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山水田园诗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8 18:04: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

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

1、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2、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4、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5、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6、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7、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9、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

10、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11、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12、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3、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14、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5、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8、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19、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2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m.lz13.cn)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3、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2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25、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水秀山清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

27、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28、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29、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30、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 描写田园的句子 * 描写田园风光的好词好句 * 唯美的句子

推荐第2篇:山水田园古诗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水田园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

宋·范成大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3、《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

宋·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4、《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二)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三)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四)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五)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六)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八)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九)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十)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十一)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十二)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5、《秋日田园杂兴十二首》

宋·范成大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

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

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学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牋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

获稻毕工随晒谷,直须晴到入仓时。

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身外水天银一色,城中有此月明无。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推荐第3篇:山水田园诗歌鉴赏

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居秋暝

[教学目的] 1.品读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对王维思想的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

二、走近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三、诵读: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初步感知:

1.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山居”:山中的居所。“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2.抓住意象

空山新雨后,

时间、地点、天气(背景)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景物:月、松、泉、石(主体)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诗人愿望(抒情)

王孙自可留。 3.发挥想象,联想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极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范文)山居秋暝

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偶一抬头,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在了枝头。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一些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流向远方。溪边。竹林摇响了几声喧笑,月光下,一群长发飘曳的少女提着浣沙的竹篮,走进了各自的柴门。今夜,又有人会被梦中的王子拥进新房。一阵渔歌牵动了莲荷,水波荡漾的河心,收网的汉子,驾着满仓沉甸的收成穿过夜色,沿流而返。他们知道,无论何时踏进家门,总有一盏灯将温暖到天明。 时光如水,春芳消歇;滚滚红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从此万念俱寂,醉卧山间,不究世事。惟把这份淡泊,这份纯美,这份幽静而飘渺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最深处。

五、深入鉴赏

1.讨论: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尽管这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意在这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

★“空山”如何理解?

“空山” 的理解

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

心境:空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句中蕴含了哪几组对比?

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

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 3.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景是和谐的,那么人加入又如何呢?下

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

——清新、宁静

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

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他又深受佛道思想影响,所以选择隐居。后人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

4.由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

人淳厚、朴实,广人相而望政通。

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呕见王侯。——王维

六、扩展阅读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宁静、淡泊的志向,《红尘之上》把诗句送给哪些人?这句话对他们分别有何特殊含义?诗人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作者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

七、课后思考:

除了隐居,有无更好的方式?

隐居是不是逃避?试与屈原比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扩展延伸】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2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异常秾丽。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 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乐景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4 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

哀景乐情: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三)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六、回归教材

(一)、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二)、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分工整。

5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三)、《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四)、《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五)、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七、真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7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 简要概括这首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 ① 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分)

②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不一致。(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推荐第4篇:山水田园诗歌专题

山水田园诗歌专题

【知识点滴】

一、田园诗

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

二、山水诗

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

田园诗和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等。

【当堂练习】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这首诗押的韵脚是什么?从全诗来看,这个山村居住人口是多还是少?从何处可以得知的?

2.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么的景象?

3.这首诗调动了人的哪些感觉?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从诗歌的什么地方可以得知?

春山夜月

唐 ·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什么?首联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颔联给我们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尾联“楼台深翠微”,“深”和“微”你觉得矛盾吗?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做一下分析。

【温故知新】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后人誉为写景之绝句,请从画面美的角度,赏析一下该句。

2.尾联采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推荐第5篇:第一单元山水田园

第一单元

山水田园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③原:原野。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分)  诗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试举两种并简要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3~4题。

石门岩上宿 [南朝]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注】①芳醑(xǔ):芳香的美酒。伐:赞美。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 山名。晞发,晒干头发。

3、本诗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4、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迟:缓缓地升起来。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zī):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③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形容树木茂密,环境幽深。④朝槿(zhāojǐn):即木槿,落叶灌木,夏秋之际开花,朝开幕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⑤野老:自称。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社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海鸥何事更相疑:《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5、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6、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张元幹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②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注】①张元幹(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坚决抗金,力谏死守。除名削籍后,漫游江浙等地,卒年约七十。②萧萧:花白稀疏的样子。

7、这首词下阕的“露荷翻处水流萤”很巧妙,它巧在哪里?请加以赏析。(5分)

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旖旎风光,有对大自然的喜爱和闲适自得之情。(2分)就在此时,诗人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景象十分相似,因而触景生情,产生了思乡的愁绪。(3分)

2、拟人。颔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无情之景以人的灵性,山谷回荡秋声,山峰默默无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秋晚景。比喻。颈联中诗人选择了“棠梨”和“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斜阳里,这是目睹。对比。颔联“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颈联“胭脂”与“白雪”两种颜色对比鲜明。(每点3分,任答2点即可。)

【赏析】

这首《村行》是北宋王禹偁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

读完这六句诗,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在那菊花初黄的时节,人到中年的诗人骑着马在山间小路穿行,他神态悠然,任凭马儿随意行走,尽兴地观赏着秋日黄昏山野的景色:时而倾听着回荡在众山沟里的秋声,时而观看默默无语伫立在夕阳下的数座山峰,时而又将视线投向那红似胭脂的棠梨落叶与洁白如雪的荞麦花……作者在这六句诗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总之,《村行》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埋伏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

3、本诗前四句通过运用“搴”“弄”等动作描写和“畏”等心理描写的手法,(2分)塑造了一个酷爱兰花、赏玩秋月、归宿云间的高洁闲适、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3分)

4、一“朝”一 “暝”表明诗人整日徜徉于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超越尘世的悠闲隐逸生活的喜爱;“搴兰”“宿云际”“弄石上月”等行为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中间四句表现出诗人对山中夜景的欣赏和感悟;“谁与伐”“徒晞发”表明无人和自己一起欣赏此种美景,因而诗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遗憾。(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

【赏析】

开头四句,便有许多精彩。欲写夜宿,先说朝游,笔调来得舒缓。劈头而下、突兀而起,也是一种写法,但那比较适合激烈冲荡的情绪。像这首诗要表达幽深情趣,便需缓缓引入。好似游山先渡水,才觉得味道悠长。但前二句不仅是入题的铺垫,也是诗情的动因。“朝搴苑中兰”,语出《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兰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恐怕它在霜露中凋残,而采摘把玩,这是隐喻的写法,包涵着珍惜具有才智和美德的生命的意味。谢灵运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贬出永嘉,辞官暂隐,在于他是很难接受的人生挫折,难免有才智之士不能为世所容的怨艾与自怜,这情绪便在“朝搴苑中兰”的形象中表现出来。因此乃有暮宿石上、流连光华的举动。倘无前二句,全诗就变单薄了。后二句中,“云际宿”一句略带夸张地写出石门别墅所在之高,又暗用《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待)兮云之际”诗意,透出孤独无侣、似有所待的怅惘。归结到“弄此石上月”,一个高洁多情,极富美感的形象。“石上月”不是天上月,那是流动着的如水如雾的一片,那是轻柔宛曼的乐章。石的清凉,诗人的忧郁,都写在这音乐中了。将四句诗连贯起来,可以发现

一、三句同

二、四句,均是松散的隔句对。“朝搴”与“瞑还”对应,时间趋近;“畏彼”与“弄此”对应,方位趋近。你单是读,未必要多想什么,自会觉得有一种风姿、一种韵调轻轻摇曳、回环飘荡而来,恰与月华的流动重合。总之,这四句诗的语言具有相当丰富而又完整统一的功能,是真正的诗歌语言。

接着四句,是对夜景的欣赏。但又很难说是夜“景”,很难说是“欣赏”。这是用听觉在感受夜,并由感受而渐渐潜入自然的深处。张玉谷《古诗赏析》说:“中四即所闻写景,不以目治,而以耳治,是夜宿神理。”这“神理”指什么,他却没有讲清楚。首先应该说,夜景不是不能用目光观赏,也不是不能写好,古诗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描绘视界中的夜景,非着力不可,人和自然容易处在分离的状态,其效果与此诗所追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先看前二句:鸟的鸣叫声渐渐低落、渐渐稀少,最后成为偶尔一二声的啁啾,于是意识到它们已在林中栖息,夜越来越深;而在沉静之中,时时又传来簌簌的落叶声,于是知道山中又起了夜风。这二句已经很好地写出了山夜的气氛。因为声音是变动着的,时生时消,起伏不定,它比山林沟壑等固定的形体更能体现山夜的情趣,体现万物在根本的虚寂中运化的节律。这也许就是张玉谷所说的“夜宿神理”吧。但后二句却是更深入的体验。这二句互文见意,是说:夜中“异音”、“殊响”一起来到耳边,听来都是清亮悠扬的声调。所谓“异音”、“殊响”究竟来自何处?是鸟儿的鸣叫,枯叶的飘落,还是不息的山溪,断续的虫吟?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诗人称那些声音为“异音”、“殊响”的时候,已经不是说声音本身,而是声音引起的人的奇异感觉。正因为这是一种感觉,那些声音也被改变了,放大了,成为“俱清越”的音调。换句话说,在诗人凝神静听山夜中各种声响的时候,那些声响唤起了人心深处的某种幻觉;以这幻觉感受那些声响,它们也变得与平时不同。这样,似乎在人的生命的深处与自然的深处形成某种神秘的沟通。确实,人们对人和自然,都有许多说不清楚的东西,因而常常凭借着神秘的感受力去体验自然。像谢灵运这样敏锐的诗人,他的体验也比常人来得丰富。

