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萧军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2 15:00: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读萧军日记

读萧军《延安日记》

毕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对萧军而言,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对中共历史而言,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萧军著:《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以下简称《日记》,引用只注明上下卷和页码)。《日记》中大部分材料未曾披露、足够新鲜,对于通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对延安等级文化和不良现象的批评遍及《日记》笔墨

作为一个作家,萧军的心灵是非常细腻的。他刚到延安就发现,这里开始制造“谄上”的传统:“一些人不是在革命,不是在工作,完全把自己的地位造起来,然后慢慢地爬”,萧军认为这是“新兴的官僚主义”(上卷页1)。

有一次他开会回来:“忽然一辆汽车呜呜地叫着从人群后面冲过来了,从人群中冲开了一条路……去了。当时使我感觉到好像从我的心上这样冲开了一条路,我和这坐汽车的人有了区别。我知道这是毛泽东的,但我不知道这车里坐的什么人?”(卷上页162)还有一次,萧军到河西山谷玩,“遇见毛泽东的老婆骑在马上,跑着去高级干部休养所去了”,他不禁联想,“这里连个作家休养所也没有,无论哪里的特权者,总是选择最好的肉给自己吃的”(上卷页175)。

萧军看望住院的爱人王德芬的时候,听到在他看来是“很多丑恶的事情”:“李伯钊注1自带小鬼,每天做饭五次,罐头、牛乳、鸡蛋、香肠等应有尽有,馒头也是白的”,“杨尚昆买鸡蛋总是成筐的,每天早晨以牛乳,鸡蛋,饼干代早餐”;“毛泽东女人生产时,不独自带看护,而且门前有持枪卫兵。产后大宴宾客。去看病人时,总是坐汽车一直开进去,并不按时间……”萧军慨叹“卑污地存在原来到处一样……中国革命的路还是遥远的。”(上卷页200)。

萧军对延安日益明显的个人崇拜现象非常不以为然。他某天“去马列学院参观联共党史参考资料……有几张照片,故意牵强附会以及把列宁、史塔林的照相特别放大,这使我反感。不禁想到这些政治追随者,只有政治和政治领袖,不会再想到别人。中国也正在进行这现象,这是奴性的表现,我反对它”(上卷页115)。他看到个人崇拜的结果是:“一般党员当然要以支书的意见为意见,所谓„正义‟„公理‟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在这里还要说„群众意见‟这是骗人”(上卷页318)。

首长们享有特权,老百姓们自然有看法:“看见我们同志把很多吃不了的饭全喂了鸡,他们心疼死了,他们说„我们在家里落下一粒饭也要拾起吃了啊!这里却喂鸡!”(上卷页538)萧军有一段时间自愿离开延安到二十几里路外的农村生活,深切感受到那里的居民只有对公家尽义务的负担,没有权利的享受,更谈不上文化、卫生、教育等。一天晚饭后他到借住的村长家,村长小儿子问他:“你又来要什么来了啊?”萧军被这孩子的话震动了:“这说明„公家人‟到百姓家中是„索要‟,没有给与——这给与了孩子这印象”(下卷页277)。此后他“很不敢问一些人们的生活情形,因为他们总是诉说出公粮的数目多,而我又是个吃公粮的人!”(下卷页288)。

萧军看到延安周边地区居民文化生活状况之差,出乎想象。一位刘姓老人谈起光绪年间的事:“那时候有主子,有地的纳粮,无地的纳税,官兵全有饷,馍只有六个麻钱一个……今刻……”(下卷页317)这位老人留恋着自己的时代,左肩上还垂留着一条小辫子。萧军明白他对目前社会的不满和不解。他感觉到,“这里的人民对于共产党和政府是没有思想、感情上的连结的,他们只感到„谁坐皇帝给谁纳税‟的义务”(下卷页293)。对于中共当时力捧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当地老百姓也不买账,他们说,“他并不劳动啊……公家却还给他一头牛,一头马,还有种地的刈……”(下卷页339)如此可反映边区人民的政治文化观念如秧歌词中所唱:“革命工作做得好,毛主席请你把官封……”(下卷页331)。

延安的不平等还表现在女性地位方面。

萧军初到延安就非常看不惯毛泽东和王明两位夫人的作风。他写道,延安的一些高级干部的女人,一嫁了好丈夫,就丧掉了自己的人格和工作岗位,随丈夫“光荣”去了。萧军把她们比作“月亮”,自身没有热力,借重丈夫的光辉,“蓝苹,孟庆树,就是此流人物的代表”,他甚至毫无保留地写下,“这些卑贱的东西们比外面社会以生殖器做工具而换得舒服的女人们还要自娇自傲,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上卷页8)。在萧军看来,延安的一些女人很有一点虚荣、意志薄弱甚至情操低下,男人们则利用自己的地位等优越条件、利用女人还不够强健的弱点占有女人。他很打算写一些小说暴露这类“革命的流氓”(上卷页74)!

还有一种萧军看不惯的现象是外国专家在延安的表现。有朋友告诉萧军“中央医院一个苏联外科大夫要找一个临时爱人的事,他是有老婆在本国的”(上卷页68)。萧军也曾亲见中央医院一位苏联外科医生把一只老百姓的狗随便用手枪射杀了,翻译还大叫让路人拖去吃狗肉;几天后又见这位医生骑马追着几个女孩子说笑,有点流氓性(下卷页106)。

延安的法制状况也远不能让萧军满意。他在一次参议会上听主席高岗报告,一位名叫李景林的参议员,因为枪支走火打死了人,主席团决定开除他的议员名额。这时萧军提出反对。他认为,根据“外面”的刑法总则,这个议员的罪名尚未确定,因此不能先行“褫夺公权”。他主张先停止其议员职务,交由检察机关调查;待审判庭判明罪行,再来决定处分。这件事让萧军对主席、政府和法律教授生出一种无知的可怜(上卷页333)。萧军还听过延安财政厅长报告边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制作鸦片烟膏,他很难过。厅长说,“为了钱,除开我个人没有去抢人以外,几乎什么方法全做过了!”(上卷页399)这让萧军不禁感慨:革命的花是从最卑污的粪壤里开出来的。

萧军之所以不满这些现象,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认为,这些不良现象如果发生在“外面”,那是没有什么的;但这是在延安,就分外令他惋惜和怜悯。他在日记中记下这些不满纯粹是从共产党利益出发,希望帮助共产党人建立德性,改变各种官僚主义习气和不良作风。

萧军眼中的“整风”

从历史研究角度说,“整风”和“抢救”运动一起,都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注2。萧军作为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比较深入地观察了中下层干部整风情况和“抢救”运动状况,《日记》中这两部分内容着墨较多,这里分开来谈。

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整风运动正式开始。萧军对于整风运动在落实中的表现,总的讲是持批评态度的。《日记》记载:3月某天,萧军“在中央研究院看他们„整顿三风‟的壁报”,看到“有些人被骂了:罗迈注3,欧阳山等,但那些文章却是粗糙的”(上卷页426)。6月2日,萧军参加了题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顿三风讨论会。他的观感是:“他们全是在那里瞪着眼睛扯谎”(上卷页486)。

萧军对于整风运动的看法,从他对王实味事件的态度足可呈现。

萧军和王实味并无太多交往,在他眼中,王实味不过是一个摇摇晃晃高个子,白面孔,半疯狂的神经质的人。后来王实味找萧军时,他还有避嫌之意,不愿理会。

虽然中共对王实味的批判已经开始,但萧军在1942年5月23日杨家岭召开的第三次文艺座谈会上,直陈自己对于王实味的观点:“我仍然承认他主观上是站在革命立场上”,“对于王实味批评的态度是不对的”(上卷页476)。某天他听说王实味自动脱党,他认为,如果有此说,“这是党内一些无知的人以批评为打击的结果”,“这是不能作为叛徒看的……只能说是革命逃兵”。他甚至专门为此去见毛泽东,毛“似乎很困疲和懊恼的样子,也许在烦厌我又去多事”,但萧军严正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耐心解释,他觉得毛“似乎也明白

6月4日,萧军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二次对王实味斗争会。开头两个发言的就从思想、政治、组织上用各种证据证明王实味是“托派”,有计划、有阴谋地破坏党、侮辱党。当王实味站起来辩解时,立刻就有人打断他的话。萧军感觉他们“像一群恶狗似的,伸出嘴巴向他围攻……而主席还纵容着不管,这简直是一种阴谋!”这场会议给萧军以强烈刺激,《日记》中不少笔墨写下了他的愤怒和痛恨,以至于他说“这是最不愉快的一天”,“我更确定我和这党的关系”(上卷页490)。几天后他见到王震,王震说王实味“简直不够一个文化人”,萧军继续解释说:这是对思想战斗问题,不是对人的问题(上卷页493)。

萧军对王实味的仗义执言遭到中央研究院等八大团体的反对,他竟然收到108人签名抗议书,信中写道:“我们这次座谈会是清算王实味的托派思想及其反党活动……因此不仅党员应该积极拥护,而且一切党外人士也应抱同情的态度,给与积极的帮助”云云(上卷页501)。有朋友善意提醒萧军明哲保身,“不要弄成王实味第二”(上卷页595)。

但是在日后有机会的场合,萧军照样毫不妥协,坚定认为王实味不是托派,尤其反对“诬良为盗”的斗争办法(下卷页86)。直到1944年,萧军检点旧刊物,细心重读王实味发表在《中国文化》第六期上的文章《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他说“实在还寻不出他的„托派‟和„特务‟主张在哪里”,如果一定要说王实味是“反革命”,那么“只是这作者对于共产党两位愚蠢、武断、机械论者的„理论家‟——陈伯达,艾思奇——做了批评”,而且萧军认为这批评是应当的。因此萧军认为,政治上需要这样一个“牺牲者”,这是一种可怜的“政治戏法”(下卷页346)。

总的来讲,萧军对中共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十分不以为然,他觉得“他们口头上说不怕批评,不怕舆论,实际是外强中干,比方„轻骑队‟现在就不敢出来了,报上也再见不到一篇批评性的文章”(上卷页527)。

整风运动的结果在延安以外的地方上更不能让萧军满意。年轻的作家柳青告诉萧军:“第一个感到负担重……地主与贫农苦,中农好……下级干部贪污腐化……军队的纪律也不好了……人民逃避兵役,并不如报上所说„母送儿子去当兵‟……这是仅有的偶然现象……人民对两个政权全是冷漠的,对于共产党本希望能好些,如果和国民党一样,他们就失望了……对法律不满……他们不乐意被选举,选举上是认为倒霉的事……人民不信任边币……”(上卷页600)。

“歇斯底里”的“抢救运动”

《日记》中关于“抢救运动”的笔墨较多且较为集中,让人看后触目惊心。萧军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从赞同到怀疑、反对和愤怒的心理转变。这正让人看到“抢救运动”的“歇斯底里性质”注4。

萧军在这年4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近年来,在延安处刑的案件好像特别多起来”(下卷页77)。他开始参加杨家岭的特务反省大会,此后他的日记中越来越多记载某某因为是国民党特务被保安处捕去,听说某某也是特务,某个“小鬼”也参加了特务工作,听说招待所又发现两个特务,等等。

萧军对国民党的下流政治手段充满了愤恨和鄙视,对于利用“特务自白”方式昭告和教育延安军民,他非常赞同。之后各种坦白大会密集进行,萧军越来越多耳闻各种自杀和企图自杀事件:6月28日,“招待所几天来几乎每天开会到深夜,已经发现了日本和国民党的特务五六个”,“今天早晨芬告诉我有一个人跳井”(下卷页156)。6月29日,“晚间去旁听斗争特务赵××”(下卷页159)。7月1日晚间“是五个人坦白运动的报告”(下卷页162)。7月15日,“现在边区已经进入紧张情绪中……康生根据了一些材料报告进攻边区及大后方人民情形,主要还是限十天内特务自首,否则即按战时法令惩办——不经法庭审判即可枪决。”报告中开始动员、组织自卫队,并宣布“自由主义即为反革命”。萧军认为这一运动是基本正当的,应该以此促进自首(下卷页 197)。

7月15日,康生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抢救失足者”的动员报告。此后“抢救运动”进入了一个高潮。

