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心灵禅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9 15:02: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禅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 心碎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处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杨岐禅师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求?

懒瓒禅师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当汝狂欢纵舞时,须知乐极必生悲。 我也年轻太浮躁,千回首次欠思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放眼白云外,苦乐道中行。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热闹场中作道场。

哲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欲望满足后便无聊。

心乱只是因为心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只是心境。 佛曰:人不极思,不知吾生可乐;知哀吾生者,可以破情矣! 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 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 争人竟我几时休,不觉春已转成秋。 叶落雁归霜渐冷,布衣草履更何求。 万事万物皆是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

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手里有三条线,爱情线、事业线、生命线。

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 直是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 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 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不是为了生气才“种花”。 路,要靠自己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无欲则刚 随它去,别管他!

赤身而来,脱神而去,几时开心几时愁? 开心是得,愁是求,无功无禄几时休? 逆而难进心发愁,顺者开怀心不疚。 悟道悟空何所有,心明眼亮看前头。 悟空不空脆弱病,悟空不空钢铁硬; 悟空不空包袱重,悟空不空鸿毛轻; 悟空不空是无明,悟空不空道心成。缘起人聚,缘尽人散。 容容慈悲孝我佛,一切都是我的错; 人间哪有仇和怨?眨眨眼睛背便驼。 《明》

时间如流水,一去永不回,回首万事一场空,几度春秋可回味?

挥手扬鞭抬头望,师父保我们一路忙,紧跟师父往前看,多悟经文眼光长。 皈依佛,皈依佛,早日皈依佛,朝拜佛,朝拜佛。 心地善良免遭祸,心诚佛知。

本来空,看不空,看不空,也是空;求得来,还是空,放不下,仍是空; 妄杂念,更是空,倒不如,就悟空;万事空,我先空;悟了空,空不空。 《婵》

人间几度沧桑几度光,掌握好尺度莫慌张。 敢于自我剖腹与邪恶斗,哪有拿刀敢于自我伤?

看别人的缺点容易,自我剖腹心不长。墙外开花墙内香,满蓝子的鲜花还嫌脏。 证言菩萨有言,能受天磨方好汉,不被人妒是庸才。

菩萨大德:人生一场梦,翻来覆去无止境,有时甜来有时苦,甜无光,苦是氧,少甜多苦修日长。 《灵山》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不能善待便不懂人生,不遭苦难便不懂人生,不能自度便不懂人生,不见大道便不懂人生。 佛说:心野上只要开一种花,就是春天。

佛说:婆娑世界,这根本就是个充满缺憾的地方。 佛说:机缘巧合不是宿运,是命运的逆转。 佛说: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推荐第2篇:禅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 心碎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处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杨岐禅师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求?

懒瓒禅师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当汝狂欢纵舞时,须知乐极必生悲。 我也年轻太浮躁,千回首次欠思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放眼白云外,苦乐道中行。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热闹场中作道场。

哲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欲望满足后便无聊。

心乱只是因为心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心在禅中。决定人生的不是别的,只是心境。 佛曰:人不极思,不知吾生可乐;知哀吾生者,可以破情矣! 家有黄金用斗量,有钱难买不无常, 任尔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 争人竟我几时休,不觉春已转成秋。 叶落雁归霜渐冷,布衣草履更何求。 万事万物皆是佛。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

我命由我不由天!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手里有三条线,爱情线、事业线、生命线。

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 直是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 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 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 不是为了生气才“种花”。 路,要靠自己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无欲则刚 随它去,别管他!

赤身而来,脱神而去,几时开心几时愁? 开心是得,愁是求,无功无禄几时休? 逆而难进心发愁,顺者开怀心不疚。 悟道悟空何所有,心明眼亮看前头。 悟空不空脆弱病,悟空不空钢铁硬; 悟空不空包袱重,悟空不空鸿毛轻; 悟空不空是无明,悟空不空道心成。缘起人聚,缘尽人散。 容容慈悲孝我佛,一切都是我的错; 人间哪有仇和怨?眨眨眼睛背便驼。 《明》

时间如流水,一去永不回,回首万事一场空,几度春秋可回味?

挥手扬鞭抬头望,师父保我们一路忙,紧跟师父往前看,多悟经文眼光长。 皈依佛,皈依佛,早日皈依佛,朝拜佛,朝拜佛。 心地善良免遭祸,心诚佛知。

本来空,看不空,看不空,也是空;求得来,还是空,放不下,仍是空; 妄杂念,更是空,倒不如,就悟空;万事空,我先空;悟了空,空不空。 《婵》

人间几度沧桑几度光,掌握好尺度莫慌张。 敢于自我剖腹与邪恶斗,哪有拿刀敢于自我伤?

看别人的缺点容易,自我剖腹心不长。墙外开花墙内香,满蓝子的鲜花还嫌脏。 证言菩萨有言,能受天磨方好汉,不被人妒是庸才。

菩萨大德:人生一场梦,翻来覆去无止境,有时甜来有时苦,甜无光,苦是氧,少甜多苦修日长。 《灵山》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不能善待便不懂人生,不遭苦难便不懂人生,不能自度便不懂人生,不见大道便不懂人生。 佛说:心野上只要开一种花,就是春天。

佛说:婆娑世界,这根本就是个充满缺憾的地方。 佛说:机缘巧合不是宿运,是命运的逆转。 佛说:这相续不断的轮回,没有可见的终点。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推荐第3篇:禅语

常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夫妻间除了要有爱情有信任,还要有宽容,总是为小事斤斤计较,就不可能白头偕老;朋友间没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因为宽容是友谊的题中之义。领导宽容,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能宽容,就能发展壮大,宽容别人就等于宽容自己。

微笑不是优雅,是真诚;人生不是脆弱,是坚韧;付出不是强求,是快乐;情谊不是孤单,是相守;财富不是金钱,是知足;失败不是消沉,是淡然;智慧不是理智,是超然;生活不是攀比,是自赏;幸福不是享受,是释怀。热爱生活,接受自我,洒脱快活!

一句“爱你”出自爱人,胜于玫瑰;出自亲人,恰似清泉;出自朋友,堪比佳酿;出自路人,如同清茶。爱或有传奇,或是刺激,但值得永久珍藏的,则是那些简单的细节,父母的一句叨唠,爱人的一个拥抱,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爱如此简单,简单到一不小心你就会忽视。

也许你的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你的工作不够完好;也许你正处在困境之中;也许你被情所弃所伤。不论什么原因,请你在出门时,一定要让自己面带微笑,从容自若地去面对生活。只要你自己真正撑起来了,别人无论如何是压不垮你的。 怀着一颗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内心的强大就是真正的强大!

喜悦是这样的好,喜悦是这样的美。我见喜悦,是薄雾中的荷,淡淡飘逸而出,透着人世间的欢与愁;喜悦见我,是一低头的羞涩,是一举手的婀娜。我从此懂得,这余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赚来的,我要善待自己,要善待周围每一个人。生活,是这样美,这样艳,这样让人喜悦。

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 【“八心”孝敬父母,回报恩德 】。

一、经常问候,给父母舒心;

二、少说多做,给父母省心;

三、诚实守信,给父母放心;

四、勤奋上进,给父母开心;

五、虚心好学,给父母称心;

六、宽容豁达,给父母顺心;

七、诚实坦荡,给父母真心;

八、持之以恒,给父母安心

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感恩亲情,回味扶持的快乐;感恩师友,表达真挚的谢;感恩生活,丰富人生的阅历;感恩自然,营造和谐的天地;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火把;感恩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因为感恩,心灵才会得到净化,人性才会闪光,灵魂才能升华。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是有爱人的能力。如果不懂爱别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呢?朋友,请丢掉冷漠,打开你尘封的心灵,释放心中的爱吧,你的生命会因爱而更精彩。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生长的沃土,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别人,真诚地关心每一个人,让世界更和平幸福!

不惜光阴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赌博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贿赂致罪悔,富不勤俭贫时悔。不孝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动不三思临头悔,盲目草率错时悔。

我对佛许愿让我所有的朋友永远健康、快乐、幸福!佛说:不行,只能四天。我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佛愣:两天。我笑:黑天白天。佛惊:一天!我大笑:生命中的每一天!佛说:好吧,以后你所有的朋友将会永远健康、快乐、幸福的!预祝空间的朋友们圣诞快乐!

我们背离多少真理,就创造多少烦恼与忧虑。 控制他人不是办法,成长自己才是力量。 我们背离多少,此时此刻,就创造多少烦恼与忧虑 我在这里、我看见你、我触摸到你、我感觉到你、我与你合一 在每一个当下与生命合一 在每一个当下与存在合一。

也许你不很聪明,但要有悟性; 也许你不很潇洒,但要有气度; 也许你不很热情,但要有真诚; 也许你不很风光,但要有尊严; 也许你不很开心,但要有幽默; 也许你不很有钱,但要有幸福.

读书,追求心灵的宁静; 练笔,记录生活的美景; 弹琴,感受音乐的意境; 上网,享受现代的文明。 无论时光如何绵延,让真情永远;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宽容永远; 无论咫尺还是天边,让美好永远; 无论快乐还是忧伤,让祝福永远。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放弃不一定最难受; 懂得放弃的人找到快乐,懂得真诚的人找到朋友。 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 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 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 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

1.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 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 人和人相交靠的是一颗真心。 2.快乐总与宽厚的人相伴, 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 智慧总与高尚的人相伴, 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

微笑不是优雅,是真诚;人生不是脆弱,是坚韧;付出不是强求,是快乐;情谊不是孤单,是相守;财富不是金钱,是知足;失败不是消沉,是淡然;智慧不是理智,是超然;生活不是攀比,是自赏;幸福不是享受,是释怀。接受不完美的自我,立足不纯净的社会,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有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慈悲心,你会更积善;有一颗感恩心,你会更幸福;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明理;有一颗忍让心,你会更快乐;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淡然;有一颗修行心,你会更智慧;有一颗质朴心,你会更纯粹;有一颗自知心,你会更清醒。

人这一辈子,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让我们从快乐开始!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可以淡然面对,可以积极把握。不要去过份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做好你能做的每一件事,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人生苦短,珍惜,珍重。

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淡泊寡欲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 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 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 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 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 积善成德、修身养性。

不要慨叹世事不公,你失去的,只是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得到的,也都在渐渐地散失,一无所有才是我们最终的结局。不要忽略离我们最近的幸福,做着的事,爱着的人,心灵的轻快,精神的自由,都是人生无可置换的财富。切勿放大离我们过远的奢望,幻想只会膨胀你的欲望,迷失你的脚步。

我用全身心的爱迎接今天,我赞美敌人。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我爱自己,我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用智慧和知识来充实我的头脑;常想理由赞美别人,决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赞美人时要高声表达。赞美敌人,敌人于是成为朋友;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

【心灵禅语】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我谩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烦恼临头

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嗔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外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

【心灵禅语】用快乐的心去品味生命智慧;用忍耐的心去包容世上一切;用真诚的心去担当伟大使命;用坚毅的心去挑战任何考验;用平静的心去面对多变的人生!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使颓废的人得到鼓励,微笑使疲惫的人得到安适,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我要用灿烂的笑声点缀今天,让歌声照亮黑夜;以笑容感染别人。我要记住无论失败绝望,还是成功快乐,这一切都会过去;我要让今天成为不朽的纪念日,化作现实的永恒。

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你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你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你就变机敏。懂感恩的人,善待他人;懂惜福的人,善待自己;懂欣赏的人,善待周围的一切。

感动不过人疼人;温暖不过人帮人;热闹不过人看人;着急不过人等人;难受不过人想人;残酷不过人害人;阴险不过人算人;发财不过人骗人;给力不过人推人;郁闷不过人气人;耻辱不过人戏人;为难不过人求人;生气不过人比人;和谐不过人让人;幸福不过人爱人;人生不过人啊人。祝友永远开心平安幸福!

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滋养;感恩每一只花朵,它带给我芬芳;感恩每一朵白云,编织我的梦想;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的希望;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了我生命;感恩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成长;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祝福空间的朋友们感恩节快乐!

也许你的生活并不富裕;也许你的工作不够完好;也许你正处在困境之中;也许你被情所弃所伤。不论什么原因,请你在出门时,一定要让自己面带微笑,从容自若地去面对生活。只要你自己真正撑起来了,别人无论如何是压不垮你的。 怀着一颗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内心的强大就是真正的强大!