按照通常的写法,谢灵运的诗在描摹景物之后,总有一段哲理性的议论。此诗的最后四句收结,却不是如此。他只是感叹:如此美妙的秋夜,却无人能够欣赏,我也就无从向谁夸美这杯中的好酒了。言外之意,是说世人多庸俗,缺乏高逸情趣,难与自己同游。最后两句仍是用《九歌·少司命》诗意。原诗说:“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谢诗中的“美人”,指情意投合的佳侣。“阳阿”,向阳的山阿。诗人说:心中盼望的“美人”终究不会来到,我只是白白地等待,直到太阳出来,晒干我的头发罢了。这里面其实有双重的内涵:一方面,诗人确实希望有志同道合、情趣相通的朋友与自己共赏这秋夜景色;另一方面,绝景独游,无人为侣,恰恰显示了自己不与凡俗同流的品格,表达出孤独高傲、睥睨一世的心情。以谢灵运的性格而言,后者是更重要的。

魏晋南朝,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时代。而自我意识加强的必然结果,就是孤独感的产生和强化。于是,投向自然,谋求个人与自然的沟通,又成为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的途径之一。谢灵运这首诗,就是把孤独感,以及孤独中人与自然的感通和追求志同道合者的情绪,构造成美好的意境。尽管他的其它山水诗也有类似的表现,但都比不上这首诗单纯而优美。所以,在诗史上,这也是一首很有意义的作品。它可以说明:诗歌是怎样随着人的感情生活的丰富复杂化而变得丰富复杂起来的。

5、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②对比、映衬: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③多角度描写:绘形绘声绘色,“阴阴”写夏木茂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啭”写黄鹂啼啭之声;白鹭、黄鹂、浓绿的夏木,色彩鲜明。④运用叠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突出强调了景物的特点。(每点3分,答出两点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6、尾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没有心机,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2分)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和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3分)

【参考译文】

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仪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神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声是那样甜美快活。我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赏析】

《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描写辋川山庄久雨初停时的景色。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7、①虚实结合,构思巧妙。实写荷、露、流萤等夏夜的景色,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虚写晚风和月色,将它们统一在美好的意境中,给人新奇的感受。②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荷茎在风中摆动,荷面露珠在滚动,将露珠在月光中晶莹闪动的情景比作流萤,想象奇特,意境优美。(答出①的,给3分;答出②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8、①这首词既表达了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又抒发了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巾的忘返流连的喜爱之情,流露出闲适、洒脱的情怀。②这种情怀中有人生不得志的淡淡的忧伤,和借助美景排遣愁闷的惆怅。词人不仅把几件自然物景——飞云度月,湖光倒影,青山,岸柳和露荷,巧妙地结合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而且更突出景中人领略自然美景时“萧萧散发”等特有的神情,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答出①②各2分,简要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流露出一种闲适、潇洒的超脱情怀。(意对即可)

【赏析】

首句“山绕平湖波撼城”,真实地展现了连绵不断的山势与波涛汹涌的水势。“波撼城”是化用唐孟浩然《临洞庭》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句意。但他的词情不是从浪涛汹涌的“波撼城”中激发,而是从广阔的水面上出发,特写湖光荡漾、青山绿水的优美景色。“水晶楼下欲三更”,承上进一层写湖光月色相映,意境远,仿佛如杜牧《悲吴王城》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水精波动碎楼台”。这里的“欲三更”,既点出月夜登楼眺望流连忘返,又宛转地表达出作者浸沉于清旷秀丽的大自然之中的情趣。 下片承上继续写景。“雾柳暗时云度月”二句,写词人登楼望去,看见沐浴在月光之中的夏夜景色。当天上飘动的浮云遮住月亮时,夜雾中的柳树顿时显得暗淡难辨,而水中含露的荷叶,随风轻轻摇曳,水珠闪烁,就好像无数的流萤在不断闪光使人留连往返。如果说作者在《登垂虹亭二首》诗中所描写的“熠熠流萤火,垂垂饮倒虹。行云吞皎月,飞电扫长空”一样,目的是显现出一种江上风雨欲来的壮观,那么,作者在这里勾勒的是一篇天空浮云遮月,湖光水色清丽而宁静的画面。最后“萧萧散发到天明”一句,写散发独坐,沉吟至天明的情景。“萧萧”为头发稀疏,如陆游《杂赋》:“觉来忽见天窗日,短发萧萧起自梳。”这首词既写了湖光山色之美,又表达了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中的忘返流连的感情,流露出一种闲适、潇洒的超脱情怀。全词情景相生,密切相连。词人不仅把几件自然物景——飞云度月,湖光倒影,青山,岸柳和露荷,巧妙地结合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而且更突出景中人领略自然美景的特有的神情。 【知识拓展】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主要思想感情:

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山水田园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⑴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表现手法:①白描。细节描写。观察角度。比如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的变化。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推荐第6篇:山水的诗句

山水

不限庐山泰山江河长江黄河西湖瀑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___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阁序》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陆游《游山西村》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____佚名《伯牙绝弦》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__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____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____王维《画》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刘禹锡《陋室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王维《鸟鸣涧》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推荐第7篇:山水田园诗歌鉴赏教师版

山水田园诗鉴赏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①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常用表现手法

(一)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异常秾丽。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二)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乐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 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感情。 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

哀景哀情: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

乐景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候的往事,抒写了宫女一生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

哀景乐情: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三)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六、回归教材

(一)、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二)、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三)、《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四)、《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4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五)、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七、真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

5 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3)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写出怀有欣快欢畅之情的渔民形象,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6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 简要概括这首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 ① 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分)

②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不一致。(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1)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

推荐第8篇:山水田园诗歌分类之诗歌

2015年山水田园诗歌分类之诗歌

①王维《汉江临泛》 ②李白《望庐山瀑布》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②《社日》(王驾)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江村》(杜甫) ②《村居》(张舜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①《题西林壁》(苏轼)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杜甫《绝句》 王维《鸟鸣涧》 迟日江山丽, 人闲桂花落, 春风花草香。 夜静春山空。 泥融飞燕子, 月出惊山鸟, 沙暖睡鸳鸯。 时鸣春涧中。

王籍《入若耶溪》 过⑴故人庄⑵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故人具⑶鸡黍⑷,邀⑸我至⑹田家。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绿树村边合⑺,青山郭⑻外斜⑼。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开⑽轩⑾面⑿场圃⒀,把酒⒁话桑麻⒂。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待到重阳日⒃,还⒄来就菊花⒅。[1]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⑴,当春乃发生⑵。 夜雪/白居易 随风潜入夜⑶,润物细无声⑷。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野径云俱黑⑸,江船火独明⑹。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晓看红湿处⑺,花重锦官城⑻。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田家杂兴八首 ( 其二 ) 《江畔独步寻花》

储光羲 杜甫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杜甫《绝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江碧鸟逾白, “黄四娘家花满蹊, 山青花欲燃。 千朵万朵压枝低。 今春看又过, 留连戏蝶时时舞, 何日是归年? 自在娇莺恰恰啼”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行宫》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喜外弟卢纶见宿》:

(一)、夜归鹿门歌

司空曙 孟浩然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二)、

过故人庄

(三)、《积雨辋川庄作》

孟浩然 王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四)、《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五)、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夏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苏舜钦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推荐第9篇: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

山水田园与隐逸诗歌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辽阔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人们把以此为内容创作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写隐士远离尘世的山居生活的诗歌是隐逸诗。

按照诗人抒发的主题感情,山水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在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对山水的歌颂和对田园的热爱。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官场名利的厌恶和不屑、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前面写了那么多“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情。

(三)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一种远离尘世的高洁志趣。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为我们 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诗作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明作者造访的时间是清爽的秋天同时也暗示了陆鸿渐的身份。

另一方面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后两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鸿渐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出其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的风度。

(四)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诗歌中作者常常营造清幽、静谧、温馨的环境,表达对所居环境的喜爱和生活的闲适、恬淡。

夏谷云泉

云影荡山翠,泉声乱溪端。长林无六月,萝薜生秋寒。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在诗中,赞美夏日的山谷云泉。绿色的山岭飘荡着云影,溪流发出悦耳动听的泉声,茂密的林里没有六月的酷热,垂挂于树上的菠萝和薜荔散发出秋天的寒气。作者通过

1 夏日山谷树林中的描写,表现了与世无争、闲适自得的高雅情趣。

(五)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诗人官场失意后或人生受挫后常常向往山林田野,,即让身心休息,悠闲度日,又对现实不满,深感寂寞,有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感情并存。

代表作品: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杜甫《绝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饮酒》王维《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汉江临泛》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翁卷《乡村四月》,辛弃疾《清平乐》《西江月》陆游《游山西村》

【鉴赏要点】:

1、意境是诗的核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2、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观察角度,高、低、远、近的变化及虚实。

B、描写景物的方法:多色彩,多感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及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修辞。

C、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9.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

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这首诗题为“访城西友人别墅”,但诗中却并未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这说明作者在写人方面不落俗套。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①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②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一、8.(4分)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9.(4分)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二、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解释字义并描述所在句子的内容)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衬出作者禅寂的心境。(感情)

三、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后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练习答案

1、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2、答: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并没有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友人居处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然而,单从这个自然、优美、脱俗的村野风光中,读者也不难想象到这位友人恬静自适的高雅情怀。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只要意思答对就可以酌情得分)

3、(1)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4.【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答案】8.全联视听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到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鱼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推荐第10篇:山水田园诗歌分类之诗歌

2015年山水田园诗歌分类之诗歌

①王维《汉江临泛》②李白《望庐山瀑布》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②《社日》(王驾)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江村》(杜甫)②《村居》(张舜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①《题西林壁》(苏轼)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杜甫《绝句》王维《鸟鸣涧》 迟日江山丽,人闲桂花落, 春风花草香。夜静春山空。 泥融飞燕子,月出惊山鸟, 沙暖睡鸳鸯。时鸣春涧中。

王籍《入若耶溪》过⑴故人庄⑵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故人具⑶鸡黍⑷,邀⑸我至⑹田家。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绿树村边合⑺,青山郭⑻外斜⑼。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开⑽轩⑾面⑿场圃⒀,把酒⒁话桑麻⒂。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待到重阳日⒃,还⒄来就菊花⒅。[1] 1

