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竺可桢的故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5 06:01:1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一篇关于竺可桢的故事学到终生

一篇关于竺可桢的故事--学到终生。

一九七四年春节,已八十四岁高龄且重病在身的竺可桢躺在床上,发出一阵阵咳嗽声。但当他听到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外孙女婿汪容的声音后,就让他进来给自己继续讲关于国际理论物理研究的一些前沿课题。汪容讲起来,可是竺可桢戴上了助听器还是听不清,他则着脑袋,慢慢地身子跟着歪了,额上由于病痛冒出了一层层汗珠。汪容看到外公这个样子很难过,劝说竺可桢休息一下,可竺可桢似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坚持要汪容把这一次的讲课内容记下来,对他说即使自己离开了人世,也一定要做一个明白人。两个星期后,竺可桢已到了弥留之际,但他还是明白无误地记录了当天的气象,第二天便告别了这个世界。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三十八年对每天天气和物候的日记记载无一间断。那“学到终生”这永垂不朽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衷于事实的理念在世间流传

3.钱学森 一片丹心向祖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8.陈嘉庚

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 达30亿元之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

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

推荐第2篇:《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

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

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

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

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推荐第3篇:“浙大保姆”——竺可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011年3月青岛一模)

“浙大保姆”——竺可桢张伟

①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这一天的日记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科学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摘自《网易新闻中心》,有删改)

19.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4分)

20.文章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请解释第⑦段中“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在文中的含义。(4分)

22.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怎样看待这件事?(6分)

答案:

(二)19.(4分)说明竺可桢作为科学家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说明他对“校长”职务看得很淡,表现他淡泊名利的品格。

评分标准:每点2分。

20.(4分)有才华,有个性,都当面表达过对竺可桢不满。侧面衬托竺可桢的温厚平和以及对人才的爱护。

评分标准:特点2分,目的2分。

21.(4分)竺可桢讲话优雅动听,充满哲理,能够深入人心并启迪学生心灵。 评分标准:讲话特点2分,作用2分。

22.(6分)这是竺可桢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任务是读书,参与党派之争会影响学业,并且可能因为年轻而被利用;在*年代中参与党派有性命之忧;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从相反的方向作答,能够自圆其说也可得分)

评分标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如只说观点而没有理由说明则不得分。

推荐第4篇:竺可桢演讲稿初 3

追寻大师足迹 扬帆求是之梦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朱乐冲,来自东关中心小学,我的母校创建于1902年,时名毓菁学堂,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就是在这扬帆起航,求是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的《追寻大师足迹,扬帆求是之梦》。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东关,他三岁就能识字,很小就特别喜欢观察大自然,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都能触动他幼小的心弦。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毓菁学堂。他学习可用心了,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13岁那年,先生问同学们:“什么最苦,什么最甜?”同学们纷纷回答:“蜜糖嘴甜,黄连最苦!”竺可桢站起来严肃地说:“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强盛最甜”那时,他就暗暗发誓,要用一生来学好科学,要以科学唤醒民族,振兴中华„„

1905年,15岁的竺可桢离开东关,外出求学,先后到东湖法政学堂、上海澄衷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每次考试他都名列榜首,后来留学美国,进了哈佛大学,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

1918年,竺可桢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教授,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 ,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象台,并跑遍全国各地,发动建立气象站,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193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浙大校长,他把求是精神定为浙大校训,并广聘名师如马一浮、邵裴子、苏步青等,使浙大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被誉为东方的剑桥。

1937年抗战爆发,杭州危急,为了给国家保留一批知识精英,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之路,横穿六省,行程2600公里。这期间,我们可以想象办学之艰难,环境之险恶,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竺可桢还是没有放弃的科学研究,令人肃然起敬。

新中国的成立,将竺可桢推上了新的征程,他担任了中科院副院长,致力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自然区的划分、制定了国家大地图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他曾经三次深入沙漠考察,足迹踏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80岁高龄,还坚持赴野外考察,为了新中国的气象、地理与农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安然辞世,享年84岁。竺可桢的一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生,是努力追求真理的一生,如今他执着的求是

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东小学子共同的精神追求,追寻着大师的足迹,我们的求是之旅也将扬帆起航!

推荐第5篇:竺可桢的自然日记

“3月12日,气温最高5℃,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北海冰融” 。

他进公园,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为了游览,而是为了对公园里山水、花草等进行观察。他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天桃花开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飞舞,哪天布谷鸟初次鸣叫……几十年对大自然的观察,练就了竺可桢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花。”

“4月20日,燕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5月23日,布谷鸟初鸣”

观察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有什么用呢?冰融花放,絮飞鸟来,都是物候学的信号,它们同气候的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弄清楚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可以用来预测农时,指导农业生产,还可供预报天气时参考。竺可桢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在北海公园观察了23个年头,从而绘制出一幅十分珍贵的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推荐第6篇:竺可桢的全部文章

学术论著 作者

作品名称 发表刊物刊号 竺可桢

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科学 1916.2(2)

竺可桢

钱塘江怒潮

科学 1916.2(10)

竺可桢

食素与食荤之利害论

科学 1917.3(12)

竺可桢

论早婚及姻属嫁娶之害

东方杂志 1918.15(9)

CochingChu

ANewClaificationofTyphoonofFarEast

MoutherWeatherRewea 1924,Vol.52(12)

竺可桢

空中航行之历史

科学 1919.4(8);1919.4(12);1919.5(2)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阴阳历优劣异同论 科学 1920.5(1)

吾国地理家之责任 科学 1921.6(7)

南京之气候

科学 1922.7(3)

改良阳历之商榷 科学 1922.7(6)

气象与农业之关系

科学 1922.7(7)

竺可桢

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

科学 1922.7(8)

竺可桢

说飓风

科学 1922.7(9)

竺可桢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东方杂志 1925.22(3)

竺可桢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东方杂志 1926.23(13) 科学 1926.11(1) 竺可桢

风暴成因之新学说

科学 1926.11(4)

竺可桢

竺可桢

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 科学 1926.11(6)

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史学与地学 1927(2)

竺可桢

南京之气候

史学与地学 1928(4) 地理杂志 1929.2(6) 竺可桢

科学对于物质文明的三大贡献

科学 1930.15(1)

竺可桢

近代科学与发明

科学 1931.15(4)

竺可桢

论新月令

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1931(6) 科学 1931.15(10) 竺可桢

说云

国风 1932(10)

竺可桢

中国气流之运行

科学 1933.17(8) 方志 1933.6(11) 竺可桢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国风 1933.2(4)

竺可桢

科学研究的精神

科学 1934.18(1)

竺可桢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地理学报创刊号 1934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近代科学先驱徐光启 申报月刊 1934.3(3)

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 气象杂志 1936.12(9)

南京的天气

气象杂志 1936.12(4)

杭州之气候

气象杂志 1936.12(12)

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思想与时代 1941(1)

竺可桢

徐霞客之时代

国立浙江大学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丛刊 1942(4) 竺可桢

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

思想与时代 1944(34)

竺可桢

科学与世界和平

科学 1947.29(10)

竺可桢

中国科学的新方向

科学 1950.32(4)

竺可桢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

科学通报 1951.2(3)

竺可桢

中国过去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科学通报 1951.2(6) 气象学报 1951.22(1) 竺可桢

新中国的科学工作

中国新闻社通讯稿 1952.12.13

竺可桢

波兰伟大科学家哥白尼的贡献

科学通报 1953(5)

竺可桢

罗森堡夫妇的精神永垂不朽

新华月报 1953(7)

竺可桢

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

人民日报 1954.8.27

竺可桢

晋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视察报告

科学通报 1955(12)

竺可桢

水土保持是山区农业增产的一项根本措施

人民日报 1955.12.22

竺可桢

纪念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内诞生250周年

科学通报 1957(21)

竺可桢

要开发自然必须了解自然

科学大众 1957(7)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黑龙江流域资源丰富 人民日报 1957.7.31 地理工作者应该是向地球进军的先锋 地理知识 1958.8(6)

中国的亚热带

科学通报 1958(17)

纪念德国地理学家和博物学家亚历山大・洪堡逝世100周年 地理学报,1959.23(3)

让海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科学通报 1959(4)

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 人民日报 1959.3.2 综合考察是建设计划的计划 人民日报 1959.11.20

竺可桢

再接再厉,为实现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地理知识 1960.11(5)

竺可桢

对于今后黄土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的几点意见

土壤 1960(1)

竺可桢

向沙漠进军

人民日报 1961.2.9

竺可桢

增辟农田水源、节约灌溉用水,为加强农业战线而奋斗

地理 1961(2)

竺可桢

竺可桢

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

光明日报 1961.4.27,1961.4.2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科学大众 1963(1)

