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一心二用(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1 06:01:5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杜绝一心二用,一次只做一件事

杜绝一心二用,一次只做一件事

生活中,我们如果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心浮气躁,什么都想抓,最终会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你大概玩过这样的游戏:在夏天炎热的某一天,把放大镜拿出来放在报纸上,中间隔一小段距离。很快你就会发现,如果放大镜不断地移动,你永远也无法点燃报纸。如果放大镜不动,只聚焦于报纸上的一点,很快你就能利用太阳的威力把报纸点燃。

有一次,一位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发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收获甚微。”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掏出一块放大镜说:“请你像这块放大镜一样,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

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些善用时间的人总是先做重要的事情,所谓“要事优先”;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所谓“一心不可二用”,或“不同时捕捉两只兔子”。忙忙碌碌,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且喜欢同时做几件事情;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了章法,乱了方寸,乱了阵脚。

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思-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姑且抛开能否成功的念头,只要我们能在做事时只专注于眼前的一件事上,不让杂念充斥我们的头脑与心,就会从中获得非凡的愉悦与充实感,春华秋实,之后的成果便会自然而然地接踵而至。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在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沙子。然而,永远也没有办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从一个窄细的漏管中流下去。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一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如果我们一件一件地做,就像沙子一粒一粒地通过沙漏一样,那么我们就既能把事情做好,又能保证生活的有序和安然。相反,如果一心二用,那就既没法把事情做好,又会破坏生活的平衡,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近代,有个来果禅师,在镇江额金山寺修行三年,上早晚殿三年。人问他:“大殿上的菩萨示男的还是女的?”他说:“不知道。”人问:“中间的菩萨有没有胡子?”他答:“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三年来,他上早晚殿时专注于上殿,从未抬过头。后来,他能成为禅宗一代宗师,与他的这种用心专注、态度认真不无关系。而又的人就不是这样,身在曹营心在汉,耳朵在听别人讲话,嘴巴在为自己讲话,心也飞到外面去了。这样,做什么都无法深入、无法取得成就。

人心太杂,里面什么都有,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智慧与愚痴,像个大杂烩。

正因为这样,你在为人处世时如果用心不专一,就不能专注于一境、就不能专注于一物,也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推荐第2篇:一心五力

节目交流中心对标“一心五力”自查情况报告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节目交流中心对标县委“一心五力”(即增强责任心和提升向心力、学习力、公信力、执行力、免疫力)好干部要求,通过集中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形式开展了全面自查反思,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责任心。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把细节做到完美的人。但通过分析过去部门的工作情况,发现部门人员确实还存在责任感减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精神懈怠,缺乏激情。特别是新媒体内容的采制上没有思路,行动迟缓,缺乏主动策划的意识;2.作风散慢,爱找理由,心思没有完全用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导致工作中不够仔细,发生一些低级错误;3.瞻前顾后,不敢担当。过度谨慎,面对困难和矛盾,缺乏敢闯敢试的锐气和大胆负责的勇气,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裹足不前。

(2)向心力。表现在:1.个别人员工作中还存在攀比之风,做得多做得少爱发牢骚;2.团结协作的观念还不够,有时候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还存在不当班就不参与策划的情况。

(3)学习力。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决定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更要求我们时刻加强学习。但目前在学习方面还存在着:1.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不能主动学习新媒体中会涉及的一些新技能新知识;2.学习毅力不强,持久性不够。对于部门要求的每日必读公众号等学习任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3.学习创新力缺乏,对新媒体传播变化,不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适应,面对新常态、新要求,不能用新知识应对,显得束手无策,出现了“本领恐慌”。

(4)公信力。媒体是人们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媒体的公信力至关重要。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很多事情要去采访求证过后才能发布。在公信力方面,节目交流中心主要还存在编辑不够仔细,偶尔会出现错别字、地名差错等情况。

(5)执行力。执行力不够,任何工作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节目交流中心还存在:1.工作效率低,拖拖拉拉,直到最后才匆忙完成任务;2.工作任务虽然明确,但是完成的质量马马虎虎;3.工作目标还不够明确,管理上还存在过于宽松的情况。4.事必躬亲,不会授权,导致疲于基础事务、抓大放小的情况。

(6)免疫力。“免疫力”不足,难免行为失范。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本部门应进一步增加政治免疫力,表现为对于社会热点和舆论,更应该小心谨慎地揭示事情真相,制止谣言,引导受众;要提高鉴别能力,该发什么、不该发什么、该怎么发,都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

二、原因剖析

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不管是被动适应,还是随波逐流,都是主观上出了问题。

1.从学习上讲,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来自于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由于放松了学习,自觉不自觉淡化了“三观”教育,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从党性上讲,主要是宗旨意识有所淡薄,群众观念弱化。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衡量一位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的党员,只有把自己工作融进到为群众服务中,才能实现其本身价值,绝对不能有事不关己的错误思想。

3.从工作上讲,主要是缺乏主动性和勇于创新的胆识。错误地以为,只要循序渐进,按照要求做好节目就万事大吉,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此学习放松了、工作松劲了、标准下降了,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意识有了差距。

对策措施:

通过查摆问题和剖析原因,我们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将在台党委的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修养、敢于担当克难。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培训增强“学习力”。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坚持以广电发展为己任,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增强推动广电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原原本本学习领悟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必读书目,加强理论武装,补好精神之钙。同时,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自己的视野。(2018年部门学习计划附后)

2.强化落实增强“执行力”。要脚踏实地,对工作认真落实,不折不扣完成,使自己的工作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畏难、不怕苦、不搞花架子。

3.营造氛围增强“向心力”。营造团结干事的氛围,提升部门人员的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始终坚守认真负责的工作底线。

4.聚焦主业增强“公信力” 。按照“县委关注到哪里,宣传就跟到哪里”的思路,关注重点,聚焦难点,力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5.从严管理增强“免疫力”。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严格管理注重规范,提升部门人员的政治免疫力。

6.强化责任意识,杜绝差错产生。强化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编辑在新闻采制特别是重大稿件的采制上,把握好导向、内容的真实准确,认真核对人名、地名、职务等基本信息,确保不出差错;部门主任严把审核关,对每天的推送内容至少完整审核三遍,确保没有错误后再推送分管领导预览。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节目交流中心全体人员会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以“一心五力”的标准衡量自己,把工作和职责放在心中!

推荐第3篇:一心跟党走

穿梭岁月峰谷,欣伴历史云烟,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走过89周年的风雨征程,我们的先辈为民族解放和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沿火红足迹,踏坎坷征程,我们的先辈奋斗不止,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发展的新时代!而我们青年一代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自强不息,激昂青春,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对于我们青年学生而言,永远跟党走是一个永远不会、也不能褪色的话题,这是因为,永远跟党走是我们的时代的使命与历史的重任在肩,民族发展与共和国强盛在肩,当仁不让,且昂首阔步!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史,走入历史的磅礴画卷,从历史的角度,以一种历史的辩证观去感受、认识永远跟党走的历史必然性: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洋枪火炮轰开了国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帝国列强肆虐神州大地,掠财夺宝,恣意妄为,国家蒙难,前路茫茫,中华民族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反抗与压迫同在,抗争与剥夺相行。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的有识之士,拍案而起,有的踏上留学之路…而更有这样一群人,根据别国的斗争经验,给中国带来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前赴后继,为中国之崛起奋斗不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头顶上的三座大山,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当你听到震天的呐喊、嘹亮的军号;看到推车运粮支援前线的辛劳的百姓、送子当兵的白发老人;想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开国大典的隆重,怎能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东方巨龙已经苏醒,他的振兴,谁也无法阻挡。

是阿,危急关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出路;关键时刻,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引我中华儿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历史永远会记住,**城楼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寰宇。 经历百年洗劫的中国触目疮痍,百业俱废。国家须重建,民族要复兴!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建设家园的伟大历史征程。我们伟大的党以世界上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不断检验自己,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政党。虽然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举起了明灯,及时地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提出“到八十年代末,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国内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战略步骤。自此,国家的建设重新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1979年到1989年,我国实现了国内经济总值翻一番,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了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又翻了两番,达到了95933亿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特别是自1989年以来的这十多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百年耻辱一扫而空,中华民族得以吐气扬眉。这一切来之不易,既离不开党的高度团结统一,离不开全党和全体中华儿女的顽强奋斗,更离不开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

本纲领的正确指引,这是有目共瞩、无可置疑的铁的事实。

在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各省的改革深化,从开始打破计划经济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到实行市场经济方针的确立,从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89年到2001年,年平均增长9.3%,将近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三倍,其发展之快,后劲之强,让世界为之惊叹!经济发展区域从广东沿海向内陆逐步全面漫开,人民逐步摆脱贫困,并在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已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历史的车轮,已跨过二十世纪,回首建国以来不是很长的这一段岁月,中国人民正是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正迈着大步向更和谐、美满、高雅的生活前进。共和国的土地上,现在已是林立的高楼、高耸的山巍,秀丽的江河和宜人的湖泊。神州大地上,到处是建设者们辛勤劳动的身影。

无数的实践和历史车辙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我们的青年一代,当坚定自己的步伐,心中的太阳永不落,永远跟党走,奋斗不止,奉献不止。

今天,海峡两岸尚未统一,国际社会很不安宁,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敌对势力仍虎视眈眈,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国家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大,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中华民族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扫清前进路上的重重迷雾?党的十六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新世纪前进的道路亮起了明灯,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深刻认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建设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必须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我们继续取得胜利的保证!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坚定信心,只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指引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华民族必能昂立于世界民族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党,历经八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之强盛而奉献青春和生命。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当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怎能不对英雄们肃然起敬;当我们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时,又怎能不热爱他们。深思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更应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任何个人的奋斗,都应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异彩光芒。让我们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让我们永远跟着党走,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携手奋斗,为中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大会上就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党在召唤,时代在召唤,只要我们以“崇高的理想、创新的意识、无畏的勇气”发挥青年的智慧、风采和力量,就能乘风破浪、与时俱进!就能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团结一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让我们自强不息,激昂青春,永远跟党走!

