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浮雕图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25 18:05: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浮雕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浮雕头像、胸像》课程,是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浮雕头像、胸像》的课程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浮雕头像、胸像雕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与提高学习者的分析形体与整体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视觉空间思维能力和造型素质;增进学习者从事雕塑制作与表现的能力。

浮雕头像、胸像是雕塑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使学习者为日后从事雕塑创作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课程教学将紧密联系泥塑实践,要求学习者关注人的头像、胸像解剖、运动规律和表现技巧的运用。为了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学习者要适当做些小型的人物浮雕速塑。

第二部分: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

本课程拟采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由叶庆文教授编写的《雕塑艺术》美术教材丛书,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参考书:

阿道夫*希尔德勃兰著潘耀昌等译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葛塞尔著傅雷译的《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雕塑的概念:

学习雕塑,道德要建立起雕塑的造型观念。雕塑属视觉艺术范畴,一般地讲,它是一种静态、可触、可观的三维造型形式。它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习雕塑需要培养立体形态的思维方式。

雕塑可从材料、用途、形式上划分多种类别,如:泥塑、木雕、石雕、金属雕塑;架上雕塑、室外雕塑;纪念性雕塑、装饰雕塑;圆雕、浮雕、透雕;具象雕塑、抽像雕塑等。 雕塑语言:

雕塑不同于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学习中要注重雕塑语言的探索与研究。诸如:形体、空间、量感等等,都要在具体塑造过程中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掌握。

形体:形体是雕塑的基本语言,体是由面形成的。一件雕塑面不明确就缺乏力度,显得棉软,找出面的转折十分重要。面的寻求离不开“高点”,点、线、面、体是雕塑作品形成的造型要素。塑造中要“宁方勿圆”语言肯定。

空间:雕塑作品的空间感并不完全指客观物体存在的实际空间,更主要的是指形体向周围扩张的心理“势头”、“趋向”。空间意识是艺术家特别是雕塑家必须具备的品格,它是潜在的视觉、触觉和运动的感觉。 量感:通常量是指物质的量。而量感作为雕塑术语,则是指心理的量。量感源于物理的量又与之不同,忧如重量感不单是指重,还包含着视觉上的厚重感、结实感、紧张感一样。表现量感并不完全取决于用泥的多少、物质载体的轻重,关键是正确塑造体、面的构成和联接关系。所谓量感,是充满生命力的形体所具有的生长和运动状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只要有意识地塑造物体,使之具有对外力的抵抗感(张力),自在生命感和运动感,就表达了量感。

方法步骤:

确立某种步骤,不是绝对的规范,但对初学者却非常必要。

开始做浮雕头像、胸像雕塑之前,首先要把握对客观对象(模特)的第一感受。这种鲜明的感受要贯穿塑造的全过程,这种领悟往往就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的艺术感受。

上泥前的第一步是做浮雕板,这是做浮雕头像、胸像雕塑雕塑的基础。浮雕板要根据对象的动态、比例、造型特征来进行,注重立体的框架关系,避免繁琐,讲究构图。

用泥巴塑造时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建立大型,深入刻划,总体调整。

建立大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敏锐、大胆地进行塑造,立体地捕捉大型,合理的进行体积压缩。要把对象看得单纯一些,区分本质与表象,始终抓取主要的东西。不要孤立的只注意头问的造型,要特别注意头、颈、胸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以框架观念,几何体积的观念来构筑、塑造。克服通过对轮廓来塑造的坏习惯。

深入刻划:通过对每个局部和具体刻划来充实,丰富整体造型。依据解剖知识,深入地分析,研究人类头部造型骨胳肌肉的生长规律和相互关系。力求表现具体对象的造型特征和气质,个性。这是一个分解、组合直至确立的过程。防止表面的模拟,要有选择的进行重点刻划,学会和掌握提炼概括的能力。

总体调整:从整体出发,回到“第一感受”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检查作品造型是否准确,形体、结构是否充实、严谨,大的节奏是否鲜明,是否具备一定的体感、量感和空间感,有没有把对象的气质、个性特征表现出来,作品整体是否和谐统一,是否具备一定的力度和格调,体积压缩是否合理。这一阶段要我看少做,冷静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思想明确之后,有针对性地,主动地去加以解决,直至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浮雕头像、胸像要求是强调写实,这和倡导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特点有个性的去表现并不矛盾。从一年级刚刚接触雕塑做头像到二年级具备一定的能力做浮雕头像、胸像,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学习、不断加强的过程。做好头像非一日之功,只*课堂上做几件习作远远不够,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多看、多想、多做,才能提高造型能力和艺术修养。

第四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

《浮雕头像、胸像》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安排4周。课时计划是每周16学时。教师根据学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把科学研究与艺术表现的有关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在有条件的地方,本课程可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课程教学强调理解与实践相结合。进行适当的研究性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寻找有关头像、胸像解剖的书籍和具象表现主义的学术论文来阅读,并写出简要的读书笔记,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答疑。

第五部分: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

本课程重视平时的实践,每周都安排大量的泥塑实践作业,大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在实践中理解,在理解后表现。基本上是一周安排学生完成一件头像、胸像习作,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练习的单元课时数,比如一件做两周。

本课程的期末评分形式为:作品展示,集体评分。即在作品展示现场由两名或两名以上专业老师共同评定。同时应参考任课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及日常表现的评价。

本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头像、胸像的基本解剖、运动规律和表现技巧;考察学习者整体观察与整体表现的能力素质;考察学习者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练习情况和表现情况三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90%,其它两项占总评成绩的10%。

推荐第2篇:浮雕说课稿

《浮雕》说课稿

王继凤

各位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下册第五课《浮雕》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浮雕作品,感受浮雕类型的特点。

2.用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继续体验堆塑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3.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泥浮雕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的利用各种工具、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制作泥浮雕作品。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

我们依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科和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教法如下:

1、启发引导法、

2、欣赏对比法、

3、直观演示法 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正是十

二、三岁左右的青少年,是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乐于动手,学生会爱学,乐学,学习的兴趣很高。浮雕是他们曾经见过也制作过,但还是在制作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通过教师直观演示操作及启发引导学生会解决此困难。

4、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观察对比法。

5、教学模式:引趣回忆——探究新知——实践练习、创新表现——展示作品——学会品评。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回忆展示雕塑作品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浮雕,以及浮雕特点及分类。如木浮雕、银浮雕、泥浮雕等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各种雕塑的不同材质,由此得出浮雕有木浮雕,石浮雕、玉浮雕、铜浮雕、铁浮雕、银浮雕等等。学生能认识到浮雕作品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更好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生活中不仅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需要有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的生活环境,用学过的技法来制作一件喜爱的浮雕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学会在观察中发现浮雕作品的美感,并通过语言描述,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眼睛来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注重形象生动、能突出主体、善于使用创造性的多种工具和方法手段,解决教学难点。学生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增进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最后是展示作品,学会品评。将学生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评析作品。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评析其他同学的作品。选出最佳作品,并说出它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审美,发现自身不足,寻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获取更好的发展,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评价能力。 小结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板书 浮 雕 堆塑 塑刀刻画 我的说课完毕

推荐第3篇:浮雕教案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

《浮雕》教案

长清区石麟小学 红黄蓝工作坊 孙晓红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德育渗透点) 学情分析:

本课考虑到了学生年龄小,手腕肌肉群还在发育的阶段,为了保证成功,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选用陶泥、超轻粘土等材料来创作。题材广泛,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人物。初次浮雕创作,提醒学生不要进行大场面的构思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泥浮雕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的利用各种工具、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制作泥浮雕 教具准备:雕塑的资料、图片,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示范用材料。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学具准备

陶泥、泥塑工具、报纸、画稿、抹布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述的是《人们英雄纪念碑》的故事,请大家欣赏。人们英雄纪念碑讲述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此时此刻,你什么感言?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浮雕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

一、寻美

刚才,我们观看《人们英雄纪念碑》视频,它们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浮雕),现在,我们一起去探寻浮雕的奥秘。

板书课题 :浮雕

二、|赏美

(一)这样的浮雕作品,你在哪里见过它们的足迹?

