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明月明年何处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2 15:09:3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何处春江无明月——观《感动中国》有感

何处春江无明月——观《感动中国》有感

张瀚月

今天,学校组织统一观看《感动中国》,十数年以来,一直陪伴着我们,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感动中国》这一节目。

十几年,我们为它洒下无数泪水,这些事迹无时无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这些人物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与我同岁的壮族小女孩——何玥。她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帮助他人的可爱的小姑娘。无论她生活的多么困难,她也总是选择去帮助他人。可为什么?这么一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会得了脑瘤?我为她那短暂但又绚丽的生命感到惋惜。

在她最危难的时刻,老师捐给她的两千多元钱她再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捐出去!她是一个伟大的姑娘!在危难的时候还不忘记帮助别人。在她得知她的病情之后,她很坦然的对她的父母说:我要捐献器官。一句很普通的话语,但其中包含了多大的意义!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说的话。正如她姑姑所说,那时的他,脑袋里应该长满了让她痛苦不堪的肿瘤,但谁又想得到,她会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世上每天都有数万人或者更多的人死去,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出与何玥同样的决定呢?与她同龄的恐怕就更没有了吧!我不懂,何玥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是否是在想那些的得到救助的人的高兴而又愉悦的表情?这世上有多少人拥有着这样的想法:既然是完整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完整的离去。但在何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女看来,只要能够帮助他人,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也在所不惜。

何玥就如一株顽强的蒲公英,飞到哪里,都会留下属于她的痕迹。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器官在其他人的身体里继续存活。没错,何玥她永远都会活在这个世上,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存活,更是属于精神上的存活!

推荐第2篇:明月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一、酒适消愁

李白诗歌中最大的寄托是消愁。由于社会现实残酷地粉碎了诗人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诗人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行,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打发日子,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见愁之深,愁之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更可见一个憔悴行吟的诗人在无助地呻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何等孤独,何等寂寞,然而在这大孤独、大寂寞的后面又是又有何等的深悲巨痛。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加上其性格个性,让其喊出“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的呼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愁之深广如此,吓煞人!酒之效用如此也吓煞人。我们也可见诗人在理想破灭后的悲愤。特别其在贬夜郎后所写的诗中,更深沉地体现这类思绪。“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愿结千江流,添成万行泪”。无边的惆怅,无限的空虚,在悲愤的诗人笔下显得动人心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于是诗人只“感叹欲叹息,对酒还自倾”了。

二、酒寓行乐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在现实中四处碰壁后陷入了人生如梦虚无的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中,把自己完全沉浸于酒里,以酒行乐,在酒中寻找那种落魄与寂寞。诗人是忧郁的,愤怒的,然而在诗中却处处呈现一种行乐的姿态。“琴奏龙门之绿相,玉壶美酒省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诗人在诗中反复的述说自己及时行乐的思想,这显然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特别是其被放逐出长安,赐金奉还后,其“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四首》)”的思想也就更加明显了。

“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萧龙管行相催”。对淫乐生活的追求,不作丝毫掩藏,袒露胸臆,古今中外谁敢与君相提并论。其任情率真,大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颓废思想。然而我们应该全面去分析这种及时行乐思想的产生,源于诗人理想的破灭,在诗中诗人还写道:“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漓,倒著还骑马”,是逍遥,更多的是一种颓废的行乐思想。

在此时此刻,我们对诗人是否会产生一种厌恶思想呢?一般是不会的,诗人醉生梦死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如果我们的心能与诗人相通,在读诗人诗句时,只会产生深沉的叹息,心灵深处只会产生沉重的颤栗,“行乐”是“痛”啊!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好个“不知何处是他乡”,其实这不过是诗人以酒消愁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用现实的流行语说,即是“玩世不恭”。好可怜的“玩世不恭”,好可怜的诗人呦!“蟹螯即今夜,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不管世事如何,只知取酒寻欢作乐,大有“千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味。“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醉又何妨?诗人只要在酒中找到了真趣,只要在酒中找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就够了。“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悲歌行》)这种对浮生逝去太频的感叹,诗人笔下屡屡皆是,然而诗人真是从内心去寻欢作乐吗?不是,这只不过是对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罢了,然而这种反抗有时是极有力的。

三、酒显豪放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在李白诗中,豪放情怀常注其间,虽然怀才不遇和人生如梦充斥其内心,但从其处世态度仍然是豪放的,仍然以一种乐观的笔触写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写出诗人在对待现实和理想产生的矛盾时以酒表达出自己百折不挠的追求。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这种形象,是诗人最向往的豪侠形象,也是诗人笔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征。

“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柔,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种游侠的英姿,正是诗人理想中的英雄豪杰,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将满腹韬略和武艺尽情展示,大济天下苍生,在这种豪迈的气势中体现了出来。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诗人已经等不及了,他在希望尽快得到朝廷的重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诗人的自信,使诗中处处都显示出豪放的气势。“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扶风豪士歌》)何等洒脱,何等潇洒。然而,诗人却总是在碰壁,尽历沧桑后,对一切障碍的象征,都欲扫之为快,“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又写道“今日竹村宴,我家贤侍郎。三杯容小阮,醉后发清狂。”正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言出天地外,诗出鬼神哀。”(皮日休语)。其在《醉后醉从甥高镇》诗中说:“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写其惨状,然而在末尾又要将宝剑“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何等潇洒,何等狂放。即使在频遭丧乱,困顿流离中,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减,在这豪放、疏狂的后面,其愤怒、抑郁仍深深根植于诗人骨髓中。正如杜甫赠诗中写“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诗人在豪放的深处,实是对社会的一种失望与抗争。清汪琬就说:“先生本非狂,古之天人也”。要不,谪仙怎么又会醉生梦死,天天沉浸于酒缸之中呢?豪放飘逸是其诗风,酒是一剂催化剂,但这豪放飘逸的深处有何等让人心酸。

四、酒衬逍遥

“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显示李白处世态度,“逍遥”,是其在失意后所表现出的旷达人生观。这其中,道家思想也就体现了出来。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这当中隐逸出世的思想,看上去是逍遥的,无牵无挂的,但是又是令诗人难以忍受的。于是,就纵情诗酒,寻欢作乐,以乐抑悲,“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可不是吗?诗人的内心是极想出仕的,然而在四处碰壁后,便将出仕思想放纵诗酒,“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颓废,消极,然而这种思想,却掩藏不住诗人那颗滚烫的心。“无为”只是社会的不允许。“行路难”的哀叹,换成了“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何等逍遥,何等旷达,又云“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诗人已经被隐世思想左右了,诗人由于没有入仕的出路,只能借这种逍遥来掩饰内心的不满和痛苦。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这当中,有大苦大悲,不能言传,岂是一般人能领略的。“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逐臣”的遭遇,又岂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作者的表现仍然是旷达的,这是含着眼泪的笑啊!“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江夏赠韦南陵冰》)。这已经不再涉及官场和仕途了。那么热衷于“大济天下苍生”的人,一下子变得如此,个中原因,还用说吗?幸好有道家的逍遥无为的思想,给予诗人一种解脱的办法,以笑当哭,真是可悲!然而我们眼里看到的诗人却是逍遥的,无忧无虑的,我们莫被诗人骗了,从逍遥的外表看诗人的内心,我们能更好地从本质上把握诗人的逍遥,我们也应好好品味“酒肆藏名三十春”的苦痛了。

五、酒能言志

“试借君王王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在《永王东巡歌》中李白以诗抒写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欲安天下济苍生的远大理想。特别是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任情倾泻,真可谓“天然去雕饰”,酒这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酒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其《南陵别儿童入京》写道“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更抒其壮志“扬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且是蓬蒿人”,可见其豪情壮志,溢于笔端,那种自信的风格,至今犹为世人敬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总幻想能实现其“奋其所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建立“济苍生”、“定寰宇”的大事业。但在现实中却总是常常碰壁,李白的一生,是不平的一生,又是不停地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地抗争的一生,这种济天下的理想到老仍未消减。其《赠钱征君少阳》:“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赠人犹现诗人理想,大有“烈士暮年,重心不已”之壮志。“东山高卧时醒来,欲济苍生未为晚”。《梁园吟》然而在不受重用,诗人只有“浪迹纵酒,以至昏秽。”(李阳冰语),自己也对天长叹:“空怀钓鳌心,从此别宫阙”。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的最大安慰。但自始至终,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用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六、酒增友谊

“食出野田美,酒临远水倾,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号》)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见诗人在对待友人的那种深情厚谊。“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见酒与友谊的密切联系。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种对待朋友的深情,至今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其送杜甫诗云:“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逝水,海色明组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把两位伟大诗人之间的友谊写得鲜活,让人感动万分。《送殷淑》云:“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尽手中杯”。不写离愁别恨,,一味劝酒,而情意自现。《送韩侍御之广德》:“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明月,酣歌一夜送泉明。”诗句浑然天成,有如行云流水一般,而诗人对友人的那种感情又显得多么淳朴、天真、直率、自然,实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对于约友人吟酒中,诗人《春日独坐,寄郑明府》云:“情人到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在等待友人产生疑问同时,对友人的思念仍表露诗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诗人当时何曾也不会没有这种感觉吧!在李白诗中,还有一类写与下层人民交往的诗,更能显示出诗人的高风亮节。《哭宣城善酿纪叟》中写道:“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何等深情,对一个酿酒老头,更能体现出诗人对情的诊视,对酒的钟爱。这比起“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那种傲岸不羁,鄙薄权贵,豪迈不群的自由个性,与李白对待友人的态度相对照,又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其实,在与酒有关的诗中,这种写与朋友深情厚谊离愁别恨的诗歌,何止百首,它都或多或少既写友情,又言愁苦,又写狂放,又寓逍遥,给后人们呈现上的是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珍珠。从李白给友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友谊地久天长”,妙哉!

综上所述可见,李白的饮酒诗,无论是述志抒怀,揭露现实,表达行乐思想,寄托深沉哀愁,还是展示其豪放风采,寄寓浓浓友情,他都在字里行间贯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虽然李白“痛饮狂歌醒复醉,飞扬跋扈为谁雄?”是对世道的一种消极反抗,但李白诗中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足以让后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了。他以其惊人的才华,将其“大济天下苍生”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交融在一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后人们创作出了惊世骇俗、万世不朽的诗篇。特别是其饮酒诗,更是让古今中外所有饮酒诗自惭形秽,黯然失色。

推荐第3篇:看陨石坠落何处着家诗歌[材料]

好累

想睡

却舍不得睡

于是

东游西荡

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幼儿

朋友

你可知晓

不是我不想睡

只因为

我怕睡了

就错过许多绝世美丽

美丽的心思

美丽的怀想

美丽的月影蒙蒙

如清水澈映着瞭望的人儿

那一怀思绪

为了谁

你说

你有满腔愁

无处诉

你说

你有豪情万千

无处伸展

你说

无奈的人

只有托付月儿

索取未圆的梦

这个世界

有欢笑

亦有哀愁

有相聚

亦有别离

有好运

亦有歹运

不要站在一条线上

把岁月过得

极为风光或者惊险

我有千忧

与己无忧

我有万愁

与己无愁

我悲伤我的朋友

或熟悉或陌生

还在与命运做着

难以想象不屈的的斗争

我悲伤

有人为了三餐的粮食

还有那可怜的一点点理想

日以继夜

双鬓如霜

理想

却总那么遥远

我悲伤

有人家财万贯

楼台一座又一座

远有青山

近有良铺

脸上竟整日苦着

诉说TA的哀怨

我悲伤

为何老天

要让贫穷与疾病

不离不弃

TA们像寒冬瑟瑟发抖的

两片树叶

谁能温暖得了谁

我悲伤

为何有些所谓优雅的富人

牵着名贵的狗

穿着花衣裳

日出万金

经过穷人身边

显摆TA的狗

有多\"尊贵\"

还有TA大模大样

跟TA的爱狗一样显得极其\"尊贵\"

这是个

人性与金钱较量的社会

是正义与邪恶斗智斗勇的社会

是良知与欲望搏斗的社会

我们都是凡人

每天做着凡人凡事

离不开米与票子

可我们得记住

首先

我们是个人

与人性相违背的事请远离

这需要我们的良知

遇到歪风吹来的甜蜜

坚决的用正义的眼对视说:不!