康生报告第二天,即7月16日,“他们几乎一夜没有睡,在开会,在斗争……这是为了响应大会的号召在抢救„特务‟”(下卷页181)。“因为一个叫赵文林的不肯承认他特务的关系,他们对他说服了一个月”,“进行过三日夜的说服,他还不能清楚自首,于是群众要求枪毙他,结果绑起来”(下卷页182)。7月17日,“晚饭后,因为散步,由王玉清向我提出警告了,希望我遵守十天约定的纪律,不散步,不会客,不到河边大便……”(下卷页183)。7月18日,“晚间又开坦白大会……已经肃出了五十个人……肃杀空气充满着每个人……那个赵文林也坦白了”,会议最后还宣布了“两条心”人们的名字,萧军也感到心跳(下卷页184)。7月19日,“夜间开大会,一个„军事密探‟被保安营绑去了”(下卷页186)。7月20日,“和艾思奇同居的一个女人姓王的,也成了特务”;“这招待所几乎成了个„内奸‟世界,这里住了150—200人,大约百分之七十是特务或有政治问题的”(下卷页187)。7月25日,“那个叫黄××的,被绑吊起来敲着耳光”(下卷页190)。7月27日,“去杨家岭参加抢救结束大会”,“由李富春报告直属十余机关于十二天抢救中,共抢了二百六十人。最多的是中央招待所(九十一名),其次是中央医院(八十一名)”(下卷页192)。

萧军感到,“如今每个人全在考验着人,每个人也全被考验着”(下卷页188),招待所的政治工作人员们“几乎不眠不休劝说着那些内奸、暗探……”,“我一想到他们那陷害别人的罪行便毫无怜惜”(下卷页190)。是的,在“抢救运动”进行相当长时间,萧军一直都持拥护态度,他表示:“我一定要为保护这个党,这个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而战”(下卷页187),“从这考验中人才能获得真理,获得人”(下卷页188)。

来看看“群众运动”的场景吧:在抢救结束大会上,十个单位代表联合宣誓“燃烧起了人底感情,掌声呼声开始爆炸了!……群众似成了烧起来的火焰……所谓„人声鼎沸‟这可以说明这时的声音。每个人的心全要跳出胸膛的样子……由台上下来的人被举在空中……国际歌声响起了!我流下了泪!罪人们得救了!”在这个机会中,竟然有三百六十人交上自愿坦白的条子。这种火山喷发般猛烈的场面让萧军十分欢喜:“他们得救了,共产党胜利了”;然而又使他恐惧:“这一千多共产党人中怀着两条心、三条心、半条心……的人,竟占了三分之二!一旦危机一到,这是不堪想象的啊!”(下卷页193)

一段时间后,“招待所肃杀的气氛渐渐冲淡下来”,逐渐有人批评“抢救运动”中捆绑、打等过失行动。萧军的情绪开始冷静下来,逐渐有了反思。

9月14日晚,刘力果来找萧军,“他说他痛苦,因为他没有特务行为,而组织方面非让他坦白不可,不然就把他放在这里不管”,萧军感觉到,“招待所类乎这样人还很多,这样长期压抑一个人的精神和感情,将是不妥的”(下卷页227)。9月16日,“如今我对于一般政治上的宣传感到了普遍的不信任……对于共产党的一些宣传我虽相信,但不是十分”(下卷页229)。

陆陆续续各种“申冤”座谈会、甄别讨论会——“那些被„抢救‟过的人,全有愤不欲生、哭、恐惧的经历,落头发、死底恐惧准备等”(下卷页436),萧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了怀疑——听了很多发言材料,“对证着自己对于一些人和事底看法和推测,大致全是对的。”什么样的看法和推测呢?——“这次„抢救‟大部分是靠吓诈、株连等办法,很少靠证据解决问题,而且应用的是报复主义,巫神主义,形式逻辑,打手主义,立功主义,而决不是唯物主义——从现实出发,以至为了一条鲜鱼——真正特务——弄得满锅腥”(下卷页439)。

萧军开始越来越多地记下抢救运动中的悲剧。“艾青要自杀,自己恐惧,抢了两顶帽子”(下卷页442)。平剧院的阿甲告诉萧军一些抢救运动中的过火行动,“平剧院一个唱花脸的,吊死了自己”。萧军还得知青年剧院有两个人也自杀死了(下卷页511)。张仃对萧军说,经过此次“抢救”,他的精神和共产党远了,本想在整风中要改造自己,如今已灰了心。直到几个月后张仃还在阴影中,感叹这次抢救运动使“一般知识分子脱了一层皮”(下卷页592)。一个徐悲鸿的得意学生,为了追求真理来到延安,却以“政治嫌疑”为名,头脸蒙上黑布被捕到保安处,他受不了刺激而得病,无人照顾医治最终死亡(下卷页542)。萧军的好友李又然来找萧军,谈鲁艺抢救的情形:“周扬底凶恶,严文井、周立波等卑劣,假公济私”,“抢救中有的上吊,如今绳痕宛在;吞石子,杜矢甲跳过井……”(下卷页667)。高阳告诉萧军:王××在抢救时,如何逼死了一个弹三弦的青年上吊,而后带气活埋;一个青年用手枪自杀;一个女人打落了裤子,逼着女人和他恋爱,坐在他腿上写供状……(下卷页725)直到1945年9月初,萧军见到在保安处囚禁了三年的高阳,后者讲说了“那里面”无法无天的悲惨情形:一个东北女人“十五分钟”回答罗迈的“有问必答,言必对题,禁止耍死狗”,她上吊了,罗迈还说他是“死特务”……(下卷页756)萧军某天深夜遭遇一个疯了的青年,一个“抢救”中的牺牲者——唱歌、踢他的门、答非所问,让他心里充满了心酸(下卷页767)。某天萧军的好友李又然来向他忏悔,说在抢救中因为周扬欺骗他,逼迫他要招供萧军是“日本特务”,而且由保安处派来一个叫马林的说萧军是日本特务正坦白、被捕、已招供了。后来李又然知道这是欺骗找过周扬,后者坚持否认(下卷页720)。“抢救”中甚至连萧军也躲不过“汉奸”嫌疑,支部要求他谈谈自己的历史情况。

运动的结果是人人自危:“人们开始在忏悔,自我批评、承认党是对的、掩护抢救者底„得当‟”(下卷页467)。“人们传说共产党如果国民党进攻,就要杀特务分子”,“一般共产党员养成了谨小慎微、颠倒是非,装腔作势的作风,说假话”(下卷页448)。萧军朋友李又然的感受是:“此次共产党的信誉,在知识分子中降落得甚为可悲,离心离德已经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党员——除开那些投机拍马者——心中的暗礁……”(下卷页657)他还说,“对于毛……我早先是无条件五体投地的敬和爱……如今我有些怕和距离了……”(下卷页 667)。

1943年11月3日,传达毛泽东关于抢救时所犯的错误的报告。其中讲到,在国民党调统局登记领薪水的特务在边区有六百七十余人。错误在于抢救运动中缺乏调查研究和个别对待,以至犯了“左”的错误,但是“政治路线是无错的”(下卷页542)。

萧军则有自己的结论——“他们打着,骂着,甚至用手扼着人底喉咙,向人们要„反革命‟的口供、证据、关系……向那些为求民族解放、真理而来的青年们要无产阶级底„立场‟……这就是这些„革命者‟底„革命工作‟!他们如今竟一点没有良心上的愧悔,他们杀了人,却用无耻的笑脸„道歉‟来报偿……”(下卷页724)他一向秉持一种认识:“一个政党正当斗争的路,那是应该以宣传、组织、军事、理论、政治等光明手段来斗争”(下卷页86),但是“共产党此次„抢救‟削尽了一个作为人底尊严,一个作为党员的尊严——逼迫他们捏造、承认各种可耻的卑劣的事:奸细、堕落、无耻的行为等——这也是堕落了它自己的尊严,以至于对它蔑视和冷淡,因为它对构成自己的份子蔑视,也就轻贱蔑视降低了它本身!”(下卷页 681)。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陈永发先生曾说,整风运动“虽然蹂躏西方人所谓人权,并制造出许多冤错假案,但是表面上没有一个人人头落地。”注5他意指与30年代苏区肃反的杀戮相比较,中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统一思想、实现一元化领导的方法。但是,这种“表面上没有一个人人头落地”,而实际上很多人被迫自戕、自己结束肉体和思想生命的后果更可怕。延安经验在中共建政后延续下来,尤其到*中登峰造极,戕害了更多人的生命。

革命者的革命观

萧军初到延安时心情十分舒畅,常到延河边引吭高歌,无拘无束,他那嘹亮的歌声震荡着两旁的山谷,天长日久人们也就熟悉了——那是萧军在歌唱注6!萧军思想有非常阳光、阳刚的一面。他终生都钟情于一个独立的文艺出版社,让作家自由发声。他的竞争英雄主义个性始终强烈存在。他对民主的渴望远超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他曾作为参议员参加延安第二届参议会的开幕式,他对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只有和各党派人士合作的义务,并没有权利……边区是共产党的,也不全是共产党的”等等感到喜悦,他起来呼应说自己到边区就是“来追求民主的”,因为“民主是世界上、历史上最合理的政治制度”,他认为他“看到的这参议会就是真民主”(上卷页323)。他的心充满了希望。

萧军思想与中共文艺政策又相契合又相矛盾。他曾设想在文坛上施行“集体批判制”(上卷页33),反讽的是他后半生中却被“集体批判”搞了个死去活来。他在文化范围内主张“以协同一致为基底”(上卷页53),但从延安到*他被排斥和打击的罪名都是和党有“二心”。他曾论断中国文艺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作品将会走下坡路,正向纯艺术的路上迈进(上卷页114),但他想不到这是自己一厢情愿、最不靠谱的结论——他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并引以为傲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结论是“政治标准第

一、艺术标准第二”,萧军与之宗旨完全相悖。他雄心勃勃想“把延安的文艺运动开导和整理出一个规模来”(上卷页135),最终却被组织“清算”注7。他阅读《联共党史》,说“这书使我喜欢读,它使我感情兴奋,伟大,并增强我战斗的意志”(下卷页25),“增加了对于真理的全面认识性,也更坚定了自己的脚跟和方向”(下卷页65),他把它比作“共产主义者的《圣经》”(下卷页38)。他这样一个强烈要求自由的人却被这样一部泯灭个人、强调服从和集体主义、塑造个人崇拜的著作所迷倒,这是他那一代人的集体悲剧。

其实,萧军对延安的根本问题也有隐约认识——他对“党”和“政府”的关系、“革命”的未来等都有所思考。

他发现“这里人民和政府并不是统一的,政府在观念上还把人民看成一种陪衬者”(上卷页334)。他说,“这里只有组织力量,行政力量,毫没有个人力量,所谓„民主‟,„三三制‟全是废话”(上卷页181)。他预见,“一旦有了正式政权,有了„所争‟的时候,那一定要有很多可耻、可卑、可丑的现象出现着。总之中国革命是长期性的,更是心灵的革命”(上卷页188)。

他预见,“不独中国,世界政治也要由武装斗争进步到议会斗争,由„革命‟到„改良‟”(上卷页516)。他把延安“三三制”的说法搬用过来,认为将来世界上也要存在一个“三三制”的国际机构,革命将以改良、竞争、合作、渐进等避免暴力的形式来进步(下卷页126)。他预判,抗战后“到议会竞争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那是有着一个大小被洗刷的危机的”(上卷页359)。

对共产党的“爱”和疏离感从延安时期开始纠结了萧军一生。他从心底里对共产党充满了信任和“爱”,但却“因为„爱‟竟受了他们之中的各样损害侮辱”(上卷页54)。“伤害”、“侮辱”等词成为《日记》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他毫无保留地愤怒咆哮:

“这里给与我的侮辱与损害是别处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我还不能发声!我不能再在这里住下去了,我宁可到外面去住国民党的监狱!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我不愿再在这里受„优待‟了!”(上卷页28)。

