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关于老师的故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1 12:03: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老师的故事

老 师 的 故 事

湛江市开发区第一小学三(1)班龙翔

今天是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老师在我心中是最伟大的,老师的言行举止时刻活在我心中,我要时刻记住老师的话。勤奋学习报答老师。老师像园丁,辛辛苦苦哺育我们这些小苗苗健康成长,老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要向老师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祝福,祝愿每一个老师能像花朵一样美丽、灿烂。

我的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她从来不当着学生的面发火,因为她要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美丽的花朵,就算学生们打架,她也对学生说打架的坏处,即伤人又伤己。

我的老师从不惧怕辛苦。当其她老师都回家时,她继续坐在桌前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做课件等,把全部时间用到了教学上,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

我的老师善解人意。当她看到我们因为成绩差而垂头丧气时,她安慰说,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好好学习,下一次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当她看到我们因成绩好而骄傲自满时,她批评说,一次好,什么也不代表,要次次好才算好。我们在她的安慰和批评下,认真学习。终于在期末,她看到我们个个取得好成绩时,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师,我敬佩您,敬佩您会选择这么辛苦的职业。最后,我要对您这位了不起的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等我长大后,我一定像您一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2篇:感恩老师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

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推荐第3篇:面试老师自我介绍(故事)

Self-introduction

Good morning, honorable teachers.My name is XX.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is chance.Here, I’d like to share a story with you.

During my teaching last summer, I met a young girl, who was only ten years old and hadn’t learnt English before.Because there was no English courses in her school and her will deprived her from learning English in any training institution.This kind of situation worried her father very much.

Through face-to-face talking between his father and me, m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y love to kids and my teaching concept had totally won his trust over.So he brought his daughter to my cla and encouraged her to have a try.Absolutely, this little girl was not willing at all in the beginning.I took her by the hand to a seat and comforted her with my hand touching her hair.I said, “ Rongrong, you are so adorable and smart.You know, English is not that boring and not difficult at all.Instead, it’s very interesting.And we’ll play many games in our course.Let’s have a try.If you still don’t like English after this piece of course, you can go home whenever you like and needn’t come back.Ok?” she agreed.

Considering that she was only ten years old, I decided to teach her in playing games.So I bought some colorful letter models with magnetism.And I taught her the 26 letters and new words with these models instead of writing on blackboard.To my happine, she found it very interesting and learnt very quickly.She liked it and never mied my cla.Several days later, she had already loved English.

I think every kid is smart.They can learn everything well.All they need is our courage, patient guide and love.Hope I can be a teacher in your school and have a chance to teach these wonderful kids.

Thank you.

推荐第4篇:感恩老师的故事

篇1:感谢老师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篇2:感恩老师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5、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长大,又使树枝上挂满丰富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16、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往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17、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收躲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篇3:感恩老师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 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推荐第5篇:感恩老师的故事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感恩老师的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推荐第6篇:腊八老师散文故事

一生长长短短,生命惊艳了岁月,腊八至,年华璀璨。从现在开始,用全部的精力活成想要的自己。下文为大家分享经典散文故事,欢迎阅读~

腊八节的传说故事腊八节的经典传说故事

腊八节由来的故事关于腊八节传说故事

腊八老师出生的那一天刚好是农历腊月初八,父亲便给他取名叫腊八。腊八十八岁高中毕业后做了山村小学里的老师,全村男女老幼便一律喊他腊八老师。

今年的腊月初八,腊八老师满五十岁了。腊八老师在五十岁时竟又面临着人生重大抉择。可供他选择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由民办教师转为国家老师,继续教书育人;一条是回家种田。因为上面文件已经下发,规定必须在二○○二年彻底解决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途径也只有转为国家教师和辞退回家种田两种。

对于转为国家教师这条出路,腊八老师是没有自主权的,这得由上级主管部门在全面考核考试的基础上研究决定的。近二十多年来,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的考核考试工作一直在进行着,一批又一批的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了,可腊八老师的转正每次都莫名其妙地差了那么一点点。旁观的人看着都替腊八老师惋惜着急,但腊八老师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和自信。

腊八老师的乐观和自信主要源于他对国家考核考试体制的公正公平原则的信赖。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腊八老师一方面更加用功地搞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珍惜一切的业余时间,不打牌、不看电视,拼命地复习转正考试资料。功夫不负苦心人,腊八老师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绩。他所带的学生在每年全镇的统考中都名列全茅,他也每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在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的考试中,腊八老师的成绩几乎每次都在前十名。尽管国家文件白纸黑字写着要择优录用,可腊八老师一直被挡在择优的门外。时间久了,腊八老师的转正考试渐渐成了村民们共同体验的一个怪异的梦。

有人提醒腊八老师,别太相信什么考核考试的公平公正了,关键在于考核考试后的研究决定上。他们劝腊八老师去县里活动活动,请请客,送送礼。腊八老师每次听到这种话,便大为恼怒。因为县里主管教育的陈副县长和教委的肖主任都是他的学生。他坚信他学生的正直无私,坚信他们能秉公执法。他们还是他的学生时,他也是这么教育他们的。这些学生们都是腊八老师心中的骄傲。有人竟敢当着他的面怀疑他学生的党性和人格,这是对他最大的污辱和伤害。这些出息了的学生们逢年过节来看望他时,他在他们面前闭口不谈他的转正问题。那些学生也深知腊八老师的脾气,也闭口不提此事。于是,腊八老师的转正问题便成了一个漫长而又美丽的梦境,若有若无地飘荡着。

看来,这次的文件精神要给腊八老师为之奋斗了二十多年的梦境强行地划上一个句号。

腊八老师在他五十岁生日的前一个星期参加了全县的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的考试。他在心里数了数,这是他第十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转正考试了。走出考场时,他抬头看看淡蓝的天空,心里飘过一丝淡淡的喜悦和忧伤。喜悦是因为他觉得这次考试他发挥得特别好,估计能考个好成绩;忧伤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这次仍不能进入择优录用的门坎,自己从此就要告别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不说,他所执教的山村小学将会就此取消,所有的孩子们,无论大小,都要转到二十里开外的中心小学就读。

他的这一场考试,可以说是关系到他自己和山村小学的命运。他太爱这所山村小学了。校舍是一个破旧的祠堂。但就是在这破旧的祠堂里,飞出了一个正县长、两个副县长,还有十二个正副局级干部。最让腊八老师自豪的还不是这些当了官的学生,而是自幼无父无母的残疾孤儿余正堂。余正堂天生畸形,前胸后背驼得比《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摩多还厉害。就是这样一个驼子,在腊八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现在已是全县闻名的企业家。

腊八老师用全部的身心爱着他的学校和他的学生们。学生们也用同样的心情回报着腊八老师的爱。每一个孩子进入学校后,腊八老师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热爱学习追求知识渴望真理的启蒙教育。他在班上从来不对学生进行考试排名。他给学生们规定的目标是每次考试必须争取考满分,而不是考第一。

他认为,考第一只是超越别人的无知,而考满分则是超越自己的无知,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强者,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在他的眼里,热爱学习的学生,将来一定会是爱岗敬业的人。他的这一教育理念影响了学生们的一生,所以他的学生们成材的比率十分惊人。

就在腊八老师站在考场外的台阶上感慨万千时,负责考场巡视的陈副县长和肖主任笑咪咪地赶过来和他打招呼。陈副县长说,腊八老师,中午我们请你吃饭,你就别忙着往回赶了。

腊八老师满眼慈爱地望着面前正春风得意的学生,摇摇手,连说不行,不行。

肖主任说,腊八老师,你得赏脸啊!

腊八老师一手拉着一个学生,语重心长地说,这次肯定不行,现在正是敏感时期,那么多的老师都盯着你们,不要让别人怀疑你们在这次转正考核工作中的公正啊!

陈副县长和肖主任对望了一眼,颇有深意地摇摇头,便不再坚持了。

在返回山村的中巴上,腊八老师心中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无论这次是否转正录用,他决不会让山村小学垮掉。万一他被淘汰掉,他就是自己筹钱,不拿政府工资津贴,也要坚持把学校办下去。

腊八老师五十岁生日那天,天公凑兴,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鹅毛大雪。腊八老师心情大畅,便披上那件灰色棉大衣。腊八老师特别钟爱这件大衣,他自己戏称这件大衣为“毛泽东”大衣。腊八老师每次披上毛泽东大衣,便在心里感觉到毛泽东在黄土高原时指点江山的气魄。

每年腊八这天,都有一些学生特地赶回来庆祝腊八老师的生日。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官越做越大,来替腊八老师庆祝生日的学生也就相应越来越少了。看到这变化,腊八老师心里高兴。他的学生越抽不出时间来看望他,就证明了学生们的社会价值越大。

今年的腊八,只有在镇教育站工作的王兴站长赶来了。腊八老师披上灰大衣,见妻子还在准备酒菜,便拉上王兴出门去看看山野的雪景。

看到天地雄浑苍茫地被风雪搅拌在一起,腊八老师心里豪情顿生。他迎风而立,双手叉在腰间,吟诵起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来。

王兴望着腊八老师开始苍白的头发,听着腊八老师苍凉激越的吟诵,他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的课堂上,眼睛便开始潮潮湿湿地模糊起来。

腊八老师朗诵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右手象毛泽东那样对着天地一挥,豪爽地笑起来,笑毕,他问王兴,怎么样,我的样子象不象毛泽东?

王兴微笑不语。

腊八老师有些急了,说,怎么,不象吗?

王兴说,毛泽东身材很高大,很魁梧呢。

腊八老师身材很瘦小,这一点他自己清楚。他说,小时候我就教过你们的,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内在的本质。你说说看,我刚才的气魄象不象毛泽东。

王兴还没有想好答案,一直跟在腊八老师身后的老山羊突然调起皮来,扬起两只前蹄,一个俯冲,一脑袋撞向腊八老师。腊八老师猝不及防,顺着山坡滚了两滚,滚得满头满脸的雪,毛泽东式的灰大衣也掉在地上。

王兴正想着腊八老师与毛泽东的相似之处,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若是毛泽东也被老山羊顶了一跤的模样,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知道这样对腊八老师很不敬,就强忍住了笑,赶过去扶起腊八老师,将毛泽东大衣披在老师身上。

腊八老师偏着脑袋看着老山羊,笑骂道,老子活了五十岁都没栽过跟头,没想到今天在你这蠢货面前连栽了两个跟头。

骂完后,他慈爱地拍拍老山羊的脑袋,当着老山羊的面,对王兴讲起了老山羊的蠢事来。他说,这老山羊天生好斗,无论碰上谁家的羊,它都要迎上去和人家决一高低。隔壁张老汉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又高又大的绵羊。老山羊一见就来了精神,雄纠纠地迎上去向绵羊挑战。山羊和绵羊的格斗习惯不一样,山羊在发起进攻时,首先扬起前腿,人立起来,再顺势撞击对手;绵羊则是低着脑袋直接撞击对手。这两种习惯对老山羊可就大大的不利了。老山羊每次刚刚直立起来,肚皮毫无遮拦地对着绵羊,还没等它顺势下击时,绵羊坚硬的脑袋便咚的一声撞在老山羊柔软的肚皮上。老山羊上跃的力量再加上绵羊触撞的力量,往往使老山羊闹得人仰马翻。但老山羊一直不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再斗时,仍然敞开肚皮被绵羊的进攻。

王兴望望老山羊,想着它触架时的蠢像,便不由地大笑起来。王兴笑着笑着,眼泪便灰蒙蒙地浸出眼眶。他望着腊八老师坚毅而又纯朴的脸,心里感叹,这是一位多么正直纯朴的好人啊。可惜,在这个时代里,腊八老师身上那闪光的东西已被人们抛弃了,被时代抛弃了,真是悲哀啊。这到底是腊八老师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王兴自己也说不准。

喝酒的时候,自然说到了腊八老师转正的问题,王兴高兴地说,腊八老师,这次你的转正绝对没问题,我要提前祝贺你。

腊八老师喝了几杯酒,不由得伤感起来。他摸了一把已经沧桑的脸,说,这次转正考试我想应该没问题的。

一股无名的激愤伴着酒精在王兴的心中扑腾起来。他为腊八老师感到不平,也为腊八老师感到悲哀。可怜的腊八老师,被冠冕堂皇的择优录取的公平公正原则骗了整整二十多年后,仍然对这一原则奉若神明。民办教师转正的考核考试,腊八老师哪次不是全县里的优中之优,可他又何曾被择优录取过呢?

王兴将酒杯重重地往桌上一顿,气冲冲地说,腊八老师,别相信什么考核考试择优录用的鬼话,那都是骗人的。

腊八老师愕然地望着王兴,小心地问,不相信考核考试,那相信什么?

王兴说,钱,一切都是由钱来决定的,谁送的钱多,谁就被择优录取。

腊八老师笑了起来,说,你喝醉了,你转正难道也是用钱买的吗?

王兴也是十年前由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的,一想起这事,他心里就憋得慌。他恨恨地说,你以为我转正真的是完全靠考核考试得来的么,我可没少给那帮王八羔子送钱呢。

腊八老师苍桑的脸上布满了乌云,嗫嚅着说,你骗人的吧?

王兴说,我就是骗亲娘亲老子,也不会骗你腊八老师啊。

腊八老师艰难地喘息着说,照你这么说,这次转正我又没希望了。

看到老师伤心的样子,王兴心有不忍,忙安慰道,这次你转正绝对没问题。

腊八老师急了,说,可我不会给他们送礼的。

王兴突然醒悟过来了,忙掩饰道,就是不送礼也没问题。

王兴脸上一闪而过的犹豫没有逃过腊八老师的眼睛。腊八老师脸上微微颤抖,他盯着王兴严厉地问,老实告诉我,你们是不是背着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小动作?

王兴后悔得直想抽自己几个嘴巴,但在老师严厉的目光下,他只得照实招供了。

他说,不是我们。是正堂以你的名义给陈副县长和肖主任各送了两万块钱。

腊八老师听了,呆若木鸡地坐在那里,双目中流出浑浊的泪水。他拿起酒壶往杯子里倒酒,但执壶的手不停地颤抖,将酒水洒了一桌。

王兴看得心里发酸,但又找不出适当的话来安慰老师,他瞅着腊八老师灰色大衣上的一个补丁,心想,腊八老师该脱掉这件毛泽东大衣了,因为它早已过时了。

王兴走后,腊八老师越想越生气。首先,他因为他的学生当了官后,竟然也收黑钱,现在竟收到老师头上了,这世道真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了。其次,他因为余正堂也学会了搞歪门斜道而生气。要知道,在腊八老师心中,余正堂虽然身材扭曲畸形,但他的心地是最纯洁朴实的。他一直坚信,即使天底下所有人的心都黑得象乌鸦似的,余正堂的心仍会象雪后的大地,一片洁白素净。

腊八老师这时突然强烈地挂念起余正堂来。以往每年的腊八,余正堂都来看望腊八老师,可今天余正堂竟无音无信,腊八老师心里感到深深的不安。

余正堂虽是腊八老师的学生,其实只比腊八老师小四岁。腊八老师到村小学任教时,余正堂刚刚满十四岁,因为无父无母,无亲无戚,便每天给生产队放牛。腊八老师经常注意到这个身材瘦小而又蹉跎怪异的男孩用炽热饥渴的眼光盯着学校发呆。在一次课外活动时,腊八老师走到驼背男孩面前问,你叫什么名字。驼背男孩羞怯地低头不语。周围的男生们一齐哄笑起来,叫道,他叫驼子。腊八老师转身怒斥男生们,说,不要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男生们见腊八老师发火,便一哄而散,边跑边高唱,驼子驼,驮粪箩,放臭屁,打大锣。

腊八老师听了男生们放肆的歌唱,微微皱皱眉头,问驼背男孩,你想读书吗?

驼背男孩点点头,动作轻微得象清风掠过水面的涟漪。

腊八老师摸摸驼背男孩的头,说,从明天起,你不要放牛了,来上学吧。

驼背男孩还真的没有名字,所有的人都喊他驼子,驼子便成了他的名字。驼子羞羞怯怯来上学时,腊八老师觉得第一件事就是要给驼子取个正正经经的名字。腊八老师望着驼子扭曲的身体,想了想,说,以后你就叫正堂吧,你要记住,一个人的外表可以扭曲,但心灵不能扭曲,只有心灵上堂堂正正的人,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虽然腊八老师给了驼子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字,但所有人仍然习惯性地喊他驼子。在很长一段岁月里,人们只知道驼子,而不知道余正堂。后来余正堂成了富甲一方的财神爷后,人们也只在他本人和腊八老师面前才恭恭敬敬地喊他余正堂,而背地里仍然习惯称呼他驼子,只是加上一个姓氏,叫他余驼子。

余正堂上学的一切费用和一日三餐由腊八老师负责,后来余正堂干脆搬到学校里与腊八老师吃住在一起。

人们常说,上苍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在一方面对一个人特别慷慨时,在另一方面就对他特别吝啬。上苍在身体上亏待余正堂时,在大脑上对他则格外地慷慨。余正堂脑袋瓜十分聪明,加上对读书十分着迷用功,进步神速,只两年便学完了小学的课程。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余正堂在腊八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高考,总分过了录取线,但在录取时,因为他身体的严重残疾而被淘汰掉了。

腊八老师为此事伤感了许久,好好的一个人才,因为天生的身体畸形就这样给糟蹋了,每每想到这些,腊八老师就心痛不已。心痛归心痛,腊八老师也毫无办法。

大学不能上,余正堂还得生活下去,要生活下去,就得吃饭穿衣,要吃饭穿衣,就得干活儿。但余正堂干不得活儿,于是生活就成了大问题。村里出于人道,便将余正堂评为五保,让他继续替生产队里放牛。

看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象游魂一样整天飘荡在牛屁股后面,腊八老师心里格外的不舒服。晚上睡不着觉时,腊八老师就琢磨这事儿。腊八老师琢磨了几个晚上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腊八老师在青青的山坡上找到了余正堂,说,你有手有脚,还有一个比别人聪明的大脑,对吧。余正堂茫然地望着腊八老师,不知所措。腊八老师继续说,既然你什么也不缺,干吗要当五保给人放牛呢。

余正堂羞愧地说,我还能干什么呢?

腊八老师说,只要你想干,天下有意义的事儿多了。现在国家大力扶持个体经济,你是残疾人,可以免税,你不妨试着做做生意。

余正堂脸红脖子粗,期期艾艾地说,我上哪儿弄本去呢?

腊八老师慈爱地一笑,说,这用不着你操心。

没过几天,腊八老师就将东借西凑凑起来的四千块钱交到余正堂手中。余正堂从此蹒跚地捱进了商海。他也算是中国第一批下海的人了。

余正堂在腊八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放下了牧牛棍,摸摸索索地做起生意来。那时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虽然国家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但*的余热犹存,勇于下海做生意的人并不多,各级政府的官员们心里着急,于是对个体户的政策一放再放,致使那时的商海成了后来商人们资本原始积累的黄金时期。

余正堂开始揣着腊八老师的四千块钱,小心翼翼地批发些日常用品走村串户地卖,以每天一至十元的速度滚动着资金的雪球,在不经意间,四千块钱的雪球被滚成了一万四千多元的雪球。当第一次手捧着那一万元钱时,余正堂心里砰砰乱跳,既紧张又激动,同时又有些狗咬刺猬般的不知所措。他可是农村经济改革潮流中的第一批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啊。

余正堂将一万块钱捆好,用帆布包拎着,走进腊八老师的房间,很谦卑地将帆布包放在腊八老师的办公桌上,低着头一声不吭。

腊八老师打开帆布包,抚摸着齐齐整整的十沓人民币,笑问,这都是赚来的么。

余正堂点点头,怯怯地说,送给你的。

腊八老师皱皱眉,说,给我干嘛?

