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朗朗书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1 21:03:2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书声朗朗古诗15首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 南 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长干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夜雪

(白居易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问刘十九

(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天净沙-秋

孤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幼学琼林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

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书 声 二 年 级 上 朗 朗

学 期 教 案

推荐第2篇:书声朗朗伴我行征文

打开书本,书香迎面,让人朗朗上口的知识使人心旷神怡。一本好书,舒畅心灵;一本好书,诉说情感;一本好书,书香随溢。

香溢随风的知识在书间翩然起舞,欢快的舞步荡起他人的心弦。蜻蜓点水一点通,知识尽在书本中。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有知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变得更加易懂。

总有人抒不完的情,总有人写不完的故事,总有人学不完的知识。 因此,人们常言“学无止尽”四字。其实,只是无处不在,并且不完全在书本上。

从古至今,人们对知识的理解逐渐加深,并钻研它。历经千年,人们把悟懂的知识不断的记录下来,且称之为书。迄今为止,人们人在追求知识的最高峰。因此,知识是无穷的。并且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分类。

语文是知识的一类,是重要知识之一。不仅仅是学习上需要语文,生活上也需要语文。在人与人交谈之中,运用语文,掌握技巧,便能让对方觉得你很优秀。

数学这一门知识的作用也很大。生活上也需要数学,学会数学,便能使生活更简单方便。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某些东西的长短或价钱。便能有助于生活上的需求。

可别小看英语哦!英语对我们的生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人们长阳“相遇便是缘分”,可是当我们遇见一个外国朋友呢?我们该怎么办?这边要用到英语了。虽说全球各地的语言不同,但英语早已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了!所以,学好英语,便能帮助我们与外国的朋友交谈相处了。

知识能够分为很多科目,每个科目都有不同的知识。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本宣科的学习,而是运用思维去思考。

书本是一盏指路灯,应到我们向前走。但他不是扶着我们走路的手, 而是一对翅膀,给我们飞行的权利。

推荐第3篇:五年级书声朗朗教案

1、《关山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感受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明月是思念的眼,看着你也看着我。古往今来以明月表相思的诗句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元年,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安

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因李璘被杀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三、品味诗歌

1.教师范读诗文,学生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4.探究交流

(1)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描绘了怎样的边塞风光?

(2)中间四句,引用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前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明月、天山、云海、长风、玉门关。

品味:苍凉雄浑,或情感寄托之物,或情感发酵之地。

(相关例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浮云游子意”)

中间四句,表现形式:议论,用典。

关键词:征战地、不见还。

品味:惨烈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

(相关例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证战几人还?„„)

后四句,表现形式:描写。

关键词:戍客、思妇、高楼、叹息。

品味:此恨绵绵。叹息的是戍客是妻子,是儿孙亦是亲娘,也是诗人。

(请你展开丰富想象:他们叹息的是什么?)

四、小结

本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思乡情怀融入

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与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与默写

板书设计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天山——长风万里——雄伟壮阔

引用典故——沙场点兵——关切同情

戍客思归——闺怨叹息——哀婉凄凉

诗意: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呵,你几时能卸装洗尘归来.

2、《蜀相》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过程与方法

1、反复吟诵,梳理作品脉络,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一位三国人物: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前两句讲功绩,最后一句讲遗憾。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为什么杜甫屡屡写到诸葛亮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蜀相》。

二、解题

1、诗歌题目“蜀相”向我们暗示了哪些信息?

(1)暗示了诗歌题材:怀古咏史诗

(诗人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暗示了吟咏的人物政治身份,传达了仰慕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齐读)

强调字音:柏(bǎi) 好(hǎo)

2、朗读指导

(1) 明确朗读节奏

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 和二二一二。

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明确感情基调

伤感、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学生示范朗读

4、全班齐读

思考: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明确:“寻”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四、品析诗句,把握主题

(一)涵咏字句(3分钟)

1、结合注释疏通诗歌(请学生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

2、概括诗歌内容

首联: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颔联: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颈联: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尾联:抒发感慨 痛苦伤感

(二)品析诗味

1、赏析前四句

细读诗歌,小组讨论:

(1)诗歌写景的句子有哪几句?

(2)都写到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3)有人对原诗做一些改动,你认为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明确:

(1) 首联和颔联

(2) 诗人描写了祠堂、翠柏、碧草、黄鹂等意象,营造了寂寞、悲凉的意境。

(3) 将“自、空”改为“尽、皆”不好。理由:

A、“尽、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传达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B、“自、空”的妙处:

(1)“自”是独自的意思,“空”是白白的、徒然地的意思。

(2)尽管满院碧草、黄鹂鸣叫,可与生机勃勃相称的诸葛武侯类的人物却不复存在,在赏心悦目的春色上抹上了一层浓浓的寂寞和悲凉。

(3)运用了以乐衬哀的手法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感慨。

师小结:在士大夫类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却不复存在,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

诗人用“自”“空”二字表达深沉感慨的事例:(幻灯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 《白雪歌》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唐] 李华《春行即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 李清照 《一剪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 《书愤》

2、赏析后四句

小组讨论:

(1)颈联中谢了诸葛亮那些事情?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 ? 明确:

(1)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侧面映衬)

敬仰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正面叙写 忠

济:辅佐刘禅继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表达了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因此上下句的关键词:天下计,老臣心。

老师小结:

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原因: ① 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抒发郁闷和隐痛。) ②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大唐江山的处境。)

板书设计

首联:寻找祠堂

颔联:祠中之景

颈联:诸葛功绩

尾联:壮志未酬

【韵译】: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 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 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3、《书愤》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起)

(承)

(转)

(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

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

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2、“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正确语序是什么?这句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通过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

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

板书设计:

《书

愤》

陆游

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4、《无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认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自学习李商隐的《无题》。“无题”是无可命题,即意思不可明言。诗人常托无题以寄意。这首诗有表白两情坚定至死不渝之意。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过多,意旨隐晦。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他写的《无题》共十多首。这首是爱情诗,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首句两个“难”字,表现两人情谊深厚。次句用暮春花落衬托感伤情绪,以景渲染、烘托离愁别绪。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运用双关语不露斧凿之痕:“丝方尽”隐指“思方尽”,“烛泪”隐指“相思之泪”,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巧妙。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颈联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有相劝爱惜身体的意味。“但愁”“应觉”都是联想猜测之语,一种体贴入微之意在句中自然流露。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尾联是宽慰之语,借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诗开头照应。

四、合作探究:

赏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明确:“丝”与“思”谐音,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深、之长。

“蜡烛”一句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之中,却又相会无期,前途无望。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相随。“春蚕”句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但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蜡炬”句用蜡烛作比喻,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泪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相随。这两句的联想深微复杂,形象的底蕴更加丰富。

五、教师小结:

《无题》首先写惜别是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达,而不平铺直叙。其次,写别后相思,运用了谐音双关、比喻的手法;写对方思念自己,通过细节来表达。写对方相思,乃是由己及人的设想。末联是利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渴思。全诗表达出深沉的情思。

《无题》这首诗大约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板书设计:

无题

首联:相见难,东风无力来回天(抒情写景)

颔联:春蚕尽,蜡炬干,两情死不变(谐音对偶)

颈联:想象对愁,勿伤身体防夜寒(借物言愁)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5、《相见欢》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

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意境。

四、理解内容

1、释词

锁:锁住,笼罩。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意思是离愁别恨像千丝万缕纠缠在一起。

聊:姑且。

2、古文今译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正是新月如钩的时候。载着梧桐的深院笼罩在秋天的肃杀气氛之中,更显得孤寂冷漠。剪也剪不断,越理越凌乱,那是深重的离愁别恨。(这真是)一种痛苦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3、概括上下片内容

五、欣赏诗歌

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用“寂寞”“深”“锁”呼应上句的“独”字。作为被囚之人,词人表达了亡家失国的旧时国君的孤独寂寞之情。

2、“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句中“滋味”指什么?

