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李商隐(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3 18:09:3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李商隐无题诗

就写诗的原因:王国维就认为: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

不能以题尽之也。

所谓“感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四库全书》“提要”)

冯浩说得更明白:“自来解无题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

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 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

纪晓岚说:无题组诗,大抵组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姑情真调苦,足以感人.

昔人贺赏曾指出: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

纪昀认为“此亦感遇之作”

何焯以为是寄寓“光阴难驻”的感喟

冯浩的《笺注》、张采田的《会笺》则认为是寄意于恩公令狐楚之子令狐 , 希望得到援引

明初杨基对义山无题诗“虽极其秾丽,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的评论,

成为无题有寄托说的滥觞。

就解诗与论诗:

清代王渔洋论诗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说。

清人朱彝尊曾有“以句求之,字字可解;以篇求之,字字不可解”之说。

冯浩在《玉溪生诗意凡例》中说:“凡诗有所寄托,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知其有寄托而已。

若必求其何人何事以实之,则凿矣。今但就诗论诗,不敢牵扯。”

早在钱龙惕的《大兖集》中就提出,“狂裙钗脂粉之语,闺房谑浪之事,仅可以意逆志,毋庸刻舟求剑”。吴乔《西崑发微》虽力主寄托于令狐二世恩怨来解说无题,并视此为发七百年来独得之秘,但受此说很深影响的冯浩,在具体解说中却采取有分析的态度,承认其中有直赋艳情者。

蒋冕:《无题》诗自唐李商隐而后,作者代有其人,然不伤于诞,则伤于淫;且词晦旨幽,使人读之,茫不知其意味所在,„„先生之诗,无一句不可解,无一句无出处,真有古作者之风焉。近代评诗者谓诗至于不可解然后为妙(《琼台先生诗话》)

钱谦益《注李义山诗集序》:“义山《无题》诸什,春女读之而哀,秋士读之而悲。公为真清净僧,何取乎尔也?”公曰:“佛众终生,为有情此世界”,情世界也。欲火不烧然则不干,爱流不漂鼓则不息。诗至于义山,慧极而流,思深而荡,流旋荡复„„

杜诏按:义山无《无题》,杨孟载谓皆寓言君臣遇合长孺亦云不得但以艳语目之,吴修龄又专只令狐綯,说以为近之。(《诗筏》)

“余观杨孟载论李义山《无题》时,以为音调清婉,虽极其浓丽,皆托以臣不忘君之意。因以深悟风人之旨。若韩致光遭唐末造,流离闽,越,从浪香奁,盖亦起兴比物,申写托寄,非犹小夫浪子,沈湎流连之云。

就无题诗特色:

冯浩所说: 读李商隐的诗“爱其设系繁艳, 吐韵铿锵, 结体森密, 而旨趣之遥深者未窥焉” 王国维则称“有唐一代,惟玉溪生诗词旨最为微晦”。

清人甚至还有这样的贬称:“李商隐本庸下之才,其诗皆在半明半暗之间。”

鲁迅也对人说过:“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致杨霁云信) 清代冯浩所编著的李商隐诗集中有一引注却是非常的精辟,其称义山无题类诗“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

纪昀所说“大抵《无题》是义山偶然一种,本非一生精神所注”之评语

朱鹤龄说:“其[李商隐]《梓州吟》云‘楚雨含情俱有托’,早已自下解矣。吾故曰: 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言, 屈宋之遗响, 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也。”

清代叶燮评之为:寄托深而措辞婉

清何焯评之为:顿挫曲折,有声有色, 有情有味.___>

清代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中道:“八句中真是千回万转。”

宋荦云在《漫堂说诗》中提到“义山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学者皆宜寻味。”

有关无题的说法:

陆游曾云:“唐人诗中有曰,《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谓之‘无题’,非真无题也。”

谢榛云:“李商隐作《无题》诗五首,格新意杂,托寓不一,难于命题,故曰:无题。”

关于诗的内容:

薛雪《一飘诗话》云:“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 出,何尝是艳作?”

“无题诸诗,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故情真调苦足以感人。”

陆游认为:唐人《无题》“率皆杯酒狎邪之语。”

就无题诗本身: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评此诗说“ 永巷樱花, 哀弦急管, 自日当天, 青春将半老女不售, 少妇同墙, 对此情景, 其何以堪辗转不寐, 直至五更, 梁燕闻之, 亦谓长叹。此是一副不遇血泪, 双手掬出, 何尝是艳作” 。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说“ 此寄内诗。盖初婚后, 应鸿博不中选, 闺中人为之不平, 有书寄慰也, 绝非他篇之比。”(只《照粱初有情》一诗)

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说“ 此篇为陈情不省, 留别令狐所作。首云‘ 相见时难别亦难’ , 结云‘ 蓬山此去无多路’ , 味其意其在大中三年将赴徐幕时耶徐辟在十月, 义山至幕则为明年正月。诗中‘ 东风’等字, 不必泥看。况十月亦可称小春乎”此诗盖已至徐幕所作。故写景皆系春时, 与转韵诗‘薄青柳碧春一色’ 正同。玩结语知其非在京留别之作矣。” 冯浩说“ 将赴东川, 往别令狐, 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也。首作起二句袅帐之具三句自惭四句令狐乍归, 尚未相见五六喻心迹不明而欢会绝望七八言将远行, ‘ 垂杨岸’寓‘ 柳姓’ , ‘ 西南’指蜀地。” (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

他说“ 首二句纪来时也三句取瓣香之义四句中汲引之情五句重在‘ 椽’ 字, 谓己之常为幕官六句重在‘ 才’ 字, 谓幸以才华, 尚未相绝结则叹终无实惠也。”

张采田承袭冯氏之评认为诗“ 盼望令孤掏来”

“ ‘ 金蟾’句瓣香已久。‘ 玉虎’ 句汲引无由。后四句贾氏窥帘, 以韩椽之少密妃留枕, 以魏王之才, 我岂有此哉‘ 相思一寸灰’ , 深叹思之无益也。”

《中山诗话》:人莫晓其意,或为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锦瑟》一诗)李义山

晏叔原小词:“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吕东莱极喜欢颂次词,以为有思致。

推荐第2篇:李商隐无题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情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说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

推荐第3篇:李商隐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李商隐的生平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文宗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 1 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悒悒不得志。大中五年去梓州幕府前,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冬,梓州幕府罢,李商隐返归长安。次年任盐铁推官,一度游江南。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李商隐病逝。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基本内容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些抒情对象是很明显的,甚至有些是诗人自己直接点明的;有些并未点明,作者可能有某种难言之隐,故意用“无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以求隐晦。李商隐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主要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艰难,异地相思的无限痛苦。根据抒情对象的不同,本文将李商隐的爱情诗分为三类加以分析论述:

1. 青年时期的爱情诗

李商隐青年时期的爱情诗,主要是指开成三年(838年)之前与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华阳交往时留下的作品。这些诗歌,主要表现诗人对纯洁感情的珍重。

柳枝是洛阳一个商人的女儿,她的父亲因出门经商遇到了风浪而死于湖上。柳枝容颜美丽,“涂妆绾髻,未尝竟,以复起去”。性情又如此活泼。喜弄丝竹,乐音特别动人。往往“吹叶嚼蕊,调丝擫管,作海天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 李商隐与柳枝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可是却因为一个朋友故意开玩笑,把他的行装先行带走,所以他也被迫离开。后来,柳枝也被贵人夺去,这一场恋爱也就因此中断了。后来,李商隐做《柳枝五首》,记录下了这一场悲剧的爱恋: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2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诗表现出他对柳枝的深深思念,细心体贴,为她的命运而担忧,并为自己不能与她结合而感到无穷的遗憾。这五首诗表现了李商隐对爱情的真挚感情,他的严肃认真,有情有义。第一首写自己与柳枝门当户不对,难以论婚。回想当初,又何必苦苦相似呢?第二首“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表现了是诗人因柳枝被夺而有无限的恨意。第三首上两句赞美柳枝的慧心丽质,下两句说她虽然这般美丽,自己却“不忍”对她施薄,体现了似乎人对柳枝的尊重与体贴。第四首“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二句用水中和陆上珍贵的鱼鸟来比喻美慧的柳枝被人摧残,深深地为她的命运感到忧虑。第五首感叹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能成双成对,而自己却不能与心爱的柳枝结合,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柳枝五首》是李商隐早期最优秀的爱情诗,表现了他对真挚感情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操。这是基于事实依旧上的诗人的爱情自白,诗情外在的凄恻、绝望与内在眷恋的涌动炽热构筑了爱情的浩荡与波涛,美好愿望难以实现,失意的爱情如落红,永存着悲剧的芬芳。

李商隐在柳枝被贵人夺走后,还有过一次恋爱,即与女道士宋华阳的交往。诗人二十三岁在河南玉阳山学道,与侍奉公主的宋华阳产生了恋情,李商隐描述了她的音容笑貌:“隐忍阳城笑”(《境槛》),说明宋华阳不仅美丽动人,而且善于笑,又极会收敛笑容,令诗人神魂颠倒。但是由于道教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李商隐与宋华阳的爱情也没有好结果。从他的《月夜》中可以依稀看出: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偷桃用东方朔事,喻求仙;窃药用嫦娥事,喻夫妇。月夜中三人共赏,本是快事。可是因为被“水晶帘”所隔,他们的恋爱不能成功。这里的“水晶帘”锁闭清辉是一种巧妙的象征,实际上暗示了诗人所痛心的当时的社会给恋爱设下的种种无情障碍。

《玉溪生诗醇》中对李商隐这一时期的诗做了如下的评述:“在李商隐抒情之作中,还有一部分是抒写爱情的诗篇。这部分诗歌可分为与妻子王氏的爱情和与其他女子的爱情两类。至于说的与女冠来往的作品,那恐怕不算是一种爱情了[1]。在我看来,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李商隐这一时期与这些女子的情感历程才 3 是至真至纯的,这时期许多作品都真切地记下了这段佳话。为我们展现了在那个令人窒息的礼教重压下的时代,他们为了追求真爱而无畏抗争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引导我们进入了诗人那炽烈、真诚、伤感而忧郁的情感世界。

2.与妻子王氏的爱情诗

开成三年(即838年),李商隐与王茂元的女儿缔结婚姻。王家富有权势钱财,但李商隐作为一个有独立自持精神的文士,婚后实际上仍就过的是一种清寒生活。会昌三年(843),他婚后五年,岳父王茂元病逝,他在《重祭外舅司徒公文》中自述他们夫妇俩“前耕后饷,并食易衣,不忮不求”,夫妻俩清贫相守,更显得关系纯洁。

和王氏的婚姻使让李商隐得到了知己,但也使他的前途陷入牛李党争。他被卷如了政治旋涡,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为着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婚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离别爱妻,历佐方镇。虽然夫妻二人分居两地较多,团聚的日子较少。他们虽然分处两地,但是他们的感情却极好。李商隐婚后不久应博学鸿词科,落选后写了《无题》之(照梁初有情)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说明了王氏为诗人受排挤打击而恨,这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的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夫妻二人有着种种平生知己的深切共鸣之感,所以李诗所写的有关王氏的爱情诗,无一不是一往情深。以《摇落》为例: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古木含风久,疏萤怯露深。人闲始遥夜,地迥更清砧。 结爱曾伤晚,端忧复至今。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 滩激黄牛暮,云屯白帝阴。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

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怀念。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调感伤,平实感人。冯浩对《摇落》有一段评语:“此寄内诗也,‘结爱伤晚’者,父为属意而成婚迟也;‘端忧至今’者,数年闲居愁苦,赴桂又不久,行者、

4 居者皆含愁也。”未谙二句,谓未得入仕中朝而家室聚也。的是此时途次所寄,味其意态,似有羁留之况。”[3] 宣宗登位后,李党下台,诗人多受排挤,漂泊天涯。因此诗人不得不与妻子分离,正因为他们夫妻情深义重,别离时才会依依不舍。如《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眼前是巴山夜雨,凄凉景象,愁人的秋雨,归期未知,但是诗人并未情绪低落,反而一想到即将与妻子团圆,就情绪饱满,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写下这似惆怅而一突破惆怅的诗篇。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苦苦相思,情深义重。

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李商隐是个善写自己爱情痛苦的诗人。他在妻子死后写作了大量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思念,正因为诗人心灵充满了对妻子的追忆,所以他的这类诗总是能围绕这一中心,描摹相思相忆的曲意幽怀,表明难分难舍的痴情冥想。如《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冯浩认为这是李商隐诗集中第一首悼亡诗。可能作于大中五年夫人去世不久,当时诗人感情太激动,看到夫人的遗物,触景生情。诗人又观看着夫人生前用的一件件东西。一缕缕愁思越积越多,最后,弥漫于诗人全身心,直到弥漫于天地万物之中,真是哀怨感人。朱彝尊这样评论此诗:“言情至此,奇辟千古所无。”[4] 除此之外,《正月崇让宅》里,诗人先说崇让宅里的热闹、繁华,是亲人相聚之地,但此时却是不堪愁对的一片荒凉景象。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内心无法排泄的忧思外,又加上了凄恻的哀怨,这就显得更加诚挚感人。