陨石

之所以叫陨石

是有他的特别光辉

与不凡的诞生历程

他的价值无法估量

我们人的生命

来自于偶然

仅此一次

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我们的旅程

如同陨石坠落

仓促而尊贵

而所言所行

不求清史留名

但求这世于心无愧

心安处

便是最好的着落

推荐第4篇: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很早之前便听闻过这样一本书。

前段时间一同事翻阅报纸,指着阅读版说:“这里的好书你看过几本?”当时便汗颜,刊载的十多本我俩竟没有一本是拜读过的。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立马让另一同事订购了这些书。

隔个星期订购的三本书便到了手上,我最先拿起这本《乡关何处》,在闲暇开始了断断续续的阅读。多日之后,才被我囫囵吞枣读完,不免感到仓促浅薄。作者于1962年出生在湖北恩施,他所生活的年代,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传奇。野夫经历中国*的时期,十年浩劫、改革开放、六年的牢狱生活、现在自由自主和平时期,所以他的作品留下了时代深深的烙印。以各个人物为主线,娓娓述说,讲述了我们这一辈的孩子没有感受过的爱与恨,痛与笑,*与安稳,以及表达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等。

章诒和在序言夸赞野夫的作品是由哭泣的大地孕育出来的。微风漾水,淡霭凄林,有着丰富的人生意味。他的写作,很传统。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像块状物那般结实。情感浓烈,但有控制。文字朴素,又带着优雅。对人的描写采用线性白妙法,对事物的思考也是东方式的,围绕着主脉一路探究、追述下去„„这些都是反对野夫作品的概论式讲解,太抽象,太深奥,对于我来说,这本书里的文字很多地方我并为理解透彻,而今只能谈谈我读完之后有所思吧。

《江上的母亲》一文中,野夫68岁的母亲为了不拖累刚刚出狱不久的儿子,走向了“水冷如刀”的长江,用淡然沉默却又刚烈决绝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他在文中说:“那时水冷如刀,朝阳似血,真难以想象我柔肠寸断的老母,是怎样一步几回头地走向那亘古奔流的大河的„„她艰难的一跃轰然划破默默秋江,那惨烈的涟漪却至今荡漾在我的心头”,这样短短的几句话让人感觉如有巨石堵在心头,他怀念母亲时候的无尽悲凉、沧桑跃然纸上。我不由地触动于这位老人的无私,感受到了身为游子无尽的悔恨之意。而他怀念外婆的《坟灯》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私了一辈子的老人,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善良和慈悲,那样的豁达与通明。以至于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也没能完成回归故乡的夙愿,最后在入土十年之后重返家园。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一不诉说着外婆的勤劳还有朴实,无一不在表达野夫的深切怀念之意,这种亲情感人肺腑。

《大伯的革命与爱情》讲述了张志超在那个*的年代被时代湮灭了爱情。他与王冰松相识于革命年代,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颠沛流离,创办社团,宣传进步思想,而他毕生追求的爱情却因为革命的谎言无疾而终,只在相隔半个世纪后和曾经的恋人相对无言。

作者通过记叙故朋旧友的几篇文章诠释了自己对人生感悟:比如老刘的婚姻,告诉我们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坎坷之中那一种被欺骗后豁达的照单全收?他又借老李的经历写下了承诺的真义:遵循自己的承诺,不原谅别人的食言。懂得了承诺、经历过伤害,再来谈爱情,才不那么徒劳与轻率。

在该书的篇尾,作者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这样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是啊,这时故乡,就是那曾经消逝的美好回忆。在这样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价值观都已经改天换地,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为人处世的根?

这本书,有一些些诙谐,有一些些哀伤,也有着对美好人性的诠释。阅读它,也是对那些我们不曾历练的岁月的一次徜徉,更是来自心灵的一种涤荡。何妨在闲暇捧起来一读呢?

推荐第5篇:一轮明月

《一轮明月》读后感

《一轮明月》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人的两世:一世李叔同,一世弘一法师。

可以说这两世截然相反,李叔同多才赋华,弘一法师清静慈悲。但是截然相反的两世,却有着同样的声望。

电影从一扇“三重门”开始的,孩童时候封建大屋的三扇传统高门被打开,迎来的是一连串洋人的东西和观念时,观者早就看出了这个孩子的不寻常。

出生在天津富庶家庭的李叔同,父母都信佛,在李叔同的成长中,这一点影响着他从小就有着悲天悯人的佛缘情怀。这也为他之后决心做和尚做了铺垫。

之后他开始留学日本,李叔同组织文化社赈灾义演,话剧《茶花女》的成功演出,让他名声大噪。回国后,被聘为教师的他,一面像清泉似的润泽教化学生的心灵,一面编刊物,搞创新,宣传民主改革。对书法篆刻绘画诗文音乐无所不通的李叔同,希望从文化艺术方面唤起民众改变国势。

可惜,作为中国艺术先驱者,他的努力并不能与传统的教育制度抗衡。中国人从那时起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美育的不重视,想在中国建立一种纯粹的艺术,几乎是没可能的,现在也不例外。后来,即使在知心挚友和大批学生的支持下,世人还是向他投来了异类的目光。

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死亡诗社》的“盗火者”,给人带来光明,却永远背负着盗火的罪名。

他的理想在这里受挫了,他的坚持在这里动摇了,他的人生也在这里转折了。成就卓越的爱国者,断然之间抛弃了眼前的一切,包括最爱的妻子,成为了僧侣。

影片中,当李叔同从好友夏丏尊处得《断食》书后便一心向佛,在夜里与妻子雪子话别。雪子哭泣着劝阻李叔同去做日本的和尚,因为日本的和尚可以带妻同修。但李叔同拒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只做中国的和尚。”此情此景此节,让所有的中国人落泪。

弘一大师便是那时起的法号,刚进佛家,弘一大师选择了几百年来让人却步的律学修行,从此,弘一大师走上了律学研究的人生,一生严律,在僧途上取得相当大的声望。

由猛烈的太阳变成柔和的明月,弘一大师前半辈子观念自由开放、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后半辈子四大皆空、心空祥静,留给我极为丰富而复杂的思考。是追求也好,是坚持也好,是脱俗也好,是逃避也好,都不重要了,因为这一切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阔的胸怀。还记得,面对这样的转变,弘一大师自己只用了四个字来解释:人世难料。

推荐第6篇:明月寄相思

明月寄相思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大街小巷摆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弥漫着香甜,散发着中秋的味道和浓浓的乡思。此时正是筹备月饼,筹备礼物,筹划着一个圆满的归期,是游子们最美好的心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与亲人团聚,是多少人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温暖期待和精神寄托。伴随着中秋的气息,许许多多的人踏上了回家的路。而有一些人,却为了工作,为了把机会留给更多的人,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他们舍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伟大但却光荣。

也许在这个思乡的季节,朋友你正在他乡的月光下,用生硬的乡音,描述着自己离乡的故事。

也许你正在怀念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感受那份甜蜜。回味悠长的深深的祝福……

也许你的思念,使泪水很快战胜了你的意志。

身在异乡为异客,只把他乡认故乡。我们太执着于对故乡的留恋而忘却异乡本也是故乡。 其实,故乡或者异乡,都不过是一丝淡淡的思念罢了。

在我们普阳这个大集体里,有来之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但由于工作原因,过节不能回家陪亲人一起度过,独守那份寂寞和相思,其实仔细想想,你们并不孤单,因为你们还有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还有关心你们的领导,在这个思乡的季节里,给自己的家人打打电话,说说话,报个平安,和朋友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用农村人最纯朴的方式,品味着乡下原始的月饼,度过每一个中秋月圆的夜晚。我想那也是最温暖和幸福的事。朋友别忧伤,普阳就是你的家,这里的兄弟姐妹就是你的亲人。

中秋月明,骨肉情深。让我们一起祝福全天下勤劳的人们幸福、平安。

二钢厂:杨富强

2011.9

推荐第7篇:文明月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2-2013志愿者活动

材 料 汇 编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五月

雷锋月活动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积极响应日前团中央向全国志愿者发出的号召,动员和组织广大志愿者服务校园、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融入社会,为配合推动我院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而发挥应有作用,按照院团委要求,我系特开展“雷锋活动月”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切实加强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进一步做好雷锋月工作,特制定出雷锋月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交通工程系雷锋月工作计划

一、活动背景

210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14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最切实的行动倡导学生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展现我校师生的无私奉献。坚持从青年思想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广大学生的人生观方面的问题,激发广大学生乐于助人的热情,实现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使同学深刻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

2、通过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强化公民道德意识,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向雷锋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三、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深化志愿服务”

四、活动时间

2013年3月5日—3月31日

五、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内容:

1、系部制作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宣传版面,宣传、学习雷锋精神。

2、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自行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

(1)各班级在自己的固定教室出关于“雷锋月”的宣传版面;

(2)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学习雷锋生平事迹;

(3)谈谈自己身边的活雷锋事迹,树立典型,号召团支部学习。

3、开展系列微话题活动,通过微博、QQ等宣传工具弘扬雷锋精神。

通过发布#城建人都是活雷锋#、#志愿者微榜样#等微话题对周边的“活雷锋”和志愿者活动进行广泛传播和宣传,在全校营造更加浓厚的活动气氛。

4、践行雷锋精神,清洁平西湖。

活动时间:2013年3月16日,

活动地点:平西湖湖岸

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唤醒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更多群众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

5、打扫图书馆卫生。

活动时间:2012年3月23日

地点: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6、维护交通秩序。

活动时间:2013年3月30日

活动地点:平顶山新城区

活动目的:从实际出发,结合交通工程系专业特色,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大家、回报社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大家自发的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

在这三月里我们举办了许多活动。平顶山植树活动,让绿色充满在我们生活

的没一个角落,让我们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绿色,用我们的行动来阐释对环境的爱护。图书馆之行,让我们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走进敬老院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寂寞和心声,给我们生动的一课。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全。下面具体介绍雷锋月举办活动。

1、植树活动:

3月9号,天气有点微冷,刮着刺骨的小风,但是天气的变化并不能阻挡我们植树的热情。一大早大家就按时来到集合地点学校南门。到了山顶公园之后大家分工明确,植树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当大家看到自己植的树时都特别高兴,有的同学还亲自为自己的小树制作了树签,来确保明年还能够识别自己的树。

2、示范绿地卫生打扫:

宣传环保精神,不仅是时代需求,也是当代青年的责任。努力去提倡同学们爱护植物,保护环境。让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把绿色文化宣传到全校师生的心中;为践行雷锋精神,绿化环境、保护环境交通工程系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3年3月16日下午组织人员打扫校园绿地。

在此次活动中,不仅增强协会各成员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提高大家对绿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激情,增强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同学们心中的影响力,扩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园中的活动阵地,为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践行雷锋精神—清洁平西湖

为了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来,。2013年3月16日交通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举行“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践行雷锋精神清洁平西湖活动.平西湖的三月到处都孕育着生机,很多人都来到这里游玩,但这样就带来了环境问题。草坪上有许多纸屑、食品包装纸等生活垃圾。志愿者自备工具将这些生活垃圾一一清理出来,同时他们制止了游客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并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树立环保意识。

