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对话描写(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5 06:01:5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怎样描写对话

怎样描写对话

一、指导:

在我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记叙人物、事物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

什么是对话呢?就是作者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1、语言精炼。并不是把人物语言都写进作文里。应经过选择、加工,写有意义的话,能表现中心的话。

2、表现人物性格。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愿望,都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3、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点。

4、注意恰当运对话形式。

①提示语在前

②提示语在后

③提示语在中间

④没有提示语

5、描写对话时,可适当描写说话人的神态、动作。语气。

二、示例:

①老槐(huai)树支起绿篷(peng)伞,挡住热辣辣的阳光。我和李华坐在树荫下做着数学作业。

我问:“李华,第四题会做吗?”

“会!”李华说。

“你给我讲讲吧,我不会做。”

“再想想,”李华说:“实在不会我再给你讲”。

“好!”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

②老槐树支起绿篷伞,挡住热辣辣的阳光。我和李华坐在树荫下做着数学作业。我问:“今天天真热。李华,第四题会做吗?”

李华说:“可不是吗?会!”

我说:“你给我讲讲吧,我不会做。”

李华说:“你太笨了,简直不可救药。再想想,实在不会我再给你讲。”

我说“好!”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着。

③傍晚,四岁的玲玲凑到爸爸耳边说:“爸爸,我的画又得了个红旗,阿姨还亲了我一下哪!”

④家里的一段对话

爸爸喜欢抽烟,妈妈为了这件事不知生了多少气。一天晚上,我们全家聚在屋里聊天,爸爸又拿出一支烟,刚要抽,妈妈在一旁瞪了他一眼说:“还抽,还抽,你就不会戒了!”爸爸只是嘻嘻一笑。我趁机插话说:“有抽烟的钱,还不如给我买冰棍吃呢!”妈妈又瞪了我一眼,说:“别胡说!”望着妈妈阴沉的面孔,吓得我直吐舌头。“人家宋大爷原来不是抽烟吗?现在人家戒(jie)了,那才叫有志气呢!”妈妈一边低头织着毛衣一边说。“烟草有毒。”我赶快改变了话头,顺着妈妈说,“报纸上常讲,烟草化学成份复杂,含有毒物质二十多种呢!”妈妈听了直点头。接着我和妈妈滔滔不绝,轮番作战。爸爸自己孤立无援,只得把烟放进衣袋里。

评语

写对话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这样,可以使读者闻其言,观其神,更富有感染力。这篇片段,写妈妈和“我”劝爸爸戒烟的一件事,对人物的神态,说话的声调,恰当地进行描写。笔墨不多,却使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⑤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坐在院里乘(cheng)凉。 这时妈妈抱出一个滚圆、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wen)说:“妈妈,我要半个(kuai)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ba)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道:“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着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yan )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xiao)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

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heng)拔扈(ba hu); 妈妈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外孙。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出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⑥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nan )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我说着,眼泪在眼圈里直转。

“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不住地抿(min)嘴笑。 “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耕(geng)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的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qian)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的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 还用抹(ma)布擦拭(shi)着铅笔盒。 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评语

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xi)。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ni)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xuan)染了气氛,烘(hong)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liao)寥几笔,却点明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jiu)纷。

三、词语积累。

纠纷渲染清晰溺爱谦让擦拭

无可奈何狼吞虎咽滔滔不绝面红耳赤

孤立无援理直气壮栩栩如生议论纷纷

四、练习:

1、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开饭了,小松拿起倒满汽水的玻璃杯,清了清嗓子说:

⑵两个小同学正在吵架,王建急忙跑过去说:

⑶下午我与刘明、李文、孙力在楼下草坪上玩“骑马打仗”,被爸爸下班回来看见了。他冲我嚷道:

2、把下面的内容用对话形式写下来。写的时候,不但要把内容交代清楚,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

后悔

教室里班长正在发新书,我发现他把一本书藏在了怀里,非常气愤,便跑过去跟他理论。谁知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一言不发,同学们听了我的话也议论纷纷。后来老师找他谈了话。我很得意。上课了老师对我们说明了真相,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五、作业

1.扩写句子。

①奶奶缝衣服。

──────────────────────

②同学们做游戏。

──────────────────────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晚会上,女同学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②锯是鲁班发现的。

③小伟穿了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红色的帽子。

3.造句。(请用词语积累的内容造句。)

4.请你回家认真听爸爸和妈妈的一次对话,然后把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及对话的内容记录下来,写一篇片段作文。

推荐第2篇:作文对话描写

对话

对话的作用:

1 做晚饭,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正在看电视,不肯去。妈妈非要让我去。我只好去。

2 放学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立即打开了电视。我一边看着《步步惊心》,一边大声喊着:“妈妈,我饿死了!饿死了!有没有吃的给我拿一点!”

“冰箱里有面包,你自己拿,先吃点,我正在做饭呢!”正在厨房里切菜的妈妈高声喊着。

我快速爬起来,打开冰箱,拿起面包,立即回到电视前。泼辣大胆的若曦遇见了明玉格格,两个人一说话就不和,动起手来。“噗通”“噗通”,双双都掉到池塘里,我看得哈哈大笑起来:“活该活该,好玩好玩!”

正在这时,妈妈从厨房里出来,对我说:“斌斌,我们家里没有盐了,赶紧到下面小商店买袋盐来。”

“我正在看《步步惊心》,我不去!”

“没盐不能做菜,你快去快回,回来再看。”

“不行,回来我就不知道若曦和明玉格格怎样了!”

“你今天晚上要不要吃晚饭?”

“我就看电„„”“视”字还没有说出来,妈妈拿起遥控器,按下了红色键。我正看到紧要关头呢,情急之下,喊:“我就不去,就不去,你把电视打开。”

你再跟我这样说话!”妈妈虎着脸,把遥控器扔到了沙发上,举起了巴掌,向我——

“我去,我去。我去还不行嘛!”

我见没妈妈真发脾气了,好汉不吃眼前亏,马上软了下来„„

• 对话的要求:

• 1.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 八哥鸟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多漂亮!多漂亮!”

• 喜欢拍马屁的小猩猩说:“嘿,猴哥!今儿个你戴了手套显得格外精神,既有风度也很潇洒!”

• 只有上了点年纪的驴子不以为然地说:“手套是人类的专用品,我们动物不宜生搬硬套的使用。猴子戴手套,我看有点不伦不类。”

• 猴子听了驴子的话,骂道:“你这蠢驴知道个啥!我看你是妒忌心太重了。”

举例:如果老师宣布这个周末不放假,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啥表现呢?

站起来大喊:“啊?老师,

不会吧,你开玩笑的吧?”内向、文静

坐在座位上小声嘀咕:“哎,

又不能休息了。”淘气、大胆

非常喜悦的表情:“太好了,

可以学多一些知识了。”勤奋、好学

2.人物对话要单独成段,这样更有条理

(1)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大姐姐说:“没关系”。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大姐姐说:“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还是我给你洗吧。”李小明说。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的”。说完,大姐姐走了。

(2) 李小明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大姐姐说:“没关系”。

李小明接着说:“你看,你的衣服……”

大姐姐说:“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

“还是我给你洗吧。”李小明说。

大姐姐说:“不用了,快去忙你的”。

说完,大姐姐走了。

3.要写好提示语,写写人物怎么说;

李小明充满歉意地说:“哎呀!对不起,对不起!”

“没有关系。”大姐姐温和地说。

“你看,”李小明用手指着大姐姐的脏衣服说,“你的衣服……”

“不要紧,我回家洗洗就行了。”大姐姐摆摆手笑着说。

李小明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我给你洗吧。”

“不用了。”大姐姐低头捡起水盆递给李小明,“快去忙你的吧。”

• 总结:

• 1.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 2.人物对话要单独成段,这样更有条理; • 3.要写好提示语,写写人物怎么说。

推荐第3篇:怎样写对话描写

怎样写对话描写

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如:

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

2.“语言+叙述”式。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语言+叙述+语言”式。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语言”式。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若只用一种表达形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单调。灵活运用这几种形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文章更加紧凑。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

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例如:(1)小梅说:“我忘了!”(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只要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上面四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小梅的形象一句比一句生动具体。

人物刻画得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就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三、书写格式巧安排

集中的对话描写可以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请看下面这段文字。“耶!语文老师不来喽!”不知是谁乱放“卫星”。“哎,昨晚的球赛看了吗?”小球迷张彦趁机问身边的李伟。“山东队太臭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李伟一脸的愤怒和痛心,“气死我了!”“哎哟!谁扔的纸球?”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上课后老师未到之前同学们自得其乐的情景。起笔就来一段简洁紧凑的对话描写,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课堂的杂乱无序。这样,一段有声有色的文字便跃然纸上了。

四、语言风格显个性

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例如:(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当然可以。因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

推荐第4篇:怎样写对话描写

怎样写对话描写

人物之间生动有趣、形式灵活的对话,会使平淡的文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如:

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

2.“语言+叙述”式。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语言+叙述+语言”式。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语言”式。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若只用一种表达形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单调。灵活运用这几种形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文章更加紧凑。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

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例如:(1)小梅说:“我忘了!”(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只要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上面四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小梅的形象一句比一句生动具体。

人物刻画得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就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三、书写格式巧安排

集中的对话描写可以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营造出真实的感觉。请看下面这段文字。“耶!语文老师不来喽!”不知是谁乱放“卫星”。“哎,昨晚的球赛看了吗?”小球迷张彦趁机问身边的李伟。“山东队太臭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李伟一脸的愤怒和痛心,“气死我了!”“哎哟!谁扔的纸球?”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上课后老师未到之前同学们自得其乐的情景。起笔就来一段简洁紧凑的对话描写,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感受到课堂的杂乱无序。这样,一段有声有色的文字便跃然纸上了。

四、语言风格显个性

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例如:(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当然可以。因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

-神态描写的技巧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和方法。`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经典神态描写欣赏: 神态描写分类积累之眼神 清澈:

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安徒生《海的女儿》

我眼前这位少女变得异常美丽。一双大眼睛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像秋天小溪流水那样清澈。符泰民《梅丽》

明亮:

她那样笑着,微微侧着头,眼睛亮晶晶的,两个酒窝浅浅地浮在面颊上。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

精神:

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栗色的眼睛闪闪有神光,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周立波《山乡巨变》

2 锐利:

两只仿佛用钻子钻得凹进去的绿色小眼睛,在没有眉毛而略呈红色的眼眶下面闪闪发光。巴尔扎克《猫打球商店》

秀美:

姐姐十八九岁。由于奔跑和焦急,圆圆的脸上渗出了汗珠儿,仿佛一个沾着露水的熟透的苹果。她的两只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亮晶晶的,闪耀着聪敏、慧巧、活泼和刚毅的光芒;秀长的睫毛,好像清清的湖水旁边的密密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感觉。乌黑的长发,即柔软又纤细,随着河风在脑后飘拂着。

聪慧:

她拿笔的手托着腮,长大的眼眶里,明亮的眸子缓慢地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要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的神态。刘心武《班主任》

机灵:

她是一个瘦高的三十岁女人,却养了一头粗黑浓密的发,关节也是壮大的;眼睛却象一小撮火苗似地闪耀跳动,显示她过人的精力。路平《玉米田之死》

调皮:

她那梳着小辫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顽皮地眨巴着,鼻子略略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王路遥《小星星》

神态描写分类积累之面部 使劲

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思考

老师看到题后,皱着眉头,习惯地把左手的大拇指放在嘴唇下面来回移动,思考着。

美丽

小妹五岁了,长得可漂亮呢!好那盛开的玫瑰花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大眼睛,仿佛有许多小问号藏在里边。她那红红的小嘴,微微向上翘,像个小月牙儿,好像总是在微笑。那双葱白般的小手上还嵌着五个浅浅的小窝窝。她的脑后还高高地翘起个马尾辫,唉,我简直无法形容,不管谁见了,都说:“瞧这小姑娘,多漂亮!”

