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9 21:03:2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远古图腾时代那些糅合着后世歌、舞、剧、画、神话的原始巫术礼仪活动和陶器有意味的文饰、造型形式。第二章从充满狞厉美的青铜时代写到艺术由巫术宗教中解放出来了的青铜时代,与此同时,线条优美的汉字也开启了书法的艺术地位。第三章从儒道互补、诗的赋比兴原则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先秦理性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儒道互补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史的一条基本线索。第四章“楚汉浪漫主义”,论述了那种充满神秘图腾神话的楚文化,屈原----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是它的的代表。“汉承秦制”的汉朝在文学艺术领域似乎脱离了先秦的理性,而保持了南楚文化的那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浪漫主义,呈现出“气势与古拙”基本美学风貌。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魏晋时期,人们从两汉经学中解脱出来,冲破了旧的传统和价值体系,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了巨变,对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和命运重新进行了思索和追求。文学也进入自觉阶段,文学从广义学术中独立出来,比较细致的区分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和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审美特征的自觉追求。阮籍与陶潜是这一个时期非常有个性的人物。第六章分三小节论述了“佛陀世容”,佛教艺术从南北朝的“悲惨世界”到隋唐大统一时期的“虚幻颂歌”,再到趋近消亡的走向世俗。第七章的“盛唐之音”由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和杜诗颜字韩文组成。李白的诗歌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这位具有天才美的酒中仙,蔑视权贵和世俗,饮酒赋诗纵情人生,秀口一吐就吐出了半个盛唐,让充满青春活力的盛唐艺术金碧辉煌。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盛唐巅峰知识分子的无所拘束的心态,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诗的顶峰。第八章是“韵外之致”,论述了规范化、格律化、百花齐放、充满忧伤的中唐文艺和审美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则经历了从“无我之境”到“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再到“有我之境”的美的历程。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论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和绘画与工艺四个方面的问题。以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述的是那些社会矛盾和悲欢离合的世俗人情,而上层的传统文艺却笼罩着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又幻化成像《桃花扇》和《长生殿》那样的感伤文学。这种鸟瞰式的宏观把握虽不能使每个问题都细致入微的描述,但给我们的印象却并不模糊。

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形态各异、纷繁复杂的文学艺术意象,给人以不同层面的美干,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文学艺术的形式也积淀了每个时期人们不同的情感、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等内容。虽然文艺高峰可以出现在民生凋敝的社会,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的社会文艺有可能反而萎缩,但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最终还是取决于经济政治等物质生活。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也低下,人类和自然界相比是那么的弱小,对大多数自然现象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存在着惧怕自然万物的心理,他们觉得自然界有一种神秘的威力统治着人类,甚至不能将人和自然万物很好的区分开来,认为自然万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和意志。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产、生活寄托于自然界的那种神秘力量,这也就有了当时的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从曲折流传下来的远古“神话、传奇和传说”可以反映当时人们观念中,那代表中国远古文化的女娲、伏羲是巨大的龙蛇。“人面蛇身”是远古氏族里神、神人的主要形态,这个图腾标志是中国许多氏族部落的共有的。“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流传到现在,在当时也是经过很多复杂斗争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很多动物形成的,似乎意味着以蛇为图腾标志的华夏氏族吞并、融合其他以别的动物为图腾标志的氏族部落,使“龙”成为华夏大地共有的图腾符号。而“凤”与“龙”的共同存在,则说明以“凤”为图腾符号的氏族部落强大到难以吞并。 在当时,物质生活都还难以满足,精神生活就变得次要了,它还不能从物质生产生活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当时的巫术礼仪活动其实是糅合了后来独立分化为宗教、艺术、文学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在现在看来简单的图像轮廓,其实是积淀了当时巫术礼仪活动的人们严肃、虔诚、狂野的情感内容的。彩陶中那些人们的手拉手一起舞蹈,并不像现在茶余饭后随意的翩跹起舞,而是在进行巫术礼仪活动,舞蹈只是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从他们舞姿中表现出来的活力与轻盈,也大概可以反映那是一个和平安定繁荣的时代。而当和平稳定的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以战争、杀戮为特征的父家长制时期,陶器文饰上那种安定有生气的几何线条消失了,转而变成有权利压抑的纹饰。

美学风格活泼生动的陶器纹饰逐渐走向沉重神秘时期,最终过渡到了充满狞厉美的青铜器时代。这时体现在青铜器上的意识形态不再是未脱离物质生产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的全民性观念和情感,而是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因为这时在上层建筑领域,等级制度已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和确立,阶级分化为贵族和奴隶,宗教意义强烈的巫史文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载体。精神活动从物质劳动中分离出来,进行巫术占卜的巫师独立出来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家。那些附着在青铜器身上的纹饰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权威神力和狞厉的美,也使我们穿越千年去感受那个充满血腥与野蛮的年代。历史要进入文明时代,是有必要经历战争和暴力的。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炫耀和铭记了当时人们引以为骄傲的野蛮战争的胜利。那些狞厉恐怖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力量。青铜艺术美的本质,也就在于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的体现。而当社会发展到理性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的进步使原始社会时期的早期宗法制度逐渐解体,青铜艺术从巫术和宗教中解放出来,注入了现实的、世俗的、理性的意味,展示了另一种全新的美。青铜器的形态由厚重走向轻巧,造型由粗实走向精致,镂刻由深沉走向浮浅,它不再具有那种神圣的、狞厉的威吓力量,而变得力量薄弱,气魄狭小,内容浮浅,真正的具有崇高美的青铜艺术也走向了终结。

走向理性的不仅仅只有青铜艺术,在先秦,理性精神笼罩了整个时代,无论是中国思想文化儒道互补,还是诗中的赋比兴原则,还是建筑艺术,都充满着理性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具有巫术宗教观念的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结构解体,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汉民族理性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开始奠定。这一时期形成的儒道互补思想成为中国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儒家思想把日常生活、情感观念纳入“礼乐”文化的理智制度,使强制化的规范内化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构成日常实践伦理,而不同于西方那种神秘的、非理性的、超人世的迷狂信仰。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则作了积极乐观的儒家思想的对立和补充。儒家思想强调的是艺术服务于政治的外在功利,而道家思想强调的是那种超功利的自然美,艺术审美应独立的、自由的存在,不受其他外物的束缚。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深受这种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对外常常有“兼济天下”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对内则有“独善其身”的人格修养要求。他们通常在一开始乐观积极入仕,对国家怀有极大的政治抱负,想要建功立业,服务人民,但由于各种原因,在仕途中受到挫折后,往往选择道家的避世思想,或真正的超脱尘世,或只是聊以自慰,发出慷慨悲歌,表现出厌世的态度。

秦朝的大一统的局面造就了建筑热潮的高峰,建筑不再只有躲避风雨的功能,而追求美轮美奂的华美,虽不是独立建筑向上的高耸,但在平面延伸的空间上规模宏大,显示出的那种气魄着实惊人。你看那地下的秦始皇陵,材料之坚实,平面空间之宽阔,规模之宏伟。虽然规模宏大具有复杂性,但在结构上的严格对称,井然有序,层次上疏朗分明,充分显示出了理性精神的光辉。其实,平面上的空间规模宏大也是理性精神的昭示。由于儒家那种理性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供养神的宫殿与人世密切联系,思想情感指向平面的世俗世界,而不是“高处不胜寒”的神秘上苍,宫殿建筑也不像西方那种冲入云霄的形态,而是在平面纵深的空间发展壮大。

在北中国,理性精神已经成为主体,而在社会经济生产落后南中国,还没能完全摆脱原始氏族社会那种巫术宗教礼仪制度,浪漫神秘的意味充斥着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他的《离骚》中,美人香草,想象浪漫,感情丰富,他的《天问》保留了众多的远古神话传说,他的《九辩》不仅有远古社会的一峰,而且是可以歌舞的,这不是一般的舞蹈,而是关于巫术礼仪的祭神仪式。而楚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和刘邦、项羽都兴起于楚不无关系。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作为作为政治命令在汉代盛行时,理性精神渐渐进入人们思想观念中,儒家教义和原始图腾,现实生活和神话传说,共同存在于汉代人们文化艺术领域,造就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然而,这个浪漫古王国的生产力水平毕竟要比远古图腾时期的氏族社会要高的,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万物是征服的状态,他不再是神对人的征服,因此汉代文艺的神话不再是远古图腾那种威吓的神秘,而体现了人的强大,对自己征服自然万物的肯定和歌颂。这从今天发现的汉墓壁画描绘的现实生活多种多样的场景、画面和汉赋中极尽铺陈之能事描述的宏伟壮丽的山川宫殿,宽广辽阔的景象,都可以看出来。

魏晋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封建社会正式揭幕,频繁的改朝换代使那个时代充满着动荡与混乱,灾难与凋敝。因此那个时代的文艺发出的是对人生短促无常,悲欢离合不定的感叹,这种对人自身的价值和命运的关注也就是人的觉醒。“人生忽如寄,寿天金如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面看似伤感、无奈和颓废,其实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动荡不安,使本来正常的生老病死、人生无常变得更加凸显,人对宿命的感叹恰恰体现出的是人对生命的强烈欲望。人的觉醒是以否定旧的传统道德信仰为基础的,鬼神迷信和道德教义在短促的人生中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既然这是人的宿命,那么该如何对待人生呢?或建功立业,提高生命的质量,或及时行乐,增加生命的密度,或求食仙药,增加生命长度,或像陶渊明那样顺应自然、不以死生为念。这不同的人生态度也使文学艺术有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或“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下为己任,“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或尽情抒写山水之美和游赏之乐,或求仙隐逸,“虚无求先列,松子久吾欺”,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更能够体现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了。在战乱频繁的南北朝时期,佛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隋唐时期便达到了鼎盛,在中唐转折进入世俗阶段,最终衰亡。这些时代的变迁可以从它的石窟艺术反映出来,同样是佛像和壁画,积淀的人世内容却不同。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石窟里壁画故事反映的是一个悲惨世界,这里有尸毗王割肉贸鸽,有摩诃国王子的舍身饲虎,还有五百强盗和须达弩的故事。然而洞窟的主人却不是壁画而是佛雕。在这个*时代的佛的形象却神采奕奕,飘然自得,表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它对人世间的悲惨仿佛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与战乱的人世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一种宁静美。高超、睿智的神给人们美好的希望,有了信仰的人生就不会惧怕任何困难与挫折了,也会形成一种坚忍的性格。佛教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对处于战祸、饥荒中的人们是有麻痹作用的,以更好的统治人民。对佛教迷狂、粗犷的信仰使人们甘愿忍受今生的各种悲惨苦难,对统治者的压迫逆来顺受,以求的像神那样的超脱。现实生活的残酷使人们不得不在宗教的因果轮回和今生来世中求的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安慰。

到了隋唐大一统的和平稳定时期,石窟艺术中雕像的形态和壁画的故事内容都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是截然不同的。佛的雕像形象变得健康丰满、和蔼慈祥,这时因为繁荣稳定的时期,佛教渗透力儒家思想而变得世俗化了,神不再是南北朝时期的那种不可捉摸,而亲切可人,不再需要人们把忍受痛苦当成一种目的和修养,而使人们在它的恩宠下得到心灵满足。壁画里呈现的不再是饲虎、贸鸽的悲惨世界,而是金碧辉煌、充满人性的“极乐世界”。故事里充满着人情味,比如“恶友品”里,恶友的背叛,并没有使故事发展成悲剧,善友遭遇也不错,最终还原谅了恶友,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在繁荣昌盛的社会中,统治者不需要用悲惨的苦难威吓人而是用充满极了的佛国景象去诱惑人,他们可以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人世间享受现实的幸福。

如果说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展现的是一个神话了的人间,那么到了中唐以后的佛教就已经完全世俗化的人间了。这时壁画中神的形象缩小了,而供养神的人的形象却大了,很多是人世间一些热闹的生活场景,天国的信仰让位于人世的生活,正宗的佛教精神在这时已经丧失殆尽了。