4、图书馆之行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

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爱护书籍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责任。因此,2013年3月23日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到图书馆整理书籍,檫洗书架。

5、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3月30号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举行了以“心中常亮红绿灯,交通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知识宣讲活动。

志愿者来到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街口,为路上的行人,以及乘客和司机耐心详尽的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并发一些印有常用的交通知识的传单,以提醒他们应该有的交通安全意识。市民纷纷响应支持志愿者的活动,并在后来的签字活动中签字,表示以后定会时刻记住应有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在群众的热烈响应和配合下,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6、爱传万家,关爱老人:

伴随党的十八大的圆满召开和雷锋月“学雷锋活动”的积极响应,为了进一步弘扬十八大精神和雷锋精神,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于2013年3月30日前往平顶山市蚀阳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爱心。

志愿者在敬老院各展其能为老人带来温暖和欢乐,擦窗扫地,嘘寒问暖,表演节目,赚的老人满心欢喜,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而对老人送去温暖的同时,志愿者也受益匪浅,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总体来说今年的雷锋月活动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我们系所有的干事很累但是确实快乐着。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本着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态度,谱写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新篇章!我们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也将会将不断创新,以“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服务大众”为目的,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

活动图片见附件。

交通工程系团总支 交通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年3月30日

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总结

为了构建安全、平稳、快捷、和谐的交通,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了解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加深中小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5月10-11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在平顶山市区多个交通事故多发地举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

志愿者注意到十字交叉路口,交通比较繁忙,车辆、行人都比较多,交通秩序比较混乱。此路段违规行驶和停车现象比较严重,显然他们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并不多,或者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调查的过程中仅仅三十分钟一个十字交叉路口就有七八次不同程度的车辆违规现象,甚至有的车辆在禁止掉头的路段掉头。为了构建安全、快速、平稳的城市交通,我认为光靠交通警察的督察,交通现状也是难以改善的,还要全名提高司机的法律法规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学生横穿马路与翻越护栏的现象也频频发生。根据调查一些横穿公路的中小学生,他们知道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差,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来引导他们。一些老年人也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通过抽样调查,他们大多不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横穿公路只是为了方便,但是忽略了生命安全。从未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有横穿公路、翻越护栏的现象,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大多数未成年人在学校或者其他地方接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同时,他们对现在交通安全现状也不太满意,希望得到改善。

对于中年人来说,大多数对交通安全知识都有了解,但是除了司机外,其他人对交通法律法规了解的不够全面,大多数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有些市民竟然不了解交通灯的含义,这让我们志愿者很疑惑,可能是以前的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而许多市民了解交通安全知识,但是,他们却同样不顾及交通事故的危及,横穿公路、翻越护栏。而且,许多人了解交通法律法规,但是他们却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明知故犯的嫌疑,许多人都是等到发生交通事故才后悔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许多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却不遵守交通规则,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提高了广大公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锻炼出了一批有经验的志愿者,但同时我们也深知交通安全教育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号召广大青年志愿者加入到交通安全知识宣讲实践活动中来!

安全出行,文明交通

车祸猛于虎,千万别马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24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这个现象,由北京慈善协会、中国汽车报社主办,河南城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安全出行,文明交通”公益活动于2013年5月10日—11日在平顶山市区举行。

此次活动共有2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之前,志愿者制作了交通安全知识手册、文明交通宣传条幅。活动期间,志愿者向市民发放特制交通安全知识手册,向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和小朋友讲解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这次活动参与者还有平顶山交警大队警员,志愿者向他们了解了平顶山市区各个主要交通要道的交通情况以及周边市民所掌握交通安全知识的情况。在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市民在宣传条幅上签字支持活动。

这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警惕性,有望达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团总支

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3年5月11日

推荐第8篇:明月公园

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与使用人群行为关系分

明月公园于2014年7月1日开园,位于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古城墙以北,荆沙大道以南地区,东起荆沙大道与荆州大道交汇处,西至小北门城门原红砖渔场地区。明月公园规划公园总面积21.53平方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6.51平方公顷,水体面积11.89平方公顷。园内有求索桥、明月桥、望月桥、龙凤桥等多座小桥,行走于小桥上,穿梭于河塘上,一步一景,人仿佛在画中游,自然、人文,交相辉映、和谐统一。明月公园是一座极具荆楚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景观由“一环两带四区”构成:“一环”为景区主环路,“两带”为景区北部雕塑景观带、南部荆楚民俗景观带,“四区”为荆楚名人区、明月景区、爱情园和荆楚民俗区。

植物类型与空间特征

(1)开敞空间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视线通透,视野辽阔。外向,无私密性

(2)半开敞空间四周不完全开敞,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遮挡,视线时而通透,

时而受阻,富于变化

(3)封闭空间植物高过人的视线,人的视线在四周和上方均被屏蔽的空间,成为封闭空间,空间黑暗,无方向性,私密性与隔离性强

(4)覆盖空间由乔木浓密的树冠相互交接构成覆盖顶面,视线不能向上,只能通过四周通透的空间。

(5)纵深空间两侧从上到下均被植物所挡,形成纵深空间。具有方向感,将人的视线引向空间的端点。

(6)垂直空间四周从上到下均被植物所挡,形成垂直空间.视线四周受阻,只能由地面导向天空,空间高度感强。

植物配置形式与空间形式

选取荆州本地原生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生态优先,模拟荆州地区植物群落,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高低错落搭配,保留原来塘堤上高大挺拔的水杉树作为水体的自然分割带,留存护城河旁的柳树作为水 体和城墙的衬景,保存较为优美的原水体轮廓。另外对需要大面积种植的乔灌木、草本植物尽量采取本地 原生植物,对需要作为景观点缀的少量植物则以生态性和低成本性为参

考原则,适当选取外地植物种类。 在植物种植方面,按照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合理分配空间,并留足未来生长发展空间,非填空式布 置堆砌植物。在公园旅游线路与景观设计方面,充分考虑路径随景观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做到植物季相 变化、高低层次变化、通道路径变化、景观节点变化、景观片区边缘变化、景观区域变化、水体动静曲 折变化的同步和协调,所有这些构成要素在变化的同时又是统一于景观的流动生长理念之中,自然景观 和建筑、建筑小品等其他设施融为一体,所有景观在生长过程中流动起来,步移景异,亲新、自然,潜 移默化地将风俗文化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情景交融。

灰色基础设施 “绿色化” 荆州市明月公园规划设计原有基础设施以灰色调为主,设计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景观塑造手法 赋予 “灰色”基础设施以灵性,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使其 “绿色化”,让原本略显单调的灰色基础设施散 发出艺术的光芒,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得以延续,又与当前科技完美结合,减少总体基础设施投入的同 时创造出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

在照明和广播设施的设计方面,照明灯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同时考虑到荆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 殊性,采取蕴含荆楚特殊文化内涵的双龙双凤扁担型和花纹外包镂空型复古式照明灯具设计,造型优 美,材质精良,在完成基础照明功能之外,也创造了良好的人造景观游览灯光环境,同时节省了空间。

植物形式与人的知觉体验

明月公园设计过程中在生态设计的理念上还融入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元素,让整个设计能够承 担更多的功能和使命,把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融入到实体景观的物质载体中,将水乡文化、民风民俗潜 移默化的传达给游人。 在建筑小品配置方面,荆楚名人园的细节设计最能体现生态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内涵的统一性,其 以荆楚历史名人为主线,每位名人形成独立小景区,以建筑、建筑小品、纪念亭、雕塑、字刻、特殊喻 意植被种植和文学作品直接展示等方式间接或直接地展示荆楚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游客的 参与体验与相互交流探讨,更加自然地探求、吸收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了公园景区润物细无声的最 高境界。 在特殊寓意植物配置方面,荆楚民俗园主要种植桃树、柳树、樱花、紫薇、紫荆等本地传统树种, 桃红柳绿,色彩亮丽,同时配有渔鼓、民俗剪纸等传统习俗的雕塑,共同象征着荆州的民俗文化内容和 形式的丰富多彩和历久弥新;荆楚名人园主要种植梅花、腊梅、香樟树,象征着这些名人的不屈不朽的 气节,一身傲骨,万古流芳。

推荐第9篇:董明月

心中的那份爱

二年二班 董明月

那是一份怎样的爱呢?每每在我无助时,总会将一种力量神奇地注入我的心里,让我沐浴着爱的温暖,而不再彷徨„„

那是一个魁伟的身材,略显瘦削。平素不爱说话,沉默而倔强地忙着家里家外的活计。只是为了我,他却可以去改变一切。

我的家在农村。在祖祖辈辈忙着春种秋收的氛围里,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我去城里上学。当时,我才只有七岁啊!只身离开父母,寄宿在一个素不相识的学后班里。我哭,我闹,仿佛自己被遗弃了,伤心极了。可他却说:“咱要从小立大志。你不能总腻着父母撒娇,长大上大学才是有出息啊!好好学习吧,这儿可是现在全城里最大最好的能住宿的地方啦。”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便萌生了一个战胜孤独的希望:我和村里的同龄人不一样,我得上大学呢!

我一直在这个学后班里寄宿,读完了小学,开始上初中了。他按课后班老师的安排,把我送进了人们口碑最好的学校。但这里,一个班里有百十来个同学。也许是自律能力弱吧,我的成绩大不如从前。读到初二,摇摇下坠的成绩已经离考上重点高中的底线越来越远了。我很灰心,认为自己是农村的孩子,就是不如城里的学生聪明。那个来此读书的梦想也虚化成曾经的肥皂泡。我很空虚,也很无聊。莫名其妙的认定这就是我的命。再说,乡下那么多的孩子不也活得挺好吗?我从心里一放松,学习就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了。

家里知道了我的情况后,一筹莫展。除了焦虑,就是伤痛。伤心十来年对我的苦心培养将要付之东流,痛惜我的未来也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或者靠出卖苦力,终将摆脱不了父辈一样的生活。妈妈哭得两眼红肿,看到我时还在不停地啜泣。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我又会怎么办呢?只是无谓地陪着妈妈落泪。但他始终沉默着,沉默得令人窒息。

几天后,他跟我说:“转学吧!”对于学习,我真的感到很困惑,仿佛自己已没有出路了。茫然地点头同意。他似乎觉察到什么,对我说:“我已经找过很多人,打听清楚了。这所学校很适合你这样的寄读学生。好好学吧!”于是,我便来到了现在的学校,一所真正的寄宿制学校。在这里,每班学生都是三四十人。差不多堂堂课,我都会被提问。很多老师都说我智商高,反应快。渐渐地,我又找到了那份对学习的热爱。

临近初三了,我的成绩还不够理想。我很担心自己中考失利,也清楚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于是,我便想降级,夯实基础。当我怯怯地把想法告诉他时,他却无比激动地说:“好!我的好女儿终于找回自己喽!”这一次,他倒不假思索地听了我的,而且,不大的眼睛里还溢出晶莹的泪。那浅浅的泪痕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我竟然考了全班第一!这可是我上初中以来唯一的一次呀!真不晓得,他会怎么想呢?他一定会继续沉默着,沉默地警策我去一如既往地勤勉苦学„„会的,为了心中的那份爱,我一定会把成功的姿态坚持到最后!

