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三国演义周瑜(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8 12:03:0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国演义之外真实的周瑜

周瑜,东汉末年东吴杰出军事家。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少年时即与孙坚之子孙策交好,妻小乔,有两子一女。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三国演义形象

《三国演义》由于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塑造为正面形象,故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1、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上周瑜气量宽宏,三气之说为无稽之谈,周瑜与诸葛亮身为东吴蜀汉两集团臣子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做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3、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这是一场单纯的政治婚姻。

4、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继而有了赤壁之战。

5、赤壁之战: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乃周瑜等人之杰作。

6、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他人而虚构,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推荐第2篇:《三国演义》读后感之3 周瑜

《三国演义》读后感——说周瑜

词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词刻画了一副文武双全的周瑜形象。年轻的周瑜,英俊潇洒,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是《三国演义》中明星级青春偶像代表。

周瑜最杰出的成就体现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年轻的水师都督周瑜统帅五万军队,在长江边上的赤壁抗击号称雄师百万的曹军,他不畏强敌,团结官兵,不断使用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等奇谋计策,再利用火攻,彻底击溃曹军,让曹操仅率几百人逃窜,一举成就了他在《三国演义》中名将的地位,为《三国演义》中吴国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三国演义》中周瑜却以悲剧结尾。赤壁之战后,周瑜不顾吴蜀联盟,连连使出美人计、假途灭虢等计策,想从蜀国夺取荆州和南郡。然而,他这些看似高明的计策却被技高一筹的诸葛亮看破,步步被动,招招失利,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只能高喊 “既生瑜何生亮”含恨而死。

周瑜虽然年轻有为,才华出众,但他的教训给人尤为深刻。他不顾大局,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最后反而害了自己。如果他心胸能平和一些,多多忍让,能以吴蜀联盟的大局为重,至少他不会那么年轻就死去。反观后来的司马懿,他虽

然才能不及诸葛亮,但他能从容接受诸葛亮送给他妇女服装表示怯战的侮辱,坚持持久战,同诸葛亮斗智斗勇,以时间换取了最终的胜利。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切忌再犯周瑜那样类似的错误。

enjoypjj 2014

推荐第3篇:三国演义人物评价作文之周瑜

江淮之杰——周公瑾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在《三国演义》里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是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由于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最后意想天开想赚对方,反而连命都丧了。

但虽然这样,仍能让人看出一个光彩照人的周瑜,从出场,到病故,他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又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查找了周瑜的另外一些资料后我发现其实周瑜也没有书中说的那么差劲: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而饮醇自醉这个成语更是体现了周瑜的为人宽厚“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好像就又和书中写的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有些出入了。

我想评价周公瑾,并不能只看他在书中的表现还要看看历史中的他是怎样的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如果被诸葛亮的光芒完全掩盖住就太可惜了。

推荐第4篇:三国演义《三气周瑜》的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三气周瑜》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认真读了几遍后,我觉得受益匪浅,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周瑜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欲假借取西川之名夺回荆州,不料又被诸葛亮识破,大败而归。最终因伤口复发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哀叹。

我还真为周瑜感到惋惜,说起来他也算是三国时的.一代风流人物,可惜啊!周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几场小小的败仗就让自己一命呜呼。所以,以后我们不管遇到了什么事,都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逞一时之气而遗憾千古,为人处事要宽宏大量,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推荐第5篇:周瑜名言

周瑜名言名句

1、将者贵在知敌虚实,而后避实而击虚。

2、我想要把你的事情放在比我生命更前面的位置。

3、政治上讲的是恐怖平衡,政治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4、大英雄生当豪杰死亦鬼雄,如不拔剑建国立业,岂不愧对先父之灵?

5、生活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哪有那么多传奇。

6、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7、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9、痛苦是人生的拐杖,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0、你,你终于肯承认是我的夫人了!

11、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12、人的后半生是让前半生点亮的。

13、即生瑜,何生亮!

14、我不喜欢你哭,等你不哭了,我再放手。

15、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6、年轻时躺在玫瑰上,年老时就会躺在荆棘上。

17、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18、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19、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20、心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事事皆美。

21、专注,当敌人越张狂的时候,就要更加专注,有专注力的能用小石头砸死一个巨人。

22、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23、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于共。

推荐第6篇:真实的周瑜

真实的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大将,年轻时跟随孙策,二十四岁拜中郎将,人称“周郎”。江东乔(桥)公有二女,皆美貌超群;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周瑜后辅佐孙权,任前部大都督,风流倜傥,骁勇善战,兼之长得硕壮俊美,是当时有名的“少帅”。在孙吴政权建立之初,他屡建战功,最著名的战例,是作为统师,指挥孙刘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水军的“赤壁之战”。

对斯人斯役,后人诗词颇多吟咏。比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那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美人烘托英雄,勾勒出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的周瑜形象。再如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咏史名作《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也涉及周瑜在赤壁以火攻险中取胜的史实,只是不去正面赞扬火攻的胜利,却设想周郎如果没有东风(风助火威)的帮助,战局将结果迥异而致家国不保。(家国不保,二乔岂不被曹操掳去,囚于他饮酒行乐的铜雀台?)此诗以二乔立意,仍以美人衬英雄,以小家系国家,说明孙氏霸业决于此战,也从侧面称颂周瑜功不可没。总之,周瑜与“赤壁之战”,已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礼赞吟咏的重大题材。

可惜周瑜三十六岁英年早逝。正史记载他是征战中被箭矢射伤,积郁而病死军中;且称颂他“心胸开阔”、“能得人心”;而演义、

戏曲则说他“心胸狭窄”、“气量狭小”,是被诸葛亮施计“三气”而亡。这两种对立的评价,褒贬不一,针锋相对,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似乎盖棺仍未定论,实在耐人寻味。

贬抑周瑜的说法,主要来自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此说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是“诸葛亮三气周瑜”中的“二气”。讲的是刘备丧妻,周瑜便向孙权献上“妙计”:假意将孙权之妹嫁与刘备,以此为诱饵将刘备骗至东吴“幽囚于狱中”,当作人质以要挟蜀汉索还荆州。谁知诸葛亮老谋深算将计就计,派赵云携“锦囊三策”武装保护刘皇叔前往东吴成亲,不但假戏真做,刘备得了孙夫人,双双巧计脱逃,还让关云长接应赵云,使孙权、周瑜的追兵损失惨重。这个“东吴招亲,弄假成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其结局是周瑜一气之下急火攻心箭伤复发,生命岌岌乎危哉!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时的最后感叹。此语被后人写诗诠释为“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意即诸葛亮计高一筹,专“克”周瑜,生逢同时便命该倒霉。由于此前有“三气”作铺垫,这一声绝望而无奈的感叹,便成为褒亮贬瑜的经典语言。被贬抑的周瑜,以悲剧人物的失败夭亡而告终。

对周瑜的褒扬,则主要见于晋人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

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此语出自陈寿《三国志·吴

书·周瑜传》,译成白话,就是说周瑜心胸开阔气度恢宏,且大体上能得人心。这与前面《三国演义》的说法完全相悖。传中还引述了周瑜早年和孙策交往中将自己住的大宅院主动让给孙策,常常到厅堂上拜见孙母,与孙策互相帮助互通有无;以及后来与孙权交往中,敬重孙权,以对君主的礼节对待当时只有将军职位的孙权等,以此说明周瑜的宽厚待人与容人雅量。不过该传中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周瑜“惟与程普不睦”。

然而,对于这种“不睦”,《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引晋虞溥《江表传》的一段文字,可以说是最好的注释:“(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周)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读这段文字,很有点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那段“将相和”,周瑜对程普的宽容大度极似蔺相如之对廉颇;所以,嫌隙不睦并不能作为周瑜“狭隘”的依据,而只能从程普的自视年长而“数陵侮瑜”中去找原因。恰恰相反,由于周瑜的宽宏大量与忍让容人,不但化解了矛盾,还最终使程普感动得“敬服而亲重之”;尤其是程普发自肺腑的那句“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将周瑜的雍容大度、宽厚待人凸显得精辟而又感人。

“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引“时人谣曰”的六字民谣,形象地描绘了周瑜从小就“精意于音乐”的天赋,“虽三爵(喝过三大杯酒)之后,其(乐调)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觉察了必回头提醒乐队错了)。精通音乐而达到这种“有

误必知”、“每误必察”的专家的水准,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周瑜文武兼通的儒雅气质与广博修养。而这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音乐素养,其对个人胸襟性情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则是显而易见,不容抹杀的。

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要“贬瑜”,说他“气量狭小”呢?我们不妨进行一番分析比较。

最早完整记载周瑜史实的《三国志》作者陈寿(233—297)本身就是三国时代的人,在蜀汉时期和蜀汉灭亡后,他曾先后担任著作郎、治书御大史等官职,对“当代历史”相当熟悉,而且亲闻笔录史实甚多,由于年代相近,故而采事更近真实;稍后的北魏学者崔浩就曾高度赞扬《三国志》“有古良史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班史以来无及寿者。”

距陈寿仅百余年的裴松之曾为《三国志》作注,“事多审正”——这是裴松之对《三国志》中体现出的求实态度的精辟概括,是对陈寿“不溢美、不隐恶、据实修史”的高度赞扬。由此可以推断,《三国志》中的周瑜形象比较忠实(或接近)于历史人物的真实。而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系公元1330—1400年间人,比陈寿晚了千余年。他对三国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尊刘抑曹”强烈倾向,这是已延续千百年的封建正统观念使然。所以,他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蜀汉人物(尤其是诸葛亮)大加褒扬赞颂,对曹魏集团人物极力贬斥,对孙吴集团则是有褒有贬。对于周瑜,罗贯中是将他作为孙刘联盟时期的“障碍”、作为诸葛亮的“陪衬”或“反衬”

来写的,故极力渲染他的“狭隘”一面,甚至虚构周瑜的智拙计穷,以突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如此贬抑多多,包括说周瑜“气量狭小”云云,就不足为怪了。