唐代经历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唐代文艺也表现出了青春朝气、气势宏大、满足颓唐和消极避世阶段性差异。以唐诗为典型代表,初唐时期的诗歌充满着少年时期的懵懂、憧憬和感伤。你看那刘希夷和张若虚的清新歌唱,刘的《代白头吟》:“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是多么的寥廓,节奏是多么的轻快,虽然有憧憬和感伤,但那是少年时代朦胧的莫名的淡淡哀伤,带着轻盈而叹息,是对人生宇宙的觉醒初期。就如同我们这个年纪,想着马上就要踏入喧嚣的社会,离开学校这一方净土,有时难免感伤,我想这也是走向成熟的的必要经历吧。到了奏响“盛唐之音”的时期,在经历的少年感伤后,建功立业、奋发向上成了歌唱的主题,“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多么豪迈勇敢,畅快淋漓啊!即使是那些优美宁静的山水田园诗,也表现出空灵阔大的特点,“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而李白无疑是这一时期的顶峰,他笑傲权贵,蔑视世俗,饮酒作诗,纵情人生,放荡不羁,“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种仙人一样的旷达,天才般的创作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酒入豪胸,七分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张旭的狂草,在艺术表现上与李白有异曲同工之妙。安史之乱后,唐代文艺进入一个现实典范时期。杜甫的诗、颜真卿的字、韩愈的文,对后世提供了新的标准和范本,不仅讲究形式,而且要求内容与形式像个,为以后几千年封建文化奠定了标准,树立了美的规范。中唐社会兵祸战乱,但经济持续发展,上层阶级趋向享受和奢华的,即使是边塞诗也是“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没有了盛唐那种畅快的感觉。到了晚唐,退避现实的态度充斥人心,诗的主题不再是对外在的人世的关照,而更多的是对人内在的心境的描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形成新细纤腻的风格,逐渐向词过渡。

就像佛陀世容最终走向世俗一样,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明清文艺也描述了广阔的世俗生活场面。商品经济和城市的繁荣使得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相应的市民文艺也蓬勃发展起来。以广大市民为对象的说唱文学,由口头的说唱发展为正式的书面的语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大量世俗文艺作品供广大市民消遣,“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表现出小市民庸俗、低级和无聊。戏曲可以说是文学、说唱、表演、音乐、舞蹈的综合艺术,在明清时期,传奇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基础仍然是市井小民,是市民文艺的一部分。在当时,阳春白雪的上层文艺和下里巴人的市民文艺是同时存在的,世俗文学虽没有传统文学的诗词歌赋那样高雅和纯粹,但更能代表明清之际的文艺。 文学艺术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深受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影响,我们应该以这个为参考来对待文艺的发展,但文学艺术的美更在于它的独立性,仅从前一个角度角度来看中国数千年的文艺又是片面的。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到晚清,《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不但让人对各个时代的艺术作了一次美的巡礼,而且让人看清楚在不同时代的美学风貌中,贯穿着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的美学特征:强调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忠实的模拟、可信的表达;强调情理结合,以智慧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怖和悲剧性的崇高。这种美学特征使中国文学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一美学特征的哲学基础应追溯到先秦孔学的“实践理性”。不象西方哲学那样作抽象的玄想,而将理性引入生活、伦理、政治。竖立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种哲学观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尤其在封建时代)精神基础。这种哲学观使中国文学重情感甚于形象;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尤其在社会为文人提供了大量的一展宏图的机会的时代,如魏晋的慷慨激昂的马上之作,如铺陈张扬的汉赋,如青春热烈的盛唐之音;在思想上多表现生活的智慧、现实人生的感悟;在内容上,逐渐顷向世俗生活,从诗歌到词到戏曲到小说,从文体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哲学精神的指导作用。

我想,明清小说虽说是反儒的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物,但仍具有“实践理性”的底蕴,比如,小说多对世俗生活的直接描绘,让人们从普通的白描的世俗生活重获得感悟,而少抽象的精神、哲学的分析和探求。虽然明清小说的白描、世俗、重情节等特点,是因为明清小说脱胎于说唱艺术,但后来的文人小说则可说是在“实践理性”的影响下的有意识的作文。

对中国美学特征的形成还有另一必不可少的哲学思想的支撑,即与与儒家精神相互补充而协调的庄子的道家思想。看似颓废避世的道家精神,其实并非对生命的否定,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热爱,这其实是与儒家精神一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悲歌慷慨,愤世嫉俗”一起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艺术意念。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创作规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它强调的无为精神,使中国艺术着重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这正是上述中国美学所特有的创作规律。

《美的历程》一直贯穿着这样的批评立场:历史的具体的批评。李先生将文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寻求社会对文艺的影响的规律。从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到魏晋风度到盛唐之音到韵外之致到明清的市民文艺思潮,我们能看到文艺的每一次变化都有其社会根源。我认为这样的批评方法比对纯文本进行研究的方法更为客观,它是跳出文本之外而不是身处其中,它是站在上帝的角度来看被它制造出来的子民,从原因来看结果,这会更少地受结果的状态以及个人的美学倾向的影响。例如,在分析宋代平话时,李先生认为“尽管从文词的文学水平和成就看,似乎无可取,然而,其实际的艺术效果却相当可观,应该说已经超过了以前任何贵族文艺。”世俗的故事、俚俗的语言,从传统文学的审美标准来看,宋平话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甚至不能算为文学的,但如果以历史的具体的眼光来看,宋平话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绘,对现实人情的真实刻画,正是城市繁荣、资本主义的出现、市民阶级的繁盛的必然产物,它因社会、阶级的变化而产生,又在变化了的社会阶级中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一方面,它满足了新兴市民阶级的精神需求;同时,它实现并逐步完善着自己的艺术效果。虽然,它充满了庸俗、低级、浅薄,但它因为符合生活的规律而具有新鲜的生命力。这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新事物。试想,如果单纯地从文学传统的标准出发,如何能认识到这种新事物的价值呢?同样,对当代文学现象的批评也需要这种历史的具体的眼光,从文学现象的粗俗的形式跳出去,而看到它在文学史的作用,看到它产生的根源,以此来判断它在今天的文学中的位置和作用。我想,对于正在兴起的“网络文学”,就应该用这样的批评眼光来看待,而不只是判断它是否符合传统文学的规律。

《美的历程》从社会的变化探讨文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的中间有一个中介,即人性。由社会引起人性的变化而影响文学的变化。什么是人性呢?李先生认为“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的时代灵魂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人性’吧?”。文艺作为一种自由的、美的形式,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形式”,就是人性的对象化的成果。所以,在《美的历程》中,包含着浓浓的人性关怀。从这一点出发,一些受批评的“颓废”之作中所蕴涵的对生命的执著和热爱渐渐清晰,一些只有粗陋的形式的艺术也散发更强烈的光彩。如,在陶潜的平淡、无华的诗歌中看到高度自觉的主观品格的底蕴;在阮藉的沉郁灰暗的作品中看到对人生强烈的热爱而生发的深沉的美丽。在分析青铜饕餮时,更是突出了人类情感、信仰在艺术中的巨大的魅力。“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是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这是对早期青铜艺术的评价,而对艺术手法日益高超的后期青铜艺术,李先生说:“然而,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它的终结之处。”不只看技巧工艺,更看内涵、灵魂,这种批评方式与历史的具体的眼光的结合,使美学批评成为具有客观性的科学。

推荐第2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报告

每个人生来都是具备了爱美之心的,这种对美的追求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想除也除不掉,男人如是,女人更如是。在阅读李泽楷先生的《美的历程》之前,我曾经一度认为街上穿着艳丽、打扮妖娆的女人很美,也曾认为午夜过后城市上空点亮的灯火灿烂夺目,但其实那只是一种世俗的东西,虽不是丑,但也远远称不上“美”。真正的美是由里及外,需要用时间去慢慢品味的,它也许就只是那么细微的一个东西,但若是你愿意提着个放大镜去看它,它随时都可以变得博大,让你觉得深刻。而这,就是我在读了《美的历程》之后的最大感触。

李泽厚先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有分量的哲学家了。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早在50年代就已经广播盛名,在80年代又不断在学术领域多加钻研,在思想界的启蒙路上艰苦跋涉。由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美国度过,因此视野开阔,颇具人文关怀情怀。《人物周刊》也曾经称李泽楷先生为“寂寞的先知”,而《美的历程》作为一部典型的代表作,便是李泽楷先生在80年代书写的。

《美的历程》这本书,我一共翻看过一遍半。之所以说是一遍半,是因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匆匆带过,真正理解到的并没有多少;而第二次细读,虽是能大概了解到李泽楷先生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还有一些部分实在过于精华,一时之间难以理解,只能算是懂了一半,读了一半。尚未理解的章节部分在此我也不敢多下妄论,接下来我就针对我理解到的部分阐述一下我的体会吧。

翻开书,《美的历程》这本书虽然不过只是区区十几万字,但却记录了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历史。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它不仅仅对现代流行作了回应,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以及从古至今的作了对比。让人从哲学来熟悉美学,以美学来理解哲学,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它是对中国古典美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先容。 它从远古时代开始写起,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饕餮“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和“忘我”之境,直到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和“浪漫共流”,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涓涓细流;有时一气呵成,有时娓娓道来。让我这个毫无艺术细胞的人看得既吃力,又欲罢不能。

在这十个章节当中,我最感兴趣的和看得最专注的是第三节——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而这一章节,在我认为正正是就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所在。 李泽楷先生在这一章节里曾经提及过这样一段话:“(艺术和审美)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袋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在这个功能性方面,李泽楷先生有以下四方面的阐述:

其一,“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本人并无多少艺术审美细胞,勉强理解成在艺术领域,诸子百家都是各显神通的,他们之间会有许多的矛盾和冲突,而这些“不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儒道两家的对立思想。儒家思想对艺术“强调的是官能、情感满足和抒发,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而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由此看来,儒家思想对政权的巩固,对社

会秩序的维护,乃至家庭的稳定都是有利的,所以儒家思想的功利性是有必要的。但它对人性的自然发挥是有约束的,它“以其狭隘的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然而,人性的自然发挥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家则崇尚自然,突出自然和人性的光辉,它恰恰给予儒家“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但道家思想很多都是不被统治者接受的,倘若过于崇尚自然,则显得无序散漫,而这种散漫恰恰对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是十分不利的。面对儒道的矛盾,采取互补的方式是最佳的途径。李泽楷先生在书中提过,“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避退;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这就说明我们的美学和艺术要强调艺术领域这些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强调其对立面的排斥于冲突,于是,儒道互补就成了这种对立面之间渗透和协调的最好方法。

其二,李泽楷先生说:这个功能性“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比如,李白的诗里形容的潭水为“桃花潭水深千尺”,他把普通人眼里的潭中之水,不是单纯的忠实于原型的普通表述,而是进行艺术了的彰显,在《望庐山瀑布》一诗当中也是,以夸张的手法描述眼前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他还嫌不够,继续说它看上去:“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这个特征用比喻的方法更加艺术化的凸显出来,一下子就把瀑布的美和壮观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作家强烈的情感流露,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共鸣,于是作者和读者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所以就像李泽楷先生说的:美学重视的不是认识的模拟,而是情感感受。

其三,这种功能性“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已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小生愚昧,按我的理解是,虽然美学和艺术都不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模拟,但艺术也应该尊重客观世界,要表达人的潜藏在情感中的智慧,而不是脱离现实地进行不着边际的胡编乱造或者直接就闭门造车。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唯有走近自然、与社会相结合,艺术家和艺术领域才有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所以,艺术家的作品的情理结合也是中国美学所要强调的。

其四,这种功能性“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对于这一点,在许多感伤的诗句里都可以看到“美”的真情流露。比如唐朝的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李先生说:他的诗句虽“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婉。”。我们从中看到了真正流芳百世的艺术,即使在表现悲伤的事物和愤懑的情感时,却仍能让人更多的感受到美丽、清新,甚至还可以不失活泼自然。读到这里,我对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了。

《美的历程》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大致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得到美的熏陶,确实是一部很好的读物。李泽楷先生在结语中曾经说过,“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跑得如此之快速,也就很难欣赏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个人觉得,这本书虽没能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的“任何细部的丰富价值”,但我认为,李泽楷先生却能把我们真正引进了8000年中国的“美的历程”。设若让我自己去中国古典艺术博物馆参观十遍,都可能感受不到“美”之所在。因为没有他的引领,我即使到故宫,即使看到所有的细部的丰富的古典艺术品,我也没有能力看到它们的“美”的价值所在。所以,虽“匆匆走过”,却让我对中国“美的历程”产生强烈的兴趣,让我这个“审美”的门外汉在“美的历程”里受益匪浅。而美,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而且具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推荐第3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

——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细细品读,我为书中每一章节作者所凝练概括的美而赞叹不已,却又因才疏学浅,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描述,只知不断沉吟:“这就是美。”是的,这就是美,它早已不单单美在字里行间,而是美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田。