竺可桢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人民日报 1963.10.30

竺可桢

物候学与农业生产

新建设 1964.8(9)

竺可桢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地理学报 1964.30(1)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 1972(1) 中国科学 1973.16(2)

(注:按时间顺序排列,对于同一刊物刊号上的作品不分先后。资料来源:[19-20] )

学术书籍 作者

著作名 出版社 出版年 竺可桢

气象学

商务印书馆

1933(1947再版)

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

科普出版社

1963

竺可桢

中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区域(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学术报告)

科学出版社

1964

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修订本)

科学出版社

1973

(注:按时间顺序排列,资料来源:[19-20] )

推荐第7篇:观《竺可桢》影片有感

观《竺可桢》影片有感

这个星期四,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全体看了《竺可桢》这部影片。

《竺可桢》主要讲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上了浙江大学的校长,并兴起了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他只有带着学生,“背”起浙江大学踏上了“流亡之路”。竺可桢退休之后,经常去野外考察,观察气候的变化,观察黄河的变化。竺可桢在失去了野外考察的能力之后,还是每天观察自己院子里的葡萄叶的生长,每天扫出院子里的尘埃进行观察。当他生病后,住进了医院,可即使他生病了,也每天写日记。他无论何时都不放弃观察机会的精神感动了我。

在我的身边,像竺可桢的人有许多,比如我们班的王老师。有一次,王老师感冒了,我们认为王老师应该不会来上课了,可是王老师却奇迹般的出现了我们眼前,我们眼前的王老师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声音也沙哑了。我看着王老师这副模样,一下子被震撼。在平时,我们没少惹王老师生气,班上个别同学的作用不是少做就是没做,让王老师没少生气,可丝毫未影响王老师教我们知识的情绪,王老师常说:让那些不要好的一边待着,学习为的是谁要 想想清楚。王老师生病了,明明可以借助这个好机会好好的 在家休息休息。少受点我们的 气,可是王老师却坚持来给我们上课,在讲课的 时候,王老师显得很吃力,可是我们今天也奇迹般的没让王老师生气,王老师生病还给我们来上课不就如竺可桢生病还坚持考察的精神吗?

竺可桢坚持不懈的考察为的是祖国兴盛令人感动,而我们王老师为了祖国的下翊 代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的精神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推荐第8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几个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

2、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治学严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几个重点句子,在朗读、体味、揣摩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竺可桢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竺可桢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感受最深刻的语句。

三、汇报交流:

在学生自渎自悟、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从几个句子为抓手,深入理解感悟:

句一: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句二: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共有近千万字!

句三: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

句四: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句五: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四、拓展升华:

1、补充阅读:《品格和学问的伟人》。

2、读后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推荐第9篇:竺可桢教育名言选编五十句

论教育目的

1.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

(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

37.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50.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

推荐第10篇:竺可桢奖学金候选人事迹介绍

竺可桢奖学金候选人事迹介绍

xxxxxx学院(系)

xxxx级xxxxx专业

硕士生/博士生

xxx

一、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介绍(政治面貌、毕业于……,现就读于……)近两年来的获奖情况(获校级以上) 参加社会活动、公益活动、学术交流等情况

二、一学年来主要科研成果(2012.9-2013.8)

一年来学术成果等基本概要: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的专利情况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学术成果有(最多列举5项):

1、所发杂志,影响因子,文章影响力等,

2、

3、

4、

5、

三、在读研期间其它主要科研成果

(请最多列举3项)

四、其他突出事迹或个人认为可获竺获的理由

本人承诺:以上内容属实。

本人签名:

院(系)领导签名:

(盖公章)

说明:仅限一页A4纸,字数不超过1200字。基本格式见上。

第11篇:竺可桢与浙大“求是精神”

竺可桢与浙大“求是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学校的凝聚力的体现。

上世纪上半叶,蔡元培、竺可桢、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等教育家分别对大学精神作过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并在各自 的教育实践中孜孜以求,发扬光大。其中,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当树一帜。他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并亲自实践,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大“求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浙大人。 “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不久,日本侵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国家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因而他对大学培养目标的认识,尤其关注严酷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1936年秋,他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了两个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告诫学生“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要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显然,竺可桢所要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实用人才,而是栋梁之才。这种人才固然要有广博的知识,但必须具备“求是”的品质。他们既要努力学习,寻求学问之“是”,更要胸怀大志,追求振兴中华之大“是”。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在竺可桢的心目中,具备“求是”品质的英才除了要爱国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一要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养成“缜密深沉”的思考习惯。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最需要的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国人是否拥有科学的头脑。“若是一般国人无科学头脑,则虽满街引擎,遍地电气,科学还是不能发达”。二要具有“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不盲从、不附和。竺可桢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要突破常人之所见、所识、所思,不为习俗所惑,不随大势所趋,一切以理智为依归,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就象西方近代的科学先驱者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赫胥黎那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三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竺可桢看来,“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主动求知和不断研究的能力。”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浙大校歌开头两句写道“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是竺可桢等老一代浙大人开放精神的一个写照。竺可桢是一位办学思想非常开明的教育家,他既有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又留学美国接受了现代科学和民主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包容、开放、民主”的办学理念。他坚持民主办学,虽然是一校之长,但却从不独断专行,而是集众家之长,共同管理学校。他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规章制度、重大校务问题,概由校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审议决定。在竺可桢的领导下...

第12篇:《走近竺可桢》名人研究课

《走近竺可桢》名人推荐课

第二小学

任粉霞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竺可桢,激发课下探究竺可桢的兴趣。2.学习竺可桢的水滴精神、求是精神。

3.知道研究名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初步学会探究名人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名人

1.师:同学们,喜欢名人吗?认识这些名人?

师:大家知道吗?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推进了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美好。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好吗?

2.出示人物画像,根据提示猜名人

a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之一

b中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气象学之父”

(板书:走近竺可桢)

提问: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名人?(微课)

二、人物简介,了解名人

1.课件出示人物介绍,自由读一读,了解人物主要贡献。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是我

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还在地理学、地震学等其他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他写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2.交流:通过人物介绍,你知道了什么?(基本信息、主要贡献)

3.小结: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的专门人才,还在历史地震学、自然科学史、文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以说,竺可桢对中国学术和教育的贡献是卓越的。(贡献卓越)

三、走进生平,解读名人

过渡:要想深入地了解这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 那我们就走进他的一生。(课件)

少年英才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望子成龙,便请人给他起了个学名“可份”,意思是让他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899年,9岁的竺可桢进入学堂读书,第二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少年竺可桢受到极大的震撼,他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老师问“什么最苦?什么最甜”,竺可桢回答:“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1905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澄衷学堂。从此他每天都学习到很晚睡觉,听到鸡叫就起床读书,

美国留学

通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了第二批 “庚款留学”赴美的名单。二十岁的他分析了中国的现状,认为中国应该“以农立国”,于是他进入美国的农学院学习,没想到当时的美国农业科技并不发达,所以毕业后又进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气象专业,为了了报效祖国,他刻苦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还获得了奖学金。1918年,他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

回国研究

1918年,满怀报国之心的竺可桢回国后被中央气象站拒之门外,他只好到大学任教,在南京大学他建立了第一个地学系。1927年,他任中央科学院气象所所长,他带着为国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的气象事业。1928年2月,他在南京主持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为开创中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气象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

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他以“求是”为校训,对校务进行改革,提出培养合乎今日需要的专门人才,聘请了一大批名教授任教,使浙大迅速崛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全校师生签到贵州坚持上课,保证了教育质量和科研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的专门人才,浙江大学也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四所大学之一,并获得了“东方

剑桥”的美誉。抗战后,他支持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

晚年生活

竺可桢老年时,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索。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竺可桢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一些古代的物候记录,基本上是反映黄河流域中部的情况,不适用全国。于是,他出版了《物候学》,这本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72年,已经82岁高龄的竺可桢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了世界轰动。

出示课件:竺可桢说:我们人生的目的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小结:回顾竺可桢的一生,他立志报国,用勤奋和努力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全世界气象学家的尊重。因此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以“求是”精神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地理人才,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他的一生还是“求是”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四、故事解读,感悟名人

过渡:竺可桢的成就是卓越,这与他不平凡的品格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解读他成功的秘诀。

1.自由读故事,说说感受。

小时候的一天,竺可桢正在学习,突然下起了小雨,他看着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滴在青石板上,留下里一排小水坑。他非常好奇,就问

妈妈,妈妈告诉她:这是水滴石穿,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成。于是竺可桢就把“水滴石穿”作为一生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竺可桢7岁开始写作文,常常写了一遍后觉得不好,再重新写一遍,一直写到他自己满意了才停笔。

