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传说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3 09:04: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兄弟情深,“二黑哥”柳石明的美丽传说

兄弟情深,“二黑哥”柳石明的美丽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木鱼石的传说》曾家喻户晓,首唱柳石明红遍大江南北。2014年冬季,柳石明在电视台做节目,一位高大帅气的青年搀扶在侧,神情间亲情浓郁。老艺术家们赞柳石明的儿子细心孝顺。其实,柳石明自从1970年结束婚姻之后,一直专注于事业,单身生活,并无爱人和孩子,这位年轻人是柳石明的师哥李洗的次子李明航。半个世纪兄弟情,柳石明感恩师哥,和李洗肝胆相照。两家人亲如一家,柳石明帮着照顾患病的师嫂,资助李洗的儿子李明航读书。李洗患癌,74岁的柳石明彻夜守护八旬师哥,李洗的儿子尊他如亲父。著名歌唱家柳石明,向世人讲述了感恩大爱的情怀,感天动地的兄弟深情故事„„

忐忑岁月,二黑哥打开蓝盈盈的天

1955年,青年柳石明被外语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同时录取。1962年,中戏毕业后,表演系的声乐尖子生柳石明因成绩优异,被选入中央歌剧舞剧院成为歌剧演员。时年24岁的柳石明内心并不轻松:歌剧院人才济济,自己作为热演歌剧《小二黑结婚》中“二黑哥”的备选人,要和号称“第一大腕”的郭兰英作搭档。艺术功底深厚的郭兰英要求严格,之前的年轻搭档纷纷落选,柳石明心中忐忑。

初到歌剧舞剧院,柳石明反复琢磨寻找感觉。按照规定,四天后,将让他与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试戏。这天晚上,柳石明来到排练室演唱起来。唱得入迷时,听到一声叫“好”和鼓掌声,一位厚道质朴的大哥含笑走来,指出他演唱时的弊端,并给他作示范。此后柳石明演练时,大哥都来指导。柳石明问时,大哥只说:“我是打扫卫生的,看得多了,自然知道和郭兰英搭档的感觉。别问了,你很棒,好好练。”

和郭兰英试戏,首试即获得郭兰英的大赞,郭兰英叫来她的原搭档、第一代二黑哥,向柳石明介绍:“这是李洗,第一代二黑哥,你们以后多探讨吧!”柳石明愣住了,以前虽看过李洗演戏,但那毕竟是在台上,隔着很远看不清晰。近在眼前的李洗,就是连续几个晚上给自己指导的、自称打扫卫生的质朴哥!这个二黑哥,竟主动给一个陌生的前来取代自己的年轻人作指导!在柳石明惊异和感激的目光中,李洗宽厚一笑,阻止了他的客套话。柳石明才知,李洗哥比自己年长6岁,因政治成分不好,歌剧舞剧院想找个年轻的演员换下他。之前郭兰英试过很多优秀的演员都不合适。李洗在柳石明的宿舍外听到他的演唱,非常赞赏,英雄相惜,帮他找到和郭兰英搭档的感觉,终于过了郭兰英的严关。柳石明感动与震撼,李洗说:“我退后是迟早的事,你年轻,会有大成就的!”柳石明七尺男儿听得眼眶湿润,他想尊他为师,被李洗拦住了。

柳石明被歌剧院正式选定为“二黑哥”的接替人选,与郭兰英搭档。李洗每天傍晚给他开小灶培训点拨,柳石明勤奋加悟性,演唱得日臻完美。郭兰英鼓掌称好:“配合得太默契了,这小伙子真棒!二黑哥的角色就是为你准备的!”殊不知,在头天晚上,李洗已经帮他提前排过了。

初出茅庐便与明星同台搭档,柳石明心里感激大哥李洗。此后的人生路上,他们成为相伴半个世纪的好兄弟。“*”中,李洗因出身问题受排挤,柳石明为他挡了很多明枪暗箭。

非亲兄弟演绎人间真情

李洗、柳石明兄弟俩互相扶助,友情深厚。李洗的爱人关庆芳也视柳石明为弟。1976年6月,李洗的次子出生,柳石明给孩子取乳名大龙。大龙身体强健、聪明可爱,见柳石明非常疼爱,大哥李洗给大龙取学名“李明航”,选柳石明的“明”字,意思是把儿子分一半给柳石明做儿子。

年轻的柳石明在歌剧界声名大噪,他和郭兰英先后主演了《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窦娥冤》等著名歌剧,李洗在幕后默默支持。1985年,著名词曲作家吕远找到柳石明合作,录制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主题曲《一个美丽的传说》,柳石明再度走红,真的实现了师哥所说的“开始一个新辉煌”。

柳石明和李洗在歌剧院宿舍楼住对门,哪家做了好吃的就端来共享;大龙自幼顽皮,柳石明的老母亲把他当作亲孙子,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留着。李洗和爱人工作忙的时候,大龙就到柳石明家里吃饭;老母亲和柳石明一起住,遇到柳石明演出忙,善良贤惠的李洗夫人提议两家打通墙壁,共同照顾老人,从此更是情同一家。

李洗的次子大龙自幼顽皮,个性强,李洗脾气急,父子俩有时不免意见相左而顶牛,柳石明总是充当润滑剂。大龙爱和柳石明聊天,听他讲故事,和他说心里话„„柳石明自1970年离婚之后,始终把精力投入到艺术事业,生活上尽力帮扶兄嫂,视大龙为亲生。

2005年,一向对影视有着浓厚兴趣的大龙强烈想到美国学习影视导演编剧专业,遭到李洗夫妇的反对。柳石明向师哥李洗和师嫂说:“我永远忘不了师哥给我的帮助,您的援手圆了我的梦。而今我愿意帮孩子圆梦,你们别管了,这是我们爷儿俩的事。”

2006年2月,柳石明帮大龙选择“美国电影学院”,资助他在国外求学。送大龙上飞机那天,身高1.8米的大龙拥抱住柳石明,叫了一声:“老爸,保重!”便涌出泪滴。平时温情细腻的柳石明突然异常平静:“儿子,老爸支持你,往后的努力,就看你的了!”大龙泪流不止。分开的日子,柳石明时时牵挂着大龙。六月初八是大龙的生日,柳石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博客,给他祝贺生日,鼓励他努力学习。

2007年初,李洗夫人关庆芳身患帕金森病晚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洗的长子在美国定居发展事业,次子在美国研读影视,柳石明一边演出,一边和师哥一起挑起护理嫂子的重担。

住在歌剧舞剧院四层对门的家,搬运完全不能自理的关庆芳,年过七旬的两兄弟李洗和柳石明困难重重,每次一起把关庆芳抱上楼,两个人都几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四楼对于患病老人太不方便了,柳石明买下个一楼,和师哥一起照顾病嫂。直到2009年夏,关庆芳在轮椅上含笑离世。

五十载手足两世亲情

师嫂关庆芳走后,为了帮助师哥李洗从悲痛中解脱,柳石明去外地演出都要带着师哥。作为一位歌唱演员,只有艺术才能给他快乐,激活他对生活的向往。李洗的脸色逐渐红润了,笑容增多起来,一次聚会,他聊到兴高采烈时,竟然也边歌边舞„„很多公益演出,一切费用都是自己承担,柳石明自掏腰包为大哥订好机票。柳石明为人好,得到他帮助的学生很多,学生们的聚会都同时邀请李洗老师,给柳老师送礼物也要准备双份。学生们都笑称李洗是“太上皇”。八旬李洗和七旬柳石明老兄弟俩形影不离„„

争气的大龙没有辜负柳石明的期望,2011年4月,柳石明写下博客《为大龙高兴》,内文写道:“干儿子大龙刚从美国回来,他的电影《麻局》在美国获得大奖,为他高兴。”幸福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大龙学成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电影制作拍摄,电影作品《所以爱》《身后是悬崖》等作品相继问世,并接到了波兰邀请,作品《纸帆船》入围华沙国际电影节。李明航带着父亲李洗飞赴电影节。李洗在华沙打来越洋长途,幸福地对柳石明说:“我得谢谢你,儿子今天的一切都是你给的,太幸福了„„”因异地演出而无法同往的柳石明在电话里说:“大哥,明航也是我的儿子,老爸疼儿子,心里舒坦。”

华沙之行回京后,2011年冬,李洗接连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柳石明带着师哥检查,结果为:胰腺癌晚期!柳石明把师哥的两个儿子叫出来,秘密磋商决定,病情保密!李洗脾气急,若被患癌消息打倒,不利治疗。悲痛中柳石明告诉两个儿子,在爸爸面前,永远都是笑脸,不能让他察觉分毫。在他落泪恳求下,医生也同意配合,瞒住了李洗。李洗的病时好时坏,出院后,柳石明在北京友谊医院附近租下三居室,承担起照顾兄长的重任。

2012年清明,师哥李洗想和柳石明一起去八达岭陵园给爱人扫墓。两年前,柳石明在这里买下墓地,靠西侧的山岭,葬着柳石明的老母亲,旁边挨着的是李洗的爱人关庆芳。丝毫不知病情的李洗轻松一笑,说:“风景多好啊,我以后也睡在这里。”柳石明故作笑侃:“嗯,到时候咱俩还住对门。这辈子、下辈子都是兄弟。”趁着李洗不经意低头时,他转身匆匆擦掉眼泪,依旧笑脸对哥哥。

2012年4月15日,李洗八十大寿,柳石明邀请好友、学生百人贺寿。师哥笑容灿烂,柳石明内心却无比伤痛,这几乎是哥哥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了,他要让哥哥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分钟都快乐无比。举起杯,他为师哥演唱《小二黑结婚》助兴。当年,这部歌剧是他们友谊的开始。

为了给师哥寻找绝境营救之策,柳石明访遍名医,面对病床上的兄长,他强捂着内心的伤痛,阳光灿烂笑脸以对,给师兄希望和力量,为兄长唱歌止痛。柳石明和保姆日夜轮班守护,给他喂药,擦洗,翻身,按摩。一年多的日夜陪护,9次从生命的边缘把李洗抢了回来。如此严重的病情,李洗却从没怀疑自己患癌症。因为他相信,胜似手足的老弟不会骗他。柳石明内心无比疼痛:“哥,这辈子,我只骗你一次,我想多留你一天、一小时,一分钟„„我不要你身体被病魔折磨,精神也痛苦万分。”

2012年8月19日凌晨4点,李洗在弟弟柳石明娓娓讲述、轻轻哼唱里,幸福地睡去,享年80岁。25日上午9点,八宝山,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导演李洗遗体告别、八达岭公墓安葬仪式,柳石明一身黑衣、面容憔悴。50年患难好兄长、死生与共的良师益友走了,柳石明悲痛欲绝,平时非常注意保养嗓子的他哭到周身无力,失声瘫倒„„

李洗走后当晚,柳石明因劳累悲伤过度突然大病,住院治疗休养一个月。李明航始终在病床前守护陪伴,为了让柳石明走出悲伤,李明航孝心呵护,不离左右。

父亲的离去,父辈的挚爱亲情让李明航对于人生、艺术有了新的思索。2015年,他的新作品《真情播报》即将呈现。李洗、柳石明情意深重被音乐界传为佳话,歌唱家柳石明用一片真情谊,向人们讲述着两位歌唱家一对非亲兄弟的“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段人间大爱,没有结束,李洗的儿子,用敬爱和感恩尽孝,为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下续集„„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推荐第2篇:耗子哥

耗子哥 2012-06-21 09:33 昨天,义乌小学第一批12所公办小学和艺术学校的借读生报名开始。记者从几所小学报名点了解到,每个报名点都有心急的家长一大早来排队,还有部分家长因没带齐报名材料, 临时去补办材料,影响了报名。

今年义乌实行阳光招生政策,取消择校生,不收取借读费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彻底终结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与入学相挂钩的收费、捐款、捐物的做法。

有家长凌晨4时排队

昨天上午7时30分,义乌香山小学门口已聚集了近20名等待报名的家长。温州籍的许女士一边啃汉堡包,一边等待报名开始。

许女士说,她清晨5时许就赶到学校报名,到校门口才发现,还有比她更心急的家长:有的凌晨4时许就已在校门口等待。

早上8时,报名开始后,家长根据当天早上领取的序号牌逐一进入报名区填写报名表、递交报名材料,工作人员仔细审核报名材料并签名。

没必要起大早去报名

昨天各报名点都出现了家长一早赶去排队报名,却因材料准备不齐全,不得不临时赶去补办材料,影响了报名进程。

新报提醒家长去学校报名前,先自查材料是否已备齐,以免影响报名。借读生报名的材料为这些原件和复印件:1.父母身份证、户口簿,不在同一个户口部的提供结婚证(或离婚证);2.在义乌经商办厂的营业执照或劳动合同;3.子女入学通知书(外县市可缓);4.房产证、土地证(或正式购房发票或租住合同);5.义乌社保处出具的养老保险缴纳费记录;6.房产非父母本人的须公安部门出具的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关系证明;7.父母居住证(外县市)。其中,第

1、

2、3条每个报名者必备,其他四条因类别而备。

今天,还将进行小学第一批借读生报名。6月24日~25日小学第二批报名;6月27日~6月28日小学第三批报名。

6月21日~23日,初中第一批报名,6月25日~27日初中第二批报名。报名点在各自学校内,报名结束后第二天开始录取。

借读生招生在报名结束后,按照A~F类条件依次录取,家长没必要起大早赶去报名,只要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报名就可以

义乌保联小学报名需带哪些东西

2012-06-21 08:29 雨♀雾 | 分类:小学教育 | 浏览289次

提问者采纳 2012-06-21 15:49 1.各校张榜公布学校招生计划、学区内生源数、可招收借读生数及招生条件。

2.监护人持下列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名(报名时间与地点附后):

⑴父母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在义乌购得的住房房产的房产证和土地证或租住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⑵在义乌历年来的父母的暂住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的原件、复印件,在义乌经商办厂或就业的营业执照、就业合同、配套的养老保险原件及复印件;

⑶家庭户口本的原件、复印件(适龄儿童页有计算机打印的身份证号码);

⑷子女原就读年级证明材料(由原就读学校出具;起始年级第一学期为户籍所在地镇街或学校发放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⑸符合借读生条件的其它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

义乌城区学校借读生报名开始

作者: 金晓英 发布时间: 2011/06/22 责任编辑: 诸葛淼 来源: 浙中新报

记者 金晓英

前天开始,今年秋季义乌城区小学和初中学校借读生报名工作陆续开始。

小学借读生报名分三批

6月20~22日,是义乌实验小学寄宿部和艺术学校借读生报名的时间。截至昨天,分别有900多名和700多名学生家长前往这两所学校报名。今年实验小学招收160名借读生,艺术学校招收110名借读生。

昨天上午,记者在实验小学南洲校区报名点和艺术学校看到,前来报名的家长不是很多。不过,据学校老师介绍,第一天报名情况比较火暴。当天,有家长甚至凌晨2时多就来排队等候。等上午8时开始正式报名时,实验小学已有200多名家长排队。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朱玲玲介绍,借读生报名时间共3天,其实家长不用这么着急排队等候,只要在报名时间内,证件齐全都可以报名。 小学第二批城区学校借读生报名时间为6月25~27日。第二批学校为,香山小学、江滨小学、稠城三校、朝阳小学、保联小学、开发区学校、福田小学、宾王小学、五爱小学、实验小学南洲校区。

小学第三批城区学校借读生报名时间是6月29~30日。第三批学校为,稠江一小、稠江二小、江东一小、义驾山小学、黄杨梅小学、东洲小学、青口小学、黎明小学。

小学第

二、第三批次招收借读生的学校之间相互不得借读。

初中借读生报名也已开始

昨天上午,稠州中学、绣湖中学、宾王中学三所初中学校借读生报名已在义乌市教师研修院开始。今年稠州中学计划招收150名借读生,绣湖中学计划招收144名借读生,宾王中学计划招生210名借读生。

虽然正式报名上午8时开始,但有心急家长早上6时多就来排队。还有心急的家长,孩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就已赶到稠州中学报名点了解报名流程。

昨天和今天都是城区初中学校符合A、B类条件学生报名,6月23日、24日才开始C类报名。

昨天,部分家长报名时漏带了一些报名材料,给报名带来不便。新报再次提醒,初中学校借读报名时需提交家庭户口本原件、复印件;从浙江省中小学电子学籍系统拉出并加盖就读学校印章的学生基本信息表(省外学校学生提供原学校毕业证明);父母在义乌城区经商、办厂、工作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父母在绣湖中学、稠州中学、宾王中学各自学区内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租房协议。外县市在义乌经商、办厂、工作的,还要出具夫妇双方浙江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原件、复印件,父母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义乌小学初中招生意见确定 报名时间7月3日~5日

2012年05月11日11:14 来源:金华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 打印

网摘        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推荐阅读更多

    化蛹为蝶的跨越(走基层·一线见闻)

最怕金融改革失去动力和创造力

保险资金将向温州“开闸”

规范民间融资迈出第一步

备受家长关注的义乌小学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意见5月10日正式确定。今年小学、初中入学报名时间为7月3日~5日。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

今年小学入学对象为2005年9月1日~2006年8月31日间出生的儿童;初中为2012年小学毕业生。

今年小学、初中招生坚持“就近入学”和“住、户一致”优先的原则。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向户籍所在地学校报名,当学区内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则分别根据适龄儿童的户籍情况,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录满为止:

适龄儿童少年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住房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该校学区内的;

适龄儿童少年自出生日起寄养在义乌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适龄儿童和父母户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该校学区内的;

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该校学区内,父母在该学区无实际住房,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为序录取。

学校未能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中心城区学校由义乌市教育局、农村学校由中心校按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至其他学校就读。

据规定,不论是小学、初中,接收学区内生源和接收借读生一律不得组织学业考试或智力测试。中心城区以外的学校学区划分由各中心校公布。各中小学招收“借读生”实行统一报名、填报志愿、网上录取的办法,具体办法另行公告。所有公办中小学都有接纳符合条件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的责任和义务,在学额有空余的情况下,任何学校不得拒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

义乌中心城区小学、初中学区划分

根据义乌中心城区学校布局和生源的实际,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兼顾原居民区划分各校学区。

初中学区 绣湖中学:

胜利社区、绣湖社区、通惠社区内除原南门、西门、前河、通惠门、东门、朝阳居民区外的其他居民区,幸福社区、建设社区、迎宾社区、复兴社区,青莲小区、曹道村、下山头村、石桥头村、留雅村、季宅村、沈村、黄杨梅村、上里角塘村、下里角塘村

稠州中学:

江滨社区、向阳社区、下车门社区,市场社区、绣湖社区、胜利社区、通惠社区的原市场、桥西、南门、前河、西门、朝阳、通惠门、东门等居民区

稠州中学丹溪校区:

南苑社区、商苑社区、江南社区,以及篁园路以西的临江社区,徐江片行政村 宾王中学:

车站社区、雪峰社区、孝子祠社区、宾王社区、词林社区、银苑社区、长春社区、福田社区及市场社区原稠江居民区,思古塘村和福田片行政村

江东中学:

五爱社区、鸡鸣山社区、东洲社区,篁园路以东的临江社区,篁园路以东的城东片行政村、青口片行政村

稠江中学:

