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二年级除法怎么讲让孩子听懂(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8 09:01: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二年级下学期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除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

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③、学生汇报

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④、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

⑤、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⑥、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②、该怎样分?

、动手实践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动手实践四:

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

、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学生读“8÷4=2”进行巩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学生说“8÷4=2”的意义。

、形成练习

、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动手实践五: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观看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

④、指导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③、比较

一、二两题

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做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二年级下学期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明确要求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汇报。

、小结。

2、挑战园地:

、练习四第

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推荐第2篇:二年级余数除法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要学生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并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余数规律,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摆一摆,在平均分若干物体还有剩余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尝试中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17除以5的时候,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商几的过程分析,使学生明白: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17而且小于17就商几,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这节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象、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余数

1、

2、

3、

1、

2、

3、。。。。。。都是比4小的,没有超过4的,从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当然,有余数的除法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的试商,竖式的写法,余数不能不写等等这些都要靠以后反复的练习,从而加以巩固。

推荐第3篇:除法教学设计二年级

篇1: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篇2: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除法 教材18_19页的例四例五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通过走老猫分鱼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认识学生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

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能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具体工作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谁能说出什么叫平均分? 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 ,如果把我们的双手的10个手指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 )个手指呢? 二、内容研讨:

1,例四(教材第18页略有改动) 师:,昨天猫妈妈钓了一些鱼回来后要分给小猫吃,(出示12条鱼)请同学们帮猫妈

妈把这些鱼分放在这4个小猫的盘子里.大家看一下是( )条鱼,平均放在

( )个盘子里,每盘放( )条.谁能说一下12条鱼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 每盘里的鱼同样多, 师: 对了不同样多少的小猫会不高兴的, 师: 请同学们用12个圆卡片代替鱼摆一摆, 生:把12条鱼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3 )条, 师:像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计算呢? 生:用除法, 师:平均分我们就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

师:除法用除号来表示列算式是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大家

齐读一遍。

师:如果把12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3只小猫呢?也就是分成2份 3份呢?每份会是()要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并把除法算式写到本子上再读一读。, 2例5(教材第19页略有改动)

师:今天猫妈妈钓了20条鱼,如果每只猫的盘子里分4条鱼,就正好够所有的

猫吃饱了,请同学们拿出20 根棍代替鱼摆一摆,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猫吃鱼/ 生:20条鱼,每4条放一盘能放5盘,也就是有5只猫吃饭。

师:这也是平均分所以也要用除法计算。

学生列式

学生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三、实效评价 读一读并说也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篇3:小学2年级除法教案

小学2年级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通过走老猫分鱼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认识学生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能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具体工作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分,谁能说出什么叫平均分? 生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师: ,如果把我们的双手的10个手指平均分成 2份每份是( )个手指呢? 二 内容研讨:

1,例四(教材第18页略有改动) 师:,昨天猫妈妈钓了一些鱼回来后要分给小猫吃,(出示12条鱼)请同学们帮猫妈妈把这些鱼分放在这4个小猫的盘子里.大家看一下一共是( )条鱼,平均放在 ( )个盘子里,每盘放()条.谁能说一下12条鱼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 每盘里的鱼同样多, 师,: 对了不同样多少的小猫会不高兴的, 师:, 请同学们用12个圆卡片代替鱼摆一摆, 生:,把12条鱼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条, 师:,像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计算呢? 生,:用除法, 师,:平均分我们就要用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

师,:除法用除号来表示列算式是12÷4=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大家齐读一遍。

师:如果把12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3只小猫呢?也就是分成2份 3份呢?每份会是()条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并把除法算式写到本子上再读一读,

生列式] 例2:

师:今天猫妈妈钓了20条鱼,如果每只猫的盘子里分4条鱼,就正好够所有的猫吃饱了,请同学们拿出20 根棍代替鱼摆一摆,算一算一共有几只猫吃鱼/ 生:20条鱼,每4条放一盘能放5盘,也就是有5只猫吃饭,

师:这也是平均分所以也要用除法计算,。

生列式 生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本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要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两部分,第30~35页教学平均分,第36~41页教学有关除法运算的知识。教材在编写上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过去的数学教材,把除法人为地分成两类,即平均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强调这两类之间的不同,却无法把它们沟通,实质上削弱了除法的意义,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新课程认为,这两类问题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第二,除法意义是分阶段逐渐理解的,首次教学除法,把理解其意义定位在它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因此,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这是教材分两部分编写的原因。

第三,把除法知识的教学与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例题教学除法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增强了计算教学的现实意义,也提高了计算教学的效率。 1. 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

在教学本单元前,每一个学生都有过分东西的经历,但没有研究分东西活动里的数学内容。教材认为这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中提取数学内容,理解其本质属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30页上面的一道例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创设的活动情境是分6个桃,至于分成几堆、每堆分几个以及怎样分都没有规定,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按自己的兴趣与思考分这6个桃,会出现许多种结果。交流各人分的结果,会出现两类情况: 一类是把6个桃分成若干份,每份的个数有多有少;另一类是不管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指向后一种情况引进平均分的概念,突出无论分的过程怎样和结果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显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概念的内涵。

“试一试”巩固初步认识的平均分。让学生分8个桃,也是开放的问题,与例题的不同是按照“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去分,至于分成几份、每份几个不要求全班一致。在动手分桃前,先想一想什么是平均分以及自己打算怎样分,有助于操作和交流。

(2) 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

第30页下面的一道例题和第32页的例题都提出了分的要求,由学生开展分的活动,通过分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前一道例题中,树上有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桃,问题是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解决这个问题首选的方法是实物操作,联系分桃的活动看教材里的图画,体会每只小猴分得桃的个 数同样多,这道题是把8个桃平均分。“试一试”通过分小棒,体会无论是每2根一份、第3根一份或每4根一份,都是每份分的根数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想想做做”第2题指导学生在图画上用“圈一圈”的方式进行“每几块一份”的平均分,一方面能提高分的活动效率,另一方面能更清楚地感受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在解答第3题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分的活动方式,用学具代替气球或者在图画上做记号开展分的活动都可以。

后一道例题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教材里呈现的三种分的过程是比较典型的情况。一种是按部就班地每次分给每只小猴1个桃,像这样重复操作直到全部分完。一种是直接分给每只小猴4个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还有一种界于前两种分法之间。无论哪种分法,都是以“平均分”的概念为基础: 2只小猴分得的桃要同样多。至于分的过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与学生的数感、经验以及性格特点有关,不存在谁优谁劣的区别。在被平均分的物体总数比较多或者平均分成的份数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适当慢些分,不要追求一次就全部分完。而慢慢地分几步更能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想想做做”第1题在图画上用画箭头的方式平均分,就体现了这样的意图。

(3) 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第34页例题是平均分的第四道例题。在前面的三道例题中,学生体会了平均分的含义,开展了平均分的活动,这道例题把前面的教学内容综合起来,构建对平均分的整体认识。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12枝铅笔平均分”,联系前面教学的知识,可以先确定每几枝为一份,得出分成这样的几份。也可以先确定分的份数,得出每份分得的枝数。所以,这道题平均分的活动是很开放的。学生之间分的过程会不同,分的结果也会不同,在交流中能进一步体会不管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材里呈现了每份3枝,分成4份和平均分成4份,每份3枝两种分法,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分法的区别和联系,感受数量间的因果关系。“想想做做”里的每道题都设计了把总数平均分的两种情况,能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第1题的得数在摆圆片时知道,其他题的得数能在图画中看到。另外,第2~5题帮助学生从平均分的视角观察现象,把获得的数据填入括号,逐渐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现象。这样的表达有助于清晰地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对下面的认识除法也十分有益。

2. 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

除法知识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等内容,除法意义是重点。教材编排两道例题教学除法的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其他知识的教学。注意遵循儿童的特点,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再在练习中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1) 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

第36页例题用除法计算“按每份几个,一份一份地分”的问题,第37页例题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多少”的问题,两道例题都是计算平均分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

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因此具有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的基础。前一道例题是首次教学除法,在讲除法意义的同时,讲了除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后一道例题在教学除法意义的同时,教学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两道例题的编写都设计成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可以进行学具操作,也可以开展推理活动。在这个层次里体会例题的问题是平均分的问题,为接受除法搭建平台,同时获得问题的答案,它是除法算式的得数。然后讲述除法的知识,指出“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使学生明白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例题后的“试一试”是列除法算式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从中感受除法算式的写法,体会算式各部分的实际含义,起消化新知识的作用。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已经写出,除数与商留给学生填写,有助于把平均分和除法联系起来思考,从而理解除法的意义。

(2) 通过练习,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学生在例题里接受了除法,需要通过练习形成除法的概念。练习四里的实际问题,大致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第1~5题,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分别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在理解题意,操作学具或者从图画里获得问题的答案之后,写出除法算式。这些题让学生反复体会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法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一种运算。第2~4题配合图画的三句话,描述了图中的数量关系,揭示了平均分的实质。第5题只有图画,让学生应用前几题的方式理解并讲述图意,再写除法算式。第二层次是第7~10题,分别从三个角度分析图画里的数量关系,灵活应用“认识乘法”和“认识除法”这两个单元里的知识,初步体会乘法与除法是有联系的,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同时,也为用乘法口诀求商作些铺垫。第7~9题各设计了三小题,配合图画的文字叙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图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 先是边读文字边看图画,逐一列出算式;然后是只看图画,不读文字,反思刚才是怎样理解图意的,根据图画里的哪些条件,提出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答的。这样,教学第10题时,就有了看图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图意,这道题可以列出许多算式,教材用“你能说出哪几道算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独立列算式和相互交流后,可以适当进行整理。如看了图画里的黄瓜能说哪些算式?辣椒呢?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除法认识教案

1、在一片竹林中,小朋友看到熊猫妈妈带着小熊猫挖竹笋,小熊猫请小朋友到家做客。

2、小熊猫挖了12个竹笋,想把这些竹笋平均送给邻居的王奶奶和它的三个小伙伴。每人送给几个?

师:小朋友,你们能

帮助小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个。

二、分一分,认识除法、除法算式。

1、师:请你们用△替代竹笋,用小棒代替盘子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

师:请告诉小熊猫:该怎样分?分得的结果,每盘应放几个呢?

