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岳彬简历(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6 06:08:4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岳超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

出生年月:

学历:

政治面貌:岳超 1991.11.08 本科 党员 性别: 民族: 专业: 联系电话: 男 汉 艺术设计 18697408208 毕业学校: 海南师范大学

住址: 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

电子信箱: ycksfd2013@sina.com

自我介绍: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并且工作负责,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并且适应能力强,有集体荣誉感,具有团队精神,做事投入认真,对事对人都有一股热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我的自身综合素质信仰、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让我学到了除了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一定销售能力,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喜爱网络知识、书籍等,对新技术、新知识有浓厚兴趣。 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信念!

工作经历:

2013.6—2013.9

海南盛星装饰公司销售专员

简介:民营企业,室内外装潢

工作描述:在这段时间我学习了很多社会经验,公司的团队让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工作负责电话谈单、跑单、客户维系等。

个人能力:

获奖情况:

计算机水平:

其它: 海南青年设计大赛入围奖海南师范大学毕业作品优秀奖 能熟练使office3Dmax cad ps等办公和设计软件 懂艺术学,会设计,有写作能力,爱好运动

教育培训:

2009.9--2013.6 海南师范大学 本科

担任班内学习委员

2012.9--2012.9 海南舜里设计培训公司培训班

在培训班获得优秀学习毕业生

推荐第2篇:求职简历岳彩岭

岳彩岭—简历

个 人 简 历

基本信息

姓名: 岳彩岭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85-07-07籍贯: 河南洛阳 身高: 175 cm政治面貌: 党员

身 份 证: 15222119807073612民族 : 汉族

毕业学校: 河南科技大学所修专业: 市场营销 最高学历: 本科工作年限: 四年

健康状况: 优秀职称:助理经济师自我评价

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下属一煤矿从事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近4年,现任供应科负责人,层亲自组织过数次100万元以上合同招议标活动,对招议标程序, 物资管理, 各种煤矿设备仪器,以及企业管理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适应经常出差。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即时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煤矿生产煤矿设备 企业工作地点: 无要求 目标职能: 企业管理供应销售

联系方法

电子邮箱:418756640@qq.com

QQ 号码: 418756640

联系电话: 13655401661

推荐第3篇:中国俊彬书画院第四期画册所有人员简历

董备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临泉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字碧波,号草千里。男,1966年生人。汉族,中共党员。安徽临泉人。大学毕业,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出生在教学世家,自幼喜爱书画。曾在“颖州书法大讲堂”,“兰亭会书法名家专项班”学习。临习诸家名碑名帖。楷书早临颜真卿,后主临褚遂良“阴符经”,“雁塔圣教序”。行草主临“二王”,怀素。国画主攻画鸟,崇拜齐白石。主临“芥子园”画谱,追崇朱耷,徐渭,王雪涛,霍春阳画风。作品曾在全国各大赛式入展。深受广大收藏家追捧。现任中书协会员,阜阳市书协会员,阜阳画院副院长,阜阳画院临泉分院院长。 本人以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求知,努力做一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好老师,为社会,为人民创作出更好更精的好作品为人生奋斗目标。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郭世昌简历: 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廊坊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 男

1947年生,现居廊坊,原藉甘肃通渭人,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研究会理事。自幼喜爰医学和书画,卫校比业后投入卫生事业几十年,利用闲暇之余习帖不停,在2016年开始参加全国书画比赛,曾获得奖项有,2016东方美全国书画赛银奖,纪念中韩艺术交流展金奖,2016義之杯全国书画展优秀奖,2016端午传情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首届中粮长城杯荣誉证,少林寺建寺1520周年赛收蒇证,2017大享经全国书画展荣誉证,中天教有杯全国书画展银奖。我还在努力习练,不放过一刻闲时间

郭树亮简历,男,1965年12月生,原藉河北,现居新疆,承家传,自幼酷爱书画,书画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中国梦想杯铜奖,第四届炎黄杯艺术大赛银奖,第五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走进深圳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优秀奖,全国首届丝路杯书画赛优秀奖,第二届全国中老年创新书画大赛最佳风格奖。作品刊登在2015全国诗书画家作品年选,2015卷中国书画名家代表作年鉴,传略入选<中外书画家简明辞典>等书籍,事迹刊登在江苏徐矿安全报上。现为新疆托里县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国画院一级书法师,中国老年书画学会会员等。中国俊彬书画院院士, 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胡和初简历,字古月,中国俊彬书画院院士,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34岁,从事书画教育工作,儿童启智培训师,专职书画老师,红动力活动策划师,儿童书画培训讲师,著名书画大师吴俊彬弟子。从小就喜欢书画,师从吴俊彬大师门下,师傅功力深厚,独创八雅铜像,受师傅指导,有幸成为俊彬书画院一员,多创作多交流,向老师们学习,书画进步很大,以后继续努力,创作更多的的作品。

黄晃简介,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佛山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男,1945年10月出生,广东佛山南海人。自幼酷爰书法艺术,孜孜不倦,凡几十年始终与翰墨为伴,临池不辍。如今仍勤奋研究创作,寒暑难休。由于对书法独钟,继续尽自己单薄之力为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爰。

自喻: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如种树一般,曾经的翻土除草、淋水施肥,到树长大长高、叶茂枝繁,心底自然开心满足。至于它是否开花?有否结果?己经不重要。

黄世明个人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谷城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著名书画大师吴俊彬弟子。一九五五年生于湖北襄阳,大专学历。于八五年始,从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拥持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资质。早年应邀加入县书法家协会,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書法藝術,八十年代初,拜著名国家一級書法家

王 樹 人 及 楊 正 友先生門下,主攻書法,寄情翰墨,以藝更高為所求。重人品,重學識以養其字;遵古法而求新變。以臨颜真卿法貼为根基;其書作剛柔相濟,遒勁俊美为宗旨,洒脱自然。在八九十年代,以書藝專長惠及党、政、企及社会同仁志士。

但因年代及本人行业的差异,早年无缘參與書法展出等社會交流活動;近年,随着年龄的增長和社會書藝進步與繁榮的勳陶,重振旗鼓,爲繼承和弘揚中華書法藝術發揚光大,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姬保国简历:百度百科人物。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艺术传承推广中心部主任,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师从书法大师孟昭俊先生;中国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二代弟子;金陵吴门诗社社长董学增先生弟子。首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注册高级书法家。 姬保国现任:

中国翰林院艺术家协会、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云南金海泰艺术品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书法家;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研究员;金陵吴门诗社社员;山西墨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书法家;华人书画名家网全国三十强签约书法家;上海秝塵艺术品公司簽約書法家;广州载艺堂签约书法家;深圳前海興藝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簽約書法家;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五建公司书画协会主席。

书艺特点:整体追求,漢魏风神,晋书遗韵。书法形象,线条质朴,用笔方圆兼备;通古融今,用墨润涩兼顾。书风老辣雄强,苍劲清丽,形态恣肆而风神独处,文气彰显而别具一格。

姬保国作品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东南亚等国文化界、企业界精英中传播收藏;在国内一线城市及江浙晋冀鲁豫皖地区被广泛传播,受到几十家媒体称誉报道,是人民大众喜爱的德艺双修艺术家 。