难忘那一幕

二年二班

董明月

春华秋实,岁月如歌。曾经的往事有多少被尘封?但惟独那一幕,让我久久难忘„„

那是在三年前,我刚刚读小学四年级。

“铃铃铃”的铃声,把放学后的夕阳震亮。小同学们都蜂拥着跑出了教室,奔向早在校门外等候的爸爸妈妈。唯有我,只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窗外。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忙着干活,很晚才回家,不能来接我。所以,我每天都是自己走回家。踽踽独行的时候,常常让我有种莫名的感伤,觉得自己很不幸。

尤其是今天,因为准备参加一个规模较大的竞赛,我被老师留下来补课。望着窗外的小同学一个个雀跃着依偎到父母的身边,那神情真是幸福极了。我便咬咬牙,狠劲地让自己去听课,专注地听。

老师耐心地为我讲解,渐渐地天都黑了。但我们俩谁都没有注意到,忘情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突然,走廊里传来一声急促而洪亮的询问声:“还有学生在吗?”——啊,是爸爸的声音!我惊喜地叫着:“爸爸,我在这儿!”

循声而入的爸爸,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顺着发迹,一溜溜汗水都汇成了小溪流。“怎么这样急呀?”我问。“咳,以为你出事了呗。”爸爸如释重负地说。

原来,爸爸收活后按时回家。远远望见家里没亮灯,就有些着急了,以为我病了,要不然会自己写作业的。快步走到家一看,门还锁着呢。于是便左邻右舍地找,村子里的几个亲戚家也去了,却都不见我的影子。更不巧的是手机又坏了。这下,爸爸可真急了,一口气跑到了学校。见教室内有灯光,才急忙询问。

回家时,我幸福地牵起爸爸的手,却发现他的手上有红红的血迹!爸爸解释说:“看,刚才光顾着快跑赶路,连石头都没看见。结果摔了一跤,把手弄破了皮,没啥事的。” 爸爸轻描淡写地说着,可我却分明地感到了自己在爸爸心中的分量,很重很重。

老师也由衷地对爸爸说:“真是个好样的家长!望女心切呀。” 虽然,我只能拽着爸爸的一个小拇指了,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其他的小同学逊色。

那一夜,在漫天的星光下,我依偎着爸爸走得特别自豪。 相信,那晚的感觉一定能鞭策我去走好一生的路。

即使人在天涯,而那充满父亲热望的路却永远会在脚下延伸。

家乡的美

二年二班

董明月

梦中,总有一番美丽的图景萦绕着我,那便是我的家乡。

一棵棵高大的杏树像昂头挺立的卫士,耸耸地伫立在村庄的上空。于是,人们就都把小村叫成望杏村。走出村落的我,倒仿佛是那杏在望着我,一如母亲的目光轻轻抚过我的行踪,令人留恋那杏,那村。

在村子的东头坐落着我的家。家中的小院不大却溢满了我童年的欢笑。院子的后方便是一片土坡,长满茂密的丛林。曾几何时,这里就是我的乐园。每当我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都会独自走上坡顶,极力地向远处望去,心中的杂念便莫名的了然无存,好像被那厚厚的土、浓浓的绿所吸收了一样。心绪也变得明净爽朗。我喜欢在树林里放声高歌,嘹亮的声音响彻天地。偶尔,还会有一些小鸟儿来凑热闹,叽叽喳喳地闹着,好像在帮我伴奏。如今,在鸟儿的喧哗中,还会有歌声响起吗?

在林子的尽头,是一方零乱而富有意趣的荒草地。绿油油的草,肆意地伸枝展叶。它们怎么长都可以,怎么长都可爱。走进草丛,其间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小小的,像星星,像眼睛,调皮地引逗着你的视线。更有那数不胜数的蒲公英,随着徐徐吹起的风,绽开了一朵朵白色的降落伞,悠悠然地飘向不知名的远处,飘走了乡村的气息。如我,也是一柄乡村的降落伞吗?带着父母的心飘向遥远的将来„„却总把思念寄托在梦里。

记忆中,最顽强的还是长满篱笆墙的爬山虎。每当它迎着曙光绽开自己的花朵时,总会被太阳晒得萎蔫,喇叭形的花瓣缩成一粒干瘪的豆豆。但它从不放弃,第二天黎明依然会笑傲满墙的灿烂。日复一日,它坚强的攀爬,终于赢得了满院的辉煌——所有的草上、树上、篱笆上都是它的领地。虽然它的每一朵花都没有长久的存留,但它却每天都能新生自己美丽的花朵。而且,一天比一天多。生命在此刻积聚成不朽的壮丽。这让想到了自己的学习:天天坚持,也许会攀上最高处。但日复一日的坚韧,却是脚下这不起眼的一步努力。如果哪一天松懈了,也许会导致满盘皆输。爬山虎啊,你无脚,让我警醒自己的双脚该何去何从。

不知不觉中,又一次徜徉在家乡的美色中,真的流连忘返了。

慈母情深

二年二班

董明月

妈妈对我的爱,我永远都忘不了。

那是在一个炎热的下午,妈妈来看我。我们高兴地走进了兔儿岭超市。刚走进去,我就觉得特别闷热,头有些发晕。妈妈就把我领出来,可没走出门口,我就晕倒,什么也不知道了。

听妈妈说,当时围过来好些人。妈妈一边抱着我,一边大喊着:“哪位好心人,帮忙拿瓶水!”水拿来后,妈妈慢慢把它渗入我的嘴里。我渐渐苏醒过来,可以活动了。但妈妈却还是不放心,她坚持把我带到了医院。医生说我血压低,妈妈似乎不信,她有点怀疑我的脑袋有毛病,因为我已经不是一次晕倒了。于是,妈妈便楼上楼下地跑,又是开单子,又是找医生,又是交钱,累得她是满头大汗。当我在CT室里检查时,她却在门口来回走了二十多趟!当结果出来时,医生确认我没有别的毛病,就是血压低。妈妈又一次问医生血压低也至于这样啊,医生推断说这可能与营养不良有关系。不想这却深深触动了妈妈的心。

回家后,妈妈便和爸爸商量,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决定:爸爸独自在家留守,妈妈来双辽陪读。说时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以后,我每天上学都会有妈妈陪伴。每天,妈妈早早起来为我煮牛奶。而且,会变着花样儿给我做吃的:香辣肉丝、酸菜炖肉、红烧带鱼„„有些只有在年节才会吃到的佳肴,妈妈也给我搬上了日常的饭桌。在妈妈的精心料理下,我的身体好多了,再也没有晕过去。

放寒假了,很多同学都回家去了。我想,我们一家三口也可以团聚了。可妈妈却说我体质弱,平时上课学习一定会吃力。现在正好用些时间补习补习功课。于是,从放假以来,妈妈每天早晨都送我去老师家补课,到了晚上再把我接回住处。望着妈妈在冰天雪地里为我不辞辛苦地奔走忙碌,我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妈妈啊,您的爱,女儿什么时候能弥补得了啊!

想想我晕倒时,妈妈的急切;想想我学习时,妈妈的恳切„„不止一次,我不禁悄悄落泪。也许我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的良苦用心。也许只有这样,她才会欣慰地感到她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妈妈的爱让我心潮澎湃,我多想向着天空大声呼唤:“妈妈,您辛苦了!”近在咫尺的您,听到女儿震彻云霄的心声了吗?

童年往事

二年二班

董明月

回想童年那一幕幕往事,不禁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那次为心爱的泥娃娃洗澡,更让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才四岁,正是咿呀学语,对周围一切都充满好奇的时候。妈妈总会买一些玩具,把我扔在家里和它们玩儿。她自己却忙一些家务活。在这些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蓝色的泥娃娃。每次拿出玩具,我都会第一个玩儿它。时间长了,泥娃娃变得有些脏了,黑乎乎的。我看着很不舒服,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整天琢磨着泥娃娃怎样才会变干净呢?有一天,我看见妈妈洗衣服,脏衣服用水洗一洗,就都干净了。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把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叫来,大声说:“我要水!水!”妈妈以为我渴了,给我拿来一杯凉白开。我兴冲冲地把它倒进了一个盒子里,泥娃娃也放了进去。我满心欢喜,想先给它泡一个热水澡。

但没想到,几分钟之后,盒子中却变成是水里掺着泥!泥娃娃不仅没变干净,反而更脏更丑了!我慌了,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眼见一个可爱的泥娃娃化成了一堆泥,泥娃娃不见了!我放声大哭起来。

妈妈听见哭声跑过来,看到这一幕,不解地问我:“怎么啦?”我哭着说:“我给泥娃娃洗澡,泥娃娃丢了!”妈妈一听,不禁“扑哧”笑了。看见她笑,我又伤心又生气,哭声更大了。妈妈慈爱地把我抱起来,用脑门顶着我的小脸蛋儿说:“好乖乖,不哭喽!”我抽噎着,用手指了指那个“泥水盒儿”。妈妈会意地说:“泥娃娃已经化成泥,不能再回到原来的样子了。”一听这话,我又放声大哭,而且越哭越厉害。妈妈看到我伤心的样子,忙说:“别哭别哭!妈妈再给你买一个新的泥娃娃!”这时,我心里虽有了着落,可我还是喜欢原来的泥娃娃,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就悄悄地对妈妈说:“我要跟原来那个一摸一样的泥娃娃!”妈妈看我不哭了,就高兴地说:“当然可以!现在就让爸爸去买!”“嘿嘿!”我一下子就破涕为笑了,使劲儿地搂着妈妈的脖子亲她的脸。虽然脸上还挂着大大小小的泪珠,却不管它是否蹭了妈妈一脸 。

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我都不禁哈哈大笑,一直笑疼了肚子。

童年如梦,岁月如歌。转眼间多少年过去了。但我却总忘不了那时的趣事。每每回忆,心便会向往从前„„

推荐第10篇:那时明月

那时明月

即使时隔多年,我仍记得那个略显秋意的夜晚与那轮彼时皎洁如雪的明月。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词来描述那夜的月与清冷的月光,才能让脑中的画面在文字中变得活起来、生动起来。但我知道,那晚月光的凉意与一路归家时融在心底的暖意、还有父亲宽厚的背影我的的确确是难以忘记了。

那年中考的落榜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经过整整一个夏天的抉择,终于决定复读,换了一所学校,一切都很陌生。但是父亲的每个星期的按时接送,却让那段微冷陌生的日子横生了些暖意。大约是九月时节的一个周末,归家时天色已变得浓厚如墨,月光静静的淡淡的散在地上,给初秋的月夜多添了几抹凉意。车子一路慢行在路上,我抬头看着那轮大大的圆月,又看看在我身前的父亲,及前方隐在月色深处的路,我黯然时光铺成的来路上我走的太过匆忙,一路懵懂,一路前行分不清楚,漆黑的天幕下那里才是该走的路,值得庆幸的是父亲像极天边的月,不离不弃!

父亲的关心都隐在一路上的琐碎的语言中了,这是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得,那些琐碎的暖意此刻却正能温暖心底。初秋的月显出了些凉意,但月光是光亮的、温暖的。那些可有可无的生活琐事却能在恰当的时刻用最温暖的方式温暖心尖最柔软的一处!我静静地坐着,应着父亲的话头儿,抬头看天边的那轮洒下清辉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与平时无异,只是我却觉得这轮月与往常不同!也许是心境不同。我沉默、父亲亦沉默,加快了车速。月跟在我们后边散着安静的光,一切静好。我的心安静了下来,想着从前与现在,有些人的付出成了我的理所当然,惯了、淡了就那样无所谓的隐在生命中,波澜不惊。只是有份付出就隐在生活中,不偏不少,我微笑。这夜月光空灵,爱很安静,我报以微笑!

这夜我确实要感谢些什么,或是父亲或是远处那轮散着清辉的月,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不记得是否有过与这夜一样的情景和父亲行在某处安静的感受一路而来的沁在心底简单感情,这一切似乎不重要了,至少我已拥有一个光亮的月亮,大大的、圆圆的秋月就足够了。

都说幸福是一种温暖的化学过程,但我却不愿将这些温热的感情用过于理性的将一切归结于某个简单的化学或是物理过程,我想如果真是这样,那夜的月就显得太过冰冷!