第11篇:写山水诗句集萃

写山水诗句集萃: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爱国古诗词集萃: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思乡诗句集粹: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环保广告语集萃:

☆生命和绿色拥抱 人类与生态共存

☆足下留情,春意更浓。

☆树立环保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清澈透明,让每一棵花草树木都长得茂盛。让天空更蓝,让百花更艳,让新鲜的空气永留人间。

☆请不要乱砍滥伐,让小鸟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您的良好习惯,是创造优美环境的保证。

☆垃圾有家我送它,保护环境你我他。

☆让哺育我们的大地妈妈永远健康美丽。 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趣说唐宋诗词之最:

最厚的冰——瀚海阑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

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最倒霉的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之交淡如水

☆士为知己者

☆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逢知己千杯少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交友的成语:莫逆之交

管(仲)鲍(叔牙)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 患难之交

第12篇:有关山水的诗句

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第13篇:经典诗词选山水田园篇___内容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蒙蒙细雨洒在长安街道上,像酥油一样地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只见小草一片嫩绿,近看却稀稀疏疏,像是什么也没有。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春色,远远胜过那满城处处如烟的柳色。

〖注释〗

①天街:京城街道。②酥:乳汁,这里指春雨的滋润。润如酥:形容初春细雨如奶油样的滋润。③最是:正是。④绝胜:大大超过。

〖赏析〗

这首小诗,诗人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落笔,描绘出了早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第

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的独特景色。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

鸟鸣涧

(唐)王维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译文〗

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注释〗

①涧:夹在两山间的小溪。②闲: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③空:〖赏析〗

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其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静写动,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无比宁静的“空”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空寂、空空荡荡。④出:月亮出来。⑤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绝句(迟日江山丽)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2„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译文〗

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恬然静睡。

〖注释〗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③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赏析〗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阳光普照,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图。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春意的温柔,和谐而优美,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清新的芳香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3„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院外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压得枝条都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黄莺的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显得那样的自由自在。

〖注释〗

舍不得离去。④娇:可爱的。⑤恰恰:形容黄莺的叫声和谐动听。 ①江畔:江边。②蹊(xī):小路。③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枝条被压得弯下了腰,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和叫个不停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4„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时分来势更急,荒郊野渡人烟稀少,那渡口小舟只有随着水流自由漂浮。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③独怜:最爱,只爱。④潮:春雨。⑤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⑥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一个春天的傍晚时分,诗人看到岸边的绿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树丛中的黄鹂自由自在地啼鸣着,声音是那样婉转动听.所见所闻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所以格外生动。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心情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萦绕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在两岸山间连续不停的猿啼声中,轻快的船儿已经随着江流穿过了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5„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注释〗

①白帝城,江陵:均为地名。②朝辞:早晨告别。③还:返回。④啼不住:不停地叫。⑤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

〖赏析〗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朝辞白帝彩云间”点出开船的时间,地点。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形容船行之速,用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心情。第

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全诗明快的节奏中。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水天相接的地方飞速飘来。浸润书香,感悟人文„6„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②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③回:转变方向。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好像来自天边。

〘赏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已经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正在在水中游戏。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注释〗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7„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①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②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③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④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根据好友惠崇《春江晚景图》的画意所作的题画诗,寥寥几句就妙笔生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诗人从身边的竹林、桃花写起,接着视线转到江中的鸭群,然后写到江岸: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确实与其他季节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注释〗

①晓:早晨。②净慈寺:浙江省杭州西湖边的一座佛寺。③毕竟:⑤接天莲叶:荷叶一望无际,与天相接。⑥碧:青绿色。⑦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不同一般。。

〖赏析〗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8„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终究,到底。④四时:本来指春、夏、秋、冬,这里指六月以外的时节。——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杭州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文很多,这一首独具特色。诗人写六月的西湖,不写山,不写水,只抓住夏日西湖的荷花来写,既合时令特色,又合地理特点。诗人写荷叶,突出其范围广和颜色绿;写荷花,荷花自水中而出,本来就很娇艳,更由于背景广阔,气势浩大。全诗色彩鲜明,清新秀丽,诗中有画,于写景中流露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朝阳的映照,越发红得光彩照人。这样的景物,以“天”“日”来衬托,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静静地流淌出来,好像泉眼爱惜它,舍不得它流走似的;绿树把阴影投映在水面上,似乎是因为喜爱那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新长出的荷叶才将细细的叶尖露出水面,就有一只蜻蜓立在上面了。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处。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柔和美丽的风光。④小荷:刚长出的嫩荷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浸润书香,感悟人文„9„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为爱惜泉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更是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才露”“早立”,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飘飘渺渺别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注释〗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②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③ 方好:正显得美。④空蒙(与”濛”通用):细雨迷茫的样子。⑤亦:也。⑥奇:奇妙。⑦欲:如果。⑧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⑨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赏析〗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0„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青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缤纷的珍珠蹦着跳着窜上了船。忽然间,一阵大风卷地而来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的西湖里已经是波光粼粼水天一片了。

〘注释〙

③遮:遮盖,掩盖。 ④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⑤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⑥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⑦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赏析〙

夏天的西湖,忽而阴,忽而晴,忽而风,忽而雨,千姿百态,分外迷人。这首小诗就是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①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②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两座青山推门而入,送来满眼青翠的山色。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注释〗

①书:书写,题诗。②成畦(qí ):成垄成行。③排闼(tà):推门闯入。④送青来:送来绿色。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2„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译文〗

我登上谢眺北楼俯瞰坐落在江畔的宣城,觉得它美得好像在画里一样。句溪和宛溪夹城而流,在秋天里,溪水格外澄清,水面泛出晶莹的光,如明镜一般。横跨两溪的凤凰桥和济川桥在碧水夕阳的映照下宛若天上落下的彩虹。一缕缕炊烟和苍凉的暮色,使深碧的橘柚略带寒意,微黄的梧桐更显苍老。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候,我在这里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着当年的谢眺呢?

〖注释〗

①谢朓北楼:在安徽省宣城县阳陵山顶。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②江城:指宣城。③两水:指宛溪、句溪。双桥:宛溪上下有凤凰、济川两桥。④彩虹:指水中的桥影。⑤人烟:炊烟。⑥谢公:谢朓。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从金陵(现在的南京)再度来到宣城时写的。李白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谢眺北楼的明丽景色。诗人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所见景色概括了出来,一下子抓住人心。然后他用“明镜”、“彩虹”多么完整而又有层次。 突出“江城如画”,用“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描绘“山晚晴空”,

山居秋暝

(唐)王维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3„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注释〗

①山居:山中的住所,指辋川别墅。②暝:夜,这里指傍晚。③空山:幽静的山。④新:刚刚。⑤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⑥浣女:洗衣服的姑娘。⑦莲动:荷在摆动。⑧下渔舟:打鱼船顺流而下。⑨随意:任凭。

〖赏析〗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后期作品。综观全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可堪山水诗中的上品。诗人匠心独运,首联即点明季节(秋)、时间(晚)、地点莲动下渔舟”给人的感觉,犹如几个精彩镜头剪辑而成的滚动画面,以动态为静态服务,以声响为宁静服务。这种错落有致的章法和变换灵活的句型,使得全诗充满灵动与生气。 (空山)、天气(新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4„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时旅人又增加了新愁。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注释〗

①泊:停船靠岸。②烟渚:指烟雾迷漫的小沙洲。③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④旷:空阔远大。

〖赏析〗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的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5„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傍晚,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成青绿色,一半成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呀,草叶上的点点露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亮的珍珠,天上的月亮就像一张弯弓一样。

〘注释〙

①残阳:快要落山的太阳,即夕阳,②铺: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③瑟瑟:古代指宝玉,色碧。这里形容阳光照在江面上,一片青绿的样子。④可怜:可爱。怜,古作“憐”,怜爱,爱惜。⑤真珠:即珍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描景小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是写傍晚时分在江边看到的景象。句中的“道”和“铺”用的非常恰当,形象地描绘出了夕阳的阳光在江面上的形状,就如江面上铺了一条红色的锦缎一般,显得非常传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是写夜里的景象。在这九月初三的夜里,月儿和露珠这些很常见的景物显得与众不同:露珠闪闪,如同珍珠闪耀;月亮弯弯,犹如弯弓一张。不由得使人倍感喜爱呢!