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竺可桢?(具有水滴精神、坚持不懈)

过渡:这是一个具有“水滴精神”的竺可桢,正是这种精神激励他一生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补充:(课件)竺可桢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2.故事二

师:回忆课文《第一朵杏花》,说说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竺可桢?(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竺可桢这种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品质就是“求是”精神,正是他这种精神才使他在气象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故事三

竺可桢身为知名科学家,却一生过着俭朴生活。在抗战最艰去的岁月里,身为大学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有一年的年夜饭吃的竟是霉米,却把所长应得的几千元的救济费平分给其他同事。

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竺薪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

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竺可桢?(生活简朴、爱党爱民)

小结:是啊,竺可桢爱国爱党爱民,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科学。

三、总结延伸,探究名人

竺可桢是平凡的人,但他却有着不平凡的品格,让我们铭记竺可桢的水滴精神、求是精神,为自己伟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课后大家读一读《竺可桢的故事》,进一步了解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老师期待名人交流课上大家的精彩展示。

板书:

生平经历

水滴精神

伟大成就

人格魅力

求是精神

第13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教案

一、教法建议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和注释,抄写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注音并解释。

2、本文是篇自读课,教师做好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可思考以下题目:

①文章选取了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几个片断?用自己的话概述每个片断的主要内容。

②找一找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③从题目看,作者写竺可桢,可是用了一定的文字记叙,描写了毛主席、周总理会见科学家的内容的情景,是否会影响突出中心意思?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竺可桢的高尚品质。

重点:学习用生活片断和穿插细节记叙人物的方法。

解决办法:教师对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连缀成篇,作扼要阐明,然后让学生作分析性阅读,归纳出写了几个生活片断,细节有哪些,这样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最后要求学生运用生活片断和细节写人,完成一次作文练习。

提示:

生活片断及成就:

全文十三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前面三个部分是以竺可桢的三部重要著作为中心来记叙的科研活动片断的,并有机地写入了两段插叙,穿插了细节。最后一段写他临终前一天的科研活动片段。

(1)(1-5自然段),记叙科学家长期在北海公园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写出了题材新颖的《物候学》

(2)(6-9自然段),记叙科学家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到野外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关系》这篇学术论文,并被邀到毛主席的住处谈话。

(3)(10-12自然段),记叙科学家在八十三岁高龄写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并插叙周总理同他的一次谈话。

(4)(13自然段),记叙科学家临终前一天仍坚持记录天气情况,生命不止,科研活动不停。

细节描写:

这方面的描写重要,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竺可桢这位卓赵科学家的革命品格和治学态度经这样一写给人印象更加真切、深刻。它和文中插入毛主席、周总现会见竺可桢两部分内容一样,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

(1)天天使用钢笔式的温度表使外衣左边的小口袋的布盖磨破;

(2)到野外工作去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带随身四宝。

(3)临终前一天还作天气记录并注明局报二字。等等。

二、学海导航

同学们,这篇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竺可桢的形象。自读中,要从总体把握本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在怎样的意图下,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组织成篇的。

(一)思考这篇课文的文眼是什么?怎么理解?

提示:卓越是本文的文眼。卓越的含义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也就是说竺可桢是超出一般科学家的。

(二)竺可桢的卓越之处在哪里呢?文中写了他哪些贡献呢?

提示:卓越之处表现在他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品质。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写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论著,对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崭新的前景的开辟,对气候的长期预报,都具有重大价值。优秀的品质表现为持之以恒,细致认真的科学精神,深入实际、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探索不止的勤勉追求,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治学态度,坚持不懈、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

(三)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选取典型材料,突出卓越二字的?

提示:本文是四个方面选取典型材料,突出卓越二字的。第一方面写竺可桢23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观察和测量北京春季的物候变化的。主要选取了两件事:一是竺可桢常年坚持步行穿过北海公园观察物候;二是常年坚持早晨测量气温,绘制出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依据。表现了他坚持不懈、持之一恒精神。第二方面写竺可桢70多岁时到野外调查,写出了有价值的科学论文,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不顾年事已高,身带四宝野外工作;二是毛主席的接见。表现了他深入实际的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三方面写了竺可桢孜孜不倦地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法等资料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第四方面写竺可桢临终前一天,在病床上仍不忘作科学研究记录,表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四)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所起的作用。

提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集中在竺可桢与毛主席、周总理见面时,衬托了人物愉悦的心情,渲染了会见的热烈亲切气氛。景物描写中,作者注意记载了当时的气温、气压等物候情况,这也反映了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时时注意物候情况的责任心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课文用恰当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到底的献身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写他每天使用钢笔式的温度表量气温,因为长期地插来插去,使左边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破;他到野外工作时换上耐磨的网球鞋,随身带上四件宝,每到一处都坚持先定方面,继而测量海拔,再测量气温,最后照相等等工作步骤;临终前一天还作天气记录,并特地主注明局报二字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对突出竺可桢的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五)课文在记述竺可桢的科研活动时,为什么要穿插毛主席、周总理同他的两次会见的描写?

写进毛主席、周总理同竺可桢两次会见的内容,体现了党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对科学家的关怀,充分肯定了他的科研成果,突出了竺可桢的卓越科学家。同时会见鼓舞了竺可桢晚年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更大成就,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

举例分析:

1.《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文中,分别写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竺可桢。但文章除了记叙接见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及谈话内容外,为什么还要写出气温、气压等气候特征?

解题思路及参与答案:

作者着重介绍的是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因上,文章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如果把气温、气压等气候特征的记叙和竺可桢形象的刻画联系起来,就会明确这里的记叙绝非闲笔,而是更清楚地表现老科学有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进行观察,从不间断地每天作记录,以突出他一丝不苟地精神。

2.重点句、疑难句理解和分析

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

理解:这句话反映了竺可桢什么样的精神?

分析:特定的时间、地点,艰难的动作,鲜明地表现了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

3.精要语段解析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段在篇章中的益、作用]本段是文中的第三个片段,是略写。

[思想内容]略写70多岁的竺可桢在大量科学成果面前,仍不停止探索的脚步,83岁高龄又取得新的成就。

(文一)

随笔三题

巴金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要场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影罢。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第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赞啄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象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震动,就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也了。

(文二)

读出一副坚硬的骨干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书分为四类:一是沙漏,进去多少,流出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二是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三是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出来,留在里边的全是豆渣;四是采宝石的苦工,淘汰矿渣,只拣纯净的宝石。这种划分无疑是准确生动的,但我认为还是不够。采宝石式读书固然是一种高层次的读书,但很难说是最高层次。因为宝石是自然界固有之物,采之不会增,不采也不会灭,况且采宝石辛苦倒辛苦,但终究算不上创造。故最高层次的读书应是采矿、冶炼、加工,并不断地产生出新的产品。即读书要读出智慧,读出思想,读出创造来。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不然。读好书,会读书,则开卷有益,否则肯定有害。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因为没有读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判断。有些人读死书、死读书,以致造成读书死,成了书呆子、腐儒和书架子,也都是读进去了,而没有读出来,没有读出思想来的结果。

古人曰人人皆可为尧舜,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意义上讲,此言不谬。其实人都是可以称为天才的,起码在某一个方面是如此。在天才的书籍里,你常可读到特别令人信服的情节、语言和思想,而你和它又是那么面熟。为什么?因为有共鸣。什么叫共鸣?就是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你没有把它记录、归纳、提炼出来而已。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全在你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否又创造了新的知识。所以有人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能力,才能成为力量。这是有道理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而他们却把死读书,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驮着很多书本的驴子。鲁迅先生说过,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是他的思想硬。而他的思想硬正是读书读到最高层次的结果。

清朝有个县官于成龙。有一次,他出门办事,只见路上有两个汉子用门板抬着一个病人匆匆地行走,病人盖着棉被,只露出一个发髻,后面还跟着两个壮年汉子。走了一会,抬门板的人好像累了,换由跟着的两个壮汉接着抬。于成龙心中纳闷,派人追查,发现门板上不是一个女人,而是金银珠宝。于是把这些人拿下,结果破了一宗大盗窃案。

于成龙是怎么发现破绽的?

