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城市化论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7 09:02:1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城市化论文

中国城市化的挑战与应对

摘 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而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资源、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能否正确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立足现实,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化,挑战,对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已经被确定为我国下一阶段改革发展的主导战略之一。然而, 这样一个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却是建立在绝对程度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之上的。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的严峻考验。面对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发展前景,各地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投资量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建设投资,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大量资本性投资,等等。因此,快速城市化时期也必然是高强度固定资产投资时期,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成为一大课题。 在环境保护方面,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无法回收,排入大气后会造成温室效应。不仅仅是燃煤,城市大量的汽车、密集的人口、直接燃烧各种燃料也在排放二氧化碳。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严重。除了大气环境问题,城市化带来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相应要解决的城市水资源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水处理和回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必须在城市建设中及时解决。

二、城市交通拥堵

越来越严重的拥堵,是中国快速走向城市化所面临的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缩影。在拥有近500万辆汽车的北京,交通拥堵已司空见惯,成为全国的“首堵”。不只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也深陷“堵城”困局。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的局面也给政府提出新的命题,在城市重要资源布局之初,必须经过严格的交通环境评价,以确保其设置的科学性

三、传统管理制度下的巨大城乡差异

中国现有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2.25倍左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隔离的二元管理制度,把中国公民人为地分割在城乡两个不同的生活平台,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选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城乡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均衡性,加剧了城乡差距,提高了农民的进城成本,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大挑战。

四、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近在眼前。在不远的将来,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问题。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收费不足,没有历史积存的储蓄积累,服务体系不健全,已难以面对老龄社会到达时的需要。中国农村居民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也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未来十几年,当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变成城镇居民后,意味着未来有近半数的城镇居民是没有社会保障的,这就给未来的中国社会埋下了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挑战,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在遵循城市化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城市管理。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能够缓解交通、环境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建设规划必须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城市管理的民主和透明程度应大大提高,以便在市民的监督和促进下尽快提高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城市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应予以强化,为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水平基础。

(二)加强绿化和环境保护投资。在恢复并保护生态平衡,增加环保设施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草原植被、保护农田、加大城市绿化面积,不仅仅具有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义,还具有保护大气环境的意义。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变传统的以高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建筑的发展也不失为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一大办法,建筑能耗在城市建设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三)、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建立城乡居民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二元管理制度是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必须改变。逐步规范户口类型,实行以迁入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有相对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进入城镇定居。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民进城后的生存成本,这是建立城乡居民均衡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四)完善并扩大社会保障体系 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把保障的覆盖面扩大到所有从农村地区进城的新移民。 城市的新移民相对比较年轻,还将在城市就业工作许多年,他们加入社会保障体系,可带来更多的社保资金,有助于防止社保“现收现付”制危机的发生,有助于向储蓄投资制过渡。

推荐第2篇:论文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设施建设问题探析——以五爱村为例浅谈公共设施建设及改造问题

摘要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城市边沿的村庄农居点不断被城市建设保卫,城市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城市扩张中形成的“城中村”问题。“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是个系统工程,而公共设施建设问题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面对当前城市的急剧扩张,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加以引导,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采取多种办法逐步推进公共设施建设进程。下面以五爱村为例浅要谈谈“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键字城中村现状建议

一、五爱村现状。

五爱村地处临洮城区南部,面积约3.9平方公里,现耕地仅剩782亩,山林面积673亩,有18个小自然村,在册人口4369人,外来人口14760人,全村家庭住户1850户。该村有社区医疗室一家,面积110平方;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家,面积130平方;文化活动中4个,面积1760平方;连锁超市(便利店)20家,面积3500平方;幼儿园2家,面积450平方;室外文体休闲场所2家,面积2800平方,其中文化公园1家,面积1000平方。村主要道路和村内次干道硬化覆盖率均达80%;主干道路绿化达6000平方。五爱村三面被城区包围,是一个“城中村”,其24个自然村与城市紧密联系程度和影响来划分,有三种情况,一是成熟的“城中村”,村落已完全被城市包围,如文峰中学周围的王家大庄自然村、孙家庄庄自然村和临洮新城南首的自然村五里铺等;二是扩展中的“城中村”,既村落处在城郊结合部,如原五爱自然村、木厂自然村等;三是预期中的“城中村”,即村落处在城市建成区外,规划区边缘的地区,如高速公路北首的西坪自然村等。

五爱村作为一个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已经算得上完善。而作为城市建设区内的城市社区,其公共设施建设还远不能达到国家居住区配建标准。这一类“城中村”在我们临洮县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类似。

二、“城中村”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扩张,农村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村民住宅被周边城市建筑所包围,相应的组织及社会关系得到延伸,从而形成具有村社特质的新型城市社区。调查显示,纳入城市区域后,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居住环境、社区建设及管理、文体设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因素有:

(一)土地指标等要素严格控制,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得不到落实。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土地指标的严格控制,“城中村”改造的难度也增大,步伐也不够大。在“城

中村”改造过程中,许多项目涉及到土地,在目前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已规划的项目难以实施,制约着公共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

(二)现状公共设施相对较弱,村民自身素质尚待提高。“城中村”居住环境恶化,既没有了往日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没有现代都市的景观设施。村中违法强建、乱建、乱搭盖现象较为突出,乱设牌匾标志,乱悬挂、乱晾晒、乱堆乱放等现象较为普遍。生产生活用地不分,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杂乱无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大,楼与楼之间无序排列,道路、防火通道被挤占甚至堵死,火灾、水灾隐患突出。

(三)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渠道不多,村级经济压力较大。“城中村”的公共设施建设由于原先的基础较为薄弱,投资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大,所需资金以村级经济投入为主,支出压力过重。村内居民区的道路、下水道、路灯、自来水管、垃圾处理、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大部分由原村集体经济投入, “城中村”排污管道基本没有与城市管网接轨,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车、路灯、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落后于城区,路网建设不完善,村道狭窄弯曲,缺少车辆绕行环路和回车场地,交通不畅。由于缺乏多渠道投资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投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影响了“城中村” 公共设施建设的推进步伐。

(四)村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对公共设施提出更高的需求。五爱村外来人口是当地常住人口的3倍,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中村”居住,一方面给农民增加了收入,如五爱村全村1850户家庭,出租房屋6000余间,光出租房屋就可给当地村民每年增加1000多万元收入。同时,大量外来人口的进村,卫生配套设施又跟不上,给村里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出租房利润可观,受利益驱动,村民见缝插针搭盖,电线到处拉,房子墙贴墙,小摊到处摆,隐患增多。五爱村全村1850户家庭按每家两间计算,共有简易出租屋6000多间,光违章搭建的小屋就有2000多间,而相对固定的外来人口15860人,再加上没有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员,估计有20000多人的外来人口,使得卫生环境恶劣。另外,社会治安还是比较混乱,盗窃、抢劫等案件在村内时有发生。

这种问题的出现,是“城中村”问题的主要症结——关注外来人员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其对公共设施提出更高需求的满足,从而破坏了原有村庄的平衡、和谐,导致了“城中村”问题从城市建设问题向社会问题的转变。

三、对策建议

(一)突破瓶颈制约,使“城中村”尽快融入城区。按照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并制订统一的拆迁政策进行旧村改造,完成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必须高标准配套,将旧村改造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社区配套项目等建设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农村社区经过改造,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城市社区同等标准,避免二次改造,劳民伤财。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市容市貌和建设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以有效地制止新的违章建筑的产生,分步分类拆除已存

在的违章建设。像五爱岭村瑞新路周围的旧村改造已成为了我市旧村改造的亮点工程,对张庄等自然村进行整体拆迁改造,将村民安置在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四明公寓。

(二)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对大部分的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受限于财力,只能就地治理,逐步推进。如五爱村通过几年努力,目前,村庄道路硬化覆盖率达100%,建起封闭式雨污管道30000米,公厕61所,垃圾箱50只,垃圾周转站1座,还建起了3个文体娱乐中心,并形成“1+3”模式的教育活动基地。当务之急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治理力度,对“城中村”违章建筑实行分类清理,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对城镇居民在村民宅基地、留置地上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不发放土地使用证,由政府相关部门按成本价收回拍卖;对强建、乱建、乱搭盖的违章建筑,出租、经营用的,坚决予以无偿清除,“城中村”居民自住的,清除后其家庭住房面积在贫困线下的予以适当安置。“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市政建设统一规划,主要由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清理通道、清理卫生死角、查处占道经营、清除\"三乱\"、整顿秩序等。

(三)通过多种投资渠道,加快公共设施建设。首先,市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城中村”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其次,在新征土地时要将土地和村庄一起征,土地要连片开发,开发过程中建好配套的公共设施,同时建好村民集中安置公寓。如去年经济开发区将在五爱村征地500亩,在征地的同时把所在的村庄宅基地一并征,对村民实施拆迁和集中安置。再次,对公共设施建设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四)多管齐下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首先,要切实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解决的:一是鼓励引导当地用人企业在厂区建好职工集体宿舍;二是村集体建好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点,目前已选定一块10.5亩的土地,作为首块外来人口集居点的用地,建筑方案已通过论证;三是利用村民的闲置居住用房出租。其次,要切实解决外来人口的日常生活问题,该村打算建造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农贸市场,抑制小摊小贩遍地的现象,并增设垃圾箱,加强保洁队伍,建好休闲广场,改善人居环境。其次,采取了“以房管人”的办法,对全村所有的出租屋进行登记编号,按房号摸清居住者,合理设置治安岗亭。

总之,“城中村”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问题,“城中村”问题的解决要放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在推进城市化发展中实现“农村”向社区的转变,结合城市整体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完善。

参考文献:

[1]定西市临洮民政局—>

[2]定西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报》,2006

推荐第3篇:城市化论文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如何克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以下六项基本措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要点。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放松对大型、超大型城市的规模控制,构建2—3个世界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的龙头。同时要十分加强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积极投入数字城市的建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城市服务体系的提升等,将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置于国际的大背景之中。

二.必须将中国城市的发展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规模设计应统筹考虑城市大中小分布的系列谱和不同规模城市的“生态位”,不能人为地强调只能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某个部分而忽略另一个部分。应当进一步调整全国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和加强产业转移力度,放大城市扩散效应,将其真正塑造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国家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大城市在城市体系重复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

四.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

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

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体制,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推荐第4篇:城市化进程论文

述中国城市化进程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城市化,而且中国今天宏观经济最大的推动力是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也或多或少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通过解读各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有效挖掘有用的相关信息,从而得出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事件以及造成的影响,得到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措施,并有效地让城市化进程悄然为我们服务,同时以期对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打好背景基础和做好前提准备。并指出当前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一、关于城市化

1、概念/简述/

2、关于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其特点,现状:同所有的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历概念界定, 程一样,从我们改革开放初期7

8、79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45%左右。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4%的城市化率和1.91亿的城市人口相比,城市化率提高了26.3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增加了4.16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较差,所以中国城市化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低水平城市化,主要体现在:

一、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差距在21个百分点左右,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对世界100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分析认为城市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与人均GDP有着一定的正比关系,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就应为60.1%。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刚刚达到40%,可见,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水平差距是比较大的,第