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

六、写作特点

用字准确,寓意深刻。如“无言独上西楼”中的“独”、“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寂寞”“深”“锁”。

七、小结课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课外阅读李煜诗词。

九、板书设计

相 见 欢

李煜

寂寞→离愁→在心头

抒发亡国之愁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6、《渔家傲秋思》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板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作者简介(略)

2、背景介绍(略)

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5、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五、背诵并默写。

板书设计:

雁去无留意

风景异

荒凉、萧条、凄清

孤城紧闭

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忧国思乡

壮志未酬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推荐第4篇:二年级书声朗朗教案

《幼学琼林》节选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译文:黄帝统治华夏民族的时候开始画野分洲,那个时候才开始有城市和郊外之分;夏朝大禹治理水患,从此奠定了祖国山河大致的形状。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译文:五湖:其中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现仍在。青草湖已与洞庭湖连在一起,丹阳湖逐渐淤塞。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译文:河:指黄河。晏:安宁。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出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译文:周成王时,交趾国的使者称赞周国说:“天无烈风淫雨,海不扬波三年矣。意者中国其有圣人乎?”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出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清,《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清则圣人生于时也。”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译文:桃符:画在桃木板上的门神,古人以桃木能驱邪,故新年风俗都换桃符。

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译文:五戊:指春社和秋社。这天到处吃鸡吃肉喝酒,据说这天的酒喝了可以治耳聋。乞巧:七夕女孩子晚上在月亮底下穿针,求得一双灵巧的手。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译文:孚:相应,符合。上句:孚,信赖,投合。莫逆,心意相通,感情融洽,没有抵触,不相违逆。语出《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下句:年龄辈分不相当的人结为朋友称为忘年交。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译文:鲍鱼:腌鱼。和坏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久啦便不能嗅到鲍鱼的臭味;和好人在一起,就像进入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

鲍鱼之肆:是指坏人成堆的地方。芝兰之室:是指好人齐聚的地方。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译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语出《荀子》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昌时雨之化。

译文:时雨:合时令的雨。

铭心镂骨,感德难忘;结草衔环,知恩必报。

译文:结草:春秋时魏武子临死前对儿子颗说,让自己的爱妾殉葬。魏武子死后,颗没有按父亲的要求去做,而是让母亲出嫁。后来颗在与秦军作战中,有一个老人将草结在一起绊住了杜回,颗因此捉到杜回。晚间颗梦见一个老人对他说:“我就是那个小妾的父亲,以此相报。”衔环:汉代杨宝很慈爱,九岁时过华山,将一个受伤的黄雀治好放生,百日后,黄雀化为童子衔来白玉环四枚作为报答。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译文:做善事就会让人称颂百世,做坏事就会让人唾弃万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译文: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

釜是做饭的锅,薪是烧饭用的柴火,当满锅沸腾的时候,要想不让锅里的水呀粥呀漫溢出来,恐怕没有比抽出锅底的柴火再好的办法了。

家贫待客,但知抹月披风;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译文:苏东坡有“家无以娱客,但知抹月披风”的诗句。唐代王休冬天取冰煮茶款待客人。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译文: 晋陆凯赋诗寄与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管宁割席拒华歆,谓非同志之人。 译文:绝:断,拉断。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江 南 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译文:这首诗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是唐朝中期的著名女诗人.这首题为《井梧吟》的诗,据说是薛涛

八、九岁时与她的父亲薛郧合作的.有一天,父女俩坐在院子里,父亲指着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随口吟出一联:\"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薛涛续成一首诗.于是薛涛应声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就成了上面这首《井梧吟》诗.

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文: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

长干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译文:“我家住九江的江边,经常在江上走动营生,虽然也是长干人,只是从小常不在家,所以彼此不相识啊!” 看来,这位船家女找到了同伴,孤寂的旅途,有了几分乐趣。 诗中的人物是纯朴的,语言充满了民间情趣,读起来轻松、亲切自然。所以短短的几句,也能流传至今。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夜雪 ·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这首五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就景写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译文: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译文:以雄健的鹞鹰直冲云霄、怯懦的群雀如水波躲向两侧的形象,赞美了真男儿单枪匹马、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译文: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书 声 朗 朗

二 年 级 上 学 期 教 案

武汉市秦园路学校 刘汉霞

推荐第5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朗朗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朗朗

山西晋中太谷明星小学 姚敦萍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读”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理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叶圣陶说:“不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去找到这种办法并利用这种办法来找到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这些话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基本的语文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九寨沟》的第3自然段的时候,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出示阅读提示:“A、读第3自然段,看看写了哪些景观,用笔圈出来。B、找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读一读。C、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从哪些词语上能体现出来,在书上作记号。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这一段的学习方法:读——找——想——读——讲。而第4自然段的结构和第3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学习第4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就会把前面学到的方法迁移到第4自然段的学习中来,根据自学阅读提示: A、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用笔划出来。 B、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动物读一读,并划出表示它主要特点的词语。C、说说怎样读就能读出喜欢的感觉。学生兴致盎然地品读课文,积极参与动口、动脑、动手,在不知不觉中去获得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了学法指导,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在模仿学习了于永正老师的《第一次抱母亲》的阅读教学后,我真的感受到了于老师的“平民哲学”教学。他的“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感悟作用。我几经揣摩,课堂上竭尽模仿,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读进去,山就是山

于老师常说:“语文就是语文,不需要加许多定语。我追求的是一个‘实’字。”具体到一节课上,他最关心的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所以,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样人文色彩极浓的课文时,他也能沉下心来,从每一个生字开始,教学生扎扎实实读书。

师:生字认识了吗?我写一个你读一个。 (教师板书:“越”)越可以和哪些字组成词语? 生:翻山越岭„„

师:翻山越岭,(教师将词语在黑板上补充完整)一起读。

生:(齐读)翻山越岭。

师:把每个字读实,声音不要发飘,不要轻浮,要实在。

生:(轻轻读)翻山越岭。

师:“越”在这里当什么讲? 生:越过。

师:等于没说。

生:穿过、走过。

师:在《新华字典》里这个字有七种解释,这里是“跨”的意思。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山就是山,在语文课堂上,任何表面的热热闹闹都替代不了还原事物本质的过程,惟有读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

二、读出来,山不是山 师:德国一个作家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如果用两只眼睛读书,读“重担”你决不会只看到一百多斤重担。现在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 师:现在你对“重担”是怎样理解的? 生:赡养老人。

生:抚养子女。

生:生活的压力。

生:母亲是家庭的顶梁柱。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看前面的“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岭吗?你现在对这个词是怎么体会的?记住了,用两只眼睛读书。 生:是一个个生活中的困难。

书读到这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山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它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我豁然开朗:书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重担”与“翻山越岭”——一个前后关联的照应,一次过去之后的回首,将“平易处的奇崛,朴素里的华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得不叹服:大师就是大师!大师总能从看似平淡的课文里品出“味”来,而把引导学生品味的落脚点永远落实在读上面。“重担”的分量是学生读出来的;“翻山越岭”的艰辛是学生读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精髓也是学生读出来的。