黄相奎个人简历 ,黄相奎,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襄阳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男,1965年5月生,籍贯湖北随州市,研究生,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阳分行高级经济师。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支行副行长、行长、分行总经理20多年。工作之余,酷爱书法、写作。书法作品曾在“2016年全国企事业职工书画比赛”、“记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诗词书画摄影作品大赛”、“2016年第五届全国最有实力暨最有影响力书画家书画大赛”中获奖,并被“中国新闻培训网书画艺术研究室”特约书法家和“中国俊彬书画院”院士。经济类文章在《中国经济》、《中国信用卡》、《中国城乡金融报》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5万字以上,《又梦敦煌》、《漫步襄阳》等散文诗歌以“米兰襄”笔名在“天涯论坛”发表30余篇,10万字以上。个人信息:黄相奎,男,现年52岁,研究生学历,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襄阳分行高级经济师,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李纪成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周口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代表人物,籍贯河南沈丘县人。毕业于周口工艺美术学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著名书画家吴俊彬弟子,艺术大师黄胄再传弟子,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沈丘县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沈丘青三彩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得2017全国最具有实力书画家前100名奖项。作品入选中国俊彬书画院《第三期书画名家作品集》,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刘军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院士 ,著名画家吴俊彬弟子,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刘木彬简历: 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郑州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男,汉族,1945年12月16日生。河南郑州人氏。退休教师。幼年丧父,生活在单亲家庭。听街坊邻居说,父亲毛笔字很好,于是就暗下决心,一定也要把字写好,长大后超过他。说也怪,整个上学这一段都能遇到字写得好的同学和老师。尤其是师范几年,不仅有字写得好的老师和同学,学校还要求每一天写一篇大楷,于是在内因、外因地驱动下,师范几年后自己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参加工作后,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字不错,所以,学校里的,社会上的很多书写任务都给自己了,而自己把每一次都当成练习的机会,认真写,认真总结经验,日久天长使自己的字有了很大地突破,现为河南省农民书法协会会员。

钱强,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江苏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江苏海门市人,1965年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经济师,建造师。海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书画,曾任中学美术教师,现从事文化管理。建立书画院、书画协会,深入社区发展基层书画爱好者队伍,搞中小学假期培训和老年人书法笔会,与南通书画爱好者联谊,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书画服务基层,每年送画下乡,春节送春联。春联送残疾人贫困户。书法上师法王羲之兰亭序、集王圣教序、智永真书、孙过庭书谱等。国画有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写意山水。曾获得全国性楷书真功夫杯三等奖。多次获得海门市书法、国画和春联比赛活动奖项。2017第七届全国最有实力暨最有影响力书画家书画大赛金奖获得者,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王君浩艺术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宁波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著名书画家吴俊彬弟子.1966年生,浙江玉环人,毕业于杭州商学院,1986年在浙江美院进修学习书法,受教于欧阳中石老师,得到了系统学习,受益匪浅。工作后从年办公室宣传等事务,期间善于吸取前辈经验及艺术精华,提高创作思路,提练和挖掘各种素材,观察思考形成艺术风格。九十年代随着下海潮离开了单位,这十多年只是间断性的练习和学习。10年后重新提笔,特别关注一些赛事活动。曾获第一届《云举杯》全国书法邀请赛优秀奖;敦煌写经《一经一卷》优秀奖;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一等奖;第八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金奖等一些赛事奖项,现受聘于公安海警学院船艇指挥系书法老师。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杨诚,中国俊彬书画院院士,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男,1969*11*18,籍贯江西进贤,自幼酷爱中国画及书法艺术,20多岁作品 庐山秋色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美术一等奖,等载国江西日报,业余一直喜欢学习前辈张大千和岑学恭,2016年山水画

急流勇进 获得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书画大赛最佳美术奖,书法沁园春,雪获得书法优秀奖,2017年国画山水和书法双双获得首届

兰亭杯 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17年国画山水获得第八届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一等奖,现任中国美术名家网会员 。

丁宏俊艺术简介:丁宏俊,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南通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男,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南师大书法美术研究系。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南通市硬笔书法家副主席,南通市港闸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师从著名书法大师尉天池,王冬龄两位教授。六岁随欧楷大师徐良甫先生学习欧阳询,颜真卿等大家楷书,行草书学王羲之及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学书六十年从未间断,苦苦追求历代名家之精华,形成自己浑厚潇洒古朴之独特书法风格。八十年代初,其作品曾在全国历届书法大赛大展中获奖并发表。一九八三年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青年书法篆刻家精品集》。一九八六年获国际《牡丹杯》书画大奖赛二等奖,一九八七年获全国《神龙杯》书法大赛一等奖。八十年代初,其作品就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同道的一致好评。二O一三年三月,应日本丰桥市之邀,举办了《墨蘭飘香,丁宏俊个人书法展》。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吴晗玥简历,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毕业于新疆乌鲁木齐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吴晗玥4岁学画,在著名画家吴俊彬指导下学习书法绘画,初中时期的作品已经在网上出现,受到书画界高度评价,她的速写作品那个时期就显示出很高的天赋。吴晗玥接触各大名家作品,现在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先后参加国内大赛20 多次。

吴晗玥的速写作品造型准确生动,体现了极高的速写水平,吴晗玥的速写手绘信封,是集邮爱好者的最爱藏品。吴晗玥的国画有深厚的功底,是很多收藏家收藏的热捧作品。吴晗玥现在是中国名人书画艺术中心理事,被中国名人书画艺术中心评为”当代最有实力书画家前100名” 和“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周开畅简历: 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俊彬书画院广西分院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著名画家吴俊彬第17弟子,195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灌阳,现为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兴安书法家协会理事,本人爱好书法,长期坚持自学,从1987年开始步入学书以来,自巳临习古人帖,广涉篆、隶、楷、行、草诸书体,作品曾参加县市区及全展并获奖,书法作品还石刻于碑林。在2005年作品入选全国移动举办的书法展。2012一2013年参加广西移动举办的书法展均获

一、

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人气奖。2016年参加第三届中日古墨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并被收藏,去年还参加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长征颂书法展入展,现被吸收为会员;作品被入选10余部书法作品集。退休前,曾在中国移动一成立任广西桂林兴安分公司负责人、经理、总经理、书记、工会主席、资深经理等职;曾任兴安县政协第

五、六届委员。

朱克俊个人艺术简历,汉族 1962年5月,湖南省益阳市人,现为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中国俊彬书画院北京分院院长,中国国际书法艺术家協会会员,中国新闻书画艺术院会员,从小酷爱书法艺术,数十年临帖,创作,书法以行草见长,推崇二王,米芾,热爱交友喜欢交流书艺,研究书道。197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方军,在部队任教员,文化干事,1981年在部队‘强军杯’书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因表现突出获团嘉奖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1989年在湖南省安化县举办我是共产党员书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995年在湖南省安化县职工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1998年在湖南省洞庭杯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2000年在湖南省职工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2015年在首届二王奖全国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作品获优秀作品展奖,2015年在翰墨飘香中国国际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作品获优秀作品展奖,2016年在丹墨情·中国梦2016全国企事业职工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在香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入围奖,并签约翰墨卢浮宫书画家,2017年在全国最有实力暨最有影响力书画家大赛中获铜奖,2017年在书法报第四届全国教师现场书法创评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荣获2017全国最有收藏潜力书画家荣誉称号。

依兰:中国俊彬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吴门八雅书画派成员,著名画家吴俊彬弟子。

推荐第4篇:吴彬

吴彬

中文名: 吴彬 性别:男 民族: 汉

职称:临床血液和生物学专家 教授 博士后 主要成就:国家“863”科研项目负责人 1.个人简介:

吴彬 临床医学博士 肿瘤生物治疗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863”、“973”生物医学项目负责人之一 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医学科主任 首席专家 2.个人事迹:

2002年第一军医大学血液学博士毕业;2002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我国“干细胞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吴祖泽院士,从事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 2004年主持国家863资助项目“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人野生型p

53、GM-CSF和B7-1基因(BB-102)对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的研究;2005年承担国家863资助项目“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梗塞性血管病和病理性瘢痕”的研究; 2007年参加“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研究; 2010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

2012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2013年领衔组建沧州市人民医院生物医学科并担任中心主任及首席科学家。 2014年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并做专题学术报告。 2010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颁奖 医学博士后吴彬,一位从南皮小村走出的医学博士后,一位不断向科学巅峰攀登又心系家乡的沧州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师从国际著名实验血液学家、中科院院士吴祖泽,近些年一直致力于肿瘤和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其研究课题及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为了惠及家乡的患者,他在沧州建起肿瘤实验室。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华说,希望沧州涌现出更多令人骄傲的新闻人物,用他们的事迹影响和教育身边更多的人。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向沧州“十大新闻人物”学习,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建设沿海强市作出贡献。 沧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振芳在致辞中表示,沧州日报社始终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沿海强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今后,要以更坚定的信念、更积极的行动承担新闻宣传工作的历史使命,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沧州日报总编辑田寿明主持颁奖仪式。仪式上,还宣读了2010年度沧州十大新闻。 第三届中国肿瘤治疗技术绿色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教授、加拿大Maria H Bacardi移植主席、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免疫系张丽教授、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铭教授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吴彬博士做专题学术报告。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是当今继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和特异性强的优点。作为新型、安全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生物免疫治疗能清除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有效缓解患者放化疗后免疫力的降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机会、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肿瘤临床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关注和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2013年12月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的首位,更确定了生物免疫治疗在未来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及发展前景。

