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元宵灯笼5种制作方法(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2 21:02:3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折纸灯笼制作方法

学习折纸能够很好地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折纸灯笼制作方法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折纸灯笼的折法:步骤一

材料准备:正方形纸12张、双面胶、吊穗

第一步:取一张纸,对角折后,两角向内折。

第二步:反过来,沿对角线向内折。

第三步:反过来,将另外两角对折。

第四步:打开对折,两角向内折。

折纸灯笼的折法:步骤二

第五步:打开后按痕迹向内折两角。

第六步:两面互相插接。

第七步:插接完成。

第八步:按照以上方法,重复做12片。

折纸灯笼的折法:步骤三

第九步:用双面胶将12片连接起来,中间粘上吊穗,贴上自己喜欢的字,灯笼就制作完成了。

推荐第2篇:灯笼手工剪纸制作方法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灯笼手工剪纸制作方法,欢迎阅读。

灯笼手工剪纸制作方法

1

第一,将A4粉色彩纸进行对折。你也可以是正方形的纸张,都是可以的哦~

2

第二,在彩纸的一面用铅笔画上灯笼的一半造型。注意灯笼下摆的穗子~

3

第三,用剪刀按照铅笔画的进行裁剪。

4

第四,剪出大致的轮廓之后,在下摆的中间再剪掉一列,这样才觉得各个穗子之间是平分的。

5

第五,还是折叠起来,在灯笼上方和下方用铅笔画出痕迹,作为区分灯笼上方下方和主体。并用剪刀剪除。

6

第六,将折叠的灯笼水平折叠一次,并在折叠的四分之一面上画上线条,可以是和小编一样的波纹,也可以是弧形,也可以是复杂的花纹。

7

第七,按照上面画出的线条进行剪除,剪刀剪的时候可以将铅笔画的痕迹剪掉。

8

第八,剪掉之后,进行展开,展开的过程中力度小点哦~看看,是不是很漂亮~

推荐第3篇:幼儿剪纸灯笼制作方法

快到春节了,灯笼是春节里必不可少的装饰物。那么如何制作剪纸灯笼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幼儿剪纸灯笼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剪纸材料,一张长方形的纸,一把剪刀,一只笔吗,如图所示。

把长方形的纸左右对边折,如图所示。

再左右对边折,如图所示。

再次左右对边折,一共左右对边折叠了三次,如图所示。

画上大红灯笼纹样(图案),如图所示。

先剪去灯笼的外部轮廓,如图所示。

然后再剪灯笼穗,如图所示。

最后剪去剩下的图案,也就是镂空部分,如图所示。

打开,漂亮的四联大红灯笼就剪好了,如图所示。

推荐第4篇:折纸灯笼的制作方法

导语:很多人会在节日的时候选择自己制作灯笼。那么菱形折纸灯笼怎么制作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折纸灯笼的制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准备材料

折叠纸张

另一方向折叠

粘贴纸口和纸尾

粘贴中间缝隙

立起灯笼中部

完成

一个漂亮的菱形折纸灯笼就完成啦

推荐第5篇:折纸花球灯笼制作方法

今天用彩纸和彩带做一个花球灯笼,做法是,先把纸对折许多次,然后用圆规在上面画一个圆,用剪刀剪下来,一共剪20个圆,然后用胶棒粘灯笼,灯笼一共分三层,顶层是五个圆,中间层是十个圆,底层是五个圆,最后把彩带从顶层和底层中间的小洞中穿过,用胶棒粘牢,花球灯笼就做好了。

工具/原料

彩纸数张

彩带一条

胶棒一个

圆规一个

剪刀一把

方法/步骤

把要用的材料和工具备好,如下图。

把彩纸对折一次。

再对折第二次。

再对折几次,折到需要的大小。

用圆规在折叠好的若干层上画一个圆。

用剪刀按着线,把圆剪下来,剪出至少20个圆。

把其中的一个圆中折三条线,三条线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把20个圆都折出这样的等边三角形。。