答案及分析

两个壮汉抬一个女病人感到非常吃力,似呼情理不合,于成龙因而怀疑抬的不是病人。

三、智能显示

1.识记下列生字注音

竺zhú桢zhēn 绍shào 渲xuàn矍jué 铄shuò

絮xù 翔xiáng 邀yāo卧wò琼qióng宪xiàn

聆líng 杞qǐ

正音字

渲正确xuàn,错误xuān

宪正确xiàn,错误xiǎn杞正确qǐ,错误qí

2.解词:矍烁翔实景观掩映聆听玉树琼枝杞人忧天

孜孜不倦饶有兴趣谈笑风生

3.学习选取生活片断塑造人物形象。

4.体会景物描写和细节描绘的作用。

1.课文除了通过五个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中心以外,许多描写的作用也不小。如第四段写钢笔式的温度表磨破了小口袋盖布之一段,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细节描写(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衬托性格,突出中心,有两层含义:竺可桢的观测井然有序,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长期如此,持之以恒,小口袋布就是证明。

2.请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想一想,不用议论好否?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记叙文中穿插适当的议论,用以点明意义,突出本质,渲染气氛。

3.选词填空

①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______: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A.观赏B.观察C.观测)

②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的气氛更加_____了。(A.活泼B.活跃C.快活)

③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______气候的变化。(A.关怀B.关照C.关心)

④三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______。(A.启示B.启发C.启迪)

答案:①B②B③C④A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①文中温度表磨破衣服小口袋盖布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

②本文围绕中心,紧扣卓越二字选取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几个片断,具体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③课文写了竺可桢与毛主席会见的情景,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会见的热烈、亲切的气氛。()

④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止。()

⑤方志是我国古代一种记述地方情况的历史记。()

答案:①×②√③√④×⑤×

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后,受到严重的冻伤。其实,农民们的播种时间与两年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前两年没有发生冻伤吗?

参考答案及分析:

当时,竺可桢打开了他的日记本,从中找到了答案: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开花的日子,比1961年迟了10天,比1960年迟了5-6天。物候学的观察说明,1962年农业季节推迟了,花生的播种日期也应适当推迟才对。

由此,可以看到日记的重要作用。当你产生奇思妙想时,尽量记下灵感的足迹,奇思的闪光。

第14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从“日记”反映竺可桢的工作生活,反映竺可桢的人格精神。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

2、深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

3、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教学过程

一、日记导入

1、课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局报

2、指明读。

同学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颤抖的笔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板书:日记)

3、教师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

4、同学们,竺可桢的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这节课,咱们一块走进竺可桢,走进他的日记。全体起立,请同学们带着深深的崇敬之情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

二、日记数量

1、同学们,(指着屏幕)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大家快速用笔划出来。指名读。

课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

2、两个省略号划进去了吗?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

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

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3、同学们,竺可桢从191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开始,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由于战争的原因,只保存了从1936年1月1日到1974年2月6日(逝世的前一天)的日记,共计38年又37天,这期间没有一天的空白,而且,日记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不苟,令人叹为观止!

三、读懂日记

1、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不是)

从气象学家竺可帧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要求从课文的语句中找出“依据”。(弹性设计)

重点句段交流,并指导朗读。

(1)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在他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作记录。

这里的“如此”指什么?

(2)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时刻都在细心地观察着大自然的每一个变化。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

从“巡逻”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务仅仅是巡逻吗?

竺可桢还是一位大自然的保护者。

(3)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哪些词语你觉得特别重要?说说理由。

背诵这一段话。

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在夏天、在秋天、在冬天,竺可桢还观察到什么?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也写一段带有省略号的话。(直接写在课本上,作为读书心得)

(4)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积累了许多重要数据,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几十年如一日”,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

四、日记情怀

1、同学们,气象学家竺可桢留下的日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日记我们永远也看不完!他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他的日记,书名就是《竺可桢日记》,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中是第一次。

2、最后,咱们用《竺可桢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尾:

(课件出示)

“我们应达观为怀,有生必有死,这是科学规律,我们生活在这一伟大时代,我们生逢其时,一生可以胜过古代千载,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课件出示竺可桢的黑白照片)同学们,竺可桢先生为人民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充满爱国热情的人民科学家。

第15篇:《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

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

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

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

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第16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教案文档资料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教案

一、教法建议

1、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和注释,抄写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注音并解释。

2、本文是篇自读课,教师做好导读,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可思考以下题目:

①文章选取了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几个片断?用自己的话概述每个片断的主要内容。

②找一找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③从题目看,作者写竺可桢,可是用了一定的文字记叙,描写了毛主席、周总理会见科学家的内容的情景,是否会影响突出中心意思?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竺可桢的高尚品质。

重点:学习用生活片断和穿插细节记叙人物的方法。 解决办法:教师对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本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连缀成篇,作扼要阐明,然后让学生作分析性阅读,归纳出写了几个生活片断,细节有哪些,这样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最后要求学生运用生活片断和细节写人,完成一次作文练习。 提示:

生活片断及成就:

全文十三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前面三个部分是

第 1 页 以竺可桢的三部重要著作为中心来记叙的科研活动片断的,并有机地写入了两段插叙,穿插了细节。最后一段写他临终前一天的科研活动片段。

(1)(1-5自然段),记叙科学家长期在北海公园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积累了丰富的物候记录,写出了题材新颖的《物候学》

(2)(6-9自然段),记叙科学家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到野外调查研究,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关系》这篇学术论文,并被邀到毛主席的住处谈话。 (3)(10-12自然段),记叙科学家在八十三岁高龄写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并插叙周总理同他的一次谈话。

(4)(13自然段),记叙科学家临终前一天仍坚持记录天气情况,生命不止,科研活动不停。 细节描写:

这方面的描写重要,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竺可桢这位卓赵科学家的革命品格和治学态度经这样一写给人印象更加真切、深刻。它和文中插入毛主席、周总现会见竺可桢两部分内容一样,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 (1)天天使用钢笔式的温度表使外衣左边的小口袋的布盖磨破;

(2)到野外工作去还换上耐磨的网球鞋,带随身四宝。

第 2 页 (3)临终前一天还作天气记录并注明局报二字。等等。

二、学海导航

同学们,这篇课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竺可桢的形象。自读中,要从总体把握本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者是在怎样的意图下,选取什么样的材料组织成篇的。 (一)思考这篇课文的文眼是什么?怎么理解? 提示:卓越是本文的文眼。卓越的含义是非常优秀,超出一般。也就是说竺可桢是超出一般科学家的。

(二)竺可桢的卓越之处在哪里呢?文中写了他哪些贡献呢? 提示:卓越之处表现在他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品质。绘制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写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论著,对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崭新的前景的开辟,对气候的长期预报,都具有重大价值。优秀的品质表现为持之以恒,细致认真的科学精神,深入实际、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探索不止的勤勉追求,坚持真理、维护真理的治学态度,坚持不懈、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

(三)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选取典型材料,突出卓越二字的? 提示:本文是四个方面选取典型材料,突出卓越二字的。第一方面写竺可桢23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观察和测量北京春

第 3 页 季的物候变化的。主要选取了两件事:一是竺可桢常年坚持步行穿过北海公园观察物候;二是常年坚持早晨测量气温,绘制出了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为编制自然历提供了科学依据。表现了他坚持不懈、持之一恒精神。第二方面写竺可桢70多岁时到野外调查,写出了有价值的科学论文,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不顾年事已高,身带四宝野外工作;二是毛主席的接见。表现了他深入实际的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三方面写了竺可桢孜孜不倦地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法等资料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第四方面写竺可桢临终前一天,在病床上仍不忘作科学研究记录,表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四)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所起的作用。

提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集中在竺可桢与毛主席、周总理见面时,衬托了人物愉悦的心情,渲染了会见的热烈亲切气氛。景物描写中,作者注意记载了当时的气温、气压等物候情况,这也反映了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时时注意物候情况的责任心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课文用恰当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到底的献身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写他每天使用钢笔式的温度表量气温,因为长期地插来插去,使左边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破;他到野外工

第 4 页 作时换上耐磨的网球鞋,随身带上四件宝,每到一处都坚持先定方面,继而测量海拔,再测量气温,最后照相等等工作步骤;临终前一天还作天气记录,并特地主注明局报二字等等。这些细节描写,对突出竺可桢的形象,起了重要作用。 (五)课文在记述竺可桢的科研活动时,为什么要穿插毛主席、周总理同他的两次会见的描写? 写进毛主席、周总理同竺可桢两次会见的内容,体现了党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对科学家的关怀,充分肯定了他的科研成果,突出了竺可桢的卓越科学家。同时会见鼓舞了竺可桢晚年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更大成就,从而深化了文章主旨。 举例分析:

1.《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文中,分别写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竺可桢。但文章除了记叙接见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及谈话内容外,为什么还要写出气温、气压等气候特征? 解题思路及参与答案:

作者着重介绍的是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因上,文章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如果把气温、气压等气候特征的记叙和竺可桢形象的刻画联系起来,就会明确这里的记叙绝非闲笔,而是更清楚地表现老科学有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进行观察,从不间断地每天作记录,以突出他一丝不苟地精神。