在“整风”过程中,刚烈的萧军看到了太多他无法承受的东西,一种距离感越来越强,“甚至对于到毛泽东那里去串门全没了兴致”(上卷页495)。所幸毛泽东那时的耐心宽容、“党外人士”、“鲁迅大弟子”和优秀左翼作家等的身份让他没有遭受更多压力,尚能“全身而退”。到*时期,萧军可就没有这个“优待”了。

萧军常说,“我和党几乎是在靠理性结合着”(上卷页495),“只是一段路的同行者”(上卷页507)。所谓“理性”正是萧军和“党”之间相悖的根源。笔者理解,关键正在于他这一句话——“这延安对于我自己是不愉快的,但他对于大多数贫苦的人确是有好处的。那么我自己一些小不舒服算得了什么呢?整个的革命也是如此”(下卷页102)。所以最终,他只能“以„坐牢‟的心情来忍受一切”(下卷页8)——“忍受着,我将忍受地爬上十字架,我不想向他们的敌人(也是我的敌人)吐露半个字”(上卷页35)。萧军的“十字架”不是宗教或哲学意义上的,而是良心的十字架。当他设想的、也是他帮助建设的制度吞噬着他自己,“在我喂养起来的人,他们总要回头咬我的喉咙”,他还是铁了心忍受这种苦痛:“虽然我痛苦,但这却是我力量的源泉”(上卷页429)。他感叹“革命对工农带来的是利益,是愉快,对于智识分子却是生活降低,不自由”,他的结论是:智识分子应该克服这双重困难(下卷页119)。他想不到,这种忍受和克服本质上就是自由和民主的被束缚与泯灭,不论是政治、战争原因还是以国家、民族的名义。

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大家、老革命者何方先生曾说,“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政治模式、领导体制、宣传教育,以及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包括党史编纂学在内,都还是延安整风奠定的基础,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还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注8萧军《日记》恰是从一个个点对这个结论的呼应和具体细致的补充。读者要感谢萧军先生真实的记录,唯其“腹诽”,方显“真实”。也应该感谢萧军先生后人呈现先辈坦荡的勇气和胸怀。此前,虽然萧军夫人王德芬曾写有一部《我和萧军风雨50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其中所述大致与《日记》相符,可见是参照了当时家属尚未公开的《日记》加上王女士的回忆而就,但是回忆的细致、深入及史料价值远不能与这部厚重的《日记》相比拟。笔者认为,就近代中国研究的价值而言,萧军这部《日记》超过了他那些在文学史上声名卓著的长篇巨著。

注释:

注1杨尚昆夫人。

注2关于“整风运动”和“抢救运动”的提法及时限问题,何方先生作为“老革命家”、中共革命(包括延安抢救运动)的亲历者和研究者,他的分析最为合理。据他亲身经历和见闻,“抢救运动”即是延安整风的一个部分,把他们分开来谈是为了掩盖整风运动中的错误和延安的光辉形象,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审干运动”。萧军《日记》中的记载可印证何先生的分析。见何方:《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页316。

注3即李维汉。

注4陈永发著:《延安的阴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发行,1990,页93。

注5陈永发著:《延安的阴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发行,1990,序。

注6王德芬著:《我和萧军风雨50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页99。

注7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对萧军做出了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把萧军定性为“才子加流氓”一型的人物,并决定在党内外开展对于萧军反动思想和其他类似反动思想的批判,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停止对萧军文学活动的物质方面的帮助。从此萧军被排除于文艺界外长达32年之久。见刘芝明著:《清算萧军的反动思想》,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发行,1949年11月。

注8何方著:《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页210。

推荐第2篇:读萧军日记

读萧军《延安日记》

毕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1940年6月15日,萧军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对萧军而言,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对中共历史而言,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萧军著:《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以下简称《日记》,引用只注明上下卷和页码)。《日记》中大部分材料未曾披露、足够新鲜,对于通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对延安等级文化和不良现象的批评遍及《日记》笔墨

作为一个作家,萧军的心灵是非常细腻的。他刚到延安就发现,这里开始制造“谄上”的传统:“一些人不是在革命,不是在工作,完全把自己的地位造起来,然后慢慢地爬”,萧军认为这是“新兴的官僚主义”(上卷页1)。

有一次他开会回来:“忽然一辆汽车呜呜地叫着从人群后面冲过来了,从人群中冲开了一条路……去了。当时使我感觉到好像从我的心上这样冲开了一条路,我和这坐汽车的人有了区别。我知道这是毛泽东的,但我不知道这车里坐的什么人?”(卷上页162)还有一次,萧军到河西山谷玩,“遇见毛泽东的老婆骑在马上,跑着去高级干部休养所去了”,他不禁联想,“这里连个作家休养所也没有,无论哪里的特权者,总是选择最好的肉给自己吃的”(上卷页175)。

萧军看望住院的爱人王德芬的时候,听到在他看来是“很多丑恶的事情”:“李伯钊注1自带小鬼,每天做饭五次,罐头、牛乳、鸡蛋、香肠等应有尽有,馒头也是白的”,“杨尚昆买鸡蛋总是成筐的,每天早晨以牛乳,鸡蛋,饼干代早餐”;“毛泽东女人生产时,不独自带看护,而且门前有持枪卫兵。产后大宴宾客。去看病人时,总是坐汽车一直开进去,并不按时间……”萧军慨叹“卑污地存在原来到处一样……中国革命的路还是遥远的。”(上卷页200)。

萧军对延安日益明显的个人崇拜现象非常不以为然。他某天“去马列学院参观联共党史参考资料……有几张照片,故意牵强附会以及把列宁、史塔林的照相特别放大,这使我反感。不禁想到这些政治追随者,只有政治和政治领袖,不会再想到别人。中国也正在进行这现象,这是奴性的表现,我反对它”(上卷页115)。他看到个人崇拜的结果是:“一般党员当然要以支书的意见为意见,所谓„正义‟„公理‟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在这里还要说„群众意见‟这是骗人”(上卷页318)。

首长们享有特权,老百姓们自然有看法:“看见我们同志把很多吃不了的饭全喂了鸡,他们心疼死了,他们说„我们在家里落下一粒饭也要拾起吃了啊!这里却喂鸡!”(上卷页538)萧军有一段时间自愿离开延安到二十几里路外的农村生活,深切感受到那里的居民只有对公家尽义务的负担,没有权利的享受,更谈不上文化、卫生、教育等。一天晚饭后他到借住的村长家,村长小儿子问他:“你又来要什么来了啊?”萧军被这孩子的话震动了:“这说明„公家人‟到百姓家中是„索要‟,没有给与——这给与了孩子这印象”(下卷页277)。此后他“很不敢问一些人们的生活情形,因为他们总是诉说出公粮的数目多,而我又是个吃公粮的人!”(下卷页288)。

萧军看到延安周边地区居民文化生活状况之差,出乎想象。一位刘姓老人谈起光绪年间的事:“那时候有主子,有地的纳粮,无地的纳税,官兵全有饷,馍只有六个麻钱一个……今刻……”(下卷页317)这位老人留恋着自己的时代,左肩上还垂留着一条小辫子。萧军明白他对目前社会的不满和不解。他感觉到,“这里的人民对于共产党和政府是没有思想、感情上的连结的,他们只感到„谁坐皇帝给谁纳税‟的义务”(下卷页293)。对于中共当时力捧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当地老百姓也不买账,他们说,“他并不劳动啊……公家却还给他一头牛,一头马,还有种地的刈……”(下卷页339)如此可反映边区人民的政治文化观念如秧歌词中所唱:“革命工作做得好,毛主席请你把官封……”(下卷页331)。

延安的不平等还表现在女性地位方面。

萧军初到延安就非常看不惯毛泽东和王明两位夫人的作风。他写道,延安的一些高级干部的女人,一嫁了好丈夫,就丧掉了自己的人格和工作岗位,随丈夫“光荣”去了。萧军把她们比作“月亮”,自身没有热力,借重丈夫的光辉,“蓝苹,孟庆树,就是此流人物的代表”,他甚至毫无保留地写下,“这些卑贱的东西们比外面社会以生殖器做工具而换得舒服的女人们还要自娇自傲,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上卷页8)。在萧军看来,延安的一些女人很有一点虚荣、意志薄弱甚至情操低下,男人们则利用自己的地位等优越条件、利用女人还不够强健的弱点占有女人。他很打算写一些小说暴露这类“革命的流氓”(上卷页74)!

还有一种萧军看不惯的现象是外国专家在延安的表现。有朋友告诉萧军“中央医院一个苏联外科大夫要找一个临时爱人的事,他是有老婆在本国的”(上卷页68)。萧军也曾亲见中央医院一位苏联外科医生把一只老百姓的狗随便用手枪射杀了,翻译还大叫让路人拖去吃狗肉;几天后又见这位医生骑马追着几个女孩子说笑,有点流氓性(下卷页106)。

延安的法制状况也远不能让萧军满意。他在一次参议会上听主席高岗报告,一位名叫李景林的参议员,因为枪支走火打死了人,主席团决定开除他的议员名额。这时萧军提出反对。他认为,根据“外面”的刑法总则,这个议员的罪名尚未确定,因此不能先行“褫夺公权”。他主张先停止其议员职务,交由检察机关调查;待审判庭判明罪行,再来决定处分。这件事让萧军对主席、政府和法律教授生出一种无知的可怜(上卷页333)。萧军还听过延安财政厅长报告边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制作鸦片烟膏,他很难过。厅长说,“为了钱,除开我个人没有去抢人以外,几乎什么方法全做过了!”(上卷页399)这让萧军不禁感慨:革命的花是从最卑污的粪壤里开出来的。

萧军之所以不满这些现象,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认为,这些不良现象如果发生在“外面”,那是没有什么的;但这是在延安,就分外令他惋惜和怜悯。他在日记中记下这些不满纯粹是从共产党利益出发,希望帮助共产党人建立德性,改变各种官僚主义习气和不良作风。

萧军眼中的“整风”

从历史研究角度说,“整风”和“抢救”运动一起,都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注2。萧军作为一个旁观者和参与者,比较深入地观察了中下层干部整风情况和“抢救”运动状况,《日记》中这两部分内容着墨较多,这里分开来谈。

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整风运动正式开始。萧军对于整风运动在落实中的表现,总的讲是持批评态度的。《日记》记载:3月某天,萧军“在中央研究院看他们„整顿三风‟的壁报”,看到“有些人被骂了:罗迈注3,欧阳山等,但那些文章却是粗糙的”(上卷页426)。6月2日,萧军参加了题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顿三风讨论会。他的观感是:“他们全是在那里瞪着眼睛扯谎”(上卷页486)。

萧军对于整风运动的看法,从他对王实味事件的态度足可呈现。

萧军和王实味并无太多交往,在他眼中,王实味不过是一个摇摇晃晃高个子,白面孔,半疯狂的神经质的人。后来王实味找萧军时,他还有避嫌之意,不愿理会。

虽然中共对王实味的批判已经开始,但萧军在1942年5月23日杨家岭召开的第三次文艺座谈会上,直陈自己对于王实味的观点:“我仍然承认他主观上是站在革命立场上”,“对于王实味批评的态度是不对的”(上卷页476)。某天他听说王实味自动脱党,他认为,如果有此说,“这是党内一些无知的人以批评为打击的结果”,“这是不能作为叛徒看的……只能说是革命逃兵”。他甚至专门为此去见毛泽东,毛“似乎很困疲和懊恼的样子,也许在烦厌我又去多事”,但萧军严正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耐心解释,他觉得毛“似乎也明白

6月4日,萧军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二次对王实味斗争会。开头两个发言的就从思想、政治、组织上用各种证据证明王实味是“托派”,有计划、有阴谋地破坏党、侮辱党。当王实味站起来辩解时,立刻就有人打断他的话。萧军感觉他们“像一群恶狗似的,伸出嘴巴向他围攻……而主席还纵容着不管,这简直是一种阴谋!”这场会议给萧军以强烈刺激,《日记》中不少笔墨写下了他的愤怒和痛恨,以至于他说“这是最不愉快的一天”,“我更确定我和这党的关系”(上卷页490)。几天后他见到王震,王震说王实味“简直不够一个文化人”,萧军继续解释说:这是对思想战斗问题,不是对人的问题(上卷页493)。