二、城市化水平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的状态,2006年,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差距明显。

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表现在大城市交通拥挤,居民居住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

四、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低,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反映中心城市吸纳和集中城市人口的能力,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率(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一些有相关重要事情发生的年代,列举代表性实例…)

三、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因素(或者说遇到的相关问题,亦或是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政策!)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影响

五、总结,提出观点加以反思

推荐第5篇:珠三角城市化问题论文

珠三角城市化问题

摘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开始逐步暴露出来。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 经济 社会发展 产业布局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倾斜的优惠政策使得珠江三角洲率先得到了“天时”之便,经济发展能先行一步,1979~2000 年其GDP 年均增长14 %。同时,城市化率也由落后于全国变为赶超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为72.7 % , 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6 %; 采用区域非农业人口计算, 区域城市化水平为48.7 % , 明显低于人口普查资料计算结果,但仍然高于全国水平; 2000 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 为2178 美元(按普查人口计算) ,属于世界中等收入地区。按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城市化水平为72.7 % , 接近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平均水平, 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76.1 %)、日本(78.1 %) 相比差距也正在不断缩小。可见,在未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已逐步下降为次要问题,而提高城市质量取而代之上升为主要问题。20 年来,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经历了由乡村城市化到城乡一体化的转变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当时区域内大中城市接收农村人口的能力有限, 而且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使得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城市化形式成为主流。随着乡镇企业“村村点火”式空间分布模式的形成与进一步拓展, 许多城市、小城镇和村庄连接在一起。在珠江三角洲内的一些地区, 特别是广州———深圳、广州———珠海等主要的交通走廊地带,传统的城市与乡村界限变得模糊,代之以一种城市和乡村景观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景观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自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以来,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继乡村城市化成为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化的主流。但90 年代中期以后,城乡一体化模式所带来的土地浪费、环境污染、区域整体竞争力低、管理困难等种种问题开始日益明显。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珠江三角洲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产业技术水平总体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少,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拳头产品不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未超过第二产业,且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层次较低。信息产业规模小,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大大落后于通信设施建设, 信息系统没有形成综合优势, 阻碍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和高效运转。

(2)城市发育不完全,城市的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镇规模存在盲目扩张的倾向,城市的功能趋同, 城市特色不突出, 中心城市优势不明显, 城市群的整体空间结构不协调, 现代化、国际化和具有高度集散功能的大都会没有形成,城市群的“极化”和“扩散”都显得不充分。特别是区域基础建设协调机制乏力,无法发挥综合优势。

(3)产业布局与城市群的协调关系差,影响了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基于此提出如下相应对策:

在省级的管理范围内, 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跨市县的协调机制, 定期举行市、县长会议进行协调。根据不断出现的新的情况, 边实施、边修正产业发展目标。正确协调产业的集中布局和城市群的网络发展之间的矛盾。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结构不完善和功能不健全有关,应以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强大吸收力,迅速推动区域城市化,达到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格局。继续发挥香港因素的作用。常设专家咨询机构,以引导投资者按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规律去投资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的工业行业,使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各市互相联合,加强横向联系, 重视与对方的互动与协调, 追求共同的发展,最终全面实现现代化。

(二)虽然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进很快,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一地区的城市化存在“不完全”和“粗放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全, 大中城市少, 小城镇遍地开花, 疏松发展,城市布局不合理。

(2)许多从事第

二、三产业的人口仍然没有与农业生产彻底分离,他们仍然居住在农村, 亦工亦农亦商, 其生活方式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性质的。这种城市化的方式导致的弊病,主要有:

1、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2、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合理规模, 使用效率不高, 不足与浪费并存。

3、土地浪费严重。

4、环境污染在蔓延。

5、社会保险问题难以解决。

6、农业发展受到制约。

那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大致可概况为: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不是由城市来推动的,而是由发展乡镇企业来推动的。

2、经济体制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影响。

3、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联系的劳动用工、福利、保险制度。

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及农民传统观念的束缚。

6、人的综合素质偏低也制约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应对相应措施如下:

有意识地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 控制小城镇的发展。继续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破除条块分割、城乡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快城市户籍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促进城乡人员的交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县改市步伐。成立珠江三角洲协调机构。

三、生态环境保护应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中之重

自1994 年以来, 经济学者们就开始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不同的研究成果,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但就笔者看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及政策性的原因导致的,随着一些制度及政策的调整或取消,有一部分问题即会随之解决,如:城市规划与基建的滞后问题、农村居民不愿或不能迁入城市的问题等;而且目前我国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不同的制度和政策性安排,已经日益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第一大障碍,因此制度及政策改革方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再次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一个中国的“试验区”, 进行一些必要的制度改革探索。另外,虽然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导致的问题很多, 但大部分都已经得到一定的重视,并且能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彻底解决,惟独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不能自发消失亦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发解决的,如果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治理和防范,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无稽之谈,代价之大将会超乎我们的想像,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应成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珠江三角洲跨世纪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2)《南方经济》

(3)《广东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概况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4)《珠三角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及对策》

(5)《大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6)《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推荐第6篇:城市化的动力论文

城市化定义及出现的问题

摘 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涵义着手,在对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及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问题。

关键字:城市化城市化的形式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地理学

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

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

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4、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

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

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

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

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

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

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

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外来工的生活、工作,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如2004年初开始报道的泉州工人严重短缺的情况,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及城市信用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招工春荒”现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现。原因何在呢?泉州市有关官员认为:一是有些小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二是劳动环境差;三是工资待遇低。创造好的“打工环境”,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责无旁贷。无论是从关怀弱势群体、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还是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政府都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尤其是在当前打工者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与强势力量进行博弈时,政府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三、总结

总上所叙,我们因该在掌握城市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和构建全面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推荐第7篇:城市化

西安市联合调研组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编的《学习与研究》杂志2011年第5期刊登了中共西安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城改办、市统计局、市社科院联合调研组撰写的《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例关于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现予全文转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摆在每个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面前的焦点与难点。近年来,西安市在推进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把城中村改造当做一场新的革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城中村改造的“西安模式”。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城改办、市统计局、市社科院成立联合调研组,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历史原因,西安市的城中村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属于较多的城市之一。据统计,全市城六区共有行政村624个,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的城中村286个,涉及人口37万人;加上郊三区40个城中村,共计城中村326个,人口约46万,有各类土地21.6万亩。作为改造重点的二环路以内有行政村72个,涉及农业人口2.5万户,

8.98万人,集体土地约2.3万亩。

西安市的城中村改造经历了起步、探索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西安市按照“自筹资金,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三自”方针进行城中村改造,但由于各村是进行自我改造,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加之建新不拆旧和资金匮乏等问题,造成城改工作进展缓慢。2005年3月,西安市成立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城中村改造“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市场运作,改制先行,改建跟进,尊重民意,利民益民”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2007年8月,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西安市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城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出台了《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城改配套政策,经过试验示范、由点到面、全面推开,城中村改造工作进入了平稳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取得了显着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累计启动城中村改造的村庄达到231个(包括取得城中村改造方案批复及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村),比五年规划启动143个村的改造任务增加了88个村。从工作进度看,120个村完成整村拆迁任务(其中二环内57个),拆除面积2241.78万平方米,涉及5.5万户、19万人、4.28万亩土地;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1013.2万平方米,占安置总面积1380万平方米的74%,累计完成投资272.5亿元;回迁安置38个村,安置房367.6万平方米,涉及2.36万户、8.2万人。无形改造共完成182个村、近16.5万人的农转居工作,完成109个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89个村的撤村建社区工作。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工作新机制。省、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改善民生、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重要抓手,多次深入城中村实地调研,召开现场会、专题会解决相关问题。2007年8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政府直管的正局级部门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集中办理改造范围内的计划、规划、土地、建设、房产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办公。各区和各开发区也组建了相应的独立工作机构,为城中村改造工作高效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把城中村改造纳入目标责任综合考评

体系,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奖惩。建立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中村改造规划、安置房建设、集体土地确权等焦点难点问题。

2.规范管理行为,形成城改工作新秩序。一是开展“提升年”活动。2008年召开了全市改造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提出了城改“543”工作要求,即扭住整村拆除、招商引资、查处违法建设、安置补偿与安置房建设、破解制约城改深层次问题“五不放松”,做到违法建设、劣质工程、投诉、上访“四无”,让群众、投资者、政府“三满意”。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抽调专人组成综合整治监察大队,对全部326个村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按照“摘帽子、引路子、堵口子”原则,严肃查处城中村改造违规建设行为,坚决取缔没有审批方案假借“城中村”之名的非法开发项目;对方案已审批、并已开工建设但手续不完备的改造项目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改造行为;加强源头控制,堵住各种非法建设的口子,从根本上解决和遏制改造秩序混乱的局面,确保改造工作规范、健康发展。三是严格拆迁审批。坚决做到“六不拆”,即没有控规不拆、没有方案批复不拆、没有监管资金不拆、没有拆迁批复不拆、没有拆迁公告不拆、没有维稳风险评估不拆。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坚持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现场管理,确保城改工作质量。仅2010年,市城改办就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42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8次,现场检查120余次,解决了4大类51个问题。

3.维护群众权益,营造和谐改造新局面。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改造方略上,明确提出了“村民得利、开发商微利、政府不争利”。在编制控规上,综合考虑村民和开发商合理诉求以及改造村人口、地段等因素,科学制定规划设计条件。在规划选址上,大多采用就地安置办法,让拆迁群众优先选择安置楼位。在制定改造方案上,把握好安置开发比,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确保群众利益。在拆迁过程中,现场设立咨询接待室,由人大、政协、工商、税务、司法、水电、信访等部门现场办公,做到程序公开、政策公开。在整村拆除后,坚持“安置先行”原则,首先建设安置楼,把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安置房建设督导组,统一安置房与开发商品房建设质量标准,落实了安置回迁责任制。在拆迁改造中做到三个到位,即补偿标准到位、程序合法到位、完善服务到位,使拆迁工作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支持,变阻力为动力,实现了“迅速拆除一处、按时回迁一处、尽快富裕一处”的目标。

4.破解政策瓶颈,拓展城市建设新途径。城中村是新出现的城市化问题,既是行政管理的交错区又是法律法规的空白区,存在着诸多难点。为此,西安市科学构筑政策平台,有效地指导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市政府相继出台了《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西安市城中村村民房屋建设管理办法》《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无形改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符合民意的配套政策。同时,采取灵活措施,解决改造中的瓶颈问题,落实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改造投资环境。诸如把涉及城中村的土地出让金、城建配套费等归集为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改造;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确权方式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集体土地转性问题,等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确立了西安市改造工作政策法规体系的框架,为城改工作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5.不断求索完善,开创城改工作新模式。在总结以往“三自”改造方针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在明确政府各级机构权利职责,定原则、给政策、创环境,统一编制规划、改造方案、策划招商、实施拆迁安置和实行无形改造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市场运作,通过项目设计、策划包装、主动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多种

