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跑步音乐推荐节奏感强(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5 21:06: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节奏感强的音乐 英文 推荐

deepsideno matter★★★★★★旋律不用摆了

trey songzmaybe★★★★★听起就舒服

iyazno games★★★★★★带中国风的R&B

bluei\'m miing you★ ★ ★ ★ ★ R&B

inaright now na na na★ ★ ★ ★ ★ ★ R&B

stevie hoangbecause of you(最喜欢)

ne yosexy love (喜欢)

ne yoright now na na na》就回感觉他的声音特别! 他的歌曲也是抒情R&B!也值得一听!

akonbe with you(喜欢)

akon ft eminemmad sexy cool

babyface\' lationships(很喜欢)

有空也可以听他的专辑!找到你最喜欢的那几首!

第四推荐stevie hoang (华裔歌手)

应该是后起之辈!跟ne yo 和 akon的风格很像!

stevie hoangall night long

stevie hoangif i was the one

janet jackson——doesn\'t really matter 曹方——遇见我陈绮贞——最后的终点萧潇——爱要坦荡荡 花 goove——SHE 自然卷——小苹果 像我这样的女孩牛奶咖啡——lasia Girl friends——长腿叔叔蜂蜜与四叶草插曲——Colors in bloom Christina aquilera——genie in a bottle Avril Lavigne —— Complicated ata young——crush on you I believe I think of you Matt Willis——Crash lz☆tvlaКe═ō稹②kマm

这是我喜欢的.你听听吧。。男歌手

ONE LAST BREATHCREED乐队的

PATIENCE这个是接招合唱团的

TWO STORY TOWN

ITS MY LIFE 爽。。啥也不说了。

SANTA FE我在垃圾堆捡来的一张CD上就这么一手好听的 三个邦乔威的

Free LOOP这个到处都在播

HERE I AM

EVERYTHING I DO布莱恩 亚当斯的很经典的

DONT CRY

敲开天堂的门。这两首枪炮与玫瑰的。枪花是我最喜爱的乐队

endle rain

sayanything这是我听的唯一两首日本歌

外国女歌手的

FIVE MILES OUT风格有点怪

Sofia jannok 的liekkas这首很柔和。俄罗斯的超好听的。

wonderful world--eternity斯柯达昊锐的广告曲。超好听,改编自卡农 。是我花了好多分找到的。our song 高潮部分好。

mirror mirror

give a little love

a new day has come

Cinderella这个是半糖主义的原唱版。

everything you do

always come back to your love

calendar girl也是很好的

encore une fois

moonlight shadow 这个有好几个版本。,都不错。

solow歌手是kate havnevik

韩国的两个

那个男人的谎言。和淑熙的啦啦啦。也是我珍藏好久的

推荐第2篇: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感官教育和社会性发展、智力发展、动手能力的发展,所以,我选择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音乐教育作为研究课题。

我主要对幼儿进行音乐书奏感方面的培养。音乐是听觉艺术,我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幼儿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幼儿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上楼时:嗵嗵嗵嗵;下楼时:踏踏踏踏。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种走路不同的 节奏。

感知完节奏,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雪花飘》、《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 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 长音、是短音,这样敲就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合奏。

以上这些内容孩子们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我又让幼儿自己在试着创编节奏。除了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体检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尽快醒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如在音乐教育活动《到全国各地去旅行》中,孩子们一会儿骑上小车去游览**,一会儿又在草原上快马加鞭,一会儿又在长城上挥汗如雨。在活动《看大海》中,孩子们一会儿划船学习海军,一会儿又下网捕鱼;在《冬天》中,孩子们一会儿是狂风怒吼,一会儿是雪花纷飞,一会儿是热火朝天的堆雪人,一会儿又抒情地载歌载舞。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用耳朵去听音乐,而且用身体去表现音乐,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推荐第3篇:大课间跑步音乐

01大课间跑步音乐[1] 02.七彩阳光 0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1 07军乐团我相信

14军乐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_2 16出旗曲 17国歌(演奏版)

18运动员进行曲5分钟

19小鸟小鸟 20明天会更好 21革命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

接班人

22音乐盒舞曲(上课) 23爱的纪念(下课) 24下课号 25音乐铃1 26集合号 27颁奖曲 28回家 29上下课音乐 30找朋友 31阳光校园02 32小白船 33让世界充满爱 34同一首歌 35提前进班 36七色光操曲 37上班钟声 38校歌曲

39音乐盒舞曲(音乐) 40课间十分种

推荐第4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深州市东安庄学区 西安庄完小 单秋燕

摘要: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音乐的灵魂,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感,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主要从几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孩子的培养目标 。

关键词:音乐节奏感,培养,训练,感受,理解。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音乐生命力的泉源,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呢?本学年我担任小学音美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要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但学生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学生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小学生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学生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学生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节奏感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学生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学生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重视语言节奏训练。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学生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学生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学生们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

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要重视动作节奏训练。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学生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让学生观察人体本身的许多动作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受形体动作能表现节奏;也可选择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还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表现节奏。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学生一起做动作,并注意培养学生合拍的能力,选择生动有趣、强弱节奏比较明显的乐曲,让学生随着音乐用形体动作来体验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变化,要求动作与音乐的快慢一致、和谐。当学生基本掌握了用手、脚等表现节奏后,要引导他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节奏。在用形体动作表现节奏时,一定要注重让孩子自由发挥,切忌不要让学生一味模仿,如果学生出现动作不协调等现象应及时引导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形体与节奏的协调统一。

可见,节奏能力提高了,学生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也就加强了,更有助于促使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加强节拍感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应该从等速感着手加强节拍感的训练。良好的节拍感是学生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 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学生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反复打拍子,甚至形体动作参与,从中用心领略各种节奏的律动;在弹奏乐曲时,也应选用与乐曲相符的节奏来练习,使学生听到音乐就有节奏的反应,通过节奏又能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应先做出节拍分析,增强学生对节拍律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还能养成完整的听辨乐曲的好习惯。这样节奏感就会随着音乐在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

六、培养学生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学生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怎样把节奏融入歌曲呢?如:在学习《火车开了》一课歌曲时,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学生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学生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将节奏教学与其它学科结合。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如节奏与美术结合,用画苹果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节奏,一个四分音符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八分音符就是半个苹果。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每一拍的时值。节奏教学与语言也能有效结合,有节奏的朗诵不但能巩固节奏还能帮助记忆内容。如:在语言活动中,教歌时我们不仅自己示范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让学生有节奏地学习朗诵歌,有了节奏的加入,学生念时会朗朗上口,加强了内容记忆,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辐射到其它学科中,才能获得广泛的节奏感。

八、培养音乐节奏感要用乐器训练节奏。

利用乐器等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孩子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学生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同时要引导孩子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九、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要创设歌舞情境。

歌表演与集体舞都是要学生在歌声、乐曲中翩翩起舞。歌表演是边唱边手舞足蹈。而集体舞作为自娱性舞蹈人人都可以跳,它不表现某一情节、某一形象,而追求一种统一的美感。现在的音乐教材有很多歌曲和欣赏都适合于表演。教师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些规定的表演动作,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动作。如在学《大风车》这首歌时我发现有一句歌词学生节奏一直唱不准(这 里 的 风 景 呀 真 好看),在教学这首歌前,我先出示这条节奏,让他们根据这条节奏编不同的儿歌,然后加上旋律让他们边唱边进行歌舞情境表演。还有在教唱《粉刷匠》这首歌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师头戴方巾,身穿劳动服,一手提桶,一手拿刷子,让学生猜今天老师去干什么,“刷房子”,一位小朋友说,“对啊!老师最近买了一套新房,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会粉刷房子吗?”让说会的小朋友示范各种动作,然后请他们把身边的打击乐器当作粉刷房子的刷子,个个当一回粉刷匠,在《粉刷匠》乐曲的伴奏下,只见他们有的拿着铃鼓边拍边挥舞着,有的拿着双响筒边敲上下推动着„„这样他们在自己的表演中既领会了歌曲或乐曲的意境,同时也感受了音乐节奏情绪的变换。舞蹈中,同学之间有着切实的合作和情感交流。同时又在感受着音乐的诸多要素,发展了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合作,实实在在地得到一种总体协调的感觉及时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实体概念。它有利于孩子们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及某些曲调的结构协调感。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那么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就达到了,从而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升华。

推荐第5篇:培养小学音乐节奏感的方法

培养小学音乐节奏感的方法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和骨架,是组成音乐的七大要素之一,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节奏感的训练和培养。

一、激发小学生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我们很难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在节奏方面的兴趣,人是受环境影响的,所以当学生一进入班级,我就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来吸引小学生。 首先,教师用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小学生,教师弹琴让学生倾听,教师跳舞让学生欣赏,并且让学生多接触音乐,除了每周的两节音乐课外,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音乐活动。每天利用各个环节活动时间放音乐,当教师弹歌曲《小星星》时学生会马上感觉是安静的音乐,该上课了,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听音乐,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此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节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因此,从现实生活出发来寻找节奏是让幼儿感知、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幼儿喜欢的动物的叫声,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公鸡叫“喔喔喔――”、小猫叫“喵――喵――”等;自然界的声音:小雨声“滴答,滴答”、吹风声“呼――呼――”,流水声“哗啦哗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火车声“呜――呜――”,汽车声“嘀嘀―嘀嘀”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有趣的前提下,学生产生了模仿这些节奏的兴趣,并用口说、拍手、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学生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到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同时进行的理论教育主要是视唱,都能帮助学生在乐器上表现他已经掌握的各种节奏习惯。但是这主要是音乐的习惯,学生从歌唱中了解和感觉到节奏的性质,而这种了解和感觉也得在演奏上加以表现。我们不能把本来速度很快的用十六分 音符写的练习曲改用四分音符来演奏,把速度减慢四倍的害处很大,会养成学生不注意乐曲的真正速度的习惯,以致后来不愿按乐谱上所指示的时值准确地演奏.而这些时值正是音乐进行的本质。在学生理解和表现节奏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技术上的困难。只有逐步克服了这些节奏的困难以后,学生才能在演奏中表现出生动的节奏。因此有必要对那些接受过初期教育的学生加以适当的修正.要求他同时完成各种各样的有关姿势、音的奏法、读谱、手的配合动作以及其他演奏细节等的复杂任务。

三、加强听说节奏的训练

⒈ 对于低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 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如:火车声、汽车声、滴水声、钟声、走路声等),让学生猜一猜,由于猜一猜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很自然地把音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再。当我播放火车鸣叫声:呜—呜—,学生一听就知道是火车的声音,听着听着便会将词、节奏脱口而出,同时对节奏的长短、强弱、高低掌握的也不错。此外,还让学生听一些乐曲或伴奏(包括前奏、间奏、尾奏),听多了,学生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节奏哼了出来。而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把握了许多不同的节奏,逐步形成了一种听记节奏的能力。 2.说节奏,结合刚才听了的声音节奏外,还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的节奏。

比如:小鸭叫: 2/4 × × | × ×|| (四分音符) 嘎 嘎 嘎 嘎 大钟响: 2/4 × ─ | × —|| (二分音符) 铛 铛 闹钟声: 2/4 ×× ×× | ×× ××|| (八分音符)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机枪扫射声:2/4 ×××× ××××|| (十六分音符)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此时孩子们就会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对节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因此,听说节奏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动口能力等,也为以后的视唱练耳打下基础.