3.擅长领域

吴彬博士长期从事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对肿瘤生物治疗研究近三十年。在传统治疗肿瘤的基础上,率先开展生物治疗与传统肿瘤治疗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临床研究,采用DC-CIK细胞、NK等免疫细胞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疗效显著。临床上擅长各种实体瘤的绿色治疗,对细胞免疫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清除肿瘤残留,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着较高造诣。吴彬博士多年来坚守在临床一线,帮助众多癌症患者减轻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更是实现了带瘤生存长达10年以上,让患者认识到通过现代化的医学手段,癌症是可治可控的,得到了众多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4.成就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2005年因研发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细胞(NK)培养体系而获得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

2006年及2008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年因主持“鞘氨醇激酶信号通路调节CML骨髓异常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

推荐第5篇:彬读后感

读《居里夫人》有感

谈桥小学六(3)班朱彬燕

看完了《居里夫人》这篇课文,使我心里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晚上我 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当我想到她一生中刻苦学习,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且提炼出了镭。镭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为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之一。被称为镭的母亲。她为了提炼出镭,从成吨的矿渣中一锅一锅的进行提炼,一刻不停,就这样,居里夫人日以继夜。她繁重的劳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 我多么希望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人啊!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是的,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劳而获的。在学习上,我们要做一个强者,不在任何困难面前低头,不做学习的懦者。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同学在学习方面简直是“知足安命”,但我认为学无止尽。知识,就是你从生的那一刻起学到你死的时候也是学不完的。然而,人也并不是生来就比别人聪明,所谓的“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要我们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要把它彻底弄懂为止,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别人,就要勤奋努力,抓紧学习。这样才能变“笨蛋”为“天才”。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我和沈玲是好朋友。刚上五年级时,我俩的成绩差不多,甚至有时我还比她好呢!可是在这个学期中,沈玲每天都在认真地复习功课,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她大多都学会了;而我每天做完作业就把书扔在了一旁,就算完事,根本就不会去看书,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上课时,沈玲觉得很轻松,而我却觉得很吃力。 这使我认识到:基础差不要紧,只要勤奋学习,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攀登上科学的高峰,才能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人,才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推荐第6篇:岳吉祥

岳吉祥,男,山东省平邑县人,现任平邑县吉祥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平邑县绿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平邑县浩泉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平邑县铭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山东省创新人才,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培育出金银花新品种‘‘鲁峪一号’’ ,带动合作社成员种植金银花致富。

主要成绩

山东省创新人才,带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培育出金银花新品种‘‘鲁峪一号’’ ,花蕾10-15天不开花的特效。在当地带动合作社成员种植金银花致富,新品种为当地老百姓带了巨大的贡献,省时省工,采摘方便,降低成本,增加亩产效益,彻底解决了采摘金银花难的问题。 创办合作社

2011年创办平邑县吉祥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位于平邑县流峪镇,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主要经营金银花干花、金银花种苗、金银花茶叶、地产中药材等,聘请张安良博士、中南海退役园艺师李兴军及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现已建立标准生产种植基地,其中种植金银花面积2000亩,种苗培育基地40余亩,建立大型烘干设备厂房1000余平方,与全国各地大型药厂、饮料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012年合作社加入“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会员单位”、2014年合作社加入“农民合作社委员会成员”、成为“平邑县生产成本调查点”、2015年合作社加入“电商与贸易委员会成员”、荣获“金银花产业发展电商运营奖’’、2015年合作社加入‘‘平邑金银花专业联合社成员’’、2016年合作社加入‘‘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2016年注册“鲁峪一号”商标,注册号是19659006,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峪取的是流峪镇的峪,鲁峪一号金银花是山东省平邑县流峪镇的金银花最新优良品种,鲁峪一号金银花具有十天不开花的特效,极大的延长了最佳采摘期,再也不用担心采摘稍晚就要开花凋谢,在采摘时间上更具灵活性,一般每茬花集中采摘采收两次即可,而且鲁峪一号金银花节间短,叶片下垂,花蕾大而且集中外露,采摘方便,花农可以大把采收,每人每天可以采收80-100斤,而传统金银花只能采收20-30斤,为花农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创办公司

2017年创办平邑县绿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平邑县流峪镇,我们以‘国内外进出口+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操作模式,是一家大型金银花种植,优良品种繁育、研究开发、种苗推广、技术服务、产品回收、中药材供销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公司产品销售全国各个省市,利用平邑的地域优势,以其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力量和强大的牵引能力,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搞好服务功能,形成对金银花的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推动金银花产业向商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公司拥有最新品种 ‘‘鲁峪一号金银花’’‘‘树形四季金银花’’是国家科技人员历经多年培育出的一种生长稳定、药用价值高、产量达200斤以上、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

社会组织会员

岳吉祥担任山东省金银花行业协会会员、农民合作社委员会会员、电商与贸易委员会会员、平邑金银花专业联合社会员、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会员、平邑县生产成本调查点负责人。

推荐第7篇: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我们的资料上有一首描写泰山的,岳:此指东岳泰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以及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推荐第8篇: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望岳》(其一)

(唐)杜甫 (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①。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直到近代才有诗人黄莽(山水悟道)在《清晨登悬剑山》中写出“登高方始远,天地纳于心。”之佳句。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中期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且李白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词语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夫: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曾:通“层”

决眦(zì):眦:眼眶。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现代文译文:

泰山的景象如何?他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它聚集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秀美,山南山北判若黄昏与白昼。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作品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推荐第9篇:望岳

《望岳》教案

 导入: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他被称为“诗圣”,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知识梳理

1、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2、准确把握文章中“钟”、“割”两字的妙处。

3、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背诵。自主学习一(3分钟) • 读

• 要求:1.读准字音字词。 • 2.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自主学习二(3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清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 应当要登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自主学习三(先思考1分钟,再交流2分钟)

1、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它们好在哪里。

2、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结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气。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着笔,由远望( )到近望( ),再到凝望( )。最后一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堂清检测:

1、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背诵并默写全诗。

推荐第10篇:望岳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赏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

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在择韵上,诗人以韵就情,他选择的\"庚\"韵,是后鼻韵母,其发音过程较长,客观上拖慢了整首诗涵咏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绵长细腻的情感。

第11篇:望岳

望岳[wàng yuè]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目 录 1原诗 1.1 第一首 1.2 第二首 1.3 第三首 2注释译文 2.1 词语注释 2.2 作品译文 2.3 改写短文 2.4 创作背景 2.5 作品鉴赏 2.6 整体把握 2.7 写作特点 2.8 作品对比 3作者简介 3.1 关于杜甫 3.2 创作经历 1原诗 第一首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第二首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西岳华山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第三首

西岳华山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 ,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 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fēng)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 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南岳衡山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 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2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荡胸:心胸摇荡。 曾:通“层”,重叠的意思。

涤荡胸襟

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这是一首古体诗 作品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大自然将神奇与秀丽集中于泰山,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杜甫 望岳[1]

望岳 改写短文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大地。大自然给你的偏爱,使你集中了魄力和神奇,你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创作背景

泰山全貌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泰山的诗很多,只有杜甫能用“齐鲁青未了”五字而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其结句尤其精妙,气势不凡,意境辽远,将诗人的抱负和理想都含蕴其中。全诗开阔明朗,情调健康。

★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北游齐赵时,

★此诗被后人刻石为碑立于泰山。

★浦评:杜子心胸气魄,于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英文翻译】

A VIEW OF TAISHAN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

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

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I bare my breast toward opening clouds,

I strain my sight after birds flying home.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望岳》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不仅写出了山的雄伟,还抒发了作者的凌云壮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给人以向上的精神动力。 作品鉴赏 鉴赏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杜甫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2]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写出了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写出了“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尾联俯望。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馀,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3]。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咏华山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