推荐第4篇: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有人把语言比做文章的服饰,像薛宝钗那样从头到脚珠光宝气,自然让人眼睛一亮,觉得高贵典雅。这对于那些语言功夫好,语汇积累丰富的学生,尽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打扮得像薛宝钗那样雍容华贵。而对于那些积累较少,语言基本功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你也可以像杨白劳那样买两尺红头绳给“我的喜儿”扎起来,或者像一个缺钱的村姑那样,采一朵山间的野花插在鬓角上(比如说恰到好处地在文章中引用一两句古诗词、名言等),也让人家觉得清纯可爱。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常见的有如下十种:

一、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在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如《往事依依》一文引用《千家诗》中歌咏祖国风物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写春光的有“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写夏景的有“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

明”,写秋色的有“青女素峨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写冬日的有“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些诗句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似一幕幕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写到春播可引用诗句“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写到萤火虫可引用诗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到荷花可引用诗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到秋天枫叶可引用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鸭子可引用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在结尾处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是画龙点睛之笔,结构上照应题 - 1 -

目,内容上深化主题,象征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处处弘扬。

二、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 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 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三、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毛泽东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五、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六、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2000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汪洋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七、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写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写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写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

八、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九、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十、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如一习作《掌声》:“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今天的化学测验我却得到了全班最高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仿佛得到了一种最高荣誉。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有一种冲动,我突然奇怪地渴望能听到别人的掌声。就像苦咖啡,苦中有甜,最美的滋味。”上面这篇作文的开头:“‘100分——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原本一直认为是这样。”这句十分别致,看似破空而来,细细品位,一波三折,味道很足,很有咬劲,它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矛盾而又渴望的感情基调,也暗示了下面的行文脉络。

写作中一旦找到这种巧妙的起始句,下面就轻舟顺流而下,写起来得心应手了。在推敲提炼上文起始句时,流行歌曲起到了重要的点化拓展作用。

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定能助你成就精彩文章。

推荐第5篇:一心永恒 演讲稿

一心永恒

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从这句话中,我明白的道理蕴含在厚重的历史书中,即“惟一心”者得天下。 刘邦礼贤下士,重用萧何、韩信、张良等谋臣良将,他深得民心,进入关中秋毫无犯。在和项羽决战在垓下时,汉军金鼓阵阵,号角声声,旌旗猎猎,彰显人心凝聚的力量,众向所归的气势,背水一战,豪迈壮烈。数十万楚军在四面楚歌声中,军心早已溃散到遥远的故乡楚地,最后全军覆没。失却人心的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只留下滔滔江水在诉说着英雄末路的悲壮与凄凉。垓下之战奠定了汉朝三百年的基业。

民心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心向善,上善若水,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正能量。“惟一心”,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民族魂魄!

汶川地震时,面对自然界的强大灾难,中国人用爱心为灾区撑起一片明朗的天,让灾民从废墟中站起来,驱散死亡的阴影,安抚受伤的心灵,全体中国人心与心相守,心与心靠近。一笔笔救灾款,一批批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聚集到灾区,总理亲临第一线,“多难兴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不屈心声,

心的呼应,心的温暖,心与心连接在一起,可以让废墟再次变成美丽的家园。心的默契,心的协作、心的团结,是团队工作的首要条件。“惟一心”可以创造神话。

嫦娥奔月、神舟飞天,远古神话在一群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变成现实,科学家们严谨、缜密、智慧,他们的心密切合作,把成千上万个精密环节完美融为一体,他们的心随着火箭升空的倒计时一起跳动,团结一心,能够产生巨大的合力,他们超越了自己,航天器超脱了地球引力飞向太空。

摆脱成长的羁绊,我们“惟一心”,超越梦想,放飞理想。

五四篝火晚会上绚丽的焰火照亮了我们明朗的笑脸,青春是瑰丽的记忆,是鲜活的律动;运动会上我们逐鹿赛场,奋勇拼搏,青春是闪亮的汗水,飞扬的脚步;新年晚会上,心与心激情碰撞,青春是管乐丝竹的和鸣,是翩跹的舞步,是婉转的歌喉,是欢腾的笑语!我们一起谱写青春的华彩乐章,一起接受风雨的洗礼和挑战,我们“惟一心”,做胸怀“民族、理想、信念”的追梦人!

推荐第6篇:师生一心谋发展

师生一心谋发展巨中明天更灿烂!

打竹板,走向前听我把巨中谝一谝 巨中就在咱南塬建校都有几十年 历任领导都能干校园建设走在前

走进巨中你来看看,耶,优美环境映眼帘; 草儿绿,花儿艳,园丁辛勤来浇灌; 广场四周撑绿伞,花园铺满彩色环, 鸟语花香满园春,优雅舒适醉人心

面面墙壁会说话,叫学生做个好娃娃。 教学楼,真壮观;涂料墙,真美观; 教室明亮美又宽,设施完备齐又全

环境卫生勤扫打,干净漂亮值得夸。值得夸

学校美学校靓, 学校一派新气象; 学生行走在校园,礼貌用语挂嘴边; 见面微笑不腼腆,文明修养不一般 教室一片写字忙,看书柳下木椅旁 教学楼多明亮,书声朗朗传四方。

综合楼里 你瞧瞧,电化教室上课忙、探索奥秘实验室、遨游科技电脑房。

读书室里找宝藏,千册万册找的忙

乒乓场顶呱呱,乐得师生笑哈哈!

大舞台,多雄壮,师生表演多豪迈!

学生集会快、静、齐,遵守秩序人心齐。人心齐

文化氛围浓又艳,住宿生到底管不管?

寄宿生活搞得婵,感觉就在家里边

生活老师像爸妈,饮食起居全都抓

开始生活有点乱,军训教娃来转变

物品摆放一条线,整齐划一很美观。

每天洗脚和刷牙,个人卫生顶呱呱

营养午餐有计划,学校都有专人抓

教育部,食安部,国家都有总部署,

两餐一点花样多,营养搭配真科学。

香甜可口真美味,长身体来长智慧

集体进餐真壮观,人员虽多忙不乱;

两部领导心欢喜,巨中搞得数第一。数第一

学校环境还不一般,老师到底婵不婵?

教师是咱巨中宝骨干教师真不少

柳朝晖 很上进班级管理年年好

讲课讲的天花转市级能手他来占

数学老师李晓勇题目道道出的巧·

学习虽然有难度乐趣却在练头脑

英语老师有曹静教学成绩年年升

关心学生个个爱家长赞扬拇指伸

韩秋燕教地理,年年全县都第一

班级管理抓得细学生家长心欢喜

(合)

各教师,有智谋课程改革出新招

课程改革有一套脱胎换骨有绝招

研讨交流同进步,个人自修把电充。

教研活动不间断,都把业务能力练;

高效课堂已达标, 节节向前步步高

听得心里有点底,课堂教学到咋地?

课堂教学有亮点,高效课堂走在面

四环教学唱的响,课堂教学大变样

老师成了总教练学生上台当主演

合:生先学,师后教,点拨小结少不了

你说我讲都参与亲自实践记得牢

上来的,下去的大小黑板满满的

先来学,后来教,随堂操练少不了

两分钟,八分钟,十五十五你来教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来月月清

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效率提高了 (合):课外活动增多了,综合素质增强了

基础设施在改善,校园文化有特点

安全教育天天讲,养成教育谱新章

学生若能上这校,家长心里偷着笑,

我找校长说说情, 让娃来校学习行不行?

校园好好校园, 全校师生心相连,

各级领导来我校,政策关怀都不少,

书记镇长来我校,支持帮助样样嘹

团结协作求发展, 共创美好新明天!

站在这里真骄傲, 只因就读在我校。师生欢乐家长笑我们学校就是嘹, 合:这真是

师生一心谋发展,巨中明天更灿烂, 师生一心谋发展

巨中明天更灿烂!

推荐第7篇: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情为民所系

宋鱼水出生在美丽的胶东农村,故乡人民的勤劳朴实、正直善良、自尊自强,以及爱憎分明、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对她最初的人格形成产生过深刻影响。她从小就有着浓郁的“百姓情结”,对百姓的爱发自内心。

1989年,宋鱼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海淀法院,4年后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并开始独立办案。她办的第一个案子很不起眼, 是一个只有几百块钱的小案。原告是位民工,衣服破旧得看不出颜色,尽管屋里有暖气,还是不停地发抖。他状告一家饭馆的老板欠钱不还,还数次粗暴地把他赶了出来。这是他起早贪黑给这家饭馆送菜一年的全部所得,患重病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都眼巴巴地盼着这点钱。

为了办好这个案子,宋鱼水亲自找到这家饭馆了解情况。老板也喊冤枉,说这家饭馆因为经营不善多次倒手,买民工蔬菜的老板早就没了踪影。宋鱼水认真听完后说:“你说你冤,这位送菜的农民也就更冤了。这账虽不是你欠的,但你承租了这个店,你就应该先还上。关于这一点,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当被告表示听从调解之时,宋鱼水也充分考虑到被告的合法权益,提醒他可以依法向过去的承租人追偿。

案子圆满了结。那位农民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含泪而去,被告也为宋法官的真诚之心深深感动。宋鱼水对这件事感触颇深,她在文章中写道:“虽然每个人的文化层次、生活背景不一样,但是人们本性中追求平等和正义的要求是一样的;小额案件与标的重大的案件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不分贫富贵贱,一样充满关爱的社会;自己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件案子,而许多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就进一次法院,如果就是这惟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让他们受到不公正对待,让他们得到一个自己想不明白的结果,在他们心中会留下深深的伤痕。伤害了一个当事人,就多了一个不相信法律的人。而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增加一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

这就是宋鱼水思想认识的高度。她把一案一事与法律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

有位大学教师,牵头把几位同事凑起来的60余万元借给某市政府驻京办事处,本以为能得到可观的回报,可没想到几年过去,连本金都收不回来,每次催要,办事处都以种种理由推延。恰逢学校集资建宿舍楼,几位同事都急着用钱,这位教师在再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把办事处告上了法庭。

案子到了宋鱼水手里,宋鱼水决定先做被告代理人的工作,详细介绍老师们等房多年的迫切心情,并委婉地提出,政府作为民事诉讼的一方,更应该表现出高姿态,给人民群众树立诚实信用、崇尚法律的榜样。

入情入理的分析说服了这位代理人,公正亲和的法官形象也更让代理人内心折服。他当天就向市政府报告并制定了还款计划,第二天便急忙赶回北京与大学老师达成协议,承诺本金与约定利息一次偿还! 老师拿到钱,万分感叹地说:“只有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官,才能让人民打赢官司,一名好法官就是老百姓头上的一片青天!”