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西安城改。这一创举,使政府在牢牢把握改造主导权和方向、有效遏制城中村改造无序混乱行为的同时,解决了资金难题,加快了城改工作进程。2007年以来,仅通过“西洽会”这个平台,全市先后就有33个城改项目成功签约,协议资金达到513亿元,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主要成效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实践证明:城中村改造是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任务。城中村改造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将城市管理的难点变为城市发展的亮点,对西安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创造了西安市城建史上拆迁量之大、安置房建设面积之多、动迁之平稳三个“绝无仅有”,为城中村改造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近百个城市前来考察学习。国家建设部领导和专家也给予高度评价。

1.城中村改造对西安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城中村改造不仅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带动了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的消费,增加了财政税收,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效应显著,成为新的增长极。据测算,2007~2010年,全市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708.5亿元,带动全社会经济总产出增加1770亿元,实现生产总值601.8亿元,占到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量的3成以上,拉动经济发展效应显著。同时,城中村改造的大量投资也对全市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一般情况下,全部投资额中将有40%左右的投资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消费资金,这部分资金进入消费领域有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加之居民入住后装修房屋、购置家具等接续消费因素的影响,对生产消费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大。据未央区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区完成52个村(含经开区20个村)整村拆除,人均房屋残值、过渡费、拆迁奖励等合计补偿现金13.2万元,户均补44.29万元,累计有80.32亿元资金补偿村民。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村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发生了较大变化,旅游、汽车等高端消费成为新时尚。

2.城中村改造对西安城市建设管理贡献突出。土地和资金是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由于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许多重点工程项目难以顺利实施,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少难题,城中村改造有效地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是为城市建设腾迁了大量建设用地。据统计,在全市已整村拆除的120个城中村中,涉及村域土地约42829.6亩,除去改造综合用地23241亩外,为铁路北客站、新行政中心、大明宫遗址公园、汉城湖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和各开发区提供建设用地15543.6亩,为土地储备中心提供可储备土地4044.35亩。二是为城市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据统计,城中村改造无偿为政府腾迁城市主要规划道路建设用地3900亩,打通各类城市道路129条。按照市区每亩300万元的拆迁补偿标准匡算,仅此一项,就为全市节省道路建设征地拆迁费用117亿元。以莲湖区为例,汉城路3160米长的高压网线制约着路西约400余亩土地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只能建设二层临时建筑,沿街商业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杨家围墙、陈家寨、曹家堡和中堡子4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开发商出资1.93亿元,完成了此路段高压线下埋工程,彻底解决了该区多年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发展难题,为汉城路商业街区建设创造了条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绿化用地以及社区用房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偿支持。

3.城中村改造为被拆迁群众带来更多实惠。一是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据调查,被改造的城中村户均安置住房4~5套,人均住房面积大都在100平方米以上,而且水、电、气、有线、宽带、绿地、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保洁、保安服务到位。宽敞明亮的新房、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原来城中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群众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经过城中村改造,村民普遍实现了房屋增值,财产性收入增幅巨大。在碑林区西荷社区,转为居民的石青云女士给调研组算了一笔账。她家共有6人,城中村改造前,有房屋21间,按建安成本计算,房屋价值24万元左右。改造后,她家分到安置房6套共700平方米、商业房65平方米,房产总价值达485万元,财产性收入增长20余倍。据未央区统计,完成整村拆除的村民,人均补偿安置房屋面积104平方米,户均安置房面积349平方米,价值达223.20万元。三是被拆迁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中村改造为被拆迁群众都分配了不低于1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面积,按每月每平方米50元租金保守计算,每人每月将有500元的商业租金收入,安置房屋除自住外,户均至少有两套以上用于出租。据测算,被拆迁群众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比改造前普遍有所提高。城中村改造还为被拆迁群众办理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为有就业意愿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推荐就业岗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优。

4.城中村改造使西安城市形象显著提升。经过城中村改造,昔日破旧拥挤低矮的城中村不见了,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脏乱差,特别是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突出的城中村陆续被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雅的现代化社区所取代。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指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碑林区李家村曾是一个服装制作、批发、零售集散地,在这个常住人口达1.2万人的村庄里,日流动人口曾达到5万以上,被群众称之为“行走三尺道,抬头不见天”的城中村,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全国十大消防隐患点之一。城中村改造后,变成了一座集大型百货、超级市场、国际影院、数码城、电玩城、高档公寓和写字楼等诸多业态为一体、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充分彰显了现代商业气魄。

5.城中村改造使西安房价得到平抑。城中村改造,一方面,被拆迁群众通过置换安置房,显著改善了居住条件,客观上减少了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开发商建设商品房,增加了市场供应量,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开盘后销售大都比较火爆,这一减一增对平抑西安的房价产生了积极影响。由参与雁塔区齐王村改造的陕西江林公司开发的江林新城建设商品房5200套共计67.7万平米,其售价每平方米5800元,也比附近的金泰华城房价低了27%。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城中村改造共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和配套开发商品房约2600万平方米,占同期全市商品房竣工和在建面积9030.75万平方米的28.7%。近年来,西安的房价处于政府可控范围,涨幅在全国大城市中居较低水平,城中村改造功不可没。

四、几点启示

1.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是城中村改造取得成效的动力源泉。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涉及问题十分复杂。如何解决巨额的改造资金需求与政府财力有限的突出矛盾,如何消除“二元”管理体制使村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如何变更土地性质等等,极大地挑战着人们的智慧、勇气以及固有的管理机制与理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西安市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以敢为人先的无畏和求是精神,敢于创新,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在实践中终于创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村拆除,安置优先,有形与无形改造并重”的城

中村改造新路子。正是由于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才开创了西安市城改工作的良好局面。面临城中村改造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要靠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2.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是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的根本基础。城中村改造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强行拆除、被迫迁离,群体上访、围堵机关,是早年城中村改造中容易产生的现象,也是困扰城改工作的一个顽疾,既影响社会稳定又损害着党和政府形象。2007年以来,西安市摸索了“又稳又快”的拆迁新路子,因城改引发的群访事件明显减少,实现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平稳推行。究其原因,就是在城中村改造中切实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倾听群众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才能得到被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变阻力为动力,破解拆迁改造的难题。

3.有形无形改造并重,是城中村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城中村改造中,西安市所进行的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坚持有形与无形改造同步推进,既重视拆旧建新、拆迁安置的有形改造,也注重抓好涉及深层次问题的无形改造。在操作上,先进行无形改造,后进行有形改造。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实现了村民向市民真正转变;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隔断了相传数千年的土地依赖,加速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正是有了无形改造,才促使其转变小富即安、不求上进的小农思想,在城市节奏、城市文化的熏陶下,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如果说有形改造是对城市外在形态的一种提升,那么无形改造则是城中村村民“灵魂深处的变革”。城改是一场新的革命、新的变革,坚持有形与无形改造并重,就能够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健康发展。

4.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是城中村改造快速推进的重要力量。城中村大多位于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建筑密度大、居住人口多,改造成本较大。西安市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准入制度,搭建融资平台,吸引了以上海绿地集团、金地集团、紫薇地产为代表的众多颇具实力的国有企业,吸引了以广州颐和集团、西安荣华集团、海城置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纷纷参与城中村改造,并成为改造主体,从而彻底解决了城中村改造项目,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确保了城中村改造的快速推进。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实现城改目标的关键。

作者:王燕

推荐第8篇:城市化

1、城市化: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

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本质是: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2、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书。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霍华德为实现城乡一体的理想,在书中主张土地公有,用新型的“田园城市”来逐步改造原有的大城市。在这里,田园城市建立在一片新购的土地上,城市和乡村生活被健康、自然、经济地综合在一起,土地属全体居民所有,委托给专人代管。托管人把按分年折合的地价计算的地租支付利息和偿债资金后,要维持田园城市中央议会的收支平衡,该议会把这笔线用于建设和维护道路、学校公园等各种必要的公共设施。购买这块土地并且公有,可以保证提高所有各阶层忠实劳动者的健康和舒适水平,不仅可以为有事业心的工厂主和各种就业人员提供一种新的、较好的就业手段,对于已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和可能迁来的农民也可以为他们的产品开辟一个近在家门的市场。霍华德为了让他的方案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对田园城市中农业用地和城市用地的收入及其田园城市的总支出进行了详细的测算,并对它的土地利用、城市布局、行政管理、市场经营环境及当地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参与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建筑学科

(Chicago School) 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 rancr 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3、沙利文主持设计的“ 芝加哥C P S百货公司大楼” 描述了 ”高层、铁框架、

横向大窗、简单立面“等建筑特点,立面采用三段式:底层和二层为功能相似的一层,上面各层办公室为一层,顶部设备层。以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反映了结构功能的特点。芝加哥CPS是芝加哥建筑

4、本子上有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污染在全球是有名的,有人甚至用“烟雾弥漫,天日难辨”来形容墨西哥城的污染状况。然而,最近刚从墨西哥访问归来的朋友却说,墨西哥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空已开始变蓝。

5、为了治理已严重威胁到公民生命安全的污染问题,墨西哥政府采取了众多行之有效

的办法。首先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环境。20世纪80年代末,墨西哥政府出台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法”,对首都墨西哥城实施了“反污染总体规划”。为使上述法律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墨西哥城专门组建了环境保护检察院,负责处理工业和服务业违反环保法的案件。控制人口的增加是墨西哥政府采取的另一重大措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墨西哥开始实施家庭计划,修改了宪法,取消了不准宣传和销售避孕用品的法令,明确规定公民有决定生育子女数量的权利,从而使人口急剧增长的势头有所控制,并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墨西哥官方公布的统计,目前人口增长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3.5%降到了1.45%。第三,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力度。首先是加强对现有车辆的治理,墨西哥联邦区政府制定了“今日停驶计划”,以减少私人汽车行驶造成的空气污染,规定所有车辆每半年进行一次排污检查,排污超标的车辆严禁上街行驶,对逾期不进行排气检查的车辆进行罚款;为减少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政府规定新出厂的汽车必须安装净化器,否则不允许出厂。另外,政府增加投资,加快首都地铁新线的建设,目前墨西哥城共有11条双轨地铁,总长度202公里,日客运量达450多万人次。地铁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地上交通的拥挤,也极大地减少了地面车流量造成的污染。另外,为及时掌握空气污染状况,墨西哥城环保部门建立了大气自动监测网,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了臭氧等空气质量状况提示牌,并通过新闻媒体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第四,强化对水资源的治理,随着城市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地突出出来。为此,墨西哥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往排水网或露天垃圾场倾倒有害垃圾的责任者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为提高公民保护和使用水资源的意识,正在逐步完善节水措施,政府与企业签定了保护水资源的“自律协定”,要求企业自觉控制排污,增加水的循环利用,对用水大户征收高额水费;鼓励使用各类节水器具,对厕所冲水量和淋浴、洗衣机以及洗碗机等的用水量进行限制。这些措施每年节水约2800万立方米,可供25万多居民的家庭用水。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墨西哥城空气质量发生了可喜变化,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已明显减少。但墨西哥政府清楚地看到,环境治理问题仍相当沉重,墨西哥城每天产生的1.2万吨垃圾和“白色污染”还有待解决。墨西哥政府正在完善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中长期计划,决心要从根本上改变墨西哥城的环境面貌,一定要使墨西哥城上空的天变蓝。

