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莎菲女士的日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5 21:05: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

十二月二十四

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并且一刮风,就不能出去玩,关在屋子里没有书看,还能做些什么?一个人能呆呆的坐着,等时间的过去吗?我是每天都在等着,挨着,只想这冬天快点过去;天气一暖和,我咳嗽总可好些,那时候,要回南便回南,要进学校便进学校,但这冬天可太长了。

太阳照到纸窗上时,我在煨第三次的牛奶。昨天煨了四次。次数虽煨得多,却不定是要吃,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在刮风天为免除烦恼的养气法子。这固然可以混去一小点时间,但有时却又不能不令人更加生气,所以上星期整整的有七天没玩它,不过在没想出别的法子时,又不能不借重它来象一个老年人耐心着消磨时间。

报来了,便看报,顺着次序看那大号字标题的国内新闻,然后又看国外要闻,本埠琐闻……把教育界,党化教育,经济界,九六公债盘价……全看完,还要再去温习一次昨天前天已看熟了的那些招男女编级新生的广告,那些为分家产起诉的启事,连那些什么六○六,百零机,美容药水,开明戏,真光电影……都熟习了过后才懒懒的丢开报纸。自然,有时会发现点新的广告,但也除不了是些绸缎铺五年六年纪念的减价,恕讣不周的讣闻之类。

报看完,想不出能找点什么事做,只好一人坐在火炉旁生气。气的事,也是天天气惯了的。天天一听到从窗外走廊上传来的那些住客们喊伙计的声音,便头痛,那声音真是又粗,又大,又嗄,又单调;“伙计,开壶!”或是“脸水,伙计!”这是谁也可以想象出来的一种难听的声音。还有,那楼下电话也不断的有人在电机旁大声的说话。没有一些声息时,又会感到寂沉沉的可怕,尤其是那四堵粉垩的墙。它们呆呆的把你眼睛挡住,无论你坐在哪方:逃到床上躺着吧,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便沉沉地把你压住。真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嫌厌的心的;如那麻脸伙计,那有抹布味的饭菜,那扫不干净的窗格上的沙土,那洗脸台上的镜子——这是一面可以把你的脸拖到一尺多长的镜子,不过只要你肯稍微一偏你的头,那你的脸又会扁的使你自己也害怕……这都可以令人生气了又生气。也许只我一人如是。但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我太远了。

吃过午饭,苇弟便来了,我一听到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感到舒适。但我却不会表示,所以当苇弟进来时,我只默默的望着他;他以为我又在烦恼,握紧我一双手,“姊姊,姊姊,”那样不断的叫着。我,我自然笑了!我笑的什么呢,我知道!在那两颗只望到我眼睛下面的跳动的眸子中,我准懂得那收藏在眼睑下面,不愿给人知道的是些什么东西!这有多么久了,你,苇弟,你在爱我!但他捉住过我吗?自然,我是不能负一点责,一个女人应当这样。其实,我算够忠厚了;我不相信会有第二个女人这样不捉弄他的,并且我还确确实实地可怜他,竟有时忍不住想指点他;“苇弟,你不可以换个方法吗?这样只能反使我不高兴的……”对的,假使苇弟能够再聪明一点,我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地去表现他的真挚!

苇弟看见我笑了,便很满足。跳过床头去脱大氅,还脱下他那顶大皮帽。假使他这时再掉过头来望我一下,我想他一定可以从我的眼睛里得些不快活去。为什么他不可以再多的懂得我些呢?

我总愿意有那末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我真不知他们爱惜我的什么;爱我的骄纵,爱我的脾气,爱我的肺病吗?有时我为这些生气,伤心,但他们却都更容让我,更爱我,说一些错到更使我想打他们的一些安慰话。我真愿意在这种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

没有人来理我,看我,我会想念人家,或恼恨人家,但有人来后,我不觉得又会给人一些难堪,这也是无法的事。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竟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因为如此,所以可以想象出来,我是拿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陪苇弟坐。但苇弟若站起身来喊走时,我又会因怕寂寞而感到怅惘,而恨起他来。这个,苇弟是早就知道的,所以他一直到晚上十点钟才回去。不过我却不骗人,并不骗自己,我清白,苇弟不走,不特于他没有益处,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

十二月二十八

今天我请毓芳同云霖看电影。毓芳却邀了剑如来。我气得只想哭,但我却纵声的笑了。剑如,她是多么可以损害我自尊之心的;因为她的容貌,举止,无一不象我幼时所最投洽的一个朋友,所以我不觉的时常在追随她,她又特意给了我许多敢于亲近她的勇气。但后来,我却遭受了一种不可忍耐的待遇,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我都会痛恨我那过去的,不可追悔的无赖行为:在一个星期中我曾足足的给了她八封长信,而未被人理睬过。毓芳真不知想的哪一股劲,明知我不愿再提起从前的事,却故意邀着她来,象有心要挑逗我的愤恨一样,我真气了。

我的笑,毓芳和云霖不会留意这有什么变异,但剑如,她能感觉到;可是她会装,装糊涂,同我毫无芥蒂的说话。我预备骂她几句,不过话到口边便想到我为自己定下的戒条。并且做得太认真,反令人越得意。所以我又忍下心去同她们玩。

到真光时,还很早,在门口遇着一群同乡的小姐们,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我不去理她们,并且我无缘无故地生气到那许多去看电影的人。我乘毓芳同她们说到热闹中,丢下我所请的客,悄悄回来了。

除了我自己,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谁也在批评我,谁也不知道我在人前所忍受的一些人们给我的感触。别人说我怪僻,他们哪里知道我却时常在讨人好,讨人欢喜。不过人们太不肯鼓励我说那太违心的话,常常给我机会,让我反省我自己的行为,让我离人们却更远了。

夜深时,全公寓都静静的,我躺在床上好久了。我清清白白的想透了一些事,我还能伤心什么呢?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

十二月二十九

一早毓芳就来电话。毓芳是好人,她不会扯谎,大约剑如是真病。毓芳说,起病是为我,要我去,剑如将向我解释。毓芳错了,剑如也错了,莎菲不是欢喜听人解释的人。根本我就否认宇宙间要解释。朋友们好,便好;合不来时,给别人点苦头吃,也是正大光明的事。我还以为我够大量,太没报复人了。剑如既为我病,我倒快活,我不会拒绝听别人为我而病的消息。并且剑如病,还可以减少点我从前自怨自艾的烦恼。

我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我自己。有时为一朵被风吹散了的白云,会感到一种渺茫的,不可捉摸的难过;但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苇弟其实还大我四岁)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到我手背时,却象野人一样在得意的笑了。苇弟从东城买了许多信纸信封来我这里玩,为了他很快乐,在笑,我便故意去捉弄,看到他哭了,我却快意起来,并且说“请珍重点你的眼泪吧,不要以为姊姊象别的女人一样脆弱得受不起一颗眼泪……”“还要哭,请你转家去哭,我看见眼泪就讨厌……”自然,他不走,不分辩,不负气,只蜷在椅角边老老实实无声的去流那不知从哪里得来的那末多的眼泪。我,自然,得意够了,又会惭愧起来,于是用着姊姊的态度去喊他洗脸,抚摩他的头发。他镶着泪珠又笑了。

在一个老实人面前,我已尽自己的残酷天性去磨折他,但当他走后,我真想能抓回他来,只请求他:“我知道自己的罪过,请不要再爱这样一个不配承受那真挚的爱的女人了吧!”

一月一号

我不知道那些热闹的人们是怎样的过年,我只在牛奶中加了一个鸡子,鸡子是昨天苇弟拿来的,一共二十个,昨天煨了七个茶卤蛋,剩下十三个,大约够我两星期吃。若吃午饭时,苇弟会来,则一定有两个罐头的希望。我真希望他来。因为想到苇弟来,我便上单牌楼去买了四合糖,两包点心,一篓橘子和苹果,预备他来时给他吃。我断定今天只有他才能来。

但午饭吃过了,苇弟却没来。

我一共写了五封信,都是用前几天苇弟买来的好纸好笔。我想能接得几个美丽的画片,却不能。连几个最爱弄这个玩艺儿的姊姊们都把我这应得的一份儿忘了。不得画片,不希罕,单单只忘了我,却是可气的事。不过自己从不曾给人拜过一次年,算了,这也是应该的。

晚饭还是我一人独吃,我烦恼透了。

夜晚毓芳云霖来了,还引来一个高个儿少年,我想他们才真算幸福;毓芳有云霖爱她,她满意,他也满意。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过日子。自然,有人将不屑于这平庸。但那只是另外人的,与我的毓芳无关。

毓芳是好人,因为她有云霖,所以她“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她去年曾替玛丽作过一次恋爱婚姻的介绍。她又希望我能同苇弟好,她一来便问苇弟。但她却和云霖及那高个儿把我给苇弟买的东西吃完了。

那高个儿可真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男人的美,从来我还没有留心到。只以为一个男人的本行是会说话,会看眼色,会小心就够了。今天我看了这高个儿,才懂得男人是另铸有一种高贵的模型,我看出在他面前的云霖显得多么委琐,多么呆拙……我真要可怜云霖,假使他知道他在这个人前所衬出的不幸时,他将怎样伤心他那些所有的粗丑的眼神,举止。我更不知,当毓芳拿这一高一矮的男人相比时,会起一种什么情感!

他,这生人,我将怎样去形容他的美呢?固然,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比如,当我请问他的名字时,他会用那种我想不到的不急遽的态度递过那只擎有名片的手来。我抬起头去,呀,我看见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的嘴角了。我能告诉人吗,我是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在望着那惹人的两个小东西。但我知道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准许任我去取得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无论这于人并没有损害的事,我只得忍耐着,低下头去,默默地念那名片上的字:

“凌吉士,新加坡……”

凌吉士,他能那样毫无拘束的在我这儿谈话,象是在一个很熟的朋友处,难道我能说他这是有意来捉弄一个胆小的人?我为要强迫地拒绝引诱,不敢把眼光抬平去一望那可爱慕的火炉的一角。两只不知羞惭的破烂拖鞋,也逼着我不准走到桌前的灯光处。我气我自己:怎么会那样拘束,不会调皮的应对?平日看不起别人的交际,今天才知道自己是显得又呆,又傻气。唉,他一定以为我是一个乡下才出来的姑娘了!

云霖同毓芳两人看见我木木的,以为我不欢喜这生人,常常去打断他的话,不久带着他走了。这个我也感激他们的好意吗?我望着那一高两矮的影子在楼下院子中消失时,我真不愿再回到这留得有那人的靴印,那人的声音,和那人吃剩的饼屑的屋子。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3)

一月三号

这两夜通宵通宵地咳嗽。对于药,简直就不会有信仰,药与病不是已毫无关系吗?我明明厌烦那苦水,但却又按时去吃它,假使连药也不吃,我能拿什么来希望我的病呢?神要人忍耐着生活,安排许多痛苦在死的前面,使人不敢走近死亡。我呢,我是更为了我这短促的不久的生,我越求生得厉害;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享有我生的一切。我要,我要使我快乐。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我想能睡在一间极精致的卧房的睡榻上,有我的姊姊们跪在榻前的熊皮毡子上为我祈祷,父亲悄悄的朝着窗外叹息,我读着许多封从那些爱我的人儿们寄来的长信,朋友们都纪念我流着忠实的眼泪……我迫切的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但人们给我的是什么呢?整整两天,又一人幽囚在公寓里,没有一个人来,也没有一封信来,我躺在床上咳嗽、坐在火炉旁咳嗽,走到桌子前也咳嗽,还想念这些可恨的人们……其实还是收到一封信的,不过这除了更加我一些不快外,也只不过是加我不快。这是一年前曾骚扰过我的一个安徽粗壮男人寄来的,我没有看完就扯了。我真肉麻那满纸的“爱呀爱的”!我厌恨我不喜欢的人们的殷勤……

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

一月四号

事情不知错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为什么会想到搬家,并且在糊里糊涂中欺骗了云霖,好象扯谎也是本能一样,所以在今天能毫不费力的便使用了。假使云霖知道莎菲也会骗他,他不知应如何伤心,莎菲是他们那样爱惜的一个小妹妹。自然我不是安心的,并且我现在在后悔。但我能决定吗,搬呢,还是不搬?

我不能不向我自己说:“你是在想念那高个儿的影子呢!”是的,这几天几夜我无时不神往到那些足以诱惑我的。为什么他不在这几天中单独来会我呢?他应当知道他不该让我如此的去思慕他。他应当来看我,说他也想念我才对。假使他来,我不会拒绝去听他所说的一些爱慕我的话,我还将令他知道我所要的是些什么。但他却不来。我估定这象传奇中的事是难实现了。难道我去找他吗?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何况还要别人能尊敬我呢。我想不出好法子,只好先到云霖处试一试,所以吃过午饭,我便冒风向东城去。

云霖是京都大学的学生,他租的住房在京都大学一院和二院之间的青年胡同里。我到他那里时,幸好他没有出去,毓芳也没有来。云霖当然很诧异我在大风天出来,我说是到德国医院看病,顺便来这里。他就毫不疑惑,问我的病状,我却把话头故意引到那天晚上。不费一点气力,我便打探得那人儿住在第四寄宿舍,在京都大学二院隔壁。不久,我又叹起气来,我用许多言辞把在西城公寓里的生活,描摹得寂寞,暗淡。我又扯谎,说我唯一只想能贴近毓芳(我知道毓芳已预备搬来云霖处)。我要求云霖同我在近处找房。云霖当然高兴这差事,不会迟疑的。

在找房的时候,凑巧竟碰着了凌吉士。他也陪着我们。我真高兴,高兴使我胆大了,我狠狠的望了他几次,他没有觉得。他问我的病,我说全好了,他不信似的在笑。

我看上一间又低,又小,又霉的东房,在云霖的隔壁一家大元公寓里。他和云霖都说太湿,我却执意要在第二天便搬来,理由是那边太使我厌倦,而我急切的要依着毓芳。云霖无法,就答应了,还说好第二天一早他和毓芳过来替我帮忙。

我能告诉人,我单单选上这房子的用意吗?它位置在第四寄宿舍和云霖住所之间。

他不曾向我告别,我又转到云霖处,尽我所有的大胆在谈笑。我把他什么细小处都审视遍了,我觉得都有我嘴唇放上去的需要。他不会也想到我在打量他,盘算他吗?后来我特意说我想请他替我补英文,云霖笑,他却受窘了,不好意思的含含糊糊的问答,于是我向心里说,这还不是一个坏蛋呢,那样高大的一个男人还会红脸?因此我的狂热更炎炽了。但我不愿让人懂得我,看得我太容易,所以我驱遣我自己,很早就回来了。

现在仔细一想,我唯恐我的任性,将把我送到更坏的地方去,暂时且住在这有洋炉的房里吧,难道我能说得上是爱上了那南洋人吗?我还一丝一毫都不知道他呢。什么那嘴唇,那眉梢,那眼角,那指尖……多无意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应需的,我着魔了,会想到那上面。我决计不搬,一心一意来养病。

我决定了,我懊悔,懊悔我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一个正经女人所做不出来的。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4)

一月六号

都奇怪我,听说我搬了家,南城的金英,西城的江周,都来到我这低湿的小屋里。我笑着,有时在床上打滚,她们都说我越小孩气了,我更大笑起来。我只想告诉她们我想的是什么。下午苇弟也来了。苇弟最不快活我搬家,因为我未曾同他商量,并且离他更远了。他见着云霖时,竟不理他。云霖摸不着他为什么生气。望着他。他更板起脸孔。我好笑,我向自己说“可怜,冤枉他了,一个好人!”

