只是那个动机,微微一动的那种几。这个几是阴阳都不测,都不能够测知的,都不了解的。可见得这个物,这个念头微细到,什么程度了。这样讲法,格物就是动机,格就是在动,物就是那个几,那个几就是非常,微细的一个念头,就是动那个,很微细的念头。

这个微细的念头一动,致知,致知致是什么呢?这个念头本来是,阴阳不测的,这是神,自己的神,自己神来的话,自己也不知道。普通人你教他自己,那个微细的念头,他也不知道,必须学大学的人,学大学用工夫的时候,从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然后一步一步的,治国要先齐家,齐家要先修身,修身要正心,正心要诚意。诚意怎么诚法,要致知,致知就是说那种,微细的念头一动,马上就知道,这叫致知。本来不知道,不知道,你学大学,要学着明明德,那就必须要格物,格物你就要知道,自己动的这个念头,这个动几别人不知道。那只有圣人知道,圣人知道别人的动机,别人的念头一动,圣人马上知道。我们普通人怎么知道,普通人别说不懂,别人的动几,就是自己的动几,也不知道。所以在这里讲,致知叫知至,知至就是要,学习的意思,就是要研究的意思,要研究自己的知,知的什么呢?知就是知自己的动机要学习怎么样,知道自己的动机,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动机了,然后才能知道,别人的动机。这要讲究心理学的话,这是最高级的心理学。必须有自知之明,才能明了他人的心理,所以致知在格物。

所以雪庐老人,在解释完了之后,他用佛家,这两句话来讲。佛家研究,佛法的人就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头起来,我们任何人不起念头,办不到,谁不起念头。念头起来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起了念头,你自己就能觉,就能觉悟,觉悟这个念头,是什么念头。在讲究佛经的时候,这个念头,禅宗,禅宗不先研究教理,它就教人家观心。最早的禅宗,教人家参禅,那不是参禅,那叫观心,观自己的心,观什么心,就是观自己的动机。就是致知,致知就是要观察,自己的格物。禅宗观自己的动机,就是观自己的,我们凡夫众生动机,就是虚妄的,禅宗把这动机,在那里观,这个念头从那里起来,然后又灭在那里,起在那里,又落在那里,这叫作妄念,虚妄的念头。就讲这个大学,好懂的话,变换一个名词,就是私心,自私心。我们普通人,不研究大学,不学学圣人的这个道,我们的念头起来,就是个自私自利的心,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自己也不知道。还把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认为是一个,天经地义的,是个好的一个心,这个他自己都不知道。

佛家禅宗它观心,就是观这个妄念,也就是大学里面,讲观这个格物,就是动机。这是佛家的禅宗观心,佛家研究教理的人,他就从释迦牟尼佛,讲的各种法门,一层一层的分析。后来马鸣菩萨,根据佛家这些,大乘的教理,他写了一部书,叫作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里面有分析,我们人人本有的真如,真如就是真如本性,我们人人都有的本性,在大学之道讲的明德,就是指的我们明德。中庸所讲的,天命之谓性,就是指的那个性。真如本性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解释,所以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分开来讲,分真如门,生灭门。生灭门里面就是讲,我们普通人,起这个念头,自己不觉悟,一念不觉,就起了无明,无明一起就是,微微的一动,一动就出了业相,那个业相然后,再进一再动的话,那就是能见相、境界相。在起信论里面,讲三种细相,业、转、现,转就是能够见的一个相,现就是现出来境界了。在这个转、现这两者之前,是个业相,业相在这里讲,就是格物。业相既是由一念不觉,才有、才动,动才是成为业相,因此在佛家,研究教理的,从教理方面来讲,三细相的业相,就是这里的格物。这样分析起来,雪庐老人,分析完了以后,所以他老人家,拿佛家的两句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禅宗观心,佛家研究教理的,从教理方面来讲,能够知道这个业相,这个都是叫作格物,叫作致知,念头任何人都在动,不能不动,动的时候要点,就在致知。致知就是这个知,就是觉,就是觉悟,我们学大学,就致知在格物,这一句话上面,这是自己要,明明德的一个,一下手用功的时候,就在这一句话上面。所以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我们拿佛家宗门、教下,宗是禅宗,教下是研究一些教理的,两者都包含在,这一句话里面。可见得我们,中国的学术,境界到什么程度。这个格物致知,曾子写出来的,曾子是跟孔夫子学的,孔夫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再往上推,推到伏羲氏,那个时候,不但伏羲氏,佛家的佛法没有来,就在文王周公这个时候,佛法也还没有,传到中国来。佛法正式传来还是,在东汉的时候,汉明帝那个时候。在佛法没有,传到中国来,我们中国的古圣先王,到孔夫子,发明的、传授的这个思想,可以把佛家的宗门、教下都包含在内。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学术思想,是这样的一种高明,我们身为中国人,身为中国的一个读书人,我们没有理由,看不起中国文化,何况我们要学,在这个世间,要学作人之道,目标要安住学成圣人,那我们就要好好的,根据这一句话,我们学在明明德,自己要学好,有了工夫了,然后才能够教化别人。你自己拿这个来修身,自己修身可以齐家,齐家然后可以治国,治国好了,你不必像现代人,我要把别的国家征服了。不必,只要把自己国家,治得非常好,国泰民安,天下其它的所有国家,都来向你学,天下人都是归心于你,那你就是平天下了。在今日之下,你只要把自己的国家治好,天下各国,都来向你学习,那你就是平天下,那就是使得天下,真正的得到世界和平。 不以这一个作基础,还是各人讲自私自利,讲公,丢不掉一个自私心的话,就是为这一家也好,为这一国也好,还是不够,那你智慧没有开。必得是从家庭到国家,以天下人来作一个,整体的来看待,把天下人都放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希望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都能够学为圣人。这个才能正心诚意,正心诚意就在这个,致知在格物。我们怎么个运用法子呢?平常起任何念头,先要看看,是不是为了自己,是不是仅仅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庭,是不是仅为我们,自己的国家。只是到了自己国家为止,那还不算,那个致知在格物,还是没有学好。必得一层一层的推,遇到我们自己国家,跟世界其它国家,把它画成两个团体,这个两个团体,有利害冲突的时候,我们就想办法能够,把它求其一致的,大家都有利益。拿现代人好讲的话,都要双赢,不要两败俱伤,要求双赢的话,那就是要在致知格物的时候,把这个私心彻底的,把它破除掉,这就诚意了,诚意就正心,然后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最有效果的,一个学术思想,照这个修法,我们在世间,处理一切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圆满,自己再学习圣人的话,一定能够学得成功。

下面把它再从,格物来开始讲,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这是一大段完了。前面要想,明明德于天下,要想教天下人,都明德的话。先从天下,从外往内,一层一层的推,推到最后,致知在格物。现在从内往外,真正的,物格而后知至,那个念头一动,前面讲格物,格物是动了念头,动机。现在物格,物是机,格是动,机要一动,而后知至,然后就觉。机一动,然后就觉悟。知啊,知是觉悟,知是马上就觉。念头一起,立刻就觉悟,格物致知,反过来讲,物格而后立刻就觉悟。知至,你能够觉悟,自己的动念,也就是觉悟,自己的动机,而后意诚。意识自然就诚了,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家一治,自己国家,治得国泰民安。民安是什么呢?要想民安,就要拿大学之道,教化人都要明明德。明明德一般人,当然不知道,什么叫作明明德,这要看治国的人,用种种的方法,来教化一般人。教化一般人,就是先教一般人,都能够学着能够作,从这里开始。

