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党的思想路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5 18:02:3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路线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和核心。 2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

进入21世纪,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2001年7月,他在庆祝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002年11月,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是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我们又取得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推荐第2篇:怎样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怎样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历史上有哪些是实事求是的事件?有哪些

是不实事求是的事件?谈谈体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随着时代的

前进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结晶,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实事求是

是其基本点,解放思想是其关节点,与时俱进是其根本点,求真务实是其聚焦点。

解放思想以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发展的内在动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

心环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关节点。把“解放思想”

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的思想路线,是对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

基础,是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的基本准则,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与时俱进赋予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它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

根本要求,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方法。

求真务实作为思想路线的一个新概括,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精神实质的集中体

现,也凝聚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聚焦点。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在党的历史

上,有很多实事求是的事件,也有很多违背实事求是的事件。如:结束文化大革

命, 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活动,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等都是体现实事求是的例子。除此之

外,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着违背实事求是的事件,如“大跃进”,反右派斗争严

重扩大化,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三大改造急于求成,两个

凡是的提出等都属于违背实事求是的例子。大量事实证明,违背实事求是,会造

成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推进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在过去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

建设实践中的各个时期闪烁出了无比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新胜利,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始终符合中国的

实际,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才能实现党发展为了人民的愿景。在中国

共产党成立90年之际,该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于总结党的历史和经

验具有重要意义。继续坚持该思想路线,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相信,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中国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强大的。

推荐第3篇:对党思想路线的理解

对党思想路线的理解

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对于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思想路线起着统一思想,把握方向,指导行动的巨大作用。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状和中国农业国家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路线,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20多年来,我们党正是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可以说,这一胜利的取得同时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这关系到党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

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兴国和自身建设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体现与时俱进,我们党就能够不断增强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就能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客观事物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实践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不断深化,因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永无止境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充分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法宝,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品质和勇气。马克思主义者一再声明,它每取得的一种成果,都不过是为人们继续认识真理开辟前进的道路。同样的,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也是常提常新的事情。“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不仅在于给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基本思路,明确了一些基本要求,而且更在于向全党提出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探讨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重大问题的规律的任务。“三个代表”思想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一种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态度和方法。

09体教一班 欧志沪

推荐第4篇: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介绍

免费

分享

创新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介绍

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报告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

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报告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

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报告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

免费

分享

创新

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grcl/

推荐第5篇:党的思想路线研究(全文)

党的思想路线研究

关 键 字: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实践

内容提要: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格,是我们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一:恢复或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功绩。

邓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十年“*”的严重教训,针对“两个凡是”造成的思想禁锢,着眼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我国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突出强调解放思想,把它融入党的思想路线之中,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一次拓展和提升,一个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全党学习贯彻这一理论务必牢牢把握的灵魂和精神实质。近几年来,深刻总结国内国际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针对我国进入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着眼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突出强调与时俱进,在十六大报告中,更是把能否做到与时俱进,提到“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使之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和统一起来,融入党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的又一次拓展和提升,又一个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和工作要与时俱进,首先是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路线要与时俱进。邓小平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解放思想融入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一次与时俱进。十六大把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其本身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之所以意义如此重大,不仅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固有特点,更因为当今时代潮流汹涌澎湃,滚滚向前,我们的事业犹如逆水行舟,不与时俱进,就意味着停步,甚至倒退。邓小平早在1989年就说过:“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时,也总是突出它的时代性,强调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显著加快,高新科技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国内,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稳定面临新的情况,“四个多样化”的趋势还会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

由此可见,要不要和如何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与时俱进,不是决定于决策需要和主观愿望,而是决定于历史条件和客观形势。如同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解放思想融入党的思想路线是顺理成章一样,十六大把与时俱进融入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势所必然。

在思想路线中加上“与时俱进”就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了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些同志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其实已经蕴含着与时俱进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加上与时俱进呢?这就涉及如何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和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实事”,即“实际”,是动态的,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们的思想认识应当反映和适应这种运动、发展和变化,从动态中去寻求和把握其规律性。也就是说,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或者说,实事求是本身即蕴含着与时俱进的要求。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也就是说,要做到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或者说,解放思想本身也蕴含着与时俱进的要求。

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要引申和深化。可以说,它是从“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角度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义作了画龙点睛式的诠释。把与时俱进融入思想路线,进一步清楚地点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出发点,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为了使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立足于不断创新,实现因时而进;也进一步指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归宿和落脚点,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一定要反映在不断创新,因时而进上。十六大报告中说:“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对什么叫与时俱进所作的经典性解释。显然,把与时俱进融入思想路线,使之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完全结合和统一起来,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实质和真谛,更加完善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和逻辑。

