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设计也字教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45:0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也字造句子

小学语文练习作业

家长签字: 2013年4月11日篇2:造句方法大全

语文造句有以下要求:句子要通顺,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造句要简洁,意思表达要鲜明、生动。在造句时要注意必须透彻地理解词义,明确词语的运用方法,这是造句做到正确的前提。同时考虑好句子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点要注意造句最好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句可造。万不可搬用课本原句或教师范句。

——《小学生造句大全》专题简介篇3:生字造句

一(一个)(一天)

(十一) 二(二月)(二人)(二十) 三(三个)(三朵)(三片) 十(十分)(十天)(十人) 木(木头)(土木)(苗木) 禾(禾苗)(禾田)

上(上下)(上山)(马上) 下(下水)(上下)(下车) 土(土地)(泥土)(土豆) 个(一个)(个子)(个人) 八(八天)(八十)(八个) 入(出入)(入口)(进入) 大(大小)(大地)(大米) 天(天天)(雨天)(白天)

人(大人)(好人)(家人)(人口)火(火车)(大火)(火把)

文(文化)(文明)(课文)(中文)六(六个)(六天)(六日) 七(七头牛)(七上八下)(七个) 儿(月儿)(儿子)(话儿) 九(九十)(九牛一毛)(九天) 无(有无)(无声)(无人)(无不)口(入口)(出口)(开口)(口中)

中(中学)(中秋)(中国)(中文)(中间)(中午)(中华)(中央)

了(对了)(错了)(好了)(没了) 子(胡子)(个子)(儿子)

门(房门)(门口)(大门)(开门) 月(月亮)(日月)(明月)

不(不要)(不对)(不好)(不见)开(开心)(开门)(开会)四(四人)(四条鱼)(四日)五(五一)(五角星)(五天)目(耳目)(书目)(双目)耳(耳朵)(耳机)(耳鸣)头(木头)(口头)(鱼头)米(大米)(米尺)(白米)见(看见)(见外)(不见)白(白米)(白人)(白云)(白天)田(田地)(田里)(田中)(下田)电(电子)(电大)(闪电)也(也好)(也许)(也是)长(长短)(长发)(长江)山(大山)(高山)(下山)(上山)出(出入)(出口)(日出)(出门)飞(飞机)(飞行)(飞鸟)(飞走)

鸟(鸟儿)(小鸟)(飞鸟)

云(白云)(云朵)(云儿)(乌云)

车(开车)(下车)(上车)(火车)(马车)(风车) (水车) 牛(牛奶)(水牛)(牛羊)(斗牛) 羊(山羊)(羊毛)(小羊)

小(小人)(大小)(小学)(小米) 少(多少)(太少)(少了)

巾(毛巾)(手巾)(红领巾)(纸巾) 牙(月牙)(牙齿)(门牙)(大牙)(下牙) 尺(尺子)(尺寸)(皮尺)

毛(毛竹)(毛衣)(羊毛) 卜(萝卜)

又(又大又圆)(又细又长)(又黑又小)(又大又红) 心(手心)(开心)(心中)(中心) 风(风车)(大风)(风中)

力(用力)(有力)(体力)

手(手心)(手上)(小手)(手中) 水(山水)(开水)(水中)(口水 广(广场)(广大)(广告) 升(上升)(升高)(升天) 足(手足)(十足)(足球)

方(地方)(正方)(上方) 半(半天)(半个)(一半) 巴(下巴)(尾巴)(嘴巴) 业(工业)(作业)(业火)(开业) 本(本子)(日本)(本心)

平(公平)(平方)(平月)(水平)书(书本)(书生)(文书)自(自己)(自小)(自白)己(自己)(己方)(知己)东(东西)(东风)(东方)西(西方)(西山)(西瓜)(西天)回(回去)(回头)(回天)片(一片)(鱼片)(木片)(片头)皮(皮毛)(牛皮)(羊皮)(皮尺)生(生日)(生火)(出生)(学生)里(里门)(里头)(里长)(田里)果(果子)(果皮)(水果)几(几个)(几天)(几人)(几十)用(不用)(用心)(用力)(用电)鱼(小鱼)(鱼头)(大鱼)(草鱼)今(今天)(今日)(今生)正(正方)(公正)(正月)(心里)(门里)

(书皮)

两(两个)(两人)(两天)(两半) 瓜(瓜子)(西瓜)(瓜皮)(瓜果)

衣(皮衣)(大衣)(上衣)(风衣) (雨衣) 来(回来)(出来)(来人) 年(一年)(今年)(半年) 左(左右)(左手)(左耳) 右(右手)(左右)(右耳) 一把伞 一只鸡 一个桃子 一辆汽车 一双手 一只船 一支铅笔 一条河 一朵白云 一本书 一只狗 一堆沙子 一个人 一块毛巾 一块石头 一把尺 一棵树 一件衣服 一只书包 一条尾巴 一朵花 一座桥 一颗星星 一块西瓜 一列火车 一头牛 一只鸭子 一幅画 一条金鱼

一个男孩 一片草地 一把扇子 一双鞋 许许多多 : 三三两两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大大小小 上上下下 多多少少 红红火火 一个个: 一只只 一天天 一片片 一本本 一棵棵 一把把

又大又圆

又细又长

又大又红 又大又多篇4:字

组词 造句 篇5:小学生造句类型大全

小学生造句类型大全

一、词语造句

词语造句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首先应理解词语意思再造句。 例: 茂密:茂盛而繁密

造句:我家后面有个茂密的森林。

赤道附近有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痛楚:悲痛,苦楚。

造句:痛楚使他不能入睡。

小试身手:羡慕 叮嘱 威武 蜿蜒 灿烂

二、熟语造句

1、成语造句

例: 问心无愧:反省自问,心里没有丝毫愧疚。

造句:做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造句:试卷答完后,我总是不慌不忙的从头检查两三遍再交给老师,觉不放过一点点小错。

小试身手: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也不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鹤立鸡群:像鹤立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中显得很突出。

神采奕奕: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样子。 风雨同舟:在狂风暴雨中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声东击西: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枯枝烂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枝体和叶子已经全部枯萎死亡。也可以来形容残破的东西。

舍近求远: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说话敏捷、熟练,用不着思考。 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2、歇后语造句

例: 两个喇叭一起吹——响到一块儿去了

造句:在布置会场时,她俩又两个喇叭一起吹——响到一块儿去了。 小试身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窗上挂帘子——没门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谚语造句