第 5 页 2.重点句、疑难句理解和分析

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1-2级,晴转多云。

理解:这句话反映了竺可桢什么样的精神? 分析:特定的时间、地点,艰难的动作,鲜明地表现了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境界。 3.精要语段解析

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步。70多岁的竺可桢,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推重。它的价值在于充分掌握历史上气候变迁情况,古为今用,对气候的长期预报很有好处。竺可桢在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新的成就,为祖国博得新的荣誉。

[段在篇章中的益、作用]本段是文中的第三个片段,是略写。

[思想内容]略写70多岁的竺可桢在大量科学成果面前,仍不停止探索的脚步,83岁高龄又取得新的成就。 (文一) 随笔三题

第 6 页 巴金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要场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么?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第 7 页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影罢。 星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第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赞啄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象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震动,就赐予我一次祝福。

第 8 页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也了。 (文二)

读出一副坚硬的骨干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书分为四类:一是沙漏,进去多少,流出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二是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三是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出来,留在里边的全是豆渣;四是采宝石的苦工,淘汰矿渣,只拣纯净的宝石。这种划分无疑是准确生动的,但我认为还是不够。采宝石式读书固然是一种高层次的读书,但很难说是最高层次。因为宝石是自然界固有之物,采之不会增,不采也不会灭,况且采宝石辛苦倒辛苦,但终究算不上创造。故最高层次的读书应是采矿、冶炼、加工,并不断地产生出新的产品。即读书要读出智慧,读出思想,读出创造来。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不然。读好书,会读书,则开卷有益,否则肯定有害。尽信书不如无书,正是因为没有读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判断。有些人读死书、死读书,以致造成读书死,成了书呆子、腐儒和书架子,也都是读进去了,而没有读出来,没有读出思想来的结果。

古人曰人人皆可为尧舜,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意义上讲,此言不谬。其实人都是可以称为天才的,起码在某一个方面是如此。在天才的书籍里,你常可读到特别令人信服

第 9 页 的情节、语言和思想,而你和它又是那么面熟。为什么?因为有共鸣。什么叫共鸣?就是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你没有把它记录、归纳、提炼出来而已。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全在你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否又创造了新的知识。所以有人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能力,才能成为力量。这是有道理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而他们却把死读书,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驮着很多书本的驴子。鲁迅先生说过,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人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是他的思想硬。而他的思想硬正是读书读到最高层次的结果。

清朝有个县官于成龙。有一次,他出门办事,只见路上有两个汉子用门板抬着一个病人匆匆地行走,病人盖着棉被,只露出一个发髻,后面还跟着两个壮年汉子。走了一会,抬门板的人好像累了,换由跟着的两个壮汉接着抬。于成龙心中纳闷,派人追查,发现门板上不是一个女人,而是金银珠宝。于是把这些人拿下,结果破了一宗大盗窃案。 于成龙是怎么发现破绽的? 答案及分析

第 10 页 两个壮汉抬一个女病人感到非常吃力,似呼情理不合,于成龙因而怀疑抬的不是病人。

三、智能显示 1.识记下列生字注音

竺zhú桢zhēn 绍shào 渲xuàn矍jué 铄shuò 絮xù 翔xiáng 邀yāo卧wò琼qióng宪xiàn 聆líng 杞qǐ 正音字

渲正确xuàn,错误xuān

宪正确xiàn,错误xiǎn杞正确qǐ,错误qí 2.解词:矍烁翔实景观掩映聆听玉树琼枝杞人忧天 孜孜不倦饶有兴趣谈笑风生

3.学习选取生活片断塑造人物形象。4.体会景物描写和细节描绘的作用。

1.课文除了通过五个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中心以外,许多描写的作用也不小。如第四段写钢笔式的温度表磨破了小口袋盖布之一段,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细节描写(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衬托性格,突出中心,有两层含义:竺可桢的

第 11 页 观测井然有序,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长期如此,持之以恒,小口袋布就是证明。

2.请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想一想,不用议论好否?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记叙文中穿插适当的议论,用以点明意义,突出本质,渲染气氛。 3.选词填空

①他来到北海岸边,细心______: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A.观赏B.观察C.观测) ②一会儿,李四光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也应邀先后来到。屋里的气氛更加_____了。(A.活泼B.活跃C.快活) ③他的身体渐渐不好了。他仍然______气候的变化。(A.关怀B.关照C.关心) ④三位科学家用心聆听毛主席的话,得到新的______。(A.启示B.启发C.启迪) 答案:①B②B③C④A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打

,错误的①文中温度表磨破衣服小口袋盖布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 ②本文围绕中心,紧扣卓越二字选取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几个片断,具体表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献身

第 12 页 精神。() ③课文写了竺可桢与毛主席会见的情景,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会见的热烈、亲切的气氛。() ④‘自由王国’没有止境,科学家的探索也不会停止。() ⑤方志是我国古代一种记述地方情况的历史记。() 答案:①×②√③√④×⑤× 1962年春天,北京农村的花生播种后,受到严重的冻伤。其实,农民们的播种时间与两年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前两年没有发生冻伤吗? 参考答案及分析:

当时,竺可桢打开了他的日记本,从中找到了答案: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开花的日子,比1961年迟了10天,比1960年迟了5-6天。物候学的观察说明,1962年农业季节推迟了,花生的播种日期也应适当推迟才对。 由此,可以看到日记的重要作用。当你产生奇思妙想时,尽量记下灵感的足迹,奇思的闪光。

第 13 页

第17篇: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竺可桢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

竺可桢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这个问题,近两年来很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但国人有许多议论发表,即欧美人士亦注意到这个问题.各人的意见虽有不同,但归纳起来,大多数以为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先天的没有这种能力,而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环境不适宜的缘故,在《科学与技术》期刊上陈立先生《我国科学不发达之心理分析》一文里的结论是:\"中国科学之不发达,我曾溯源于:

(一)拟人思想的泛生论;

(二)没有工具思想的直观方法;

(三)没有逻辑;

(四)没有分工;

(五)客观与主观的混淆;

(六)理智的不诚实等等.但这一切我都指出,系反映着客观社会的组织,在宗法阶段的社会,便只有宗法社会

的思想。\"

去年浙江大学夏令讲习会,钱宝琮先生《吾国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原因》演说里有这样几句话:\"我国历史上亦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如历法之应用早已发明.对于地圆之说,亦早知之.然因不再继续研究其原理,以致自然科学不能继续发展,而外国人则注重实用之外,尚能继续研究,由无用而至有用,故自然科学能大有发展.为什么我国民族太注重实用呢?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中国为大陆文化,人多以农业为主,只希望能自给自足之经济。\"

同样,中英科学合作馆英国李约瑟博士,在民三十三年湄潭举行中国科学社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人会演讲里,亦以为近世科学之不能产生于中国,乃以同于环境即地理上、气候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四种阻力.地理方面,中国为大陆国,向来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和西方希腊、罗马、埃及之海洋文化不同.气候方面,亦以大陆性

1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甚强,所以水旱灾患容易发生,不得不有大规模的灌溉制度;而官僚化封建势力遂无以扫除.中国经济,和社会方面,秦朝以来,官僚士大夫专政阶段停留甚长,社会生产少有进展,造成商人阶级的没落.使中产阶级人民无由抬头,初期资本主义无由发展。而近世科学则与资本主义同将产生。

抗战前数年,德籍犹大人维特福格尔在他的研究中国社会的著作中,有一段专讲\"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他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半封建主义的欧洲,在经营规模并不大于中华帝国,甚至往往小于中华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完成了许多的科学发明和贡献.这一切显然是表示了初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特征,狂热地催促小资产阶级去积蓄势力的环境下所完成的.\"拉狄克在《中国历史上的根本问题》中曾经指出欧洲产业革命以前的西欧社会关系,和中国的这种关系有某种根本的差别.若不承认这种见解,则中国环境既和欧洲产业革命以前的环境一样,那为什么没引起科学的萌芽和科学的发展呢?\"对于这个问题他的答案是:\"除了历史科学、语言科学和哲学而外,中国只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得到了真正科学上的成就.而就整个情形看来,那和工业生产的形成有关的自然科学,不过停滞于搜集经验法则的水准罢了.汉代或汉代以前的中国,为什么在数学上和天文学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假定这些科学的产生,是建筑在各种大规模的治水工程和水利工程上的社会秩序需要上;那么只有这个时代才是这些科学的成立时期吧?\"接着他说:\"中国思想家们的智力,并没有用在那可以形成机械学体系的各种工业生产问题上面;并没有把处理这些问题作为根本的紧急任务,这个远东大国的根本智能,集中到了其他的课题,即农业秩序所产生的,及直接和农业秩序有关的,或在观念上反映着农业秩序的各种课题.\"他的结论是:\"他们在这里还不能够从亚细亚社会和欧洲社会的关联中,检讨亚细亚社会为什么不能以解体过程中的欧洲中世纪的半封建

2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主义那样的方法和程度,去推进大规模的工业经营.我们仅仅确认这个事实:即是精密的自然科学的停滞,是和这种工业上的停滞互相平行的.中国自然科学各部门所以只有贫弱的发达,井非由于偶然;而是那些妨碍自然科学发达的障碍所必然造成的结果。\"

上述四位作者对于本问题的结论,统归根到中国旧社会之不适宜于产生自然科学。钱主琮、李约瑟和维持福格尔三位先生一致主张是农业社会的制度在作梗;陈立先生的意见是由于宗法社会的组织,两者的意见实是二而一.因为宗法社会只有以农业为经济核心时才能维持,才能发展.