诗人面临爱情摧残的悲惨心境,地老天荒、此心不渝的缠绵和深笃情调都显现出来了,无怪人们把此诗推为李商隐悼亡诗之冠。

另外,《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5 荷叶的荣枯,十分恰当的比喻了诗人与王氏的爱情生活的始末。诗人的遗恨如曲江之水汩汩不尽。诗人的内心无限痛苦,他通过荷叶的荣枯表现出来,境界凄瑟万分,使读者不由泪流而下,随诗人的哀痛而悲伤。李商隐是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许多优秀诗篇,都渗透了缠绵悱恻的哀感和不能自己的悲慨。评论家说:“情深于言,义山所读” [5]正揭示了他的多愁善感的个性。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尤其是写悼亡内容的,这种缠绵悱恻更加鲜明突出。这些诗内涵深微,情感真挚,完全是他独特的个人感慨,是他倾吐心曲的绝唱。

3.抒情对象不明的爱情诗

李商隐是情诗高手,在写这类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时,他不是机械繁琐地接触到特定、具体的人物、事件,而是在某些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慨。正因为这些诗的抒情对象难以确定,而且抒发感情也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呈现给读者的是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意境。有的是描绘一对爱侣相见的机会难得,一旦会面时越发难舍难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有的是刻画一个女郎,因为心中羞涩,见面匆匆,错过了聚谈到机会: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有的是怅惜对方已远隔,心中却更加音讯难寻: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有的是感到爱情遭际的不顺,发出了激愤的呼声: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些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爱情追求中的苦闷和希望,流露了在爱情受挫时的空虚和惆怅。纪昀注《偶题二首》说:“[首章]艳而能逸,第二句有意无意,绝佳。[次章]对面来写,极有情致。”[6]其实,我们可以将此评述推而广之,用以概括李商隐抒情对象不明显的整体风格。李商隐写此类诗,多用“赋高唐”,就是能诗化爱情生涯,但凡爱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皆可诗化,而其核心,最难写的又是云雨之情”[7]。李商隐的无抒情对象的爱情诗大多为“艳而能逸”,“ 极有情致”的情相思、心相印之笔。用“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加以形容颇为贴 6 切。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用典妥帖,灵活多变,对仗工整,典雅自然。在字词锤炼,句式变化,虚字斡旋,重言复沓,韵脚选择及声韵叠字的采用的方面,都极为考究,造成了诗的音调回环反复,抑扬起伏,铿锵和谐。李商隐爱情诗的诗语言瑰丽,温润优雅,蕴藉精醇,可谓是字字玉润而美妙动人。

1、着力抒写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义山一生,善作情语”[8]。李商隐在继承《诗经》爱情诗朴实风格的同时,又大胆添加了缠绵悱恻的情感魅力。他的爱情诗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男女青年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昨夜星辰昨夜风,花楼西畔桂堂东”、“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堂外有轻雷”、“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等等,诗人在诗中反复吟唱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诗中有暮春时节与所爱之人的离别的难过和别后悠长执着的思念,纵使仙凡阻隔仍盼望青鸟传递爱的信息;有春日夜晚画楼夜宴,相爱的人虽不能相依却能心心相印;有对爱人梦寐以求的强烈思念和蓬山重重,相见无期的慨叹......多是写失意的爱情,感情强烈,刻骨铭心,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李商隐爱情诗不是以叙事为主,情节也较少,他不重视对人物、场景的细致描绘,而着力表现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和心里活动,表现抒情主人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有时,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李商隐又往往会在诗中加入某些情节片段,抒情的时候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因而他的诗具有很大的跳跃性。

尽量略去了诗歌的叙事成分,侧重表现心里活动,但并不是心里感受的完全暴露,而是精选其中最精彩、最有个性、最有暗示性的片段,裁剪入诗,融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着墨愈少,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就愈多,意味就愈浓厚。心 7 灵感受的表现形式以心灵独白为主,这是与他所表现的悲剧爱情是相连的。相爱不能相守,聚少离多,由于现实因素,无法用语言沟通,即使书信也不能传达,但他们相恋相知很深,因而他们能穿越时空的限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双方互诉苦恋的精神感受,采用内心独白的来表现心理感受是诗情的自然流露。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诗,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相思无望苦闷,又多采取了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主人公的心里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题。如“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通过描绘女主人公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段,曲折地表现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惆怅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心里。也有一些诗是男主人公的心灵独白,例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夜雨寄北》。还有一些诗既写男主人公所思、所念,又抒发女主人公所思、所念,即所谓一笔两到,两人的心灵独白都包容进去了。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最典型的当属这一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追忆别离时的难堪,为男女双方共同的心里感受。颔联和颈联同时表达了男女双方别离后的相互思念与牵挂,联系起来理解,给人的感受仿佛两人穿越时空,心与心在交会对话。尾联又合写男女双方合无缘而产生共同的期盼。这首诗自始至终都在写男女双方的心里感受。

2、复杂多样的表现手法

千百年来,李商隐的爱情诗广受读者喜爱,这不仅因为他的诗歌能够震撼人心给人以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极具个性的艺术表现技巧。

1)善于从前代小说、诗歌和神话中吸取素材,巧用典故

李商隐喜用典,相传他作诗“多简阅书册,左右鳞次,好獭祭鱼”[9]。一首诗里的典故曾多达五六处。过多的用典,使李商隐的部分诗歌显得晦涩难懂,但总体而言,他的诗歌因创造性地使用典故而形成了一种含蓄、婉约的独特风格。 8 李商隐用典时讲究自然、巧妙,他的语言优美工整,再加上擅长四六体,精于属对,使事工稳,常不动声色地把典故嵌入其中,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和诗中的情景融合在一起,用事“能令人事如己出,天然浑成”[10],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上文提到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因文字极富文采被广为传诵,但它的寄意若有若无,却又引起后人争议。其实,刘学锴、余恕诚对此诗歌“不谓其必有寄托,而言其情之可以相同”[11]的解释是较为精到合理的 。将其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其中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它的缠绵、真挚、深情,感天动地,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可以说这是一首苦恋的歌,大有天荒地老、死而后已的挚着。这种致死不渝的爱情,常人每能体验却苦于无法表达,所以“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名句。整首诗的语言明白晓畅,近似白描,是李商隐诗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一看就懂的诗,给这首诗增添诗意和典雅的是最后一联用了两个典故“蓬山”和“青鸟”。在《后汉书·窦章传》中称东观为“道家蓬莱山”。蓬山是蓬莱山的省称。东观是藏秘书的地方。唐朝人用蓬山来指翰林院。主寄托说的论者就是以“蓬山”为“寄托”的依据,其实,“蓬莱山”也可指仙山,这里是代表对方的住处,指可望而难以企及的地方。“青鸟”最早的出处是在《山海经·大荒西经》,后来在《汉武故事》中变成西王母的信使:“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悦:“西王母欲来。”后来人们就把使者成称为“青鸟”,把对方的住处称为“蓬山”,既有仰慕的意思,也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让青鸟去探望,既表示一种殷切之情,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怀。

李商隐喜欢从前代小说和童话中吸取素材,组成诗歌新奇浪漫的情调和绮丽的色彩,如《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句暗用琴高事,还将“留恋处,兰舟催发”的现实幻化成“水仙欲上鲤鱼”去的境界。“一夜芙蓉红泪多”中的“红泪”暗用薛灵芸事,将送行能够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她的美貌,又由红色的芙蓉进而形象出她的泪应该也是红泪。这种想象类似李贺《金铜仙辞汉歌》中的“忆君清泪如铅水”的奇想。这种用传奇的笔法写普遍的离别,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式幻景,在送别诗中极为少见。前人曾说“义山多奇趣”[12],将平凡的题材写得新奇浪漫,正是“奇趣”的一 9 种表现,大量用典,使诗旨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了其诗含蓄典雅的特色。

2).创造性地使用象征比兴手法

贺裳在《载酒圆诗话》中说:“魏晋从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李商隐善于学习先师屈原、宋玉等人的文学创作经验,从他们那里直接继承了象征比兴手法。朱鹤龄说:“其(李商隐)《梓州吟》云’‘楚云含情俱有托’早已自下解矣。故吾曰:义山之诗,乃风人之所言,屈宋之遗响,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尔。”[13]诗人在诗歌中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像与物象的统一,因而他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去表现特定含义。他往往寄情与草木花鸟,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性格,使之与人类的感情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具体的事物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如“春蚕到老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人以人们常见的“春蚕”、“蜡炬”设喻,把那份如丝之长,如茧之缚缠绵着的生死不渝的相思阐释出来了。这里,烛泪难止,蚕丝难尽,既有比喻之义,也有象征之义。又如“青娥素女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青女,相传是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诗写秋夜霜华月色,并不仅仅停留在静止的外在描绘刻画是,而是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注入客观物象,将霜月交辉想象为青女,素娥的竟艳斗美,看看谁的色彩更美丽,谁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此句极富象征色彩,到底象征什么,也众说不一。此外,使人又往往寓象征于比兴之中,用诗人那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玉暖玉生烟”(《无题》《锦色》)。诗人运用象征和比兴手法,表达出那种亘古的悲哀,似乎无法言诠的情意。 3)渲染烘托环境,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我们很少见到一个个勾勒得十分具体的自然物象和社会、人物形象。他避免直接抒情,多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绘,将自己的复杂感受和情绪通过最准确的“对应物”传达出来,从而塑造出情感形象。如《无题四首》之一:“来是空言取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作者用“空言”、“绝踪”横斜的月影,悠悠的钟声这模糊的意象,渲染出欲明未明的朦胧意境,为主人公制造一种怀人念人念远哀伤凄清的氛围。又如《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作者不直接 10 写怀人,而用“秋阴不散霜飞晚,流得枯荷听雨声”来暗示自己长夜不眠。而《牡丹》的构思则更为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魏夫人、越人、贵家舞技、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全诗以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心上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再如,《日高》写诗人对一位水晶帘中眠梦的女子的相思之情。诗人不取写实之法具体铺叙情节场景,而是用暗示手法表现主人公热烈的渴望。用“粉蛾”象征满怀春心的主人公的追求;用“屏风”象征阻隔。“粉蛾帖死屏风上”象征着一种执着而无望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勾勒出具体的形象,他只是借“粉蛾”的凄惨结局来传递主人公的恋爱追求是无望的。

4) 曲折变化的章法和反复萦回的抒情技巧

沈德潜说,李商隐的诗章法曲折变化。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徘徊缠绵不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离别、写相思。先用春蚕吐丝、蜡炬滴泪喻两情之深;再借晓镜、夜吟写相思之苦;最后又以通信表相爱。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又如《无题》(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字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诗从静夜钟漏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悠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冷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尔后点出幽会早已成为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李商隐利用视角变化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使诗歌章法的变化多姿多彩。

再如《无题》(来是空言取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在这首诗里,作者精心制造了一种幽冷的氛围:一个男子独立在楼上,明月斜射,此时五更之钟已敲响,麝香微度,更疑所爱之人真的来过这里,留下了依稀的余香。在这种强烈思念的驱使下,急切地写了一封书信,但由于写写信急匆匆,而 11 墨竟未磨浓,这时恨不得插翅飞到所爱跟前,但一想到相隔万重山,也只有望洋兴叹了。在这里,实景与幻境,千里与咫尺,希望与失望,聚合与分离,这些曲折萦回的描写,使人的感情也随之忽喜忽怒,忽而惊喜所爱已在身边,忽而感叹所爱相距路途之远。[14]

3)、熔词铸语,含蓄表现炽热的感情

李商隐的爱情诗,善于用表明幽阻的动词,描绘蓬山远去的阻隔之精和啼笑难分的迷离之情。如“细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碧瓦》);“金蟾啮锁烧香人,...玉虎牵丝汲井回”(《无题》)。即使无生命的景物,也都写得障碍重重,如“柳暗.将翻苍,荷欹正抱桥”(《碧瓦》)。他更将副词和动词巧妙结合,加强疏状的作用,.表达到爱情的深刻怅惘和百折不回的追求,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莫共”是自戒,但仍有不甘于不共争发的痴心;“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前“已”和后“更”,引导诗境的深化,充.分表达了“远”的伤感,使我们读到“更隔”时,不由得加强音势和音高,而深感于诗情婉转中,有郁勃之气。“天荒地便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春江》),..更是表达了无限的痛苦和巨大的遗憾,让人一读难忘。