高兴的神态:

1.知道中奖的刹那,他只觉得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浩浩荡荡,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心理倾泻了出来, 展现在脸上的是掩饰不住的浓浓笑意和忍不住的嚷嚷。

2.他愉快的笑了,脸上的皱纹宛如一朵盛开的金菊。3.听着女儿的叙述,母亲的嘴巴像敲开木鱼般地笑开了。4.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悲伤的神态:

小强向门口走了几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掉了下来。 焦急的神态:

1.心急如焚,方寸以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2.他脸色焦黄,两腮微陷,尖尖的下巴向前探着,狡黠的小眼睛里装着两只滴溜溜转的眼珠子。

描写人物动作的技巧

技巧一:描写个体动作

描写人物,动作描写必不可少。有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要围绕人物的一个动作细描细画,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快一点,时间不早了,我们都在等你。”几个男子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吵醒。我起身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向窗外望去——天还没亮呢。他们怎么这么早就来叫父亲去卖豆呀?! 窗外的院子里,父亲弯着腰,正用绳子捆着昨天摘来的两包青蚕豆。我分明感觉到,清晨的风,彻骨的凉,父亲瘦弱的身躯在风中瑟缩着。不一会儿,父亲挑起两包蚕豆,吃力地迈开步子。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走进黎明的晨光中。(中考满分文《蚕豆丰收之后》) 这一段着力描写了一个动作:父亲在清晨去卖豆子时的艰难情景。描写时,作者详细描画,突出父亲竭力挑起两包蚕豆的过程,反映家庭生活的艰辛和父亲吃苦耐劳的品德。

技巧二:精写连续动作

连续动作该怎么描写?那就应该突出动作的连续性,用词上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例一: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我必须把头缩进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开始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高。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必须定时探头呼吸,实在是美中不足啊!(选自中考满分文《兴趣》) 例二:他把手伸向了我,这是一双饥饿的手,筋骨从外皮中突出来,像那老树的枯藤,错乱地缠在他的手中。我不由自主地把手从上衣口袋抽出来,从上到下,把每个口袋都搜遍了。我忽然想起,忘了带钱。这一刻,我顿时尴尬起来,不知该怎样面对他。可他干瘪的身体、褴褛的衣裳、枯黄的脸,仿佛在告诉我他确实很需要帮助。

“兄弟,对不起!”我很不自然地握住他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兄弟,没关系!”他那黯淡的眼光,在黑暗中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也不由自主地握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俩犹如一对久别重逢的亲密战友。(选自中考满分文《兄弟,对不起》) 怎样描写人物动作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象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

2、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3、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 4 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三、是要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

读读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带点的词的作用。

1、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2、她挤进大门,把担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揽好,用膝头压着,俯下身,双手使劲勒紧草腰子,提起来,扔到院墙角落。

段中带点的这些动词用得非常贴切。写出了一个能干、利索、有力气,干活熟练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她看见奶奶站起来,双手抓着锅盖向上揭。吃力地揭了几次,才稍稍揭开一条缝。一股浓烟从灶口冲出来,差点熏着奶奶的脸。奶奶随便用袖子拂了拂布满皱纹的脸,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老了,不中用啰!”

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位老奶奶干家务活的动作。用“揭、冲、熏、拂、摇”等动词,准确而恰当地写出了老人干活动作的特点。上述各例说明,描写人物的动作必须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才能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态形象。

外貌描写+开头方法

【技巧点拨·开头十招】

1、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2、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3、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4、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5、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6、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7、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8、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9、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10、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6 记叙文开头、中间、结尾写作技巧

一.开头技巧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⑿泰山压顶,观点强现

目前,校园攀比之风肆虐,我认为这种风气确实需要刹一刹。——《攀比风,可休

7 矣》

⒀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⒁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⒂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⒃博览群书,信手拈来

据说,在非洲的原野上,有一种食虫的花朵,色彩绚丽,芳香异常,许多飞虫抵御不了“诱惑”而葬身其中„„——《抵御“诱惑”》

⒄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⒅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琐忆》

⒆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⒇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二.“结构”技巧

中考满分作文结构方式很多,如写记叙文,可以物或情为线索结构文章,可以欲扬先抑,有问有答,也可以顺叙、倒叙、插叙等方式结构文章,还可以采用抽丝剥笋式的结构方式,这里就以总分总方式结构全文的“分”——“虎腹”的部分的结构形式作一些解读。

1、排比段式。

例:2005年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在开头摆出论点后,从“挑战自卑”、“挑战惰性”、“挑战嫉妒心”、“挑战贪念”四个角度分层论述了挑战的四种对象。

解读:在每一小节开头用一句话引领全节,实际上有类似分论点的作用。或在每一小节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节。这种排比段式的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匀称,让人有 8 爽心悦目之感。

例:2005年江苏常州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的满分作文《美丽心情四季版》,在个小节的开头,分别是以下四句:春天——纸鸢初飞,春暖花开;夏天——小荷初露,蜻蜓点水;秋天——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冬天——雪落无声,瑞雪丰年。

解读: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春夏秋冬做小标题行文,而该考生却在后面分别加了八个字,提示下文内容,这就是一种创新,再将其移至段首,当然会给人一种新鲜靓丽的感觉。

2、提示段式

例:2005年湖北宜昌以“美”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小街真美丽》开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自己对小街宁静与陈旧的厌恶,然后从三个方面赞美小街,

一、小街是美的,美在自然;

二、小街是美的,美在和谐;

三、小街是美的,美在古朴;最后以诗化的语言结尾。

解读:每一个方面的提示语,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放在这一层次的前面,单作一节,除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外,还有起着强调突出和引起别人重视的作用。

3、总结段式

例:2005年广东深圳半命题“的味道”的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写“多情的江南,让多少文人墨客梦萦魂绕”,中间根据所学诗歌写了四块:

一、江南的味道是清水的甜味;

二、江南的味道是初恋的苦涩;

三、江南的味道是离乡的酸痛;

四、江南的味道是怜悯的苦楚。最后是总结全文。

解读:与提示节段式相反,总结段式是将每一层次的总结性的话作为独立的单位,放在每一层次的后面,单立一小节,起强调突出和总结这一层的作用。

2、小标题式

小标题式有好多种,这里就常见的几种作解读。

A、对比式

例:2003年福建南平以“改变”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耳朵“挑食”》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变化之四:吃上不吃下。

解读:精明的考生目光深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折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销声匿迹”的原因。

B、比喻式

例:2005年河南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

解读:三个小标题,把所写内容比喻成花絮。三朵友善的花絮,组成了一个友善的世界。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运用破折号的还有,如《友善的微笑》中“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等。

C、诗句式

例:2004年山东淄博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读: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例:2005年江苏宿迁命题“掌声又响起来”的满分作文《掌声又响起来》中间三个小标题用了王国维的学习三境界引用的三句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从却在灯火阑珊处。写自己学习上故事。

D、情景式

例:2005年浙江杭州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心弦上痴情的景致》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人去楼空空寂寂、旧日思情情切切、多情伴我咏黄昏、两行热泪肝肠烈。

解读:从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让“情”与“景”高度融合,值得借鉴。

小标题的形式很多,可以用镜头

一、镜头

二、镜头三的形式,也可以用戏剧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的形式,还可以用日记形式,这里不再罗嗦。

D、小类式

例:2005年江苏南京命题作文“从‘头’说起”为题的满分作文《从“头”说起》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王者之“头”、勇者之“头”、胜者之“头”。

解读:这三个小标题就是从三个较小的切入点去考虑的,第一个小标题后的正文用了名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写陈胜的故事;第二个小标题后用了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然后写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江源头,为勇者们开辟了探险之路的故事,第三个标题后用了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后写体育运动员刘翔夺冠的故事。这三点都紧紧围绕“头”来做文章,最后就地取材号召考生充满自信,开好这个精彩之“头”,辉煌之“头”,舞动之“头”,简直妙绝。

还有从家庭生活选材的:挣钱的“头子”(写爸爸),管钱的“头子”(写妈妈),省钱的“头子”(写自己),结构也非常合理。

E、感觉式

例:2005年江苏无锡半命题作文“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瞬间》中间用了三个小标题:看,煦日东升;听,睡莲花开;品,人生真谛。

解读:第一个小标题,既写小姨生孩子,又写东升的旭日,充满希望。第二小标题,乍看难以理解,细读,才知考生曾侧头微闭双眼,听花开时“砰”的清脆声,这一细节描写是令人信服的。第三个小标题,写的是病危的女孩还想着捐献眼角膜时,吹散一朵蒲公英的花的醉人。三个精美瞬间都在昭示着生命的真谛,给人以希望,微笑,帮助,值得读者品味。

三.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凸现主旨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的结尾:“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他时时刻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

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深的启迪。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

10 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的结尾:“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4.妙引巧联式。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用歌词结尾增添了行文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

5.镜头剪辑式。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

6.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作文考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蔡芸芝老师诚挚深厚的感情,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想念。这种结尾的分别,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情。

7.升华主题式。这种方法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方法。升华主题要恰如其分,要恰到好处,不要随意而发。如《回忆我的母亲》的结尾:“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作者在结尾把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由爱母亲推而广之到赞美中国普通的劳动人民,立意深刻。

推荐第5篇:小学生作文 对话描写

什么是动词?

动词:就是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

【背一背】选好动词写作文

我们都有一双小小手,

能拿能握(wî)能拍还会叠(diã)纸鹤(hâ),

我们都有一双健康(jiàn kāng)的脚,

能跑能跳能踢(tī)真的很快乐。

口袋(dài)——我来踢(tī),舞蹈(dǎo)——我来跳;

钢琴(qín)——我来弹,睡床——我来摇;

课文——我来读,热闹——我来瞧(qiáo)!

睡觉时和妈妈搂(lǒu)一搂,

她累了我把后背敲(qiāo)一敲,

妈妈爸爸时常给我一个吻(wěn),

我和爸爸妈妈快乐拥抱。

每天我们都有很多动作,

选好动词,作文显奇妙(miào)。

学会对话描写

描写技法一:单口相声-----人物独(dú)白,自言自语

他一边走,一边不停地自言自语:“我要是会害怕该多好啊!我要是会害怕该多好啊!”-------《格林童话》“单口”即指人物一人,或走路,或读书,或伤心,或高兴,情绪(xù)所致(zhì)自然流露(lù)出自己本真语言,这样的语言是人物潜(qián)意识流露(lù)出来的,最能体现与反映人物真实的性格特征(zhēng)。

描写技法二:对口相声-----一问一答,此消彼长

“今天不上学吗?”亨(hēng)利爷爷有点好奇地问道。

“我们放暑(shǔ)假了!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运的啦!”一个淘气包哇(wā)哇地叫着,追赶着其他的孩子。

--------《亨(hēng)利爷爷找幸运》

“对口”相声特点就指一问一答的方式,主要运用于两个人物之间,表现人物的情绪(xù)的变化,反映(yìng)作者人物思想感情。

【精彩例句】

1.“别急,咱们一起分析(xī)分析。”张丽说着拍拍我的肩膀(bǎng),挨(āi)着我坐下,认真地帮我分析起这道题来。

2.他朝我笑了笑,拍拍我的肩膀,诚恳(kěn)地说:“上次的事都怨(yuàn)我,对不起,咱们和好吧。

3.有一回,我在做数学作业,他走过来说:“怎么这么慢?”我抱(bào)怨(yuàn)地说:“每道题都那么麻烦,真讨厌!”他仔细的看了题,说:“我教你一个更简便的方法。”从此以后,我知道做数学题要学会寻找窍(qiào)门。

4.“别怕,好了,这就好了。”老师一边亲切地安慰(wâi)我,一边细心地替(tì)我包扎(zā)伤口。

5.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笔尖沙沙响,好像小鸟在对我唱歌,又好像在鼓(gǔ)励(lì)我说:“你要不怕困难,要勇攀(pān)高峰。

推荐第6篇:童话故事的对话描写

童话故事的对话描写

一匹宝马和一匹斑马在一起吹牛皮。宝马说:“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马。” 斑马说:“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马。”

宝马说:“哼!漂亮又怎样啊!只要有钱我还可以去美容呢!” 斑马说:“有钱也好不到哪去!钱能买生命吗!真是无理取闹!”

宝马很愤怒,吼道:“那……那又怎样啊!我会很好的爱惜我的生命,不会像你一样,到处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样迟早会出事的!”

斑马平静地说:“你也好不到哪去!难道你就没有炫耀自己很有钱吗?哼哼!”

宝马觉得自己吹不过他就说:“行!算你有种!不过有一项你绝对比不过我!哈哈哈哈!”

斑马说:“来啊,我倒要看看你哪一项能比过我!”

宝马骄傲地说:“我们父母的爱比你们父母的要多好几亿倍!你们刚出生没多久,就要自己独立生活,多可怜啊!而我们的父母呢,就会把我们当作一块稀有宝物一样的保护珍惜我们,我们想自己生活都不行呢!”

斑马说:“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这样,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独立性、自卫性。哪像你们啊!自己出去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动静,就会夹着个尾巴,边跑边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救命呢!哈哈哈哈!”

宝马气的火冒千丈!他骂道:“我诅咒你们全家变得极其悲惨,诅咒你出门被怪物(汽车)撞死!哼!如果我看到怪物一定会跑得远远的,怪物追也追不上,哪像你们,不管跑的有多么的快怪物都会追上你们的!”