比如说讲这个五伦,五伦讲父慈子孝,就从这上面开始讲,教大家学习,从家庭里面父慈子孝,到外面尊敬长辈,跟朋友相处讲究信用。这些都要去自私心,如果自私心不去的话,父慈子孝也谈不上。父慈子孝讲到,最高的境界,都是忘了自我。比如说,常常看到那些,天灾的时候,火灾水灾,儿子掉到水里面去了,那个母亲不管自己,会不会游泳,奋不顾身的,她就跑到水里,救她儿子。发生火灾了,或者是父亲,他跑到火场里面,要把自己儿女救出来,救不出来了,连自己烧死在里面,烧死在里面,父母还把自己儿女,紧抱在怀里面,这就是忘我的境界。儿女呢?孝顺的儿女,对待父母也是如此。要教人家,国君要教一般国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讲这个道理,一般国民那里懂。你国君,或者帮助国君办教育的人,用这些方法来教他教国民,国民都会学。而且父慈子孝,都是天性,天性就是本性里面,都有这种道德。你用教育启发,父母儿女的这个天性,你这个教育就是启发教育,就是根本教育。这个启发教育,人人都会学,人人都会学得好。所以在这里,把国民都教了,教得大家都知道,在这里讲,物格而后知至,用这个五伦的教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面君臣,朋友讲这个道义,就是从那里开始学,就是学致知在格物。到了那个境界,就是一切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忘我的境界就是,无私无我而为他人,这就是能够致知格物。私心,妄念开始的时候,妄念一来就知道,到最后就把它去掉,成功了。这样的话,意也诚了,心也正了,拿这一个,诚意正心来修身,身也修好了。修身然后齐家,家也齐了,然后国也治了,那么天下自然就平,天下太平。 前面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物有本末,是讲动机,动机就跟马鸣菩萨,起信论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有三细六麤无明业相,业相是开始一动,那就是本,后来就是末了。物有本末,是指那个,只有一个本,其余就是末。第二句事有终始,事有终始,就是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事有终始这一段,讲到国治而后天下平,到此就是,事有终始讲完了。讲终始啊,终了之后再开始,事情办不完的,这是讲事情。齐家也好,治国也好,治理天下这些事情,循环不断在那不断的作,有终有始,终了之后再开始,这一大段讲到这里。下面就讲,你这个齐家,治国要修身,谁来作呢?人人都要学。今天时间到了,留到下一回再继续讲。

各位儒学朋友,我们现在,继续研读大学。大学的经文,上两次讲到了,物格而后知至,到了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到这里为止,今天我们从这里开始,就是接着上面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一部大学开始,就讲这个两个网领,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明明德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这一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前面有两段经文,都讲过去了。,讲过去这个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这是大学之道。这个大学之道,谁来学呢?我们今天,就是接着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从天子,天子以下还有,朝廷里面那些大臣,各国的诸侯,以至于庶人,就是普通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人人都要学大学之道。学大学之道,这里壹是,壹是就是很专心的来学。专心的来学,从天子到庶人,怎么学呢?皆以修身为本。

既然前面有两纲,这里怎么讲,修身开始呢?因为前面讲格物,这个非常深奥,不是一般人开始就从这里能够学。所以这里就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本,这个本。跟前面讲物有本末,这个本在这里,可以分成两种。一个就是前面讲,物有本末那个本,那是完全讲,内在的这个根本。在这里讲这个本外在的,内在在心里面的,是讲本体,外在这个本是讲作用,它是作用的根本。所以前面物有本末那个本,就是指的格物。这里本,这里讲根本就前面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层一层的有本有末来研究,修身为本,齐家为末。再往下说,齐家是本,治国就是末。再往下面说,治国是本,平天下是末。在这里本末讲,比如说要平天下,你要想平天下,我们就拿现在,这个世界时事来说。要想全世界都能太平,要讲世界和平,要讲世界和平,不是用武力征服各国。而是用这个古时候讲王道,现在就是用好懂的话,就是用这个文化。这个文化首先要在自己的国家,自己国家这个文化,把自己国家治得,一切都上了轨道了。把自己的国家用文化作根本,治得国泰民安。你这样的话,世界其它的各国,都来向你请教,都来向你学习。你就算是以你这个国,用根本的治国治得很好,你就能够使得世界和平。

这样说起来,平天下是由于,你治国而来的,你治国把自己的国家,治得国泰民安,这是根本。然后才能够帮助世界其它各国,都来向你这个国家来学习、来观摩。这个两者比较起,你先由自己,国家治得好,这是作根本,拿这个来平天下是末。再说,你要把自己的国家,治得一切都好,必须先齐家。这个齐家,在古时候卿大夫算是家。我们现代讲,就是把自己的家,能够治得好。为什么呢?比如说你是个国君,你要把自己的国家治得好,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够,把自己的家庭,能够治得好。把家治得好就是齐家,这个齐字就是人伦的伦字,一切都有秩序。家里一切都有秩序的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再呢?家里要办的事情,都是有条理的不乱,从家里的事情到家里的成员每个人,各有各人应尽的义务,应尽的本分,这样的话就能齐家了。齐家之后,去治国才能治得好。

如果说一个国君,他自己家庭里面,都是乱七八槽,他要想治国,可以断然的说他治不好。连个家都治不好,国怎么治得好呢?治家跟治国是一个道理,治家须要用礼,礼是互相尊敬对方,互相忍让对方,这家庭里面任何问题都没有的。如果以这样,尊敬一切人,礼让一切人,拿这个礼来治理国家,一定能治得好。治国先以家为本,家治好了,有了根本了,才能治国。这样比较起来齐家是本,治国是末。再讲这个齐家修身为本,你要拿这个礼来治家、来齐家。礼在形式上讲,各有各的礼的形式,家庭里面的人在形式上,这个在礼上面,都有很清楚的规定。在礼的本质上面,就是这个恭敬礼让。恭敬礼让,你是个一家之主,一家之主,你要家里的所有人,都要恭敬礼让,先从自己作起。

自己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够退让,自己与家里的人,有什么利益,冲突的时候自己退让。自己的意见,跟家里的意见,有冲突的时候,那么自己要好好反省。自己不对,对方意见很好,自己就要尊重对方。对方的意见不好,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也要想办法让对方明了。就事论事来研究,拿现在人所讲的话,就是要沟通,先要意见能够沟通,不能说我确实这个意见是对的,对方的意见是不对的,既然对的话,我用不着跟对方说什么,我照着办就好。这个不行,这个就是失去了恭敬。所以这些作法,作个家长的人,必须自己以身作则,这就是修身。你这样的话,家才能够齐,所以修身是根本,齐家是末。

因此在这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修身为本,我们就是刚才研究的,一直往下面推,修身是本,齐家是末。齐家是本,治国是末。治国是本,平天下是末。这个意思是说,先要分清楚,本是重要的,先要从重要的来修。有本然后才有末,这个本末是用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外讲究功用的。前面那个格物,格物是本,格物那个物就是,代表一个动机,机一动马上就觉悟、就知。这个一动就是本,然后继续再动,那不是本了,那都是末了,所以在前面讲那个本,只有格物是本,诚意、正心,那都是末。那是本体,现在是讲对外,讲究齐家、治国,是外在的用,所以这个本末,那是一层一层的往外面推展。这个意思我们了解之后,就对于经文它的章法,就好明白了。

所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说是根本乱的话,假使说我们不从,修身开始的话,自己在家里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家庭里的人都学好,办不到啊!所以修身、齐家一定是一层一层的,注重这根本。所以后面经文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是假设的话,假设说根本乱了,自己修身修得不好,要想家里的人,都能够都好,都能齐家,这个末,想末来治,否矣,这是办不到的事情。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厚薄这个跟前面,本末不相同的。前面那个本末,是就向外面办事情,一层一层的来研究,这个厚薄的厚,这个厚字就是指,那个明明德,那个明德就是性德,指性德来讲的。那个性德怎么样,把它发明出来呢?那就是格物,所以后面这两句,就是指的前面内在的那个本、那个体,也就是本体,那个内在的根本,那就是性德,必须自己在学大学之道的时候,自己必须要明明德。如果自己在,明明德这上面不去修的话。要想亲民,这就是舍本逐末。

因此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所厚的就应当,自己要明明德,自己要格物致知,自己有任何动机,立刻就能觉悟。这个动机是私心,马上就把它打消掉。必须是大公无私,这个念头出现了,这才是好的念头。这好的念头出现,就让它继续增长,所以这是厚,所厚的,所厚的就是指,自己用工夫来格物致知。如果说其所厚者薄,应该在这上面,自己要明明德,而不去用工夫开发自己的明德的话,只注意到外面齐家、治国,或者就是不在格物、致知上面下工夫,要想自己的心,能够正过来,意识能够诚,这也办不到。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四条,格物、致知是本,格物是本,后面诚意、正心是末。如果不能格物、致知的话,诚意、正心也谈不上。正心就是明了自己的动机,把一切杂念、私心都把它破除掉,这个才谈得上是,诚意、正心,那是末。所以这里说,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格物致知是厚的,如果说在这一方面不注重它,反而疏忽了它,这叫薄。而其所薄者厚,正心、诚意,跟格物、致知,比较起来,格物、致知是厚的,正心、诚意是薄,这是比较。如果说格物,致知不注重,而只注重正心、诚意,这就是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就是本末颠倒了,未之有也,那就是说一个舍本逐末,能够把大学之道学好吗,学不好的。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后面这两句,是一个结论,是结束的话,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要知道根本,这两纲,明明德是一纲,亲民是一纲。这两纲都有本有末,所以在这里讲,此谓知本,这叫知本。内在的本体的根本,外在的功用的根本,都要知道。此谓知之至也,知之至这叫所知的,前面的物格而后知至,就是照应前面。物格而后知至,一个物一个事,要知道有终始、有先后,事情有终始,有结束的时候,然后又开始。明明德的那个物有本有末,到后面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事情,这是外在的用处。无论是本末、是终始,都要知道先后,物的本末前面也讲过了,内在的根本,外用的有根本。就办事来讲,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办事情,这就是终始,这个没有了的时候,比如说,我一桩事情办成了,我就休息了,不要再办了,没有那回事情。圣人、贤人,到世间来就是办事情,他的事情永久办不完了,一桩事完了后,他再开头再办。在办的时候知道有先后,这个先后就指的前面说,修身是齐家的根本,齐家是治国的根本,治国是平天下的根本,这就是有先后。