当然,他笔下的《三国演义》,毕竟采录了《三国志》中大量的史实,不过又辑录了千余年间有关三国人物的大量的传闻轶事、民间说唱、戏曲话本方面的内容,所以民间文学的色彩浓重;再加上他大量的加工塑造与虚构创作,包括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巧妙生发、杜撰想象,所以,便离历史真实有了相当的距离。

真实的周瑜是一个让人读完史书后,心生仰慕,心神激荡的英雄式人物,今时人多误之。

推荐第7篇:三气周瑜

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

一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二气周瑜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这也就是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俗语的由来了。

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但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襄,可是周瑜实则是为了攻取荆州,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推荐第8篇:周瑜来访21世纪

周瑜来访21世纪(1)

看过“诸葛亮来访21世纪”作文的人一定知道诸葛亮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卷到了21世纪,本已病入膏肓的他却变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可你们却不知道,周瑜早已被这股力量卷到了21世纪。下面,我给你讲讲具体的故事吧一话说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被诸葛亮三气后,即将驾鹤西去时,日月无光八方风雨,挨风缉缝,电掣风驰,在一声尖叫中,被一道刺眼的闪光,挟进了漩涡之中。

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天,七七四十九难,终于,在阳光普照下,来到了车马盈门,人山人海的世纪广场。一片朦胧的周瑜,面对眼前陌生的场景,把诸葛亮气他的事情全忘了。不知所措的他,不自觉地转身,又转身。

忽然一声“呀!”把周瑜给吓住了,接着,先是一阵阵的喧闹声,又是一阵阵的掌声。路上的行人,有iPhone的拿iPhone,没iPhone的拿山寨,纷纷点出照相设备,“咔咔”的给周瑜拍照,周瑜见闪光不限,以为是诸葛亮设下的陷阱,二话不说,逃之夭夭„„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分解)

六年级:李欣然

推荐第9篇:三气周瑜故事

三气周瑜说的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故事 一气:

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有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二气

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色迷惑刘备,使之丧失得天下的雄心,但是失败了。诸葛亮又使计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

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要鲁肃讨还荆州,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鲁肃将实情告诉了周瑜,周瑜要鲁肃再去见刘备,说东吴将取西川给刘备,但刘备要把荆州交还东吴。鲁肃再到荆州,说周瑜将率兵攻取西川以换荆州。刘备忙谢说:“我很感激,雄师到时,一定远迎犒劳。”鲁肃暗喜,辞别而去。 周瑜引水陆大军五万,往荆州出发,快到荆州时,见城上插两面白旗,并无一人。周瑜将船靠岸,领二十名骑兵到城下察看。忽听到一声梆子响,城上一齐竖起刀枪。赵云站在城楼上喊叫:“孔明军师已知都督的计策,所以留我在此守候。”探马又来报,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从四面杀来。周瑜大叫一声,旧疮复裂,从马上坠了下来,众将急忙将他救回。周瑜被救回船,军士报告说刘备、孔明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更加愤怒,咬牙切齿说:“你道我取不得西川,我偏要去取。” 便令船队上行,到巴丘时,探子报说:“上流有刘封、关平两人领军截住水路。周瑜正要出战,孔明忽然差人送信来。劝他不要去取西川,如曹军乘虚而攻江南,江南就不保了。周瑜读完信,口吐鲜血,他知道自已活不长了,便上书孙权,推荐鲁肃代替他的职位。死前叹了口气说 :“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死时才三十六岁。

推荐第10篇:周瑜人物特点剖析

周瑜人物特点剖析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这是个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其身上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身为一国军事领袖,周公瑾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协孙策破皖城,功寻阳,败刘勋,讨江下,平定豫章、庐陵。孙策死后,传其位于孙权,当时孙权兵弱,周瑜凭借自身谋略,助孙权一路攻城伐地,实力迅速增强。后巧施苦肉计,帅孙刘大军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使其兵力受到重创,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之计也实属周瑜所为,并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孙策评价周瑜说:“我得公瑾,大事成矣。”

对待孙氏兄弟,周瑜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忠心事主,拒绝袁术、曹操的盛情利诱而全力辅佐孙氏。孙权刚刚即位时,只占有数郡之地,手下谋士将才匮乏,势单力微。当时周瑜手握重兵,却对孙权施以君臣之礼,而后南征北战费尽心力帮助孙权稳固并扩大吴国政权。直至病重临危之时,还不忘国之社稷,临终上疏孙权遗言感人至深。在周瑜死后,孙权曾慨叹自己从此无人可以依靠,而称帝大计更遥远而不可及。

对待将士,周瑜也是体恤极深。平时宽厚待人,爱惜将才。苦肉计中对黄盖实施刑罚,他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平日里威风无限的大都督,也有他的似水柔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和夫人恩爱有加。夫妻久别重逢,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夜风长亭下,一个尽兴弹琴,一个深情观望,尽显男儿气概中的儿女情长。这一切虽是剧中所设的情节,但让人看来却又心生无限感动。

此外,周瑜精通音律,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著有名曲《长河吟》,常与小乔在江边相依吟唱。另有传说——周瑜酒醉之后,仍能听出奏曲之人所犯的细微错误,便一定要回头顾盼,因此民间有谚谣:“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确实具有极高的音乐才华。

史上记载,周瑜面容俊朗,英姿飒爽,气度不凡。苏轼有《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将周公瑾飘逸潇洒的形象简明刻画,引人无限遐想。谈笑之间,大破曹军,又极其传神地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而《三国演义》中洪宇宙饰演的周瑜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间形成的强大气场,让人不知不觉中为之吸引,想来历史上的周瑜也应是这样一位才貌兼备之人吧。

而在罗贯中笔下,周瑜是一个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曾慨叹:“既生瑜,何生亮!”并因无法容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而多次加害于他。

第11篇:周瑜打黄盖读后感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

(一)

周瑜与黄盖此二人的苦肉计,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使得曹操战败于此。苦肉计的使用者之周瑜,使用此计,可张显出他的性格之军事上的过人本领。此计使起可行得二字妙战!可知这曹操生性多疑,如不是这两个奸细蔡和、蔡中的密函帮得用瑜,真可调谓是天助我也。

说起这苦肉计,光听这计名就知得受这皮肉之苦,才能博取敌人的信任,还真是危险。假如这计谋被敌人给识破了还真是让那个用计之人赔了夫人又折兵呢?说起当时的情形,实在是让人为了黄盖捏了一把汉。当时周瑜与众将领都在商议作战方案——持久战,而黄盖却说不如投降算了。这让周瑜借此用计诱惑二蔡使其相信黄盖定受皮肉之苦后会投靠曹操。正是二人的密函正中周瑜与黄盖的下怀,得以此计顺利进行。就算曹操多疑,所了二人此函就像吃了定心丸似的,这才让他最后败给了周瑜。

周瑜的足智多谋就体现在他能观察每个人的特点,他想他有用计的同时也是利用百官的心理,假如当时他没有考虑到百官的心思,他与黄盖的戏就会无法继续进行,他正是抓住了百官的心理才得与顺水推舟,让苦肉计的进行,看到百官跪在地上为黄盖求情,他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计划 看来很顺利,百官的求情惟妙惟肖,让营中的二蔡得以相信。周瑜之人在书中扮演着是一个心狠手辣的都督,他的眼中只有与诸葛亮的一比看谁高明,谁与他的才智过高,他只想到“杀”字。在这苦肉计过后,他便召来鲁肃问一问孔明的看法,幸好孔明事先交待,鲁肃说孔先生对此也很报怨这才让周瑜暗暗自得,总算他不知道了我的计划,看来他也不怎么样的。

周瑜此人在历史只能显示出此人的小肚肌肠,以致被孔明给气死。唉!他临死还说:“既生瑜,何生亮?”但是我们还是能时刻记得周瑜的计谋——苦肉计,毕竟这个计谋得以让我们真正见识了他的足智多谋。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

(二)

一读到《周瑜打黄盖》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周瑜巧施反间计,杀了曹一操一的水军都督蔡和与蔡中两兄弟。后来,周瑜为了让曹一操一对自己的诈降深信不疑,便想出了一计,让江东大臣受一些皮肉这苦,好施苦肉计。黄盖为了报答孙氏江东对他的恩情,便用自己的身一体来挨打,从此曹一操一便更信任黄盖了,最后黄盖用火攻打败了曹一操一,火烧了赤壁。

玖了这篇文章,我非常敬佩黄盖的这种为国捐躯的一精一神,()他为自己的国家不被灭亡,都可以牺牲自己,我非常佩服他的这种忠与勇,他本来可以不让自己来承担的,但是他却就用自己。

同时他看出了周瑜很机智也很自私。他为了打败曹一操一,竟用一个年过六十的老将来担此大任,这里看出了周瑜很自私。说他很机智,的确,因为他看出了,只有这个计谋才能打败曹一操一,要是他以感情用事,赤壁大战必败,曹一操一必胜,从这里看出周瑜也很机智。

玖完这个故事我又不禁想起了这歇后语:一个愿打,一个原挨!

