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名人传作者简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2 15:02:3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

情感呵护:

《散步》作者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

五、

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

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等,已出版五卷本《张之路文集》,“非常感动”“非常神秘”、“非常可笑”三个系列,其中《羚羊木雕》一文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

创作并拍摄完成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妈妈》、《好玩佳佳龟》、《有老鼠牌铅笔吗》等。曾多次获电影华表奖、多次获电影童牛奖、三次获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多项奖励。

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 ·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等。 《荷叶 母亲》 作者冰心简介

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祖籍福建长乐[1],出生在福建福州,著名诗人、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的散文和诗歌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其代表作有: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繁星》《春水》;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为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小说集《超人》《去国》《冬sfdsfds《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

生于东晋安帝元兴二年,即公元403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即公元444年去世。

南北朝彭城,即今江苏徐州人。原籍南朝宋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著作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梁代刘孝标为《世说新语》作注,引书四百多种,与《世说新语》并行。 第二元单

感念师恩: 《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简介:

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著作有长篇小说《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其中《东方》获茅盾文学奖。)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壮行集》、《话说毛泽东》、《魏巍杂文选》、《魏巍散文选》等。杂文集《春天漫笔》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87年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在十九个月时因一次高烧而导致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她的《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我的早年生活》作者丘吉尔简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历史学家、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国民族史》4卷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王几何》作者马及时简介:

马及时,男,汉族,1946年生,笔名小非,四川省都江堰市人,任职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快报》。民盟成员,初中毕业。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长,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主席。都江堰市第

九、

十、十一届政协常委。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合集),歌词《茶山谣》,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文章《王几何》现已编入初中教材。 《论语十二章》作者 第三单元 四季如歌: 《春》作者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11.22 ~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后改名自清,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故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冼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他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等,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春》以被选入2012年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中。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简介: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终年67岁。他1948年唱过黄梅戏,受到严凤英的表扬。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风雨》作者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曾多次获文学大奖。 《秋天》作者何其芳简介:

何其芳(1912年—1977年)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言情写手,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成名作),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继《预言》之后,何其芳又出版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三个散文集。其中他的诗文《秋天》被选入人民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教材第1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作者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代表作有:《龟虽寿》、《冬十月》、《观沧海》、《土不同》《短歌行》数篇、《篙里(行)》、《薤露》、《气出唱》等等。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简介: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著作有:王湾的诗,现存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已被选入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倍受读者喜爱,《江南意》。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

[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居易本人出生于河南新郑。死后葬于河南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著作有:《汉宫秋》、《东篱乐府》等等。

推荐第2篇: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其中,杂文是有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叶圣陶 (1894—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的不少散文、小说、诗歌,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主要作品有小说《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贡献。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

老舍(1899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短篇小说《赶集》,剧本《茶馆》。老舍的文章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被称为“世纪老人”。中国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再创作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一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主张“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冰心 (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仁爱温情,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著有小说集《超人》。她的诗歌和散文一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分别被茅盾称为“繁星体”和“春水体”。 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是“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因一生刚好跨过一个世纪,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王鲁彦 (1901-1944),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擅长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进行创作探索,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的人情世态。他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长篇小说《野火》《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他对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给予了高度肯定。其译著很多是选自世界弱小民族作家的作品。四十年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为抗战后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

沈从文(1902 -1988),湖南凤凰县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一生共出版《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作品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湘西世界。

赵树理(1906 -1970),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他从小参加生产劳动,过着被剥削的艰苦生活;从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和地方戏曲。这些经历,对于他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熟悉农民的文化风尚和艺术爱好,培育自己创作的大众风格,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中国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汲取着民间文化的养分,站在现实的立场,以民间的情怀,一心为农民写作。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

师陀(1910—1986),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作家。河南杞县人。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建国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著有短篇小说集《谷》;长篇小说《结婚》《马兰》;剧本《西门豹》、《伐竹记》等。师陀擅长描摹世态人情,刻画社会风习,有时带着诙谐与揶揄的情趣,却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沉郁的情调。

林海音(1918 -2001),原名林含英,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作品中以《城南旧事》最为著名,用温婉的文笔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提出了“纯文学”的概念,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文体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短篇小说创作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宗璞, 1928年出生,原名冯钟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著名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中篇《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作品主要是现代派的创作手法——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小说多以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思想凝重、风格典雅、写法富有变化,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营造诗的氛围,文字清新精美、韵致隽永。

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著名作家。高晓声檀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代表作有小说集《李顺大造屋》《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陈奂生系列”小说展现了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高晓声由此被视为是农村题材反思、改革小说的代表人物。

王蒙(1934 -),祖籍河北省南皮,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等,中短篇小说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蝴蝶》《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等。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湖南省作协主席唐浩明曾评价王蒙说:“王蒙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当代文学史。”

苏叔阳(1938 —),著名剧作家、文学家、诗人、作家。笔名舒扬。他的作品世事洞明,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鲜而独特,引人入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故土》;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中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他的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 为开创“中国读本体文学”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张晓风( 1941—),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创作过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等多种不同的体裁,以散文最为著名。她的成名作《地毯的那一端》抒写婚前的喜悦,情感细腻动人,但她的成就并不止于此。她其后的作品在内容和技巧上都不断发展和突破,从描写生活琐事,渐渐转变为抒写家国情怀及社会世态,融入哲理,不断开拓。主要作品有《白手帕》《红手帕》《春之怀古》《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蒋子龙(1941年—),中国著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蒋子龙的写作风格是在创作中完善了一种思想体系,对生活有着自身独到的体会,善于从某种事件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通过作品传导给读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新站长》《三个起重工》《进攻的性格》《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等;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锅碗瓢盆交响曲》《蒋子龙文集》(8卷)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等。1979年因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而蜚声文坛,该作品已被公认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他的作品善于在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思想冲突中塑造工业战线上的人物形象,曾创作出社会时代所特有的、意义深刻的人物形象。他坚持认为,真正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的体悟、观察、糅合,因此他的创作积累方式是“永远都在观察”。

冯骥才(1942—),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大学课本,如散文《珍珠鸟》、《花的勇气》。代表作有《啊!》《雕花烟斗》《搞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现《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

刘心武(1942年—),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四川成都人。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黑墙》《白牙》等,其短篇小说《班主任》最为著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中篇小说《如意》《立体交叉桥》《小墩子》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风过耳》等,其《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又开创图文相融的新文本,推出图文融合的长篇《树与林同在》。著有《明星和我》系列文章;“民工三部曲”之《护城河边的灰姑娘》《民工老何》《泼妇鸡丁》;“北海三部曲”之《仙人承露盘》《九龙壁》《五龙亭》;歌剧剧本《老舍之死》。刘心武也是《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阿城 (1949— ),原名钟阿城,籍贯为重庆江津。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等;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其处女作《棋王》曾获第三届全国秀中篇小说奖;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他的作品语言出神入化,极富感染力。阿城的生命力充沛,对俗世依恋无限。凭着这种心性,他每能在我们认为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看出宇宙的神奇。曾有人对他进行高度的赞誉“运用中国文字已臻化境,可说是天生的文体家”。

梁晓声(1949—),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城。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年轮》《浮城》等。小说《双琴记》《一只风筝的一生》等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阿成(1948—),原名王阿成,山东博平人。著名作家,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集《年关六赋》《良娼》《空坟》《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小酒馆》等;长篇小说《马尸的冬雨》;随笔集《哈尔滨人》《胡地风流》等40余部。他的小说中明显透露出的“平民意识”,是作家的自觉追求。小说情节的自然性和生活化是阿成小说的一般特点,他打破了小说传统结构的封闭性,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唤起读者的参与意识。他的小说同时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语言具有散文诗意美。阿成在创作中排除诸多影响,努力寻找自身的成功之路,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已走向成熟。

张抗抗(1950 —),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广东新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分界线》《作女》等;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北极光》等;短篇小说《灯》《爱的权利》、《夏》、《白罂粟》;。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和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左右,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做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孙方友(1950—),河南淮阳县新站镇人。著有长篇小说《鬼谷子》《衙门口》《乐神葛天》等 ;中、短篇小说集《女匪》 《刺客》《水妓》《各色人等》等。孙方友的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新笔记体”小说 ,代表作为“陈州笔记”系列和“小镇人物”系列,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立传,以人物命运为纲的叙事策略,是带有个人体温具有文学特质的被浓缩了的二十世纪的中国民间史。孙方友的“新笔记体”小说,是继蒲松龄之后,中国文学笔记体小说的又一座高峰。

孙春平(1950—),著名作家,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江心无岛》《老师本是老实人》;中篇小说《男儿精》《逐鹿松竹园》《华容道的一种新走法》《放飞的希望》《天地之间有杆秤》等;短篇小说集《路劫》;电视剧剧本《阿C的口福》《远方有绿灯》等。他的作品意味隽永,凝结着社会与人性的深切感悟。1999年被评为辽宁省中青年 “德艺双馨”文艺家及辽宁省优秀专家。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著名作家、散文家。生前数十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又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可以说,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

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后改称“平凹”(取“洼”解,乃是“坦途”之意),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鬼城》《二月杏》《废都》《满月儿》《秦腔》《古炉》。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贾平凹的写作,及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实,内容却波澜万丈。作品不仅完整的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生态叙述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毕淑敏(1952 -),中国当代知名女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国家一级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与医生有关,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毕淑敏的文章,经常出现的主题有:医生、心态、幸福、军队、女权、母子情。就是那500个常用字,她也能把一团怒气塞进你的胸腔,也能搬开你心中的大石,能让你变得坚强,也能让你变得温柔。

韩少功(1953—)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著名作家。是倡导“寻根文学”并有突出实绩的重要作家。早期代表作品有《西望茅草地》《月兰》等,另与人合作完成传记《任弼时》。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的口号,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厚的文化哲学意蕴。

王安忆(1954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江苏南京人。主要著作有《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米妮》等小说集;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纪实和虚构》《长恨歌》《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王安忆的作品中有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的作品讲的虽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