拿两个圆,边对边用胶棒粘好。

把顶层的五个圆相邻的边都用胶棒粘好。

用相同的方法,把中间的十个圆和底层的五个圆的相邻的边都用胶棒粘好。

把彩带从顶层中间的小洞中穿过,再从底层中间的小洞中穿出,用胶棒固定粘好,花球灯笼就做好了。

推荐第6篇:折纸南瓜灯笼制作方法

导语:万圣节就快到了,南瓜灯是绝对的主角你知道南瓜灯是怎么制作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折纸南瓜灯笼制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纸。将长方形橙色纸(长

28、高90),叠成扇子形状

贴胶。扇子的一头贴上双面胶

打孔。用打孔器在扇子两端打上孔

穿线。将准备好的毛线,剪下两条,一长一短,分别穿过两头的孔,扎起来,短绳一头绑的紧一些,长绳绑的松一些

粘合。将扇子两头用双面胶粘起来

定型。手从长绳绑的一端伸进,用力将纸撑开成南瓜模样

画脸。用黑色马克笔在南瓜上画上眼睛、眉毛、嘴和牙齿,南瓜灯大功告成!

推荐第7篇:折纸灯笼制作方法图解

每年的春节,每一家都不会少了灯笼。以下是“折纸灯笼制作方法图解”,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中心点

向中心四边角折

翻过来,四角在向中心折

再翻过来,四角在向中心折

再翻过来,拉开上下两角

灯笼完成了

推荐第8篇:折纸灯笼制作方法步骤

导语:新年到来的时候,精美的手工灯笼能够将新年装饰的更加的精彩和更加的具有节日的气氛哦。这里手工制作教程制作的这个灯笼直接采用的是折纸的方法完成制作的,简单的折叠操作立刻就将精美的手工灯笼表现出来,这样的一个制作细节还是很令人着迷的,喜欢的同学不妨也来亲自尝试一下这个简单的手工折纸灯笼的制作吧。

第一步:拿一张任意大小的纸,将它裁剪成正方形。如果本来就是正方形就更好了。

第二步:将裁剪好的正方形纸沿两条对角线对折,然后中间合拢到一起,如图所示。

第三步:将四条边角按如图折叠。注意每边都对齐。

第四步:将折叠的每条边都再往下折。如图。

第五步:将左右两边往里折,也就是上一步中的反面折,注意四面都是如此重复的。下面第一幅图是如何折,第二幅是折好后的样子。

第六步:将每个角都折好打开。为了美观,注意尖角都要折出来。

最后一步:尖角折好后,就是将灯笼吹起来。如果想挂起来,还可以利用线和边角料将它挂起来。

以上就是折纸灯笼制作方法步骤,是不是很简单?快动起手制作吧!

推荐第9篇:元宵贺卡的制作方法

元宵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贺卡大家会做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贺卡的制作方法,大家快来尝试吧!

材料:白色卡纸,刻刀,花布,剪刀,双面胶,丝带

制作步骤

第一步:首先用刻刀刻出大小适中的花布,大小根据卡片大小而定。

第二步:找到一张硬纸,画出要裁剪的一颗心,右侧是贴花布的地方。

第三步:裁剪剩余不必要的部分。

第四步:将画好的封面上的桃心刻出来,并且将贺卡的边缘修饰一下。

第五步:将贺卡对折。

第六步:将之前裁剪下来的花布贴在右侧。

第七步:合上贺卡。

第八步:在贺卡上面打出一个洞,系上漂亮的绳子或者丝带,一个好看的贺卡就做好了。

推荐第10篇:灯笼的简单制作方法图解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灯笼的简单制作方法图解,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灯笼的简单制作方法图解