1.学生交流。

2.看看生活中的浮雕作品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二)我们一起到雕塑馆去参观看看雕塑家的作品。1.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

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战马而命人雕刻而成。

(1) 现在,这匹战马的外形怎么?

(2) 这是一匹瞟肥体壮的战马,我是怎么看出来?

教师小结: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人民英雄纪念碑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中国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这幅作品是描述了哪个场景?(虎门销烟)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我们看见一幅怎样的场景?

教师小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经历了六年的时光。它倾注了艺术家们大量的心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意大利卢卡 .德罗比亚《吹小号的人们》

这幅充满童趣的作品是意大利卢卡 .德罗比亚的作品。 《吹小号的人们》作品中,你喜欢哪一个人物?

1.用心托着长喇叭的两个孩子有不同的吹喇叭情态,一个因人矮而踮起脚。

2.前景两个跳舞的孩子,一个挺胸,一个弯腰,

教师小结:艺术家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入微观察才雕刻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给坚硬的石头以鲜活的生命力!

现在看一看美丽的家乡——长清的雕塑作品吧!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灵岩寺

作为长清人,谁来介绍一下?

教师小结: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把这些罗汉像称为“海内第一名塑”。中国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观后亦作评价:“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作为每一个长清人,我们都有义务来宣传它,欢迎全世界的人们一睹它的风采!

(三)了解雕塑分类

来看一下,两幅雕塑有什么不同?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教师小结:

圆雕: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四)浮雕的分类

这两幅作品,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欣赏,对比浮雕的分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议美

浮雕作品魅力无限,现在,我们一起创作一幅浮雕作品

(一)探讨泥塑制作步骤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手中的浮雕作品,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一下两个问题:

(1)浮雕作品的制作步骤分几步?分别是什么? (2)你发现浮雕的技法了吗?都有谁? 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

步骤:拍泥板——堆出大体形——雕刻细节(抓住特征)——整理完成 技法:堆塑

雕刻

(二)浮雕作品表现内容都有哪些?赶快看看作品?

(三)你想表现一幅什么内容的画面?

四、创美

(一)长清区石麟小学第一届“我塑我快乐”麒麟娃浮雕才艺大赛作品征集中,请同学们踊跃加入,作品要求:

1.堆塑娴熟 2.雕刻细腻 3.富有创意

(二)评选作品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1推荐自己作品 2.大众评委

好,来恭喜他们作品参加入选。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利用所学过的浮雕制作方法来美化装点我们的生活。!

五、拓美

欣赏不同材质(超轻粘土、纸艺、橡皮擦、水果)制作浮雕的作品。 板书设计:

浮雕

拍泥板

.堆塑成型

雕刻细节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浮雕》课堂展示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0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

《浮雕》教学反思

长清区石麟小学 红黄蓝工作坊 孙晓红

我在选择这一课时,首先希望孩子从美的局限中跳出来。大部分学生在几年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形成很多定式的审美,喜欢用鲜艳的纯色,画唯美的画面,很少有学生会欣赏质朴原始的泥土、石头之美,通过欣赏砖石雕刻的质朴,感受瓦当雕刻的乐趣,让质朴、原始、纯粹的另一种美也慢慢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这无疑是让孩子拥有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更多样的审美能力。

其次是能拉近学生与传统浮雕艺术的距离是生活中的浮雕,,让孩子觉得浮雕不是遥不可及的传统文化,其实就在自己的血液里,在自己的生活中。让传统文化更加深入童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的引子。在创作吉祥图案中,交流感情,共同探究;在创作吉祥图案中,激活思维,点亮创作火花。课后,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从学生的作品中折射出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同时感受到浮雕艺术朴拙浑茫的朦胧美,感触历史车轮的徐徐滚动……

百年石麟

中和致远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课

《浮雕》教学总评

《浮雕》一课是把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学习浮雕艺术的一个“引子”,既承载着深厚历史文明的积淀,又是介于“平面与立体”、“绘画与制作”等多种造型语言的综合。本课的教学设计对教材的设计意图理解得比较充分,教学环节的设计有理有序,且考虑了儿童年龄特点与生活情趣,五个环节的设计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且层层相扣,文字语言的表述也使学生有亲切感,把单纯质朴的吉祥图案当演绎出缤纷五彩。

本课淡化了雕塑技法的研究学习,砖石上的雕刻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有别于纯艺术,强化的是传统民间文化内涵与意蕴,以及简单朴实的材质与手法创造的大美。这其实与艳丽夸张的儿童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载体不同。这个把握对上好这堂课至关重要。把相对遥远陌生的浮雕拉至学生身边,使学生对砖石上的雕刻从陌生到了解再到敬佩再到感兴趣,然后蠢蠢欲动的尝试,最后是创造喜悦的交流与分享。教师备课有高起点,具体到课堂就得低落点,这个“深入浅出”就是老师该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课堂中获得传统文化和美术文化学习的最大收获,

推荐第4篇:铜浮雕教学

2010.5.10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锻铜浮雕实践教学

一、自我介绍

二、2010艺术与工艺的结合

三、材料介绍、工具介绍

四、工艺流程

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表现

一、自我介绍

尊重的领导老师,各位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大家好!很意外也很荣幸中央美院壁画系能给我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锻铜浮雕工艺,仅作交流,在此谢谢各位领导前辈们的信任!也谢谢你们不怕在工厂吃苦愿意弘扬中国传统工艺!

我叫张哲长,目前任职于北京远古时空艺术公司艺术首席设计师,从事锻铜工艺十多年了。在艺术与锻铜工艺结合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经验。

二、铜浮雕壁画艺术设计与锻铜工艺的结合

在设计方面的结合:设计之前要先想到作品完成之后的效果,与建筑机会的效果,与作品的欣赏性。 ① 构图方面,不管用什么材料都要考虑的

② 材质方面,是如何结合,材质与环境是协调与统一,用几种材料:黄铜、紫铜、白铜,及其他金属非金属的结合。

③ 制作过程中各种层次低的对比关系:这需要作者根据之前的设想效果来调整的,包括a层次相对亮度的对比 b各种肌理的对比 c各种材质的对比

表面颜色效果的处理,铜本身颜色通过烧、酸洗、药水反应,金银宝石镶嵌会出现各种肌理与色彩的变化,很丰富的─这个需要去才会达到效果,而且事半功倍。这是我开厂十多年的目的与经验。

三、①紫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②黄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③白铜 颜色与小样介绍

工具:①錾子 ②铁锤 皮锤 木锤 ③沙子 ④胶 ⑤气焊 ⑥角磨机 ⑦

工艺流程

(一)浅浮雕或图案浮雕工艺 ① 构图设计小稿

② 小稿效样,问一下各位有知道几种效样法的吗?

a、九宫格(缺点慢)b、机器放样 (缺点线放大后变粗,不准确) c、投影仪放样,可边放修(缺点慢)

③铜板猝火(掌握火候烧红即可,否则易烧化)铜板按图纸略大点拼 ④大样图粘到铜板上 ⑤放到胶上铺平,铺实,刻线 ⑥放沙地上起大行一遍 ⑦猝火

⑧放胶上敲一遍,敲鼓起 ⑨猝火

⑩反面朝放在软胶上敲一遍,修行,做深 11.猝火

12.正面朝下整形,做细部关系,中途可翻过来检查 13.猝火

14.正面朝下灌上烧化的硬胶,待冷却固定后,翻过来空胶处填胶,表面关系调整修轮廓,做各种对比关系的肌理 15.用氧气枪在铜浮雕上烤化硬胶,起出浮雕 16.焊上铁架

17.用硫酸稀释(大约10%)(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水手套)先在塑料桶里放上水(不能用金属铜)再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稀释后用布水洗浮雕表面 18.用清水冲洗

