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元日的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8 06:00: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等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

3、感受诗中辞旧迎新的愿望

教学难点:明诗意,悟诗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题目是《元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能结合预习说说对诗题的理解吗?(板书:解诗题)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结合课前预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诗人?(板书:知诗人)、

4、再读诗题,显然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说到春节,你会想到什么?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5、每到春节我们总会感受到这样的欢乐场面。那么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一起来读读古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古诗,明诗意。

任务呈现:

1、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自主学习: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展示交流

(一)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第一个展示你的朗读?(指名读。

2、你读得真响亮!音真准确!谁还想读?

( 第一次读就读出了诗的节奏和韵味,真了不起!谁还能像他一样读?)

3、不仅字音准确还读出了诗的韵味,很欣赏你!我们像他们一样一起读。读准,读响,读出节奏。(生齐读)

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古诗读正确了,真不错!不过学习古诗仅读正确还不行,还得!(理解诗意)

你们平时都有哪些理解诗意的好方法呢?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改怎么办呢?

(二)理解生词,学习生字

任务呈现:

2、再读古诗,用你喜欢的方式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自主学习: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展示交流:通过自学,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谁来说说你掌握了那些词语的意思呢?

1、“爆竹”是鞭炮的意思 师:在古代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在竹筒里装销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

1)生字“爆”怎么记住它?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2)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除”的意思就是过去。“岁”是年的意思,“一岁除”什么意思?(一年过去了)

3、屠苏:古代一种酒名。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师:谁对喝屠苏酒这一风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喝屠苏酒吃从年少者开始,庆祝年少者一天天长大。 师:“屠”现在的意思是宰杀牲畜,屠杀。

4、“曈曈”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光亮的样子。

(你说的真好,他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

5、桃: 桃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样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桃符。瞧!这就是桃符 (出示课件:门神对联 )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像这样画上画,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明代以后演变成现在的春联。都是祈求全家平安、生活幸福。

师:新桃就是:新春联;旧符:就是旧的春联。“新桃换旧符”就是——?

6、师:古代的符是用竹子做的,,所以他说是竹字头。看到“符”这个生字,你想到了和它相近的哪个字?相机出示:附

付;引导填空:桃符

符号

附近

付出

7、理解词语的同时还认识了3个生字。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生字来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三)理解诗意

借助字词的意思我们能很快读好诗句的意思。谁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

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诗意。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问、补充。

1、课件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意思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开怀畅饮屠苏酒。

2)、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举杯畅饮屠苏酒,人们是那么开心、快乐。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

(读出送旧迎新的喜庆!)(读出欣喜、兴奋!)

2、课件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人们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2)、阳关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都换上了崭新的大红春联,沉浸在暖洋洋的喜庆中。多么美好的景象!谁来读?指名读。

3、、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在我们同桌合作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你说前两句,我说后两句。

4、了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涌现出哪些四字词语?指名说。

出示词语,齐读。

鞭炮连连 欢天喜地

举杯同庆 欢聚一堂

旭日东升 喜气洋洋

红联祝福 辞旧迎新

任务二:想画面、悟诗情

同学们,经过努力我们读懂了词语,理解了诗句。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时候,老师相信我们还会看到诗背后的画,进一步体会到诗背后的情。再来默读古诗。

{学生默读}

谁来说说透过每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爆竹声中一岁除”

1:我仿佛看到了小孩子们在放鞭炮;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教师板书:放鞭炮)(课件出示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师:你心里?高兴什么?

2、看看插图,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怎样?

(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3、五彩缤纷的烟火升上了天空,向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绽放,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境中,你的心情如何?

4、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

生:辞旧迎新

万象更新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是啊!一年之始,万象更新,多喜庆啊!

3、再看“除”字。在清脆的爆竹声中送走的是什么?(生:一年的不如意。一年的烦恼。苦涩的一年。)迎来的是什么?(生:充满希望的新年)

4、让一切陈旧的东西在爆竹声中逝去!读 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四处响起了鞭炮声,一片热闹的景象。

预设2:春风送暖人屠苏。

1、1)(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

(教师板书:喝屠苏)

2)课件出示: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喝着屠苏酒,心里暖暖的。孩子们会说:()年轻人会说:()老年人会说:()

师;说的真好!把全家人的理想蕴含在酒中。

3)这浓浓的屠苏酒中蕴涵着全家人对新得一年的?(希望,祝福,理想,企盼,希冀)

2、再读这句,有一个字值得我们品味?(暖)说说你体的理解。

(生1:鞭炮声中辞旧迎新的快乐温暖。 生2:喝了酒心里暖洋洋。生3:小孩子长大了感到快乐,年轻人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心里又责任感,老年人非常幸福,健康长寿,心里高兴。)

(所有的中国人在春节这个创痛节日里的欢天喜地。)

真实人暖、心暖、天地暖,神州一片暖洋洋。读出你体会到的暖。

预设3:“千门万户曈曈日”

1生1: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教师板书:迎红日)。

2、师:初升的太阳把他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迎接朝阳。你会觉得?(温暖的阳光,生活更有希望)此时此刻你的心情?

3、对~!有阳光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希望。让人觉得前途无限光明美好!读出这种感觉。

4、让新年的太阳更温暖更明亮一些。

预设4:“总把新桃换旧符”

1、从这首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再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教师板书:换春联)你帮家长换过春联吗?当时你有什么想法?人们的这个举动有什么含义呢?(除旧布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总把新桃换旧符”与第一句前后照应,这里藏着一对近义词(除换)老师出上联:爆竹除一岁。你能对出下联吗?生:新桃换旧符

4、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5、短短的28个字在同学们的细细品读下成了一幅幅热闹的画面。相信同学们读了这段资料后,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联系背景,领悟诗情)

1、出示:背景资料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在他心中新的国家政策能改变当时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曈曈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思想。

2、读完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你对那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的不仅是旧得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日:不仅仅是初升的太阳。新的生活

新的希望,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就是陈旧的制度,不合理的法律,)新桃蕴涵着:新政策,新法规,

师:理解的真好!把你的理解放进读中。生读。

师:一个“总”感受到王安石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我们一起向他一样读。

3、再读题目“元日”。(齐读)仅仅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吗?

生:美好生活的开始。心得政策的开始.......

元日仅仅是描写春节欢庆的吗?