萧军对王实味的仗义执言遭到中央研究院等八大团体的反对,他竟然收到108人签名抗议书,信中写道:“我们这次座谈会是清算王实味的托派思想及其反党活动……因此不仅党员应该积极拥护,而且一切党外人士也应抱同情的态度,给与积极的帮助”云云(上卷页501)。有朋友善意提醒萧军明哲保身,“不要弄成王实味第二”(上卷页595)。

但是在日后有机会的场合,萧军照样毫不妥协,坚定认为王实味不是托派,尤其反对“诬良为盗”的斗争办法(下卷页86)。直到1944年,萧军检点旧刊物,细心重读王实味发表在《中国文化》第六期上的文章《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他说“实在还寻不出他的„托派‟和„特务‟主张在哪里”,如果一定要说王实味是“反革命”,那么“只是这作者对于共产党两位愚蠢、武断、机械论者的„理论家‟——陈伯达,艾思奇——做了批评”,而且萧军认为这批评是应当的。因此萧军认为,政治上需要这样一个“牺牲者”,这是一种可怜的“政治戏法”(下卷页346)。

总的来讲,萧军对中共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十分不以为然,他觉得“他们口头上说不怕批评,不怕舆论,实际是外强中干,比方„轻骑队‟现在就不敢出来了,报上也再见不到一篇批评性的文章”(上卷页527)。

整风运动的结果在延安以外的地方上更不能让萧军满意。年轻的作家柳青告诉萧军:“第一个感到负担重……地主与贫农苦,中农好……下级干部贪污腐化……军队的纪律也不好了……人民逃避兵役,并不如报上所说„母送儿子去当兵‟……这是仅有的偶然现象……人民对两个政权全是冷漠的,对于共产党本希望能好些,如果和国民党一样,他们就失望了……对法律不满……他们不乐意被选举,选举上是认为倒霉的事……人民不信任边币……”(上卷页600)。

“歇斯底里”的“抢救运动”

《日记》中关于“抢救运动”的笔墨较多且较为集中,让人看后触目惊心。萧军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从赞同到怀疑、反对和愤怒的心理转变。这正让人看到“抢救运动”的“歇斯底里性质”注4。

萧军在这年4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近年来,在延安处刑的案件好像特别多起来”(下卷页77)。他开始参加杨家岭的特务反省大会,此后他的日记中越来越多记载某某因为是国民党特务被保安处捕去,听说某某也是特务,某个“小鬼”也参加了特务工作,听说招待所又发现两个特务,等等。

萧军对国民党的下流政治手段充满了愤恨和鄙视,对于利用“特务自白”方式昭告和教育延安军民,他非常赞同。之后各种坦白大会密集进行,萧军越来越多耳闻各种自杀和企图自杀事件:6月28日,“招待所几天来几乎每天开会到深夜,已经发现了日本和国民党的特务五六个”,“今天早晨芬告诉我有一个人跳井”(下卷页156)。6月29日,“晚间去旁听斗争特务赵××”(下卷页159)。7月1日晚间“是五个人坦白运动的报告”(下卷页162)。7月15日,“现在边区已经进入紧张情绪中……康生根据了一些材料报告进攻边区及大后方人民情形,主要还是限十天内特务自首,否则即按战时法令惩办——不经法庭审判即可枪决。”报告中开始动员、组织自卫队,并宣布“自由主义即为反革命”。萧军认为这一运动是基本正当的,应该以此促进自首(下卷页 197)。

7月15日,康生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干部大会上作“抢救失足者”的动员报告。此后“抢救运动”进入了一个高潮。

康生报告第二天,即7月16日,“他们几乎一夜没有睡,在开会,在斗争……这是为了响应大会的号召在抢救„特务‟”(下卷页181)。“因为一个叫赵文林的不肯承认他特务的关系,他们对他说服了一个月”,“进行过三日夜的说服,他还不能清楚自首,于是群众要求枪毙他,结果绑起来”(下卷页182)。7月17日,“晚饭后,因为散步,由王玉清向我提出警告了,希望我遵守十天约定的纪律,不散步,不会客,不到河边大便……”(下卷页183)。7月18日,“晚间又开坦白大会……已经肃出了五十个人……肃杀空气充满着每个人……那个赵文林也坦白了”,会议最后还宣布了“两条心”人们的名字,萧军也感到心跳(下卷页184)。7月19日,“夜间开大会,一个„军事密探‟被保安营绑去了”(下卷页186)。7月20日,“和艾思奇同居的一个女人姓王的,也成了特务”;“这招待所几乎成了个„内奸‟世界,这里住了150—200人,大约百分之七十是特务或有政治问题的”(下卷页187)。7月25日,“那个叫黄××的,被绑吊起来敲着耳光”(下卷页190)。7月27日,“去杨家岭参加抢救结束大会”,“由李富春报告直属十余机关于十二天抢救中,共抢了二百六十人。最多的是中央招待所(九十一名),其次是中央医院(八十一名)”(下卷页192)。

萧军感到,“如今每个人全在考验着人,每个人也全被考验着”(下卷页188),招待所的政治工作人员们“几乎不眠不休劝说着那些内奸、暗探……”,“我一想到他们那陷害别人的罪行便毫无怜惜”(下卷页190)。是的,在“抢救运动”进行相当长时间,萧军一直都持拥护态度,他表示:“我一定要为保护这个党,这个人民的领袖毛泽东而战”(下卷页187),“从这考验中人才能获得真理,获得人”(下卷页188)。

来看看“群众运动”的场景吧:在抢救结束大会上,十个单位代表联合宣誓“燃烧起了人底感情,掌声呼声开始爆炸了!……群众似成了烧起来的火焰……所谓„人声鼎沸‟这可以说明这时的声音。每个人的心全要跳出胸膛的样子……由台上下来的人被举在空中……国际歌声响起了!我流下了泪!罪人们得救了!”在这个机会中,竟然有三百六十人交上自愿坦白的条子。这种火山喷发般猛烈的场面让萧军十分欢喜:“他们得救了,共产党胜利了”;然而又使他恐惧:“这一千多共产党人中怀着两条心、三条心、半条心……的人,竟占了三分之二!一旦危机一到,这是不堪想象的啊!”(下卷页193)

一段时间后,“招待所肃杀的气氛渐渐冲淡下来”,逐渐有人批评“抢救运动”中捆绑、打等过失行动。萧军的情绪开始冷静下来,逐渐有了反思。

9月14日晚,刘力果来找萧军,“他说他痛苦,因为他没有特务行为,而组织方面非让他坦白不可,不然就把他放在这里不管”,萧军感觉到,“招待所类乎这样人还很多,这样长期压抑一个人的精神和感情,将是不妥的”(下卷页227)。9月16日,“如今我对于一般政治上的宣传感到了普遍的不信任……对于共产党的一些宣传我虽相信,但不是十分”(下卷页229)。

陆陆续续各种“申冤”座谈会、甄别讨论会——“那些被„抢救‟过的人,全有愤不欲生、哭、恐惧的经历,落头发、死底恐惧准备等”(下卷页436),萧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了怀疑——听了很多发言材料,“对证着自己对于一些人和事底看法和推测,大致全是对的。”什么样的看法和推测呢?——“这次„抢救‟大部分是靠吓诈、株连等办法,很少靠证据解决问题,而且应用的是报复主义,巫神主义,形式逻辑,打手主义,立功主义,而决不是唯物主义——从现实出发,以至为了一条鲜鱼——真正特务——弄得满锅腥”(下卷页439)。

萧军开始越来越多地记下抢救运动中的悲剧。“艾青要自杀,自己恐惧,抢了两顶帽子”(下卷页442)。平剧院的阿甲告诉萧军一些抢救运动中的过火行动,“平剧院一个唱花脸的,吊死了自己”。萧军还得知青年剧院有两个人也自杀死了(下卷页511)。张仃对萧军说,经过此次“抢救”,他的精神和共产党远了,本想在整风中要改造自己,如今已灰了心。直到几个月后张仃还在阴影中,感叹这次抢救运动使“一般知识分子脱了一层皮”(下卷页592)。一个徐悲鸿的得意学生,为了追求真理来到延安,却以“政治嫌疑”为名,头脸蒙上黑布被捕到保安处,他受不了刺激而得病,无人照顾医治最终死亡(下卷页542)。萧军的好友李又然来找萧军,谈鲁艺抢救的情形:“周扬底凶恶,严文井、周立波等卑劣,假公济私”,“抢救中有的上吊,如今绳痕宛在;吞石子,杜矢甲跳过井……”(下卷页667)。高阳告诉萧军:王××在抢救时,如何逼死了一个弹三弦的青年上吊,而后带气活埋;一个青年用手枪自杀;一个女人打落了裤子,逼着女人和他恋爱,坐在他腿上写供状……(下卷页725)直到1945年9月初,萧军见到在保安处囚禁了三年的高阳,后者讲说了“那里面”无法无天的悲惨情形:一个东北女人“十五分钟”回答罗迈的“有问必答,言必对题,禁止耍死狗”,她上吊了,罗迈还说他是“死特务”……(下卷页756)萧军某天深夜遭遇一个疯了的青年,一个“抢救”中的牺牲者——唱歌、踢他的门、答非所问,让他心里充满了心酸(下卷页767)。某天萧军的好友李又然来向他忏悔,说在抢救中因为周扬欺骗他,逼迫他要招供萧军是“日本特务”,而且由保安处派来一个叫马林的说萧军是日本特务正坦白、被捕、已招供了。后来李又然知道这是欺骗找过周扬,后者坚持否认(下卷页720)。“抢救”中甚至连萧军也躲不过“汉奸”嫌疑,支部要求他谈谈自己的历史情况。

运动的结果是人人自危:“人们开始在忏悔,自我批评、承认党是对的、掩护抢救者底„得当‟”(下卷页467)。“人们传说共产党如果国民党进攻,就要杀特务分子”,“一般共产党员养成了谨小慎微、颠倒是非,装腔作势的作风,说假话”(下卷页448)。萧军朋友李又然的感受是:“此次共产党的信誉,在知识分子中降落得甚为可悲,离心离德已经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党员——除开那些投机拍马者——心中的暗礁……”(下卷页657)他还说,“对于毛……我早先是无条件五体投地的敬和爱……如今我有些怕和距离了……”(下卷页 667)。

1943年11月3日,传达毛泽东关于抢救时所犯的错误的报告。其中讲到,在国民党调统局登记领薪水的特务在边区有六百七十余人。错误在于抢救运动中缺乏调查研究和个别对待,以至犯了“左”的错误,但是“政治路线是无错的”(下卷页542)。

萧军则有自己的结论——“他们打着,骂着,甚至用手扼着人底喉咙,向人们要„反革命‟的口供、证据、关系……向那些为求民族解放、真理而来的青年们要无产阶级底„立场‟……这就是这些„革命者‟底„革命工作‟!他们如今竟一点没有良心上的愧悔,他们杀了人,却用无耻的笑脸„道歉‟来报偿……”(下卷页724)他一向秉持一种认识:“一个政党正当斗争的路,那是应该以宣传、组织、军事、理论、政治等光明手段来斗争”(下卷页86),但是“共产党此次„抢救‟削尽了一个作为人底尊严,一个作为党员的尊严——逼迫他们捏造、承认各种可耻的卑劣的事:奸细、堕落、无耻的行为等——这也是堕落了它自己的尊严,以至于对它蔑视和冷淡,因为它对构成自己的份子蔑视,也就轻贱蔑视降低了它本身!”(下卷页 681)。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陈永发先生曾说,整风运动“虽然蹂躏西方人所谓人权,并制造出许多冤错假案,但是表面上没有一个人人头落地。”注5他意指与30年代苏区肃反的杀戮相比较,中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统一思想、实现一元化领导的方法。但是,这种“表面上没有一个人人头落地”,而实际上很多人被迫自戕、自己结束肉体和思想生命的后果更可怕。延安经验在中共建政后延续下来,尤其到*中登峰造极,戕害了更多人的生命。