三、读开去。山还是山

师:谁来读最后两段?(生读最后两段,教师板书“无数次”。) 师:(生读完毕)读得真好!看黑板上(“第一次抱母亲”和“无数次”),现在只剩下课题和我刚才写的三个字。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都被母亲无数次地抱过,我们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而我们第一次抱母亲时,却让母亲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不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吗? 生:妈妈,我以后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

生:妈妈,也许你很平凡,也许你不算很伟大,但我认为你是最棒的,我会为了你,为了祖国妈妈增砖添瓦。

师:(指着一名女生)我看到她流泪了。

生:(站起来,泣不成声)妈妈,你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妈妈,你辛苦了。我想对自己说,以后不要太任性,不再对妈妈发脾气了。

师:(激动地)知道我最想说什么? 生:(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请大家把这句名言,这句至理名言写在课本上,刻在心里。 “无数次”与“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是于老师的“金手指”点到的又一真金。凭借这种蒙太奇的作用,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的顿悟,产生与老师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通过读,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仔细听,山还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经有了另一种内涵。

三、诵读中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时,我充分利用上一个环节的教学情境,由老天鹅独自奋不顾身破冰的情景过渡到“众天鹅纷纷加入破冰行列”的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中读一读。然后,教师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众天鹅齐心破冰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情景性,容易感染学生,因此让学生谈初步的阅读的感受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在学生基本感受到众天鹅的“齐心、欢快、激动人心”的情景后,及时指导学生读出“欢快的”“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的语气。接着提出关键问题:“破冰工作是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同样是破冰,可众天鹅为什么会这样齐心,这样欢快,这样激动人心?”促进学生理解天鹅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完整地说清楚原因,从而达到了进一步理解和语言训练的目的。最后,我及时地总结天鹅们在面对生存危机时的不怕苦难、勇敢顽强和齐心协力的集体精神,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由于对文本语言有了深入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学生的朗读不仅语气、语速等比较得当,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动情地,所以也就水到渠成了。 师:看着老天鹅奋不顾身的用自己的身体砸冰的情景,众天鹅被感染了,纷纷加入了破冰行列。

媒体出示: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里——克里”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弟兄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师:请同学读一读课文具体描写众天鹅一起破冰的这段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天鹅们在破冰时很齐心很欢快。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板书:齐心 欢快

生(1):我是从“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这句话中感受到的。

师:对,这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得到? 生(2):还可以从“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里——克里”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弟兄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中感受到。

师:很好,课文再一次描写了天鹅的叫声:“克鲁——克里——克里”,显然,这是的叫声与一开始天鹅的凄惨的叫声不同,在作者的眼里就像那—— 生齐读: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弟兄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师:应该怎么读?

生模仿劳动号子的语气节奏齐读。

师:对,我感受到了天鹅们齐心协力破冰时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是,刚才我们在学习老天鹅破冰时却感受到了“奋不顾身”,显然,破冰工作是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同样是破冰,可众天鹅为什么会这样齐心,这样欢快,这样激动人心?大家讨论一下。

生(1):因为它们不是为了哪一个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大家都能不饿死。

师:很好,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必须齐心一起干。(板书:共同的利益)想想还有其他什么原因?

生(2):因为它们被老天鹅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他们会齐心协力地一起破冰。

师:对,榜样的力量就是大,老天鹅的精神感染了大家,你能联系起来思考问题,所以能得到更深的独特的理解。(板书:精神的感染) 师:大家再来看一看课文里的这两句话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媒体出示,学生朗读:“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

生(1):天鹅们看到冰层在破裂,又能吃到食物了,所以他们干得很兴奋,很齐心。

生(2):因为它们想老天鹅一个人能打开一个小窟窿,如果一起来破冰,一定能变成一个很大的水面的。

师:对,就能共渡难关,拯救自己。同学们的理解很正确,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有成功的希望就要勇敢面对,努力去克服。(板书:成功的希望)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理解到了天鹅之所以那样欢快,那样齐心得参与艰难的破冰工作,有三个原因。现在我们根据板书,完整地来说一说。 生(1):因为天鹅为了共同的利益,受到了老天鹅精神的感染,而且他们还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所以他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师:你用上了“为了——受到了——而且”把意思说清楚了,很好。 生(2):因为天鹅们在老天鹅精神的感染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向着成功的希望,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师:你说得更好了,句子更顺畅了,意思更准确了。我们也用上“在——下,为了——向着——”这样的句子一起说一遍。 生齐声说。

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众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情景,一起来感受着激动人心的场面。

总之,阅读教学要融情景渲染、语义把握、内涵理解、情感体验、思维方法、朗读体会融为一体,并且要细致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讲究过程中策略的合理运用,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生硬的、缺乏学习过程性、不讲究引导策略的教学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推荐第6篇:菁菁校园、书声朗朗 自查报告

浠水县玉泉小学

关于开展“菁菁校园,书声朗朗”诵读活动

的自查报告

为了使“菁菁校园,书声朗朗”诵读活动能持续地坚持,并引向纵深发展,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我校对这项活动前段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先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此项活动,学校召开了专题会,成立了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并以活动为载体,使诵读活动在全校得到了较好地开展。一是开展了全校性的正确读书活动,从纠正学生唱读、数读、无感情读等方面入手,教师运用范读、教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正确诵读。二是增加学生读书时间,在课内和朝读时间以读课文为主,课外以读学生喜爱的课外书籍或诗歌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举行比赛,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方面检验各班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全校学生的诵读素质。去秋,除各班级举行的诵读比赛外,学校组织举行了诗歌朗诵、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比赛活动,将诵读活动推向了高潮。

二、主要成绩

1、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校园里书声朗朗,学生们在朝读时、在课外读书时自觉诵读,蔚然成风。

2、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正确诵读的自信心,基本纠正了一些同学的唱读、数读现象。

3、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高年级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有感情地读课文,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与作者的心近了,对句子、段落、全文的理解轻松多了。

4、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在人际间口语交流中,表情达意更贴切、语言运用更准确。

三、存在不足

不平衡现象严重存在。一是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低年级训练力度不大,整体缺陷纠正效果不明显;二是学生之间不平衡,唱读、数读、无感情读的现象还严重存在。

四、整改措施

1、将此项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从严格要求语文教师诵读教学着手,坚决消灭唱读、数读现象,让学生养成有感情诵读习惯。

2、加大对薄弱年级、薄弱环节的督办力度,促使该项活动在全校均衡开展。

3、突出重点,改进方式方法,中、高年级主要精力放在纠偏上,低年级主要精力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正确诵读上,使他们从小就能正确诵读,减小中高年级纠偏难度。

4、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

浠水县玉泉小学

2010年3月

推荐第7篇:小学生演讲稿:朗朗书声满校园

小学生演讲稿:朗朗书声满校园

小学生演讲稿:朗朗书声满校园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朗朗书声满校园》!

