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1 18:03: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文艺复兴

姓名:白洋

学号:201310320088

选课代码:YS192001_1

选课名称:欧洲文艺复兴

学年论文

题 目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所体现

出的以人文本思想

姓名白洋

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33

学号201310320088

指导教师喻晓燕

日期2013年12月9日

选课名称:欧洲文艺复兴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急剧变迁和利益的日益分化,社会纠纷大量涌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造成这些种种迹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对本国文化的漠视,甚至于破坏。对于这些种种问题的出现,我想中国是时候进行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了。而发生在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的欧洲的那场后来被我们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思想革命,或许能给我们启迪。

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欧洲文化一个大的转型期,它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顾名思义,文艺复兴就是一场文学与艺术的复兴。而意大利作为这场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一时间涌现出众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们在与教会的的斗争中逐渐创立了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主张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知识取代愚昧无知、一味崇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取代消极悲观和避世的人生哲学。

纵观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个领域,无论是雕塑、建筑还是绘画,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始终贯彻其中。就拿绘画来说,基本上每幅大师的绘画作品中都能明显表现出提倡以人为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想。反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中世纪文化,当时的绘画作品大多受基督教的影响,作品中多表达出神明主义和宗教信仰,这主要也决定于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在中世纪早期即使是最杰出的作家的作品也都具有盲目的宗教夕阳的特点,当时的人们,行为、思想及文化活动都服从于宗教这一准则,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蒙上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压迫下,人们的思想开始觉醒,欧洲开始卷起文艺复兴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体现的是对生活、自然、爱情以及英雄的歌颂。虽然也往往运用神话题材,但多表现的是人间的现实生活,以此来赞美人们的创造力和人性美。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成果中,这些作品抛弃了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具有清晰、真诚和简朴的美的感染力。

世人所熟悉的伟大的佛罗伦萨画家里奥那多·达·芬奇(1452-1519)的《蒙娜丽莎》即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它开启了肖像画革命的先河。画中的蒙娜丽莎为半身像,四分之三正身,双眼正对看画的人,眉宇间露出一丝内心的愉悦。画中的背景能看出高耸的山峰、蜿蜒的小路还有朦胧的云雾,但是这些景物都不太清晰,飘渺宛如梦中景象,却又不乏生动

选课名称:欧洲文艺复兴

的气韵。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达·芬奇调用多种手段来塑造他心目中的“人”的形象,记录了人物的永恒美,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对人的充分肯定。和中世纪艺术作品相似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也多是以宗教为题材,如达·芬奇的《圣母与圣安娜》、《最后的晚餐》,马萨乔的《纳税金》,拉斐尔的《美丽的女园丁》等等。但不同与中世纪的是,这时期的艺术作品多被艺术家们赋予富有人情味的理想化特质,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被艺术家们注入作品中,使得作品具有了生命一般,充满人性与理性。

十六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彼得·勃鲁盖尔,被人们称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艺术家。他的艺术日臻成熟,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融为一体。他在作品中采取多种形式揭露西班牙军队和宗教法庭对尼德兰人民的残酷迫害并鼓舞人民进行斗争。他在描绘农民的生活中找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手段,故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勃鲁盖尔38岁时画的这幅《通天塔》,是他移居布鲁塞尔的第一幅作品。取材旧约《创世纪》,传说挪亚后代迁居南亚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一块大平原,因为祖先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就齐心修建一座高塔使全体人员都住进去永保平安。塔越修越高达至天界,触怒了上帝。上帝决定施神术搅乱造塔人的语言,使人们互相不能沟通而造不成塔,这是基督教解释不同民族语言的来源。画家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画家以细密画的技巧功力,描绘了众多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借以揭示人战胜大自然的力量。画家在这一幅圣经寓意画中表现了“天意”与人在改造世界时的不可调和性,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英雄气魄,同时也充满悲剧性。

总的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洗礼,人文主义思想是推动整个文艺复兴的动力,我们在赏析研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绘画作品时,一定要把握住实质,了解其中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才能领悟其思想的精髓,揭开整个文艺复兴的神秘面纱。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

推荐第2篇:《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合作学习案例知识竞赛模式

一、分组合作学习知识竞赛模式设计

我们采用二乘二分组模式,就是一个小组由4人组成,每排2人,小组共有2排,可以分为2个子组,在合作学习中,首先是个人的独立学习,然后是2个子组内的初步交流,然后是32个子组之间的交流,最后是全班大组之间的交流。

合作学习的知识竞赛模式,就是将课本知识罗列成众多的知识点,按照平均搭配的原则,分成与班级组数大致相等的几组题目,小组抽签回答哪一组题目,比赛看哪一组得分最高。一般每组题目5个,前三个相对简单,抽签指定对象回答,同学不得提示,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准备答题,都为小组做贡献;后两个问题相对难一些,小组成员自由回答,或者推荐一位同学回答,可以提示两次,目的是照顾学习程度相对较高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互相提示也可以加强小组合作。

二、内容选择

合作学习的知识竞赛模式,一般在复习的时候使用,也可以选择知识含量非常高、知识点非常多的章节进行。

《文艺复兴》一节,仅仅人物就有18个,知识点非常多,完全可以用知识竞赛模式组织教学。

三、学生准备

首先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将《文艺复兴》通读一遍。

其次,教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你认为老师可能提出的5个问题,并制定答案,写在小组的共同作业本上。要求第一位同学的5个问题写完后,后面同学再写自己的问题,不能与前面同学的重复。

第三,全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逐题讨论每一个问题的严密性和答案的正确性。 第四,推荐代表全组回答较难问题的同学,至少两人,并要求所有同学做好准备。

四、教师准备

教师在学生准备的同时,将《文艺复兴》分解成6组30个问题,并制作成6张卡片。 A组

1.拜占庭帝国灭亡于何时?(1453)

2.布鲁诺是哪地人?(意大利)

3.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是谁?(培根)

4.为什么说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最先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

5.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条件有哪些?(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保留较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拉丁文学者多)

B组

1.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但丁、乔托)

2.米开朗琪罗是哪地人?(意大利)

3.伽利略证实“太阳中心说”的方法是什么?(自制望远镜观察)

4.《蒙娜丽莎》怎样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的是人而不是神、幸福、微笑)

5.什么是人文主义?(指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追求现实幸福生活而不是来世天堂、提倡认识自然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C组

1.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美术三杰”是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2.拉伯雷是哪国人?(法国)

3.开普勒的科学贡献主要是什么?(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日运行规律)

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止时间。(14-17世纪)

5.文艺复兴的本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或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D组

1.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谁?(莎士比亚)

2.伊拉斯谟是哪地人?(德意志)

3.“欧洲绘画之父”是指谁?(乔托)

4.“太阳中心说”提出的主要意义是什么?(动摇封建神学理论基础、推动科学发展)

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是什么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解放思想提供科学知识、新航路开辟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

E组

1.说出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马基雅维利是哪地人?(意大利)

3.“人文主义之父”是指谁?(彼特拉克)

4.《唐吉诃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讽刺骑士武侠、揭露教会黑暗)

5.文艺复兴和天文学革命是什么关系?(文艺复兴开始打击天主教会的蒙昧主义,为天文学革命提供思想条件;天文学革命动摇了天主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

五、竞赛

教师先讲明竞赛规则,一是前3个问题指定回答,同学不得提示;二是不准打开书和有关资料,非当场回答小组监督,有一人提示或翻书,扣去10分;三是每小题20分,每个小组可以获得本组问题最高100分得分;四是每个问题等待5秒钟,本组回答不出的问题其他组可以抢答;五是抽签剩余的两组题目抢答;六是按照最后得分高低获得等级加分,依次为

8、

7、

6、

5、

4、3分。

各组派遣代表抽签,教师写出各组代号,按照抽签顺序答题,写出各组得分。

竞赛完后,选择几题学生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简要讲解。实际结果是B组4题、D组5题、E组5题、F组4题、H组3题5题学生大多没有弄清楚。

六、小结

先布置任务,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之其它课型,学生的热情很高,都怕自己这一组落后。各个小组每人设计5个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不能有雷同问题,迫使小组成员关注其他同学的问题;逐题讨论,加强集体合作,提高效率。一个小组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由它组抢答,有利于调动其他组的参与,也有利于迅速解决问题。问题不得翻书和资料,其他组监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

这一设计,充分动调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有学生,无一例外,都做了充分准备,真正是全员参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了。尽管有4个问题学生无法解决,但其余36个问题都获得了圆满解决。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都为本组争荣誉,尤其是抢答的时候,很多学生问题一完立马起来回答,合作学习取得了突出效果。

反思这一模式,缺陷是不利于对某个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推荐第3篇: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分期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1)通过对文艺复兴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

3.(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4)通过对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殉难事例的介绍和文艺复兴时期先驱者的大无畏战斗精神的讲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素养和优良品质。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反封斗争,一次思想解放。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材对学生发展影响的分析

(1)通过对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的事迹以及自主完成书面介绍材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整理,独立形成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分析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艺复兴各个领域和各项成就的基本依据,也是文艺复兴反封建性的基本体现,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乃至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理解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常重要。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因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的发展沉重的打击了天主教会,进一步将人们丛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

重点的突破方案

(1)通过讲解“人文主义”的英文单词“humanism”的构词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有关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历史,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意大利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以及回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原因,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上的成就,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发展的背景,使用《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课件以及相关图片和资料进行讲解,并由学生设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一览表》,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 难点分析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难点。高中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理论更是缺乏了解,因此,较难理解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 难点的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和思考为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核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文艺复兴是否是古典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的原因;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指导学生制作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成就一览表。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 文艺复兴

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手段:电教手段应用:使用《创世纪》flash动画、相关视频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对比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推测两幅画出现的大概时间,并带着“为什么两幅画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学习新课。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在引导学生赏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个方面的成就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掩护?”在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封建神学在欧洲的地位、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的来源、当时资产阶级与封建神学力量对比等方面分析。要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以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形式,开始了反天主教会和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没有公开举起反封建制度的鲜明旗子?”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是理解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的关键。教师“导”正是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路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由此使学生迅速掌握事物的本质。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艺复兴在十五世纪后期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

这一问难度较大,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使学生将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与本节内容较好的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西移大西洋沿岸,刺激了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西欧诸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使文艺复兴传播到西欧各国并继续发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基本原因,进而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制作《西欧诸国文艺复兴成就一览表》。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分析莎士比亚等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对比此时的作品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作品的区别。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见“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将十

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成就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文艺复兴的范围、时间,认识到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高潮的史实。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小结

学生回答在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性质及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有关问题,制作一系列表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设计问题、点拨和适当讲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三节 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的背景

2.人文主义

3.最早的代表人物:但丁和乔托

4.早期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5.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6.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1.英国的莎士比亚

2.法国的拉伯雷

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1.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2.开普勒和伽利略

3.数学、物理学的发展

4.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

探究活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发展的探究活动的设计

举行莎士比亚戏剧节。组织学生编排莎士比亚的名著。在组织时,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观众,同时,他们也是评委;另一部分,组成几个剧组,他们自行编排、表演莎翁某一剧本的某一片断。各组表演完后,与观众举行见面会,进行交流。之后,由观众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服装奖等奖、最佳音像效果奖项。

教师可以组织多个班级的学生举行这一活动,同时,根据条件,向学生提供有关剧本、莎士比亚戏剧上演时的剧照或已改编为电影的莎剧录像。

推荐第4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故事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故事

一、达芬奇的故事(白羊座)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教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达芬奇的祖曾写到:我有了一个孙子,我儿子塞尔·皮耶罗的儿子,名为列奥那多。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

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为“一个贩卖欺骗的店铺”。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绘画是自然的女儿。”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道路。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

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还常称自己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

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憾”是他遗嘱中的名句。

拉斐尔与圣母像(白羊座)

拉斐尔的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随父学画,七岁丧母十岁丧父,进画家画室当助手,学习了十五世纪佛罗伦萨艺术家的作品,从此走上了独创的道路。拉斐尔一出生以来就备受父母的爱护。父亲是一位画家兼诗人,虽然生活不很富裕,却家有贤妻,事业有成。在拉斐尔之前,他曾有过两个儿子,但都夭折了,所以拉斐尔出生后,父母都对他呵护有加,早晚祈祷他健康成长,并以“天使”来加以命名(拉斐尔在意大利文中表示天使)。

从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他创作了大量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提起拉斐尔的艺术风格,总离不开“超凡入圣”、“尽善尽美”这些始于瓦萨里的形容词。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他的作品可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拉斐尔的艺术风格为秀美、典雅、和谐、明朗,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美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

拉斐尔一生绝少塑造强悍有力的英雄人物。就是塑造英雄人物,他也把残酷的场面画的十分和谐。拉斐尔尤好塑造温柔秀美的圣母圣婴形象,他笔下的女性,都非常人性化,而且每一幅都不同。后人一致认为,他的圣母像聚集了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有着人间最能感同身受的母爱情调,以至于欧洲各地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赞美女人的话:“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拉斐尔塑造的女性,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其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后人望尘莫及。他生前生后被称作“画家的王子”。这一切都与拉斐尔温柔的性格有关系。在他流传至今的300幅作品中,有近40多幅作品是专门画圣母圣婴的。他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等。《椅中圣母》中拉斐尔以人间常见的家庭欢乐情景,来描绘圣母子之间母慈子爱的深厚的天伦之乐。《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祭坛画,他以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她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献出了自己惟一的儿子。《雅典学派》把不同时期的人物集中于一个空间,把古代希腊、罗马和当代意大利的50多位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名流荟萃一堂。最成功之处是拉斐尔善于运用空间构成,透视精确。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 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给人以气势宏伟、壮观的深刻印象。显示出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姿态、表情和活动极其丰富。

三、米开朗琪罗的故事(双鱼座)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有人认为他之所以终生未婚,是由于其貌不扬,导致他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结。

1、《大卫》

大卫是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琪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2、“凿出你心中的大卫”

有一次记者问米开朗琪罗:\"您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样的巨作的?\"他答道:\"很简单,我去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我在它身上看到了大卫。我要做的只是凿去多余的石头,去掉那些不该有的大理石,大卫就诞生了。\"这个故事讲出了幸福课的精髓,

即凿去多余的石块,摆脱限制、阻碍或是对失败的恐惧这些多余的、妨碍我们成功的因素,正如梭罗所说:\"减法比加法更能使灵魂成长\"。减法包括除去那些,阻碍我们发挥潜能的限制,充分地发挥我们天生就有的潜能。

3、留意小节

有一天,米开朗基罗刚完成了一件作品,正在凝望作品沉思之际,一位朋友到访,问他正在想甚么。他答道:“我在构思,把雕像这部分修改一下,把那部分稍加打磨,把这部分弄得柔和一些,使肌肉的线条突出一点„„”

朋友不耐烦地说:“这些都是小节而已!”

米开朗基罗很认真地回应说:“也许你可以这样说,但请你记着,将所有小节加起来,就是完美,而完美绝不是小节!”

之所以注重小节,才如此多的完美作品可以在米开朗基罗的手下诞生。众观我们自己,如果平时就开始规划自己,从点点滴滴的小节做起,那么你只需要随时保持着微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握机会,充满自信,迎接挑战!相信成功会属于你的,因为你已经迈出了走向成功的坚实的第一步。

4、与教皇的对话

司仪批评米开朗琪罗画里的许多裸体形象不适合庄严的教堂倒适合浴室,教皇要米开朗琪罗给壁画上的英雄穿上衣服时,米开朗琪罗答道:“陛下,请您照料人们的灵魂吧,让我照料人们的肉体吧!”