(唐)杜甫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6„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一条小石路蜿蜒曲折伸向远处的山崖,白云升腾处稀少的有些人家。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傍晚时分的景色,经霜枫叶红得比二月的花儿还要鲜艳。

〖注释〗

①山行:在山中行走。②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③径:小路。④斜:此字读xié,伸向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诗歌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满山枫叶如火如荼,胜于春花,与远处缥缈的白云和白云深处的人家相比,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引得诗人停车下马,驻足观赏。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雨雪晴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7„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注释〗

①阴岭:山的北面。②林表:林梢。③霁色:雨雪停后出现的阳光。 〖赏析〗

的题意,成为一首描写雪后山景的杰作。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所以从长安望终南山,所见为北面即“阴岭”。远眺终南山,其山岭秀色,尽收眼底,但诗人仅以一个“秀”字概过,着重写出山上“积雪”,而这积雪似乎浮在山间云气之上,可见已消融大半,唯有山顶尚有积雪,这就写出了“余”字。显然,正是这余雪,使终南山更显其秀。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山顶一片雪光灿烂,不仅气势非凡,而且色彩亮丽。至此,题面的终南余雪之景其实已经写完,但诗人并未满足,而是进一步描写余雪之意。大雪已停,云消雾散,山岩林木,都显得格外明亮,无疑是阳光和积雪交相辉映的结果。而雪晴寒更重,尤其时已近晚,阳光渐弱,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寒气之中,一个“增”字,真实而贴切地写出雪后初晴的气候特点,以及人的感受。可见,这首诗不仅景足意尽,而且神完韵远。 这首诗祖咏考进士时的应试之作,以极简净的笔触写尽了“终南望余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

千山万岭看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在漫天风雪中默默地垂钓。

〘注释〙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8„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①绝:一只也没有了。②径:小路。③踪:踪迹。④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⑤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当时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这首诗就是他用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读书名言: 刘丽美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朱先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19„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阅读丰富人生,联想贯通古今——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励志名言)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励志名言)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励志名言)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励志名言)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浸润书香,感悟人文„20„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第14篇:王维山水田园诗作之画意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之画意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把自然界中美的色彩、美的声韵和美的情态和谐地融合一处, 具有一种高出于画面的胜境。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得力于他兼具诗人、画家和乐师的多种艺术才能,因而在创作上得天独厚,自觉吸收、融汇这些姊妹艺术的长处,为山水田园诗开一代风气。

[关键词]王维;田园诗;画意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96 (2004)01-0054-03

王维是唐代颇有影响的山水画大家,被后世推尊为南宗文人画之祖。王维生活的年代由于佛禅哲学的广泛流布,一种崇尚空灵淡远的画风渐渐在画坛传播开来,绘画的题材开始由人物逐渐转向了山水,因此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在唐代竞相出现。王维的山水画于各家都有吸收,同时又“始用渲淡,一改钩斫之法”,创为水墨山水,并借水墨山水进一步突破当时颇具影响的以李思训为代表的青绿山水派重形似的拘限,而着力去表现一种空灵淡远的绘画意境。对于绘画,王维曾自负道:“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世人知”(《偶然作》其六)。除绘画实践外,王维还精通画理,并著有画论,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敏锐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对于山水画技法独到的见地。 正因为王维在绘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所以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他常以画家的眼光观物并能得心应手的融画法与诗法以体物,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呈现出浓浓的画意。王维的诗往往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有形的图画。苏东坡则更明确地概括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平心而论,唐诗中不乏诗中有画者,唐画中不乏有诗者,但以诗人而善画,画家而能诗,并且造诣皆深者,当首推王维,具体说来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像作画一样注意构图。在绘画中,画面的一切物象,都需要根据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标准来调动安排。王维山水诗中的景物描写,就十分注意这种结构层次。如他的《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开头二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作者为了突出终南山的雄浑巍峨有将其得高远不尽,辽阔无际,以此来作为整个画面的大背景。第二联,写缭绕在山间的迷离变幻、浑茫无际的白云青霭,仍是为了表现山之高峻。宋代的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寻绎此诗的构思过程,不难发现。作者先写终南山的大背景,次写云霭迷茫的山间,再写明暗阴晴的峰壑,最后写山路行人。其间的层次非常清楚。王维有很多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过香积寺》、《汉江临泛》等,写法都与此诗相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借鉴绘画构图方法的痕迹。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构图,不同于西洋画的只讲焦点透视,而往往使用“散点透视”的方式,即在一幅画里,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视点,多角度地表现山水景物。在一幅画中,既可以自山下仰望山巅,又可以自山前窥望山后,还可以自近山眺望远山,画家的视点是移动的,视角是多重的,这就形成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王维的《终南山》一诗,第一联写仰望高山,视点在山下;第二联写山间云雾,视点在山中;第三联写俯瞰群峰,视点在山巅;第四联写流连山水,欲投宿人家,从“隔水”二字,可知视点又移至山谷。这种不断移动视点、移步换形的构思方法,很显然是受了山水画的构图方法的影响。

有时,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王维在诗中构图时,对物理空间进行了变形处理,构成了奇境。如: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北陀》)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纂毋潜落弟还乡》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晓行巴峡》) 窗中三处尽,林上九江平。(《登辨觉寺》)

在这些画面上,作者巧妙地压缩了远近距离,将景物全部置于同一平面上来观照,故成此奇观。

第二,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描写,像绘画一样注意色彩表现。

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通过绘画来表现大自然需要借助色彩,通过诗歌来描写大自然中的山水景物,语言同样需要具有色彩美。王维作为一个擅长绘画的诗人,不仅善于捕捉山水景物的色彩,而且注意这些色彩的相互映衬、调和和对比,在诗中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动人图画。如《山中》一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这首诗中,作者要写出的,是冬日秦岭山中的苍翠。但开头两句,却是用“白石出”、“红叶稀”来作为映衬。在满眼的绿色中,几颗白色的鹅卵石,几片如花似火的红叶,不仅仅是增加了画面的生动,而且作为“补色”,更衬托和突出了那浓绿色的无所不在、苍翠欲滴和拥抱一切,为表现“空翠湿人衣”的感觉作了有力的铺垫。画面的整体和细节相互映衬,大大增加了此诗的艺术效果。又如:“开蛙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春园即事》)“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通过“红”、“白”、“绿”的映衬,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 王维有一首《积雨辋川庄作》,曾被清人赵殿成誉为唐诗的“压卷”之作。其中的两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千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无数的议论。似乎两句诗中,佳处仅“漠漠”、“阴阴”四字,这其实并不准确。在这两句诗里“漠漠”,是水田青青的、嫩绿的颜色,较为明亮;“阴阴”,是树木蓊郁苍翠的颜色,较为深、暗。“漠漠”是大片的,占据了主要的画面,而“阴阴”是一个角,是画面的局部。这样,大片的明绿与局部的暗绿就形成了对比和呼应。夏木的存在,衬托出水田的明媚;水田的明亮,又衬托出夏木的深幽。这是“漠漠”、“阴阴”四字的作用。但在水田这个局部中,还有嫩绿秧苗与白鹭的色彩对比;在夏木这个局部中又有浓绿树荫与黄鹂的色彩对比。而就整个画面说,白鹭飞起的动态,与黄鹂鸣啭的声音,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对比。所以说,这两句诗的审美内涵其实是十分丰富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王维的山水诗中,色彩艳丽的描写并不太多。王维更喜欢使用的表现颜色的词是“青”和“白”。据统计,王维山水诗中出现的“白”色共次,“青”色共 次而且“青”与“白”在诗中常对举使用,如: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春日上方即事》)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欹湖》)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飞”(《田家》)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别桂州》)

出现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从诗歌美学的角度看, “青”、“白”二色,更能体现王维对萧疏淡雅风格的追求;二是从诗画关系的角度看,王维喜爱的泼墨山水只讲水墨勾染,而“青”和“白”恰是水墨画赖以写物表意的手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维山水诗与山水画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三,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描写,像绘画一样注意光线的表现。

王维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时,十分注意光线的明与暗、柔与强的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比和变化,因而在他的笔下,山水景物往往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光感。如《辋川集》中的《木兰柴》一诗:“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这首诗写秋山的黄昏,夕阳西下,光线逐渐的收束。归鸟前后相逐,掠过天空。由于空中有的地方则已阴暗,所以鸟儿在这缕缕散射的光线中飞过,“彩翠”时而“分明”,时而模糊。很快的,消失在黄昏的雾气里在这首诗中,作者对秋山黄昏的光线特点把握的极其准确从空间画面看,是有明有暗,归鸟穿飞其间,才有“时分明”的亮点;从时间过程看,则是先明后暗,从“敛余照”时的天空尚明,到“夕岚无处所”的模糊不清,表现了时间推移、光线变化的过程。在寥寥 个字里,把光线描写的如此生动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鹿柴》一诗,也是描写光线较好的一首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所描写的画面主体,是深林青苔。由于林深长年人迹罕至,所以长满了青苔;但在这画面上却有一缕夕阳的余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阴冷的青苔上这就使画面主体的冷色调与一线阳光的暖色调形成了互补。由于明暗的对比,一缕阳光反衬出深林青苔的潮湿阴冷,而林中的幽暗,又使得这一线光明格外醒目,从而引导我们由这有限的画面去想象画面外那苍山落照的大千世界。由于诗人准确地把握了光线的色调和强弱,所以画面上的景物被描写得十分生动。

王维诗中这种表现光线的诗句俯拾可得,都能准确地把握不同景物在特定时间、场所、天气中呈现出的不同光感、不同色调,给人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

18世纪德国著名的美学家莱辛,在他的《拉奥孔》一书中,曾谈到了诗画表现内容的差异:“绘画凭借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因此,绘画不宜处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情节。诗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上的动作,画宜描写静物。”但王维山水诗的突出特点,却恰恰在于打破了这种诗画界限。他着力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山水田园静物的静态之美,使其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成为一幅幅清幽寂静的优美画图。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一些略去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将一刹那间在空间的真实结构、色彩和形状记录下来,形成一种相对静止的画面。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王维的《田园乐七首》中,这样的句子更是多见,如“杏树坛边渔父,桃红源里人家”、“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其四)、“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其五)。纯以静态的空间景物排列在一起,造成意象并置叠加的画面效果。这些景物描写,都很像是一些照片。山水景物似乎在时间的某一点上静止了,凝固了,从而 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

[参考文献]

[1]郭 熙.林泉高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3.[2]王夫之.姜宅诗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3]沈德潜.唐诗别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责任编辑:王云江]

第15篇: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人文精神

 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人文精神

 

内容提要:陆游被称为“小李白”,其诗被称为“诗史”,足见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研究,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其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更少为人所重视。本文认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一,忧国忧时,心系社稷。他极善于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中去,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第二,关注百姓,与百姓同忧乐。他不仅向往田园生活,而且还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在对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倾注深切同情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民俗民风怀有浓厚的兴趣;第三,生命意识的觉醒,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在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诗人达观了人生,找到了自我。