二、模仿节奏训练

低年级学生擅于模仿,模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模仿成人的活动,模仿各种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等,他们都乐此不疲。传统教学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和学生都着眼于动作,学得会、做得像就达到了要求。为了学会这一技能,使参差不齐的学生都做得整齐划一,师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训练、重复以达到要求,而以素质能力着手进行教学则可采用游戏法,以学生为主进行学习。首先,模仿的节奏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之中,由于学生个性各异,爱好不同,我们老师要给学生多多示范,在示范时,必须要准确、规范、到位,在音乐声中完整的进行示范,使学生对音乐的动作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时要求动作尽量不重复,生动有趣的动作常常使学生边做边笑,感到有趣,几乎每首歌曲,都可用律动来表现,我们可以允许音乐课中“乱”一点,因为这种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认为模仿节奏应抓住这几点:

1、进行语言节奏练习。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以往的节奏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论音符时值的长短,一律用一个“哒”字把节奏念出来,如:2/4拍Ⅹ Ⅹ∣Ⅹ - ∣ 哒 哒∣ 哒 –∣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于各种音符的读法都一样,不仅使学生容易混淆,还易破坏他们学节奏的积极性。我们应当积极地从生活实例中寻找节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小鸡叫:Ⅹ Ⅹ∣Ⅹ Ⅹ∣ 叽 叽 叽 叽 火车开: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小狗叫:ⅩⅩ Ⅹ∣ⅩⅩ Ⅹ 汪汪 汪 汪汪 汪

等学生掌握熟悉后,再进行语言读说训练如:念诗歌、念儿歌,有节奏的念。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推荐第6篇:基于音乐节奏感的舞蹈教学方法分析

http://wvvw.126uxu.com

众所周知,舞蹈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将一些人体动作提炼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这个时候,这种以肢体语言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就成了舞蹈。毋庸置疑,节奏是舞蹈最基本的要素,离开了节奏,舞蹈无法存在。音乐节奏的动与静,生成了最初的舞蹈情感律动。虽然在早期舞蹈中还没有出现准确的音高与节奏,但随着舞蹈的不断完善,音乐节奏也日趋发展,舞蹈艺术也变得更有情感的张力,更富有生命力。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以音乐节奏感为基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舞蹈人才。

1在舞蹈教学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为重点,这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完善和升华舞蹈。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节奏感训练是服务于舞蹈艺术的。舞蹈不是简单的技术与技巧的组合,它是有着灵魂的艺术形式,它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没有艺术感染力的舞蹈是毫无吸引力的。而音乐节奏感可以赋予舞蹈以强烈的音乐氛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乐感,进而引导学生将内心情感溶于肢体语言中,创造出完美的舞蹈。

(2)有利于掌握舞蹈节奏。在舞蹈教学中,特殊的舞蹈动作在拍子中进行的,而这种拍子往往没有生命力,不仅缩小了舞蹈动作的表现范围,还使舞蹈失去了色彩。而且光打拍子,让学生跟着拍子进行动作训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情绪。音乐节奏感是沟通舞蹈与音乐的重要纽带。掌握音乐节奏感,可以让学生将舞蹈本身作为一种音乐来对待,从而使得舞蹈动作更加完善和准确。

(3)有利于促进音乐旋律和舞蹈表演的有机融合。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只http://wvvw.92i28a.com http://wvvw.126uxu.com 有与音乐有机融合才能收到完美的效果,陶冶人们的情操,感染人们的内心。纵观各种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和现代舞,优美的音乐旋律总能让人沉浸其中,带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节奏感有利于促进音乐旋律和舞蹈表演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选出与舞蹈动作相匹配的音乐,进而表现出舞蹈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2基于音乐节奏感的舞蹈教学方法

(1)充实教学内容。音乐节奏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能仅仅靠音乐的堆砌。要想真正培养起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要在课前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取音乐素材,将其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做到为“我”所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一个立体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舞蹈中的音乐节奏包括伴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伴奏音乐的节奏点等。只有全方位地体验这些不同的节奏点,找出它们的差异,学生才能让自己的舞蹈动作更富有感染力。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的教学内容中,必须要从舞蹈音乐、舞蹈伴奏和舞蹈动作三个方面综合入手,只有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多节奏感的现代舞蹈需要。

(2)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成功的关键依靠先进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音乐节奏感培训的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音乐节奏感培训以耳听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乐感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由于教育经历、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差异。一个班的学生总有些许差别,不同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不尽相同。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自我把握音乐节奏感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找不到节奏点,无法连贯音乐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舞蹈教学中,添加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听音乐伴奏的同时进行自我节拍唱念,引导学生边听拍子边哼唱。也可以通过课http://wvvw.92i28a.com http://wvvw.126uxu.com 堂外的节奏想象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感。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而且加强学生对舞蹈的理性认识,最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强化课堂训练。高职生大多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所以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要强化课堂训练。在最初的舞蹈动作学习中,学生往往是通过倾听舞蹈音乐,模仿别人的动作来实现的。在模仿学习中,学生会慢慢掌握音乐节奏。在课堂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跳一段舞蹈,如果他们对音乐节奏感掌握得不够到位,必定会体现在舞蹈动作中,这个时候,教师要予以及时的纠正和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音乐节奏,跟随节奏进行舞蹈。另外,大多数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是没有错的,只是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循序渐进地纠正学生的认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4)鼓励舞蹈实践。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更是如此。在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教师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节奏,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实践,将舞蹈教学融于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舞蹈,把握音乐节奏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音乐节奏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教师要将学生的这种理性认识融于肢体的感性表现中,将舞蹈中的节奏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的舞蹈才具有生活气息,富于魅力。

http://wvvw.92i28a.com

推荐第7篇:幼儿音乐节奏感是怎样养成的

幼儿音乐节奏感是怎样养成的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也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能使其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到节奏的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是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幼儿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幼儿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猫、狗的叫声、打鼓声、马蹄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活动中,我告诉幼儿,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幼儿自己去寻找节奏,幼儿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幼儿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虽然幼儿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 x x x | x x xx x | 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

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 x x x | xx x x x || ; x x x x | x xx x x || ; x x x x | xx x x x ||等等。 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那些节奏型相同。这样,不仅训练了幼儿打击节奏的能力,同时还训练他们听辩节奏。

三、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幼儿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幼儿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幼儿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培养幼儿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幼儿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怎样把节奏融入歌曲呢?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幼儿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幼儿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 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我认为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致力于教会幼儿什么,而是设法挖掘幼儿潜在的这种能力。通过这些形

式,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

推荐第8篇: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推荐)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学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蕴含着比知识传授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素质培养。两年来,我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结合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在众多的理论书刊,众多的教学经验中领悟道理。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呢?

一、要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孩子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孩子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孩子难于理解,但孩子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孩子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孩子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孩子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孩子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节奏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节奏型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节奏,使他们认识到音乐节奏从生活和大自然中转化而来。

1、把同学的名字用节奏打出来。新学期我在教一年级的第一节课时,让学生用 节奏打其他同学的名字,互相介绍,互相认识。如:陈可,节奏是××|;陈文婷,节奏是×××|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很快学会了这两种基本节奏型。

2、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打节奏。如:母鸡叫:×× ××| ×-|;知了叫: ×.×|×.×|;

咯咯咯

咯哒知 了知 了

在模仿生活中的节奏训练时,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因为这些声音都是他们

比较熟悉的,具有直观的声音形象,因而他们很容易地就掌握训练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欣赏课上加大对音乐节奏、速度的关注。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欣赏课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课型了,尤其是低年学

生,对于一些古典音乐可以说是毫无耐性的。这时老师一般会通过视觉刺激以及提问等等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大部分老师会把学生的关注度引向歌曲的背景、内涵及情绪等等。而我认为,对节奏和速度的关注也是很必须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对音乐含义和情绪的表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感受节奏而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内涵。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节奏而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意识,增强节奏感。

四、节奏感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

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孩子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五、节奏感要重视语言节奏训练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

节奏。孩子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孩子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孩子们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

六、节奏感训练中,教师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要清楚准确。

对于器乐课教学,有时老师感觉最难的其实不在教学的内容,而是课堂的组织教学。对于放在桌上的打击乐器,小朋友们总是控制不住要去玩,如果任其乱玩,那必定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先在课前提出要求,让学生知道,没有次序的乱敲打击乐器会影响课堂氛围,所以大家要相互配合。不用乐器时,不要随便去拿乐器;需要演奏时,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老师给手势后再去拿;

还可以设计固定的旋律,让学生听到旋律后,及时把乐器放回桌上,并迅速安静。

在其过程中,教师交待任务一定要明确,如果没有交待好,可能会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比如如果需要分组进行练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座位,如果不先交待清楚要求,整个课堂会很混乱,并且耽误时间。这时教师首先要布置好具体任务,再一组组有顺序的进行位置调整,等学生分组坐好后,再到各组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学生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练习任务;其中,还应提示学生先多做轻声的节奏练习,注意倾听他人的演奏等,结束时可以采用贴笑脸的方式,给最先静下来的一组给予奖励或评价,让课堂做到有张有弛,教学能够收放自如,从而保正教学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在演奏中的相互合作意识。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实效。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综上所述,只是个人的粗浅之谈,探索的道路还长,我将为之继续思索、实践。

推荐第9篇:如何把握节奏感

如何把握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乐中节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西方音乐还是东方音乐,都将节奏视为音乐最重要的因素,从最初原始的音乐直到最现代复杂而丰富的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可以这样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严格而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古今中外许多音乐教育家培养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良好的节奏感呢?就其本质而言,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速度等因素。对节奏各因素的敏锐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奏感。它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节拍感的训练

