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卧薪尝胆成语故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4 18:03:0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知道他们都想征服对方。

二、精读过渡: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幅图,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理解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板书:卧薪尝胆

(4)、同学们,这可是越王勾践啊,贵为越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报仇雪恨

这句话也是这段的中心句,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2、牵动理解2 ——3 自然段

师:激发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兵败会稽(补充资料)“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1 )、理解第二自然段

越国打了败仗,出现了哪些情况?会稽一战,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后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的越王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用书上的词语是:万般无奈。那是不是就一点点办法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和。理解奴仆

指导朗读: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你觉得勾践求和有哪些目的?

对此,吴王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后患”指什么?(越国再次强大,反攻吴国)看来他们都是有才能的人,看出了勾践的真正目的。

吴王因为骄傲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国家的君王来给自己当奴仆,任由自己使唤,这是一件多舒心的事啊,他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你认为吴王的决定对不对?

吴王的决定也给勾践翻身提供了机会。 指导朗读:读出吴王骄傲得意的语气。 齐读

(2 )、理解第三自然段

勾践夫妇给吴王当奴仆,我们来说说奴仆是什么样的人?(没有自由,挨打挨骂、受屈辱)

指名读、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交流:

作为奴仆,仅仅做这些事吗?从哪可以看出?(受尽了)那他还会受到哪些屈辱?

这些屈辱之事真是一言难尽那!但勾践硬是“熬”过来了,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忍辱负重)读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

师: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师:这句话假如这么说,“勾践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你觉得勾践在吴国的日子怎么样?

师:这个“才”字在句子中的位子不同,句子的含义就不同了。读书时要注意这个“才”字。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指导朗读读出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

3、牵动理解第五自然段

(1 )、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立志报仇雪恨) (2 )、过渡: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

再次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

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勾践还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

生:他还要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

生:勾践还会找那些有本事的人,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 师: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生:不算!因为“卧薪尝胆”需要很长的时间。

生:课文中讲勾践“卧薪尝胆”了二十多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师: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生:“卧薪尝胆”表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师: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补充材料转弱为强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练习:写习字册

五、附板书:

20、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转弱为强

推荐第2篇: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11个二类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感悟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艰辛。

2、领悟“卧薪尝胆”内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讲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历史故事,题目是(卧薪尝胆),板书课题,“卧”注意笔顺,大臣的臣+卜,尝先写竖,先中间后两边,读题,读得再自信点,齐读。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看看谁最会发现问题。

(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么样卧薪尝胆?结果怎样? 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它告诉什么道理呢? “薪”指什么?“胆”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①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 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对了,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来读读第二段。 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 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板书:勾践战败求和) 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来读读第三段。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 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 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 (指名答,投影句子。)“薪”指的是什么东西?“胆”呢? (齐读句子)

⑤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 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来说一说? 是的,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羽翼丰满的越王勾践终于报仇雪恨了。(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3、故事我们已经读完了,下面请同学们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结合老师的板书,想想怎样用简短的几句话给别人说说“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指名说)

三、检查生字。

出示: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1、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2、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指导写好“患、臣”。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四、布置作业。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2、“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是什么意思?

3、过渡:越王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不享受荣华富贵,却每天睡柴草、尝苦胆,这是为什么呢?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到春秋战国时期那烽烟四起的古战场上去看一看。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一)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2段。

2、(出示课文第二段)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A、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去吴国做奴仆。 (1)文中哪个字能让人觉得越王很有诚意?(重点理解“做奴仆”)可他是心甘情愿的吗?(引出“万般无奈”)

谁读懂了“万般无奈”的意思?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兵败的勾践此时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宁死不屈,玉石俱焚,要么就是求和,答应对方的任何条件。勾践想死吗?他能死吗?此时的他只有万般无奈的向吴王求和,保全自己,为将来留下后路。 (2)老师很想听到越王勾践在万般无奈时说了些什么话,谁能说一说? (3)谁再读读这句话?(我已经听出来有那么一点无可奈何了)谁还想读?

(4)你强调了“万般无奈”和“只好”这两个词,读好这句话真不简单,谁再试一试? (5)齐读这句话。

(6)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懂的内容很多,我们还读懂了什么? B、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1)你能学懂这句话真不简单,你能读一读吗?

“后患”这个词的意思老师还不太明白,谁能告诉老师? (2)不明白吗?再读。 C、你还读懂了什么?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谋臣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请你读这句话)

D、如果你是谋臣,你会怎样劝吴王?怎么做?而骄傲的吴王会说些什么话?现在请4人为小组相互配合,一个人演“吴王”,其它三个人当“谋臣”。等会请一个小组表演一下。

3、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请一组表演,老师评价。

(二)学习第3段。

1、过渡:当勾践夫妇被逼无奈来到了吴国,你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3、自由读第3段,完成填空。

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住进了_____________,穿上了___________,给吴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尽了屈辱。

4,什么叫舂米推磨?推磨的活你们见过吗?累吗?人都干不动,所以让驴干。为什么让勾践夫妇干,就是屈辱呢?其实课文中还没有写完越王受的屈辱,谁还知道其他的事?老师在备课时了解到:有一次吴王生病,医生要检验大便,吴王让谁来尝大便呢?就是勾践。像这样屈辱的事还有很多,说也说不完。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受尽屈辱”这几个字的分量。

5、谁能读好这段话?

这样的苦日子,我们常人过一天都受不了,而他们却过了整整三年哪!谁还想读?你读出了他们受尽屈辱,度日如年的感觉!(齐读) 重点指导读好“整整”“三年”,体会“才”的含义。

6、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勾践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自由讨论。

(三)直奔中心,学习第四段。

1、看插图:看,这就是越王勾践,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然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说出勾践的神情) 过渡:这是课文第几段所描写的情景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这一段来,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找到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3)你们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出示句子: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讨论、回答:a、晚上,他就睡在柴草上,对这就叫“卧薪”。板书并课件出示:(睡柴草) b、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先尝尝它的苦味,这就叫“尝胆”。板书并课件出示:(尝苦胆)

(4)朗读体会:胆是什么味道,谁有过体验?(谁再读) (5)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应该生活在什么环境呢?

(想象发言)而此时他却睡在柴草上。吃饭前还要尝尝苦胆的滋味,读到这儿你们心中有疑问吗?(他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你们的问题提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课文,相信你们一定能在这一段中找到答案。(再读)

那么,仅仅卧薪尝胆就能报仇雪恨了吗?

不能,他还亲自带头夏天耕种,使自己的国家赋予起来。 我想,她一定还要练兵,建

(6)出示:回国之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现在你明白他卧薪尝胆的原因了吗?(兵败会稽) 你们能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说这段话吗? (7)指导朗读:谁能把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读出来? 试一试(自由读,指读)

(四)学习第5段。

1、过渡:整整三年,越王都这样过下来了,他所受的侮辱,屈辱,耻辱,他都忍下来了。勾践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他能做到一个字:忍。他忍的是什么?辱。因为他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要报仇雪恨。所以才会这样忍辱负重。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课件出示第5段)指读。

3、谋臣们求吴王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吴王没有答应,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后患”有没有形成呢?(指明读)

4、同学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 写话,总结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觉得像什么?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这人图案画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像“王”字的图案就成为权力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和两个王有关的故事--《卧薪尝胆》。

2、(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五、小结 同学们,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令人感动,勾践发奋图强的精神催人奋进。明天我们继续学习《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去感受勾践不屈的灵魂!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下课。

推荐第3篇: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一) 基础性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联系课文理解“卧薪尝胆”意思。 抓住关键语段,理解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从而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

(二)提高性目标:

抓住文本空白处想象写话,体会勾践的忍辱负重和顽强的毅力。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段,理解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从而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

2、抓住文本空白处想象写话,体会勾践的忍辱负重和顽强的毅力。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课文理解“卧薪尝胆”意思。

3、用“建议”造句。提高性目标:

能用流利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联系课文理解“卧薪尝胆”意思,学会本课生字词,用“建议”造句。

1、齐读课题

课文中有一段话告诉了我们“卧薪尝胆”的意思,快速读读,找找,画下来。 交流

那么“薪”“胆”理解了吗?

谁卧薪尝胆?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

2、先读读读课文,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课文

出示生字词,重点指导:

奴仆 夫差 柴草 会稽 舂米(理解舂的意思) 屈辱 耻辱 谋臣 后患(患的理解) 万般无奈 建议

同桌互读,全对的加星,有错误的请同桌及时纠正,让他再读。

3、“建议”找到课文中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建议是合理的,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平时多读书,多积累。

你想对谁提出建议?建议什么?(如果有问题,可以看一下老师的提示 秋天到了,班长建议————小胖墩太胖了,妈妈带他去看营养师,营养师建议——) 学生自己准备后交流 同桌互说。 把你的句子写在书后空白处。教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指名读课文,纠正。

二、完成目标2 能用流利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1、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学生发言

教师相机板书:会稽战败 勾践求和

2、他是怎样卧薪尝胆的?读读课文

3、4自然段,想一想。学生发言

教师板书:来到吴国 受尽屈辱

不忘耻辱 受尽屈辱 这是事情的经过

3、事情的结果呢? 学生发言

教师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4、现在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吗? 各自准备一下

小组竞赛,选择一个本组说的最好的参加班级竞赛。 集体交流

三、布置作业:

A类:

1、完成硬笔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1——3题

B类:阅读历史故事,准备故事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基础性目标:抓住关键语段,理解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从而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

提高性目标:抓住空白,想想越王勾践在吴国的屈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完成目标1:抓住关键语段,理解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精神,从而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

1、听写词语(指名一名中等学生上前默写) 电脑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我批改、订正。

2、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夫差 勾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描写他们行为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浪线画出,然后读读这些句子,你对他们有什么认识,用一两个词写在旁边。

3、学生自学

4、集体交流 (1)夫差的句子 出示

想象说话(你就是大臣,你怎么劝夫差?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果——就 放虎归山 后患无穷 免除后患 斩草除根 卷土重来”学生准备准备 ) 学生准备后,集体交流

你们说得真有道理,可夫差呢?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夫差?(骄傲 狂妄自大 轻敌)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 (2)勾践的句子 交流句子 出示

教师引导第一次读:他穿的是——住的是——干的活——这样的日子多长?—— 多么不容易,把这些词语读好了 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完成目标2:抓住空白,想想越王勾践在吴国的屈辱生活。

1、想象写话:

(1)破败的石头房子,四面漏风,冬天到了—————— (2)每天天不亮,他就要————刚舂完米还没喘口气—— (3)一天,他身体不舒服—— 学生想象写话,练讲。(先自己练着讲一讲,如果能说得有感情,甚至能打动别人就更好了) 集体交流

2、再次朗读第三自然段

3、越王受的屈辱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吴王甚至让他尝自己的粪便,让他来辨别自己得的什么病。他曾经也是一个国王,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如此屈辱的生活他为何能够坚持下去? (1)默读第四自然段,找一找。 交流:时刻不忘报仇,不忘耻辱。

(2)他白天——晚上——每顿饭前—— 现在你就是越王勾践,此时你就躺在柴草上,舒服的大床你为何不睡?——白天你为何不休息,还要亲自夏天耕种?—— 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觉? (硬、潮湿、有虫子等等) *每顿饭前——尝胆

*你尝过的最苦的东西是什么?