关 键 词:陆游;山水田园诗;人文精神;爱国;忧民;生命意识

人类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无庸置疑,二十世纪是人类所经历的诸世纪中最激动人心的世纪: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人造卫星的发射,宇宙飞船的升空,电脑网络的形成,全球性的电讯联络,克隆技术的突破„„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贫困,人无法靠先进的科技医治自身的“精神病”。无疑,中国古代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优秀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对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具有启发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爱国诗人陆游山水田园诗的分析,发掘其中的人文精神,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一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论析,挖掘其中的文化意义,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促进旅游开发与加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研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种文学史和零星的山水诗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人文的角度,对陆游山水田园诗作些初探。 宋以前的山水田园诗多为个人的性情而歌,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王维,尽管有时也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但表现得还不是很充分。由于异族的入侵,民族意识的觉醒,山水田园诗本身意境的开拓,宋朝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以爱国主义为底蕴的人文情怀。相对而言,为国家与人民的苦难而歌,较之为个人的性情而歌,自然是更高境界的人文情怀。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从“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英雄志向到“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灭”(《枕上》)的惆怅;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悲痛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痴情,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基本国策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尽管放浪林泉,但诗人却没有忘记那象征耻辱的北方失地。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诗人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仿佛此时此刻的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并不是诗人的精神寄托,而是触发诗人爱国情感的导火线。有时,诗人触景生情,情调低沉,曲折地抒发自己赤子爱国之情:“夜阑闻雨急,起做涕交流”(《闻雨》),“秦关汉苑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闻雁》),“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醉酒蜀江中,和泪下荆扬”(《江上对酒作》),“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有时,诗人又“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1]:“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登赏心亭》),“少年颇爱从军乐,跌宕不耐微官缚。凭鞍寓目一怅然,思为君王扫河洛”(《弋阳道中遇大雪》),“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梦回闻之做太息,铁衣何处东征辽?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夜闻浣花江声甚壮》),“老夫壮气横九州,坐想提兵西海头。万骑吹笳行雪野,玉花乱点黑貂裘”(《冬暖》),“沾酒忧时泪,飞腾灭虏心”(《春望》);有时,诗人睹景思人,倾吐自己的爱国之心:“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过野人家有感》),“买醉村场夜半归,西山月落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有时,诗人悲愤填膺,警钟长鸣,惕然告戒,以表自己的爱国情怀:“莫倚阑干西北角,即今河洛尚胡尘”(《婺州州宅极目亭》),“十年辞象魏,万里怀松楸。仰视去天咫,绝叫当问不?帝阍守虎豹,此计终悠悠”(《登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有时,诗人的爱国情感则表现得是那么的复杂与含蓄:“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一方面美丽的大自然使诗人感到审美的愉悦:“远游无处不消魂”;另一方面国家的事业毕竟是诗人终生的追求,透过“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浓浓的诗意,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辛酸与惆怅。总而言之,在自然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的语境里,陆游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多层次、多角度、淋漓尽致的发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勾起他高昂的爱国激情,正像《唐宋诗醇》所评,不仅那些“酒酣耳热,跌宕淋漓”的作品能表现其爱国思想,即使是“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2]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请看《金山观日出》:“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如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玉山、红翠、金盘、丹碧,诗人大放笔彩,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日出巨画。陆游还多次歌咏情调浪漫的海上遨游,《航海》云:“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陆游赞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陆游欣赏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涧细泉,而是罕见的石壁飞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田园的激情描绘中,征服了时空,昂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豪迈,笔势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陆游山水田园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试想,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对祖国的自然山水这么倾情吗?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山水诗吗?很显然,对祖国自然山水的倾情描绘,是陆游爱国情愫在另一方面的寄意表达。就是在梦中,诗人也未曾忘却祖国的自然山水,他忘不了“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梦藤驿》)的藤驿,忘不了“太华峰头秋意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事迈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尘”(《梦游》)的美妙绝景,忘不了“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更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云云台观也》)的神秘。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是魏晋以来山水田园诗的又一次自我拓展和完善。 二

陆游三十四岁踏上仕途,六十五岁为何澹劾罢,三十二年间五被免官,闲置乡间十载,六十六岁后基本奉祠山阴,前后在农村度过三十余载。村居时间之长,“一沉到底”之深,中国古代诗人无有可与之比并者。与农民朝夕相处,对农民的愁苦酸辛有深切了解,其诗作自然超越一般田园诗人的浮泛,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基于对一己思想行为的自审自视,陆游在扰攘不宁的人世间,寻找自我的对应体。他把目光投向了百姓,主要是那个时代的农民。在与农民的对照中,他进一步深察自我,对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我是识字耕田夫”,诗人虔诚地以能把自己摆进农夫的行列而感到光荣,以能够疏离原本所属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豪。他在《晚秋农家》中云:“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诗人不仅“身杂老农间”,以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体验着农民的生活,而且“与世长相忘”,以远离尘世的淡泊情趣贴近农民的心理。《小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夫学春耕。”在山水田园的语境中,诗人与农民产生了强大的亲和力。

在实际生活中,陆游甚至也同样经受普通农民那样的艰难困厄。如《贫甚作短歌排闷》云:“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只有切身体味农民的困苦,才能对农民抱以深切的同情,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句。

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与关照,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记老农语》诗云:“霜清枫叶照溪赤,风起寒鸦半天黑。鱼陂车水人竭作,麦垄翻泥牛尽力。碓舂玉粒恰输租,篮挈黄鸡还作贷。归来糠粞常不餍,终岁辛勤亦何得!虽然君恩乌可忘,为农力耕自其职。百钱布被可过冬,但愿时清无盗贼。”农民们终年辛勤劳动,但劳动的果实却被地主阶级以租税的方式榨取了,而农民自己却在挨饿,诗人对他们倾注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过邻家》进一步暴露了农民的悲惨境遇:“初寒偏着苦吟身,情话时时过近邻。嘉穗连云无水旱,齐民转壑白酸辛。室庐封镢多逋户,市邑萧条少醉人。甑未生尘羹有糁,吾曹切勿怨常贫。”诗人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不只是对农民苦难的暴露,更多的是对造成这一苦难的社会根源的控诉。《秋获歌》,矛头直指向像饿狼一样的“县吏亭长”;《太息·其三》,引导农民识透剥削者“豪吞暗蚀”的奸伪;《甲申雨》问农民,为什么“不怨豪家只怨天”?《太息·其二》则问政府,“百钱斗米无人要,贯朽何时发积藏”?这种启发式挑动式的问询,是诗人为民请命,是诗人对农民苦难根源的究诘,是诗人人文立场的明确宣告。

对普通劳动者的颂扬,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精神的又一大表现。他歌颂故乡《渔夫》的顽健,“老翁短楫去若飞,我欲从之已天际”;他写农民的勤劳简朴,“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春晚即事》);他写农家小姑的爱美,“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岳池农家》)。对普通劳动者的歌颂源于陆游胸怀天下的人文精神,是其“宇宙精神”的具体体现。

对民俗民风的热情礼赞,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精神的又一表现。《游山西村》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 门。”《稽山行》诗又云:“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写民俗民风的还有《社日》中的社戏,《赛神曲》中的祭神等。淳朴的民俗民风开拓了陆游美好的心境,同时,也丰富了陆游山水田园诗的人文精神内涵。