莫言(1955—),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长篇小说《蛙》 《天堂蒜薹之歌》《红高粱家族》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球状闪电》 等》;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售棉大路》《民间音乐》等。他的作品,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杨汉光,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副会长,现供职于蒙山县文联。已发表小说,散文,故事,杂文等约1200篇,其中有约100篇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转截,有约60篇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中国年度故事》,《中国年度杂文》等选本,其中有两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获各种文学奖约30项。

严歌苓(1957—),美籍华人。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其作品既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又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等;短篇小说《危险关系》《金陵十三钗》《幸福来敲门》《天浴》《梅兰芳》《少女小渔》等。她的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使得作品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有很高的阅读价值。

王培静,原名王培敬,笔名鲁一贤。山东济南平阴人。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她擅长用独特的视角解剖社会问题。著有小说集《秋天记忆》《怎能不想你》《王培静微型小说选》《向往美好》《家书·情书》;纪实文学《路上》等作品200余万字。学生素质读本《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荣获冰心图书奖;王培静的微型小说创作丰厚,《我有房子了》《长吻的魔力》分获中国微型小说一等奖;《一碗泉》、《心结》、《两个人的感冒》分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年度奖。

于德北(1965—)著名作家。擅长写小小说。著作有小小说集《秋夜》和《杭州路10号》,以及长篇随笔2部,童话3部,科幻小说1部,儿童小说7部。于德北小小说的平民化本质特性给我们带来一种新的小说阅读经验和欣赏习惯。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观、伦理观,以平民的心态、眼光、平民作家的话语,来讲述平民的日子和平民的情感。将个人的品格同小说话语统一起来,用细腻、雅致、敏感的内心世界去捕捉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或轻喜剧性。

葛红兵(1968—),江苏南通人。当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文艺作家、理论家。著作有长篇小说《我的N种生活》《沙床》《财道》《未来军团(三部曲)》《葛红兵中短篇小说佳作选》等;散文随笔集《葛红兵海外日记》《街边的主题》《横眼竖看》《直来直去》《现在活着》等。其长篇小说创作因“深入的剖解及批判意识”、“代表了一代人的苦闷和彷徨”而享有跨国界影响,每一部都曾登上畅销书排行.

周海亮(1972—),山东文登高村镇人。职业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浅婚》;中篇小说《天上人间》;小说集《天上人间》、《帘卷西风》、《刀马旦》、《太阳裙》等20余部。小小说《铁》登“2007中国小说排行榜”,获2008年新语丝网络文学奖。其作品风格细腻,极受读者喜爱,是中国“最受青年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魏金树 (1968—),河北盐山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谁偷了曹操同学的手机》等。 《你是我的唯一》获2008年第六届全国小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曾在《青年作家》等100余种报刊和海外的《新华文学》等20余种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其中100余篇被《中国文学》《中国小小说300篇》等选刊、选本转载、收录。连续两届获《微型小说选刊》举办的新世纪全国微型小说征文大奖赛最高奖。曾获年度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一等奖。

叶广岑(1948—)当代作家籍贯北京。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乾清门内》《战争孤儿》《注意熊出没》等;中篇小说《祖坟》《黄连厚朴》《狗熊淑娟》;短篇小说《本是同根生》等;出版有小说集《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散文集《景福阁的月》等。叶广芩的创作丰厚,呈现出成熟的喷发态势。她的作品是写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是“‘韵味浓冽,人生体验深透’,‘娴熟的叙事,渊博的学识,高远的情思,洗练的文字,融合为一幅大手笔’。 ” 鲁先圣,笔名一鹤。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个人专著《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树》《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伴你读名著之--水浒》《谁都可以创造奇迹》《 持续地敲门》《黎明的珠露》《异域的玫瑰》《幸福是游移不定的》《100位杰出的中**亲》等合著;散文集《持续地敲门》《不能跳舞就弹琴吧》《心灵的独白》 。散文集《持续地敲门》获得第18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二等奖、2009年度冰心图书奖。

非鱼,河南三门峡人。作品《荒》获2005-2006年度全国小小说佳作奖,入围第三届小小说金麻雀奖。2008年入选“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出版有小小说集《来不及相爱》《半个瓜皮爬上来》《痕迹》等。第四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者。

周粲(1934— ),原名周国灿,笔名丘陵、周心翔。祖籍澄海。新加坡著名诗人。著作有《榴梿树下》《千年之莲》《掌声响起》《迷路的童年》《捕萤人》《恶魔之夜》《制造春天》《微型小说万花筒》《磁化人》《摩登逃难记》《踪迹》《落叶季节》《山中岁月》《雨在门外》《只因为那阳光》《书林小品》《都市的脸》等诗歌、散文、杂文、评论、小说、游记、翻译等七十多种集子。《满天的风筝》被入选初中一年级阅读教材。

姜钦峰,江西南昌人,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像烟花那样绽放》《遇见美好》《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浇灌》《最美丽的谎言》等,合著若干。他的心灵小品,用安静积极的文字让浮躁的都市人沉静下来。他将朴实生动的文字化为一道美丽的光环,使得那些温暖心灵和充满睿智的文字,带给读者人生不尽的心灵启迪和人性思考。

推荐第3篇:作者简介

邹韬奋简介

邹韬奋(1895~1944年),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22年应黄炎培聘请,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10月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3年1月参加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

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1935年8月回国。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及《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1936年11月22日,与沈钧儒、李公朴等7人被捕,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1937年7月31日获释,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

1937年11月23日上海沦陷后,绕道香港、广州至武汉,住汉口交通路金城文具公司楼上。12月23日,《抗战》在汉继续出版。到汉不久,蒋介石曾找他和杜重远谈话,诱迫他们加入国民党,并以官爵引诱,遭坚拒。1938年3月,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在汉口成立,被推举为名誉理事。6月以救国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身份被国民政府聘为国民参政员。7月7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组成包括沈钧儒、张仲实、艾寒松、胡绳等参加的编辑委员会,由邹和柳任主编。8月19日增出《全民抗战保卫大武汉特刊》,并将刊物从形式到内容加以改进,销数很快达到30万份,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刊物。在汉期间,还编印出版大量救亡读物和马列主义书籍,产生广泛影响。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往重庆。为了不误出版,他带着一批稿件和读者来信,在飞机上编审,终使《全民抗战》10月15日在重庆出版。

1944年7月24日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其生前的申请,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抗战以来》等。1955年,《韬奋文集》出版。

推荐第4篇:作者简介

中国当现代作者简介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参与“五四”运动,曾经参与发起“中国新诗社”和创办《诗》月刊,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蒋反美斗争,拒领美国救济粮,死于贫病交加中。主要作品有诗歌《雪朝》和《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等。其散文文笔清新,风格淡雅,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之先河。

2、冰心(199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青年时

就读于协和女子大学预科。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等。其散文清丽优美,被称为“冰心体”。

3、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

思想家。1920年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为新文化的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1927年移居上海,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者和旗帜。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4、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社

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参与发起复社、创造社等文学团体。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194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作甚多,内容涉及诗歌、散文、戏剧、评论等。后收入《郭沫若全集》。

5、矛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

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务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

6、巴金(1940---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中国当代作家。1920年在成都

外经专门学校学外语。1923年到南京大学求学。1927年去法国求学。1928年回到上海,从事编辑和创作。1934年到北京任《文化》季刊编委。同年秋东渡日本,次年回国,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

7、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1913年赴日本留

学,1921年与郭沫若在日本发起成立创造社。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并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翼”。1933年迁居杭州,抗战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

小说《沉沦》、《她是一个弱女子》,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8、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作家。原籍福建龙溪,生于台湾,

1917年入燕京大学学习。1921年与矛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解放者》,散文集《空山灵雨》。

9、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1915年先后在

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大、清华、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23年发起成立新月社,“新月派”主要诗人,先后主编北京《晨报》副刊和上海《新月》月刊。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其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

10、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散文家、画家,早年就读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后游学日本。1922年归国,先后在山海、浙江等地任教,并开始创作漫画。抗战期间在广西、贵州、重庆等地任教。1949年定居上海。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市美协主席、市文联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随笔》,另有艺术论著、画集多种。

11、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1910年起先后在美国康乃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求学。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以倡导“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著名。1928年后历任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赴美,后迁居台湾。1957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作品有诗集《尝试集》,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

12、梁秋实(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秋实,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祖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任教东南大学,并编辑《新月》等刊物,1949年迁居台湾。著作甚丰,主要作品有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秋室杂文》,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等。

1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散文家。1916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先后赴美、法、德等国留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厦门、上海等地教书。1936年去美国教书。1954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主要作品有杂文集《剪佛集》、《大荒集》、《我的话》,散文集《欧美风语》、《林语堂散文集》,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等。

14、俞平伯(1900—1990),浙江德清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著名红学者。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次年到杭州第一师范学院执教。“五四”时期先后加入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新文学团体。1922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诗》月刊。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任北大教授。195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诗集《冬夜》,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文学论集《红楼梦研究》等。

15、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山东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和中国文联副主席。*期间受迫害自尽。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散文集《济南的冬天》等。

16、叶圣陶(1894年—1988),原名叶绍均,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早年在家乡读小学、中学。1912年起在上海、江苏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五四”运动时期参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创办《诗》月刊。1923年入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46年在上海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日常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城中》,童话集《稻草人》,散文集《小记十篇》等。

17、陆蠡(1908年—1942),笔名陆敏,六角等,浙江天台人,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后在杭州中学等学校任教。1932年起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38年创办《少年读物》杂志。抗战期间,留守上海坚持工作。1942年惨遭日本杀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另有译著多部。

18、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中国现代女作家。幼年丧母。1929年入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学习,接触“五四”新文学。1930年反对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1936年赴日本。1940年与端木 良同抵香港。1942年在香港病逝。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鲁迅先生记》、《回忆鲁迅先生》等。

19、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考古学家。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时期参与创办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公里日报》主编及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10月因飞机失事遇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堂》,专著《文学大纲》等。