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本来就存在于人们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现于心脏的跳动、行走、语言、哭泣、呼吸动作等。在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种种心理反映和运动觉。这一切就是人内心节奏节拍感的基础,使之进而形成音乐所特有的节奏—节拍体系。节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重音,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

在常见的节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础,二拍子是强弱的均匀出现,体现了节奏的刚健性和平稳性,而三拍子则是强弱弱的不均匀出现,体现的是节奏的动力性和流畅性。因此,节拍训练应从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开始。两个二拍子结合产生了四拍子,由于次强拍的出现,使本来相对短小的强弱交替延长了一倍,节奏就会更宽广舒畅,更具有歌颂性和抒情性。两个三拍子结合产生了六拍子,一种是慢的,一种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本情绪与三拍子相似,只是由于次强拍的出现而使音乐的动感更强,也更加流畅。快速的六拍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每小节两个强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强弱弱规律表现出的三拍子特点,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稳活泼的性格,又具有流畅动荡的特点。另外,还有二拍子与三拍子的结合产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

节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选用节拍感明确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是规范在节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几个音,每音之间的长短组合关系怎样,然后通过击拍、挥拍,身体律动等方式来体验强弱规律,从单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在实际训练中,节拍往往是与节奏的训练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节拍感的训练需要贯穿于节奏训练的始终,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内心逐步形成一个敏锐准确的节拍感。

二、节奏型的认、读、听、写训练

音乐中的节奏形态非常多样,节奏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起来并不很复杂。如果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就不难掌握了。每一种节奏型都有各自的形态、名称、读法、写法。如在音乐中最常使用的节奏型有:均分型、附点型、切分型、组合型、连音型等,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将每种节奏型进行内部组合并让学生加以记忆。例如在参考综合各种方法后,对于基本节奏型,可以分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和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两类。每一类又有五种划分,即:基本划分、附点划分、后附点划分和特殊划分(各种连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四

二、四

三、四四等拍子中,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八

三、八六拍这一类型的节拍中。所有这些常用节奏型,一定要在训练中做到会认、会读、会听、会写。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

对单个节奏型反应迟缓,造成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强化对节奏型的印象,把每个常用节奏型深深印在脑海里,只有这样才可能发展多个节奏组合的快速模仿与记忆。为了使学生掌握节奏型,首先要使学生从道理上认清各种不同节奏型的基本形态和时值比例关系,然后能读出其音响;其次不管是单纯的节奏练习还是乐曲中出现的各种节奏都能准确地听出来;最后还要求能用正确规范的记谱法写出各种节奏。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节奏记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节奏的记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所谓感性记忆就是学生不假思索,凭借自己对节奏的律动感觉,将所给的节奏快速念出,感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模仿训练,但对太多的节奏组合,感性记忆则显得力不从心了。理性记忆就是学生将所给的节奏型都做出反应并快速再现,理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听记,但记忆过程略显呆滞,不利于多个节奏的组合记忆,所以,将两种记忆方式结合运用将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难度和节奏组合的长度,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过渡,由基本节拍节奏向较难的节奏节拍过渡,由单声部节奏向多声部节奏过渡。这一切的训练,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练习,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三、节拍节奏的音乐性训练

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一样,也需要有呼吸感和咏唱感。节奏可以独立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因此所谓的节奏节拍感,并不是机械地表现时值长短或节拍重音,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但它们只是节拍节奏感的一部分,它还应该包括如乐句的处理与起伏、节奏的语感、多声部节奏的交错与均衡、各种音符及休止符多种表现意义等等。而这些内容从某种意义讲更为重要,因此,单纯的节拍节奏训练并不宜太多,应主张多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进行技术练习。在节奏与音高组成的综合织体中培养学生的节拍节奏感,使学生在体会到节拍节奏的紧张度和动力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倾向性,逐步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鉴赏力和表现力,让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充满着生命的节奏活力。这才是节拍节奏感训练的最终目的。

推荐第10篇: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

学科: 小学音乐

题目: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浅谈如何

培养幼儿节奏感

1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节奏感

【摘要】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让幼儿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以及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这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很重要的,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对音乐欣赏的能力。

【关键字】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培养 节奏感

作为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节奏是极为重要的。它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精髓,是音乐中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当代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1]。所以节奏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并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学应该相渗透,有机结合[2]。但是幼儿因其自身年龄太小,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不能完全与音乐节奏的感受相协调,所以节奏感较差。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从3岁开始记忆急速发展,教师要在反复中加深他们所学知识的印象。在语言方面已经学会辨别,并能发出我们汉语中的绝大多数音,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音系统。在审美方面,能直接感知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会知道什么颜色好看,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语言美,什么行为美,什么图案美等等。幼儿在这个时期观察能力也有所增强,会注意到身边的很细小的事物,有时甚至注意力还会比较集中。幼儿的这些特点表示幼儿从3岁起,是培养节奏感的最佳时机。

一、节奏以及节奏教学的目的

(一)节奏与节奏感

所讲节奏,一般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比喻均匀、有规律的轻重反复及其各种变化组合。而节奏感是节奏中的一部分,同时节奏感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节奏的感知。如果我们让不同的人来听同一段节奏,我们会发现,他们复述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他们的节奏感有强弱。由此可见,节奏是自然界或人文艺术界因变化而丰富进化,在包括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是固定的,而节奏感有时候是与生俱来的对事物的把握能力,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达到,是可以培养的。

2

(二)节奏教学的目的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教学手段之一节奏教学是作为学科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元素。每一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节奏。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节奏每时每刻都存在,也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东西,所以说以节奏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熟悉、亲切、易懂易学,可以说节奏是无需专门训练和技术准备的音乐要素,也是直接作于人的身心的最富有生命意义的要素。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开发人的与生俱来的节奏潜能感,并且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有创造性的劳动者的重要教育手段。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含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奥尔夫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原本的音乐” [3]。他说:“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3]”这种行为方式,是合乎儿童天性的。他强调:“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它简单易行,没有人为的附加物 ,没有繁赘的结构 ,近乎于生活、自然及儿童的天性。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3]

三、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对于幼儿这个年龄阶段,首先应该注重兴趣的培养。没有趣味的学习方式,很难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无法掌握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所以激发幼儿在节奏方面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1、感知生活中的节奏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节奏。节奏存在幼儿身边,怎样引导幼儿去感知它呢?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亲近大自然,来发现自然界的声音。并通过让小班幼儿模仿,如:小狗叫“汪—汪—汪—”、小猫叫“喵—喵—喵-”、下雨的哗啦声,汽笛声,打鼓声,打雷声,火车开来的声音等等,或者节奏可表示为X拍一下手、或X跳一步、X—拍两下手等等来感知节奏。通过这些形象的节奏来让幼儿了解节奏的时值。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所以幼儿能够轻松的找到并在兴

3 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通过用语言、动作、或者借助乐器等形式来表现出来。虽然幼儿并不能完全了解节奏上的本质意义,但是可以通过用让他们感兴趣的方式来感受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来提升他们对节奏的兴趣,从而为培养节奏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将音乐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无处不在”。 如中班在上课之前用节奏型X X ︳XX X ︳,一边摇铃鼓一边说到:小手|拍一拍|,那么小朋友自然会跟着老师的节奏说到我就|拍一拍|这样不仅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还能训练简单的节奏型。又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设计了点名活动,请幼儿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或我叫××|×0|,早上好,我们两来抱一个。这个活动不仅会使小班的新生很快消除了对老师幼儿园的陌生感,还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可以经常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潜移默化的接触节奏。例如比较柔和、安静的钢琴曲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放给小朋友们听,他们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噢,要安静,睡觉了。幼儿受着音乐的熏陶,逐步知道听到某一乐曲就该干什么了。这样,幼儿不仅节奏得到训练,常规行为也得到了提升。

2、将节奏蕴涵于游戏之中

孩子在幼儿时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形式也是通过游戏教学。在游戏活动中贯穿音乐,将游戏性和音乐性合二为一。如在小班音乐游戏歌曲《幸福拍手歌》中,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那么小朋友自然就会打出节奏型X X,甚至还可以创新一点,例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握握手、耸耸肩、眨眨眼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班小朋友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还训练了简单的节奏。与游戏的结合不仅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活动氛围,还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如中班手指游戏《土豆土豆》①,土豆土豆|心 心|土豆土豆|背 背|土豆 心|土豆 背|土豆 心心|土豆 背|,再运用手上的动作,那么就更能吸引小朋友了,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同时也更具趣味性。再如大班《老狼老狼几点了》②这个游戏中,安排一个小朋友当老狼,其他的小朋友就齐声问:老狼老狼|几点 了|这时,老狼随便说一个数,当老狼说到天黑了的时候,就可以下去抓小朋友了。这个游戏也是在玩中训练了小朋友的节奏感。

(二)结合语言、动作在节奏活动中的运用

1、将日常的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

4 语言本身即是有旋律和节奏,也是一种音乐。用语言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这样会使幼儿感到非常熟悉、亲切。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常会让幼儿学习儿歌、诗歌等,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启发引导幼儿利用儿歌、诗歌等结合节奏训练,将语言寓于音乐的节奏,这也就体现了奥尔夫音乐原本性的原则。如我们在学习中班儿歌《小老鼠,上灯台》②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学这首儿歌时,节奏的正确把握对幼儿的理解和记忆力有很大帮助。我觉得这首儿歌的节奏是XX X0 |XX X0 | XX X0 | XX X0 |XX X0 | XX X0| XX XX| X X | X 0|并且这首儿歌可以加上动作,例如可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练习,跺脚、拍腿、拍手、来唱这首儿歌。小老鼠,上灯台,配上声势练习依次是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或者可以创新一点,拍肩,拍头等等,那么这首儿歌的韵律、趣味性就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幼儿也会更感兴趣。把它详细分解: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节奏:X X X 0 |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X X X 0|X X X X| X X | X 0| 动作:拍腿拍手|拍肩捻指|拍腿拍手|拍肩捻指|拍腿拍手|拍肩捻指|拍腿拍手|拍肩捻指|

2、用动作表现节奏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和音乐欣赏四方面的内容。律动活动包括律动、舞蹈、音乐游戏、和其他节奏动作。其共同之处是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要求动作符合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