诗人与百姓的感情是浓厚的,也是真挚的。他关注百姓,愿与百姓同忧乐:“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村饮示邻曲》),“野人易与输肝肺”(《睡起至园中》),“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雨后至近村》)。诗人与百姓共命运、同呼吸,为百姓医疾、送药、互赠礼品,这些诗中都有记载。他忧百姓之忧,喜百姓之喜。比如单单一个“雨”,他就写了无数诗。有久旱逢雨的喜悦,有大雨成灾的忧虑,有雨夜不寐的感叹。试举其中一首:“嘉古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舜天子的“韶乐”也不及“虚檐”的泻雨声,可见诗人对农民的一片深情。 三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陆游笔下的山水田园诗,是他穿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见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感受了生命的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是他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他生命意识的一种延伸。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生命意识,首先体现在陆游对“童心”的发现上。生命的本质在于真,保持了童心实际上就保持了真心,保持了真心也就保持了生命的纯净。明代李贽在《焚书》卷三中曾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绝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也。”马克思在指出希腊的神话艺术表现了人类美丽的童年时,曾热情澎湃地讲过如下一段话:“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他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他发展得最完美的,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3]在陆游的山水田园诗中,有许多是抒写自己如何像儿童那样玩耍的。如:“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夜归》),“老翁垂七十,其实似童儿。山果啼呼觅,乡傩喜相随。群嬉累瓦塔,独立照盆地。更挟残书读,浑如上学时”(《书适》),“飘然且喜身强健,不怪儿曹笑老狂”(《春晚》),“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腾腾不许诸人会,兀兀从嘲老子痴。亦复城中买盐酪,菜羹有味淡方知”(《老身自咏》),“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园中作》),“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柱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游山》)。在极富童心的话语中,诗人“放翁”的性格不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陆游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表现了自己的童心,而且还直接把儿童纳入自己的诗中。“春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儿童牧鹅鸭,妇女治桑麻。地僻衣巾古,年丰笑语哗。老夫维小舟,半醉摘藤花。”(《泛湖至东泾》)陆游把笔触向了纯真的儿童,表现了诗人对童真的追求,体现了作者为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而苦苦求索。“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牧牛儿》)对牧童生活诗意性的描绘,洋溢着浓浓的生命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深切关怀。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生命意识,其次体现在陆游自然生命意识与自我生命意识的交融上。“庄子的精神世界是中国文人的隐逸之魂,魏晋之后的文人,大都懂得保持入世与出世,为仕与遁隐,责任与逍遥的平衡。在得志之时,以儒家信念仕进;当命运抛弃自己的时候,庄子哲学成为人们自我理解的精神依托。”[4]“人类要把自身从不完善中解放超脱,最终并不能依赖于某种外在的力量,而必须依靠自身的内在的力量,‘美’就是这种力量之一。”[5]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是美的,当陆游爱国理想不能实现时,他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山水与田园生活;同时,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也因为陆游的倾情描绘而变得更富有灵气了。在山水与田园的语境里,陆游力求让自己诗意地栖居,力求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相契合,力求让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陆游完成了自我生命意识与自然生命意识的交融,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春望》的陆游吟出的是:“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出近村晚归》的陆游看到的是:“野花当路发,沙鸟背人飞。”《雨后》唱出的是:“禽鱼皆随性,草木自吹香。”面对飞《燕》诗人道出的是:“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自然生命意识的觉醒源于伟大诗人的人文情怀。诗人陶然忘机,领略了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悟解了返璞归真的人生妙旨,通过对自然生命的深情描绘,陆游完成了对生命自由的歌颂与生命美的礼赞。陆游的人文光辉在祖国优美的自然山水景物中犹如璀璨的明珠,光耀千古。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语)金圣叹在《鱼庭闻贯》也说:“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6]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是陆游山水田园诗所追求的境界。仿佛,陆游笔下的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并不是陆游诗的“对象”,而是诗的“自由的主体”。请看,其笔下之月犹如善解人意的伴侣:“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作良宵祟,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行碧天。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此类有情有味之诗俯拾即是:“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秋兴·其三》)“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北窗哦诗因赋》)。强烈的自然亲和心理强有力地刺激着陆游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他看来,“江山处处佳,风月日日新”(《送春》),他从不满足于耳目的声色愉悦,而直指内心深处,观自然造化而悟生命之本质,借助于山水形象的澡雪与启迪,追求精神的超越、理性的感悟与诗美的创造。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没有实在的生命体验,又哪来对这种体验的超越性反思?”[7]陆游在对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中,既体验生命的冲淡与平和,也体验生命的理趣与雄浑,努力为自己探寻理想的存在方式。无论春满山阴,还是夏游记趣;无论秋野拾零,还是冬日漫游,在《避暑松竹间》,在《湖塘晚眺》时,在《江上》,在《冬日》,无不洋溢着生命的情趣;他从登高远足体悟到宇宙的广袤无垠,从而开阔了胸襟,其诗云:“江楼百尺依高寒,上尽危楼宇宙宽”(《江楼夜望》),“远途始觉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柳林酒家小楼》),“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夜登江楼》)。他从云月星辰领悟到生死升沉的必然性,顿将宦海**、生命忧患置之度外,其诗云:“看云舒卷了穷达,见月盈亏知死生。”(《溪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更是渗透了生命的理趣,成为千古之绝唱。 总之,陆游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灵却不见底。陆游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又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也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悟。他常常以细腻冲淡平和的笔法,闲适恬和的情调,隽永纯真的旨趣,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陆游极善于把自己的人文情怀融化到自然山水景物和生活中去,使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显示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同时,陆游在对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中,努力构建他的人文价值体系,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包含着“大我”的“大宇宙意识”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识”,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关注百姓、关注自我为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文价值体系。显而易见,陆游的山水田园诗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学园地一枝永远飘香的百合。

内容提要:陆游被称为“小李白”,其诗被称为“诗史”,足见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研究,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其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更少为人所重视。本文认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一,忧国忧时,心系社稷。他极善于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中去,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第二,关注百姓,与百姓同忧乐。他不仅向往田园生活,而且还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在对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倾注深切同情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民俗民风怀有浓厚的兴趣;第三,生命意识的觉醒,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在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诗人达观了人生,找到了自我。

关 键 词:陆游;山水田园诗;人文精神;爱国;忧民;生命意识

人类已跨入了二十一世纪。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无庸置疑,二十世纪是人类所经历的诸世纪中最激动人心的世纪: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人造卫星的发射,宇宙飞船的升空,电脑网络的形成,全球性的电讯联络,克隆技术的突破„„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贫困,人无法靠先进的科技医治自身的“精神病”。无疑,中国古代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优秀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对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具有启发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爱国诗人陆游山水田园诗的分析,发掘其中的人文精神,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一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通过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论析,挖掘其中的文化意义,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促进旅游开发与加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对陆游山水田园诗的研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主要散见于各种文学史和零星的山水诗评论中。本文试图从人文的角度,对陆游山水田园诗作些初探。 宋以前的山水田园诗多为个人的性情而歌,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杜甫、王维,尽管有时也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但表现得还不是很充分。由于异族的入侵,民族意识的觉醒,山水田园诗本身意境的开拓,宋朝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以爱国主义为底蕴的人文情怀。相对而言,为国家与人民的苦难而歌,较之为个人的性情而歌,自然是更高境界的人文情怀。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从“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英雄志向到“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灭”(《枕上》)的惆怅;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悲痛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的痴情,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基本国策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尽管放浪林泉,但诗人却没有忘记那象征耻辱的北方失地。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诗人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仿佛此时此刻的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并不是诗人的精神寄托,而是触发诗人爱国情感的导火线。有时,诗人触景生情,情调低沉,曲折地抒发自己赤子爱国之情:“夜阑闻雨急,起做涕交流”(《闻雨》),“秦关汉苑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闻雁》),“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醉酒蜀江中,和泪下荆扬”(《江上对酒作》),“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有时,诗人又“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1]:“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登赏心亭》),“少年颇爱从军乐,跌宕不耐微官缚。凭鞍寓目一怅然,思为君王扫河洛”(《弋阳道中遇大雪》),“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梦回闻之做太息,铁衣何处东征辽?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夜闻浣花江声甚壮》),“老夫壮气横九州,坐想提兵西海头。万骑吹笳行雪野,玉花乱点黑貂裘”(《冬暖》),“沾酒忧时泪,飞腾灭虏心”(《春望》);有时,诗人睹景思人,倾吐自己的爱国之心:“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过野人家有感》),“买醉村场夜半归,西山月落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有时,诗人悲愤填膺,警钟长鸣,惕然告戒,以表自己的爱国情怀:“莫倚阑干西北角,即今河洛尚胡尘”(《婺州州宅极目亭》),“十年辞象魏,万里怀松楸。仰视去天咫,绝叫当问不?帝阍守虎豹,此计终悠悠”(《登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夜泊水村》);有时,诗人的爱国情感则表现得是那么的复杂与含蓄:“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一方面美丽的大自然使诗人感到审美的愉悦:“远游无处不消魂”;另一方面国家的事业毕竟是诗人终生的追求,透过“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浓浓的诗意,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辛酸与惆怅。总而言之,在自然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的语境里,陆游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多层次、多角度、淋漓尽致的发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能勾起他高昂的爱国激情,正像《唐宋诗醇》所评,不仅那些“酒酣耳热,跌宕淋漓”的作品能表现其爱国思想,即使是“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著为歌咏,以寄其意”。[2]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请看《金山观日出》:“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日轮擘水出,如觉江面宽。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玉山、红翠、金盘、丹碧,诗人大放笔彩,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日出巨画。陆游还多次歌咏情调浪漫的海上遨游,《航海》云:“潮来涌银山,忽复磨青铜。饥鹘掠船舷,大鱼舞虚空。流落何足道,豪气荡肺胸。歌罢海动色,诗成天改容。行矣跨鹏背,弭节蓬莱宫。”陆游赞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陆游欣赏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涧细泉,而是罕见的石壁飞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田园的激情描绘中,征服了时空,昂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豪迈,笔势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陆游山水田园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试想,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对祖国的自然山水这么倾情吗?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山水诗吗?很显然,对祖国自然山水的倾情描绘,是陆游爱国情愫在另一方面的寄意表达。就是在梦中,诗人也未曾忘却祖国的自然山水,他忘不了“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梦藤驿》)的藤驿,忘不了“太华峰头秋意新,醉临绝壁岸纶巾。世间事迈惟堪笑,禹迹茫茫九片尘”(《梦游》)的美妙绝景,忘不了“曲廊下阚白莲沼,小阁更对青萝峰。林间突兀见古碣,云外缥缈闻疏钟”(《梦游山水奇丽处有古宫观云云台观也》)的神秘。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是魏晋以来山水田园诗的又一次自我拓展和完善。 二

陆游三十四岁踏上仕途,六十五岁为何澹劾罢,三十二年间五被免官,闲置乡间十载,六十六岁后基本奉祠山阴,前后在农村度过三十余载。村居时间之长,“一沉到底”之深,中国古代诗人无有可与之比并者。与农民朝夕相处,对农民的愁苦酸辛有深切了解,其诗作自然超越一般田园诗人的浮泛,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陆游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基于对一己思想行为的自审自视,陆游在扰攘不宁的人世间,寻找自我的对应体。他把目光投向了百姓,主要是那个时代的农民。在与农民的对照中,他进一步深察自我,对百姓倾注了深切的同情。“我是识字耕田夫”,诗人虔诚地以能把自己摆进农夫的行列而感到光荣,以能够疏离原本所属的士大夫阶层为自豪。他在《晚秋农家》中云:“我年近七十,与世长相忘。筋力幸可勉,扶衰业耕桑。身杂老农间,何能避风霜。夜半起饭牛,北斗垂大荒。”诗人不仅“身杂老农间”,以一个纯粹的农民形象体验着农民的生活,而且“与世长相忘”,以远离尘世的淡泊情趣贴近农民的心理。《小园》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夫学春耕。”在山水田园的语境中,诗人与农民产生了强大的亲和力。

在实际生活中,陆游甚至也同样经受普通农民那样的艰难困厄。如《贫甚作短歌排闷》云:“年丰米贱身独饥,今朝得米无薪炊。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只有切身体味农民的困苦,才能对农民抱以深切的同情,才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句。