中国艺术之美,并不只出现在精美绝伦的宫殿庙宇之中。中国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这些美的眼睛。而在这部美学著作中,李泽厚先生引领我们睁开双眼,去探索,去流连,去迷醉于中国艺术之美。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龙飞凤舞”。远古图腾、原始歌舞以及图案的“有意味的形式”,展示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原始审美意识。“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美的形式和人之间不断互动,相互促进影响,不断丰富发展,美的历程,由此展开。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青铜饕餮”。青铜时代狞厉的美、线的艺术以及解体和解放,在这期间,青铜器逐渐从“神坛”走向民间。“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是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编造出来的‘祯祥’或标记它们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进入春秋以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体制结构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会的解体和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的地位。”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情趣因时代之变而变,体现在此。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赋比兴原则以及建筑之美,作者用很独特的观点论述了儒、道思想在艺术上是结为一体的关系。儒和道,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和自然浪漫,两种本应是对立的观念,变换融合,渗透于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这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以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是入世的,是和世间生活连在一起的,而非西方建筑譬如哥特古堡、宗教教堂那般追求神秘、高耸入云。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文人士大夫们在迂回曲折、花鸟亭桥、趣味盎然中寻求心灵之所。然而,这种园林艺术“又仍是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任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正是这种理性主义,为华夏艺术奠基。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琳琅满目的世界以及气势与古拙,展现给我们楚汉文学与现实的美学风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中,《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作者又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汉代艺术通过神话历史、现实和神等等,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正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而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具体就表现在汉代艺术作品中,那种内在的气势与古拙。汉代艺术是蓬勃旺盛的,是充满力量与气势的。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魏晋风度”。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以及阮籍和陶潜,无一不展现着那令后世折服的风度。从此,人开始觉醒,“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具有无限可能潜在性地精神、格调、风貌,成了这一时期哲学中“无”的主题和艺术中“美”的典范。作为美学理论和艺术原则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提出,也就毫不偶然了。魏晋,应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代,似乎是药、酒、姿容、神韵,再加上华丽的文章辞藻,才构成了无与伦比的魏晋风度。而阮籍和陶潜,分别创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境界,可无论哪种,都是只有通过具有高度自觉的人的主观品格和情感才可能达到。这深刻的美,才是真正的魏晋风度。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佛陀世容”。悲惨世界、虚幻颂歌以及走向世俗,为我们呈现的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占据统治地位,历经隋唐,达到鼎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应了中华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宗教题材背后,展现的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决定于社会状况的。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盛唐之音”。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以及杜诗颜字韩文,这盛唐之音,袅袅于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灿烂的朝代中,不绝如缕。盛唐的个人、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有血有肉的人们对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自由和欢乐。而李白,更是以其狂放恣意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响盛唐艺术的最强音,为盛唐之绝唱。唯有盛唐,才有唐诗,有李白。安史之乱后,杜诗颜字韩文所表现的“盛唐之音”,则恰恰是继李白对旧的社会规范与美学标准的冲突和突破后,一种对新的艺术规范与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它们树立了可供学习和效仿的格式与范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形成为楷模。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韵外之致”。中唐文艺、内在矛盾以及苏轼的意义,是盛唐之音韵外的又一极致,唐诗宋词、宋明理学,各有千秋、美不胜收,把中国的审美趣味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若做比较,“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晚唐向词的过渡,并非神秘的“气运”,而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所使然。在词里面,中、晚唐以来的这种时代心理,终于找到了它最合适的归宿。与此同时产生的“词境”,也就更为具体、细致、集中地刻画书写出某种心情意绪。它形式细腻,涵义微妙,凃有更浓厚的主观感情色调,不同于“诗境”。在美学理论上,这,就是对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宋元山水意境”。缘起、“无我之境”、细节忠实和诗境追求以及“有我之境”,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它与相隔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美的珍宝。应在中唐前后,山水由附庸而真正独立。“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事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经过中晚唐的声色繁华后,士大夫们日益发现和陶醉于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宋元山水在北宋、南宋、元这样三个时代,呈现着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推移,宋元山水的美,愈发意境悠远。

中国艺术之美,美在“明清文艺思潮”。市民文艺、浪漫洪流、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以及绘画与工艺,在这最末篇章中,明清文艺不同于前面所阐述的任何一种,它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习图画。”渐渐地,思想个性开始解放,心灵自我开始觉醒,一阵无与伦比的思潮由此蔓延。这强大的思潮和时代倾向,虽有遭受挫折,产生感伤文学和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但这始终是一大趋势,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不可逆的潮流。在文艺领域,为这封建末世的总结的,就是《红楼梦》。而在绘画与工艺领域,同样有迹可循。“总之,这是一种和规律性的文艺潮流的发展,不是一两个人或偶然现象,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的和思想的内在逻辑。……它们共同地体现出、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映出了封建时代已经外强中干,对自由、个性、平等、民主的近代憧憬必将出现在地平线上。” 至此,《美的历程》结束。跟着这对中国古典文艺之美的巡礼,一路走来,我们看到,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但是,美的历程,并没有结束。《美的历程》是在美学层面上,说明了我们应以怎样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正如李泽厚先生在最后所说——“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所以,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欣于感受美的心灵,那么,美的历程,永远不会结束。它永远会随着我们不断去新的探索、流连与迷醉,而不断延伸、丰富与多彩。

07

2017.10.07

推荐第4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这本书比较宏观简略的介绍了从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社会中艺术的演变和意义。虽然宏观简略,但又不乏精辟和独到。从我最概况的意识中我仅把这一脉络初步分为三分,分别为图腾,精神和诗词文赋。从这三个大的抽象事物中细分为本书中原有的具象事物,即为远古时期的图腾。形式歌舞,青铜,先秦对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荣,盛唐之音,唐文化,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这些。本书作者李泽厚就以这个脉络介绍了艺术之美。

曾经,对于民间艺术中的剪纸很感兴趣,从剪纸的内容来看,有许多以蛇,鸡,鱼等动物为载体,这种形式艺术尽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交叉重叠了各种阶段的原始社会中,激烈战争和安定平和交错不断,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和其他符号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根据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状态,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扩大在生产,繁衍子嗣的期望似乎就寄予在这些有很强的繁殖力的动物身上。虽然仅是一些根据的猜测。

对于青铜器上的纹饰,我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去了解。随着阶级的产生和等级制度的确立,青铜纹饰也随之变化。从原始的质朴天真到随后的为了统治维护地位的权利的凌厉,这些转变和衍化都是付诸与地位权利和力量。以凶猛的怪兽或动物为代表,象征着神秘,恐怖,突出恐惧,残酷,凶残,这是和当时混乱暴力的战争时代有关,在这些怪异形象为象征符号,指向了某种似乎超出了时间的权威神力的观念。他们的美并不在于装饰风味,更注重的是内在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性,配上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成功的反映了那个时代所要倾诉的精神。

整本书其实一直都是用历史的文明与实践相结合来叙述艺术的历程,试求社会对文艺的影响的规律,寻求社会根源。

在中国的造型艺术来说,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不论是书法,水墨,还是建筑,线的艺术都恰好与情感有关。在书法中每一笔都彰显着那个时代中国独有的骨风精神,建筑亦是如此,方形,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与国外尖。高。直的那种耸立截然相反。简单朴素的单体构成了复杂严谨的群体,权利永远有个载体存在,像是飞檐,牌坊,祠堂,宫殿等。但始终,在中国,浪漫主义永远也脱离不了古典理性的范畴。

在文学上,从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汉的浪漫主义到魏晋风度到盛唐之音,中唐文艺,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思想,都在展现着社会问题的根源。

在《离骚》中,屈原用最浪漫炙热的神话故事,展现的确是理性的觉醒。与楚辞相对应的是汉赋,用极力夸张的修辞手法描述奢华的生活,力图展示融化在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

盛唐之音表达的更是一种极乐思想,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自由和快乐,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做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唐,其实才是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他展现的虽不如盛唐的雄豪刚健,光芒耀眼,却是更为五颜六色,多姿多彩。

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绘画雕刻,杂曲小说,同样也是附和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宋元的山水意境,“有我之意”和“无我之意”,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而明清时期的文艺,宋明画本,拟话本和戏曲,版画是明代中叶以来文艺的真正基础。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到了本不应有的挫折,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为感伤的文学。代表作为《桃花扇》《长生殿》和《聊斋志异》。

正如序幕所说,从远古图腾的那个时代起,时代精神火花在这里凝冻,积淀下来,一唱三叹,流连忘返。我们感受着,这样一个匆匆流过的美的历程。

推荐第5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10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3]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1]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 龙飞凤舞 远古时期的审美与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龙是中国西部、南部部落联盟的图腾旗帜,而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它们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步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这正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炽烈情感便以独特形态积淀在线的几何纹饰上了。而就纹饰来看,新石器时代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开放,而后期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威吓,反映了权威统治力量的加重。

青铜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

三圣像

美,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的本质正是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同时,它显现出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随着巫术宗教传统的退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逐渐理性化、世间化,逐渐只能作为表现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了。与青铜器同时发展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金文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孔子用实践理性重新解释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将其纳入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二者刚好补充而协调。先秦建筑的艺术风格仍然是实践理性精神。平面整体、严格对称的土木建筑体制蕴涵了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

《诗经》中的民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其中赋比兴的原则影响久远,而比、兴正是使主体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途径。先秦散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赋的原则,但仍然是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交融。

楚汉浪漫主义

当理性主义在北中国取得优势的时候,南中国仍保持和发展着绚烂的远古传统。楚国诗人屈原代表了充满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传统在两

屈原

汉得到继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在两汉交织共存,仍然是一个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汉代艺术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汉赋、画像石、壁画和汉代精美的工艺品无不展示了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体现了时代精神。而力量、运动与速度构成了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成为时代的典型音调,而核心则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人与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文的自觉是这一时期文艺的新形式, 从曹丕到刘勰的文论中,“文”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五言诗、骈体、追求词采华茂则从外在形式上体现了文的自觉。书法这种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也是由魏晋开始自觉的。外表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而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陶潜和阮籍分别创造了两种艺术境界,一超然世外,冲淡平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他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本章内容是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现实充斥着苦难,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割肉饲虎等现实苦难的折射,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出吸引煽动人们皈依天国的巨大情感力量。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折射出对现实苦难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隋唐的统一和安定形成另一种美的典型,唐代雕塑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壁画中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取代了残酷悲惨的场景,这个时期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中唐至宋,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宋代的雕塑,完全是世俗的神,即神的形象。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总之,在宗教艺术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诗歌由于时代的变迁走向青春少年的清

李白像 新歌唱:从刘希夷、张若虚到四杰,到陈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极至,盛唐艺术奏出了最强音。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与李白的诗歌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正是一种音乐性的美。这种音乐性的表现力量渗透了盛唐各艺术门类,成为它们美的魂灵。以李白、张旭等人代表的盛唐,其艺术特征是内容不受形式的任何拘束,是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而以杜(甫)韩(愈)文为代表的盛唐,则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要求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韵外之致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从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而同样自中唐起,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互补也在逐渐充分展开。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的倡导,另一方面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种中晚唐以来的社会心理在词中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在美学理论上,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宋元山水意境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明清文艺思潮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是近代市井风习图画。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以李贽为代表的儒学异端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这一时

《红楼梦》

期的话本小说,具有生命活力和新生意识,反映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正统儒学的侵袭破坏。还有戏曲、木刻等,共同构成了明中叶以来的文艺的真正基础。以此为基础,在上层士大夫那里出现了与正统古典主义相对抗的浪漫主义文艺洪流。李贽和他的童心说正是下层市民文艺到上层浪漫文艺的重要中介。甚至到《西游记》和《牡丹亭》,都在呼唤一个个性解放的近代世界的到来。这一思潮在清初出现了倒退性的严重变易,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从《桃花扇》到《红楼梦》,渗透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并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在倾向。这时期的绘画同样经历了从市民特色和浪漫思潮到感伤,到对抗揭露的过程。它们共同体现反射出封建末世的声响。

贵州大学15级雕塑班 杨佳辉

部分文字摘要于百度百科

推荐第6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

引言:这次读书报告,我选择了著名的美学名著《美的历程》。在经过了十几天对本书孜孜不倦的阅读后,我无尽感慨,作者李泽厚在30年前写的这本书居然能如此唤起我的共鸣,现在我只希望用详细的报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一下这本书的精妙之处。 一.内容概述: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缘故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 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 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的分析与说明。 二.理论与方法: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 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这里以第六章《佛陀世容》为例说明。本章论述佛教石窟艺术。作者把它分为(甲)魏、(乙)唐前期和(丙)唐后期、五代及宋三个时期和类型。从这三个时期的 发展和演变中,可以明显看出艺术是如何决定于社会状况的。