生:抒发自己为民造福的情感。

4、四年级的孩子能基本读懂几千年前的经典诗句,真了不起!边读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汇聚成诗中的一个字就是“暖”

这是经典诗词传递过来的温暖,这是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暖洋洋的画面,此时此刻他的心里也涌动出了另一种暖。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当上宰相心里快乐

师: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喜悦,一个智者内心的温暖。

此时,王安石刚刚当上宰相,对改革充满了信心。在他眼里,那声声爆竹是那么悦耳,那迎面而来的春风也有了暖意,就连刚哪出的屠苏酒也有阵阵暖意,一切事那么美好。

让我们带着这份踌躇满志,这份春风得意,带着这美好祝愿再读古诗。

5、暖洋洋的晨光中,响起阵阵喜庆的鞭炮声,这时王安石看着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忍不住大声吟到:“爆竹---”(男生齐读)

诗人的志向就是在全国上下推行新政策,让老百姓过的更好,当时身为宰相的他对做好这件事充满了自信,口中不由吟到:“爆竹---”(女生齐读)

6、同学们不仅和诗的内容在一起!与诗人的心融在了一起。这样优美的诗句,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不记下来怎么能行?

学生自由背诵。

师:这热闹的场景已经深深地的扎根在你的心中。

指名背

师:王安石的志向就在这28个字中。指名背

6、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首诗读懂了,记住了。真了不起。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出示检测题:

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我们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

)。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

王安石的每一首诗都耐人寻味,课后用本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梅花》、《泊船瓜洲》、《登飞来峰》

看能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体会到他诗中景,心中情。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这座宝库,再次领略古诗的美妙情境。

推荐第2篇: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推荐第3篇: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给大家欣赏一下。(到压岁钱)

3、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板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出示王安石的资料)老师介绍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古诗,在读之前,请大家看清老师的要求。(出示自读要求)

2、接下来,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读得怎么样? (出示生字)(出示古诗)

三、品读古诗

1、刚才我们已经初读了这首古诗,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一下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请你在古诗中找一找,找好以后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2、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

爆竹这个词语理解吗?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出示来历)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过春节时的哪一幅画面?

3、第二句

屠苏这个词语理解吗? 谁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过春节时的哪一幅画面?

4、第三句

曈曈这个词语理解吗?

谁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过春节时的哪一幅画面?

5、第四句

桃符这个词语理解吗?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的是过春节时的哪一幅画面?

6、再读诗文,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

7、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8、“暖意”何处来?

你们看看在作者的心中,这里的除旧迎新,除了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

9、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极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

“王安石变法”,他可是想用他的新法换下旧法,让百姓 让国家 这就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宰相

10、谁“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四、积累背诵 1.背一背,填一填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种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是:,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和。 2.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朗读诗人写过的两首诗

六、指导写字

七、总结

推荐第4篇: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

城关小学 窦玉琴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资料、字典、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推荐第5篇:元日

《元日》教学设计

执教者:简小丽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T:孩子们,请你跟随老师走进这幅图,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听。从这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引导:欢快,热闹)

T:会看会听的孩子把我们带入了图画里,那么请你接着看,接着听,在这道大门后面,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汇报,引导:热闹,欢快)

2.(师为插图配乐小结)T:是啊,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人们欢快的谈笑声中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迎来了大年初一。

3.(引出诗题)T:在古代呀,人们把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元日),我们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就把“元日”这天的情景用一首诗描写了出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王安石一同走进古代的大年初一吧!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真是会读书,认真读书的好孩子,生字词的读音读得非常的准确) (看来啊,这首诗中的生字词已经完全被你们战胜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准确、流利的读读这首诗吧)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T:真棒,声音真洪亮,看来啊,孩子们都是用心的在读诗。那么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呢?请你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解决。

(小朋友提问)

2.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解决问题。

T:孩子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非常的好,说明你们都是认真思考的孩子。老师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共同努力,这些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T: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要读懂这首诗,还要凭着我们的努力来理解这首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学习这首诗来了解并且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这些方法会让我们受益终身的。 (1)“屠苏”:

T:简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对“屠苏”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

T:我首先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上面去查,真的查到了。在《辞海》上面查到“屠苏”有几种解释,请看:

【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 这时候,我遇到难题了,在这句诗中,我应该选择三个解释中的哪一个呢?聪明的孩子们,你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吗?

(孩子们根据句意选择解释,师相机引导)

T:是啊,你们有选第一个的,有选第二个的,还有选第三个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这句诗中“屠苏”的解释呢?我一定得找到准确的答案呀。后来呀,老师又想起了一本书,我在这本书上面查到的“屠苏”的解释是这样的:

“屠苏”: ①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有在房屋上画屠苏草作为装饰的习俗,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②用屠苏草泡的酒,宋人笔记有载:在大年初一的清晨,全家老少面向东方饮“屠苏”,可防病消灾。

T:现在,你们再来选一选,这一次,你会选择哪个解释呢?

(孩子们相机选择,选择第一中解释的举手,选择第二种解释的举手) T:啊,这一次,我发现了选择第二种解释的孩子明显的多了许多。到底我们集体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呢?我要经过最后的验证,我有想到了神通广大的“网络”,请看。

【师出示:屠苏:屠苏酒,用屠苏草泡的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喝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

T:结合着网络呀,我终于知道了在这句诗中我应该选择哪种解释。现在,你知道了吗?

(孩子汇报:屠苏酒)

T: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T:是啊,新的一年到来了,让人充满活力的春天也到来了,在这新春里,温暖春风把浓浓的暖意送入了屠苏酒里,人们开怀畅饮,在欢声笑语中祈求着来年万事如意。谁能够把这温馨而热闹的场面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谁能够把你们美好的期盼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指名读文——>愿意读的孩子读。读整句)

(我还没有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没有喝道暖暖的屠苏酒) (我听出来了,你在喝可以为我们带来吉祥的屠苏酒时还有点小心翼翼的,不够大方,不够痛快)

(太棒了,随着你的朗读,老师也痛快的开怀畅饮了屠苏酒)

(愿意读这句诗的孩子站起来,带着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痛快的读读这句诗)

(师小结)T:孩子们,当我们学习古诗遇到不明白的字、词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选择;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老师,我们应该好好请教它们,好好运用。

T:除了这些方法,你还知道一些小朋友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字、词问题的其它的方法吗?

(孩子们汇报)

T:好,下面我们就用我们共同总结出来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剩下的难题。 (2)一岁除:你能够联系这整个句子,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吗? (3)“曈曈日”

T:请你们先看“曈”字的字形,根据它的字形你说说你或许能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它的意思呢?(汇报)那你猜猜“曈”字和什么有关呢?

T:为了验证我们猜测得对不对,请你们请出你们的字典小老师。 【孩子们自己运用字典查找“曈曈日”的解释。(天将亮的样子。初生的、灿烂的红日)】

T:天即将亮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云层中透出了明亮的晨光。我们的猜测的确是正确的。你们真棒。 T:是啊,新年的第一天,千家万户看到了初生的灿烂的红日,那夺目的光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迎着这新生的太阳人们喜气洋洋的开始了新的一年快乐的生活。谁能把这份儿喜气用你的朗读展示给我们大家听?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哎呀,从你的朗读中我可没有感受到那份儿喜悦) (谢谢你,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到可了人们的欢声笑语) (多好啊,我真的看到了那光辉夺目的红日)

(4)“桃符”:结合语文天地的《开卷有益》,补充资料,理解词义。 T:孩子们,我们理解字词的方法有很多中,有的时候啊,我们还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请孩子们翻开书P123,仔细阅读《开卷有益》中的《过年》,把文中有关“桃符”的地方用横线勾划下来。(汇报)

T:是啊,从这个句子中我们知道了:最早的“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上面写上吉祥的话或者画上传说中的神仙挂于门两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桃符已经逐步的演变成了——请看图,变成了什么呢?