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教育供求矛盾加剧、户籍制度不适应教育发展和农村教育形势更加严峻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

增加教育供给、改革户籍制度、创新教育理念以及重新审视农村教育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不可避免地,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会出现教育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状况。根据我国城市化的实践和国外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经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已经或即将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剧教育供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长期在城市就业,他们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由于户籍的限制,这些移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如果不允许移民子女接受正规的城市学校教育,与普及义务教育和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是相违背的,也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如果允许移民子女就近到城市中的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势必使现有的满负荷运转的城市中小学校不堪重负。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许多地方普遍缺乏一种由政府资助的能够廉价地向移民提供基本教育需求的教育机构,面向移民的民办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见,并且由于缺少政府的资助而使移民的学习费用居高不下。对于仍然十分贫穷的移民来说由于他们付不起高昂的学习费用,即使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难以得到满足。

(二)与教育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需要。由于农民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我国对户籍迁移的严格管理,农民进入城市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升学这个渠道。农业人口只有通过升学才能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这是与教育直接相关的人口城市化方式——“升学转化模式”〔5〕。它使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途径仅限于此,大部分不能升入大学的农村人口根本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对策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使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教育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大政府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投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缓解我国教育供求

矛盾加剧的状况

(二) 在加强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个人、团体、基金组织等向教育

投资,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三) (二)割断户籍制度与教育之间的恶性脐带,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

(四) (三)加强教育宣传,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其次,改

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理念

(五) 四)加大政府对农村贫因地区基础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合理调控中小学校布

局,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六) (五)解决农村孩子的隔代抚养问题,改革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至于农村学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既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又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需要这个问题,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解决。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教育内容的“教育农村化”,而应该把那些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化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以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同时,重视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7、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后,世界博览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昨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举行,使东方明珠成为世界瞩目之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凝聚着中国人和世博人几年心血的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世博史上的经典。因为上海这个城市以及她所宣扬的理念让人们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是什么,在传媒时代,你无法拒绝对她的探求。

150多年来,她创造了无数的传奇,成为人类攀登科技、艺术、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舞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在这个舞台上告诉未来,我们有着怎样伟大的奇思妙想,无论语言,无论肤色,无论信仰,我们一起骄傲。她缔造了人类创新的传奇,她承载着人类进步的精神、情感与历史。

今天,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在此融合。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的这一天,请认识一下这个人:阿尔伯特亲王。150多年前,这个有着开明思想和创意精神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主席提出,在英国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工业博览会要穿上“国际”的外衣,要有外国展品参加,他说,艺术与工业创作并非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力,它应该属于全世界。

这个伟大的创想催生了首届世界博览会的诞生。18000名商人和他们的10万件参展品以及

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万参观者缔造了历史的辉煌。水晶宫内飘扬着万国国旗,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蒸汽机将人类的文明从农商时代带入到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目瞪口呆地欣赏着人类奇思妙想带来的惊人发明。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上海的这一天,请认识一下这个人:溥伦,清政府皇贝子,道光皇帝的曾孙,清政府的少壮派领导人。

1904年,他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参加了在费城举办的世博会,开启了中国以政府身份参加世博的大门。溥伦在世博会上看到的绝不仅仅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不可思议的无线电技术,他还考察了美国的宪政。后者是溥伦的秘密使命。首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世博归来后,社会舆论的立宪风潮一发不可收。

历经百年沧桑,从溥伦开始,中国政府多次以官方的名义出现在这个具有展示世界科技、建筑与艺术文明的“奥林匹克盛会”。一件件带着东方古国的符号的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丝绸、茶叶、瓷器、旗袍、茅台酒,它们成为世博会的宠儿为中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这个由英国人“发明”的世博会绕着地球,已经走过了一个半多世纪。从伦敦到巴黎,从费城到布鲁塞尔,从爱知到上海,世博会以鼓励人类发明创造和主动参与精神为主旨,记录下人类在科学、艺术以及情感领域的进步与追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雕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这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哲学财富,是世博带给人类的精神升华。科技的创新,经济的繁荣,社区的重塑,文化的融合……这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当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当世界各国竭尽全力将人类的瑰宝汇集到上海,我们期待的人类的科技创新与艺术文明即将启幕。

推荐第9篇: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结果也不一样。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远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及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进程

概念

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

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的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

(2)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

(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

(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

(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

(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

(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

本质

本质上是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并不是到处出现城市,而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即: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 -- 产业的融合、就业的融合、环境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会保障的融合、制度的融合等,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考察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仍处在城市化集中阶段。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49 --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一、1949年,我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非农业人口2740万人,城市化水平(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为 5.1%。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建设时期,随着 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开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矿业城市。与此同时,对一批老城市还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如武汉、成都、太原、西安、洛阳、兰州等老工业城市。加强发展了鞍山、本溪、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等大中城市。一大批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在全国城市兴建,对土地、劳动力的需求和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业的兴起,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到1957年末,我国的城市发展到 176个,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8.4%。随着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1953年至1957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8.3%,城市人口年均增长16%。这说明,“一五”时期的城市发展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基本适应的。

二、1958--1965年期间,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城市发展呈现出由扩大到紧缩的变化。在 3年的“大跃进”后,全国城市由1957年的 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人口由5412万增长到6906万,增长了28%;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由 8.4%上升到10.5%。从1962年开始,陆续撤消了一大批城市,到1965年底崐,只剩下 168个。比1961年减少了40个。这个时期,一部分新设置的市恢复到县级建制,如榆次、侯马、岳阳等;另一部分地级市实行降级,成为县级市。如石家庄、保定等。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出现萎缩,致使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由196

1年的10.5%减少到1965年的9.2%。

三、1966--1978年期间,是城市化发展的低迷徘徊期。整整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 6000-70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

四、1979-- 1997年期间,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发展,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通道。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有了新的活力。“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的空前扩张,对城市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这期间,我国经历了一个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到1997年,我国城市已发展至668个,与1979相比,新增城市452个,相当于前30年增加数2倍多。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增长到 18%。毫无疑问,这种快速发展是经济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率先改革所带来的。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几点建议

民建中央委员、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临汾市政协副主席成继东说: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没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现代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当前我们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不解决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就会贻误时机。

一、工业进园,集约开发。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之一是工业化,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山西省目前的问题是分散发展,遍地开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集约发展。苏南地区确立“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值得借鉴。统一规划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地进行统一开发。这样做能够节约土地,形成规模,资源共享,避免浪费,集约土地,集约资源,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大企业、大财团。要按照产业结构的分工,划分功能区,统一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

二、规划先行,农民上楼。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规划滞后,水平较低,城镇无序开发,“只见新房,不见新城”,道路狭窄,设施残缺。当前,应当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充分认识规划不科学是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快城镇中心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解决农民、居民上楼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化发展要用城市文明去改造传统的农民,要从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入手。借鉴深圳的做法,就是建农民公寓和统建楼,让农民上楼。这种做法好处很多:一是节约土地;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三是引导农民走向城市化,走出一条旧村改造和新城镇建设的新路子。

三、经营城镇,市场运作。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突出问题是资金投入的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笔的投入。这就要拓宽投资渠道,树立经营城镇的观念,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主要的做法:一是用土地置换资金,如建广场,周围的土地升值,可以给投资者建商场;二是用使用权置换资金,文化体育设施规划设计归政府,建成以后的使用权归投资者,使用权可以是15年至30年;三是用资源换资金,

城镇的基础设施建成以后,如何管理,也要充分地运用市场机制。

四、民营经济,放手发展。一个城镇的发展是否有活力和后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其能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主体。目前我省不少城镇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产权是否明晰,是否形成一个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市场网络;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中小企业虽然从个体上看规模很小,但分工细,互补性强,这就能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形成一股合力。企业的规模大小,要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只要要素组合合理配套,就能形成新的生产力。因此,要把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重点是要给中小民营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注重商贸,优化结构。我省中小城镇的发展一要从商贸型做起,二要从旅游做起,以此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培植强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商品经济中,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资源流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物流服务企业创造了价值,促进了利润的增长,其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是发展现代的信息产业。必须把建设“数字城镇”摆上议事日程。建设“数字城镇”好处很多,它有利于运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提升我们的传统产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加速商品流通,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企业结构。工业社会生产的最大特色是流水线、大集团、规模经营,而在一个数字社会,则可以虚拟制造、敏捷形态,这就可以避免大型企业的臃肿。在中小企业众多的地方,网络化可以促进它们的优势互补,促进分工协作。建设“数字城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我省文物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人文资源,又有自然生态资源,山西应从能源大省向旅游大省迈进。

六、持续发展,人物和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化的城市,是城市化的新要求。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适宜生活、适宜创业的环境。

七、转变职能,强化管理。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必须大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退出生产经营领域,建议组建镇、村的股份公司,实行委托经营,政府则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社会事务的管理和为企业提供服务上来。其次,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行政体制。要重心下移,下放一部分权力给城镇,这样,更有利于城镇的发展。第三,加大对城镇支持的力度,放水养鱼,增加城镇的财税返还,推动小康建设。

推荐第10篇:城市化

1、谁来为中国城市建设买单?

城市化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给城市企业,而且还可以给城市居民乃至全社会带来收益和福利。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里,城市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其结果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很低,即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中国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期,在今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人口不断向大中城市

聚集,或者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建立起许许多多的卫星城镇。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为满足这一需要,现在各地政府都在想尽办法招商引资、筹集建设资金。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中国城市化谁来买单?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要靠政府驱动,但更多的是资本驱动。如果城市建设资金操作科学合理,可以提升城市价值,城市自身发展可实现良性循环。如果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或投资基础设施过度,超过了城市的负担力,不但不能创造价值,甚至可能‘破产’。

2中国城市化趋势展望 中国的城市化必须提高发展质量,提高真实的发展能力,这是数百位专家们精心研究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必须适应当今世界三大潮流,其一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那么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视科学的作用,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二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主要通过城市之间的竞争来体现。当前众多的国内城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增强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在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其三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行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活力,工业飞速发展,GDP总量高速增长。但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给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方面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发展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要素过度向城市转移,农村现代化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的凸现促使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应确保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用城市化带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世界潮流的挑战,中国城市化肩负着六大战略任务,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先导中心;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操作关键。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战略需要实现一系列重大目标,专家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城市体系的总能力进入世界前3名的国家行列,同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的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5%以上,城市将有效地满足基础设施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区建设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走上文明发展之路。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各个地区纷纷提出了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城市化首先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社会、空间现象而发生的,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不能脱离宏观框架而孤立进行,同样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也需要纳入到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框架下予以讨论。但科学的城市化战略必然要求对现有城市化一系列问题的准确掌握,因而就需要对城市化问题的综合研究和考量。

第11篇:城市化

城市化的定义:从地理学角度讲,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从生态学角度讲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含义: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地理学