余正堂说,修校舍啊。

腊八老师常常和学生们说,你们要发奋学习,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将我们的破校舍改造成楼房,让所有的孩子们在明亮整洁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腊八老师这一心愿是用来激励学生们的,没想到第一个来为他实现心愿的学生竟是这位残疾的余正堂。

腊八老师喉咙有些哽塞了,他将钱推给余正堂,严厉地说,你能记得老师的话,老师就很感激了。但你现在还不能算是真正有出息了,你要以这些钱做资本,将雪球滚得越来越大,等到那时再来建校舍也不迟。记住我的话,不要小富则安,做人要有远大理想。

余正堂象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恭敬地说,腊八老师,我知道我错了。

腊八老师站起身,将帆布包交到余正堂手里,再扶着余正堂的肩头,说,好好干吧,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

余正堂天生的残疾和畸形,这本是他要想过正常生活的天然障碍,但他在商海里硬是将这一天然障碍变成了事业发展的优势。首先,因为他是残疾人,各主管部门免了他所有的税费,使他经营的利润含金量比别人的高;其次,因为他是残疾人,再加上为人诚实忠厚,人们出于善良的天性都愿意和他有生意上的往来。所以,余正堂的生意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做得越来越火红。

也许是因为自己天生残疾畸形的原故,余正堂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羞羞怯怯地做人,从不招摇。当县委书记和县长在每年的表彰大会上给先富起来的万元户戴上大红花时,余正堂却怀揣着十几万元的资金,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套着解放牌胶鞋,拎着蛇皮袋,朴朴素素地当着小贩。除了腊八老师以外,没有人知道他已经是方圆百里内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了。很多时候,一些善良的人误认为他是乞丐,慷慨地施舍他一些零钱。他并不认为这是对他的羞辱,默默地接过钱,给人一个感激的微笑后,继续忙碌着他的生意。也有几次他走进饭馆,在饭桌边刚坐下,饭馆老板也不问他需要吃啥,将其他客人吃过的残汤剩菜干脆利落地往碗里一倒,砰地放在他面前,满脸不悦地挥挥手,喝道,端门外吃去。余正堂二话不说,捧了碗,乖乖地蹲在门口吃起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并行。这种经济模式造就了一批倒爷们。民间又称倒爷为官倒,因为只有与官们沾上联系的人才有资格当倒爷。倒爷们通过政府官员们以极低的计划价格买进物质,然后投放市场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卖出。这一进一出之间的差价之大十分惊人。

余正堂没有当官的亲威朋友,又受腊八老师正统思想的影响,不会送礼行贿,自然就当不成倒爷,他也没想过要当倒爷。虽然他不想当倒爷,可一个有关系却没有资金的人找到了他,希望和他合作,一起当倒爷。

余正堂拿不定主意,便去问腊八老师。当时的官倒是令百姓们切齿痛恨的权力腐败,可以说中国后来的腐败是由官倒启蒙发展而来的。

腊八老师一听,当即否定了那个人的提议。腊八老师认为,那种钱虽说好赚,毕竟带有肮脏气。腊八老师说不能干,余正堂说什么也不会干的。

那个有关系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发财的机会白白地溜掉,急得心中冒火。他见说不动余正堂,便转而游说腊八老师,最后一着急扑通跪在腊八老师面前,说,我喊你腊八爷爷总行了吧。

腊八老师被缠着没法,只好松口了,说,合伙做生意可以,但有一个要求,正堂只出钱,至于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可不敢让正堂去参与。

那人一听大喜,只差没有给腊八老师磕头了。他激动地说,腊八爷爷,你真是我的亲爷爷,不,是比亲爷爷还亲。

腊八老师很不高兴,说,起来吧,为了钱,简直连人格脸面都不要了,真不象话。

那人连连点头称是,慌忙爬起来。后来腊八老师对余正堂说,此人人格低劣,和他合伙做生意,你可得小心点。余正堂郑重地点头称是,在余正堂的心目中,腊八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也难怪,在这人世上,腊八老师是唯一一个将他余正堂当人看的人啊。

经那位有关系的官倒倒腾了几年后,余正堂资金的雪球迅速地膨胀了十几倍。这时,他已不显山不显水地拥有了百万资金。但在许多人的眼里,他仍然是穿着破衣服,套着解放牌胶鞋,拎着蛇皮袋的驼子。

余正堂在资金过百万时,又找到了腊八老师,说,现在我可以修校舍了吧。

腊八老师愉快地笑着,说,还不是时候,你还得往大里奔。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渐渐地走上了正轨,官倒也慢慢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人民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口袋里的钱渐渐地多了起来,国力也跟着强大起来了,各项建设投资也突然膨胀起来了。于是这一时期的金融市场火爆起来了,吸收资金成了赚钱的快捷途径。许多银行为了和私营业主、合资公司、保险公司等争夺社会闲置资金,不惜将存款利率提高到5-10%。

因为金钱重要,拥有金钱的人也就重要了。正如中国老话所说的水涨船高,金钱是水,拥有金钱的人就是浮在水上的船,无论水怎么涨,船永远高高地浮在上面。余正堂一直想躲在水底下,可水硬是将他漂浮起来了。社会上各路人马都在寻找资金来源,余正堂的钱经常在银行里进出,银行里的人眼睛雪亮着。在储蓄任务的重压下,几个大银行的正副行长,都穿着笔挺的西装和锃亮的皮鞋,夹着真皮公文包,整天屁颠屁颠地跟着身穿破旧衣服,脚套解放牌胶鞋,手拎蛇皮袋子的余正堂打转。这种情景有些不伦不类地怪异滑稽,所以难免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关注猜测的结果让人们惊恐地发现,他们从没将其当作人而正眼瞧一瞧的驼子,竟是一匹金骆驼了,而且是纯金的,价值在百万以上。

余正堂成了金骆驼后,麻烦就来了,他再也过不成一向喜欢的默默无闻的冷寂的日子了。乡亲们不再喊他驼子了,改口喊他正堂或老板。这种表面上的恭敬令余正堂深深不安。

余正堂虽然身体先天扭曲,大脑和心灵并没被扭曲,而且比正常人还要正常一些。他明白,他在人们心目中仍是过去的驼子,只是多了一些身外的金钱罢了。他的巨额财富在人们心中引起了极其丰富复杂的情绪,里面有羡慕、嫉妒,甚至有仇恨。

刚开始,人们非常不习惯仰视这个他们一向怜悯甚至轻视的驼子,非常非常的不习惯,简直到了忍无可忍的痛苦地步。甚至有人不怀好意地提议村里收回余驼子的财富,理由是驼子一直是村里养活的五保户。既然是五保户,他的财富就应该归村里所有,村干部们本来对驼子的巨额财富有些眼热,经村民们一怂恿,也不免动心。全部没收,于理于法都说不通,村干部这点常识还是懂的,但分一杯羹总可以吧。于是村干部们特意办了一桌酒席,专门请驼子的客。几杯酒下肚,村干部打着哈哈将想法说了,余正堂听罢,沉默了半天才说,我的钱肯定是要花在本村的,但绝对不能按你们说的那个花法。就在余正堂被村干部们逼得手足无措时,他借口上茅厕,打发一个小孩去找来腊八老师。村干部们谁都不怕,就怕腊八老师,不是腊八老师厉害,而是腊八老师身上的一股正气让他们有些气短。腊八老师一出现在门口,村干部们就慌了神,赶忙起来给腊八老师让座上酒。腊八老师也不落座,盯着村干部们说,你们都有手有腿,伸手向一个残疾人要钱,难道不羞愧么。

人们慢慢地接受了驼子有钱的事实,背后开始叫他余驼子了。余正堂的金钱让他争回了姓氏权。他自我嘲笑说,自己比阿Q还是要强那么一点点。人们接受了余驼子有钱的事实后,就开始操心起这么多钱的花法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该给余驼子说上一房媳妇,成个家,说不定还会生个一儿半女的,这样的话,那么多钱就会有着落了,大家也就心净了。看着那么一大笔钱在天上飞着飘着,总是让人闹心伤神的事。目标既定,人们就张罗开了,大家都想着,希望自己首先给驼子说媒成功,因为说媒成功者,以后对驼子的家庭有心理上的控制特权。山村家庭都是女的当家作主,象驼子这样的残疾人,找了媳妇后,一切还不是光听媳妇的。媳妇听谁的,听媒人的呗。你想想,如果没有媒人,这媳妇怎么会成为拥有百万钱财的余驼子的媳妇,她还会不一辈子将媒人当恩人般供着吗。各路媒人明争暗争,把山村搞得沸沸扬扬,激动难安。

余正堂却仍是羞羞怯怯,低眉顺眼的,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有些媒人着急了,便跑去找腊八老师。腊八老师一听,也觉得这事很重要,余正堂孤身一人,举目无亲,确实应该找个媳妇,两个人过日子也好有个照应,以前没条件,也不存这个指望,现在条件成熟了,这事也该办一办了。

腊八老师便找到余正堂,催问此事,余正堂急红了脸说,腊八老师,你说这是给我找媳妇还是给钱找媳妇啊。

腊八老师说,当然是给你找媳妇。

余正堂说,腊八老师,别的一切我听你的,这事不成,你看我这样子,用得着找媳妇吗?

腊八老师忧虑地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你若是有个三病两痛的,或将来老了总得有个人照料才行吧。

这里说媒的热闹还没散场,镇里县里的领导又开始忙乎开了。毕竟余正堂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县里的首富啊,是成功的私人业主和身残志不残的典型,是一个具有多种利用价值的人。镇里县里的领导坐着小车找上门来,表面是树立他们关心群众深入群众的形象,暗里则仍是瞄着余正堂的资金,镇里县里的财政亏空太多,领导们心里整天想着的都是钱。领导们本以为余正堂见他们屈尊降贵地登门会受宠若惊,但看余正堂平静得有些冷淡,心里不免有点失落。

第一次,县里领导在镇领导的陪同下,在余正堂那里碰了个冷脸,怏怏地跑回去了。没过几天,县长亲自来了。镇领导为了不让县长丢脸,早就开始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他们知道余正堂最敬重腊八老师,所以他们没有领着县长直扑余正堂家里,而是先上腊八老师的学校里视察关怀一下。

县长在破旧祠堂里转了一圈,激动地拉着腊八的手说,在这么破旧的教室里,你竟能培育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真是奇迹啊!

腊八老师淡然一笑,说,那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我可不敢贪天之功据为已有。

镇长说,听说从破教室里走出了一位企业家,腊八老师能否引见引见。

腊八老师无奈,只得带县长去拜访余正堂,尽管腊八老师并不崇拜畏惧县长,但起码的面子得顾过去。腊八老师领着县长一行到了余正堂栖身的破屋前,腊八老师笔直走进那又破又暗的屋里,县长本来与腊八老师并肩而行,到了门口,微微有些惊讶,略一犹豫,脚步便停了下来,县长在脑海里无法将全县的首富与眼前的破房子联系起来。

县长皱皱眉头,正想问镇长这是怎么回事,就见腊八老师陪着一个矮且驼背的人站在了门口。镇长赶紧给双方介绍,因为平时私下里习惯喊余驼子,镇长以为余驼子就是他的真名真姓,于是他向县长介绍说,这位就是身残志不残的农民企业家余驼子。

县长赶紧握着余驼子的手,热情地说,余驼子,不简单啊,了不起啊。

腊八老师有些生气,纠正说,他叫余正堂,堂堂正正的意思,不叫余驼子。

县长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快乐地说,这名字起得好,身体残疾,内心堂正,名副其实,名副其实。随行的人员也齐声附和,说,就是,就是。

县长平时总是颐指气使惯了,不知怎地,今天遇上了这其貌不扬的师生俩,他总觉得有些缩手缩脚的别扭。他们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股不卑不亢的气息让县长屈尊降贵的优越感象山里的雾气,变得空空落落,飘飘荡荡起来。县长这次来,是想用县政协委员的空帽子套出余正堂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金钱来为全县经济建设做贡献的。今日一见,他知道他的计划估计要泡汤,因为余正堂看来不是可以用虚名能够打动的人。

县长和余正堂客套完毕,便说明了此行真正来意,说,正堂啊,你是本县的能人,我代表全县人民邀请你出山为全县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说罢,头也不回地将手伸向一直紧跟在他身后的秘书。

秘书连忙从公文包里抽出在镇政府填好的聘书递给县长。县长接过聘书,勃然大怒,训斥秘书说,你名字都没填好,给我干啥!

秘书觉得很奇怪,明明填好了的,怎说没填好呢,他一头雾水地接过来一看,原来镇长填的名字是余驼子。秘书被这一疏忽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幸亏他随身带有盖好大印的空白聘书,便赶快填了,让县长当场宣读。

乡亲们弄不清政协委员到底是什么官,心想既是县里的官,那肯定比村长甚至镇长还大。这一下,他们心中对余驼子仍然存在的那么一点点的嫉妒和不服消散得无影无踪。他们在私下里争论不休。一帮人说,余驼子肯定要提升为县长了。另一帮人不屑地说,县长值什么,从古到今,那些县太爷们除了会糟蹋百姓的血汗钱,还能干些什么。不信,让他脱了乌纱帽和余驼子比一比,莫说赚几百万,我看他连几万也赚不来。还有人担忧地说,按余驼子的本事,当个县长肯定没问题,可他那样子能上台讲话能上电视亮相么。这一担忧说得大家都哑口无言了。大家都在心里怅然若失地想,老天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乡亲们心中那点障碍消除后,便主动和余驼子套近乎。余正堂也开始悄悄地帮助村里的困难户们,刚开始,他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困难户们送送东西,补贴点钱。后来腊八老师告诫他说,你这不是在帮他们,倒是在害他们。余正堂说,怎么是害他们呢。腊八老师说,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了志气,穷了骨气。你这种帮法会帮掉他们的志气和骨气的。

余正堂有些不解,说,那怎么帮他们呢?

腊八老师说,不要直接给钱给物,变着法子帮吧。让他们投资点钱,由你经营,每年给他们分红,这样他们就不会养成乞丐习气。

余正堂听从了腊八老师的建议,向一些困难户借资经营,每月给他们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利息。

在余正堂的帮助下,村里贫困户不仅在经济上摆脱了贫困,而且在心理上也摆脱了贫困。他们从余正堂那里投资并收取红利的过程中渐渐地学会了做生意,慢慢离开余正堂的扶持,单独做起生意来。

这事在村里传开后,乡亲们心里有些痒痒的。他们纷纷将信用社里的存款取出来,好说歹说,非要放在余正堂手中生息。都是乡里乡亲的,余正堂也不好厚此薄彼,只好无可奈何地收下了,每年年终将丰厚的利息送到各家各户手中。

在高息回报的诱惑下,四面八方的金钱争先恐后地哗哗地向余正堂奔涌而来。这样一来,别说旁人弄不清余正堂手上有多少资金,恐怕连余正堂自己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俗话说,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壮了最终难免一刀。想到余正堂孤身一人,又是残疾,手上拥有那么多的金钱,腊八老师不免常常为他感到暗暗担忧,若是连着几天没有余正堂的音信,腊八老师就有些吃不香睡不稳了。

这段时间里,腊八老师忙着自己转正考试的事,便把余正堂暂时忘在了一边,现在考试结束了,又逢他五十岁的生日,腊八老师突然想起已经有几十天没有余正堂的消息了,隐隐的不安象厚重的阴云压在腊八老师的心头。

除了腊八老师,还有人在惦念着余正堂。他们是陈副县长和教委的肖主任。他们两人和余正堂是同一届的学生。当时唱着“驼子驼、驼粪箩、放臭屁、打大锣”的男生里就有他们两个。虽然是同门师兄弟,但他们和其他男孩一样,从来就没有将余正堂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总是抓住一切的机会嘲笑捉弄余正堂。他们看着余正堂前胸后背上如山峰般突兀的驼子,极力想弄明白余正堂晚上怎么睡觉。他们猜测余正堂可能在床上打了一个洞,睡觉时将驼子放进洞里。为了验证这一猜测的正确性,他们伙同其他同学在地上挖一个坑,将余正堂扳翻后,将他背上的驼子对着坑躺在上面,再用绳子绑了他的手脚,令余正堂左翻右滚,怎么也挣扎不起来。为了这些恶作剧,他们不知挨了腊八老师多少批评。

后来他们参加了工作,并当了官,越发不将余正堂放在眼里了。没想到,就在他们一不留意的时候,余正堂竟成了本地首富,他们既觉得惊异,又觉得好笑。直到这时,他们才不得不佩服腊八老师的眼力。他们在心中暗自惊讶,幸亏他是一个驼子,否则同学里面,余正堂会是飞黄腾达得最快的一个。

想到余正堂,陈副县长和肖主任他们心里总有一丝的失落象山谷里的薄雾若隐若现地飘着。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金钱可比权力更硬朗实在。没有金钱做后盾的权力,就象纸扎的老虎,虽然象模象样,可毕竟威风不起来。在这贫困的山区县里,即使当上几辈子的县长,恐怕也不能攒够余正堂那么多的钱。命运啊,真是莫名其妙的东西。

在小学时,陈副县长和肖主任他们在一起喜欢研究余正堂晚上怎么睡觉。现在他们碰在一起谈起余正堂时,更多的则是关心他孤身一人积聚了这么多钱的用法。关心归关心,但要他们开口向余正堂拉赞助,他们说啥也拉不下这脸面。

这次腊八老师转正是让余正堂放放血的最名正言顺也最天经地义的机会。他们都知道,余正堂这一生中唯一尊敬爱戴的人便是腊八老师。为了腊八老师,别说让他出点钱,就是让他将小命搭上,他也决不会犹豫的。

其实,按考试考核的标准,腊八老师早就该转正了。陈副县长和肖主任每次也想将腊八老师的事给办了。但因为每次的转正名额,除了要照顾关系户和花了钱送了礼的人以后,就再也没有多余的了。当一些自我感觉考试没问题的老师对考试考核的公正性提出质疑时,他们会一身正气地反问提出质疑的老师,说,连我们的腊八老师都没能转正,你们还有什么可疑的。有腊八老师这一挡箭牌在他们面前挡着,其他落选的老师也只能忍气吞声。是呀,这些官们连自己老师的转正问题都没有开后门,这些官们的公正廉洁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陈副县长和肖主任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收腊八老师的钱。再说了,即使他们敢收,腊八老师也没有钱送。不知是人穷了才有骨气,还是因为有了骨气才穷,腊八老师反正是一贫如洗的,别人家里彩电换了好几茬了,腊八老师家至今连黑白电视也没有。有的学生看了过意不去,送了他一台彩电,腊八老师拒绝了不说,还狠狠地训了学生一通。不能收腊八老师的钱,变通一下,收点余正堂的钱是合情合理的,反正余正堂有的是钱。这个时候的陈副县长和肖主任也正急着要钱花,他们的儿子一个在美国读书,一个在法国读书,一年最少也得二三十万元,他们那点工资简直是杯水车薪。

肖主任知道余正堂和王兴的关系亲如兄弟,无话不谈,所以他便将腊八老师转正需要花点钱打通一下关系的事轻描淡写地和王兴说了。王兴心领神会,马上找余正堂商量瞒着腊八老师走走门路。听说能为腊八老师尽尽力,余正堂正是求之不得,他问王兴,这事得花多少钱。王兴说,民办教师都穷,能送两万就撑破天了。余正堂说,那我就出四万吧。

肖主任收到王兴送过来的四万元时,既有些惊喜,又有些恼怒。因为对于一般民办老师来说,四万元是一笔大数目,但对于余正堂来说,四万元则有点门缝里瞧人的意思。他想,象余正堂这种有钱的人,出个十万二十万也是小意思。

肖主任和陈副县长自小到大都是铁杆兄弟。他将四万元全部给了陈副县长,说,我非得让余正堂在腊八老师这件事情上狠狠放放血不可。

陈副县长笑道,论理这驼子也该放放血,但这件事千万不能让腊八老师知道,否则麻烦就大了。

肖主任说,老哥你放心,王兴和驼子都知道腊八老师的脾气,他们帮着瞒都瞒不及呢。

陈副县长和肖主任虽然当了官,而且都是腊八老师的顶头上司,可他们仍象小学时代一样,见了腊八老师仍不免发怵,小时候是出于对老师的敬畏,现在当了官,则是不敢正视腊八老师嫉恶如仇的性子。所以对于腊八老师,他们尽量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尽量避着腊八老师。

王兴从腊八老师家出来,后悔得直想自己抽自己的嘴巴。他悔恨自己酒后胡说八道,竟然将余正堂暗地里使钱的事和腊八老师说了。他知道,凭着腊八老师的为人,他宁愿回家种田放羊,也不愿意采取这种不光彩的手段转为国家教师。而收钱办事的竟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学生,这更无异于在腊八老师的心上深深地扎了一刀。

如果腊八老师这次不能顺利地转正,那么他的一张嘴就是罪魁祸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兴就在这种焦虑后悔中煎熬着,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了祸从口出的深刻含义。

王兴自幼丧母,父亲是一个非常老实本分的农民,父子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有些暗无天日。如果不是腊八老师的几番努力,王兴根本就没有入学的机会。在学校里,王兴和余正堂一样,也是被同学们嘲笑捉弄的对象。在他苦难的童年里,腊八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点亮了他人生的希望之光。所以,他和余正堂一样,对腊八老师一直怀着无比深厚的尊敬和热爱,也正因为如此,他和余正堂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最亲近的同学。

王兴由于心里有鬼,便时刻关注着这次民办教师转正考试的动态,在考试成绩快要出来的时候,他决定去县城一趟,亲自找肖主任探探口风。

肖主任一见王兴,满脸的笑意,说,哎呀,老同学来了啊,我正要找你呢。

王兴不自然地笑道,你堂堂的主任,找我能有啥事呢?