四、李商隐对古典爱情诗发展的历史贡献

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创性,文学是需要个性的。李商隐是个极富个性的天才诗人,他的爱情诗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也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吸收前代文人诗歌精华的同时,又去除了它的轻浮,绮丽却不失深沉,华艳而有意蕴,不仅是唐代爱情诗的奇葩,而且对我国古代爱情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在晚唐诗歌发展潮流中,总结吸收前代文人艺术经验并加以提高的结果。他的爱情诗讲究词藻声律,对仗用典同齐梁的诗歌有着较深的渊源,但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声色而乏性情,李商隐的爱情诗则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奇深情绵邈把爱情的诗境推向高峰。如《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 12 夜风)抒写对昨夜一夕相思,旋成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怀想。在“身”不由自主的情况下,那种灵犀一点的心心相印,该是多么珍贵。“身无”、“心有”相互照应,在心虽相通而身不能接的苦闷中,突出了间隔中的默契,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藉。这与齐梁诗把女子作为性爱玩赏的对象去写是不同的。除了齐梁诗风,李商隐还继承了中唐艳情诗的传统,但他不同于这一时期的元缜,直接描写自己的感情生活甚至感官享乐;也不同于李贺只把第三者作为抒情主体,而是以真实的爱情体验为基础,着力于感情心理细腻刻画和意境的精心创造。如《无题四首》其一(来三空言取绝踪),全篇写男主人公“梦为远别”醒来后思念对方的心境。万重殷切期待中只迎来“空言”和“绝踪”的失望激昂,那种以隔蓬山,更复远离的间隔之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思想内容上对前人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同时,对后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有不少诗作者学习他的诗风。在北宋时期,学习李商隐诗歌的有两个作风:早先是西昆体的生搬硬套,扩大了李诗的糟粕;后来是王安石、黄庭坚,在创新的提下吸取了李诗的营养。到了南宋,由于民族矛盾尖锐,书法悲凉沉痛的哀国之思的诗歌一时成为主流,这距离李商隐的风格较远,故李诗的余波一时消歇。直到进入了清代,他的影响又扩大的了,特别是在清初和清末两个时期,更加呈现出余波绮丽的局面。

李商隐的爱情诗,词化特征非常明显,其中有一些重要素质,如内容的深微化,意境的纤柔,语言的圆润化等,在审美情趣上,都属于婉丽纤柔、温润妩媚的优美型、阴柔型。这对婉约词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诗与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除此之外,他的爱情诗也是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作家学习的榜样。

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给后代影响非常大。“他的典型感情的概括能力,复杂的心理能力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领,都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15]钱钟书认为李商隐的诗写得“人之非去年人,即在言外,含蓄耐味”[16]可谓至言 。

13 结 语

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愁别绪,倾诉男女双方的痛苦情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进步的男女爱情观。李商隐所处时代,诗苑名家辈出,风格流派各异,描写男女爱情的爱情诗并不少见,但真正象他那样用全部生命激情来写爱情诗歌的却乏见其人。李商隐的爱情诗色彩斑斓,情思婉转,意境迷离,诗意隽永,成为爱情诗史上的一个的奇葩,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

推荐第4篇:李商隐课件

1.欣赏本诗的朦胧美。2.了解无题诗的基本特征。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及其对创作的影响。4.思考文学的朦胧多义性问题。1.含蓄朦胧的诗歌题旨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2.无题诗体制的基本特点3.诗中的名句晚唐文学概况晚唐时代的衰颓已不能重现盛唐饱满健举、明朗与含蓄结合的诗美。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开启了晚唐诗歌“绮靡繁艳”的新风尚:

一、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

二、追求幽约细美;

三、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

1、诗境朦胧多义,词义飘渺难寻,2 、凄艳浑融的风格1 )独特的意象群;2 )技法纯熟;3 )情感统一。1.政治和咏史。约一百多首,如《隋宫》2.抒怀和咏物。如《登乐游原》

3.应酬和交际。如《酬别令狐补阙》等4.爱情。如《无题》、《锦瑟》等1.李商隐留有十多首“无题”诗,或写爱情,或别有寄托;大都含蓄而多比兴,诗意甚为隐晦,诗意不便明言,所以标以“无题”。2.另有些诗取首句头两字为题,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实际上也属于无题诗。3.前后共创作了近一百首无题诗,约占他诗作总数的六分之一。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但往往没有确论。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元好问感叹:“诗人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李诗的多义性,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等有关,更主要的,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晚晴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要点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号玉

推荐第5篇:李商隐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5、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知识链接】

1、解析题目:

《锦瑟》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马嵬》

本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被“六军”所逼,亲赐爱妃杨玉环死一事。马嵬驿是一个地名,在今陕西兴平县以西的地方。诗人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都是讽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 诗人,字 ,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 和 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答案:晚唐,义山,无题诗,咏史诗。

3、探寻背景:

《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 )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品味典故】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常识补充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等。

【学习过程】

一、品读全文,要求度准字音。

1、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 ) 弦( )柱 惘( )然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 )杜鹃 ⑵cāng( )海月明珠有泪

⑶只是当时已wǎng( )然 ⑷空闻虎旅传xiāo( )柝

⑸如何四jì( )为天子

二、文学常识:

⑴李商隐,字 ,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和杜牧合称 “ ”,与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

义山、玉谿生、小李杜、温庭筠、《 李义山诗集 》

三、李商隐名句集锦:

,东风无力百花残。 ,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春心莫共花争发, 。

天意怜幽草, 。

夕阳无限好, 。

嫦娥应悔偷灵药, 。 桐花万里关山路, 。 答案: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间重晚晴。

夕阳无限好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雏凤清于老凤声

四、合作探究: 阅读《锦瑟》思考问题

1.《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也有区别。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却极难追究其具体所指。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2.《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

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作业布置】

1、对《马嵬》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答案:C (当时七夕笑牵牛: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恩爱有加,朝夕相伴,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然而,事实并不如此,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自己爱情中途夭折。这是倒转笔法,借牛朗织女相会反衬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赠 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①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 ”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 。留 赠柳

②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答: 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③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答: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推荐第6篇:李商隐教案

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教案2 优秀教案 2010-01-07 08:23:03 阅读13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只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我们一起完成下面诗句对接(幻灯片)>P54名句约记.名句的作者李商隐代表作>二.目标展示(幻灯片) 三.赏析>教学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题为意境(补充鉴赏诗歌意境的方法) 品:拒绝涵咏,品味语言

四.1.作者简介,背景简介(三维设计P55)

2.听录音

3.诵读(全班,个人,自由背诵)

4.把握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多读) 五.合作探究(讨论归纳,以小组为单位) 1.提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时期. 2.比兴手法(以瑟起兴,造成一种迷惘的意境) 2.中间两联用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见教案P89

典故

情怀

明确:A.庄周梦蝶-----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虚渺的梦境

B.望帝啼鹃-----曾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

C.泣珠鲛人-----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的是满眼眼泪

D.玉暖生烟-----梦想和爱情破灭的迷惘

②.意境:朦胧,凄怨,迷离

③.感情:惆怅,伤感

(多读) 3.你认为全诗的主旨是什么?(各抒己见,引导:经过追忆往事,使人的情结,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作者为什么惘然(为此情)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究诗歌主旨(参考课后练习一)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寄兴说)

△一般人认为此诗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曲哀怨凄美的歌。

六.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抽背)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尽管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灾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八.归纳本诗艺术特色:

①朦胧的意象 ②哀怨的基调 ③凄迷的意境 ④华美的语言 ⑤象征的手法

1 九.拓展

以用散文的语言对李商隐>进行描述(运用课堂对意境把握的方法)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明确:>答案

十.背诵全诗(作业)

聆听繁弦,追思往事→起兴

庄生梦蝶:沉迷于美好情感(怀恋)

用典{ 望帝托心:托春心于锦瑟(迷惘)

锦瑟{

海月珠泪:月夜听瑟,眼泣出珠泪(悲伤)

}语言清丽

意境凄婉

蓝天玉烟:昔日年华依稀可见(搓掉)

无穷怅恨,点明题旨→反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败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请看>二.作家作品:教案P92 三.整体把握

1.请学生自读诗歌,明确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讥讽 2.了解全诗的大意

明确:诗人: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首联用讥讽的语调确定了杨贵妃之死,中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更丰富了批判唐玄宗的内容.四.合作探究

1.提问:>诗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2.提问:首联中用典故,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3.问\"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4.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间\"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中,极尽狼狈和慌乱.5.提问:\"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惜安今危,惜乐今苦的生活境遇.6.提问: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2 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两相映衬,杨贵妃被\"赐死\"的结果,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7.提问:谈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作用是什么? 明确:\"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唐,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自己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五.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1.讽意至深,用笔至细

讽意:①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②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③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用笔:①倒叙的方法

②措辞的委婉

③立意含蓄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中知识库与知识测控1--4题.2.背诵全诗

【品味典故】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

推荐第7篇:无题李商隐

黄梅县刘佐乡中学周和枝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别亦难》

别亦难,别亦难,歌声悠悠,情意绵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2、作者简介(详细介绍见学案)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3、朗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

(一)首联

1、从诗的形式上来说。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呢?

内容上:离别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2、分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句中两个“难”字怎样理解?

相见难: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 。

别亦难:痛苦、舍不得。写出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的离别之苦。

3、既然是离别,那是在什么季节呢?

----春末。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春风

4、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5、板书:相见难别亦难离别之难

6、这是一首写春末的离别时,那么是谁与谁离别呢?恋人

(二)颔联

7、恋人相别肯定是舍不得的,因为相见困难所以肯定是要思念着对方的,那么思念到了什么程度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作者写到了“春蚕”、“蜡炬”,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相思好像蚕丝一样至死才尽,思念之泪好像蜡炬一样烧完才干。

双关:“丝”谐音“思”“烛泪”亦是“相思泪”

原意: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无题李商隐

(三)颈联

9、刚才我们分析了首联、颔联,感受到了离别之难、相思之苦,下面我们分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但愁云鬓改”,是想象离别后,那位姑娘也和自己一样无休止的思念着对方,晓来对镜梳妆恍惚觉得自己秀发不同于往常了,也许很快就会衰老了吧!

“夜吟”一句:担心对方夜里吟诗感觉寒冷。

夜里对月吟诗是多么风雅的事,为什么会感觉寒冷呢?

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实际上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板书:彼此牵挂

(四)尾联

10、这两个人是这样的思念对方,却又不能相见,是不是住的地方相隔很远呢?

不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是仙山,“蓬山”这里指对方住的地方,“无多路”说明不远。既然不远,为什么不去看对方呢?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诗中没有明说。(板书:相见难)

既然项艰难,又思念着对方,怎么办呢?

“青鸟传书”

理解典故:

“青鸟”是一位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化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用“蓬山”作为对方住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样一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三、小结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主要表现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由于李商隐个人遭遇的不幸,他所吟咏的诗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委婉含蓄。

推荐第8篇:无题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推荐第9篇:李商隐.无题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诗词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东风:春风。2.残:凋零。

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4.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5.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6.晓:早晨

7.镜:照镜,用作动词。8.但::只。

9.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10.夜吟:夜晚吟诗 11.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12.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13.殷勤:情谊深厚。 14.看:探望

韵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晚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题解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蜡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传诵千古。 简介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下句,“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这就是其内容。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二首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其二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二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

其一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其二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无题

对影闻声已可怜, 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 绣被焚香独自眠。

无题

七夕来时先有期, 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 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 莫道人间总不知。

无题

闻道阎门萼绿华, 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 偷看吴王苑内花。

无题

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 断肠声里唱阳关。

无题

白日相思可奈何, 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 不道春来独自多。

无题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无题

东南日出照高楼, 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 不知供得几多愁?

无题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无题

万里**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推荐第10篇:嫦娥李商隐

返空閒小欲白景山鹿即松小窮日夕向登入不 旁初 千依鸛陽晚登 深見 數松里山雀無意樂 林人柴邊立尺 目盡樓限不遊 ,, ,, ,, 好適原 復但 看未 ,, 更黃 只驅照聞 多有 上河 是車青人 長直一入近登 苔語王卻生王 層海王黃古李上響 遲枝流之昏原商。;維 。。建樓 。。渙 。。隱 一雲鍾岱 散影行飲邀花覽,神宗望。零樂,明間 識懷燕眾決秀夫 月永亂須影月一下,歸草 山眥,如 結;及徒,壺獨何日如 小入陰何嶽無醒春隨對酒酌事,碧。歸陽? 情時。我影, 入是絲 鳥割齊 遊同我身成獨 羅妾, 。昏魯 ,交歌;三 幃斷秦 會曉青 酌相歡月暫人 ?腸桑 當。未 無 期,徘伴。 時低 凌盪了 相邈醉佪月月 。綠 絕胸。 親雲後,將既 春枝;;頂生造杜 漢各我影不舉李風 當,曾化甫 。分舞,解杯白不 相君 事不「漿婚兩醉。「,焉各夕人※茫,會夜來兒知已?生夜春 茫感面雨何女二蒼共不贈來眠春。子難剪方。忽十。此相衛風不 故,成載訪燈見八雨覺 意」春」行,舊燭,處聲曉曉長一韭問,重半光士,, 花處 。舉,新答怡上為。動 明累炊乃然君鬼少如參 落處 日十間未敬子,壯與 知聞 隔觴黃已父堂驚能商 多啼 山;梁,執。呼幾; 少鳥孟岳十。驅兒,昔熱時今杜。。浩 然 ,觴主世亦稱羅問別中?夕甫酒我君腸鬢復 何 : :未 。髮 相眾誰鋤看鳥獨知禾憫但秦使時蠟出兩高坐盤日農龍明 燭 不飛敬中當詩厭盡亭飧午 城月塞有 心 飛漢 還,,山,, 將時 惜只孤 粒汗 在關 別有雲 粒滴 ,, ,敬獨 不萬 替亭去李皆禾辛下李教里 人山閒 。。白苦土。。紳胡長 垂馬征 淚 度人陰未王到山還昌天明。。齡 。  稀聊青家所暮白莫歸來春。共蘿,來從 下 我揮拂童徑碧終學山 送日武深 思醉;行稚,山南綺陵淺崔君長衣開蒼 窗下山 復歌。荊蒼,過人去前,,樂吟歡扉橫山斛九 , 暫須 ,松言;翠 寒 月斯 陶風得綠微隨山遊盡 梅 桃丘 然,所竹。人人 著 源壑 共曲憩入相歸宿裴花 李忘盡,幽攜;置裏美未?。白機河美徑及卻酒迪? 。星酒,田顧 李豈循客地江無環何意謝幽,者,氣南其陰不 所,高林 其何?奈暖有 ?可何?四慰人鳥歸求聞丹 尋 吾誰,獨三美風阻自橘誠感因臥 人坐。重有,?至之,折相徒深歲經 精傳滯?悅言?寒冬?遠虛 。樹運心猶飛桃命。綠沈情洗草李惟可。孤木林理,所以日清有;自此遇薦隔夕,本豈無,嘉伊,懷持心 空此 --- 1 ---