知道这个本,本末、终始这叫知之至也。就把先后的这个次序要明了,这在求真知方面,才能至,才能求得到。如果忽略这个本末、先后,这个真知,这就是觉,就求不到。前面这一大段,两网、八目在止于至善,此谓知之至也,结束止于至善。这样作懂得这些本末,先后,才能够到最后止于至善,才能两者一个是明明德,一个是亲民,这才能够到了至善的那个境界,才能圆满。所以后面这两句很重要,讲究经文的章法,这就把前面两纲一结论,止于至善一结论,在这里作个总结。这叫知本,知之至也。这两句话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在宋儒朱子,他把这两句,移到后面去,这是我们研究经典,不可以学他们的,不可以学他这一套。经典那个章法、文字,不能随便更动,这里前后的有纲、有目、有结论,这个多么清楚,一改那就改乱了,这是我们研究经典,应该要注意这一点。

第15篇:现在进行时 讲解

三、现在进行时

1.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也可表示当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2.现在进行时的肯定句基本结构为be 动词ing. 3.现在进行时的否定句在be后加not。

4.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调到句首。

5.现在进行时的非凡疑问的基本结构为:

疑问词不达意 be 主语 动词ing? 但疑问词当主语时其结构为:

疑问词不达意 be 动词ing? 动词加ing的变化规则

1.一般情况下,直接加ing,如:cook-cooking 2.以不发音的e结尾,去e加ing,如:make-making, taste-tasting 3.假如末尾是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ing,如:run-running, stop-stopping 现在进行时专项练习:

二、用所给的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_ ( draw)a picture now. 2.Listen .Some girls _______________ ( sing)in the claroom . 3.My mother _________________ ( cook )some nice food now. 4.What _____ you ______ ( do ) now? 5.Look .They _______________( have) an English leon . 6.They ____________(not ,water) the flowers now. 7.Look! the girls ________________(dance )in the claroom . 8.What is our granddaughter doing? She _________(listen ) to music. 9.It’s 5 o’clock now.We _____________(have)supper now 10.______Helen____________(wash )clothes? Yes ,she is .

四、将来时理论及练习

一、概念: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预备做某事。句中一般有以下时间状语: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等。

二、基本结构:①be going to do;

②will do.

三、否定句:在be动词(am, is, are)l后加not或情态动词will后加not成won’t。

例如:I’m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afternoon.→ I’m not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afternoon.

四、同义句:be going to = will I am going to go swimming tomorrow(明天).= I will go swimming tomorrow.

练习:

填空。

1.我打算明天和朋友去野炊。

I_____ _______ _________ have a picnic with my friends. I ________ have a picnic with my friends. 2.我们将要学习英语

We _____ _______ _________ learn English. We ________ learn English.

五、一般过去时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一般过去时也表示过去经常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2.Be动词在一般过去时中的变化:

⑴am 和is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as。(was not=wasn’t)

⑵are在一般过去时中变为were。(were not=weren’t)

3.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否定句:didn’t 动词原形,如:Jim didn’t go home yesterday.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

1.一般在动词末尾加-ed,如:work__-worked , cook-cooked 2.结尾是e加d,如:live____lived

3.末尾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ed,如:stop-stopped 4.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变y为i, 再加-ed,如:study-studied 5.不规则动词过去式:

am,is-was, are-were, do-did, see-saw, say-said, give-gave, get-got, go-went, come-came, have-had, eat-ate, take-took, run-ran, sing-sang, put-put, make-made, read-read, write-wrote, draw-drew, drink-drank, swim-swam, sit-sat 过去时练习

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is\am_________ plant________ are ________ drink_________ play_______ go________ make ________ does_________ dance________ worry________ ask _____ taste_________ eat__________ put ______ kick_________ pa_______ do ________ Be动词的过去时练习(1)

Name ____________ No.______ Date __________

一、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_ at school just now. 2.He ________ at the camp last week. 3.We ________ students two years ago. 4.They ________ on the farm a moment ago. 5.Yang Ling ________ eleven years old last year. 6.There ________ an apple on the plate yesterday.

7.There ________ some milk in the fridge on Sunday. 8.The mobile phone _______ on the sofa yesterday evening.

一、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 an English teacher now. 2.She _______ happy yesterday. 3.They _______ glad to see each other last month. 行为动词的过去时练习(2)

Name ____________ No.______ Date __________

一、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 (watch) a cartoon on Saturday. 2.Her father _______ (read) a newspaper last night. 3.We _________ to zoo yesterday, we _____ to the park.(go) 4.______ you _______ (visit) your relatives last Spring Festival? 5.______ he _______ (fly) a kite on Sunday? Yes, he ______. 6.Gao Shan _______ (pull) up carrots last National Day holiday. 7.I ____________ (sweep) the floor yesterday, but my mother ______. 8.What ______ she _______ (find) in the garden last morning? She __________ (find) a beautiful butterfly.

六、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

主格 宾格 形容词性 名词性

I me my mine you you youryours he him his his she her her hers itit its its we us our ours they them theirtheirs习题

一.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That is not _________ kite.That kite is very small, but _________ is very big.( I ) 2.The dre is _________.Give it to _________.( she )

3.Is this _________ watch? (you) No, it’s not _________ .( I ) 4._________ is my brother._________ name is Jack.Look! Those stamps are _________.( he )

二、用am, is, are 填空

1.I ______ a boy.______ you a boy? No, I _____ not.

2.The girl______ Jack's sister.

3.The dog _______ tall and fat.

4.The man with big eyes _______ a teacher.

5.______ your brother in the claroom?

6.Where _____ your mother? She ______ at home.

7.How _______ your father?

8.Mike and Liu Tao ______ at school.

9.Whose dre ______ this?

10.Whose socks ______ they? 具体用法

.He __________ back a month ago.(come)

2.My mother often tells me __________ in bed.(not read)

3.I must take it back the day after tomorrow.You can only __________ it for 24 hours.(keep) 4.Why have you kept me __________ here for so long a time? (wait) 5.Please come to our meeting if you __________ free tomorrow.(be) 6.She __________ to the Great Wall several times.(go)

7.In his letter, he said that he __________ us very much.(mi)

8.The film __________ for nearly fifteen minutes when I got to the cinema.(be) 9.He said he became __________ in physics.(interest) 10.This film is worth __________.(see)

11.He went to school instead of __________ home.(go)

12.In the old days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poor to __________ a job.( find) 13.It's cold outside, so you'd better __________ your coat.(put on) 14.He is hungry.Please give him something __________.(eat)

15.Please don't waste time __________ TV every evening.You should word hard at English.(watch)

16.We found the window __________.(break)

17.You have dropped your pencil.__________.(拾起它)

18.Mother often tells me __________ too late.(not come home)

第16篇:作文讲解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长[微博]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

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范例:

思维的极限

装满石头的瓶子还可以装入沙子,装入沙子的瓶子还可以灌入水——那个学生说得没错: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引述材料)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只有跳出“极限”的束缚,才能发现更多的“空间”,找到大智慧。(提出论点)

极限,看上去已无法超越,但人们若总持有这样的态度,无异于作茧自缚,把自己局限起来。只有挣脱这种想法,才有看得更深更远的可能。(正面观点与反面观点)