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与关照,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记老农语》诗云:“霜清枫叶照溪赤,风起寒鸦半天黑。鱼陂车水人竭作,麦垄翻泥牛尽力。碓舂玉粒恰输租,篮挈黄鸡还作贷。归来糠粞常不餍,终岁辛勤亦何得!虽然君恩乌可忘,为农力耕自其职。百钱布被可过冬,但愿时清无盗贼。”农民们终年辛勤劳动,但劳动的果实却被地主阶级以租税的方式榨取了,而农民自己却在挨饿,诗人对他们倾注了深切的人文关怀。《过邻家》进一步暴露了农民的悲惨境遇:“初寒偏着苦吟身,情话时时过近邻。嘉穗连云无水旱,齐民转壑白酸辛。室庐封镢多逋户,市邑萧条少醉人。甑未生尘羹有糁,吾曹切勿怨常贫。”诗人对农民的人文关怀,不只是对农民苦难的暴露,更多的是对造成这一苦难的社会根源的控诉。《秋获歌》,矛头直指向像饿狼一样的“县吏亭长”;《太息·其三》,引导农民识透剥削者“豪吞暗蚀”的奸伪;《甲申雨》问农民,为什么“不怨豪家只怨天”?《太息·其二》则问政府,“百钱斗米无人要,贯朽何时发积藏”?这种启发式挑动式的问询,是诗人为民请命,是诗人对农民苦难根源的究诘,是诗人人文立场的明确宣告。

对普通劳动者的颂扬,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精神的又一大表现。他歌颂故乡《渔夫》的顽健,“老翁短楫去若飞,我欲从之已天际”;他写农民的勤劳简朴,“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春晚即事》);他写农家小姑的爱美,“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岳池农家》)。对普通劳动者的歌颂源于陆游胸怀天下的人文精神,是其“宇宙精神”的具体体现。

对民俗民风的热情礼赞,是陆游山水田园诗之人文精神的又一表现。《游山西村》诗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 门。”《稽山行》诗又云:“禹庙争奉牲,兰亭共流觞。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写民俗民风的还有《社日》中的社戏,《赛神曲》中的祭神等。淳朴的民俗民风开拓了陆游美好的心境,同时,也丰富了陆游山水田园诗的人文精神内涵。

诗人与百姓的感情是浓厚的,也是真挚的。他关注百姓,愿与百姓同忧乐:“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村饮示邻曲》),“野人易与输肝肺”(《睡起至园中》),“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雨后至近村》)。诗人与百姓共命运、同呼吸,为百姓医疾、送药、互赠礼品,这些诗中都有记载。他忧百姓之忧,喜百姓之喜。比如单单一个“雨”,他就写了无数诗。有久旱逢雨的喜悦,有大雨成灾的忧虑,有雨夜不寐的感叹。试举其中一首:“嘉古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秋旱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舜天子的“韶乐”也不及“虚檐”的泻雨声,可见诗人对农民的一片深情。 三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陆游笔下的山水田园诗,是他穿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见惯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感受了生命的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是他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他生命意识的一种延伸。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生命意识,首先体现在陆游对“童心”的发现上。生命的本质在于真,保持了童心实际上就保持了真心,保持了真心也就保持了生命的纯净。明代李贽在《焚书》卷三中曾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绝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也。”马克思在指出希腊的神话艺术表现了人类美丽的童年时,曾热情澎湃地讲过如下一段话:“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他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他发展得最完美的,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3]在陆游的山水田园诗中,有许多是抒写自己如何像儿童那样玩耍的。如:“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夜归》),“老翁垂七十,其实似童儿。山果啼呼觅,乡傩喜相随。群嬉累瓦塔,独立照盆地。更挟残书读,浑如上学时”(《书适》),“飘然且喜身强健,不怪儿曹笑老狂”(《春晚》),“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腾腾不许诸人会,兀兀从嘲老子痴。亦复城中买盐酪,菜羹有味淡方知”(《老身自咏》),“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园中作》),“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柱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游山》)。在极富童心的话语中,诗人“放翁”的性格不正像马克思所说的“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吗”?陆游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表现了自己的童心,而且还直接把儿童纳入自己的诗中。“春水六七里,夕阳三四家。儿童牧鹅鸭,妇女治桑麻。地僻衣巾古,年丰笑语哗。老夫维小舟,半醉摘藤花。”(《泛湖至东泾》)陆游把笔触向了纯真的儿童,表现了诗人对童真的追求,体现了作者为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而苦苦求索。“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牧牛儿》)对牧童生活诗意性的描绘,洋溢着浓浓的生命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深切关怀。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生命意识,其次体现在陆游自然生命意识与自我生命意识的交融上。“庄子的精神世界是中国文人的隐逸之魂,魏晋之后的文人,大都懂得保持入世与出世,为仕与遁隐,责任与逍遥的平衡。在得志之时,以儒家信念仕进;当命运抛弃自己的时候,庄子哲学成为人们自我理解的精神依托。”[4]“人类要把自身从不完善中解放超脱,最终并不能依赖于某种外在的力量,而必须依靠自身的内在的力量,‘美’就是这种力量之一。”[5]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是美的,当陆游爱国理想不能实现时,他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山水与田园生活;同时,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也因为陆游的倾情描绘而变得更富有灵气了。在山水与田园的语境里,陆游力求让自己诗意地栖居,力求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相契合,力求让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陆游完成了自我生命意识与自然生命意识的交融,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春望》的陆游吟出的是:“波光迎日动,柳色向人深。”《出近村晚归》的陆游看到的是:“野花当路发,沙鸟背人飞。”《雨后》唱出的是:“禽鱼皆随性,草木自吹香。”面对飞《燕》诗人道出的是:“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自然生命意识的觉醒源于伟大诗人的人文情怀。诗人陶然忘机,领略了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悟解了返璞归真的人生妙旨,通过对自然生命的深情描绘,陆游完成了对生命自由的歌颂与生命美的礼赞。陆游的人文光辉在祖国优美的自然山水景物中犹如璀璨的明珠,光耀千古。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语)金圣叹在《鱼庭闻贯》也说:“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6]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是陆游山水田园诗所追求的境界。仿佛,陆游笔下的自然山水与田园风光并不是陆游诗的“对象”,而是诗的“自由的主体”。请看,其笔下之月犹如善解人意的伴侣:“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作良宵祟,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行碧天。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此类有情有味之诗俯拾即是:“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秋兴·其三》)“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北窗哦诗因赋》)。强烈的自然亲和心理强有力地刺激着陆游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他看来,“江山处处佳,风月日日新”(《送春》),他从不满足于耳目的声色愉悦,而直指内心深处,观自然造化而悟生命之本质,借助于山水形象的澡雪与启迪,追求精神的超越、理性的感悟与诗美的创造。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没有实在的生命体验,又哪来对这种体验的超越性反思?”[7]陆游在对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中,既体验生命的冲淡与平和,也体验生命的理趣与雄浑,努力为自己探寻理想的存在方式。无论春满山阴,还是夏游记趣;无论秋野拾零,还是冬日漫游,在《避暑松竹间》,在《湖塘晚眺》时,在《江上》,在《冬日》,无不洋溢着生命的情趣;他从登高远足体悟到宇宙的广袤无垠,从而开阔了胸襟,其诗云:“江楼百尺依高寒,上尽危楼宇宙宽”(《江楼夜望》),“远途始觉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柳林酒家小楼》),“平生胸中无滞留,旷然独与造物游”(《夜登江楼》)。他从云月星辰领悟到生死升沉的必然性,顿将宦海**、生命忧患置之度外,其诗云:“看云舒卷了穷达,见月盈亏知死生。”(《溪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更是渗透了生命的理趣,成为千古之绝唱。 总之,陆游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灵却不见底。陆游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又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也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悟。他常常以细腻冲淡平和的笔法,闲适恬和的情调,隽永纯真的旨趣,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陆游极善于把自己的人文情怀融化到自然山水景物和生活中去,使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显示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同时,陆游在对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中,努力构建他的人文价值体系,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人文精神包含着“大我”的“大宇宙意识”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识”,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关注百姓、关注自我为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文价值体系。显而易见,陆游的山水田园诗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学园地一枝永远飘香的百合。

 标签: 陆游 诗歌

第16篇:《古诗三首》山水田园诗歌简介

博达助教通

《古诗三首》山水田园诗歌简介

萌芽阶段

《诗经》和《楚辞》作为秦汉前诗歌的两座高峰,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关睢”、“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者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人事活动的一种背景而出现,起得是艺术媒介的作用,自身还不是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在《诗经》、《楚辞》所经历的漫长年代,还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特别是铺采摛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在对象领域较之《诗》《骚》无疑深广了许多,但是,在强调人伦之用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汉诗中仍未能出现山水之作。

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这才算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胸怀一统天下的伟大气魄,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兴之所至,作《观沧海》。自此,沧海,作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铭刻在文学史册上。鲜明逼真的描写,构勒出沧海吞吐日月、囊括星汉的壮阔画面。自然环境作为审美客体,作为诗歌摹写的对象,这是一个大胆的开创。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在魏晋之前绝无仅有。魏晋之前,诗歌的内容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生存、欲望、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人识的一块天然璞玉。 出现的时代

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则始于魏晋六朝,是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的。

魏晋六朝,既是一个干戈纷扰,政治紊乱的时代,又是经学衰落,玄学盛行,思想开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杀夺,人命危浅、朝不得夕的恐怖和悲哀,使得许多具有觉醒意识的诗人,包括公卿身份的诗人,产生了“膏火白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焉足赖”这样的认识。他们为了全身远祸,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藏身匿迹于山泉林木之间,希企逸隐之风一时大炽。这样特殊的社会条件和风气,将诗人带到一个新的天地,看到了远离嚣闹的都市和政治**的自然山水之美,并有了“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审美新发现,于是,他们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觅得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

魏末晋初诗坛,山水诗已逐渐增多,在嵇康、张华、左思、郭璞等人的诗篇中,便出现了“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左思《拈隐诗》)。“寄言之德,托意玄珠”的玄言诗,其触发媒介也都是山水景物,以自然风物为阐发玄理的契机。