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过程。

2、数学王国小精灵:你们真能干!

想一想:刚才这一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的问题能不能也用一种方法来计算?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12、

4、3表示的意思,你会列式表示吗?

① 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引出除法,列出除法算式。 12÷4 = 3/* 除号(表示平均分)

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② 对照平均分的过程,在小组中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操作:p18做一做

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①师:你知道吗?有多少块饼干要分?要怎样平均分?(明确:要把18平均分成3份、2份、6份。

推荐第4篇:二年级《除法》教学反思

课前认真研读了教材,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除法的学习;在二年级(下册),学生亦已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掌握了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册教科书首先安排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这部分内容与二年级下册安排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共同构成了一次相对完整的的人数与计算的教学循环。通过这部分的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包括:笔算除法时,要从除法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从算理的角度来看,上述计算方法还涉及对除法运算性质的直观应用,(说实话,没看懂哪里涉及对除法运算性质的直观运用,是指摆小棒平均分解决问题吗?)这部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另一方面,由于本单元内容中首次安排了除法的验算和估算,这就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提高计算的水平,并为进一步学习整数除法的计算打好基础。(学情),

当教师说到:“第一步算什么,商2写在哪,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这里可能就存在问题:商2是怎么得出来的?是用试商的方法2×2=4得出来的,还是4÷2=2得出来的?如果孩子直接用除法得出4÷2=2,那么他们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还要有下一步算2×2=4,4-4=0。因为孩子会觉得4÷2=2,十位的4已经计算完成。所以,除法不使用试商概念,孩子很容易有歧义。这是孩子心中会有疑惑。加上十位正好能整除,上下两个4相同。孩子会猜测是否是直接抄下来的数字。后来再出现把个位上的6抄下来计算,孩子就会更加确认十位下面的4也是抄下来的。这样孩子在学习后面的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时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问题。如果采取从高位到低位试商的算法,应该会好一些。

推荐第5篇:让孩子喜欢

读书随笔:

让孩子喜欢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作者:杨秀芳

单位: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中心小学

让孩子喜欢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早就听说尹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很好看,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去读这本书,真是不读不知道,从读“序”开始,我就开始一下投入到作者教育孩子时的情境中去了。书里的金句良言、教育理念深深吸引住了我,使我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章:让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尹老师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苦。这些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 要让学生学好一门功课,首先要让她们喜欢这门课。只有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尝到乐趣,他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尹老师在书中很强调学习不要带功利性,而是让孩子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所以,在我们平时教学还是家教中一定要思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心呵护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好学乐学,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学习是轻松的。怎样让孩子喜欢他学习的东西,这是一种艺术。只有喜欢上了,才有一个总量的积累,才能达到效果。 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尹老师强调要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愉快的事。她想方设法让她的女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女儿一周岁前,就开始一字字指着给她读故事。当女儿开始说话时,就跟着咿咿呀呀地鹦鹉学舌,越来越能把把妈妈给讲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来,还经常自己装模作样地读书。到了上一年级前她就达到了三年级的识字量与阅读水平。尹老师希望孩子大量阅读,她就选用了有很多悬念的金庸小说来“诱惑”她去阅读。有时,自己每天读完了顺口赞叹一句说这本书很好看,然后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情节讲给女儿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才读到这里,后面你自己去看。

尹老师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也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任何东西,兴趣是最重要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作用,特别对学生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反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其次,制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在大多情况下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气氛沉闷,这样的环境以至于很多孩子不爱学习,对学生不感兴趣。而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组合教学运用了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电视录像、实物投影、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而且信息量大,我们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正确运用和处理这些信息.从数量、质量、广度、深度上把关,对信息进行调节、控制、过滤。对孩子建立有效认知结构和良好个性结构,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但使我们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让知识化难为易,还符合了孩子的认知特点,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多下功夫,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孩子喜欢上你的课、期待上你的课。这样,孩子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很乐意学习,老师也教得轻松。 最后,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悟。

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孩子们一听到上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就高兴得不得了,老师们肯定会说:“这些课都不用写作业,孩子们当然会喜欢。”这个不无道理,可是更重要的是这些课都让孩子们感觉到了快乐。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可见,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我们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孩子一节课四十钟不可能完全处于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开发创造思维,让孩子爱学乐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像

尹老师常和孩子玩“开小卖部”买卖物品,教孩子学加减乘除,促进孩子数学运算能力,在玩中感悟到数学的魅力。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家庭教育,也可以用于学校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游戏。如生字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猜字谜”的游戏,“拍手歌” ,“看词语做动作”的游戏等。教学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孩子的童年是需要快乐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从小得到培养,很多人担心如果孩子玩得太多会“玩物丧志”。 玩和学一定是矛盾的吗?未必,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玩中学”是一种被越来越多的人赞赏的教育教学方法。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乐趣,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乘着知识的翅膀自由地翱翔。

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推荐第6篇:让孩子飞翔

让孩子飞翔 “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超过了其他父母”,“我想尽办法,尽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儿园和最好的小学„„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些话语经常从家长的口中听到,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望孩子早日成才„„都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开始就督促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孩子快乐的童年就这样被剥夺了。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好,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在校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与人合作,说脏话···如果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孩子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争取到成功和幸福呢?许多家长把目标锁定在上大学才有机会,其实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学校只能给毕业证不能发职保证书,拿到高学历好成绩不是竞赛的结束,离开学校才是竞争的开始。

许多孩子在家长严厉的管教下不停的学习,努力考好分数,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玩耍,家长就认为是不听话,学习不认真,将来没有出息······被父母的要求和渴望逼得喘不过气,只好宣布放弃,离家出走的孩子就是这样逼出来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往往性格较孤僻,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不易与人合作。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良好的人格,积极乐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是成功的保障,所以家长应改变自己观念,让孩子飞翔,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孩子的成长中帮助孩子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该放手时就放手。

让孩子飞翔,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推荐第7篇:让孩子健康成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大概是每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同时也知道要实现这个期望,家长们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来培养孩子。我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包括智力的健康成长,道德的健康成长和身体的健康成长。三者都应具备,才是全面的。

让孩子智力健康成长。这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家长要配合老师的教育方法合力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因为教育方法是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经过考察再根据教学进度而编制的,目的在于易记、易掌握,识运用,且寓教于生活中,好象我小孩上单元学习人民币,因为孩子小,从未试过独自拿钱去买东西,对人民币的换算和找赎不熟悉,老师就建议家长常带孩子到超市或市场,认识人民币的交易行为,从而深化该单元的知识,孩子既学习了新知识又乐得津津有味,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家长还应配合老师每天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检查作业的对错,有错的及时辅导改正,做好复习和预习。更要经常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堂上纪律,上课是否集中精神,和同学们的交往是否融洽等情况。上学期复习考试的时候,跟老师沟通知道孩子堂上跟同学讲话、上课不集中、少举手发言,马上采取行动每天跟她讲道理:“堂上讲话是对老师不尊敬;跟同学说话的同时老师说着重要的知识,但不会重复说的,你精神一不集中没听到,就永远不懂;少举手发言也是精神不集中的表现,那是因为心、眼、脑没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试一下积极发言,同学们就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予肯定的眼神,你心里特别开心,这时就会集中精神上课争取下一次的发言的”。我鼓励孩子试一下,那天回家她跟我说今天老师请了她五次,并请同学们鼓掌,我知道老师也在配合家长,在此我很感谢孩子的班主任,上学期的考试孩子拿了双100分,更让她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好成绩。家长和老师都没骗她。

成绩是过去的,还要不懈的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人父母,还要清醒的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孩子的性格、能力和兴趣,为孩子制定明确的努力目标。我的孩子性格温和,从小在我们的教导下能尊老爱幼,为人大方,这些优点我们经常表扬她,让她再接再厉。缺点就是胆小、怕困难、不肯尝试,但经过鼓励按好的方法不继尝试就会成功,所以每次遇到难题我都找她成功的例子鼓励她,例如踩两轮单车,开始老是摔倒不敢踩,后来练习多了自己掌握了平衡,现在是很熟练了。又例如背字母表,刚开始读都不流利,经过多次朗读,现在背得很流利了。提起她自己实践过成功的例子,再加上我们为她加油,慢慢的就会去尝试克服其他的困难。小孩子的自信心都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作为父母要有足够的宽容,悉心的引导,加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孩子听话或取得成功了,要多表扬,为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真心喝彩,使其更加有信心取得下一次成功。

父母还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祥和,安静的家庭环境。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成为工作的奴隶,尽量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懂奉献,每个家庭成员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都不要做干扰她的事情。

让孩子德育健康成长同样重要。“万事德为先”,要教育,作为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去作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相信其真实性,不是光口里说大道理。要教育,更要从小做起,从少做起。从小就教导孩子“五讲四美”心存感恩,怎样待人接物。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走在正确的人生大道上。在孩子面前要放下天然权威的架子,宣扬平等,家长错了,也应该主动及时认错、道歉,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做而自己做不到。

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更是不可轻视。“生命在于运动”。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恨不得把所有最好吃的、穿的、用的都掏出来塞到孩子身上。但我们不能放任自由,要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让孩子有机会参加周围小朋友的集体活动,增强体质,锻炼体魄。让孩子身体健康、性格开朗。

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还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才是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孩子。我们的孩子象小鸟一样,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培养下正长着丰满的羽毛,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飞向他们的理想,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推荐第8篇:让孩子做主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游戏中体现自主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最能发挥主动性;它不仅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而且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游戏中教师常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教师不参加游戏实践过程,只是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活动。另一种则是教师参加游戏实践过程,只做幼儿的伙伴,不操纵游戏过程,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活动。

启发语言表达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教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

教会处理问题 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幼儿办错事或自己能处理事情时,尽量让他们自己处理或参与,使他们成为主角。一次,有个小朋友把一个小插片放在了兜里。我看到后没有说什么,而是讲了一个故事让大家讨论、解决。这个小朋友发言说:“如果拿了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应该马上还给人家。”事后,她把别人的东西悄悄地放了回去。