胆的苦味可比你尝过的( )还要苦上百倍。 勾践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提醒 )是啊,常有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而勾践正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 。

(3)出示图: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践,他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 ,一定要 。”(学生思考过程中,师适当提示: 使自己的国家„„,带领老百姓„„带领军队„„) (4)这就是——发愤图强 (板书:发愤图强),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好这段话。(齐读)

4、同学们,越王勾践放弃了本来可以享受的国君的舒适生活,选择了卧薪尝胆的苦日子,那么,他的付出得到了怎样的回报呢?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故事的大结局是怎样的呢?谁来说一说?(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而这一切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的结果。

三、拓展“卧薪尝胆”的深远意义

1、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能说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说)卧薪尝胆,真正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

2、师: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A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载人飞船送入了太空。

B是的,我们需要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那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 !)

四、布置作业: A类:

1、回家生动形象地给爸爸妈妈讲述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

2、完成补充习题剩下的题目。B类:

的确,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奋发进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象勾践一样发奋图强最终取得成功的。你知道哪些人呢?(运动员、科学家)

老师建议你们回家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五、板书设计:

忍辱负重

卧薪尝胆 坚持不懈

发奋图强

推荐第4篇: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攻坚克难,专心致志战高考 闻鸡起舞,斗智斗勇,众志成城铸辉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值此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大好时节,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2013年秋季学期,我们2014届也正式迈进了高三的门槛儿。今天距离2014年高考大决战仅仅有283天。受学校委托,我很荣代表2 014届老师在此做表态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14届全体教师向全体高一年级新生和新分配到丹高工作的教职工表示热烈欢迎!愿我们大家今后教学相长,互助共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下面我发言的题目是《卧薪尝胆,攻坚克难,专心致志战高考 闻鸡起舞,斗智斗勇,众志成城铸辉煌》

站在2014届高三的门槛上,回首丹高2013届战斗英雄团队的辉煌战绩,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让我们记住2013年高考刷新的几组数据:本科上线达612人,本科上线率达64.97%,比去年高出3.46%,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280人,比去年多56人;应届一本上线人数达十七人,创丹高历史应届一本上线人数高高纪录;专科上线人数为933人,上线率达99.04%,也创丹高历史最高水平.这些令人鼓舞的数据,如一座高大的丰碑屹立在我们2014届全体师生面前.这是我们奋斗前行的榜样,也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坎,还是我们心中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盏不灭的明灯——2013届创造了低进高出的成功先例,我们后来者就不该有失败的理由!因此,我们唯有踏上前人成功的足迹奋斗不息,别无选择!

站在2013届高三的门槛上,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激情满怀,斗志昂扬。从生源上看,我们2014届比2013届有更多的A+,有更多的优秀文艺生和体育生,目前有五人北上杭州进修专业术科,有60人到桂林和南宁进修,体育生目前已有三人术科测试上90分以上;另外,经过两年的打拼,我们涌现出一批象陆运友、莫奇玉、唐彩云、龙琴、黄玉琴、黄妮等后起之秀,1102班后劲十足,已基本上赶上1101班,1101班亦不敢松懈,全速前进,充分发挥排头兵的的作用。从上学期成绩来看,我们班班开花结果,本科上线人数为487人,一本上线人数为24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有2013届一百二十多名精兵强将和十多名著名导师(包括陈志强和覃敏哲两位一线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加盟进来,使我们有条件有机会学习和发扬上一届一切成功经验,学习上届学长们优秀的学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此我们2014年高考的奋斗目标是:一本40人,力争有2人上600分以上,1人扣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门,二本上线人数300人以上,三本上线人数达650人以上,专科上线率为100%。简称“43651”工程。

为了全面落实“43651”工程,我们决心从现在起扎实推行以下十大举措:

一、明确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把目标分解到班级,任务落实到个人,让班班有目标,人人有追求,奋斗有方向。每天为目标执著追究,奋斗不止,永不言弃。

二、举行教室设计大赛,优化教室育人环境,引导全体同学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争做学习的主人,勇当生活的强者。

三、坚持每天集体午唱、跑操和每日格言宣读相结合制度,引导全体同学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积极向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健康的心态投入到高考备考复习中去。

四、抓好用好时间,坚持早晚两个六点半到位制度,引导全体同学勤学苦练,善思好问,自主学习,自律发展。

五、教师要全面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研透考纲教材,理清考点考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六、加强进行规范性的强化训练,落实周测、月考和联考制度,勇于与狼共舞,和强者同行,做到知己知彼,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思维水平。

七、狠抓培优补差工作,抓好两头,推进中间,整体提高。重点把培优工作细化实化长效化,跟踪帮扶到底,把一切可能变为现实。

八、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奖罚条例。从班规到年级管理制度设计,坚持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为导向,完善各种奖励制度,弘扬文明正气,兴起比学赶帮的好风气。

九、加强班干部的培训,提高学生自治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和作息秩序。

十、班主任和育人导师要全面加强两睡到位检查力度,督导全体同学搞好宿舍内务卫生,按时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休息秩序。

面对“43651”工程,我们深感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无旁贷!我们深知高考只相信实力,不相信眼泪!为了“43651”工程的实现,我们甘当“三无人员”,披星戴月,真实付出,无怨无悔!为了“43651”工程的实现,我们发誓:师生同心,以一流的教风带动一流的班风学风,创造一流的业绩;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会付出100%的努力;结果虽然不能由我们来决定,但过程却由我们来掌控——我们决心以完善的过程去赢得最佳的结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我2014届!

推荐第5篇: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根据文本的叙述对相关内容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想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体验人物的感受,进行朗读训练,从而实现对人物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的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明白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战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越王勾践在吴国所受的屈辱和卧薪尝胆的过程。

难点:如何通过勾践所受屈辱和卧薪尝胆的文字描写,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仔细看!(在黑板画王的象形字),这个图案像什么?这个图在古代表示一件兵器,叫“钺”。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图就象征着权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

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第12课《卧薪尝胆》,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有两个王,一个是吴王夫差,另一个是越王勾践。老师上节课留了一个问题给大家:勾践和夫差一开始是什么关系?后来他们又变成什么关系? 二.精读

1.勾践是心甘情愿给夫差当奴仆的吗?你从哪知道的?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子读一读。

2.你读这个句子时重点突出“万般无奈”和“只好”这两个词,为什么?谁还会像他这样读? 3.奴仆大家见过吗?在你印象中奴仆是什么样的人? 4.在古代,奴仆指下等人。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一个人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交叉前伸,这就是女人。在古代女子见到男子就要这样卑躬屈膝。但即使女子这样卑躬屈膝男子还是会用手抓住她,随意打骂,这样的人就是“奴”。

5.还想看仆吗?一个人侧身站立,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让他走在大街上。

6.什么东西才会有尾巴?如果你后面被插上尾巴让你走在大街上,你有什么感受? 7.不仅这样羞辱他,还让他整天干重活,这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样的男人就是仆,在古代,这样的男人加上这样的女人就是“奴仆”,勾践夫妇到吴国就是去当奴仆的。

2.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勾践夫妇在吴国当奴仆干了哪些活? 3.指名回答,理解“舂米推磨”。 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一个人负责舀米,一个人或几个人负责推磨盘。(做推磨盘的样子、动作)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4.这就是屈辱之事。想一想,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到哪些屈辱之事呢?

5.养马驾车、舂米推磨这些事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是不是屈辱之事呢?那为什么对勾践来说是呢?

6.勾践除了要干活,他当奴仆后的起居生活是怎样的?

当奴仆前他的身份是什么?他穿的是?住的是?现在沦为奴仆他穿上了?住进了?还要给吴王?

他曾是国王受万人敬仰,享尽荣华富贵,如今在吴国不仅要受到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人格的侮辱。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文中的5个字包含了一切:受尽了屈辱。

7.这是饱含血泪的5个字,你读。这是无尽无止的屈辱,你读。这是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你读。

8.这样的日子勾践最终熬了过来。他们在吴国整整熬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这就叫“忍辱负重”。

9.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勾践在吴国的生活怎么样?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一改,你再读一读,体会勾践在吴国的生活又是怎样?“才”在句子中的位置变了,句子含义也就变了,读书要细心。

10.再请同学读一读这一段,把自己当做勾践读,也可以当夫差来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三年后勾践回国了,按理说他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可他是怎么做的呢?默读第四段。2.指名读,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勾践仅仅“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他还会做什么?

4.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

5.他坚持了多久?这就叫“坚持不懈”。现在你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了吗? 6.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需要吗?

跨栏飞人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因脚伤突发退出比赛后,他承受着外界的骂声,来自各界的猜测,自己内心的压力,以及身体的痛苦。经过十四个月的康复治疗和艰苦的训练,终于在全运会上再获金牌,宣告了翔飞人真正的“王者回归”。 7.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一副对联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学习了课文我们理解上联并不难,那下联呢?老师有个建议,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谁能给老师提个建议?(试着将建议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 五.总结延伸

1.卧薪尝胆激励了很多人奋发向上,它让我们了解了一段历史,一个人,像这样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负荆请罪”、“指鹿为马”、“完璧归赵”等,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2.勾践为了报仇雪恨,他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最终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战败后向勾践求和被拒,他选择了自杀,同学们想一想夫差自杀前心理会想什么?又可能会说什么?