(生汇报)

T:对了,现在的桃符啊就是我们所说“春联”。今天啊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请你读一读。

(师出示春联,贴于黑板)T:这就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桃符”,请孩子们读一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我要换上新的“桃符”了。(师边换上新的春联,边读“总把新桃换旧符”,请你再来读读。)

T:孩子们,迎着初生的红日,一大清早人们便谈笑着忙着把旧的桃符揭下,换上新的桃符。因为人们相信旧的桃符会把去年一切的不如意都带走,新的桃符会给新的一年带来好运气。人们心中对来年都充满了希望。谁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呢?谁能把人们心中的希望读出来呢?

(指名读——>齐读) (我听出来的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大年初一) (我听到了,你对来年充满了希望)

3.T:孩子们,我们共同解决了这些难题后,相信这首诗对于你们来说已经并不困难了。请你们带着你们对诗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想像,边想边美美的读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看谁能把最热闹的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朗读)

4.T:是啊,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多么欢快,多么热闹的一番新年气象啊。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欢快的心情美美的朗读朗读这首诗,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古人,过一次古人的新年。

(齐读)

四、拓展背诵课文

1、T:孩子们,从古至今“新年”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不仅我们古时的诗人赞美春节,我们当代的名家也对春节充满了向往,比如老舍爷爷、冰心奶奶等等,他们也用自己的笔把新年热闹的景象记录了下来,请你认真的,用心的来读一读,看看你从哪段文字中仿佛看到了自己过新年时的影子呢?(课件出示)

2、T:读了这些文段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呢?(快乐,热闹)那么请你带着这种欢快的感受再次同王安石一起来到古代的新年,来到元日这一天,请你再来欢快的读读这首诗,让我们再次体会春节的欢快。

(指名读)

3、T: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古代的新年,正和大诗人王安石一起喝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参加一个比赛吧。

(孩子们分组比赛读)

4、背诵课文

T:孩子们,你们已经反复的,美美的读了这首诗,有没有哪些背诵小神童能够将这首诗背出来呢?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边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T: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的学习古诗中不理解的字词的方法,有查工具书,查网络,联系句子理解,根据字形来猜测,通过拓展资料来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之后,在以后的古诗学习中你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了。

T:“新年”(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在人们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新年,就意味着“万象更新”,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过去一年的不如意统统会远去,迎来的将是吉祥如意的全新的一年。我们还有许多诗人都对新年给予新的希望,请孩子们下来之后找找这些诗来读读。

推荐第6篇:《元日》说课稿

浓浓文化味 悠悠诗人情

——《元日》说课稿

第一部分 说教材解读和教学价值

《元日》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二部分 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有了以上对教材的解读,我把本诗教学设定为“三个一”:一首古诗,一种文化,一个诗人。即,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节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与“三个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能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能读出古诗的味儿。

2、读写互动,能感受春节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

第三部分 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第四部分 说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三段式古诗教学模式”,即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这是我的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也是教学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读的创新:以读为线,三个板块的感情朗读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别读出古诗的欢快味、文化味和诗人的自信味,并分别把这种味道读到脸上、头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创新:在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写作背景后,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融入到古诗理解之中,并创造性地说出古诗的意思。

第五部分 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

一、基础板块——解题导入,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元:第一,开始。旦: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你还能想到“元×”吗?(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导入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教学意图:导入要与生活相结合,要有语文味,要简洁明快。]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预习过了,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预习过了,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只要学生理解,

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教学意图: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加上古诗简短,古诗教学就不应该是零起点,教学完全可以从直接背诵开始。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只要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基调进行感情朗读。]

二、核心板块——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意愿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改用放鞭炮,现在还放烟花,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欢快。

喝屠苏: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

换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来驱赶邪鬼。到现在改用了贴春联,是一种喜庆。

小结: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

的预设)

画面一: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画面三: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贴春联。这家写着“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那家写着“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红火,都是那么喜庆。

(三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但又有所侧重,三个画面分别侧重于人物动作、人物语言和看到的对联内容。)

4、感情朗读: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教学意图: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文化符号,感受民俗文化气息,丰厚春节文化生活。]

三、发展板块——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一)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介诗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两度出任宰相,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实施变革,推行新法。

3、体会诗情: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爆竹:是在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是改革的春风。 瞳瞳日:是改革的阳光。 新桃: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在爆竹声中,废除了旧法,推行了新法。改革的春风送了温暖,人们幸福地喝着屠苏酒。改革的阳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改革总是要实施新法换去旧法。

(3)小结: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借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来寄托自己实施变法的自信。因此,这首诗不但表现了春节万象更新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实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读: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读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见,感情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教学意图:诗人简介要儿童化,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体会诗人感情。让学生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诗句意思,更是为了使体会诗情儿童化。这样,品读这首诗,就是在品读王安石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课后拓展,表达文化

1、改写古诗:课后,把课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来,加上头尾,就是一篇古诗的改写文。

2、拓展古诗: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诗还有《梅花》《泊船瓜洲》,都与王安石实施变革有关。课后可以与人合作,查阅资料,学习探究这两首古诗,你会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学意图:有了课内的片段说写基础,课后的改写古诗更丰厚了文化。有了课内本诗的学习基础,课后的探究学习更丰厚了诗人。这样,就将古诗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六部分 说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元 日

放爆竹平欢

喝屠苏 „„ 换桃符 安 乐

[设计意图:左边的“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是突出春节文化的符号;中间的两个灯笼似的“平安”“欢乐”,是呈现春节文化的核心。右边的省略号表示春节文化内涵还很丰富。]

(此文发表在《新课堂 语文版》20

11、12上)

推荐第7篇:《元日》读后感

《元日》读后感

店子中心小学胡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描写春节的诗,反映了春节时人们的喜庆祥和。在这天,大家要放爆竹,喝屠苏酒,挂上新的春联。

诗中的“元日”指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从“千门万户”这个词可以看出许多人在庆祝节日。“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那时候,人们用桃木写的门神名挂在大门两侧,用来驱鬼镇邪。

现在的春节,不光要放爆竹,贴春联,还有看春节联欢会,逛超市,买年货,买压岁书,手捧鲜花去走亲访友等等。

电视上说,“端午节”已被韩国申请为他们的传统节日,日本和韩国也正在申请“春节”为他们的节日,如果成功了,中国老祖宗发明的“春节”就会变成他们老祖宗的遗产,可这首《元日》,明明告诉我们,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在热热闹闹过春节了。所以,我们要继承好古诗,捍卫民族遗产,把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铭记在心,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推荐第8篇:元日教案

课题:元日 班级:三年级

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春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做什么?