例: 一寸光阴一寸金

造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试身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知己知彼,百战不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关联词造句

例:因为……所以……

造句:因为有氧气,所以地球上才存在生命。

小试身手:如果……那么……

虽然……但是……

一面……一面……

既……又……

不但不……反而……

尽管……可是……

既然……那么……

四、仿句式造句

例: 他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造句:他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抑郁寡欢,有时热烈奔放,有时高谈阔论。

仿句式造句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例如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

推荐第2篇:字理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字理教学

西长小学:黄轩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分析字理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3、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下,了解文章的结构,并找出中心句。

4、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以及分析字理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以及分析字理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通过朗读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而物博,除了广博的大陆还有美丽的海岛。下面请大家看一幅地图(中国地图南海特写)。我国大陆的最南边是南海,南海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其中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祖国的最南端。南沙群岛附近的西沙群岛承担着保护祖国边防的任务。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海防的前沿哨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这个美丽的群岛。(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

2、有谁了解过“富饶”这个词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查字典理解词义,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方法——通过分析字理来理解词义。请大家看大屏幕。

(1)富:(出示小草屋图片)古人仿照草屋屋顶的样子,写出了宝盖头。宝盖头指房屋,下面的“一”“口”“田”,可会意为每一口人都有田耕种。我国古时候是农耕社会,有田种意为家庭富足。

(2)饶:(出示器皿图)古人仿照盛饭粒的器皿,写出了食字旁。凡带食字旁的字基本与食物有关。“饶”为形声字,左表意,右表声,意为粮食丰厚,也叫富饶。富饶今引申为物产多,财富多。

3、那么我们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看出西沙群岛的富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随机板书:海水、珊瑚、海参、龙虾、海龟、鱼、海鸟、贝壳)

(1)海水图。(读第二段)

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 ②用“因为„„所以„„.”说说海水为什么有那么多颜色?

(2)珊瑚、海参、龙虾图。(读第三段)

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生物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蠕动”是什么意思?

(3)鱼图。(读第四段)

①第四段,你喜欢哪一句话?说说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表示鱼多的句子还有那些?

②“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鱼,一半是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贝壳、海龟图。(读第五段)

①从课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一下贝壳和海龟的特点。(实物观察)

(5)海鸟图。(读第六段)

①西沙群岛为什么是鸟的天下?因为它( )多,( )多,( )多。

4、总结:

(1)请同学们看黑板,课文二至六段分别写了西沙群岛的海水、珊瑚、海参、龙虾、贝壳、海龟、海鸟。你觉得描写的这些生物是围绕课文那句话来写的?(学生默读)

(2)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

5、作业:

围绕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公园里百花齐放,美丽极了!

引导:公园里都有哪些花?我们学过的描写鲜花开放的句子有哪些?

推荐第3篇:字理教学设计

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隹”。

2.知道含有“鸟、隹 ”部首的字一般都与鸟类有关。

3.激发学生学习......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隹”。

2.知道含有“鸟、隹 ”部首的字一般都与鸟类有关。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前板书:识字8)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哪里?(生:森林)(课件出示出示森林图片)

师:在这片茂密森林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静静聆听,美妙悦耳的歌声从远处飘来。大家想不想听?(生:想)那请把眼睛闭上吧!(课件播放:鸟的鸣叫)

师: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小鸟的叫声。)

师:可爱的小鸟是森林里的歌唱家!李老师请到几位这样的“小歌唱家”来到我们的课堂上,想知道他们是谁吗?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鸟的图片:乌鸦 海鸥 杜鹃)

二、学习新知:鸟字部

师:三位客人大家并陌生,谁能响亮的读一读他们的名字?

1.指名读(两名学生)

师评价语:嗓音甜美,像只小百灵!

师过度语:还有哪只小鸟想亮亮自己的嗓子,我们来开火车吧!

2.开火车(一列小火车)

师评价语:小手如林,真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群快乐的小鸟读一读。

3.介绍小鸟

师:整齐响亮的朗读告诉我大家都非常喜欢小鸟!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呢?

乌鸦:全身乌黑,吃腐肉,不吉利的象征

海鸥:在大海上展翅高飞,捕食小鱼小虾

杜鹃:报春,有叫布谷鸟(让孩子们学学鸟叫)

4.听听,大家对(手指屏幕:乌鸦 海鸥 杜鹃)的了解还真不少呢!现在,请你仔细看看,鸟儿名字中的这几个字(点课件让鸦 鸥 鹃变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左右结构,每个名字有含有一个鸟字)

师:大家都有一双慧眼,鸟字在左边叫鸟字旁,右边叫鸟字部,所以我们说他们都有——生:鸟字部!

4.字理讲解:

师:看,这就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课件出示:小鸟图片)

古人根据小鸟的外形特点,用寥寥数笔将小鸟的样子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就是最早的“鸟”字。看一看,比一比,像不像?(课件出古体的“鸟”字)

师:谁能说出鸟儿的身体各个部位在哪?(学生上台指画说)

在指的过程中讲到尾巴时强调:大家看清楚了,这只小鸟的尾巴长长的,古代人把长尾巴鸟都带了一个鸟字部。

师:随着时代的变迁,鸟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演示各种字体的“鸟”字),到了今天,鸟字变成了这个样子。这是我们学过的生字,谁能说说鸟字的笔顺呢?

师:小老师,真棒!咱们一起伸出食指跟真小老师一起书空一个鸟字。

5.学习生字

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写一写带有鸟字部的字

师:大家睁大眼睛,看李老师怎样写这个“鸦”字——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生左窄右宽),写左边的牙字:横,竖折,竖勾写得直直的,撇,(师做手势),右边的鸟字作为偏旁部首要注意,字要写得瘦一些,鸟字的撇比左边的牙高一点点,小鸟不要忘了眼睛,竖折折勾从竖中线起笔,看清楚鸟字下半部要比左边略低一些,最后一笔是横。注意把握好字的建架结构,才能把字写得漂亮。

师:大家都会写了吗?那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在田字格里写写“鸦”字。

巡堂:1.写字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做到三个一,保护好自己眼睛的同时把字写好!

2.待会我们进行一场写字擂台PK赛,看看谁是班里的小小书法家!

师:(找一个有共性问题的字)这个字写得怎样?小评委,你想给他提什么建议?(拿红笔改,边写边说要领)这么一改,字就好看多了!