推荐第6篇:卧薪尝胆

云阳学校三年级语文指导教学书

(编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

号)

课题:卧薪尝胆

课型:新授

主编人:张粉仙 审核人:陈春亚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2、情智目标:

(1) 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认字的能力和习惯。

(2) 正确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能反复多读,不丢字、添字,不读破句。 (3)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根据提示清楚地说出来。 【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投石问路,听觉感应: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最好看视频)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自学方法:

1、对照生字表,读准课文中的生词,每个词至少读三遍,难写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它;(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

2、大声地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正确;

3、词语或课文不会读的都可以请教他人。

知者加速:

完成前两项的同学,可以担任小老师,听小组同学读一读,评一评。

三、点拨检测

(一)、读通1自然段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小组自学要求:第一步读通§1)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通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个小组的两生读)

2、其他小组当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1,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你们小组成员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二)、读懂§1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1自然段,那么1自然段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1自然段,看看从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1自然段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1自然段的?(生:读懂词句)

(三)、读好1自然段

1、1自然段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1自然段)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四)、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1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四、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2~5

五、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灭(

免(

妇(

怒(

) 火(

晚(

扫(

努(

(二)知者加速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熟读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道德目标:乐意分享,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他人,能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 情智目标:

1、能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手段】

讲解+讨论互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填空引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读题)

请小朋友们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和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

二、精读感悟。

过渡: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谁?(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学互帮

自学提示: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较难词句

读通:正确:不添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二)、点拨检测

1、指名读。

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读好: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卧薪尝胆)。问:是谁在“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4、读懂: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指导朗读,重读“时刻”、“提醒”,学生练读体会。

5、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请用“——”画出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

2、3自然段。

过渡:令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1、读通,读懂,读好2自然段,自学要求同上

2、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自然段,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3、从2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4、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5、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6、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7、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纷纷劝说吴王灭掉越国。

8、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9、谁来读好这句。

10、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1、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2、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指导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指名复述。

(四)学习3自然段。

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指名回答。)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学:

学生各自轻声读第三段,思考: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穿:粗布衣;

住:石头房;

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3、发挥想象:除了这些,越王夫妇还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屈辱?生各抒已见。

小结: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本应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可是在吴国他却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三年,真是度日如年,受尽了屈辱。(板书:受尽屈辱)

(五)、理解第五自然段

1、、过渡:这些屈辱的日子让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三、综合训练

1、指导用“建议”造句。

(1)找出书上带有“建议”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话,总结 (1)、小朋友,学完这个成语故事,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教育他几句。 (3)、交流。(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这一环节的设计依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完成练习,同时也用教师所设计的练习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最小作业量,知者加速

(一)最小作业量

1、品读四字词语,理解积累。出示:(为练习4的读读背背!)

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1)、说说这些成语都是写谁的?

(2)、再次朗读,加深体会。

(二)知者加速

1、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一说)

2、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或成语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推荐第7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再 创 赤 矶 辉 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前,请允许我谈一点体会。在座的各位都知道赤矶中学曾经是无比的辉煌。然而,近几年来,赤矶中学的状况是“学校管理乱、员工人心散、教学质量差”。当我接手赤矶中学校长这一职务的时候,我心里很是忑忐不安,一是担心自己工作能力有限,二是担心辜负了上级领导的信任,有一种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感觉。然而,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境中求索,艰难中奋起。现实给了我们重生的机会,我和我们赤矶中学的全体老师决心为开创赤矶中学的新面貌而共同努力。今天我为大家作报告的题目是《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再创赤矶辉煌》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建设一支团结奋进、作风过硬的班子队伍

学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学校领导班子。学校干部队伍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长期的重点工作之一。校级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严于律已,勤政廉洁,是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以我校校训“求真务实、勤奋创新”为标准要求每一位领导,真正打造一支团结奋进、作风过硬的

班子队伍,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我校班子队伍的“团结、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作风已经形成。

2、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近几年,我校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已经凸显,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造就一支对事业忠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推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三大工程:充电工程、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具体做法是:

一)、专业引领。认真落实教师培训,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区内外教学研讨活动。

二)、骨干辐射。每学期组织骨干教师展示活动,通过示范课、讲座等形式,发挥这一群体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同伴互动。积极倡导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开展同题作课活动。上课教师写好说课稿,年级组教师写好评课稿,组织互动讨论,由于是同题作课,老师们对各教学环节有更深切的认识,评课能有的放矢,击中要害。

四)跨校交流。今年我们大力开展“请进来,走进去”的人才培养战略,积极开展与结对学校的帮扶活动,我校数学、英语老师多次到市十一中学习,我们请求实中学的数学、化学、物理等科目的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我们请区教研室胡主任来我校指导语文老师的集体备课。

3、培养一支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队伍

“尊重、理解、信任、激励、宽容、提醒”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原则。“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富有教养;知识丰富、勤奋刻苦;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的班风、学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记得前几年,当我们到求实、长山等学校参观学习的时候,我们很羡慕这里的学生——文明、好学、上进。如今,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积极上进的态度、文明礼貌的风尚也是令人感动的。早晨的校园书声朗朗,中午的校园清静幽雅、傍晚的校园生动活泼。

二、以质量为本,提高办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老师的声誉和形象,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几点工作:

一)很抓教学常规管理,我校教导处对教师的备、教、批、辅、改、析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格检查制度(每月一查),确保教师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每月一次的全校教师工作总结的例会上,表彰一批备、教、批、辅、改、析工作突出的老师,并让他们中的代表作典型发言。此举,极大的增强了教师搞好常规工作的意识,调动了教师搞好常规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我校规定每位领导每周推门听课不少于两节,真正让我们的领导深入课堂,走近老师、贴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探讨、总结经验。

三)抓好学校备课组建设,我校认真组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坚持做到“四定、五备、三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教研组活动内容,定中心负责人;定时检查。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四)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我们按照“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组织安排,课堂板书,课堂教态,专业技能,应变能力”等八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分 ,规范了教学环节,明确了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落实月考制度,每个年级,每月一次月考,初

一、二年级学校统一命题制卷,初三年级区统一命题制卷,考试中单人单桌,轮换监考,考试后统一阅卷,最后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一步搞好月考工作,我校初三年级与长山中学密切合作,联合阅卷。促进了交流,加强了比较,得到了提高。

六)认真开展“双语”拓展活动,我校为双语活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拓展活动贯穿在老师的每一节课中,比如语文课前的诗文诵读,英语课前的单词接力。每班开辟了双语专栏:名言警句摘录,

书法艺术欣赏,优秀作文展示。活动课时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本剧的改编、创编。在去年十一祖国60年庆典上,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创编的《愚公移山》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改编、创编课本剧的活动成果。每周一次的名著阅读活动,也是我校双语活动的一大特色,我校正着手筹备学生读书笔记、阅读感想的展览,进一步推动双语活动的大力开展。

六)建立激励机制,为了积极贯彻刘局长“三年打造赤矶辉煌”目标要求,为了更好的激励全校教师为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信心,我们建立了三个优先的激励机制,即教学质量突出者“优先绩效、优先评优、优先晋级”。总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论英雄。

三、以文、卫为本,提升学校人文品味

良好的育人环境离不开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为了给全体师生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标准化图书室建设,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精神生活。

2、多功能运动场建设,开展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校园文化角的建设,对每班黑板报、学校宣传栏进行升级改造,开展书法绘画等才艺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4、校园广播网建设,通过广播,用好人好事激励学生,通过广播,用经典音乐陶冶学生,通过广播,用国内外新闻启迪学生。精益求精、再创辉煌是赤矶中学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愿为赤矶中学美好的明天而竭尽全力。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江夏区赤矶中学

2010年4月6日

推荐第8篇:卧薪尝胆读后感

春秋末期,吴国和越国加入到争霸的行列。吴越两军在太湖中会战,结果越军战败,退守固城。眼看越国江山不保,越王勾践就向吴王夫差求和,送给吴国很多美女和珍宝。

勾践在吴国卑躬屈膝地服待吴王三年,才被放回越国。他将苦胆吊在床前,每天吃饭前、睡觉起来都先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以激励自己不忘在吴国受苦的日子,苦苦思索振兴越国的方法。终于,勾践平定吴国,从此越国变成了一个强国。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具有强大的耐心、克服困难的决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而要像勾践一样把困难变成一股前进的力量,不放弃,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想再学了,自暴自弃,成了一个不自信的、没抱负的人;有的人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自己是不幸的人,怨天尤人,成了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妨想想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想一想他是如何面对困难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放弃的。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像勾践一样不向困难屈服、不向失败低头的勇士,用自己的毅力和努力成就自己的明天!

推荐第9篇:《卧薪尝胆》读后感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了三年的马夫,可是勾践没有放弃坚定的信念,终于有一天勾践回到了越国,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卧薪尝胆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卧薪尝胆读后感【一】

雪,即使再美丽,终有一天也会融化。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山。我冤枉,我是无辜的?”于是,我把溜溜球递给了爸爸。我们以后不应该相信—他们(乞丐)。现在,在政府的重金大力整改下像如此的环境问题在浦东越来越少了,大片大片的绿色让我们的家园平添了几分清新和活力,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松懈?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国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大臣不同意,要吴王派兵杀了越王,免除后患,而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勾践夫妇来到吴国住进石头房,成天养马驾车,炊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干了三年,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越王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亲自下田耕地,晚上睡在柴草上,还在屋子了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要先尝尝苦味,提醒自己兵败会稽的耻辱,经过20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兵没了吴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的:做事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成功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永不放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卧薪尝胆读后感【二】

我觉得卧薪尝胆中吴王夫差、阖闾以及越王勾践发动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不仅让许多人流离失所,还让很多忠臣丧生。始作俑者就是吴王阖闾,如果吴王阖闾不发动攻击越国的战争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含恨而死,而他一死,吴王夫差就不会为了帮助父亲报仇而攻击越国,这次战争让越国的许多士兵因战乱而死,越王勾践为了活命也当了吴王夫差的马夫,但士可杀不可辱,我觉得越王勾践不是一个大丈夫。而吴王夫差为了替父报仇才发动的战争,这也可以勉强当做一个借口(谁叫你老爸先去攻打人家)。但越王勾践发动战争可能纯粹是因为为了报仇雪恨或为了吞并吴国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没有一个借口就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如果还有十个墨子也不能让越王勾践改变决心,越王勾践作为一代君主竟然情愿当吴王夫差的仆人,我觉得越王勾践就是一个懦夫,同时也是一个秦二世,发动不正义的战争,滥用战争。

卧薪尝胆读后感【三】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说的是:读了《卧薪尝胆》这篇课文之后,我掩卷深思,思绪万千。会稽一战,吴国把越国打败,当时勾践提出一个请求,就是以自己可以给吴王夫差当牛做马的条件,换取不要伤害一个乡亲。而夫差没有听取任何人的建议,痛快地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从此他白天亲自到田地里干农活,晚上就睡在普通的柴草房里,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里面苦汁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勾践的付出最终没有白费,趁吴国渐弱时把它灭掉,终于获得成功。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掩卷深思:越王勾践虽败不妥、忍辱负重、矢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一意孤行、放虎归山,导致惨败。想想我们的祖**亲也曾经备受欺凌与侮辱,中华民族也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忘不了圆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帽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击垮。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建立一个灿烂的新中国。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

作为成长在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以越王勾践为榜样,好好学习,牢记历史教训,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卧薪尝胆读后感【四】

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的美谈,今日再读《卧薪尝胆》一文,真是受益匪浅。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末年,越国和吴国争霸。吴王趁越国新君继位之际,想要灭了越国,结果出师不利,“赔了夫人又折兵”。吴王为了一雪前耻,日夜操练,两年后终于击败越国,使其退守在会稽山。越王勾践为了保住越国,只得派文种去求和,自己也俯首称臣,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前卒。三年后,越王回到越国,一改养尊处优的习惯,一心想着振兴越国。他将苦胆悬挂于座位上方,吃饭、喝水、睡觉前都不忘尝一下苦胆,提醒自己:会稽之耻不可忘。就这样卧薪尝胆了四年,越军大举伐吴,取得大胜。几年之后,勾践平定了吴国,成就了霸业。

故事中,越王勾践是个识时务、顾大局的人。在战败后,他为了保住越国,让自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惜委屈自己,卑躬屈膝地服侍了吴王三年。要是越王当初去和吴王决一死战,一定必败无疑。

越王勾践更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他时刻铭记耻辱,挑起振兴越国的重担,一方面礼贤下士,一方面与百姓同甘共苦。他没有因为失败而气馁,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强者。

漫长的学习征途中,也许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不会被吓倒,因为我懂得了卧薪尝胆的真谛,越王勾践将一直与我同行,我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推荐第10篇:卧薪尝胆说课稿

《卧薪尝胆》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三年级第四单元第12课《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文章讲的是“卧薪尝胆”这个典故,现在这个成语已经非常流行了。课文主要写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后来转败为胜,而战胜越王勾践的吴王夫差却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叙述精当,概括力强,段落总分结构明显,层次清楚。

二、说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相对容易,但在情感的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三、说设计理念

为了能在教学中能凸显卧薪尝胆的主题,我设计了倒叙学文的方式,以

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从而在故事中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

难点 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

六、说教学方法:以疑促读 情景陶冶 角色演绎

七、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复习词语 2.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深入学习,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3.对比段落,说说有什么不同? 4.漏掉哪些词?这样好吗?