让你成熟的,是经历与磨难。 让你幸福的,是宽容与博爱。 让你心安的,是理解与信任。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美好。 人生如此短暂,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呐。 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着你去珍惜。 不要回头看,前面的世界更精彩。 ◆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 好好地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不需要海枯石烂的山盟海誓,只需一生一世的默默相守。不需要奢华的烛光晚餐,只需两人一桌的粗茶淡饭。不需要有座别墅,面朝向大海,春暖花开;只需一套能住的房,一页落地窗,一米阳光;不需要鲜艳美丽的玫瑰花,只需一个宽厚可靠的肩膀。这就是爱,平淡却幸福着;这就是爱,简单并快乐着。

●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赐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宽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要得到别人赞叹,就得先赞叹别人。●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以爱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则人生到处充满了真善美。

◆ 我们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不能浪费福报。浪费自己的时间、财产、功德和一些好的机缘,都是浪费福报。 ◆ 我们随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够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对他人所

做的恶业也有欢喜心,同样也有罪过。◆ 多看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多看别人的优点,才能学到别人的功德。

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善业可为须着力,是非闲杂莫劳心。良田不由心田置,产业变为冤业折。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阴地不如心地好,命运在人不在天。有理问得君王倒,有钱难买子孙贤。

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万年。谗言败坏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神仙难断阴骘命,皇天不昧苦心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可敬不可谄,怨家宜解不宜结。

【忍为贵】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应该保持一些古老的习惯。比如蘸着墨水给遥远的人写信;读老版本的古诗,午觉,下午喝茶和吃饼干,夏天的晚上去看星星;用本子记日记,去庙里祈福,屋子里有供奉先人的地方,戴一样妈妈给的珠宝,一个人的时候念心经;相信有鬼神,有来世,有因果,相信一切都有宿命.也许你少请一顿饭,这世界就会少一个挨饿的人;也许你少买一件衣服,这世界就会少一个受冻的人;也许你少看一场电影,这世界就少一个无书可读的孩子;也许你少买一盒营养品,这世界就会少一个无钱买药的病人。其实,营造美好的世界,只是来自你小小的改变:一份心,一滴水,便成就了一个爱的海洋。

推荐第4篇:禅语

如有人骂你,当作听流行曲来欣赏。如有人打你,当作走路不小心,撞到门柱上。如是观想,自然化干戈为玉帛。否则,无名火三丈高,大发雷霆,大战一场,不但伤了感情,又失去人格,两败俱伤。所谓“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忍是无价宝。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生命就像大海,一生宛如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当我们把视角放在短暂的一生中,试图把生命解释清楚,那是不可能的。生命有无尽的过去,也有无尽的未来。无尽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都以现在为开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步伐不是缓慢,而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坦荡;最险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拥有;最好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健康;最棒的祝福不是将来,而是现在

你若挑剔社会,矛盾永远存在。将有限的生命浪费到这些心以外的现象上,你能抓得完吗?我们能做的,是学会“放下”。心清净了,外在的环境也会转化。真正的清净要在心里,最美的山水也在自己心里,而不在身外。

被他人批评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应该感恩对方。因为是他促进了你的进步,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不足;每日三省己身,即使是无中生有的评头论足,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的处世态度来处理。

Life is brief, and then you die, you know?人生短暂,过着过着你就没了,明白么?(图片来源:资料图)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人的一生里,“死”并非只有一次,只要你愿意,生命时刻都可以重新开始。每个人都可以随时给自己举行一个小小的“葬礼”,痛改前非,把握当下的黄金时光,脱胎换骨,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平日的生活中尽己所能地多做善事,不要等到错过了机会再后悔。在人

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伸出你的援手,帮人一把。即使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在关键的时候也能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对你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对受助的人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恩德。人生短暂无常,行善不能等待。

菩提一叶:最好的养生方法——心境平和

最好的养生方法:心境平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和”,一个人人喜欢的汉字。民以食为天,“禾”字旁一个“口”,当农业收成好了,口中有粮吃了,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有了保障,这是和最起码的前提了。中国汉字就是这么伟大。告子说“食色,性也”,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了。食乃维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为实欲,适可而止。不能贪著,否则失去平和,反而有害健康。

除实欲外,人还有虚欲,只能随缘而得,不可强求。人生如戏,知足常乐,同样不能执着,否则有害健康。道家讲“有即无,无即有”,佛家讲“色即空,空即色”。如果欲望过重,其结果只能是可怜、可悲、可叹。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佛教导我们说,世间本无烦恼,一切烦恼全是自己招来的。看看生活中的人,没有恋人想恋人,结婚以后吵闹甚至要离婚,没有子女想子女,有了子女累老人,不孝子女成了自己的掘墓人,没有官职想权力,有了权力,宠辱皆惊,何来幸福可言?没有钱财想钱财,有了钱财忘乎所以,欲壑难填,结果遗患无穷。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痛苦却都是自己造作的。佛法说“一切唯心造”,为什么?迷而不悟啊!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个病态的社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个人内心的矛盾。同时,种种矛盾也充斥着世界。一方面是科技的高度发展,种种发明创造,本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获得更充分的自由,结果反而为其所束缚。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的失落,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失去自我,沦为物的奴隶,有时以“我”为中心,强调什么自我凸显,自我中心,自我张扬,等等,然而这些恰恰说明了“自我”的失落。从佛学角度来说就是“贪、嗔、痴”三毒无限膨胀的结果。

天地下和,无焦无虑,无忧无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而能长久。一切成败毁誉都不影响平和宁静,这就是佛家所讲的“八风吹不动”。这里讲一个佛教故事,一位僧人替一家施主做法事,事后主人发现家中丢失20两白银,便怀疑是僧人所为,于是气势汹汹地到寺院中问罪索取。僧人明白来意后,取出白银20两说:“施主请把银两拿回去吧。”这个人抓过银子气冲冲回家去了,嘴里仍啰嗦不停。等他回到家中,

弟弟告诉他,昨天因为事情紧急,来不及告诉哥哥,拿走了银子没有及时交代。他听后感到非常内疚,万分羞愧,急忙回到寺庙送还银两,向法师道歉。师父接过银子只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一个有口皆碑的大师,被人诬偷银两却泰然处之,不怒不争。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双方都没有证据,如果对簿公堂,也只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但必定会引起更多人的猜疑。一个法师,心中无染,心中无锁,外界的一切变化,对他丝毫不起影响,心中平和。相比之下,对照我们身边的儿女情长之苦,追逐名利之累,大家应有所悟啊!

六祖慧能大师说:“如来,如来,本来如是”。铁矿能炼出铁因为它本质是铁,金矿炼出金,是因为它本质是金,我们硬要从铁矿炼出成金,岂非妄想?这与鹅卵石中孵不出小鸡的道理是相同。所以,对子女生养以后,提供正常的长身体和学习条件以外,让他们懂得人生大道就是矣,不必过多操心。

平和即心理平衡,合于自然松静之道。人只有心静,才能去燥,沉稳才能避开轻浮之举。水面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烦恼生于不悟。佛教中有风动幡动之争的故事:公元676年正月初八,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讲经,有幡被吹动,两个听经的法师一个讲是风在动,另一个讲是幡在动,而慧能说:“风未动,幡也未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慧能从观察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来阐明一个道理,心静而专注听经,不应感觉到风幡在动,心猿意马精力没有放在听经上,才会看到风幡动。心静则安!慧能大师牢记五祖弘忍的告诫,为避免佛家内讧,持衣钵远离寺院南行隐名十五年,干的是所谓下等人的活,到了师父规定之日,才公开佛家宗师的身份-六祖。他的心是何等的静啊!这正是一静去百愁。再看达摩祖师的画像,祖师脚踏一杆芦苇过江,须发飘飘,身心松静,与天地融为一体,此时芦苇只是载体,真正渡江的是他的心,心通天地,天地人合一,那么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呢?再看《临济录》里的一段故事:有天晚上,大含和尚一个人在读经,一强盗持刀入室,和尚平静地问:“你是要钱还是要索命?”强盗说要钱,和尚就随手从怀中取出钱袋扔给强盗,说拿去吧。说完又看书了。强盗拿了钱正要逃出去,和尚突然大喊一声:“等等,出去把门关好。”这一喊吓得强盗呆若木鸡,屁滚尿流地逃窜。这个强盗事后对人说:“我打家劫舍,历尽风险十几年,从未像这次吓得魂飞胆破。”你看平和的威力竟如此巨大。

静守心房,顺乎自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场”,场静,周围乱也变静;场乱,周围静也乱。所以佛家讲“境随心转”,“心净则一切净。”这里我介绍一件真实的事:一位出身在富农家庭的中学老师,在“阶级斗争”的年代,这“阶级烙印”使他苦恼万分,他拼命地工作,对领导唯命是从,工作出色,学生尊敬,家长叫好,就是评先进,奖福利等方面永远轮不上,内心不平,又不能流露于外,结果疾病缠身,整个消化系统全出了毛病,牙龈肿胀,口腔溃疡,胃窦炎,结肠炎,用了中药西药,口服肠灌就是不见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转变,在善知识指引下,皈依了佛门,他渐渐明白了,结果什么药也没有服,病就不治而愈,为什么?平和啊。我国中医讲的治病就是让“精、气、血”平和。场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生物场是相互沟通影响的。佛法并不深奥,从养生的角度,懂得心静平和,远离烦恼,打牢养生的基础,这是养生的起步。

推荐第5篇:触控心灵的6句经典禅语

触控心灵的6句经典禅语

1、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2、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3、我们曾如此计较付出后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春种秋收,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反而会赢得更多。

4、走好已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5、真正的大德并不是对险恶一无所知,而是在经历过苦难之后,仍然保持着:——当初的善良,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6、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督促!

多去理解尊重别人,常怀宽容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是多么广阔,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的坚强。

推荐第6篇:生活禅语

净慧禅语

 修行就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发现自己的能量,发现自己有无限的创造力,发现自己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妙用。

 在生活中要表现出禅者行云流水、轻松自在的风度,一切都很淡定,一切都很放松。我们身体要放松,心情要放松,念头要放松,放松了就能身心安然,反之就会有很多的焦虑。 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学佛的起步要正,修行的全过程才会正。  我们的科学、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还是相对滞后。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学佛参禅就是要找到生命的这些终极答案。  因果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要信众生随业报而轮回六道,要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恶言行,天知、地知、自己知,欺不了天,欺不了地,更欺不了自己。

 身心调柔是一种修养过程。“调”者调和,就是要让自己的身

心管束得住,不致散乱,听从指挥。“柔”者柔顺,就是要让自己的身心进入被动、弱化的状态。听从安排,心平气和,而不是心烦气燥。身心调柔后,愤怒的心没有了,嗔恨的心没有了,人我是非的心淡化了。

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信仰三宝,要对三宝树立不可动摇的信

心。对三宝没有信心,修行就不能入门,修行就没有加持力,修行就没有效果。

生命的链条就象一个前无始后无终的记账卡,我们所行一点一

滴的善业、恶业,都会在这个记账卡上,刻下一道一道的痕迹,永远不会消磨,也不会有丝毫的差错。报应昭彰,如影随形,可不惧哉!

我们每天都要检查自己,要牢记《沩山警策文》中的谆谆教导,

“举措看他上流,切莫随于庸鄙”。

烦恼就像压在我们身上的千斤重担,就像绞索一样缠绕着我们

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由,不得自在。学佛最终的目标是以解脱为归宿,就是要解脱烦恼。解脱烦恼的当下就是现证涅槃。  儒家讲内圣外王,佛家讲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生活禅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落实“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念,在生活中强化素质,美化人格,善化心念,德化行为,先向高高山顶立(上求佛道),再向深深海底行(下化众生)。

 青年人要做有觉悟、有智慧的人;要做懂得惜缘惜福的人,要做有信仰、讲因果的人;要做有良心、讲道德的人;为我们未来生命的发展,走好第一步。

 围绕“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宗旨,学会在生活中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做一个善于体贴他人,关爱他人的人。

 人类要发展,要进步,更要有信仰。我多年来一直在呼喊“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八个字是做人的根本。呼喊了多少年,被不断的社会负面现象所证实,我的呼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五戒是人类道德的共同要求,五戒是一种普世的道德原则,完全符合人类和谐共存的要求。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淫、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食一切毒品)。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要使社会保持和谐的生活状态,就必须遵守五戒,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推荐第7篇:禅语平心静气

凡圣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过客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天外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

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佛之随者,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强求、不激进,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听天由命,他所认为的随缘只是任之弃之,悲观之见溢于言表。其实一切随缘并不是消极的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结果,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你该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满意你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过于执着,也就有了一颗平常心,此即随缘。

证严法师说:“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这是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须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偏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

推荐第8篇:禅语人生

优雅的人生,是用一颗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滋养出来的从容和恬淡。你可以跑在时间的前面,但不要跑在宁谧的心前面。环境可以乱,心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不能急。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利的就忏悔,然后放下。修行者的心灵: 过而不留。

【佛学谈人生6条智慧】

1、学会知而不言,谨记言多必失;

2、学会自我解脱,才能自我超越;

3、学会静静思考,才能让自己更清醒;

4、学会用心看世界,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

5、学会放下,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开始;

6、学会感恩,才能在逆境中寻求希望。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

凡人修养】不吃闲饭,不看冷脸;不掩己拙,不揭人短;不笑人穷,不欠人钱;不求人喜,不招人烦。

麦穗越成熟越懂得弯腰,人越懂得弯腰才会越成熟

「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处世妙方,「顺其自然」是一种豁达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 内心强大,则世界辽阔。