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由于三首诗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风格亦不一致。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因此诗句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但篇中并无一字明言之,我们只是从「安得仙人九节杖」、「高寻白帝问真源」得知,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一首则因书于晚年,即或是有所讽喻,都不过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数语。所写景色如「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灵光飘淼之感。全诗表现出一种典赡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觉。

由此看来,三首《望岳》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4 望岳

《望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大约在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岁时,到兖州探望父亲后由齐入鲁,途经泰山,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诗人仅存少数的早年作品之一。人们在品读此诗时,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伟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诗中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所激动、感染,因为这既是盛唐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又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启示。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仅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鉴赏二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岳:山高谓之岳,这里特指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了众多赋诗题词.但自从杜甫《望岳》诗面世后,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岳》诗石刻共有四处,摘其诗句者更有多处,此诗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杜甫一生写过三首《望岳》.虽然题目一样,但是描写对象、背景、旨趣、体裁、风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诗分别写于杜甫二十五岁、四十七岁和五十八岁,把它们并读比较,可从中略窥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际遇和胸怀.咏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咏华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意彷徨,动极思静的人生;咏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齐鲁大地,只见一片青绿苍翠,一望无际.\"岱\",泰山别名,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岱宗.\"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后以\"齐鲁\"作为这一地区的代称.因为是远望,诗人看不到太多的细节,只见到一片青绿苍翠,望不到边,故说\"未了\".它生动地展现了泰山山脉连绵不断的形象,同时也有看不尽、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可谓意出高远.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后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施补华《岘佣说诗》说,这五个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险.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岱宗如何,意中遥想之词,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言岳之高远,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钟,矗天而峙,昏晓于此判割,二语奇峭.\"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泰山,山间云气生发,层层叠叠,令人心胸激荡起伏.诗人睁大了眼睛,极尽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刘勰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目睹泰山的壮美而情怀满腔.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的浩荡,后一句显出眼界的空阔.\"决眦\",裂开眼角,形容极目远望的样子.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鸟小,远望所致?还是诗人的神思随那鸟儿一起飞翔?这两句在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望山而联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远望近观,再到决意登山,全诗虽无一个\"望\"字,但诗人分明不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总有一天,一定会登上泰山绝顶,放眼四望,脚下群山是那样的渺小!《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时也是这样的心境吧.结句不但令全诗有含蓄不尽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许,展示了一个青年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评解

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体诗,尽管全诗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间两联对仗,但句中平仄声调未按规定顺序演排,各句之间也不粘缀,所以历代选本都归入\"五言古诗\".这首诗的结构,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分析得极好:\"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却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之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眼下虽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终能有所成就,攀越顶峰,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不愧是怀有大志者的诗作,所以《唐宋诗醇》卷九评价说:\"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则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写作特点

杜甫,出身于长安杜陵,晋大将军杜预的后代。杜预曾镇守过襄阳,后来杜氏有一支遂居该地,所以《旧唐书·本传》说杜甫本襄阳人。曾祖杜游艺,曾官巩县令,所以移家巩县。杜甫客长安近十年,居于杜陵之少陵,故自称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 开元末举进士未中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召试文章,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与李白、高适、岑参等友好。不第后曾与李白、高适等游大梁(今开封)及齐、赵。他的诗远承《诗三百篇》《乐府》、汉魏齐梁,近承陈(子昂)、沈(期)、宋(之问)和其祖杜审言,兼备众体,独创一格。诗的内容多反映盛唐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和肃宗、代宗时的现实,所以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公认为同情人民忠于国家的古代现实主义诗人。安史之乱时,他从贼中逃至凤翔,见肃宗拜左拾遗。宰相房随玄宗入川时,曾建议封诸王,后永王反,更为肃宗所不满,借故贬官。杜甫上疏谏,认为不应以此借故贬宰相,肃宗怒,几乎处罪,后被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后来弃官去秦州,由秦州入川,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死,他住过梓州,后到夔州,准备出峡。出峡后到过公安、江陵、岳阳,代宗大历三年死于耒阳。 作品对比

宋人赵次公有《杜诗注》,郭知达有《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有《草堂诗笺》。明人有王嗣《杜臆》。清人有钱谦益的《钱注杜诗》,后来有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这两部书是比较好的。其他还有金圣叹《杜诗解》、浦起龙《读杜心解》等。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萧涤非主编有《杜诗集注》。

这首《望岳》诗是杜甫落第后往游齐、赵时所作,当在开元二十

四、二十五年间,和《登兖州城楼》诗写作年代相近。杜甫的父亲杜闲这时官兖州司马。可能当时急于省亲,来不及登泰山,所以写了《望岳》。入山作微观,有时还不如在山外作宏观。苏轼咏庐山诗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这首诗就是从宏观角度对整个泰山作审美观照的。

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宗。《舜典》:“东巡狩,至于岱宗,柴(祭名)。”“夫如何”,那(山)怎样呢,用意在说泰山名不虚传。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横跨齐、鲁两国之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没有尽头。刘辰翁评:“只五字雄盖一世。”这时盛唐气象未衰,杜甫又是“裘马颇轻狂”的少年,还不因自己一时得失系怀,所以诗句写得很宏壮。下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割”,意为山高如剑锋,所以用“割”字。山北少见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晓不同。王维《终南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思和这两句相近。这两句承神秀而言,讲山色的变幻。以上四句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而下面四句则写诗人的感受。

五、六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前句是说倏忽间生出重重云海,像动荡在自己的胸际。泰山的灵秀又转为奇壮。下句“决眦”,本于曹植《冬猎》篇:“张目决眦。”“决眦”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意思。全句写目送飞鸟归山,凝神瞪视,才看到山鸟如何飞进高山的。全诗首二句作整体的初望,次二句写被山的灵秀所吸引,作深层次、多角度的仔细观望,像画图一样昏晓色彩分明。而

五、六二句写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这是一种云生鸟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夫。望的感受层次愈深,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亲之后就回来上泰山。所以结语有想象色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二句并非有意套用《孟子·尽心上》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而是想到不久之后总要来亲身登上最高峰,其他的小山,就会像培一样,匍匐低首在下方。杜甫有意无意之间抒发了他的壮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怀抱如能实现,就近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艺术特色

杜甫曾到过泰山之巅,但没有为此写诗。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园山脚》这首诗里提到的:“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即日观峰,位于泰山之巅的东南方,是游人观日出的最佳处。 收录教材。

收录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3作者简介 关于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拾遗\"、“杜少陵”等。汉族,巩县

(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因此也称为“杜工部”。杜甫一生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格高尚,[3]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创作经历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有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就是写“初唐四杰”的:“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中不乏也有诗人的自比,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注:在下文。)[1] 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

西南漂泊时期

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第12篇:望岳

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望岳》写的是泰山。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736-740)间,杜甫在齐、赵一带漫游,写了这首诗,当时他还没有登过泰山。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唐代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诗作原文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夸张。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使心胸激荡。

曾:通“层”(见人教版《语文》八上)

决眦(zì):极力张大眼睛。

决:裂开;

眦:眼眶。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对偶句

《望岳》中的对偶句: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作品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仿佛由于大自然的偏爱,泰山聚集了天地之灵气和精华。

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 层层云霭雾气升腾,使我心胸激荡。

为了把飞鸟归山的美景收入眼帘,我极力睁大眼睛,好似要将眼眶撑裂。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 改写短文

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大地。大自然给你的偏爱,使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挺拔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分句解析

第一层:远望

第二层:近望

第三层:细望

第四层:愿望 作品鉴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远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写出了诗人的愿望,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绝顶。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全文没有“望”,却句句写“望”。空间由远而近,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仰望,尾联俯望。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第13篇:四年级顾彬

踏出新时代的节拍

小学四年级顾彬

祖**亲,一个多么亲切而又力量的称呼。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爱国。爱国,我们不仅需要有一种向上的态度——对祖国的热爱,更需要我们在行动上体现爱国。