多天銀嫦情贈 階燭秋 娥卻 夜秋 應是別 色光夕 悔總 涼冷 偷無 如畫 靈情 水屏 藥, ,, 唯 臥輕 , 覺 看羅 碧 尊 牽小 海 前 牛扇 青 笑 織撲 天夜不杜 女流杜 成 星螢 夜心。牧 。。牧 。 君願紅山自雜君豆春相中送故 多生 草 相 鄉 明 詩采南年來 擷國思送 綠罷別,,,, 應 此春 ,王 知 物來 日孫 故 最 暮歸 發鄉王掩 不柴王事王相幾歸 思枝。維。;維扉 ?;維 此蘭何高巔雙孤生葉 其所明,翠鴻意春 慕逼得鳥海,葳二 ?神無,上自蕤 惡金巢來爾,。丸在,為桂今懼三池佳華我?珠潢節秋遊美樹不。皎冥服。敢誰潔冥患矯顧知;,人矯;林欣弋指珍側淒欣者,木見 雲母嫦屏 風娥燭 影 深 , 長 河 漸 落 曉 星李沈商。隱 深獨林坐竹人幽 不篁里 知裏館,, 明彈 月琴 來復 相長王照嘯 。;維 感五 言 遇古 詩四 首 張九齡 散山髮光夏乘忽日夜西南涼落亭,,懷開池辛軒月大臥漸 閑東 敞上孟。。浩 然 但君下去言馬莫不飲復得君聞意酒,,,白歸問雲臥君無南何盡山所時陲之。。? 之樵松子人月期歸生宿欲夜來盡涼,,,孤煙風琴鳥泉候棲滿蘿初清徑定聽。,。 舉床頭前夜望明 明月 月光思,, 低疑 頭是 思地 故上李 鄉霜白。。  吾遠送 謀樹 適帶 別不行 用客 ,, 勿孤 謂城王知當 維音落 稀暉。。 夕陽宿 古度業調西師雖嶺山自,房愛群待,壑丁今倏大人已不多不暝至, 彈。 孟 浩然 千悴平舟促頻浮水黑不何夢瘴死即田雉野斜采侍那合萬官零秋。生楫,夢雲夢深;可以,癘別夢此夫雊老光渭柏婢聞昏事高落萬孰志恐終 落測有明地已 羨荷麥念照川動賣舊尚隨何依歲云。失苦君日李波 月。羽我,吞李 閒鋤苗牧墟田盈珠人知轉足草名網官墜道,行白浪滿魂翼長逐聲白立秀童落家掬,恢蓋。來情,(闊屋來?相客,(逸,,,,。迴,哭時燭木 寂恢滿出不親見遊其,梁楓恐憶無生其,相蠶倚窮天牽?,。論夫?, 關 寞?京門易君子二無使,林非。消別一悵見眠杖巷 寒蘿在鴛婿不中 身將華搔。意久)蛟猶青平君息長)然吟語桑候牛 翠補山鴦不輕得昔 袖茅泉獨薄收喪後老,白江。不 龍疑,生今。惻 式依葉荊羊 薄屋水事身斯首湖告至得照魂魂在故惻依稀扉歸王,。清宿亂 。反人,多歸;。顏返。羅人。杜微。。,。。日摘,;兒骨但,肉新。, 累獨若風常三杜 色關路網入江 維暮花出見人世兄 !憔負波,急夜。山遠,我南甫倚不山新美情弟 甫 修插泉人如惡遭 竹髮水笑玉衰殺 。,濁。,。歇戮 , ; 行置江既遂聖請我漾聲隨言 荷蒼當酒淮至令代送心漾喧山入青笠欲鳴江功但美 林終感浮長度金東無綦留素汎亂將黃 蒼送 得箏聽 流蓋八 見人怨 表南終 帶竹金 石三 桂安寒門山隱毋盤已菱石萬花谿斜林靈周粟 不分陣淚捲 明陰南此 棹道食遠客者潛石上閒荇中轉川 ,,,,,,落,,,,,, 陽寺澈郎 顧柱箏 轉國圖痕珠 濕簾情霽嶺望懷 色秀餘故人 ,, ,, ,, ,, 未同京孰不英第垂清澄色趣每 ,,雪青杳時素遺名不深城積 , 幾心洛云得靈還釣川澄靜途逐 山杳 時手 恨成 知坐 中雪 中 拂與縫吾顧盡鄉將澹映深無青 獨鐘 誤玉 八 心蹙 宵 荊我春道採來 勞 已如葭松百谿王 歸聲劉拂房李失 陣杜 恨蛾李增浮 扉違衣非薇歸王矣此葦裏里水維遠晚長絃前端吞吳圖甫誰眉白暮雲祖寒端 夢。;。?。, 。。。;。; 。。卿 想 。。。。?;。;詠 。 維 泠何天時愁相北泠彈當邊見因 生潭際晚幽 莫孤 持當君邀賤朝艷望山秋煙夜風意春雲送謝時寵人日為色西 野移七 曠舟 樹歸薄始白登事且飛轉吹無泛買將上鄰浣益傅豈越天施天泊絃琴載 酒若村暮登雲蘭瀰溶西行斷若沃野人上來薺人起 家紗嬌脂殊溪下詠高裏山漫溶壑舟絕耶洲鶴子伴態粉眾重 低湮 , ?,,,,,寄,,,,,溪山,, ,,,,?女, 樹渚 靜 共江沙興心隱張願林隔花此 時豈 效莫君不貴,西 ,, 聽 醉畔行是隨者五為月山路去 人向 顰得憐自來暮施 江日 松 洲渡清雁自 持低望入隨 人 同無著方作寧 清暮 風劉重陽如頭秋飛怡 竿向南溪所綦已知間劉安車是羅悟吳王月客寒長節月歇發滅悅孟叟後斗口偶毋處住長可歸非衣稀宮久近愁;卿 。。。。。。浩。。。。。潛。?卿希 。。。。妃微。?維人新 。。 然 ? --- 2 ---

絕代※有佳佳 人 , 幽人 居 在 空 谷 。 自 云良李 家子白 , 欲荷取風鳴送琴香彈氣,,恨竹無露知滴音清賞響。。 宿 建德江 孟浩然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春宮曲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閨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芙蓉樓送辛漸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桃花谿張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回鄉偶書賀知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高昌興唯及草差若扣絕臥齡同盡無茲色池非關頂從方賓契新不巾無一南弟下主幽雨相柴僮茅齋南山意絕中見車僕茨時齋,,,,,,,,,翫何頗自松黽應窺直開月必得足聲勉是室上帷憶待清蕩晚空釣惟三月山之淨心窗仰秋案十初陰子理耳裏止水几里吐 尋西山隱者不遇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    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 寒殿 婿妝 客 節畔 改賜月王覓上王心楚王萸倍王溪何問旭從何鬢章。。。。;崔 少。 錦輪昌封翠昌在山昌少一思 漁處毛府 袍高齡侯樓齡玉孤齡人親維處 邊船來衰。 。 壺 。 ; 。 。 。 。? ; 。 ;王 正岐 少沙萬燕 馬故花主古鐘與岑烹天人暮君復君是王江小臺同陳逢 銷馬人王來鼓君夫羊生生成不回不※江宅南場里望上園雖一 入萬,何昔聖饌歌子宰我得雪見?見 南裏逢烽寒非去 京古千為時賢玉一,牛材意?, ,將 好尋李火光薊相東投客使愁金言宴皆不曲丹且必須高黃 風常龜連生門逢望 無路筆心 。裘少平寂足,丘為有盡堂河進 景見年胡積 紙漫吏月雪驚筆漫 。錢樂寞貴請生樂用歡明之 ,, ,,,, ,, 呼?,,,君,,,,鏡水 落崔 論海三蕭 憑雙 兒徑斗惟但為將會千莫悲天酒 花九 功畔邊鼓 君袖 將須酒有願我進須金使白上 時堂 還雲署喧 傳龍 出沽十飲長側酒一散金髮來 換取千者醉耳,飲去樽,, 節前 欲山色喧 鍾 美對恣留不聽君三還空朝奔 又幾杜 請擁動漢祖語淚岑酒君讙其願,莫百復對如流 逢度 長薊危將 報 不 ,酌謔名醒 停杯來月青到 君聞甫 纓城旌營詠平安乾參與。。,。。。。。絲海李 。。。。。。 。爾五不白 。 聖青巫嗟 總三吳鳳峽為山 且關三漢代楓君送 三歲春獨莫關鴻朝九即江啼此李宮凰登欲門晉文浮半花臺金近令雲皇日春歲征 潮憐滁城雁聞送今上猿別少雲落上陵尋尹山帝登白金幽州見樹不遊魏 多秋數意府草能青鳳鳳彭誰皆有望雪河人帶雨草西長色堪子萬雨帆行如貶埋蔽天幽凰凰澤能北高仙歸復怨 晚澗澗安 行催愁唱之 露遠淚何峽日外徑遊臺宰識向臺臺青玉 來邊 樂寒裏離京 ,,,?中,,,, ,?,,呈塚關 急生 處近聽歌 暫白衡駐王長二晉鳳 陶河二此劉,, ,, ,,,, 時帝陽馬少安水代去然上陵日明萬朝 野上空御雲昨 分城歸銜府不中衣臺共仙風登府里朝 渡有令苑山夜 手邊雁杯貶見分冠空醉翁雨臨容黃馬 無黃歲砧況微 河策 莫古幾問長使白成江 人鸝月聲是霜 繞與 深易向客初 躊木封謫沙人鷺古自李菊去自曙色崔躇疏書居高愁洲丘流 花不東 黑柳舟刀 中自樹韋蹉晚中度李 開 山環橫鳴應多過河 。 。。。適。。。。白杯回來 。。。。曙。--- 3 ---

。庸 。。物跎 。。。。頎 。。。 兩朝岸辭猿白聲帝啼彩不雲住間,,輕千舟里已江過陵萬一重日山還。 ; 借河問山路北傍枕名秦利關客,險無,如驛此樹處西學連長漢生畤?平。 。。。。 邱 為  孤故早發帆人送白遠西孟帝影辭浩城碧黃然 空鶴之 盡樓廣 ,,陵 惟煙 見花 長三 李江月 天下李 白際揚 流州白。 。 武岧日帝嶢春行暮祠太 城漢前華經無 宮雲俯華處傳欲咸 不蠟散京陰飛 燭,, 花 ,仙天 , 輕人外 寒 煙掌三 食 散上峰 東 入雨削崔風五御初不 侯柳晴成顥家。。 斜 。 ; 。。 醉葡臥萄沙美場酒君夜莫光笑杯,,古欲來飲征琵戰琶幾馬人上回催。 。 姑月寒 蘇落 城烏 食外啼 寒霜 山滿 寺天 ,, 夜江 半楓 鐘漁 聲火 韓到對 客愁 翃船眠 。 。 物  涼州 詞 王 翰 楓橋夜泊 張 繼 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晨搖玉珮趨金殿,夕奉天禁裏疏鐘官舍晚,省中啼洞門高閣靄餘輝,桃李陰酬郭給事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積雨輞川莊作王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迴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雨中春望之作應制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 朝罷須裁五色詔,珮聲歸日色纔臨仙掌動,香煙欲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春怨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月夜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      黃鶴樓 病書解拜朝瑣衣闈。 。  贈孟浩然 李白 偶行然到值水林窮叟處,,談坐笑看無雲還起期時。。 鳥陰 吏柳王人絮 稀飛維。。 可北錦憐極江後朝春主廷色還終來祠不天廟成地,,,日西玉暮壘聊山浮為寇雲梁盜變甫莫古吟相今。侵 。 。 興中來歲終每頗南獨好別往道業,, 勝晚 事家 空南 自山 知陲王。。維 事齋木更折囀相露黃疑葵鸝。 。 。 花近登 高 樓 傷樓 客 心 , 萬 方 多 難 此杜登 臨甫。 商煙女籠不寒知水亡月國籠恨沙,,隔夜江泊猶秦唱淮後庭近酒花家。 。 黍 餉維東 菑。 艱萬難里苦悲恨秋繁常霜作鬢客,,潦百倒年新多停病濁獨酒登杯臺。 。 還泊秦將淮兩 行 淚 , 遙 寄 海 西 頭 。 杜牧 遊樹翫萬物人華家。 。 無風邊急登落天 木高 蕭猿高 蕭嘯 下哀 ,, 不渚 盡清 長沙 江白 滾鳥杜滾飛 來迴甫。。 建風山德鳴暝非兩聽吾岸猿土葉愁,,,維月滄揚照江憶一急舊孤夜遊舟流。。。 看遶 上漢 苑宮王花斜 。。維 即白從日巴放峽歌穿須巫縱峽酒,,便青下春襄作陽伴向好洛還陽鄉。 。 待宿 桐到廬重江陽寄日廣,陵還舊來遊就 菊 花 孟。 浩然 閣道到傍冠進中鳳袞拜翠留池龍冕雲春頭浮旒裘 。 。 。 。 卻劍何君看外聞 當問妻忽官共歸子傳軍翦期愁收收西未何薊河窗有在北南燭,河,期?初北卻,漫聞 話巴卷涕 巴山詩淚 山夜書滿 夜雨喜衣杜 雨漲欲裳 時秋狂。甫 ?池。 。 開綠故飄軒樹人過 飄面村具故何場邊雞人所圃合黍莊似,,, ?把青邀 天酒山我 地話郭至 一桑外田孟沙麻斜家浩鷗。。。然 。 --- 4 ---