在这里介绍一种奥尔夫音教法中动作教学方式——声势教学。所谓的“声势”就是指用身体来作为乐器,通过动作使身体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表现、交流、宣泄、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是由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组成。在《问好》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可以边说,边做声势。如,小朋友,(拍手)早上(拍肩)好(做出拥抱的动作),小朋友又可以换不同的动作像老师问好。如果节奏训练的比较好的话,还可以教小朋友简单分声部的声势练习。这样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4]

5

(三)利用打击乐器加强幼儿节奏

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打击乐器的演奏主要使用大肌肉动作,对于小肌肉动作能力尚还处于发展初期的幼儿来说,他们是最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也是最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的源泉。

演奏打击乐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不同音色的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内容。各种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幼儿间相互倾听协调配合,更好的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我们可以让3岁以上的幼儿操作打击乐器,进一步帮助幼儿培养节奏感。教师可以用一些乐器如铃鼓、沙球、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地去敲敲打打,感受打击乐器,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响。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和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性能、音色等,并让幼儿亲自操作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打乐器可产生不同的音响。在幼儿对乐器有了兴趣之后,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加入打击乐器。首先引导幼儿寻找歌曲的旋律节奏,边听边拍手,然后学唱歌,最后让幼儿每人手拿一件乐器合着节奏敲打,这样幼儿很有兴趣,学起来也很容易,对节奏的把握也无形中加强。例如,在大班《长针短针》这个儿歌中,我们可先引导幼儿找到每一个小节的强拍与次强拍,并在每一小节的强拍●上用双向筒表示,弱拍○上用双向筒表示,三角铁把每个音符都打出来。把它详细分解:(三代表三角铁)

长针短针|好伙伴|一快一慢|怎么办|长针短针|好伙伴|追追赶赶|来作伴|强弱:● ○ |● ○|● ○|● ○ | ● ○ |● ○|● ○|● ○| 节奏: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乐器:双响筒 |双响筒|双响筒 |双响筒| 双响 筒 |双响筒|双响筒|双响筒| 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 这样幼儿不仅在玩中感受到了乐趣,还意识到了节奏的强弱关系以及训练了简单的节奏。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初步系统地培养有而节奏感,并帮助幼儿发展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是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感受和表现又是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所以说注重幼儿的音

6 乐素质中节奏感培养,把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是非常必要的。[5]

四、结语

音乐的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应该在和谐的充满爱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优美。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随时保持一致的目的和良好的心态,引导幼儿通过探索、认识和发现,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让孩子在肯定和鼓励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在乐趣中获得知识,进一步形成自己优秀的性格和气质。总而言之,我们通过幼儿音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增进幼儿学习、认知音乐的兴趣和方法,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从而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幼儿园新课程新游戏》林平凡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1 《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周丛笑,刘美罗 东方出版中心 2005 ②[参考文献]

[1] [M].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国教育报,1996(3)26 [3] [M]曹理《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4] [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3(5)12 [5] [J] 陈雯《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运用》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35

7

第11篇:论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商洛市幼儿园王亚静

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十分必要。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呢?我的方法是根据幼儿的基础水平,从感受音乐入手,结合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一、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幼儿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我们很难让幼儿掌握这方面的能力。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在节奏方面的兴趣,具体方法有:

1、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事实证明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所以把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来势必会激发幼儿的兴趣,效果自然要更好一些。就是普通的节奏谱也可以加上有趣的情节和动作来表示,从而更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前十六的节奏型(××× ×××),如果用枯燥的视谱演奏的方法来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我们以母鸡下蛋的声音(咯咯哒 咯咯哒)来形象的比喻,相信孩子们掌握起来就会很容易。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把节奏课变成有趣的游戏课,孩子们的兴趣一定会很浓。

2、把节奏感培养融入音乐享受之中。绝不能只让幼儿机械的打拍子,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让幼儿获得审美的体验。

二、从感受音乐入手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语言节奏训练。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幼儿从出生后,时时处处都在接触语言,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小让幼儿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节奏,非常容易培养节奏感。

可以结合词组、短句,用游戏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节奏,探索语言节奏的规律。例如:附点节奏我们可以利用儿歌《知了》来掌握:

河边 | 杨柳 | 梢, 知了 | 声声 | 叫, (×〃 ×

×〃 ×)

知〃 了

知〃 了,夏天 已来 到。

也可以在学习歌曲时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

2、动作节奏训练。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要使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一定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训练幼儿

运动神经感受的反映和身体动作的协调。

三、具体培养方法

1、听音乐拍手,启发幼儿想想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会想出很多,如拍腿、跺脚、拍脸、拍肚……启发幼儿逐个做出动作,动作要符合音乐的节拍。

2、做各种不同节奏的小游戏活动。

3、分辨旋律、乐句的节奏型。如听音乐找节奏型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增强记忆,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从明显的节奏型对比开始。

4、声势练习,即用“人体乐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来组合成各种节奏型练习,培养幼儿对节奏反应的灵敏性和内心节奏的感受,从而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5、打击乐器的运用。演奏打击乐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不同音色的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音乐形象,可以更好的表达音乐的内容,各种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多声部进行配合,会有很丰满的音响效果,同时幼儿间的相互倾听协调配合,也能更好的促进同伴间的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幼儿自然也就从音乐活动中获得了明显的节奏感。

纪念陈鹤琴先生诞辰120周年

教科研论文

论文题目: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

幼儿的节奏感

作者姓名:王 亚 静

作者单位:商洛市幼儿园

联系电话:13991405600

上报日期:2012年9月25日

第12篇:隆冬强音乐教案

篇1:一年级《隆冬强》

授课时间: 2012 年 11 月 20 日

篇2:音乐教案

音乐教研员引领课教案

《冬夜静悄悄》

主讲人:孙玲玲

梁邱小学教研室

《冬夜静悄悄》

年级:四年级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淳朴的浓浓的师生情谊。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好歌曲《冬夜静悄悄》,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演唱活动当中。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长音、休止符、附点音符、弱起音符等要素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交流:同学们好,很高兴我们大家能在这里相聚,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成为最好最好的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加油呀!(生:加油)

2、听音乐《奥!苏珊娜》传递老师手中的花篮。

要求:老师吧花篮传到那位同学的手中,就请你说出:每天来到学校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再把花篮

递给老师。

二、激情导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看的出同学们都非常的开心,也非常的热爱我们的学校,老师也感受到了我们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么在学校里,除了同学,还有谁和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呢?(生:老师)是呀!俗话说的好,“老师是书,让我们一生来读,老师是参天的大树,永远牵着我们的路”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之间都有一段难忘的情谊,这不山村学校的老师夜里家访,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听歌曲《冬夜静悄悄》(板书课题)

三、多次的聆听感受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怎样?(播放视屏)

听后讨论:情绪怎样?歌曲是几拍子的?并对四二拍子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再次的聆听歌曲的范唱,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并想象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播放课件)

听后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进一步的激情:老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去家访,家访后还要回学校,回去的路上,还要翻过一座山,经过一座桥,老师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为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学生非常的感动,于是和老师一起翻山越岭回学校,这是一幅多么感人至深的画面。带着这样的情景,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

3、再次的聆听范唱,讨论歌曲的旋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四、学唱歌曲的旋律

1、学习第一部分旋律。(课件)

(1)教师范唱曲谱,让学生认真的体会,每一句的开始都有什么规律?在节奏上又有什么规律?(弱起、节奏型一样)

(2)学习拍击节奏:(点击课件)并简单的讲解什么是歌曲的弱起。

(3)用lu模唱旋律。

2、学习第二部分旋律(课件)

(1)认识旋律中出现的音乐符号。附点、休止符、反复记号等等。

(2)跟琴模唱旋律。

3、指导学生学习结束句“哼”处得旋律,让学生体会结束句是前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五、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课件播放歌曲伴奏录音)

2、学生自我挑战,跟琴填唱第一段的歌词。(师:重点指导:a、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地方的演唱,使我们联想到过木桥的时候,很不容易,要小心轻巧过。b、长音处要唱够时值。)

3、师生共同合作学唱第二段的歌词。要求:演唱后半部分时,力度要有所加强。

4、再次完整的欣赏歌曲的范唱,进一步学会正确的演唱歌曲。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好歌曲。(教师弹琴伴奏)

师:下面我们就要完整的演唱好歌曲了,现在你们每位同学就是老师心目中最好的合唱队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歌曲唱好的,同学们加油呀!

6、启发学生的感情:

师:同学们老师白天要给我们上课、批改作业,晚上还要到家里,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更大的灾难面前,老师为了学生也会不顾一切,更不怕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请听老师给你带来的一段录音,相信我们一定会深受感动,听后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课件播放音频资料)

听后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师小结: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老师的爱在我们心中流淌,让我们通过歌声把它释放出来,好吗?(生:好)下面让我们怀着对老师无限的热爱之情,再来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冬夜静悄悄》(教师弹琴伴奏)

六、综合表演歌曲:

师: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也感受到了一股暖暖的情谊,相信在座的老师也被深深的感动。现在我们的教师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的口号就是:音乐大舞台,我们最精彩!