有些同志还提出,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与时俱进仅是一种精神状态,与实事求是不在同一个层面和档次上,并非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因此难以说明把它融入思想路线是丰富完善了党的思想路线。其实,与时俱进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的根本前提和依据,在于确认客观事物、整个世界的有规律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由此决定我们必须用运动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一切,审视一切,使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永不停滞和僵化,以主观世界的不断创新去指导和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这正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绝对要求。所以,与时俱进不光是全党必须始终保持的一种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我们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概括。 关于思想路线的表述有的同志说,十六大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而现在通常又把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对此,需要作些历史的考察和辩证的分析。

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第一次完整表述有四句话,见诸于1980年邓小平《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的讲话:“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82年十二大党章则写道:“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显然是吸取了邓小平的表述,但对四句话在顺序上作了一点调整,并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改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改动十分重要,因为“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论和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已含有与时俱进之意。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党章,沿用了这一表述。这次十六大党章,仍坚持了这一表述。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因此,如果完整地表述党的思想路线,应当以党章的这一表述为准。

但是,这并不排斥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同时更便于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入耳入脑,而把这一表述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再用最为精练、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党章对思想路线的表述有三十个字,我们现在通常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二个字,就是这样的一种概括。作这样的概括,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容许的,有先例的。例如,自十二大以来到十六大以前,尽管党章都有对思想路线的四句话三十个字的表述,但通常都是把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两句话八个字。这种概括,大量地反复地出现在中央重要文献和党的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既然以前可以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高度概括党章表述的思想路线,为什么今天就不能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来作同样性质的高度概括呢?

总之,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党章关于思想路线的表述并无矛盾。关键在于主要应从精神实质上,而不是从表述方式上,去理解这个问题。

实践“与时俱进”一定要严格遵循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前提、原则、方向和目标有些同志还认为,“与时俱进”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可以作这样那样的不同理解,担心它如果被误解和曲解,就会走偏方向。关于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党强调“与时俱进”所持的原则立场。十六大报告概括十三年基本经验的第一条时,指出与时俱进就是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我们所说的与时俱进的性质,指明了与时俱进应当遵循的前提、原则、方向和目标。

但是也要承认,这些同志提出了一个确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即我们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与时俱进”要求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可能出现的误解和曲解,决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回顾历史,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并把它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对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然而不久就有人利用解放思想的口号,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正是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强调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思想,明确指出“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此同理,今天我们突出强调与时俱进,也要防止任何借“与时俱进”之名,搞偏离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一套的现象。“与时俱进”是绝对必要的,但关键是往哪儿“进”。十六大报告作出的“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论断,就是正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样,把随心所欲地提出一些不科学的甚至反科学的命题,标榜为“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把与时俱进“进”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歪理邪说那儿去,那不是真正的“进”,而是退,是形“进”而实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对于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思想路线起着统一思想,把握方向,指导行动的巨大作用。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思想走在行动的前面,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变化。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状和中国农业国家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路线,从而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强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20多年来,我们党正是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可以说,这一胜利的取得同时也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历史时期,针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这关系到党的发展和国家的昌盛。

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最本质的要求;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兴国和自身建设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始终体现与时俱进,我们党就能够不断增强先进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就能始终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就是要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自觉做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破除五种旧思想,树立五种新观念,即破除长期自然和半自然经济状况下形成的小生产习惯和小农经济意识,树立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保守思想,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观念;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破除守摊子、无所作为、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奋发有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新观念;破除公有制经济比重越高越好的思想,树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通过解放思想,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

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求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结合起来,把发扬革命传统与创造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抢抓机遇、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坚决扫除一切影响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性束缚,振奋精神,知难而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就是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应该发展地看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整理,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这些都需要观念创新、思想解放。只有把解放思想与从实际出发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党的思想路线本质要求的高度把握解放思想,对于推进理论创新有重要指导意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今天强调解放思想,就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荐第6篇: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1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 在革命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长期存在和发展?

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第二,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相当力量正是红军的存在,则是红政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3 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措施?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统筹区域发展。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对应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答; 错误从经济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立,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测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度的历史阶段。

2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答;正确,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馆和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任何社会的发展和生存,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i、简直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 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答;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几经全球化是各国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能够实现最佳组合,是各国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经济的的发展,而且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诸多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冲击,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 论述题

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领导的新明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化三改造”,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为了更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先进生产力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机器大工业已经不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的社会生产力,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中共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五)1: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领导的新明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化三改造”,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为了更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中共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先进生产力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机器大工业已经不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而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的社会生产力,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中共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主要关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第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色主义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和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1 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及其关系?