作 曲 王和 皆 維難 。  跨夜雨馬寄出北郊 時 極 目 , 不 堪 人李事商日隱蕭 條。 名星細豈垂草文平微章野風著闊岸,,,官月危應湧檣老大獨病江夜休流舟。。。 旗仗州露擁未千春乾官色。。闌 。 唯海西將內山遲風白暮塵雲供諸三多弟城病隔戍,,,未天南有涯浦涓涕清埃淚江答一萬聖身里朝遙橋。 。 。 揮旅 夜手抒自懷玆 去 , 蕭 蕭 杜班甫馬 鳴。 大明地宮不 開岑門參 。  肯野 與 鄰 望翁 相 對 飲 , 隔 籬 呼杜取 盡甫餘 杯。 浮此青雲地山遊一橫子為北意別郭,,,落孤白日蓬水故萬繞人里東情征城。。。 人 透見 綠淚劉窗痕方紗。平。 盤花舍飧徑南市不舍遠曾北無緣皆兼客春味掃水,,,樽蓬但酒門見家今群貧始鷗只為日舊君日醅開來。 。 。 舊送 友時人王 謝 堂 前 燕 , 李飛白入 尋常百姓家。 干 南劉斗方斜平。 客 至 杜 甫 朱雀烏橋衣邊巷野 草 花 , 烏 衣 巷 口 夕劉陽禹斜錫 。 上萋載使鸚空人鵡悠愁洲悠。 。 。 出三映師顧階未頻碧捷煩草身天自先下春死計色,,,長兩隔使朝葉英開黃雄濟鸝淚老空滿臣好襟心音。 。 。 高醉山月安頻可中仰聖?,徒迷此花挹不清事芬君。。 餘 黃崔鶴 樓顥。 丞相蜀祠 堂 何相處 尋 ? 錦 官 城 外 柏杜 森 森甫 。 紅吾顏愛棄孟軒夫冕子,,白風首流臥天松下雲聞。。 慢舞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和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寵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暇苦春,日短雲從高鬢春起花遊顏,金夜從步專此搖夜君,。王芙後不蓉宮早帳佳朝麗。暖度三承春千歡宵人侍,宴;春三無宵千閑 洗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宮,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棄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有初女漢長皇成重,色養思在傾深國閨,人御未宇識多,年天求生不麗得質。難楊自家 ※蓬萊長此恨去無歌多路,青鳥殷勤白為居探易看。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芙無題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錦瑟李商隱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夜泊牛渚懷古李白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   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忽聞海上有仙女,山在虛無縹緲間。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汒皆不見。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淚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衣坡東,泥下天望土旋都中地門,轉迴信不龍馬見馭歸玉,。顏到歸空此來死躊池處苑。躇不皆君能依臣去舊相,顧。馬太盡嵬液霑 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暮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無索掩雲,救面花棧不鈿縈得委紆,地無登回人劍看收閣血,。淚翠娥相翹嵋和金山流下。雀玉少黃搔人埃頭散行漫。,君風旌王蕭旗   死里百。。餘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 騎乘驚地凝西萬破來絲南霓,竹,行裳盡。羽翠日衣華君曲搖王。搖九看行重不復城足。止闕漁,煙陽西塵鼙出生鼓都,千門動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沈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鎗鳴。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雨;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琵琶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白綿居無易絕期。  --- 5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分合鈿;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 6 ---

座淒感莫今豈春中淒我辭夜無江泣不此更聞山花下似言坐君歌朝誰向良彈琵與秋最前久一琶村月多聲立曲語笛夜,,,,,?,江滿卻為如嘔往州座坐君聽啞往司重促翻仙嘲取馬聞絃作樂哳酒青皆絃琵耳難還衫掩轉琶暫為獨濕泣急行明聽傾。。。。。。。 其住潯我間近陽從旦湓地去暮江僻年聞地無辭何低音帝物濕樂京?,,,杜黃終謫鵑蘆歲居啼苦不臥血竹聞病猿繞絲潯哀宅竹陽鳴生聲城。。。,

第11篇:李商隐无题[1]

李商隐

1、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一号樊南,怀州河内人,唐文宗开元二年进士,授密书省校书郎,补弘农尉。当时牛李党争激烈,由于李商隐早年授知于令狐楚,后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为妻,被牛党视为背恩,长期受到压抑。在党争的夹缝中,李商隐不得不离开京城,先后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下以及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下为僚属。晚年辟为盐铁推官,四十六岁时客死荥阳,潦倒终身,故而诗歌常常充满着一种感伤情调。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3).先引导学生来分析这首诗。来,大家先来看看诗人写了哪些意象?

东风,百花,春蚕,蜡炬,晓镜,云鬓,月光,蓬山,青鸟。

它们是些怎样的意象,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

东风是无力的,百花残败凋零,春蚕到死它的丝才到尽头,蜡炬燃成灰烬,泪水方才流干,镜子里的人是愁容满面,鬓发脱落,月光是寒冷的,和“我”一样的孤寂。蓬山是神话里的仙山,缥缈不定。青鸟是作为“我”的使者出现的。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没有尽头,可见思念之深!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思念是痛苦的,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以上四句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

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4.大家现在知道诗的中心思想了吧,对,就是这样的。把上面的括号里的话,现在讲出来。来,大家看看这首诗的深层次的东西。结合诗人的生存环境及其他的处境,说明由于李商隐生活的不幸,他所吟咏的爱情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婉曲含蓄。这首诗也不例外。大家都感觉到了吧?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它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于是诗人的感情又回到主旋律上来,虚实变化,风情婉转。

2.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之丝和蜡炬之泪这两个象征性意象,来表现相思之苦和对爱情的坚贞,形象贴切,意境隽永,“丝”与“思”谐音双关,蜡泪暗指情人泪,使全诗深情并茂。

3.婉曲柔密的风格。全诗感情强烈,但没有外露的句子,而是用委婉绵柔的形式来吐露,

或用残春季节的暗示,或用残春蜡炬表现,又用神话假托,呈现婉曲柔密的风格特点。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这首诗。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末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或“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第12篇: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第一课时(了解李商隐)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打出)“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这是大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提到的是哪两个人?(温庭筠、李商隐)由元好问的这句评价大家可以读出李商隐诗歌什么样的特点?(朦胧、幽渺、内涵多重、)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李商隐的那一首首诗便穿越了唐风宋雨、明雪清霜,与我们会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拥抱李商隐吧。

二、李商隐知多少

1、身世卑微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2、旷世情种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3、深山倾情李商隐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我们可以相信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沉痛,又极其真诚的。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4、伉俪深情李商隐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婚后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中,令狐楚及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义山竟做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的女婿,所以牛党的人,从此瞧不起义山。令狐说他背恩,更加嫌恶他。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氏夫人去世,李商隐写了一些诗怀念她,如:

《花.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 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 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5、锦瑟遗情李商隐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众说纷纭。通篇追忆往事,反复抒发感情破灭、壮志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春宵一刻,轻怜蜜爱;双飞彩凤、血泪相思,其中的爱情、怨恨、惆怅和迷惘,该是怎样的哀恸?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诗人无限迷茫的心境。

这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怀恋一个赠予锦瑟的女子。是令狐楚婢女也好,是当时贵人爱姬也罢。正如《玉溪生诗集笺注》说:“吐词含味,妙臻神境,令人知其意而不敢指其事以实之。”,“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诵读、记忆《锦瑟》

(自由诵读,结合注释或资料理解,为下节课作铺垫。)

第二课时(鉴赏审美)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打出)“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这是大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提到的是哪两个人?(温庭筠、李商隐)由元好问的这句评价大家可以读出李商隐诗歌什么样的特点?(朦胧、幽渺、内涵多重、)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李商隐的那一首首诗便穿越了唐风宋雨、明雪清霜,与我们会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压卷之作——《锦瑟》(板书)。

二、品味诗情

提升审美能力

1、倾情诵读

★导引:古人强调“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诗歌阅读尤其这样, 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思索诗歌意旨, 体味诗歌意境, 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

学生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一比哪组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指名朗读、齐读。

(1)互相评析读的优缺点。

(2)读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调和氛围。

(提示:从“思”“梦”“泪”“惘然”等词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

2、鉴赏诗歌

(1)解题

★诗的题目是《锦瑟》,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无题诗,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理由。

(《诗经》《古诗十九首》题目的形式;全诗共八句,有两句写锦瑟,足可见锦瑟的重要性;听或看到锦瑟而触景生情。)

★据史书记载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悲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锦瑟之音即凄婉之音,“诗言志”李商隐借凄婉的锦瑟之音来表达内心的凄苦。

★我们也知道,李商隐的《无题》诗是最多的,大约有17首,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你所熟悉的无题诗吗?

★那李商隐为什么要写哪此多的无题诗呢?是真的不擅长命题吗?当然不是,那什么时候不起题目呢?(政治上陷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生活中痛失爱妻,一连串的不幸对诗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大痛则无言,大悲则无泪,无题诗所创设的朦胧的意境是需要读者细细地品味阅读的。)

(2)自由鉴赏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思考:全诗的总纲是哪一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导引:律诗的尾联是诗人感情宣泄的闸口,这首诗最后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

(同《红楼梦》一样,自从《锦瑟》问世后就一直没有中断后人对它的研究,它迷离的氛围,跌宕的风致引得索解者乐此不疲,也许还没有哪一首诗歌能像《锦瑟》这样受到那么多的关注。元好问曾写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代诗人、学者王士祯也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但难解并不等于无解,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即便是无主题的乐章,我们也可以由“韵”而解“味”,感悟作者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请大家选出自己最有体一联或一句或一个意象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诗中共有多少个意象?(锦瑟、华年、庄生、晓梦、蝴蝶、望帝、春心、杜鹃、沧海、明月、珠泪、蓝田、暖日、玉烟)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大痛无言,无法言说,只能借意象来传递,在一首七律中能用如此多的意象实不多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导引:对情的理解。“情”不单单指爱情,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有时爱情时也可被解读成对事业,对万物的那一份执著、一分坚守、一份痴情。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柳永的《蝶恋花》中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被王国维借来形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第二种境界”。

①首联:

“未成曲调先有情”,首联即情感触发。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此诗人痴语,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一弦一柱思华年”,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意蘊相近。

“思华年”之“华”,花也,如花一般的时光,正是生命中的无限春光呀!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终有一天,当我们用苍颜面对夕阳之时,是否也会发出这样的年华之思!

②颔联:

导引:“庄生晓梦迷蝴蝶”, 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

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大家都有做梦的经历,庄生晓梦迷蝴蝶,告诉我们看人生的态度,板:人生如梦。(现实和梦境有什么不同,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追忆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他对那些细节记得都非常的清楚,他有怀疑,有些事情真的发生过吗?时光的淘洗把所有的好景都给磨光了,所以人生如梦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亦真亦幻,随着时光的淘洗,真假逐渐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是回忆所带来的错觉,而梦因为时间的飞越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也就是老师读此联所带来的感受)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先把典故解释一下,从形象和画面入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这首诗能够触动你的哪一个心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先自己静读,然后三分钟自己思考分析。

有着“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人生终极价值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辨。在这里诗人缀上“晓”“迷”二字,增添了梦之短促,醒后恍惚的情感暗示,说明即使是洞达人事者亦难摆脱美好事物消逝给人带来的迷惘。

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导引:“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春心”与杜鹃的悲鸣联结在一起,实际上包含了伤春、春恨的意蕴。所展示的正是一幅笼罩着哀怨凄迷气氛的图画,象征着化为望帝冤魂的杜鹃,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不泯的冤恨。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指忧国伤时、感伤身世。

诗人的“春心”“春恨”(美好的愿望和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都寄托于杜鹃啼血般的凄苦哀怨之声。本句的句眼是“托”字,不但写出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了诗人托“春恨”于悲鸣,暗示了寄托“春心”者的性质,真乃妙笔寄情。 可以说,这两句是义山用一生凝结而成的。

③颈联:

沧海遗珠喻指被埋没的人才。

古人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与月亮的盈亏相应,月满则珠圆,月亏则珠缺,故有“沧海月明”之说。在这句诗中,月、珠、泪,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义山则实不多见。

“日暖玉生烟”化用了戴叔伦的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诗人借此来象征自己平生所向往、追求的境界,正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它给我们以凄凉之感、悲痛之情。我们不禁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名句,萦回在义山诗中那种热烈的绝望就会涌上心头。

这一联用“沧海珠”“蓝田玉”以自喻,写出了自己才华绝世,希冀用世,却不为世所用的悲剧一生。

④尾联:

导引:“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感大家有了初步的分析:时光追忆中的伤痛,怀念、无奈、迷茫。你猜一猜,他应该是针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的情怀?