20、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家。1929年后先后在上海中国公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求学。1935年毕业后在天津、山东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1947年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诗集《预言》,散文集《还乡杂记》等。

2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现当代作家、学者。1917年厕身行伍。1923年到上海任教。1931年先后在青岛大学、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曾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小说《边

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22、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中国现代散文家、民俗学家。1922年毕业于陆安师范学院,后到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学习。1934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两年后回国,在杭州、桂林等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40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著作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话》,诗集《海滨的二月》,以及多种民俗研究著作。

23、丁玲(1904—1986),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1923年进上海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抗战期间到延安,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文艺界多种重要领导职务。1955年后受到错误批判、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及散文多篇。

24、三毛(1944—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定海,生于重庆,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幼年随父母到台湾。12岁入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但只读了一年半,之后在家闭门独居7年。20岁入台湾文化大学学习。两年后到西班牙、德国、美国学习。后回台任教,之后赴撒哈拉,与西班牙人荷西结婚。6年后荷西溺水身亡。三毛返台任教于文化大学。1991年1月自缢。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及多部剧本、译作等。

25、孙犁(1913—2002),中国现当代作家。河北安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1936年到安新县小学教书,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任晋察冀通讯社和《晋察冀日报》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1945年会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小说《芦花荡》、《荷花淀》和《铁木前传》,散文集《晚华集》、《耕堂散文》等。

26、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中国当代作家。早年丧父,1929年岁舅父到哈尔滨。1937年赴延安参加革命,曾辗转于西北各地和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以新华社记者身份赴前线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赴朝鲜前线采访。之后主要从事外事工作。“*”期间受迫害而死。主要作品有散文《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和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27、宗璞(1928-- ),原名冯钟璞,河南唐河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女作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历任政务院宗教事务处、中国文联干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辑。之后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退休。她勤于文学创作,尤以散文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我是谁》、《南渡记》,散文《西湖漫笔》等。

28、贾平凹(1952--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中国当代作家。1964年入商洛镇初级中学学习。1975年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和《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山地请》、《野火集》,长篇小说《浮躁》、《废都》以及散文集《月迹》等。

29、王蒙(1934-- ),祖籍河北南皮,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小学习,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历任北京东四区团委副书记、新疆文联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等职。在小说创作上取得较大成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小说集《深的湖》、《冬雨》等。

30、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1943年从昆明西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人中学国文教员们和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北京京剧院工作,并执编《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汪曾祺自选集》及一些京剧剧本。

31、余秋雨(1946-- ),浙江余姚人,中国当代学者,散文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文艺理论集《戏剧理论史稿》、《文艺创造工程》,散文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

32、季羡林(1911-- ),山东临清人,中国当代语言学者、文学翻译家,梵文和巴利文专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次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在印度和中亚语言、历史和文化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主要著作有评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译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33、余光中(1928-- ),中国台湾当代诗人,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后就

读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1949年后在台湾大学求学。1956年到东昊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兼课,并主编《蓝星》诗刊。之后赴美国进修,获硕士学位。返台后相继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后兼任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1948年返台执教。主要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紫荆赋》等。

推荐第5篇: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勤,字楚枫,号一林(一0),夕阳名乙山,一力,楚烨,紫枫堂主人。男,汉族,1944年11月生于湖北钟祥罗集,晚年随子居住荆门掇刀。一生在农村从事畜牧工作,高级牧医师,国家干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会员,湖北省科技写作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常务理事,钟祥市第

二、三届政协委员。曾在《中国牧业通讯》、《中国兽医杂志》、《湖北农业科学》等10多部杂志报刊发表畜牧科技文章400余篇,获奖10多次,参编合著《畜牧兽医适用技术百科全书》、《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指导》、《商品蛋生产新技术》等,后者获省农业实用技术丛书特等奖。1998年第二期《中国牧业通讯》曾以《张勤在基层科普中闪耀》重点报道,同时《湖北农业科学》杂志、《湖北农民报》相应多次报道。曾任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中国诗词家联谊会,荆门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首),获奖20多次,并出版文集《樱桃红了》、《枫叶红了》。同时,一生爱好书法,作品入选、入展、入编、收藏600余幅,获奖200多次,已出版《壹林书法作品集》。曾为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中国国学协会、中国书法艺术委员会、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宝延轩书画院院士、并聘为荣誉副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荆门市书协理事、荆门市掇刀区书协(含老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楚简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掇刀区首届文联委员、书协顾问等职。曾发表书法论文20余篇,并有多篇获奖。传入《国学艺术大典藏》、《中国书画人才大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20多部书典,并被授予“少林国际知名艺术家”、“中国书法百杰”、“当代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曾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殊誉。

推荐第6篇:作者简介

1.《山中访友》。李汉荣:1958生,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笔名牧童、林中河,陕西勉县人。多年来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3000多篇,中短篇小说30余篇,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小说月报》、《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湾的《创世纪》、《葡萄园》、《诗世界》、《联合报》副刊等海内外100多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约2000多篇(首)。散文曾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资料卡片》、《中学生课处外阅读》、《中学生写作》、《中学语言教学辅导》等刊物转载数十篇,并连续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国散文精选》,《1998年中国散文精选》以及《散文选刊》编选、漓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0年中国最佳散文选》、《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国性年度选本。

2.《怀念母亲》。季羡林(1911.8.6—2009.7.11)。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3.《穷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

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4.《少年闰土》。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5.《有的人》。臧克家(1905.10.8-2004.2.5),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

五、

六、

七、八届委员,第

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

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

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

三、四届委员,第

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

6.《最后一头战象》。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

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1968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5年应征入伍,曾任宣传部长。在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最擅长写动物小说。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品:《猎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大鱼之道》《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圣火》 7.《伯牙绝弦》。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8.《林海》。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9.《小抄写员》。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有《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情感丰富且文笔优美。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

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其中《少年笔耕》(《小抄写员》)、《寻母三千里》 等篇目尤为知名。 10.《看戏》。叶君健,湖北黄安(今湖北红安)人。民盟成员。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中国作家》,任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教师,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1949年归国,历任辅仁大学教授,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

五、

六、七届政协委员。

推荐第7篇: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我国城镇拆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文娟 王浩先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要:

房屋拆迁最核心的问题是补偿。目前我国的房屋拆迁补偿立法凌乱而不成体系,实践中也存在严重损

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本文论述了我国城镇拆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即城郊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制度、

补偿程序、补偿范围、拆迁补偿标准、房地产评估市场、公共利益目的表述等。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

关键词:拆迁补偿;问题;对策

引言

城镇房屋拆迁补偿,是指在城镇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拆除房屋而给予房屋所有权人 的补偿。由于城镇房屋拆迁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因此,上述关于房屋拆迁补偿的定义也 只是根据我国现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得出的。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专门的城镇房屋拆 迁制度,一般是采用土地征收制度。

当前,我国城镇发展迅速,城镇改造、房地产开发在各大城镇积极地展开,而上述目标 大都通过我国特有的城镇房屋拆迁制度进行,但由于城镇房屋拆迁涉及到诸多重大利益:被 拆迁人赖以生活的房屋且往往是其最大宗财产;城镇发展的急迫需要;某些政府官员追求“形 象工程”、“政绩工程”;开发商的利润最大化追求等,因此拆迁纠纷日益增多,且酿成了多

起严重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1] 。2003年9月15日,安徽某农民因多次协商未果的房 屋拆迁纠纷实施了过激行为;另外南京的某拆迁户因被当地拆迁办公室强行拆毁家园也走了 极端。 2004年江苏常州的铁本事件导致违法占用的6000多亩土地已无法复垦和部分非法占地 合法化,导致近万农户失地少地,农户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即使补偿了也是一张“法律白条”, 很多农户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湖南嘉禾强制拆迁事件,更是有人提 出了“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的霸道口号,尽管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处分, 但是一大批被强制拆迁的户主能够恢复以前的生活吗[2] ?此外,上海、北京也发生多起强拆

事件, 2000年2月还发生过10357名被拆迁户联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万人拆迁诉讼事件。在北京酒仙桥拆迁工程中,由于双方没有就补偿标准达成一致,拆迁工 程一拖再拖,即使拿出了拆迁公投的方法也无济于事。这些还仅仅是全国成千上万拆迁纠纷 中的冰山一角。毋庸置疑,房屋拆迁纠纷己成为值得高度关注、待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我国城镇拆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郊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不合理

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我国《宪法》授予政府征用权,但对补偿未做任何规定,从根本上 导致公民现有土地权利保障不足;难以正确体现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种植结构、农业耕作 水平的差异,无法反映被征土地的区位价值;补偿标准偏低。相比较农民已有的经济基础和 今后的需要,现有的补偿标准难以保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保持或改善,导致农民对征地的 不满[1] 。

1.2 补偿程序不透明 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由于房屋拆迁补偿确定的程序不透明,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尽管在房屋拆迁补偿过程中,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但是由于拆迁人经常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且处于强势地位,因而被拆迁人实际上处于一个不平等地位。拆迁人很少与被拆迁人协商解 决补偿问题,常常是发一个公告就完事。 被拆迁人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也造成一些人为了多得 到补偿,千方百计托人情、拉关系,从而使得拆迁人之间也处于一个不平等地位。补偿程序的 不透明,也是拆迁经常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补偿范围不合理

根据2001年的《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24 条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

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3] 实践中,旧房的评估价值通常不包含土地出让金、装修设施及材料 的价值、搬迁的合理损失费和原居民应可获得的适当救济补偿以及其他一些隐形损失等。但 开发商兴建的商品房的销售价格,除土建成本外,通常包含了土地出让金、市政建设配套费、支付给原居民的补偿费、装修成本、经营成本及开发商期望得到的利润。因此通常造成这样 一种后果,被拆迁人获得补偿款后却买不起房屋可住或者产权调换后却支付不起新房比旧房 面积大的价款。