鼓励去想去做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做美丽的花环,我只教了一种方法,并对孩子们说:“你认为怎样做漂亮就怎样做,不必按老师要求做!”结果做的花环有很多种,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教师应该对所有孩子的想象给予鼓励,肯定他们,使他们从自己的创造成果中感到莫大的快乐。

锻炼意志 首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到别人的影响和干扰。许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往往不能有始有终,看到别人游戏就会转移注意力,而去进行别的活动。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专心致志。其次,要对失败不灰心。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做不好就会哭泣,甚至不敢进行活动。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而后请他再重做一次,引导幼儿养成一种锲而不舍的良好习惯。再次,树立自信心。有的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比较胆小、懦弱,说话声音小,做事情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消极被动。对这样的幼儿,教师一方面要多接近,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这部分幼儿课上多提问,多请他们当值日生、负责人,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 沈阳家教网

推荐第9篇:让孩子做主

让孩子做主

-----------新时代学前教育(美术活动)的人本教学

教育学(心理健康)091114060007 陈晓芳

摘要: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其意愿。这一点在

关键词:兴趣爱好人本教学 个性发展 尊重

国际母乳会的一个著名原则是:Listen to your baby。意思就是听孩子的,让孩子做主。而这个理念并不仅限于对孩子的喂养上,而是应用在今后的哺育教养孩子的各个方面。让孩子做主-----意为尊重孩子的要求和需要,不要自以为是,擅做主张。这在我国旧的教学模式中是完全相反之。

在50年前是以教师灌输和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传统教学,孩子一入园就被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攀篱,把幼儿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是遵循艺术史的起步程序,针对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而言却是“倒行逆施”。这在新《纲要》里对艺术领域(美术)的知道要点中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可见旧的教学模式和新《纲要》实施后在幼儿美术教育问题上存在这多大的差距。记得那一年有位叫郑睿的小朋友,每次对教师的范画不感兴趣,在美术活动中总是画他自己喜欢的事物。如:火车(他外公家住在铁路附近),小汽车(家里有自驾车)。虽然所画事物不是很完美但是也有几分相像之处,

开始我还引导他要把老师的画临摹好,可是效果不佳,加上阅读啦新《纲要》之后也没有强迫他,并顺其所好,在巡视时给与一些指导,不想他在绘画水平上进步很快。这就是美国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教师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教师。”

一、从生活经验中选择内容,体验不同的作画情感

在人格一书中提及的人格研究的7种理论流派中的人本主义学派里就表示要注重自己的主观经验和人的生活经验。为此在幼儿绘画创作题材的提取将在幼儿绘画表达形式与方法的经验以及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必须顾及主题内容的适度新颖,选择那些幼儿知道但又不是很深刻又迫切想深入了解的事件和事物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求真欲和探索的欲望。 在选材时,还应该按照不同年龄幼儿思维的特点和知识范围以及生活经验来安排各年龄段的内容,但是同一个内容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只要题材适度新颖,都可选用。例如;茶杯是幼儿接触较多的生活用品,如果只是让幼儿学画茶杯,那么,任何幼儿都不会有创作的兴趣。如果我们请三,四岁的幼儿来画大家来喝水,引导他们画一个杯子,“咕嘟”一声,喝一口水,再画一个杯子“咕嘟咕嘟咕嘟”,喝许多水,幼儿就会高兴地投入创作,再来!再喝!同样,请四,五岁幼儿创作杯子宝宝过节(生日),或请五六岁的幼儿创作谁的杯子本领大,幼儿都能浮想联翩,积极的投入到创作中去。设计出不同造型多种功能的茶杯。

二,从探索尝试中激发幼儿表达内心的意愿。

我在活动之前会给幼儿先讲一个故事或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动作等形式来引入到活动主题中,这样对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用提出问题,欣赏讨论等方法,把幼儿放在一个问题情景中,鼓励幼儿思考,探索与尝试,从而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法。掌握新的技能,从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一次中班幼儿画车子活动中,我提出问题:小动物们想出去旅行,步行他们有怕累,想要一辆车子载着它们去旅行。我们可以设计用什么材料为它们建造一辆车子呢?小朋友积极踊跃地回答:“木头做的,塑料做的,铁做的等。”然后,我又问小朋友车子的基本构造,待孩子们掌握车子的框架后,我接着说:“老师设计了几种样式的车子,请小朋友看看。”“哇,好漂亮的南瓜车子,我真想拥有它。”快嘴的郑元瑞说。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立刻被打开,兴趣随之而来,“我要画苹果车子”,“我想画西瓜车子”,“我画萝卜车子”······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我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说:“快拿起你们的笔,当回小小设计师吧,把你们喜欢的车子画下来,送给小动物好吗?”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通过思考,尝试,画出的车子各式各样,非常成功。

三,从赏识教育以人为本中激发幼儿内心的需求。

当大多数幼儿已经拿起笔来作画的时候,总有些孩子感到胆怯。这并不奇怪,这些孩子并不迟钝,只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过程,这时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立即使幼儿获得自信和成功感,同时又能激发幼儿探索和创作的欲望。戴路小朋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戴路小朋友是班上动手能力最差的一个,每次绘画他都不主动动手,都要老师手把手的帮助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而且他不会画却从来不问老师该怎么画。为了激起他的绘画兴趣,我会经常对他说些鼓励的话,因为人有一种“积极关注的需要”。还特地把他和其他学画画的小朋友做在一起,试题受到影响感染也可以激发他的想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绩,在一次自由想象画美术活动,要求幼儿能自由想象自由创作,并通过创作得到快乐。在活动中戴路小朋友创作了一幅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天上飞着一只小朋友形状的气球)。我立即给了他赞许表扬,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并鼓励他将作品给其他小朋友欣赏。

从此,每次绘画都会主动的拿起笔认真的画自己想画的画。我也在平时绘画中,很注意了解各个幼儿的情况,使他们在众人面前得到表扬,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及荣誉感,同时我也一直按新《纲要》中的指示给幼儿创设一个主动,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作画。在评价时会给每个孩子的作品加上一个荣誉称号如:最用功的画,最动脑筋的画,最干净的画等等。通过这一方法使得那些绘画能力查的,自控力不强的孩子们更加认真地去倾听老师对他们的肯定,会感觉到进步的喜悦。在没有强制和诱导下,以幼儿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幼儿也更加有愉悦地心情进行作画。

四、从不同的感官中入手,在玩玩做做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一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发展”,所以在美工活动中采取游戏形式进行。美工活动中,我把泥工运用到绘画活动中,出现了很好的效果,在绘画“企鹅”之前,请幼儿先观察图片或者观看有关企鹅的碟片等形式,然后动手用橡皮泥捏,在捏的过程中掌握了企鹅的基本形态,再进行绘画,他们脑子里已经有了企鹅的雏形,画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下笔大胆,不犹豫,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经过幼儿大量的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所得的。

这中方式既贴近幼儿生活,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幼儿思维活跃具体,充满各种声音、颜色、与物体的具体形象的美术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思维特征。

这在《爱和自由》一书中提及:“儿童必须自己感觉。‘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承认很多时候都是用自己的经验逼还izyong各种方法暗示孩子,而这些即便我们说的都对,可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承认不能取代,就想画这企鹅,如果教师一味就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范画进行临摹,孩子就体验不到其中快乐,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经验,孩子的作品也会有更

加的生命力。我们应该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鼓励幼儿探索、创造,绘画出美丽的世界,同时也促使其人格和谐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瑞学《爱和自由》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9年7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3、小巫《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8月

4、吕耀坚

2005年11月《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新思维》杭州启智源教育培训稿

推荐第10篇:让孩子能说会道

让孩子能说会道

——如何培养幼儿说话能力

教工幼儿园陈静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工具,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品德行为的培养都要通过语言来进行。因此,发展幼儿语言,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家时期,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寓语言教育于各环节中

《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他眼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要达到这个要求,仅仅靠每周的几堂语言教学活动是难以完成的,还必须贯穿于其他活动之中。如:早晨幼儿来园后、晨间谈话中、饭前十分钟,以及自由活动时都可尽量地给幼儿创造条件,知道幼儿听说练习。

1、首先,幼儿说话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知道和纠正。幼儿的表现欲很强,而且愿意亲近老师,告诉你他自己昨天发生了些什么事。如每天早晨来园后都会有很多孩子围在我身边告诉我“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清湖公园玩过了。”“我的阿姨生了个小妹妹。”“我爸爸到到杭州去了,给我买了好多礼物。”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置之不理,则会降低了幼儿说话的积极性,而如果是仔细倾听,

并顺着他的话题和他继续聊下去,那才能使他的表达欲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制,在幼儿言语说话中我们总能经常听到一些土洋结合的话,如:“老师,刚才小宝啊(推)了我一下。”“昨天我们到公园去嬉(玩)过了。”诸如此类,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实际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幼儿便能很快地理解,并容易接受。

2、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练习听和说。

如果只是被动地听幼儿说,不给他们提供可说的内容也是不行的。随着现代化脚步进程的加快,幼儿的接触面也越来越广泛,许多的动画片、电视、图书都会成为孩子说的“热点”。如在我们班近段时间内,很多孩子总会凑在一起讨论“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故事,于是我便利用晨间谈话或饭前十分种时间组织“热点”来说话和讨论,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谁,为什么?这时的幼儿便会滔滔不决,各抒己见,而且积极性也很高,幼儿不仅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愿意把听到过或看到过的事说给大家听,这时他们会特别安静,从而练习了他们的听力,演讲的幼儿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可让全班小朋友当评委,如在听完《三只小兔》的故事后,一位小评委就说:“他把大灰狼和小兔子的话说的好,大灰狼很大而且很凶,他说话很粗很响;小兔子又小又可爱,他说话轻轻地。”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技巧,还使幼儿学会评价的方法,知道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而且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是最好的。