肖主任哈哈一笑,说,都是老同学,你这样说见外了不是。中午别走,去我家吃饭,请陈副县长作陪,怎样?

王兴有些犯难,说,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啊?

肖主任拍拍他的肩,说,你没有谁有啊,当年那么多同学里,就你和驼子是腊八老师的心肝宝贝呢。

肖主任和陈副县长的异常亲热令王兴有些忐忑不安,他自小习惯了他们对自己的嘲弄和不屑,而现在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官员,他们亲热的笑容,让王兴觉得自己在一个阴谋的虚空中沉浮着。

喝酒时,王兴小心翼翼地问,腊八老师这次转正的事没问题吧。

陈副县长说,别忘了,腊八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他的事我们能不放在心上吗?

肖主任忙点头赞同,说,是呀是呀,只是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全县有八百多人参与竞争,可名额只有五十个,竞争激烈啊!

王兴一听他们的口气,心就一下子提了上来,说,腊八老师考试应该没有问题的。

肖主任说,考试考核只是作为参考条件,关键是综合评审上,那么多评委,也不是我和陈县长两人说了算,现在其他的民办教师都在活动关系,结果会怎样,还难说得很。

王兴着急地说,腊八老师的性格你们都知道,他不会跑关系的。要跑也只能指望你们暗中给他们跑跑。

陈副县长心不在焉地把弄着酒杯,似乎没听见王兴的话。肖主任说,你以为我们不着急不跑啊,可涉及到那么多个评委和方方面面的关系,得有钱才行啊。

王兴一听就明白了,说,正堂说了,只要能为腊八老师办成这事,花多少钱都行。你们尽管出力,我再找正堂去。

自从生日那天以后,腊八老师就有些心神不宁,灵魂象是一个受了惊吓的鸟儿,躲在巢里瑟瑟地抖索着。一方面余正堂的毫无音信让他心焦。另一方面,他一直认为很有出息,也一直让他引以自豪的学生竟干起了贪官污吏的勾当来了,这让他很伤心,也很羞愧,这件事象一块又冷又硬的冰块哽在他的心里让他坐卧不宁。

送走王兴后,腊八老师就想立刻下县城去找陈副县长和肖主任,及时制止他们不法且不义的行为,只因当时下着大雪,交通阻断,便耽搁下来了。后来天睛了,他又被学校里的事情缠住了脱不开身。这些日子里,每天晚上备完课,改完学生的作业,躺在床上时,他的良心就开始折腾他,拷问他。他知道,如果睁只眼闭只眼,任由余正堂和王兴在他转正的事情上做做手脚,他转正的事就更有把握了,他也就可以继续安心地留在课堂上从事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了。但这样一来,他还配为人师表,还有资格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吗。他一辈子崇尚做人的气节和人格,崇尚中国文人信奉的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的骨气,如果必定要以丧失气节为代价才能转正为国家教师,那么他宁可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回家种田,也不愿继续留在学校教书。

腊八老师在这种心情中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天。他将家里的事情安排了一下,一大早就出了门。他先沿着一条曲折幽静的山道下山,大约花了一个钟头走到一条河边,河对岸就是公路。河上没有桥,人们上公路得趟水过河。冬天的河水很刺骨,让腊八老师不由自主也打了一个寒噤。腊八老师在教育孩子们时,常常说起两个心愿,希望孩子们自小用功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造福乡亲们,一是将山村小学建好,另一个就是为乡亲们在这条河上修一座桥,让乡亲们大冬天里不再赤脚过河。腊八老师在感受到河水的冰凉时,不由地想起了他的心愿来。他想,从目前情况看,只有正堂才有心并有能力帮他完成这两个心愿了。想到余正堂,腊八老师感到心中有一种情绪在温暖柔润地漾开,波及全身。但一想到他此行的目的,刺骨的寒冷又从脚底往心里直逼过来。他教书教了这么多年,所教过的学生一茬接一茬地走向社会,他不惧怕这些学生们会成为无益于社会的人,因为有益于社会上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是自食其力而已。他最惧怕的是他的学生会变成有害于社会的人。中国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学生不教,理所当然是老师之过了。如果学生成为有害于社会的人,他这做为老师的人,便是第一个罪魁祸首,真正是罪责难逃。这种想法让腊八老师浑身都是嗖嗖冷气在转悠。

腊八老师到教委时,已经接近下班时间了。教委办公室胡主任认识腊八老师,知道他是肖主任的启蒙老师,所以对腊八老师十分热情。胡主任满脸笑容,说,哟,你老可是稀客,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腊八老师环顾左右,没有见到肖主任的踪影,便随意问了问转正考试的结果出来没有。

胡主任犹豫了一下,说,结果应该出来了,不过按规定,在录取工作未结束前,是不能公布,也不能寻查的。

腊八老师淡淡地点点头,便告辞走出了教委办公楼。他在教委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直接去肖主任家。

当腊八老师站在肖主任家门口时,正在喝酒的三个人都颇感意外地愣在那里,手足无措,好半天连招呼都忘了打。三个人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变化无常。陈副县长和肖主任更多的是尴尬和惊讶,就象他们心里欺骗算计腊八老师的想法让腊八老师一眼看穿了似的。王兴则是满脸的恐惧和绝望,端在手中的酒杯摇摇晃晃,将酒泼得到处都是。

还是陈副县长和肖主任首先反应过来。他们立马换上灿烂的笑脸,热情地迎了过去,一迭声说,真是稀客稀客,我们三个正唠叨着你呢,你就到了。

肖主任忙着给腊八老师搬椅子,添酒杯,并冲着厨房里招呼他媳妇,说,来了贵客,快加几道菜来。

忙乱一阵后,各人的心情渐渐地平和适应过来了,酒也重新喝起来了。陈副县长率先端起酒杯,朝肖主任和王兴看了一眼,二人马上会意,忙陪着端杯站起来,众星捧月般恭恭敬敬地围着腊八老师。

陈副县长说,腊八老师,我们三兄弟首先共同敬你老一杯。说完,三人将自己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望着腊八老师。

腊八老师也不客套,很爽快地端杯一饮而尽。三个学生一齐微笑,说,腊八老师豪气不减当年。

腊八老师笑道,我老了,不中用了。看着你们一个一个比我有出息,我心里高兴,来,我借花献佛,敬你们三个一杯。

三人忙站起来,忙谢道,不敢,不敢。

腊八老师端杯一扬,说,你们有什么不敢的,喝。说完,他一仰脖子干了,三个也只好乖乖地干了各自的酒。

腊八老师露出满意的微笑,说,看来我的话还是管用的,只不知你们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

王兴一听,深身的血液随着喝下去的酒一起,闹哄哄地往脑门窜。他有些结巴地说,腊八老师的话我们自小就听的,何况现在呢。

腊八老师摆摆手,说,我老了,在你们的仕途上也帮不了你们,但我也不会拖你们的后腿,更不会把你们往邪路上引的,你们说是吧?

三人听了腊八老师的话,面面相觑,脸胀得通红,肖主任说,腊八老师你这样说就见外了,你转正的事,我和陈县长正忙着替你打理呢。

腊八老师语气有些伤感起来,他说,难得你们将我的事放在心上,我今天不是为我转正的事,而是为了你们的前途而来的,我的事,按政策能办就办,不能办就算了。我可不能为了我的事让你们违反政策,甚至是违法乱纪。

一直沉默着的陈副县长脸上有些挂不住。自他走上仕途之路后,还没有人在他面前这么颐指气使过,所以腊八老师的话让他很不习惯,也很不高兴。尽管腊八老师是他的老师,是他的长辈,但他毕竟现在是县长了,而不是坐在祠堂里的小学生。

陈副县长收起了微笑,正色道,腊八老师,你放心,我们会按政策办理,绝对不会徇私舞弊的。

腊八老师点点头,说,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不过还是我过去的老话,光有想法不行,得看行动。据说你们为了打理我的事情,收了正堂四万块钱,今天我就是专门来收回这笔钱的。

陈副县长和肖主任脸色由红到白,由白到青地变幻了几次。他们将目光一齐射向王兴,目光中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愤怒和鄙夷。

王兴低了头,不敢迎接他们两人的目光。他浑身颤抖,话语里几乎带着哭腔说,腊八老师,并不是他们两人要你的钱,他们是帮你打通其他门路。

陈副县长阴沉着脸,喝住王兴,不要解释了,把钱退了就是。

腊八老师收了钱,当面点清后放进提包里,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感觉上就象将他的学生们从牢门口拉回了一般的欢喜。他喝酒的兴致一下窜了上来,说,好了,我们接着喝酒。

他的三个学生各怀心事,意兴阑珊,但在表面上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和腊八老师推怀换盏,甚至是推心置腹起来。

十从肖主任家里出来后,王兴觉得他的整个人,包括肉体里的灵魂,还有周围的一切,都象一团飘浮的云彩,晃晃悠悠地浮动着。他知道这种飘浮感不是由于酒精的作用,而是由于他内心里浓稠的羞愧、悔恨和忧虑等不良情绪造成的。

腊八老师在王兴前面走着,王兴能够在飘浮中看到腊八老师苍白的头发和挺直的脊背。他很羡慕敬佩腊八老师那股无欲无求无私无畏的气概。虽然腊八老师身材瘦小,王兴此时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腊八老师所说的毛泽东的气魄在他身上流淌着。这种气魄是用肉眼看不见的,而只能用灵魂用心去感知、去触摸。

王兴对自己内心里的患得患失感到羞惭,但他又不能真正达到腊八老师那种无欲则刚的气节和骨气。他感觉到,自小受腊八老师熏陶而成的一些关于气节和骨气等东西,这些年来在社会现实的风吹雨打中,已渐渐地破碎散失了。现在,他开始感觉不到那种神圣、崇高情操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和圣洁感了。王兴看着腊八老师一脸的坦荡和宁静,感到自己有些卑微渺小。他想摆脱内心忧虑的重负,但那种重负如影随形地跟定了他。他沮丧地想,这次肯定将陈副县长和肖主任彻底地得罪了,腊八老师转正的事估计泡汤不说,今后在这两位同学手下讨生活,日子过得不会太顺溜。

腊八老师回到家里继续忙着教书育人,同时在教学之余忙着规划打理他家的耕地和山地,毕竟他的身分一半是老师,另一半是农民。他日子依旧过得激情洋溢,有滋有味。对于转正的事,他已经并不十分关心了。他的心里已经展开了另一个理想的蓝图,比起转为国家教师来,他理想的蓝图更绚丽、更富有人生的意义。

王兴回到家里则度日如年。腊八老师转正的事象一根无形的线,将他的心挂在半空中荡荡悠悠的,一时半会归不了位。

快放寒假的时候,县教委里来了电话,通报了这次本镇转为国家教师人员名单,让他公示出去,接受群众的监督。王兴竖起耳朵细细地听着,生怕错听或漏听了一个。令他绝望的是,名单报完后,他没有听到腊八老师的名字。

王兴握着话筒愣呆呆地半天无语。他赶忙给肖主任打电话,劈头盖脸地质问,肖主任,这次转正的人怎么定的,腊八老师考试不是没问题吗?

肖主任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说,你激动什么,腊八老师虽然考试成绩是第二名,可他曾违反过计划生育政策,凭这一条,他就不能转。莫说第二名,这次考第一名的也因为曾参与赌博被公安机构处罚过也没有转正呢。

王兴被训得哑口无言,握话筒的手微微颤抖起来。他啪地挂掉电话,怒吼一声,真是一群混蛋。

愤怒归愤怒,难过归难过,但事情还得办,日子还得过下去。作为镇教育站站长的王兴现在急需办理两件事,一是将转正人员名单公示出去,一是通知落选人员到镇教育站办理离职手续和补偿手续。由于这次清退牵涉到腊八老师,王兴感到这是他此生中遇到最艰难的工作。

王兴决定在名单没有公示前去看看腊八老师。腊八老师披着那件毛泽东大衣在他家后面的坡地上站着,一脸的沉思,象一座石头雕像。王兴默默地站在腊八老师身边,顺着腊八老师的目光,看着在面前缓缓展开的一片坡地,坡地上是一片冬日的萧索苍凉,让人心空里陡然横生出一股沧桑的悲壮来。

腊八老师象指挥千军万马般地挥着手臂说,我要把这片坡地开辟成办学的经济园,东边的变成桐园,西边的变成茶园,高处变成板栗园,坡底就种上桃树梨树什么的。

王兴动情地说,腊八老师,你都知道了。

腊八老师微微一笑,说,你不要觉得开不了口,我早知道了。转不了正没什么,只是学校不能撤,我要自力更生,自己将学校办下去,即使再苦,我也不能让孩子们吃苦。

王兴心里既感到酸楚,又感到欣慰,毕竟腊八老师并没有因受到打击而伤感。他轻轻地说,按规定,辞退人员按教龄每年给五百元的补偿,你明天去办了手续把钱领了吧。

腊八老师摇摇手说,我教书时每年都领了钱的,还补什么补,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钱我不要。

王兴呆呆地望着腊八老师,很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说什么好,他在心里呆呆地想,腊八老师也许是他此生看到的最后一个为了气节和理想而生活的人了。也许,他也是最后一个喜欢穿着灰棉布大衣,并为这种大衣而自豪的人了。王兴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将腊八老师的毛泽东大衣借过来披一披,感受一下腊八老师所说的气魄,可是犹豫了一下没有提出来,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是不敢还是觉得不配。

就在王兴心事翻涌的时候,腊八老师突然问,最近看到过正堂吗?

王兴吃了一惊,想了想,说,好久没看到他了,我最后见到他是一个多月前,他说要去省城办一件急事,估计要一段时间。

腊八老师沉吟了一下,说,他去省城会有什么事呢,他不会出什么事吧?

王兴说,他应该不会有事的,你放心。

腊八老师叹了口气,说,他一个残疾人,孤身一人,我怎放心得下啊。

腊八老师那充满关切和慈爱的语气让王兴心里热乎乎的,那种热热的感觉从心里向全身漫延,一直扩展到眼睛和鼻子里。他知道,腊八老师对他自己的学生一直怀着慈父般的柔情和热爱,这一点每个在腊八老师手下当过学生的人都能感觉得到。

一种好奇甚至有些卑劣的念头在王兴的脑子里闪了一下,他想忍住,可还是没有忍住,他有些气愤地问腊八老师,腊八老师,你对这次不能转正难道一点想法也没有么?

腊八老师不解地说,不能转正肯定是不符合转正的条件,我能有什么想法,再说,负责转正审核工作的是我的学生,他们难道还会害我不成。

王兴感到一股激烈的愤怒和悲哀漫过他的心头,同时也羞惭地觉得自己有些卑劣和狭隘。和腊八老师相比,他有些自惭形秽起来。

十一

转正的事并没有困扰腊八老师,令他迷惑不解并忧心忡忡的是,年关将近了,余正堂仍无丝毫消息。往年春节,余正堂都是在腊八老师家度过的,所以每到年关,腊八老师便忙忙碌碌地张罗开了,现在看着别人忙碌,腊八老师兴味索然,提不起精神。

这时,挂念余正堂的人不止腊八老师一个。他们刚开始还是三三两两地到腊八老师家坐坐看看,东扯西拉地闲话一阵后,便委婉地询问余正堂的消息。后来便成群结队地找上门来,问话也变得直截了当起来。

看着这么多人关心自己的学生,腊八老师心里隐隐地生出一丝悲哀来,他知道,这些人是关心他们在余正堂那里投资的红利,也许有些人还等着这些钱采购年货呢。

随着春节一天一天的逼迫,人们渐渐地变得急躁起来,甚至有人直接质问腊八老师,说,这小子是不是卷了大伙的钱跑了啊。

腊八老师一听,火冒三丈,严厉地说,余正堂是那种人么?

腊八老师一发火,大家便沉默起来,态度上也显出应有的恭敬。

农历腊月二十六日这一天,腊八老师终于等来了余正堂的消息。消息是王兴送来的,只是这消息非常糟糕。腊八老师初听这一消息,象被霹雷震懵了,毫无反应。过了好半天,他才傻乎乎地问,你是说正堂死了么,怎么死的?

王兴伤心地点点头,说,死于肺癌。他昏倒在大街上,人们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还来不及抢救,他就咽气了。

余正堂死在大街上的消息象一阵风似地,很快地吹播开了。人们互相打听,互相传递,见面第一句话便是,余驼子死了,你知道么?大家对此消息都表现出兴奋和焦虑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腊八老师家门口。只一顿饭的工夫,腊八老师家门口便黑压压地聚集了数百人之多,而且还不停地有摩托车呼啸而来。大家都肃静地站在那里,各怀着心事,等着腊八老师发话。

腊八老师披上了那件灰色的毛泽东大衣,静静地扫视了大家一遍,缓缓地说,过年了,我们去接正堂回家过年。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默默地跟在腊八老师后面向县城进发。

队伍翻过山坡时,腊八老师回顾了一下在山道上蜿蜒不尽的人群,感慨地对王兴说,一个人一生能获得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爱戴,也不枉来世一遭。

王兴忧虑地说,我看这些人可不是完全出于对正堂的关心和爱戴,他们主要是冲正堂留下的钱财而来的。

腊八老师惊愕地说,不会吧。正堂生前帮助了他们不少,他们这点良心还是有的。

王兴说,这些人首先关心的是自己存在正堂那里的钱的下落,其次是关心正堂留下的巨额钱财的下落,如果正堂留有巨额钱财的话。

听王兴这么一说,腊八老师心里也暗暗着急起来。

他们赶到县医院的时候,县医院大院里已聚集了许多人。那些人里面有和正堂保持着业务来往的银行领导,有借钱给正堂生息的债主。他们看到腊八老师他们走进医院大门,便迎了上来,乱纷纷地询问道,谁是余驼子的家属,谁是余驼子的家属。

跟着腊八老师的人沉默不语,将目光集中在腊八老师的身上。那些人便盯着腊八老师问,你是余驼子的家属吧?

腊八老师说,我是他的老师,有什么事吗?

