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秀教学设计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20-03-02 19:5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设计】文艺复兴 设计思路

1.文艺复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产生过,并且还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应该知道的常识,特别是艺术院校的学生。故此,依据课标的基本要求,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作了适当的拓展。

2.鉴于初二学生世界史知识储备不足,理论素养有限,为避免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等,生硬地强加于学生。故此,借助于形象资料,如: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作品等,尽量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再形成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将其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神曲》中的名言,体会但丁对中世纪教会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

通过文艺复兴时期名画赏析,从图片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感悟此运动确实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促进了近代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是历史的进步。 板书设计

第9课文艺复兴(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意大利

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神曲》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四、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 教学过程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什么是文艺复兴呀?文艺复兴和背景图中蒙娜丽莎有什么关系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急,我们一起先欣赏几组艺术作品,看一看,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笔下的人和神都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

这幅画描绘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妻。这件雕塑作品,有同学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项体育项目的名字知道吧?(投铁饼)。作品的名称就是《掷铁饼者》,它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展现当时人的精神面貌。

我们再来看看中世纪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什么样的?第二组:中世纪作品

《司教安东尼·奥索》

中世纪人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中世纪绘画的创作以宗教题材为主,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中世纪作品:

《母与子》

圣母玛利亚怀里抱着圣子耶稣,端坐在椅子上。我们再来看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第三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草地上的圣母》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摩西》。

《摩西》

欣赏完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之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历史时期的作品,更能体现出人的生命活力?

有的同学认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有的同学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也就是说作品在表现人所具有的特性、活力方面,两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14—16世纪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中世纪作品刻划的人神形象,表情呆板,无精打采,给人一种神秘的压抑感。 但两组作品的创作时间上相差了近千年。给人的感觉是,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经过事隔中世纪天主教会的长期压制以后,又得到了再生,称为文艺复兴。但我们从作品中似乎感觉到,它并不是一种简单地模仿和再现,而是继承中有发展,有创新。随着学习的深入,相信大家对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有更强烈的体会。

为什么会在14——16世纪出现文艺复兴的局面呢?我们来探讨一下: 第9课 文艺复兴(14-16世纪)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回忆旧知识:图片(基督教礼仪:洗礼、婚配礼、临终涂圣油礼)

三张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他的一生有何教会发生密切的联系。)

回忆基督教的教义:教会宣传什么呢?(人生来是有罪的,即原罪。人们自身无法解除自己的罪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依靠教会,虔诚地信仰上帝,祈祷上帝地宽恕,来世才有可能进入幸福的天堂。)

原罪——信仰上帝——(来世)幸福

人的幸福寄托在上帝身上,放弃了人本身对幸福的追求,寄托在来世,放弃对现世的追求。在教会眼中,凡是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没用的。《圣经》是一切学术、学问的最高权威。凡是与《圣经》相悖的想法和行为,一概被视为异端。为了对付这些异端,教会还设置了一种特殊的法庭——宗教裁判所。据统计,仅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30年间,就惩罚了34万人,其中有三万多人被活活烧死。

这就是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生活的一切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神是万物的主宰,人是上帝的奴仆和羔羊。 随着历史的向前推移,到了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譬如佛罗伦萨、米兰还有大家熟悉的威尼斯等地,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工商业越来越发达,出现了一批富裕的工商业主和银行家。他们发现:自己在创业、发展、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并不是依靠教会,借助于神的力量,才取得今天的成功。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取得的。是人的伟大,人的力量才创造了今天财富,既然人创造了财富,就应该享受现在的欢乐和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何必要等到来世呢?

这一想法和教会的宣传是相违背的,鉴于教会的势力还比较强大,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所以他们就打着恢复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因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提倡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意愿。由此可见,所谓的文艺复兴,其实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文化诞生了。它要求打破宗教对人性的束缚,解放人。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最先在这方面突破的不是绘画,而是文学领域。

二、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神曲》

手持《神曲》的但丁像

但丁生活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但丁的代表作《神曲》是一部用意大利方言写成的长诗。全诗一共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部分,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梦幻故事形式,构思了他自己在35岁时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

地狱

炼狱

天堂 节选《神曲》赏析

分析:但丁在谴责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能判断一下,他的身份地位吗?

但丁谴责的是已死去教皇尼古拉三世。在地狱中但丁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灵魂,诗人痛快地予以斥责。同时,诗人还给当时活着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地狱中找好了位置,倒栽于石穴中受火刑的惩罚,写道“罪有应得”。 按照中世纪教会的标准,教皇死后,应该在哪儿?(天堂)

但丁并没有按照教会的标准,而用自己的标准把人分类,这是对旧观念的否定。同时还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加以抨击。但丁是反对教会的第一位勇士,某些历史将但丁去世的1321年,作为文艺复兴开始之年。恩格斯称颂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神曲》里很多名句格言,充满了哲学思想:

你最欣赏哪一句?