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3)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关系告诉我们,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测,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中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第二,现在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现在科技研究日益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第四,现代科技更新速度快,信息量日益膨胀,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更新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在所有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质疑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按逸老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和计划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人民民主专政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辨析题

1 在知识时代必须有知识才行,其他的不需要 答;错误,

2 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答;错误,和谐社会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稳定的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的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的和活力的社会。所以和谐社会不是稳定的社会,但是,稳定的社会并不一定是和谐社会。 3 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答;正确,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风好坏直接影响党的领导能否实现。党的好坏还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而且还关系到当能否保持先锋队的性质

4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答;正确,党的宗旨和性质,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答; 错误从经济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立,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测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度的历史阶段。

6:在知识时代必须有知识才行,其他的不需要

答;错误,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全麦面发展的人才,即必须具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此我们应把自己培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其中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和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信念,道德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总之,四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1:为什么提出革命,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在革命建设中走自己的路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果。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过经验和模式从来都不会成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2:在革命建设中怎样走自己的路?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经验得出的结论。 3: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走自己的路实质是什么?

一是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二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以上论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推荐第7篇:邓小平理论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1.邓小平理论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有一个贯彻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力的国际环境。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的相互关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从总体上加以认识和把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初级阶段提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文化基本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文化纲领中规定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我的中心点。

5、中共十五大提出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6、法治是依法治国的什么?

前提和基础

推荐第8篇: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文

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9更新时间:2009-11-23文章录

入:admin

中国社会主义史已向世人昭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党在反思过去思想路线错误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成果。因此,党的思想路线是具有导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党的思想路线论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要义,全党应特别关注、潜心研究、精心把握。 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认真总结30年来的宝贵经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我党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继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考察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顺瓜摸藤、顺藤寻根,逆向思维,似乎看到了一根茁壮的红根深深地扎在中华的沃土里,这条根就是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根的种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营养物质来自于中国的土壤和环境。这条根向世人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党在反思过去思想路线错误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成果。现浅析如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涵两个层面的内容,即认识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层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总结。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所创立的具体制度和战略。其中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制度,以和谐社会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以及“三步走战略”、科学发展战略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不断推进,二者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相辅相成、不断深化的关系。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含义

所谓路线,原意指从一地到另一地所经过的道路,引申义是指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所遵循根本途径。本文所谈的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时的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程序和过程,即带有规律性的思路。

毛泽东同志将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同志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其基本含义相同,仅是后者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其共同之处都是从本质上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具体地分析,党的思想路线即思维规律可分为三大步。第一步,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我党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或曰目的或曰价值取向;第二步,指导思想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或曰有机

统一,或曰二者兼顾;第三步,检验和检验标准。

现按思维的三大步来分析,我党思想路线的受挫和成功。在第一步即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党的高层领导人都没有错,从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到邓小平同志的“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江泽民同志的“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同志的“以人为本”。但是问题就出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上,第二步,指导思想和具体国情相结合,这句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不容易。要结合首先要弄清楚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里,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中,哪些属基本原理,哪些属具体特征,弄不好会主次混淆;对中国具体国情认识,也常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有很大历史局限性,具体地说,中国是濒临共产主义的天堂,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弄不好会误判;第三步,就是对党的思想路线正确与否的检验及检验标准上,是让实践说话,还是听“梁效”的诡辩,是用人民生活水平证实,还是用老祖宗的描绘自欺欺人。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我党在思想路线的挫折,问题就在于我们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高估了社会主义,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又是将老祖宗的话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把毛泽东的话说成是“最高指示”,将老百姓教化成勒紧裤带唱赞歌的“宗教徒”,实践检验真理变成了真理检验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十年*的全面混乱。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56年“一化三改”,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路走来都顺利,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在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很不容易,到此为止,我们党走得比较顺利,关键原因是思想路线端正,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实际。不久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领导层,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苏共二十大后,国际上的反共高潮和国内的小*,使得毛泽东同志思想上发生了很大转变,改变了八大提出的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关于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要和我们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将经济搞上去的正确判断,又把思想回到了阶级斗争的年代,认为阶级斗争不能放松,这种思想发展的结果是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从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分析,毛泽东同志没有错,他始终告诫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错就错在他其一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其二高估了社会主义,夸大了阶级斗争。把苏联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当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估计也过于夸张,误认为不久就会进入共产主义。加之,又认为中国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不但没有结束,而且越来越严重,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中国国情的结合上,由于一个曲解、一个误断,在治国理念上说就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方略及“大跃进”等左的举动。在遇到党内彭德怀等一批敢于讲真话的老同志忠言时,毛泽东同志脑子阶级斗争弦绷得更紧了,误认为,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危险就在党内,即党内的走资派。其三,错还错在对党的思想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上,不是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小来衡量,在十年*期间,人民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基本生活用品粮、棉、油、蛋、肉等长期凭票供应,就连日用品肥皂、洗衣粉、白糖也经常凭票限量供应,有时候肝炎患者买几斤白糖,还需商业局办公室主任批条子。而我们每年的元旦社论中,却高唱什么祖国大地莺歌燕舞、群情振奋、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形势一派大好!可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石,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已被政治权力争斗的硝烟所淹没。

