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五年级数学与生活作品(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0 09:09: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五年级 数学与生活演讲稿

数学就在我身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的李雪。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四年学的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

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真会合理安排,节省时间。”但是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学习数学吧,让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五年级数学日记生活离不开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

埔上中心小学 五年(1)班 姓名:廖溢洋 辅导教师:肖金凤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高是3米,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写字台前做作业。

“叮咚,叮咚。”随着一阵的门铃响,我出去看了看门上的“猫眼”,噢,原来是爸爸回来了,我打开了门,看见爸爸手上拎了好多菜,不解地问:“爸爸,今天是啥日子啊?买这么多好菜?”“看爷爷奶奶的日子!”爸爸随口答道,“儿子,快收拾一下我们一起去。”我爽快地答道:“好咧!”我三下五去二不到一分钟就把作业收拾好,坐上爸爸的摩托车一路顺风来到了爷爷家。

爷爷不在家,奶奶说爷爷种的风景树可以卖啦,为了做广告想在国道边上立个广告牌,需要把广告牌涂上油漆,他正去问王叔要买多少油漆呢!不一会儿,爷爷回来了,一筹莫展的样子。奶奶忙问:“怎么没结果?”他只知道平均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6千克,可又不知道我们家的广告牌有多大面积。我一听到“面积”二字,觉得很耳熟很亲切,因为这段时间我们正在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我迫不及待地问:“爷爷,广告牌是什么形状的?”“梯形”爷爷说。我就惊喜地叫到:“爷爷,有办法了!”“你……?”爷爷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自信地告诉爷爷:“对!就是我——你的孙子。”我连忙叫爷爷拿来卷尺,量出梯形广告牌的上底4米、下底7米、高2米,我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计算出广告牌的面积:(4+7)×2÷2=11(平方米),再算0.6×11=0.66(千克),不到五分钟就对爷爷说:“爷爷,只要0.66千克就够了,怕用的时候会浪费一些你就买0.7千克吧!”爸爸在边上用赞许的目光望着我并不停地点头,爷爷听了觉得有道理笑嘻嘻地说:“还真不能小瞧我的孙子!”我得意地说:“那是!”

今天我真开心,不仅在爷爷奶奶面前露了一手,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评: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之一。小作者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从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同时帮爷爷排忧解难,富有情趣,充满浓浓的亲情,让我们看到学数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推荐第3篇:鲁迅的生活与他的作品

鲁迅的生活与他的作品

姓名:陈可琳 学号:5091309067 (留学生)

一,介绍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社戏》)。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二,鲁迅的诗歌 鲁迅在文学领域中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被文学史家所称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诗歌创作传统在鲁迅身上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示出来。我们如果仔细读他留下的几十首诗歌,就会惊异地发现,他对传统诗歌内在特征的把握是超人的。在他的诗里.人们多少可以找到屈原、杜甫等人的影子。但鲁迅又远远地超越了古代诗人那种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和价值法则,大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向蕴。鲁迅无意于成为一个传人,可他确实算得上一位超尘拔俗的歌手。他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人民深深的爱,以及自我献身精神,使他的诗表现出独立的自我人格。而他的渊博的文化知识,开阔的精神视野,又使他充满了透彻、深刻的艺术品味。这一切,构成了他诗歌世界独有的审美情韵,其艺术价值,已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七十余首诗,其中包括新体诗、民歌体诗、打油诗、近体诗等.这些诗有的最早记载在其弟弟周作人的日记中,有的存于友人手里,有的夹写在杂感和小说间。鲁迅很少保存自己的诗稿,他写诗旨在抒一时之性情,并没有全神专注于诗的创作。这并不意味着鲁迅不重视诗歌的艺术,相反,他一生中一直积权倡导和支持中国的新诗的更新和发展。尽管他的艺术天赋并不主要是表现在这一领域里,但从他的诗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清末到辛亥革命,从五四到“左联”时期中国诗歌的变化痕迹,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图景。从现存的所有诗作里,我仍可以发现鲁迅的非凡的诗人个性,他把中国近体诗的陈旧的情感方式和老气的格调,从国故的纸堆中解放出来,并开拓了新的境界。在对近体诗的精神内涵的现代化的转化方面,他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真正的诗,从来不是没有个性的自我吟唱,如果诗人一旦沉沉湎于封建旧道德的利己的境界里,那诗人的生命就终结了。因此,他十分看不起那些御用文人,“从我们的外行人看起来,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发讫即罢;但也愿意有共鸣的心弦,则不论多少,有了也即罢;对于尧先生的一颦蹙,殊无所用其惭惶。”鲁迅对中国新诗中的叛逆情绪的赞赏,饱合着对人的健全理性的期待。因为他知道,“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闭机”,慷慨悲歌、求维新之声,是保守者们所无法理解的。善美刚健的诗人,才可谓是精神界真正的战士。 当有人对爱罗先柯的诗作不屑一顾时,鲁迅为之辩护道,这位诗人具有“一个幼稚的然而纯洁的心”。我掩卷之后,深感谢人类中有这样的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与著作,因为他的作品“是用血和泪所写的。”把自由意志和良好的情操者成诗的灵魂,这是鲁迅审美思想中的重要核心。鲁迅一直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诗是一种创造,一种精神欲求的达成。尽可能地把人的潜能表达出来,这是诗人的职责之一。在这里,鲁迅把德国浪漫主义诗学精神使命化了。德国的浪漫主义诗学理论,是对人类自身的“第一次自我批判”的文化思潮,它蔑视传统理性和现代社会技术。操作对人的异化,主张把人的自我从非个性化的囚牢中拯救出来。浪漫主义哲学家与诗人们,一直把诗与人生的合一,人与大自然的契合交感,以及纯性灵的张扬当成重要的美学原则。鲁迅对尼采等人的看重,以及对德国哲学传统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和认可,表明他在精神和气质上,与尼采前后的浪漫主义传统,有着亲缘的联系。尼采的超人的人生独语,充满孤独与冒险意识的诗化哲学,是对人自身潜能的一次伟大的发现。他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对世俗的超越精神,对鲁迅来说,都是备感亲切的。因此,鲁迅早期的精神个性中,具有较强的追求个体生命意志的德国浪漫主义哲学个性。他对尼采、叔本华等人的礼赞,对德国浪漫主义诗学影响下的西欧各国诗人,特别是英国传人的喜爱,使他在审美倾向和思想观念上,呈现出尼采式的个性来。这种个性,一直影响了他一生。他以后的文学创作,都留下了早期个性主义的影子。 鲁迅一生结交了大量的朋友,他与许寿裳、冯雷峰、瞿秋白等人之间的交往,至今仍是文坛上的佳话。特别是对青年人炽热的关怀,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所写下的那首千古绝唱,融汇着他无私的父爱精神: 惯干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惯干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全诗凝重、沉郁、悲壮,既有冷傲、幽愤的情感,又充满对青年烈士的哀戚。鲁迅个性中的“冷”与“热”的特点,在这里的表现是典型的。在萧瑟悲凉的情境之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翻滚摇荡的激情。这真挚的感情在他的诗中是俯拾即是的。鲁迅向来看重青年人在社会上的作用。无论是早期信仰进化论,还是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美学,他对中国青年事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只要回顾一下他对青年版画家们的支持,对穷困、流浪中的文学青年的慷慨援助,以及掩护被迫害的学生的举动,就会发现,鲁迅是为了正义和友谊而献身的人。那句“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句,多么形象地展示出他热爱下一代的心灵。尊重人、热爱人、关心人,把人当成人而不是物,这是鲁迅一贯坚持的人道原则。在他的那几首悼亡诗中,生动地刻画出他的慈悲的精神形象。鲁迅诗歌动人的一面,正是表现在这富有人情色彩的咏叹之中。

如果用“热情”和“冷酷”两种概念来比照鲁迅的诗的话,那么显而易见,他的作品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他一方面是桀骜不驯的个性的张扬,另一方面,又是对黑暗世界冷酷的自我体验。人们既可以从中觉察出反抗绝望的心理状态,又可以发现他内心排泄不除的那种凄苦的情境。在鲁迅诗中,常常出现“寒夜”、“怨绝”、“凄琼”、“寒云”、“寥落”等词语。特别是对黑暗的描写,是屡见不鲜的。这些个令人栗然的境界在他那里的重复出现,是颇有象征意味的。鲁迅曾经承认,自己的内心是苦痛的,可他偏要向这苦痛的世界捣乱,以自我的搏击显示人的价值。他那么习惯干寻找冷气重重包围下的客观实体。在无光无爱的环境里,搜寻人的存在的意义。中国社会与中国的文化,的确大沉重了,它几乎使国民无法得到喘息的机会。“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悼丁君》)这哀怨的句子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它实际上正是鲁迅自我心境的外化。“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无题》)。这种荒凉中孤单的身影,也许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吧。在类似的诗句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那种对孤寂、死灭的深层领悟,那种对人生命运的悲剧色凋的把握。不过鲁迅并不是在渲染一种恐怖之情,而是在以清醒的目光,显示自我对现实绝境的态度。超越现实苦难,在自我体验中寻找人生的要义,这是鲁迅对悲剧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他对社会与个体的人的充满悲凉之气的观顾,闪现着最为深切的人道的光泽。从他的控诉和独语里,可以看到他的内心是何等的忧郁和痛楚。

最近,“500万拍卖处男”及网上征婚等引发网友热议的80后作家秦贵育说,“我认为诗歌最重要的就是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情,而鲁迅先生的诗歌却在思想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我认为鲁迅先生的诗歌写的并不怎么样!”