写得不好不要紧,熟能生巧嘛!让我们再写一个“鸦”字,看看你有进步了吗?(再请那位同学)看看,他这回写得有进步了吗?把夸赞的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学会了“鸦”字的写法, “鸥”字和“鹃” 字就不难写了,大家有信心写好吗?哪位小朋友上台来当当小老师教教大家?(指名书空“欧”和“鹃”字)

1.他不仅笔顺写对了连笔画名称也没说错,真了不起!

2.你真棒!掌握了写好带有鸟字部生字的方法——注意左窄右宽。

3.让我们像这两位小老师学习,食指当笔,桌面当纸,把这两个字写一写。小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棒!

师:你们通过课外积累还认识哪些鸟字旁或者鸟字部的字吗,组成词语告诉大家?

同学们说的这些鸟儿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指黑板要求学生齐读词语)这三种鸟,古人认为他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尾巴。

学习新知:隹字部

师:森林里还有一些小鸟唱歌家,正迫不及待的想跟大家见面呢!让我们一起来欢迎他们,这是?(课件出示小鸟图片:麻雀 老雕 大雁)

谁能读好他们的名字?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让我们一起读)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几位新朋友?

麻雀:在农家田间经常见到,小巧玲珑。常常让农民伯伯头疼!

老雕:非常凶猛,常常在天空中忽然间俯冲下来捕捉小动物,让人望而生畏。

大雁:他的团结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整齐飞行的样子常常是天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一组词中这三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共同点?(点课件)

师:知道,但讲不出来,对不对?没关系,上来指一指。

师:你很聪明,有新的发现。它是今天要学的一个新的偏旁。叫“隹字旁”,跟我读——

师:写好隹字旁,你想给同学们什么建议?(右边是四横,上下两横长,中间两横短)

师:奇怪,同样跟鸟儿有关的字,却没有鸟字旁?这个隹字跟鸟有关系吗?大家请看这两幅图,他们有什么区别吗?(一只尾巴长一点,另一只尾巴短一点)

师:这就是古时候的“隹”字(课件:出示古体隹)对,古代人对鸟类有很详细的分类,长尾巴鸟用“鸟字部”,短尾巴鸟用“隹”字部,谁愿意上来认一认鸟儿的各个部位?

经过时代的变迁,隹字由甲骨文,金文,小篆最终演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出示隹字各字体变迁)

那我们来写写带隹字部的字,麻雀的雀字谁当小老师,我们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师范写说要领:雕字同样是左右结构,这个字却不是左窄右宽,而是左右相等,左边周字先写一撇,横折勾贴着竖中线写,但不要写在竖中线上,再写一个土字,再写一个口字,注意口字的横折刚好在横中线下面一点;右边的隹字部一撇要比左边高一些,一竖也要贴着竖中线,在整个字里写得最长,右边注意点完后先写三横再写一竖,最后一笔是横,记住要做到上下两横长,中间两横短。

师:看明白了吗?请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师:那我们的写字PK赛继续进行。大家看看这个“雕”字得怎样?请再写一个雕字。

师范写说要领:再写一个雁字。它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隹在雁字里只是一个构字部件。先写一横,然后注意厂字头的一撇要写得长长的,就像是大雁长长的翅膀,里面先写一撇一竖,第二个撇竖注意要写在竖中线上,比左边稍微长一些,最后是点,三横一竖,再一横。会写了吗?请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看看这个字,大家说哪个写得好,有什么好的意见吗?那我们好好的订正,再写一次这两个字。

师:小同桌比一比,看谁写的“雁”字美。

三、熟读成诵

师: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跟六种小鸟成为了朋友。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就像一首歌,咱们读一读吧。

四、智力擂台赛。

刚才是写字擂台赛,现在要到智力擂台赛了,大家请看——

如果按照一定的节奏,就能读得更好,跟小同桌练一练,谁来读(指名读)

难度一:按节奏读

难度二:猜字谜

鸦:写时此鸟都有牙,实为叫声牙牙牙;全身很乌黑爱者少,天下此鸟黑麻麻。

雁:此隹如人列队,队形入厂南飞;此隹喜爱温暖,每年秋去春回。

雕:周围都知道,此隹是大鸟,嘴尖爪子利,兔子也难逃。

难度三:读儿歌 儿歌

黑黑乌鸦能除虫,

高飞海鸥斗志雄,

报春杜鹃嗓子洪,

麻雀小小常常见,

老雕展翅雄姿现,

短尾鸟儿真惊艳!

爱鸟歌谣齐歌唱,

共筑和谐远名扬,远名扬!

师:(播放课件)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他们或淘气顽皮,或娇小可爱!瞧,他们来了!

总结:小鸟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一起做

推荐第4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还有这些字词的意思。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能熟练的背诵并默写全文。

4、理解并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的束缚,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对社会做贡献的人。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和文意,并熟练背诵和默写。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同学思考并回答问题。

一、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在他们那个年代,看看他们的理想社会又是什么样子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大道之行也( ) 亲其亲( ) 子其子( )寡( ) 孤 ( ) 独( ) 鳏( ) 闭而不兴( ) 是谓大同(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讲解《礼记》:《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 《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礼记》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

(四)合作探究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这一点尤其重要,让学生记在脑海里) 1)大道之行也:施行 2)选贤与能:通“举” ,选举。

3)讲信修睦: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作动词。 5)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6)皆有所养:供养

7)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8)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9)不必藏于己:私藏 10)谋闭而不兴:发生

11)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作,兴起 12)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二、学生思考讨论: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大同就是指这篇文章里所讲的社会。

3、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使他们知道哪里缺少什么成分,哪里有增加了哪些成分。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4、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A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特征:a.人们能受到关爱。b.衣食无忧。c.各得其用。 B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5、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有三个方面:①故人不独亲其亲;②男有分,女有养;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3)、集体朗读课文三遍,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三、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四 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加深印象。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大道之行( ) (2)选贤与能( ) (3)讲信修睦( ) (4)不独亲其亲( ) (5)使老有所终( ) (6)男有分,女有归( ) (7)不必藏于己( ) (8)谋闭而不兴( ) (9)外户而不闭( ) (10)是谓大同( ) 2.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1)选贤与能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2)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__通__________,读__________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推荐第5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翻译并背诵课文。

⑵掌握相关文言词。

2、过程与方法:以诵读为主,结合讨论,感知此段文字的美好。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体把握

1、范读课文。

2、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三、研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⑴大道之行也:施行。

