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0 21:00:5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水调歌头 苏轼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推荐第2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shì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què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bēi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chán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juān

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1 -

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此化用其语。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

【不胜】不堪承受。

【弄】赏玩。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共】共赏。

【婵娟】指嫦娥,传说她是月宫里的仙女。这里借代月光。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月亮照过了朱红色的楼阁,又把它的清光投进雕花的门窗,照着失眠的人。)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月亮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拣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团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但愿彼此都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很远很远,却都分享得到月亮的光辉,也就很好了。

主题归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推荐第3篇:读苏轼水调歌头有感

读苏轼《水调歌头》有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人的一生真正一帆风顺的很少,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的许多亲人都常常不在身边,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享受美好生活,感受快乐时光。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要不求名利,好好工作,真诚待人,保持阳光快乐的心态,珍惜自己,珍惜亲朋好友,珍惜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生活,健康长寿,共同去创造未来,享受未来的美好生活。(杨祺)

推荐第4篇:读苏轼《水调歌头》有感[优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人于中秋之夜,孤寂之时,大醉之中,深思飘渺,对月抒怀,万千感慨与无限情思凝结,遂成就了这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

试想,中秋月夜,词人畅饮而醉,是独饮也好,有人作陪也罢,他的内心是孤独的。这种感觉也并非这日才有,只是在特定的月夜,尤为强烈。当这种孤独感升华之时,便成了一种旷达的心镜。于是词人仰望青天,把酒相问,“明月几时有?”这一问似是在追溯宇宙的奥秘,又似是惊叹于造化的巧妙,大有李太白的遗风,又有屈原《天问》的气韵,着实潇洒。正是这么一句有意或无意的发问,引领着词人神思远逸,驰骋六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此时词人想象着自己是坠入尘世间的天人,自己昔日的家园便是那天上的宫阙,不禁发出感慨:“不知我的故园此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于是便“欲乘风归去”。至此,苏轼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超然物外的品性可见一斑。这种心态在《前赤壁赋》中也有表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而,一个“又恐”把词人的梦打碎了几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楼玉宇自让人神往,然高远之处必定清寒难挨,把词人那种既神往又畏惧的矛盾心理表现出来,读来妙趣横生。既然飞天已成枉然,于是词人便将思绪收回,放眼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时皓月当空,美酒佳肴、丝竹管弦一一具备,何不趁此良宵起舞欢歌呢?到底还是人间更美妙,

毕竟人间还有友人作伴,还有亲人挂念。

下阙由无边的想象转向现实,通过对月事的思索,引发了对人事的感慨。“转竹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人把目光收回,循着光影望去,只见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从雕花的窗棂上流泻下来,照在不寐人的身上。这恼人的月光呵,是使人夜不能寐的元凶。“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似是满含怨意,怨明月不解人情,为何偏偏在我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时候这般圆满呢?不免有些心理失衡,徒增了一层愁怨。这句对月的埋怨,倒是词人感情的质朴的宣泄方式,颇有稚趣。更妙的是词人就此笔锋陡转,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像是为明月开脱,为自己刚才的一时失态道歉,实为一番自我安慰,想要以理遣情。理智是伤感的良药,想想看呢,月何尝一直圆满的呢?它也有盈虚亏损,也免不了受乌云遮掩,由此观来,人有悲欢离合也就在常理之中了。十全十美的事情自古难有,既如此,便觉坦然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此时词人的愁思并未完全得以排遣,当然也是不可能完全排遣的,却已经舒缓了许多,他把对亲人的无尽思念融入了这句美好的愿望。人生不求长相聚,但求两心相映,共享明月之姿,这也未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此时词人的内心依旧是矛盾着的,人哪能长久呢举头望去,空中的一轮圆月依旧撒播着清辉,雪样清白的月华流泻下来,依旧是无尽的思念与落默。但此时的落寞却也含着希望,经历过一次心灵的升华与感情的跌宕后剩下的这一点点落寞也已满是洒脱与旷达了。

或许,今人读《水调歌头》,大多读出的是词人的豪放与浪漫,这是不错的,因此词作给人的感觉便是这样。然而却又不尽如此,我还读出了一种生存智慧,词人在自己矛盾的思想上寻求着一种别样的人生姿态,在痛苦中抒发着哲

思。字字真挚,句句含情,整首词便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词人,作品的完成过程便是思想深处的一次历练。对于我,一次鉴赏过程,便是对精神世界的一次洗礼。

推荐第5篇: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至苏轼(1037-1101)有了更大的变化和发展。胡寅《酒边词序》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这意味着,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并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能力。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以遣怀,又用来表示他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因为他兄弟俩已多年不见面了。

一开头,词人就端起酒杯向着青天发出了一个离奇的问题:\"明月几时有?\"这显然是屈原《天问》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样就把读者登时带入遥远的邃古年代和无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并表现出词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问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果说,张若虚在诗中用精致流利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澄莹生动的境界,蕴涵着无比诱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诗中则表现得更超脱、更豪迈。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苏轼此词虽然它语气更迫切,而胸襟却更显豁达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突兀的设问,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苦闷,因而神思飞越,一下子闯进月宫里去了。月宫里也许很美好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设想自己原是谪居世间的天上神仙(像贺知章称呼李白那样),因此打算乘风归回月宫里去; 但他又耽心广寒宫里的凄凉将使人无法消受。

据杨湜《古今词话》说:\"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既量移汝州。\"今人多疑此话欠真实。因为苏轼移汝州在谪黄州之后,而此词作于谪黄州之前几年。但我以为,神宗读此词有可能在苏轼谪黄州后。若谓此时神宗察觉到苏轼忠心耿耿后将他改官汝州,也是说得通的。显然有此词中,苏轼是把\"琼楼玉宇\"暗喻皇帝居所的。前些时候,苏轼因与朝廷政见不合,遂自请离京外任。现在,他不禁又思念起皇帝来了。这固然流露出他对赵宋王朝的一悃忠忱;但从\"不胜寒\"一语中,也表明他已清醒地认识到在朝廷里的风险。因而一转念,他便接着写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意谓宁可在地方上做个清廉的官吏,也比在朝廷上担惊受怕要强一些。