马克思非常欣赏,“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里引用这两句,并加以发挥,进一步阐述,“任何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对于我们来讲也可以作为一个人生的格言,当我们做某一件事,你认为正确的时候,而遇到种种流言蜚语,种种舆论的偏见,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涌现出众多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艺术大师。认识一下,

二、代表人物: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达·芬奇自画像

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创作于1495-1498年

《最

后的晚餐》局部放大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作的一幅壁画,长9米多,宽4米多。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描绘的是耶稣在餐桌旁,向门徒们宣布“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的一刹那间,这样一个最富于戏剧性的场面。耶稣的话使每个人都感到意外,并从心灵深处感到震惊。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恐惧、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在表白,不是我。有一个人感到紧张和恐惧,他就是犹大。你看,他紧靠桌边,右手抓着出卖耶稣得到的三十块银币。身体向后侧,把脸藏在暗处,以掩饰自己的紧张心情。

达·芬奇创作这幅画,用了三年的时间,他为观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跑遍了米兰的大街小巷,他已经把犹大的身子画出来了,但脸部却迟迟没有动笔,他要找一个最坏的典型,来表现犹大的可憎可恶,于是他专门到一些流氓无赖聚集的地方,或者一些下流的酒馆寻找模特。最后找到了吗? 达·芬奇创作非常严谨,但修道院的修士长却认为,达·芬奇用这么长时间创作一幅画是在故意拖延工期,想多要工钱,甚至还告达·芬奇的状。达·芬奇觉得这个修士长太阴险、太讨厌了,用他做犹大的模特再合适不过。

当我们欣赏这幅作品时,彷佛亲眼看到耶稣和12位门徒就餐时的情景。就像一场无声的戏剧表演。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一方面是达芬奇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感觉达·芬奇所刻划的13个人物,就来自与我们生活的人群中,离我们很近,包括耶稣并不是以一个神的身份出现,而是一个普通人,坦然、镇静,耶稣作为神,已经从神坛上走下来了,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达·芬奇的高明之处。

《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6年

作品主题,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位女子,据说是意大利一位富商的妻子。

这幅画有一个无辜的缺点,就是名气太响亮,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到卢浮宫参观这幅画。每个人在她面前驻足观看的时间,不超过1.62秒,谁也没有机会仔细的多看她一眼。没关系,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你可以仔仔细细地欣赏欣赏蒙娜丽莎。有人说,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蒙娜丽莎在用神奇的目光看着你,冲着你微笑,你有同感吗? 《蒙娜丽莎》从问世到现在,已经500多年了,500年来,关于这幅画始终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争论不休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究竟是什么含义?你有什么高见吗?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放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想象: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下西欧人失去了哭与笑的权利,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正从基督教神学的重压下觉醒过来,,她是一个富商的妻子,也许她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感到欢欣而笑,也许她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希望而笑。我是这样想的,总之,从微笑中显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非常丰富达•芬奇用他的“蒙娜丽莎”,展示了那个伟大时代的人们新的精神风貌。

除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之外。还有蒙娜丽莎的自然之美,打动了无数的人,被公认为多少世纪以来最完美的肖像画。达•芬奇认为人是最神圣的,人体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形象。他说:“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享有生命。”达•芬奇正是怀着对生命的尊重进行创作,他用一个真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歌颂着人自身的美丽,呼唤着人性的觉醒,颂扬人性的光辉。

达•芬奇的才华,不仅限于绘画方面。

人体肌肉和关节图 人体比例图

飞行器

巨型

挖掘机设计图

他在数学、解剖学、动植物学、水利工程、军事机械等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留下了6000多页的手稿,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窥视到巨人多方面的才能。

与达•芬奇同时代的还有两位艺术大师,和达•芬奇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米开朗琪罗也是有多方面成就的人物。我们曾经领略过大师的大手笔。(回忆:他擅长壁画和雕塑,建筑设计,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代表作有《大卫》、《哀悼基督》。

作者把大卫雕成一个英俊美貌的青年裸体像,目光炯炯注视着敌人行动,表现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雕像选用局部,不过瘾,来一张全景的,这是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一幅壁画——《创世纪》。

《创世纪》

《创世纪》局部

这幅作品不是画在两侧墙壁,而是在顶部,距离地面20米,米开朗琪罗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幅长40米,宽14米的壁画。刻画了340多个人物形象。尽管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米开朗琪罗却是以表现人体的力和美,作为创作的主题,画中人物形象高大魁梧,健壮有力,气势壮观,充分表现了人的力量。

与达•芬奇同时代的另一位艺术大师,我们曾经见过。

拉斐尔《雅典学派》

《雅典学派》

(局部)中的拉斐尔

《雅典学派》中拉斐尔,反映了画家对古典文化,特别是雅典文化的推崇和向往,以及人们的求知精神。

拉斐尔最擅长画的是圣母像。他一生创作了40多幅圣母像。欣赏几幅。

拉斐尔自画像

圣母是基督教传说中耶稣的母亲,中世纪绘画中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高高在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比较消瘦、痛苦、呆板的模样。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描绘一下吗?