诗歌孰好孰坏,自有评说。不是单凭个人的喜好而作为好坏的评判标准。

鲁迅一生可能写下了70余首诗歌,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曾自谦道:“打打边鼓,凑凑热闹”,无意做诗人。因而他在早期诗作《莲蓬人》中自喻道:“扫除腻脂呈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可见鲁迅先生在诗歌创作中,把“呈风骨”和不“堕寒塘”作为自己明确的创作志向和艺术意趣。

青年的鲁迅在家道中落时,看到故国的积弱与不幸,于是满怀着科学报国之心,远涉重洋来到日本实现他的从医救国理想。然而,当国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显得麻木不仁时,鲁迅痛心疾首,决定弃医从文。他要以犀利的笔触来鞭挞沉睡人们的灵魂。他当即写下了: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诗言志,诗表情。一首《自题小像》的短诗,表明了年轻的鲁迅尽管处于“风雨如磐”的黑暗的旧中国,然而,他以一腔热血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不惜以“血荐轩辕”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更以一腔热血奉献给灾难深重的华夏。这就是鲁迅的言志,这就是鲁迅所表的情。

在如火如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为了拯救国家的危亡,唤醒刑场上的麻木看客,他大声呐喊,并将无情的投枪掷向那吃人的“铁屋子”。他以利剑般的笔触,直指阿Q式的民族劣根性,他以满腔的热情支持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写下了深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他以民主主义思想,冲锋陷阵,锲而不舍地战斗在文坛上。尽管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不时地缠绕着他,让他困惑,让他迷茫,但是,他仍将解剖刀伸向自己的灵魂深处,他那如橼的战斗之笔始终紧紧地握在手中,绝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斗士精神,没有一点丝毫的减灭。于是他写下了《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他以文坛战士的姿态杀向“寂寞”的文坛,坚守在“不安”的战场,尽管他思想处在的彷徨之中,仍没有放下肩上扛着的武器。当有识之士和热血青年为了对抗黑暗的旧势力而倒在血腥的屠刀下,不屈的鲁迅先生,不畏强暴,奋不顾身地“怒向刀丛觅小诗”。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与憎恨,彰显出新文化旗手的风采。他疾书写下了《悼杨铨》、《悼丁君》等诗篇。

鲁迅在上海最辉煌的10年中,目睹了4·12大屠杀。他从马列主义的著作中,寻求崭新的思想方法,摒弃了他一向热衷的“尼采哲学”与“进化论”的观点,并以阶级论的观点,重新审视现实中的一切问题,用崭新的思想武器向黑暗、腐败的旧中国进行了有力的宣战。他写下了《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命运不济的华夏大地,处于万家墨面,生灵涂炭,难以聊生的险恶的生境中,鲁迅先生深感“翻身”与“碰头”,解放与流血的现实,敢于“过闹市”、敢于“泛中流”,他怀着对人民的热爱与对敌人的仇恨,来书写着他的“春秋”。鲁迅对革命的胜利,充满着激情,虽然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然而,他却信心百倍地“于无声处听惊雷”。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从以上三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将诗言志、诗表情高度地统一在一起,把民族的解放与自己的个人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展现出鲁迅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内心情感。怎么能说鲁迅的诗歌缺乏“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情”呢?

鲁迅除了格律诗外,还写了一些新体诗、讽刺诗、民歌体诗、打油诗、近体诗等。如讽刺诗《好东西歌》、《公民科歌》、《南京民谣》等,诗中的嘲笑的口吻,至今读来,使人忍俊不禁。在《赠邬其山》诗中,嘲讽独夫民贼蒋介石“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在赠友人《答客诮》诗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叙述了一个革命者的真正情怀。如打油诗《教授杂咏》:“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幽默,不媚俗,是鲁迅诗歌的又一特点。他的许多打油诗和民歌体诗,带有“戏作”之意。这种杂感式的幽默文风,被作者也位移到诗里,形成了诙谐滑稽的格调。像《题三义塔》诗中富有哲理性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而被我们经常引用。 然而,自称“文学大师,精通文史学贯中西,秦氏文笔自称一家”的22岁秦贵育,对鲁迅先生诗歌不屑一顾的浅薄的态度,不说是狂妄,实属是无知。

推荐第4篇:数学与生活演讲稿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2)班的雷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空气无处不在,同时没有味道,但我们却缺它不可。数学亦是如此。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当我们呱呱落地开始,数学就围绕在我们身边。满月,百天,周岁年龄增加的计数。长大一些,开始接受数学的系统教育,学习数数、加减乘除的运算。买菜时,给钱又找钱是数学;剪纸时,纸的大小和面积是数学;吃饭时,把食物平均分配给每个人还是数学。

平时,我们都要去的菜市场里也离不开数学。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菜,在一个卖白菜的摊子前,妈妈和卖白菜的人讨价还价起来,最后,以一斤四元钱的价格买三斤,送一斤的口头协议买了三斤大白菜。妈妈问我:“我这样买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钱?”我想了想,对妈妈说:“便宜一元。”惹得卖菜阿姨直夸我。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说:“我先算3斤大白菜×4元=12元,再算买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12元÷4斤=3元,那4元-3元不就等于1元了吗!”这就是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

数学无时无刻无地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就连动物世界中也成就着不少的数学天才,它们的数学成果甚至达到了人类之上。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狗的本领也不逊色,当你站在一角呼唤它时,它会沿对角线,向你奔来!你看:它也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捷径呢!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

数学就像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慢慢地挖掘,要学好数学,就要严谨踏实,勇于尝试。在学习中,我一遇到困难,就会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从中寻找解题思路。当我学会使用后,就会惊喜地发现,我又掌握了一种技能,就这样我又兴致勃勃地去发掘下一个谜题了。

数学如同空气,没有味道,却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和发展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所以只有学好了数学知识,把数学基础打好,才能很好的运用数学,为国家以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学习数学吧,让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5篇:数学与生活论文

数学与生活论文———全国小学生近视人数统计调查报告

现在,有许多人不保护眼睛,而使视力下降,最后带上了眼镜。下面是我的调查数据: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目前,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其中小学生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47个儿童就有一个近视眼,近视发病率约为23%,中学生约为55%,大学生约为76%,全国近视眼约为3亿人,其中青少年约为2亿人。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我国现有近视患者已超过三亿人,占世界近视人数的33%,远远高于世界平均22%的比例世界有盲人4000万—45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约1.4亿人,其中75%即1亿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而在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个盲人,三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估计会达到5000余万。全世界每年视力损害的花费已高达250亿美元。综上所述,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数据非常惊人,怎么样可以又保护我们的眼睛,又可以快乐的读书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项链,每当写字或看书时,我们就戴上它。万一你看书看得入了迷,头慢慢地靠近了书本。那个项链就会一边发光一边发出“滴滴滴滴滴”的声音,提醒你坐正。

计算一下这款项链的1个的价钱:我们要先购买一个项圈,质量好一点的大约是25元。继续买一个发光的LED灯,大约10元。接着,我们要买一个发声器,约30元。最后,要买一卷钢丝固定5元。总价钱就是:25+10+30+5=70(元)可先出售1000款:70*1000=70000(元)1000款共7万元。

