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唐诗讲解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9: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单元 唐诗精华(下)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诗歌,体会通俗朴实的语言风格。

二、适当了解诗人的生平与经历,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

三、学习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基础知识学习】

一、唐诗,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二、初唐重要诗人有: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盛唐重要诗人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杜甫。

中唐重要诗人有:元结、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李益、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重要诗人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陆龟蒙、罗隐、韦庄、司空图。

三、唐代不少有诗人雅称:

杜甫-诗圣、诗王、诗宰相;

李白-诗仙;

王维-诗佛;

李白、王维、王昌龄-诗天子;

孟郊-诗星;

孟郊、贾岛-诗囚;

陈子昂-诗祖;

刘禹锡-诗豪;

齐己、贯休-诗僧。 【教学安排】

10.《杜甫诗三首》三课时。

11.《白居易诗两首》二课时。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课时。

13.《题坡山寺后禅院》一课时。

14.《无题》一课时。 【每周一诗】

1,背诵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因无计避征徭。

背诵李白《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杜荀鹤,是晚唐后期继承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天地最穷人”。

3,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诗三首

(唐)杜 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登岳阳楼》、《登高》,熟读《石壕吏》,初步了解杜甫及其作品。

2.体会杜诗的景物描写中呈现的感情色彩,理解诗歌的景与情的关系。

3.了解杜诗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怀。 【课文提示】

1.杜甫,字子美,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真实而全方位地反映了唐王朝经“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2.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沉郁”,即浓厚深沉、忧郁苍凉。杜甫的重要作品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杜甫与李白齐名,他们并称“李杜”,是唐代诗坛的最耀眼的双子星,是中国诗歌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正音正字】

坼chè

渚zhǔ 逾yú

邺yè

戍shù(辨析:戊wù

戌xū)

妪yù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登岳阳楼》与《登高》两首诗,都是杜甫晚年流浪途中,登高远望之作。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是歌吟岳阳楼的名作。《登岳阳楼》通过宏伟壮丽的景象来寄托诗人的情感。

开头四句极力渲染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的宏丽形象。看起来这与诗人的情感不一致,但实际上,当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景象是“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眼中的景象,就不难明白诗句里蕴含的伤感与悲愤了。所以景象越是宏大,越是能反衬诗人的渺小和无助,越是能反衬在无限时空面前人的无足轻重。

接下去,诗人直抒胸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将自己孤苦伶仃的不幸遭遇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诗人的伤感又不仅只为一己,他眺望万里关山,想起天下还处在兵荒马乱的动荡之中,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这样,社会衰落的哀叹与个人际遇的感伤融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它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抒发了诗人长久以来积郁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登高》通过与悲情相一致的“悲景”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

前四句以写景为主,一开头就以不凡的气势将秋天特有的寥廓与肃杀展示出来。空阔的天空下,湍急的长江滚滚东去;飙疾的秋风里萧萧落叶飘忽而下,还有凄惨的猿鸣,低徊的鸟儿……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背景,不仅感慨万千:自己就像一片孤叶飘零在外,终年客居异乡,如今年岁大了,疾病缠身,穷困潦倒,不禁悲从中来。

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抱负远大,一直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可是生不逢时,偏偏遇到了“安史之乱”,不仅理想成空,而且穷困潦倒,四处漂泊。虽然杜甫从没因此改变自己的初衷,但面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生活景况,他内心感慨万千!这首诗歌虽然短,却充满了社会衰落的哀叹、个人际遇的感伤、时光流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壮,尤其是渗透行间的“悲”字,渗人肌骨,动人心魄。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课文分析】

《石壕吏》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叙事诗。诗歌很短,但承载的分量很重。诗人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安史之乱”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诅咒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

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老妇对全家遭遇的控诉。“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对比中表现了官吏的凶狠与妇人的无奈;“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令读者回味无穷,一个家庭最终的遭遇与结局可想而知。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给人民带来什么?是妻离子散,是家破人亡,是无尽的眼泪,是永远的伤痕。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登岳阳楼》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逼真地绘画出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的宏丽画面。 )

2,《登高》中的“无边”、“不尽”两词传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传达了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悲怆之情。 )

3,秋天本身并无悲喜之分。杜甫的《登高》为什么用“悲”字写秋?

( 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触景生情,联想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所以生发无限悲愁的情绪。 )

4,《石壕吏》“有吏夜捉人”中,“捉”有什么表达作用?