下片换头处三句,写月亮从朱红色的楼阁上面转过去,低低地照着雕花的窗户,照着情思满怀、睡不着觉的词人自己。胡仔的父亲胡寅曾主张将\"低绮户\"改为\"窥绮户\",认为如此改后\"其词愈佳\"。我以为不然。殊不知\"低\"在这里兼表时空。词人用月亮的低垂,暗示时间的流逝。正由于月亮的西沉,词人又睡不着觉,才引起以下的一连串思想活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拣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这样便转到怀念弟弟苏辙的主题上来。为此,词人又自宽自解,词意也就随着愈转愈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客观事物的规律,联想到人有悲欢离合也是难以避免的憾事。因此词人发出良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只祝愿亲人一生平安,\"隔千里兮共明月\"。从这里,词人清楚地吐露出对兄弟的浓挚感情。 此词虽是通篇咏月,但深藏着词人政治上失意情绪和对兄弟的殷切怀念。其中涵蕴着不少人生的哲理。词人将写景、抒情和说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处处显示出他驾御创作的娴熟技巧和热爱人生的积极精神。他以豁达的襟怀表现出天真情趣,用清醒的头脑(酒醉心明)进行着深邃思考。从艺术方面说,他想象瑰奇,写作手法又饶有变化,因此能在百字内概括地抒写出其政治上的苦闷和淋漓地表达出其感情上的矛盾。正如张炎所说:苏轼词\"清丽、舒徐,高出人表。\"(《词源》)这首词便堪称为他这方面的代表作。

推荐第6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⑵,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⑶。 (序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⑹,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⑾。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⒂。

[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

熙宁九年)。

⑵达旦:至早晨;到清晨。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到天上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经受不住。胜(旧读shēng ):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⑽何似: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i第三声)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2]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1][3]作品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推荐第7篇:苏轼水调歌头教案李娟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顺峰中学

李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在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情感;

3.理解词人借月所抒发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情境;2.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理解蕴藏在诗歌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借月所抒发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苏轼的相关资料及其本词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为了活跃气氛,达到导入新课和与学生熟悉的目标,我从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导入。 简单介绍“词牌”的相关知识。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进行介绍,教师补充总结。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重点突出介绍三点:“才高盖世”“仕途坎坷”“乐观豁达” 三.初读明意

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大意,教师对词中的重难字词进行点拨,为后面的朗读作铺垫。 四.再读入境

词在古代是用来歌唱的,因此,词和音乐之间联系紧密。教师出示几则音乐片段,让学生试着配乐朗读,并找到相对最适合伴奏的音乐。

(本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去感受这首词的节奏、感情基调、让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走进诗词的意境。) 五.深读悟情

过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合作探究:诗词的情感通常寄托在具体的意象上,这首词诗人是围绕什么景物来写的?围绕这一景物分别写了什么?词人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这首词诗人是围绕“中秋之月”这一意象来写的。围绕这一意向上阕写了“问月思归,抉择人生”下阕“见月怀人,明白人生哲理”

问月( 迷惑 )——向往——逃避——抉择——怨月——通达——祝福 六.精读积累

诗歌贵在“炼”字,那么让我们仔细的研读诗歌,找出认为诗歌中你最欣赏的词句,品味它的妙处,并试着背诵全篇。 (带领学生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美、人性美、理趣美。积累美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美句。)

小结:上阕:望月——叩问灵魂——抉择 下阕:读月——思考人生——释怀

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处世态度,以及旷达豪迈的胸怀

七.反馈活动

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情义深重,假如你是苏轼的弟弟,你读到这首《水调歌头》,你想对哥哥说些什么?(可以用电话、短信、和诗、微博等等方式来表达。)

资料一:“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每遇危险,苏轼在前为弟探路; 出蜀迎考,兄弟又同登进士;父亲苏洵去世后,二人更是相依为命;苏辙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苏轼说:“我年二十无朋俦(chóu),当时四海一子由”。

资料二:苏辙始终伴随苏轼生命始终 , 苏轼遭人陷害入狱,子由申请免官救兄;苏轼流放天涯,子由帮他料理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至死陪伴

推荐第8篇:苏轼词二首:定**、水调歌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了解词人苏轼及其作品

3、了解苏轼词的特点和成就

4、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了解苏轼词的特点和成就

3、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了解苏轼及其作品,赏析《定**》

一、导入

同学们,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说法。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对苏轼的为人和才情都有一点的了解了。如今我们对他的词做深入一点的探讨。

二、苏轼简介

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 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三.赏析《水调歌头》

1、指名学生背诵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2、齐读《水调歌头》,整体感知

推荐第9篇: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苏轼《水调歌头》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苏轼《水调歌头》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苏轼《水调歌头》

【文本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要求学生在大致读懂古诗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中秋之夜望月怀人的心路历程,渲染了空有一轮明月,家人却难团圆的凄清氛围,表达了对词人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虽遭贬谪却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构思精巧,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情感真挚,融入了带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

花好月圆人团圆,月亮的圆缺总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在漫漫的文学长廊中,众多文人墨客对月抒怀,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佳作,既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真无邪,又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温婉浪漫。那么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夜晚中秋之夜,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作品《水调歌头》,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初读课文,体验情感之美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介绍方法:自由诵读,在诵读中体验词的情感美;读完后能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自由诵读后,每人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说说。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虽遭贬谪却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深入学习,以对诗歌的情感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文载道,词缘情,诗言志。好的诗词能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感。词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惆怅与忧伤,既有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又有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之情,但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传达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正一反,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本词多了一份旷达的气息。

在此处顺势介绍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词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第二回,深入体验地读。带上深入一步的理解,全班齐读,在齐读中一起体验作者的情感。读前让学生讨论:这次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体验?上阕在朗读中要读出词人的矛盾心理,下阕在朗读中要读出词人对天下所有人的祝愿,情感的基调是从消极、惆怅转向豁达、乐观。

三、再读课文,体验内容之美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现在用读来体验词的内容美,边读边体验;读完后能说说作者先后用哪些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内容有怎样的美感或特点。

每人先独立学习,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位小组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学习体会。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这首诗先后写了以下内容:

上阕望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作是知心朋友,把酒相问,展现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一正一反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此处的描写,既写出词人留恋人间,又写出其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相伴,一起舞蹈嬉戏。

下阕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叹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但愿人长久\",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打通了空间的阻隔。让空中的一轮圆月将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板书)

上阕 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下阕 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四、三读课文,体验语言之美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请各位边读边体验和欣赏表达内容的语言;读完后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词句,写下自己的\"一句话欣赏\",说说作者在语言形式(包括音韵)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每人独立进行,然后在小组内书面交流。