哈哈……斑马听后,笑的在地上打滚,肚子和牙齿都快爆掉了!他说:“喂!我说你是不是气昏了头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你怎么敢拿你们和我们相提并论呢,你不嫌害臊啊!而且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都十分敏锐,怎么可能会被怪物撞死啊!会被撞死的我看是你们吧!”哈哈!突然宝马大声说:“我杀的同伴比你杀得动物多!”(由于宝马被气昏了头,所以说话说得很古怪)

斑马一听,虽然表面像是什么都不怕的样子,其实心里却很虚,很惊讶,很害怕。他说:“我才不信呢!你怎么会杀同伴!”(斑马被宝马的话吓坏了,说话也开始变得古怪起来)

宝马说:“哼!怎么不可能,我现在就可以给你杀杀看!”还没等斑马说出制止他的话,他就开始杀他的同伴了,斑马看了后,虽然不是自己的同伴,但他却为他们感到伤心。

最后,由于宝马的“杀害同伴”的罪行,他被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吹牛可以,但不要太过火,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推荐第7篇:对话描写习作指导

对话描写习作指导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吗?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你,想不想看?

3、动画片播放

二、对话描写知道过程

1、简要说说刚才的动画片讲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引出对话描写话题。

2、杨老师将刚才动画片里,光头强和琳琳的对话描写了一部分。幻灯片出示片段一: 赵林叫道:“啊——”

光头强说:“小姑娘,你没事吧?” 赵林说:“是你?”

光头强说:“怎么就不看车呢!”

赵林说:“我没事,在学校附近开车就应该减速慢行啊!” 光头强说:“没事就好,我先走了啊!”

3、指名读读这段对话,说说杨老师是怎么描写这段对话的?

学生交流(一句一句地写、分段写)

师小结:完全正确!写对话,我是分段写的,不管谁说的,也不管说了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

4、分段写对话看上去清晰、舒服,读起来也不累。我还写了第二遍呢!想知道吗?

幻灯片出示片段二:

赵林被吓得一屁股摔倒在地,惊恐地叫道:“啊——” 光头强连忙把头探出车窗外问:“小姑娘,你没事吧?”

赵林认出来了,他就是刚才那个开车很快的人,说:“是你?” 光头强下车走过去,埋怨地说:“怎么就不看车呢!”

赵林从地上爬起来,要给光头强讲道理,“我没事,可是大叔啊,在学校附近开车就应该减速慢行啊!”

光头强不耐烦地说:“没事就好,我先走了啊!”

5、指名朗读片段二,引导学生比较辨析:这一次写的和第一次写的都是他们对话的内容,也是分段写的对话的。但是什么变了?

学生交流(对话描写加入了提示语,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态、心理等描写出来了。) 写上这些提示语有什么好处?(更具体了、写出了赵林的懂事明理,光头强的鲁莽无理的性格特点)

6、文章不厌百回改,杨老师还不满足,又改了第三遍,再来看看有什么变化?

幻灯片出示片段三:

赵林被吓得一屁股摔倒在地,惊恐地叫道:“啊——” 光头强连忙把头探出车窗外问:“小姑娘,你没事吧?” “是你?”赵林认出来了,他就是刚才那个开车很快的人。 “怎么就不看车呢!”光头强下车走过去,埋怨地说。

“我没事,”赵林从地上爬起来,要给光头强讲道理,“可是大叔啊,在学校附近开车就应该减速慢行啊!”

光头强不耐烦地说:“没事就好,我先走了啊!”

7、指名朗读片段二,引导学生比较辨析:这一次写的和第二次写的内容一样,连字数都是一样的,但是什么变了?(提示语的位置变了)

师引导:我主张提示语适当变化一下。提示语的位置变化一下,就显得活泼些,不死板。写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是可以变动的!提示语的位置变了,什么也跟着变了?(标点)

师引导:看看“说”后面的标点,对比一下。(说完,又重复出现这两段对话,学生明白了,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前面,“说”后面是冒号;放在说的话的后面,“说”后面是句号,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师:现在你喜欢我的第几篇?为什么?

学生交流,对照板书小结: 一人说一段,分段写条理清晰

加上提示语,内容更具体、读起来更有趣 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形式更活泼

三、根据要求练习习作

1、这件事我还没有写完整,想请小朋友把光头强和赵林撞车的事写下来。要求:第一,写对话要分段;第二,写好提示语——把他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写下来,同时尽量做到“变化”——让提示语搬搬家。先起个题目,再写。

(学生思考)

师:题目想好了吗?你准备起个什么题目?

师:这是一件小事。开头,别忘了交代时间、地点。老师给你一个开头,这样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

幻灯片出示开头的:“这一天,张琳来到了自己以前读过书的学校,开心极了,连忙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想拍照留念。她一边拍照一边往后退,兴奋地忘记了自己正走在大马路上……”

(学生继续写。这期间,老师常常提醒小朋友注意的问题,如写对话要分段啦,注意提示语的位置变化啦,正确使用标点啦,等等。)

师:多数小朋友写好了。请写好的同学再读读我写的这一段话(再次出示第二张幻灯片),看看老师是怎样写我们的对话的,怎样点标点的,再看看自己写的,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有,就改过来。

(学生读、改)

师:如果改得自己满意了,再请同桌的提提意见。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互相学习,互相修改。

(同桌交流)

师:我想请几位小朋友到前边来读一读。大家注意看,注意听,看看这些同学写的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并听听于老师是怎样评改的。

(生走到讲台前,师用投影仪出示该生写的作文)

师:先看有错别字吗?

师:这篇作文哪些地方符合要求?

师:标点符号使用也正确。

师:小朋友,我们听了这几位同学写的作文,一定很受启发,知道该怎样写这篇作文。找时间把你们的作文改一改,再誉写到作文簿上去,请你们的老师批改一下。好吗?今后读书的时候,一定关注作家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读慢一点,多读一点,今后你们会把人物对话写得更好。

推荐第8篇:·对话描写要恰如其分

·对话描写要恰如其分

上海瘦马

一个人每天不知要和别人说多少话,我们把说的话经过加工后写到文章里,这就是对话描写。请看例文《小金鱼》中的一段:

有一天,妈妈不在家,莉莉的小伙伴强强到她家来玩,看见鱼缸里的小金鱼说:“我们来换一下。你把小金鱼给我,我把哨子给你。”

“我要哨子有什么用?”莉莉说,“我看鱼比哨子好。”

“鱼有什么好?哨子会叫,可是鱼呢,难道鱼也会叫?”

“鱼为什么要叫?”莉莉说,“鱼不会叫,但它会游泳,难道哨子也会游泳?”

“是真的?”强强笑着说,“有谁见过哨子游泳?不过,鱼会被猫吃掉。那时候,你哨子没有了,鱼也没有了。哨子可不会被猫吃掉,它是铁做的。”

这段对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莉莉舍不得把小金鱼换给强强的心情,也写出了强强调皮巧妙地说服莉莉把鱼换给他的情景。“难道鱼也会叫?”“有谁见过哨子游泳?”这些语言都很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们是绝不会这样说的。

可是,我们有些同学作文时,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对话描写,往往只凭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代替人物的语言。如让目不识丁的老奶奶说出满口的新名词,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讲出长篇的大道理,使人不相信。

可见,对话描写要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作风和性格特点,让什么人说什么话,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

推荐第9篇:四、语言(对话)描写

四、语言(对话)描写

作文训练四

语言(对话)描写 【交流激趣】

一、游戏感悟技巧一:语言文字接力赛:

1、快速读读下面的句子:

她(

)地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她(

)地说:“是谁拿走了我的娃娃?” 她(

)地说:“我心爱的布娃娃不见了。” 她(

)地说:“你怎么可以弄坏我的布娃娃。” 她(

)地说:“你能帮我找找布娃娃吗?” 她(

)地说:“我的布娃娃终于找到啦!”

2、想一想,括号里分别填上什么词语最合适。

3、感悟体验。他们刚才加到括号里的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加上这些词后,你觉得有什么变化?

4、总结: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应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心情来写。

二、表演体验技巧二:小剧场

创设情境:星期六上午,小明的爸爸妈妈要出门办事,叮嘱小明一定要认真做完作业才能玩,小明连连点头。下午,爸爸妈妈办完事回来,发现小明看电视看得起劲,作业,他却一个字未写。

1、这事如果发生在你家里,你的爸爸妈妈会说些什么?(请几名学生表演)

2、看了刚才的表演,我们认识了(随和慈爱)的父母,认识了(严厉)了父母。这都是人物的什么特点?

3、小结: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活动自悟技巧三:看看连连

1、在家庭成员中,我最小,大人们对我的学习及生活非常关心。这不,又到了周日,该返校了……

当警察的爸爸:

“在学校吃课间餐,别忘洗手,当心生病。”

当医生的妈妈:

“过马路要小心,遇到红灯亮起来一定要停下。”

当老师的奶奶:

“知道了,知道了。”

当学生的“我”:

“上课要专心,作业要认真,要珍惜时间。”

2、学生总结:人物的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和年龄的特点。【写作指导】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的语言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呢?

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行话运用适当,人物的身份便自然而然得到了介绍。

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读者应该从人物独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行为的动机,追求的目的,行将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间的对话,则应该随着情节的开展逐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显示人物之间的内心交流。它虽然不如独白那样直接、坦露,却同样应该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深处。

其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迂腐,周朴园的虚伪冷酷,吴荪甫的狡诈恃强,觉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泼辣粗野,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李双双的热情爽直等等。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

其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写作技巧】

一、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让我们先来读读下面几段话:

⒈妈妈俯下身子,轻声对我说:“刚盛的饭菜很烫,小心点儿,别烫着手,啊!”

⒉ “不!我要!我要!我就要!”表妹跺着脚大叫起来。

⒊ “真对不起,失陪了。”李叔叔神情焦急地对我们说,“刚才医院里来了个急诊病人,我得马上去处理一下。”

⒋ “你这老头子,又要疯。这像啥样?叫外人笑话。” 读了这几段话,你是否领悟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下面老师教你几招: 绝招一: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不同,他们说话的特点也就不同。比如从第4段话中,我们可以猜出说话的人是位老奶奶。所以,语言描写时要做到写谁像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绝招二:小小话语见精神

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从第3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出李叔叔一定是个优秀的医生,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我们作文时就要注意写好能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话语,让“语言”说话。 绝招三:描写宜短不宜长

许多同学描写人物语言时,总喜欢让人物说大段大段的话。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不够简练。我们要学会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加工,选择重点的话语来写,而且写起来的句子最好不要太长。

绝招四:灵活变化好处多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另外,为了使描写更加生动活泼,可以灵活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如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说话时他们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下面就在这两方面下了功夫,效果大不相同。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捣乱鬼无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乱。

高芳芳对不良行为敢于斗争,不留情面,说出话来尖锐泼辣;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二、人物的语言描写怎样才能生动

1.人物的语言描写要想写生动就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人物的经历、学识、年龄不同,说出的话自然也不会相同。描写人物语言就不能写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例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符合人物的少年儿童的特点。比如我说:“算了吧!只要你高抬贵手,不是什么事也没有了吗?”“不行,不行!如果我对你讲了私,对别人又怎么讲公呢?”这些话都充满了孩子的特点,直率明了,反映出少年儿童的天真的性格。

2.人物的语言描写要想生动还要注意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语言描写不能为写话而写话,最终目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话的水平高低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深浅。比如“如果我对你讲了私,对别人又怎么讲公呢?”一方面“讲私讲公”的用词具有少年儿童的知识特点,另一方面又极其准确地表现出同学的思想品质。虽然语言不多,但是很有分量,显示出人物一心为公的内心世界。

三.进行人物语言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1)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这个特定条件是由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因而写语言,离不开人物这些特定的条件,平时要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写作时要通过区别比较来确定文章中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总之,人物语言要突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人物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个性,切合身分、年龄、地位、职业、修养、经历和性格特征等。不能千人一口。

(2)个性化的语言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事”而生的。只有在具体事件中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语言特点。因而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去刻画,要在事件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或者说人物的对话要有明确的中心,人物围绕它进行对话。描写时要把握好人物说话的动机,使对话成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变色龙》的对话描写就是依据狗的地位不同这一中心,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的褒贬、处置以及对被咬伤者和狗的主人的态度和瞬息间迥然相异,反复揭示其走狗个性。

(3)对话是人物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之间的交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而所表现的情绪、心态也各不相同。这些都受时间、场合、人的心境、情绪的影响,因此,描写人物语言须把握好特定的情境和人物间的关系,弄清时间、地点、条件和矛盾冲突,使人物的语言符合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并和具体的环境格调协调起来。