推荐第5篇:龙潭三杰

龙潭三杰

姓名

“龙潭三杰”这个名字源于周恩来总理对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名中共中央特科情报人员的总称。周恩来曾感慨地说到:“他们三个人深入龙潭虎穴,可以说是龙潭三杰。如果没有龙潭三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被改写。”其中“龙潭”取自龙潭虎穴的意思,表示三人所处环境的险恶。1929年,龙潭三杰组织了一个情报小组,李克农任组长,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他们三人一个在南京担任要职,一个留守上海主持工作,一个去天津担任“长城通讯社”社长,从而形成遥相呼应的铁三角。他们利用自己在国民党政权中的职位便利,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共同从事党的情报工作,为中共的地下工作和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功绩永远铭刻于史册。

1931年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投敌,4月25日晚,顾顺章被秘密送上一艘货轮,连夜押送南京。与此同时,蔡孟坚连续向南京国民党中央调查科发了六封绝密电报。几小时后,一个机要员把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卷宗送到机要秘书钱壮飞手中。钱壮飞翻开卷宗,里面是一封绝密电报,发电地址是武汉行营,标明徐恩曾亲译。而此刻的徐恩曾正在上海度周末,接下来的一小时内,机要员一共送来六份绝密电报,全部来自武汉,全都标明“徐恩曾亲译”。钱壮飞破译到一半时,已大惊失色。电文内容是: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并已投降,如能迅速转到南京,三日内可将中共机关全部肃清。顾顺章供称中统内部核心里有共党分子埋伏。钱壮飞知道事情是多么严重,因为顾顺章当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知道党的核心机密太多了。钱壮飞焦急万分,立即吩咐交通员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去上海,将情报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将情报连夜通知了领导人陈赓、周恩来。

根据这一情报,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废除了顾顺章知道的全部暗号和接头方法,中央机关全部转移。4月27日夜,身在天津的胡底也收到了李克农发来的电报。电文:胡底,克潮病笃。这是三人约定的暗号,克即李克农,潮即钱潮,是钱壮飞的化名,病笃即病重,意为情况危急。胡底明白,接信迅速离开天津。1931年4月28日清晨,一场大搜捕开始了,大批军警和特务冲进了上海中共几十处秘密机关,但结果却大失所望。当这个惊险瞬间最终成为历史,当时幸免于难的中共要人的名字: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邓小平、陈云、陈赓、聂荣臻……至此,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苏区。

1.李克农简介

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克农又名泽田、峡公、种禾、曼梓、稼轩、天痴、震中,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安徽巢县炯炀镇中李村。李克

农就读于安徽公学附小和圣雅阁中学。1917年,在北京《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张勋复辟,被迫回芜,是年娶赵瑛为妻。1918年加入蒋光慈等组织的“安社”。“五•四”运动后,参加芜湖学生运动。1920年就任省政府秘书,次年赴六安任县政府第二科科长。1925年5月,芜湖学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后李克农等创办民生中学,任事务主任。“五•卅”惨案后,任皖省“外交后援会”宣传事务。1926年年底,经钱杏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国民党芜湖县党部成立,任宣传委员,后奉中共芜湖特支指示与阿英等打入芜湖青帮组织。4月18日,芜湖国民党右派策划反革命事变,李事先获悉,使中共芜湖特支及共青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主要骨干得以隐避。克农等潜往巢县,11月27日返芜,以民生中学校董事会主席身份主持校务,此校成为中共安徽省临委的秘密活动点,遵照临委指示,在校内成立“济难会”。1928年1月27日芜湖县公安局围捕济难会负责人王绍虞等40余人,28日晨,包围民生中学,进行搜捕,李克农潜往上海,省长陈调元下令通缉。1928年李克农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人称中共的“特工之王”。抵沪后,李克农与阿英在“春野支部”过组织生活,参与党在沪一些小型报纸的创办,后调入党的沪中区任宣传委员。1929年12月,经组织批准考入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为徐恩曾),任广播新闻编辑,后任电务股长。同年,国民党秘密组建特务组织,任命徐恩曾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主任。遵照周恩来的命令,李克农、钱壮飞、胡底设法打入其内部并组成党的特别小组,李克农任组长,常往来于宁沪之间指导工作并负责与中央特科联系。1930年,李克农调中央特科工作,由中央政治局委员顾顺章领导,陈赓联系,从此国民党CC组织的秘密经李克农小组有领导有计划及时掌握。李克农机智勇敢与敌人斗争,被誉为“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李克农受命作为我党代表,深入东北军开展联络工作,与张学良将军举行了秘密会谈,介绍我党团结抗日的政策和主张,与东北军达成口头协定,并建立了电台联系。西安事变后,李克农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李克农领导情报部门,为中央及时揭穿蒋介石提出重庆谈判的和谈骗局提供了重要依据。解放战争中,李克农指导党的隐蔽战线为配合军事作战,特别是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历任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和原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1年曾参加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之一,出席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2枚。

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1955年国庆前,当毛泽东把军衔授予那些身经百战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时候,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火线交锋的神秘人物也被授予上将,这就是李克农。在很难看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他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却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他是这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52名将军中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另外李克农还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在北京逝世。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不已,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强有力的对手消失了。这个举动在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历史这样说:“没有李克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可能要重写。”

2.钱壮飞简介

钱壮飞同志于1895年生于浙江省湖州一个商人家庭。1915年,他考入国立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后留京行医,还教过美术和解剖学,演过电影,擅长书法、绘画和无线电技术。1925年经内弟介绍,他和夫人张振华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钱壮飞曾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军医,因欠饷严重、家计无着又去上海,一时失去组织关系。翌年,他在报上看到无线电训练招考广告,经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钱壮飞无意中进入的这个训练班,属于国民党新建的特务组织。钱壮飞考入训练班后很快显示出才华过人,又与特务头子徐恩曾是同乡,徐表示要调他当机要秘书。钱壮飞感到关系重大,马上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李克农,向党中央请示。周恩来得知后认为机会难得,提出要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拿过来为我们服务,并决定让李克农、胡底与钱壮飞组成特别党小组,直接归中央特科单线领导。随后经钱壮飞介绍,李克农、胡底也进入了国民党特务机关,并受到徐恩曾重视。钱壮飞成为上海、天津方面的重要负责人,从而在国民党情报系统中打进了一个“铁三角”。

钱壮飞于1929年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后,以自己的精明能干及难得的廉洁赢得上司器重。后来钱壮飞自知身份暴露,转移上海后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等,仍负责情侦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

1935年3月末,钱壮飞随军长征到达贵州省黔西县第七区,为侦察南渡乌江路线只身进入黔西县沙土区长坝乡梯子岩一带附近的丛林,随即失踪,后被判定为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钱壮飞同志墓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后山乡,现在钱壮飞烈士陵园及事迹陈列室分别系国家安全部、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

贵州省委宣传部确定的贵州省16个重点建设和“改陈布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省5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2005年至2007年两年的参观人数达20余万。2009年9月14日,钱壮飞同志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3.胡底简介

胡底,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1905年3月10日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幼年随伯父胡继章读私塾,15岁时入舒城城关植民小学读书。17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合肥省立二中。胡底他虽生于地主家庭,但对穷苦百姓深表同情。

1923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

1924年,胡底经过同学吴鹿鸣的介绍,在北京的安徽会馆和钱壮飞相识。钱壮飞夫妇当时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读书,二人成为挚友。1925年。他和钱壮飞、张振华夫妇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从中国大学毕业后。就住在钱家。1926年,钱壮飞、胡底和徐光华合办了一家电影公司——“光华电影公司”。当时拍摄的《燕山侠隐》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故事片。他们一面扮演影片里的角色,一面借此掩护党的秘密工作。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被张作霖杀害。胡底和钱壮飞夫妇也就上了敌人的黑名单,受到反动政府的通缉。胡底得到党组织报警马上改名胡马,字“北风”;钱壮飞和他同时改名,化作“南飞”。这年冬天,他们一起离开北京,转移到上海。

1928年春,胡底为了维持生活,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其时,钱壮飞已经打进徐恩曾任局长的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受到徐的信任。后经钱壮飞安排,李克农经过认真准备,以优异成绩连闯几关,于12月间考入了上海无线电管理局,被任命为该局的广播新闻编辑。不久,又经钱壮飞介绍,胡底也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

1929年春,胡底曾于浙江建设局工作。不久,又和钱壮飞回到上海。同年12月,中央特委决定派他与李克农、钱壮飞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组织。他先在南京主持“民智通讯社”,后到天津办“长城通讯社”,又复转南京中央饭店设立“长江通讯社”,为党中央、红色根据地提供了大量重要军事机密情报。

1929年12月,陈立夫筹划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进行秘密侦察、审讯的反共特务机构,责成徐恩曾来办理这件事。

徐恩曾到南京一上任,随即委托钱壮飞以其机要秘书名义,在南京组织一个秘密指挥机关。这时,李克农、胡底也趁此机会打进国民党这个最高特务机构。

1930年下半年胡底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胡底出任社长。南京、天津方面每有紧急情报,钱壮飞和胡底就立即报告在上海的李克农,由李克农通过陈赓及时转报中共中央。

胡底同钱壮飞于1931年8月一起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李克农到达中央苏区的时间稍迟一些。进入苏区以后,他们一直担任政治保卫工作,李克农任国家保卫局长,钱壮飞任红一方面军红军政治保卫局长、胡底任政治保卫局执行部审讯科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胡底任中央军委侦察科科长。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的达维地区会师。8月间,红军总部将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和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左路军行动。但在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突然擅令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一部南下,并同党中央分裂。跟随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工作的胡底,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异常不满,常在一些场合流露他的愤懑。张国焘得知后恼羞成怒。胡底最后在草地松岗地区与许克坚(李先念战友)一起被秘密杀害,他牺牲时年仅30岁。

胡底自参加革命以来,对党忠心耿耿,对敌无比憎恨,以卓越的才华,极其英勇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他是我党初期情报战线上的三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电影艺术最早的一个,是红军时期宣传教育战线的骨干。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为保卫党中央和党的地下组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祖国和人民的好儿子。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1981年12月8日,国家民政部根据中共中央调查部的建议,追认胡底同志为革命烈士。

推荐第6篇:《文艺复兴》教案

《文艺复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和性质;意大利首先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人文主义;各国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学、艺术作品、自然科学成就、思想家的观点,探究其革命倾向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原因和人文主义是重点之一,因为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是首先从意大利兴起的,成就最大的国家也就是意大利,而高中历史学习重点在于提示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和思维含量较大的理性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也是重点之一,因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冲破了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牢笼,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本节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因为高二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仍然是比较欠缺的,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手段方法}

1、指导学生运用因果分析方法认识文艺复兴的发生,注意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2、在学习文艺复兴的成果时,指导学生抓线索、列表格、提纲挈领,切忌面面俱到,对某一人物或作品过多涉及,舍本取末。

{课堂类型} 新知识授课

{板书设计} (略)

{教学程序}

一、学习新教材

(一)学生看书并讨论,教师把要求用幻灯打出来:

1、什么是文艺复兴?它的实质是什么(或者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首先发生于什么地方?为什么?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普遍性的结论来?(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实例)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4、文艺复兴在各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将他们的代表作列出来。

在学生看书或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进程并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这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一种人文关怀。

(二)师生一起讨论上述问题,消化教材第

一、二目。

1、这一问只要学生看书认真,应该能够回答得出来。但是,要真正理解“文艺复兴并不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却不是很容易的。所以,设置以下问题以加深印象。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问题和参考答案事先制作成幻灯片) 材料一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断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请回答:以上两则材料,对文艺复兴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哪一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材料一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二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文艺复兴只是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形式,实际上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2、前两个小问较为简单,教师不用作无用功。第三小问对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教材上没有阐述相应的观点,需要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教师应作分析。回答这样的问题,教师应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因为这样题目本身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从不同的角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建议教师至少请三位同学发表看法。参考答案:文艺复兴运动是“意大利北部几个城市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由此可见,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说明:此题还可以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或者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或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回答。

3、对人文主义的评价应结合时代背景和其核心主张进行,不可空谈理论。教材的评价当然就是理想的参考答案。

(三)师生一起学习教材第三目

导入:文艺复兴还有另一个重要成果,那就是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人类科学史的一次革命。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了它的研究法而不断稳步发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事实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请大家思考一下,自然科学为什么会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出来呢?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条件

学生看书不难得出以下两个条件(可叫一学生回答):

一、人文主义(或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重视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探索和实验,这些都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恩格斯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2、近代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 在介绍自然科学成果时,也应有侧重点。本课的重点应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因为恩格斯曾经说过:“„„他用这本书(指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由此可知,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自然科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的标志。而学习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时重点则应放在意义上,当然要明确其意义必须首先明白该学说提出的时代背景。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现在看来并非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介绍主要科学家的事迹时,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被活活烧死罗马鲜花广场上。

二、作业

让学生读《十日谈》或者《堂吉诃德》,说说这些著作是如何体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精神的?

推荐第7篇:教案文艺复兴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代表人物及人文主义概念;德国的分裂;马丁·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和意义;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马丁·路德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言反映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和第一目讲述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可视为这两大运动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建议教学时注意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发展的宏观历程中对这两大运动准确定位。同时,两大运动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议教学时充分运用。

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学,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课堂探究与合作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时间:

14、15世纪

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

3、条件:意大利各城市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

【合作探究】以佛罗伦萨城市国家的繁荣为例进一步说明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4、影响:

(1)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二、文艺复兴:

1、产生的条件:【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 经济:①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发。

文化:②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文化典籍。

人才:③不满宗教文化钳制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 政治:④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要求追求现实享乐。 【教师总结】: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含义: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等级观念──→自由平等;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②美术三杰。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

(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6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达到高潮。

(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 (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④自然科学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和神权独裁。 (4)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直接原因。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②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3)意义: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④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推荐第8篇:关于文艺复兴

关于文艺复兴。

我们先要借鉴下余秋雨《借我一生》这本书中的话:

\"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一个有钱有势的贵族门庭,必然是历史前进的障碍,甚至是社会革命的对象。但是,美第奇家族让我们吃惊了。

最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没有文艺复兴,世界的现代是不可设想的;如果没有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是不可设想的;如果没有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和文艺复兴都是不可设想的。 \" 在维基百科中是这么解释文艺复兴的: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16)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教育变革。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博学家做出的贡献。

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希腊语学者及书籍。 据我所知,文艺复兴的开始是因为基督教进入占领了阿拉伯文化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希腊罗马著作被基督徒们所发现,并在整个欧洲建立了全新的学习态度。而维基中所说的美第奇家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觉得从美第奇家族来侧面介绍文艺复兴的发展和艺术时一个不错的选择。

该家族的萨尔韦斯特罗·美第奇是第一个被载入历史的梅第奇家族成员,他在1378年震动整个佛罗伦萨的梳毛工起义爆发时,是当值的正义旗手(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最高司法长官)。

1378年,萨尔韦斯特罗当选为佛罗伦萨市政委员会主席,但1381年民选政府垮台后,被逐出佛罗伦萨。

乔瓦尼·美第奇使美第奇家族重新兴盛,他的银行赚得巨额利润,成为佛罗伦萨的首富。其长子科西莫·美第奇曾代表美第奇银行接管教皇的财政。

直到1942年乔瓦尼的去世,美第奇家族已经在弗洛伦萨崛起,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这个家族的经济实力,用现在的话来说,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这个才是这个家族所打下的基础。

在波提切利的《博士来拜》中,反映了美第奇家族已经取得的成就。经过仔细观察,画中的三名智者都来自美第奇家族。这幅画由银行公会负责人委托所绘,作为礼品送给美第奇家族。这或许应该被称为对美第奇家族的崇拜。尽管美第奇家族一度令人讨厌,但现在美第奇家族的银行家几乎被捧上了天。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艺术和这个家族的关系,这个是不可分的。据说第一次赞助支持艺术活动是雕塑家洛伦佐 吉贝尔蒂的佛罗伦萨洗礼堂第三道大门的浮雕,被后人尊称为\"天堂之门\"。我曾看到有一本书上说,乔瓦尼是吉贝尔蒂的支持者,而吉贝尔蒂打开了乔瓦尼的眼光,随后美第奇家族马上发现了艺术的力量,并开始大量的赞助艺术。

美第奇家族中,说到艺术的赞助者不得不提到洛伦佐 美第奇。1469年,他成为美第奇家族的继承人。 洛伦佐最先注意到了才华早露的米开朗琪罗,对他倍加重视和爱护。这个14岁的少年出入洛伦佐的宫殿,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交往相处,这对一个少年的技法、视野及价值观的影响不言而喻。或许正是在美第奇宫廷中接触到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得为数代美第奇服务的米开朗琪罗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一个\"御用艺术家\"。他对美第奇家族的反对者、在洛伦佐死后驱逐了美第奇家族、后来又死于火刑的萨伏纳罗拉修士始终充满同情。

中年的米开朗琪罗受出身于美第奇的教皇利奥十世委托,在佛罗伦萨为美第奇家族建造陵墓,这项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15年。著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就安放在陵墓的石棺上。陵墓还有一座雕像,表现的正是洛伦佐·德·美第奇,英俊的面容,华美的衣饰映衬着深沉的忧思,或许,这就是艺术家对他第一位保护人的理解吧,及时行乐的放纵与精明睿智的沉思并行不悖。

而在更早期的时候,著名的弗洛伦萨大教堂也是由美第奇家族赞助,由当时的著名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完成。据记载这个布鲁内莱斯基的脾气很不好,而美第奇家族却仍然用他来进行设计建造,而最终完成了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一大圆顶的教堂,这可谓是个奇迹。这个穹顶是文艺复兴的标志,将哥特和文艺复兴建筑完美得结合了起来。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著名的画家波提切利曾经也是美第奇的画师(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称),受到洛伦佐的宠爱,但马上洛伦佐因为胃病去世,美第奇家族进入了低潮,多明我会修道士萨伏纳罗拉掌管了佛罗伦萨,使极端主义的\"葬送奢侈与虚荣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从早先在巴黎和阿图瓦爆发的仅限于焚毁纸牌、骰子、头饰等\"世俗享乐之物\"的骚乱,发展成为1497 年那场艺术史上无可挽回的灾难,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因此永远消失。时乖运蹇、老无所依,使得波提切利为萨伏纳罗拉的布道所蛊惑,亲手把自己多幅晚期作品扔进火里。后来美第奇家族再次掌权,然而波提切利没能重拾往日荣光,他声名不再,贫困潦倒,死于1510 年。1500-1510 年间,波提切利画了一幅《三博士来朝》,那是他最后一件作品。

与美第奇家族有所关系的艺术家更是数不甚数,达芬奇,拉斐尔,这些所到过弗洛伦萨的艺术家们多少都受到美第奇的影响。在建筑方面,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庭院和贝尔维德勒别墅。 乌菲齐宫原是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办公的地方,\"乌菲齐\"一词即意大利文\"办公厅\"的意思。美第奇家族是一个大银行家,实际统治佛罗伦萨近3 个世纪。这个传奇的家族,从15 世纪到18 世纪,竟然出了 3 位罗马教皇和两位法国皇后。这个被称为佛罗伦萨\"无冕王\"的贵族之家,却有爱好扶植和保护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乌菲齐\"始建于 1550 年,曾经过几次改建。

二、三百年间美第齐家族的成员把从各地搜集来的艺术品集中到\"乌菲齐\",从而形成了乌菲齐公共博物馆,并于 1765 年正式对外开放。其藏品之丰,就连 1796 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见到该馆的藏品时都垂涎三尺,只是由于它是公共财产,才未敢征收。后来只有\"美第奇的维纳斯\"雕像,被这位法国皇帝劫掠到\"卢浮宫\",但在复辟时期又被送回。