还记得小时候过元宵节最隆重的是什么吗?对了就是灯会,那时候的灯会是热闹好看,现在人们的过节热情被繁忙的生活冲淡了。但是老祖宗的传统手艺可是不能忘哦,传统的纸筒被我们加工改造以后变得更时尚更漂亮,一起来学习制作它吧。

如上图所示,对折叠硬纸壳。

然后用剪刀裁剪成一条一条,端口不剪开。

然后打开,用胶水在底部粘上装饰。

如图裁剪成斜的也很漂亮。

打开即可,漂亮的灯笼就做好了。

第11篇:关于元宵节作文:元宵的制作方法

关于元宵节作文:元宵的制作方法

肉汤圆

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凉后,加入适量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圆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核桃酪汤圆

原料: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成汤圆馅。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圆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圆馅沾满江米面,连续3次,即成汤圆。下入锅内煮10分钟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

4.把江米、核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

5.净勺放开水,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核桃仁浆下入,搅匀成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圆捞入即成。

橙羹小汤圆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个,青红丝、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猪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匀,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浆糊倒入,搓成馅,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过水的馅块放入滚动,滚成大小适中的汤圆。将橙子切成两瓣,挤出汁。

3.水煮沸时,倒入汤圆,汤圆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内。

拔丝小汤圆

原料: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将和好的馅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3次即成生汤圆。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酒锅汤圆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条25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再切成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汤圆。

3.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第12篇:灯笼

灯笼

备课组:初二年级组 执笔:赵艳菊 备课时间:20

18、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技能目标:认识文中所表现出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进而升华出的情感变化。 德育目标:1.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2.体会作者的抗日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1、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2、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感知梳理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梳理本文的内容。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倒饭菜、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 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 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 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2、明确目标

(1)解决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整体感知内容,理清结构。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解决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

(2)、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3)、理清课文结构 。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1)字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争讼 ( sòng ) 领域 ( yù ) 斡旋( wò ) 静穆 ( mù ) 思慕 ( mù ) 幽悄( qiǎo ) 霍骠姚( piào ) 怅惘 ( chàng wǎng ) 锵然( qiāng )

燎原( liáo ) 熙熙然( xī )暖融融 ( ró ng ) 马前卒( zú )神龛 ( kān ) 犬吠( fâi ) 庞大( páng )

解释下面词语。

调停,调解。 家来:方言,即回家来。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幽深寂静。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司马懿探山 司马懿(179—251 年),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三国时期魏 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

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 其孙司马炎称 帝后,追尊为晋宣帝。

《司马懿探山》 就是司马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攻打街亭之前到敌营巡视的故事。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文化大革命”中被开除党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 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 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1981 年 10 月,出访英国,不久,当选全国文联理事。 1982 年 8 月病逝。

60 年代初期创作的以表现延安生活的名篇《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 洞风景》以及《难老泉》、《 “早” 》被收入散文集《北极星》 。

在新时期以创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 年出版了最后一部散文集《往年》 。

吴伯箫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了《吴伯箫散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吴伯箫文集》 。

(2)、作者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3)、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1)、第一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 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

3 的爱国 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 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 自己的家园。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同步练习积累运用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熟读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梳理课文内容。

12、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和注释 板书设计:

一(1-2)、由小孩子喜欢火、光引出灯笼。 二(3-11)、回忆小时候与灯笼有缘的事。

三(12)、由灯笼联想到火把,探海灯,燎原的一把烈火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课后反思 :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教学重点: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4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的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7〃12模式。(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环节:

一、德育专题:

讲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讲诚信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但是当今社会中不讲诚信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人们喝牛奶时担心掺了水。人们买东西是担心是伪劣产品。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而在我们一方的净土——学校,学生个性中也暴露出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多希望人人能讲诚信,每个人从小学会讲诚信。当诚信形成一种氛围,成为一种习惯,深入到我们的骨髓里,烙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那个时候,诚信教育就可以悄然退场了。

二、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感悟了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深情。