(4)描写人物对话须与人物的语气、表情、神态的刻画等其他描写手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5)描写人物对话须简洁、精练、准确、生动,对话罗唆,会引起读者厌烦;对话不准确、生动会使读者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词语积累】 表达

不可名状

不可言状

沉默寡言

耳熟能详 姑妄听之

姑妄言之

骨鲠在喉

挂一漏万

有口难言

讳莫如深

有口无心

秘而不宣 妙不可言

莫可名状

片言只字

千言万语

三言两语

守口如瓶

无可讳言

无庸讳言 无庸赘述

哑口无言

言归正传

言犹在耳

一面之辞

词不达意

拐弯抹角

含糊其辞 闪烁其辞 一锤定音

言不尽意

隐晦曲折

隐约其辞

支吾其词

异口同声

转弯抹角 大声疾呼

沸沸扬扬

和盘托出

意在言外

极而言之

借题发挥

明知故问

念念有词 直截了当

窃窃私议

窃窃私语

如出一口

如出一辙

自言自语

矢口否认

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一言难尽 一言以蔽之 言之有理

头头是道

有条有理

钢铁誓言

豪言壮语 意味深长

老生常谈

空话连篇

话中有话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一语双关

鬼话连篇 夸夸其谈

言过其实

破绽百出

捕风捉影

信口开河

出口伤人

言语粗鲁

大吹大擂 泛泛而谈

轻描淡写

纸上谈兵

胡说八道

奇谈怪论

指鸡骂狗

无中生有

冷言冷语 冷嘲热讽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语

一言半语

三言两语

七言八语

千言万语

少自寡语

轻言细语

轻言慢语

轻言轻语

你言我请

好言好语

豪言壮语

绵言细语

软声细语

甜言美语

甜言软语

甜言蜜语

甘言蜜语

甘言美语

金言玉语

明言暗语

老言古语

闲言碎语

闲言淡语

闲言杂语

闲言闲语

风言风语

风言恶语

风言谰语

冷言冷语

冷言恶语

散言碎语

散言谰语

流言蜚语

胡言乱语

狂言呓语

泪言媚语

怨言谰语

恶劳恶语

粗言粗语

怨言粗语

脏言臭语

简言谰语

温言软语

花言巧语

污言秽语

怨言咒语

言词话语

千声万语

线丝细语

喁喁细语

万语千言

金语玉言

甘言好辞

甘言媚语

长话短说

长话短叙

言来语去

一来二去

一替一句

三言二句

七嘴八舌

言语温和

语气亲切

语言含蓄

出口成章

言之有理

振振有词

有条有埋

头头是道

字字似剑

句句如刀

钢铁誓言

言语粗鲁

语气傲慢

话中有话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无中生有

出口伤人

大吹大擂

天花乱坠

添油加醋

破绽百出

言过其实

轻描淡写

陈词滥调

淫词怪调

恶语中伤

含沙射影

冷嘲热讽

冷嘲热刺

句句有骨

字字带刺

旁敲侧击

指鸡骂狗

指桑说槐

格桑骂槐

吹五作六

语带讥讽

夹枪带棒

夹枪带棍

少说为佳

无话即短

无所不谈

无话不谈

无话不唠

无话不进

谈兴大增

谈兴正浓

吐露真情

谈兴未尽 言

倾吐衷言

口吐美言

心腹之言

和盘托出

津津乐道

慷慨陈词

言必有据

畅所欲言

言无不尽

言犹在耳

言必有中

言不及义

言不尽意

言简意赅

言之无物

言之凿凿

言近指远

言约旨远

言为心声

言不尽意

言不中听

言不由衷

言听计从

言者谆谆

不可名状

不可言状

不可名貌

不可言宣

不堪言状

不谋同辞

不在话下

不赞一辞

不知所云

不根之论

不易之论

一言难尽

一语道破

一语破的

一迭连声

一时戏言

一口咬定

一言九鼎

一言蔽之

出口入耳

出言无状

出口僭言

出口伤人

出言不逊

大言不惭

大言弗作

话里有话

话中有话

话中带刺

巧发其中

搔到痒处

负薪之言 【实战演练】

一个男子手拿一把锋利的尖刀,劫持一位过路的女孩作为人质,正在和在场的警察对峙。警察为了将伤亡降到最低,决定派出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谈判专家与之谈判,以将人质从男子手中救出,并将男子从犯罪的边缘拉回来。如果你就是这位谈判专家,你将如何说服这位主动放下凶器?

要求:①主要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也可穿插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②人物的描写要符合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身份。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

推荐第10篇:中考作文对话描写

刘荣松教案

一、指导:

在我们的作文中,常常是叙述多,对话少。因而,使所写的内容呆板、枯燥。为了使作文的内容生动、活泼,在记叙人物、事物的时候,要写好人物间的对话。

二、示例:

1、吃西瓜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全家人坐在院里乘凉。•这时妈妈抱出一个滚圆、碧绿的大西瓜。妈妈还没开口,我马上用命令的口吻说:“妈妈,我要半个挖着吃。”哥哥说:“你怎么老是这么霸道,这一回不能再惯着你了!”我听后一下子冲到了他面前,恨不得鼻尖对鼻尖地向他喊道:“谁霸道,谁霸道,你都是中学生了,还不说让着我一点!”妈妈说:“哥哥说得对,你也太……”话还没说完,姥姥便说:“得了,得了,哪有这么多话说,就算俺要半个瓜吧,赶紧切给他。”妈妈无可奈何地把半个西瓜递给我,我拿过瓜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哥哥在一旁瞪了我一眼,随后便把一块瓜递给了姥姥。“还是老大孝顺。”姥姥夸赞着哥哥,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评语:

写几个人之间的对话,一要注意层次清楚,二要注意人物的特征。这篇对话,写的是为吃西瓜引起的一场争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哥哥礼貌让人;弟弟专横跋扈;•妈妈遇事迁就;姥姥溺爱外孙。人物的性格特点,流露于字里行间。小作者所以写得这样真切,是出于自己对事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老师教育学生

放学后,我和王敏吵得面红耳赤。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里。我涨红着脸,准备“挨训”。张老师望望我,喃喃地说:“怎么啦,一下课你们就吵起来了。”老师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伤心事,我气呼呼地说:“王敏把我的铅笔盒碰在地上,还说活该!”说着,我说着,眼泪在眼圈里直转。“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不住地抿嘴笑。•“不!”我理直气壮地说,“王敏还说,我的铅笔盒放的不是地方。”我越说越激动,恨不得让老师好好评评理。没想到,张老师却转开话题,拿起一本连环画让我看。那上面画着雷锋叔叔在学开拖拉机时,老师傅错怪他耕得地面质量不高,批评他。可是雷锋叔叔却虚心接受,利用工休的时间,重新翻整地面。张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绝不能得理不让人。你看,雷锋叔叔做的多好!”老师的话像把小锤一下敲在我的心上。我简直不知说什么好。老师又从我的书包里掏出铅笔盒,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亲切地说:“你瞧,一点也没摔坏呀!”说着,•还用抹布擦拭着铅笔盒。•我不好意思地赶忙接过铅笔盒,连连说:“老师,我懂了!”张老师听了,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评语:

这篇片段,紧扣题意“教育”二字写人叙事,文章思路清晰。在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十分细腻地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二者之间紧密结合,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中心。本文写老师的语言虽然不多,但寥寥几笔,却点明了全文的主题。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语言,表明了老师“教育”的效果,明辨了应该怎样对待同学之间的纠(jiu)纷。

一、语言风格显个性

先说一个无人不晓的故事——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吟道:“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就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有文采;县官不忘赞美皇帝;财主富贵,把下雪当作快乐;穷人,遇上大雪饥寒交迫,只能骂这些不知别人痛苦的人。

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

例如:(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能猜出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吗?当然可以。因为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已经表现了甲、乙、丙、丁的身份和性格——甲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乙是个文静、害羞、谦虚的孩子,丙是个沉稳、严肃的大人,丁则是个亲切、温和的长者。

即“言为心声”。

我们写人就应该从对话中分辨出人物的性格、气质、经历、身份、年龄、地位、职业、文化教养、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等,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

1.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的,一半是你给的。”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白吗?”——《奶奶的白发》

这是祖孙俩的对话,奶奶的话风趣而不责怪,渗透着对子孙的爱,而孙子的话天真可爱,但可以看出对奶奶的孝敬。这里我们不妨换一种说法。

奶奶说:“我这白发还不都是因为你爸和你,早晚有一天连我这把老骨头也会被拖垮的。”我望着奶奶的白发说:“人总是要老的,即使我们不烦你,头发还是要白的。”

对比两种说法,虽然身份年龄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所表现的心里状态就不同。后者充满责怪,孙子也好像有点少不更事。

2.爸爸、妈妈常常疏忽我,去忙生意。有时甚至找个人签字都很难,这不,又到要签字了-----

“爸爸,帮我签一下字。”

“哎呀!没看见我正忙着,不要来打扰我,找你妈签。”

“妈,帮我签字。”

“我也忙着呢,过一会儿再签。”——《买爱》

3.“不准说话!”班长江志颖怕场面失控,开始行使职责,“再吵我把名字记下来。”她使劲地狂敲桌子,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气得抱住郭莉佳哭起来。哦,掉眼泪是她的专利。“老„„老师来了!”黄国庆结巴地喊道。这一招真灵,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当知道是他的恶作剧时,那些调皮鬼拍着胸脯奚落道:“哎,老黄,你想把我们吓死呀?”——《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例2的说话中极力表现了父母只顾做生意赚钱,连签字也嫌烦;例3的对话表述了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们的表现:班长怕场面失控,着急地用记名字维持秩序,调皮鬼既幽默又滑稽,趁势起哄。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

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例如:(1)小梅说:“我忘了!”(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只要一比较,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上面四个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小梅的形象一句比一句生动具体。

人物刻画得越细致,人物的活动就越真实,就越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人说话时,总有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情感与性格,达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它是妖精!”悟空说。

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

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

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

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

这是《三打白骨精》中唐僧与孙悟空的对话。对话中加进唐僧“喝道”、“非常生气”、“大惊”、“无奈”等神情动作的描写,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善恶不分的形象。

三、书写格式巧安排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如:

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

2.“语言+叙述”式。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语言+叙述+语言”式。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语言”式。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对话描写频繁出现的文章,若只用一种表达形式,会使文章显得呆板和单调。灵活运用这几种形式,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自然活泼,进而使文章更加紧凑。

对话描写可以改变提示语的位置,用分段的形式进行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营造出“如临其境”的感觉。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这是《孔子游春》中孔子与弟子对话的片段,弟子们“疑惑的眼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把老师与学生真挚的情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表现形式上采用分段式,改变提示语的位置,不仅层次清楚,而且减少读者的审美疲劳。

提升说话描写的语言魅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要注意教给学生通过生活的积累学习运用。习作中尽量用点修辞手法、成语、名言、俗语、口语、歇后语等,增加语言的幽默感。若能使你的学生对人物的说话、举手、投足描写自如的话,那你就成功了。 什么是对话呢?就是作者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言为心声”,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1、语言精炼。并不是把人物语言都写进作文里。应经过选择、加工,写有意义的话,能表现中心的话。

2、表现人物性格。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愿望,都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3、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点。

4、注意恰当运对话形式。①提示语在前②提示语在后③提示语在中间④没有提示语 5、描写对话时,可适当描写说话人的神态、动作、语气。

第11篇:对话描写的方法

新理想阅读与作文辅导------------放飞你心灵的翅膀主讲:潘老师13975163068

细节描写之对话描写的方法

方法点津

一、描述形式多样化

最常见的对话描写形式有以下四种。

1.“叙述+语言”式。如:

爸爸生气地说:“下不为例!”

2.“语言+叙述”式。如:“下不为例!”爸爸生气地说。

3.“语言+叙述+语言”式。如:“太棒了!”爸爸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4.“语言”式。如:“儿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二、多种描写相结合

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态、动作结合起来描写,会相得益彰,可收到锦上添花的表达效果。例如:

(1)小梅说:“我忘了!”(2)小梅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3)小梅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4)小梅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安地绞着衣角,支支吾吾地说:“我——忘了!”

三、语言风格显个性

个性鲜明的语言,能够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身份等特征。例如:(1)甲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高声嚷道:“耶!老爸太伟大了!”(2)乙悄悄地抿着嘴笑了,还羞涩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的。”(3)丙沉思了良久,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4)丁亲切地拍了拍他的头,柔和地说:“孩子,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才行!”