家这个永远被许多美好的词形容过的地方,永远都是最后、最美好的终点。我看着前方隐在月色中模糊地轮廓,那里万家灯火的一处亮着一盏温暖的灯火中的地方正是父亲带着我走向的终点。我抬头,月色正浓。

如今,我随着时光更迭几处,记忆中也见过比那夜更加明亮美好的月,也曾静静走在一条路上抬头看着那轮安静的皓月,感受着月光浅浅的凉意,或是回头看看一路行来又有多少悲喜交错,九月又至,天边的月亮宛若当年那个静夜时的摸样,一切如同昨日,只是现在的月光下,独自一人感受有些薄凉的秋月,与那夜相比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第11篇:明月诗词选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月 【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1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明月 【唐】元稹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7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登池州翠微亭诗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12篇:举杯邀明月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出处:

山中杂诗

来自古诗文网|报错

山中杂诗_古诗文网

[作者] 吴均 [全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处:

村居

来自古诗文网|报错

村居_古诗文网

[作者] 高鼎 [全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评分人数不足)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珍重萧生意。:

宋辽金赵恒的《劝学诗》原文如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宋辽金司马光的《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原文如下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热心问友咏白海棠史湘云两首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其二蘅芷价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湘云是十二钗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除了黛玉,宝钗就要数到她。她像宝钗一样健美,像黛玉一样聪明,是一个介于薛、林之间的人物o 坼[chè] 释义:裂开:干坼。坼裂。天旱地坼。

这是陆游咏白梅盛开的一首七绝。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出处:

雪梅·其二

来自古诗文网|报错

雪梅·其二_古诗文网

[作者] 卢梅坡 [全文]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常忆烟波水上居,寂寥正是小寒初。

山高还积千重雪,雁去难捎万里书。

何处西风吹瘦影,谁人玉指动帘珠。

又看日近乡关处,两鬓霜丝无计除。

孤鹤舞春秋

淡淡冬阳岁又初,酌深闹令透寒庐。

骚人笔泄疏狂态,草字龙飞锦意涂。

和雪飘君千里念,融风送吾万言书。

虽非侠义含金诺,季冷情浓罢碳炉。

山水横拖千里外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是四小姐惜春的诗,那个独卧青灯古佛旁的侯门女子。世界在这一瞬间失去色彩,世界在这一秒种淹没音符。当光阴撒落了一地的花瓣,只有你,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飞过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没有了国界,没有了季节,你,让世界插上羽翼这就是读书的境界。一年天,天天都是读书日;一年春夏秋冬季,四季都是读书时。春天来了,坐在临窗的书桌前,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静静地捧读飘着墨香的新书,心情宁静而超然。读到精彩之处,或大声朗诵、或提笔记录,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读书,在绚烂的春天。没有人会否认春天的温暖和浪漫。读你,就像读一个五彩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在书的海洋里,我寻找甜美的神秘,当一本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握在手里,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它的甜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波澜万丈的人生,但它却让你情不自禁地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走过甜蜜的青春年华。读一本书,就像读一个温暖的春天,让温暖照亮你的心灵。有春作伴好读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人的花季,也在春天。春暖花开的时节,风和日丽,万物拔节,生命萌动,催人奋进。一卷在手,与春同行,与春相依,与春同读,是何等的赏心乐事!记得清代学者张潮在其名作《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别致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很显然,对于春天的阅读,张潮的见解是能够让人认同的。他的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一语的大意是:在春天里阅读诸家文集,更使人心旷神怡,胸襟坦荡。所以,春读之乐,在于最能情景交融。在明媚的春光里读书,仿佛书卷也着上了绿色,心就像一枚坚硬果壳包裹的种子,随着万物一起萌芽,开始生长、开花。读一本好书,让生命的孤独,如初春的冰雪,渐融渐消,让生命的快乐,似初春的野花,清香四溢;读一篇华章,让尘世的庸俗,像夕阳中的炊烟,随风飘散,让心灵的风雅,像深谷中的幽兰,迎风而歌;读一个故事,让人抑制内心的物欲而感受灵魂的富足、美丽;读一首好诗,让人克服狭隘的思想,而使心胸日益通达、博大;读一句名言,可以抚平人生的伤痛,而去感受人生的无限恬淡、无比幸福。春读之乐,亦宛若品尝好茶,越品越有味,品出了人生淡淡的苦涩,品出了人生浓浓的回甜;品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欢歌,品出了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笑语;也品出了社会繁荣如春花怒放的美景,品出了国家富强似春光流泻的辉煌春季无疑是生机盎然的,那破冰而出的希望犹如绿意,是春季最鲜亮的色彩。你会不会看到那远大前程就在阳光交织成彩虹的大道尽头?或是克里斯朵夫举着的孩子: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或是达达尼安身下雄健的马蹄?亦或是奥利弗退斯特最终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雾都,以一个非孤儿的身份?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朱熹也 在《四时读书乐 》中的《春》里描绘了春天读书的适意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 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宋代】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寒夜

(62人评分) 8.1 朝代:宋代 作者:杜耒 原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对雪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落雪华幼武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木兰诗_古诗文网

作者:郭茂倩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13篇:笛声何处抒情散文

某日,与友逛书店,购一长笛。携至附近一河边。与友坐于岸边石台,赤足水中。风行水上,碧波荡漾,心胸霎时豁然。遂请友为我吹笛。友欣然接笛,略一沉吟,即抚笛而吹,其声渺渺,委婉动听。余苦不谙笛,不知所吹是何曲,但听一热闹耳。听罢,心动不已,乃接笛附庸风雅,奈何五音不备,无曲无调,间或有一二声,间或久无一声。友见我窘态毕现,不觉哗然而笑。又接笛吹奏一曲《雨碎江南》,笛声婉转飘荡水上,令人尘虑皆消。时有一老者于河边捕鱼,以竹筐淘洗毛豆。我问之:“大爷,鱼多吗?”老人操绍兴方言答我,听不甚懂。但见其面含笑意,以手指我与友二人曰:“他会呲(吹),你不会呲。”余闻之亦笑,欣然承认。并问之欲听何曲,何曲悦耳,皆可由吾友为之奏。老人连道:“随便,随便,都好听……”俄而,友连奏几曲,老人颔首而笑,陶然其中。

吾与友抚笛戏水,不觉日将西倾。乃与老翁告别,彼仍耽于捕鱼,我等遂先归去。至日已沉,暑气大消。又驱车至一校园打篮球、羽毛球。时值暑假,学子寥寥,我等于操场纵横驰突,大汗淋漓。身心大快以致精疲力尽乃归。归来吃饭,胃口极好,小饮两杯,微有醉意。又携纸墨至友处切磋书法,入夜乃归……

第14篇:人生在何处

人生在何处

喜欢自然的东西,自然的山,自然的水,自然的草,自然的花,它们总是不经意间的给人带来惊喜和欢乐。也许它们都还没有发现,它们自己有这种能力。它们只是很平凡的活着,然后很认真的做着自己事,不管人们如何的忽略它,不管人们如何的看不起它,它们都会在风雨中坚持着属于自己的信念。

生活要求我们不得不都学会着去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很多事情,我们讨厌的,别人却爱不释手,我们爱不释手的,别人却非常讨厌。很喜欢周敦颐“爱莲说”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句子,如果可以,我也愿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我亦喜欢王安石“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诗句,如果可以,我也愿做一支不畏严寒的梅。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人活着,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活出自我。或许,某一天,我们都会被社会遗弃,因为生活节凑太快,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一直自以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殊不知我们已偏离了方向许久,甚至连原点都回不去了。

很敬佩特蕾莎修女,敬佩她为穷人服务的精神,敬佩她能坚持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条对的道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明月。很多时候,看到很多事,总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有心无力,很多时候都只能呆呆的哭,可是哭能解决什么,只是给自己一个借口摆了。很多时候,很想忍住不哭,可有些人,有些事就是能触动那敏感的心弦,内心就是无法抑制波动,总想做点什么,可就是找不到那入口,看不到那一弯明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和选择,我们不能把自己认为的普世价值强加给别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的行为和想法一定要符合我们的内心。世界不止一种颜色,思考不止一种角度,行为不止一种方式。但是我会选择简单的颜色——白色,我会选择一种角度——真诚,我会选择一种行为——不受良心谴责。风吹雨打我不怕,怕的是把自己的灵魂迷失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沉浸在未来的道路上,感觉人生有无尽的可能,可是有时候,自己不去争取,不去把握,所有的可能都会和你失之交臂。读大学选择背井离乡是因为我相信我可以找到属于我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内心的呼唤。

可是,很多时候,当你看着你身边的人一个个为了生活而放弃最初的承诺时,你对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开始动摇了吗?很多时候,出去做事,碰到几个人,你和她们诉说你的想法,他们会对你说,傻孩子,别太天真了,不可能的,似乎社会的每个人都在警告你,向社会妥协吧。人心都是肉做的,它不可能雷打不动,它也有脆弱的时候,一旦脆弱了,便妥协了。

第15篇:何处安放乡愁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看似矛盾的名句:返乡者到家了,却尚未抵达。 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

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无处安放的文化乡愁

小时候好男儿志在四方,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才过没几年就知道,最离不开的还是那个家。在文人的词典里,\"家\"不仅仅是炊烟袅袅或者灯火通明之类实在东西,更多蕴含着心灵归宿之意。所谓故土难离,难于离开的是在那片土地上的感觉。

唐鲁孙离了大陆到台湾,写《天下味》《中国吃》,怀念的是老北京的吃食味道,字里行间是乡愁点点;49年前后留在大陆以及执意要从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们,心里恐怕也不仅仅是对新政权的信任和向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抵桑梓故乡那熟稔到骨子里的一草一木。

现代文明把地球都变成一个村庄,古老的\"故乡\"概念渐渐式微,渐至面目全非。但人们仍在不停怀念。木心在大陆出版《哥伦比亚的倒影》等一批中文著作,被誉为\"中文最美的发现\"--老先生离乡背井远离故国,辛苦笔耕几十年,操弄的还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且因为没有被新中国的大小运动所侵蚀,文字里古意盎然,不期然间竟接上了那一缕藕断丝连的文脉。

改革开放后,国门重开,出国潮时断时续,北岛、陈丹青那一代人都负笈远游。不管他们在外面是声名远扬还是羁旅天涯,推开蓝房子的午夜之门,青灯笼罩的方块字里面,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故国乡愁。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村,可是与一些文字或影像对比,那时候的乡村生活也已经很不纯正了。我没放过牛,见到很多不知名的动物还是会害怕,根本没有天然的亲近感。上百年的工业革命把古老的农业文明打得奄奄一息,人们心理也被改变。乡愁早就不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浅吟低唱,更多的是对某种生活的向往而不可得的愁绪。

董桥说\"文化的乡愁\",他思念的是古老醇正的文化而不是遥远的故乡。城市里的人们大多都是从乡村出发,最初那一代思念的故乡早已不是微风拂柳蝉鸣马嘶,柏油路面压住了哒哒马蹄扬起的一路烟尘。小桥流水再也回不去了。但那种思念却一代代传下来。董桥还说,城市里的人们似乎都有某种\"乡愁\"。我知道,他说的重点不是在\"乡\"而是在\"愁\"。渴望一种悠远的温情,是所有人的难解的心结。 有的时候,流浪也不仅仅是指走遍四方。端坐在房间里神游,苦苦寻找精神家园,这个过程也不比五洲四海的行走差多少。古人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列,是真正了解了流浪的含义。肉身走得再远,也无法忘怀出发时的人与物,就好比神游八荒的时候,为的自己所坚持所寻找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仍然要让我们记得住乡愁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印迹,它所表达的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可能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是人们抒发心绪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余光中先生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都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思乡感受。儿童的记忆几乎都是美好的,而且是终生难忘的。人是家乡的亲,山是家乡的美,河是家乡的清,月是家乡的圆,水是家乡的甜,饭是家乡的香,菜是家乡的好……谁不说咱家乡好?乡愁就是在儿童时期留下的对家乡的美好的深刻的记忆,是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从现代性的逻辑来看,乡愁是今人对传统的眷顾,是每个人都能体验但又难以捕捉的情绪。乡愁就是母亲的摇篮曲和唠叨声,是她制作的布鞋、泡菜、腊肉、醪糟、酥肉、茶叶蛋,乡愁就是父亲的草帽、锄头、扁担、箩筐、烟杆、水田和脸上的皱纹、稀疏的白发。人生不同阶段,对乡愁理解认识不同;不同的人对乡愁感受不同,乡愁具有美好性、牢固性、多样性、差异性、增长性。