毓芳不再向我说剑如。她决定两三天便搬来云霖处,因为她觉得我既这样想傍着她住,她不能让我一人寂寂寞寞的住在这里。她和云霖待我比以前更亲热。

一月十号

这几天我都见着凌吉士,但我从没同他多说几句话,我决不先提补英文事。我看见他一天两次往云霖处跑,我发笑,我断定他以前一定不会同云霖如此亲密的。我没有一次邀请他来我那儿玩,虽说他问了几次搬了家如何,我都装出不懂的样儿笑一下便算回答。我把所有的心计都放在这上面,好象同什么东西搏斗一样。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我简直癫了,反反复复的只想着我所要施行的手段的步骤,我简直癫了!

毓芳云霖看不出我的兴奋,只说我病快好了。我也正不愿他们知道,说我病好,我就装着高兴。

一月十二

毓芳已搬来,云霖却搬走了。宇宙间竟会生出这样一对人来,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在一起,我猜想他们连自己也不敢断定:当两人抱在一床时是不会另外干出些别的事来,所以只好预先防范,不给那肉体接触的机会。至于那单独在一房时的拥抱和亲嘴,是不会发生危险,所以悄悄表演几次,便不在禁止之列。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他俩不生气我的嘲笑,他俩还骄傲着他们的纯洁,而笑我小孩气呢。我体会得出他们的心情,但我不能解释宇宙间所发生的许许多多奇怪的事。

这夜我在云霖处(现在要说毓芳处了)坐到夜晚十点钟才回来,说了许多关于鬼怪的故事。

鬼怪这东西,我在一点点大的时候就听惯了,坐在姨妈怀里听姨爹讲《聊斋》是常事,并且一到夜里就爱听。至于怕,又是另外一件不愿告人的。因为一说怕,准就听不成,姨爹便会踱过对面书房去,小孩就不准下床了。到进了学校,又从先生口里得知点科学常识,为了信服那位周麻子二先生,所以连书本也信服,从此鬼怪便不屑于害怕了。近来人更在长高长大,说起来,总是否认有鬼怪的,但鸡粟却不肯因为不信便不出来,毫毛一根根也会竖起的。不过每次同人说到鬼怪时,别人不知道我想拗开说到别的闲话上去,为的怕夜里一个人睡在被窝里时想到死去了的姨爹姨妈就伤心。

回来时,看到那黑魆魆的小胡同,真有点胆悸。我想,假使在哪个角落里露出一个大黄脸,或伸来一只毛手,在这样象冻住了的冷巷里,我不会以为是意外。但看到身边的这高大汉子(凌吉士)做镖手,大约总可靠,所以当毓芳问我时,我只答应“不怕,不怕”。

云霖也同我们出来,他回他的新房子去,他向南,我们向北,所以只走了三四步,便听不清那橡皮鞋底在泥板上发出的声音。

他伸来一只手,拢住了我的腰:

“莎菲,你一定怕哟!”

我想挣,但挣不掉。

我的头停在他的胁前,我想,如若在亮处,看起来,我会象个什么东西,被挟在比我高一个头还多的人的腕中。

我把身一蹲,便窜出来了,他也松了手陪我站在大门边打门。

小胡同里黑极了,但他的眼睛望到何处,我却能很清楚的看见。心微微有点跳,等着开门。

“莎菲,你怕哟!”

门闩已在响,是伙计在问谁。我朝他说:

“再——”

他猛的握住我的手,我无力再说下去。

伙计看到我身后的大人,露着诧异。

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我的大胆,已经变得毫无用处了,想故意说几句客套话,也不会,只说:“请坐吧!”自己便去洗脸。

鬼怪的事,已不知忘到什么地方去了。

“莎菲!你还高兴读英文吗?”他忽然问。

这是他来找我,提到英文,自然他未必欢喜白白牺牲时间去替人补课,这意思,在一个二十岁的女人面前,怎能瞒过,我笑了(这是只在心里笑)。我说:

“蠢得很,怕读不好,丢人。”

他不说话,把我桌上摆的照片拿来玩弄着,这照片是我姊姊的一个刚满一岁的女儿。

我洗完脸,坐在桌子那头。

他望望我,又去望那小女孩,然后又望我。是的,这小女孩长的真象我。于是我问他:

“好玩吗?你说象我不象?”

“她,谁呀!”显然,这声音表示着非常认真。

“你说可爱不可爱?”

他只追问着是谁。

忽的,我明白了他意思,我又想扯谎了。

“我的,”于是我把像片抢过来吻着。

他信了。我竟愚弄了他,我得意我的不诚实。

这得意,似乎便能减少他的妩媚,他的英爽。要不,为什么当他显出那天真的诧愕时,我会忽略了他那眼睛,我会忘掉了他那嘴唇?否则,这得意一定将冷淡下我的热情。

然而当他走后,我却懊悔了。那不是明明安放着许多机会吗?我只要在他按住我手的当儿,另做出一种眼色,让他懂得他是不会遭拒绝,那他一定可以做出一些比较大胆的事。这种两性间的大胆,我想只要不厌烦那人,会象把肉体融化了的感到快乐无疑。但我为什么要给人一些严厉,一些端庄呢?唉,我搬到这破房子里来,到底为的是什么呢?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5)

一月十五

近来我是不算寂寞了,白天在隔壁玩,晚上又有一个新鲜的朋友陪我谈话。但我的病却越深了。这真不能不令我灰心,我要什么呢,什么也于我无益。难道我有所眷恋吗?一切又是多么的可笑,但死却不期然的会让我一想到便伤心。每次看见那克利大夫的脸色,我便想:是的,我懂得,你尽管说吧,是不是我已没希望了?但我却拿笑代替了我的哭。谁能知道我在夜深流出的眼泪的分量!

几夜,凌吉士都接着接着来,他告人说是在替我补英文,云霖问我,我只好不答应。晚上我拿一本“PoorPeople”放在他面前,他真个便教起我来。我只好又把书丢开,我说:“以后你不要再向人说在替我补英文吧,我病,谁也不会相信这事的。”他赶忙便说:“莎菲,我不可以等你病好些教你吗?莎菲,只要你喜欢。”

这新朋友似乎是来得如此够人爱,但我却不知怎的,反而懒于注意到这些事。我每夜看到他丝毫得不着高兴的出去,心里总觉得有点歉仄,我只好在他穿大氅的当儿向他说:“原谅我吧,我有病!”他会错了我的意思,以为我同他客气。“病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不怕传染的。”后来我仔细一想,也许这话含得有别的意思,我真不敢断定人的所作所为象可以想象出来的那样单纯。

一月十六

今天接到蕴姊从上海来的信,更把我引到百无可望的境地。我哪里还能找得几句话去安慰她呢?她信里说:“我的生命,我的爱,都于我无益了……”那她是更不需要我的安慰,我为她而流的眼泪了。唉!从她信中,我可以揣想得出她婚后的生活,虽说她未肯明明的表白出来。神为什么要去捉弄这些在爱中的人儿?蕴姊是最神经质,最热情的人,自然她更受不住那渐渐的冷淡,那遮饰不住的虚情……我想要蕴姊来北京,不过这是做得到的吗?这还是疑问。

苇弟来的时候,我把蕴姊的信给他看:他真难过,因为那使我蕴姊感到生之无趣的人,不幸便是苇弟的哥哥。于是我向他说了我许多新得的“人生哲学”的意义:他又尽他唯一的本能在哭。我只是很冷静的去看他怎样使眼睛变红,怎样拿手去擦干,并且我在他那些举动中,加上许多残酷的解释。我未曾想到在人世中,他是一个例外的老实人,不久,我一个人悄悄的跑出去了。

为要躲避一切的熟人,深夜我才独自从冷寂寂的公园里转来,我不知怎样度过那些时间,我只想:“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

一月十七

我想:也许我是发狂了!假使是真发狂,我倒愿意。我想,能够得到那地步,我总可以不会再感到这人生的麻烦了吧……

足足有半年为病而禁了的酒,今天又开始痛饮了。明明看到那吐出来的是比酒还红的血。但我心却象被什么别的东西主宰一样,似乎这酒便可在今晚致死我一样,我不愿再去细想那些纠纠葛葛的事……

一月十八

现在我还睡在这床上,但不久就将与这屋分别了,也许是永别,我断得定我还能再亲我这枕头,这棉被……的幸福吗?毓芳,云霖,苇弟,金夏都守着一种沉默围绕着我坐着,焦急的等着天明了好送我进医院去。我是在他们忧愁的低语中醒来的,我不愿说话,我细想昨天上午的事,我闻到屋子中遗留下来的酒气和腥气,才觉得心正在剧烈的痛,于是眼泪便汹涌了。因了他们的沉默,因了他们脸上所显现出来的凄惨和暗淡,我似乎感到这便是我死的预兆。假设我便如此长睡不醒了呢,是不是他们也将如此沉默的围绕着我僵硬的尸体?他们看见我醒了,便都走拢来问我。这时我真感到了那可怕的死别!我握着他们,仔细望着他们每个的脸,似乎要将这记忆永远保存着。他们都把眼泪滴到我手上,好象我就要长远离开他们走向死之国一样。尤其是苇弟,哭得现出丑脸。唉,我想:朋友呵,请给我一点快乐吧……于是我反而笑了。我请他们替我清理一下东西,他们便在床铺底下拖出那口大藤箱来,箱子里有几捆花手绢的小包,我说:“这我要的,随着我进协和吧。”他们便递给我,我给他们看,原来都满满是信札,我又向他们笑:“这,你们的也在内!”他们才似乎也快乐些了。苇弟又忙着从抽屉里递给我一本照片,是要我也带去的样子,我更笑了。这里面有七八张是苇弟的单像,我又容许苇弟吻我的手,并握着我的手在他脸上摩擦,于是这屋子才不象真有个僵尸停着的一样,天这时也慢慢显出了鱼肚白。他们忙乱了,慌着在各处找洋车。于是我病院的生活便开始了。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6)

三月四号

接蕴姊死电是二十天以前的事,我的病却一天好一天。一号又由送我进院的几人把我送转公寓来,房子已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怕我冷,特生了一个小小的洋炉,我真不知怎样才能表示我的感谢,尤其是苇弟和毓芳。金和周在我这儿住了两夜才走,都充当我的看护,我每日都躺着,舒服得不象住公寓,同在家里也差不了什么了!毓芳决定再陪我住几天,等天气暖和点便替我上西山找房子,我好专去养病,我也真想能离开北京,可恨阳历三月了,还如是之冷!毓芳硬要住在这儿,我也不好十分拒绝,所以前两天为金和周搭的一个小铺又不能撤了。

近来在病院把我自己的心又医转了,实实在在是这些朋友们的温情把它重暖了起来,觉得这宇宙还充满着爱呢。尤其是凌吉士,当他到医院看我时,我觉得很骄傲,他那种丰仪才够去看一个在病院的女友的病,并且我也懂得,那些看护妇都在羡慕着我呢。有一天,那个很漂亮的密司杨问我:

“那高个儿,是你的什么人呢?”

“朋友!”我忽略了她问的无礼。

“同乡吗?”

“不,他是南洋的华侨。”

“那末是同学?”

“也不是。”

于是她狡猾的笑了,“就仅是朋友吗?”

自然,我可以不必脸红,并且还可以警诫她几句,但我却惭愧了。她看到我闭着眼装要睡的狼狈样儿,便得意的笑着走去。后来我一直都恼着她。并且为了躲避麻烦,有人问起苇弟时,我便扯谎说是我的哥哥。有一个同周很好的小伙子,我便说是同乡,或是亲戚的乱扯。

当毓芳上课去,我一个人留在房里时,我就去翻在一月多中所收到的信,我又很快活,很满足,还有许多人在纪念我呢。我是需要别人纪念的,总觉得能多得点好意就好。父亲是更不必说,又寄了一张像来,只有白头发似乎又多了几根。姊姊们都好,可惜就为小孩们忙得很,不能多替我写信。

信还没有看完,凌吉士又来了。我想站起来,但他却把我按住。他握着我的手时,我快活得真想哭了。我说:

“你想没想到我又会回转这屋子呢?”

他只瞅着那侧面的小铺,表示不高兴的样子,于是我告诉他从前的那两位客已走了,这是特为毓芳预备的。

他听了便向我说他今晚不愿再来,怕毓芳厌烦他。于是我心里更充满乐意了,便说:

“难道你就不怕我厌烦吗?”