周瑜打黄盖读后感

(三)

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周瑜打黄盖一集,倍感交加,热血沸腾,感慨颇多,有很多话想说。

夜间,周瑜正在大帐中,想着破一操一大计,黄盖来了。

周瑜问:“黄老将军,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黄盖说:“一操一军压境,应急破之。”周瑜说:“应用何策?”黄盖答:“应用火攻。”周瑜说:“我正在为用火攻而想计策,但需有人混入一操一寨点火。”黄盖说:“我愿亲往。”周瑜感动的要替吴候跪谢黄盖。

黄盖,东吴三代老将,跟随历代皇主前赴后继,扑汤蹈火,英勇拼杀,立下了赫赫功绩,在东吴最需要人的时候,他又勇敢的站了出来,经受皮肉之骨,经受人身风险,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国家奉献一切,一精一神难得。他为了国家的安全,国家的胜利,宁愿献出自己的所有。

正能量的发挥。现在,国家正在号召发挥正能量,看了周瑜打黄盖电视剧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这才是正能量的发挥。黄盖已经年龄不小,可为了国家,为了效忠国家,一爱一护自己的国家,守住自己的疆土,为了全东吴人民的安居乐业,东吴人民不受伤害,他不顾年事已高,勇敢的去承担重任,冒着生命危险的去一搏,让一操一兵粉身碎骨,火烧葬入大海,大败而逃。这战斗的胜利,大半应来自黄盖的一把火,这把火烧死了曹一操一号称的83万大军,把曹一操一烧的狼狈逃窜。东吴获得了伟大胜利,这次的胜利黄盖功不可抹,这才是正能量的真正发挥。

千古留名。从刚刚记事时,就经常听到“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可不明白其意思。直到长大了,读了三国演义后,才读懂了它的真实含义。现在,“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这歇后语,已经在中华民族深深的扎下了根,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成了永远不灭的经典。从这一点说明,黄盖付出了很多,可留下的千古英名是任何人也难以抹掉的。仔细想想,人活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活,平平淡淡的死,真正让人们难忘,留名千古的位数很少,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美名,却永远的留在了华夏大地,留在了华夏人民心中。

竣挥正能量,一爱一护自己的国家,忠诚于自己的国家,这才是每个国民应时刻不能忘记的。到了国家需要之时,不惜一切的去保护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的国家,只有这样,国家才会稳如泰山,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平平安安的生活,无愁无虑的工作,快乐人生,幸福人生。

第12篇:三气周瑜读后感

三气周瑜读后感

(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经典好书,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特别是“三气周瑜”这一章,读后感受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周瑜和诸葛亮打仗。在城下,诸葛亮故意令守城的赵云激周瑜,气的周瑜摔下了马;在船上,周瑜得知诸葛亮和刘备正在山顶饮酒取乐,气得咬牙切齿;后来他又收到诸葛亮给他的信,更是气得奄奄一息,仰天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实在是可惜又可悲!

周瑜之所以被气死,是因为他的心胸太狭窄了。诸葛亮正是把握住了他的这个弱点才把他置于死地的。如果周瑜心胸开阔一些,结果或许就不会是这样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我们要学会容忍别人,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能因为一些鸡一毛一蒜皮的小事互相吵架,伤了和气。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几个同学在办黑板报,因为颜色的问题产生分歧互相争吵起来,本来是一件小事最后发展成谁也不理谁了;你的好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心一爱一的钢笔,你不依不饶的和他闹个没完,结果伤害了两人的友谊;还有一些同学故意找茬,和你过不去,你气不过将拳头挥向他……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宽广的胸怀导致的恶果。因此,我奉劝大家遇事要大度,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互相商量,不要争吵。当别人犯错时要原谅他,不要抓着他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你们的关系越闹越僵。

我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也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学闹别扭。以后,我要做一个胸怀宽广有度量的人,遇事冷静,不乱发脾气,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周瑜”!

三气周瑜读后感

(二)

今天,我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个小说。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很吸引人,有很多现在很着名的故事,比如说“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等。也有很多着名的人物,聪明绝顶的诸葛亮、粗中有细的张飞……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很聪明。

大家都知道“空城计”吧,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心里知道诸葛亮很聪明,不能大意这一特点,用一座空城吓退了十万大兵。我觉得诸葛亮很会随机应变,因为当时城里什么大将也没有,诸葛亮却能打败十万大兵。

三国演义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气周瑜》。这个故事讲了诸葛亮三次把周瑜气着,最后竟然把周瑜给气死了。我很佩服诸葛亮,因为他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对策来。()有一次,我去打真人cs,打的时候碰见一个敌人,我竟然没想到从后面突袭,直接从前面冲过去了,结果被人家一枪打死了。

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说了刘备张飞关羽三人去拜见诸葛亮,去了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才见到了。我从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他们很执着,没有放弃。我们也应该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三国演义》这个小说很好看,希望大家都看看。

三气周瑜读后感

(三)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气”是,他们争南(在湖北荆州)结果,刘备赢了。“二气”是周瑜想杀了刘备,但陪了夫人又折兵。“三气”是周瑜设计想要取回荆州,结果没得逞,反而又失去了很多兵马,他临死前说:“即生瑜,何生亮”。说完,就被气死了。

周瑜之死说明他心胸太狭窄了,我感觉太可惜了,因为他终年才三十六岁,如果他不心胸狭窄,就可以继续跟诸葛亮争斗了,所以周瑜应该向心胸宽广的人学。

比如,魏国的司马懿,他曾经被诸葛亮杀得太败,所以坚守不出,诸葛亮用激将法,并且给他送他一套女人的衣服,想逼他出城。司马懿知道出城就是死路一条,他心胸宽广,能容常人所不能忍,就当着大臣们的面,穿上了女人衣服。结果,司马家族最后来变得很富强,周瑜的心胸和司马懿比差得太多了!

我们也要经常反思自己,心胸有没有够宽,现在我也对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千万不要犯周瑜的错误,如果像周瑜一样的话,有可能生病啦!

第13篇:《三气周瑜》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解题,这句话说的真没错,通过一次次的阅读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见识更广泛了。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三气周瑜》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三气周瑜》读后感一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和周瑜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气”是,他们争南(在湖北荆州)结果,刘备赢了。“二气”是周瑜想杀了刘备,但陪了夫人又折兵。“三气”是周瑜设计想要取回荆州,结果没得逞,反而又失去了很多兵马,他临死前说:“即生瑜,何生亮”。说完,就被气死了。

周瑜之死说明他心胸太狭窄了,我感觉太可惜了,因为他终年才三十六岁,如果他不心胸狭窄,就可以继续跟诸葛亮争斗了,所以周瑜应该向心胸宽广的人学。

比如魏国的司马懿,他曾经被诸葛亮杀得太败,所以坚守不出,诸葛亮用激将法,并且给他送他一套女人的衣服,想逼他出城。司马懿知道出城就是死路一条,他心胸宽广,能容常人所不能忍,就当着大臣们的面,穿上了女人衣服。结果,司马家族最后来变得很富强,周瑜的心胸和司马懿比差得太多了!

我们也要经常反思自己,心胸有没有够宽,现在我也对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家千万不要犯周瑜的错误,如果像周瑜一样的话,有可能生病啦!

《三气周瑜》读后感二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英雄好汉,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让我印象深的有《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刮骨疗毒》……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气周瑜》了,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诸葛亮第一气周瑜是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败受伤,然后又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第二气周瑜是孙权假装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软禁起来,没想到诸葛亮略施小计,弄假成真,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把他气得吐血。还有第三气,周瑜假称要攻取南郡,经过荆州再乘机夺取,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周瑜被围,周瑜又气又急,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便被活活的气死,终年36岁。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做人心胸要宽,不能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哦!

我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她以好的同学为目标,她总想:“我要好好学习!”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不懂就问,认真听讲和思考。假如同桌考得比她好,她就会微笑着说:“你考得真好,我也要好好学习,考好成绩!”最后,她的成绩提升了好多。

我还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本来挺好的,但他从来看不惯别人比他好,总觉得自己最聪明,他总说:“别人考得好是碰巧的!”他上课常分心,下课想:“我的运气怎么总没有别人好呢?”假如同桌考得比他好的话,他就会斜着眼睛说:“这有什么的,哼!”最后,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我们要好好学习第一位同学,而且我们的心胸不能那么狭窄,要不然,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三气周瑜》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第十九章“诸葛亮三气周瑜”我发现周瑜不是被气死的,而是周瑜的人品比较小气,所以他三十六岁就死了。

这一章是三次才把周瑜气死,第一次,周瑜想要攻打南郡,而南郡正好也是刘备的青睐之物,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做法却极为不同——周瑜很坦然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刘备却不露声色,只是让自己知道。结果,周瑜第一次攻打南郡,就被曹仁用妙计打得大败,还中了箭毒!结果当天被曹仁气得口吐鲜血!

当周瑜准备一举拿下南郡,却被赵子龙抢先一步得到!而各路探子却又传来消息,说诸葛亮两次进行诈骗,骗得了荆州以及襄阳结果被气得箭伤复发,伤口迸裂,昏死过去。

第二次,周瑜想施美人儿计让刘备留在东吴,刘备中计了。但是诸葛亮却已经准备好了“预防针”,他在锦囊中准备好了让赵子龙骗刘备的妙计,让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去,刘备立马起身赶往江边渡口,诸葛亮早在那边接应,只等他们上船。结果弄得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三次,周瑜还想假装帮刘备打西川来夺回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大败给赵子龙!他死时还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呀!