利为民所谋

宋鱼水常说:“法官仅仅做到公正还不够,不能一判了之,还必须将法律规定、法律标准向当事人“释明”,将法理及时传达给当事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遵从,尤其是当人们法律素养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更有为其辨法析理的必要。

1997年,北京市政府决定淘汰所有“面的”。一时间,几乎所有出租公司都向司机提出解除合同、收回车辆进行更新的要求。出租车是这些司机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他们纷纷提出补偿,一些司机还为此上访、静坐、围堵交通或到法院告状。

身处矛盾中心,宋鱼水始终注意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考虑案件的处理。她迅速了解案件背景,分析矛盾性质、特点,及时传唤双方,明确告知出租公司:第一,用司机的钱买车再租给他们,这种行为政策不允许;第二,司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公司应该考虑他们的利益。同时,宋鱼水也给司机们讲解车辆更新的社会意义,要求他们顾全大局,相信法律,不要做出事与愿违甚至违法的事。

宋鱼水的调解,让案情开始沿着良性方向发展。最后,多数司机与公司达成了协议,那些观望的公司和司机,也都依照法院裁判的原则,自行解决了纠纷。出租公司很快恢复了经营,司机们也心服口服。

学会倾听,让当事人把话讲完,是宋鱼水判案的第二大特色。

有一起出版合同纠纷案,原告是老作家,由于对相关法律了解不够,庭审中尽管情绪激动又妙语连珠,却一直不能准确地讲出法律上争议的焦点;反复十来遍就同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旁听席开始有人打起瞌睡。

担任审判长的宋鱼水却一直没有打断老作家的陈述,直到中午12点多,庭审辩论才结束。当原、被告双方的情绪终于缓和下来,当事人均表示没有新的说明了,宋鱼水才向他们说明出版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指出双方在合同履行中的不当之处。

老作家一言不发,仔细听完宋鱼水的讲解,突然出人意料地站起来,心悦诚服地说:“法官,我接受被告的方案。”随后他对宋鱼水解释道:“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我尊重法庭的意见。”

就这样,原、被告双方当场达成调解。

真诚调解,建设性结案,是宋鱼水判案的第三大特色。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宋鱼水审理过一起技术秘密侵权案。在铁的事实面前,被告感到非常的绝望。因为,这种案子一旦判决,被告公司投入的大量资金将血本无归。

宋鱼水想,如果原告许可被告使用这项技术秘密,被告就能转入合法运营,同时,原告也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补偿,如此一来,双损就变成了双赢。经多次调节,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并且,原、被告都跳出官司,开始考虑双方今后的更大发展。

换位思考,理解当事人苦衷,是宋鱼水判案的第四大特色。

语言亲和内敛,折射法律的公正与威严,是宋鱼水判案的第五大特色。

宋鱼水是一位性情温和的女子,说话轻声细语,神态和善安详。但这不妨碍她成为最优秀的法官和最威严的审判长。因为,她的威慑力从来都不是靠洪亮的声音、严厉的表情或刻薄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透彻分析、准确判断和充分说理来显现。换言之,她是用公正和善意的力量让人心服口服。

人格魅力光彩照人

在知识产权庭,宋鱼水实行的是人文化管理,民主氛围和学术氛围浓厚。在同事眼里,工作中她是经验丰富、领导有方的庭长;日常生活中她则像自己的亲人,热心、细心、知心,让人时常为之感动。一次,庭里一位年轻女同志出国学习归来,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九。因为她家在外地,想回去已经来不及了;她也不敢奢望有人接、帮助拿拿沉重的行李――毕竟大家都忙着过大年啊!孤单和委屈盘桓心头。

就在她推着行李车,刚从机场出口向左转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小马、小马,看这儿!”她扭头一看,发现宋庭长正从人群中往前挤,手里捧着一束洁白的百合花。“庭长您好忙,怎么会来,还买花给我?您怎么知道我喜欢这种花啊?”

宋鱼水的爱人笑着说:“是我们家这位问了一圈才知道你喜欢百合。还说你一个人在北京,没人接心里该难受了。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她这么浪漫呢!”这位年轻的同事轻轻地叫了一声“宋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面对工作,宋鱼水奉献已成为习惯。身为母亲,宋鱼水更有九曲柔肠。刚独立办案那年初,工作特别忙,爱人又在远郊县工作,她只好狠着心,把不满周岁的儿子送回山东老家。年底,她又承担起全庭到外地送达和调查的任务,全国各地四处奔波。一回到北京,她把手头的工作一交代清楚,就迫不及待地往山东老家赶。然而,当她蹲在儿子面前,满怀欣喜地伸出双臂,轻声叫着儿子时,儿子却紧紧抱住姥姥,用眼睛的余光偷偷打量她。“儿子不认识我了?”宋鱼水愣在了那里,泪水滚滚而下。

做称职的法官,还是做合格的母亲?宋鱼水的选择令人有些意外――她选择了二者同在。假期一满,宋鱼水毅然把孩子带回了北京,她决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拥有完整的母爱。自然,这会让自己更累和付出更多。但她无悔。

宋鱼水性情温和,甚至看上去有点弱不禁风。但在原则问题上和面临威胁之时,她却呈现出了斩钉截铁、大气磅礴的一面。

宋鱼水法官用自己人格的力量,折射出法律的神圣和尊严!

与法律一起成长

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必然涌现众多疑难、新鲜、重大案件,单靠以往的经验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工作的要求。宋鱼水勤于在学习中思索,在实践中总结,每每遇到此类案件,几乎每次都能拿出颇有创意的可行办法。

美国著名大法官卡多佐说:法律是生长的。

宋鱼水十分欣赏这句话。法律是生长的,法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宋鱼水审理过一起经销权纠纷案件。一家公司在经销各种品牌的啤酒时,把大量过期啤酒的生产日期涂改后倾销,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慨。这家公司经销的各类啤酒销量一落千丈,其中有一个品牌的啤酒损失最为惨重。无辜受到牵连的总经销商,为此单方终止了这家公司的经销权。这家公司随即把总经销商告上了法院,诉称:总经销商单方终止合同履行属违约行为,应该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

由于当时就经销合同我国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何对案件进行裁断,无疑是作为法官的宋鱼水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宋鱼水没有机械地引述法律原则,而是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把握案件争议焦点,并在庭审后查阅大量资料,参考国外相同的案例,和同事们开展研讨。在对案件事实、法理依据都有了明确了解后,在长达6000余字的判决书中,宋鱼水开创性地将丧失商业信誉作为解除经销权的法定事由,用法律原则作为裁判的依据,并将证据质证与认证等写入判决,对判决书体例进行了创新。该案的审理得到了旁听的北京市各委办局的60多位领导的好评。后来,这份判理充分,逻辑性强的判决书,被许多法院作为范例,并被评为北京市法院民商事审判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

本案双方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都心悦诚服,没有上诉。

2002年,某著名学者诉一家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侵权案。可当时,对数字图书侵不侵权,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审判实践。因此,对这起案件的审理,不仅影响到双方当事人的实际利益,而且事关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宋鱼水和她的同事们,知道这起案件的分量。他们把探索法律前沿问题和园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融合在一起,查资料、搞论证、找依据。他们认为,这个公司不属于公益性的,其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数字使用方式会给著作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害和影响。因而判决:构成侵权。这个案例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著作权侵权案件之首,上了《最高法院公报》。

像这样“全国首例”、“全国第一起”的案例,宋鱼水和她的同事们办理了多起。骄人业绩的取得,无疑是与宋鱼水和法官同事们的求知探索精神分不开的。

甘化我身守正义,毕生护法为人民。

在宋鱼水十多年的审判生涯中,她以对党对国家无比的忠诚和执著坚韧的开拓精神,孜孜追求着一条缜密的法律思维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司法之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之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法官的丰富内涵。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赞扬宋鱼水:“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希望全体司法工作者向她学习。

推荐第8篇:七一心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五年一贯的王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在我心中》。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草原的新绿,出水的芙蓉;年轻是初生的太阳,远征的新帆,离弦的利箭„„年轻的我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年轻人的路该怎样走,青春的真正价值又是什么呢?是无数共产党员凭着那份永恒的追求,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大家都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旧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人民大众,不甘心国家的沦亡,前仆后继地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华民族从此就沦没了吗?不,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给人们送来了黎明的曙光,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千百万被奴役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昂首阔步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建国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迅速迈入全面发展的正轨,共产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

当这些盼望已久的民族心愿一一实现时,亿万人民的心潮将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谁不为之高兴,谁不为之自豪呢?谁又不为拥有一个让世界括目相看的共产党而感到荣幸呢?今天,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光辉的岁月,八十多个风风雨雨的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记载着共产党人近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看今天,全国人民正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从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阳光灿烂的南海;从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到巍峨庄严的布达拉宫;从麦浪滚滚的黄河两岸,到稻花飘香的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举国上下何处不是洋盈着唱党、颂党的海洋,抒发着对伟大的党向往的激情。

如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辉煌的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一个年轻而又充满希望的政党,在新的世纪,提出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在社会上存在着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风气和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数同学的心灵受到侵蚀,他们整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纪,泡网吧、谈恋爱、偷盗钱物、打架斗殴等丑陋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发表,准确及时,简洁明了,对于广大同学明确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中国拥有你,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我们拥有你,便有了一个不舍的信念、不弃的追求。

2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化工班的肖。很荣幸参加这次比赛,给大家带来我的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党在我心中!