(1) 指名4位同学到台前领唱。

(2) 打击乐器伴奏,要求在唱到第二乐段时候加入打击乐器。

(3) 教师弹琴伴奏。

(4) 其余的学生是第二乐段的合唱队员。

篇3: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独特的民族风》教案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姓名:陈婕

【课 题】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独特的民族风(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

(一)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之间密切的关系,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二)通过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三)欣赏几段民族歌舞视频,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舞姿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中国边疆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初步对我国少数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对于他们各自的音乐特色有所掌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讨论今后我们该如何传播弘扬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郎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难点:能主动分析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并能学会对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主动探究民族歌曲与生活的关系,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原因作适当研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教学资源】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相关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

(二)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中的教学资源

(三)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初中和小学阶段已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及相关音乐知识。

(四)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如舞蹈动作、民俗文化等)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导入 ?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欣赏三张图片 ? 学生活动

认真这组少数民族音乐并指出自己认为各自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 教学意图

让学生怀着轻松欢快的心情走进音乐室,三张少数民族图片导入标题--独特的民族风。

二、教学环节--展开与深入 ? 教师活动

蒙古族

(一) 诗歌朗诵《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描写了哪一个民族的美景?读到这首诗歌,我们会想起绵垣千里,牛羊满地的蒙古大草原,以及在大草原上生活的勤劳勇敢的蒙古人。

(二)蒙古族简介: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展现一下蒙古族的习俗。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内蒙族的民风民俗有哪些?(比如平时的生活习惯、节日、活动之类)a.洁白的蒙古包b.马奶酒与手扒肉c.成吉思汗陵d.草原“那达慕” 2.那达慕大会:骑马、射箭、摔跤被称为“男儿三艺”。 3.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三)长调民歌的特点:曲调悠长,起伏较大 ,节拍自由,节奏宽广、音乐具有辽阔豪放的草原气息。这种地域所展示的天然独特品质,以及游牧生产劳动给牧人带来的相对个人自由,造就了蒙古民族豪放豁达、热情开朗的性格,这也是长调民歌之所以富有深沉柔韧、粗犷率真风格及自由气息的原因。蒙古族的民歌除了长调之外还有短调歌曲。短调则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四)欣赏《辽阔的草原》(长调体裁)

【教师提问】①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旋律、情感和节奏)?聆听这首歌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②它是属于什么体裁,“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

(1).1955年“长调歌王”宝音德力格尔以这首歌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了金牌。这首歌借喻草原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惆怅不安之情。 (2).2005年蒙古族的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长调民歌还有我们熟悉的长调歌曲《牧歌》,开始的哼鸣部分,展示了草原辽阔的美丽景象,主题旋律悠长、宽广表现了草原人幸福、安宁的新生活。 (4).短调歌曲则有蒙古语范唱的《嘎达梅林》。

通过长调与短调民歌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总结短调的特点。 (5).马头琴:是蒙古人民的代表性乐器,用它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狂、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被称为“草原的珍宝,牧人的伴侣”。

西藏--藏族

与蒙古族一样,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的民族是藏族。

(一)“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人口600万人的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藏族草原辽阔,水草肥美。藏族的先民很早就繁

衍生息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地区。

【教师提问】你知道藏族的民风民俗吗?大家可以欣赏一组图片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二)藏族简介

(1).首先我们来看看西藏的服饰

(藏族的服饰和藏银饰品的展示) (2).介绍藏族的风俗民情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3).藏语-扎西德勒是藏族人表示欢迎、祝福吉祥的话,一般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4).藏族晒佛节

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

(三)藏族音乐分类

(1).藏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又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五类。歌舞音乐包括:囊玛、谐钦、热巴谐等。

(2).“囊玛”的旋律优美动听,音乐结构完整,主要由前奏、歌曲、舞曲三个部份组成,其中歌曲是主体,音调悠扬典雅、节奏平稳舒展,舞曲部份的特点是欢快跳跃、气氛热烈,与前面的歌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提问】你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你们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与学生们一起回顾还有哪些大家非常熟悉的藏族歌曲。如《酒歌》又名《年轻的朋友》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藏族酒歌。才旦卓玛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索朗旺姆演唱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等。 (3).接下来老师带你们欣赏西藏民歌《宗巴郎松》

是一首西藏民歌,才旦卓玛演唱的,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

乐,是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音乐,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 (4).乐器:札木聂

札木聂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藏语“扎木”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曾译称扎年、木聂、占木聂、扎木年。 因张有六条琴弦,汉族又称其为藏族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自治州、县,尤以拉萨、日喀则、拉孜、萨迦和昂仁等地最为盛行。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独奏曲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维吾尔族

(一)维吾尔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主要聚集在天山山脉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总人口达987万人。亚克西,新疆维吾尔族语种是“好”的意思。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从亚克西开始。

(1)维吾尔族风俗民情: a.服饰:小姑娘-长辫子和小伙子-八字胡;新疆小帽;鲜艳的纱裙子 b.生活习性:食物以手抓饭为主食,喜欢吃烤全羊等; (2)土特产:无花果、哈密瓜、葡萄干等; (3)宗教:伊斯兰教; c.歌舞音乐:维吾尔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民间有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麦西来甫”的习俗。麦西来甫即聚会之意,是维族的一种群众性文娱活动,常在节日、周末或收获季节举行。在麦西来甫中,人们席地而坐,演奏民间乐曲、演唱民歌、表演民间歌舞。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以赛乃姆和木卡姆最为著名:

(1)赛乃姆广泛流行于新疆各地维族地区。表演时,观众和乐队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舞者在圈中。有一人独舞,二人对舞、三人同舞等形式。歌舞曲内容大多表现爱情生活。?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手鼓、萨巴依、四块石、弹布尔、独它尔、热瓦普、笛子、扬琴等。

篇4:冀教版五上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爱祖国爱家乡

第一课时 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唱好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 :

歌曲第六乐句的节奏及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实物投影仪、歌纸

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课: 1. 听《我爱我的家乡》,问生: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歌中“家乡”指哪儿?抒发了什么感情?

2. 抒发这类感情的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能再列举一些吗?你能唱两句吗?有一首歌我想同学们都会唱,那就是《娃哈哈》,歌中第一句就唱道“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说明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三、学习新歌:

1.下面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一听这首歌你们是否熟悉?(录音播放《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叫做《我们美丽的祖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录音上唱的,现在老师再将这首歌唱一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2.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发一下“lv”这个音,注意发这个音时口腔打开,嘴型要圆,声音往眉心靠,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在发这个音时,你有什么感觉? 3. 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这种声音来哼唱歌曲的旋律。刚才同学们哼唱了一遍,请你们自己来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是太有把握的。(师指正)再哼唱一遍。 4. 唱第一段歌词:

请同学们把第一段歌词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轻声唱词

纠错,特别指出第六乐句。

完整唱。

5. 唱第二段歌词:

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中与上一段不同的地方,唱一唱。

唱第二段

6.歌曲处理: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要唱得优美、流畅,为了将这首歌唱的更加动听,第六乐句可以唱得欢快、有弹性一点,师示范,生模仿,后完整唱歌。 7.创作:

刚才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

分组排练。

表演

四、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演得非常好。但是光有这份感情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那就是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在将来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五、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 《我的家乡在河北》 《我爱承德我爱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我的家乡在河北》

1、了解家乡乐亭的民间艺术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

2、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我的家乡在河北》,使学生感受河北民歌优美、抒情的旋律。、通过乐亭皮影、乐亭大鼓的教学激起学生对皮影戏曲和乐亭大鼓艺术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

一、组织教学 听《我的家乡在河北》伴奏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我的家乡在河北》、

1.导入:考大家一个小问题——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对,我们的家乡

在河北省。河北是一个美丽富饶、地杰人灵、有着独特风土人情的地方。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走进河北,来领略它独具特色的魅

力!、

3.欣赏视频《我的家乡在河北》

4.提问:通过欣赏歌曲,你能说出我们河北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吗? 5.再欣赏歌曲《我的家乡在河北》感受河北民歌的特色。歌曲旋律特点:

出了这首歌的民族风格。②歌曲中的音程大跳,如:太行山秀,燕山俏??一弯渤海水。更加使旋律委婉起伏。③最后结尾处, 5小节的拖腔,更增添了无穷的韵味,好似美丽富饶的燕赵大地,是一曲说不完道不尽的诗篇。

三、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乐亭皮影、通过皮影人导入乐亭皮影。、通过视频

介绍乐亭皮影的渊源。 提问学生了解了哪些乐亭皮影的知识。

四、欣赏一段皮影戏《孙悟空大闹天宫》

1、请皮影专家为我们讲解有关皮影的布置和幕后操纵

2、请学生到台前演示皮影操纵。

3、教师展示皮影舞蹈,课件出示歌词和音乐

五 听 《我爱承德我爱家》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活动 心中的赞歌唱给您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色美,运用听、看、亲身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自然美、人文美。

2、通过收集家乡资料的活动,孩子们更加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

3、通过“介绍家乡,夸夸家乡” 的活动,复习已会唱歌曲,增强表现能力。增进孩子们进一步亲近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朴实无华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能用悠长的气息演唱好歌曲,学会用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

关注学生是否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来观察、欣赏、感受、表现家乡。

五、教学过程: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活动与练习心中的赞歌唱给您

教学后记:这节课中涉及的歌曲基本上都是早于学生出生时创作的,他们所学唱一些经典唱段也只是通过现如今的电视广播媒体或长辈们的口传心授而学会的,因此他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当时作曲家、歌唱家等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背

景;再就是考虑学生偏爱流行歌曲的程度远远超过这些经典的老歌,基于这两点考虑,我用从选材、设计课堂步骤、提前下达预习、表演任务和教法,使得这节课能够顺利地完成,并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

第二单元七彩旋律

第一课时 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学生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二.认知目标:初步认识调性与音阶的有关知识. 三.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珍爱友谊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 教学时间及环节: 开始部分: 一.发生练习:三声部的练习

5| 5| 1| 4| 1? ang 1| 1| 3? 没 有共产 党就没有 新中 国, 3.乐段: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乐段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 4.练一练:这里有一句旋律,我们把它作为问句. 1=g 2/4 5 6 5 3 | 2 3 5 | 3 2 1 2 | 3 - ? 请从下面的三条旋律中,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答句: 篇5:隆冬强教学反思

《龙咚锵》教学反思

歌曲《龙咚锵》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过年歌曲,节奏、旋律、歌词多次重复,使歌曲显得简单通俗,加上歌曲与锣鼓声交替,使过年的气氛更加的热烈、欢快、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我觉得本课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了歌曲。在上课——研讨,再上——再研讨的过程中,吸取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建议后,通过不断的磨合,从问题设计这一方面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和改进。

一、情境引入部分的问题设计

本节课第一部分导入教学时,刚开始的设计中只有律动练习。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调动情绪。可没有有效的问题设计。于是我在导入部分加入了有节奏读、做相反动作,设计成“请你跟我一起做”,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又为感受力度做了铺垫。

二、课堂问题有效性的问题设计

在初上本课时我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这首歌好听吗?鼓的声音清脆吗?”等一些本已有答案又没有意义的问题,缺乏有效性。后来改为“听到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受?鼓的声音你来敲一敲,有什么特点?”多让学生想,即回答了我所设定的问题。又为下一环节做了铺垫。

三、课堂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在模仿锣、鼓、镲的节奏时,学生难免过于兴奋声音过大。我边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谁是好的乐手,注意老师在模仿节奏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姿势怎样?”这样的问题设计比机械的去说“你的声音太大。你的姿势不对”要好的多。便于学生模仿,并和谐的配合演奏。

四、现代教学运用中的问题设计

本节课除了以上基本的问题设计之外。多媒体运用也为高效课堂节约了很多情感渗透和技能训练时间。把问题设计和画面相结合。如:播放《东北年俗》让学生不仅了解了东北的传统习俗,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年味”。还有示范短片锣、鼓、镲的敲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了敲奏时的姿势以及正确节奏和合作产生的声音效果。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评价中针对学生特点再到位些。在关注全体时还要多关注个体差异。除了范唱还应让学生多听学生演唱的原声录音。