3.讲桃符的故事。(大桃树,树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有两位神将把守,如有恶鬼做乱,就捆去喂老虎。后用桃木板画像或题名,挂在门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P117页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解释课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划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就演变成了放鞭炮。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学生字。

4、学生按照节奏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习第二句“春风送暖人屠苏。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3.交流讨论,“春风送暖人屠苏”的意思。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4.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5.连起来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过春节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诗中描写了人们的哪些活动?表达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3.听录音,进一步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布置

进一步理解诗的意思,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

元日

热闹―――-快乐、幸福

辞旧迎新,向往美好生活。

推荐第9篇:《元日》陈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元日》教案

沭阳安博银河学校 陈 怡 1316034759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3.感受诗中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除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领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音乐图片,想看看吗?(出示音乐图片) 2.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节日呢?(春节)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3.是呀,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板书:

25、元日)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那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3.老师这儿有一些王安石的资料,我们来一起看一下。4.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师配乐读)

三、自学字词,理解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古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字词。

(3)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除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初读效果。(1)读通古诗,划分节奏。 a.指名读,纠正生字读音。 b.指导书写生字。

c.生字认识了,同学们一定会把古诗读得更好。谁来读? d.划分节奏读。 (2)理解字词。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a.词语都理解了,那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请你在古诗中找一找,可以小组讨论讨论。

b.指名说。

c.说说诗句的意思。 d.关于春联的拓展。

四、想象诵读,入境悟情

1.在作者的心中,这里的除旧迎新,除了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还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愿望呢?

2.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来读《元日》

3.多么让人向往的春节啊!如此优美的古诗,我们是否应该记在心中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背一背。

(1)谁愿意来背? (2)其他小诗人想背吗? 4.古诗不仅可以背诵,还能唱一唱呢!出示课件,学生跟着哼唱。

五、拓展延伸,迁移学习1.出示《泊船瓜洲》。 2.指名生读,齐读。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放爆竹、喝屠苏、迎红日、换新符几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过节时欢乐、喜庆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板书:欢乐、喜庆)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王安石的其他古诗,如:《梅花》、《出塞》、《春夜》、等。

板 书 设 计

元 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喝屠苏、迎红日、换桃符

欢乐、喜庆

推荐第10篇:《元日》陈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元日》教案

沭阳安博银河学校 陈 怡 1316034759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庆场面。3.感受诗中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除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领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音乐图片,想看看吗?(出示音乐图片) 2.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联想到什么节日呢?(春节)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3.是呀,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板书:

25、元日)

二、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那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3.老师这儿有一些王安石的资料,我们来一起看一下。4.那么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师配乐读)

三、自学字词,理解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古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字词。

(3)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除旧迎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初读效果。(1)读通古诗,划分节奏。 a.指名读,纠正生字读音。 b.指导书写生字。

c.生字认识了,同学们一定会把古诗读得更好。谁来读? d.划分节奏读。 (2)理解字词。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a.词语都理解了,那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请你在古诗中找一找,可以小组讨论讨论。

b.指名说。

c.说说诗句的意思。 d.关于春联的拓展。

四、想象诵读,入境悟情

1.在作者的心中,这里的除旧迎新,除了送走过去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还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愿望呢?

2.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来读《元日》

3.多么让人向往的春节啊!如此优美的古诗,我们是否应该记在心中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背一背。

(1)谁愿意来背? (2)其他小诗人想背吗? 4.古诗不仅可以背诵,还能唱一唱呢!出示课件,学生跟着哼唱。

五、拓展延伸,迁移学习1.出示《泊船瓜洲》。 2.指名生读,齐读。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放爆竹、喝屠苏、迎红日、换新符几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过节时欢乐、喜庆的场面,表达了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板书:欢乐、喜庆)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读读王安石的其他古诗,如:《梅花》、《出塞》、《春夜》、等。

板 书 设 计

元 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喝屠苏、迎红日、换桃符

欢乐、喜庆

第11篇:59. 元日

59.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第12篇:《元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读熟,熟读成诵。

2、利用设问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问题,理解作者写作本诗的心境,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所表达的情景,情感。

二、选材目的: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任宰相之后,著名的“熙宁变法”之前。他借描写过年的习俗、气氛抒发他在改革伊始,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心情。诗中将人们过新年的喜庆气氛融入到了热闹的迎春场面中,立意清新,一派除旧换新、欢欣鼓舞的迎春景象。新学期开始,刚刚过完春节不久,利用学生对春节的观察和感受,比较熟悉过春节的习俗、情景。选择这首诗作为开学第一篇,有利于学生从贴近他们生活的经历入手,从自我感受入手,从切身体会入手,比较易于学生进入诗中的情景,更好的赏析古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掌握字的读音,词的含义。范读、讲读、自读、读到琅琅上口,读到入情入境。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古诗描写的情景、意境。

四、教学过程:

1、上课前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这一节古诗课,请同学们拿出古诗课本和一支能用的笔,放在课桌上,把其他暂时不用的东西都收起来。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清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体,有利于课堂秩序)

2、同学们,你们的春节过得好吗?(引出课题)谁来说一说过春节是你都注意到有那些民俗习惯,请举手。

3、(生回答)同学们观察真仔细,看来你们都是有心的孩子,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过春节的情景的古诗,请同学们把古诗课本打开,在目录里找到《元日》这首诗。翻到这首诗。(78页)

4、解题。“元日”,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第一天。这首诗描写的是北宋时期人们过春节的情景。

5、范读,并出示较容易出错的字及注音的字卡,如“爆”、“屠”、“苏”、“瞳”、“换”、“符”等。让学生重点拼读容易出错的字,并朗读。朗读前提示学生注意诗中有那些过春节的风俗?

6、自渎完毕,老师知道有的同学早就读过这首诗了,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读一读?(提问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在检查学生正确阅读的情况)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仔细听他读的效果,发现问题,等他读完了就把你的小手举起来,好不好?

