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南京化工学院(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7 21:02:0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研信息

2011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化学化工学院(电话83686232)

专业代码 070300 专业名称 化学招生人数 Y110 研究方向 A组: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物理化学 B组: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考试科目 A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34有机化学或666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B组: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③670高分子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复试:

1、综合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操作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结参考书目 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化学》(上、

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化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10名。可选考我校环境学院除工程硕士以外专业、物理学院除工程硕士以外专业、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除工程硕士以外专业、生命科学院除[1007]类及工程硕士以外专业的任一组科目。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全院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无机化学070301含以下方向:备注 01新型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02生物无机化学03固相配位化学04有机金属化学05结构和理论配位化学06超分子化学

07纳米化学;分析化学070302含以下方向:01纳米生物电分析化学02生物分析化学03生命与功能材料的表界面分析04分离与分子识别05环境和能源分析化学;有机化学070303含以下方向:01有机合成化学02金属有机化学03有机超分子化学04化学生物学与药物化学05天然产物全合成;物理化学070304含以下方向:01催化化学02理论及计算化学03沸石化学04介观材料化学05表面与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含以下方向:01高分子凝聚态物理02功能高分子03生物医用高分子04高分子界面科学05高分子溶液06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081704 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招生人数01化学混合物的精细分离02化学废气废水的资源化03绿色反应与分离过程一体化04膜分离与绿色吸收过程05绿色催化反

应过程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7化工原理 复试:

1、综合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操作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备注

专业代码 085216 专业名称 工程硕士(化学工程)招生人数 25全院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共计110名。录取方法:严格执行差额复试;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确定复试名单;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全院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研究方向 01化学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7化工原理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备注 专业学位,学制3年。

推荐第2篇: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专业简介

材料化学工程

c、吸附分离技术与吸附材料制备 带头人:姚虎卿、刘晓勤、马正飞

1) 吸附分离过程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2) 多孔介质材料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表征

3) 功能吸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 吸附过程中气固、气液两相间的质量传递的影响规律和理论

5) 用于难分离体系的新型吸附剂的研究

6) 新型气体能源储存吸附材料及吸附过程的研究

7) 面向大气污染治理的吸附过程及吸附剂的开发

8) 多孔介质材料的分子模拟

9) 特定吸附体系的吸附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建设目标:研究吸附材料表面性质与气、液相间物质传递的规律,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多孔介质材料物理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表征;研究气、液相中吸附分子在两相间的质量传递规律与理论;拓展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范围与领域。针对难以分离体系,研究新型吸附剂及吸附过程特性;面向不同应用过程研究新型功能吸附材料,为气体能源储存、大气污染治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多孔介质材料的分子模拟,揭示吸附规律;进行特定吸附体系的吸附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推动吸附过程的工业应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面向模拟移动床及手性化合物分离等方向拓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能国内外领先的吸附剂并产业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取得吸附分离技术工业应用成果。

材料化学工程

a、无机膜科学技术 带头人:徐南平、范益群、林晓、张利雄、金万勤

1) 多孔支撑体与陶瓷膜制备技术研究

2) 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与装置设计

3) 行业成套装备与集成应用技术

4) 陶瓷膜的质检方法及质量控制指标

5) 纳滤膜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

6) 分子筛膜制备及渗透汽化技术研究

7) 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开发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膜反应的研究

8) 面向过程的聚电解质自组装超薄膜材料设计研究

9) 膜反应器技术研究

10) 分子筛及复合材料研究

建设目标:开发出新型材料的陶瓷膜支撑体及膜,并将其应用于膜分离;开发出一系列的新膜材料,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膜制备新技术的开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形成中成药生产新工艺、环保废水处理成套装备等;开发出世界领先水平的与燃料乙醇生产相匹配的无机渗透汽化透醇膜、透水膜及相应的支撑材料,并形成透水膜批量生产能力和渗透汽化透水中试装置;研制陶瓷膜专用检测设备;开发出纳米混合导体透氧膜新材料及制备技术路线,合成出用于氧渗透的混合导体氧化物纳米粉体及透氧膜,并对其进行氧渗透性能和在反应还原气氛下热化学及机械性能的研究;建立膜分离与催化反应集成的技术,争取建立示范装置;建立聚电解质自组装多层薄膜的设计理论与技术,为自组装多层薄膜的设计和应用奠定基础;利用组合化学技术开发沸石分子筛新合成方法,降低分子筛成本;采用模板法制备炭分子筛材料,制备高效气体分离炭分子筛膜。

保持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无机膜学术与工程研究中心的地位;发展陶瓷膜产业,实现亿元以上的产值,保持和提高我国无机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承接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的能力;成为我国膜行业重要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材料化学工程

b、分子与界面化学工程 带头人:陆小华、王延儒、杨晓宁、张雅明

1)超临界离子水溶液和纳米材料的分子模拟

2)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

3)电解质溶液相平衡及过程模拟

4)钛基晶须及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模拟

5)氧化钛晶须光催化技术及其集成

6)钛基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7)复杂流体在多孔及表面结构中热力学平衡及传递性质研究

8)高压超临界条件下相平衡研究

建设目标:以超细低维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以及复杂系统化工过程的优化为目标,以超临界流体、电解质溶液和固液界面为对象,以分子模拟、过程模拟和微观结构的实验表征为方法,探索和建立分子状态等亚微状态的特征和宏观描述方法,在溶液相平衡和分子模拟、含钛晶须的合成和在复合材料及光催化中的应用等方面有所建树。根据统计力学理论,借助现代分子模拟技术及先进计算手段,从分子水平研究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对流体平衡传递性质,微观结构的行为的影响。建立微观状态及宏观行为的关系。借助于先进试验设备,开发新的试验方法及手段,为理论研究及实验应用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

材料化学工程

d、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带头人:徐南平、陈洪龄、范益群

1)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2) 粉体颗粒的表面改性研究

3)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4)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工业应用技术研究

5) 气相燃烧法纳米材料合成研究

建设目标:完善水热过程纳米粉体材料制备和理论研究。对不同品种的纳米粉体研究颗粒形貌、大小、分布、表面改性精确控制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水热法制备多品种高质量纳米粉体。进行粉体制备的工程放大技术研究。利用颗粒形貌、大小、分布、表面性质得到精确控制的纳米微粉,开发纳米催化剂和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以进口同类复合材料的性能为研究目标,实现国产化;建立气相燃烧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研究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为膜分离-催化反应器提供需要的超细催化剂。

材料化学工程

e、结晶分离技术 带头人:黄培

1) 新型结晶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 先进的大分子材料的研究

建设目标:研究新型结晶技术和先进的大分子材料,将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相结合,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在3~5年内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3~5人的学术梯队,力求在国内该领域站稳脚跟。尤其是要结合本学科的工程的特别,推进新材料和新型结晶技术的产业化。

生态工业工程

a、绿色化学工艺 带头人:乔旭

1) 以原子经济反应为基础的绿色化学研究

2) 环境友好工业催化剂研制、筛选和应用研究

3) 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4) 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5) 反应与分离耦合过程理论和应用研究

6) 典型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工艺研究

建设目标:本学科方向以化工产品的绿色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催化剂、采用新型化学工程技术对工程进行强化和优化,开发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新的工艺技术。以应用基础和工艺开发为依托,不断开发具有自身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创建以绿色化工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工程中心和一定规模的高科技公司,从而达到高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在绿色催化技术方面开发高效、清洁、无污染催化剂,使催化剂本身造成的和因为催化剂性能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得以解决;以原子经济反应为基础,成功设计新的原料路线和工艺路线,采用新的反应加工途径,使用安全廉价的溶剂,生产功能性强和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化学品,实现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利用新型化学工程技术,对工艺过程进行强化和优化,在各类多相反应与分离的耦合、不同工况条件反应与分离的耦合等研究上形成特色。