这个来自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斯的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在欧洲崛起。通过自身的魅力、技巧、欺诈、他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是他们点燃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欧洲文艺复兴。但是由美第齐家族促成的这种变化终有一天会颠覆以他们的规则所统治的世界。在统治了3个世纪后渐渐衰败。

* 萨尔韦斯特罗·德·美第奇(1331年-1388年),镇压梳毛工起义事件,成为佛罗伦萨的正义旗手,1382年被驱逐

* 乔凡尼·德·美第奇(1360年-1429年),恢复了家庭时运和使美第奇家庭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家族 * 科西莫·德·美第奇(1389年-1464年),第一个佛罗伦萨僭主,美第奇政治时代的创建者

* 洛伦佐·德·美第奇(1449年-1492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里的期间领导佛罗伦萨

* 乔凡尼·德·美第奇(1475年-1521年),即教皇利奥十世 * 朱利奥·德·美第奇(1478年-1534年),即教皇克莱门特七世 * 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1519年-1574年),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复兴美第奇家族 * 凯瑟琳·德·美第奇(1519年-1589年),法国王后

* 亚历山德罗·奥塔维亚诺·德·美第奇(1535年-1605年),即教皇利奥十一世 * 斐迪南一世·德·美第奇(1549年-1609年)第三代托斯卡纳大公 * 斐迪南二世·德·美第奇(1610年-1670年)第五代托斯卡纳大公 * 玛丽·德·美第奇(1573年-1642年),法国王后和摄政王 * 吉安·加斯托内·德·美第奇(1671年-1737年),最后一任托斯卡纳大公,美第奇家族至此绝嗣。

* 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1667年-1743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女性。

关于巴洛克

推荐第9篇: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第10课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西方美术的基础与源头,同时相对于前几节课来说这里集建筑雕塑绘画与一体,并且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无论对于西方和现在的中国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所以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而言,同时期的中国的美术作品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总的来说,这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并且西方后来的作品又对其继往开来,所以这节课相当重要。加之本课的内容涉及古典艺术的三大渊源,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颂扬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这三部分的内容都各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所以一定要抓住要点对其诠释清晰明了才行。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于西方的艺术大师或者个别的艺术作品可能会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上升到对整个艺术时期的认识包括整个时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概念就不会那么清晰了,所以如何让学生的认知系统化,条理化,同时还要让这些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与诱思了。

教学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的教学思路初步为看——思——说。也就是通过看书看课件的文字与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加工整理出自己已知和未知的问题,通过考察别人和请教别人,来完善这种知识构成,也就是说先看(发现问题),再想(提出问题),最后同学间通过考察和交流(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古人也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弗·培根也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 所以,我的想法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以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把要把问题解决,使之变得越来越少,而是要滋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才符合教学的规律。通过看文字图片资料,结合自身知识系统形成一定认知和对一些问题的未知疑问进而思索,在通过生生互问将问题提升,未知的讨论之后仍不得解教师只是点出思路方向让其自动解决。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这过程中鉴赏力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思——说”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识建构,再对外表达,通过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完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自我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正确认识古典艺术的源头及对后的影响,尊重西方古典艺术对现在艺术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发展了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学法指导 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以“魔镜魔镜,谁是画中最美的女人”引出西方美术史上十大美女的绘画,作品从文艺复兴一直延续到印象派,本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美术发展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美术》 学生会可能会知道中国的四大美女,西方的美女也许就知道蒙娜丽莎吧。 以魔镜问天下最美女人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初步感知

一、(第一步:看书) 利用导学案出示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和课件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本课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学习”(详见学案)

学生根据学案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放手学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学。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这种自学能力,当然这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进行的。 乐中体验

二、(第一步:看课件)总的引领学生认识这几个艺术时期的艺术类型及风格特点,(查阅文字资料)然后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作品搜索。

第二步:想(思考可提出的有价值问题) 注:观看课件先后顺序及作品先后均由教师或学生自由选择。具体展示内容在此略过。

1、根据课本、课件及教师分析逐一完成对作品的搜索欣赏及欣赏后的思考及自测。

2、分组完成对所看文字及图片的认识形成问题。通过看,想,使学生完成对三个艺术时期的初步认识及深入思考。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某一点的深入探究。 合作交流

三、(第三步:说)

1、根据文字与图片资料,结合自己、同学、及教师讲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察和请教同学。

2、分析同时期中西方艺术同一类型的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1、分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考查其他小组,并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供所有人商榷。

2、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中国的雕塑及文艺复兴绘画与魏晋绘画的区别。

3、探讨西方古典艺术的源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确中西方美术横向对比的差异。 探讨古希腊对西方美术的基础及源头作用。 达标拓展

四、

1、出示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界定它是哪个时期的。

2、分析文艺三杰 学生快速回答出来。 根据自己的喜好谈自己,考查学生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的敏锐的判断力。

3、归纳其作品特点 的看法及观点 ,考查学生对文艺三杰的深度认识。 总结升华

文艺复兴美术主要沿袭了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时期所形成的传统的艺术风格,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西方古典艺术作品推崇传统性的创作手法,以追求理性美为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以对客观事物(人物)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提炼为最基础的创作方法,这些古典艺术作品之中最根本的特点和最为醒目的特点便是其无处不在的传统性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了西方后来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和创作发展趋势,使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呈现出真实、生动、高贵、典雅、严谨、明晰、纯净、明丽等审美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我觉得我最大的设计亮点就是放手,以往都是尽可能的多给学生讲,唯恐讲少了怕他们不知道,现在看来,我们讲的未必学生就乐意听,所以把主动权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且现在的课堂教学也逐步向着这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模式逐步转变。填鸭式灌输以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形势,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尽早的转变角色,逐步的从课堂教学的主角变成学生学习的配角,只有这样才能立于教育的不败之地。 还有就是现在提倡问题教学,所谓问题不是让其变得越来越少,而是变的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我们教师自己才会同学生一起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教学建议:对于课堂教学放手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毕竟学生们一直以来都是过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习生活,一下放开了,最导致课堂的失控与学生学习的无序,要循序渐进,并且一定要引导好。就像自主学习,一定要明确方向,这样学生不至于毫无章法做无用功。对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组织答案,这也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适时地鼓励和有效的评价才会使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出来。

推荐第10篇:黄埔三杰(推荐)

黄埔三杰

蒋先云

蒋先云(1902-1927),字湘耘,别号巫山。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校,在校期间品学兼优,深得校长蒋介石器重。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蒋介石侍从秘书、北伐军总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军作战中壮烈牺牲。

工作经历:1916年6月,任湘南学生联合会首届总干事,同夏明翰等发动和组织了湘南25县的学生罢课运动。1921年2月组织革命团体——心社,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受中共湘南区委派遣,到安源路矿协助李立三从事工人运动,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参与领导安源大罢工。同年底,赴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开展工人运动,组织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1924年3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学兵连任党代表。1925年初,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同年10月,以七团党代表身份参加第二次东征,立下战功。1926年6月23日,蒋先云率黄埔学生军第二团

二、

四、七连参加省港大罢工。蒋先云在黄埔军校期间,还潜心攻读古今兵法,“学术两科,冠于全校”,校长蒋介石“爱之如手足”,校党代表廖忡恺认为他是“军校中最可造就的人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说他是“军校中的高材生”,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北伐战争初期,任北伐军总部秘书,后任补充第五团团长,随军出师广东,北进湖南,转战江西。1926年12月,蒋先云来到武汉,蒋介石多次派人和电邀他回南昌,并封官许愿,蒋先云不为所动。1927年4月,武汉政府开始第二次北伐,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蒋先云任第三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5月中旬,蒋先云率部开赴河南。5月28日,在临颍战役中,蒋先云冲锋陷阵,多次负伤,最后壮烈牺牲。1927年6月8日,周恩来在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主持蒋先云追悼会,并发表沉痛讲话,恽代英致悼词,号召“同志们,踏着蒋先云的道路前进”。陈赓

陈赓(1903~1961)在黄埔三杰中名气最大的共和国大将。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

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贺衷寒

贺衷寒(1900~1972),原名忠汉,字君山,湖南岳阳鹿角镇牛皋村贺耕九屋人,1916年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书。1919年。五·四”运动时被选为武昌学生代表,适逢苏联召开东方民旗会议,贺被选为东方劳工代表参加。1921年春赴上海学习俄文,9月赴莫斯科。1922年回国,在武昌创办“人民通讯社”,因揭露旧社会黑暗,抨击军阀横行被查封。继往长沙创办“平民通讯社”,同时,兼任宏图中学教员。当时长抄发生“湖南劳工惨案”,他发表评论,被捕入狱,后经保释。1923年主持长沙“青年服务社”,并受聘《上海时报》特约记者。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为第一期学员,11月任广州分校政治部上尉秘书。1925年1月,共产国际派来的鲍罗廷发起组织“青年军人社”,未久,改为“青年军人联合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12月贺衷寒与缪斌等在广州成立“孙文主义学会”,贺任舍长,与“青年军人联合会”对抗。是时他任军校入伍生总队政治部主任。1926年被派往苏联陆军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28年1月毕业回国,任杭州军事训练班学生总队队长,10月调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工作,1929年春,经蒋介石批准去习本学习军事、政治。1931年,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失败,他被召回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剿匪宣传处”处长,其后历任“星子训练所”所长、“豫鄂皖3省剿匪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政治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宣传部长等职,积极宣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莆,忠实于蒋氏的“剿共大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贺衷寒感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组织松懈,极谋补救,乃纠集军校同学邓文仪壤泽、曾扩清等,发起中国复兴运动,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三民主义力行社”,请蒋介石出面领导,旋即成立第二级组织——革命青年同志会”、“革命军人同志会”和第三级组织“中华复兴社”,自任常务干事,负实际领导责任。193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军队党务组长。翌年又兼任军事委员会训待处秘书长,中央通讯社新闻检查局局长。1936年。西安事变,贺衷寒发动青年将领170余人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诚将军,妄图要张、杨\"释兵自缚.请罪京门”。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中将厅长,仍负责军队事务和中央军校的政训工作。1944年到1947年,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组织处书记长。1947年任社舍部政务次长,被选为岳阳代表出席了国民党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台湾蒋氏政府中又任交通部长、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因身患骨癌,于1972年在台湾病卒。

第11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打破了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万马齐喑”的局面,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它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2、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艺复兴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第一、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第二、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

17、18世纪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

第四、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打破经院哲学的统一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4、文艺复兴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它宣扬的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第二、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与之没有彻底决裂,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三、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文艺复兴时期首先冲破神学世界观的是在天文学领域:

1、哥白尼第一个向“地球中心说”和教会权威挑战。1540年他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这是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获得解放的标志,从此自然科学独立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2、布鲁诺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1584年出版《论无限、宇宙和众多世界》指出,宇宙是无边际的,因而没有中心,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太阳系一样的天体,宇宙是物质的、统一的、永恒的,有自己的规律。地球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3、伽利略是意大利杰出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1609年,他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注意到金星有盈亏现像,太阳上有黑子,银河是由无数发光的恒星所组成。这些成果直接间接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4、德国天文学家凯普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凯普勒的发现,突破了哥白尼学说的圆形轨道的传统观念,并把它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思想。

伊拉斯谟是16世纪誉满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于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

1、他通过“愚人”女子登台说教,夸耀自己的品质,嘲笑和辱骂教皇、主教、僧侣以及贵族的愚昧,抨击神职人员的贪婪和淫荡,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虚荣和好战。伊拉斯谟赞美人生,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他主张实行世俗政治,反对神学思想和神权独裁,要求清除教会积弊,建立合理的教会。

2、伊拉斯谟攻击的主要是经院哲学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教皇制度。他同教会的斗争,给与后来宗教改革家反对教皇的统治以极大帮助。

3、由于阶级偏见,他害怕人民,把人民诬为多头兽,从而使他和人民隔绝起来。

试述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及其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的特点。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从事创作20多年,写出37个剧本和150多首14行诗。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等多种体裁。

他的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等。这些历史剧不仅再现了许多历史事件,而且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赞成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分裂,拥护王权加强。

他的喜剧主要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这些喜剧充满了乐观主义情调,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社会道德理想。

他的悲剧主要写于17世纪:《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代表他的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与黑暗罪恶的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他以暂时柔弱的先进力量同强大的罪恶势力斗争的悲剧结局,来控诉封建社会和封建贵族,同时还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和残忍,以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成就,不仅在欧洲文坛上享有最高声誉,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走向衰落而艺术呈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意大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即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然而意大利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直到16世纪前期,意大利仍四分五裂,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公国或城市共和国混战不休,加剧了经济分散性。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商业中心的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一些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获得较快发展,君主专制政权的实力得以增强,而意大利的经济却出现衰落。

2、法国和西班牙依仗其强大的专制政权,对软弱分裂的意大利实行宰割,于15世纪末,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了长达65年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控制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此后,意大利的经济和政治更趋没落。

虽然意大利政治四分五裂,经济衰退停滞,阶级矛盾尖锐复杂,但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繁荣所形成的一定物质基础以及早期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因而意大利仍是后期文艺复兴的中心,艺术创作空前繁荣,造型艺术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提香为代表的杰出的艺术大师,在全面总结15世纪以来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提到更高的阶段。

文艺复兴于14世纪中叶肇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1、资本主义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它的经济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财力,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

2、城市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出现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反封建贵族的一系列斗争。斗争结果使资产阶级的上层把握了城市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它们支持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对文艺复兴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3、文艺复兴肇始于意大利,同“异端”运动的斗争有直接关系。这些异端运动给神权统治以沉重打击,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4、意大利和拜占庭各地保存大量的古典文化遗产,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条件。

5、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在西欧各国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

1、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通过:“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教会的各种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

2、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3、废除修道院制度。勒令修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壮大了反天主教会的力量。

路德“唯信称义”与加尔文“预定论”的关系与区别。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是新教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均主张信仰得救,简化教会组织和礼仪等。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尔文就是在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转到新教立场,接受了路德的革新的政治思想。加尔文接受了路德“唯信得救”论,把它发展为新的“预定论”,还吸收了路德“平信徒皆为祭司”的理论,将它发展为应重视普通信徒的责任,使之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加尔文与路德相比更为激进,具有以下特点:

1、加尔文预定论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产生的。它进一步打破封建神学的禁锢,扫清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创立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为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辩护。

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解除教皇的武装,摧毁支撑其至高无上地位的三大神学支柱,并依靠世俗封建诸侯的武装,驱逐罗马教廷的政治经济势力于国土之外,获得真正的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当时的任务则是批判世俗的封建制度及为它服务的天主教理论,从而为资产阶级的成长开辟道路,“唯信称义”说不可能满足把矛头指向世俗封建势力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这样,加尔文的预定论应运而生。

2、预定论把神学应用和服务于现实世界,重点在于改造社会,这是它不同于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一个根本特点。“唯信称义”说的重点是突出信仰,强调人与神的精神合一,中心是解决人们如何从罪的折磨和罗马教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预定说的重点是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关系问题。它鼓励人们应积极进取、建设新生活,追求被拣选的确实感,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预定论的呼召说把现世的奋斗和事业的成功与得救联系起来,把宗教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强调现世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后的夺权与掌握政权镀上一层圣光。

加尔文预定论与路德的唯信称义说不同的另一特点是它鼓励与依靠“选民”们自己去奋斗以实现其政治、经济主张;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宗教思想则是依靠封建诸侯的力量实现各项改革。预定论的传播,给资产阶级以力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崩溃,在西欧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加尔文的预定论不仅反映了一般资产阶级的要求,而是更集中地代表了资产阶级中最富雄心、锐意进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获得成就的一批资产阶级的愿望。在经济领域,资产阶级不可能驾驭客观的经济必然性,存在激烈的竞争,预定论有力地促进了竞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领域,以预定论为核心,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宗教政治思想与西欧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对西方历史的直接影响达二百年之久,成为资产阶级中最激进的先进部分的锐利武器。

闵采尔的宗教和政治理论观点是什么?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激进改革活动家,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闵采尔的宗教理论,攻击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要论点。他认为天主教宣传“赎罪”说,是给“破房子刷白粉”,破房子应拆掉重建,不能刷白粉。闵采尔主张信仰就是理性,它存在于人的心脏、皮肤、毛发、骨骼、力量和能力中。人人可以有理性,包括非基督徒在内;通过它,人人可以升天堂。圣灵就是理性。

闵采尔认为圣经对信仰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它可能有错误,最重要的是懂得“真正的圣经”即理性。不能只从字面上了解圣经,只懂它的外表,不懂它的精神。天堂不在来世,就在此生。信徒的使命就是在现世建立天堂。它实际上是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压迫社会成员的国家政权的社会。

闵采尔的政治纲领就是立即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国”,他的政治纲领已接近于共产主义,他提出财产公有,并把它作为改造社会的基础。实现公有制的前提是劳动人民掌权,他主张把宗教改革同社会变革结合起来,用“大震荡”的暴力方法,建立理想的社会。

他的政治纲领是当时平民中刚刚开始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他的宗教理论,为农民和平民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14—16世纪,西欧教会民族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4—15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成长,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开始了建立民族教会的过程。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法国在15世纪中叶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权力。1516年波伦亚协定更明确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教士征税,只允许教皇保留在法国征收年捐的权利。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于1482年通过同教皇签订的一项协定,夺取了高级教职的任命权,接着又以法令规定本国教会的法规必须得到国王批准才能颁布和执行;同时宣布教士也要纳税,剥夺了教会的免税特权。

法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及集权表现。

1、16世纪拥有各种特权的封建贵族是法国专制政权的重要支柱。大贵族因“价格革命”影响,经济地位下降,在政治上为国王控制,他们大都倾向王权,以保持高官厚禄;地方中小贵族寄希望于王权的强大,从为国王服务中保持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

2、城市资产阶级很早就和王权建立了联盟,成为国王消除封建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资产阶级通过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与王权建立了新的同盟关系。积累大量财富,通过捐买官职变成“穿袍贵族”,“穿袍贵族”由于经济上和王权建立了密切关系,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是王权的积极支持者。

3、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始于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历经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才最后确立。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国王集大权于一身,三级会议形同虚设,1483年以来长达70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国王直接控制大量军队,并随意征税。国务会议掌握行政大权,一切重大决策都由国王及其近臣决定。

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统治斗争的原因及其表现.