7、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发音不准的字、词,首先请举手的学生来纠正,并及时板书字及注音。请出错的同学拼读,然后大家一起拼读。

8、提问“一岁除”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自己看课本上的注释,联系古诗,说出答案。目的培养学生利用手头的甘(课本、字典、资料等)自主阅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问一个差生,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注释,是能够回答好的。如果这个问题回答好了,可以进一步让他读读“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并让他说说下一个问题(即问题9)。

9、(如果上一个问题,差生不能回答,或者回答不好,再提问一个中等生,如果中等生回答不够完整,再提问一个优等生。以下提问基本定格在这样的思路上,把简单的问题目首先给差生,目的在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较难的问题,引导差生由浅入深慢慢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较难的问题让中等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够得着”的基础上,跳一跳,回答好问题,享受“摘到果子”的成就感,进而督促中等生向更难的问题挺进。在此过程中,如果差生或者中等生回答不完美,交给优等生来总结归纳,最难的问题,让优等生来回答,让优等生既能人尽其才,又能让他们面对挑战,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除”字,过去的意思,一年过去了,一切不如意的,陈旧的东西都过去,除旧迎新,一切又有了新的希望,过去一年里不曾实现的梦想,又有了新的机会。这里一个“除”字,在读的时候,音调要高亢,果断,要把那种除旧迎新,充满希望的、一展宏图的感觉读出来。

10、“屠苏”是什么?请看注释,回答。屠苏酒,古代风俗在农历正月初一,家人要先幼后长饮屠苏酒来庆贺新春。“春风送暖如屠苏”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这里的“入”字,用得非常的妙,一个“入”字把春风拟人化,写活了!把春风写成了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细心体会, “入”字读的时候,要惟妙惟肖,把春风那种悄悄的,暖洋洋的感觉读出来,声调要婉转,亲切。

11、“曈曈”是什么意思?“千门万户曈曈日”,用你的话来说,应该怎样说?

12、“桃符”是什么?现在演变成了什么?在黑板上画出桃符的大约形状,“桃符”,一种画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正月初一这一天更换。现在演变成了对联。引导学生从自己过春节的亲身经历回答问题。

1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两句,把作者当时意气风发,大展宏图的心情淋漓尽致的写了出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情感。然后把这种情感融入的这两句古诗中,读出来。“曈曈”的语调要上扬,声音要铿锵有力;“换”字读的要果断。

14、通过这样的解读以后,学生读这首诗的意境有了较深的体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放声读,眉飞色舞的读,手舞足蹈的读。熟读成诵。大家一起,合上课本,手打拍子,集体背诵。

15、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测背诵的情况。

16、课后,用本节课的学习方式自学王安石的另一首《泊船瓜洲》,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江雪》。

五、板书设计:

爆(bào) 屠(tú) 苏(sū) 曈(tóng) 换(huàn) 符(fú)

六、教学反思:

第13篇:元日1

《元日》教学设计 陵园小学 牛爱琴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 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全诗。

2、了解诗意,说说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谁来说说咱们过年都是怎么过的啊?(各抒己见)

2、说得真热闹呀,正像大家说的那样,过年的时候,我们的主要活动有:(课件)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晚,放烟花,舞龙。那还有送压岁钱,贴盗福,接财神,吃饺子,拜年等等。

师:过年了,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歌曲唱起来,宋代诗人王安石,和你们一样不但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还把心中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短短二十八个字,便将这天热闹欢乐的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认识这首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年有关系的古诗《元日》(课件)

二、引出诗题:元日

1、解题

师:请读课题。(课件)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 “元日”就是开始的日子。古人认为它是岁之元(一年的开头)、月之元(一月的开头)、时之元(一天的开头),所以又叫这一天为“三元”。 我们中国人把过春节时,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这里的元日指的就是春节。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读古诗的题目?开心、激动。好,请再读课题。

2、诵读理解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我们学好古诗,首先就要读好它。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自由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节奏。开始。

三、扫除生字障碍,初读古诗。

1、首先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谁愿意读读这些生字?请这一小组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读三遍)

2.生字念得很准,再大家再读一遍,好吗?(齐读,生字读准)

3生字读好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生词: 爆竹 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同桌先练读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4.刚才,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生词读正确,不过,光读准生词还不够,还要读好这首诗。

四、诵读全诗,读出韵味

1、请自由朗读《元日》。注意,多读几遍,读准诗中的生字,要把古诗念通顺、读正确。开始。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检查一下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元日》这首诗)好,谁来读一读《元日》?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有三个生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请你读,

A、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真好!“爆竹”的“爆”,“入屠苏”的“屠”是生字,他念准了,我们一起来读这句。

B、“爆竹”是什么呀?也称“爆仗”、“炮仗”、“鞭炮”。有没有读得更有气势的呀?请你来读。

C、会思考的人那才是个智者!我注意到你读的时候脑袋还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

D、还有谁愿意读读,来!孩子。嗯!了不起,他非但把“屠”读好了,还把“曈曈日”中的“曈曈”也读准了。谁再来读读。好,这个孩子。

E、哦,我感受到你的脑袋一摆一摆的,那又是一种韵味儿。还有谁来读?哦!大家都举起了手,来,一起读。 (3)、全班齐读《元日》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齐读

(4)、同学们,诗读到这儿为止,透过字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想想我们过年的情景,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图,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有同学说到:幸福、热闹、欢乐、激动) 来,就让我们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五、引导学习古诗的方法。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好,还要读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按要求学习这首古诗:(1)结合插图,一边读一边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有同学提出的不懂之处有: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 。

2、有这么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能提出来,这非常重要。现在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说得好,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有三个途径:(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请教别人。因为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获取知识更重要。)

六、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下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

读懂了吗?我们来交流,在这首诗中,诗人写出了哪些春节习俗?对,你很会读书,(课件:有燃放爆竹、喜饮屠苏、换贴桃符) 燃放爆竹

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刻最响?为什么?那一刻,新旧更替,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

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快乐。请你读。

“为什么要放爆竹呢?”这让我们联想到“年怪”的传说,(课件: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的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这一夜,到处都是“咚咚锵锵”、“噼噼啪啪”的声音,多么热闹啊!谁来读?(出示放爆竹的图片和声音)

五彩缤纷的烟火升上了天空,像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绽放,同学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 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情景中,你的心情如何?谁来说说?是啊!一年之首,万象更新,多喜庆啊!(齐读) 刚才我们一边读诗句,一边想意境,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到了万象更新的喜庆。 喜饮屠苏

过渡:在爆竹声中,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让人觉得前途光明,充满了希望,心情多么高兴啊!他们取出了冰窖中的屠苏酒。

(课件)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这可不是一般的酒,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的第一口酒。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同桌互相交流。(生发挥想象说话)

请你说。

1、你关心父母,真懂事。还有呢。

2、谢谢你送给老师真诚的祝福。哦,

3、善良的你,一定会收到更多朋友的祝福。

年轻人想到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老年人想到来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孩子们想到来年学习进步,成长快乐,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不禁吟到——(引读)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

3、曈曈日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曈曈日普照千家万户,多么喜庆,多么吉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来试试。好一个“曈曈日”,多灿烂啊; 请你读。好一个“千门万户”,大家争着迎接幸福;