二、充分利用语言教学活动,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

1、利用语言课,引导幼儿积极的说。

语言教学活动是训练幼儿说话能力的主要形式。比如“小羊和狼”,这则故事情节简单,富有情趣,幼儿特别喜欢,教师通过示范演讲,让幼儿自选角色,进行情景讲述和表演。如“大灰狼,小羊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他?”扮演小羊的幼儿则会说:“小羊会用尖尖的角去顶他。”“那小猫会怎样来帮助小羊来打大灰狼呢?”扮演小花猫的幼儿就会说:“用他长长的、尖尖的爪子抓他。”这样幼儿就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故事,同时语言也得到了训练。

2、利用语言游戏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好动,喜欢一边说一边做。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实际一些简单新颖、内容丰富、别致的游戏,让幼儿在做中学,在做中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如在玩橡皮泥时,可以利用幼儿捏出的各种动物自愿组织进行自编故事,或利用做出的各种食品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通过“爸爸、妈妈、孩子、朋友”的各种角色活动,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说话能力。

语言活动时时刻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利用,一定能让更多的幼儿能说会到。

第11篇:让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健康成长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教育都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其中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正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校开展了‚说悄悄话‛活动。通过\"悄悄话,悄悄说,悄悄话,悄悄听\",走进孩子心灵,巧解心结,寓德于心,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设立‚悄悄话信箱‛,上面描绘出精美的图案,迎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能科学地对待这一产物,乐于接受这一新事物。

2、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学校大会这些形式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孩子们有说出心里话的欲望,从而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

3、精心布置谈心室,门口贴上知心姐姐的温馨邀请,室内摆放沙发、茶几,墙壁上是‚倾吐心声 温馨对话‛的卡通文字及图画,配以粉红色的窗帘,给学生以亲切感,使学生心理放松,便于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

二、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每周五下午由校长亲自打开信箱,学校领导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学生的意愿与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处理,采取个别辅导、课堂渗透、主题活动三种方式分类进行:属于个别特殊现象的,采取个别辅导交流,由‚知心姐姐‛或班主任与其面对面谈心、网上聊天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认识误区,排除成长的烦恼;属于普遍性现象的,通过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通过课堂渗透、主题班会等方式解决。

三、初见成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自从本学期‚悄悄话信箱‛设立以来,每周都收到很多封信,有的指出身边的不良现象,揭发违纪行为的,有的坦诚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希望与你分担或分享的;有的是为班级、为学校出谋划策,争当班级、学校小主人的;有的是同学间的矛盾、瓜葛以及内心的郁

闷……

三年级的一个女孩子张倩写道:‚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没有人跟我玩,没人跟我做朋友,我很苦恼。‛学校把这一情况反馈给班主任曹老师,曹老师经过考虑,决定开主题班会:‚夸夸我的同学‛,让同学们发现张倩的闪光点,进而改变对她的看法,于是让同学们提前都想一想,你想夸夸谁呢?只许写被夸的同学的名字,自己不署名,咱们看一看,哪个同学得到的夸奖多。同学们一致响应,立刻就热烈讨论起来。当时,曹老师发现张倩表现得很消沉,猜想她正在担心没有人夸奖她吧。下午的班会上,气氛异常热烈,曹老师一个个念着同学们的纸条,那些得到夸奖的同学红光满面神采飞扬。曹老师悄悄拿出事先自己写好的纸条,大声念道:‚我喜欢张倩同学,她学习努力,乐于助人,能歌善舞,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我愿意和她成为好朋友。‛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孩子们的目光一齐投向张倩,这个孩子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我趁机鼓起了掌,孩子们也使劲鼓起了掌,好像重新认识了她一样。曹老师说:‚我也喜欢和你做朋友呢!还有谁也喜欢和张倩作朋友呢?‛‚我!‛回答得异口同声,张倩笑了,我也笑了。课下由辅导老师多次与其单独谈话,帮助其找到自身缺陷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张倩变得开朗活泼了,成了班里的积极分子,周围总是有一群小伙伴。

我们发现信箱里有一封这样的信‚李子建天天上网玩游戏‛,老师们也说李子建一直是个勤奋好学的同学,内向而又懂事,可这段时间发现他的学习明显不如以前认真,作业完成潦草,上课注意力不集

中。语文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悄悄对他展开了攻势。课间判作业得时候,耿老师指着他的作业,装作漫不经心地说:‚哎呀,这作业怎么写的,太乱了,不是你的风格呀。我听说你妈给你买电脑了,你妈可舍不得给你花钱了,这回是怎么了?‛他说:‚因为我考了第一,奖励我的。‛‚你看,你妈多重视你的学习呀!买电脑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的学习更好吗?现在有了电脑,觉得对学习有帮助吗?‛他不吱声了,‚子建,你可是个懂事得孩子啊!父母多不容易,电脑是咱们学习的工具,可不能成为玩物丧志得玩具呀!‛他低着头,不说话,老师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在课上课下继续观察他、敲打他。后来,他的注意力又回到学习上来了。通过‚悄悄话信箱‛我们了解到还有不少学生沉湎于网上游戏,老师们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谈话,与家长沟通交流,利用品德课进行思想渗透,还有的班主任表示正让学生们搜集材料,元旦准备开一个关于上网的益处与害处的辩论会。这些工作一一落到实处,我相信从整体上情况会有改观。

四年级一个女同学写道‚我是班里最矮的,同学们都笑我,说我是‘小萝卜头’这个外号使我很烦恼,老师,我不想要这个外号,请您帮帮我。‛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可以给别人取善意的、富有激励性的雅号,不能取带讽刺性、伤别人自尊的绰号,也让同学们换位思考:别人给你取不好听的外号,你愿意吗?同时,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别人起的外号,也许别人并不恶意。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叫别人外号的现象明显减少。

经常有学生写‚XX与XX闹别扭了,请老师帮忙让他们和好‛

班主任会向当事人了解具体情况,耐心细致的做工作,让他们言归于好。

我们的音乐打铃仪经常播放一些校园歌曲、爱国歌曲,‚悄悄话信箱‛里有许多学生要求换流行歌曲,刚开始德育主任很犹豫,觉得流行歌曲很多都是爱情歌曲,不适合在学校播放,后来我们思考: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肯定有他的道理,流行歌曲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学会,容易传唱,连老人孩子都喜欢,表现出比传统歌曲的优势,我们也应该打破传统观念,流行歌曲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侵蚀孩子的毒草,相反,还能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扩展音乐视野,热爱音乐、喜欢音乐,有很多适宜学生唱的流行歌曲,爱的涵义也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朋友、同学之情。后来,我们经常播放一些同学们建议的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星空物语……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对于学生的来信,我们争取做到有问必答、有难题必解决、有建议或意见必回复并有选择性去实施,争取不让每一个走近悄悄话信箱的同学失望,使学生能够相信、依赖‚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信箱‛充满温馨,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倾诉的平台,缓解了他们心头的压力,释放了他们内心的郁闷,使学生情感得到宣泄、心灵得到抚慰,同时通过‚悄悄话信箱‛,班主任、科任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更有针对性教育与引导,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

当然,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与开展活动相结合,我们按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把‚悄悄话信箱‛工作同经常性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使每个学生天天都有好心情。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在学校支持、专家引导下进一步摸索和研究,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第12篇:给孩子讲植物

给孩子讲植物

植物的生活

1.植物的身体

准备:小铁锨,皮尺,放大镜。

活动过程:

活动一:植物的身体分哪些部分?我们怎样研究它们?

引导孩子进行野外观察计划。

教育孩子在野外观察时注意保护好植物,懂得要珍爱生命。

活动二:出去观察了。

指导要点:观察、用鼻子嗅、、测量、记录

学会借助工具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并养成记观察记录的习惯。 活动三: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有什么收获。

讨论: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植物“身体”的构造都有什么相同点?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身体”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的?

讲解:我们常见的植物,它们的“身体”大多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也有某些植物不长叶或不开花、不结果,你们要不断的观察。 分析常见能吃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根:甘薯、木薯、胡萝卜、萝卜等;茎:荸荠、洋葱、大蒜、马铃薯、姜、甘蔗等;叶:韭菜、菠菜、空心菜、生菜、白菜等;常见可以食用的花:菊花、玫瑰、茉莉、桂花、荷花、樱花、兰花、金针花、油菜花、康乃馨、花椰菜、洛神花,栀子花等;果:苹果、梨、桃、西瓜、南瓜、核桃等;种子:大豆、水稻、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绿豆、芝麻等。

拓展活动:

选择一株植物,长期观察它,可以选择盆栽植物放在家中进行观察,也可以选择校园里的一株植物进行观察,看它身体的各个部分有什么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

2、植物的根

活动准备:带根的大葱、菠菜及相关的工具(放大镜、镊子、直尺、量筒、烧杯、棉花等)。

活动一:我们来观察,根有什么特点?

观察野蒿或其他有直根的植物,量一量它的主根有多长?数一数它的侧根有多少? 观察狗尾草或其他长有须根的植物,数一数它有多少条根?估算一下,所有的根连起来有多长?

总结:植物的根数量很多、很长,在根的尖端有很多“绒毛”即根毛,根毛的壁很薄,使学生形成一个对根的特点的完整认识。

思考:植物的根很多很长,这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根毛的壁都很薄? 活动二:我们研究根的作用。

谈话:为什么高大的树木能稳固地生长在地上?(因为根的作用)为什么我们拔草或拔麦时会费力? 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想:根能紧紧地”抓住”土地,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讨论:怎样证明根根确实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呢?用什么样的实验法?用什么材料和仪器?怎样操作?实验中出现什么样现象?怎样控制容器中的水不因蒸发而减少?

实验步骤:

把带根的植物浸在盛水的试管里,在水面加入一层植物油.防止水蒸发,用胶塞固定好植物.

在试管的水面处做一个记号,标出高度.

此实验装置只是给学生作了一个实验方法的提示,但不是唯一的实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大胆设计实验,教师只作提示性寻问,如:你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设计是否严密?你还有更好的实验方法吗?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易行?设计对比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呢?

把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组织学生在今后的几天里定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验

证自己的猜想。

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和养分,可是人们并不把水和肥料直接给植物,而是把水浇在地里把肥也撒在地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说明根有什么作用?(.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讨论:为什么根能固定植物?为什么根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植物所需要的水分? 自由活动:

胡萝卜、甘薯(地瓜)、甜菜、马铃薯、洋葱头,它们也是根吗?