我觉得周瑜不是不厉害,而是没有计谋,指挥带兵打仗,想出来一个计谋以后,就觉的自己了不起所以才次次被诸葛亮揭穿,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14篇:让心成为大海——读《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三气周瑜》有感

让心成为大海——读《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三气周瑜》有感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喜欢那个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足智多谋而又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我也不例外。但是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同样让我记忆深刻,他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他和诸葛亮一样,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英年早逝,但他不是死在战场,而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那样一位英气勃发的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却是诸葛亮三气周瑜这样一个茶余饭后的笑话,而他临死前的那句泣血的责问:既生瑜,何生亮?更是让我陷入了沉思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于是无数的英雄好汉,揭竿而起举行了起义。各路英雄经过厮杀,到了后来,就出现了有名的三国争霸。魏国首领曹操,东吴首领孙权和蜀国首领刘备为了各自称霸天下的梦想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在史上最有名的赤壁之战之后,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想谋害于他,可诸葛亮以自己的智慧不但躲过了周瑜的谋害还气了他三次。周瑜因不能容忍诸葛亮的胜利,最后气急攻心,吐血而亡。

我认为周瑜败给诸葛亮并不是败在才智上,而是败在心胸上,诸葛亮有一颗宽容大度的心,而周瑜却有着一颗自私狭隘的心。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颗宽容的心能容下整个大海,这句话正好与周瑜的脾气相反。假如三国再度重演,周瑜是否能逃过死神的掌控呢?我认为,他不能。因为他的心里不能容忍下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他的心胸似乎只有短短的一厘米那么宽。在赤壁战之后,周瑜首先破坏了孙刘抗曹联盟,诸葛亮为了保住联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设计谋气周瑜。周瑜他不但没有从诸葛亮的忍让中学会反思,反而因接受不了惨不忍睹的败局一心想除诸葛亮而后快。心胸如此狭隘的人永远不能成大业,是周瑜自己害了自己。虽然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的看法,但在我看来,周瑜的死纯属是他自己亲手造成的。

当然在这个世上如诸葛亮般心里能容下整个大海的人不多,甚至屈指可数。而像周瑜一样自私的人却几乎占据了半个星球。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时稍微一注意,就可以看见那些心胸狭隘的人的自私。在我8岁时,我就清晰地看清楚了一个与我同龄人的自私与贪婪。那天,外婆带着我去一位朋友家喝喜酒。那个朋友的家很大很漂亮,但住在里面的一个小女孩却有着一颗自私贪婪的心。我来到她的房间,看见了满地的玩具,便拉着她一起玩。谁知道她用力地甩开了我的手,将玩具收拾起来,放进了一个大盒子里,上了锁。我被她赶出了房间,郁闷地来到了客厅。我惊喜地发现,在茶几上摆着一个漂亮的布娃娃,我二话不说就玩了起来。正当我玩得高兴时,突然,我不知被谁扇了一巴掌,脸上感到热乎乎的。我抬起头,看见的是她生气的脸,我哭着跑开了。外婆见了,急忙给了我一个小火车,我不再哭了,高兴地拿着火车摆弄。她又走到了我的身边,我胆怯地望着她,可她却一把抢走了我的玩具,在一旁玩了起来,我向她要也不还我。我生气极了,因为那是我的东西,她既然不给我她的玩具,凭什么她能轻而易举地拿走属于别人的东西。我终于忍耐不住了,还了她刚才那一巴掌,在她愣在那里时,我的视线穿进了她的心,她的心很窄很窄,窄得连一只小小的蚂蚁也难以通过。她满脸惊讶,身体颤抖着,嘴唇中似乎有说不尽

的话语。我转过身,离开了。客厅里只留下她一个人,她的哭泣声回荡在大大的客厅里,而我脑中盘旋的却是她那颗自私贪婪的心的样子。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能让柔弱的水流变得强大形成巨浪吞噬船只,侵蚀岩壁,就在于它的容。而我们想从柔弱的水。流变成强大的大海,我们就必须学会大海的宽容,心胸如海这就是成为胜者的武器。

虹桥路小学五年级:徐心逸

第15篇: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

(一)

今天我读了一本经典好书《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特别是“三气周瑜”这一章,读后感受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周瑜和诸葛亮打仗。在城下,诸葛亮故意令守城的赵云激周瑜,气的周瑜摔下了马;在船上,周瑜得知诸葛亮和刘备正在山顶饮酒取乐,气得咬牙切齿;后来他又收到诸葛亮给他的信,更是气得奄奄一息,仰天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实在是可惜又可悲!

周瑜之所以被气死,是因为他的心胸太狭窄了。诸葛亮正是把握住了他的这个弱点才把他置于死地的。如果周瑜心胸开阔一些,结果或许就不会是这样了。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我们要学会容忍别人,不能动不动就发火,也不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吵架,伤了和气。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几个同学在办黑板报,因为颜色的问题产生分歧互相争吵起来,本来是一件小事最后发展成谁也不理谁了;你的好朋友不小心弄坏了你心爱的钢笔,你不依不饶的和他闹个没完,结果伤害了两人的友谊;还有一些同学故意找茬,和你过不去,你气不过将拳头挥向他……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宽广的胸怀导致的恶果。因此,我奉劝大家遇事要大度,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要互相商量,不要争吵。当别人犯错时要原谅他,不要抓着他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你们的关系越闹越僵。

我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时也会和同学发生一些小矛盾,也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同学闹别扭。以后,我要做一个胸怀宽广有度量的人,遇事冷静,不乱发脾气,防止自己成为第二个“周瑜”!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

(二)

早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名言,都未能理解它的寓意,今天读《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文才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让我深有感触。

自从周瑜与诸葛亮共同想出一计用“火”来对付曹操,赤壁一战,大胜曹军,周瑜从此以为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怕他日后会成为东吴大害,就派人追杀他,却没得逞,诸葛亮早有所察,让子龙事先来接回到樊口。

周瑜胜曹之后,想乘胜夺取南郡、荆州等地,听说刘备驻军油江口,怕刘备先夺了南郡,就也率兵来到油江口,谁知中了曹操之计受了箭伤,而后周瑜又新生一计让曹仁中计,使曹军损失惨重。可见周瑜是何等聪明。等他乘胜去夺南郡城时,却发现诸葛亮已坐收渔翁之利,拿下了南郡。又马上派人分头去取荆州和襄阳,为时已晚,荆州已被张飞夺取,此时关羽也已占领了襄阳。两处的城池,都已归刘备了。周瑜听后,大叫一声,箭疮迸裂,昏死过去,半响才醒过来。此为一气。

诸葛亮答应等刘琦不在了就把荆州还给东吴,周瑜虽能猜出这是诸葛亮的骗局,但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等刘琦死后,诸葛亮又推托说暂借荆州为根据地,等刘备得到西川,再把荆州还给东吴,周瑜见了又另想办法,刚好这时有人报告刘备的夫人死了,于是又生出一“美人计”,()说要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骗到南徐,关进监狱,让其它人拿荆州来换刘备,谁知又被诸葛亮识破,不但没抓住刘备,孙权的妹妹也被刘备带走了。还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听后,怒气冲冠,伤口迸裂,昏死在地。此为二气也。

周瑜为找刘备报仇,又生一计,他让鲁肃到荆州对刘备说,东吴派兵攻打西川作为嫁妆送给刘备,刘备把荆州还给东吴,实际是想借口打西川时带兵路过荆州,向刘备要钱要粮,等刘备出城慰劳军队时,乘机夺取荆州。而诸葛亮又知其用意,暗中调集兵马,埋设伏兵,准备对付周瑜。等周瑜带领人马到时,四路人马一起杀过来了。周瑜见计谋败露,气得跌落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说:“既然生了我周瑜,为何又生诸葛亮!”死时年仅三十八岁。

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他这三次与出诸葛亮的对阵,被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给打得落花流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周瑜落得如此狼狈哟呢?我想,如果周瑜学会宽容别人,就不会落得这么悲惨的下场,他又不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比自己更强的人。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不能想尽办法去害别人,到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由这个故事使我懂得,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唯我独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容不下别人,遇到技高一筹的人,应该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我们超越的不应该是别人,应该是自己。只要努力学习,努力进取,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不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生活也会因此变得在是精彩。

诸葛亮三气周瑜读后感

(三)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第十九章“诸葛亮三气周瑜”我发觉周瑜不是被气死的,而是周瑜的人品比力小气,所以他三十六岁就死了。

比来,我在读三国演义,此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对我深有感悟。

你的感悟很深,从中晓得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预示我们不克不及像他一样。你也用实例说明了这一点的危害!你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更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读后写出本人的感受,通过你的日记展示给我,我再通过我们的校联网展现给大家。

今天我读了一本典范好书《三国演义》,里面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吸引了我。出格是“三气周瑜”这一章,读后感受很深。故事是这样的:

我觉得周瑜不是不厉害,而是没有策略,指挥带兵兵戈,想出来一个策略当前,就觉的本人了不起所以才次次被诸葛亮揭穿,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16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好多课外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元末明初的杰出作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我们国家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使我流连忘返,像《桃园结义》、《关羽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苦肉计》、《火烧赤壁》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故事。而其中我最喜欢两个故事。

第一个就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讲了关羽为了保护嫂嫂投降曹操,后来听说哥哥刘备在河北,便带着嫂嫂去寻找刘备,一路上关羽不怕艰险、不顾自己的安危,一个人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了哥哥刘备。这个故事写出了关羽重情重义,不论曹操如何对他好,如何送他房子钱财,挽留他,关羽都不会忘记刘关张的情谊,决心一定找到刘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应重情重义,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都要有一个情谊。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的人,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是传授我们知识,培育我们成才的人,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育之恩;而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人。

第二个故事就是《黄盖演绎苦肉计》,写了曹操在江东连打败仗,非常生气,便派蔡瑁的两个堂兄弟蔡中、蔡和去周瑜军中卧底。于是蔡中、蔡和两兄弟便带领五百士兵前去投降,周瑜看出了他们是假装投降,便将计就计使用火攻,只是隔着大江要有诈降的人才能成功,因此黄盖自愿当了诈降的人吃尽了苦头。最终火烧赤壁,打败了曹操。主要写了黄盖不顾个人的安危舍弃自己的身体来打败曹操。其实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向他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付出,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做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为大局着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则你的路会越走越窄的。

说完了我喜欢的故事现在说说我喜欢的人物,《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心直口快的张飞、骁勇善战的关羽、忠厚勇敢的赵云等人物形象鲜明,略貌取神,脍炙人口。诸葛亮、张飞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诸葛亮学识渊博、忠贞爱国、任劳任怨的优点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他三气周瑜,草船借箭,智取汉中都体现出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他在用兵方面也很了得堪称用兵如神,曾打过很多胜仗比如说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空城计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心直口快的人物,在《张翼德喝退曹兵》、《张飞智夺瓦口关》中都表现出了这一特点,但是张飞也是一个义气用事的人物,在关羽被杀后失去理智整天酗酒暴打士兵,导致被两名部将所杀。可见当遇到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的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义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相信只要经过我们今后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出解决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步,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金康园小学(三四)班章晋源

二0一一年八月五日

第17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阅读训练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主要情节。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关羽、张飞都去投军,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情投意合,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然后焚香礼拜,结为异姓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最后三人对天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简述“三英战吕布”的主要情节。(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挺丈八矛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 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3、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

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兵到了汜水关,就遇上了董卓的部将华雄。华雄劈了鲍忠,并连斩数将,众诸侯束手无策,关羽主动请缨,但因为身份低微而受到袁术的耻笑,说:“一个小小的马弓手也敢口出狂言。”曹操觉得他是英雄,说:“此人长相非凡,旁人焉知其为马弓手?”曹操给关羽温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却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于是拍刀上马,顷刻提了华雄首级掷于帐下,此时其酒尚温!