那些人气愤地说,余驼子借了我们的钱,现在他死了,这帐也该清了。

腊八老师有些生气,说,不就是还钱的事吗,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那些人听了腊八老师的话,气焰马上收敛了起来,恭敬地说,既然你答应清理债务,那再好也不过了。

腊八老师说,我是来为正堂处理后事,不是来清理债务的。

那些人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得先将债务清理了,再处理后事。

腊八老师见和正堂经常来往的银行柯主任也在人群里,便指着柯主任说,余正堂的钱都存在他们银行里,难道还会少了你们的不成。

柯主任红了脸,说,余驼子的帐户上早就没有钱了,相反还欠了我们银行十几万。

柯主任的话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人们在互相交换意见,说不定余驼子早就是空手套白狼了。如果他真有钱的话,也绝不会病死在街头的。

就在腊八老师被人缠住脱不开身的时候,村委会的干部们已经到医院里查看了余正堂的遗物,除了几件旧衣服和两本余额为零的存折外,几乎是一无所有。他们挤到腊八老师跟前,悄悄地将情况告诉了腊八老师。腊八老师脸色发白,着急地说,不管他有钱无钱,我们得将他接回老家去。

村主任摇头说,这些人会挟尸要债的。

腊八老师好不容易摆脱了那些债主的纠缠,赶到太平间。当他看到正堂那瘦小畸形的身体象婴儿般蜷曲在冰凉的水泥台上时,腊八老师禁不住两行热泪簌簌扑落下来。

看到那么多人乱哄哄地挤在院子里,医院领导感到有些着急恼火,要求尽快结清费用并将死者带走。腊八老师便去收费处结清各项费用后,吩咐王兴找车。王兴担心地说,这事得请医院帮忙,用救护车偷偷地将正堂运走,否则门口那些债主不会善罢甘休的。

于是他们去找医院领导商量,医院领导刚开始不同意,但怕事情闹大,便同意了。

趁着那些债主们在大院里吵闹的时候,医院负责人让人打开医院的后门,让腊八老师他们带着余正堂的尸体悄然离去。

十二

余驼子没钱的消息比余驼子的死更让人们焦急震惊。这消息象乌鸦黑色的翅膀,在人们心空的暗夜里无声地掠过,扇起一阵凉意,让人不寒而栗。

人们在互相证实了余驼子真的没钱后,便一齐忍无可忍地愤怒起来了,余驼子怎么会没有钱呢?余驼子怎么能没有钱呢!他们憋在心里无法爆炸的真实理由是,如果余驼子没有钱,那自己贷给他的钱不就泡汤了吗?人们愤怒过后便伤心起来,伤心过后又愤怒起来。有人在心里咬牙切齿着咒骂,余驼子可不能就这么死了啊,这么死了可太便宜了他啊。

要知道,余驼子丢掉的是不值钱的性命,他们丢掉的可是比性命更宝贵的金钱啊。这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让人忍无可忍。

救护车将余正堂的尸体送到公路边上,司机收了腊八老师付的车费后便调头而去了。腊八老师环顾身边的人说,大家帮帮忙把他抬回去罢。

大家因为余正堂死后一无所有而无精打采,望着腊八老师默不做声,根本没有要帮一把的意思。腊八老师在心里叹了口气,心想,人啊,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势利了。腊八老师知道此时只能让钱开口说话了,他说,谁来帮忙抬一下,一人一百元。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两个人站出来,说,我们来抬吧。

腊八老师和王兴将余正堂的尸体在那张简陋的床上安放好,出门时吃了一惊,门外黑压压地站满了人。他们都无声无息地盯着门口看。腊八老师顾不上注意那些人的表情,便去找村干部们商议为余正堂办理后事。腊八老师一连跑了好几家,可村干部似乎事先约好了一样,一齐都不见了,腊八老师急得直跺脚。

腊八老师想起该给余正堂买副好一点的棺木,便朝李木匠家赶去。他边走边叹息,正堂一生没穿过一件好衣服,没住过一间好房子,死后一定得让他睡一副好棺材。他赶到李木匠家时,李木匠正准备出门。看到腊八老师,李木匠忙恭敬地站住问候。腊八老师将来意说明后,李木匠说,好棺木倒是有,只是价钱可不低,现在年关已到,得付现钱。腊八老师问清了价格,当即付了现钱,吩咐李木匠找人抬过去。

腊八老师正和李木匠商量着,王兴气喘嘘嘘地跑了过来,他边喘边着急地说,腊八老师,快过去,那边出事了。

原来,腊八老师刚一离开,沉默的人群便开始骚动起来了。他们议论纷纷,对余正堂死后一无所有提出了许多可能性的质疑与猜测。这些人都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收回自己借出去的钱。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弄清楚余正堂到底有没有钱留下,如果有的话,钱会藏在哪里。在人们胡乱议论时,不知谁提议在驼子的屋里搜一搜,说不定钱或存折就藏在屋里什么地方。这一提议让大家激动起来,于是大家蜂涌而入,在破屋里翻箱倒柜地折腾起来。

大家将屋内每个可疑的地方都搜了一遍,就差掘地三尺了。屋内被折腾得一片狼籍,各人脸上身上也都是灰尘。大家忙碌一气仍然一无所获。大家站在那里,目光一齐恨恨地盯着床上驼子蜷曲的尸体。寂静中,有人嘀咕了一句,说不定就藏在床下呢。于是大家一声吆喝,将驼子的尸体搬到地上,将床掀起了起来,开始七手八脚地在床底下一气乱翻。人们在忙乱中,一心一意地找钱,忘了地上驼子的尸体,脚下不留神,在驼子的尸体上乱踩着。

这悲惨的一幕刚好被赶过来的腊八老师尽收眼底,腊八老师肝胆俱裂,怒发冲冠,大吼一声,你们给我住手!

靠近门边的人听到腊八老师的怒喝,羞惭地退到一边。里面的人没有发觉,仍继续翻找着。腊八老师正要冲进去将那些人轰出来,猛听到里面的人惊喜地叫道,找到了,找到了,整整一蛇皮袋的钱。

这一声惊叫象一颗火星点燃了一场混乱,屋子里的人你抢我夺起来,外面的人群象蓄足势头的潮水向屋里涌去。腊八老师被人群一推,倒退了十几步,远远地还站不稳脚步,只得无可奈何地慢慢向后退去。

屋里的混乱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吼叫声,怒骂声,哭喊声,沸腾着涌出来,让人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

腊八老师看到那破旧的小屋突然一震,开始晃动起来。他来不及惊叫,小屋轰隆一声倒塌了。灰尘草屑和尖叫声一起随着一阵气浪向四周弥散开来。还在门外拼命朝屋里拥挤的人群象退潮般往回卷了过来,一齐呆呆地望着在尘雾笼罩的废墟不知所措。

尘埃落尽后,废墟便苏醒过来。开始是一两个灰乎乎的脑袋一边咒骂着,一边钻出来。后来是一片一片的脑袋咒骂着钻出来。这些钻出来的脑袋咒骂一阵过后,又接着忙碌着在碎片里翻扒起来,不时有人翻出一张或几张纸币因而引起一阵争夺,惹得其他的人更加着急地翻找着。

腊八老师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庆幸正堂的屋子又低又矮,否则非砸出人命不可。腊八老师对屋里活人的担心刚刚放下,又担心起屋里的死人来了,余正堂的尸体在人们疯狂的拥挤和践踏中,不知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了。等人们渐渐安定下来后,腊八老师和王兴一起,小心翼翼地扒出了余正堂的尸体,经过人踩砖砸后,余正堂的尸体已变得肮脏不堪,面目全非,看得腊八老师和王兴都泪流满面。

腊八老师愤怒地扫了众人一眼。人们正忙着数抢到的钱,谁也没有对余正堂的尸体看上一眼。王兴在余正堂的身下发现了几张红色的百元人民币,便抚去上面的灰尘,准备递给腊八老师,但他感到纸币有异,仔细一看,不觉惊叫起来,这些钱是假的,是烧给死人的冥币。

人们闻言大惊,忙仔细检查手中的纸币,发现都是一些冥币,气得大骂起来。他们纷纷将抢到手的纸币丢在余正堂的尸体上。余正堂的尸体很快被红色的百元纸币掩盖了。

一个年青人边扔纸币边骂道,这个死驼子,生前戏弄我们,死后还戏弄我们。他本想照着余正堂的尸体踹上几脚,但看到腊八老师站在那里,便忍住了。

腊八老师看着人们灰头灰脸的狼狈样子,怒极反笑起来。

腊八老师笑毕,心里的悲哀更浓郁起来,他弄不清一向纯朴善良的乡亲们何时变得如此地冷酷势利起来的。这时,他想到了巴金老人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句话: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如果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十三

当初,人们非常艰难非常难过地接受了驼子有钱的事实。现在,人们又非常艰难非常痛苦地接受了驼子没有钱的事实。

一经接受了事实,人们便开始冷静地心平气和地分析讨论这一事实。驼子为什么没有钱?他的钱哪里去了?大家开始一致的看法是驼子将这些钱挥霍掉了。在达成这一致的看法时,他们忘了驼子每年给予他们的丰厚红利。借给驼子一千元的,最少得到五千元的红利;借一万元的最少得到五万的红利,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想方设法地将钱送到驼子手上,哄着威胁着驼子借他们的钱。如今,驼子死了,钱象流水一样流走了,他们忘了以往对驼子的感激,却记着了对驼子的怨怒。

没有人张罗驼子的后事,只有腊八老师和王兴张罗驼子的后事。人们冷眼旁观地看着腊八老师伤心地忙碌着,一种猜疑的阴云渐渐地飘落扩散开来,渐渐地由阴沉沉变为黑沉沉,最后竟成了暴雨。他们怀疑驼子的钱在腊八老师手中。因为驼子平时生活俭朴,从不张扬,挥霍掉那么多钱,是绝不可能的。

于是,驼子的葬礼进行得异常艰难起来。在一些人暗中挑拨调唆下,几个因爱钱如命而又泼辣出名的妇女开始撒泼闹起事来。她们死活不让腊八老师他们给驼子入殓装棺。她们要腊八老师偿清驼子的欠债后才能给驼子入殓。

尽管人们平时十分敬重腊八老师,但现在是涉及到金钱的事儿,人们成心想让那几个泼辣妇女闹一闹,看看腊八老师的反应,以便证实一下他们猜疑的正确性。如果驼子的钱在腊八老师手中,那可是一笔巨额财富。那几个妇女在人们的怂恿下,也顾不得对腊八老师的敬畏,一味地撒痴撒泼。

腊八老师先是耐心劝说,后来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越来越恼怒起来。他撒手让那几个妇女闹去,说,现在死人在这里,他欠你多少钱,你只管找他要去。

其实,这几个哭闹的妇女根本不是最大的债主。她们最多的也只拿着余正堂六千多元的欠条。她们只不过被人当枪使而已。腊八老师渐渐地明白了这里面的微妙关系,只是其他人没有直接发难,他也就不好发作。腊八老师手上有他从肖主任那里收回来的属于余正堂的四万块钱,除去筹办葬礼的费用,剩下的钱清偿这几位妇女的债务应该绰绰有余。但腊八老师明白,要还钱也只能安葬完余正堂之后,否则会惹出更大的麻烦来。如果有一丝的证据让人证实余正堂的钱在他手上,那他以后就莫想有片刻的安宁了。

一个妇女哭闹着说,谁拿了驼子的钱就得负责安葬驼子,要安葬驼子,就得先将驼子的钱还了。

王兴听了这种混帐逻辑,质问道,照你这么说,谁安葬正堂,就是谁得了正堂的钱,谁就得帮着还钱了?

那女的搞不清这些逻辑关系,只哭闹说,我只要我的钱,别的我不管,我的钱没还,尸体就不能动。

王兴说,那你就在这里好好地守着正堂的尸体吧,你得守紧点,小心尸体被人偷走了。

王兴说罢,拉了腊八老师就走。腊八老师想想,也别无办法,只好硬起心肠撒手不管了。

几个妇女看腊八老师要走,有些措手不及。她们原意也只是想挟尸讨回欠款,可不想讨回一具尸体来守着。一个妇女一着急,从地上爬起来,拦住了腊八老师,说,腊八老师你不能走。驼子是你的学生,你教出的学生坑蒙拐骗,你做老师的有责任。

腊八老师心里一寒一痛,觉得这话有些道理。为了他心爱学生的名声,他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来。他凛然地环顾周围的人群,一字一顿地说,我的学生没有坑蒙拐骗,借钱给正堂是你们自愿的,有的甚至是强迫正堂收下的,你们这些年也受了正堂的不少好处。做人可不能没有良心。正堂突然死去,我很心痛,他生前未来得及处理的问题,我做老师的有责任帮着处理。我没有那么多的钱收回正堂的欠条,现在你们将正堂的欠条还给我,我以我的名义再给你们出具借条,只要我不死,我有一点还一点,我死后,我的子女们接着还,保证不欠你们一分钱。

腊八老师说完,让王兴搬来一张桌子,桌上点上一枝蜡烛。腊八老师居中一坐,对几个哭闹的妇女说,正堂欠你们多少钱,妇女们报上钱数,腊八老师一一写好欠条递给她们,并从她们手中收回正堂的欠条放在蜡烛上火化了。

人们被腊八老师浑身的凛然气魄所慑,默默的看着腊八老师,谁也没动弹一下。腊八老师不耐烦地说,谁有欠条就快拿来。有几个人想走过来,但看到其他人没动,也犹豫地站住了。

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后,一个平时在村里威望颇高的老者越过众人走到腊八老师跟前,问,腊八老师,你对着众人说句实话,你是否知道余正堂是否有钱留下来?如果有,你是否知道他的钱放在哪里?

腊八老师说,我不知道他是否有钱留下来,更不知道他的钱放在哪里。

老者点点头,转身高声对众人说,我相信腊八老师的话。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余正堂的欠条,就着蜡烛摇曳的光焰火化了。

老者转身离去时,对周围的人怒斥道,做人可以丢了金钱,丢了性命,可不能丢了人格,丢了良心。说完,他走到余正堂的尸体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其他人满脸羞愧,悄悄地将欠条在蜡烛上火化了,对着余正堂的尸体鞠躬后,退到远处静静地站着。原先闹得最凶的妇女此时也许良知突然回归,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将欠条扔在地上,掩面飞逃而去。

腊八老师喉头哽塞,眼中的威严渐渐被泪水洗掉。他哆嗦着弯下腰拾起地上的欠条,小心地装进口袋。

摆脱金钱的困扰和支配后,村民们又成了往日纯朴善良的村民。他们默默地帮着腊八老师打理余正堂的后事。在送余正堂上山时,送葬的队伍黑压压地足有数千人之多。乡亲们纷纷购买鞭炮,致使方圆十几里地所有店铺里的鞭炮一时脱销。那天的鞭炮声繁密得似乎山风也为之阻塞不通了,山林里的鸟兽们被惊吓得逃出老远老远,后来十几天里见不着鸟兽的踪迹。这一壮观的场面是人们几十年未曾见过的,虽不敢说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

后来腊八老师在给正堂补立墓碑时,亲自写了碑文纪念此事。碑文是这样写的:因为生前欠下人们的金钱,所以人们会终生记着你。

十四

春节过后,孩子们开学了。镇教育站正式通知山村小学撤并到中心小学,孩子们都转到几十里外的中心小学就读。

正式开学的那一天,家长们和孩子们都十分迷茫着急起来,不知道何去何从。家长担心让那么小的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住读,他们不会照顾自己;孩子们则对腊八老师和山村小学恋恋不舍;而学前班的孩子们就根本无学可上了。家长们和孩子们渐渐地聚集在村子的路口,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抱怨起来。

就在家长和孩子们在村口犹豫的时候,一阵熟悉的钟声清脆地传了过来。家长们还在错愕不解,孩子们则一声欢呼,撒开两条小腿象一群撒欢的小马驹朝学校飞奔而去。

腊八老师身披灰色棉布大衣站在祠堂前的大树下,望着孩子们一路欢呼雀跃而来,苍桑的脸上漾起自豪与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过腊八老师身边,边跑边喊腊八老师好。腊八老师一一回答着孩子们的问候。

从这天起,腊八老师开始了他自费办学的生涯。村民们知道腊八老师家里负担挺重,便自发地组织起来给学校捐粮捐钱,但均被腊八老师拒绝了。村民心里过意不去,只好在农忙季节里结伴将腊八老师家田地里的活儿全包了,好让腊八老师能安心地教育孩子们。

由于独自办学,腊八老师感到责任重大,更加用心地搞好教学。尽管他的老师身份和学校都得不到上级的认可,腊八老师感觉到比过去更充实,更有意义。

不久,腊八老师宁静幸福的心境被一群老师的来访扰乱了。这群老师有他认识的,也有他不认识的。他们和腊八老师一样,以前都是民办教师,在这次转正中被辞退回家了。

腊八老师望到那些老师时,眼中和心中都是诧异和不解。那些老师表情凝重地说,我们来是要请你和我们一起去向你的学生讨债的。

腊八老师眼中掠过一阵阴郁,问,余正堂也欠了你们的债么?

那些老师见腊八老师误解了,便笑说,不是余正堂,是你那当教委主任和县长的学生,他们欠了我们的公道,我们得去讨回来。

这次转正结果出来后,在民办教师当中产生强烈的反响,他们明显地感觉到这次转正工作严重地背离了公平公正原则。对这一现象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主管人员在办理时有严重的徇私舞弊和权钱交易的行为。被辞退的老师先是在心里不平和怀疑,后来渐通消息,便自发地串连起来,决心上访。他们觉得腊八老师也是受害者,而且屡次被他的学生们当成了挡箭的招牌,于是便一致同意拉上腊八老师一起上访状告贪官们。

老师们的责骂让腊八老师头皮阵阵发麻,心里阵阵发冷。他说什么也不愿承认他的学生们是贪官,是祸害社会的腐败分子。一个头发也已花白的老教师听了腊八老师的辩解,不屑地啐了一口,说,你在做梦呢,腊八老师。他们若不是贪官,天下就没有贪官了。你想想看,就凭他们每月那点工资,能住上价值几十万的洋房,能每年出几十万元送子女到国外留学,我看他连每月千多块的烟钱也不够。他们没有继承遗产,没有开公司,哪来的钱?一句话,贪的呗。

腊八老师细细一想,老教师的话确实无可辩驳。一种屈辱甚至是耻辱感泰山般沉沉地压下来,他那高傲坚硬从不曾向权势和金钱屈服的脊梁,此时似乎是暴风雨中的树木,呻吟着弯伏下去了。他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一贯神采飞扬的表情变得痴痴呆呆起来。

腊八老师最终还是没有同那些老师一起去上访,他仍留在山村里一心一意地教育孩子们。只是他常常会一个人独自发呆,满眼流淌着困惑和失望,他望着孩子们的目光里,不再只是慈爱,更多的是不确定的忧虑。

腊八老师本想对民办教师上访的事不闻不问,可各种详细的消息象风一样源源不断吹送过来,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腊八老师不禁替他的学生着急起来。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政府当局一开始就没把这帮土秀才的上访当回事。不想他们这一轻视淡漠的态度竟将原本极简单的事情弄得极复杂极严重,致使后来牵连到无数的人,毁了无数的家庭。

民办教师们采取温和的抗议方式打着标语在政府门前静坐。刚开始静坐的人只有几十人,渐渐地发展到数百人,后来因其他事情而长年上访的人也纷纷加入到静坐的队伍中来了。

政府办公大楼整天让黑压压的人群围困着,让各级官员有些恼火着急起来,他们对上访人员进行劝说疏导。也许他们以往给人们开了太多的空头支票,人们已不再相信他们的花言巧语,非要当场解决问题不可。

政府官员在劝说的同时也做了另一手准备,他们指示公安人员暗中查找事件的发起人。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他们相信只要将事件的组织者控制起来,整个事件就容易解决了。公安人员在查明此次事件的组织者和积极分子后,于晚上客客气气地将他们全部请进公安局里去了。

政府抓人的消息不胫而走,静坐的人们愤怒了,开始围攻政府办公大楼。

在上访群众和政府对峙不下时,有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这人叫吴正声,四十多岁,此人虽是民办教师,却酷爱读书,颇有思想。从辈分算,他应是腊八老师的徒孙,因为在小学里,他一直是王兴班上的学生,而且成绩一直异常突出。吴正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高校。后来因思想偏激,行为怪异被开除出校,回家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们上访时,吴正声的态度比较淡漠,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后来主管部门对待民办教师们的态度和方式彻底激怒了他,使他在沉默中走了出来。他一出来后,上访便立即变得有组织有条理起来,声势也立即大了起来。他在上访人群里选出十个代表组成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决议:

一、勒令所有贪官去检察机构投案自首;

二、勒令不为民做主的县长及其他官员辞职,回家种田。

人民委员会派代表将决议送给县长。县长一看决议,气得七窍冒烟,心中暗暗怒骂,我的官是上级封的,你人民值个狗屁,有什么权力勒令我。但他脸上仍挂了笑容,对人民代表说,你们的要求事关重大,我们要集体开会讨论报上级批准后,才能答复你们。

吴正声很奇怪地说,县政府是全县人民的政府,政府官员是全县人民的官员,现在全县人民觉得这政府和官员们不好,要求你们辞职,这和上级有什么相干?难道你们只是上级的政府和官员不成?

县长说,你的意见很有道理,我们会慎重考虑的。

打发走人民代表后,县长立即召集会议,决定采取强硬措施解决此事。他们指令公安人员负责抓捕继续带头闹事的伪人民委员会成员。

公安局长是个极年轻的人,三十多岁,正是野心勃勃的年龄。他接到指令,觉得立功的机会来了,便亲自带人去抓捕带头闹事的人。政府的这一举动无异于在炸药桶里放鞭炮,把人们炸毛了。他们依仗人多势众,将进入人群的警察们统统控制住了,连公安局长本人也未能逃脱。

吴正声本来与公安局长就有嫌隙,此时更是火上浇油。他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历数了公安局长的种种劣行后,义正辞严地宣布:鉴于你为了一块骨头而甘做贪官们的走狗,帮着贪官们欺压百姓,已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只配做一条吃屎的狗。他喝令几个年青小伙子将公安局长扔进粪坑里去吃屎。

抓住公安局长的几个年轻人是街上的混混,平时被公安人员整苦了,此时有些苦大仇深,听了吴正声的喝令,拖了公安局长就走。在将公安局长扔进粪坑前,一个年青人在其脑袋上重击了几拳,公安局长被击昏,以致一头栽进粪坑后被活活淹死。

看到公安局长栽进了粪坑,人群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似乎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力量,顿时有些豪气干云。一帮小混混们在人群中窜上跳下,有些得意忘形了,也有些失控,他们一边大叫着烧了政府大楼,一边领头朝政府大楼冲去。一场浩劫在政府大楼里上演了。

政府大楼在失去了公安的庇护后,立即变得七零八落风雨飘摇起来。

十五

公安局长被淹死,政府大楼被焚毁,这一事件让所有人感到震惊。上级政府严令迅速查办此事,于是一大批人被拘捕判刑。

吴正声被判极刑。他死后,上万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葬,花圈标语上写着人民英雄和为民除害等字样。

腊八老师也去参加了吴正声的葬礼。当他看到为民除害的标语时,冷汗顺着他的脊梁刷刷地流淌下来。

在吴正声的葬礼之前,腊八老师参加过他学生肖主任的葬礼。政府在查处组织群众闹事者的同时,也对群众反映的贪官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查处。肖主任感到罪责难逃,跳楼自杀了,陈副县长被拘捕收监,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肖主任的自杀和陈副县长的XX,在民间引起节日般的喜庆。那一天全县各地鞭炮声不绝于耳,震得腊八老师头皮发麻,脑袋发晕。他只恨自己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

吴正声葬礼的热闹壮观,让腊八老师想起了肖主任葬礼的冷清。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的学生怎么会成为人们痛恨的害人虫呢?他苦苦思考,在这里面,他作为老师的应该负多少责任。

就在腊八老师困惑不堪,痛苦不堪的时候,王兴欢天喜地地看腊八老师来了。王兴这次来是有好消息告诉腊八老师的。

政府有关部门对这次民办教师转为国家教师的考试和审核工作进行了清理,推翻了以前的决定,重新进行择优录用。这次腊八老师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转正了。

王兴这次来是通知腊八老师带着相关证件去县里办理转正手续的。令王兴奇怪的是,听到这一消息,腊八老师一点反应也没有。王兴也跟着犯迷糊了。

腊八老师似乎没有听到王兴说的话,呆呆地问王兴,你说说看,我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

王兴这才明白了腊八老师的心情,劝慰道,腊八老师,你别太过自责了,有些社会问题不是教育能够解决的。

腊八老师说,好端端的一个人,竟成了害人虫,这不是教育的责任那是什么的责任?