讨论:人们在移栽植物幼苗时,为什么要带土移载?

讨论:植物的根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有什么作用?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该怎样做?

3.植物的“血管”

活动准备:

①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②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

教师小结:根据以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活动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

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提问: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教师小结: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在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在两棵小树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捡钢丝的树皮上方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第13篇: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1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你们来帮幼儿园的老师算一算,如果每5个放一盘,20个可以放几盘?出示1。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想一想、算一算。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

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竖式计算,试着算一算。

给同桌讲一讲竖式中每一步所表达的含义。

3.试一试。

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完成第2页试一试中的4题。

4.想一想、摆一摆。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

(1) 如果每盘放6个呢,怎样列式?出示2。

(2) 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

(3) 汇报分的结果。

5.试一试。

由具体到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

(1) 小组内议一议,怎样用竖式表示,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2) 交待写法,指名余数及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3) 你能试着算一算,你的计算结果对吗?

学中做

1.课件演示第3页试一试的第1题。

2.完成试一试(2)。

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完成练一练1。

(2) 完成练一练2。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2教学目标

1.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上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图中画的是什么水果?(草莓)

对,一共有55个草莓。请你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想一想。说一说。

先利用以有的经验估一估,再算一算。

(1) 看图说图意。

(2) 指名汇报。

(3) 怎样列式?

(4) 估一估,每盘放几个,你是怎样估计的?

2. 试一试,算一算。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掌握试商方法。

(1)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一估的。

(2) 想一想你估计的对不对,讲给你的同桌听。

(3) 议一议:为什么商是6?

学中做

1. 试一试。

完成第4页的试一试。

2. 练一练。

(1) 完成第5页的第1题。

(2) 完成第5页的第2题。

(3) 完成第5页的第

3、

4、5题。

二年级下数学除法教案

3教学目标

1.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 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课件。

学具:学具盒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同学们,到了公园,你最喜欢做什么?你能把图上的 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 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 如果有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其次,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 摆一摆,说一说。

通过摆一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怎样分配合理?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

3. 试一试。

继续通过应用,使学生理解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不同情况。

每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能划几小时?

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独立列式解答。

学中做

1. 完成练一练的

1、2题。

2. 完成练一练的

3、4题。

(1) 独立完成。

(2) 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道理。

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挂图。

切入举偶

开学已经一周了,你都学会了那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

对话平台

学中做

完成练习一的第

1、

2、

3、

4、

5、

6、7题。

综合练习

(1) 填一填。

a一个数除以2,如果有余数,有可能是( )和( )。

b计算有余数除法,( )一定比( )小。

c37里面最多有( )个6,还余( )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a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 )次

①4 ②8 ③9

b46个人做船过河,每船做6人,至少需要( )条船。

①7 ②8 ③9

第14篇:二年级下册除法口算练习题

①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45+5= 1÷1= 5×5= 72÷8= 9÷9= 24÷8= 14÷7= 6÷1= 15÷3= 3×6÷2=

------------------------- 4÷2= 6×2= 6÷2= 10÷5= 70–52= 49÷7= 10÷2= 54÷6= 20÷4= 4×9÷6=

21÷3= 3×6= 9÷3= 90-45= 24÷4= 15÷5= 27÷9= 9×9= 72÷9= 3×4÷2=

36÷4= 5÷5= 56+41= 56÷7= 16÷2= 42÷6= 18÷2= 5×1= 45-39= 3×6÷3=

24÷6= 56÷7= 36÷6= 24÷3= 4×5= 27÷3= 8÷4= 56÷8= 36÷9= 3×6÷6= ② 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45÷5= 6÷6= 12÷6= 1×4= 18÷6= 1×8= 24÷8= 36÷6= 48÷6= 4×6÷8= 54÷6= 7÷7= 5÷1= 1×6= 56÷8= 21÷7= 28÷7= 7×3= 35÷7= 2×3÷6=

42÷7= 45÷9= 30÷6= 49÷7= 9×2= 56÷7= 64÷8= 24÷6= 63÷7= 8×5-8=

4×3= 16÷8= 72÷8= 2×7= 9÷9= 27÷9= 5×7= 18÷9= 8×3= 81÷9÷3=

72÷9= 81÷9= 9÷1= 18÷9= 1×1= 42÷6= 24÷8= 36÷4= 63÷7= 19÷2×4= ③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2×5= 54÷6= 2×8= 20÷4= 4×7= 49÷7= 10÷2= 30÷6= 3×7= 3×8+40=

------------------------- 45÷9= 9×4= 5×6= 6×2= 32÷8= 1×5= 48÷8= 2×7= 4×8= 2×6÷4=

7×6= 12÷2= 4×9= 12÷4= 5×8= 6÷3= 7×9= 63÷7= 32÷8= 40÷8×5=

2÷1= 5×3= 2×6= 64÷8= 3×3= 5×4= 3×2= 16÷8= 23+17= 16÷2÷4=

42÷6= 1×9= 54÷9= 6×3= 3×1= 9×6= 6×4= 4×4= 6×5= 27÷9×7= ④ 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8×1= 54÷6= 7÷1= 8×8= 63÷7= 8×9= 8×5= 40÷8= 9×3= 54÷9×3= 6×9= 30÷6= 7×3= 9×9= 16÷4= 7×7= 28÷7= 40÷8= 6×6= 63÷9×4=

7×4= 9÷1= 7×8= 24÷6= 7×5= 24÷3= 81÷9= 3×6= 25+41= 56÷7×6=

14÷2= 35÷7= 63+24= 9×2= 36÷6= 9×5= 35÷7= 27÷3= 4÷4= 56÷8×9=

36÷9= 42÷7= 12÷3= 5×9= 20÷4= 5×7= 9×8= 18÷3= 8÷1= 1×6×8= ⑤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9÷9= 16÷2= 71-68= 6÷1= 15÷3= 9×3= 45+45= 5×9= 66+26= 5×5+52=

------------------------- 72÷8= 9×8= 52+35= 8÷4= 14÷2= 6×2= 6÷2= 49÷7= 10÷2= 54÷6×4=

27÷9= 20÷4= 3×6= 30÷6= 15÷5= 49÷7= 9×4= 9÷3= 9×7= 42÷6×6=

24÷4= 18÷9= 9×9= 72÷9= 2×2= 30÷6= 14÷2= 7×8= 35÷5= 5×6+41=

80-46= 10÷5= 42÷6= 7×2= 18÷2= 65+26= 5×6= 36÷9= 6×4= 54÷6÷3= ⑥ 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8÷8= 4×8= 75-64= 2×1= 8÷8= 32÷4= 85-62= 20÷5= 6×5= 40÷5÷2= 16÷8= 50+40= 21÷3= 5×8= 28÷7= 5×4= 24÷8= 6×7= 35÷5= 4×9÷6=

21÷7= 3×8= 8÷2= 4×8= 30÷5= 18÷3= 5×2= 48÷6= 42+36= 8÷1÷4=

25÷5= 63÷9= 28÷4= 5×5= 81÷9= 3×6= 25+41= 14÷7= 4×3= 90-65=

4×5= 41+25= 4×7= 35÷7= 4×9= 36+24= 12÷2= 78-19= 3×8= 12÷4+9= ⑦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1÷1= 5×5= 72÷8= 81÷9= 8×2= 18÷9= 27÷9= 27÷3= 3×4= 27÷9×9=

------------------------- 5÷1= 4×3= 15÷3= 18÷2= 8×6= 4÷2= 6×2= 6÷2= 42÷6= 64÷8×8=

9×2= 8÷4= 49÷7= 45-6= 10÷2= 3×6= 9÷3= 8×6= 4÷1= 9×9+12=

72÷9= 4×5= 36÷4= 45÷5= 39+45= 30÷6= 42÷7= 10÷5= 4×2= 18÷2÷3=

9×5= 14÷2= 4×6= 15÷5= 21÷3= 8×4= 24÷4= 8×7= 16÷2= 4×8+52= ⑧ 二年级(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24÷6= 3×7= 8÷8= 32÷4= 3×5= 6÷3= 3×9= 63÷9= 4×9= 25÷5×8= 6×5= 30÷5= 6×6= 40÷5= 8×7= 16÷8= 36+42= 21÷3= 4×2= 48÷6×4=

35÷5= 21÷7= 3×8= 8÷2= 4×1= 18÷3= 8×9= 28÷4= 9×1= 8÷1×8=

3×6= 28÷7= 24÷8= 3×9= 20÷5= 4×1= 12÷3= 4×9= 81÷9= 5×7-20=

25+41= 14÷7= 6÷6= 63+24= 42÷7= 5×2= 56÷7= 3×7= 12÷2= 4×9+40=

第15篇:数学二年级《除法应用题》教案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例5及“做一做”和练习三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2.能熟练地解答除法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区别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判断、分析、比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介绍乘法口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和投影片(电脑)、纸条、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48÷6 45÷5 56÷8 49-30

63÷9 35-7

6×7

32÷4

18+9

27÷3 54÷9 72÷8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2.根据下面乘法算式,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3×6=18 5×6=30

(2)小题引导学生想

①三( )十八或( )六十八

②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③18里有几个6

④18是6的几倍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了哪几种除法应用题(可举例说明)

教师板书:

(1)平均分

(2)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这三种类型的应用题,我们都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引导学生明确都用除法计算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除法应用题。

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

2.投影出示(或电脑显示):18筐白菜。同时出示例5

(1)食堂运来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几筐?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2)食堂运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几天?