2、明确目标

(1)、领会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学习揣摩文章句子含义。

(二)合作探究

3、布置任务

出示小组讨论任务要求:

(1)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 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4、小组探究

5、(教师)检查指导。

(三)释疑解惑

6、(师生)释疑解惑。

(四)梳理归纳

7、(师生共同)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

(1)“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 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 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11 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 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 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 表达自己做 “灯笼下的马前卒” 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五)讨论巩固

8、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整理归纳的板书,查漏补缺)

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例如;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

第③段“正萧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

第11段“正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 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 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 “ 燎原的一把烈火 ” ,再用一 “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

6 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 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六)目标检测

9、目标检测(检测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10、讲解点评

教师对学生做题的情况进行讲解点评。

(七)总结评价

11、课堂小结: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 文章以 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 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12、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 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   首尾呼应

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 

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    家国情怀 燎原的火把 小孩子爱火天性

课后反思:

第13篇:“巧手制做灯笼++喜过元宵佳节”活动方案

“巧手制做灯笼 喜过元宵佳节”

主办方:XX社区 承办方:天昊美术教育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元宵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等;

2、通过对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研究,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形成亲近民族文化、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责任感;

3、在动手制作灯笼的过程中,增进儿童与家长的感情交流,使儿童懂得亲情的可贵;

4、通过此次活动,发展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活动时间:2013年2月22日 上午9点到11点半

一、参加对象:XX社区儿童与家长 二. 活动内容:

自制元宵灯笼,由天昊美术老师指导小朋友灯笼制作,DIY灯笼材料不限。

主办方负责:

1、提供XX社区活动室作为场地。

2、整个活动的审核工作。即配合承办方相关工作。

承办方负责:

1、本次所有活动所需物品和购买费用。

2、本次活动节目策划安排。

3、活动的宣传品印刷和设计费用。

第14篇:《灯笼》说课稿

《灯笼》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灯笼》是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和讨论为主,使学生一课一得。

本文内容多而杂,整理分类如下:

往昔经历、乡情民俗: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在纱灯上描红等。

追忆历史:对宫灯的想象,体验深长的历史况味。

引用古诗文: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诗句,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丰富的内容,主题也由抒写童年亲情,到感受了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线索“灯笼”作用:贯穿全文、深化主题。

三、设计思路:

首先,设例导入。把没有线索串起、内容不相关的几件事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组织材料之难;

然后,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灯笼”把几件不关的事组织起来的方法,初步认识线索贯穿全文的作用。

接着,小组合作。把全文进行内容分类和主题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线索深化主题的作用。

最后,小结拓展。结合以前的知识,归纳线索分类和作用。

四、教学流程:

(一)先展示几件不相关的事:天晚了,我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迎亲的场面(这几件事其实是从课文中挑出来的,只是把三件事中“灯笼”环节去掉)。学生讨论:这几件事分别可能表现什么主题?能否把这几件事组织成一篇中心明确的文章?

讨论预设:三件事分别可以表现我孝顺,母亲慈爱,我对姐姐情意。三件事之间缺少联系,中心也不统一,很难放在一篇文章中。

(设计目的:在讲本文中“灯笼”线索的作用之前,让学生体会几件不相关的事情组织成文章的难度之大,后面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线索的贯串作用。)

(二)自读课文,学生思考交流:作者通过什么办法把前面提到的三件事情组织起来的?通过这个办法作者又在文中组织了哪些内容?

结果预设:天晚了,我打着灯笼去接出门的祖父回家;放晚学了,母亲接过我的灯笼,并给我消夜的食物;姐姐出嫁,宅第红灯高挂。三件事中都有“灯笼”,“灯笼”把这几件事串了起来。“灯笼”是线索,线索能把全文串起来。全文围绕“灯笼”还写了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跟着龙灯跑半夜,伴着小灯入眠;在纱灯上描红;对宫灯的想象;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等等。

(设计目的:通过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到“灯笼”这个物把本来不相关的几件事串在一起,这个“灯笼”就是线索。线索的基本作用就是贯穿全文,使全文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

(三)二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全文丰富的内容可以分成哪几类?每一类分别表现什么中心?这些中心是什么关系?