跳出思维的极限,扩展思考空间,让思维从不同度、向不同领域进军。(角度一)从石头、到沙子、到水,实现的是不同物质的跨越,这其实就是思维在不同领域的跨越,它让我们看到了扩展思维空间的可能性。(结合材料的分析)玉米,本是人的粮食作物,后来人们为提高玉米的利用率,转而用玉米养牛养猪,再后来为了缓解能源危机,把它用作乙醇燃料。从食物到燃料,人们不断扩展玉米的用途,实际上就是跳出了“玉米只能吃”这个惯性思维的束缚,开拓了思维的空间,不仅为解决能源危机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且在思维上冲破了“极限”观念,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人类的智慧再次升级。(例子)

跳出思维“极限”,人们才能看得更远,探索到宇宙新的奥秘。(角度二)木杆,人们通常用它来支撑、盖房子。阿基米德却要用它来撬动地球。试想,如果人类永远只把木杆当作支撑、病房的工具,那木杆就永远只是木杆,人类就无法大踏步地前进。阿基米德打破了本杆只能用来盖房的思维极限,发现了杠杆原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子)可见,事物看起来到了极限,实际上还有无限的空间。只有人们具有冲破思维“极限”的意识,才有了看到这巨大空间的可能。相反,如果思维停止在了“极限”里,人类就无法跳出种种圈子的局限。(分析)因此,人类只有勇敢地跳出“思维极限”,才能在认识社会、探索自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结论)。

跳出思维的局限,才能获得更广博的胸怀。(角度三)苏子云: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苏轼跳出了自己对个人身世不幸的哀叹,将自己的思考转向天地宇宙,使自己抑郁不平的小我之情得以消解,获得了宇宙般博大有胸怀。可见跳出思维极限,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人生,我们将收获一份恬淡、潇洒、坦然的胸襟。

犹太人说:豆子卖不出去,可以卖豆芽;豆芽卖给不出去,就等豆苗长大了再卖豆子。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无限挖掘潜能的思想方法。让那些看上去已经达到极限的事物,展示出新的天地与价值。(过渡)

拓展思维的空间,别被“极限”吓倒,记住:跳出思维极限,我们才能从“不可能”中看到“可能”,获得大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大发展(升华)。

(08北京)

范例二: 填充人生之瓶

初升的朝阳与落日的余晖总是更能令人感动,是因为它们圆润的光辉填满了正午烈日极限般的锋芒。——题记

课堂上老师做了个实验,石块填满了玻璃瓶,沙子和水又相继补充了看似已达到极限的空间。对此,一个学生说得一针见血:“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人生之瓶亦是如此。

瓶中之物•狂放 “一事便知少年狂”,狂放是青年时代我们充满人生之瓶(扣题)有绚烂色彩的石块。是杜甫放入其中的青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李白投入其中,那绘有火烧云的石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陈子昂摆满瓶中的鹅卵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们的人生之瓶中填满了有棱角的石块,他们的血液中沸腾着狂放的激流,掀起着一个又一个文学与人生的浪潮,使人生之瓶趋向极限。

瓶中之物•思考

潮涨意味着潮落。余秋雨说:“唯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可以久存。当狂放的石块相互适应了棱角,思考如沙子般涌进人生之瓶的空隙。史铁生,将他车辙上的沙子放入狂放的石块。祭坛石门上的余晖,映下了这个青年寂寞思考的一刻。在这个充满宿命味道的古园里,思考的沙子,泛着金光,闪烁于人生之瓶——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的人生之瓶又填满了有脸生思考的金沙,伴着古柏旁的车辙渐入极限。

瓶中之物•成熟

很多事情看似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有很大空间。东坡发现了这一点。经历年少的狂放,中年的思考,他终走向成熟。回归到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淡泊明志,从此释怀,得到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成熟真谛,这真谛如朗月光辉,清彻流水渗入人生之瓶。使真正的极限渐臻圆满,人生之瓶也更加圆满。

落日光辉的圆润填补了烈日极限般的锋芒。人生的狂放看似充满了人生之瓶,而思考与年成又相继补充了看似已达极限的人生空间。这些空间的填补使缺月更圆,使人生更完整,更圆满!

范例三: 艺无止境

也许你曾自认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却在厚厚的百科全书前默然了。也许你曾自诩琴棋书画精通其一,却在诸路高手名家前长叹了。也许你在面对堆满石块的瓶子时,自信地断言:“此瓶已满!”殊不知里而还可装沙子与水滴。于是你惊讶了,究竟极限在哪?(发现问题)

其实,极限根本不若看似那般容易企及,它在遥远而不可知的深处,等待人们一步步接近。正因为太远,古人有叹:艺无止境。(提出问题)

天下以粘蝉为生者众矣,然而又有几个能成为孔子笔下“心中惟蝉翼”的老人。天下习弓矢之技者众矣,然而又有几个能如纪昌般视虫虱为战车。天下武者如海中游鱼般多,却有几个能似吕奉先般万人敌。天下诗人如天上星斗般繁,却有几个如李太白,浩然仙气满溢纸面。他们令众人仰视,世人将他们置于高塔之巅。

而若想至如此之境界,首先需要的,便是下足功夫,正如往瓶子里添加沙子和水。那些如太阳般耀眼的“祖师爷”们,所做的不过只是将瓶子尽可能地装满。学书如怀素,用枯的毛笔堆成“笔冢”。练琴如帕格尼尼,《魔鬼的颤音》背后是无数日夜的努力与汗滴。莫泊桑能为短篇小说之王,靠的是“分辨五十名马夫”这样的练笔。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令世界惊艳,离不开长期的钻研与尝试以及失败。他们究竟做了什么?其实,抛开一切虚名浮光他们做的,只是试着向装满石块的瓶子里又填了些东西罢了。(通过举例分析)

我们所追求的,或许并非是那么高,那么远,但若不去追寻,便连接近一些都做不到。有人是因为自满,如学讴的薛谭,最后只有老师一曲令他惊醒。然而更多的人是出于怯懦,生怕达不到、做不好。可是若不去尝试,又何来成功,不去挑战,希望又在何方?艺无止境,决非用来吓人的幌子,而应成为催人奋进,催人追求的动力才是。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冲击极限的潜力。常人使用了大脑的5%,而最顶尖的头脑则只是多利用了一点点,所以,怎可说“我们凡人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记住,艺无止境,并不断去追求极限。不要被表象所吓倒或是迷惑——正如看似装满的瓶。

艺无止境。 永无止境。

第17篇:导游讲解

单元一

走进导游员的讲解工作

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核心与纽带,是旅游接待服务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为重要的服务。运用知识来满足游客的需求,而导游员的知识性主要通过导游讲解来体现。

项目1

导游员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讲解工作

任务1: 熟悉分类,明确定位

导游员可分为:全陪、地陪、景区景点导游员、出境领队 职业不同

(1)地陪 受地接社委派代表地接社实施接待计划。负责在旅游目的地的讲解工作,包括欢迎词、欢送词、沿途导游和景区景点讲解。

(2)全陪

接受组团社的委派作为组团社代表,在领队和地陪的配合下实施接待计划,为旅游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

全陪的讲解工作:在旅游者入境后,对境内的旅游注意事项以及整个行程作概要性的介绍;在旅游团末站离境前做整个旅程的总结性发言;在旅游团旅游目的地转移过程中,做沿途讲解。 (3)景区景点导游

任务2 好的讲解助你成功

在导游员的语言表达中分为交际性的语言和导游讲解 。

要求语言的准确性;表达流畅;层次分明 ;语言鲜明生动;方法灵活多样, 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导游要不断的搜集资料,充实讲解内容, 丰富讲解方法。 试一试

描述同学,猜猜是谁

项目2 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任务1

作为中职生我与导游员有哪些差距 测试一

知识的缺失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生活经验的缺失只能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任务2

如何有效地沟通

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的过程。 测试沟通能力

导游员的游客之间要遵循的三个沟通原则: 第一,尊重原则 第二,融合的原则 第三,准确的原则

试一试

做一棵发展树,对自己的未来导游讲解学习做个规划

任务3 学会克服怯场 1.造成怯场的原因 (1) 评价忧虑 (2) 游客的地位 (3) 游客的人数

第 1 页

(4) 对游客的熟悉程度 (5) 游客的观点 (6) 准备是否充分 2.如何克服怯场

(1)语言调节法即自我暗示法 (2)转移注意法 (3)呼吸调节法 (4)充分准备 (5)肌力均衡运动 (6)学会点幽默 能力训练

训练1 声母的训练

2 声母对比词组练习

3 绕口令练习

4平翘舌绕口令练习特级导游的N个力荐

一、自信的态度

二、培养服务意识

三、勇于表达

四、勤于实践

五、增长知识

单元2 致欢迎词和欢送词

项目3 做好导游员的首次亮相——致欢迎词

案例分析,学生讨论 任务实施

任务1 了解欢迎词的构成

1.欢迎游客,拉近距离 2.人员介绍,加深印象 3.竭诚服务,表达态度 4.预祝顺利,良好祝愿

案例分析,让学生讨论此导游词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任务2 掌握欢迎词的表达方式