王兴说,我也说不清楚。不过,社会风气的基调不是由绝大多数人决定的,而是由少数有钱有势的人决定的。人就象猴子,爬得越高,丑陋的屁股就暴露得越清晰,也就越引人瞩目。所以即使是钱多权重者展示的屁股的丑陋,芸芸众生也只能仰而望之。仰望的人多了,丑陋的屁股就会成为引导社会风尚的旗帜。现在这年代,无论你的脑袋多高贵,只要你处在下面,你就得仰望猴屁股。这是没法的事儿。

腊八老师摇摇头,说,那还要教育干什么?

王兴笑笑,说,知识总还是有用的。

腊八老师想起了《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论述,意思是说,一个无德的人最好也无才。因为他才能越大,对社会的祸害也会越大。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想作恶,就象一只小狗想咬人,人们能轻易地制住它。如果他的学生走上社会后会成为坏人,腊八老师觉得教给他们知识才能无异于为虎作伥。

腊八老师虽然有些迂腐,却并不愚蠢。他的心灵象一盏明灯,只要点燃,便一片透亮。上次听了那位老教师用日常消费帐来论证他的学生的廉洁问题后,腊八老师在心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对他那些当了官的学生们的情况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们的日常消费确实比他们的正常收入都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这还不包括他们藏着捂着的。单从这一点来考虑,他一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一个是清白廉洁的好官。

腊八老师没有丝毫的勇气来面对这一事实,可又无法回避这一事实。有时他自我安慰自己说,这世界上没有人为了吃亏吃苦而当官的。既然那么多人想当官,当官肯定是一件能够让个人受益的好事。但他很快就明白这是在自欺欺人,因为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很可能要掉脑袋的,那些革命者难道是为了自己得好处才参加革命的么。

腊八老师越想越气馁,他对王兴说,今天你来得正好,你将这里的学生转到中心小学去吧。

王兴不解地说,你转正后,学校可以继续办下去啊。

腊八老师说,我老了,不想再教书了,我回去种田放羊。

从此以后,破旧的祠堂里再也没有孩子的欢笑声和读书声,再也没有腊八老师的神彩飞扬。破旧的祠堂越来越破旧,终于在一个风雨大作的晚上轰然倒塌。

青青的山坡上从此多了一位身披灰色棉大衣的老人,他和他的羊们在山村里构成了一道宁静祥和的风景。在羊们安静地吃草的时候,老人便扛着锄头在山坡上种树。

后来村里的孩子们不再喊他腊八老师,而是喊他腊八爷爷。腊八爷爷每天望着山坡上他亲手栽种的树苗笔直地成长着,心里又涌动着一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气魄。

腊八爷爷精心地护理每一棵树苗,不让它们扭曲歪斜。他确信,只要在它们生长的初期不让它们扭曲,它们就会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会是堂堂正正的树。风雨雷电可以毁灭它们,但绝不会让它们挺直的躯干弯曲。

腊八爷爷在余正堂的坟前植了两棵松柏,松柏的根须深入地下,吸收了正堂身上的营养,长得苍翠欲滴。每每看着这两棵松柏,腊八爷爷总会慈爱地微笑,他觉得松柏有气节,配得上余正堂生前的为人。

腊八爷爷很少去肖主任的坟前。有时,他也想在他这位学生的坟前种两棵树,但他不能确定种什么树才好,所以那坟堆便日渐荒凉,慢慢被荆棘杂草淹没了。

腊八故事相关文章:

推荐第7篇:好老师讲好故事

尊重 融洽关系的基石

郭云霞

自尊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人的一种心灵渴望,而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与天性,人人都是这样,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的自尊心更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既是做合格教师的责任,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孩子恰恰是被我忽视的对象,我常常认为他们是最容易敷衍过去的。美国有一个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的学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去欺哄一个骗子,也可以去愚弄一个傻子,但你绝敷衍不了一个孩子。所以永远别想敷衍孩子。当我反复思想咀嚼这句话时,我明白了:我们大人可能会用现象去评估人和事,但孩子却是用心灵去了解人和事的。所以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要从心灵中发出来,因为唯有从心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就像刚发芽的一棵幼苗,稍不注意就会受到伤害。因此,在我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我在摸索着实践着反思着学习着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能体验到他们的感受,不随便用老师的权力和威言发泄自己对他们的不满。一天下午,体育课后,我一进教室,学生们就喊着“老师,我口渴”“老师,我也口渴”,我就用准备好的几个杯子,给他们倒来了水。我端着倒好水的两个杯子过来,看着孩子们个个伸出手来,都急着要从我手里抢水喝。我正想发火,大喊让他们坐下时,又想何必呢,他们都是孩子,而且他们是真的渴了,急于想喝水来解渴呢!看着他们急于抢着喝水的样子,我猛然想起了小学时学过的课文《一个苹果》。于是,我随机应变说:“同学们,你们都坐下了,老师有个故事想先讲给你们听。”一听说讲故事,同学们立时安静了下来。我就把残存在我记忆中那发生在战争年代一个防空洞里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讲完后,我趁热打铁教育孩子们说:“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真的口渴了,但现在老师只为你们准备了三杯的水,你们要互相谦让,轮留着让自己的同伴都有水喝。”孩子们非常懂事,每个人只喝几小口,就传给另一个同学。从那以后,再没有出现蜂拥争抢喝水的现象。口渴确实是他们真实的感受,我若因他们口渴而抢着喝水来批评他们,定会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备受伤害。因此我首先表达出体谅他们这样口渴的感受,然后用正面的、积极的事例来引导他们,既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从内心慢慢去懂得相互谦让。

尊重学生,就是要感受他们的心灵需求,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肯定和鼓励。出乎意料,开学仅一个月,学校决定一年级中的一部分同学加入少先队员,我凭着自己的经验,选了十五个学生为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队员。没过多久,一个家长跟我反映说,她家孩子因没有戴上红领巾,每天放学回去戴上他表哥的红领巾站在镜子前看来看去,看着他那羡慕、渴求的目光,他的家长非常地心酸。当时,听了家长的反映,我没有一点触动,只是安慰她说:“没关系,明年六一就都有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这位家长特意来到办公室,又跟我谈她家孩子的事,她的孩子不是很出众的,奖的星星不是很多,但有一次因着他课堂学习的进步,我宣布下去给他奖一颗进步星。很快我就把这件事给忘到脑后了,这个孩子连着几天每天回去都跟他的家长念叨:“老师说给我奖一个进步星,这样我就七个星了,不知是掉了还是老师没给奖上,现在我少了一个星。”他的家长当时很难过地哭了,她说她实在不忍心每天听着孩子幼小心灵中发出来的呼求。这一次,我的心灵被震动了,我实在内疚,我知道是我把这件事忘记了。那个不被我重视的星星,却在孩子们的心中有如此之重的份量。他们需要的不是一颗星星,那是他们心灵饥渴的需求,他们的幼小的心灵需要被老师肯定,需要被老师鼓励。而那一颗星正是对他个人的肯定,对他成长的鼓励。但是我们做大人却常常自以为是,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灵需求,常常去敷衍他们,认为他们是那样的小孩子气不懂事。我内疚,因为我看到自己原来是一个吝啬鬼,舍不得一句表扬的话语,舍不得一颗宁愿被扔掉也不奖励给他们的小星星,我的吝啬在于我不愿去尊重他们,不愿去肯定他们,我的吝啬在于我高高在上为人师,俯视看他们。有时我想我也许正是扼杀他们那幼小的、闪光的良善之心的刽子手。这件事后,我特别注意发现每个孩子闪光的地方,给予他们表扬、奖励。我希望他们在被肯定中能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尊重,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不随意去挖苦他们,不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我的班上有一个小女孩,上课时老板着脸,没有一丝笑容,眼睛没有一点神,课堂上也不注意听讲。我批评了她好多次,也与她的家长沟通了几次,她的家长总是说要我多表扬她,我心里想,只想要表扬,怎么就不看你女儿的本质和现状呢,哪有可表扬的地方。慢慢地,我的心里生出对她的厌烦,不象喜欢其他孩子那样喜欢她。就在这一次家长会结束后,她妈妈领着她,对她说:“跟老师说再见。”我看着她不经意地说到:“怎么就不笑笑呀,你不知道你笑了有多好看。”当时她开心地笑着说了声“老师,再见”。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中,我发现她变了。一天下课时我拿着教案走到门口,她也正好到门口,她微笑着怯懦地说了一句话,我问她说什么,她又重复了一遍:“老师您先走。”我说:“你走吧。”她又说您先走。当时我好感动,说了声“谢谢”。接下来,我发现她在课堂上举手比以前积极了,在课间的两操中也表现得很积极。还时常悄悄地问我:“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 ?”“老师,我会努力的,我会好好表现的。”面对孩子们这样稚嫩的言语和单纯的笑容,谁能不为之动容,谁能不为之高兴。我多次的批评和纠正没有使她改变,无意中的一句鼓励的话,却成为她前进的动力。这在乎尊重,尊重他们为人的权利,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尊重,拉近了我们师生的心灵,尊重,融洽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教师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也才能使学生自己作为主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尊重学生,怎能不快乐,怎能不幸福呢?

推荐第8篇:古代感恩老师故事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古代感恩老师故事,欢迎参考!

古代感恩老师故事一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古代感恩老师故事二

明朝时在四川灌县有一位银匠,名叫何云发,他平日侍奉师傅非常恭敬诚恳。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师傅,他一定双手拱立,诚心敬意地向师傅问好。不久他的家渐渐地富有起来,但是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梦到神来托梦说:“你命中本来注定没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师傅,所以上天许你生个贵子。”后来他们夫妇果真生了贵子,并得到这贵子的孝顺供养,一生衣食丰厚。

古代感恩老师故事三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古代感恩老师故事四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推荐第9篇:一个老师的故事

一个老师的故事

清晨,临街的逸夫小学,一个穿羊毛衫裙的年轻老师正匆匆在花木掩映的道路上走过,突然,她的脚步停了下来。她看见在高高的五针松下,站着她的学生小瑾。最近,小瑾怎么总是一个人在树下偷偷抹眼泪呢?女老师 晓冬,就这样走了上去。

晓冬,是逸夫小学的语文老师,年轻的班主任,当我们听到她很多先进事迹去看她时,她正好去工作了,不在。照片上美丽弱质的晓冬,智慧而坚定地站在讲台上。

不用说晓冬怎么去照顾小瑾了,这父母在外地的小女孩真心被晓冬老师感动。晓冬老师给她讲故事,背书,买新鲜的食物,梳散落的辫子。晓冬老师说,如果你想妈妈了,就把老师当妈妈一样?小瑾羞涩的扑进晓冬的怀里,轻声叫:“妈妈!”„„其实有很多孩子都愿把晓冬当妈妈一样,学生家长A说:孩子告诉我,晓冬老师是她们眼中最美的老师,是可爱的第二个妈妈。另一个学生家长B也说:我们家的孩子,那时刚进一年级,吃坏肚子裤子弄脏了,老师二话不说,马上就把孩子的脏裤子洗掉,真是比妈妈还尽心。

作为优秀的小学老师,晓冬不只像妈妈一样温怀,她首先,是一个非常合格,教学上很创新很领先的老师。她数次被评到各种奖项,教学科研卓著,就是教学方法上,也是那样因地制宜、寓教于乐、与众不同。在香港讲课时,仇晓冬知道香港孩子只看得懂繁体,于是刻苦学习,短短时间她的繁体板书就像简体板书一样漂亮。她经常演绎课堂,讲《春风》,把春天美丽的风景画在黑板上,教室顷刻就有了飘动的柳枝,旖旎的河水,麦浪,缓慢的蜗牛。同学们更沸腾了,都争相要上台一展自己的手艺。《秋天到》,她让孩子们把水果、蔬菜、庄稼都画上了黑板,教室里响起了红叶与秋虫的鸣笛。

逸夫小学的戴校长说:晓冬患了胃出血,还坚持来上班,每天都带半流质的食品,在家她本来也是宝贝孩子,但为了教学,她从来都不怕自己吃苦。教研组的王老师说:对晓冬这样的漂亮女孩来说,外面的世界诱惑很大,但晓冬热爱自己的选择,她在网上找很多资料,帮助孩子们学习,还自己编假期作业,常常熬夜。大队辅导员石老师也说:有时候早放学了,晓冬还在帮孩子们补习„„许多人在说晓冬老师,而晓冬说的是大家,她说,每一个老师都很好,大家所做的工作远比我多!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像比赛一样,那些当初从师范学院出来的“土娃娃”后来都变成了资深教师,变成了建造花园的人。

晓冬很喜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她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把孩子们学习的进步和身心的快乐捧在老师心中,这很自然。就像这个春天的早晨,晓冬和很多老师一样,八点钟就来学校上课。那时白领还在路途上,大地刚苏醒,晓冬站在校园,看到孩子拿着准备演奏的乐器,连忙走上前去。她的手指拂过春天的阳光,抚过充满了爱的孩子的脸庞,音乐响起,在“花朵”弥漫的逸夫小学,顿时,一切都闪闪发光起来!

一个老师的故事

开学的第一天,汤老师对班上五年级的小朋友撒了一个谎。她说她绝不对任何小朋友有所偏心。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歪歪斜斜坐在前排的,是个名叫泰德的小男孩┅┅。

泰德四年级的时候,汤老师便注意到他了。泰德老和其它孩子玩不来,衣服脏脏绉绉地,好像也从来没洗过澡似的,泰德实在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汤老师只要一看到泰德的作业,几乎可以闭上眼睛,想也不用想地打个大“×”,然后画上一个大“F”(不及格)记号。

悬殊的记录

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检阅学生过去的学习记录。汤老师把泰德的成绩单留到最后才看。只不过看完了泰德的学习记录,汤老师大大地吃了惊!

泰德一年级的老师写道∶聪明活泼,成绩好,有礼貌,讨人喜爱。

二年级老师的评语是∶功课好,人缘好。可惜母亲病重,家庭生活压力大,使他忧愁。 三年级的老师说∶母亲病故,父亲冷漠。泰德学习努力,但需要极大的关心及辅导。 四年级老师写道∶学习兴趣低落,不擅交友,经常在课堂上打上瞌睡。

现在,汤老师终于明白泰德的问题所在。

想到自己对这孩子的偏见,汤老师觉得十分羞愧。圣诞节前,学生们给老师的礼物,不是用耀眼的缎带绑着,便是漂亮的包装纸包着。只有泰德的礼物,塞在一堆黄黄绉绉的纸袋里。汤老师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打开泰德的礼物。当大家看到老师打开的,是一条缺了好几个珠子的手链及一瓶用掉了大半瓶的香水。小朋友们全笑得前俯后仰,直到汤老师正经八百地戴上手链,又在手腕上轻轻抹上几滴香水,并且称赞泰德的礼物很特别,小朋友们的笑声才渐渐压低了下来。

放学之后,泰德特意留下来。他对汤老师说∶“ 老师,你今天闻起来和我的妈妈从前的味道一模一样。”

等到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了之后,汤老师在教室里至少哭了一个钟头。

教“书”与教“人”

从那天起,汤老师不再教书了,她开始教学生。

她尤其注意小泰德。汤老师多花一点时间在泰德身上,泰德的心思便多专注一点,汤老师多鼓励泰德一下,泰德的反应便又更快些。一学年下来,泰德成了全班最聪明,功课最好的学生。汤老师虽然告诉全班小朋友她绝不偏心,但是不知不觉中,泰德早已成为汤老师心中的最爱了!

一年之后,汤老师在办公室门缝里看到一张泰德塞给她的小纸条∶汤老师,您是我一生中遇过最好的老师。

六年之后,汤老师收到了泰德的一封信∶汤老师,我今年就要从高中毕业了,我是全班的第三名。您仍旧是我一生中所遇过最好的老师。

又过了四年,泰德捎了封信给汤老师,告诉她生活虽有压力,但他决心要完成学业。今年他将以第一名成绩从大学毕业。泰德说∶汤老师,您还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另一个四年,泰德的下一封信写着∶大学毕业之后,我决定再继续深造。汤老师,您仍是我心中最敬爱的老师。这一回,泰德的署名长了一点,信尾的签名是∶史泰德医生。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汤老师在春天时又收到泰德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就快要结婚了。泰德的父亲两年前病逝,泰德想征得汤老师的同意,请她参加婚礼,并且,坐在婚礼中的父母席上。

学生的婚礼

当然没问题!汤老师喜滋滋地同意了。

猜猜汤老师做了什么?婚礼上,她戴着多年前泰德给她的那个缺了好几个珠子的手链,又擦了“闻起来像泰德妈妈”的香水。

泰德和老师互相拥抱,史泰德医生在汤老师的耳边说∶“ 谢谢老师当年对我的信任,教我重拾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汤老师泪眼蒙眬地说∶“ 泰德,你错了,你才是那个教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老师。教过你之后,我才真知道如何教学生呢!”