1、英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实力的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势必同专制制度发生冲突。伊丽莎白统治的末期,就已出现了资产阶级和贵族反对专制制度的征兆。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英国不彻底的宗教改革并不满足,他们渴望奉行加尔文教,要求建立廉俭教会,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残迹,使教会摆脱国王而独立。他们这种宗教主张被称为“清教徒”。广大手工业者、工人、平民和农民逐渐信仰清教。

3、资产阶级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还表现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上。伊丽莎白统治末期,国王经常把商业专卖权赐给宠臣,对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1601年,议会再度讨论废除专卖权的议案,对专卖制度进行猛烈抨击。议会的抗议得到伦敦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女王迫于形势,许诺停止出售专卖权,以平息议会内外的不满。这是资产阶级反对专卖制度的开端。 怎样评价《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制宪会议于1789年8月26日通过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宣言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人权和法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人权宣言》总共17条,其内容主要强调“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亲自推举代表参与制订法律的权利;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 不得被剥夺”等。

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在于它宣告了封建特权阶级统治的终结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开始,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第一次把法国启蒙运动所阐明的思想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对打击封建制度,限制王权和进一步启发人民的革命意识起了巨大作用。对于还处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欧洲各国发生了巨大影响。但宣言也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它只不过是宣布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代替旧的封建剥削制度。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新的不平等。

法国第三等级与第

一、二等级的矛盾是怎样发展成为革命的?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自由是当时第三等级中资产阶级和一切小业主们的强烈愿望。到18世纪,随着法国专制王朝财政危机的日益严重,它越来越加重了对金融界和工商界的盘剥和勒索,为了增加税收,全国关卡林立,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专制政府经常借故对资产阶级敲诈和罚款。封建等级制度、行会制度和贸易垄断制度既阻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没有社会政治地位。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把专制王权视作自己的保护者,保护他们继续取得封建特权。这样,第

一、二等级与第三等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具体表现在资产阶级与王权几个世纪以来的联盟破裂了。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封建制度和特权这些障碍,根本改变国家性质,已成为必然趋势。在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和冶金业集中程度最高,拥有几个在全欧洲第一的大企业。中型的手工工场到革命前夕全国也有514家。还有更多个体作坊。巴黎已有银行6O余家。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上最富的阶级,在经济上占据了首要地位。然而在政治上,他们仍属于被统治的无权的第三等级,他们强烈要求平等参政的自由权利,社会经济基础与阶级关系的变化,已使第三等级反对第

一、二等级封建统治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了。

为什么说侵俄战争的失败是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其帝国必须以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柱。1812年侵俄战争的失败葬送掉了这支军队的精华,从而严重地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因此如同毛泽东所说:“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1、加强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取消地方自治机构,代之以行政长官制度,把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在中央建立以拿破仑为首的国务会议,权力集中于拿破仑之手。恢复天主教,使教权从属于政权。建立一支由拿破仑严密控制的军队。

2、以较灵活的策略对付各种反对力量。严厉镇压雅各宾派残余势力,对王党分子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政策。

3、改革财政和振兴经济。整顿和加强财政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推动金融业的繁荣。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类似重商主义的政策。

4、制订《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对外政策:

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击退欧洲各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保护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确定的外交方针是:稳住普鲁士的中立地位,争取俄国退出反法同盟,全力摧毁奥军,然后集中力量打击英国。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以武力解决问题。拿破仑连年征战,连续粉碎了第

二、

三、四次反法同盟,1807年与俄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此后,拿破仑战争失去了反干涉的性质,基本上变成了掠夺性的争霸战争。

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历史背景。

1795年督政府上台后采取左右摇摆的“秋千政策”,致使政局动荡不安。在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和民主分子对政局极为不满,人民运动不断高涨,而保王党人也不甘心失败,封建复辟活动十分猖獗。与此同时,法国还一直受到欧洲反法联盟武装入侵的威胁。1798年底,第二次反法联盟大举进攻,法军屡败,督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此时,法国大资产阶级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以击溃国内外反动势力,制止人民革命,进而夺取欧洲霸权。拿破仑政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如何评价《联邦宪法》?

1787年的美国宪法是美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国家制度发展演变的产物。1787年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力量,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调解了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使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果。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衡制度,使美国成为实行“三权分立”最早的国家之一。这部宪法是世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在世界各国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对美国还是对其他各国都具有进步意义。由于宪法是在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取得政权,国内阶级矛盾上升的条件下制定的,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妥协的产物,所以它又具有鲜明的保守性和反人民性。

为什么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决议案 到1776年7月2日才由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

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枪声”已经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可是大陆会议在独立问题上却徘徊不前。独立战争实际上进行一年多以后,大陆会议才通过美国独立的决议案。是什么因素推动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决议案的。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殖民地各地群众纷纷写信给大陆会议,要求赶快宣布独立。“要求独立的邮件每天像洪流一样涌向”大陆会议。其次,只有宣布独立,法国等欧洲国家才能积极支援北美人民的反英战争。因此为了争取外援,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第三,1776年上半年,北美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反英革命政府,大陆会议实际上已具备中央政府的职能,即已具备独立的主观条件。

美国在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是怎样取得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扩大美国疆土)的?北美独立战争作为一次国际性战争和当时国际关系焦点之一,是极为复杂的。1781年1O月19日,英军被迫于约克镇附近向美军投降,标志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美、英议和,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当时,大陆会议发给美国议和代表富兰克林等三人的训令要求很低,只满足于英国法律上承认美国(范围是13个殖民地)独立。而在确定美国疆土问题上,由于法国、西班牙参加反英战争本质上是争夺商业殖民霸权的战争,因而西班牙希望把美国领土限制在大西洋沿岸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此时,佛罗里达等广大地区是西班牙殖民地。法国也不希望美国强大和扩大疆土。此时密西西比河地区大片土地均属法国殖民地。但是,富兰克林等议和外交代表团,尽力发挥外交攻势,未受大陆会议训令的限制,也未遵守美法同盟条约关于不得单独与英国议和的规定,坚持要求扩大美国疆土。结果,取得重大胜利,疆土大大突破了原13个殖民地的范围,英国承认以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的西部边界,以北纬31度作南部边界。1783年9月3日,英美在巴黎签订和约,美国在扩大疆土范围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简论英属北美殖民地启蒙思想的产生及其对美国独立运动的影响。

英、法的启蒙思想不可避免地传播到英属北美殖民地。北美殖民地产生出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富兰克林(17O6—179O)自学成材,既是发明家,又是知名学者和政论家。他歌颂勤劳,认为农业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正当方法,与法国重农学派的观点颇相似;反对英国对殖民地工商业的限制。同情劳动人民,认为“个人幸福是政治社会的最终目的”。他要求废除奴隶制度,主张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政治上主张实行普选制和一院制议会。起初,他主张殖民地统一,在英帝国范围内实行自治。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坚定地支持独立,捐献个人财产支援独立战争,积极参与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杰斐逊(1743—1826)深受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洛克的思想影响。他反对愚昧迷信,崇尚理性知识。他认为,人的思想一旦从迷信禁锢下解放出来,就能获取丰富的理性知识,知识就能创造财富,并引导人类走向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领域。在政治思想上,他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竭力维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共和国。他反对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每隔2O年就要对法律或宪法进行复查,以便使法律和宪法能符合时代进步和当代人民的要求。杰斐逊认为奴隶制度是对自然权利的侵犯,因而他主张解放奴隶。他认为:“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以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为代表的北美殖民地的启蒙思想,唤起了美利坚民族觉醒,促使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人民去争取民族独立。

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有哪些特点?

至1733年为止,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数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也有不少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瑞典人、瑞士人和少数犹太人等。居民中还有一些黑人,他们是以奴隶身份被从非洲贩运来的。而北美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英属殖民地上绝大部分被赶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去了。

在殖民地上,社会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很复杂,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又有前资本主义的半封建的租佃制和奴隶制度。但到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北部各殖民地日益加快了步伐。中部殖民地盛行的半封建租佃制是从英国移植来的。在中部、北部殖民地上还盛行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在13个殖民地上到处都有前资本主义制度的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制。因此,这里的社会阶级矛盾表现得极为复杂: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工人反对工场主的斗争;奴隶的暴动起义;等等。

在独立战争前夕,英国统治和管理北美殖民地的形式大致可分三类:

(一)王家殖民地8个,由英王委派总督直接统治。

(二)业主殖民地3个,由殖民地的业主任命,经英王批准的总督统治。

(三)自治殖民地2个,由殖民地有产者选举,经有英王批准的总督统治。

然而,与英国殖民者主观意图相左,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中逐渐成长出了民主因素:比较民主化的议会;白人谋生较易,小土地所有者人数较多,经济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民主;这里没有传统的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盛行地方自治,当地居民直接参政。这些民主因素终于为后来的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几乎容纳了欧洲大陆上的各个教派,其中以清教和英国国教的信徒最多。殖民当局和上层集团为了利用宗教作为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成立“公理会”、“圣公会”等“官方教会”。“公理会”强使居民信仰清教,“圣公会”强使居民信奉英国国教。人民在宗教思想禁锢下,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但是17世纪以来,反抗宗教迫害政策的斗争不断发生,到18世纪30—40年代,终于发生大规模的反对宗教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大觉醒运动”,冲垮了“官方教会”,广大群众提高了觉悟,民主意识进一步普及提高。

试分析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1、同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都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2、革命的主力军都是人民群众。

3、革命的结果都是以新的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旧的封建专制制度。

不同点: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则与人民群众结成联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则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路线上同敌人斗争。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保守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比较民主,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英国不仅保留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保留了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政治上,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联合专政。法国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

如何评价丹东派的“宽容政策”?

丹东派的“宽容政策”是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一般斥责为“反对革命恐怖”的“右倾行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实际上,丹东的“宽容政策”是有历史进步性的。首先,丹东派的“宽容政策”的核心是建立代议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政治理想是这场革命成熟的标志,在此之前,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尚未成熟,在政治形式上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如果在内容和形式上超越了它,严格讲就是超越了资产阶级性的范畴,罗伯斯比尔所实行的“非资产阶级方式”,“一种平民方式”,在本质上已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正常范围;其次,丹东派的“宽容政策”所实现的社会条件是充分具备的。第

一、外患不重,有实现和平的条件。第二,王党叛乱基本削平,内忧已除。第三,以雅各宾派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公会的存在和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民主共和宪法的颁布、土地法的执行,巩固和扩展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再次,丹东派用人道宽大政策去反对罗伯斯比尔派的恐怖政策也应予肯定。正是在“宽容政策”上,反映和表现出这一派别具有冷静、成熟、明智、现实的政治头脑。它是领导这场革命的新兴阶级利益的真实体现者、捍卫者。 简要说明启蒙运动的代表和他们的主张?

西欧启蒙运动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思想家、主要思想主张和影响如下:霍布士,代表作《利维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提倡社会契约说,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国家组织的最好形式,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主张政权可以干涉臣民财产,拥护强有力的国家权力。他的思想对于洛克和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思想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流行西方的霍布士主义。洛克,提倡社会契约说,但认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主张君主立宪,首次提出国家分权的学说。他的思想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基础,他的分权主张被孟德斯鸠发展为三权分立的国家学说,成为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其自由、平等思想成为《人权宣言》的理论根据,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伏尔泰,对天主教进行了大胆的攻击,提出自然权利说,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赞成实行开明制度,但对人民抱有很大的偏见。伏尔泰大胆揭露法国旧制度的一切弊端,并且向愚昧和无知宣战,为反封建斗争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孟德斯鸠,代表作《法的精神》,不但抨击了暴君政体,而且还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法学的奠基人,他的学说给法国大革命带来了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和法律的确立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他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平等、自由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要求建立一个小型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的权力属于人民。反对三权分立学说,主张人民的意志高于一切。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欧洲现代政治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百科全书派,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有力地推动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唤醒了人民的革命思想,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西欧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西欧启蒙运动出现是必然的。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的障碍,为了扫除这一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准备。其次,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自然科学家有力的粉碎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启蒙思想家利用自然科学的 理论成果和思想方法,提高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在英国,最早的代表人物是霍布士和洛克,后扩展到许多国家。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了高潮,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信宇宙存在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的制约,人类社会也受其约束,自然法则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是理性。二是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类的未来是充满光明的。启蒙思想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意见,其出发点是天赋人权观念。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第12篇: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打破了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万马齐喑”的局面,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它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2、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艺复兴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第一、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第二、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

17、18世纪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

第四、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打破经院哲学的统一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4、文艺复兴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它宣扬的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第二、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与之没有彻底决裂,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三、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文艺复兴时期首先冲破神学世界观的是在天文学领域:

1、哥白尼第一个向“地球中心说”和教会权威挑战。1540年他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这是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获得解放的标志,从此自然科学独立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2、布鲁诺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1584年出版《论无限、宇宙和众多世界》指出,宇宙是无边际的,因而没有中心,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太阳系一样的天体,宇宙是物质的、统一的、永恒的,有自己的规律。地球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3、伽利略是意大利杰出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1609年,他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注意到金星有盈亏现像,太阳上有黑子,银河是由无数发光的恒星所组成。这些成果直接间接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4、德国天文学家凯普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凯普勒的发现,突破了哥白尼学说的圆形轨道的传统观念,并把它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思想。

伊拉斯谟是16世纪誉满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于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

1、他通过“愚人”女子登台说教,夸耀自己的品质,嘲笑和辱骂教皇、主教、僧侣以及贵族的愚昧,抨击神职人员的贪婪和淫荡,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虚荣和好战。伊拉斯谟赞美人生,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他主张实行世俗政治,反对神学思想和神权独裁,要求清除教会积弊,建立合理的教会。

2、伊拉斯谟攻击的主要是经院哲学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教皇制度。他同教会的斗争,给与后来宗教改革家反对教皇的统治以极大帮助。

3、由于阶级偏见,他害怕人民,把人民诬为多头兽,从而使他和人民隔绝起来。

试述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及其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的特点。