(端庄美丽慈祥的母亲、恬静,安宁,慈祥、娴淑、秀美的神态,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拉斐尔作品这种“秀美”的风格,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虽然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红的画家。

你能概括一下美术三杰的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美术三杰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虽然仍以宗教为题材,然而已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过去被认为是亵渎神圣的裸体画和雕塑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教堂。画家笔下的神已具有了人的表情和喜怒哀乐,健康、活泼、强壮的人体,令人感到豪迈和鼓舞,共同体现的是一个主题: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这也就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从艺术到社会生活,人们力求摆脱教会对人的思想和生活束缚。他们不是以神,而是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一切。 他们颂扬人的价值和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可以创造一切。 他们肯定现实,赞美人生,指出天堂不在死后,而在现在;不在天上,而在地上。 他们认为人应该积极地奋斗,而不应该消极待命,人生地目的不是为追求死后的“升天”,而是对现世美好生活的享受。

屏显归纳:

以人为中心

这就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新文化的基本内容,这种新的文化倾向就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涌动的同时,迅速向欧洲其它国家扩散,出现了众多的人文主义者。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四、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

文学方面,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作家拉伯雷,他的长篇小说《巨人传》歌颂“人”的力量和伟大,说明知识可以使人成为巨人,战胜愚昧和黑暗。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莎士比亚作品中描述的一个又一个故事,扣人心弦,喜怒哀乐之情跃然纸上,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富于现实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诞生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们不仅研究和解释人类社会的世俗现象,同时也以科学地态度和全新地方式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和科学是统一的。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为开端的。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波兰)

维护真理的战士—伽利略(意

大利)

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的“地球中心说”。 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说法, 在天文学上的重大发现是对宗教信仰的致命打击。

持续300多年的文艺复兴运动,似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了旧的思想,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强大的思想潮流对西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各抒己见) 屏显小结:

【案例评析】法国大革命

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郝志红老师为初三年级所上的《文艺复兴》一课是一堂优质的教学课,全篇教学设计结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学生的特色,把握住了文艺复兴的主题,以文艺复兴的内容、性质、意义和影响等教学内容贯穿下来,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首先,全篇教学设计依据《课标》要求,教学主题突出,教学过程清晰富有逻辑性。 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本课作为世界近代史的第一个教学内容非常明显地突出了世界近代史的主题――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有三大事件: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所以本课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之一,文艺复兴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明显的作用正如郝老师在小结中所强调的,文艺复兴把人们从上千年的封建枷锁和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自身。因而,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为人类的才能和智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郝老师本堂课四个重要的教学要点,从文艺复兴的发轫、文艺复兴的表现、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性质到文艺复兴的扩展和影响都紧紧围绕文艺复兴这个核心概念延展开来,并进一步总结出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可以说是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第二,结合学校特色,用图片和问题环环相扣启发学生,有益于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文艺复兴是什么?”“怎么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通过怎样的途径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是教师在讲授本课时一定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例如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的性质和赞扬人文主义的的本质学生们不好难理解,如何让学生了解距今如此遥远的历史、如此抽象的概念成为老师解决本课的难题。郝志红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所教学生又是美术专长生,她通过选用经典图片和一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本课,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兴复兴这副历史的画轴。她先在课堂的开始,展示三个不同时期(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的雕刻与绘画作品,让学生对比,看出其中时代特点。然后,自然地引入“文艺复兴”的概念。后又重点介绍了但丁的《神曲》、作为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达.芬奇,随后补充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另外两位——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在设计中,层次分明,简洁流畅。如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介绍,就从作品背后的宗教故事、作品基本信息、创作花絮、人物形象分析等几个层面来讲解,环环相扣,令人一目了然。同时,在对艺术品的讲解过程中,郝老师紧扣教材的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这个词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但郝老师将它的概念融入每一幅艺术作品中,用一系列的问题 牵引着学生,让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易于领悟人文主义的精神。虽然这节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也不乏学生的参与。虽然没有热闹的课堂讨论、新奇的课堂剧,但整节课因为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思维都跟着老师走。同时,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获取信息、分析史料、对比不同材料然后得出结论的能力等在课堂中都有所加强。

第三,这节课也体现出郝志红老师个人的鲜明特点。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郝志红老师的教学设计简洁流畅,课件精美凝炼。这样的课件对于理清教材线索、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重点、讲清难点、把抽象问题形象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郝老师的语言有如“和风细雨”,不张扬,但隽永。在郝老师娓娓道来的讲授中,知识一点点地往学生心里渗透。在一节涉及到对艺术作品的鉴赏的课堂上,正是在这样的语言的引领下,学生和老师一同走进艺术的殿堂,步入历史的深处,慢慢领略和品味人类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印证了一句话“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必然是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