1.规范式

只适用于旅游团规格较高、身份特殊的游客 2.聊天式

尤其适用于以休闲消遣为主要目的的游客 3.调侃式

不适用于身份较高、自持骄矜的游客 4.抒情式

不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游客

5.安慰式

任务3

掌握致欢迎词的小窍门 1.掌握时机

第 2 页

2.灵活风趣

3.掌握时间,大约在1分钟左右 练习致欢迎词

项目4 留下深刻的回忆——致欢送词

案例分析 同步链接

首因效应与末轮效应 任务实施

任务1。 化解游客心中的不满

欢送词一般包括: 总结行程,表示惜别,感谢合作,表达歉意征求意见,期待重逢五个部份

1.总结行程 2.表示惜别 3.感谢合作

4.表达歉意、征求意见 5.期待重逢

精彩导游词欣赏

任务2 如何让游客成为回头客

欢送词除了文采之外,更要讲“情深”“意切”,让游客终生难忘。 欢送词赏析 练习写欢送词

能力训练 发音训练

1.呼吸训练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丹田呼吸法)在讲话过程中,要处理好讲话和呼吸的关系,必须注意:

第一, 尽可能轻松自如

第二,在自然停顿处换气

第三, 姿势要有利于呼吸 小窍门

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闻花香

(2)“半打”哈欠 (3)吹蜡烛 (4)数数 试一试绕口令 训练2 声带训练 “吊嗓子”;

声带运用要科学得当:第一,在长时间计划之前,声带要做准备活动

第二, 在人数较多或场合较大的地方讲话时,发音要轻松自然,处理好节奏、停顿,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鸣器的共鸣作用。 保护嗓子

训练3 共鸣训练

正确地运用共鸣器。处理好“畅”与“阻”的关系,必须进行共鸣训练。 小窍门

(1)放松喉头,用“哼哼”音唱歌。 (2)学鸭叫声

第 3 页

(3)学牛叫声

(4)牙关大开合,同时发出“啊”音。 (5)模拟汽笛长鸣声 (6)夸张四声练习(7)大声呼唤练习训练4.吐字归音训练 出字——立字——归音 练一练

特级导游的N个力荐

一.首因效应和末轮效应莫轻视 二.热情真诚,发自内心 三.风格多样,因人而异 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单元3 沿途风光的讲解

项目5 拉近你我的距离——首次沿途导游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首次沿途导游的组成 规范、条理清晰 1.旅游日程介绍

2.注意事项介绍

接待外国游客时要介绍时差,当地通信方法及付费方式,如何兑换货币,交通规则,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当地简单的问候语和称谓,旅游活动禁忌。 试一试

3.本地概况介绍

试一试

从一段介绍中找到城市概况介绍基本包含哪些要素。

当地的地理位置, 气候,人口,面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特产文物等方面

任务 2 掌握沿途风光的讲解方法 运用重点法

选择情景法 练一练

任务3 掌握首次沿途讲解原则

当路途较远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沿途风光的讲解 案例分析 练一练

项目6 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短距离沿途导游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揭开神秘的面纱——沿途城市风光的介绍 1.重申当日活动安排

2.选择重要景物介绍给游客

例子与分析

第 4 页

3.选择游客感兴趣的内容介绍

广州美食介绍 4.提前预告——介绍游览景点 5.注意事项介绍

任务2 掌握沿途风光讲解的原则 1.同步性

2.情境性

分析与练习

设计一条从学校出发到当地革命烈士纪念碑之间的沿途导游线路

项目7 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长距离沿途导游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语言宜幽默——营造轻松的旅途气氛 可以适当掌握一些“赞美词”和“调侃词”,注意分寸和尺度

任务2 内容宜深入——及时传递游客渴望得到的信息 1.纵向讲解 2.横向讲解

任务3 讲解宜有风格——表现导游语言的魅力 任务 4 赠送旅游附加值——组织活动

能力训练

训练1 语速训练 1.语速服从演讲内容

(1)说明性文字用正常用语

(2)叙述性、描述性文字用较慢语速 (3)议论、抒情性文字要或快或慢

2.语速的快慢要考虑到语言自身的形式特点

训练2 重音训练

语音的美化包括4个方面: 轻重变化, 停顿, 升降变化用拖音

语调的轻重变化

重音, 轻音

训练3 停顿训练

特级导游的N 个力荐

一、把握讲解的同步性

二、控制好讲解的节奏和时间

三、善于观察,借题发挥

四、指示要明确

第 5 页

单元4 游山玩水——自然景区景点讲解

项目8

高山仰止——山岳景观讲解

小测试

任务实施

任务1 山岳景观探秘 山地高度分类

1.高山和极高山 (登山胜地) 2.中山和低山

(旅游名山) 山地的成因分类: 由花岗岩,碳酸岩,红色砂岩,玄武岩,流纹岩,石英砂岩,变质岩构成。

景观特征:

1.花岗岩山地 :山体高大,主峰突出,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岩石裸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华明显。局部多“石蛋”“风动石”。

泰山,华山,衡山,黄山,九华山,普陀山,三清山,天台山,天柱山,崂山,千山 2.岩溶山地

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鄂西,广东肇庆七星岩,桂林,石林,九寨沟—黄龙 3.丹霞山地 碧水丹山,玲珑精巧

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贵州梵净山,甘肃麦积山及崆峒山 4.玄武岩山地

黑龙江五大莲池火山群 (火山地貌博物馆) 5.流纹岩山地

(变幻造型博物馆)雁荡山

郭沫若:“灵峰有奇石,入夜化为鹰。势欲凌空去,苍茫万里征。”

6.石英砂岩山地

砂岩峰林地貌

武陵源砂岩地貌

特征: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

任务2:我国名山知多少

1.五岳名山,宗教名山,传统山水文化名山,近现代历史名山,当代风景名山 五岳: 泰山

1532.7米 华山

2154.9米 嵩山

1491.7米 恒山

2016.1米 衡山

1300.2米 2.宗教名山

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分别设为: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之道场

明代就有金五台,银普贤,铜峨眉,铁九华

八小佛教名山:北京香山,陕西终南山,河南嵩山,浙江天台山,云南鸡足山,湖南衡山,江西南山,江苏狼山

第 6 页

道教:“洞天福地”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河南王屋, 浙江黄岩委羽山, 青海西倾山,陕西华山,四川青城山, 浙江天台赤城山,广东罗呼山,江苏茅山,太湖西洞庭山,浙江括苍山。 四大道教名山: 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齐云山

3.传统山水文化名山

安徽黄山, 福建武夷山,浙江雁荡山,江西庐山

4.近现代历史名山

井冈山, 韶山,延安宝塔山

5.当代风景名山

武陵源, 梵净山, 中国最美十大名山

任务 3 灵活引导游客游山 1.科学设计游览路线

(1) 游客的预定游览时间。

(2) 旅游团队的组成及游客的身体状况。

(3) 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景点、景区及山之绝顶。 (4) 尽量不走回头路。 (5) 保障游客的安全。 2.合理安排游览节奏

(1) 张驰有度,劳逸结合。 (2) 有急有缓,快慢相宜。 (3) 动、静结合,导、游结合。 3.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 4.灵活把握观赏时机 5.巧妙运用观赏姿态

任务4 做好山岳景观讲解 1.掌握讲解的基本程序 (1).知识的准备

(2)了解游客的情况

(3)设计游览路线 (4)游览前的准备 (5)总体概况讲解

(6)游览途中的讲解及娱乐 (7)归纳总结

2.讲解内容丰富有趣 (1)突出历史文化知识 (2)突出地学知识 (3)突出审美知识 3.讲解语言生动幽默 4.讲解方法灵活多变

第 7 页

5.如何讲解注意事项 6.如何讲解总体概况 7.途中旅游讲解 8.归纳总结 试一试

10种不同的导游讲解方法: (1) 重点突出法 (2) 制造悬念法 (3) 虚实结合法 (4) 分段讲解法 (5) 名人名言效应法 (6) 问答法 (7) 触景生情法 (8) 类比法 (9) 系统介绍法 (10) 画龙点睛法