1、层层烘托。作者设置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战争场面,让关羽出场。

2、虚实结合。虚写战场,实写会场,来表现其超群的武艺。

3、细节点染。如“其酒尚温”,化抽象为具体,显示战斗速度之快,凸显关羽神勇。

4、简述“陶谦三让徐州”的基本情节。(第11回-12回)

曹操的父亲被陶谦手下人杀害。曹操大怒,亲自攻打徐州。刘备被请来救援, 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又是汉室宗亲,一让徐州,刘备没答应。后来,曹操后方被吕布进攻,不得已就撤退了,陶谦宴请宾客,席上再让徐州,刘备还是没答应。后来陶谦病重,把刘备叫到床前,三让徐州,刘备还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这才接受了。

5、请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并简要分析两位对话者的心理。这一情节中曹操和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第21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怕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操闻知,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以胆小、怕雷掩饰,使曹操释疑。刘备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1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险、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处处设防,在危急时刻机巧应对,体现了他的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6、简述关公“千里走单骑”或

简述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主要情节

(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

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位皇嫂,千里寻兄。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这就是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

7、简述“三顾茅庐”的主要情节。(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

刘备驻扎新野,感叹身边虽有关张等猛将,却没有运筹帷幄的谋士。于是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便来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首次拜访,亮已外出,不见而归;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才知道诸葛亮已出游,刘备留下一封短信,表达倾慕之意。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张三顾茅庐,适逢诸葛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了,方才相见,得闻三分天下之宏图伟略。

8、请简述“隆中决策”的主要内容(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刘备 与 诸葛 亮初次在隆中会面,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占领荆益,“东和孙吴,北拒曹操”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决策。实施的办法是: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继而图取中原,恢复汉室,表现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隆中决策”之后,刘备集团联合东吴,打败曹操;取得荆益二州,称帝西蜀。

附:隆中对的主要内容——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请简述“火烧博望坡”的主要情节(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曹操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 。 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这时诸葛亮任军师。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敦果然中计,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有诗云“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0、请简述“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主要情节(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军中寻找。 在一截断墙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跳井身亡。 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11、请简述“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主要情节。(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张飞挺矛立马于长坂桥接应。曹军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 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声如巨雷,曹军股栗。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曹操颇有退心 张飞挺矛再喝,夏侯杰惊毙。操回马而走。 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12、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了一次论辩。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张昭等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从容应对,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

13、简要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蔡瑁和张允训练曹操水军,成了东吴的心腹大患。蒋干来访,想劝周瑜降操。周瑜设计要除掉蒋干。群英会上,周瑜假装醉酒,让蒋干盗书,又故意做梦,让蒋干偷听,使蒋干信以为真; 曹操看信后杀了蔡瑁和张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14、请简述“孔明借箭”的主要经过。

周瑜欲害诸葛亮,让诸葛亮在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就同意了。诸葛亮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故意擂鼓呐喊,曹操以为有埋伏,又因大雾,令弓弩手在寨前放箭,等到雾要散的时候,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 等到曹操反应过来的时候,诸葛亮的船只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

15、简述《三国演义》中周瑜实施的“苦肉计”的内容。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黄盖和周瑜密探了一番,设计出了苦肉计。第二天,黄盖假装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大怒,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黄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 黄盖率领船只火烧曹军,曹操的水军一下就灭了一半,黄盖立了大功

2

16、请简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主要情节。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拦住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7、请简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主要内容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占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18、请简述张翼德“义释严颜”的主要情节。(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

刘备进入益州,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兵至江州,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进行抵抗,张飞强攻打不下来就用计诱使严颜出城作战,活捉了严颜。张飞敬佩严颜的为人,对他以礼相待,后招降之。

(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19、请简述关云长“单刀赴会”的主要情节(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躯)

鲁肃欲杀关云长,夺取荆州。他在江边亭内摆下“鸿门宴”,亭外设下刀斧手,以掷杯为号,群起杀之!关云长明知是计,却仅带周仓一人替关云长拿刀,孤舟渡江前来赴宴!席间,关云长故意骂走周仓,使其先到江边准备,后手拿青龙偃月刀,假借酒意手牵鲁肃,使其送自己去江边。东吴众人因顾及鲁肃安全,不敢妄动。只好眼看关云长安全离去,留下千古佳话!

20、简述《三国演义》中“刮骨疗毒”和“白衣渡江”这两个典故。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曹操大将曹仁命令众多弓弩手,对关羽乱箭齐发。关羽右臂中了毒箭,臂膀青肿,不能活动。1名医华佗从江东赶来,为关羽医治。关羽与马良下棋饮酒,神态自若。他伸出右臂让华佗割开皮肉,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好,缝上创口。“刮骨疗毒”后来用作形容意志坚强。

东吴大都督吕蒙(子明)让士兵穿上白衣,1扮成商人模样,在夜里悄悄渡江,袭取了荆州。 这就是“白衣渡江”的典故。

21、请简述关云长“败走麦城”的主要情节。

赤壁之战结束,孙权为了继续联刘抗曹,只好暂借军事重镇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遭到刘备托辞拒绝。于是孙权被激怒,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遇到伏兵,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22、请简述曹植写“七步诗”主要过程。

曹植与曹丕是一母同胞的弟兄,曹植因才华横溢而备遭曹丕忌恨。曹丕继位后,一直都想要找个机会把曹植处死。后来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且与朋友在家中酣饮,对曹操的使臣悖慢无礼,曹丕便追究他的罪,准备杀了他。但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只好想个办法刁难曹植,让他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写一首诗,但诗中不得出现“兄弟”二字,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姑恕。曹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曹丕闻之,潸然泪下,只是贬曹植为安乡侯。

3

23、“火烧连营”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请简要叙述这一过程。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率兵七十万攻打东吴。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疲惫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并一病不起。

24、简述“七擒孟获”的意义。(第八十七回——九十回 )

刘备死后,南蛮王孟获起兵造反,诸葛亮领军前往镇压,诸葛亮明白杀了孟获无济于事,欲屈人之兵须先服其心,便容忍孟获屡次不服,最终以7次生擒7次放走的记录感化了孟获。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不仅解除了蜀汉的南顾之忧,稳定了后方,而且从南方调拨了不少人力物力,充实了蜀汉的财政力量,从而可以专心于北方,挥兵北伐了。

25、请简述诸葛亮为什么敢用“空城计”,理由是什么?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候弹琴退仲达)

马谡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像样的作战力量。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第一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第二,诸葛亮一生谨慎,司马懿也了解这一点,自己偶尔一次弄险,必然能使司马懿中计。

26、分点概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挥泪”的原因? (第九十五回 —九十六回)

第一,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刘备的话,刘备白帝城临危之时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话,让马谡守街亭,结果街亭失守。第二,痛惜街亭的失守使他的北伐计划失败。第三,诸葛亮与马谡义同兄弟,经常在一起研习兵法,两人感情很深,惋惜马谡是个人才。

27、杜甫《蜀相》诗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个典故?请简述之。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到隆中卧龙岗去请。前两次不在,无功而返。第三次刘备精心准备才去没想到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直到他醒来,才有机会与之促膝长谈,诸葛亮最终答应协助刘备,并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定天下三分之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爱才求才故事——“三顾茅庐”。

28、《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个最为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请简述彝陵之战的情节。

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收复荆州,率领大军大举进攻东吴,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十余里,连结四十余寨,并取得连胜,东吴将领陆逊坚守不出,麻痹刘备。等到蜀军“守之久矣”“兵疲意阻”时,东吴举兵出击,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羞愧发病而死。

29、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如此的感叹?

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30、简析《三国演义》“群英会”中曹操中了周瑜反间计的原因。

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而不信。蔡瑁、张允等人久练不战,蒋干所盗书信的内容与曹操对荆州降将的担心正吻合,曹操一时受了蒙蔽。其次,因为周瑜的这次反间计做的也真是天衣无缝,一时难以识别,曹操于是上当。

3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

答案:对联所写人物为关羽(人物)。上联说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的故事(事件概括),刘备兄弟三人失散,关羽为护刘备家小被迫暂时依附曹操(背景)。后来关羽(人物)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开端)一路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终于在古城,与张飞、刘备相会(结果)。下联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不成,鲁肃献计诱关羽来东吴赴宴(背景),关羽明知是计,却只带周仓及随从十多人前往(开端)。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 4 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经过)。关羽因此安全脱身(结果)。

32、“锦囊妙计”是一个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请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答案:孙权用周瑜计策,引刘备到东吴招亲,实则想要挟刘备归还荆州(背景)。诸葛亮在刘备临走时交给随行的赵云三个锦囊,吩咐说:“内有三条妙计,到时依次打开依计行事。”(过程)赵云到了东吴依照锦囊中的三条妙计,一一破了周瑜的计策,使孙权不仅没有要回荆州,反而让刘备娶走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结果)

33、《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请问“奸绝、义绝、智绝”分别说的是哪个人?举各一例说明其“绝”。

答案: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

举例:曹操在逃亡路上错杀善待自己的吕伯奢,却在陈宫问起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关羽:被迫降曹操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不降曹,二是用刘备的俸禄养其家小;三是一有刘备消息就要去投奔。另外,还有华容道义释曹操。

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等。

34、《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和酒有关的情节,请举出一例,并说明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答案:如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群英会蒋干中计,张飞装醉计严颜等。第一例表现了关羽的神勇无敌和曹操的识人;第二例表现了刘备的善于韬光养晦(善于隐藏自己的雄心与才智的谋略)和曹操的雄才大略,心胸远大;第三例表现周瑜的足智多谋以及蒋干的愚蠢自矜;第四例表现了张飞粗中有细和心胸开阔的优点。

35、“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用连环计?