(3)食堂运来18筐白菜,9筐萝卜。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知道了什么?(教师巡视,并关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启发学生汇报:

第(1)题讲的是把18筐白菜,平均分成3天吃,求每天吃几筐,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18÷3=6(筐)

第(2)题已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几天吃完,也就是18筐里有几个6筐,就几天吃完,用18÷6=3(天)

第(3)题18筐白菜,9筐萝卜,白菜是萝卜的几倍?白菜和萝卜比较,18筐里有几个9筐,就是它的几倍,用18÷9=2 3.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这三道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

这三道题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第二个条件不同,所求的问题不同这三道题都用除法计算

这三道题第1题数量关系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求1份,用除法计算。

第2题是18筐里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第3题是18筐里有几个9,就是9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条件和问题不同,数量关系不同,解答方法相同。

4.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做一做”(1)题。

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引导学生口头提出问题:“每组有多少人”,列式计算:24÷3=8(人)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2)投影出示“做一做”(2)题。

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引导学生口头填一个条件:

①每组有8人 列式24÷8

②每组有6人 列式24÷6

③每组有4人 列式24÷4

④每组有3人 列式24÷3

(3)投影出示“做一做”(3)题。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引导学生口头填一个条件:

①篮球队有8人 列式:24÷8

②篮球队有3人 列式:24÷3

③篮球队有6人 列式:24÷6

④篮球队有4人 列式:24÷4

(4)投影同时出示“做一做”补充完整的三道应用题:

①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人?

②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每组有8人,分成几组?

③学校乒乓球队有24人,篮球队有8人,乒乓球队的人数是篮球队的几倍?

(5)分析比较上面

1、

2、3小题,知道了什么?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引导学生说明:

①这三道题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第二个条件不同,所求问题也不同。这三道题,都用除法计算。

②这三道题第①题数量关系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求1份,用除法计算。

第②题是24里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

第③题是24里有几个8,就是8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师生共同总结:这三道题虽然条件和问题不同,数量关系不同,但解答方法相同,都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发展

1.投影出示练习三十三第1题。学生讨论,并口述汇报:

学生说明:分成6把列式计算:36÷6=6(根)

学生说明:平均每把6根列式计算:36÷6=6(把)

然后填在书上。

2.出示练习三十三第2题。引导学生看图和口头提问题

喜鹊活的年数是燕子的几倍?列式计算: 27÷9=3

喜鹊比燕子多活几年?列式计算:27-9=18(年)

燕子比喜鹊少活几年?列式计算:27-9=18(年)

3.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111页“你知道吗?”通过教师讲解、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四、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这节课学习了除法应用题,通过讨论知道了虽然这三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不同,数量关系不同,但解答方法相同。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三第4题。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1)平均分

食堂运来18筐白菜,平均分3天吃,每天吃几筐?

18÷3=6(筐)

答:每天吃6筐。

(2)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食堂运来18筐白菜,每天吃6筐,可以吃几天?

18÷6=3(天)

答:可以吃3天。

(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食堂运来18筐白菜,9筐萝卜。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几倍?

18÷9=2

答:白菜的筐数是萝卜的2倍。

资料有大小学习网收集 www.daodoc.com

第16篇:二年级数学第十讲

二年级数学第十讲

例题1

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要比( )小。

2、用18根小棒摆单独的正方形,可以摆( )个,还剩( )根小棒。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 )顺序进行计算;算式里有括号,要( )。

练一练

1、79+42÷7要先算( )法。86-4×8要先算( )法。

2、26加10的和是( ),再减去19得( )。

3、一个数除以9,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例题2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比除数大,说明还可以分。()

2、在8÷4×6这个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练一练

1、32-12÷4和(32-12)÷4的结果相等。()

2、6的5倍是多少算式是:6×5=30。()

例题3圈一圈,填一填。

1.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个。

列式是:

把这些梨平均分给2个人,没人分到()个,还剩()个。列式是:

2、□÷7=6„„

练一练

1、□÷4=4„„□,余数最大是()。

□,被除数数最大是()。

例题4解决问题。

1、把37颗珠子穿成下面这样的手链,最多能穿几串?

2、29人划船,每艘船限乘6人,前面的船按要求坐满后,最后一艘船要做多少人?

奥数部分:

1、4个同学报数,27号是谁报的?38号是谁报的?

2、53位老师乘车外出,至少要租多少辆车?

3.一个班有30人,其中有26人参加美术兴趣组,17人参加书法组,问两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4、三个小朋友轮换进行羽毛球单打练习,他们打了30分钟,平均每个小朋友打了多少分钟?

5、、四个小朋友轮换到一张乒乓球桌子打乒乓球,他们打了80分钟,平均每个小朋友打多少分钟?

作业、8名队员轮换进行网球双打练习,他们打了1小时,平均每名队员打了多少分钟?

第17篇:如何教外国人学习中文,如何让他们听懂和理解

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汉语学习属于外语学习,对某些人可能是第二外语甚至第

三、第四外语。东南亚一些国家人民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中国教师到国外教授汉语主要对象是青年学生,而在国内教学对象却干差万别。无论国内、国外,对外汉语教学都必须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即重视母语对汉语学习的正迁移与负迁移的作用[1]。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下问题值得探讨。

一、注重实用,教学不拘一格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文化基础与中国人迥然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也与中国人大相径庭。中国人推祟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他们却不以为然。然而,汉字的书写与读音分家这一事实却使那些习惯了拼音文字的学习者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汉语与他们儿时习得母语完全不是一码事,不下苦功背是学不好的。在他们心中,汉字难写难认,声调难读难记,短语难背,语法难懂。外国人,尤其是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学汉语时,学习首批汉字的确很难。但如果教师正视这个问题,处理得当,分散难点,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一工具,越过这个难关之后就势如破竹了。其中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有信心。

汉字造字功能很强。近几十年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为表达这些新事物、新概念,英语每年要产生几千个新词,而汉语却几乎没有增加一个新字(广东、香港不规范方言例外)。用已有汉字,明白无误地表达这些东西,汉字看来是游刃有余。如在“机”这个词素上造出了诸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词语,这不能不说汉语也有其易学的一面。

对外汉语教学现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用性。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汉语以其简练的形式、丰富的内涵闻名于世。历代骚人墨客和广大人民以书面和口头形式为我们中化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汉语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各国汉学家。不少人以学习和研究汉语、汉文化为终身职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汉语是一门工具,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钥匙,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媒介。为了就业,为了赚钱,他们选中了汉语学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在重视打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同时重视实用。有的学员来华前曾用英国Longman出版社出版的Teach Yourself Chinese一书自学过汉语。初次见面,他们问的一些问题就是一些内行话,涉及面很广,诸如汉字框架结构、汉语节奏与重音与英语的区别、声调及变调等。对于这类对汉语显示出巨大兴趣的学员,完全用简单的听说法教学他们觉得不够味,提前讲一些基础知识,哪怕是用他们的母语讲解,也可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增强汉语意识,说不定从此走上汉语研究的道路呢。这也是一种实用。

同其它外语教学一样,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的对象都是母语已经十分熟练的成年人,因此教学中应时刻防止母语的干扰。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意扬长避短。由于学员的学习条件及教学条件的制约,很难给对外汉语教学规定一个固定的模式。工作繁忙的项目经理与来华照顾丈夫、孩子的专家夫人学习方法与进度大有差异。他们不习惯于中国人所喜欢的集体朗读的方式。教学语言当然应尽早使用汉语,这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感。但在他们的词汇量和听力还不足以听懂汉语释词解文之前还得借助其母语,换句话说,我们得使用双语教学。这样做能帮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如果把这种教学排斥在对外汉语教学之外,那是不公平的。我们不能等学员能听懂中文故事才给他们介绍故事背景,进行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可以从英语教学中汲取一些宝贵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中国英语教师总结了不少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法。关键是综合各种教学法的优点,结合学习者的特点灵活掌握。不同的学员乃至同一学员于不同的学习内容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采用最多的是听说法,它以句型操练为核心,但常做一些英汉互译练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交际法、功能法也时时采用。急用先学,不拘于课文顺序,对学习者很有吸引力。语言学家向来强调语言学习要像学游泳一样,在游泳中学游泳,提倡学习者的参与,尽量使用所学的语言讲课,以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成年人毕竟不像婴幼儿那样有那么多时间,那样大的热情,那样无拘无束,那样大的动力,那样好的记忆力。应充分利用成年人分析力理解力强的优势。因此,必要的理论讲解也是合理的。比如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旦弄清楚了,对记忆理解汉字有很大帮助。实践证明,外国人对此很感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过去语言学家一致声讨teachaboutEnglish(指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母语讲语法和词的用法,忽略了语言的操练)。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也有人为之翻案。他们认为Languagecannotbetaughtbutlearned(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这派观点认为,“教”只能传授一些知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学习主要靠“练”,靠教师指导下正确的实践。英语教学法的这一争论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应有一定的启发。

二、汉字与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就是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音、形、义的综合体,为方块平面结构,首要特点是“以形示义”,一字一音节,不少词可望文生义,不少形声字可推测其读音。在掌握好一些基本词后,给学习者适当讲解词的构成特点,对于帮助他们掌握词义,记忆、使用该词有很大作用。汉字不仅是书写的基本单位,也成了汉语组词造句的基本单位。现代汉语中不少汉字还保留了像形文字的特性,如:雨、门、口、羊等。而这些汉字又作为偏旁部首和词根可以构成大量其它汉字和词语。它们要么在字义上,要么在读音上与原始成份紧密相联,这也是汉字比拼音文字优越的地方之一。汉字一字一音节,与其它长达几个甚至十几个音节的拼音文字相比易学易记。对外汉语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意识地比较母语与汉语的异同,研究两种语言的字词结构,这样西方人认为的世界上最难的语言说不定会成为最简便易学的语言。

三、汉语语音教学

任何一门语言,都有一套独立的语音系统,其中包括语音、语调、节奏、重音、音长及音变等要素。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字的四声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其变化有区别字义的作用。而其它很多语言,如英语,是无声调的语言,语调不属于单词的组成部分,语调的变化能改变说话人的态度,而不能改变词义。因此,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人在记汉字时总是不自觉地忽略汉字的声调,因而他们读出来的汉语句子带有浓厚的母语语调特征,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汉语节奏同世界上其它许多语言也相差甚远。如英语,多音节词有的有一个重音,有的多一个次重音,与汉语—字一音节不同。根据英语节奏和重音的特点,有的单词在句子中失去重音,即没有句重音。有句重音的音节读得重,读得清晰,占的时间长一些。而弱读音节则相反。汉语节奏不那么明显,在外国人听了就好像打机关枪一样。中国人听英语,觉得很多音节一带而过,听不清楚,而外国人听中文却觉得听每一字都必须仔细听,很累,很紧张。