梁帆,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1990年5月,梁帆去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活动。当她看到高悬在宾馆门前的50多个国家的国旗中没有中国国旗时,立即对负责人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可是,一直等到傍晚,她仍未见到中国国旗升起。她坚定地对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找到中国国旗,她将亲手做一面五星红旗。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最后,升起了中国国旗。望着高高飘扬的中国国旗,她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五星红旗是祖国的标志,是祖国尊严的象征。梁帆,她踏出了爱国的节拍,她的行为也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强大,更要为祖国努力奋斗。

当然,爱国的实现,需要我们从基本做起:爱学习,爱劳动。

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俗语说: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爱学习,同时又要懂得时间的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时光,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在爱祖国,爱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爱劳动。幼儿园时,我们就学了“劳动最光荣”歌曲,里面有句歌词:‘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相信我们都知道答案。是的,答案正是歌词中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用勤劳,用双手,我们才能创造自己想要的。所以,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祖**亲,我为你呐喊!作为你的孩子,我们会迎着“三爱”的气息,踏出新时代的节拍,为伟大祖国奏出动人的旋律。

第14篇:彬琴 自我鉴定

西安思源学院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自我鉴定

即将离校之际,回首在思源的三年千般的不舍和怀念。校园的生活给予我的有欢笑、有泪水、有失落、有喜悦,同学间互帮互助时的欢笑,一个人受到挫折时的泪水,奋斗了很久还换不会考卷高分的失落,努力了很久最终完成作品时成功的喜悦。大学生活,酸甜苦辣咸。

有人说:大学是学生时代最美的梦。大学是学生时代告别的终点线,跨过了这条线我们便不再是孩子,便不能再放肆,我们长大了,我们要展翅高飞寻找自己的那片蓝天。我们可以很骄傲很自豪的宣告全世界“世界,我们来了!”,可以满怀欣喜的告诉老师告诉爸妈“您,辛苦了!”

是啊!我们不再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我们要背负的责任更多,我们要履行责任尽责义务,我们要恋爱、我们要结婚、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十多年的学海生涯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自信、是满怀希望、满怀憧憬、满怀对未来的激情!

大学的三年、宝贵的三年,觉得好短暂,一转眼我们就即将离开这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校园。三年来感谢学校悉心的栽培与教导,培养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更多的是给与了我一种心境的历练与提升,这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意志力体现,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指导着我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关爱他人,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学院继承了西安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的优秀传统,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出发点,激发学生自由发挥潜在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多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实用型人才。在这三年里我不但充分学习并掌握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在其他方面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生活中我有自己的缺点,我会用心改正。现在我拥有年轻的生命力和专业的技能,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坎坷和困难,都能够凭借自己综合的实践能力画出自己美丽璀璨的人生!

2012年5月20日

KID-DIY

第15篇:彬本学期工作总结

2010年10月——2011年1月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本学期我共青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委员会组织部响应学院“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积极联系各系团总支进行两次精品团日活动——十一月份的亚运主题班会和十二月份的校庆主题班会,各系各班积极开展形式各异并附有创新力的班会。

(一)、十一月份亚运主题班会概况

1、十月份进行策划

2、十月份底通知各系开展本次亚运主题班会

3、十一月份各系积极响应,通知各班进行亚运主题班会活动,并与院团委工作人员及各系团总支组成评委阵容对各班班会进行考核,最终评选出代表各系进行全院选拔的最优秀的一个班会

4、各系代表班会选拔完成后,我院团委组织部积极进行“院团委精品团日活动照片展”即亚运主题班会投票活动,该活动共发出票共1600张,为期两天。

5、十一月底评出本次活动的一二三等奖,并已与公布

6、活动总结

(1)、优点:得到各系及全院师生的积极响应,效果良好

(2)、缺点:投票活动时出现场面混乱情形,且各系学生人数数量有较大差距造成投票票数有些悬殊;进行班会考核时,由于各位评委所

处角度不同,造成评分悬殊过大,出现了“不公平”的声音

(二)、十二月份校庆主题班会概况

1、继十一月份的亚运主题班会后,我院团委组织部为迎接12月26号我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校庆,特举办校庆主题班会活动,承接十一月亚运主题班会,继续丰富我院学生的团组织生活

2、本次活动因为临近期末考试,我院团委组织部为全院学生着想,把本次活动办成一次“短、平、快”的活动。尽量缩短储备时间,用平常而又不乏创意的活动形式,快速举行本次精品团日活动的考核工作。现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3、活动总结

(1)、优点:考虑到期末考试临近进行以“短平快”为特点的活动,并取得各系团总支的响应

(2)、缺点:对全院的影响力不够,很多师生都不知道有本次活动

2011年2月——7月工作展望

继续发扬我院团委组织部文明礼貌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积极进行2011年上半年精品团日活动(每月一次)、党团知识竞赛、“U势界”创业大赛、拔河比赛、学雷锋活动、植树节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完成工作任务。

一、精品团日活动(每月一次)继续上学期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精品团

日活动,继续丰富我院学生的团组织生活,为构建和谐活泼、创新自信的校园气氛而努力

二、发扬爱国爱党精神,我院团委组织部将于2011年3月进行“党

团知识竞赛”,提高我院学生对党的敬仰,并以此奋发向上,力争上游,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

三、为提高我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信心,我院团委组织部将于2011

年4月进行“U势界”创业大赛,并以此提高我院的创新实力和综合办学能力的提升。

四、为提高我院和谐校园气氛,发扬“团结就是力量”的传统精神,

我院团委组织部将于2011年5月进行全院范围内以班为单位的拔河比赛,并以此促进我院学生的和谐相处

五、为发扬忘我无私的精神,我院团委组织部将进行“学雷锋月”活动,以此来提高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院范围内渲染“乐于助人”的优良思想。

六、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缅怀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我院团委组织部将进行“植树节”植树活动。

共青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委员会组织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16篇:李彬先进事迹

李彬的先进事迹

2007年8月,福建省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员李彬挂职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村支部第一书记。短短三年间,这个省级扶贫重点村发生了巨变,农民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2850元,提高到2009年的6100元,一跃成为清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平安先行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今年6月,李彬因过度劳累导致慢性肾衰竭,需要做换肾手术。消息传开,鲜水村村民自发为李彬捐款,更有村民要捐出自己的肾换取李彬的健康。

老百姓的感情是最质朴的,只有真心真意为民干实事的干部,老百姓才会真正欢迎他、惦记他。李彬把村民当做兄弟姐妹,用自

己的真心与村民打成一片。当年一进村,他把要办的15件实事一一列出时,村民心中还充满疑问。当一件件计划变成现实后,村民越来越由衷地拥护他、感激他。李彬做的事情,都是村民最想做的,李彬处处为村民着想,村民自然就把他当成亲人。

李彬不仅仅是一个模范扶贫村干部,更是一位‚非常上进、非常用心、非常尽责‛的检察官。办案中因为表现突出,他曾被中纪委等八部委荣记二等功。在反贪局6年多时间里,李彬制作、起草了近2000份表格、报告,形成了十几万字的文字材料,仅涉案赃款赃物清理工作笔记就做了近3万字。从法警到检察员,从检察官到村官,李彬的学习能力也让同事十分敬佩。他只是中专毕业,但从走上岗位那一天起,他就没有放松过自身的学习,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他用10年时间完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业课程,并取得了硕士学位。

李彬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检察官心系群众、倾心为民的公仆精神;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致力发展、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敬业精神。李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干部和人民检察官的良好形象。

村民眼中的李彬——真汉子 好书记

让1490多个村民记住一辈子,需要多少时间?

让1490多个村民称赞一辈子,需要多少时间?

直到重病在床,想的念的依然是500公里外那个小村庄的李彬,用3年的时间,换来鲜水村村民刻骨铭心的爱。

是怎样一条汉子,能让60多岁的老爷爷揪心落泪?让70多岁的老奶奶要捐肾?让村民们走出一辈子都不曾走出的村庄,来省城探望?