一起来,读—— 你们读得真好,仿佛让人看到了千家万户被这温暖的霞光照耀。

4、换贴桃符

除了放爆竹,饮屠苏,诗人还向我们展示了换桃符这幅情境。桃符,看过吗?你们看:这就是桃符。(课件)说到桃符,它可有来头了。最初人们把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嫌麻烦,就在桃木上画门神像,后来又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门神一般都选神勇之人,像荆轲、神荼、郁垒,秦叔宝、尉迟敬德以及钟馗都被人们画在桃木板上过,他们是“守户之神”,有避邪镇鬼的作用。当然,沿用至今,人们把桃符改换成了春联,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

自由读读三四两句,并说说自己的希望。 谁愿意来读读

三、四两句?要充满希望地读。

评价:A、听得出,你在与旧岁告别,不好的都让它过去;请你读B、那新桃符装的是满满的憧憬;还想读,好。C、本来生活就很幸福了,来年的日子更红火。 我们书上的插图中就有两幅春联。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 了,请看:

1、福满人间,春回大地。

2、笑饮丰年酒一杯, 喜看迎春花千树。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 的愿望。 让我们再读一遍。

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的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副对联,请看: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对联:

六畜兴旺千家同乐,五谷丰登万象更新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辛勤培育桃李满天下,忠诚执教春光遍校 勤奋学习争三好,刻苦钻研登高峰

贴春联、喝屠苏酒和放爆竹都是过元日,也就是过春节时表达美好祝福和愿望的事情,很有代表性。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出春节时欢乐祥和的气氛。先指名读,再齐读。

5、在大家的帮助下,是不是每位同学都理解了呢?请你们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理解古诗可以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生:录音。说得很好,这位同学吧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了,来,请你用声音和表情再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达出来。生读诗。课前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关过年的古诗,请看: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6、新年到了,意味着这是美好一年的开始。作者仅仅向往家庭在新的一年里生活越来越红火吗?

整合资料: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背景:

简介:王安石,宋朝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一位充满胆识的政治家、一位博取独创的思想家。由于当时朝廷面临危局:对内百姓生活疾苦,危及社稷;对外不足以力敌。所以,王安石首先想到了改革法度,以富国强兵。但一连提了几次,都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同,直到新皇帝登位,逐步提拔,任命他为“宰相”,同意他改革推行新法,历史上叫“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此次变法满怀希望。相信这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可见他心系老百姓,心中装着的是普天下的老百姓。

7、新的政策即将推行,王安石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兴奋、激动、充满信心„„)

你觉得诗中的哪个字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大家说得有道理,但老师认为这个“暖”字更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情。)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师引导学生交流),在王安石这种激动心情的驱使下,声声爆竹也变得那样悦耳,扑面而来的春风也充满了暖意,就连那刚刚从冰窖中取出来的屠苏酒也有了阵阵暖意,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

8、师:新的一年万象更新,王安石巧妙地借这首诗来表达他的乐观自信,他相信国家有了新的政策,人民的生活会焕然一新,读——

王安石在合家欢庆新春之际,仍心系百姓,心系国家,他相信改革后会国富民强,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人民美好的生活,读——

9、古往今来,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爱国文人,他们也曾留下了一句句或一首首激励人们的语句,你能说几句吗?然后教师出示以下语句。

1、《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14篇:元日教案

元日

王台镇中心小学 苗芳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认读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边读边想,边看边想,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最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啊?

生:考试成绩好、班级取得流动红旗时、我为班级争光时、过春节时„„(教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过春节。那么同学们印象中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呢?

生:贴春联、喝酒、放鞭炮。(好热闹啊)

师: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元日。

板书:元日 同学们齐读课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安排同学们回去预习课文了,下面展示一下我们的预习成果,先看看同学们是否跟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了?请准备好听写本。 爆 屠 符

2、师:看老师的生字宝宝跟你的生字宝宝是双胞胎吗?全对的请举手,你们太厉害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呢?给正确率最高的这个小组画上奖励。

【通过不同形式的奖励,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三)、回顾学习方法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跟以前的不一样,对,古诗,请同学们先说说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是怎样的?

生: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师板书)

(四)、掌握方法,品读感悟

1、解诗题

师:在前面已经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就不重复了。

2、读诗文

师:课前让咱同学回去预习了,想必同学们已经读熟了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3)、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4)、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教师适时地评价奖励)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

3明诗意

(1)、师:要明白诗句的含义,首先要明白诗句中词语的含义,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诗句的含义。

课件出示古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2)、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3)、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人们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给你什么感受?读出喜庆的气氛。 第二句: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这屠苏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吉祥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生发挥想象说话)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说——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老年人喝着屠苏酒,会说——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的走出家门,他看到了什么?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灿烂的阳光普照千家万户,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评:你读得真好,千家万户都沐浴着温暖而光亮的太阳光,让人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满了希望。指名读,齐读。 第四句:这里的“新桃”和“旧符”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旧的桃符。谁能说说最后这句的意思?(每年总是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 4.悟诗情

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在我们了解了作者之后会更深的体会到这首诗的内涵。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古创作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含。]

5、诵古诗

在理解了古诗的含义、领悟了古诗的感情之后,我们学习古诗的最后一步是背诵古诗。(指生背,适时地评价奖励)

6、评价各小组表现

(五)总结

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老师希望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好的学习成绩来迎接我们即将到来的春节。

(六)、作业

第15篇:元日教案

《元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同学们,放鞭炮啦,你们开心吗?你们在什么时候放鞭炮呢?(生答 过年)。 过年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生答、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有四千年历史,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们是怎么过年的,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安石的古诗《元日》 板书课题。

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

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2、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能够把诗读正确流畅了,再读诗句 板:(二读,知大意),这一次,请同学们看一看插图,人们都在干什么?当时人们心情怎样?从题目和插图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介绍的是春节的第一天,欢乐热闹,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个基调是欢乐祥和的,带着这种情绪再读,这一次带上你的表情读,齐读,表扬有表情的同学,谁谁,让他读。板书, 生交流。

“瞳瞳日”的教学。猜猜瞳瞳是什么意思?左边为日,太阳右为儿童的童。 日出时灿烂光亮的样子。

解决了诗中不懂得词句,老师又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请你再好好读这首诗,一个字一个词的读。读读看,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

板书 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

你从哪一句诗中听到的燃放爆竹 看图,瞧,一群孩子在放鞭炮,你在里面吗?说说当时情景,你心里

请你开心, 快乐的将这一句读一读。这一句诗的意思。(除

过去了。) (1)放爆竹: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引)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 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板书)。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 啊!怎么能不快乐呢?读。

这一夜,到处都是“咚咚锵锵”、“噼噼啪啪”的声音,多么热闹啊!谁 来读?(出示放爆竹的图片和声音)

五彩缤纷的烟火升上了天空,像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绽放,同学们的心情怎 样?谁来读?