汉语中有轻音,读起来比其它音节短而轻,这与英语中的弱读音节很相似。但要注意轻音前一个音节的声调。英语民族总是习于使用降调。他们读“豆腐” (doufu)没问题,却把“哥哥”(gege)读成gege。在教授汉语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时,将它同学员的母语的音素比较有助于学员更好地掌握发音要领。以英语为例,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发不好的音,英语民族在学习对应的汉语音素时同样有困难。集中体现在j,q,x,zh,ch,sh,r几个音上。详细解释舌位,反复比较,是教好汉语拼音声母的重要途径。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与英语元音相比较显得更极端,即前元音更靠前,后元音更靠后,英语元音比较靠中。英语民族在读汉语的“米”时可能读作/mI/,就是一例。虽然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位系统,发音不准会影响正确的表达,但在学习初期不能求全责备,因为这将增加外国人的畏难情绪。由于汉语与其母语的差异,要让他们马上学到地道的汉语发音是不现实的。想一想广东人说的普通话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四、汉语语法教学

如果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则是语言大厦的结构方式。企图靠背诵一个一个的词和句子来学习某一种语言的整体,显然是一种注定要失败的方法,甚至连年幼的儿童也办不到[2]。成年人学外语,语法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语言材料的积累、句型的学习与操练相比,它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工作的成果,是人类思维所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指标。“语法把词和句子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体内容„„”[3]这就是语法的抽象性。掌握好一个抽象的句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造出无数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目的。语法的稳固性是由其抽象性产生的。语法是无数具体句型提炼出来的高度概括性的规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在短时间内同时改变这无数的句子结构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说语法是永恒不变的。如传统英语语法认为“Heistallerthanme.”是错误的,但现代英语语法却加以认可,因为它广泛存在于英语民族,尤其是美国人的口语中。只有在“小心谨慎的谈话中,特别是陌生人或妇女之间,为着要防备别人的批评,才常用he,I之类”[4]。现代汉语中,“时不我待”之类的结构已不多见。

第二是语法具有民族性。英语民族学汉语对量词感到头疼,就是因为英语里没有量词这一词类。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意把学员母语语法同汉语语法加以比较。不少学员还是在小学时学的本族语语法,现在几乎忘了,有必要帮助他们复习自己母语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这个角度说,一个好的汉语教师不一定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目前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原来都是外语教师。

第三是语法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都很重视语言的个性,经常比较不同的语言的句子结构,这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不同的语言虽有各自独特的语法体系,但人类用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载体———语言———其深层结构都是相同的。了解各种语法的共性,与了解各种语法的个性一样重要。比如汉语的基本句型“主———谓———宾”、“主———系———表”与英语就大致相同。强调语言的共性,不但能帮助学习者解决畏难情绪,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汉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解决的是说得漂亮不漂亮的问题,语法教学解决的是说得对不对的问题,功能教学要解决的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的问题,文化教学要解决的则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和“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5]。从广义来说,重视学员母语与汉语的特征也属于文化教学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尤其汉语的汉字和词法、句法本身是汉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文化的体现,汉字的表义性,使它成为了汉民族的一种“认识能力”。词法、句法中的民族情感、习俗、“言外之意”等反映,是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的需要,也颇具趣味性,能引发学习兴趣,应当“雪中送炭”。至于“知识文化”,即语言的承载物,将涉及学习者工作、学习的专业内容,适时给予指点、引路,让他们自己努力,提高语言修养,作为“锦上绣花”,也是必要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阅历。西方人受诸如弗洛伊德等哲学家思想影响及基督教教义的感化,中国人几千年受儒家思想及佛教的影响,无论在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上都有很大差别。对外汉语教学中两种文化经常发生碰撞。如中国人信奉“谦虚是美德”,西方人却不以为然。但认为中外文化只有碰撞没有交流,也是不对的。作为人类,他们之间的共性大大超过差异。我们都赞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社会的进步,传媒的作用使得人类彼此更加接近。现代中国人见面问好,握手,恐怕很少有人再叩头,作揖,道一声“万福”了。这不能不说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反之,中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也不可小看。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国外早已有口皆碑,中国“功夫”成了美国青少年的崇拜物,早已进了英文字典。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者个体的文化阅历差异较大,他们的宗教信仰,受教育的程度,性格特征等,都能制约语言学习。有的初次来中国,有的早已游遍了神州大地。很难设想,他们在学习诸如“否极泰来”这类成语时能有相同程度的理解。对外汉语教学者必须了解学员祖国文化背景,才能使语言教学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也是中外文化传播的使者。

六、汉语拼音的地位

关于汉字改革,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意见认为文字的发展规律是向拼音化的方向发展,汉字必须走拼音文字的道路;另一派意见则相反。近年来兴起的对外汉语教学给这一争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外国人学汉语实际上也分为两派。希望在短期内听懂、能说出汉语的,多数希望能越过方块字,将汉语拼音直接与意义挂钩。前面提到的英国出版的Teach Yourself English一书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编写的。此书除了前言中用少量篇幅介绍汉字的笔划、结构外,其余全用拼音,不用方块字。据使用过这本教材的学员说,他们国家不少人用这本教材学汉语。由于不必认读方块字,他们进展都很快,短时间内就能用汉语同中国人交流了,他们读汉语拼音的速度甚至比我们中国人来得快。虽然在中国人眼里他们只能算会说汉语的文盲,但从实用的角度出讲,其效果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而那些青年学生,想全面提高汉语能力的人则必须下大力气学习读写方块字,动力不强者可能知难而退。由此可见,汉语拼音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一根拐杖,需要的时候用一用,不必完全依赖它。英美人不会国际音标的大有人在,并不影响他们正确使用英语。对外汉语教学中,某些人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 汉字的四声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是与无声调的语言(如英语)差别很大的地方。汉字的声调是拼音不可分割的部份,舍去不能称为标准拼音。遗憾的是,我国现今各大媒体使用的汉语拼音标题大多没有声调符号,令人看了不能立解其意。这样的拼音只能起一个装饰的作用,与广大人民需要的拼音相距甚远。

第18篇:让孩子好好读书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台白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耐心讲课,微风轻轻的吹拂着窗外的白杨树,孩子们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欢度着快乐而美妙的童年。

然而,却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门被一个浑身湿淋淋的女生推开,声泪俱下地叫着老师(台白止)。并要跪倒在地上,老师连忙起身,扶起女孩子,亲切地问:“孩子,什么事,外面下着大雨,快说给老师听听。”

小女孩哭着说:“我妈妈不让我读书了,因为从去年爸爸生病后,妈妈的身体也差了,连生活都困难,哪有钱读书啊,可是我想读书,老师,我想读书,您要帮我想想办法呀。”

老师让孩子坐下,心疼地说:“好孩子,你放心,老师一定帮你想办法,可是你一个人出来你妈妈知道吗?”

“我怕妈妈伤心,没有让他知道。”(孩子)

“傻孩子,老师先送你回家吧,你妈妈一定在到处找你了。”

“老师,我回家一定会挨打的,而且不能读书了,我想读书,老师——”(孩子)

“好孩子,读书的事,老师一定帮你想办法,走吧,老师送你回家。”老师说着,拿起两把伞,牵着孩子冒着大雨,在漆黑的夜里走向孩子家。

快到孩子的家了,家里的灯还亮着,老远就传来孩子的妈妈哭喊声:“萧芳啊,我的女儿啊,你跑到哪里去了,天黑漆漆的,下这么大的雨,妈妈到哪儿找你啊,都怪妈妈不好,送不起你读书,可是,你总该回来啊,你不能想不开呀,我的女儿啊,都怪妈妈呀。——”

正在这时,老师和萧芳进屋了,萧芳扑向妈妈:“妈妈,女儿在这里呀,这是我的张老师。”

“是老师啊,快请坐,快请坐,都这夜深啦,多亏你送我女儿回来啦,多亏你老师啊。”萧芳的妈妈说着,走向老师。

“萧芳她妈,你也别难过,有困难你应该早点跟我们说说,好让大家帮帮想办法嘛。”张老师与萧芳她妈握着手说。

“老师呀,你不知道呀,从她爸爸重病后,我的身体也渐渐差了,一个人维持四娘母的生活都困难,萧芳又为大,她弟弟还小,萧芳怕是上不成学啦。”(萧芳的妈妈说)

“萧芳她妈,你别这么说,国家一定会为萧芳想办法的,她不能辍学,夜这么深了,快陪陪萧芳休息吧,我也要回家了。”

(台白)老师拿雨伞,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冒着倾盆大雨,爬着坎坷的山路回家,当张老师全身湿淋淋地回到家后,并没有来得及换衣服,而是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给校长打电话(台白止)

“喂,肖校长吗?”(张老师说)

“喂,张老师,这么晚还打电话,有事吗?”(肖校长)

“是这样的,我班的萧芳同学没有学费,她妈妈要她一起下地干活,上不成学了。”(张老师)

“啊,那你不能让她辍学呀,要先让她继续读书,明天一早,你去劝劝她妈妈吧,学费我们再想办法。 ”(校长)

“好吧。

(校长给教管中心主任打电话)

“喂,杨主任你好,我是中心村的校长,我们学校的萧芳家穷,上学有困

难。”

“那你一定让她继续上学,我们党和政府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孩子辍学,如

果确实有困难,党和政府可免除她的学杂费,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

将来财政收入提高了,我们还要考虑她们的生活和营养问题,总之,要让每一个

少年儿童好好学习,茁壮成长。”

(台白)就这样,杨主任,肖校长,张老师,夜深了,还没有睡,一个孩

子的辍学,将会引来多少人的不眠之夜。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

孩子的一切,这简单的几句话,却使政府,老师的肩上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第

二天一早,张老师来到了萧芳家。(台白止)

“萧芳,萧芳”张老师喊,并敲门。

“张老师,”萧芳打开门。

“你妈妈呢?”