⑵选贤与能:通“举”。

⑶讲信修睦:培养。

⑷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⑸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⑹皆有所养:供养。

⑺男有分:fèn职分,指职业。

⑻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⑼不必藏于己:私藏。

⑽谋闭而不兴:发生。

⑾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⑿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⑴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⑵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⑶全班交流。

3、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⑴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⑵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提示:

1、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作总结归纳

⑴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⑵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⑶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2、“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四、指导诵读

1、理清文章脉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之行也──总提,以下分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共有三个方面: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

⑵男有分,女有养。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结

2、指名单独朗读,注意文中停顿:

⑴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⑶“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⑷“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⑸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4、抓重点词句背诵课文。

五、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六、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

《礼记》

天下为公

纲领选贤与能

讲修信睦

人人受到全社会关爱

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

(结论)大同盗窃乱贼不作

外户而不闭

推荐第6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虚词。

了解古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最终构想,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对比《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和本文理想社会的异同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哪种社会都存在着黑暗、存在着不公,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从古至今许多的圣人先贤都期望着有那么一个完美的、和谐的社会,能让天下安定,百姓幸福。于是他们就留下了许多篇章,来描绘他们想象中的理想社会。早在单元之初,我们就学习了陶渊明笔下的桃园式理想社会,而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下礼记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板书——大道之行也)

关于《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诵读课文并翻译

1、检查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男有分,女有归(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矜、寡、孤、独、废疾者( guān )

2、读一读:

 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货/恶其弃于地也

是故/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翻译全文:

 分组合作合作翻译,随机提问翻译。  重点字词补充名:动词,出名

实词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外户:泛指大门。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重点虚词

故:因此,所以。

(故人不独亲其亲)

皆:全、都。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而:连词,就。

(是故谋闭而不兴) 通假字

“与”通“举”,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今异义

孤独

古义:“孤独”为两个词,其中“孤”为幼而无父的人,“独”为老而无子的人。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今义:“孤独”为一个词,是独自一个人,孤单的意思。

2.乱

古义:指造反。

(盗窃乱贼而不作)

今义:秩序差,不条理。 一词多义

亲 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这里指父母。

(人不独亲其亲)

闭 阻塞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独 老而无子的人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单单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为 是

(天下为公)

为了

(不必为己) 词类活用

名词作意动词

(1)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2)以……为子。

(不独子其子)

形容词作名词

(1)老:老年人;壮:中年人;幼:儿童。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贤:品德高尚的人;能:能干的人。

(选贤与能)

名词作状语

外:从外面。

(故外户而不闭)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提问:全文文字,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

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3、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四、讨论下列问题,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道之行也”,意思是大道施行的时候。也,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大道之行”高度概括地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请解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儿童能健康成长。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他人身上,使社会亲如一家。

4、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本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第一,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分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句话的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语,作者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结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比较,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取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里,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高度概括了作者心目中的“大同”社会,非常鼓舞人心。

6、“大同”社会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何相似的地方?

二者中都没有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人人平等,自由关爱,民风淳朴,人们生活非常幸福。比如,《桃花源记》中提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都比较类似。这两篇作品都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推荐第7篇: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

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

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总被学生冠以枯燥乏味,老旧陈腐的帽子,我认为,只要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与时俱进,汲取时代最新鲜的营养,思想品德课完全可以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下面我结合今年代九年级毕业班的实际教学体验谈一下教学设计中的与时俱进,和老师们共勉。

一、课前延伸阶段的与时俱进。

在讲述《春天的故事》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注意搜集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赴深圳视察的有关图片,讲话资料。同时,我也注意搜集到一个细节:考察期间,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先生代表腾讯员工,向总书记赠送了精心准备的QQ号码。上课时,当我一上来谈起QQ聊天时,同学们都眉飞色舞,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QQ号,我问:“当你聊天时,说不定你的网友就可能是胡锦涛总书记。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什么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自然而然的回答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讲课时我们共同分享学生自己搜集的新鲜资料,由此开始新的一课,学生们兴致盎然。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明明白白消费”章节,课前既可以让学生搜集今年315晚会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身边的假冒伪劣的商品,甚至可以让他们把假冒伪劣的商品带到课堂上展示,这样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学生当然不觉得枯燥。

二、课中探究阶段的与时俱进。

在九年级最后一轮复习阶段,还有几天学生就离校了,学生忙于写留言簿,上课根本不怎么理老师,我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有关酒驾的热点内容,上课时我在开场白中就讲:“看同学们都忙于\'生离死别\',我啥也别说了,献歌一曲,希望同学们喜欢,谢谢!”当我稍带调侃的讲完,学生们来了兴致,紧接着我把一首高晓松的《同桌的你》唱给了即将离校的同学,“明天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趁学生掌声雷动之际,我便把五一后音乐才子高晓松酒驾和酒驾的危害以及酒驾入刑的热点时政内容讲述给大家,同学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讲课时如果多与时政时事,身边的趣事新鲜事相结合,思想品德课同样可以永葆青春,长盛不衰。

三、课后提升阶段的与时俱进。

讲述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学生往往对关水龙头,拾方便袋这样的老生常谈的活动提不起兴趣。今年的3月26日,我曾经给学生们布臵过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颖作业:“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谓“地球一小时”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问题行动的支持。作业布臵后,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回到家后活动的一小时里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了,节约用电。可到了周一一问活动情况,完成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出去玩了一小时,有的早睡了一小时,有的家长不让关,有的关了二十分钟忍不住又开灯了,有的家长抨击布臵作业的老师神经病--不一而足。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保护环境有自己参与的自豪感,也意识到环境问题在农村和农民眼中并不被重视的严峻性。

教学设计如夏花般缤纷绚烂,但无论怎样设计,都希望老师们多注入一些时代的新鲜血液,犹如盼雨的枝头撒播上最及时的雨露,如此方可开出最娇艳的花朵。 2011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专家推荐作业 作者微山马坡镇第一中学 刘健 推荐人: 仲继美

推荐理由: 思品课时代性非常强,无论选择资料,还是设置情境以及学生活动,都要贴近社会实际。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相符合。刘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设计的认识比较深刻,观点鲜明。本文所谈教学设计紧扣教学实际,有感而发,层次清楚,体现了思品课新课改理念,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和借鉴。

推荐第8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下面给大家分享大道之行也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机引入。

二、初步感知

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

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教师自渎。小声跟读,巩固读法。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

(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

(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

(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

主要形式有:

1、男生齐读。

2、女生齐读。

3、左边齐读。

4、右边齐读。

5、同桌齐读。

6、学生自渎。

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三、深入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

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目标设计: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

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

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

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

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

五、作业设计

你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的地方?举例说明。

附: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大同 社会的纲领: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局面: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并理解重要的文言字、词。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论述思路。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情感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入学习作者思路,结合学生写作实际,指导学生立意谋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外至少读15遍。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想像,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读材料。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能正确断名,准确诵读;

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导入语。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二)、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共同解决重点字词,疑难句子。

(三)、整体把握课文思路。

1、本课文是从《礼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搜集全文阅读。今天我们只要研究这一段文字。先请同学们共同朗读课文,请注意生字和特殊读音。(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朗读,如有必要可板书重点读音和朗读错误的读音。)

2、通过提问把握课文大意。本文是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大同”)“大道”与“大同”有什么关系?(“大道行”才能达到“大同”社会)“大道”既行,就能“大同”。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面貌?请划出有关文字回答。(“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在回答的时候,有些句子可能有些学生不理解,可以请发言的同学来解释。)

3、老师小结:这段文字从很多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的社会画卷。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啊!难怪千百年来,从孔子孟子到陶渊明,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视之为最高理想。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这个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四)、深入研究课文,领会课文实质。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课文中有关语句来回答问题:选举什么样的人治理国家:提倡什么的人际关系:怎样对待弱势群体:具有什么样的物质财富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念:

2、学生回答问题。

3、以上这些方面涉及到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对此作了大胆的设想。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人,能够有这样的设想确实叫人敬佩。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作者的这些设想仅仅停留于提纲式的粗线条的勾勒,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时代的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去研究这些设想的可行性,也不可能找到去实践这些设想的方法。我们今天去阅读这些文字,大家想过什么方法可以实践这些设想吗?请大家大胆想象,说出你的设想,说不定明天的社会学家就出现在你们中间。

八、设疑探讨。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3.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4.根据文中阐述的内容和你对“大同”社会的认识,你觉得“大同”社会能实现吗?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概括归纳自己学习课文后的具体感受。

2.完成课后练习。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3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自学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四、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工具书等进行自学、自译的能力与提问、解答能力,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主旨。

五、教法选择:

先学后导,用讨论、辨析、问答等方法来解决课文内容。

六、学法引导:

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相结合

七、课堂组织形式:

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归结,以四大组进行质疑比赛,以调动课堂气氛。

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由小组长负责)

二、导入:

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第二段,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

文学常识介绍: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编辑而成,共49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掌握生字词。

2、学生对照大声朗读,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要求完成:

1、本文最后说“是谓大同”,那么从文中看,“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

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明确: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四、合作探究:

1、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五、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不会或不易理解的问题(包括难懂的生字词、文言词语、语句、文章内容等),教师主要在于导(解决学生都不会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六、学生再读并背诵。

七、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

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八、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我的语文日记》里,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少于500字。

九、补充:

文章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谈谈他们的故事如何?

推荐第9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与(jǔ)

矜(guān)

分(fèn)

恶(wù)

(2)关注句子停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

三、理解文意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屏显如下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这。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给文章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指导朗读。对诵读作具体指导,在诵读中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你认为哪一个是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明确:天下为公:一个“公”字点出了其他所有做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这两句话是怎样体现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特征的?

明确: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读降调。“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4.指名朗读。要求读出理解、读出层次,直至背诵。

四、合作探究

1.《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本文“大同”社会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思考,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推选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

(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再如,从“往来种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是一个“男有分,女有归”的理想社会。第二题从正面设问,引导学生挖掘当前社会的积极健康因素,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题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五、齐背课文

板书设计

第一层:

总说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

第二层:

基本特征

第三层:

理想社会

推荐第10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2、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进一步巩固文言文的翻译。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www.daodoc.com):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像孙中山、谭嗣同、康有为等人。毛泽东更是提出了与之类似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努力,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儒家经典著作,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二、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文

(二)、理解意思

(三)、领悟“大同“社会

三、初读课文

(一)学生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选贤与(jǔ)能〕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 〔男有分(fèn)〕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

(二)学生自读课文,能够读顺课文

(三)教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b.“故人不独亲„„„”“使老有所终„„”中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 句和四句,其后一顿; c.“货”“力”两字后一顿,表明观点; d.“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e. “是故”承上作结一顿;f.“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g.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 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根据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2、划出自己不能解释的字词。

3、小组讨论解决。

4、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课堂解决。

5、课堂交流翻译的情况。

6、同位交流检查翻译的情况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 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忠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路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自己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重点解释:

与,通“举”,选举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女子出嫁

恶:憎恶 闭而不兴:杜绝 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大同:有和、平的意思

五、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一)学生思考

(二)学生讨论

(三)课堂交流

一、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二、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a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三、全文的总括语

六、背诵课文。指导学生根据层次一层一层地背诵。

讨论: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背解释并抄写2遍

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话题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2、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教学重点、难点:

3、积累文言词语。

4、进一步巩固文言文的翻译。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2、学生背诵课文。

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

3、检查课下注解: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与,通“举”。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恶,憎恶。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同,有和、平的意思。

4、检查学生的口头翻译:

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 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顺利成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 路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自己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二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选贤与能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 4陶后鲜有闻

三、布置作业:

第一、抄写课下注解

二、练习三

课后记: 在设计上,分层和背诵的环节放在翻译之后,效果就好了。我当时的想法是,让学生根据朗读提示就能划分课文层次,但这对于好学生而言尚可,中等以下的学生是达不到的。这堂教学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时间上出现一点偏差。最后的讨论本是个出彩之处,但时间关系发挥的不够充分。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这个问题设计的不错,学生联系了现实社会,理解了课文内涵,也达到了德育的目标。

第11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24、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弥勒市第五中学 尤素香

一、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

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树立乐于奉献、诚实守信、与人和睦相处等观念。(难点)

二、导入新课

《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三、朗读——熟悉课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四、研读——感知课文

1、掌握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2、细读课文,探究讨论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具体阐述: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人得到关爱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人人安居乐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货尽其用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尽其力

3、再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层 :总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社会纲领) 第二层:分说——“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1))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全文总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理想的社会)

总之: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太平盛世

五、比较——拓展阅读

1、和《桃花源记》比较阅读,找出本文与《桃花源记》相对应的句子 例: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讲信修睦----------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男有分,女有归------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探讨:“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相同点:人人平等、社会安定、团结和睦、民风淳朴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理念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六、链接——走向课外

1、“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孔子:大同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世外桃源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康有为的大同梦

民族、民生、民权 ——孙中山

2、我国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惠民政策.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惠民政策: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3、我们当今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如果不是,我们该如何努力?