从东汉灭亡到唐帝国建立,这中间的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的时期。朝代屡换,战乱频仍, 阶级和民族的压迫剥削残酷而野蛮,常有暴虐杀戮,苦难无边。现实世界毫无公平和合理可言,于是佛教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人们在宗教中得到安慰,得以逃避现实 世界。于是,相应的体现在石窟艺术上,如割肉喂鸽、舍身饲虎等悲惨的佛经故事成为壁画的主要题材,这无疑是悲惨现实的艺术写照;另外石窟佛身雕塑的造型特 征却是宁静、高超、飘逸的,正是这与人世间的强烈反差,使得人们把绝望中的希望、美好的理想都寄托在它身上。此时的北魏雕塑,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 的高峰。这是第一时期。第二时期是唐前期,此时社会和平稳定,于是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便有变化,在石窟中,则佛像有了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而壁画中 先前那些残酷悲惨的场景图画也消失了,代之以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被作者称为“幸福存梦想,以引人入胜的虚幻颂 歌”。第三时期起于中唐,当时经济上较为发达,政治上科举制度确立,世俗地主势力大增,而中上层广泛追求奢侈享受。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这一历 史变化到北宋完成。而这一切在敦煌壁画中体现出来:现实生活的写真逐渐在壁画中占据重要位臵,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 而到了宋代,雕塑同样迅异于魏、唐。它不是思辨的神(魏)或主宰的神(唐),而完全是世俗的神,即人的形象。这时的石窟艺术,其宗教意义已微乎其微了。石 窟艺术这三个时期的演变,正昭示着艺术的发展与变更正与社会的发展与变更息息相关。

再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 典型代表,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 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 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在政治上,官阶爵禄日益代替阀阅身份,成为唐代社会视为最高荣誉所在。先前的门阀士族被压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与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知识 分子可由考试而做官,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突破了先前门阀世胄的垄断,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们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个人、民族、阶级、国家 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对有血有肉的人们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幢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 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和欢乐。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 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 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三.延伸扩展讨论: 在这个部分,我要比较讨论一下《美的历程》和《汉字的魔方》。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到一起说,不只是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连着读的,还由于,这两本书都谈到了一回事,就是围绕一件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摆的,以及,欣赏和评价作品,需要什么样的前提和准备。而且,这两本书里的有些观点,其实又恰好可以相反相成,很是好玩

读完了之后,又把手边所能找得到的诗话词话讲写作的书都翻出来选读了一下,包括刘勰的,严羽的,袁枚的,还有王国维的

与老派谈起其中的某个细节:李泽厚先生在书里有个说法,大略是讲,李白的诗好,但终究是个别天才的神来之笔,让人看的热血沸腾,继而发觉自己登天乏术,只好恨的牙根直发痒,要到杜甫时代,才使得写诗,写好诗,成为了有章法可循的事情,所以李白的欣赏价值高于杜甫,而杜甫的取法意义超过李白。所以世间对此二人的评价,一为仙,一是圣,倒也合得各自的特点。修仙不是谁都够资格的,那得看有没有仙根,是不是这个材料,而圣人则相对简单了,人人皆可为尧舜(其实儒家学说在这里有很大的分歧,关于此事,前人之述备矣,我就不画蛇添足了,有兴趣的自己去查)

呵呵,老派说,熊掌当然好过鱼

纵然是龙肝凤髓又如何?它肯教我擒龙绝技吗?入宝山而只看旁人满载而归,空眼气别人的喜悦,也未必就一定好过自己在野地里挖到几只土豆萝卜

不过有一点我是同意的:谈论作品,就要涉及到时代,但是不可过分去套时代,理解作者,就要通过作品,但是又不能完全只看作品。其实这两点我在老帖里都曾经提过,但是这次还要再补充一点:讨论李白的时候不要考虑时代,谈论某一时代潮流的时候也不要去想李白,李白是不属于任何时代的,因为李白属于所有的时代

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拿来品评这两本书,倒也有几分可取。《美的历程》写的纵横捭阖,怎么赞美都不过分,然而却是丝毫不露通往莲花深处的金光大道之痕迹,仿佛鹰飞唳天,鹤鸣九皋,我等只合得在地面上抬望眼仰天长啸,却绝无与洋同兴的份;《汉字的魔方》倒是一步一步的安稳的走在地面上,纵然它健步如飞,而我等步履蹒跚,却也心下有数,早晚,能够走到,只要有足够多的寿命,大方向不错,这就是ENIAC和eMac的区别而已,只有效率区别,没有能力差异。

四:评论:艺术和美是精神与心灵的外化、表现和寄托。“美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程,民族的艺术史也就是民族心灵的历史,随着民族精神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本书中,谈艺术的发展之前,作者必先谈社会、思想的变化和演进,以期理解艺术和美发展的内在因素和相互作用。

1、艺术之起源

原始人群就开始用某种艺术形式来表达社会的含义。装饰品和某种色彩的使用“不只是感官愉快,而是其中参与了、存储了特定的观念意义。在对象一方,自然形势(装饰品、色彩)中已经积淀了社会内容;在主体一方,官能感受(对某种色彩感觉愉快)中已经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理解。”美,因此就不只是简单的形式,而是带有社会意义的“有意味的形式”。图腾是重要的写实形式,寄托一个部落的观念和希望。

原始写实的图案逐渐发展为抽象的线条和纹饰。这种抽象的几何图案和线条实际包含着大量的远古时期人类复杂的情感、观念和想象,在不断的综合、抽象的过程中,虽已不再能用理智、逻辑、概念诠释清楚,但仍保留在美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当中。

“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不成其为美。”

进而形式逐渐摆脱模拟、写实,使自己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作用。美的形式和人之间不断互动,形式由人来丰富和发展,同时形式也影响着人的感受和观念。

2、从青铜器的发展变化看艺术随时代而变之特点

商代“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就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休”的禛祥意义。”这些纹样“特征都在突出这种指向一种无限深渊的原始力量,突出在这种神秘威吓面前的畏怖、恐惧、残酷和凶狠。”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是原始部落图腾文化发展到高级形式的表现。

进入春秋以后,“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保留有大量原始社会体制结构的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社会的解体和观念的解放是连在一起的.....殷周以来的远古巫术宗教传统在迅速褪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的地位。”时代在变,艺术的功能和审美情趣也为之一变,宗教束缚的解除,使现实生活和人间趣味更自由地进入了作为传统礼器的青铜领域。青铜器的纹饰也以接近生活的写实面貌和比较自由生动、不受约束的新形式出现。

3、理性主义为华夏艺术奠基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把传统礼制乃至远古传说、宗教活动全部给予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是情感怖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书法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和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道路,而且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

但儒、道毕竟是对立的。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前者是功利、实用主义的框架与束缚,后者正是要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入世和出世,兼济和独善,人事论理与自然浪漫,两种对立的观念变幻融合,终于渗透到中国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调。另一方面,这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共同将中国文化引向世俗的、生活、人的、理性的范围内,和超越现实的、神灵的、神秘主义的心灵感受分道扬镳。

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贯彻了神人同在的倾向。反映到建筑风格上,中国人的建筑不是孤立的,摆脱世间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以入世的,和世间生活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木质的、平铺式的建筑,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设计,不追求神秘的,高耸入云指向上苍的观念。

而园林艺术,追求自然的和谐与浪漫主义,在“庭院深深深几许”,迂回曲折,兴味盎然中寻求一个心灵退隐之所,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4、华夏艺术中想象力的源泉

当中国北方在儒家的影响下,脱离原始的宗教,日益理性和世俗化的时候,原始的氏族图腾-神话的文化在南方的楚文化中得到了更多的保留。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具有和北方文化迥异的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

楚文化在汉代的艺术中得到了继承。汉政权由于主要来自于楚地,虽然在政治上选择了儒家纲常礼教,但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更多的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也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炽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想象与世俗功能、行动征服结合,形成了汉代灵动而古拙,表达世俗生活而又充满想象的艺术风格。

当理性思维在政治上占主导时,神人的交流就只能在艺术的世界中。而此时的神已经不是完整的宗教上的图腾,更多的思想解放和浪漫遐想一种寄托。

5、艺术随时代不断演进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怀疑论哲学的影响下,艺术表现出对人生的执着,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当经术法统、道德节操全部被至于怀疑和否定之下,只有人生的短暂和多难是最真切的感受。统一的价值标准不复存在之后,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这一千古主题的咏叹就发自肺腑而动人心魄。

内的追求和外的否定连在一起促成了人的“觉醒”,个人人格、思辨和精神状态的表达成为时代艺术的主题。为个人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完全不同于两汉“厚人伦、美教化”的主题。

在宗教艺术中,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宗教内容服务,是宗教精神的载体。在魏晋时期的佛教艺术中,造像人物的神态充满了神秘的,超然自得,无法琢磨的气质。

中国文化对外来佛教文化有一个接受、消化、摆脱的过程。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佛教中反理性的宗教神秘迷狂的部分。佛从超然自得、高不可攀的思辨神灵,转变为管辖世事、可向之祈求的权威的主宰。之后,在理论上出现了要求信仰和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

因此,佛教艺术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佛教艺术中表现神秘主义的因素逐渐淡化,而渐成描绘世俗生活,更加逼真、具体和写实。这也渐不是宗教的艺术了。

唐代艺术继承了两汉和魏晋的传统,并发展成更高一层,灿烂夺目。既不同于两汉艺术对外在事务、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同于魏晋时期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生活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浸透在盛唐的文艺中。李白代表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天才极致,随心创造,无任何约束。

到中唐,以杜甫为代表,盛唐艺术那种雄豪壮伟气势和情绪被纳入规范,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也因此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和亲近。

到晚唐则进一步发展到“峭洁清远,遗世独立”的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深刻的影响了后世。在晚唐发展起来的词,是这种细腻的艺术风格传承的主要载体。和诗境的笼统、浑厚、宽大不同,词境具体,细致,新巧和富于情感。词的这种意境在宋代的山水画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元明清的艺术则更加细腻、世俗和生活化。和时代发展相一致,日见平和,不复有民族兴起之初艺术所具有的雄浑古拙、炽烈奇诡之气。

还是上面所讲,《美的历程》描绘的是民族心灵精神的历程。理解了民族精神的演变和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前人艺术中跳动的生命。

五.结语:一本书的好坏,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不吸引人。《美的历程》恰恰是从内容到语言的精美,让人读来甚为享受,爱不释手。

“美”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在甲骨文中,“美”的字形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鲁迅先生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也是此意。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能让读者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书。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这部书的“美”,首先最主要地体现于作者对“对比”这种表现方法的纯熟运用上。

文章中诸如“如果说,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中唐以后)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当我们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美的把握和运用,一句话概括了从战国到中唐之间的中国美的灵魂,而且这句话本身也是如此地具有美感。句子的排列虽然不是那么的工整一致,却在各个时代的对比中,将每个特色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句子中所用的诸如“表现”“突出”“呈现”这类的词语,也恰到好处地配合着作者要描述的内涵。

相同的句子,文中还有“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此观点的正确性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印证,例如,词大多描述生活情态,恰好符合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晚唐“对日常生活得兴致”,并且也符合历史上盛、中、晚唐的人们的思想情况。对文字的运用如此娴熟而又准确,相信李泽厚先生已经对中国的美的灵魂掌握得相当精准。本书的封底中提到:“他(李泽厚)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李泽厚先生以极其细腻的感觉体验着、感受着中国的美,并且将其用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读者,不仅教授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美的熏陶。

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如果作者的感情饱满,内容丰富,那么排比句式的使用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同的是,句式与内容的切合程度成了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准。《美的历程》恰好在这方面做的出类拔萃,让人看过之后回味悠长。例如,书中写道魏晋时期神态表情冷漠的佛像雕塑时,说道:“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越丰满;身体越瘦削,精神越高妙;现实越悲惨,神像越美丽;人世越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越睿智、高超……”从这短短的四句话,就可感受到作者那激荡的情感:一方面饱含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一方面满蕴对佛像建设的讽刺。在这里,语言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为文章精神的表达,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美的历程》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学著作,但是我们在欣赏其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在语言上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或狞厉,或温情,或奔放,或浪漫的文化以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听到那其中的环佩铿锵与泉水叮咚……

阅读这样的著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从内容到语言的美的享受。

六.注释:引用书目《美的历程》。 七.参考书目:《美的历程》 李泽厚 《汉字的魔方》葛兆光

推荐第7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读“楚汉浪漫主义”

人们对美的认识史上,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就像是两个极端,一个以形式和内容的严谨为人称道,一个以思想的无限发散著称于世。而中国的浪漫主义,最早盛开的地方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讴歌与深沉的爱,给中国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对中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深远。在先秦时代,由于南方长江流域的开发较晚,被称为“蛮荒之地”。而屈原的作品,则代表了这种“蛮荒”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充满浪漫与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神话,即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与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怪力乱神”之说被保留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之中。

屈原的作品,包括记在他名下的作品,以瑰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想象给我们描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高中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他的《离骚》,这也是屈原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也有各种各样的分法。大致说来,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 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 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 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 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 询