19.兑各种化学药水做颜色 20.揉出交点亮色 21.用水洗

22.干透后表面喷保护漆或上蜡 23装车安装 24.清洁保养

要点:什么造型要用相应形状的錾子

(二)做写实人物或较交浮雕造型工艺流程

1.构图设计小稿

2.小稿做成1:1的泥稿浮雕 3.翻制成玻璃钢造型

4.把拼接好的铜板铺在玻璃钢浮雕上指接敲,要点:把铜板敲到浮雕的最底点上为目的,紧贴造型

5.铜敲多了变硬,要猝火,否则易破裂,千万不能图省事 6.来回敲一猝火几遍 7.放在硬胶上做肌理 8.表面处理作色,喷漆保护

五、我就自己的观点与各位交流,请问我们学壁画目的是干什么?就是想把自己的创作构想与实践结合是不是?各位自己去想一个与环境配套的作品或自己的纯作品表现

六、接下里只针对个别有恒心有志于锻铜行业的人要讲解,如何把自己的作品让别人来接受并上墙,而且给以报酬的,创作者亲自动手去体会吧。

以上几个方面都考虑到;另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必须按流程操做。

推荐第5篇:第六次课 浮雕

第六次课

浮雕

班级:10环艺

3、5班

教学目标:对浮雕艺术的进行审美欣赏,学习浮雕的基本装饰风格及技法,掌握浮雕的制作过程,并制作出富有层次的浮雕作品。 教学重点:浮雕技法

教学难点:浮雕造型层次的把握 课时:4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一、浮雕的概念及发展

浮雕在公元前几百年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史。如我国汉代的的画像砖、北魏石窟里的浮雕、古埃及浮雕、古巴比伦的墓室浮雕以及古希腊建筑上的浮雕。这一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为人们长期地应用和继承下来。

纵观我国的历史,从商周铜器,汉代石刻,北魏浮雕,唐宋敦煌、龙门、大足的石窟艺术,到元明清以来大量的瓷器、漆器、金属、牙玉、木等工艺品上的浮雕作品,可以看到我国浮雕的艺术风格,不同于西方的一些浮雕作品,在构图和造型上注重线的应用,追求线的韵律和节奏,在线动与静的对比中,表露出东方艺术结构清晰、形象完整的形式美。

浮雕发展至今,大体上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接近于绘画,一种接近于雕塑。我国传统浮雕大多数属于前一种。埃及的《纺织,放牧》石雕,希腊的《纳拉姆辛石板》、《瓦孚金杯浮雕》,亚述王宫的《母狮石雕》,近代西方雕塑家,法国的希鲁得尔,南斯拉夫的米什特洛维奇等人的作品,也是采用这种绘画式的浮雕表现手法。这种浮雕,是在平面上塑造和刻画形象,它的形象不是大块突起,而是比较平整地贴在底板上,轮廓明确,层次清晰,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保持着完整的形象。这种浮雕,和建筑、实用品的造型紧密结合,具有丰富物体外形的装饰效果。

浮雕始于石壁面,适于建筑或墙面等平面装饰,凸起的厚度,须视建筑周围的造型凹凸而定,建筑凹凸平浅,浮雕亦以平浅为宜,建筑柱檐之类非常凸出的可用高浮雕来装饰。

浮雕适于表现侧面,如1/2侧面,3/4侧面(或称八方侧面),完全正面的浮雕做出来的效果不太好,稍从斜角望之,就面目全非,因为浮雕终究是立体的。例如人从画面直接奔出,或画中人伸臂直指观众,这在绘画上可以很好地表现,而浮雕是不可以表现的。试想怎样从浮雕中伸出一只手臂或钻出一个头来。做浮雕应尽是避免向正面突出的形象。

二、浮雕的特点

1、构图

浮雕构图跟绘画构图,除人物正、侧面处理不同外,绘画可以一部分有画,一部分空白,浮雕则要求满幅厚薄均匀,即以无空白为宜。而且,浮雕是装饰艺术,应尊重装饰艺术的一般规则与要求,即不影响被装饰物的实用性。

2、光线

光线对浮雕的影响很大。浅浮雕在正面光照下,因为缺乏阴影,立体效果不佳,在侧面光照下凹凸效果明显。雅典巴特农神庙的浮雕是由菲狄亚斯及其徒弟合作的,属于装饰浮雕,雕在神庙四周外墙的列柱上,上方近天花板。走廊上面无光,靠走廊石墀背向上的反光映照着,建筑很高,光从底部打出,到顶端后自然很微弱,但那组浮雕在微光的映照里,凹凸毕现,细腻柔和,其他光源倒没有如此好的效果。菲狄亚斯是希腊雕刻大师,他对光线的利用自有见地。

古代雕刻家直接在石壁上作浮雕,光线效果当场可看到,所以压缩程度当场可调整,而且石料坚硬平整,依壁面为基准雕凿,效果就能平准安稳。现在雕刻浮雕,先以黏土塑成,翻成石膏后交石工用点线仪量准凿石。问题是在泥塑阶段,泥塑有削增减加之便利;作者往往因过于注重具体形象而任意增减泥量,以至破坏整个平面,或者是对浮雕层次压缩之理解在似通非通之间,很容易造成弊病。浮雕若如石般平整壁面就不会平整,整个建筑庄严肃穆之气势就会被扰乱。又如浮雕某一部分过于深凹,远望如壁上有一个洞,或某一部分过分突出,阳光照之则拖下一部分投影遮没了其他部分,远看会引起各种错误理解等等。这些在构图和雕塑时首先注意。

3、造型

浮雕对雕塑家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它的形状不像自然界的形状,而是抽象于自然的。它需要用一种创造性的装饰方法而不是写实方法去创作。其高度或者说突出的形象,在不同光线下产生的变化向雕塑家提出了艺术上和技术上的挑战。正因为浮雕在艺术和技术上的独特性,使它成为雕塑家常用的表现手法,也使它成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所有的浮雕都对物体背景有一定的依赖性。浮雕所描绘的面积广阔,使雕塑家有足够的空间尽情发挥。同样一块浮雕,既可以直接在上面雕刻,也可以翻模制作。它既可以做成几乎是平面的低浮雕,也可以做成非常突出的高浮雕,这种高浮雕仅靠与背后的一点点联系与圆雕区别开。

由于浮雕高度的多种性,它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表现各种题材,大到装饰纪念碑,小到一枚硬币都少不了浮雕。因此,浮雕的装饰手法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总的来说,浮雕是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兼有绘画和雕塑的长处。浮雕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从纪念碑到工艺品的装饰,从高大的建筑到小小的纪念币上都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浮雕作品。

二、作业要求

1、内容

以植物图形为基础,设计制作一浮雕,二方连续,

以前面的动物图形为基础,作为画面主体内容,内部以植物进行装饰

2、规格

长不小于30厘米,高不小于20厘米

3、制作步骤

选图----草图------制板-----填泥------描图-------堆雕-------泥塑------修形-------塑型-------统一调整----翻模

小结:

1、浮雕是走向圆雕的基础,是环艺及装饰艺术的重要艺术手段,实用性强,作业要注重装饰实用性;

2、注重浮雕的整体构图及整体风格,作画要细致,制作要认真。

推荐第6篇:纸浮雕说课稿

《纸浮雕》说课稿

城 建 职 中 王 驰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教师下学期手工课——《纸浮雕》 教材分析

本课的类型是手工课。纸浮雕作品结合了绘画和雕塑之美,又融合了剪纸、美术、工艺、制作。用材简便,制作容易,有较强的立体效果和装饰效果,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范例和作品主题上,选取范围广泛,包括动物、花卉、景物等学生喜欢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自由设计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学习和掌握了简单的素描、水彩笔画、蜡笔画、水粉颜料画等基础训练,并在这学期学习了橡皮泥的塑造、彩绘线条的绘画,使学生不断的提高了基本功。本节课继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掌握雕塑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寻找简单可行的方法教他们制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并提高的他们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浮雕,以及纸浮雕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纸浮雕的基本方法:折、卷、剪、粘、插、接方法。

3、使学生熟悉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不同造型的纸来表现对象。

2、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立体表现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

系,理解艺术其实无处不在。

2、通过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人成就感,在实践

中体现个人价值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纸浮雕的特点和基本制作方法。

2、纸浮雕的制作步骤。

(二)难点:

1、纸浮雕的设计与构思。

2、纸浮雕物体比例的掌握。

教学方法:A.教法:欣赏法、讲解法、引导法、启发法,辅导练习法相结合。

B.学法:感知、观察,理解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范例、彩色卡纸、泡沫纸、剪刀、白乳胶等。

2、学具:彩色卡纸、泡沫纸、剪刀、白乳胶、铅笔、尺子等。

一、教学过程:

雕塑类型——欣赏纸浮雕及特点——基本方法——制作步骤——学生作业——作品展评——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引入主题:以之前绘画所用工具引导学生思考绘画工具的广泛性,画纸也能用作绘画工具,引入主题。

2、雕塑的类型。

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引出雕塑的类型:(圆雕、浮雕),区分定义指引本课主题——纸浮雕。

3、欣赏纸浮雕认识纸浮雕的特点。

我通过出示纸浮雕范例《美丽的院子》,引发学生兴趣。再展示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了解纸浮雕的特点,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围绕主题展开联想,丰富创作内容。

4、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方法。

我通过课件展示纸浮雕的各种基本方法图例,让学生分析画面里所用到的方法,对于简单的方法让学生回答,对于复杂的方法我就用典型范例讲解给学生理解。并让学生联想不同的纸可以用来表现什么对象,使学生在制作时能灵活运用。折、卷、刻、粘、插、接等方法。

5、了解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我通过展示作品的全部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纸浮雕的制作程序,并将制作程序概括为四步。 比例——造型——剪裁——粘贴。

6、学生创作。

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由练习。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最终评选三名优秀作品展示欣赏。

7、作品展示及评价。 选出有特点的作品,画面感出众的和欠缺的各三副,评价优秀的原因(造型能力、细节处理、色彩搭配、想象力和比例关系等)存在问题的画面(构图、大小关系、细节缺乏想象力等)

8、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纸浮雕的特点;基本技法及制作程序,通过《美丽的院子》我们分析了作品构思和制作步骤,我们在作业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创作出优美生动的作品。今后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来装扮和美化我们的生活。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导!谢谢大家!

9、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纸浮雕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基本制作流程。通过一年的美术基本功练习,引导学生创作作品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另外,让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纸浮雕的乐趣,而且还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推荐第7篇:浮雕设计合同

浮雕合同

甲方:华鸿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乙方:郑州市环境艺术科学研究交流中心

为了提高荥阳文博中心石材浮雕的远观效果,实现建筑物与深浮雕的完美结合,经设计师提议,石材浮雕厚度由招标中变更为17公分,恢复到原设计20公分厚和招标时20公分的厚度,达到浮雕艺术的最佳效果,经甲方和乙方多次协商,并经甲乙方、设计师、监理方、施工方等开会研究,就石材浮雕厚度由17公分,增加到20公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按设计师和甲方要求将原17公分厚石材浮雕按20公分厚打制,石材浮雕共计加厚3公分,同时,钢骨架由10#、6#槽钢、5#角钢变更为14#槽钢、7#角钢和背栓7#角钢,以及304#18㎝×8㎝×1㎝不锈钢挂件一批、钢材镀锌处理、AB胶等,共计431.㎡。

二、乙方在施工中应严格按图纸施工,确保石材、钢材厚度,严把质量标准,严把安全施工标准,增加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浮雕质量和安全生产。

三、该石材浮雕增加3公分厚度,背部挖空,增大钢骨架和不锈钢挂件等,按预算书

一、二项认可,税收另计,共计增加人民币1023409元,大写壹佰零贰万叁仟肆佰零玖元整。

四、工程完工,甲方向乙方支付该工程的85%,工程验收合格,甲方再支付乙方工程款10%,余款5%,经审计部门审计后一次性付清余款。

该协议一式六份,自签字之日起有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

推荐第8篇:金色的浮雕

《金色的浮雕》教学设计

(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为锡纸浮雕。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锡纸的特性,将锡纸以线条形式进行简单的浮雕创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锡纸的特性,锡纸以线条形式进行简单的浮雕创作;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浮雕作品,培养学生对锡纸浮雕的兴趣。引导学生尝试利用锡纸制作浮雕作品,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针对性的进行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创新和再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锡纸。

学生准备:蜡笔、彩纸、剪刀、胶水。

四、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浮雕作品图片。提问:这些作品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绘画作品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绘画是平面的,今天大家欣赏的作品立体和半立体的,我们把这种类型的作品叫浮雕。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今天学习用锡纸制作浮雕作品。(板书)──金色的浮雕

课件出示人名英雄纪念碑浮雕欣赏,加深学生对浮雕的理解。

2、探索新知

①.引导学生感受锡纸。让学生感受锡纸,教师从质感、色度等引导学生感受锡纸:锡纸也叫锡箔纸,是在一种原纸的基础上加了一层金属膜。其特点是可塑性好。

②.引导学生尝试对锡纸进行定形。引导学生尝试用工具将一张小的锡纸固定成形,并相互交流创作经验。可将其固定到笔、橡皮、尺子、盒子、盘子等工具或材料上定形,也可与彩纸、线等材料相结合使用,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最后将其粘贴到作品中合适的位置。

③.利用教学点数字资源,观看雪那娃娃制作,学习线条浮雕制作。 制作步骤:

(1)构思形象:画出草稿图,注意线条要准确、简练; (2)用锡纸将线形表现区域进行粘贴;

(3)运用色彩铅笔、油画棒等将需要勾画部分进行绘画,使画面完整。 ④.学生观看深水鱼浮雕制作,进一步学习并感悟制作步骤。

3、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同桌一组合作创作一幅以锡纸为材料的浮雕作品,主题自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4、作业讲评

引导学生展示、欣赏各自的作品。 (1)你觉得哪幅作品最有创意?

(2)你最喜欢同学的哪幅作品?为什么?

(3)谈谈你自己作品的创作构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用的是什么工具,结合什么材料制作的,作品主题是什么。)

本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并制作了锡纸浮雕,像这种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我们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只是制作的材料各异。课后,同学们可以留意观察一些优秀的浮雕作品,大家一起交流。

推荐第9篇: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2、探究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剪、刻、折、卷、切等。

3、锻炼立体造型及对形象的概括能力,设计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纸浮雕作品,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纸浮雕的剪、刻、折、卷、切、组合等多种技法的探索与应用。

四、教学难点:纸浮雕的设计。

五、教具准备:提前叮嘱学生携带有色卡纸、双面胶、剪刀等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老师出示自己所做的纸浮雕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思考制作材料是什么?用何方法制作的?从而引出课题《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二)动手体验

1、教师出示几张造型不同的白纸纸,请学生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把它变得立体起来。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并给学生鼓励。

3、同学们展示自己尝试的成果,并讲自己用了什么办法。

4、教师总结并板书(剪、刻、折、卷、拧、揉„„)。

(三)观察思考

1、请同学们看课本想想看一张纸浮雕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完成?

2、教师总结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四)实践运用

1、合作或个人制作一张纸浮雕作品(可参考资料,题材不限,如:水果、父母、朋友、风景、动物、卡通等都可以)

2、可以参照书上的图例添加或删减。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七、板书设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1、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剪、刻、折、卷、切等。

2、纸浮雕的制作步骤:构思、画图、制作。

单元教学计划

罗埠中学 罗丽君

一、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尝试不同工具,以纸为主要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用撕、剪、刻、折、卷曲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本组教材围绕“纸的设计应用”这个专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多角度的体验与尝试,强调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活动的体验与认识。在教材中,以纸为媒介,学习>、>、>的创作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尝试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勇敢去做、去表现。这样孩子们不仅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新的美术创作方法,还体验到大胆创造表现的乐趣,学习美术的兴趣也就会更加高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

2.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五、课时安排

第四课 《单色版画》 1课时 第五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1课时 第六课 《纸的立体表现—纸雕塑》 1课时