五老村小学五年级5班王懿洋

推荐第6篇:数学与生活演讲稿

《数学与生活》演讲稿

马关县第一小学

王会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数学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代数的产生,到现在,进菜市场买菜,到商场购物,银行存款数额的增减,等等,数学时时处处伴随着我们。数学从一门基础性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探无止境的深奥的学问,学好数学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这正如俗话所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生的生活处处都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教师们也时常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们,学好数学有多么的重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总还有不少学生对此产生厌恶呢?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天举办这次演讲比赛的最终目的,需要我们一线的每一位数学教师去深入探究和倾力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的头脑不是简单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而点燃火把 1 的引信就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数学不只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一旦学生真正的走进并爱上数学,就会觉得数学魅力无限,趣味无穷。为此,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应该当好“导演”而不是当“主角”。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我们每天都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要体验到它带来的乐趣。让数学回归它的本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我们不难发现,新版教材编排也越来越注重情境图的展示,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直观的反应数学现象。但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该明白: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教师要灵活的把握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分重点进行教学,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俗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就是这个道理。

我深信,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要当好一名称职的数学教师,也应该用好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法。加法,即在年轻时多增加知识丰富视野;减法,即减去可望而不可及的盲目追求;乘法,即加倍付出和给予;除法,即舍去一些光环和名利。为学生、也为自己描绘一片更加蔚蓝的天空。这样,我们就会活得很轻松,很充实,很阳光,很幸福,才不会败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数学诗歌作品

诗意般的数学

数学诗与现代数学

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韵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

诗是精粹的语言艺术,诗人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来进行创作。数学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数学家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工作。两者好像无缘,但它们都以和谐、对称、简洁、严谨而著称。若把数学和诗歌联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说:“诗歌中适当地引用数字,有时的确情趣横溢,诗意盎然。”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把数字

一、

二、千、万揉入诗中,生动贴切,妙趣横生。又如宋代邵雍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个字,用十个数字描写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数字入诗,就成了数学诗吗?

诗歌里的数字是属于模糊范畴的一种符号形式,和数学语言要求的精确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面的数字就并非能和数学里的数字所传递的信息相等同,它们分别属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符号体系。以数字入诗歌,这也是由汉语语言的特殊性所至的,因为在汉语里,一般的数词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和数学的数字那样具备精确性和单向性。

如果数字一旦入诗,就成数学诗了,那么中国古代的《易经》就应该是一本最早的数学诗集了!可见,数字入诗并不是数学诗的特征。

什么是数学诗呢?数学诗首先应该是诗,应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其次,它有别于一般的诗歌,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诗人的灵感除来自于日常生活外一定还有来自数学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数学诗歌的意象化,一定有数学的具象(例如数学概念、变换、感悟)作为载体;第三,数学诗更能发掘数学本身存有的美感,在发掘和体现的过程中应该是自然的贴切的从而是具有感染力的,绝不是数学符号的堆砌。

显然,数学诗是诗歌体裁中的另类体裁。并不是所有诗人都能写数学诗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家都会写数学诗的。它对于从事这一创作的人员有相当的要求,他既有浪漫的激情,掌握了诗的表现手段,同时他也是数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一定的数学造诣,否则他不可能在数学感知的过程中领悟诗意。

中国当代有许多数学大家写过不少优秀的数学诗。

世界级著名数学家、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原所长陈省身教授,于1980年在中科院的座谈会上即席赋诗:

物理几何是一家,一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联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曲率对隅瞬息空。筹算竟得千秋用,尽在拈花一笑中。

此诗把现代数学和物理中最新概念纳入优美的意境中,讴歌数学的奇迹,毫无斧凿痕迹。特别是“拈花一笑”一句,极为传神。当年佛陀拈花一笑,是告诉诸佛门弟子,一切名利是非,皆伤本体,而拈花一笑,一切荣辱皆无。拈花一笑,传递的是禅意。此诗用典于此,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

数学家熊庆来是华罗庚的恩师,也是杨乐、张广厚的导师。当杨乐宣读完自已的第一篇论文时,熊教授即席赋诗赞美:

带来时雨是东风,成长专长春笋同。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

熊教授的诗的灵感来自于对得意弟子成功的数学论文答辩。诗中洋溢着对时代的赞美,喜看学生如同春笋般地茁壮成长,东风寓时雨,时雨浴春笋,一种天地祥和的意境。紧接着是顺沿而发的感叹,科学莫道还落后,百花将见万枝红。激情荡漾,扑面而来。

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功底十分深厚,常把数学入诗,阐述哲理。他曾这样写道:数形本是相倚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给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此诗把数学的具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作为载体,用节奏鲜明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了辩证的阐述,让人读来亲切可掬。

李国平院士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出版有诗集《李国平诗选》。序言则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全诗古文功底深厚,此事传为数坛佳话。

以上列举的堪称数学诗的佳作。这些诗应归属于古体诗。

现代体的数学诗是什么样子?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现代数学诗应该同时具备现代诗和数学诗的基本特征。比起古体的数学诗来,现代数学诗更自由开放,意象经营更重于修辞。

1936年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首诗,名为“精确的接吻”。这首诗应该算作中国早期的现代数学诗,内容讲的是平面上两两相切的圆互相间的数学关系。

“如果两片嘴唇接吻,/当然用不上几何三角,/但对两两吻合的四个圆来说,/三角几何可真少不了。/你看这四个圆,/要么三个把一个包住,/它们从外面亲吻那小弟弟;(图略)„„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用亲妮的语言形容两两相切的四个圆,为生动的几何图形平添了生活情趣。曹开 (1929—1997) ,台湾诗人。他刚刚二十岁,由政治原因入狱,度过青春的十年光阴。从那时开始,曹先生一直写白话诗(现代诗),计有上千首。1968年认识了台湾文学研究院的

宋田水先生,由宋先生精心筛选出百多首诗,成为一本诗集《狱中幻思录.曹开新诗作品集》。全集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是数学诗,诗中将数学元素注入,这些非但没有破坏诗的意境,意想不到的是,它们起到了用日常词汇难以表达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诗人创作的一个灵感源头。

例如,他在“小数点的诗感”中写道:

“我一再的认证/我是人间方程式里/最卑微的小数点/原无意投生在纷杂的函数中//你不必介意/更无需怜悯/你坚持你的算法/我维护我的向量//用四舍五入的定律/把我归纳留存也不错/将我牺牲抛弃也无不对//在这加减乘除的公式中/清算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愿承受无情的因式分解/按公理消去/彼此的恩怨//人人像数字/终结都得奔向无穷的零域/我将达观的迎接/―― 那尽头的自由理想环!”

诗中他一再认证,自已只是人间方程式里最卑微的小数点。这里的认证,并非数学意义上证明,而是形象的诗的语言。他原本无意投入在纷杂的函数中,而那纷杂的函数仍可能成为他锒铛入狱的原因。用函数形容世事,非常贴切,显得极为巧妙,同时还展现了对个人遭遇的豁达。“环”(ring)是高等代数的名词,它是一种代数结构,而“理想环”(ideal) 是一种次结构。但作者把“理想环”前面冠以“自由”二字,成为“自由理想环”这一“不伦不类”的数学名词,却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创意!

曹先生在这本诗集里还有一些很漂亮的数学诗,例如“彷徨的数字”、“数目的梦幻”、“独裁的数学公式”、“分析数学”、“三角形与圆形”、“从零看人生”等。这里不能一一介绍。需要指出的是,像曹先生这样正儿八经地批量地创作现代数学诗的诗人并不多。

2006年,大陆流行一道校园歌曲,这就是著名的《悲伤的双曲线》,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数学诗:

“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

这一首诗援用的数学概念非常准确。在直角坐标系里,坐标轴正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渐近线,曲线无限接近渐近线,却永远无法与之相交。诗中把这一数学现象赋予浓浓的诗情:

“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漫漫长路无交点”。以此描写相爱的情侣今生不能结合在一起。忧伤的旋律,无奈的感叹。红尘中的你我,有缘又无缘,无限接近却永远没有交点。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面对面却无法牵手!