他坐在床头更长篇的述说他这一个多月中的生活,怎样和云霖冲突,闹意见,因为他赞成我早些出院,而云霖执着说不能出来。毓芳也附着云霖,他懂得他认识我的时间太短,说话自然不会起影响,所以以后他不管这事了,并且在院中一和云霖碰见,自己便先回来。

我懂得他的意思,但我却装着说:

“你还说云霖,不是云霖我还不会出院呢,住在里面舒服多了。”

于是我又看见他默默地把头掉到一边去,不答我的话。

他算着毓芳快来时,便走了,悄悄告诉我说等明天再来。果然,不久毓芳便回来了。毓芳不曾问,我也不告她,并且她为我的病,不愿同我多说话,怕我费神,我更乐得藉此可以多去想些另外的小闲事。

三月六号

当毓芳上课去后,把我一人撂在房里时,我便会想起这所谓男女间的怪事;其实,在这上面,不是我爱自夸,我所受的训练,至少也有我几个朋友们的相加或相乘,但近来我却非常不能了解了。当独自同着那高个儿时,我的心便会跳起来,又是羞惭,又是害怕,而他呢,他只是那样随便的坐着,近乎天真的讲他过去的历史,有时握着我的手,不过非常自然,然而我的手便不会很安静的被握在那大手中,慢慢的会发烧。一当他站起身预备走时,不由的我心便慌张了,好象我将跌入那可怕的不安中,于是我盯着他看,真说不清那眼光是求怜,还是怨恨;但他却忽略了我这眼光,偶尔懂得了,也只说:“毓芳要来了哟!”我应当怎样说呢?他是在怕毓芳!自然,我也不愿有人知道我暗地所想的一些不近情理的事,不过我又感到有别人了解我感情的必要;几次我向毓芳含糊的说起我的心境,她还是那样忠实的替我盖被子,留心我的药,我真不能不有点烦闷了。

推荐第2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她是五四浪潮中的叛逆女性,她痛恨和蔑视一切,却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患了肺病后,便放纵自己的感情,追求南洋华侨,却又鄙视他卑劣的灵魂,终于陷于痛苦的挣扎之中。她就是莎菲。

丁玲女士在20年代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闻名文坛。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更是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追求,成为文坛不朽之作。

下午半躺在图书馆的沙发上,发丝上沁着已经数日不见了 的温暖的阳光。我惬意的看着我的莎菲女士,看着看着,竟不知道,作品里说的是她自己,还是丁玲,还是我,还是千千万万的女性。

莎菲善良果断却又刁蛮任性,面对苇弟的求爱,她从不欺骗和玩弄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因此她毅然地拒绝了苇弟。在日记中她曾谈到:“为什么他懂不了我的意见呢?难道我能直接的说明和阻止他的爱吗?我常常想,假设这不是苇弟而是另外一人,我将会知道怎样处置是最合适的。偏偏又是如此令我忍不下心去的一个好人!”;但另一方面,苇弟又常常受到莎菲的“打击”,她总是将苇弟弄哭自己却很得意。尽管莎菲也知道这一切是罪过,但她还是会不经意地耍小性子,甚至戏弄苇弟!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是矛盾体,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喜欢一个人,喜欢了又碍于所谓的自尊耻于开口,不喜欢也怕伤害到别人,女孩子的心事,多半是自己给自己造的,喜欢就追,追不上就可以无悔的说我已经做了,不喜欢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不耽误人家,也不给自己找无谓的麻烦,这才叫潇潇洒洒走一回,可世间又有几多女子如此,她们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所以人就是个矛盾

体,而女子更是矛盾中的矛盾。但却可以选择怎么活,可以开心简单,可以复杂多感,那就是你。

莎菲向往爱情却又胆怯退缩,认识凌吉士后,就主动追求凌吉士,主动追求真实的爱情。如她搬家,补习英文等。同时她还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展示出来,毫不避讳自己的情欲冲动,她说:“假使他这时敢拥抱住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了出来:‘我爱你阿!我爱你阿!”她对爱情的向往由是可见;但另一方面,莎菲又胆怯退缩,她说:“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尤其是梦见爱上凌吉士后,不断自责自己“所做的一些不是”。结果,她只能在痛苦中过活。

这么大胆的笔锋是我佩服丁玲女士的一条,女孩是向往白洁无暇的爱情的,可又有千千万万的女生不敢为手边的爱情放下心中的包袱,勇敢的去追。我们胆怯退缩,幸福的机会不是一生等候着你的,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将会永远错过,正如机遇,失去了可能永远不会再来,所以,勇敢些,追你想追,不论是爱情还是所有你认为重要的东西。

莎菲她愤世嫉俗而又彷徨人生,她一听到公寓里住客们那粗大又单调的喊伙计的声音,就感到头痛;看到“那四堵粉垩的墙”,“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就感到“窒息”。她不满现状,不满平庸,反感传统习俗和社会偏见。她不让自己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另一方面,她又常常不知道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她觉得人生“无意义”,甚至认为“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符合世俗眼光的。可却不知道怎样的路,她应该走。

社会总不会尽如人意,要么改变,要么融入,要么痛苦,莎菲是痛苦的,所以她“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嫌厌的心的”。五四运动后的几年,经过新

思想的洗涤,好多年青人要同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到,当今的大学生也是如此, 象牙塔的光芒下他们吮吸着甘露般的知识,却时常彷徨于自己的心,以后的路上,没有人告诉什么是绝对的对或错,只能自己感悟,判断,这是一个成长,却同时在与现实碰撞时总是有痛苦的泪水洒下。我们要坚强乐观的面对这一切,人生本由酸甜苦辣组成,无论哪种,都是我们生命的财富,珍惜吧。莎菲热爱生命却又悲观绝望,虽然有肺病,但总是希望能享受到“生的一切”,希望 “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让自己的生命能无遗憾;但另一方面,她又悲观绝望,借酒浇愁,摧残身体,并只想“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生命,却因斑驳交错的诱惑下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摧残,有的伤害健康,有的伤害理想,有的沉沦堕落。既然拥有了生命,我们就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遭。好好的活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莎菲就是这样一个善与恶交织而成的矛盾体!我们大多数人也是,没有绝对的圣人,我们每天有面对着大大小小困境,每小时都有或大或小的挑战,可是我们每分都有享受生命过程的快乐,我们爱它,不仅因它的甜,不仅因它的美,也因它的苦,它的酸,让我们珍惜,让我们勇敢,让我们改变,让我们适应。

推荐第3篇:作业莎菲女士的日记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女性解放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女性解放

一直以来,中国的女性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是失语的群体,在一场以反封建反一切旧事物为宗旨的运动中,女性成了最为关切的对象与解放对象。从封建社会和封建世俗观念中将女性解放出来,是历经了众多的困难和挫折的,女性千年以来所承受住的压抑在新时代的到来中终于释放。但在最初的最初,这种压抑是不可磨灭的,而这种压抑和它所带来的苦闷让当时的女性深深体会到社会的黯淡和自己的孤独。最终,在新时代的到来中,新思想的浸透使得原本性格倔强的新一代女性更加不愿屈服于世俗和男权,迫切需要找到自由和民主,在与现实的碰撞中,力求在自身不幸的基础上张扬狂放的自我和冷蔑一切的清醒,获得身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自由,从而走向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张扬。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更加细腻和大胆的手笔来描写了一个在自我意识中觉醒,有敏锐的感受性而又无法找出人生的明确目的和方向,郁闷烦恼的女性青年,通过对她的描述来解析当时女性的心理以及对整个社会诟病的藐视和不屑。

一、女性解放的两个方面

女性的解放主要还是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解放,另一个是心理的解放,光有身体的解放,那是堕落,只有在心理解放的基础下的身体的解放才是真的解放。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便是身体解放和心理解放的最好实证。丁玲在描写女性心理解放的同时,也大胆的渗透着女性对性的追求和渴望----身体解放。“这种两性间的大胆,我想只要不厌烦那人,会象把肉体融化了的感到快乐无疑。”莎菲曾如是想。莎菲在最初遇上凌吉士的时候,便被他那“男人的美”所悸动,她觉得凌吉士让她第一次“懂得男人是另铸有一种高贵的模型”,这大概就有些“以色视人”感觉了。第一面,她感觉到的是“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另外有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 并且,在其心理描写中,常常会有“什么那嘴唇,那眉梢,那眼角,那指尖”“我把他什么细小处都审视遍了,我觉得都有我嘴唇放上去的需要。”之类的话语出现。这种女性意识中最隐秘的冲动与性欲望在古代女性身上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唯一能解释的是,在大革命的洗礼下,女性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终于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话语权”------心理解放。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莎菲放下了作为女性的矜持和羞涩,在被凌吉士吸引和诱惑后,主动要求搬住处,只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见到凌吉士,并且以补习英语为借口,企图减少她与凌吉士之间的陌生感。总体而言,对于一个自尊心十足的女性而言,做到这一步一是非常不易的,毕竟她能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神要人忍耐着生活,安排许多痛苦在死的前面,使人不敢走近死亡。我呢,我是更为了我这短促的不久的生,我越求生得厉害;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享有我生的一切。我要,我要使我快乐”从中看出,莎菲作为一位女性,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需求,想要从“没有”中走出来,这便是意识觉醒的开始。

二、莎菲形象所投射出的女性共性

她,从一个“大家族”中出来,来到这个冰冷的北方,即使身边没有亲人,朋友也不懂得自己。在朦胧的意识到女性思想的时候,盼望着能够在离乡之地找到自己的归属,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

1、有着自我意识和觉醒,莎菲是自我欣赏型的女性,意志自由的倾向非常鲜明,对别人的嘲讽,常不屑一顾。她人格独立的意识很强,热切向往现世人生,充满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试想一个从南边的家乡独自一人来到北方的女人,必定不会是一个只想在家“相夫教子”之人,在内心深处,有着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对自身自由的追求,不想只被男人看成是一个附属品。千年以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古代的中国,女性都只是“无存在感”之徒,新一代的女性想要打破被忽视和被轻视的格局,只能通过自我意识的觉醒。

2、想要追求,却总是受到内心的“谴责”。刚从大家庭中逃离,虽然自身觉醒了,但不可避免的有着些遗留下来的残余的世俗观念。“我决定了,我懊悔,懊悔我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一个正经女人所做不出来的。觉得自己是头脑发热做出来的事儿,在冷静的时候,“正经”女人的思想就回来了”,一不留神,这样的念头总是见缝插针的冒出来,这也表明了当时女性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慌,在自我觉醒的路途中,她们是独行者,毕竟当时还是有很多的“封建女性”存在着,而且,男权还在持续着,这时,她们有时便会产生一种孤独中的恐惧,这种恐惧便会化成一瞬间的“妥协”。

3、缠绕于心的苦闷。她们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渴望得到的是自我的真正解放,然而在冲出世俗之后,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生活之路,也就染上了一种通病------孤独苦闷,在个人的世界里苦苦挣扎。本文一开始,莎菲就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似的形象,“还能做些什么?一个人能呆呆的坐着,等时间的过去吗?我是每天都在等着,挨着,”总是想“混去一小点时间”,借用煮牛奶“来象一个老年人耐心着消磨时间”。她又幸福的家庭,却远离了,有众多的朋友,却不懂得自己,所以,她就陷入了一种孤独的烦闷中不可自拔,无聊加寂寞演化成的苦闷终日吞噬着她。

4、理性和坚强的代表。在最后一段的时候,“但是我不愿留在北京,西山更不愿去了,我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的怜惜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她的乐观,就像《飘》中所说“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即使是在爱情破灭了之后,生的希望被带走之后,也没有就此“妥协”,回到“父母的怀抱”,接受“同化”,而是选择的“悄悄地活下来”。也反映出当时女性虽然苦闷和孤独,在没有明确的人生路时,还是选择独行着。

她们身上有种对命运的倔强,也就是觉得自身存在的尊严被男性损坏,所以种种生与死,爱与恨,灵与肉,自尊与自卑,倔强与虚弱的冲突便在她们心里波涛汹涌。

三、女性命运的思考

《莎菲女士的日记》从女性角度去剖析女性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幽思,一丝一缕的抽出那缭缭绕绕的挣扎和艰难。大革命刚刚过去,西方先进思想开始传入,女性开始从作为从属的边缘的附带的人的尴尬地位走出来,走在世界的面前,坦然的面对一切,就如莎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藏藏躲躲。在直面自我意识的同时,表达出自己对社会、对政治、对人生的渴求和追逐。

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时代的气息和对传统的男女地位模式进行有力的宣战与反叛,展现出女性的自尊与抗争精神的决心和行动。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这个自视甚高、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依靠自身去获得完美爱情的理想主义者---莎菲的身上,我们了解到类似于这样的一位苦闷的女性大多想要追寻的是“理想的生活”,而这种“理想的生活”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可以说,爱情总是女性生活中的必需品,友情有时候在它的面前是不值一提的。莎菲总是在问自己“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其实,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份爱情,而且这样的一份爱情是建立在尊严和自由的基础上的,这是实诚的苇弟所不能给予的。她需要的是一个怀抱,能够容纳她所有的伤悲和外界的不良影响。凌吉士在莎菲的眼中就是这样一个高大的人,一看见他,她的心就悸动了。在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她们寻求的是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和追求,甚至是在性的方面。

第二,就是反抗,这主要体现在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她们要求不再被男性“圈养”在家中“相夫教子”,谨遵“三从四德”。这时,如莎菲一样的女性都开始有了女性觉醒的意识,但是在当时还是夫权当天的时代,这样的觉醒还没能引起强大反响,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还不足以和“男权世界”相抗衡。她们被时代所唤醒,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知觉,却一直找不到正确的人生道路,还在茫然着。

四、女性内心的剖析

千年以来所受得压抑和摧残都让女性在新契机下抓住一切机会,想去站在男性所仰视的地方,接受男性的尊重或敬仰。如莎菲,在自己内心的欲望的催促下,想要去主动,可是自尊让她望而却步,并且,“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认识到凌吉士的内心的虚伪之后,爱情的破灭让她沮丧,可是内心的爱和欲却没有随之幻灭,反而愈演愈烈。可是她又不愿去将就,只能选择逃避,给自己一个假想。在最后一段的时候,“但是我不愿留在北京,西山更不愿去了,我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因此我的心从伤痛中又兴奋起来,我狂笑的怜惜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她的乐观,就像《飘》中所说“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茅盾曾评论:“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她要求一些热烈的痛快的生活”,其实,将这个《莎菲女士的日记》看成是丁玲自己的日记也无可厚非,只是其中的具体情节不一样而已,她和莎菲之间都有着强烈的共鸣,日记本身就是一个抒发自己情感的一个凭借,丁玲在借助这本“日记”抒发着她想倾诉的寂寞和苦闷,在那个年代,作为个体的丁玲,是没有别的办法去抗争这个黑暗时代的现实社会的,只能将满腔悲愤化成笔下的字符,拼凑出最完满的反抗。

推荐第4篇:506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是20年代即开始文学创作的著名女作家。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小说表现了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年轻一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抬头和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以及与守旧社会的剧烈冲突。

1.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主人公莎菲的思想性格及悲剧命运。答:《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之作。莎菲是丁玲笔下的20年代充满感情苦

恼、性格矛盾甚至变态心理的时代女性的典型形象。作为时代女性,莎菲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追求个人解放,追求最完美的婚姻,追求尽善尽美的爱。但莎菲又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把美和爱看成是个人的事情,所以她又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生活、游戏感情,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巨大痛苦之中。小说描写了两种不完满的爱情。苇弟爱着莎菲,莎菲却认为他不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加以蔑视,并尽情的嘲笑他,捉弄他,但同时又不免感到自愧和内疚。她追求一种完满的爱,要求所爱的对象既有美好的外表,又有真挚感情的爱,但她爱着的凌吉士,却只有漂亮的外表,而内心则十分卑劣。莎菲既不能征服他又不甘心向他屈服,经受了痛苦的感情与理智的考验,最后终于十分艰难地摆脱了凌吉士。莎菲的悲剧命运深刻地表明,“五四”以后相当一批时代青年毅然地冲出封建旧家庭,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但冲出来之后怎么办?如何真正找到理想和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等等,依然是十分严峻的时代主题。

2.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运用日记体形式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答:《莎菲女士的日记》成功地运用了日记体的形式,突出地揭示了作品主人公莎菲

形象矛盾痛苦的内心世界。这部作品主要是围绕莎菲的情感矛盾展开的,以莎菲女士在爱情方面的种种痛苦来反映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本质特征的。莎菲的内心痛苦既有时代社会的情绪,又有个人情感深处的难言之隐;从其感情和性格的内涵和表现来看,既有空虚、寂寞,又有焦急、狂躁;既有情绪的冲动,又有理智的思虑„„对于这样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征,再也没有比用日记体的形式来表达更为合适的了,或倾诉,或低吟,或发泄,或沉思,日记体的形式在作品中的运用贴切自如,与作品的内容相得益彰。《莎菲女士的日记》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是成功运用日记体形式