让我们听听村民们怎样讲述这位‚鲜水村‛人。

‚他有精气神,没有官架子‛ 讲述人:村民 黄炳通

我是在李彬到任后探望我们五保户的时候认识他的。

我对他第一印象很不错。他问我们种什么粮食,养没养猪,还问我们喝什么水,收入有多少。态度非常和善,没有官架子。

我双目失明,看不见李彬。但是这个书记说话很有力气,听得出很有精气神。我猜他个子不会很矮,而且长得比较‚满足‛。 可是今年初以来,我听妈妈说李彬瘦了好多,她都不敢认他了。7月6日捐款那天,我也去了。妈妈带了糕饼、长寿面和鸡蛋给他,回来后就跑去庙里拜菩萨,一直念叨李彬是个好人,要高福高寿,平平安安。

‚他发脾气,让我非常自责‛

讲述人:村民 沈在启

李彬是个好脾气的村干部,从来没见过他对谁发脾气。但他曾对我发过一次脾气,让我到现在还非常自责。

去年秋天,村里的环村道在做路面硬化。一天,李彬碰巧要出去办事,离村一周。走之前他特意交代,‚每天都要去监督路肩的水泥浇灌施工‛。

我监督一天后,忽然接到通知要去县里开一个紧急会议,就匆忙开会去了,忘记让别的同志顶替我监督,而且一走就是两天。

李彬回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施工进展怎么样了。当他知道我擅自离开,有两天完全没有人去监督施工后,非常生气。他黑着脸对我说:‚如果你没有空,就直说,怎么能答应了的事情又不完成呢?这是没有责任心!‛

我非常羞愧。因为,他不止一次跟我说,修这条村道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不能让它变成豆腐渣工程。

村道修好之前,无论刮风下雨,不到万不得已,他每天都亲自监督工程进展情况。

‚他说这样的‘心意’不能领‛讲述人:村民 邹立文

前几年,我家种植蜜雪梨没有什么效益。李彬到这里后,介绍我去看一些种植技术方面的书,还拉资金帮扶我。我用帮扶资金买了化肥,加上这两年科学管理,效益比往年翻一番。 为了感谢李彬对我的关心,蜜雪梨收成时,我送了一箱给他,却被他推了回来。其实那点水果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可是他就是不肯收。他说我们村民收入少,挣几个钱不容易,这样的‚心意‛,他不能领。

‚这小伙够仗义,没忘记老哥我‛ 讲述人:村老年协会会长 李仁富

我听说村里来了个新书记之后,觉得很新鲜,利用赶圩的时候到乡政府走了一趟。那时候他刚报到,住在乡政府里。

这小伙子不错,第一次见我就给我倒茶。

后来我只要没事就跑去和他聊天,跟他说村里的事情,也跟他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是村里要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尽管跟我提。对于村里的建设,他有时还会征求我的意见和建议。

前年春节过后,他来找我,想让我帮他把村里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做起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小伙够仗义,没忘记老哥我。我们就商量成立了老人协会。他弄来了麻将、桌子、凳子和电视,帮我们订了报纸,还制作了章程呢。

现在村里那些老人每天都愿意来活动中心,老人协会也有30多个成员了。我每天守着这个中心,觉得很自豪。去年我搬新家,特地请他来家里吃饭,他带着老婆孩子来了,我非常高兴。这小伙子和我二儿子一样大,可是我们俩像哥儿们。

没有他帮忙,我就没书读了‛ 讲述人:村民 邹香花

我家里只有一个养父,体弱多病。所以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去上学了,但是也没有办法找到工作,一直闲在家。

有一天李彬书记到我家来,跟我爸爸说想帮我联系个学校,让我继续读书。我们当然高兴啊,可是家里根本就没钱供我,所有人都不吭声。

李彬跟我爸说,孩子要是不再读书,很可惜,他去帮我联系学校,看看能不能减掉我的学费。我爸爸答应了。

不久后,李彬书记给我联系了福建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费一年3000多元,但是他找人帮我免掉了。我好开心啊,可以继续读书了!所以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很用功。

现在,我已经毕业了。我非常感激李彬书记。没有他帮忙,我就没书读了。

‚我怎么能拖亲弟弟的后腿?‛ 讲述人:村民 李仁群

前年,村里修建环村道,要经过我家门前。我发现修建后的路面,会比家门高出20多厘米,路面积水多的时候还会流进屋子,死活都不同意。

李彬那时候已经和我们村民关系很不错了。他跑到我家里,一口一个‚姐姐‛,跟我说修村道的事。他倒没有多说修村道有多重要,反而一直在听我抱怨,一直保证说会帮我解决困难和问题。我那时候觉得他不错,会听进去我们的意见。

最后我同意了修路方案。李彬小弟平时待大家这么好,他是在为村里做好事,我这当姐姐的怎能拖他后腿呢!

去年4月,我出车祸在连城、福州住两个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还欠了外面20万元。李彬专程来探望了好几次。

那时候我很伤心,跟他抱怨说没钱,还说了我老公以前当村主任的时候,曾经向村里垫付了2万多块钱,七八年了,村里一直没钱给我们的事情。 没想李彬回去后,过了几天让村里把欠我家的钱还上了。那笔钱对我们来说真是救急,我非常非常感动。病好后,我看他平时忙,想帮他洗衣服,可是他一次都没让我洗过,反而经常过来问我的身体怎么样了。你说,他对我这么真心,他不是我亲弟弟是什么?

第17篇:学习体会李彬

为人民舍生忘死

——记优秀共产党员李彬

正如材料的标题,李彬是鲜水村人民的兄弟,更是所有人心中的丰碑。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诠释了什么才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学习完这个材料我身受触动,这是一个多么无私奉献的人啊,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人民的富裕,舍生忘死的工作,差点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工作。李彬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三个层面榜样。首先就是爱岗敬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这是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要做到就需要很大的毅力和精神支柱,李彬做到了,正是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他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就是奉献精神,如果没有奉献精神,李彬无法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这个奉献不仅奉献了他个人的健康,还奉献了自己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对自己、对家人,李彬欠下了太多太多,但是对人民他却付出了很多。再次就是工作思路,李彬最初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可正是凭着他的工作能力,不断的来寻找工作的突破点来一个个的解决问题,同时不断的寻找新的出路,这种钻研的精神恰恰是克服困难的法宝。

事迹很短,但是感动很长,人物很普通,但是精神很伟大,正是这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人物推动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弘扬了我们社会的正气,挺起了我们共产党的脊梁。向他们再次致敬!

第18篇:何志彬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几点意见的思考

何志彬

【内容提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不仅影响着整个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那里?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和观念等?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提出新课题和新思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也获得新的机遇,但是农业扶持政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农村经济总体状况如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在那里?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和观念等?为新时期农村工作提出新课题和新思考。

一、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力在整体上得到增强,农民收入继续增加

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粮食补贴资金发放到位,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一是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面扩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精播面积继续扩大;二是优质农产品比重上升,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优质畜产品明显增加,四是林果业发展迅速,经济林、用材林、面积大幅度增加。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加快了沼气养猪,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建设。

(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

(五)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劳务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通过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发布、农民工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引导农民工有序流转,提高农民择业能力水平。

(六)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七)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对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加大,逐步缩小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开展了对贫困学生扶助,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二、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表现在: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不高,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脆弱,资源限制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近些年,我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全市标准农田不到50%,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生产生活条件太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村级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农村税费改革完成后,相应的配套改革还没有跟上,村组机构仍然比较庞大,而用于支撑村级运转的农业税附加和转移支付还不能满足村级的正常运转,部分村干部待遇过低,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另一方面多年来形成的沉重镇村债务像是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在镇村头上,农村经济发展将长期受到制约。

(三)农资涨价过快,幅度过高,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农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大,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 表现在:一是获取市场信息和外出务工渠道狭窄。二是农民工收入偏低。三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应对风险能力较弱。

(五)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滞后

表现在:农村教育投入不够,部分学校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还存在因教育和医疗犯困现象。

三、发展经济的思路与政策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本地区实际,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做大作强,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促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工业兴则乡兴,工业强则乡强,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所证明,而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大项目,大上项目。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投资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服务和舆论环境。加大自我推介力度,立足优势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与企业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帮助其上档次上水平,尽快打造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专家认为,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市场化的要求,农业土地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能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进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城镇化有利于工业产业聚集,有利于服务行业成长,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

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二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