接着诗人问道:“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其实明知是得不到答案的,这叫做明知故问。这样的近乎痴呆的发问,十分传神地表达了沦于情网不能自拔之人的无奈的情思。

人生短暂,世事并不完全是按我们的意愿与发展的,既然我们不能左右结局,我们只能坦然去面对!“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心灵为此受到一丝慰藉。

王渊超创作这一首诗时,正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虽然她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不多,但是她能匠心独具,準確地把握了數學中几何图形的某種特殊的位置关系,自然而巧妙地运用诗的表现手法,从而诞生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

大罕对现代数学诗也独有情钟,他尝试用这一形式,表达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和从事数学活动中萌生的一些感悟、理念或情绪。例如,他在“我的向量”中这样写道: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殇。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啊,我的向量,你是一股力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静静地流淌!

[注]此文转自新星编著团队,杨国庆主编部分.看完本文,感触颇多,既为数

学大师们的才华惊叹不已,又为自己的胸中羞涩感觉惭愧!能够诗意般地解读数学二字,那是需要多年修炼.历经风风雨雨,百转千回之后一种豁然开朗的胸襟.

推荐第8篇:五年级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坪山九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

教师:周霞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五年级品德与生活。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内容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老师、社会的关爱,体会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树立“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正确对人生的艰难与挫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期待,勇敢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2、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规则就是通过约束我们的行为,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从而愿意自觉地遵守规则。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并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等。

3、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通过这些历史激发孩子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富不忘本,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4、通过调查、访问、动手体验等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技创造新生活”。注意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必须为造福人类服务,初步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事实,从而产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知道我国多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五、评价的方式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六、学生辅导

1、注重全班学生整体发展和提高,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

2、与潜能生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进行自我转化。

3、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潜能生的辅导

推荐第9篇:数学与生活教案1

数学与生活教案1 第一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打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理解打 折的含义,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方法。

2、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打折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学生能独立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折扣知识,对生活中不同的折扣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学生说说身边的商场优惠活动都有哪些?人们为什么都在商场“搞活动”时去采购?

2、通过谈话引出商家往往在这个时候采取一些优惠措施,如打折等。

3、出示一幅关于商场打折的情景相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小组交流,学习新知。

1、认识“打折”。

(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

(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定价在广告横幅上: 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

(3)、练习:说一说以下折数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

六折:----- 三折------- 八五折 -----

(4)、课件展示小雨买自行的情境,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出示例1第(1)题。学生试算。并汇报:180×85%=153(元)

(5)、课件展示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 理解题意:怎么知道打九折?

(6)、出示例1第(2)题。学生试算、汇报、交流。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60-160×90%

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160×(1-90%)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1、完成本课的“做一做。”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店出售的价钱(单位:元)

(1)、说一说,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打完折后,每种物品的现价是多少元?如何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小组代表黑板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拓展练习,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生活情境:百佳汇超市和惠民商店出售排球。百佳汇超市写着“打八折”出售;惠民商店门口写着九折出售。

(1)、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

(2)、出示原价:百佳汇超市60元,惠民商店50元。 现在你会怎么选择?你是怎么想的?

2、商店新进一款运动服,进价为400元,现在标价为500元。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会怎样设计打折广告来促销?

3、完成课本练习二

1、

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个别汇报,核对。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用得上吗?请举例说说。

六、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P8《折扣》练习题。附板书设计:

推荐第10篇: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指小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具有自然性、生成性、发展性等特点。自然性是指学生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都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当然这种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但却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生成性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调用、调整、提升或者重新确立的过程,也存在着对活动中新的认识不断接受、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经验建立和生成的过程。发展性是指经验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丰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又会导致经验系统的变化,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孩子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 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第11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之中。数学也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必需的数学素养之一,是学校教学的目的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使之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有效的、合适的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主题。

一、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个个方面。”因此,数学应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教学,也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整合,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结合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不断重复”,再进一步举出周一到周日每周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概念都是由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很多概念的教学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所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数学概念来,可以逐步的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速度×时间=路程”中的“速度”和“路程”这两个概念部分学生较为模糊。因此,在教学前,结合体育课举行了一次25米赛跑比赛。课堂教学时,联系比赛活动,帮助学生区分“速度”与“路程”这两个的概念。

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贴近数学,发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来为我们服务。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学会了运用,才能算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用”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意识的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创设一些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或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

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去测量和计算自己的房间面积或者床铺的面积,让学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并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或者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设计一些小东西。学习了平均数,可以让学生试着举行某些比赛,让学生试着去计算,去当个小裁判。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感性知识较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在提醒着我们,数学教学要更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各种测量活动,进而加深学生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在巩固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方法的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获得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数据。而我们也在这个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测量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12篇: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

洛龙小学 马王福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综合应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发展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一),测量计算。1.小组合作一。

(1),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分别测量每块黑板的刹那感和宽。 (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 2.小组合作二。

(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 )平方米和( )平方米。

(2),如果想粉刷除去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 )平方米。

(二),购买材料。

某种涂料分大桶和小桶两种规格包装。 大桶:容升6升,57.00元/桶。 小桶:容升4升,40.00元/桶。

(1),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 )升。

(2),粉刷墙壁时,一般需要刷两遍。按照工人师傅的估计,刷第二遍时需要涂料约升( )。

(3),刷两遍共用涂料约( )升,买( )打通和( )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 )元。 二,练一练。 完成第一题

1.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章教学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在导入之前我又加进了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复习。在复习过程中为了复习得全面透彻导致在导入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多,占用接下来的教学练习的时间。进入教学如何计算教室粉刷面积时没有让学生较为清楚地认识哪里是教室的长、宽、高导致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计算时弄不清楚使计算时间延长。导致了未能完成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到本课的难度和我们学生所能接受的难度的差值。也致使教学内容没有完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要更多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尽量让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贴合。让学生学起来更为轻松。在研究教学过程的时候思考的更细更完整力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我也对空间图形的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小学空间图形的学习要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对抽象的立体图形就更加好理解计算。

第13篇:数学与生活教学反思

数学与生活教学反思

一年级一班 罗杰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课堂上我经常编出各种小游戏,将数学问题运用其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现在各类数学题目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去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等事例;像这样,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层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就变得生动有趣。我们教师运用起这样好玩的教材教学,孩子们和我都能感到特别有兴趣,我爱教他们爱学,真是教学相长。 数学教学我们还注重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导入新授内容,使学生通过各种尝试、探讨,掌握新知识。许多孩子是非常乐意展现自我的。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多数人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美丽,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颖,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的价值,进行思维的锻炼。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力争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

罗 杰

2010年9月25日

第14篇:五年级数学练与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练与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0.02吨﹦( )千克 5米3分米﹦( )米

2.4.30.85的积有( )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

3.9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记作( ),保留三位小数是( )。

4.一个一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取得近似值是3,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5.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一次运3吨。一天上午运了a车,下午运了b车。这一天共运土( )车,这一天共运土( )吨。

6.将 0.23 0.302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7.在○里填上或=(A0) A0.6 A A0.8 A

8.已知37615﹦5640,那么3.761.5﹦( ),( )( ) =0.564。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1.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方程。( )

2.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3.3.33333是一个循环小数。( )

4.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5.a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

三、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1.360.05 = 0.370.4 = 270.43=8.841.7 = 491.4 = 6.210.03=

四、脱式计算(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4分,共8分)9.07-22.783.4 0.250.89

4五、解方程(每题3分,共9分)0.2=6 42+25=134 (x-3)2=7.

5六、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题3分,共6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七、在右面的方格纸里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共3分)

正面 左面 上面

八、解决问题。(15小题每题5分,第6小题7分,共32分)

1.一桶奶重5.6千克,正好装满28盒。平均每盒奶多少千克?

2.小红的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3.果园里梨树比苹果树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4.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是40m2 ,底是16 m,高是多少米?

5.一只雨燕5小时可以飞行850千米,一只信鸽每小时可以飞行74千米,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6.校园里有一块长16米、宽14米的长方形土地,想如图所示种上红花、黄花和绿草。绿草的种植面积有多少?红花的种植面积有多少?