据京都大学教授森谷克己的意见,宗法社会的功能是:

(一)祭祀祖宗.(二)逢年逢节时合族的聚餐,

(三)亲族的丧服,

(四)同宗不婚的习惯,而最重要的是

(五)它的经济功能,即古时所谓\"兄弟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于宗,不足则资于宗\"一族内财产之有无相通办法,(《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华书局,1936年)森谷克己又说:\"在中国原始的姓氏社会的诸多职能,在字法下是很多保存着的.在这里就出现了中国社会进化之一特性.\"农民安土重迁,可以和邻县邻村的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容易保持宗法社会制度.到了工商业逐渐发达,天下之大,随处可为家庭,宗法社会的制度,即无以维持.《吕氏春秋·上农篇》对于这点说得很透澈,\"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未,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徒,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人民到皆有远志无有居德的时候,宗法社会决难维持了。

我们若承认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之所以不发达,是由于中国社会农业势力之伟大,和工商业之不发达,接着就发生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社会能保持这种压倒的势力如此之久?英国拉斯基教授说:\"政治哲学必须以历史哲学

3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为基础.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治史者各有各的观点.类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或者以为出于天命,或一种不可阻抑的势力,如黑格尔即作如此观;或者以为由于天气之变动,如热带宜于独裁,温带宜于民主;亦有把历史当做几个伟大人物的成功或失败事业史观者.但是经济生产方法的改进,最足以左右一切历史上的变动.\"(《理想与实际之国家》,英文)拉斯基又说:\"历史上变动最快的时代,亦就是经济生产方法变动最大的时代;历史上稳定的时代,亦即是经济生产方法比较固定的时代.\"而且他举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20世纪初叶几个时期作为欧洲生产方法变动最大时期,亦是思想最灿烂时期.我们从经济生产的观点来研究欧洲近世科学之兴起,方能了解16、17世纪欧洲科学之进步,决非偶然之事.一般人以为近世科学起源于伽利略、牛顿几个伟大杰出人才,实是大误.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欧工商业大为活跃.海洋中船只之驾驶,需要专门工程知识;贸易繁盛,金市不足应付,矿冶迅速发展,而开矿时又发生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在15世纪末,欧洲己有十六种机器为矿中去水的用途.航行发达,望远镜与罗盘针之制造日趋于精密.经纬之测定,又要天文知识.到1660年左右,英国有一班学者,专门为了好奇心所驱使,来集会讨论研究一切事物, 自宇宙以迄虫鱼.这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起头.英国皇家学会之所以成立于17世纪中叶,亦非偶然之事.因当时富商巨贾之特兴,造成了一个有闲阶级,时常往来旅行,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孜孜为利,而是为求知心所驱使.这实在是近世科学之开端。

我们了解近代科学和社会进化的关系,再来看我国历史上是否有一个时代可以奖励工商业的发达,初期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中产阶级能起而与专制封建势力相抗衡,如同16、17世纪欧洲新兴势力之与封建宗教相奋斗呢?历览两三千年我国历史,只有在战国到西汉中叶一个时期有此可能性;而这个时期亦是中国思想

4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史、科学史上最灿烂的一个时期.马乘风《中国经济史》里说道,\"内为战国时代之经济发展,所以随之以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亦均活跃异常.在中国文化史上来看,除了近代欧化势力东渐以外,几乎找不出一个时代.能够与战国之百家争鸣万壑奔流相比.\"张荫麟《中国史纲》中亦说:\"自从春秋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商业日渐进步,商人阶级在社会日占势力。

儒家法家虽统主张加以严厉裁制,--但汉代统一中国后,一方面废除关口和桥梁通过税,一方面开放山泽,人民垦殖,给工商业以发展的机会.此时牛耕逐渐推行,加以政府的放任,蓬勃之气象,为此后直至海诵以前,我国工商界没有超出过的.\"在汉代文景二帝时候,商人的势力最大,当时富商往往也是大地主,专川泽之利,管山川之饶,他们的生活,据晁错说:\"衣必文绣,食必粱肉,.因其宫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邀游,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犒,\"继文景而君临帝国的汉武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人.他即位后第二年,即派张春去西域.从建元六年到元狩元年,十六年中,专力排击匈奴,计九次出塞,所斩获人数在十五万人以上,把河西走廊改设武威酒泉二郡.从元狩四年到太初五年,十七年中,又把南越、朝鲜、西南夷收为郡县.汉武开拓疆域,论时间与范围统是空前的,与西欧相比,这正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广大殖民地,使工商业大可发展.据张荫鳞云:\"张骞使西域以后,各国报聘继续为郡国英豪或市井无赖辟了新的出路.\"照理论讲,文景之世商人势力既如此庞大,而接续汉武又开拓疆域,使工商业更有用武之地,那么初期资本主义就应该产生,而近代科学亦应该见萌芽了,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并不如此,其原因又何在呢?

地理的环境是有关系的,若是西域不是一片荒漠,而是一块沃土,如欧洲的乌克兰或是茫茫大海如大西洋,那大概我们历史上的发展就要大不相同.但这种推想,

5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不能解决目前所讨论的问题,灌溉的制度和君主专制政权之确立,是平行不背的;但不是树立君主专制政权重要的因素.从战国时代魏西门豹凿十二渠,韩、郑国为秦凿径水渠,蜀李冰等筑灌县水渠,直到汉武帝在关中凿六渠,这期间水利的事业的确大有发展.黑格尔、恩格斯、马克思和马札尔辈统主张水利工事的统制,建立了中国专制政权.李约瑟和维尔亦多少抱这种见解.但建立秦汉专制政权的因素,决不只此一端,马乘风举出:

(一)财政的管理及田赋的征收;

(二)常备军之训练和调动;

(三)各地执行民法和刑法的衙门;

(四)专门选拔为皇帝作愚民政策,为国家做辨护士的考试和选拔制度.这四者对于确立秦汉专制政权统比灌溉水利事业更加有力量.但究竟哪一种势力能最有效地建树了帝王的政权,摧残了商业的发展,毁灭了近代科学的萌芽呢?这我们不能不根据历史上的事实.在春秋时代,商业尚未发达,当时帝王并不感觉到商人夺取政权的威胁,所以《左传》有\"务材顺农,通商惠工\"之说;《国语》有\"轻关易道,通商宽农\"之语.那时农工商尚不分厚薄高下.春秋时代经商的子贡,不失为孔子大弟子,太史公《货殖列传》称:\"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市以聘请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到了战国,铁器己普遍应用到农耕上;施肥的方法盛行,大规模的灌溉事业亦统建设起来;农业生产大大的增加,商业亦随之以活跃.自越之计然、秦之商秧以后,重农抑商,以农为本商为末之议论勃兴.汉代初期,工商业更有长足之进步.富商之衣食住,拟于王侯;收养豪杰,权倾人主.当时的知识阶级如贾谊、董仲舒之流,就统主张严厉地裁抑商人.但是裁抑自裁抑,舆论自舆论,而文景之世,商业势力仍然继长增高.所以晁错叹息道:\"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已富贵矣.法律贵农人,而农人已贫贱矣.\"汉武开拓疆土,本可使工商业更形繁荣;但是相反的,商业