最后教师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这首词有个小序,咋看无足轻重,其实不可或缺。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通过这个小序,可以读出背后的很多信息,词中所表达的旷达的胸襟与小序中的\"欢饮\"合拍,\"兼怀子由\"一个兼字,引出了下阕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显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细微处的信息。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五、四读课文,换位体验情感

第一回,初始体验的读。每人自由诵读,积极体验。读前教师先说明:人们运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或者说,是想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有人说,诗和词在表达上的区别是:诗言志,词言情。诗表达的是\"大我\",词表达的是\"小我\",是个人真切细腻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在前面第一环节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换位体验。就是说,要化身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现在的你,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文豪苏轼,当时已是近不惑之年,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中秋之夜家人难团圆,现在,请你用生命去体验,去朗读。

朗读之后继续提出学习要求:请用散文化的语言,加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依次对词句进行情景描述。

然后抽点两人左右现场表达,以渲染课堂气氛。教师接着介绍自己的描述,继续渲染课堂气氛: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饮酒直至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我端起酒杯问青天: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的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陪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是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虽然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然后让每人说说此时的感受。先在纸上写下来,然后自主发言。

第二回,深入体验的读。合上书本,带上深入一步的体验,全班一起背诵着读,要读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外声内情,声情合一。

六、五读课文,美读成诵

在前面\"三美\"依次理解、逐个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融合在一起,在诵读中整体体验,读出自己完整的理解,读出感受,读出享受,最后能够美读成诵。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感受

每人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每个小组长代表本组向全班综合介绍。

八、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经典的古典诗词可以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扇敞亮的\"天窗\",透过这些天窗,大家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我向同学们推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再次感受苏轼的旷达的胸襟和博大胸怀。

推荐第10篇:苏轼诗两首

学 科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材名称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 年级

教材出版社

学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学期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充分了解词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苏轼淡定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为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苏轼淡定的人生态度

(一)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了一下的教学方法:

1、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提问法

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探究主要 合作法 教法、学

(二)学法

1、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圈点法

一是指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教 学 多媒体教学设施 资 源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设计意图 时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习活动的设计)

【活动一】 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 创设情古典诗词大家已经接触许多,往往说到 在课堂之处就让学生第 境,导入古诗,古文。我们就经常说到一个词: 活跃起来,注重创设品

一 新课 课 时

贬谪,大家想一想,我们读过学过见过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见解 的诗词中有哪些与这个字有关呢?

1、听读

二、初读.

课文,整

2、学生齐读

体感知

3、自由诵读

【活动二】

1、学生注意听清词语气、节

奏和读音

2、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

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词的印象

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活动三】

1、探究问题一:被贬谪绝对不是一件

1、两位学生分别朗诵两词, 通过这一段的讨论与令人高兴的事,那么,在失望、无奈之然后全班一起探究问题一,学点拨,就回答了导入中中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呢?苏轼生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进行所提出的问题。也突破会怎么排遣这种失意呢? 全班自由讨论,根据课下搜集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学

2、教师用PPT展示苏轼生平资料,性的苏轼的生平资料进行探讨, 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格特点,再补充明确: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历对苏轼的创作心理结合放映的课件对这一段讨论进行总 进行揣摩,就体会到了

三、研读结:作为文人的苏轼,在经历了起起落苏轼“淡定”的人生态课文,品落的宦海生活后,看透人生,作为文人,度的由来。味赏析 他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而这种内心的,

精神寄托便跟源于他对道教与佛教的

认同。于是在他看来,一切得生活场景 都成为一个生命过程,一切都是很自然 的发生,不必探究其意义,正是有了这 种精神寄托,苏轼走出了抑郁,淡化了 生命的悲剧意识。只要生命个体走向内 心,何必考虑尘世琐碎之事,因为心中 已经有了一切。

味词的意境,并对知识有一个横向的联系。对学生的回答,基本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为何诗人在失意的时候往往能写出经典的诗篇?通过这一设问将诗词的欣赏引向文化心理的层面,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不求学生回答正确,作为一个问题贯穿课堂,引起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对本文有初步的了解

1

五、

总结到:人的一生,不论处在什么朝代,学生结合本篇文章,并分组讨 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与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论本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延伸,深化对传统文化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要生我们现实生活有哪些启示,推所带来的心理因素的活,就会遇到风雨。李嘉诚说过:“你举组代表发言 认识。 想要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 折,你想要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 遇上最强的的伤害,世界很公平,你想

六、小结要最好的,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能闯

过去,你就是赢家。”苏轼的被贬也是 成就了他大文豪的一生。苏轼面对苦难 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安排课后作业:周记一篇:我所熟悉的中国文人。

第11篇:教案水调歌头·苏轼(小编推荐)

水调歌头 苏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能够具有一定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2.通过诵读读准字音。

3.通过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导学生热爱我国悠久辉煌的文化。 教学重点:

1.读懂、背诵这首词。2.联想力、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王菲的《 但愿人长久》歌曲 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美吗? 明确:美

问:这么美的一首歌,听完之后,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两句呢?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正是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作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共同走进这千古名句的出处,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板书:题目,作者} 二,基础检查

生字词的读音及写法{ppt出示,教师在黑板右边板书,并让学生一个词读两遍}

宫阙que

qiong琼楼玉宇

朱阁ge

qi绮户 婵娟chanjuan

问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什么?

明确:(词牌名,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不同于题目。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有词牌名。) 作者介绍:

请一位同学回答他记忆中的苏轼 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写此词之时,他仕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三,朗读课文

1、师:现在全班把课文朗读一遍

从大家的读声中,老师可以肯定,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棒的,不过美中不足的一点瑕疵,就是缺乏一些感情色彩,下面,请大家听范读,听得过程中注意读音与停顿 ,并揣摩作者写这首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范读听完了,大家说说,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好,那么我们读的过程中,也要读出诗人的旷达与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老师和大家来做评委,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呢? 【读完请学生点评,教师总评】

请大家再次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诗人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从大家的读声中,老师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是否注意到词的全篇包括序在内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三个,序,上阕,下阕

好,请大家集体把词的小序朗读一遍

很好,从这首的词的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明确: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好,那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小序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小序的作用:主要是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 那么,我们看,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作品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正式走进词的内容,请大家有感情的诵读词的上阕

词以把酒问月开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大家结合课后注视,“几时”的意思是“何时”“把酒”的意思是“拿着酒”,我们要怎样理解这两句话呢?