第15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爱美丽的生命 主题一

生命多么可贵

教学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感受亲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述《用爱托起生命》的故事。

2.这对年轻父母用双手托起孩子重生的希望,而他们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感激父母对他的恩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是多么可贵。 3.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才让我们的生命如此美丽。 4.齐读故事《感动一刻》。

5.对于我们的亲人来说,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请你回忆一下,从你出生到现在,父母和家人给了你哪些关爱,请写下你认为最感动的一刻。 6.交流汇报。

7.小结:作为回报,我们更要照顾好自己,爱惜自己,不让他们担心。

二、感激生命

1.不光是亲人对我们的生命付出了关爱,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社会的关爱。看

图介绍。

2.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由于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关爱少年儿童,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3.交流汇报。

4.亲人和社会都如此爱护我们,假如你学会感激,用心体会,你就能在生活中

收获更多的美好。

5.阅读汶川地震中的动人故事。 6.谈谈感受。你还知道哪些?

三、珍爱自己

1.阅读故事《黑人孩子与篮球》。

2.乔丹凭着对篮球的热爱,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才智,但请你相信自己的努力会超过别人,请你充满自信地鼓励自己,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列车,让我们快乐地起程吧。 3.填写《美好人生列车站》。 4.交流汇报。小结。 板书设计: 生命多么可贵

感激生命

珍爱自己 教学反思:

主题二

成长日记ABC 教学目标

1.回顾成长过程,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困惑能用正

确的方法解决。

2.理解生命给我们的不同角色、特点,分别了解男孩、女孩的可爱之处,并且学会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尊重。

教学重点: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男孩、女孩之间互相理解、平等友爱。 教学过程:

一、时间小镜子

1、时间为我们刻下了生命的痕迹,从“呀呀学语”到“学会走路”,从“尽情

玩要”到“上学

读书”每一段记忆都充满快乐和喜悦,我们就这样悄悄长大。

2、照照时间小镜子,和刚入学时相比,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快乐与烦恼

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做过许多有趣的事,或者享受过许多成功的快乐,将它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填写《成长日记——快乐篇》。 3.齐唱《小小少年》。成长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烦恼,遇到烦恼,你会怎么做呢?

4.小结:悄悄长大的心情难免有些青涩,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烦恼,不必着急,想想办法总能过去。

三、男孩女孩

1.男孩女孩是生命世界中最美的风景线。在你的眼中,男孩女孩是什么模样

呢?

2.观察图:说说怎样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什么样的女孩最可爱? 3.填写 《成长日记——塑像篇》。

4.你心目中最棒的男孩和女孩是怎样的?请描述给大家听听。 5.辩论:做男(女)生真好。由男女生互相寻找对方的优势。

6.小结:生命赋予我们不同的特点,男孩、女孩各有各的可爱之处。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互相尊重,生活才更加充满情趣。 7.阅读《大刚和梅梅》的故事。

8.讨论:如果有人议论你和异性同学的友谊,你会怎么想?你认为男女同学怎

样交往最合适?

8.活动:男女同学互相邀请对方参加平时接触较少的活动,开开心心地玩一玩。想想看,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别忘记写下你的活动体会。 9.小结。

板书设计: 成长日记ABC

坦然面对

互相欣赏

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主题三 健康生活每一天

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烟、酗酒、迷恋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

方式。

2.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3.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的习

惯。

教学重点: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1”和“0”的启示 1,出示“财富”“健康”“智慧”“友谊”“知识”这一组词语。 2.提问:这组代表人生价值的词汇,应该怎样排列它们的顺序呢? 3.想一想,把谁放在“1”的数位上更合适? 4.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说说你的理由吧。

5.提问: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第一个答案就是: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

6.小调查:谁的家长会吸烟?谁的家长爱喝酒?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吸烟和酗酒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你是怎么看待的?

7.阅读有关吸烟、酗酒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8.看着这些图片,听到这些数字,你又有哪些感想了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拒绝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9.想想看,除此之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生活方式?

二、小小的辩论会

1.我们许多同学都玩过网络游戏吧!玩网络游戏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害处呢?我们就以此为题,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

2.先抽签选题,按题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分别派出3个同学做辩手参加辩论。 3.正方观点是适当玩网络游戏可以调节身心,反方观点是迷恋网络游戏有害身

心健康。

4.在辩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迷恋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三、拒绝毒品

1.谈话:同学们,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了中华民族的安危,中国人奋起反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禁毒运动。

2.经过中国人民的努力,到了1952年,我国终于基本消除烟毒,可到了40多年后的今天,可恶的“白色瘟疫”又死灰复燃了。

3.阅读有关毒品对人的危害的资料和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请结合“6·26”国际禁毒日设计公益广告,呼吁青少年朋友远离毒品。 板书设计: 健康生活每一天

拒绝不良生活方式

拒绝毒品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规矩与方圆 主题一

校园红绿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集体生活需要规则的制约。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

1.老师宣布规则:男女同学进行夹球接力比赛,两人一组,用脖子夹住气球传给对面的另一组同学,不能用手触摸,气球掉落后返回起点,重新开始。轮流往返,最先完成者获胜。 2.学生补充规则:人数必须相同,多余的学生挑选出来当裁判。(讨论:谁该出来当裁判?) 3.游戏结束后,就比赛进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感想? 4.制定新规则,重新比赛,尽情游戏。

二、讨论交流

1.在比赛中我们制定了哪些规则,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还能玩得这么开心吗?为什么?

2.交流:你最喜欢看的体育竞赛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则?说说你印象最深或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3.阅读课文中关于比赛的故事。

4.出示问题讨论:这些规则重要吗?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 (1)下象棋不能飞象过河。

(2)升国旗时必须肃立。

(3)春游时不能私自离队。

(4)在阅览室要保持安静。

三、校园调查

1.组内自评:逐条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你认为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还不够,想想做得不够的原因是什么?

2.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对于矫正大家的行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对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的体会。

板书设计:

校园红绿灯

自觉遵守活动规则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教学反思:

主题二

社会生活有规则

活动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懂得规则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保证。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科书中的4幅表现不同社会生活场景的画面 讨论:同学们,看一下画面,说说他们离不开哪些规则。

1、“你心目中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它需要人们遵守哪些规则?” (小组讨论)

2、让学生谈一谈交通规则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知道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

3、你们在乘车时有没有发现不排队、拥挤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规则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二、“安全事故”新闻发布会

1、近来不断报道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矿井坍塌、工厂起火爆炸等事故。(1)学生发布自己了解的有关因为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 (2)补充文章《违规操作事故多》,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

2、当你看到这些后你想对当事人说些什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由于不遵守规则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交流: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2、教师小结:社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规则。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有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存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则是约定俗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守规范,

四、活动延伸

调查公共场所人们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情况。

五、你遵守规则了吗

讨论:有些同学在餐厅就餐时随便说话,看电影时不遵守纪律,这样做会怎样?要想环境清洁、安静,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结:遵守规则,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3、阅读教材故事《瑞士小朋友的规则意识》,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4、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规则意识特别强的人呢?请为他们制作一张“赞赏卡”,和他们一同努力吧!

5、学生做“赞赏卡”送卡:如果你赞赏的同学就在我们班,现在就交给他(她),并且对他(她)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主题三

法律保护你我他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活动重点

重点介绍一些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帮助他们探讨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话题,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自护,真正“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活动准备

1、搜集与青少年维权和因无知而违法的相关案例;

2、《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

活动步骤

一、“法”在我身边

1、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出示P37四幅;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国家法律是最严肃、最重要的规则。它规定众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我们处事的基本依据,并保护着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

3、讨论

小组交流P38:①在你身边有哪些用法律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事例? ②你怎么理解“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这句话。

③集体讨论自己搜集到感兴趣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明白学法的重要性,及增加法律知识。

二、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1、根据《世界人权宣言》规定,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世界各国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法律保护。我国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多部,出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学生自读。

2、阅读课本P41【案例一】,小组讨论“爱莲能赢得这场官司吗”?

3、集体讨论:再现课本P42情景(学生排练表演);

4、寻找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侵犯的其他事例说一说。

三、活动拓展

1、请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和同学们座谈。

2、小组合作办一份“法制知识”小报。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不能忘记的历史》教学设计

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知道“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

2.感受祖国山河破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知道外国列强曾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树立努力学习,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国土沦陷,痛彻心脾

1、创设情境,录像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录像,大家想不想看啊? (播放香港回归时,中英两国交接仪式实况录像片段。)

2、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资料。

二、瓜分豆剖,屈辱加深

1、课件出示《时局图》,让学生深刻体会列强无耻“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学生强烈谴责统治者的腐朽、无能。

三、国宝被掠,举世痛惜

1、(课件)欣赏圆明园三维动画复原视频,感受曾经的辉煌。

2、课件出示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话。请一名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

3、(课件)出示《火烧圆明园》视频片断。通过前后对比,再次激起同学们的强烈愤慨之情。

4、学生谈感受。

四、牢记国耻,畅谈今天

五、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教后反思:

2、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揭题:

1、课件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图。

2、提问:同学们,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站在它面前,你首先看到的是哪些数字?