一个老师的故事

他有一个小小的心事 每逢路过半山腰

总要担心那些坡上的向日葵花儿 会不会因为雨淋坡垮而受伤 但花儿并不知道 小男孩有这样的心事

毕业第一年,他21岁,教三年级。看着班里两个女孩子每天中午只啃泡面,他便邀请她们到自己的宿舍吃饭。给她们烧刚学会不久的番茄炒蛋、香菇青菜。几天后校长找他谈话,说他和女孩子走得太近,这样影响不好!于是孩子又回到了啃泡面的日子,而他也不再仰视领导。

转眼他谈恋爱了,女朋友抱怨他给学生打的电话总比给她打的多,给学生写的信件抵上她的好几倍。 知道他要结婚了,一届届教过的孩子陆续回来祝贺。一个女孩还自告奋勇做了他们的伴娘。 小宝贝出生了,孩子们围满了小床,争着要做哥哥姐姐。

寒暑假是他们家最热闹的时候,一拨一拨的孩子相邀回来看他,有叫他老师的,有叫他哥哥的,有叫他哥们的,还有叫他干爹的。他们总是相谈甚欢,似乎从来就不曾分开过。人高马大的羞涩男孩竟然还向他讨教追女秘诀。亭亭玉立的女孩也愿意向他吐露心声。临走他总不忘让爱书的孩子,到他的书柜领走中意的书籍。

第二届的一个女孩子被父母赶出家门时,来找他借一百元钱,他什么也没问,塞了她500元,说有事记得找他。 大雨滂沱的傍晚,他接到这个女孩的电话。电话那头女孩忍着哭腔告诉他迷路了。雨大模糊了视线,女孩坐错公交车来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没带雨伞的她只能躲在路边的树底下不敢挪步。“你别怕,待在原地,我来找你!”他丢下饭碗就开车出门了。开出一段才发现,除了知道一条从未听说过的路名外,没有任何寻找的线索。他只能打电话请妻子百度地图,通过电话遥控指路。可是,越来越大的雨,渐渐昏暗的天色都给寻找带来了困难。一个多小时候后,他才在一个经济开发区的路边找到了女孩。

这个男孩就是我老公,那些向日葵就是他教过的孩子们。

虽同为教师,但我们很少会交流教育理念,对比各自的学校。我们只是各自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从来没领回过一张“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之类的奖状,但是在他的学生眼里,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有良心的好老师。

推荐第10篇:林老师的故事

林老师的故事是真实的。过去,他是我的老师;后来,我有幸成为他的同事。他高尚的人品令我仰慕,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如今,我因为工作调动与他分别十多年了,但他坎坷的人生和不平凡的教学经历已成为我抹不去的记忆,每当我想起他,脑海里就会浮出两个字——师魂。

林 老 师 的 故 事

黄明建

在一个坍塌的煤窑坑道口,一具软绵绵的尸体正从里面缓缓地向外挪动。 “快!搭把手。”随着一声招唤,几个光着膀子的矿工赶紧上前将尸体从洞口拉了出来。接着,尸体下面露出个黑乎乎的小脑袋,一双眨巴着的眼睛透出极度的疲惫,当他喘息着从地上爬起来时,人们才看清是个身高1米左右的小男孩。他就是我的老师——童年时的林钦良,当时只有9岁,刚才那具尸体就是他从坍塌的煤窑里跪爬着背出来的。

这事是1944年发生在江西新余市分宜县的一个煤矿上。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林老师仍心有余悸。那个年代,他家里先后有兄妹13人,因为贫穷和疾病,最后只剩下他和两个弟妹。为了给体弱的父母分担一点家庭生活重负,他跟着亲友到矿上当了挖煤工,可还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上面那一幕。

那天早上,大人们都陆陆续续地下了矿,小钦良量米(当地语是吃饭的意思)慢了一点,刚放下碗准备跟着去时,只听“轰”的一声,矿下发生瓦斯爆炸,十几条人命说没就没了。因煤矿坑道口小,就主要靠他这样的小矿工进去将一个个伤亡的人从矿下背着拖出来。奇怪的是,这些人一出矿井就皮肤爆裂,鲜血直流,惨不忍睹。

经历这场劫难后,父母说什么也不让他下矿了。后来,林老师跟着父亲到邻县卖炭;再后来,又跟人学过篾匠,做过木匠。因为他悟性好,做事又有股子韧劲,深得师傅喜欢,虽说挣不到什么钱,毕竟能为家里减少一张吃饭的嘴。

林老师自幼就好读书,渴望看到山外的世界。但他家里穷,交不起学费,1

4 1 / 7

岁前只断断续续地陪人读了一年半私塾。

1950年春,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终于有机会到分宜县宜春袁山中学上学。学校离家有60里山路,其中40里全是遮天蔽日的杉林,即便是白天,林子里仍漆黑如夜,恶狼伤人猎畜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每次上学都有解放军战士护送。考虑到安全的原因,半年后他转到分宜中学插班,虽然路途离家更远(80里山路),但要安全一点。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他跳级一次,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高中。

1954年冬,他已经读到了高三,在校骄人的表现使老师和同学们对他赞誉有加。一天,校领导找他谈话,让他准备入选留苏预备生。可不久,学校通知他,说是赴苏留学没选上(实际是学校改了主意,把他撤下来了)。当时不知内情的他也没闹什么情绪,还是服从安排,安心复习,全力准备参加来年的高考。

到了1955年7月,也就是高考前夕,校领导又通知他:不用参加高考了,直接保送去北京航空学院,并准备送他先去上海复旦大学修一段时间的俄语(他高中学的是英语),火车票都买好了。这对于家境贫寒的林钦良本是件高兴的事,可临近高考的前一天,他正准备乘火车去上海时,校领导再次找来,让他把火车票退了,说是取消保送,继续参加高考。因为学校希望他能考个好成绩为校争光。学校的这一临时决定实在让当时的林钦良难以接受,于是忿忿地说:“你们三天一改,两天一变,我没有办法参加高考,也没有心情参加高考了。”

“那你想干什么?”领导问, “我回去,明年再考,”他答道。 “你看过《西游记》冇?”领导问: “看过。”

“孙悟空本事大吧,可是怎么样呢?”领导将右手掌伸到他的眼前。 他明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无奈之下,他带着难以平伏的情绪走进了高考考场,甚至将怨气倾泻到考卷上,他压根儿就没想考个好成绩。

高考后,当有同学得知他在考场上赌气,深为惋惜:你傻呀!凭你的基础,闭着眼睛考也差不到哪里去,可这样一来,你被哪个学校录取就说不好了。果不其然,当年8月《人民日报》公布了高考录取结果,在一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的录取名单中出现了“林钦良”的名字。这是林老师未曾料到的,他根本就没有想过上师范院校,更不想将来做个老师。

这时的林钦良,年青气盛,进入大学后,心中的不平之气仍未消除。他学的专业是生物,可心不在焉,常常是早餐时抓几个馒头带走,一头扎进图书馆看小

2 / 7

说、人物传记等文学作品。就这样,他浑浑噩噩地打发了大一的时光。

1956年的暑假,林老师回到了家乡,看到日夜辛勤劳作而又体弱多病的父亲、慈祥善良而又争强好胜的母亲,还有两个整天哥前哥后的小弟妹,他有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感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久久的盘绕在他的心头,他想: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该好好学习了。要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对得起爱我敬我的弟妹,还要对得起我未来的学生。

返校后,他完全变了。除了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业,他还阅读了大量的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书籍,如同海绵般吸收着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

他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同学常常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树下,手里拿着几片树叶,时而看着、嗅着、触摸着,时而闭目养神般地呆一阵„„他这是在静心地观察着树枝树叶的形状、质感、茎脉,联想着植物生长的环境、过程等各个细节,只到完全铭记在心,才将手中的叶片丢弃。就这样,他练就了一个特殊本领:一些形态相似的奇花异草,一经他手就能判断真伪;在黑夜中,看不清树冠,他只要把树干摸一摸、闻一闻,就能说出树名。

与此同时,他开始自觉地苦练教学基本功。他意识到,将来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基本功一定要过硬。他为自己设定了过三关(语言、书法、绘画)的目标。

首先是语言。他认为教师的语言应该做到三点:清晰、准确、有趣,语言的外功和内功须齐头并进。邱吉尔有句话给他印象很深:在你以理服人之前,自己一定是坚信不疑;在你以情动人之前,自己一定已先被打动。

于是,他努力克服江西方言的影响,练习普通话及演讲技能,并在当年全校的普通话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关于书法,林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为:字就如同老师的衣服,不但要工整,还要有美感。字,就是展示科学之美的一个工具。

对于绘画,林老师更是下足了功夫。他说:生物教学经常会接触一些动植物的图解,要在教学中生动的表现出来,就需要有工笔画的基本功,不仅要画得像,还要快。这对他后来的教学给了很大帮助。甚至在“*”时期,还画过张贴的毛泽东画像(当时若有差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足见其功力不一般。

此外,他认为:实际教学是基本功的综合运用过程,光学不练,难以提高。于是在大二的下学期,自己就主动到校外寻找带课的机会。当时,他请人家先听试讲,认为合格就用,报酬多少无所谓,只要有教学实践的机会就行。后来他还真被一所中学聘用,教初三的化学和初二的生物,每课时1角钱。

3 / 7

正当林老师铆足劲要练就一身教学硬功时,一个不测厄运悄然而至。进入大三,适逢全国反右。对这场运动中的一些做法,林老师有自己的看法,也不愿卷入其中,于是自作主张随大四同学一起去野外实习2个多月。返校后,他因运动中的消极行为遭到了严厉批判,连同他在校外带课也被批为“小农经济”思想,最后给予留团察看一年的处分。

一年后,虽然留团察看的处分取消了,但他心中的伤口难以愈合。毕业离校前,他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大学四年所有的书和笔记,算是对过去的一种了断。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选择消沉。他相信,“人有逆天之时,天无绝人之路。”

1959年秋,林老师被分配到湖北省黄冈中学。当时,这是一所被人戏称为“教师旅店”的学校,因为有些老师由于工作能力的原因进出调动比较频繁。

报到时,学校主要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向他介绍了校史校况,也给了他一些忠告,尤其是最后的一段对话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从档案材料看,你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领导微笑着说。 “过奖。”他谦卑地应道。

“不过,你也是一个走白专道路的典型,今后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谢谢。”

“你一贯与党离心离德,希望今后从零开始,走好每一步。” “多谢。”他说完,还鞠了一躬。

谈话结束后,林老师走到大操场,伸了一个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几经磨砾的他早已明白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开始上班了,林老师被安排带一个班主任,8个高中班生物(16课时),6个初中班化学(12课时)。后来,学校又给他增加一个女子体操队的教练工作(他在大学时已成为二级体操运动员,本来准备考体操健将,因腿在训练时骨折,未能考成)。

开学了,学生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位年青活泼的新老师。在课堂上,他语言清晰,表情风趣;从宏观到微观,从植物到人体,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他的板书工整、疏密有致;一幅图信手画来,各类复杂的器官被剖析地活灵活现。尤其令人称绝地是,常常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就是他在黑板右下角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刻。

4 / 7

他的这手绝活是如何练就的呢? 他坦陈了自己的秘诀:勤练、苦练!

在开始工作的两年里,为了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每一次备课,他都要放一个钟在面前,计划着板书需要多少时间,画图需要多少时间,语言交流需要多少时间,并筹划着字的多少、图的大小在黑板上的合理布局。他认为:讲课时,在黑板上不能随意写、随意画,而写上的、画上的一般就不擦,并且一定要保证学生看得清楚明白。所以,他每节课的板书和图总是恰到好处的布满黑板,上课的节奏和时间也是把握得张驰有度。

忧患意识和实践精神的体现是林钦良老师教学风格的又一个亮点。

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处于低谷,饥荒连年。现实引发了他对教育的许多思考,他反复的想“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现在需要些什么?”教育家陶行知“在做中学”的思想无疑给了他重要的启示。他觉得:“理论不能与实践脱节。学生物,不能在黑板上种田。”他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学生的日后深造和发展奠定基础,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有实践精神的人才。这一年,他在科研方面带着学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解决眼前的饥荒应急问题;二是进行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首先,要解决一个粮食加工问题,以局部缓解缺吃的紧张状况。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他几经探究,成功改造了当时用小球藻和稻草、纸浆等为原料制“稻草馍”的工艺。

同时,他主动向学校申报了教科研项目:培育新品种——无籽西红柿和彩色棉花,获准得到两亩试验地。就在这两亩地里,他领着学生春耕夏作,不辞辛苦。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他正仔细的观测着西红柿的生长状况,突然因中暑晕倒在试验地里,幸亏被及时发现,经医院救治才逃过一难。收获的季节到了,每个学生分了一屉斗西红柿,当大家捧着一个个自己亲手培育的新品种,那种兴奋的心情简直是无以言表。随后,栽培彩色棉花的试验也获得了成功!

为了表彰他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1962年,整个黄冈地区只有三个人工资连升两级,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到了这时,教书对林老师而言,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他确实把教育作为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将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奉献给了学生,将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作为一笔财富传递给了学生。

5 / 7

1966年,席卷全国的“*”开始了,他作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原本是平日生活中的一些戏言也被作为反动言论遭到批判。正所谓“有口无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

可无奈之余,他仍未放弃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的追求。

60年代末,大多数学生返校,中学教学秩序有所恢复,他又看到了重振教育的希望,再次投入了满腔的热情。学校为适应“学工”需要,在1970年决定创建教学实践基地——小型毛纺厂,生产“人造毛”。他和几位老师曾被派往杭州等地学习,回来后,他就参加了校办教学实践基地的筹建和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由于他和另外几位老师过去都未接触过毛纺工艺,所以只能是边学边干边摸索,无论是机械安装、电器维修还是化学试剂调配,样样都得领头干。生产中要用到大量的浓硫酸、氢氧化钠、浓氨水等强刺激性、强腐蚀性试剂,有的车间完全被浓烈的刺鼻气味所笼罩,不带防毒面具根本无法进入,更不要说工作。尤其在湖北炎热的夏季,稍动片刻就会汗流浃背,再要带上防毒面具,其难受是可想而知。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生产环境中,他一呆就是三年,结果双眼致残,视力锐减到0.04,不要说裸眼视物,就是配上眼镜,查阅图书资料时还必须借助放大镜。三年后,校办毛纺厂终因规模小、生产成本过高等原因转产,改为精密铸造。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林钦良老师并没有却步,他信奉:人生旅途有驿站,精神之舟无码头。双眼致残的林老师仍以常人难以相信的意志,顽强地为学校教学、校办工厂和校园绿化建设发挥着积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1972年底,校办教学实践基地——精密铸造厂想新增电炉炼钢,但在设备、技术和资金上都存在很大困难。例如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在电炉前安装一个120千伏安的电源变压器提供电源,可厂里只有一个50千伏安的电源变压器,设备技术指标不到1/2,怎么办,能否改装?他主动请缨后,就开始查阅大量资料,四处找有关企业和科研部门求教,甚至找到正在从事该行业的过去的学生咨询,克服了许多困难,并大胆创新,最终在他的直接指导下,成功地完成了设备改装并顺利投产运行。该项技术后来还在湖北、河南、云南、广西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80年代初,为了节省校办企业的投资并提高生产效益,正是在他的主持和具体技术指导下,完成了校办冷饮厂、面包房的设备安装、调试,顺利投产。

电器维修是他的业余爱好,堪称专业水准,并常以助人为乐。以致80年代许多老师的家电出现问题,就请他帮忙。校办企业技术人员遇到解决不了的机械故障和电路故障时,都自然地要求教于他,因为他对校办企业的设备安装、电路维护和生产状况了如指掌,因此查找和解决问题都显得格外老道。

6 / 7

自80年代,学校的绿化建设从整体规划到花卉栽培的技术指导都离不开他。有次,学校准备购一批慈竹,而有的品种与所选慈竹外形很相似,价格差异较大。园林工担心买错,林老师就让他细心的比较两种竹叶的叶茎部分,用手指倒摸,会感到一种叶茎是光滑的,另一种叶茎上有倒毛,区别很明显。

1986年,学校精密铸造厂希望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电炉炼钢的全自动控制,相关集成电路知识和技术对他和其他技术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依赖外面的技术人员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他又一次勇敢地接受了挑战,搬来一摞摞相关书籍和资料,对照着控制板上那五六十个集成块、成百上千个电路插脚,他一个一个集成块查看、一点一点的琢磨,并反复测试,最终弄清了全部电路原理和技术要求,再一次成功地指导技术人员完成了技术革新和设备改装任务。为了保障日后安全生产和技术维护,他又不计报酬、不顾已经年过半百的身体和伤残多年的眼睛,在桌面上放个支架,再在支架上搁放大镜,然后透过放大镜艰难地一笔一划地写着、画着,夜以继日地精心编制出几十页“全自动控制电炉炼钢生产的技术手册”供技术人员学习和使用。

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林钦良老师从未停止过进取,即便眼睛致残后也从未离开过讲台。学校考虑到他不便再看显微镜,就让他改教地理。至今,80年代的学生仍清楚的记得,林老师拎着小黑板走进教室后,总会拿根教鞭在黑板上方来回一扫,教鞭在哪里被搁住,他就把黑板往哪里挂(因为他看不见挂小黑板的铁钉)。当他手执地球仪走上讲台时,那天地间的奥秘、五洲四海的风云竟在他的侃侃而谈之间出神入化,令学生无暇左右顾盼,竞显出他厚实的知识积淀和教学艺术的才华。

1992年林老师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 1993年他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日月如梭,回首往事,他的人生道路虽几经坎坷。然而,他总牢记着居里夫人的一句话:生活对任何人来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有两点必须记住,不要让任何人把你打倒,不要让任何事把你打倒。他,就是一个总以微笑面对生活的老头。爬上额头的皱纹,铭刻着他人生的沧桑岁月,一头花白的短发,早已化解了人世间的秋霜春雪。而他,早已无悔地把心献给了学生、献给了难割难舍的教育事业。

7 / 7

第11篇:爱老师的故事

感谢您,老师

世界上有两种无私的爱:一种是父母的爱,另一种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是珍贵的、无私的大爱,我们从小应该懂得感恩、尊敬老师。

有一次,我们上体育课,陈老师让我们先跑3圈,然后再让我给大家做准备运动。在跑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肚子疼的厉害,非常难受。陈老师发现后,立刻走过来,关心的问:“哪里不舒服?”。我说:“肚子有点疼。” 陈老师说:“可能肚子里进了冷空气,胀气了!做几个深呼吸就好了。”于是我就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果然肚子就好多了。

老师不但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加关心我们的身心成长。 有一次,我的英语没有考好,当知道成绩的那一刻,我的头“嗡”的一下,心跳加速,后悔、自责、内疚、害怕„„这些不良情绪一股脑涌过来,压得我都透不过气来。我真想打自己一顿,又担心回家后被家长批评。老师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轻声的对我说:“没关系,这次没考好,找出错误的原因,认真改正,以后记得要认真听课和复习。”说也奇怪,听了老师的话,我郁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对自己又充满了信心。在以后的几次英语考试中,我都取得了高分。

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知道失败并不可怕,要勇敢面对;是您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老师,您辛苦了!我一定用更好的表现和更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的教诲!

第12篇:支教老师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在彷徨?”

陈小文刚从床上爬起来,便是打开电脑搜索最新一集的变形计。此时的他,是一名大学更毕业的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便是一直留在家里。 尽管自己的父母一直在催促着自己出去找工作,同时也托关系给自己弄了好几个工作,但是因为不感兴趣,工作了几天,便是撒手不干了,父母责骂自己赖在家里,陈小文也就轻描淡写的一句“家里穷到养不起我了吗?我吃点家里饭都不行了吗?那你们生我干嘛!”

慢慢的,陈小文父母也就懒得再管他了,随便他自己在家里怎么样都行,既然是自己生的,不听话,也只能自己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下去。

随着电脑屏幕上映出的三个大字:变形计。陈小文的思绪也飘回自己大学时期,响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号召,前往贫困山区支教的日子。。。。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的陈小文,每天除了上课,还要负责送几名路途遥远的孩子回家,这些孩子每天来上学就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还有一名孩子才一年级,陈小文不放心这几个孩子自己回家,便向志愿者协会会长要求自己送孩子们回家,保证他们回家路上的安全。

这一天,照样是烈日当头,就算已经是下午五六点钟了,阳光依旧没有减弱的意思,空气的沉闷,让人感到一阵难受,陈小文已经送大部分孩子回家了,只剩下一个孩子,需要翻越一座山才能到家。

也是这孩子的回家路最危险,走到山腰,就要盘绕山体,绕道山后,山后的脚底便是深不见底的河流,水流很急,每次陈小文走到这里时,总会让孩子靠里面,自己走在外面,每一步都很小心,因为这条过道,实在是太窄了,而且地面凹凸不平,一不小心便会掉下去,听说以前也是有学生贪玩,在这条道上追跑,一不小心便是掉落下去,没一会,人就被冲没影。 “小心点。”陈小文拉着孩子的走,慢慢的在山道上走着,伸头朝下看了看湍急的水流,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慢慢走,不要急。”

孩子很是懂事,紧靠着山壁,也不说话,慢慢的走着,走到不平之处,还会善意的提醒陈小文“老师,这有个坑,靠进来点,外面太危险了。”

“嗯嗯。老师知道。”陈小文微笑的说着,同时往里面挪了挪脚步,这山道越往前走,越狭窄,陈小文也是更加小心了起来。

“轰轰轰。”又往前走了一小会,陈小文隐隐约约的便是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雷声。

“要下雨了吗。也是,这么闷热。不行,要赶快走,不然下雨走这山道太危险了!”陈小文说着,便是下意识的加快脚步往前走着,这夏天的雨,要么不下,要么特大,在这崎岖狭窄的山道上遇到雷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落到河流之内。

这才往前走了没几步,满天的乌云便黑沉沉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也开始乱哄哄的摇摆,狂风顷刻而起,卷起地上尘土,吹入陈小文的眼睛。

“我草,不是吧。这么快就要下雨了吗?”陈小文停下脚步,揉着自己的眼睛,想将眼睛里的沙土给揉出来。

一道蓝色的闪电划破天空,印在陈小文有些担忧的脸上。一阵闷雷,陈小文条件反射地扭曲了一下脸“快走。赶快下山。”

又一阵巨大的雷声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瓢泼大雨从天空倾泻下来 ,砸落在陈小文和孩子身上。

“倒霉。”陈小文用手顶在前额,另一只手紧紧的抓着孩子。呼啸的狂风带来的阻力,让的陈小文往前走一步都感觉到十分的困难。 脚下的地也因为雨水的浸润,开始变得粘稠,泥土跟水混合,随着陈小文一脚一脚的踩下去,粘在脚上的泥土也越来越多,抬起脚来,也是感到一阵吃力。 “加油,只要下山了,就好了。”陈小文担心孩子,转头看向他“你害怕吗?” 被狂风吹的好像站不稳的孩子,挺起胸膛,便是说着“老师,我不怕。” “好样的!好孩子!”陈小文一抹脸上的雨水,便是夸赞道。

话还没有说完,陈小文便是觉得左脚一空,好像悬挂起来了一般,顷刻之间,一股无形的力量便是拉住陈小文的左边的身体往下扯。、

毫无准备的陈小文整个人还没反应过来,便是坠落了下去!