明确:皎洁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这两句话,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这样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苦闷(板书苦闷)

我们接下来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上宫阙的什么情感 明确:(向往之情)

这份向往让作者产生了一个怎样的想法?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结合注释,“青楼玉宇”指“月中宫阙”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这句话可以看作者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矛盾心理(板书矛盾心理)

对,一个“欲”,“恐”字说明作者既想去又不想去,“归”字怎么理解呢?

明确:天上。

我们联系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到底要去哪里的? 明确:朝廷,官场

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明确:“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寒冷,指的是什么的?明确:(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我们看一下上阙的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 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上阕我们学习完了,同学们,根据上阕,请用一个词概括上阕的内容 明确:望月(板书)

下面我们进行词的下阕,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下阕,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大家读的很棒,

我们接着看词的下阕,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结合课后注释,“转朱阁”指月光从朱红楼阁的一面照到另一面”“低”指“月光渐低”“绮户”指“可有纹饰的门窗”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的?

明确:承上启下

“转朱阁,低绮户” 是呈上,“照无眠”是启下 为什么无眠?

明确:想念弟弟,不得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这是什么语气?

明确:(责备,埋怨)

我们现在来看下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作者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豁达)

全班一起齐读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体味到了什么?

明确:对他人的祝愿。 (板书:祝愿) 婵娟是什么意思?

明确:(原指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师: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的下阕我们也讲完了,请大家联系下阕内容,同样用一个词来概括下阕的内容 明确:怀人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刚才我们细细品味了一下词的意境,现在来纵观一下全词, 1.词中上阕写景,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板书)实: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虚:宫阙(琼楼玉宇)

2.词的下阕抒情,又写了那些呢? (板书)朱阁,绮户,祝愿

2.哪些地方用到了想象?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 联想:由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叫联想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

好,到现在为止,我们词的内容就讲完了,下面请大家顺着老师的板书试着背诵课文

五:板书:

上阕(写景) 实:明月,酒,青天 虚:宫阙,琼楼玉宇

“我”,风 下阕(抒情)

朱阁,绮户,祝愿

苦闷·····向往·····矛盾·····祝愿

第12篇:《落花》全诗

【诗句】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诗句从空间、时间上描写了落花乱飞的情状:飘拂纷飞的落花连接曲陌,延绵不断,无尽无休地送走了斜晖。 两句诗对落花本身的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 的内心不平静。诗人以落花喻自己,如同与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告别。 诗的画面沉重黯淡,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全诗】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全诗鉴赏】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 (846),作者正闲居永乐(今山西永 济)。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 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以落花寓慨 身世,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起笔叙事:酒宴散去,客人终 于离去。曲终人散,人去楼空,剩下我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里,看落花满 地,随风乱飞。诗人赋闲无事,落寞无 成,心境颓然,恰逢朋友来聚,宽慰心 怀。岂知欢聚后留下的寂寞与悲凉比 往日更深几层! 前一句叙事,看似平淡,实则为后文写景抒情铺一高台, 尤其一个“竟”字,含万端感触。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起笔得势, 入手即不同人,以下迎刃而解矣……李玉溪之‘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描写诗人站在小园里所见之景:花影迷离,模糊了 曲折的小径,连着远处西边凄凉的落晖。此联表面写景,实则兼叙事与抒 情。客人远去,诗人伫立远望,驻足时间之长,目送距离之远,对朋友留恋 之深,对自己身世伤感之重,尽在这两句之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把伤感与失落之情延伸到远处。

颈联直抒胸臆:我柔肠寸断,不忍心扫去这满地落红,这可是我望眼 欲穿盼来的呀,他们还是匆匆离我而去!此联既是写落花,也写客人离 去;诗人既伤落花也悲己,语意丰富,意境哀怨凄楚,令人潸然泪下。此两 句最具柔情,给人以柔弱怜悯之意。

尾联:我惜春爱花,一片痴情,但春花却随着春天毫不留恋归去,只留 下我泪沾衣裳湿。尾联也是直接抒情,抒发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 与失落。我满怀爱花惜花之情,得来的却是沾湿了满袖的眼泪。其凄凉 无奈之情如清代曲复《唐诗成法》卷五所言:“结句如腊月二十三夜听唱 ‘你若无心我便休’,令人心死。”

全诗看似咏落花,怀友人,实则诗人咏物伤己,以花喻己,表漂泊无依 且无奈之情。皆因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于是悲苦失望之际,借花 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落花》一诗手法巧妙,即事抒怀,触景伤情,以花 喻人,且想象丰富,全诗笼罩着伤春惜花悼花之愁绪,情思如痴,委婉动 人,尽显李商隐缠绵哀怨诗风。

第13篇:灵魂深处全诗

下雨对我算是好事

河堤上散步的人终于走了

我的世界清静极了

/

此时,我与独处狂欢

八月的天是我的,地是我的

清晨是我的,明亮的河水

和鲜艳的旷野是我的

八月的提心吊胆和牵肠挂肚也是我的

八月的飞翔与坠落,呈现与隐匿

奔放与含蓄,兴奋与沮丧,谦卑与孤傲

希望与绝望,都是我的

/

又是雨帮了我的忙,拯救了我的担心和害怕

拯救了我的危险与冲突

我的平静是安全的

至少,在我困顿的外表

你看不到一点伤口和裂痕

/

当孤独的天性完全展示出来时

我可以无所顾忌地穿梭在真实与虚空之间

仔细地,安安静静地端详那个多重的自我

和外在狂欢,与远近纵横

无需交流,无需承诺

仿佛我就是它们朝思暮想的不动声色

我就是它们梦寐以求的悄无声息

/

如果光阴再给我一点徘徊的时间

我愿意把远方看个够

也许是我被与生俱来的恐惧和自卑折磨的太久了

它成了我的命运

如果你的同情和安抚能满足我的软弱和破碎

满足我的逃避和自责

我会一直支撑下去

直到我强大,直到我不在渴望惩罚的困扰

面朝抗争,即使消融,也无怨无悔

/

远方,你是消逝的继承者

是灵魂深处的说明书

是没有故乡的独白

是洪荒的延伸,是原始的覆盖

是苍茫里的忧郁

是镶嵌在视觉里的湮灭

但清醒的人,不会一直看着你

20XX年8月21日写于呼兰河畔

第14篇:苏轼写的题画诗论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写的题画诗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内容摘要:苏轼的题画诗共计157首,内容丰富。这些诗不仅反映出苏轼其诗画理论观、艺术观,其实也让我们窥见了文人生活的一个侧面,看到宋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人生――高雅的艺术爱好;平凡的交际应酬;以及宋代文人的进取精神与趋于平实的审美风貌。题画诗是文人感受世界的媒介,是文人交际往来的媒介,亦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关键词:苏轼 题画诗 雅俗人生 媒介