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宝贵知识财富的积淀。读书是古往今来的优良传统,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杜甫则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至理名言。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在开元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和同学们共读经典,一起在书海中徜徉。为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人文气息,我们的学校还专门在教学楼为同学们设置了公共阅读区。提倡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书。并且在全校开设了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这一切都能让更多的同学们在书香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我们经常能看到同学们在图书角,在班级里阅读的身影。读完书后邀三五好友畅谈读后感想,气氛热烈,妙语连珠。可是我们周围还有些同学读书没有计划,更有些同学不爱读书,特别是周末放假回到家里,只知道在电视机前或者电脑前打发时间。这样做是不对的。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都要利用并安排好时间读书,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古人读书提倡三余,今天我们更要珍惜时间读书。书声不绝于耳,书香溢满校园。这已成为我们开元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的读书氛围,我校将举行《课文朗读比赛》。希望每个同学能借这些活动,把读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丰富自己的学识,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从爱书开始,培养读书的兴趣,人人养成爱书、爱读书的好习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此倡议:互助共学,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文会友,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做到一人所学为众人所学,一人所长为众人所长;同时让读书成为习惯,使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精彩;让读书成为一种美德,生命因读书而更加充实,因读书而成功。从书本中汲取先知,从知识中提升能力,于读书中陶冶情操。让我们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与写作相结合、与做读书笔记相结合、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建议同学们在读书时做到5个1: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周背诵一篇经典诗词,每月读一本文学名著,每读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读书,真好!同学们,让我们爱读书吧!

同学们,让阅读引领我们成长;让知识为我们导航。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好书为伴,营造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

推荐第8篇:朗朗书声伴我成长读书节方案.3.31

读书节方案

一、活动主旨

“朗朗书声伴我成长,浓浓书香溢满校园”。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书香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用阅读引领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在学校掀起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根据学校实际,决定于2018年4月1日---4月30日开展进行2018年读书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学生中倡导“与书交朋友”,形成一种喜欢读书的氛围,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快乐、享受人生。

3.在家庭中倡导“亲子共读”,家长要把“亲子共读”作为和孩子相处的一种方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不但能增进彼此的交流,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都是一种快乐。

4.以“读书节”活动为载体,开展全校性的读书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提升学校品位。

三、活动主题

朗朗书声伴我成长,浓浓书香溢满校园

四、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主任和各个级部的语文教研组长 组员:各班语文老师

五、活动时间

4月1日——4月30日

六、具体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4月1日-4月8日)

(一)宣传口号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5.人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6.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二)学校制定2018年读书节活动方案(包括各类活动评价标准;“读书明星”评选标准等),于4月12日课间操时间举行读书节启动仪式。

(三)环境布置

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让整个校园充满浓烈的书香味。(活动结束时组织人员检查)

(四)班级活动

(1)开一节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填好表发语文教研组长,有班级特色,不准雷同。班级读书启动仪式: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开展“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版块进行交流。了解读书节的口号。书籍推荐等。 [上交读书班会记录表和活动的有背景的照片1张。] (2)每人每天书包带一本书,在班级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注意进行爱护书籍教育。

(五)学校图书室正常开放,各班集体借阅图书,由图书室窦老师负责,并指导各班做好借阅记录。

(六)自主阅读

每天能合理安排时间,阅读相关课内、外书籍:

一年级:每天20分钟以上,大声朗读;二年级:每天30分钟以上,轻声读,做圈划;

三年级:每天40分钟以上,默读,圈划;

四、五年级:每天50分钟以上,默读,做简单批注。

推荐第9篇:书香校园朗朗书声 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书香校园朗朗书声 春风化雨温暖人心

五一路小学用“五个好”做好关工委创建工作

五一路小学在上级关工委的关怀指导和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积极动员和依靠多方力量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齐心协力促进优良校风、班风的形成,努力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领导班子建设好——抓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为健全关工委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对关工 委机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由党支部书记陶河清任关工委主任,马清光副校长任副主任,以教导主任梁振华、少先大队辅导员杜凯、工会主席丁园及老党员、部分老教师为关工委成员。动员、聘请了一批热心的“五老”加入到学校关工委组织中,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和培训。通过进一步健全关工委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骨干作用发挥好——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五 老”队伍作用

离退休老教师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做好关心下一 代工作方面有政治、经验与时空优势,都亲身经历过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对党忠诚,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心。许多退休老教师经验丰富,他们经常到校与青年教师谈心,结合具体案例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工作。本着“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我校聘请退休党员教师贾芳芳等同志深入学校、家庭有效开展了关爱下一代活动,并收到良好效果。近年来,学校本着“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工作思路,努力把学校做好做强,力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保证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健全执行好——抓制度建设,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台账

(一)工作汇报制度。形成一学期2—3次的常态化工作汇报制度,关工委领导按时参加关工委工作会议,听取委员汇报关工委工作情况并给予相应支持与建议,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两项会议制度。一是关工委领导班子会议制度,一学期举行一次,对关工委日常工作的重要事项进行研究、分析与讨论;二是关工委全体委员会议制度,一学期举行一次,主要学习有关材料,讨论关工委工作计划、总结并通报学校关工委工作情况,开展学习等活动。

(三)计划与总结制度。年初制定好关工委工作计划,年底做好关工委工作总结,并及时将计划与总结报上级关工委。

(四)分工负责制度。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行分工,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切实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人分工负责,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四、活动经常效果好——抓作风建设,做到教育与活动 双管齐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切实抓好学生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安全、活动等做专门的宣传动员。

(一)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学校关工委致力于配合少先大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守 则》学习教育,在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开展黑板报、手抄报、读书、经典诵读、征文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启蒙引导少年儿童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坚持普法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教育,重点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每学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作法律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远离黑网吧等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社会场所,进一步营造学校以及周边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自觉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三)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学校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防震消防演练等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开展好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是打造书香校园的必要条件,也是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校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定期开展如“中华魂”等主题读书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五)配合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校园广播、板报、读书活动等方式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粒米”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并将其内化于心,落实到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

五、积极探索创新好

一是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创新工作方式, 努力做到贴近儿童实际,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泼,教育载体多样而不失特色。

二是在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基础上,积极借鉴兄弟学校、先进学校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不断探索关工委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新途径。

关心爱护下一代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家长的共同心愿与责任,是关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参与。近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关心爱护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不足。希望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多方联手共同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制法规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齐心协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促进优良校风、班风的形成,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五一路小学

2014年4月17日

推荐第10篇:书声朗朗,余音绕梁,疯狂语文,背诵比赛——(《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 书声朗朗,余音绕梁,疯狂语文,背诵比赛

刘瑞娟

《阿房宫赋》公开课终于结束,结果也令我基本满意,有进步就好,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解决。下面主要谈一谈《阿房宫赋》一文的几点得与失:

一、书声朗朗,余音绕梁

(一)初步理解,打好诵读教学的基础

诵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实践证明,只有大致理解了文意,才有诵读的基础。否则浪费时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要达到初步理解的程度,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进行诵读教学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读文章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就《阿房宫赋》来说,要抓住三个方面:

1.掌握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铺采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指的是形式上的特点;“体物写志”就是咏物说理,指的是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学生了解了这些特点,对驾驭全文的内容必有一定的帮助。

2.了解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写作背景对理解文章内容不无益处。诵读《阿房宫赋》时介绍两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是借助《史记·项羽本纪》上面的有关内容,介绍阿房宫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丰富而生动的想象的史实根据。二是利用本文课下注释了解杜牧写这篇赋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写此文的目的。

3.把握文章脉络

在简介文体特点、背景知识后就引导学生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清理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卒章显志”的结构模式,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再深入一步。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熟悉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就为诵读打好了基础。