“妈妈,你快回来吧。”电脑里悲伤的一句话,将陈小文从回忆中拉回现实,醒过来的陈小文捋捋自己的胸口,显然回忆里的那一幕还是让陈小文很是后怕。

“妈妈,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要你在我身边,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热饭。”电脑上,以为身着破烂衣裳,面色土黄却挂着两行泪水的女孩对着镜头哭述。

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从自己断奶后,便是被放在爷爷奶奶家养。以前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爸爸妈妈,现在,爸爸妈妈连过年都不回来了。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她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养鸡喂猪,样样都行。在如此繁重的活干完之后,还能挤出时间写作业,成绩在班上也是挺好的。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是个好孩子啊。”陈小文暗叹,看着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到富家子弟后,便是将网页给关闭了,随手从床头抓过一根烟,点上火吸了起来,每天浑浑噩噩的在家里,人也要发霉的,陈小文心里也是纠结了很久,随着一口烟吐出“我要回到那里,是我亏欠孩子们的。”

第13篇:感谢老师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

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四)

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第14篇:赞美老师的故事

赞美老师的故事

(一):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听着老师那淳淳的教诲,你是否想过从无知孩提成长为这天的你老师付出了多少,看着老师那双鬓的银丝时,你是否想过要用真心来回报这些默默奉献的可爱的人呢?

展开一张叫情感的纸,提起一支叫感激的笔,写给我生命的父母,写给我知识的老师,写给我友谊的朋友,写我一颗热忱,感恩的心。

当您的急性阑尾炎发作时,您也一向紧咬牙关为我们上好每一堂课,而我们却没能体谅你的辛苦,还惹您生气,直到您倒在讲台上,我们才明白,原来你一向是带病为我们上课,而我们却从没有注意过您那苍白的面容,您那咬紧的牙关,我们是有多么的不懂事呀,老师我想对你说一声:老师对不起学生错了,请您原谅学生的无知与不懂事吧!

当甜梦完美温馨时,当月光皎洁迷人时,当花季斑斓溢香时,又一次架起心的小船。驶向理想的彼岸,在老师的帮忙下,理想的庄园最后依稀可见了。

古人语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等待的又岂止是父母,你何曾注意过那个每日传授给你知识的老师,他们那满头的白发,那满脸的皱纹呢?请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他们吧。

赞美老师的故事

(二):分手短信大全

敬爱的老师

您好!

我有许多肺腑之言想跟你讲,但我看到你那双严厉的眼睛,想起你以前骂过我的时,我这些话又不敢对你说了。在此,我借个胆,跟您畅谈一番。

我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您真是越老越糊涂。您知道吗我们班有个大地主,她经常剥削我们啊!那就是人见人怕的阮晨晨,用严厉的词句就是:十恶不赦。

记得一次数学考试,谢叶青不是不及格吗她经常和阮晨晨在一齐,表面是这样,可她根本就不想和她在一齐,考试不及格的原因也是阮晨晨,她让谢叶青考得差一点的。谢叶青平时不爱说话,这也是受阮晨晨的唆使,这都是大众结知的事实,谢叶青背地里告诉我她的难言之隐。

您又何曾知道我们有时候厌恶您也有时候会为您的宽容而感到热泪盈眶。

一次班队课,您让我们自己主持节目,班长带头,我们在玩藏东西的游戏,不知哪为同学大喊一声:录音机。我们大家不约而同看看录音机,把一块和手掌四分之一大的橡皮藏了进去。下课铃响了,橡皮拿了出来,事后,才发现录音机坏了,您知道真相后,虽然生气,但您让一个同学给教导处的王老师修,跟王老师说是您自己弄坏的,您知道吗我当时真的真的想大声说:老师,您真好!

您有时会让我们有爽朗的笑声,您用您和蔼的脸表现出来的情感让我们捧腹大笑。

想起来了,一次语文课,您在讲台上跟我们用幽默而简短的语句和我们讲课,过了一会儿,您让我们写作业,从台阶上下来时差点摔了一交,有许多看见的同学都笑了,我也看见了,但我没笑,我很紧张,怕您有什么意外,但您说得一句话让我破忧为笑;哦呦,人老了,还要来个扑碟咧!!!

老师,我永远敬爱您!!!在此,请允许我代全班同学对你说:您辛苦了!好了,夜深了,人静了,我也不必多说些什么了。祝您青春永驻

赞美老师的故事

(三):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是教我们语文的沈老师。

沈老师大约四十岁左右,个子不高,有点瘦,笑起来很和蔼。沈老师眼睛虽然有点小,但是上课时可威严了,眼睛一瞪,谁见了都怕,都会立即坐好,认真听课。他笑起来眯成一条线,好像瘦了身的机器猫,可好玩了。

沈老师的课谁都喜爱听,正因他讲话很幽默,思维也比较活跃,这也是我们喜爱他的一个原因。记得三年级时,沈老师还不是班主任,只教我们数学和写字。有一次上写字课,这节课要写好多生字和词组,我们写呀写,最后写到了最后一个龟字,沈老师慢悠悠的说:就剩一个‘龟’了,龟孙子的‘龟’了。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沈老师又正儿八经的说:龟孙子在此刻是骂人的话,大家可不能乱说哦!。那滑稽的表情和动作,此刻想想都能让人捧腹大笑。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沈老师也是很严厉的。早晨,一进教室,总能看到沈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一丝不苟地抽查背书,不会背的同学就再站在门外读。上课铃响了还不会背的话,下课也要去办公室读,读到了会背才放过。又一次,沈老师来发订正的本子,发到最后,沈老师说:有一个人竟然作业一个字没写就交上来了!是谁?自己站起来!。有一位同学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放学留下来!。沈老师把话拉得长长的,教室里的人一声都不敢吭。直到打扫教室卫生的人都走光了,那位同学才从办公室里出来,他肯定是经受了沈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

沈老师对同学们都很关心。如果有人受伤,摔跤,他都会给他们擦红药水,伤得重的还会亲自送到医院,然后给我们上一堂安全课。沈老师布置作业也不太多,也尊重我们的推荐,思维也比较开放。记得上一二年级时,资料很简单,几下就能够讲完了,剩下时刻,就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平常沈老师会把数学活动课当成数学上,班会课当成语文课。数学活动课的时候,沈老师带我们外出实践,比如统计我们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班会课时候,就讨论班上的事,比如选班委、班干部、小组长等。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沈老师。他幽默、风趣、好笑、严厉,深受我们喜爱!

赞美老师的故事

(四):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师话音一落,教室里就是一阵欢呼声。难得老师让我们简单一下。

从前有一个人,带了诚信、健康、美貌、知识、金钱、地位、荣誉七个包袱过河。船老大告诉他,东西太多了,要扔掉一个包袱,他想了很久,决定把老师的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刺耳的铃声响起下课铃响了,老师说:要知道他扔掉了哪个包袱,下节课再讲,你们课后也要讨论一下。

下课后,我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最有道理,谁也不服谁。于是都满心盼望老师来做一个裁决,可三个星期过去了,已经下节课n次了,老师依然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意思,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每当我们向他提起这件事,他总说:唉,没时刻,下次吧!

我们在课间就对着老师的背影做鬼脸,都嘀咕着:老师真不讲信用,把我们讨论的瘾勾上来了,就不管了。唉,反正众口一词,老师完美的形象眼看就正因一个小故事而彻底崩溃了。

就在我们都快要忘记这件事情时,老师在一个上午的第一节课上问我们:还记得我上次给大家讲的‘过河的故事’吗?我们懒洋洋地说:记得。老师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我知道大家在怨我不讲信用,此刻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一看老师真开始继续这件事,我们都来戏了。每个人都唾沫横飞地卖弄自己的明白,老师静静地听着,最后告诉我们,那个人最后丢下了诚信这个包袱。

同学们,我这因此屡次不讲信用地拖延讲故事的时刻,目的就是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当别人对你不讲信用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当你面临利益与诚信的选取时,你才会做出自己的决定做人要讲信用。

这堂课过去了很久,我还记得不讲诚信的老师这一句话:做人要讲信用。它已经成了我的座右铭,无时无刻地提醒我,勉励我。

赞美老师的故事

(五):

我心中难忘的老师

一张红润的脸上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挺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这就是我记忆中一年级的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二十多岁,中等身材,胖胖的,肤色白皙,看上去和善可亲。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时,很胆小,离开了昔日熟悉的小伙伴,来到这个生疏的一年级教室里,周围坐着许多陌生的同学,心里难免有些害怕。因此我一向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始终也不敢抬头和同学交谈,紧张、害怕、孤独同时袭击着我,我只期望早点放学,投身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之中。突然,我感觉到一只温柔的大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那感觉像母亲爱抚我一样,我猛然把头抬起来,啊!原来是陈老师!

怎样样,对这儿不习惯吗?陈老师亲切地笑问道。还还好。我断断续续地回答。陈老师见我这么紧张,便在我身边坐了下来,开始和我聊天。赵昕茹,你上课表现得很勇敢,回答的问题准确清楚,而且声音响亮。老师很喜爱你的!下课时你也要勇敢啊,和同学说说话,出去活动活动,要学会主动交朋友啊!陈老师微笑着说,跟同学交谈多了,你就会有朋友的,你的学习生活会变得快乐搞笑的。别怕,胆大些!此刻和老师说说话,行吗?我使劲点点头,大胆地看了老师一眼,陈老师也正看着我,眼睛里满是母亲般的慈爱。我心里感到暖暖的,情绪慢慢地也开始放松了。陈老师跟我谈了好多搞笑的话题,我的脸上渐渐地有了笑容。最后,陈老师对我说:你看,有朋友是不是很好啊!我懂事地点了点头。此刻,我的朋友已经是数不胜数了,在这儿,我要说一声:陈老师,谢谢您!

一年级的学习令我最难忘的是写字。一开始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陈老师就利用下课时刻一笔一画地教我,她告诉我写字的要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写好字的每一个笔画,笔画的间距要匀称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写字基础,我此刻写的字还算漂亮,在诏安县五年级写字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呢!

五年过去了,我依然很清楚地记得这些事。敬爱的陈老师,您是我心中难忘的老师,您教会了我交友,教会了我最基本的写字您建立起我灵魂的大厦,感谢您,老师!

赞美老师的故事

(六):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们那精心呵护之下,我们健康、活泼的成长。在那么多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教了我半个学期的数学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中等身材,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仿佛能够看出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但是,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她那爱生如子的好品质。

记得有一次,我发了高烧,烧到了三十九度五。恰好父亲出差了,母亲又在值班,因此我没有去学校请假。陈老师知道后,立马来到我家看望我。她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孩子,你发烧了,高烧三十九度五呢!你想吃点什么,老师去给你买当时,我虽然高烧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陈老师,您来了。我对陈老师说。是的,孩子,老师来了。孩子,你感觉怎样样?这时,我的眼睛湿乎乎的第二天,我还是没有去学校上课,陈老师又来看望我了。她见我捧着语文书,便对我说:孩子,你别太累了,等你病好后,我们都会帮你补课的,你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汹涌澎湃:陈老师,您每一天忠于家务,忙于家务,此刻我病了,您又来看望我想到那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陈老师的关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回到学校,我就参加了期中考试,由于这几天没有上课,我才考了70多分。这时候,陈老师又忙来安慰我: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不怪你,来,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吧!这道题在陈老师的帮忙下,期末考试,我最后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陈老师在寄语表上写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贺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够代

表未来,愿你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看完这张寄语表后,我多想对陈老师说:陈老师,在我这100分里,有一半分是您的,谢谢您!

此刻,我来到了北京。

第15篇:费米老师的故事

费米老师的故事

费米老师的故事

培养人才不能只依靠课堂教育和高科技工具。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但不要以为买来很多的计算机,联上因特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因特网之类的高科技工具确实可以很快地传递“信息”,但“信息”不是简单的“理解”。这一点很容易误解。许多人都以为只要有了高科技工具,信息就都有了,一点就出来了,这实际上是误导。

要培养能创新的科学人才,必须要有良师的指导和一段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少不了。基础研究中很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必须是老师一对一地带着学生一块儿做研究,以身作则。不能就买个机器,也不能只看屏幕。那没用!而只能是人与人,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年两年地累积起来。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高科技工具是需要的,课堂教育也是需要的,但是这不能代替理解和真正的培养。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点我自己是如何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研究之路的。

记得40年代我做研究生的时候,那时我念的是理论物理。我的导师费米是理论和实验多方面的大师,他那时正在研究电子和中子的作用。他每星期要花半天和我在一起单独地一对一讨论。在讨论时,他第一步的训练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所有的物理问题都要独立思考,提出看法。

那时我正在研究粒子物理。费米在每半天的讨论中问我问题,让我讲。有一天他就问我,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我说大概是绝对温度1000万度。他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是看文献的。他问我自己有没有算过,我说没有,这个计算比较复杂,文献上都是这个数字,我也觉得很合理。他说这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和计算过,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估算,你不能接受别人的东西。

估算太阳温度需要专门的工具,于是费米就帮我做了一把特制的很大的计算尺,我们花了两天时间(主要是费米的功劳)制作了这把计算尺。有了这把尺,一拉就能很方便地计算出太阳中心的温度差不多是1000万度。这把尺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的专门用来估算太阳温度的大计算尺。

要知道当时费米正在做的电子和中子的实验,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自己也不是研究这个的。但为要让我理解不能盲目接受别人的结论,必须要自己亲自实践得出结论,而且你必须想新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费米亲自帮我做了这样一把惟一的大计算尺,这当然也增加了我研究的兴趣。费米老师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了想尽办法、脚踏实地、克服困难的榜样,启发了我对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这使我一生受益非常深。后来我带学生也是这样,也是每周花半天时间和他们一起讨论。

由此看来,好的导师和一段密切的师生共同研究过程,对培养创新的科技人才是省不了的,也是无法用Internet、Web等来取代的。还是需要学徒和师傅那种关系,必须要一年两年长期的密切合作。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科学大师辈出的那些研究机构,无论是丹麦的玻尔研究所,还是普林斯顿大学或芝加哥大学,都是一对一这样训练出来的,这差不多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规律。

当然这还只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方面,除此以外,还需要认识方向、制造环境,紧抓时间和机遇,这需要前辈科学家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过去展望将来

我们整个自然界林林总总很复杂的现象实际上是由一些很基本的原理操纵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找到控制这些原理的总机关。总机关找到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世纪物理的发展基本上是循着简化、归纳的道路。找到最基本的粒子,就会了解大物质体的构造。从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核子,一直到现在人类有了精密的实验设备和精密的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创造了整个20世纪的物理学。

物理学的这一套思路在20世纪中叶就影响了生物学。克里克是英国的物理学家,他就想到物理学的这一套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后来就发现DNA,后来又发展到基因,也是按照简化的规律走的。

20世纪科学的一个极大的贡献,就是知道了一切我们所知道的物质都是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即6种夸克———上、下、奇、粲、顶、底;6种轻子———电子、μ介子、τ介子、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τ中微子。所有的电作用、磁作用、弱作用、强作用可归纳为三大基本作用:强作用说明核子是怎样作用,夸克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另外两个是电弱作用和引力场作用。这些归纳当然都很成功,但是现在不是陶醉于怎样成功,而是要问现在我们面临哪些大的问题。

我认为21世纪科学上有四个大问题:

为什么三大作用的理论都是对称的,但实验结果却是不对称的,对称与不对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一半的基本粒子(夸克)不能单独存在,是看不见的?

为什么全宇宙中90%以上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物质,而是暗物质,这种暗物质到底为何物?

现在至少知道有100万个类星体,每个类星体的能量是太阳能量的1015~1016倍,远远超过太阳的能量,这种拥有巨大能量的类星体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就是21世纪我们要解决的大问题。这里我只能告诉各位,暗物质、类星体的证明在哪里,至于解,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们有一个可能解的方法。

这里我们给出一个大概的思路:理论对称而实验不对称与宇宙开始大爆炸时的对称有密切关系;基本粒子一半看不见的道理在于真空的作用,了解暗物质也要从了解宇宙大爆炸的情形入手,要制造和宇宙大爆炸相似的环境,然后跟踪进去寻找。

21世纪科技的具体怎样发展,我们现在不知道,但它一定和20世纪的科技发展有很大的关联。

科学研究一定要有预见性。这有点像大海中的浪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停息,到浪的最高点以后就要往下,你不能在看到别人处于(浪头)最高处时跑过去,等你跑到那里,人家又去追赶另一个浪头了。

第16篇:老师与我的故事

老师与我的故事

兴化市实验小学 六(8)班 王舒颖

日月如梭,我们师生朝夕相处的时光都快四年了。

还记得今年元旦联欢会上,顾老师在喧闹声中调出了准备好的离别寄语:“亲爱的孩子们: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倏忽不见。2008年,第一次见到你们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如今的你们长高了,长大了,你们也快要离开这座生活了六年的校园了······”只看了个开头,内心深处便涌动出一股伤感。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当看完最后一行字时,我鼻子一酸,红着眼眶,仰起脸忍住泪水。

一直背对着我们的顾老师转过身,鼻音重重地开始朗读。只勉强读了一句,便用手拭泪,再也无法接着读下去。我憋不住了,眼泪忙不迭地落下。老师请魏苏颖上台读给大家听。我透过沾着泪水的镜片,发现女同学们早已泪流满面,男同学们则低头不语。魏苏颖哽咽着读完了这段催人泪下的亲切话语,我却好像没有听到,脑海中一遍遍地回放着最后的话:“你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天,欢迎你们回到我们永远的六(8)班,回忆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次别样的联欢会将在勇敢长大的我们心中留下永久的回忆。

慈爱又不失严厉的顾老师对班干的要求更高。我非常爱面子,每次课堂上回答问题前总会犹豫再三,生怕答错了没面子,到最后总是一咬牙,不举手的多。渐渐地,老师提问后只有固定的几员“大将”举手,其余的都像一潭秋水,煞是平静。后来,

老师有点生气了——即便是读课文也没多少人举手!几番轮回,老师见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原有的笑容消失了,失望地扫视着全班,最后目光聚焦到几位班干身上:“如果班干都不举手,那同学们怎么会积极举手呢?班干要作好带头作用呀!”作为班干之一的我脸红了,举起了手。陆陆续续地,许多人举起了手,顾老师又微笑了。从此以后,我便告诫自己:班干就要做个好榜样。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我们还有一个月就要各奔东西了,可老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放不下的,是对彼此深深的牵挂,忘不了的,是老师与我们一起读绘本的情景。我们永远是老师的孩子,老师永远是这个班集体的61号。

指导老师:顾文艳

第17篇:关于赞美老师的故事

篇1:关于教师爱的故事

发现的眼睛

在我的眼里,宸宸是一个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你看,孩子们都在认真地跟着老师学唱歌,只有他一会晃晃小椅子,一会儿摸摸旁边小朋友的脸,发现大家都不搭理他,就干脆躺在自己的小椅子上面?? 其实,宸宸是一个非常聪明、反应灵敏的孩子。为了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用尽了各种方法,这期间,我发现他特别喜欢听表扬,喜欢帮我做事,还喜欢当小老师“管”其他小朋友。仔细分析后,我也明白孩子调皮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自己说,我要用眼睛,每天去发现宸宸一个优点。

有一天语言活动,我正在组织孩子们学习念儿歌,宸宸在旁边故意做一些小动作,还时不时的碰碰这个小朋友,碰碰那个小朋友,弄的小朋友们都来告状,我让他坐到了我旁边,可宸宸还是对着坐在下面的小朋友不停的做“鬼脸”,我说:“陈老师知道,宸宸肯定是会了,不如这样吧,我教小朋友,你来当小老师,你帮我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听到这样的“请求”,宸宸很开心的答应了,下课后我问他,儿歌你学会了吗?宸宸竟然一字不差很流畅地把整首儿歌都背诵了下来。

游戏的时间,宸宸像往常一样拿了最喜欢的管状玩具,这种玩具可以搭“枪|”,但我之前有要求告诉小朋友,希望他们能搭一些别的物品,听到我这样的要求,很多小朋友这次都放弃了玩“管状玩具”,我看宸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安静静的在搭着玩具,过了一会,他就完成了作品。他高举着自己的作品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的双层列车!”“很漂亮的车子!”我由衷的赞美了一句,宸宸的作品的确很漂亮,车子的每一层都用了不同的颜色,并且颜色很协调。听了我的表扬,宸宸的小脸笑成了一朵花。