推荐第10篇:纸浮雕教案

《纸浮雕》教案

城建职中 王驰

课时:6课时 课型:综合课 授课对象: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类型是手工课。纸浮雕作品结合了绘画和雕塑之美,又融合了剪纸、美术、工艺、制作。用材简便,制作容易,有较强的立体效果和装饰效果,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范例和作品主题上,选取范围广泛,包括动物、花卉、景物等学生喜欢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自由设计和表现自我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学习和掌握了简单的素描、水彩笔画、蜡笔画、水粉颜料画等基础训练,并在这学期学习了橡皮泥的塑造、彩绘线条的绘画,使学生不断的提高了基本功。本节课继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学习掌握雕塑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寻找简单可行的方法教他们制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并提高的他们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纸浮雕,以及纸浮雕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纸浮雕的基本方法:刻、粘、接、折、卷、插等方法。

3、使学生熟悉纸浮雕的制作程序。

能力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不同造型的纸来表现对象。

2、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立体表现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情感价值目标:

1、让学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理解艺术其实无处不在。

2、通过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个人成就感,在实践

中体现个人价值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纸浮雕的特点和基本制作方法。

2、纸浮雕的制作步骤。

(二)难点:

1、纸浮雕的设计与构思。

2、纸浮雕物体比例的掌握。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法、讲解法、引导法、启发法,辅导练习法相结合。

2.学法:感知、观察,理解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范例、彩色卡纸、泡沫纸、剪刀、白乳胶等。

2、学具:彩色卡纸、泡沫纸、剪刀、白乳胶、铅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学具。 二:引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回想我们之前都用过哪些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创作?(铅笔、水彩笔、蜡笔、水粉笔、橡皮泥、勾线笔等)

问:那么还能想到有哪些工具可以进行作画?(树叶、布料、油画颜料等等) 问:我们都是将这些工具附着在什么上作画?(纸上) 引出主题:用纸作为绘画工具会是什么效果呢?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我们这节课学习——纸浮雕!什么是纸浮雕?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雕塑。

(一)、雕塑的类型。(2分钟)

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图片,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区分雕塑的类型:

圆雕——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浮雕——在一块平板(面)上将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只能从一个角度欣赏。

学生们,我们在看看纸浮雕的作品,它可以从几个角度欣赏?(一个),那么它就属于浮雕里的一种——纸浮雕。

(二)、欣赏纸浮雕认识纸浮雕的特点。(5分钟)

我展示纸浮雕的作品《美丽的院子》,引导学生发现画面里的内容。说说画面里有些什么?(山、树、房子、云朵、小路等)

“很好”,我们心目中《美丽的院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联想。丰富创作的内容。(*难点引出)

想想和之前我们所画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立体感、有前后的遮挡关系等)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我总结一下特点;

——这个作品里的物体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那么它的层次感很强对不对?

1、层次感:多层次的粘贴叠加不同颜色,展现出立体效果。

——树干、远处的山和房子我们用卡纸还是泡沫纸?为什么?(卡纸/质地坚硬符合主体)

2、质感:用不同材质的色纸展现不同物体的特质。比如小鸟用泡沫纸;花儿也用泡沫纸;树枝房子等就用卡纸。

——如果我们用一种颜色的卡纸进行叠加会出现什么效果?(区分不出物体)

3、色彩的丰富性:前后的层次用不同的色彩表现出来丰富画面。

——我们用到了剪刀、尺子、白乳胶、素描纸、卡纸、泡沫纸等很多跨类别的材料来完成一件美术作品,是不是很有趣?

4、趣味性:纸浮雕是在绘画的基础上塑造出来的,所以纸浮雕能训练学生画出他们想要的线条,并尽量简洁、干净。彩色纸的不同搭配也考验学生的色彩应运能力。并且训练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三)、学习纸浮雕的基本方法。(8分钟)

刻、粘、接、折、卷、插等方法。

《美丽的院子》里的物体都应运了哪些基本方法?(剪、粘等) 简单描述这些基本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掌握。

(四)、了解纸浮雕的制作步骤。(10分钟)

1、构思:明确制作内容。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力,丰富画面内容,并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

*难点——物体之间的构图组合与颜色的搭配:表现院子就要有房子、树、草、天空、云朵;可以加入自己想象增加画面趣味性(天空飞过的飞机、路过的大雁、院子里玩耍的小孩等)

2、画图:选出正确的颜色和材质适合的纸简练的画出物体形状。

*难点——比例:因为不在同一张纸上作画,所以物体在画面的比例就影响到画面的整体美感。问:我们平时绘画打型时先从哪里开始?然后怎样参照物的办法画出其他物体的形状的?纸浮雕也一样,我们先确定主题的位置大小根据它找出其他物体的位置大小关系。

2、裁剪:用刻刀或剪刀剪下物体。(云朵、山、树等沿画线剪下)

4、粘贴:将做好的纸雕部件由远及近粘贴在背景上。先粘贴远处淡绿色的山,接着粘贴蓝色的小山,下来是房子旁边的大叔,房子最后是进出的小路。

四、学生作业:(15分钟)

要求:

1、以《我家的小院》为题完成一幅8K大小的作业。

2、色彩丰富,富有想象力并尽量展现不同物体的质感。

3、把握好物体比例关系,创作一幅有美感的作品。

五、作品展示及评价:(2分钟)

选出有特点的作品,画面感出众的和欠缺的各三副,评价优秀的原因(造型能力、细节处理、色彩搭配、想象力和比例关系等)存在问题的画面(构图、大小关系、细节缺乏想象力等)

六、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纸浮雕的特点;基本技法及制作程序,通过《美丽的院子》我们分析了作品构思和制作步骤,我们在作业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创作出优美生动的作品。今后可以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来装扮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纸浮雕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基本制作流程。通过一年的美术基本功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是今后的主要方向。另外,让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不仅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纸浮雕的乐趣,而且还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11篇:纸浮雕教案

课 题: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年级班次:初一

课类型:技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雕塑中的浮雕,纸浮雕,并运用画、剪、刻、折的方法制作纸浮雕大鲤鱼。

2、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创造、表现、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纸浮雕的成型规律、特点、种类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以折圆几何为主的造型方法,不同分合,创造新形态。 教具准备:纸浮雕范画。

学具准备:圆规、尺子,剪刀,卡纸,胶水等。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浮雕吗?在哪里见过? 生:在一个面上的凸起。如:英雄纪念碑、九龙壁等。

2、师:谁又能知道浮雕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生:用石头、木头、铁、铜、石膏等。

首先大家来看一下,下面的几个浮雕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ppt)

讲授新知:

浮雕的定义: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种雕塑。它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形式

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浮雕在内容、形式和材质上与圆雕一样丰富多彩。浮雕的材料有石头、木头、象牙和金属等。形式上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什么叫做纸浮雕呢?

纸浮雕作品就是利用纸材的丰富性(软的、硬的、色彩单一的、鲜艳的、闪亮的等特性),经过切割、折曲、叠压等处理以后,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立体艺术造型。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产生立体效果与装饰效果,这种作品就是纸浮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纸来做浮雕画。 Ppt展示纸浮雕作品。

一、纸浮雕的种类:

1、自然型

2、几何型

3、拼合型

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纸浮雕的制作方法。示范:

1、画图。

2、先用圆规的铁脚划凹痕

(注意区分切割线和折叠线)

3、折时要深浅一致

(可以利用小镊子帮助)

4、粘接要结实(可以在切口合拢处用夹子夹牢,直至不再崩裂为止)

三、巡回辅导。

四、展示学生作品。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教师纸示浮范雕

一、浮雕的定义 区作 品

二、纸浮雕的定义

三、纸浮雕的种类 示区

学生作品展示区

第12篇:纸浮雕教案

授课内容:纸浮雕

授课地点:践行楼手工制作实训室 授 课 人:凌

授课班级:13春幼教(1)班

教学目标:

1、认识纸浮雕,了解并学会纸浮雕的制作加工技巧

2、学会多种加工技巧相结合,制作漂亮生动的浮雕作品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作能力,在学习和创造过程中感受美。教学重点:

1、纸浮雕制作的加工技巧

2、纸浮雕花的制作 教学难点:

纸浮雕制作的加工技巧在具体制作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材料和工具:

材料:手工纸、包装纸、瓦楞纸、彩色打印纸、彩色卡纸等 工具:剪刀、刻刀、圆规、三角板、直尺、胶带、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范例作品)我这里有一幅手工作品,在讲课前想先问下大家:这幅手工作品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剪贴画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种制作方法有什么优点?