(五)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改变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六)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开放的观念。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七)落实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完善农资流通渠道,降低农资价格,切实给农民减负。四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落实涉农优惠政策,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按照省里提出的“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活动的总体要求,组建农业科技网络,开展“科技承包”,培育村组“科技明白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农业技术服务团,农机、水利维修服务团下乡巡回服务。加快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应用、高产高效模式、轻型简化栽培、稻鹅共育、秸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养殖业高产优质配套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治及避灾减灾等十大增产增效适用技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承包,实行“五包一赔”,要在办好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建立农机、农资、农技、农金一体化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做到市有配送中心,镇服务公司,村有分支机构的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

(八)积极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一是搞好春耕农业生产资料调度,发动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储备充足的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并组织服务队实行全市大配送,满足农民生产所需;二是开展为期一个月送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到村组户把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和农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争取

不留死角;三是开展打假保春耕活动。确保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四是搞好农业信贷资金放贷的协调工作,争取信用部门的支持放宽贷款条件,确保有需求的农户能够及时贷到款,不务农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全面建调发展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19篇:王彬先进事迹

一心为民情系新家园 无私奉献勇当带头人 ——记沭阳县庙头镇庙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彬同志

王彬同志是庙头镇庙头居委会支部书记。他一心为民,团结同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清正廉洁。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群众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大力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积极投入社区公益事业,努力增强社区集体收入,千方百计为村民服务。

一、勤奋学习,强化修养。担任书记以来,他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他也深知,一个社区党员、党员干部素质高低也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他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一五”规划,结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进行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几年来,王彬书记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每年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5名,近两年发展了15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扎实党建,务实求真。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王书记带领村居两委干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村产业特点,制定出合理长远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坚持党内生活制度,抓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建有标准的党员活动室,活动阵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党组织干群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表率作用好。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助农增收致富,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示范作用明显,35岁以下党员100%达到“三示范”标准,党员、干部家庭年人均收入高于村居平均收入1500元以上。群众对班子和书记的满意率达98%。由于工作成效突出,2006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三、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王书记带领两委干部,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行”支部+协会+农户”、“支部+公司+农户”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带领两委成员,充分利用205国道贯穿其中的区位优势和花卉特色产业,大力做强、做活了花卉特色产业。建成庙头敖根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大力发展壮大集体承包经济,2010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4.06万元,比上年有大幅增长。

四、科技示范,教育致富。王书记带领两委干部,积极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广泛开展远程教育主题活动等党员能力的经常性培训,培养一批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党员,2010年举办技术培训24期,党员、干部参训率达100%。

五、一心为民,敢于奉献。王书记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后,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生产和收入情况,充分调动社区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参加“设岗定责”活动,42名党员选择了扶贫帮困岗,20名党员选择了带头致富岗。王书记带头包扶困难户,定期到包扶对象家走访,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逢年过节,他都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并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在他的积极影响下,近三年社会治安良好,社区干部无违法违纪、以权谋私现象,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邪教活动,无地方恶势力,无黄、赌、毒现象,无重特大案件及一票否决事件,每年举办法制培训6期,村民受教育面达100%,民事纠纷调解率达98%,调解成功率达95%。

第20篇:宁鸿彬

宁鸿彬

当代语文教育名家研究之宁鸿彬

上传: 钟远平

更新时间:2013-2-2 13:59:37 宁鸿彬

宁鸿彬对语文教育的突出贡献在于成功地探索了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他认为,把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融于语文训练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1.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宁氏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够引导人们的认识接近真理,对人们认识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科学的方法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发展的最一般的客观规律性所做的正确概括与总结。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中学生正处于从少年步入青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对他们经常不断地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他们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把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融于语文训练之中是切实可行的。宁氏认为,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和语文训练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因为:语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而听说读写的优劣和人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认识水平高,对听到的读到的内容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获得正确而深刻的理解;认识水平高,对所说所写的内容才能科学认识,深刻理解,从而作出观点正确的陈述。而人的认识水平的高低,正是由世界观、方法论科学与否决定的。可是,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绝不是在语文训练之外另加的内容,而是语文训练之中的不可缺少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

宁氏认为,把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中,这种做法若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便会在语文训练中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高低,他们的思想认识便会由此课到彼课,由课内到课外,不断地扩展和迁移,从而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由理解到相信再到自觉地运用。这对他们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将会潜移默化地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基本做法

宁氏把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中的基本做法是:指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加深对课文和其他事物的理解,提高听说读写的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宁氏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是存在于教学全过程的,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宁氏介绍了下面几种方式:

1.导向式。在指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这就是导向式。教例《一面》——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了课文故事情节后,向学生提出:“课文写的是一个青年工人在内山书店遇到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赠书给他的故事。你们说这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有学生说是偶然的,也有说是必然的,还有说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此后教师请学生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此事既偶然又必然。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后强调: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今后阅读分析课文遇到偶然事件时,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必然因素。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用“这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启发学生,起到了思维导向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一系列问题,有了正确而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理解课文的过程,鲜明而生动地懂得了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的道理。这样,学生既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受到一次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

2.指点式。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分歧,双方各有各的理由,各讲各的道理,各执己见,难于统一;此时,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学生加以指点,使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了认识,统一了分歧,对课文得到正确理解,这便是指点式。教例《同志的信任》(或《一件小事》、《七根火柴》)——教学时教师指出:谁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结果全班学生发生了严重分歧。在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二又不能说服对方的时候,教师把热烈的讨论停下来,告诉大家:难以统一认识,是因为都是孤立地看问题,彼此没有联系;而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性质是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在阅读分析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从事物的联系中认识事物,这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到这一课,研究有关方志敏的内容时,除了看它表现了方志敏同志的什么以外,还要看它和鲁迅先生有什么联系;研究有关鲁迅先生的内容时,除了看它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以外,还要看它和方志敏同志有什么联系。经过教师这样的指点,学生在进一步教育课文之后,很快统一了认识。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表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指点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正确地理解课文,而且使学生在运用这些观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一次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

3.评讲式。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想对一系列问题谈出了各自的认识,当教师评讲这些看法对问题作结论时,不是只谈正误,而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讲评,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教例《驿路梨花》——教师先后提出了下列几个问题,请学生研究讨论:(1)课文标题为什么叫“驿路梨花”?(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3)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对课文的标题,学生有几种理解;对本文记叙的顺序学生有两种看法;对课文的主人公学生也有两种看法。学生谈出了各自的看法之后,期待着教师言明正误,作出结论。可是教师并没有讲明正确答案,而是另辟蹊径,对大家说:一个茶杯,从正面去看它,看到的形象是一个带把的茶杯;如果从侧面看,看到的形象则是一个没有把的茶杯;如果从上面去看它,看到的形象则知识一个茶杯的盖子和把的顶部。观察者得到的三种形象,哪个是正确的?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三种形象都是正确的,因为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的认识。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之后说:通过一个茶杯具有多种形象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只从一个方面片面地看问题,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这篇课文就是这样,也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理解它。这样,学生就会懂得课文歌颂的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具有美好心灵的人民群众。

通过这个教例可以清楚地看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讲学生的见解,既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又很自然地学习了理论观点,一举两得。

4.结论式。在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课文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之后,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做结论时,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结,这便是结论式。教例《七根火柴》——在学生基本上领会全文之后,教师:课文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卢进勇是次要人物;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不给主人公写出姓名,反而给次要人物写出姓名呢?(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红军战士是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无名战士如此,其他战士也如此;那么,是不是其他红军战士也要象无名战士那样,把七根火柴放在党证中收藏起来呢?学生:不是;无名战士忠于革命是通过保存七根火柴表现出来的,这是他个人的做法,并不是每个红军战士都要这样做,其他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可以一个各种各样的做法表现出来。教师:谈得很好;无名战士无限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不仅是他个人的品质,也是全体红军战士的品质,这是红军战士的共性;无名战士保存火柴的做法,是他个人独特的做法,这叫个性。请大家记住: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你们在分析课文的时候,既要看到人物的个性,又要看到存在于它身上的某一集体的共性,这样分析问题,认识事物才会深刻。