曾有一位共产党员信誓旦旦的对党说:“愿做一块砖,东西南北任你搬。”这位党员用他对党的忠诚,向党和人民作出了一个巨大的承诺。因为党在他心中!

现在我以一名即将向党提出申请的共青团员向大家讲述我心中的党。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党的第一个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我们还面临着重重困难。1953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中国大陆出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21世纪中国成功加入WTO,完成中国现代化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任重道远。今天的共产党,已走过近百年风雨历程,久经考验,成长壮大起来。在我心中,党是最伟大的,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正是这支先锋队将中国领到了今天的辉煌时刻,正是那些好同志,好干部让社会变得如此和谐。

党的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努力实践着自己最喜爱的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正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铸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品格,实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誓言。

因为有了孔繁森、任长霞,所以我常常感到欣慰。

不必为少数人的腐败而悲伤,不必为遮眼的浮云而惆怅,相信我们的党,是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从新的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毛主席说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加入共产党成长为合格的党员。我们必须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强健的体魄,要有为人民甘愿奉献一切的思想。

我会努力的。我想加入共产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为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吟那么一首诗: 您是谁您为了谁冰雪灾害您化作一篝圣火融化了冰雪温暖了人心久违干旱您变成雨露甘霖浇灌着土地滋润了心田洪水泛滥您摇身成了一艘海轮让灾民们安全地抵达了彼岸您是党您为了人民您在我心中让我们向您致敬

谢谢!

3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党在我心中。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说,党就是一面飘扬的旗帜,一盏指路的明灯;如果有人问我,党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郑重地回答,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我从小对党怀着崇敬。

孩提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搬着一个小凳子去看电影《刘胡兰》、《永不消逝的电波》、《洪湖赤卫队》,这些革命影片陪伴着我渡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夜晚。对幼小的我影响最深地就是影片中英雄人物总是会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此,他们或冲杀在前、或慷慨赴死。在我懵懂的心里,共产党员成了充满魔力、让人敬仰的代名词。

慢慢地,我长大了,走入了校园,学习了中国古代史,5000年的灿烂文化让我为之骄傲,接着便是中国近代史。这是一段如此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飞扬跋扈,烧杀抢掠,肆意地践踏着我们的锦绣山河。义和团运动失败了,辛亥革命胜利了,宣统皇帝下台了,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国的苦难却在继续。老百姓们饱尝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苦痛,山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祖国的儿女在苦苦挣扎,在大声地呼喊,长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1921年的一个夏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仿如一道曙光划破黑暗的长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它挺身而出,带领着千百万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唤醒了四万万劳苦大众,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响彻大江南北,整个世界都为之而震惊。此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那么的鲜艳;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会因为一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从那一刻起,党在我心里是一座丰碑,是一个灯塔,是一面旗帜,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于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岁月如梭,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传承下来。孔繁森、李素丽、陈金水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一次次感动了我。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岁月的长河终于汇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洪流,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日趋激烈地国力竞争,党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道路上党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距离。有些人因此产生疑虑,担心党能否经受住考验,能否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而我有时也会因为这些而感到迷惘和困惑。 今年年初,党中央提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陷入了沉思。我们的党历经风雨、历经坎坷,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粉碎了西方国家关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预言,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中国终于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重显东方巨龙的风采。试问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在这几个月中,我认真地学习了金晓梅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原来在我的周围依然有着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默默地忘我地奋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无悔,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在党旗下的誓言。他们让我更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我努力学习,终于在2006年实现了自己的初步愿望,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当代大学生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作用。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倡导文明、修身进取。不能满足于独善其身,将自己封闭在校园象牙之塔和自我的小圈子内孤芳自赏,而要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用共产主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用良好的精神风貌示范于其他同学和社会。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生活的坐标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大学期间,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务社会、奉献于民众。在校园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要以做好身边之事为起点,把大学生活的追求与人生历程的追求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理想的高峰攀登。

但我明白做为党员没有任何特权,有的只是责任和义务。你还始终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以后也只是一个平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唯一不同的是我身上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尽管我暂时还没入党,但我始终会严格履行党员的义务,从思想上入党。同时我会认真作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尤其在各个关键时期更应该发挥作用。因此,在我们学校这次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带头学习评估的相关知识,积极作好各项有关评估的准备工作。在评估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因为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4

推荐第9篇:苦干实干一心为民

苦干实干

一心为民

——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

6月12日下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河北省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现摘编发言。

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饶桂生

2016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噩耗传来,学校师生和太行山区的农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他生前服务过的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臵灵堂为他守灵,为什么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去世,会让这么多山区百姓悲伤和不舍?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解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执着于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在全省脱贫攻坚下乡干部培训大会上作首场报告,还亲自帮扶十几个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我曾听到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老师生前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优秀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刻着‚共产党员先锋岗‛的标牌,一直摆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他曾讲:‚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有1/3以上是农民朋友的,并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常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产业的发展,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30多年来,他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中,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注重言传身教,无论是课题攻关还是下乡实习,都与学生一同住联排通铺,一同做试验课题,一同劳动实习,用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在校的还是毕业的,看到谁生活上有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在学生心中,他既是严师又是慈父。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在内丘县岗底,他开发了优质绿色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工序,打造了‚富岗‛苹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使许许多多的贫困山村摆脱了贫困,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经常讲,太行山人民为我国革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干几件实事。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当成自己的家,他把那里的人民当成亲人,年轻时在前南峪,为了方便工作,他把家安在了村里的石板房,和同课题组的爱人把孩子接到山里,一住就是4年多。农民也把李老师当成自家人,有一年春节,我给他打电话拜年,电话里,他兴奋地说,‚我们全家在岗底村过年呢,这儿热闹,就是呀,叫我去吃饭的人太多,不去谁家谁都不高兴,我一顿饭要吃两三家,有时一天要吃6顿饭!‛我真切地感受到,他和山里人在一起的那股子亲热劲、兴奋劲。在我们学校,有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有一天,李老师急着赶回学校上课,走到村边遇到堵车,他心里着急,下车看看,村民一看是农大李老师,二话没说,拆掉自家篱笆院墙,让他过去。李老师和山区农民亲如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李保国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

“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杨双牛

我和李保国教授是1996年认识的。那年8月,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冲走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山场果树遭受了很大损失。村民们哭着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个时候,李老师随省里的科技救灾组来到了岗底村查看灾情。他递给我一张写在烟盒上的字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李保国。‛后面留了电话,还说:‚你3个月修一条通往村后沟的路,路修好了,我再来。‛

岗底村是河北省内丘县太行深山区的一个小村,1984年人均收入不足80元,为了脱贫致富,从1985年开始,10年种了20多万棵苹果树,但苹果质量特别差,到1996年还没摘掉穷帽子,迫切需要技术指导。

20天后,路修好了,我给李老师打了电话,讲了我们的困难和愿望。没想到,他真带着铺盖卷来到了岗底村,一头扎进山里,查看果树情况,每天跑50多里山路,累得晚上都上不去炕。看到果树光疯长不挂果,他比我还心疼,说‚我来晚了。‛

李老师对我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也很穷,所以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们一块干,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我一分钱也不要你的。‛从那天起,这个愿望就在我俩心里扎下了根。他比我小4岁,他喊我大哥,我喊他老弟。我们哥俩一起干,一干20年。

刚来岗底村的时候,李老师指着树上的苹果,跟我开玩笑说,‚你看它们简直就是黑蛋子。‛他还说,‚3年内,要让这些果树长出金苹果。‛

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让农民能听懂、记住,李老师把技术编成顺口溜、歌谣,简单易懂接地气儿。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设在果园,亲自动手,一会儿用锯,一会儿用剪子,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1/3。农民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急切地说:‚你找来的这个教授到底行不行?这不是糟蹋年景吗?看他穿戴也不像教授。‛面对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这次很多人死活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真成了金苹果。

这下,村民打心眼儿里服了,以后全听他的,他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李老师在岗底村扎下了根,他研究推广的28项成果中,有15项是在岗底实验成功的。

从1996年到2009年这十几年里,李老师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岗底村,他把富岗苹果栽培技术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对村民集中培训,然后再单独辅导。

李老师刚到村时,画了两张平面图,一张是果园分布图,一张是村民住宅图。他经常到果园里转,看到谁家的果树有问题、谁家操作不规范,就直接找到村民家里去辅导。

村里有些老树生了腐烂病,传染途径广,传播速度快,防治不及时,整个果园就毁了。村民十分绝望,想把树刨了种庄稼。李老师想了好多办法,并反复给果农做示范,就这样救活了100多亩果园。

根据太行山独有的气候特征,李老师还对果树进行了树形改造,让树冠变成了垂帘形。改造后,果树变得通风、透光、枝条壮;苹果变得果形正、果面光、着色均匀见太阳。

李老师在管理果树时,经常起早贪黑,探索、实践出绿色、有机苹果的治虫、施肥生物链条,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富岗苹果获得了99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河北名片,一个极品果儿卖到了100块钱。

这些都是李老师的功劳,可他却说:‚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个人,要把农民变成我,把大家都培养成管理果树的专家。‛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人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

在他督促下,又请农校对全村208名果农进行培训,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我们村现有技师14名,农艺师1名,高级技师5名。

在岗底20年,李老师始终保持着刚来时的样子:‚比农民还像农民‛。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3.1万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

可是,就在今年4月10日,李教授去世了。李教授,我的好兄弟,岗底的好日子,是你用命换来的。我们要把你安葬在岗底高高的山冈上,让你看蓝天白云,赏日月星辰;把你的碑,立在山顶上,让你看见岗底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让你看着我们一起谋划的50平方公里生态大花园变成现实!