5.指导学生读出勾践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

(二)学习第三段。

1. 自由读第三段,画出在吴国所受的耻辱。 2.想想:他们还会受到哪些耻辱? 3. 指导读好这段。

(三)学习第二段。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

2.勾践真的愿意去吴国当奴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万般无奈) 3.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4.谋臣们有什么建议?吴王又是怎么做的? 5.读出勾践的无奈和吴王的骄傲。

(四).总结深化卧薪尝胆。三.复述故事。 1.梳理文章结构。 2.自由练习复述。 3.展示。 四.课后小结。 1.赠予对联,深化主题。 作业:搜集破釜沉舟的故事。 教学反思:

1.对卧薪尝胆的讲解不够到位,因此学生感悟的不够深刻。 2.复述课文时间不充足,展示较少。 3.教师说的过多,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少。

第11篇:卧薪尝胆议论文

《卧薪尝胆》读书笔记

我在《史记》上看到了一个历史故事,叫《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故事内容讲述: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得胜的人应该断续努力,失败的人不应该泄气,不应该灰心,想一想自己错误的原因,争取反败为胜,为自己立点功劳。吴国在一次战斗中虽然胜利了,成功了,但是,越国打了败仗不一定不来报仇。正如老师、家长说的一句勉励我们的话:“成功不是永远的,胜利用不永恒,好成绩只表明我什么时候取得的成功,并不是一直都是这样。要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才可以做到这关键的一点。”所以,我特别努力,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胜利是一时的成功,而不是永远的成功。如果你想一直取得胜利,必须努力,让自己每次都可以胜利,而且是一件让人考验意志的事情!篇二:度势之勾践,卧薪尝胆,数度之功 1100字

度势之勾践:卧薪尝胆,数度之功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原意指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后多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成功不仅需要强大的意志和过人的能力,还需要审时度势的做出选择,在必要的时候做出一定的牺牲。唯有如此,才能够成就一方伟业,历史上曾有这么一个人物,便是审时度势之英雄,他就是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乃是诸王争霸的激烈时期,当时吴国与越国之间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役,吴国凭借着兵力的优势战胜了越国。而越王也因此作为战败俘虏被抓到了吴国,吴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任意践踏越王勾践的尊严,不仅不给他一个君王应有的礼遇,还派他去做一些奴才做的事情,比如去看守墓碑和喂养马匹。这极大的挫伤了越王的自尊心,不过尽管越王内心非常悲愤,但是他并没有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而是装出一副非常顺从的样子。因为他知道,一味的反抗只会遭来杀戮,那么更别提东山再起了。为了复国,他决定忍辱负重,瞅准时机再下手。然而审时度势并不容易,这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吴王要出门的时候,勾践便会随从,在前面给吴王牵着马。不仅如此,他还非常细心的照顾吴王的起居,尤其是吴王卧病在床的时候,更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心血。这样的举动,就算一颗石头,也会被温暖的。吴王又是有血有肉的一个大活人,很轻易的就被勾践的举动所感动。看到他这样尽心尽力的照顾自己,也没有再过分的难为勾践。他认为勾践已经心悦诚服的归顺了他,对他不再有防备,于是把他放回了自己的国家。

越王勾践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将自己在吴国所遭受的耻辱深深的印在了心理,并告诉自己一定要报仇雪恨,让自己的耻辱得以洗刷。为了不让自己的舒适的环境中沉沦,他并没有继续以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是每天都睡在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木板上,不仅如此,他还把苦胆吊在门口,时不时的就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让自己不忘记曾经的苦痛。

除了对自己进行严格约束,在治国方面他也力求进步,时不时的就会跟自己的臣子去民间体察民情,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力来寻找复仇的机会,这也就是他所找的那个合适的“势”。在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同时,越王勾践还对军队加强训练,将他们训练成为一支支骁勇善战的部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越国一步步走向了富强。

后来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之下,勾践向吴王进献,送去了一个貌美如花的美女,就是西施。有此美人,吴王夫差便只顾玩乐,无心于朝政,国家也逐渐从富强转向衰弱,直至不堪一击。而这时的越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正是复仇的好时机,越王构建开始发动战争,亲自率兵攻打吴国,最终取得胜利,一雪前耻,而吴王夫差则在羞愧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插画建议】长卷图。图画内容为勾践卧薪尝胆的过程。篇三:读《卧薪尝胆》有感 读《卧薪尝胆》有感

卧薪尝胆是大家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越王勾践战败被吴国俘虏后历经三年的苦其心志终成大业的典故,可是,除了这一句话,除了它告诉我们的要经历磨难才会成功的道理,大家对这段历史又了解些什么呢?

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李森祥所著的《卧薪尝胆》,这本书虽称不上有多著名,但着实给了我很多感触。当看完最后一个标点,各种情绪便一窝蜂的涌入脑海,仿佛自己不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心潮也随情节的发展不断起伏波动,透过勾践这个人物看到的是当时的整个社会,各种勾心斗角阴谋算计,以及那个一直坚持活下去只为复国的王在理想与现实间不断挣扎的矛盾痛楚与那颗不服输的心。 本书写的是越王勾践从做监国太子起直到成为春秋五霸最后一霸的辛酸历程:吴越战争的导火线,勾践与其父矛盾的恶化,在忠与义、国与家之间的挣扎徘徊,与吴檇李之胜、椒山之败,最后举国而降,忍辱负重入吴为奴,过尽千帆而回国后却居于马棚卧薪尝胆,颅悬双剑,七戒为王,十几年的精心布局,又因其臣子范蠡旁敲侧击煽吴北进并开凿邗沟之策,在不知不觉损耗吴国的人力物力后,勾践自断后路杀牛借粮却还其熟黍播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断其粮路,终以姑苏城的最后一缕炊烟击败了如此强大的吴国。

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这却是事实,几万人口的小国想战胜几十万人口的大国很多人看来都是南柯一梦,但勾践确实做到了,我不是一个政治家,没有办法专业地去批判这段历史,或者正确地去评价勾践这个人他的思想及作为,但我却想表达一下看完这六百多页后自己所受益的,所感触的,把我深深打动的一些方面:

一、范蠡与西施的爱情。

许是因为我住在西施故里,也算同乡,在中国四大美女中,一直对她多些偏爱和关注,却不想,这个美丽的女子最终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其实在她心中一直住着一个英雄,范蠡,同样,英雄难过美人关。范蠡与西施本是两情相悦的,他们也有机会可以放下残酷的现实去一个世外桃源谱写这段伉俪佳话,然而他们没有这样做,只因为两个字:责任。 “眼下越国的存亡与王的生命安全迫在眉睫,岂可再论儿女情长?!”

范蠡随越王入吴为奴,西施则赠与吴王夫差以做照应,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时战败的是越国,西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妲己或者褒姒呢?但无论如何,历史已是定局,也正是因为他们,勾践方可成为这春秋最后的霸主。在作者所描绘的字里行间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范蠡一代英雄保家卫国却守不住自己心爱女子的那种懊悔和无奈,西施一介民女却连一个和爱人过平凡人生的权利都无法享有的无尽凄凉与悲哀,如果说美丽是一个错误,难道,相爱也是错的?所幸,在越王称霸后,范蠡终选择放弃功名利禄,而选择与西施在羊肠小道上并肩看夕阳,过上那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

二、利与义的抉择。 这大多发生在两朝大臣的身上,在面对国家安危时是临危受命还是唯利是从?是愚忠还是择善变?毫无疑问,勾践还算是一个纳贤识才的人,文种与范蠡,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个则调兵遣将用兵如神,如果说石买是愚忠的,那么他们定是懂得因时制宜的,当越国接受夫差王卤薄仪的册封时,文种殚精竭虑地守国,而范蠡则随勾践入吴为奴用智慧为王为国遮风挡雨,其实,我知道范蠡作为一个爱击剑,爱远游,爱赏美的侠士,或许浪迹天涯的生活更适合他,但是,责任而毗邻于越的吴国,却有伯噽这么个圆滑而利欲熏心的奸臣,加速

了吴的灭亡,虽伍子胥一心为国为民,多次以死而进谏,而夫差却太过年少轻狂,不屑与勾践相较,听信谗言,妄想早日北上称霸,最终自食恶果。

在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这两个男子汉的巅峰对决中,不仅只是文韬武略的较量,更是意志精神的比拼,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或许这也算是性格决定成败吧。

对于利与义,怎么说呢,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兼得,但是要有技巧的去选择,在不破坏为人标准的前提下,把损害程度降到最低,而对于自己的国家,不阿谀奉承,坚决不做第二个伯噽,国安则家安。

三、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

为人者,可如此,奇也,更况为王乎?