二、了解昨天:

1、师提示: 请把你收集的内容告诉组内的同学,小组交流完后,再一起浏览教科书49页—52页的内容。

2、说一说:小组交流。

三、走近今天

1、了解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几个焦点问题。

(课件展示:罪恶的焦点——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日军遗留生化武器问题。)(板书:今天)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日关系的新闻事件?(指名说。

四、展望明天

1、有了我们今天的努力,大家想象一下,明天的中国和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五、深化主题:

1、再次出现课件: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师深情的:此刻,再站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你想对谁说些什么呢?

教后反思:

3、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1、爱戴革命先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的部分史实。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

教学难点: 了解几个节日的来历和以上历史事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展示斗争历史,深入课题内涵

1、出示:林则徐雕像、虎门销烟浮雕、三元里抗英纪念馆图、孙中山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图。

2、这些图片中所展示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自由交流〗

3、请每个组在组长的指挥下快速将自己重点了解的资料张贴在教室的一角,并指派一个同学为讲解员。

4、小展览开始,在《国际歌》的音乐声中,全班同学整理好衣服,系好红领巾,从教室门口重新排队进入教室,分组讲解。〖老师相机补充〗

三、制作节日纪念卡

1、老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生日,问:这个日子对于你来说特别吗?为什么?

2、出示几张特别日历〖5月4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问:你们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和纪念意义吗?

3、学生自由交流,制作纪念卡。

四、学唱《义勇军进行曲》

1、出示国1949年开国大典盛况,学生重温“10月1日国庆节”历史时刻。

2、大家知道国歌的由来吗?现场分组开展抢答赛:

3、齐读P58的小资料。

4、全体起立,唱国歌。

5、小结.

五、活动延伸

就自己看过的爱国电影写观后感,下次活动课举行征文演讲比赛。

教后反思:

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教学目标

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爱国情感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教学过程:

一、读名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新五代史》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____《孟子》

二、感受振兴责任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请肃立!请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2、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

3、自由上台交流留言内容。

三、了解“振兴中华”的实质涵义,学习榜样的实际行动

1、读课本P62文章,了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关故事。

2、简介梁启超生平,阅读梁启超的

四、振兴中华,贵在行动

1、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黑板的指定圈子内写下自己的感悟。

2、延续老师的话题,请学生再谈感想。

五、小结

六、活动延伸

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名言。

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

科技创造新生活

主题一

新科技,新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2、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和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科技的无穷力量,体会科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难点:体会科技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师准备:

1、蜡烛和油灯的图片。

2、收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

3、收集有关各种人造卫星的用途的资料。学生准备:

1、观察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做简单记录。

2、调查和搜集电流发现前人类的生活的状况。

3、了解最常见的几类人造卫星的用途。

4、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

1、教师出示图片:蜡烛和油灯。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蜡烛或油灯?然而在点灯发明之前,人类一直在使用它们。

2、教师简单介绍电流现象和被发现的过程。

二、调查汇报

1、电。

(1)小组汇报课前的家里和学校里的电器。

(2)学生讲述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器种类,要求说明理由或举例。 (3)阅读“聚焦镜”,了解2003年8月14日发生在美国东北地区大面积的停电给美国带来的损失。 (4)体验:如果城市大面积停电,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2、塑料。

(1)塑料堪称20世纪人类的一大杰作,学生讲述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

(2)小组讨论:在塑料产生之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学生完成“智多星”。 (3)体会塑料对于其他一些材料的优点。

三、小组合作

1、小组自由组合,准备以小品、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电器和塑料的优点。

2、小组汇报。

五、课外延伸

学生搜集两三项感兴趣的科技发明

教学反思:

主题二

超越梦想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科技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一、印刷术的启示

1.试着用橡皮泥给自己刻一个印章,并印一印。 2.小结:这是我们古人使用的一种印刷方法。

3.介绍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让学生知道这一发明在1000年以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4.想一想,如果让你印刷很多的字或彩图,你觉得用活字印刷这个方法这么样? 5.介绍王选教授和激光照排。

6.讨论:看到印刷术的进步,你有什么感受?印刷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二、电脑的启示

1.你们家有电脑吗?什么时候有的?现在你周围的亲友使用电脑的情况怎么样? 2.电脑也是我们人类的一大发明,我们可以用电脑做些什么? 3.你知道以前的电脑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相关图片。

5.假如没有电脑,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怎么样?

三、畅想科技

1.你还知道哪些科技发明?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或生产的吗? 2.学生汇报。

3.你能想象一下100年以前的世界、或者更久以前是什么样子吗?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又是什么样子?

4、请你想一想:假如现在没有电灯,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假如没有电视呢? 5.介绍其他的科技成果和重大发明创造。 6.畅想未来人类的生活。

板书设计:

超越梦想

科技推动进步

科技改变世界

教学反思:

主题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原子弹与核电站

1.阅读故事《大科学家没有想到的》。

2.讨论:科学家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3.你对此有什么样的想法?

4.小结:核武器爆炸的威力和辐射造成的污染能够毁灭全人类,但核能的正确开发与利用,却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清洁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5.看图:泰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6.活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呢?请搜集支持自己观点的资料,展开一场辩论。 甲方:核能的开发利大于弊。

乙方:核能的开发弊大于利。

7.读《小资料》。

8.小结: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让人欢喜让人忧

1.你知道克隆羊多利的故事吗? 2.阅读《克隆的益处》。 3.讨论:克隆有什么益处?

4.为什么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禁止克隆人? 5.克隆技术益处多还是坏处多?

6.看图: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的困惑和问题? 7.读《不该颁发的诺贝尔奖》。

8.讨论:诺贝尔奖该不该颁发给DDT的发明者?

9.辩论:空调、干电池、塑料制品的使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0、交流:你还发现科技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有什么好主意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吗?

板书设计:

科技是把“双刃剑”

带来负面影响

能为人类造福 教学反思:

主题四

崇尚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迷信和邪教的危害。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懂得迷信和邪教的危害,用科学知识来破除迷信。 教学难点: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还能看到这样不合谐的场面。盲人说:“我摸摸你的骨头,就知道你的命如何。”

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或听说过这样类似的现象吗?

3.这些现象我们称为迷信。这些迷信可不可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体会迷信危害

1.看图,如果图中的人们相信那些人的话可能有哪些后果呢? 2.你在场又会怎么办呢?请你针对其中的某一幅图谈一谈。

3.法轮功这种邪教也是迷信的一种。正是利用人们的迷信与无知,邪教组识

披着科学的外衣,残害人们的生命,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练法轮功是

不能治好病的。

4.你收集到哪些关于法轮功危害人们的图片、资料、事例,讲给大家听。 5.同学们,听了这些血的事实你想说些什么?

6.是啊,我们愤恨迷信,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不仅会使有病的人延缓治疗,还引诱健康的人自残,甚至有可能危及我们的生命。庆幸的是,我国政府于1999年7月宣布取缔法轮功组织。 7.读小资料。

三、引导学生相信科学

1.那些人所以受到迷惑,事实上,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知识,其实很多迷

信现象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答。

2.现在,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这些迷信现象,你能用科学知识来解答吗? (1)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2)外公家搬了新房子,没几天,一盆文竹枯萎了,是风水不好吗? (3)有人被雷击中了,是没有孝心吗?

3.生活中还有哪些迷信现象我们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

4.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丰富知识,就能解释很多迷信现象。也许还有很多谜暂时无法揭开,只要

你崇尚科学精神,相信总有一天能解开它们。

四、设计宣传。

1.今天我们揭开了迷信神秘的外衣,懂得了学科学,用科学,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你愿意向他们宣传吗?你打算怎样宣传呢?