重点研究课题包括:①氯资源的原子级循环利用,采用氧化反应技术,将有机氯化反应的副产氯化氢氧化成分子氯;②采用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苯酚、芳烃的羟基化和氧化工艺的研究;③典型氯化、氧化等气液和气液固多相反应过程的强化与优化研究,探讨提高转化率和收率的途径;④各类反应与分离的耦合、不同工况条件反应与分离的耦合过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⑤典型精细化学品绿色工艺和产品提纯动态模拟熔融结晶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⑥上述各类反应的工业催化剂研制、筛选和应用研究。

生态工业工程

b、超声化学工程 带头人:吕效平、谷和平

1)研究有机农药中间体及有关新产品,开发工业化过程

2)超声强化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

3)超声应用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与工业化开发

建设目标:研究超声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过程;研究超声原油动态破乳、污油破乳脱水、超声乳化微乳化汽油、柴油与重油等应用技术;面向环境保护过程进行难降解有机废水、生物剩余污泥的超声处理新方法研究;进行新型超声化学反应器及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生态工业工程

c、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 带头人:云志、史美仁

1) 分离过程的基础研究

2) 天然资源的深度开发

建设目标:在与分离过程有关的基础研究方面,力图建立新的热力学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分离过程的计算和控制以及物性数据的预测和关联;将现代化学工程的手段,用于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尤其是可再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多种分离技术,来提高天然资源的附加值。推广双液萃取提取高质量油脂和无毒饼粕项目,从饼粕中提取食用蛋白和其他营养物质。主要包括:一些精细化学品的提取,一些含毒油籽的转化利用等;石油中若干成分的分离;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应用于一些医药及保健品原料的提取精制;应用超临界流体进行新材料的开发。

生态工业工程

d、环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合成 带头人:陈洪龄、陈苏、朱旭容、谢晖

1)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开发研究。

2) 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利用绿色工艺和绿色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建设目标:选择影响大幅价值高的精细化学品进行新工艺技术开发研究,特别是催化加氢新工艺的开发,结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催化剂的成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手段研究主要组分的结构化学及合成机理、开发高效深加工利用的途径、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系列。合成功能性材料如系列水基树脂及乳液、功能性环氧树脂、系列绿色表面活性剂;合成农用及家用生物活性物如系列农药增效剂、系列除草活性物、系列杀虫活性物、系列驱避及引诱活性物、系列杀菌活性物、甜味剂紫苏糖;合成药理活性物质如龙脑、维生素、广谱抗菌药和抗肿瘤药的中间体等。

生态工业工程

e、化工过程强化 带头人:管国锋

1) 新的萃取体系、萃取分离理论及萃取新工艺的研究。

2) 以反应分离过程耦合、组合分离及新技术应用强化生产过程的研究。

建设目标:针对环境工程和生物医药工程的需要,系统地研究酚类、有机羧酸和其它官能团有机物稀溶液的分离工艺及机理;以分子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和溶液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模拟和分子设计的先进手段,深入研究复杂萃取体系的相平衡和动力学,改进数学模型,提高预测功能,促进萃取过程的开发和优化;深入研究萃取过程和设备优化设计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并在非平衡级模型、计算机辅助过程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反应和分离的耦合、组合分离过程以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各种分离技术的耦合,如反应萃取、电泳萃取、吸收精馏等。

工业催化 带头人:王军、陈长林、曾崇余

1) 石油炼制与化工环保催化剂研究

2) 选择催化氧化固体催化剂研究

3) 新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

4) 新催化反应的探索

5) 催化反应工程,侧重于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的研究

6) 有机中间体合成催化技术

建设目标:

面向提高汽油、柴油、润滑油质量以及有效利用基本石油化工原料的新环保催化过程,研究探索烷烃异构化、柴油降凝、加氢精制、润滑油脱蜡、加氢裂化、芳烃烷基化、甲苯歧化、二甲苯异构化等反应过程中新型环保催化剂中的基础问题,在一至两个过程中开发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选用环境友好的氧化剂双氧水,在环境友好的水介质中研究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芳烃选择氧化催化剂。应用材料制备新技术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及固体碱新催化材料,负载型纳米多孔超强酸及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放大,用于催化加氢的金属纳米材料制备与放大,固体超强酸催化的烷烃异构化反应,精细有机化学品的选择加氢与选择氧化的绿色催化剂和催化过程。完成邻苯基苯酚合成技术和第一代和第二代催化剂的研究开发,进行中试和工业化生产,并开发邻苯基苯酚的下游产品1至2个。完成由CO2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基础及放大研究及中间试验工作。

研究机构

推荐第3篇: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复试分数线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硕士生复试分数线

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2013年硕士生录取工作意见及本院实际情况,确定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3年化学专业硕士生复试分数线总分为364分;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复试分数线总分为383分,专业学位硕士生复试分数线为275分。

推荐第4篇: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小组实施细则[版]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小组实施细则

化工院各党支部成员:

为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延伸工作手臂,拓展工作领域,更好的服务于化工院各级党支部全体成员,加强各党支部间的交流,经院党委研究决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并开展党小组创建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党小组创建目的:

加强学院各年级党支部间交流,更好的为党员及广大同学服务,加强年级党支部的建设,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学院的核心,更好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与模范带头作用。

二.党小组构成:

共六组,分别由化工一二班,化工三四班,化工五六班,化工七八班,化学班和浦江班各年级党员构成。

三.党小组活动内容:

1. 各党小组每月定期举办民主生活会议,会议形式可向多元化发展,例如:

社会热点讨论:每次推举一名党员作为主持,确定讨论话题并查找相关材料,党小组各年级党员应热烈谈论,积极发言,会议做好记录; 主题展示及交流:党小组内制定一主题(如国庆60周年),安排2-3人制作PPT,下载视频材料向与会人员讲解并发动党员积极讨论;

2.党小组内定期举行学习经验交流:英语四六级辅导,计算机二级试题讲解,大四同志对低年级同志交流职业生涯规划(如考研工作咨询会);另外高年级同志可将学习复习资料传承给低年级。 3.学习组织生活及纪律管理条例,入党流程,党务材料整理,联系人工作等相关工作。

4.党小组内定期举行聚会,加强感情交流

5.以上活动可邀请各班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同学参加 四.党小组成员责任:

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可划分为若干党小组,报党总支备案。党小组一般设组长一人,由大四党员推举担任;副组长一人,由大三党员推举担任。组长是党小组的负责人,是党小组活动的具体组织者,是党小组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组长及副组长在化工院党委的领导下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组长职责:

1.经常检查党员的思想、工作以及生活方面的情况,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党员日常管理工作;

2.检查和督促培养联系人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建档和入党材料的整理、准备工作;

3.经常收集党员汇报,及时向党支部反映本小组的工作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4.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其它任务。 副组长职责:

1.负责小组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总结;

2.定期召集组织生活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党的基本知识及学校;

3.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 4.做好小组组织生活会议和党费收缴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07级第二学生党支部

2010年9月27日

推荐第5篇: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公告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公告

南京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工作定于2013年4月11日(周四)至4月14日(周日)进行,总体安排如下:

一、复试报到时间:4月11日(具体时间见各学院复试方案)

二、复试报到地点:见各学院复试方案

三、体检时间及安排:

1、体检分两天进行,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2:30-16:00。4月11日:生源为南京工业大学本校考生(即本校应届生、推免生、进修生)。 4月12日:生源为非南京工业大学的考生。

2、体检地点: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医院(北苑旁);

3、体检费:25元/人(体检现场缴纳);

4、请各位考生体检时带1寸照片一张(贴在体检表上)

四、复试安排

1、复试时间:4月11日~4月14日,具体安排见各学院的复试方案。

2、复试内容:英语听力(不用带耳机)、专业综合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适用同等学力考生)。