1.4 拆迁补偿标准笼统

城镇房屋拆迁补偿的规范标准就是国务院《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及一些地方性法 规,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和法规的不合理,与被拆迁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补偿和安置问题 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纠纷产生的根源。通过对该行政法规和一些地方法规的审视, 我们可以对目前的拆迁补偿领域的问题进行剖析。首先,补偿标准的规定太笼统,不利于实 际操作和被拆迁人利益的保护。 《条例》第23条规定: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

可以实行产权调换。除本条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被拆迁人可以选择拆迁补偿的方式。第24 条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 评估价格确定。具体方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26条规定:实行房屋产权 调换的,拆迁任何被拆迁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第24条的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

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从《条例》的规定看似乎全面考虑了被拆迁人的利 益,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但实际上由于《条例》的规定过于抽象,弹性太大,在实践中 并不具有可操作性。

1.5 房地产评估市场不规范

目前在实践中,存在大量不规范的非市场化拆迁评估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估价方法问题;估价机构缺乏独立性,正常价格活动受到干扰。有的城镇政府为了降低补偿 标准,直接干预评估价格;拆迁评估混乱无序。第一,不具备拆迁评估资格的机构做评估。 第二,评估机构为了承揽评估业务,违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第三,部分城镇评估存在不正 当竞争现象。

1.6 公共利益目的表述模糊

由于“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借 “公共利益目的”之名,将公民的房屋、土地征收,然后将土地批给开发商,谋取自己的不正 当利益,导致实践中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屡屡发生,并且伴随着腐败的滋生,在社会 上引起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该制度设计之初,确实是由于国家需要进行城镇建设而拆迁,主要 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4]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很多城镇建设,特别是居

民住宅建设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来完成的,这就造成开发商必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按照公共利益的房屋拆迁对房屋所有人给予补偿,这实际上是开发商借国家的权力对他人房 屋所有权进行剥夺和损害,当然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重建设、轻补偿”思想所造成的。

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2 改进我国拆迁补偿工作的对策

2.1 以物权法理论为基础完善城镇房屋拆迁法

新《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城镇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 由于是从管理角度立法,而不是房

地产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的角度立法,城镇房屋拆迁立法中存在着过多行政干预和过多国家利 益的保护倾向,造成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不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立法指导思想上的 原因和实际操作的原因。

这些带有浓厚行政管理色彩的城镇房屋拆迁法律、法规对加强房屋拆迁管理和推进城镇 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 城镇房屋拆迁法的功能将逐渐地转换为保护房屋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 的法律关系。这种转变是城镇房屋拆迁法的立法的指导思想、思路、理论基础等的转变。

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任何主体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 务。同样在拆迁中,也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制体系来规范各征地主体的行为.因此要尽快出 台《拆迁法》 ,来规范拆迁行为,而制定这部法律至少应该包括下面内容:

第一,明确房屋拆迁目的,区分公益项目与商业项目,不同项目规定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二,.明确规定房屋拆迁必须给与公正的补偿,而且还要详细规定赔偿的具体标准。这一 点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赔偿标准,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出法律规定的标准;第三,规 定管理房屋拆迁的政府机构和行政级别,并对那些企图超越其行政权力的机构进行惩罚;第 四,明确房屋拆迁的程序规则。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程序,才有可能对政府权力有较大的约束。 并尽可能详细地规定房屋拆迁程序的实施细则,在某些因市场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的细则方 面,一定要建立制度化的监督机制5] 。

2.2 公开拆迁政策和行政程序

为了确保政府不滥用房屋拆迁权,法律必须明确规定相应的行政程序。在制定行政程序 时,首先应当坚持公平原则,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要在程序上平等对待当事人各方, 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者偏见的因素。公平实质上是指在程序上平等对待所有当事人, 保证他们能够获得相同的信息以及机会均等。其次,应当坚持公开原则,重大的行政行为或 者与公民权利义务直接相关的行政行为,应当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让公民了解。公开原则是 政府活动公开化在行政程序上的具体化,是公民参政权的延伸。第二,在保证相对人基本权 利和公平行政的前提下,应当保证行政活动的效率,这就是应当坚持效率原则,行政程序的 各个环节应当有时间上的限制。对城镇房屋拆迁行政程序的规定应当包括以下程序(在确立 土地征收制度的国家,是在土地征收程序中进行规定的):

①申请。尽管土地征收是为了公共利益,但国家不可能直接从事土地征收工作,一般是 由需要使用土地的人向政府提出申请,他要证明所从事的建设是符合法律规定和城镇规划要 求的,并应当提供详细的征收计划书、征收土地图及土地使用计划。需要申请人提供哪些材 料,法律应当明确规定,这就是要求申请事项公开。

②政府审核、批准。政府在收到申请书后,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最后是以颁发房屋拆 迁许可证的形式确定是否能够进行房屋拆迁。政府在审查时,必须平等地对待各申请人,并 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子答复,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当说明理由。同时,审查中关 键的问题是所需要建设的项目是否是为了公共利益,这是政府行使房屋拆迁权的基础。在这 个过程中政府除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还应当广泛听取意见,举行听证会, 如果在权衡利弊后,有更好的建设方案,则不能行使房屋拆迁权。在房屋拆迁行政许可的发 放过程中,必须强调公民的参与作用。政府决策者需要知晓公众的要求、期望以及制定的决 策在实际中的执行情况。 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③公告 。政府在发放许可证后,应当进行公告。公告的目的在于向权利人明示政府批 准此房屋拆迁项目,明确具体房屋拆迁范围和房屋拆迁期限,有关权利人据此领取房屋拆迁 补偿资金。

④补偿资金的发放。在规定的时间内政府给权利人发放房屋拆迁补偿资金。

⑤搬迁 。权利人在领取补偿资金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以便政府尽快进行 房屋拆除工作。

2.3 拆迁的补偿范围应予以完善

根据《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补偿范围为房屋所有权、附属物所有权和收益

权,应予补偿的收益主要有三种:租金、生产经营预期收益和拆迁产生的费用。而具体规定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这就导致在许多地区补偿价格只包括规定的补偿价格中 的一部分。例如北京对非住宅房屋拆迁补偿价格只包括两部分内容,即房屋区位补偿价和地 上物补偿价,未有生产经营预期收益。另外,对房屋的租金收入也未列入补偿范围。因此应扩 大拆迁补偿范围[6] 。

针对各个地区规定的补偿范围普遍偏小的现象,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 对于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同规定应给与严格的监管,对于不合理的或者是不符合《城 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的补偿范围的,应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从新修改;其次,鼓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制定各自法规时,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扩大补偿的范 围,以保证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2.4 科学界定补偿标准,保障被拆迁人利益

中国的拆迁补偿标准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并且近几年由于拆迁上访的无非是因为补偿 数额太低。国外在这一方面,都采取政府从商业利益的项目中淡出,由开发商直接和所有权 人进行谈判,达成协议才能够拆迁,因此就不存在补偿数额过低的问题。但是在界定补偿标 准方面,国外充分考虑了被拆迁人的利益,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借鉴,科学界定补偿标准。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拆迁地补偿标准应该规定:

1.在补偿的主体方面上,除了所有权者外,还应包括与财产相关的其他受益人 , 例如 财产的承租人。

2.在具体可获得的补偿的对象上,除了财产本身的现实价值外,还包括财产由于长期经 营或其他原因而存在的无形资产,并且考虑将来存在的增值可能。

3.在对补偿对象价值的估算上,补偿的价金应以完全的市场评估价为基本的依据,而不 存在按照由政府制定的评估规则来进行评估的规定。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地产商要搞拆迁,首先要做到公平。拆迁要按照市场价格, 或者略高于市场价格,略高于的原因就是买个自愿。这种拆迁大多不是自愿的,所以价格应 该比市场要高。”具体要高多少,这个应该根据各个地方不同情况来规定,如果政府单纯出 台提高补偿标准的政策,而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跟进,短期内可使被拆迁户受益,但长期的 政策效果却降低了拆迁的发生率,减缓了旧城改造的步伐。因此要科学界定补偿标准,保障 被拆迁人的利益,从而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5 规范房地产评估市场

规范拆迁评估市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拆迁评估价格。房屋拆迁评估价格为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拆迁估价的价值标 准为公开市场价值,不考虑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拆迁评估方法。拆迁估价一般应当采用市场比较法。不具备采用市场比较法条件的,可 以采用其他估价方法,并在估价报告中充分说明原因。拆迁估价应当参照类似房地产的市场 交易价格和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定期公布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结合被拆迁房屋的 房地产状况进行。市、县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市场交易价格,至少每年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定期公布一次不同区域、不同用途、不同建筑结构的各类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

拆迁评估机构运作。拆迁估价机构的确定应当公开、透明,采取被拆迁人投票或拆迁当 事人抽签等方式。大型城镇建设拆迁项目要推行房屋拆迁招投标制度。估价机构开展拆迁估 价活动应当坚持独立、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拆迁估价 活动和估价结果。

但是,房地产估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所得出的结果往往有 很大的差别,从而对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的利益都有很大的影响。房地产估价的方法主要有: 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重置成本估价法、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等方法。在估价人员对 房屋进行估价的时候,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 将影响估价因素的内部因素(如

土地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质、形状、用途、交通、环境,建筑物的用途、质量、附属设 备、完损程度、楼层、朝向等)和外部因素(如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经济因素、政 治因素等)都应该考虑进去,规范房地产评估市场。

2.6 明确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征收征用行为

《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第三条规定“城镇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镇规划,有利于城 镇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条规定表明只要是符合城镇规划、旧区改 造、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的,都可以认定是为了公共目的,可以对私人的房屋财产 进行征用。而这种规定也并没有将商业项目从公共项目中区分出去[7] 。

依据宪法修正案,无论是国家对土地的征收或征用以及对私有房屋的征收或征用,其目 的都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因此,对“公共利益”进行立法解释,并对其范围进行明确 界定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世界各国认为“公共利益”严格限定在国防、环境保护、公共活动场所等方面。世界上法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界定,一般 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土地征用制度或有关法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没有明确限 定, 但其可以通过其它法律对私人土地或财产给与充分保护。如澳大利亚征用法规定, “公 共目的”是指议会有权力制定法律来限定的用途;第二种形式是在土地征用制度或有关法律 中,采用列举法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如日本将公共利益目的的范畴严格限定在关系国 家和民众利益的35种公益事业项目,其中包括依据道路法进行的公路建设;以治水或水利为

目的在江河上设置的防堤、护岸、拦河坝、水渠、蓄水池及其他设施;国家、地方团体进行 的农地改造与综合开发所建的道路、水渠等设施;铁路、港口、机场、气象观测、电信、电 力、广播、煤气、博物馆、医院、墓地、公厕、公园等等。根据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应 该采取第二种形式来界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必须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它关注 的应该是这个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采用列举法规定公共利益,有利于防止政府滥用征地 权力,和防止被征地农民和房屋所有权者受到侵害[8] 。

在明确了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就可以以此来判断一个拆迁项目是否有利于公共利益;是 否符合拆迁的前提条件,从而杜绝那些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来为自己或某些利益集团牟利的 行为,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隐患。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水平也日益提高,这一方面带来 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带来的各种问题。我国城镇房屋拆迁中的 补偿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且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拆迁补偿的 初步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城镇房屋拆迁安置是一项非常 复杂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只分析了目前拆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拆 迁实施中,对其他方面存在的拆迁问题也应当进行分析、解决。

作者简介:王文娟(1965.1),女(汉族),

籍贯山西,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军.关于城镇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的思考及建议[J] .工程与建设,2006(4),146-199.