其实,勾践卧薪尝胆已远不止三年,自入吴后,那颗一直悬着的心从来没有安定下来过,也曾好几次命悬一线,他不惧人们说他苟且偷生,却只为韬光养晦存一口气看那江山如此多娇。一路走来,他的霸气在历练中一点点的消磨,但生命力却愈加的顽强,尝粪问疾,装疯卖傻?这还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却受不得一点屈辱的监国太子吗?是的,一直是。当看着自己的子民良臣一个接着一个被屈辱致死,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物是人非,国不成国,家不成家,唯有暗渡陈仓穷尽计谋,得一生还于越。

“我倒要看一看,到底怎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忍耐力。”

我在想,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的背后,勾践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心酸与汗水?换做是我,怕是风吹日晒久了便撑不住了吧。

成功的道路一直是曲折的,我知道。正因为一些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最终还是完成了,所以世界上便多了一个词,叫做奇迹。但为什么它似乎从不曾发生在我们周围,则是因为我们自己从不敢去涉足罢了,所以也有了那句话:尝试了,你可能会失败,但不去尝试,你一定会失败。

记得最近在体育频道无意中看到有一个美国的翼装飞行爱好者杰布在中国张家界所展开的一次天门洞穿越飞行,当时就震惊了!但是,他完美的做到了!当时有记者曾问过他:如果摔死了怎么办?

“听天由命。”他如是回答。一步错步步皆错。

或许,这和当时勾践的想法一样,但他的代价更为沉重罢了,的确,他手里攥着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无论如何,他做到了。

有的时候,其实我也想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安静的地点安静的去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会太自我了,太平淡了,太没有跌宕起伏了呢?篇四: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卧薪尝胆阅读答案

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卧薪尝胆 [2]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卧薪尝胆 [3]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越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4] 后来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使自己成就了一番伟业!篇五:2015最新议论文素材--自强

人生当自强

什么是自强?: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积极进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自强:自己努力图强,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是在自爱、自信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不甘落后,勇于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自强,有助于克服意志消沉、性格软弱,从而振奋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自强: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自强的作用(对个人,民族) 1)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 2)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通向成功的阶梯; (3)自强不息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它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个人:自强,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对民族:是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强的表现:1: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 ; 2:自强是奋发进取,是狂风暴雨袭来时的傲然挺拔; 3:自强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 4:自强是对困难的蔑视,对挫折的回应,对成功的向往和渴望; 5:自强是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的汲汲动力,是在残酷现实中拼搏的中流砥柱; 8:自强是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勇往直前的勇气和魄力; 6:自强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的凌云壮志,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雄魂气魄; 9:自强是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决心,是振作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信念; 10:自强是一种困难压不倒,厄运不低头,危险无所惧的亮丽操守. (2)理论论据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

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不管出身高贵或贫贱,那是父辈的事,应自强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方海权

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高尔基《报仇》

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罗曼·罗兰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雷锋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佚名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孔子

工夫和坚韧使桑叶变成绸缎。(英国)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统帅和主宰。——高尔基《不合群的人》

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了人类勇于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战的无畏气概,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它体现为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就个人人格的独立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言,“自强不息”或表现为仁人志士在强暴面前的坚持正义,誓死不屈;或表现为在人生遭遇面前的奋发图强、绝不灰心。前者如有“史笔”之称,不向权势低头的董狐;后者如忍辱负重,成就千古大业的司马迁。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一精神的形象注脚。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温家宝总理在许多场合多次引用这两句爻辞,就是在强调这种精神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2]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久远不衰?权威的回答是:功在千年传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成败五元钱】50多年前,一个中国青年随着“闯南洋”的大军来到马来西亚,当他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兜里只剩下五元钱。50年后,他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位亿万富翁。他就是马来西亚巨亨谢英福。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也熟知他。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 1.5亿元。首相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并设法挽救该厂。他爽快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积重难返。谢英福却坦然面对媒体,他说:“当年来到马来西亚时,我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他从豪华的别墅里搬出来,来到钢铁厂,在一个简陋的宿舍办公,他象征性的工资是马来西亚币1元。3年过去了,企业扭亏为盈,赢利达1.3亿港元,而他也成为东南亚钢铁巨头。他又成功了,赢得让人心服口服。 谢英福面对成功,他笑着说:“我只是拣回了我的五元钱。” 【谁错了】故事之一:电影舞星佛莱德·艾斯泰尔1993年到米高梅电影公司试镜后,在场导演给他的纸上评语是:“毫无演技,前额微秃,略懂跳舞。”后来,艾斯泰尔把这张纸裱起来,挂在比利山庄的豪宅中。

故事之四: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故事之五: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理,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瑞士联邦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而他死后,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他的大脑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任其挣扎】朋友送我一个蝴蝶的茧。据说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紫色蝴蝶。一天,那蛹破了一个小口,我看着蝴蝶宝宝费力的挣扎着,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它好象筋疲力尽了,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小蝴蝶始终没能展翅飞翔,只是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后来才知道,正是我的性急和好心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我终于明白:没有痛苦和奋斗,人生永远不可能完整,就像没有挣扎的蝴蝶,永远不可能飞翔。

启示:关爱和伤害是一对矛盾,轻盈和臃肿也是一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没有任何人的帮忙,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冲破茧皮的蝴蝶虽然当时很痛苦,但能拥有轻盈的翅膀,从而能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有了那个人不当的关爱,小蝴蝶少了一些痛苦,但是,得到的是臃肿的翅膀,无法展翅飞翔直到死亡,关爱变成了伤害

【价值百万的答案】法国一个大富翁临死立下遗嘱,悬赏百万让后人猜他设下的答案,猜中者可得百万法郎。他的问题很简单,穷人最缺的是什么?到了规定时间,公证人员到银行保险柜里取出了那个人们望眼欲穿的答案,只有两个字:野心。

【道路是开辟出来的】: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城堡里住着一位貌若天仙的公主,方圆数百里的未婚男青年都想一睹公主芳容,更梦寐以求娶公主为妻。后来机会来了,城堡的主人国王,贴出一张告示,说所有未婚男士都有希望娶公主为妻,条件是他能够畅通无阻地连续三次走进城堡。另有附加说明是,在进入城堡前不可以后退,一旦后退就失去了求婚的资格。国王是一个地形迷,他命令手下在城堡周围修建了密如蛛网的迷途,看似交错纵横,实质路路不通。所以,很多求婚的都迷路了,许多人都不得不放弃。但是有一个小伙子连续三次敲开古老城堡的大门。他是扛着铁锹凿子,以及一大包干粮走进城堡的。他和其他求婚者不一样的是,在遭遇死路时,他用铁锹和凿子打通另一条路。就这样,一条路又一条路,总有一条是通往城堡的幸运之路。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无路可退的时候,如果退让,我们也许就会放弃一个很好的机遇。为什么我们不劈开

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摘自《粤港信息日报》作者 晓晓)

自强不息:是仁人志士奉行的坚强精神,他们为了祖国的兴旺发达,为了事业的成功,自强不息,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22岁就踏上了远游的征途。在近30年的野外考察中,为了探索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研究,他攀登绝顶,追溯源头,表现出了一位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最终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古今游记第一书”。读到这里,我被他这种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

古代的人尚且就有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现代的炎黄子孙又何不是这样呢?就拿今年八月的雅典奥运健儿来说吧!在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排球女将赵蕊蕊带伤上场,她这种为国争光的精神深深地激励了女排运动员。女排姑娘们在场上敢杀,敢拼,不怕失败,终于打败了俄罗斯队,使雅典排球场上奏起了中国的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新的领军人物张怡宁,在师姐王楠失利的情况下,鼓足勇气,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为祖国捧回了两枚金牌。唐功红在第二举失利的情况下,调整了心态,下定决心,宁愿死在赛场上,也要为国争光。结果在第三举中打破了世界记录,为祖国又捧回了一枚金灿灿、沉甸甸的金牌。奥运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他们个个都有“攀登绝顶、追溯源头”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个民族,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怎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读着《民族精神代代传》中的徐霞客成才的故事,我的眼前不光浮现了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场面,同时也给自己敲起了警钟,它时时提醒我,在学习上也应该知难而上,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要有勇攀科学颠峰的精神。 禁烟英雄林则徐: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我国的初期,即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战后的反侵略斗争中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詹天佑: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京张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这一铁路的建成,打破了英国和沙俄企图夺取铁路建筑权的迷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中国自己建设铁路的信心。

“人生不设限”

没有双手,你能做什么?没有双脚,你能做什么?如果没有四肢,你还能做什么?

他没有脚,却比我们站得更高;他没有手,却比我们触得更远。 尼克的没有四肢的人生说明凡事都能做,一切皆有可能。“当你抱怨没有鞋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而尼克不但没有脚,连双手都没有,可是他却做了那么多事情,是许多肢体健全的人也无法成就。他像一尊活的雕像,树立在每一个相信正直、坚韧、并努力改变命运的人的心里。是什么让尼克在困境中仍看见希望、热爱生命、绽放人生的光辉 ?他是如何战胜逆境、持守永不放弃的生命态度,实现梦想?

没有四肢的人生:尼克胡哲,出生澳大利亚,天生没有四肢,只得左下肢有一个“小鼓槌”连两根脚趾。但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活出了生命的奇迹。为人乐观、坚毅不屈。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房地产和股票投资者,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创办人;

励志语录 乐观: (1)没手没脚,没有限制 (2)如果发现自己不能创造奇迹,那就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奇迹。

挫折: (1)跌倒七次,要爬起来八次 (2)只要你一天没有放弃,那么你就还没有失败。 希望: 希望永远在,永远不要放弃

梦想(1) 你不能放弃梦想,但是可以改变方向,因为你不知道在人生的拐角处会遇到什么。 坚持和梦想:如果你正打算放弃梦想,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礼拜、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 坚持: 如果那是你想要做的,那么就走向它一次迈一步 自信: 你是相信你自己,还是别人对你的判断呢? 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将来的,不是环境,是态度。如果机会没来,就自己创造机会

天生残障,克服恐惧:因常遭同学奚落,他曾被拒到正常学校上课。他自怨自艾,“为何我会这样?我还有明天吗?”、“我不能结婚、不能工作了,就算有人嫁我,我也牵不到妻子的手!”他感到孤单、抑郁,甚至想自杀。父母告诉他:“你怎样看自己,别人便会怎样看你。”“那么说来,别人可怜我,只因我觉得自己很可怜。”面对没有手脚确是残酷的事实,小尼克的内心慢慢释然。开始适应残酷的生存环境,学会如何应付自身的不足,找到他人必须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方法,努力学习用两根脚趾执笔写字,积极融入正常生活。13岁那年,尼克看到一篇残疾人自强不息,完成一系列伟大目标的故事。他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目标。

积极人生,残而不废:尼克深觉生命里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环境,最可怕的莫过于来自内心的恐惧!想通了这点,尼克认定自己的残疾乃“上天的礼物”,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并努力不懈地学习运用“小鼓槌”及颈部肌肉,练成了自己穿衣服、吃饭、打字、游泳、骑马、钓鱼、足球、开快艇、打鼓??。“无手、无脚、无忧虑”,给无数绝望、甚至打算自杀的人带来了希望。