3、复试具体安排:

(1)英语听力和专业综合笔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时间:4月13日上午8:30—11:30。地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详见各学院复试方案。

(2)专业综合面试:由学院组织,具体安排详见学院复试方案。

(3)同等学力加试:由学院组织,具体安排详见学院复试方案。

4、复试费:80元/人;(文号:苏价费(2007)423)。

复试费报到时交学院。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费、往返路费,本人自理。

五、考生报到时必须持下列资料:

1、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

2、证件:往届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学历证书原件、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原件用于验证,复印件报到时交学院);应届本科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原件用于验证,复印件报到时交学院)报到。

3、成绩单:本科段学习成绩单原件(用于验证);往届生可从本人档案中复印一份并加盖档案部门公章,报到时交给学院验证;

4、英语水平证明:考生需带英语等级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进行验证,并复印一份报到时交给学院。

5、个人政审材料

6、录取专业调剂申请表

备注:

1、推荐免试考生需要到各学院报到,参加体检并交纳复试费;

2、复试名单将于4月8日左右在研究生院和学院网站公布。

3、调剂到我校的考生以中国研招网上发布的复试通知加上学院电话最终确认的信息为准(名单不再另行发布)。

4、请及时关注各学院复试方案,未尽事宜可与各复试学院联系!

报到校区地址及乘车方式(仅供参考):

1、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鼓楼区新模范马路5号):

火车站乘32路车到青石村站下

2、南京工业大学虹桥校区(鼓楼区中山北路200号):

火车站乘13路车、长途东站乘45路到虹桥站下

3、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火车站乘13路车、长途东站乘45路到虹桥站下,步行至中山北路转16路至盐仓桥,然后乘江汉线至江浦校区。

请广大考生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推荐第6篇: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各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博广南理工考研网汇总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具体南京理工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

爆炸化学及应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化学工程(专业学位)、安全工程(专业学位)、制药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朱明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物理化学》下册 傅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册 傅献彩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朱明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力学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普通物理学》2 程守洙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学》中册 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学》 上册 马文蔚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学》3 程守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胡毅亭 南京大学出版社

《流体力学》 李玉柱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火工品技术》 叶迎华 北京理工大学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朱明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

《安全系统工程》 胡毅亭 南京大学出版社

《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 朱明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博广南理工考研网http:///

推荐第7篇: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考研复习手册

2013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考研复习手册

一、考研基础信息

专业及代码:70300化学

研究方向:

A组:01无机化学02分析化学03有机化学04物理化学

B组: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初试科目:

A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34有机化学或666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B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70高分子化学④852大学化学或853仪器分析 初试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胡宏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习题集》侯文华、淳远、姚天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结构化学》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曹锡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化学》(上、下册)傅献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余学海、陆云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二版)潘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无机、有机化学实验书。

复试科目:

1、综合化学

2、化学实验技术操作

必备参考资料:

《2013南京大学仪器分析考研复习精编》

《2013南京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3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复习精编》

二、学院介绍、各专业简介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化学院系之一,始建于1920年,后经中央大学化学系和金陵大学化学系合并而成,1993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学院下设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工系;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名,博士生导师63名、教授67名。在籍本科生9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0多人。学院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和极其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料,学院图书馆藏书量15余万册,在全国化学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总面积2.8万平方米的化学楼和实验楼为教学科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该学科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前任教研室主任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81年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设有本科教育、硕士点、博士点 和 博士后流动站。在该学科的基础上,分别于1998和2005年成立了“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两个研究型基地。学科现有人员1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新世纪人才1名。教授1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实验人员2人,形成了方向集中明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近十多年来,学科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及时调整布局,将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结合,开展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分析化学测试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纳米生物电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生命与功能材料的表界面分析、分离与分子识别、环境和能源分析化学。

从2001至今,该学科队伍在陈洪渊院士的带领下,共承担了973子项目、86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重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人材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SCI论文4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国高校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研究型仪器分析”课程获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仪器分析》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仪器分析》系列教材获2005年江苏省优秀教材。同时,还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教材和专著。

有机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设立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是化学系中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有机化学学科在国内一直是颇有影响的学科,培养了十多位院士校友及一批活跃在国际及国内前沿研究领域的青年有机化学家。该学科于1982年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现设有本科教育、硕士点、博士点 和 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还设有“国家863高新技术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和“南京大学药物化学研究所”两个正式的研究型基地。有机教研室现有人员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2人,实验人员6人,形成了方向集中明确、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该学科科研设备齐全,拥有300M核磁共振仪、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有机化学研究所用的仪器。

从2001.1至今,该学科队伍在胡宏纹院士的带领下,共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料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跨世纪人材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8项;目前在研项目44项。在此期间,发表SCI论文21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论文65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23篇。获得教育部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还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教材和专著,其中胡宏纹院士编著的《有机化学》教材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该学科是培养造就高质量有机化学人才的摇篮。

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设立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是化学系中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倪则埙教授任第一届教研室主任。当时的主要科研方向为胶体化学和电化热力学,分别由倪则埙和李方训教授担任学术带头人。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究催化化学,在北京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处培训青年教师。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分子筛的研究。由丁莹如、陈懿、须沁华、秦关林教授当时负责的“穆斯堡尔谱”、“分子筛”两项科研成果被誉为六十年代南京大学科研史上的“五朵金花”之列。七十年代本专业的主要科研方向是多相催化,分为氧化物和分子筛催化两大方向。曾在国内首先合成 A,X,Y型号沸石并协助组织有关工业化投产,为我国的沸石催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1981年设立硕士点,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单位之一。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学科。1991年之后在江元生院士领导下建立了理论化学和结构化学研究方向,2001年成立了南京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2003年成立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整齐,作风严谨,学术思想活跃。以中科院院士江元生教授、陈懿教授为核心的本博士点,拥有院士2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名、新世纪人才3名。本学科现有14名博士生导师,16名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他们分别在理论化学、催化化学、介观材料化学、自组装分子膜化学、应

用沸石化学等重要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本博士点还拥有一批近年来脱颍而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每个科研领域中除了德高望重的博士生导师以外都配有年富力强的副手,他们是学术思想极为活跃的年青教授或副教授,其中大部分去过美国,日本, 加拿大,德国进修或深造过,组成一支承上启下的精干梯队。

本学科承担着国家973项目、科委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重点及面上,博士点基金,以及江苏省科学基金和应用基础等重要科研项目,近五年来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多项科研项目先后通过省部级鉴定。

本专业拥有FTRaman,多功能吸附仪GC/MSD,FTIR,UV-VIS,TG-DTA,微小吸附量热计,电子微量Cahn自动天平,各类激光器和计算机,从真空至高压的各种类型催化评价反应装置以及各种合成催化剂的先进设备。

本专业还为南京大学七个院系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实验。为化学化工学院的本科生开设四门专业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八门专业课程。编著的有关教材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四项奖励。“化学原理”课程获得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于196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首任教研室主任为朱永教授,1984年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点,教研室主任为程镕时教授,1993年经国家批准成立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为薛奇教授,现任系主任为蒋锡群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长期以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并行发展,于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96-98年的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从全省85个理、工科重点学科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27人,教授7人,博导7人,副教授14人,另有实验技术人员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B类1人)、新世纪人才2名。学科已形成由院士、中青年博士生导师、青年教授、副教授组成的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学科队伍,成为基础研究、国防重大课题、应用技术中心的学术带头人。

针对高分子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本系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并行建设,在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江苏省表界面工程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及国家水煤浆活性剂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表界面化学和生物大分子及医用材料。

本学科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研究项目、国防项目、省部级及企业项目多项。近五年发表文章三百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项;2篇博士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称号;由本学科教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挑战杯”金奖。