闻,到处都飘散着爆竹的硝烟味,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置身在这样的 情景中,你的心情如何?谁来说说?是啊!一年之首,万象更新,多喜庆 啊!(齐读)

(2)饮屠苏:你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介绍古人喝酒的风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不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进入酒中,大年初一大早取出来,一家人欢聚一堂,迎着那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的第一口酒。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年青人想到来年风润雨顺,五笔丰登,一般暖流涌上心头不攀吟列

引列

老年人想到来年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一般暖流涌上心头,不攀吟道

孩子们想到来年

学习进步,成长快乐,一般暖流涌上心头,不攀吟道

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所以暖字应该怎么读?谁想来吟一吟这句诗?

过渡,诗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借着馨香的酒意,喜气洋洋走出家门,他看见了什么?

生答

瞳瞳日普照千家万户,多么喜庆,多么吉祥,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答

换新桃符。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引春联时开心的情景,新桃,旧符都是桃符的意思,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本来五木之精,从汉代起即用桃木做桃人,桃印桃符等避邪的习俗,现在的春联就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

这句诗的意思是拿新门神换旧门神,又可以说用新春年换就春年,出示课件,老师带来了几副春年,人们这一举动有什么含意吗?(除旧迎新,表达祝福 )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同学们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什么呢?带者你的愿望读。 请同学们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小组里

练习,请一名生讲。

理解了诗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样了,谁来带着着你的感受读这首诗呢?(1-2个)(

孩子们,王安石笔下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他已度过了人生中 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杰出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20岁以前,随父南北各地游历,了解到民生疾苦。 21岁(1042年)考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做了许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公元1070年被任命为宰相,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发动和领导了一场以“理财”“整军”为中心,以“富国强民”为目的,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各个方面的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后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废除。不久,他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列宁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此时,诗王安石49岁,刚当上宰相,对自己上任后的 改革充满信心,他笔下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在诗人眼里换去的仅仅是旧的桃符吗?他期待着更大的变,他希望看到千门万户瞳瞳日,天天瞳瞳日,他坚信老百姓每天能像过年一样幸福,让我们一起把他的美好愿望读出来。

这是一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他的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福,让我们诗中哪个字淋漓尽致的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在王安石的眼里,声声爆竹是那么悦耳,扑面而来的春风夜充满了暖意,连刚拿出的屠苏酒也有了阵阵暖意,一切都是美好的,让我们带着这份踌躇满志,这份春风得意,这份期盼,一起齐背古诗。(五诵,入诗境)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生讲。除了元日,王安石还写了许多优秀的古诗,出示,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试试,你喜欢哪一首就读哪一首,看能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体会到他诗中景心中情?

出示课件,生读,交流

总结谈话,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希望同学们从古诗中开智慧内之泉,养浩然之气,立奋斗之志。

《墨梅》王安石

《泊船瓜洲》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 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第16篇:春节又称元日

春节又称元日、元旦、无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为夏历新年的第一天。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又恢复到正月初一,并延续至今。

“春节”,各代所指也有区别。汉代指立春这一天,南北朝指整个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历代春节食俗

※东汉时期,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据崔提《四民月令》称:“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南朝时期,春节阖家互相拜贺、饮宴,并开展娱乐活动。据粱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钦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还有画鸡、燃爆竹、悬索、乞如愿等游戏。

※唐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据南宋吴自收《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酒肉异常丰盛。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至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对于前来拜年春,“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谓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车马喧阗,追欢竟日,可谓极一时之胜也矣”。

春节各地食俗

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

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肴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

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种或几种必备的菜,而这些菜往往具有某种吉祥的含义。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

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春节忌讳(仅共参考,并非宣传迷信)

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地方在过春节时有诸多禁忌,主要为了保平安,在来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由初一至初十的禁忌有:

初一:鸡日,旧时在元旦贴画鸡辟邪祈福(鸡谐音吉ji) 。

初二:狗日,出外拜年或祭祖。

初三:羊日,易生口角,不宜拜年。

初四:猪日,祭财神。

初五:牛日,\"破五\",可打破诸多禁忌:\"送穷五\"初一至初四的垃圾不能倒掉,免倒财气,初 五的垃圾视为穷土,倒掉就送穷出门。

初六:马日,送神的日子,把除夕送来的财神纸马烧掉,店开始复业。

初七:人日,人的生日,又是聚餐吃喝,又有放花炮烟花,启烟火的习俗,是火的生日。

初八:谷日,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庙往往在这天设坛祭星 。

初九:天爷生日,玉皇大帝诞辰,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初十:石头生日,凡是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动用,叫石不动,甚至烧香祭拜石具。

第17篇: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件:迎新春

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顽童。在一个炎炎夏日,我曾经不止一次一丝不挂地跳进这池塘,追逐过游鱼,捉过青蛙,逮过蝴蝶,摘过莲蓬,挖过莲藕,也掐过荷叶,采过荷花。那时候仿佛爱什么就追什么,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要求不高,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多顾虑,似乎与世无争,仿佛无欲无求,心里纯洁得像白云,感情简单得如白纸,天真无邪得好像我就是一个主宰者,而池塘就是整个世界。这里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神奇,这里既有幽静的诗情画意,又有热闹非凡的花鸟虫鱼。水是流动的诗,鱼是水中的鸟,荷是纯情的少女,蝶是多情的公子,黄鹂和燕子是行吟诗人,青蛙和知了是不倦的歌手。我曾经在水里静静地观看那柔若无骨的荷花,也曾经把莲蓬里的莲子想象成一位位神童,曾经趴在岸边对着泥洞里的青蛙默默地观望,也曾经把莲叶当遮阳伞顶在头上观察那飞来飞去欲停未停的美丽蜻蜓。我曾经把荷花当成天上的仙女,也曾经把荷叶上的水珠当成未经定型的珍珠

第18篇:元日教学案例

元日

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你们辛苦了!今天我讲的课题是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5课《元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2.引: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时什么吗?。。。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春节热闹的气氛,请欣赏歌曲《小拜年》。。。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能说说春节里有哪些风俗?。。。舞狮子、挂灯笼、贴春联、吃饺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过春节最富有特色的活动,那么宋代的春节都是怎么过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元日》。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把诗题工整地写在黑板上。齐读!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谁来介绍一下诗人?。。。你的声音真好听,希望这节课能继续听到你精彩的发言!

同学们,了解了课题和诗人,聪明的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大家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在学习中善于问为什么是会学习的表现!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请看学习目标,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请看自学提示,由学科助理为大家展读!。。。 你的声音真洪亮,希望大家发言时都能向他学习!

3.学: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个问题,大声朗读古诗,自学古诗!。。。

自学时间到!