经过长期训练,残缺的左“脚”成了尼克的好帮手,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踢球、打字、写字或取物。“我管它叫‘小鸡腿’,”尼克开玩笑说,“我呆在水里时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他对滑板、足球也很在行,“最喜欢英超比赛”。他还能打高尔夫球。击球时,他用下巴和左肩夹紧特制球杆,然后击打。他首创了在冲浪板上360度旋转这样的超高难度动作,照片刊登在《冲浪》杂志封面。“我的重心非常低,所以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由于尼克的勇敢和坚忍,1990年他被授予“年度澳大利亚年轻公民”称号。 自强与自弃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一事无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洪战辉事迹说起

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起点,却可以选择生命的历程 洪战辉12年带着他的妹妹“小不点”艰难求学的故事,在无数的读者和网友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与深深地震撼。人们不吝用各种优美的语言来赞美他,一个普通的学生能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和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报道,这是多年来所少见的。因为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人们赞美的地方,特别是洪战辉身处逆境决不言弃的自强不息的那股精神,更是人们渴盼已久的。当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母亲因不堪父亲的拳打脚踢而离家出走后,家里所有的一切生活来源都断绝的时候,父亲病情的医治,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这一切都要依靠洪战辉。他从初中开始就一边求学一边打工赚钱,他在餐馆里给人洗过碗、在工厂里干过传递钉枪的活、卖过弹簧、在校园里推销过圆珠笔、书籍、英语磁带,电话卡??洪战辉用自己的行动和故事再一次向人们证明了“困境使人奋发,逆境使人成材”道理的正确性。在洪战辉的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与磨难,面对着这些痛苦与磨难,洪战辉不是不思进取、怨天尤人,也不是自暴自弃、向命运低头、为困难所击败,而是直面困难,正视苦难,用无比顽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与命运抗争搏斗,他挺过来了,他正开始走向成功。

第12篇:卧薪尝胆教案

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变序学文,指导朗读。

知识目标: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情感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夸一夸越王或教育吴王一番。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越国和吴国的地理位置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的心愿。

3.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不好?

二、导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一定都已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在干什么?

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他卧薪尝胆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谁愿意自告奋勇读一读?

3.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是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读读,想一想: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尝胆”懂吗?那么,卧薪尝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4.勾践是越国的大王,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板书:报仇雪恨)

5.帮助理解,指导朗读

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 )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 )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了一只苦胆,( )饭前,( )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和课文中比一比,看看老师漏掉的是哪些词?这样好吗?为什么?

6.学生自由读,比较,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7.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这几个词圈出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读出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的决心来!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屈辱是什么呢?

2.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勾践夫妇在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3.指名读。

4.为什么这些对勾践夫妇来说,是受尽了屈辱?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越国生活上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却还要_______________。

先同桌互相练说,再说给大家听。

5.对于勾践夫妇来说,这些就叫——屈辱!而且,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真是(板书:受尽屈辱)

6.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勾践,你在吴国受尽屈辱,度日如年,谁来读?

四、导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可是,越国的大王怎么会跑到吴国去受尽屈辱的呢?

2.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地读,可以在心里默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等等,待会儿告诉老师原因。

3.交流,板书:兵败求和

4.越国打了败仗,越国人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的?(万般无奈只好)

5.指导读

1、2句,读出勾践的万般无奈。

6.对此,吴国的谋臣和吴王各有什么反应呢?

7.指名读

3、4句。

8.交流。“后患”指什么?

9.指导读出骄傲的语气。

10.这一节懂了吗?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齐读)

五、导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最终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2.齐读第5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六、回顾第四自然段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当年是吴国的手下败将,当年是吴王的奴仆,今天竟然突降奇兵,灭了吴国!小朋友们,这正因为勾践二十多年来一直卧薪尝胆,有着报仇雪恨的决心啊!让我们含着对勾践的敬佩之情,再回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七、写话,总结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夸一夸越王勾践?那么,又想不想教育吴王一番?

2.出示写话要求:

根据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越王勾践,并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表示向越王学习的决心;

或者,想想吴王惨败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教育他几句。

3.交流

4.小朋友们,后来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就形成了一个成语——卧薪尝胆,意思就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八、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把《卧薪尝胆》的故事先讲给爸爸妈妈听,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2.建议好学的小朋友课后读一读《破釜沉舟》等历史故事,准备在阅读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兵败求和

转弱为强

(受尽屈辱)

(灭掉吴国)

第13篇:卧薪尝胆说课稿

《卧薪尝胆》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三年级第四单元第12课《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文章讲的是“卧薪尝胆”这个典故,现在这个成语已经非常流行了。课文主要写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后来转败为胜,而战胜越王勾践的吴王夫差却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叙述精当,概括力强,段落总分结构明显,层次清楚。

二、说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相对容易,但在情感的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三、说设计理念

为了能在教学中能凸显卧薪尝胆的主题,我设计了倒叙学文的方式,以

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从而在故事中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学习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 难点 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

六、说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法 小组合作法 朗读感悟法

七、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找找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直入文本,初读文本。

(二)、走进卧薪尝胆,感悟催人奋进

1、通过初读文本,直接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具体的文字,了解卧薪的意思,了解尝胆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理解勾践这样的行为就叫卧薪尝胆。

2、当学生初步说出卧薪尝胆的意思时,教师提问,这样卧薪尝胆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讲目光放在第一句,引导学生说出勾践卧薪尝胆的目的就是报仇雪恨。

3、然后让学生深入勾践的内心,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放着豪华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这样折磨自己,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让学生再次明白勾践卧薪尝胆的目标就是报仇雪恨。

4、教师再次提问,仅仅每天睡柴草尝苦胆就能报仇雪恨吗?他还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发现文段中的一小句话,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然后提问,这也叫卧薪尝胆吗?让学生明白这也是卧薪尝胆。

5、抓住文章的空白想象当越国的每一位臣民看到贵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尽然亲自下田耕种时,睡柴草,尝苦胆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感悟催人奋进。

6、报仇雪恨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力量,抓住第一句中的不忘,疏通本段,勾践什么时候不忘报仇雪恨,学习段落写法,学习段落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仇恨让勾践如此的不忘呢?转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三)、走进忍辱负重,感悟以屈求伸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勾践在吴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你能理解勾践的做法吗?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三年感受屈辱这个词语的含义,提问学生,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这也叫卧薪尝胆?而勾践面对屈辱毫不退缩。这就叫,引出忍辱负重、以屈求伸。

(四)、待到羽翼丰满,终能报仇雪恨

1、就是这样的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将个人的屈辱化成了两个词:发奋图强、救亡图存,然后让学生想象当越王勾践回国以后,看到国家的颓废败落,想起当年的兵败会稽差点灭国,与他三年里在吴国所受到的遭遇相比,这还仅仅就是屈辱吗?让学生理解,一个国家差点灭亡,这对于越国的最高的统治者越王来说,对于身为越国的每一位子民来说,这就叫做----耻辱,让学生理解屈辱和耻辱的区别。以兵败为耻,以国破为耻,怎么养才能摆脱这种耻辱呢,之后,勾践将国破家亡的耻辱化成了两个词----卧薪尝胆

催人奋进。

他正是这样做的,再次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就顺理成章。

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生字努字的拆字学习,理解不做奴仆的方法,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学生思考,努力指的是什么?是卧薪尝胆吗?是啊,通过二十多年的卧薪尝胆,通过二十多年的催人奋进,理解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五、总结升华,牢记卧薪尝胆

1、此时的勾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定格为励志的形象,励志的典范,出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学生知道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2、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历史。学到这里,那么此时的卧薪尝胆,还仅仅就是睡柴草尝苦胆吗?还仅仅就是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吗?它又有了更大的含义,你知道吗?引导学生理解卧薪尝胆就是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从而真正了解卧薪尝胆的含义。 总结全文,梳理文章:让我们记住这八个词语----让我们自勉----更让我们牢记----卧薪尝胆。

六、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故事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第14篇:《卧薪尝胆》读书笔记

我在《史记》上看到了一个历史故事,叫《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故事内容讲述: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得胜的人应该断续努力,失败的人不应该泄气,不应该灰心,想一想自己错误的原因,争取反败为胜,为自己立点功劳。吴国在一次战斗中虽然胜利了,成功了,但是,越国打了败仗不一定不来报仇。正如老师、家长说的一句勉励我们的话:“成功不是永远的,胜利用不永恒,好成绩只表明我什么时候取得的成功,并不是一直都是这样。要想无论什么时候都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才可以做到这关键的一点。”所以,我特别努力,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卧薪尝胆》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胜利是一时的成功,而不是永远的成功。如果你想一直取得胜利,必须努力,让自己每次都可以胜利,而且是一件让人考验意志的事情!

第15篇:《卧薪尝胆》教案

设计理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已被我们很多老师所认可,将它放置在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不仅是在训练和发展学生的一种语文素养和技能,同时也是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发现去感悟得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学校也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长期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读”模式,即“读通→读懂→读好”。

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说是语文阅读的起步阶段,低年级时他们主要学习和积累大量的汉字词语,在此基础上,三年级开始就凭借这孤立的汉字,词语进入到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段、篇的学习。这中间的一个跨越,“朗读”将成为一座最好的桥梁。“三读式”的引进正符合他们的这种需要。然而一开始我们往往只把这“三读式”作为老师课堂中的一个操作流程或者说是课堂组织的方向。至于学生他永远都只是跟着老师在走,而我却觉得这样对待“三读式”是片面的,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训练发展学生读书技能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主,自能读书的习惯。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读”从另一角度讲也正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这样好的读书方法如果能为学生所用,那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达成了吗?因此面对《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教者正是从这一点考虑出发打破常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凭借教材引领学生掌握“三读”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读书高手,他要为大家读一个故事,名字叫“卧薪尝胆”。(想!老师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你觉得他读的好听吗?为什么会觉得好听呢?(指学生说,教师借机板书)

3、那你们想不想和他读得一样好听呢?(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好吗?(出示目标: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读通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要读好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点一点的来。让我们先来读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读通)

你觉得怎样才是读同呢?不忙着回答,老师先请两个同学来读一遍,大家听一听,当当小评委。(指名两生读)

2、小评委,说说你听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评,师借机概括:正确: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来做到这些才叫读通啊。你们现在也来试着读通,同桌两生互做评委

4、你觉得同桌读的已经达到读通要求的,请他站起来(生站起)

你们有什么小经验告诉坐着的同学,怎样才能读通呢?(生说:仔细看清……)

5、还没读通的同学,吸取一下他们的经验,认真仔细的再来试一次。

三、读懂

1、读了这么多遍,读通了,那么到底在讲些什么,你读懂了吗?(出示:第二步读懂)这就是我们读好书的第二步:读懂。

2、再请大家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读一下,看看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读后说,理解:征服)

3、现在谁能不看书把你读懂的内容连起来给大家说说。

4、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读懂的?(生:读懂词句)

四、读好

1、我们都读懂了,知道了吴国和越过都想征服对方,把对方打倒。如果你是吴国的大王,你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说)如果你是越国的大王呢?