陈云同志痛定思痛,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党这些年的错误,说到底,是一个哲学的错误,也就是思想路线上的错误。”(见理论家、哲学家邢贲思教授答记者问《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这话说得太精辟了、太深刻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确实是一个一错百错的导向性、全局性、根本性、决定性的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的提出本身就是我党在反思改革开放前党的思想路线错误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成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诫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邓小平同志在“*”后临危受命,他首先从思想上找原因,拨乱反正,他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解错了,问题的根本是思想根源,是思想路线上的、认识上的问题。邓小平把我党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扭转到首先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阶级斗争是必要的,但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搞无产阶级专政也好,搞阶级斗争也好,都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能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经济快速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才是社会主义一切活动的目标。这个根本认识的转变,是我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直到今天没有出现大的波折的重要思想保证,这就是思想路线的威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思想路线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始终坚持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上,最大的突破就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国情的判断上,最大的突破就是中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共产主义不是不远了,而是仅初级阶段至少还需一百年。在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上,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对实践的诠释就是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与否。例如: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其核心是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手段,不是目的,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综合国力也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也是手段,是为了给人民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发展先进文化,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由此可见,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党改革发展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改革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

四、对党的思想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反思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如前个人浅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理论部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实践部分,道路是制度层面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具体的制度和战略。

但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步,这个理论体系和道路的产生又靠什么?靠的是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假若没有解放思想,也许我们头上“两个凡是”的紧箍咒还未打掉,我们还在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你死我活的斗争着。

那么什么是解放思想呢?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讲解放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呢?邓小平说:“讲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端正党的思想路线,使党的思想路线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那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就是这一根本原因的原因,即原始原因。

正因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原始原因,所以党的思想路线论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要义鲜明地提出来,全党应特别关注,潜心研究,精心把握。

推荐第9篇: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武器。毛泽东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推荐第10篇:党思想路线形成发展进程及其意义

党思想路线形成发展进程及其意义

【摘 要】毛泽东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结合中国实际,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又加上了“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六大强调了“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 新变化、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党的思想路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字】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思想路线 重要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毛泽东在 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37年

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毛泽东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观点。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中国革命艰巨的任务。

- 1

毫不犹豫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四) 2004年胡锦涛讲话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是要坚持求真务实,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所以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三、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思想路线关系到政治方向。思想路线涉及到认识问题,人的认识是有差别的,有高低的,对事物的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行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全党的认识论,主要涉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如何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就会有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等。反之,其他路线也会出问题。因此,要特别重视思想路线,不断纠正思想路线的偏误,让它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思想路线关系到实践成败。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思想路线对实践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的愿望是好的,但不时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欲速不达,损失严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思想路线关系到与时俱进。对于思想路线的内涵、要求、特点等,人们的

- 34 -

第11篇:入党积极分子眼中的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思想路线的定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时间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精神实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事实的全部综合,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逻辑起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运用理论来也就和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展开的途径和方式。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他贯穿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始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强调的是时间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逻辑归宿。总之,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完成的过程,实事求是贯穿于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路线是在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他又是在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的到恢复和发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什么时候当得思想路线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付出沉痛的的代价。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顺利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顺利发展。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5.09

第12篇: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及其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年月日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年的旅程。新中国的年是辉煌的,但她走过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回顾年历史,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创造的每一个奇迹以及所遭受的每一个挫折,无不与新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认真探索党的思想路线曲折发展的轨迹,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振兴中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党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党的思想路线通常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在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大力倡导调查研究。毛泽东要求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使我国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

年月至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毛泽东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极“左”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建设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二、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建国周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发展过程,伴随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现在和今后都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

年的历史证明,思想路线上的曲折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曲折的根源。什么时候党的思想路线端正,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必然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必须创造系统的主客观条件。

新中国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现象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社会原因。缺乏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发生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观原因。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不健全,国家法制建设滞后等,是导致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客观原因。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贯彻实事求是的主客观环境。为此,一要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主体素质。

第13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绪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支配自己心得的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证券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之处,“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是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第一次实验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认为那些错误的思绪,“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阵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12越,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救助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时间的依赖关心,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借用了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在1957年下半年抑或,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虽然毛泽东曾在方向“大跃进”的错误并 加以纠正,但党在时间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批评“两个凡是”,认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他指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大学是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心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举行。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了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比昂、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在邓小平看来,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证券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正式经过了这个时期不断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权威才重新确立起来,改革开放才取得了重大胜利,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

进入21世纪,我们又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正式经过了这个时期的解放思想,我们应对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依赖,胡锦涛在多种场合和多次讲话中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对于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正是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我们又取得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成就,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社会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制定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阐述。

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不会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边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相比,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民族资本占现代工业的20%,大多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保护和发展它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均有意义。再次,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表现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民主革命,是团结与争取的对象。最后,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因此,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必须采取保护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因此,这种保护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保护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是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