革命者的革命观

萧军初到延安时心情十分舒畅,常到延河边引吭高歌,无拘无束,他那嘹亮的歌声震荡着两旁的山谷,天长日久人们也就熟悉了——那是萧军在歌唱注6!萧军思想有非常阳光、阳刚的一面。他终生都钟情于一个独立的文艺出版社,让作家自由发声。他的竞争英雄主义个性始终强烈存在。他对民主的渴望远超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他曾作为参议员参加延安第二届参议会的开幕式,他对毛泽东所说“共产党人只有和各党派人士合作的义务,并没有权利……边区是共产党的,也不全是共产党的”等等感到喜悦,他起来呼应说自己到边区就是“来追求民主的”,因为“民主是世界上、历史上最合理的政治制度”,他认为他“看到的这参议会就是真民主”(上卷页323)。他的心充满了希望。

萧军思想与中共文艺政策又相契合又相矛盾。他曾设想在文坛上施行“集体批判制”(上卷页33),反讽的是他后半生中却被“集体批判”搞了个死去活来。他在文化范围内主张“以协同一致为基底”(上卷页53),但从延安到*他被排斥和打击的罪名都是和党有“二心”。他曾论断中国文艺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作品将会走下坡路,正向纯艺术的路上迈进(上卷页114),但他想不到这是自己一厢情愿、最不靠谱的结论——他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并引以为傲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结论是“政治标准第

一、艺术标准第二”,萧军与之宗旨完全相悖。他雄心勃勃想“把延安的文艺运动开导和整理出一个规模来”(上卷页135),最终却被组织“清算”注7。他阅读《联共党史》,说“这书使我喜欢读,它使我感情兴奋,伟大,并增强我战斗的意志”(下卷页25),“增加了对于真理的全面认识性,也更坚定了自己的脚跟和方向”(下卷页65),他把它比作“共产主义者的《圣经》”(下卷页38)。他这样一个强烈要求自由的人却被这样一部泯灭个人、强调服从和集体主义、塑造个人崇拜的著作所迷倒,这是他那一代人的集体悲剧。

其实,萧军对延安的根本问题也有隐约认识——他对“党”和“政府”的关系、“革命”的未来等都有所思考。

他发现“这里人民和政府并不是统一的,政府在观念上还把人民看成一种陪衬者”(上卷页334)。他说,“这里只有组织力量,行政力量,毫没有个人力量,所谓„民主‟,„三三制‟全是废话”(上卷页181)。他预见,“一旦有了正式政权,有了„所争‟的时候,那一定要有很多可耻、可卑、可丑的现象出现着。总之中国革命是长期性的,更是心灵的革命”(上卷页188)。

他预见,“不独中国,世界政治也要由武装斗争进步到议会斗争,由„革命‟到„改良‟”(上卷页516)。他把延安“三三制”的说法搬用过来,认为将来世界上也要存在一个“三三制”的国际机构,革命将以改良、竞争、合作、渐进等避免暴力的形式来进步(下卷页126)。他预判,抗战后“到议会竞争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那是有着一个大小被洗刷的危机的”(上卷页359)。

对共产党的“爱”和疏离感从延安时期开始纠结了萧军一生。他从心底里对共产党充满了信任和“爱”,但却“因为„爱‟竟受了他们之中的各样损害侮辱”(上卷页54)。“伤害”、“侮辱”等词成为《日记》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他毫无保留地愤怒咆哮:

“这里给与我的侮辱与损害是别处从来没有过的,而且我还不能发声!我不能再在这里住下去了,我宁可到外面去住国民党的监狱!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我不愿再在这里受„优待‟了!”(上卷页28)。

在“整风”过程中,刚烈的萧军看到了太多他无法承受的东西,一种距离感越来越强,“甚至对于到毛泽东那里去串门全没了兴致”(上卷页495)。所幸毛泽东那时的耐心宽容、“党外人士”、“鲁迅大弟子”和优秀左翼作家等的身份让他没有遭受更多压力,尚能“全身而退”。到*时期,萧军可就没有这个“优待”了。

萧军常说,“我和党几乎是在靠理性结合着”(上卷页495),“只是一段路的同行者”(上卷页507)。所谓“理性”正是萧军和“党”之间相悖的根源。笔者理解,关键正在于他这一句话——“这延安对于我自己是不愉快的,但他对于大多数贫苦的人确是有好处的。那么我自己一些小不舒服算得了什么呢?整个的革命也是如此”(下卷页102)。所以最终,他只能“以„坐牢‟的心情来忍受一切”(下卷页8)——“忍受着,我将忍受地爬上十字架,我不想向他们的敌人(也是我的敌人)吐露半个字”(上卷页35)。萧军的“十字架”不是宗教或哲学意义上的,而是良心的十字架。当他设想的、也是他帮助建设的制度吞噬着他自己,“在我喂养起来的人,他们总要回头咬我的喉咙”,他还是铁了心忍受这种苦痛:“虽然我痛苦,但这却是我力量的源泉”(上卷页429)。他感叹“革命对工农带来的是利益,是愉快,对于智识分子却是生活降低,不自由”,他的结论是:智识分子应该克服这双重困难(下卷页119)。他想不到,这种忍受和克服本质上就是自由和民主的被束缚与泯灭,不论是政治、战争原因还是以国家、民族的名义。

著名的中共党史研究大家、老革命者何方先生曾说,“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政治模式、领导体制、宣传教育,以及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包括党史编纂学在内,都还是延安整风奠定的基础,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还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注8萧军《日记》恰是从一个个点对这个结论的呼应和具体细致的补充。读者要感谢萧军先生真实的记录,唯其“腹诽”,方显“真实”。也应该感谢萧军先生后人呈现先辈坦荡的勇气和胸怀。此前,虽然萧军夫人王德芬曾写有一部《我和萧军风雨50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其中所述大致与《日记》相符,可见是参照了当时家属尚未公开的《日记》加上王女士的回忆而就,但是回忆的细致、深入及史料价值远不能与这部厚重的《日记》相比拟。笔者认为,就近代中国研究的价值而言,萧军这部《日记》超过了他那些在文学史上声名卓著的长篇巨著。

注释:

注1杨尚昆夫人。

注2关于“整风运动”和“抢救运动”的提法及时限问题,何方先生作为“老革命家”、中共革命(包括延安抢救运动)的亲历者和研究者,他的分析最为合理。据他亲身经历和见闻,“抢救运动”即是延安整风的一个部分,把他们分开来谈是为了掩盖整风运动中的错误和延安的光辉形象,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审干运动”。萧军《日记》中的记载可印证何先生的分析。见何方:《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页316。

注3即李维汉。

注4陈永发著:《延安的阴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发行,1990,页93。

注5陈永发著:《延安的阴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6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发行,1990,序。

注6王德芬著:《我和萧军风雨50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页99。

注71948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对萧军做出了的《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把萧军定性为“才子加流氓”一型的人物,并决定在党内外开展对于萧军反动思想和其他类似反动思想的批判,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停止对萧军文学活动的物质方面的帮助。从此萧军被排除于文艺界外长达32年之久。见刘芝明著:《清算萧军的反动思想》,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发行,1949年11月。

注8何方著:《党史笔记: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页210。

推荐第3篇:萧乾简介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炳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 ,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二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欧洲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萧乾还是去了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中国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正象人们熟悉的那样,萧乾同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作家。早在30年代初,他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等。他非常珍惜自己早年所写的小说,觉得这是他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因为正是写小说使他开始了创作生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萧乾返回祖国,先后从事报刊编辑和文史研究工作,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译作有《莎士比亚故事集》,曾销售近一百万册,此外有捷克作家哈谢克(HASEK)《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Schwiek),英

国作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等,他还因为翻译易卡生的《培尔.金特》(PEERGYNT)而被授予挪威国家勋章。而最让人惊叹的是,在80多岁高龄时,他还与夫人文洁若合作翻译了“最难懂的巨著”——爱尔兰小说家乔尹斯的《尤里西斯》,令文坛和世人瞩目、惊叹。晚年的萧乾,勤奋笔耕,写了大量散文、笔记、随笔、回忆录等作品,同时,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化战士,他还几次出国参加国际作家聚会。评论界一致认为,萧乾的作品,真诚坦荡,深邃警醒,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萧乾是一生用“心”写作的人。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这辈子的处事原则之一,就是讲真话。萧乾一生历经沧桑,就在他90诞辰前夕,反映他一生创作和翻译成就的10卷本《萧乾文集》出版,320万字的文集,包括了小说、散文、特写、杂文、回忆录、文学评论和书信,让读者得以欣赏他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作品。

推荐第4篇:萧德廉同志简介

萧德廉同志简介

萧德廉,男,1932年7月生(农历六月初四),涟源市杨市镇人,1952年加入共青团,1954年3月入党。1948年7月到蓝田当学徒工人,1949年8月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迎解放宣传活动任店员工会二组组长,1951年9月工会介绍到安化县蓝田税务所工作(工龄按政策从1949年10月算起)历任涟源县税务局计划股长、秘书股长、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1956年2月调县委财贸部秘书、干事,1961年3月任组织部秘书干事,1968年县革委群工组长、组织部副组长,1971年山塘区革命领导小组组长,1973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78年1月县委办副主任(抓全盘)兼落实政策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10年,1981年12月县人大党组成员、人大办主任,1984年4月-1993年4月县人事局长,1993年七月退休,副处级。1994年任涟源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2年3月选为会长,至2011年3月换届任名誉会长。1971年5月-1985年任中共涟源县委委员,1969年9月-1980年5月县革委常委、1980年5月-1984年3月县人大常委。1984年4月-1993年4月任市政协常委,1969年9月-1987年任县

6、

7、

8、9届人大代表,1971年5月-1988年1月任县(市)

3、

4、

5、6届党代表,在职工作期间,获省、地、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

党务工作者、记功、记大功,工资升级,报刊表彰26次,其中获省财贸部、省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等单位表彰3次,娄底行署、统战部、政协6次,涟源市委、市政府、市政协11次,县委组织部、直属机关党委6次,退休后获省、地、市表彰20次,其中省老科协6次,娄底市老科协、人事局8次,涟源人民政府、市委办、市政府办4次,市科协2次。

2011年6月

推荐第5篇:萧军义校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我校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学生乘车安全,根据国务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用车管理的意见》,制定我校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精神,切实加交通安全大排查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促进我校教学秩序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宣传教育、全面排查、集中整治”为原则,配合交通部门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和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集中整治学生乘车安全隐患,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避免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接送学生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消除学生乘车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涉及学生乘车

的重大交通事故学校周边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探索和建立我校管理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三、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

长:杨泽宇

副组长:赵君 张纯财 杨旭东 丛文军

员:郝建权 王红岩 纪海州 武胜男 张旭明 李亚凡 柴永强 王大鹏 杨玉凤 牛春青 郑力君 张丽华 班主任等。

主要职责:

1、领导全体师生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校车安全的相关规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督导、有总结。

2、组织制定和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责成有关责任人监督执行。

3、主持召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督促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

4、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管理。深入调查了解校车安全形势,及时解决防范涉及校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和问题。

5、明确责任,组织校车安全检查,积极配合公安、教育部门的工作,实行联动管理。对交警部门及上级机关指出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意见,在规定期限内解决。

6、组织领导校车安全责任制的考评工作。

四、工作重点

1、学校定期召开班子例会,由校长带领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制定学校开展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安排分管校长同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认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家长下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大排查,进一步落实领导班子安全值班职责,积极探索和建立我校管理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2、重点整治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员、酒后驾驶、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以及未年检车、故障车、报废车、农用车、小三轮等证件不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

3、重点整治路段。校门口、十字路口。

4、集中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年级上一堂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课、安排一期出交通安全教育专栏、校园广播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进行警示教育,对全校师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注重信息发布与报送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总结、有成效。

6、组织一次校车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乘车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事故逃生知识与能力。

五、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校车安全关系到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这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2、明确职责,加强协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细化工作职责,周密制定措施,坚持边排查、边整改、边整治的原则,对查出的突出问题,指定专人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领导组涉及部门和成员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加强联系、通力协作,共同做好这项管理工作。

3、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各班要向广大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宣传乘坐不符合规定车辆的严重危害,以及开展校车安全大排查的意义。要做好发放《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致家长一封信》,通过举办家长会、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校园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和家长掌握交通安全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维护自身交通安全。学校采取在主要路口及学校办公楼门厅悬挂宣