经发片、江湾片、官塘片行政村,凤凰社区、兴业社区、锦都社区、松门里社区、高新社区、永祥社区、昌德社区

北苑学校(初中部):

柳青、前洪片行政村,丹溪社区、四季社区、拥军社区、望道社区及青莲小区以及北苑工业园区内(雪峰路以北)不属绣湖中学学区的其他区域

小学学区 绣湖小学:

建设社区,绣湖社区、通惠社区的原湖东、北门、学前居民区以及绣湖社区原前河居民区(城中路以北部分)、西门居民区(丹溪路以东部分)

香山小学:

胜利社区和复兴行政村 稠城一小:

绣湖社区、通惠社区的原朝阳、东门、通惠门、南门居民区及向阳社区 稠城三校:

孝子祠社区、车站社区、迎宾社区 朝阳小学: 市场社区 保联小学:

下车门社区、江滨社区的原篁园居民区 宾王小学: 词林社区、银苑社区 义驾山小学: 宾王社区 江滨小学:

江滨社区(原篁园居民区除外) 福田小学:

福田社区、长春社区(含井畴自然村)、雪峰社区以及福田片行政村 实验小学:

商苑、江南、南苑,临江社区(篁园路以西部分) 艺术学校:

临江社区(篁园路以东部分) 小学学区 江东一小:

鸡鸣山社区的金村、樊村和赤塘村以及城东集体户 五爱小学:

五爱社区、鸡鸣山社区(金村、樊村除外),宗塘、端头、山口等行政村 青口小学: 青口片行政村 东洲小学: 东洲社区、金星村 黎明小学:

西陈、孔村、潘村、下麻车、张村、青岩傅、上麻车等行政村 实验小学南洲校区:

银河湾小区、南洲花园、塔下洲,九联行政村 稠江一小:

松门里社区、兴业社区的稠关、高新社区(新科花园、东畈、大路金、八角井)和黎明、杨

一、杨

二、杨

三、诸宅等行政村

开发区学校:

凤凰社区、锦都社区及兴业社区的贝村、城店居民区 稠江第二小学: 永祥社区、昌德社区 黄杨梅小学:

幸福社区、复兴社区及黄杨梅、季宅、沈村、留雅行政村 北苑学校(小学部):

青溪、柳

一、柳

二、柳

三、杨街、塘坦、何麻车、新后傅、后明塘、游览亭、高桥、石桥头、下山头、下里角塘、上里角塘、曹道等行政村,丹溪社区、四季社区(除星火完小学区外)、拥军社区(除前洪小学、星火小学学区外)、望道社区、青莲小区(金晓英)

浙江义乌公办中小学借读招生有变动

http://xiaoxue.eol.cn 来源:

作者:义乌热线

2012-05-15 字

体:大 中 小

      奥数 学生减负 教育均衡

小升初升学指导 简历 话题作文 特长培养 试题 推优 面试 电脑派位划片 家教心得 方法 行为习惯 北京小升初 特长生培养

《义乌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收借读生实施办法》日前敲定。该办法适用于义乌所有公办初中、小学招生。该实施办法由义乌市纠风办、财政局、物价局和教育局联合下发。

跟往年相比,今年(2012年)的借读生招生办法有较大变动。今年(2012年)取消了择校生,借读生招收按照相关录取条件按从A→F类条件依次录取,当A至E录完后,可录取人数少于F类报名人数时,用摇号方式录取。

今年(2012年)借读生不再需要额外缴纳借读费、择校费及实物。

各校张榜公布学校招生计划、学区内生源数、可招收借读生数。另外,艺术学校招生与第一批招生学校同时进行,招生办法由该校制定,报义乌市教育局审核后由学校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公办初中、小学在借读生招生录取以前,工作人员将严格审核报名对象的相关资料,及时发现剔除弄虚作假的资料。对所有提供房产类的房产证及售房合同,在录取前由学校到相关部门及入户逐一查证,对提供虚假资料和并不在该处房产实际居住的对象,取消其在义乌公办学校借读的资格。涉及伪证并情节严重的,可向公安机关报告。

申请借读的对象

今年(2012年)申请到公办学校借读的中小学生,必须要满足下列情况之一:

(一)在义乌工作、经商或办厂的外籍人员子女及父母双方长期在国外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适龄子女;

(二)义乌市户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学生户口所在地就业,需要随父母居住生活的适龄儿童少年;

(三)跨县域流动的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母在义乌就业并已取得居住证(临时居住证);

(四)其他确实需要借读的学生。

申请借读的程序

报名时监护人持下列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到学校报名:

(1)父母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在义乌购得的住房房产的房产证、土地证或租住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2)父母的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的原件、复印件,在义乌经商办厂或就业的营业执照、就业合同、配套的养老保险原件及复印件;

(3)家庭户口簿的原件、复印件(适龄儿童页有计算机打印的身份证号码);

(4)子女原就读年级证明材料(由原就读学校出具;起始年级第一学期为户籍所在地镇街或学校发放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5)符合借读生条件的其他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

需要提醒的是,符合条件的农村与城区初中之间可借读,但稠州中学(含丹溪校区)、绣湖中学、宾王中学之间,同一镇街同类初中学校之间不相互借读。义乌城区范围内的小学相互之间不招收借读生(不含艺术学校)。同一镇街同类小学相互之间不招收借读生。所有报名对象在同一批次内只能在一所学校报名。到同一批次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报名的,取消报名资格。已被前一批次录取的不得再到下一批次报名。

借读生录取顺序

报名结束后,学校按照如下顺序录取:

A、在学区内实际居住,父母(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下同)拥有该校学区内的住房房产证。当可录取人数少于A类报名人数时,以房产证登记的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B、在学区内实际居住,父母拥有在该校学区内的购房合同(开发商已交付使用但未取得房产证)。当可录取人数少于B类报名人数时,按购房合同签订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C、父母拥有非该校学区但属其镇街的住房房产证并实际居住的,当可录取人数少于C类报名人数,以房产证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D、父母拥有非该校学区但属该镇(街)内的购房合同(开发商已交付使用但未取得房产证)并实际居住的。当可录取人数少于D类报名人数时,按购房合同签订时间先后顺序录取。

E、在城区学校借读的,其父母有城区内租房协议或城区的住房房产证并实际居住,同时父母有义乌城区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临时营业执照,或拥有劳动合同,同时父母一方缴纳养老保险的。

在农村学校借读的,其父母有该镇(街)内的租房协议,同时父母有镇街内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临时营业执照,或拥有劳动合同,同时父母一方缴纳养老保险的。

当可录取人数少于E类报名人数时,按现在持有的父母一方养老保险缴费的年限长短依次录取。

F、向城区学校借读的,父母拥有城区内租房协议并实际居住,同时父母拥有义乌城区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临时营业执照,或拥有劳动合同。

向农村学校借读的,父母拥有该镇(街)内的租房协议并实际居住,同时在该镇街实际就业。

当可录取人数少于F类报名人数时,采取摇号方式录取 附:各学校报名时间与地点

小学第一批:

6月20日至21日报名,6月22日录取。

实验小学绣湖小学香山小学江滨小学

朝阳小学稠城一小保联小学稠城三校

五爱小学宾王小学开发区学校福田小学

小学第二批:

6月24日至25日报名,6月26日录取。

稠江一小稠江二小江东一小义驾山小学

黄杨梅小学东洲小学青口小学黎明小学

南洲小学北苑学校廿三里二小廿三里一小

夏演小学赤岸小学义亭小学苏溪一小

佛堂小学大陈小学后宅小学上溪小学

小学第三批报名:

6月27日至28日报名,6月29日录取。

荷叶塘小学前店小学下骆宅小学尚经小学

徐江小学塘李小学华溪小学官塘小学

后宅二小湖门小学塔山小学苏溪二小

东河小学田心小学合作小学吴店小学

楂林小学苏溪三小西山下小学溪华小学

尚阳小学畈田朱小学王阡小学杭畴小学

毛店小学江湾小学鹤田小学王宅小学

黄山小学前洪小学倍磊小学东塘小学

初中第一批:

6月21日至23日报名,6月24日录取。

稠州中学绣湖中学宾王中学江东中学

北苑学校稠江中学

初中第二批:

6月25日至27日报名,6月28日录取。

下骆宅初中廿三里初中望道中学佛堂镇中

苏溪镇中上溪镇中吴店初中大陈初中

义亭镇中赤岸初中毛店初中荷叶塘初中

雪峰中学

推荐第3篇:包子哥

“包子哥”来校报到:“终于相信要读大学了!”

打工6年高考5次终圆大学梦的泸州“包子哥”王宏来学校报到了!9月5日下午,在文法学院新生报到处,王宏一到就被人认了出来。“这人好眼熟,是不是‘包子哥’呀?”

美丽的校园,美好的期待

身着黄黑相间条纹的毛衣、戴着黑框眼镜,初进大学的兴奋表情时时浮现在王宏的脸上。第一次来雅安,第一次来川农大,王宏睁大了眼睛看着美丽的校园。美梦成真,这一刻他“终于相信要读大学了!”

宏伟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初秋的梧桐大道、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都给王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也希望在大学里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刚领到军训服,王宏立马穿上,让陪自己来报到的朋友帮忙看看合不合身。在新生图像采集处,得知这张照片将伴随自己四年时,他整理了一下衣服,背挺得笔直,端端正正坐好才拍。

“这是我们学校最有名的川农大馒头!”一听到和老本行有关,王宏一个箭步冲到梧桐树下的馒头小摊前,挤进人群,仔细看着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闻起来挺香的,”他用手比划着说,“我以前做的馒头有这么大,卖1块5两个。这个馒头多少钱一个?”他开心地回忆起以前做馒头的经历,还笑着说,以后要好好尝一尝川农大馒头,看看谁做得更好吃。

热情的老师,热心的帮助

“恭喜你!欢迎你!”班主任鲁妮老师热情地握住王宏的手,关心地问他对学校的印象,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得知王宏已办理助学贷款,顺利入学时,她才放下心来。

初拿到学生名单,看到还有一位80后时,鲁老师认为这一定是个经历丰富的孩子,没想到这就是媒体上报道的“包子哥”。

“社会对你有很多关注,希望你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态度和眼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把专业学好。学校的资助体系完善,不用担忧生活上的事。希望你成为照耀全体新生的太阳。”鲁老师对王宏寄予厚望。

为了省钱,王宏从家里背来了床罩棉絮。看着薄薄的被褥,鲁老师立即联系宿舍管理中心。中心赠送了一套全新的床上用品,并承诺提供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给王宏。

“太感谢了!”不善言辞的王宏双手合十,不停说着谢谢。

办完了报到手续,王宏马上给家里的父母打了个电话。“到了就好!好好学习!”朴素的父母、朴实的话语让他倍感温暖。

“在大学还是以学习为主,再做点家教之类的简单兼职就行了。”王宏说,谢谢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自己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表示,很喜欢学校的环境,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好,相信会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张喆)

推荐第4篇:各种哥

妖娆哥 2010年3月30日在天津滨江道出现了一位受到上千人围观的轰动人物,网友称其为“妖娆哥”。

飙血哥 一男子因小事与人大打出手,头破血流还要与人拼命。这“血腥”的一幕被网友拍下并放到网上。该名中年男子遂被网友冠名“飙血哥”,走红网络

担忧爷 82岁的西安老大爷,在自己三轮车后贴上“你酒驾,爷担忧”的标语,以提醒身后开车的人不要酒后驾车,被网友尊称为“担忧爷”。

犀利哥 犀利哥(Brother Sharp),是指的一位街头乞丐,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人肉搜索”。

高数哥 真名叫黄旭冉,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专业是电子工程。被网友在网上以“高数男”曝光后走红网

雪碧哥 在众多网友膜拜犀利哥的时候,不经意间,湖北潜江雪碧哥横空出世。看似随意的乱发,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渣子。刻意的一摞刘海,轻皱的眉掩饰不了一丝惆怅,飘染成后现代主义的黄色。

凤姐 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罗玉凤曾在上海地铁站发过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要求苛刻,誓嫁1.8米的清华、北大硕士生。

三轮哥 在一起两死一伤的严重交通事故中,网友通过公开的监控录像发现了在事故中死里逃生的骑三轮车的“三轮哥”,在不到两秒的时间里,躲过两辆车一前一后的夹击而且毫发未伤。

瞌睡哥 2010年5月7日,北京地铁十号线惊现一中年男子,在地铁中打瞌睡时不断倒向右侧,多次揩油身边美女,经身旁女士反抗后竟然破口大骂5分钟,脏字连篇,让一车人目瞪口呆。

奔跑哥 在一辆大客车撞上前面停着等红灯的黑色轿车的一瞬间,正在慢跑着悠悠过马路的奔跑哥撒开了两条长腿,在后面巨大的公交车将要撞上他的瞬间,一个加速,成功的摆脱了这辆大客车

板凳哥 2010年5月19日在温州某电器城两名男子驾驶摩托车抢夺女子的手提包,该女子立刻大声呼救,被逼疯的匪徒拿长刀朝众人乱砍,“板凳哥”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的男子高举板凳,毫不犹豫地将板凳砸向了匪徒,纷纷效仿,刹那间板凳飞舞,场面既惊险又搞笑。 火车哥 火车哥从借助交通工具甩开三辆机动车、双腿奔跑甩掉公交车后,到现在靠非常人速度狂躲两辆火车的火车哥。

骑士哥 在一起惊险的交通事故中,骑士哥被撞飞后,奇迹般的毫发无损的起身,整个动作可以媲美动作片

快闪哥 在人行道上死里逃生的快闪哥,身手敏捷,让人惊叹。

犀利哥的哥 “犀利哥”的走红,是靠服装混搭,而这位在网上被称为“犀利哥的哥”的流浪老人,则是靠“惊人才华”征服了众多网友。

钢管姐 2010年6月,南京不少网络论坛上就泛起了大量的“南京地铁2号线惊现钢管舞”的照片和视频,这位在列车里舞蹈的女孩一夜成名。此为钢管姐

祖德妹 因为参加选秀时说了一句“文采超过张爱玲,容貌赛过范冰冰,睿智盖过陈鲁豫”的雷语,让“祖德妹”贺应明取代凤姐成为近期的网络“红人”。

旗袍姐姐 旗袍姐姐自认为有着比其他网络红人更好的艺术修养,平时旗袍姐姐很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为了不给重庆美女丢面子,自己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她认为旗袍是中国的国粹,穿上很高雅,这是一种不能言语的自信。

口罩姬 日本一群高中生,戴口罩配上动漫音乐热舞,影片放上网络,吸引上百万网友点阅。2010年6月,有这么一个女孩戴着口罩半裸上镜,一下子把吸引了网民的目光,迅速走红。

熨斗哥 在四川乐山一卖场劳作的小伙邱秋在工作现场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的花式熨衣过程,被网友拍下视频并传到了网上,这段视频持续走红。

卧铺哥 一男子乘坐火车硬卧时全身上下只穿一条内裤,暴露的不雅形象被网友传上网络,引来众网友围观跟帖。“卧铺哥”成为网络红人。

力姐 因为怀疑手机被服装店女店员偷了,浙江龙湾区一王姓妇女不问青红皂白,竟然在短短4分钟内狂扇女店员17记耳光。龙湾警方经过多番调查,发现这名\"暴力姐\"是家住龙湾天河镇的妇女王某,曾因吸毒被警方处以强制戒毒和三次劳动教养。

表情帝 爆料网友称,“真没有想到,看CCTV青歌赛的美声组比赛也会这么有乐趣,美声组惊现„表情帝‟一„枚‟,仅仅一首曲目的演绎就已完全颠覆普通大众对美声的一贯呆板认识。其令人震惊的神态演绎贯穿整首歌曲,使曲目顿时充满了多情的生命力。”

粉笔哥 这位哥凭借一堆彩色粉笔,在上海闸北公园门口的路面上,画出了世界名画。热心网友钦佩其过人才华,感慨其不幸遭遇,将其作品传于网络,并冠之以“粉笔哥”之名。也有网友称其为“马路达芬奇”,盖因其所作名画中,有一幅是《蒙娜丽莎》。

妻帝 长春街头一男子。脖子上挂着一纸牌,上写“寻妻 马艳春 三天内不归必杀人”,被网友评价为“神情漠然”“眼神很犀利,后果很严重”。

女们在某网络社区上争炫陪自己看球的一位型男,引起大量网民关注。近日,一则串场哥在淘宝网上“卖身治母”的帖子更是引发网友热议围观。

胸肌哥 身高175厘米、腰围72厘米、胸围102厘米、体重50公斤,这组“彪悍”的数据属于一名40岁的男人。这名男子于2010年7月凭借一组着紧身衣展现健硕胸肌的照片在网上爆红,被网友戏称为:重庆“最牛胸肌哥

人民币哥 人民币哥,昆明街头出现“人民币哥”的行为艺术,他带着古代的刑具,身上贴满了百元大钞的人民币,走在大街上。

林肯盒饭哥 开着价值百余万的林肯领航员,车内卖的却是6元的盒饭,北京西郊汽配城这位“林肯盒饭哥”如今走红网络。

汽修哥 网络上一篇帖子讲述了一个10岁的小男孩修理汽车的过程,瘦小的身子骨,熟练的动作,看得网友们唏嘘不已,一夜之间,这个小男孩走红网络。

停车姐 2010年5月底,一则名为《北京长安街最牛“停车姐”自备停车位》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一位女司机将事先画好车位线的玻璃纸铺在地上,使得其看上去同路边普通停车位没有两样,然后把车安然停在上面。

推荐第5篇:清明传说

传统·古老·清明

初一﹙9﹚班范敏毓 又是一个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个具有传统意义的日子里,人们都忙着悼念自己失去的亲人。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靠在一棵树下死了。晋文公最后哭了。后来,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传统的清明习俗有踏青、植树、扫墓等。

清明,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一个让我们思念逝去亲人的节日。

让我们重视这个节日,不要让它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消失,因为这是一个我们代代相传的节日,这能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失去的亲人。

点评:

推荐第6篇:巢湖传说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八百里巢湖惊涛拥雪,烟波浩森,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湖中姥山与长江中的西梁山两个岛屿,被誉为“两颗明珠”

关于巢湖的一些故事:

① 巢湖又名焦湖,位于安徽中部,湖呈鸟巢状,故名。湖因地陷所成,则“土崩地裂”后,必有种种传说。大姆行善避灾,最具浪漫色彩。大姆是巢州城里的里巷老人。巢州为南肥、丰乐、兆、漕等六河交汇之地。那一回,六河洪水瀑泛,巢州城几乎被洪水吞没。洪水退后,护城河沟里躺着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这鱼体长数十丈,血鬓金鳞,红色尾巴,电光珠眼。因困卧浅水,已苟延残喘。倾城老少,争相观看。三天以后,鱼涸竭而死。郡人争割鱼肉,或卖或吃。

有位打鱼为生者,是大姆的邻居。他给大姆送来几斤鱼肉。大姆不吃,把鱼肉挂在门前。一天,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询问大姆说:“大家都争着吃鱼,只有你不吃,为什么?”大姆答道:“我听前辈说过,鱼重百斤即为异物。此鱼万斤之重,我怀疑是巨龙化身,绝不可吃。”老头说:“这鱼是我的儿子,不幸遇此大难,葬人口腹,痛沦骨髓。你独不吃,我将厚报。东寺门前石龟的眼瞒变红时,巢州城会陷落为湖。你常去看看石龟,及时出城避祸。我知道你是善良之人,如遇到有缘者,也无妨告知石龟之事,助人避难。”说罢,老头就迈着怪异的脚步走了。

大姆天天去看石龟。有个小孩觉得奇怪,问大姆是怎么回事。大姆如实告知。想不到那小子不但不当回事,而且恶作剧戏弄大姆,用朱砂将石龟双眼抹红。大姆见了,疾奔出城。出得城来,迎面一个青衣童子作揖施礼,道:“我是小笼子,奉命前来接驾.”便牵着大姆升到山巅。回头看时,天崩地裂,全城陷落,惊涛巨浪,鱼龙交现,变成浩渺巢湖。

于是,后人就在巢湖岸边筑了大姆庙,把这位贤母当神灵祀俸,期待她能保一方平安。相传,过了许久,渔人还不敢捕湖中之鱼。在湖中行船,也不敢鼓乐笙箫。天气晴朗时,可听到木底有人在说话唱歌。秋高水落时,隐约可见木底屋宇。那地方,居住着神异通人性的龙族!