(二)反复朗读,抓住诵读教学的根本

古人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尔。”学生要“有所得”,唯一的途径是“读”,诵读教学的根本也就是一个“读”字,董卿最近主持的很火爆的节目“朗读者”就证明了这一点,语文课堂原本就应该书声朗朗。

1.学生自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诵读很重要。

字、词等方面的障碍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诵读前必须借助书中的注释初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作重点讲解以加深印象,节省时间。如本文中的“四海一”的“一”,“盘盘焉”的“焉”;“蜂房水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等,虽有注释,但必须提前预习,学生已经在早读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资料书疏通字音、字义。

2、学生有感情朗读,老师点拨。

在这个时候应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先自由读,后齐读。“体物”的内容个读,“写志”的内容集体读,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二、“疯狂语文”背诵比赛

周正逵先生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把课文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这样不仅培养文言阅读能力有望,还

1 会多方得益,终生受用不尽。“熟读成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诵读方法,《阿房宫赋》是高考必背核心14篇之一,更应如此。

著名教授石声淮先生说:“会背书者背结构。”这是经验之谈。一篇文章有段落,一个段落有层次,一个层次也有组成它的句子。背诵一篇文章可遵循由句到层,由层到段,由段到篇的基本规律,划整为零,聚零为整,逐层逐段地背诵,直至全篇。 《阿房宫赋》较长,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如果清理一下层次,就好背诵了。全段可分为二个层次:前二段是“体物”,后两段是“写志”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美女多导致的秦朝荒淫,珠宝多导致秦朝奢侈,第三段和第四段写作者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分清了这样的结构,背诵全文就方便多了。

背诵的开始,教师要尽量表情达意地背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也参与进去的“疯狂语文”背诵比赛。

上完《阿房宫赋》,感觉还不错,但也发现不少的问题。

一、解题,介绍赋这种文体、杜牧和时代背景需要压缩。

二、要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背诵。

其实,我是第二次教这篇课文了。但好象每次教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理解似乎更深入了,也更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欣赏这一名篇。有人曾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常读常新,“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的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我觉得在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好的文章,以身作则地带领他们熟读成诵,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1、目标明确,紧贴高考

2、课件图文并茂,吸引眼球

3、板书以“一面镜子”呈现,精致新颖、贴切自然,字体大气磅礴

4、教师以身作则地范背,学生从个人到小组跃跃欲试,将课堂推向高潮

1、目标明确,紧贴高考

2、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吸引眼球

3、板书以“一面镜子”呈现,精致新颖、贴切自然,字体大气磅礴

4、教师以身作则、豪情万丈、激情四射地范背,学生从个人到小组跃跃欲试,将课堂推向高潮

第11篇:书声早读

书声早读:让生命蓄养生机绽放活力

书声是校园最美的音乐,老师,尤其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我想,心中都应该或多或少葆有这种“书声”情节。用书声来美丽校园,用书声来化育生命,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最智慧的选择。

我带2013级的时候,在全年级推出了“书声早读”活动,短短的半学期之后,就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了其“蓄养生机、绽放活力”的独特魅力。

具体的活动要点如下:(1)每天早读的前15分钟,为“书声早读”时间,任何学科不得占用。(2)内容以“经典诵读”为主,由语文教师统筹安排。(3)形式不拘一格,要求书声朗朗,精神振奋,专注投入。活动的设计很简单,但要想真正将这一活动组织好,收到成效,办出档次,还需要深入了解这一活动设计的本真用意,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

——通过“书声早读”引导学生热爱读书。每天走进教室,第一件事,捧起经典诗文、优秀篇章,读一读,背一背,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行走方式。当一个孩子开始真正爱上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需要那些苦口婆心的唠叨吗?

——通过“书声早读”引导学生关注经典。经典如醪糟美酒,历久弥香。经典是文化的根,是民族的魂。让经典润泽生命,用文化提升品味,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职业使命。“书声早读”正是引导学生亲近经典、拥抱文化的一种有形载体,有效方式。

——通过“书声早读”引导学生去珍惜时间,把握今天。人需要对昨天的返视,对明天的憧憬,但更需要对今天的珍惜与把握。珍惜今天,活在当下,应当成为我们向学生积极倡导的一种人生态度。“一天之际在于晨。”把握今天,就从早读开始。

——通过“书声早读”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生命状态。“书声早读”要求书生朗朗,精神振奋,专注投入,要读出精气神,读出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来。精神屹立,则学风屹立,学风屹立,则质量屹立,质量屹立,则生命屹立。

从我们的实践经历来看,在操作中,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要达成共识。“书声早读”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真正关注,它是一项“为灿烂生命奠基,为幸福生活铺路”的事业。在实践中,语文老师好说,困难在英语老师这儿。以往的习惯,按学校规定,每周

一、

三、五为英语早读,

二、四为语文早读。“书声早读”活动推出之后,部分英语老师一下子思想上转不过弯,——今天是英语早读,搞什么“经典诵读”呀?于是就常常这样阻断学生:“把英语课本拿出来,开始背英语!”于是,学生就开始陷入两难之中。重新认识“书声早读”,别再让它打折扣,是一种职责,也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职业的使命!

二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书声早读”是起不到应有作用的。一日读,日日读,平时在校读,节假日在家读,不带任何功利,只求涵养生命,不算作业任务,只求自觉行走,真正让“书声早读”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利在当下,功在未来。

三要教师伴读。教师看着学生早读,是我们以往教学生活的一种常态。“教师不读书”是一种可怕现象,是一种丑陋行为,是一种愚蠢做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方能立人,己达方能达人。早读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读起来,是一种师之美德,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最经济有效地提升自己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四要适时创设展示平台。对于“书声早读”的内容,我们不主张过关检查,因为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会阻断他的“早读”热情。我们追求“自然”状态下的早读,但也一定要予以必要的关注。最好的做法就是适时创设展示平台,给学生提供一展风采的机会。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内容安排,适时推出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不同层面的“唐诗背诵对抗赛”、“宋词吟诵接力行”等。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了展示的平台,就有了前行的动力。

奏好“书声早读”这首美妙乐章,每位师生都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

第12篇:朗朗资料

资料: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简历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8月06日16:57 新浪娱乐

郎朗是第一位与柏林、维也纳、美国五大等所有一流乐团长期合作,在全世界所有的著名的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年仅22岁的他,已成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郎朗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郎朗出生于中国沈阳。3岁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4岁师从朱雅芬教授。5岁和7 岁连续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同年他应邀与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开幕式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江泽民作为嘉宾出席。14岁考入著名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大师院长格拉夫曼。3个月后,与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向了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两年后又签约了世界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现在郎朗共出版了5张CD和1张DVD。今年将连续出版2张CD。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郎朗同时也是施坦威艺术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颁布。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 “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唯一得主。

2003年,美国著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

2004年5月,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并于8月访问非洲,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也是其最年轻的大使。

2004年10月,郎朗成为2004年度德国留声机音乐先生。

2004年11月,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州长授予郎朗“2004年度音乐先生”称号。2004年11月,郎朗正式签约世界顶级名表“劳力士”,成为其形象代言人。2004年,郎朗正式签约世界级名车“奥迪”,成为其形象代言人。

2004年,世界著名的美国CNN国际电视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专题报道。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一位中国人是领袖人物邓小平。所有美国最著名的POP SHOW都做过郎朗的节目。

著名的英国BBC多次专题报道郎朗。

此外,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造了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同时,他的C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排行第一。