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营造全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校车安全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

4、严格督查,实行责任追究。为确保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工作任务、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班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行动及时、措施落实、成效明显的,予以表扬;对行动迟缓、敷衍塞责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发生学生乘车安全事故发生的,严肃处理 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沈家台镇萧军义校

2018.3.1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沈家台镇萧军义校

2018.3.1

推荐第6篇:火箭军军种简介

火箭军军种简介

解放军里军种有四个,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原火箭军(简称二炮),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核反击战略作战任务的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原火箭军(简称二炮),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战略目标。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它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

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装备常规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遂行常规导弹突击任务的部队。它由近程、中近程常规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

目前,火箭军已建成了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的作战阵地,初步形成了多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系统,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保卫社会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发展核武器,组建战略核部队,是为了防御,是为了打破核垄断,反对核讹诈,遏制核战争。核反击是被迫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核武器和核战争,维护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中国政府一再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核武器。但是,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毫不犹豫地实施核反击,进行有限而有效的核报复。

火箭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其下的基本组织层次为基地、旅、营。

推荐第7篇:李怀军简介

李怀军简介

1956年5月11日生人,

1964——1968年开元小学读上学,

1969——1971年开元学校读初中,

1972——1974年宁阳四中读高中,

1977——1983年任生产队会计,

1989——1998年任开元村会计室记账员,

1999——2003年任开元村计生办主任,

2000年7月入党,

2003年7月至今任开元村会计。

李怀军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忠厚老实,勤俭持家,友爱乡邻,孝敬老人,体恤贫幼,给童年的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服务于社会,报效于国家”理想。李怀军先生从小质朴方正,聪明好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

在上小学时期,他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数学天赋,多次获得学科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自古雄才多磨难,小学即将毕业,却赶上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到处都是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并且又因为需要照顾贫寒的家庭,李先生不得不含泪在本村读初中,他半工半读,亦工亦农,很快就成了过农村生活的行家里手,耕、耙,耩,扬,无所不学,无所不会。

1972年,李怀军先生以优异的成绩和高尚的品行顺利进入本地名校——宁阳四中高中部就读。他以忘我的精神,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他在学习之余,积极当好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知心人。他光荣的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被评选为优秀团干部。两年制的高中生活对于他来说是那么充实,更是那么短暂,他如饥似渴地的学习,唯恐不能详尽的掌握建设现代化的科学知识;他夜以继日的工作,唯恐不能悉心地为同学们服务,不能当好同学们的楷模。高中毕业以后, 李怀军先生响应国家号——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扎根农村,踏踏实实地担当起了一个知识青年的时代责任,积极试种新品种,热情推广新产品。为了使父老乡亲能吃上饱饭,他不辞劳苦地奋斗在田间地头,战斗在河渠沟岔。由于他优秀的表现,非凡的业绩,1977年,被推举为生产队会计,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干好本职工作;1989年,被提拔为村会计室记账员,他一丝不苟的记好帐,诚心敬意地为村民服务,为村两委尽职尽责,获得了广泛好评,有口皆碑,深受赞誉;1999年,被任命为村计生办主任,计生工作可是头等大事,又是老大难问题,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秉公执法,克己奉公,他问寒问暖,走门串户,他深入浅出地解释党的政策,他一五一十地反映群众的心声,计生工作四年期间,无一重大责任事故出现,无一超生违纪现象发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组织是明察秋毫的,2000年7月,李怀军光荣入党,自此,他更严格要求自己,更严格要求家人,有损党的言论不说,有害村民的事情不做,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宽以待人,2003年7月,李怀军先生,当选为村会计,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日思夜想为开元村的良性生态谋篇章,他殚精竭虑为开元村的持续发展绘蓝图,他管理好每一份账,他用好每一分钱,他全心全意地当好村民的公仆,他赤胆忠心地做好村两委的助手。

推荐第8篇:刘庆军简介

刘庆军,男,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士学位,同年分配福州一中工作,2005年福建师大教育管理研究生班结业,1998年被评为中学体育高级教师,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德育处副主任。现为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福建师范大学体科院兼职

副教授,福州教育学院学科教研员,中国排球国家级裁判。 刘庆军同志具有系统、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上注意发展学生特长,注重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擅长排球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所指导运动队分别夺得福州市中学生女排、男排、女篮、田径比赛的冠军。担任体育教研组组长期间,带领全组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撰写论文在《福建中学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上发表,参与福建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本、教育部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学科教学指导”的研制编写,主持《福建

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编写工作。 曾两次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荣获“福州市体育传统校优秀教练员”、“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个人、“福建省中小学校体育工作

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训对象通识培训、2006年6月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2009年8月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级培训、2009年11

月参加全国体育教研员培训班培训。

教学感言:用心、用爱、用力,善于发现、激发兴趣。

推荐第9篇:孟立军简介

孟立军, 1989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现任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院长助理,兼医务处主任、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兼职教授。惠民县政协副主席。为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滨州市青年科技奖、滨州市职业道德标兵、滨州地区首届读书成才二等奖、滨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先后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安贞医院研修学习,掌握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领域有一定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能妥善处理临床疑难杂症。在冠心病方面,加强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治疗,强调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内皮、稳定斑块的措施。对心力衰竭注重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失调,抑制心室重构,改善长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取得明显疗效。应用射频消融术根治旁路、双径路阵发性心动过速。应用同步电复律治疗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对高血压治疗按照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原则,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研究继发性高血压病例,对原醛、肾动脉狭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导致的高血压明确了诊断。成功救治了8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00余例。成功救治了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如急性主动脉夹层瘤、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心原性休克、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我院率先明确诊断急性肺栓塞,并应用溶栓疗法成功救治了多例并发低血压休克的肺栓塞患者,几年来成功救治严重肺栓塞30余例。

“强化联合药物疗法对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法与安全性研究”等5项研究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在《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发表论文40余篇。

推荐第10篇:邵军祥简介

邵军祥,(1964~ )出生于甘肃会宁,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诗刊》《星星》《诗神》《黄河诗报》《当代诗坛》《飞天》《新诗文大观》等五十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四百余首(篇),部分诗作被选入三十多种选本,本人业绩被编入《历代陇中艺林人物》辞书,获2013年“华夏情”诗歌邀请赛一等奖和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优秀奖。兼任《中国网络诗歌学会》编辑,渭河源诗社顾问。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定西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文集《爱的潜流》,散文集《故土魂音》。

诗观:诗,是生命自强不息的搏动,是人类崇高精神的结晶,是世界丰富优美的回声。它应当使人感受到一种力,一种爱,一种永恒的精神。一首真正的好诗,都是对真善美的一次充满喜悦的重新发现,诗用自己的温柔、美丽和大爱讴歌生活。

第11篇:萧红被萧军抛弃是因为没有“妻性”?

萧红被萧军抛弃是因为没有“妻性”?

萧军在八十年代对萧红信件注释时,专门就二萧分手写了很长文章。在结尾处他仍然忿忿不平地写道:鲁迅先生曾说过,女人只有母性、女性,而没有“妻性”。所谓“妻性”完全是后天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大意如此)

萧红就是个没有“妻性”的人,我也从来没向她要求过这一“妻性”。

“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在临汾车站,萧军对聂绀驽剖白自己的心迹。

萧军不断地强调萧红身上缺乏“妻性”,好像这个成为他们分手最重要的原因。而一个好妻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柔顺,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而与萧军相伴六年的萧红,在许多细节上都可以感受到牺牲,温柔,体贴,可以说她是个合格而称职的妻子。对待萧军,她像个小母亲一样充满了关爱与体贴,有时又像个小女儿一样任性而爱娇。就连许广平也说:“如果有一个安定的,相当合式的家庭,使萧红先生主持家政,我相信她会弄得很体贴的。”这是对萧红妻性的高度肯定。

在哈尔滨,萧红产下汪恩甲的女儿,忍着六天不去看婴儿一眼,不喂她吃一口奶,她无非是割舍了母爱,让自己更轻盈地作个小妻子。在与萧军相爱期间,她一直像个小女孩一样梳着两条辫子,扎着两个蝴蝶结,从深层心理来说,她有着扮嫩的倾向,她用孩子气的打扮在掩饰自己的自卑——她早已不是女孩,她与人同居,还生过孩子。她在情感方面对萧军的曲意迎合,让人思之落泪。

在上海,为了省钱,萧红用一袋面就过了一个月,天天烙油饼,煮大菜汤(后来在武汉萧红继续给小金巷的文人做,被他们称“萧红汤”)。第一次见鲁迅先生,萧红一个晚上不眠不休,像晴雯一样,为着所爱的人拼了力气,为萧军赶制了一件时尚而好看的礼服。还是她,在上海冰洞一样的屋子里,一边咳嗽,一边为萧军抄写《八月的乡村》。抄一会儿,把手放在嘴边哈一会子热气。

后来,她远走日本,还在信里不厌其烦地写信关心着萧军的生活,关于枕头的事情她至少在三封信里提起过。她这些过分的关心与爱护,好像是在挽留着那个日渐凉薄的爱心,一倒儿让萧军买一个软一点儿的枕头,一会儿又让他多吃西瓜,多吃水果。早点儿睡觉,不要喝酒等等。不厌其烦,你个唠叨的母亲,当然更是一个体贴入微的妻子。

如果说萧红像萧军说的那样没有妻性,有一件事情,可能真正让萧军生气,那就是萧红从日本回到上海后,得知萧军与许粤华的私情,而且还导致许怀孕,萧红无法忍受,开始频繁与萧军吵架。萧军最气愤的就是萧红的吃醋,不能包容他对许粤华的爱与怜悯,为此他在日记中怨恨地写:“吟会为了嫉妒,捐弃了一切同情(对X就是一例),从此,我对于她的公正和感情有了较确的估价了。原先我总以为,她会超过于普通女人那样的范围,于今我知道了自己的估计是错误的,她不独有着普通女人的性格,有时甚至还甚些。总之,我们是在为工作生活着了。”在萧军的大男子主义支配下夫妻,妻子就得像旧社会的大婆一样,贤淑到主动为丈夫纳妾,才算有妻德。而萧红被这样伤害稍稍有点反抗,他就无法理解,甚至起了离心。他在日记中表明自己离开萧红的心。“对于吟在可能范围内极力帮助她获得一点成功,关于她一切不能改造的性格一任她存在,待她脱离自己时为止。”

另外,萧军所反复强调萧红没有妻性,可能是两个人在性上的完全不和谐。萧红自哈尔滨生育之后,因饥饿,寒冷,贫困,就落下了一身病,经常发烧,头痛,失眠,咳嗽,肚子痛,到上海之后,因与萧军关系恶化,病情加重。许广平写萧红:“有一个时期,烦闷,失望,哀愁笼罩了她整个的生命力,然而她还能振作一时,替刘军先生整理、抄写文稿。有时又诉说她头痛得厉害,身体也衰弱,面色苍白,一望而知是贫血的样子。”而在日本,孤独与苦闷更加严重地伤害了她本来就柔弱的身体。经常肚子痛,头痛,需要吃止痛药才能睡下。绝大部分时间她都过着居无定所、贫病交加的生活,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苦难,她的作品,大多是在与病痛和寒冷的斗争中,在给男人洗衣做饭、抄写稿件的同时写就的。

许广平《追忆萧红》中写道:“她(萧红)同时还有一种宿疾,据说每个月经常有一次肚子痛,痛起来好几天不能起床,好像生大病一样,每次服‘中将汤’也不见好。

如此病弱的身体,她却拼了性命地写作,这样的女性,性的欲望一定是微弱到几乎忽略不计。所以萧红在信中说:“你亦人也,吾亦人也,你则健康,我则多病,常兴健牛与病驴之感,故每暗中惭愧。现在头亦不痛,脚亦不痛,勿劳念念耳。”

经常练武术的萧军,虽然个头不高,但活力十足,英姿焕发,性格也是豪爽乐观,狷介耿直、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看上去永远都不知疲倦,这样的男士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应该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性欲较强。但萧红一向病弱,又执着写作,在夫妻生活上一定是个无法跟上步调的人。他们相爱六年,却没有怀孕,直到分手前,却突然怀孕,这不能不说是上天对萧红命运的戏弄。