课堂练兵:改写下面一段对话描写

一位中学生在游戏厅门前走过。老板说:“小同学,来玩游戏机的吧?怎么不进去呀?”中学生说:“我,我爸我妈不让我玩,说游戏厅是个陷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老板说:“嗨,哪有的事啊!你看,里面都是学生,游戏厅要真是陷阱,还不早就关门了?玩游戏机,健脑!”中学学生说:“可是我也没有带多少钱呀,还是算了。”老板说:“没关系,小哥们儿,今儿个我请客!”中学生说:“那„„”老板说:“这有什么,下次你给我带来不就得了!”中学生犹豫再三,还是走进了游戏厅。老板道:“哈,又俘虏了一个„„

课后巩固

把下面的内容用对话形式写下来。写的时候,不但要把内容交代清楚,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后 悔

教室里班长正在发新书,我发现他把一本书藏在了怀里,非常气愤,便跑过去跟他理论。谁知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一言不发,同崐学们听了我的话也议论纷纷。后来老师找他谈了话。我很得意。上课了老师对我们说明了真相,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第12篇: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对话描写 教学设计

周敏倩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用上两种以上。

2、让学生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正确打法。

3、让学生知道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写对话,做到格式和标点的正确。

三、教学难点:

会用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来写对话,能将提示语写得生动、具体。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快乐学习之旅吧!知道李咏叔叔吗?知道李咏叔叔现在主持的一个新栏目“咏乐汇”吗?看来很多孩子都像老师一样喜欢李咏叔叔。今天啊,老师也要在这里模仿李咏叔叔,过一把当主持人的瘾。“咏乐汇”呢,每期都会邀请一位社会精英作嘉宾,我今天也要邀请一位小嘉宾上来跟我交流。这个份幸运会落到谁的头上呢?谁都有机会,因为你们的学号全都在这里。(拿出“幸运罐”。)我请一位幸运小使者来揭晓这个秘密。(使者上台抽出幸运者。)

祝贺你!准备好接受我的采访了吗?

你觉得自己最棒的是什么?是怎么练成的?有什么好经验分享给大家吗?

好,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还给大家分享了你的成功经验。

孩子们,刚才我们这样的交流,就叫“对话”。看来啊,对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没有对话我们人与人之间就很难进行交流。如果用文字把人物的对话生动地记录下来,就叫“对话描写”。 (板书:对话描写)那么怎样才能把对话写得生动、具体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对话。

(二)范文引路,揣摩写法

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提示语的用法

(1)我们先来读一读一位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先默读,再抽生读。生边读边想:例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篇短文里写得最多的是什么?(对话)

(3)看来不仅在生活中对话很重要,写作文时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第一,写好对话能帮助我们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二,写好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叙述一件事情。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好,好在哪里?

(4)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位小作者在写对话时,运用了几种提示语的形式?分别是哪几种?

在对话描写中,告诉我们话是谁说的,怎样说的这样的语句叫提示语。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提示语有在前面的、后面的、中间的,以及没有提示语的这几种形式。

(5)对比观察,提示语丰富的重要性。(课件出示只有一种形式的提示语的对话,内容还是和刚才一样。)你们觉得哪篇文章好?为什么?

所以我们自己在写对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变换一下提示语的形式,就不会显得干吧、死板。

(6)还有什么发现没有?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试试看,会有什么感受?

看,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如:“说”、“喊”或“回答”的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喊的,或是怎样回答的。发现没有?对比去掉修饰语跟不去修饰语的不同效果。 通过学习这篇作文,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不同形式,知道了提示语要写得生动、具体才好。那你们能不能学着写一写呢?

小试牛刀一:

接下来我们要分角色表演。仔细听听,是几个人在讲话,哪几个人,年龄有什么特点。

大人:没洗干净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孩子:不要紧。

大人:吃不干净的东西是要生病的。

孩子:我知道啦。

听清楚了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题单上给这段对话加上提示语:想想她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交流展示自己的作业。师生共同评价。

2、再次出示例文,感悟标点符号的用法。

大家再看看,你在标点方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如果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是逗号。

如果提示语在前面,“说”后面打冒号。

如果提示语在后面,“说”后面打句号。

明白了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能试着标一标吗?我们再来完成一个练习。小试牛刀二:

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它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每个人的话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

对了,孩子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发现了作者在写每个人的话时都是另起一行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强调对话的重要,使我们看起来清楚明了,提示语形式多样时,分段写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

我们在写对话的时候,也像他这样来写,好吗?

3、教师小结。(理清学生思路,提示重点。)

通过阅读,观察,我们发现了这篇对话描写写得好,好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作者运用了四种形式的提示语,非常丰富,而且提示语中用了形容词,显得生动、具体;在标点符号方面,他特别注意了提示语在中间时,“说”后面要用逗号;他还很讲究格式,把每个人说的话都另起一行来写,读起来清晰明了。如果你们在写对话时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也能写得很好。想试着来写写吗?

(三)学以致用,巧妙迁移

1、下面请观看一段哑剧。我请一位同学来和老师配合表演这段哑剧,老师扮演妈妈,同学扮演孩子。谁愿意来争取这个机会?(与请上来的同学简单交流一下。)

刚才我们根据人物的语言想象出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现在我们反过来要根据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想象人物的语言。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通过我们的表情、动作,想象我们会说些什么。

(哑剧:妈妈下班回家,打开了她平时常拿的包,从里面拿出一样东西……)

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我们会说些什么呢?看谁想象的人物语言有意思。(默想半分钟。)

心里有底了吗?现在请根据你的想象,把这段对件事写下来吧!同桌比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开始!

2、出示“写作提示”:我们在写的时候记住做到这几点。

3、老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第13篇:对话描写教学设计2

《对话描写》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你们一起学写过一次对话,还记得吗?对,我们写的是“小白兔采蘑菇”。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对话由哪两部分组成?(板书:提示语)。

2、我们还知道要想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就得变换提示语的位置,那提示语有哪几种不同位置呢?

小结:提示语的位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板书:提示语 在前 在中间 在后)提示语变了,记住标点符号也要改变。这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的三种形式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我们要学以致用。

其实,写好提示语是一门艺术,提示语的精彩还不仅仅是变换位置这么简单。今天我们要来继续学习《对话描写》,进一步来学习提示语的精妙。板书:对话描写。

二、分析例文,掌握方法。

1、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对话出示片段1 (1)请同桌配合读一读这段对话。

(2)你看,魔术师把这段对话变成了这样。出示片段2我们还是同桌配合读一读。 (3)(出示对比片段)其实这是情境一样的两个对话剧本,如果你是演员,你会选哪个剧本来进行演出呢,请你说理由?给时间大家讨论。

2、指名回答。预设如下:

(1)“说”的变化

①片段1中每句提示语里面都有“说”太呆板。那不用“说”是用什么代替的?

②片段2中有没有出现“说”字,用上了与说意思相近的词:大叫 回答 宣布 反驳。

③谁还能说出与说相近的词语。(课前搜集)齐读。板书:不带说的提示语就是我们这节课训练的重点。咆哮、嚷、嘟囔、吼、喊、问、吟诵、唠叨、回答、劝说、商量

④我们来看这句提示语,里面有说吗,有与“说”意思相近的词语吗?可以直接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来代替。

(2)加神态、动作、语气等。

①片段一加上了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

②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神态、动作、语气。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总结得也很准确。看来要把人物的对话写好,光会写人物说的话是不够完美的,我们要让人物动起来,表情丰富起来,神采飞扬起来,那就要在提示语里用上——(动作、表情、神态)等词语(板书:动作、语气、神态)

3、师小结方法:你们看,这提示语写精彩了,人物对话就变得“鲜活”了,这就是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呀!(指板书)要写出精彩的提示语,我们要运用动作、神态、语气的描写,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段落要分明,而且提

示语可以不带“说”字。

三、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提示语的训练

说了这么多,咱们来练练笔,小试下牛刀,请你为下面的对话加上精彩的提示语。

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 红红:没及格。

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 红红: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

1、我们来想象一下两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的这段对话,(我们一起来给这个对话加个情境:放学后,红红拿着一张试卷回家了。)当时妈妈的语气、动作、神态会是怎样的,红红的呢?

2、刚刚我们说了,精彩的提示语是可以演出来的,那我们在写的过程中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开始写吧,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互评。(1)他的提示语有没有变换位置。(2)有没有带“说”字,是用哪些字词来代替的。(3)他的提示语生动吗?一句句分析,修改。

4、好文章都是通过改出来的,请同学们课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让我们的对话都可以演出来。

四、总结、课后作业: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咱们得努力,提示语的精彩就在于写提示语时要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段落要分明,要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还会写不带“说”字的提示语。掌握的这些写作技巧,相信同学们的作文一定会锦上添花。老师期待你们写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课后作业

写一个人物对话描写的片段,要求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突出人物的个性,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参考题目:

老师教育学生

板书设计:

对话描写

神态 在前

动作 } 提示语 {在中间

语气 (可以不带“说”字) 在后面

第14篇:“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一、以课文《“三颗纽扣” 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为例,引出人物对话,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及提示语的位置

1.出示片段,引出人物对话。

师:孩子们请看这里有一段话(出示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在这段话里主要写了人物的什么?

(课件出示:

三颗纽扣把门一打开,只见门外是„„

“让我的马进房子。”这陌生人吩咐说。

他身上的整件长袍湿透了,头上的王冠却闪闪发光,不用说,这是国王!

“待得下十二个人,就待得下十三个人,”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待得下国王,就待得下国王的马。”

国王进了房子,就着闪电的亮光向四下里看了看。

“从外面看,你的房子好像很小。”

“我是给我一个人做的。”

“用什么木?”

“用栗木,国王陛下。”

“栗木不会像橡皮那样伸缩啊。我真有点弄不明白了。”

“我也弄不明白,我这么间小房子怎么待得下这么多人?”三颗纽扣沉思地说。

国王陛下也沉思起来。

“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他最后说。

“心?”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这些睡觉的人都是谁呀?”国王问道。

“这是一个孤老头儿,这是一位寡妇,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这是„„”)

生:这一段主要写了人物的对话。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物对话。

【评析:课堂伊始,以《“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教材里的几段典型人物对话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对话描写。我们的仿创一定要关注教材、利用教材。】

2.分段形式。

师:孩子们再观察这段话,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人说的话为一个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个人说的话为一段好吗?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话分段与不分段给我们的感觉。(板书:分段)

生1:分段后看起来清楚、清爽,赏心悦目。

生2:眼睛不疲劳。

生3:文章显得很长。(偷笑)

师:哇,这个同学发现了分段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很快就把作文格子占满,以后我们在写人物对话时也可以这样分段,文章会显得更加清爽。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形式,直观地感受分段的好处,以后学生自然就会去注意分段写对话,改进以往一个自然段混乱地描写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

3.提示语。

(1)什么是提示语?

师:孩子们请看课件,引号里面的是人物的语言,那在引号外面的这些词句叫什么呢?

生:提示语。

(师板书:提示语)

师:什么叫提示语呢?让我们来看看刚才人物对话中的这两句话。(课件出示:“待得下十二个人,就待得下十三个人,”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待得下国王,就待得下国王的马。”)

师:引号外边的“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为提示语,提示语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什么?

生:提示语写出了话是谁说的,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

(师板书: 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去观察,从而明白提示语就是写出话是谁说的,以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2)仿写提示语。

师:孩子们,这里有两句人物对话,你们猜想一下是谁说的,人物说话时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课件出示:

“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

“这苹果这么小,甜吗?”)

(学生在题单上仿写添加提示语)

生:一小贩站在小摊旁大声吆喝道:“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

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一个苹果皱眉说:“这苹果这么小,甜吗?”

师:当读到刚才这位同学所添加的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的提示语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有如见其人的感觉,仿佛看到了说话人的动作、表情。

师:是的,写出人物的语言能让人如闻其声,而写好人物的提示语,人物的动作表情让人如见其人,这样你的文章就具体生动,有画面感了。

【评析:通过让学生仿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受对话中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的妙处。】

(3)仿写,改提示语的位置。

师:孩子们再观察《“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这段人物对话,这些提示语的位置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些在前,有些在中,有些在后,有些没有。

(师在大屏幕上找出并展示,板书:在前、在中间、在后、没有)

师:刚才我们加提示语的这两句人物对话,你能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吗?