这一纲领发挥了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根据地自身的建设,有利于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克服经济困难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支援长期的独立自主的革命战争。在人民革命力量逐渐进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安置因战争而造成的失业人员和稳定民心、稳定社会。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有其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的作用。因此,保护民族工商业,对于国计民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正确思想,为经济落后国家在革命时期以及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如何建设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正确的实际选择和理论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第14篇: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演变及其历史必然性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演变及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胜利走过了85年的曲折历程。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党的历史的一条红线、一条生命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首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如果没有这条思想路线,可以肯定地说,我党决不会有今天。“‘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立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建国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虽然中间曾有过一段曲折,走过了一段弯路,但仍无损于这条思想路线的光辉。特别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这一思想路线又添新光彩。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提出到现在先后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与演变。这一思想路线虽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随着时间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事求是”的

思想,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所以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由我们党所面临的实际状况决定的。

众所周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要找到一条不同于俄国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尽管早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就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了这一正确的思想,但是,由于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不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正确的思想并不为全党所接受。所以,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先后出现了多次“左”右倾错误。尽管这些错误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特殊国情,不能够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马列主义采取了机械的、教条的态度,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此,这就需要和要求我们党能够事实求是地研究和分析我国的国情,排除教条主义的干扰,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就成为必然。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建国以后,也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正是后来违背了这一思想路线,导致了大跃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最终酿成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应当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思想路线问题还没有自觉地提出来。自觉地探寻思想路线,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12月,党的古田会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的唯心观念。认为对政治形势的唯心分析和对于工作的唯心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加以纠正的方法,第一是“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第二是“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这两条方法的提出,是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思想的先声。

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针对本本主义者照搬苏联、一切“拿本本来”的作法,他鲜明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观点,指出马列主义的“本本”一定要学,“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一思想的提出,初步形成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为进一步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1936年至1937年,毛泽东连续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著作,系统地论证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全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奠定了哲学基础。在“两论”之后,党的思想路线开始清晰起来。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在《共产党人》创刊号上发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以最完备的形式提了出来。随后,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并作了科学解释,党的思想路线至此形成。延安整风就是用这条思想路线统一了全党的思想。

建国初期(也就是头八年),毛泽东仍一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代表作。这一时期,“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在这期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和中共“八大”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指出要克服和防止主观主义,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是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纳入了党的思想路线,对于保证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贯彻增加了监督检验功能。这是建国后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党的八大在党的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八大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

但是,建国后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使我们党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主观主义的作风也随之滋长起来。加之国内外特殊的环境,使我们党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和不正确的估计。1957年4月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的挫折。当时,毛泽东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左”的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的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变革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大跃进运动,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致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后来又发展到反右扩大化,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1960年底至1961年初,在经历了大跃进运动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现的挫折后,毛泽东又重新提出要进行调查研究,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八届九中全会上,他甚至提出建议:1961年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重提调查研究,在党内印发《调查工作》,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条例,使党的思想路线有些端正和恢复,对于克服经济困难,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当时由于全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而且继续使用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主义问题,党内的民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越来越严重,没有能够,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随后,加之林彪、康生、江青一伙的故意干扰和破坏,使刚刚恢复的正确路线又遭到了更大的干扰和破坏,犯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主观唯心主义盛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肆意践踏,给党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其间,我们党实现了拨乱反正,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也由毛泽东时代的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们知道,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形成了新的教条主义,延缓了拨乱反正的进程。所以,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问题又成为全党的首要任务。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在会上,邓小平再次阐述了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运用大量事实,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批判了“四人帮”歪曲篡改毛泽东思想,引用毛泽东的片言只语来骗人,吓唬人的罪行。此后,他开始着手在军队、教育等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的工作,从实践上否定了“两个凡是”。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一科学论断,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从而恢复和丰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清理了一大批*中遗留的冤、假、错案,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口号,实现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拨乱反正,真正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新恢复了党正确的思想路线,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而,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重新确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导下,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拨乱反正,科学地阐述了许多从实践中提出的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二”大,高度赞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功绩,肯定了全党在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方面的努力,并第一次把这条思想路线完整地写入了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为全党长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三、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和变化的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以后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这就不仅需要对旧的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更需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继承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它作为学习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用以指导当前的工作和实践。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我们坚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理解上,或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而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同时,江泽民还进一步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我们的认识要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化不断提高。全党同志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 此外,在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理论成果,也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大将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崭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新概括,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继承前人又不墨守成规的理论勇气和魄力;突出了时代精神和创新要求,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烈追求和坚定意志。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对党的思想路线核心内容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认识的不断深化。

当然,我们必须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这一新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而不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的终结。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仍然要与时俱进,仍然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第15篇: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结晶,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实事求是是其基本点,解放思想是其关节点,与时俱进是其根本点,求真务实是其聚焦点。

解放思想以其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发展的内在动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关节点。把“解放思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的思想路线,是对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准则,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与时俱进赋予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它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方法。