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有舍有得,因果使然

昨天,略去。今天,珍惜。明天,争取。对的,坚持。错的,放弃。

没人能一手把你拽到天堂,也没人能一脚把你踹到地狱,命运是苦是乐,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所以,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

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

人生九戒】戒躁,别轻易发脾气;戒卑,别认为处处不及旁人;戒傲,别总是自鸣得意;戒妒,别妒忌别人,总希望别人栽跟头;戒愁,不要生活在忧虑中;戒慎,不要提心吊胆;戒悲,别让不幸的事常浮现;戒疑,别总以为别人暗算自己;戒怒,别人的玩笑不要生气。 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不要站在旁边羡慕他人幸福,其实幸福一直都在你身边。只要你还有生命,还有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你就没有理由当过客、做旁观者,更没有理由抱怨生活。

 禅语文摘:

生命中所有事件的发生,不论当时多么痛苦、悲惨,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赐予你智能、力量与觉醒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苦才是人生

  不管是什么缘,既然结了就要还,这叫随缘。随缘不是随便,而是尽人事,知天命,「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生贵在一个“耐”字,要承受得住,经受得起:耐冷,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耐苦,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终有云开日出时;耐躁,心静如水,不为钱权利所累,笑看云卷云舒;耐烦,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人气我我不气;耐忙,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耐辱,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  幸福不是邂逅的,而是修炼出来的。人生如天空的云朵,总是变幻莫测。等待幸福如同期待晴天,命运由天不由人;寻找幸福如同自备雨伞,晴可乘凉,阴可避雨。修炼一颗淡然的心,就是为自己备下人生的雨伞。淡然,既不畏惧于凄风苦雨,又不动心于名利诱惑。修炼一颗淡然的心,才能固守人生的幸福

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混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

详情

 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定心。心静了,生活自然也就安稳了,人生自然也就安定了。反之,如果不能保持的内心的宁静,就会被情绪所控制,稍不注意就可能误入歧途、贻误终生。所以,以其郁郁寡欢埋怨命运,不如清清静静闲坐修心

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每个人都能会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熟。成熟的人,不为得而狂喜,不为失而痛悲,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而已;成熟的人,不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地生活。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心静气和,淡定从容

1、「任难任之事,要有力无气」;

2、「处难处之人,要有知无言」;

3、「行难行之道,要有信无惧」;

4、「忍难忍之苦,要有容无怨」。【一日一禅】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关系,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关的,舍与得也是互动的。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

在多人面前你要观察自己的言语,在自己一个人时候你要观察自心

人这一生,如用1%力气选择,99%用心重复,每一次都能感受新鲜的力量;如用99%力气选择,1%重复,只能不断重复失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助人不求感德,处世不求邀功,做事不求奖赏。处世无过便是功,作事无功便是过。为人,无悔便是道,无怨便是德。问心无愧足矣

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忘记。快乐有四要素:可以改变的去改变,不可改变的去改善,不能改善的去承担,不能承担的就放下 

 

  

 禅语文摘: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今天遇到任何烦恼的事,到了睡觉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想它

能看穿你三方面的人值得信任:你笑容背后的悲伤,你怒火里掩藏的爱意,你沉默之下的原因。

禅语文摘:

生活就是修行的过程,修行,修的就是这颗心,心调柔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净了,周围无一不是菩萨。一念苦,一念乐,一念得,一念失,不要胡思乱想,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没有谁能主宰你的情绪,要做自己的主人,做个智慧的主人,宽厚。仁爱。快乐。无忧。

得到勿窃喜,失去毋徒悲,得失只是一种状态,保持灵魂的安静才是真正的大心境。

  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这是最大的恶习。人常常要求别人十分,要求自己零分,都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日久自然成为习惯,这就是习气。 禅语文摘: 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让情感不断地升华;慈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让爱心不断地扩散。

  禅语文摘:

慈悲应世,不冀回报,荣辱得失于我皆逆增上缘,天下众生于我皆法侣道亲。

有些人对得不到的东西,总一直以为很好,但等得到以后,则是„到得原本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凡事如果抱着好奇的心态去追求,总会让人„平常‟得失望,反之,如果是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看它,心中则会有无限祥和与妙谛。”

禅语文摘:

懂得利益别人的人,才是懂得利益自己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

  不说谎,就是信用,信用即财富。讲爱语,就是慈悲,慈悲即功德.人生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力,在于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

平凡的人生,默默的度过。该得有的迟早会有,过分强求也无谓。该失去的,也迟早会失去,正如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倒不如珍惜眼前的平凡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苦乐。人生本来就是苦乐相间,得失更替。与其终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倒不如平平静静中去享受,去感悟,人如果真静下来总会想明白很多东西

查看原图向左向右更多图片

 禅语文摘:

心本大如虚空,包罗万象。一切法唯心所作,一切境唯心所现。天下本没有心容不下的事物,如果有一事物不能容下,肯定是一念妄想执着作障碍。须得要立即回心自照,识破妄想,放下执着,心中即会万里无云

 禅语文摘:

幸福的底线其实就是不贪婪,不去做那些无味的假设,也不去奢求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常常心存感激,感激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人,哪怕只有一丁点或极短的一瞬。想要很多幸福的时候,幸福是一个魔鬼。当我们不那么贪婪的时候,幸福就是一个天使。如果给幸福划一道浅浅的底线,那就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 禅语文摘:

通常慈悲心的训练从亲近的人开始,希望对方快乐,愿意分担对方的忧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你安乐,我要为此而努力,尽管我还在学习中,有时会显得笨拙和力不从心。你若给我回馈,我很感激;若没有,我也要慢慢学会不恼怒,因为我的愿望是你安乐。在你追求幸福自由的路上,有机会为你做点什么,我很高兴。

查看原图向左向右更多图片

 禅语文摘: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心中存有幸福,幸福就会在你的身边。每个人都要学会珍惜眼前真正所拥有的,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马不停蹄的疲于奔命。谨记,如果只知道盲目的去追寻那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幸福,你就会错过路边最美的风景。而很多东西,错过了一时,就是错过了一生,将来就不会再有机会挽回

 学会爱自己,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上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禅语文摘:

人生中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 利人就是利己。

人生虽没那么简单,但又哪有咱们想象的那么艰难和复杂,不过是成住坏空,无休止的轮回而已。不必要的喜怒哀乐,不必要的紧张放松,折磨自己的身心也不得安宁。学着做自己的心灵捕手,宽恕别人,善待自己,不再为了几两银子伤了和气,不再为了几句口舌闹翻真情。

 了知向外追逐的辛苦,才能珍惜内在宁静的可贵

 【佛语悟道】佛曰:1.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2.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佛语禅心】

1、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2、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

3、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 【佛语禅心】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心迷就会苦,心悟就自在。心善即天堂,心恶即地狱。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会错误。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

查看原图向左向右更多图片

1、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会很痛苦。

2、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结果,才能评定。

3、常以为别人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4、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 佛语禅心:有一分善心,就有一分安静;有一分善行,就有一分功德;有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开心;少一分计较,就多一分快乐;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有一分放弃,就多一分收获。有一分冲动,就多一分懊悔;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禅语文摘:

1、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赞美并享受它们所带来的美好。

3、当困难来临时,用微笑去面对,用智慧去解决。

4、人就是孤独的,缓解它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静的接受它。

5、这个世界最脆弱的是

 生命,身体健康,很重要

灵禅语:生命的开始是一种偶然,生命的终结是一种必然。生命犹如风中的种子,何时落地,生于何处都不由自己。对幸福的渴望是生命共同的愿望,只是落地的那一瞬,命运选择了我们。可是,无论“那一瞬”是福是祸,都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路是我们选择命运。如何选择,生命必然如何终结,或苍白或辉煌

 【心灵禅语】1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2希望人际关系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3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学会原谅和容忍。4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圣严法

 禅语文摘:\"快乐,不在繁华热闹中,而在内心的宁静里; 烦恼,不在谨言慎行中,而在人我的是非里。\"  知人不必尽言,留些口德于己;责任不必苛尽,留些肚量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恋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些宽容于己;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于己;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于己;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地于己

 禅语文摘:

“情绪是一时的,慧命是一生的。不要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

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星云大师谈幸福

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   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禅语文摘: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  禅语文摘:

“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禅语文摘:

“钻石,不要跟石头比大;花草,不要与松树比高;溪流,不要跟海洋争大;平民,不要跟政治人物比权力。因为钻石的精美、花草的芬芳、溪流的奔放、平民的潇洒,都不是大石、高松、海洋、权力所能比的,因为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佛光菜根谭

 禅语文摘:

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带给你快乐,别人没有义务给你快乐,要通过自我内心去寻找快乐,使心如宝藏,资源取之不竭

受人所托,要忠人之事,不可轻诺寡信。带着一片忠诚的心,把一件事情做好,不是替他人做好,而是为自己把承诺做好,如此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就会健全了

 禅语文摘:“所謂正信: 第

一、要相信善惡因果必定有報應。

二、要相信世間絕對有聖賢好壞。

三、要相信人生必定有過去、現在、未來。

四、要相信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佛教,你可以不相信佛祖,但你不可以不相信這些道理喔!”—星云大师《迷悟之间-正信与迷信》禅语文摘:

净土的建立,应从心开始,一般的环保是心外的,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大的环保;心内的环保做好,心外的环保才能完成

 禅语文摘: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然不美丽,虽然很笨重,却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弃自己,羡慕别人,哪里会成功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虽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质世界,却仍然无法学会如何相处这样的生活细节  有巧智,才能有灵性;有巧智,才能有活动;有巧智,才能有美感;有巧智,才能有思想。有慧心,才能明白自己;有慧心,才能认识世界;有慧心,才能洞察一切,有慧心,才能预知未来。智慧不是从头脑生出来的,是从心灵启发出来的。

一个人快乐的源泉: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其次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是把别人当成别人;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   禅语文摘:

有怀才不遇的情愫者,中间必定缺少一份缘,要知苦恼、知惭愧。愚者也有一得,要认识清楚自己的长处、缺点、过失,并刻骨铭心的去改过。只要有条件,不怕没有伯乐欣赏,就怕自己不是千里马

世间万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能即可成效。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需要经过时间成长的,即使是时间,也是一秒一秒的,才能成分?现在社会人心希望速成,社会的生命就会缩短,人的生命就会畸形。因为快餐的东西快冷、快饿;特效药快好,也会带来其它的副作用。所以,养深积厚才是成功之道

禅语文摘:

星云大师说 \' 大彻大悟很难,但每天有一点小小的开悟是可能的,我每天都在努力,要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断用心去天天开悟.\'-- -(星云大师传) 

 

语文摘:

人生在世,归纳而言,就是与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一是他人。自处处人,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一个人生时空的圆

文摘:

生命的价值就是“爱”,生命的意义就是“惜”。有爱,就有生命;有爱,就有生机;有爱,就有存在;有爱就有延续。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亡就算结束;生命是无始无终,生命是无内无外。生命是相互的,是因缘的;想独存,想自己,那就没有生命了 

 禅语文摘:

一炷清香不如一瓣心香,一束鲜花不如一脸微笑,一杯净水不如一念净信,一串念珠不如一句好话禅语文摘:

我们每天都要生活,有的人糊里糊涂的过一生,有的人却潜心于研究自己为什么要活著?这就是追求觉悟的生活。觉悟的生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过一个觉悟的生活呢?我提供四点意见:

一、要自己承担。

二、要随缘放旷。

三、要明白自己。

四、要珍惜生活。

 乐不足喜,乐极也会生悲;苦不足忧,苦尽也会甘来。苦与乐完全是随着心念而起,也随着心念而灭。”

 我們雖然生長在這汙濁的娑婆世界,只要懂得心靈環保,也能成為一朵出汙泥而不  染的蓮花。---《佛光菜根谭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

„人生在世拥有的并不一定真实,因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必须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成就,如同打篮球,要感谢有敌手,球才玩得起来。对不悦不喜的人,也应该“珍惜”,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星云大师谈处世

“神通敌不过业力,也非究竟之法,为佛所不允;故学佛不要迷信神通,平常心是佛道。”   禅语文摘:

“带着抱怨心做事,即使是好事,也无功德;常怀欢喜心行善,即使没成功,也有功德。”

 禅语文摘: 《佛语禅心》:宽容将换取一切美好的事物。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宽容盛产幽默,减少人生的沉重感,让人生充满快乐和欢笑

 禅语文摘:

“有情众生为什么那么忧苦?为什么不开悟?因为有烦恼、有执著,人一旦有所执著,就得不到解脱,烦恼就没有穷尽。执著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执著从自私自利、无明的心生出。我们不要执著于自己想要得到的,自己认识的那么有限,执著就让这个有限的认识更拘泥了。”

 禅语文摘: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禅语文摘:

无论对于何人、何事、何境,不起烦恼念,不增执着心,这是看破。人无恒常,事无恒久,顺境处之安然,逆境处之泰然

禅语文摘:

#禅#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有什么可执著的。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

 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健康;如果成为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价值多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

 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

查看原图向左向右更多图片

 禅语文摘:

假如狭隘地认为自己最能干,跟任何人都没有合作的默契,滴水则很难变成汪洋。要想成功,仅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必须要有他人的帮助。而这种人际关系,只有真诚、包容、体谅的心,才能巩固起来

许多人能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刻苦自励,却未必能处顺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会随之而至。失意时要忍,事事顺利、飞黄腾达时也要修“忍辱”行

 禅语文摘:

面对一块瓦片和一团棉花同时从高处落下时,瓦片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轻飘飘的落了下来,毫无损伤。我们应该像棉花一样谦卑下来,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而不是像瓦片一样有棱有角,坚硬易碎,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学着让自己成为棉花,可以为别人抵御风寒,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

 仁者的无敌,不是因为仁者可以打败一切,而是在仁者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敌人。敌人不过是自己心念中的影像而已。朋友不能教给我们的东西,敌人却可以教给我们,敌人教给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应该回报以更多的感激。所以,真的仁者,不是没有对手,是不把对手当对手,而当成磨炼自己心灵的师友 禅语文摘:

只追求成长,不追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

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笨拙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之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

查看原图向左向右更多图片

 禅语文摘:

人生终究不是理想的化身,虽然,我们也曾辛勤耕耘,但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能得到。我们与其一厢情愿地追逐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收获身边的每一份真实。请记住的是:人,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什么,只要努力了,都是值得满意的

 禅语文摘:

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推荐第9篇:佛家禅语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 佛曰:“寻找自我。”

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问曰:“人为何而活?” 佛曰:“寻根。” 问曰:“何谓之根?” 佛曰:“不可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未为珍贵,知安乐放值千斤。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为最高。切勿贪以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平安乐逍遥。

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8.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工夫深。

10.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1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 二.行善

1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为至,福已远离。1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15.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 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1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1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9.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20.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2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22.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23.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4.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2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6.印光大师法语: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2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8.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29.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30.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的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31.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32.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33.情生智隔。

34.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35.人世间的艰难与困苦,就是一种考验。

36.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的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出差错了。

37.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38.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 39.人如果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40.生命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生活得平常。 41.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 42.不耗时间批评别人,多花时间改善自己。

43.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 44.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

45.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修来的擦是真的。 46.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47.三餐常思农民苦,日用莫忘众生恩。

48.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好似一份虔诚的慈悲心。4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50.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51.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 52.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53.忍辱治嗔恚,懂得涵容就是有福之人。

5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 55.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56.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57.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58.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靠后。 59.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60.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6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

62.有求皆苦,无欲则甜。

63.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64.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

65.弘一大师《生命之爱》----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揣缩。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佛家禅语: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佛家禅语: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佛家禅语:马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禅诗-《赠琴僧》: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雪窦重显。

佛家禅语: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佛家禅语: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佛家禅语: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佛家禅语: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佛家禅语: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佛家禅语: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佛家禅语: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佛家禅语: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佛家禅语: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佛家禅语: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家禅语: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佛家禅语: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佛家禅语:几个小孩想做大师的学生,大师让他们每天打扫教室。大师好久不来教室后,仅剩一个小孩天天打扫,最终这个小孩被选中。

佛家禅语: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佛家禅语: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法句经》

佛家禅语: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佛家禅语: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佛家禅语: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佛家禅语: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佛家禅语: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佛家禅语:在隋唐之间,在宗教地位上,出家僧众始终以师道相待,他们对帝王,可以长揖问讯而不跪拜,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推荐第10篇:经典禅语

禅语精选

1、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当你闭上嘴巴,苍蝇就永远飞不进来;当你不开口的时候,恶业就不能对你造成威胁。

3、放下一切执著,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课。

4、我们不能离开生灭法,另找一个不生不灭法,我们如果悟到空性,当下放下,我们就是不生不灭,就是佛。

5、整天就是我执:我对,别人都不对。那样永远无法见到真理,要见到真理,要大无我的精神。

6、我们众生为什么跟佛会有隔阂?就是我慢。简单讲就是自己认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识、佛陀现前都听不入耳。

7、外道,就是永远断不掉我执,故永远舍不掉对错误知见的坚固执着。

8、如果不把自己内心的我执三毒倒掉,善知识现前,对你是没有用的。

9、得到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会是一种灾难。

10、大彻大悟的人象什么呢?就象虚空,你拿石头丢上虚空,它都不会抵抗你,你也伤害不了它。

11、我们不必去改变众生的观念,我们只要调整我们自己就行了。

12、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我们最好采取尊重的态度,否则会更显我们的无知。

- 1

25、佛是什么?就是觉性。觉悟以后,你就是佛。觉性在哪里?就在我们心中。

26、如果你不能离相,那就谈不上修行。

27、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28、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9、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30、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33、若是用妄想心、错误的心来讲经说法,一盲引众盲,全军覆没。

34、执著就是生命的绊脚石。

35、你著境,你就有生死。

36、一切相对你无碍,生死与你无关。

37、佛法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就是本性,天上天下,只有自己的清净本性,可以作依靠,包括释迦牟尼佛都不可以依靠的。

38、直下承担,我就是佛,我要发菩提心,但是无菩提心相,无相,为菩提心。所以发菩提心,无菩提心可得,发而无发,无发而发,是名菩提心。

39、如果不懂禅,那就完全不懂净土。40、没有妄想,就是涅盘。

41、用无住的心去为一切善,就通通是本来面目的现前。

- 3

59、真理之下不讲人情的。

60、摆平了内在的世界,你就摆平了外在的世界。6

1、我们人若是知道要来学佛,你就一定要达到目的,就(是)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作祖。

62、不要用抗拒心来面临这个世间……要看什么都顺才叫学佛,没有是非、没有善恶,一切放得下,这就是真正的佛的本意啊。

63、修行人要离相才有道可说,着相的话,没有所谓的道。6

4、真空妙有,妙有就是大用现前。

65、无所住不是冷血动物,无所住是很有感情,只不过是随缘而已。真正的诸佛菩萨都是很有感情的人……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

66、自我,就是一种陷阱。

67、善待你的敌人,你的敌人自然会消失。6

8、错觉跟假设是我们人类的致命伤。

69、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而一直不能觉悟,然后借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那更糟糕。

70、我们人最痛苦的就是活在错觉当中,是名可怜悯者。7

1、世间只有两种(东西),给我们最大的痛苦,第一个就是错觉,第二个就是假设。

72、一个圣者,他一样有感情,但是他这种感情是会入本性的的东西,也就是说,纯正因悟道而生起的慈悲心。

73、诸佛菩萨要修行,一定要离相。

- 5不染。

84、清净的本性,就是我们最大的道场。

85、真正的清净的道场,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无诤之心。8

6、我们人之所以会成佛,完全要靠正知正见的般若智慧。8

7、法是叫你从痛苦(中)解脱,不是执著这个文字、外相的东西。

88、法是让你方便运用,不是要你执著。

89、意识心不是成佛的根本,要明心见性才是成佛之根本。90、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 7 -

第11篇:人生禅语

人生禅语

●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讲话要温和轻柔,态度要谦诚亲切。 ●孝顺要及时,行善也要及时。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多原谅别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气大。 ●心中有爱,才会人见人爱。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计较少。 ●把握当下,就是用心。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步,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

●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

●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

●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

●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

●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

●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

●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

●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

●只有忘记对别人的善行,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别人施善。

●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树立起来,人的声望更要用毕生的德行来养护。

●点火者明,近火者暖,玩火者焚。

●恶性,往往认贼作父;善心,则可以化敌为友。

●心如水,而性则可能是盐、是糖、是茶、是咖啡¨¨¨这样,心境不同时,心性也会异样。佛性则是人性的慧根。

●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 ●情是一种心灵感觉,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种心灵味觉,淡里自有佳境。

●和为贵,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为高,所以才需忍让、忍耐、隐忍。

●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

●福临心享,祸至神伤;祈福避祸,人自安康。

●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遇而安,乃心性之至境。

●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

●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无私者才是慧觉。

●入世者聪,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业者觉。

●人生悟道,在聪明的台阶上只能仰视,只能在智慧的峰顶才会鸟瞰。

●心性须要修养,就像生命需要滋润一样;心灵需要修缮,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样。

●修德要身体力行,养性要心无杂念。

●修养,要知羞而学,知错而改,知耻而思。

●修形养性和施善积德,既要点滴做起更要日积月累。

●自爱是一已之爱,博爱是众生之爱;不弃自爱,弘扬博爱,才是真爱。

●一已之爱,有利于家庭的和睦;众生之爱,有益于社会的和谐。

●一颗爱心便是一缕春风,一片阳光,便是一生快乐,一世美好。 ●爱可以扩展,爱可以延伸¨¨故大爱可以无过;爱要铭刻爱要珍藏¨¨故真爱永恒。

●赶路要趁早,修身重戒律,养性贵有恒。

●养身必先养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 ●人的本能是爱自己,人的本性是不伤害他人。

●爱人先自爱,自爱先自觉,自觉先自省,自省先自悟。 ●生命有限,爱心无限;无限的爱可以把有限的爱延长。 ●爱无所求,被爱无所累,便是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一已之光只是一点明亮,只有点亮大众之光,才会燃成一片光明。

●赐福别人,就是造福自己;宽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首先是被别人需要,然后是被别人赏识,最后才是被别人赞誉。 ●人生难得解脱,难求洒脱;解脱只是自救,洒脱才是自在。 ●无论教化,还是感化,最终的效果当是心灵的灵魂的净化。 ●面对非议,无愧则心安;身遭诬陷,无愧则定神。

●要得到别人赞叹,就得先赞叹别人。 ●最有力量的菩萨,就是我们的手脑。 ●不断发挥生命功能,才是活着的人生。 ●听到好话,要如海绵遇水.牢牢吸住。 ●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不要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 ●生活有朝气,活得畅畅快快,工作讲求效率,做得踏踏实实。 ●以爱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则人生到处充满了真善美。 ●稻穗结得越饱满,越往下垂,一个人越有成就,越虚怀若谷。

第12篇:经典禅语

经典禅语: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如果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感悟智慧人生,聆听生命真理

《不受世间污染》佛陀说:“莲花生于水、长于水,但高出水面纯洁不受污染。人生于俗世、长于俗世,但藉着心灵的升华,高出俗世不受俗世污染。”禅即是生存于红尘,而不受红尘的一切所污染。开悟的禅者,永远活在于当下!因生命的实相是:时间由无穷多数的当下所积累而成,任何刹那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

经典禅语:

《退步原来是向前》大肚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高僧,法名契此,号长汀子,浙江奉化人。布袋和尚笑口常开,云游各地居无定所。传说是弥勒菩萨化身转世人间。布袋和尚曾受田家斋饭布施,田家向他求问:“什么是道?”布袋和尚回答说:“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经典禅语:

《平常心是道》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还用功吗?禅师回答说:用功。有源律师问:如何用功?禅师说: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有源律师问:大家不都这样吗?跟你有什么不同?禅师说:不同。有源律师问:有何不同?禅师回答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

302012-04 经典禅语: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302012-04 经典禅语:

《不要理他》 寒山问拾得说:“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 该如何处置乎?” 拾得回答说:“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感悟人生智慧,聆听生命真理,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92012-04 经典禅语:

有位和尚手脚不干净,常偷香油钱。有天重施故技时,被师兄逮着,抓去见禅师。师兄说:又偷香油钱,一定要处罚。禅师说:原谅他。师兄说:一定要赶走害群之马,不然我们离开这里。禅师说:如果要选,我还是选择留下他。你们早就明白是非,但他却是非不分,如果我们不帮助他,谁来帮助他。 向左转|向右转查看原图 272012-04 经典禅语:

苏东坡经常和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派遣书僮过江送给禅师,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拿笔批“放屁”两字,叫书僮带回。苏东坡看到后,气急败坏地过江理论。禅师见了苏东坡大笑: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过江来?