( “捉”寄寓了批判之意。不是招兵征兵,而是捉人;不是白天光明正大地找人,而是趁夜深人睡之时搞突然袭击,可见战乱给普通民众带了的无穷苦难。 )

5,“夜久语声绝”四句,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 反映了人民不堪忍受的巨大灾难,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 )

6,请举例说明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对比中表现了官吏的凶狠与妇人的无奈,蕴涵作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

“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令读者回味无穷,一个家庭最终的遭遇与结局可想而知,这里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诅咒。 )

7,请举例说明杜甫诗歌寓主观于客观的特色。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四句,将写景与抒情完美结合,通过与悲情相一致的“悲景”来表达诗人心中的情感,抒发诗人长久以来积郁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 【拓展学习】

1,简单介绍《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朗读“三吏三别”,感悟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课外预习】

1,读一遍《白居易诗两首》,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白居易诗两首

(唐)白居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放言》,熟读《卖炭翁》,圈划佳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理解《放言》表达的哲理,学习古诗借用典故表达主题的写法,领会诗歌的主题;体会《卖炭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本诗的讥讽意义。

3.感受白居易诗歌现实主义的精神和通俗朴实的风格,培养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文提示】

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三大著名诗人之一,是中唐影响最大的诗人。

2.《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谋生艰难和劳动果实被掠夺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市”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罪恶。

【正音正字】

蓍shī 篡cuàn 辗zhǎn 辙zhé 敕chì 叱chì 直zhí(同“值” )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放言五首》(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身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的一生虽然不像李白、杜甫那样多灾多难,曲折多变,但也遭受过排挤。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对生活的认识更清醒。他的这首诗虽然是劝解老友的,但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对生活、对历史、对人生的很多感慨与思考。

诗歌开头提出“决狐疑”的方法问题,接着否定了这些方法。

三四句用怎样鉴别玉石和辨别木材,回答了这个“决狐疑”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历史,就是时间。在历史与时间面前,一切伪装、一切虚假、一切欺骗终将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五六句,诗人借用周公和王莽的典故,通过真实的历史人物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周公也有被误解的时候,王莽也有蒙蔽人的时候。

最后两句,白居易除了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外,也是在借机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平。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赠君一法决狐疑”中的“赠”字有何表达作用?

( 郑重其事的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 )

2,本诗用了哪些例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 本诗用了四个例子:“试玉、辨材、周公、王莽”。它们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例揭示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味。 )

3,诗中哪些句子说明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4,这首诗歌揭示一个什么哲理?

( 这首诗歌揭示了一个哲理: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来考验。 )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翻译《卖炭翁》。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翻译:一个卖炭的老人,(终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分析:一个老人孤苦伶仃地在深山老林中烧炭,已经是无可奈何之事。 原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翻译:满面灰尘透出烟火熏烤的脸色,两鬓已经灰白十个指头全是黑黢黢的。 分析:这两句写出烧炭的环境非常恶劣。 原文: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翻译:(要问)卖炭赚得的钱作什么用?要解决身上穿的衣裳、口中吃的食粮。 分析:老人卖炭是要解决燃眉之急。 原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翻译:尽管身上穿得很单薄,但是担心炭贱所以还是希望天更寒冷些。

分析:写出老人矛盾的心理:大雪天气“衣正单”已非常冷了,还希望天再寒冷些——为了多赚点钱。

原文: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翻译:夜里城外积起一尺深的雪,拂晓驾着一车炭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分析:为了多赚几个小钱,老人不顾疲劳,一大早饿着肚子、赶着牛车上路。 原文: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翻译:中午牛走累了人也饿得走不动了,只得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浆地里歇息。

分析:拼着老命把炭拉到集市门口,实在没力气从泥潭中挣扎出来,只得将就着就地休息一会儿。 原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翻译:两个潇洒的骑马人是谁?原来是穿黄衣的出使宫市的太监和穿白衫的爪牙。 分析:老人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遇上了耀武扬威的使者和打手。 原文: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翻译:(他们)手里拿着公文嘴里宣读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牛向北拉去。 分析;封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强行把一车炭给抢走了。老人一场辛苦全都落空。 原文: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翻译:一车炭足足一千多斤,被宫使赶走了,老人舍不得也没有办法。

分析;面对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强抢明夺,老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默默忍受。 原文: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宫使把“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抵炭的价钱。

分析:“半匹红绡一丈绫”对老人来说,没有丝毫用处,根本不能解决眼前的温饱。 【课文分析】

《卖炭翁》是诗人叙事诗的代表作,通篇采用了对照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中唐时期“宫市”泛滥,百姓本来生活艰苦,还得承受宫廷的肆意盘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本诗通过一个卖炭老翁的遭遇,揭示了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诗歌着力刻画形象,一个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跃然纸上:“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把老人急于卖炭为生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夜来城外一尺雪”,天遂人愿,老人的心愿该实现了。可是情节急转直下,两个宫使彻底粉碎了老人的梦想。最终他只得了“半匹红绡一丈绫”的报酬。结尾没有交代卖炭翁的结局,给人留下悬念。在诗里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通过形象、心理、动作刻画,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与愤恨。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卖炭翁是怎样一个人?这个形象是通过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表现出来的? ( 卖炭翁是一个贫穷、体弱的老翁,在天寒地冻的终南山砍柴、烧炭的普通劳动者。

两鬓苍苍: 说明老翁年岁很大,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老无所养。

十指黑:

说明工作环境很差,烧炭非常辛苦。

衣正单:

说明家庭条件很差,生活非常困苦——毫无温饱可言。

愿天寒:

说明老翁生活艰难,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这些炭能多卖些钱。

2,“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 为后面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作有力的铺垫。 )

3,“夜来城外一尺雪”,真是天如人愿啊!可是结果卖炭翁怎样呢?请把表示结果的句子找出来,并说明含义。

(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说明一车炭所换得的东西,并不能解决老翁眼前的困难,卖炭翁的劳动果实被无情地掠夺了,他的希望破灭了。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表明来者的身份和不可一世的神态,点明造成卖炭翁悲惨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宫市”制度。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明明白白地点出宫使有恃无恐,强行抢夺的丑恶嘴脸。其中“把、称、回、叱、牵、”等,极富表现力。 )

4,《卖炭翁》哪些语句具有对照意义?这些对照写法有什么作用?

( ①“衣正单”:揭示老翁生活艰辛;“愿天寒”:点明老翁对这车炭寄托希望。两者对比,表明老人度日艰难,而这车炭对他的生活有极大的关系。

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说明老翁辛勤劳动,年老体衰,还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写出宫使养尊处优,盛气凌人。前后对比,揭示宫使骄横霸道的样子,暴露宫市制度的不合理。

③“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写出老翁度日艰难;“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写出宫使仗势欺人,使老翁的希望破灭了,生计毫无着落。前后对比,揭露宫市的残酷,揭示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封建剥削制度。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写出老翁处境凄惨,体力不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写出宫使有恃无恐,强行抢夺的丑恶嘴脸。前后对比,更加显示出老翁的可悲、可怜。

⑤“宫使驱将惜不得”:“驱将”写出宫使蛮横;“惜不得”写出老翁无可奈何。前后对比,暴露阶级压迫使人透不过气,敢怒不敢言,甚至连怒都不敢,只得默默忍受,习以为常。

5,以上这些对照,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 ( 一句中对照:“宫使驱将惜不得”。

一联中对照:“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两两对照:“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近对:见“一句中对照”、“一联中对照”例。

遥对:见“两两对照”例。

) 【课外预习】

1,读几遍《酬乐天扬州初奉席上见赠》,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学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了解白居易赠诗的内容。

2,正确理解本诗的内容,了解古诗中典故的表达作用。 3,理解刘禹锡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积累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种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居易的赠诗中,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白居易用反语说:你应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气那么高呢!可是二三十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了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三十年了。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刘禹锡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说自己在外二三十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到乡翻似烂柯人”,用王质烂柯的典故,说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它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事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赠诗说:“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同辈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沉舟侧畔千帆

竞发;病树前头万木皆春。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过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三十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刘禹锡消沉颓唐。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舟”这一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把精神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思维训练】

1,本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酬”是什么意思?“乐天”是谁?

( 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洛阳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题中,“酬”是“酬答”的意思。

“乐天”是指白居易。 )

2,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 本诗的韵脚有:身、人、春、神。

其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3,诗中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有什么意图?

( 暗示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迁升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惆怅,却又相当的达观。这也是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宦途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简而言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的思想感情。 )

5,今天,我们赋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什么新意?

(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

6,“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 诗人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

7,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赠诗和刘禹锡酬答诗的关系?

( 白居易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因为白诗末尾说到“二三十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两句,反而劝慰白居易。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与白居易赠诗的开头照应“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 )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刘禹锡生平、作品,以及典故“闻笛赋”“烂柯人”。

3.预习《题破山寺后禅院》,扫除文字障碍;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一个人要学会容忍——宽容忍让是护身符,它能保你一生平安;善于宽容忍让的人,不会被不平之事伤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 建

【自学指导】

1,熟读和背诵这首诗。

2,理解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3,正确理解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感情。 【正音正字】

籁lài

磬qìng 【朗读课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课文简析】

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感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景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本诗题咏佛寺禅院,却抒发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欣赏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悔的情怀。

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登山入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显露对佛宇的礼赞之情。

三四句,写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后院花丛树林深处的唱经禅房。这样幽静美好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景,而在与能够唤起身经其景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

五六句,写他举目眺望寺后的青山绿水。只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此时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佛门怡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山光”两句,造语警拔,寓意深长,旨在发人深思。诗人着力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

七八句,写似乎大自然和人世间所有其它声音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这是律诗,但笔调似古体,格律变通:首联流水对,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

这首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首诗表现了常建诗歌的特点: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景,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辞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 【思维训练】

1,诗中哪些句子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深景象?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2,诗中哪些句子描写山和水?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两句,突出了古寺什么特点? ( 突出古寺肃静、幽深、脱俗、纯净的特点。 )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之情和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

5,《题破山寺后禅院》具有盛唐山水诗的什么情调?

( 悠闲适意的情调。 )

6,找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韵脚。

( 林、深、心、音。 )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预习《无题》。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

唐诗故事

唐诗300首

英文唐诗

唐诗讲解
《唐诗讲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唐诗解析 唐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