的典范。

1、简析莎菲女士形象及其意义。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的成名作。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莎菲女士。《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主人公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在那个荒颓的古城里,生活是如此灰暗惨淡,接近的人又是如此怯弱与卑琐,一切都令她厌烦。于是,沮丧代替了憧憬,狂放代替了娴雅,刺激代替了慰藉。她反抗而不免病态,鄙视世俗却时觉为声色所惑,只是徒然地在性爱角逐中浪费着宝贵的青春。

意义: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爱情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它也告诉我们,以男女必爱的满足作为生活幸福的主要标志的人,她的内心是寂寞的、空虚的,而为要摆脱追求失败后的更深的寂寞和空虚,步履就显得更为沉重。

2、简析小说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的特点。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其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心理的真实生动的剖析和刻画。主要表现在:作品采取日记体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莎菲女士的形象,把这个受过“五四”洗礼的青年知识女性追求爱情的心理,大胆直率细致入微地揭示出来,笔力极其雄健。在作品上,作者通篇采取心理独白手法,以直率的性格语言,将人物所经历的事,所交往的人,以及所想所感,包括内心的隐秘,都充分吐露出来,行文流畅自然,从而构成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真实而大胆的特色。

作品通过心理独白表现了人物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内心活动。主人公在叙事、加快中,时而思索、感慨,时而想象、幻想,时而又出现欲望的闪念等等,使莎菲细腻、敏感、多愁善感又任性狂傲的复杂个性表现得十分真切。总之,在对人物的心理剖析和描写方面,丁玲显示了她非凡的艺术才能。

推荐第5篇:《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这篇文章以描写一个痛苦的女性为主,让人看到一个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这也是当时的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女青年。她因为失落在个人追求的涡流中,对生活感到悲观,以致使她的思想显得懦弱、空虚。然而,她尽管在肺病中挣扎,仿佛自暴自弃,却又是一个心地善良、嫉恨卑俗、狂卷倨傲而富有理性的知识女性。莎菲渴望纯洁的爱情,要求“享有我生的一切。”可是,她又清楚地看到:“这个社会里不会任她去求得她所要的来满足她的欲望。”她就在这理想与现时的极端矛盾中做着痛苦的挣扎、叛逆的绝叫。

她不爱没有男子气的、动不动就爱哭泣的苇弟,对待苇弟狂热的、真率的爱,我想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都会感动,并且因为感动而接受他。毕竟在当时女性所追求的就是一个能够疼爱自己的丈夫。但莎菲不是,她有的只是同情和祝福,因为她所追求的是纯洁脱俗的爱。“苇弟,你在爱我!但他抓住过我吗?自然,我是不能负一点责,一个女人是应当这样。其实,我算够忠厚了;我不相信会有第二个女人这样不捉弄他的,并且我还在确确实实地可怜他”“我看见安安闲闲坐在我房里的凌吉士,不禁又可怜到苇弟。我祝祷世人不要像我一样,忽略了蔑视了那可贵的真诚,而把自己陷入到那不可拔的、渺茫的悲境里;我更愿有那么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并填实苇弟所感觉得空虚啊!”莎菲是善良的,但又是那么倔强那么执着,她不肯因为同情,因为苇弟真诚的爱,而接受苇弟,那样就玷污了她所追求的神圣、纯洁的爱。也正因为她的执着,才造成了她对凌吉士复杂矛盾的态度。

对于凌吉士,她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带给了自己对爱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他又再一次让自己绝望。“我有如此一个美的梦想,这梦想是凌吉士给我的。然而同时又为他而破灭。我因了他才能满饮着青春的醇酒,在爱情的微笑中度过了清晨;但因了他,我认识了人生这玩艺,而灰心而又想到死。”最后她还是没有妥协,她觉得凌吉士根本不懂爱情。“他还不懂得真的爱情呢,他确是不懂……他真得到过一个女人的爱吗?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我敢说不曾!”她所追求的爱情是什么呢?在莎菲眼里,凌吉士根本不懂她,“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欢喜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这样一长串的疑问,让我们每个人震撼。也是她对自己的爱情观最有力的宣言。她最后决心弃绝凌吉士,“自然我不会爱他,这不会爱,很容易说明,就是在他丰仪的里面是躲着一个何等卑丑的灵魂!”肯定要经历痛苦的挣扎,然而,她还是告诉自己,我胜利了。

“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文章是以这样的独白结束的。其实莎菲并不可怜,虽然她病态,她悲观,但同时她激进,她自我。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她,甚至有人讨厌这样一个形象。然而,莎菲通过对自己的“毁灭”向我们展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去思考,思考价值,思考爱情,思考人生的价值。面对人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推荐第6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读后感

下午坐在床上惬意的看着莎菲女士的日记,企图从中看出些稀奇,看着看着,带着朦胧睡意竟不知道莎菲是莎菲,还是丁玲,还是自己。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心高气傲、而又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依靠自身去获得完美爱情的理想主义者——莎菲,这是一个病榻上的女人,渴望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她把最内心的情感包扎起来,让亦真亦幻的痛苦与快乐、落寞与激情吞噬着自己。她渴望拥抱这个世界,却又踌躇不前;她渴望追求真爱,却又不愿妥协。一本日记,记录了她所有的心事,将这个女人最私密的情感展露无遗。

莎菲是一个真诚的女人,她爱她的朋友毓芳和云霖,也在乎童年时关系最好的朋友,以至于每每见到与其极其相似的剑如,她也会那么介意当初为何不回应她寄出的八封长信。她气得只想哭却纵声而笑,她痛恨过去,痛恨自己不可追悔的无赖行为。她是一个爱面子的女人。面对苇弟的求爱,她从不欺骗和玩弄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毅然地拒绝了苇弟,却又总是将苇弟弄哭自己却很得意。

莎菲是一个内敛的女人,她向往爱情却又胆怯退缩,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地让他自己送来。”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矜持却又会取巧,以至于终究等来爱人的真心表白。可却因为她内心的高尚,她鄙弃凌吉士内心的世俗,单单只是一副好皮囊也不能使她失去本有的纯洁与真实,她终究还是推开了他。

本想以胜利者的姿态获得爱情的莎菲,其实在推脱和阻挠中,早就失去了她自己,那么波澜的内心,那样起伏着的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情爱的唾弃。她激起我内心的波澜,让我自觉能感到,我便是莎菲,虽然我身体健康,但我同她一样内心矛盾。

莎菲的日记让我们初次看到了女性隐蔽的情爱观,也反映出现代背井离乡、来到都市闯荡的女性内心的苦闷、矛盾,精神的孤独和迷惘。莎菲的心路历程激荡而热烈,狂热而赤诚,但是到最后,却只留给读者一个不可知的结局,莎菲女士的未来会怎样还待我们自己去实现。

推荐第7篇:莎菲女士的日记 2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女士的一部作品全篇通过日记体裁的形式,记录主人公莎菲女士在养病期间的内心独白,以女性的视角看得的人间百态。展现了五四时期人们思想上的一个转变。以小见大的方式让我读得了内心的忧与爱。全文的主人公是莎菲女士,围绕在莎菲身边的每一个角色都衬托出其的抑郁,纠结的形象。忧与爱交错的重现,交杂着内心的求知欲。在一个身患疾病的女子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有些先进思想的文人总喜欢安静的地方,而常常又渴求在热闹中升华。莎菲的体弱多病更让她觉得性情烦躁,即使来了苇弟,朋友的家访,也觉得事事不顺。孤僻的闷常常笼罩在心头,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格格不入造就了或喜或悲的结局。思想的抗拒,卑微的低头,在事前的鄙夷。一切都是眼神的错觉,没有爱情的焦点,就不会有幸福的交点。第一次看见凌吉士,是好友好毓芳云霖的牵引。可以说是第一眼就被这位高大帅气的哥哥所吸引,想方设法的找寻他的足迹,却又心有余悸的隐藏内心的情感。后来,努力的回报让自己得到了这匹狼。渐渐地接触与交流,发现世俗的丑态,一系列的行为方式让莎菲觉得这匹狼真的是匹裹着人皮的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外表掩藏着“低俗,轻浮,浅薄,卑微”的灵魂。强烈的自尊及思想的潮流使自己厌恶这个华而不实的男人,然而自古女孩喜欢帅气的外表是一个内心无法控制的思想欲。对其外貌的依依不舍使她鄙夷自己,有敌不过内心交错的放纵意。看别人的经历或许会让自己有着不一样的决定,蕴姐是不幸的,其遭遇对莎菲打击很大。左右徘徊的想法让莎菲觉得身心疲惫,强迫着听那些恋爱时的甜言蜜语,做那些恶心行为。最后崩溃的决定南下,挥一挥手,代表离开,不再爱你了,丑恶的隐藏让现实的鄙夷刺痛心灵。推开你的躯体,代表恨你,不再回首,掩盖心灵的窗扉。忧心莎菲的遭遇显示人性的莫测,塑造性格的典型性。具有反叛精神的女子总是不盲忡忡的表现更加觉得自己觉得这个世界的灰色。

分析莎菲的形象,一个对爱情具有憧憬般的妙龄女子。在文章一开始就显示的十分突出,“但我却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得我太远。”无论是住店的旅客的唤叫,还是电话旁的喧闹对语,加之语言的渲,写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蔑视周围的低俗,痛恨落后的低潮。又极力追求新的事物。在给剑如写了八封信都杳无音讯之后就像遭到了不可原谅的待

遇,就不理会剑如,尴尬的碰面场面却故作陌生,最终内心的蛊惑受不住虚情假意的掩饰,独自离开。可见莎菲的孤独与任性。

莎菲热爱生命却又悲观绝望,虽然有肺病,但总是希望能享受到“生的一切”,希望 “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让自己的生命能无遗憾;但另一方面,她又悲观绝望,借酒浇愁,摧残身体,并只想“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生命,却因斑驳交错的诱惑下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摧残,有的伤害健康,有的伤害理想,有的沉沦堕落。既然拥有了生命,我们就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遭。好好的活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莎菲就是这样一个善与恶交织而成的矛盾体!我们大多数人也是,没有绝对的圣人,我们每天有面对着大大小小困境,每小时都有或大或小的挑战,可是我们每分都有享受生命过程的快乐,我们爱它,不仅因它的甜,不仅因它的美,也因它的苦,它的酸,让我们珍惜,让我们勇敢,让我们改变,让我们适应。

推荐第8篇: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赏析

每次拿起一部作品读罢,总会感到解读的难度。除了那些早已经在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以外,还要面对如何选取适合的视域来深入作品。至此,如何能更好的挖掘出新意,真正阐发出自我观念就变得极为棘手。

女作家丁玲在写这篇小说是1928年,那时的丁玲24岁,再加上作品的日记体,可看出这是一篇带有自叙性质的反映作家心灵世界的作品。作品中对主人公莎菲以行云流水似的笔触,深刻的剖析了内心在面对爱情时的焦灼与矛盾心境。在20世纪二十年末风云突转的时代浪潮中,以极为细腻大胆的抒写方式,揭露出一代知识女性在爱情与理想方面的种种困惑与痛苦。“莎菲\"这一形象也成为了一个时代女性符号的象征。

小说中的莎菲敏感,感伤,悲观,孤独,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这种种性情再加上令她迷惑而头痛的爱情更让她变得忧伤而忧郁。这不免会让我想起那个郁郁寡欢的林黛玉,但她又不同于林黛玉。她读报,看书,关心社会发展,是时代的新女性,可这每一种总不能真正唤起她的激情与希望。小说在表现莎菲与苇弟,凌吉士,以及同学毓芳,云霖的交往中,表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婚恋观念与生活态度。

莎菲在小说中是苦闷痛苦的。首先在于她对自身爱情的不满与渴求。苇弟是个比莎菲还大四岁的大男孩。他喜欢莎菲,照顾莎菲。可是他老实,纯真又异常的懦弱与缺乏主见,无法真正理解这样一个处于渺茫状态中的莎菲的所思所想。有几次他都希望苇弟能哪怕理解她一点,也许她都会产生一点点缠绵的爱意。然而她希望得到的,苇

弟又总是想不到。南洋人凌吉士英俊,潇洒,又颇有点情场老手的意味。莎菲很希望得到他的一点点拥抱和吻的抚慰,这个有些浪荡又有家室的男人怎么可能愿意真心与她呢!莎菲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她不缺乏爱情,可是在爱情中她又分明没有得到想要的精神的相通和理解,为此她的苦恼始终没有改变。在五四时代环境中的感召下,有了女性自觉意识的莎菲所寻求的爱情在现实与理想的折磨中,终究还是没有实现。

其次是时代环境的影响。五四的洗礼,唤起了一代青年的心理意识。可社会又没有提供足够的环境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莎菲接受了教育,获得了知识,启迪了心灵,可是在社会中却又屡屡碰壁。她唯一依赖的是爱情与友情。爱情没有欣慰。唯一理解她的蕴姊又去世了。如果此时她能找到一个适当职业,或许更有利于释放她内心的压抑。

值得肯定的是,接受了教育的新女性莎菲尽管在大胆的呼喊爱,渴求爱。可是,在爱情面前她又是异常理性的。她知道得不到苇弟的真正理解,又在炽热的爱欲中发现带有“欧洲中古的骑士风度”的凌吉士是完全不可信赖的。在这篇由一篇篇日记组成的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更有利于展示莎菲的内心。爱之于她的是爱情还是只是心灵的苦痛呢!那它的缘由又是如何呢!

丁玲这篇小说虽说有些一定的小资情调,但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抓住了时代浪潮中的女性的心灵世界。充溢着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丁玲的小说不由使我感到了这样的疑问:是爱情还是苦痛呢!