博达助教通

山水诗又经过了五言诗的曲折经历,到了晋宋时代,终以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位大诗人的出现,而在诗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盛世时期

山水诗形成以后,虽然它在不断寻求外部空间的开拓和内部体制的完善,从而在各个不同时代,而有了新的风貌和姿态,但是,道释玄禅的人生情趣和艺术精神,却始终贯穿于山水诗的发展中。

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山水诗出现了丽日经天的壮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在唐代诗人中,没有哪一个人没有写出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篇。如:《野望》、王勃《山中》、陈子昂《度荆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顾况《过山农家》;张继《枫桥夜泊》;戴叔沦《苏溪亭》;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孟郊《游石龙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隐《乐游原》;温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宋初山林隐士林逋、魏野、潘阆、诗僧九僧等多用五言近体发长林幽壑之思,孤高野逸之趣,写过一些脍炙人口的律联佳对。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在山水诗方面都多有造诣,而真正在山水诗方面开拓新路的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第17篇:观澜山水田园亲子活动方案

《幸福家庭亲子营》

——2012观澜山水田园家庭亲子活动

沐浴田园风光、感受幸福亲情

●活动目的:通过团体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责任,如何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又通过角色互换接触家长与孩子的隔阂,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并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道理。

●参加单位:

●活动组织:深圳市幸福之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龚老师13802239929

一、活动时间:2012年 月日(星期六)

(上午8:30从指定地点集合出发,下午17:30返回)

二、活动地点:观澜山水田园

三、参加对象:孩子及其家长。为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建议父母都参加。

四、活动安排:

08:30指定地点集合,乘坐空调巴士直赴国防基地,车上破冰游戏;

09:30-12:30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国防基地;

1、团队组建,自我介绍及家庭风采展示(活动梗概:分组,10个家庭组建成一个大家庭,取队名、队呼、队歌、队旗,展示家庭风采)。

2、责任感训练:大脚板活动,给每个学员分配角色,每个角色对应一定的责任,承担相应的后果 12:30-13:30爱的午餐

13:30-16:30

1、角色互换式感恩训练

A:生活上互换角色,其中生活上包括经济上面角色互换,教育上面角色互换,日常生活上的角色互换 B:情感处理上角色互换

16:30-17:30

下午16:30准时在停车场集合登车,整理个人物品,返回温暖的家、结束愉快的周末之旅。

温馨提示:

1、为孩子准备太阳帽和可更换的衣服,尽量穿防滑运动鞋、运动长衣长裤(防晒、防刮)运动鞋

2、携带贵重物品,尤其证件、首饰,通讯和摄影摄像器材请自行保管好。

五、活动收费:

家长280元/人、小孩280元/人

含 领队/亲子辅导员;往返交通;围餐,矿泉水3瓶/人;团体人身意外投保(每人保额十万元);游戏道具和材料,场地费,部分奖品等;后勤保障等。

第18篇:关于描写田园的诗句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田园的诗句,欢迎阅读。

1、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4、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5、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6、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7、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8、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聂夷中《田家》

9、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0、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11、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1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3、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14、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15、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田家行》

16、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1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18、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19、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20、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张籍《野老歌/山农词》

21、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

2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2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24、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5、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7、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孟浩然《田园作》

28、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29、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30、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31、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3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4、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35、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36、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37、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38、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9、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王建《田家行》

40、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41、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42、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43、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44、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45、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46、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47、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48、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49、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50、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51、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5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3、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相关阅读:描写田园的句子】

1、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2、拖拉机在收获过的土地上来回不停地开动着,在身后翻起了层层泥浪。

3、好看极了。我们一边看花,爸爸一边讲解:这叫金丝钩,这叫黄石公,这叫绿新苹,这叫满斗星……啊,真是千姿百态!

4、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一片青青。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成群的牛羊,就像天上的片片白云飘落到大地,真是美景如画呀!

5、田野是那么美丽!一方格一方格的,就像是棋盘一样,而且都涂上了柔和的美丽的颜色:黄的绿的……远处山上,一条洁白的“缎带”―兵营的围墙铺在崎岖的高山上。

6、夏季过去了,紧接着秋季来了。乡村的秋季,秋色宜人。秋姑娘来到田野,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

7、田野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油绿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

8、田野上,勤劳的农民头戴斗笠,有的弯腰挥镰割稻,有的来来往往运送着稻谷。

9、高高的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品,古典、优雅,像是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画!

10、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像是一盏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梢。一把把稻子像是一个个奥运火炬。风一吹,稻穗左右摇摆,掀起金黄色的“波浪”。

11、除了蛙鼓,还有一两声清脆的蝉鸣点缀其间,还有偶尔星星点点不知名的虫嘶,还有若有若无的轻风拂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这鸣奏曲的生动性与活泼性。

12、在深深的灌木丛中,偶尔还隐藏着几个橘黄色的大南瓜,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绊倒。“哎呦!”是什么扎痛了我的手?原来一颗棕褐色的栗子长在长满尖刺的外壳里,刚才正是它的外壳在向我发动攻击。我轻轻地将它摘了下来,心想:以后再有哪个同学不听话,我就用这个扎他!嘿嘿!

13、穿过田间小路,我来到一望无际的谷子地。这时田野一片黄色,阳光一照,剌眼极了,像是洒丫满地的金子,秋风一吹,像是海上的波浪。谷穗密而饱满,就像串串铃档,它们低着头,好像是犯了什么错误。

14、外婆家的后面有一片竹林,竹林中的竹子又多有茂盛。竹子密得像永远穿不透的天空,一直没有尽头;数也数不清的高耸入云的山;竹叶落到了地上就变成了翠绿色的地毯。小鸡和母鸡有时会到竹林里来觅食,或者是来这里玩耍。

15、当季节的日记被打开时,这春便是这本诗集纯洁无瑕的扉页,它已啼鸟三五声催娆,桃花一两枝闹春。

16、在葫芦坝靠西的河坎上,有一溜向阳高地,深褐色松软的泥土里,生长着全坝子上最好的庄稼。排着方阵一样的麦田,正在拔节期,绿葱葱的,健壮挺拔,一派蓬勃生机。

17、玉米在风中舞蹈,叶子就是它的裙子;麦子在风中摆动,好像是在向朋友们招手;青菜穿上了绿色的外衣,在甩着头。

18、低处的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谁在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秋波摇晃着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是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如似一曲动人的乐章。

19、秋天一来,落叶纷纷,秋高气爽,果实累累,真迷人啊!春夏秋冬看田野,最美丽最诱人的是秋天的田野。

20、秋收过后,田野躺在阳光光辉照耀下,处处点缀着圆圆的稻草堆,黄色的黑色的牛群,散在各处悠闲地啃着青草,有的地方长着绿色的庄稼,像是铺着碧绿的地毡,小溪流蜿蜒在田野里,给阳光照着,像是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

21、南面的山,山高树茂。名贵的白松、红松,一样样,一片片,郁郁葱葱,清秀挺拔,万年长青。

22、一根根横跨蓝天的高压线,伸向远方,去连接着一座座电灌站,像是琴弦般日夜弹奏着丰收的乐章。

23、小村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好像是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24、田园的清晨是那样的美丽,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草儿喝着露珠的甘,鸟儿叽叽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胧的麦芽,被一颗颗轻柔的醒,经过农民朋友的细细修整——浇施肥锄草,它们一双双嫩嫩的小手,打着欢快的节,开始抑扬顿挫地朗读风。

25、玉米乐开了怀。桂树枫树常青树,带着苍郁和深沉的格调和各具特色的气质,展示着风采。金子般的黄,玛瑙般的红,翡翠般的绿,宛如画家精心绘制的画卷。

26、旁边,几行边垄高粱羞红了脸。高粱根部的叶子已被农人掀掉,只剩下腰部的几对叶片捧着红红的高粱穗儿在静迎朝阳。农人用来吓唬麻雀的假人儿威武地挺立着,而麻雀却站在了假人儿的秃头上东张西望。这使我忽然想起了老叔的一句口头禅:好地不怕家雀儿弹。

27、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28、田野一点也不野:有她的风韵美,像是她洒下的点点闪光;金亮亮的,毫不吝啬;风的柔,就如她的丝带般飘拂稻香隐约飘来,拔开稻草,仿佛萤火虫会悄悄的冒出来。

29、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30、瑟瑟金风吹来,望无际的稻田像是大海泛起了波涛,沉甸甸的谷穗像是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

第19篇:关于田园的诗句、名句

关于田园的诗句、名句

田园

主题:

不限 抒情 四季 山水 天气 人物 人生 生活 节日 动物 植物 食物分类:

不限 乡村 田园 边塞

写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翁卷《乡村四月》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佚名《长歌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____白居易《村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____王维《渭川田家》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____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____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____温庭筠《利州南渡》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____颜仁郁《农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聂夷中《田家》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____颜仁郁《农家》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____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____曾几《苏秀道中》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____韦应物《观田家》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____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__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____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____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____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____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____韦应物《观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____王维《渭川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____聂夷中《咏田家 / 伤田家》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____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____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____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____王建《田家行》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____孟浩然《田园作》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____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____丘为《题农父庐舍》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____徐玑《新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____欧阳修《秋怀》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____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

稏肥。____韦庄《稻田》

第20篇:描写山水的抒情诗句

导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山与水,寄托了诗人最深沉的感情,下面是关于山水的诗句,欢迎参考!

0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0

2、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____佚名《上邪》

0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0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0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0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0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0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0

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2、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1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___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1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____王勃《滕王阁序》

1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2、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____佚名《西洲曲》

2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____佚名《迢迢牵牛星》

26、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陆游《游山西村》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3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3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____佚名《伯牙绝弦》

36、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____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3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38、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____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3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____王维《画》

4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王维《鸟鸣涧》

4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43、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刘禹锡《陋室铭》

4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7、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

4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0、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山水田园诗句
《山水田园诗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