② 巢湖本是一片平坦丰腴的鱼米之乡,有一座商埠兴旺的城镇。东海鲤鱼精嫉妒这里百姓的富足生活,想要淹没这里,被观音菩萨知晓。

城里有一对贫苦母子,观音念其平日吃斋念佛,尽做善事,决定搭救这对母子。于是观音菩萨托梦于母亲告诉她灭顶之灾即将来临。菩萨说,土地庙门口的石狮子眼睛变红了,就是大水到来之日,你们母子俩赶紧逃命去吧。最后不忘嘱咐,此乃天机,万万不可告诉他人,否则自身难保。

善良的母亲自从知道了鲤鱼精的阴谋后,每天早晨都去土地庙看狮子的眼睛。她挨家挨户告诉大家大祸即将来临,劝大伙逃命,但是没有一个人相信她的话,都认为她疯了。

终于有一天早上,母亲看见石狮子的眼睛红了,母子俩再次挨家挨户动员大伙,此时风起云涌,大家才知道之前错怪了这对母子,于是大家开始扶老携幼拼命向高处奔去。当这对母子通知完最后一户时,鲤鱼精已经赶到。

儿子背着目前艰难地向高处奔去,然而气急败坏的鲤鱼精看到这对母子破坏了他的阴谋,便要惩罚他们,当他举起浪头准备向他们打去的时候,泥沙涌起,托着母亲化成了一座山,这就是巢湖中风景秀丽的姥山。与姥山相对的湖中还有一座小一点的山叫孤山,也叫儿山,是儿子化成的山。远远的湖边两座小小的孤岛,叫鞋山,那是他们跑丢的两只鞋。

③ 银鱼传说 银鱼喜欢在水草丛生、水温较高的湖水中产卵,产卵方法叫“破娘生”。

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 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 愿回水晶宫了。

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 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 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 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 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 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 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

这是一段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确为事实。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④ 在长江北岸,江淮之间镶嵌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她烟波浩森,苍茫无际,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在汉刘安《淮南子》中,就记载了“历阳之都,一夕咸湖”的故事。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还有一个巢湖出黄金的故事。至于“巢湖”得名,一种说法是湖泊形状像个鸟巢;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湖边人为了避水灾,以树为巢。

古诗云:“大湖淡雅西湖媚,未若巢湖气象雄”。巢湖之美,主要在湖,在岛,在山。姥山位于碧波荡漾的湖心,上有玲珑精巧的文峰塔。中庙是巢湖神女庙,耸峙于突入湖中的凤凰矶上。从中庙向东可见隐约的银屏山,千年银屏牡丹扎根峭岩之上。奇花之下,传说是吕洞宾修炼的“仙人洞”。关于银屏牡丹,传说它是违抗武则天旨意的牡丹仙子,拒绝雪天开放,由牡丹之都洛阳贬到巢湖边。另一则神话说,吕洞宾来银屏山修炼,不小心留下一粒仙丹,得天光地气孕育而成。正因为银屏牡丹有那么多神奇的传说,每年谷雨前后,远近游客前去看牡丹的络绎不绝。

巢湖水产丰富,特产有银白鲜嫩的白米虾、体大肉肥的金甲红毛蟹。小小的银鱼是鱼中珍品,说是孟姜女千里寻夫,途经巢湖,泪珠滴落湖中变成。湖中还产毛刀鱼,相传鲁班建中庙时,撒下的刨花。姥山是巢湖第一胜境。相传巢湖将陷时,有一焦婆先知,备船救民。后船上人满,焦婆恐船翻,自己跳入湖中化成一山,后人称为姥山。舍己救人的焦毋化为姥山,女儿化为姑山,母女可望不可及,女儿昼夜伤心啼哭,泪如泉涌。巢湖水涨,百姓纷纷逃离。吕洞宾云游至此,对焦氏母女十分同情,对玉帝陷巢州非常不满。遂使法术,使骇浪淘天的巢湖变得平静清泓,焦姑的眼泪变成了串串银鱼,浮游姥山与姑山之间,传递母女的爱文峰塔高七层,共100多级,为条石青砖砌成,每层风铃8只,塔内有砖雕佛像和石刻匾额题词。塔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李鸿章倡议重修。据民间传说,李鸿章为清代重臣之后,正“挡浪”(合肥方言,即有权有势)时,有位地理先生对他说:“合肥地势好,出了不少人。只是府门对着巢湖姥山,姥山平了些,不能出人头地,所以合肥出不了状元。如果塔修好,起名叫‘文峰塔’,就可以应一句谣谚:‘姥山尖一尖,合肥出状元’。”第二年,李鸿章的子姪正是考期,他委托江苏补用道吴毓芬募了一笔钱又续添了三层。可是这“尖一尖,中状元”的消息不知怎么让工匠知道了,他们不满李鸿章这种“假公济私”的做法,就找个借口没有把塔顶装上,姥山并没有“尖一尖”,这样合肥也就没有出状元。

④ 在巢湖地区居民中广泛流传着“陷巢州”的神话,并且把它看成是碧波万顷的巢湖的起源。 相传在古代,现在巢湖的所在地是古巢州。那时并没有湖,而是一片丘陵起伏的岗地。居住在这里的农民,在瘠薄的土地上耕耘,既没有蓄水的湖泊和塘坝,也没有引水灌溉的河流和沟渠。风调雨顺的年景,还能收点粮食,勉强度日;遇到干旱年头,就要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即使这样,当地的恶霸地主“黄霸天”还要上门催租索粮,逼债讨钱,人们经常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那时大家多么盼望着有水呵!水就是生命的象征,水就是温饱的源泉。有一年,巢州遇到了大旱,200多天未曾下过一滴雨,田地干裂,庄稼一片枯黄,人畜饮水也发生了困难。有一个村子,只有一口井,当村民去提水时,发现井里有许多蛇在游动,因为到处无水,蛇渴得厉害,就都游到井里来吸水。干旱严重威胁着方圆几百里、几百万人的生命。人们成群结队来到庙里烧香求雨。庙前庙后的岗地、田野上,跪满了又饥又渴的民众,大家不断地叩头、祈祷,但是仍然是烈日炎炎,晴空万里。人们绝望了,许多人泪流满面。

这时,东海的小白龙途经巢州,眼看当地严重干旱的惨状,内心非常难受。他知道这是玉皇大帝安排的对这一地区的一场浩劫,但他不忍心这么多人被干旱夺去生命。于是,他甘冒风险,迅速将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召来,下达了立即降雨的命令。雨师等不敢违命,纷纷行动起来。顿时,巢州天空电闪雷鸣,风吼云驰,转瞬间大雨倾盆而下。跪在地上的人们,一跃而起,欢呼跳跃,尽管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但仍然兴奋地奔跑着,喊叫着。这场大雨持续了两个时辰,旱情完全解除。小白龙在云端看到这一切,又喜又忧,因为他知道这场大雨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但自己可能会遭到严厉的惩罚。果然,此事引起玉皇大帝的震怒,随即命令天兵天将以“擅自降雨,触犯天条”的罪名,用神鞭把小白龙击落凡尘。正在欢呼奔跑的巢州民众,忽然听得一声巨响,从天际降落下来一条白龙,重重地摔落在荒滩上。此时的小白龙已是奄奄一息。求雨的人们很快聚集在小白龙的周围。人群中走出焦姥和她的女儿。焦姥问小白龙:这场大雨是您指挥降下的吧?小白龙艰难地点点头。焦姥又问:您因此而受到上天的惩罚,是吗?小白龙又点了一下头,接着就闭上了眼睛。人们感动得纷纷落泪,焦姥更是嚎啕痛哭,她呼天抢地地哭诉着:尊敬的小白龙呵,您为了我们老百姓竟蒙受这样的大难,我们子孙万代都要牢记您的恩情呵! 这时,忽然来了一群人。他们恶狠狠地分开众人,抢到小白龙的面前。众人二看,是“黄霸天”一家和他们的狐群狗党。原来“黄霸天”听说小白龙跌落在荒滩上,又听说吃了龙肉就会长生不老,所以他大喜过望,急忙召集他的一伙人,带着锋利的刀叉,奔向荒滩而来。这帮歹徒见了垂死的小白龙,不由分说,你一刀,我一叉地把小白龙的龙肉剥光,只剩下了一节节龙骨和一块块破碎的龙皮。众人见“黄霸天”一伙如此残暴,都极为愤恨,但慑于“黄霸天”的淫威,又敢怒而不敢言。大伙怀着悲伤和恼怒的心情,慢慢离去。

夜晚,焦姥和她的女儿来到荒滩,把小白龙的骨头一节节地拼凑起来,又用龙皮包好,而后裹上草绳抬到白龙潭边,把它葬在碧波荡漾的潭水里。这白龙潭就是小白龙修炼成仙的地方。当龙皮龙骨同潭水接触后,就产生了勃勃生机。很快,小白龙就在潭水的滋润下,死而复生,驾云回到东海龙宫。

不久,小白龙打听到:玉皇大帝已经决定,将巢州这个地方陷落为湖,为这方圆数百里的地方提供水源。他得讯后首先想到焦姥和那里的乡亲们,想到在陷巢州时他们将会死去。于是他又一次冒着“泄露天机”的风险,化成为一个白衣少年,于深夜来到焦姥家中,告诉她陷湖的消息,并说:城东门口有一个石龟,如果它的眼睛变红,巢州就要陷落,你和乡亲们就要赶快离开。说完化作一阵轻风飘然而去。从此,焦姥每天都去看石龟的眼睛。一天,石龟的眼睛果然变得火红火红。焦姥和女儿急忙分头告诉众乡亲,赶快转移。巢州居民绝大多数都相信焦姥的话,扶老携幼地逃离城去,避免了一场浩劫。 ⑤ 在巢湖,有一个大禹开凿濡须口和石梁河的传说。

这一年夏天,大雨绵绵不停,巢湖北边浮槎山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没了良田,人们只好躲到山上去避难。正当巢湖百姓束手无策的时候,大禹携带一把开山大斧,赶到巢湖来了。居巢人一见禹王,滔滔不绝地诉说水患之害。大禹听了各人看法,站起来说:“巢湖的水总的来从西边向东边流,现在湖东有座濡须山挡住了水路,只要把它凿开,洪水就能分流了。”大家一听大禹言之有理,一致叫好。

大禹说干就干,大家日夜动工,不几天,濡须山已挖大半。不料一块巨大的顽石怎么也挖不动,依然挡住水路。大禹见状,挥动大斧,大喝一声向顽石劈去。只听得“轰”的一声,濡须山变成了濡须口。洪水经过濡须口,驯服地通过长江流向大海。

大禹为了考察洪水的流量,前往浮槎山巡视。沿途他见一座名叫石梁的小山挡住了水路,便带人挖掉此山,开拓一条通往巢湖的水路——石梁河,即今天的柘皋河。

这时,大禹太累了,人们纷纷要请他吃饭,都被婉言谢绝。先子洼的乡亲们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泥鳅煮挂面,请大禹品尝。大禹见这碗面,既能当菜又能当饭,边吃边赞道:“天下山珍海味,比不上这泥鳅下挂面啊!”

从此,泥鳅下挂面就成了巢湖的一道名肴。

⑥ 陷巢州不只是一个传说。 沿着环巢湖景观大道行至烔炀镇境内,“唐咀水下遗址”的标识牌提醒您,此处巢湖碧波之下沉睡着千年的文明。 “陷巢州”的传说由来已久,巢湖市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巢湖市将围绕这一水下遗址打造景点。目前虽然只是在遗址地点的岸边树立巨型解说石碑,但未来有望展现“人在古城走,鱼在身边游”的景象。

巢湖水下是否有古城?“陷巢州”是否确有其事?从2001年12月巢湖唐咀发现大量堆积陶片开始,这样的疑问就一直萦绕在考古人员的心头。后来,有关巢湖水下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通过国家专家组认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省考古所首次对安徽水域的文物进行摸排,更是基本确定了巢湖水下古城的方位。省文物考古所希望通过和国家水下文物保护中心合作,揭开巢湖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纱。“陷巢州”传说获印证

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省考古所为了摸清安徽水域的水下文物点情况,特地对安徽水域进行排查。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对巢湖四方城、东库门、唐咀等几处水域进行了调查,发现水下文物点40多个。其中,巢湖水下古城基本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除了大量陶瓷残片,当地老渔民回忆,曾看到湖底有四方形城墙,墙高2~3米,有南、北两个石砌城门。

省考古所调查时也发现该处湖底异常坚硬,水下极有可能真如传说的那样,存在一座古城,“涨庐州、陷巢州”的传说进一步得到印证。

推荐第7篇:元宵节传说

【导读】正月是农历的第一月,即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期待来年能交上好运,也是盼望新春的常驻。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俗成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从除夕开始延续到十五的庆祝活动,将热闹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月,即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期待来年能交上好运,也是盼望新春的常驻。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照我国民族传统,在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猜谜语、燃放绚丽焰火、吃元宵,一家人合家团聚,兴高采烈共度良宵。元宵节也称为灯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00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一项重要活动项目,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能富有情趣,所以谜语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

我国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团圆表示对离别亲人的怀念。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期望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敲锣打鼓等传统民俗社火表演。这个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中华大地,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历经不衰。每年元宵节,海外华人的聚居区都会出现规模宏大的社火表演,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敲锣打鼓,是司空见惯的。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在我国的各朝各代是不同的,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连的元宵节,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颇为壮观。特别是绚丽的焰火,色彩斑斓的各式彩灯,加上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更把春节期间娱乐活动推向了高潮。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几个神奇的传说:

灯笼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遍地都是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鲲鹏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恼羞成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和牲畜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百姓无辜遭殃,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

四、十

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焰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火光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焰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个说法是元宵节为汉文帝时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即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和刘氏宗室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密谋杀掉刘氏宗室,夺取刘家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他与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杀了吕禄、吕产,诸吕叛乱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刘家江山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还有一个元宵姑娘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机智擅变,说话诙谐。有一天冬天,东方朔来到御花园为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常年禁锢在宫中,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冬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人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讲述,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要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谶言。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人心惶惶。人们纷纷求向东方朔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汉武帝。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想了想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姑娘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彩灯,满城点鞭炮、放焰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这样就可以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挂灯笼、放焰火、猜灯谜、耍社火,已成为我们民族的风俗,在今日也赋予了更多、更多的内容。

推荐第8篇:重阳节传说

重阳节,一个旧有的传统节日,现在已经很少人庆祝了。有者甚至是不懂这个节日的存在,他们所知道的也不过是九月初一到初九是九皇爷大诞。 九月初九,是我们传统节日中其中一个已经鲜为人知的节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离开家到处去旅行或爬山。 原来,这是有它的典故的。话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能预言未来的道长。他懂法术,并且擅长驱魔。 有一天,他向他的门徒说,灾祸之神将在农历九月初九降临人间。他交待他的门徒到乡间去将灾祸之神征服。道长给了他的门徒捆扎好的草药及一壶菊花酒。他要他的门徒将这些药和酒带去给人们以化解灾祸。 他的门徒乘仙鹤而去,将道长的草药和菊花酒分派给众人。同时,把他们带到山上去。喝了菊花酒及草药,灾祸之神就不敢接近他们了。 当灾祸之神到来村庄时,发现村里的人都不见了。它发现人们都跑到山上去了,就赶紧奔到山的那边去。可是,它是怎么也接近不了。后来还被道长的门徒刺伤。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到山上去或出外游玩,以避开灾祸之神。谈到九月初九,最为人知道的还是从九月初一到初九庆祝的九皇爷诞。这在马来西亚各个地区都很多人庆祝。 重 阳 节 的 传 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在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推荐第9篇:月亮传说

月亮传说

志向坐在奶奶的大腿上,仰着小脸蛋听奶奶讲故事。

奶奶轻轻抚摸着志向的脑袋。月色很美,深蓝的天空中撤下了一把零碎的星星,散发着幽幽的银光。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的女神,叫月亮。她有着像大海一样湛蓝的秀发,星星一样明亮的双眼,长长的睫毛,红红的小嘴奶奶略带沙哑的声音温暖地响起,那时侯,天上没有月亮,人们也没有照明工具。一到夜晚,天色就暗得像一团墨水,人们惊慌失措,因为到了晚上,野兽就会袭击人类,把人类当成食物。

那位月亮女神看到可怜的人们,十分同情,可也无计可施。

后来,月亮女神只好向伟大的天神求救,天神告诉她只有一个办法:把自己变成会发光的物体,像太阳那样,在夜晚挂在天上。月亮豪不犹豫地同意了。从此以后,晚上就有了月亮,人们也不再害怕野兽袭击了。

故事讲完了。志向抬头看着月亮。月亮女神。他喃喃地喊了一声。好了,我们回屋里吧!奶奶放下志向,站了起来。哦

十年过去了

转眼间,志向已经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了,奶奶却与世长辞了。

志向至今还记得那个美丽的传说。他把这个故事告诉了他的朋友,他朋友立马耻笑他:这么大的人,还讲这么小儿科的故事,哈哈!

志向觉得不服气,他决定证实给他朋友看!