2005年6月8日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指挥是祖宾·梅塔。当时现场有10万观众,全世界有6亿电视观众。音乐会获得极大的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所有的报纸说:“郎朗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艺术家”。 6月12日,郎朗应中国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视台邀请参加“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余隆指挥有100个女钢琴手和4大交响乐团担任钢琴协奏,演出协奏曲《黄河》,音乐会空前壮观。6月15日,郎朗首演维也纳金色大厅,再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创下几十年音乐会最高的票房纪录(包括台上加座和站票),之后,乐团艺术家们激动地说:“卡拉扬出世了。”

2005年4月30日,郎朗应著名的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邀请,担任钢琴大师班讲座。这次大师班参加的人数最多,反响最好,成为有史以来上大师课的最年轻钢琴家。

2004年柏林爱乐大厅独奏会上,郎朗首演拉赫马尼诺夫第二奏鸣曲,德国第一大报《镜报》称:“郎朗是21世纪的霍洛维兹,而听郎朗弹拉赫马尼诺夫,又使我们忘记了霍洛维兹”。2004年6月,郎朗到以色列与祖宾·梅塔及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以色列最重要的报纸评论:“郎朗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超过了鲁宾斯坦”。

2005年10月9日,郎朗应美国总统邀请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总统先生授予郎朗“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2006年6月8日,郎朗将在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上演奏。届时全世界有30亿电视观众观看电视现场直播。

1999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戏剧性的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著名指挥大师埃森巴赫指挥。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被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赞扬“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令人惊奇、难以置信的是当晚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音乐家们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他已两年多未弹,然而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与世界上所有的一流乐团陆续签约,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

郎朗全世界合作过的指挥有:巴伦伯依姆、艾森巴赫、祖宾·梅塔、西蒙·拉多、马泽尔、穆蒂、詹姆斯·莱文、木斯特、萨瓦利什、捷米尔卡诺夫、克林·戴维斯、迪图瓦、托马斯、贾维、捷吉耶夫、杨松斯等。

第13篇:书声教案.10

行路难 其一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注释】 秋高:秋深

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 入竹去:跑进竹林。

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娇儿恶卧踏里裂:指稚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了;恶卧,睡相不好。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

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照射,“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水密集 丧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突兀:高耸的样子 向:将近

山园小梅 其一

(1)众芳:百花。摇落:被风吹落。暄妍:明媚美丽。

(2)疏影横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3)暗香浮动: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4)霜禽:一指“白鹤”;二指“冬天的禽鸟”,与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对。

(5)合:应该。

(6)微吟:低声地吟唱。

(8)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柏板。金樽:豪华的酒杯。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用不着俗人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

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卜算子 咏梅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成忠臣毛体书风咏梅摘句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一任: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小人。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

碾(niǎn):轧碎。

⒃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译诗】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 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孙子兵法》节选 ( P19 )

资料补充:

本篇节选自《孙子兵法 始计篇》。《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劝学

(一)

( P20 )

资料补充: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唐代颜真卿也做过一首《劝学》诗。

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劝学

(二)

( P21 ) 资料补充: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唐代颜真卿也做过一首《劝学》诗。

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家诫

( P22 )

资料补充: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译文: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制作成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然而,玉石这种东西,有比较稳固的特性,即使不能为器物,也不失为玉;可是人的本性,会随着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成为君子而会成为小人。这能不令我们时时思虑警惕吗?

第14篇:心灵深处的书声

心灵深处的书声

朗朗书声,散入春风满校园;朗朗书声,浸润心底随人生。

清晨入校园,闭目聆听。整齐划一的读书声传入耳。你听到了什么?你又从中听出了什么? 我听出了太多太多。鲁迅的犀利,老舍的朴实,张爱玲的幽怨,金庸的侠骨,马克吐温的幽默,列夫托尔斯泰的深沉…..这些书的世界的藏品,在校园书声中一展无余。

我明白了太多太多。古龙说:“风在手边,剑在手边,我的理想就不回太远。”这让我知道了有梦就追是种怎样的执著;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让我明白人贵有自知之明;俞伯牙的“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让我感受到了友谊的真诚与美好;张爱玲一句:“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又不是另一场的开始?”让我一下便看开了生死,不为生而愁,不为死而忧。郎朗书声,我才知自己听出了如此之多。

渐渐地,我入了迷。书声还余耳畔,眼前却由另一场景:当我听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我看到了王维对友人的不舍与他的寂寥;听“怪生无雨都长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为小孩的聪明伶俐而淡笑;听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仿佛看到那些有家不能回的人,脸上的无奈与心中的不甘。书声构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跃然眼前。忽然,下课铃打响了,景色不见了,书声也消失了。我留恋的朝着校园里又望了望。那朗朗书声,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久久无法忘怀。

心灵深处的书声,一路伴我而行。

第15篇:李云迪和朗朗

英语作文李云迪和朗朗

Although they are designated by the name of\"piano prince\" in the eyes of the public, but as long as you know a little about them, you will find distinctnees with their character of playing style.Lang\'s performances are mostly paionate and insane; and Yundi Li is inside collect outwardly submiive but inwardly evil-hearted .it also fits the two character, Lang Lang’s career is comfortable, feel just like a fish in water; Yundi Li is careful self-respect, but his career is more difficult than Lang’s.

虽然在大众眼中,他们同为天赋异禀的“钢琴王子”,但只要稍稍了解二人,就会发现他们从性格经历到演奏风格都十分迥异,郎朗的表演激情澎湃,几近癫狂;而李云迪则十分内敛阴柔,这也正切合了两人的性格,一个像火一个像水。郎朗的江湖生涯潇洒自在,如鱼得水;李云迪则处处谨慎自重,攀登之路仍然艰难。

Yundi Li and lang lang were basically 80 years acro China \"piano hot\" product.And signed a contract with DG company may be the two men finally one experience similar thing.lang lang participated in the annual 120 concerts and recitals while Yundi Li had a student life in Hannover, his choice was a more low-key, also more deliberate way, he spenthalf an year performancing, the rest of the time just followed the teacher Ali Wadi to learn how to play the piano better .

李云迪和郎朗基本上都是80年代席卷中国的“钢琴热”的产物。与DG公司签约可能是这两人最后一件经历相仿的事情。当郎朗每年参加120场音乐会和独奏会、沿着名人关系的阶梯向上爬时,李云迪选择的却是一条更低调的、也更深思熟虑的道路,他只用半年的时间演出,其余时间还是跟着老师阿里·瓦迪学琴,在汉诺威过着学生生活。

Lang Lang\'s career now can be on the upgrade,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on appearance more let him household.Unluckily Yundi Li was released by DG.it was indeed a sad news for music lovers.despite all that ,Yundi Li made determined and persistent efforts,Not long ago, he launched his debut album after joined EMI, , besides, held in the National Grand Theatre \"completely Chopin\" personal concert also achieved unprecedented succe on May 15th , and even many viewers would rather buy a ticket for standing room to appreciate.郎朗的事业如今可谓蒸蒸日上,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现,更让他家喻户晓。颇具意味的是,就在郎朗大放光彩的2008年,李云迪却被DG解约。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个稍息着实是一种悲哀。李云迪的路还在继续。不久前,他推出了加盟EMI后的首张大碟,5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完全萧邦”个人音乐会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甚至许多观众宁愿买站票欣赏。

In their eyes, relative to the Lang Lang that please the crowd,but no sense of art in style, Yundi Li\'s performance sustains in a piece of pure land.In the field of PK, Yundi Li is still not out, he and Lang Lang as the bright stars shining in the artistic sky in china.