应用化学

● 发展历程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隶属于化学化工学院。1984年为加强应用研究,成立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前身。1986年又增设了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首次招生,2001年成立南京大学分离工程研究中心。现任专业主任为张志炳教授,副主任吴有庭教授。

二十年来,专业在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一个工程研究中心,多个应用化学研究方向的南京大学80年代以来新兴的特色专业之一。

● 风采综述

专业非常重视科研方向的选择和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立足于应用研究,选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前沿课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选留或招聘了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研究人才,使得专业具有一支年轻、短小精悍开拓型的科研梯队。

塔器分离技术研究是专业近年来取得突出成果的课题之一。张志炳教授领导开展的塔器分离领域,首先在国际上提出了规整填料塔的壁流概念,同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方面的详细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填料塔内液体线分布和面分布的概念。先后发明了“无壁流规整填料”、“液体线分布器”、“液体面分布器”、“大通量95型塔板”、“混合箱塔板”和“流线菱形浮阀塔板”等十多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传质传热元件。在环境领域,开发了“城市空气大规模处理装置”和“有限空间空气高效净化器”等专利技术。在精细分离方面,研制成功了“复合精细精馏”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成套装备,并已大规模用于石化原料和产品的分离、化工废料的回收、香料和医药化学品的精细分离,及复杂天然物质的分离过程等。已为相关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十多亿元,使南京大学分离工程中心成为国际国内科研和企业界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所之一。

此外,同时在新型能源化学、生物制品和药物加工、绿色化工过程技术与过程强化、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研究和开发、催化过程和催化材料等方面开展专业的研究工作。 ● 发展目标

研究化学化工中的工程技术基础和应用开发,拓宽研究领域和发展交叉学科,重点发展塔器分离技术、新型能源化学、生物制品和药物加工、分子计算和化工过程模拟、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研究和开发、催化过程和催化材料等研究领域,使得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个子学科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特色专业,为将来发展成为重点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第8篇:化工学院工作总结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度工作总结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在兄弟院(部)的积极支持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生,较好地完成了2013年工作任务,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化工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收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直播及相关解读,做好宣传学习报道;及时安排党政领导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时刻关注新闻报道,了解最新进展。大会胜利闭幕后,党总支及时安排相关学习活动,及时传达学校党委学习要求,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个人交流与民主生活会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以此为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形成“思想硬、团结紧、作风正”的领导集体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注重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学校《XXXX学院(部)党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职责及工作规则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党政联席会制度、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加强教研室建设,规范各种议事制度和会议记录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各种管理记录材料等;广开言路,通过设置意见箱和安排领导接待日等 1

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生对教学运行管理、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意见

和建议,并主动接受监督,使管理处于阳光下,形成“思想硬、团结

紧、作风正”的领导集体。

三.、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取

得重大进展

学院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应用化学重点

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听

取了省级、校级“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负

责人建设进展汇报,并就相关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各项目组按

照学校、学院的要求建立了项目的二级宣传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宣

传报道建设成效。学院以此为平台,锻炼队伍,提高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

学院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学科平

台,召开了多次学科建设研讨会,对重点学科的建设提出了目标、措

施及奖惩机制,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格的建设要求展开工作,

为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和团队的培

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团队的形成、稳定。

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

理,保障教学质量。在加强教职工生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的基

础上,根据本部门特点,进一步加强部门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有章

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按本科评估要求规范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

理、考试管理等环节。开展中青年教师业务技能训练等活动,不断提

高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

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年共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近20项,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2013年的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表现在就业工作抓而无果上,表现在个别教师业务学习效果不佳上,表现在对个别老师、学生关心不够上,表现在工作方法上,等等。我们对此有深刻地认识和反省。化工学院将继续依靠全院师生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迎难而上。

化工学院将按照学校2014年工作意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好各项任务。

我们坚信,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化工学院各项工作会有更大的提升,化工学院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推荐第9篇:化工学院工作总结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年度工作总结

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在兄弟院(部)的积极支持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生,较好地完成了2013年工作任务,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化工学院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收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直播及相关解读,做好宣传学习报道;及时安排党政领导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时刻关注新闻报道,了解最新进展。大会胜利闭幕后,党总支及时安排相关学习活动,及时传达学校党委学习要求,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个人交流与民主生活会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以此为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形成“思想硬、团结紧、作风正”的领导集体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注重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学校《XXXX学院(部)党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职责及工作规则暂行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党政联席会制度、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加强教研室建设,规范各种议事制度和会议记录制度等,进一步规范各种管理记录材料等;广开言路,通过设置意见箱和安排领导接待日等 1

方式广泛听取教职工生对教学运行管理、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接受监督,使管理处于阳光下,形成“思想硬、团结紧、作风正”的领导集体。

三.、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学院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听取了省级、校级“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负责人建设进展汇报,并就相关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各项目组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建立了项目的二级宣传网站,及时更新内容,宣传报道建设成效。学院以此为平台,锻炼队伍,提高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学科平台,召开了多次学科建设研讨会,对重点学科的建设提出了目标、措施及奖惩机制,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格的建设要求展开工作,为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学院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带头人和团队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团队的形成、稳定。

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强化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在加强教职工生对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特点,进一步加强部门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按本科评估要求规范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环节。开展中青年教师业务技能训练等活动,不断提 2

高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

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年共计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近20项,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2013年的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表现在就业工作抓而无果上,表现在个别教师业务学习效果不佳上,表现在对个别老师、学生关心不够上,表现在工作方法上,等等。我们对此有深刻地认识和反省。化工学院将继续依靠全院师生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迎难而上。

化工学院将按照学校2014年工作意见,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好各项任务。

我们坚信,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化工学院各项工作会有更大的提升,化工学院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推荐第10篇: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

为了保证本院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继承和发扬本校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积累的经验,发挥我校中老年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在中老年教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兼备的较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学院决定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特制定本暂行条例。

一、凡来我院未从事过教学工作青年教师,或调入我院不满三年、讲师职称以下(含讲师)的教师,都指定指导教师给予指导。青年教师必须接受导师的指导和考核。指导教师要把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上述青年教师未接受导师指导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担任主讲工作,不能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

三、指导教师条件

1. 有教授技术职务的教师;或有副教授技术职务的教师或非教师职务但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 师德高尚,想品质好、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的中老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责任心强,在学生中有良好声誉的教师。

四、指导教师的职责:

1.进行师德教育,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发挥传、帮带作用,关

心青年教师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青年教师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2.指导青年教师努力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制定业务提高的目

标和进修计划,培养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3.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讲课提纲和教案,并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试讲。如何掌握教学要点、难点,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把握好各教学环节。

4. 指导青年教师除掌握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前沿知识,根据个人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5.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吸收青年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6. 责对青年教师培养提高的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原则上每年要小结一次,并根据青年教师成长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的方案,对是否具备开课能力,对青年教师的转正、定职和晋升职称提出意见。

五、根据所从事教学专业指定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人数不能超过3人。

六、指导期限原则上指导期为3年,一般以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经考核基本达到合格水平为限。指导教师的指学校按有关规定给指导教师记教学工作量。

七、根据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学院计算相应的指导工作量。

化学化工学院

2002年10月20日

第11篇:化工学院工作计划

化学化工学院2011年春季学期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学院的工作也随之展开,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丰富我们学院的日常生活,促进学院的长久发展,在总结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创新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大型工作安排计划如下:

1.三八节气排球比赛:为迎接国际三八妇女节,我们在3月上旬进行气排球比赛,此次比赛对促进学院各年级女性同胞之间的交流,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起到很好的效果。

2.10-11年上学期团支部考评:本学期的团支部考评大会在3月19日晚上进行。給各个团支部一次展现本支部风采的机会。

3.魅力化学节:

4.创新杯动员大会:4月上旬,为了鼓励我院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杯,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更深刻理解创新杯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5.五四评优:4月下旬,结合学校的要求,对过去一个学年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给与表彰。

6.五四青年节合唱比赛:5月上旬,结合学校的要求,为五四青年节喝彩而举行的比赛。

7.说课比赛:5月中旬,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能而举行的活动。

8.第四届团学代会:5月底,对学生会成员的考核。

9.欢送杯篮球比赛:6月下旬,为了欢送07级师兄师姐,促进年级间的交流,

10.2011届毕业晚会:6月下旬,为了欢送07级的师兄师姐,举行毕业晚会。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本着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优良传统,团结整个学院力量,争取把我们学院建设得更加美好。

对于本学期开展的各项活动,我们将进行深入的总结,探讨经验。

第12篇:化工学院简介)

化工学院简介

焦作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于1987年开始招生,现有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生物化工工艺,食品加工技术五个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余人,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任课教师共45人等,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硕士以上学历40人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现代分析和检测技术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商检、环保、化工、食品、医药卫生及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技能。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河南省教育厅重点专业、河南省教育示范专业,拥有河南省优秀教育团队,学生经过学习,能掌握化工及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技改、操作、维护、产品分析检验、环境保护等专业技能的专业知识。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是本世纪国家重点发展的朝阳学科之一,在工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领域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好的掌握无机和有机材料生产、成型加工的原理、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能。

生物化工工艺专业:200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该学科在生物化工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侧重于精细化工及生物法生产中间体方向。该专业方向设置灵活,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生物化工设备操作和维护以及技术开发等知识和技能。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旨培养以掌握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必备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基 本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设备操作、食品生产设备操作使 用与保养维护、技术管理与品质控制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教学 设施齐全,仪器先进,专业方向设置灵活。

第13篇: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系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无机化学部分:

2、《无机元素化学》,厦门大学刘新锦、朱亚先、高飞编,科学出版社。分析化学部分:

版),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著,李克安、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有机化学部分: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物理化学部分:

3、《物理化学》(第一版),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复试参考书目:

请直接向化学系咨询:0592—2182438

第14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地处南方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茂名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源地,江泽民同志曾两次来茂名视察并题词:\"把茂名建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正茁壮成长。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在广州石牌创立的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6年1月,为适应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随后,学校先后改名为广东省石油学校、华南石油学院、广东石油学院、中南石油学院、广州石油学校。1965年9月学校迁往茂名市,改名为广东石油学校。1985年在保留广东石油学校的同时,成立广东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其后于1992年改名为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1月,学校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所属划转为广东省所属。2000年3月,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和创办于1970年的广东茂名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广东省属本科院校--茂名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5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东莞教学点开设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

土木工程

第15篇: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

化学化工学院2018年研究生 博士新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关于2018级博士新生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现制定我院2018年博士新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一、申请对象及基本条件

“博士新生奖”面向当年录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全日制非定向(含少民计划、援疆计划定向非在职)的博士新生,要求思想政治坚定,道德品质优良,学习态度端正,学术、科研或专业水平特别优异,发展潜力特别突出。

1.本科直博生:

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且本科成绩排名位列所在专业前5%或在所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科或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含)以上。

2.硕博连读生: 研一申请者:

本科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且本科成绩排名位列所在专业前5%或在所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学科或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含)以上的推免生或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成绩排名位列录取专业前5%的统考生。

研二研三申请者:硕士课程成绩优异,且在所学领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下同)已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参加《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成果考核标准(2018版)》,下同)或授权发明专利,或获得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励(申请者为主要完成人且有个人获奖证书,下同)。

3.申请考核生:

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或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全日制应届(往届)硕士生,硕士课程成绩优异,且在所学领域以第一作者已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授权发明专利,或获得省部级(含)以上科技奖励。

4.破格申请者:

未达到上述条件,但学术、科研能力特别突出,并具有突出发展潜力者,需提供至少3位博士生导师联合推荐的推荐书。

二、学院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结合学生毕业学校及学科情况、成果情况,根据评审细则,确定推荐名单排序。

三、评审细则:

1.所有成果须在2015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取得方可认定,须具备相关证明材料。

2.文章须正式发表(须提供检索证明材料),发明专利须正式授权,其他情况不予加分。

3.成果分类及得分计算细则:

文章影响因子计算方法(文章分区按照中科院最新大类分区划分):

(1) 在Science(含IF≥10.0的子刊),Nature(含IF≥10.0的子刊),JACS,ANGEW发表文章,在申请指标充足时,直接将学生列入新生奖推荐名单;在申请指标不足时,可参考学生其他成果,按下述原则计算成果得分,确定排序;

(2) 化工三大期刊AIChE Journal、CES(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ECR(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单篇文章计40分,不再另外计算影响因子得分; (3) 普通1区文章,IF×8; (4) 普通2区文章,IF×5; (5) 3区文章、4区文章,不计分;

(6) 共同一作文章,如果学生为第一通讯单位的第一个作者,可参考上述原则计分;否则,不计分;

(7) 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学生须为第一个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个作者、学生为第二个作者。每项授权专利加5分。

四、东南大学博士新生奖学金指标:奖金额度为每生2万元,学院通过投票的方式确定推荐名单,推荐人数不超过本院当年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生录取数的10%。

五、评定组织与程序:

“博士新生奖”的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研究生院研招办牵头组织此项工作,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小组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评审,严格对照上述条件,优中选优,宁缺毋滥。推荐名单和理由在学院网站上公示一周。

研究生院组织所有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由专家组现场评审打分,评审结果和拟定获奖名单将在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公示一周。 研究生院一次性向获奖者发放奖学金,并颁发获奖证书。

六、日程安排和要求:

1.9月15日前,申请者将《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申请表》纸质版和相关证明的纸质材料送至所在学院研究生秘书处,逾期不再受理。

2.9月30日前,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小组负责组织专家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评审并确定推荐名单,推荐名单和理由在学院网站上公示一周,同时将推进材料报送研究生院。

3.10月中旬,研究生院组织所有候选人进行公开答辩,由专家组现场评审打分,评审结果和拟定获奖名单在研究生招生网站上公示一周。

七、获得“博士新生奖”的博士生,在校期间可同时享受博士生其他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

八、化学化工学院2018年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小组: 主任:周建成

委员:周建成,蒋波,陆娟,刘松琴,杨洪,孙柏旺,张一卫,姜勇,付大伟(教师代表),卫伟(教师代表),吉远辉(教师代表),张袁健(教师代表),徐晶(研究生代表)。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18年9月20日

第16篇: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定稿)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校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学校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能适应国家支柱产业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数理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和工程教育中心等10个教学单位。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化工大学等重点大学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成人继续教育及培训。现有本科生6500余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余人,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发展格局。

学校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开办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和英语等24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环境工程4个专业是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学校根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诚实守信、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RT)和科技活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一批在教学、科研中成绩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现有教职工8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500人;45%以上的教师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教师治学态度严谨,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拥有北京地区首个“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验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创新实验区;国家第1类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机电装备技术实验室;“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和“光机电一体化”北京市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化学工艺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和工程教育中心。学校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注重发挥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在清洁能源、能源安全及技术经济分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工业装备现代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了国家 1 86

3、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一批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学校占地449亩,总建筑面积164,520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固定资产总值4亿元;图书馆实现了自动化和网络化,并与26所高校实现馆际资源共享,馆藏图书总量达到60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校园网硬件平台建设能够满足教师与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等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三十一年来,学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培养了大批本科毕业生,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学生参加北京市组织的数学、物理、英语和数学建模等基础课竞赛、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和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会均取得好成绩;一批学生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光荣称号,学生在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勤奋实干、自强不息”的精神,遵循“宁静致远,务本维新”的校训,紧抓发展机遇,勇于拼搏,开拓创新,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北京市产学研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抗击“非典”先进单位、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团队、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北京市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北京市优秀教职工之家、首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和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专业设置