到了晚上,志向坐在一个装满烟花的椅子上,朝着月亮的方向,点燃了烟花

冥冥中,志向看到了一张脸,大大的眼睛,微笑的嘴,高挺的鼻子月亮女神!志向高叫着,消失在了夜幕中

桐乡市教育集团振东小学六年级:心乙日辰

推荐第10篇:中秋节传说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空格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第11篇:春节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第12篇:花木兰传说

花木兰传说

商丘市虞城县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花木兰姓魏名木兰,当年募兵时,因其父年老,木兰代父从军,后凯旋而归。人们盛赞木兰英勇事迹,用民歌形式传颂,后经人加工润色,形成《木兰诗》流传至今。唐代为表彰巾帼英雄花木兰,追赠将军,谥孝烈,并在木兰故里建祠塑像,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方圆百里民众络绎不绝,来此祭祀贸易,形成庙会,千余年来,长久不衰。

花木兰传说是当地民间流传的故事,而从唐代起所修建的木兰祠、碑刻,以及宋、元、明、清的《河南通志》、《归德府志》、《商丘县志》等大量史料对花木兰传说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作为花木兰传说的载体,木兰祠始建于唐代初期,金代泰和年间,即公元1334年,又重修、扩建木兰祠。

清代嘉庆十一年,即公元1806年,由木兰祠高僧坚让、坚科等又募资修祠、立碑。

由于历代对木兰祠修善、扩建,祠宇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为四百余亩。

木兰祠自南向北为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及东西配房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坐像,坐像两侧塑有侍卫,花木兰祠殿内外,有文人墨客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词、书画及香火等碑10余座,在木兰祠院墙内外,种植有唐槐梁柏,环境十分优美。

这座著名的花木兰祠于1943年毁于战火。

巾帼英雄花木兰是一位勤劳、勇敢、忠孝、刚烈的典型女性。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千余年来,广为流传,被人们所敬仰。

据史料记载,花木兰不姓花,姓魏,生于北魏年间,祖居今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魏庄村。全家五口人,父亲魏应汉,母亲魏周氏,姐姐木惠,弟弟木棣。外婆家就在距魏庄很近的大周庄村。

魏家的后人由于战乱,逐渐逃往他乡,当年的魏庄村已无踪迹,成为当地人俗称的“魏庄户”。

父亲魏应汉是当时的兵户,木兰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随父习武健身,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木兰在16岁那年,经人介绍,与今安徽省亳州岳氏青年订了婚约。就在他们要结婚的那一年,边关紧,战事急,几道应征军贴接连不断的送到魏家,而此时魏应汉年事已高。一家人望着军贴心急如焚。木兰心疼父亲,爱护幼弟,心意已决,说服家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场上木兰聪明的智慧,超群的武艺,勇猛杀敌,很受军营中将士的器重和爱戴。两年后,战事平息。天子得知木兰智勇双全,功劳卓著,欲封尚书职位。木兰执意不受,婉言谢绝,一意回家侍奉双亲,以尽孝道。后来,天子知道木兰是女儿身时,遂派朝臣,欲纳入宫为妃。木兰见状,誓死不从,自缢而死,以死相抗,酿成悲剧。木兰大节、大孝、大智、大勇的光荣美德,受到人们的敬仰。因为,那时木兰还没有出阁,所以魏家人就把木兰葬于魏家墓地,死后也伴随着爹娘。

到了唐代时,帝王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忠大孝的壮举十分钦佩,追封木兰为孝烈将军,下旨修祠建庙,以示敬仰,激励后人。自唐代起,宋、元、明、清历代都为木兰祠捐赠。几经扩建,到了清代时期已形成很壮观的规模。

木兰在生前没有出阁,按当时的民俗她还是个姑娘,所以,当地人就把未出嫁的闺女称为姑娘或姑姑。为了表达对木兰的敬慕之情,民间就逐步形成姑姑当家的习俗。人们在为木兰烧香还愿时,统称“木兰姑娘”,一直延袭至今。

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木兰的生日,人们为了纪念木兰,就把木兰的生日作为庙会。每逢四月初八,周边百余里的人们潮水般的从四面八方涌向木兰祠。香客和善男信女向木兰像顶礼膜拜,乞求木兰神灵赐福增寿,保家平安。

花木兰是位能杀善战的英勇将军,相传,她所始创的拳法为“木兰拳”,她所始始的剑法为“木兰剑”,一直在当地流传,但对“拳法”和“剑法”的谱系却不为人知,人们只以习武健身而已。后来,人们为了尊崇她,纪念她,在明清时又兴起了木兰扇、木兰盘鼓等民间舞蹈和以木兰形象为主体的刻瓷工艺、剪纸工艺,成为当地人弘扬木兰精神,传承木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共虞城县委、虞城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举办了声势浩大的中国首届木兰文化节,邀请全国名人名家、专家学者加强对木兰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为了扩大木兰影响,弘扬木兰精神,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又成功的举办了四届中国·商丘木兰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2000年国家邮政总局又在商丘·虞城举办了举世闻名的《木兰从军》邮票首发式,使木兰精神弘扬光大,木兰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花木兰,姓魏,北魏时期人。祖籍河南省虞城县营廓镇小魏庄。

花木兰全家五口人,父亲魏应汉,母亲魏周氏,木兰排行第二,姐姐魏木惠,小弟魏木棣。

花木兰名字的由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木兰的父亲魏应汉先生,外出散步归来,行至大门外时,碰到魏家侍女慌慌张张。魏先生遂问:“什么事如此慌张?”侍女答:“娘子生产啦!”魏先生问:“是男孩还是女婴?”侍女回答:“是女婴。”此时家里的一棵木兰树上有一只凤凰,口里叼着一朵木兰花,见有人来,长鸣一声,展翅高飞。凤凰张嘴鸣叫时,木兰花掉落在魏先生的眼前。魏先生见是一朵木兰花,如此想,娘子所生女婴取名木兰焉不最好,遂起名木兰。此后为什么又叫花木兰呢?明朝一位大剧作家名叫徐渭,为木兰女扮男装,替代从军的事迹所感动,写了一部大戏,名叫《雌木兰代父从军》,戏中将魏木兰移花接木演义为花木兰,延续至今。

花木兰的父亲魏应汉是当时的兵户。木兰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随父习武,并练就一身好本领。

花木兰外祖父家,在距离小魏庄一里之遥的大周庄村。外祖父(名字不祥)人称周二肥牛。人们说他膀大腰圆,膂力过人,气势如牛。据说有一过路的牛车,载着很重的东西,不慎陷入大周庄村东边泥坑里。四头牛都拉不动。主人非常着急。此时,周二肥牛打此地路过,遇见此事,二话没说,赤膊钻入牛车下,用力往上一顶,牛车顺利通过。但周二肥牛也因用力过猛,头上冒出两个疙瘩,人们称他是神牛转世,所以人称周二肥牛。

边关紧,战事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连连催促魏应汉应征。此时,魏应汉已上了年纪。木兰见军贴,心急如焚,心想:父亲已是暮年之人,怎能经得起战场撕杀。如若不让父亲应征,年幼的小弟又怎能替父应征。就在自己苦苦不得其解时,突发猛想,自己虽为女流,但随父练就一身好武艺,此时国难当头,何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意念已决,把想法说与全家。谁料,当即就遭到家人的反对。木兰苦苦相求。最后,以与父亲比武较量,胜者出征做为决断。比武中,魏应汉毕竟上了年纪,力不从心,几个回合已是气喘如牛,败下阵来。木兰替父从军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花木兰在16岁时,经人介绍,与今安徽省亳州市南12里岳庄村青年岳明订了婚约。接到军贴的时间正是两家约订婚期的六月间。并确定在同年农历九月婚嫁迎娶。眼见离婚期越来越近,前方军情告急又刻不容缓。全家人商议后,遂让木兰的叔父魏兴星夜赶往亳州南岳庄,将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详细禀报。岳家闻听此讯,感到惊讶。当即,岳明和他的父亲随魏兴来到了小魏庄。木兰的父亲魏应汉又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重复一遍。岳家父子确实感到为难,眼看喜事将要来临,又成了泡影,一场大喜将成为空喜一场。但也为木兰的忠孝所感动。此时的木兰心里更不是滋味,她一介女流替父从军虽是壮举,却也着实愧对岳家父子。木兰忍痛说:“木兰此一去,何时是归期自是不知,是死是活生死未卜,还是请岳家另选佳偶。”岳明听得木兰一席话,心中更为酸楚,但木兰替父征战已成事实,实属无奈。岳明也是热血男儿,对木兰精神十分敬慕,当即表明:“木兰代父从军,远别家乡,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此去归期虽然不知,但我一直等到你的归来,生为岳家人,死为岳家鬼”,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二天,魏家就为木兰从军做准备,买来马匹和途中用品,装扮成男儿模样,即去宋州兵营报到,并由兵营统一带队,日夜兼程直奔长安元帅府。一路风餐露宿不必多说,很快赶到长安。在元帅府入军册时,木兰爽口答:“我乃宋州府东南营廓北小魏庄人氏,姓魏,字木棣。”元帅见木兰眉目清秀,谈吐清楚,更是喜不自禁。当即来到校场,十八般兵器任木兰挑选,并当场演练武艺。木兰精湛的武艺使元帅更为大喜,遂将木兰留在帐前听用。木兰怕在军营露出破绽,故向元帅申明,自己有一怪癖,与人共住营房不能入眠,自己已制作一小营帐,与人稍作隔离,元帅应允。

木兰随贺元帅第一征战的地方在今甘肃境内大阪山一带(又称雪山),帐营扎在黑水寨。一次,胡虏偷袭军营,元帅被困营中,危难中木兰单枪匹马,力战群敌,保住元帅冲杀出敌阵。元帅对木兰的英勇气势十分赞赏,任命木兰为大将军。此后,木兰领兵打仗屡战屡胜,两年后全歼敌兵,元帅率军凯旋归来。

天子大喜,立即召见众将领,慰劳三军。元帅写明奏章,称木棣(木兰)功绩之最,天子即册封木棣(木兰)为尚书职位。木兰见天子陈明事由,执意不接收封赏,愿回故里侍奉双亲,天子见状也只有作罢。

元帅见木兰不受封赏,着实对木兰不受功名,淡泊名利,为父母尽孝的高尚美德更加赞许。遂将木兰请回家中,设宴招待。席中言明,膝下一女,年方十八岁,尚未婚配,木棣(木兰)如不嫌弃,愿将女儿许配为婚。这时,木兰不得不将自己是女儿身的情况说与元帅,元帅闻听十分惊讶。一宿无事。第二天,元帅为木兰打点行装,备足盘缠上路,自然安排一些途中应注意的事宜等等。

木兰返家后,将在军营中如何生活,又怎样保元帅脱险,天子又怎样封赏等事情说与全家,此时,魏应汉先生已在暮年,遂让家人写家书留传后世。

且说天子平定敌寇,天下安康,意欲纳妃。元帅见状,也是出于好意,心知木兰年轻貌美,武术高超,何不奏明天子纳木兰为妃,尽享荣华富贵。天子闻听大喜,钦命元帅亲自传谕圣旨,纳木兰为妃。元帅受命到魏家传旨。木兰跪听圣旨,心中十分复杂。尚若不随元帅入京为妃,将是违抗圣旨,殃及全家,满门抄斩,更是愧对自己的未婚夫岳明。思前想后,万般无奈,想到此,以回阁楼换装为由,自缢而死。元帅见状更是悲痛,声泪俱下,愧对木兰,只好回京复命,天子也只得作罢。

木兰死后葬入魏家坟莹。她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虽是高风亮节,忠孝两全,但此时有损帝誉,故无人敢言。此后,人们只有编写赞誉木兰的歌谣留传后世。

唐时,唐太宗李世民对木兰女扮男装,抵御外寇的壮举十分感动,故追封木兰为孝烈将军,并为木兰修祠建庙。自此起,人们为纪念木兰,年逢四月初八(木兰生日)四面八方的人们到木兰祠祭祀,逐渐形成庙会。后经宋、元、明、清历代重建、扩建,庙宇100多间,祠产400余亩,住祠僧十余人。原祠共有三节院落,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东西配房及僧人住室等。在围墙内外,植有高大的唐槐、翠柏,苍劲壮观,在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木兰戎装座像和两侧侍卫,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为赞美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及香火等碑刻40余通。可惜1943年毁于战火。

第13篇:昆仑山传说

神话之山——昆仑山

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山。昆仑神话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昆仑山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昆仑神话也是我们民族的文明之源。

昆仑山这片神圣之境,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串联而成的昆仑神话,构成了中国神话的史诗。古人尊称昆仑山为“万山之宗”,是神圣之境。

黄帝是神国至高无上的主宰,不仅天有神宫,而且在地上还建有行宫,有开明兽守门。黄帝的行宫就坐落在昆仑山的第九重山顶。汉族神话中和昆仑山有关的最著名的就是西王母、黄帝和后羿。昆仑山是诸神的乐园,这里有西王母的瑶池,有结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树。传说昆仑山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围还有生长持续燃烧不灭的神树的炎火山。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后来的传说又为西王母配上一位“东王公”,并演化成玉皇大帝的原型。

昆仑神话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神往。如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嫦娥奔月、赤松行雨、蟠桃盛会、后羿射日、白蛇盗草等。《西游记》和《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这些故事的特点是雄浑博大,以天地为场景,视万物为雏形。因此,独具特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些神话传说,有的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有的表达了崇尚自然和万物有灵的思想,有的寄托了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希望,有的讲述了智勇超群的英雄故事,有的歌颂了人类族群之间的友谊,有的赞美了人类神奇的生活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悲悯情怀,对现代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莽莽昆仑,气吞万里,以无比磅礴的气势,撑起了雄浑的青藏高原,成为世界的第三极。它气象万千,画图难措。其间山川纵横,雪峰连绵;漫漫冰川下,激流奔腾;云雾缭绕处,飞瀑甘泉;珍禽时鸣于深涧,异兽出没于幽洞;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蕴藏着无尽的壮美、富饶和神秘。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仙人万一还想上天,这是绝妙的歇脚之处。昆仑又是黄河之源,黄河是母亲河,古人出于这种崇拜心理,将昆仑由神山转化为仙山便顺理成章。

昆仑由神话世界变为仙境,有一个过程。如《西次三经》说,昆仑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那里除了有九尾虎身的陆吾神守护之外,还有一种长了四只角,有些像羊的兽,名土鳞,能吃人;那上面的鸟,样子如蜂,却大得如鸳鸯。有一种开黄花结红果的树,果子味道如李,无核,名叫沙棠,吃了能御水而不溺死。这明明是怪异的神话世界。

昆仑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昆仑神话的意境很美,在莽莽昆仑,山峦叠叠,青云淡淡,天空中偶尔有仙鹤飞过,幽幽而鸣,一切恍如梦幻,似真似幻。昆仑神话的气势也很磅礴。中国几千年的文献一直强调“河出昆仑”。“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魄魄”,在今天看来十分神圣的昆仑,在原始意义上是一种混沌迷茫状态,所以神话里的昆仑山便呈现出一派雄伟、壮美的气象。从远古始,昆仑山亦成为中华各民族同心向往的圣地。从它那浑沌博大的身躯中焕发出的精神力量,经五千年的涵养积聚,终成为泱泱中华文化的源头。孕育出无数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谱写了万千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创世神话不仅是宗教神话,也是各民族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青海有昆仑文化和西王母神话,有丰饶的创世神话的沃土,在搭建起的关于全世界创世神话的学术平台上,展示大美青海的神圣、神奇、神秘。这不仅可以促进昆仑神话与世界各创世神话之间的对话,还可以展示青海丰富多彩的、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化,展示昆仑文化的魅力。昆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的根母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海外华人。以强大的磁力,成为中华民族最牢固的精神纽带。可以说,昆仑的地理在青海、昆仑的精神在世界昆仑文化既是青海的,更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千百年来,在以昆仑山和西王母为主要内容的昆仑神话中,西王母,用她“保护弱小、爱护环境”的精神,始终在每一位有良知的人心中驻守。也鼓舞着海外华人改变自己、走向世界的雄心,成为凝聚全球华人中华民族大认同的象征。

第14篇:淄博传说

淄博的风物传说

2011级新闻一班 2011415423 张傲莲

高青传说: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大芦湖西北角有个大芦家村,村西北隅有一条南北大道,路西有一座龙王庙,是纪念秃尾巴老李的。路东与庙门相对有一座台式坟墓,名芦姑台。芦姑即秃尾巴老李之妻。20世纪30年代,此处香火鼎盛,每年春、秋举行庙会,人们祈求神灵医病赐子、风调雨顺、物阜民安。

关于庙和墓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汉朝时,千乘一带地沃水饶,在千乘郡城以北10多里的地方,有个大芦村。一日,来了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小伙子,自称李作车,28岁,以给人种菜为生。他种的菜长的特别好,人又诚实厚道,深得主人及村民的喜欢,人们习惯呼之为“老李”。

大芦村北有一个小朵村,菜园就在两村之间。一天,小朵村的一个姑娘来买菜,钱不足,老李见她为难,便直言道“不要紧,咱都是穷人家,掌柜的回来有我,不行就扣我的工钱。”姑娘见老李诚心,就把菜拿走了。临走对老李说:“我姓芦,父亲是个郎中,你以后有什么难处,可去找我们。”事隔不久,老李身体不适,求芦父诊治。芦父见老李耿直憨厚,人又勤快,有意许女,便找人撮合。不久芦姑与老李拜了天地,成了亲。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日子虽贫寒,却也过得去。有一天,芦姑到菜园送饭,不见老李,但垄沟里在哗哗地流水,到井上一看,水车斗子里有一条黑花水蛇,尾巴上下摆动,井水顺着蛇尾巴向上流,芦姑很是奇怪。回头之间,老李已站在她身边,小蛇不见了,水也不流了。芦姑问老李是怎么回事,老李只是嘿嘿地笑。

有一年,土地旱得裂了缝,庄稼低了头,穷人的日子没法过。一天夜晚,芦姑醒来不见老李,却听到外面沙沙的下雨声,芦姑心里高兴,穷人有活路了。但等了好长时间不见老李回来,便披衣出门去找。天黑路滑,没见人影,只得回来。未进门,见有一条水桶粗的大蛇,蜷伏在屋里,尾巴还露在门外。芦姑又惊又怕急忙关门,因用力过大,喀嚓一声,竟将蛇尾巴挤断,鲜血四溅,芦姑昏倒在地。

大蛇正是老李,他见久旱不雨,穷人遭难,便不怕违犯天条,在夜间行雨,直累得精疲力尽,没来得及变为人形,就回家歇息,不料惊吓了芦姑。当时他又急又疼,打一个滚腾空而起,落在村东南方,在地上滚了几滚,又起身驾云,可尾巴流血,浑身无力,又落下来滚爬了好长时间。血止住后才猛一仰头,驾起云雾折奔东北方向。也不知飞了多久,他看到下面有一条江,便一头扎了进去。这就是现在的黑龙江。据说黑龙江早先不叫这个名,江里有一条白龙,常伤害百姓,老李来了,斗败白龙,从此始称黑龙江。

老李打滚的地方,形成了方圆40里的大洼,大洼中心有约两万余亩的面积,常年积水两米多深,人们叫它大芦湖。湖周围年年长一片好庄稼。大芦洼里爱长曲曲菜,永不断种,每个菜叶上又沾个红斑点,传说是秃尾巴老李的血染的。

再说芦姑醒来后,前思后想,又愧又恨,得了相思病,不久去世。当地人们为纪念老李,修建了李龙王庙,把芦姑葬在庙门前。传说芦姑坟上长有好多枣树,年年结又甜又脆的小枣,不但好吃,而且还能治病。 老李到了黑龙江,忘不了山东,船过江时总要等个山东人,说水再大也不翻船。每年农历二月二,老李都来看望芦姑,到这天往往下雨,人们说这是秃尾巴老李回来了。