262012-04 经典禅语:

《不能代替》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行脚,途中宗圆因跋山涉水的疲困,闹着要回去。道谦说:“出来参学走了这么远的路,半途放弃实在可惜。从现在起可替你做的事我代劳,但五件事我帮不上忙。”宗圆问:“那五件事?”道谦说:“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道谦的话,宗圆大悟,从此不敢说辛苦。

252012-04 经典禅语:

有学僧问云门说:“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云门用柱杖捣他,学僧连忙退后。 云门说:“你不是瞎子。” 云门又叫僧人过来,僧人便走近前来。 云门说:“你不是聋子。” 云门又问这僧:“你懂了么?” 僧说:“不懂。” 云门说:“你也不是哑巴。” 僧人于言下忽然大悟。推荐

252012-04 经典禅语: 《鱼向水中死》 死鱼漂浮于水面上。 有人问禅僧说:“鱼不是以水为命吗?” 禅僧说:“是啊。” 那个人说:“那么为何会死在水中呢?” 禅僧回答说:“如同凡夫以红尘为命,生于红尘死于红尘一样。”净化心灵感悟智慧,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42012-04 经典禅语:

《见山又是山》 苏东坡参禅三个层次, 如同青原行思禅师所说的参禅三个阶段, 青原行思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净化心灵感悟智慧,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32012-04 经典禅语:

《悟道是人的本分》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时, 还没有觉悟.....如同死亡!人当悟出自己的“道”,为自己的一生负责。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应该要想通,这辈子的人生之路要怎么走、怎么过?悟通自己的人生目的然后依实行进。 净化心灵,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232012-04 经典禅语: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苏东坡问佛印说:“我们求观音菩萨,为何观音菩萨也挂着一串念珠? 观音菩萨在求谁?” 佛印禅师:“求观音菩萨啊。” 苏东坡:“观音菩萨求观音菩萨?” 佛印禅师:“观音菩萨比我们还清楚,求人不如求己。”收听经典禅语

232012-04 经典禅语:

苏东坡和佛印打坐参禅,苏东坡:禅师!我打坐模样如何?佛印:像一尊佛!佛印:学士我打坐姿势如何?苏东坡嘲弄说:像一坨大便!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消息传苏小妹耳中,妹妹说:哥哥输了!禅师心中如佛,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大便,所以看禅师像大便。收听经典禅语

经典禅语: 《把自己摆在天堂上》 鸡寒上树、鸭寒入水。 人住在屋子很舒适, 猴子可不这么认为。 摆自己在错误的位置上,便是坠入地狱! 把自己摆在正确的地方,便是置身于天堂! 然而世间有多少人真正能在一开始便做好正确的选择? 然后无悔的尽情作自己、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推荐收听经典禅语

星座小蚊子: 守住宁静,让一切归于心境,不因喜欢而执著,不因虚幻而烦忧;守住宁静,让一切融于慈悲,不因伤害而远离,不因得失而分别;惟有内心的平静,伴随你一生的旅途;惟有内心的平等,滋养你相续的菩提;追逐的快乐,会静静地开花结果;摒弃掉浮躁,能给重压的心灵松绑;守住宁静,不要在虚妄中丢失了自我。

星座小蚊子(@xiaowenzi)

渐渐明白了,太在乎一个人往往会伤害自己;渐渐明白了,很多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渐渐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放手了也就意味着失去;渐渐明白了,最在乎的那个人,往往是最容易让你流泪的;渐渐明白了,真心对一个人是不需要回报的;渐渐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是过客,因为从来未曾为爱停留。

世上没有抛弃人的梦想,只有抛弃梦想的人。每天我们都面临两个选择:继续做梦或者追逐梦想;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生的财富,与其消极的逃避,不如勇敢面对,努力拼搏,就像鹏远刘鹏远(@liupengyuan086187990) 的马尔斯神话里面所唱“战斗,为了自由”~人生只有一辈子的时间,不靠自己,又能靠谁?

如何面对欲望,是大智慧。

俞敏洪:一个人的成熟,不是没有了欲望,也不是压抑欲望,而是懂得理性疏导欲望。七情六欲就像是河流中的水,没有了水就不能叫河,把水堵住不让流,也就没有了美丽的河,让河到处泛滥也不行,只有让河水恰到好处的流,用岸限制水流的方向,最后在岸上种上美丽的树,美丽的河就出现了。人对欲望的疏导也如此。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功过是非、恩恩怨怨,也有太多因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与遗憾。做人,做一个大气的人,要有足够的心胸、清醒的心智,淡泊自如的态度。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没有是非,不是无所作为,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以一颗平静的心笑对人生,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感谢每一个欣赏、帮助自己的人!

张小娴:人生有一種遺憾,是你也許永遠沒機會去答謝那些幫助過你、提攜過你,惟獨對你青睞有加的人。沒機會,不一定是那個人不在了,而是沒機會再見,又或者他根本沒有把這事放在心裡。即使許多年後再見,當時卻又好像不是說這些話的場合。所有的恩惠,唯有默默記在心中,把這份感激還給下一個有緣相遇的人。

生活有两大误区:一是活给别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其实,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行,用不着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要光顾着看别人,走错了自己脚下的路。

人生8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放不下、

第13篇:经典禅语

经典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50.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5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3.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5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57.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2.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3.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4.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66.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深秋悟雨

今天是星期天,当秋风吹散了前几日的热气,秋雨也随之悄然而至,昨晚已经开始下雨了,已经是下午三点了,雨也没有停下的意思,透过窗户往外望,一切像刚洗过一样,清新得让人不忍心去打扰这份宁静。我灵机一动,何不去小区后面边走走?撑把伞来到外边,听着雨滴打在伞上的声音,感觉此刻的我更接近某种真实。薄雾弥漫在空气,草坪上被雨丝织成的细纱隔着,迷蒙一片,雨水渐涨,有些无奈的浑黄。我喜欢在雨中深呼吸,感受雨中独有的清新,也让自己积蓄已久的郁闷被这略带凉意的秋雨洗刷掉。

秋雨迤旎着并濡湿着天空、树木、大地、江河以及人的思绪。不知是悲哀,焉或是孤寂?秋雨始终不愿停息它的脚步,是因为秋雨寂寞吗?秋雨需要有人倾听和叙语吗?有谁能解读秋雨的心声?也许秋雨用不知疲倦的淅沥,讲诉着秋季生命的故事。假如你我能用心静静的聆听,聆听它娓娓的道来和细细的诉说,就会理解秋雨的不倦,就会理解生命中第三季节的辉煌。我的人生是否已经进入第三季节,还会有辉煌的时刻吗„„?

秋季有生命的坚韧,有无悔的奉献,你看即使在风雨中摇落的枝叶,也无怨无悔的依附在树根旁、在大地母亲的胸膛静静的眠去,用无私的零落风尘碾如泥回报着大地的母爱。深秋的雨用凉,承受着季节的厚重,诠释着脚步匆匆的季节及生命的归宿。深秋的雨用凉,提醒人们更换季节的服饰,改变着世界的色彩。深秋的雨用凉,提醒着季节的更替,揭示着生命的轮回。深秋的雨,是冬雪的泪,在荡涤尘埃后的世界里,将一切装点成妩媚的银装素裹。深秋的雨用凉,呼唤着将至的冬和紧随其后的春。

有人云: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的熨贴;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拿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确实,雨是神奇的,伞上“嘀嗒嘀嗒”的声音,很清脆,如同滴在我心中一样,激起小小的涟漪无数,思绪开始飘荡在雨中。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往回走,想打开电脑,写一写这秋雨。 秋雨一直淋漓的飘洒到晚上,如此缠绵,该是深秋时节了吧?听着哗哗的雨声如同在听一段轻柔舒缓的乐曲一般。写着写着,再回头,窗外已暗淡一片。哦,不知不觉,夜,又悄无声息的来了。恍惚中,我听到了李商隐在窗前吟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朝那年的风雨犹如今晚一样响在耳畔,当时的诗人也如我一样,躺在被雨声包裹的小屋内,静听雨的声音,怀想着自己的心事。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诗句无由地爬进我的思绪,感觉诗人

喜欢和爱的区别

当你站在你爱的人面前,你的心跳会加速; 当你与你爱的人四目交投,你会害羞; 但当你站在你喜欢的人面前,你只感到开心; 但当你与你喜欢的人四目交投,你只会微笑.当你与你爱的人对话,你觉得难以启齿; 当你爱的人哭,你会陪她一起哭; 但当你和你喜欢的人对话,你可以畅所欲言; 但当你喜欢的人哭,你会技巧的安慰她.当你不想再爱一个人,你要闭上眼睛并忍着泪水; 当你不想再喜欢一个人,你只要掩住双耳! 喜欢,是一种心情 爱, 是一种感情 喜欢,是一种直觉 爱, 是一种感觉 喜欢,可以停止 爱, 没有休止 喜欢一个人,特别自然 爱一个人, 特别坦然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盼和他在一起 爱一个人, 有时候怕和他在一起 喜欢一个人,不停的和他争执 爱一个人, 不停的为他付出 喜欢一个人,希望他可以随时找到自己 爱一个人, 希望可以随时找到他 喜欢一个人,总是为他而笑 爱一个人, 总是为他而哭 喜欢,是执着 爱, 是值得 喜欢就是喜欢,很简单 爱就是爱, 很复杂 喜欢你,却不一定爱你 爱你, 就一定很喜欢你 其实,喜欢和爱仅一步之遥 但,想要迈这一步 就看你 是喜欢迈这一步 还是爱迈这一步 喜欢是淡淡的爱

爱是深深的喜欢

不懂的书

爱是生活中永恒的旋律,情是永不落的歌.爱一个人有时候说不出任何理由,即使是缺点,都觉得是那么均衡的分长在爱人脸部的各个黄金部位,咋瞧咋顺眼,这也许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爱之魔力所致吧。当不再爱时,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咋瞧咋反感,甚至还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感慨!热恋中的她对你倾吐爱慕时是真心,不再爱时也是实意,明明是自己变心了,还会用各种理由搪塞,什么爱深缘浅,什么有缘无份,等等......。

对待情人,都必需要有一份冷静,一份淡然,一生的情人没有人不想要,但也不能太过强求只能随缘。怎样把握自己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见仁见智各有观点不同。首先要懂得网恋也好,现实生活中情人也罢,只是烦琐生活中的一种弥补,一种感情的释放、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只能开花不能结果的情感,所以一定要把握尺度。因为它只是个流星缘,让俩个有缘人偶然相遇,摩擦出眩目慑魂的爱火,激情过后这种爱随时都会转瞬即逝。越是倾心付出,伤的会越重,会越是无法自拔悲痛万分。

因此爱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全部赔进去。除了血脉相连的亲人,有谁值得你用生命倾心的去讨好,去付出、去爱恋。人应该自爱,如果自己不爱怜自己,尊重自己,别人又怎么会爱你呢?当处在如胶似漆的爱恋时候,也不要放弃自我成天围着爱慕的人转,距离产生美丽,要给她自由、给她空间、感情是要放养的,缠得太紧会让它窒息。尽量少吃点飞醋就会少许多的烦恼,有痛苦她愿意听你倾吐,幸福愿意和你分享,一起时相处感觉开心、快乐就好,管她这么多干嘛,不能够像要求老婆一样去要求她,就好比你用双手去捧沙子捧得越紧它流失的就会越快。

不要经常主动与她联系,如是给她打电话,或者发信息,遇到不回、不理,冷漠等情况,就不要再打,要清醒的意识到,她对你的感情已经淡了,已经开始怠慢你了,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朝朝暮暮的牵挂.你要清楚的知道,她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是梦的撞憬,是昙花般虚幻的爱,不要奢望太多.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逐步冷落他,做好随时分手的思想,不再抱太大的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一旦分手就不会有太多的痛苦。不要相信天长地久的信誓旦旦,不再贪婪曾经的爱恋,不必沉醉渐渐淡漠的感情。佛家说,不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争之,感情也是如此,不言,则无词能为言之,一切的誓言、承诺,都是脆弱,虚伪的。如果一切顺其自然,或许还能够把这份情延续,一月,一年、甚至一生相依。

当昔日的感情已不复存,当爱的花蕊已被秋风吹残飘零时,不要为负心的人过份悲伤,不要停栖在逝去的情感上呻吟哀怨,不要期待着爱火能够再次复燃。爱到深时无怨忧,都是自欺欺人骗傻子的语言,你的痴爱,你的悲叹,你的思念,你的无怨忧,换不回她当初的缠绵爱意,因为她无情才会冷落你,离开你。她要的仅仅是一点幸福感、一点浪漫、一点寄托、一点欲望而已,根本不想要一份天长地久的情缘。\"在对的时间,遇不到对的人,是遗憾,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痛苦,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是幸福\"。

收拾伤悲、收拾心情、做个睿智的人,不要为了不懂得疼爱你,珍惜你的人,再继续付出感情的牵挂,缠绵的相思。要快刀斩乱麻潇洒的向她挥手道别,主动离开她,让她失去你,那样在心理上要占点优势,留些遗憾给对方,对于遗憾,一直都是人们心中一道凄美的风景线。多数人都不知道珍惜感情,信奉越是得不到的就越美丽,失去的都是最好的,最值得终生回味。爱林这么大什么树都有,为什么要在同一棵树上吊死呢?缘来缘去缘如水,抹去旧伤,重新生活,相信一定总会有个人在爱的岔路口静静地将你等待,你可要用心感觉去等待,去寻找哦。

情人真是一本耐读的长卷!!!!1

幸福.......