第一题,我会读生字,哪位同学愿意将你的自学成果展示给大家? 。。。你的发音很准!。。。你读得真准确!。。。你们可真聪明!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屠(尸的撇要舒展,包住下面的者),曈(日略窄,立上横短下横长)。

生字解决了,第二题,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谁来展示?指名读,谁来评价一下?你愿意来试一下吗?师评。古诗有古诗的味道,在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请欣赏古诗配乐朗诵!。。。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谁来评价一下?你愿意来试一下吗?师评。听你们读出了师的韵律,又有节奏,真是一种享受。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一定有所发现。第三题,借助工具书或联系古诗解释词语。爆竹,谁来解释?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语的?。。。

4.探:大家可真会学习呀!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合作学习时间到。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第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的探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精彩,总结的很正确,------组,-------组和-------组,展讲的很精彩,老师为你们加颗星,希望这节课能表现得更好!

第二个问题,哪个小组来展示?。。。------组,-------组对这首诗理解的很到位!掌声总给他们。

师总结,板书:燃放爆竹,饮屠苏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欢天喜地,美好企盼。

同学们,让我们把美好的企盼送进古诗李,再来读一读。指名反复读,评价。男生读,女生读。 5.练:一,你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学到这里,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二,填一填: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这首诗是(

)写的《

》,描写了他在

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

由学科助理为大家展讲!

6.展:

一、学完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呀,你们也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古代时候称元日,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就是现在的春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成为传统节日。

二、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7.师总结:鞭炮声声辞旧岁,欢声笑语贺新春。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书声琅琅,传承祖国经典文化! 8.作业:

1、请欣赏儿歌《元日》,并跟着学唱。

2、默写古诗。

3、课外搜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并积累。

第19篇:《元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

(二)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2、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

3、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1、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四、诵经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指名诵读。

五、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

(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

1、在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与春节有关的事物。(爆竹、春风、屠苏酒、桃符)

2、你还知道哪些与春节有关的词语?(可以是2个字,也可以3个字、4个字,可以是描写景物的,可以是春节习俗的,也可以是表达心情的)

3、师课件出示与春节有关的词语。生齐读。

4、骆宾王,同学们认识吗?他是一个天才,7岁就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名叫——《鹅》,一起背背。

5、同学们今天才10岁,你也可以成为诗人,成为比骆宾王还要厉害的诗人,有没有信心?

6、出示《元日》,仔细观察,这首诗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第

一、

二、四句末尾的字在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尾字韵母相同,叫做押韵,读起来有韵味。

(二)学习写作自已的诗

过渡:象《元日》这首诗一样,一共4句,每句7个字或者5个字,在

1、

2、4句的末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可以称的上是诗了。

1、出示诗例:王安石围绕春节写下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也来围绕春节写一写与王安石不同的诗吧。你可以在诗中叙述春节的习俗,讲述春节的故事,也可以表达春节的心情,怎么写呢?方法就藏在这首诗中。(出示一首诗,引导学生读、议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今日课堂写古诗,掌握方法非难事。 精炼押韵字数同,不信你来试一试。

2、指导学写:万事开头难,先来试试写好第一句。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可供你使用借鉴。想想怎样用凝练的语言用上其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5个字或7个字的诗句。

如:爆竹。爆竹什么特点?(响)爆竹怎么响?(爆竹声声响)7个字的(爆竹声声震天响)

春节。(春节真热闹)(新春佳节真热闹)

写好第一句了,下面按照诗的要求去完成剩下的3句。

3、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4、学生朗读自已写的诗,教师机评改、鼓励。

五、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一)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

1、生长童趣: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2、推荐古诗经典。(出示古代诗写传统节日《 》、《 》、《 》,引导学生朗读,并选一首讲一讲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你都知道这些节日的故事、风俗、以及人们过节时的心情吗?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去写写这些节日的诗。愿意吗?写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和老师、家长探讨,也可贴到教室的墙报栏内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元日

故事 风俗 心情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教学了古诗《元日》,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整体感知古诗《元日》内容;②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③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抓住了“暖”这个“诗眼”,让学生体会“暖”意何处来?谁“暖”?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诗眼”、诗句、诗意,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指导了学生学会仿写、创作“新古诗”, 培养了学生学习仿写、创作“新古诗” 的浓厚兴趣和基本技能。这是本课教学的最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让学生真正读懂“老古诗”学会写作“新古诗”还做得不够好。因此,我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教学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处于主动地位。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设计好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敢问,还要教学生会问,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同时,因为本课中安排了仿写、创作“新古诗”,所以在《元日》这首诗上朗读指导还显得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也不够充分。

本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孩子们从未接触过写诗,觉得写诗是很高深的一门学问,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明白写诗其实并不难,自己也能写出诗,也能成为诗人。本节课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写“新古诗”的兴趣,增长了学写“新古诗”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学写“新古诗” 的基本方法“凝练押韵字数同”。

第20篇:古诗《元日》课堂实录

古诗《元日》课堂实

长兴五小 莫晶

一、课前导入

1、出示图片—清明时的踏青图,依据习俗得知—清明节 回忆背诵古诗杜牧的《清明》

依次出示图片端午时的景象,中秋节时的景象,回忆古诗林杰的《乞巧》 师: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是跟一个节日有关的——春节 春节在古时候叫——元日(导入课题)

二、诵读古诗

1、师解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出示日历图)区分1月1日的元旦节和农历的春节 简介这首古诗是由1000多年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

师板书:元日

王安石 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课文纸,自由地读一读

师评语:声音渐渐小了,大家都读好了,坐得很好老师很喜欢

2、指明展示读

出示划分好节奏的古诗(男女生读)

师评语:第一遍把诗读准读顺,第二遍读出节奏,你们知道还有第三遍是怎样读诗的呢? 交流:

生:押韵,押的是“u”韵,师生合作读,读出韵味来(第一遍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第二遍交换读)

过渡:读了诗,现在让我们来学了

三、自学古诗,细读诗文

出示自学要求:a、自由读诗,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并圈一圈人们在元日里做了什么事?b、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看到了()的元日?

(一)交流反馈——解决第一个问题 人们所做的事: 生1:放鞭炮 生2:喝屠苏酒

生3:师引导——挂新桃

师引用神话小故事桃符的来历:两位门神神奈和禄磊

师:除了这三件事情外,其实在第三句诗中人们也做了一件事—— 在新年的第一天里,人们打开窗户,大门,迎接第一缕阳光——迎初阳 师板书(生在课文纸上书写这四件事情)

学法指导:以后同学们在读者些诗时,可以先找节日的一些习俗 练习指导如: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抓习俗了解诗意)

(二) 想象画面:()的元日

例如:生——开心的画面,热闹的画面,隆重的画面 师:咱们下次读诗的时候可以从节日的氛围来读 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

出示资料:王安石作诗时的时代背景,读出背景 联系资料,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

默读古诗,找出直接描写王安石心情的字,如——“暖”

提问: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看诗中哪里让他暖?联系资料,为什么感到暖?除了王安石,还有谁也感到暖?——人们 再读古诗,并且试着背诵

四、超写古诗

在课文纸上抄一抄古诗,展示成果

师:我们在抄写的时候可以横着写,也可以竖着写,更可以像书法一样地写。

元日的诗
《元日的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