1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屈原将自己的爱国主义用浪漫主义的诗歌来表现,这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另一位浪漫主义文学家庄子相比较,屈原表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一种积极入世,却求而不得英雄之歌。

屈原是一位以死报国的先贤。在《九章》中的《怀沙》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强有力的脉搏。《怀沙》是这位爱国者的绝命诗。在这篇诗作中,屈原反思了自己从政道路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当时楚国黑白颠倒、好坏不分的黑暗现实。“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作者写到:“任重而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作者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很清楚的,虽然当时并没有人理解他,但是,他报定决心,“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决定以死报国,用自己生命的终结,唤醒楚国的君臣,使他们能够自强不息,把楚国变得强大。在这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诗人向天地乾坤发出了战斗的宣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这首绝命诗是诗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坚决斗争的顽强战斗精神的写照,是诗人身殉美好理想的坚贞行动的宣言。

屈原在政治上是失意的,政治上的残酷打击,使他心灰意冷,从而诉诸于丰富的想像,吐纳出珠玉之声。在《离骚》中,他以美人、香草来比喻自己和君王、美德和贤才以及政治斗争中的正义一方,这两种意象反复使用,反复咏叹,使诗歌意境朦胧,五彩缤纷。在《离骚》的中后段,屈原通过自己色彩斑斓的想像,虚构出一个由日、月、风、雷、凤凰和龙等组成的一个超现实世界。在这个想像中的超现实世界中,诗人上天入地,驾龙驭凤,乘长风,驱瑶车,周流天地,浮游求女,向“重华”陈辞,表达了自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这些绚丽多彩的想像,正是屈原浪漫主义创作的体现。

屈原是浪漫主义的大家。他的浪漫主义思维,不仅表现在上述作品中对天地的瑰丽想像、对往古历史先贤的丰功伟绩的讴歌和对故国生死相依的眷恋中,而且渗入与他的许多以祭祀神灵为主题的楚辞作品中。在《九歌》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东君》等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那颗放荡不羁的心灵的绝唱。在《山鬼》一诗中,作者对山鬼的描述,如“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等,几笔勾勒,活生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渴望爱情的女神形像。没有丰富多彩的想像,没有天赋神韵的浪漫,是写不出如此形像生动的文字的。屈原对“山鬼”的想像,正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刻画,正是一种对神灵的五彩缤纷的臆想。

在《九歌》中的《东君》一诗中,作者把人们对日神的顶礼膜拜和日神一天的工作作了一番详尽的描述。开篇就描写了一轮旭日喷薄而出的绚丽场景,而后,作者围绕主题,描述了东君行天的壮丽场面,“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叹,叹自己又将回到栖息之所,而不能长久地给人间带来光明。但是,日神东君并不是与其他神一样的,他仍是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工作着的。“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孤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东君要举起长箭射向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临人间,尔后以北斗为壶觞,把美酒洒向大地,赐福于人世,最后驾车继续

2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前行。作者对东君出行、人们的祷告等细节作了一番多彩多姿的想像:“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这是作者浪漫主义想像力的又一范例。

在《九章》中的《思美人》一诗中,诗人抒发了虽遭贬斥,但却仍心系楚君,心系故国,美政理想一定要实现的心情。在屈原的楚辞作品中,常用“美人”来比喻君王,这是一种惯用的手法。在这一篇中,诗人将现实人物、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联系在一起,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内涵,拓展了读者想像的空间。“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降”,“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诗人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胆地将神话与现实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形成强烈的奇特浪漫风格,令读者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与屈原和庄子相比较,两汉时期的浪漫主义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思想的冲击,尤其是来自儒家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理性思想也注入到文学创造中。楚地的神话梦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和出现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里。生者、死者、仙人、鬼魅、历史人物、现实图景和神话幻想同时并陈,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共置一处……从而,这里仍然是一个想像混沌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的浪漫世界。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在东汉画像石上的图像较之马王堆帛画,原始神话在相应的褪色,人世、历史和现实愈益占据重要的画面位置。在各种史料中,汉乐府最能表现汉文化中的浪漫主义。

汉代乐府民歌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班固在《汉书》中评汉代乐府诗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也阐述了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但汉代乐府中不乏有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是汉代乐府的主线,浪漫主义是线上的珠子,为汉代乐府描绘绚烂的一笔。

汉代乐府的现实性要求浪漫主义来使人民达到情感体验上的平衡。乐府诗歌的内容不仅来源汉代残酷的社会现实而且由于统治者支持乐府从民间采集整理从而为现实主义作风奠定基础。由于汉代土地兼并严重,阶级压迫和剥削使民不聊生。此状况使得浪漫主义成为汉代乐府诗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民面对悲惨的社会生活,悲观失望的生活态度需要浪漫主义文风给予慰藉。

汉代乐府诗歌中许多作品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其中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和运用的目的各不相同。

借浪漫主义诉说人民心声,替人民呐喊。《乌生》和《枯鱼过河泣》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其具体化的展现出来使人民以另一种视角接受社会现实并借助它物说出人民心声。其中《乌生》借中弹身死的乌鸦自宽自解指出山中白鹿,天上黄鹄,深渊鲤鱼皆难逃一死从而将人名生活于战乱的世道随时有丧生危险的无奈表达出来。一定程度上写出了生死由天安于坦然同时由给人以宽慰之感,生死由命强求不得也就不必再作无意义的挣扎。让生者在心理上寻求平静。浪漫主义手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易走进读者内心。《枯鱼过河泣》中相教慎出入,鱼的哭泣更容易让人们给予认同感。浪漫的想象将人真挚的情感与感受融入现实并呈现在我们面前,借鱼之哭泣,诉民之心声。

借浪漫主义手法给人民心里上的满足感和胜利感。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洋溢着喜剧色彩和乐观主义情感。夸张的描绘罗敷的美貌,进而由描绘罗敷

3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夫君的相貌和社会地位,无非是为了让丑恶的太守无地自容从而满足人民心灵上的快慰感。这种夸张的手法让人民拍手称快,让人民长时间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为了照顾受众的心里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慰人民构画一幅完美理想的结局画面。在《孔雀东南飞》中结尾焦仲卿夫妇合葬,松柏梧桐枝叶相合,鸳鸯相向共鸣来象征他们不朽的爱情。若照常理或是遵照社会现实规律则这样美满的结局将不会存在。但浪漫主义就给了这个美满一个契机。为了照顾读者情绪,满足于颂扬美好爱情歌颂叛逆反抗精神,给予人民正确的引导。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假设这个故事没有一个美好结局,一切归于现实直来直去那人民心里所需安慰从何而来?若只有恶势力的猖狂,正义何来?美又何来?浪漫主义造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汉代是瓦当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这是建立在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物质和精神所发展的基础之上。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建筑上必用瓦当以彰显皇家的气派与威严,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汉代艺术还没有领悟到后世的实而虚之,虚则实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显得粗狂而真实,充满生命的律动与生机勃勃的气势。汉末艺术更加突出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而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豪放的浪漫主义,那是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4

推荐第8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胡波2013504009

作为资深的国际知名学者,李泽厚先生确实有着睿智的眼光,他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去看待中国文学发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作家。

李泽厚先生以夏朝开始谈论中国每的历程 。黄帝以来,经过尧舜禹的二头军长制到夏代“传子不传贤”,中国古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早期宗法制统治秩序在逐渐形成和确立。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先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殷墟甲骨卜辞中,巫师借以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方面愚弄人民,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周代也如此,钟鼎铭文即为明证,就连《易经》实际上也是卜筮之书。就是在这样的形式中,“史”与“巫”、“尹”也都成了“知天道”的宗教性政治性的大人物。李泽厚先生也给了巫师相当高的评论“与物质劳动同精神劳动的分离与适应,出现了最初的一批思想家,他们就是巫师,是原始社会的精神领袖”。可见,在学习和研究古代的文化审美等方面,巫卜文化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在那个以青铜闻名的时代,这些铜器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某些青铜器纹饰也可溯源于原始图腾和陶器图案,但它们毕竟主要是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它们与陶器上神秘怪异的几何纹样,在性质上已有了区别。就兽面纹饕餮而言,书中大抵认为这是一种牛头兽。饕餮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形象特点,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远为具体的动物形象,但在现实世

界并没有对应的这种动物;它们为其统治的利益、需要而想像编造出来的标记。这种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李泽厚先生也谈到了饕餮吃人的说法,但实际上却是完全符合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的。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原始的部落时期,野蛮是时代的代名词。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氏族之间的战争往往产生的英雄人物,英雄颂歌、歌功颂德的铸造品也会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到西周的时候,礼乐制度兴起标志着中国的美的历程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宗法制作为原始社会代表,更是人在处于初期蒙昧状态的一种体现。在李先生独特的审美眼光中,这种种凶狠残暴的部落制度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对于魏晋南北朝,李泽厚先生更理性的见解。或许是那个时期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东西吧!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经历了转折。这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门阀兴起、群雄争霸、政治混乱、局势动荡。往

往“佛家不兴诗家兴”,当诗人无法左右现实时,他们便转向了自己主观个人的情感。而正是在这样的乱世中,“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而这种自觉更加直观的用诗文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曹操的四言诗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老骥的长嘶。曹丕的七言诗《燕歌行》成为中国第一首保存完整的七言诗,并且对后世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曹植的五言诗的格式一直被沿用到后朝历代。也正是从曹植开始,造词炼句和精雕细琢的文采修饰才走上正轨。以及后来的以潘陆为代表的太康文学,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颇有争议,但是就文采而言更有飞跃,在很大程度上也受了曹植的影响。建安七子也是当时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其间如正始名士的不拘礼法,太康、永嘉的“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的陆机、“何期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的刘琨的政治悲愤,都有一定的具体积极内容。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唐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学术深度。《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间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浓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在到后来的玄言诗以及山水诗都是这一背景下的曲折反映。正如当时的社会状况一样,文人大多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了政治斗争中,何晏、

嵇康、二陆、张华、潘岳、郭璞、刘琨、谢灵运、范晔、裴頠……这些当时第一流的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都是被杀戮,不幸成了时代的牺牲者。

相比之下,在魏晋风度的同时代的阮籍和陶渊明在仕途不顺时,转向山水田园算是明智之举。在政治立场上他们可以明哲保身,同时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另开新风。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确乎隐晦之至,但也很明白,从诗的意境情绪中反映出来的,正是这种与当时残酷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密切联系的人生慨叹和人生哀伤。陶潜和阮籍一样是政治的逃避者。陶潜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了出来。李泽厚先生能突破传统意识并真正的了解陶潜实在值得赞赏。。陶潜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中退了出来,把精神的慰安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社会士大夫对整个人生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他也没有像后期封建士大夫信仰禅宗,希图某种透彻了悟。相反,他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著、关心。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那么,我们重新审视过往的文人与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审美、对过去的回味,更应该从中找出那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因子促进当下社会中的“真善美”的发展。我相信,美的历程是承接过去并且指向未来的。

推荐第9篇:《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李泽厚 第二章 青铜饕鬄P53 原文: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向前进。

感想:的确,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血腥与杀戮。历史上为人歌颂的新航路开辟却是受着人类无穷欲望驱使的,建立在美洲人无尽的苦痛之上的。暴力是文明的产婆,人类社会要完成历史性的进步往往伴随着阵痛,这是无法避免。

《美的历程》——李泽厚 第二章 青铜饕餮P59 原文: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感想:饕鬄本是食人之物,听来便觉狞厉可怖,然而在它的可畏与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它是凶残、野蛮与力量的象征,而这恰恰也是那充满着杀戮的奴隶社会的缩影,因而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体现了这种被神秘化了的客观历史进程的超人的力量青铜艺术,才正是我们所赞叹与欣赏的。因而李泽厚先生会说:“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没有特定的背景,没有反映相应内涵,徒有其表的事物,自然不会成为我们所欣赏的艺术。美之所以美,并不是因为它表面的形式,而是因为它所蕴藏的深沉的内涵。而艺术之美也正是体现于它的内涵,它的深意,矫揉造作出的形式之美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美的历程》——李泽厚 第五章 魏晋风度P147 原文: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感想:人生何其短,任谁都难逃一死,这看似是消极的论断,然而在当时的那种时代背景下,却反倒表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对生命的强烈的欲求与热爱。魏晋时期,礼制对于人性的压制是巨大的,人生苦短,谁还愿理会那些无聊的伦理道德呢?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实际上就是人们人性的一种觉醒。 在人的觉醒的前提下,文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对“人”自身、对自我本体的探究与追求上,从而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魏晋风度也就应运而生。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表现出一种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展现出一种这种艺术般人生。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呈现出的一种无序的黑暗,文人们常常因残酷的政治迫害而命悬一线,这使得魏晋士人们对人生充满无尽的忧虑惶恐。他们无论是顺应当时的政治环境以求得性命的委曲求全,还是纵情于山水以求得精神的解放与暂时的麻痹,他们的情感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异常焦灼矛盾的状态中。他们外表尽管表现得轻视世俗、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于现实与人生,异常矛盾与无助,这实则表现出他们对于生命深深的热爱。“魏晋风度”是魏晋文化的独特景观,这四个字浓缩了魏晋名士的潇洒不羁、无视礼教、纵情任性、狂飙怪诞、飘逸风流。可以说\"魏晋风度\"就是那个时代的风标,因而在那个时代文学、绘画、书法作品都呈现了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状态,“气韵生动”和“以形写神”成了这一时期的美学追求。