卫灵公冢的传说

高青县唐坊镇卫灵公村北有一座方圆100余米、高30余米的大土冢。传说是战国时期卫国国王灵公的墓冢,但并无历史记载,历代的文人学士对此冢提出种种质疑,理由是:战国时期的卫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安阳一带,卫灵公死于正寝而不安葬于故乡,为何到千里之外的齐国千乘之地(高青)做他乡之鬼?为此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成为史学界的一大悬案。然而,民间一种传说似乎接近情理:战国时期,齐国曾为“五霸之首”,而卫国则是实力弱小的一个小国,经常受到侵略而不得安宁。卫国王侯与齐国王侯乃世代嫡亲,卫灵公避难蛰居齐国而死。

扳倒井的传说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当年率军旅路过高苑城北关,正值赤日炎炎,兵困马乏,忽见路旁有一水井,便将此井扳倒,解了军士之渴,从此这口古井便被当地百姓称为“扳倒井”。

灰菜柱子的传说

传说高苑城修三灵侯庙的时候,官府调动上千名能工巧匠,限期完工,误期斩首。忙了几个月,第二天就是交工日期,还缺一根合适的画柱,工匠们愁眉苦脸,无计可施。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工匠夜里睡不着,围着工地转了几圈,指着一棵灰菜说:“灰菜啊灰菜,你要是长成一棵大树,就能救我千名工匠,立一大功!”想不到天亮之后,那棵灰菜真的长成了参天大树,做了三灵侯庙的龙柱。此柱建国后尚存,人们难辨何木。后毁于文化大革命。

衮龙桥的传说

高城北关有一座石桥,名叫“衮龙桥”。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路过此桥时,战马跌翻在地,赵匡胤也滚于马下,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当地人便把这座桥命名为“衮龙桥”。

摩天岭的传说

传说高苑城西有一土岭,名叫“摩天岭”,有福之人登岭能摸着天,后代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相传清代文学家王渔洋的父亲听说“摩天岭”是块风水宝地,夜间徒步几十里来到摸天岭边,烧香叩拜。他按照规矩双目紧闭,悄悄地爬上摸天岭,摸了大半夜,但是怎么也摸不着。突然雷雨交加,他觉得摸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睁眼一看,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他信心百倍地回到家,勤勤恳恳地做事,坦坦荡荡地做人,不久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一代诗宗王渔洋。

淄川传说 王母山的传说 王母山位于淄川区双杨镇杨寨村孝妇河东岸,传说王母山北峰有一块巨石,它是我市一处重要的巨石文化遗存,也是一处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遗迹,该石顶盖长1.84米,宽1.64米,厚0.88米,成扁平型,下有高0.70米的三根石柱天然石支撑,形似石冢,当地称无梁殿或石棚,这是淄博境内发现最早的巨石文化遗存。1956年全省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发现,周围还发现了大制石器和赤褐色陶片。巨石文化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用具大石块树立或堆积的地面建筑物,是用以举行墓葬及偶像崇拜的场所。欧洲太平洋沿岸多见此类文化遗存,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荣城沿海一带也发现有此类遗存。早在1187年(金朝时期)就有记载,淄川巨石文化在山东地区是最完整的,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可惜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这块遗址被破坏,但山上的庙会香火仍然旺盛。

据说明末官至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的王象乾的坟墓就在王母山的西边(王象乾生于(1547年-1631年),字子廓,号霁宇,新城(山东淄博桓台)人,明朝兵部尚书。王贵的第六代孙,王之垣之长子、王重光之长孙。隆庆四年乡试中举,隆庆五年(1572年)进士,先后任闻喜县知县,官至兵部尚书。多年镇守蓟辽,治军有方,威震九边,万历四十二年秋,称病归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桓台建有四世宫保坊,相传为书法家董其昌手笔。后因边境多事,83岁时起用为总督,崇祯三年(1631年)卒,死后赠太师。背靠王母山,面朝孝妇河,为什么没有葬在自己的家乡新城(今桓台县新城镇),而是葬在离家乡60多里地的淄川区双杨镇杨寨村王母山之西呢?原来是这样:王象乾的女儿嫁给了杨寨高家的高所蕴(淄川高氏九世孙)。高所蕴的父亲叫高举,乃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当他选中高所蕴为自己的女婿时,其妻毕氏却没有看中。他对妻子说,女婿能刻苦学习,即使不能做大官,也应算个饱学之士。后来,高所蕴与他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高玮,字绳东;次子叫高珩,字念东。兄弟俩自幼聪颖过人,在父亲监督下读书,具有过目不忘之才,被乡亲们视为神童。他对这两位外孙十分钟爱。幼时他俩来外祖家临回时,他必亲送大门之外。官高位重的王尚书,竟然对两位年幼的外孙如此以礼相待,使亲朋好友无法理解。他却说,两个外孙日后能成国家栋梁而光大高、王两家的门第,不能用常礼来对待。后来,高氏兄弟果然不负外祖父厚望,双双在明崇祯十二年考中举人。高玮还是山东乡试解元,即第一名举人。文人墨客都说他们兄弟是陆机、陆云转世,苏轼、苏辙再生。后来,高珩在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到清初时官至刑部侍郎,人称高司寇或高少宰,成为淄川十四名士之一。

王象乾一生浏览了边关和内地的许多山山水水,他非常注重“风水”。他的老家新城是平原之地,无山可依。要选有山的地方只能向南。而在南边,他女儿家的杨寨之东,就有个山头叫王母山,此山较为突出,是巨石文化的遗址,香火不断,且西临孝妇河(孝妇河是中国孝文华发祥地之一,她有着泰山的灵气,沂蒙山的淳朴,她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在杨寨地段转了一个弯,偷偷探了一下王母山,看了以下这块神奇宝地,便依依不舍的匆匆北区...),草木繁盛、环境优雅、土地肥沃.风光秀丽。他到杨寨看望女儿,饭后闲游,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当他晚年同妻子毕氏商量以此为他们的墓地时,毕氏并不乐意,以为离乡背土,埋在女儿家的地界,不合乎风俗,担心死后没有人给他们上坟。他是个思想解放的人,认为女儿和儿子都是一样,女儿和外甥就近给自己上坟也是很好的。他在边关既是百发百中的神箭手,也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被当时的人们奉为“神人”。为了让妻子高兴,他就装神弄鬼地预言说:“咱俩死后合墓时,将有死鱼上树、活鱼打鼓、一百辆车子为我们送葬。”他的妻子把他的预言说了出去。当时有位细心的人就记住了他的话。当他死后和先于他而死的妻子合墓时,这人紧随其后,想看看他的预言是否灵验。这一天正是杨寨大集,有些人从鱼摊上买了干鱼别在腰间,然后爬到树上观看丧事。这不就是死鱼上树吗?有些人在孝妇河边钓鱼,当送葬的锣鼓队经过时,他们急收鱼杆回头看热闹,就把上钩的鱼甩了起来,打到了鼓上。这不就是活鱼打鼓吗?但那些看热闹人的小推车、大排车仅有九十九辆,凑不起一百辆来。这人正在对他的预言产生怀疑,却发现有人肩扛一辆棉花车子(纺纱线工具)缓缓而至,正好凑足了一百辆车子。这事被当地人叹为观止,流传至今。

王象乾葬在杨寨,他的子孙们也都在其祭日前来上坟。但回去后不是暴病就是遭劫而亡。他两个孙子都在未成年时夭折。尤其是在明末的一次劫难中,他的本家子孙就死了几十人。后来,还是他的外甥高珩等人告诉王家亲戚,说他的外祖父生前就曾预言:只有外甥门上的人来上坟才会吉祥,因为他把王家的刚阳之气和虎豹之威都带到了(月庄)杨寨。王家的人前来上坟就容易“碰硬”,会出现灾祸。后来,王家的人就不再去给他上坟了。王氏家族从此只出文官不出武将。而淄川高氏家族就居住在王母山、孝妇河的对面(西面),代代相传,人丁兴旺,科甲相继,忠厚传家,人才辈出,功绩卓著,堪称名门望族,六世祖高冔(读xu)。明嘉庆丙寅年,饥死者众多,冔与王夫人(她就是窎桥王家五世祖王逵之女,王崇义,进士,先后任刑部郎中,宁波知府之姐)议曰:天岂容吾有粟乎?便号召乡里日食其家百余人,多全活,死者待以棺葬之,其善事不可枚举也。七始祖汝登公弘扬祖德,慷慨急难,助人为乐,曾捐资建淄川城北五里河桥,修淄川灵虹桥,修学宫。为淄川灾年开仓放粮,两赈饥荒,取粮者如市,有田四千亩,家鲜担储。公为人“敦仁好事,温恭长者,事亲以孝闻”。明万历年间,八世举祖进士任完县蒲圻县知县,两地皆有惠政,提升巡抚浙江,为官清廉,言事侃直,无避忌。以德于民,民赞曰“中承公有文武略,建节两浙去后悠羊社之思。”离浙后,乡人建“抚浙去思碑”颂之。举祖晚年归里静居,萧然如寒士。淄川高氏家族旧有“一科两个举,一门三进士”,“四大家族,八大乡绅”之一的美称。七世祖封公(高汝登)位据显赫地位,遐迩闻名,百姓仍然恩戴,而倍受尊敬。山东境内,无人不知,都称他为“高老佛”,群众为其建祠堂,百姓祭拜,皇上表彰,当地民众描述说:“孝水(孝妇河)流域笼罩白云,老天恩赐沃土滋润,根深才能叶茂;百姓繁衍在福地,谁说无神,时刻有祥龙看顾;你看不见,是因祥龙潜伏河底,所以这里才如此美丽。也从客观上应验王象乾了的话。以上这些,仅为传说而已,其迷信内容不可相信。但就在王母山山峰的北侧,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月庄、杨寨为主)入续建起了建材企业、建材市场,九十年代改名为淄川建材城,现占地3000多亩,2000余户商铺,成为全国最大的建材集散基地,当地百姓越来越富裕,过上小康生活,这福气不得不说是有高、王两家族带来的,这就说明了当地群众对他们(指王象乾、高汝登)的崇拜,以致把他当成神仙而奉若神明。

王象乾的墓就在现在王母山西边张博公路(省道803线)和张八铁路之间,御葬,传说下葬时皇上赐金头像一个,原有石牌坊,还有石马、石羊、石虎、石人。他在当时的军界威信很高。死后成千上万曾追随他戌边保国的将士都来为他扫墓。但他生前立下规矩,谁来扫墓都要种一棵松柏树,以示他们的战友之情如松柏不老、千秋永在。这座王母山很快种下了千万棵松柏树,因此人们又把王母山叫做“千松岭”、“万松山”。高氏祖茔在月庄村东北,北有石龙横卧,南有千松岭(王母山)映照,孝水涓涓北去,苍松翠柏,敝日遮天,墓碑林立,不堪胜焉,茔中有石门,冥堂,诰命碑,石马,石虎,华表,风采各异,规模宏大,威严肃穆,乃一谕葬也,现在列为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王象乾的墓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间,以破四旧为名,牌坊、石羊、石虎、石人被破坏,极个别人想捞去钱财便挖掘了王象乾的坟墓,什么也没有,传说中的金头像也没有找到。后来杨寨村在此建起村办企业,王母山主峰还见在,并建有庙堂,香火不断。王母山下的双杨镇现已发展强大,被列为全国百强乡镇行列。 周村的传说: 今日无税碑的传说

李化熙,字五弦,号白云道人。出生于官宦世家,明末曾先后职湖州司理、河间府推官、天津兵备道、四川巡抚,清军入关时接任陕西巡抚,时值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城下,崇祯帝急传檄派他任榆林三边总督,率十万大军救驾。大军开进途中,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无奈下李化熙部队退守家乡周村城,励精图治,以待时局之变。使得周村城方圆百里不受战乱祸及,一时间四方富豪、商贾、百姓纷纷迁居来此。

后来,李化熙顺应时势,初任清朝工部左侍郎,兵部侍郎加都察院右都御吏,因政绩卓越,晋刑部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太保。顺治年间,借老母年事已高,辞官回乡待奉老母;临行时,辞别皇上。顺治皇帝问他有什么要求时,李化熙言家乡赋税沉重,请求皇上下旨优惠一下。顺治皇帝沉思片刻说:“国家赋税不可免,念爱卿有功与朝廷,朕赐爱卿一道手谕,免除爱卿家乡一日税款,以示皇恩。”

李化熙遂领旨回乡,寻思免一日税何用,就把圣旨埋于祠堂下,不料,当晚埋圣旨处红光四射、大放异彩、十里可见,而且光华中似隐有巨龙浮动。次日李化熙只好取出圣旨供在家中,可是那夜光景却令李化熙百思不解。

恰一日听见门口吵闹,李化熙叫来管家责问:“为何门口如此喧哗,成何体统!”管家忙说:“是一老道姑天天来化缘,每次都来说只今日来化缘,明日不来,可不知何故第二日又来化缘。因看她年纪大施舍了几日,今天叫门房请她到别处化缘,她不听却要见大人,被门房拦住故此喧哗,不想惊动了大人。”李化熙正为圣旨烦恼忽听到“今日”二字,心中一动,忙叫管家把老道姑请进来,过了一会管家回来说“那老道姑闻听大人要见她,却不进门,只留下一破布包裹说送与大人,回头一转身就不见了。”

李化熙觉的蹊跷,忙命人打开包裹,只见包裹里是一块无暇碧玉上面满是云霞纹饰,正面刻有“元君”二字。李化熙寻思一下顿然醒悟,“碧”“霞”“元君”合起来不是“碧霞元君”吗?这是碧霞元君来点化自己。

于是他赶紧让地方官把皇帝圣旨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大街北首。这样不论哪天人们去看,都是“今日无税”,周村城由交税的“官集”变为不交税“义集”。同时李化熙组织“巡勇护街”兵丁打击扰乱市场的地痞无赖、土豪恶霸。各地客商闻风而来,周村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熙熙然贸易有经如游化日”。

五音戏的由来

周村是著名地方戏——五音戏的发源地。演艺广场位于古商城中心部位,东侧是戏楼,全部为传统的卯榫结构,底台的花岗岩石板上精雕细刻着二十一出传统剧目,如《梁祝》、《龙凤呈祥》等,是游客休憩、欣赏周村地方娱乐文化的理想之地。

说到五音戏,知者甚多,要说她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她的前身如何,恐怕知者甚少。五音戏,原名“周姑子戏”。据说大约一百年前。在章丘、长山(当时的县名)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周村是她常到之处(此时周村已是鲁中商业重镇,属长山县)。 时值清末,朝廷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乞讨者甚多。有一对年轻要饭的,两口子特别喜欢周姑子的小曲调。每天要饭归来,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庙门下住宿,偷听她唱小曲。此时,周姑子回到庙中就爱唱“尼姑思凡”。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很多。从此,再上门要饭,就经常唱段小曲给人家听听,以讨得主人欢喜,多打发一点干粮。后来,别的要饭的见他二人唱小曲要饭要得特别多,也跟着到庙门下住宿,学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要饭的便学会了唱周姑子小曲。

周姑子的小曲小调广泛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爱听这个调调了,乞讨者们有了更多的生存机遇了。于是,要饭的自动组织起来,打场子、赶庙会、唱堂会、庆宴会、忙红白公事。由原来得干口清唱,到加上锣鼓动静,这就形成了周姑子戏的雏形。

章丘有个叫李德兴的艺人,原来是唱章丘梆子的。因为该戏占人多,往往是挣不出吃来。后来,听说一帮要饭的串庄赶会,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红火,占人不多,挣钱不少。就领着几个人跟踪他们,一边看,一边听,把这帮要饭的“玩意儿”学到手,重打锣鼓另开戏,大见成效。由于该曲调易唱易学,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中文中的男婚女爱、打情骂俏,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逢场做戏、捧场逗眼,乡土气息、通俗易懂,倍受农村妇女青眯,称为“栓老婆撅子”。

李德兴的儿子唱周姑子戏唱红了!人们送给他一个艺名叫“根柱子”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摸摸根柱子大辫子,三天不用想汉子(清朝男人都留辫子)”。“听见根柱子锣鼓响,烀饼子糊到门框上(指妇女慌着曲看戏,忙中出错)”。

周姑子唱腔流传开了,影响很大,当地一些戏班纷纷移植、改唱。据周村老艺人张金霞回忆,他的师父原来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学了周姑子唱腔。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的父亲,原来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后来,领着邓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子戏”了。周村是周姑子的演出地、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子戏”班,在周村唱响了,唱红了。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周村演出时,看了“鲜樱桃”的表演,大加赞扬。据说还向他学了一招(水袖功)。后又赞助戏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戏”正式改名为“五音戏”。

票号的产生

话说过去几个穷商人合伙卖柴草,可挣的钱不够回家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夜里,他们只煮了一锅稀粥,还没来得及喝,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要求借宿。三个商人本没有条件接待过客的,但面对大雪分飞、天寒地冻的时节,想到老人无处可去的困境,便腾出地方来,让老人过夜。饥寒中的老人见砚台上有稀粥,便索要一碗,喝完之后,还不足填腹,便再度索取,直到喝完了那一锅,然后睡去。

三个商人饿着肚子过了大年三十。第二天清晨,老人不见了,骆驼也不见了,可驼着的袋子却留了下来,打开一看,里面尽是银驼子。三个商人傻了眼,便去追那老人,可雪地茫茫,哪里找得到?怎么办?三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用这些钱创办票号,并以“银主”之名为老人立股。后来票号发了,三个商人都成了有钱人,但赶骆驼的老人却再没有找到。所以每个票号都供奉„银主‟,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财神。

蒲松龄晒肚皮

传说蒲松龄有一年赶考回来,路过王村西铺(隶属周村),看到一大户人家门前摊满了各种书籍,仆人正在忙着翻晒。 原来这是赫赫有名的毕府。毕家藏书甚多,为防虫蛀,每年都要定期拿出来晾晒。蒲松龄嗜书如命,见了这么多好书,很想借机阅览一番。可自己一介书生,与人家素不相识,情急之下,他忽然灵机一动,便放下行囊,解开衣襟,袒胸露腹,躺在地上。

毕家仆人见状大为奇怪,心想此人莫不是有病?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来问道:“先生你在干什么?”蒲松龄不紧不慢地反问:“你在干什么?”仆人回答:“我正替我家主人晒书呀!”蒲松龄说“我也正在晒书!”,仆人听罢更为不解:“你也在晒书?可你分明是在晒肚皮,哪里有书呀!”蒲松龄回答:“你家的书是摊在地上晒,可是我的书都在肚子里!”