答案:涉及人物有曹操和庞统,表面上庞统是为了解决曹操水军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容易晕船的问题,其实是为了帮助周瑜实现火烧曹操战船赢得战争胜利作准备。

36、易中天《品三国》说:“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是几乎公认的。曹操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道的。”请结合《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例说明曹操的“用人之道”。

答案: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如崔琰、毛介清廉正派,曹操就让他们选拔官吏;枣祉、任峻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负责屯田。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许攸从袁绍那里过来投奔他,他赤脚出来迎接。令行禁止,率先垂范,规定士兵不准践踏百姓庄稼,而自己的马受惊践踏庄稼,曹操自己割发代首,以正军法。

37、请简析刘备这个人物形象。

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作为“明君”,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首先,刘备的忠,就是对汉室的忠心,受汉献帝衣带诏,汉室未亡时决不称帝等。其次,体现了仁,在新野自身难保时坚持携民渡江等。第三,体现了义,在两位结义兄弟遇难后坚持为他们报仇等。第四,体现了厚道。多次寄人篱下有机会夺取而不取。第五,体现了很重视人才。义结关张,恭请诸葛,都是其具体表现。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在赵云单骑救主后的摔阿斗,所谓民间谚语中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收买人心方面,小说中还特别会表现刘备的哭,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来的。但刘备过于注重一些小德,忽视了一些大德,如在处理关羽和张飞遇难问题上,过于强调兄弟情谊而不顾国家大义,导致了兵败,使蜀汉元气大伤,从此不能恢复,兴复汉室化为泡影。

刘备也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战吕布就可以看出刘备的武艺。但为了体现明君的方面,对刘备的德,是着重刻画的。

38、请简析关羽这个人物形象。

他为人忠直仁义,光明磊落,武艺高强,广受民间尊奉。关羽待人处事的原则,集中体现为一个“义”字。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对“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誓言的恪守,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作品中表现关羽这种“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千里走单骑”,另一个是“华容道放曹”。 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正是由于这种“忠义神武”,才使他 5 成为武圣。武艺上,温酒斩华雄、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是对这位武圣人的精彩武艺描写,其中更有一段关云长刮骨疗毒,写出了一个铁汉的形象。

但《三国演义》也批评了他的缺陷,就是骄。从想跟马超争高低,封五虎将时不服黄忠时可见一斑。关羽在这方面主要犯了三个错,一错没有处理好与同盟关系,拒绝孙权联姻要求,得罪便者。二错没有处理好与同事关系,看不起同守荆州的糜芳、博士仁等人,导致孤立无援。三错轻视敌人,被人从后偷袭,大意失荆州,最后兵败竟被吴军的一个小将马忠生擒。关羽被擒后,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死时约五十六岁,遗恨千古。

39、请简析张飞这个人物形象。

张飞重情重义,武艺高强,但“暴而无恩”(《三国志》陈寿)。谋略上当然不能跟诸葛亮比,但偶尔也表现得很出色,而且粗中有细!张飞,刘备义弟,蜀国五虎大将中第二位。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遗憾的是他没有战死在沙场,而是被小人所害。

40、请简析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

诸葛亮,字孔明。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熟读兵书,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战术兵法,成为智慧的化身。出山前与弟妹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他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诸葛亮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41、请简析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曹操字孟德官至丞相,封魏王,享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文武双全,胸怀宽广,胆识非凡。特别善于用人,唯才是举。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有奸的一面。但是,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

另一方面,曹操又是一个奸雄。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件事上:

(1)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逃走,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成了他的至理名言。(2)杀杨修。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这样几件事能说明:一是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而杨修这家伙不给他面子,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镜不可——曹操“忌之”。二是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卖弄小聪明——曹操“恶之”。三是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恶之”。四是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 6 恶之”。五是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的一个客观的原因。(3)杀华佗。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4)杀粮官。当时袁绍的弟弟叫袁术,在安徽寿春这个地方,因为得到了那一枚皇帝的印,他以为天命在我可以当皇帝了,就在寿春城自己称帝了。实际上你的实力不到,有这枚印管什么用呢?所以曹操要攻打他。但是寿春城也不是好攻打下来的,打了一阵子,打不下来,眼看粮草快完了,怎么办呢?他把粮官王垕叫过来,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小斗放粮。粮官说这样做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士兵、将士吃不饱,马上不抱怨我吗?曹操告诉他,你不用管,我来替你承担责任。王垕只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果然下面的将士一片大哗,因为当天就吃不饱肚子,怎么办?然后曹操又把这个王垕叫过来,告诉他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这王垕说我有什么好借给您的,“你的头”,要借他的脑袋。这王垕说我无罪啊,是您让我小斗放粮,为什么要杀我啊?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就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家里的妻儿老小我把他们养起来,你安心的走吧,把王垕推出去斩了,告诉大家这是粮官王垕办的事情,王垕就这样为曹操的伟大事业献身了。

(5)为人虚伪。“马踏麦田、割发代首”的事。有一次打仗,打胜了,很高兴,正好遇到四月天大麦黄,一片丰收景象,因为心情好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将士不许糟蹋粮食,有人踏到麦田里就要斩首示众,可是刚刚下完命令,他自己的马被地里的一只斑鸠飞起来,把马给惊了。然后他自己踏了一大片的麦田,怎么办呢?自己要挥剑自杀,当然是手下来劝说,丞相你不能自杀啊,你自杀了我们怎么办呢?我们靠谁啊?还指着你统一天下呢。所以曹操说那怎么办,我把头发割下一把吧,也算是我自己惩罚自己了,到他自己犯法的时候,就是一把头发解决问题了。

(6)徐州屠城。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心狠手辣地杀得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

(7)梦中杀人。曹操对照料自己的侍从们说他会梦中杀人,以保护自己。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的侍从,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第二天曹操醒来还装糊涂。弄得大家都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曹操这种伎俩,只有一个人看得透明之极。这个人就是杨修。当曹操装模作样为那侍从送葬时,他扶棺苦笑道:“不是曹公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

42、请简析周瑜这个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又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肉计、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了。但书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对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描写。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是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由于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最后意想天开想赚对方,反而连命都丧了。

43、请简析司马懿这个人物形象。

7 司马懿聪明睿智,机敏过人,深有谋略,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身于世家豪族,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伐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44、请列举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1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45、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答: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8 ②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46.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答:①刮骨疗毒

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②煮酒论英雄

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空城计

诸葛亮失守街亭。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亮于是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凭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安然自得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忽然他神色一变,忙下令马上撤退。 ④单刀赴会

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席间埋伏刀斧手。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关羽安然离去。 47.简述一个能表现刘备“长厚似伪”的故事。 答:①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②刘备携民渡江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48.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

9 答: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49.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曹操 “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50.简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骄兵必败”主题的一个故事。

答: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

51.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52.《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天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答: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等蒋琬、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53.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答: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54.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答: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当时天气干燥。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55.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与数字“三”有关的故事。

答:①刘玄德三顾茅庐。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②诸葛亮三气周瑜。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而不得。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孔明调赵子龙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周瑜孙权用美人计骗刘备至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欲突袭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打败周瑜。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

10

56、诸葛亮采取何计收服姜维?请简述其经过。

答:离间计。(1)、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待姜维来攻时,先放他进城。

(2)、令赵云攻上邽,再放梁虔入城。至此,分马遵、梁虔和姜维于三处,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 (3)、借夏侯楙之口,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维,谴责马遵失约2。并攻打天水城,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4)、与此同时,又令张翼、王平夹攻姜维,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马遵、梁虔以为姜维已降,乱箭齐射姜维,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57、下列文字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陪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答案】①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②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偕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赔了夫人又折兵。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赚刘备来拘囚,要回荆州。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58.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59、赵云是《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的大将,他有勇有谋、骁勇善战,老了还不服老,试举例说明。

答:在诸葛亮伐魏的时候,年老的赵云自比廉颇、马援,要求参战,被诸葛亮拒绝后,要自撞台阶而死。伐魏后,力斩韩德父子五人,大败魏军。

60、“诸葛亮智取三城”,试简述这一精彩的用计。

答:诸葛亮先让人在南安城下点火,说要烧城。然后派人乔装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说以放火为号,安定太守崔谅中计带兵离城,蜀军随后取了安定。崔谅兵败诈降,说愿意说服南安太守,诸葛亮识破其计,将计就计,遂取了南安。

61、有诗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此中“老奸臣”指的是哪一个人物?请简述诸葛亮是如何骂死他的?

答:王朗。⑴孔明针对王朗所说指出在奸臣当道,国乱岁凶的情况下,理应安汉兴刘。 ⑵抓住王朗所行指出他理应匡君辅国,痛骂他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

⑶讽刺王朗为谄谀之臣,苍髯老贼,只配潜身缩首,苟图衣食,不配在行伍前谈“天数”。

62、简述《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答: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世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

63、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答: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64、“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著,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哪位大将?你如何评价他?

答:赵云。他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11 65.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的计谋。

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

66.《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答: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

67.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是诸葛亮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

答:诸葛亮用了反间计。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魏主曹睿手下乱出谋划策。

68.孔明采取何计破了西羌之兵?请简述其过程。

答:诱敌深入。⑴孔明令关兴、方苞埋伏于山路处,又令姜维引兵从寨后走,空留寨栅,引兵转入林中。 ⑵又令姜维和小股伏兵出没于山路之上。

⑶借当时天降大雪、山路极滑的天时、地利等有利条件,使铁车滑入坑堑,互相践踏之际,五路大军一齐掩杀,杀了羌兵主将赵吉元帅,活捉了西羌丞相雅丹,最终破了羌兵。

69.在第九十六回,周鲂是如何巧施妙计,帮助东吴大破魏军并夺去曹休性命的?