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3.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从社会发展学角度认识:城市化是城市先进社会经济要素在乡村的普及程度。

4.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

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本质: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

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的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更丰富多彩的社会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城市化、人口流动与房价:

城市化进程呈现两大基本规律:城市化总体进程沿S 型曲线变动,城市化率突破30%后进入加速阶段,直到城市化率接近70%;从人口流动看:城市化率低于50%,以从农村进入城市为主;超过50%,以从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超过70%,人口流动以从城区进入郊区为主;大都市圈阶段人口进入郊区;

工业化和城市聚集效应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规模结构: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长期驱动机制。城市的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节约,但城市的聚集效应存在一个与城市最优规模相对应的临界点;

房价表现:房价的表现相应与人口流动主导方向的四个阶段紧密相关。在第一阶段,全国城市的房价涨幅总体应该比较接近;在第二阶段,大城市的房价表现将显著优异;在最后两个阶段,大城市郊区的房价表现将会相对优异;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美国城市化率沿着S 型曲线阶段性上升。人口流动的主导方向符合四个阶段。纽约大都市圈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类城市化的演进;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战后日本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日本城市化进程主要围绕三大都市圈极其周边区域而展开,总体符合四个阶段;

韩国的城市化进程:1960 年代初,韩国经济开始腾飞,城市化进程加速,到1990 年,韩国城市化率突破了70%,达到74.4%。首尔都市圈和釜山都市圈

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韩国城市化的历史。因此其城市化进程的4 个阶段不是很明显,总体看只有两个阶段。首尔房价表现优异;

中国城市化趋势及房价判断: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4.9%,根据美日韩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中国城市化还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总体每年还将继续快速提高,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农村进入城市为主导阶段即将结束,未来人口流动将依次进入以小城市进入大城市为主导阶段、以大城市郊区化为主导阶段和以都市圈为主导阶段;按照城市化的国际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尤其是这些核心城市郊区的房价相对会有更大的潜力。

美国城市化的启示与思考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

一。尽管美国的城市化过程同美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其他因素息息相关,但仔细考察美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认真吸取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借鉴其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做法,对加快推进我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依然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美国城市化的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具有良好的互动机制。在1870年以前,由于美国工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这时的城市多是为了商品的交易而建立,城市是区域贸易中心。1870年以后一直到1940年,美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铁路的建设与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制造业、采矿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工业化也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轻了农业劳动的强度,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的劳动力需求提供了源泉。这一时期美国形成了大量的新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增大。1940年到1970年,美国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完善,轿车的普及与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新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城市的快速郊区化。1970年以后,美国成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其主导产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同时,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在美国城市化过程中,虽然外国移民,种族隔离和政府政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美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第二,市场机制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美国,不论是政府投资城市建设还是社会投资城市建设,市场需求和效益是决定性的因素。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我国的不同,美国的城市规划没有人口和规模的限定。最早的城市规划主要是土地使用规划,至于何时进行建设、建什么则根据市场的需求,由市场主体来选择决定。在美国多数基础设施都是由社会投资建设的,只要城市有需求和项目有效益就有人投资建设。现在,多数美国的城市编制有城市发展综合规划,编制这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城市发展的各项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针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土地使用规划、投资改善计划、居住社区规划、地区就业规划及专业系统规划等。但这些规划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是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计划,主要用于指导未来的城市建设。

第三,政策、体制与制度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从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来分析,美国的土地政策、移民政策、户籍政策对美国的城市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土地为私人所有,可以进行买卖和出租等交易。土地的私有制使得失去土地者和得到土地者都从土地的交易中得到了好处。失去土地的人获得资本来到城市投资发展,得到土地的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也有利城市化进程。美国的人口管理制度非常有利于人口的流动。没有任何人为的障碍来限制或阻碍人口的流动。这样的人口管理制度为人们职业选择、居住地选择提供了自由空间,便于形成城乡乃至于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际上,正是美国的人口的迁移成为战后美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

美国城市化三点启示:

(一)要科学地认识城市化,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世界城市化的实践来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三种类型:一是同步城市化,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城市与农村、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三是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城市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当前,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是滞后的,对应于工业化水平应该有更高的城市化水平。其主要论点来自于国内外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推敲。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比较的基础,或者说基本条件不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多的人口,广袤而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土面积等。如果仅仅利用这种比较就可以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

(2)统计的方法和口径不同。我国的统计是以户籍为依据的,城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是城市化水平,主要从事非农劳动的劳动力人口没有作为城市人口进行统计。而国外则不同,如美国是以“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来统计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由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组成。这样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当然高于我国的统计标准统计的结果。

(3)现在的工业化和以前的工业化不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工业化的实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型工业化不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效率、自动化程度,而且需要劳动力的数量也不断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用不同时代的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缺乏科学性。其得出的结果缺乏可信度。

(4)因制度转轨而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成为进一步城市化的制约因素。从当前城市的发展来看,尽管城市的规模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城市的发展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交通拥挤,污水、垃圾处理率不高;住房紧张,教育与社会福利事业不完善。特别是就业问题,城市人口的下岗与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且日益突出,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农村依然有大量的劳动

力无法转移,如果他们都进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工业化程度以及城市化程度能吸纳他们吗?这与城市化滞后的表现,即城市劳动力的短缺是相反的。

(二)正确把握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环境。

1、要以工业化为基础来推进城市化。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作为非农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工业化来支撑,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提高,城市缺乏必要的就业条件,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加速城市化进程,首先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要根据工业化的客观规律来加速工业化进程。缺乏合理、高质量的工业化,就难以有效的促进城市化进程。当前,要抓住进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有利时机,吸引国际资本,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城市化和现代化打实基础。

2、要改革、完善规划编制管理方法。

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提高规划的水平不高,并充分发挥规划引导、指导城市发展的作用,应对现行的规划编制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一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的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二是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中,突出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支撑作用,以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三是规划编制的内容和重点要转变。要从重点确定开发项目转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从重点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转向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以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规划管理松紧适度,科学规范,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3、进一步研究和创造有利于城市化的体制与政策环境。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营造以下三种政策环境:一是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环境。主要是改革人口管理办法、农村土地使用办法、劳动就业与保险制度、义务教育入学制度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人为设置在城乡、地区之间的体制与政策障碍。使得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得以合理流动,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合理配置。二是有利于各类资本向城市聚集的投融资环境。改革投资审批办法,取消对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道路,煤气、自来水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的限制,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改变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城市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的状况,使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规律相一致,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建设和发展城市,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三是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从美国的城市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城市的生活环境对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三)要正确认识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化的实

践。

美国与世界城市化的过程表明,城市化既给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由于城市化的加快,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聚集,导致了地价和房价的抬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缺。对政府来说,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等方面的政府职能日益加重,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的任务日益紧迫,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金却无法从财政收入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政府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城市化的实践。

一是要处理好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当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就是城市建设过于注重新区开发,对旧城改造重视不够。主要原因是老城改造不仅复杂而且成本高,而新区建设则相对容易且成本较低。一些城市对新城和老城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得当,新城区的建设使一些本来繁华的老城区日见衰落,基础设施老化得不到维修,街道没有人管理,到处是违章建筑,形成了城市的贫民区。

二要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切实保护好各类稀有资源。尽管美国的历史不长,但美国人民和政府却十分重视对资源的保护,包括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美国对需要保护的资源不仅有严格的限制措施,而且每年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稀有资源维护和抢救。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所以保护好已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是处理好整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城市总体规划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同时又要便于市场经济的发挥,不限制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既要注重功能分区,使同类产业相对集中,充分发挥产业、人口的集聚效应,又要注意各功能区的联系和交通组织,加强功能区的详细规划控制,尽量减少城市人口内部的不必要流动,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和城市污染。要采用理性发展的理论做好功能区的详细规划,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进行产业、办公、住宅、商业、学校等合理配置。

第12篇:城市化

城市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成不同的类型。既可以分为市场型城市化和计划型城市化,也可以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还可以根据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关系考察,分为以下四种城市化:

一是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发达国家在整个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极高,平均水平为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大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都具有地域迁移先于职业转换的特征。

二是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是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的“城市病”。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是这种城市化模式。

三是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

四是逆城市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等。逆城市化的倾向主要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如美国除洛杉矶以外的12个大城市的市区人口,在1950年~1971年间,城市市区人口下降了70万,郊区及卫星城人口则增加了250万。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韩国城市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城市化速度快,二是发展单极化

韩国的发展模式为大城市(首要为首都)优先发展的非均衡模式。这是由韩国产业布局的非均衡化决定的。这是韩国城市化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有的一面。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均衡城市化发展很大程度上伴随着经济不景气及发展水平很低的地区。但是一个地区中心的不景气不代表所有地区都这样,其中,韩国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从理论上讲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地区中心的困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有实践意义。

第13篇: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过程。

有关城市化的观点

1.2.

3.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者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空间城市化: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 乡村城市化:强调乡村和城市(镇)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就是要对城市的这种主导作用进行识别并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之间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比较。

鉴于城市化过程所包含内容的多样性,从理论上讲,一个能够较为准确全面的反应城市化进程的测度方法应该采用复合指标法,即尽量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此考察城市化进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复合指标法却往往行不通。一方面,反映不同内容的指标不能直接进行加减乘除;另一方面,即使可以采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手段来解决上述矛盾,但还应看到,城市化的某些内容是不可能直接作定量分析的。因此,在实际测度城市化水平时都采用主要指标法,而不采用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指通过几个最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

1土地利用指标:用土地利用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一定时间内非城市性地域转变为城市性地域的比率

2人口指标:用人口指标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具体方法,是计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Y=U/(U+R)=U/N 其中Y表示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率,U表示城市人口,R表示农村人口,N表示区域总人口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准确的说,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然后用一个世纪的时间,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的扩展源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大约开始于1750~1800年,随着技术的扩散和工业革命的广泛传播,城市化进程也由近及远地扩展到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地区,首先是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城市化进程大约开始于1770~1800年,其次是德国和奥匈帝国,起点大约是1800~1830年,再次是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国直到1850~1880年才开始城市化,最后是东欧和南北欧的其他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被纳入了这个扩展序列,美国是一个例外,在1840年前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高潮,到1880年时,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赶上了欧洲。

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又称反城市化,是美国城市规划师贝利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与20世纪40、60、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

具体表现为

1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2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城市化进程实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而取得民族独立较早的拉美国家,在19世纪晚期就已开始城市化,到1900年,城市化水平高达20.3%,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独立较晚,城市化进程也比较迟,非洲作为一个整体,直到1950年前后才开始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其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超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滞后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印尼等,其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

应该指出的是,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例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城市化,但具体到某个城市,则又呈现出超前城市化的特征,突出变现为城市首位度畸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也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的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城市化的动机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崛起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具体表现为:1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化提供资金原始积累;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提供商场;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产业革命使得资本和人口在机器大生产中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城市数量的急剧增加。工业化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城市革命,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几个特殊经济本性使然,即所谓的最低临界值原则、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和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

最低临界值原则是指新建或扩建一个工厂需要有一个最低销售额的支持只要达到这个临界值,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会因其有利可图而做出投资决策。