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当数“文艺复兴运动”了。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导言”中明确地为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历史定位:“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① 这是一场最具深远历史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端于欧洲,波及全世界。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生于十四世纪欧洲大陆南部的意大利地区②。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并非偶然,这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结构状况、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14—16世纪,是欧洲,尤其是西欧开始迈向近代时期的关键时刻。在这一段时期中,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业经济冲破欧洲的封建社会的枷锁逐渐发展起来。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中部地区,这儿正处于东西方贸易的枢纽地带,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因此,早在14世纪初期,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地区就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带有近代化色彩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那不勒斯、米兰等等。这些城市成了欧洲资本主义新文化运动诞生的摇篮。这儿拥有丰富的古希腊罗马遗留下来的古典文化遗迹、遗物;在东西方商业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从东方的拜占庭与阿拉伯人那儿传入了大量的古典的文化典藉,同时也从东方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文化意识;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本主义性质的城市,与中世纪封建主义的城市的气氛完全不同,具有活泼的世俗城市气息,思想禁锢比较少,有利于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是:这些城邦的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统治者,例如美第奇家族,有意无意地鼓励这种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场新文化运动传播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中文的“人文主义”一词译自英文Humanism。这一英文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中文译文。除译成为“人文主义”之外,还被译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其实在这儿译成“人本主义”一词最能体现其基本的含义。这场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发展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他们主张世界应该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神”为本位。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神”主宰一切。教会(天主教)宣称宇宙的创造者、主宰者是上帝。“上帝是一 切星星与人的主宰”,这是“教父”奥古斯丁在他的《上帝之城》一书中说的话。教会宣称:上帝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人,上帝是全知全能,无所不在,无所不 知的。而人类是生而有罪的、是渺小的、卑微的。人类是上帝的奴仆,是“一群迷途的羔羊”,只能听从上帝的教诲,在上帝的引导下才能走向天国。这种观念支配了欧洲民众一千多年。现在,意大利地区的民 众首先冲破了这种思想禁锢,喊出了“以人为世界之根本”的口号。当时的那些先进思想家们宣称:人才是世界的主人,他们颂扬人自身的价值、人的伟大力量、人的高贵。里昂・阿尔伯蒂(1404?—1472)这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就大声地宣称:“人们能够完成 他们想做的一切事情”。③ 另一位人本主义的思想家皮科・米朗多拉(1463—1494)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人的尊严”的演说。他 承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意志和行动的自由”。他在演说中说上帝曾对亚当说过:“我把你放在世界的中间,为的是使你能够很方便地注视和看到那里的一切。我把你造成为一个既不是天上的也不是地上的、既不是与草木同腐的也不是永远不朽的生物,为的是使你能够自由地发展你自己和战胜你自己。你可 以堕落成为野兽,也可以再生如神明。”④ 在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引导之下,人们逐渐摆脱中世纪盛行的欧洲禁欲苦行风尚的束缚,倡导人应该追求现世的幸福,尽情享受世俗的欢乐,而不是 去追寻虚无飘渺的天国中的永生。※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但丁・阿利格里(1265—1321),是佛罗伦萨的一名诗人。也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做过三年佛罗伦萨的执政官,政治斗争失败后,被流放外地。流放期间写成了留传万世的《神曲》 《神曲》意为“神圣的喜剧”。如何理解这部作品的真正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丁在给别人的一封信中曾这样说过“必须注意这部作品:,它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含有多种意义的。第一种是字面上的意义,另一种是象征或道德的意义。这部作品的主题,单就字面上讲,是人类死亡以后灵魂的状态;就象征意义来说,它的主题是人,他理所应得的奖励与惩罚。” 《神曲》的整体风格仍然带有浓重的中世纪的神学色彩,但他对人性的种种类型和表现做了理性而深刻的描写,在这里批判了中世纪盛行的愚昧,歌颂人类的智慧和才能。他告诉人们只要有理智的指引,节制自己,不犯情感上的罪恶,通过修炼,不需要神父和教会作为中介也能升入天堂。但丁给予人们这样的启示:人,应该探索自身的灵魂,细察自己心灵的深处,超越罪恶与邪念,成为具有社会美德的人。他的呼唤民众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但丁的其他一些作品如《新生》、《飨宴》、《帝制论》等都具有中世纪的宗教神秘主义、封建王权主义的色彩,但是歌颂“人性”的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恩格斯给予了他以正确的定位:“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称他为一位起标志性作用的“大人物”:“意大利曾经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⑤ 但丁是一位体现了时代过渡性的人物。佛罗伦萨的另一个诗人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则是一位成熟的人本主义者,他被人们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我主张称呼其为“近代人本主义思想之父”。果然,人们可以从古希腊的某些思想家那里寻找到人本主义思想的渊源,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反对中世纪欧洲普遍存在的“神(上帝)本主义”意识而产生的。 彼特拉克出身名门,其父曾任教皇秘书,从小接受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他用拉丁文写了一首长篇史诗《阿非利加》,因此而在1341年获“桂冠诗人”称号。而真正让他“流芳百世”的是他的抒情诗366首《歌集》,献给他思念之中的美女劳拉。表达了他对劳拉的强烈的爱慕之情,抒发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世俗的情感,充分表达了人本主义精神:追求个性解放、个人的爱情、个人的荣誉,对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三位伟大的人本主义的作家是小说家乔万尼・薄加丘(1313—1375)。与前面两位诗人比较,他更大胆地直接抨击教会与贵族的荒淫、腐败与愚蠢。 薄加丘是一名商人的私生子,父亲佛罗伦萨人, 母亲法国人。⑥ 出生地点说法不一,童年生活于佛罗伦 萨。早年经商,但他不感兴趣。曾经在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六年。饱读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作品。年轻时随父出入宫廷和贵族府第,接触到一些诗人、作家、学者。年轻时写过一些爱情诗,但他专长于讲述故事。留给世人的最佳杰作是《十日谈》。其实他还写过多部文学作品。 《十日谈》全书由一百个故事组成。故事情节多数以爱情为主题,塑造了王公贵族、僧侣骑士、市井平民、贩夫走卒各色栩栩如生的人物,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人类活生生的生活情景。 《十日谈》全书以这么一句话开篇:“给苦恼的人以同情是合乎人性的事,所有的人都应该这样做„„”。接着叙说1348年佛罗伦萨流行黑死病(鼠疫),三男七女年轻人相约一起到乡间避难,来到穆尼昂河畔一幢别墅住了十天。为了消磨时光,十个人轮流讲故事,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十天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其中许多故事是挟击教士们的伪善、奸诈,揭露教会的黑暗腐败,鞭挞贵族荒淫、愚蠢和缺乏人性。谴责禁欲主义、赞美爱情、才智。故事情节有趣生动、语言诙谐。模仿罗马散文体,用意大利方言托斯卡纳语写成。薄加丘与但丁、彼得拉克一起开创了近代意大利语文学的先河。《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巨著。该书歌颂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的价值与尊严,倡导发扬人在世俗生活 中的“人性”,因此,有人把它称之为“人曲”。⑦ 把它提高到与但丁《神曲》相对应的地位。 继这三位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本主义文学先驱之后,涌现了一大批的继承者。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后期最杰出的人本主义学者当数卢多维科・阿利托斯(1474—1533)与托夸多・塔蒙(1544—1594)两人。前者的代表作是传奇叙事诗《疯狂的奥兰多》,后者的代表作是《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叙事诗。 ※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美术、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的辉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光彩夺目,人人赞赏,至今仍然有人认为其时的许多成就后世无可企及。 促成意大利造型艺术大繁荣时期的出现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客观的条件而言。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造型艺术有两种主要风格:东方的拜占庭式和西方的罗马式与哥特式。意大利地区兼有东西方这两种风格。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传统,东方艺术成了意大利艺术生命中的一股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尤其重要的是,意大利境内布满了古罗马时期的光辉建筑和大量雕塑,自然就成了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遗产的保护者和继承者。 再就思想意识的主观条件而言,一大批人本主义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为意大利的造型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拓了道路。 十五世纪,意大利已经有许多人在探讨美学的理论性问题。杰出的美学理论家里昂・阿尔伯蒂提出了一个相当进步的美学观点:美与丑≠善与恶。把美的概念世俗化,使它摆脱了中世纪的美学的宗教标准。他把美的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新概念提出来,使美具有了独立的意义,不再和善恶这些宗教、伦理概念纠缠在一起。阿尔伯蒂厌恶中世纪的艺术,认为太矫揉造作。他主张把“自然”作为衡量美的重要标准,要求艺术家深入自然,研究自然的规律,掌握透视法、解剖学,具有体积感等造型手法。 文艺复兴早期和盛期,造型艺术最为兴旺的地方也在佛罗伦萨。乔托・迪・波多涅(1266—1337)是佛罗伦萨人,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先驱。他与但丁相似也具有两重性,既带有浓厚的中世纪的气息,又具有近代精神。他的画的内容与形式都带有浓重中世纪的风格。乔托的画僵硬、不成熟,但画中人物已具有人的真实情感的表现。艺术形式的革新也自乔托开始。传给后世的名作,有帕多瓦的阿里纳教堂三十六幅基督生平系列壁画,还有《圣母和圣徒及天使》等。 乔托被尊为“近代绘画之父”。自乔托始,佛罗伦萨出了无数出类拔萃的画家。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1510)是十五世纪末叶最杰出的美术家之一。波提切利运用使形体具有动感的微颤的线条节奏,形成体积感,创造幻觉。他的名画《春》,每个人物的线条和谐又颤动,人物轻灵,随风飘荡。最著名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画中的维纳斯笼罩在阴影里,但周围的大海、鲜花却显得明快、清远。这种对比形成了波提切利特有的风格。但是后期,他的作品中弥漫悲观情绪,宗教内容的作品增多,形象僵硬。《哀悼基督》、《圣母像》等都散发着浓重的宗教气息。 十六世纪,意大利处境艰难,文艺复兴运动已奄奄一息。美术却空前地繁荣起来。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丰硕成果突出地体现到了绘画之中:成熟深刻、出类拔萃、气势磅礴,其他时代的作品无法比拟,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完满的结合。意大利连续出了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郎琪罗。 达・芬奇(1452—1519)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是军事工程师、建筑师和水利专家,理论、实践皆备的画家和雕塑家;又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诗人。达・芬奇一幅作品的魅力成为千古之谜:《蒙娜 丽莎》。《最后的晚餐》是与《蒙娜丽莎》齐名的作品,现存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教堂的食堂中。达・芬奇选择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描绘人们的心理反映。十二门徒在听到基督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之后,各人表情各异,震惊、恐惧、愕然、忿恨。达・芬奇还画了大量的圣母像,如《持花圣母》、《岩间圣母》等。 紧接着达・芬奇之后的是米开郎琪罗和拉斐尔。 拉斐尔・桑蒂(1483—1520)仅仅活了三十多岁,却是一名丰产的画家。拉斐尔以他所画的一连串的圣母像而声名远扬。《美丽的女园丁》(圣母和耶稣合像图》、《金莺与圣母》、《田野中的圣母》,天界平和宁静的宗教画面中洋溢着人间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圣母明媚柔和的眼神注视着她那绕膝的基督,完全是平常人像中慈母的神态。和达・芬奇《岩间圣母》一样,这些圣母像的人物也都构成了三角形的图形。颜色、妩媚、力融汇成一个整体。无疑,《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圣母像中最伟大的作品。风吹动着圣母宽松的披风,圣母怀抱基督款款而来,教皇圣西斯廷跪在下面迎侯。整个画面和谐、动感,圣母的眼神幽幽透出一股哀愁,似乎预感到基督坎坷的命运。画中的圣母更加成熟,母爱流露得更宽厚、深沉。 1509年到1517年,拉斐尔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完 成了教皇尤利西斯二世办公室中的壁画。这些壁画画面给人以明朗清晰的感觉。壁画主题是刻划人类精神活动的四个领域:《圣曲辩论》表现神学,《雅典学派》表现哲学,《诗坛》表现诗学,《智慧、温厚与毅力》表现法学。其中以《雅典学派》最负盛名,这幅画气势雄伟,显示了精神的威力和智慧的火花。1520年拉斐尔英年早逝,他的同时代人异常伤感。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的集大成者,后世的效尤者把他作为祖师。 米开朗琪罗(1475—1564)的作品气势磅礴、强劲有力显得与众不同。他为罗马画派树立了一座座艺术丰碑。米开朗琪罗也是一位集雕塑家、画家、建筑家、机械工程师于一身的人物,他还是一位经历七十五年风云变幻、苦难历程的诗人,脾气固执、暴躁、又雄心勃勃。他的作品形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潮。 《西斯廷天顶画》是在米开朗琪罗和他的雇主教皇尤利西斯二世不断发生摩擦,反对教皇的干涉的过程中完成的。但是,他创造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壁画。画中没有风景、树木,整个画面是活生生的人体。天顶画由圣经《创世纪》中的内容构成:“神的寂寞”、“创造人类”、“洪水”三组九幅画组成。“创造亚当”是其是最著名的一幅,亚当显得强壮、有力

我是被一个沉重的雷声惊醒的,睁开迷蒙的睡眼,发现烟雾弥漫,往四周观看时才发觉,我已来到了地狱之谷的边缘。

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 ————————《神曲》-地狱第一层

那山谷的边缘不断传来悲凉嚎哭的声浪,山谷里则狂风大作,永不止息。

我惊骇地发现竟有许多的灵魂无助地在狂风中向前翻滚飘荡,有些灵魂无可避免地冲撞山壁,痛苦的惨叫和凄厉的哭声„„我不忍。

———————《神曲》-地狱第二层

我走进一座宽阔的坟场,密集的坟丘让地表起伏不平。棺材都敞开着,里面有烈焰燃烧,传来悲鸣之声。

走在林立的墓碑间,我想,也许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曾经认识的人,正在受煎熬

———————《神曲》地狱第六层

这水源比墨还黑,滚滚流动着。我看见水底的池沼中,许多满身污泥的灵魂,他们赤着身子,非常愤怒地相互殴打,撕咬,将彼此的身体弄得残破不堪。

愤怒的人永远得不到救赎,他们只能诅咒,喊叫,在无尽的深渊里咆哮、咆哮„„

————————《神曲》地狱第五层

这里一直下着冷彻心扉的寒雨,巨大的冰雹,混合着刺鼻的恶臭。

到处泥泞混浊,在昏暗的环境中,我看到一只凶猛的怪兽,它正对着浸泡在泥塘里的灵魂们咆哮。

我转身去看那些灵魂,他们遭受着怪兽的袭击,雨雪冰雹不时地打在他们身上,为了减 轻痛苦,他们拼命地扭动着身体,但是,痛苦永无止境。——————————————《神 曲》-地狱第三层

第13篇:第9课文艺复兴

第9课文艺复兴

课前检测题:

1、西欧封建社会里拥有土地最多的是()

A.国王B.立功的贵族C.基督教会D.割据一方的封建贵族

2、欧洲中世纪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占地最多的封建主是()

A.教皇B.国王C.贵族D.公爵

3、中古时期,在西欧最盛行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教伊斯兰教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

A.封建君主B.大封建主C.罗马教廷D.当时最富裕的商人

课堂检测题:

1、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

学实验精神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1861年改革

2、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但丁B.达·芬奇C.拉斐尔D.莎士比亚

3、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品是()

A.《最后的晚餐》B.《神曲》C.《罗密欧与朱丽叶》D.《哈姆雷特》

4、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D.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

5、《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该作品体现了()

A.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B.理性主义的时代精神

C.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D.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6、阅读下面材料: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

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请回答:

①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

②这一变革的性质是什么?以什么为核心?

③这一变革最先在什么时间在哪儿出现?

④在这场变革中产生了哪些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第14篇:文艺复兴教学反思

前几天听了区教学大比武的课《文艺复兴》,做一下总结反思。

《文艺复兴》这节课上得已经比较多了,受到普遍赞扬的是唐云波的《文艺复兴》。她的《文艺复兴》核心就是通过文艺复兴的具体作品来感受人文主义的内涵,深刻体会人性的复苏。可谓是仅仅抓住了课的核心和灵魂,虽然并没有出新处,但真正体现了课改的精神。通过情感的体验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在听说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是跳不出唐的框框,通过作品来感受、体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

在听了六个老师上完课后,基本的思路都是人性的遗失——人性的复苏,具体都是通过作品来感受人文精神,只是在一些具体选择材料、结构安排上有所变化。以下几点是我听课的点滴感受

1、文化类型的课基本也是核心的内容是通过作品的具体解读和感受来体会其精神内涵;从具体的时代出发分析文化现象、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从今天现实的角度反思、拓展文化新内涵。读、思、说、应该是解读作品较好的方式。

2、从自己现有的教学水平来看的话,两种模式还是比较好的。

一是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和灵魂。使每个学生通过具体的作品、情境来体会文化的真意。还有一种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文化的真意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自己解读作品、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和魅力。 第一种方式平时自己用的比较多,

第二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而且当场可以检验课堂学习成果,以后要多多尝试。以后上课过程中,我会两种模式都采用来上《文艺复兴》,看具体的效果。

一是以房龙的《宽容》里的人物贯穿整个故事,从自我的迷失到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二是先初步走进大师,介绍基本的人物,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解读作品,然后由学生自己尝试解读作品做到知识的运用。 今后上课语言表达这部分要注意的几点

A、声音清楚响亮、

B、注意语速一定要放缓,自己的语速太快了!表达尽量富有感情:注意语调、语气、用词等。可适当增加一些肢体语言如手势。 C、语言简洁明了,问题第一次提出就要明确、有效。

第15篇:文艺复兴英文简介

The Renaiance

陈玖霖 英美文化12班 2013704002

The Renaiance refers to the period in European civilizatio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iddle Age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urge of interest in claical learning and values.

1.The origin of the Renaiance

The Renaiance emerged when social instability, economic sluggishne and intellectual depreion became so intolerable that most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intellectuals could no longer accept the worsening situation.The Renaiance as a movement first started in Florence and then expanded to Venice, Rome and other Italian cities before it swept the rest parts of Europe.Painting and sculpture were the most sensitive fields to the change with their subjects and tastes, shifting from dullne, stagnation, lack of emotion and divinity to dynamics, enthusiasm and humanitarianism.Literature and ideology soon followed as other important areas proceeded and the movement further separated itself from feudalistic tyranny, ecclesiastic bondage and sought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2.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naiance

The Renaiance is characterized by seeking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political awarene, based o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All these were undertaken or unfolded gradually but widely, extending its influences to every corner of Europe,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getting involved.The achievements were seen principally in six areas, namely, painting, sculpture, poetry, fiction, drama and religious re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hang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limate.

3.The influence of the Renaiance

The Renaiance wa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historical proce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indicated a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modern era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ulture.Economic and intellectual changes during the Renaiance both helped to speed up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epared the neceary conditions for the rapid progre in politic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areas of the Modern Age.