仆人一听,觉得此人肯定非同常人,便赶忙回去报告主人。毕际有一听,大为纳罕,便亲自出来探个究竟,他随仆人来到蒲松龄面前,仆人介绍说:“这是我家毕大老爷!”蒲松龄一听,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毕际有,便赶忙从地上爬起来,回礼答道:“在下蒲松龄见过毕大人。”毕际有一听是蒲松龄,对其才学也早有耳闻,便邀他入府一叙。

谁知俩人这一叙,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便力邀蒲松龄在毕府设帐授徒。感于毕际有的诚恳,加之蒲松龄本对毕府的藏书渴慕已久,便痛快地答应下来,结果一呆就是三十三年。这三十几年里,他边教边阅览边写作,终于写出了闻名中外的《聊斋志异》。

(注:蒲松龄书馆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西南昆仑路旁、王村镇西铺村西铺大街。原系明末户都尚书毕自严故居的一部分,是蒲松龄先生生前执教和写作的地方)

金狮子玉栏杆

李化玺做了刑部尚书,地位显赫,引起官场中一些人的嫉妒,有的密告他侵吞军饷、公款,造了金銮宝殿,盗了玉玺金印,图谋造反称帝;有的密告他造了个小石桥却谎称造了扬州桥大石桥,犯了欺君之罪。起初皇帝不信,后来密告奏折一多,皇帝就犯掂量、猜度了。为了弄清真相,朝廷派了个干练老臣做钦差,到长山、周村暗暗查访此事。

却说李化玺混迹官场多年,深谙官场明争暗斗,仕途变幻无常,早就笃信道教,法号长白山道人,他敬奉道祖上仙,勤于诵经作法,以修身性,祈求消灾免祸。他得知钦差要暗察私访之事,心里不踏实,就派心腹干员秘密回长山与县官商量应变对策。等私访钦差来到周村,众百姓已经知道大臣要来巡查扬州桥,街头巷尾、商店作坊到处是人们谈论扬州桥,谈论等着看钦差。钦差见此,自觉暗察私访已难进行,就到长山县衙公开了身份,说路上劳顿,身体不适,休息三天,再做计议,务必暂勿声张。县官不迭声地连连说:“照办!照办!”县官一日三餐好生招待,请安问好,陪着说话,不必细说。

第三天傍晚,县官陪着钦差饮酒,听艺人唱小曲、说评书,说唱扬州桥,意欲乘机计议看扬州桥事宜。正在高兴处,忽听衙外人声喧嚣,远远似有仙乐隐约传来,接着就听到锣鼓喧天,炮声轰鸣,钦差好生惊奇,县官忙吩咐艺人退下去领赏。然后离席询问,正遇一名差役来禀报:请大人快去观赏扬州桥景,……如此这般述说一遍,县官好不惊喜,快步回席,笑着说:“恭请大人再满饮两杯,晚生陪同大人前往观赏扬州桥夜景。”钦差早觉蹊跷,饮过两杯,随即吩咐:备轿前往。

小轿来到周村北门,被四乡熙熙攘攘赶来的人群所阻,县官请钦差允许,令护卫差役喝道,去文昌阁。来到阁前下轿,县官搀扶着钦差老大人上高高的文昌阁戏楼,请大人上座,敞开南窗观景。但见弯弯曲曲的淦河两岸,下园广场上人山人海,灯火点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县官指点钦差遥望原扬州桥去处,灯火辉煌,影影绰绰矗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新桥,南北桥头雄踞四只大金狮,头顶闪闪银光的彩球,两侧汉白玉栏杆上披绸挂彩,十二对大红宫灯烛光摇曳,桥上淡淡的云雾飘浮缭绕,似有车马行人来往不断,天空隐隐有仙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传送过来。观赏间钦差不断地赞叹:“神哉!”“奇哉!”待到近黎明时分,仙乐停止,从天空纷纷扬扬飘撒下许许多多似纸片的东西。天色大亮,大桥忽然不见了,不一会,差役将几页黄纸、黄绫呈现给钦差、县官,禀报说是天上飘落下来的。黄纸黄绫上写着:“原扬州桥是我徒长白山道人捐资建造,法力无比,可保尔一方永消水灾之苦。晚上所现大桥是本仙据我徒建桥原意幻化,以饱尔等官民眼福。以后,六十年复现一次,供万民观瞻,以弘扬我教神感。”钦差回县衙休息一日,又游览了周村市井,便回京奏报复命去了。打这,扬州桥“金狮子、玉栏杆,六十年现一现”的传说,在京师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到处传开了。

博山传说: 豆腐箱的传说

博山名菜--豆腐箱以其特有的风味,走遍博山的千家万户后,竞登上了人民大会堂国宴之列,引起了中外客人的极大兴趣。然而,它的形成却鲜为人知。 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博山大街南头有一张姓,名登科,乳名张九,在京城一家叫“振泰绸缎庄”的大字号里当大师傅。此人聪明能干,技术高超,在京都号称“博山厨师第一人”。

大约到了光绪年间,五十多岁的张登科因病回到家乡养病。不到一年功夫,他的病就好了。博山部分商贾。知道张登科是位烹调高手,便与他在当时窑业十分发达的山头合开了一家饭馆,取名为“庆和聚”。

一天,张登科在京时的掌柜到周村去办货,顺路到博山看望他。客人到庆和聚时已是晚上,馆子里准备的菜肴全部销光,没有象样的菜招待客人。张登科灵机一动,用博山优质豆腐为主料,做一道箱式“素菜”,主要配料是用炒过的蝇头豆腐、海米、木耳、砂仁粉等装入箱内,整个外观呈箱形,用油炸成金黄色,勾欠后,更有金箱之感。席间,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客人,吃到这道别具风味的素菜时,赞不绝口。

客人问及张登科菜的名堂时,他只好说出实情,客人见菜的形状,又品过味道,脱口而出:“真象个金箱,就叫它金箱吧”。在座的一位客人,很是文雅,接过话茬说:“按吃法,叫金箱还不如叫开箱取宝更合情理”。

于是,“金箱”这道菜渐渐在山头部分窑主的酒席上出现。这道菜出现时,是一个“大箱形”,吃时很不方便。张登科就将其改为若干个“小箱”凑成一个“大箱”。因为此菜是道素菜,山头人就按当地的命名习惯,管它叫豆腐箱。喜欢点“讲究”的人,还是称它为“开箱取宝”或“金箱”。

后来,在博山的酒席上,只要这道菜整个外形呈箱形的就叫它“博山豆腐箱”、“金箱”或“开箱取宝”;外形是“塔状”的都叫它“水漫金山寺”传至今天。

鲁山的传说

相传春秋末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要修造一座巨大的宫殿。由于这工程规模空前,竟无人敢接手营造。正在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向鲁哀公推荐了民间巧匠公输班。于是便派人连夜召去见他。

当时的公输班虽然年轻,却也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因为他是鲁国人,人们都称他为鲁班。他接过修造宫殿的图纸一看,认为要修造这样庞大的建筑物,没有直径一庹多粗的梁柱是不行的。于是便带领几十名工匠去寻找木材。

他们天天早出晚归,找啊,找啊,踏遍附近的山山水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木料,那些树木,不是太细,就是太弯,都不能用作梁柱。

于晚鲁班便带上干粮,率领工匠们到远处去找。经过了五天的艰难跋涉,走进一片山林中,只见到处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三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工匠们向山下的居民一打听,才知这山因处鲁国东境,名叫东山,山上经常有虎豹出没,平时无人敢去。鲁班他们因为王命在身,也顾不得许多,便在村里居住下来,做好了砍树的准备。

第二天,他们便上山砍树,谁知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因他们都是用的笨重的斧头,砍伐一般的树木还可以,要砍伐这样粗大的木料非常吃力,常常几天也砍不到一棵,进度异常缓慢。眼看着期限逼近,鲁班心中十分忧虑。

这天,鲁班又带领工匠们向山上走去。由于他心事重重,不留神踩翻了一堆碎石,幸于他顺手抓住了一把茅草,才没有滑倒。当他站稳脚 根时,却见手上鲜血直流,原来手被拉破了一道口子。鲁班心想:这茅草怎么这么厉害?他顾不得伤口疼痛,便对茅草观察起来,发现茅草的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于是他便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锯子,按期伐完了所需的木材。

再说鲁班住在当地居民家里,看到老百姓吃的米粉和面粉,都是用石杵在石臼里捣细,费工又费力。他便寻想:把米和麦放在两片粗石中间研磨,不是更快些吗?有一天下工回来,他根据这想法试了试,果然省力的多?他便进一步改进,把两片厚石相对的一面刻上齿纹,中心还按上一个轴,让上面的石头能够转动,磨起米粉和麦粉来,又快又省力,这便是后来应用了几千年的石磨。当时确实给居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人们无不欢欣鼓舞。

有一天,鲁哀公派来了大批人马,要把采伐的木材运走,鲁班也要和他们一块回去修宫殿了。当地人民听说后,都纷纷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真是难分难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能工巧匠,感谢他的大恩大德,就把东山改为鲁班山,后来又渐渐简称为鲁山。当然,这不是民间传说,鲁山一名的真正来历,都是因为它当时地处鲁国而得名。关峰海拔1108.3米,是山东省的第四高峰,故有 孟子登东山而小鲁 之说。

博山颜奶奶庙的传说

自济南乘胶济路火车东行,经明水、王村、周村到达张店。由张店换乘张博支线的火车经淄川、昆仑到达博山,全程约164公里。如乘汽车则由王村庄插昆仑到博山仅96公里。博山是一座山城,四面环绕着小顶山、黑虎山、青龙山、昆仑山,是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向南行,过源泉后便进入连绵不断的沂蒙山山区。它是联系鲁西北平原和鲁南山区的枢纽。博山城区四周环山,林木成荫,中有清澈见底的孝妇河穿过,原本是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山水之乡。因此,曹金的童年回忆中,故乡是多么美好温馨的家园。炎热的夏季到颜神庙里享受那冷气飕飕的清凉世界,缓缓的细流从颜神庙下涓涓淌出,注入那深邃无底的神潭。颜神庙也称颜奶奶庙,相传神头这边根本无水,群众吃水,须到很远的地方担水,有一户姓颜的人家,有婆媳两个寡妇。婆婆是个小肚鸡肠的恶老太,她想方设法地虐待她的媳妇颜氏。颜氏却是一个善待婆婆的孝顺媳妇,每天、天不亮便出外挑水,回来晚了,赶不上饭食,只好挨饿。恶婆婆反而怨她在路上歇得次数多,竟把水桶的桶底改成尖底,使她中途不能停留、歇气。颜氏毫无怨言,只是默默地忍受着。恶婆婆的逆行,颜氏的孝心,感动了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变为一个老慈祥的老夫人,将净水瓶里的柳枝,给了颜氏一枝,嘱咐她:回家后把柳枝挂在缸边上,缸里的水少了,略提一提柳枝,水就有了,千万不要多提!从此颜氏便免去了长途跋涉挑水的苦差使。恶婆婆看着纳闷,亲自到厨房的水缸前检查,发现缸边上挂着一根柳枝 ,便无好气地扯了出来扔掉。顷刻之间缸里的水,迅速涌出缸外,屋里屋外成为一片汪洋。颜氏冒着危险,一腚坐在缸上堵住了泉眼,解救了一方百姓。百姓们感恩戴德,在当地给她建庙塑像纪念。恶婆婆由于好吃懒做,被塑了一个卧像,像的内部还做了一套机关,当有人踩到地面的方砖时,消息发作,卧奶奶会自动的坐了起来。后来因为有人被惊吓至死,被官府强行拆除。庙宇之下流淌出清澈甘甜的泉水,无论旱天涝天,流量变化不大。颜神水流入孝妇河, 河水抚育着两岸人民的生活。关于颜神庙同样的故事,也还有另一种传说。据说唐朝初年的一个夏天,唐王李世民率大军东征。一天,路径西长峪道,来到颜神(今淄博市博山区)神头这地方。因为天热,三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大家真是又饥又渴,唐王便传旨停止前进歇息,寻找水喝。

那时,神头四面环山,人烟稀少,十分荒凉,全军将士东寻西找,哪里有水源呢?个个心焦口燥,一筹莫展。正在这紧要关头,忽然从南面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慈眉善目,满面笑容,身着蓝粗布衣裙,左手提个四鼻水罐,右手拄一根龙头拐杖,好象特意送水而来。

御林军见了喜出望外,急急忙忙迎上前去说:\"老婆婆,唐天子东征路过这里,想找点水解解渴?\"御林军边说边瞅着罐里的水,等待老人的满意答复。老婆婆慈祥的脸上,笑开了花,毫不犹豫地说:\"喝呗!天子先喝,大家再喝,一定让大家喝个饱。\"御林军小心谨慎地接过水罐,心中想:这个四鼻小罐能盛多少水?这么多人怎么能喝饱呢?边想边把水罐双手跪献给唐王。

唐王见了水,二话没说,端起罐子,咕嘟咕嘟一气喝了个饱。真奇怪!喝过以后,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于是,他又传给将士们喝,将士们挨个喝完后,又传给士兵们喝,三军将士挨个喝饱后罐子里的水照样满满的。唐王感到很惊讶,心里揣摩:一定是神仙下凡相助,才要拜谢,抬头一看,老婆婆却无影无踪。唐王立刻派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神庙?

御林军很快探得实情,便向唐王禀报:\"这个地方叫颜神,后周时这地方有个孝妇叫颜文姜,她秉性勤劳贤淑,孝敬公婆,治服了洪水之患,救活了一方人的生命,人民感念其恩德,所以就在当地建立了\"颜奶奶庙\",四时香火不断。颜奶奶救苦救难,为民造福,还常常显灵显圣呢!\"唐王听了以后,立刻到庙前一看,唉!原来是一座小庙!于是,马上焚香跪拜,虔诚地祷告说:\"您老人家多多保佑,待我东征胜利归来,一定给您老人家塑个金身,建九十九间无梁大殿\"。祷告完毕,大队人马又继续东征去了。

不久唐王东征凯旋归来,又路过颜神,却把许愿之事给忘了。当他的大队人马走到离神头五里多远的马棚之时,不知从哪里突然飞来一群大马蜂,团团围着唐王的坐骑嗡嗡地叫个不休,怎么轰也轰不走。唐王发怒道:\"小小马蜂,自不量力,怎敢阻挡我的大驾\"。于是,命令御林军驱散马蜂群。谁知越赶越多,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遮住了太阳,阴风阵阵,骇人万分。结果把驱赶马蜂的御林军蜇得鼻青脸肿,叫苦连天,顿时队伍大乱,不能前进一步。唐王急得团团转,如坐针毡,束手无策。他灵机一动,觉得马蜂来得蹊跷,一定有缘故。于是,派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地方官禀告说是颜神地方。唐王恍然大悟,想起了当年路过此处颜神保佑和自己许愿之事。

唐王仰首观天,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朕一旦食言,区区小虫,也不相容,何况苍天乎?\"便急忙下了坐骑,焚香下拜说:\"神蜂息怒,寡人因军务繁忙,忘掉许愿之事,望你宽恕,我立即办理修庙之事,一定不负诺言。\"说完之后,也真奇怪,马蜂立刻散去,云雾开处,红日高照,青天再现。于是,唐王火速传旨,大军就地宿营,急速责令地方官请来名工巧匠,设计图样,准备材料,择地建庙。可是神头四面环山,地方狭窄,盖不开九十九间大殿。唐王又重新焚香祷告,说明原因,便在神头建了九间供承攒的无梁大殿。只见琉璃瓦面,金碧辉煌;五脊六兽,栩栩如生;飞檐斗拱,古朴壮观;雕梁画栋,镂金错彩。殿前建有双檐四角尖式的香亭,山门外有一对精工细雕的大石狮子把门,真是雄伟壮观极了。唐王还亲笔书写“孝妇祠”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大匾,悬挂于山门的上方。

曹金在少年时代,曾随老娘家的舅舅、表哥们在孝妇河中撒网扑鱼。那时河水清清,盛产白条鱼,鱼肉细软鲜美,只是细刺太多,不小心,便会卡住喉咙。但作成酥鱼,却鲜嫩可口,赛似杭州的西湖醋鱼。后来,日本鬼子在这里建了神头电厂,孝妇河上游大量煤矿的开采。使清莹的孝妇河变成了一条散发着恶臭的浊龙。颜奶奶庙下的神头水泉,也干枯已久。曹金的金色童年也一去不复返! :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博山八陡村有个颜氏妇女出嫁的那天丈夫突然暴病死亡,于是婆母硬说颜氏女是“扫帚星”,克死了丈夫,从此颜氏女便受起了婆母的虐待,每天必须到十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为了不让颜氏女途中休息,婆母还特意找人做了两只尖底水筒。但是颜氏女对婆母总是逆来顺受,百般的孝顺。颜氏女的至孝终于感动了神仙,一天,在颜氏女挑水回村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老人用他那龙头拐杖在石板上敲了两下,路上立刻出现了两个石坑,正好放下两只尖底水筒,从此,颜氏女挑水可以休息了。过了些日子,颜氏女又遇上了老人,老人对颜氏女的孝顺称赞了一番,然后拿出一条马鞭子,让她带回家,把鞭子系在水瓮里,水少了,只要提一提鞭子,水就会涨上来。颜氏女回家一试果然很灵,从此也就不再受挑水的痛苦了。婆母见颜氏女不再去挑水。但天天甜水不断。心里很奇怪,于是心生一计。便把颜氏叫到身边说:“你嫁到我家来三年多了,也没有回一趟娘家,现天给你两天假,回去看看你娘吧”。颜氏女听了很高兴,临走时问婆婆:“娘,还带点活吗?”婆婆假惺惺地说:“活不多,今天去,明天来,七双袜子,八双鞋”。尽管如此,颜氏女还是欣然领受了。颜氏女回到娘家,母女俩抱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诉说离别之情。第二天,就要回家了,活还没有做呢。于是请来了七姑八姨,三婶四嫂,不多时做完了七双袜子八双鞋。颜氏女带上做好的鞋袜赶忙回婆家去了。刚走到村头。就听村里人声嘈杂,乱成一片。出什么事了,颜氏女赶往家里跑,啊!村子里大街小巷洪水滚流。颜氏女回家一看。婆母手里拿着那支马鞭子,早已淹死在水瓮边,看到这种情景颜氏女连忙举起鞭子向北一指。洪水立即滚滚向北流去,流成了一条河,这就是孝妇河的由来。

张店的传说 “韶海居”的传说

清朝年间,北营村东北角有一个姓马的秀才。他开了一家酒店,取名为“韶海居”。这“韶海居”的名字还有一段传说哩。

远古时代,此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取名韶海。韶海龙王昏庸无道。他有一子,称韶海太子。此子游手好闲,阴险狡诈,加之其父溺爱,更是为所欲为。他时时兴风作浪,冲毁田园,淹没房屋。百姓怨声载道。

韶海太子之妻本是滨海龙王之女,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见其夫残害百姓,便好言相劝。太子不听劝告,反而打骂妻子,后来将妻子逐出龙宫。

其妻只好重回滨海,向二老哭诉。二老安慰女儿,并留其暂住滨海。一天,寻海使者来到滨海龙王处,听到公主遭此不幸,再加上平素就耳闻韶海父子行为不端,便勃然大怒:“此君昏庸,留之无用,不如除之。”这寻海使者,武艺高强,虽官职不大,却嫉恶如仇。他即踏祥云,飞临韶海,大骂韶海父子。韶海太子听到骂声,立即手持兵器出来迎战。双方你来我往,只战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激战了几十个回合,仍不分胜负。这时,韶海太子气急败坏,为战胜使者,并将使者杀死后充饥,便卷土重来,举枪向使者咽喉刺去。这寻海使者也并非等闲之辈,见太子如此狠毒,义愤填膺,急忙闪身,并施出绝招,结果了太子性命,抛入海底。遂又呼风唤雨,不到两个时辰,飞沙走石便把韶海旋为平地。北营村东的花山,就是此次飞沙走石堆积而成。

玉帝闻听此事,嘉奖寻海使者,封其为“韶海龙君”。后又令其东去填海,因而形成现在的山东半岛。从此,海陆分明,人们在此地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马秀才为纪念这位除暴安民的寻海使者,遂给酒店取名为“韶海居”。 “南京水”的传说 暗号——“啧啧啧” 曹二先生 仇尚书的传说等

桓台的传说: 猪龙河的传说

猪龙河源头,谓之“沣源”、“沣泉”,当地人称曰“泉河”或“泉河头”。据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沣泉龙王庙碑记”载:“邑(淄川城)东北三十里沣水乡,其南木铃山、凤凰山之北坂,泉源万斛,涌出如珠,积流成溪,名朱龙河。”又据民国9年(公元1920)《淄川县志》记载:“(猪龙河)源出县东北三十五里范王庄南,名‘泉河头’,源可三亩余。”又载:“传言(猪龙河)源通淄水,理或然也。”流经张店,进入石桥境内,弯弯曲曲汇入桓台的小清河,它为何取名为猪龙河呢?