很多时候,有人问我们,你幸福吗,出于礼貌或者一种虚荣,我们会说,“我幸福,我非常幸福。”可内心里,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幸福,因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是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如果自己比别人条件好,比别人幸运,就觉得比别人幸福,反之,就认为幸福只是别人的,自己永远都处在不幸之中,因而总是对别人嫉妒,对社会不满,似乎这个社会真的不公,这个社会的人群就那么自私。

人们产生这样的心理,是因为幸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指数,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幸福的感受不同,大部分的人,都把具有较高的地位,良好的经济基础看成是幸福的根本,而人是需要进行比较的,比较才能催人上进,使人拥有进取心,而人又不能事事都做比较的,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比你条件好的人多得多,比你条件差的人也不计其数,关键就看你怎样去看待人生,对待生活。

其实,在这个社会,不管在什么时候,自己都要不甘平庸,无论对什么事都要努力去争取,因为一个没有上进心的人,永远也不会有物质和精神上的充实,尽管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不一样,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地位,无疑地在自己的心里或大众的眼里,都是衡量幸福指数的一个尺度,但同时,生活又是自己的,怎样生活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幸福与否,只要自己感觉幸福,那就是幸福,那怕自己一贫如洗,那怕自己就生活在贫民窟里,那又怎么样,因为幸福与否,对人来说,是心里上的一种感觉,并不全是物质上的享受,我们可以说,乞丐有乞丐的幸福,总统有总统的幸福,其中的道理就在这里。

要怎么样生活才能幸福,并不是我们有多少物质上的享受,也不是我们要有多高的地位,有了这些,我们的心里会平衡些,感觉会好些,自然也就觉得比别人幸福些,但是,我们有了这些,有些时候并不感到幸福,甚至有些人还觉得自己没有那些打工仔幸福,我见过很多地位高的人,他们都认为自己不怎么幸福,我也接触过无数下层人,他们都说自己很幸福,条件高的人这样说,有可能是真的,因为越处于社会的上层,周围的人越虚伪,他们越得不到真情,而那些底层人物,他们往往是只要自己能够生活,能够养家糊口就感到满足了,对他们来说,福莫大于无祸,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一家人的福气,在这类人群之中,人们往往很容易真情相待,因而他们有着自己的幸福感。

幸福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难寻,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着不那么太自私的情怀,幸福就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因为幸福于我们,是不需要任何比较的,幸福就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感受,当别人对我们说一声“你好”时,你可以从中找到一种幸福感,当父母轻抚儿女的头时,儿女们就有一种幸福感,当我们在爸爸妈妈面前,亲热地叫两声,或者吻一吻他们,父母们就有一种幸福感,当我们在工作中,在事业中有了一点成绩或成功,我们也就有一种幸福感,幸福就是这么容易,幸福就是这样处处都在。

可是,我们很多人却说自己不幸福,我们也有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幸福,这不是别人的原因,也不是社会的原因,而是自身素质的所在,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看重的是金钱和地位,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真情,即使是亲人之间,大家也有一些说不清的介缔,所以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人性的虚伪,社会的阴暗,在这方面,自己的人性首先就扭曲了,扭曲了人性的人是没有幸福的,是找不到幸福的,虽然幸福尽管是一种感觉,可这种感觉是要靠外界的人与物的赐与,自己不付出,不对社会和自然充满热情,就得不到回报,就不会有幸福的来临。

我常常感到幸福,我也常常感到不幸福,当别人问我,你幸福吗,我真的不好回答别人,就我自己和别人对我的判断,我认为我是一个不幸福的人,别人也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幸福的人,找不到更多的金钱,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甚至有时,我还不得不为了一份职业四处奔波,可有时我又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我有自己的职业,我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人就是这么怪,不幸福中有幸福,幸福中也有不幸福。

人活着活的就是一种心情,就是一种感受,身在不同的环境,心情不一样,感受不一样,幸福的感觉也就不一样,但是不管怎样,只要自己保持乐观,不要消极处事为人,这样的人就永远是幸福 的人。

第14篇:水 禅语

一、柔静处下,随遇而安,真乃大象无形。

无定体,盛之方则方,注之圆则圆,大不可及,深不可测,远于无涯,长于无量,攻之不破,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燃,无所争,处之不善则覆舟决堤,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水性质最微最弱,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而火遇水则灭,木遇水则浮,金遇水则开,土遇水则软。假如用金木火土四行来攻水,水之无形,至柔之中,藏有天下至刚;至弱之内,含有天下至强,金木火土四行是无法取胜的。所以无知无欲的婴儿能够快速生长,呀呀学语的孩童能够高效学习,全赖其柔弱。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设法与成功人士交朋友,就是把自己放在相对柔弱的地位,由此激励和激发自己的潜能,提升、发展自己。如果把自己放置在相对优越的地位和条件下,倘若不知守柔,自己的事业就会从强盛走向衰微。所以柔静处下是一切成功人士赖以成功,巩固成功,发展成功的最大法宝。

二、坚韧不拔,目标专一,故而无坚不摧。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让人多少有些看轻了水。然而我们要学习水的执著信念与不懈追求,你看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浪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终将礁岩撞了个千疮百孔;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竟然也能将顽石凿穿。水流动趋下回曲,必定循着脉理。无论石缝岩隙,还是沼泽险滩,水都能顽强地生存。即便只是一滴露珠,也会笑迎朝霞,熠熠闪光。人的成功同样要依赖于它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并加以“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毅力才有可能。

三、包羞忍辱,胸怀博大,所以承载惊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灵活性、渗透力、亲和力、凝聚力,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来者不拒,反而“和其光,同其尘”,水容纳污垢以后,依靠自己神奇的自净功能,使其永葆纯洁。有博大胸怀志存高远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所谓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超常的承载必然锻造非凡的品质,非凡的品质必然开创无比灿烂的人生。

四、自爱不贵,广为不争,因此惠泽天下。

水,无色、无味乃至无形,朴实无华,平淡无奇,水谦逊无私,处高就低,在无私奉献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盐之产的同时,总是默默的流淌在低处,从不索取一分一毫私利。世上千变万化的色彩,都离不开水的浸润和协调;水与万千物质融为一体,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而每当这诸种物质生成时,水却总是排在名称中的第二位,从不争名。世界上最浩瀚广袤的平原,是水千百万年辛勤劳作的成果;世界上最壮美雄奇的山川,是水不经意间展示的鬼斧神工。水在行不言之道,它不但有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胸怀,又有坚定不移的顽强不息、回归自然的百折不挠的斗志。

五、上善若水,极优品格,悟到成功哲学。

仔细分析水能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人们会发现,如果深入探究这世界上千百年来所有成功人士的品行,就会发现,它们都能从“上善若水”中得到印证,那些成功的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饯行着“上善若水”的道理,虽然他们并不一定读过老子。由此可说,水的哲学就是成功哲学,上善若水就是成功品质,如果你想成功,那就要有一点上善若水的品质,有了一点上善若水的品质,成功也就近在眼前了。

关于上善若水的成功哲学,老子有极其精彩的论述。《道德经》第八若水章阐述了水的“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人能心如止水,避高就下,就是居善地;人能处心养志,内含光照,就是心善渊;人能爱物不遗,教人不倦,就是与善仁;人能语言真诚,心诚如一,就是言善信;人能因物付物,尽己尽人,就是政善治;人能曲直方圆,随所适宜,就是事善能;人能可行则行,可止则止,就是动善时。有此七善,则万善自存。拥有如此诸多成功品质,那成功就尽在囊中矣。

第15篇:佛家禅语

佛家禅语

01.无 生 秘 义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举着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举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举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接着,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教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忍。 02.初 示 宗 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这些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切法要,便摇头说:“不知道。”

03.断 臂 求 法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时常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

“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

“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怎料,慧可竟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这些坚定求法的举动最终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并赐法名“慧可”。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法。临别时,达摩祖师说:

“二百年后,此如来禅法将在中华国广泛传播,虽然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但自参自悟,潜行密证者仍然成千上万,不可胜数。”

04.法 界 眷 属

有一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05.拜 诣 真 身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

此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就赞叹:“光涌,乃肉身佛也。”

06.古 镜 茶 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

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店主,点了一下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着转身就走开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这个卖茶人都不如,惭愧!”于是痛下决心,勤苦参学,闭门深修,终于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这家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07.喝 消 轻 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刚一见面,东坡就说:

“听说禅师禅悟功夫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08.生 死 思 量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

“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09.不 可 思 议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没有佛性?”

“有。”惟宽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 学僧又问:“禅师你有没有佛性?” 禅师答道:“我没有。”

学僧不解地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你却没有呢?” 禅师说:“因为我不是一切众生。” “你既然不是众生,那一定是佛吧?” “也不是佛。”

“那究竟是何物呢?” “也不是物。”

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 禅师笑着答道“不可思,不可议,所以说不可思议。”

10.孰 见 斩 蛇

有一位讲经僧来参访智常禅师,禅师正在田间锄草。忽然草中窜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讲经僧不以为然地说道:“久仰禅师道风,今天一见,原来是个粗行沙门。”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究竟是你粗,还是我粗?”

讲经僧于是展开辩论,问道:“什么是粗?”

禅师放下锄头。

讲经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讲经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又问道:“你根据什么道理这样做呢?”

禅师道:“凭什么,且不说。请问你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了?”

讲经僧理直气壮地答道:“当下!”

智常禅师以训诫的口气对这位讲经僧说:“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讲经僧终于有省。

11.德 山 焚 稿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老婆婆的奚落,自此收敛起狂傲的心,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逼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山禅师:“你辛苦了,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僧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又把蜡烛吹灭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

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怀疑了。”

第二天,德山禅师将自己写的疏钞拿到堂前当众焚烧。当火焰燃起时,他吟唱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12.附 赠 宝 月

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平和地对那个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望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自语道:“可惜啊,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13.文 喜 嫌 圣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老翁说:“既然没有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文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

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14.方 便 接 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从谂禅师,从谂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先问: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明白。”赵州王回答。

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谂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谂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弟子们言下有悟。

15.刻 不 容 缓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十分肯定地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16.盐 翁 示 道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

“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

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 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 “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 “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

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请你说说看。”

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 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说是盐!”

17.东 坡 坐 空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

“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

“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

东坡欣然承诺。

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本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

东坡一时答不上来,便真将玉带解了下来,留在寺里作为纪念,至今仍保存在金山寺。

18.骷 髅 作 钵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

“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用餐时,因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感到十分不安,不肯使用。于是慧薰禅师说:

“你以净秽和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19.弃 绝 名 利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皇上再次降旨,禅师仍然坚辞不受,由此因抗旨获罪,并将发配淄州。官吏因敬佩禅师之德行和威望,示意禅师称病便可免刑。官吏问道:

“你是否患病?”

“没病。”禅师答。

“听说身上有疮疤。”

“以前有,现在好了。”

官吏让禅师再考虑考虑,禅师说道:

“你的厚意我领了,但不可以妄语求安。”

于是恬然前往淄州服刑,送行者多如潮涌。

20.自 家 珍 宝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禅,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

雪峰禅师抱怨道:“师兄,你总是睡觉,怎么不管我?”

岩头禅师:“你一直坐着干什么?”

雪峰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心未安,怎敢自欺欺人?”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满怀慈悲地说:

“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自己的见解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禅师就把自己所学的禅法心要讲述了一番。岩头禅师听了后,便高声说道:

“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真正的契悟,在于直下承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所讲言语,必须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禅师闻后大悟,连忙起身礼拜。

21.不 言 之 教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贴在殿前。诗中写道: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怎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22.三 业 归 心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

“身口意如何修行?”

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禅师:“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勿起念!”

白居易:“不起垢念,当然是应该的,不起净念,怎么可以呢?”

惟宽禅师:“黄金虽好,但金屑进入眼睛是会致病的。乌云会遮蔽天空,白云同样也会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于凡夫?”

惟宽禅师:“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宜太勤,亦不得忘失。勤者近于执着,忘者即落于无明,此即是心要!”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法的践行者。

23.和 谐 法 侣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惟则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你没有朋友吗?”

惟则禅师拍掌作声,只见好多虎豹鸟兽由庵后出来。樵夫大惊,惟则禅师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道:

“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敬佩,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24.端 拱 无 为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皇帝问道:

“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从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弘扬佛法,功德无量

第16篇:佛家禅语

佛家禅语(转)2011-01-10 11:14 十大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说既是错。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妙语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或为利所动,或为官而奔波,或为爱情而苦恼。把名、利、禄、情,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佛家妙语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他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相反,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为可耻。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当年识拔后生苏东坡,有人便对欧阳修说:“苏东坡才情极富,若公识拔此人,只怕十年之 后,天下人只知苏东坡而不知欧阳修。”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加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佛家妙语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此话最为重要,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敌人,如流氓、无赖、小人,此等衣冠禽兽之徒可恶之极,但看穿了,也无非是一堆垃圾。人最大的敌人,还是人自己。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怕的是自己患了病,茫然不知,处事犹豫不决,或过高地估价自己,由此而自大;或过分地崇拜他人,由此而自卑。一旦战胜自己,也就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飞跃,人生会打开新的一页。

佛家妙语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仅以上四条佛家妙语,我以为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不会疾病滋生。人的疾病,既有病理方面,也有心理方面的,后者对人的健康更为重要。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变有病为无病。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多少可贵的启示呀!