讨论结果预设:(1)往昔有关“灯笼”的经历,抒亲情乡情;(2)追忆历史上的“灯笼”,体验历史况味;(3)关于“灯笼”的诗词典故,抒家国情怀。中心层层深入。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文章丰富内容进行分类,再分别体会其中心,进而认识这些中心之间由浅入深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线索不仅能够把几个材料串起来,更有助于使作者的情感由浅入深地表达。)

(四)小结课文。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串起了童年关于灯笼的经历、追忆历史上的灯笼、引用灯笼的诗词典故,既抒写童年亲情,又感受中华的文化历史,最终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一线贯之,主题逐层深入。

(设计目的:小结课文有助于学生对本文内容和主题形成整体的印象,又突出了“灯笼”这条线索的两个作用:组织材料,深化主题。)

(五)拓展。结合已学课文,归纳并拓展线索的知识。

思考交流:同学们读过哪些运用线索的文章?结合具体文章谈线索的作用。

教师储备示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为线索,串起了白杨树的生活环境、白杨的外在形象、白杨的内在品质等内容,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同时,“不平凡”也是北方抗日军民的品质,揭示中心。

(设计目的:通过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巩固线索的知识,进一步归类线索的分类及作用。线索分类: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情为线,以特点为线,以时间为线,以事为线,以一个问题或一句话为线等。线索的其它作用——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点明中心、情感寄托物等。)

五、总结。

本课的设计,是基于自读课文一课一得的思考。线索的作用既是叙事类阅读的常考题型,也是记叙文写作常用技巧。这样的设计是尝试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而思贯穿其中。

第15篇:挂灯笼

挂灯笼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规律排列的循环问题。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

9÷4 48÷5 64÷8 46÷7 2.有37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要装几袋?还剩几个?

二、新课

出示例6:一个黄色旗,两个红色旗,有规律的排列。 问:你知道了什么?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求的是什么?怎样解答?

分析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旗是按照黄红红的规律循环排列的,

每3面小旗为一组,要想知道滴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就是看1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

列式:16÷3=5(组)……1(面)

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组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口答:第16面小旗是黄色的。 归纳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在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1.书p68做一做

问:这道题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与例6相同吗? 要想求第27面小旗的颜色怎么列算式?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补充练习

元宵节到了,学校要在教学楼上挂一串彩灯,彩灯是按红、黄、蓝、绿、紫的顺序排列的,算一算第38只彩灯应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读题后,说出解题思路,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6篇:灯笼教案

第一单元

4* 灯笼

考点链接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排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 分析层次习目 3.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和古典气息 标 4.品味文章语言上融入文言词汇、诗词佳 句、成语典故等特色 考点链接

【考点1】抓住线索,理清写作思路

文章以“灯笼”为线索,抒写了与灯笼相关的 回忆,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 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作者喜欢灯笼的过 考 程也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点 链 【考点2】体会散文的人文色彩 接 作者在散文中掺杂历史逸闻趣事,如穿插唐 明皇东宫的彩灯、元宵节的龙灯和宫灯的描写, 富有浓烈的古典文化气息,使得文章知识丰富、情趣饱满,具有传统文人的悠闲心态和情调。 考点链接