[2] 周静.对城镇房屋拆迁补偿机制的分析与思考——以上海为例[J].中国房地产,2005(8),55-59.

[3]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城镇房屋拆迁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3-58.

[4] 王霞,尤建新.城镇土地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1版,19-60. [5] 陈正华.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拆迁补偿安置房屋预告登记制度[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06(1),123-126.

[6] 师华.城镇动拆迁价格补偿的法律分析——以上海世博会动拆迁为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 (4),57-62.

[7] 夏筠.试论城镇私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34-39. [8] 金龙保.城镇房屋拆迁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3-130.

The problems and tactics of house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Wang Wenjuan Wang Haoxian

(The School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The core problem of house demolition lies in compensation.Where compensation laws are still in quite a disorder, many house owners interest is at the risk of being violate in practice.Here the article below devotes 2 main parts to the research of the house demolition compensation system.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of house demolition, including the suburb collective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ory regime, the compensation procedure, the compensation range, the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the real estate appraise the market, the public interest goal indication. The second part aim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questions which in the first part proposed.

Key words: relocation compensation; problems; tactics

推荐第8篇:诗词作者简介

1.屈 原 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关键词:爱国主义 浪漫主义 楚辞体

2.曹 操 其诗或反映汉末*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关键词:思想积极 质朴刚健 (建安风骨)

3.曹 植 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关键词:建功愤激 笔力雄健 词采华茂

4.陶渊明 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关键词:田园生活平淡自然 简洁含蓄

5.骆宾王 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其《咏鹅》1首。

6.王 勃 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贺知章 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

8.王之涣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孟浩然 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 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关键词: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11.王 维 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

12.李 白 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关键词:雄奇奔放 清新自然 浪漫主义

13.崔 颢 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14.王 翰 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

15.王 湾 大纲选其《次北固山下》1首。

16.高 适 以边塞诗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

17.刘长卿 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

关键词:隐逸之情 清雅洗练

18.杜 甫 其诗显示唐朝由盛及衰,称为“诗史”,思想深厚,境界开阔。以古体、律诗见长,反映民间疾苦,表达爱国之情。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大纲选其《江畔独步寻花》《赠花卿》《绝句四首》(其三)《绝句二首》(其一)《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旅夜抒怀》《春望》《咏怀古迹》(其三)《蜀相》《登高》《兵车行》《阁夜》《客至》《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8首。

关键词:爱国诗史 沉郁顿挫

19.岑 参 以七言诗见长,后期边塞诗生动夸张,慷慨激昂,表现了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积极乐观精神。作品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语言变化自如,形成了奇峻壮阔的风格。大纲选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首。 关键词:激昂慷慨 奇峻壮阔

20.张 继 多登临纪行之作,不事雕琢。大纲选其《枫桥夜泊》1首写苏州景物颇有特色.

21.韩 翃 大纲选其《寒食》1首。

22.韦应物 其诗多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愤世忤时之作,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著名 。简淡秀朗,意境高远,语言简洁,风格淡雅,富有诗情画意。大纲选其《滁州西涧》1首把春雨中荒山野渡的景色写得优美如画,又含蓄地流露出待渡者的怅惘心情,颇耐寻味。

关键词:简淡秀朗 意境高远

23.卢 纶 其诗多送别酬答,也有少数反映边塞将士生活的作品,大纲选其《塞下曲》(其二)1首。

24.孟 郊 其诗多感伤自己的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形成瘦硬奇警的风格,“郊寒岛瘦” 。大纲选其《游子吟》1首,写的平易自然,意味深隽。

25.常 建 常以山村、寺观为题材,其诗多为五言。大纲选其《题破山寺后禅院》1首 。

26.韩 愈 其诗力求新奇,境界壮阔,以文为诗,自成一家,但过分避熟求生,不免流于险怪。大纲选其《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首。

27.刘禹锡 诗文俱工,自成一家。他仿效民歌体,独创竹枝词诗体。竹枝词具有健康开朗的情调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于唐诗中别开生面,别具风格。大纲选其《竹枝词》(其一)《秋词》(其一)《望洞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浪淘沙》(其一)《乌衣巷》7首。

28.白居易 其诗以政治讽喻诗为主,揭露封建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语言优美而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大纲选其《观刈麦》《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4首。

29.元 缜 前期诗作对当时社会矛盾有所揭露,后期则多写身边琐事,意义不大。大纲选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首,反映其对白居易的深厚友情,以哀景抒哀情,景语即情语。

30.贾 岛 其诗题材窄狭,缺少社会内容,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也有个别清新动人的小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大纲选其《寻隐者不遇》1首。

31.李 贺 其诗多诉说怀才不遇的痛苦和对现实的愤懑,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用词瑰丽,色彩浓艳,独树一帜,称为“长吉体”。由于生活面狭窄和过于追求新奇险怪,许多诗歌也不免流于晦涩,往往有奇句而欠缺完整的形象、意境和脉络。大纲选其《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2首。

关键词:想象奇特 构思精巧 用词瑰丽

32.杜 牧 其诗多指陈时政之作,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写景抒情的小诗,风格清丽 ,画面鲜艳,意境深远,在晚唐轻浮艳丽的诗坛上独树一帜。大纲选其《清明》《山行》《江南春》《过华清宫》(其一)《泊秦淮》《赤壁》《秋夕》7首。

33.李商隐 其爱情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词句精警,色彩浓丽。大纲选其《乐游原》《夜雨寄北》《无题》《锦瑟》4首。

34.温庭筠 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善于创造意境,表现情思。其诗风格高昂,笔力雄健;其词内容多为闺怨之情,风格柔靡,手法多变,为花间派创始人。大纲选其诗《商山早行》1首,词《忆江南》《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首。

35.张志和 自号“烟波钓徒”、“玄真子”。大纲选其《渔歌子》1首。

36.李 煜 其词前期多反映宫廷生活;后期多怀念往昔,吟叹身世,艺术成就极高 。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内心情感,语言明净自然,形象鲜明,扩展和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大纲选其《浪淘沙》《相见欢》《虞美人》3首。

关键词:亡国之恨 明净自然 白描手法

37.范仲淹 其词仅五首传世,以善写边塞风光和抒发羁旅情怀为特色,境界开阔而深沉,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领域。大纲选其《渔家傲》1首。

38.晏 殊 追踪西昆体,主要表现闲适享乐生活的乐趣,偶尔也流露出寂寞空虚之感,风格清新婉丽。大纲选其《浣溪沙》1首。

39.王安石 其诗文雄健(刚劲)峭拔。其诗遒劲清新,小诗情韵深婉;词作不多但意境开阔。大纲选其《桂枝香·金陵怀古》1首。

40.苏 轼 诗于晚唐后另辟蹊径,世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题材广泛,境界阔大。其农村词风格清新。大纲选其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4首,词《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水调歌头》《念奴骄·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5首。

41.秦 观 婉约派主要词人,艺术成就较高。 其词多写个人身世羁旅行役及男女情爱,善于通过凄迷景色和婉转语调,表达感伤情绪,格调轻柔曼丽。大纲所选《鹊桥仙》1首与其他词相比,思想较为积极。

42.周邦彦 诗作内容较空虚,不外闺情羁愁之类,格律法度极为精审,语句雕琢工巧,喜化用前人诗句,长调尤善铺叙。大纲选其词《苏遮幕》1首。

43.李清照 前期词描写闺中悠闲生活和夫妇间离别情绪,后期主要悲叹身世,寄寓家国之思,流露出爱国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艺术上力求专精,富于创造性,语言不假雕琢,而音调流转和美,形象鲜明生动,风格婉约而兼有爽朗豪放。大纲选其诗《夏日绝句》1首,词《声声慢》《醉花阴》《一剪梅》3首。 关键词:离情别绪 家国之思 婉约自然

44.陆 游 诗词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愤恨心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语意明快;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和风俗人情的作品清新俊逸,别具风采。词以沉郁雄放为主要特色兼又柔婉清逸的情趣。大纲选其诗《游山西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5首。

关键词:抗敌御侮 沉着雄放 柔婉精巧

45.范成大 晚年擅长写田园生活景象,不少篇章把农村自然风光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田园诗以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使金途中曾写七十二首七言绝句反映中原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渴望光复的心情,谴责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爱国感情极为真挚。大纲选其《夏日田园杂兴》1首。

关键词: 田园风光 揭露剥削 渴望光复

46.杨万里 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大纲选其《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首。

关键词:活泼清新 明白自然

47.辛弃疾 主要抒写恢复国家统一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境界雄奇阔大,感情热烈奔放。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词清新婉丽,韵味深长。大纲选其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3首。