生:可以把提示语变到后面去。

“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一小贩站在小摊旁大声吆喝。

“这苹果这么小,甜吗?”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一个苹果皱眉说。

师:很好。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样把提示语放在后面会更好?你想,小贩吆喝的声音肯定很远就听到了,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不一样的,让我们来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生:提示语在前面,“说”字后面是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字后面是逗号。提示语在后面,“说”字后面是句号。

师:所以孩子们在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时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析:教师不仅关注提示语的位置,还关注标点这个细节,尤其是提示语在中间的“说”字后面的标点,这是对话描写的难点,也是学生易忽视的地方。】

(4)“说”的不同表达。

师: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可以有变化,让你的文章更生动。在我们的汉语里面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很多很多,比如在刚才《“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这一段话,和刚才这位同学添加的提示语里,用了哪些词语表示“说”?

生:用了“说”“吩咐”“嘟囔”“问”“吆喝”。

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说话时语气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词表达“说”的意思,这样表达就更加准确、生动、具体了。

师:老师这里找了一些表示“说”的词。大家来读一读。

生:道、叫、喊、嚷、问、念、骂、劝说、唠叨、吩咐、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吆喝、打招呼。

师:这就是我们丰富的汉语词汇,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用上这些表达“说”的意思的词汇,为你的习作添彩。

【评析:这一步的提升很有意思,不同的表示“说”字意思的词语把学生的思维启发开来,这才是灵动的仿创。】

二、创作

师:好,孩子们,接下来,我要为同学们表演一段哑剧。知道什么是哑剧吗?

生:哑剧是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师:哑剧的内容是,你考了好成绩回家后与妈妈的一段对话。我要隆重地请出我的助演与我一起为同学们表演一段哑剧。在看表演之前,老师先给你们一些观察秘诀。(课件出示:观察秘诀:1.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人物对话;2.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

(教师和一名学生合作表演。大致的剧情是,孩子考了优异成绩回来,忙拿试卷给家长看。家长看了喜笑颜开,表扬孩子。妈妈问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妈妈去做。孩子说后,妈妈开心地去做饭了。)

【评析:这个哑剧表演,关注儿童学习生活实际,形式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生参与度高,体验深刻,为后面的写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同学们来想象我们刚才的对话。

(学生动笔写)

三、点评习作

(师边读学生习作边点评)

一天,我的数学考试考了100分。我健步如飞地跑回了家,手里挥舞着试卷说:“妈妈,快来看呀!看我数学考了多少分。”

妈妈闻声,急忙跑到门口,说:“快拿给我看看!”妈妈拿过试卷,眼睛一瞟,看到红红的100分,顿时喜笑颜开,惊呼:“哇,我的乖儿子,你太棒了!太聪明了!太厉害了!”

“那是!我是谁嘛!我可是您的儿子,您都这么聪明,我当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哟!”

“是是是,我聪明的儿子!”妈妈突然一转神情,说,“但也不能骄傲哟!骄傲使人落后!”

“遵命,母亲大人!”

“儿子,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我要吃红烧肉。”

“好的,妈马上给你做去!”

我吹着口哨蹦蹦跳跳地进卧室做作业去了。

师:用了几个自然段描写?

生:用了九个自然段分段描写。

师:九个自然段,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篇幅还很长。

师: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四种形式都有,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面以及没有提示语。

师: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提示语位置,让人感觉准确而生动,给人以美的感觉。标点也很正确。

师:第一句人物语言的提示语中的“健步如飞”“挥舞”用得好呀!写出了当时“我”的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

师:“惊呼”这个词写出了妈妈的兴奋。想想你如果考了100分,妈妈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呀!

师:后边因为我与妈妈的对话很急切,没有用提示语。想象儿子说的话很贴近生活实际,还挺幽默的。从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幽默的孩子,一个与妈妈关系融洽的孩子,一个考了优异成绩后异常兴奋的孩子。

师:整个一段话,合理想象人物对话,分段描写,对说话人的动作、神情刻画细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因为孩子考了优异成绩,妈妈和孩子都兴奋无比的画面。

„„

【评析:师生的点评紧紧围绕本堂课对话描写的要求点评,教师在点评学生习作时,首先通过看板书点评,从而复习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学生的习作富有童趣,从习作中可以看出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学生掌握得非常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善于倾听,随时随处都有很多人物的对话。这些人物对话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写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人物语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思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用耳去聆听人物对话,用眼去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把它写到文中去,为你的文章添彩。

板书:

人物对话

分段

提示语: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在前、在中间、在后面、没有

【总评:平时很多学生的对话提示语的确写不到位,不会观察,不会运用提示语来表达、反映说话人当时当地的内心,这可能跟很多教师忽略人物语言、对话、提示语,没有进行对话专题教学有关。

本次习作针对“人物对话”专题讲课。从学生学过的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典型的人物对话为例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段形式的好处,引导学生去认识提示语,仿写提示语,练习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学会根据情景准确地表达“说”的意思。最后教师巧妙地以直观的哑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创作一段人物对话描写。整节课循序渐进,运用范文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学习、去仿写人物对话,很实用,操作性也很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第15篇:对话描写显生动1017

对话描写显生动 【温】

【累】

【思】

对话描写:

是指作者让人物讲话之间的描写。写好对话,不但可以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思心,而且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1、语言精炼。在语言选择时并不是把人物语言都写进作文里。应经过选择、加工,写有意义的话,能表现中心的话。

2、表现人物性格。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愿望,都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3、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点。

4、注意恰当运对话形式。

①提示语在前

②提示语在后

③提示语在中间

④没有提示语

5、描写对话时,可适当描写说话人的神态、动作。语气。 典例精炼

小小集邮迷

在报刊集邮门市部里,大家都在排队买纪念朱德爷爷的邮票。队伍前进得很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这大概是今年最后一套邮票了吧?”说话的是一位穿着棉袄,围着围巾的老太太。

“不,”一个小孩大声说,“今年还要发行一套邮票呢!” “什么邮票?”

“中国古代体育,一套4张,7角8分。”那个男孩流利地说。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排队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了男孩一眼。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不知明年发行一些什么邮票?”

话音刚落,小男孩便胸有成竹地说:“明年一共发行18套邮票。”

“都是些什么邮票呀?小朋友。”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好奇地问了一句。

“老爷爷,明年将要发行兔年邮票,敦煌壁画,西湖风光,以及古今名人的邮票„„。”男孩回答得既流利又准确。 “古今名人都是谁呀?”一个青年人故意问,拿出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式来。

“廖仲恺、何香凝、徐霞客、李四光、吴有训、竺可桢、华罗庚,就是这几位。”男孩回答得还是那么流利,那么有礼貌。

“看来你是个小集邮迷啊,哈哈„„”

小男孩举起了《集邮》月刊,十分认真地说:“这是我自已订的,一有空我就看它呢„„” ★1.文中有哪些人和小男孩对话? ★2.小男孩都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 ★3.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答案:1.老太太、中年人、老爷爷2.小男孩都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发行邮票的数量、种类、内容。

3.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小男孩热爱集邮、胆大心细、乐于助人。

【联】

本学期我们学到的《狐假虎威》中也使用了不少对话,你有仔细阅读过吗?快来一起好好品读吧! 【练】

1、树的对话

①小树对大树说:“大树啊,你是吃哪种奶粉长大的呀?” ②大树说:“傻孩子!你电视广告看多了,人的孩子才吃奶粉长大的呀。”

③小树说:“那么你吃什么长得这么魁伟高大?”

④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

),白云两(

),蝉鸣与蛙唱三(

),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块,啃些腐叶泥,喝点朝露和山泉。”

⑤小树说:“吃这些就让你的体型这么完美和谐?”

⑥大树说:“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风为我修饰身体,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

⑦小树:“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又干瘦?”

⑧大树说:“因为它们选择的吃喝是抱怨、是愤世、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不光鲜。”

⑨小树说:“我明白了。今后我要像你那样,每天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天,我也会长得粗粗壮壮高高大大。”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魁伟(

):____________________ 放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文通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3、第④段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量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第④段和第⑥段的内容,补全第⑨段。

5、通过文章,你觉得大树是怎么样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答案:

1、魁伟(kuí):高大、壮大。放肆(sì):举动放纵而不顾礼节。

2、拟人

对话描写

3、座

4、白云、蝉鸣、晨曦或落日,无畏地迎接风雨雷电。

5、大树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大树说的话。) 【情】

通过小树和大树的对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在学校课文中是你是否也学到类似的道理呢?一起来说一说吧! 【融】

我们靠自己

小蜗牛有一天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那毛虫姐姐和蚯蚓弟弟,他们也没有骨头,他们也爬不快,为什么不背壳呢?”“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能保护她;蚯蚓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

小蜗牛哭着说:“我们好可怜,没人能保护。”“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安慰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用“_______”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画出来。

★2.“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这句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带红线的描写属于什么描写,你觉得蜗牛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波浪线画出。 4.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小蜗牛会怎么做呢?

(答案:1。略2.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凭借自己的努力,不要想着去依靠别人。3.对话描写。善于教育、独立自强的妈妈。从蜗牛妈妈说的话中可以看出。3.小蜗牛会利用自己的壳,将它变为优势,保护自己。)

知识小结:

写对话时要有计划,对话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中心内容是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写好的人物间对话,或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推动故事情节展开。

【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2.苍山:青山。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4.犬吠:狗叫。

课后练习

猴子修路

山连着山,岭接着岭。山里的猴子出山比上天还难。

灰猴说:“什么时候能有一条出山的路就好了。如果有谁愿意牵头,我愿献出修路的石料!”黄猴说:“如果有了铺路石,我愿意运输!”黑猴说:“如果铺路石运来了,我愿意铺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个古老的话题还在继续着。修路仍停留在猴子们的嘴上。每当他们想出山,总是失望地叹息:“这路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呀?”

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辛勤地忙着筑巢、捕食。她看到猴子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嘲笑他们说:“猴子兄弟们,光动嘴不动手,这路永远修不好!”

1.请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山(

)(

)山 岭(

)(

)岭 (

)来(

)去 愁(

)(

)脸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

) 忙——(

) 苦——(

) 好——(

) 停留——(

) 失望——(

★3.阅读文章红线的句子,这是属于什么描写?联系下文,能看出猴子怎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条路为什么一直没修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篇: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教学设计)

湖南省郴州市十二中 余平花 曹礼民 中教一级 手机:18075523156 邮编:423017

学习目标:学习在刻画人物时的对话描写的作用及写作技巧。 学习重点: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一、回顾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思考题。

(一)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①“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②“爸爸!”

③“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二)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④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⑤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⑥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⑦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 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⑧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⑨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起来怎么还不,快起!快起!” “晚了!爸!”⑩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思考:

1、加粗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三个文段的对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二、提练技法

1、人物对话的作用:对展示人物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⑪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面、⑫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后面、⑬提示语夾在人物语言中间、⑭没有提示语,只有人物语言。

3、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⑪变换说话人的位置。 ⑫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⑤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⑬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⑤⑥⑦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⑧⑩句话。

⑭替换“说” 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⑥句话。如文段

(三)中的第⑧句话。⑮隐藏“说”。如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三、尝试技法

期中考试后,你的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与你谈话。请用200字来描述你与爸爸妈妈的对话。

四、评一评,议一议。

五、我的收获。

第17篇:对话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对话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于永正

师:(显示大屏幕)这儿有,你们的讲义里有,同学们看,这是从一篇很著名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中选的一段,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写得非常棒。请咱们班朗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读一读,以前没有读过,拿到手就去朗读,有点难为你了。

生:(朗读)又一次,在伯父家里,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胡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

师:(纠正)嘴唇,嘴唇上的胡子,再读这句话。 生:(朗读)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晓得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捧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碰壁呢?是不时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那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很有趣,你读得也很好,刚刚拿到一篇课文,就读得那么棒,真是难为你了。幸亏你的朗读水平高,不然的话就读不好。同学们看,这篇课文是写周晔到鲁迅先生家作客的一件事,你看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一篇是人物的什么呢?

生:(齐声)对话。 师:(板书:对话)除了最后一小节,其他的都是人物的对话。所以阿,学会写对话,相当重要,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过程当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也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写好人物的对话。再说啦,人物的语言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非常重要。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发现写的作文字数不够,我有个诀窍:字不够,对话凑。(笑声)脊柱没有?不要跟别人说阿,这是诀窍,发现字不够,就写对话!东扯葫芦西扯瓢,说就是了。张三说,哈哈,我今天真高兴,玩得多痛快阿,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玩的吗?在什么什么地方,一说一大套,三说两说,三行五行就下来了。于老师跟你们开个玩笑。不过也可以试一试,不纯粹是玩笑。周晔在写对话的时候,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她写的对话加了人物的神态,还有动作。 师: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那叫什么,知道吗? 生:这叫人物的神态、动作。

师:老师告诉你,这叫提示语,记住它。(板书:提示语)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作者写提示语变化很多,它们在说的话的什么地方,迅速看课文。比如说第一自然段的提示与在什么位置?