题画诗,狭义的定义,即画幅完成之后,题写在画上的诗作;广义的定义则既包括在画内的题诗,也包括画外因画作引发的评论、记事、抒怀等各类诗作。按广义的分法,苏轼的题画诗,计102题157首。

苏轼的题画诗涉及人物、山水、动植物等各类,内容丰富,素来颇受人重视。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声画集》收录唐宋以来咏画之作近八百首,其中以苏轼最多,共146首;清陈邦彦等编选《历代题画诗类》录诗8962首,其中两宋题画诗1189首,114人,而苏轼居冠,109首。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主要从苏轼诗画理论观、艺术观、审美等层面做了诸多阐述,然对绝大多数文人而言,功名、仕途,或者说治国平天下才是士大夫文人的最高理想,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只是文人调剂生活、修生养性、抒发情感的工具与载体。看苏轼的题画诗,倒也不妨换一个角度,看看生活中士大夫文人的交际、雅趣与情感情绪,从这些题画诗去窥见苏轼生活的另一面。

一、赏画题诗――文人高雅的艺术爱好

琴棋书画,无疑是高雅的兴趣爱好。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娱乐消遣方式相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却反倒是显得高雅有追求得多。大量的时间,会被文人用来研究琴棋书画,亦或者品茶听曲、游览山水、吟诗作词。在一定意义上,中国旧时的文人也是在阶级批判论中应该遭到批判的特殊的贵族层,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出仕官员,他们既不从事农业劳动,也不考虑生计手段,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便是读书做官,获取功名利禄。而在中国旧社会,这些追求功名的男子们应该也是与家务活完全无缘的,他们可以说是彻底的脑力劳动者,这也使得他们需要不断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以满足生命的归属感与意义感。

宋代是一个崇文抑武的时代,使得宋代文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心与使命感,从而也会有文人的优越感,这优越感会令文人要记得保持自己的崇高与脱俗。琴棋书画,会成为文人身份的标志,也成为了真正的爱好、习惯,深入进宋代文人的骨髓。

绘画,最初该是有天赋的人对现实事物的某种模拟,也以此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感,从而产生了艺术,产生了绘画。这些特殊的艺术才能总是能获得众人的羡慕与尊重,也由此绘画会被更多的人去模拟去学习去欣赏。或许不善绘画,但起码可以品画,当然会欣赏也是绘画的基础。题画诗,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品画诗,抒写诗人对画面的感受、理解,亦或者表达对画家的赞誉与欣赏。品画,也是需要有艺术的感受力与鉴别力的。或许艺术都有相通之处,文学造诣颇深的诗人们,也似乎很快就能对绘画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与较高的鉴赏水平。

苏轼的题画诗,表现出了较高的鉴赏水平。高以致远,苏轼对绘画的鉴赏水平源于他对艺术领悟的深度。诗画同源,不是苏轼开创的,但无疑苏轼的题画诗将这一思想理论完善并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苏轼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他艺术上的天赋与造诣,使得他很自然地将以老庄玄学的“玄”、“象”、“意象形”、“神”等理论观点融入进对绘画的鉴赏中,丰富了诗画美学理论体系,并创作出具清真之美的题画诗与绘画。

诗人在品画论画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理性的认识,他认为“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也就是说诗与画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摹写。而且苏轼认为诗画的构思形成过程其实也是相通的,“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比如《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中写道:“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这样的绘画过程无疑与作诗的心理过程是一致的。

除了题材、心理机制的相通之外,苏轼也认为诗画在艺术风格上也应该是同源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绘画与诗歌一样,都应崇尚艺术的自然与清新。在这一思想观点的指导下,苏轼表现出对风格自然清新绘画作品的独特偏爱,比如《王维吴道子画》,他赞曰“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他在很多题画诗中都以自然清新作为衡量的标准。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次韵水官诗》)、“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次韵滕大夫三首99雪浪石》)。

在苏轼看来,最优秀的绘画与诗歌一样,也是讲求神似,而不仅仅是形似的。《王维吴道子画》“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他还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艺术的魅力在于可以让我们以超越于现实的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去体味我们的世界,它无疑可以使人获得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取更美好的人生体验。品画论画,所以也成为旧时文人士大夫业余生活中重要的内容。

二、论画赠画――文人的交际应酬

雅俗从来都不可以简单彻底区分开的,也并不是绝对对立的。高雅的艺术爱好,也并不妨碍艺术行走在红尘俗世间。事实上,人生始终是丰富的,人性终究是复杂的。我们的肉体让我们会尊重生活的繁琐与平庸,我们的精神会崇尚高雅与自由,以摆脱现实物质肉体的束缚,人生也因此变得如此纠结不清又如此趣味盎然,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我们亦永远无法停止内心对挣脱束缚的渴望,雅与俗也就有此相伴而生了。

旧时文人间的交际,既有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愉悦与享受,也有社会人所必须的表达需求与认同需求,当然也包含着更广泛意义的交际应酬内容――人际圈。诗词唱和书信往来,是文人间最常见的交往方式。拜会声名显赫者,往往以诗词文章奉上,不凡者必然会得到青睐,所谓“谒见”便是如此。说惺惺相惜也好,说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而建立的社交圈也罢,总之,文人总会有一个社交圈朋友圈的,不少人总会以可以与名流交往为荣的,能进入名流名士圈,无论自己算不算有名,但至少也可以证明算是个不俗之人。如今我们对旧时文人的研究中也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从其交游中去了解其人,而他的交际应酬中,名人越多也就会表明此人非同一般。