乡愁是一种感恩、反馈的情感,是良心、善心的觉醒。每次回家,总想去看看过去玩耍的地方,但几乎都是面目全非,找不到过去的景物和感觉,非常悲伤。特别是三峡水电站的建立,云阳是百万移民,许多景物都被淹埋江中,成为永不可见的水里文物,那种失落与惆怅无法言表。哲学讲,事物总是要发展变化的,这无可异议,但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程序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淡化和抹去。因此,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人,总要抗拒现代生活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归零,去努力追求多元化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叛离与反思。

剪不断的“乡愁”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记住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与尊重,是对我们保根护源的忠告与提醒。

何处安放乡愁

任姗姗《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7日 24 版)

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列车,在广袤的大地上展翅翱翔。哪怕只有三天的假期,与我一样,许多人还是收拾起往日的匆忙,奔向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

故乡,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它更指向一个精神记忆的家园。在乡愁的深处,被岁月尘封的幕布被缓缓拉开。在那里,时光倒流,枯木逢春。那里有你熟悉的声音、色彩和气味儿,有催促你走向天涯海角的初心,有你最柔软最温暖的心事。

这个假期,当我穿透重重雾霾,重新审视我的故乡时,却猛然发现:那个魂牵梦萦的故乡,原来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那片闪耀着金色麦芒的田地,如今已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那座曾经铺满碧绿芳草的山岭,回荡着的机械轰鸣令人头晕脑涨。那个曾经宁静、闲适的小城,正在以争分夺秒的姿态,把自己变成又一个“小北京”“小上海”,甚至还未模仿到几分都市的摩登现代,却已沾染上了雾霾与拥堵的“现代病”。

有多少人曾像我一样的失望,一样的怅然若失,一样的怀有无处安放的乡愁?

一切已是沧海桑田,一切都在走向相似的结局。在速度至上的城镇化进程中,故乡正变得越来越陌生,故乡的面目也变得愈加模糊。就像我们使用相似设计的手机,穿着相似款式的服装一样,今天的我们又不得不面对面貌趋同又如此陌生的“故乡”。

乡愁,它不再是一种甜中带酸的思绪。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是不是迷失了许多?

假如扬州不是绿杨城郭、二分明月,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何以如此诗情画意?

假如深巷不再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何以如此含意隽永?

当胡同弄堂、粉墙黛瓦与历史记忆、人们心中的诗意一起被“现代”淹没后,我们的后人,难道必须到博物馆中去寻找乡愁,去寻找我们自己的文化记忆和民族认同?试问那时的我们又如何向历史交代?

我曾走过一些地方,也曾看过现代与传统比邻而居、相映成趣的风景。这让我相信,现代城市并不是乡村的简单反动,乡村不是城市在地理上的对应物,城镇化当然也不意味着乡村的终结。旧的、老的、传统的,未必毫无价值、一文不名。建立新的,当然不意味着要将旧的、老的、传统的一律推倒。建立在废墟上的“新”,必然掩埋着无根无源、地基不牢的危机。

诗人艾略特说,我们所有探寻的终结,都会回到我们的出发之地。假如我们同意,城市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那就不要轻易毁弃这种美好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吧。因为城市生活不仅关乎我们的物质欲望,更关乎我们的精神诉求,关乎我们内心的无穷与浩瀚。一个伟大的城市,理应容得下昨天的故事。

吾心安处是吾乡。请不要让我们的故乡,成为一个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第16篇:笛声何处读后感

笛声何处读后感

张政

很早就看过这本书,最初是因为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从书架上取下,翻看几页,才知道是余秋雨所着,而且讲述的是关于有些偏门的角度——昆曲。读书时就很喜欢余秋雨,他的文章很随性,也有涵养,《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借我一生》这些书都影响了我整个读书生涯。从这些书中,我读出了对历史的探寻,对文明的留恋,对自我的感悟,对世界的审视。而这本《笛声何处》,却是余秋雨作为一名学者向我们展现他心中的昆曲世界,对昆曲的遗存的探寻中,感受到昆曲的厚重及沧桑的历史进程。

昆曲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一种文化如果长时间地被一个民族所沈溺,那么这种文化一定是触及到了这个民族的深层心里。以这种标准来衡量,中华民族在艺术文化充分成熟之后有几种群体性痴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诗,第二是书法,第三就是昆曲。——昆曲曾经让中华民族痴迷了两个多世纪。大致来说,整个十七世纪致清代乾嘉之交,基本上属于昆曲世纪。”

依稀还记得一首诗词,“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出自《洛城春夜闻笛》的里的一首诗。羌笛声中怨杨柳,自古以来,笛声总和忧愁相思分不开家。正因那一首首泣舟悲戚的曲子,哀怨动人的词调,笛声总是揪动着离人的心弦。很多人觉得,中国的笛声太过轻柔,让人忘却了他的存在。一旦忘记了历史中还有这样的一部分,一切就变得冷峻而粗糙。

《笛声何处》这本书所弥漫着的那一丝曾让人为之沉迷数百年的气息,一直都说中国的地理分为南北方,其实中国的文化也分为南北方,当然笛声也是如此。苏州的笛可谓闻名天下。在箫笛之乡萌发出的昆曲,不可谓不令人惊叹。昆曲的笛声凄美婉转,令人窒息。悠扬的曲调中漂浮着苏州城中积淀千年的悲欢离合,流徜着秦淮水里舞动数载的月明黄昏。由于工作忙碌,平日的生活也比较粗浅,学习不足,很少有所高雅的机会,感受这样的音乐。通过这本书的如诗如醉的描述,算是可以理解书中老余所赋予的深长意味,但是由于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还是无法把心中的感受完整得地化作文字。

这本书除了对昆曲较为专业的介绍以及来龙去脉的整理,还为昆曲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型(社会历史还会在诸多戏剧形态中进行筛选,把那些能与当时当地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相对应的形态稳定下来并加以强化,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范型),虽然昆曲随着时间流逝已经示弱,但对后世的影响远未消逝,所以说不能说昆曲消亡了,它的范型仍被其他戏剧借用。昆曲在美学、诗词。戏剧上有十分高的造诣和艺术价值。如高度诗化的风范、雅俗组接方式、连缀型的松散结构、演出的仪式性和游戏性等。 昆曲对于中国戏曲的影响是十分广泛深刻的,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昆曲也成为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令人十分欣喜。希望借着这样的东风,能够加深加强对昆曲的地方保护,毕竟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文明最珍贵的东西,他是和全世界文明都不一样的神奇瑰宝。 老余的书里还分析了《牡丹亭》,提到牡丹亭是一种青春的生命的存在,我十分认同。《牡丹亭》可以说是昆曲里最出名的戏曲较短,昆曲本身也是一种诗词艺术和戏剧艺术的完美融合。而《桃花扇》体现了一种封建社会衰亡的迹象,因为整个社会已提不出新的思想,里面最精彩的一句戏词是“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笛声何处》向我展示了平日不曾看到的昆曲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绚烂和深邃,感受到了高雅的沧桑感。让我浮躁的心得以些许平静,也对中国的古文化更产生了一丝迷恋。一直觉得读书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实效性,对心灵的洗礼和滋润才是最应该最追求的。而想《笛声何处》这样的典籍就给我心灵的滋养。

第17篇:何处千阳灿烂

何处千阳灿烂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题记

看这本书是慕名而读的,由于看完,对作者的笔下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深感震撼,这该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啊?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到处战火纷飞,人民都诚惶诚恐, 道路受损,电力奇缺,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匮乏。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阿富汗可以享受自来水供应的城市居民不到20%,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基本医疗只能覆盖40%的人口,严重缺少医疗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由于不愿接受男医生的检查和治疗,阿女性享受基本医疗的比率很低。阿富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5‰,平均寿命44.5岁。

我只知道生活在战火年代的阿富汗人民是不幸的,但从未深入了解过他们的生活是如何

的困苦,他们却一直在坚持。.拜读此书前,我不明白《灿烂千阳》背后的意义。一千个太阳,到底是怎么样的概念。上古年代我们有后羿射日,那时天空上挂着九个太阳,大地便被烤焦,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万物不生,于是英雄后羿便把八个太阳射掉,剩下一个普照大地,万物欣欣向荣。而壹千个太阳,想必河流干涸,土地龟裂,植物枯萎。为何时壹千个太阳?为何需要如此之多?为何事灿烂之千阳?拜读完后,才发现,炎热难耐的阿富汗,这个多苦多难的国家,战争早已为它抹上极致的冷和万劫的黑。真需要千阳灿烂,方可驱散阿富汗人民心中的恐惧与黑暗吧。

《灿烂千阳》是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

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上世纪50年代末,主人公玛丽雅姆出生于一个有钱人家,但不幸的是她是个私生女。

她的父亲拥有三个妻子和十个子女,并且在繁花似锦的城市拥有深宅大院和戏剧院。尽管如此,她和母亲却依然逃不脱各自被歧视的命运,她们被安置在乡下的一间破旧的泥屋里生活。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她们相依为命。玛丽雅姆从不懂母亲口中的忍耐是什么。她渴望得到父亲的爱,她渴望走出自己的囚牢。于是,在她15岁生日那天,她“逃”出山区,一路狂奔到父亲那深不可测的宅院面前,为了看看那《木偶奇遇记》,为了拜访一下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妹。她在门口徘徊等待。她不断张望未来。命运的火车在此时出了轨,平静的生活不再。她的母亲,这个为女儿忍耐了十多年的女人,在自以为将失去最爱的女儿的绝望中上吊自杀。女人的忍耐为玛丽雅姆提供了一个还算安稳的童年,而她的离去,不可避免的让玛丽雅姆的生活陷入深渊。之后,15岁的玛丽雅姆被迫嫁给了40多岁的鞋匠拉西德,从此在喀布尔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不知道此时她是否想起母亲的告诫::“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总是指向女人”。

而出生在喀布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莱拉,年轻貌美,有着和睦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

育,并且有一个深爱自己的青梅竹马恋人---塔里克。作者给与了她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阿富汗糟糕的社会状况和残酷的压迫妇女的制度却没有肯放过这样一个女子。她的哥哥丧生在与前苏联的战争中,城市变成废墟。恋人塔里克打算带她远走高飞,她却不断犹豫,不断拒绝。剪不断的情根是父母的恩情。但在准备举家逃亡过程中,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双亲的生命戛然而止。莱拉幸免活下来,但是却比地狱更加黑暗的生活等待着她。鞋匠拉西德把她从废墟中救起来,并用无耻的手段伪装一切善行,让莱拉相信自己挚爱已死。当她发现一个爱情结晶悄悄在自己的肚子里埋下根,她忍辱负重,下嫁如此卑鄙小人。