《美的历程》——李泽厚 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P282 原文: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在创作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思想情感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没有自觉意识到。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意而丰富。

感想:无我之境使得眼前的审美对象脱离“人的影响”一时间活了起来,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就如同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幽涧寒松图》,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成了这个空灵悠远世界的活的存在。我们并不是因为古松美而去把握这一美的知识,而是为了体验一种生命的喜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放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正所谓天然去雕饰。中国传统的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这在艺术上表现则是崇尚自然、规避人工痕迹。人工秩序是人类理性的秩序,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易受技巧的控制,难以摆脱既成的法度的限制,还会受到人的情感欲望的影响,因而艺术家在如此状态中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因此,中国艺术家强调由人工返归,复归于自然的秩序。

推荐第10篇:《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 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 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科学的态度则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而“美感的态度”则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体现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则体现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基础。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体现了“自我”,反映了人的情趣,更使得“物的特质”对人也产生了陶冶性情的功效。

二. 关于美学的误区的探讨

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里,针对读者易将其与美感混淆的概念——“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则并不是美感。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则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若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则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像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然而朱光潜先生则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则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 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达到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则体现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达到“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达到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规范律。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则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则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则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朱光潜先生指出:“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新裁。”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但凡是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想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除了靠模仿所获得“材料”,还需要那“妙悟”,即“灵感”。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谓的“工作”,即“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在工作范围之外下功夫,让思绪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在用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可见,灵感的获得,除了本人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 人生的艺术化

在这一章里,朱光潜先生将“美学”这一学术化主题的探讨与实用的人生相结合,将美学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更是为读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如下主张:

第一,如同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像这样的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

叫做“人格”。我们应该像对待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地生活。

第二,至情至性地去生活,不要有丝毫的假借。如同把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

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的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第三,参照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以是否能纳入和谐整体为标准,营造和谐的

人生,尝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坚持适度原则。

最后,作者提出了“情趣”这一重要的概念。提倡读者过“有情趣的”的人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生活。并附上了他的叮咛——“慢慢走,欣赏啊!”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对人生的指导上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对他表示敬意,深感收获颇多。

第11篇:谈美读书笔记(整理)

篇1:《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 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 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科学的态度则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而“美感的态度”则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体现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则体现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基础。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体现了“自我”,反映了人的情趣,更使得“物的特质”对人也产生了陶冶性情的功效。

二. 关于美学的误区的探讨

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里,针对读者易将其与美感混淆的概念——“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则并不是美感。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则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若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则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像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然而朱光潜先生则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则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 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达到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则体现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达到“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达到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规范律。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则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则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则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朱光潜先生指出:“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新裁。”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但凡是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想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除了靠模仿所获得“材料”,还需要那“妙悟”,即“灵感”。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谓的“工作”,即“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在工作范围之外下功夫,让思绪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在用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可见,灵感的获得,除了本人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 人生的艺术化

在这一章里,朱光潜先生将“美学”这一学术化主题的探讨与实用的人生相结合,将美学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更是为读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如下主张:

第一,如同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像这样的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

叫做“人格”。我们应该像对待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地生活。

第二,至情至性地去生活,不要有丝毫的假借。如同把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

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的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第三,参照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以是否能纳入和谐整体为标准,营造和谐的

人生,尝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坚持适度原则。

最后,作者提出了“情趣”这一重要的概念。提倡读者过“有情趣的”的人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生活。并附上了他的叮咛——“慢慢走,欣赏啊!”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对人生的指导上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对他表示敬意,深感收获颇多。 篇2:《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摘抄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

“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

读书笔记

〈一〉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二〉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

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篇3: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专业:10对外汉语 学号:1050130005 姓名: 孙亚丽

读朱光潜《谈美》有感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美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谈美》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

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他们三类人眼里显现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美不具有功利性,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事物,他们指引我们的灵魂、净化我们的思想。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这里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体验的道理,即:美感体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而是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体验。

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凄凄,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

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

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七、“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的生活。 篇4:《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心得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

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

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近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篇5:谈美读后感600字

谈美读后感600字

(一)

美学,往往会给人一种略带神秘的色彩,我一直以来都以为美学如同其他高深莫测的哲学。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后,我发现这是一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的美学,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朱光潜老先生用的是书信的形式来向我们阐述美学的问题,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书中反复强调美学的起源就源自于生活,一切都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到没。我认为当我们意识到美的时候,往往都是离不开人的。

作者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从人的品质思想,我们会看到最初的美,那就是书中说的“不涉及欲念和利益计较”。正如所说的这样,美学这门深奥的学问,往往就是最本真的。就像之前很多媒体评价的最美的人物。他们就是做到了这些最本真的人性美。而反观当下,现在仍是有不断地事件是为了利益的争夺。

之前,不断受关注的反腐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据。自中央加大对贪腐的整治力度之后,有数不胜数的官员落马,大到“老虎”,小到“蚊子”,似乎覆盖了国家的所有部门。贪腐现象只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一个产物。所以归根结底,腐败是由社会个人贪图利益的不正之风所引起的,这些正是与朱先生所说的人性美相对立的。书中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私欲而不断贪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充满真能量的。

总而言之,这本很薄的书,充满着深奥的美学思想。读过这本书,我觉得只需将这“美”充分的融入到每时每刻的生活中,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谈美读后感600字

(二) 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

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奋得来的,没有不需要勤奋就获得能力的。下功夫才会思如泉涌,才会有灵感。朱光潜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告诫我们要踏踏实实用足功夫,笔下才有神韵。心中才有灵感,灵感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后却是下苦功服磨练心境、意志、技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谈美读后感600字

(三)

“五一”期间逛新华书店,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本中学生课外文学名着必读篇目《谈美书简》。这是一本薄薄的只有105页的小书。女儿学习忙无暇阅读,我便拿来品读,了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着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

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

再比如,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一节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多年来把心血倾注在美学史研究上的学者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门派以及其历史和影响向读者娓娓道来,无论是对于想要扩展知识的读者还是对于有志于美学研究或者文学创作的读者都有非常的益处。

在《谈美书简》中,作者以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对于怎样开展学术工作,他教导说:“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地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习,做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这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也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12篇:读书笔记.房美波

开采宝藏,撷取养分 ------读《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中国教师非常熟悉的人物,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超越了自身的时代,他的书被一读再读,假期里我读了《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一书。《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开采。我的寒假读书笔记已做了粗浅的感知记录,把其中的几点感触写下来:

一、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靠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教师共同的追求。只有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只有热爱阅读的老师才会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学生。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老师,我必须热爱阅读。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寻找不同的共鸣点,让书成为一名心灵的知已。不同的书籍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书籍就会显示不同的精神成长的历程,特别是一些名家的书,经典的书,不同

的书籍又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获,正如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培养品德、培养希望的老师,我们更应进行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自我,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二、学生往往想做禁止做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密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讲的话发生共鸣,教师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如何应对“叛逆”的孩子?在“破罐子破摔”的孩子之外,“叛逆”类型的学生也常常让我们头疼。常常表现为:他们不听话,老师说东,他偏偏向西;你说不准猛跑猛跳,他偏要在走廊追逐打闹;你说雨天不准往操场去,他偏要去爬栅栏;你说做文明人不说脏话,他偏要说„„总之,他们处处跟成人对着干,还总愿意挑人毛病,有的时候明显强词夺理,但就是不听人劝。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教育呢?他们为什么要跟大人对着干呢?他们难道不知道,老师、家长都是为他们好吗?

我们要清楚,一个叛逆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为只有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独立性的需要;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发现成人世界的不足,对成人世界产生批判,进而表现出叛逆。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他跟你对着干,你不能跟他对着干。

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靠名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更好地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我们学校请身边的名师和请进名师作报告、讲公开课等活动。

书中提到:一个个体带动了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而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又使得个体的专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的确是这样,希望我们在李校长的引领下,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都会有大幅度地提高。

名师工作室是教师资源共享的平台,是专业成长的课堂,是教学研究的阵地,是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会珍惜每一次的研讨活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向同仁多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四、引领教师用爱去教育学生。

苏霍坶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我一直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者,也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要用爱去感化学生;用爱去启迪学生。然而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苏大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

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读了此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一个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房美波2014/2/18

第13篇:《谈美》读书笔记600

《谈美》读书笔记600

下面品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谈美》读书笔记60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谈美》读书笔记600 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专心谈了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

朱光潜在书中,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文章层层递进,从人们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态度到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中让我们知道美从哪里来,究竟什么是美感,明白了什么是美感之后进而讨论美本身,在“美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中让我们明白美和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了欣赏的道理,朱先生于是换一个方向从讨论创造入手,让我们明白创造本身以及与情感、格律、模仿的关系,进而明白美的特点。该书渗透了朱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正如书中文字:“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在当今义务教育阶段,一切学习都应该自美的体会开始,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美感的敏锐度,真正的任务在于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一种判断力。正如朱光潜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

学术界有人指出:“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了一代大师的化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西方的美术作品——《向日葵》。

这是荷兰画家凡高的油画作品,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灼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画中的向日葵不是自然的真实写照,而是画家生命和精神的自我流露,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为生活高唱的赞歌。

我们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美学,往往会给人一种略带神秘的色彩,我一直以来都以为美学如同其他高深莫测的哲学。读完这本谈美书简后,我发现这是一门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的美学,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朱光潜老先生用的是书信的形式来向我们阐述美学的问题,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书中反复强调美学的起源就源自于生活,一切都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到没。我认为当我们意识到美的时候,往往都是离不开人的。

作者说“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从人的品质思想,我们会看到最初的美,那就是书中说的“不涉及欲念和利益计较”。正如所说的这样,美学这门深奥的学问,往往就是最本真的。就像之前很多媒体评价的最美的人物。他们就是做到了这些最本真的人性美。而反观当下,现在仍是有不断地事件是为了利益的争夺。

之前,不断受关注的反腐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据。自中央加大对贪腐的整治力度之后,有数不胜数的官员落马,大到“老虎”,小到“蚊子”,似乎覆盖了国家的所有部门。贪腐现象只是社会不正之风的一个产物。所以归根结底,腐败是由社会个人贪图利益的不正之风所引起的,这些正是与朱先生所说的人性美相对立的。书中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各种能力的统一体。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私欲而不断贪婪,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充满真能量的。

总而言之,这本很薄的书,充满着深奥的美学思想。读过这本书,我觉得只需将这“美”充分的融入到每时每刻的生活中,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便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此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逾越利害干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污染心灵,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谈美读后感

鄙谚讲:距离孕育发生美。卖火柴小女孩读后感其实朱老师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艺术和生存的距离。真实世界包围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遐想,其形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孕育发生了距离,因此有了从古到今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泉源于生存又高于生存。应该也是此中原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计划在此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孕育发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明白,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谈美读后感不同艺术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同京剧有唱、念、坐、打。相声有说、学、逗、唱。等其有规矩的表演方式,是经过人们多年在舞台上磨砺总结出的表演形式,而这些形式是经过人们运用艺术纪律如夸张、变形等方式,拉开同现实生存的距离,而其内容又不脱离生存。

人们对于熟习的事物总是容易纰漏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现实生存中的利害干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识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孕育发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向往。如此所谓:政府者迷,观看者清。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一天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过了一个故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通过这第一三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便是朱光潜老师在八三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第14篇:河南创美农发展历程

当绿色环保,爱护地球成为一种流行和文化,绿色农业便成为引领未来的时尚。以致力于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河南创美农实业有限公司张顺庆总经理,在2014年3月12日上午,由张顺庆总经理的带领公司全体青壮年员工,来到荥阳种植园区进行义务植树活动。张总在植树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节和植树,旨在为今人、更为后人造福。拥抱春天,播种绿色,应该不止于再多种些有形的树木,也在于无形的绿色生态理念和财富观。春天来了,大家要齐心协力,尽早播种,辛勤耕耘,争取获得一个大丰收!”在张总的鼓励下,每个员工都信心满满的挖下一个希望的坑,栽上一棵幸福的树!