午餐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一般都会给孩子讲讲故事,唱唱歌。宸宸突然站起来说:“今天我来讲故事吧,你歇歇吧!我说:“好啊!”只见宸宸绘声绘色的讲起了《猴子捞月》的故事,虽然他的表述还不是特别完整,但是他的情感很丰富,小朋友们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故事讲完了,孩子们都意犹未尽,我问大家“宸宸讲的故事好听吗?”“好听!”我对宸宸说:下次还请你来讲故事,好吗?”宸宸很开心的点了点头。

经过这几件事,我发现宸宸听话多了,在他每一次想调皮的时候,我都用鼓

励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去及时的阻止了他,他也越来越有积极性,愿意配合我遵守纪律。宸宸的实例让我反省到: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要善于发现那些聪明乖巧能干的孩子,更要善于发现调皮孩子的优点,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要善于分析孩子调皮的真正原因,以及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喜欢自己也明白老师也很喜欢他,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2:赞美教师的句子词语格言赠言和名人尊师的故事介绍

赞美教师的句子词语格言赠言和名人尊师的故事介绍: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

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篇3:赞美教师精神演讲稿

赞美教师演讲稿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

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

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

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

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啊,老师,

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

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 量??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

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 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篇2:赞美教师的演讲稿范文赞美教师的演讲稿范文 赞美教师的演讲稿范文 小编寄语:亲爱的老师,您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点亮了别人,教师节要到了,祝所有

老师节日快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教师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篇1

一、活动目的: 在第**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增强

学生的感恩之心,形成崇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我校组织开展“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感恩祝福活

动。

二、主题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三、活动步骤 布置教室黑板。 邀请本班的任课教师参与。

1、第一环节:由班长进行感恩致辞。

2、第二环节:感恩祝福。由各小组代表向任课老师表达祝福,可以献给所有任课老师,

也可逐一表达。

3、第三环节:贺卡传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手制作精美的贺卡,在贺卡上书写着

自己诚挚地祝福,或制作其他礼物,亲手交给自己的老师,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祝福之

语;也可以给老师一个温情的拥抱。

4、第四环节:教师寄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表达对学生的赞美和期望。

5、第五环节:同唱一首歌《感恩的心》。

四、活动时间:9月7日班会时间。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在下午第三节课下后,迅速布置教室,包括黑板;

2、各班自行准备相机,将整个活动记录下来,班主任收集,打包上传到政教处;

3、届时,学校领导将到各班级进行巡视。篇2

一、活动目的: 充分利用教师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弘扬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激励全校教师开拓创新、

积极进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志存高远,严谨笃学,师爱为魂”的高素质教师队

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利用教师节日收受学生家长的馈赠等);加强师

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全校教师以更加饱满的

热情投身于学校教育和教师个人的提升和发展。

二、活动主题:(教师)走进学生心灵,让彼此不再遥远(学生)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三、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四、活动内容:

1.师生活动师生共庆教师节活动时间:暂定在9月9日下午第二课后(下午4:00-5:30), 9月9日下午的第三课调至中午(1:00-1:40)进行。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师生共庆教师节文娱活动,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必须到班 参加。各班与9月6日前将简单的活动方案上报级部。 责任人:各级部、各班主任2.家长活动家长眼中的好老师活动方式:学校给每位家长发

一封公开信,请家长写一写他所认识的实验初中的好老师。作品直接发至学校邮箱。活动时间:9月20日前责任人:政教处3.教师活动(一)师德修养教育活动方式:1.组织

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服务意识,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

务育人”的新理念。

2.发短信希望全体教师:学习赵小亭心系祖国,乐于奉献的精神,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关爱学生,锐意进取,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做廉洁从教的楷模。 活动时间:9月10日前责任人:党总支、校长室教师活动(二)一则爱生格言活动要求:

全校教师每人撰写一则敬业爱生格言,上报年级部。 活动时间:9月10日前活动方式:1.级部评比。2.教室内张贴。3.汇编成册。 责任人:各级部教师活动(三)一篇爱生故事活动要求:全校教师每人撰写一篇爱生故事,

内容以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历过的感人小故事为主;体裁不限,小说、散文、叙事诗等

均可;故事要真实(比如时间、班级、学生姓名等),有真情实感,字数一般以800~1500为宜。活动时间:作品在9月17日之前上交年级部。 活动方式:1.级部评比。2.推荐发表。3.汇编成册。责任人:各级部教师活动(四)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献一言活动要求:各级部老师群策群

力,积极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献计献策。 活动时间:9月10日下午学生放学后活动方式:茶话会(级部做好记录)责任人:各级部

教师活动(五)结对一名特殊学生活动要求:对特殊学生(经济贫困的家境贫寒学生、思想贫困

的行为越轨学生、精神贫困的留守流动学生、学习贫困的学习困难学生等)实施“五个一”手

拉手爱心教育工程。 一次谈话:结对老师每周至少与帮扶学生见面一次,学生回报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进

行爱心谈话。 一次了解:结对老师每周至少向班主任了解一次帮扶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表现状况。一次电话:结对教师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与家长交流帮扶学生的情况。 一次见面:帮扶教师与学生家长一学期至少见一面。可以家访,也可以在校约见家长。

交流学生在家、校的表现,增强家校教育合力。 一次总结:每学期末,帮扶教师要对结对学生爱心教育的过程、结果进行总结,上报校

政教处。活动时间:本学期责任人:各级部4.学生活动(一)“难忘师爱”征文活动要求:用自己

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故事,叙写在个人成长历程中令人难忘的老师,用一两个感人的故事讲

述老师为人师表的风范;或者老师的言行曾对自己的成长产生过的影响等等。文体不限,题目

自拟,内容真实,主题突出。

活动时间:9月15日之前活动方式:各班语文老师初评,每班选出5篇,参加年级部评

比。 责任人:各级部语文教研组学生活动(二)一则感恩老师的感言活动要求:说出你内心最

想对老师说的话,说出你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也可写在贺卡上,交给老师或邮寄给老师。活动方式:每班评选出5条,交各级部活动时间:9月10日前责任人:各班主任学生活

动(三)一个美丽的瞬间(摄影图片征集)活动要求:学生中的摄影爱好者及时记录下老师和学 生在一起的感人画面,要求配上简短的创意说明。每班班不少于5幅作品,其中必须有9月

9日师生共庆教师节活动图片1张。 活动时间:9月20日前活动方式: 1.级部评比。

2.级部摄影图片展。责任人:各级部学生活动(四)给老师提一条建议活动方式:由学生自己以书面的方式给

某某老师提一条建议或者以“某某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出对某某老师的建议(学生可

署名,也可不署名)。 建议直接交给政教处,然后由政教处转达。 活动时间:9月20日前责任人:政教处

五、其他说明

1.各级部要根据此活动方案,制定出级部具体实施的活动方案,并注意收集相关材料。 2.提倡各级部开展其他有创意的“尊师爱生”活动,但必须提前制定好活动方案,校长

室同意后方可实施。 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成为活动的主人。

2、通过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了

解老师的可亲可爱之处,从而对老师、家人、朋友、社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3、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爱是一种责任,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心。

二、活动主题:感恩的心

二、活动时间:2015年9月10日上午8:30——9:20

三、活动地点:xxx操场

四、活动来宾:部分退休教师、部分学生家长、社区领导、全体学生、教师及共建学校

师生代表(zz小学)

五、活动设计: (一)前期活动

1、“今天我留学”:开学典礼上公布到安民学校留学的学生名单(5年级每班10人),校

长提留学寄语,发留学证件。

2、展板呈现感恩为主题的绘画。

3、感恩树:学校设立感恩树,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感恩之情写在卡片

上挂到感恩树上。(主题: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幸福乐园)

4、家长信:感恩的故事汇编

5、了解教师:每班分几位教师,现场为老师送祝福(提前不让全体教师知道)

6、各班剪红色纸屑,放到心形的盒子中。(统一发红色皱纹纸,规定纸屑、盒子大小,

事先不告诉用途) (二)现场活动

1、带动唱:《感恩的心》——全校师生

2、介绍领导来宾 主持甲:在优美的音乐中,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这里召开主题教育,今天我们

首先要感谢来参加我们活动的领导和来宾,您的到来是对我们的关注、对我们的关爱、对我

们的关心、对我们的支持与认可。 主持乙:现在就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会的领导和来宾,他们是: 让我们在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您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主持甲:“礼诚善”的校园感恩的心主题教育现在开始!主持乙:在明媚的阳光下,在“礼诚善”的校园里,我们能快乐的学习、生活,我们首 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当我们伟大的祖国!主持甲:在活动开始之前,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举行升旗仪式!(不出

旗,直接升旗)篇3:赞美老师的演讲稿赞美老师的演讲稿

老师,是美丽的

曾几何时,人们把所有赞美的语言都献给了老师: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

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塑造未来的雕塑家、是园丁、是蜡烛、是春蚕。。。。。。 是啊,当我们享受着这些崇高荣誉的时候,我们这些工程师的灵魂又当怎么做呢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为人之师的根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她是教书育

人,是为人师表,是热爱学生,是爱岗敬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百年大计,莫如树人。”民族复兴,国家

强盛,追根求源,在于教育;千钧重担,系于教师。教师履行天使的职责,时代和社会赋予

了教师沉甸甸的责任,而我们教师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背负起这份历史的重担呢?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在我心中,老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完美的。而如今,我

有幸成为一名老师。而正是这样一件小事让我充分认识到“老师”的真正内涵。 一次班里的一个学生感冒了,上课时咳嗽得小脸通红,作为老师,我责无旁贷地引着他去看医生,给他拿了药,倒来开水,哄着他吃下去。没过几天,不巧我也感冒了,上午

上课时咳嗽得连话都说不下去了。下午,我一走进教室,我惊呆了,只见讲桌上堆满了各种

各样的止咳药、感冒药,而孩子们一个个都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此情此景,我哽咽了。 在以后的从教路上,这一幕成了我自信和战胜困难的无尽源泉,她让我懂得什么是“老师”。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是智慧的开启者,是人类文明的传

播者,是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传承者。作为教师,无论何时,都应经得起学生后来的回

忆。所以我想,老师,应当是美丽的,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她把美丽播种到每一颗心灵,

把芳香洒到每一个角落;在阳光下耕耘,在花丛中忙碌,在智慧里开拓,展示生活的奥秘。

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每一个眼神都是融化坚冰的太阳,每一缕白发都是飘

逸灵动的青春。而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无怨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愧无负于一个人民教师的

光荣称号。我们那一己微末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将常绿不老,在盈寸粉笔中将如燎原的火

种,生生不息。

老师是美丽的,她应该拥有美丽的语言,美丽的动作,美丽的形象,美丽的心灵。亲爱

的老师们,就让我们把心中的那份美丽释放,用爱去浇灌每一座心灵的大厦,让每一个希望

都能实现,让每一个笑容都如阳光般灿烂,让每一个花朵都绽放在春天。 作为一名教师,我把工作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把学生看成我心中的上帝。为了学生,

为了工作,吃苦受累我心甘情愿。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我脚掌上长疮,因手术失误,脚掌上

鼓起两个乒乓球大小的水泡,一举步,一投足,脚就钻心地疼。这一意外的医疗事故并未影

我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跳上楼去给学生上课。课下,我在无人处皱皱眉、咬咬牙、摸摸脚;课 上,我斜撑在讲台上始终面带微笑,镇静自若,将疼痛置于脑后。学生们被我的精神和举动

感动了,每堂课前都争着扶我进教室,每堂课后都抢着抬我下楼。这样的场面不只发生在一

个班,不只是一节课,而是十个班,几十节课。人们常说:爱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爱是人

间最宝贵的财富。正是学生对我的这份爱的重荷化作了我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动力,使我更

爱我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我的学生。当班主任,哪位学生家里有困难,我就送钱送物,以解她们燃眉之急;哪位学生病了,我就亲自带她们上医院,以安抚她们伤痛的心;学生热

了,我把茶水端到教室让她们解暑;学生冷了,我把冬衣送到寝室给她们御寒;无论谁思想

上有疙瘩,我都帮助解开;无论谁过生日,我都要送去一声祝福,送去一片挚爱。当老师,

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记不清有多少个中午,我因给学生辅导忘 了送女儿上学;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为了给学生训练,我无暇检查女儿的作业,深夜只好

对着 女儿写的“妈妈,请检查、签字”的字条愧疚落泪。人说舐犊之情人人都有,更何况我

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我深知年幼的女儿更需要母亲的关怀和照顾,但在学生和女儿不能兼顾

的情况下,我把更多的爱给予了我的学生。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的教学得到同行的肯定,深受学生的好评。我辅导的学生参

加湖北省中师系列讲故事比赛荣获一等奖,参加校内外演讲朗诵比赛荣获一等奖,我所带的

朗诵艺术团连续四次荣获全校学科活动汇报表演一等奖,我个人参加全校教师基本功比武荣

获一等奖,我撰写的口语教学论文荣获湖北省中师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上级领导也充分肯

定了我的工作,给了我许多荣誉: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市三八红旗手、优秀教师、

十佳教师。一九九三年,我还荣幸地参加了湖北省第七次妇代会。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但苦

和乐不是常被人称为孪生姊妹么?我经受了工作之苦,但更品尝到了工作之乐。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当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

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当园丁——用我们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永远五彩缤纷/当春蚕

——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

人间带来光明。”我本是一个极平常的人,因为做了一名教师,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

我甘为人梯、园丁,乐做春蚕、蜡烛,但如果我只能做一颗流星,我就要让我的生命之火为

教育事业而燃烧,就要让自己燃烧着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 谢谢大家!

汉字;教书法,算除法。下了课,我请学生当老师,向他们学瑶话。星期天,我还得攀爬着

羊肠小道,来到大山深处,给差生补课,无论刮风下雨,打霜飘雪,都未曾放弃。我的日子

过得清苦而又充实。

除了关心学习外,我更加关心他们的身体。瑶山人家,分散居住,远离医院,万一有个

伤寒病痛怎么办?因此我每到一个学校,都准备了一些常用药,学生感冒发烧,就给他们治

疗。有的学生病好后,要给钱,我坚决不肯收。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我关心他们的身体,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在这个学校如此,在另一个学校也如此。1986 年在桐冲口小学工作时,我班的郑行松同学家里十分困难。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别的学生

都用厚厚的棉衣把身子裹得紧紧的,郑行松却仍然穿着两件薄薄的单衣,瘦瘦的脸冻得发青,

破旧的解放鞋里可以看得见冻得通红的小脚丫。看到这种情况,我真心酸。我不再迟疑,从

自己有限的工资里挤出钱来买了斤毛线,用最快的速度——五天的时间,给他织了件毛衣。

当我把织好的毛衣和新买的一双鞋袜送到郑行松同学的手里时,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什么也

没有说,只是眼眶里贮满了泪水。此后,他发奋读书,以实际行动报答了老师的爱。期末考

试时,成绩从原来的倒数第二跃到了顺数第二。

第18篇: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上高中学六年级三班 赵珈慧

我从小就崇拜老师,喜欢‘老师’----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了,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个队伍当中的一员。因此从小学起,我就处处以老师为楷模。陈老师和张老师就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师。 陈老师担任我们和润一班的班主任兼体育老师。记得有一天、上排球课的时候由于我不会打排球而导致的没有过关,心里很伤心,但是陈老师却很有耐心教我怎样打好球。并且一直鼓励我们一定能学会的。我听老师的话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努力练习打排球的姿势。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我终于学会了。我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关心与照顾。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活动,但是在这成功的背后需要无限多的努力与指导。我想对陈老师说;您辛苦了。 张老师担任我们和润一班的语文老师。每当他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课、启发我们思考问题时,我看到别的同学都勇敢地举手发言,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时,我总是十分羡慕。但无奈的是由于我自己任性胆小,从不敢主动发言。张老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望着我、鼓励着我、提醒着我不要害怕。就这样一点一点得我终于大胆的站了起来。回答问题并不在害怕,也许我

回答的并不好,就是这么一点点事,却让我永生难忘。 也许在别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我却从这平凡的小事中感觉到了老师的不平凡。我要把老师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为记忆的小船,任由它飘荡在我的感恩的心湖里。 这就是我,那个曾经胆小如鼠与老师们的故事。

第19篇:《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要感谢的老师太多太多。而我最想感谢的,是陪我度过了最不理智的三年初中的班主任——陈老师,谢谢您!

离开初中已经一年多了,可三年的初中生活人历历在目。矮矮的,胖胖的,笑起来很憨厚。这是老师您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初一军训的时候,的话不多,总是静静地在一旁。那时我们这班调皮的学生就以为您是好欺负的老师,行为也就散漫起来了。

转眼到了开学,看着越发散漫的我们,老师终于露出“真面目”了,那时,您总板着脸,总是严肃地教训我们。军训时的和蔼可亲完全没有了踪影。可那时我们却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开始讨厌您,还背地给您起绰号。

这些您可能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

我记得您从不留堂。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您不勤奋,是因为您怕我们放学太晚了回家路上不安全。

我记得您的课堂。在您的课上,我们班总是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听,您的教学方式并不独特,但您总教我们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所以,在您身上,我们学会了务实。所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总是在全年级的第一名。

我记得您的关心。每次放学回家,在马路上总能看到您的身影。您总是驾着电动车来到我们的身边,一遍一遍地说着那句熟悉的话:“很晚了,快回家啊。”这句话,我从初一听到初三,也从初一的不以为然变到初三的感激感动。

我记得您的歌声,我记得您的笑容。记得您是很少笑的。我们拿全级第一,您没有笑;我们拿文明班,您没有笑;您好像总是很吝啬您的笑容。可认真的想一想,其实不然。当我们在节日祝福您时,您有笑;在我们向您问好时,您也总是笑容满面;中考的时候,临考前您总是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微笑;记得毕业后我们去看你时,您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还记得初中的最后一次文艺节,您教我们唱您最爱的歌,您总是唱走音,我们也笑作一团……您说,您从不在乎什么文明班什么第一第二之类的东西,只要我们好好地做好自己就好。

我记得。初中三年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得。是您陪着我们从初一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渐渐走到初三的稳重。我永远记得,在中考的时候,您对着即将奔赴考场的我们,认真地,一字一顿地说的那句:“好好考。”

老师,亲爱的老师。我会永远记得您,记住您陪我们走过的难忘的三年。

第20篇:老师,让我们感动的故事

老师,让我感到的故事

是谁把雨露洒满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没有您的笑影。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第一次与热情如火的您相识,相知。“叮铃铃——”一阵清脆的电话声响打破了晚上的安宁,耳边传来了您的声音:“是范蓉蓉吗?我是杨老师,我过会来家访,你来为我带下路好吗?”听到老师的请求,我义不容辞的答应了。来到马路边,穿过人群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满脸的汗水止不住的流,手里拿着毛巾一遍又一遍的擦拭。到了我家,您处处关心我的一切,从家庭到学习,您一步步走进我的世界。您是这么的体贴细心让我感动,点燃了我心中的一盏灯。

第一次感受到您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虽胜犹败。”听到你简单而直白的话语,我呆了,惊了,慌了。我们不知错在何处,一片茫然。在这之前我们才赢了年级的拔河比赛。为什么迎来的不是赞扬而是批评呢?接着您又开口说话了:“你们虽然胜了,但只是靠蛮力,你们没有团结一心,更没有其它班的凝聚力!”这刻我们才恍然大悟,心中默默忏悔,接受您的铮铮教诲。您与其它老师不同,您的教育不仅是教学习还注重我们人格培养,在人生的道路上做我的引路人。

第一次受到您严厉的批评,但这却是包含爱的表现。看着我眼前这扇大门,我犹豫了。要不要进去。但强烈的自责和愧疚驱着我打开了门。“杨老师,对不起。我昨天忘记做英语阅读了。”我支支吾吾声音越来越小,泪水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低下了头。沉默片刻后,您虽批评了我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温柔。因为那是我初次犯错,您选择原谅了我。那一次我又流下了泪,感动于老师的信任,老师的理解,老师的宽容......

曾今的我自卑过,无奈过,也茫然过,但在杨老师的教诲下,也让我深深的知道了海水只有经过岩石的拍打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天空只有经过雷电的劈打才能呈现彩虹;蝴蝶只有突破厚实的蛹才能在美丽的世界中享受;人只有学会感动,团结,宽容才能活出精彩!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心田的春雨,我将永远感激您!

关于老师的故事
《关于老师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