2、有了这样一种想法,那这时谁能来读读这句话,看你怎么读。(指读)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呢?

3、他通过我们刚才的想象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所以读的这么好!你也能读好吗?(指名连起来读好)

4、太好了,老师觉得跟录音机里读得一样好,在给你来点音乐,肯定会更好。

5、配乐齐读。

五、小结

1、同学们,到现在我们把读好了,想一想看到现在对于要读好这一段话,你有了哪些收获呢?(指定说)

六、读通,读懂,读好§

21、按照这样的步骤,用上这些方法我们再来读好§2,好吗?第一步读通,我们同学自己来试一试。(学生读通)

2、读通了吗?请同学来读读。

3、评一评,是否读通。齐读。

4、从§2中你读懂了些什么或者还有那些疑问?指名说。

5、连起来说说§

26、会嵇一战,越国打了败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践,此时你是什么心情?(生说)

7、是啊,勾践十分难过,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万般无奈,只好……当奴仆。同学们看着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8、谁能来读好这句话呢?(指读)

9、吴国的谋臣们知道了,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他们有的说有的说。

10、同学们作为吴国谋臣中的一员,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说)

11、谁来读好这句。

12、可是吴王呢,这时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他说________,答应了勾践的要求。

13、谁来当当骄傲的吴王,读好这句话。

14、一句句都能读好了,连起来试一试(指读)

七、小结

1、同学们,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只来得及读好1~2自然段。从这节课中,大家又学到了那些新本领呢?(生说)

2、今天课后,就请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听,然后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来读好3~5段。

板书: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读好:有感情,想象,体会……

读懂:理解内容:弄清叫难得词句

读通:正确: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第16篇:卧薪尝胆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课文《卧薪尝胆》(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文章中有两个国家的皇帝,一个是吴王夫差,一个是越王勾践。

3、读准这两个词。

二、初读第四小节,理解“卧薪尝胆”

1、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 ——(勾践) 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 ,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2、你们说得真不错,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解释了“卧薪尝胆”这个词,请你赶紧去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勾践“卧薪”的意思,用波浪线画出“尝胆”的意思。

3、引读:原来越王勾践就是这么来卧薪尝胆的呀!白天——

4、同学们,贵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回到越国之后,本可以每天都睡在柔软的绫罗绸缎之上,本可以每天都享用山珍海味,可是,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夜晚睡在柴草之上,饭前还要尝尝苦胆的味道呢?请你再去读读第4小节,找出原因。

5、生交流,师随机评价。(你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问题!)重点理解 “兵败会稽” “报仇雪恨”(雪:除去)

三、学习1-2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让我们穿越历史,来到两千多年前的一场战争中寻找故事的起因。 1.这场战争的双方分别是——吴国和越国。

作为交战国,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当然都想(引读)——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然而,战争总有胜负。会稽一战,结果如何?

2.战争结果——越国打了败仗。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的地位自然一落千丈。此时,他是怎么做的呢?

【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3.学习第二节第二句话——感悟越王勾践“万般无奈”。

(1)抓住“万般无奈”、“只好”,体会越王勾践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内心的痛苦挣扎。

A、越王勾践,他是一国之王啊,他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吗?从哪看出来?

“万般无奈”是什么意思,你理解吗?(实在没有办法) 带着你的理解读好“万般无奈”

(万般无奈”“只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勾践昔日为王,今日被迫为奴的无奈,可见作者的用词多准确啊。)

(2)借助象形文字,理解“奴仆”。

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他的主人可以对他想打就打,想骂就骂。随时可以把他买了或杀了。堂堂一国之君受到这样的羞辱,实在是屈辱啊!

B.你们知道勾践为什么非向吴王求和不可吗?(学生自由说) 师引导: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如果与吴王决一死战,就会牺牲更多的越国士兵,百姓的生活会更惨,国家也就会灭亡。越王勾践除了向吴王求和当奴仆是别无他法了。

(师:从养尊处优的一国之君到生活悲惨的奴仆,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可想而知,而勾践宁可自己受辱,也要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4)指导朗读这句话。(用你的朗读来再现勾践内心万般无奈的痛苦抉择)(板书:兵败求和)

过渡:面对夫差的求和,吴国的谋臣们是什么意见?(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4.学习第二节

三、四两句——感悟吴王夫差“非常骄傲” (1)设想:吴国的谋臣们会如何劝说夫差?

(2)理解“建议”并练习造句(放在句子不同部位练习)。 出示:吴国的谋臣们纷纷建议(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过渡:谋臣们的建议,吴王采纳了吗? (3)“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读出骄傲

三、学习3-4自然段,了解故事经过

1.勾践夫妇来到吴国,他们究竟受到了怎样的耻辱?请你仔细读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勾践夫妇受到屈辱的语句。

在吴国,勾践夫妇穿的是(

),住的是(

),做的事情是(

)。这样的生活一共持续了(

)年。 2.看图理解“舂米推磨”的意思。

“磨”,由上下两个圆圆的石头做成的,可以把米磨成粉。大磨盘需要几个人配合才能工作。一个人负责舀米,一个人或几个人负责推磨盘。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

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这些就叫——受尽屈辱,(板书:受尽屈辱)——读词

4、谁愿意把勾践受尽屈辱的场面读出来。(指读) 评价:

不好——从你的朗读中,我还不能感受到勾践所受的屈辱之多,屈辱之深。 好——你仿佛把勾践受尽屈辱,吃尽苦头和折磨的样子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越王勾践的“辱” !——齐读

5、指板书:一个“尽”字,足以说明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肯定远远不止书上所提到的这些,你还能想象到他会受到哪些屈辱呢?(吃剩下的饭菜;被吴国的大臣取笑讽刺挖苦,说他无能等。)

补充:夫差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每次坐车去玩,总叫勾践拿着马鞭,在车子前头奔跑。吴国的老百姓就指指点点地说:“大家快来看,这个人就是越王,真丢脸啊!”勾践惭愧得恨不得有个洞可以钻进去。

还有比这更屈辱的事呢!

一次,夫差却得了重病。勾践主动用嘴巴尝了夫差的大便,并说自己懂得中医,从又苦又酸的大便中知道这跟春夏的气味相调和,是很好的征候。夫差非常感动,觉得勾践对自己十分忠心,病好之后就释放勾践回了越国。

为了自己国家的百姓能够得以生存,为了将来自己的国家能够东山再起,越王将这些屈辱全都忍下来了,这叫做忍辱负重。

过渡:就这样,他们在吴国整整(引读——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6.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

比较句子: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他们在吴国干了三年,回到自己的国家。 你能体会出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多了“整整”、“才”,反映出勾践夫妇饱受屈辱,备尝艰辛,历尽磨难,也有着他对国家无尽的思念。“三年”,对于平常人来说,不应该算是很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在敌国干着粗活,受尽了屈辱,度日如年的国王来说,那是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7.越王勾践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他没有忙于享受君主的荣华富贵,而是“时

刻不忘报仇雪恨”。引读第四自然段。 白天,越王勾践不去欣赏宫女的欢歌笑语,而是(亲自下田耕种),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晚上,越王勾践不去铺盖绫罗绸缎的锦被,而是(睡在柴草上),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每顿饭前,越王勾践不去品尝山珍海味的鲜美,而是(尝尝苦胆的苦味),因为他没有忘记报仇雪恨……

8、那么,是不是就这样晚上躺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尝尝苦胆的味道就叫做“卧薪尝胆”了呢?那我也可以做到啊!人人都可以做到卧薪尝胆了!

当然不是,除了这些,他还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1)勾践还会干什么?自读第4节

(2)拓展:只是耕田就能使越国强大吗?他还会做什么?

引导:不断钻研兵法使兵队强大;钻研经济农业,使越国富强;还善用谋臣,批阅奏章……

为了使越国强大,他做了这么多事情,这就叫“发愤图强”(板书)——读词

9、卧薪尝胆除了要忍辱负重,还要发愤图强。可是,如果只干了一天两天,国家会不会变得强盛? 越王勾践坚持了多久?——二十多年,这就是一种精神,我们叫做坚持不懈——(板书)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故事结果

1.最终,他的愿望达到了吗?读第五自然段。(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2.指导朗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越王勾践的努力没有白费啊!一起读。

“终于”——好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来今天的胜利啊!现在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扬眉吐气、苦尽甘来了!——再读

五、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1.三年的忍辱负重,二十年的坚持不懈,皇天不负有心人,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此时,你们认为“卧薪尝胆”仅仅是指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读懂了更深的含义?

(指名说)卧薪尝胆,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卧薪尝胆,它体现了一种精神。

同学们,勾践通过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在生活中要不要具有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呢?举例说。如我国坚持不懈地申请举办奥运会,终于成功的例子;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突破。

六、回顾 故事内容,讲述故事

1.好故事要学会分享。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如果抓住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再加以一定的发挥,你就能把故事内容生动地讲述出来了。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纲,谁能看着黑板把卧薪尝胆的故事给讲述出来? 板书:

卧薪尝胆

起因:兵败求和 勾践

经过:忍辱负重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结果: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第17篇:成语故事

空城计: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隔岸观火: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攻赵,节节获胜,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带着厚礼到秦国拜见应侯范雎说:“武安君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范雎被说动了,面奏秦王说:“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决定让白起再次挂帅出征。白起推辞说:“廉颇精通战略,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拒不答应。秦王大怒,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范雎又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国去,肯定是个祸害。”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赐剑自刎的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调虎离山: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公元199年,江东的孙策欲向北推进,夺取江北卢江郡。可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硬攻不行,便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刘勋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干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第18篇: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txt当你以为自己一无所有时,你至少还有时间,时间能抚平一切创伤,所以请不要流泪。能满足的期待,才值得期待;能实现的期望,才有价值。保持青春的秘诀,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是生活决定何种品位,而是品位决定何种生活。成语故事大全 南柯一梦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膝俄,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尊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尊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尊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田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河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后生可畏

【读音】 hòu shēng kě wâi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 【近义词】 少年老成、长江后浪推前浪

【反义词】 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成语出自 《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各得其所 【汉语拼音】gâ dã qí suǒ

【词语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舒适的位置或安排。 【字词解释】所:好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各自得到自己想要的安置。 【成语性质】中性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构成】主谓式:各|得其所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汗流浃背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然太难临头。”杨敞在房里来回酸步,却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成语出处《汉书·杨敞传》敝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徒唯唯而已。

成语释义“浃”,湿透,出汗多,湿透脊梁。形容满身大汗。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过度。

取长补短

注音】qǔ cháng bǔ duǎn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滕文公上》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扬长避短

【相反词】故步自封

【成语例句】

◎ 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 靠的是开放和合作,靠的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靠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 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取长补短,分工协作,有利于各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雪中送炭

【注音】xuě zhōng sòng tàn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典故】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帮助及时