河南创美农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温室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安装、园区及温室工程规划设计、原有温室改造改建、温室技术咨询、温室资材及配件加工销售等的高新农业设施企业。公司坐落于河南农业大学科技楼,以河南农业大学为技术和人才依托,从2003年成立起就先后与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科研合作平台,如今已经培育了雄厚的技术优势,使公司的产业链有效延伸到上下游,推动公司的产业升级。

( 张总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想要带动农民一起致富,要回馈农民,创美农致力于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与亿万农民携手共创美好农业。)在国家一项项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创美农以“农大科技,服务三农”为理念,积极投入到发展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潮流中。发展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创美农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大力推广最合适河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各类温室大棚,为农民建筑各类温室大棚1000多座,同时公司还从科技和理念的创新入手,建立了河南省最大的温室骨架及配件生产工厂,能够自主设计生产温室骨架,温室骨架配件资材生产加工等(生产能力),

大大降低了温室大棚生产成本,减轻温室用户负担,同时也生产出最适合河南地区的温室大棚骨架,创美农愿为为河南地区节能温室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不懈努力。

经过创美农人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逐步发展壮大,随着温室建设业务不断拓展以及郑州市农委和荥阳市农委的大力扶持,创美农在荥阳建立了90亩的温室展示基地,用于公司各种新型温室产品的展示、推广以及各类温室参数的测试等。为了充分了解新型温室的各种性能,合理的利用新型温室资源,公司引进珍、希、名、特优质蔬菜品种,大力发展工厂集约化育苗项目,每年

每年通过蔬菜新品展示和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蔬菜幼苗来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规模化育苗生产成本较市场传统育苗成本降低30%以上,并且能够按照生产者要求,按照合同随时供应优良种苗,生产出的蔬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其经济价值大约是一般蔬菜的10-15倍,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封丘、中牟和济源等地建设设施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为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种苗,组织农民种植技术培训,以及指导农户承包示范基地设施,进行标准化生产和回收辐射区农户的优质绿色蔬菜产品等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业产业化机构的不断转型和升级,创美农公司正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迈进,真正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

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相信在创美农人的不懈努力下以及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帮助下,创美农企业会越做越强,农业会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第15篇:任东来《美国宪法历程》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系别:一系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2)学号:20110104234姓名:顾宝俊

王辑思先生对于本书有着这样的高度概括:《美国宪法历程》一书并非就法律谈法律,而是用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提示的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美国宪法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1787年的《美国宪法》确定了美国法制的框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目标。但法制的完善及其实践(法治)却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美国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作用在极大程度是得益于美国建国初期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及其法院的司法实践。在马卡洛诉马里兰州这一著名案例中,马歇尔法院的判决提出了解释宪法的“默许权力”理论,确立联邦至上的宪法原则,从而对美国宪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卡洛诉马里兰州案,案件最核心的问题便集中在:美国究竟是联邦政府拥有唯一的主权,还是各州和联邦同时拥有主权?或者说白了,究竟谁大谁小,谁听谁的。马歇尔大法官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曾提交给各州人民讨论,并由他们特别选举出来的代表会议批准通过而“获得充分权威” 。因此,其结果是, 联邦“政府直接产生于合众国的人民,并以合众国人民的名义”确认和建立。各州的确拥有主权,但是当这一主权与联邦的主权发生碰撞时,州的主权必须服从于联邦的主权。因为,“联邦政府断然是、而且真正是一个属于合众国人民的政府。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联邦政府)都是来源于人民。它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并直接对人民和为人民的福祉而行使。”辩方律师有指出:未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由各州保留,同时各州又有管理商业的权力,而银行便是一种应由州政府管理的商业机构。宪法并没有授权联邦政府建立银行这类法人团体,尽管宪法允许国会通过一切必要的法律来保证宪法所授予的权力,但建立合众国银行并不属于必要的法律之列。对此,马歇尔一方面承认,联邦政府只是宪法所规定的权力部门之一,只能行使宪法所授予它的那些权力。但另一方面,他引用联邦党人领袖人物汉密尔顿1791年关于建立联邦银行的意见书,并对汉密尔顿的思想进行了强有力的阐述,提出了解释宪法的“默许权力理论”。马歇尔进一步认为,联邦政府不是依据一部试图解决一切问题的、包罗万象的法典所建立的,相反,宪法只是给出了联邦政府结构及权力的总纲,列举了其最重要的职责,而它的其他

权力则可以“根据这些职责的本质来推导出来”,最后,他得出掷地有声的结论:“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是一部需要我们解释的宪法。”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法系,英美法系相对于我国采用的大陆法系“成文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判例法”。美国人所谓的“法治精神”同我们常说的“依法而治”虽只有一个介词之差,但区别却非同小可,“法治精神”的主语是法,宪法是至高无上,毫不妥协的,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在美国宪政中,最高法院最重要的责任是裁决涉及宪法解释问题的案件,判定某项法律或政府行动是否违宪。我国高法立案庭所拥有的立案权,在英美法系中则是大法官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因此一些大法官个人意志也可左右美国高法的审判倾向,比如20世纪初大法官频繁受理有关契约自由和产权的案子来保护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而1950到60年代的沃伦法院则对刑事被告的权利情有独钟,推动举国上下对公众自由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而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并审理全国法院未终审的各类案件。这种区别凸显了我国法律在实践中的困境,影响审判的诸多外来因素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甚至一些法律法规的自相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高法更偏重以行政管理的方式维持法律系统的运转,在提高公信力方面则乏善可陈。汉密尔顿曾经说过:“人民对于写在羊皮纸上的文字的力量给予了一种信任,认为它能够促使政府步入正轨,如果要给这种信任起名字的话,它就叫做宪政。” 宪政在中文中是“民主政治”的意思,在英文中却意指根据判例,司法解释,宪法实践所逐渐形成的法律体系,从粗细不同的定义中,我们能体会到中美两国在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美国宪法诞生已有二百多年,足见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个宪法其所以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灵活性,它能与时俱进,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那么,美国宪法的成功运作,给中国宪法至少可以带来以下两点成功的经验。首先,足见要使宪法具有较强生命力,宪法内容还是原则些、灵活些好,太具体了便不容易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次,要使宪法能适应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尊重,宪法也要与时俱进。

第16篇:《与美同行》读书笔记600字

《与美同行》读书笔记600字

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

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

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我喜欢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她是那么爱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尔和雅科夫这两个大坏蛋她也并没有请求外祖父怎样严厉得处罚他们。一个善良的人又怎会喜欢在家里发生战争呢?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忍再忍。

高尔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

谊没有什么再值得回忆!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童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阅读中我发现他的爱寻思他的恨品味着冥冥之中黑暗的光明。

我们现在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哪能和高尔基那悲惨的童年相提并论年代的不同就是这差别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一个充满阳光一个到处黑暗。我们现在的童年来之不易啊!

童年读书笔记600字

文/姜徐宁

我在寒假里读了《童年》这本书,它的作者大家都不陌生,是享誉世界的高尔基。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中的第一部,讲述了围绕主人公阿廖沙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在描写父亲时,作者用了这么一段话来形容——“他穿着白衣,身子显得特别长。光着脚的脚趾古怪地交叉着;往常爱抚我的双手安详地搁在胸口,手指也是弯曲的……和善的面容上脸色一片

晦暗,两排难看地龇着的牙齿使我觉得怪可怕的”这段话中的“古怪地”、“显得”、“怪可怕的”等形容让我感受到阿廖沙的童真、好奇,阿廖沙那时是多么小,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之后,他的母亲瓦尔瓦拉和外婆带他一起来到了外公家,阿廖沙在那个家里受了许多的委屈,发现了许多新事物,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他能干慈祥的外婆讲给他许多动听的故事,给高尔基带来极大鼓舞,高尔基在书中描写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从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中作者把吵架时那种眼红脖子粗、激烈的争吵、大声地喊叫写得惟妙惟肖,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童年》中阿廖沙的各种遭遇也让我感悟到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混乱,阿廖沙在乐观的小茨冈、正直的

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的支持下,阿廖沙变得坚强,这使我感动。

《童年》这本书让我如痴如醉,很多细节都十分精彩。

童年读书笔记600字

文/林娜雪

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补丁裤子。

高尔基这样一身不协调的装束,都引起同学们的嘲笑。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却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时间长了就不愿意再穿。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去捡垃圾换钱。每到不上学的日子,他就早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了着落。再想想我们,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捡垃圾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去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和书沉思,不仅思绪万千。与高尔基的童年比起来,我们是多么幸福,

又是多么奢侈呀。我们应该向高尔基学习,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

第17篇:《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读书笔记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

■在孔子的哲学里,他好像会把善的定义放在美之上。而在老子的哲学里,有一种很精彩的论辩,认为如果天下的人都在谈善,那个善就危险,可能会变成一个外在的形式,所以“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如果都知道那个美是美,全在模仿那个美的时候,可能就不是美,而是丑了。我对老子这样的诠释其实很感兴趣,因此我也在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敢去谈善?因为如果积极地谈善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这个善会相对地彰显出不善?那如果当我们不断地谈善而彰显出不善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宁可不去谈善,也要把善当成一个不容易看见、一直默默在做的行为,而不只是一个挂在口头上的东西?

■有时候我觉得,我要跟这些年轻的生命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世俗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人与人之间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古语说: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们在追求知识、追求学问,越来越变成一个大人,可是必须要不断回到儿童的原点,才能够保有赤子之心。

■谈到像阮籍这样的善与不善的问题,因为要对抗一个时代巨大的伪善的力量,阮籍甚至要用吐血数升这种方法,我觉得这不是最好的方

法,也不敢鼓励。可是我完全懂阮籍为什么这么悲壮。因为社会里的

伪善让他觉得难过和心痛,对母亲的孝怎么会形式化到这种程度?甚至花钱去找别人来替你哭。这个时候他觉得文化其实堕落了,堕落到一种不自觉的伪善,所以才要用生命里最本质的行为去对抗。■魏晋时代的这些人物,只是提醒我们,从青少年时代一个单纯的生命成长为大人,我们跟世俗妥协了多少。我常常问自己妥协了多少?我觉得世俗希望你那样做,那就做给他们看吧。可是每一次做的时候,其实都放弃了人性最本质的一些东西。因为它在磨损,会变成表演,也会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认为只要有形式就好,真正本质的东西好像反而不重要了。

■虽然魏晋三百多年,被认为是最混乱、战争最多、人民最苦的时代,可是这个时代也是 出各种生命可能,展现孤独感下生活的虚无和自我追求时代,我想这些也许能帮助大家重新回忆起自己生命中很可贵的——无论是恋爱,还是曾经有过“忘路之远近”的经验。

■陶渊明提出了一个超越理性和逻辑的对生命的领悟,他认为生命的道理是需要领悟的。在魏晋的时候又很多清谈,经常辩论生命的意义,可是这些人可能还不如一个在路边采菊花的人更懂得生命的道理。因为后者是行为的实践,而不是思想的讨论,就好像我们在大学里学到一大堆理论,可是在生活中却可能是最不懂生命的人。行为和思想可能是两回事。有的时候你看到一个老农夫,跟他泡杯茶,聊聊天,其实不见得需要我们美学上的大道理去教他,他本来就很懂生活。所以我想陶渊明在这里回到了一个朴素的境界,他把所有的知识回归到了生命的智慧中。

■今天我们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手上掌握了很多的资讯,我们打开电视可以看到上百个电视台,我们透过网络看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东西。可我常常跟朋友说,其实资讯怎么加不等于知识,因为知识

包含了一个你对某件事情的理解和判断。资讯则相反,有的时候它太多,反而使你无从判断,所以资讯并不等于知识。但是知识怎么加也不见得等于智慧。我们今天看到陶渊明用了一个字叫“忘”,它是说怎么样把知识和理论忘掉以后如何去做人。我们一直在把知识当成一个堆积的东西,可能最后我们不知道怎么去生活了,其实生活才是本体。

■杨贵妃的个性一定跟天真有关。李隆基会发动政变,在政治上搞到这个样子,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绝对有权谋。可是这一类人常常会输给纯真光明、心地里没有任何复杂东西的人。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需要一种纾解,这种纾解在文学里是不危险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讲,我们有一个每天要很努力起来上班的自我,我们也有一个想要怠惰的自我,二者在平衡。其实两个“自我”都有,才是平衡的,才是健康的,如果一个“自我”没有了,大概最后就会崩溃了。

■生命的个体自由,其实在儒家文化里是很少被讨论的。儒家文化永远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探讨的都是生命对别人如何才有价值;但是如果这些人都不存在,自己的生命价值到底意义何在,你会有一点茫然。这是西方哲学提到的生命本体论,如何让生命自在,如何可以自己为自己存在。

■人生有一部分东西不是知道,而是相信。在跟最亲近的人肉体告别的时候,你会相信还能再见。我觉得那种相信让你觉得很好,也让你觉得生命并没有这么惨痛。就是一些东西结束了,不见了,而且你相信某些东西还会再传延。至少一千两百年来这样的句子,让部分人相信,而这种相信也让很多现世中比较沉重或者沉痛的东西变得温暖。

■这就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一直说“诗比历史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历史只是求真,可诗会求美。如果人们在任何一个社会,只是一味追求真实现象,其实会很难过,因为社会有丑恶的东西,有让人觉得人性很卑微的东西。可是诗人的责任在于能够把这样的人性提升,所以他留下来的诗句会不一样。

■我们的社会如果有一天成熟了,大概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生命美出现。我到巴黎读书以后认识了clochard,才修正了对乞丐和叫花子的看法。以前在儒家社会里,我大概很难认可这样一种生命形态,会觉得他为什么不去工作,为什么不去好好地打拼?可是我的确觉得那是成熟的社会,会尊重最少的少数人对自己生命形态的选择。

■所有的生命存活下来,最应该感谢的一个感觉是痛觉。我开始不太懂,为什么?我怕打针、怕痛。书上说有一种生命是无痛症,活不长久,因为刀割到、火烧到都没有感觉,我才知道其实最可怕的是没有感觉,对周遭一切都没有感觉。所以我想痛没有那么可怕,痛有时候是一种警醒。

■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是,如果这样一个异化的社会继续走下去,人该何去何从?他真的要往哪里去?这样叫文明吗?叫繁华吗?叫富有吗?我想一连串的问号,让我们在这个善意日自己问自己?