这个教例,在教师分析人物作结论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就人论人,而是在分析人物言行表现的基础上,提高一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概括总结。这样,就把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自然而然地寓于评价人物之中了。

5.验证式。在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用课文的内容验证某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便是验证式。(教例略)

6.运用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某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便是运用式。教例如用课文中的词语、修辞方法来造句等等。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后说:从上上述造句的过程中应该得到这样的认识,一个词语的意思是有限的,如果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想开去,就可把它的使用范围引向无限的领域,从而使造出的句子脱俗、新颖、富有创造性。(说明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三、教学层次

语文教学中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是按照语文课本的编排顺序进行的,进行哪个观点的教育,是由教材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这样,就会这样的情况:几篇不同的课文都需要用同一个观点去分析研究。那么,同一观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先后多次出现,每次出现的区别在哪里呢?这就需要安排好教学的层次。教学实践证明,下列几种教学层次是比较适宜的。

1.由易到难。比较简短、浅显的课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比较复杂、深奥的课文,分析时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对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的层次,是符合实际的。如《蚊子和狮子》和《挺进报》这两篇课文都适用于“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篇幅不长,情节简单,其中的道理较为显见,所以把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融于其中,学生易于接受,宜于安排在前。而《挺进报》课文篇幅较长,情节也较复杂,分析事件结局的必然性时,既涉及到人思想本质,也涉及到某些具体情节;既涉及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又涉及到写作方法。所以,同是运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本文谊安排在后。

2.由浅入深。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课文,是从课文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比较浅易、便于理解的哲学观点,可先指导学生运用;不甚浅易、较难理解的观点,可后指导学生运用。象《为学》和《狼》两篇课文都可用转化观点作分析。由于《为学》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向转化,二《狼》表现的是矛盾双方的互相(双向)转化,显然前者的道理较为浅显,后者的道理较为深奥,因此教学顺序应《为学》在前,《狼》在后是合理的。 3.由简到繁。有的课文使用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便可把主要问题分析清楚。有的课文需用不止一个观点才可把主要问题分析清楚。安排教学顺序时,运用单一观点便可解决问题的,安排在前面;凡需综合运用两个以上观点才能解决问题的,安排在后。

4.由读到写。虽然读和写都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但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阅读时,面对固定的课文,又有教师启发引导,而且是全班学生共同研究一个问题,因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写作时,面对的是作者选择的材料,又需要自己独立认识事物,而且还要把自己的认识清楚明白地恰到好处地表述出来,相对来说较难。这就是由读到写安排顺序的原因。所谓由读到写,既表示总的安排是指导学生运用哲学观点阅读分析课文要先于指导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进行表达,也表示就某一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言,也要用于阅读在前,用于写作在后。

于漪

于漪语文教学经验是丰富而宝贵的,她的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独具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细细琢磨。

学生观——

学生观是于漪语文教学观的核心。她认为“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语文教学应该把立足点“从教出发转换到从学出发”,她在著述中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目中有人”。

于漪学生观的特点是: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

二、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

三、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启发学生学,音调学生学;

四、语文是一定可以叫好的,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显然,于漪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必须和学生很好地结合,心目中要有学生,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学生主体说”曾经风靡一时,不少教师、名家据此为理论基础而建立自己的语文教学体系。于漪却没有赞赏或支持这种提法,这是有道理的。“主体”是哲学概念,指“认识者”,是与“客体”(被认识者)相对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社会的、历史的人(以区别于自然、抽象的人)都是“主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其他人也是主体,这就必然导致“双主体论”(师生)和“主体轮换论”(教学过程中师生轮流为主体),反而把思想搞乱了。于漪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是两个积极性,而不是一个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各得其所而相互促进,而不是突出强调一个,削弱或否定另一个。过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削弱和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固然不对;今天突出强调“学生主体”,使“教师主导”等而下之又何尝可取?所以于漪主张:还是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积极性相结合”比较实事求是,广大语文教师容易接受,语文教改实践中也好贯彻。

兴趣观——

于漪倡导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趣’绝不是添油加醋,卖弄噱头„„”。怎样才能把课上得象磁石吸铁一样吸引住学生呢?于漪认为:“

一、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幅面孔;

二、课要有趣味性;

三、课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四、课要有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于漪的兴趣观有她独到的地方:

一、于漪的兴趣观是“情趣观”,她突出情感在兴趣中的地位和作用。兴趣是一种意向活动,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可见,意识和情感是兴趣的主要成分。“意识”是兴趣活动的内容,“情感”是兴趣活动的能源,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情”“意”交融,才产生兴趣。

二、于漪的兴趣观是“美趣观”。她认为学生兴趣应该是美的。要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语言,崇高的形象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兴趣;又用这种兴趣去发现生活和书本中的美,去体会、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观。美从趣生,趣由美来,如此循环往复,熏陶感染学生的心灵,形成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于漪的兴趣观是“美趣观”,突出语言美在形成兴趣中的作用,她强调“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规范、生动、流畅、悦耳,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又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要用语言去“粘”住学生。

三、于漪的兴趣观也是“有效观”,她认为:语文课教的有情有趣,才能有效;而效果又会兴趣的巩固和发展。她主张语文教学要在“得”字上下功夫,因为有得,这才更有趣;“得”“趣”是紧密相连的。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并藉此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漪认为:一是教师教学要面向实际,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兴趣爱好作认真的、经常的调查研究。上课时的察言观色,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谈,都是了解学生语文实际的途径。学生懂的绝不唠唠叨叨;学生不懂的或困难所在处,花力气教,不绕道走;学生似懂非懂的要分别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变似懂非懂为真正的懂。二是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单一。必须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一篇课文可供学生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教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儿端给学生,学生会被弄得稀里糊涂,不得要领。因此,教师要分清轻重缓急,主次难易,突出重点,哪篇课文落实哪些知识,培养什么能力,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做好安排。这样,教课时就有了主心骨,教在点子上,学生学起来就会眉目清楚,印象深刻,易于接受,有所得益。三是多功能,立体化。教学目的要单

一、明确,教学方法却要发挥综合的作用。于漪认为:要树立综合培养的观念,精心设计讲和练的内容,选择讲和练的方式。要紧扣语文能力训练点辐射到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辐射到品质、情操的熏陶感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于漪语文教学兴趣观不仅继承、发扬我国古代教学理论的优秀传统,而且吸收、融化现代教学理论中民主、科学的成分。她不仅是言者,而且是行者。

整体观——

整体观是于漪语文教学观又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要探索语文教学科学的序列,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传授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不探讨科学的序列,教学中有些突出的问题很难解决。教学阶段性要清晰,不管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要有“序”,每个学期、每个阶段、每个单元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教师要心中有数,成竹在胸,然后再把这些目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分别落实到一篇篇课文教学之中。

其次是关于“文”的整体观念。于漪认为:1.应该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即不仅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文字,而且要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从两者辩证结合的高度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2.不仅理解、掌握课文写什么、怎么写,而且理解、掌握为什么这样写,理清作者写作思想和写作意图。3.整体并不排斥局部,恰恰相反,某些词句、段落是表达课文思想的重点,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特色,有独到之处,应带领学生细细咀嚼,体会遣词造句,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课”的整体观念和方法体系及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于漪语文教学整体观的精粹。于漪认为一堂课是个整体,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精心安排,要讲究课的开头、结尾及其发展过程的跌宕起伏。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于漪主张:1.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在的逻辑性,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拨动学生的心弦。论说文的逻辑有明显的节奏起伏,要把握住这种特点,有峰有谷地组织教学;记叙文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言行的变化,要把握这种特点层次分明地教学,有起有伏地向前推进;散文贵“散”,洋洋洒洒,又贵“不散”,主题凝炼,因此要散中求聚,聚中见节奏,要把这种层次节奏教出来。2.关键词句,重点段落要“重锤敲打”,细细咀嚼。因为这些词、句、段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应该学得深一点、细一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段落安排的匠心,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地位、作用,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发。3.要深入底蕴、力透纸背、发学生所未发,使学生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在“惊奇”与“感奋”中获得知识。最后是课的结尾。于漪认为:要“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情下课堂”;“课的结尾部分要增添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岳彬简历
《岳彬简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