第13篇:如何培养学生节奏感

如何培养学生节奏感

如何培养学生节奏感

一、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 听觉 艺术 ,音乐节奏感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用听的方法来探索节奏的本领。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奥妙的声音,如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声音变化的规律性。如快、慢、轻、重及清脆、沉重、轻柔、悲愤等等。当学生们已经倾听和认知大量声音后,再告之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便是节奏。再如:张老师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她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

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而在张珂琦老师设计的另一节一年级《有趣的节奏》一课中,她首先播放了一段音乐,请学生们认真倾听。在音乐中能听到很多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叫-认真声,如:小鸟叫、青蛙叫、小羊叫、母鸡 叫、小狗叫、知了 叫……对于孩子们来说,从音乐中辨别动物的叫声并不难,但他们对节奏并不太了解。于是张老师引导他们模仿并 体会 每种动物的叫声,感知其节奏,同时采取了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来让学生们体验。渐渐地,他们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张老师又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节奏并模仿出来,这时他们的 学习兴趣 更浓了,全班的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多次的教学 实践 证明,这种

借助与孩子们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肢体 语言 ,体验节奏。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借助它们让学生表现和体验节奏,便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柯达伊 的教学法中正是采用变化多样的肢体语言在音乐声中引导学生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感悟力、音乐表现力。

(一) 声势

”声势”是用最简单身体动作的声音进行的节奏组合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动作节奏训练活动之一。最基本的动作是:跺脚、拍腿、拍手和捻

指。”声势”可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对不同音色的感受,训练学生准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和节奏的句式感。如:我在执教研讨课《奇妙的音乐》一课中,就充分利用声势来引导学生辨别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我们知道,辨别拍号的关键是对音的强弱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听辨出强拍与弱拍。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会辨别2/4拍、3/4拍。课中,我没有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基本拍号乐理知识的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们听到强拍双手击掌,弱拍时轻轻拍击左手掌;遇到弱拍休止时,则可以采用摊掌或握拳来表示。当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强弱规律后,我先组合节奏句式让学生拍奏出来,然后学生分小组组合后再练习拍击。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出示 《两只老虎》 的歌曲用 柯达伊教学法 来引导学生边 视唱 边做 柯达伊手势 ,以此来加强学生节奏感和 音准 的练习。当遇到 休止符 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动作来区分,有的学生握拳,有时学生摊掌,

还有的学生双手在胸前搭成小屋状。这种用相应的声势动作来表示节奏中的不同时值的反复练习,会逐渐使节奏符号、声势与相应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认知联系、形成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音的长短、建立节奏感觉、掌握节奏准确。以上的两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逐渐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听辨音乐拍号和体验音的长短的固定使用法。

(二) 律动

律动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它对学生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条件,让学生能运用各种身体动作来体会音乐,增强其节奏感。在

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音乐延续、终止及快慢强弱,然后给学生欣赏一些节奏感较强的乐曲,启发、引导他们根据音乐设计动作。学生们根据节奏发挥想象:听到进行曲节奏的音乐模仿军人走正步,听到轻柔

的乐曲就学小鸟飞等等。在 节奏音乐 活动中,孩子善于用肢体语言来体验节奏,我就让他们来个”全身”总动员:头、肩、腰、口、手、脚都活动起来。这样的节奏练习,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他们经过本身肢体动作的表演,不但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并且表现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当然,肢体语言还包括指挥、舞蹈、表演等等,只要我们做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合理、恰当的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之中,必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三、运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训练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乐器,它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练习。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去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并了解乐器

的节奏特点,学习演奏方法,指导学生用它来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打击乐器时,我们便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发出声音的、与自己熟悉的乐器音色、音质相同的物品来自制乐器。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装小石子或豆子替代 沙锤 ;一串金属 小调 羹用丝线串在一起替代 串铃 ;用饼干盒替代 小鼓 ;金属调羹敲击瓷碗充当”碰铃”……形状各异地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 应用 而生。课堂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随着悦耳的伴奏声,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编配出打击乐伴奏曲。体验成功后,学生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索奇妙的音色与节奏之中,并大胆主动参与演奏活动之中。这种民主、开放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更激发了学生创造欲望与积极性,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片音乐新天地。

实践证明,这些在课题研究中 总结 出来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培养了

学生节奏感,学生们也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与体验。尝到课研的艰辛与甜蜜后,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学规律、吃透新课标理念,扎实有效的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与研究,必定会大力推进我们音乐教学改革,提高我们的教学实效,从而培养一批真正会听、会唱、会体验音乐的学生,更会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怎样培养音乐节奏感?!

一、培养音乐节奏感要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孩子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孩子对节奏的兴趣。

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孩子难于理解,但孩子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孩子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孩子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孩子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孩子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节奏感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

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孩子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孩子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重视语言节奏训练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孩子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

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

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孩子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孩子们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

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要重视动作节奏训练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孩子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孩子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孩子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让孩子观察人体本身的许多动作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受形体动作能表现节奏;也可选择切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内容,配上简单优美的音

乐表现节奏;还可以让孩子听音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表现节奏。为了提高孩子练习的兴趣和孩子一起做动作,并注意培养孩子合拍的能力,选择生动有趣、强弱节奏比较明显的乐曲,让孩子随着音乐用形体动作来体验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变化,要求动作与音乐的快慢一致、和谐。当孩子基本掌握了用手、脚等表现节奏后,要引导他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节奏。在用形体动作表现节奏时,一定要注重让孩子自由发挥,切忌不要让孩子一味模仿,如果孩子出现动作不协调等现象应及时引导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形体与节奏的协调统一。可见,节奏能力提高了,孩子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也就加强了,更有助于促使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加强节拍感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应该从等速感着手加强节拍感的训练。良好的节拍感是孩子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

成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孩子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让孩子充分利用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反复打拍子,甚至形体动作参与,从中用心领略各种节奏的律动;在弹奏乐曲时,也应选用与乐曲相符的节奏来练习,使学生听到音乐就有节奏的反应,通过节奏又能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应先做出节拍分析,增强孩子对节拍律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的节拍感,还能养成完整的听辨乐曲的好习惯。这样节奏感就会随着音乐在孩子的心里产生共鸣。

六、培养孩子节奏感应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孩子对歌曲速度的理解,也能加强了乐感的理解及体验。怎

样把节奏融入歌曲呢?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中,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孩子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的轰隆轰隆的声音和亲身感受火车开动的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在唱的过程中理解了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出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孩子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培养音乐节奏感要将节奏教学与其它学科结合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如节奏与美术结合,用画苹果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节奏,一个四分音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八分音就是半个苹果。孩子更好地理解了每一拍的时值。节奏教学与语言

也能有效结合,有节奏的朗诵不但能巩固节奏还能帮助记忆内容。如:在语言活动中,教歌时我们不仅自己示范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孩子感兴趣,并且让孩子有节奏地学习朗诵歌,有了节奏的加入,孩子念时会朗朗上口,加强了内容记忆,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辐射到其它学科中,才能获得广泛的节奏感。

八、培养音乐节奏感要用乐器训练节奏

利用乐器等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孩子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孩子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同时要引导孩子感受节奏的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三拍子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

力。;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的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坚持不懈的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那么孩子的培养目标也就达到了 .从而音乐艺术也得到了升华。

第14篇:内心节奏感的培养

内心节奏感的培养

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节奏是声音艺术的灵魂,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缺乏节奏的声音只能说是一种不中听的噪音。所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钢琴音乐节奏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节奏的音值不准确,一是由于对作品的内容不了解从而达不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要求。、关键词:音乐节奏培养

我们所接触的钢琴作品中,有些乐曲既有标题也有速度标记,有些乐曲有标题但没有速度标记,有些乐曲有速度标记但没有标题,有些什么标记都没有。一般来说,容易把握有标题和速度标记的作品,基本都可以用正确的速度和节奏来演奏。对于什么标记都没有的作品,最好先体验一下不同速度下的效果,从而找到所需要的弹奏节奏。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节奏的重要性,要使学生明白节奏是一种和谐的韵律,决不能简单地看到二拍子就弹“强弱”,看到三拍子就弹“强弱弱”,生硬而呆板地机械处理节奏的方式,会严重地影响音乐的流畅性与和谐性.随着学生弹奏技术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会不断地深入,但对于一首较难较大的作品,如果只机械地按照速度标记来弹奏则很难产生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深入了解作曲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以及所要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这样才能用正确的弹奏手法和准确无误的节奏完成作品。

节奏的脉动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有规律的节奏会产生共鸣。在古典音乐中,节奏往往容易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被忽略 。因此,在钢琴的练习和演奏中,节奏感的强调就显得至为重要,需要靠弹奏者的良好训练和感觉去体现出来。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生命。节奏感的培养对钢琴的练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刻意地去锻炼,这样才能真正把钢琴练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怎样提高节奏感

我们平时弹奏中节奏感好指的是什么呢?概括来说,是指善于感受到、捕捉住、表现出乐曲节奏的韵律、韵味、趣味、情趣等等节奏美。弹奏中体现出明确而又自然的节拍强弱感。根据乐曲的风格、表情的需要,保持稳定、持续的均粉

律动感,即速度、拍感的稳定、统一。还有准确弹奏出非正常节拍强弱关系的特殊强弱关系来。

节奏感的基础,是拍感准确。拍感准,也就是能准确掌握每拍的时值。任何人都有天生的拍感。对初学者来讲不易弄明白,讲定义,苦涩乏味,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者采取生动形象活泼的方法让初学者去意会、去感知。比如说在人的生活环境中,有许许多多拍感的事物,例如:平静时摸摸自己脉搏的跳动,匀速走路或匀速跑步,海浪的起伏,泉水的流淌,马蹄声声,细雨滴滴,大而至日日夜夜,四季往复,小而至钉上一个钉子„„所有这类事物和活动,都包括有近似匀速的运动。匀速,就是拍感的基点。要提高初学者的拍感,建议做以下练习:

(1)单手握小棍,轻敲桌面,分别用中速、快速、慢速三种速度练习,打出非常均匀、准确、无轻重音的点子。(2)同样的方法,加上轻重音,即2/4的强、弱,3/4的强、弱、弱,4/4的强、弱、次强、弱,以及其他种节拍强弱关系。(3)双手握棍,一只手一拍打一下,另一只手同时每拍均匀打两下,再练习每拍均匀打四下,均匀打三下。开始不管节拍,只求均匀,然后再加上节拍。(4)速度也可适当改变,但每拍四下的速度不宜太快。这些练习并不复杂,但如能熟练掌握,将能有效地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拍感和节奏感的基础。(5)学生能力强的,还可进一步练习2对3的拍子,即:一只手每拍打出平均的两下,另一只手同时打出平均的三下,再两手交换。这个练习,只有每拍的头一个点子是打在一起的,后面双手的点都不对齐,即不打在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练习能够完成好,就不会再感到拍子上的困难了。这些练习,主要是为提高准确感觉“拍点”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领会、理解乐曲节奏方面的表情的、表现的、风格的等等审美涵义,才能将节奏感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如何培养内心节奏感

内心节奏感是音乐感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近乎下意识的节奏感觉,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实际上,对乐曲的理解与对乐曲节奏的理解是无法分开的。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把节奏因素单独提出来予以练习和理解,方法很简单,暂时不管音符的音高,把音符只当成组成各种节奏型的“点子”,用拍手或以小木棍击打的方式准确打出那些点子,从中体味“纯粹”节奏方面的特性、趣味。在有了某种领会之后再在钢琴上按原曲弹奏,很可能会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在初学阶段,应当时刻用心数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用心数拍子之后,可以过渡到下意识地数拍子,即并没有意识地数,但实际上在数。或者下意识里也没有数,但却能准确感觉到音符的应有长度和律动。那么,心里数拍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第一,正确理解什么是拍子的准确。音乐中拍子的准,并不要求像节拍器那样绝对的准。根据音乐的性质,曲调,乐句的抑扬走向,拍子的律动会有少许的加快与减慢。加快减慢的幅度,视具体乐曲而定。例如进行曲,就几乎没有(或很少)加快减慢。而“船歌”类的,拍子就“活”一些。但无论怎样,音乐拍子,不能随便,快慢不定,那样就没拍子。音乐拍子的准,是在“绝准”的前提下,适当“通融”后的音乐意义上的准。第二,既然是心里数拍子,就不要连带出多余的外在动作。比如,四拍的长音,就不必要点头四次,或手指按键,手腕下压四次。要真正作到心里有数,并不外露。最后的理想状态是,完全没考虑拍子的事,只凭对音乐流动逻辑的感觉而自动做到拍子正确。这时,数拍子,就变成为节奏感、律动感、韵律感。音乐是时间性的艺术。音乐的时间,由各种各样的拍子组成。拍子,是维系音乐生命线的根本因素。

拍子在弹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地使用节拍器,对于钢琴的练习是非常有益的。众多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在实践中都使用过节拍器,他们对节拍器的利弊持有不同的观点:贝多芬是用它来表示作品速度的第一位作曲家,他也是节拍器的大力推崇者,他还将自己的《第八交响曲》献给了梅尔策尔以示节拍器在他失聪之后对他的帮助。史兰倩卡在《指尖下的音乐》中就强调多次使用节拍器和介绍如何通过使用节拍器在保持肌肉松弛状态下速度的极限提高,其中还提到“肖邦深深感到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钢琴弹奏者身上,因此他强烈的认为,练习时应该使用节拍器”。(1)有助于精确的节奏感的建立;借助节拍器经过严格训练之后,很容易体会及处理节奏上的一些灵活性,因为演奏者所犯的错误中的90%几乎都是节奏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主要是对于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处理不精确,这一点特别使用于初学者。(2)有助于基本功的训练;在钢琴学习中,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严格的节奏韵律下肢体会更加放松,弹奏也会更加行云流水,这得益于节拍器带给我们节奏感的平衡,协助我们培养更加全面、扎实的基本功。(3)有助于演奏速度的确定;从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到近现代作曲家,他们很多都在乐谱上注明了乐曲的参考速度,这样节拍器

可以让我们快速且准确的了解到标注所指示的要求速度。

为什么霍夫曼会发出“永远不要跟着节拍器弹奏”的感叹 ?其实,节拍器也有它的弊端。(1)节拍器本身对演奏者的干扰;不同的节拍器对人的干扰是不同的。比如机械式节拍器,因为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它一直持续不断地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人的大脑很自然地会产生一个反作用,这会使人产生错觉,甚至听不到节拍器的声音。同样,很多学生用眼睛追着摆锤的左右摆动以及电子节拍器显示灯的闪烁,往往也会影响他们弹奏的协调一致。(2)从头到尾使用节拍器;汉密尔顿表示“基本节奏的稳定绝不意味速度的刻板。” 一定要避免打开节拍器让学生从头至尾弹奏。音乐就像人的演讲,我们表达的时候会根据内容不同表达得迂回婉转,何况更为强烈的感情表达。如果让某个学生必须在曲目练习中从头至尾使用节拍器,他日后的演奏可能就会像机器人,甚至他就成了节拍器的奴隶,这样的演奏也许精确但却失去了音乐想要表达的情趣。 (3)长时间或长期使用节拍器音乐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使用节拍器超过10分钟,你的内心会开始耍一些技巧来让你失去拍子的准确性。这样使用节拍器对于学习技巧是有伤害的。在练习过程中,不管节拍器的利弊,它就是一个工具。就连节拍器最大的推崇者贝多芬在一首歌曲的手稿上也曾写道“按照Maelzet节拍器(每分钟)100,这个指示只对第一小节有效,‘ 情感的速度’是不能够完全以数字表示的。”而节拍器的反对者约瑟夫•霍夫曼虽在书中写到“永远不要跟着节拍器弹奏”,但其后他又补充到,“对于一小段乐曲,可以用节拍器检验你有没有按准确的时值弹奏它的能力。当你看到结果,知道是否准确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节拍器。”所以,节拍器,实质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做的关键所在是怎样科学运用它。

我们在掌握音乐技能时,除了要具备自觉歌唱的能力,读谱视唱和看谱唱词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节奏的脉动每时每刻都是贯穿在音 乐之中。要去感觉节奏,感受节奏的分组,节奏的特性以及音乐中的强拍与弱拍,音流中的节奏划分等等,例如,在弹奏《威尼斯船歌》这首乐曲时,船歌采用了八六拍子,左手部分表现的是船在水中摇荡的背景,它以三个八分音符为一组,每小节分两组。根据八六拍子的节奏特点。强、弱、弱、次强、弱、弱,把船在水中左右摇摆着前进的感觉表现得恰到好处。在弹奏时,把第一拍作为一个重音的根音沉下去,

二、三拍轻轻地带过去,第四拍作为次重音也要放稍稍重一点,

然后

五、六拍再轻轻地弹过去。将这些力量处理好了,乐曲背景中船在水中荡漾的轮廓就显示出来了。因此,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对作品的节奏进行分析,并去感觉体现它。此外,演奏者还要感受节奏的律动,要通过内心去体会,感受。它表现了音乐和节奏的进行和流动。

音乐的节奏感作为一种基本的音乐才能,不仅是生理的基础,还要有心里的感情作用。有人曾把节奏看作是音乐的呼吸与进行的原则,节奏的性质、呼吸和力度等,都是由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所决定的,因此,如何进行节奏的学习以及怎样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我们自身音乐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如何提高钢琴演奏中的乐感[J].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2001.12-25.

[2] 张秩婷.谈钢琴练习中节奏感的培养[D].济宁:山东出版社.2008.102-111.

[3] 付蓉华.浅谈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D].安徽:池洲师范专科学校,2007.12-14.

[4] 孙东梅.略论钢琴中的节奏[D].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0-29.

第15篇:《生活需要节奏感》读后感

《生活需要节奏感》读后感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大家也很快就猜到这是一本心灵鸡汤的。现在的我们都太燥,沉不下来。记得以前看书的时候,还会把觉得䣜的句子仔细回味一下,现在虽然一目十行地在看,真真正正能读到心里去的句子还有吗?

试想今天的我们是否在快节奏中已经迷失了最真的自己?这本书其实我也是才看了一部分,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作者写道关于减肥的话题。

这真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减肥的路上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不成功呢?百翔的小伙伴也一直不成功的道路上,减肥真的这么难吗?虽然这个过程肯定是很艰辛,但也一定有坚持下来的达到瘦身效果的人。有人说过你连体重都控制不了,何以控制自己的人生。是的,我们总是如此轻易的放弃自己,在未来的生活里势必也会错过很多的好运气和好机会。

坚持下来的确很重要,但是坚持下来的方法很重要,那就是我们要掌握好整个过程的节奏。大部分人在减肥的过程中总是三分钟热度,没有持之以恒,成功和失败之间只是一线之间。有的人成功了,只是比较更有耐心,更能熬一些罢了。真正会成功的人,只会按照总结的步伐,从来不焦虑,坚持不懈地向目标一步一步靠近。

愿大家2020的减肥计划都可以有一个完美的收官,Fighting!

第16篇:班级管理的节奏感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节奏感

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班风。班风是什么?班风就是整个班级形成的一种氛围,有些时候这种氛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这样说有些玄,但事实却是如此。班风包括什么?常规整理:卫生打扫、餐厅整理、宿舍内务等等;个人品行:同学个人的言语、举止以及交往方式;学习习惯:作业收交、上课学习纪律、课下学习氛围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班主任严格要求,同时在班级刚刚组建的时候能够靠的上,亲自指导,认真示范,最终才能形成的。

班级刚刚组建的第一个月是师生的“磨合期”。所谓的“磨合期”就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加深认识并最终能够达到师生思想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就是学生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要求,在学生管理方面相对轻松,但是工作压力大,因为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方面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这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所以很多班主任往往感觉第一个月很好,没有大问题,可以放松一下,事实恰恰相反,在这看似平静的一个月的背后会隐藏着很多的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要讲求节奏感,就是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譬如在第一个月,班主任要亲力亲为,事事都要伤心:培养班干部,让班干部尽快适应班级工作;培训值日,让值日人员今早掌握卫生整理的要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解释并帮助同学们学会适应规章约束;检查常规落实,让每项制度的落实有保障。这些工作都是很耗时耗力的,所以在第一个月的工作很关键。