2011年11月9日

第18篇:《瞬间之美》的读书笔记

第1章 令人心动的第一印象

注册按钮要大,颜色有所区别;引导用户注册的(或网站的核心理念)描述要短。

古腾堡图表认为用户的眼光移动是从左上到左下,因此一种设计方案是:logo放在左上角,注册按钮放在右下角。

第2章 凸显个性

统一风格,比如字体

细微的小符号也是个性

第3章 导航之道

无序的导航->整理好分类的导航->第一层为动词、第二层为XX东西的导航,这样的目的是以用户为出发点。

第4章 链接生来不平等

环境的提示:用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的不同来表示文章的重要度。

第5章 标签云里抬头看路

标签云可能会把初级用户搞蒙,所以适合用Flicker较久的用户,对于偶尔来博客看文章的用户不适用。

第6章 开门见山

对于新用户,首页的一大段文字会把对方吓走,此时应用一个简短的语句。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提供多大的信息量,而是提供的信息量是否是用户需要的。

第7章 为界面做标记

在用户填写表单时,要给予填写表项的说明和提示。

第8章 生动传神的视频

视频演示胜过千言万语

第9章 提出搜索词建议

自动完成输入框的优点:让用户轻松;避免创建多个数据库条目。缺点:用户不会输入之前想要搜索的词,可能这个词搜索精度更高。

第10章 列出搜索结果

当前页码数字高亮;适当分开页码数字、向前向后按钮变大,方便用户点击。

提供返回搜索结果列表的出口。

第11章精炼你的搜索

高级搜索的递进显示,屏蔽原始搜索按钮。

第12章 视频播放器的标准化

进度条滑块按钮要足够大;视频左上角要说明视频名称;打开网页时不会自动播放,而是显示第一帧的画面和播放按钮。

第13章 巩固你的表单布局

注册页面,文本说明和编辑框分为两列,文本左对齐,文本和编辑框不易对应->分成两列,文本右对齐,左边层次不齐、难看->变成一列,用户注册时目光移动是从上而下一个方向,更快

对首选处理方式“现在注册”,用图片按钮突出;对第二处理方式“取消”,文本链接显示。

第14章 驾驭wizard向导

说明共有多少步要完成,每步是什么,以及现在进行到哪一步。

用折叠面板暗示用户,每部步骤不长。

第15章 最后的一英里:即时校验

不要使用警告对话框。

对于输入正确的信息,要表扬;对于错误的信息,明确告知用户错在哪。

及时更新信息。

第16章 简化长表单

合并问题,比如从“是否用服务”单选框->“用何种服务”复选框,合并为“用何种服务”复选框

用wizard告知用户进度

第17章 让他们登录

将用户名嵌入到个人页面地址里,这样登录时无需再输用户名

第18章 计算字符数

输入完成后弹出“字符过多”警告框->输入时就在输入框下方显示“还可以输入XX个字符”->输入时就在输入框上方显示“还可以输入XX个字符

第19章 创建个人资料

递增增加个人资料的填写

在社区网站中,记录用户动态,比如浏览或发布了哪些文章

在空白资料页面中加入一些链接,刺激用户浏览更多东西,并发表东西

第20章 编辑

用折叠面板控件只显示与某任务相关的信息

用递进显示逐步展现高级功能,比如某功能的触发器在折叠面板中,而功能选项在对话框中

第21章 开展社交活动

对于弱社交网路,用follow比做friend更好,前者能激发用户越多感兴趣人的文章。

第22章 显而易见的博客

标题后的简介帮用户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应该读

用trackback(引用通告)吸引用户去另一个网站阅读文章

列出最相关的文章、人气最高的文章列表,鼓励用户阅读更多文章。

第23章 邀请讨论

不要控制用户的评论,否则你会失去用户对社区的信任

让otaku加入志愿者团队,为网站社区服务,并帮忙做营销

第24章 得到一个好的评分

遵循“清晰胜于效率”的原则。如果仅仅提供一个评分的页面,没有把显示分数和评分结合起来,用户就不知道是否评分成功。

第25章 让RSS更有意义

不要使用RSS、XML这样的缩写,这会让新用户困惑

提供邮件通知、浏览器订阅的额外订阅方式。

第26章 自定义标签

标签的缺陷是:用户会对同一个标签定义多个版本。

两种解决方法:自动输入词建议;用户创建标签后,弹出窗口让用户选择更合适的标签。 用简单的文字向用户描述什么是标签。

除了标签搜索,也得提供自然语言搜索。

第27章 通过拖放来组织信息

拖放时要显示中间状态(鼠标图标改变,拖放目标处的虚线)提醒用户拖放正在进行。 对于用户偶尔用的网站,不要滥用拖放

第28章 用系统通知来管理中断

当网站更新时,以公告的形式提前通知用户,可以让积极用户讨论更新,并通过邮件提醒让沉睡用户访问网站

第29章 退出

用户退出后,要返回到登录页面,同时列出网站特点作为营销

第30章 抹去那些尘封的用户

对于许久不登陆的用户,发送邮件提醒他们。邮件内容要个性化,幽默点。

用调查问卷、人数限制的讨论组方式,了解用户不使用产品的原因

不要做得太过火,这种提醒不应该频繁

第31章 由他们去吧

对于用户注销账号,要表现得优雅,用最后一个机会给用户留下好印象。

第19篇:安徽天美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安徽天美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历程2007年-------合肥天美工贸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10月---天美与家乐福(安徽)合作,开辟休闲食品专柜销售模式;

2008年5月----“鲜记”商标注册成功;

2008年8月----合肥天美工贸有限公司瑶海工厂正式投产;2011年5月----合肥天美工贸有限公司实现转型;2011年7月----公司搬迁至燕之坊肥东工业园;

2012年11月---公司与家乐福、永辉、大润发、华润苏果、步步高等系统合作,开辟安徽、江苏、福建、重庆等地市场,开始走向全国市场;

2012年12月--公司荣获合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13年5月---公司更名为安徽天美食品有限公司;

2013年7月---公司位于肥东开发区的休闲食品工厂正式动工2013年9月---公司电子商务部天猫“鲜记品牌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营

第20篇:从《美的历程》窥探美之末梢

扬枹驰鹜迤逦之域,抚品賿锵琳琅之韵

——从《美的历程》窥探美之末梢

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开篇提到:“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然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手工艺品,那透骨青相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发„„直接感触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程„„”是的,正如作者所言,读罢《美的历程》确实是三叹美的浩瀚,美之绵长,虽然如走马观花般巡礼了美的历程,不能深品细嚼各中美的神韵,但是也忍不住窥探一番。

记得英国经验主义的一个观点:“艺术不能靠机械地拼奏而是要凭艺术家的灵心妙用”,我并不完全赞同此说法,有的时候看似凌乱的堆砌却另有一番审美刺激。青铜饕餮狞历之美的描写,透出馥郁浓厚的楚汉文化特质,也蕴含着出汗浪漫主义的神韵。青铜器上的图案尽管有呆板堆砌之嫌,但是穿越这表明,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描述的领域、范围以及对象的广度上,确实是空前绝后的。其中有着文明的征服与战胜,这是一种王者之气,这种王者之气使得美的艺术歌颂、赞扬并传播他们所拥有的物质、精神相容的对象,宫殿房屋、山岳庙宇、百土百物„„这些对象都是人在生活中直接的或者见解之后的对象化生存于艺术的美池之中。

汉代的艺术作品,虽然粗大笨拙,但是它们所显露的是一种霸气,一种心胸开阔、气派雄沉的神采。所以要以融入到那种生活与环境中去。展开想象,才能品味出那种宏大的气魄,才会领会到那些特定历史氛围中的艺术产物的魅力之所在。汉代造型艺术从这样的态度,角度去欣赏、玩味,才能正确估计出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正宗的意义和价值。

孟子曾说过:“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就是强调了美感的普遍性,特别是艺术美感的社会性。以饕餮那种狞历之美,更是一种艺术对世界征服的无与伦比之美。而宋元山水画却是疏淡清逸、笔墨精妙的时代特写。作者所描绘的“风雨归舟”、“云关雪栈”、“寒江独钓”、“柳溪归牧”等等图面透出“宋元山水的三种境界”。从“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绸稀纵横„„”中渗透出无我之境,他们就是将自己、自我隐去,而由所绘画事物来传达广阔、多义的思想感情和主题思想。

第二层次的艺术境界“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中国山水画往往会附会着诗词,营造诗情画意,抑或是无形式上的诗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细节真实却不要刻意地去刻画雕画,而是“诗意”的结合,在真实的细节中透出诗意,在诗意氛围下铺设细节,细节使得诗意不流于空疏和书卷气,两者相辅相成。如果将他们分离那么就是促进不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和特色的形成。第三种境界是从无我之境反退回来之后的“有我之境”,不是书画画面所呈现的形式上的“有我之境”。这种有“我之境是”是在“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的基础上,穿过“无我之境”而形成的一种感恩、感悟之后的不断回味、星点的余味。这是以纯净圣洁的精神感染,揭开“有我之境”的面纱,在作者、欣赏者不同的背景之下跳跃出每个人自己的“诗情画意”,成为个人的真正的“有意味的形式”。

明清版画又与宋元山水画有着不同。《吴骚合编》中雕版的《西厢记》插图(图337),生动而细致地描写了极其微妙感情变化。一些戏曲剧本的插图,如吴兴凌蒙初刊行的朱墨本的一些传奇剧本(《牡丹亭》、《红梨记》)的插图也有这些特点。

明朝这些版画插图在风格上趋于纤细,人物比例小,着重外景的描写,而特别是追求表现细腻的感情,诗情的表现渐渐代替戏剧性的动作表现,也有些画面一般化,缺乏表现力。但是明末的版画插图的全部,无论其内容或表现,都是异常丰富的,论其质量,也是高的。明代末年插图作家陈洪绶的《九歌图》、《水浒叶子》(图340)、《博古叶子》(图339)等,都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明代版画印刷技术方面的一个大创造是发明了彩色套印,“饾版”和“拱花”技术。清代初年的版画插图就现在所见,康熙时徽派名手鲍承勋的作品(一些杂剧插图)承继了传统,而名画家萧尺木起稿的《太平山水图画》(图348)特别表现了雕版技术上的丰富变化与巧妙,雕手为汤尚,他的刀法的运用值得分析。这说明,版画艺术自身在清初是具备了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的。

《美的历程》分为十章节,以时间为纬线,以每个时代内容为经线,经纬交织,娓娓道来,展示长而美的历史积淀之美。这些美的标本,无论是以历史的纵向坐标,还是从地域的横向坐标来看,在每个角落都牵动美的情愫。《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的视角对几千年的文明作了概述和把握,从“龙飞凤舞”的原始古艺术,到明清版画之美来借历史阐释中国美学的历程,这是一个成功的杰作。但是,书本没有就这些美的形成进行展示,美的形成是“空白”处。而美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十分有必要探讨研讨的。

有人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的形成,就如同世界时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忍视过程的“空白”,因为艺术是世界过程中的一环节。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