2.课后请同学们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让他们也和你一样崇尚科学精神。板书设计: 崇尚科学精神

相信科学

不迷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商品带你看世界 主题活动一:“商品的故事” 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商业活动是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 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人们生活的进步,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感到自豪; 3.让学生探究、交流,了解商业街的繁荣,寻找家庭用品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出话题

二、探讨商业的起源 1.讲故事:

2.看教材第87页,了解古人的“以物易物”的情况。3.活动:5分钟跳蚤市场

4.小组交流:在参加跳蚤市场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感想?“以物易物”的方式有什么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5.了解钱币的产生和发展。

6.小结: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简单的商业活动获取自己生活的必需品。

三、活动:商品的旅行

1.猜一猜:作为世界四大饮料之

一、鼎鼎有名的最早产于中国的茶是怎样传到世界各地的?

2.金点子征集大赛:如果你是经销商,希望能把湖南名茶“君山银峰”推荐给五湖四海的朋友,你有什么好点子?

四、活动:导游带你逛长沙

五、探究商业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讨论:你发现商业街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了什么影响?你觉得哪种购物场所是我们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2.结合教材第90页、第91页小结商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3.你从家里的长辈那儿见到过书上所写的这些票证吗?有没有听家人说过这样的故事?

4.总结:时代进步了,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商品越来越丰富,购物也越来越轻松、方便。我们处处都可以体会到这种变化。 教学反思:

主题活动二:“寻找商标的国籍”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初步树立

开放的国际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活动过程:

一、商品调查准备工作

1.明确目标: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

2.调查要求:在家庭、商业街、停车场等场所观察,做好商品产地或商标名称记录。尽可能多地寻找和记录一些产品,把调查过程中的问题也记下来。 3.知识准备:

a.怎样区分进口商品和“混血儿”商品?(看产地、看商标、看生产商)

b.什么是商标?(俗称“牌子”,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一般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商标”的饿定义为:“商标是用来区别某一工业或商业企业或这种企业集团的商品的标志”。)

二、汇报、交流

1.小组内展示商品情报卡,评价谁的情报卡最有特色?

2.每组发一张大白纸,布置学生给商品分类,可以按国籍分,可以按商品类型分,可以把进口商品和“混血儿”区别开来等等。3.讨论:你们记录的商品中,哪一类的商品最多?哪些国家的商品最多?这让你想到了什么?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问题吗?把大家的问题和发现都提出来。

4.出示世界地图,自由交流:当你看到世界地图时,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想了解些什么?

5.读读教材第98页的学生作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三、回顾与总结

1.粗略估算一下,全班同学一共找到了多少种进口商品? 2.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商品,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3.小结:世界各国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发展也不均衡,物产分布就不同,所以需要用商业活动来进行交流。正因为现代商业的繁荣,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么丰富、舒适、便捷。 主题活动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 活动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增强自豪感,激发爱国情;2.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谈感受 1.教师呈现资料:

十多年前记者出国采访奥运会等赛事,逛街购物时很少见有“made in china”标志的商品。偶尔见到,便会为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而少许骄傲一阵,但决不肯掏美元,总觉得在洋货流行的时代里,千里迢迢从国外买回国货,会让人笑话。

大概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奥运会等赛事的注册纪念品里出现了“made in china”的字样,当时觉得稀罕,觉得可以就此写新闻。而现在一遇到大赛,组委会发给记者的纪念品无论是背包还是帽子,一律“made in china”,雅典奥运会也不例外。要找到一件当地制造的纪念品,反倒是难事。如果有谁在国内市场上看到“希腊制造”的奥运纪念品,十有八九属假冒。现在我们可以坦然地从雅典买回10欧元一个、“made in china”的绒毛吉祥物,非常珍贵。 2.学生谈阅读感受,补充类似见闻。

二、活动:超市大搜索

1.课前学生分小队到超市进行“made in china”大搜索,对商品的质量、价位、销售量、受欢迎程度、顾客的评价等进行记录,并与同类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

2.各小队进行资料的整合、归纳、分析,并设计、绘制、填写如下表格。

商品名称 质量等级 价 格 受 欢 迎 程 度 国产的 过去( ) 现在( ) 进口的 过去( ) 现在( ) 3.学生交流感受。

三、活动:我是小小“国际市场调查员” 1.出示课件:教材第100页组图。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自己课前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多种方式调查和了解“中国制造”在世界一些国家中的销售情况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建立跨国公司的情况。

四、拓展活动:我是“中国制造”推销员。教学反思:

主题活动四:“你好,WTO”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意义;2.初步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为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一、知识介绍

1.你知道WTO是什么?

2.关于WTO,你想了解些什么?

3.小结: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美丽城市日内瓦。它的全称叫“World Trade Ora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目前,全世界共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WTO。在全球贸易活动中,各成员国必须平等竞争、相互合作,共同遵守WTO的游戏规则。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4.你还知道WTO的哪些知识点?

二、学生交流

1.谈话:中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交流:加入WTO后,在生活中,你最明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学生讨论:当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医院……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时,又会带来哪些变化?

三、开展活动:我的调查记录

1.课前,关于加入WTO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你采访了谁?采访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3.除了便捷与好处,是不是也存在一些我们不能适应,或者不能接受的事例呢? 4.反思:你觉得为了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经济贸易,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

四、活动延伸:畅想明日生活

1.谈话:今天,我们好象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20年后,世界将是什么样子?我们在哪里完成学业?从事怎样的工作?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改变?……请试着描述一下20年后的生活情景。 2.学生尽情、大胆的想象。

3.活动:给20年后的你设计一张名片。教学反思:

第16篇:五年级美术《漫画与生活》教案

五年级美术《漫画与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的种类和功能,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理解:

《漫画与生活》一课在《自画漫画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

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

2、重点、难点: 重点:用夸张等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或漫画资料,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情境激趣:

前边我们学了自画漫画像,(展示几幅名人漫画像)结合自己的体会同学们说一说,漫画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幽默)幽默的效果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回顾上节所学夸张手法) 小结:是的,漫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大家的喜爱。老师也非常喜欢。漫画是一种“笑的艺术”。能带给人快乐和反思。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漫画。(出示课题)

2、欣赏漫画作品,体味漫画创作:

(1)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漫画,课件展示《某君到此一游》,《安居工程》。同学欣赏同时,描述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这种行为是好还是不好。

集中出示两幅漫画,教师提示,好与不好其实也就带出了作者的观点:不好就是讽刺,好的就是为了赞扬。再出示一张漫画人物像。提问:看有没有讽刺和赞扬的意思。(没有)

总结:漫画画的种类:讽刺的(最多),赞美的,幽默搞笑的。

(2)加深体会,再来欣赏课外漫画。每出示一幅,提示学生看到了什么?属于哪一种漫画类型。(注意唤起生活体验)最后展示一幅多格漫画,让学生理解也可以创作连环漫画。

(3)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呢?学生回忆作答。(打开学生思路,确立创作题材。)

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们有了创作的素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看怎样表现最巧妙?最幽默?(不作答,结合自己的创作,边画边思考)

五、尝试创作

同学们早以按捺不住要创作的心情了,接下来的时间,把你在生活中发现的题材完成一幅漫画吧。 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评价

1、前后桌同学为一小组,每个小组评选出一幅主题深刻,幽默感强的漫画。交给老师向其它同学展示。大家评一评。

2、下课后用双面胶把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后边黑板下,直到下节美术课。所有同学在课余时间仔细欣赏。可以在作品周围空白的地方发表署名意见或建议。

第17篇:五年级数学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具体内容 重

识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具体内容 重

识 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商的近似数

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发现规律。3.根据规律写商。 解决问题

1.连除解决问题:用总量依次除以另外两个量。

2.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具体内容 重

识 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 具体内容 重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 a+b=b+a;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稍复杂的方程

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

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语。

2.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1)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算术解法中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的过程由解方程来完成。算术解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问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3.验算。

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简便。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具体内容 重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组合图形的面积

把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具体内容 重

识 可能性

1.游戏的公平性: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也就是看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相等,游戏规则公平;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

2.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明确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用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数量作分母,某一种情况出现的数量作分子。 中位数

1.中位数的意义: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2.中位数的作用: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对事物大体趋势进行掌握和判断。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3.中位数的求法:

(1)单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最中间的一个。

(2)双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邮政编码的意义和机构】

1.邮政编码的意义:邮政编码是代表投送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所)投送范围内的居民与单位的通信代号。

2.邮政编码的结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或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表示邮区;第四位数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表示投递局(所)。

【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

1.公民身份证的意义: 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

2.身份证的作用: 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它的作用很多,如:(1)选民登记;(2)户口登记;(3)兵役登记;(4)入学、就业;(5)办事公证事务;(6)办理申请出境手续;(7)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