第一个月如果师生适应良好,接下来的时间可以适当放松一点。这一段时间班主任重点是要做好背后的检查与个别问题的指导。发现问题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因为对学生的认识是需要不断加深的,有些学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所以这段时间的工作虽然不像第一个月那样费力,但是要费心。要费心总结发现的问题,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费心帮助个别同学,帮助他们最终适应这个班级;要费心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经过这段时间以后班级的发展会呈现出一个比较理想的局面:大家工作比较认真,问题相对较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但这绝不是班级的常态,一个班级的发展最可怕的就是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代表真得没有问题,而是问题被掩盖,被隐藏,或者说我们发现不了,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出乎我们的意料,让我们措手不及。所以这段时间的工作更需要我们用心思考。这段时间一般会在其中考试前后,我们完全可以用期中考试来促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最后的一段时期大于就是期末考试前后,这段时间学生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到了最后收尾的阶段,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感觉,会主动复习。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只要适时地做好学习方法指导就可以了。关键是另一方面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再加之到了期末复习,他们的压力会更大,一旦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他们会自暴自弃,走向另一个极端:处处在班内搞怪,让其他人也不能安心学习;跟班主任搞对立,让班级常规问题品出;与任课教师对立,让课堂无法顺利进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我们重点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提供一个方向和目标人,让他们重新燃起向好的力量。

班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改进,不同的时期面对班级不同的情况要思考好正确的对策。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永远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但是思路的实施要做到舒缓结合,调整好节奏,这样才能轻松一些。

第17篇:跑步比赛

跑步比赛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三(3)班 张德仁

这一天,森林林长和城市市长一起举办了一次跑步比赛。

城里跑步最快的赛车骄傲起来了。他哈哈大笑,说:“这次比赛的冠军非我莫属了!哈哈哈。。。。。。”

森林里跑步最快的猎豹不服。他生气地说:“怎么会是你呢?你跑得也太慢了吧。”他们俩一下子就吵了起来。

小山猫和小轿车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想:“你们真是两个可恶又傲慢的家伙。。。。。。”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参赛选手有:火车、老虎、小山猫、小轿车、猎豹和赛车。

“啪”!发令枪一响,比赛正式开始了。先是猎豹领先,接着火车超过了小山猫,再是赛车赶了上来,然后老虎落在小轿车的后面,最后小山猫和小轿车也赶了上来,猎豹和赛车就嘲笑他们跑得太慢,于是猎豹和赛车就飞快地跑进电影院里看电影了,由于快得看不到影子,就没被人发现。当他们回来时,小山猫和小轿车已经跑到他们前面好远了,猎豹和赛车就想超过他们,其实小山猫和小轿车早就商量好了办法,小山猫在一个下坡的时候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玩具-毛线球,而且紧紧抓住这个球,就滚向了终点,小轿车也不开了,任凭轮子自己滚下去。可惜猎豹和赛车又追了上来。但快点终点时猎豹和赛车为了争夺冠军而打起了架,受了很多的伤:猎豹脖子骨折了,脸肿了,大门牙掉了一颗;赛车车尾烂了,玻璃碎了,车门掉了。。。。。。总之都是鼻青脸肿。这时小山猫和小轿车立刻冲向了终点。这个动作做得太快了,谁也没发现。当猎豹和赛车都竖白旗子的时候,小山猫和小轿车已经到达终点了。

从此,小山猫和小轿车得到冠军的事传遍了天涯海角。赛车和猎豹也不再骄傲了,见到小山猫和小轿车还鞠躬了呢!

第18篇:跑步比赛

跑步比赛

今天,是我校第二十九届运动会开幕的第三天,也是运动会的最后一天上午。各个年级跑完200米和60米比赛后,那正是我期待以久的时刻---六年级男女60米混合接力赛。

可是,我正想边吃着牛奶和面包边哼着小曲,悠闲的靠在树边为咱们的运动员加油。谁知,强强飞奔到我身边,说:“别吃了,省得待会儿跑不动。”我吃了一惊,差点呛着,问:“啥?我又没参加跑步,为啥要跑?。”强强回答说:“胖子今天没来,要你当替补队员。”我兴奋地说:“哦也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啦!”说完,忙把手里的东西扔了,跟随强强到谢老师那儿报到。

比赛快开始了,我们先列好队,男左女右,准备战斗。杨梅为第一棒,可一直在那耍酷---玩棒。身为下一棒的我,一直劝他说:“别玩了,等一下跑跑完步拿了第一随,你怎么玩。”只见他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大家对胜利充满了信心。“砰”的一声枪响。一。三班的运动员都飞奔出去了。糟了,杨梅漫了一秒,这点还可以原谅。可是,到了那边女孩接棒的时候,竟然丢了棒。我们又落下了一大截,这该怎么办呢?我们没有泄气。为了那一大截,我们后面的拼命地跑。可喜的是,一班也丢了一棒。我们三个班简直是齐驱并驾,我班的“加油”声也是此起彼伏。在最后关头的时候,三班的主力队员---廖涛,猛的冲向了终点„„三班技高一筹,得了第一,我班屈居第二。

屈居第二的我们,带着那么一丝丝的遗憾,但是,把我们的欢声笑语,把我们撒下的汉水永远的留在了运动场上。

第19篇:跑步总结

营销团队跑步总结

个人和团队都没有完成上周对接任务,特此自我惩罚和激励。

小组没有完成的目标要一同承担没完成的结果,一起跑,让我们都懂得成员间是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同承担结果,共同为目标而努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团队没有完成任务,和组长一起跑完全程。

虽然是体力上的惩罚,但确是深入血液和内心的。在跑道上血液澎湃的同时,鼓励自己好好为目标努力,有跑步的力气和拼命跑完的意志,不如拿这些来冲产值!共同努力,“对接王”加油!

第20篇:400米跑步

接力赛规则:

1.应在跑道上画出5厘米宽的横线标明各段之间的距离和接力区中心线。2.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均由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

3.4×400米第一接力区(4×200米第二接力区)的中心线与800米起跑线相同。4.起/终点线(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后各10米之间的距离为4×400米接力的第

二、第三接力区。

5.进入非终点直段处的弧线,表示允许第二棒运动员(4×400米)和第三棒运动员(4×200米)可以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入里道。该线与规则第163条5中800米跑的抢道线相同。

6.4×100米接力,如有可能也包括4×200米接力的赛跑应为全程分道跑。4×200米(如不为全程分道跑)和4×400米接力赛跑,在第一圈和第二圈的第一弯道末端抢道线前为完全分道跑。

注:在4×200米和4×400米接力比赛时,如果参赛队不多于4队,则建议第一棒运动员跑过第一圈的第一弯道后即可抢道。

7.4×100米和4×200米接力项目,第

二、

三、四棒运动员可从接力区(见本条第2款)后面10米以内的地方起跑。应在每条分道上清楚标明此预跑线的位置。 8.4×400米接力的第一次交接棒应在各自分道内完成,第二棒及以后各棒运动员必须在接力区内起跑。

各队第二棒运动员越过第一弯道末端的抢道线后,即可离开各自的分道切向里道。抢道线应为一条弧线,宽5厘米,横跨跑道,在抢道线两端的跑道两侧各插一面高至少1.50米的标志旗。

注:为了帮助运动员确认抢道线,可在各分道线与抢道线的交界处放置锥形物或棱柱体(5厘米×5厘米),这些标志物最大高度15厘米,与抢道线颜色相同。 9.4×400米接力的第

三、四棒的运动员应在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跑完200米时的先后顺序(由内向外)排列各自的接棒位置。一旦传棒运动员跑过200米处,接棒运动员应保持其排列顺序,不应改变其在接力区起点处的位置。任何运动员不遵守本规定,应取消其接力队的比赛资格。 10.在其他接力比赛中,当不分道跑时,接棒运动员在同队传棒队员即将到达时,可移向跑道内侧的位置接棒,但不得冲撞、阻挡其他运动员以致妨碍其跑进,

11.标志物。当接力的全程或第一棒为分道跑时,运动员可在自已分道内用胶布做一个标志,其最大尺寸为5厘米×40厘米,颜色应明显区别于跑道上其他永久性标志。不许使用粉笔或其他任何不易去除痕迹的类似物质。在煤渣或草地跑道上,允许使用钉鞋在自己的分道内画出标记。在上述两种情况中,不得使用其他标志物。

12.接力棒为光滑的空心圆管,由整段木料、金属或其他适宜的坚固材料制成,长度为28~30厘米,周长为12~13厘米,重量至少50克。接力棒应涂成彩色,以便在比赛中明显可见。

13.运动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如发生掉棒,必须由掉棒运动员捡起。允许掉棒运动员离开自己的分道捡棒,但不得因此缩短比赛距离。如果遵守上述程序,并未侵犯其他运动员,则不因掉棒而被取消比赛资格。 14.在所有接力赛跑中,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接力棒的传递开始于接力棒第一次触及接棒运动员,接棒运动员手持接力棒的瞬间才算完成传递。不允许运动员带手套或在手上放置某种物质以便更好地抓握接力棒。仅以接力棒的位置决定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接力,而不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或四肢的位置。在接力区外传接棒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15.运动员在接棒之前和传棒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以免阻挡其他运动员。规则第163条

3、4的规定不适用于这些运动员。如果运动员在其分段终点处跑离所在位置或跑出分道而故意阻碍其他接力队员时,则应取消该接力队的比赛资格。

16.凡通过推动跑出或采用其他方法受到帮助时,应取消该接力队的比赛资格。17.一旦接力队开始比赛,只允许该队有二人作为替补队员参加后继赛次的比赛。替补队员应是已报名参加运动会的接力或其他项目比赛的运动员。 18.在每一赛次第一组的第一次检录前至少1小时,应申报接力队的队员和各棒顺序。该检录时间应提先公布。只有在有关运动员出现伤病时(由组委会指派的一名医生进行验证),才可改变以前申报的内容,但有关变动应在该接力队所在组的最后一次检录之前提出。已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一经替换,不允许重新参加该项目后继赛次的比赛。 接力赛技巧 要注意:

跑前和你同学练习传棒啊!!你的眼镜要盯着棒的移动,看准,然后就在棒来的一瞬间,立即抓住,而且身体适当前倾,准备好跑的节奏;调整呼吸节奏很重要; 1:第一棒最好是蹲踞是起跑!!

蹲踞式起跑可以加很多速度

(右手食指握棒) 2:接棒的两个人要异手

就是说左手传右手

右手传左手~~ 3:下道时要斜插

千万不要心急

直接插进来容易和对方相撞 而且路程也远 4:传棒时

给棒的人千万不能松手!!

要等着接棒的人自己抽走

给棒的只需要轻轻拿住

这样才不会掉棒

跑步音乐推荐节奏感强
《跑步音乐推荐节奏感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