推荐第9篇: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

很喜欢《莎菲女士的日记》,虽然几个朋友都觉得它又枯燥又纠结,神经兮兮。而我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看着,竟不知道莎菲是莎菲,是丁玲,还是另一个自己。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心高气傲、而又希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依靠自身去获得完美爱情的理想主义者——莎菲,这是一个病榻上的女人,渴望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她把最内心的情感包扎起来,让亦真亦幻的痛苦与快乐、落寞与激情吞噬着自己。她渴望拥抱这个世界,却又踌躇不前;她渴望追求真爱,却又不愿妥协。一本日记,记录了她所有的心事,将这个女人最私密的情感展露无遗。

莎菲是个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代表。个性张扬的典型,形象出众。而我仿佛也进入了那个世界,充满了渴望,强烈的压抑感充斥着空气,等待下一秒的爆发。可事实是我在下一个世纪,无法轮回。只能在那油墨香中找寻迷失的方向。

不知道莎菲是否真的存在,或许是虚构的人物。全篇采用日记体裁,描写了主人公莎菲在养病期间的内心独白,和以女性的视角看得的人间百态。主人公是莎菲,围绕在莎菲身边的每一个角色都衬托出其的抑郁,纠结的形象。

忧与爱交错的重现,交杂着内心的求知欲。在一个身患疾病的女子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有些先进思想的文人总喜欢安静的地方,而常常又渴求在热闹中升华。莎菲的体弱多病更让她觉得性情烦躁,即使有苇弟,有朋友的时时家访,也觉得事事不顺。孤僻的闷常常笼罩在心头,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格格不入造就了她的性格:思想的抗拒,卑微的低头,在事前的鄙夷。

莎菲是一个真诚的女人,她爱她的朋友毓芳和云霖,也在乎童年时关系最好的朋友,以至于每每见到与其极其相似的剑如,她也会那么介意当初为何不回应她寄出的八封长信。她气得只想哭却纵声而笑,她痛恨过去,痛恨自己不可追悔的无赖行为。她是一个爱面子的女人。面对苇弟的求爱,她从不欺骗和玩弄他,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毅然地拒绝了苇弟,却又总是将苇弟弄哭自己却很得意。

莎菲是一个内敛的女人,她向往爱情却又胆怯退缩,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地让他自己送来。”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矜持却又会取巧,以至于终究等来爱人的真心表白。可却因为她内心的高尚,她鄙弃凌吉士内心的世俗,单单只是一副好皮囊也不能使她失去本有的纯洁与真实,她终究还是推开了他。

分析莎菲的形象,一个对爱情具有憧憬般的妙龄女子。在文章一开始就显示的十分突出,“但我却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得我太远。”无论是住店的旅客的唤叫,还是电话旁的喧闹对语,加之语言的渲染,写出了她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蔑视周围的低俗,痛恨落后的低潮。又极力追求新的事物。在给剑如写了八封信都杳无音讯之后就像遭到了不可原谅的待遇,就不理会剑如,尴尬的碰面场面却故作陌生,最终内心的蛊惑受不住虚情假意的掩饰,独自离开。可见莎菲的孤独与任性。

本想以胜利者的姿态获得爱情的莎菲,其实在推脱和阻挠中,早就失去了自我,那么波澜的内心,那样起伏着的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情爱的唾弃。莎菲的遭遇显示人性的莫测,塑造性格的典型性。具有反叛精神的女子总是不盲目的,忧心忡忡的表现更加觉得自己觉得这个世界的灰色。她激起我内心的波澜,让我自觉能感到,我便是莎菲,虽然我身体健康,但我同她一样内心矛盾。

莎菲的日记让我们初次看到了女性隐蔽的情爱观,也反映出现代背井离乡、来到都市闯荡的女性内心的苦闷、矛盾,精神的孤独和迷惘。莎菲的心路历程激荡而热烈,狂热而赤诚,但是到最后,却只留给读者一个不可知的结局,莎菲的未来会怎样还待我们自己去实现。

推荐第10篇: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感1000字

小说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深刻地描绘了“五四”时期是一个青年女性——莎菲追求爱情的心理。小说大胆而细腻地揭示出莎菲矛盾的内心。她不甘沉沦、堕落却又找不到出路,因患病想着“死了也活该”,这样便可减轻朋友的负担。莎菲一开始总是呆呆的坐着,等时间的过去,傻傻地一次又一次煨着不定是要吃的牛奶,只是为了在刮风天免除烦恼。从中可以看出她的百无聊赖、空虚与无奈,让人看到一个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或许这也是“五四”退潮期青年知识女性彷徨无主形象的真实写照。

莎菲渴望着爱情,一直在追求着爱情。她对自己所渴求的爱情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与认知。她走上社会后,发现并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甚至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她的好朋友毓芳与云霖对她很好,对她百般照顾,但只能在生活上关照却不能理解她,她的精神世界是极度空虚的,她想要寻找一个灵魂上的伴侣,但是她身边的异性朋友很让她失望。苇弟虽然与其他让她心烦的人不同,当她“一听到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感到舒适”,但当苇弟的爱意被莎菲捕捉到时,她又有些不高兴,她埋怨:为什么他不可以再多的懂得我些呢?莎菲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她清清楚楚的,她渴求的是真真正正的超越肉体的交流,如若做不到心灵上的交流,那么那些爱,于她是一文不值的。苇弟善良单纯,老实温存,又值得信赖,无奈他不了解莎菲内心的挣扎,不了解她的痛苦,她真正渴求的温暖,也无法激起莎菲的激情,他只会流眼泪,听不到莎菲心中叛逆的绝叫。莎菲与凌吉士的爱情是建立在她还没发现凌吉士的丑恶嘴脸之前,但她的厌恶却又言行不一,她还是愿意和凌吉士发生身体接触,甚至几回不见凌吉士还感觉少些什么,这样的矛盾心理一直缠着莎菲,所以她想逃避这种生活。

莎菲是叛逆的,她是矛盾的,文中多次提到她气得只想哭,但她却纵声地笑。她会偷偷丢下自己所请的客,悄悄回来,只因一个不速之客损害了她的自尊心;当她对苇弟说了一些不近人情的话后,她又会后悔,又会反省,又会害怕,认为自己是有罪过的,是不配承受别人的真挚的爱的女人;她因自己的肺病而对社会、生活失去希望,不再希望有人对她付出感情,但她却梦想可以使她没有什么遗憾在她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睡在一间极精致的卧房的睡榻上,姐姐们跪在榻前的熊皮毡子上为自己祈祷,父亲悄悄地朝着窗外叹息,朋友们忠实的眼泪……她又如此迫切的需要人间的情感,想要从中获得一种被关怀的满足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莎菲的叛逆源于一种孤独,是一种对无望人生的无谓挣扎。她是一个不同于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女性,这就决定了她不可能适应旧的社会。

莎菲“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她的人生,她的爱情,都很悲哀,不禁让人唏嘘。她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高尚的情趣和共同理想之上两情相悦充满现代色彩的爱情,但在这个时代中,她注定得不到,但她仍追求过,疯狂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的绝叫者。

第11篇:莎菲女士的日记读书报告孙敏

读书报告

《莎菲女士的日记》读书报告

班级: B中文142 学号:1410113971 姓名:孙敏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由丁玲于1928年所发表的中篇小说。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号)中国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别名蒋玮、丁冰之。丁玲是常用的笔名。《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于1927年创作的,是一部日记体裁的小说。

该小说由34则日记组成,记录了主人公莎菲从12月24号,到翌年3月28日的生活。如莎菲在日记里所说,这本日记与其说是她生活的一段记录,不如直接算为她流泪的每一个点滴。日记内容从总体上看,侧重反映了青年女子莎菲是一位肺结核的患者(在当时是一种不治之症),作为一个女性青年知识分子,患了病必然产生种种悲观、孤寂的心境,并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中。

莎菲有着自己独特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她深陷与平庸的苇弟、漂亮的新加坡富商子弟凌吉士的爱情纠葛之中。苇弟深深地爱着她,虽然她欣赏苇弟的善良敦厚,但莎菲却不喜欢他平庸怯弱的性格,对苇弟也仅仅是姐姐对弟弟的感情。而对于南洋阔少凌吉士,她倾慕他漂亮的仪表和高雅的风度,但又鄙视他的市侩主义的卑劣灵魂。在前,她和凌吉士倒是彼此相爱的。她毅然决然的拒绝了爱她的、善良的、懦弱的苇弟,在吻了凌吉士的富于诱惑的红唇之后又一脚踢开了这个伪善的青年。放弃了自己的这份“爱情”,选择了“失踪”。她对爱情既是消沉的又是悲观的,同时又是积极大胆和有所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主人翁莎菲的形象是复杂丰富的。

1.善良果断而又骄纵任性。莎菲善良果断,面对苇弟不断的求爱,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从不欺骗和玩弄他,并把自己最私密的日记给他看。小说说道:“我相信在、我平日的一举一动中,我都很能表示出我的态度来。为什么他懂不了我的意见呢?难道我能直接的说明和阻止他的爱吗?我常常想,假设这不是苇弟而是另外一人,我将会知道怎样处置是最合适的。偏偏又是如此令我忍不下心去的一个好人!”但另一方面,苇弟又是莎菲常常欺负的对象。她为了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嘴边便哽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她就是以这种心情在陪苇弟坐。她还常常把苇弟弄哭,看到他的眼泪,“却像野人一样的在得意的笑了”。有时为了苇弟“很快乐,在笑”,但之后便又故意去捉弄,苇弟哭了,她却快意起来。正如她所说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出她自己来。

2.无拘无束,渴望爱情而又自我压抑.与周围的女性相比,莎菲活得最无拘:破烂的手套,搜不出香水的抽屉,无缘无故扯碎的新棉袍,旧的小玩具„„她从不讳言自己的感情欲求,也不隐藏自己的卑下意识。凌吉士那“说不出,捉不到的风仪”煽动着莎菲的心,她“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望着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深深凹进”惹人的嘴角。她主动地追求凌吉士,如搬家,补英文等。她要占有凌吉士,但她不愿去取得,她想方设计的要让凌吉士自己送来。她说:“假使他这时敢拥抱住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了出来:‘我爱你阿!我爱你阿!’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压抑自己的天性。文中说道:“这些又使我看不起他,暗骂他,嘲笑他,我拿出我的拳头,隐隐痛击我的心,但当他扬扬地走出我的房时,我受逼的又想哭了。因为我压抑住我那狂热的欲念,未曾请他多留一会”。所以她又活得那么痛苦。 3.自尊孤傲而又自轻自贱。莎菲是属于自我欣赏型的女性,对别人的嘲讽常不屑一顾。莎菲勇敢地从家庭中走了出来,虽屡遭挫折却总不愿舍弃追求的热望,虽倍受排斥但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莎菲有一个完整的家,她的父母、姊姊都能如此盲目

读书报告

地爱惜她,但她却不留恋这温馨的乐园,即使到最后,因为一番经历而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她也没有想过回去,而是“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因为在那个时代,回去,就意味着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失去真正的自由。莎菲在这方面,表现得如此执着,如此倔强,真可谓“飞蛾扑火,非死不已”。但另一方面,她又自爱自怜,自轻自贱,拿生命当儿戏,不顾自己的肺借酒浇愁,自咒“倒不如死了干净”。

4.依恋人生而又悲观主义。莎菲是个热爱生命的少女,总觉得没有享受到“生的一切”,因此她寻求快乐,迫切需要这人间的感情,祈望“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没有一丝遗憾地死去。但她又悲观绝望,只想“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一.日记体作为问题策略。

“莎菲”以自我为中心并且注重表现自我内心毫无顾忌的话语权只能在日记中实现。可以通过她的日记看出她终究还是在矛盾与苦闷中彷徨,个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其或是最内心深处的隐私都能与日记之一密友诉说,这是日记体小说曲径通幽的妙处。

日记体小说是女性叙事者一种话语策略,具有女性规避在男权社会里的仰人鼻息的情形的功能,成为了女性叙事者以私人性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迂回途径,一同故事的叙事方式发出女性声音,已达到建立女性主体的目的。 二.自我意识和觉醒。

小说中莎菲不像传统女性那样被动地等待男性的爱怜。她认为自己和和男人在精神人格、社会地位上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但20年代的中国社会是如此的黑暗,到处弥漫着庸俗及横流的物欲,妇女要实现爱情上的真正独立与自由,有赖于根除整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莎菲的苦闷,正如矛盾所说,是“时代”而非“个人”。她的叛逆,不是因为“苦大仇深”,而是个性遭压抑后的自然反抗。 三.女性主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王德威说“谈论中国女作家的创作及早期女性主义者的活动,丁玲每每是不可或缺的要角。”丁玲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早期作品,以书写女性命运为中心,重视心理描写和情感抒发,显然受到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批判、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爱玛式女子的描写以及心理剖析技巧的启发,也受到了歌德的《少年维持之烦恼》感伤型浪漫主义抒情风格的影响。《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表现的是在女性主义思想指导下,追求新生活而又深感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情愫。她始终在寻觅,企望找到完全了解她的朋友,渴望找到支持她相信她的人。莎菲说:“近来青年人在一处时,便老喜欢研究到一个爱字。”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莎菲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她病态,她悲观,她激进,她自我。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她,甚至对于她还有厌恶感。然而,莎菲通过自己的“毁灭”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去思考,思考价值、爱情、人生,从悲观主义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白露.三八节有感和丁玲的女权主义在他文学中的表现.孙瑞珍,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西尔维斯特著.余漾枫等译.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读书报告

【4】詹姆斯 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张克.论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J】.东方论坛,2008年. 【6】袁良骏:褒贬毁誉之间-谈谈莎菲女士的日记,十月1980年第一期. 【7】歌德语,转引自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8月. 【8】尼采:善恶之彼岸,程志民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9】尼采:权力意志.转引自埃里希 弗罗姆《人性的追求》,王健康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12月. 【10】矛盾,女作家丁玲.1933:2-7. 【11】石娟.“叛逆的绝叫者”-再论莎菲女士的爱情悲剧. 【1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李达轩,丁玲与莎菲系列形象.湖南文艺出版社. 【14】论莎菲形象的现代意识.榕树下原创,华语文学门户. 【15】王宏民,江苏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生命美学.江苏常州. 【16】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2篇: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爱情

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读书心得

学院:文学院 班级:11级汉本1班 学号:1101010145 姓名:黄翠溶

莎菲对苇弟爱情的态度

苇弟是总围绕在莎菲身边的追求者。他忠实的表现他的真挚,对莎菲的照顾无微不至,能够宽恕苏菲的小性子,也知道莎菲并不爱自己,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莎菲的关心。他可以称得上莎菲最忠实真挚的追求者。但莎菲说过“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苇弟就是一点都不了解莎菲,他无法和莎菲找到思想上的共鸣,他仅仅是想得到莎菲,对莎菲的思想、苦恼和痛苦他一无所知,所以苇弟的关心和体贴在莎菲看来都是无用的,因此,苇弟也不可能得到莎菲的爱情。还有莎菲认为“苇弟爱我,并会说那样好听的话,但他忽略了:第一他应当真的减少他的热望,第二他也应该藏起他的爱。我为了这一个老实的男人,感到无能的抱歉,也够受了。”所以莎菲觉得苇弟的爱也有自私的一面,苇弟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爱会给自己的爱人带来压力和爱人因自己无法回报他的爱而受尽内心的谴责,所以苇弟看似忠诚真挚的爱情其实在莎菲看来也是不完美的,这种爱情包含着一种自私和占有。

莎菲虽然不接受苇弟的爱情但是又不愿意失去苇弟,因为即使明明知道自己无法回报苇弟真挚的爱情也还是要接受苇弟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苇弟关心自己时她的内心是充满着一种自责的,他祈求苇弟对自己的爱仅仅是弟弟或朋友之间的爱,从莎菲的这种心情可以看出这是女人自私的一面,希望得到异性的理解和关心、得到异性除了爱情之外的爱,不愿接受异性的爱仅仅是因为爱情。与异性之间应该存在一种除了爱情之间的爱,也许这种爱仅仅只是一种奢望,但谁又能否定这种爱的存在呢?