总之,郝志红老师的这节课是相当成功的一节课。它不仅主题突出、重难点得当,而且也反映出历史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体现出教师本身浓郁的个人风格。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本课是成功地将新课改理念与传统教学优点相结合的一节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法国大革命的起止时间和标志;能概述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和《人权宣言》的内容;能分析说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1789年的法国”明确法国的地理位置,思考由此可能带给法国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迁移信息的能力和联系所学知识发散思维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地图“法国大革命形势”说明大革命的主要经过,锻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为电子期刊《法国大革命》选配封面插图的活动,探究大革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学生由表及里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权宣言》的影响,增强学生尊重人权,维护人权的意识。

通过探讨法国大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各阶层充当革命的领导,而人民群众则是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的力量推翻了封建专制对法国的统治,并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 教学重点: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思路

为实现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东西方地理、文化的差异性,学生在世界史学习中的困惑明显多于中国史,认为世界史的知识虽然有趣但却不好理解,难以让人产生亲近感。针对这一状况,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历史问题。如在导入时,以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观察,并顺势进入主题;在讨论大革命影响时,以自己正在编撰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电子期刊,需要学生帮忙从备选图片中选定期刊插图为由,请学生广泛讨论,积极出谋划策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图表探究——鼓励学生展开思维联想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怎么让“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方便学生理解呢?我主要借助“1789年的法国形势图”、“法国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两张图表,鼓励学生在迁移、整理图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与分析,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革命的经过曲折跌宕,不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倘若对它只是一笔带过,那么随后进行的有关“影响”的讨论就会显得单薄无力,该如何把握这部分内容呢?我使用了“法国大革命形势图”,先启发学生结合这张图谈论大革命的情况,然后再归纳学生发言,并辅之以动态课件。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生改变自身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主张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基于这样的理念,我重组了教学内容,自制了集图、文、声、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贯穿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与学生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分析等各项活动融为一体,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本课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加了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高研班的研究课展示与交流。给予我以下三点启示:

1.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出时代性与创新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导入时出示的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在为电子期刊《法国大革命》选择封面插图时,气氛热烈,高潮不断,许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理由,有的向我征询是否可以多张图片同时使用,有的甚至还给我推荐了备选图片之外的图片,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仍在争论不休。为什么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学习场面?课下一位学生的感言或许道出了其中的真谛:“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它形式新颖,点燃了我的激情,让我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这样的知识不是老师直接告诉我的,也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是我自己开动脑筋思考,和同学一起交换看法时得出来的,所以印象更深,记忆也更牢。我建议老师以后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思维。”

2.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展示出启发性与开放性。

如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我先让学生观察地图,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法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在你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可能对法国产生哪些影响?”两个问题,学生思维开始活跃,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连平时胆小的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样的提问没有所谓唯一标准的答案,允许观点见仁见智,问题设置比较宽松,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对问题的认识自然也就更加推陈出新。

3.了解历史事件的经过要紧紧围绕相关地图,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历史事件一般发生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常常以历史地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借助历史地图,学生可以从中迁移出大量真实而有效的历史信息,在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中,提高自己识图、解图的能力。在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过时,我启发学生结合“法国大革命形势图”谈论法国大革命的情况,结果学生情绪高昂,发言踊跃,课后的调查反馈证实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的形式不枯燥,没有老师满堂灌,同学们通过观察地图和参与小组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偶尔还会有人幽默几句,这样学习的感觉真好。”

【案例评析】 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世界近代史的主题非常明确。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在大约400年的历史中世界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内容中,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历史作为世界近代史学习的主线索之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一课无疑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非常重要。黄晓青老师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历史教师,她这堂有关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课堂实录给我的感觉是精彩与睿智并存,课堂彰显了教师和学生思辨的魅力。我认为黄老师的课有如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重难点设置得当,教学层次分明清晰。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内容设计上,非常注重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点连线,以“线”穿“点”,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在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欧美主要国家近代社会巨变的代表,法国大革命因其规模浩大,成果显著,影响深远而成为资产阶级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在西欧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典型历史事件。黄晓青老师整个教学目标以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的矛盾冲突(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封建统治被推翻的过程(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过程)、进而到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地区的影响(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意义),以“资产阶级”革命方式为“点”,充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得以在西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线”索。

本课需要1课时解决,内容多,头绪繁乱,容易混淆。对于本课的要求涉及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两部分内容,同时还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交织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外国武装干涉两条线索、多种力量冲突以及启蒙思想、第三等级、国民公会、共和国、雅各宾派、“热月政变”、“雾月政变”、帝国等历史专有名词,还要对大革命本身和拿破仑本人进行评价。如何教好这些问题上,黄晓青老师处理得比较得当。她把本课内容分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两节课,本课堂实录是前半分内容。她在教学设计中,把“第三等级”、“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和“大革命意义”整合成一条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的暗线,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法国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和如何理解大革命的影响(教学难点)两个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和补充,帮助学生在逐层的思考与分析中领悟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定位准确,结构清晰分明。