七、当堂背诵课文

八、配套练习

第12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城区中学组1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德育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二、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应如此,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要保证至少读10遍,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一、导入语。

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这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二、整体把握课文。

1、本课文是从《礼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搜集全文阅读。今天我们只要研究这一段文字。 先请同学们共同朗读课文,请注意生字和特殊读音。 (学生朗读)

(教师点评朗读,如有必要可板书重点读音和朗读错误的读音。)

2、通过提问把握课文大意。

本文是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大同”) “大道”与“大同”有什么关系?(“大道行”才能达到“大同”社会) “大道”既行,就能“大同”。那么“大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面貌?请划出有关文字回答。(“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 )

(在回答的时候,有些句子可能有些学生不理解,可以请发言的同学来解释。)

3、老师小结:这段文字从很多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的社会画卷。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啊!难怪千百年来,从孔子孟子到陶渊明,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视之为最高理想。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这个理想的实质是什么?

三、深入研究课文,领会课文实质。

1、请大家默读课文,用课文中有关语句来回答问题: 选举什么样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什么的人际关系: 怎样对待弱势群体:

具有什么样的物质财富观念: 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念:

2、学生回答问题。

3、以上这些方面涉及到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作者对此作了大胆的设想。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人,能够有这样的设想确实叫人敬佩。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作者的这些设想仅仅停留于提纲式的粗线条的勾勒,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时代的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去研究这些设想的可行性,也不可能找到去实践这些设想的方法。我们今天去阅读这些文字,大家想过什么方法可以实践这些设想吗?请大家大胆想象,说出你的设想,说不定明天的社会学家就出现在你们中间。

同学谈设想,老师注意倾听。

第13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1、文章出处和背景: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听录音,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男有分( fèn ) 货恶其弃于地也( wù )

3、课文断句,朗读文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根据课下注释,自主翻译 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兴兵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5、通假字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6、课文探究

a、根据文意,全文可以分为几层? 《大道之行也》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之后三句是分述。

第二层是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全文的总括句。

1 b、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说一说“大同”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7、巩固练习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体现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 (2)文中体现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男有分,女有归

(3)文中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相对应的是: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8、主题扩展

a、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比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比如从“设酒杀鸡作食”中可以看出他们物资丰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物尽其用。事实上,“世外桃源”具体的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b、文人笔下“世外桃源”的代名词

• • • • • • 陶渊明 ------------- “世外桃源” 托马斯·莫尔 ------ “乌托邦” 孙中山 --------- “天下为公” 伏尔泰﹑罗梭 --- “自由﹑民主﹑平等” 《诗经》 ------------ “适彼乐土”

马克思 ------------ “共产主义”

c、“大同”与“小康”的区别 • •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

“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 • •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2 • • • ------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九大报告

9、作业:小练笔

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社会,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3

第14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濮阳县实验中学

刘星瑞

教材分析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时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进行讨论和探究,以加深学生对孔子“大同”说的理解,并注意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正确诵读课文。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字词积累,但理解分析能力差,在此基础上通过解释文言字词,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2、要把诵读贯穿教学过程,并结合课文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背诵。 3.学生认知障碍点: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即对“天下为公”的理解。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习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创新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创造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2.简介《礼记》,补充《四书》、《五经》(多媒体展示)

二、读准字音(自由朗读、个别检查)

检查预习,指导朗读。(多媒体展示)

三、读通文意(默读、自由朗读)

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补充重难点字词注释)

四、读懂内容(默读、自由朗读)

整体感知(小组合作探究) 1. 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4.由以上的理解,你认为本文的层次该如何划分? 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五、读出思想(自由朗读、试背) 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1.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2.有相似的地方?

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3.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结合历史知识你能举几个名人的事例吗?

多媒体补充洪秀全、梁启超、孙中山、林觉民。

六、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七、学以致用 1.试背诵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心中感悟较深。总体上来说: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学生配合得也较好,课堂结构紧凑,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拟想主要落实两点:一是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疏通文意;二是把握课文结构,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激发学生为将来建设美好祖国而努力学习。文言字词学习引导得当,学生掌握知识顺利。但学生对课文结构划分与理解知识上有混淆,学生对大同社会的纲领与基本特征关系理解不清。这主要是学生对政治历史教材中社会形态部分相关知识理解不够,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备学生,做好相关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背诵中,引导得当,学生配合得好。 学生讨论积极,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以后教学中,我将发扬成功之处,克服不足,多了解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15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背诵并默写全文。

2、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课堂上时时有琅琅书声,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导语:《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2、简单介绍课题:“大道”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是施行的意思。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社会也叫大同社会。

3、简介《礼记》:《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礼运》,《礼记》中的名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然后用多媒体打出需要注意的读音。

天下为公(wéi)选贤与能(jǔ)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guān)男有分(fèn)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 这篇文章的词句不复杂,请同学根据注释疏通一下,看看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

3、全班齐读课文。

三、问题研讨,形成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提问: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学生明确: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

教师点拨:这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3、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明确: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4、依据板书提示,试背全文。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讨论,课堂交流)第一题,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第二题要求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你看:孟子、陶渊明、康有为、孙中山等等都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努力着。现如今我们也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对大同社会的一种追求。

六、学生齐背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请你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板书设计:

第16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 《礼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与(jǔ)

矜(guān)

分(fèn)

恶(wù)

(2)关注句子停顿。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是故/谋/闭而不兴

三、理解文意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屏显如下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谓大同——这。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给文章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指导朗读。对诵读作具体指导,在诵读中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你认为哪一个是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明确:天下为公:一个“公”字点出了其他所有做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这两句话是怎样体现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特征的? 明确: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读降调。“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4.指名朗读。要求读出理解、读出层次,直至背诵。

四、合作探究

1.《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本文“大同”社会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2.联系实际思考,你认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哪些地方达到了“大同”社会的要求?我们还应该作哪些努力?