【近义词】雪里送炭

【反义词】落井下石、投井下石

【其它使用】

◎ 对于精疲力竭的种棉人和管棉人来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 这真是"雪中送炭",他反复阅读,并按照文中介绍的办法试着学习,效果灵验。

◎ 好,华侨同胞,真是雪中送炭!走,你跟我一起面交孙先生。

画饼充饥

【注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出处】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用空想来安慰

【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事

【反义词】名副其实

【灯谜】饼干图

【英文】feedonillusions

【成语举例】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其它使用】

◎ 赵丹走过去一把抢过那画,扮了个鬼脸道:"有什么好笑,画饼充饥嘛。"

九牛一毛

拼音:jiǔ niú yī máo 解释: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微不足道

示例:唐·王维《与魏居士书》:“然才不出众,德在人下,存亡去就,如~耳。”近义词: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词: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 恒河沙数 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直爽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用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栩栩如生,衣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色最后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小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互相交流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综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时专门卖弄小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模作样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现少什么呀。”

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也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说着,用心在瓶口画了一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童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装花的瓶,岂不成了天大笑话。”说着,把画撕个粉碎。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南柯一梦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膝俄,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尊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尊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尊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田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尊。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尊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河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囫囵吞枣

【注音】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相近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相反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英语】bolt

【成语例句】

◎ 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 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 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 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水落石出

【拼音】shuǐ luò shí chū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很有文采。他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出两篇《赤壁赋》。他借着酒兴,在《后赤壁赋》中描绘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典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释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近义词】真相大白、原形毕露

【相反词】匿影藏形

【邂逅语】大海退了潮

【英语】doubtswillclearupwhenfactsareknown

【成语示列】

◎ 惟事实胜于雄辩,将来总有水落石出之一日耳。

◎ 我笨拙地屈指计算着明天什么时候是最低潮,想依靠曾经掩护它的潮水来揭露它的秘密,看一个水落石出。

◎ 他相信,这事不是大家出去搜索,所能水落石出的,他必须亲自出去寻访,才有眉目。

◎ 我也不再苦思冥想这事到底是谁干的,我不是克格勃,也不是福尔摩斯,我可没本事把这事查个水落石出。

◎ 他下了决心,非看她个水落石出不可。

一叶障目

【拼音】yī yâ zhàng mù

【成语故事】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出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毛泽东《论持久战》

【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成语举例】我们不能一叶障目看不见森林。

两只毛毛熊

两只毛毛熊

有两只毛毛熊,长得都挺可爱,就像玩具柜台里那种毛绒绒的玩具熊。

它俩一个黑,一个白。一个叫小白,一个叫小黑。

它俩还都会捉鱼。

为了比赛它们谁更勤劳,它们还把捉的鱼挂在了屋檐下,意思是说:看看吧!看谁捉得多!

狡猾的狐狸猜到了它俩的心思,就悄悄地找到小白,说:“这样吧,我来帮你一把,每天我都把小黑的鱼偷吃掉两条,这样一数鱼,保证你比它多!”

小白听了快活得直蹦:“好!就这样!我一定为你保密!”

果然,第二天比赛时,小白胜了。

可是,第三天比赛时,小白的鱼却比小黑的鱼少了一条。 原来,狡猾的狐狸也找了小黑,对它说:“这样吧!我也来帮你一把,我每天都把小白的鱼偷吃掉两条,这样一比,保证你多!” 小黑也得直蹦:“好!就这样!就这样!我一定为你保密!”

就这样,狡猾的狐狸一会儿帮帮这个,一会儿帮帮那个,天天把肚子撑得圆滚滚的。而两只毛毛熊却一直蒙在鼓里,后来,当它们终于明白了这一切,要找狐狸算帐时,狡猾的狐狸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了。

草船借箭

【拼音】cǎo chuǎn jiâ jiàn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出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他人的力量

【灯谜】孔明造箭

【成语示列】他很佩服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计谋。

【其它使用】

◎ 一些主要情节,如险走柴桑,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也进行了艺术加工,并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东张西望

【拼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成语故事】湖广襄阳府枣阳县蒋兴哥娶本县王公女三巧儿,两人十分恩爱,兴哥到广东去收帐,一年多没有回家,三巧儿请算命先生算卦说近日就会回家。她一心盼丈夫回来,每天外出东张西望,却引来青年陈商,最终把蒋兴哥的幸福家庭拆散。

【出处】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

【解释】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乱看

【近义词】左顾右盼、三心二意

【反义词】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谜语】一时看两头

【邂逅语】出洞的老鼠

【英语】starewildlyabout

【成语示例】

◎ 他东张西望看了一会,发现就在山背后的树林中间,有一大片黑色的、光秃秃的地方。

◎ 它们会东张西望及时拍摄红外线图像,并将其传回地球,供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进行分析研究。

◎ 突然,会场上上千的干部都敏感的抬起头来,互相东张西望,寻找谁是小脚女人,空气紧张起来。

◎ 至于我,一个人东张西望地走来走去,我还是回到路上来。

◎ 我刚坐了不久就觉得百般不适,不断变换姿势,又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起来。

嫦娥奔月

【拼音】cháng ã bēn yuâ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典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飞向月球

【成语造句】

◎ 第一部短片是关于嫦娥奔月的历史考察,影片把人们视野带到了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

◎ 说古有新闻而今之新闻实出古之新闻,便无异于说汽车源于木牛流马,飞机来自嫦娥奔月。

◎ 尹高山毫不思索地说:"这有什么好说?,象嫦娥奔月那样呗!"

【拼音】cháng ã bēn yuâ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典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飞向月球

【成语造句】

◎ 第一部短片是关于嫦娥奔月的历史考察,影片把人们视野带到了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

◎ 说古有新闻而今之新闻实出古之新闻,便无异于说汽车源于木牛流马,飞机来自嫦娥奔月。

◎ 尹高山毫不思索地说:"这有什么好说?,象嫦娥奔月那样呗!"

门庭若市

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他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豫,门庭若市。

成语释义: 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第19篇:成语故事

名落孙山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能然是榜 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森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 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进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江郎才尽 出处《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故事中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 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平淡得一无可取。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 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 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 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开卷有益

释义 ‚开卷 ‛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 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 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 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 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 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 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 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 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 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 疲劳。‛ 四面楚歌

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休戚相关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 也。‛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相连。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 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 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 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 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 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 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 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 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 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 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 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 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 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功在萧何,失败也在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由于同一个人。 故事:刘邦在做汉王时,韩信投奔到他门下当了一名小官,因没法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便逃走了。丞相萧何听说韩信走了,带了随从连夜追赶。追回以后,萧何推荐韩信做了大将军。从此,韩信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朝立下了累累功勋。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对韩信却不放心了,就解除了他的兵权,改封为楚王,后又降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去讨伐代相陈豨。因韩信与陈豨曾有交往,有人乘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密说,韩信见陈豨事败,正在谋划造反。吕后听了,与萧何商量出一个计策,把韩信骗进宫中,当场杀害。当初,极力推荐韩信做大将的是萧何;后来设计杀韩信的也是萧何。所以,人们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呕心沥血

故事: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卧薪尝胆

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门庭若市

故事: 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他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第20篇: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是一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 一天,他看见一个当差的人,慌慌张张地从仓库里出来,边走边往衣袋里塞什么东西。张乖崖马上叫住了这个人,发现他偷了一文钱。这个当差的人,支支吾吾了半天,见实在混不过去了,才承认是刚从库房里偷来的。张乖崖让便人将他押回大堂,下令拷打。那人很不服气,大声地喊道:“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乖崖一听大怒,怎么还有这样的人,明明犯了错,还要顶撞,就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写下这样的判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一文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文钱。”判决完,张乖崖下令,斩了这个当差的人,警示众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过失虽小,但一旦长期积累,很小的错误,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柔软的绳子可以锯断木头,一滴滴的水滴可以穿破顽石,所以只要我们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小的力量也能完成艰难的事情。那么,如果我们在学习上也能像水滴那样,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坚持不懈,一心一意地学习,思考,就一定能把学习上的“顽石”“滴穿”,最终取得成功!

谢谢!

2011.5.18

中国古代诚信小故事汇编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释义〕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努力,事情总会成功。〔典故〕宋朝时期,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担任县令。他为官清正廉洁, 而且非常痛恨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官吏。当时社会上有很多小官吏都偷偷摸摸地将国家的钱财据为己有。张乖崖心想一定找个机会整治一下他们的这种行为。

一天,他办完公事就在官府周围散步。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小官吏从库房里溜了出来。这个小官吏神情慌张,左顾右盼,十分可疑。张乖崖觉得他很奇怪,就把他叫了过来问话,结果发现他在自己的头巾里藏了一枚铜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不过,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 张乖崖本来就很痛恨偷盗国家财物的人,听到小官吏的这番话,他更加生气了,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在判决书(judgment)上判道:“假如一天偷一个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个铜钱。同样如果用绳子(cord)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被锯断。水滴石头,石头也会被滴穿。”最后判那个官吏为死刑。[学习]小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一天天积累下来就有可能变成大错。发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及时改正,防患于未然。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诚信》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演讲稿

话说诚信被那个「聪明」的年轻人投弃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着,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岛上。「诚信」就躺在沙滩上休息,心里计划着等待哪位路过的朋友允许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诚信」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乐轻松的音乐。他于是马上站起来,向着音乐传来的方向望去,他看见一只小船正向这边驶来。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写着「快乐」二字,原来是快乐的小船。

「诚信」忙喊道:「快乐快乐,我是诚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吗?」 「快乐」一听,笑着对「诚信」说:「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诚信就不快乐了,你看这社会上有多少人因为说实话而不快乐,对不起,我无能为力。」说罢,「快乐」走了。

过了一会儿,「地位」又来了,诚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诚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吗?」「地位」忙 把船划远了,回头对「诚信」说:「不行不行,诚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来之不易啊!有了你这个诚信我岂不倒霉,并且连地位也难以保住啊!」

诚信很失望地看着「地位」的背影,眼里充满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着等。

随着一片有节奏的却不和谐的声音传来,「竞争」们乘着小船来了,「诚信」喊道:「竞争,竞争,我能不能搭 你的小船一程?」竞争们问道:「你是谁,你能给我们多少好处?」

「诚信」不想说,怕说了又没人理,但「诚信」毕竟是诚信,他说:「我是诚信……」

「你是诚信啊,你这不是纯心给我们添麻烦吗?如今竞争这么激烈,我们『不正当竞争』怎么敢要你诚信?」言罢,扬长而去。

正当诚信感到近乎绝望的时候,一个慈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孩子,上船吧!」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船上掌着舵道:「我是时间老人。」

「那您为什么要救我呢?」

老人微笑着说:「只有时间才知道诚信有多么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因翻船而落水的「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诚信,快乐不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

卧薪尝胆成语故事
《卧薪尝胆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