项目9

智者乐水——水体景观讲解

考一考 任务实施

任务1.水体景观知多少

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水域,是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 也称“水体环境”。

“名山胜水” “山得水而活,水依山而幽。”

一般分为:海域景观,湖泊景观,泉泊景观,冰川景观

任务2 水体景观讲解内容与方法 1.科学成因必不可少

2.突出地位价值激发游客兴趣

试一试 相关知识

3.突出水体景观之美 黄河壶口瀑布 桂林九马画山

4.灵活运用讲解方法 相关知识

讲解方法之虚实法

任务3 水体地貌讲解有技巧 1.善于使用数字

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3.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第 8 页

天涯海角景区

“天涯行苦役,海角路漫漫” 4.学会引用名人名句 练一练 试一试

项目10

神奇的自然力量——特殊地貌景观讲解

考一考 任务实施

任务1。 数数特殊地貌景观有多少

1.岩溶景观

漓江山水

路南石林

甘肃武都万象洞 2.黄土景观

黄土塬

土林

(1) 沟谷众多、地面破碎

中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2) 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重力和人为作用 (3) 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一般有三级。 陕西岐山五丈塬

西藏扎达土林

黄联土林 3.风沙景观

风蚀地貌景观 : 新疆乌禾风蚀“魔鬼城” ,罗布泊“雅丹”地貌

风沙地貌景观: 月牙泉的鸣沙山, 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都有鸣沙现象 ,“新月形”沙丘,“金字塔形”沙丘,

非洲撒哈拉沙漠 ,美国“彩色沙漠”

4.火山景观

长白山火山是中国最高的火山,最大的层状复式火山锥体 5.冰川景观 6.湿地景观

拉萨拉鲁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湿地

7.海岸景观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 地中海黄金海岸

北戴河, “天涯海角”

任务 2 特殊地貌讲解有高招 特殊地貌讲解景观讲解基本要求:

(1) 能根据景观特征辨别和判断不同的地貌景观 。 (2) 概要掌握不同地貌景观的成因机制。

(3) 根据不同的地貌景观,结合旅游文学作品向游客讲解,引导游客产生审美联想。 (4) 整体讲解与典型景物讲解相结合,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5)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选择导游讲解方法,灵活组织导游语言。

试一试

项目11

跃动的生命——动植物景观讲解

考一考 任务实施

任务1 植物景观知多少

我国目前有高等植物32000余种。 植物景观一览表

第 9 页

中国十大名花: 梅花 牡丹 桂花

月季

菊花

兰花

荷花

杜鹃

山茶

水仙 园中三杰: 玫瑰

蔷薇

月季

三大名花: 报春花

杜鹃花

龙胆草

雪中四友: 山茶花

梅花

水仙花

迎春花 花中四雅: 兰花

菊花

水仙

菖蒲 花木五果: 桃

石榴

牡丹——花王

梅花——花魁

(又称雪中高士) 水仙——凌波仙子

桂花——花中月老 荷花——花中君子

菊花——花中隐士 月季——花中皇后

山茶——花中妃子 兰花——花祖

杜鹃——花中西施 试一试

城市市花

任务2

植物导游现场导游途径 1.从资源分布讲解其类别 木本 :乔木 灌木

草本 : 一年生, 二年生,多年生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只开花,结种子,不结果实),如松、柏、杉等

被子植物:开化也结果,种子被包裹在果皮之中的植物,如桃、李、杏、梨

相关知识 : 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

2.从美的内涵讲解其功能

植物有形、色、味、声、古、幽、光、影、及风韵等诸多美感,是观赏的主要内容。 (1)讲解时突出形态。 (2)讲解时突出色彩。 (3)讲解时突出香味。

3.讲解时突出声音、幽静、光泽光影

4.讲解时突出性能

5.从品质内涵讲解其寓意

任务3 动物景观知多少

动物景观类型: 观赏动物

① 体形

虎, 四不像

② 颜色

北极熊, 蝴蝶, 孔雀,海南的坡鹿 ③ 形态

熊猫, 猴子, 海豚 迁徙动物

台湾高雄的蝴蝶谷

珍稀动物

四大国宝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

任务4 动物景观讲解

1.突出奇特性 如娃娃鱼,扬子鳄,金丝猴,麋鹿等 2.突出珍稀性

如武夷山的“角怪”,峨眉山的“弹琴蛙”,大熊猫等

相关知识: 我国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

第 10 页

贵州: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茂兰自然保护区:

喀嘶特森林生态系统 试一试 能力训练 1.微笑训练 2.目光语训练

① 目光注视的部位有近亲密注视、远亲密注视、社交注视三种 ② 目光的分配 ③ 目光的连接 ④ 目光的移动 ⑤ 目光语的用法 a.前视法 b.环视法 c.点视法

d.虚视法 即“眼中无听众,心中有听众” e.仰视法与俯视法

特级导游的N个力荐:

一、要指导游客欣赏自然风光的美

二、要提高自身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三、要通过各种渠道看书、实践、求教

四、要获取知识,充实自己,讲解时就会有底气

五、要把握讲解的同步性

单元5 徜徉历史长河

——人文景观的讲解

项目12 凝固的音乐——古代建筑遗存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古代建筑ABC 1.中国古代建筑的各个时期特点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 ,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2.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 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决定以平面展开为特色) 2) 利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3) 以斗拱为结构之管件并为度量单位。 4) 外部轮廓之特征

第一,翼展至屋顶部份,飞檐翘角。弯曲上翘的屋顶是中国建筑的标志。 第二,崇厚阶基之衬托,衬托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宏与气势。

第 11 页

第三,玲珑木质之屋身,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句话叫墙倒屋不倒,木构架撑起整体重量,增添美感。

第四,院落之组织,以间为单位,在间的基础上组成单体建筑,在院墙的包围下组成院落,不同的院落又组成大的建筑群。

第五,彩色之施用,防蛀防腐,增添色彩。 第六,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 宋代李诫写了《营造法式》

任务2 古代建筑讲解法式

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宫殿建筑 ,亭台楼榭,碑林墓塔,寺庙祠堂,洞窟摩崖等 1.古代建筑形式的讲解

上海石库门

2.古代建筑布局的讲解

故宫的中轴线布局

天坛的两重坛墙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

① 体现阴阳五行的理念

② 严格的中轴对称 ③ 左祖右社 ④ 三朝五门 ⑤ 前朝后寝 ⑥ 前宫后苑

练一练

云南丽江古城的布局特色与故宫布局的异同点 3.建筑构件的讲解

祈年殿的内部构造

长城 试一试

4.建筑内部陈设的讲解 太和殿内部陈设

试一试

5.建筑的文化意义的讲解

社稷坛

试一试 天坛内外两种坛墙及北圆南方的文化含义 相关知识

类比的讲解方法 练一练

任务3 做一个建筑讲解的能工巧匠 1.言之有序 兵马俑一号坑

2.做一个中西建筑比较的专家

中西建筑比较

项目13 师法自然————古典园林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走进中国古典园林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

① 渊源阶段。上古时代出现的囿”.第 12 页

② 萌芽阶段。西周、东周时代,具备园林组成的相关要素:植物、建筑、理池和筑山。 ③ 生成阶段。秦汉时代出现宫苑式的园林。 汉高祖“未央宫”,汉文帝“思贤园”,汉武帝“上林苑”。

④ 转变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慢慢形成崇尚自然式的士人园林,注重山水、植物、讲究空间造型、构景手法,将诗歌、绘画融入其中。

⑤ 成熟阶段。隋朝、初唐、盛唐时期皇家园林体系格局趋于成熟,如:隋朝洛阳西苑、唐代大明宫等 ,规模宏大,建制齐全。

⑥ 提升阶段。中唐到北宋、南宋时期的园林追求“壶中天地”的意境,以小见大,如宋徵宗的艮岳。

⑦ 精深阶段。明清时期的园林追求“芥子纳须弥”的意境,在局促的空间表现宇宙的无穷。苏州园林、上海豫园。

2.了解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 按占有者身份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林中建筑富丽堂皇、体型高大。頣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

(2) 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色彩淡雅素净、体型小巧玲珑。如北京恭王府、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