(二)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创设合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善于创设合理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学习原则。例如,她在课堂导入新的学习知识时,以新闻照片“2005年法国国庆阅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观察,并顺势进入主题;在讨论大革命影响时,以自己正在编撰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电子期刊,需要学生帮忙从备选图片中选定期刊插图为由,请学生广泛讨论,积极出谋划策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本课堂中,地图和图表的使用,再加上黄老师精心设置的问题,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启发性与开放性很强。例如,在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时,学生对“18世纪法国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和“在你看来,这样的地理位置可能对法国产生哪些影响?”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为了让“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以方便学生理解,黄老师用“1789年的法国形势图”、“法国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两张图表,鼓励学生在迁移、整理图表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与分析,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大革命的经过曲折跌宕,使用了“法国大革命形势图”,先启发学生结合这张图谈论大革命的情况,然后再归纳学生发言,得出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人民群众作为主力军一步步将大革命推向高潮的史实(注意到了法国大革命与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课堂结束后,学生们由衷地得出“这样学习的感觉真好”的感叹!

(三)利用多媒体实现了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新课标规定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黄老师重组了教学内容,自制了集图、文、声、视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贯穿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与学生观察、思考、质疑、讨论、分析等各项活动融为一体,即形象生动又不缺少深度,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了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总之,这节课是一堂有效的初三世界历史课。在头绪多、内容深、不易讲解的情况下,不论是从对世界近代史主题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多媒体和史料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等方面都体现出黄老师在教研上的独特思维与教学魅力,对于本课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教学设计】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苏联的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3)苏联解体。赫鲁晓夫改革,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步伐:从农业入手,初期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未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最后收效甚微,他本人也被赶下了台。继任者勃列日涅夫继续调整农业政策,在初见成效后,着力与美国争霸,侧重于军事工业的发展。由于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急于推行“加速战略”,试图以体制改革的方式扭转颓势未果;三年后开始关注农业改革,未等见效又转向政治改革: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后因经济崩盘改革改向而使苏联解体。由于赫氏、戈氏在苏联改革中的特殊意义,所以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信息: 问题:1.出境游你会选择今天俄罗斯及附近国家吗?为什么? 2.你最想了解该地区的哪些历史? 3.请你描述这个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整理学生答案如下:

1.不会选,因为太乱,电视上说了很多回车臣问题;经济不强,到那里好象没什么可买的;听家长说那里的军事望远镜似乎挺好的。

2.这里以前好像是一个国家,跟美国可以叫板,后来怎么就消失了?又变成了多少个国家出来?

3.不知道;应该很好,不愁吃穿,不是说国强民富么。

学生对历史上的苏联了解的只是片段,很多停留在二战中具体的战役或某个人物。对苏联改革与解体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从农业改革的角度分别分析其与改革失败的关系。

(2)结合提供的典型史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就表体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关系,认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危害,分析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因果分析法;

(2)通过分组讨论所学与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认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的举措

1.重点: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难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通过聚焦农业改革内容未触及体制改革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的没有调整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分组阅读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化解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板书设计

第15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一、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其经济弊端

二、苏联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 (1)侧重农业

(2)应急举措,未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 (1)侧重重工业 (2)以失败告终

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 (1)侧重体制改革 (2)改向

三、苏联解体(1991年) 1.过程 2.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出示:苏联地图

教学意图:中苏相邻,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为最后的探究,以史为鉴达成共识做铺垫,前后呼应。并回答课前问卷疑点:解体后有哪些国家?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它怎么了?背景铺垫

师: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很强,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曾经很大,占世界陆地面积六分之一,是当时世界版图最大的国家,和我国东北接壤。从1922年成立到1991年解体,原先的超级大国如何轰然倒塌?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苏联改革和解体。同学们读课题,你的好奇点在哪里?

生:改革能导致解体吗?

师: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到曾经学过的历史情境中去。我们一起回忆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出示:斯大林模式特征 师:高度集权的政治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济上的特点是单一的公有制;按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今天我们主要从经济模式及改革来探究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苏联刚刚成立,为巩固政权,防止世界上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破坏,苏联有必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并使苏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工业化,创造了奇迹,斯大林模式曾经给苏联带来了辉煌,确保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随着战争的结束,社会的进步,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弊端逐渐显现。

教学意图:全面分析问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 出示:苏联经济比例。 教学意图:认同改革势在必行。 师:看数字得出什么结论? 生:农轻重比例失调。

师: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的调节,使地方企业生产缺乏自主权;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这种状况急需改革,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而且迫在眉睫。

教学意图:回答课前问题“生活状况一无所知”,引出课题主线“经济改革”。 板书:

一、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经济弊端

二、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的改革

师: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执政,开启了苏联改革的历程。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批判个人崇拜有积极意义,冲破了斯大林时期的政治高压,为改革奠定了较为宽松的思想基础。改革从哪里入手?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苏联人民呢?开始执政后不久接到一封人民教师来信。

出示: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历史上就出现过人们跑离土地的事!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教学意图:“三农”关系到国计民生。改革的重点内容。

师:注意信中的时间,战后时间已经很长了,要表达什么? 生:和平了,应该发展经济了。 师:第二段“未来”指谁的? 生:国家的未来。

师:以下三段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 生:农村、农民、农业。

师:三农问题非常严重,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古语说:官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赫鲁晓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哪里?