佛心禅语净灵台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 差 " )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9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93.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4.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95.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96.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97.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98.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99.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0.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01. 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2.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0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05. 真心是菩萨净土。

106.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07.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08.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9.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10.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1.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13.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5.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16.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7.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18.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1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20.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21.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22.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3.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24.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25.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6.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27.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28.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9.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0.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3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3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3.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4.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3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6. 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137. 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38. 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139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140.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141.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142.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43.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14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145.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46.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47.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148. 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149.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150. 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

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6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6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63.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64.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6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167.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8.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69.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170.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7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7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7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17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176.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177.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17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80.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18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82.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183.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184.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185.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186.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187.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188.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189.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90.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191.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192.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193.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194.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19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196.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197.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198.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99.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00.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第17篇:震撼心灵、洗礼灵魂【经典的大师参禅的禅语】

【经典的大师参禅的禅语】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华严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十善业道经》“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涅盘经》“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1

此土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梁武帝问达磨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云:“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云:“不识。”

帝不契。

达磨遂渡江至魏。

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大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三祖僧璨大师

师《信心铭》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四祖道信大师

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大师三鼓入室,

五祖弘忍大师遂徴其初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言下大彻,遂启祖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

六祖慧能大师

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笃信品第四

信惭戒意财

是法雅士誉

斯道明智说

如是升天世

愚不修天行

亦不誉布施

信施助善者

从是到彼安

信者真人长

念法所住安

近者意得上

智寿寿中贤

信能得道

法致灭度

从闻得智

所到有明

信能度渊

摄为船师

精进除苦

慧到彼岸

士有信行

为圣所誉

乐无为者

一切缚解

信之与戒

慧意能行

健夫度恚

从是脱渊

信使戒诚

亦受智慧

在在能行

处处见养

比方世利

慧信为明

是财上宝

家产非常

欲见诸真

乐听讲法

能舍悭垢

此之为信

信能度河

其福难夺

能禁止盗

野沙门乐

无信不习

好剥正言

如拙取水

掘泉扬泥

贤夫习智

乐仰清流

如善取水

思令不扰

信不染他

唯贤与人

可好则学

非好则远

信为我舆

莫知斯载

如大象调

自调最胜

信财戒财

惭愧亦财

闻财施财

慧为七财

3

从信守戒

常净观法

慧而利行

奉敬不忘

生有此财

不问男女

终以不贫

贤者识真

戒慎品第五

人而常清

奉律至终

净修善行

如是戒成

慧人护戒

福致三宝

名闻得利

后上天乐

常见法处

护戒为明

得成真见

辈中吉祥

持戒者安

令身无恼

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

修戒布施

作福为福

从是适彼

常到安处

何终为善

何善安止

何为人宝

何盗不取

戒终老安

戒善安止

慧为人宝

福盗不取

比丘立戒

守摄诸根

食知自节

悟意令应

以戒降心

守意正定

内学正观

无忘正智

明哲守戒

内思正智

行道如应

自清除苦

蠲除诸垢

尽慢勿生

终身求法

勿暂离圣

戒定慧解

是当善惟

都已离垢

无祸除有

着解则度

余不复生

越诸魔界

如日清明

狂惑自恣

已常外避

戒定慧行

求满勿离

持戒清净

心不自恣

正智已解

不睹邪部

是往吉处

为无上道

亦舍非道

离诸魔界

惟念品第六

4

出息入息念

具满谛思惟

从初竟通利

安如佛所说

是则照世间

如云解月现

起止学思惟

坐卧不废忘

比丘立是念

前利后则胜

始得终必胜

逝不睹生死

若见身所住

六更以为最

比丘常一心

便自知泥洹

已有是诸念

自身常建行

若其不如是

终不得意行

是随本行者

如是度爱劳

若能悟意念

知解一心乐

应时等行法

是度老死恼

比丘悟意行

当令应是念

诸念生死弃

为能作苦际

常当听微妙

自觉悟其意

能觉者为贤

终始无所会

以觉意能应

日夜务学行

当解甘露要

令诸漏得尽

夫人得善利

乃来自归佛

是故当昼夜

常念佛法众

己知自觉意

是为佛弟子

常当昼夜念

佛与法及僧

念身念非常

念戒布施德

空不愿无相

昼夜当念是

慈仁品第七

为仁不杀

常能摄身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不杀为仁

慎言守心

是处不死

所适无患

彼乱已整

守以慈仁

见怒能忍

是为梵行

至诚安徐

口无粗言

不嗔彼所

是谓梵行

垂拱无为

不害众生

无所娆恼

是应梵行

常以慈哀

净如佛教

知足知止

是度生死

少欲好学

不惑于利

仁而不犯

世上所称

仁寿无犯

不兴变快

5

人为诤扰

慧以嘿安

普忧贤友

哀加众生

常行慈心

所适者安

仁儒不邪

安止无忧

上天卫之

智者乐慈

昼夜念慈

心无克伐

不害众生

是行无仇

不慈则杀

违戒言妄

过不与他

不观众生

酒致失志

为放逸行

后堕恶道

无诚不真

履仁行慈

博爱济众

有十一誉

福常随身

卧安觉安

不见恶梦

天护人爱

不毒不兵

水火不丧

在所得利

死升梵天

是为十一

若念慈心

无量不废

生死渐薄

得利度世

仁无乱志

慈最可行

愍伤众生

此福无量

假令尽寿命

勤事天下人

象马以祠天

不如行一慈

言语品第八

恶言骂詈

憍陵蔑人

兴起是行

疾怨滋生

逊言顺辞

尊敬于人

弃结忍恶

疾怨自灭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

由其恶言

诤为少利

如掩失财

从彼致诤

令意向恶

誉恶恶所誉

是二俱为恶

好以口侩斗

是后皆无安

无道堕恶道

自增地狱苦

远愚修忍意

念谛则无犯

从善得解脱

为恶不得解

6

善解者为贤

是为脱恶恼

解自抱损意

不躁言得中

义说如法说

是言柔软甘

是以言语者

必使己无患

亦不克众人

是为能善言

言使投意可

亦令得欢喜

不使至恶意

出言众悉可

至诚甘露说

如法而无过

谛如义如法

是为近道立

说如佛言者

是吉得灭度

为能作浩际

是谓言中上

双要品第九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

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

拘愚入冥

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

随正意行

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

敏达善言

愠于怨者

未尝无怨

不愠自除

是道可宗

不好责彼

务自省身

如有知此

永灭无患

行见身净

不摄诸根

饮食不节

慢堕怯弱

为邪所制

如风靡草

观身不净

能摄诸根

食知节度

常乐精进

不为邪动

如风大山

不吐毒态

欲心驰骋

未能自调

不应法衣

能吐毒态

戒意安静

降心已调

此应法衣

以真为伪

以伪为真

是为邪计

不得真利

知真为真

见伪知伪

是为正计

必得真利

盖屋不密

天雨则漏

7

意不惟行

淫泆为穿

盖屋善密

雨则不漏

摄意惟行

淫泆不生

鄙夫染人

如近臭物

渐迷习非

不觉成恶

贤夫染人

如近香熏

进智习善

行成洁芳

造忧后忧

行恶两忧

彼忧惟惧

见罪心懅

造喜后喜

行善两喜

彼喜惟欢

见福心安

今悔后悔

为恶两悔

厥为自殃

受罪热恼

今欢后欢

为善两欢

厥为自佑

受福悦豫

巧言多求

放荡无戒

怀淫怒痴

不惟止观

聚如群牛

非佛弟子

时言少求

行道如法

除淫怒痴

觉正意解

见对不起

是佛弟子

放逸品第十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慧智守道胜

终不为放逸

不贪致欢喜

从是得道乐

常当惟念道

自强守正行

健者得度世

吉祥无有上

正念常兴起

行净恶易灭

自制以法寿

不犯善名增

发行不放逸

约以自调心

慧能作定明

不返冥渊中

愚人意难解

贪乱好诤讼

上智常重慎

护斯为宝尊

莫贪莫好诤

亦莫嗜欲乐

思心不放逸

可以获大安

放逸如自禁

能却之为贤

已升智慧阁

去危为即安

明智观于愚

譬如山与地

居乱而身正

彼为独觉悟

是力过师子

弃恶为大智

8

睡眠重若山

痴冥为所弊

安卧不计苦

是以常受胎

不为时自恣

能制漏得尽

自恣魔得便

如师子搏鹿

能不自恣者

是为戒比丘

彼思正净者

常当自护心

比丘谨慎乐

放逸多忧愆

变诤小致大

积恶入火焰

守戒福致善

犯戒有惧心

能断三界漏

此乃近泥洹

若前放逸

后能自禁

是照世间

念定其宜

过失为恶

追覆以善

是照世间

念善其宜

少庄舍家

盛修佛教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人前为恶

后止不犯

是照世间

如月云消

生不施恼

死而不戚

是见道悍

应中勿忧

断浊黑法

学惟清白

度渊不反

弃猗行止

不复染乐

欲断无忧

心意品第十一

意使作狗

难护难禁

慧正其本

其明乃大

轻躁难持

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

自调则宁

意微难见

随欲而行

慧常自护

能守即安

独行远逝

覆藏无形

损意近道

魔系乃解

心无住息

亦不知法

迷于世事

无有正智

念无适止

不绝无边

福能遏恶

觉者为贤

佛说心法

虽微非真

当觉逸意

莫随放心

见法最安

所愿得成

9

慧护微意

断苦因缘

有身不久

皆当归土

形坏神去

寄住何贪

心豫造处

往来无端

念多邪僻

自为招恶

是意自造

非父母为

可勉向正

为福勿回

藏六如龟

防意如城

慧与魔战

胜则无患

华香品第十二

孰能择地

舍鉴取天

谁说法句

如择善华

学者择地

舍鉴取天

善说法句

能采德华

知世坏喻

幻法忽有

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

见身如沫

幻法自然

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

身病则萎

若华零落

死命来至

如水湍骤

贪欲无厌

消散人念

邪致之财

为自侵欺

如蜂集华

不娆色香

但取昧去

仁入聚然

不务观彼

作与不作

常自省身

知正不正

如可意华

色好无香

工语如是

不行无得

如可意华

色美且香

工语有行

必得其福

多作宝花

结步摇绮

广积德者

所生转好

奇草芳花

不逆风熏

近道敷开

德人逼香

旃檀多香

青莲芳花

虽曰是真

不如戒香

华香气微

不可谓真

持戒之香

到天殊胜

戒具成就

行无放逸

定意度脱

长离魔道

如作田沟

近于大道

10

中生莲华

香洁可意

有生死然

凡夫处边

慧者乐出

为佛弟子

愚暗品第十三

不寐夜长

疲惓道长

愚生死长

莫知正法

痴意常冥

逝如流川

在一行强

独而无偶

愚人着数

忧戚久长

与愚居苦

于我犹怨

有子有财

愚惟汲汲

我且非我

何忧子财

暑当止此

寒当止此

愚多务虑

莫知来变

愚曚愚极

自谓我智

愚而胜智

是谓极愚

顽暗近智

如瓢斟味

虽久狎习

犹不知法

开达近智

如舌尝味

虽须臾习

即解道要

愚人施行

为身招患

快心作恶

自致重殃

行为不善

退见悔吝