“砍柴去了,快回来了。”

张老师刚坐下,外面发出放柴的声音,同时发出喘气声,萧芳的妈妈回来

了,她弓着背走进屋里。

“唉呀,张老师来了,萧芳还不快给老师做饭呀。”(萧芳的妈妈说)“不用了,我正等着你回来,昨夜,校长已接到中心主任的电话,要免除萧芳

的学杂费,萧芳可以安心的上学了。”(张老师)

“张老师呀,你当老师的心情我理解,可她爸爸瘫痪了,家里的活没人干,

这萧芳留在家好歹也能帮一下。”(萧芳的妈妈)

“萧芳她妈,你这就不对了,家里的活你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可不能因此

而耽误萧芳的学习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你一定要让萧芳上学

呀。”(张老师)

“妈妈,我要上学,妈妈,我要上学,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孝敬你——”

(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此时,萧芳与妈妈抱在一起)

(音乐的同时台白)听着孩子的哀求,当妈妈的疼在心里,无可奈何地

看着女儿,含着眼泪,笑了。就这样,萧芳跟着老师,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和

同学们欢天喜地的又在一起啦。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张老师仍然在教育岗位

上兢兢业业,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他手上开花结果,而他的孩儿和他曾经教过的

学生萧芳却大学毕业了,长大了,这一天,她们一同来到中心村小看望张老师。

(台白止音乐先止)(助手快速安好桌子板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张老师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学生读)······

“爸爸”“张老师”

(台白,同时张老师和萧芳,儿子演台白的内容)张老师听到熟悉的声

音,赶忙转过头,却看见自己的儿子和曾经的学生,心中惊喜万分,(此处张老

师喊一声:乾宇,萧芳)可是,当他正想走近儿子和萧芳时,却突然头昏眼花,

四肢冰凉——(台白止)

张老师一头昏倒在地,儿子和萧芳急忙扶住张老师,······(开音乐《老

师,我们为你唱赞歌》)

······孩子们将张老师送到了医院·

(音乐止后,张老师在医院说结束语)“孩子们,你们会感受爱了,可你

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父母,为老师,为国家争光,为祖国奉献力量。”

第19篇:让孩子喜欢读书

2011语文教学论文

让孩子喜欢读书

——谈课外阅读

绍兴市亭山小学余建跃1357555123

5【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本文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兴趣感性理性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用好兴趣这根“魔棒”,会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好比花香满园引来碟蜂阵阵,从而努力去寻找阅读感悟的机会,从中获取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应达到40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的方法等),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成“课堂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大胆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拓宽学习的范围。让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

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

1.扩大式。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采用扩大式,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对照式。这对学生来说似乎更有吸引力。如《小英雄雨来》中的小雨来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会令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心。此时,教师伺机拿此文与《小兵张嘎》等作对比,要求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从比较中获益。

3.荐读式。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向其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可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二、从情感上激发

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对学生兴趣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有人说:“好老师就是一本无价的书”。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部无声的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九像春雷声声不息地震撼学生的心灵。教师每一句富有诗情。哲理的话语,每一个显得优雅、超脱的举止,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内在的文化修养和高尚心灵,都能令学生深深地钦佩与折服,使学生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并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的内驱力。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从活动中激发

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中最常见而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会自主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教师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要针对本班学生阅读实际和年龄特点,如举办故事会、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朗诵会、词语接龙、编演课本剧、优秀诗文诵读赛、读书知识赛、优秀读书笔记展品、佳作欣赏„„等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搭起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从积累中激发

众所周知: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变化。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因此阅读必须有量的保证。关键问题在于,这么多的阅读量怎样得到保

证。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缺乏指导,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但问题是推荐的读物还很不具体,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这样的读物怎样为学生拥有和阅读都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好好思考一下,让我们对阅读有着浓厚兴趣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而且是读得越多便越想读。这是因为书籍本身对我们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天生好奇,所以我们喜欢阅读童话;我们充满幻想,所以喜欢阅读神话传说;我们热爱生活,所以喜欢阅读小说;我们情感丰富,所以喜欢阅读诗歌散文„„其实,人应该天生就喜欢读书的。同样,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便会自发地对阅读产生兴趣。随着量的增加,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浓,大量的阅读使他们看到了知识海洋的广袤无限和缤纷色彩。这怎能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让阅读逐渐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五、借助听故事诉读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者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我认为算。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大人小孩都会边吃边听或在月明星稀夜聚集“散讲”、“讲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无不精彩至极,至今我还清楚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以后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因此而来。

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盲人海伦·凯特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

一、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的段落,读到第三天时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时,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否定了学生所有的答案后,我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六、“放任自流”地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但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于摘抄、在书中圈点画问、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

枯燥无味还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成人尚且喜欢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喝茶看书,悠然自得,为什么偏偏要学生一看书,就要正襟危坐,还要写无感可发、无言下笔的读后感呢?因此,给学生朗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

课外阅读时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老师或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去决定,人的兴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就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已经熟悉的,别人不说也知道的,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得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字和书范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很愉快。

有一项研究调查认为,对初期接触阅读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倾向于幻想性题材和“期待故事情节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等内容的故事。他们喜欢描述让人哀伤、痛苦的读物,喜欢节奏明快、带有刺激性的故事。所以,对刚接触书籍的小孩来说,“放任自流”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武侠小说,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

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得上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学生如无一定的阅读基础,必对名著厌而恶之,结果适得其反。对名著的推荐姑且放下,顺其自然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除以上所述,我们还可以通过适时评价、结合影视、运用电教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而要完成或提升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从儿童的阅读心理出发,选择大量的经典读物,儿童文学名著,优秀时文报刊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促进言语的发展。

课外阅读不是增加学生负担,相反,是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要想学得轻松,学出成效,必须要依赖课外阅读。我们真正要减轻的是压在学生肩上的那些重复、繁琐而又无意义的课业负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由地阅读自己干兴趣的书籍。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美事,必须循询善诱,逐渐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01.7第1版。

2、陈廷明《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

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2001.3第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0篇:让孩子爱上写作

让孩子爱上写作

华北油田供应学校

李元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进入三年级,一提起作文,老师、家长往往叫苦不迭,倍感艰辛;学生们也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认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就一个目标:做好作文的起步教学。即:让孩子不害怕写作文,进而到喜欢写作文,逐步实现写好作文。为了带领学生学生开开心心走进写作的大门,我从三年级开始就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

一、开展实践活动,创造写作素材

开学初,品德教材中有一个活动,是“保护生鸡蛋”,目的是让孩子体会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看到孩子们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我决定利用一天的时间开展这项活动。当天我要求孩子们每人回家准备一个生鸡蛋,想办法保护它一整天,孩子们兴奋极了。第二天一早到班里,每个人都在交流自己的护蛋策略,有的把鸡蛋放在成口香糖的空瓶子中,有的把鸡蛋放在小方盒子里,有的给鸡蛋过了好几层包装袋„„对孩子们的做法,我没有加以评论,而是让他们把鸡蛋放好,等放学看看谁是胜利者。下午临近放学了,我问同学们谁是“保护鸡蛋”的胜利者,大部分同学都自豪地举起手来,也有同学沮丧地低下了头。我问他们保护了一天鸡蛋,有什么感受,每个人都抢着发言,我看到同学们这样踊跃,就布置了一篇练笔,写一些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受。第二天收上作文本一看,我高兴极了,原来孩子们有那么多的感受,看着孩子们的作文,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小心翼翼的动作,提心吊胆的神情,胜利时的喜悦,鸡蛋碎时前功尽弃的沮丧心情„„我仿佛离孩子们的心更近了。更让我欣慰的是,同学们能从活动中有所感悟,有同学提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有同学提到了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有同学提到了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耐心,时刻不能松懈„„这次习作让我懂得了写作一定要贴近孩子的生活,老师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话可说,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练“写”之前先练“说”

语文语文,能“语”才能“文”。 要让孩子写得好,必须让孩子敢说、会说。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孩子的口语表达。这一学期,我每次备课时都会精心设计口语练习的环节,并适时的将口语练习与写作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时,当孩子们了解了瑞士政府和人民为了救助燕子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时,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孩子们感触很多,有的说到了一个政府能够这样关注小动物,非常了不起;有同学提到了瑞士的人民爱护动物的高尚品质特别值得我们学习;还有的同学提到了小女孩贝蒂为了救燕子“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这种忘我的精神太让人感动了„„看到同学们想说的话那么多,我决定让孩子们写一篇练笔,题目叫做《小燕子的回信》,作文的效果很好,因为孩子们有很多话说,他们只是把想说的话转变成了文字。从孩子们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不仅受到了一次爱护小动物的教育,也受到了一次感恩的教育。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三、提供交流、展示平台

作文的反馈也很重要。孩子的作文进步了,要及时让他知道,这能极大激发孩子写作的信心。这一学期,我把作文分成了“A+”“A”“B+”“B”“C+””C”这几个等级,批改作文时,除了评级之外,我还会很认真地给每一个孩子写上亲切的评语,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孩子在作文中写的精彩的地方,我一定会勾画出来,画上星星。慢慢地,孩子们都开始有意地积累好词好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就这样,孩子们的作文生动起来了。我们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每次批改完作文之后,我都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读A+作文,让同学们学习这些优秀作文的优秀之处,每次读作文,孩子们都特别激动,特别盼着我读他们的作文。现在,孩子们经常会追着我问:“老师,作文批完了吗?”“我是A+吗?”“您会读我的吗?”„„每次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神情,我都会特别高兴。现在批作文、读作文成了我最喜欢的事,写作文、听作文成了孩子们最兴奋的事。因为喜欢,所以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很多。我们共同感受着作文的乐趣。

现在,作文成了我和孩子们交流的一个平台。孩子们在这里吐露心声,我在这里给予他们鼓励。我们班的“展示栏”常常贴满孩子们的优秀作文,我还把孩子们的作文分类整理,装订成一本本“作文集”供孩子们阅读。看着孩子们对作文的兴趣与日俱增,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反思: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觉得棘手的问题。新课标提出,在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的勇气。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从孩子喜欢的角度出发,去开启孩子的心扉,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他们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的真实感受,即“我手写我口”,作文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因此在作文的启蒙教学阶段,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以情造文”,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二年级除法怎么讲让孩子听懂
《二年级除法怎么讲让孩子听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