莎菲对凌吉士爱情的态度

莎菲在第一次看到凌吉士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她想方设法地去接近凌吉士,但女性的矜持使她处处隐藏起自己的心思,不愿意被别人看透自己的心事。这体现了中国女性通常的恋爱观是:男人必须采取主动,否则女人就没有地位了。

莎菲在面对吉凌士的爱是充满着矛盾的。一方面,她向往灵与肉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始终走不出以肉感为尺度的爱情的判断。凌吉士颀长的身躯、柔软的头发、好看的外貌、娇贵态度和独特的丰仪使莎菲倾倒和迷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和欲望使莎菲坐立难安。她沉迷于凌吉士的肉感,凌吉士的形象一直呈现在莎菲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渴望凌吉士的理解和爱情,但吉凌士姣好的外貌和迷人的风度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卑劣的灵魂,莎菲看不起这样的吉凌士,她追求的是理解基础上的爱情,他知道吉凌士给不了她,但她就是无法摆脱吉凌士的色诱,她内心的痛苦来自理性与欲望、灵性与肉体的冲突,但是,在这种冲突中,理性与灵性并没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她终日在这种矛盾中挣扎,这也是造成她内心痛苦的重要原因。她的理性占上风的时候,他看不起、嘲笑凌吉士粗陋的灵魂,她庆辛自己没有掉进他美好外表下的陷阱,她厌恶自己无法摆脱凌吉士迷人外表的诱惑,她知道这种爱情是丑陋的,她不爱凌吉士,她只是被那种肉感所迷惑,所以她最终拒绝了凌吉士,并决定离开,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

莎菲对毓芳和云霖爱情的态度

莎菲说过,她想毓芳和云霖才真算幸福,毓芳有云霖爱她,她满意,他也满意。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过日子。当然有人将不屑于这种平庸,但有谁能够说爱情本身就不是平庸的呢?再怎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也逃脱不了归于平淡的那一天,所以奢望越多也只会是失望越大罢了!因此在平庸中享受爱情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才是爱情的真谛!

毓芳和云霖这对恋人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在一起,莎菲嘲笑他们“这禁欲 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那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在莎菲看来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真正的爱情里面没有理性也没有科学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用刻意去追求或逃避什么,只要按照心灵的招唤前行就行了。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看爱情

爱情这个美丽的名词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了,我们热爱它、向往它、追求它,但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真正的爱情是相互理解、灵与肉的完美结合;真正的爱情是无私的,是超越理性、超越科学的;真正的爱情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真正的爱情是无私的也是自私的。也许这样的爱情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我相信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懈的!

第13篇:丁玲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读后观

《莎菲女士的日记》

1.日记体的写作形式独具特色与表达效果。

日记是最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日记具有极度私人化的特点,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通过莎菲这一固定的叙事者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示她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流程,作为私人性极强的文体,它有得天独厚的揭露人物内心的功能。但是纯粹以日记为表达方式构成一篇短篇小说还是很少见的,丁玲的这次尝试很有趣也完成的非常成功。

2.莎菲的丰富形象。

她的性格太具有多面性:多愁善感,缺乏妥协和宽容,有着极强自尊心,有时候好面子,自我,讨厌世俗。

3.莎菲女士形象的现代内涵

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

①孤独心灵:二十年代的丁玲是孤独的,她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外打拼。正如丁玲自身一样,莎菲远离乡土,一个人在新思想发源的大都市生活,没有知己朋友。她渴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理解她,能够深入她的精神,她的灵魂,渴望得到理解和关心。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深感难以沟通。因此,孤独感就产生了。虽然莎菲的孤独是当时的“时代病”赋予的,是当时女性外境遇困顿症结的表现,但和现代女性的孤独,渴求一份心灵契合的爱情的愿望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②独立人格:在传统的男权中心社会里,出嫁结婚是女人的出路和归宿。男人和家庭则通过婚姻控制女人,剥夺其自我和自由。经历五四思潮的丁玲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反传统模式,猛烈地予以反击,哪怕是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她也否定。在否定婚姻的同时,作者还反叛男人在两性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而在当下,女追男已经司空见惯,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执掌财政大权比比皆是,现代女性独立的人格使得女性在爱情中展现出一种理性的主动的姿态,再也不是囿于深闺等待男人品评的物件,可以说丁玲思想是前卫而深刻的。

③矛盾个体:莎菲这一形象从里到外都透露出一种复杂而又矛盾气息,从表面看她温和善良,沉着冷静却又骄纵任性,浮躁冲动。可以说莎菲身上充分展现了女性情绪化的一面,感性易变是她矛盾气息的根源。从现在的观点看,婚前性行为已经不再作为一种被严令禁止,羞于启齿的行为,但是大多数女性还是秉承着传统道德----女性要端庄,以矜持压抑着自己。这和莎菲强烈的抨击传统禁欲思想的锋芒,却又时常回过头来反思自己,进行尖锐的自嘲这种痛苦的矛盾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4.爱情观

莎菲的情感漩涡其实是灵与肉的矛盾冲突,这也是我们现代的女性所面对的难题,想要找一个物质条件好的依靠,但是又想要找一个可以与自己灵魂对话的伴侣,这两者之间总是难以两全。反传统的爱情观,不止是要走出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的婚姻,在今天,反传统更是要走出他人价值观里委曲求全的婚姻,在今天,知识女性应该在自由婚姻的基础上,更加努力寻求自己灵魂的伴侣,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享受婚姻的幸福。

5.丁玲写作

总结:先锋性和深刻性

①首先是丁玲以她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到了都市在对女性意识觉醒与刺激的同时,也给女性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来自于都市还是生存于都市的女性都无法明确地找到自己生存的中心,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幻灭感。这也是丁玲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女性生存危机)

②其次是她对女性欲望书写的开掘。丁玲从女性最基本的需求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入手,发出解开女性束缚的呼喊。

第14篇:浅析丁玲菲女士日记中莎菲的女性形象

浅析丁玲菲女士日记中莎菲的女性形象

摘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她对于人物命运的悲伤和欢乐,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更加深刻的了解人物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塑造了许多性格各不同具有代表的的女性形象。《莎菲女士日记》中的莎菲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女性形象代表。本文我将从莎菲的性格中的温柔善良和傲娇,孤独骨子里的坚强和固执,内心敏感而情感丰富,愤世厌俗而又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等多方面对莎菲这一形象的分析。

关键词:莎菲的形象

内心的孤独和矛盾 性格上的温柔和善良 不拘小节 欲擒故纵 自我意识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人。现代女作家、散文家。爱情、文学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在生命的尽头,丁玲最最放下的就还是爱情。她对丈夫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丁玲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她的这一生都跟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紧紧相联系。她在早在1928年发表了《莎菲女士日记》因此走向了文坛,表现出“五·四”运动后年轻的知识分子的从痛苦的追求和痛苦中挣脱出来,在社会上引发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丁玲不是一个寂寞的作家,同时她也是一个不甘于寂寞的女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文学思潮运动中,她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大家面前。丁玲的作品具有很深的时代的烙印,非常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人物悲惨命运,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丁玲的作品对当时女性的命运赋予了很大的关注,并对每个女性形象的内心情感世界都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分析。

《莎菲女士日记》是丁玲创作的早期的代表作品,莎菲是该作品的经典形象,同时这一形象也代表了“五四”退潮后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孤独的知识女性的典范,也表现出五四远动后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痛苦与追求,在当时也引起了极大地社会反响。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云霖、苇弟、毓芳、凌吉士等依然完全沉浸在旧的封建时代阴影下的典型人物,与莎菲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加深刻的反映了莎菲内心的孤独,这些人物的塑造成功地把莎菲变成了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个女人,甚至几乎将莎菲逼到悬崖边上。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对莎菲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孤独和矛盾的形象

在日记中了解到莎菲首先是孤独的。主要表现在自身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和种种想法和对人的感情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和悲哀。文中写道“今天又刮风!”“伙计又跑来生火炉”。这简单的一个“又”字很能体现莎菲的生活单调重复缺少该有的新鲜感。她所生活的环境并不理想,每天重复着“报来了,便看报。”反反复复的重复看,不是因为喜欢,而更多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莎菲在日记中曾说过自己患有严重的病情,独自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休养,偶尔也会有朋友来看望。莎菲她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没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包括他最好的朋友。她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会变得敏感喜怒无常。有个最能懂她的姐姐却离世,身边的朋友们对她的关心和爱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谁都不能走进她的心,在她看来他们跟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有那么一个比爱自己更爱她的男人对她的喜欢她,也不能使她打开心房,因为这个男人并不是她所喜欢,苇弟总是在她面前哭泣,让莎菲觉得苇弟不像个男人。无论苇弟怎样千方百计讨好莎菲,莎菲也无动于衷。莎菲曾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平日的一举一动中,我能表现出我的态度来,为什么他不了解我的思想呢”。莎菲说“苇弟不够聪明,如果他再聪明点我是可以比较喜欢他些,但他却只能如此忠诚地去表现他的真挚。”在莎菲心中所期待的爱情是相互理解,有共同的喜好,共同语言,彼此了解懂得的爱人。日记中就有说到:“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能了解的我清清楚楚,如若不懂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她跟当时的环境是显得那么的不合群,也找不到她所期待所向往的那种爱情,所以她的内心始终是孤独的也就促使她无法走出孤独的深渊。

同时莎菲她又是矛盾的,她在见到凌吉士的时候她被凌吉士那种她自认为不同于常人的外表所诱惑,使她不能自拔,她觉得自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她内心中那种无比的渴望,渴望自己能马上接近到凌吉士,并且得到他,得到他的爱,得到他的爱他的拥吻,甚至得到他的一切。莎菲她有着少女般的矜持,在同凌吉士进行接触时,她总是对凌吉士时而远时而进的进行交往,使人摸不到头脑,最后她终于得到了凌吉士的回应。可是长时间的接触下来,现实还是彻底打败了凌吉士在莎菲心中的形象。莎菲慢慢觉察到在凌吉士丰仪的外表下却有着一种卑劣的灵魂,凌吉士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与自己相差甚远。可莎菲逐渐看清了凌吉士的庸俗浅薄丑陋的内心的同时,她还是无法自拔的陷入凌吉士的爱,情不自禁的接受他的爱抚。在搬家时,莎菲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一是她对一直很疼爱关心他的云霖撒谎,只因她想离凌吉士更近一点而对云霖说谎。使她觉得愧疚。在搬家时她又在犹豫她有些后悔自己搬家的决定,但她的内心对凌吉士外表的迷惑已如痴如醉,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而在感情中莎菲的理想追求与灵魂与肉体统一的爱情观又使她不断地自责和自省,她痛恨凌吉士这个徒有外表内心卑劣的人。这种灵魂与肉体的矛盾始终在莎菲心中和脑海里左右摇摆是莎菲矛盾不已。在面对最爱她的苇弟时,她即希望他来看她,但当苇弟真的来时她又有些烦恼,在苇弟在她面前流泪时莎菲竟有一丝的开心,她心疼苇弟的同时她也折磨这苇弟。她觉得苇弟可怜,苇弟如此的爱她,她却觉得苇弟不像个男人。在她的心中总有无数的想法,而每一种想法都是相互矛盾的。

二、温柔善良 莎菲的性格温柔善良,面对苇弟对她爱她曾直言不讳拒绝的拒绝了他,再苇弟面前他从来都是真实的不加以任何欺骗。因为她不想伤害苇弟。莎菲在日记中曾说过:“我相信在我平日的一举一动中,我都很能表现出我的态度来,为什么她懂不了我的意见呢?难道我要直接的说明,和阻止他的爱吗?我常常在想,假设这不是苇弟而是另外一人,我将会知道怎样处置最合适的,而偏偏是又是如此令我忍心不下去的一个好人!”这足以说明莎菲的内心是善良的她不愿让苇弟这个爱她真心待她的人伤心难过,正是她的这种不忍心也表现了她的善良。为了让苇弟对他彻底的死心,她把自己的日记都拿给了苇弟看,目的就是为了让苇弟彻底了解她的内心她的想法,让苇弟知道他的爱在莎菲心里是如何的没有希望,也让苇弟知道自己是个薄情的不值得他如此深爱的一个女人。可能在苇弟看来莎菲这样做有些残忍但在莎菲心中她可能更想让苇弟早点放下对她的感情,长痛不如短痛。表现出了莎菲种种的不忍心。不忍心伤害苇弟。莎菲知道苇弟非常老实本分的人,对她的爱也是非常的单纯和真诚的,她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喜时时刻刻都能牵动着苇弟的心。莎菲知道在面对一个这样待她真诚老实本分的人她不能伤害他,她不能把苇弟对她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所以莎菲做了那样的决定把日记给苇弟看,目的是为了让苇弟明白她的心思,在面对苇弟的爱时,她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不得不忍心也是她的善良之处。

三、不拘小节、欲擒故纵而又自我压抑

在生活中莎菲的生活不像其他女人一样生活的规规矩矩的,有规律可言,生活上细腻注重细节。莎菲是一个生活上无拘无束的人从她的日记中看到:“破烂的不能破烂的手套,找不到香水的抽屉,扯碎的新的棉袍,还有一些旧的小玩具„„”在面对感情是她从不隐瞒自己对感情的渴求,也从来不隐藏自己在面对感情的那种卑微下贱的想法。在第一次见到凌吉士是就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她的心都被凌吉士的一言一行丰仪的外表所牵动着,整颗心都被他占据,是莎菲这颗孤独的心不再孤独,变得炽热。她对凌吉士的喜欢就如同苇弟对她的感情,甚至比苇弟还要热枕一千倍一万倍。在莎菲第一次见到凌吉士时她是这样说到的:“那高个可真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男人的美,从来我还没有留心到。今天我看到了高个,才懂得男人是令铸有一种高贵的模型„„”在莎菲眼里凌吉士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任何人都是无法比拟的,莎菲用那种“小孩子要到糖果的心情”比吃了蜜还甜的心情望着凌吉士那两个“鲜红的,细腻的,深深凹进去的嘴角”,在莎菲眼里凌吉士的两片嘴唇都是那么的吸引她的。在第一次见到凌吉士离开后他的背影、他的脚印、声音等有关他的一切莎菲都不知如何去面对,哪怕是他坐过的地方他都不敢直视,因为凌吉士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上,她真的被凌吉士的外表所深深迷惑了。使莎菲找不到方向。莎菲为了能多多见到凌吉士她不禁想到了搬家,搬到离凌吉士更近的地方居住。她还为了这样的欺骗了云霖,为了一个男人他竟然撒谎骗那么疼爱自己的人。莎菲也曾后悔过,但她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在面对凌吉士的诱惑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搬家。找房子时凌吉士也在,每一次他的出现都会使莎菲的胆子变大了不少。又小、又霉、又潮湿的房子还是偏房,在正常人都无法接受的。可莎菲却执意要住在那里,无论云霖怎样的劝说,莎菲都执意要搬到这里,一分钟都不愿耽搁的要搬进来。之所以选上这所房子,莎菲在日记中说道房子的位置正好在云霖和凌吉士住所之间。这样更方便见到凌吉士。莎菲在面对凌吉士时她曾内心想要把自己的嘴唇放到他的嘴唇上边去。她一直都在打量和盘算着凌吉士。她还主动的要求凌吉士给她补习英语,但凌吉士的回答却是没那么明确这更使莎菲觉得凌吉士不是一个坏人,还会因为他的不明确而脸红,这更加使得莎菲心变得更加的炽热。在往后的几天她又见到凌吉士了,但她并没同凌吉士多说话也未曾提及补英语的事情。但凌吉士以稍微对她上心时她却又在表面不那么积极。莎菲在日记中说道:“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让他自己送上来。”有好多次凌吉士主动示好于莎菲,她都冷淡的拒绝了。她并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在面对着心爱的男人的示好而予以回应反而显得冷淡,这就是莎菲的小心机她在欲擒故纵,让凌吉士自己找上门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莎菲在对她自己的情感进行着压抑。在面对爱情时可以说莎菲还是有她的主见。然而她也总是在后悔,后悔有好多次机会但她都是拒绝的。在面对凌吉士时她内心是汹涌澎湃的,但她的表面却是风平浪静的。可以说莎菲她有她自己小心机。她不想送到别人的手里,不愿意投怀送抱,她要放长线钓大鱼等着鱼儿上钩。但她的日记透漏着她的心,她表面越是平静说明她压抑自己的内心压抑的太沉重。