生: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出示:1953年9月《关于进一步发展农业的措施》

教学意图:与学生认同的改革内容相契合,激励学习兴趣,实施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为改革农业这条主要线索加深印象。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具体措施。

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农产品低于成本价的义务交售制,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从1952年到196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倍多,蓄产品价格提高了15倍多;仅1954年上半年的时间里就有40000人去了西伯利亚的垦荒区„„;春播面积一下子就增加了945万多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了近640万公顷;取消一些计划性指令,减少对庄园副业生产的限制;推广种植玉米是借鉴的美国经验。改革成效如何?

出示: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成效表。

教学意图:阅读分析,实施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之原则。

师:注意看表头和数字的变化。1950-1960年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说明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探究(1)年均产量有何变化?作用在哪里?除去收购量就是农民自己可 支配量,谁受益?

生:逐渐增加;为收购量提供了可行性;国家、个人收入均提高。 师:探究(2)收购量增加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钢、煤炭产量比较,从数字看增长幅度都在一倍以上;国防尖端技术发展一览表,可以看出苏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这背后的支持基础是什么?

教学意图:全面理解历史问题。 生:农业。

师:收购比例均占到了40%,比例很高,说明谁在引领经济发展方向?为什么? 生:国家,国家在统一调配物资,是行政命令在起作用。

师:说得好。再看两个增长速度比,改革初期见效很快,后变慢,其中原因是:赫鲁晓夫经过几年改革,感觉农业问题似乎已经解决,又开始了对农民的控制,说集体农庄是农民亲切的家,开始强行扩大集体农庄的规模,并减少农民自留地的种植和自留蓄的饲养,由先前的松绑到开始收紧;53年至63年扩种玉米由350万公顷增加到3700万公顷,增加了10倍之多。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根据你们学的地理知识,这样做会怎样?

生:光照时间不够,会造成大量的绝收,浪费人力、物力。

师:好!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粗 放耕作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1963年,谷物比上一年减产3200万吨。

教学意图:为评价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依据,改革要继续。

师:赫鲁晓夫的改革忽而松,忽而紧;忽而开荒,忽而扩种玉米,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提高产量指标,失去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领导班子里的人也不满意,一场政变将他轰下台。

师:引领学生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进行总结。 板书:(1)侧重农业

(2)应急举措,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师:揭开改革序幕,改革侧重于农业,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没有改变体制。 问题依然有,改革仍要继续。1964年赫鲁晓夫在无奈中被迫下台。问题留给了下一任领导人。

板书: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师:执政初期,纠正赫鲁晓夫后期对农业的错误,1965年和1973年两次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75%左右,放松对私人副业的限制等,取得一些成效。

出示:赫氏和勃氏农业改革成效简表 师:比农业更有成效的是: 出示:美苏军备竞赛数字

师:先看竞赛项目,在哪个领域内的竞赛? 生:高尖端技术。

师:此时的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超级大国,可以看出此时国家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生:争夺世界和大搞军备竞赛战略方针。

出示:“巨人”漫画,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为74:26;工业与农业的比重为82:18

教学意图:为此时的重工业作支撑。为改革失败作铺垫。解答课前问题:国强民富。加深学生“三业”失衡印象

师:经济结构特点? 生: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师:80年代初95%左右的产品价格由国家定,95%的物资由国家调拨。说明什么? 生:体制未变。

出示:赫氏和勃氏农业改革成效简表

教学意图:认同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基础,认同邓小平的总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师:70年代比60年代下半期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从4.2%下降到1.1%,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农业支撑军事,百姓生活如何?80年代,苏联居民用于购买食品占家庭支出40%,西方国家15%。他虽然把苏联搞成了一个军事超级大国,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苏联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苏联虽然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但由于体制原因阻止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1982年,勃列日涅夫在困境中去世。

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板书:(1)侧重重工业 (2)以失败告终

师:勃列日涅夫之后的三年更换两位领导人,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板书: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师:1985年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看到了苏联的内在危机,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出示: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1987)年的讲话中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教学意图:为改革失败的结果做铺垫,欲速则不达。

师:从讲话内容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前两任的改革有什么明显不同? 生:改体制。

师:从强调的时间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生:太着急了,欲速则不达。 师: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太优秀了!“加速战略”就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几十年的问题两三年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戈尔巴乔进行经济改革,但低估了农业问题的严重性。直到上台后的第三年即1988年,才首次提出农业改革问题,说明并没有把农业改革放在中心位置上。

教学意图:改革不重视民生问题,农业不是核心,必定失败。认同邓小平的总结“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出示:《关于在现代条件下党的农业政策的报告》

师:在长期行政命令体制下,习惯于服从,很多人不会自主进行生产,害怕竞争,惧怕前景不明的改革。尔巴乔夫想简单仿效中国在农村推行责任承包制,但没有与其相配套的措施,加之时间短,效果不明显。农业甚至出现倒退,谷物、甜菜、棉花的产量都低于1970年的水平。1991年,谷物产量下跌到1.6亿吨

出示:1988年,苏联工业产值相当于美国的79%,但其机械产品有62%是重武器,消费品只占6%。1991年初苏联宣布的国防预算是966亿卢布,占国家预算35%,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

教学意图:认同邓小平的总结“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就是死路一条”。 师:说明什么?