答:①周鲂诈施诡计,暗陈七事,引诱魏军深入。②周鲂断发以赚取曹休的信任。 ③反施反间计,离间曹休与贾逵的关系,削弱了魏兵的军力。 ④周鲂作前锋,将魏兵引入了东吴陆逊所设的埋伏圈。

70.孔明再上出师表伐魏,不料陈仓一战却被曹真手下一猛将连杀二将,伤一将。请说说这员猛将是谁?后来是被谁所杀?简要叙述相关情节。

答:这员猛将是王双,后来被魏延杀死。相关情节:魏延受孔明密计,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先存下三十骑伏于王双营边,待王双起兵追赶时,去他营中放火,待王双急回寨,出其不意斩之。

71.武侯再上表讨魏,与曹真对阵祁山,却遇粮草困乏之难,急攻不下不得不收军。但退兵又怕魏兵追赶,那么孔明采取了什么计策退兵的?简述情节和诸葛亮这样做的理由。

答:孔明采取的策略是:在大挫魏兵锐气,蜀兵大获全胜的情况下收兵的。

理由:我军无粮,利在急战。魏兵坚守不出,我受其困。敌人虽暂时兵败,但有后援。如袭粮道,再归不能。魏兵新败,暂不敢正视蜀兵,所以趁胜出其不意退去。

72羽扇纶巾 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73.张飞怒打督邮(张飞的义)

答:督邮来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痛斥刘备诈称皇帝,虚报功绩,又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后,大怒,将督邮头发揪住,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栓住,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慌得夺路而逃。

74.渭水之战(孔明之智)

答:诸葛亮六出祈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

75.死诸葛吓死生仲达(孔明之智)

答:姜维遵照诸葛亮的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

76司马懿忍辱受衣

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

12 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77.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

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78.《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斗智,司马懿也承认“孔明智在吾先”,请举例。

答:孔明伐魏,兵在祁山。司马懿猜测蜀军必袭武都、平阳二处,于是派郭淮、孙礼来救,抄后偷袭蜀军,不料此二处已被蜀军攻下,两人惊恐正要撤退,却发现已被蜀军包围,原来,诸葛孔明早已料到司马懿会出此计。

79.诸葛亮凭“一封书信气死曹真”。请分析这一事件所表现的诸葛亮的特征。

答:诸葛亮素有雄辩之才,常以此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胜利,如“赤壁之战”前的舌战东吴群儒;有时还拿来用作临阵作战的武器,如两军对阵前骂死王朗。这里又拿来当作杀人的利刃,一封书信气死曹真。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以及雄辩的才能。

80.诸葛亮曾用“反间计”离间曹真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以牙还牙,离间了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试简述司马懿的“反间计”。

答:司马懿和诸葛亮比斗阵法,结果魏军大败。苟安因好酒而误了送粮的期限,被诸葛亮责罚,接着投奔了司马懿。司马懿派他到成都散布谣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欲称帝。昏庸的刘禅信以为真,下诏召回诸葛亮,诸葛亮迫于无奈,只得回成都,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时机。

第18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

答:公元前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动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在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杜甫《蜀相》中“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典故,请简述。

答: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上隆中卧龙岗去请,前两次不在,无功而返,第三次刘备精心准备才去,没想到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直到他醒来,才与之促膝长谈,诸葛亮最终答应协助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爱才求才的故事——三顾茅庐。

3.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欲揽他,关羽为了救刘备的夫人,于是假装投降曹操,你知道关羽投降时答应了什么条件。

答:①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②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③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 4.简述《三国演义》中能够体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故事。 答:曹操献刀—董卓。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行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中看见了曹操的动作 ,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以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扶马加鞭,逃之夭夭。 5.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能体现关羽英勇的故事。

答: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了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奔向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杀了六将,终于完成使命。

6.简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前因后果。

答:诸葛亮发动北伐大业,马谡立下军令状,镇守战略要地街亭,却不听手下劝告,在山上安营扎寨,被司马懿打败,丢失街亭,蜀军陷入被动局面,不得不退守汉中,诸葛亮按军法杀掉马谡。 7.简述“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情节。

答:蒋干来访,周瑜利用蒋干设计,群英会上,周瑜假装醉酒,让蒋干盗书,又故意让蒋干偷听信的内容,使其信以为真,曹操看信后杀了蔡瑁和王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8.《三国演义》中马谡为何被斩,诸葛亮在执法过程中为何“挥泪”。答:马谡固执己见,违反军令,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一是因为于情于理都不忍也不舍杀马谡,又因为也包含了对自己用人不当的痛心。

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种曹操的一句经典语言,试概述其背景故事。

答: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出京城,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伯奢家人杀猪待客,曹操怀疑加害于己,杀了吕伯奢一家,并且连外出买酒的吕伯奢也一并杀了,在此时对同伴陈宫说了这句话。 10.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忠义”的例子。

答:赤壁兵败,曹操狼狈逃往华容道,只听一声巨响,关羽提截住去路,曹军个个丢魂丧胆,曹操上前求情,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曾经受曹操恩惠,又见曹操个个皆欲流泪的样子,心肠一软,放他们过去了,而自己顶着军令状向孔明请罪。 11.《三国演义》中有一副对联“一龙并一凤,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圾冢”请指出这副对联中所说的两个人物,并说出对联所提及的事件。

答:一龙(卧龙)指诸葛亮,一凤(雏凤)指庞统,对联说的是庞统随刘备入川时不听刘备和诸葛亮的劝告,执意先行入川,结果在落凤坡被张任射死。 12.《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请写出两位人物的名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心理活动。

答: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借雷声来伪装自己,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3.“锦囊妙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成语,试简要写出与此成语相应的人物与故事。

答: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刘备和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14.俗话说:“曹操倒霉蒋干”。请结合《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概括蒋干中计的多方面原因。

答:①周瑜设计设得高明,②蒋干盲目自信,③曹操生性多疑。 15.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

答:曹操大军南下,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是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明孙权和东吴的大臣,特意请诸葛亮去当说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最后孙权终于下决心跟刘备联合抗曹。 16.《三国演义》中描写了三个最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请简述夷陵之战的情节。

答: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收复荆州,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并取得连胜,东吴将领陆逊坚守不出,麻痹刘备,等到蜀军呆之久矣,东吴举兵出击,火烧刘备军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羞愧发病而死。 17.简述《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和“白衣渡江”。

答:①关羽被曹军弓弩手射中右臂,华佗前去为他疗伤,关羽一面与马云下棋,一面伸出右臂让华佗剖开皮肉,刮去骨上的箭毒。②东吴大都督吕蒙让士兵穿上白衣扮成商人模样悄悄渡江袭取了荆州。 18.简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

答:在赤壁之战中,有了诱骗,取信曹操,黄盖和周瑜策划了一场苦肉计,周瑜假装打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诈降曹操,在骗取曹操的信任后,黄盖火烧曹营,从而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19.简要说说“七擒孟获”的故事,包括前因后果。

答: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恰在此时,南蛮来犯,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首战就擒住了南蛮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诸葛亮采用马谡的攻心计策,七擒七纵,孟获才心悦诚服真心投降,诸葛亮派他管南蛮之地,专心对付魏国。

第19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宋文瑛

一、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于东汉末年结束于西晋统一,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描写了三个国家魏、蜀、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一些历史上重大的战役。

《三国演义》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讲起,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和纷繁的历史事件,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魏、蜀、吴三方为了扩充势力,削弱对方,争夺更大的利益,他们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排斥,既相互打击,又相互利用,连年烽烟滚滚,征战不断,断断续续的战火延续了近百年。《三国演义》对这近百年中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做了艺术的再现,展示了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的全部过程。小说生动地向人们展示壮观的战争风云图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幅在封建割据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人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哀游遍野的悲惨历史画卷。

二、阅读要点

1.虚虚实实,使小说极具艺术魅力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使小说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2.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人物众多,期中有名有姓的共1191人,期中文官451人,武将436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三教九流和官亲176人。

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言: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3.故事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

本书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封建统治集团间

1 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某,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叙事结构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虽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4.“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的语言虽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发挥白话之长,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

三、问题提示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么?《三国演义》从名字上你能知道什么?

2.你听过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吗?哪一句歌词给你的印象最深,你是怎么理解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看过三国的同学能联系故事内容理解一下这句话么?

3.你能分别说出魏、蜀、吴各国中的几个人物?能说出他们的一两个特点么?

4.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他有哪些典故?

5.本书中的哪次战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中的主角是谁,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这次战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谈谈本书中有哪些妙计?妙在哪里?

7.本书既是文学宝典,又是军事宝典,既是谋略宝典,又是人文宝典。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处世之道,学习哪些人格之美,应该摈弃哪些性格之短,避免哪些品质之缺?

8.三国鼎立,三方相互勾结、排斥、打击、利用,连年烽烟滚滚,征战不断,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从中你有何感受?

9.本书以人物形象塑造鲜明而著称,其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家喻 2 户晓,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呢?

四、活动设计:

1.教师谈话导入:

中国古典名著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本本都是经典著作。那么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人们常说的“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当我每一次重读经典的时候,都像初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吧。

2.感受“三国”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猜片名。

2.抢答激趣

(1)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谁?

(2)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3)“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4)“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二)进“三国” 1.品人物典故

3

读完《三国演义》,我们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三国中的英雄都有谁?他有哪些典故?

2.品语言文化

《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 望梅止渴(曹操)

割发代首(曹操) 单刀赴会(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收集到的成语和歇后语,看看哪组收集的多,哪些同学记住的多。

3.品智慧计谋:

“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 “三国”必要说计谋。

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设计说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开头激趣,中间研趣,让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探讨,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品书”是内化阅读的最佳方式,学生在品人物,品语言,品计谋三品中加深了认识,吸收了精华,受到感染和熏

4 陶。】

3.聆听心语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用独特的手法刻画出许多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比如,奸诈的曹操、仁厚的刘备、忠义的关羽、勇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书重在心得,这些人物中一定有你钦佩的,也一定有你鄙视的,有令你喜欢的,也有令你厌恶的。下面我们敞开心扉大胆说说你心灵深处的想法。

说一说:

你最钦佩谁或最鄙视谁,最喜欢谁或最厌恶谁,并用举例子的方法说说为什么。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一学: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在这些人物的是非成败中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或是启发?