苏轼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宋史》上评价苏轼曰:“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达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为。”也有评价说苏轼是中国文人成熟了的标本,是中国文化熏陶下文人最典范的代表。这样一个苏轼,自然是一个丰富的睿智的,既通晓人事,也保持脱俗品质的文人。苏轼豁达开朗,他的朋友很多,从王公贵族到走卒乞丐,似乎都可以成为朋友。每个人都会有其特别的地方,可以让苏轼坐下来倾听交流。不过苏轼最主要的人际圈,应该还是在士大夫文人间,因为这才是他主要的生活内容所在――文学艺术、官场仕途。

与苏轼赏画论画的,是一群绘画爱好者或者画家。比如李伯时、文与可、惠崇等等,皆是画家,苏轼与之的交往,显然是一个画家与一个绘画爱好者或者说鉴赏家之间的交往,高山流水遇知音。其中,苏轼题李伯时的画最多,有《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17马》、《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试院观伯时画马绝句》、《题李伯时画赵景仁琴鹤图二首》、《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可以看出苏轼对李伯时话的欣赏。

还有另一类情况,彼此都是书画爱好者,共同的爱好,而往来酬答。比如刘景文、章17等,这类诗作《书刘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嘉篇次韵为谢》、《章质夫寄惠〈崔徽真〉》等等。从这些诗还可以看出,因为知道苏轼喜欢书画,故而有名画好画,邀同道中人一起赏玩,亦或者寄上名品以饕友人,亦或者投其所好,送出字画礼物,是很好的交际手段与方法。

书画也就成为了文人间交流思想感情的手段与载体。赏玩之余,以诗词相唱和,无疑更增添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题画诗也就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黄庭坚、李之仪在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也名列于“苏门四学士”中,《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他们的交往从文学的研讨,显然也进入了兴趣爱好的领域,并因为这些人在艺术上的造诣,使得他们有各自独到的艺术见解,产生思想的碰撞与火花。与苏轼观念相似,黄庭坚也强调绘画的神似,而且黄庭坚还有着情感的融入与“真趣”――“有情着物抵死争,谁能有形而无情”(《题安石榴双叶》),“成子写涪溪,下笔便造极。空17得真趣,肤寸已千尺”(《浯溪图》)。

在苏轼的题画诗中,也可以看到苏轼对后起之秀的某种提携,换一个角度而言,也可以看见无名之辈的“谒见”――以画为媒。

比如《赠写真何充秀才》一首,我们可以读到,如今我们无法考证生平的一个叫做何充的秀才,画了一张苏轼的画像,大约赠予苏轼,苏轼写诗作答。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们已经无从了解了,但起码何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秀才,因为苏轼而被人谈及。再比如我们知道在宋代还有过这么一个喜爱画山水的秀才,便是因为苏轼有一首《李颀秀才善画山水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可见这位秀才曾以山水画寄予苏轼,并有诗附其中,苏轼作诗以答。再比如《次韵周17寄雁荡山图二首》,我们从题名便可知周17曾经寄给苏轼一幅《雁荡山图》,而且在苏轼诗集中还有几首与周17的唱和之作,于是因为对苏轼的喜爱,人们开始探究周17是何许人也?渐也探明,此人或许没有特别的建树,但也并非凡夫俗子,曾任钱塘令且不说,他是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叔叔。书画,是艺术,是爱好,也是生活。书画是媒介,是文人感受世界的媒介,亦是文人交际往来的媒介。

三、题诗抒情――宋代文人的现实人生

琴棋书画,是文人的高雅的兴趣爱好,亦是我们摆脱现实人生烦恼的手段。烦恼人生,文人们需要寻求精神的慰藉与寄托,琴棋书画便是一剂良药,可以平复某些伤痛与烦忧。绘画世界的优美风光,亦或者作品中传递出的精神美感,都是让人放松心情、消解烦忧的好的方法。而题画诗,或描绘美丽图画,或抒发内心情怀,也折射出现实人生中的种种状态。旷世奇才的苏轼,为人所敬仰更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善于思考人生哲理,以思想的深广度来看清生活的本质与复杂,从而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苏轼的题画诗虽然很多从画面实景出发进行摹写,但其实更多的传递“意”,这正是与苏轼崇“神似”的诗画理论是一致的。比如《王伯扬所藏赵昌画四首》, “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泣”(《梅花》),“幽凄强一笑,英景迫催倒。凄凉似贫女,嫁晚警丧早”(《芙蓉》),“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山茶》)。与其说诗人在叹息梅花、芙蓉和山茶的遭遇,还不如说在写诗人坎坷的一生,借花木之形,写人我之心。

怀才不遇是旧时文人时时感叹的主题,这并不是他们喜欢抱怨际遇不平,实在是因为他们的命运很难说由自己掌握,被束缚在科举仕途这一条出路上的中国文人,永远在等待着伯乐,也有着一个不老的话题――怀才不遇。关于怀才不遇,韩语的《马说》无疑是其中经典的代表,于是马与伯乐与怀才不遇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苏轼有十四首关于马的题画诗,《韩干马十四匹》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他摹写了马的动态与风姿、意态,更是借助,更借助这些马的生动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肺腑之情―――“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仅仅只是借物象写自己的身世之感,或者感慨怀才不遇,这显然不足以成为苏轼过人之处,苏轼对人生有着超乎常人的圆通与豁达,只因其思想的深度与睿智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与广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题画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江晓景》之一),自然妥帖,摹写画面上青翠竹丛之外几枝横斜艳丽的红桃花,春水碧波,鸭子悠然游来游去,一幅春天的美景。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却又包含着哲思,一种对生命生活的领悟,比之于“一叶知秋”之类的成语来得更丰富更有诗意。这便是天才的苏轼深刻的苏轼!