求真务实作为思想路线的一个新概括,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也凝聚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的聚焦点。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在党的历史上,有很多实事求是的事件,也有很多违背实事求是的事件。如:结束文化大革命, 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活动,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等都是体现实事求是的例子。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着违背实事求是的事件,如“大跃进”,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三大改造急于求成,两个凡是的提出等都属于违背实事求是的例子。大量事实证明,违背实事求是,会造成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可取的,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推进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在过去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各个时期闪烁出了无比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新胜利,关键的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和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始终符合中国的实际,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才能实现党发展为了人民的愿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3年之际,该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于总结党的历史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继续坚持该思想路线,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信,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中国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强大的。

汇报人:xiexiebang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

第16篇: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途和基础。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的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一方面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实质性的一方面,就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的主体,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三、实事求是是核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所以,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将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进行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一切成功,归根到底靠的是实事求是;党出现的失误和挫折,根本原因是背离了实事求是。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17篇: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意义

徐晓明

(赤峰学院 政治法律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我们党又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摆脱了“*”结束后中国社会复杂局面所带来的困境,使建国以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科学的结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拨正了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正确航向。

关键词: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178-0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结束以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无论对当时、对现在、还是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社会面临的复杂局面

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震撼世界的10年“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结束后,中国社会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结束后,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7月28日河北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接踵而至的几件大事加剧了全国人民对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们都在思考和寻找着中国面向何处去的答案。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发表《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了“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维护了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仍然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必须在对待毛泽东的态度和判定历史是非的标准问题上来一个思想大解放。必须冲破教条主义的重重束缚,使我们党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摆脱复杂局面所带来的困境,才能找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以后,立即受到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批评和抵制。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党中央,提出要以“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此后,他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两个凡是”提出批评。陈云、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等一批老同志也纷纷强调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抵制“两个凡是”的推行。1977年年底,在中央党校学习的800多名高中级干部就党的历史展开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到底应当以什么为标准来认识和判断历史是非。对此,在主持中央党校常务工作的副校长胡耀邦的指导下,党校的理论工作者几经修改,写出了一个指导研究党史问题的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两条指导原则:一是应当完整地、准确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二是应当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

与此同时,理论界几位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撰写了一篇论述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文章经反复修改,最后由胡耀邦审阅定稿。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刊发,随后,又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在5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接着,各地报纸相继转载。邓小平、罗瑞卿、谭震林、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分别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刊物上发表讲话,以鲜明的态度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理论界、学术界、新闻界等纷纷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主要负责人也相继公开发表文章或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波及全国、影响各界、人人关注的全民大讨论热潮。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也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不只是理论观点之争,而是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如何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政治问题。通过这场讨论,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认识混乱逐渐被澄清,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两个凡是”和长期盛行的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逐步被打破。

(二)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和中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曾在中央、地方和军队担任过重要任务的老同志,共219人。在开幕式上,华国锋宣布,会议的议题有三个:一是讨论《关于农业的发展速度的决定》和《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二是商定1979年和1980年两年国民经济计划;三是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会议召开之后,逐渐脱离了原定的三个议题,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工作重心转移问题,即结束全国范围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二是解决平反冤假错案问题;三是真理标准问题。

12月13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针对当时全党面临的几个迫切问题,他着重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讲话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回答了在历史转折关头党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明确了党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而且也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方针,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和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了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全会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新道路、开创新时期的标志。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四)《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决议》坚决地维护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科学地阐述和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同时又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包括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批评,从而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当时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标志着党又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意义

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党和国家的发展实现历史性转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经过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通过这一转变,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一)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的政党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的政党。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实事求是地把自己经历过的全部重大历史事件的正确与错误,一件一件地向党内、向全国、向全世界公开发表出来,既充分肯定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又不掩盖自己所犯的错误,严肃认真地向人民做自我批评。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成熟的党。列宁说过:“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持的态度,就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他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中国共产党能够实事求是地公开承认错误,找出犯错误的原因,找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并把它公布于众,表明我们党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决心在全体人民的监督下,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的党是光明磊落的,是对人民、对历史、对真理高度负责的党。

(二)使建国以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科学的结论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建国以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科学的结论。正是由于我们党在思想上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才能科学地总结建国以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建国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党在这些事件中指导思想上的正确与错误,才能做出历史性的实事求是的深刻分析和恰如其分的科学判断,才能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对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必要性、重要性做出科学的阐述。

(三)拨正了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正确航向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拨正了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正确航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没有中国生产力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殷实富足,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就没有“一国两制”政策的成功实践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同样也没有党在理论上的创新。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永远不可偏离。

第18篇: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年级:2011级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1)班姓名: 周文杰

学号:20110260141

论述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不可置疑,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求,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其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然后,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同时,实践不是孤立的,实践必须与认识相结合,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而要做到这点,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的,人们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性去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党的思想路线强调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具有一致性。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唯有通过实践,多次反复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党的思想路线认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地去探索和发展真理,反复实践。然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判定一切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这一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要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党的基本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是完全一致的,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来看,党的思想路线是正确的,是明智的,是结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思想路线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其精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性。要严格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秉持二者的高度统一性,将其运合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19篇: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领着我们前进