初始利益棘轮效应原则

初始利益棘轮原则是指一个城市的居民对未来所做出的决策是以这个城市现在必须提供什么为基础的。也就算过去形成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状况,影响着现在的决策倾向。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则

循环累计因果关系原则是指把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看作一种相互联系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发展阶段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就导致了这种不可逆转的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的倾向,从而使工业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一跃称谓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从此传到了第三产业身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具体表现为:1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2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

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那么,第三产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体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诸多动力机制挡住,可以分解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拉力”,这两股力量是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发展着。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过程一般将城市化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小于30%;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达40%~70%;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达70%以上。

城市化规律

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1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2从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3从质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4从量态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除了有质的规定性外,还有量的规定性。城市化规律在量态维度上的表现,就是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1949到1957年是城市经济恢复和顺利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时期。

1958到1960年是城镇化超速发展阶段。

1961到1965年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

1966至1977年是城乡人口大对流的阶段。

城市化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狱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1979年以后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1978到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1985到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

1992到2003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

1979到2000年这个时期城镇化突出特点,是小城镇的数量增加很快。

城市化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过去实行城乡分隔,限制人口流动逐渐转为放松管制,允许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小城镇;2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

隐形城市化和准城市化现象

隐形城市化是指两种现象:1存在尚未取得城市正式居民地位的长期留居城市的人口;2存在大量居住乡村,但已经长期从事非农产业的居民

准城市化是指目前的许多小城镇规模很小,设施落后,大批建制镇的居民虽然已经成为城镇居民,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生活条件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只能称之为准城市化

关于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方针应该是适当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

对策研究:1就业问题;2城镇人口的膨胀问题;3城市建设问题;4户籍制度问题城市自应度: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聚集:聚集意味着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而且是有限的范围,而如果聚集同时还带来了厂商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认为存在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的划分:(1)厂商内部的集聚经济(2)地方化经济,它外生于某个企业,并随着产业规模多大而增大。(3)城市化经济:它外生与地方单个产业,而且其强度与地方经济的规模正相关(4)产业间的联系,他认为厂商的集中使得单个企业在购买生产投入品时的成品降低,所以也是一种集聚经济。

按照标准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对地方经济一般有三个基本解释:(1)劳动力市场共享。当一个地方某个产业的厂商都雇佣具有类似技能的工人时,便出现一个熟练劳动力的市场。(2)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3)知识信息的外溢。厂商集聚的另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加快了知识和信息在本产业中的传递。

韦伯模型的基本假设:厂商被认为是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且借助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厂商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个假定下,厂商的选址问题变成了厂商应该选择一个‘厂址’来最化大它的利润。

韦伯最优区位理论:给定的产品和投入价格,能够使得厂商首先最大化利润的区位具有这样的属性-----他能确保厂商为其产出品和投入品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是最小的。

韦伯最优区位比较静态分析(理性厂商在选址时的策略):厂商各种投入品所需要运输成本存在差异,他们在比较这些成本的权重后,往往选择靠近那些单位成本距离运输成本比较大的投入品的产地,这样加总后的总成本会比较低。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1)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成本的分析是厂商(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厂商)选址时必须进行的步骤。一般而言,当地的工资率如果较低,对厂商是有吸引力的。但对于大部分厂商而言,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固然属于理想的情况,不过他们则往往更关心在场址的周围师傅具有高技能的熟练工人。(2)能源,土地和资本。(3)中间投入品(4)税收与其他地方公共服务。

韦伯区位模型和穆斯区位模型的意义:它们可以很好地描述厂商在面对要素价格波动时的选址以及在新的厂址上进一步搜寻成本更低的新要素生产者和更有利对比韦伯区位模型和穆斯区位模型比较

在韦伯模型中,如果运输费率下降,那么厂商会在选址上远离生产投入品1的生产区位,理由是在两类投入品的数量比例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投入品2的运输成本变得相对高昂,所以厂商有动力向生产投入品2的生产区位移动从而降低总的投入品运输成本。而在穆斯模型中,投入品前面的生产系数是可变的,这意味着厂商投入之间的替代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之间的代替成为了厂商最有区位的决定因素。

可图的产品市场过程。它们都是同时解决厂商的最优生产和区位选择问题,而标准经济学教科书往往会忽视厂商的区位选址问题。

投标租金模型:(1)冯.屠能模型(2)企业的投标租金模型(3)家庭住宅的投标租金曲线

投标租金模型提出的假设条件:(1)城市只有一个市场交易点M,所有的交易都在M点完成(2)所有的土地都是同质的,不存在土地本身质量的差别(3)土地和其他非土地投入品可以互相替代的(4)运输成本是距离d的线性函数

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

地租曲线:就是所有使用者的投标租金曲线的包络线R(d)

逃离城市中心问题:该理论认为,低收入家庭倾向于居住在市中心地区,低收入家庭的贫穷容易使城市产生三大问题(1)穷人犯罪率较高,因为穷人面临着相对低的犯罪成本(2)在低收入市民占大比例的管辖区域,更容易出现财政问题(3)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的成绩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影响其他学生的成绩水平密度梯度曲线:密度梯度曲线与投标租金模型一样,提供了一种表达城市土地空间分布状况的有用工具。它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空间结构差异和变化的特征。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1)同心圆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定第从内到外发展,形成圈层式结构(2)辐射或轴向发展理论(3)扇形理论(4)多中心理论

其他城市结构模式:(1)同心圆---扇形模式(2)三地带学说(3)折衷理论

迪帕斯奎尔-----惠顿模型:在住宅资产市场和物业市场之间有两个接合处(1)物业市场上形成的租金水平是住宅资产需求的关键因素。(2)两个市场在开发或者建设部分也有结合点。

交通供给管理(TSM):是指通过增加道路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以达到缓和,消除交通拥挤的目的。

交通需求管理(TDM):指交通政策的导向作用,改变人们的交通需求选择,从时间和空间上散发交通需求,以减轻或消除交通拥挤。

交通拥挤的政策反应与措施:

(一)交通供给管理:(1)扩宽公路(2)其他供给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有关扩大交通容量的物质上或管理上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交通系统管理问题。交通系统管理措施包括其他间接控制交通工具运行的措施。

(二)交通需求管理(1)交通拥挤税(2)汽车使用税:a汽油税b停车费c汽车牌照费(3)交通税和汽车使用税的效果比较。(4)公共交通补贴(5)错开上下班补贴

控制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手段:

(一)经济激励手段(1)排污水和污染削减补贴(2)价格手段和税收优惠制度(3)排污交易制度(4)其他经济手段

(二)有利于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手段(1)谈判手段(2)创建可实施产权(3)通过教育建立社会责任

(三)命令控制性手段(1)制定有利于城市环境管理的法规(2)规定与可排放量(3)规定最低技术要求(4)规定选址(5)规定某种处理垃圾的方式

第14篇:城市化与农民进城的论文

城市化滞后的种种表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才有了申奥成功,才有了加入世贸组织,才有了在上海召开APEC,才有了一系列的变化。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改革过程中的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战略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1996年我们制定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对下岗这个问题就是始料不及的,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不充分,对供大于求的突然到来,这种通货紧缩的趋势真的会降临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说是始料不及的。城市化进程之快,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因此就难免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包括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在城市化这个问题上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始终是在探索中。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认为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首先需要在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普遍实行。在大城市问题上,是最明显的。我们多年来在究竟发展还是抑制大城市这个问题上有过很多很多争论。争论到最后往往把这个问题搁置起来。

20世纪80年代末如果不是有个亚运会,北京这个城市建设的提速恐怕还得假以时日。上海曾经长期是中国工业固定资产的重心所在,中国产业的精英聚集所在。在整个80年代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城市几乎没有得到改造。我们现在看到的上海变化,看APEC,很多国外领导人看了后感慨地认为不是中国向世界靠拢,而是世界得向中国靠拢靠拢了。这话不是夸大其词。这个变化是从90年代初期浦东开发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还不仅如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曾有一个新的变化,这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时其规模已经发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就是说乡镇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在上缴国家税赋中所占比重都超过1/3。这么厉害的经济增长力,我们给人家定了一条政策,在第八个、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已经实际执行的叫“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让农民搞工业化非得留在乡村社区这么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在世纪之交,乡镇企业陷入低迷,被迫进行大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停留在乡村社区里面,信息的采集、资源的优化、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都难以满足了。这个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向城镇集中这个符合规律的过程不可逾越。

在城市化进程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以为发展城市、建设城市就是炒房地产,很多地方出现了房地产热。房地产热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一个新的趋势,实际上并没使城市面貌得到合理的改造。

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不只是这些,还包括我们在城市流通过程的改造中。在原有计划经济下,消费品流通体制基本上采用的是配给制,所以有计划经济下的粮店、副食店等等。后来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了,物质丰富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品供应系统基本上销声匿迹了。靠什么来支撑城市消费品的流通呢?靠和乡镇集市贸易特点相联系的路边式、马路式市场,靠小商小贩、小商品市场为主的低容量、高风险、高污染的流通系统来支撑城市消费品供应。

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还忽略基础设施建设,忽略城市规划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些年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等,有些交通效率不是很高。

当然现在城市化建设又有新的思路,在重视、塑造城市形象上,这一两年来各个城市的力度都是非常大的。除了改造老城区再另找一块地扩张一个新城区,如上海的浦东新区等等。

城市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

实际上前20年,特别是20世纪整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依靠一些城市的发展来支撑的。比如说特区经济,14个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深圳成为华南地区市场经济发育以及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的浦东开发成为长江中下游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北京从90年代以来关于首都经济的讨论,首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结构的调整成为支撑华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0年,全国29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290多个地级及以上的城市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在12%以上。如果不是这些城市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那么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应对通货紧缩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就不可能保持稳定,就没有余地来调整、来发展。而这290多个城市经济中,支撑了经济发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当时西部的9省份只占12%。可见,城市发展滞后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就业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强调城市化战略最重要的原因还因为我们在十五计划期间必须解决很多重要的战略难题。要解决的战略难题中包括结构调整,包括应对供求失衡、通货紧缩,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以及对风险的防范。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入攻坚阶段,3年脱困之后,国有经济面临如何进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调整等等诸多难题。但所有这些问题中最集中、最尖锐、最大的是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不解决,什么问题都谈不上。就业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制度安全、社会稳定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1996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中,始料不及的就是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失业高峰以及失业形势之严峻没有估计到。没有估计到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我们没有估计到具有“全民”身份的职工会大量普遍离开劳动岗位,就是下岗。经过连续3年多国有经济系统大规模分流剩余劳动力之后,到2001年是不是这个阶段就告一段落了呢,没有。2001年上半年国家经贸委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系统中的冗员仍然超过1/3,而且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产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仅是国有经济系统要减少冗员,最大的挑战还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开拓农村市场人们容易想到,不容易想到的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其实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也容易想到。我们在九五计划期间,尽管不断地提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简单说,在这5年中农民的年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连续下降的。并不是农民没增收,是增收的速度连年下降。2000年,甚至一些粮棉主产区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没钱。一方面收入预期不能支撑,另一方面消费环境也没有条件让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工业产品。农村市场没开拓出来。怎样就能够持续地、长期地、稳定地使农民增收问题得到解决呢?我们认为应该“减少农民”。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持续地、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呢?是因为一个经济学道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一个人种一亩地打500斤粮食,理论上的解释是人均年实物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打了600斤,用经济学理论化的语言解释说,叫人均年实物生产率300斤,生产率反而大规模下降了。收入提高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率提高,那么显而易见,这第二个人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投入到哪去?投入到非农产业,投入到城市中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迟滞了20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这种城乡隔离的观念已经不能够再继续下去了。这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而且是缓解日益尖锐的城乡矛盾的要求。中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只能在中国这个经济系统内部去找办法,只能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人们按照简单、常识性逻辑的想象没地种的农民才叫过剩劳动力,而是如果这个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导致平均生产率降低,这个劳动力就是过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收入增长能够跟上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利益矛盾不致激化。