自由畅谈。

【设计说明:我们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受到感染或启发,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再入“三国”

我们因为年龄、学识的限制所以看三国终究有局限性、片面性,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家讲坛听听大学教授易中天老师是怎样领悟“三国”的。

说一说此时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说明: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们自己读书其认识终究是片面的,听听别人的读书心得特别是学有建树的人的理解会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清楚透彻的认识、了解三国。】

五、阅读链接

1.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2.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

189年,汉灵帝驾崩,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杀宦官蹇硕。绍、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卓入洛阳后,绍出奔冀州,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卓,关东州

6 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绍为盟主,相机进攻卓。190年,卓避关东兵锋,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193年长安兵变,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氏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卓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献帝迁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屯田续资。200年,曹、袁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军出卢龙塞,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备之命,于柴桑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不久曹操自封魏王。211年,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222年,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汉、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设计说明:课内的教学是小溪、是一线天、是抛出去的“砖”,要想游历大海,想翱翔蓝天,想引出更多的“玉”,我们必须放眼课外,让学生运用课内掌握的方法,带着已有的兴趣踏踏实实地走进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汲取丰富的营养。】

老师温馨点拨:读书小策略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读者,我们就要做到“掩书自问”“掩书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文中表达了什么意思,还有哪没读明白,这样举一反三多读、多问、多想,才是读书的最好方法,也是最高境界。

第20篇: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者:罗贯中

体:长篇章回体小说 1.作者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2.主要内容

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愿望。

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们渴求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表现了重义守信、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 3.主要人物及其性格

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阴险狡诈,妒忌贤才。许劭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诸葛亮: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鞠躬尽瘁。深谋远虑,忠心耿耿。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 关羽:忠义、智勇双全。 4.相关事件

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关公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智用空城计、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兵败走麦城,空城计,白帝城托孤。 5.相关问题

①《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煮酒论英雄?各自的内心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②写出《三国演义》中有关关羽的情节。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 ③“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各有怎样的性格?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④“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水浒传》

者:施耐庵 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1.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耳,字子安。 2.之最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3.主题

表现了①官逼民反。②表达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4.内容

描写了北宋末年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5.阅读感受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6.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7.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8.资料链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将 ⑵全书一百二十回

⑶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⑷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由刘欢演唱。

⑸国外译本: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用英文翻译《水浒》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艺术特色: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语言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西游记》

者:吴承恩

裁:长篇神话小说 1.作者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2.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3.精彩情节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内容

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5.孙悟空形象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幽默。 6.猪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7.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8.阅读感受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9.相关练习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4)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鲁滨孙漂流记》

者:丹尼尔笛福

主要表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1.主要内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鲁滨孙由于遭遇沉船,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斗争。后来,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可怕的食人族,勇敢的鲁滨孙从食人族手里解救了一个土著人,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星期五”。从此,鲁滨孙和星期五在岛上相依为命地生活着,直到二十八年后,被路过的一艘商船搭救,才返回了故乡英国。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仆人:星期五 2.阅读感受 ①故事精彩离奇;

②小说表现了鲁滨孙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 ③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 ④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⑤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3人物相关故事

鲁滨孙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4.性格特征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5.精彩名句

①世界上的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②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③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就出来,幸福更大。 6.相关练习

(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孙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答案示例: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 ;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3)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

(4)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二十八年。

(5)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100字左右)。

示例:《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童年》

者:高尔基

主要表现:在苦难中长大 1.作者

高尔基 前苏联(俄国)作家(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主要内容

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阅读感受: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3.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阿廖沙: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我”: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4.经典名句

①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②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该嬉戏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③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1.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 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他在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负伤,后来身带弹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充分体现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 2.主要内容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题思想

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3.阅读感受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4.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性格特点: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5.保尔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6.艺术特色

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

②写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英雄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7.精彩情节

①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相自杀最终战胜自我。

②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8.相关练习(1)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名人传》

者:罗曼·罗兰 1.作者

罗曼·罗兰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主要内容

《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主题思想

痛苦和磨难造就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3.阅读感受

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4.资料链接

⑴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欢乐颂》等。 ⑵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

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复活》、《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等。 5.艺术特色

①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②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6.精彩情节

①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 ②《贝多芬传》最后一段。

7.精彩名句:因为音乐人类的灵魂才会闪亮。8.人物性格

托尔斯泰,身处逆境,面对磨难,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敢于与苦难搏斗,经受住残酷命运的折磨,正是忧患造就了他的伟大。 《繁星·春水》 作

者:冰心

裁:诗歌(“小诗”) 1.作者

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2.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3.艺术特色

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4.精彩句子

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②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5.相关练习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6)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

《骆驼祥子》 作

者:老舍 1.作者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 2.主要内容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小说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主题思想

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3.阅读感受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艺术特色

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平民化语言,合理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精彩名句

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4.人物形象——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来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

刘四:残忍霸道

5.精彩情节

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进城准备拉车为生那一部分对祥子的描写。 《朝花夕拾》 作

者:鲁迅 1.作者

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2.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3.主要内容

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主题思想

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4.艺术特色

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5.精彩句子

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

②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3.相关练习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3)《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格列佛游记》

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1.作者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2.主题

①讽刺英国腐朽的政治和资产阶级的本质。

②讽刺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3.主要情节及对应寓意

(1)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小人国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2)在大人国,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绍却招来质问,大人国制度古朴、民风淳朴,他们认为英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及其产生的恶果。

(3)小说第三卷,通过对飞岛国等五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在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 4.阅读感受

①小说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 ②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小说的灵魂所在;

③小说的讽刺饮包含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④小说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5.人物性格

格列佛:机智勇敢,善于待人,喜欢冒险。 6.艺术特色 语言清新,想象奇特,构思巧妙。 《傅雷家书》 作

者:傅雷

体:家信汇编而成的家书 1.作者

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一生译作丰富。

2.主要内容

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主题思想

用现身说法,教儿女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人物性格

傅雷:长者的形象,人生阅历丰厚,善于说教,慈祥仁爱,爱子深切,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傅聪:热爱音乐、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不断努力奋斗的年轻艺术家的形象。 4.精彩名句

①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②慢慢的你会养成一种心情对付过去事:就是能够想到了不再惊心动魄,能够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5.艺术特色

家书中涉及的艺术领域相当广泛,谈到了美术、音乐作品,及谈到一些表现技巧,艺术修养,整个的家书真情流露,表现了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文字生动优美、感人至深。

《培根随笔》 作

者:培根 文

体:散文随笔 1.作者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是《新工具》,同时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著有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一书。 2.主要内容

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主题思想

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 3.人物性格

对自然有比较客观和独特的认识。 4.精彩名句

①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②知识就是力量。 5.艺术特色

英国文学家王佐良先生称之“对每个问题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奏,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不过培根散文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散文中体现出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易引起人们的争议。 《红楼梦》

者:曹雪芹 文

体:古典小说 1.作者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自幼在“锦衣玉食”中长大,后因家族经历重大变故,经历了许多挫折,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2.主要内容 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主题思想

充分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3.人物性格

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才情出类拔萃。 薛宝钗:怡情大方,乐观宽厚、才华横溢。 4.精彩章节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5.艺术特色

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儒林外史》

者:吴敬梓

体:长篇讽刺小说 1.作者

吴敬梓,明代小说家,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厌恶科举,不慕荣利。 2.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主题思想

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3.人物性格

共性: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 4.精彩章节 范进中举 5.艺术特色

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白话文写成。语言准确、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 《简·爱》

者:夏洛蒂·勃朗特 文

体:小说 1.作者

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要内容

简"爱是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 3.主题思想

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4.人物性格

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5.精彩章节

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6.艺术特色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吉檀迦利》

者:泰戈尔 文

体:诗集 1.作者

泰戈尔,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2.主题思想

对祖国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爱和完美人格的追寻。对自然、生命、快乐、光明的渴望。

3.艺术特色 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将深奥抽象的观念融入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中。 《园丁集》

者:罗贯中 文

体:诗集 1.作者

泰戈尔,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2.主要内容:关于爱情和人生。 3.精彩章节:“天上的星辰”。

4.艺术特色:用象征手法表现情绪,含蓄而优美。《采果集》

者:泰戈尔 文

体:诗集 1.作者

泰戈尔,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2.主要内容

追求和探索人生真谛的心路历程。 《飞鸟集》

者:泰戈尔 文

体:诗集 1.作者

泰戈尔,简介见上文。 2.主要内容

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格言诗集。 3.精彩名句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艺术特色

诗句如同格言一般,简洁明快,发人深省。 《海底两万里》

者:儒勒·凡尔纳 1.作者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科幻和冒险小说家。 2.主要内容

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发现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主题思想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3.艺术特色

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

③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 4.精彩情节 漫步海底平原。 5.人物性格

尼摩船长不但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人,还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战士形象。 《五猖会》

者:鲁迅 1.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2.主要内容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神会的急切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主题思想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3.精彩语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家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点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爱的教育》

者:亚米契斯 1.作者

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

2.主要内容

讲述了一个叫恩利科小男子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3.主题思想

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4.艺术特色

①采用日记体的形式。

②感情真挚动人,行文流畅优美,文笔朴素清新,有一种激荡人心的魅力。

5.精彩情节

教师批评发生在教室里的欺凌弱小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

6.人物性格

卡罗纳,见义勇为。

老师,严厉、公正、教育有方。科罗西,善良、诚实。 《伊索寓言》 作

者:伊索 1.作者

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2.主要内容

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3.主题思想

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4.艺术特色

①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 4.精彩情节

《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5.人物性格

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 《昆虫记》

者:法布尔 1.作者

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2.主要内容

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了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 3.人物分析

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他以人性观察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三国演义周瑜
《三国演义周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