理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文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

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国家第I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等3个专业是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电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回归工程”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涵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个专业。

2

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的要求,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简称本科招生),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规定,结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招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本章程适用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工作。少数民族预科和内地新疆班录取工作参照此章程进行,高水平运动员录取按教育部和各省市规定进行。

第二章 学 校 概 况

第二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一般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均为本科专业。学生成绩合格颁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并根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生学习管理规定》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清源和康庄两校区相距约三公里,为主要学习生活场所,另有燕山校区以学生实习为主。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确立了“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和特色兴校”战略。

第三章 招 生 机 构

第四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本科招生工作;成立由校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录取工作监察小组,监督招生录取工作的全过程,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和招生办负责人及录取人员组成网上录取小组,负责具体录取工作。

第五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日常事务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四章 录 取 规 则

第六条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领导下,根据教育部当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各省市的招生录取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由高等学校和省级招办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新生录取。实施高考“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第七条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按照招生计划人数录取考生,参照各省的生源情况确定我校在当地的提档比例,按照各省市投档原则接收考生电子档案。对于非平行志愿地区,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提档比例为100-110%,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将依次从后续志愿的考生中择优录取;对于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地区,提档比例为100-105%;北京地

3 区考生第一志愿提档比例为100-105%,如果录取后续平行志愿,提档比例为100%。平行志愿各志愿同等对待。

第八条 考生政策性照顾加分投档时计入总分,安排专业时以考生的实际考分为基准,兼顾专业志愿顺序,采用“专业级差”方式录取,即所有投档考生按实际考分和专业顺序排队录取,如果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下降一个分数级差,以等效成绩进入第二专业志愿排队录取,依此类推。级差分数原则上设为

3、

2、

1、0、0分。

第九条 优先满足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如所有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由学校按实际考分由高到低排队调剂到招生计划未满专业,如无专业可调剂的考生将做退档处理;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专业志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做退档处理。

第十条 报考我校的考生按专业级差确定专业以及调剂安排专业时实际考分相同,政策性照顾加分多者优先考虑;实际考分相同均无加分或加分相同时,优先录取数学、英语成绩合计高的考生;英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要求英语高考成绩不低于及格线,实际考分相同时优先录取英语成绩优异的考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般要求数学高考成绩不低于及格线,实际考分相同时优先录取数学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十一条 实行高考新方案的个别省市录取规则请参见附注。

第十二条 学校各专业录取时不限定男女比例,对应届生和往届生同等对待;新生入学后公共外语课统一为大学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入学后必修课为英语。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具体体检受限项请参考学校招生信息网内容。

第十三条考生可拨打语音咨询电话或登录学校网站了解学校情况和录取情况,录取专业以录取通知书为准。通知书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

第五章 新 生 入 学 及 其 他

第十四条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要求到校报到,对未经学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学校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学生学习管理规定》予以处理。对于高考违纪及冒名顶替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退回生源所在地;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处。

第十五条 学生一律按学年交纳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按北京市教委和物价局审定的标准执行。学费4200-5000元每年每生,详见各省招生专业目录。住宿费为750-1500元每年每生。如果实行按学分收费方案,正常一次性完成课程学习,四年总费用不高于按学年收费方式。

第十六条 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可获得奖学金。学校建立了由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保险等构成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行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助学金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十七条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学校根据教学资源情况,在学生入校一年后,本着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允许学生选择调换专业。

第十八条 招生咨询方式:

语音咨询电话:010-81292235/81292236(可转人工服务)

报考咨询电话: 010-86109966/86109988

学 校 网 址:http://www.daodoc.com

招生信息网:http://zhaosheng.bipt.edu.cn

招生电子信箱: zhaosheng@bipt.edu.cn

短 信平台:13810692089(仅供短信咨询使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为准执行。

第二十条 本章程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注:

1、江苏省按照《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办法》执行。我校要求考生选测科目为物理,另一选测科目不作要求。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等级要求为选测B+ B,必测4C,技术科目合格。采用等级级差法对进档考生进行排序(不含政策性照顾加分),选测科目等级A+、A、B+级差分分别为

15、

10、5分,安排专业按照“专业级差”方式确定,其它情况参照章程相应条款。

2、考虑内蒙古自治区报考2011年继续实行网上动态排名精确填报的办法,按自治区要求实行“志愿清,专业清”的原则进行,从高分到低分安排专业。

联系方式

招办联系方式

语音咨询电话:010-81292235/81292236 人工咨询电话:010-86109966/86109988 5 地 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清源北路19号

邮 编:102617 网 址:http://www.daodoc.com

电子邮箱:zhaosheng@bipt.edu.cn

短信平台: 13810692089(仅供短信咨询使用)

第17篇:化工学院团总支总结

化工学院2012年团学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学生工作在校学生处、团委和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质量提升,内涵带动”发展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工作理念,以学风建设为重心,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素质提升为关键,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落实“以生为本,严格要求,热情服务,全面育人”十六字方针,做好教育、管理、引导三个环节,抓好人才培养工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河南省第11批五四红旗创建团委。

一、实施“321”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实施党总支、团总支、团支部三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总支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和理论培训,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创先争优系列活动;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等主题教育。学院团总支积极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教育,纪念“西安事变76周年”、“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主题教育。邀请学校关工委老教授来院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坚持团课教育和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班级团支部认真组织周三下午政治理论学习和每周日晚主题班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树立班级团支部优秀学生和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引领导向作用。党史教育活动列为党委宣传部特色栏目。团学活动多次被“校园文化”栏目收录。 二是实施本科生教育全程导师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成为学院工作特色;实施大学生形象工程,以党员个体为点,学生党支部为线,全体党员为面层层展开,充分展示学生党员良好形象,营造积极向上、勤学上进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例如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三好学生”的陈鑫、邢亚菊同学,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三是形成党政团学教 “五合一”思想政治大格局。围绕育人目标,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加强学风、考风、教风建设,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引导学生品学兼优,共塑学院良好形象。

二、实施“3343”管理模式,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一是学院贯彻以生为本理念,严管厚爱,刚柔相济,既重视“管”的原则性,又突出“理”的人文性。实行“三联”制度,即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生年级,教职工党员联系学生班级,学生党员联系学生宿舍,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二是切实抓好“三会”。一是开好学生工作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做到互通情况提高工作主动性、计划性和针对性。二是开好学生干部会。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价,通报存在的问题,交流成功的经验,使学生干部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三是开好学生班会,做到有主题、有内容,解决好近期学生思想和学习中的问题,实现师生之间、学生干部和学生之间以及一般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交流。

三是严格落实“四查”制度,即每天都对各班的纪律检查、教学督察、卫生抽查、安全排查,及时解决班级、宿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专注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关注“重点学生”,扶优帮困,激励引导优秀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惑的“三困学生”,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和谐全面发展。二是关注“重点时间”,双休日、晚上是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加强值班,经常深入宿舍、教室,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倾听学生呼声,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关注“重点区域”,即教室、实验室、宿舍。抓好课堂考勤,掌握学生的上课率和课堂纪律,每班配备工作记录册,要求考勤班长严格考勤,一周一抽查,一月一普查;加大对学生宿舍检查力度,杜绝外宿、晚归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消除了隐患,有效遏制了学生宿舍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学院加强学风建设,开展 “学风建设月”、“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举办 “教授博士讲坛”等讲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优良学风宿舍评选活动等,营造了“人人讲学习、班班重学风”的良好氛围,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先进班级,09级卢秋静、王雷博同学荣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宋安然、潘聪洁同学荣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安小夏荣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化学10.1班荣获河南省先进班集体;以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定和组织发展为杠杆,引导学生争先创优,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已成为化工学院广大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追求。2012年我院共有本科毕业生201人,其中报考硕士研究生78人,70人通过国家录取分数线,经过复试、面试,45人取得了研究生入学资格。与往年相比,今年考取的研究生不仅量上有显著提高,而且质上也有明显提升。其中考取“国家985工程重点院校”的学生26名,考取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学生近30人。