【考点3】善于借用典故,融入诗词佳句 ,感情丰富 (1)雪夜入蔡:指唐代大将李愬雪夜 谋袭蔡州擒藩镇吴元济的故事,表达的是 考 对保家卫国英雄的仰慕之情。 点 链 (2)挑灯看剑:其典故源自辛弃疾的 接 一首词,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 主题。 (3)“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 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吴伯箫的散文,既高亢粗犷,神采飘逸, 又活泼生动,柔细幽深。凭着这种独特的风格,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堪称散文大家。作者所 写的都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 在这些平常的事物中给予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作 者还善于运用丰富的历史和生活的知识,展开广 泛的联想、周密的铺排,读起来有充实、开阔的 感觉。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2)本文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时期, 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 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 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吴伯箫这一时期 的散文,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乡土的 深情眷恋,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人民被压抑 着的愤怒情绪,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 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 跃而出。 名师导学 2.内容梳理

文章以浓烈的感情,周详的笔墨,在抒写令人怀 念的城乡生活之中,流露对中国人民的奋起斗争抱 有迫切的期待。可分为三部分: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 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 意识lǐng yù( 领域 )的。 (2)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 种xī xī rán( 熙熙然 )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着的。 (3)你听

第17篇:万圣节灯笼

活动名称:《万圣节灯笼》

活动目标:

1、搜集各种材料装扮万圣节灯笼,体验节日的快乐

2、锻炼孩子的胆量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PPT《有趣的万圣节》

2、万圣节的装饰材料

3、蜡笔、勾线笔、颜料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万圣节

1、展示PPT《有趣的万圣节》,介绍万圣节的相关小知识

万圣节是外国的一个庆祝秋天丰收的节日,传说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会把鬼召集来吓唬人,胆小的人会非常害怕,而胆大的人就会扮演鬼,讲鬼故事,点上南瓜灯来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

二、玩万圣节的游戏。

1、游戏:魔鬼、魔鬼在哪里?

三、制作万圣节灯笼。

1、幼儿制作和收集的各种万圣节装饰物,请个别幼儿介绍。

2、PPT,感受世界各地万圣节的氛围。

3、展示各种万圣节灯笼的。

1)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万圣节灯笼?

4、说明各种万圣节灯笼的制作方法

5、请幼儿选择一种制作方法,在美工区进行加工完善。

四、师幼共同着手装饰班级环境。

欣赏本班与其他班级的万圣节布置,进一步感受万圣节的神秘氛围。

分析与反思: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国的万圣节,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充满神秘的节日,为了让孩子感受这一独特的节日气氛。万圣节里有各种形象的卡通小鬼,也有孩子向老师提出了是不是真的有“鬼”。万圣节里的小鬼是开心鬼,要让小朋友正视它,培养孩子的胆量和分辨能力。同时万圣节里的南瓜灯是最热闹的主角,万圣节里有许多有趣的元素,譬如小鬼、小精灵、小蝙蝠等等。当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用来装扮孩子们心中的万圣节灯,幼儿心中的万圣节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第18篇:灯笼教案设计

灯笼教案设计【1】

幼儿行为基础

在平时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折纸的兴趣也比较大,能够认真折纸,但是对于看图示折纸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的灵活度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看图示折纸,先折“双三角”再折出灯笼。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彩色方形纸;颜色有红、黄、绿等。

2、操作卡片《灯笼》折纸图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气成品1份,装饰好的灯笼一只。

3、彩色长纸条、剪刀、浆糊、棉签、颜料。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幼儿学习折叠方法—幼儿操作—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国庆节时,小朋友们在大街上看到挂在店门口那圆圆胖胖的是什么?

2、引导幼儿学习灯笼的折叠方法。

(1)出示折纸图示,明确图上各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2)幼儿按操作卡片图

1、图

2、图3折好:图1把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图

2、图3把两只尖角分正反对准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师出示半成品讲解并演示图4“双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间,另一只手对捏两道边后,用手抹平就成图4下面继续图

5、图

6、图7折成图8,教师再拿出没吹气的灯笼示范吹气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请大家开始折双三角,折好再按图

5、图

6、图7折成图8.折的时候注意折边要整齐,每折好一个步骤都要用手把纸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长条纸剪成细丝状,贴在灯笼底部,上面贴两根细纸条作为挂的带子,吹好气以后再把上面的两根细纸条连接贴好。