如果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是什么后果呢?后果是什么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都谈不到。

第15篇:城市化进程动力研讨的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方差分解,对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只有15%左右,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就要使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并实现有效互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要在金融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论文关键词: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和重要过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7年的44.94%,18年间增幅达到27%,我国也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进人到以城市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

我国学者分别从工业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制度与政策等角度,研究了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问题。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都基于理论分析,或简单线性回归的实证分析,仅从一个角度研究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力。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就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作出具体判断。

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从城市化发展阶段看,城市化初期产业结构中农业占主导,工业次之,服务业比例最小;加速时期工业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最小;高级阶段则是第三产业、工业、农业依次排列这显示出城市化各阶段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聚集,农业从业者向非农业从业者转变,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吸引了更多的产业和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城市化对产业化升级起着支撑、拉动作用,其内在机制表现为投资形成、投资导向和产业整合三个方面。因此,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以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反过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又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高比例储蓄转换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方面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城市化也会促进金融发展。按照Patrick的金融供给领先理论,金融发展使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或降低风险的金融服务,为城市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按照Patrick的金融需求追随理论,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聚集、企业聚集、资本聚集要求金融业提供更大规模的、更为复杂的金融服务,如对金融产品需求的扩大、风险的规避等,从而又促进了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二、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

1.城市化指标(e1)。现有文献中,城市化水平有用城市人口占城市和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也有用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本文采用了前者,即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2.金融发展指标。反映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大致可分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D)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FE)。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通常用M:与GDP的比重来衡量,但王毅(2002)的研究结果认为,该指标已不能准确地衡量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本文采用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原因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银行系统的规模远远超过金融市场的规模。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带来的失真,本文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GDP进行了消胀,用上年和本年名义值的平均值来表示剔除了价格影响后的银行贷款实际值。

以非国有经济获得银行贷款的比率表示整个金融系统的中介效率是很多研究中的做法,本文用金融机构的乡镇企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之和占GDP的比重作为金融发展效率指标。

3.产业结构升级指标(CG)。产业结构就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本文采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总和占GDP的比重来衡量。

(二)数据来源

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在改革开放前后差别较大,1978年以后的数据更能体现我国城市化的变化,故本文实证研究时间跨度为1978年一2007年。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金融年鉴》。

三、实证研究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在检验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协整性之前,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l可知,时间序列CI、FD、FE和CG都是阶单整序列。

虽然时间序列CI、FD、FE和CG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也即协整关系。本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来进行协整检验。这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在进行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使用AIC、SC最小信息准则和LR统计量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确定用于协整检验的VAR模型滞后阶数为3,并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确定协整模型包含常数项和趋势项。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表中r表示协整关系的个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r≤2的假设,即变量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其中一个协整向量对应的协整关系为:

中国论文联盟-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个系数的t统计量。由(1)式可知,就长期而言,我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及产业结构升级正相关。

(二)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某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由于本文涉及的无约束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故需要拟合一个VAR(4)模型。每个单方程的具体Wald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检验结果看,就短期而言,我国金融发展规模、发展效率是城市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不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特别是对金融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说,一国的城市化水平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了48.6%和4O.1%,而同时期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26.79%和32.36%,城镇人口比重仅为44.94%。我国城市化水平远低于相同产业结构的世界城市化一般水平,这与我国长期执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及严格控制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方针是直接相关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将日益显著,势必会对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因果促进作用。

(三)方差分解

我们应用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来分析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度,方差分解是分析每一个结构性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贡献度,方差分解给出了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下图是用方差分解得到的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图。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很大,达到了70%左右,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仅为15%左右。这说明,现阶段金融发展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作用较大,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较小,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这表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这两个理论上应该协同发展的系统在我国出现了一定的失衡现象,产业结构升级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进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1978年一2007年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长期看,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及产业结构升级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第二,短期内,我国金融发展规模、发展效率是城市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反方向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城市化对金融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影响比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第三,金融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分别为70%和15%左右,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促进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不顾产业结构的升级,人为提高城市化,只会造成“空城化”,应通过提高城市化率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推动城市化进程,使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率实现有效互动,才能使二者真正发展。二是在金融规模扩张的同时,应注重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金融市场运作中非市场干预的因素较多,运作效率较低。因此,在扩大金融市场规模的同时,应注重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使其能够更好地动员资金、配置资金,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实现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全面升级。

第16篇:城市化和环境污染小论文 英文版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owadays,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e society becaus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we have to stop developing urbanization to prevent from environment keep becoming worse, while others think we can not do that because our society need to develop so that we can live in a better way.In my opinion, I am convinced that we can not only develop urbanization, but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It is a common sense tha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an bring us benefits, such as wealth and technology.only in this way can our living quality promoted.For instance, many equipments and machines are the outcome of technology by developing urbanization.In addition,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are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who own cars in recent year, which makes local residents\' life more convenient.The economy improves quickly and we become wealthier just because of city development.People can accomplish busin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face to face, which promotes the efficiency for traders by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When the holiday coming, many people will travel to other famous place to relax by planes or train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urbanization.It provides convenience and relaxation to people and make people\'s life fill with various entertainment.It might be better to reach a certain level of urbanization before the high GDP growth a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y( Makoto Chikaraishi, 2013).If we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on purpose, our daily life will become inconvenient and boring without these advanced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ch as wastewater and exhaust gas, is the matter of neceity of urbanization.It is obvious that industry can result in much pollution, which can harm city dwellers\' health significantly and cause various illne to them.For example, the factory of producing computers will produce more wastage with producing machines.The wastage can be wastewater discharge or exhaust gas emiion, which definitely can lead to pollute environment.The wastewater can pollute the river, which means that it can kill all kinds of animals that live in the river.Exhaust gas not only indicates the gas from factory, but the gas from cars.With the increase numbers of cars in the city, the exhaust gas has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They are the main reason for air pollution, which can result in acid rain and global warming.In power plants and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 foil fuel combustion results in emitting to the atmosphere first of all SO 2, NO x, CO, particulate matter, greenhouse gases for instance N 2 O and CO 2 (Eugeniusz Mokrzycki, 2007).It is true that urbanization will harm environment. While, I do believe that we can keep a balance between develop urbanization and protect environment.First, manufacturers should have a strong awaren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problem from the source.If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making more profit, they can take some measures to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pollution after producing products.What\'s more, I think governments can do some contribution to environment, which means that they can commit more funds to industries so that they can solve the pollution problems further.Governments can also enact a law that factories have to deal with their wastage in a reasonable and they can check some industries\'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ults randomly.I think this system with supervision can be an efficient way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creased regulatory attention in controlling pollutants ha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quality trading programs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These trading programs could provide the mechanisms to cost‐effectively achieve water quality objectives (Juliana Corrales, 2013).Besides, We can see that starting to implement a policy that drivers can not drive every day but in some special day or time due to their cars\' numbers in China, which indicates that governments have already done something meaningful to protect environment.In my opinion, developing urbanization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we can do them both.Urbanization can enrich our life and mak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but we can not ignore environment.We have to balance them in a suitable way so that we can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make environment better because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 for huma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ibliography:

Chikaraishi.M; A.Fujiwara & S.Kaneko, (2013),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pp231-234.

Corrales.J; G.M.Naja& R.G.Rivero, (2013), \"Administr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Irrig.and Drain.Vol.62 (S2), pp622-626.

Mokrzycki.E; Alicja.U, (2007), \"Pollution problems\" Energy.Vol.32 (12), pp.2370-2375.

第17篇:基础设施建设论文中国城市化进程论文城市化建设论文:c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式的发展

摘 要:当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中的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需求显得更加重要。然而,传统的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障碍,不能够满足城市化的需要。 关键词:基础设施 市场化 管理模式

一、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国内外现状

1、国内管理模式现状

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全包全管模式,逐步过渡到较完备市场经济和社会主导型城市管理制度下政府公共管理模式。该模式下政府职能明确,能够集中精力管理涉及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一些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基础设施短缺状况已有了初步改善,但城市交通拥挤、供水供电不足、污染治理不力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上某些领导急功近利,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因而出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投资来源短缺、体制混乱、管理失效。

2、国际管理模式现状

私有化的英国模式英国在城市基础设施供水行业领域所采取的方式是完全私有化的,政府通过将原属于国有的水

务公司出售给私人企业。在这一体制改革中,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私有化制度建设,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并不断调整;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加强对价格的管制;逐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制度模式在日本,有以下两种与基础设施相关的财政制度:

目的税制度。目的税,顾名思义即所征收的税款将投资与特定目的,且缴纳目的税的公民必须是此项特定投资的受益者。与道路相关的目的税有:汽油税、天然气税、地方道路让与税、汽油交易税、小汽车购买税和汽车转让税,此举极大的推动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投融资制度。单一依靠税收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政府投融资活动以国家担保的邮政储蓄、退休公积金等为财源,交付国家和地方事业团体等政府型企业去投资、建设、管理和回收。通过以上财政措施,日本战后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一直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7%~8%的高水平,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一举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如今继续向股权融资模式发展并保持着健康和持续稳定的劲头。

二、传统政府全包全管模式的局限性

1、经营管理主体的单一性

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科学地界定城市政府的职能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首要前提。由于政府的定位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政府该做的没有做,即政府的缺

同时也存在政府不该做的却做了,即政府越位现象。

计划管制缺位和市场竞争缺位并存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由于计划管制缺位和市场竞争缺位并存,常常是政府无法、无章可循,私人市场无据、无门可入。城市基础设施涉及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不论是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还是由私人部门来投资经营管理都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控制。

公有化比例仍然过大、垄断经营程度过高、计划控制过死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挂牌上市的私营企业极少,明显存在公有化比例过高的问题。同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理论的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费体系等方面基本上仍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运作模式。这就必然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垄断程度过高,投融资途径很难拓展。

2、传统经经营理模式效率低下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而带来的资金短缺和体制性的浪费现象并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经济发展落后,很难有足够的积累资金用于兴建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短缺始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科学而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低效率和低水平服务现象也十分突出。重复建设和建成的项目质量低劣,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被大量的浪费了,这更加剧了本来就短缺的资金的矛盾。