预设:

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仕途的不顺利的怅惘和悲伤。(师:这个回答结合了对典故的分析和理解。)

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和自己没有珍惜的悲伤。 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也有可能是对爱情的向往。

导引: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美好事物还是爱情,我不愿给大家一个定论,我们一起看看李商隐的生平:幼年失怙,怀才不遇,妻子曹王,卷入党争,仕途灰暗。

五十年了,这样的人生岁月,充满悲痛,但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通过生平,我想让大家知道华年是有多样性的,惘然之情也是有立体感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除了惘然还是惘然,除了伤感还是伤感。

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这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的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是什么”的深深思考和迷惑中,大大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

三、李商隐诗的用典

导引:李商隐诗的用典,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四、结课

梁启超曾经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

《马嵬(其二)》课例赏鉴

【课例实录】

第一环节:简要导入

师:提起李商隐,我们马上就会想起他所写的表现坚贞爱情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一首咏史抒怀诗《马嵬》,希望能借助这首诗,学习鉴赏此类诗歌的一般方法

第二环节:词句感知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律诗讲究平仄押韵,具有音律美,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时,第一步就是要正音断句,读清并读出节奏感请大家小声自读一遍,并在课本上批注不懂的字音,再齐声朗读。

(多媒体显示第一步:正音断句)

师:教材给的注释很详细,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对照注释自主学习,完成第二步——疏通诗意,注意把不懂的字用红笔勾出来

(多媒体显示第二步:疏通文意)

(生用3分钟自学)

师:请同桌合作学习,解决不懂的字句,并在课本上作批注

(学生两两一起解决字句问题)

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生:首联中“徒闻”是空闻的意思,“卜”是预料的意思颔联中“宵柝”是指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无复”指“不再有”;“晓筹”的“筹”字是指更筹,就是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尾联中“如何”是为什么的意思;“为”是动词,是的意思

师: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诗句,下面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一下四联诗的含义

生1:首联的意思是海外空听说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但不管来生如何,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

师:这句诗的主语是谁呀?你能联系背景讲讲是什么意思吗?

生1:是唐玄宗,当年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很思念她,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上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下句是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曾誓约“世世为夫妇”,作者在这里说,今生都不能相守怎么还想有来生呢?

生2:颔联的意思是只听到禁卫军中传来夜间巡逻的梆子声,不再像宫中那样安逸地听到有鸡人打鸣报时的声音了

生3:颈联的意思是说事变发生那天军队停留不前,但当年唐玄宗以为自己可以和贵妃天天在一起,对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呢

生4:尾联的含义是为什么唐玄宗当了45年的皇帝,还不如普通百姓那样可以夫妻恩爱,长相厮守

师:好的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诗文,做到人人都能疏通诗的含义 (学生再次齐读)

第三环节:话题探究

师: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首诗就是作者途经马嵬驿,咏马嵬之变这一历史事件而作,所以我们鉴赏的第三步,就是通过标题和诗文,弄清诗中的历史事件请同学们找出诗中哪些诗句描述了这一事件

(多媒体显示第三步:弄清史实)

生:第二联中的“虎旅传宵柝”和第三联中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写的都是当年的马嵬兵变

师:大家再思考,这一事件的主要人物唐玄宗当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悲凉,可怜从“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中可看出他遭遇很苦

生2:还有无奈从“此日六军同驻马”也可看出他很无奈自己是个皇帝却也不能调动千军万马,这个皇帝当得很窝囊

师:是呀,唐玄宗历经了大唐盛世,已经做了45年的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但一旦发生兵变,他却遭遇了逃亡的苦难境遇“六军不发”逼迫他杀死杨贵妃,当年誓盟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了悲痛往事,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作为皇帝,君威丧失殆尽,甚至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怎能不令一个皇帝、一个男人痛心伤感呢?

师:白居易的《长恨歌》也写了这一事件,但里面包含了对李杨爱情的歌颂和同情,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比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请问同学们,对于这样一个此时痛心无奈的皇帝你怎么看?

生1:我认为他是咎由自取,因为他荒淫误国,不理朝政,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百姓民不聊生,也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他是自作自受

生2:我认为两人相爱没有错,但不能忘记自己是皇帝的身份,因为他后面还有老百姓,他不值得同情

„„

师:好!说到这里,也就说到了我们鉴赏诗歌的第四步:辨析态度大家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对玄宗之悲有何态度? (多媒体显示第四步:辨析态度)

生1:诗人是轻蔑嘲弄的态度

生2:是讽刺批判的态度

师:没错,《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那么下面我们就进入鉴赏的第五步——分析技巧你能从叙事的委婉方面说说“用笔至细”,从对比反衬的角度说说“讽意至深”吗? (多媒体显示第五步:分析技巧)

生1:我觉得这首诗选择的叙事内容都是很细小的,比如在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就叙述了当年的招魂之举,但诗人用了“徒闻”两字就有讽刺唐玄宗痴心空想的意思颔联和颈联在叙事上倒装,更用了细节描写,写当年七夕节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一起嘲笑天上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面,而他们则可以生生世世相守,如今却不得不赐死爱妃的事,充分地嘲弄他们写当年在宫中荒淫无度,用人扮作鸡打鸣报时,也是细节刻画,而今逃亡在外却只能孤独地听军队传来打梆子报时,也是以小见大,讽刺其政治失意

师:说得非常好诗人用了很多典故,比如“招魂之举”“七夕笑盟”,本就用笔委婉,加上措辞比如“空闻”“如何”等也很委婉,还有颈联和颔联倒叙的手法再有一点就是结尾写为什么唐玄宗做了45年的皇帝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更是在对比中点明主旨,体现了立意的含蓄

师:有哪位同学再说说本诗是怎样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做到“讽意至深”的? 生2:这首诗句句都在对比,在对比中来讽刺唐玄宗的可悲下场比如首联用“他生未卜”和“此生休”作对比,来讽刺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盟誓要世世为夫妇;颔联用当年在宫中有“鸡人报晓筹”的享受已经“无复”了,如今马嵬兵变时只有“空闻虎旅传宵柝”的悲凉来讽刺唐玄宗的政治失意;颈联用“当时”和“此日”对比,更是嘲笑和讽刺唐玄宗爱情的失落;最后尾联用“为何”和“不及”对比,说唐玄宗当了45年的皇上却不能保护自己的爱妃,还不如普通人能给女人带来婚姻幸福所以,讽刺意味更强师:非常好!同学们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更深入地探究了本诗的内容和写法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小声自读一遍,读出诗人讽刺嘲弄的语气,然后请两位同学给大家示范朗读

(学生小声读,两名学生示范朗读并简单评价) (学生再齐读一遍)

第四环节:意图挖掘

师:诗人所抒发的思古之幽情,都是有现实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深入挖掘诗人创作的真实意图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显示第六步:知人论世同时出示李商隐的生平)

师:你认为这首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生1:是借古讽今,希望现在的国君要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

生2:我觉得还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师:是的这首诗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抒发了诗人渴望贤君,忧国忧民之思同时李商隐的好友崔珏曾在《哭李商隐》一诗中写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由此可见,此诗也借抒兴亡之感慨,暗含壮心难酬之悲凉

第五环节:总结背诵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深入探究了此诗的内容和写法,也学会了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知人论世,辨析了诗人的态度,学会了委婉叙事、对比讽刺的巧妙用笔,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能学以致用,更好地赏析古诗

师:最后请同学们当堂背诵这首诗

第13篇:李商隐爱情诗浅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爱情诗浅论

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第二初级中学 张斌岐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抒写爱情的能手,他的爱情诗构思精妙,意韵丰富,深情绵邈,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史的角度,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个性气质,以他的十多首爱情诗为例证,分析、探讨、揭示他的爱情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关键词】李商隐 爱情诗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晚唐是唐朝走向衰败的时期,也是唐代文学发展趋向衰落的时期,晚唐时局的动荡不安阻滞了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晚唐诗文创作状况的最好写照。晚唐作家虽多,但并未出现成绩卓著的大家,只有“小李杜”的创作活动,才给晚唐文坛带来了几许生机,尤其是李商隐,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晚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作为中晚唐之际诗歌的集大成者,李商隐的诗内容丰富,从题材来看,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政治诗,李商隐一生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命运、前途,所以他写了大量的直接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类是咏怀诗,这类诗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占的比例最大。由于社会的没落,时局的动荡,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使他徒有壮志,怀才不遇,所以他的咏怀诗主要抒写了他的各种复杂思想;第三类是爱情诗,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爱情诗在他的诗中占有一定比例,数量虽然不多,但以无题诗为中心的爱情诗却代表了李诗的基本艺术风格,而且极富特色,创造了大量的爱情名句,为后人所广为传诵。下面就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李商隐的爱情诗。

- 1之凄苦,之甜蜜,都表现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这类诗还有《因书》和《夜意》等,都写得一往情深,表现了诗人与妻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中,悼念妻子王氏的诗更多,如《正月崇让里》、《暮秋独游曲江》、《悼伤后赵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均写得情真意切,悲戚动人,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

2、表现他与其他女子之间的情愫。

李商隐的爱情诗,除了表现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感情,还有许多是表现他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这些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歌前两句就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颔联更是成为绝唱,极形象地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极写爱情之珍贵难得和爱情之坚贞不渝,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的爱情心理,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表露了诗人对情人刻骨的相思和忠贞的爱情。

又如《无题》二“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男女之心心相印;还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的痛苦。再如“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无题》四首)写情人之间的离别之恨。

3、表现他人爱情。

- 3活在唐朝的衰败时期,幼年丧父,孤苦贫寒,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了他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在“悬头苦学”中他获得了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也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但在求仕途中又卷入了“牛李”两党之争,他中进士得恩于牛党,而娶的妻子王氏又是亲近李党的王茂元的小女,李商隐便处在了“牛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有抱负、有才气,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人民疾苦。但由于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不苟且攀附,使他一直沉沦下僚,仕途无大的起色,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始终不能实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晚唐社会局势,对他的思想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妻子王氏的不幸病故,又加重了他的精神痛苦。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复杂坎坷的人生遭遇奠定了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均能引发他丰富的感情活动。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造就了他灵心善感、丰富细腻的感情。“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送千牛李将军》),“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为他的爱情诗的创作和其它抒情诗的写作定下了抒情基调。

2、李商隐的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最为杰出的是他的无题诗,这些诗在李诗中不占多数,却是李诗独特的艺术风貌的代表, 代表了他诗歌的基本风格。他的爱情诗,构思缜密,情致深蕴,情挚意真,深厚缠绵,如《夜

- 5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又是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现实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又一层情思;然后是书信难达的惆怅,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象,美丽而又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

李商隐的爱情诗注重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事件与场景的转换常常打破通常的时空次序,而随着心理活动的流程交错展现。如《无题二首》其一便是很好的例证,此诗首联明写昨夜,实际上暗含由今宵到昨夜的情景联想与对比;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却突然回到现境,而未续写昨夜;颈联又转为想象对方的处境;尾联则回到自身。如此大幅度的起伏跳跃,加上实境虚写(如颔联)、虚境实写(如颈联)等手法的运用,就使全诗若断若续,朴朔迷离。

长于用典,巧用比兴、象征是李商隐爱情诗的又一特色,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雍兖》),明明是怀人失眠,偏要说枯荷聒耳,明明是枯荷聒耳,偏要说留荷听雨。反说、倒说,怀人情味愈觉含蓄。再如《无题四首》也通过大量用典,使其构思更加丰富,诗旨更加鲜明,抒情伏物更加工巧,大大增加了诗歌“包蕴密致”、含蓄典雅的特色。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作者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十分注意比兴本身形象的鲜明、生动、完整,力求其既富于生活实感又具有启发性,能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创造出交织着希望与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带有伤感情调的情诗之美。如《无题二首》其一:

- 7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四首》)“何当共剪西窗烛,却活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都写得凝练工整,精美典雅,为后世所广为传诵。

另外,李商隐的爱情诗从表现手法上来说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深情绵邈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潮。男女之间无论是热烈的相爱还是执着的相思,抑或是爱情破灭后的伤感,都表现了对于对方的尊重同情和对所爱者处境的体凉。试看《无题二首》其一,抒写对昨夜一夕相值,旋成间隔的意中人的深切怀想。在“身”不由自主的情况下,那种灵犀一点的心心相印,该是多么珍贵,“身无”、“心有”相互映照,在心里相通而身不能接的苦闷中,突出了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欣慰。这与齐、梁诗把女子作为性爱赏玩的对象去写是不同的,李商隐的爱情诗总是写得铭心刻骨,无法排遣,常是一种无望而又无法遏止的追求,以至竞以生死以之的态度去对待,他的爱情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是最典型的例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商隐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他有的爱情诗还在爱情描写中渗透多方面的人生感受,甚至与对事业理想的执着追求相沟通,这种品位和境界,远在齐、梁诗之上。