原来,在很久以前,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个猪怪,身高丈余,头大如瓮。一到晚上,它就会显出原形,出来糟蹋庄稼,伤害家畜家禽,当地黎民百姓不得安宁,叫苦不迭。无奈,只好祈求玉帝,拯救这些生灵。

玉帝知道后,立即派遣护殿的白龙将军下界为民除害。

白龙将军下凡,找到猪怪,与其激战七七四十九天,不分胜负。最后,白龙显出原形,猪怪显出原样,继续激战。

在当地百姓帮助下,白龙越战越勇,猪怪败下阵来。猪怪仓皇逃跑,白龙紧追不放。猪怪在前面一边拱一边逃,白龙沿猪怪拱起的深沟穷追不舍,当猪怪拱到小清河时,气尽力竭,淹死在河中。白龙带水追到小清河与其沟通,形成一条拐拐扭扭、弯弯曲曲的河流。于是,人们就称这条河流为猪龙河。

临淄的传说 矮槐树的传说

辛店街道的矮槐树村原先不叫矮槐树村,因为齐宣王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所以叫宣王店。那么,后来为什么改名叫矮槐树村了呢?这里有一个传说。宋朝初期,赵匡胤刚刚做了皇帝,局势不稳,很多地方发生了叛乱。赵匡胤多次派兵平叛,但是都失败了。眼看叛军无恶不作,祸害百姓,越来越猖狂。没有办法,赵匡胤只好亲自出征,带兵与叛军决一死战。 赵匡胤和将士们一路行军,刚刚到达叛军的地界,就被早早得到消息、有所准备的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叛军一路追杀过来,他只好率领军队节节后退。由于连日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到了临淄境内的一个小村庄,再也走不动了。叛军见追不上赵匡胤,也就撤回去了。 赵匡胤在随从的陪同下来到村边的小河旁,见河水清澈见底,就蹲下身子,用手捧起水来洗脸。结果水溅到了龙袍上,把龙袍弄湿了。他脱下龙袍随手挂在河边的一棵小槐树上,自己也在小树旁边的石头上躺了下来,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他一觉醒来,发现身上酷热全无,浑身清爽。向旁边一望,见小槐树和挂在上面的龙袍替他遮挡了阳光,让他睡了一个好觉。小槐树的叶子特别浓密,微风吹来,树叶发出欢快的声音,不由得龙颜大悦。他站起身来,派人从树上拿下龙袍,重新穿在身上,更觉得精神抖擞,多日以来的劳累和疲乏一扫而光。他很仔细地看了看这棵树,记下了它的样子,然后率军离开了此地。 后来,赵匡胤一举消灭了叛军,稳定了江山。他想起在临淄的经历,就派人采集这种树的种子,遍地种植。奇怪的是,所有种下的树都和他挂战袍的那棵槐树一样,虽然枝繁叶茂,姿态优美,却怎么也长不高。人们便传说这是龙袍压顶的缘故。从此以后,人们给这种树起了个名字,叫“矮槐树”或“倒垂槐”,宣王店村也改名叫矮槐树村。

马莲台的传说

马莲台位于齐陵街道齐家终村东南边,是古代山洪冲刷而成的一处自然黄土高台。台约高20米,四周沟壑纵横,群峰相抱,是一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游览景点。 每到5月刺槐花盛开的季节,阵阵飘来的槐香,举目望去,沟壑上下,形成了珍珠般的银帘;到了9月,秋意浓浓,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遍崖的酸枣像颗颗玛瑙珍珠撒遍山野。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马莲台上生长着一种榆树,长出来的榆树枝是扁的,其他地方没有,这种奇特的树给马莲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沿着山涧小路前去,山沟内有一大片卧石,人称石海,石头的样子千奇百怪。有的呈怪兽状,有的呈乌龟形,每一块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相传在明朝年间,临淄城内有个姓钟的官吏厌恶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便弃官隐居在临淄,过着躬耕田亩、亲事农桑的田园生活,自称稷山居士,后人称为钟居士。清明时节,钟居士到马莲台游玩,见这里沟壑纵横,槐树成林,串串洁白的槐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禁不住陶醉于其中,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传说还有一位麻脸老妪与他共同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善事。1644年,随着清兵入关,明朝败落,京城失陷,清兵到处征伐,民不聊生。百姓们四处逃生避难,山外的的百姓携老扶幼,四处寻找安全之处。在此关键时刻,人们扶老携幼来到马莲台,只见一位麻脸老妪和钟居士伫立在高台之上,不时地挥动着双臂,呼唤着百姓们。于是,百姓不顾一切的逃到了马莲台。数日后,清兵退去,硝烟散尽,化险为夷,保住了民众的一次次平安,马莲台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事后人们观看了自己的藏身之地,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相信一座小小的土台和两间狭窄的草庵,如何能容纳下几千人?而且谁也没见过谁,让人不可思议。人们认为老妪和钟居士是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的化身,是和平的化身,人们的救星。事后人们为了过平安、祥和的生活,就集资在此修建了坛域佛刹,前为白衣殿,后为文昌殿,供奉文殊菩萨。从此马莲台方圆百里,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马莲台现存清代石碑四块。一块是清朝康熙十四年元月十九日立的《马莲台碑》,一块是清朝乾隆年间立的《重修碑记》,一块是清道光十四年三月立的《外庄布施碑》,还有一块是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日立的《重修碑》。 如今,马莲台是淄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临淄地区的旅游风景区。

天堂寨的传说 天堂寨位于临淄区边河乡坡子村以南的山岭中,景色秀美。边河乡四周群山环抱,境内主要有6座山峰,峰岭相连。天堂寨是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509.4米。山上植被完好。一眼山泉隐在两棵高大的银杏树和几棵树杆黝黑、枝叶茂盛的柿子树下,泉水从洞内的石中溢出,形成一线,垂直而下,汇入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泉水含多种矿物质,比一般水重,当地老百姓说,泉水不但能解渴,还能治病。这就是传说中的“金茶壶”。在对面的山上还有一泉,叫“银茶壶”。再绕山转谷、曲曲折折的前行数里,便望见了天堂寨所在的主峰。传说天堂寨是唐赛儿所建,因而又叫唐赛儿天堂寨,山也由此而得名。唐赛儿是明初农民起义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人。家境贫穷,自幼随父习武,年纪轻轻就武艺超群。那时山东连年灾荒,加上长期战乱,人民吃草根,啃树皮,生活十分贫困。朝廷修运河、筑宫室,徭役不断,征敛不息,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亲被抓去服劳役之后,她与丈夫林三随群众冲入官府要粮吃,林三惨遭杀害,其父也会上的广泛影响来组织群众,自号“佛母”,称能预知未来,并能剪纸为马,撒豆成兵,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她不辞劳苦往来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发动群众。永乐十八年一月,她率领部分群众来到益都西南山区的卸石棚寨驻扎,发动了震撼明王朝的农民起义。她率义军一举攻克军事重镇青州,夺取武器,开仓赈民,然后胜利返回山寨。青州卫指挥使高凤率兵追击,被埋伏在山峪中的义军团团包围。夜间,唐赛儿的人马突然发动袭击,高凤丧命,千余名官兵被歼。山东地方官吏惶恐不安,三司联名报警。明成祖朱棣大为震动,立即派遣官员赶往卸石棚寨招安,但遭唐赛儿坚决拒绝,朱棣又派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山东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带领5000人马前来镇压,把卸石棚团团包围。唐赛儿派人到敌营诈降,夜间突然向防御薄弱的敌营猛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仓惶逃窜,都指挥刘忠中箭身亡。天明柳升得知中计,急带大队人马前来镇压,但义军已不知去向。 第五 白马关的传说 古时曾有“临淄为京,小寨为城”之说。现在的边河乡小寨村,距齐国故都西南60里,相传就是齐国的小城寨。小城外围山连山,岭接岭,在山岭的峰背上,原筑有古齐长城。在鞍口的要塞处曾有汉代时期所筑的雄关,在明朝中期又几经修缮。战国后期,诸侯混战,各国百姓苦不堪言。齐国为了避免战乱、发展经济,采取了先攘外,后治内的策略,在与邻国交界处,选择有利地势设城堡,派兵驻守,抵御外侵。当时的小寨森林茂密,地形复杂,是易守难攻的要塞之地。同时,小寨城既靠近边界又与齐国都城临淄相隔不远,是个很重要的城关口,齐军就在山岭上修筑长城,在要塞处设关镇守,形成了一道牢固的防御屏障。 守卫小寨城西的关隘统帅,是一位名叫田强的大将,他英俊威武,作战勇敢,韬略过人,治军有方。他对当地百姓十分爱护,严令士兵不得扰民,还经常帮助百姓打井修渠、收割庄稼。因为他的坐骑是一匹白马,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白马将军”。在白马将军驻守期间,小寨周围平和安宁,人们安居乐业。有一年,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前来进犯。当时那里有一条河叫大镇江,河上有座三孔石桥,河的东岸有片开阔地叫大治田,两军在大治田进行了殊死战斗。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夜,次日黎明,两军各自撤回,处于僵持罢战状态。白马将军看到遍地死伤的士兵,心里又难过又愤恨,他下定决心,要为保家卫国决一死战。天刚蒙蒙亮,白马将军召集剩下的将领和士兵,对他们说:“现在敌众我寡,长期拖下去,我们必定全军覆没,敌人很快就会打进我们的都城临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国家,大家跟着我冲向敌营,先打败敌军的气势!”说罢,他打马向前,将士们跟随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的营寨冲杀过去。敌军经过一夜的战斗,准备好好休整一下,正在此时,却听得人喊马叫,只见田强将军的白马已经冲进了阵营,这突如其来的阵势把他们惊得一下子都蒙了,手忙脚乱地去拿武器,整个军队混乱不堪,齐军趁乱杀死了大量敌军。但是,毕竟寡不敌众,与敌军对抗了一阵以后,赶紧杀出重围,迅速回营。此时,敌军已经从混乱中省悟,在将领的指挥下追击齐军,齐军与敌军在大镇江边再次相遇,双方重新展开了战斗,两国军队杀得天昏地暗。 这时正值夏秋季节,是小寨地区雨水最多的时候,只见一阵风吹过来,不远处的三孔桥上方出现了一片祥云,一位仙人鹤立云头,手执佛尘呼风唤雨。霎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水造成山洪爆发,泥沙和山石随着洪水倾斜而下,一向水流平缓的大镇江此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周围的百姓纷纷前来助战,因为熟悉地形,又有百姓的帮助,齐军很快撤离了战场,回到了山上的关城,而困在河边的敌军则被暴雨和山洪搞得进退不得,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残兵败将狼狈地退了回去。战斗结束后,仙人畅然而去,只在巨石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齐军大获全胜。从此白马将军的队伍威震边塞,敌人再也不敢来骚扰,百姓得到了安宁。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白马将军,就将他曾经镇守过的小寨城关叫白马关。后来,在关口正北处的玉皇山顶修建了庞大的庙宇。在主庙堂中央塑有田强大将军塑像。当地人们非常感激三孔河上的神人,将三孔桥改名为仙人桥,仙人在桥上留下的脚印,叫仙人脚。现在,仙人桥、仙人脚还清晰可辩。从古至今,当地人都将小寨看作是有神仙保佑的风水宝地。

第15篇:新丰县传说

新丰县传说

云髻山,离天三尺四 版本一:

云髻山,又名亚婆髻,传说在唐代武则天临朝的时候,当时的新丰境内突然无缘无故冒一座高山来,山势耸高,就叫云髻山。

有一天,新丰有一位文人酒后作诗曰:“阿婆髻,离天三尺四,人过要低头,马过要鞍离,谁人上得去,不当神仙做皇帝”。这诗传到当时在洛阳称帝的女皇武则天耳里,武则天认为这首诗是反诗,召集众臣商议如何捉拿这位咏诗人。众臣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不是反诗,而是崇拜陛下,是瑞征,也有不愿天下为女皇所统治的臣子说这是大祸将至的征象。众臣争论不休。

武则天派出江陵俞文俊到新丰调查此事。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俞文俊回禀武则天:“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则柔,吟诗人比喻云髻山高耸入云,故气隔塞山,臣以为非庆也„„”。俞文俊这番大胆的奏言,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一怒之下将俞文俊贬职流放到当地尚属荒僻之地新丰。从此,新丰就有俞氏后裔居住了。

版本二:

神童彭定求(云髻山传说)

【神童彭定求】

彭定求是清康熙年间长宁县令彭珑的儿子,幼年随父亲到长宁,在宁阳书院(今城东村)读过二年书,他聪明过人,长宁父老称他是神童,至今还流传着几个故事。

【礼动孔子像】

彭定求每天到宁阳书院读书,要从学宫(现址县委大楼)门口经过,每天都要向学宫内孔夫子像行礼,他每行一礼,孔夫子的塑像都会点一下头,常把在学宫厅内的人吓坏。彭珑得知此事,就在学宫前筑一道照壁,以阻隔彭定求向孔子像行礼,免得吓人。

【涉水如平地】

彭定求与黄陂村一位姓陈的同学是好友,约定每逢墟日就到陈家会诗。从县城到黄陂村,中间隔着一条河,彭定求按期赴约,风雨无阻,洪水无间,他是怎样过河的呢?有一个墟日,正遇特大洪水,陈家的人特到河边窥探,只见彭定求从河西踏浪而来,如履平地,而且水不淹膝。

【妙句续诗篇】

有一年重阳节,彭定求跟随父亲登阿婆髻,回衙后,彭珑为阿婆髻雄伟而秀丽的风光所触,马上铺开纸笔,作起咏阿婆髻七律诗来。彭珑本想一气呵成,但作至最后两句,苦思冥想都不能完稿,只好搁笔去洗澡。这时,彭定求到书桌上看到他父亲的诗稿,他边看边读:

久闻宁邑一名山,果见崎岖不等闲。

云发不梳新样髻,玉容未改旧时颜。

月为鸾镜霜为粉,霞作姻脂雪作环。

他见诗稿未完,随手提笔续上最后两句:

想是阿婆千古在,天为罗帐地为毡。 一会儿,彭珑洗完澡回来,见诗已给儿子续全,不禁拍案叫绝。

此后,彭珑见儿子聪明过人

,才思不凡,担心“浅水养不了大鱼”,便上递辞呈,带着彭定求回苏州去了。后来,彭定求赴京考试,果然中了状元。

君子嶂,钟灵毓秀

在新丰,有一个鲜花四时常开不败的地方,叫君子嶂。君子嶂之所以被称为“君子”,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出了一位清官,常常正襟坐于衙堂,为人民秉公办事。有一玉女仰慕清官品行,每当清官坐堂,玉女就在一旁脉脉含情地注视着。但那清官始终目不斜视,正襟危坐于高堂。终于,清宫和玉女都石化了。清官变成了现在的君子嶂,他的案桌即是现在的案山,而玉女则变成了玉女峰,两山相对而立,直至现在 ,“玉女”还一往情深地注视着她的清官“君子”呢!

传说君子嶂是宋太宗赵匡义的校书郎古成之成仙得道的地方。古成之从小生活在君子嶂下,在清官的传说浸润下,自小苦读立志:长大要做个能为国出力,为君分忧,为民办事的贤人君子。

由于聪明好学,古成之十五岁就中了进士。不久,做了宋太宗赵匡义的校书郎。后被馋臣陷害,被贬为四川县令。古成之夙兴夜寐,为民操劳,兴修水利,革除政弊,赈济灾民,深得四川人民拥戴,人们都尊称他为“成之公”。然而,这样一个清官至老都未能得到封建朝廷重用,终于回到家乡君子嶂度过晚年。

此时的古成之,草履布衣,长须白发,经常上下君子嶂,交友游玩或诵读于花下,或采药于林间,洗濯于清泉。成之公去世后七天以后,化成一缕轻烟,跨上云海中的一条大白鲸,升天而去。目睹的人们惊疑不已,却见半空飘下一贴,中有一首七言绝诗。 洞里乾坤谁会到,壶中日月我曾游。 留今留古怎留得,一笑浮生万事休。

后人将成之公所遗留的一只鞋子安葬于墓穴,这就是座落于君子嶂下的成之公墓。成之公骑鲸升天了,但也有人说,成之公还留在君子嶂,每当下雨时,就有一匹白马从成之公墓的山坡跑下到东瓜坑池塘饮水,那马就是成之公的坐骑啊 !

“豆腐补桥”,神仙也做工

黄礤镇西面四公里有座岩头桥,当地人称之为“豆腐补桥”。这是一座三丈长,一丈宽的石拱桥,用红色岩石砌成。但桥面中央有块不同色的垫石,呈单一白玉方状。人们说,那不是石,是仙人放上去的一块豆腐。 相传在建桥的时候,每天凌晨都有一个豆腐师傅给筑桥师傅送来一担豆腐。这里与民居相隔很远,采买食品很不方便,豆腐师傅却不管刮风下雨,日日如一送豆腐到工地。桥造了81天,豆腐师傅也送了81担豆腐。

到第81天,豆腐师傅又如常挑来一担豆腐。此时新桥只

需铺上最后一块方麻石即可完工,但打好的石块用完了,打石师傅便另外找来一块石,叮当叮当地打起来。但不知为什么,这最后一块石头特别难打,一连打了几块都不合适。这时豆腐师傅托起一块豆腐对石匠说:“师傅透透凉吧!让我用这块豆腐来替你补上。”人们一听用豆腐补桥,都笑了起来。豆腐师傅一本正经地托起一块豆腐,唱道:“岩石桥砖四四方,一块豆腐补中央。”唱完,一甩手,只听“啪”的一声,那块豆腐不偏不斜,不破不碎,正好落在桥中央。只见豆腐渐渐扩大,很快就填满了那块空隙,不高不低,十分坚硬。造桥的人看呆了,连声拍手叫好。不知谁说了一名:“豆腐师傅是神仙啊!”当大家回过头来看时,豆腐师傅早已不见踪影。

豆腐仙师的故事让不少人做起了学仙术,当神仙的梦。后来终于有人在岩头山顶找到了豆腐仙师,他正双手扶着磨钩,推着石磨子磨豆腐。“你们来做什么呀?”豆腐仙师问,这些人一齐跪到豆腐仙师面前说: “我们来拜师学仙。”豆腐仙师继续问:“你们为什么要学仙?”众人一时答不出来,只好结结巴巴地说:“有了法,我们做工就闲一些;成了仙,我们生活就好一些。”豆腐仙师又说:“要走神仙路,还得多多造桥、铺路。看来,你们成仙的缘分还不足呢,都回去吧!”说完便将磨钩一抛,脚踏五彩云升空而去。众人见状,只得垂头丧气回家,老老实实耕田为生。

豆腐仙师走了,但他的磨石还留在岩头山上,那叠着的两块扁圆大石,历经栉风沐雨都变黑了。现在下盘石周围仍有一缕缕白色的泥土,人们说,那就是当年豆腐仙师磨出的豆浆。而山里那一堆堆灰白色的石头,都是豆腐仙师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哩!那磨钩呢?当年豆腐仙师发怒,把磨钩抛到十多里外的西草村,变成了一座磨钩山。每当老人对后生提起此事时,总是说:“神仙也是要做工的,不劳动而企求安逸的人,神仙是讨厌的啊 !”