摘要

本文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讨论是党的事实求是思想路线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的两个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例子来做分辨阐述,说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与我党的发展、成长、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是在危难时刻拯救了共产党,拯救了新中国。结合镇安满族乡在2006-2010年这五年的成就,证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领着我们前进。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领着我们前进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我们党走过了90年得奋斗历程,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9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促使我们国家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动力,我认为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奉行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可以说,90年来我党所走过的每一步,我们取得的每一个丰硕的成果,无不闪烁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灿烂光芒!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回顾党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与我党的发展、成长、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是在危难时刻拯救了共产党,拯救了新中国。

1926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提倡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洗刷唯心精神等宝贵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结晶;这条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得到了模范的执行,后来却遭到了”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斥打击;最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惨重失

败,葬送了在艰难困苦中发展起来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长征;而此时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全党已达4年之久,使党的事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中国革命处在一个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上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问题,坚决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战略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其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就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独有的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的胜利。

76年前的遵义会议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胜利,并由此形成了高举这面光辉旗帜的党的第一代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就因为它是我党在自身错误中的自我反省,在痛苦经验中的自纠自查;是党和革命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更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独立自主的政治要求的有机结合,真理性认识的显现。

遵义会议巨大的历史功绩,使它成为矗立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一座光芒四射的里程碑。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成为建

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在党的历史进程中足以与遵义会议相媲美的一次重要会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拨开了满天的阴霾,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大胆进行拨乱反正,在全社会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果断否定了“两个凡是”,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想路线,同时邓小平同志把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放到了首要地位。他明确指出: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由此可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发展。正如遵义会议开创了民主革命的新局面一样,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起点,我们党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资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从中国顺利加入WTO,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有一条重要的思想原则在指导着改革的实践,使我们的改革始终没有偏离中国的实际,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建国以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从1945年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到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到1978年改革开放翻开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无不闪烁着实事求是朴实而正确的思想路线。199

7、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1998年我们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我们顽强抵御了“非典”疫情;200

3、2005年我们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2008年我们面对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谱写了一幕幕感人的篇章,赢得了全世界人民敬佩;8月我们忍着悲痛、敞开胸怀迎接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2010年5月,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在上海召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更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探索并逐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模式,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极大的生机与活力,我国GDP每年以10%左右的高速度增长,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到2010年397983亿元,增长近110倍,在世界排名中超越德国,力压日本升至第二位。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9109元、5919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回顾90年来的光辉历程,目睹90年的沧桑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90年的的奋斗史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才能使我党和国家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程度,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关系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在基层单位工作中,更加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过去“十一五”计划的五年,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全力做到招商引资上项目、突出特色抓农业、以人为本发展民生工程,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经济建设再创佳绩。2006年,镇安乡社会生产总值为14.2亿元,2010年达到44.7亿元,年递增

%;2006年,乡财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为330万元,2010年达到1275万元,年递增 ;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600元,2010年达到7812元,年递增 %。已建成并完善五里工业园区、镇安工贸园区、羊肠河工贸园区和西拉工贸园区,扩建并规范孙屯建材市场、沈屯生猪批发市场、西拉和羊肠河集贸市场。全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6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

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原则,农业生产硕果累累。2006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3.1亿元,2010年,达到4.8亿元,年递增

%;

1、2005年遭受禽流感打击后,加强了畜禽专业养殖小区建设和动物防疫、畜禽产品检疫力度,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回复和发展。目前,全乡建有标准养殖小区30个,占地300亩。2010

年,全乡肉蛋奶总产量达3.6万吨。

2、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经济作物和保护地生产面积逐渐加大。到2010年末,全乡水浇地面积达到6500亩;保护地生产达9000亩,其中温室大棚3500亩。

3、“一村一品” 渐成规模,五里草莓、下湾子冷棚香瓜、西拉姜套蒜、井家地膜白菜已成为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飞龙牧业、宝龙肉禽、大明肉联等企业通过“订单”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原则,增加百姓的幸福指数。

1、修建乡村油路9条,全长23.7公里,全乡基本实现油路“村村通”。

2、卫生工作得到加强。2010年,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100%;2009年投资52万元建设了卫生院,现已运营使用。

3、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保持了我乡计生工作的先进水平。

4、民政事业得到发展。几年来,共为贫困户、低保户建新房34户,维修22户;加大了乡敬老院投入,使其达到省级标准。

5、全乡新建水厂8座,22个村全部接通自来水,入户率达 75%。

6、全乡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达到电话乡水平,移动电话得到普及;修建乡司法事务所、文化站等便民服务场所,在11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多年来,镇安满族乡党委、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我县“三年进中游、

五年创辉煌”为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四三二一”治县方略,因地制宜,锐意进取,创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事实证明,在改革发展的路上,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各方面的工作路线,才能提出和执行正确的战略与策略、方针与政策,才能形成和弘扬正确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才能引领着我们继续前进!