在他们眼中,相对于郎朗那种取悦大众、但却毫无艺术感可言的风格,李云迪的演奏—直都在维系一块净土。在这场王者PK中,李云迪仍未出局,他和郎朗如同璀璨的双子星座,在中国的艺术天空上绽放着炫目的光芒。

第16篇:朗朗的资料

朗朗的资料

如果要问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们,当今世界最受人瞩目的新一代钢琴演奏家是谁,那不论是著名的指挥大师祖宾〃梅塔、艾申巴赫、马泽尔、萨瓦利施,还是指挥兼钢琴大师的巴伦伯依姆、德高望重的小提琴大师斯特恩,还有著名于国际间的中国作曲家谭盾、钢琴家傅聪、殷承宗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名字:郎朗。

本月底,这位被众多音乐大师推崇的钢琴家将回到祖国,8月3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个人音乐会,之后赶赴上海,与作曲家谭盾合作在“上海国际艺术周”上亮相。他的到来,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他汪洋恣肆的音乐才华,也再度让我们关注一个少年天才的成才之路。 年仅21岁的旅美钢琴演奏家郎朗被美国权威媒体称做“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加盟DG唱片公司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迅速成为全美唱片畅销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一张古典音乐的CD,能够在众多流行音乐唱片中拔得销量的头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年纪尚轻的他,已成为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

天才,是人们对他由衷的赞叹。

张扬并非张狂,甚至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通常,被称为天才的人在年少时就表现出某种过人天赋并因此成名。然而,人们对这种少年天才能够走多久的怀疑,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著名的古文叫《伤仲永》,至今仍在教育一代一代的人:从天才变为庸才,是多么容易和令人痛惜的事

情。于是,我们早已习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来对待天才,比如绝不过度赞誉以免捧杀,比如要适时地为其泼冷水让他时刻谦虚努力保持冷静,比如对他的未来持观望的态度。或许在这样的法则的影响下,很多被称为天才的人在人前都并不张扬自己,他们常常会谦虚地说自己其实很普通,需要加倍努力等等。

年轻郎朗的天才之路不可避免地要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走过,但似乎从小就坦然地承认自己是天才的他并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他非常自然地张扬着自己的才华,这种和他外向的性格相关的张扬,在他还在国内念书的时候曾引起一些非议。后来我明白,这种张扬并非张狂,而是他发乎自然的活力与激情,甚至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这样辉煌的经历看起来是青云直上的,但其间的故事意味无穷。郎朗这样给我解释他所理解的天才:“很简单,首先很小就能出名,在同龄的儿童中从音乐感觉和技术上能脱颖而出,要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敏感度,有明显强于别人的音色和情感。最重要的是,不论弹奏哪个国家的曲子,你就能体会出那种情感和味道,自然地就从心里流淌出来了。”他说的,就是他自己。

1982年生于沈阳的郎朗2岁时对音乐的超常感觉就体现出来了,他看完电视后,就能自己在钢琴上把卡通片的旋律弹出来,于是3岁,父亲就让他开始学琴。5岁时,脚还够不到踏板的郎朗就在钢琴比赛中获了第一名,11岁时就获得德国“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13岁即获得“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的第一名,14岁他就在中国交响乐团成立音乐会上担任独奏,17岁就因在美国

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上顶替生病的美国钢琴家瓦茨出场而一鸣惊人,从而迅速成为国际古典乐坛炙手可热的新星;20岁因为出色的艺术才华而获得施勒斯维格〃霍尔斯坦音乐节首届“伦纳德〃伯恩斯坦奖”。这样辉煌的经历看起来是青云直上的,但其间的故事意味无穷

第17篇:朗朗 李云迪 怎么比?

朗朗 李云迪怎么比?

一个长发飘飘、含蓄内秀;一个魁梧精干、热力四射———李云迪、郎朗,当今世界乐坛最炙手可热的华人钢琴家,他们同年出生、同年成名、同属一家唱片公司„„因为这么多巧合,他们总是被拿来作比较。究竟谁更强一些?究竟谁的粉丝更多?这些对比,乐迷甚至非乐迷都经常会讨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虽然都是钢琴领域,但两个人的风格、路线都不同,因此对比不会有定论。但对于东北乐迷来说,东北小伙郎朗的认知度显然更高,难得回国开音乐会的李云迪则给人低调、神秘的感觉。

【】成名

两人都是年少成名的典范

郎朗和李云迪都是年少成名的典范,他们的成长之路是每个琴童心中的童话。

郎朗3岁学琴,5岁获奖,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7岁时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紧急代替身体突然不适的安德鲁·瓦兹演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由此在世界乐坛名声大震。2002年郎朗成为首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艺术家,该奖项是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职业音乐家。

李云迪崛起于2000年的华沙肖邦钢琴大赛,18岁的李云迪打破了首奖连续空缺两届15年的沉寂,夺得了金奖桂冠,成为开赛73年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郎朗还有着“悲壮”的成名血泪史:为了能让9岁的郎朗考进中央音乐学院,父亲郎国任毅然辞去公职,陪儿子在北京丰台区租房子,只留妈妈一个人在沈阳工作养家。现在郎朗的父母已经成为众多琴童家长的榜样。

李云迪自小便热爱音乐、志向远大,埋头苦练,不过他也是一路由亲人陪读。自他考入音乐学院附中后,母亲张小鲁便毅然决定辞职伴读。但赴德国深造时,李云迪选择了独自远行。

郎朗走到哪里都不忘把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挂在嘴边,他还经常同擅长二胡的父亲一起登台合作《赛马》。

李云迪外表文弱,但是内心刚强,因为从小自觉练琴,李云迪非常反对琴童被逼学琴:“弹钢琴需要感情,有兴趣才能有感情。”他正在逐渐摆脱父母的影响:“小孩总要学会独立,孩子大了,父母们就该给予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事业和将来是自己的,不是父母的。”

【】特点

李云迪优雅从容,瞬间爆发力惊人

郎朗热辣张扬的表演像一团火焰

关于郎朗和李云迪的比较,国外的乐迷和媒体也曾参与到相关的争论当中,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早些时候说:“当郎朗去年弹奏此曲时(指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显得毛躁和中规中矩。李云迪的弹奏则是纯净、优雅、不做作的优美的体现。”

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意识到,他们本来就是两种类型。李云迪优雅从容,技巧无懈可击,将肖邦的诗意演绎得近乎完美;郎朗更多的是激情,热辣张扬的表演像一团火焰,能瞬间点燃听者的心,照亮剧场的每个角落。

郎朗成名之后,被经纪公司当作霍洛维茨的接班人全力包装,他的第二张唱片便是霍洛维茨的独门绝作——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一专辑将郎朗的优势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仅有十分灿烂辉煌的技巧,而且还表现出极其可贵的大局感,他的力量分配、

左右手虚实的配合、踏板的点睛作用,无不显示出他拥有光辉前景的惊人潜质。郎朗的老师是在世界乐坛有重要地位的巴伦波伊姆,巴伦波伊姆不仅仅给他上钢琴课,还会给予他所有钢琴之外与音乐相关的所有东西。