我们的严师慈父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陈利英

我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1999级本科生,从本科毕业实习开始,一直跟随李保国老师从事核桃种植与研究。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经济林栽培》课上。那天,我和同学提前十分钟进教室,发现老师已经到了,就好奇地问:‚老师来得这么早?‛他笑着说:‚刚从邢台基地赶回来,怕耽误上课就直接来教室了。‛

每次课,李老师都是提前到,准备课件、和我们沟通学习体会……还把手机号码告诉我们,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李老师讲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他总能把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讲得明白透彻。慢慢地,我们都喜欢上了这门课,觉得果树管理并不难。然而,当我们走进果园才发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不容易。

2003年初,我们随李老师到邢台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毕业实习。不久后,他教我们嫁接,要求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骤做,不但成活率要高、速度还要快。当时,小苗只有四五十厘米高,我们顶着太阳蹲着、跪着练习,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得连饭都不想吃。但第二天,还得接着练。他说,所有技术都是这么练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用一周时间,我们全都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

2010年我考取了李老师的研究生。一入学,我们每个人,都接到一个学习任务清单,每一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2013年寒假,一个师弟没有按要求完成论文,老师要求他留在学校继续完成,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李老师常年在学校、基地之间奔波,白天除了上课,就是上山下地,讲技术、做科研,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论文。无论多忙,李老师对每篇论文,从框架结构到字句标点,都会仔细修改。师弟的论文先后被李老师修改了7次,内容从最初的3000字丰富到7000字。

李老师要求遇到问题不能放过,要提出来一起研讨。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叫‚桃‘李’之家‛。在群里,李老师给自己取名叫‚老山人‛。4月8日上午10点,在阜平县林业局工作的祁娇娇在群里发图片询问:‚我这有一片树,主枝上全是小裂口,裂得多的枝条就死了,是什么原因啊?‛晚上9点9分,‚老山人‛回复,这是一种害虫产卵造成的。这是我们收到老师的最后一条信息。

李老师常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最关键的是要踏实、认真。2008年大旱,7月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午休,突然接到李老师电话,要我马上到核桃地。到了地里发现,一片核桃树受旱严重,已经长成个的核桃都蔫了。他安排我对土壤、叶片、果实取样,测定含水量,并观察浇水后的变化,我把测得的数据随手记在了一张纸上。后来有事耽搁了几天,等我想起来时,那张纸却找不到了。李老师知道后生气地说:‚大旱不是每年都有,错过了这次调查也就错过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机会‛。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粗心大意。

在我的心里,他不仅是严师,更像慈父。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08年开始,每次对外技术培训都会叫上我,并鼓励我开口讲,他做补充。在他的引导下,我的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邢台、石家庄等地独立开展技术培训上百次。

李老师常教导我们,搞科研不能纸上谈兵,要真刀真枪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2013年4月19号,正值果树的盛花期,石家庄以南,包括邢台,天气突然转阴,并由阴转雨,随后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李老师得到消息后,给我打电话,让我‚摇树除雪、熏烟防霜、霜后及时补充营养‛。从白天到晚上,我一直和老师保持通话,那晚,他彻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他又开车来到了绿岭,他的到来让所有人的心里都踏实了。当年河北省中南部核桃几乎全部绝收,但李老师指导的绿岭基地却几乎没有减产。

在他的影响下,我们也把研究的课题聚焦在生产一线。以前核桃树修剪是在秋季和冬季,但秋季修剪不利于树体营养积累,冬季修剪会引起养分流失。在老师的指导下,师弟汤轶伟经过反复研究,将修剪时间确定在春季核桃树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树势衰弱。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

我的老家在平原,小时候没见过核桃树。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我不仅爱上了核桃,还留在了山区成为邢台市市管专家、荣获河北省农村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师姐在研究生期间,一直跟随老师下乡,精通苹果管理技术,到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工作以后,参与、并承担了多项研究课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增长了才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李老师,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我们一定会努力成为和您一样的人,帮更多的百姓脱贫致富。

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 郭素萍

我和保国是大学同学,我们1981年结婚,一起生活了35年。我和他既是生活伴侣,也是工作搭档,这些年,我陪伴着保国几乎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流动的家,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越野车。

80年代初,山里的家是我们的生活中心,生活比较艰苦,没水没电,经常干粮就咸菜。当时为了不分心,我们把城里的老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那时我们搞的课题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村民们都管我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

比较起来,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年货第二天过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

这个春节,和以往一样,大年初一保国就在家里给学生改论文,初二就有蔚县农民找到家里,咨询山怎么治,果树怎么管。初五到十一,我们冒雪开车跑了张家口的2个村,承德滦平7个村。这个春节,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上过的。

30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别看家里的事他顾不上,可保国也有温情的一面。对老人,他特孝顺;对晚辈,他特慈爱;我们夫妻间,别看他脾气急,说话冲,但对我是从心里惦念着。

保国最爱的是治山,最高兴的就是看着山里的百姓富起来。为了治山他不求名利,什么苦都吃,什么罪都受。

保国身体底子很好,可常年往山里跑,生活不规律,超负荷工作,身体越来越差。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2007年,在张家口黑龙山林场,平时上山总是走在前头的他,突然觉得憋气,嘴唇发紫,也就在这次,被确诊为疲劳性冠心病,心脏造影显示他75%的血管狭窄,连心脏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桥,但医生说做搭桥后,需要休养干不了事,所以他坚决不做,采取保守治疗。一般医生讲解病情都不让患者本人在场,为的是不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我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就是希望医生能帮我劝住他,把节奏慢下来,稍微休息一下,别再这么拼命。可他不听啊。

有一次,在辛集市果园做调查,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心梗,马上住院,还在他的床头插了块儿牌子:‚绝对卧床休息‛。可是医生一出去,他就把那牌子翻过去了,坚持要出院,还像原来一样工作,那次学校领导给我下了死命令,‚保国走到哪,你必须跟到哪,他身边时刻不能离开人!‛这以后,我更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他,督促他按时吃药,可他给农民讲起课来,啥都忘了,有时看我在旁边端着水,拿着药,还嫌我烦,说:看不见忙着呢,过会儿再说!

在基地,他爬沟过坎,大步流星,讲课示范,精神百倍,没有一点病态,不了解他的,哪知道他是个病人!可是到了保定的家里,他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

从去年冬天,我就发现他身体状况在变差,饭量越来越小,不吃肉,人消瘦得厉害,脸色也不好看,多次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总说,没时间!山在他心里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不知道这病的危险性,正是因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时间不够,他怕他少帮了一个点,就会辜负一群人的希望。

2009年,保国出国考察,我给他买了一件大红色的冲锋衣,他问我,干嘛买个红的。我说,红色显眼,在果园丢了你,好找!今天,那件红色的冲锋衣还在,保国却丢下我,走了,我多想再看见他穿着红色的冲锋衣在果园中忙碌!风风雨雨三十几年,他是我事业的领路人,是我心灵的寄托。

保国,多想和你再去岗底看苹果,多想和你接着在车上聊绿岭核桃,多想咱家再吃顿团圆饭,多想看到你再抱抱我们的小孙子。

民心深处有丰碑

河北广播电视台驻石家庄记者站站长 于 良

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

当了20多年的记者,采访了无数的典型人物,李保国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2016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他曾帮扶过的邢台县浆水村的农民都要来参加告别仪式,村干部给大家做工作,最后选了近70名村民代表。他带过的6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从各地赶来,跪倒在告别大厅,哭送这位情重如山的恩师……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有个农民叫杨会春,干活实在,就是脑子转得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为他重点讲解示范;李保国说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能落实到位,后来,他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去年12月初,李保国在邢台市作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果树冬季剪枝问题,听说他在市里,就邀请他去村里做指导。本来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儿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上午挤时间去看看。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人员都劝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才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说清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啊。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啊!‛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能不爱戴、不尊崇他呢?百姓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3日 16 版)

推荐第10篇:一心为民 无私奉献

一心为民

无私奉献

――吴泾中队创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主要情况

提起吴泾消防中队,都知道他创建于1958年,扎根在52平方公里的化工企业腹地,承担着包括上海化工、焦化、氯碱、,碳素、热电厂等市级重点单位的消防保卫任务。吴泾中队硬件环境虽然差,但官兵的精神面貌不差,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不差。去年一年,吴泾中队在总队、支队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总要求,以条令条例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为准绳,叫响“有急难险事,找吴泾消防战士”,的承诺,视人民为父母,把闵行当故乡,坚持从严治队,从严治警。带领中队官兵多次在灭火战斗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先后成功扑救吴泾农资仓库、新美阁、江申“116”轮等火灾,及时排除了虹梅南路地道口、宝秀路居民楼等处多次被瀑雨浸泡的险境。在2001年,中队第五次被评为上海消防总队按纲建队“先进中队”和闵行区“军民双拥共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3人荣立三等功,2个班组集体和24个个人的嘉奖,11人评为优秀士兵,无一人违纪。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全体官兵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队党支部、团支部始终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创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思路建设中队的结果。

一、外树形象,以诚为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消防部队始终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当人民碰到急、难、险事时,也是消防部队大显身手 8 之时。在5.28新美阁火灾扑救过程中,中队官兵勇挑重担,深入内攻,无一退却,用洪水水枪有效的遏制了火势蔓延。事后看火场录像时,中队官兵都欣慰的讲,我们是冲在最前面的。仅2001年,中队共接警169次,应援35次,为民服务14次,出动车辆172辆次,出动人员1684人次,保护价值9292万元,7名官兵在火场被嘉奖。

以诚为本,以信为重实践“有急难险事,请找吴泾消防中队战士”的承诺。2001年8月,上海普降暴雨,中队地基较低,当夜就被浸在26公分的水里。但中队接到为民排水任务时,中队官兵顾不得自己的衣服、被子,连日奋战在虹梅南路、沪闵路地道口和宝秀路居民楼里,及时为群众排除险情。正如亿腾化学有限公司赠送的锦旗上面写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一样;仅2001年,中队到敬老院服务260人次,结对帮困双拥妈妈8对,抽(排)水60人次,捅马蜂窝、开门开锁21人次,为困难群众、战友捐款、损物3000多元,迎接学生、入伍青年参观120余人次。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共创精神文明。中队在创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加强驻地精神文明建设。中队经常与各共建单位、企业坐到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协商。区委常委、区武装部长陆广银对吴泾地区应征青年到吴泾中队参观、学习,高度重视,多次来队指导、慰问。吴泾镇党委书记李坤华、武装部长李建中一直对吴泾中队为驻地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勉励中队与镇政府继续争创市级“共建先进集体”。 一年来,中队为学校、企业上消