对民众生活的关怀、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对人生命运的体悟时时也会在苏轼的题画诗中表现出来,“我是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虢国夫人夜游图》);“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续丽人行》);“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云生之艰,与石相终始”(《柏石图诗》)等等。

品画论画,是宋代文人的高雅爱好,也是现实人生情感的抒写,所以从苏轼的这些题画诗里也能窥见宋代文人日常生活,那个时代的某种风尚与特点。

宋代文人趋于理性、崇尚平淡,是当时社会思想文化影响的结果与体现。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在《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说:“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陈寅恪先生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其重视文人的国策密不可分,时代造就英雄,英雄也影响着时事。有着更高地位的文人,也因此有着更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不再是青春梦想激情澎湃的青年,而是担负着重责沉稳徐行的中年人,时代要求他们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更趋理性与成熟。于是我们看到宋诗不同于唐诗的另一种风貌――理性,看见宋代文人不同于唐人的另一种审美倾向――平淡。

苏轼是宋代文化的标本与代表,其诗也是宋诗中的典范。看苏轼的诗,其实从题名,便能看出与唐代文人不一样的个性特征。苏轼的诗很多都交代清楚了写诗的起因,唱和或者因何事有感,诗歌是日常生活的点点反映,其题画诗亦是如此,《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背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己居其中一琴横床而已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云》,一看题目就知道作诗起因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苏轼诗中经常出现的序言,时间事件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显然不同于唐诗尤其是盛唐诗纯粹抒写情感看不出具体事由的题名不同。

与唐诗绚丽的色彩、飞扬的情感不同的是,宋诗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平实的描述,体现着宋代文人审美风范,除去繁枝绿叶鲜花,只剩下峥嵘的枝干,只保留着生活的真实,而从这些平实里,却也可以体味出更丰富的意蕴、更醇厚的人生内涵。

题画诗是诗画艺术的结合,一定意义上是我国传统精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媒介,赏诗品画,体会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亦感受着那些久远年代的文人生活状态,从而我们看见生命的丰盈与人性的奇妙,艺术的魅力大抵也便是如此。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

2、

[2]吉川幸次郎、宋诗概说[M]、香港,香港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

7、

[3]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

8、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

9、

[5]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J],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6,(2)、

[7]江裕斌、论苏轼的审美理想[J]、文学评论,1987,(4)、

[8]陈才智、苏轼题画诗论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

第15篇:苏轼与妹妹的对诗

苏轼与妹妹的对诗,堪称经典。 兄妹二人都饱读诗书,才思敏捷。苏小妹额头高,苏轼脸长,二人因此吟诗戏谑。不仅见其诗词功力,更见心胸豁达与幽默开朗。

苏小妹笑话苏轼的胡子:“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东陂先生诗曰:“未出闺阁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古代未出阁的姑娘是住在后花园的,从闺房到前面的画堂,还要经过一个院子。这可够损的,得多高的额头啊。

苏小妹很生气,立刻回应:“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大哥,你脸够长!

苏东皮也不是吃干饭的,妹妹额头不仅高,还有高颧骨深眼窝呢:“几回拭脸深无底,留却汪汪两道泉。”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二、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兴致勃勃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不知怎么回事,马上就明白了。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别之后,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16篇: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朗诵开场白以及中间串词

苏轼《水调歌头》古诗词朗诵 开场白以及 中间串词

水调歌头》宋 苏轼

高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世纷扰,悲欢离合。因此,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技冠群芳,成为领衔之作。

明月如明镜,映照环宇,也映照心灵。苏东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和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他振起想象的双翅,巡视天宫,叩问上苍,俯瞰人间。在唏嘘感慨之中,不由得发出了“不如归去”的喟叹。但这种归隐决不是对现实的逃逸和回避,苏轼旷达的胸怀和人文关怀情愫使他禁不住发出期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 请听诗朗诵《水调歌头》。

第17篇: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执教:陈道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特点,文章作者及创作背景。 2.反复诵读并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落实背诵要求。 3.品读重要词句,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作的意境。

4.在想象与拓展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思念。明月与诗词好像天生就结缘,明月激发诗兴,诗词随明月而发,相伴而留香千古,在众多咏月的诗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被公认为中秋词中的绝唱,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胡仔就曾说过,“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词,和东坡居士做一次深入的对话。

二、预习检测

(一)解读题目

“水调歌头”,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一首词的格式由它的词牌决定,有多少句,每一句有多少字,平仄等都是,只要选定一个词牌名,这首词的格式也就定了。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又如词牌名:雨霖林 水调歌头 卜算子 长相思 菩萨蛮等。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文字,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词根据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二)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创作背景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作者写此词的时候,他官场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四)强调课文中难以读准的字词音。

朱阁(gé) 低绮(qǐ) 高处不胜(shēng)寒

三、初读诗歌,赏析诗歌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字音,节奏,及其情感的把握。2.学生自读诗歌。

3.指名读诗歌,其余同学点评。4.学生齐读诗歌。

四、精读诗歌,疏通文意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文意。2.并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画出疑难词句。

3.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4.各小组提出本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班级共同讨论解决。 5.疏通全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现 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常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6.重点翻译

达旦:至早晨;到清晨。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但:只。

五、课堂小结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望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同时做好对课文的内容的深入挖掘,下就将节课我通过对文章句段的品读来读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期回顾,导入新课

作者写此词的时候,他官场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读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请大家齐读课文回顾文章大意。

二、精读课文,重点读解

1.学习小序,了解作者写作的时间与目的。

思考问题:词的小序往往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小序里作者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写作目的又是什么?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丙辰中秋,背景是“中秋,欢饮,大醉”,目的是“兼怀子由”。即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由此得出: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那我们再从“兼怀子由”四个字来看,作者除了怀子由,还怀什么? 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揣摩这首词。继续读解下文。

2.学习上阙

(1)上阕写望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2)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归去是什么意思,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作者当时仅仅是想要回到天上去吗,实际上,大家可以联系一下作者的生平遭遇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苏轼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作诗讽刺新法,请皇上下令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定为“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明确:从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这里的太高太寒冷比喻的是什么意思,

明确: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欲”和“恐”。 作者在上阕中表达了想回朝廷但又恐惧害怕的心情。

(4)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弄:是一个千古称颂的动词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现实。

小结:上阙写望月饮酒,主要抒发词人对人生的感慨。苏轼经受过政治上的挫折,面对朝廷激烈的斗争,只能将满腹的疑问借助“把酒问青天”,引起对人生的思考,发问“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苦闷的情感并未延续下去,“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两句又表露出作者对人生不懈的追求,尽管“又...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3.现在我们来看下阕。请大家先朗读一遍。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作者因何而失眠?应和了序中哪一个句子?) 明确:“兼怀子由”。

这就是说,作者在下阕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怀子由。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那么月亮会有感情吗?)

明确:这里应该是作者恨月亮老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是作者在恨。

(3)作者因什么而恨?

明确:因为与亲人别离,也因为被贬。

作者写道这里,心情自然是十分抑郁,悲伤了,但我们的诗人又是一个乐观的诗人,在悲伤之余,他又转念一想,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4)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理解?