关键词:悲壮豪迈 雄奇阔大 摇曳多姿

48.姜 夔 精通音律,词风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大纲选其《扬州慢》1首。

49.朱 熹 理学大师。大纲选其《春日》1首。

50.叶绍翁 诗属江湖派。大纲选其《游园不值》1首。

51.林 升 不详 大纲选其《题临安邸》1首。

52.文天祥 诗词含有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和大义凛然的豪情,都是蘸着血泪写下的。大纲选其《过零丁洋》1首。

53.关汉卿 元杂剧奠基人。其剧多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聪明才智。剧情紧凑集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表现力。大纲选其《窦娥冤》。

54.马致远 擅长写景,曲文优美,影响深广。大纲选其《天净沙·秋思》。

55.张养浩 大纲选其《山坡羊·潼关怀古》。

56.张可久 散曲内容主要为啸傲湖山,嘲风弄月,偶尔怀古伤今,流露对现实不满。艺术上追求工巧,注重炼字协律,风格典丽。大纲选其《醉太平》。

57.王 磐 大纲选其《朝天子·吹喇叭》。

58.王实甫 元杂剧作家。作品多取材于封建上层社会,表现反封建礼教内容戏剧性强,语言优美,后人曾用“花间美人”形容其语言风格。大纲选其《端正好·长亭送别》。

59.王 冕 其诗多写隐逸生活,诗风遒劲纵逸,自然质朴,不拘常格。大纲选其《墨梅》1首。

60.于 谦 诗风朴实刚劲,真切感人。大纲选其《石灰吟》1首。

61.赵 翼 诗论主“独创”,反对摹拟,咏史诗成就突出,大纲选其《论诗》1首。

62.夏完淳 其诗充满爱国激情和时代气息,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语言华美,意境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大纲选其《别云间》1首。

63.郑 燮 他的诗没有沾染当时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气,着重抒写真情实感,清新流畅,自成一派。大纲选其《题竹石》1首。

64.孔尚任 大纲选其《哀江南》(选段)

65.龚自珍 近代思想界先驱,主张革新。其诗想象奇异,文辞瑰丽,风格多样,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实现了政论与诗的巧妙结合。

大纲选其《己亥杂诗》2首。

推荐第9篇:五年级作者简介

第一课《窃读记》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窃读记》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并被选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今年报考人大附中高中部。

张钫

[1]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去年夏天,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九年中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2课;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主要作品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目录

1、小友张苗(代序)高洪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访胡絜青——老舍爷爷是个“小孩儿王”

3、访季羡林――在季羡林爷爷家的那片荷塘前

4、访史铁生――两个傻子的“好运设计”

5、访李国文――李国文伯伯开讲:《三国演义》

6、访丁 聪――您为什么永远是“小丁”

7、访黄宗江――“卖艺人家”,好老头儿

8、访靳尚谊――大画家给我上大课

第三课 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女作家,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生于1924年9月4日,死于2004年,当时是79岁。是美国诗人Conrad Ailen的女儿。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JOAN12岁以前没有上学,一直在家里由母亲指导她学习..小时候,因为寂寞,她经常自己编故事讲给自己和后来同母异父的弟弟听.她编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一些她自己幻想的地方.通过写作但愿我们能够把我们带到比现实更美好的一个地方”.JOAN一直坚持她从不特意为了某些读者而选择一种写作风格。她还坚信在给青少年进行创作时,作者应该向读者表现生活是艰苦的甚至不总是快乐的.但是,生活还是美好的。

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边只有一本书为伴,那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说,“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里的人为何如此作为。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还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像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女作家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读同一本书。

第四课 我的”长生果”

1957年毕业于楚门中学,考取黄岩一高,因受哥哥叶鹏错划右派株连而辍学,即在故乡担任幼儿园教养员、小学教师、农场职工等职;1962年到河南,先后在郑州金水区工业办公室、郑州金笔厂、郑州机械工具厂任干部、冲压工、生产科计划统计等职。1979年因创作成绩突出,调入河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80年被推荐去中国作协文讲所学习毕业。1986年调回浙江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0年起担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联任至今;1992年起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成员,联任(两届)十年;2002年底换届改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96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五届、六届连任至今)。

1958年开始业余创作,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叶文玲文集》出版。

出版小说集多种:《无花果》、《心香》、《长塘镇风情》、《独特的歌》、《湍溪夜话》、《浪漫的黄昏》、《此间风水》、《叶文玲小说选》等;散文集有《梦里寻你千百度》、《写在椰叶上的日记》、《艺术创造的视角》、《不了情》、《有你不寂寞》、《灵魂的伊甸园》、《永远的诱惑》、《七彩梦瓣》、《素心如简》、《叶文玲散文选》《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文集》《玫瑰换个名字一样芬芳》、《情有独钟》等。

长篇小说有《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秋瑾》等;《无梦谷》发表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后,再获浙江省优秀文艺作品奖;1997年春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秋瑾》,也获如潮佳评,香港明窗出版社即以《秋瑾之死》为名重新推出,作家出版社1998年以《鉴湖女侠——秋瑾》再版。2000年的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还曾创作一些影视文学剧本;如《太阳的骄子》、《背上的桥》;后者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传记《常书鸿》改编的电视剧《大鸿飞天》,正在筹拍中。

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小说《心香》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当代》荣誉奖;《寂静的山谷》、《拐角》和中篇小说《小溪九道弯》、《浪漫的黄昏》;散文集《不了情》,散文《乌蓬摇梦到春江》、《奇品》、《月之望》、《心系苍穹》《未园之梦》、《素心长似香山雪》、《心中的乌镇》《美韵无限千岛湖》等数十篇作品,曾分获海内外及省部级各种奖项。其中尤以1995年的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美国纽约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引人注目;199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突出成就奖”。2000年、2004年又因长篇小说《秋瑾》、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再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02年,因散文创作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 1999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为扶植大学生中的文学新人,叶文玲捐赠十万元稿费,并获广发银行的支持,在浙大设立“新叶广发文学奖”。

第六课梅花魂

慧瑛,女作家。祖籍福建省,1946年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竹叶三君》等。

陈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诗人。现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十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共500多万字,有各种作品在国内外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已出版《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第七课桂花雨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 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1906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她的人生和创作,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对中国历史也闪射过光芒。

她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

学习经历

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

投身革命

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人物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谢冰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冰莹性格耿直,在她诸多作品中,多有不随潮流的言论,因而她的许多作品难以在大陆与广大读者见面。当法国文学泰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女兵自传》时,家乡人竟不知此书为何物。

第十课松鼠

布封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

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

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

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

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

《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

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

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

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

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

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

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

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

第十二课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女(1923~2006),国籍中国,籍贯湖北,作品《文体论》.《金枝》.《假如没有灰尘》

代表作:《假如没有灰尘 》 被选入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第12课,是略读课文

第十四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Elsa Schiaparelli)(1890-1973)生于意大利罗马。她被认为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1927年在巴黎开设自己第一家服装设计沙龙,追求设计的创新性,她第一个设计了护肩,毛皮织物和将拉链染成和衣服相同的颜色。她和当时很多艺术家,比如著名画家达利等人联系密切,并聘请他们参与纺织品的设计,把超现实主义风格引入服装设计中。二战之后,她的事业亏损,最后宣告破产前往美国。

第15课落花生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 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第16课珍珠鸟

冯骥才

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著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中国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人的十年》,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 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智、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三十种,其中英译本五种。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均获很大反响。他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Mark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在过去二十年,介绍,在32个以上的国家对2百万人已超过了4千次演讲.他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他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强大、更有自己的未来。

马克是多产作家,有着与写作伙伴Canfield杰克的心灵鸡汤系列。

马克也创作了一系列书籍、录音带、VCD,使得他的听众认识和发挥在生意和个人生活中自己的潜能。他的讯息,使他成为受欢迎的电视和电台的人物。他也出现在许多杂志的封面。

第18课慈母情深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汉族。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 文学院教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11课。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祭》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其担任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把因为WG武斗导致失业的大批城市青年被驱离城市赶到乡下的“上山下乡”运动美化成知识青年支援农村与国家共奋进的动人故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只有初中、高中文化,到了农村除了被农民欺负外,干活没三两力,根本就没任何作用。凭这部电视剧,梁晓声可入选中国最无耻作家名录。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分析,十分深刻。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中。

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914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纽约,其父亲是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老板本杰明•斯楚伯格。母亲是左翼作家。他生长在文化气氛浓郁的富有家庭,自小喜欢写诗。他记得,八岁那年写完第一首诗让父母评分,父亲说“真糟!”母亲则说“真美!”“他们教会了我,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气;也不能因为别人的赞扬,而自我陶醉。” 这个故事,就写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面。

舒尔伯格深受母亲阿狄娜影响。三十年代初,阿狄娜从莫斯科回来,带给儿子许多苏维埃短篇小说。由此,舒尔伯格熟读高尔基的《母亲》和《仇敌》,书里讲述工人运动,塑造富有斗争精神的工人形象;他又熟读伊萨克•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他回忆:“深夜,我亮灯埋头苦读,多么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可以列入类似的文选里。”

第20课学会看病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共党员。

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她同时也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与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是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一个作品文采斐然的人。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地时刻踉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 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意忏悔“我”的多疑与戒备大过,歌颂普通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迎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

第24课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 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推荐第10篇:《千字文》作者简介

《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下面是关于《千字文》作者简介的内容,欢迎阅读!