五、齐背课文 六,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货恶其弃于地也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解释加粗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2)不独亲其亲:________ (3)男有分:________________ (4)是谓大同: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________(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________篇。

参考答案

1.jǔ mù guān fèn wù 2.B 3.(1)通“举”,推荐,选举。 (2)以„„为亲 (3)职分,指职业,职守。 (4)这

4.(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选出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营造和睦气氛。(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礼记·礼运 西汉戴圣 49

板书设计

大同社会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不必藏于己

力——不必为己

第17篇:《“丰”字作文法》教学设计

《“丰”字作文法》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丰”字作文法的本质。 (2)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丰”字作文法。 [过程与方法] (1)明确“丰”字作文法的本质。

(2)通过名篇、名著中的事例,来加深对此法的理解。 (3)指导学生运用这种作文法来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消除学生在写作上的畏难情绪。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丰”字作文法的本质。 难点 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丰”字作文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明确“丰”字作文法的概念及此法命名的缘由 1.“丰”字作文法的概念

所谓“丰”字作文法,就是指在写作中围绕文章的主题从三个角度、三个层面或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来构建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的一种写作方法。

2.用“丰”字命名此法的理由(好处)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归纳回答。

点拨 一是取“丰”这个字的形:三个角度、三个层面或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每个方面的“三”就是“丰”字的三横,文章的主题就是“丰”字的一竖;二是取其义:利用这种作文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二)明确“丰”字作文法提出的依据

提问 有些名篇、名著就是运用此法来构建的,我们能举出些例子来吗?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回答。 提示 可以从以下作品中举例:

《诗经》中的《蒹葭》、《硕鼠》、《伐檀》等,《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名人传》等。

我们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三”打白骨精呢?一下子打死或九次才打死不可以吗?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回答。

1 点拨 作者安排三打白骨精,可以使内容更丰富、故事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此外三也就是多的意思,如果一下子就打死了显得太简单,若九次才打死,就太复杂太罗嗦了,让人读起来感到乏味。

(三)指导学生运用“丰”字作文法进行写作

运用“丰”字作文法可以写议论文,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因为中考一般不要求写说明文,所以我们今天就不讲说明文了。

1.写议论文

(1)我们学过的议论文有用此法来构建的吗?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就是选取三个事例来构建的,《宽容》一文是分四个层次来论述的。对于“三”的理解,我们不要只理解是三,可以理解是多个的意思。三木为森、三人成众是吧?

(2)同学们快速阅读手中的材料《意志之花》,看看选取了哪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点拨 这篇文章成功地选取了三个事例—— 霍金,海伦,《千手观音》作为实事论据,通过对这些人的生命历程的叙述,让文章的中心论点自然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事例要能为论点服务,能证明论点;论点能够统率材料。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不能啰里啰嗦,要时刻记住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

(3)快速阅读《给自己一个微笑》,看看是从哪三个角度来论述给自己一个微笑的重要性、必要性的?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点拨 这篇文章是从给自己一个微笑,正是给自己一份信心、一份认同与一份坦然三个方面来论述给自己一个微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4)运用“丰”字作文法快速给“说勤”、“影响”两个作文题列写作提纲。 学生活动

构思、交流、发言。

点拨 (根据学生发言随机点拨引导)如“说勤”,举例范围要广一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同领域的,涉及的事例有时要考虑顺序的问题。“影响”这一作文题,要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

要注意的是:事例或层次之间过渡要自然。 2.写散文

(1)我们学过的散文有用此法构建的吗?想一想。 学生活动 思考、交流、回答。

点拨

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就是选取看画、读诗、听课三个事例来抒发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2 (2)快速阅读习作《美丽的忧愁》,找一找文中选取了哪几个事例?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确 这篇文章选取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惆怅之情、戴望舒《雨巷》的凄婉之情、季羡林因小花小草勾起的万斛闲愁三个事例,来对这些美丽的忧愁进行讴歌与赞美。

(3)运用“丰”字作文法给“与你同行的日子”这个作文题列写作提纲。 学生活动 构思、交流、发言。 点拨

重点分析“与你同的日子”。 3.写记叙文

将散文与记叙文并列有点不大妥当,但由于我们常说这是散文,那是记叙文,因此我们就暂时把它们当做并列关系来看吧。

(1)我们来回想一下课本中运用此法来写人记事的文章。 学生活动 思考、交流、回答。

点拨 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沈复的《幼时记趣》、邹韬奋的《我的母亲》。 (2)快速阅读习作《弟弟的“尾巴”》,找一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对弟弟的“尾巴”的喜爱?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点拨 文章从弟弟的小“尾巴”展开,描写了妈妈、爸爸和自己对弟弟“尾巴”的喜爱,刻画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

(3)运用“丰”字作文法快速给“爸爸”这个作文题列写作提纲。 学生活动 构思、交流、发言

点拨 引导学生做发散思维,并由此牵引出 “魅力”、“礼物”、“心中的彩虹”等作文题,并做以适当地分析。

4.运用此法分析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题

下面我们对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心近了”、“在( )中得到快乐”、“师生之间”,用“丰”字作文法来进行分析。

5.段落层次的安排

500-1000字的文章,5-8自然段较合理。

(四)总结

1.“丰”字作文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文章中心明确,内容丰富,行文畅达,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2.要注意的是:一要围绕中心去选材;三个角度、三个层次、三个事例每三个之间不要相互交叉或包含;二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合理使用;三是注意段落方面的衔接要自然;四是每个层次、每个角度或每个事例之后要适时点题。

第18篇:《剪纸——双喜字》教学设计

《剪纸——双喜字》

教学设计

仝圩小学 夏方奎

教学目标

1、了解喜庆的习俗、喜花的使用

2、能独立完成双喜字的折剪

3、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 教学重点:

学习折剪双喜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对称折剪方法进行折剪双喜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个字很常用却在字典中找不到

2、说说在什么场合下能用到喜花

3、小结

4、讲述双喜的由来

把喜字写成“囍”是人们好事成双的心理体验,人们举行婚礼时都要贴红双喜字,以示庆贺,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

传说王安石年轻时去京师汴梁赶考,途径一位马员外家,见其家门楼上挂着一盏走马灯,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看过对联后的王安石不禁拍手称好,问过之后才知,原

1 来这马员外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要招婿,小姐自己想出这半副对联,谁能对上下联就选谁做夫婿。王安石欣赏这联语构思巧妙,对这位制联的马小姐早已心生爱慕。可是王安石苦思冥想了许久,最终还是未能对出下联。

到了汴京,王安石顺利闯过三关,最后到了面试,主考官手指着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上联。王安石立马想起了马小姐制的那半副对联,当下脱口而出,主考官惊赞不已。