9 防知识讲座、军训、灭火演习、咨询近6000人次,配合地方防空演练、为居民开门、冲马路近480余人次。

二、内强素质,打牢官兵思想基础,实践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创建要求。

刚来吴泾中队的官兵,都会对灰蒙蒙天空当中飘着的硫化氢、氨、醋酸等气味和锈蚀比较严重的营房有点失望。去年大练兵期间,上海市消防总队政委费跃二次到中队来调研、慰问,极大的鼓舞了官兵的士气。中队抓住去年八支队组建的契机,大力开展吴泾中队光荣历史教育,让官兵佩戴“三等功”和“优秀士兵”奖章,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服役观念。让官兵们佩戴党徽、团徽,明确历史使命,爱岗敬业,创建新业绩。通过教育,官兵们心齐了,劲足了,想留的人多了。中队新战士严兴强的眼睛受空气污染,患结膜炎久治不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主治医师叫他换个环境,以免影响视力,但他却说,我要留在吴泾,我喜欢吴泾中队。现在,他所参加的春运会项目,支队会操都排在榜首。中队在营造栓心环境时,也注重创造留人环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中队依托共建单位,邀请音乐老师来队教授官兵吹笛子、弹吉它,提高官兵文化素质。邀请专家医生来队讲防病常识,提高官兵自我防护能力。在2001年,中队有15人拿到电视中专文凭,8名战士通过了初级电脑考试,现有8名官兵在学习办公自动化过程中。中队6名战士学会了弹吉它、吹笛子,并在闵行区《党旗颂》歌咏赛上获得了三等奖。

在整个大练兵过程中,中队干部、党员能始终以标杆作用展现在训练

10 场上,全体战士能发扬两不怕精神,始终保持高昂的练兵热情和练兵气势,辛勤的汗水必将换来丰硕的成果,中队在二支队春运会上拿到了三个第一名,总队消运会取得了七个名次。在夏季技战术岗位练兵中,参加总队分档考评的五个项目取得了四个项目的前三档,参加总队业务竞赛取得两个集体和两个个人名次,二个班组同时被总队评为“训练标兵班”。在APEC会议保卫期间,中队官兵始终保持执勤战备第一的思想意识,始终把APEC会议安全保卫任务当作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来完成,中队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严谨的作风投入到保卫当中,确保了APEC会议期间执勤战备任务的圆满完成,1名干部也因此被市公安局通报嘉奖。多年来,中队官兵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奋发向上,拼搏进取,以其特有的精神展现了吴泾中队的精神风貌。自96年以来,中队连续五次被上海消防总队评为按纲建队“先进中队”,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的创建要求。

多年来,中队在创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过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当拥政爱民模范,真实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打赢各种灭火战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恪尽职守,造福一方。中队官兵以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同火魔作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生命财产保驾护航的壮丽篇章。

吴泾中队

第11篇:一心在我心

一心在我心

2012年12月30日,福建省惠安县公安局副局长吴一心,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肌梗死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据统计,在吴一心任期内,全县的交通信号灯路口从5个增加到22个。最初没有电子警察,现在安装了21个。全县建成8个卡口,新增减速带2800多米,完善各类标志3000多块。

作为一名高速交警,我主要负责大队违法受理窗口的相关业务,在认真学习吴一心的先进事迹后,使我深受教育,作为一名基层民警主要是要学习他严格执法、公正文明的公仆情怀,这要求我在执法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作风,公正的执法程序,文明的执法措施,真正做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其次是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我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的人生观,向英雄学习,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警察这个神圣的职业,加强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窗口部门,主要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伤害群众感情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为重点,因此大队在组织认真学习吴一心英雄事迹后,窗口也深入开展“热心”、“细心”、“耐心”、“诚心”等“四心”服务,力求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一是对待群众要“热心”。面对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窗口的新需求,要求服务窗口以“人性化”服务为理念,以热心服务群众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期限。

二是办理业务要“细心”。坚持首问负责制,坚决贯彻落实便民服务措施,群众来办理业务的,都要一次性审核清楚,给予答复,避免群众“跑二趟”。对符合条件的需要审批不能当场办结的,民警留下群众电话,在审批通过后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告知群众前来领取。力求以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安机关的人性化服务。

三是答复群众要“耐心”。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群众是在所难免的,有时个别群众会不理解个中意思,反复提出同样问题;有时有的群众对个别规定不理解,情绪激动,这就要求各窗口民警遇到不冷静的群众时,必须冷静对待,要以理解的微笑、温和的语调以及委婉的答复,及时缓和与群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四是服务群众要“诚心”。诚心就是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要做到以诚相待,诚心服务,对人民群众要有一种亲情感,拿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研究,拿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诚心为民,为群众解决好工作中的“小问题”。

通过学习,使我在使用执法规范用语、严格依程序执法、耐心做群众工作等方面有了较大收获,了解了如何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有效化解遇到的突发情况,如何化解警民矛盾,如何工作才能让群众满意,使我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更加熟练,执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我还要求自己,要始终把吴一心英雄事迹作为榜样,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铭记于心,按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满腔的热忱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关爱温暖群众、用真诚感动群众,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真正做一名吴一心式的好干部。

第12篇:精心监理,一心为民

精心监理,一心为民

——莱西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全方位服务农机手

“今年9月份,我在农机推广站申请购机补贴买了一台90马力的拖拉机,由于离城区较远,去一次很不方便,本想隔段时间再去上牌,没想到农机监理站服务这么到位,在家里就给挂上牌了”。这是莱西市夏格庄镇堤西村农机手张代敬在办理牌证时感谢市农机安全监理站的话语。自今年以来,莱西市农机局认真落实“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工作战略,在提高农机执政为民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实施便民服务卡、服务直通车、岗位交叉工作制、千名机手评议等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树立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农机安全监理形象。

便民服务卡---架起联系桥梁

一张小小的卡片,作用可大了。只要来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咨询、办事的群众,都会把农机安全监理站内服务大厅发送的一张小卡片当成宝贝。卡片虽小,从上面了解到的知识可不少,上门办证的预约电话,维修管理的值班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电话,温馨小知识,并提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守农机法律法规,做到有牌行驶,有证驾驶,不违章载人,不超速超载,不酒后或疲劳时驾驶,按时参加年检审。一一俱全,让人一眼明了。今年秋收期间,南墅镇北墅村王志鑫

的玉米收割机在生产作业时出了故障,“病倒”田里动不了,苦于没有修理技术,他便想起了农机便民联系卡,忙按照上面的电话号码,打电话求助。农机技术人员接电话后火速赶赴并开出“诊断”,不到半小时功夫,收割机又重新“上岗”了。为拉近与机手的距离,市农机安全监理站还落实了农机技术员技术承包责任制,分片包干,服务到家。农机手如果办理牌证或遇到农机技术难题,只要拔电话就能及时将农机技术人员请到家中、田间场院或在电话中得到技术指导和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农机技术人员960余人次,为机手解决难题2700余次。

服务直通车---温暖送到家

结合开展“便民利民看农机”、“微笑服务在农机”和争创农业部“平安农机”示范市的有利时机,市农机局投入40多万元购置了农机安全监理服务车10部,组织农机安全监理员定点联系各镇(办),进村入户实行面对面的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讲,象走亲戚一样登门对农用机动车及其驾驶员进行不定期服务,为机手现场办理农机牌证业务,做到对手续齐全的机车当场上户挂牌,驾驶员培训考试合格后由代理员按承诺时限送证上门,真正实现了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截至目前,农机服务车跑遍了全市每个镇(办)、村,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上门挂牌办证1030余副,切实把温暖送到每家每户。

岗位交叉制---实现工作无缝隙

本着简化办事程序的原则,市农机办将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化学校、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站三个科室的6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全部拿到监理站为民服务中心大厅,简化办事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变多次办为一次办,有效地解决了群众跑多个门办一件事的问题,变群众跑为干部跑;现在群众办事,不分生人熟人,不分男女老少,只要将完整的材料递进去,就可以在透明的时限内坐等结果,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熟悉工作流程,办事程序,把入驻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进行交叉培训,交叉换岗,做到人人独挡一面,不耽误群众的每一分钟,把优质服务和办事效率贯穿到每个服务流程中来。

千名机手评议---接受社会监督

为擦亮农机窗口,树立良好的农机执法形象,市农机安全监理站注重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行风建设,组织开展了“千名机手评行风”活动,把监理行业作风建设同其他业务工作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广大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五不”,即:不在执法过程中贪赃枉法、不为违章者说情减罚、不增加监理收费项目、不抬高收费标准、不超出政策范围增加农民负担,杜绝了诉讼纠纷案件的发生。为做好农机执法服务的社会监督,市农机安全监理站经常召集基层农机管理人员、镇(办)有关领导、有关

部门负责人听取意见,就监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规范执法等行为制成问卷调查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现了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监督的社会化,收到良好效果。

姓名:孟范俊

单位:农机局

电话:

15192635585

第13篇:一心为民全心服务

一心为民全心服务

----记社学乡党委书记杨光坤

杨光坤,男,侗族,197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5年12月任天柱县石洞镇人民政府镇长,2011年8月任社学乡党委书记。自任党委书记以来,杨光坤同志锐意进取,科学施政,精心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抓班子,带队伍,提高履行党委书记职责

杨光坤十分重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他认为党组织就是群众最大、最好的“靠山”,为民服务永远是立党的宗旨,而勤政、廉政是党组织高效执政的前提。

是舵手,就要把好舵;是旗帜,就要树起来。无论是任乡长还是任乡党委书记,他均能发挥班子成员和主要负责人的作用,积极与其他成员通气、交换意见,在牵涉全局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能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挥集体智慧优势,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威信。积极支持和鼓励分管领导独立行使职权,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与班子成员之间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查找和纠正干部“虚、浮、懒”的不良作风,积极倡导干部深入农村察民情、体民意,要求乡党员干部的形象在基层一线树立,工作在基层一线创业。作为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杨光坤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在行动上。在村级换届中,严格按照“两推一选”要求,配强配齐村级班子成员,把党性强、作风好、有科学文化知