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灵心善感,一往情深,以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李

- 910 -

第14篇:唐朝的李商隐

唐朝的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

赏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清人冯舒说:‚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一世所效。‛(见《瀛奎律髓汇评》),可见其影响之深。

‘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情人之间心灵相通,比如说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

——————————————————————————

《历史名人--凌云诗才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公元813年,在新郑县出生,公元858年,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只有46岁李商隐是唐朝上千诗人中极富才华的一位,在当时就享有很高的赞誉。

李商隐17岁时以才干出名,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聘为幕府巡官,25岁考中进士。出任河阳节度使书记。27岁被朝廷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流落奔走于四川、广西、广东和徐 州等地,靠当幕僚寄食于他人。39岁那年,才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被补授为太学博士。43岁被推荐为盐铁推官。公元858年,病故于郑州。

李商隐存留下来的诗,共有600余首,收录在《玉溪生诗集》或《樊南文集》里,其数量和质量,在唐诗中均属上乘。李商隐的诗在创作手法上,众采百家,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辞清句丽、情调委婉、流畅上口,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以类区分,其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咏怀诗、咏史诗和言情诗。

李商隐的咏怀诗,多含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在揭露和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方面,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最著名的是《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长诗。它深刻反映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政权腐败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对国家的严重破坏。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具有规劝社会的作用。言情诗是李商隐诗中最有特点、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一部分,其中尤其以《无题》诗最引人注目。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说明李商隐是多才多艺、诗路宽广的诗人。

第15篇:李商隐 无题介绍

无题

[语文常识]

一 爱情诗七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背景]

诗人在年青时代曾经有过一段自由恋爱的经历,由于外来的重重阻力,终于未能如愿以偿。诗人的心灵中既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也深藏无穷的幽恨。

相见时难别亦难成语:别易会难,

——“相见时难”含蕴着诗人对于外来阻力的深深不满。两个“难”字,从主观写到客观,含义不同。

东风无力百花残。--相思离别之情

“东风无力”和“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既是一对恋人相见后又离别的具体时间,又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委婉含蓄的倾吐出诗人内心的积怨和伤感:在诗人的心中,没有令人心花怒放的爱情的春天,有的只是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的无穷伤感。这一句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意念,从而构成了诗人心境的意象。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别后思恋之深,对爱情的忠贞。 这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它对仗工整,含蕴深邃,比喻形象贴切,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表白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被用来表明忠于友谊、忠于事业等等方面信念的名言。

晓镜但愁云鬓改,

--写对方晨起梳妆的感触:也许会因为思念而云鬓,也许会因为云鬓暗改而思绪万千!

夜吟应觉月光寒。

--设想对方在月光下吟颂怀远的诗句,也许会因为孤清而感到凄寒! ——设想对方在离别后的无穷思念,以此反衬出自己的刻骨相思。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神山从来就是被认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人这里却说此去无多路,青鸟传说中的神鸟,西王母使者。殷勤为探看。

——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第16篇:李商隐及其爱情诗

李商隐及其爱情诗

古往今来,爱情永远都是诗歌的主题之一,缠绵悱恻的爱恋一直牵扯着人们敏感的心弦。爱,是一条不舍昼夜流淌的长河,是人类文化中永不衰谢的艺术主题。而李商隐,就是一位空前绝后的爱情诗“专业户”,甚至写政治讽刺诗、咏史诗、答赠诗,也往往以写爱情的方式来表现。李商隐用独到的目光去审度人情、世情、时情,写自身的感伤情绪,在创作上运用恍惚迷离的意象、别出心裁的意象组合以及大量的用典等手法,给人一种朦胧的色调,诗中有迷,迷中有诗,深沉绵缈,绮丽无比,形成一种独特的凄艳浑融的风格。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缠绵哀婉、凄美蕴藉、多义朦胧,这恐怕与他坎坷的人生际遇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孟子曾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知人论世”之说。所以我们不论是读诗还是尚友,都应以世知人,由人知诗,再从诗知人。解读李商隐的诗,赏其诗美,我们还得从他这个人和他生平着手:从大的背景来讲,李商隐处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中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诸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争斗等,*的年代使得诗人产生对唐王朝的忧思;在李商隐十岁时父亲卒于幕府。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就如他自己的诗中所写“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实同外来的逃荒者。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不幸,加之瘦嬴文弱,形成了他易于感伤的性格。在唐文宗时期,李商隐谒令令狐楚,受到赏识,聘入幕府,令狐楚惜才,亲自指点,其子令狐綯又助其取得进士功名。但是好景不长,令狐楚病逝,李商隐转入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其才,将小女许配给他。当时牛李党之争激烈,令狐楚父子为牛党要员,而王茂元属于李党,李商隐转入王茂元幕府,就被视为“背恩”,被令狐綯所不满,所以仕途不畅;在爱情上,年轻时与柳枝、宋华阳的爱恋都是无疾而终,与妻子王氏相恋多年,在中年时却要遭受丧妻之痛。时事、家世、身世,各方面就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内向型的性格和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悲剧的人生,使得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因此,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自有一种哀感凄艳。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虽有“艳”,但是却不同于其他爱情诗作者,很多人写爱情诗是以一种玩赏的态度来对待女子及其爱情生活。而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比较进步的,他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描写爱情和女性,他的爱情诗,情真意切,深厚缠绵。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首联就道出了与恋人的离愁别恨,第二句,写出了至死不休的感人绝句,情不自禁让人想起《上邪》中的那句“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将爱情比作春蚕吐丝和蜡烛之泪,至情至性,已经超越爱情而具有执着人生的永恒意义。第三句于细意体贴关注中见两心眷眷,两情依依。而最后一句更是在无望中的希望,更见情至深挚。李商隐把爱情纯洁化、升华得如此明净而又缠绵悱恻。在他的爱情诗歌中表现了美好的理想、情操,表现了人性中纯正、高尚的一面,李商隐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感官欲望为特征的庸俗情调,用他的深情绵邈来把诗歌情感推向高峰。在李商隐另外的一首无题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的笔触是在一对意中人无法相守的情况下,却还是可以心意相通的,这点是多么的可贵,突出了恋人之间的契合,在无望中又有一种慰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胜过了一对“无情人”终日相守在一起,这就是李诗的高超之处。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他那个年代政治风气与士人的精神面貌。

人们在读李商隐的诗歌时总是有种错觉,似乎他是个多情者,他的很多诗歌当中都可以看出爱情的痕迹,皆因他将政治讽刺诗、咏史诗、答赠诗,往往也是以爱情诗的形式抒情,他不像其他的一般诗人,把情感内容的强度、深度、广度、状态等等,以可喻、可测、可比的方式,尽可能清晰的表达出来,也许是人世的坎坷,世态炎凉,他想掩藏自己内心的惆怅和无奈,于是他才会把心里的想法以一种朦胧的意象表现出来,所以读他的诗中有种恍惚迷离的感受,而那些意象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李诗将每个朦胧的意象结合成一首诗,也就造就了读他的诗如雾里看花的诗境。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记得当时自己学这首诗时,语文老师是把它当成了悼亡爱情诗来解读的,可是现在再去研读这首诗,诗中似有爱情又似乎在感叹着韶华易逝,郁郁不得志,也许这就是像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所说这首诗真是“一篇锦瑟解人难”。这首诗呈现的似有而是实无,虽然实无却又分明可见种种朦胧的意象: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泪珠、良玉生烟。这些意象所体现的都是惆怅、感伤、寂寞、失望,似有希望但是失望之情又似乎浓烈,就是让人朦朦胧胧体会到似有而无的境界,既有朦胧的希望又有虚无缥缈的情思,令人遐想不已,在这首诗中似乎作者在暗示着什么,但有朦胧得难以确定。至于是否是一首爱情诗也许连作者自己都不得而知,也许想隐瞒什么又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才会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造成诗歌情感的多层次,常常是一层情思套着一层情思,表现得幽深杳渺,才会意境如此朦胧多义。总而言之,李商隐借着似乎是爱情诗的诗来表达他孤独、飘零、惘然、无奈、寥落、伤感的情绪,使得他的诗风格凄艳,而又艳而不靡。

李商隐的爱情诗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通过想象,借助典故,把实情实景转化为一种扑朔迷离、朦胧隐约的意象,把自己苦闷沉痛的心声,埋藏在深曲婉转的诗境中,从而使作品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李诗大量用典,虽然在古诗词中用典是很常见的一种手法,但是李诗的用典却不同于一般诗人,超脱了典故原有的意义,李商隐擅长于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值改造,他用典往往是不用原典故的事理,而是着眼于原典故所要传达的或者喻示的情思韵味。如在《锦瑟》中“庄周晓梦迷蝴蝶”,原来的典故意思是世间万物原本是无差别的齐物我的思想而已,而李商隐却大胆的抛却原来庄周梦蝶的寓意,由此典故生发出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更为深重的怅惘之情。“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是由原来想表达的是哀痛之情而引申为伤春的惘然。在李诗中这些典故并不是用以单纯的表达具体明确的意义,而是李商隐想借这些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他要表现的不仅是一段往事,而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空灵飘渺的但却可以把握的意境。用典正好可以带给人一种朦胧孤冷一种永恒的寂寞感,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独有的意境。李商隐一生命运多舛,爱情、事业皆是不得意,所以他肯定会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且有自己深切的感受,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就会常常把典故演化成为与原典故相悖的姿态,而这也就是能产生诗词的多义从而也就增添了李诗的朦胧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总是令人读完之后让人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惘然,觉着百感茫茫,一时都交集在心头,也许他真的是想借用用爱情诗来传达他对自己坎坷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所以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最好的很多是写失意的爱情,这大概与他沉沦的身世遭遇有关,自身失意的际遇,使其对青年男女失意的爱情有特别的体验。李商隐的诗歌达到凄艳浑融的境地,皆因内心深处有一股郁结很深的沉潜之气,他将这种沉潜之气藏在内心,内在浩浩渺渺,无涯无际,扑朔迷离,铸成了李诗特有的韵味。

第17篇:李商隐——《无题二首》

李商隐——《无题二首》

篇1: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赏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① 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

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

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

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② 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③ 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④ 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

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⑤ 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

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篇2:略论李商隐《无题二首》

略论李商隐《无题二首》

李商隐《无题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对李商隐这两首诗的解释应该不算有多困难,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这两首也许要算是意思相当清晰易懂的一类,大概很多人都被他那些想搞清楚含义特别困难的无题诗难的有些怕了,以至于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于是不从中找出些深曲复杂的诗义便不肯罢休。

这诗集中放在一起的两首诗应该是同时所作,并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首诗里面的女子很可能是同一个人,诗的风格也差不太多,都多少带着轻快和温暖的感觉,抒写的也都是作者的爱情正幸福美好

的时候。即使第一首最后的一联,相恋的二人将要暂时分别,作者开始想到让他总有些担忧的官场仕途,心情的那种喜悦、轻快和温暖也并没有散去多少。正像一切描述表现幸福的艺术作品无不遇到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的困难那样,李商隐这两首诗的创作自然也不会例外,于是这两首诗的第一首的极其成功,让我们看第二首时便觉得平平无奇。 篇3:最新 李商隐无题二首导学 学生版

日照实验高中2013级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李商隐诗二首

【学案序号】 8 【编写人】王敬【审核人】庄玉霞王修波使用时间:2014.12.25 姓名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1.诗人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因此,他热衷政治,企望革新。然而,在当时朋党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李商隐于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他的友人崔珏在《哭李商隐》诗中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袍未尝开。”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他的诗在艺术上,继承了屈原、李白、李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2.无题诗界定: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其实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

是不能公开的,写相思又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另一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发1 感慨,就象他自己所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3.无题诗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所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追求是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却总是伤怀,总是无望,总是迷茫。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诗人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婚后他辗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正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悲剧互相融合,才形成了无题诗特有的感情基调。

二、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仔细阅读课文3遍,了解诗歌大意,标划读不准音的字词。查字典解决下列字音题。(师巡视,了解学情)

双飞翼()

灵犀( )

射覆( ) 探看( )

云鬓() 殷勤() 夜吟() 蓬山( )

三、自由朗读诗歌3遍。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节奏。用自己的语言逐句复述诗文大意。(师巡视,了解学情)

1.《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逐句复述诗文内容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逐句复述诗文内容

(学生完成后,交流、明确。)

四、教师就诗歌提出问题,同学思考、交流、研讨。

(一)阅读《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思考

1.请分析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2.如何理解颔联的诗意? 2 3.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4.尾联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诗歌中哪些诗句的情景是回忆想象的?哪些是眼前真实的情形?