第16篇:人教版文艺复兴教案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材分析

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

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教材编排了绘画巨匠达•芬奇积四年之久创作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画家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和《雅典学院》、波提切利的《春》、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杨•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等作品,通过欣赏,使学生从作品的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的艺术品格中,体悟到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期间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并对三人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研究。难点是主要在于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两图《蒙娜丽莎》《哀悼基督》比较着两幅画。人文主义 神学 两幅画在作品内容、表现形式、绘画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文艺复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背景:由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不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所以 恩格斯这样评价过文艺复兴:“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出现了许多的巨人,不管是科学,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出现都有杰出的人才,例如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简单介绍其作品]美术文艺复兴三杰。三杰是那三人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用PPT分别展示《最后的晚餐》、《创世纪》、《椅中圣母》,让学生讨论猜测分别由谁创作。学生的答案可预见的是正确的选择率并不高,这时,留意回答正确的同学,但当场并不宣布正确答案。为随后的比较赏析做好教学准备

《最后的晚餐》与其他成就。《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提示学生要从画面构图、透视和人物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欣赏。详细介绍达?芬奇个人资料,包括他在绘画、解剖、数学等方面的成就及其贡献。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善于使用艺术创作和探索结合起来,深沉、含蓄、富于理性。他晚年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及草图,从物理数学以至生理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的技术发明也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各方面。因此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

壁画《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拉格拉耶修道院饭厅而创作的。它不是一般的灰面湿壁画,而是掺用了一些油彩,所以有的美术史书籍中不称它为壁画,而是标为“油性蛋剂颜料”。由于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新的尝试,所以原画在十六世纪时就已逐渐退色霉坏,加上后人保存不善,现在已很模糊。目前有关方面正试图以现代科技加以修复,但进展极慢。《创世纪》《大卫》介绍米开朗基罗的个人经历和他在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雕塑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创世纪》是他的杰作,作品通过录像或多媒体展示,局部放大,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技法。米开朗琪罗 (1474-1564) 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雕刻方面的著名代表作有《大卫》、《摩西》等;绘画方面的重要代表作有《西斯廷教堂天顶画》、《西斯廷教堂祭坊画》等;建筑方面的代表作有圣洛佐教堂图书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等。

西斯廷教学在顶画是米开朗琪罗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作。它分布在教堂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整个屋顶长36.54米,宽13.14米,平面达480平方米,实际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乃是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

提出由米开朗琪罗来完成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任务,原来是出于心怀嫉妒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的主意,

他们企图以此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琪罗当众出丑,达到以此贬低米开朗琪罗的目的。所以,当教皇执意要米开朗琪罗担当这一创作任务时,他确是感到很为难。但意志坚强的米开朗琪罗还是勇敢地接受了一这挑战性的创作任务。他以最初的无比悲愤的心情很快转化为创作的激情,谢绝助手协作,独自一人站在18米高的脚手架上作画,经过四年的极其艰苦的劳动,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创作任务。

《椅中圣母》拉斐尔(1483-1520)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一样,是文艺复兴时期盛期意大利的艺术巨匠,人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他比达·芬奇小30岁,比米开朗琪罗年轻8岁。他虽然只活了短短的37岁,但他善于吸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在内的艺术前辈之长,融汇贯通,创造了被后来的古典主义者尊奉为典范欣赏的《椅中圣母》外,还有《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椅中圣母》是拉斐尔一系列圣母像中最精致的一幅作品。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盖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据说这一画中的圣母的形象,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恋人弗尔娜丝创作的。拉斐尔通过对恋人的描绘,创造了理想美的典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红与蓝两大鲜明的色块之间,恰好是小耶稣的位置所在。小耶稣的衣服是黄色的,

从而在画面上形成了红、黄、蓝三原色的对比而又和谐的效果,同时,红与蓝之间加上大块黄色,使画面增添了富丽的色彩。

此外,拉斐尔在处理这种圆形画的构图方面,表现了拉斐尔独具匠心的构图技巧。例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圣母坐在有靠背椅子中的姿态:左膝盖,即画面深处,位于小圣约翰胸前的膝盖高高地抬起着,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坐着很不舒服、很不自然的姿态。但人们看画时,不大注意到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圣母左膝盖上面的圣约翰的头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如果用手指把圣约翰的头遮去,就立刻会发现左膝盖很不自然地突出在画面上。人们还会想,这左膝盖这样高高抬起,左腿一定是踏在什么东西上才会比右腿显得高的。可圣母又偏偏把孩子抱在低低的右腿上。在生活中一般是不会这样做的。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圆形构图的需要,而这些又不易为人所察觉,使人感到不自然。这就是拉斐尔匠心独运的所在。《雅典学院》拉斐尔以圣母画像最为著名。录像展示《西斯廷圣母像》和《雅典学院》,教师从画面构图、色彩、空间透视、人物表情和动态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表现的宗教题材作品与以前的作品有何不同?为什么?

美术三杰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达芬奇: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米开朗基罗: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拉斐尔: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总特点都是: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尊重人的思想感情,赞美人的力量,崇尚科学反对虚伪的神学。

文艺复兴除了三杰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画家,这里特别提到的是杨凡爱克兄弟,论知名度他们不如美术三杰,但是在欧洲油画史上,就不能不谈到。{讲阿尔诺菲尼夫妇与最后晚餐比较}突出油画颜料在绘画上的作用与意义。 杨·凡·埃克

(约1390-1441)

和他的哥哥胡·凡·埃克

(1370-1426)

在美术史上合称“凡·埃克兄弟”,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著名画家,油画材料和技法的革新者。

扬·凡·埃克博学多才,富于钻研精神。“尽我所能”是他的艺术格言。观察入微、描绘细致,重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注意构成的处理和光、色的表现,是他的艺术特点。他最著名的代表作《阿尔诺非尼夫妇像》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这幅画,首先,它是运用改革后的油画材料和油画技法绘制的。画中的许多景物被描绘得非常出色。例如,房间里的铜烛灯经过精心打磨后的金属质感,男子的由丝绒制成的学生的贵族袍,以及小狗刚硬的毛皮,都非常逼真自然。其次,这一作品的表现新颖而又富于独创性。这主要表现在:这种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是史无前例的;同时,这一肖像的背景是十分真实的室内景,也是罕见的;此外,这一对夫妇所摆出的仪式般的姿势,可想而知这是正在举行结婚仪式,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还有很多的的画家如丢勒,波提切利,乔尔乔内,提香等。{配合展示出他们的优秀作品}

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在绘画上,文艺复兴唤醒了在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窒息了近千年的世俗精神和人的情感。奠定了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史的基础。并且,油画颜料的革新,透视法,解剖学的只是融进绘画技术,是绘画中的写实因素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史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呆板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了宗教的愚昧,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第17篇:文艺复兴的讲话稿

italian renaiance outline概述 the renaiance was a th to the 17th century, beginning in florence(italia)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and late spreading to the rest of europe.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word “renaiance” is “”. today,our team would like to focus on italian renaiance. italian renaiance was , a period of great cultural change and achievement that began in italy thth, marking origins 起源

italian renaiance began in northern italy, centered in florence northern and central italy in the late middle ages ·by the late middle ages, the heartland of the roman empire,and southern italy,was rome was a city of ancient ruins,and the papal sates were loosely administered, and the papal states were loosely administered, and rulnerable to external interference such as that of france and later spain. ·at the same time,the cursades had done much to destroy the byzantine empire as a .the main trade routes from the east paed through the byzantine empire and onwards to the ports of venice and genoa.thus, while northern italy was not richer in resources than many other parts of europ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stimulated by ·the italian trade routes that covered and beyond the mediterranean were also major in addition,due to the trade and prosperity in the mediterranean,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preserved in the byzantine and islamic countries. ·in 14th century, as incidences of the plague began to decline in the early 15th century, europes devastated population once again began to grow.the new demand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also helped create a growing cla of bankers, merchants, and skilled artisans.the horrors of the black death and the seeming inability of the church to provide relief would contribute to a decline of church influence.this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renaiance. 因此,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北意大利的原因总结为一下几点:

·material basis: medieval europe, the trade center focused on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hope to break through the church theological shackles. ·cultural foundation: italy retains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of the ancient greek and at the same time, 14-17 century, ·location: italy is located in the important sections of the silk road, earlier accepted the ·direct fuse:black death spread in europe. development 发展 1.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the most powerful being milan, florence, pisa, siena, genoa, ferrara, mantua, verona and venice. high medieval northern italy was further divided by the long-running battle for supremacy between the forces of the papacy and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florence took pisa in 1406, venice captured padua and verona, while the duchy of milan annexed a number of nearby areas including pavia and parma. at sea, italian city-states sent many fleets out to do battle.b but after a long conflict the venic succeeded in reducing genoese,and venice won the status of dominance. on the land, powerful florence and milan signed the peace of lodi(洛迪和约) which saw relative calm brought to the apennines(亚平宁)for the first time in centuries.and they also kept peace with venice. 国际关系简单概括为: 2.florence under the medici until the late 14th century, florences leading family were the house of albizzi.their main challengers were the medicis, first under giovanni de medici, later under his son 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 here we mentioned because he , although some modern historians believe his patronage of the arts are flatter. medici?s grandson, ,who the first of the family to be educated from an early age in the humanist tradition and is best known as one of and he was know as lorenzo the magnificent.. 此段可以概括为 。 3.spread .venice also became a centre for renaiance culture, especially architecture.the renaiance ideal was fully adopted by the ruling claes and the aristocracy.members of were also from lower- or middle-cla origin to ruling claes and the aristocracy in the early time.此段可以概括为“ 4.wider population as a cultural movement, claic feudalism had never been prominent in northern italy, and most peasants worked on private farms or as sharecroppers..the people who are still in the agricultural country still rural peasants.the situation was very different in the cities.group that was the main patron of and audience for renaiance culture.it only touched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population, so it reduc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naiance in human history. 可以概括为 5.renaiance end\\ in italy equally important was of stability with a series of foreign invasions of italy known as the that would continue for several decades. the maximum damage to italian renaiance was a number of the most notable example was leonardo da vinci who left for france in 1516.with t vasco da gama?s new route discovery of trade .renaiance got end in italy 此段可以概括为:

·culture in order to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e renaiance, we chosen two aspects——natural science and art, to let us gain acce to advance learn more about it. in , we can see that the renaiance led to great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s of astronomy, physics, geography and so on.in astronomy, in 1543, astronomer copernicus had put forward heliocentric theory which thought that the earth moved around the sun, which had caused blow to church rule.also it made in a philosophical fashion, and significant scientific advances were made by galileo.in 1492,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by columbus challenged the claical world view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spherical earth(图). from those two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we can learn in some sens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was created to question scientific and the willingne to question previously held truths and search for new answers resulted in a period of maj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now we talk about .as we all know, the renaiance marks the period of european history at the close of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ise of the modern world.it represents a cultural rebirth from the 14th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17th centuries.early renaiance, mostly in italy, bridges the art period during the fifteenth century, betwee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high renaiance in italy.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renaiance matured in northern europe later, in 16th century.and in italy as the “renaiance heroes” of up to vinci, raphael and michelangelo(图) in general,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renaiance art was its development of theology.during this time, the new ideas of humanism, although more secular in some aspects, developed against a christian backdrop.many of the periods foremost artists were followers of the humanist method. 文艺复兴the english renaiance english literature, especially english drama and poetry, in the renaiance period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highlight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in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english renaiance, that is, the elizabethan period, english poetry and drama developed since the english renaiance period was an age of poetry and drama and it was not an age of prose, there were not so many prose writers.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glish renaiance, the great humanist, thomas more, wrote his famous prose work utopia,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first literary masterpiece of the english renaiance.in the elizabethan age, francis bacon wrote more than 50 excellent eays, which put him among the best eayists in english literature.篇3:讲课稿——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之光 篇4:我认识的文艺复兴

我认识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发端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随后有扩展到欧洲各国,十六世纪达到鼎盛。 文艺复兴的兴起是由于十四世纪的崩溃,欧洲经济的衰退,宗教内部的堕落与虚伪的制度,封建政治和道德上的混乱,并且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不仅是人为因素,中世纪温暖时期结束而过渡到小冰河期的开始时期,这个气候上的改变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随之产生了饥荒,再加上当时盛行的黑死病使得人口数量下降,人们物质上的缺乏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他们渴望有一场自由的解放,所以自由的人格和追求现实享乐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成为人们主要的思想路线。文艺复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大批受到东方文化影响,还保留古罗马帝国精神的人才逃往意大利,带回许多新鲜思想和艺术,在罗马开办教授希腊语的学校,促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形成。或许文艺复兴仅仅是一场文学艺术方面的复兴运动,它的全部兴趣都在于发掘优美的古典艺术风格和雅典的拉丁文风。文艺复兴不像宗教改革那样直截了当地导致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破裂, 但是,它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的资源,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们要用感性的,自然的人性来取代唯灵主义的崇高神性。

文艺复兴虽以学习古典为特点,却绝非单纯的复古,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其实,这不是古典文艺的简单再现,而是14-16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科技等诸领域内的一场反对封建神学,反对封建特权,宣传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学习古典,但并不是简单的效仿,而是通过学习感悟其中的精神,再以这种精神为基础去领悟现实主义的方法和古典社会的民主思想。并且在那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和作品,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且应用到绘画,雕塑和建筑上等,这些作品和思想都在反映着一种现实主义精神,反对当时教会的蒙昧主义精神,集中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地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

文艺复兴对优美古典语言的推崇导致了大量的人文主义者的出现,人文主义反对神权和神性,宣扬人权和人性;反对蒙昧和神秘,发展理性和科学;反对来世和禁欲,重视现世和幸福;反对封建等级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友爱。它是 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和世界观,它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性的解放,它的热情讴歌曾经被基督教倍加压制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它的目的是要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性享乐由教士阶层的偷偷摸摸的勾当转变为所有人的理直气壮。人文主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从艺术到社会生活,把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人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形象和身体本身作为关注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反对基督教的唯灵主义理想和揭露神职人员的虚伪丑行,但是许多人文主义者都供职于罗马教廷,这也使得他们不敢触动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这也带来了一些好处,使得人文主义成为利用罗马教会的保护来揭示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虚伪性,这样既可以得到教会的认可,又可以发扬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在北方世界中所起的这种振兴民族语言文学的历史作用或许比它在意大利“复兴”古典文化的贡献还要更加重要一些。 文艺复兴虽然是一场文艺方面的复兴运动,但是它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和促使人们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渴望,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艺术方面对人体比例的探求促进了人类解剖学的发展,而且在天文学,数学和物理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方面,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体系;数学方面,

三、四次方程的解法被发现;物理学方面,伽利略发现的定律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生理学和

医学方面,人们对人体内部的构造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理论和知识,在今天的科技中仍占据重要的位置。所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后世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技术的发展得到而来更新,更有效的商品和服务应运而生。使得到了1500年代,欧洲国家已经在许多重要的科技上领先世界了。

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方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在创作实践上是密切结合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美术变成文艺复兴文化最受欢迎的代表,成果也最为丰富。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

面,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14~15世纪,艺术家犹组织在行会里,等同工艺匠师,学艺亦在作坊中采取师徒传授形式。16世纪起渐有改变,艺术家成为类似近代的知识阶层的一员,行会变为学会或艺术学院,艺术家的个性、个人才能与风格特色得到承认。有关艺术家的传记、评述以及艺术史的研究也从此时开始涌现。

文艺复兴就其思想深度上看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这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反传统的、开创性的工作都是最难的。而且思篇5: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革命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打破了欧洲思想界在封建高压下“万马齐喑”的局面,促使欧洲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精神,它对推动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消灭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2、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文艺复兴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孕育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促进了科学上的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欧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第一、它把人们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第二、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

17、18世纪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永放光芒。

第四、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它打破经院哲学的统一局面,使得各种世俗哲学兴起,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为后来的“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的革命权利”、“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渊源。

4、文艺复兴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对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有着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它宣扬的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性论,同劳动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第二、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与之没有彻底决裂,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第三、大多数人文主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留下来,如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

总之,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奠定了基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迎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文艺复兴时期首先冲破神学世界观的是在天文学领域:

1、哥白尼第一个向“地球中心说”和教会权威挑战。1540年他写成的《天体运行论》一书,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这是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获得解放的标志,从此自然科学独立地迅速地发展起来。

2、布鲁诺继承、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学说,1584年出版《论无限、宇宙和众多世界》指出,宇宙是无边际的,因而没有中心,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太阳系一样的天体,宇宙是物质的、统一的、永恒的,有自己的规律。地球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粒微尘,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3、伽利略是意大利杰出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1609年,他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有高山深谷,木星有四颗卫星,注意到金星有盈亏现像,太阳上有黑子,银河是由无数发光的恒星所组成。这些成果直接间接地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

4、德国天文学家凯普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行的三大定律。凯普勒的发现,突破了哥白尼学说的圆形轨道的传统观念,并把它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思想。

伊拉斯谟是16世纪誉满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于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

1、他通过“愚人”女子登台说教,夸耀自己的品质,嘲笑和辱骂教皇、主教、僧侣以及贵族的愚昧,抨击神职人员的贪婪和淫荡,揭露封建贵族的腐朽、虚荣和好战。伊拉斯谟赞美人生,提倡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烦琐的宗教仪式。他主张实行世俗政治,反对神学思想和神权独裁,要求清除教会积弊,建立合理的教会。

2、伊拉斯谟攻击的主要是经院哲学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教皇制度。他同教会的斗争,给与后来宗教改革家反对教皇的统治以极大帮助。

3、由于阶级偏见,他害怕人民,把人民诬为多头兽,从而使他和人民隔绝起来。 试述莎士比亚的文学成就及其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的特点。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从事创作20多年,写出37个剧本和150多首14行诗。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等多种体裁。 他的历史剧有《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等。这些历史剧不仅再现了许多历史事件,而且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他赞成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分裂,拥护王权加强。

他的喜剧主要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这些喜剧充满了乐观主义情调,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社会道德理想。

他的悲剧主要写于17世纪:《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等,代表他的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与黑暗罪恶的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他以暂时柔弱的先进力量同强大的罪恶势力斗争的悲剧结局,来控诉封建社会和封建贵族,同时还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和残忍,以及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莎士比亚创作的巨大成就,不仅在欧洲文坛上享有最高声誉,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

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走向衰落而艺术呈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意大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即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然而意大利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直到16世纪前期,意大利仍四分五裂,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各公国或城市共和国混战不休,加剧了经济分散性。地理大发现引起的商业中心的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一些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获得较快发展,君主专制政权的实力得以增强,而意大利的经济却出现衰落。

2、法国和西班牙依仗其强大的专制政权,对软弱分裂的意大利实行宰割,于15世纪末,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了长达65年的战争。最终西班牙控制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此后,意大利的经济和政治更趋没落。 虽然意大利政治四分五裂,经济衰退停滞,阶级矛盾尖锐复杂,但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繁荣所形成的一定物质基础以及早期文艺复兴所取得的成就,因而意大利仍是后期文艺复兴的中心,艺术创作空前繁荣,造型艺术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提香为代表的杰出的艺术大师,在全面总结15世纪以来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提到更高的阶段。