6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于汉武之世反形凋落.这是因为根据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武帝厉行了三种制度,使商人统濒于破产.第一是商人加算,与听人告缗,始于元狩三年.明邱浚《世吏正纲》卷四云:\"古者关市之征,盖恶其专利,就征其税,非隐度其所积之多少,而取之也.武帝于元光五年,既算其行者之车,至是又并算民车,且及舡焉;凡民不为吏不为三老骑士,苟有轻车,皆一算.商贾则倍之,缸五丈以上者出一算.匿而能告者以半畀之.匿而被告者称告缗。\"自告络令施行后,据说中产以上的商人,大抵破产。第二是商人不得名田.汉初富商大贾,亦多为大地主,或投资农村,如蜀宛氏之规定商人下得名田,即不得置产业;使商贾与大地主绝缘,商业资本遂以偏枯.第三是将当时最大的私人企业,盐和铁收归国营.这也是元狩三年的事,置盐宫凡二十八郡,铁官凡四十郡:设有私铸铁器及窜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据《史记·货殖列传》,秦汉之交的几位大富翁,以职业而论,多为矿冶.我们把货殖传的几个富翁,列举起来。猗顿用盐起家;郭纵以铁冶与王者相蜡富;巴蜀寡妇清传丹穴,擅利数世,秦始皇为筑怀清;蜀卓氏用铁冶富,至憧千人,田池财猎之乐拟于人君.此外以冶铁致富者,尚有程郑,宛孔氏,曹邴氏.惟白圭以善观时变,如今日之投机家,操纵市场.宣曲任氏以窖藏致富,乃今所谓囤积居奇.此外则齐师史以运输致富,乌氏倮以畜牧致富.假定司马迁这统计可靠的话,那么以盐铁起家致富的,在当时富翁总数里,十一个中要占到七个。自盐铁归为国有,这类财产就要被收没了。从上面所叙述之事

实看来,自春秋到汉初三百年中,我国商业有欣欣向荣的趋势,到汉武帝国势昌盛的时代,正应该继续发展,以达到像西洋初期资本主义的阶段,却为汉武帝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所打断了。

从战国到汉初,一方面是工商业发达时期,一方面亦是中国思想上最灿烂的一个时期.诸子百家各种学说,统在此时出现,好比西方纪元前六百年到二百年时代

7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的希腊.战国时代中国思想之所以突然解放,亦有其社会之背景.张荫麟说道:\"当封建时代的前期,贵族不独专有政权和田土,并且专有知识.闲暇和教育,是他们所独享的.在封建制度演化中,贵族的后裔,渐渐有降力平民的,知识遂渗人民间.\"(《中国史纲》第六章)马乘风亦说:\"战国时代以前,知识是贵族所独占的,贵族与农奴处于绝对不同的生活状态之下.到了战国时代,因为阶级关系的变动,昔日隶属关系之羁绊,已被打破,所以平民而求知识就成为可能的事了.\" (《中国古代经济史》第一册第二百六十一页)因为求知识之机会由上层阶级推广至于中层,甚至于下层阶级,思想就骤然解放,而突然发生异彩,一时学说并陈。但何以在这思想解放的时代,科学的思潮不能发展?对于宇宙的观感,天然事物的剖析,中国赶不止希腊呢?对于这一点,张荫麟先生亦有很好的解答。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思想与时代》第十一期)这篇文章里,他说道:\"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的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兴趣之上.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我国的《大学》、《中庸》来比,是极饶兴趣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真理的观玩.至善的生活,是无所为而为地观玩真理的生活.《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差别还不够明显么?中国人讲好德如好色,而绝不说爱智,爱天.西方人说爱智爱天,而绝不说好德如好色,\"荫麟先生所指出这中西文化在价值意识的差异,是极重要的一点,荫麟先生很谦虚他说:\"我不知道有什么事实可以解释这价值意识上的差异.\"据作者的意见,以为这也是因为中国社会一直以农业为核心的关系。

希腊社会曾经经过游牧时代.她是一个半岛,沿岸布满了无数的小岛,所滨的海是内海,而非大洋,和海外来往是很便利的,所以商业从头即易于发达。我们是一

8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个大陆国家,长江以北沿岸极少岛屿,一入茫茫大海,就毫无归宿.从殷墟时候起,即以农为主要经济生产。中国有史以来,并不知用乳酪。天上星宿,只有龙、凤、牛、龟,而没有畜牧时代主要的产业,山羊或绵羊。中国古代是否经过一个畜牧时代是疑问,即使经过亦必年代很久远,或是时间很短促。从殷商到汉初,经过至少一千二百年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社会,其束缚人民的思想、习惯、个性的势力自然非常雄厚.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人民个性的好处是诚朴、稳重、和平和坚忍;缺点是愚昧、自私、乏冒险心和不能合作.到如今,我们民族还仍然反映这种优点和缺点。《吕氏春秋·上农篇》云:\"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未,则好智;好智则多作;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古代帝王就利用这理论来提倡重农抑商.农业社会势力大,求知之心不能发达,而科学思想亦无以发展.

照上面所讲,希腊古代求知之精神既如此充足,为何希腊亦只能发达科学到一定阶段,而近世科学亦终不能实现呢,这其中重要因素,是由于奴隶制度盛行于希腊.所以古代希腊一班哲人,如发明几何学之毕达哥拉斯,主张原子论之德漠克利特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辈,虽有闲暇以沉思其高尚之理想,而不愿胼手既足以作实验,而近世科学,非手脑并用不行,英国拉伟教授说,\"有闲阶级思想上之努力,可以得到理论上之发展;但有闲阶级不愿动手.奴隶阶级可以作实际之工作,但不敢奖励使之了解高深之理论,埃及希腊罗马之所以对科学上机械上贡献之有限度者,正以此数国社会上阶层之结构.\"故据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之意见,生产劳动者不具有公民资格.希腊社会组织为有阶层的.希腊人之奴隶,即希腊人之机器.只需奴隶之代价便宜,即不需另觅代替品.反观我国社会情形,亦和希腊相似,孟子谓劳

9 2016春_世界文明史_作业9_座号:0107_姓名:刘崇淙_第5组

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士大夫阶级是劳心者,而农民苦力是劳力者.这样阶层机构,迄今还存在,长衫阶级以及学农学工的大学生,仍认动手做工为可耻,这种观念不改变,中国自然科学亦难望能发达.归根起来讲,中国农村社会的机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科学.而此种机构,此种思想,到如今还大部遗留着.人民一受教育,就以士大夫阶级自居,不肯再动手.在学校所习科目,只问其出路之好,待遇之丰,更不校量科目之基本训练如何,个人之兴趣如何.把利害之价值放在是非价值之上,而社会上一般提倡科学的人们,亦只求科学之应用.怪不得维特福格尔说:\"在现在的日益走向解体过程中的中国,上层阶级和最高官厅,也对于自然科学发生兴趣,加以奖励.但他们所怀抱的意义,和西洋完全不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谁也不能否认.\"据容闳所著《西学东渐记》,谓同治六年,曾文正公方初定捻军回到上海,去就南京两江总督任,极注意于其亲自手创之江南制造厂,文正见之,大为欢喜,容闳因劝其设立兵工学校,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大为文正所赞许.从曾文正到现在,我们提倡科学已近八十年,而仍有人主张\"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或类似的谬论.希望原子弹之发现,能打破这班人的迷梦,而使中国科学人于光明灿烂的境界。

第18篇:竺可桢与南京大学大气学院的建立

从竺可桢、涂长望气象教育思想到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建

我国现代气象教育起源,可追溯到1920年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1927年改名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文史地部开设气象学课程。竺可桢作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基人,在气象科学研究,气象站网建设、天气预报业务建设以及气象人才培养方面,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涂长望创建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为我国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教育贡献了毕生精力。

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实践

1920年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首开气象学课程,开创了在我国高等学校讲授现代气象学的先河。次年还在该校地学系(竺可桢任系主任)设立气象组,开始培养气象专业人才。1928年竺可桢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全国气象研究、观测、预报等业务工作。为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从1929年起至1937年,竺可桢亲自负责先后举办了四期气象学习班,总共培养了近百名学员。1936年4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在该校创设史地学系及其下属气象组,并使浙江大学地理系气象组成为全国气象教育主要基地之一。现在,南京大学气象学在全国首屈一指。

涂长望与竺可桢相知相交始自1934年8月。当时涂长望应竺可桢之邀,怀着回国投身革命和为祖国气象事业服务的强烈愿望,毅然放弃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从英国回到了祖国,出任气象研究所研究员。从此之后,涂长望成了竺可桢最信任、最得力的同事和助手,结下了几十年亲密无间的友好情谊。

1935年8月清华大学地学系成立气象组,急需气象学教授任课,竺可桢推荐涂长望借聘清华大学任教一年。1939年至1942年,涂长望应竺可桢之邀任教浙江大学地理系,先后开设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天气预报和大气物理,还指导了一批研究生。1943年涂长望转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讲授气候学、中国气候、理论气象等主要专业课,协同黄厦千创办气象学系,直至1949年初离开南京。

1949年新中国成立,涂长望出任军委气象局(1953年后为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局长。当时气象工作百废待兴,全国气象系统科技人员总共不到