四、实施创新工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学校第八届“张衡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得金奖两项,银奖九项,铜奖一项。我院学生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作品大赛获得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获得2012年河南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在学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校级金奖一项。

五、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作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着力点。学院邀请企业领导来校为学生作就业指导报告,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邀请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专家与学生座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招聘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来学院组织招聘会,引导学生要理性评价自我,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组织学生深入宛西制药、利欣制药和南阳市农产品检测中心进行实习,加强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教育引导毕业班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确立正确的就业心态,积极主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克服困难,由于措施得力,11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

六、深入开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2012级新生军训内务评比获得第二名,2012年获校育英杯双语比赛三等奖、校园健美操大赛三等奖,在我校首届“传承杯”足球赛中获得第四名。结合化工学院实际,举办迎新晚会、大学生辩论赛、班级拔河比赛和篮球赛等,张扬了学生个性,拓展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广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有力推进了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

2012年恰逢全国第七届农运会在南阳举办。我校承担了开幕式节目演出和志愿者工作。我院邢亚菊等25名同学参加了开幕式节目演出,从7月底到校参加排练,尽管烈日炎炎,但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训练,从未请假,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党峰等80名同学参加了志愿者服务工作,他们认真工作,热情服务。邢亚菊同学获得了南阳师院“十佳演出志愿者”。

七、全力做好新生入学及毕业生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精心组织新生入学“第一堂课”,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院长、团总支书记分别就党的理论知识、学院发展历程、专业学习、加入党组织、适应大学生活、纪律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讲座;同时以班为单位分散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使学生迅速全面地了解校纪校规,清楚地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怎样做”,强化了纪律意识、安全意识,为日后的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做好新生军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在军训各项评比中,学院获得内务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他各项评比也取得较好成绩。

积极主动上好毕业生离校最后一堂课。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和管理,开展向毕业生同学们送服务、送温情活动。班子成员深入毕业生班级、宿舍,了解学生所急、所难、所需,对学生思想问题和生活难处细致周到地给予解决,真正做到以情暖人,以诚动人,使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际更深刻地感受到来自学院的关注与关怀,从内心体验到离别母校的不舍之情,一定程度上降低和缓解了学生的紧张与焦躁;学院党团组织开展由学习、诚信、文明、纪律四个单元构成的毕业生系列教育活动,使毕业生愉快、文明离校。

八、下学期工作安排

1.积极组织学生干部和学生各党支部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入调查和分析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引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培养高尚情操。

2.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使日常工作规范化。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学生网络交流平台。对学生早操、内务、班会等日常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严抓不怠。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及纪律性的提高。做好评优评先、组织发展、奖助学金等牵扯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3.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认真总结学院学风建设经验,规范各项学风建设的制度,使学风建设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继续组织好“教授、博士论坛”,通过名师、名教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院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下届省挑战杯和科技文化艺术节做准备。全面组织开展考研宣传工作,对报考研究生的毕业生从报考、复习等环境条件给予指导和支持。

4.努力开展好学生第二课堂。以团学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广大团员青年整体素质。围绕学校以及学院开展的理论教育、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积极开展对团员青年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年来,我院学生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学生处、团委的要求和大学生的期盼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争取更大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团总支

2013-1-3

第18篇:化工学院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化工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我院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拓展校企合作社会实践平台,寻求与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我院参加本次实践活动的团员青年共956人,其中集中和分散实践团队15个。经过严密策划、严格筛选,我院分团委派出重点团队由学院老师牛腾带队的集中实践团队,前往化工厂开展活动。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参与,通过多种形式,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了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同学们的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精神和服务奉献意识,锤炼了广大学生的意志与品德,加深了大学生对社会、对群众的了解与认识。

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前期筹备工作细致入微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受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学院及时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暑期实践活动的相关通知,广泛调动学生参与的踊跃性,积极组织实践团队。在前期实践项目的策划过程中,我院领导、老师对学生选择暑期实践课题和项目进行了指导,并在召开动员预备会的基础上,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布署分 1 工,认真总结、宣传了上一年暑期实践的有利经验,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力争把今年我院的暑期实践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学院重视实践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对实践团队的指导培训,在校期间,先后召开了两次暑期实践团队专题会,认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纪律和要求,为确保成功有效地举行“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也再三调安全意识,加强学习、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会后所有参加实践的小分队都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并制定了安全预案,真正将实践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为了更好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院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各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指导和协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

二、实践活动与专业相结合,主题鲜明

实践活动出发前,指导老师展恵英对我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的实践技能,特别是有关化学方面(水质、土壤取样,上游水污染的调查方法,农村环境污染导致的各种问题,化肥、农药、地膜覆盖纸的使用情况,科技兴农思想传播)等内容在新气象色谱实验室做了半天的培训。

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党员组成的“发扬党员先进性 科技兴农服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杨全录老师的带领下于2011年7月20日抵达榆中,结合化工学院的专业特色,在榆中县清水驿乡将开展支教支农,党的政策宣传,饮水问题调查研究, 2 通过发放问卷,实地查看,专业检测等手段,详细了解农村饮水现状,向农民宣传安全饮水知识,用科技知识服务农村。

化工学院分团委

2009-8-30 3

第19篇:化工学院毕业生工作总结

化工学院2010届毕业生工作总结

2010年的6月,又是一个繁忙而有收获的月份。根据学校对毕业生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我院对毕业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一个学期工作就要结束了,毕业生工作事情多、任务急,而且学生大多数又不在本学校,有些事情落实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认真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多方面的工作要求,确保了毕业生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院领导高度重视亲历亲为成立毕业生领导小组。我院在毕业生顶岗实习之前的会议上就成立了院领导亲自挂帅的毕业生工作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郑丙利副院长主抓,学工秘书参与,毕业班辅导员直接负责,做到了所遇情况及时知道,研究,解决。

二、全体总动员,工作有计划。

为使整个毕业生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我院提前于2010年1月就制定了毕业生工作计划,从学生顶岗实习总动员到学生离校的各个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全院老师尤其是教研室主任与毕业班老师服从统一安排 。院部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安排,保持毕业生手续办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直至圆满完成此项工作。

1、认真做好毕业生岗前教育与顶岗实习交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与择业。

学生们进入大三以后,很多同学开始心浮气躁,尤其在择业问题上,普遍出现一些误区。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择业观,设计好自己的毕业生涯,院系组织就业讲座,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渠道。院领导不仅亲自组织就业指导教育,而且还安排辅导员深入班级了解每位学生的就业去向,这个决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老师们也都认真负责地找到每一位同学,填写了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我院学生大体分两种就业意向。1.继续升学深造,专升本有43名同学;2.毕业后就业的有239名同学。以上情况基本摸清,所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随时掌握思想变化情况,及时与院领导反馈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毕业步入社会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学校那样的环境中,很不适应社会需要。在这点上,我确实花费了一定的时间,用实例帮助他们转变想法。有的同学在就业问题上走过一段坎坷的路,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中懂得了社会和学校不同。学生毕竟缺乏社会知识,步入社会那一刻,思想仍处于天真幼稚的状态之中,与社会讲条件,自认为我是大学生,单位就应重用我,而且薪金不能太低,工作方面还要顺心,否则我就不干。这些学生的想法与实际工作距离甚远。因此,他们在岗位上受到了冷落。一时间,由于思想的单纯,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心血来潮,自己自动辞掉了工作。当他们与就业单位脱开之时,又东奔西跑去任聘,仍然没有单位来接纳自己的时候,这时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做法是多么的鲁莽和不冷静。当他们与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他们分