文艺复兴于14世纪中叶肇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1、资本主义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它的经济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财力,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

2、城市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出现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反封建贵族的一系列斗争。斗争结果使资产阶级的上层把握了城市政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它们支持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对文艺复兴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支持。

3、文艺复兴肇始于意大利,同“异端”运动的斗争有直接关系。这些异端运动给神权统治以沉重打击,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4、意大利和拜占庭各地保存大量的古典文化遗产,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条件。

5、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在西欧各国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具体内容。

1、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通过:“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教会的各种税一律停止上缴罗马教廷,改为上缴英国国王。

2、批准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3、废除修道院制度。勒令修道士还俗,发给生活津贴,没收修道院的全部土地。壮大了反天主教会的力量。

路德“唯信称义”与加尔文“预定论”的关系与区别。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是新教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均主张信仰得救,简化教会组织和礼仪等。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尔文就是在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下转到新教立场,接受了路德的革新的政治思想。加尔文接受了路德“唯信得救”论,把它发展为新的“预定论”,还吸收了路德“平信徒皆为祭司”的理论,将它发展为应重视普通信徒的责任,使之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在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加尔文与路德相比更为激进,具有以下特点:

1、加尔文预定论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产生的。它进一步打破封建神学的禁锢,扫清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创立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为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辩护。

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解除教皇的武装,摧毁支撑其至高无上地位的三大神学支柱,并依靠世俗封建诸侯的武装,

驱逐罗马教廷的政治经济势力于国土之外,获得真正的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当时的任务则是批判世俗的封建制度及为它服务的天主教理论,从而为资产阶级的成长开辟道路,“唯信称义”说不可能满足把矛头指向世俗封建势力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这样,加尔文的预定论应运而生。

2、预定论把神学应用和服务于现实世界,重点在于改造社会,这是它不同于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一个根本特点。“唯信称义”说的重点是突出信仰,强调人与神的精神合一,中心是解决人们如何从罪的折磨和罗马教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预定说的重点是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关系问题。它鼓励人们应积极进取、建设新生活,追求被拣选的确实感,完成自己神圣的使命。预定论的呼召说把现世的奋斗和事业的成功与得救联系起来,把宗教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强调现世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后的夺权与掌握政权镀上一层圣光。 加尔文预定论与路德的唯信称义说不同的另一特点是它鼓励与依靠“选民”们自己去奋斗以实现其政治、经济主张;路德的唯信称义说的宗教思想则是依靠封建诸侯的力量实现各项改革。预定论的传播,给资产阶级以力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崩溃,在西欧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加尔文的预定论不仅反映了一般资产阶级的要求,而是更集中地代表了资产阶级中最富雄心、锐意进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获得成就的一批资产阶级的愿望。在经济领域,资产阶级不可能驾驭客观的经济必然性,存在激烈的竞争,预定论有力地促进了竞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领域,以预定论为核心,以民主共和为旗帜的宗教政治思想与西欧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对西方历史的直接影响达二百年之久,成为资产阶级中最激进的先进部分的锐利武器。

闵采尔的宗教和政治理论观点是什么?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激进改革活动家,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闵采尔的宗教理论,攻击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主要论点。他认为天主教宣传“赎罪”说,是给“破房子刷白粉”,破房子应拆掉重建,不能刷白粉。闵采尔主张信仰就是理性,它存在于人的心脏、皮肤、毛发、骨骼、力量和能力中。人人可以有理性,包括非基督徒在内;通过它,人人可以升天堂。圣灵就是理性。 闵采尔认为圣经对信仰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它可能有错误,最重要的是懂得“真正的圣经”即理性。不能只从字面上了解圣经,只懂它的外表,不懂它的精神。天堂不在来世,就在此生。信徒的使命就是在现世建立天堂。它实际上是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压迫社会成员的国家政权的社会。

闵采尔的政治纲领就是立即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国”,他的政治纲领已接近于共产主义,他提出财产公有,并把它作为改造社会的基础。实现公有制的前提是劳动人民掌权,他主张把宗教改革同社会变革结合起来,用“大震荡”的暴力方法,建立理想的社会。 他的政治纲领是当时平民中刚刚开始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他的宗教理论,为农民和平民革命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14—16世纪,西欧教会民族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14—15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成长,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开始了建立民族教会的过程。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法国在15世纪中叶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权力。1516年波伦亚协定更明确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教士征税,只允许教皇保留在法国征收年捐的权利。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于1482年通过同教皇签订的一项协定,夺取了高级教职的任命权,接着又以法令规定本国教会的法规必须得到国王批准才能颁布和执行;同时宣布教士也要纳税,剥夺了教会的免税特权。

法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及集权表现。

1、16世纪拥有各种特权的封建贵族是法国专制政权的重要支柱。大贵族因“价格革命”影响,经济地位下降,在政治上为国王控制,他们大都倾向王权,以保持高官厚禄;地方中小贵族寄希望于王权的强大,从为国王服务中保持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

2、城市资产阶级很早就和王权建立了联盟,成为国王消除封建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资产阶级通过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与王权建立了新的同盟关系。积累大量财富,通过捐买官职变成“穿袍贵族”,“穿袍贵族”由于经济上和王权建立了密切关系,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是王权的积极支持者。

3、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始于路易十一统治时期(1461—1483),历经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法兰西斯一世才最后确立。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国王集大权于一身,三级会议形同虚设,1483年以来长达70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国王直接控制大量军队,并随意征税。国务会议掌握行政大权,一切重大决策都由国王及其近臣决定。

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统治斗争的原因及其表现.

1、英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实力的不断壮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势必同专制制度发生冲突。伊丽莎白统治的末期,就已出现了资产阶级和贵族反对专制制度的征兆。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英国不彻底的宗教改革并不满足,他们渴望奉行加尔文教,要求建立廉俭教会,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的残迹,使教会摆脱国王而独立。他们这种宗教主张被称为“清教徒”。广大手工业者、工人、平民和农民逐渐信仰清教。

3、资产阶级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还表现在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上。伊丽莎白统治末期,国王经常把商业专卖权赐给宠臣,对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1601年,议会再度讨论废除专卖权的议案,对专卖制度进行猛烈抨击。议会的抗议得到伦敦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女王迫于形势,许诺停止出售专卖权,以平息议会内外的不满。这是资产阶级反对专卖制度的开端。

怎样评价《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制宪会议于1789年8月26日通过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宣言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人权和法制,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人权宣言》总共17条,其内容主要强调“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亲自推举代表参与制订法律的权利;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 不得被剥夺”等。 人权宣言的进步意义在于它宣告了封建特权阶级统治的终结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开始,宣布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第一次把法国启蒙运动所阐明的思想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对打击封建制度,限制王权和进一步启发人民的革命意识起了巨大作用。对于还处在封建制度统治下的欧洲各国发生了巨大影响。但宣言也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它只不过是宣布以新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代替旧的封建剥削制度。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新的不平等。

法国第三等级与第

一、二等级的矛盾是怎样发展成为革命的?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自由是当时第三等级中资产阶级和一切小业主们的强烈愿望。到18世纪,随着法国专制王朝财政危机的日益严重,它越来越加重了对金融界和工商界的盘剥和勒索,为了增加税收,全国关卡林立,大城市还征收商品入市税。专制政府经常借故对资产阶级敲诈和罚款。封建等级制度、行会制度和贸易垄断制度既阻碍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没有社会政治地位。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把专制王权视作自己的保护者,保护他们继续取得封建特权。这样,第

一、二等级与第三等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具体表现在资产阶级与王权几个世纪以来的联盟破裂了。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封建制度和特权这些障碍,根本改变国家性质,已成为必然趋势。在18世纪法国的工场手工业发展迅速,其中采矿和冶金业集中程度最高,拥有几个在全欧洲第一的大企业。中型的手工工场到革命前夕全国也有514家。还有更多个体作坊。巴黎已有银行6o余家。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上最富的阶级,在经济上占据了首要地位。然而在政治上,他们仍属于被统治的无权的第三等级,他们强烈要求平等参政的自由权利,社会经济基础与阶级关系的变化,已使第三等级反对第

一、二等级封建统治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了。 为什么说侵俄战争的失败是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其帝国必须以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柱。1812年侵俄战争的失败葬送掉了这支军队的精华,从而严重地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因此如同毛泽东所说:“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 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1、加强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取消地方自治机构,代之以行政长官制度,把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在中央建立以拿破仑为首的国务会议,权力集中于拿破仑之手。恢复天主教,使教权从属于政权。建立一支由拿破仑严密控制的军队。

2、以较灵活的策略对付各种反对力量。严厉镇压雅各宾派残余势力,对王党分子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政策。

3、改革财政和振兴经济。整顿和加强财政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推动金融业的繁荣。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推行类似重商主义的政策。

4、制订《拿破仑法典》,以法律形式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对外政策:

拿破仑上台后,为了击退欧洲各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保护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确定的外交方针是:稳住普鲁士的中立地位,争取俄国退出反法同盟,全力摧毁奥军,然后集中力量打击英国。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以武力解决问题。拿破仑连年征战,连续粉碎了第

二、

三、四次反法同盟,1807年与俄国签署了《提尔西特和约》。此后,拿破仑战争失去了反干涉的性质,基本上变成了掠夺性的争霸战争。 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历史背景。 1795年督政府上台后采取左右摇摆的“秋千政策”,致使政局动荡不安。在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和民主分子对政局极为不满,人民运动不断高涨,而保王党人也不甘心失败,封建复辟活动十分猖獗。与此同时,法国还一直受到欧洲反法联盟武装入侵的威胁。1798年底,第二次反法联盟大举进攻,法军屡败,督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此时,法国大资产阶级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军事独裁政权,以击溃国内外反动势力,制止人民革命,进而夺取欧洲霸权。拿破仑政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如何评价《联邦宪法》? 1787年的美国宪法是美国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国家制度发展演变的产物。1787年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的力量,使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过渡到联邦,调解了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使美利坚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这不仅加强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而且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宪法是美国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美国第一次革命的成果。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分权制衡制度,使美国成为实行“三权分立”最早的国家之一。这部宪法是世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当时封建专制制度在世界各国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不论是对美国还是对其他各国都具有进步意义。由于宪法是在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取得政权,国内阶级矛盾上升的条件下制定的,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妥协的产物,所以它又具有鲜明的保守性和反人民性。

为什么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决议案

到1776年7月2日才由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 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顿枪声”已经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可是大陆会议在独立问题上却徘徊不前。独立战争实际上进行一年多以后,大陆会议才通过美国独立的决议案。是什么因素推动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决议案的。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殖民地各地群众纷纷写信给大陆会议,要求赶快宣布独立。“要求独立的邮件每天像洪流一样涌向”大陆会议。其次,只有宣布独立,法国等欧洲国家才能积极支援北美人民的反英战争。因此为了争取外援,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第三,1776年上半年,北美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反英革命政府,大陆会议实际上已具备中央政府的职能,即已具备独立的主观条件。 美国在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是怎样取得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扩大美国疆土)的?北美独立战争作为一次国际性战争和当时国际关系焦点之一,是极为复杂的。1781年1o月19日,英军被迫于约克镇附近向美军投降,标志北美独立战争的结束,美、英议和,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当时,大陆会议发给美国议和代表富兰克林等三人的训令要求很低,只满足于英国法律上承认美国(范围是13个殖民地)独立。而在确定美国疆土问题上,由于法国、西班牙参加反英战争本质上是争夺商业殖民霸权的战争,因而西班牙希望把美国领土限制在大西洋沿岸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此时,佛罗里达等广大地区是西班牙殖民地。法国也不希望美国强大和扩大疆土。此时密西西比河地区大片土地均属法国殖民地。但是,富兰克林等议和外交代表团,尽力发挥外交攻势,未受大陆会议训令的限制,也未遵守美法同盟条约关于不得单独与英国议和的规定,坚持要求扩大美国疆土。结果,取得重大胜利,疆土大大突破了原13个殖民地的范围,英国承认以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的西部边界,以北纬31度作南部边界。1783年9月3日,英美在巴黎签订和约,美国在扩大疆土范围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

简论英属北美殖民地启蒙思想的产生及其对美国独立运动的影响。 英、法的启蒙思想不可避免地传播到英属北美殖民地。北美殖民地产生出启蒙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 富兰克林(17o6—179o)自学成材,既是发明家,又是知名学者和政论家。他歌颂勤劳,认为农业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正当方法,与法国重农学派的观点颇相似;反对英国对殖民地工商业的限制。同情劳动人民,认为“个人幸福是政治社会的最终目的”。他要求废除奴隶制度,主张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政治上主张实行普选制和一院制议会。起初,他主张殖民地统一,在英帝国范围内实行自治。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坚定地支持独立,捐献个人财产支援独立战争,积极参与领导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杰斐逊(1743—1826)深受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洛克的思想影响。他反对愚昧迷信,崇尚理性知识。他认为,人的思想一旦从迷信禁锢下解放出来,就能获取丰富的理性知识,知识就能创造财富,并引导人类走向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领域。在政治思想上,他是革命民主主义者,竭力维护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实行普选制的民主共和国。他反对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每隔2o年就要对法律或宪法进行复查,以便使法律和宪法能符合时代进步和当代人民的要求。杰斐逊认为奴隶制度是对自然权利的侵犯,因而他主张解放奴隶。他认为:“在自然法则下面,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以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为代表的北美殖民地的启蒙思想,唤起了美利坚民族觉醒,促使殖民地人民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人民去争取民族独立。

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有哪些特点? 至1733年为止,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数是来自英国的移民,也有不少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荷兰人、瑞典人、瑞士人和少数犹太人等。居民中还有一些黑人,他们是以奴隶身份被从非洲贩运来的。而北美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英属殖民地上绝大部分被赶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去了。

在殖民地上,社会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很复杂,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又有前资本主义的半封建的租佃制和奴隶制度。但到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北部各殖民地日益加快了步伐。中部殖民地盛行的半封建租佃制是从英国移植来的。在中部、北部殖民地上还盛行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在13个殖民地上到处都有前资本主义制度的白人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制。因此,这里的社会阶级矛盾表现得极为复杂: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工人反对工场主的斗争;奴隶的暴动起义;等等。 在独立战争前夕,英国统治和管理北美殖民地的形式大致可分三类:

(一)王家殖民地8个,由英王委派总督直接统治。

(二)业主殖民地3个,由殖民地的业主任命,经英王批准的总督统治。

(三)自治殖民地2个,由殖民地有产者选举,经有英王批准的总督统治。 然而,与英国殖民者主观意图相左,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中逐渐成长出了民主因素:比较民主化的议会;白人谋生较易,小土地所有者人数较多,经济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民主;这里没有传统的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盛行地方自治,当地居民直接参政。这些民主因素终于为后来的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几乎容纳了欧洲大陆上的各个教派,其中以清教和英国国教的信徒最多。殖民当局和上层集团为了利用宗教作为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成立“公理会”、“圣公会”等“官方教会”。“公理会”强使居民信仰清教,“圣公会”强使居民信奉英国国教。人民在宗教思想禁锢下,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但是17世纪以来,反抗宗教迫害政策的斗争不断发生,到18世纪30—40年代,终于发生大规模的反对宗教专制,争取信仰自由的“大觉醒运动”,冲垮了“官方教会”,广大群众提高了觉悟,民主意识进一步普及提高。 试分析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第18篇:三下乡心得(林杰)

三下乡心得体会总结

2013年7月5日,在湖南农业大学院团委等相关部门领导的带领下,由各学院学生共47人组成的“湖南农业大学爱心包裹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筲箕湾镇。活动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宣传、走访、调研。

(一) 宣传总结:湖南农业大学三下乡志愿者队伍在“关爱失依儿童”项目中表现突出,获中国扶贫基金会赞助,组建爱心包裹暑期实践队,前往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进行贫困地区探访活动。为配合志愿者队伍,走访,调研等活动,在当地学生、村民中进行广泛宣传,以扩大我实践队的影响,方便活动的开展。

宣传方式有: 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队旗,发放宣传单,发布新闻、微博,电视台报道等。并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宣传。

前期:

1、出发前一至两周,在木兰路设立宣传海报,进行校内前期宣传;

2、建立新浪微博,发布我校资料、简介等信息;

3、制作横幅、队旗,设计并打印宣传单;

4、绘制将在实践地展出的海报,标题为我队宣传口号“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内容为我队走访、调研、欢送晚会等。

中期:

1、在筲箕湾镇悬挂我队横幅、扬队旗;

2、从抵达之日起,发布新闻稿件至各大网站,与当地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附:湖南师范大学爱心包裹实践队媒体报道汇总表);

3、每日更新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发布我队支教、调研等情况,并上传照片;

4、与走访、调研组相合作,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放宣传单并进行口头宣传讲解;

5、志愿者在课程间隙,向学生发放宣传单,让学生带给家人邻居,并鼓励学生 多加宣传;

6、宣传时身着我队队服;

7、制作活动总结、活动图片集给当地小学、;

8、对各项活动进行拍摄、录制,将照片、视频传到网上;

后期:

1、上传活动情况至腾讯微博、新浪微博;

2、开学后绘制总结宣传海报,在木兰路、各学院等校内地点展出;

3、制作宣讲ppt,在校园、实践队成员所在学院进行宣讲。

宣传效果及反响:

1、通过前期宣传,初步为我队在校园内建立了影响。

2、中期在当地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志愿者们口头宣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让村民们都普遍指导并了解了我队此行的目的、活动,方便了活动的开展。

如:①在走访、调研过程中,许多村民都能认出我们是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三下乡志愿者、或经我们说明后都有所耳闻,村民们因此更加配合我们展开调研访问;②我们的良好影响,引起当地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并给予指导;③镇政府、广大村民、学生一起,出席了我队的展示暨欢送会。通过网站新闻发布、网络微博等宣传方式,扩大了我队的影响,让校内、校外的人更多地了解了我队。

(二) 走访总结:

为了了解筲箕湾镇及其周边地区的基本情况,并发现背后的感人故事,帮助困难学生及其家庭,我们一行人决定展开走访活动。

以我为代表的走访队伍在这四天里共走访了包括筲箕湾镇等涵盖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在

内的十几户人家。了解到的情况如下:

1、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悬殊。城镇居民年收入基本在10000以上而农村居民大部分只有1000到2000,其中农村居民内部差距也大。傍矿山的富裕,不傍的贫穷。

2、农村城镇居民都非常重视教育,都支持孩子多读点书“只要孩子有出息,砸锅卖铁都供读”。

3、城镇居民对医疗比较满意,农村对医疗不太满意。因为农村看病收费贵,赤脚医生收费高。

4、农村中存在许多留守儿童,他们都很朴实、干净,在学习上脚踏实地,成绩优异,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面,他们都是标准的好孩子。他们是明显比镇上的孩子懂事很多,十几里的路,他们上学一天要走两趟,回家了要不帮父母准备晚饭,要不就是搬张椅子放在大门外有亮光的地方,趴在上面写作业。

总结:这次走访在当地居民中反响强烈,表现在:

一、对我们来此支教非常清楚,都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送过来。

二、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配合并给予极大支持。

通过此次走访,我和我的队友学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看着他们用无助的眼神望着我们,心里就一阵刺痛,希望我们能带给他们的还将更多 。

(三) 调研总结:2011年7月5日—8日,湖南农业大学关爱失依儿童暑期实践队到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筲箕湾镇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 中,队员们主要围绕了“农民生活现状”这一主题进行,并在调研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调研成果。 主要内容:

筲箕湾镇地处沅陵县西南边,是沅陵县的“南大门”。东南与荔溪乡、辰溪县接壤,西北与麻溪铺镇、盘古乡以及泸溪县交界。该镇引最东端是高炉村墙底,最南端是九龙山村百花洞,最西端是银华山村梅子山,最北端是三眼桥村。该镇辖 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境内流行乡话,其习俗信仰多具苗族特色。

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我们“关爱失依儿童”暑期实践队于2011年7月5日—2011年7月8日来到怀化市沅陵县筲箕湾镇筲箕湾镇,怀着关爱、奉献之心,深入贫困山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实践中,播散知识、传递乐趣、倾听心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于社会。

在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教书中、在走访调研中,我们的心一次次受到深深的触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三下乡,并深入的思考地区农民生活现状这些问题。现将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筲箕湾镇及各村、组基本情况:

该镇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是滇黔古驿道的一部分。319国道及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省道223与国道319交汇于境内三角坪。由于交通的带动镇上集市非常繁荣。一定程度带动经济发展的也较好。

又因此地多山地,海拔多在500-1000米以上,最高峰九龙山,海拔1214.4米;所以镇下的各村组多交通不变,经济发展缓慢,有的在山区偏僻处的甚至极为贫困。

(一)、经济状况:

筲箕湾地区现在家人员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多半外出打工赚钱。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5000元和8000元以上范围居多,由此可以看出该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低且贫富差距较大。

此地由于多山地,平原较少且多是小块地,农民在其上耕种的庄稼一般都仅能供于自家生活。只是偶尔有剩余量可供出卖作为一项经济来源,本地人民主要的生活来源是家中的青壮年外出打工以及辅助一些家庭个体经营和养殖。

在家庭支出方面主要是子女的教育、家庭日常开支、购买生产所需的化肥或工具、医疗

四方面。

大部分居民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持感觉一般和基本满意的态度。

(二)教育状况:

经合并后现该镇有中心小学1所,学生985人,六个年级16个班级。本地居民大部分对学校的体系及管理规则表示比较满意,只有少部分人表示不满意。

现在上小学的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孩子的爷爷奶奶中有没上过学的但也不少有上过小学,文化水平普遍中等,但教育观念强,都认为孩子上学非常重要。据了解本地青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都完成。可见教育观念、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

本地居民家中一般都是两个孩子有的甚至三个,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已经减免,但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学的好的话就会一直供下去,上高中、上大学甚至更高。孩子又多家里的经济来源又有限,因此对于学费的负担情况很多家庭都表示压力很大,即使能够负担的起也是占家里收入比例很大。因此希望得到经济上的支持。

孩子上学家长最关心的首先就是孩子的兴趣和教师的素质,因为是村镇地区,不论在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备上和城市的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家长们希望的到更多技术、人员方面的支持。 (

三)医疗状况:

据统计本地医保普及率相当高,除少部分户口不在本地者基本都加入了医保。据本地居民反映所在村镇诊所可达6家以上,但其对其地的医疗设施和服务表示感觉一般,医疗水平也感觉一般。对于医院就医费用大部分人认为一般可以接受,还有一部分认为非常高,难以接受。

如果是小病的话当地人会选择在本地医院就诊,但如果是大病就会去附近县里的医院医治。另外老年人希望能够获得定期的健康体检等卫生保健方面的服务。

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

1、由于中心小学的合并,很多孩子的家离学校特别远,上学很不方便,孩子多为

一、

二、三年级,年岁小。父母不放心只好让爷爷奶奶在学校附近租房,无形中增添了家庭经济负担。

2、对于住校的孩子,家长要求改善孩子在住宿、食堂、厕所方面的条件。

3、孩子学习特长的条件差。

(二)医疗方面:

1、村民反映山里医疗费用普遍过高,存在赤脚医生乱收费的现象。

(三)经济方面:

1、傍矿山的农民生活条件非常好,无矿产、无劳力的条件极差,贫富差距很大。

2、矿山污染环境。

3、盐阳村老头冲组的一条小型公路,10年前就应该修好了,可是现在还没完工,使得那里村民交通十分不便。

解决建议:

1、学校安排学生统一住校的话,对于年级小的学生可以每个宿舍配个阿姨负责孩子们衣物的盥洗和屋子卫生的打扫。对于伙食问题要注意搭配和营养,多投入一些资金。

2、在教师的分配上多争取一些音体美的教师,使孩子们学习特长的渠道增多接触面也拓宽。

3、尽量改善医疗条件,加大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多多倾听百姓的心声。

感悟与体会:

通过短短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很多我们只是在电视

报道中才了解的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没有钱买学习用品、没有钱买新鞋子,有的甚至一年只有两双鞋子(一双夏天、一双冬天)。为了赚钱他们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们在家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一年只能见爸爸妈妈一次。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体会到了孩子们的真诚和纯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的热情,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被帮助的迫切,体会到了被需要、被重视的责任。

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蓄积能量。充分武装好自己,将来到社会上需要我们的地方更好的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调研总节:

此次调研我们主要是通过填写调研问卷和家访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有效调研问卷100份。调研报告从基本情况分析着手,结合当前筲箕湾地区经济、教育、医疗实际情况做了初步探索。其中,某些方面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总体来讲,本调研报告立足现实,基本符合筲箕湾地区发展情况。我们希望,本报告对筲箕湾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次“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从中能总结出我们团队好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并为不足之处作了深刻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对当地的孩子有一定帮助,而且在活动期间,每一位队员都认真负责,并学习到很多实际经验。

第19篇:三下乡总结张杰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台州职业技术经济贸易系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喜贺建党90载,心系农村学子情”为主题。组织学生团队14人赴三门亭旁进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为支教和调研二个方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确保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们精心部署,成立了筹备小组,策划本次暑期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并开展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为本次社会实践做了充分准备。

我们队伍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位。队员合作团结,相互帮助。并于下乡前向当地村民进行海报宣传工作,宣传期间社会效应明显,得到了当地政府(具体包括:大力支持,并志愿为我们活动提供伙食和住宿,以示他们为义务服务之心!也使得我们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爱心满满!

一:支教

作为支教组的成员之一,除了调研外,我还有参加支教组安排的帮助小朋友解答作业题的任务和上一堂语文写作课。

在传统教学活动方面来说,为了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支教组设置了语文、英语、地理、音乐等课程。而本着方案课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我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选取了上语文写作课。课前准备资料,备课,试讲,走上讲台真正讲课,所有的步骤都按照正式讲课的标准来实行,而每一次讲课的不足又成为宝贵的经验,为下节课的改进提供了参考的依据。我有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史学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重要条件。在我以前的观点看来,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是决定其能否在所学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保证。相对而言,其他知识是否具备显得有些无关紧要。而这次下乡的支教实践却证明这一想法是有失偏颇的。诚然,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却感觉到只是用所学专业知识来支撑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学生的自主参与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及成效保证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的教学条件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与客观的教学环境、学生主观的思维模式不相适应。现在的学生普遍对知识怀有好奇心,但又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心理并且缺乏持续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能力。因此,“填鸭式”的枯燥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老师讲课的心理,因而容易出现只是老师单方面讲课而学生开小差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学会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另外,讲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施好鼓励赞扬机制。学生都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渴望老师在众同学面前表扬自己。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适时适

当的表扬来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自主参加课堂活动,以此达到老师、学生双方互动学习的积极效果。

再次,要注重课外与学生的沟通,在双方的交流中获取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学生是老师实施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因此,学生的课后感想、反馈意见是评定老师教学成果的其中一个衡量标准,更是老师改进教学工作的动力与参考。老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及其掌握程度,为下次的教学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参考准绳,这对于改进老师教学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紧扣义务支教主题,立足专业,内容丰富,以农村小学为服务对象,争取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让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作出贡献,并激发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增强了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社会志愿服务精神。

二:调研

调研组的任务十分艰巨,总共包括二个主题的调研报告。这次的主题是“重温红军青春行”和“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虽然调研主题不多,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我们合理地分配任务,在下乡结束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调研过程十分辛苦,当地气候十分炎热,交流不便,很多调研路线都是要靠步行,刚开始就有队员身体中暑了。尽管条件艰苦,却没有一个队员说过放弃的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辛苦换来的是喜人的成果!我们的调研主题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人民多以老年人居多,还有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依然完成了任务。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走过来了。这几天,我们走过,笑过,也累过。这几天的经历注定将成为我们每位队员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我要感谢学院领导的支持,使得我们此次的下乡活动得以成行;感谢亭旁的领导,是你们的配合,我们才有施展才能的平台;要感谢亭旁当地纯朴的人民,是你们给了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更要感谢一起下乡的队友们,你们使我看到了相互照顾相亲相爱的队友情。

三:总结

这十天,队友们从彼此不熟悉到亲如一家,是经历过困难及时间的洗礼,才铸就了我们彼此深厚的队友情。我们都坚信着,经历过这次的下乡,我们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离别时留下的泪水,是不舍,是留恋,是此次之行建立感情的见证。

“只有你去体验了,你才会有自己的收获!”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经历,并坦然的接受过程的酸甜苦辣和结果的成败得失,人生就会很精彩。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服务队伍将会继续下去,不断的去需要我们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意气奋发的我们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仍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张杰

2011年7月12日

第20篇:17高中美术 第4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教案

第四课 “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和了解本课所列举外国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体验并评述外国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研究和挖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从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欣赏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美术作品。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

1、学生回答外国美术作品的多种形式。

师:同学们,你平时看过外国哪些美术作品?研究过哪些外国美术作品? 学生回答,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形式的外国美术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外国美术作品可分为:壁画、雕刻、板上油画等多种形式,你最喜欢看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外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些名人名作。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板书]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二、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1、达·芬奇(1452年-1519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他的两幅最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奠定了他在世界美术上的重要地位。

(1)《最后的晚餐》(壁画,484×880cm,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参见P177页样画)

这是一幅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关于耶酥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的宗教故事,是欧洲中世纪流行的绘画题材。

这幅画以怎样的表现形式?人物的姿态和心理反应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构图?采用一种什么透视法?你对这幅壁画总体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人物姿态各自不同”、“心理反应当然也不同,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爱憎鲜明,犹大与众不同”、“体现多样统一构图原则方法”、“表现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平行透视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蒙娜丽莎》(板上油画,53×77cm,1503年-1506年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被称为“神秘的蒙娜丽莎”的世界名画,画中人物画的是谁,说法不一,永远是后人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无法说清,而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出色运用的透视法则以及表现人文精神绘画手法是我们永远讨论的重要话题。(让学生自由组合,交换自己赏画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梦幻般的风景”、“成角与平行透视相结合的方法”、“蒙娜丽莎的微笑和她耐人寻味的形象体现了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

教师小结:达·芬奇的作品深沉、含蓄、富于理性,犹如深不可测的大海。

2、米开朗基罗·波那罗帝(1475年-1564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巨人。他的雕刻名作《大卫》和《摩西》,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以及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拱顶,体现了他在美术领域中的突出成就。

(1)《大卫》无论是青铜像还是大理石像都是世上一绝,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作简单介绍)

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的少年英雄。他以全新的艺术形象,体现了高度的人体造型技巧,它一直被列为人体造型的范本。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青铜像是先制模再铸造,大理石先选石材,造型,再雕刻成型,工艺非常精巧。

(2)《摩西》(大理石,高225cm,1545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藏)

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的英雄人物,是带领犹太人摆脱埃及人奴役的解放者,是犹太人崇敬的最伟大的先知。作者创作的摩西雕像是教皇朱利安二世陵墓中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雕像作品,一是要看雕像的整体造型;二是要看雕像的工艺;三是要看所雕人物的气势。”(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大胆发表自己欣赏作品的感受和艺术品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整个雕像有一种气势磅礴的力量和威严”、“凝视的目光和垂胸的美髯进一步衬托出他大义凛然的气概”“右手紧紧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意味着他对保卫人民的忠诚的信心”、“极其复杂的衣纹和质感的处理,摩西的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画,使人忘记了这是冰冷的大理石,分明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显示了高超的雕刻技巧。”

(3)《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壁画,13×36m,1508年-1512年,罗马梵蒂冈宫内的西斯廷教堂)

教堂天顶画:面积468平方米,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天顶中部长方形共画了九个场景,按照先后是:光与夜的分离、创造日月、创造天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乐园、诺亚祝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等九个画面。长方形画面四周画的是圣经中的先知、女神、祖先等。如此宏大而复杂的画面,与教堂天顶的复杂结构融为一体,这是史无前例的的伟大创造。

画面中所画的人物和事件虽然源于宗教传说,但这些人物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逆来顺受的奴仆和罪人,而是身强力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先知、英雄,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歌颂,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作者对宗教传说的再创造和再造化。

教师引导学生对P182页部分放大作品欣赏、品味,从而挖掘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深刻内涵。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教师小结: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

3、拉斐尔·桑西(1483年-1520年),从多才多艺这一点来讲,拉斐尔不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但从善于吸取名家之长集于一身,创造出清新、宁静而又幽雅秀美的艺术风格来讲,却又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何况他又是英年早逝(只活了37岁)。拉斐尔创造的一系列圣母像,体现了古典艺术所追求的理想美,成为西方古典美术女性美的典型。他为罗马梵蒂冈宫签字大厅创作的三幅大型装饰壁画,即《小考佩尔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院》,显示了年轻的拉斐尔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

这里我提示同学们的是《雅典学院》又称《雅典学派》或《哲学》,画中描绘了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五十多名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以真实写照歌颂人类对智慧的真理和的追求和向往,赞美人的创造力。

教师小结:拉斐尔的作品优雅、秀美,犹如广阔而又明朗的原野。

4、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1390年-1441年),论知名度,扬·凡·埃克显然不如意大利的“三杰”,但谈及欧洲油画发展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扬·凡·埃克,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发明了油画颜料的新配方,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油画”、“解决画家运笔流畅、色彩更加丰富的问题”、“他的肖像画有重大创新意义不受前人的影响。”

《阿尔诺非尼夫妇像》(木板油画,81.8×59.7cm,1434年伦敦国立美术馆藏)

扬·凡·埃克《阿尔诺非尼夫妇像》这幅具有创新精神的作品,你能说与前面欣赏“三杰”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男女组合的全身双人肖像是史无前例的”、“肖像的背景是极其真实的室内景也是罕见的”、“这幅画不仅极其写实,而且充满象征意味,如,新娘的白头巾表示纯洁,小狗象征对爱情的忠诚,红色的帐幔代表性的和谐,室内的吊灯和烛光象征上帝之光,壁上的镜子代表基督教宣扬的天堂等。”

5、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1471年-1528年)

恩格斯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牌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

《四使徒》(木板油画,单幅215×75cm,1523年-1526年,德国莱尼黑志绘画馆藏)

师简述:这是丢勒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四使徒”指的是基督教的四个门徒即约翰、彼得、保罗和马可。丢勒将他们也作为“使徒”,显示出他强烈的新教色彩,同时,画中的四使徒,实际上代表了四种性格:乐观、冷静,暴躁和忧郁。从画面上你们能辨别四种性格的人吗?

三、课堂总结

文艺复兴美术界辈出的名画家很多,如意大利波提切利,代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乔尔乔内,代表作《入睡的维纳斯》;提香,代表作《花神》;尼德兰·彼得·勃鲁盖尔,代表作《雪中猎人》等等。这些都是文艺复兴美术界精品之作,是我们欣赏研究的永恒话题。

四、拓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