四、面对爱情上蔑视传统观念

丁玲塑造的莎菲形象在本质上她不同于就得社会下被压抑的传统女性的特点,她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勇于追求向往的世界,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敢于正视自己的情感,不守旧,摆脱了封建观念束缚。但同时我又觉得她心理上的所有的想法远远大于她所做的事情,骨子里还是多多少少被救的封建思想所影响。莎菲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尊重人性,她崇尚恋爱婚姻自由,蔑视封建礼教,再同异性交往时无所顾忌,从来不会矫揉造作,敢于面对自己的感情。莎菲在认识了凌吉士以后她的种种表现就可以看出她不同于传统女性的一面。她一反女人被动的一面,主动去追求自己真实的爱。她可以为了凌吉士放弃自己的架子,怀着某种目的搬家搬到一个阴暗潮湿的小屋,并为了更多的接触凌吉士并主动提出要凌吉士帮她补习英语,并在日记中提到多想自己和他的嘴唇合拢来,密密的,那我的身体就从这心的狂笑中瓦解去,也愿意。在面对凌吉士时莎菲内心的想法全都无疑的暴露出来,在日记中也多有提到莎菲多么想得到凌吉士的爱,渴望得到凌吉士肉体和心灵的爱,哪怕是一次抚摸莎菲也愿意抛开一切矜持和理智主动投入到凌吉士邪恶的怀抱当中去。当她搬家后发现云霖和毓芳却不敢在同一间屋子里生活,莎菲却觉得宇宙间竟会生出这样一对人来,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到一起。莎菲竟然忍不住的嘲笑他们。在莎菲心里她很是看不起这种传统观念束缚的年轻男女的种种作为她会觉得迂腐可笑,哪怕是她要好的朋友。她重不认为恋爱是件理智和科学的事。在莎菲心里爱情应该是冲动的为了爱可以做一切事,只要有爱就可以盲目的放掉一切。

五、多重性格的矛盾体

莎菲对待苇弟的爱时,她不想接受这份感情,但她却也没明显的拒绝,因为当时莎菲她是孤独的,这样的孤独使她无法拒绝苇弟的爱。她对待苇弟的感情,他既看不起苇弟的爱哭不像个男人,但同时她又希望得到这个男人的关心。因为莎菲是孤独的,她的一次次的不明确的拒绝也使苇弟觉得有些希望,她的多情也导致了她的对待苇弟这段感情的不坚决。然而, 莎菲对凌吉士的感情是真挚的,可他的内心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对凌吉士的爱慕。她对凌吉士的感情可谓是从第一眼见到就欢心,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莎菲她本身不想去讨好凌吉士,她想把自己表现的很端庄高冷,所以她总是一副故意在凌吉士面前故意装作很很冷漠,她希望凌吉士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感受可她同时又害怕被他了解不给凌吉士机会,总是把每一次凌吉士的想更进一步的发展给予拒绝然后后悔。她内心实在是矛盾。凌吉士来看她,莎菲就会装作满不在乎,或者经常会做出一些让凌吉士尴尬难堪的事情。当凌吉士不来看她,她又会非常的想念,总是在内心埋怨责怪。莎菲她的内心有好多想法在作祟,是她自己矛盾不已。明明是喜欢上了凌吉士,却总是要在他的面前装得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给人家难堪。莎菲是个被动型的人,她不想自己送上门而是想让被人心甘情愿的献上他的心,跪在地上求她赐给他的爱他的吻。莎菲可以说是有些神经了,她想要拥有的同时她也害怕这段感情的失去,她的这种患得患失也是充分说明她没有安全感,也是导致了她多重性格的原因。这也足以看出莎菲的多情。但同时莎菲在看清凌吉士在徒有丰仪的外表之下他的内心却是龌龊的,凌吉士在很多方面的想法跟莎菲自己有很大的差别。日记中三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凌吉士开始嗫嚅地表白,说他是如何想我„„还使莎菲心动了好多次;但是不久凌吉士却又从他卑劣的思想中发出的更丑的誓语,什么金钱、家庭等一系列在其他女人听到会很是感动的话语,在莎菲看来他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做作卑劣让莎菲看不起他。从而彻底认清了她面前这个有着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软软的头发、这些曾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莎菲的心的男人,这个外表丰仪,内心却有着金钱至上的市侩本质的俗人。她鄙视凌吉士,看不起他的享乐主义。当凌吉士大胆的贸然伸出双臂来拥抱她时,她又忘了一切,再一次被他的外表所迷惑,在心中想到“紧些!多抱我一会吧,明早我便走了。”在她的内心反复的挣扎之后,她仅存的一点清晰地脑力告诉她是时候放弃凌吉士这个可悲的人,她还是选择了离开。这是一个多么多情的人,但同时也可以看出莎菲还是有一些理智的。

六、莎菲的形象意义

莎菲女士当时正处在“五四”运动的退潮时期,“五四”运动给一批青年带来了进步思 想。使他们从旧的观念,传统的思想中挣脱出来。意识到了作为人应该有的价值和尊严。他们不再受传统愚昧的封建思想所束缚,而是开始追求个人尊严,自我的权利,追求个性解放,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不再想要受任何旧观念的影响,从旧的封建思想中挣脱出来。莎菲就是这些青年中的一个女性代表。当随着国民党的压迫,“五四”运动的革命所唤醒的一些青年又再次受到压迫,面对现实的压迫使他们找不到出路,再次被打击,使他们陷入迷茫、苦闷、感伤、再次对前面的路找不到方向。然而莎菲也是这种青年中的代表。莎菲她是孤独的、她善良、面对事情她还是多愁善感的,但同时她的骨子里却有着一种执拗和倔强。在面对爱情时她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她也企图从爱情寻找的自己人生的方向,更多的是想通过爱情找到一个能理解她,支持她,懂她的人来依靠,想通过爱情找到她的人生价值和自我体现。但她的种种方式又是那么的扭曲,她始终找不到出路,她的人生总是在苦闷和挣扎。她想要挣脱旧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也想获得新的生活这些种种特征都代表了“五四”时期那些被唤醒的青年。

《莎菲女士日记》中莎菲的形象,从女性角度来看她表现了新的时代女性的意识的萌发。丁玲通过对莎菲的心理和精神的描写,还有自身命运的思考。在对待男人的问题上,莎菲表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不在女人永远只能依托男人,而是女人也具有自我选择爱与被爱的权利。虽然女性意识并没有很明显的彰显,但是在当时社会也是对旧中国女性被压迫的命运的一种突破。突出了莎菲形象的塑造意义。总而言之莎菲形像塑造是代表了一批像莎菲一样的具有新的思想意识的“五四”青年的代表。也是具有叛逆和苦闷的知识女性的典范。

七、总而言之,莎菲的形象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从她自身来看踏实善良温柔的,但在这种性格中她又是苦闷孤独的,在面对爱情时,她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不被任何思想所束缚。她是当时五四思潮的青年形象的代表,也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女权意识。她对当时的虚伪腐朽、庸俗的社会充满了怀疑和不满,她完全不同于当时被压迫的女性。她不依赖于任何人,无乱是家人还是朋友,她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和幸福。她对待男人,不再是惟命是从,而是把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不被任何人牵着鼻子走,她认为自己有权利选择恋爱对象,在面对苇弟的追求时,她很有自己的原则不是自己的喜好无论苇弟对她怎样的宽容和爱都不能使莎菲接受。莎菲女士她在面对爱情时她有自己的原则。她的种种表现体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萌生,是一批这样的女性的代表。

八、莎菲的塑造是对为了走向新时代的女性的内心的独白,他们是对新的人生的探索、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找寻自我不活在任何人的任何事的压迫,寻找自由的真谛。从《莎菲女士日记》中可以看出丁玲是一个具有很强女性主义的女作家。

第15篇:我眼中的莎菲形象及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理解

我眼中的莎菲形象及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理解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虽没有对莎菲外貌的描写,但是我们从苇弟、凌吉士及周围的人对莎菲的态度上可以想象出,她是一个林黛玉式的病态美女,性情乖张而又让人怜爱。不同的是,莎菲远比黛玉有勇气,她勇于直面拒绝自己除了爱情什么都可给予的,追求自己所迷恋的,也敢于把自己批驳的淋漓尽致、血肉模糊。

“凡一个人的仇敌就是自己”,愈快乐,愈堕落,“好在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末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我更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最疼她的蕴姊也因着爱情结束了生命,莎菲也随她去了吧。独个儿南下,等待着她的是什么?小时读毕还会幼稚的想,莎菲大抵会遇上一份真正值得爱的爱;现在再一想,呵,也许是吧。但更大的可能是如她所说,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生命的余剩。寂寂生来,寂寂死去,此前幻想过的精致的死亡,终只是幻想。文末,她只能狂笑着怜惜自己,笑得我泪也潸潸而下。 莎菲任性,莎菲不懂得委屈自己讨好人,莎菲糟蹋了别人,也糟蹋了别人,也糟蹋了自己。莎菲错了吗?她要的,只是爱。

《莎菲女士的日记》:作者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日记体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末期。创作背景:丁玲是“五四”以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持女性立场的作家。丁玲在二十年代末期,自身便是在母亲影响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感召下自觉追求自由、民主、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然后又在“五四”高潮退去时曾一度陷入苦闷的氛围中。《莎菲女士的日记》正是反映了这个大时代背景上的女性青年知识的精神状况,是作家的成名作,莎菲这一形象是她早期作品里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在莎菲身上,有对封建礼教的背叛,对追求“真的爱情”,个性解放的无限憧憬。她执拗地寻求人生的意义而无所得,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沉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重感情更爱幻想、狂想。这就具体反映出历史投射到一部分知识分子身上的时代阴影——使反抗带有病态但仍是反抗,莎菲的苦闷是受“五四”新思想熏陶的青年,又在后来彷徨无主的真实写照。

第16篇:关于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主义立场的评论

关于《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中

的女性主义立场》的评论

摘要:《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中的女性主义立场》的中心论点是“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的小说。”,而其中还包括三个分论点。这部作品是运用了“总分”的结构,在前两段就提出了中心论点,随后有用三个分论点证明了总论点。并且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实现了真正的“有据可依”。

摘要:莎菲;女性主义;评论

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应高等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力量,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学术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撰写论文有一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文献综述——设计框架——选择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下面我就以学术文论《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中的女性主义立场》(刘宏志)为例,指出这篇文章的要点。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的小说。”而其中还包括三个分论点,即:

1、小说主要通莎菲女士对凌吉士的追求和拒绝这样一个矛盾的过程来展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尴尬位置。

2、小说中的凌吉士并非如莎菲女士所说的灵魂肮脏不堪。

3、莎菲女士拒绝凌吉士的理由更在于其自身:捍卫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

文章以作品的介绍,以及小说发表后在文艺界的反应为开头。即: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1928年。小说发表以后,文艺界立刻做出了反应。左翼文学领袖茅盾称“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①。冯雪峰则说她是笼罩着由绝望和空虚所构成的感伤主义情绪的恋爱至上主义者。②作者指出“无论是茅盾还是冯雪峰,对这个小说的评价都不是很高。”随后分析了产生评价不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时的文艺界“或许太过于强调宏大主题的叙事,因此,无论茅盾还是冯雪峰都没有强调小说中丰富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这是现代文学界对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评价。这之后,又提出了当代文学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即:“之后几十年,对

这个小说的评论日益增多,但是较少涉及到其女性主义立场的叙事,也较少从小说细节对小说的丰富性展开分析。事实上,在我看来,《莎菲女士的日记》这部小说最大的价值就是表现出了’五四’退潮之后个性主义者的失落以及女性主义者在这个时代的痛苦。” 这以时间顺序,由远至近的论述,证明了中心论点: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的小说。

“谈到这里的女权主义思想,要首先从爱情谈起。”由此引出莎菲和凌吉士的爱情。之后,对《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内容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这部小说是由三十四篇日记组成,其中二十四篇都和凌吉士相关,且多数都以莎菲女士和他的关系为主要描写对象。就小说的主线结构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一系列看似散乱的日记书写是有一个中心的,那就是莎菲女士和凌吉士的爱情关系。……在这一系列的爱情描述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矛盾问题是莎菲女士对凌吉士先是追求然后拒绝的态度的急剧转变。”4以此提出了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小说主要通莎菲女士对凌吉士的追求和拒绝这样一个矛盾的过程来展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尴尬位置。后来,又用莎菲的一段感觉描写,体现了莎菲内心的矛盾。即:“我为要强迫地拒绝引诱,不敢把眼睛抬平去一望那可爱慕的壁炉的一角。两只不知羞惭的破烂拖鞋,也闭着我不准走到桌前的灯光处……平日看不起别人的交际,今天才知道自己是显得又呆、又傻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莎菲,这个高傲的女子,真的是喜欢上凌吉士了。接下来,她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思念中,后来,探知凌吉士的住处后,还主动地搬迁了住处,为的是便于接近凌吉士。但是,很奇怪,她是如此的喜欢凌吉士,当凌吉士向她表白的时候,她却表现出了拒绝的姿态。当凌吉士走后,她又立刻后悔了。那么,接下来,小说写到,莎菲发现了凌吉士的肮脏的思想,在谈话中发现的,然后,就毅然决然地要离开这里了,或者说,要逃避凌吉士了。这事实上,正是丁玲的女权主义思想,就是在这莎菲对凌吉士的追求拒绝中体现出来了。 “小说中的莎菲女士拒绝凌吉士的理由是发现了凌吉士的肮脏思想。”这个观点很直接的提了出来,随后作者指出众多论者的一般思路也正是如此。紧接着,作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即:“莎菲女士对凌吉士有肮脏思想的看法是存在问题的”,这也是此文章的第二个分论点。还用道理论据的方法证明了他的看法。“有论者指出,’故事内叙述者,尤其是当他又是同故事叙述者的时候,总的来说,要比超故事叙述者更容易出错,因为他们同时也是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作为

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他难免会受到知识有限,亲身卷入事件以及价值体系有问题这类束缚,由此常常产生不可靠的可能。’”③4

最后,作品用一个设问“如果说凌吉士不是莎菲女士在日记中一再强调的有着肮脏思想的人,那么,莎菲为什么要强调凌吉士灵魂肮脏,而不去痛快、幸福地接受凌吉士的爱情呢?”,并做出了答案,也是此文的第三个分论点,即莎菲女士拒绝凌吉士的理由更在于其自身:捍卫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独立、自主的社会地位。

这部作品运用了“总分”的结构,在前两段就提出了中心论点,随后有用三个分论点证明了总论点。

作品中还引用了茅盾:《女作家丁玲》,《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中国作家》,1948年第1卷。里蒙·凯南著,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7页等文献,充分的论证了此论文的中心论点: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的小说。

参考文献:① 茅盾:《女作家丁玲》,《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 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中国作家》,1948年第1卷。

③ 里蒙·凯南著,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7页。

4、刘宏志著,赵红玉编辑:《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中的女性主义立场》,名家欣赏。中旬刊,2010年第8期,ISSN1006-0189.