千字文

【作者】周兴嗣

【朝代】南北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接杯举殇。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千字文创作背景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其余影响不大。《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千字文》作者

《千字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多年了,全书虽只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但却有相当的知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毛泽东就很看重《千字文》。他说《千字文》里讲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成为传世的名帖。

据传历史上,钟繇、周兴嗣、萧子范等都各写有《千字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王羲之临钟繇千文》和《周兴嗣次韵王羲之千字》。萧子范撰《千字文》在《梁书》本传上虽有记载,在《旧唐书·经籍志》后不再有著录,大约是亡佚了。

钟繇,三国时期的书法家。法国人伯希和著《千字文考》(见一九二五年《通报》二十四卷),根据敦煌藏《杂抄》而定为钟繇撰。但别无其他史料证明,或恐《杂抄》误书了。也有的说钟繇《千字文》在西晋末年战乱逃难中被雨水淋坏。后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又重新编缀缮写,故曰《王羲之临钟繇千文》。但经过近代书法家张伯英的精审考辨,多种套帖中的此帖皆判为伪作,他说:“羲之时何曾有千文之说?字与周兴嗣本无所增损,惟任意颠倒,至不可读。字体在唐以后,有李西台(李建中,北宋书法家———引者)脚手,而妄标钟、王之目。自宋以来列之羲之帖中,《郁冈》、《三希》皆刻之,何其谬乎!”这里的结论:钟繇没有撰写过《千字文》,自然王羲之也无由临写之。

自南朝流传至今的《千字文》为梁周兴嗣所编写。周兴嗣是何许人?何以要编写《千字文》?

周兴嗣《梁书》四九卷有传。他仕梁,颇得梁武帝萧衍的赏识和称誉,多以文笔之事见用。他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在《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以及《新唐书》、《宋史》的《艺文志》等史志目录中都有著录,在敦煌文献中也有周本《千字文》。关于他何以要编写《千字文》,我们可以从唐李绰《尚书故实》和韦绚《刘宾客嘉话录》等书中寻得解答。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只用了一个晚上就编好进呈武帝。这便是传至今日的《千字文》。周千文精思巧构,知识丰瞻,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故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

在《千字文》初行的时代,作为家庭教育的启蒙课本,还有其他几种,如《字训》、《幼训》、《字统》等等。历史排沙而简金,《字训》等湮没无闻,独《千字文》奕世而流传,孰沙孰金可立判矣。

第11篇:朝花夕拾作者简介

朝花夕拾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在他写的人物中没有一个坏形象,却也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着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着。毛泽东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第12篇:作者简介.doc

作者简介 · · · · · ·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

四、

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读毕淑敏的文字,源于其语言冷静、雅致而又充满哲理。看过电视上关于她的专访节目,不免对她的职业精神更多了一份敬重,因为,她把努力当作一种持久的生存状态。

17岁时,毕淑敏在西藏阿里高原当兵。一次,部队拉练,穿越无人区,毕淑敏身背重负,行进60公里,还要翻越6000米的高山。下午4点,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再也走不动了。她决定自杀以结束痛苦。出于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最终没有跳下山崖。后来,遇到收容队,她被告之:如果不快点走,就会冻死在这个山上。终于,在朦胧的月光下,沉重而坚持的脚步把她带到了宿营地。

的确,人生虽不是苦旅,但困难、挫折和失败会时常光顾我们左右,无人可以逃遁。不同的,只是我们的态度和由此作出的选择。挑战生命极限的体验,让毕淑敏确信,只有一步步前行,目标才能越来越近。

年近30,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在一个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35岁,她开始写作。从医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完成这个转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曾经,毕淑敏对自己是否会坚持写作下去,也打过大大的问号。她不时想着,文学这行当太艰辛,不如掉头而去,继续专注医生的职业。可当她感受到文学创作的魅力时,便一如既往地执著。终于,她跻身于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列。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被改编成电视剧。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拯救乳房》(原名《癌症小组》)正被多家报纸连载。

46岁,正值创作盛年,毕淑敏却将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全部放下,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面对又一个全新领域,她说:“不能说从0开始,也是从1开始。”她的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更加投入。虽然,她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不能享受被人称为“毕淑敏博士”的骄傲

和满足,但她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终于,她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开了一家心理诊所。

SARS当前,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依旧不给自己退缩的理由。医生毕淑敏说:我是一个不错的医生,如果真像招预备役一样,我也会到一线去;作家毕淑敏正用自己的笔,记录着非常时刻和非常心情,她创作的《假如我得了非典》,让我们懂得要用机智和幽默去对待苦难;心理咨询师的毕淑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更多的人摆脱恐惧,选择乐观。

努力为成功注解,同时,也是每一位普通职业女性的生存状态。正像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所表述的那样: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我们是否重要。但我要说,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中华女性网)

第13篇:作者简介:冰心

冰心

生平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代表作:

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等。 艺术成就:

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女作家、诗人。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1 / 1

第14篇:作者简介格式

作者简介格式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某省某市(县)人(籍贯),现职称/职务,何年何月毕业于何校何专业,最高学历,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方向。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最好同时留手机及办公电话) :

郑振择(1898—1958) 笔名西谛、郭源新。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于浙江省XX县。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正式开始从事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 1921年,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旬刊》。1921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1922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次年起主编《小说月报》。

主要讲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还有他的一些经历。

第15篇:简爱 作者简介

Charlotte Bronte was born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in a priest family, in 1816.Her mother died, at the age of eight, Charlotte was sent to a boarding school where living conditions were extremely poor, due to her two sisters have died.Charlotte and her sister Emily returned home, in the desolate mountains spent her childhood.At the age of fifteen, Charlotte go to school, a few years later as a teacher in this school.She also worked as a tutor, eventually because of cannot bear the tutor\'s discrimination and mistreatment, she resigned.She had intended to run a school.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students, the school did not run.But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Italy inspired Charlotte\'s strong desire to expre them.In 1846, she completed her second novel\" Jane Eyre \".In the autumn of 1847 the novel published, with great succe, reprinted two times next year, let the unknown author become one of the famous British novelists.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十五岁时夏洛蒂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所学校当教师。她也曾做过家庭教师,终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苛待而辞职。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学生,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夏洛蒂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 1846年,夏洛蒂创作完成了她的第二部小说《简·爱》。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大获成功,次年就再版两次,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就此跻身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被马克思归为以狄更斯、萨克雷为代表的“出色的一派”。

Other works: Jane Eyre, published 1847 《简爱》 Shirley, published 1849 《雪莉》 Villette, published 1853

《维莱特》 The Profeor, published 1857 《教师》

第16篇:四大名著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元末明初

施耐庵(1296年-1370年)中国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出生于江苏一代,兴化白驹场人。关于他的生平资料正确性有所争议,也有查无此人之说。主要是水浒传一书作者素有争议,有一考为该书根本非施耐庵所写,而是罗贯中所写。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将作者写做施耐庵和罗贯中。

【西游记】 明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

【红楼梦】 清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

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至於红楼梦本身则在第一章中说:这个故事真正作者已不可考,是由曹雪芹传抄、批阅及增删数次而成。一般而言,认为曹雪芹是本书作者是比较主流的看法。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中国清代著名作家。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高鹗(约1738年 - 约1815年),满族人,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祖籍辽宁铁岭,著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

第17篇: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共第十

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

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

1 /

2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年-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2 / 2

第18篇:作者简介和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简介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斯托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又译为《汤姆大伯的小屋》和《黑奴吁天堂》,比彻·斯托夫人(1811-1869)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家庭,曾做过教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在这里她接触了一些逃亡的生活,这为她创作这篇小说奠定了基础。这部小说首先于1852年在《民族时代》刊物上连载,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同时,这部小说在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正是浪漫主义占文学主流的时候,它的发表对美国文学向现实主义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对汤姆和乔治?哈里斯夫妇这两种不同性格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

这本书之所以令我感动,是因为它真实地描写出当时美国旧社会的黑奴悲惨况,故事中的汤姆叔叔无论身在何处、什么情况都非常乐于助人,而且汤姆叔叔除了乐于助人这个优点外,他还十分善良、忠诚、能干、精明……还任劳任恕地替谢尔比先生管理庄园。还有伊丽莎,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哈里不被谢尔比先生买掉,只好连夜逃走。不惜为了儿子选择了一条既遥远又艰辛的道路,天天都要担心受吓,并且还要逃避一路上奴隶主的疯狂追捕,况且丽莎的本性就是善良、胆小怕事,所以丽莎为了儿子将母爱发挥到了极点。还有最值一提的善良、天真、纯洁,汤姆叔叔的好朋友吉琳。吉琳她有着天使一般的美丽的脸庞、纯洁的心灵,能够不分彼此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白人、黑人、好人、坏人、或其他人,要是他们有困难或需要帮助,她就会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

看了这本书后,我从汤姆叔叔身上看到了善良、能干、精明,还有吉琳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和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同时也看到了世界上的假丑恶。对美国历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世界不是到处阳光一片,还有很多的阴暗面,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在现代社会重演。

第19篇:艺术品及作者简介

艺术品及作者简介

1、缂丝 麻姑献寿图

缂丝,发明于中国民末清初的一种经纬织造工艺,流行于清代宫廷,为皇家所统治。该作品为清代织造工艺的最高艺术载体。2011年嘉德、瀚海两家拍卖公司分别以780万元和2100万元的价格拍出两幅清代缂丝工艺品,此艺术品极具收藏投资价值。

2、缂丝 群仙祝寿图

缂丝,发明于中国民末清初的一种经纬织造工艺,流行于清代宫廷,为皇家所统治。该作品为清代织造工艺的最高艺术载体。2011年嘉德、瀚海两家拍卖公司分别以780万元和2100万元的价格拍出两幅清代缂丝工艺品,此艺术品极具收藏投资价值。

3、作品名称:山水长卷 作者:王原祁

王原祁:(1642~1715)〔清〕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当前市场价位为每平尺146.9万元,比2010年上涨483%,此幅作品为其代表作之一,历经300余年品相保存完好,堪称珍品。曾被中央电视台“走进河北”栏目评为河北“十大国宝”之一,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4、作品名称:丰收图 作者:黄胄

黄胄:男,字映斋。 “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 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史大画家之一,其作品一直保持上涨势头。毛驴、新疆人物,是其一生的创作精品,此作品又经其子梁穗先生题跋。

5、作品名称:十二生肖图 作者:范增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1938年生,江苏南通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最具实力的大师之一,其作品市场均价为24万元/平尺,且一路攀高,该珍藏册为范先生为贺龙元帅之女贺觉生女士所画,极珍贵。代表了范曾先生最高艺术造诣。