识的一户一技能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2011年,全乡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名,发展党员14名,其中35岁以下的6名;女党员2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70%,党组织的力量不断强大,服务素质不断提高。

重实绩,善谋划,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杨光坤同志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努力做到情为民系、心为民想、身为民行、责为民负、权为民谋,一心一意当好公仆,以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在石洞工作期间,他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完成了摆洞、屯集、高渺、空中、宰位、金凤等村组人饮安全项目建设,解决了245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实施烟水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7000余人的饮水安全和5000亩田土的灌溉问题。新建和改扩建红坪、黄桥、大坪、高屯、槐寨、屯集、客寨、谢寨、高坪、冲敏、茂老、高旦、步甲、宰位、下腾、柳寨等16个村级活动室,实现了村村有专门办公用房目标。建设完成黄桥小学、谢寨村、石洞村等3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项目。全力推动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烤烟、油茶为主的种植业,按照“调整、提高、规范”的要求,种植烤烟2096亩,收购级内烟叶4915担,农民直接收入385.46万元。通过发展烤烟产业,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150人,用工收入达47.25万元。

2011年调任社学乡党委书记后,全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6890万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完成

招商引资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想民生,动真情,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杨光坤同志在石洞工作期间,该镇地处天柱边远,俗有“天柱的西藏”之称。2009年以前,石洞是全县没有道水泥路的乡镇之一。“要想富、先修路”,杨光坤同志时刻把修路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为了早日实现通水泥路目标,他积极跑资金,要项目,亲自带领干部深入村组,挨家挨户做宣传发动工作,目前,不光实现了通乡油路,而且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由于地处高寒,就有群众饮水难问题。杨光坤亲自带领干部多次到石洞冲敏村的深山老林、溶洞和沟坎寻找水源,曾几次受伤,以实际行动感化了群众。2010年7月,石洞镇遭遇大旱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陷入困境中。在抗旱工作中,他起早贪黑,哪里有旱情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共向上争取抗旱资金50000元,在乡财力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特安排了抗旱救灾专项资金30000元,解决了石洞镇8个村民组200余户人畜引水困难。

稳源头,重化解,着力打造和谐平安环境

新的时期,群众利益诉求不断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党委第一责任人,杨光坤同志始终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在重大节日期间,他亲自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对全乡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并及时化解。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严

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处理钡盐公司、金山煤矿开采等群体性信访事件中,杨光坤同志都是亲临一线化解,主动深入群众家中做好思想工作,防止事态扩大,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三年来,杨光坤同志先后在石洞和社学亲自调处各类信访件和矛盾纠纷213起,成功调处和化解208起,成功率为达98%。在重大节日期间,成功实现了“六零”目标。

杨光坤同志无论是在何种境况之中,都能表现出靠前指挥、沉着坚定、临危不惧、艰苦奋战的大智大勇精神。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精神,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所具有的良好品质,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乡镇党委书记。

第14篇:她一心扑在工作上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

-----李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侠,女,41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涡阳县马店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侠同志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妇女主任、几声班主任、副镇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先后在青町、闸北、楚店等单位工作过。

2006年因患恶性肿瘤做了切除手术。术后刚出院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之中。六年来,她还需要定期到蚌埠肿瘤医院进行复查。但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

一、由于并村等原因,马店集镇在二〇〇五年和二〇〇八年两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总有几个村不能顺利换届,有的甚至发生过激烈冲突,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2011年又是一个换届年,李侠当时身为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宣传、纪检、维稳、信访等工作。在党委书记赴皖南挂职的情况下全面负责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针对各村具体情况,找有关人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协调,本着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的程序,把握好每一个关键环节,最终在县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十五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任务。由于前期工作做得细致,协调工作比较成功,

选举过程都比较顺利,没有一个村换届选举而发生矛盾冲突。

二、信访稳定工作,事关一个单位的的全局和形象。李侠同志分管此项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它当作第一位的工作。三相、前贾等几个村因宅基地纠纷,拖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事人也曾到上级信访部门走放过。李侠同志到任后,主动找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当事人,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通过认真分析,同有关人员反复研究,变上访为下访。使矛盾得到化解,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李侠同志对于分管的其他工作都是亲自过问,直接把关。首先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开个协调碰头会,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责,提出严格要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批评时,不留情面。她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让同志们肃然起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李侠同志在生活上总是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镇村干部谁家有了病人,有婚丧嫁娶之事,她总是设法挤出时间来亲自上门,让同志们感受到那种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三、马店集镇为了加强对各村的管理,成立了三个管理员。李侠同志兼任马店管理区书记,在三个管理区所辖单位和人口基本相当的基础上,对根据领导安排,把一个班子不团结工作难协调的村纳入麾下,使马店管理区成了全镇单位和人口最多,难度最大的管理区。由于摊子大,各项工作的

难度也就变大了。而李侠同志带领管理区包村干部,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全区一盘棋,既分工有又合作,她还亲自参与包一个村,直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计生工作,新农合,新农保资金收取,协助代征站征收超生户社会抚养费等工作中马店管理区都在全镇前列。像大丁、马店、大胡等基础较好的村更上台阶,几个基础差些的村也上了水平。对于镇党委政府安排各项工作能圆满完成任务。

四、李侠同志对待工作室满腔热枕,从不考虑自己是一个做过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女同志。到了单位,不是接待村干部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就是下乡进村入户,不是开会就是协调督查工作。回到家还要操持家务,因丈夫担任毕业班老师,工作较繁忙,在小学就读的儿子需要辅导,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李侠同志还要演好女儿、儿媳、妻子、母亲这样几个角色。

双方老人心疼她,逢人便夸,丈夫由于她的支持,业务上受到校方表彰和学生的拥戴,儿子由于她的教育,在班里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李侠同志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和事业,用高标准的社会公德与同事与他人相处,用传统的家庭美德对待家庭成员。在她的心中装着的总是事业、社会、家庭和责任。唯独没有她自己。她似乎忘了自己是一个动过大手术需要很好地休息的病人。

第15篇:廉洁自律拒腐防变一心为民

廉洁自律,拒腐防变,一切为民

淡泊名利、志当存高远,从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誓词、行动就紧紧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任何时期都不能忘记,应时刻铭刻在心中。只有认真学习,执行中央反腐倡廉和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一心为党、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永葆党员干部的纯洁本色,拒腐蚀永不沾,才能保证党的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胜利。新时期,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廉洁自律,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历史使命,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为此,我们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牢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权利关,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要立共产主义的大志,成人民群众的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时刻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跟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做事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要为民做老实事、做本分事。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标,千万不能背离了为民办事的航线,否则悔之晚矣。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党员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要立足本职工作、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廉洁为公,为我校的长远发展、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2016年9月30日

第16篇: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演讲稿

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演讲稿

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展现。因此才有了冠于法院和法官前面代表着光荣与责任的沉甸甸的“人民”二字。法院和法官要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始终不渝地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想为人民,能为人民,真为人民”。

司法为民,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厚重寄托与殷切期望,而承载着这寄托与期望的人民法官,更是把司法为民当成了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在我们法院,在我的身边,就有着这样一群用细心、用真心、用爱心、用公心默默实践着这一承诺的人民法官。

XX经贸繁盛、人口众多,案件逐年增多,新类型案件越来越多,案多人少的困难一直困扰着XX法院。院党组深挖内部潜力,发挥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五加

二、白加黑,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办公室的灯光映衬着法官忙碌的背影,全院没有一件超审限案件,大多数案件都在二十多天结案,大多数法庭实现无上诉、无申诉、无信访、无错案、无超审限案件,实践证明,我院干警队伍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任、富有战斗力和奉献精神的队伍。

多少年来,人民法官的足迹踏遍城乡的每一寸土地,多少年来人民法官的汗水已洒遍辖区的乡乡村村。风风雨雨几十载,苦辣酸甜又一秋。为了解开一丝疑惑,我们的法官不知熬过了多少夜昼;为了调取一份证据,我们法官不知把多少家门轻叩。我身边有这么一位法官,一天早上他要到一个村里巡回审案开庭,同事们见他气色不好,就劝他改日再去,可他却说:“当事人还等着咱们呢,我不要紧,还挺得住。”到了村里,这位法官顾不上休息马上就开庭,债务人的态度蛮横,不配合工作,他就耐心细致的开导,摆事实讲道理。由于过度的劳累,此时的法官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也渗出了冷汗,每隔几分钟就得喝口水压一压。债务人被这种场面感动了,他说:“法官,你快休息一会儿吧,我还钱就是了。“开庭回来后不久,这位法官就晕倒在办公室里,同事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刷刷的流下来。事后,有人问他“你身体都这个样子了不在家好好休息,到底图个啥?”,他说:“能多办个案子,能给老百姓多解除一份忧愁,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院还积极采取措施,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落到实处,设立便民联系点、聘请联络员、公开便民电话、设立专门调解中心,落实院长接待日、巡回审判制度,老百姓觉得这“衙门”更透明了,这法官们更像亲人了,老百姓通过旁听巡回审案,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上访案件越来越少, 四年多来没有新增一件信访案件,老上访户罢访息诉,他们说:我们懂法了,不去瞎闹了,说理就起诉呗。点燃一盏油灯,照亮许多眼睛;打开一扇窗户,拥进许多光明,三尺法台,耗尽一生忠贞;一座天平,护佑万家安宁,耕耘法田墨雨,不为求名求利;立志扶正祛邪,惟想着为国为民。

有一种风景叫高度,有一种高度叫境界,有一种境界叫奉献。我们的人民法官,对法律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忠诚,用默默无闻的工作撑起司法审判的脊梁,用责任与奉献、牺牲与忠实为人民谋福利,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我们的法官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

XX县人民法院

刘敏

第17篇:一心为民谋福祉

一心为民谋福祉

方启华,是通州区西总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谈起他,村里人说:‚咱村有启华这样的带头人,真是百姓的福分!‛村民为啥有如此评价呢?