(3) 寺观园林。又称为宗教园林,包括儒家学宫、学院、佛寺园林、道观园林,如北京天坛附属的花园。

 按地理位置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1) 北方园林。又称为黄河类型园林。建筑富丽堂皇,但园石、常绿树木较少。风格粗犷而秀美不足。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尤以北京为代表。頣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为世界文化遗产。

(2) 江南园林 。长江类型园林、扬子江类型园林。范围较小,河流、园石、绿树较多。景致细腻精美,风格明媚秀丽。面积小而局促。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以苏州为代表。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 岭南园林。又称为珠江类型园林,具有热带风光。建筑高而宽敞。 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等 。

 按艺术风格分为自然式园林、规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1)自然式以自然风景为主,适当配以建筑。

(2)规则式园林以严谨、均衡的几何图形空间布局,将其作为风景园林表现主题。 (3)混合式园林就是将以上两种园林特点结合或融合。

3.了解中西园林的不同

(1)建造理念不同。西方园林重在表现人对自然的改造,展现人如何用力量、智慧征服自然。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2)美学原则不同。西方园林强调建筑原则,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中,把园林作为建筑物的环境加以处理。中国园林则强调绘画原则,将诗文、绘画意境通过园林生动再现。

(3)造型艺术不同。西方园林是几何规则式园林,均衡对称,整齐划一,追求几何形美。中国园林强调山水自然式园林,追求清静、淡泊、含蓄、和谐。

(4)布局规划不同。西方园林总体布局强调对称轴线,道路设计为直线形,形成矩形或放射形交叉,草坪、花园被分成几何图案。树木花卉也被塑造成几何图形。中国园林则因自然第 13 页

地域、地形而强调自然布局,弯曲的路径、起伏的地势,草坪、花园也讲究自然野趣,树木花卉也符合自然造型。

任务2 中国古典园林讲解

1.讲解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1)筑山。

万寿山突出了皇家园林的气势。 (2)理池。

静态的水境为主——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渺的境界,人们可观赏水中倒影、游鱼、睡莲等。

理池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掩——用建筑、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建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水,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石交错,并配以细竹野藤,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北京頣和园昆明湖便形成了著名的水景。

(3)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着重表现自然美。注重植物的姿态美、颜色美、香味及象征意义。 试一试

(4)建筑

庄严雄伟、舒展大方,注重与山水的配合。

狮子林暗香疏影楼 (5)书画。

借助书画墨迹增添园林意境。有题景、匾额、楹联、题刻、碑记、字画等。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1)抑景。

山抑、壁抑、树抑等。 (2)添景。

中间或近处 (3)夹景。

远方两侧 (4)对景。

(5)框景。

门、窗、洞等 (6)漏景。

围墙上的漏窗

(7)借景。

远借、邻借、仰错、俯借、应时而借 (8)障借。

假山、树木、花丛等遮挡。 (9)透景。

通过空隙 试一试

3.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可园的造园理念

任务3: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讲解原则 1.注重突出园林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

留园 2.突出园林的布局重点

第 14 页

余荫山房的布局

3.重点突出园林的文化内涵

拙政园雪香云蔚亭 4.注意区别不同的游览对象

北海公园九龙壁

任务4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讲解技巧 1.讲解语言要生动形象

豫园玉玲珑 2.讲解方法运用有利于调动游客兴趣 同步训练

项目14 人类智慧的积淀——宗教景观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了解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及相应政策 1.我国宗教景观资源丰富 2.我国的宗教政策

任务2 宗教旅游资源讲解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1.讲解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1)宗教起源讲解内容 (2)宗教发展简史讲解内容 2.主要供奉对象的讲解 相关知识

3.

宗教建筑讲解

(1) 讲清宗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伊斯兰教建筑中国化后分为阿拉伯式建筑和中国殿堂式建筑。

在基本理念上,中国古代建筑重在表现敬天祀祖、皇权、家长等理念;西方古代建筑重在表现宇宙、上帝的恢宏和至高无上,以及个性发展需求。

在平面布局上,中国古代建筑重中轴线与东西偏殿对称,平面布局而楼层不高;西方建筑重在立体发展,楼层较高。前者重庭院式,后者重独体式。 广州怀圣寺

(2) 突出宗教建筑的艺术特征。

首先,要突出建筑本身的艺术性。如有特色的外观造型、与众不同的建筑材料、奇特的周围环境、庞大的规模等。

泉州清净寺大殿

西安大雁塔

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哥特式)

其次, 要突出塑像的艺术性。 法轮图

莲花地砖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内塑像

乐山大佛

(3) .讲解以石窟为代表的其他艺术形式

壁画、石雕、砖雕、木雕

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发达于中亚,落户于中国。 莫高窟、龙门石窟、大同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重点讲解龙门石窟中代表唐代信徒对佛这一至高无上形象解释的卢舍那佛。山西晋城玉皇庙中的“二十八星宿”、北京东岳庙中的“七十二司神像”、成都青羊宫中的十二生肖刻像。

任务3: 宗教景区讲解的原则和技巧 1.掌握宗教习俗和禁忌 2.提高讲解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 15 页

讨论:

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如何合理设计游览路线?

② 如何做到吸引游客在自己身边,跟随着导游员游览? ③ 如何处理游客拍照与敬香和自己讲解之间的矛盾? 要抓住计划性、针对性、灵活性这三大原则。 第

一、要打有准备之仗,扎实掌握景区综合知识。

二、要“短讲”“善导”“长游”。

第三、讲解不简单重复,灵活满足游客需求。3.常用讲解方法 (1) 重点讲解法 (2) 问答法 同步练习

项目15

多姿多彩——民族风情讲解

任务 实施

任务1.做个民俗知识的小行家

1.讲解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要符合历史

羌族民族文化特征

黎族的发展 2.民族的衣食住行讲解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

温馨家园

蒙古包

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

练习讲解藏族的雕楼

② 霓裳羽衣

蜡染

练习讲解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饰

③ 美食佳肴

白族的三道茶

满族的萨其马

练习介绍回族的油香和馓子 ④ 灿烂遗产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

3.

独特的习俗

摩梭人的走婚

朝鲜族的回甲节

练习介绍壮族的三月三歌墟节

任务 2:锦上添花

1.掌握并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苗族的芦笙节 2.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土家族“哭嫁” 3.适当学习民族语言或方言 4.讲解过程应有灵活性

项目16

多元时尚——都市风光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现代化的速度,现代化的技术

1.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

北京的CBD 东方明珠

2.著名商业先街琳琅满目

王府井大街——北京著名“金街” 3.现代交通四通八达

南京长江大桥介绍

上海磁悬浮列车 4.都市文化丰富多彩

国家大剧院

任务2 都市风光讲解注意事项

第 16 页

1.体现现代建筑的先进性

2.体现特色与差异,让游客充满兴趣

3.都市文化现都市风光相结合

**广场 4.可以给出拍照建议

项目 17

红色记忆——红色旅游景观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了解“红色旅游”与“红色旅游景点” 试一试

任务2

红色景观讲解的内容、原则和技巧 1.红色旅游景观讲解的内容范畴

2.红色旅游景点的重点讲解与方法

(1) 讲解红色景区(点)概况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介绍位于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概况 试一试

想一想

(2) 各景点曾发生的主要革命历史事件及其在革命历史中的地位。 (3) 各景点曾经战斗的革命人物及其斗争情况。

为了激发游客的游兴,引起他们的共鸣,我们讲解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第一, 在讲解过程中,突出景点本身的直观形象,情景交融,升华讲解的主题。 第二,通过文娱活动激发游客的游兴、引起他们的共鸣。 第三,使用声像手段。

(4)

与景点有关的革命故事或传说。 3.红色旅游景点讲解的原则与技巧 (1) 要尊重历史,不要道听途说。 (2) 要以情动人,不要敷衍了事。

相关知识

导游讲解方法之情景法

(3) 要以特色取胜,不要千篇1律。

试一试

项目18

博览天下——展馆讲解

任务实施

任务1 走进场馆 1.博物馆

考一考

根据展示内容,博物馆可以分为三类。 (1)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2)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3) 综合性博物馆 2.展览场馆 3.