这两个女人刚开始敌对。由于拉西德垂涎莱拉的美貌,曾一度捧她在手心。单纯的玛丽

雅姆也因此而妒忌莱拉,视其为敌。但当莱拉生下的是女儿而非拉西德日夜期盼的儿子后,

拉西德的暴躁专横的本性尽显,对待莱拉亦如玛丽雅姆,颐指气使,拳脚相加。为了生存,为了这个可爱的女儿,莱拉都忍耐了。阿兹沙的呱呱落地,母爱的共性使这两个命运看似迥然不同的女人重叠在一起。莱拉颠覆玛丽雅姆传统的妇女观念,“忍耐只是一时,自由终将到来。”

为了自己不可回首的过去,也值得啊。为了可爱的阿兹沙,也值得啊。为了面前这个自己如此爱着的女人,也值得啊。于是,玛丽雅姆答应和莱拉一起逃跑。但是常人都未必一帆风顺,更何况生活在如此专制的国度的女人?她们的第一次逃跑以失败告终,拉西德暴跳如雷,莱拉和玛丽雅姆几乎被折磨到要死。阿富汗局势继续恶化,莱拉生下儿子,但生活捉襟见肘。万幸的是,在莱拉快要死心的时候,她居然见到了深爱的塔里克。塔里克再次要求带莱拉走,这次莱拉也不再犹豫,拉西德卑鄙的嘴脸早已看清。

拉西德哪里会肯放莱拉走,怒火中烧的他几乎要把莱拉打死。而此时,玛丽雅姆毅然拿起铁锹向这个恨之入骨的男人头顶拼命敲下去。玛丽雅姆那刻肯定是觉得自豪,因为自己终于揭开一直遮盖着自己的布卡,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如小时候去寻找自己最爱的爸爸一般。她肯定觉得开心,即使成了莱拉获得自由的垫脚石,却依然举足轻重,成为别人生命中重要的一员。

经历了如此灾难的莱拉终于和自己的最爱走到一起,她感激万分,一个善良的女人为了她的幸福而付出了全部。

读罢全文,除了歌颂莱拉为自由而作出的不懈奋斗,更对于作者笔下的阿富汗妇女的生存状况而胆战心惊。

“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穿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她们谈过恋爱吗?丈夫是怎样的人?在蔓延阿富汗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我与许多在喀布尔的女性谈过,她们的故事都是真实且让人心碎的。当我开始写《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之际,我发现我自己不断想起这些充满韧性的阿富汗妇女。虽然她们不见得是引发我描写莱拉或者玛丽雅姆故事角色的灵感来源,不过她们的声音、面容与坚毅的生存故事却一直萦绕着我,而且关于这本小说,我有一大部分的启发是来自阿富汗女性的集体精神力量。”

作者的这番话,我终于通彻《灿烂千阳》的本质内涵。那太阳如女性伟大的牺牲之爱,普照大地,为别人。必须要有千阳啊,当无边的黑夜袭来,一个太阳未免太过形单影只,希望也显得渺茫。千阳,灿烂,便无惧黑暗。

我知道玛丽雅姆拙于表达,我能否代替你给你亲爱的莱拉写封信:

“亲爱的莱拉,未知你近来可好?你知道我最爱笑。有时候我会因为我未能给你最明媚的笑容而自责。即使在很累很累的时候,我仍想告诉你,我还会挂着一个大大的笑容,为了,让你安心。

我唯怕笑得太多,眼睛被挤成一条细线,未能将你好好看清。只好日夜想念你过得是否安稳,睡得是否香甜,你所深爱的人是否在身旁,毫不吝惜的给出自己的爱并且懂得如何去爱你。

因为我没能在你身旁,亲身体验你的悲与喜。我没能在你伤心时及时给你以拥抱,也没能在你开心时送上微笑。我,也曾因此暗暗伤神,并躲在角落痛哭起来。都

说可遇与可求之间隔了一个沧海桑田,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却让我如此无力。正是这种无力感,我决意要掌握自己的生命轨迹,为你。我要变得强大,为了保护我深爱的你。为了保护心中那堆日渐弱小的希望之火。当你渴望自由,我便把你送到高处,让你飞得更远。

你知道,这是我唯一能做的,而这唯一,便是我的全部。

第18篇: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读后感

(一)

易粉寒

好人来到世界,像一粒糖抛向大海

这本书存在我的IPAD里很久了,无意中打开,看完了第一章,随后看完了整本书。

开篇《江上的母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的母亲投江自杀了。一个生不逢时的女子,在战乱中,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戎马生涯加官封爵,而后令娶妻生子。女子至死不愿意原谅她的父亲。

一个不原谅父亲的女儿,一辈子都会活在不幸中。被遗弃感成了她生命里的主题。无论是结婚生子,等待儿子出狱,还是后来走出深山,与儿女生活在一起,被遗弃感一直在她心中。所以最后,野夫的母亲选择了跳江。

\"一个68岁的老人,在经历了她坎坷备尽的生涯后,毅然走向了深秋的长江,那是水冷如刀,残阳似血,真难以想象我柔肠寸断的老母,是怎样一步几回头地走向那亘古奔流的大河,她最后的回眸可曾老泪纵横?\" 野夫最后去阳逻江面上寻找母亲的尸体,在长江的回水处,水上死者会在那里漂浮回旋。野夫在江湾逡巡,一具具翻开浮尸,查看面目,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的母亲。

那时的野夫已经四十岁了吧。走出深山,走进监狱,走出高墙,人生百转千回,兜兜转转,不见幸福踪影。人近中年,终于以为动荡似浮萍的人生可以安稳下来,却迎来了命运给予的致命一击:母亲跳江自杀。

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但是不幸的起点大多是类似的。悲剧是一种会遗传的事物。生命的延续中,隐藏了多少密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回头去看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人一生的路途,可以做到管中窥豹。无需太多,即可洞悉命运的密码,命运为我们这一生涂抹了怎样的底色。

另外一篇写外婆的,说到,十年后给外婆迁坟。想将她迁回到平原。外婆的坟曾三次裂开,直到野夫去坟前明誓,一定会让她叶落归根,从那以后,那小小的坟包才安静下来。数年以后,一捧一捧的泥土拂去,檀木的香气散出,外婆的骸骨完整如初。在这篇的文末,野夫写道\"许多人见过我外婆的人,偶尔见到我还会感叹——好人啊。可是好人却从无好命,

这几乎已经是这个罪恶世界的潜规则。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涩,也许只有经过的鱼才会知道那一丝稀有的甜蜜。\"谁的人生不是被抛进苦海呢?幸福就是那一粒糖溶化在你身边时,你舔舐到了那一丝甜。

写大伯张志超的那篇,写出了一个大机器运转上的螺丝钉的无奈。被历史革掉的幸福和命运。

一对青年男女,蹉跎掉了一生。中间还有一个叫罗干的,类似武林邪教中痴情反派的角色,终其一生在这对有情人之间作梗。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只是一朵被牺牲掉的浪花,曾经盛开,但是来不及慢慢枯萎就凋零了。

关于死亡,野夫写道了许多上一辈人的离去。\"一个个给过我少年养分的老人,似乎都在夕阳中列队,向着一个叫彼岸的地方出发。此岸的悲苦伴随了他们一世,我没有任何信心和能力,足以把他们留在尘世今年。

《畸人刘镇西》是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篇。野夫的书写好时,刘镇西已经瞎了。\"他圆睁的双眼在这个世界上始终像怒目金刚,可是却早已被暗黑遮蔽。他每天在孤老院,拿着我的书,去乞求那些识字的护理员读给他听,听着听着,那枯井般的眼眶就泉涌两行。

刘镇西会给瓷盆上烧字,用红漆写着某某单位纪念。但这手艺到了80年代末,就无用武之地。随后为了谋生,他开始自制剧毒老鼠药。药研发出来了,却不好意思叫卖,野夫让他站在街上收钱。开始帮他吆喝,路过的熟人都被拉去买。看到这一段,莫名的感动,也倍觉五味杂陈。在深山之中,这个一生不得志的刘镇西,独自研究楚辞。在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他的自我放逐,衣衫落拓的苦命人,竟对楚辞倒背如流,更对楚辞古韵研究出了一本书,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写的书稿拿给野夫看,是一本楚辞韵读的手写稿,野夫再三犹豫,从书架上抽出了王力的《楚辞韵读》和《诗经韵读》。刘镇西听完,伏在野夫的膝盖上嚎啕大哭。此后,焚稿断痴,再也不谈楚辞。

两次劳改释放,高度近视,接近眼盲。娶了一个隐瞒了四次婚史的女人,女人有好几个孩子。一生没有自己的骨肉,带着妻子和养女穷苦度日,以至于屁股上长满了脓疮也没钱去看病,晚年终于买的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未来得及入住,妻子就摔死在新楼里。无法诉说命运不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密码和使命来到世间的,而有的人,他的使命或许就是诠释不幸。

在野夫离开深山的那一晚。刘镇西请客吃饭,怕家里饭菜不够,让妻女先吃,随后备了两荤一素一汤,放两幅碗筷和酒杯,取出二胡,告诉野夫,为给他送行,填了一首词并谱曲,教会了妻女。\"他沙哑的嗓子,和着他五音不全的文盲妻子的如诉如泣,再加上一个少女脆生生的童音。就那样投入地缠绵回环地长歌,使得野夫涕泗交流地低泣。\"刘镇西还活着,野夫说,在他终年的黑暗里,是在怎样地渴望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苏家桥的率性,王七婆的江湖儿女情长,荒野奔命刀枪迸鸣一生厮杀,砍砍杀杀中,他活着,儿子却小小年纪砍死他人。所有的一切都归于诗歌的平静,只有在那些豪气冲天的诗歌里,能看出80年代的伤。

时代的变迁从不停下脚步。小人物的命运随历史的大河翻滚,多少朵浪花被吞噬的瞬间,都会自己短暂的绽放浑然不觉。野夫的这本书是暗夜里痛,描绘出黑色的伤口,散落在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人间某处。从已知的过去里,悲哀地暗示着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

易粉寒

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媒体主编;\"易如意\"祁门红茶品牌创始人。

曾在世界月发行量前五的杂志社供职十年。

2004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粉红四年》,成为青春小说的代表人物;

2007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独自长大》;成为暖伤青春小说的先锋。

2011年出版长篇轻科幻小说《读心卡:时光深处的秘密》,连载十二个月,引起千万粉丝热追。

2013连载长篇历史玄幻小说《红莲旅馆》,以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功底,在玄幻小说领域独树一帜。

短篇小说近百万字,常见于国内畅销刊物《花溪》、《读者》、《青年文摘》等。

乡关何处读后感

(二)

乡关在心上

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戴蕾

2009年5月9日,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的公告里这样写道:\"土家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具有建树\".\"土家野夫的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

野夫在《乡关何处》里一共讲述了十二个故事,写母亲,写外婆,写大伯,写幺叔,写亡友。莫言在《生死疲劳》中用魔幻的笔法讲述真实,而野夫则用真实讲述真实,在文字里,他倾注了自己的苦难与记忆。

母亲历尽人生苦难,却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里悲恸的情感让人压抑到不自觉想要痛哭;大伯少年得志投身革命,却阴差阳错失去爱情,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里,真相大白后回望他曲折的人生,让人扼腕让人悲愤;还有外婆、么叔、朋友、故人……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用东方式的思考写事,独立另类、刚正凌厉,他从哭泣的大地里走来,带着侠客般的孤独和坚持。正如易中天对野夫评价的那样:\"巴山楚地多野蛮,恨海情天出丈夫。\"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柴静说,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得人都被他的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

生活的粗粝总是让人疼痛,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或许才让人温柔舒适。但野夫的笔锋里带着沉痛悲壮的感情,字字如剑,刺痛我们的神经。没有那么多的慷慨热血,()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涌动着激情与人性的智慧和思考,而这些,足以让我们内心激昂,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找到心底的爱,找到迷失的理想,找到追问的理由。