生:在前面。

师:在说的话的前面。一起把这句话念一念。 生:(朗读)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师:对了,这是一个发现,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呢?再看。 生:有的提示语是在后面的。 师:在什么后面? 生:在说的话的后面。 师:找一句,读一读。 生:(朗读)“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师:还有呢,再找。

生:还有的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中间。 师:找一句读一读。 生:(朗读)“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根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师:读得好,看看,提示语镶嵌在说的话的当中了,还有,没有提示语的,哪一句没有提示语,一起读。

生:“那怎么——”

师:这一句省略了提示语。为什么可以省略呢?因为不写谁说的,大家业务知道是谁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提示语。这些发现对于我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再迅速的看一看提示语的位置,看得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这个“说”后面用什么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快。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说”后面变成什么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当中,“说”后面一般用什么号?

(生回答,略)

师:把这些记住了,对你写对话很有帮助,这又是一个发现。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还有什么特点?

生:动作。

师:动作是提示语的一个内容,它说错了,说错没关系。 生:是一问一答。

师:一问一答,作者写的时候怎么样啊? 生:分段(板书:分段)

师:对啦。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是分段写的,分段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第二,读者眼睛不疲劳。当我们读完一段,比如说,读到这个地方,“就是有一点不像”,(在屏幕上指示)不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个短暂的休息过程,所以,我们的眼睛读这样的文章不疲劳。还有个好处,不要跟别人说,显得文章很长(生笑),老师不是让你写三页吗,一分段,三页就变成四页啦。最重要的是清晰,读者读起来很省事。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看,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知道,写对话很重要,好多是在对话的过程当中进行,对话完了事就没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同学们,可写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只要早上一睁眼,就跟爸爸妈妈说话,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题目就叫《早晨》;回到家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就叫《晚上》;中午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叫《中午》„„有说话就有作文。咱们下面看看能不能掌握周晔写这篇短文中对话的要求。拿出自己的作文本来,听写两个人的对话,一个老师和一个同学的对话,做好准备。我的要求:第一,要分段,也可以不分段,但我希望你们能分段。第二,希望你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相当的重要。开始了。(师读)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王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听见没有?

生:听见了。 师:开始记了。(语速放慢)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开始空两个字,分段哦。王老师关切地问。注意这个“地”阿,说,、问、道、喊、叫,这些词前面如果用“地”的话,大多数是土字边的“地”,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下面这句话怎么写,在什么位置写,“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写好了吗?(拿过一生的作文本)好,写好的举手,(多数人举手)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检查一下,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还有问题,请你指正。好咱们看这个同学写的。(把作文本放到投影仪下)王老师关切地问,冒号,前引号,你们休息好了吗,问号,后引号。另其一行,空两个字,休息好了,叹号,两头加引号,同学们齐声回答,句号。后面变成句号了,这个同学完全正确,格式也符合老师的要求,和他一样的请举手。(多生举手)太棒了,到底是育才小学六(1)班的同学!看来写好对话对你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下面请大家听段录音,这段录音有几个人在说话,通过听他说话的声音,你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子,表情啦,动作啦。再想象一下这几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如果你再加个结尾,就是一篇作文了,想不想听啊?好,大家听听。(放一段录音)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你挤着我了,你! 男:来劲了是吧!

老人:算了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师: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几个人在说话? 生:三个。

师:说说他们都是什么人?

生:我认为是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老人。 师:老人可以,女人、男人不好听,换一个词。 生:一个妇女。 师:一个妇女。 生:和一个年轻人。 师:哦,年轻男士。(请另一生)你说说看。 生:一个女士,还有一个先生。 师:一位女士,一位先生。 生:还有一个老者。

师:老者,长者,你看,多会说话。是不是她说的更好听一点?你看,到处都有我们的老师。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她说的就中听,她改的也中听。你想象一下,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呢?我想每个同学脑海里一定出现一幅画面。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表情、动作。再想象一下他们两个年轻人听到老者的劝告以后,他们二位又会如何呢?事情怎么结束的?想好了吗?注意,加个开头,加个结尾,他们说话时加上提示语,在写对话是如果能够做到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是一片好作文呀,拿起笔来,暂时不要起题目,写好以后再起题目,好不好?快,抓紧时间写。要不要再听一遍?

生:不要。

师:写吧,动作快啊,我给大家七分钟的时间。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你们的讲义后面有文中的对话,可以参考。把你们想象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写出来,暂时不要写题目。(看一生)一天早晨„„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上。(看另一生)他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的车站里,没上车。我看有没有不是公交车的?(拿起一生的作文本)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菜市场,早上卖菜的地方,菜市人当然多了,熙熙攘攘的。我看这边有没有想别的地方的,哦。上班的路上,好的。(来回巡视)抓紧时间,快,加油。有的同学想象人物的动作非常好,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大家都分段了,而且注意提示语的变化,这很好i。写好的请举手,一二三四五„„好,放下,最后给大家再延长两分钟,写好的同学各人读各人的,放声读,开始。没写好的加油。(部分同学开始读出声来)都好了吧,检查完啦,写好的同学给文章加个题目。咱们交流一下,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水的作文写得漂亮。(请一生)这位男同学的作文我一直没看,咱们看他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注意听,由题目马?

生:(摇头)有一天,一位先生和一位女士在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争吵。 师:注意,在他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商店,继续读。 生:妇女说:“嘿,你挤着我啦,没长眼啊?”“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先生说。妇女说:“哎,你挤着我了,你!”“来劲了是吧?”先生说。老人说:“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一听,他们俩脸红了。

师:听老人这么一说,两位年轻人脸红了。两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显得很清晰。第二,提示语交代得明白。还有你光说,谁说啊,女士说,老人说,交代这个话谁说的,这是最重要的,你等一下注意听别人写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交代他怎么说的,你到座位上去听好吗?谁来读?

生:在公交车上。

师:题目是《在公交车上》。

生:一天早晨,是上班高峰,在公共汽车站,一位女士生气地说:“哎,挤什么挤,没长眼哪?”那位先生一听,火了。

师:(指刚才男生)你站起来,那位先生一听,火了,这就是想象出来的,听见没有?坐下听。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哎,你挤着我啦,你——”说完,女士又挤了过去。

师:看,又加了动作,那位男同学注意听,“哦,你挤了我了,”女士说,又挤了男士一下,(做挤人状)这个动作想象得多好啊!往下读。

生:“来劲了,是把?”先生越听越生气。“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地调节他们。 师:接下来提示语在当中了,“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的调节他们,逗号。往下读。 生:“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听完老人的话,女士和先生的火气都降了下来,排队上车了。

师:听见没有?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想一想他怎么说的,什么表情,什么动作。谁愿意读?你来,先读题目。

生:《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师:用文章中人物的话做题目,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生:早上,一位女士、一位先生和一个老人,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过了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女士和先生都挤了上去。

师:真是的,老人都不顾了。 生:“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女士凶巴巴地说,两眼瞪得大大的。听见没有?你加上去就好了。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说完,先生把女士往旁边一挤。 师:哦,又挤了一下,应加个“又”字。 生:又挤了一下。女士又开口了:“哎,你挤着我啦,你——”“来劲了,是把?”先生大声吼道。

师:大声吼道。多形象啊,不是一般的叫。 生:大声吼道,眼睛瞪得比女士打两倍。(生笑) 师:听见了吧?你瞪得大,我瞪得比你还大,(生笑)有个词叫以牙还牙,现在是以眼还眼。(生笑)(拍该生肩膀)你光看人家笑自己不笑,真是沉着老练。

生:“算啦!算啦!”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两位年轻人听后,脸顿时红了。

师:从他们脸红就知道,他们接受了老人的劝告。同学们,他们的作文有三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第二,标点符号用的正确。第三,提示语写得好。刚才阿,我们是听一段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根据声音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声音想象人说话的表情、动作,这是一种想象。下面呢,我想请一个同学跟我合作一下。你们推荐一个男同学,善于表演的,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哑剧。顾名思义,哑剧只有动作、神态,没有语言,你就根据我们二人的表演,想想我们会说些什么,刚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是只见其人不闻其声,如果这个练习你做好了,我可以肯定地说,你写对话绝对不成问题了,今后写作文,你一定会把对话写得很精彩。

(以下内容略:教师找了一个男生和他一起表演一段哑剧,然后让同学们想象描写他们的对话情景,然后交流。)

第18篇:运用对话等描写手法写人

《运用对话等描写手法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个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写记人记叙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个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写记人记叙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

记叙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往往缺少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刻画,从而使人物描写呆板、单调,缺少个性,所以在本次作文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对话描写,才能使人物个性鲜明,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对比差距,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学写记人记叙文。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写了两次记人记叙文,并选择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许多感动:深夜,妈妈还在灯下,陪伴着生病的你;天黑了,外面下着大雨,老师背着你深一脚,浅一脚地上医院„„ 这一切,都让你感动,那么,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这些感动你们的人和事写下来呢?如何写才能使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富于个性呢?

二、引导定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记人记叙文的写法规律,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写了两次记人记叙文,并选择两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多媒体展示,组织学生结合人物描写知识进行课堂讨论,揭示记人记叙文写作规律。

1.课堂讨论,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这两篇记人记叙文的片段,哪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篇人物描写形象生动,富有个性?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

2.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记人记叙文,必须把握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来写。

(2)人物描写要有鲜明的个性,必须运用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相结合。

三、启发点拨,指导写作

我们生活经历不同,所接触的人物各异,所以同样是妈妈:有的严肃、有的温柔,有的刚柔并济„„但如何运用对话描写来表现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需要我们结合恰当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

四、扶放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短文

根据《知识与金钱的对话》提供的开头:在一根独木桥上,知识与金钱相遇了,两人都急着过河,于是发生了争吵。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短文。

2.引导学生独立构思表达

(1)启发引导,开拓思路

教师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故事,可以想象成多种不同的结局,同一个人或物,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但如何运用对话描写来表现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需要我们结合恰当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 (2)独立构思,完成习作

要求学生根据对话描写的写法规律进行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对在25分钟内能完成习作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指导评赏。

教师巡回进行指导,指两名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习作。 集体评议,这两篇习作是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是否运用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个性?金钱和知识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

(2)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是否自然、恰当?

(3)情节是否生动有趣?结局是否耐人寻味? (4)这两篇习作能否给人某种启迪?

六、小结:

只有在人物描写中,运用对话与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才能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逐渐拉近同学们与文学大家的距离,写出有个性的佳作来。

作文选录:

我 的 爸 爸

梁佩枝 小的时候,爸爸对我要求特别严格,什么事都不准,所以我不喜欢爸爸,记得六年级时,爸爸每天晚上不准我看电视,叫我看书、写作业,我非常生气,为什么不给我电视看呢?他说:“你的任务就是学习,电视不是你们看的,我整天在外面工作,回来看看电视是松弛一下。”我回答说:“我整天在学校里读书,晚上看一会儿电视不行吗?”他说:“不行!”从此,我不仅不喜欢爸爸,甚至讨厌他了。

我的同桌

麦庆斌

小勤的数学成绩好得甭提了,每次考试他都是“金榜提名”,可是我很不服气,暗暗下决心要胜过他。有一次考试,不知是他一时疏忽还是考前没有准备好,我竟然超过了他。我正暗暗高兴:“想不到他也会有这么一天!”忽然小勤走了过来,在我肩上一拍:“嘿!真有你的,祝贺你!走,我请你吃雪糕。”我一下子愣住了,真恨自己气量太小了,也开始佩服起他来了。

知识与金钱的对话

何嘉丽

独木桥上,知识与金钱相遇了,他们都想先过河,

于是挺着大大肚子的金钱便对知识说:“你让开,让我先过去!”听到金钱这样说,知识就反问他:“为什么,你先让 我过去不行吗?”金钱讽刺知识说:“我有的是钱,在这世界上钱是万能的,你有能力和我斗吗?我看你瘦瘦弱弱的,还是快让开吧!”这时候,知识反驳说:“你有钱就很了不起吗?在这科学发达的社会,时时都需要知识,你没有知识,即使现在有钱,到最后也会一无所有,而我,虽然现在没有钱,但我凭借着知识,也可以有很多钱!”听了知识的话,金钱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让开,知识先过了桥。

知识与金钱的对话

叶丽明

天色已晚,人们都赶着过河回家。这时,金钱和知识在独木桥上相遇了。金钱依然是大腹便便,但已风光不在,老朋友知识却春风满面,金钱知道,自己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没脸再见知识,想低头过桥算了,谁知偏偏独木桥的位置就只能一个人过。

“啊!谁撞了我!你?你不是金钱吗?怎么变成这样,我差点认不出你了!怎么样?日子过得还可以吧?”知识惊讶地问道。

“唉!别提了,早知听你的话,多学一点知识,„„现在钱用完了,人也老了,又没钱!生活„„难啊!难啊!”金钱后悔地哭诉着。知识听了侧了侧身,金钱就过了桥。知识望着金钱的背影心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好自己选对了路。

第19篇: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巧用提示语,对话更精彩

黄厂街学校

陈晓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研读材料,发现巧用提示语的好处。

2、通过情境体验,感受灵活运用提示语的妙处。

3、会运用内容丰富、位置不同的提示语进行对话描写。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正确。 教学难点:

领会提示语的运用技巧,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并体会提示语的巧妙用法

1、出示A组语段,先让学生默读语段,再询问语段的出处,并引出关键词:对话、提示语。教师相机板书:对话、提示语。

2、出示B语段,让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提示语的相关知识找两组对话的不同点。教师相机板书:内容、位置、标点、“说”词活用。

二、情境体验表演,进一步体会提示语的妙处

1、出示对话,让学生默读对话,想象这段话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这三个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3、以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演对话情境中的情节。(学生合作排演,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上台表演。

5、师点评,为习作做准备。

三、巧用提示语,根据对话情境进行习作。

1、让学生把刚才精彩的表演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没有看到的人。

2、出示习作要求。

3、生作文,师巡视指导。

四、点评。

五、结束语。

板书:

巧用提示语

对话更精彩

内容 位置 标点 “说”词活用

第20篇:对话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对话描写作文指导课》课堂教学实录

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于永正

师:今天我们一起上两节作文课,希望六(1)班的每个同学能喜欢喜欢不喜欢,两节课以后,请你们说说心里话,好吗?