体育场馆

任务2. 场馆讲解

第 17 页

1.场馆外形讲解 2.场馆内部讲解

任务3. 场馆讲解原则、技巧

1.场馆讲解的原则

① 注重突出场馆的外形特色

上海博物馆 ② 注重突出场馆的展品特色

城市足迹馆 ③ 注重突出场馆的客观性。

海军博物馆

④ 注重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

北京自然博物馆 2.场馆讲解的技巧

(1) 注意讲解语言的运用。 试一试 (2) 注意讲解方法的运用。

同步链接

导游讲解方法之悬念法

试一试 能力训练

导游讲解手势法训练 训练1 发音训练

训练2 引导型手势语 体侧式引领手势训练 曲臂式引领手势训练

直臂式引领手势训练 训练3 其他类型手势语

(1) 情意性手势语,用来表达导游讲解的情感,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2) 象形手势语,作用不模拟物状。 (3) 指示性手势语,指示具体对象。 (4) 象征性手势语,表示抽象的概念。 训练4 注意手势语的民族性 特级导游的N个力度

讲解各类人文景观,要把握共性中的个性和个性中的共性,要讲出它们的文化内涵,这样才不会流于贫乏和肤浅。

第 18 页

第18篇:讲解材料

0

1、ABO血型演示板

0

2、DNA复制与蛋白质合成的演示板 0

3、遗传规律演示板

0

4、蛋白质空间结构模型

0

5、DNA双螺旋空间结构模型 0

6、人体解剖模型

0

7、双子叶草本植物模型

0

8、单子叶草本植物模型

0

9、导管和筛管结构模型

10、叶构造模型

11、植物细胞模型

12、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13、衣藻模型

14、细胞结构模型

15、叶绿体模型

16、线粒体模型

17、高尔基体模型

18、中心粒模型

19、根的纵切面模型

20、荠菜胚发育模型

21、玉米粒模型

22、蛙的胚胎发育模型

23、植物浸制标本

24、动物浸制标本

25、动物骨架标本

26、人体骨架模型

27、各珍稀动物模型

28、各类挂图

29、各生物实验室仪器

30、课桌若干、桌布

31、兔骨

32、鱼骨

33、蛙骨

34、寄居蟹

35、复穗状花序.小麦

36、猪肉绦虫尾蚴

37、海蜇

38、海葵

39、鸽骨

40、海带

41、软骨藻

42、羊栖草

43、海蒿子

44、蜈蚣藻

45、裙带菜

46、蛙发育顺序

47、蜥蜴解剖

48、沼虾

49、蚯蚓解剖

50、比目鱼

51、河蚌解剖

52、沙蚕

53、蛙解剖

54、脊椎动物五纲比较

55、鲻鱼

56、海盘车

57、水蛭

58、鸽消化泄殖系统

59、脊椎动物五纲心比较

60、蛔虫

61、鸽解剖

62、园蛛

63、蜈蚣

64、鲨鱼

65、兔解剖

66、葫芦藓生活史

67、尺蠖拟态

68、蝗虫生活史

69、蜜蜂生活史

70、家蚕

71、竹节虫拟态

72、兔神经系统

73、石灰菜

74、紫菜

75、银杏叶

76、鹅掌楸

77、水杉

78、车前草

79、梨花

80、黄瓜

81、菊花

82、油菜

83、韭菜

84、豌豆

85、葱

86、胡萝卜

87、萝卜

88、蕨类生活史

89、水稻

90、茼蒿

91、辣椒

92、野稗

植物浸制标本、动物浸制标本、动物骨架标本、人体骨架模型、各珍稀动物模型

第19篇:基数词讲解

基 数 词 讲 解

1.1—12的基数词是独立的单词,即: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nine,ten,eleven,twelve。

2.13—19的基数词以-teen结尾。如:

14—fourteen,17—seventeen等,但13,15,18较特殊,

13—thirteen15—fifteen18—eighteen。

3.20—90的整十位均以-ty结尾。如:

60—sixty,90—ninety,但20,30,40,50,80较特殊,

20—twenty 30—thirty 40—forty 50—fifty80—eighty。

4.十位数与个位数之间要加连字符号“-”,如:

28—twenty-eight,96—ninety-six。

5.百位和十位(若无十位则和个位)之间加“and”,如:

148—one hundred and forty-eight , 406—four hundred and six。

6.hundred(百),thousand(千),million(百万),billion(十亿)等前面即使有具体的数词,也不能在它们的后面加s。如:

600—six hundred,8百万—eight million。

7.1000以上的数字,从后往前数每三位加一个逗号“,”第一个逗号前为千(thousand),第二个逗号前为百万(million),第三个逗号前为billion(十亿)。英语中无“万”这个词,我们可以用“几十个千(thousand)”表示几万,“几百个千(thousand)”表示“几十万”。如:

2,510=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ten;

84,296=eight-four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ninety-six;

274,350=two hundred and seventy-four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8.百(hundred),千(thousand),百万(million)等词与介词of连用以后,用复数形式,表不确定数目,其前面不可与数字连用。如:

Some of the things were hundreds of years old.其中有些东西哟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9.表示“几十”的数词,复数形式可用来表示人的岁数或年代。如:

He is in his forties.他四十多岁。

This took place in the 1930s.这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0.基数词可与其他词构成形容词。如:

What does he say about Jim’s two-month holiday? 关于吉姆的两个月假期他说些什么?(two和month之间有连字符时,month用单数)

11.基数词可以用作主语,宾语,表语或同位语。如:

I hear one of them has a baby.我听说它们中的一个生了一只小熊猫。(one 作宾语从句中的主语)

Sorry, I don’t have one.对不起,我没有一把(尺子)。(one做宾语) I’meleven.我十一岁。(eleven做表语)

Are you two reading? 你们两个人在看书吗?(two是you的同位语)

12.电话号码的读法为顺次读出一个个数字,“0”读做zero.一个数字连续重复出现两次时,可用double(双的)。如:

637288读作:six three seven two eight eight 或者 six three seven two double eight.2

第20篇:一般现在时讲解

定义: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存在的状态或习惯性的动作的时态。

构成:一般现在时用行为动词的原形,但第三人称单数作主语时,动词的词尾要加-S。(一般的动词词尾+S。以sh/ch/s/x结尾的词+es.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把Y变成i,+es。辅音字母+o结尾的+es.)

形式: 主语+be(表状态)或 主语+动词原形+宾语(表动作)

标志词(时间状语):alway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every…, sometimes, at…, on Sunday uauslly often,never,hardly..........用法:1.表示经常的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 时间状语: always, usually,regularly,every morning/night/evening/day/week,often,sometimes,occasionally,from time to time,twice a week,rarely,seldom,once a month, hardly, ever,never.I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2.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能力、特征和状态。 I don\'t want so much.Ann Wang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比较:Now I put the sugar in the cup.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3.表示客观事实和普遍真理。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4.在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中,常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将来时。 5.表示预先计划或安排好的行为。

6.小说故事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新闻报道类的内容,为了体现其“新鲜”性,也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7.有些表示状态和感觉的动词表示现在发生的具体行为时,只用一般现在时,而不用进行时态。

8.表示现在发生的具体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9表示格言或警句中。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者必败。

☆注意★:此用法如果出现在宾语从句中,即使主句是过去时,从句谓语也要用一般现在时。

例:Columbus prove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第一句用一般现在时,用于操作演示或指导说明的示范性动作,表示言行的瞬间动作。再如:Now watch me, I switch on the current and stand back.第二句中的now是进行时的标志,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客观状况,所以后句用一般现在时。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1)下列动词:come, go, arrive, leave, start, begin, return,live,fly的一般现在时表将来。这主要用来表示在时间上已确定或安排好的事情(即按照固定时间表将来发生的动作)。

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When does the bus start? It starts in ten minutes.2)倒装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Here comes the bus.= The bus is coming.There goes the bell.= The bell is ringing.3)在时间或条件句中。

hen Bill comes (不是will come), ask him to wait for me.I\'ll write to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there.4)在动词hope, take care that, make sure that等后。 I hope they have a nice time next week.Make sure that the windows are closed before you leave the room.5).表示按规定、计划或时间表将要发生的事。 He starts next week.他下个星期出发。 We leave very soon.我们很快就离开。

The train starts at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火车将在早上10点开出。

这类用法限于表示“移动”的动词:go去,come来,leave离开,start出发,begin开始,

arrive到达,take off起飞,等。 一般现在时Be动词情况

am,is,are也可以做一般现在时的助动词 例如:I am a student.基本形式(以do为例): 主动态:do 被动态:doing;be done 过去时:did 第三人称单数形式:does (主语为非第三人称单数) 肯定句: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否定句:主语+don’t+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Do+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肯定回答:Yes,+ 主语 +do 否定回答:No,+ 主语+don\'t 注意:do和does后要加动词原形

讲解工作计划
《讲解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