3.身份证号码的分类: 身份证号码有15和18位之分。1985年我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当时签发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的(属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1999年签发的身份证由于年份的扩展(由两位变为四位)和末尾加了校验码,就成了18位(属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这两种身份证号码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共存。(备注:第一代居民身份证或将于2013年1月1号停止使用。)

4.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18位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举例: 110102

20050107

151

前6位

第7~14位

第15~17位

第18位

前6位:行政区划代码,其中

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

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

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第7~10位为出生年份,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

第15~17位为顺序号及性别区分,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 第18位校验码(识别码)。

(2)15位身份证号码的组成:

1、2位代表申办身份证时户口所在省分(省公安厅)编号;

3、4位代表所在地区(市级公安局)编号;

5、6位代表所在地区的更进一步行政划分(城市中的区,县一级的公安局);

7、8位代表出生年后两位(1901~2000);

9、10位代表出生月份;

11、12位代表出生日;

13、

14、15这后三位代表户口所在派出所被分配到的号码段。

(提示:同一省份的公民身份证的前几位数字都相同)

(3)字母表示身份证号的组成:

AABBCC——所属区域编码

YYYY MM DD——出生年月日

AABBCCYYYYMMDDNNNC

NNN——地区编号及性别区分

C——校验码 【归纳总结】:

居民身份证的号码是按照国家的标准编制的,由18个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分代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八

总复习1.数与代数 重点知识 具体内容 小数乘法 重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2.乘法的验算:一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 3.积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4.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2.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用竖式计算商时,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出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4.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先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写商。

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字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验算: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方程右边的值。 6.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

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语。 数学广角 运用数字、字母可以进行编码。

空间与图形 具体内容 重

观察物体 1.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同一位置观察立体图形,不能同时看到立体图形的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 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4.组合图形的面积:把组合图形分成几个简单图形,分别求出每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再把各图形的面积加起来。

3.统计与可能性 具体内容 重

识 可能性 游戏的公平性:根据列表或排列组合知识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算出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而推出游戏的公平性。

中位数 中位数的意义、优点和求法: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计算中位数时,首先应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再找出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据。

第18篇:五年级数学

一·列式计算

(1)12个35.07元是多少元?

(2)2.39的8倍是多少?

(3)25个10.04是多少?

(4)3.8的15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三、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个要付多少元钱?

四、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五、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

六、一个长方形宽是2分米,比长短1.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七、瓶里装满水,连瓶称1.2千克,把瓶里的水倒去一半,再连瓶称是750克。瓶重多少千克?

第19篇:五年级数学

解释下列词语:

[沁园春]词牌名。

[北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群山好象银蛇在舞动。

[原弛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象白象在奔跑。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娇]美好可爱。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略输]稍差。

[文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稍逊]稍差。

[风骚]义同“文采”。风,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后来“风骚”代指文学才华,。

[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娇纵宠爱的人。

[弯弓]拉满弓。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数]数得上。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三 深入理解思想和艺术 1.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它们又分哪几层?

答案:这首词的上阕写北方雪景,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其中前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中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投影:

上阕 写北方雪景

(1)概括写北方雪景 (前三句)

(2)具体写北方雪景 (中七句)

(3)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后三句)

下阕 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1)承上启下 (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2.上阕的写景,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景?

答案: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实景;“须”字以下是虚景。投影:

上阕 写北方雪景 (写景)

(1)概括写北方雪景 (前三句) 实景

(2)具体写北方雪景 (中七句) 实景

(3)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后三句) 虚景 3.上阕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投影答案:

静景:千里冰封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说明意义:把静景写成动景,表明在毛泽东眼里,大自然是生机勃勃的,也表明他本人是生机勃勃、富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的。还可以他的《念奴娇 昆仑》、《沁园春 长沙》印证。

3.“望”字可否换成“看”字?为什么? 答案:不可。因为是登高远眺,只能用“望”。 4.“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顿”不可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5.下阕中,“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答案:“惜”中含有多种意味。(1)含褒意,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英雄,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2)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3)自信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投影:

(1)肯定他们是杰出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2)批评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文学才华欠缺。 (3)自信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必将胜过前人。

6.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你的根据是什么?

答案:认为成吉思汗最缺乏文采。因为其他几位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而成吉思汗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7.主题句是哪一句?

答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这首词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它的写景和议论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案: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 投影:

主题 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雄 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 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千古,风流豪壮。

重温高亨和柳亚子的评价以印证,说明毛泽东“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 投影:

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

四 欣赏配画朗读录音或配画歌曲录音(电脑合成)

事先用 “Auphware”制作教学软件:选一些雪景图片,包括高山、大河、长城等雪景图片,叠加自下而上移动的《沁园春 雪》文字,再配以朗读录音或歌曲录音。

五 指导分角色朗读

1.听配雪景图片和滚动文字的朗读录音(事先制作电脑软件)。2.指导分角色朗读如下。投影下述滚动文字: 女领 沁园春 雪

男领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齐

千里冰封──,(拉长)

万 里 雪 飘。↗(高昂) 女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男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女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女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慢) 齐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女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男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领

俱 往矣──,(慢,拉长) 齐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 看 今 朝!(一字一顿) 3.配乐分角色朗读 六 作业 背诵这首词 沁园春 雪 一 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

莽莽

妖娆

分外

稍逊________

数风流人物

今朝_______ 二 解释词语

沁园春

北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弛蜡象

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腰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弯弓

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领 沁园春 雪

男领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齐

千里冰封──,(拉长)

万 里 雪 飘。↗(高昂) 女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男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女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女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慢) 齐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女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男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领

俱 往矣──,(慢,拉长) 齐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 看 今 朝!(一字一顿) 3.配乐分角色朗读 六 作业 背诵这首词 沁园春 雪 三 填空

1.《沁园春》是一首______,“沁园春”是______,“______”是题目。

2.这首词的上阕写 。其中前三句是写,“望”字以下是______写。另外,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______景;“须”字以下是______景,即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3.词的下阕是评论______,抒发__________。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___作用。“惜”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的_________,后三句属_____________。

4.这首词抒发了对____________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______和无比坚定的______。

5.这首词,写景,______,大气 ______,旷达豪迈;议论,______,______万古,风流豪壮。 四 指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五 背诵默写

1.本词主题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中概括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阕中具体描写北方雪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阕想象描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下阕之间承上启下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阕中评论古代帝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这是作为一个革命领袖的名字为大家所熟悉的。其实,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他的诗词造诣,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词《沁园春·雪》(板书课题、作者)

2、课前热身

对话1:古今往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大家能背几句吗? 明确:“北风巻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终南阴岭秀,雪尽马蹄轻。” 卢纶《塞下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郊,雨雪纷纷连大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第20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与生活:粉刷墙壁》教学设计

1.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等数据。2.测量计算(小组合作)教室有块黑板,测量黑板的长为,宽为。教室有个窗户,有个门。大窗户的长为,宽为;小窗户的长为,宽为;门的长为,宽为。教室需要粉刷的总面积为。3.购买涂料(1)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千克,这次需涂料千克。(2)第二遍粉刷时每平方米所需的涂料是第一遍的三分之二,这次需涂料千克。(3)两遍共用涂料约千克,买大桶和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为元。课前3分钟内容:《粉刷墙壁的小常识》一.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一)测量计算。1.小组合作一。(1)教室前后黑板共多少块?分别测量每块黑板的刹那感和宽。(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2.小组合作二。(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2)如果想粉刷除去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平方米。

(二)购买材料。某种涂料分大桶和小桶两种规格包装。大桶:容升6升,57.00元/桶。小桶:容升4升,40.00元/桶。(1)根据经验,第一遍粉刷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升,此时粉刷教室共需涂料约()升。(2)粉刷墙壁时,一般需要刷两遍。按照工人师傅的估计,刷第二遍时需要涂料约升()。(3)刷两遍共用涂料约()升,买()打通和()小桶最省钱,总费用约()元。

二、练一练。1.第1题。启发学生思考,工人师傅在用涂料粉刷墙壁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粉刷时会出现的“损耗”的原因。2.引导学生发现打通包装的涂料便宜,因此尽量买打通的,但不同时也要根据需要的量,不要浪费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现不同方案的价钱,并选出最省钱的方案?

五年级数学与生活作品
《五年级数学与生活作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