(二)教学内容

一、概念

纸浮雕:是一种以纸为材料,使用剪子、刀具塑形,采用半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形象体积及起伏转折关系的造型艺术。用切刻、折叠、粘、插接、组合等技法,形成半立体化形象,将其粘贴在纸上,在特定光线下以倾斜角度观看,可产生浮雕效果。

二、材料与工具

材料:手工纸、包装纸、瓦楞纸、彩色打印纸、彩色卡纸等 工具:各种剪刀、小刀、刻刀、圆规、三角板、直尺、胶带、铅笔等

三、纸浮雕制作加工技巧

1、剪刻

2、折叠

3、弯曲

4、切挖

5、压

6、垫

7、其他辅助技巧:画、染、烧、撕、皱、扎等。

纸浮雕制作加工的技巧多样,在具体的制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相结合。 展示范例作品:请学生指出作品中用到的加工技巧。

四、纸雕画——静物花的制作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以这幅作品中的花和叶的制作为例,学习纸浮雕的制作。

1、制作方法及步骤: (1)野菊花的制作 (2)茶花的制作 (3)叶子的制作

教授并示范制作方法及过程,要求学生一起制作。

2、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纸雕花作品,3人一组。

3、小组长代表本组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作业:

综合运用纸雕画的剪、折、卷、编、刻、皱等制作技巧,制作一副多种技能相结合的纸雕画,可以是抽象作品也可以是具象作品,可以是静物也可以是人物、动物或者三者结合。

要求:

1、多种技能相结合

2、主题突出,形象生动

3、色彩鲜明,搭配合理

4、线条流畅,制作精巧

第13篇:运动会图案

2008北京奥运体育运动项目标志图案

射击花样游泳 铁人三项

曲棍球 帆船羽毛球

举重垒球 术体操

游泳 棒球皮划艇激流回旋

田径跆拳道 皮划艇静水

击剑跳水水球 拳击沙滩排球摔跤

自行车 排球体操

乒乓球蹦床 柔道

篮球足球

射箭 手球马术

第14篇:剪纸图案

我之所以情钟于剪纸,是缘于儿时乡间的生活。在乡间,只要逢年过节,迎亲嫁娶,家家都要贴窗花的。

乡下人是粗朴中藏着灵秀,稚拙中蕴着聪颖,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便会翻飞出万千天地。你剪一对猫,她剪一只虎,……二者相互交换,既满足了自家的需求,也联络了乡人的感情,把乡下人纯朴、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老祖母一天天牵引大了的。老祖母可算得剪纸的行家,她虽然老眼昏花,可剪起纸来的那份儿专注,让人怎么也想象不出。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竟那般轻盈地灵动于她的剪纸中。她的剪纸,幅幅朴实稚重,如道士画符,于随意中见匠心、洒脱。出于耳濡目染的缘故,对剪纸,我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这个人有些怪,一旦认准了死理,就一条胡同走到黑。我当初学剪纸,老祖母是极力反对的。出于纯朴的认识,说是男娃干这活儿没出息,而我却着了魔,总是缠了祖母。祖母拿她这宝贝孙儿没法,只好匀出一些彩纸来。起始当然是需纸样的,这相当于绘画中的临摹、书法中的描红。渐渐地便撇开了纸样,任由了自个儿的性情,这样的兴趣一直延续到我考上县中,因忙于学业,只好忍痛割爱,此后十多年,几乎未曾动过剪。即使动过,也纯属偶然。

工作后,更是没时间。有次参加同事的婚礼,接新娘的轿车将行时,才发现少了大红“喜”字,一时急煞了一屋子的人。我毛遂自荐,才算解了围。自此,关于我的剪纸在单位便传扬开了。于是,逢同事办喜事,多找我帮忙。有的拿来彩纸,有的干脆只带了一张嘴,我都乐于从命,这自然与我的好恶有关。因而,我每每都精心设计,在剪法、字体以及周围的搭配上力求变化:有的龙凤呈祥,有的蜂蝶双飞,有的喜鹊闹梅,有的连理相随……均取材于传统中关于姻缘美满、吉祥如意的内涵。当我欣赏着我的劳作时,那种无从有过的舒心惬意便油然而生,如立于旷远的田垄,呼吸泥土的清香。

我一向为人古板,这当然是性格所致,但也有与人玩笑之时。我有一友,性格较活跃,素喜捉弄于人,我没有少吃过他的亏。他婚娶之时,自然向我索要喜字。我于其中夹了对猫、狗相拥相吻的剪纸。二物憨态可掬,十分逗人。本来只是玩笑,也不知张贴之人有心还是无意,竟将此剪纸贴于洞房的床头柜上。直至闹毕洞房,新郎新娘红晕上飞之时,才始发现,二人实在哭笑不得。此后,每每谈及于此,免不了一番笑骂。

二、剪纸

现在的小女孩,还有多少是喜欢剪纸的,有一次上课时教我的学生们剪纸,他们欢呼雀跃,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贴满了自己的作品,当时看着这变的非常民间的教室,竟然是感动的。

真的,喜欢的人已经不多了,象过去的女孩子那样,一张红纸,一把剪刀,托寄闲情的实在是不多了。抓髻娃娃可以避祸,如果在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剪一种动物贴上,就是一年的风调雨顺,大鬼小鬼不能入门。

非常古老而生趣的传说,伴着白底窗纸上红亮亮的窗花,古中国是纯雅而迷人的。就是被岁月一再冲刷,魂消魄散,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那实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铺一张红纸,画喜欢的花样,用剪子铰,剪子尖挑挖,细细的,一花一叶,一眉一眼,沉溺情境,不知日月长。那些细密的动作,手也是有愉悦的,非常原始而清澈的快乐。

而剪成的东西,哪怕是有些细节破损了,非常不堪了,全部剪完看起来,一点也不会显,怎样都是好看的,它本身就是稚拙的,美在形式,莹莹一片喜气,非常的包容。

而刺绣也是一样,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对面上铺的一个女孩子,人长的很美,有一次靠在床上,就着窗外的阳光慵懒的绣一支银色的芦苇,那一幕我记了很久。

我一直觉得那是女孩子失落的童话。

现在这童话大家都已经不爱做了,而老公作为我的忠实观众也热爱起来,他心血来潮的时候陪我一起做,埋头苦挖,手居然比我还巧。每次都能剪出翻新的花样,闲情偶寄,非常的自得。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人家卖剪纸的,非常复杂而漂亮的花样,一个才可以卖10块钱。他的童话感立时受到了打击,垂头丧气,替中国古老的手工艺术鸣了一路的不平。

其实有什么不平,我们谁也没有本事去维持一个古老民间的传统,我们为自己做的,也不过是打发日月的游戏,再假装深刻一点,也不过是寻找一些现实生活之外的宁静和心情。

但我有时候真的会想,如果再过几代人,我们再想见到这些手工制作,古朴美丽的剪纸,会不会要去博物馆。

那该多么可惜。

三、庭院深深梦剪纸

从云的婚礼上回来,更多的是回想她新房里的剪纸和窗玻璃上贴着的各色窗花,那是我们同行到平遥时收获的最好礼物。

一个夏日的黄昏,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我们相约到了平遥古城。古城真的有些老了,斑驳的城墙上透着沧桑,写着苍凉,甚至断砖残墙内还弥漫着战争的气息。但我却喜欢空气中弥散着的淡淡醋香,尘土味,还有剪纸艺术里浓浓的人情味。

入住“熙仁泰客栈”后,我在迷宫般的深深庭院里寻找自己的房间,穿越几曲回廊,路经“花好月圆”、“别有洞天”、“天光云影”、“宁静致远”等小屋,在挂着红灯笼、贴着窗花的卷帘门前,我看到了“淡泊明志”的字样,这是我今夜的归宿,也是我一生向往的归宿。放下行李,来不及多想,就和云投奔古城的街市。或许古城的夜晚是最具魅力的,那些沿街的红灯笼亮起来了,喜洋洋笑迎南来北往客,贴着窗花的玻璃被室内灯光点亮,朦胧间就有了许多温暖的怀想,而我和云则一头扎进剪纸世家李秀英的店铺,消费掉了大半晚上的时光。