萧军曾经这样形容过他与萧红的关系:健牛和病驴。如果是共同拉一辆车,在行程中,总要有所牺牲的,不是拖垮了病驴,就是要累死健牛!很难两全,若不然,就是牛走牛的路;驴走驴的路„„

两人一路,走过人生最泥泞的道路,心中当然依旧有爱,可两人之间纠结的心结,已经无法解开。

浓雾般的苦闷,压在两人各自心里,无处诉说。 如何说得清楚呢,正如萧红说的,无法说出的痛苦最痛苦。

萧红在《生死场》中描写金枝受着青春的蛊惑与成业约会时,“男人着疯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尽量的充涨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条白的死尸上面跳动„„”

萧军对萧红的定义是:没有妻性。

美国着名汉学家葛浩文在萧红传记中说,在“二萧”的关系中,萧红是个“被保护的孩子、管家以及什么都做的杂工”,她做了多年萧军的“佣人、姘妇、密友以及出气包”。

萧军可能后悔过与萧红分手,因为她是他“文学上的伙伴和战友”,但他对她、对两人的感情并无眷恋之心,他早就不爱她了,而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是绝情。他需要互相扶持的伙伴,却不能容忍一个倔强、不听话、才华在自己之上的妻子,他的婚姻字典里没有“平等”、“相互尊重”这些词。他对萧红这个人及她的文学作品始终不是很瞧得上,就算口服心里也不服,因为她曾经是他的女人,曾受他恩惠,他一直认定是自己帮助和造就了萧红。

萧军在致萧红的信中,这样写道:“你是这世界上真正认识我和真正爱我的人!也正为了这样,也是我自己痛苦的源泉,也是你的痛苦源泉。可是我们不能够允许痛永久地啮咬我们,所以要寻求各种解决的法子。”最后,他们没有找到法子,只能彼此越来越失望,去意在彼此心中日益坚定。

《萧军延安日记》中1942年4月8日萧军得到萧红死讯当天的日记:“下午听萧红死了的消息。芬哭了。” 但萧军却没有哭,在萧军眼里,萧红“做为一个六年文学上的伙伴和战友,我怀念她;做为一个有才能、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不幸短命而死,我惋惜她;如果从“妻子”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并没什么“遗憾”之情!”当年的爱意满盈,万水千山、倾国倾城,而今双手一放,红尘无爱、人世苍凉。正如张爱玲诀别胡兰成,在渡口的地方,岸凝江流,帆起舟行,此岸彼岸,放手之顷,即成永绝。

(责任编辑:收获)

第12篇:萧教案

教学内容: 表演《萧》 教学目标

1、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箫。

2、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琴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

生:你好!你好!老师你好! 2.初步认识民族乐器——萧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由我国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一段音乐《喜洋洋》大家看看都有哪些乐器?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仔细观看。

(2)学生观看后,讨论回答(扬琴、二胡、古筝、笛子·······)

(3)师:同学们可真棒认识那么多的民族乐器。竹笛是我国的民族吹奏乐器,今天我们来认识另一种民族吹奏乐器——箫。你们知不知道萧是怎么吹得吗?谁能来给我模仿一下?

(4)师请学生模仿吹奏萧的姿势。

师:俗话“说横吹笛子竖吹箫”,箫是竖着吹的。下面咱们来听一段箫吹奏的音乐,咱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模仿吹箫的动作。 (5)师播放音乐,学生模仿吹奏,

(6)师:同学们模仿的可真像,老师仿佛听到了你们的吹奏的音乐。萧的音色低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以萧为名的歌曲。(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箫》

师导入:看,有个小朋友正在学吹箫。

1.听录音老师范唱歌曲。

2、师生互动讨论:

小宝宝学吹箫时是怎样的心情?

1.老师唱歌谱,听听音乐中哪个音最长?让学生指出。并分别唱唱这几个音。1-----5------2-------(老师可弹奏这几个音学生跟唱)

3.师生接龙唱歌谱,老师唱开头部分,学生唱每句结尾的长音部分。反复唱两遍。

师:同学们唱的可真好听,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模仿萧呢?La,wu,li 4.师播放音乐,学生用wu 跟唱旋律。(两遍,第二遍学生可边吹箫边晃动身体。)

5、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来看歌词:“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吁底吁底学会了。”

分析歌词内容,并逐句教唱歌曲。

6、处理重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练唱.

7、连音线

*圆滑线——“一字多音”练习最后一句。

7.师生接唱歌词。8.播放歌曲伴奏,请大家用连贯的气息,模仿箫圆润柔和的音色,完整演唱歌曲。(可反复唱几遍)

9.让学生找出歌曲处跳跃的部分,加入拍手动作。 X X |X X |拍手 三角铁伴奏

X — | X — |

10.播放音乐,师生加入拍手动作,老师可加入相应的打击乐伴奏。

三、主题拓展。

师: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如今,现代电声乐器的伴奏和新颖的舞台表演更使它大放光彩。“女子十二乐坊”是一支现代民族乐队,她们的演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她们录制的碟片曾在日本销量第一。我们来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奇迹》,

1、欣赏《奇迹》——选自《女子十二乐坊》。(媒体播放乐曲录像) (1) 师引导学生听赏竹笛和箫的音色。

(2) 生自选乐队中喜爱的民族乐器模仿演奏。

2、课后探索。

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找找我国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吹奏乐器?

第13篇:萧如风

一.自我鉴定:通过大五人格测验 http://www.daodoc.com/html/ky/zyml/index.shtml#01 从国家12大类学科中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进一步确立研究方向。

四.选择院校:http://rccse.whu.edu.cn/html/2007y/2007zyph.htm 如果你决定选择A+或A类院校,那么它的所在地就不重要了。因为取得了名校的学位后,你已是牛人,仍有很大的余地选择定居地;而如果你选B类院校,就得考虑它的所在地,因为很可能你后半生就呆在那座城市了。

五.下载简章:到该研究生院的网站下载招生简章和参考书目录,到网上下载尽可能全的历年真题,制定专业课的复习计划。

第14篇:福州军博园简介

福州军博园简介

福州军博园是福建省唯一的一个集军事装备展览、军事体验、军事拓展、学生军训、社会实践、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军事主题园区,是最具军事主题风格、体验项目最丰富、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大型拓展培训基地,适合开展企业拓展培训、高空拓展培训、团队建设、企业内训、大型年会等各项活动。

福州军博园坐落于山翠林茂,碧波湍荡,沙滩延展,空气清新的闽江江畔----闽侯白沙镇白沙湾。园区占地面积100多亩,园区分为爱国主义及国防教育展厅,海、陆、空三军装备展览及体验区,室内外军事拓展集训区,以及配套的射击区、儿童军事娱乐区、CS野战区、高空拓展培训区、军事生存训练场、阅兵广场、住宿区、接待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及学习课室等。

福州军博园大门

1

福州军博园的海、陆、空三军的军事装备均为退役实物装备,可以供游客亲自体验和操作。园区内拥有福建省唯一一台可驾驶的水陆两栖坦克,可以让游客们亲身体验金戈铁马驰骋战场的钢铁豪情。

福州军博园园区按照军事主题风格设计,进入园区即可感受到严谨肃穆的军事氛围。在海、陆、空三军各区域,均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培训项目。

可开展拓展培训的军事主题场地:高炮阵地、坦克阵地、空军广场、海军广场、罗盘高地、阅兵广场、军事百米障碍、抢滩登陆区、野外通讯站、战地野炊区、瞭望台、射箭场、12米高空培训场以及全省最专业的真人CS阵地野战场(同时在各军事展区,均可开展各种CS野战)。

乘坐坦克

标准射箭场

标准射击场

2

3

军事装备展区

4

CS野战场“第一战场”

战地野炊

专业拓展培训设施:背摔台、毕业墙、高空拓展架,军事百米障碍以及各种拓展器械。

高空拓展培训项目:跳出真我、断桥、合力高V、天使之手、合力桥、巨人梯、空降软梯、悬崖峭壁、攀岩等。

12米高空组合拓展架

跳出真我

悬崖峭壁

阅兵广场

坦克背摔台

主席台

空军广场

接待大厅

7

毕业墙

8

服务配套设施:接待大厅(600人同时用餐)、军事主题包厢、阅兵广场(20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阅兵村营房(空调、独立卫生间)、大小多媒体会议室、内训课室、卡拉OK多功能大厅、棋牌娱乐室等。

9

阅兵广场

第15篇:闫爱军老师简介

闫爱军老师简介

老师助理,请看我头像

曾任北京万科公司高级营销经理,总经理秘书 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 北京数码园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部经理 北京新领域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部经理

相关工作简介:

1993年加入北京万科公司,开始步入了房地产行业,对房地产业务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1995年11月调入万科营销部,起初在万科城市花园项目任销售代表,凭借自己的热情、努力、敬业和亲和力,获得公司1996年的销售冠军(销售额第一,回款额第一),同年晋升为营销主管,负责日常销售管理和销控管理。

于1997年再晋升为营销部经理,负责策划和销售案场管理,当年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1998年荣获万科公司敬业精神奖。

1999年万科公司在北京开发第二个项目“万科星园”。 2000年带领营销部从市场策划、定位、宣传通盘管理,于10月隆重开盘,销售业务和宣传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公司嘉奖。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较强的营销策划、现场销售实际操盘经验、合同谈判技巧,熟悉营销从策划到销售的一系列流程,并获得了丰富的项目定位、市场策划、销售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经验。

至2005年9月加入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任职总裁办管理专员。 2007年11月负责公司新开发的70万平米紫金新干线项目营销工作,该项目于2008年4月开盘,当年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大大超额完成了当年的销售任务。

优势领域课程:

《房地产营销管理》 《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 《营销技巧管理》

《房地产物业服务提升管理》

《房地产客户心理分析与客户关系管理》

服务过的客户:

北京中铁、北京城建、北京天恒、北京融科置地、希望集团、北京暖山、北车集团、阳光100置业集团、云南浩宇、山东胜利地产集团、山东桦林集团、山东渤海实业、山东御园地产、山东九星地产、安徽华仑国际、安徽华地集团、安徽海容集团、内蒙海天地产、内蒙宇生地产、内蒙中天地产、陕西宝天地产、陕西聚丰地产、陕西恒天地产、海南创基地产、四川百悦集团、四川广信地产、贵州中铁建、广东光华天裕集团、江苏正昌集团、江苏东亭置业、重庆骄扬、重庆德源集团、重庆兆德投资、湖北星海集团、湖南海熙地产、河南嘉亿集团、宁夏瑞信地产、河北九洲地产、上海冠城集团、联华国际集团、河南新龙集团、山东兴唐房地产、山东大地房地产、上海蔚蓝置业、上海新龙基集团、东北大连建设集团等。北京万科城市花园(住宅为主)、北京万科星园(住宅为主)、北京紫金长安(综合体)、紫金数码园(写字楼、公寓)、紫金新干线(住宅为主)、盐城在水一方(住宅为主)、成都百悦城(集住宅、写字楼、公寓、大型商业、商业街区)

助理: 凯夕

第16篇:萧良万

七星关区田坎中学

萧良万

三月的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虽然雷锋同志已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永远都在,并且,逝去了一个雷锋,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一直延续,雷锋精神延续到我们这一代,我们要好好继承。

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大雨中送大嫂,星期天帮助建筑工地推车运砖等等,真正体现一位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今天,我们班的同学,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扛着锄头、提着垃圾桶,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他们有的除草、有的捡垃圾,那一双双手在绿色的草地上忙碌着,手上沾满枯黄的残叶,衣服上溅了泥桨,也不生抱怨。有人跌倒了,也会在哪儿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拍拍身上的灰尘,再次起身干活,争先恐后,互相鼓励。走的时候,也没不声张,只是默默的为学校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属于我们的日记,也是续写雷锋的日记。

学习“五心教育”心得体会

七星关区田坎中学

萧良万

“五心教育”是践行雷锋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体化、大众化的有益探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五心教育”的学习,我明白了其真正含义: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忠心即以爱国爱家情感凝聚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精神,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中国历史上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数不胜数,他们是身处乱世的英雄,又是忠心报国之楷模。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多做一些对党、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要实践把忠心献给祖国,忠心献给人民,忠心献给所有需要我们的家庭、孩子,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平添几分力量。