雁塔,残存塔基警示后人

在新丰县东郊,建于清朝乾隆四年的雁塔巍然矗立。这座外观7层、内分13层的雁塔的修建,也有一个传说。

在丰城镇城东的双凤山上,有一残存的塔基和一些乱石,相传这就是最初的新丰雁塔。清代乾隆四年间(公元1739年)开始建塔,四方群众出钱、出粮、集物,很快就筑起了第一层。有一天,从山上走来一位穿着破烂不堪的老太太,向筑塔人讨要一碗水喝。因为高山作业,滴水难得,谁都不肯施舍给他。老太太被赶走前留下一句话:“人无善心,修塔何用?”说完便化成一阵清风消失了。

说也奇怪,从此之后,这座塔白天筑起

,晚上就塌,再也筑不起第二层了。人们这才明白那个讨水的老太太是观音扮成,众人从此乐善好施,又重新择址建塔,一直修筑至7级13层。为了告诫后人,那一层屡建屡塌的塔基便保存了下来。

土特产丰富,山茶叶甘香

新丰土特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皇上皇”汤料、香菇、木耳、灵芝、兰花、山茶叶、蜂蜜、反季节蔬菜、木屐产品等。其中“足之宝”保健木屐系列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权,产品远销日本、南韩、泰国和港、澳、台等地区;“皇上皇”汤料,具有香醇、甘甜的独特香味;山茶叶生长于1438.8米的云髻山上,茶叶嫩绿厚实,气味芬芳,甘香可口。

农家美食,风味独具

新丰县沙田镇早有鹅鸭之乡,所用的鹅均为农家圈养,当地农家创出一道“鹅醋钵”名菜,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为粤北山区独有之肴。新丰的美食更多:“胡须鸡”:由农家自养胡须鸡,有上十种食法,其中炒鸡饭、焗鸡饭、炖鸡汤更是不可不试。“石角豆腐”:清蒸或煎、酿,细腻幼滑。“新丰猪”:本地白灼猪肉、自制梅菜扣肉均是美味。而农民田内种植的青菜,现摘现睬,其鲜甜是大城市里难得一尝的味道。另有艾糍、粘米糍、棕角等小吃,还有独具山野风味的山坑螺。

新丰饼印飘香海内外

新丰县梅坑镇张田村是个大村落,将近5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饼印。饼印即做月饼、炒米饼等的模具。这里出产的饼印取材精,品种多,做工细,质量好,不但内销红火,而且飘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中声誉日隆。张田村真是个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饼印村”。

历史上张田村是个单一姓氏的客家村落,祖上是400年前从福建迁来的。先祖是手工艺人,有绘画、雕刻技能,并把这种技能从中原带到了福建,又从福建带到了粤北。

以前的饼印多靠手工在木料上一笔一划雕刻出来,近几年来,张田村人开始制作塑料饼印,一来保护生态,二来适应时代。同时,张田村人雕刻饼印也不再单纯依靠棒槌、铁凿和绳索套钻,而是开始有了电动工具,速度快质量好。

第16篇:酒神传说

The Greek myth of Ariadne offers hope to all who have felt the [w]sting[/w] of love rejected.It tells of [w]triumph[/w] after defeat, of sweetest

succe after the harshest sorrow.在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的故事足以让全天下所有爱意被拒的痴男怨女们打心里升起新的希望。它说明了什么是否极泰来——即使是经历了最痛苦的悲伤,一样能迎来最甜蜜的结果。

Prince Ariadne, daughter of King Minos of Crete, helped Theseus slay her monstrous half-brother, known as the Minotaur, by teaching him to use a golden thread as a path within the labyrinth where the Minotaur lived.Deep within that dark maze where no man or woman had ever survived the Minotaur’s [w]savagery[/w], Theseus killed the monster, then followed the gold thread to freedom.When he emerged triumphant from the labyrinth, Theseus claimed Ariadne for his own.They escaped from Crete upon a waiting ship, running from crowds of citizens angered by Theseus’s murder of their half-bull,half-human prince.阿里阿德涅公主是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为了帮助自己的心上人——英雄忒修斯,教他用一个金线团带路走出了半人半牛的怪物弥诺陶洛斯居住的迷宫。忒修斯把这个残暴的怪物杀死了,而这个怪物却是阿里阿德涅同母异父的哥哥。在那个黑暗的迷宫深处,从来没有任何人能从弥诺陶洛斯的血口下生还,而忒修斯不仅杀死了怪物,还在金线团的指引下走出了迷宫赢得了自由。当忒修斯成功地重新出现在迷宫之外时,他声称要娶阿里阿德涅为妻。由于当地的民众因为忒修斯杀死了他们半人半牛的王子而非常愤怒,于是他们乘坐一条等候已久的船逃出了克里特岛。

As they sailed the world, Ariadne was certain she had won the heart of the hero in return for her [w]brilliance[/w], her loyalty, and her love.After all, she had betrayed those closest to her to save Theseus.When Theseus finally brought their ship to the [w]faraway[/w] island of Naxos, Ariadne thought they would live there forever in bli.Instead, he abandoned her upon the island, sailing off without an apology.Such was her thanks for saving him.当他们的船四处航行时,阿里阿德涅坚信她已经赢得了英雄的心,他会回报她的才智、她的忠诚以及她的爱情。毕竟,为了救忒修斯,她不惜众叛亲离。当忒修斯的船最终到达一座遥远的岛屿纳克索斯岛时,阿里阿德涅以为他们将永远定居在这里,白头偕老。然而,忒修斯却把她抛弃在了岛上,连声道歉都没有说就开船走了。这就是他对她救命之恩的答谢。

Alone, Ariadne forgot her triumph as the [w=untangle]untangler[/w] of the

[w]labyrinth[/w].She was Ariadne the forsaken, Ariadne the foolish, rather than Ariadne the beloved of Theseus.At first, the heartbroken prince wept.Then she thought of killing herself out of shame and sorrow.But the Muses took pity upon Ariadne.They [w=hover]hovered[/w] around the poor girl as soft as winds, and whispered into her ear of a worthier love and a loftier fate.This made no sense to the girl, for she could not see beyond her [w]abandonment[/w] by Theseus.阿里阿德涅独自一人在岛上,忘记了她在迷宫之战中取得的胜利。她从忒修斯心爱的阿里阿德涅沦落成了被抛弃的阿里阿德涅,愚蠢的阿里阿德涅。刚开始,这个心碎的公主流尽了眼泪。接着,她想用自杀来结束耻辱和悲痛。然而缪斯女神们对她动了恻隐之心。她们在这个可

怜的女孩周围像风一样轻柔地盘旋着,对她轻声细语,告诉她还会有一段更值得守候的爱情和更高贵的命运。然而这些言语对这个可怜的女孩来说都没什么用,因为她还走不出被忒修斯抛弃的悲伤。

But soon Ariadne saw a bronze chariot appear on the horizon.The Muses whispered it held a new bridegroom for Ariadne, the man she was fated to love.As the chariot drew closer, Ariadne saw it was draped in vines and

[w=cluster]clusters[/w] of ripe grapes--for this chariot was driven by Dionysus, god of divine intoxication, who loved Ariadne for her paionate bravery and loyalty.可是不久,阿里阿德涅就看到了一辆青铜色的马车出现在地平线上。缪斯女神们轻声告诉她,车上坐着的就是她未来的新郎,她命中注定应该爱的人。马车越来越近了,阿里阿德涅看到车上挂满了葡萄藤和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原来车上坐的是非凡的酒神和狂欢之神狄奥尼索斯。他非常爱慕阿里阿德涅的火一般的勇气和忠诚。

Ariadne’s heart was immediately healed by Dionysus’s admiration and loving embrace.She soon forgot about Theseus and accepted her happy fate.Dionysus and Ariadne were wed.Made a godde by love, Ariadne lived forever with her immortal husband in ecstatic triumph.阿里阿德涅的心伤在狄奥尼索斯的赞美和浓浓爱意的包围中很快就痊愈了。不久她就忘记了忒修斯,接受了自己更幸福的命运。狄奥尼索斯和阿里阿德涅结婚了。在爱的力量下,阿里阿德涅成为了女神,并在喜悦与幸福中与她不朽的丈夫永远生活在一起。

第17篇:九寨沟传说

每一个去过九寨沟的人,想必都会被九寨沟的美所折服吧。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你知道有哪些动人的浪漫传说呢?

(SC-YOU)

古时,有大山之神,主管草木万物,名“比央朵明热巴”,该神有九个女儿,个个美貌贤惠、勤劳、善良,然而神则恨女难成大器。又害怕女儿们嫁人归去,自己孤身难待来日,于是便于水晶般大岩中,选出秀丽舒适的楼阁庭院,锁女于其中,不让她们外出。

姑娘们深感父爱,又望出秀楼创世界。父亲不允许,左右为难,且山门难出,思来想去,决计变为蜜蜂随父进出。大姐首当其冲,附于父体,化为蜂,学得父亲开、关山门的方法,一天便趁父亲外出,领众妹妹化为彩蝶出山门翔于蓝天。

时值正午,姑娘们来到十二山峰上空,看见地上沟谷纵横,毒烟四起,生灵涂炭。细寻,见清流污水染就,民饮水而病、亡,鸟兽亦遭其害。九位姑娘访得一病危老妈,老妈劝姑娘快快离开此地,道有妖魔叫“蛇魔扎”,言欲收杀十万生灵,方能得道成仙,天下无敌,溪流中全为妖魔所投毒物。

姑娘们听了此话,恍然明白阿爸近日愁颜原委,便问老妈,“如此妖魔,比央朵明热巴为何不管?”老妈言道:“他呀,几次都败给妖魔了”。姑娘们闻言,大惊失色,急忙返回家。

阿爸已知女儿们出去了,却不言语,苦思败魔绝招。姑娘们则聚于屋中,共同商量灭妖大计。大姐很聪明,对众妹妹说道:“阿舅本领超常,阿爸的本事也是他教的,何不请他灭妖?”主意已定,众姐妹又叹不知阿舅住在何方。于是,大姐从答爸房中偷出图纸,约众姐妹,化为九条飞龙,直往西天而去。路径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一处烟波浩淼的别洞前。姑娘们仰首观望,半空祥云处显出天神模样之人,就是金刚降魔神雍忠萨玛,姑娘们的舅舅。

舅舅见了它们,明了事情原委,取出玉石绣花针筒、绿色宝石一串,赐给姑娘们:这针筒是你们阿妈炼成的“万宝金针”,遇见蛇魔扎,只要把金针筒对着妖魔叫声你们阿妈的名字,万根金针就会刺破妖魔的眼珠和心脏;若还不行,你们又连叫三声我的名字,我即来协助你们。妖魔死后,你们将这绿宝石串珠撒向十二座山峰,便会使山沟翠绿一片。

姑娘们记牢舅舅的话,回到山峰脚下,战败了蛇魔扎,但此妖顽冥不化,垂死中将地上的污水卷起巨浪,冲毁了良田房舍„„姑娘们见此情景,急呼舅舅名字,突然天空霹雳一声,一面闪射金光之大镜插于洪水前,洪水立即消失,而恶魔的头,血淋淋的挂在宝镜前。姑娘们即跪拜谢舅舅。此时,比央朵明热巴急得浑身汗湿,飞到十二山峰下一看,大喜过望,也明了大半,欣喜之余,连夸女儿们能干。

随后,姑娘们将绿宝石全都撒向十二山峰下,刹时,山青水秀,林木苍翠。宝石落地砸出的坑成了海子,线则成了溪流瀑布。

后来,九个姑娘分别嫁给了九个强壮的藏族青年,他们分别住在九个藏族村寨里。于是,后人便称此地为九寨沟。

第18篇:茶叶传说

【西湖龙井】

虎跑梦泉

虎跑泉的得名,始于佛教传说。传说唐代高僧性空曾住在虎跑泉所在的大慈山谷,见此处风景优美,欲在此建寺,却苦于无水。一天,他梦见二虎刨地,清泉涌出。次晨醒来后,果然出现甘泉,此泉即被称为虎跑泉。今天的虎跑寺仍设有大型雕塑《梦虎》,使得虎跑这座名寺有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虎跑泉水从石英沙岩中渗透而来,水色晶莹,清凉醇厚,味道甘冽。虎刨泉与龙井茶自古被称为“杭州双绝”,用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别有一番真味。游人来到这里,品一杯虎跑泉冲泡的龙井茶,凭几临栏,小风徐徐,眼中不尽美景,手上袅袅香茶,真是“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高僧辩才居住此地,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乾隆皇帝也来到此地,亲封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

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民间传说

18棵御茶树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时,在狮峰山下胡公庙前欣赏采茶女制茶,并不时抓起茶叶鉴赏。正在赏玩之际,忽然太监来报说太后有病,请皇帝速速回京。乾隆一惊,顺手将手里的茶叶放入口袋,火速赶回京城。

原来太后并无大病,只是惦记皇帝久出未归,上火所致。太后见皇儿归来,非常高兴,病已好了大半。忽然闻到乾隆身上阵阵香气,问是何物。乾隆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把龙井茶叶带回来了。于是亲自为太后冲泡了一杯龙井茶,只见茶汤清绿,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觉得肝火顿消,病也好了,连说这龙井茶胜似灵丹妙药。 乾隆见太后病好,也非常高兴,立即传旨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年年采制,专供太后享用。这就是18棵御茶树的传说。

龙井虾仁的传说

据传,龙井虾仁这道名菜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有一次,乾隆便衣遨游西湖时,下起了小雨,乾隆只得就近到一茶农家中避雨。龙井茶农热情好客,主人为他奉上香醇味鲜的龙井茶,乾隆品尝到如此好茶,喜出望外,心想要是带一些回宫里就好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茶农要。于是,趁主人不注意时,抓了一把茶叶,藏在便服内的龙袍口袋里。

雨过天晴,乾隆辞别了茶农,继续游览西湖。雨后的西湖分外美丽,乾隆流连于美景,直到黄昏时分才来到一家小酒馆用膳。点了几个小菜,其中有一道是清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口渴,想起口袋里的龙井茶,便撩起便服取茶给店小二。店小二看到龙袍一角,吓了一跳,拿了茶叶奔进厨房,正在炒虾仁的厨师听说皇帝到了,惊慌之中把小二拿的茶叶当做葱花撒进虾仁里,店小二又在慌乱之中将\"茶叶炒虾仁\"端给乾隆。饥肠辘辘的乾隆看到此菜虾仁洁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胃口大开,一尝之下,更是清香可口,连连称道:“好菜!好菜!”

从此以后,这道慌乱之中炒出来的龙井虾仁,就成为杭州名菜。

【碧螺春】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

2 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黄山毛峰】传说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3 铁观音传说

唐末宋初,有位裴姓(俗名)高僧住在安溪驷马山东边圣泉岩的安常院,他自己做茶并传授乡人,乡人称茶为圣树。元丰6年(1083),安溪大旱,请来普足大师祈雨果验,乡亲留普足大师于清水岩,他建寺修路恩泽于乡民,他听说圣茶的药效,不远百里到圣泉岩向乡民请教种茶和做茶,并移栽圣树。一天,普足大师(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在品茗红芽,不久又来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此后,天圣茶成为他为乡民治病之圣方。

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 “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乡亲向他学习,以后,用此工艺做的茶大家都叫乌龙茶。魏荫爱茶,所做之茶都争相品茗,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得品此茶。乾隆六年(1741年),王士让奉召赴京师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携茶相赠。方苞品后,自感为茶中珍品,遂转献乾隆,乾隆召见王士让询茶来处,王细说茶之来源,乾隆细观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便赐名为“铁观音”。 【大红袍】

关于大红袍名称的来历: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1998年8月18日第五次岩茶节,20克母树大红袍首次举行拍卖。并以15.68万人民币一鸣惊人。自大红袍首次举行拍卖以后,大红袍时有拍卖。

2002年11月25日, 广州茶博会上,20g大红袍以18万人民币的价格一度创下了茶叶拍卖史上的奇迹。

2005年4月17日举行的“太平洋花园杯”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开幕式上,20g母树大红袍茶叶以20.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被人拍走,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成交价也打破了4月13日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20克大红袍19.8万元人民币的最高拍卖纪录,创下了历史新高。

第19篇:1传说

1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

正好看见白娘子和小青被大雨淋得很狼狈,许仙忙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让她们避雨,自己却躲得很远,任凭雨淋。白娘子看见许仙这样老实腼腆,心里更喜欢了,许仙也对美丽的白娘子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小青的撮合下,许仙和白娘子成了亲,并且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乡亲们都很喜欢他们。

但是金山寺的法师法海却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悄悄地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化身而成,还教许仙怎样识别白蛇。许仙将信将疑。转眼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不顾自己怀孕,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起死回生的灵芝草。白娘子与守护灵芝草的护卫拼命恶战,护卫被白娘子感动了,将灵芝赠给她。许仙被救活以后,知道白娘子真心爱自己,夫妻更加恩爱。

可是法海还是容不下白蛇在人间生活。他将许仙骗进金山寺,强迫他出家为僧。白娘子和小青非常愤怒,率领水族士兵攻打金山寺,想救出许仙。她们不断作法,引发洪水,金山寺被洪水包围,这就是传说中很有名的“水漫金山”。法海也大显法力,白娘子因为临产,打不过法海,只得在小青的保护下逃跑。当她

们逃到断桥时,正遇上从金山寺逃出来的许仙。许仙与白娘子二人经过劫难,又在初逢的断桥相见,百感交集,不由得抱头痛哭。白娘子刚生下儿子,法海就赶来了,他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诅咒说,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掉,否则白娘子永远也不能再回到人间。

多年后,小青修炼得道,重回西湖,她打败了法海,将西湖水吸干,将雷峰塔掀倒,终于救出了白娘子。

2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

3 前为原文,译文:“曹娥之父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 后人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县官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后蔡邕访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读,题八字于碑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纪念屈原说

4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20篇:中秋传说

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

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究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传说哥
《传说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