云在剪纸店里挑选着自己结婚用的款式各异的喜字,而我则是毫无知觉地被吸引,陶醉在或素或彩的剪纸艺术里。那些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单一或重叠的剪纸图案,线条明快、流畅,内容丰富、凝练,寓意灵悟、深远,使人恍如走进了红尘之外的伊甸园,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安,口极世间之淡之后的一种对灵魂的洗礼。诸如“千手观音”、“百蝶图”、“八节康宁”、“五毒协和”、“四合如意”、“双喜临门”等,把中国的吉祥数字与一年的节气联系起来,使人更多了几分对宇宙内、天地间万物神秘契合的由衷向往;那些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则栩栩如生,应有尽有,使人陶醉在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与生灵们息息相关的人间乐园;一些代表人物如“圣人孔子”、“红楼梦”、“水浒”、戏剧人物脸谱等,惟妙惟肖,神态逼真,不仅使人在欣赏剪纸的同时品味艺术作品间的相互融合,也感受到了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民间艺人那一双巧手,是如何将大千世界的万物生灵、民间传说汇集于一把小小的剪刀之下的?给人以心灵的启迪,情操的陶冶、生命的哲思,令人叹为观止。剪纸和邮票、火花一样都有观赏价值,却又具有了美化生活的价值。逢年过节,娶妻嫁女,寿诞之期,红、黄等色剪窗花贴在门楣或玻璃上,清新、大方,使自家的院落喜气盈盈,生机盎然。云在温馨的剪纸家园里,为自己挑选了许多精美的剪纸,想像和她的“百子图”绸缎被褥辉映在一起,一定是别具风格,时尚中透着传统。而自己在十余年前走进婚姻的殿堂时,也曾在新房的窗子上、门楣上、床头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只不过那时是请身旁的朋友剪的,没有如此多翻新的花样。至今还保留着一张特大号“心心相印”的花鸟双喜图,它代表的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传统婚礼的古典情结。

店铺要打烊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客栈。其实,在剪纸之乡的平遥,剪纸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饭店,还是客栈,抑或是农家小院,几乎有窗子的地方都会贴上几张剪纸,单色的剪纸粗犷、质朴,彩色剪纸则婉约柔丽,剪纸的图案往往往寓示着吉祥的祝福。如鸡和如意图案表示吉祥如意;莲和鱼图案表示连年有余;“八节康宁”表示一整年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梅兰菊竹则表示君子的气节。

我的住处窗子上则贴了一幅书童嬉戏图,正应了“淡泊明志”的主题,屋内墙上的一首唐人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则多了几分雅致,也仿佛迎合了第一次到平遥旅人的新娘般的心情。仰面躺在床上,透过屋顶天窗,便可欣赏到夏日夜晚满天星光了。一种感觉油然而起,一个人在古城是很容易迷失的,若不告诉任何人,今夜身在何处,又有谁会在意一个人的来处和去向呢?即使告诉了亲朋好友在平遥古城,在这个庭院深深的一个角落、一个小屋里,有又谁会找得到呢?想想还有那些剪纸,那些飞鸟、花卉、人物生生不息,在身旁起舞、在古城翩然、在许多人的梦里绽放,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安静地融入古城的夜色。

“梦里不知身是客”,今夜我一定会梦了、醉了,梦见自己成了平遥的一夜新娘,醉成了剪纸红红的脸庞。

第15篇:瓷器图案

瓷器图案——十二月花图

成套瓷杯的花卉纹饰。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十二只瓷杯为一套,每只杯上按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某月各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相应的诗句。如:正月,梅花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花神西施。七月,葵花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花神徐贤妃。九月,菊花花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

道光十二花神杯

粉彩万花赏富贵天球瓶

这款万花赏粉彩花瓶高53cm,最大腹径39cm,口径12cm,底径18cm。采用景德镇上等白瓷所精制。器型硕大,釉面肥润,画面色彩艳丽,构图精细。器型以赏瓶和天球瓶为原型,圆球状的瓶主体象征地球,瓶体上百朵色彩斑斓、争奇斗艳的国花,则象征着世界人民和睦相处的繁荣盛世。“万花赏”富贵天球瓶的细节处理也独具匠心,瓶颈顶部以如意纹装饰,瓶底部边角以莲花瓣纹为装饰。整器以各种花卉为纹饰,刻画的入瓷三分,令人惊叹!是一件具有极高价值的瓷器精品。

第16篇:剪纸图案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下面来看看剪纸图案大全及方法和简单剪纸图案大全。

民间剪纸的创造者把剪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古图腾的崇拜,是民间剪纸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表现这些充满民俗、信仰、哲学的主题,只能从主观出发去想象,这就使剪纸的形象随心所欲,而描绘内心物象离不开夸张的艺术语言。

主要材料:彩纸

所需工具:剪刀铅笔

制作步骤: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第4步:

第5步:

第6步:

第7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剪纸图案大全及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多关于剪纸图案大全的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装修网。

第17篇:图案~教案

课题:基础图案

年级:初中二年级1班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及其主要构成形式。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并结合欣赏我国古代文物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的二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纹样的构成与配色。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

1、针织花边,民族花带2~3条。

2、古代及少数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

3、二方连续纹样骨式图。

4、不同的构成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5、绘制步骤分解图。

6、运用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

学具:铅笔、橡皮、直尺、课本、作业本、水粉颜料(6色、12色均可)、水彩笔(大、小各一支)、调色盘、盛水瓶、课本、作业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1分钟)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约1分钟)

以提问形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单独纹样——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单独使用的纹样。出示针织花边,民族花带向学生提问:这些东西平时称它为什么(学生答:花边),那么这些花边是怎样设计绘制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1、概念:

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2、意义:(出示古代及兄弟民族在器物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图例及现代日常生活用具有实物)(约4分钟)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纹样……二方连续纹样由于具有重复、条理、节奏等形式,应用最多: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已有了很高的成就;商周时青铜器上二方连续纹样风格厚重、古朴变化极多;汉代漆器上面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唐草纹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富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兄弟民族在服饰和用具的美化上多用二方连续纹样,并有其各自的传统特色。如广西的壮锦,四川的蜀锦、湘西苗族花带、土家族织锦……。在人堑娜粘I钪校钣镁咂魑锛敖ㄖ笆紊希搅蒲淖笆我菜娲杉喝缛局幕ú肌⒒ù蒲⑹榧淖拌⑸唐钒啊⒑诎灞ǖ拿阑染惴河τ谩O旅嫖颐抢唇步捕搅蒲罨镜墓钩尚问剑?BR>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散点式、倾斜式、垂直式、波纹式、水平式、几何式、结合式等,每种形式可有四种排列方式:顺序排列、颠倒排列、正反顺序排列、正反颠倒排列。 展示各种不同的骨式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给学生欣赏并让学生通过实例辨别出各种骨式。

4、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底色:底色是为花纹服务的,为的是增强画面层次,突出花纹。一般淡底色配深花纹或深底色配淡底色花纹,但都必须适当掌握明度。使纹样在底色上鲜明突出。底色要求均匀,一般要加入白粉颜料才容易均匀,如果用水粉颜料,就不一定要加白色。

5、设计与绘制步骤:

画两根平行线,并适当定出长度.根据长度划分若干等分单位.构思设计:根据用途,内容,表现形式确定纹样的骨式,在草稿纸上精心设计绘制出一个单位纹样.将设计好的单位纹样复拓到每一个单位上完成铅笔稿,着色完成作业。

设计要点:

组织节构要有节奏感、韵律感。

不同题材要选用恰当的骨式。

注意各种骨式的综合运用。

注意单位纹样相结合时的关系。

学生作业:

设计制作一条有4-5个单位的花边。

要求:1.以你喜欢的花卉或动物为题材,进行纹样设计,造型要简洁、概括。

2.课内要完成铅笔稿。

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姓名:潘婷

学号:2008110537

班级:书画班

第18篇:图案课程标准

图案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图案》是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为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奠定基础,为彩妆设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为面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还是形象设计师、化妆师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目的培养学生对图案的理解与认识并掌握。