生:好!

师镇的很高兴见到你们,育才,多好听的校名,再加上你们这六(1)班(竖起大拇指),于老师就更高兴了。你们学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马?

生:没有。

师:(显示大屏幕)这儿有,你们的讲义里有,同学们看,这是从一篇很著名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中选的一段,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写得非常棒。请咱们班朗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读一读,以前没有读过,拿到手就去朗读,有点难为你了。 生:(朗读)又一次,在伯父家里,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胡唇上的胡子一动一动的„„ 师:(纠正)嘴唇,嘴唇上的胡子,再读这句话。

生:(朗读)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晓得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捧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碰壁呢?是不时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那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很有趣,你读得也很好,刚刚拿到一篇课文,就读得那么棒,真是难为你了。幸亏你的朗读水平高,不然的话就读不好。同学们看,这篇课文是写周晔到鲁迅先生家作客的一件事,你看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一篇是人物的什么呢?

生:(齐声)对话。

师:(板书:对话)除了最后一小节,其他的都是人物的对话。所以阿,学会写对话,相当重要,好多事情就是在对话过程当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也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写好人物的对话。再说啦,人物的语言也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写好对话也非常重要。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发现写的作文字数不够,我有个诀窍:字不够,对话凑。(笑声)脊柱没有?不要跟别人说阿,这是诀窍,发现字不够,就写对话!东扯葫芦西扯瓢,说就是了。张三说,哈哈,我今天真高兴,玩得多痛快阿,你知道我在什么地方玩的吗?在什么什么地方,一说一大套,三说两说,三行五行就下来了。于老师跟你们开个玩笑。不过也可以试一试,不纯粹是玩笑。周晔在写对话的时候,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我认为她写的对话加了人物的神态,还有动作。

师: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那叫什么,知道吗?

生:这叫人物的神态、动作。

师:老师告诉你,这叫提示语,记住它。(板书:提示语)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交代这句话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叫提示语,作者写提示语变化很多,它们在说的话的什么地方,迅速看课文。比如说第一自然段的提示与在什么位置?

生:在前面。

师:在说的话的前面。一起把这句话念一念。

生:(朗读)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师:对了,这是一个发现,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呢?再看。

生:有的提示语是在后面的。

师:在什么后面?

生:在说的话的后面。

师:找一句,读一读。

生:(朗读)“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师:还有呢,再找。

生:还有的提示语放在说的话的中间。

师:找一句读一读。

生:(朗读)“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根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师:读得好,看看,提示语镶嵌在说的话的当中了,还有,没有提示语的,哪一句没有提示语,一起读。

生:“那怎么——”

师:这一句省略了提示语。为什么可以省略呢?因为不写谁说的,大家业务知道是谁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提示语。这些发现对于我们写好对话,相当重要,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再迅速的看一看提示语的位置,看得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这个“说”后面用什么号,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快。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说”后面变成什么号?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当中,“说”后面一般用什么号?

(生回答,略)

师:把这些记住了,对你写对话很有帮助,这又是一个发现。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还有什么特点?

生:动作。

师:动作是提示语的一个内容,它说错了,说错没关系。

生:是一问一答。

师:一问一答,作者写的时候怎么样啊?

生:分段(板书:分段)

师:对啦。作者在写对话的时候是分段写的,分段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非常清晰,看上去非常舒服。第二,读者眼睛不疲劳。当我们读完一段,比如说,读到这个地方,“就是有一点不像”,(在屏幕上指示)不光从这儿移到这儿的时候,有个短暂的休息过程,所以,我们的眼睛读这样的文章不疲劳。还有个好处,不要跟别人说,显得文章很长(生笑),老师不是让你写三页吗,一分段,三页就变成四页啦。最重要的是清晰,读者读起来很省事。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好对话也很重要。看,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知道,写对话很重要,好多是在对话的过程当中进行,对话完了事就没有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同学们,可写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只要早上一睁眼,就跟爸爸妈妈说话,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题目就叫《早晨》;回到家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就叫《晚上》;中午回到家里,爸爸妈妈要跟你说话,写篇作文,题目叫《中午》„„有说话就有作文。咱们下面看看能不能掌握周晔写这篇短文中对话的要求。拿出自己的作文本来,听写两个人的对话,一个老师和一个同学的对话,做好准备。我的要求:第一,要分段,也可以不分段,但我希望你们能分段。第二,希望你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相当的重要。开始了。(师读)王老师关切地

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王老师和同学的对话,听见没有?

生:听见了。

师:开始记了。(语速放慢)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开始空两个字,分段哦。王老师关切地问。注意这个“地”阿,说,、问、道、喊、叫,这些词前面如果用“地”的话,大多数是土字边的“地”,王老师关切地问:“你们休息好了吗?”注意下面这句话怎么写,在什么位置写,“休息好了。”同学们齐声回答。写好了吗?(拿过一生的作文本)好,写好的举手,(多数人举手)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检查一下,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还有问题,请你指正。好咱们看这个同学写的。(把作文本放到投影仪下)王老师关切地问,冒号,前引号,你们休息好了吗,问号,后引号。另其一行,空两个字,休息好了,叹号,两头加引号,同学们齐声回答,句号。后面变成句号了,这个同学完全正确,格式也符合老师的要求,和他一样的请举手。(多生举手)太棒了,到底是育才小学六

(1)班的同学!看来写好对话对你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下面请大家听段录音,这段录音有几个人在说话,通过听他说话的声音,你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子,表情啦,动作啦。再想象一下这几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的,如果你再加个结尾,就是一篇作文了,想不想听啊?好,大家听听。(放一段录音)

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女:你挤着我了,你!

男:来劲了是吧!

老人:算了算了,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师: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几个人在说话?

生:三个。

师:说说他们都是什么人?

生:我认为是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和一个老人。

师:老人可以,女人、男人不好听,换一个词。

生:一个妇女。

师:一个妇女。

生:和一个年轻人。

师:哦,年轻男士。(请另一生)你说说看。

生:一个女士,还有一个先生。

师:一位女士,一位先生。

生:还有一个老者。

师:老者,长者,你看,多会说话。是不是她说的更好听一点?你看,到处都有我们的老师。说话也是一门学问,她说的就中听,她改的也中听。你想象一下,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这些话呢?我想每个同学脑海里一定出现一幅画面。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表情、动作。再想象一下他们两个年轻人听到老者的劝告以后,他们二位又会如何呢?事情怎么结束的?想好了吗?注意,加个开头,加个结尾,他们说话时加上提示语,在写对话是如果能够做到分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是一片好作文呀,拿起笔来,暂时不要起题目,写好以后再起题目,好不好?快,抓紧时间写。要不要再听一遍?

生:不要。

师:写吧,动作快啊,我给大家七分钟的时间。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你们的讲义后面有文中的对话,可以参考。把你们想象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写出来,暂时不要写题目。(看一生)一天早晨„„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公交

车上。(看另一生)他想象的这件事发生在公交车的车站里,没上车。我看有没有不是公交车的?(拿起一生的作文本)在这位同学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菜市场,早上卖菜的地方,菜市人当然多了,熙熙攘攘的。我看这边有没有想别的地方的,哦。上班的路上,好的。(来回巡视)抓紧时间,快,加油。有的同学想象人物的动作非常好,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大家都分段了,而且注意提示语的变化,这很好i。写好的请举手,一二三四五„„好,放下,最后给大家再延长两分钟,写好的同学各人读各人的,放声读,开始。没写好的加油。(部分同学开始读出声来)都好了吧,检查完啦,写好的同学给文章加个题目。咱们交流一下,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水的作文写得漂亮。(请一生)这位男同学的作文我一直没看,咱们看他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注意听,由题目马?

生:(摇头)有一天,一位先生和一位女士在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争吵。 师:注意,在他的想象中,这件事发生在商店,继续读。

生:妇女说:“嘿,你挤着我啦,没长眼啊?”“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先生说。妇女说:“哎,你挤着我了,你!”“来劲了是吧?”先生说。老人说:“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一听,他们俩脸红了。

师:听老人这么一说,两位年轻人脸红了。两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显得很清晰。第二,提示语交代得明白。还有你光说,谁说啊,女士说,老人说,交代这个话谁说的,这是最重要的,你等一下注意听别人写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交代他怎么说的,你到座位上去听好吗?谁来读?

生:在公交车上。

师:题目是《在公交车上》。

生:一天早晨,是上班高峰,在公共汽车站,一位女士生气地说:“哎,挤什么挤,没长眼哪?”那位先生一听,火了。

师:(指刚才男生)你站起来,那位先生一听,火了,这就是想象出来的,听见没有?坐下听。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哎,你挤着我啦,你——”说完,女士又挤了过去。

师:看,又加了动作,那位男同学注意听,“哦,你挤了我了,”女士说,又挤了男士一下,(做挤人状)这个动作想象得多好啊!往下读。

生:“来劲了,是把?”先生越听越生气。“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地调节他们。 师:接下来提示语在当中了,“算啦!算啦!”一位老人和气的调节他们,逗号。往下读。 生:“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听完老人的话,女士和先生的火气都降了下来,排队上车了。

师:听见没有?提示语除了交代谁说的,还要想一想他怎么说的,什么表情,什么动作。谁愿意读?你来,先读题目。

生:《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师:用文章中人物的话做题目,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

生:早上,一位女士、一位先生和一个老人,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过了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女士和先生都挤了上去。

师:真是的,老人都不顾了。

生:“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女士凶巴巴地说,两眼瞪得大大的。听见没有?你加上去就好了。

生:“年纪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说完,先生把女士往旁边一挤。

师:哦,又挤了一下,应加个“又”字。

生:又挤了一下。女士又开口了:“哎,你挤着我啦,你——”“来劲了,是把?”先生

大声吼道。

师:大声吼道。多形象啊,不是一般的叫。

生:大声吼道,眼睛瞪得比女士打两倍。(生笑)

师:听见了吧?你瞪得大,我瞪得比你还大,(生笑)有个词叫以牙还牙,现在是以眼还眼。(生笑)(拍该生肩膀)你光看人家笑自己不笑,真是沉着老练。

生:“算啦!算啦!”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两位年轻人听后,脸顿时红了。

师:从他们脸红就知道,他们接受了老人的劝告。同学们,他们的作文有三大优点:第一,对话分段。第二,标点符号用的正确。第三,提示语写得好。刚才阿,我们是听一段录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根据声音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声音想象人说话的表情、动作,这是一种想象。下面呢,我想请一个同学跟我合作一下。你们推荐一个男同学,善于表演的,我想请同学们看一个哑剧。顾名思义,哑剧只有动作、神态,没有语言,你就根据我们二人的表演,想想我们会说些什么,刚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现在是只见其人不闻其声,如果这个练习你做好了,我可以肯定地说,你写对话绝对不成问题了,今后写作文,你一定会把对话写得很精彩。

(以下内容略:教师找了一个男生和他一起表演一段哑剧,然后让同学们想象描写他们的对话情景,然后交流。)

对话描写
《对话描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