西总屯村,位于梨园镇西北部,毗邻城铁八通线和通朝大街。这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百姓生活殷实,是远近闻名的‚五好村‛、‚文明村‛。全村固定资产2亿多元,56岁以上股东年人均收入4万余元,110多名村民在村房地产、物业公司上班,村民整体搬迁上楼,全体股东都享受股东大病住院医疗费补贴等医疗保障。‚当股东、全就业、富住楼、有保障、乐生活‛已成为西总屯村人的现实生活。

谁能想到,30年前的西总屯村可是另外一番景象。1983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而外债却有三万多元。方启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顶着压力走马上任的。30年的时间,愣是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亿元村。

方启华带领西总屯村人掘的‚第一桶金‛是在1984年。

西总屯村成立了针织厂,方启华没日没夜地奔波,拉业务、搞技术、算收入、找销路。通过努力,三万元外债当年全部还清,还净赚三万元!赚来的钱照当初的约定应该归方启华个人所有,三万块钱,这在当年‚万元户‛时代,是个不小的数目啊!但他一分钱都没要,他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全村的人富了才叫真正的富裕啊!‛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方启华又充分利用西总屯村位置优势,成立了村里的‚紫金恒房地产开发公司‛,迈上了房地产开发、旧村改造的艰苦创业历程。在每一个工程筹划实施的日夜,他都加班加点,亲临现场。工地看门的李大爷心疼地拿着军大衣披在他身上:‚启华,别总这么没日没夜地跑

了,你要是累倒了我们靠谁啊!‛他笑笑说:‚老哥,房子质量好您才住得放心啊!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大家对我的信任啊!‛

开发翠屏北里楼盘时,方启华成宿地盯在工地上。一次,他发现三合土搅拌不匀,马上下令建筑队停工,并让建筑队把已经打好的垫层全部返工。建筑队不甘心,多次前来说情,方启华严词厉色地将其挡在门外,‚质量好,咱们是朋友!质量不好,就不是朋友!咱们要是真朋友,就请你们把活干好!‛此后,凡是想承包西总屯村工程的建筑队都要先掂量掂量,大家都说,那有一位讲原则、不通融、‚最难缠‛的支部书记。

2005年是西总屯村历史上开发面积最大、建筑任务最重的一年。村里的人都看着方启华,因为大家都知道,方启华的大儿子早就成立了建筑公司。当30万平方米、40栋住宅楼拔地而起时,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问他,哪栋楼是你大儿子建的?他平静地说:‚一平米都没有,他有本事就到外面揽活去,村里的一砖一瓦都不能碰。有利益时,我的儿子,要往后站!‛方启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想当初,房屋拆迁改造时,大儿子曾试图让大伯来做父亲的工作,方启华生气了,愣是把大伯喯儿了回去。晚上,他特意把大儿子叫到家里吃饭,语重心长地说:‚老大,这十多年咱村走得不易!我没别的想法,就是想让百姓看得清、信得过。当不当头是次要的,做人首要的是脚正身不歪!‛

房子盖好了,村民准备搬迁上楼。涉及到分房,有人心里打起了小九九。为了公平起见,村委会决定抓阄。抓阄那天,有的村民还在嘀咕:‚说是公平,谁知道这阄有没有猫腻?到时好房子都让当头的抓去了,采光不好的、爱返潮的都让我们抓着。‛现场村民们议论纷纷。这时,方启华快步上前,大声说:‚我先抓,抓到哪套就是哪套,谁都不能搞特殊!‛二话不

说,伸手就到箱子里抓阄,‚我抓到的是一层!‛全场沉寂片刻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群众的口碑,是真心的拥戴,也是殷切的期盼。

西总屯村富了,可方启华又有了新的打算,谋求外延发展。2009年,通州区车站路闲置了一栋三层商用小楼,方启华认为今后会有升值空间,打算集体出资购买用于商业出租,遂将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他还不放心,亲自组织村民实地考察,等大家都点头后,才买下楼房。有人不解‚这么好的房子,您拍板就行了,还带着大家过来,不嫌费事?‛同行的几位大妈抢先说道:‚书记把大伙带过来,就是让咱都放心呀!‛这栋楼房买下时价格是每平方米1.6万元,而如今每年坐收租金就达220万元。

西总屯村是富了,然而一股想分集体资产的歪风在村内悄悄刮了起来。有些村民建议将集体资产按份分割,但方启华说,‚西总屯村是富了,可不能只富眼前,要富得长久。现在分钱,西总屯村这个家就散了,大河无水小河干,是不是这个理?‛他这一问,让大伙儿都明白了。近年来,方启华带领着村‚两委‛班子提出了西总屯村发展‚五化‛的目标:经济富裕化、居住宜居化、就业全员化、保障均等化、社区文明化。用方启华的话讲:‚‘五化’就是村民人人有钱花,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素质高。‛朴实的语言,清晰的目标,农村城市化的美好蓝图又呈现在西总屯百姓的眼前。

如今,方启华已经64岁了。斑白的两鬓和脸上的皱纹印刻着30年来的沧桑,但他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焕发,为西总屯村更加美好的明天忙碌着……

第18篇:一心堂药店店长

一心堂药店店长

记者:您好,我是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想就国家新医改后对药店的

影响向您咨询一些问题,耽误您几分钟您时间。

店长:好的。

记者:现在国家实行新的医改政策,我也看了您填的问卷您说药店的

营业额下降,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店长: 现在的药店也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现在资源都平

均分配了,当然我们的生意也就不如从前了

记者:那么您还说以后有些药品因为销量不好而下架。

店长;现在实行了新的医改政策当然那些能够报销的药品卖得更好

些,现在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就是那么一张卡,药品用卡可以刷卡,一些日用品也可以刷卡。所以都买的比较好,但现在是有限制的,顾客在购买前就会咨询能不能报销。那些不报销的药品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记者:那么这样的话,药店的药品种类和比例就会发生变化了? 店长:是的,要满足顾客的要求的

记者:那么会不会给药店的经营造成大的影响?

店长;也不会的,作为我们药店,影响是有的,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

顾客群,我们有一部分常来顾客的资料,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会主动的联系他们,比如说我们有什么促销活动的时候就会打电话通知我们的会员,这样就保证了我们的基本营业。

记者:那么在顾客买药的时候有没有会出现多服用滥用药的情况? 店长:基本不会了,因为随着现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大部分居民的用

药意识已经比原来抢了很多,他们大多数是拿着医院医生开的处方来买药的,而且现在在药房买药国家政策也要求品处方买药,所以滥用药多夫用药的情况也在逐渐减少。

记者:那么药店会不会搞一些促销活动呢?

店长:会的,我们为了维持药店的经营会适当的搞一些促销活动,因

为我们有一些自己的会员吗,这个时候就会通知他们。

记者:在做问卷的时候很多人反应搞促销的药品质量往往不能够得到

保证,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店长:我们做的促销都是日用品的促销,药品是不做促销的,也

不能做促销活动,对于这些药品,特别是我们老百姓的常用药只是做些特价活动。

第19篇:吴一心事迹演讲稿

吴一心事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我就学习吴一心同志先进事迹的发表一下心得体会。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公安局副局长吴一心,2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忠诚履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吴一心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展现了新时期政法干警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精神风貌。学习吴一心精神,一是要学习他以人为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奉献精神;二是要学习他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三是要学习他清正廉洁、干净做人的自律精神;四是要学习他严厉对事、悲悯待人的大爱精神。我们要以吴一心同志为榜样,从本职工作做起,不断总结司法规律,开展能动司法。我们要向他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松懈,在执法办案中比学习、比工作、比作风,继续坚持“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的优良作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连续作战,立足岗位做奉献。

吴一心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地诠释了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先进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令人折服,给人激励。吴一心同志是我们交通民警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典范,是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交通民警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楷模。我们要学习吴一心同志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的崇高品质,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自觉增强推进法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学习吴一心同志全心为民、情系和谐的公仆情怀,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重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为抓手,力争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取得突破;要学习吴一心同志永不言弃的爱心与责任;要学习吴一心同志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着眼于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自觉争当改革的排头兵,要学习吴一心同志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自觉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将学习吴一心同志先进事迹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向结合、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立足岗位学先进,踏实工作,开拓进取,争取以优异的业绩向党献礼。吴一心同志的先进事迹可以学得来,但是他的理念光靠学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领会、去投入、去探索。我们要将学习吴一心同志的精神转化为自己饱满的工作动力,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注重学习、努力提升,确保全面完成交通管理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第20篇:扎根基层 一心为民

扎根基层 一心为民

连福镇党委书记 李克虎

今天,聆听了李天福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作为一名的乡镇干部很受感动,李天福同志参加工作37年来,始终工作在乡镇,常年坚持走村入户,扎实为民办事,以实际行动带动农民致富,努力完成好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1、学习他扎根基层,淡泊名利。要扎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千方百计帮扶困难群众,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要严于律己,淡泊名利,远离诱惑,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学习他一心为民,秉公执法。要坚持工作在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求回报,一心为民,干一行、爱一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做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是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做到实事求是,不徇私情,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来维护群众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学习他坚定信念,牢记宗旨。要对党忠诚,理想坚定,要牢记宗旨,恪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充分认识向李天福同志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引深学习活动,务求学习实效,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连福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晋中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向李天福同志学习的决定

李天福,男,汉族,1956年7月出生于榆次区张庆乡张庆村,1975年2月参加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张庆乡党委办主任、企业办主任、综合办主任,现任张庆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晋中市优秀共产党员,系晋中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榆次区首届“十佳先进模范”人物,2010年被榆次区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一等功。

李天福同志参加工作37年来,始终扎根在基层,战斗在一线,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用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树立了基层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他是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代表,是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先进典型,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为弘扬新风正气,讴歌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和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为民服务,市纪委监察局决定,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广泛开展向李天福同志学习的活动。

一心二用
《一心二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