第17篇:吴菲菲日记

2011年12月5号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有点紧张,有点兴奋。不知道在学校所学的能否运用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实际出纳的工作是什么情况。

刚到公司时,什么人都不认识,感觉有点不习惯。教我的是露姐,她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后来露姐又带我去我的办公室,大概的讲了出纳的工作。一天下来,我熟悉了下公司,各个部门的人员。

2011年12月6号

一大早我赶到办公室,拖地,擦桌子,先搞好卫生。今天早上没什么事情,我就把以前的账看了下,还看了一些收据,领(付)款凭证,模仿着怎么开收据和写凭证。下午去熟悉了商场,了解了公司的情况,等到4点多时,收银员把今天的钱交给我,我开了收据,然后登了现金明细账。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 2011年12月7号

今天是工作的第三天,今天有以前的出纳来和我交接,早上会计和以前的出纳把钱兑了下,而我就登了11月的现金日记账。登了半天终于登好了,把余额也算出来了,跟她们核对了下。下午丁总上来给我们开了个会,开完之后,会计和我又把钱核对了下,留了些备用金放我这里。今天的工作还是蛮忙的,一天下来觉得蛮累的,感觉当出纳也不是那么轻松与简单。

2011年12月8号

实习的第四天,今天我开始正式接手出纳的工作,经过三天的实习,对出纳的工作也能慢慢上手了,早上有收银员来还钱,我们把钱对了下,早上我还把12月份前面的账登了下,下午跟着仓管学习了前台的工作。学习完后,跟别的部门的人交流了下,一天时间就这样结束了,感觉过的蛮充实的,也很开心。 2011年12月9号

今天开始我们公司实行晨跑,一大早我们10几个人从门楼那边跑到公司,大家都气喘嘘嘘的,但很开心。一如既往的早上还是把办公室打扫了下,整理了下抽屉。

第18篇:丁玲的“莎菲”形象之我见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女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奠定了丁玲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该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悲剧女性形象——莎菲。

从文学价值角度讲,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于本文的自我意识所强调的个人主义。从封建伦理道德中初得解放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常把个性解放作为与传统斗争的利刃,这次亦不例外,但是,丁玲在这里体现出的女权主义却是前人所不可及的。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日记这一形式,从而正大光明又不会令人感到突兀地进行着自我剖析,“我”是全文最多见的主语,这种第一人称与日记的结合使个人思想意识得到了空前广阔的表达空间。首先来看,丁玲女权主义的表达,看到爱着莎菲的苇弟哭,莎菲的第一反应是快感,她说“自然,我是不能付一点责,一个女人应当这样。”;吻了心爱的凌吉士富于诱惑的红唇后,莎菲会因其内心的猥琐将其一脚踢开。“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法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身上。”这应该说是当时女性主义的一个有力宣言。虽然如果以现在的眼光看待,不得不说莎菲所体现的女权是一种不完全的女权主义,她还没有亦舒笔下那些世俗却不庸俗的女子们强有力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她依旧将男性,而不是自己的修养、事业和生存作为大部分目标。当然,这同时也是当时时代特色的一个体现,刚从三纲五常中渐渐解脱的女性自然无法完全摆脱千年来迫不得已对于男性的依赖,莎菲能提出征服代替服从讨好,已是丁玲进步思想的一大体现了,是恋爱观解放的呼吁和显现。另一方面,对于苇弟的爱和带给苇弟的痛苦,她采取的事不关己的态度,虽说谁喜欢自己与自己无关,但是,苇弟对她的感情总是维系在她的不表明心境不愿脱离关系的基础上,这种女权又似乎有些过分压榨,不过,莎菲所表现的对自己的维护其实就是对女权的维护,其中的时代进步意义不可抹杀。另外再来看自我意识中的悲观与理想化的交织结合,“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她把寻找新的不快活当成生活中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透露着一种深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绝望,莎菲的悲观,是具体化的,但其实也是抽象化的,这是人物人格与时代的悲观融合了的大悲。莎菲的表面是笑,那是演给别人看的,内心是纠结与悲观,这是演给自己看的。她期待别人的了解,但她同时说过,我不愿让人懂得我,看得我太容易。这些矛盾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悲观。莎菲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追求着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她不畏惧对爱情的渴望,实际这是对自我,对现实超越的渴望,对期待的美好的渴望。她的爱情观“不是家庭,不是金钱,不是地位”也是她的人生观,这是对现实的叛逆,对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追求。或许悲观造就了她生活的空虚,所以她又用理想来填充空虚,但是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不是能得到光明与未来的力量。所以,最后,在告诉自己胜利了的同时,她还会说“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这种自怜不是无意义的,实际上,莎菲没有真正接纳过自己以外的人,她用悲观和理想主义筑造了自己的城堡,保护了自我又幽囚了自己。可是在那个她无能为力的时代里,她的苦闷是艺术性的意识反抗,她的理想是对未来的呼喊。丁玲用大胆的女性亦舒、敏锐的文学感觉、细腻的叙述方式、毫不遮盖的笔触刻画了这一倔强形象的叛逆个性。

从历史意义来讲,首先,本文展现着现代发展上女性觉醒的一个重要片段,其鲜明的自我意识,个人主义,个性解放是对传统封建强有力的反抗。另外,我认为该小说的意义在于它的跨时代性,即使是今天,莎菲仍能以相似的心境引发读者的心理共鸣,每一个略带悲观同时又不曾放弃的人都会懂得莎菲并不是“卑微痛苦没有自主性”的女性形象。那个时代造就了没有安全感的莎菲,正启示着我们今日的安全感该如何找寻。

第19篇:菲莎河谷大学申请要求

WWW.SLL.CN 与此同时,成为了中国留学生的最佳选择之一。

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多次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国家之一。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UFV)于1974年建校,位于加拿大温哥华高尚区域,目前在校学生总数超过10000人,其中包括近1000名海外留学生,其中约400名中国留学生。学校开设课程达80多门,包括门类众多的学士学位,准学士学位,大专文凭和证书课程。学校拥有3个现代化设施的校区,为加拿大本国学生及来自45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提供世界级的教学。

入学要求

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平均成绩75%以上,无须会考,iBT 88或IELTS 6.5, 无语言的可申请英语+专业课双录取,TOEFL 61-87/IELTS5.0-6.0 可读大学预科课程

文凭课程:

TESL证书,探险旅游,实习护士与牙科助理,家庭护理与临床基础护理证书,儿童早期教育,社区支持,药品滥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网页设计,健身与锻炼管理,商务,应用商务技术,航空飞行,视觉艺术, 时装设计,戏剧,图形设计,犯罪学/刑事司法,刑事司法, 农业技术,儿童早期教育,社会公益服务,药品滥用辅导,航空飞行,工商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 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国际与发展研究,媒体与通信,戏剧。

学士学位:

英语,地理,历史,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学/人类学,英语,戏剧,哲学和政治学, 人类学,应用伦理与政治哲学,经济学,商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刑事司法,经济学, 英语,法语,运动学,拉丁美洲研究,数学/统计学,媒体与通讯研究,社会学,视觉艺术, 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物理,护理,工商管理,航空管理,航空飞行,成人教育学, 儿童青少年教育学,社会工作,运动学,美术学。

硕士学位:

刑事司法硕士

英语ESL:

常年开设3个16周一期的课程,分为初、中、高。

IELTS 6.0/ TOEFL 79, Pre-LEVEL 2, 4个月,可以同时学2-3门专业课。

IELTS 5.0/ TOEFL 61, Pre-LEVEL 1, 8个月(4+4),可以同时学1-2门专业课。

大学预科:

WWW.SLL.CN 课程的学分,学成合格进入大学学习。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TOEFL 61-87/IELTS5.0-6.0 的可修读1-2学期课程,提高语言的同时,修习专业

第20篇:浅谈丁玲笔下的莎菲女性形象

中国现当代作品名著选讲作业

浅谈丁玲笔下的莎菲女性形象

文学形象,从作家意义上说,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史;从时代意义上说,文学有自己的形象史;从民族意义上说,文学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形象谱。文学形象是生命的历史象征,也是文化的历史承载。在丁玲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人物形象,其中女性人物形象最为突出,涌现出一批“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和创伤的青年女性的绝叫者”。文学形象的艺术魅力主要来源于性格的的一种生命魅力和灵魂的深度。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在特定历史时期表现出中国女性性格生命魅力,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对于新时期女性寻求解放道路的艰难坚韧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女性意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和深刻性的典型女性形象。 [1]

一、“莎菲”女性人物形象

莎菲是在个性解放的风潮走出家门的典型的知识女性,走上社会后,她发现并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甚至找不到自己可以对话的人,好朋友只能在生活上关照她却不能理解她,异性朋友又令她失望,苇弟这个大男孩只会每日将泪水洒在他的手背上,凌吉士漂亮的外表下掩饰的是庸俗的灵魂这个社会把她看成“另类”。在一个封建礼教森严那个社会又怎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寻求自我解放的女性呢? 既然“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会准任我去取的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于是,莎菲便放弃、颓废、堕落,以自戕的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失望与反抗,哀叹着“悄悄的活下来,悄悄地死去”。莎菲是“五四”退潮后苦闷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的代表。丁玲以她那独特的女性心理,细腻地描绘了女性人物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一个不能自拔但又不甘沉沦的青年知识女性,在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中所进行的心灵的搏斗。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 它发表于1928年2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第2期上。莎菲的诞生“, 震惊了一代的文艺界。”作为一个女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的命运给与极大的关注,在她的作品多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造就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如《自杀日记》中伊萨,穷困潦倒,无以为生,整天念叨着:“我要死去的”,但又没有死的勇气。还有陷入被男性欺骗的凄惨境遇的节大姐(《小火轮上》) ,靠着微薄薪金过活,在无聊的生活与纠葛中消磨时光的几个年青的小学女教员(《在暑假中》) 。莎菲的独特性格决定了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刻画了一个不甘庸俗、寂寞却又迷失方向的知识女青年。丁玲传神地刻画了莎菲因传统伦理道德的羁绊诱发的脆弱、多疑、敏感、抑郁的心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内涵。 [2]

二、丁玲笔下的复杂的女性意识

“我感到寂寞、苦闷,我要倾诉,我要呐喊,我没有别的办法,我拿起笔抒写我对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愤懑与反抗。”作者以极大的勇气, 运用细腻的笔触,不加掩饰地,生动而真实地描绘了一位知识女性的复杂、微妙、矛盾的恋爱心理,刻画出一个新文化运动后追求个性自由和爱情至上的对封建礼教叛逆知识女性意识形象。丁玲笔下女性意识形象的塑造, 具有独创的典型意义。她在思想上大胆地反对封建传统礼教束缚,勇于打破旧的封建礼教, 给中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增添了又一份女性解放的意识的道路。在丁玲对女性的形象描绘中, 从中可以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物形象, 又可了解当时那个年代女性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莎菲对灵与肉统一的爱情的追求, 代表了现代女性对爱情、性爱意识的觉醒。她笔下的女性意识,是与“ 五四”时期以“爱情”为主题小说中不同的,并不是以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为满足, 以达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为最高理想的女性,而是女性对自己的爱情有了又一个高度的深刻觉醒认识。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 不仅描写了女性对美满爱情的精神上的追求, 而且对莎菲的性爱心理更是给以大胆描写,这是当时其他女性作家所不敢描写的。在游戏式的爱恋中,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的富于诱惑性的红唇以后, 她就一脚踢开了这位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这对于一个女性作家来说是多么大胆的描写啊!这不仅表明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 而且对传统的封建思想, 起着一种矫枉过正的冲击作用。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典型形象。莎菲女士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虽然追求个性解放失败了,陷进了更加深的空寂中,但是女性意识已经觉醒了。由于个人主义的局限和礼教森严的束缚使她们在探索出路的过程中必然以失败告终。 [3]

三、艺术特色上的莎菲女性形象

《莎菲女士的日记》采用日记体, 文本主体是本人,具有更强的私化性、隐秘性, 真正是个人全部真实心境的写照, 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丁玲的小说主体性相当强,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往往指向社会批判。在文体形式上,采用了日记体。小说的成功也主要得力于作者对日记这一文学样式的选择。莎菲是五四时独特的女性形象,她的执着、追求、幻灭、苦闷,都让丁玲淋漓地倾泻出来,日记这种抒情形式正好为莎菲抒发内心的理想、倾吐苦闷提供了良好的文学表达形象,赋予了她一个描写自由女性挥洒的文学艺术形式。文学大师雨果说过“ 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 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 那就是人的内心界。”作品中虽然有一些虚无的感伤情调, 但一种追求光明的力量始终掩埋在作品之中, 感觉到了生活的苦闷, 努力寻求个性解放的出路。五四时期的新女性莎菲吸收了新文化营养: 自由、民主、科学, 向往人性的自由释放。她大胆地用男子丈夫气分析自己。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奔放不羁的气势,文风犀利,锋芒毕露。这种双重的人格意识,使丁玲的小说显露出一种别样的“女性美”。

丁玲以女性的立场和视角,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警觉,打量和审视男性及其周围世界。女性人物形象成为她文本观察和思维的主体,并争取到了话语主权,改变了男性以往审视的主

体地位。丁玲一步入文坛,便带来一种细腻地刻画人物复杂心理的特色,莎菲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也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艺术成就。她在心理描写上,精微细腻、大胆而又富有饱满感情。在语言风格上,极具阳刚之气又不乏柔和之美,文笔细腻、敏锐、灵活、强悍,正与莎菲那坦率真诚而又纤细敏感的性格相吻合,真实、准确、细致地完成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表现自我、主观倾诉、细腻抒情、大胆热烈而又刚柔相济的文笔,是丁玲小说的有一大特色。莎菲女士的女性形象在丁玲笔下描绘的是如此突出,给中国文学史上无疑是添上了新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茅盾《女作家丁玲》

[2]钱杏、丁玲邨[M].北京:北京书局,1931.

[3]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李咏吟.形象叙述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5

[5]姚玳玫.想象女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6]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7]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8]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张汝敏.试论丁玲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5卷第1期2003年3月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