如果说郎朗的技巧已经达到巅峰,那么李云迪的特点则是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李云迪声名鹊起之后并没有立即展开大规模世界巡演。相反,他默无声息地选择留学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他的钢琴演奏。“李在舞台上就像个王子,他有非常灵敏的听力,他并不仅仅是制造音乐,他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方法发出最好的声音。”李云迪的恩师阿里·瓦蒂这样评价过他。

肖邦的《叙事曲》和《谐谑曲》是他演绎的最优秀的两部作品之一。有乐评家曾经这样评价:“在《谐谑曲》中,李云迪不仅构建了宏大的曲体结构,首尾连贯,一气呵成,而且丝毫不失细节描画。《第一谐谑曲》不仅层次分明,乐段之间的连接过度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无不寓示着李云迪与前辈大师在心灵上的传承与感应。”

【】装扮

郎朗的演出服越来越靓丽

李云迪一直是“木村拓哉”路线

两个人都是时尚宠儿,郎朗的商业代言更是多得数不清。郎朗的演出服越来越靓丽,他明确表示自己不能接受传统的燕尾服,觉得自己像一只企鹅。李云迪一直是“木村拓哉”式的造型,这也让他在日本和中国香港得自己像一只企鹅。李云迪一直是“木村拓哉”式的造型,这也让他在日本和中国香港人气极旺。

太过频繁地接触商业活动,郎朗在获取知名度的同时也饱受着世人争议。但郎朗不以为然,他认为,古典音乐离不开商业化的运作。“如果没有大公司的支持和商业机构的包装运作,古典音乐将很难生存,更不要说继承和推广了。”郎朗直言希望得到更多国际公司的支持以体现个人价值。

但李云迪对待商业的态度不同,他甚至有些抨击:“我个人觉得,商业活动和宣传攻势不代表艺术成就,那是两回事;演出场次和演奏曲目的多少,也不代表你的演奏水准。”

第18篇:2003朗朗卡内基音乐会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总与伟大的钢琴家有着密切的关联。著名钢琴家郎朗2003年11月7日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收录在他的最新大碟《卡内基音乐厅现场》(Live At Carnegie Hall)中。该大碟3月2日全球发行。

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对于许多音乐家而言标志着漫长艺术道路上锦绣前程的开始。在这场演出中,郎朗演奏了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流浪者幻想曲》、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等作品,向众多前辈致敬之余也从21世纪年轻音乐家的角度对作品作出了新的诠释。下半场,郎朗脱下传统的音乐会燕尾服,换上了红色中式上装演奏谭„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总与伟大的钢琴家有着密切的关联。著名钢琴家郎朗2003年11月7日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独奏音乐会收录在他的最新大碟《卡内基音乐厅现场》(Live At Carnegie Hall)中。该大碟3月2日全球发行。

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对于许多音乐家而言标志着漫长艺术道路上锦绣前程的开始。在这场演出中,郎朗演奏了舒曼的《阿贝格变奏曲》、《流浪者幻想曲》、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等作品,向众多前辈致敬之余也从21世纪年轻音乐家的角度对作品作出了新的诠释。下半场,郎朗脱下传统的音乐会燕尾服,换上了红色中式上装演奏谭盾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卡内基音乐厅。在安哥部分他还邀请身为专业二胡演奏家的父亲郎国任一起演奏钢琴、二胡二重奏《赛马》,父子俩你来我往,大有骏马飞腾、鬃毛耸立之势。

郎朗对于公开演出十分投入,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拓展年轻的古典音乐听众上。回顾不久前他在国内的第二次巡演,他说:“我开音乐会时感觉好像是一场流行音乐会,观众以年轻人为主。还有很多小孩,他们在音乐会进行中偶尔讲话。孩子们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所以他们来回走动、说话,我并不介意。我喜欢周围的这种狂热气氛,越多年轻人走进古典音乐就越好。”

这位年轻的钢琴家1982年出生在沈阳,3岁开始学习弹钢琴,两年后举行了他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他9岁进入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星海杯钢琴比赛”并获冠军;之后又在德国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比赛”获冠军以及“最佳艺术表演奖”;在1995年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钢琴比赛”中获得冠军。

01 罗伯特.舒曼阿贝格主题变奏曲

02 约瑟夫.海顿C大调钢琴奏鸣曲

03-05 弗郎茨.舒伯特C大调幻想曲“流浪者幻想曲”

06-09 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10-17弗雷德里克.肖邦降D大调夜曲,作品27之2

18弗郎茨.李斯特

Disc2

01 莫扎特:唐.璜片段 02 梦幻曲罗伯特.舒曼

03 赛马 04弗郎茨.李斯特爱之梦

第19篇:朗朗晨读社团章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怡山书院朗朗晨读社团

社团章程

第一章 总则郎朗晨读协会,是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在校学生自发组建起来的进行英语或其他知识学习和

交流的非营利性学生组织。协会的目标是提高广大会员的综合能力。

第二章 社团名称

朗朗晨读社

第三章 社团的服务宗旨,任务及活动范围服务宗旨:带动大家学习英语或其他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大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大

家学习英语的效率。

任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高会员的综合能力 。

活动范围:

(一)成立兴趣小组:多个小组有各自专门的方向

(二)公益讲座

(三)交流

(四)联谊会

(五)就业培训

(六)社会实践

第四章:会员资格的获得和取消

1.凡福州大学老校区在校大学生,有意改善自己作息状态,想提高学习能力,愿意参加朗

朗晨读社活动的同学均可报名。2.自愿申请,填写社团成员登记表。3.对表现较好的同学,

可邀其胜任协会内部适当职务,需面试。4.协会会员按照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社团联合会的

规定交纳会费。5.影响其他会员学习和练习的成员将取消其会员资格。

第五章:会员的权利与义务权利:(1)接受协会内部的培训与练习的权利。(2)参加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3)对协会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利。(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有自由退会的权利。

义务:(1)有服从协会章程及协会内相关制度,维护协会荣誉的义务。(2)有积极参加

社团及各项活动的义务。(3)维护会员团结,共同学习进步,为社团增光的义务。

第六章:社团的组织机构及选举办法协会分为会长、副会长、助理、各个部门部长及组长。

部门分为策划部、宣传部、财务部、外联部、组织部、网络信息部。选举办法:

(一)每学年最后一次会员大会对执行理事亦即会长进行改选。同时产生新一

届荣誉理事长。

(二)会长候选人三名,其名单须报社团联合会进行资格审查。理事会推

荐二人。组织行政部根据综合测评结果另外推荐一人。

(三)会长候选人落选后为副会长

第七章:附则各部门可依据本章程,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协会可根据

实际情况对章程进行修改或补充;如与社联的有关规定有出入,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社

团联合会章程》为准。

第20篇:朗朗高谈反义词解释

【反义词】:朗朗言谈 窃窃私语

【解释】:

朗朗: lǎng lǎng

①象声词,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书声~ㄧ笑语~。②形容明亮:~星光ㄧ~乾坤。

朗言: lǎng yán

1.高声。2.大话。

言谈: yán tán

1.谈论﹔交谈。2.指说话的内容和态度。

私语: sī yǔ/yù

1.私下谈话;低声说话。 2.指低声说的话语。 3.私事相请托。

窃窃: qiè qiè

形容说话声音轻细:窃窃私语|窃窃而言。

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背地里小声说话。

高谈: gāo tán

1.亦作\"高谭\"。2.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3.不切实际的议论。 4.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朗朗书声
《朗朗书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