生:重点是工业,经济比利没变。 师:百姓的生活又如何呢? 出示:空空如也的货架子

师:除了买不到,更多的人是因贫困而买不起。 出示:“苏联国民收入年增长率”等经济问题

师: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改革者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苏共的影响力也严重下降。高压政治下的各种矛盾也迅速膨胀。

师:经济出现了严重滑坡,戈尔巴乔夫产生了挫败感,急于摆脱这种窘况,不等农业出现明显好转,就把工作重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原先较稳定的政局被打乱,经济建设也处于无序状态,从联盟到地方出现了管理的空白点,由经济危机引发了信仰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

教学意图:增强对邓小平精辟总结的认同感。

出示:1991年8月20日原定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师:是不是就是简单的更改名称? 生:把社会主义去掉,强调主权。 师:放弃的是什么?

生:社会主义,各国都有主权那就散了。 师:透彻!

出示: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教学意图:政治改革的改向导致苏联解体。解答部分课前问题:它怎么了?不是改革了吗,为社么还解体了?

师:这样做说明什么问题? 生: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

师:苏共的解散,在苏联一下子就出现了联盟级的政党500多个,三两个人结成一个党派更是不计其数,社会大乱。

教学意图:认同邓小平总结的话: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演示:苏联解体影像资料

师:手忙脚乱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大的社会动荡,戈尔巴乔夫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干脆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放弃马克思主义,至使政局彻底失控,使苏共垮台、苏联解体。

板书:(1)侧重体制改革 (2)改向

三、苏联解体(1991年)

师:戈尔巴乔夫政治改向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改革失败是直接原因,

出示:探究问题“有人说经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要求:1.结合所学内容和提供的材料 2.分4组合作探究3分钟

3.每组推选1名代表用关键词概括要点

教学意图: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合作学习、综合表述能力的培养。

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板书:

1.苏联模式的弊端——历史原因 2.经济发展的落后——现实原因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外因 4.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和转向——直接原因 5.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激化 6.共产党自身建设没有搞好。

师:综观苏联改革和解体的过程,它不是在战争中被打败而瓦解的,却是在和平的改革过程中亡党亡国的;不是被政治反对派直接打倒的,却是由领导人自己宣布解散共产党、停止苏联存在的。这只是社会主义某一种建设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建设是前人没有进行过的新生事物,有问题是必然的,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留下很多需要借鉴的经验教训,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的非常精辟: 出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教学意图:与导入内容前后呼应,认同中国改革成就,与邓小平的总结产生共鸣。 师:在座的同学是九零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的一代,我们应该感到荣幸和自豪,我们要珍惜;同时我们又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努力!

教学意图:感受历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素材】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学习素材 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我最大的满足是活着看到了西方国家战胜了共产主义并且开始进行一场新的、同样艰巨、同样崇高的战斗,以确保自由在国内外获得胜利”。

——尼克松(1988年):《1999:不战而胜》

材料二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安·久加诺夫指出:“苏联和苏共垮台的基本原因是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它断送了国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民族利益”。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大卫提供了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次调查,对象是掌握高层权力的党政要员,调查采取特定的小组讨论方式,一般要同调查对象进行4-5小时的谈话,以确定他们的思想观点。分析结果是:9.6%的人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12.3%的人具有民主社会主义观点,76.7%的人认为应当实行资本主义。“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地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所以,“从根本上说,是苏共的精英集团搞垮了苏联”。

——(美)大卫·科茨:《自上而下的革命》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直到1993年才对此作了检讨:“改革一开始就从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出发,而未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出发,那样给人民实惠就多一些,就可以巩固改革的社会基础。”

——吴恩远:《苏联史论》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材料四

苏联相信它拥有对它的成员共和国和土地的全部主权。因此在苏联统治的近70年里,俄罗斯人在全苏联居于支配地位。这就使苏联境内各民族产生了一种被侮辱感,于是想恢复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及民族文化化,而当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之时,非俄罗斯人尤其是在波罗的海和高加索地区各国便向统一的苏联民族的神话发起挑战。他们拒绝接受他们是志愿加入苏联这一官方说法。他们要求复兴他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直至真正的自治以至独立。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课后反思】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不断追问、反思的过程,通过对《苏联改革与解体》一课的教学研讨、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收获很多,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研习新理念,进行教学的设计,并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1.在教学设计上实践新理念。 教学拥有一定的预设性,教学设计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历史不再遥远。