明确:难。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恰好也是苏轼的看法。所以他说“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作者已经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虽然我们不想和亲人别离,但别离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作者在最后,他只有提出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和弟弟子由能够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但可以共享美好月光。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5)我们把下阕再齐读一遍,注意感情把握。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回到小序中,还记得刚上课时给大家提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在这首词中究竟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明确:作者在上阕主要抒发了自己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下阕主要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4.请问作者《水调歌头》中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三、结束语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不愧为中秋咏月之绝唱。给我人生失意之时的重要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失败进,莫悲伤;苦闷时,莫彷徨。用一颗乐观旷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最后,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拥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3.完成课后练习二在作业本上。

五、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上阙:望月

(写 景)

情景

下阙:怀人

( 抒 情)

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第18篇: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19篇: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一】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

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二】

本篇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两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诗,词,散文以至书法,绘画等都有极高成就。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都表现出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境界高远笔力遒劲的特点,在当时及对后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大醉”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与词为一,交代词的写作时间,“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背景,“欢饮达旦”;题旨,醉后抒怀“兼怀子由”,前者是主,后者是辅。具体言之:抒词人外放期间寥落情怀。

此首中秋词。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变。挥洒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凡尘。胡仲任谓中秋词,自此词一出,余词尽废,可见独步当时之概。起句,破空而来,奇崛异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化出。“不知”两句,承上意,更做疑问,既不知明月几时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盖因问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风归去之愿,“我欲”与“又恐”相呼应。“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本意说固高妙,就寓意说亦极慰藉。“起舞”两句,仍乘上来,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风归去,惟有徘徊于月下。自首至此,一气奔放,诚觉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换头,实写月光照人人无眠。以下愈转愈深,自成妙谛。“不应”两句,实写月圆人不圆,颇有恼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转,言人月无常,从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愿”两句,更进一步,言人与月既然从古难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躯,借月盟心,长毋相忘。原意虽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苏轼加“但愿”二字,则情更深,意更浓矣。

其词咏月,关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不知”数句,笔势回折,开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隐与进仕间的抉择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又犹豫徘徊,楼高宇寒不胜之,落足现实,月下“起舞弄清影”,胜似仙境,这就说明词人并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于自然中觅求“苦中作乐”的生活意义,即苏轼还是立足于现实,热衷于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之爱的人间生活,来得更亲切更温暖。

下片用月衬别情,意在怀人,笔致回环由写实为写意,化景为情。用“转”“低”“照”三字,描摹随月光流转,光影的物移,时间跟着推进,无眠而情生。即月光绕过朱阁,又从门户下射进屋内,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儿身上。其明写月,暗写人,颇含怨恼之意。“不应”二句,笔势淋漓,顿挫有致,看似赏月,问月,实为怀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事常规,来自我宽解。这种演绎自然物理,阐释悲欢离合,意境豁达,令人玩味不尽。末两句妙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陈出新,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境界。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当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能传诵千古,在我看来原因有三:由于它高旷的胸襟、丰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艺术构思,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其次,以月为主线,使情,景,理融会贯通起来,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开头,由月展开思索,通过连续发问,表现对超脱出世的向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阴晴圆缺,比赋人间的悲欢离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着词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显得境界高远,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赏析三】

由于作者与当权者政见不合,被排挤到密州去当地方官,心情很抑郁,同时他已七年不见弟弟子由,心里十分怀念,种种思绪通过此词来抒发。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宋代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极高

【赏析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

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第20篇: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中秋感咏·词一首 作者:熊春锦 金蟾失何久? 捫胸問心田。 何因常離紫閣? 紅塵不計年。 吾欲踏雲歸去, 無顏釋對眾語, 淚眼悲心寒。 眾癡弄濁影, 搏浪在人寰。 演道德, 論龍虎, 指軒冕。 不駐名痕,

明心見性德光圓。 至道不增不减, 上德無生無滅, 性命雙修全。 祈願心淨土, 天下共道缘!

乙酉年中秋书于柏林(2005年9月17号)

\"大道不可欺,也无法去欺。人心愚智以为可蒙可欺,并且生出标准去欺,从而聊以自我安慰燥动的心。其实,皆是欺者自欺。人们的欺心一起,欺行一动,皆会反馈作用于自己,伤损于自己。\"

\"教育的方法上,为了使整体道德文化事业不受影响,应当明与暗、显与隐这一对阴阳整体用德一而把握,进行最近于道的施教。营造德道教育的主流阳性场态,防范阻扼私心贪欲滋生的土壤和环境。\"

\"引导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觉运用德一之舟而挣脱阴阳的漩涡,直驱大道本源,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无意中看到老师数年前的教导,感恩大道的及时提醒!

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发布时间: 2013年09月26日 19: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7.67.6

排行榜

意见反馈

完整视频

视频新闻

习近平向老阿姨致敬 李克强会见阿富汗总统 张德江会见 老挝国家主席

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 新疆工作会议召开

领导人视频集

要闻 李克强:打造透明、回应和公信政府

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不得到风景区召开

中纪委公布信访举报流程 无答复可询问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征求意见

甘肃纪委对张家川书记行经济责任审计

法学专家讨论:网络举报媒体化不可取

时政专题

中石油多名高管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

中国人口政策:展望与期待

中美防长举行会晤

中国梦网上系列谈

沈一心:懂得“享受”困苦

张文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刘文杰:坚守梦想相信梦想

邵京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刘云山参加会见并出席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

下午3时许,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京西宾馆会议楼前厅,同参加会见的同志们亲切握手,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经过亿万群众评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产生了。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光荣当选的全国道德模范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强调,长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你们或充满爱心、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舍生忘死,或诚实守信、坚守正道,或敬业奉献、虔诚勤勉,或者孝老爱亲、血脉情深。你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了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见到出席会议的年逾90的龚全珍老人,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刘云山在座谈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道德模范的亲切关怀,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和基础,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要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人们从身边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要把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舆论导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道德建设,做实功而不务虚名,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工作,推动道德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把道德建设融入改革发展各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爱民之心,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引领者,以优良党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刘延东参加会见并在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刘奇葆参加会见并出席座谈会,栗战书参加会见。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张丽莉,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孔凡成,新疆职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汉语翻译专业学生热汗古丽·依米尔分别发言。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往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文明委委员出席座谈会,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等参加座谈会。

[视频]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