二、课程性质

本专业面向形象设计公司、影楼、彩妆销售三大行业,以化妆师为培养目标。注重化妆、造型方面的职业技能培养,根据实际岗位技能需求,着力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和造就学生对实际个例具体分析、设定计划及到最后实施造型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行业就业标准,使其符合相应的职业岗位要求。同时锻炼学生在工作中的协调沟通能力。本课程依据校企合作的现代化教学理念,以色彩学、服装设计、艺术鉴赏、美容、美甲、礼仪等的学习为基础,与化妆与造型的实践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形象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本课程开发主要针对美发与形象艺术设计专业,也可以成为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表演、行政事务管理等专业的辅助课程。

三、课程要求

通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图案的概念,起源、应用,图案的造型,在实践中掌握具象造型、抽象造型的变化方法,掌握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的设计,及在彩妆中的应用

四、课程设计

1、图案概述,造型与变化;

2、单独纹样与应用;

3、适合纹样与应用;

4、连续纹样与应用。

第19篇:8、纸黏土浮雕

八、纸黏土浮雕

(-)教学目标

1.掌握纸黏土制作的简单技法。2.学会规划制作流程。

3.能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图完成简单“纸黏土浮雕”的制作。(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纸黏土的制作技法,能根据教材中的步骤说明完成简单纸黏上浮雕的制作

2.教学难点:设计制作流程。(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黏土浮雕成品;相关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纸黏土材料;自备背景底板一张;制作工 具等。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浮雕艺术引入项目。

2.探究学习,认知材料,学习技法。

提问:请大家观察纸黏土浮雕图片,说一说它们的立体效果是如何呈现出来的。(用纸黏土捏出来,然后粘贴在纸上) 介绍纸黏土及使用纸黏土制作的浮雕展示纸黏土制作工具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教师系统梳理讲解纸黏土制作的技法:拉、捏、搓、卷压、插、接、贴

提问:以前的课程中,我们都是按照步骤说明制作的,这次我们试一试先不看步骤说明,自己说一说这个向日葵纸黏土浮雕应该怎么制作,流程是什么? 学生一边讨论,教师一边启发: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制作部件、组合安装、测试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制订计划、方案的能力) 3.实践体验,制作浮雕。

让学生自己设计向日葵纸黏土浮雕的草图,教师指导并修改,要考虑各色纸黏土材料的数量。

让学生按照自己整理的制作流程开始制作。(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流程制作) 学生绘制背景底板,捏制部件、组装。 4.交流分享,评评议议。

让学生展示作品,比一比谁的纸黏土浮雕制作得最好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评互评,着重对流程合理、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5.拓展活动,巩固知识。(可以作为课外内容)

第20篇:浮雕与泥板说课稿

《浮雕与泥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点头)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3课《浮雕与泥板》,下面我准备(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方面来说一说。(等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浮雕与泥板》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课时为1课时。本课以“花”为导入,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学习内容,主要通过欣赏、观察、说说来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植物的形状美、色彩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油画、国画、浮雕不同形式表现花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浮雕。配合教材中的浮雕艺术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浮雕特有的艺术魅力。利用橡皮泥或纸黏土来揉、搓、捏、压、刻、贴等泥塑技能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泥板浮雕的前后层次、凹凸的画面,感受浮雕与泥板的艺术魅力,从而促进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一节集欣赏、合作、互动、实践融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描画、色彩画、剪纸、撕纸、版画等表现手法来表现画面。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础知识,了解泥板浮雕的基本方法和塑造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教学重难点。

①知识与技能: A、了解浮雕,掌握泥板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完成一幅浮雕作品。 B、学习评价词汇:前后层次,凹凸起伏,塑刻技法.②过程与方法: A、在欣赏中发现浮雕制作的特点,尝试用泥板或彩泥创作一幅浮雕作品。 B、在尝试中自主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 C、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浮雕泥板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A、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感受浮雕与泥板的艺术魅力。

4、教学重点: 能用泥条,泥块表现浮雕凹凸的画面.

5、教学难点: 能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浮雕.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浮雕泥板范品、橡皮泥或纸黏土等。 .

三、说学情分析:

1 八年级学生对各种\"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和塑造工具的使用技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能够利用线条和色块写实的表现所出观察到的物体。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观察能力强、喜爱实践动手操作,而《浮雕与泥板》这课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说教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展示法,比较法,观察发现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欣赏导入:

1、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真正的带入课堂,所以在教学一开始,我是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植物为导入。

2、为了更好的导入课题,我采用比较法,出示多种表现花画面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做到过渡自然,还能更好的揭示课题, (出示不同表现形式作品进行比较如国画、水彩,油画等)

3、提示课题:对,是浮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浮雕与泥板,并板书课题:《浮雕与泥板》

(二)、课堂发展

1、欣赏教材中的浮雕艺术作品,如《昭陵六骏》、宁岗的《荷趣》、黑格比的《云水间》、《人命英雄纪念碑——八一南昌起义》让学生感受浮雕艺术的魅力。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浮雕与泥板。

2、为了让学生感知各种\"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泥浮雕,比较其不同的艺术效果,我展示许多的浮雕泥板作品,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 ⑴、用\"橡皮泥\",\"纸粘土\",\"粘土\"塑造的浮雕泥板作品给你什么感觉?与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目的不但能让学生知道浮雕泥板的特征是给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觉,具有前后不同层次、遮挡关系,还能突破了知识技能的认知目标。

⑵、作者是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画面的呢?指名学生汇报,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浮雕泥板凹凸起伏的设计有个初步的了解。

3、学习浮雕作品的布局。

为了能让学生学习掌握表现不同浮雕作品和布局。我设计了观察和比较的活动。

活动一:我出不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说说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花、果、叶、茎、不同形态特征和色彩特征。小组讨论,指名学生代表回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会仔细观察生活,感受不同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在创作时才能让学生大胆选材,表现出和大家与众不同的浮雕泥板来。

活动二:出示学生浮雕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画面上怎样安排植物,使画面构图饱 2 满?怎样处理植物的前后层次?哪些地方是塑?哪些地方是刻?单色浮雕和彩色各有什么艺术效果?指名学生回答,并强调在制作浮雕泥板时要注意前后层次,塑刻技法。这样设计的目的能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重点。

尝试、探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将泥团、泥条、泥块形成凹凸起伏的点、线、面,简洁夸张地表现植物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根据课本自主学习浮雕泥板的塑造步骤,指名学生说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示范浮雕泥板的塑造步骤方法。

第1步:设计画稿,第2步:根据画稿压出底板,用工具在泥板上刻去多余的部分。第3步:在泥板上根据你设计的植物的不同层次添加好叶、花、果、茎。这样设计目的能让学生更有信心塑造出自己喜欢浮雕泥板作品,不会无从下手。

5、引导学生回忆泥塑的基本方法:揉一揉,(泥团揉一揉)挫一挫,(泥条挫一挫)捏一捏,(形状捏一捏)压一压,(泥板压一压)贴一贴(细节贴一贴)

6、布置作业:选择自己熟悉的植物,抓住它的特征,设计制作成泥板浮雕

⑴、课件出示泥板浮雕的塑造要求:A、要有前后层次、遮挡关系,B、画面构图要饱满,C、有凹凸感,作品与从不同。

⑵、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下大胆表现浮雕泥板,教师辅导。

(三)、分享评价:

1、小组评价:我是怎样塑出或刻出凹凸起伏的画面的

评价标准: A、要有前后层次、遮挡关系,B、画面构图要饱满,C、有凹凸感,作品与从不同。

2、展示评学生作品

3、小结与情感教育:我们这节课学会了塑造浮雕泥板,而且塑造很多优秀浮雕泥板作品,是很不错的,学习浮雕与泥板的同时提醒你们要爱护环境,爱护植物。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喜欢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六:说板书设计: 泥板浮雕 第1步:设计画稿, 第2步:制作底板。

这节课说到这,谢谢各位评委的指导。

浮雕图案
《浮雕图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