镇安满族乡

郑思思

作者简介

郑思思,女,中共党员,大学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系锦州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第20篇: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定稿1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中山大学郑永廷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并强调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述,既是对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申,也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对指导我国各条战线、各项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既是对实践需要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因而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的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针对党内曾多次出现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给革命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它既强调了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规律性,又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与发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针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思想保守僵化和教条主义、个人迷信的错误倾向提出来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 1

第2卷第27

9、364页)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从教条主义、错误的观念和“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开拓进取;就是在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依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根据世界格局变动不居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地从已经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和把握规律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工作。因此,与时俱进是党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形式下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世纪的发展。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求真务实,从理论上看,强调的是要遵从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实;要遵循客观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求真理;要尊重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与作用,求真正的主人。因而求真务实继承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优良传统,蕴涵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实践上讲,“真”与“实”,即客观实际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决不会停滞不前,我们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把握也是不断深化的,决不能停留在固有的水平上。我们必须根据“真”与“实”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用以指导实践。为此,胡锦涛同志对当前我们所面对的“真”与“实”进行了概括,他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样,胡锦涛同志把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和今后所要求的“真”与务的“实”的内容具体化了,赋予党的思想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胡锦涛同志在强调求真的同时,还强调务实。所谓“务实”,首先是要务本。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务安身立命之本,要务立身行事的根本。在现阶段,就国家整体而言,我们党和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是实现现代化。我们务实,首先要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本,要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扎扎实实地前进,这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最大政治,我们必须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离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定陷于空洞与虚假,贻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个体来说,我们立身行事的根本,是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和担当的工作任务,是我们既为社会做贡献又实现自身价值的根基。我们务实,就是要敬业爱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忠实 行自己的职责。离开自己的事业追求与本职工作,我们必定陷于贫乏与空虚,贻误自己的前途,损害自身利益。

其次,务实所强调的是务必做到并务求实效。荀子说:“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这就是说,知、言、行,都要实,要靠得住,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信息化、发展变化迅速的社会,各种风险的冲击,各种因素的干扰,各种诱惑的引诱,使许多人困惑不安或摇摆不定。能不能坚定信念,坚守职责,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并取得实效;能不能解决事关社会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紧迫问题和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是对每个党员和干部的考验。所以,胡锦涛同志特别要求党的干部,“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胡锦涛同志所讲的求真,就是强调面向客观实际,追求真理,认识和把握规律,讲究科学性;所讲的务实,就是强调进行实践,追求实效,确立和坚定目

标,注重价值性。求真务实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理论的发展是因为实践的需要。同时,理论提出之后,对实践的发展又产生积极而广泛的推动。胡锦涛同志提出求真务实,借鉴于历史,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首先,强调求真务实,是发展大好形势的需要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连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了番两番的目标,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顺利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成就使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003年,我国在遭受非典袭击和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速度再创新高,国民经济实现重大突破,形势确实很好。在大好形势下,一些人淡忘了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讲究高消费,追求超豪华,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攀比指标,盲目发展的势头;还有些人在成绩面前居功自傲,沾沾自喜,缺乏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些容易在大好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在党的历史上都有过经验教训。毛泽东曾多次批评因为胜利而忘乎所以,遭致失败的教训,反复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国解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浮夸、冒进、形式主义、假大空等不顾事实与客观条件的教训,多因发展形势好而头脑发热而导致。为此,胡锦涛同志记取历史经验教训,在向全党提出牢记“两个务必”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要求全党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这对我们牢记历史经验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继续发展大好形势,意义重大而深远。

其次,强调求真务实,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而有力的驾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竞争将不断加剧。竞争使我国社会过去的均衡状态和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的二分格局发生新的变革,一方面它赋予社会和个体强大的动力,但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与弄虚作假行为。这是因为,在竞争过程中,物质的、经济的成果因其有形和能被量化、

指标化,并与个人升迁和利益挂钩,可以进行直接比较而显示价值优位。于是,一些干部为谋求政绩而不顾客观条件地大搞形象工程、数字工程,甚至欺上瞒下,虚报数据,作假指标,骗取职位与荣誉。在市场、官场、考场、学术界等领域,为了竞争得利、取胜而不讲诚信、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以权谋私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违背真实、玩弄虚假的丑恶行径不仅严重阻碍了市场体制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胡锦涛同志提出求真务实,强调“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正是治理这些社会顽症的良方,是驾驭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武器。

再次,强调求真务实,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复杂程度的加大,我们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诸如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收入上的差距,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矛盾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只能从全局实际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保证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证和促进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多变、多样、多重的客观实际比以往更难认识和把握。因此,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