析在就业问题上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要盲目追求成功,要树立自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通过与他们谈心,使他们懂得了,学校为学生服务是有情的,但社会竞争是无情的,实事正是如此。让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加强信息的传送畅通,和毕业生心碰心的交流。

针对今年毕业生人数(282名)较多,辅导员人数(2名)较少。为保障所有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我院专门开辟了毕业生专栏,内容包括紧急通知、须知事项、就业信息。所有内容在辅导通过飞信、QQ、口头通知等形式外都再以板报的形式展出,确保所有信息传达给毕业生。

3、做好欠费与贷款毕业生教育工作

因为家庭贫困而贷款的2010届毕业生多达81人,欠学住费者19人。考虑到学校的经济压力,同时也为学生前途着想,我院组织专人对这些学生进行统一思想教育与测试,既让学生了解国家与学校的政策,也让同学们了解欠费的压力与烦恼。对个别情况进行单独的思想沟通。经过我院的积极工作,截至2010年6月28日,共有70 名同学提前还清贷款,提前还款率达86.4%,另有1名同学部分还款,2名同学及家长表示近期将来校还请贷款,预计我院提前还款率将达到90%。欠费的19名同学目前已有14人还清,还款率达74%其他5名同学均表示目前工作收入不错,今年年底前一定还清,不拖学院的后腿。

4、有力措施保障学生文明离校

根据毕业生工作计划,我院于2010年5月18日下午,首先对07级学生干部、毕业生党员等优秀学生代表进行教育,本次会议由院党总支书记李存红主持,院部其它领导与辅导员全部参加。会议倡导这些优秀学子做同学们的好标兵,尽可能协助好院系老师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93名参会同学一致明确表示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大家纷纷签署文明离校协议书。事实证明,同学们真的做到了,在其他普通同学返校办理离校手续的过程中,这些优秀毕业生上传下达,随叫随到。从毕业生开始返校到毕业离校,前后20天的时间里,没有一起纠纷,没有一例打架事故,2010届的毕业生们在和谐的氛围安全、文明的离开校园。毕业生带走的是不舍的心情,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

图片1:院系领导对优秀毕业生提前教育

三、灵活应对、圆满收尾

学校规定是最迟25日毕业生全部办好手续离校,针对部分学生因

工作原因暂时不能返校,或者是有特殊情况需要迟几十天返校的情况,我们都给予了灵活处理,倡导人性化的服务,避免予盾的激化。截至目前,全院287名毕业生,共有272名同学顺利离校,比例达95%。另外5名同学均已取得联系,因工作繁忙不好请假,计划10月份以前回来办手续。

图片2:2010届毕业典礼圆满进行

经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化工学院的毕业生工作已基本结束,总的说来,今年的工作可谓紧张、有序、高效、圆满。

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0-5-28

第20篇:医药化工学院工作总结

医药化工学院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院根据《台州学院2011年工作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党建工作。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学院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理论学习: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夏宝龙同志在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读书会上的讲话等相关内容。并顺利通过省督查组关于“高校落实夏宝龙书记讲话精神“的检查。

组织发展: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举办一期业余党校,156名同学结业;发展学生党员92人;46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创先争优:教工贾文平、学生徐慧颖被推为校2013年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我院获得“我的中国梦”征文优秀组织奖,其中1名同学获得二等奖,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我的中国梦,争做最美青年”主题征文比赛中,一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共有64件作品参加宣传部组织的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其中11件作品,被学校收藏录用。

2、教学建设。

认真抓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标志性成果的培育,提高教学质量。

台州市医药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于11月通过验收,制药化工省重点建设专业、制药化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展顺利。教师在教坛新秀和校首届教学质量奖评选中,取得不错的成绩,1位教师被评为省教坛新秀。

课程建设:2009年立项的11门课程经过二年建设通过了学院评估验收,其中《高分子化学(双语)》、《分析化学》、《化工原理》3门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今年新增6门立项建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设计》3门课程被立为2011年校教学方法改革示范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基础》、《化学教学论》3门课程被评为教师教育基地网络教学资源及教学平台建设项目。 教材建设:《基础化学实验Ⅲ(分析化学实验)》被评为2011年度校重点建设教材,《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Ⅲ(分析化学实验)》、《中级实验Ⅰ(物理化学实验)》三本教材已正式出版并已于下半年开始使用,其他实验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之中。

教改研究:取得校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教师发表教改论文12篇。

3、人才培养

紧紧围绕“考研带学风,科研促学风,竞赛推学风”系列活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2011届毕业生毕业率99.5%,学位授予率97.67%;初次就业率94.82%,签约率88.86%。

学生考研:认真组织考研指导和辅导工作,有18名学生考取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高等院校研究生,总数占全校45%。

学生科研:取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新苗人才计划)4项,大学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项,校立项目资助5项,学院立项30项。学生发表论文40篇。在2010年度校学生科研奖评选中,我院学生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鼓励奖4项。

学科竞赛:成功承办了2011年校级化工设计竞赛,选拔了15位同学参加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三份设计作品分别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另两份设计作品分别获华东赛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三等奖,创我院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历史最好成绩。08化学郭丹琼参加浙江省第五届师范生技能竞赛获三等奖。

考级考证:与台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组织并完成132位同学参加化学检验工、化学合成制药工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9位同学获得公关员等4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论文:完成了近40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本届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总体较好,创新性比往年有所提高,工科毕业设计比例也有所提高。

4、科研工作。

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引领作用,强化科研项目和科研精品意识,不断提高科研服务水平。

学科建设:学院于10月下旬召开了学科发展研讨会,应用化学省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分析化学2个市重点学科积极组织科研工作,11月份完成了应用化学省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

科研工作:今年教师获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基金4项,校立项目10项。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共发表论文111篇,其中科研论文99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2篇)。1项成果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台州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审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5位教师获得台州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校地合作:先后组织领导、博士等教师赴台州科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浙江能力改性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校企合作、联系学生实习基地等事宜,并在杜桥医化园区组织了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台州工作站与企业对接活动。取得横向经费28.5万元。

学术交流:部分教师参加全国有机化学、全国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等学术交流会,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或企业专家讲座8次,组织本院教师开展博士论坛4次。

5、师资建设。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师资建设,多种渠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激发办学活力。

师资管理:配合学校完成了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结合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完成了上半年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7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青年教师基本功考核中,1名教师考核优秀,4名教师考核良好。

教师培养:下半年选送了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名教师赴美国做博士后,3名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做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推荐工作,在推荐参评的教师中,评上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

6、学生管理。

坚持理念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学生工作,以培养良好的学风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树立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在学院的稳定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学风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做到人文与科技并重,创新与实践并举,引领与推动并行,积极创设载体,逐步形成了“一堂、一营、一廊”三维育人体系。10化工34班被评为2012学年校级特优学风班,校级学习标兵1名,另外评出3个院优良学风班和10名院级学习标兵。

助学帮困:我院有贫困生264名,2012学年共有65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79名同学获国家助学金,10位特困生获得台州市陈篷干助学金资助,5位同学获台州市关工委的资助,另外安排30位同学参加勤工助学,尽最大可能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评奖评优:严格按照《台州学院学生综合考评办法》、《台州学院学生评优奖励条例》、《台州学院学生奖学金评定试行办法》和《医药化工学院学生评优规定》等有关规定,我院共评选出2012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名、“三台奖学金”获得者5名、省级优秀毕业生16名,校级优秀毕业班40名,一等奖学金38名、二等奖学金111名、三等奖学金221名、校级三好学生38名、校级优秀学生干部43名,校级单项积极分子111名、院级三好学生57名、院级优秀学生干部78名、院级单项积极分子108名。

南京化工学院
《南京化工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