投资和运营效益普遍偏低城市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需要

有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支撑。目前我国的情况是,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着紧迫的投资增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建成的设施闲置或使用成本过高、效率低下的现象,有时甚至因为运营管理和维护失当,造成己有的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失效。

3、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传统决策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是:

决策的随机性:以领导偏好为导向的决策模式。经常会出现“三拍”工程。即确定项目时拍脑袋:出了问题拍大腿(骂人);解决不了就拍屁股(走人)。

决策的功利性:以突出政绩为目标的决策模式。经常会出现为突出个人政绩而上马的一些形象工程。

决策程序不够规范:决策程序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决策专家的选择上,能否达到公开、公平、公正。领导者是否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专家,是否在决策有给予一种导向性的指示,这些,无疑都影响了专家决策的独立性。

三、基于市场化要求P P P模式的优越性

PPP即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执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其实质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市场化。PPP是一种公私合作关系,具体包括建设-经营-转让模式(BOT)以及它的转变形式如建设-转让-经营模式(BTO),设计-建设-融资-经营模式(DBFO),建设-占有-运营模式(BOO),设计-建设-经营-维护模式(DBOM)及一些其他形式。PPP模式的优点在于:

1、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2、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3、参与项目融资的私人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进来,有利于私人企业一开始就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目前的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四、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P P P模式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一般具有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成本沉淀性强,规模经济显著等特点。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严重滞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已严重不相适应,城市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亟需城市

一方面,由于财力不足,经济效率低下,政府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机制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广泛采用PPP模式管理,对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走市场化道路,其核心是打破政府垄断。在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以经营城市为契机,以“消费者满意”为标准,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离,使政府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逐步地、有层次地退出,真正地向总体规划、制定规则、引导社会资本、监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这就是我们要需找的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建设的最终发展方向。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

学 号:专 业:姓 名:

第18篇:城市化与地域空间的关系论文

城市化与地域空间的关系

摘要: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较为深入的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地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机制的发展和城市化类型的日益复杂研究,结合城市化近域推进从而解释城市化与地域空间形成的独特关系。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城市化近域推进、城市化类型 正文:

在当前社会形式的发展情况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强,城市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从城市规划专业方向所定义的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包含实体上的即人口性质、劳动方式、景观设置等方面的转化和抽象的精神上的即生活方式及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吸收和转变。所以城市化是既有实体又有虚体的一个发展过程。而此发展过程势必会影响到城市的地域空间组成和城市类型的丰富性。

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点(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在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城市与乡村形成了一些差异包括:(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虽然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要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一条具有严格意义的界限绝非易事。城市与乡村总是相对存在的却又互相联系的,其界限是模糊不定的,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不断变化的。城乡由一体到分离再由分离到一体是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城市化过程中地域空间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其构成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第二种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

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如非洲一些国家。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第三种是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在城市化作用下的地域扩张,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是生产向城市集中以节约成本。但是集中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的不经济。不经济主要来自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使地域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在其演变中有时也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但是城市郊区化不代表城市化进程的失败,只是城市的扩张方式产生了变化,以分散化或低密度蔓延为特点,是城市化总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城市化近域推进被归纳为城市演变模型包含六个阶段: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这六个阶段反映了城市演化过程和地域空间扩张步骤。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基本发展动力下,综合了人口变化、经济职能分布变化以及社会空间类型等要素而形成的复合性城市地域型式,是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部结构出现重组,形成多种形式的城市化类型。其中包括:一.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信

息部门或知识机构不断向城市中心聚集,就是向心型城市化类型,也称集中型城市化。这些部门或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交流(如文化、体育等),或者需要以稠密的人流作为经营对象(如商店、宾馆等)。它们的职能特点要求向城市中心聚焦。当城市的设施和部门向城市中心外缘方向移动扩散时,这种倾向就称这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城镇化,使得城市空间向外延伸和拓展。二.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城市离心扩散形式还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与建成区保持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而在外延型城市化进行过程中,它的边缘地带就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称之为飞地型城市化。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才会出现,因为大城市的人口多,用地规模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所以,必须跨出中心城市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三.景观型城市化和职能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人口和土地利用高度密集的城市景观,使得人们习惯上认为,人口只有住进了这样的城市才算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 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是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因而又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的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因而又称间接城市化。四: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是一种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同步的城市化方式。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良好的城市化方式。消极型城市化是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化水平。五: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所谓自上而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量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化,进而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会引起城市改造,这是针对其经

济发展社会城市化加剧所出现的相应性措施,它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平衡供需关系,使城市保持健康和谐发展。城市改造界定为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城市改造既包括宏观性城市问题的解决,也包括微观性城市问题的解决,通常要求采取全面、系统的措施来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新走向协调;狭义的城市改造主要是指旧城改造,在西方对这种城市改造一般称之为“城市更新”。通常,城市改造对于城市统筹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对城市历史文化保留有着至关的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从实体和精神上的扩张,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发展的态势使地域保持变化的形态,达到空间地域的更新和演变,从而推动社会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城市地理学》

《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

第19篇:城市化说课稿

《城市化》说课稿

授课班级:高一(8)班

本节课是《城市化》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城市化和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一、教材分析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进程,在整个《城市和城市》这一章中是重点内容,其中图表的识读在这个部分的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能据此解释不同阶段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措施,使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要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各班人数多,地理基础参差不齐,加上不少学生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表达能力不够好,所以,课堂气氛难得活跃。在班主任的课堂上,很多人都想积极配合,但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充分运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地理教学法。通过观察城乡景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城市化,让学生树立起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利弊并存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分析,教学难点是对城市化进程折线、曲线图的识读。围绕研究性地理教学模式“情—导—探—评”四个环节,本课的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景观图欣赏】课前滚动播放城市与农村的景观实图,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 【新课导入】

选取滚动播放的景观图中一幅,面向全班提问:“这是城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景象发言。接着,再展示上海市区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引导学生结合城市等级相关知识发言

【引出课题】以上变化都是城市化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城市化呢?

(学生活动)读图2.17,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提供三个导读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1、概念: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表现(本部分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城市化的水平的衡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4、城市化的意义(提问:城市化是不是件好事?——生答,并阐释。

【承转】: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到底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我们接下来探讨本节课最重要的问题:世界城市化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本部分整体思路:读图 2.

19、2.20,探究两个问题,然后通过完成图2.21的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探究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结合图 2.19和p33阅读材料,对p33活动题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作答。) 特别强调:提醒学生注意读图思路的把握和练习。

小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主要对比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差异的原因分析四个方面。

【承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下来的城市化会怎样继续呢?我们接着探究下个问题:

探究2:各个国家的城市化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呢? (以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先自由发言,后与图2.20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导读:在世界城市化进程模式图上,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速度、水平)如何? 小结: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特点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深入引导:(读图思考)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会完全一样吗?

2、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分别处于城市化进程模式曲线那一阶段? 实例探讨:(教材p34读图思考原题)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学习了城市化及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读图分析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城市化的问题,看看它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请提前预习。

城市化地域向农村推进

逆城市化现象 较高

人口快速想城市聚集

城市环境问题 水平低

发展速度 很慢

地域扩展趋势 城市规模扩大

常见问题

第20篇:城市化1

论文标题:农村城市化与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城镇一体化是其根本途径。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靠,建立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农村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农民/转变/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关城市化的研究得到加强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城市化的研究,较多关注基础建设、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上面,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农民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市民的研究力度不够。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中,相当部分已身处城市化过程之中,如何将他们顺利地转化为现代城市的新市民?是一个决定中国现代化能否真正实现的重大问题。

一、农村城市化与农民角色转换

农民是农村城市化的直接受益者,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无论是在利益关系上,还是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正在经历着一个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市民角色转换的过程。

农村城市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条件。但是由于要不断地建设相当规模的小城镇或扩大城市的规模,城市建设占地就必然使农民失去了土地,同时还造成不少乡镇企业被迫搬迁关停,给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既得利益带来一定损失,打破了农民传统利益结构。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使依靠土地的传统农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帮助农民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就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农民利益的经济问题了。

农村城市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城市化后,住在集镇的居民受到许多前所未有的约束,农民必须养成遵纪守法,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树立相应的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生活节奏加快,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变,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也不再像农村一样方便,这就需要他们逐渐适应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

城市化的发展给农民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广大农民的传统就业观念滞后和就业期望过高,与社会需求脱节,再加上农村教育和职业训练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口素质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的局面,造成农民就业难,影响了农民的家庭生活。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最容易失业,但土地已经被征用,影响到农民生计和农民的精神生活。农民一方面感到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又精神无所寄托,容易迷信、消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将种种困难归咎于城市化。

城市化给农民带来自身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农民的现代化,农村地域上的人们并不满足于物质性需求,而是渴望城市文明的熏陶,由安贫乐道观念向追求富裕的观念转化;由靠体力发展生产的观念向依靠智力发展生产的观念转化;由单纯追求物质富裕观念向同时追求精神文明观念转化;由封闭、克俭的观念向开放、多彩的观念转化等等。事实证明在中国农村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大变迁中,观念的变革在沿海开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落后的社会心态则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之一。

二、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城市化不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以先进的城市文明取代传统落后的乡村文明。由于农民城市意识普遍不强,即使在进入城市之后,有的文明素质仍然较低。在广大农民发生角色转换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摒弃小生产观念,向现代城市文明靠拢。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整体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农民由于失去了土地,城市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他们内心深处会感到失去了生活的安定感;而传统生活习惯被改变,短时间内对城市生活感到不适应,加上由于文化水平的低下,这些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并没有根除,保守落后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使他们对城市化有一种恐惧感。在局部或某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更怀念农村生活,这对于整个城市化的推进是极为不利的。

城市化进程中不只是改变农民的物质生活环境就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农民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作相应重大转变,尤其需要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正在实现从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一些传统农民正在逐步觉醒、渴望脱贫致富、渴望适应现代社会,成为现代农民。这种现象促进了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但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加以积极的合理引导。

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农村的基层领导、干部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在社会大变革中处于一种相对思想混乱的状态,一些封建落后观念死灰复燃,许多人缺乏必要的、正确的批判精神,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混乱,故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法制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民法制观念仍十分淡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法律素质低,不能依法办事。领导个人说了算,“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现象相当普遍。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相当普遍,从而给农村的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切实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时,在农村城市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要认识到: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对农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要把它当成应急手段,为经济服务并非其全部功能和终级目的。

城市化的结果把农民由普通的村民聚居状态变为城市社区居民状态,通过创建文明社区,就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一经渗透、融汇到文明社区的建设中,就可以在通过为群众办更多实事,方便群众生活过程中引导群众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在社区中应把开展教育与组织多种形式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人、团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要使农民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通过对广大农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同时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青年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把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法制教育的不足现状,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的素质,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实现法治,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使农民正确认识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城市化中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在实践中及时对农民进行教育,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以有效地完成农民城市化的任务。要通过中小学加强对农民子女进行市民观念、市民准则等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开办居民素质教育课堂,积极开展农民变市民的施教工作从而在对城市化中的农民进行

思想教育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城市化论文
《城市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