(2)请小朋友用颜料、棉签,给灯笼轻轻画上好看的图案。

(3)幼儿操作,教师辅导。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折纸,并指导幼儿粘贴,注意粘贴的部位并保持整洁。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把做好的灯笼悬挂在窗台上,让全体幼儿来欣赏,找出折得好或装饰得好的灯笼,让幼儿说出喜欢哪一个,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较高,当教师示范吹出灯笼的时候表现的非常新奇,还给与教师鼓掌,也由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根据图示一点一点的进行活动,而能力弱的则需要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但是整个活动能进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础上能有创新,将灯笼变成了话筒。

灯笼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 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 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 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制作灯笼

1、出示范例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能将纸剪断)——打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强调制作步骤,分叉不能将纸剪断。

4、幼儿制作,教师帮助巡视。

5、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受节日气氛。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制作收集到的盒子灯笼。

灯笼教案设计【3】

活动目标:

1、幼儿按图示将灯笼卡片取下,并做好灯笼。

2、引导将灯笼在活动室,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浆糊,灯笼图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的过年的时候,在我们的家门口会挂什么吗?(引导幼儿说出有灯笼)。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例灯笼。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灯笼,到了过年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做的灯笼挂到自己的家门口,这样为新年增添热闹喜庆的气氛。

3、出示制作灯笼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制作灯笼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做好一个漂亮的灯笼呢?

师:制作灯笼要用到灯笼图卡,浆糊。

二、老师边示范制作的步骤边讲解制作方法。

1、师:把制作灯笼的卡片取下后,小朋友发现图卡上有什么?(有一条虚线,像折痕一样)。先沿着虚线对折。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一条一条的实线)。我们把这一条一条的横线撕开。

2、再把灯笼图卡卷成筒状并粘贴好。

3、粘贴好后,再把图卡2取下来,粘贴在卷好的灯笼上端口的两边做成提手,这个灯笼就做好了!

三、老师交代作业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个灯笼,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份制作灯笼的材料,浆糊放在桌子的中间大家一起用。

2、小朋友操作,老师观察小朋友的制作情况,帮助能力差的小朋友。

3、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第19篇:《灯笼》教案设计

4《灯笼》教案设计

侣俸中学 陶鸿中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2、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3、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1.把握文中关键句的作用。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

教学课时:1课时 (总第

9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导语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 只是孩童的 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 萧的《灯笼》。

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神龛(kān) 争讼(sòng) 斡(wò)旋 怅惘(chàng wǎng) 点缀(zhuì) 羡慕(xiàn mù) 幽悄(qiǎo) 星阑(lán) 燎(liáo)原 铿(kēng)然 熙(xī)熙然 马前卒(zú)

3.走近作者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南泥湾》《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是从哪些角度来抒写灯笼的?

【交流点拨】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从文化和情感两个角度来抒写灯笼。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读一读,说一说:灯笼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灯笼宣照着母子情深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灯笼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

3、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四、理解语言,探究写法

1、赏析: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2、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既雅致,又不会过于通俗。

如: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笼,便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

3、文体特点

散文 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2、怎样理解作者围绕“灯笼”所抒发的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你认为在霓虹灯闪耀的今天,灯笼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教学反思:

第20篇:插灯笼

主题一

插卡灯笼

第一课时 立体插卡 教学目标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 图形的。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 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学会制作编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 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普通钩针、细绒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问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护送礼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护送礼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

一:分析灯笼及组成

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组讨论法)

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 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

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 制作立体插卡(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⑴、教师演示,

教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 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比较插卡设计有什么不同 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 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 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 比较吹塑纸与卡纸的不同,对折吹塑纸有什么好方法,动手试一试。

老师演示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

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 为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幅灯笼作品,并按照所给图形自己尝试制作。

二、课堂小结

元宵灯笼5种制作方法
《元宵灯笼5种制作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