台湾著名作家杨渡这样评价他:野夫有种不同的气质,那是介乎古之\"侠客\"与今之\"颓废派\"之间的特质。他用鞭子打这世界,也鞭打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指向体制与组织,以及时代里还未泯灭的良知。他的散文,有一种刚正之气,让我仿佛看见一个剑客,当浊世滔滔,早已遗忘了是非黑白的界限,他还站在那里,浑身浴血,坚持人间的爱恨情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把话说分明,没有打混的余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自己是这样解释\"乡愁\"的:\"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而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祖辈至今还居住在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小村落里,每次回乡,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乡亲、浓浓的乡音,总是让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我感到亲切和美好。犹记得那年离乡,挥着手说再见,可我分明我看到爷爷抹了把眼泪,跟着我们的车走到巷口。车渐行渐远,我的目光却舍不得离开爷爷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大概我的乡愁就风筝的线,不论我飞得多远,乡愁总会把我拉回到家的方向,拉回到那年爷爷站在巷口留给我的模糊身影,拉回到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间地头的时光……我站立的大地万物都在萌发,所以我的乡愁,不像野夫的那般失魂落魄、飘摇凄凉,我的乡愁,凝集的是我对亲人的感恩和爱,思念与深情。

乡关终是在心上。

本文作者:戴蕾

乡关何处读后感

(三)

文|陈岳芬

读野夫的文字,让我想起刘瑜评刀尔登的书评《红旗未曾下过这只蛋》,野夫亦是\"红旗未曾下过的蛋\".不过,相比于刀尔登埋首故纸堆借古讽今,趟着生活的激流颠沛而来的野夫则更为直截了当刀刀见血。

野夫笔下的人物让人扼腕叹息:

性格坚毅的母亲,年近七十却纵身一跃,将自己的余生藏匿于长江的浩渺之中,让子女无从寻觅遗恨终身,其悄然带走的,是不凡的身世以及一生的坎坷。她的身上,流淌的是黄埔八期毕业生、国民党将领的血统,这样的血缘,在建国后的日子可想而知。而可悲还在于,她从未享受父亲的嗔爱,却必须领受父亲军装的颜色。

母亲的决然赴死,再次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挽歌。而命运,却系于跌宕起伏的现实之中,让读者不知该感叹性格、命运、抑或现实?大伯亦然。

38年入党的大伯,其经历更加九曲回肠,这样的人生遭际和爱情故事,原本只存在于文人闲来无事漏夜杜撰的传奇之中。无论是他的党籍,还是他心系终身的女人,都因一个人的几句话就全然断送了。而这两者所断送的,是大伯后半生的家庭、事业以及由此而及的一切。而这个人,在大伯溘然而逝时依然身处高位颐指气使,对他来说,提着脑袋干地下党没问题,而为了爱情,却可以将人格降到尘埃里去。人性就这么复杂,抑或爱情比主义、信仰更深刻?大伯的一生,就这样走向寂静、走向落寞,留给后人的,除了不解,就是顿足痛惜。

与野夫足够炫目的前辈相比,我更喜欢野夫笔下的同辈。

《幽人苏家桥》和《烈士王七婆》,两个江湖中人,一个隐于市井,一个糊弄市井,各有各的精彩。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出世,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入世;出世的还常为当局执笔杆,入世的却玩弄官商于股掌。迥异的外表下,隐约可见的是尚武又尚诗的相同质地,这大概是他们同为野夫生死之交的共同属性?

有人生如此,有朋友如斯,一生何求。野夫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缘于他有如斯的前辈、有如此的朋辈?还是因为有了作家野夫,他的前辈方显绚烂多姿,他的朋辈方显英雄本色?

喜欢野夫的作品,不单因为人物波谲云诡特立独行,还因为文字足够\"筋道\",虽是时尚话语,却蕴含古韵古风。写故友,\"我与老李订交忘年,情在师友之间。临歧在即,我委婉相邀他合个影,以慰落月屋梁之思。……他是一个真正的过客,游龙一现,翩然又水逝云飞了。\"写忘年交瞎子哥,\"人一辈子,相随心转,如水在河,岸宽则波平,岸窄则流激,没一定的。\"写畸人刘镇西,\"畸人,是伟大的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是那种绝不屈服和畏惧的人,还是悲风扑面地走向了衙门\",\"他的工具箱里永远放着《楚辞》。那些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着他的自我放逐。\"

在人物的描摹与事件的交代之中,又不乏深沉反思。\"他就这样在离乱时代中沉默成长,随时目睹着父母的交相攻伐,以及不断改头换面的官场政治对双亲的轮番迫害。他无法鉴别长辈立场的是非,却渐渐看清社会的善恶。\"\"全国各地的‘*’之火并非文盲引起,主要的‘纵火犯’都是书生,……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客观上默许和纵容了暴政的为所欲为。他们为此付出了血腥代价,在当时尚未能完全唤起良知和胆识。历史普遍地作弄了那些深怀使命的人们,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玩笑的时代。\"

读他的文字,简朴而具力道,\"单位上横来直去,眼珠里青少白多\",寥寥几笔,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间或插入的诗赋词阙,力道与韵味具足,\"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我大儿执黑/小儿执白/我左手下黑右手提白/我父子三人奔走于黑白两道/力图走上正道……\"《围棋》一诗写的何止是围棋。

在我看来,作家无关乎故事,杜撰故事的是讲古者。作家,是文字高手,能够玩转文字者,方配称为作家。如果说,文字是作家手中之利器,那么,思想就是其内核。以独具韵味的文字,捕捉深邃的思想内核,你不想成为作家,都难。

初读有感,遂敲键盘草就此文。还将继续读野夫。

第19篇:良心在何处

良心在何处

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可是,人类是否将动物真的当成朋友看待呢?有些人为了挣钱,就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如山鸡,穿山甲,猫头鹰,青蛙等。他们把这些动物买给个大饭店,外国商贩,活生生的动物变成了饭桌上的野味,哎,这是何等的惨不忍睹啊!

那些黑心的人们,你们只知道把自己的腰包填的鼓鼓的,你们哪知道这样做会带来多的的灾难?们有青蛙,谁帮庄稼除掉害虫?没有猫头鹰,谁来捉田里的老鼠?没有穿山甲,谁来除掉破坏树木的白蚁?这些有益动物,给人们贡献了多少力量,难道我们们就这样回报它们吗?难道我们对动物做出的承诺就失效了吗?难道你们就不怕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吗?你们的良知道德,人性又到哪里去了?

朋友们,同学们,动物和我们人类有着相等的生存权利,它们也一样有思想,有儿女情长,也一样有尊严,朋友们,请赶快放下手中的猎枪,为了挽救那些濒临灭绝的珍贵动物们,不要做非法的买卖了!不要在不择手段地伤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景润小学六年级:李佳璇

第20篇:心落何处

心落何处

导航>gt;秋雁南回主页>gt;网络文学>gt;爱情故事>gt;心落何处

(十三)心落何处

(十三)

作者:纪肖良 作者致读者:我在1月6号收到了弟弟写给我的信,他把信寄到我家中,我看了大吃一惊,显

然是他写给我的遗书。它是这样写的:亲爱的哥哥: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已毫无力量活下去了,当我说这句话时,我是多么难受啊!我知道我的死会给我们家庭蒙受多大的悲哀呀!一想到你们,我写字的手不停的发抖,泪水硬住了我的咽喉,不断地从眼眶里涌出来落在纸上,几处的字迹都模糊了,我感到无言的凄苦,你们的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呀!我渴求你们的原谅,上帝会惩罚我的罪过的。当一个人说永远也见不到你的时候,永远都不能再见到这个世界时,过去的事就会象胶卷掠过它的放映镜头一样,每一细节、每一幕都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哥哥,你还记得小时候你和姐姐带我出来,摘栗子的情景吗?那天,我站在树下看你们爬在树上摘栗子,你们把采摘下来的栗子全部给我,而且还怕这些给我吃不干净,特地跑到山下勺来山水把栗子一个一个地洗掉给我吃。直到今天你们还是象以前一样的对我,一直都把最好的留给我。家里的活也都是你们抢着干。现在我头脑里很混乱,有一个想法,紧紧占据着我的头脑:“我要去死。”请你保持镇定,我求你了,一定要保持镇定。你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坐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的山峰,谈论着美好的生活,当我看着掩映在树林之中的坟茔时。我想到了一个人的死去是多么可悲的事,我对你说一个自杀身亡的人是多么愚蠢呀?当时你反驳我,并说我有些事不懂,一个承受不了生命的负担时就不得不选择这么做……而如今却我作出了这个决定,我必须这样做!我相信你是理解我的,人世间的一切无不如过眼烟云,生死也只不过如此,我请求你不要为我过分伤心。代我向父母请罪。请你对父亲说,我求他原谅我带给他的一切不快,我曾竭力想做到他所希望与我的,直到今天我还是没做到,我辜负了他对我的期望,这是我的命运,我本来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一想到母亲,我感到无比内疚,我本当给她带来快乐,却让她为我悲痛,我真的罪无可赦。你知道吗?每当我们生病时,她都在祈祷上帝把我们的病移到她自己的身上,让她独自承担不幸。而我是这样的自私,这样的不孝……哥哥,我求你好好照顾父母,为我的死编了恰当的理由安慰他们——我太自私了,从小到大都是我在要求你们做,我自己却从来没替你们做过什么。我会在永恒的上帝面前祈求他保佑你们的。再见吧!我最亲爱的人,我向你们告别了!原谅我吧!愿你们一切顺利!永别了!我的亲人……我弟弟当年活泼乱跳,如今经常糊思乱想,独自一人傻傻愣愣的,我心里很害怕,我知道这样下来总会出事的,想不到悲剧真的发生了,他也很久没来我这里,12月26日那天晚上过来了一下,正巧我值班不在,我妻子对我说:“那天我看见他神色很差,我问他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到外面去看看。他说没事,然后语无伦次地跟我说了些稀里糊涂的话,并说感谢我们对他这么好,他一辈子都报答不了,永生永世都难以相报。他边说边流泪,还要我们好好照顾父母。说完后就去房间睡了,我觉得事情很蹊跷,可我想还根本想不到这跟自杀有关,只是觉得他受了什么很大的打击。看他睡得这么死也不好再去问他了。夜里的时候,他过来敲我房间的门,我起床后开了门,他说他自己很久没回家了,向我问起家里人是不是都好,并要我转告他对他们的思念,最近要考试了很忙,没时间看望他们。他今生都会记住我们。说完后就回去睡觉了。我听了很不对劲,就打你手机了,你手机关着,医院里的电话又打不通,后来想明天再告诉你。第二天早上他很早起来了,他跟我说昨天脑了有点乱,现在好多了,早上要回去复习迎考了,以后都不过来了。我说考试到了就更应该要过来,我们会好照顾到。没等我说完他就走了。这段时间我单位里工作很忙,竟把这事疏忽了,也没有来得及把这事告诉你。”我责备了我的妻子后就赶到弟弟的学校了,走到他班级,他的同学说他有一个星期没有见到了,有几个老师还问我他是不是不读了。我问他们有没有去过他寝室找过他,他们说没有,现在考试要到了,谁也顾不了谁。教室出来时,我已感到我弟肯定出事了,我在去寝室的路上泪水已纵情流出来,我怪自己这段时间竟然这样马虎。我去了弟的寝室,他住五楼,里面门锁着,我下去找老佰要钥匙,他是我朋友的老爸,我们认识的,他也知道我弟住在那里,所以爽快地给了我钥匙

明月明年何处看
《明月明年何处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