(二)阅读《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思考

1.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两个“难”字有何不同?“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赏析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①从“晓镜”“云鬓”看,此联的“转”在内容上有何深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3 ②“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五、赏析精彩诗句

(1)赏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六、把握诗歌的感情、主旨。

七、学生再熟读诗歌,并背诵。

八、作业

课下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诗。

九、课下助读链接。

1.李商隐情诗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六首其六》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六首(其三 )》

4

第18篇: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3、德育目标:

①.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②.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目标1之②和目标2。

学习方法:朗读诗作,阅读注释,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高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二、试读,集体读,校正读。

三、有关《锦瑟》的评论介绍:

⑴(《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⑵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 1 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四、进一步思考讨论中完成:

1.《锦瑟》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

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

2 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4.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

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五、背诵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试读,集体读。

二、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边读边讨论完成(抓住注释解读)

1、《马嵬(其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蕴含怎样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诗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2、《马嵬(其二)》的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

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3、《马嵬(其二)》中巧对是怎样表现的?

从对偶上看,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

4 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

4、李商隐诗的用典极妙,请谈谈。

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四、总结其诗其人

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

第19篇:《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一、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受知于令狐楚,登进士第后娶王茂元女。令狐楚和王茂元是政敌,党于令狐的人认为商隐亲近王氏是背恩负德的行为。后来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长期执政,排抑商隐。商隐对政治本来很热心,却始终不能得志,这和他得罪令狐氏,处在朋党倾轧的峡谷里不无关系,虽然他自己并不屑于攀附这两个政治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他先后依托在几个大官的幕下,曾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到过广西,又随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到过四川。最后客死在荥阳。有《玉谿生诗》,注本颇多,以流行的冯浩《玉谿生诗详注》较为详备。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也有蔑视“古圣先贤”的进步思想。他称颂汉高祖、唐太宗,也称颂张良、诸葛亮。他同情“不师孔氏”的元结,更同情“言皆在中兴”的刘蕡。他反对藩镇割据,又反对宦官擅权。可惜他“运与愿违”,由于遭遇谗毁,横被排抑,“一生襟抱未尝开”。这就是他的诗常带感伤情调的原因。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向的一个诗家。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有独特的风格。他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常常因为有声、有色、有新语、有巧对而吸引人去注意,又因为能含蓄和多比兴而吸引人去玩索。后代学他的人,例如北宋的西昆体作者,专门讲究典故和词藻,在语言的色泽上用工夫,形式主义的倾向非常显著。李商隐自己的诗也不免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缺点。有时因用典深僻而遭到“语工而意不及”的批评。不过他也能够不依赖典故而达到很高的表现效果,例如“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有情调,有色彩,有气氛,却并不靠典故来烘托牵引。他的咏物诗如《赠柳》的“堤远意相随”和《蝉》诗的“一树碧无情”,除表现事物的特征还写出它在诗人头脑里引起的特殊感觉,绝非寻常的刻画,这不是堆砌典故所能办得到的。至于《夜雨寄北》那样述情如话的诗,虽然为数不多,也表明作者并不缺乏白描的本领。

同时,李商隐的优秀作品都是言之有物,并非专讲表面的涂饰。由于他的身世经历,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世情的认识都不是浮浅的。在他的诗里感慨讽谕都有一定的深度。他的政治诗如《有感》《重有感》《哭刘蕡》和《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都有深切的忧愤,攻击宦官、藩镇,更表现出识见和胆量。他的咏史诗往往有讽有叹,以古喻今。咏物诗往往借慨身世,如《蝉》和《扶风界见梅花》,在写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自己。他的爱情诗(不包括写爱情而别有寄托的诗)常常写相思失望,其中较好的几首能给人情深语挚的印象,也有一些免不了一般艳情绮语中的浮薄气息。这一类的诗虽然有特色,却并不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如果说李商隐善于言情,却有一定的理由,他的寄内、悼亡的作品就可以作证。

李商隐从过去诗人接受多方面的影响,庾信、李贺的色调,杜甫、韩愈的句格,在《玉谿生诗》里都不难发现。李商隐的七律往往在秾丽之中时露沉郁,流美之中不失厚重,使读者容易联想到杜甫的一些优秀作品。长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写法受杜甫《北征》的影响,虽然比较质直,艺术上似不及《北征》,但更多写国家大事,政治性更强,更多地表现了“诗史”精神。

李商隐的绝句,和他的律诗一样,讲求精工,巧于用笔,构思细密,唱叹有情。论艺术成就也不在他的律诗之下。在当时的作家中,杜牧的绝句非常突出,他们是并驾齐驱的。

由于李商隐一生中许多遭遇不称心,他的诗里恬愉散朗的境界少,哀伤抑郁的表现多。他的近体诗因为有吐韵铿锵,工于唱叹等艺术特点,感染力往往很强。(《唐诗选》,人民文学1978版)

二、有关评述

1.(《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2.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3、此义山有托而咏也。首言锦瑟之制,其弦五十,其柱如之,以人之华年而移于其数。乐随时去,事与境迁,故于是乎可思耳。若乃华年所历,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夫以如此情绪,事往悲生,不堪回首,固不可待之他日而成追忆也。然而流光荏苒,韶华不再,遥溯当时,则已惘然矣。此情终何极哉!此诗说者纷纷,谓锦瑟为贵人爱姬者,刘贡父也;谓为令狐楚之妾者,计敏夫也。自东坡谓咏锦瑟之声,则有“适怨清和”之解,说诗家多奉为指南。然以分配中两联,固自相合。如“无端五十弦柱”、“思华年”则又何解以处此?详玩“无端”二字,“锦瑟弦柱”当属借语,其大旨则取五十之义,“无端”者犹言岁月忽已晚也,观下句自见。顾其意言所指,或忆少年之艳冶,而伤美人之迟暮;或感身世之阅历,而悼壮夫之晼晚,则未可以一辞定也。(清·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

4.此言贵妃殁后,徒闻在海外蓬莱之上,其与玄宗他生之夫妇未卜,而此生则已休矣。所以清宫长夜,无与为娱,徒闻卫士之鸣柝,无复鸡人之唱筹,盖形其萧条寂寞之情也。因思此日,六军衔愤而同驻马,当时七夕信誓而笑牵牛,其为哀乐何如矣。而余所惜者,四十四年之天子不能保一贵妃,反不如卢家夫妇犹能百年相守也,是不重可叹哉?(同上)

5.海外九州,事属虚诞,帝乃求妃之神于方外乎?他生未必可期,此生已不可作,何复废寝思之耶?虎旅鸡人,几于虚设矣。吾想六军皆驻,徒然七夕私盟,五十年天子,求保一妇人而不可得,堪为色荒之戒矣。(唐汝询)言相传太真在蓬莱而其实就死。此时帝在军中,有刁斗之声,无朝廷之乐,然则笑牵牛之常隔,反不如卢妇之白头矣。(清·唐汝询《唐诗解》唐汝询、吴昌祺评语)

6.玉妃既缢之后,上皇悲不自胜,因而谬托方士家言,言方士排神驭气,至于海外仙山,抽簪轻叩院门,果有太真出现,授以钿盒半扇,仍约生生夫妇,此无非欲聊自解释者也。今先生特又劈手夺去其说,言他生则我不能知,至于今生,则眼见休矣!因急以三四实之,言既是他生尚愿夫妇,何不今生久住宫帏,而乃自致马嵬宵柝,永辞上阳晓漏耶?便令方士饰说更无以得申也。此六军、七夕、驻马、牵牛,随手所合,不费雕饰,而当时陈玄礼侃侃之请,与长生殿密密之誓,一时匆匆相逼,遂成草草不顾,写来真如小儿木马,鬼伯蒺藜,既复可笑,又复可悯也。末言四十余年天子,而不能保一妇人,以为痛戒也。(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评语)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名句填空

1、夕阳无限好

2、身无彩凤双飞翼,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 《李义山诗集》。诗与__________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与__________并称,也有“温李”之称。其诗多抒发时代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构思缜密,词采缤纷,意境深远,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读懂诗意是欣赏诗歌的重要一步。欣赏诗歌切忌在不懂诗意的情况下架空分析 (1)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望帝春心托杜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只是当时已惘然(迷惘,茫然)

(4)空闻虎旅传宵柝(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5)无复鸡人报晓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6)如何四纪为天子(古代以木星绕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4.《锦瑟》诗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典。《锦瑟》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典太多。只有明白了典故的含义,才能进一步解读诗歌。 (1)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庄周与?”李商隐用这典故,可以有多重意思。一是人生如梦的失落感。二是消解人生之执著:既然梦为蝴蝶栩栩然,梦醒则蘧蘧然;如果人生果如一梦,则这人生之梦醒来后,人生之执著还不是和梦中之蝴蝶栩栩然一样滑稽吗!三是梦为蝴蝶时也确实栩栩然。李商隐特别用了个“迷”字,恐怕是以上三种意思都混杂起来,连自己也无法分得清了。 (2)望帝春心托杜鹃

《说文》:“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规鸟。”望帝是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望帝化为杜鹃(子规),以其鸣叫表示悔恨羞惭,李商隐何以要用到这典故呢?从扣题上看,“庄生”句是说锦瑟可以弹出如晓梦般的迷离心事,而“望帝”句也就表示锦瑟可以弹出人生的无限哀怨了。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文选》李善注:“月满则珠全,月亏则珠阙。”诗句中说“月明”,表示此夜月满,则此时之珠也应当是最圆润的。这珠也就是泪。泪是人在心中激荡时的分泌物。捉摸李商隐的意思,当是在表面上切合锦瑟的题目:其音圆润而且充满感情。 (4)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的前辈诗人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也。”蓝田美玉深藏地底,而艳阳高照之时,良玉所生的烟便透过地表悠漾于空际。玉不可见,只可见烟,而见烟则可从而想象玉之优良。戴叔伦说的是高品位艺术的特色。李商隐用以形容弹瑟所达到的高水平。

5.《锦瑟》诗颔联和颈联在写法上运用了运用典故来表达感情,表达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马嵬(其二)》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诗讽意深而用笔重。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三、1.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

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

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4.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

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

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5.《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

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6.《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瀛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

六、

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人诗呢?

7.李商隐诗的用典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四、总结、扩展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三、阅读鉴赏 《锦瑟》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二是用望帝魂化杜鹃的典故,意为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所得只是满眼的泪水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四是用传说中蓝田产玉的故事,意在说梦想和思情破灭后的迷惘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 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3、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此诗内容很有争议有人认为“锦瑟”是令孤楚家婢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怀他死去的妻子王氏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各咏一调,则这又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现在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本诗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身世之辞如诗人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破灭;或自己卓越才德不为世用的悲哀等

4、《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5、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6、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7、“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8、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9、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10、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11、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慨叹 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12、《马嵬》这首诗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第20篇: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录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写古文的高手。 后来李商隐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十六七岁时,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就在洛阳,他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洛阳的豪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淫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三百余尺。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就是那把伞吧,李商隐不做道士了,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她,干柴遇到烈火,很快就坠入情网。

疯狂的结果是宋华阳的肚子有了他们爱的结晶,纸包不住火,在一次干呕中,同为女人的公主觉察出了宋华阳的异样,在公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不谙世事,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的宋华阳,把她与李商隐之间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

公主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惊怒。

悲剧就这样发生,李商隐被公主赶下了山,而宋华阳却不知所终。 不知道结局的结局是最不好的结局,反正从那以后,李商隐再也没有 见到宋华阳,也许她已经被遣回了宫,也许公主给了她三尺白绫„„

站在山脚下回望玉阳山,他热泪汪汪,他永远会记得这座山,记得一个叫宋华阳的女子。

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李商隐的心开始如一潭死水。B 他的忘年交,视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令狐楚看到他的情绪低落,关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对于令狐楚,李商隐只有感激,没有隐瞒,尽管这属于一个人的隐私。他把他与宋华阳的故事告诉了令狐楚,令狐楚听了他的诉说,明白了他的心,觉得李商隐也应该成家了。 一天,令狐楚把一个姓王的女子带到了李商隐的面前,问他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结为连理。

李商隐只是麻木的点了点头,他不再奢望爱情,只想有一个家。

与元稹一样,李商隐对王小姐的情感相当冷淡,甚至可以说没有感觉,然而日久生情,李商隐心中的那潭死水开始微澜。

慢慢地,他开始对妻子笑了,开始牵挂妻子了。李商隐成家之后,为了生计和功名曾多次离家,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万般柔情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让一个起初不愿意回家的男人变得频繁的回家,王小姐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好女子,命不长久,还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幸染病身亡。王小姐死后,他悲痛不已,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他开始相信宿命,他这一辈子注定没有完整的爱情。

这一年,他唯一的良师益友,令狐楚也老去,一种莫大的孤独感寂寞感侵袭了他。

他截然一身,独上西楼,眼含热泪,写了不朽名篇《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凄凉的锦瑟啊,为什么有五十根柔弦?这一弦一柱的交错声中,使我想起了我曾经美丽的青春年华。就像庄子梦见了蝴蝶,引起他的痴念;又宛如望帝变成杜鹃,对故土无限流连。月华如水一样流泻在大海上,鲛人哭出了眼泪;温暖的太阳照射在蓝田上,金玉化作了云烟。曾经多情的往事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即使在当时也感到惆怅难言。

李商隐,谨以这首诗来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柳枝、宋华阳、王小姐。

李商隐
《李商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