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孝心都没有,那他的所谓的爱心、忠心等等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应该以孝心献给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难过时的密友,是我们开心时也会偷偷开心的人,是我们难过时的避风港。并且我们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是温暖幸福的,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是和谐安定的。然而如今之社会,一些人沉迷于追名逐利,面对别人的困难,他们毫无感觉,别人的帮助,他们授之坦然.这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们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不断培育包容胸怀和互助精神,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爱心和奉献是阳光和鲜花,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装扮我们的美好人生,与奉献同行,让爱心永驻 。

诚心即真心诚意的道德意识,以诚实守信为核心,在我们教学工作中,应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做到遵守诺言,恪守信用,构建公平、公正、诚信的社会关系。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其核心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使我们更加的强大,开拓创新,勇于担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同时弘扬雷锋同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塑造自尊、自强、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形成全民创新、全民创业、勇于创造的良好氛围。

第17篇:莲萧(团结互助)

小三峡舞蹈莲萧队(团结互助)

共同在把莲萧打,各位有缘常会面,常把身体来锻炼,若是身体无有病,大家每晚都会面,开始大家人不熟,相知相识才相认,遇事相互要忍耐,世间好事书说尽,书到用时方恨少,山中常有千年树,为人诚实要厚道,逢人且说三分话,在家常思自己过,患难之友为真友,

团结互助传大家。前世修造今生缘。身体健康合家欢。当做银行去存钱。同是队友礼当先。现在基本都认知。如同修造手足情。到老都能有友情。书能化愚果是真。万川归海海不盈。世间不多百岁人。忠心孝心与良心。总要将心和比心。背后且莫论他人。诚实之人是好人。

虚心做人为根本,为人多作公益事,残障人若找你要,少进赌场去打牌,洗脚捶背到正店,家庭和睦人人爱,掌握知识和本领,一年四季知节气,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家之际在于和,人人个个都聪明,还望大家莫介意,有人能唱我都请,敬请各位稍休息,

狂妄自大少朋亲。能帮困苦多液贫。多少给他点现金。莫到发廊去花心。正当消费也顺心。别人对你自然尊。莫搞封建和迷信。安排依食和住行。一日之际在于寅。一生之际在于勤。我是多言乱谈论。多多建议和批评。唱歌确是费精神。跳舞扭秧都可行。

第18篇:萧环保〔〕56号

萧环保〔2010〕56号

关于印发《萧山区重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 有效性审核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有关科室、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各基层所:

为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推进我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0〕45号)和市环保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杭环发〔2010〕258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我区重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的有关事项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依据

萧山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依据《污染源

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8号)、《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审核办法按照省环保厅下达的《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0〕45号)和市环保局下达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杭环发〔2010〕258号)执行,市控以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参照执行。

二、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原则

(一)有效性审核工作的依法管理原则

1.确保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的规定,强化管理,确保自动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2.依法查处原则。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规定,自动监控设备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对不按照规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排污单位依法查处。对自动监测设备设置假参数、出具假数据、故意损坏在线监测系统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3.限期整改原则。对有效性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企业监测设备自检核查不合格、比对监测不合格、现场检查不合格及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不合格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的通知,并督促企业按期完成。

(二)基层所辖区管理原则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现场核查省控以上企业由监察大队负责,市控(含)以下企业按照基层所属地管理

的原则,由各基层所负责。

(三)比对监测和现场核查协同推进原则

按照《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实施细则》(浙环发〔2010〕45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运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10〕50号)规定的频次和时间要求完成有效性审核,为确保审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同步性,要求比对监测和现场核查协同进行。

(四)与环保考核、日常管理、环保补助相结合原则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结果遵循与各企业环保目标考核、日常监督检查、总量减排目标、资金补助相结合的原则。

1.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与各企业的减排目标相结合。

2.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结果作为环保部门管理的依据。对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数据(简称有效数据)可作为减排、达标评定、监督执法、排污申报、排污费征收、环境统计等工作的依据。

3.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结果与企业在线监测设施运营费用的环保补助资金相结合。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评定为合格的企业按照污染源在线监测建设和运维资金补助办法给予补助,评定为不合格的不予补助。

三、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组织机构

为推动我区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决定成立萧山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组,负责全区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四、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职责分工

(一)污染控制科职责

牵头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实施办法;负责召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组会议,做好与上级环保部门相关职能处室的联系沟通。

负责动态完善并公布年度计划减排重点单位名单;负责提出污染源在线监测建设(改造)计划名单;

参与对全区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评定工作。

(二)区环境监察大队职责

牵头组织全区省控以上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工作;牵头做好企业自动监测设备自检结果的核查工作;牵头对企业监测设备自检核查不合格、比对监测不合格、现场检查不合格及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不合格的企业下达限期整改的通知,并督促企业按期完成。牵头对自动监测设备设置假参数、出具假数据、故意损坏和不正常使用在线监测系统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配合监测站做好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比对监测工作的现场采样工作。

负责做好与省、市信息中心等对口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根据管理工作需要提出进一步完善监控软件的意见建议。

负责区环境监控中心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监控平台网络正常运行。

参与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评定工作。

(三)区环境监测站职责

负责做好全区自动监测系统比对监测工作;负责定期汇总

上报企业在线监测比对监测数据,并分析我区污染源在线监测比对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负责出具企业自动监测设备的比对监测报告,并评价比对结果,将结果及时报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并在取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比对监测报告上报给萧山区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组办公室;

参与对全区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评定工作。

(四)各基层所职责

负责辖区内市控(含)以下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审核现场核查工作,将企业在线监测工作列入日常执法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一。

参与对全区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评定工作。

五、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程序

我区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工作的开展由有效性审核工作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召开审核工作会议,省控及以上企业每季度的第一个月对上季度的数据进行审核,市控及以下企业每半年进行一次,时间为每年的1月、7月份。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均按照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的通知》(杭环发〔2010〕258号)执行。

杭州市萧山区环境保护局

二○一○年十一月一日

第19篇:萧外经贸〔〕53号

萧外经贸„2010‟53号

关于申报2010年度浙江省促进外经贸发展政策

资金项目的通知

各镇、街道经发办(局),有关主管局: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浙江省促进外经贸发展政策资金项目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10]165号)文件要求,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在萧山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纳税,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财务记录;已取得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或备案)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业务的各类外经贸企业及行业组织和项目承办单位。

(二)按规定向各级财政和商务(外经贸)主管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和统计资料。

(三)申请出口品牌发展资金的企业应为2010年底前列入

1 浙江省商务厅及原浙江省外经贸厅认定公布的“浙江出口名牌”名录的企业,并且2010年内该品牌出口实绩明显的企业。

二、项目资助适用时间

申报项目均应为2010年度已经实施的项目,不属于此实施期限的不予资助。

三、项目资助内容及其标准

(一)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9‟26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原省外经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出口品牌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6‟20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资助项目

1、对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付的保费,按最高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10%给予资助。

2、对外经贸企业到境外投资设立企业、开展工程承包等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付的费用,按最高不超过实绩发生费用的50%给予资助。

(四)进口资助项目

1、支持进口省内紧缺的资源性商品。对企业自营或委托省内外贸企业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紧缺的资源性商品,按实际占用资金的数额给予一定的贴息(目录另行下达)。

2、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对企业自营或委托省内外贸企业一般贸易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助(目录另行下达)。

(五)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原省外经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浙财企二字„2005‟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9‟29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对入驻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七)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9‟18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资助项目

对全省性的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监测预警体系等发生的初期建设投入及运行维护费用给予一定的资助。

(九)外商投资资助项目

1、鼓励引进重大外资项目。对当年新批(或增资)、注册资本按期到位、外商投资比例50%以上、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按实际到位外资金额给予一定的奖励(上一年度第4季度批准后3个月内到资的项目)。

2、积极鼓励“以民引外”。对当年吸引外资名列全省前10位的“以民引外”鼓励类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

3、支持重大外资项目的促进工作。对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认定的重点出国招商活动和重大外资项目推进工作发生的场地费、宣传费等给予一定的资助。

(十)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省财政厅、原省外经贸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企字„2006‟326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上述资金支持的境内外展览项目,是指省商务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举办和支持的国际展会项目的通知》(浙商务综发„2010‟109号)和《关于调整2010年举办和支持的国际展会项目的通知》(浙商务综发„2010‟267号)上列明的境内外展览会。每家企业每个展会最多支持5个标准摊位的费用。

四、上报截止时间

开拓国际市场项目、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项目、国际服务贸易支持项目、外商投资资助项目上报时间为2月15日前,纺织企业“走出去”项目上报时间为3月18日前,进口资助项目上报时间另行通知。

五、项目申报有关要求

1.请各申报企业将申报材料一式两份报区外经贸局。2.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的资助,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将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提供的2010 4 年度政策性信用保险保费支出清单,核定资助金额。企业不需要另行申报。

3.凡已享受中央和省级其他资金资助的项目请勿重复申报。境外展(博)览会、境外宣传推介项目及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等已享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资助的,未达到省级促进政策支持标准部分可以申报。

4.企业申请各项资助或奖励时应按项目分开申报,报送的材料要真实、合法、齐全。

5.由于项目申报时间紧,内容多,各单位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各项目的有关规定上报。申报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区外经贸局外贸科联系。

六、项目申报受理

根据区外经贸局各科室的职责,对各项目申报受理作如下分工:

1、外贸科负责: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项目、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进口资助项目、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项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资助项目的受理、审核。(联系人董吉琴,电话:82898695)

2、外经外包科负责: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项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项目的受理、审核。(联系人汪柏焕,电话:82898597)

3、外资企业管理科负责:外商投资资助项目的受理、审核。(联系人邬炜艳,电话:82898587)

请各单位接通知后尽快通知所属企业及时上报。

5

附件:

1、2010年度浙江省促进外经贸发展资金项目申报递交材料

2、2010年度浙江省促进外经贸发展资金项目申报说明

3、2010年度浙江省开拓国际市场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

4、2010年度浙江省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申请表

5、申请出口品牌发展资金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

6、2010年浙江省扩大进口资助项目申请表

7、2010年度浙江省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项目申请表

8、2010年度浙江省实施“走出去”战略专项资金申请表

9、2010年度浙江省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申请表

10、2010年度浙江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资助项目申请表

11、2010年度浙江省鼓励引进重大外资资助项目申请表

12、2010年度浙江省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申报表

13、浙江省外经贸促进政策资金项目上报时间一览表 (上述附件请在区外经贸局网站www.daodoc.com下载)

杭州市萧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外经贸 资金 项目 申报 通知

抄送:区府办,区财政局,方毅副区长。

杭州市萧山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2010年12月28日印发

第20篇:莲萧(团结互助)

小三峡舞蹈莲萧队(团结互助)

共同在把莲萧打,各位有缘常会面,常把身体来锻炼,若是身体无有病,大家每晚都会面,开始大家人不熟,相知相识才相认,遇事相互要忍耐,世间好事书说尽,书到用时方恨少,山中常有千年树,为人诚实要厚道,逢人且说三分话,在家常思自己过,患难之友为真友,

团结互助传大家。前世修造今生缘。身体健康合家欢。当做银行去存钱。同是队友礼当先。现在基本都认知。如同修造手足情。到老都能有友情。书能化愚果是真。万川归海海不盈。世间不多百岁人。忠心孝心与良心。总要将心和比心。背后且莫论他人。诚实之人是好人。

虚心做人为根本,为人多作公益事,残障人若找你要,少进赌场去打牌,洗脚捶背到正店,家庭和睦人人爱,掌握知识和本领,一年四季知节气,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家之际在于和,人人个个都聪明,还望大家莫介意,有人能唱我都请,敬请各位稍休息,

狂妄自大少朋亲。能帮困苦多液贫。多少给他点现金。莫到发廊去花心。正当消费也顺心。别人对你自然尊。莫搞封建和迷信。安排依食和住行。一日之际在于寅。一生之际在于勤。我是多言乱谈论。多多建议和批评。唱歌确是费精神。跳舞扭秧都可行。

萧军简介
《萧军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