出来后,王安石不等发榜就日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走马灯还挂在楼门口,王安石大喜,立即面见马员外,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员外把王安石对的下联告诉了小姐,小姐连夸对的妙。于是,马员外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王安石,并择吉日完婚。

结婚当天,恰逢官差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古人认为人生有三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 ,今日王安石是喜上加喜,一时兴起,便拿笔在红纸上连写了两个大“喜”字,并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自此以后,办喜事时贴大红“囍”字便流行起来。

“囍”是两个喜字相合,有好事成双、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之意,所以每逢办喜事,“囍”字自然就成为重要的象征和吉祥含意,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民间的能工巧匠和艺人又创造出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剪纸双喜字,甚至很多古典家具中也雕刻着“囍”字作为吉祥图案,象征着喜庆连连,好事成双。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方形

二、找规律,学剪方形双喜

1、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

2、再对折成四等分长条状

3、用铅笔描出一个喜字,注意将折叠后的中轴线置于左侧

4、剪出展开即成

三、照样子按步骤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五、整理收拾,注意安全

第19篇:认识水字教学设计

认识“水”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水”字 教学对象:培智学前二班 教学时间:2010年6月9日 教学目标:

程度好的学生:

1、通过教学,练习,能认读生字“水”;

2、能写“水”字;

3、能认读词语:水杯、喝水、水果;

4、知道水的广泛用途,慢慢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中等程度的学生:

1、通过教学,练习,能认读生字“水”;

2、能认读词语:水杯、喝水、水果;

3、知道水的广泛用途。

程度差的学生:

1、通过教学,练习,能认读生字“水”;

2、能读词语:水杯、喝水、水果;

3、知道一些水的用途。教学重点:“水”字的认读和书写

词语:水杯、喝水、水果的认读 教学难点:“水”字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教学卡片:生字卡片“山”、“石”、“田”、“日”,基本笔画卡片,以及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一) 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竖勾、横撇 师:在黑板上写出这几个笔画,先教读,然后再抽学生读。 生:认读这些基本笔画

师:拿出笔画卡片,随机抽出一张让学生认读,直到大部分学生都能读。

生:根据老师随机拿出的卡片认读。

(二) 复习生字:山、石、田、日 师:用PPT依次出示这几个生字让学生读 生:先齐读然后再抽读再开火车读

二、教学生字“水”(12分钟)

(一) 巧虎学汉字视频

师:用PPT播放巧虎学汉字的视频,让学生理解水字的意思

揭示课题“水”。 生:观看视频

(二) 初步认识词语:水杯、喝水

通过教学图片和形象的教具让学生初步感知认识词语:水杯、喝水的意思。

(三) 教学“水”字的拼读

1、教学“水”字的读音

2、教“水”字的写法

师:让学生模仿flash中水字的笔画书空书写,然后老师再在黑板上

的田字格中一笔一划的写出“水”字。

分别依次写出“水”字的四个笔画。 生:老师写的时候学生边读边写 生:在书上临摹写“水”字

师:请一两个程度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水”字。

三、教学词语:水杯、喝水、水果(12分钟)

1、认读ppt上的图片和词语。

师:用PPT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词语,教学生读。每个词语教读三遍,然后齐读两遍,再抽读、开火车读。

2、词语卡片和图片配对练习

师:在黑板上先贴上图片,在贴上相应的词语。

3、齐读三个词语

4、练习巩固

师:先在黑板上讲解怎么做,再让学生做练习生:做练习

5、齐读字词

四、教学水的用途(5分钟)

1、用水洗手

2、用水洗头

3、用水洗衣服

4、用水刷牙

师:拓展水的用处很多,水很宝贵,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生:能明白水的用处。

五、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20篇:勾字家族教学设计

课题:勾字家族——沟

邱少月

教材内容

《北京亮起来了》片段、《金勾勾》、《勾字歌》 教学内容

勾,用笔画出符号。沟,两边高,中间低的地方。购,用钱买东西。 教学目标

1、认识狗,够,勺,甸4个生字。会写勾,沟,购3个生字。能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

3、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古体字,激发兴趣。

1、观察勾的篆体演变成现代汉字,初步理解勾的含义,用笔通过加偏旁感知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片段,儿歌等。

画出符号,删除或去掉。引导学生组词,扩词。板书组词(勾画,勾起,勾结)。

2、幻灯片出现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的美景,再次形象地体会“勾画”,分组读、比赛读片段。

3、学生试用“勾画”造句。

4、出示儿歌《金勾勾》:金勾勾,银勾勾,伸出你的手指头,结结实实勾一勾,一起唱歌又跳舞,勾一勾,点点头,我们都是好朋友。通过儿歌加深对勾的理解,相机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要团结等等。

二、板书课题:勾字家族

请小警察齐心合力把有勾部件的生字小贼找出来,先找到的有奖金哦。(找到沟、购)板书这两字。他们与勾有相同部件,而且读音相同,是形声字。

1、出示山沟、水沟、葡萄沟图片,指名读,全班认读,板书组词,请选一个造句。

2、出示名画,带出21课生字“购”,理解贝字旁表示钱财。指名组词,板书组词(购买,购物,购办),指名用购买造句。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或阅读中,还有勾这个部件的字吗?(构、钩)

三、出示《勾字歌》

有水变水沟,有犭变黄狗,黄狗来吃肉,对着铁勺口,太多不能够,黄狗甸上走,有钱去购肉,你说逗不逗?

请在儿歌中找出其他的形声字,形近字。(狗、够、勺、甸),范读儿歌,小组读,全班读。

四、练写十黄格,勾,沟,购,注意勹、氵、贝的位置,左窄右宽,指导书写。展示学生所写的,集体评价。

五、总结本节课,再次复习熟读3个生字的组词。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看了侯春艳老师的手字家族教学视频后,认识了另一种特别的学习生字的方法。课堂上设计了儿歌、故事情境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得课堂不那么枯燥,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把字形结构相似的生字归纳在一起比较着进行识记,大大减少了错别字率。但在这节课中,我没有示范正确的朗读方法,学生读得没有节奏,不会断句,没有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或阅读中见到的有勾字部件的生字。在学习勾字后没有引导学生扩词,其他生字也没有板书组词,没让学生练说造句。最后学写生字时,没有仔细说明笔画起笔止笔的位置,没能及时评价学生写的十黄格生字。

2017年3月31日

设计也字教学
《设计也字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