6、作品名称:大河旭日 作者:白庚延

白庚延:祖籍河北景县,1940 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 1962 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美展评委等职,在美院教学期间,对教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年师从王颂馀 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 所作山水继承传统,并取西画之长,朴实厚重,气势畅达。2011年3月天津文交所发行白庚延先生两幅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发行价1100万元。十日内达到市值1.8亿元。

7、作品名称:竹林戏鹅 作者:袁武

袁武: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人物画家。 1959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铜奖,第八届美展优秀奖,首届枫叶杯国际水墨画大赛金奖,首届全国国画人物大展优秀奖,全国第九届美展银奖,解放军文艺奖。1997年被全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

8、作品名称:书法 作者:沈鹏

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界专家待遇,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鹏既是编辑出版专家,又是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及诗词作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9、作品名称:富贵寿考 作者:陈莲舟

陈莲舟:民国画家,莲舟尤善画真容,惟妙惟肖。

10、作品名称:小鸭子 作者:娄师白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 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1918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专事绘画;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尤以画小鸭子著称;在艺术界有这样的说法: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娄师白的小鸭子。

11、作品名称:工笔山水 作者:任重

任重:1976年生,祖籍河北,生于银川,职业画家,2004年在翰海拍卖会上,他的画作成交价为30.8万元,作为未满30岁的年轻画家有这种成绩在中国画坛极为少见。任重以其在花鸟、山水、人物、草虫、走兽、清供、楼台、舟楫各科各法皆擅胜场,且笔墨体势的典丽精髓,更有他画中的渊雅静穆、高古清逸的风格。其构图布局的匠心独运、虚灵简静、诗跋题款的隽妙、文采的瞻富,处处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独特理解和自拓衢路的追求,征服了众多的观者,也赢得他在艺术领域的一席之地。

12、作品名称:虎 作者:冯大中

冯大中:号伏虎草堂主人,1949年生于辽宁省盖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画院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幼年随母亲描花绘草画人。十五岁时拜辽东名士李笑如为师。其艺术道路主要靠自学成家,专攻画虎,兼研山水及金石、书法,攻读古今画论。他笔下的虎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被冠上“天下第一虎”的美誉。其山水画境亦雄浑野逸,苍润博大,现自家面目。

13、作品名称:蜀山壮观 作者:宋文治

宋文治:(1919—1999)师从张石园学习“四王”,拜吴湖帆为师,并向陆俨少、朱屺瞻请益打下深厚的传统功底;1957年在江苏国画院从事专业山水画创作,博取众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60岁后以“泼彩”和其他新技法启发,作品气息清新,妙趣横生;曾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文联委员,南京大学教授等职;代表作品有《江南春潮》、《山川巨变》、《梅园长春》、《江南春潮》等;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画集》等。为我国近当代花坛巨匠。

14、作品名称:长安出行图 作者: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10月生,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分党组书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200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12月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当选为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此幅作品为刘大为先生经典代表作。人物、骆驼、马、牛等一应俱全,如此大幅作品实难一见。

15、作品名称:海天一色 作者:钱松喦

钱松喦:(1899~1985)中国现代中国画家。1899年 9月11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1985年9月4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又名松岩、松喦,40年代曾用名喦庐主人。父为晚清秀才,设私塾为业。曾任第

四、

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1977年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1983年,他在85岁高龄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他多年的宿愿。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术后,仍坚持创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创作不止。钱先生堪称近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此幅作品代表了钱先生最高艺术成就。

16、作品名称:骑士 作者:贾浩义

贾浩义:笔名老甲,著名大写意水墨画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曾留校任教,后调文化馆搞群众美术工作。1978年调北京化院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老甲艺术馆馆长。国防大学客座教授、河北电视台名誉院长、北京市朝阳区文联名誉理事、北京市朝阳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7、作品名称:松林裸女 作者:王美芳

王美芳:(1949.2—)女,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现为天津工艺美术设计院高级画师,天津画院院外画家。《蒙山腊月》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王贵与李香香》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做嫁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均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正月》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太阳、雪山和我》入选建党70周年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隔辈人》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2011年春季拍卖价为6.5万元/平尺,比上年增长120%,王美芳是我国年轻女画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很大升值空间。

18、作品名称:书法 作者:文怀沙

文怀沙: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191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现为世界汉诗协会终身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文怀沙20世纪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其书法被誉为国宝,一字难求。此作品集诗书于一体,极为珍贵。

19、作品名称:甲骨文 作者:罗振玉

罗振玉: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又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曾任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他的学生也是桃李满天下,其中学生王国维是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与梁启超同时任清华大学教授。本作品是他典型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用笔老辣,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印章也非常讲究,非大家高手治不出此印。最难能可贵的是本幅作品是原装原裱。不但艺术价值非常高,而且收藏价值也非常高,升值潜力巨大。

20、作品名称:芙蓉鹤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原籍中国湖南省凤凰县,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中国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设计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现已增值300多倍。黄先生是目前我国绘画界的一颗巨星,业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其作品已被文化部界定为不许出国的国宝级文物,市值价值每平尺20万元,是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

21、作品名称:花鸟 作者:韩美林

韩美林:1936年生,山东济南人,擅长绘画陶瓷艺术, 曾任安徽画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专业画家,在中央工业美院工作。曾设计1983年《猪票》、1985年《熊猫》等邮票及一系列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国美协至今惟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韩美林2011年拍卖市场价为10.29万元/平尺,成交量85%,该四幅美林先生精品代表作,每幅1.5平尺,计6平尺。

22、作品名称:三鱼图 作者:韩美林

23、作品名称:三鸟图 作者:韩美林

24、作品名称:二鸟图 作者:韩美林

25、作品名称:精音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原籍中国湖南省凤凰县,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中国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设计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现已增值300多倍。黄先生是目前我国绘画界的一颗巨星,业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其作品已被文化部界定为不许出国的国宝级文物,市值价值每平尺20万元,是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画家。

26、作品名称:唯我独尊 作者:范曾、孟祥顺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1938年生,江苏南通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孟祥顺:号师虎堂主。1956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幼喜画,受祖父影响,12岁就临摹石涛、张善子、张大千、李可染的作品,并以善画虎传为佳话。该幅作品是孟祥顺与范曾先生合作的成名作,以后市场价格一路攀升,由每平尺5千元到2011年12.7万/平尺,是全部成交。该画对孟祥顺意义巨大,具有广泛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27、作品名称:工笔 马 作者:溥佐

爱新觉罗·溥佐(1918-2001):满族。中国画画家。北京人。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1937年入松风画会。1949年后在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任教。曾加入中国画研究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有《溥佐画集》出版。2001年9月10日病逝于天津。

28、作品名称:大自在 作者:黄永玉

黄永玉:原籍中国湖南省凤凰县,出生于常德县,土家族人,中国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1946年,他和张梅溪结婚。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城沱江镇。土家族人。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9、作品名称:白描观音 作者: 钱杜 字:叔美

钱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杭州)人。树弟,官主事。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足迹几遍天下。工诗宗岑、韦。善书、画,书摹褚、虞。山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幽秀细笔,尤得力于文征明。有皋亭送别图卷藏故宫博物院。着松壶画忆、画赘并诗存。卒年八十二。此幅白描作品为其生平代表作,历经200年保存品相完好。

30、作品名称:山水人物 作者:文伯仁

文伯仁:明代画家,字德承,号五峰、摄山长、葆生、摄山老农、五峰山人、五峰樵客,汉族,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侄子。性暴躁,好使气骂座。工画山水,效王蒙,学“三赵”(令穰、伯驹、孟頫),笔力清劲,岩峦郁茂,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名在文徵明之下。横披大幅颇负出蓝之誉,唯构图时有塞实之感。善画人物,亦能诗。其山水画有简、繁两种面貌。简者效文徵明细笔山水,景色疏朗,笔墨细秀,多抒情意趣;繁者出自王蒙,山林层叠,构图饱满,皴点繁密,境界郁茂。此作品集山水人物于一体,是其代表作之一。品相完好。

32、作品名称:梅花 作者:郭石夫

郭石夫:194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原名郭连仲,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造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萃,渊源广大,由近现代之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朱屺瞻诸巨匠,追溯扬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阳,悉为己用,蔚为一家。现为中国美协理事,大写意花鸟巨匠,北京荣宝斋定价每平尺3万元,2011年春拍均价为1.8万元/平尺,成交率100%,此画为郭石夫精品代表作之一。

33、作品名称:山水 作者:王同愈

王同愈:字文若,江苏元和人,晚清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藏书家、书画家、文博鉴赏家。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后为江西学政、顺天乡试考官、湖北学政。曾与张謇等主持江苏省铁路事宜。辛亥革命时,隐居上海。晚年定居嘉定。长于算术。著有《栩缘随笔》等。其绘画艺术曾轰动西方美术界,我国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吴珊帆、陆俨少等均是其亲传弟子。此画具有极高艺术造诣。

34、作品名称:山水 作者: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代宗师,此画历经近500年传承,极其珍贵,曾被中央电视台“走进河北”栏目评为河北十大宝物之一。

第20篇:《日内瓦医生》作者简介

帕斯捷尔纳克(1890 - 1960),全名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他因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于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他因小说《日瓦戈医生》受到严厉谴责,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5月30日,他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逝世。

帕斯捷尔纳克早期创作用力在诗歌,作品深沉含蓄,隐喻新鲜,马雅科夫斯基称其为“诗人中的诗人”。小说创作《柳韦尔斯的少年时代》等受到好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翻译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所译莎士比亚、歌德、席勒等大家名著,享有盛誉;1956年完成他最重要的长篇巨制《日瓦戈医生》,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国内压力,放弃领奖,以极高的文学成就和知识分子的良心,赢得世界尊敬。代表作还有诗集《生活,我的姐妹》、自传体随笔《安全保护证》等。

名人传作者简介
《名人传作者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