二、三百人,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工作的需要。为解燃眉之急,作为第一步涂长望效法竺可桢举办训练班的方法,大力创办各种短训班(包括气象干部学校),培训出一批测报人员,初步缓解了气象专业人员紧缺问题,使整个气象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涂长望也很重视正规的气象专业教育。1953年底以军委气象局气象干部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涂长望亲兼校长。此后中央气象局还在原有地方气象训练班基础上创办了三所局属中等气象学校,基本解决了全国初、中级气象技术人员的正规培养问题。涂长望对高等气象教育非常重视。他一方面大力支持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业)扩大招生,增设专科班,还在1956年建议北京农业大学设立农业气象专业。同时又竭力在气象系统创办高等气象教育,1956年提出在北京气象学校增设专科性质的预报特训班。

1960年将北京气象学校改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同时招收大中专学生。1959年在涂长望提议下,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提出在南京创办气象学院的报告,1960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正式成立,1963年更名南京气象学院。

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

竺可桢与涂长望在发展我国气象教育事业上共同携手,亲密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建国前我国气象教育的三大基地——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中的两个(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是竺可桢亲手创办的,而清华大学地理系气象组(1946年后为气象系)在创立之初曾得到竺可桢大力支持。竺可桢的气象教育思想融入了三所大学的气象教育实践中。涂长望则是竺可桢办学理念的最主要实践者,并使之发扬光大。自1934年回国至1949年,涂长望先后在上述三所大学执教近十二年时间,先后开设了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大气物理、理论动力气象、长期预报等几乎全部气象学科的课程,把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气象科学理论、方法以及他本人结合我国实际所完成的系列研究成果作为教学内容,在三所大学讲授,获得极大成功。

竺可桢、涂长望的倡议与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经历1950年-1952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以及1954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气象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气象台站数量从解放初的101个,发展到1960年底的3240个。气象服务的重点也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为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服务,服务领域扩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面对新的任务和机遇,气象部门现有专业人员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充实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当时全国高校气象专业毕业生(包括专科生),虽经扩大招生以及本科生提前一年毕业等办法,仍不能满足气象部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成了发展气象事业的最主要矛盾之一。

另外,1952年在全国高校实行以院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全国原有许多综合性大学的院、系、科,被独立出来,成立单科性专门学院。高校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院校由原来高等教育部统一管理改为中央部委对口管理。高等教育部只管理院系调整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学院。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大多设有与之对口的一所或多所专门学院。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是少数几个未设下属学院的国务院直属单位之一。对比当时的苏联水文气象总局(他们就办了两所水文气象学院),结合当时全国气象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这一具体情况,气象界要求在气象局系统创办气象学院的呼声日渐高涨。

竺可桢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他列举了建立专门学院的优点有:人才集中,效率提高,可以大量培养干部;培养目标能够更加明确,可以更加适应业务上的需要;可以解决综合性大学和技术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缺点和矛盾。

竺可桢的建议集中表现出全国气象学界关心气象事业发展,关心气象人才培养的急切心情和愿望。所列三点优点,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综合性大学气象教育与气象业务部门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情况提出来的,非常切合当时实际。同时也成了未来南京气象学院应为之奋斗、努力实现的重要办学目标。

涂长望的教育思想非常明确,归纳起来即三个相结合:政治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需要相结合;短期训练与正规训练相结合。创办气象专科学校和气象学院是他的正规训练的最高层次。1953年创办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并亲兼校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1956年7月,他在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发言中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涂长望的办学愿望,深得时任高教部长的杨秀峰的大力支持。杨针对全国高校“师资、经费十分短缺,而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等实际情况,希望气象局也和其它行业一样,自己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来办气象教育。”涂长望与杨秀峰商定,计划用几年时间把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扩建成气象学院,招收学生3000人。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改属军队建制,未能实现扩建。但涂长望创办气象学院的愿望和信心始终不变。紧接着涂长望就极力倡议创办南京气象学院,并为该院未来的规模设置、领导干部安排、专业师资调配亲作考虑。

1960年元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急需大量气象专业人才,高校系统大力发展专业对口学院的背景以及在以竺可桢、涂长望为代表的气象学界的奔走呼吁下,教育部正式决定成立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同年秋季开始招生。1963年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从此走上近五十年独立创业、发展的道路。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信大人秉承竺可桢、涂长望气象教育思想,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各类气象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作贡献,并从中形成学校自身的教育传统和特色。 PS:竺可桢先生生平

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县东关镇(现属上虞县)一户小米商家庭。读完中小学后,他上了唐山路矿学堂的土木工程专科,1910年考取公费留美读大学,1913年农学院毕业,为继续学习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进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当研究生。1915年获硕士学位,1918年获博士学位。 竺可桢先生在当研究生期间就发表了多篇有关气象的文章,1916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8年发表了《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指出“台风中心,温度都突增高,湿度则剧烈减低,故必有缓和之下沉气流存在,雨云之消散与风速之衰减即系于此。”在《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这篇博士论文中,他提出以风速作为量度台风及其强度的单位,并一直沿用至今。

1918年竺可桢先生回国在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执教地理和气象专业10年,并编著了《地学通论》和《气象学》两本讲义。1921年春起,在东南大学校园设立了气象测候所(相当现在的观测站),供学生实习观测。竺先生利用这些纪录按季写成气候报告,给以后的这类工作起了示范作用。经过多年教学,培养出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地理、气象人才数十人。

1928年,竺可桢先生主持创建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他把所址定在南京北极阁,并在一年后正式开展工作。除地面观测外,还先后建立了高空气象观测(包括气球测风、探空和飞机探测)、物候观测、日射观测、空中电气观测和微尘观测。1930年元旦起,开始分析绘制东亚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他还组织了气象广播,通过上海、福州、青岛等海岸电台为海运和渔民发布台风消息和警报。他在这10年中发表的重要研究论著有20多篇,包括《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候概论》等。 1949年7月,竺可帧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在随后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郭沫若任院长)。他首先着手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又主持完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案等工作。他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0年定居北京后,竺可桢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1974年2月7日,竺可桢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第19篇: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生荣誉学籍确认实施细则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生荣誉学籍确认实施细则

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特制定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生荣誉学籍确认实施细则。

一、荣誉学籍基本条件

1.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品德优良;

2.完成学校开设的相应荣誉课程,且荣誉课程GPA 3.0以上;

3.每个长学期内(最后一个长学期除外),学生获得总学分≥22,且在相应平台(或专业)获得主修专业课程学分≥10;

4.每个长学期相应平台(或专业)所有课程平均绩点≥3.0。

二、荣誉学籍的认定

1.竺可桢学院根据荣誉学籍的基本条件,每长学期一次对学生进行荣誉学籍的认定;

2.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原则上可获荣誉学籍;

3.未达到基本条件但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或特殊情况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向竺可桢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初审后组织专家进行面试考核,决定是否授予荣誉学籍;

4.获荣誉学籍的学生名单将在竺可桢学院网上公示并长期公布。

5.对于未获荣誉学籍的学生,若其在下一长学期达到基本条件且在相应平台(或专业)所有课程平均绩点≥4.0,可以申请重新进行荣誉学籍确认;对于连续(累计)两次未能获荣誉学籍的学生,学院不再进行对其进行荣誉学籍的确认。

三、其他

本细则从2009级学生开始实施,由竺可桢学院负责解释。

第20篇:竺可桢中学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竺可桢中学

2010学年第二学期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工作依据,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深对体育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领会新课程理念,齐心协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努力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力量。

2、加强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在市各项比赛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工作要点

1、教学工作:

①认真学习课改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案有一周的储备量,杜绝上无准备的课。

②优化课堂教学,精心组织,上好每一堂课,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③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④提高课堂教学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教育与管理,防范于未然。

⑤认真抓好广播操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

2、教研工作:

①开展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探讨课改教学的模式,互相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新教改的理论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看课、评课、开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运用体育新课改的理念来上课的能力。

③坚持写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运动训练工作:

田径和篮球队训练是我们学校体育训练之根本,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实田径队和男女篮球队的训练,力争在市三人制篮球赛和市中小学校园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4、适时开展体育社团活动:

在2010年体艺节成功举行的基础上,将体艺节在学生中推广,并以此为动力,落实好“三课、两操、两活动”,在校内推广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加强身体锻炼。

四、工作安排

2月份

1、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校队训练计划

2、体育课外活动制定制度等。

3月份

1、协助学校女职委做好市女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相关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及上课的研究,组内一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进行课题研究。

3、校男女篮球队参加市三人制篮球赛。

4月份

1、全力做好初三年级体育中考备战工作

2、组内一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

5月份

1、组内一位教师上一节校级评比课

2、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6月份

1、组内一位教师上一节研讨课

2、期末总结工作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