致涕流面

报由宿习

行为德善

进睹欢喜

应来受福

喜笑悦习

过罪未熟

愚以恬惔

至其熟处

自受大罪

愚所望处

不谓适苦

临堕厄地

乃知不善

愚蠢作恶

不能自解

殃追自焚

罪成炽燃

愚好美食

月月滋甚

于十六分

未一思法

愚生念虑

至终无利

自招刀杖

报有印章

观处知其愚

不施而广求

所堕无道智

往往有恶行

远道近欲者

为食在学名

11

贪猗家居故

多取供异姓

学莫堕二望

莫作家沙门

贪家违圣教

为后自匮乏

此行与愚同

但令欲慢增

利求之愿异

求道意亦异

是以有识者

出为佛弟子

弃爱舍世习

终不堕生死

明哲品第十四

深观善恶

心知畏忌

畏而不犯

终吉无忧

故世有福

念思绍行

善致其愿

福禄转胜

信善作福

积行不厌

信知阴德

久而必彰

常避无义

不亲愚人

思从贤友

押附上士

喜法卧安

心悦意清

圣人演法

慧常乐行

仁人智者

斋戒奉道

如星中月

照明世间

弓工调角

水人调船

材匠调木

智者调身

譬如厚石

风不能移

智者意重

毁誉不倾

譬如深渊

澄静清明

慧人闻道

心净欢然

大人体无欲 在所照然明

虽或遭苦乐 不高现其智

大贤无世事 不愿子财国

常守戒慧道 不贪邪富贵

智人知动摇 譬如沙中树

朋友志未强 随色染其素

世皆没渊

鲜克度岸

如或有人

欲度必奔

诚贪道者

览受正教

此近彼岸

脱死为上

断五阴法

静思智慧

12

不反入渊

弃猗其明

抑制情欲

绝乐无为

能自拯济

使意为慧

学取正智

意惟正道

一心受谛

不起为乐

漏尽习除

是得度世

罗汉品第十五

去离忧患

脱于一切

缚结已解

冷而无暖

心净得念

无所贪乐

已度痴渊

如雁弃池

量腹而食

无所藏积

心空无想

度众行地

如空中鸟

远逝无碍

世间习尽

不复仰食

虚心无患

已到脱处

譬如飞鸟

暂下辄逝

制根从止

如马调御

舍憍慢习

为天所敬

不怒如地

不动如山

真人无垢

生死世绝

心已休息

言行亦正

从正解脱

寂然归灭

弃欲无着

缺三界障

望意已绝

是谓上人

在聚若野

平地高岸

应真所过

莫不蒙佑

彼乐空闲

众人不能

快哉无望

无所欲求

述千品第十六

虽诵千言

句义不正

不如一要

闻可灭意

虽诵千言

不义何益

不如一义

闻行可度

虽多诵经

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

行可得道

千千为敌

一夫胜之

未若自胜

为战中上

13

自胜最贤

故曰人雄

护意调身

自损至终

虽曰尊天

神魔梵释

皆莫能胜

自胜之人

月千反祠

终身不辍

不如须臾

一心念法

一念道福

胜彼终身

虽终百岁

奉事火祠

不如须臾

供养三尊

一供养福

胜彼百年

祭神以求福

从后观其报

四分未望一

不如礼贤者

能善行礼节

常敬长老者

四福自然增

色力寿而安

若人寿百岁

远正不持戒

不如生一日

守戒正意禅

若人寿百岁

邪伪无有智

不如生一日

一心学正智

若人寿百岁

懈怠不精进

不如生一日

勉力行精进

若人寿百岁

不知成败事

不如生一日

见微知所忌

若人寿百岁

不见甘露道

不如生一日

服行甘露味

若人寿百岁

不知大道义

不如生一日

学推佛法要

恶行品第十七

见善不从

反随恶心

求福不正

反乐邪淫

凡人为恶

不能自觉

愚痴快意

令后郁毒

凶人行虐

沈渐数数

快欲为人

罪报自然

吉人行德

相随积增

甘心为之

福应自然

妖??见福

其恶未熟

至其恶熟

自受罪虐

贞祥见祸

其善未熟

至其善熟

必受其福

14

击人得击

行怨得怨

骂人得骂

施怒得怒

世人无闻

不知正法

生此寿少

何宜为恶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渧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夫士为行

好之与恶

各自为身

终不败亡

好取之士

自以为可

没取彼者

人亦没之

恶不即时

如构牛乳

罪在阴祠

如灰覆火

戏笑为恶

以作身行

号泣受报

随行罪至

作恶不覆

如兵所截

牵往乃知

已堕恶行

后受苦报

如前所习

如毒摩疮

船入洄澓

恶行流衍

靡不伤克

加恶诬罔人

清白犹不污

愚殃反自及

如尘逆风坌

过失犯非恶

能追悔为善

是明照世间

如日无云曀

夫士所以行

然后身自见

为善则得善

为恶则得恶

有识堕胞胎

恶者入地狱

行善上升天

无为得泥洹

非空非海中

非隐山石间

莫能于此处

避免宿恶殃

众生有苦恼

不得免老死

唯有仁智者

不念人非恶

刀杖品第十八

一切皆惧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为譬

勿杀勿行杖

能常安群生

不加诸楚毒

15

现世不逢害

后世长安隐

不当粗言

言当畏报

恶往祸来

刀杖归躯

出言以善

如叩钟磬

身无论议

度世则易

欧杖良善

妄谗无罪

其殃十倍

灾迅无赦

生受酷痛

形体毁折

自然恼病

失意恍惚

人所诬咎

或县官厄

财产耗尽

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

灾火焚烧

死入地狱

如是为十

虽裸剪发

长服草衣

沐浴踞石

奈痴结何

不伐杀烧

亦不求胜

人爱天下

所适无怨

世党有人

能知惭愧

是名诱进

如策良马

如策善马

进道能远

人有信戒

定意精进

受道慧成

便灭众苦

自严以修法

灭损受净行

杖不加群生

是沙门道人

无害于天下

终身不遇害

常慈于一切

孰能与为怨

老耗品第十九

何喜何笑

命常炽然

深弊幽冥

如不求锭

见身形范

倚以为安

多想致病

岂知非真

老则色衰

病无光泽

皮缓肌缩

死命近促

身死神徒

如御弃车

肉消骨散

身何可怙

身为如城

骨干肉涂

生至老死

但藏恚慢

16

老则形变

喻如故车

法能除苦

宜以仂学

人之无闻

老若特牛

但长肌肥

无有福慧

生死无聊

往来艰难

意猗贪身

生苦无端

慧以见苦

是故弃身

灭意断行

爱尽无生

不修梵行

又不富财

老如白鹭

守伺空池

既不守戒

又不积财

老羸气竭

思故何逮

老如秋叶

何秽鉴录

命疾脱至

亦用后悔

命欲日夜尽

及时可勤力

世间谛非常

莫惑堕冥中

当学燃意灯

自练求智慧

离垢勿染污

执烛观道地

爱身品第二十

自爱身者

慎护所守

悕望欲解

学正不寐

为身第一

常自勉学

利乃诲人

不惓则智

学先自正

然后正人

调身入慧

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调体正

何愿不至

本我所造

后我自受

为恶自更

如刚钻珠

人不持戒

滋蔓如藤

逞情极欲

恶行日增

恶行危身

愚以为易

善最安身

愚以为难

如真人教

以道法身

愚者疾之

见而为恶

行恶得恶

如种苦种

恶自受罪

善自受福

亦各须熟

彼不自代

习善得善

亦如种甜

17

自利利人

益而不费

欲知利身

戒闻为最

如有自忧

欲生天上

敬乐闻法

当念佛教

凡用必豫虑

勿以损所务

如是意日修

事务不失时

夫治事之士

能至终成利

真见身应行

如是得所欲

世俗品第二十一

如车行道

舍平大途

从邪径败

生折轴忧

离法如是

从非法增

愚守至死

亦有折患

顺行正道

勿随邪业

行住卧安

世世无患

万物如泡

意如野马

居世若幻

奈何乐此

若能断此

伐其树根

日夜如是

必至于定

一施如信

如乐之人

或从恼意

以饭食众

此辈日夜

不得定意

世俗无眼

莫见道真

如少见明

当养善意

如雁将群

避罗高翔

明人导世

度脱邪众

世皆有死

三界无安

诸天虽乐

福尽亦丧

观诸世间

无生不终

欲离生死

当行道真

痴覆天下

贪令不见

邪疑却道

苦愚从是

一法脱过

谓妄语人

不免后世

靡恶不更

虽多积珍宝

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

爱如似无爱

18

以苦为乐像

狂夫为所厌

述佛品第二十二

己胜不受恶

一切胜世间

睿智廓无强

开曚令入道

决网无挂碍

爱尽无所积

佛意深无极

未践迹令践

勇健立一心

出家日夜灭

根断无欲意

学正念清明

见谛净无秽

已度五道渊

佛出照世间

为除众忧苦

得生人道难

生寿亦难得

世间有佛难

佛法难得闻

我既无归保

亦独无伴侣

积一行得佛

自然通圣道

船师能渡水

精进为桥梁

人以种姓系

度者为健雄

坏恶度为佛

止地为梵志

除馑为学法

断种为弟子

观行忍第一

佛说泥洹最

舍罪作沙门

无娆害于彼

不娆亦不恼

如戒一切持

少食舍身贪

有行幽隐处

意谛以有黠

是能奉佛教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佛为尊贵

断漏无淫

诸释中雄

一群从心

快哉福报

所愿皆成

敏于上寂

自致泥洹

或多自归

山川树神

庙立图像

祭祠求福

自归如是

非吉非上

彼不能来

度我众苦

如有自归

佛法圣众

道德四谛

必见正慧

生死极苦

从谛得度

度世八道

斯除众苦

自归三尊

最吉最上

唯独有是

度一切苦

19

士如中正

志道不悭

利哉斯人

自归佛者

明人难值

亦不比有

其所生处

族亲蒙庆

诸佛兴快

说经道快

众聚和快

和则常安

安宁品第二十三

我生已安

不愠于怨

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

我生已安

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

我行无病

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

众人有忧

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

清净无为

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

我生已安

澹泊无事

弥薪国火

安能烧我

胜则生怨

负则自鄙

去胜负心

无争自安

热无过淫

毒无过怒

苦无过身

乐无过灭

无乐小乐

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

乃获大安

我为世尊

长解无忧

正度三有

独降众魔

见圣人快

得依附快

得离愚人

为善独快

守正道快

工说法快

与世无诤

戒具常快

依贤居快

如亲亲会

近仁智者

多闻高远

寿命鲜少

而弃世多

学当取要

令至老安

诸欲得甘露

弃欲灭谛快

欲度生死苦

当服甘露味

好喜品第二十四

20

违道则自顺

顺道则自违

舍义取所好

是为顺爱欲

不当趣所爱

亦莫有不爱

爱之不见忧

不爱见亦忧

是以莫造爱

爱憎恶所由

已除缚结者

无爱无所憎

爱喜生忧

爱喜生畏

无所爱喜

何忧何畏

好乐生忧

好乐生畏

无所好乐

何忧何畏

贪欲生忧

贪欲生畏

解无贪欲

何忧何畏

贪法戒成

至诚知惭

行身近道

为众所爱

欲态不出

思正乃语

心无贪爱

必截流渡

譬人久行

从远吉还

亲厚普安

归来欢喜

好行福者

从此到彼

自受福祚

如亲来喜

起从圣教

禁制不善

近道见爱

离道莫亲

近与不近

所住者异

近道升天

不近堕狱

面通法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一段我很喜欢

我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段话的话,那么他也就达到佛的境界了

21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22

第18篇:禅语故事三则

1.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禅师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13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禅师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灵训禅师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掸师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禅师顿有所悟。

“天气严寒,途中珍重”,如看成是征程中的艰辛、挫折、坎坷,那么“途中珍重”则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告诫。禅是如此平常,如此简易,一句叮咛即可露出禅意。

2.本分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

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庄严地回答道:“禅师若问我的本分事,那么我实在是要到斋堂去。”

听到侍者如此问答,石榴禅师拍掌赞道:“你实在不愧为我的侍者。”

诚然,每个人都应改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很多人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放弃和气馁、懦弱带来的苦恼随之而来。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本分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能在那本分事上干出一番成绩。

3.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出来?”

这个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着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什么是无明?无明产生于愚昧,它是对佛法真理的错误认知,也是诱发“贪嗔痴”的根源。我们往往被愤怒、抑郁、烦扰等不良外力所压迫,如“无明之火”等就源于无明。

第19篇:佛家经典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

1、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3、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4、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5、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1、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12、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13、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4、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15、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16、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7、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8、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9、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20、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21、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22、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23、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24、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25、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26、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27、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2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9、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0、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3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33、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36、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3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38、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39、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4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1、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42、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43、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44、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45、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46、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第20篇:佛家静心禅语

佛家静心禅语

1、本在禅寺的翠鸟想求得更安全的地方,便在无人能攀的临海岩石上筑巢,几天后被浪涛卷走。禅师:因心中有敌,便处处是敌。

2、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3、《憨山大师醒世歌》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4、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5、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6、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何执着。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摘自三祖僧璨《信心铭》

7、《吉祥经》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8、古树下栖息着大眼猫头鹰。僧徒们发现树叶中有亮点,还有扇翅膀之声,便传说有怪兽,人人惊恐万分。禅师:传闻是最可怕的怪兽。

9、徒:如何才能获得知识?师把徒的头摁进水里。师:你现在最渴求的是什么?徒:空气!师:对!学知识也要有这种强烈渴求。

10、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不会放松自我,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11、《华严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

12、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13、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14、聪明与智慧是不同的,否则何以有“大智若愚”之说呢!智慧能使人了脱生死、解除烦恼。

15、问神山僧密禅师:请说生死之事。禅师问:你什么时候死过?答:不曾。禅师曰:既不曾,那只有亲自死一回方知生死之事。

16、贼偷东西,掏面包给狗,狗却咬住他的腿。贼:给你面包,咋还咬我?狗说:正因你想收买我,我才判断出你是坏蛋!禅师:智者明辨是非。

17、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8、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蠢话贻害无穷。

19、狮子想抓兔子,见鹿走过,便去追鹿,鹿没追到兔子也跑了。不满足小利去追求更大希望,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

20、唯有以德报怨,才是结束一切冤怨的根本。用道德去感化,不要生起怨恨心,以怨报怨永远不能化敌为友。

21、淘金队走在沙漠中,金子装满了口袋,大家劳累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同行者: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言:我想要的东西最少啊!

22、老僧调了敲钟小僧的职位,让他去劈柴。小僧辩解:我敲得很准时啊。老僧:敲钟是要唤醒众生,你敲的钟声乏力,做的只是表面文章。

23、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24、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去,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25、问: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佛性,不受生死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26、人生因有责任而忠实,若逃避责任,则这样的人生就是虚度。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世当是非。

27、狮子:为什么把我关在笼里?僧徒:这样我们安全。狮子:这样,你们的思想就麻痹了,笼子总有一天会破!禅师:要居安思危。

心灵禅语
《心灵禅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