苏联改革与解体涉及的方面很多,从学生的感觉来说比较遥远,而且特别容易只关注解体的表象结果,就象一个局外人一样,而这样的情绪体验和讲解恐怕不会引发学生更深、更积极的思考。就这节课来说,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或者有没有呢?看了很多关于“苏联改革与解体”的书籍、评论以及当时人的感受,觉得“苏联解体”其实严重的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到现在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为此,选择了“苏联经济改革”为契合点,设计了“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感悟“模式”下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意识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有了这样的体验后才会引发对“改革”的思考,才会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加深对斯大林模式特点的认识,理解改革的必要性;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解和认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在课堂实施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落实三维目标。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和老师营造的课堂环境密切相关,教师的讲、问、引导非常重要,以前我考虑更多的是怎么讲,经过这一次研究课,对教师的问和引导上有了更深的体会,发觉同样体现教学智慧。通过三种类型的问题(引发思考并不需要同学具体作答的问题;进行探究的问题;拓展思维的开放性问题),把学生追问历史的情结焕发出来,学生就非常积极的思考,学习历史就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他们思考表现的余地,尊重学生、肯定他们的发现,在他们充分的实践的基础上再提炼方法,他们就会体会更深。

从前测和后测的比较上来看:在知识层面,由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到能准确的掌握其表现。从技能方面,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利用形象资料探究历史问题,让我想不到的是他们不仅习得了一定的方法,在课后描述“改革与解体”印象的时候很多同学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比较深刻的内涵;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很多同学印象最深刻的是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说明这个点的选择和学生情感发生了共鸣,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他们对改革与解体有了更多的思考,包括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改革的关注。

3.在开发教学资源上,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材料,使用多媒体,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由于历史本身的特点(历史活动是一次性的,既不会逆转,也不能重演)决定了史料对于了解和探讨历史中的价值所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有”“新”“精”体现了教师对材料的把握。这次课在讲解新知识上,选择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发掘初中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变抽象为具体的引导与探究,同时也提高了探究历史的能力。“巨人”漫画和“空空如也的货架”这两个图片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考虑到初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的同学关注的角度比课本上提到的概念要丰富,而一节课所能较充分呈现的解体原因就是改革的失败,为弥补课堂不足,采用提供多角度相关材料,为学生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依据。

4.从学生的思考中反思自己。

每一节课堂都是不可重复的,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的设置对于这个班比较适合,到另外一个班就觉得浅了些或者深了些,但有时又不能马上调整过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和变通仍然做的不够好。发掘历史本身的魅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历史老师来说多看书、多关注现、多了解学生很重要,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探讨、实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案例评析】

这是一节对于初中历史教师非常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成功课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稳定不久的最新型历史和正在稳定的现状型历史,历史的尘埃尚未散尽,教学内容的把握对教师来说就是个挑战;作为20世纪最宏大的历史事件,学生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本节课对于很多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是一节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王玲老师的这节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本节课的成功,更多的要归功于王玲老师备课过程中的投入和付出。教学的艺术仰赖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风格,教学的科学性需要教师要根据认知状况、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来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王老师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统计进行了学情分析,确定了学生对本科内容的兴趣点:改革能导致解体吗?本课学生学习的难点:改革与解体的关系及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从农业改革的角度分别分析其与改革失败的关系。 (2)结合提供的典型史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就表体验、感受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与农轻重比例失调的关系,认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危害,分析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因果分析法;

(2)通过分组讨论所学与提供的典型史料,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苏联改革和解体,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认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2.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得当。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作为宏大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讲,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知识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和难度,王玲老师通过自己的专业阅读和对学生认知的了解,寻找学生学习需求和情感的契合点,以“苏联经济改革”为契合点,以苏联经济改革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为启情点,通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和“巨人”漫画和“空空如也的货架”这两个图片制造一定的情感体验和冲击,使学生感受“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认识到“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及这种失调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不重视民生问题,经济严重滑坡,为摆脱这种窘况,不等农业出现明显好转,把工作重心转为政治体制改革,使原先较稳定的政局被打乱,经济建设也处于无序状态,由经济危机引发了信仰危机、民族危机、政治危机。这个启情点的选择和学生情感发生了共鸣,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基础上愿意对苏联改革与解体进行更多的思考。紧接着通过聚焦农业改革内容未触及体制改革的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体制的没有调整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本课的教学注重了以史为据、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史为据、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研究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历史教学。修订后的课标“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中也强调“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本课教学中,王玲老师使用了大量的史料,如赫鲁晓夫改革中“一封人民教师的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成效简表”、“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1987)年的讲话”等多角度的史料,为学生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提供了更全面的历史依据。王老师用目标明确的问题(引发思考并不需要同学具体作答的问题;进行探究的问题;拓展思维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投入探究,既达到了深刻理解苏联改革和解体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培养阅读史料、提取信息能力和探究历史的能力的培养。

欧洲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 文艺复兴 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反思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文艺复兴(一)教学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文艺复兴
《优秀教学设计文艺复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